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6版胃癌教案模板

2020-08-14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内科护理学A

《内科护理学》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 ( d )

A 重症结核病 B 严重营养不良C 应用免疫抑制剂 D 以上都正确

2、下列药品中属于呼吸兴奋剂的是

( b )

A 多巴胺

B 尼可刹米

C 沙丁胺醇

D 氨茶碱

3、肺心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 d ) A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B 支气管扩张 C 肺栓塞 D 肺动脉高压

4、下列哪项提示上消化道仍有活动性出血 ( c )

A 体温持续38.8℃ B 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升高 C 大便潜血阳性 D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

5、急性胰腺炎病人止痛禁用吗啡的原因是 ( c ) A 掩盖病情,贻误治疗 B 抑制呼吸中枢 C 使Oddi括约肌痉挛 D 加重呕吐

6、哮喘的本质是 ( a ) A 气道慢性炎症 B 变态反应C 气道高反应性 D 以上都正确

7、下列哪种心律失常不可使用同步电复律 ( d )

A 房颤 B 室颤C 以上都正确 D 以上都不正确

8、心衰病人限制钠盐摄入的原因是 ( a )

A 减轻心脏前负荷 B 减轻心脏后负荷C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D 防止心律失常

9、下列哪项不符合心绞痛的发作特点 ( d ) A 活动时发生 B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C 可伴高血压 D 含化硝酸甘油30min后缓解

10、以下不属于甲亢高代谢症候群的是 ( c )

A 疲乏无力 B 怕热多汗 C 烦躁易怒 D 多食消瘦

11、真性菌尿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 ( c )

A ﹥10/ml B ﹥10/ml C ﹥10/ml D ﹥10/ml

12、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应按 进行高血压分类 ( c ) A 收缩压 B 舒张压C 两者中较高者 D 两者中较低者

1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b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草绿色链球菌C 表皮葡萄球菌 D 柯萨奇B病毒

14、下列疾病中与HP感染无关的是 ( b )

A 消化性溃疡 B 胃癌 C A型胃炎 D B型胃炎

15、对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 b ) A 脑电图 B 血氨 C 诱发电位 D 简易智力测验

16、双人操作时,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应为 ( b )

A 1:3 B 1:4 C 1:5 D 2:1

17、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可见于 ( d )

A 恶化型心绞痛 B 初发型心绞痛 C 稳定型心绞痛 D 变异型心绞痛

18、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 c )

A 脾肿大 B 内分泌紊乱 C 腹水 D 出血倾向 3

456

19、急性肾小球肾炎因感染而发病,其潜伏期为 ( b ) A 1~2周 B 1~3周 C 2~4周 D 1周之内 2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 ( a ) A 糖皮质激素 B 脾切除 C 免疫抑制剂 D 输血小板

21、霍奇金病预后最好的组织类型是 ( c ) A 淋巴细胞耗竭型 B 结节硬化型C 淋巴细胞为主型 D 混合细胞型

22、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原因是 ( c ) A 肾结核 B 肾肿瘤C 慢性肾小球肾炎 D 慢性肾盂肾炎

23、下列有关混合胰岛素的配置方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先抽长效,再抽短效 B 先抽短效,再抽长效C 以上都正确 D 以上都不正确

24、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补充铁剂首选口服

B 网织红细胞在1周左右升至高峰,以后又降至正常 C 血红蛋白2周左右开始升高,约1~2个月恢复正常 D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可停药

25、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 d )

A 酮症酸中毒 B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C 低血糖 D 脑梗塞

26、体重指数是指 ( c ) A 身高(cm)/体重(kg)C 体重(kg)/身高(m)2 B 身高(m)/体重(kg)

2 22 D 体重(kg)/身高(cm)

27、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应先补充 ( b ) A 甲状腺激素 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 性激素 D 同时补充以上激素

28、呼吸道隔离采用 ( d ) A 灰色标志 B 红色标志C 黄色标志 D 蓝色标志

29、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化验结果中,错误的是 ( d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血脂肪酶升高C 血糖升高 D 血钙升高 30、下列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的皮下组织 B 类风湿结节多呈对称性分布,质硬无压痛,提示病情活动 C 类风湿因子的数量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 D 类风湿因子对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号码填在

1、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ab ) A 霍乱 B 鼠疫 C 艾滋病 D SARS

2、下列根除HP的三联疗法中,描述准确的是 ( ad ) A 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 B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 C 枸橼酸铋钾+西咪替丁+甲硝唑 D 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3、下列属于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的是 (abc ) A 发热、贫血、出血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胸骨压痛 D 骨髓增生低下

4、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ac) A 室壁瘤 B 栓塞 C 乳头肌功能失调 D 心脏破裂

5、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更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bcd) A 急性心梗 B 严重缺氧 C 肾功能不全 D 低血钾

6、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抑制胰腺分泌的措施有 (abd) A 禁食 B 胃肠减压 C 抗胆碱能药 D 抑肽酶

7、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较差的病理类型是 ( bcd ) A 微小病变型肾病 B 系膜增生性肾炎 C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D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8、下列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 (bcd) A 缺铁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急性失血性贫血

9、甲亢手术治疗禁忌症包括abd A 甲亢轻症 B 妊娠早期 C 妊娠中期 D 妊娠晚期

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bc) A 出血 B 栓塞 C 微循环障碍 D 溶血

三、名词解释

1、隔离:把处于感染期的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安置于指定地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防止病原体扩散和传播。

2、肾病综合征: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

3、白血病完全缓解:当患者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为完全缓解:1.白细胞浸润所致的病人症状和体征消失。2.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大于等于100g/l男或大于等于90g/l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1.5*10周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3.骨髓中相关系列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小于5%。

4、心律失常: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始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5、干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症的部分患者以反复咳血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9/l,外

四、论述题

患者,男,69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十余年。近日来,呼吸困难加重,有紫绀,时而出现神志恍惚、谵妄。血气分析:PaO2 50mmHg;PaCO2 55mmHg。

请问:①该患者拟诊何病?答:慢阻肺发展成为呼衰,出现肺性脑病表现

②实施氧疗的原则及其原因?答:从患者血气分析看,患者为二型呼衰。应给与鼻导管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氧浓度维持在25%-30%。氧流量1-2L/min,呼衰患者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此时呼吸主要依靠低氧刺激颈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维持,如果高浓度吸氧会使氧对颈部化学感受器刺激作用消失,引起二氧化碳潴留,使呼吸停止。

推荐第2篇:内科护理学

P2就上次问诊,我们先来谈谈其不足之处。问问诊的技巧:问诊一般从主诉开始,护士先问一些易于回答的开放性问题,之后针对病人的陈述,采用适当的提问方式追溯首发症状开始的时间,确定疾病发展的顺序,使问诊逐步深入。 问诊时要遵循时间顺序,巧用过渡语言,严把问诊进度,采用正确地提问方式避免诱导性提问及医学术语,最后必须引证核实。 P3就这次的病例而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P4通过以上进一步检查及问诊,若发现多个结核病灶或痰中检出抗酸杆菌,则肺结核诊断基本可成立;若小量咯血胸部有尖锐刺痛或撕裂痛,有畏寒、高热等症状,也显示很有可能是肺结核。

若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空洞或隐藏病灶,患者仅在寒冷季节 发病,咳出痰后即感胸闷减轻,气候转暖后咳嗽减轻或消失。 劳力后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则表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基 本成立。

我们这组讨论的问题是吸烟与肺结核有关么?还有肺结核的并发症及预防?

P6在这个病例中,那么吸烟与肺结核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P7“身体消瘦、面色苍白、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对肺结核患者的描写。不少人认为,肺结核是穷困落后地区才有的病,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对现代人而言,肺结核早已近在咫尺,我们看这一组图片,现代人在室内吸烟,比如说白领,她们大多在写字楼工作,空气不流通,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机会。 P8,我们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论证的

P12,机体没有足够蛋白质供应治疗过程中的病灶修复所需

,如吸烟者合并消化道溃疡,增加抗结核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造成治疗困难

P14,吸烟和肺结核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们可以看看一下的资料

P23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P26

1、湿化呼吸道(超声雾化法):采用生理盐水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使药液直接吸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治疗,帮助祛痰。

2、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取坐位或卧位等舒适体位,先行5~6次深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继而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或患者取坐位,两腿上置一枕头,顶住腹部,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排出。)

3、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支气管、肺内分泌物排出体外。餐前引流,严重心血管疾病、肺水肿患者、近期大咯血患者属禁忌。

4、机械吸痰:可经患者口、鼻行气管插管或于气管切开出进行负压吸痰。

5、胸部叩击:患者侧卧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的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120~180次/分钟。

推荐第3篇:人卫版第3版 内科护理学 教案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内护绪论、循环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授课教师 曹和安 所属系(部) 护理 所属教研室 临床 职称 教授 授课时间 2011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3 学时

授课班级 护理专业(本科※□ 专科□) 2008 级 1~3 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 实验课□ 见习课□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内科护理学》第四版主编尤黎明、吴波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方法 2.掌握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3.熟悉心血管疾病诊断分类。 4.温习心血管的解剖及生理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难点 1.心血管的神经体液调节 2.心源性晕厥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

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1.绪论( 50分钟) 2.循环疾病概述 (35分钟)

3.循环疾病症状体征护理 (60分钟) 4.小结与讨论 (5分钟) 第一章 绪论

一、内科护理学的定义

推荐第4篇:人卫版第3版 内科护理学 教案

人卫版第3版 内科护理学 教案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原则、主要症状的护理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

2、了解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和分型、分期。【教学内容】

1、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特点。

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4、慢性支气管炎各期的治疗原则。

5、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体征。

6、“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计划。

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二、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促成因素和发生机制。

4、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教学内容】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验室检查特点: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动 血气分析。

2、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要点。

3、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

4、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5、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6、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阻塞性肺气肿的保健指导。

三、肺源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了解肺源性心脏病的促成因素和发生机制、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目的。

3 【教学内容】

1、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

2、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3、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4、肺源性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5、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肺源性心脏病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1、掌握哮喘的防治方法与护理。

2、熟悉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期、分级,常用平喘药物 作用与副作用。

3、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室检查。

4、了解哮喘的发生机制,认识其发作与某些诱发因素有重要关系。【教学内容】

1、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诱发因素。

2、支气管哮喘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

4、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5、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6、支气管扩张剂、抗炎类平喘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7、“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护理计划、护 措施,尤其是药物的合理选择、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

8、支气管哮喘保健指导:缓解期避免诱发因素、自我监测、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技术、全身锻炼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

【目的要求】

1、掌握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护理措施。

2、掌握体位引流的护理、大咯血窒息的病情观察和抢救。

3、熟悉治疗及护理过程。

4、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教学内容】

1、支气管扩张症的的病因、常见并发症。

2、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要点。

3、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要点。

4、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机制

5、支气管扩张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6、支气管扩张症的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支气管扩张症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肺炎

【目的要求】

1、掌握肺炎的护理。

2、熟悉各种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各种因素与肺炎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肺炎的病因分类。

2、肺炎的诊断要点。

3、肺炎的治疗要点。

4、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军团菌肺炎主要临床表现。

5、各型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重点说明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

6、各型肺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7、肺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8、肺炎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 肺脓肿

【目的要求】

1、掌握肺脓肿的护理。

2、熟悉肺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肺脓肿的发病原因。【教学内容】

1、肺脓肿的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

2、肺脓肿的临床表现。

3、肺脓肿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3、肺脓肿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肺脓肿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肺脓肿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肺结核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和消毒隔离,尤其是疾病的预防。

2、了解肺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转归,理解疾病发生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教学内容】

1、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肺结核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与病变转归。

3、肺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尤其是细菌学检查和结素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

4、肺结核的诊断要点:临床诊断中的分类法、转归的3个分期。

5、肺结核的临床分型与各型特点。

6、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7、抗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8、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原则。

9、常用抗结核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和护理观察,化疗方法和方案选择。

10、为“营养失调”病人提供饮食护理。

11、肺结核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目的要求】

1、掌握肺癌的护理,包括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2、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肺癌的肺外表现。

3、熟悉肺癌的治疗原则。

4、了解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临床分类和实验室检查。【教学内容】

1、了解肺癌的流性病学概况。

2、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3、肺癌的病理分类,包括解剖分类和细胞学分类。

4、肺癌的诊断要点,尤其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5、肺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评价。

6、区别肺癌的各种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病症状、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和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7、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适应证与选择。

8、肺癌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9、肺癌出院治疗病人和肺癌高危人群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节 胸腔积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胸腔积液的护理。

2、熟悉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胸腔积液产生于吸收机制。【教学内容】

1、胸腔积液产生与吸收机制。

2、胸腔积液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3、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

4、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

5、胸腔积液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胸腔积液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胸腔积液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节 自发性气胸

【目的要求】

1、掌握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重点是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熟悉临床症状与体征,常用治疗方法。

3、了解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机制,临床类型。【教学内容】

1、自发性气胸的病因。

2、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特点。

3、自发性气胸的X线特征。

4、自发性气胸一般治疗、排气治疗、胸腔粘连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5、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

6、气胸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气胸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三节 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症状评估和综合护理措施,重点是氧疗护理、呼吸兴奋剂用药护理、保持气道通畅的护理。

2、熟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呼吸衰竭的分类、常见病因。【教学内容】

1、呼吸衰竭的临床分类法,重点是动脉血气分类法。

2、呼吸衰竭的病因。

3、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

4、呼吸兴奋剂治疗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和用量和主要不良反应。

5、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6、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解释其发生机制。

7、呼吸衰竭氧疗的目的、指证和给氧方法。

8、呼吸衰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9、酸碱失衡的血气改变和实验室变化。

10、呼吸衰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11、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康复护理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五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动脉血采集和血气分析的适应症、护理。

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及护理。

3、熟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护理。【教学内容】

1、动脉血采集和血气分析的适应症。

2、动脉血采集和血气分析的护理

3、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

4、胸腔穿刺术的护理。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

3、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教学内容】

1、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组织结构、传导系统和血液供应。

2、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循环系统3方面的诊断,护理评估。【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晕厥的特点。

2、掌握“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和 “焦虑”等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

3、熟悉上述5个症状的病因。【教学内容】

1、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晕厥的定义及其病因。

2、上述5个症状的特点和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功能的分级标准、治疗要点和常用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

3、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

4、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保健指导。

5、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保健指导。

6、了解心力衰竭预后。【教学内容】

1、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定义。

2、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区别。

慢性心力衰竭

1、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心功能的分级标准。

3、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保健指导。

4、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保健指导。

急性心力衰竭

1、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2、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

3、急性心力衰竭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1、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

2、掌握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等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和护理。

3、熟悉心律失常病因。【教学内容】

1、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

2、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病因。

3、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

4、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和治疗要点。

5、心律失常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心律失常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了解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教学内容】

1、心脏瓣膜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解剖特点。

2、各类心脏瓣膜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

4、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要点。

5、各类心脏瓣膜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心脏瓣膜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绞痛的症状、体征、临床分型、治疗要点和护理。熟悉冠心病的病因和分型。

2、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并发症、治疗要点和护理。

3、熟悉冠心病病因。

4、熟悉心肌梗死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了解冠心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诊断要点。

6、了解心肌梗死诊断要点。【教学内容】

1、冠心病的定义。

2、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3、冠心病的病因

心绞痛

1、心绞痛的定义,病因。

2、心绞痛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临床分型。

4、心绞痛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心绞痛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6、心绞痛的保健指导。

心肌梗死

1、心肌梗死的定义,病因。

2、心肌梗死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心绞痛比较;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4、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心肌梗死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6、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要求】

1、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判断标准、一般表现、并发症、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高血压发病因素、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临床类型。

3、了解其诊断要点和预后。【教学内容】

1、高血压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2、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诊断要点。

3、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4、高血压的预后,高血压的一般表现,并发症及临床类型;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

5、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6、高血压护理计划。

7、高血压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节 病毒性心肌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保健指导。

3、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教学内容】

1、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2、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正确的护理与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节 心肌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应的保健指导。【教学内容】

1、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

2、扩张型心肌病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要点。

3、心肌病的护理与相应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制、保健指导。

3、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诊断要点及预后 【教学内容】

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要点及预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与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三节 心包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2、了解心包炎病因、发病机制和保健指导。【教学内容】

1、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

2、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机制,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要点。

3、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与保健指导。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学会准确全面地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思维方法。

2、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各脏器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2、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种类。

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重点。【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15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呕吐、腹痛、腹泻的护理评估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2、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概念与病因。【教学内容】

1、呕吐的概念、病因与临床意义。

2、腹痛的概念、病因与类型。

3、腹泻的概念、病因与临床意义。

4、呕吐、腹痛、腹泻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胃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急、慢性胃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与其他护理诊断。

3、了解急、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胃炎的定义与类型。

急性胃炎

1、急性胃炎的概念。

2、急性胃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急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5、急性胃炎的治疗要点。

6、急性胃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急性胃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的概念与分类。

2、慢性胃炎的辅助检查。

3、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5、比较慢性胃窦炎与慢性胃体炎在下列方面的异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6、胃炎的治疗要点。

7、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8、慢性胃炎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教学内容】

1、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与类型。

2、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

4、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典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体征。

6、各种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7、消化性溃疡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类型。

8、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要点,各方案的代表性药物及其药理机制、服用方法与副作用。

9、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0、为消化性溃疡病人提供全面准确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胃癌

【目的要求】

1、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胃癌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胃癌的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教学内容】

1、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胃癌的病理分型。

3、胃癌的临床表现。

4、胃癌的实验室检查。

5、胃癌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胃癌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肠结核

【目的要求】

1、掌握肠结核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肠结核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肠结核的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自学内容】

1、肠结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肠结核的常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3、肠结核的实验室检查。

4、肠结核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肠结核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肠结核的保健指导及预后。【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护理诊断。

3、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教学内容】

1、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特点。

2、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要点、常用药物及适应症。

4、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体征与并发症。

5、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

6、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肝硬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腹水治疗、肝硬化的护理评估重点、相关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和实验室检查。

3、了解肝硬化的概念、病因和诊断要点。【教学内容】

1、肝硬化的概念。

2、肝硬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肝硬化的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4、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

5、门脉高压形成后侧枝循环建立的机制。

6、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机制。

7、肝硬化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异同。

8、肝硬化的饮食护理。

9、腹水的治疗与护理。

10、肝硬化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1、肝硬化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19 课堂讲授

第九节 原发性肝癌

【目的要求】

1、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2、熟悉原发性肝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3、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教学内容】

1、原发性肝癌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原发性肝癌的癌肿标记物检测。

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4、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5、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护理。

6、原发性肝癌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节 肝性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分期、临床表现、护理评估重点、相关护理诊断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要点和诊断要点。

3、了解肝性脑病的概念、病因和实验室检查。【教学内容】

1、肝性脑病的概念与病因。

2、肝性脑病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肝性脑病的诊断要点。

4、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5、肝性脑病的诱因。

6、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分期。

7、避免肝性脑病诱发因素的措施及理论依据。

8、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9、治疗肝性脑病药物的选择、应用、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10、肝性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1、肝性脑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重点、相关护理诊断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与治疗要点。

3、了解急性胰腺炎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概念。

2、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类型。

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4、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6、比较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下列方面的异同:病理、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面的异同。

7、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

8、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饮食护理。

9、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0、为急性胰腺炎病人提供全面完整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2、熟悉结核性腹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要点。

3、了解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类型。【自学内容】

21

1、结核性腹膜炎的概念与病理类型。

2、结核性腹膜炎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要点。

4、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的异同。

6、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结核性腹膜炎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三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目的要求】

1、掌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出血量估计、出血是否停止判断、相关护理诊断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要点。

3、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实验室检查。【教学内容】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原则。

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5、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诊断要点。

6、不同病因所致出血的药物选择以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7、三腔气囊管插管撤管时的注意事项与置管期间的护理。

8、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

9、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四节 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22

2、掌握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方法、护理及分析结果。

3、熟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4、熟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方法及护理。

5、熟悉十二指肠引流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及护理。

6、熟悉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及护理。【教学内容】

1、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2、胃酸分泌功能检查的方法、护理及分析结果。

3、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4、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方法及护理。

5、十二指肠引流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6、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方法及护理。

7、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8、纤维胃、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方法及护理。

9、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10 结肠镜检查术的方法及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泌尿系统护理评估的内容、重点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教学内容】

1、肾脏的大体解剖和显微结构。

2、泌尿系统护理评估的项目及评估重点。

3、经皮穿剌肾活组织检查、肾脏影像学检查的护理。

4、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及其临床意义。

23

5、肾小球滤过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6、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泄、浓缩和稀释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7、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8、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的评估。【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掌握水肿护理评估的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教学内容】

1、尿路剌激征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2、高血压;多尿、少尿、无尿;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的定义。

3、肾区疼痛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4、水肿的类型、发生机制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特点。

5、高血压的类型、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6、各类尿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水肿护理评估的内容、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肾小球疾病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疾病的概念;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2、熟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3、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

2、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

3、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

24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急进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熟悉上述各临床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掌握上述各临床类型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依据以及保健指导。【教学内容】

急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3、休息、利尿剂、降压药物、抗生素和透析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4、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和预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较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指出其异同。

4、冲击疗法、血浆转换疗法、替代疗法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应用、临床意义及各种疗法的主要副作用。

5、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慢性肾小球肾炎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2、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

5、饮食、降压药、血小板解聚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临床意

25 义。

6、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1、掌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肾病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和预后。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解释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4、对症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应用、临床意义及主要副反应。

5、比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体液过多”这一护理诊断在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上的异同。

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尿路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尿路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尿路感染的概念。【教学内容】

26

1、尿路感染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预后。

2、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3、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性菌尿、再发性尿路感染抗生素治疗的选择和具体应用。

4、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急性肾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急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自学内容】

1、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急性肾衰竭的概念、发病机制。

3、急性肾衰竭少、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4、休息、高钾血症处理、透析疗法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5、比较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治疗重点。

6、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肾衰竭的分期、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7 【教学内容】

1、慢性肾衰竭的概念、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3、比较慢性肾衰竭早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指出各期的实验室划分标准及临床表现特点。

4、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及其发生机制。

5、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内容、重点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血液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血液病的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

1、造血系统的构成。

2、血液的组成。

3、血液病的分类。

4、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项目及评估重点。

5、血液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的项目、正常值以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6、血液系统疾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特点。

7、血细胞的生成及其临床意义。

8、血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9、血液系统护理评估的内容及其护理意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28

1、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出血或出血倾向、继发感染护理评估的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依据。【教学内容】

1、贫血的常见原因与临床表现。

2、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3、继发感染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其临床表现。

4、骨、关节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5、贫血、出血或出血倾向、继发感染的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及其相应的护理目标。【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贫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主要不良反应、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贫血的分类、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3、了解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概述

1、贫血的概念、分类、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2、贫血的发病机制。

3、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

4、贫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与临床意义。

5、病因治疗在贫血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缺铁性贫血的概念、铁代谢和发病机制。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29

4、口服铁剂和注射铁剂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具体选择和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射铁剂总量的计算。

5、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

1、再性障碍性贫血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再性障碍性贫血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再性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特点。

4、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异同点。

5、比较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异同点。

6、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溶血性贫血

1、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主要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溶血性贫血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急、慢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的异同点。

4、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及其诊断意义。

5、溶血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出血性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筛选试验、病因防治及各项止血措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要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要点。

3、了解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归类诊断的特殊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概述

1、出血性疾病的分类、诊断要点。

30

2、出血性疾病的概念。

3、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4、血小板和血管性与凝血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5、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6、遗传性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病因防治的特点。

7、止血措施在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和应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急、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白血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白血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白血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白血病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白血病的分类。

2、白血病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的分类。

2、急性白血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3、急性白血病支持治疗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4、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的过程、方案及常用化疗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

5、急性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6、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器官和组织浸润的特点。

