教育学原理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案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对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1.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关于人们的自身活动的法则。其本质是人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与自觉运用。

(1)方法表现为人的活动(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的中介因素,是人们渡河的“船”,过河的“桥”。

(2)方法服务于人们的目的、活动的目的,总是和任务联系在一起的。

(3)方法与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还是理论指导、运用于实践,都要靠一定的方法来完成。

(4)方法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人们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方法经验一旦上升为思维方式,就变成了可以传承的科学性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结。

(3)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方法 1.理论灌输法

理论灌输法,是教育着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

(1)理论教育法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2)坚持运用理论灌输法必须讲求科学性,注意运用的具体条件和有效形式。首先,“灌输”在这里体现的是这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具体形式。其次,运用理论灌输法一定要联系实际。再次,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2.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就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1)实践锻炼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直接理论依据。

(2)运用实践锻炼法要注意如下问题:第一,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第二,实践锻炼要持之以恒。第三,要建立实践活动基地,为受教育者的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3.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

自我教育分为个人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 (1)个体自我教育主要有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行为管理,具体形式包括自学、反省、反思、自制和自律等。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善于激励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第二,要善于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要善于把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集体自我教育是指在一个集体内部,通过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方式,具体形式包括评比竞赛、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民主生活会等。

4.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也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的运用与人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密切相关。

(2)运用榜样示范法,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必须实事求是地选择、宣传榜样。第二,要尽可能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第三,注意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榜样示范活动。第四,既要大力培养、宣传正面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要善于利用反面教材和反面典型的威慑、劝阻与警示作用。

5.比较鉴别法

比较鉴别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对比,引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其作用主要有:第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第二,有助于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1)通过比较对照辨别真伪、正误,比的是本质而不是形式。比较鉴别法大致可分为异质比和同质比两大类。

(2)异质比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两种具体方式。纵向比较是把在不同时间内的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了解。横向比较是把两种不同空间的本质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从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3)同质比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两个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本质相同的事物进行差异性比较来认识事物的进步、发展。二是把本质相同的同一类别的两个事物在同一时期内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比较。 (4)运用比较鉴别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有可比性;二是要进行全面、多层次的综合比较;三是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比较。

6.咨询辅导法

咨询辅导方法,就是指教育者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体,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咨询、指导的专门技术,对教育对象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以帮助、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心理咨询是最典型的形式。 (1)应用咨询辅导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咨询辅导法以咨询者(教育者)与求询者(教育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良好的人际互动是咨询的前提。第二,咨询辅导方法以推动求询者的综合认知与系列心理活动过程为基本策略。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1.针对性。针对性就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 (1)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

(2)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 (3)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2.综合性。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条件的不同特点选择具体的综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创造性。创造性的运用思想政治教方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基本要求,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2)吸取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含义

1.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的综合体现。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艺术性的活动。

(1)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2)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 3.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2)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者履行职责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因素和艺术因素的相互结合、彼此交织的过程。

1.运用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相互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与教育对象互动的主要工具。

(1)运用语言艺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要准确通俗。 ②要形象生动。

③语言风格要力求多样化。 ④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 2.选择时机的艺术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选择时机是指善于选择特定对象进行特定内容教育的最佳时间。选择时机,就是要求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即时和适时。

(1)及时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思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及环境的变化要快速反应,同步工作,以便为争取理想的教育效果创造条件。 (2)适时是指对特定对象进行的特定内容的教育,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则条件不成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晚则时过境迁,于事无补;要恰到好处,把握最佳时点。 3.选择突破口的艺术

选择突破口是与选择时机既有联系又又区别的一种教育艺术。选择时机重在教育最佳时间的选择,而选择突破口则重在把握人们思想上的特点、矛盾以及认识上的焦点,从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手之处。

4.把握适度的艺术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能够最好地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量,叫最佳度。把握适度,就是要把握这种最佳度,也就是把握“火候”或“分寸”。

5.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各种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应注意以下内容: (1)要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各种方式相互协调,同向起作用。

(2)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交替使用各种方式,并使它们恰当地配合,实现优化组合。

三、简述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载体就是这样的组织形式,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现实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可或缺。

(3)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事先的形式。

(4)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原则、方法等因素正是通过载体联结起来而相互作用的。

推荐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概念

1.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具体地说,像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

2.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其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上看,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在概念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1)同时两者又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政治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具体地说,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2)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往往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

3.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覆盖了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但并不包括它们的全部。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4.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二者在概念上可以通用。前者的含义较广,后者的含义则狭小一些。后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工厂、农村、机关等多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用语;在学校主要使用\"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的学问,因而它要研究人,但不能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因为认识复杂的多面体,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可能研究人的一切。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只是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其中的重要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1)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

(2)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动力。

(3)这个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如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矛盾、教育着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可以看做是上述特殊矛盾的具体表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因学者的各自研究角度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起点范畴是思想和行为;中心范畴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中介范畴包括疏通和引导、言教和身教、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结果范畴是内化和外化;终点范畴是个人与社会。 1.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共同体,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

思想与行为就是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含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二者关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

检验思想。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题和客体就是反映教育着和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重要范畴,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是客体。

二者关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界限是相对的,教育者既是主题又是客体:一方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很好地学习领会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在施教的同时亦要向教育对象学习。

4.内化与外化

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者关系::内化与外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紧密联系又有所不同。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又有内化。在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5.教育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二者关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两者性质不同,功能有异,但又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高度统

一、完全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2.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突出表现在它是直接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3.综合性:这首先表现为它在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时,在研

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想象和问题时,总是对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乃至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作多变量的综合考察.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它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它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的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史:它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历史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1.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4)

1978年,叶剑英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毛主席关于革命军对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明确地把政治工作的理论形态有关政治工作的学说看做事一门学科。

1980年5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此次讨论中的部分论文是收入《论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一书,于1981年出版。

1983年《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作者:张蔚萍、张俊南

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

2.系统建设时期(1984--1999)

1984年开始招生,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12所高校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它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

在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走上了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发展阶段:一是逐渐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取得了客观成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论题不断深化。

3.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

1999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有关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个文件。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这一文件成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二、学科建设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彩众长相结合

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是从各种文献(包括报刊、图书、文件、档案、报表、报告以及各种音像材料等)中收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的方法。

2.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系统地、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方法,它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设计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加以观察、记录、分析而直接获取资料,以作出研究结论的方法.它可以分为标准试验和自然实验。

4.社会调查法:它包括社会调查的方式和具体方法,调查方式主要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方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5.总结经验法: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既要总结历史经验,又要注意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完整

准确的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看做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特别是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在此前提下,本章深入探讨了十条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应用得最多、为其提供直接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对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防止和克服过去出现过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指导。

我们认为,要全面理解\"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课题,应包括如下内涵: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正确、全面的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认识应包括以下四点: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性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某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生动的体现。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们创立和发展的、经受了社会实践反复检验所证明了的那些科学原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揭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如: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反映论原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方法论等。二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所有制理论等。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等。对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际作出科学阐释,并不断予以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基本原理的外在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系统根本区别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列宁所说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第二层次是开放性、动态性、创新性,这是第一层次特征的必然要求和具体的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要把两个层次有机的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是相辅相成而又内在统一的。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坚持其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弄清了\"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后,就能较好的回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只有按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要求去做,才能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必须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即由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庸俗化以及实用主义的态度。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条件下讲的话,不问时间、地点、条件,到处搬用。

第二,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敢的回应各种挑战和攻击,旗帜鲜明的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如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破产论\"、\"社会主义失败论\"、\"意识形态论\"等,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科学的批判,作出有充分说服力的回答。再如,面对国内经济组织多样化、择业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多样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困境,我们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育,抓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宣传和说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解决中国重大的实际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四,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正如胡锦涛所说:\"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的坚持下去\"。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备条件。理论创新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创造活力的关键所在。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新世纪仍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担任总书记以来,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更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的理论依据

我们应当在完整准确地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应用的最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直接依据的那些基本原理和理论。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从整体上规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及其效果的衡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坚持,来自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

念。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旋律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而定。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的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他意识形式影响最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

上述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于政治较之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个阶级想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必须借助政治的手段才有可能。在科学把握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时,要全面理解政治的含义。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是武装夺取政权,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开辟道路;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巩固后,政治的主要任务则是经济建设。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巩固政权,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源泉,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然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会自发的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因此,\"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的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上述原理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的理论依据。因此,要坚持政治

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四、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达.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为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纯粹的本能,而无不打上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和社会需要表现出来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活动,动物则不能.所以,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

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人的本质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况,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为人的本质逐步发展为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本质创造着愈来愈充分的条件,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但是,人的本质都带有阶级性却并非只有阶级性,即使在对立的阶级之间也有着共同的社会属性,因此,我们在坚持人的本质有阶级性时,又反对片面地将人的本质只归结为阶级性的简单化倾向。在全球问题日益增多和突出的今天,更是如此。

五、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的论述了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社会民族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光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工人群众自己决不可能在他们的运动的进程中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的进程中自发产生呢?因为这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和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所决定的。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限制,更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提出思想体系。因此,无产阶级先锋

队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阶级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

今天,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也比革命年代好多了。我们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的原则,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的和有效的。反之,则是错误和有害的。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大量的表现为各种利益矛盾。要正确认识、努力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减少不和谐的因素,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会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同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有时会与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分清,这就更要深刻领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形成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我党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我们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法原则、目的任务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既是物质文明建设是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两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八、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因为搞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关键都在党。搞好执政党的建设便成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认真抓好。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成熟和壮大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最基本的经验。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借鉴吸收教育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这些学科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突出的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这些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整个教育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所揭示的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的性子、目的、原则、方法等,对教育学体系中其他学科都有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当然也要遵循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但它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借助这些原理、原则和方法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特殊规律,进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原理、原则、方法的学科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又会从一个方面充实和丰富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和内容。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道德本质、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揭示的共产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基本原则和规范,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借鉴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的研究和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同时,它对伦理学的应用,又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学说。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思想品德

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去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治学是关于以国家为主体的各种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准则等,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立场影响极大,制约着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教育内容和任务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要适合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的需要。同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社会学是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与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所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方面的研究,如人的社会化、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家庭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犯罪问题等研究成果。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借助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能更好的分析思想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同时会丰富社会学的理论。

此外,还有法学、管理学、人才学等,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不同的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一定的可借鉴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

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的学科。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问题。 行为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似乎都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但从本质上看,是根本不同的:行为科学以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行为科学的根本目的是调和劳资关系,训练笼络雇佣劳动者,以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见,这两个阶级性特征都很强烈的学科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绝不能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将行为科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只能借鉴吸取其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服务。在行为科学之后,西方的管理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不少内容都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吸取和借鉴。学习和借鉴西方最新的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式创新。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善于吸取古今中外人类智慧,不仅将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中重人文、重整体、重和谐的思想推陈出新,而且也勇于借鉴西方认为最具有竞争力的理论和管理方法——学习型的组织的理论和技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当然也要责无旁贷地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此,就要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机构、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思考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2.联系学科建设实际思考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所服务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个方面,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所处的位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所摆的位置恰当,它就能促进革命战争或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反之,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可见,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对它的战略地位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伴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个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产生,就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一百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而如果忽视、削弱甚至取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会遭受挫折.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80多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壮大,可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个人运动就难以发展;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个人运动的结合,就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不断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才能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科学地说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反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为其服务.与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样一个功能性的地位是社会结构的其

他部分无法取代的.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能动的、主导的因素.也就是说,人是有思想动机,有主体能动性的,这是生产力具有最革命、最积极特征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肯定了人的意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了转变人的思想、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努力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动机,促使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我国生产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相互关系.在迄今为止的社会里每一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都不是单一的,社会形态的性质是由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一般来说,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就我国而言在国际国内环境极其复杂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且为其服务,而且也受制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并对其产重要的反作用.这一地位决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道德观念等先进的思想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地位.教育科学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必须保持与主导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思想政治家用的重要载体,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其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是由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决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还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一项主导工程、基础工程,我们应该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基础上,还应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都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功能有如下特点: 第一,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还会受到一定的环境因素和物质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也使其具有客观性.第二,多方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好、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决定的.第三,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层次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作用的对象的层次性所决定的,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第四,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上述特点,无疑有助于教育者更自觉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助于更好地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由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部分组成.所谓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目的的表现,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性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发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个体性功能是社会性功能的基础,社会性功能是衡量个体性功能的重要尺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

教育尊重和理解人的物质追求,通过促进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需要的尊重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的物质需求的层面上,而是应引导人们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使人们执着于崇高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意识世界的建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形成约束个体的异己的力量,使个体在社会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强调主体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注重从人的内部精神生活来适应和认同客观外部世界.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品德的塑造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的体现.一般来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可以从目标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三方面来进行.第二,约束规范行为.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行为的规范约束的过程就是人获得自由发展的过程.第三,激发精神动力.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为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人的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民主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奖励激励等.第四,塑造个体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个体健全的品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的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一个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它根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中,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必然效应.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从一个方面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逐渐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处于这种意境之中,人们就可以以一种审美心态去瞰视人生,从中获得审美愉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不仅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人对社会已有的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经教育培养而发展完善的道德心灵,他也就无法去体验人世间存在的一切善良和美好.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每个个体的德性,才能使他们体认和享用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体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备特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具体来讲,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支持和倡导先进而健康的精神产品.同时,还要揭露和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限制和取缔不健康的精神上车精神产品,从而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第二,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有助于培养人们决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人们的政治判断力、鉴别力和选择力,发展其政治参与的意识,形成较高的政治素养,从而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形成和谐的政治关系.第三,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促使人们

将社会意识形态化,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反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领导政治决策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为提高人们从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掌握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形成理性的经济行为;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方面.由于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在经济活动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人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就能有效地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2)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协调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两个方面,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人的要素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二是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劳动积极性.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思想道德素养和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智力条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工作,就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效,就能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生产力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由此可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3)思想政治教育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维护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和联系,并使之处于和谐的状态,除了依靠政治和法律等强制的手段外,还需要依靠思想道德的规范和调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矛盾,调节关系,理顺情绪,以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正常的稳定的关系和联系,维护个人的心理平衡,就可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适、利益调适等途径来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包含于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结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它对社会文化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从文化的运行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等.(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传播过程,其目的是要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是社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和主导的意识形态,促使人们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学习、模仿、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得思想道德知识,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这两种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的统一在一起.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活化的过程.(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对原有文化的原本照搬,而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它包含了对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排斥与舍弃.通过这种选择,在历史、当代、未来间建立起发展的链条,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间建立起一座交流的桥梁,并据此去发展文化,推动历史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重要是通过批判地吸收文化这一方式完成的.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传统文化和外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取,使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要发挥思想政治就的文化选择功能,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文化选择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吸收和批判改造,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和批判改造,即积极主动及时地对各种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筛选、利用;再次,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文化选择的引导,让人们学会在文化交流和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选择和合理吸收.(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实现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过程中,不是一个机械的\"传声筒\",而是不断地对其进行整理、组合,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传递,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创造性地传播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以充分发挥其文化

创造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理论上讲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实际上,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性功能去空谈,社会性功能也需要个体性功能为其实现的中介.我们用当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考题

1.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的一种功能.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的一种功能.4.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和任务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章简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及其功能;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依据,探讨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根本内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的一种期望和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的体系,可以从目的的作用范围、作用对象、时限、地位的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性质规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的目的包含相互联系

的两个方面.第一,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其他方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们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基础.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两方面内在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终极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长久起作用的目标,它是团结和动员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受教育者共同奋斗的旗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做是长远目标,它要经过人们的长期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长远目标一般须经过多层次分解,成为一个一个具体目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具体目的是根本目的的具体化,其作用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或教育者个人身上,故又可称之为操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关的机构或教育者完成操作目标,因而具体目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而具体的目的是多元的.具体目的的多元性首先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相适应的.由于社会中的人处于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上,其利益诉求和思想表现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教育对象如工人、农民、公务员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具体目的也不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的多元性也是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目标性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奋斗目标要分解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要为这些具体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历史性.在;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后,应该适时的提出新的具体的目的,引导教育对象与时俱进,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前进.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按层次与阶段可以分为无数个具体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统一起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无论是根本目的还是具体目的,都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确定的,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定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目的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个个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因素,恰当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我们认为,下述因素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中起着主要作用,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其他具体目的又都如此,最终反映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一致.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据和围绕这个最终目标确定的,也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确定这一奋斗目标的同时,党中央又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依据党的这一奋斗目标及其战略部署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不同层级的目的.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的所有活动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因此,教育对象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品德现状也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丰富的精神需求,如学习的需求、较高的道德修养的需求、自我成就的需求等.要做好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就得考虑教育对象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得到积极的正向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接受,内化为个人的目标,产生良好的效果.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思想教育的目的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思想状况之间的紧密联系,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的可能性,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教育目的.今天,随着时代条件的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精神需求更加丰富,思想状况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正视这种变化,下功夫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对象丰富的精神需求和实际的思想状况,以便恰当地确定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上述两个方面的依据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要求.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我们应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力求使教育目的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而不能将其分割开来,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点,目的对人类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目的就从总体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都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具体目的往往具有时限性,因而可以较好地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活力,同时,也对教育对象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有成效的活动,反之则是无成效的活动.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特定的责任.这种特定的责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达成,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任务的完成.从整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这三个层次的任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根本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确立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们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活动.在任何时候,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不能动摇.