31

7、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慢性白血病

1、慢性白血病的诊断要点。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要点的异同。

3、慢性白血病的预后。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5、慢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提供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淋巴瘤

【目的要求】

1、掌握淋巴瘤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2、熟悉淋巴瘤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

3、了解淋巴瘤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自学内容】

1、淋巴瘤的病理和分类、诊断要点及预后。

2、淋巴瘤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3、HD和NHL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4、放疗和化疗在HD和NHL治疗中的选择和具体应用。

5、种不同放疗照射方式的适用范围。

6、淋巴瘤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 输血和输血反应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的输血反应。

2、了解输血的分类、常用成分血的输注。

32 【教学内容】

1、输血的分类。

2、常用成分血的输注。

3、发热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4、过敏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5、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6、细菌污染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骨髓移植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骨髓移植的原理、分类、适应证和骨髓移植的护理。【教学内容】

1、骨髓移植的分类、适应证与骨髓移植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

2、骨髓移植的原理。【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骨髓穿刺术

【目的要求】

1、熟悉骨髓穿刺术的方法及护理。【自学内容】

1、骨髓穿刺术的方法。

2、骨髓穿刺术的护理。【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33

3、了解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生理功能,营养物质及其代谢生理。【教学内容】

1、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生理功能。

2、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定义和分类。3.、营养物质及其代谢生理。

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评估的内容。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功能检查、定位和定性检查以及病因检查的项目、常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教学内容】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身体外形的改变、进食或营养的异常、排泄功能的异常、疼痛。

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依据、并进行正及护理评价。【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34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义。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分类。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的特点。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特殊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6、甲状腺危象的主要诱因和临床表现。

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要点。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要点。

10、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及主要副作用。

11、甲状腺危象的防治和护理。

12、浸润性突眼的防治和护理。

1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14、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定义。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粘液性水肿昏迷的主要诱因和临床表现。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要点。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要点。

35

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定义。

2、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4、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7、库兴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嗜铬细胞瘤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运用护理程序为嗜铬细胞瘤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嗜铬细胞瘤的定义。

2、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6

3、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4、嗜铬细胞瘤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嗜铬细胞瘤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7、嗜铬细胞瘤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节 糖尿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糖尿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糖尿病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

2、1型、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3、酮体、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定义。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5、糖尿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6、糖尿病的诊断要点。

7、糖尿病的治疗要点。

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的治疗的异同点。

10、糖尿病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1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12、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3、糖尿病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肥胖症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肥胖症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37

2、熟悉肥胖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肥胖症的临床表现

3、肥胖症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肥胖症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肥胖症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肥胖症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痛风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痛风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痛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痛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自学内容】

1、痛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痛风的临床表现

3、痛风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痛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痛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痛风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节 骨质疏松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骨质疏松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38 【自学内容】

1、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3、骨质疏松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骨质疏松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骨质疏松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骨质疏松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自学

第八章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3、了解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教学内容】

1、风湿性疾病的定义。

2、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3、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4、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教学内容】

1、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关节疼痛与肿胀、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皮肤受损、疲劳。

39

2、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3、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依据、正确的护理评价。【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定义。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要点。

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7、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指标。

8、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实施护理评估。

9、皮肤完整性受损、疼痛、口腔粘膜改变、焦虑、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等常见护理诊断、护理诊断。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11、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40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3、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4、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要点。

6、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要点。

7、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8、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评估。

9、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10、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11、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2、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传染病的预防。

3、了解感染和免疫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

1、感染与免疫。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4、传染病的预防

5、隔离和消毒

6、护理评估

4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教学内容】

1、发热的护理

2、发疹的护理。

3、中毒症状的护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护理。

2、熟悉流行性乙脑、狂犬病的护理。

3、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的护理。【教学内容】

1、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3、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4、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42

5、登革热: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6、艾滋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囊虫病

【教学方法】自学

第五节 细菌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伤寒、霍乱、菌痢的护理

2、熟悉伤寒、霍乱、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教学内容】

1、伤寒: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细菌性痢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3、霍乱: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钩端螺旋体病

【教学方法】自学

第七节 原虫感染

【目的要求】

1、熟悉阿米巴病的护理。

2、了解疟疾的护理。【教学内容】

43

1、疟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肠阿米巴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预后。

3、肝阿米巴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蠕虫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蠕虫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教学内容】

1、血吸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2、钩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3、肠涤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保健指导、预后。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教学内容】

1、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44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头痛、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2、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4、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依据、正确的护理评价。【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 周围神经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周围神经疾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周围神经疾病病理改变的类型。

2、周围神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3、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

4、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周围神经疾病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周围神经疾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 脊髓疾病

45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脊髓疾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护理。

2、熟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教学内容】

1、脊髓疾病常见的类型及定义。

2、脊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3、脊髓疾病的临床表现。

4、周围神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脊髓疾病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5、周围神经疾病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脑血管疾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护理。

2、熟悉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脑的血液供应、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脑梗死

【教学内容】

1、脑梗死的定义。

2、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4、脑梗死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脑梗死的诊断要点。

6、脑梗死的治疗要点。

7、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评估。

8、脑梗死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9、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计划,及其理论依据。

10、脑梗死的实施效果评价。

46

11、脑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栓塞

【教学内容】

1、脑栓塞的定义。

2、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脑栓塞的临床表现。

4、脑栓塞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脑出血

【教学内容】

1、脑出血的定义。

2、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4、脑出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脑出血的诊断要点、脑梗死的治疗要点。

6、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评估。

7、脑出血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8、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9、脑出血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10、脑出血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节 多发性硬化

【目的要求】

1、掌握多发性硬化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多发性硬化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多发性硬化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自学内容】

1、多发性硬化的定义。

2、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

47

4、多发性硬化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要点、脑梗死的治疗要点。

6、多发性硬化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七节 运动障碍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障碍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运动障碍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运动障碍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4、了解基底核的构成及纤维联系。【教学内容】

1、运动障碍疾病的概念、病因、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2、运动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

3、运动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5、运动障碍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节 发作性疾病

癫痫

【目的要求】

1、掌握癫痫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癫痫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癫痫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教学内容】

1、癫痫的定义

2、癫痫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

3、癫痫的临床表现。

4、癫痫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癫痫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48

6、癫痫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癫痫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节 肌肉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肌肉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肌肉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肌肉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4、了解骨骼肌的神经支配、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自学内容】

1、重症肌无力的定义

2、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

3、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

4、重症肌无力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6、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7、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保健指导。【教学方法】 自学

第十节 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目标要求】

1、掌握腰椎穿刺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护理。

2、熟悉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护理。

3、熟悉脊髓造影、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4、熟悉高压氧舱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教学内容】

1、腰椎穿刺的目的。

2、腰椎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

3、腰椎穿刺的方法和护理。

49

4、脑血管杂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

5、脑血管杂造影的方法和护理。

6、脊髓造影、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

7、熟悉脊髓造影、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护理。【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教学内容除规定要掌握和熟悉外,其他内容要学生了解。

2、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不完全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允许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学顺序上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动。但必须保持课程的基本体系。

3、为避免重复,心肺复苏、电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在《急救护理学》中讲授。

50

推荐第5篇:内科护理学题库 第1、2章

第一章绪论 20.咯血的常见病因为()、()、()

一、名词解释 和()。 1.内科护理学 21.大咯血病人发生窒息,是在大咯血过程中2.整体护理 咯血()、()、()、()、3.护理程序)、()、(),重者()。

二、填空题 22.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或4.21世纪内科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是:伴有()及()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 23.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发展成5.21世纪的内科护士承担的角色有:()、()和()。 ()、()、()、()、()。 2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的6.内科护士的基本素质是:(),(),治疗以()、()为主。 (),()。 25.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和()两

三、简答题 型,()、()及()三期。 7.简述学习内科护理学的要求。 26.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痰液粘稠致排痰困难时(PaO2)(),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

(PaC02)()。

49.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和();按病程可分为()和()。50.呼吸衰竭病人的合作性问题有潜在并发症:()、()、()、()。51.体位引流过程中,如病人出现()、()、()、()等异常反应,应立 即停止。

52.胸腔穿刺术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等情况,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抽液,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应处理。

53.胸腔闭式引流术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

四、选择题(一)A型选择题A1型题 8.现代医学模式是 A.生物—环境医学模式B.自然—生理医学模式 C.心理—人文医学模式D.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内科护理服务的对象是A.普通内科病人B.急、危、重症病人C.人D.健康人群E.老年人 10.现代护理理念是 A.健康—亚健康—疾病B.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C.从疾病护理向病人护理发展D.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E.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二)X型选择题 11.内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有 A.预防疾病B.减轻痛苦C.增进健康 D.促进康复E.维护体型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 2.三凹征 3.咯血 4.肺气肿 5.COPD 6.重症哮喘7.运动性哮喘 8.肺心病9.支气管扩张10.休克型肺炎 11.结核毒性症状 12.自发性气胸 13.呼吸衰竭 14.肺性脑病15.ARDS 16.体位引流17.动脉血气分析

二、填空题 18.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 19.肺源性呼吸困难可分为()、()和()3种类型。

多饮水和给予超声雾化吸人是达到)、()的目的。 27.残气量占肺总量的比值()为诊断肺气肿的重要指标。 28.肺心病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是()和

观察病人有无()、()、()、()、()、()等,如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三、简答题

54.简述肺源性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判定要点。

55.阐述大咯血病人发生窒息时,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的护理要点。

56.阐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氧疗护理要点和理由,以及氧疗有效的指标。

57.简述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 58.说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加强饮食护理的理由,列出饮食护理要点。

59.简述对休克型肺炎病人的护理要点。60.简述军团菌肺炎的发病特点和确诊依据; 61.阐述肺结核病人大量咯血时护士配合抢救的要点。

62.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

63.列出对肺结核病人进行消毒隔离的要求。 64.阐述维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的注意事项。

65.列出对气胸病人进行病情观察的内容。 66.列出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

67.阐述对ARDS病人的氧疗护理。

68.列出体位引流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9.列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目的。

70.简述动脉血气分析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四、护理病理讨论题

71.周先生,5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20年,近2年来,在登高楼、骑车上坡时感到气急,受凉、感冒时更明显,且逐年加重,现行走速度快即感气促。吸烟史20余年。体温37℃,脉搏88次/分钟,呼吸24次/分钟。神志清晰,桶状胸,两肺呼吸音减弱伴呼气延长,未闻及湿哕音。

问:(1)临床诊断。(2)主要护理诊断。(3)健康教育要点。

72.秦女士,25岁。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乏力1日,今晨起又出现咳嗽、气急和右 上胸痛,并咯出少量血丝痰。2日前在野外劳动,穿衣单薄且受雨淋。体检:体温39.5℃, 脉率120次/分钟,呼吸28次/分钟,血压90/70mmHg。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鼻翼扇动,口唇微绀,右上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音较浊,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9

及细湿哕音,语音传导增强。血白细胞14X10/L,胸部X线检查示右肺片状均匀模糊阴影,血气分析:Pa02 80mmHg,PaC02 40mmHg。问:(1)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2)护理要点。

73.李女士,25岁,工人。因低热、乏力、咳嗽1个月,2小时前突然咯血约100ml人院。病人于1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6℃~38.5℃,以午后为重,乏力、盗汗、食欲不振、咳嗽,初为干咳,继而咳少量白色粘痰。自行按感冒治疗,口服“速效感冒胶囊”杆菌肺炎 D.急性肺水肿E.支原体肺炎 9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主要的治疗措79.带金属音调的咳嗽见于施是 A.肺结核B.急性支气管炎C.慢性支气管炎 A.丸补液B.祛痰C.平喘 D.急性肺水肿E.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D.菌苗注射E.控制感染 80,引起咯血最常见的疾病是 97.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主要临床表现是A.慢性支气管炎B.肺结核C.急性支气管炎 A.咳嗽B.哮喘C.咳粉红色痰 D.肺气肿E.肺炎D.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81.“气体交换受损”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E.突然发作的夜间呼吸困难- A.呼吸加快B.肺部闻及干湿啰音C.咳嗽咳痰98.肺部叩诊过清音提示D.低氧血症E.意识障碍 A.肺气肿B.肺结核C.胸腔积液82.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D.气胸E.支气管扩张 A.支气管哮喘B.大叶性肺炎C.支气管异物 99.诊断早期阻塞性肺气肿最有价值的依据是D.胸腔积液E.急性喉炎 A.症状体征B.血常规C.X线检查 等药物,但未见明显好转。今晨咳嗽较前剧烈并咯出鲜红色血约100ml,急来医院就

诊。以“咯血原因待查”收入住院。体检:体温38.2~C,脉搏86次/分钟,呼吸20次/分 钟,血压120/80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楚,表情紧张,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左锁骨上可闻及湿哕音,心脏及腹部未见异常。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8.8X109

/L,中性粒细胞0.6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片示左上肺片状阴影,中间有一透亮区,考虑肺结核空洞形成。问:(1)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2)健康教育要点。

74.季先生,30岁。因自发性气胸人院。经气胸箱抽气治疗无效,于半小时前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病人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引流通畅。 问:(1)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的客观指标。 2)关于水封瓶闭式引流,护士必须告诉病人及其陪护的注意事项。

75.钱女士,68岁。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近8年来明显加重,常年不断,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且以冬春季更明显。4日前受凉后发热、剧咳、咳多量黄脓痰、气急、发绀。今晨起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有吸烟史40余年。查体:体温392℃,脉搏116次/分钟,呼吸28次/分钟,血压130/90mmHg,半卧位,意识模糊,唇颊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湿润,杵状指(趾),桶状胸,双侧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闻及哮鸣音及湿哕音。心率116次/分钟,心律齐,肝肋下3cm,质软,脾未

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计数55X1012

/l

血红蛋白量160g/L;白细胞计数13X109

/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90;PaO260mmHg,PaCO2 50mmHg。

问:(1)最可能的临床诊断。

(2)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3)病人吸氧护理的要点及理由。

五、选择题

(一)A型选择题A1型题

76.咳粉红色泡沫痰常见于

A.肺结核B.支气管扩张C.肺炎 D.肺水肿E.肺脓肿

77.大咯血窒息抢救时病人的体位应为

A.平卧位B,病侧卧位C.头低脚高位 D.半卧位E.端坐位 78.咳胶胨样痰见于

83.不正确的咯血护理措施是 A.大咯血时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B.保持大便通畅 C,肺结核咯血病人应向患侧卧位 D.静卧休息,尽量少翻身 E.咯血不止时,嘱病人屏气以利止血84.对大咯血病人,病情观察最重要的内容是 A.体温B,脉搏C.血压D.神志E.窒息先兆 85.有关氧疗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B.减轻组织损伤 C.降低二氧化碳分压D.恢复脏器功能E.提高机体运动的耐受力8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咳嗽和咳痰B.咯血C.呼吸困难D.胸痛E.喘息 87.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D.葡萄球菌E.革兰阴性杆菌 88.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见于A.病毒B.溶血性链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D.葡萄球菌E.革兰阴性杆菌89.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免淋雨B.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C.饮用中草药汤剂预防D.病人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每日消毒 E.接触病人时注意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互感染 90.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多见的原因是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过敏因素 D.感染E.寒冷季节91.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天气变化时 92.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感染B.吸烟C.过敏因素 D.自主神经功能失调E.遗传 93.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反复咳脓性痰B.长期反复咳嗽C.长期少量咯血 D.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E.活动后喘息 94.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病史和临床表现B.血象检查C.痰液涂片D.X线检查E.肺功能测定 95.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炎B.肺结核C胸膜炎D.血气分析E.肺功能测定 100.不符合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 A.桶状胸B.语颤增强C.肺部叩诊过清音 D.心浊音界缩小E.肺部有湿哕音 101.肺心病导致心力衰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心肌缺血缺氧B.血容量增多C.水电解质平衡失调,D.肺动脉高压超过右心负荷E.肺部反复感染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02.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 A.呼吸困难B.呼吸运动减弱C语颤减弱 D.肺部有湿哕音E.体重指数下降 103.诊断肺气肿最重要的指标是 A.肺活量B.最大通气量(MBC) C.残气量(RV) D.残气量占肺总量的比值(RV/TLC) E.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值 104.肺气肿病人练习缩唇呼吸时,错误的动作是 A.经鼻腔缓慢地吸气B.短暂屏气C.通过半闭的口唇缓慢呼气 D.呼吸之比为1:2 E.避免大口吸气或屏气 105.哮喘发作时不宜采用的治疗是 A.吸氧B.雾化吸人C.普萘洛尔口服D.应用糖皮质激素E.喘定静脉注射106.目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B.异丙基肾上腺素C.酮替芬 D.沙丁胺醇E.特布他林 107.氨茶碱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头痛、手指颤抖B.恶心、呕吐C.血压下降,甚至死亡D.心率加快E.嗜睡 108.重症哮喘病人禁用的药物是A.吗啡B.氨茶碱C.异丙基肾上腺素 D.泼尼松E.特布他林 109.重症哮喘时防治痰栓阻塞小支气管最重要的措施是 A.多饮水B.静脉输液C.雾化吸人 D.吸氧E.气管切开 110.使用抗阻呼吸器的错误描述是

A.有不同粗细直径的内管B.吸气时产生阻力C.一日3~5次D.开始练习每次3~5分钟E.以上都不是11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A.呼吸衰竭B.心力衰竭C.全身水肿 D.颈静脉怒张E.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112.下列疾病中最常引起咯血的病变是

D.肺气肿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措施是 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113.支气管扩张的确诊依据是A.气急、发绀者给予鼻导管吸氧D.皮肤E.淋巴道 A.反复咯血B.慢性咳嗽及大量脓痰B,胸痛剧烈者取患侧卧位 143.预防肺结核流行最主要的措施是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D.支气管碘油造影C.高热者尽量使用退热药A.接种卡介苗B.隔离和有效的治疗排菌病人 E.胸部平片见肺纹理粗乱呈卷发样 D.腹胀鼓肠者局部热敷或肛管排气 C.加强登记管理D.加强营养 114.支气管扩张病人咳嗽的特点是 E.烦躁不安者,按医嘱给予水合氯醛口服 E.做好痰的处理 A.晨间咳嗽B.带金属音的咳嗽129.休克型肺炎病人宜采取的体位是 144.—肺结核病人大咯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C,刺激性咳嗽 A.头低足高位B.半卧位C,平卧位D.侧卧位A.平卧位或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C.半卧位 D.变换体位时咳嗽E.阵发性咳嗽 E.去枕平卧位或头略高、足高的特殊体位 D.坐位E.俯卧位 115.支气管扩张病人肩胛间区闻及固定湿哕130.提示休克型肺炎病情严重的表现 145.最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是 音提示最可能的病因是 A.烦躁不安B.尿量增加C.体温升高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A.结核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C.麻疹 D.脉搏加快E.脉压变小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D.支气管哮喘E.百日咳 116.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首要措施是A.促进排痰B.预防咯血窒息C.超声雾化吸人 D.使用抗菌药物E.使用支气管舒张药117.护理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病人时护士应重点观察A.体温变化B.脉搏变化C.血压变化 D.神志变化E.窒息先兆 118.咳脓臭痰常提示病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是 A.肺炎球菌B.抗酸杆菌C.化脓菌 D.铜绿假单孢菌E.厌氧菌 119.急性肺脓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寒颤、高热B.咳嗽、咳痰C.胸痛 D.肺部湿哕音E.咳大量脓臭痰 120.治疗急性肺脓肿首选的抗菌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C.克林霉素D.甲硝唑E.林可霉素 121.急性肺脓肿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A.1~4周B.4—8周C.8~12周D.6个月E.9个月 122.肺脓肿停用抗生素治疗的指征是 A.胸片上空洞和炎症完全消失B.咳嗽明显好转 C.X线检查病变好转D.肺部湿哕音明显减少 E.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 123.肺炎球菌肺炎常见于A.婴幼儿B.青壮年C儿童D.老年人E.少年 124.肺炎球菌肺炎病人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A.高热B.咳铁锈色痰C.咳嗽 D.呼吸困难E.胸痛 125.肺炎球菌肺炎的抗菌治疗应首选 A.红霉素B.头孢菌素类C.青霉素D.链霉素E.庆大霉素126.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停用抗生素的指标一般是 A.体温降至正常后3日B.体温降至正常后1周 C.体温降至正常后2周D.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E.X线示炎症阴影完全消失 127.普通型肺炎与休克型肺炎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发热的程度B.白细胞总数的多少 C.胸痛、呼吸困难的程度 D.有无末梢循环衰竭E.起病的缓急131.护士在观察休克型肺炎病人时应特别注意A.起病缓急B.白细胞总数C.体温高低 D.呼吸困难程度E.末梢循环衰竭情况 132.休克型肺炎抗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是 A.补充血容量B.应用强心剂C应用糖皮质激素 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E.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133.最易并发肺脓肿的肺炎是A.肺炎球菌肺炎B.支原体肺炎C.克雷白杆菌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E.病毒性肺炎 134.关于葡萄球菌肺炎的评估资料,最重要的一项是 A.全身毒血症状,咳嗽,咳脓血痰 B.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有毒性颗粒 C X线显示片状阴影伴有空洞和液平面 D.体征与症状不相称E.痰的细菌培养135.葡萄球菌肺炎的感染途径除呼吸道吸入外,还常见于 A.直接感染B.垂直感染C.上行感染 D.消化道感染E.皮肤感染后经血液传播 136.有关克雷白杆菌肺炎的评估资料,最具有价值的一项是A.高热、咳嗽、胸痛 B.上肺呼吸音低,有湿哕音 C.痰粘稠呈砖红色胶胨状D.痰细菌培养 E.X线检查示肺叶实变137.符合克雷白杆菌肺炎病人痰液的特征是 A.痰粘稠呈砖红色胶胨状B.痰粘稠带少量血丝C.绿色脓痰 D.铁锈色痰E,血痰 138.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B.肺炎支原体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革兰阴性杆菌E.病毒 139.处理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最简易的方法是 A.用纸包裹后焚烧B.乙醇消毒C.阳光下曝晒 D.掩埋E.来苏水消毒 140.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 A.原发型肺结核病人B.肺内有空洞的肺结核病人 C.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D.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人E结核性胸膜炎病人 141.确诊肺结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A.结核菌素试验B.胸部X线检查C.胸部CT检查 D.痰结核菌检查E.血常规检查 146.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 A.胸痛B.咳痰C.休克D.咳嗽E.呼吸困难 147.张力性气胸最重要的表现是A.发绀B.休克C.突发胸痛D.进行性呼吸困难E.干咳 148.不符合张力性气胸的表现是 A.呼吸急促B.呼吸音消失C.潮式呼吸 D.皮下气肿E.纵隔移位 149.不属于特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是 A.常规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肺部明显异常 B.胸内负压减小或为正压C.有COPD病史 D.多发生在瘦高的男青年E.容易复发 150.与气胸体征不符的一项是A.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 B.呼吸运动减弱C.语颤减弱或消失D.叩诊呈浊音E.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151.胸腔内压始终维持在0上下,抽气后观察数分钟仍无变化,其气胸类型是 A.闭合性气胸B.张力性气胸C.特发性气胸 D.高压性气胸E.交通性气胸 152.确诊气胸最可靠的依据是A.在胸膜腔内压突然增高的情况下发病B.X线检查见气胸征象C.突然出现胸痛伴有呼吸困难D.有气胸体征E.有肺气肿病史 153.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采取的最佳体位是A.半卧位C.平卧位C.健侧卧位D.患侧卧位E.头低足高位 154.为防止自发性气胸病人因用力排便而复发,宜给予的饮食是 A.易消化的少渣饮食B.高热量饮食C.高蛋白饮食 D.粗纤维饮食E.高蛋白低脂饮食 155.有关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错误的措施是 A.病人取半卧位B.保持管道密封C.鼓励病人咳嗽 D.严格无菌操作、E.引流不畅可注入空气 156.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安装错误是A.短玻管上端与引流管相接B.短玻管下端穿出瓶塞C.长玻管下端浸入液面下3—4cmD.水封瓶内装入定量无菌生理盐水E.水封瓶塞要塞紧 157.胸腔闭式引流管不慎自胸壁伤口脱出,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D.将脱落的引流管重新插入A.心肌梗死B.胸腔积液C.自发性气胸步治疗应采取 E.用手指捏紧引流管周围皮肤 D.肺栓塞E.支气管阻塞 A.更换抗生素B.加大抗生素的剂量15,8.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172.武女士,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防止C.加强体位引流D.手术治疗E.免疫治疗A.胸廓疾病B.支气管哮喘C.尘肺 交互感染,武女士的家属应做好 182.张先生,58岁。肺炎入院4 H。体温39.5℃,D.阻塞性肺疾病E.重症肺结核 A.多休息、多饮水B.用抗生素预防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并躁动不安。此现象为 15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给氧方法应C.中医中药预防.D室内食醋熏蒸E呼吸道隔离 A.意识模糊B.精神错乱C.谵妄是 173.应女士,66岁。有慢性咳喘史10年,2 D.浅昏迷E.深昏迷 A.间歇给氧B.高浓度给氧C.呼气末正压给氧 日前上呼吸道感染使病情加重,昨夜间 183.沈女士,因发热、胸痛、咳痰2日人院。D.吸气末正压给氧E.持续低流量给氧 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查体:神志清,口唇轻体检:体温40℃,右下肺闻及湿哕音。血

9

160.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出现最早的临床表现度发绀,桶状胸,两肺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 白细胞计数12.0X10/L。人院诊断:发热待是 动脉血气分析:Pa02 70mmHg,PaC02 42mmHg,查:肺炎?该病人的护理诊断是 A.发绀B.发热C.咳嗽D.呼吸困难经治疗后病情缓解。,护土进行健康教 A.发热待查B.肺炎C.体温过高 E.神经精神症状 161.ARDS病人出现的肺水肿,从病理学的角度解释属于 A.中毒性肺水肿B.神经性肺水肿C.心源性肺水肿 D.渗透性肺水肿E.复张性肺水肿 162.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诱因是 A.呼吸道感染B.吸烟C.营养不良 D.精神过度紧张E.过度劳累 163.呼吸衰竭病人如表现为头痛、昼眠夜醒、神志恍惚等,应考虑 A.呼吸性酸中毒B.休克早期C.窒息先兆D.肺性脑病E.脑疝出现 164.呼吸衰竭病人发生肺性脑病的重要先兆变化是 A.血压的变化B.呼吸的变化C.瞳孔的变化 D.神志与精神变化E.心率的变化 165.关于体位引流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日1~3次B.一般在餐前引流C.一般在餐后引流 D.每次15~20分钟E.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 166.雾化吸人中不能加的药物是A.庆大霉素B.β2受体激动剂C.—糜蛋白酶 D.地塞米松E.β受体阻滞剂 167.无菌胸腔穿刺包内不包括 A.胸腔穿刺针B.5ml和50ml注射器C.量杯D.止血钳E.孔巾 168.胸腔闭式引流术应使胸膜腔内压力至少保持在 A.0.5~1.5cmH2O以下B.1~2cmH2O以下 C.2—2.5cmH2O以下D.2~3cmH2O以下 E.3~4cmH2O以下 169.关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不正确的方法是 A.引流管应防止曲折和受压B.妥善固定 C.水封瓶不可高于病人胸腔出口平面 D.更换水封瓶时引流管近端不可夹闭 E.引流管留出适宜的长度不可过长或过短 A2型题 170.王先生,28岁。近2周来乏力、低热、盗汗、咳嗽伴右侧胸痛。护士指导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A.右侧卧位B.左侧卧位C.端坐位 D.平卧位E.半坐卧位 171.李先生,68岁。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30年。今日中午在家抬重物时,突感右侧胸部刺痛,逐渐加重,伴气急、发绀。最育,嘱病人回家后首先应做到 A.加强腹式呼吸B.定量行走锻炼C.长期家庭氧疗D.避免吸人有害气体 E.保持室内适当的温湿度 174.万先生,75岁。咳嗽、咳痰、胸闷气短12年,肺功能检查残气量增加,残气量占 肺总量比值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B.自发性气胸C.肺结核 D.肺心病.E.阻塞性肺气肿 175.李女士,22岁。哮喘发作,痰栓阻塞细支气管,大量脓痰不易咳出,心悸乏力,表 情淡漠,嗜睡。首要的护理措施为 A.高压氧治疗B.鼻导管低浓度、低流量吸氧。C.体位引流D.机械吸痰E.湿化呼吸道 176.项女士,77岁。慢性支气管炎15年。常在冬春寒冷季节发作咳嗽、咳痰。护士 指导项女士呼吸和排痰时的错误措施是 A.先行5—6次深呼吸B.于深呼气末屏气 C.连续咳嗽数次将痰咳到咽部附近D.再迅速用力咳嗽将痰排出 E.对无力排痰者,辅以胸部叩击177.张女士,38岁。春暖花开季节哮喘发作,昨天看电影时银幕上出现满园春色,张 女士突然哮喘发作。主要的护理措施应是 A.休息B.湿化呼吸道C.氧气吸入 C.使用支气管舒张剂E.心理护理 178.小宝,l0岁,小学生。经常在春天因哮喘发作不能上学。护士告诉家长在没有 找到过敏原前最宜使用的药物是 A.氯喘B.泼尼松C.沙丁胺醇气雾剂 D.氨茶碱E.色甘酸钠179.蔚先生,70岁。因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出现哮喘重度发作,表现为端坐呼吸、明 显发绀、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2次/分钟、脉搏120次/分钟、血压90/60mmHg。宜选用 的药物是A.酮替芬B.色甘酸钠C.喘定D.肾上腺素E.氨茶碱 180.张女士,65岁。肺心病病史10年。近日病情逐渐加重,情绪不稳,夜不能寐。护士给张女士做睡眠护理时不恰当的措施是 A.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B.嘱病人生活要有规律 C.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和次数D.睡前多与病人讨论病人感兴趣的话题 E.必要时按医嘱慎用镇静、催眠剂 181.林先生,36岁。肺脓肿经各种抗生素积D.肺部哕音E白细胞计数增高 184.张先生,62岁。因肺炎用抗生素连续治疗,近日发现口腔黏膜有白色附着物,用 棉签拭去附着物可见出血。考虑口腔病变是 A.维生素缺乏B.凝血功能障碍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D.病毒感染E.真菌感染 185.吴先生,29岁。受凉后出现畏寒、高热,左侧胸痛伴咳嗽,咳少量铁锈色痰。体 检:神志清楚,体温40℃,血压lOO/78mmHg,心率100次/分钟。胸部X线检查示左下肺

野大片模糊阴影。血白细胞计数15×109

/l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球菌肺炎B.结核性C.支气管哮喘 D.肺炎伴中毒性休克E.急性原发性肺脓肿 186.张先生,21岁。高热2日,右上腹尖锐刺痛,向右肩放射,不敢呼吸及咳嗽。急 性面容,呼吸急促,口唇疱疹,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闻湿性哕音,右上腹轻度肌

紧张及压痛。血白细胞22×109

/L,中性粒细胞0.9。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B.胆石症C.右侧胸膜炎 D.右侧气胸E.肺炎球菌肺炎 187.魏先生,68岁。诊断肺炎人院,经2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平素体弱。为防止病情恶化,应特别注意观察 A.血压变化B.体温变化C.肺部体征变化 D.血白细胞变化E.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188.刘先生,19岁。受凉后2日突然寒战发热,体温39℃,咳嗽,伴有白色粘稠痰, 右侧胸痛,吸气时加重。右下肺叩诊浊音,可闻及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外周血白细胞12.0

×109

/l,中性粒细胞0.84。在医嘱中护士最可能看到的治疗药物是 A.利福平B.青霉素C.红霉素 D.万古霉素E.庆大霉素189.高女士,22岁。因低热、乏力、盗汗,伴食欲减退,消瘦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3日,以肺结核收入住院。今晨突然大咯血。该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是 A.焦虑B.活动无耐力C.潜在的并发症:窒息 D.知识缺乏E.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190.赵女士,43岁。糖尿病病史8年。咳嗽、咳痰3个月,今日早晨突然咯血3口。 胸片示右肺上野斑片状阴影,内可见一个直径1.5cm的空洞。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B.肺癌C肺结核D.支气管扩张E.肺囊肿

3个月,近几日来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 痰,近3日来咳嗽无力,痰不易咳出,气急发D.按休克原则处理好体位、保暖、吸氧、静小。最可能引起上述副作用的药物是绀。 脉输液等问题 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 201.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E.注意观察生命征、神志、瞳孔尿量等变化 D.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 A.气体交换受损B.清理呼吸道无效212—214题基于以下病例:192.姜先生,25岁。咳嗽、咳痰2周,结核C.有窒息的危险D.呼吸型态紊乱E.恐惧 马女士,32岁。3个月来午后低热、盗汗、食菌素试验(1:2000稀释度)阳性。正确解释是202.不可采取的护理措施是欲不振、乏力、消瘦。近1周高热、咳嗽、咳A.现在患活动性肺结核B.可排除结核病A.湿化呼吸道B.胸部叩击C.体位引流 痰,伴咯血。痰菌检查结核杆菌阳性。 C.曾有结核菌感染 D.指导有效咳嗽E.按医嘱用祛痰药 212.该病例的护理诊断不应包括 D.需做胸部CT检查E.需用抗结核化疗203~205题基于以下病例: A.体温过高B.活动无耐力C.组织灌流量改变 193.张女士,28岁。自发性气胸经胸腔闭式洪先生,80岁。慢支肺气肿病史30年,近1D.有窒息的危险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引流已48小时,水封瓶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周来出现咳嗽、咳大量粘液脓痰,伴心悸、气213.最重要的治疗是消失,病人咳嗽时水柱有波动出现。提示 喘,查呼吸急促、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下A.加强营养B.卧床休息C.止血 A.引流管有堵塞B.患侧肺不张C.肺膨胀良好肢浮肿。 D.合理化疗E.保肝治疗D.呼吸道不通畅E.并发支气管胸膜瘘 203.做心电图检查时可出现 214.治疗中病人若出现口周麻木、头晕,应194.吴先生,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A.P波消失B.P波低平C.P波增宽 停用 20多年。今日傍晚进餐时一米粒呛人 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突然呼吸困难,右胸刺痛,逐渐加重。最可能是发生了 A.自发性气胸B.心肌梗死C.胸腔积液 D.支气管阻塞E.肺栓塞 195.赵先生,53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近3日来咳嗽咳痰加重,伴呼吸困 难、发绀、发热、表情淡漠、嗜睡。血气分析PaO2 45mmHg,PaCO2 70mmHg。最确切的诊断是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肺性脑病 D.代谢性酸中毒E.DIC 196.马女士,6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近半年来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肺心病。血气分析:PaO2 52mmHg,PaC02 64mmHg。给病人氧疗时应采取 A.立即吸人高浓度氧 B.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 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D.短期给氧E.高流量给氧 197.李先生,30岁。因胸腔内大量积液,在胸腔穿刺抽液过程中突然面色苍白、出冷 汗、血压下降。护士应配合医生给予 A.吸氧B.平卧及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 C.毛花苷丙0.4mg静脉注射D.氨茶碱静脉注射E.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A3型题 198—200题基于以下病例: 赵女士,24岁。因低热、咳嗽、咯血2周,门诊以“肺结核”收住人院。今晨在病房突然剧烈咳嗽、咯血,随即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唇指发绀,大汗淋漓,双手乱抓,双眼上翻。 198.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肺栓塞B.呼吸衰竭C.休克 D.窒息E.自发性气胸 199.首选的止血药物是 A.卡巴克洛(安络血) B.垂体后叶素C.三七片D.6—氨基己酸E.抗血纤溶芳酸 200.最关键的抢救措施是 A.立即输血、输液B.胸腔穿刺抽气C.立即人工呼吸D.立即体位引流,清除血块E.立即吸氧、注射呼吸兴奋剂201—202题基于以下病例: 金先生,67岁。慢支肺气肿病史30多年,2D.P波倒置E.P波高尖 204.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A.焦虑B.体液过多C.体液不足 D.睡眠型态紊乱E.气体交换受损 205.该病人氧疗时,给氧浓度和氧流量应为 A.29%,2L/minB.33%,3L/C.37%,4L/minD.41%,5L/minE.45%,6L/min 206—208题基于以下病例: 黄女士,26岁,妊娠5个月。支气管扩张5年。今晨突然鲜血从口鼻涌出,随即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唇指发绀,大汗淋漓,双手乱抓,两眼上翻。 206.应首先考虑的合作性问题是 A.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B.潜在并发症:肺栓塞C.潜在并发症:窒息D.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E.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207.最关键的抢救措施是A.胸腔穿刺抽气B.立即鼻导管给氧C.进行人工呼吸D.立即体位引流,清除血块E.注射呼吸兴奋剂 208.不宜选用的止血药为 A.参三七B.卡巴克洛C.垂体后叶素 D.6—氨基己酸E.抗血纤溶芳酸209~211题基于以下病例: 朱先生,35岁。突发寒战、高热、咳嗽、右下胸痛1天,随后热退,出现恶心、呕吐、意 识模糊。体检:体温37℃,脉搏110次/分钟,呼吸28次/分钟,血压80/50mmHg,病人面 色苍白,口唇发绀,右下肺叩诊音稍浊,听到少量湿哕音。 209.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肺炎球菌肺炎B.休克性肺炎C.右侧胸膜炎 D.右侧气胸E.肺脓肿 210.目前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是 A.体温过高B.气体交换受损 C.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D.疼痛:胸痛E.清理呼吸道无效 211.除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外,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预防并发症的发生B.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 D.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 215~216题基于以下病例:梁先生,65岁。有肺气肿病史多年。昨夜用力排便后出现右侧胸痛,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冒冷汗。护理体检:气管向左侧移位,右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胸部有皮下气肿。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立即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215.造成病人呼吸困难、发绀的主要原因是 A.静脉血回流受阻B.左侧肺受压迫 C.广泛皮下气肿D.纵隔向健侧移位 E.右侧胸腔压力不断升高导致肺不张 216.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导管安放的位置应是患侧的 A.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 B.第7~8肋间腋中线处 C.第5~6肋间腋中线处D.第6~7肋间腋前线处 E.第9~10肋间腋后线处217—219题基于以下病例: 方小姐,25岁,护士。发热3日,今晨起呼吸困难,鼻导管吸氧未见好转。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钟,呼吸28次/分钟,血压110/70mmHg。双肺闻及细湿哕音及管状呼吸音。动脉血气分析:PaO2 50mmHg,PaCO245mmHg。胸部X线:双肺可见密度增高的大片状阴影。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17.该病人的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气体交换受损B.清理呼吸道无效C.焦虑 D.活动无耐力E.知识缺乏 218.给病人氧疗时应采取 A.吸人高浓度高流量氧 B.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 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D.短期高压给氧 E.不需给氧 219.最有效的通气方式是 A.间歇正压通气B.间歇指令通气C.压力支持通气D.持续气道正压通气E.呼气末正压通气220~221题基于以下病例: 孙先生,25岁。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半月余,近3日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8.5℃,右肺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

A.右肺大叶性肺炎B..有胸膜增厚粘连C.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 A.限制液体摄人量D.给高蛋白饮食C.右结核性胸膜炎D.冠心病心衰D.使痰液稀释E.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排出 C.咯血病人暂时禁食D.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E.右肺阻塞性肺炎 234.有利于排痰的护理措施有 食物E.多食含纤维素食物 221.为缓解呼吸困难,应采取的措施是 A.指导病人有效呼吸和排痰的方法249.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正确的判断是 A.静脉注射激素类药物B.静脉注射氨茶碱 B.超声雾化吸入 A.PPD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C.缓慢静脉注射毛花苷丙D.静脉注射利尿剂 C.对无力排痰者,辅以胸部叩击B.阳性反应表示受过结核菌感染 E.胸穿抽液减压 D.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E.按医嘱给予止痛药 C.反应强弱与结核病情呈正相关(二)X型选择题 222.体位引流禁用于 A.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B.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者C.近1—2周内有大咯血史者D.老年体弱而不能耐受引流者 E.支气管扩张较严重者 223.咯血的并发症有 A.肺不张B.继发感染C.气胸 D.窒息E.失血性休克224.正确的胸痛护理措施包括 A.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B.用手按压疼痛部位 C.病情较重时可吸氧 D.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E.按医嘱适当应用镇痛剂 225.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正确的健康指导是 A.加强体育和耐寒锻炼B.避免淋雨 C.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面对他人 D.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E.必要时用流感疫苗鼻腔喷雾 226.普通感冒临床表现有A.咽干B.喷嚏C.咳痰D.流清水样鼻涕E.听力减退 227.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并发症有A.急性鼻窦炎B.中耳炎C.气管—支气管炎 D.肺炎E.心肌炎 228.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B.注意保暖C多饮水D.发热、全身酸痛者可选用解热止痛药E.常规使用抗生素229.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实验室检查可见 A.血白细胞总数正常B.血白细胞总数偏低C.血白细胞总数偏高D.淋巴细胞比例增高E.分泌物中可分离有病毒230.“清理呼吸道无效”的相关因素有 A.咳嗽无力B.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呼吸道感染 D.肺弹性降低E.感知或认知障碍 231.慢支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的主要治疗 A.控制感染B.祛痰平喘 C.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D.加强环境卫生,避免诱发因素 E.预防呼吸道感染232.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不相符合的是A.一般以清晨晚间睡前较轻B.白天较重C.偶可带血D.痰液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痰E.合并感染时咳嗽加剧 233.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目的是 235.超声雾化吸入湿化瓶内常用的液体有 A.蒸馏水B.生理盐水C.低渗盐水(0.45%) D.等渗盐水(0.9%)E.35%乙醇 236.超声雾化吸人的目的有’ A.祛痰B.消炎C.止咳D.平喘E,稀释痰液 237.超声雾化吸入操作时应注意 A.湿化要适度B.每次30~40分钟 C.温度控制在18℃~22℃D.每次治疗完毕,擦净面部E.防止感染 238.喷托维林的副作用有 A.镇咳B.成瘾性C.口干D.恶心E.头痛 239.肺气肿的治疗目的 A.防止疾病发展B.防止症状反复加重C.防治并发症 D.增进肺泡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 E.提高病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240.肺气肿防治要点包括 A.停止吸烟 B.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的吸人C.停止呼吸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 D.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 E.积极治疗慢支 24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是 A.积极控制感染B.通畅气道C.纠正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D.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E.防治并发症 242.与支气管扩张发病有关的疾病有A.百日咳B.麻疹C,支气管肺炎D.肺结核E.猩红热 243.关于肺炎的正确叙述是 A.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B.铁锈色痰是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性表现 C.肺炎球菌肺炎首选的抗菌药物是青霉素 D.中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球菌 E.中毒性肺炎抗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是补充血容量 244.符合肺炎实变体征的临床表现有 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B.语颤减弱C.叩诊呈浊音D.呼气音延长E.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哕音 245.休克型肺炎病人的体温特点多为A.无发热或仅有低热B.体温逐渐升高C.出现过高热D.高热持续不退E.高热骤降至常温以下 246,对休克型肺炎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有 A.生命征B.皮肤颜色及温、湿度C.瞳孔 D.出血倾向E.尿量 247.休克型肺炎静脉输液的重要原则为 A.妥善安排输液程序B.注意输液速度与量 C.注意输液中药物的配伍禁忌—D,保持输液通畅,防止药液外漏 E.常规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D.阴性反应可排除肺结核 E.3岁以下婴幼儿强阳性视为活动性结核病 250.肺结核护理正确的措施是 A.病人绝对卧床休息B.注意消毒与隔离 C.观察药物不良反应D.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E.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51.肺结核大咯血停止后的护理措施包括 A.继续注意观察,防止再次咯血B.适当活动,以利恢复 C.给温或凉的流质饮食D.及时治疗原发病E.保持大便通畅 252.自发性气胸的体征有 A.患侧胸廓饱满B.叩诊呈鼓音C.肋间隙增宽 D.气管及心脏向患侧移位E.呼吸运动增强253.关于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管的护理,错误的措施是 A.妥善固定引流管B.引流不畅可注入空气 C.水封瓶应高于病人胸部插管平面 D.更换水封瓶时应钳夹引流管的远端 E.防止引流管曲折和受压 254.提示水封瓶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的指标是A.长玻璃管的液柱升高B.不断有气泡从长玻璃管中逸出 C.水封瓶液面较前上升 D.引流胶管内有渗出液存留 E.病人咳嗽时有气泡逸出 255.呼吸衰竭的护理诊断有A.清理呼吸道无效B.气体交换受损C.语言沟通障碍D.自理缺陷E.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256.弓I起ARDS的相关疾病有 A.严重感染B.休克C.DICD.创伤E.大量输液 257.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呼吸兴奋剂时表示药物过量的表现有A.烦躁不安B.颜面苍白C.呼吸深而次数稍快 D.面部肌肉抽动E,恶心、呕吐258.对诊断呼吸衰竭价值最大的实验室结果有 A.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B.血液pH变化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E.血中白细胞数增高 259.动脉血气分析方法正确的采血方法包括 A.可选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为穿刺点 B.选择动脉搏动最强处为进针点 C.垂直或与皮肤呈30°角进针 D.采血量1ml左右E.采血后用橡皮塞封住针头 26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正确护理措施是 A.术前检测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B.术前禁食4小时C.术后禁食3~4小时D.鼓励病人轻轻咳出痰液和血液

推荐第6篇:《内科护理学实训》教案

一、实训内容 :护理体检

二、实训地点:内科实训室

三、实训目标

1、掌握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2、能独立、规范完成护理体检。

四、实训方法

示教、小组实训

五、教学材料及工具:

教材、多媒体、治疗车及治疗盘、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秒表、手电筒、压舌板、棉签、软尺、叩诊锤、心肺听诊及肝脾触诊模型人、实训报告单。

六、考核与评价方式: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2.学生实训练习情况。 3.实训报告

4.操作考核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下达本次课教学任务:护理体检

1、一般状态检查:生命体征测量、意识状态检查、皮肤黏膜检查。

2、头面颈部检查:瞳孔与角膜反射检查、口腔检查。

3、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

4、腹部检查:腹部触诊、肝脏深部滑行触诊、肠鸣音听诊。

5、脊柱四肢检查:脊柱弯曲度、叩击痛检查。

6、神经反射检查:膝腱反射检查、Babinski征检查。

二、教师示教

三、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四、抽查考核

一、实训内容:内科常规护理操作技能

二、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

三、实训目标:

1、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病历,掌握书写应该注意的事项。

2、能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

3、能完成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配合与护理。

4、能正确给患者上心电监护仪,并规范撤机,能识别危险的心电图;能分析正常的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5、能完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护理。

6、能使用简易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并能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7、能对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教学方法 :

示教、教学视频、小组实训 教学材料及工具 :

教材、多媒体、治疗车及治疗盘、护理病历、一次性胸穿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一次性腹穿包、骨穿包、一次性腰穿包、心电监护仪、正常及异常心电图纸、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模型、简易血糖仪、血糖试纸、胰岛素笔、一次性口罩、帽子、听诊器、实训报告单。 考核与评价方式 :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2.学生实训练习情况。 3.实训报告

4.操作考核 主要实训内容及过程 任务一:书写内科护理病历

一、下达任务:根据病案书写护理病历

1、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

2、护理记录单

病案一:患者,女,55岁,教师。以“咳嗽、咳痰伴喘息7天,加重3天”为主诉,于2008年5月10日入院。患者慢性咳嗽、咳痰10年,近2年来渐感呼吸急促、胸闷,活动时尤甚。7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咳大量黄色黏稠痰液,咳痰不畅时,出现明显胸闷气急,不能入睡,食欲明显下降。