第一,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为社会主义发展到更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第二,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将培育\"四有\"新人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第三,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实践表明,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一代\"四有\"新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的现代化都会受到严重制约.只有培养出一代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2、\"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培养\"四有\"新人,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社会的一切工作都与培养\"四有\"新人有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出现,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在精神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连,有实现可能的向往、追求和信念,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代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坚忍不拔地为之努力奋斗.(2)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四有\"新人内在的精神素质.一个人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就能不畏困难,不怕挫折,向着理想目标奋进.在培养人们的精神状态方面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二是培养强烈的责任感.(3)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有道德是对\"四有\"新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对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道德生活的变化,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时代的要求,积极引导人们吸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以便使人们以新的道德面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确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观念.(5)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 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的.同时,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也是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

二、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确定一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及具体 任务指明了方向.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及具体任务,都要有利于人的精神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共性.因此,尽管完成不同层次任务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无论哪一层次任务的实施都必须遵循下列一般要求.

1、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培养\"四有\"新人当前的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在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同时,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群众.

2、突出主旋律教育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和重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这一重点和核心,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四有\"新人.突出主旋律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时代特征,并引导人们将其内化为自己思想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付诸行动,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有效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促使一代\"四有\"新人健康成长.

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思想道德领域里的主要表现,就是某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要消除这种负面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对市场经

济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警惕.其次,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要求当然不止上述几点,但毫无疑问,达到了上述基本要求,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义任务以及具体任务,并逐步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正确把握这些要求,以便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任务.思考题

1.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2.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3.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4.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内容提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因素与主体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最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者、教育对象与社会环境的交互活动中开展.本章阐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特点,揭示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论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探讨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对策.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人与环境是相互创造的;第二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既承认人有受外部世界决定的一面,又认为这种决定不是最终意义上的决定.就是说,人在既定的条件下是能动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 ,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其特殊性表现在:只有当它及其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时,才会被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整个教育环境中那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因素所构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广泛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它是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多维系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强化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相关联系,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善于用正效应抑制和克服环境影响的负效应,削弱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负相关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排除干扰,健康运行.

2、动态性

环境的动态性是由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各个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中.无论是自然环境因素还是社会环境因素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社会环境变化更快.其次,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3、特定性

对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具体的教育活动以及具体的教育对象来讲,环境总是特定的,即总是面对一定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特定性反映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直接制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

4、可创性

可创性主要是从人的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的活动反作用于环境,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环境.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小环境.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从系统论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独

立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内部环境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教育目的有计划选择、加工、改造和重组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如时间环境、空间环境、语言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各种各样社会条件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如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等.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之所以将它们看做是宏观环境因素,是因为它们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活动及全体社会成员发生影响的因素.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讲,经济生活条件好,或生活不断改善,会使人们更好地认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反之,则可能产生反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是否公开、公平、合理,是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敏感的经济因素.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进行构建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济制度的变革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环境的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是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也

就是由谁当家作主.因而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现实的政治状况告诉我,只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才能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以物质为基础,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人的思想毫无例外都受到一定文化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以下特征表现出来的.第一,属人性.属人性是文化环境的根本特征.其一,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化\".其二,文化环境在本质上是指向人、塑造人的.第二,社会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社会文化圈的产物,反映着那个社会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与它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第三,创造性.创造性是指文化环境可以由人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利用和改造,以形成符合培养合格社会成员需要的新文化环境的属性.任何文化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作为特定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文化环境创造的,而文化一经形成,就好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第四,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强调的是文化与其所处时代的密切关系,反映的是它在历史发展阶段的意义和作用.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同.我们要注重文化环境的时代性特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第五,复杂性.复杂的文化环境会对人的成长造成某些困扰,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某些干扰.注意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发挥文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以引导人们朝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

四、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 传媒手段,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的重

要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导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现代社会很少会有不接触报纸、电视、网络的,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影响.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注重通过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政治道德知识和规范,以对人们施加广泛而有力的影响.第二,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良好的社会舆论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促使人们形成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而不良的社会舆论则会削弱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选择压力,促使人们去选择和接受那些社会大力倡导、大力宣传的思想文化信息,从而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范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无不是在现实的具体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不同,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影响就不同.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影响特别突出,这种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第二,家庭影响具有渗透性;第三,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针对性;第四,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注意这些特点,对于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人们着意营造的培养人的环境,学校的活动更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因而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具有指导性.从总的方面看,学校的活动更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教师榜样、校风等方面进行的,这种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面性.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的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全方位地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第二,阶级性.学校担负着对本阶级的青少年进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承担着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本阶级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第三,渗透性.学校环境对学生影响的渗透性特征,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种因素,以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第四,导向性.学生一般都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学校本身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向教育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机构.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些社会职能、追求特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如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商店等.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影响职工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环境对其成员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社会组织效益.一个社会组织如果各方面的效益都比较好,那么它在社会上就会获得较高的地位和声望.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的职工也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较好的体现而心情舒畅,积极进取.第二,社会组织风气.组织风气是一个组织的成员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体现在组织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一种文明和谐的组织风气可以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推进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组织领导的形象.领导形象不仅可以通过影响组织风对组织成员产生影响,而其它本身也直接影响职工的情绪.第四,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如果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和谐,组织成员就会心情舒畅,工作有劲头,进而对社会和人生持乐观态度.可见,正确处理组织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组织成员健康成长、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并且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绝大多数人都在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社区环境对社区的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治安状况好,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就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二,社区风气.社区风气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活习惯的形成.第三,道德规范.长期形成并带有社区特点的道德规范对社区成员思想品德的形

成、发展影响很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人格的形成.第四,人际交往.社区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以及社区风气,以信息传递和情绪感染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疏松给每个社区的成员,从而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社区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社区环境的建设,努力发挥社区对人们的积极影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所谓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当儿童升入中学后,同辈群体的影响便日渐增强,也日益重要.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同辈群体的影响最为普遍深入.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自由性.在同辈群体中,人们更容易按自己的条件和需要自由的选择交往对象,成员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第二,渗透性.同辈群体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无意中进行的,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第三,独特性.同辈群体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会产生相当大的无形压力,导致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发生认同.上诉特点决定同辈群体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其他环境起不到的作用.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但是,人的自主性特点又决定了人可以积极能动地作用于环境,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活动改变社会环境,创造新的社会环境,优化社会环境.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第一,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作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巩固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社会良性运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有序状态,社会风气良好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由此可见,良好的思

想政治教育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但却可以促进和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第三,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种约束力.既然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就要大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使其对人的发展产生更好的作用.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优化经济环境

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首先,要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再次,要施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

2、优化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直接、最突出,优化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优化政治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是推进机构改革;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五是维护安定团结.

3、优化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熏陶和感染.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加强文化环境的优化,以其对人们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舆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发挥着强化或削弱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场\"和\"势\".必须优化舆论环境,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一是党和政府要有效的控制电视、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和教育;二是要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除了以上几方面外,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建守德敬业的职业环境;加强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言教与身教融合的家风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建好学修德的校园环境;加强社区建设,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等等.只有齐抓共管,使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应\",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思考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那些主要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3.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从分析思想品德的结构入手,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及规律.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环节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而为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途径、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所谓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想品德的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具有稳定倾向的多维立体结构.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发端;其次,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再次,人的心理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条件.思想子系统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它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第二,思想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第三,思想因素决定着思想品德的性质和方向.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和客观内容.第一,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在标志;第二,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的客观内容;第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任务.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子系统都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思想品德的全貌.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客观外界因素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1、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作用,这些外在因素包括:第一,社会的经济制度汲取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第二,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第三,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第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第五,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组织;第六,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包括邻居、朋友等;第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等.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构成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制约过程的双向作用,而这中双向作用是以社会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制约过程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和人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社会实践为中介而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

2、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知,即使思想品德认识,它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品德认识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转化为社会成员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前提.情,即思想品德情感,它是人们在现实的思想道德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起着催化和强化作用.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是否具有坚毅果敢的意志,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信念比起前三者,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个体的思想品德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驱动和指导个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行,即思想品德行为,它是人们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思想道德义务的实际行动.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知、情、意、信、行这五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人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主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相一致、相协调的情况下,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才能顺利地内化为人的意识,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人的思想品德想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是在主体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有意识的教育作用.但归根结底要通过思想品德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一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二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开展积极的思想矛盾斗争,使社会要求在其矛盾运动中占主导地位,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和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的理解,应包含如下三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看做是由教育活动或单独或先后衔接或横向呼应所构成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根据教

育目的即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实际所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组织起来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教育者的组织、引导、教育与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相结合,使之成为内在的统一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教育活动和品德发展的关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既要注意其区别,也要看到其联系,从而更好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朝社会要求的方向顺利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接受教育影响并反馈给教育者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基本因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者,即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的传授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即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依托者,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体现者.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三个要素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整个教育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几个要素之间矛盾的无限循环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个阶段.有的论著认为有三个: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影响、促成转化;信息反馈、评估控制.还有其他一些观点,本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制定方案、实施、评估三个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

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达到这一目标,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制定出各种行动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目的是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和潜在的某一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发现问题,因而发现问题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第一步.为制定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必须满足下述四个要求:一是\"广\",教育者所获取是信息不应是零散的残缺的,而应围绕特定的目标或问题,相对的\"全\";二是\"准\",制定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反映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三是\"精\",为制订方案所获取信息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是有序的、有系统的、高质量的信息.四是\"快\",为制订方案所获取的信息必须是及时有效的.(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确定目标是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必须有针对性;第二,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第三,目标必须具有可能性;第四,目标必须分清主次缓急.总之,教育者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来确定目标,并使之满足上述多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而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订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3)拟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拟订备选方案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构思轮廓.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方案.第二步,设计细部.在提出各种可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后,要经过初步对比与筛选,淘汰一些优越性不大的方案,对余下的方案精心设计,确定方案细节,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4)优选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拟订出各种备选方案后,接着就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即对它们进行比较、权衡和论证,然后决定对它们的取舍.要按照以下标准:第一,价值标准;第二,总体最优标准;第三,最优损益平均值标准.

2、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实施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制定一个方案的实施计划,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其次,在进行实施的组织准备工作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预先对方案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实施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把方案付诸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的教育影响,并促使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指直接进行的活动过程,包括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课堂讲授、会议、作报告、个别教育等)对受教育者传输社会要求的思

想政治观念和受教育者对此的学习;所组织的各种含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从整体上说,这一环节的基本任务是要完成思想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具体步骤如下: (1)传导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认识

(2)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培养人们的品德践行能力: 第一,重视思想品德情感和信念的培养; 第二,提出行动要求,并促使受教育者将其内化,变成自己的行动动机; 第三,指导受教育者选择行为方式,锻炼品德意志; 第四,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3、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的活动.评估的内容包括某一教育过程的目标是否达到,教育内容是否合适,教育者所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是否正常,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是否提高等.评估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有重要意义,评估本身还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视评估的环节,努力组织好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评估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评估成为诊断、调整、激励和提高是重要手段.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自觉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过程,具有可控性和针对性.所谓正面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总是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价值内容体系必然是由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个人生活幸福的部分所组成.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表现在,其任务主要是通过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现状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使受教育者观念、态度的改变,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时甚至涉及对个体利益的调整.其社会性表现在,首先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对象具有广泛性,涉及老、中、青等不同群体;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具有广泛

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充分注意实现教育对象主体的思想、道德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价值引导的统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教育的作用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长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无论是思想观念、政治和道德意识的形成,还是情感的发展,或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这是长期性的表现.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的其他具体矛盾.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真正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处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要求.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对于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的成因复杂微妙,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此外两者行为方式的不同、个性的差异等,也都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者一方,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解决这一类矛盾,一方面

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人们改变过分的需求状态,培养人们合理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固守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吸取思想政治教育指中的精神养料,使个人经验与社会要求较好地统一起来,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受教育者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能达到.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一是积极顺应社会客观发展的要求,逐渐缩小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距离;二是由于个人利益、认识以及情感等原因,对社会要求产生抵制心理,距离逐渐扩大,有的甚至走出向对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促成前一种情况的出现,而力求避免后一情况的出现.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然而现实生活中,环境影响在很多时候往往与教育影响不一致,存在矛盾.在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做出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来讲,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从思想在教育自身来讲,既要进行公认的社会规范的教育,又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各种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需求的过程.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受教育者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的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所提出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搞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中,教育者应根据这一矛盾的具体情况,对受教育者提出适当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活动,促使这一矛盾的解决,以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就是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趋势的一个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和体现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施加者和调控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教育影响的接受者和教育效果最主要的体现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在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调动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确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要注意使两者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育者所施加的自觉影响;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的自发影响.这两种因素说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施加教育影响,而且要注意对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过程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并尽最大努力对各种因素加以调控,使之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挥作用.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思想政治计划于过程.2.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3.试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4.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本章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特征和教育、管理等职能,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层次性、可塑性主体性等特点,阐明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对青年、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质态关系,提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若干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对于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是指专职人员,他们具有以下一些具体共同特征.

1、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阶级和国家是相伴而生.在特定的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的地位最终由统治阶级规定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特定阶级的代言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2、主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和引领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是教育对象逐步形成特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3、客体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制约.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被客体所审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自检、内省的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应理直气壮地发挥劝威指导作用,又要始终注重培养受教育的道德选择能力,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需要与其道德自主性要求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是指教育者根据特点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说理引导、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方法,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品德培养、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的职能.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第二,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品德规范;第三,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第四,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2、管理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管理职能就是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职能.管理职能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目标和计划;第二,进行制度管理;第三,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一定的素质是教育者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1、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就是教育者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这一使命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第一,工作对象的特殊性;第二,工作过程的特殊性;第三,工作手段的特殊性;第四,工作成果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及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所特有的内容,那就是他们更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素质的显著标志.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因素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质\",是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政治

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教育者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第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第三,较高的政治水平;第四,较高的政策水平.(2)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良好的道德品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第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五,清正廉洁,艰苦奋斗.(3)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思想观念.第二,思维方式.第三,思想作风素质.(4)知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必须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第一,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第三,是根据教育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掌握有关知识.第四,其他相关知识.(5)能力素质

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艺术.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协调人际能力等.教育者只有具备并不断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6)生理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良好的生理素质,包括强健的体质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耐受辛劳的能力;运用于教育实践的人体基本的感官功能视、听、说的高度标准和长期有效;表现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敏感和充沛智能等.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综合状况,它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丰富健康的情感、坚定而果断的意志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对于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近一点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1)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领域.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宽,很广,具有全民性.(2)层次性

现实生活中的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分层施教,因人而异.(3)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经由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者的作用加以塑造的,即经过教育,可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变化.(4)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能动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自主性;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还具有创造性,即能够在反映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

二、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1、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就是把教育对象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的方法.教育者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对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基本矛盾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本质特征.

2、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就是把教育对象思想行为当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教育对象思想矛盾运动变化过程的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的方法.教育对象的思想行

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变化发展.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识,要符合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这个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才有意义.

3、立体分析法

立体分析法就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分析的方法.这要求我们在考察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的变化发展时,对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作多变量的综合考察.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全面的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进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发挥出协同效应.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就是找出一事物它事物性质上的不同之处,即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对象之间以及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质的差别.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量化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

三、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

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党和国家各项事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通过党政干部的创造性的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变成广大人们群众的实际行动,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有通过党政干部的廉政勤政、无私奉献的活动,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从而有力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从而营造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1、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国青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离不开青年,没有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把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培养他们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以便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任,就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青年,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工作,群面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保证国家的面貌常新.

2、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1)青年的生理特点

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极强,同化过程高于异化过程.在这一时期,青年的身体迅速发育,身高体重增长都很快,身体形态接近于成年期而趋于稳定.大脑和神经发育健全,心脏也迅速成长.总之,青年时期人的身体发育迅速,体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时期.(2)青年的心理特点

青年的心理特点可以从个性发展特征、智力发展特征、情感活动的发展特征和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几方面惊喜考察.这一时期,青年的性格趋于稳定;智力提高,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情感丰富多彩,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性功能成熟,有了性的生理冲动和体验,对性比较敏感.总之,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青年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针对这些特征,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在生理、心理成熟的同时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成熟.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并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

教育对象离不开教育者,没有教育者,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就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激励.教育者也离不开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点;没有教育对象教育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会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化;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客体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取,从

推荐第3篇:教育学原理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陈光铭)

(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1500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面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的大潮流。

关键词: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历史性变革。 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 通称为“条”) 和地方政府 ( 通称为“块”) 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这个体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久而久之,这种体制逐步演化成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发展的格局,直接导致学校、学科、专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和高等教育产品的低效配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凸显出来的这些问题,正如李岚清同志将问题集中概括为“条块分割, 部门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一句话,这种体制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适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然要适应其市场经济发展。现代社会制度是一种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竞争选择,以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制度。高等教育制度也不例外。教育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逻辑起点不是行政机构制定的计划,而是应该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特别是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密切相关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事实上, 教育过程同样存在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活动,因此也需要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准确评估。特别是对其产出要素—人力资源,进行社会效益的评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持也越来越大,这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机遇的同时,只有积极应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适应 WT O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经成功地加入了WTO,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大事,影响深远。从高等教育角度而言,我国加入W TO,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中国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极为深刻。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有增无减。面对这种大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既面临国内兄弟高校的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严峻挑战。据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嬗变的需要。对于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经费来源、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乃至教育主权等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作为政府育主管部门需要转变职能,改变传统职能输出方式和管理行为,清理和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在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方面更加透明、科学;另一方面,作为高等学校的运行,需要更大更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积极走出国门吸收其他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增强国际化意识,积极扩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合作。那么,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如何处理,在实践中如何培养这种意识和贯彻之都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显然,不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很难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要求的。

( 3)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

按照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生产的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巨大的外部效应。即它不仅对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而且对社会、国家都会产生积极的效益。高等教育产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往往被追加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生产性投资”。 因此,正如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的“教育是全局性的、先导性的、主导性的基础产业”。生产和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主体—高等学校,如何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高校需要不断适应激烈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产品的开发和增值,在数量、质量、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需要从原来的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转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的规划和公平、公开、竞争基础上的高教市场秩序维护上来。而这一切,主要由于高等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从高校内部讲需要深化学校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从整个社会角度讲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外部管理体制。可见,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总量是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远远滞后于扩招的速度, 生均教育经费实际上是在下降。高校对教学的投入也明显不足, 收取学费用于教学上的比例偏低。美国的州立大学学生一般负担学费的36%,政府负担64%。我们学生所缴的学费只相当于经费支出的25%,75% 的经费支出应该由国家来解决。然而我们的生均教学经费在逐年大幅下降,有的减少幅度高达50%,从而使各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造成了办学条件日趋紧张,生均校舍用房在降低,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国家标准是生均100 册,而我们的生均图书量则远远不够,且在大幅度下降。

(2)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结构性短缺严重

国家提倡消除壁垒,鼓励流动,更加剧了普通高校教师的短缺。师生比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14,我们的师生比在大幅度提高,个别高校超过1/20。比例失调, 使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下降,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内容甚少。由于教师负担过重,很多教师不能认真备课,同时不能有效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3)质与量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加快进入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规模一扩再扩,客观上已经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持和提高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校教学支持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师资短缺,开课困难, 教室、实验室场地和设备紧张,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恶化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的正常发展也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扩招幅度大,同一所学校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加剧,使目前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具体要求,教学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

(4)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存在着一定问题

由于教育部门缺乏控制就业的能力,学校做不到对学生就业负责,政府也做不到。1999 年高等教育招收本、专科生159.2万人,2000年招收本、专科生220 万人,2001年招收本、专科生250万人,首批扩招的专科生今年面临就业,社会的压力大,政府的压力也大,高智

商待业的问题将摆在我们的面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保障教学经费的投入

扩招以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紧缺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从总量上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较大的增长,但以生均指标计算,实际上是在下降。就是说,增加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扩招速度,难以满足扩招的需求。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呼吁国家和各级财政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二是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除各种教学专项经费外, 各高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0% 。三是高校应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办学观念,树立面向社会、融入市场的大教育观念。把学校教育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之中,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服务中壮大自己,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

(2)要把教师过重的负担降下来

师资是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普通高校师资短缺、结构失调、水平不高的状况,一是要加强师资的培养、引进,使教师的数量有所增加,二是通过反聘退休教师,让青年教师提前上岗,聘用兼职教师,把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降下来。公共课教师全年工作量不宜超过360 学时,专业课教师全年工作量不宜超过240 学时。要改变观念,大量重复性的课可以聘校外教师讲授,外聘教师可控制在20%左右。

(3)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监督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应成立由退休老教授和学校领导组成的教学质量督导组,不断检查教学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为确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制订教学质量事故认定处理制度,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做出明文规定,对违反规定者根据情节予以相应的处罚。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应开展学生教学评价小组活动,并将学生意见与教师职称晋升评定和岗位津贴的发放挂钩,或根据听课学生人数确定选修课授课教师的报酬。高校应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产学结合的道路,让生产用人单位参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4)建立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开通与普通教育、行业企业和中等职教的沟通渠道。封闭式办学,既影响学校确定培养标准,又妨碍社会参与培养过程,尤其是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空间。因此,必须建立开放的高职教育系统,构建联结各类教育的立交桥。立交桥的内容之一是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联动。一是对已受过较高层次普通教育的人才进行专业再训练,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使之在谋职、供职过程中增强竞争力;二是在职教与普教之间互选课程,互认学分,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新选择成才的途径,重新设计生活目标的机会。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课程要与相应层次的普通高校通用,同时把专业课变成可拆装的部件,即加以专门化和模块化,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时间的人员的不同要求。内容之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要参照行业标准制定,为选定的用人单位培养的专门化人才应占在校生的相当部分。这一部分学生的培养,必须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过程、设备条件、管理模式、技术改造方案相适应。同时,企业的产品转型、结构调配和工艺设备更新,应该成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要走出去,深入生产第一线,与用人单位共同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推广服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恩辉,邹永松,李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1月第24卷第1期:16—19

[2] 纪宝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读后 [ N ].中国教育报,2004年02月26 日

[3] 吴松.WTO与中国教育发展[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

1[4] 毛寿龙.公共产品:毛寿龙—公共政策与有限政府[ 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3 年12月27日.[5]杨邦柱,杨雷亭.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0月

[6]朱之文.抓住主要环节与强化教学建设与管理[ 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8) .

[7]袁贵仁.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J] .中国高等教育,2002,( 9) .

[8]瞿振元.未雨绸缪、扎实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1,( 24) .[9]王章豹,李和平.贯彻《意见》增强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 J] .中国高等教育,2001,( 23) .

硕士研究生课程结课论文

《教育学管理》

姓名: 陈光铭

学号: 2013200319

年级: 2013级6班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

二级院系: 管理学院

日期: 2013年12月16日

推荐第4篇: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l.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l.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四)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学业成就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l.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育的概念与类别

2.教育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5.教师的专业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

1.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2.两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齐国的稷下学宫

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外国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

2.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

3.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日本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6.苏联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1.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1.智能差异与教育

2.人格差异与教育

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4.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1.学习的基本含义

2.学习的分类体系

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二)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3.观察(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五)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 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知识的建构

(-)知识及知识建构

1.知识及其类型

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1.知识理解的类型 2.知识理解的过程

3.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错误概念的转变

1.错误概念的性质

2.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4.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1.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2.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1.技能及其特点

2.技能的类型

3.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

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3.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1.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

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注意策略

2.精细加工策略

3.复述策略

4.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元认知及其作用

2.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1.时间管理策略

2.努力管理策略

3.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1.传统智力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

3.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1.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2.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1.社会规范的遵从

2.社会规范的认同

3.社会规范的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

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1.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

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3.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

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

-、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

2.教育研究的意义

3.教育研究的类型

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3.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四)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五)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

1.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及特点

2.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

3.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有研究价值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教育研究假设

假设的含义与作用;假设的主要类型;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2.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

(四)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1.选题价值论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教育文献检索

(一)教育文献概述

1.教育文献的含义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1.教育文献的等级

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四)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1.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2.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内审法、外审法)

3.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四、教育观察研究

(一)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1.教育观察的含义

2.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1.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2.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描述记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行为检核表。

五、教育调查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1.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2.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二)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特点及优缺点

2.问卷的构成

3.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问题的形式;问题答案的格式。

(三)访谈调查

1.访谈调查特点及优缺点

2.访谈调查的类型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3.访谈调查的过程

选择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正式访谈。

(四)测量调查

1.测量调查的含义

2.测量调查的类型

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

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

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六、教育实验研究

(一)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1.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

2.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3.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

4.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

5.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1.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

2.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3 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三)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1.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含义

2.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3,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四)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1.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含义

2.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五)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

1.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2.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3.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4.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5.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七、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1.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

3.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八、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1.资料整理的意义

2.资料整理的步骤

审核;分类;汇总。

(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的概念

2.定量分析的方法

数据描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

(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的概念

2.定性分析的过程

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

九、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1.教育调查报告及其构成

2.教育实验报告及其构成

3.学术论文及其构成

(二)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推荐第5篇: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名词解释

1教育学 2教育家 3教育

4教育的内在价值 5学校教育 6现代教育制度 7教育内容 8教育目的

9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10智育 11德育 12美育 13教育制度 14义务教育 15国家课程 16学制

17分支型学制 18双轨制 19单轨制 20终身教育 21课程 22课程标准 23课程方案 24课程设计 25活动课程 26综合实践活动 27隐性课程 28螺旋式 29直线式

30教学直观性原则 31教学模式 32分组教学 33教学评价 34素质教育

35班主任工作基本任务 36班级授课制 37教师

38教学监控能力 39学校管理 40教材 41教学设计 42校长负责制 43教育先行

简答

1教育的基本职能?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3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5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6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7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8教育的文化功能? 9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0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1学制的依据? 12学制的演变?

13当代学制的改革趋势? 14学制发展趋势?

15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6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17课程编制的程序或步骤? 18活动课程特点?

19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20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21学科课程的特点? 22螺旋式? 23教学的任务? 24教学过程和任务? 25教学过程的实质? 26教学过程的性质? 27教学策略的作用? 28怎样科学提问?

29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30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1教学评价的原则? 32教学评价的类型?

3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意义? 34德育的内容与过程? 35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36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7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38教师劳动的特点? 39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40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41教师的权利?

42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如何建立? 43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44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的实际素质教育? 45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46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论述

1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学意义? 2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学意义? 3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5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主要问题? 6中学生的基础教育问题?

7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 8教师如何完善自我? 9教师的素养?

10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1如何科学提问? 12教师的角色冲突?

13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14从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谈谈自己的认识?

15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看法?

推荐第6篇: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

1、《论语》中的语句: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教育学的雏形”

3、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4、培根(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

5、夸美纽斯(捷克):《大教育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

6、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

7、拉伊和梅伊曼:《实验教育学》

8、杜威(美国):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9、杨贤江: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教育理论代表作:《教育史ABC》、《新教学大纲》

10、凯洛夫的《教育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国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1、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发现法

12、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

13、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

14、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法国)沛西.能(英国) 生存本能 心里起源论孟禄(美国)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生产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生产劳动

15、原始社会的教育: • 从教育者看:不固定,没有专门的教师,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融合 • 从受教育者看:没有专门的学生,没有等级区分 • 从教育内容看:简单、贫乏,与生产劳动统一 • 从教育手段和方法看:口语、模仿、和生产劳动结合

16、古代农业社会的教育: •产生了学校和专职教师 •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中国奴隶社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封建社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 学校教育形式发展较为充分和完善

17、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废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 •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 教学内容日益丰富 • 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 • 阶级性依然存在

18、教育的本质: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积极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9、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学的主体  教育内容:共同的客体  教育组织:综合表现形式 2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互为主客体。 四个要素都可以成为客体,但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作为主体。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其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21、教育独立论蔡元培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和宗教教育万能论洛克(英):“白板说”爱尔维修(法):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万能论”提出者。人力资本论舒尔茨(美)

22、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和生态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

23、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重点:文化功能文化保存和传递活化文化文化选择文化批判文化交流、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

24、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一般发展”理论:赞科夫“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

25、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这些规律 • 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阶段不同教育不同 • 稳定性和可变性关键期教育和区别对待结合 • 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 整体互补性全面发展

2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批判“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天才的遗传》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批判“遗传决定论”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傅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育(主导)——批判“教育万能论”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实践活动

27、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为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本位论(为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和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教育目的辨证统一论(个人和社会统一)

28、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0、素质教育的内涵: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31、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特征: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创新性、主体性、可持续性

32、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西欧 单轨制——美国 分支型——前苏联

33、“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也是现代学制建立的肇始。“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体系。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1922年新学制 “壬戌学制”以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为蓝本。

34、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 复杂性  创造性  示范性  劳动的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迟效性  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 集体性和个体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程序教育方法的特征:1小步骤进行2呈现明显反应3及时反馈4自定步调学习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 才、把心里咨询移植到教学中来。为促进学生学习环境而构建五个阶段a确定帮助情况 b探索问题c形成见识d计划和执行e整合 课堂教学五环节: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布置课外作业 当代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模式

二、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三、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四、暗示教学模式

五、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论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非操纵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其教学目标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形成人的独立个性,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真正自由独立的,情知合一的完整的人 设计教学法:1919年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创建的,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获得有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任务在于在一定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教材 道尔顿:美国 海伦.柏克赫斯特1920年创建特点是用学生个人自学代替课堂教授,由老师把各科学习内同制成按月划分的作业大纲规定完成各项任务 体谅模式: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理论假设A与人友好相处B引导学生关心、体谅C鼓励社会试验期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角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况问题的道德教育

推荐第7篇: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导言:课程的历史、价值与目标

一、课程名称

1、课程的名称

教育学原理在中国的高等师范学院又称“教育概论”、“教育一般原理”、“教育学”;在国外的教育学院,又称“教育理论”(英国)或“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国)。 名称不统一:历史、流派

2、课程的性质

本门课程是教育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育培训课程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在我国的师范院校教育计划中,它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历史

1、230多年的历史;

3、哲学家康德于1776—177

7、1786—1877年间两度教授此课程;(格尼斯堡大学)

2、第一位教授此课的人是特拉普(Trap);

4、1898年,我国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我国最早)

教育哲学 教育法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分支学科)

三、课程的价值(理论、实践)

1、课程的理论价值

(1)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 (3)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

(2)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 (4)掌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2、课程的实践价值

(1)检讨原有的教育观念; (3)树立现代教育的信念;

(2)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4)有益于学习者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生活目标的反省。

四、课程的目标

1、情意目标

促使学习者烦死自己对于教育的常识性态度和信仰,形成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态度和新信仰。

2、认知目标

帮助学习者掌握人类教育知识的传统以及现代教育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合理的教育知识结构。

3、行为目标

培养学习者从事教育科研、调查、评论、咨询等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习惯。

五、学习的建议

1、广泛阅读教育名著、教育期刊

2、关注现实教育改革,对教育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

3、努力思考教育问题

4、善于交流和对话

5、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学习

六、必读文献

1、教育政策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世界教育报告》(每年度)

2、教育名著类

(1)中国:《论语》、《学记》、《中庸》、《大学》、《师说》、《劝学篇》、《中国教育的改造》、《梁漱溟教育文选》、《晏阳初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等。

(2)西方:《理想国》、《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的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教育与发展》、《教育诗篇》、《帕夫雷什中学》、《教育过程》、《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小原国芳教育文选》,等等。

3、教育专著和教材类

(1)黄济 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大河内一男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0)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教育专业杂志

(1)《教育研究》 (4)《教育研究与实验》 (7)《比较教育研究》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高等教育研究》 (8)《清华教育研究》

(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教育理论与实践》 (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等等

七、考试题型及要求

1、填空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现代科学教育学奠基之作的是。

2、选择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1)1902—1904学制;(2)1912—1913年学制;(3)1922年学制;(4)1951年学制。

3、名词解释题及要求

例题: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遗传决定论;

4、简答题及要求

例题:简要回答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5、论述题及要求

例题:试论述知识经济、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

6、案例分析题及要求

例题:请阅读下列课堂教学的案例(从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7、学期论文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与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

1、pedagogue(教师,卖弄学问的教师)——pedagogy(教育学,教学法)——education(教育,培养,训练)——educology(教学理论研究)【英语】

2、pedagogue(教师,卖弄学问的教师)——Padagogik(教育学)——Erziehungswienschaft(教育)【德语】

3、“教育学”——“教育科学”【汉语】

二、“教育学”的三层含义

1、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

2、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

3、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问题的价值

2、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

(1)教育现象; (2)教育规律; (3)教育事实;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4、教育问题的性质

(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 研究者制造的 (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 (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第二节 教育学创立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人类最早的教育认识活动

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中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

二、教育学的创立

1、教育学创立标志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教育学创立的过程

(1)培根的贡献——著名的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1、1623年在科学价值的论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纳入人类的知识体系;

2、提供一般的科学方法论。

(2)夸美纽斯的贡献——捷克 神父 牧师 兄弟会的领袖 把教育作为完成宗教事业的使命

1、1693年首次出版 大教学论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泛智主义 致力于使人们自由的愉快的掌握知识 没有一所完整的学校 儿童才智的屠宰场 儿童心灵的地狱教会教育 儿童的心灵是邪恶的 体罚 中世纪教育即生活的准备

(3)康德的贡献——三大批判

1、本人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提出 真知灼见需要教育,提出 一个人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3、教育实验 思想实验

(4)赫尔巴特的贡献——哲学家 心理学 理性主义 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1、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成为一门科学,探讨了这门科学的知识基础 首先是心理学 提供方法 帮助教育者了解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哲学 实践哲学 伦理学 探讨什么是善 还指出其他学科都可以为其发展做贡献

3、理性主义教育学 由一套严格的概念体系 只有拥有比较清晰确定系统化的概念。

(5)裴斯泰洛齐的贡献——西方教圣 同情 仁慈 博爱 我的孩子们 称为爷爷 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卢梭 不应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

3、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客观条件

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17世纪后学校教育兴起 学校教育实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老师 老师的质量取决于教育学学习洛克家庭教师

科学方法论的创立 培根 科学的方法论的提出为教育走出识辨的传统

主观条件

相关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人学 人文学科 多学科知识进行 其他学科发展状况影响教育学

教育学家们的个体努力

三、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

1、基本观点

(1)反对思辨教育学;

(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学研究;

(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基本评价

(1)推荐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实验科学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辨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科学的理解的方法;

(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文化可以分为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通过主观文化可以促进客观文化的发展,同事通过提升主观文化来促进客观文化的进步。在主客观文化历史和现实、普遍和个体的互动中培养人完整的人格。