护理体检:体温37.5℃,脉搏100次/min,呼吸26次/min,呼气时间延长伴哮鸣音,血压120/80mmHg。口唇发绀,桶状胸,自感疲乏无力,说话费力。听诊两中下肺有湿啰音。血气分析PaO2:57mmHg,PaC02:51mmHg。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野透明度增加,横膈下移。 医疗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代偿期。入院后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吸氧、化痰及营养支持治疗。

二、抽查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点评,并让学生继续完善病历,教师指导 任务二:排痰护理

一、下达任务:

1、掌握有效排痰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能对患者作出正确的护理

二、教师示教,学生观看并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三、学生分组练习:体位引流、超声雾化吸入 任务三:内科常规诊疗操作的配合与护理

一、下达任务:

1、掌握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护理。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并对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二、教师操作,请学生一起配合,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 任务四:心电监护的护理

一、下达任务:

1、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能正确给患者上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并能识别危险的心电图;能规范撤机,并分析正常、常见异常心电图。

二、教师示教,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三、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强化

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 任务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护理

一、下达任务:

1、掌握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能操作血液透析机,能针对腹膜透析模型实施护理。

二、教师操作,请学生一起配合,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

四、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强化 任务六:血糖测定及胰岛素注射

一、下达任务:

1、掌握简易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对患者进行血糖测定。

2、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能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二、教师操作,请学生一起配合,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

四、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强化 任务七:病案分析

一、下达任务:根据病案,写出其医疗诊断、护理诊断,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护理计划,并实施。

病案一:患者,女,55岁,教师。以“咳嗽、咳痰伴喘息7天,加重3天”为主诉,于2008年5月10日入院。患者慢性咳嗽、咳痰10年,近2年来渐感呼吸急促、胸闷,活动时尤甚。7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咳大量黄色黏稠痰液,咳痰不畅时,出现明显胸闷气急,不能入睡,食欲明显下降。

护理体检:体温37.5℃,脉搏100次/min,呼吸26次/min,呼气时间延长伴哮鸣音,血压120/80mmHg。口唇发绀,桶状胸,自感疲乏无力,说话费力。听诊两中下肺有湿啰音。血气分析PaO2:57mmHg,

PaC02:51mmHg。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野透明度增加,横膈下移。

病案二:患者女,39岁。心悸、气短反复发作8年,近半年加重,有时双下肢水肿,未经诊治。入院前一天,因“急性胃肠炎”进行静脉输液,当输液3小时,进液量约1000ml时,病人突然呼吸困难,心悸伴频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且痰中带血,不能平卧而急诊来院。既往史:20年前有风湿热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9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70mmHg。明显发绀,大汗,端坐呼吸。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心率130次/min,心律不规整,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脏杂音听不清,于心尖部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白细胞(WBC) 12.0×109/L,中性粒细胞(N)80%,淋巴细胞(L)20%。便常规WBC 10个/HP,余未见异常。血清K+ 3.5mmol/L,Na+ 1l0mmol/L,CI-103mmol/L。胸部X线示心脏外形呈梨形增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二尖瓣前叶呈城垛样改变。

病案三:患者男,26岁。5年来经常于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疼痛并向右肩放散,严重时常夜间睡眠而痛醒,伴反酸、嗳气,上腹烧灼感。多逢春秋复发,每次发作持续l周左右,自服甲氰咪呱后症状缓解,3天前因大量饮酒后,上腹疼痛持续不缓,服法莫替丁片无效。8小时前突然疼痛消失,但自觉头晕、眼花、无力,出虚汗、欲吐、便,在去厕所途中跌倒,被家人发现而扶起,继而呕吐暗红色血约1200ml,内混少许食物残渣而急诊,来院途中又呕血400ml。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膊120次/min,血压11.0/8 .0kPa (82/60mmHg)o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周身大汗,呼吸急促,略烦躁不安,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纯,心律整,心率120次/min,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但未听到气过水音。

辅助检查:Hb 148g/L,RBC 4.5×1012/Lo大便潜血(++++)。 病案四:患者男,21岁。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3个月,牙龈出血、鼻衄2天而入我院,既往健康。

体格检查:体温36C,脉搏88次/min,血压120/80mmHg。贫血貌,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皮肤散在少量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两肺检查无异常。心尖部可听到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律齐,

心率88-次/min。腹软,肝脾未触及。

辅助检查:Hb 50g/L,RBC l.65×1012/L,RC 0.002,WBC 2.8×109/L,N 50%,L50%,PLT 40×109/L。尿、便常规、BUN、肝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Ham试验(-)。骨髓象不同部位三次骨穿均显示油滴增多,增生极度低下,全片均未见到巨核细胞,血小板不易见到,粒系、红系细胞明显减少,中性中幼粒0.01,中性晚幼粒0.02.中性分叶0.03,中幼红0.01,晚幼红0.02,淋巴0.78,组织嗜碱细胞0.03,浆细胞0.03,单核细胞0.04,网状细胞0.03,骨髓小粒中以非造血细胞为主。骨髓活检红髓脂肪变,三系细胞均明显减少,造血面积测量占8.5%(正常造血组织约为50.3%)。

病案五:患者男,59岁。于4个月前开始自觉口渴、多饮,每日饮水量达2暖瓶(约4000ml)。多尿,每日10余次,每次尿量均较多。不伴尿急、尿痛及血尿,昼夜尿量无明显差异。没有明显多食,日进主食约300 -350g,也无饥饿感。当时未注意,也未检查治疗。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严重乏力、消瘦,体重较前减轻约10kg,不能从事正常工作,故前来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9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一般状态尚可,神志清楚,消瘦体质,自动体位。皮肤弹性佳。双眼球无突出及凹陷。甲状腺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听到干湿性哕音。心率89次/min,心律规整,未听到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尿常规糖(++),酮体(-),蛋白(-),潜血(-),尿比重1.020。尿沉渣镜检白细胞(W BC) 2-3个/Hp。空腹血糖7.2mmol/L。

二、学生分组讨论,并提交结果

三、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及同学一起点评、补充

四、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护理计划,教师指导

推荐第7篇:内科护理学试题

呼吸系统

单选

1、支气管肺癌的发生与下列哪项的关系最为密切(B) A大气污染 B吸烟

C工业致癌物 D电离辐射 E肺结核

2、诊断结核性肺膜炎最主要的依据是(D) A结核中毒症状明显 B胸水为溢出液 C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D痰或胸水中找到抗酸杆菌 E有结核病接触史

3、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检查由阳性转为阴性表示(D) A痊愈 B不必休息 C病变吸收

D不必呼吸道隔离 E可停用抗结核药物

4、结核菌素皮内实验的结果观察应在注射后(E) A.20分钟~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E.48~72小时

5、预防结核病根本有效的方法是(B)、A不要随地吐痰 B接种卡介苗

C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D将患者隔离

E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

6、对于肺结核患者的痰,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是(C) A煮沸 B深埋 C焚烧 D酒精消毒 E用石灰搅拌

7、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在化疗(B) A开始前 B开始后 C正在使用中 D有反应时 E停药后

8、下列哪项是影响抗结核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A) A合理的化疗方案和坚持规则用药 B病情严重程度 C休息 D营养

E以上均不是

9、肺结核化疗的短程疗法时间是(C) A.2~3个月 B.4~5个月 C.6~9个月 D.10~12个月 E.13~18个月

10、下列哪项不支持气胸的诊断(C) A肺组织压缩50% B患者胸部饱满 C患者语音增强 D叩诊呈鼓音

E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11、气胸常规抽气刺穿部位在(C) A锁骨中线第4肋间 B腋前线第7肋间 C腋前线第4~5肋间 D腋中线第4肋间 E肩胛下第7~9肋间

12、张力性(高压性)气胸患者做七雄闭式引流排气,引流管插入部位为(A) A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B患侧腋中线第6肋间 C患侧锁骨中线第3肋间 D患侧肩胛下第7肋间 E患侧腋前线第6肋间

13、对气胸者胸腔鄙视引流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B) A引流术后观察排气情况 B引流瓶位置必须高于胸部 C保持引流通畅

D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E伤口疼痛可适当给予止痛剂

14、做结核菌素试验的主要母的是(A) A测定人体是否受过结核菌感染 B诊断是否患有肺结核 C判断结核病的严重程度 D增强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

E明确肺结核患者是否需要隔离治疗

15、下列与吸烟有密切关系,且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是(B) A鳞状上皮细胞癌

B小细胞未分化癌 C腺癌

D大细胞未分化癌

E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16、胸腔内压始终维持在0以上,抽气后观察数分钟仍无变化,这是(B) A闭合性气胸 B交通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特发性气胸 E开放性气胸

17、下列哪类肺癌对化疗敏感(C) A腺癌 B鳞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类癌

18、诊断支气管肺癌最可靠的手段是(E) A病史和体征 B肺部X线检查 C痰涂片检查 D胸部CT检查

E.E纤维支气管检查

19、肺癌患者出现Horner综合征是由于肿瘤压迫(E) A膈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喉返神经 D臂丛交感神经 E.E颈交感神经

20、慢性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B) A发绀 B呼吸困难 C白天嗜睡 D心律失常

E.E神经精神症状

21、当今世界上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B) A、肝癌 B、肺癌 C、胃癌 D、胰腺癌 E、大肠癌

22、自发性气胸患者常取下列哪一种体位最合适( C ) A、仰卧位 B、俯卧位 C、半卧位

D、健侧卧位 E、患侧卧位

23、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变现是(C) A、多汗 B、心动过速 C、发绀 D、呼吸困难 E、扑翼样震颤

24、肺结核患者隔离后,导致的护理问题是(D) A、焦虑 B、恐惧 C、知识缺乏 D、孤独

E、家庭应对能力无效

25、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OT试验阳性,提示(D) A、重症营养不良 B、机体反应较差 C、需接种卡介苗 D、患活动性结核病 E、曾有结核菌感染

26、抗结核药联合使用的主要优点是(E) A、减少毒副作用 B、争抢药物血浓度 C、疗效迅速而持久 D、缩短结核病传染期 E、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27、目前广泛采用抗结核药物的短程疗法中需要包括(A) A、INH和RFP B、PZA和PAS C、EMB和INH D、INH和PAS E、EMB和PZA

28、利福平的主要不良反应(c) A、听神经损害 B、视神经损害 C、肝功能损害 D、末梢神经炎 E、肾功能损害

29、肺结核咯血患者宜取哪一种体位有利于通气(A) A、患侧卧位 B、健侧卧位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俯卧位 E、仰卧位

30、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保健指导,下列哪一项不妥(C) A、按医嘱有规律用药 B、认真做好消毒隔离 C、注意多进行体育锻炼

D、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 E、指导患者定期随诊

31、自发性张力性气胸最重要的治疗是(D) A、卧床休息 B、给予抗生素 C、吸氧 D、排气治疗 E、胸膜粘连术

32、自发性气胸一般会不会出现下列那一项症状(B) A、胸痛 B、高热 C、休克 D、呼吸困难 E、皮下气肿

33、原发性肺结核的原发病灶在自然演变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 A、自行钙化或吸收 B、形成结核球 C、发展为胸膜炎

D、病灶坏死溶解,形成空洞 E、血行播散

34、为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抽胸水时,一般第一次抽液量为(D) A、少于80ml B、已解除压迫症状为佳 C、尽量抽完 D、少于1000ml E、抽的越少越安全

35、胸腔渗出液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D) A、肺源性心脏病 B、支气管扩张 C、支原体肺炎 D、结核性胸膜炎 E、肺间质瘤

36自发性气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 ) A、胸痛

B、咳嗽、喘息 C、呼吸困难 D、发绀

E、活动无耐力

37、下列哪项对气胸的诊断、判断疗效意义最为重要(D) A、突然胸痛

B、呼吸困难 C、胸廓膨隆 D、胸部X线检查 E、肺部呼吸音消失

38、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 A、飞沫 B、血液 C、食物和水 D、皮肤接触 E、毛巾或餐具

39、为预防肺结核的发生与流行,下列哪项措施中最为关键的是(D) A、出生后接种卡介苗 B、隔离排菌患者

C、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D合理化疗,治愈排菌患者

F、为易感者及密切接触排菌患者者预防给药 40、肺结核出现胸痛是因为(B) A、大片肺组织的干酪样坏死 B、炎症波及壁层胸膜 C、肺结核病灶侵蚀血管 D、直接侵犯了肋间神经 E、炎症波及脏层胸膜

41.异烟肼用量过大会引起(B) A.眩晕,听力障碍。 B 末梢神经炎及肝损害。 C 胃肠道不适,尿酸血症 D 粒细胞减少 E 视力障碍

42.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发现下列何种情况提示病情较较重,应加强护理(D) A 低热盗汗,颧部潮红 B 软弱疲乏,精神不振 C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D高热不退,脉搏快速,呼吸急促 E痰中带血,咳嗽咳痰

43患者,男,40岁,痰粘不易咳出,故呼吸极度困难,已出现窒息先兆征象,但神志尚清楚,有咳嗽反射,此时应立即给予(B) A注射呼吸兴奋剂 B做环甲膜穿刺通气 C做气管插管

D给予面罩氧气吸入 E做人工呼吸

44患者,男,60岁,咳嗽,右胸痛2个月伴憋气。抽烟史30年,20支/日。胸片示右肺门增大,右侧胸腔积液。拟诊断为右肺癌胸膜转移.下列哪项检查有确诊价值(D) A胸部CT

B胸部CEA C胸水细胞浆 D胸水癌细胞 E胸水LDH 45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指征是(E) A呼吸深快 B抽搐 C烦躁不安

D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E呼吸道通畅而呼吸表浅

46呼吸衰竭患者出现下列那种情况时使用用呼吸机的适应症(E) A出血性休克 B大咯血 C气胸

D急性心肌梗死

E自主呼吸不能使PaCO2和PaO2维持在安全水平47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错误的是(A)

A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昼夜睡眠颠倒,应给与巴比妥类药进行调整 B休克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发绀,因警惕ARDS C机械通气上机前训练患者在呼吸时咽东西 D应用呼吸兴奋剂中出现抽搐应停药 E呼吸衰竭改善后应急逐渐撤机

48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至少应为(D) A8cm B11 cm C13 cm D15 cm E18 cm 49气管切开处应每日消毒一次,内管套管应几小时清洁消毒一次(C) A 2-4小时 B 3-4小时 C 4-6小时 D 6-8小时 E 8-10小时

50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C) A10秒 B12秒 C15秒 D18秒 E20秒

51下列哪项不是的ARDS病因(A) A.COPD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大量输血

D严重创伤 E海洛因中毒

52关于ARDS的病理生理不正确的(E) A.功能残气量减少 B肺间质水肿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肺泡萎缩 E肺顺应性增加

53.患者.30岁,女,患者支气管扩张多年,常反复咯血,就诊时又因剧咳致大咯血,在观察中突然发现咯血中止,患者表情恐怖,张口瞪目,两手乱抓,考虑发生下列那种紧急情况而需立即抢救(B) A肺性脑病 B窒息 C休克 D呼吸衰竭 E心力衰竭

54患者,男性,反复咳脓痰,咯血6年,入院后次晨起床时突然咯血400毫升,随之胸闷,气急,发绀,呼吸音减弱,应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E) A.人工呼吸

B静脉输血,止血 C平卧休息

D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

E头低脚高位,清除血块,解除呼吸道梗阻

55失代偿期呼吸衰竭患者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精神,神经症状(D) B发绀 C休克 D呼吸困难 E肝功能损害

56患者,女,50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20年。于剧烈咳嗽后出现呼吸困难,右胸刺痛,逐渐加重,该患者是发生了(C) A急性心肌梗死

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气胸

D支气管哮喘 E胸腔积液

57男,30岁工人,2天前从高楼坠下,收入骨科,1天来患者精神紧张,呼吸30次/分,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罗音。入院后一直吸氧(浓度35%)血气分析示PH7.48 PaO2:55mmHg,Hb正常,X线胸片(-)下列哪像诊断最正确(E) A多发性骨折

B精神过度紧张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C张力性气胸 D急性呼吸衰竭 E .ARDS

58男,70岁,有高血压及肺心病病史,意识障碍2天入院。查体示;浅昏迷状态,球结膜水肿,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双侧巴宾斯基征(+-)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0 PaO2:40mmg, PaCO2:90 mmHg .AB40 mmol/L。.BUN8 mmol/L,血钠130 mmol/L,血钾4.5 mmol/L,该患者昏迷的原因(B) A脑血管病 B肺性脑病 C低渗性脑病 D肾功能衰竭 E代谢性碱中毒 59男,63岁,有慢性咳嗽史20余年,已并发肺气肿。近两天来因受凉而至发热,咳嗽剧烈,痰呈黄脓色而不易咳出,伴气促。听诊两肺底有散在湿罗音。对患者的首要治疗措施为(A) A控制感染 B止咳 C祛痰 D降温 E氧气吸入

60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E)

A结核病伴严重营养不良,结核菌素试验一定呈阳性 B卡介苗接种成功,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 C重症肺结核的结核菌素试验一定呈阳性 D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肯定有结核 E初次感染结核后,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

61,患者,男。60岁,因近日咳嗽、咳痰、气急明显,又出现神志不清、发绀、多汗和皮肤湿暖,监测动脉血气结果为:PH为7.31,PaO2 67KP(50mmHg),PCO28kpa(60mmHg),应给予的用氧方案为 D A,高浓度、高流量持续吸氧 B, 高浓度、高流量间歇吸氧 C,乙醇(酒精)湿化吸氧 D, 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 E, 低浓度、低流量间歇吸氧

62.休克型肺炎的护理措施下列不妥的是 C A,专人护理 B,去枕平卧 C,用热水袋 D,保持输液通畅 E,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63.青年女患者于受凉淋雨后突发寒战、高热、胸痛、咳嗽、气急,咳铁锈色痰,体检左下肺有实变体征及湿罗音、治疗用药应首选 C A,安乃近B,地塞米松 C,青霉素 D,氨基糖苷类 E,氨茶碱

64.患者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近数月来人较消瘦,且有刺激性呛咳,咳白色粘痰,有

时带少量血丝,经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听诊右肺中部有局限性哮鸣音。X线摄片件右肺肺门附近有单侧不规则肿块状阴影,无邻近转移现象,应首先采取下列哪一项治疗措施 A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抗癌药物治疗 D,免疫治疗 E,中医中药治疗

65.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症的表现,下列那行不正确 (D) A,发绀

B,呼吸困难,普通吸氧后不能改善 C,烦躁、多汗

D,早期双肺广泛水泡音 E,多有严重感染或外伤史

66.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E) A,肺泡通气量约4L/min B,肺血流量约5L/min C, 通气/血流的比值小于0.8,造成动静脉分流 D, 通气/血流的比值小于0.8,造成无效通气 E,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67.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保证是 D A,氧气疗法 B,辅助通气 C,增加通气量 D,建立通畅的气道 E,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68.呼吸衰竭的治疗关键在于 (A) A,纠正缺氧和CO2潴留 B,积极治疗原发病 C,应用呼吸兴奋剂 D,防治并发症

E,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69.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兴奋剂 B A,尼可刹米(可拉明) B,间羟胺(阿拉明) C,洛贝林(山梗菜碱) D,二甲弗林(回苏灵) E,咖啡因

70.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措施是 C A,控制感染 B,脱水治疗 C,增加通气 D,升高吸氧浓度 E,静滴碱性药物

71.呼吸衰竭患者表现为头痛、头胀、日轻夜重,昼眠夜醒,神志恍惚,球结膜水肿、皮肤

温暖潮湿等,应考虑为 (E) A,脑疝 B,休克 C,抑郁 D,肝性脑病 E,肺性脑病

72.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观察,下列那一项变化对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极为重要 (C) A ,皮肤 B,血压 C,神志 D,瞳孔 E,心率

73.呼吸衰竭时,二氧化碳潴留与下列哪项有关 A A,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小于4L B,通气/血流的比值小于0.8 C,通气/血流的比值大于0.8 D,通气/血流的比值等于0.8 E,弥散功能障碍

74.血液气体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正确的是 C A,大多取肘静脉血 B,一般取0.5ml血

C,拔出针头后隔离空气立即送检 D,选用1mL注射器

E 注射器用肝素不用稀释

75.氧分压对氧饱和度影响最明显的部分在氧离曲线的A 后半部分 B 陡直部分

C平坦的前半部分 D平坦的后半部分 E 起始部分

76.慢性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吸氧方法是 D A 高浓度吸氧 B 纯氧 C 高压吸氧

D 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 E 间歇吸氧

77.II型呼吸衰竭的吸氧浓度应为 A A 25—35% B 38—42% C 41—45% D 46—50% E 51—60% 78.II型呼吸衰竭不出现的是 E A 头痛

B

B 上消化道出血 C 蛋白尿

D 精神、神经症状 E CO2 CP降低

79.呼吸衰竭时出现电解质紊乱,少见的是 E A 高钾血症 B 低钾血症 C 低钠血症 D 低氯血症 E 高钙血症

80.关于低氧血症对大脑的影响,下列不正确的是 B A 轻度缺氧时脑血流量增加,改善缺氧 B 中断氧的脑供应,10秒内即可死亡 C 临床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D 重度缺氧使颅内压升高 E 重度缺氧,脑血流量减少

81、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E) A、发绀、呼吸困难、皮肤充血 B、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C、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 D、温暖多汗

E、PaO2小于60mmHg,PaCO2大于50mmHg 8

2、动脉血气分析的正常值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pH7.35~7.45 B、BE5mmol/L C、SaO297% D、PaO2 95~100mmHg E、PaCO2 34~45mmHg 8

3、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A) A、慢性阻塞性肺病 B、重症肺结核 C、肺动脉高压

D、广泛肺间质纤维化 E、肺炎

84、关于慢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指征,下列不正确的是(E) A、PaO2 小于45mmHg B、有较大呕吐反吸的可能性 C、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D、呼吸道分泌物多,有排痰障碍 E、pH7.30,PaCO2 60mmHg 8

5、下列哪项反应了肺的顺应性(B) A、肺血流量 B、肺的扩张性 C、PaO2

D、气道阻力 E、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86、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C) A、高碳酸血症

B、PaCO2 大于6.65KPa C、PaO2 小于8 KPa D、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 E、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87、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测得血pH为7.25,CO2结合力正常,应考虑(E)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

88、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A) A、通气不足 B、动静脉分流 C、无效腔通气

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E、弥散功能障碍

89、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是(A) A、单纯型、喘息型

B、单纯型、喘息型、混合型 C、急性型、慢性型

D、急性型、慢性型、迁延型 E、红喘型、紫肿型、混合型

90、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D) A、呼气延长 B、胸廓呈桶状 C、双侧语颤减弱 D、叩诊呈过清音 E、两侧呼吸音减弱

91、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是(D) A、呼吸面积减少 B、上呼吸道梗阻 C、胸膜炎症牵拉

D、肺组织弹性减弱 E、呼吸中枢受抑制

92、对胸痛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下列哪一项不妥(C) A、稳定情绪 B、注意休息 C、常规使用镇痛剂

D、宽胶布固定患侧胸廓 E、胸膜炎者取患侧卧位

93、促进排痰的护理措施除外(B) A、体位引流 B、限制水分 C、机械吸痰 D、湿化气道 E、背部叩击

94、呼吸困难患者最突出的护理诊断是(D) A、疼痛 B、体温过高 C、有窒息的危险

D、气体交换受损 E、活动无耐力

95、咳嗽、咳痰患者最突出的护理诊断是(A)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低效性呼吸型态 C、睡眠型态紊乱 D、活动无耐力 E、焦虑

96、大咯血患者最突出的护理诊断是(D) A、营养失调 B、恐惧 C、知识缺乏

D、有窒息的危险 E、低效性呼吸型态

97、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后者(D) A、发病季节不同 B、呼吸道症状重 C、全身症状较轻 D、呈明显大流行 E、白细胞计数下降