(5)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基本评价

(1)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对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文化教育学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触及到教育问题的性质,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教育问题,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2)存在着一些缺陷:思变味道太浓;忽略了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及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3、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柏拉图理想国 卢梭 爱弥尔 杜威 民族主义的教育

陶行知 胡适 杜威的学生 所以实用主义教育学影响中国教育 解放前教育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影响

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密联系。

(2)教育即经验的生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教育即经验的生长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系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知识是促进经验不断改造和改组的工具。

(3)学校即社会。即学校不能隔离在社会之外,而应是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学校内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

(4)做中学。这是指教育的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不仅能学习知识,而且能知道知识的价值和用途。

(5)学生中心。

基本评价

(1)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

(2)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

4、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等人

基本观点

(1)教育研究应该首先研究制度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实践中官僚主义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3)教育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变迁,为实现这个目的,学校教育要帮组教育者和学习者将学校制度看成是“建立中的”制度;

(4)教育制度包括隐性制度。

基本评价

(1)重制度分析;

(2)依赖精神分析。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本人对教育工作的论述 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中有专门部分论述教育

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运用方法论论述教育

贡献 关于教育 人 社会的论述 以前从人的本性论述教育

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6、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等。

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学校的不平等性;

(2)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3)人们对这种不平等和对应关系的意识的麻木;

(4)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授权。

基本评价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2)有利于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

(3)具有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能力。

7、小结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不同国家的教育学传统

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第三节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 (刚创建就是学校教育或者基础教育)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本章小结:

教育学史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活动,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教育学从诞生时起有一个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在教育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伟大的教育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思想遗产应该永远为后人们所继承;对于历史上的教育学知识,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分析,力图有所创新,建设中国自己的教育学。

推荐第8篇:教育学原理

知识点:

1、斯拉夫国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

全部艺术

2、教育学在中国定义: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3、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4、教育原理

(1) 研究对象: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

(2) 研究主线: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 作用:①教育原理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科学,它既为各分支学科的研

究提供理论框架和依据②从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中吸取新的材料,充实其内容,

提高其科学水平

5、古代中国:(1)论语:孔子

(2)《学记》 :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7、教育学的建立——有独立的学科地位

(1)1623年英国科学家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标志着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体系较完整

(3)英国洛克的《教育漫画》:洛克主张教育万能论,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特别重视体验的人

(4)法国卢梭的《爱弥儿》反映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5)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西方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科学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

9、拉伊《实验教育学》 :第一本系统论述实验教育学性质、目标、体系和方法的专门著作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

11、教育学的价值

(一)对教师的价值: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教育决策的价值: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理性的价值

(四)对家长的价值: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做出正确教育选择、帮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共同促进教育发展、给予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2、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一)勒图尔诺:法国社会学家——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是教育的基础

(二)沛西.能:英国教育学家——教育是天性的,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

13、心理起源论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一)孟禄:美国教育学家——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4、劳动起源论的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

15、教育理念(明解):是在对教育事实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信念,是人们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

新世纪的教育理念:①终身教育理念②以人为本的理念③发展性教育理念④尊重教育理念

⑤自我教育理念

16、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性质:教育是种活动)

17、教育活动的根本特性: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

教育本体内涵具体表现:

1、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5、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以真、善、美为目标

教育社会内涵具体表现:

1、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

2、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

3、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途径

4、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

18、教育活动微观角度: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9、教育者: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

20、教育者主体性的表现:

(一)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二)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

(三)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

(四)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

(五)教育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学习者

21、受教育者:学校中学生是受教育者的主题和代表

22、为什么现代教育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

①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

②受教育者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

③受教育者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

④受教育者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个体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

①受教育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体

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

③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

④受教育者是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体

⑤受教育者具有能动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2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者的关系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式最基本的关系,她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教包含两层:传授知识、思想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包含两层: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与学会学习

24、教育“能为”的性质:

(一)教育的正功能或正效应

(二)教育的零功能或零效应

(三)教育的负功能或负效应

25、教育“能为”程度

(一)教育的迟效性

(二)教育的长效性和增值性

(三)教育的即时性

26、社会化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发展个体社会性的过程

内容:就人的社会性发展而言的,包括形成群体意识,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规范性行为、承担社会角色,其途径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法、性别社会化、再社会化等、

27、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大题)

(一)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1、含义: 连续性: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着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又萌发着后一阶段发展的性质

阶段性:指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以及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2、表现:我国通常根据生理年龄划分为新生儿、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

3教育的措施要适应不同阶段年龄特征要求,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连续性,因此,教育工作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必须做好衔接工作

(二)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具有矢量的正向性、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

如:儿童动作发展规律:从整体到分化;从不随意到随意动作;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一是自上而下,二是从中心到边缘;个别过程和特征也有一定顺序

对教育工作者要求: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同时应该按照发展的序列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含义: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点

表现:①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匀速的,呈波浪形向前推进

②不同的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和达到成熟的程度是不平衡的③统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对教育者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抓住身心发展“关键期”及时而教

28、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可能性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三)遗传素质对不同技能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随着技能的复杂度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

(四)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

(五)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现实性

(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

(二)对人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偶然性和深刻性

(三)对人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活动在个体发展中作用——决定性

(一)活动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二)活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①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活动是个体的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

③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主导性

(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二)学校教育的独特价值

29、教师的主要职责:教书育人

30、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复杂性

(二)创造性

(三)示范性

(四)长期性

(五)合作性

(六)繁重性

(七)高度的责任性

31、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一)专业信念

(二)专业人格

(三)专业知识

(四)专业能力

32、科学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

(一)总体上,学生是教育对象,是教育的客体

教育过程:①教师活动的意识性上,即教师在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活动都是为了改变学生而发生的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认识关系,教师把学生作为认识的客体③肯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二)实际操作中:学生是交过过程中主体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主体(教师)—客体(教育内容)—主体(学生)”的结构,学生表现:与教育内容构成“主体—客体”关系,是教育内容主体;与教师构成“主体—主体”关系,是师生关系中的主体

3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保障

(一)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二)确立教育交往中的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关系

34、教育的社会功能(大题)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具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的功能

②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功能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④教育推进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和整理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表现:

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素质和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优化人口结构

实现途径:影响生育观念,影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

35、教育现代化

内涵:不仅仅是指教育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现代化,更是指教育思想、观念、制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建设的现代化。

目的: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规划社会的需求,并前瞻性的探讨社会的未来发展,按未来的需求来规划,发展教育

内容:

(一) 教育观念现代化

(二)教育内容现代化

(三)教育手段现代化

(四)教育管理现

代化

(五)教育素质现代化

36、正确认识教育公平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

(二)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社会供给的社会认识和判断,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

(三)正确看待和认识

①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理想和奋斗的目标

②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复杂性

37、教育目的的体系

(一)教育目的:国家或思想家理想的总要求

(二)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特殊要求

(三)教学目标:不同课程或教学的具体要求

37、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一)社会的制约性

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 受教育者的制约性

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

38、人的全面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有的和统一的发展

39、2002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

40、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一)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二)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三)坚持教育目的的“两个服务”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直坚持的原则

41、贯彻和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教育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核心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2、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3、学校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44、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一)社会的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象制约:身心发展特点

(三) 学制发展趋势

45、学校教育内容(狭义)

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46、学科课程: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同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学科内容的课程

47、课程的规范形式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核心内容: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与学的依据

教科书——课本,教材:教学的主要依据,学习的主要材料

48、教育形态的存在范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49、学校教育特点:

(一)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

(二)较强的可控性

(三)教育的专业膝盖

(四)教育内容的主客体复合型

(五)教育是空的集中性和效率性

50、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统合原则

(一)统一性

(二)主导性

(三)双向性

(四)多样性

51、三教统和的基本策略

(一)建立组织、统筹安排

(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

(三)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补

(四)实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补

52、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组织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货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53、课堂教学: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能力程度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结构(简答):

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贯穿整堂课始终

检查复习:巩固、联系、习惯

学习新课: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巩固新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当堂课理解、消化、初步巩固,并为完成作业准备 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检查、运用

54、教学的基本步骤及要求(简答)

(一)教学的准备:专研,设计,制作

(二)教学的实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作业与指导:有助于巩固教学效果,布置作业时要有代表性,针对性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信息,调控,改进

55、课外活动: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教育性活动的总称

56、课外活动基本要求:坚持教育性原则、活动要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推荐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党为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或为争得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以改3,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有计划创5,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6,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式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 7,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提高人们的8,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价值:是相对于精神价值而言的,是由于人们思想境界的升华导致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自觉提高,从而促进物质财富的创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价值,它是人们能够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主动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设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环境因素。

自由、充分地发展。

思想,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人的精神发展,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感受到的作用和成效。 11,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的积极意义。 1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思想政13,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1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必须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 1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17,适应超越规律:教育活动既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 18,双向互动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10,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的满足。

治教育对象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规律。 19,内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 20,外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2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结合方式。 2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24,思想政治品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言行规范25,思想政治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的作用方式和联结方式。 26,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决定性影响与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主观内部因素的调节交互作用过程中,内外部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矛27,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认识、教育、改造的对象,它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狭义的思想政28,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29,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经过思想政治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给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31,政治观:就是人们对国家政治结构、党和国家在内政外交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21,协调控制规律:即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

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

行动时,集中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盾运动转化规律。

治教育对象就是指受教育者,有集体和个人对象之分。

预期结果。

30,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看法。 33,道德:是人们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34,法制观:是人们对于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32,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35,创造观:就是人们对于创造的价值、能力和方法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 37,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38,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 39,思想政治教育的求实原则:也就是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理论联系36,健康心理教育:就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素质的教育。

过程中,为了实施教育目的、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0,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正确地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 41,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42,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 43,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原则: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近精神手段通过外在激励而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机,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性,增强其内在激励,自觉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工作准则。 44,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原则:是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榜样模范作用,45,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注意调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46,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合。 47,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诸多本质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48,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学科整合:就是指吸收包括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信息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论,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49,观察方法:就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发生、发展的条件下,对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察方法,就是教育者在不影响被观察者思想情绪情绪和行为的50,调查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从了解情况入手,研究和解决人与社会问题的方法。以思想品德51,理论教育法:又称为理论灌输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52,实践锻炼法:又称为实践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53,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54,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55,形象教育法:主要是指借助于文学艺术等特殊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直观形象、生56,心理咨询法:是指教育者或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测量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并用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咨询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感染和启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以促进其思想认识与觉悟不断提高的工作准则。

为准则。

条件下,对教育对象的言行所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

为对象的调查,是为了了解思想品德情况,获得思想品德信息,分析和解决思想品德问题。

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

动具体、感染力强、富于潜移默化作用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的教育方法。 生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等方面出现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的方法。 57,情景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身教所创设的教育情景,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经过潜移默化,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的方法。 58,比较教育法:指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对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的异同和特点,进行分析、比59,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灵活地、创造较、鉴别,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

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6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且6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与管理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调控和评价,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效的过程。 63,实施方法: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途径和手段。 60,冷处理:是指对发生的问题不立即处理,而要搁一搁在处理。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可借以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形式。

二, 简答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 1)学科初创阶段(1978年至1988年) A,1978年,叶剑英明确地把政治工作的理论形态-----关于政治工作的学科看作是一门科学;b,1983年7月1日决定筹办政治院校;c,1983年;d,1988年,10所高校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2)学科快速发展念阶段(1989年至2002年) A,1992年对师资队伍进行培训;1997年成功申报了3个博士点;2002年4月,召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会议回顾了学科建设的历程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科理性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A,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确定下来。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范畴就一个,即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的基本要素(基本范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范畴?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理论体系应由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结构理论两部分构成。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特点? 1)阶级性;2)实践性;3)综合性。

5,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意义? 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2)观察法;3)实验法;4)社会调查法;5)总结经验法。 7,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1)创立和形成时期 A,1921年到1925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工农群众运动,给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和封建买B,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重要标志。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办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这种斗争中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

2)日趋成熟时期

A,1935年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日趋成熟时期;

B,1944年,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 A,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党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B,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到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4)改革创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大力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大力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9,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1)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人们头脑的传统; 2)实事求是的传统; 3)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 4)群众路线的传统。 3)发展和挫折时期

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一样,经历了长达20年的曲折前进和严重受挫时期。

8,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值体系教育。

1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6)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7)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8)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1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2)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3)个人、社会关系角度的丰富和发展。 1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1)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1)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科学实施教育活动; 3)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13,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2)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2)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开发创造力,促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

1)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进程中自发产生;

3)社会主义知识要从外面灌输到工人阶级中去;

4)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

推荐第10篇:教育学原理试题

教育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了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许慎的(

) A.《学记》 C.《大学》

B.《说文解字》 D.《进学解》

2.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材 C.教师

B.课程 D.学生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沛西·能 C.勒图尔诺

B.孟禄 D.昆体良

4.与封建社会的教育相比较,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特征是(

) A.对立化 C.人性化

B.民主化 D.互动双向化

5.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就是现代教育的(

) A.普及性 C.大众性

B.义务性 D.终身性

6.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说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

) A.能动性 C.自主性

B.独立性 D.发展性

7.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和(

) A.继承—创新文化的功能 C.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B.传承—提升文化的功能 D.创造—发展文化的功能

8.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的是(

) A.环境 C.遗传

B.教育 D.家庭

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在人的发展中必须重视(

) A.教育的作用 C.环境的作用

B.遗传的作用 D.家庭的作用

10.清政府1861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其培养的人才是(

) A.外交翻译人才 C.科学技术人才

B.军事器械人才 D.能源矿业人才

11.神学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C.赫胥黎

B.巴格莱 D.福泽谕吉

12.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以及教育方法的选择,所依据的最高准则是(

) A.教育目的 C.教育原则

B.教育方针 D.教育规律

13.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从形式上看就是所谓的“课程”,它包括(

) A.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 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4.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所建立的德育模式是(

) A.乐教和乐学模式 C.审美和立美模式

B.学习和生活模式 D.认知和体验模式

15.从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来看,教育过程是(

) A.教授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对立统一 C.教授过程与发展过程的对立统一 16.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传授知识和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B.教授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C.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D.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间接性 C.复杂性

18.学龄中期的年龄阶段是(

) A.

2、3岁~

6、7岁 C.

11、12岁~

14、15岁

B.

6、7岁~

11、12岁 D.

14、15岁~

17、18岁 B.连续性 D.长期性

B.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的对立统一 D.教育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立统一

19.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

) A.情感化特点 C.复杂化特点

B.多样化特点 D.生活化特点

20.家庭教育的两种类别是直接的教育和(

) A.间接的教育

B.母亲的教育 C.父亲的教育

D.父母亲的教育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2.人的可教育性 23.教育美育 24.奖惩法 25.教师中心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27.简述影响教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28.简述教师的任务。

29.简述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30.简述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31.简述教育的生产性的表现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32.试述世界发达国家二战后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3.