98、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措施不妥的是(E) A、适当休息 B、清淡饮食 C、对症处理

D、中医中药治疗 E、常规应用抗生素

99、对咯血患者的病情观察需特别注意(E) A、营养失调 B、恐惧 C、知识缺乏

D、有窒息的危险 E、有无窒息表现

100、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标准是在排除心、肺其他疾病后(E) A、咳嗽、咳痰半年以上

B、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半年以上

C、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累计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D、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累计2年或2年以上

E、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10

1、小量咯血尤其是持续痰中带血,可为以下那一种疾病的早期症状(A) A、支气管肺癌 B、自发性气胸 C、支气管扩张 D、二尖瓣狭窄 E、肺栓塞

10

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咳痰何时较为严重(E) A、上午 B、傍晚 C、下午 D、中午 E、晨间

103图 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为(D) A、肺部有块影 B、肺内有液平C、肺大疱征象 D、肺纹理增粗 E、肺透亮度增加

10

4、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E) A、支气管肺炎 B、支气管扩张 C、肺性脑病 D、慢性肺脓肿 E、阻塞性肺气肿

10

5、下列哪项测定结果有助于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A) A、肺活量降低 B、残气量减少

C、血红细胞计数减少 D、动脉血PACO2降低 E、以上都不对

10

6、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状是(D) A、端坐呼吸,双肺底有水泡音

B、呼气性呼气困难,两肺有散在干湿啰音 C、吸气性呼气困难,呼吸音减弱

D、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加剧 E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

10

7、训练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腹式呼吸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d) A、取立位,呼气时尽力收腹,胸部不动 B、吸气时手放于前胸部,抑制胸廓运动 C、可配合训练缩唇呼吸法

D、用口吸气、用鼻呼气,要求缓慢深呼吸 E、初学时,取半卧位,膝下垫小枕

10

8、男性。5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多年,于阵咳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左胸刺痛,逐渐加重,查体示:左肺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C) A、急性心肌梗死

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自发性气胸 D、支气管哮喘 E、肋骨骨折

109关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下列错误的是(B) A、桶状胸

B、触诊语颤增强 C、胸部叩诊呈过清音 D、心浊音界缩小 E、听诊呼吸音减弱

110、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在原有咳嗽、咳痰,喘息的基础上可出现(A) A、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B、长期反复感染而发热 C、胸痛

D、持续痰中带血 E、痰量迅速增多

1

11、桶状胸主要见于下列那一种疾病(C) A、维生素D缺乏 B、肺结核 C、肺气肿 D、脓胸

E、自发性气胸

112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上呼吸道感染者,应禁用(B) A、利巴韦林 B、阿司匹林 C、银翘解毒片 D、板蓝根冲剂 E、感冒退热冲剂

1

13、肺阿米巴脓肿时咳痰可呈(C) A、铁锈样痰 B、黄脓痰 C、咖啡样痰 D、粉红色泡沫痰

1

14、肺循环血压为体循环血压的(A)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两倍 E、五倍

1

15、正常成人平静呼气末胸腔内负压为(B) A、1--3cmH2O B、4--7 cmH2O C、7--10 cmH2O D、10--13 cmH2O E、13--16 cmH2O 1

16、正常成人平静吸气末胸腔内负压为(C) A、-5--10cmH2O B、-6--12 cmH2O C、-7--14 cmH2O D、-8--16 cmH2O E、-9--18 cmH2O 1

17、发生发绀最常见、最相关的机制是(C) A、SaO2小于百分之80 B、PaO2小于50mmhg C、还原血红蛋白大于50g/L D、血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E、血中亚硝酸盐增多

1

18、呼吸系统疾病最长见得原因是(A) A、感染 B、吸烟

C、粉尘和有害气体吸入 D、其他肿瘤疾病 E、冷空气刺激

1

19、关于缩唇腹式呼吸的作用机制哪项最恰当(D) A、增强吸气力量 B、增强呼气力量

C、降低气道内压,延缓小气道的陷闭 D、增加气道内压,延缓小气道的陷闭 E、增强膈肌收缩力

120、腹式呼吸训练的正确指导方法是(B) A、取坐位或平卧位 B、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C 深呼吸

D 吸气时尽量收腹 E 呼气时尽力挺

121.护理评估患者大量咳痰,是指每天痰量超过(c) A 30ml B50ml C100ml D200ml E500ml 122 痰培养标本的采用方法最常用的是(A) A 自然咳痰发

B机械吸痰法 C 环甲膜穿刺法 D 体位引流法

E经纤维支气管镜采样法

123 大量咳血的护理措施中,下列不妥的是(E) A 宜取患侧卧位 B尽量咳出血液 C 咳血时禁食 D 保持呼吸道通畅 E 体位引流

124.咳铁锈色痰主要见于( B) A 肺炎杆菌肺炎 B 肺炎球菌肺炎 C 浸润性肺结核 D 原发性肺脓肿 E 支气管扩张症

125.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D) A 呼吸深而慢 B吸气时间延长 C常伴高调哮鸣音 D呼吸频率增快、变浅 E 常出现三凹征

126.咳痰伴大量黄脓痰见于(A) A支气管扩张症 B 肺炎 C 肺结核 D 支气管肺癌 E 支气管哮喘

127.下列哪一项疾病不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B) A 喉癌 B 肺气肿 C 喉头水肿 D 喉管炎症 E 气管异物

128.24小时内咳血量超过300ml,称为(C) A 痰中带血 B 小量咳血 C 大量咳血 D 中等量咳血 E 持续痰中带血

129.刺激性呛咳伴金属音调的咳嗽应首先考虑(B) A 支气管哮喘 B 支气管肺癌 C 支气管扩张

D 肺脓肿 E 喉返神经麻痹

130.夜间阵发性咳嗽对见于(E) A 慢性支气管炎 B 肺脓肿 C 右心衰竭 D 支气管扩张症 E 急性左心衰竭

131.犬吠样咳嗽伴声音嘶哑见于(B) A 喉返神经麻痹 B 喉癌 C 肺癌

D 支气管哮喘 E 气管异物

132.对于肺脓肿最有价值的诊断是(C) A 寒战、高热 B 间断咳血 C 咳大量脓臭痰

D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E痰细菌培养呈阳性

133 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A) A 吸气时出现三凹征 B 呼吸频率增快

C 吸气时间延长伴有广泛哮鸣音 D 劳累性呼吸困难 E 呼吸幅度变浅

134.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依据是 (C) A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B 结核中毒症状 C 痰中找到结核菌 D 胸部X线显示阴影 E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135.尘肺患者常出现(C) A 白色粘液痰 B 黄色痰 C 灰黑色痰 D 恶臭痰 E 巧克力色痰

136.厌氧菌感染时痰液可呈(E) A白色粘液痰 B 棕褐色痰 C 灰黑色痰 D 铁锈色痰 E 脓臭痰

137.休克性肺炎扩充血容量时应先输下列闹一种溶液(D) A 新鲜血 B 干血浆

C 复方氯化钠溶液 D 右旋糖酐-40 E 生理盐水

138.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带有哮鸣音的(D)、A 间歇性呼吸困难 B 永久性呼吸困难 C 吸气性呼吸困难

D 呼气性呼吸困难 E 混合性呼吸困难

139.重症哮喘是指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在多少小时以上(D) A 3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E 48小时

140 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最重要的鉴别依据(C) A 呼吸困难 B 咳嗽

C 咳粉红色泡沫痰 D 喘息 E 发绀

1

41、双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典型体征(B)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 E、肺间质纤维化

1

42、关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D) A、呼气性呼吸困难 B、两肺布满哮鸣音 C、奇脉 D、三凹征 E/发绀

1

43、重症哮喘患者可出现(A) A、奇脉 B、洪脉 C、水冲脉 D、不规则脉 E、脉搏短绌

144外源性哮喘(过敏性)患者的血清中,哪一项免疫球蛋白升高(C) A.lgA

B.lgD C.lgE D.lgG E.lgM 145.重症哮喘患者的血气分析常提示(D)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146原因不明的哮喘发作宜首选(B)

A抗生素

B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C抗组胺药物 D吗啡类药物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47哮喘速发反应的主要细胞是(A)

A肥大细胞 BT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B淋巴细胞

148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重视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内容,错误的是(B)

A调整环境 B饲养宠物 C饮食 D适当锻炼 E免疫治疗

149肺炎患者的对症护理,下列哪一项不妥(C)

A高热给予物理降温 B气促给予氧气吸入 C胸痛给予健侧卧位 D胀气给予肛管排气

E 医嘱给予镇静剂 150肺脓肿患者的热型多为(B)

A B C间歇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151原发性肺脓肿多发生于右肺,最主要的原因是(C)

A右支气管较细 B右支气管分支较小

C右支气管与气管夹角较大,即陡直

D右支气管与气管夹角较小 E右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较多

152肺脓肿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已三个月,仍咳浓痰 (D)

A联合用药 B加强体位引流 C理疗 D手术治疗 E 154治疗肺脓肿除应用抗生素外,还应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B)

A手术治疗 B体位引流排痰 C应用祛痰剂 D小量输血 E中医中药

155结核菌的特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C)

A具有耐药性

B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C涂片染色具抗碱性 D属分枝杆菌,生长缓慢

E菌内含类酯质,蛋白质和多糖类 156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B)

A原发性肺结核 B浸润性肺结核 C结核性胸膜炎 D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157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是(A)

A肺尖 B左肺上叶 C左肺下叶 D右肺上叶 E右肺下叶

158阻塞性肺气肿诊断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项目是(E)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B疫涂片或培养见致病菌 C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粗 D血气分析有明显低氧血症 E肺功能示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 159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D)

A劳累性呼吸困难 B鼻翼扇动 C呼吸深快

D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广泛哮鸣音 E常伴干咳及高调哮鸣音

160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环境护理要求应除外(E)

A室内空气要流通 B室温在18~22℃ C湿度在50~70% D病室安静舒适 E室内要放置鲜花

161.抢救大咯血,窒息患者的首要措施是(E) 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立即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

D、立即输血、输液、注射止血剂 E、立即解除呼吸道梗阻

16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并发症是(E) A、急性肺源性心肌病 B、呼吸衰竭 C、自发性气胸 D、肺部急性感染 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63.中毒性肺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测得这中心静脉压为1.96kPa(200mm H2O),应作何(A) A、停止补液

B、B加快补液速度 C、减慢补液速度 D、更换输液类型

E、减少补液量,速度不变

164.肺性脑病不宜吸入高浓度等主要原因是(C) A、缺氧不是主要原因 B、导致氧中毒

C、解除颈动脉窦化学感受气的兴奋性 D、促使二氧化碳排除过快 E、诱发代谢性酸中毒

16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等表现是(A) A、呼吸衰竭 B、心力衰竭 C、心律失常 D、出血 E、休克

166.诊断早期肺源性心脏病等主要依据是(D) A、有长期慢性胸、肺疾患病史 B、胸廓呈桶状,语音减弱 C、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D、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征象 E、心电图示电轴右轴,肺型P波

167.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时应给予(D)

A、高流量持续吸氧 B、高流量间歇吸氧 C、低流量间歇吸氧 D、低流量持续吸氧 E、以上都不妥

168.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变部位在左下叶后基地段,做体位引流宜取何种卧位(B) A、仰卧位、腰臀部抬高 B、俯卧位,腰臀部抬高 C、平卧位,两腿抬高 D、左侧卧位、腰部抬高 E、右侧卧位,腰部抬高

16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最突出的护理诊断是C A、体温升高 B焦虑

C气体交换受损 D清理呼吸道无效

170支气管扩大咯血缓则和,突然终止咯血,患者张口瞪目,两手乱抓,应考虑E A休克 B心力衰竭 C呼吸衰竭 D肺梗死 E窒息

17

1、支气管扩张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 A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B发热,盗汗 C慢性咳嗽、盗汗 D呼吸困难 E贫血,杵状指

17

2、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热型常呈C A周期热 B波状热 C稽留热 D弛张热 E间歇热

17

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C A诺氟沙星(氟哌酸) B头孢类

C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D阿米卡星 E庆大霉素

17

4、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关键是D A低流量吸氧

B利用呼吸机改善呼吸功能 C强心利尿

D积极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E纠正电解质紊乱

17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肺性脑病时应避免使用何类药物D A抗生素 B强心剂 C利尿剂 D镇静剂

E钙通道阻滞剂

17

6、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左体位引流的时间宜在何时进行D A早晨 B上午 C晚上 D饭前 E饭后

17

7、军团菌肺炎的治疗宜首选 A四环素 B利福平

C氧氟沙星(氟嗪酸) D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E头孢类

17

8、抢救休克型肺炎的用药原则,错误的是E A联合应用抗生素 B尽可能静脉给药 C早期扩充血容量 D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 E禁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7

9、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停用抗生素的指标一般是A A体温降至正常后3天 B体温降至正常后1周 C体温降至正常后2周 D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E X线示炎症阴影完全消失

180、肺炎球菌肺炎的抗菌治疗宜首选A A青霉素 B大环内酯素 C喹诺酮类 D头孢菌素类 E氨基糖苷类

18

1、肺炎患者的治疗关键是D A多饮水或输液 B祛痰、止痰 C吸痰

D选用对治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E高热患者用物理降温或给予小量退热剂

18

2、肺炎时刻减轻胸痛的最常用的体位是A A患侧体位 B仰卧位 C端坐位 D健侧卧位 E俯卧位

18

3、肺炎球菌炎的发病最多见于B A老年人 B青壮年 C少年 D新生儿 E婴幼儿

18

4、中毒性肺炎的突出表现为B A昏迷 B休克 C体温不升 D胃肠道症状 E白细胞总数下降 多选

18

5、肺结核患者的全身症状有ABCDE A食欲减退、消瘦 B盗汗 C畏寒

D午后低热、乏力

E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18

6、自发性气胸哦那个的并发症有ABCE A脓气胸 B皮下气肿 C纵膈气肿 D支气管扩张 E呼吸衰竭

18

7、抗结核药物中杀菌药物有BCDE A对氨基水杨酸钠 B利福平C异烟肼 D链霉素 E吡嗪酰胺

18

8、关于气胸的排气治疗,下列哪些正确ABDE A气胸压缩小于20%无明显症状时可暂不抽气 B单纯性气胸用气胸箱抽气即可

C为使肺尽快复张,减少患者针刺的痛苦,抽气时尽可能将胸腔的气体排尽 D交通性气胸应进行水封瓶正压排气 E中量或大量气胸者应进行闭式引流排气 18

9、肺结核的临床类型有ABNCDE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190、提示水封瓶闭式引流通畅的指标是BE A长玻璃管的液柱升高

B长玻璃管中的液柱上下波动 C水封瓶液面较前上升

D引流胶管内有渗出液存留 E患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

19

1、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有ACDE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闭式引流中伤口疼痛,禁用止痛剂,以免影响愈合 C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

D闭式引流中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E引流术后应观察排气情况

192.张力性气胸的严重性在于AB A纵膈移位和胸腔负压消失

B进行性呼吸困难,出现呼吸衰竭

C气体经裂口出入胸膜,胸腔压力波动大 D胸腔穿刺排气和水封瓶闭式引流治疗效果差 E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193.肺癌的早期症状有AD A刺激性咳嗽 B声音嘶哑 C吞咽困难 D时有痰中带血 E胸痛

194.肺癌的肺外表现有ABCDE A杵状指 B库欣综合征 C肥大性骨关节病 D重症肌无力

E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195.肺结核化疗的效果主要表现为ABCD A病灶缩小 B血沉恢复正常 C临床症状消失 D痰菌转为阴性 E以上均不是

196.肺癌的临床表现有ABCDE A淋巴结肿大 B声音嘶哑

C咳嗽反复发作、痰中带血 D乏力、消瘦 E呼吸困难

197.支气管肺癌的发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BDE A气候寒冷 B长期吸烟

C经常接触过敏物质 D空气污染 E慢性肺疾患

19

8、肺结核的化疗方法是BC A隔月 B短程 C间歇 D四阶段 E全程

19

9、下列哪些人群是结核病的易患人群ACDE A应用免疫抑制剂后 B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C矽肺患者 D糖尿病患者 E艾滋病患者

200、下列哪些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体征ADE 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B气管向患侧移位 C桶状胸

D患侧叩诊呈浊音 E胸膜摩擦音

20

1、诊断自发性气胸的依据是 ABCE A 突然出现胸痛 B 伴有呼吸困难 C 有气胸体征 D 睡眠中不会出现 E X线检查见气胸征象

20

2、自发性气胸的体征特点 ABD A 患侧胸廓饱满 B 肋间隙增宽 C 呼吸运动增强 D 叩诊呈鼓音

E 气管及纵膈向患侧移位

20

3、预防结核病的措施有 ABCD A 建立结核病防治网

B 对有关机构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定期普查,发现患者及早治疗 C 指导患者及家属对痰及用物进行消毒处理 D 对易感人群做卡介苗接种

E 将结核菌素试验列入体检项目,已尽早发现新患者 20

4、下列哪些抗结核药物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害 ABCD A 异烟肼 B 利福平C 吡嗪酰胺

D 对氨基水杨酸 E 乙胺丁醇

205.肺结核患者应采取下列哪些护理措施 BCD A 绝对卧床休息

B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C 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D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对症护理 E 加强心理护理

206.活动性肺结核是指 ACD A 有结核毒性症状

B 1:2000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 痰结核菌阳性

D X线显示渗出性病灶 E X 线显示纤维硬结病灶

207.结核病患者的全身毒性症状可变现为 ABCE A 疲乏 B 午后低热 C 食欲减退 D 咳嗽、咳痰 E 月经不调

208.下列哪几类肺结核有严重的毒性症状 BD A 原发性肺结核

B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 继发性肺结核

D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E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209.下列哪项可能是肺癌转移的表现 ABCD A 肝大、腹水 B 偏瘫 C 肋骨剧痛 D 皮下结结

E 神经肌肉综合症

210.某慢性气管炎患者痰液不易咳出,应采取下列那些有助于排痰的护理措施A 多饮水

B 施行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雾化 C 按医嘱给服祛痰药 D 痰较多者体位引流

E 痰多而咳嗽无力者可协助翻身、拍背咳痰或吸痰

211、侵润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是 ABCDE

ABCE

A多见于成人

B多数由原发感染引起

C病灶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

D过敏性很高者可引起大片干酪样坏死 E常病发代偿性肺气肿和胸膜增厚

212、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不当可出现 ABCDE A、加重心力衰竭 B、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机相应性中毒 E、气胸

213、肺结核患者做X线检查时可发现的活动性病灶有(ABD) A、浸润性病灶 B、干酪性病灶 C、纤维钙化性病灶 D、空洞 E、胸闷肥厚

21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CD) A、高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B、鼓励咳嗽。及时清除痰液

C、急性期鼓励患者耐寒锻炼 D、选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盐饮食 E、抬高下肢,以减轻或消除水肿

215、某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做血液气体分析测得PH为7.25,但CO2结合力在正常范围内,纠正此种状况的主要措施有(ABCD) A、充分供养 B、改善通气 C、静滴少量碱性药物

D、同用呼吸兴奋剂和支气管舒张药物 E、大量输液和抗感染

216可出现杵状指的疾病有(BCE) A、肺结核 B、支气管扩张 C、肺脓肿 D、肺炎 E、支气管肺癌

217、关于机械通气的护理,下列哪些正确(ABC) A、保持借口紧密

B、湿滑管中应加入无菌蒸馏水 C、注意患者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D、呼出潮气量小于吸入潮气量表示通气过度 E、气道峰压力的变化与护理工作关系不大

218、关于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下列哪些正确(CD) A、为维持气道通畅应尽早做气管切开

B、持续吸入40%氧可预防氧中毒

C氧疗应使PaO2维持在60mmHg以上 D、有些呼吸衰竭不易使用呼吸兴奋剂

E、当PH小于7.20时应给与乳酸钠,以纠正酸中毒

219、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应该(ABCD) A、参考PaO2值和PaCO2值

B、慢性呼吸衰竭者PaCO2高于70~80mmHg时使用 C、在给高浓度吸氧后PaO2仍低于50mmHg时使用 D、认为PaCO2是最重要的指标 E、使PaCO2维持在60mmHg以上

220、护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吸痰时,应该(ABCE) A、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B、吸痰橡皮管前端插入深度要适宜 C、抽吸压力在16~20KPa D、抽吸时导管可上下移动 E、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秒

2

21、呼吸衰竭的治疗包括( ABCDE ) A、控制感染 B、纠正缺氧 C、改善通气 D、营养支持

E、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2

22、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是(ABCDE ) A、有呼吸衰竭慢性疾病病史 B有引起呼吸衰竭的诱因

C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氮潴留的表现

D、PaO2小于60mmHg,或伴有PaCO2大于50 mmHg E、排除心内解剖分离和原发心排血量降低 223 慢性呼吸衰竭时临床上可见(ABCDE) A呼吸衰竭 B发绀 C皮肤充血

D精神 神经症状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

23、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兴奋剂后出现哪些情况时 表示药物过量应减滴速或停用(BC ) A颜面苍白 B面部肌肉颤动 C烦躁不安

D呼吸深而次数稍快 E发绀加深

224 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是(ABCE) A痰液阻塞支气管 B使用镇静剂

C高浓度吸氧

D使用呼吸机通气 频率设置过快 E急性呼吸道感染

226上肢静脉压迫综合症者体检能发现(ADE) A头颈部水肿 B肝肿大

C瞳孔缩小 眼球内陷 D上肢水肿 E前胸部淤血

227呼吸衰竭患者CO2潴留的皮肤及面部征象为(BCE) A皮肤干燥 B皮肤潮红 C多汗 D发绀

E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2

28、呼吸衰竭患者用吸痰管吸痰时需注意(ABD) A动作轻柔 B负压不宜过大

C边吸边旋转,上下提插导管 D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E吸痰前不要给氧

229.呼吸衰竭患者做氧疗的目的是(ABCE ) A.提高肺泡氧气分压

B防止重要器官的缺氧损害 C减轻右心负担

D降低主动脉压,减轻左心负担 E迅速纠正缺氧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230.呼吸衰竭患者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ABE) A应用祛痰剂 B超声雾化吸入 C气管切开 D机械辅助通气 E环甲膜穿刺

231.下列辅助检查结果,对诊断呼吸衰竭价值最大的是(BE) A.谷丙转氨酶升高

B.动脉血PaO2

E.动脉血PaCO2>6.7kPa(50mmHg) 232.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现下列哪些精神神经症状(ABDE) A.定向障碍 B昼眠夜醒 C全身肌群抽搐 D神志恍惚,昏迷

E重症者可发病脑疝

233.胸痛的护理措施有(ABDE) A患者取患侧卧位

B用宽胶布于患者呼气之末紧贴在患侧胸部 C使用吗啡或哌替啶(哌替啶)止痛 D给予小剂量镇定剂

E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224肺癌化疗的禁忌证(ABCDE) A营养状态差

B白细胞小于4×109/L C有骨髓转移者

D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E大咯血者

235肺癌患者减轻化疗,放疗毒性反应的措施有(ABCD) A止吐

B保护骨髓制剂 C支持疗法 D水疗 E中医中药

236.霍纳综合症表现为(ACE) A患侧瞳孔缩小 B双侧眼睑下垂 C患侧眼球内陷 D双侧眼球下陷 E患侧额部少汗

237.肺癌的转移途径有(ABCDE) A直接蔓延 B淋巴转移 C血性转移 D种植转移 E垂直传播

238.遇到下列哪些情况要特别注意排除早期肺癌的可能(ABCDE) A年龄在40岁以上 B刺激性咳嗽 C长期吸烟史 D持续痰中带血

E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

239.缺氧的发生机制要有(ACDE) A肺泡通气不足 B电解质紊乱 C耗氧量增加 D弥散障碍 E静动脉样分流

240.对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应注意(BCDE)