在高一的班会课上,班主任王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积极、全面地发展,并鼓励全班同学参加各式各样的学生团体和组织,如篮球协会、书法协会、音乐协会、手工制作协会、数学协会和服装时尚协会等。随后,班里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协会。小华也想参加手工制作协会和服装时尚协会,并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回家后,小华将这一想法告诉了父母,小华的父母一听,马上变得非常严肃,并认为手工制作这种有关体力活动的协会不值得参加,服装时尚协会也不适合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参加。小华的父母告诫小华: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最重要,只有与学习有关的协会才可以参加,参加其它的协会都是浪费时间。因此,小华的父母极力反对小华参加手工制作协会和服装时尚协会。 请运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小华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

第11篇:教育学原理读后感

《教育学原理》读后感

在本科及研究生入学考试阶段,教育学都是师范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但是对教育学原理系统深入的学习,还是在研究生入学之后。叶澜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教材,我怀着崇敬、谨慎的心情开始拜读了这本经典教材。

《教育学原理》共分八章,从何为教育学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外教育学发展历史,全书以中国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学生组织建设、学生校外生活及教师发展等重点内容为脉络,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素养、注重实践教学等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不愧为教育学原理经典之作。

全书第一章介绍了何为教育学、西方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价值;第二章介绍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化、信息化这种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情况,着重探讨了与教育学发展的密切相关的三大因素:意识形态、中外关系、学科定位;第三章介绍了中国中小学生教育现状以及在此现状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着重强调教师要紧跟时代,更新学生观,以学生成长需要为目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第四章探讨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主张当代学校教育要在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培养目标;第五章介绍了课堂教学的概念、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实践探索,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观、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与改良;第六章透析学生组织建设原理,探索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方式;第七章介绍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内涵,阐释学生校外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学校与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建教育合力;第八章表述了教师角色重建的理想,对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出了要求,希望教师通过学校研究性变革实验提升自我。全书各章节环环相扣,为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哪些重点,如何做好教学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指导。

此书成书于2007年,距今已有10个年头,但是书中提出的观点与理念,仍旧没有被时代所抛弃,依旧是指引教育界人士开展教学的基础性教材与纲要。特别是第一章中作者对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看法,鞭辟入里,引人大为赞叹。作者认为困扰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问题分别为: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学发展中的“中外关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我认为总结得十分到位,其一,教育学首先是政权稳定、教化国民的需要,其必然为政治、为意识形态服务。如何带着“意识形态”这个脚铐跳舞,是教育学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内容;其二,近现代中国教育学,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为救亡图存从西方引进并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科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并以国外范本去建设,侧重实用性,对教育理论的框架、基本概念未有突破性研究。唯国外教育研究马首是瞻的自卑情结与依赖心理,严重制约着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其三,教育学学科定位,特别是当前教育界仍然对其停留在“用”上的定位,严重制约着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之所以难与其他社会、人文科学平等对话,很大原因是因为缺乏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和缺乏深入意义上的基本理论水平。这三个世纪大问题的研究与突破,依旧是当前教育学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经济、军事各方面实力都已能与西方国家一较长短,科技研发、航空航天、道路桥梁建设等不少方面更是具备了引领世界的能力,中国重返世界之巅已近在眼前,教育与人才作为中国争雄世界、民族复兴的最强大武器,必有一番用武之地。而教育学作为教育人才的基础之学,必须要寻求发展和突破,只有根正苗红,根深叶茂,才能保证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增强民族自信,大力开展自身教育学理论研究,扛起发展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大旗,从而高屋建瓴指导教育学实践,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人才,正是我辈所要努力的地方。

第12篇:教育学原理论文

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特征

——浅析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

136223 唐顺凤

摘要: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的增长和更新,使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满足终身需求的知识,初始教育只是就业之前的必要准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早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到如今演变为 “学习化社会”。 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在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适应了“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习化社会,研究性学习,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逐渐萎缩,人们不可能在最初的工作岗位上从一而终。其次,知识的增长和更新,使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满足终身需求的知识,初始教育只是就业之前的必要准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最后,企业或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而更加看重各种能力,甚至是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而这些能力和行为是单纯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的。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从英文和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原来“经常性教育”到“伴随生命的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变化。我国也提出了学习的全民化。1996年1月,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共同提出,要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现实。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其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用知识、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1.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中的inquiry是调查、问询的意思,它体现的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当代主体教育论的倡导者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现在这已成为科学教育公认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课程模式,也是我国在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对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2000年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首次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面向21世纪的生物教学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对其中突出专题研究倍加关注,成了人们学习新课程方案、新大纲的热门话题。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执行起来可能很难;也有的老师对其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异议和误解。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过程运用于生物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②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③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命科学宝库的金钥匙。

2.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选题。选题也可从实际出发,重点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不能凭空臆想。其次是可行性原则。选题要综合主观和客观条件,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创新性原则则是指导学生选题时敢于选择别人没有思考或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3.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求知欲,有探索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就是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批评创造,敢于质疑,不唯书本,不唯老师,不唯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的勇气予以肯定,保护其质疑意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矛盾,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钻研,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

4.发挥群体效应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

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等同于科学研究,又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培养“小科学家”,更不能过分强调条件不具备,师生知识和能力不够等。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校和区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物学的现实教育和实际生活中确定研究课题,倡导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认为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表达交流与评价(形成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物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模式:

(1)知识发现型教学模式。指加强生物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现” 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自主分析形成结论。一般程序为: 创设问题情境阶段→问题导学阶段→分组讨论阶段→知识拓展阶段→得出结论。

(2)问题讨论型教学模式。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在问题讨论及解决过程中实施学生的主动探究。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

(3)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有人对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了研究,认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认为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可有三种形式:网络调查和搜集型教学模式、网络参与型教学模式、实验模拟教学模式。

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如果力争做到与时俱进,无论是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还是在高三复习课中都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不仅能将高中生物研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是在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基础上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一种教育社会形态。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强调就成为了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前提。同时,终生学习不是一种外在的被动式学习,而是从学习者自身需要出发的一种主动的自愿的学习,在此意义上,也要求充分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这种主体性特征所延伸出来的就是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中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即不同的主体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具有符合自己实际的个性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由于强调一统和共性而对个性的忽视。当然,对个性化的强调也并非否认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共性的具备,事实上,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同样具有共性或整体性的特征。这种共性或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从教育角度看,整个社会的教育属于一个主体,从个人一生受教育的实践来看,人生的教育属于一种整体性行为。如果能在各个中学的课堂中正确的开展生物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研究性学习的进行中,对教师的角色、地位、能力、知识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挑战,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教师不再是权威,在活动中只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在研究性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单靠教师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给自己充电,拓宽视野,跟踪热点,提高能力。但是由于现在学校以及社会的评价机制落后、片面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即使现在多所学校逐渐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只是在课堂上还是用旧的学习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开展。所以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井新等.终身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与本质特征[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8-39.[2]刘吉林,王坦.走进新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人民教育,2004,(1):26-27.[3]马兰.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J].人民教育,2004,(13):26-27 [4]徐红玲.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M].上海:龙门书局,2003.[5]冯华.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及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0):46-47.[6]宋立宇.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目标与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06,(1):118.[7]陈锦章.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2007,(4):134-136.[8]赵苹.浅论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J].中学生物学,2002,(3):17-18.[9]刘本举.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J].中学生物学,2006,(9):27.[10]王艳.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初探[J].青海教育,2004,(6):46.[11]叶杏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J].广西教育,2003,(7-8):35-36.[12]狄贤超.谈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学生物教学,2003,(9):11-12.[13]裴丽丽.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与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第13篇: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摘要:教师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传统教育中还是现在进行信息化教育中,都少不了教师这个角色。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任务也在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角色特点和信息化教育中的角色特点,找出传统教育教师角色特点的不足,随教育改革,教师也要进行改变。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传统教师;教育改革;新型教师

一、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来没停止过,从人类产生以来,就开始有了教育,无论是口口相传,还是师徒学艺,最后传承的都是文化,最后留下的都是知识。我国教育发展到现今的阶段,相比古代而言,那是有了飞天的进步,从古代不成形的文化传承,发展到现在的正规教育,教育不再是一种文化传递,更是一种社会事业,是一种培养后代的事业。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它的意义可想而知。我国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当然教育的发展也不能落后,随着互联网、即时通信、移动终端、大数据、云计算、微博、慕课(MOOC)、微课等因子使得当今社会已步入一个多元化时 代,它们正在改变着目前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教育的信息化开始发展,而教育方式改变的主体就是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灵魂人物。没有了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没有了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就会有距离感。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传统教学中的教师

(一)、教师的角色特点

在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就承担着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重任。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特点是相对封闭状态下的编班授课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在寝室、在家做练习、做作业,复习知识,相对正在求知的学生而言,教师处于对知识的垄断地位。传统教师作为课程学习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理解和贮备知识,学习技能,学会学习,提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中心。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绝对权威来源、知识的传授者存在着的。这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又称为教师“主演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师“主演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教学的六个方面来体现。(1)角色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讲台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2)学生观:在这种教师“主演式”的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学习,给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教学。(3)教学观:在这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课上讲解加上学生课后作业巩固进行学习,以老师讲解和学生笔记为主,主要是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4)技术观:传统教育中,辅助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就是课本以及一些简单的教具。(5)资源观:传统教育中,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就是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也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6)评价观: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标准,分数高自然代表着受教育良好。传统教育中通过这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也是教师“主演式”教学的典型模式。

(二)、传统教师角色受到的挑战

1、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教师“主演式”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当成展现自我才华的地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附庸,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这种角色扮演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把自身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新课改实践中,很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方针,但大部分学校都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以政策标准的形式,向“主演”式”教师提出了挑战。

2、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如可汗学院、MOOC 学院、网易公开课、教育网站学科微视频,学习论坛等等。这就弱化了“主演”教师知识传授的功能,突出了教师引导和答疑的功能。

3、教育个性化的挑战

“主演”教师采取标准化的教育,统一的培养模式、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标准,追求学生整齐划一地发展,其结果是湮灭了学生的个性。21 世纪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

的培养需要实行个性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不仅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体差异健康成长。这是对“主演”教师角色无言的挑战。 4.学习理念更新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西门斯(George Siemens)提出了联通主义学习理念,认为学习不再是知识内化的个人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 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即,联通学习理念直接否定“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提出“学习是建立连接”,在这种理论下,“主演”教师所具备的功能被大大削弱,它呼吁教师应成为信息海洋中的“导航者”与“引导者”。另外,移动学习(M-Learning)、云学习、泛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等诸多学习方式的出现,也动摇了“主演”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三、教育改革后的教师

(一)、教育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显著特征主要为教育与技术特征的统一。就教育信息化技术层面来看,其具备了信息化技术的诸多优势条件,例如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由此,其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捷的教学手段,以及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无一例外的为教学带了极大的便利。②同时,从教育层面来审视教育信息化,其主要表现为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等,其具备的优势积极而主动的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信息化教学不仅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还予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为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使得学生自学的程度得以提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自身的特点来自主的安排学习。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即向协作性学习模式转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学习任务的理解与掌握是予以在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式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在信息技术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呈现扩大的趋势,由于这种差异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趋向于共同协作,刁一能取长补短,才一能取得学习任务的问题的完满解决。由此可见,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的交互性与协作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协作性是存在于交互性之中的。

(二)、教育变革后的教师角色

鉴于传统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主演”教师角色需要向“导演”教师角色转换。“导演”教师是信息化教育的“主角”,是基础教育改革中唯一的一个具有理性思考的成年人,因此他本身被赋予以下几个特征,只有具备这些本质特征,才能完成“导演”角色赋予的使命。

1、“教练”

从教师功能来看,教师不能作为“选手”替学生跑完人生的跑道,他应是教会学生训练方法的教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作为教练,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答疑者和引导者,应善于发现不同“运动员”的特长并给予差异化的培养。第一,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第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第三,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己”

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知己,就像导演和演员那样亦师亦友的好朋友。这是因为第一,在信息化教学中,需要师生以平等的地位互相交流;第二,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使教师的权利和权威有所分化;第三,网络使更多学生沉迷于“人-机”交往之中,缺乏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交流,需要教师以一颗真诚的心去与学生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学情。鉴于以上原因,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己,能够改进师生关系,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3“.技工”

从教育信息技术来看,教师应该成为教学微视频制作、多媒体应用的“技工”。教学微视频是教育信息化成功推进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微视频,就无法保证学生课前学习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教育的信息化。而教学微视频录制的重担就落在学科教师的肩上,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至少一款视频录制的软件,如 OutStart Trainer、Camtasia Stuio、Jing、Knovio、Present 等等。高质量的微视频对学科教师的要求,除了较高的录课水平之外,还有视频的剪辑、除噪、配音等加工和处理技巧。另外,学科教师还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巧。从这个角度看,教师是不折不扣的 IT 技工。

4、“学者”

从教学资源的来源看,教师应该成为追求自身不断进步的“学者”。原因有二:第一,学生除了观看指定微视频进行课前学习之外,还会通过互联网、贴吧、微博等,加深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很多教师曾遭遇被问倒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教师跟随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深造,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保证不被学生问倒,从而保持“为师”的尊严和威信。第二,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一日不学,便会落伍”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教师更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为学生做好“勤奋好学”的榜样,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职责,也是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权威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助手,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教师的角色逐渐适应了教育的改革,这位教育改革的继续前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新型教师角色实现路径

“导演”教师的本质特征要求教师从以“教”为主的主角意识切换到到以“导”为主的配角意识,并且要求教师完成“导演”应具备的教育技术修养,从中找到乐趣,减缓职业倦怠。只有树立角色转换的意识,把“导演”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才能奠定翻转课堂教师角色转换的坚实基础。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从“主演”成功转型为“导演”呢?笔者试图从教师观念更新、信息技术素养、终身学习、与师生“对话”升级三个方面探讨其实现路径。 1.观念更新: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基”

第一,“低姿态”,甘作服务员,为学生学习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从课堂上的“圣人”变为“服务员”这种观念的革新,是翻转课堂顺利推进的基础,也是“导演”教师成功“变身”的内在而具有前提意义的条件。

第二,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将“为分数而教”转变到“为发展而教”,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自身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开发全体学生的潜能。 第三,重塑学生观,摒弃“学生是被动的客体、知识的容器”的观念,把学生视作积极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探究者。观念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才使得教师角色转换有了可能。

2.信息技术素养: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助力

第一,具备教学微视频制作的技能,能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知识最优呈现方式,以便学生愿意看、也看得懂教学微视频。

第二,熟练应用翻转课堂中追踪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作业进阶情况的软件分析系统,懂得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如论坛、微博、博客等)和即时通信平台(飞信、QQ、微信、易信等)与同学们互动,并通过平台的应用,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深师生感情。

第三,具备多媒体教学技能,熟练应用投影仪、幻灯、展示台、录像、广播电影、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四,具备信息的搜索和筛选能力,为学生在信息海洋中导航。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提升了教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助翻转课堂一臂之力。

3.终身学习: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保障

第一,在学科素养上,做到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图谱”,明晰学科知识点,深度把握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充电,尽量减少被学生问倒的尴尬局面。

第二,在学习内容上,积极学习或关注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教育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知识、教育改革趋势、新课程要求、学习者特征变化、经典教育论著等。

第三,在学习习惯上,拥有主动学习和不断探索的习惯,为学生树立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擅长学习的榜样,并帮助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教师终身学习,及时自我发展,时时处处走在学生前端,满足学生个性化“挑剔”的要求,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杨晓萍,王 立,刁铁军,鞠铁柱,牛海燕,潘 玲.M OOC 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

分类与转换.高等农业教育,2015.03.于天贞.从“主演”到“导演”:基础教育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转换及其路径.教师教育,2015.05.容超贤 ,陈美珠,关丽婵, 何玉红.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中国医疗前沿,2008.10.陈培瑞.时代呼唤教师进行新的角色定位. 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第14篇: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交流的方式。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质疑和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从教学目标维度解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表明师生主体性;从教学过程维度解读,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是关注课堂对话的开展、追求卓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有效课堂提问策略包括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有梯度, 提问后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 应关注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等。 关键词

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策略

课堂提问贯穿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语言最主要的载体[1]。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提问过无数的问题,但如何能做到有效提问一直是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教师在有效课堂提问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足,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2]。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与策略对教学有效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与策略进行探讨,以实现高效课堂提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有效课堂提问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并日益为大家所关注,但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发展阶段。有效课堂提问更加关注师生主体的彰显、学生思维的张扬、教学对话的开展和三维目标的实现[3]。对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对于提升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4]。

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研究者使用的定义各有所指,尚未形成统

一、完整的“有效课堂提问”概念。本文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有效课堂提问包括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和课堂提问的有效反思等环节[4]。

二、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

有效课堂提问应是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主体互动交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问答者、问答内容和问答方式三大要素。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而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有效课堂提问,以引起学生思维和行为的变化,从而彰显师生的主体性[5]。

(一)从教学目标维度解读有效提问的价值取向 1.有效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传统教学中许多老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应试”的压力使学生的思维易受到压抑,创新的激情易受到消磨,没有关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思维活动与问题是紧密相连的,有效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让每个问题所涉及的观点和内容都能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对所判断的现象和事物有其独立的见解。 2.有效课堂提问彰显师生主体性

教育主体性包含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有效课堂提问中,教师首先要能够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作为自己的目标,主动地进行持续性反思和实践。教师创设情境提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对比、理解、建构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课堂反应决定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展现,他们的知识、能力、情感才能更好的发展。有效课堂提问的预设、实施和反思过程,需要意识化的人格,建构师生的主体性,使双方以行动而存在并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从教学过程维度看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

1.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精心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预设是基础,只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有效提问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有效的课堂提问关注课堂对话的开展

对话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正逐步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课堂对话是多元的,不仅有师生的对话,还有生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等,最主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性的交流与沟通。正是由于师生之间的观点、论断和思想上的不同才使得对话得以生存和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受到尊重,才能教学相长。

3.有效课堂提问追求卓越的动态发展过程

有效的提问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与成长的。教师应将有效提问作为自己执教生涯的一种追求,通过课堂实践持续反思和质疑,不断更新知识,并在合作共同体中相互交流和引领,由低效提问发展为有效提问再至高效提问。

三、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下,学生的思维兴奋状态和注意力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的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提问的时机。超前的提问,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思维混乱,因无法作答而失去思考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滞后的提问,会使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毫不费力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提问因缺乏思维深度而简单乏味,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6]。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尚未充分认识时,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的认知矛盾,精心设问,这样的教学,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提问后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环顾全班,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一些非语言的暗示,就可知道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准备回答时,便会身体稍微前倾,微张嘴;而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没有听清楚问题或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可根据这些表现,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握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问。等待时间要视问题的类型和学生的反应而定:如果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型的,等待时间可稍短些;如果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那么等待的时间就应稍长一些。有时因为课时紧张,教师还没有等学生说完,便打断学生的发言,越俎代庖,急急忙忙说出答案,或者当学生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流畅甚至完全卡壳时,教师没有采取适当的助答措施,反而对其粗暴训斥,这些显然是不合适的[7]。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那段思考时间,是学生思维最活跃、也是知识结构迅速重组的最佳时期。

(三)探询性问题的使用

探询性问题是指在学生对问题有了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的一系列问题。课堂提问中由于考虑时间较短或自身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含混的或不完善的,但是这些不完美的答案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一方面,在教师附加的探寻性问题的帮助引导下,学生 以原来的回答为起点,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重新组织,从而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在教师探询性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答案是不完全正确的,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重新进行正确的思考。探询性问题的使用无论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保护,还是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主动建构,都有其突出的优势[8]。

(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所有学生获得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身学习的需要[8]。

四、结语

课堂提问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加深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等方面是有明显的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无意义的甚至惩罚性的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以积极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参考文献

[1] 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教育研究,2010(4): 65-70.[2] 柳青.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26-27.[3] 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 版,2008, 10(12): 34-37.[4] 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教育探析,2010(4): 51-52.[5] 冯莉雯.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2011(9).[6] 孙保华.追求理想的课堂提问.教学与管理,2009: 29-31.[7] 屠亚斐.矫治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新课程研究,2009(152): 186-187.[8] 韩璐,王欢,宋春娜.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研究.教学园地,2010(6): 29-30.

第15篇: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1,中国的教师是由古代的士演化来的,叙述古代士之六个分类(20分)。15-22

(2)p45

范文澜把战国时代的士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儒、墨、道、名、法、农等专门家,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在文化上有巨大贡献。一类是策士,即所谓纵横家,长于政论,凭口舌辩说猎取富贵。一类是方士或术士,可分两等,一等是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农业、技艺等学科的专门家,在文化上也有巨大的贡献;一等是阴阳、卜筮、占梦、神仙、房中术等骗取衣食的游客。最下一类是食客,数量最大,流品最杂,其中包括鸡鸣狗盗之徒,任侠刺客、奸人犯罪、赌徒屠夫和市井无赖等。范文澜上述分类中的某些人虽然并不属于知识阶层,但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战国时代士的职业分途和社会属性,为我们理解士作为新兴知识阶层的构成和整合提供了一个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切入点。这种分法是很有道理的。正是由于新兴知识阶层成分的变化及其知识结构的改善,才出现了一批“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士,并产生了一大批人文道术和科学技术的著作。

又有文学之士,为文学弄臣,如屈原。文士的种类很庞杂,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道德之士。孔子说:“士志于道。”就是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第二类可谓智能型。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他们不一定讲道德,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置道德于不顾。第三类是隐逸之士,有隐士、居士、处士、高士等称谓。这类文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不出仕并不都是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

还有一类是隐士。其中是指《论语》中的隐士和《庄子》中的隐士。《论语》中的隐士是放弃对世俗理想的追求,寻找自身灵魂的解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者。《庄子》中的隐士性情刚烈,把功名利禄视为粪土,渴求自由,甚至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适逢治世,圣贤明君把天下治理的仅仅有条,民无怨言,上下和顺,隐居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功名利禄反而牵累了他们的自由。他们刚性遁世,与世无争,于世无求 。

2,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叙述知识分子(15分)。96-108

“知识分子”是一个常用的概念。《汉语大词典》解释说,知识分子是“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教授、工程师、医生、会计、编辑、记者、文艺工作者等。”但是“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这个标准很难把握,20世纪中后期,人们认为只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可以称为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知识的空白和文化教育的荒芜,有些地方将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以上学历的人,都当做知识分子看待。随着社会的发展,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受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知识分子的文化程度的标准也有所提高,《现代汉语词典》就界定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较高文化水平”,一般来说应该指大学以上学历。在这里,知识分子是以知识水平和职业特征划分出来的一个群体。“有知识”和“从事脑力劳动”是其突出的特征。

知识分子的分类,西方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幕僚型知识分子,即葛兰西

所谓“统治集团的管家”;二类是技术型知识分子,就是技术专家;三类为人文知识分子。幕僚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他们有知识有文化、精明能干,成为幕主的左右手,即使那些秀才、举人、进士乃至状元们,学而优则仕,光耀门楣,备受推崇,但是始终摆脱不了依附政府或幕主的地位。技术型知识分子靠专业技术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尊重,在官本位思想统治下的中国很难有地位,也无法在知识分子庙堂上闪耀光芒。人文知识分子是最被人们推崇、寄予厚望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批判意识,肩负着监督社会、批判现实、鞭挞丑恶、歌颂美好的社会职责,敢于向权利说真话,是“社会良心”。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文知识分子命运面临着危险:一是逐渐专业化,向技术型知识分子转化,被束缚在相对狭隘的知识领域内,视野不广、胸怀不宽、意志不强;二是政治正确性,学院派人文学者迷信政治正确性,遵循一部分人建立的准则来思考问题、评判是非,缺乏独立性;三是有的知识分子“忘道以从势”或“曲学以谀势”,追随权利或权威,被权力所收买或雇佣。所以,萨义德坚持认为“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坚持作业余者”,而不是为稻粱谋的专业人士,更不应该是被收买的幕僚或佣人。

从前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成为知识分子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要占有较丰富的知识资源;二要具有独立的人格而不依附于权势;三要具有自由的思想而不迷信传统与权威;四要具有道德勇气和社会良知;五要对既有秩序、规范和知识体系的质疑和批判;六要对未知领域和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具有这些,也就成了真正的知识分子。这就是知识分子概念的内涵。

2, 叙述从西周到当代教师之演化(20分)。91-95,教师之所来与教师之所去。

教师群体的原始身份是没落贵族

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始于周朝的封建制度。周朝的贵族等级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在士那个群体中,诞生出教师这个群体,这里要特别指出:

一、中国的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其原始身份是贵族。教育精神高于社会精神,接受过教育的人,应该高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

二、教师的贵族精神,可以用战争说明。春秋时代,打仗是贵族的荣誉,黎民是没有份儿的。

三、中国的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的先天致命软弱,那就是向往统治权力。

四、诸子百家,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自由讲学的教师。

官学之师与私学之师

西周到整个春秋战国期间,贵族子弟接受教育以作官为目的。教师地位尊崇,本身就是官吏与贵族,师与官合一,教育贵族子弟的人不可能是平民。平民子弟也有自己的学校和教师,教育内容以孝悌为目的,不是能够作官的,

为贵族而设的教育是官学,士人自由讲学是私学,形成两个教师群体:官学之师和私学之师。秦汉以后一直到清朝,一直存在官学,自然就有官学之师,他们是国家官吏;也一直存在私学,私学之师的身份比较复杂,或者是国家官员,或者是有学问的不是官员的人。

科举时代的显师与隐师

科举时代的教师,可以分为显师与隐师。

科举时代的读书人,把能够给自己作官前途的考官认作自己的老师。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荐举本人试卷的同考官尊称为“房师”。

真正教秀才读《四书》《五经》的教师,或者是私塾先生,往往被看作启蒙老师,享受不到他们的学生科举腾达以后的荣耀。

隐师,授人以学问与知识,显师,授人以地位。教育中,往往追求学问是为了追求地位,所以,授人以地位的显师,比授人以学问的隐师,具有更崇高的思维。

民国时代的教师是先觉先知者

民国教师享有崇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可以这样理解教师的精神:

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经成为近代到当代教育的最高追求了。

2、民国教师往往以先知先觉者自居,既要引导民众走向新的文明,又要和民众打成一片。

3、民国的知识分子,身上都有极其浓烈的国家和人民情怀,这是民国知识分子最宝贵的精神。

4,教师是民国知识分子的集中代表人格。民国有造诣、有贡献的知识分子,可以说都是教师,或者做过教师。

5、民国教师以扫盲与启蒙为形式,对整个社会进行教育。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教师是接受改造的对象

新中国的前30年的教育是一个矛盾实践,一边延续着民国教育的精神,一边又彻底颠覆民国的教育精神。教师沦陷了,成为被社会和普通人民改造的对象,然而,教师仍然具有崇高的道义地位,却不再是社会的圣人,国家的教育仍然依靠教师支撑着。教师的核心精神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新中国的后三十年的教育是一个不僧不道的群体

新中国的后三十年的教育,逐渐从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和民国的社会教育的大舞台,陷落在学校教育的小教室里,教师也逐渐成为畸零人。教师已经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教师似乎成为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一个不僧不道的群体,然而,道德、知识、思想和教育权力,仍然是他们嘴里念的经。

4,叙述柏拉图洞穴比喻(“洞喻”)理论之教育观念(15分)。

“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

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枷锁,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这时,他不但不感到欣喜,还会感到痛苦,因为他不适应,眼花缭乱的,有人给他说,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然是虚假的,如今他比较地接近了实在,并把墙头上过去的每一器物指给他看,还逼他说出那是些什么。这时,他会不知说什么是好,并且坚持认为他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再逼迫他看火光本身,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影象。

如果他被人强迫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会再次眼花缭乱。若不许他中途退回去,他不但不会觉得高兴,而且异常恼火,因为这样被强迫着走很痛苦。经过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他庆幸自己走出了洞穴,为还没有走出洞穴的伙伴遗憾。他想把过去的伙伴解救出来,但那些伙伴不但没有往上去的念头,还要把他杀掉

这就是柏拉图非常有名的“洞穴”比喻来阐明他的“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理论,更是他的“教育在于灵魂转向”的理念。他把洞穴比喻为可见世

界,把火光比喻为太阳的能力。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则比喻为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人一旦脱离了黑暗,也就是灵魂发生了转向,绝不会留恋过去的世界,他却有大无畏的精神回到黑暗,解救仍然处于黑暗的人。

教育家首先得走出洞穴,然后再带领人民走出洞穴。真正的教育家是把人民群众带出黑暗的人。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即从一个世界(感觉世界)转向另一个世界(理性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同时,教育家是引导人的人,教育是引导,教育不能给予,如果教育能给予的话,教育就是不道德,教育只是引导,把我们灵魂中固有的知识与道德引导出来。

5,叙述柏拉图线段比喻(“线喻”)之感性与理性、意见与知识之学说(15分)

直线AB,按实在性和认识的程度,先分成两大段AC和CB,AC代表可感世界和感性认识,CB代表可知的理念世界和理性认识,由于理念世界和理性认识无论在实在性和真理性的程度上都高于可感世界和感性认识,所以在线段划分表示中CB>AC;接着再“根据性处于不清楚的程度”,按AC和CB的比例,再将AC划分成AD和DC,将CB线段划分成CE和EB。这样就根据实在性和真理性的程度出现四个等级。“线喻”主要是着眼于从认识过程来进行划分等级的:第四等级是想象(AD)。是最低等级,它的对象是对可感个体事物的摹仿、影象。

第三等级是信念(DC)。它的对象是人们感官面对的客观存在的个体事物,如自然物、生物和人工制品等;这种认识是属于感性认识,指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意见。

第二等级是理智(CE)。它的对象,从总的来说是属于可知的理念世界,是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它凭借假设去认识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它运用的方法是纯粹的演绎。

第一等级是理性(EB)。属于最高等级,是纯哲学研究的范围,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达到终极的真理,和它相应的认识对象是可知理念世界本身,以善理念为终极目的。

柏拉图将人们认识到的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可见世界”两大层次。

“可见世界”即凭借感官经验觉察的“实在”,人之感官亦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最低级的观察能力包括“想象”,比如把影子当作实在物,把插入水中的筷子误以为弯曲,把地球太空理解为天圆地方等,经过多次观察、修正后的正确觉察到的“实在”,可称之为“信念”。

“理念世界”是人通过思维活动,从“可见世界”中抽象出来(比如通过“定义”的方式),非感官所能直接觉察的一种形而上的认识境界,比如三角形、数字、美丑、人、猫的概念等,这些具体而微的概念元素,柏拉图称之为“相”。,“可见世界”中的各种物质皆是“相”的摹本。各种“相”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交叉,也有层级归属的关系,相的层级越低,与“可见世界”的关系越近,而对相的理解层次越高,其知识也越广博。显然,了解“生物”相的人比了解“白猫”相的人,见解水平

相对为高。

“理念世界”即诸相构建的世界。知晓全部“相”及其中的关系,即掌握了“真理”,而了解部分“相”,只能算作“思想”。思想是较低级的认知层次,是不完整的“真理”认知,无法穷尽,必须要有个假设的根基。“真理”是认识的最高形态,是将所有“思想”片段有机联系起来的纲领性见解。

总之,可见世界得到的是意见,即“想象”、“信念”。理念世界得到的是知识,即“思想”、“真理”。“想象”、“信念”、“思想”、“真理”依次排列,恰是认识水平从低到高的四种阶段。但,却不是人的认识的必然阶段。

第16篇:教育学原理作业

专题五:学生及其发展习题

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答:

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二、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1、具体内容

①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愿意学习;

③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毅力;

④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畏难情绪陡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2、学习动力不足表现

3、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

在消费社会、读图时代、重视享受的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信息社会的所面临的“知识爆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

②信息技术的革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呈现“喷涌”状态,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享用者。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过程中多呈现实用主义的色彩。

③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态度多为不欢迎

三、价值观念多元,自我意识增强

1、背景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2、现状

①价值取向方面:

理想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极端个人主义取向并存。 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与拜金主义价值取向并存。

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强调自我意识、民主责权的价值观并存。

②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但要积极有效引导。

③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稳定上升趋势,人生价值取向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利己与利他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重视自我发展。

④当代中小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义、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但多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不足。

3、原因

①传统道德价值的迷失。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追求一种美好的伦理道德生活,追求构建丰裕自足的人文精神,注重个人修养、人生体悟和反思内省,致力于构建一种整体主义的伦理道德生活。但是,由于西方生活和文化观念的渗透,人们对传统文化持有否定、消极的观点。文化的多元消解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共识。 ②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乏力。

价值相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消解突出表现在: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对西方主体精神、多元、差异等的强调,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道义观、公平观、生活观等。

二是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矛盾冲突。

③校主流的价值观教育从内容、手段、方法上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④学校价值观教育过分诉诸灌输方法而缺乏情感性,学校价值观教育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相对僵化。

(1)学习方面: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学习挫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学习压力;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

(2)人际关系困扰,同学、交友、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等消极念头的产生。

(3)青春期心理困扰。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存有误解。 (4)人生发展中的困扰。理想与现实,人生困惑等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认知降碍:主要包括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

2、行为障碍:

主要包括不良习惯、退缩行为、依赖行为、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儿童多动症等。

3、情绪情感障碍主要包括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 恐怖症、儿童瘫症、儿童抑郁症。

4、儿童期特种障碍

主要包括口吃、选择性缄默、睡眠障碍、抽动症、遗尿症、异食癖、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 中学生心理问题:

认知失衡——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失衡,

情意失衡——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

欲求失衡——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答: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毕竟是不同的。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传承,已然确立了教师崇高的地位。我们不能过于强化这种地位,但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的建立,是教学能更良好展开的前提。同时,这个前提也必须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人都是情感动物,况且学生这个特殊的全体,尤其需要成人—教师的关爱。学习的过程,毕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关爱绝对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教学过程,老是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教学也是一个生活的过程。作为两大主角:学生和教师,必须要具有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这样的生活才能有序和谐的发展下去。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人都要学习,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的知识,经验,那么,学生身上有没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同时,随着知识的丰富,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也“逼着”教师时刻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理念。总的来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之间都必须不断借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3.试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教师与学生是属于学校中泾渭分明的两种成员,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代表者与文化传递者,属于“规范性文化”;学生则是社会未成熟者与文化学习者,属于“需求性文化”,而且教师与学生一般存在年龄差异。因此,教师要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就必须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其思想、兴趣、需要、知识水平、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认同学生,信任学生,做一名知心教师。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成长。那么对于学生就必须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要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要清楚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在教育中的地位,当然,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也要清晰,以适应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操作。

(3)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的任务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享有的权利不同,但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许多调查表明,现代的中学生都喜欢朋友式的教师,有才、乐观、宽容、公正是他们所认同的教师品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需要尊重、需要平等对待,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尊重、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会了做人。

(4)主动沟通,善于交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的建立,都需要积极的沟通过程,师生关系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多层次性,使得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复杂,容易因理解问题产生冲突。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和交往策略,主动与学生谈话,采用多种沟通渠道,如电话、网络、书信、组织活动等,密切与学生的关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5)教师努力提高自我修养。教师的人格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富有人格魅力。具体而言:教师要能真诚地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人格品质,也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使学生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要严于自律,做到“慎独”,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具有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不能一刀切。同时要考虑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整体性。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第17篇: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2018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1(超长)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理论的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者雏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原因:

(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

(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 (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 内容:

(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身世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集成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标志:

(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和术语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和范畴; (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专家和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 基本观点:

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

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中国与苏联的教育专家; 代表观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代表观点:

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文化关系; ③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 ④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6,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等; 基本观点:

①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

②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 ③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 ④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的教育制度作分析;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主要致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 (2)根据教育的实施机构,可以把教育机构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二、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育的结构:教育总体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教育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1,教育的内部结构:指教育者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微观的结构构成,即教育活动的结构,是有教育者(主导者)、受教育者(主体)和教育影响也称为教育中介、教育措施(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

2,教育的外部结构:宏观层面,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人口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也称教育系统的结构。

(二)教育的功能

功能通常是指由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这是根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前者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指教育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莫顿提出),根据教育的性质做出的分类; (3)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莫顿提出),根据教育作用呈现形式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教育是生产力;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个的学说。教育起源于本能的需要,中度发展的需要;

2,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前苏联和中国的教育家持这一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力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③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 ④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

⑤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⑥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

⑦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2,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教育的法制化; 3,现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切联系; ②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 ③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广泛使用; ⑤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 ⑥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关键词

古代教育特征: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保守性、象征性、宗教性、无条件性、无理论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与生活相脱离。

近代教育特征:世俗化、国家化、义务化、法制化、教育内容丰富化、教育与生产开始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特征:全面发展性、生产性、民主性、主体性、科学性、人文性、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

补充:论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

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管理民主化,教学民主化 3,教育的终身化

4,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 5,教育的主体 6,教育的创新性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教育独立论: 代表人物:蔡元培

内容: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 2,教育万能论:

代表人物:爱尔维修; 3,人力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舒尔茨; 内容: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 该理论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带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4,筛选假设理论