A限制进水量,以防心力衰竭

B痰多.无力咳出者应注意防止呼吸道阻塞 C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呼吸道刺激 D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E指导患者戒烟

241.下列胸部叩击的方法中那些是正确的(ABCDE) A自下而上,从外到内 B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 C每次叩击5~15分钟 D每分钟叩击120~180次

E安排在进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242.下列哪些方法可促进有效排痰(ABCDE) A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B体位引流 C机械吸痰 D湿化呼吸道

E胸壁震荡或背部叩击

243.肺的防御功能包括(ABCDE) A喷嚏反射 B纤毛运载系统

C肺泡吞噬或中和解读作用 D咳嗽反射 E免疫防御作用

244肺结核多见的起病方式(ABCD) A感冒式 B隐袭式

C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D咯血

E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

245.收集痰液脱落细胞检查的标本时应注意(BCE) A留取清晨自然咳出的痰液

B留取清晨用力有深部咳出的痰液 C标本立即送检

D挑选血性和脓性部分痰液 E留取清晨漱口后第一口痰液

246 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为(ABCDE) A受凉 B过敏

C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D精神刺激 E呼吸道感染

247外源性哮喘可由那几型变态反应引起(ACD) A I型 B II型

C III型 D IV型 E V型

248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电解质改变是(BCDE) A低钾 B低钠 C低氯 D低钙 E低镁

24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包括(ABCDE) A合理用氧 B控制感染 C加强护理 D控制心力衰竭 E控制心律失常

25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是(ABCDE) A缺氧至肺小动脉痉挛 B缺氧致血粘度增高 C缺氧致血容量升高 D肺动脉血管结构重建 E肺血管床减少 阻力增加

251肺源性心脏病肺 心功能代偿期的表现有(ABC) A慢性阻塞性肺炎表现 B肺动脉高压体征 C右心室肥大 D呼吸衰竭 E心力衰竭

25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ABCD) A右心室肥厚 B肺型P波 C.QS波

D右束支传导阻滞 E..T波高尖

2

53、呼吸困难病情观察的重点为(ACD) A、起病缓急 B、发绀程度

C、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

D、有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 E、使用支气管解痉剂的效果

2

54、关于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BD) A、由鼻吸气

B、吸气时腹肌收缩 C、呼气时索拢口唇

D、应尽量用力快速呼气

E、呼气时腹部内陷

2

55、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有(DE) A、支气管炎型 B、气肿型 C、混合型 D、喘息型 E、单纯型

2

56、对咳嗽、咳痰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有(ABC) A、痰多无力咳出者协助其翻身、叩背 B、痰液粘稠者行超声雾化或蒸汽吸入 C、大量脓痰者行体位引流

D、每天饮水1000ml以上有利于痰液排出 E、保持病室内温度为16~18℃

2

57、咳嗽伴咯血常见的疾病有(BCD) A、自发性气胸 B、支气管扩张 C、支气管肺癌 D、肺结核 E、支气管哮喘

2

58、哪些情况下发生的咯血为医源性(CDE) A、支气管扩张

B、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C、反复吸痰

D、纤支镜检查 E、漂浮导管的损伤

2

59、怀疑患者有败血症,做血培养时哪些是正确的(ABE) A、尽可能在抗菌治疗前采血 B、在寒战、高热时采血最好

C、采血一次即可,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与负担 D、成人一次采血量2~5ml E、成人一次采血量至少5~10ml 26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有(ABCDE) A、风湿病 B、心肌炎

C、急性鼻窦炎 D、肾炎 E、中耳炎

26

1、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有(ACDE) A、呼吸深而慢 B、呼吸浅而快 C、常伴干咳

D、严重时出现“三凹征” E、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

26

2、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是(ABCDE)

A、长期反复咳嗽为最突出的表现 B、咳嗽以清晨和夜间为甚 C、咳嗽剧烈时痰中可带血 D、早期无气促现象

E、病情迁延日久可并发肺气肿

26

3、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往往为(ABCDE) A、肺总量增加

B、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降低 C、肺活量降低

D、最大通气量减低 E、时间肺活量减低

26

4、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是(AB) A、反复咳嗽 B、经常咳嗽

C、时有喘息、气促 D、经常发热 E、痰中带血

26

5、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是(ABCD) A、长期反复咳嗽

B、咳吐粘液或泡沫状痰 C、肺部可听到哮鸣音

D、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E、常出现发绀

26

6、喘息型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有(ACDE) A、慢性咳嗽、咳痰伴喘息 B、可有局限性肺气肿

C、喘鸣在睡眠时明显,阵咳时加剧 D、痰中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E、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6

7、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下列正确的是(ABCDE) A、长期反复咳嗽是最突出的表现 B、咳嗽以清晨为甚 C、清晨排痰较多

D、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E、白天咳嗽较轻

26

8、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ACD) A、祛痰止咳 B、免疫治疗 C、控制感染 D、解痉平喘 E、氧气吸入

26

9、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BD) A、喘息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肺炎 D、肺气肿 E、胸腔积液

270、慢性支气管炎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BCDE) A、大气污染 B、吸烟 C、感染 D、过敏因素 E、遗传

27

1、对中毒性肺炎患者病情观察的内容有(ABDE) A、生命体征

B、皮肤颜色及温湿度 C、瞳孔 D、意识 E、尿量

27

2、下列哪种情况不宜行体位引流(ABCDE) A、大咯血

B、明显呼吸困难、发绀 C、严重心血管疾病 D、呼吸衰竭 E、意识障碍

27

3、体位引流适用与那些患者(ACDE) A、慢性支气管炎 B、ARDS C、支气管扩张症 D、肺脓肿 E、支气管碘油造影

27

4、治疗支气管扩张,促进排痰的措施是(ACD) A、进行体位引流

B、使用抗生素

C、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D、使用祛痰剂

E、使用支气管解痉剂

27

5、支气管扩张患者做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ABE) A、保持口腔清洁

B、减少感染

C、减少痰量

D、减少咯血量

E、增进食欲

27

6、指导支气管扩张患者做体位引流,正确的是(ABCD) A、引流多在饭前进行

B、依病变部位而采取合适的体位 C、引流时鼓励患者适当咳嗽

D、引流时间每次15~30分钟

E、每次引流必需坚持至痰液大量咳出后才能终止 27

7、肺炎的解剖分类有(ACE) A、大叶性肺炎

B、细菌性肺炎

C、小叶性肺炎

D、病毒性肺炎

E、间质性肺炎

27

8、肺炎实变体征的特点是(ABCD) 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B、语颤增强

C、叩诊呈浊音

D、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

E、呼气因延长

27

9、严重肺炎患者可出现(DE) A、高热或体温不升

B、呼吸困难

C、恶心、呕吐

D、神志模糊、烦躁不安

E、嗜睡、谵妄

280、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包括(ABCDE) A、积极控制感染

B、体位引流排痰

C、体位引流无效时可用纤支镜吸痰 D大咯血时给予垂体厚叶素止血

E、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用超声雾化吸入

28

1、下列哪些符合中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BDE) A、体温呈稽留热型

B、消化、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

C、呼吸系统症状、体征比较明显

D、血压常低于80/50mmHg

E、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28

2、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目标是(BCDE) A、恢复体力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保持口腔清洁

D、防止寄发感染

E、防止咯血窒息

28

3、中毒性肺炎休克早期常表现为(AB) A、烦躁不安

B、反应迟钝

C、意识模糊

D、嗜睡

E、昏迷

28

4、中毒性肺炎静脉输液的原则为(ABCDE)

A、妥善安排输液程序

B、注意输液的速度与量

C、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D、保持输液通畅,防止药液外渗

E、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28

5、治疗中毒性肺炎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ABCE) A、首选青霉素,剂量宜大

B、静脉滴注给药

C、使用抗生素

D、为达到有效浓度,先大剂量集中输入 E、加强观察,防止发生药物及输液反应

28

6、引起咳嗽、咳痰的常见原因是(ABCDE) A、呼吸道感染

B、吸入过冷空气

C、吸入异物

D、吸入烟雾

E、肺炎

28

7、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是(ACDE) A、控制感染

B、低浓度、低流量间断吸氧

C、使用止咳、祛痰、平喘药物 D、呼吸肌功能锻炼

E、康复治疗

28

8、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基本病变是(BCD) A、浸润性病变

B、增生性病变

C、渗出性病变

D、干酪样病变

E、空洞性病变

28

9、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ABDE) A、入侵细菌的数量

B、入侵细菌的毒力

C、患者的心理状态

D、机体的免疫力

E、机体的变态反应强弱

290、以下致病菌应首选红霉素治疗的是(CE) A、肺炎球菌

B、克雷伯杆菌

C、军团菌

D、厌氧菌

E、支原体

29

1、中毒性肺炎患者的体温特点是(AE) A、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B、体温逐渐升高

C、出现过高热

D、高热持续不退

E、高热或体温不升

29

2、分层痰出现于以下疾病中的(CD) A、肺结核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脓肿

D、化脓性支气管扩张

E、肺炎杆菌肺炎

29

3、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因素为(ACE) A、支气管感染

B、支气管哮喘

C、免疫功能低下 D、胸闷粘连

E、支气管阻塞

29

4、哮喘持续状态异常烦躁患者禁用(BD) A、地西泮

B、吗啡

C、100g/L水合氯醛

D、大剂量苯巴比妥

E、氯氨革

29

5、治疗支气管哮喘需慎用氨茶碱的患者是(BCDE) A、发热者

B、妊娠者

C、伴有心律失常者 D、伴有低血压者

E、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29

6、哮喘患者应避免摄入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主要指(CD) A、肉类

B、蔬菜

C、鱼、虾

D、奶、蛋

E、水果

29

7、护理哮喘发作患者应注意(ABDE) A、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

B、保证液体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出汗多者应捂紧被褥少换衣服以防受凉

D、气促明显者给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E、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变化 29

8、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表现是(ABCDE) A、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

B、反复咯血

C、反复肺部感染 D、杵状指/趾

E、合并厌氧菌感染,痰有臭味

299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ABD) A、拟肾上腺素类药物

B、茶碱类药物

C、脱敏治疗

D、糖皮质激素

E、色甘酸

300、为了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呼吸科病房要(ACDE) A、温度18~20℃

B、关窗、闭门,防止交叉感染

C、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1小时 D、湿度50~60% E、哮喘患者室内避免出现过敏原

30

1、外源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是(ABCD) A、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即发病

B、多有明显的季节性

C、大多在儿童或少年期起病

D、血及痰液IgE测定可增高

E、一旦得病,往往发作较重且起病急 30

2、哮喘发作时的体征为(ABCE) A、胸廓胀满呈吸气状

B、颈静脉怒张

C、广泛哮鸣音

D、两肺听诊布满湿罗音

E、严重时可有唇、指发绀 判断题

303.严重呼吸衰竭时,因脑缺氧和脑水肿未纠正出现频繁抽搐者,应及时使用呼吸兴奋剂。(×)

304.体位引流时间可安排在饭前1h进行。(√)

305.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痰菌阴性,说明肺部没有结核病变。(×) 306.大咯血病人发生窒息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维持气道通畅。(√) 307.缩唇。腹式呼吸的作用机制是降低气道内压,延缓小气道的陷闭。(×) 30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09.支气管哮喘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作性吸气性呼吸困难。(×) 310.支气管扩张最为常见的病因是婴幼儿期麻疹。支气管肺炎。(√) 311.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主要由革兰阳性杆菌引起。(×)

312.治疗肺炎球菌肺炎,停用抗生素的指标一般是X线示炎症阴影完全消失》(×) 313.呼吸衰竭时,CO2的潴留与没分静息通气量小于4升有关。(√)

314.肺性脑病不易吸入高浓度氧的重要原因是解除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的重要性。(√) 315.肺心病患者出现失眠,烦躁时可用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316.呼吸窘迫综合征纠正缺氧时可吸入高浓度氧。(√)

317.肺心病患者出现头疼,失眠,烦躁,往往是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 318.有低血氧症,又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未2型呼吸衰竭。(√) 319.呼吸的频率与深浅对肺通气量影响很大。(×)

320.代谢性酸中毒最基本的特征是血浆中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 321.气胸常规抽气穿刺部位在腋中线4~5肋间。(×)

322.肺结核病人化疗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律。大量。全程。(×) 323.体位引流适应于痰量较多,排痰困难及咳嗽反射弱的病人。(√)

324.咯血病人发生窒息时,应立即置病人于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利于血块排出。(√) 325.支气管哮喘发作时X线检查可见两肺透明度增加,缓解期透明度减低。(√) 326.哮喘病人房间应保持良好的温,湿度,布置花草,改善室内环境。(×) 填空

327.自发 性气胸常用的排气方法有(紧急排气)(胸穿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328.肺炎球菌肺炎治疗时抗生素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

329.结核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可有(飞沫感染)及(尘埃感染)两种方式,其中(飞沫感染)最常见。

330.结核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阴湿环境下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即可被杀死。331.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感染治疗)和(痰液引流)。 332.以(环状软骨)为界将呼吸道分为上下呼吸道。

33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术前禁食(4小时)术前30分钟按医嘱肌注(阿托品0.5mg)口服(地西泮5-10g)术中患者取(仰卧位)术后禁食(2小时)。334.肺癌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免疫疗法)为辅的综合措施。 335.诊断气胸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进行(胸部X线)检查。

336.OT试验皮肤硬结直径小于5mm 为(阴性)反应,5-9mm为(弱阳性)反应,10-19mm为(阳性)反应,大于20mm或局部起水泡,组织坏死为(强阳性)反应 337.胸膜源于(中胚层)的浆膜。 338.肺脓肿的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339.肺炎球菌肺炎典型的痰呈(铁锈色))首选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340.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两种,后者是通过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菌后所获得的免疫力。

341.军团菌肺炎首选口服或静脉滴注(红霉素)。

342.支气管扩张可有大量脓痰,痰液静置数小时可分为4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混浊粘液)下层为(脓性成分),地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343.支气管哮喘发作呈典型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时间)明显延长与费力。344.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常伴脱水,应鼓励患者每天饮水(2500-3000ml)。

345.长期氧疗是指一昼夜持续吸氧(10-15)小时,吸入氧浓度为(25-29%)并持续较长时间,使血氧饱和度上升到(60mmHg)以上的一种氧疗,常用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

346.阻塞性肺气肿的最主要的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时(残气量)明显增加。

347.每日咯血量(小于100ml)为少量咯血,每日咯血量(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大于500ml)或(一次300-500ml)为大量咯血。348.三凹征见于(吸气性)性呼吸困难。 349.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时。 350.湿化和雾化疗法的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温度应为(35-37摄氏度)。

3

5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摄氏度,和湿度(50-60)%,可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3

52、外呼吸是指(外环境)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内呼吸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3

53、正常人潮气量为(400-500ml),呼吸频率为(12-18)次每分,每分钟通气量月(6-8L) 3

54、肺被气管分为右肺和左肺,右肺有(3)叶。左肺有(2)叶

3

55、为明确病原菌,痰标本应尽可能在使用或更换(抗生素)前采集 3

56、气管切开患者的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 3

57、胸腔穿刺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以防纵膈复位太快,引起(循环障碍) 3

58、肺结核的临床类型有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5种类型

3

59、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有吸入过敏原,感染,食物过敏,,气候改变,药物,精神因素,剧烈运动,职业因素

360、采集动脉血时,穿刺处需按压2-5分钟,以防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 36

1、肺结核患者化疗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36

2、临床常用的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气,其流量及浓度分别以1-2L/min和25-30%为宜

36

3、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是浸润型,易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是慢性纤维空洞型 36

4、对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气管内深度至少应为10-15cm 36

5、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指征是呼吸道通畅而呼吸表浅者 36

6、正常肺泡通气/血流比例约为80%

36

7、根据血气分析将呼吸衰竭分为两型,I型呼吸衰竭时低氧血症型,II型呼吸衰竭时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

36

8、常用的给氧法为鼻导管给氧,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气管内机械给氧

36

9、肺癌按组织学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腺癌 370、机械通气的主要质量作用是增加肺通气,以改善二氧化碳储留 37

1、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按病程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37

2、给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卡介苗接种,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力

37

3、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37

4、肺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有渗出。增生,及变质

37

5、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放疗 37

6、胸腔积液通畅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37

7、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5ml液体,对呼吸运动起润滑作用,以避免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在呼吸时相互摩擦受损

37

8、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发胸痛,刺激性干咳

37

9、气胸病情危急者可穿刺抽气减压,穿刺部位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和腋前线第4-5肋间

380、结核菌属于分支杆菌属。抗酸性是结核菌的特点,结核杆菌的主要成分是菌体蛋白 名词解释

38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382.单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如仅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而无明显喘息,临床上称为单纯性支气管炎,较为多见。

383.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又伴发支气管痉挛,肺部可听

到哮鸣音,则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38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由于大多数肺气肿患者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很难与慢性支气管炎截然分开,故临床上将具有气道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85.肺性脑病:呼吸衰竭时,由于机体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轻度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白天嗜睡,夜间失眠,二氧化碳储留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昏迷等二氧化碳麻醉现象,称肺性脑病。

386.肺泡通气量(VA):为一分钟内进入肺泡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387.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管腔的扩张和变形。 388.肺炎:是指肺实质(包块终末气道、肺泡腔和肺间质等)的炎症。 389.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39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后胸廓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所致的右心扩张、肥大,或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391.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和器官病变出血经口咳出

392.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管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393: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394: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分压,是判断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395,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动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的分压 396,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指血浆中以碳酸氢根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的量即化合态二氧化碳的量

397,胸膜腔:指脏、壁两层胸膜相互移行形成两个密闭的潜在空腔 398,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399;咳嗽: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一种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防御异物吸入

400、咳痰:示借助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和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从口腔恰出体外的动作。

40

1、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没有感染肺炎,也不处于肺炎的潜伏期,而是在住院后48小时感染的肺炎。

40

2、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肺癌。

40

3、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合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为重力引流。40

4、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值为500ml。40

5、创伤性气胸:指胸部创伤或医疗操作损伤脏层胸膜而引起的气胸。40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外或肺内严重疾病侵袭后引起广泛性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

40

7、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40

8、高碳酸血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体内CO2潴留,血中CO2浓度增高,动脉血PaCO2 大于50 mmHg,因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40

9、低氧血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机体缺氧,血中氧含量降低,动脉血PaO2 小于60 mmHg,血氧饱和度小于80%,从而引起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410、Ⅱ型呼吸衰竭: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 小于60 mmHg,PaCO2 大于50 mmHg),是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呼吸衰竭。

411、Ⅰ型呼吸衰竭:仅有缺氧(PaO2 小于60 mmHg),无二氧化碳潴留,PaCO2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

412、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

(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413、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中央型肺癌直至侵犯纵膈,压迫上腔静脉而引起的面、颈和前胸部淤血、水肿及静脉曲张等征象。

414、胸腔积液:任何全身或局部病变致使胸膜腔内液体生成过快和(或)吸收过缓时,均产生胸腔积液。

415、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

416、慢性气胸:气胸延续3个月以上不吸收者。

417、Horner:若肺癌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

418、病毒性肺炎:由各种不同种类的病毒侵犯肺实质所致的肺部炎症。

419、人工气胸:以人工方法将气体注入胸膜腔,以鉴别胸膜或肺内病变或用于治疗某些肺部疾病。

420、张力性气胸: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随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而开启,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吸入的气体不能排出,致使胸膜腔内气体不断积聚,由此形成的气胸称为张力性气胸。

421交通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大或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成的气胸称为交通性气胸

422闭合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着肺萎陷及浆液渗出物的作用,胸膜破口自行关闭,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由此形成的气胸 423 自发性气胸:在无外伤或人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导致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形成的气胸

424 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

425 结核菌素试验:简称结素试验,可用于测定人体是否接受过结核菌感染。常用0.1ml 1:2000的旧结核菌素稀释液(5u)在左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经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块直径来判定结果。阳性反应仅表示曾有结核菌感染,并不表示一定患病,阴性反应也不一定能排除结核病,必须结合临床或做进一步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426 科赫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初感染与在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427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428 肺脓肿 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肺脓肿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

429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它是由冠状病毒的一种变种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被WHO定为法定传染病 430 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问答

431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中护士应注意监测哪些内容? (1)临床检测:①呼吸②心律 血压③意识障碍④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⑤腹部胀气及肠鸣音情况⑥体温⑦液体出入量⑧痰液

(2)仪器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监测①胸部X线检查②呼吸机参数③血气分析④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⑤心电血流动力学

432.怎样指导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 让患者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一手房胸部,一手放腹部,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吸气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收缩,胸廓保持最少活动度,缓呼深吸,增进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两次,逐渐证据次数和时间。 433试述机械通气并发症

1人工气道阻塞,2气管粘膜溃疡,感染,出血及气道狭窄3气管导管脱出4气压伤5呼吸系统感染6肺不张7氧中毒

434胸腔穿刺前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胸腔穿刺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和术中注意事项,如说明胸液的潴留示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胸腔抽液示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一个重要手段。告诉患者胸腔穿刺时局部注射麻醉药,不会特别痛;同时嘱患者穿刺时,尽量不要咳嗽或者深吸气,术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损伤胸膜,发生气胸等。

435行胸腔穿刺术时如何观察胸膜反应?出现胸膜反应如何处理? 为患者行胸腔穿刺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如患者有任何不适,应减慢抽吸或立即停止抽液。若患者突感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发凉,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示患者平卧,密切观察血压,防止休克,必要时按医嘱皮下注射百分之0.1肾上腺素0.5ml 43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

适应证1胸部X线阴影原因不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狭窄或阻塞、胸腔积液等2原因不明的刺激性咳嗽,经3周抗生素治疗不缓解,疑为异物或肿瘤时3原因不明咯血,需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4引流呼吸道分泌物、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祛除异物、摘除息肉、局部止血剂用药、扩张狭窄支气管或激光治疗

禁忌证有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极度衰弱者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频发心绞痛,呼吸衰竭者3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4两周内有支气管哮喘发作或大咯血者5出、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6麻醉药过敏,而又无其他药物替代者

437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术后护理有哪些?

1禁食2小时,一方是误吸入气管,2小时后,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2鼓励患者轻咳出痰液及血液3术后半小时内减少说话,使声带得以充分休息,如有声嘶或者咽喉部疼痛,可给予雾化吸入4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胸痛,观察呼吸道出血情况,若为痰中带血丝,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当出血较多时应通知医生,发生大咯血时应及时配合抢救,注意有无气急情况,少数患者可并发气胸5及时留取痰液标本送检6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438如何指导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体位引流

1体位引流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2按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使病变处于高位,让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以便痰液流入气管而咳出3引流时间每次15-30分钟,其间鼓励缓则和咳嗽,引流完毕后,给予漱口4记录排出的痰量及性质,整理床铺和用物,嘱患者休息 439支气管肺癌患者的肺外表现有哪些

支气管肺癌患者的肺外变现有杵状指(趾),肥大性骨关节病,内分泌紊乱(如慢性乳房肥大、库欣综合症)

440如何正确采集痰脱落细胞检查标本

嘱患者于清晨先以清水漱口,第一口痰和唾液弃去,然后用力咳嗽,留取由深部咳出的痰并立即送检,避免放置过久癌细胞自行溶解而影响检查结果。 4

41、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其护理要点:(1)术前向患者简要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2)备齐用物:一次性塑料水封瓶或消毒的玻璃水封瓶,(瓶内注入500ml无菌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引流管。胸腔切开引流包、床旁小桌、消毒手套、大弯血管钳2把等。调节并保持合适的压力(—8~10cmH2O).(3) 观察和保证引流效果;引流术后引流瓶应放于胸腔以下位置,放置妥当;连续观察引流装置和引流管的通畅情况,以及患者有无不适;定期挤压引流管以防堵塞;鼓励患者适当翻身。(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注意连接管和接头处的消毒,伤口敷料每1~2天更换1次,如伤口敷脸已被分泌物渗湿或污染,应及时更换。(5)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6)拔管准备;肺完全扩张,无气体逸出24小时,再夹管24,若 X 线检查未发现气胸复发,可准备拔管。(7)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和生命体征。(8)搬动患者时需将两把止血钳双重夹紧引流管交叉处,防止发生管道脱节、漏气或倒吸等意外情况。(9)更换引流瓶时应将近心端的引流管夹住,待处理安置稳妥后方可松开止血钳,以防止气体进入胸腔。一但引流瓶被打破时,应迅速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并及时更换引流瓶。(10)若胸腔引流管不慎滑出胸腔时,应嘱患者呼气,

迅速用凡士林纱布将伤口覆盖,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4

42、如何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

答;目前常用方法是;(1)用无菌2

毫升干燥注射器,先抽人少许经过稀释的肝素(0.5毫升即125U)冲荡针筒后全部弃去;(2)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动脉血(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等均可)2毫升左右;(3)抽血针头拔出后迅速刺入软木塞内,以隔绝空气;(4)立即送检,需30分钟内完成检验。 4

43、机械通气的适应征有哪些?