代表人物:伯格、斯蒂格利茨等;

内容: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人的固有生产力,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它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 5,劳动力市场

代表人物: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 内容:

包括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皮里奥、多林格和戈登)和人力资本模式以及工作竞争模式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劳动者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及影响 1,生产力

①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③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④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

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决定受教育权;

③政治体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文化

①影响教育目的;

②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③对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师生关系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4,科学技术

①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②影响受教育者;

③会渗透到教育影响中的各个环节中,对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

④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数量。 5,人口

①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 ②人口素质影响着教育素质;

③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对教育也有一定影响。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现代教育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教育吧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没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②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④教育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力,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不仅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还能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体现在 ①教育能够传播真理,启迪人的民主意识; ②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④通过宣传通知阶段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⑤促进青年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3,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①教育是科学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促进科学革命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直接生产科学技术; ③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④教育可以推进科学技术研究。 5,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生育观,对于控制人口出生率具有明显影响; ②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呈正相关; ③教育可使得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四、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1,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的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2,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为动力,人们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在众多方面制定共同纲领,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激化;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巩固交与发展的定位; ②辨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意识地抵御全球化的风险; ③拓展视野,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的教育; ④加强道德教育;

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 3,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①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 ②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 ③其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知识的人;

④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价值取向是崇尚能力本位的; ⑤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性劳动者,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劳动者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4,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①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之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②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便捷化; 5,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多元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其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

①促成了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②促成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③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④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革。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1,顺序性 2,阶段性

3,差异性: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4,不平衡性

二、人的身心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②阶段性决定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③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④差异性决定了要因材施教;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单因素论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等;二因素论是指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因素论是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所持的观点,包括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四因素论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心理;五因素论则是在四因素论基础上加上反馈因素;

2,内发论与外铄论:持内发论的多是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和成熟论者,如卢梭和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梯试验);持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荀子和洛克等;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关注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四、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具有可塑性;

③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特点;

④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血统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等;

⑤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相关。

五、环境极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华生;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1,个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对个体个性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 人的主体意识可以看成是人对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教育正是通过对人的智力、能力,品德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

人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人的个体价值归根结底是通过他在社会生活中发货作用的大学来衡量的,人越有知识、越有能力、越有道德,便越能展现其生命的价值,而教育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富裕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和力量。

2,个体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由自然人、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体的观念社会化、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及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方面;

个体观念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个人体质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智力与能力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比拟的;

个体的身份是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职业组织、社区等。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有效发挥条件 1,学校教育

其基本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较多的正面影响;

②学校教育给人的教育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 ③学校中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法会主导作用的条件在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和学生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 3,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有效发挥条件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①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②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资深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 ③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及促进自身的发展。

(2)教育自身环境。 (3)家庭环境的效应。

(4)学校不能越社会条件,高于社会之上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5)社会发展情况。

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1,概念。指整个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 联系在于: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方针的方向,教育方针是落实教育目的的途径。 区别在于:

①教育方针所含内容更多。教育目的一般只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包括“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②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③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型概念,是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属于,是政治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④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受约束力;教育方针是由政府或政党等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二)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①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需要; ②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纳托普、涂尔干、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需要;

2,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杜威提出;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后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的目的;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前者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后者则是杜威;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 ①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③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及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②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1,1949年以来各时期的教育目的

1949年: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57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3年景山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教育法》其中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而且在活动中相互渗透,各育之间不可分割,各育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1,概念: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教育目的包含着四个层次:①最高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②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④教学目标;

3,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标准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六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

二、学校教育制度

1,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2,学制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文化因素④人口因素⑤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

(2)人的因素: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各级学校系统:学前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 4,各类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师范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 5,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①继承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②职业教育学校在学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③把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纳入学制系统,贯彻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突破了传统的学校定义并使学校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扩展;

④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类学校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性; 6,1958年的学制:“两条腿走路”;

7,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权归地方); 8,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两重”的提出(即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9,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两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0,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等特征;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带来了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

第七章、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1,定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实质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2,课程与教学关系

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

②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课程理论及其主要流品 (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主要观点: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认为课程最终是由学生的需求来决定;

二、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①分科设置;②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③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其优点在于①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②知识的完整性;③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2)活动课程,就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其基本特点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②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③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其缺点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 (3)两者的对比①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后者重视的是通过学习者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②在编制方面,前者重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后者重视的是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③在教学方式方面,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后者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④在评价方面,前者重视终结性评价,后者重视过程性评价;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①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坚持知识统一的观点,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并在学习种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综合课程比较容易切近生活;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须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

三、课程编制

(一)泰勒原理 四个阶段: ①确定课程目标

②根据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 ③根据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 ④依据既定目标评价加血结果。 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①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②提供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二)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①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包括教学科目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③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三)课程目标 1,概念。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

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而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①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②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③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四)课程内容、教育活动的选择与组织

(五)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1)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富兰、辛德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三方面;②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①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②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等)③政府机构的力量 和社区的支持;

(六)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及其意义。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四方面; (3)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布卢姆提出)。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结性评价也称“结果评价”,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

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的,内部评价也称内部人员评价,外部评价也称外部人员评价;

③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 ④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四、课程改革

(一)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较之科技、文化变革更直接;①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②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③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①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②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③市场经济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①文化模式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②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③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合起来;

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①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②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③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②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③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1,美国

(1)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①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③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 (2)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 2,英国 (1)《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

7、

11、

14、16岁)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教师评定、教师评定,又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

(2)90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减少国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选择,简化评价方式等;

(3)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布莱尔政府设立了课程与资格局进行了新一轮课改,主要改革趋势在于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宏观调控;②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③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和培养;④以基础学历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交流技术能力; 3,日本

1998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纲要》开始课改,其遵循的四点宗旨是①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有生存意识的日本人;②培养学生独立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③谋求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加强个性发展;④发挥各学校的创意,推进特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 4,当时我国的改革

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①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②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③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④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目标:

(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内容: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①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③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第八章 教学

一、教学概述 1,教学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①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②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 ③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1)教学的主要作用是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来完成的; ③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概述

1,学习理论及其教学理论的关系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描述的是人或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教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促进学习,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教学理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处方性的。 2,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3,数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教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弟子席勒和莱因所补充与修改,把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改造成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系统与方法,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其发展取向有哲学取向(在我国和苏联盛行)和心理取向(美国)两种;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目标行为;②评价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③安排相倚关系,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⑤评价方案,测量想得到的行为结果;

(3)关于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原则是自定步调、小步子、积极反应和及时反馈; 2,认知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3)关于教学方法,发现法;6.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4)关于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 3,人本主义(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1)关于教学目标,培养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性强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即人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形成;(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3)关于教学方法: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即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

(4)关于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1,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制约性); 3,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5,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1)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防止之专注知识传授或搞纯思想教育的倾向。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1)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发展; (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倾向。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2)按教学要求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有效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设计 1,定义。一般又成为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的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 2,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3,教学升级的模式

教学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四、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1,概念: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未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

2,特点:①简略性②针对性③操作性④发展性⑤稳定性;

3,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包括了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与行为矫正有关):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导理论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 2,发现教学模式:倡导者是布鲁纳;

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材料,树立假设;③验证假设④做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因此该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注重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促进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创立;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为定向、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其实施步骤可分为①准备阶段,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教材组织、试卷设计与准备,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完备的教学计划,反馈/矫正程序和“非掌握者”的学习方案;②学习方法指导阶段,在进行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程序与方法的指导③实施阶段,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形成性测验,在学期结束时对全班同学进行终结性测验评价。

4,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 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其实施原则主要有①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③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的原则;其特点在于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5,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即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三)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

(1)指导思想: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苏联洛夫等人。

(2)目标: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促进其发展,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3)基本结构: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 2,自学—辅导式。

(1)指导思想:又称自学—指导式(简称自导),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2)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基本结构:提出要求,呈现自学内容;学生自学;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答疑;练习运用;及时评价;系统小结。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1)指导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3)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收集资料、分析整理;验证假设、形成结实;组织结论、展示交流;评价结果、反思探究过程。 4,示范—模仿模式

(1)指导思想: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2)目标:训练行为技能;

(3)基本结构: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 5,引导—发现式

(1)指导思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吸取了杜威、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问题—假设—推论—验证”程序; (2)目标:培养学生的贪心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 (3)基本结构: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6,情境—陶冶式。

(1)指导思想: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2)目标: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所学内容,并且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触动和感化。 (3)基本结构:创设情境-感受情境-总结转化。

五、教学原则

(一)概念及确定依据

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体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确立依据:社会的依据、人的依据、教学自身的依据;

(二)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六、教学组织形式

(一)历史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①个别教学制;②班级授课制;③导生制;④道尔顿制;⑤分组教学。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将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班进行教学,包括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或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其优点是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对待分组教学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要求,分组教学后的副作用也较大;⑥特朗普制;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1,由来及发展 公元16世纪,首先在东欧的一些学校教学中实践;夸美纽斯首次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了下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的补充;以前苏联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 2,主要特征

①学生固定②地点固定③时间固定④教师固定⑤内容固定; 3,评价:

优点①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③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④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⑤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⑥受到课的时间限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⑦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①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 ②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③时空局限性越来愈小;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讨论性或研究性谈话四种类型;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磋商,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

5,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6,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

7,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8,自学辅导法:即学生在教书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2,上课:包括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含义: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功能:反馈-调节、激励-动机和诊断功能;

3,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①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前置评价或前测,是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②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意在使师生及时了解教育学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③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 4,学业成就评价:指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达到教学目标程度方面的评价,其方法主要有考查、考试、调查法、观察法几种; 5,教学评价的改革:

①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向评价学生的学转变;

②由过去“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重视学生的“双基”和学科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变;

③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

④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⑤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⑥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第九章、德育

一、德育概述

1,概念: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就是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活动; 2,德育任务: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德育的意义:①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③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2,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①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四、德育原则

1,概念: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3)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学生遵循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4)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6)照顾年龄特点和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也称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的目的发展;

五、德育方法

1,概念: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方法;

2,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训练、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1,直接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

2,间接的道德教育:思政课之外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七、教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 ①关于道德发展规律(自我中心-他律-自律); ②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③关于道德原则和方法(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

④关于课堂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合理奖惩);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 2,体谅模式(麦克费尔):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道德发展而言,给机会表达心中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 其理论假设是

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谅; 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④教育即学会关心; 基于此学校应做到

①营造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气氛;

②教师在关心体谅他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麦克费尔等还编制了《生命线丛书》(《设身处地》、《证明规则》和《你会怎么办》);

3,价值澄清模式(美国的拉斯、哈明、西蒙):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通过选择、赞扬、实践过程)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论;认为价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是永恒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社会经验上的一种指南; 其评价过程有 ①自由地选择

②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 ③在仔细思考后果之后进行选择 ④赞同赫珍视 ⑤确认

⑥依据选择行动 ⑦重复七个步骤;

其课堂应用是创造一种没有威胁的非强制的柔和的对话环境; 4,社会学习模式(班都拉); 5,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其核心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原则;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教育原则是集体教育和前景教育,集体教育又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前景教育即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该原则又称为“明日快乐论”;其教育手段和途径是劳动教育辅之以合理惩罚;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1,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3年《教师法》); 2,教师的类别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社会地位;法律地位(专业人员); 2,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 ②教师是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1,具有复杂脑力活动的特点 2,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3,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主体性 4,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 5,具有繁重性 6,具有高度责任性

7,具有劳动成果评价的特殊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专业性)

(五)教师的专业素养

指的是教师拥有和带入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通常是经过正规而严格的教师教育而获得的。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以一种结构形态存在的。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教师要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1)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途径: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

(七)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学生

(一)学生及学生观

(二)学生团体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①使用教育资源权;②获得物质帮助权;③获得公正评价权;④程序性权利;⑤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等;

2,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管理制度;

三、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1,特点: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①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主体关系;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③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类型 学生中心论(杜威);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作为教师,

(1)转变观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①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②有正确的人才观;

③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

(2)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①充分信任学生;

②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交往; ③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 ④尊重和理解学生;

⑤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 作为学生,

要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和教师交流,努力和教师保持良好关系。

第18篇: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式化教育是指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场所与设备,以及有相对规范化教育内容的教育。制度化教育是指已经形成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制度、课程设臵、考试制度等)的教育,学制是这种教育的典型表征。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5、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7、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要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8、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9、教育现代化------既在观念、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相对稳定的指标,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教育国家化------是教育由单纯私人经营向教育由政府通过立法高资助、规划等手段予以宏观管理和调控,并部分由公共部门经营的过程。

12、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口

13、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盖数量、质量,以及效益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4、教育改革------是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变革,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15、教育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它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16、教育学的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身独立v发展相关的问题。对教育学元问题的研究就是教育学的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反思和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学无问题和元研究的是德国教育学家布雷钦卡。

17、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体上,属于人的二部分。

18、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所以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的关系。

19、科学知识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 的人,使他们能够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打下基础。

20、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21、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 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2、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 的文化形态。

23、个体身心发展------概括地说,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 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 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4、内发论------一种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观。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5、外铄论------一种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观。外稣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6、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27、青少年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8、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 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9、成熟------即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 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3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1、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种儿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2、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33、个性------从广义上看,个性是由生而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稳定的特点综合。就狭义来说,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个性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34、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 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35、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 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什么功能的人;二 是受教育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教育目的对所有学校都有指导意义。

36、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并结合各级各类学校实际而制定的对教育 对象的具体的、特殊的要求。

3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某一个阶段(如一节或一个单元或一个 学期)完成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它是培养人的 目标。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39、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质的人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方面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0、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 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1、智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 力、提高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主要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来进行。

42、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 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自我修养 能力的教育活动。

43、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 养的教育。

44、劳动技术教育------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劳动实践,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教育。

45、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 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 个体的身心素质,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的社会劳动集团。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 是专业人员。

46、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47、(儿童权利公约》一-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48、课程------在我国,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通常我们所讲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理解"课程"概念需要准确地把握其所包含的三层意思:(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 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还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 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49、形式教育论------相信在认识中理智的可靠,主张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惟一途径。在课程问题上,形式教育论 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教学,强调形式训练。

50、实质教育论------认为在认识中只有感觉经验才是实在的东西,因而强调经验的积累和联系,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非能力。在课程问题上,实质教育论重视自然科 学知识的教学,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实质性内容。

51、学科中心课程论------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而忽视儿童身心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52、儿童中心课程论------主张按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因此提倡活 动课程、经验课程口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因而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

53、社会中心课程论------认为学校课程应以目前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功能、社会生活为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应成为维护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建立社会新秩序的工具或手段。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来组织学校课程。

54、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将人类文化按科学分类,从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与知识,组成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课程体系。受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支配,学科课程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分科设臵";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主要优点:将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逻辑系列,利于完成人类 文化传递的任务;所授知识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局限: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易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及在学习中 的能动作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55、活动课程------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 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作为课程类型,活动课程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56、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也被称作"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其特点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综合课程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相近学科在基础范围中的综合,也可以是拓展边缘学科的新课程领域。其优点是:压缩课时;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儿童认识世界的特点。综合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教材的编写,若不能真正体现综合,就会变成"凑合",师资问题,接受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难以胜任综合课程教学。

5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的中心课程。核心课程力图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力图把增强学科间的联系与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认识特点结合起来。但是如何保障学生获得深入、系统的知识,还有待研究。

58、"潜在课程"------又称"隐性课程",其"课程"并非实指,而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在于不可控制性。

59、课程计划------是对课程设臵的整体规划。它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臵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60、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与教学评估等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 分学科展开。

61、教科书------教科书又称"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的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科书。 6

2、教学一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6

3、基础知识------指的是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系统,它 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对象的本质及发生变化的规律,反映了科学文化的现代水平。

64、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的阅读技能、写作技能, 数学的计算、绘图技能,理化生的实验技能等。

65、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 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其中思维力是 智力的核心。

6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6

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6

8、教学规律-一-是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它 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正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

69、教学的教育性------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的观点,反映的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口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70、教学结构------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它随着学科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学生的年龄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综合多样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所要求实现的不同任务,教学过程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几个阶段。 7

1、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独立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7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7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7

4、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特长。

75、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

76、接受式学习------是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方式,其基本待点如下: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关注。

77、探究式学习------是借助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其基本特点如下: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基本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主导性;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7

8、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79、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讲授法要求做到: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讲授要注意启发,讲授讲究语言艺术。 80、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指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8

1、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8

2、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读书指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 指导内容一般包括:帮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指导选择和查阅图书,使学生掌握预习、复习的要求与方法、编写读书提纲等。 8

3、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8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的特点在于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书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85、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8

6、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车间、农场、学校园地等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8

7、探究法------即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发现学习、探究教学以及问题教学三种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研究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如何独立地获取信息、获得概念,并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

88、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所涉及的问题有: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

89、个别教学------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臵、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在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学校教育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由一个教师对一两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不定修业年限和教学时间,不分年级、学科,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9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它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 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保持一致,所开设的各门课 程,则由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91、贝尔一兰喀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期,其创始人是英国一位名叫贝尔的牧师和一位名叫兰喀斯特的教师。贝尔一兰喀斯特制的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只对导生授课。他把当天所要传授给其余学生的东西对导生讲授,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贝尔一兰喀斯特制仍然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并不是直接面向全班学生,而只是面向一部分学生------"导生"。

92、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H〃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 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照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 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臵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 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93、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心 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但分组的依据不再是年龄,而是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94、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 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 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 位。

95、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 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是: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 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 承担不同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

96、合作学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试图将 社会学、团体动力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 件。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 相干的。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指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 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积极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9

7、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说来,课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教学4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臵课外 作业等五个步骤。

98、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 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 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价值判 断。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99、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 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以查明学生已有 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100、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 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 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0

1、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 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10

2、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臵来 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0

3、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 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 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10

4、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 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10

5、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 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D 10

6、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 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0

7、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 和。德育内容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不同国家的社会性质、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而各显特色。

10

8、德育过程-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 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 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0

9、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 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 有指导作用。

110、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 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 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1

11、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 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1

12、道德情感------一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伴随 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兰人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1

13、道德意志------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 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 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行为习惯。 1

14、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们内在的道德 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的外部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那种已经巩固且自动化的道德行为就是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1

15、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 要方法。

1

16、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人们前进。 1

17、陶冶教育法------是老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

18、实际锻炼法------即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1

19、品德修养指导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及其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增强他们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免疫能力。

120、品德评价法------即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的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

21、前景教育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有关学校德育的原则。它是指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

1

22、平行教育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德育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就是"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1

23、"合作教育学"------是前苏联在80年代普通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育理论。它是一批长期从事教育实验的教师和学者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主张教学、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之上。

1

24、社会学习论------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和榜样强化等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和 发展。社会学习论者研究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 方面,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1

25、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国有顺序。①前世俗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②世俗水平。包括:第三阶段,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③后世俗水平。包括: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1

26、"道德两难法"------是柯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道德教育的观点。其基本含义是,通过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1

27、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最稳定的基层组织。

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

1

28、日常性班级活动------就是每天或每周都要进行的,为维持班级有机体正常运转所必 需的活动,以及班级内自发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班级晨会与班会、值勤、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

1

29、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30、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不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不受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有其独特的范围和性质。

第19篇:教育学原理试卷

教育学原理汇报标题:

1、高考户籍限制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2、“富二代”的教育

3、考研热

4、入园难入园贵——幼儿园咋成了“忧儿园”

5、国考热的冷思考

6、小学生课余时间的负担过重

7、网络流行语之现代教育

8、现实版卖火柴的小女孩(贵州毕节市5名流浪男童垃圾箱中死亡因取暖中毒死)

9、中学生是否应该用手机

10、中国式陪读

11、教师的待遇问题

教育学原理试卷

一、名词解析

学生观: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以人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选择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者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指向的客体——实践中的学校教育3.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确定方式——自觉选择 班级建设:班主任和全班学生一起,通过建设班级生活,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生活世界: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现实的或可能的生活过程中,自觉或自发、主动或被动地从事的所有能影响自己生命成长的实践与交往活动,以及相关的环境。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存在,相对于学校正式组织内的群体而言,缺乏教师正式介入和正式组织规范的学生群体。

二、简答题

1、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成长价值

教师的成长价值----生成教育智慧P48-50 教育智慧是教育劳动达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境界。 (1)从教育学蕴涵的生命性,获得强烈的生命感。

教育学关注生命实践,永远把学生的生命当成生命,以生命的眼光看待教育学教学工作,分析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自我发展。

(2)从教育学的时代性中,获得鲜活的现实感。

真正的教育学,都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和主动回应的结果。 (3)从教育学的系统性中,获得严谨的逻辑感。

教育学是以“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基础而实现的生命实践的逻辑化展开。 (4)从教育学的开放性中,获得博大的境界感。 教育学以追求理论完善和实践完善为手段,追寻他人生命和自己生命的完善,以“生命实践”为主轴,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相关联。

(5)从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中,获得现实的透析感。

对时代发展的透析、对学生生存状态与学校教育的透析,对学校实践活动的教育透析。

2、全球化对学校教育内部产生的消极影响 (1)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价值失范、认知缺失、工具理性强化

1 (2)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消极影响

“侵蚀“学校特色,使学校趋同;导致教育制度权力分散;学校与学校间的差距拉大。 (3)对课程与教学的消极影响

事实与价值在知识上背离;知识的作用与系统性弱化,能力日益重要和突出,导致知识与能力对立;教学的不确定与模糊性增强。 (4)对教师的消极影响

身份认同危机、权威松动、职业自主性匮乏。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儿童生存状态产生的影响 (1)社会发展的整体特征

由缓慢、稳定、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社会形态——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互动性、开放性的社会形态.。个体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2)社会运行方式的变迁

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需要在积极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中生存与发展——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影响儿童的发展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消极的社会因素产生影响。 (3)社会结构与发展水平的变化 社会分层、发展水平的差异明显——学生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水平出现极大差异,相互关系呈现多样性。

(4)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变化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倡知识价值、强调创新人才、需要负责任的公民、需要独立自主的个体——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升学竞争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感受、关注、思考当代儿童的生存环境及其对他们发展的影响

4、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

1.加大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

新课程功能的改变,需要教学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大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由度。这表现在把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和活动安排的自主权还给了教师。 2.拓展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 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理解,超越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局限,是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全人格”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具有研究成分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实践既是自主的独立劳动,也是合作劳动。

3.对学校的整体变革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新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各方面形成相应的新理念,为学校的总体面貌更新和结构性变革准备了条件。

(二)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1.课堂教学需要走向新的“有序”。 课堂教学秩序需要“破旧立新”,教师应成为教学新秩序的探索者、发现者和缔造者。 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习惯需要作适应性调整。 3.教师个人素质将在开放、民主的课堂上经受极大的考验。 开放后的课堂,各种信息资源不断“涌现”,新的情况会不断出现。

5、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复杂性是什么?

2 (1)形成的内生性——学生间自发形成的 (2)发展的非确定性——没有确定的发展规则 (3)存在的开放性——会受外部环境影响 (4)内部关系的复杂性——成员存在复杂关系

6、学生校内外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1)联系

(1)校内生活对校外生活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良好的校外生活对校内生活起促进作用。 (2)校内外生活可能存在脱节或消极的作用关系。 (2)区别

校内生活世界以人类精神财富与个体精神世界的系统转换为基本特征,具有规范、价值主导、强制性;

校外生活世界存在个体与类之间的精神转换,具有非系统、随机、偶然性,是非规范、非强制、价值多元、相对自由的。

7、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基础性素养的含义:每个人在成为专业人员前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个性、才能、人生价值取向。

基础性素养在专业素养培养前就存在,是专业素养发展的基础;基础性素养在专业教育中仍然在发展、变化。

(1)价值——动力系统: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内动力。 包括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自我发展的追求等。 (2)文化素养系统: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

包括文、史、哲、艺等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科学、技术的基础素养。其养成,取决于有超越专业范围的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有对各种人生经历与阅读的体悟、思索。 (3)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包括:敏于探究、善于策划、强于反思与重建、敢于开拓。

三、问答题

1 如何理解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型

(1)教师的“讲”变为“引”

帮助学生形成最佳学习方式 (2)学生的“听”变为“学”

学生主动学习

(3)集体教学变为教学的个别化和多样化

传统教学方式转为小组式研究、合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方式;教学空间延伸

(4)教学内容追求学生适应性与迁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的无限性与传统教学内容的有限性、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更新的知识——导致教学内容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5)注重学生高级思维和技能的发展

“双基”教学转为理解、洞察力和智慧人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应用中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1)信息技术运用中可能的消极后果

电脑取代人脑

(2)信息技术制约教育教学

3 离开信息技术,无法教学;信息技术使教学低效;信息技术使教学进入错误的方向(压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特殊性

为培养人服务,要解决“技术、媒介、人的发展的关系”。

2学校教育中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成长需要 (一)认识学生的成长需要

学生当前的生存状态是学校教育的直接起点。

“需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要按照人的需要的发展逻辑,以自己的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成长需要是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并与成长相关的需要。 1.成长是每个生命体本真的需要

2.成长是每个生命体需要自觉意识与承担的责任

3.成长是出自生命本性的一种动力,是生命体独特的存在方式

4.人的成长需要具有整体综合性,包含自然、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等层面 5.人的成长需要具有时间的终身性与空间的广域性

人的生命存在与“成长”同义,成长需要存在于全部的生活领域。

6.成长需要的实现,需要处理好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与个体的关系 (二)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及其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1.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1)新关系、新活动对生命意识与主动生存方式的奠基性影响

(2)学习性的需求,提升思维发展层次,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交往的需要

(4)主动发展意识与自主发展能力 2.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1)青春期的“叛逆”与自我意识的唤醒

(2)学生对“成人”权威的“蔑视”与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学科兴趣的形成与深化 (4)对社会的关注与主动参与 3.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1)关系域的改变:学科压力、家长与教师的期望、异性 (2)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3)独特精神文化世界的形成:兴趣 (4)成人意识的发展 (5)学习压力 (6)情感的发展

四、论述题

班主任怎样以智慧的方式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一)在干部轮换工作中培养学生 1.传统的干部观

干部是教师的助手、班级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

4 2.新的班级组织建设

干部角色具有学生成长的价值,干部是班级的自我管理者;干部选举是教育的起点;实行干部轮换,促进学生的成长。 3.班干部的培养

(1)建立小岗位与小干部间的共通性培养机制 (2)给轮换下来的学生干部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3)形成宽容、民主、积极互助的文化氛围 (4)提高班干部的素质

(5)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工作

(二)通过班级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生活的自主 1.班级生活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2.因需设岗,岗位设置具有教育性 3.关注具体岗位对学生成长的价值 (三)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 1.显性的文化建设

体现儿童立场,反映儿童的生存状态,包括班级奋斗目标、学习性文化环境、家校沟通性文化环境、人际互动性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建设增加动态意识 2.隐性的文化建设

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民主氛围和创造精神的班级文化: 人际关系——理解、欣赏、宽容 人与事情——负责

人与自我——自主、自强、自信 (四)开发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 1.日常性的活动

改变教师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的状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 2.主题性的活动

改变活动缺乏教育价值、主题选择忽视学生发展与成长需要、活动设计缺乏学生参与、活动方式的表演性等状况。

(1)形成以成长为主线的活动系列

(2)学生主动参与、建设主题活动的全过程 (3)学生在活动中有新的体悟与变化 (4)活动形式要丰富

(5)活动要有反思与重建环节

五、案例分析题

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分析如下教育现象:

某学校推出一项新规定:要求该校所有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禁止将手机带进校园,以减少对校园学习环境的干扰。该校刘校长介绍,有许多案例显示,使用手机会干扰校园环境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各方,即使将手机调成无声,学生仍会在上课或写作业时发短信,照相功能也常被滥用,手机已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焦虑、恐惧等不良形象。刘校长表示,手机的更新频率快,新上市的名牌手机价格不菲,不少学生由于炫耀或者不甘落于人后等心理而不断更新手机。这对于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家庭经济意识的教育等都是不利的。

第20篇:教育学原理介绍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Educational Principle

一、学科概况

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学原理也从其他二级学科吸取养料。

延边大学教育学学科创建于 1949 年,迄今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 50 多年来,本学科历经坎坷,但作为延边大学主体的师范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学科得到了考验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学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于 1985 年被批准招收教育基本理论(现改称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 1986 年获得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民族教育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从 1985 年 9 月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开始,本专业已走过了 20 年的历程。目前,本专业设有 民族教育(中国朝鲜族教育)、比较教育、教育行政、民族心理与教育四个方向。

本学科现有教师 15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6 人,讲师 4 人,助教 2 人;博士 2 人,硕士 10 人,攻读博士学位的 4 人。 1985 年以来,已招收 17 期共 132 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 6 名留学生),已培养毕业 86 名(其中 5 名留学生)。现有 46 名在校研究生(其中 1 名留学生)。

近年来,本学科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和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优势及需要结合起来,围绕着民族教育和东北亚地区教育及比较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部、省、地区和学校的科学研究项目,已出版了 9 部教育专著和编著,参与编辑出版了 2 部韩国学研究的著作,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 100 多篇论文。其中,有一部专著和三篇论文获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奖, 10 多篇获省、地区和学校的优秀教育论文奖。

二、培养目标

1 .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热爱教育事业。

2 .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3 .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5 . 能够承担中小学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1 . 民族教育研究(中国朝鲜族教育)2 . 比较教育研究3 . 教育行政研究4.民族心理与教育

四、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一般为 3 年,在特殊情况下或为提高培养质量,可以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一般不超过 4 年,优秀硕士研究生可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下列 2 门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程的学习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是申请答辩的必要条件之一。 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学位课程的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定成绩, 75 分以上方可取得学分。非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为考查,可以读书报告或开卷考试方式进行 , 也可根据专业或导师要求定为考试课, 60 分以上取得学分。

研究生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后,必须参加在第四学期进行的专业学位课程综合考试。

专业学位课程综合试卷满分为 150 分,每门课各占 50 分,考试成绩达 90 分以上者,准予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专业学位课程综合考试科目为:基础理论课:现代教育学原理专 业 课:( 1 )民族教育学( 2 )教育心理学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得总学分不得少于 34 学分,专业学位课所得学分不得少于 12 学分,专业选修课所得学分不得少于 6 学分(其中 2 学分限选专业方向课),跨学科、跨门类选修课所得学分不得少于 2 学分。

硕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六、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论文写作以及社会调查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并重、论文写作与社会实际调查相结合原则。具体要求是:在教风和学风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道德;在教与学的方式上, 采取讲授、讲座、自学、课堂讨论、做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主要的方式为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课堂学习方式; 指导方法上, 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调动和发挥所有教师积极性和学术优势。 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七、学位论文1、选题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培养计划,硕士论文应在具有坚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收集查询国内外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新信息,论文应能反映出国内外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做到立题正确、方法可靠、资料翔实可靠,能体现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论文选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 和可行性。2、开题

开题报告的条件:开题报告之前,必须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分达到应修学分;外国留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汉语等级考试所需要求。

开题报告应在第四学期第 4 周进行。由研究生写出开题报告,并以公开形式发表,在专家、教授审议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

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所选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该课题的研究动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的 可行性和 新见解或创新点,论文撰写计划 及主要参考文献 等。3、论文的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审查,并按《延边大学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中期审查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论文的中期检查在第五学期第 10 周进行。考核通过者方可参加论文的预审查。4、论文的预审查

凡是完成 34 学分,综合课成绩 90 分,跨专业硕士生补修课成绩在 80 分以上者,可以提交毕业论文。在第六学期开学的第 4 周开始组织论文的预审工作,首先由导师预审提出论文修改意见,然后再由导师指导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经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5、论文的答辩

研究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规定的学术活动或实习活动,在学期间要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包括研究生学术论文集中的论文) ,并且通过专业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和学位外语考试后,方可申请答辩。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中后期( 5 月 20 日前 后)进行。6、学位论文的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不少于一年,字数为 3 万字以上。论文应反映作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做到观点明确,方法新颖,资料充实可靠。能体现出作者所具备的独立完成研究课题的能力,最后交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

八、实践环节

在学期间,要参加导师指定的一切科研活动、会议及教学实践,并参加与素质培养有关的一定的实践活动。

结合专业学习进行 20 ~ 25 学时的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和教育调查(第四学期)。通过教学实践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和锻炼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形式包括教学参观、辅导、批改作业、讲授等,以讲授为主。 根据论文的题目,调查教育实际情况,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调查培养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调查结束后应写出教育调查报告( 5 千字左右)。

九、阅读文献及主要期刊著作类

1.《教育原理》柳海民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0 年 2.《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3.《 UNESCO 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4.《现代教育原理》 厉以贤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5.《教育学》 朴泰洙 金舜英主编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现代教育论》 黄济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8.《外国教育史》(上、下)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修订版 9.《中国教育史简编》 毛礼锐 教育科学出版社 10.《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 崔相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1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师大出版社 2000 年 12.《心理学》金河岩 朴泰洙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3.《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师大出版社 1993 年 14.《发展心理学》 张向葵等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2 年 15.《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7.《教育大辞典》 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18.《心理学大辞典》 林崇德等,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19.《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20.《教育哲学》 黄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21.《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年 22.《教育心理学》 李伯黍、燕国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3.《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 龚佩华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24.《心理学史》刘恩久,王启康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5 年 25.《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5 月 26.《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大河内一男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 27.《中国朝鲜族教育史》(朝文)朴奎灿主编,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28.《中国朝鲜族教育史资料集》(

一、

二、

三、四)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29.《民族教育学》王鉴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30.《教育社会学》鲁洁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31.《教育经济学》 靳希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6 月 32.《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张焕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3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郭福昌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34.《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 孙若穷 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0 年

35.《比较教育学》,吴文侃、杨汉清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36 .《民族教育史》,朴胜

一、程方平著,海南出版社, 2001 年37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全 4 册),韩达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期刊类:

1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所主办,《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 2 .《人民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 3 .《中华民族教育》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出版发行 4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教育评论》杂志社编辑出版 5 .《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 编辑出版 6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7 .《中国朝鲜族教育》中国朝鲜族教育杂志社出版发行 8 .《课程 教材 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 教材 研究所主办 9 .《社会心理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主办 社会心理研究编辑部 10 .《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 心理科学编辑部出版 11 .《社会心理科学》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主办 社会心理科学编辑部 12 .《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3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4 .《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 15 .《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 16 .《民族学——人大复印资料》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

17 .《文化学——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18 .《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主办19 .《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师范大学主办20 .《中国教育报》

中国人民大学书

《教育学原理教案模板.doc》
教育学原理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