答;如下;(1)心肺复苏(2)治疗严重的急、慢性呼吸衰竭;(3)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或加重。

4

44、机械通气的禁忌征有哪些?

答;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征,正压通气的相对禁忌症如下;(1)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2)未经引流的张力性气胸;(3)大咯血;(4)急性心肌梗死;(5)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足血容量前。

445使用呼吸机的指证

答;使用呼吸机的指证;(1)临床指证,极度呼吸困难,浅、慢、不规则呼吸困难伴意识障碍或呼吸频率35次/分钟以上;(2)血气分析结果,一般急性呼吸衰竭时,PaCO2 >55 mmHg ;慢性呼吸衰竭PaCO2>70~80 mmHg ,Ph<7.20~7.25。在吸入氧浓度(Fio2)>50%,30分钟后Pao2仍<50 mmHg. 4

46、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答;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很多,但以支气管-肺组织疾病所引起者常见,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胸廓的神经肌肉病变亦可导致呼吸衰竭,如胸

部手术、外伤、胸廓畸形、广泛胸膜增厚、重症肌无力等。 447;痰液的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痰液收集方法有以下方法;(1)自然咳痰法;最常用,但标本易受污染。一般清晨醒后用清水漱口数次,以免口腔杂菌污染,用力咳出深部第一口痰液,盛于无菌容器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混入唾液和鼻咽部分泌物。(2)咳痰困难者可采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口服祛痰剂,以利于痰液稀释和咳出。(3)为防止咽喉部寄生菌污染,可经环甲膜穿刺吸痰或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双套管毛刷采样。注意事项;一般应及时、连续送检痰液标本3次,挑选可疑部分直接涂片或细菌培养。在低倍镜视野里,痰涂片的磷状上皮细胞少于10个、白细胞多于25个,提示为相对污染少的痰标本,如两次以上检出同一种细菌或定量培养菌量不少于107cfu/ml,可判断为致病菌。 4

48、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有哪些? 答;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如下所述。(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的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2)湿化和雾化疗法;湿化疗法是要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目的,适应于痰液粘稠和排谈困难者。(3)胸部叩击与胸部震荡;适应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谈无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及低血压、肺水肿等患者。(4)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除体外,又称重力引流。适应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而排除不畅时;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5)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粘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 4

49、试述呼吸困难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的主要表现。

答、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不同,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以下三种。(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呼吸困难显著,重者出现“三凹征”,常半干咳及高调哮鸣音。(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3)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常伴有呼吸音异常(减弱或消失),可伴有病理性呼吸音。 450、机械吸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粘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可经患者的口。鼻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进行负压吸痰。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秒,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分钟。并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症。 451.试述茶碱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1)茶碱类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静脉注射浓度不易过高,速度不易过快,注射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以防中毒症状发生,慎用于妊娠者、发热者、小儿和老年人,心、肝、肾功能障碍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与西咪替丁、大环内酯类、哇诺酮类药物等合用时可影响茶碱代谢而排泄减慢,应减少用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副作用。

(2)茶碱类药物的副作用: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心血管症状,偶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甚至引起抽搐直至死亡。 452.试述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如下。出现窒息征象时,应立即取头低脚高卧位,脸侧向一边,避免因血液吸入而引起窒息。轻拍背部有利于血块排出,并迅速挖出或吸出口、咽、喉以及鼻部的血块。上述方法无效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堵塞。 453.试述支气管扩张患者体位引流的原则。

支气管扩张患者体位引流的原则如下。根据病变部位、患者经验(自觉有利于咳痰的体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从而排出。 454.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肺结核应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1)早期发现患者并登记管理,及时给予合理化疗和良好护理,以控制传染源及改善疫情。(2)加强结核病的预防与宣传,如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做好结核患者的隔离及其痰液的消毒、灭菌工作,不饮未消毒的牛奶等,以切断传染途径。(3)给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接种卡介苗,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免疫力,减轻感染后的发病与病情。 455.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血 呕血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消化性溃疡、肝硬化、二尖瓣狭窄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血方式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性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痰中带血)食物残渣、胃液(无痰)pH碱性 酸性出血后情况 一般无黑便,除非咽下可有 有黑便或柏油便。 456.试述胸腔积液的产生原因。

胸腔积液差生的原因如下: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隔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均可引起胸腔积液。 457.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怎样进行? 呼气时将嘴唇缩成鱼口状,经口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肌使腹部下陷,然后经鼻吸气,吸气时放松腹肌使腹部鼓起。呼与吸的时间比2~3:1,每日训练两次,每次10分钟左右,掌握后渐增加训练时间和次数。 458.试述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

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受损,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459对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原则为低浓度(小于35%)持续给氧,为什么? 对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原则为低浓度(小于35%)持续给氧,理由如下所述。(1)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高碳酸血症,其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性差,呼吸的维持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若吸入高浓度氧,PaO2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了低氧血症的刺激,可导致患者呼吸变慢、变浅,肺泡通气量下降,PaCO2随之上升,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2)吸入高浓度的氧气解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大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PaCO2进一步升高。(3)根据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特性,在严重缺氧时,PaO2稍有升高,SaO2便有较多的增加,所以低流量给氧,既可解除严重缺氧,而缺氧又未完全纠正,仍能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维持对通气的刺激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长期低流量吸氧(1~2L/min),尤其是在夜间,能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延长生存时间。 460.对呼吸衰竭的患者如何进行保健指导? 对呼吸衰竭的患者应进行如下保健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和转归,语言应通俗易懂,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或老年人可借助简易图形进行讲解,使患者理解康复保健的意义与目的。(2)鼓励患者进行呼吸运动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技术,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体位引流、拍背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加速康复,延缓肺功能恶化。(3)遵医嘱正确用药,熟悉药物的用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指导并教会低氧血症的患者及家属学会合理的家庭氧疗方法及注意事项。(4)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教会患者减少氧耗量的活动与休息方法。(5)增强体质。避免各种引起呼吸衰竭的诱因:①鼓励患者进行耐寒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如用冷水洗脸等,以提高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②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③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劝告吸烟患者戒烟;④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刺激;⑤少去人群拥挤的地

推荐第8篇:内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内科护理学论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内科

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为评价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作者选择57名护理本科生,分为PBL教学模式班和传统教学模式班,结果显示, PBL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敬业爱岗精神,且PBL教学模式班学生理论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P

素质培养作用显著。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生;护理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创立[1]。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由主导地位转变为次要地位,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完成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自PBL教学模式提出以来,在国外许多院校收到了良好效果。国内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在理论和实验课中也在进行试行,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国内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为数不多。作者尝试性地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的专业课程中,以探究PBL

的教学模式对培养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2006级5年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共57人。所有学生均系统地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和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设护理1班(30人)为PBL教学模式班,护理2班(27人)为传统教学模式班,教材均选取尤黎明、吴瑛主编的第4版《内科护理学》,并且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1.2 教学方法

1.2.1 PBL教学模式班 采用PBL教学模式,按照以下4个步骤: (1)制定教学计划,设计问题。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教学内容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1~2个典型病例,分4个学时讨论,由教师提前1周发给学生。(2)组织分组。把30人随机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6人。选1名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记录各成员的发言和讨论结果。(3)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参考书籍、图书馆资料、现代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教师在必要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4)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各小组成员首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由小组长记录,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然后再通过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经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在课堂上,每小组选举2名代表作总结发言,提出讨论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引导学生互相

讨论,最后教师就学生中分歧最大的问题作分析总结,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其掌握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2]。

1.2.2 传统教学模式班 按照每章节内容,由教师集中讲授,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重点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诊断、实施及依据;熟悉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简单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内容结束后,对2个班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评价。从客观方面来说,通过理论知识考核进行评价,试卷共100分,全为选择题,对2个班考试成绩进行比较。从主观方面来说,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对PBL教学模式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该调查问卷参考相关量表[3],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共发放57份,回收57份,经整理和分析后,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理论成绩 PBL教学模式班和传统教学模式班学生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0.57±7.60)分和(71·44±6.70)分, PBL教学模式班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78,P

2.2 问卷调查结果 PBL教学模式班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各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2个班调查问卷每项调查项目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界对护理本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前“满堂灌”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探索出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型教学模式[4]。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5]。本组资料显示, PBL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以发现者、研究者、探知者的身份[6],面对提出的未知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和请教指导教师等方式,探知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学习领域的具体运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7];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教师采取“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

的地位,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不利于自主能力的培养。在调查结果中, PBL教学模式班93.33%学生感受到通过PBL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 83.33%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班在这2个方面显示,只得到74.07%和48.15%的学生认可。(2)在理解和掌握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思考,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去归纳分析,最终得到新的知识;在整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中发现, PBL教学模式班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各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 2个班调查问卷每项调查项目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3)有助于锻炼学生人际沟通、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PBL教学活动过程中,人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导者。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组学生会对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去寻求解决;通过彼此的交流,无形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在这3项调查能力的比较中,PBL教学模式班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班。除此之外,在调查中发现有76.67%学生感受到PBL教学模式促进敬业爱岗精神的培养,而在传统班中,认可的学生仅有37·04%。总之,

PBL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为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认为PBL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性,整个教学活动其实是在教师引导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占用时间较长,无形中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教师要充分准备,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和灵活运用。总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广PBL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体现了21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不断地改进,使之能够更加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传华.浅谈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育, 2003, 21(10): 80-81.[2] 张效云,董明纲,刘洁,等.PBL教学模式[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2, 19(3): 80-81.[3] 杭丽,邱萌.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尝试效果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21): 75-76.[4] 沈江华,王耿夏.提高护理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2): 52-53.[5] 郭兰青,孙娟,孟燕.应用PBL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护生综合能力[J].护理研究, 2009, 23(12A): 3180-3181.

[6] 郭红霞,姜永东.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 2007, 14(1): 25-26.[7] 赵廷坤,康白,史立宏,等.PBL教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4): 130-131.

推荐第9篇:内科护理学B

《内科护理学》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种指标增高的程度能准确反应心肌梗死的范围,且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A)ACK-MBBLDH1C肌钙蛋白ID肌钙蛋白T

2、肺结核短程化疗的总疗程是(A) A3~6个月B6~9个月C9~12个月D12~15个月

3、哮喘的本质是(A ) A气道慢性炎症B变态反应 C气道高反应性D以上都正确

4、小气道是指吸气状态下内径小于的细支气管(B) A1mmB2mmC5mmD10mm

5、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 A糖皮质激素Bβ2受体激动剂 C茶碱类D抗胆碱药

6、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不包括(C) A慢性咳嗽B大量脓痰 C持续发热D反复呕血

7、下列杀灭结核菌的方法中,错误的是(D) A阳光下曝晒2hB紫外线照射5min C煮沸1minD70%酒精接触2min

8、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是(A) A长效硝酸甘油制剂B钙通道阻滞剂 Cβ受体阻滞剂Dα受体阻滞剂

9、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应按进行高血压分类(C) A收缩压B舒张压 C两者中较高者D两者中较低者

10、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

A金黄色葡萄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D柯萨奇B病毒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心绞痛的发作特点(D)A活动后发生B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C可伴高血压D含化硝酸甘油5min内缓解

12、下列哪项提示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D)

A低钾B 低镁C低钠D低钙

13、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规律是(B) A进食-疼痛-缓解B疼痛-进食-缓解

C无规律D以上都是

14、肝肾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A) A肾小球坏死B肾单位纤维化

C肾小管坏死D肾皮质血流量减少

15、肝性脑病灌肠时忌用(C) A生理盐水B弱酸溶液

C肥皂水D以上都不对

16、以下对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不正确的是(D)

A大便潜血阳性,提示出血量大于5ml/d B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d以上 C呕血,提示出血量至少为250ml

D鲜血便,提示出血量在1000ml以上

17、国外引起肝硬化的首要原因是(D) A病毒性肝炎B日本血吸虫病

C药物或化学毒物D酒精中毒

18、急性肾衰病人发生心衰的主要原因是(A) A水钠潴留,心脏前负荷过重B高血压

C严重心律失常D代谢性酸中毒

19、真性菌尿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C) A﹥103/mlB﹥104/mlC﹥105/mlD﹥106/ml

20、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D) A铁剂B叶酸C维生素B12D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

21、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最早期表现是(B)

A高血压B食欲不振 C皮肤瘙痒D肾性贫血

22、治疗慢性再障首选(B)

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B环孢素 C抗淋巴细胞球蛋白D雄激素

23、诊断白血病最重要的依据是(D)

A血象B脾肿大 C骨髓象D贫血

24、缺铁性贫血为(B)

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

25、儿童急淋白血病诱导缓解方案首选(C)

ADA方案BHOAP方案 CVP方案DVLDP方案

26、治疗甲亢危象时,复方碘溶液的主要作用机制是(B)

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C抑制外周组织中T4转化为T3D降低外周组织对TH的反应

27、DKA抢救的首要措施是(D)

A小剂量胰岛素治疗B大剂量胰岛素治疗 C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D输液

28、磺脲类降糖药的服用时间应为(B)

A餐前1hB餐前30minC餐后1hD餐后30min

29、城市地区发现甲类传染病,要求在多长时间内上报(A)

A2hB6hC12hD24h

30、痛风导致的急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部位是(A)

A膝关节B肘关节 C母跖关节D腕关节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ABC)

A重症结核病B严重营养不良 C应用免疫抑制剂D结核感染后1周

2、肝性脑病的诱因包括(AB)

A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B高蛋白饮食 C镇静催眠药D便秘

3、继发性高血压可见于(B)

A嗜铬细胞瘤BCushing综合征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DAddison病

4、下列哪些情况不宜使用洋地黄(C)

A永久性房颤B肥厚型心肌病 C急性心梗24h内D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5、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有(AB)A咳嗽B咳痰C咯血D喘息

6、下列抗结核药物中,属于全杀菌剂的是(AD)

A利福平B吡嗪酰胺 C链霉素D异烟肼

7、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包括(ABCD)

A增强心肌收缩力B抑制心脏传导系统 C兴奋迷走神经D减慢心率

8、下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描述正确的是(ABD)

A 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B 起病隐匿,病情迁延,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为慢肾衰 C 大多数起病即为慢性,与急性肾炎无关

D 所有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晚期都会变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9、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要求为(AB)

A优质低蛋白饮食B低盐低脂饮食 C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D优质高蛋白饮食

10、淡漠型甲亢可有哪些临床表现(ABC )

A突眼、甲状腺肿大均不明显 B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C多见于老年人

D病情较轻,不易发生甲状腺危象

三、名词解释

1、Cushing病: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病症的总称,糖皮质激素长期分泌过多,促进蛋白异化,继发脂肪沉着。

2、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

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3、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

4、COPDl: 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状态,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且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5、再障: 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

四、论述题

患者,女,64岁,冠心病史十余年。晚饭后突感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大汗、濒死感,含化硝酸甘油无效。查体:BP 100/60mmHg,听诊双肺无异常,第一心音减弱,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轻压痛。ECG示:V1~V3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频发室早。

请问:①该患者拟诊何病? 病人是:急性心肌梗死

②如何治疗?

推荐第10篇:内科护理学B

《内科护理学》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种指标增高的程度能准确反应心肌梗死的范围,且其高

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ACK-MBBLDH1C肌钙蛋白ID肌钙蛋白T

2、肺结核短程化疗的总疗程是()

A3~6个月B6~9个月

C9~12个月D12~15个月

3、哮喘的本质是()

A气道慢性炎症B变态反应

C气道高反应性D以上都正确

4、小气道是指吸气状态下内径小于的细支气管()

A1mmB2mmC5mmD10mm

5、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Bβ2受体激动剂

C茶碱类D抗胆碱药

6、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慢性咳嗽B大量脓痰

C持续发热D反复呕血

7、下列杀灭结核菌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下曝晒2hB紫外线照射5min

C煮沸1minD70%酒精接触2min

8、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是()

A长效硝酸甘油制剂B钙通道阻滞剂

Cβ受体阻滞剂Dα受体阻滞剂

9、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应按进行高血压分

类()

A收缩压B舒张压

C两者中较高者D两者中较低者

10、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D柯萨奇B病毒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心绞痛的发作特点()

A活动后发生B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C可伴高血压D含化硝酸甘油5min内缓解

12、下列哪项提示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

A低钾B 低镁C低钠D低钙

13、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规律是()

A进食-疼痛-缓解B疼痛-进食-缓解

C无规律D以上都是

14、肝肾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

A肾小球坏死B肾单位纤维化

C肾小管坏死D肾皮质血流量减少

15、肝性脑病灌肠时忌用()

A生理盐水B弱酸溶液

C肥皂水D以上都不对

16、以下对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不正确的是()

A大便潜血阳性,提示出血量大于5ml/d

B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d以上

C呕血,提示出血量至少为250ml

D鲜血便,提示出血量在1000ml以上

17、国外引起肝硬化的首要原因是()

A病毒性肝炎B日本血吸虫病

C药物或化学毒物D酒精中毒

18、急性肾衰病人发生心衰的主要原因是()

A水钠潴留,心脏前负荷过重B高血压

C严重心律失常D代谢性酸中毒

19、真性菌尿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

3456A﹥10/mlB﹥10/mlC﹥10/mlD﹥10/ml

20、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

A铁剂B叶酸

C维生素B12D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

21、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最早期表现是()

A高血压B食欲不振

C皮肤瘙痒D肾性贫血

22、治疗慢性再障首选()

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B环孢素

C抗淋巴细胞球蛋白D雄激素

23、诊断白血病最重要的依据是()

A血象B脾肿大

C骨髓象D贫血

24、缺铁性贫血为()

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

25、儿童急淋白血病诱导缓解方案首选()

ADA方案BHOAP方案

CVP方案DVLDP方案

26、治疗甲亢危象时,复方碘溶液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C抑制外周组织中T4转化为T3

D降低外周组织对TH的反应

27、DKA抢救的首要措施是()

A小剂量胰岛素治疗B大剂量胰岛素治疗

C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D输液

28、磺脲类降糖药的服用时间应为()

A餐前1hB餐前30min

C餐后1hD餐后30min

29、城市地区发现甲类传染病,要求在多长时间内上报()

A2hB6hC12hD24h

30、痛风导致的急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部位是()

A膝关节B肘关节

C母跖关节D腕关节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见于()

A重症结核病B严重营养不良

C应用免疫抑制剂D结核感染后1周

2、肝性脑病的诱因包括()

A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B高蛋白饮食

C镇静催眠药D便秘

3、继发性高血压可见于()

A嗜铬细胞瘤BCushing综合征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DAddison病

4、下列哪些情况不宜使用洋地黄()

A永久性房颤B肥厚型心肌病

C急性心梗24h内D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5、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有()

A咳嗽B咳痰C咯血D喘息

6、下列抗结核药物中,属于全杀菌剂的是()

A利福平B吡嗪酰胺

C链霉素D异烟肼

7、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包括()

A增强心肌收缩力B抑制心脏传导系统

C兴奋迷走神经D减慢心率

8、下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B 起病隐匿,病情迁延,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为慢肾衰

C 大多数起病即为慢性,与急性肾炎无关

D 所有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晚期都会变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9、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要求为()

A优质低蛋白饮食B低盐低脂饮食

C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D优质高蛋白饮食

10、淡漠型甲亢可有哪些临床表现()

A突眼、甲状腺肿大均不明显

B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C多见于老年人

D病情较轻,不易发生甲状腺危象

三、名词解释

1、Cushing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上消化道出血

4、COPD

5、再障

四、论述题

患者,女,64岁,冠心病史十余年。晚饭后突感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大汗、濒死感,含化硝酸甘油无效。查体:BP 100/60mmHg,听诊双肺无异常,第一心音减弱,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轻压痛。ECG示:V1~V3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

频发室早。

请问:①该患者拟诊何病?②如何治疗?

第11篇: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贫血Anemia】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病人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TH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SLE病人血清具有以抗核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特异性、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磁的畸形和功能障碍。

【晨僵】病变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半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僵硬,活动受限,有胶黏的感觉,适度活动逐渐减轻,尤以晨起最明显,称为晨僵。

【传染病】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隐性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机体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导致机体发病。见于结核病,疟疾等。 【病原体携带状态】至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入侵局部或其他组织器官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但不出现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统称病原携带者。常因为其无症状与体征而未被发现、未被隔离,故其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隔离】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防止传染和扩散。

【消毒】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一系列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措施。

【胆-酶分离现象】肝衰竭时因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迅速加深反而下降,称为胆-酶分离现象。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所引起的慢性致病性传染病。

【偏瘫】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等体征。多见于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如内囊出血、大脑半球肿瘤、脑梗死等。

【交叉性瘫痪】脑干内的损害可出现病变侧的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称为交叉性瘫痪。 【感觉障碍】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癫痫】是不同病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发作性意识丧失的常见原因。

第12篇: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流入气管、支气管排除体外的方法,其效果与需要引流部位所对应的体味有关。

大叶性肺炎: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病变累及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又称肺泡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

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不同反应的现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数病人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指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房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肺癌,约占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癌较多见。

Co2 麻醉: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随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也升高,因而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肺通气增加可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加,使肺胞气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接近正常水平。但当吸入气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超过一定的水平,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使肺泡气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活动的抑制,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甚至昏迷,出现二氧化碳麻醉。

第13篇: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河北大学 老虎仔

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

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2.

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破坏而引起支气管腔的扩张和变形。

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3.

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

结核球: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4.

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质不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5.

症。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6.阻塞性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onic

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组织、pulmonary heart disease)

1.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际致心肌坏死。 34.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35.高血压危象: 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著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36.高血压脑病: 表现为血压极度升高的同时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37.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电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

38.PTCA:是用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使相应心肌供血增加,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

39.窦性心律: 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律。

40.期前收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

总铁结合力:血浆中能够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

称为总铁结合力。

65.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或粘膜出血、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

6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

67.IDC:是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在某些致病因素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

白血病“裂孔”现象:多数白血病病人的骨髓68.

象呈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有关系列的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的成熟细胞,形成所谓的“裂孔”现象。 69.完全缓解: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骨髓象中相关系列的原64.

障碍。

弛张热: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

点未达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 91.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见于疟疾,败血症。

92.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间歇体温正常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等。

93.少尿: 24h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 94.无尿: 24小时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95.移行期:尿量每天500—2000ml为移行期。 96.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97.交叉性瘫痪:脑干内的损害可出现病变同侧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称为交叉性瘫痪。

98.嗜睡: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嗜睡,能被唤醒,醒后可以交流和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

99.昏睡:昏睡是比嗜睡加重的意识障碍,病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多次较重的痛觉刺激或较响的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简单、模糊且不完整地回答问题,自发90.

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8.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9.反应增高,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平滑肌收缩

10.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11.肺炎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称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约占医院外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上。

12.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肺实质坏死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

13.通气和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两者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急性肺损伤和(或)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

15.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16.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17.变态反应: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为第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18.Koch 现象:

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

19.通气/血流比例:

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总血流量之比(Va/Q),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4L/5L=0.8

20.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 机械通气: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21.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22.心源性哮喘:又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于睡眠中突然间憋气而惊醒,并被迫坐起,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

23.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 心源性晕厥: 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

24.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但不一定同时出现。

25.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律、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26.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病窦综合征: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障碍,。

27.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阴、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

28.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入心室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

可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双束等部位。

29.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 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10s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

30.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施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31.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32.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33.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41.消化性溃疡: 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5%。

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h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dernal 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70.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多数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过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

抑制正常造血。

42.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71.慢粒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染途径有:经中感染和血行传播。其症状为腹痛、腹泻、隆性疾病)。其特点为病程发展缓慢,外周血粒细胞显便秘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

著增多且不成熟,脾明显肿大。

43.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re colitis)

:是一种病因病变主要位于大72.白血病(leukemia)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肠的粘膜与粘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脓血便和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44.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7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凋亡受阻、存活时间延长而大量积聚在骨髓、血液假小叶形成,致使肝内血受累,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低度肝性脑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恶性疾病。

45.肝性脑病(heptic 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74.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 淋巴瘤(lymphoma)

: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75.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正常的止血机制发生障46.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

:是由碍,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主要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病。任何原因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减少的结核病。

及其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出血。 47.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age)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76.血器官的疾病,简称血液病。 血液系统疾病:系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

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77.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48.存在而引起得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是指胰腺分临床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解质代谢紊乱。旧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

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49.急性胃炎(acute gastrius)

: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起的急性胃粘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胃粘膜充血、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水肿、糜烂和出血。有明显糜烂和出血时又称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erosive and hemorrhagenic

78.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gastritis)。 50.腹胀:是一种腹部胀满,膨隆的不适感,可由79.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统称为糖尿病病足。

胃肠道积气、积食或积粪、腹水、气腹、腹腔内肿物、

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亦可由低钾血钾症所致。 80.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本病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表现,不包51.括甲状腺炎或肿瘤,常由于某种原因阻碍甲状腺激素合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成而导致代偿甲状腺肿大。

的肾脏损害。

52.81.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

Basedow病,

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临床特点为病程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群长,病情缓慢,最终可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外,尚有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以为指端粗厚等。 53.白尿( 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3.5g/d以上)、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

82.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眼征、甲状腺肿及高代谢症群均不明显。主要30g/L)

、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表现为神志淡漠、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54.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有时仅有腹泻、厌食等消化系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原因内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不明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纤颤,年老者可合并心绞55.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进痛、心肌梗塞,则更易与冠心病相混淆。由于长期甲亢行性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基本功能而出现的代谢产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而易发生危象。

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83.葡萄糖耐量异常:是指某些人空腹血糖虽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所需浓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

56.尿路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140—200mg/dl)之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这些病人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57.失衡综合症:是指在透析开始1小时或数小时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后出的以神经、精神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常持续一般人群为高。

数小时到24小时后逐渐消失。

84.雷诺现象:指在原发病基础上,手足皮肤出现58.肾小球疾病:是指一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的苍白、紫绀、潮红的三相顺序颜色变化。

及病理表现不尽相同,但病变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

85.段静止时间内,当开始活动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局部不 晨僵:指病人晨起以前,或病人没有活动的一59.适、不灵便感。

培养菌落计落≥ 真性菌尿:

是指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105/ml,如能排除假阳性则为真性菌尿。

86.风湿性疾病: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60.尿毒症面容: 是指面部肤色常较深且萎黄,病。

有轻度浮肿感。

87.61.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出现的慢性疼痛。风湿: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

( Anemia:

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88.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有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损害的症状。SLE床症状。

病人血清具有以抗核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病6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89.类风湿关节炎:是对关节功能破坏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主要侵及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周围63.:是体内贮存铁缺乏,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贫血。 下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磁的畸形和功能

祝您考试第一名

性言语少。当外界停止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

100.浅昏迷:对针刺或对手压眶上缘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言语应答,并不能执行简单的命令。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101.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炎:是一中病因未明、急性发病的周围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耳麻痹,是一种最常见的面神经瘫痪疾病。

10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种内达到高峰,持续5—30分钟后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但反复发作。

103.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

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

104.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狭窄的基础上性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偏瘫、失语。

105.液体、脑栓塞:是由各种栓子(血流中异常的固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106.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总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出血、

107.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静止性震、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

108.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大脑受累的部位和异常放电扩散的范围,痫性发作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痫性发作。

109.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常于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110.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指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所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良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部位共济失调可分为三种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脊髓性共济失调。

111.脊髓压迫症:是各种原因的病变引起脊髓或供应脊髓的血管收压所出现的受累脊髓以下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病症。病症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

112.Bayli效应:脑血管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液供应在平均动脉压60~160mmHg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仍可维持恒定。血压升高时,小动脉管腔内压力增高,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时,小动脉管腔扩张,血流量增加,这种自动调节称为Bayli效应。

第14篇:《内科护理学》实验报告

《内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报告

实 验 名 称:

肺 结 核 见习学习中心名称: XX学习中心 姓 名: XXXX 学 号: XXX 实 验 日 期:XX 年 XX 月 XX 日 指导教师: XXX 成 绩:

一、见习目的

1.了解各型肺结核的X线特点。 肺结核有五型。

Ⅰ型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可以正常或见哑铃形病灶。

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分布均匀,大小密度相近的粟粒状阴影。 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云雾状,边缘模糊,密度相对较淡。

Ⅳ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形成不同形式的透亮区,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如条索、结节状、斑点状病灶,边缘清楚,密度相对较高。

Ⅴ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可见钙化影。

2.掌握肺结核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评估患者咳嗽咯血情况,咯血量的大小。

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结核导致的肺功能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消耗量增加、代谢紊乱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下降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有咯血、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危险;6.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气体交换受损:持续低流量吸氧,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

2.活动无耐力: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注意室内每天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告知患者生活规律,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病情允许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在病人休息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探视;

3.营养失调: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鱼、瘦肉、蛋、牛奶和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足够水分;

4.有感染的危险:做好基础护理,保证床单元整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预防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5.潜在并发症:咯血时嘱头偏向一侧或患者侧卧位,给以患者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恐惧情绪,鼓励患者尽量将血咯出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小咯血患者可进食易消化、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大咯血患者暂禁食;注意观察有无先兆症状;每天定时测血糖,监测血糖变化;

6.知识缺乏:加强对患者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主动与病人沟通,介绍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见习重点

肺结核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三、见习难点

1.各型肺结核的X线特点 2.肺结核的治疗要点

四、具体安排

1.简单讲授肺结核护理评方法及内容

2.同学分组病房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护理评估 3.回教室,请1-2名同学报告护理评估结果

4.请同学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说明每项检查的目的,带教老师将已做的辅助检查结果报告给同学

5.请同学对病人作出完整的护理诊断

6.由老师小结肺结核的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咯血”的护理措施,PPD、OT皮试结果判断方法

五、见习方法

参观讨论法、学导式教学法、讲授法

六、见习内容准备 1.肺结核病人2-3名

2.五种类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片各一张

3.黑板、粉笔,白大衣

七、主要见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1.简单讲授肺结核护理评估方法及内容(20分钟)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评估患者咳嗽咯血情况,咯血量的大小。

2.护理评估要点(40分钟) 2.1.询问病史 2.1.1.起病急缓

2.1.2.有无与结核病人接触史 2.1.3.有无结核中毒症状

2.1.4.呼吸系统局部症状及特点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菌可侵入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见。患者男,34岁,咳嗽一个多月,乏力,半夜出汗,消瘦,有结核病人接触史,有结核中毒症状。早期干咳无痰,一个星期前咳嗽加重,痰中带血。

2.2.体格检查

2.2.1.胸部的视触叩听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60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胸廓饱满,右下肺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病理性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86次/分,未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2.3.心理社会反应

患者焦虑不安,害怕传染家人。

3.同学报告护理评估结果(10分钟)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评估患者咳嗽咯血情况,咯血量的大小。

4.同学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说明每项检查的目的,带教老师将已做的辅助检查结果报告给同学(10分钟)

(1)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制订化学治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方法有痰直接涂片、痰集菌法、痰培养法,应连续多次送检。

(2)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可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能检出结核病。检验时使用的结核菌素为纯蛋白衍化物(PPD)。通常在左前臂屈侧中部皮内注射〇.1 ml(5 U),48〜72小时后测量皮肤硬结 直径,而不是红晕的直径。硬结直径20 mm或局部有水疱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仅表示曾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不一定现在患病。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结核,判断病变的 部位、范围、性质、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其常见X线表现为原发综合征呈哑铃状阴影;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缘清晰的斑点、条索或结节;干酪样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髙、浓淡不

一、有环形边界的不规则透光区或空洞形成等。肺部CT检查可发现微小或隐藏性病灶,了解病变范围,帮助鉴别肺病变。

(4)其他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髙,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时白细胞计数减低或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严重病例常有继发性贫血。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对于发现支气管内膜结核、了解有无肿瘤、吸取分泌物、解除阻塞或病原菌及脱落细胞检查,以及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5.对病人作出完整的护理诊断(10分钟)

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结核导致的肺功能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消耗量增加、代谢紊乱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下降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有咯血、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危险;6.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6.由老师小结肺结核的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咯血”的护理措施,PPD、OT皮试结果判断方法(10分钟)

护理措施:1.气体交换受损:持续低流量吸氧,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

2.活动无耐力: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注意室内每天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告知患者生活规律,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病情允许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在病人休息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探视;

3.营养失调: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鱼、瘦肉、蛋、牛奶和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足够水分;

4.有感染的危险:做好基础护理,保证床单元整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预防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5.潜在并发症:咯血时嘱头偏向一侧或患者侧卧位,给以患者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恐惧情绪,鼓励患者尽量将血咯出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小咯血患者可进食易消化、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大咯血患者暂禁食;注意观察有无先兆症状;每天定时测血糖,监测血糖变化;

6.知识缺乏:加强对患者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主动与病人沟通,介绍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思考题

1.肺结核的诊断内容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肺结核的诊断内容记录包括:肺结核的类型、病变部位及空洞部位、痰菌检查的方法和结果、病灶的活动性和转归等内容。

2.肺结核的抗痨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药物及其毒副作用?

抗痨治疗的基本原则:服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

常用药物及其毒副作用: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利福平: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利福喷汀:不良反应比利福平轻微,少数病例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头昏、失眠;发热、溶血性贫血和四肢肌肉酸痛等;吡嗪酰胺:其副反应较为少见,以肝脏损害为主;乙胺丁醇:其副反应很少,为安全系数高的抗结核药; 对氨基水杨酸:其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腹上区疼痛、腹胀及腹泻等;卷曲霉素:其作用似链霉素,副反应亦似链霉素,即对第8对颅神经有损害丨引起听力下降或前庭功能障碍。

3.如何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1)病区相对独立,不与其他病种混住,重病人与一般病人、排菌病人与非排菌病人分室安排居住。排菌病人尽量不准许探视,体弱者、婴幼儿禁止来院探视。严格分区管理,并告知病人注意相互隔离,勿串病房。

(2)工作人员接触病人时戴N95口罩,并做到每天更换,潮湿或污染后随时更换。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时,或者进行可能有分泌物或血液飞溅及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等)时,必须穿隔离衣、戴眼罩和手套,必要时戴全面型呼吸器面罩、穿鞋套。

(3)严格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做各种操作前后以及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后,必须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4) 使用中的湿化瓶、呼吸机管路每天更换一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后,用灭菌水冲净,晾干备用。体温表使用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被分泌物等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晒干。

(5) 严格执行一针一巾一管制度。进入病区的治疗车必须配备速干手消毒剂。物流由洁到污,污染区物品禁止带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6)排痰的病人将痰液吐在专用密闭的容器内。病人的痰液、胸水及引流液均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小时倒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病人出院时,其专用咳痰容器经消毒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7) 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病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感染性废物用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双层黄色塑料袋盛装,损伤性废物用专用利器盒盛装,容量不得超过3/4,每天由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到用垃圾暂存处,集中处理。

(8) 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换一次,污染后随时更换。换下的被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由洗衣房统一收集,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禁止在病区内清点病人换下的被服。

(9) 空气消毒:清洁区、半污染区用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每次 60分钟。病房为负压病房,新鲜空气由外面送入病房,病房内污染的空气由专用通道经高效过滤、消毒后排放。病区每日用消毒2次,定时开窗通风。

(10)地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洁和消毒,拖把严格分区、分室使用,并做好标记。拖把用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备用。物体表面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地面物体表面、墙壁等被污染时立即采取喷雾消毒。作用30~60min后,清洗处理。

(11)终末消毒: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床单位及病人的衣物、物品等使用床单位消毒机消毒。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或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12)严格执行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第15篇:内科护理学特色

内科护理学课程特色

1.配备辅导用书对同类课程建设有参考价值:

根据护理专业教育计划和教育大纲,编写内科护理学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用书,08年修订实验大纲并编写内科护理学实验手册和课外阅读指导,选择4本内科护理学参考资料,并编写阅读大纲、内容符合高职高专应用性能力的培养。使用国家卫生部统编教材,配有自编强调社会心理评估特色的讲义。自编实验手册和见习手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果。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教育并具有特色: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丰富、符合工学结合的需求,包括综合实训、课间见习、社区实习、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教育,体现以“一主线、五步骤、两对接、社区延伸”的实践教学特色。护理系2008年级学生在2009年的暑假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基础护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效果好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开展开放式的实训。编写见习大纲,学生在第二学年见习三周,加强实训能力,按教学计划完成繁重教学任务,同时结合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编写护理技能操作、实训指导等教材。建立了校企合作,为学生工学结合(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优越的条件,顶岗实习10个月的学生达100%。

3.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高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队伍

课程组教师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和一线护士,教师队伍师(医)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整体教学水平高。课题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注重教学改革和学术创新。近五年课题组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8项,在国内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多篇,编写教材20多本。

4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

师资队伍:我校“内科护理学”师资队伍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支数量较充足、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术影响等方面跻身于全省同类课程的前列。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教授(主任护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护师)4人,讲师(主管护师)3人,助教1人。

教 材:采用公认的国家卫生部统编优秀教材,配有自编强调社会心理评估特色的讲义、自编实验手册和见习手册。

教学效果:《内科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主要的核心课程,通过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条件,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护理专业学生在省、市知名度不断提升。2009年在校护理学生参加山东省高校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一名,单项分别获第

一、第二和第五名。我校 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为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做出了贡献。 通过几年的课程建设,目前,本门课程已位居省同类课程中的前列。

5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1、加强教师双师型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教育,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短期训练班,使其能及时了解各种信息,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并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资深教师到高等院校学术进修、参加讲学、报告并督导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并积极申请和开展新的教研项目。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坚持下临床每年不少于二个月。

2、加强试题库的建设、完善考教分离。

3、加强网站建设。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搭建起基于WEB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平台。利用此平台可为学生提供视频点播、课件下载、在线测试、网上答疑等多种自主学习功能,便于讨论式、探索式、协作式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的开展。

2、教材资料

1、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吕探云,主编,《健康评估》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6、姚树桥 孙学礼,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7、杨绍基 任红,主编《传染病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8、陆再英 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9.叶汉深..中老年呼吸系统保健.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10.杨宝峰 主编,《药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6.

3、教学团队

于辉老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并获硕士学位。曾多年担任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正常人体学、解剖生理学、内科学、内科护理学、疾病概要及生理学的教学任务,并从事临床内科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有数十篇临床与教学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并主编《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学习导读》(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石油大学出版社)。

孙士杰老师,讲师,32岁, 2006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内分泌专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德州学院医学系任教,曾担任内科护理学、英语、急救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孙士杰老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临床专业科研工作,有多篇论文发表,近期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医学与哲学》。

高峰老师,男,29岁,讲师。参加德州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4、教研教改

近三年来,临床护理学教研组,经过建设,形成了一支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教学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课程主导。采用问题向导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普通的讲授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我们对老年护理学的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通过教改提高了全体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化发展。

4、师资培养 1)培养措施

(1).教学技能培训

医学系成立近三年来,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教研室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训练:如旁听高年资教师的课堂讲课,进行教学观摩,正式上课前的试讲,集体备课,组织参加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根据教学反馈意见,组织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技能优秀的教师对中青年教师授课进行教学督导,并对毕业1-3年青年教师采取规范化培训,定期督促、检查其培训手册阶段性培训指标完成情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临床技能训练

为切实贯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教研室坚持青年教师轮转临床科室工作学习,培养教师的临床思维与操作技能,并及时将临床的新技术带回引入课堂教学中。 (3).提高学历层次

针对护理学科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的教育劣势,教研室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本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中,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有2人,其他青年教师正积极

准备筹措,参与硕士层次学习。青年教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校际交流与学习

教研室派遣青年教师参加国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知名院校护理专业教授、学院其它专业教授到我系进行有关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知识及论文撰写的专题讲座等。 (5).鼓励以研促教

教研室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参与编写教学辅导资料、撰写教学论文等。 2).成效

(1).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在目前全国高等护理教育人才依旧缺乏的情况下,本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的8名教师中,目前已拥有硕士学位教师4名,攻读硕士学位教师2名。 (2).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本教研室负责人刘洪玲老师2008年曾被评为德州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并有多篇科研、教学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有三篇论文被SCI收录。孙士杰老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临床专业科研工作,近期有两片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医学与哲学》。高峰老师,参加德州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于辉老师在搞好教研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临床医疗与科研工作,先后有数十篇临床与教学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并主编《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学习导读》(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石油大学出版社)。

第16篇:内科护理学答案

内科护理学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喉以下2.主支气管3.室颤4.杀菌剂5.2公斤6.150mg

7.多饮水8.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9.10—20 %10.呼吸衰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0A.BA.D.C.A B.D.C B11--20.B.ACBDA CCBD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2.CD3.AC4.AD5.BC6.AB7.AC8.AC9.BD10.AD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D2.CDD3.ABC4.ABC5.ABCD6.ABD7.ABDD8.ABCD9.ABDD10.ABCDD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服制酸药(1分)B休息(1分)C用手按压(1分)D局部热敷(1分)1.○

2.分为Ⅴ型,有:Ⅰ型原发性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肿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Ⅴ型结核性胸膜炎

3.A水肿伴尿检查异常(BP蛋白尿、血尿、管型尿)(1分)B高血压合并尿检查异常(1分)C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极度贫血并尿栓异常(1分)D不明原因的血尿(0.5分)D体检或因其它病做尿常规检查发现尿不正常(0.5分)

4.A紫癜(1分)B胃肠道表现(1分)C关节表现(1分)D肾脏表现(1分)

5.A传染源(1.5分)B传播途径(1.5分)C易感人群(1分)

6.A病情观察(0.5分)B绝对卧床休息(0.5)C饮食护理(0.5分)D吸氧、止痛(1分)D排便护理(0.5分)⑥心电监护的护理(0.5分)⑦心理护理(0.5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A吸痰前对病人或其家属讲解吸痰的意义及过程(1分)

B无菌操作(1分)

C吸痰管大小合适,抽吸压力要适当(1分)

D插管前吸痰管前端用生理盐水湿润,插入深度要适当(1分);

D抽吸时异管要左右180度旋转吸痰(1分),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秒(0.5分),两次抽吸最好间隔3分种(0.5分);⑥吸痰时观察痰液性质和病人反应(1分);⑦机械吸痰工作应由医护人员进行(1分)。

2.毒性反应有:

A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1分)

B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视觉改变(1分)

C心脏方向反应,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为主(1分)

D洋地黄过敏反应(1分)

中毒处理:

A停用洋地黄(1分)

B补充钾盐(1分)

C停服排钾利尿利(1分)

D纠正心律失:除补钾外,可用苯妥英纳和利多卡因(1分)

第17篇:内科护理学总结

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按病因可分为肾血管性和肾实质性两类。

少尿:指每天尿量少于400ml 多尿:指每天尿量超过2500ml 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征:指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

尿量异常:指正常人每天平均尿量约为1500ml,尿量的多少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量。包括少尿、无尿、多尿和夜尿增多。

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和下腹坠痛。

慢性肾衰竭(GRF):简称慢性肾衰,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GF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值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

血友病:是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一组出血性疾病,分为血友病A,血友病B,遗传性FXI缺乏症。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腺体本生产生TH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肥胖症: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及脊柱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隔离:指把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安置于指定地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防止病原体扩散和传播。隔离是预防和管理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如痛、温度、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25、运动障碍:指运动系统的任何部位受损所致的骨骼肌活动异常,可分为瘫痪,不随意运动及共济失调等

26、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

27、癫痫: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是发作性意识丧失的常见原因。

28、尿量异常:正常成人尿量1000-2000ml,每日大于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d或少于17ml/h为少尿,尿量每日少于1000ml为无尿。夜尿增多,夜尿超过750ml 尿细菌学培养需用无菌试管留取清晨第1次清洁中段尿,并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天后留取尿标本;②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或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③尿标本必须在1小时内做细菌培养,否则需冷藏。 尿路刺激征的护理措施:尿路感染者每天摄水量不应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且每2~3小时排尿一次。保护皮肤粘膜的清洁,增加会阴清洗次数。 肾性水肿的分类: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容量依赖性水肿

慢性肾炎的饮食护理:①肾功能减退时,应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磷的摄入;低蛋白饮食时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负氮平衡;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锌②极低蛋白饮食可静脉补充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③密切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诊断与措施:(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 措施:①休息,严重水肿的病人卧床休息②饮食,限制钠的摄入,每天2~3g为宜,给予优质蛋白,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③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④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⑤健康指导(2)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低蛋白饮食,长期蛋白尿致蛋白丢失过多有关

措施:①饮食,应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d)②静脉补充营养素③营养监测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①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的顺序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②血栓栓塞,以肾静脉血栓最多见③急性肾衰竭④其他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尿路感染最具代表性的是肾盂肾炎

尿细菌血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如能排除假阳性,则为真性菌尿。 无论何种疗程,在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培养。 急性肾盂肾炎若治疗后病情好转,可于退热后继续用抗菌药3天,再改口服抗菌药,继续治疗满2周。

急性肾衰竭常用护理问题及措施(1)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①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下肢水肿者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②维持与监测水平衡③监测并及时处理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①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饮食,限制优质蛋白的摄入。②监测营养状况(3)有感染的危险

慢性肾衰的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②尿检:夜尿增多,尿沉渣检查中可见蜡样管型。③肾功能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④血生化检查⑤影像学检查:双肾缩小

慢性肾衰的护理问题及措施:(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①饮食护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且饮食中50%以上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供给足够的热量,②改善病人食欲③用药护理④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2)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措施同急性肾衰。(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①评估皮肤情况②皮肤的一般护理③水肿的护理(4)活动无耐力①评估活动的耐受情况②休息与活动:慢性肾衰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③用药护理(5)有感染的危险①监测感染征象②预防感染③用药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健康指导:①疾病知识指导 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的成因、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以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②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停药③病情监测指导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①补液②小剂量胰岛素治疗③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④防治诱因和处理并发症(2)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治疗 治疗基本同上(3)低血糖的治疗

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补充糖分,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

低血糖的急救护理: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补充糖分,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同时了解低血糖发生的诱因,给予健康指导,以避免再次发生。

糖尿病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的预防措施:定期监测血糖,合理用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严密监测病情

其急救配合与护理:①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②绝对卧床休息③加强生活护理 血脂异常病人的饮食护理:①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饮食②低热量饮食③高纤维饮食④戒烟限酒,禁用烈性酒。 强制性脊柱炎的姿态护理:除急性期和严重期出现剧烈疼痛外,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应坚持进行姿态的矫正和关节功能锻炼。病人在行走和站立时,均应尽力保持正常姿态,病人应做到坐姿要正,张力要直,切不可为避免疼痛或疲劳而放任不正确的姿势,否则易加速脊柱畸形。为保持脊柱及关节的活动功能,病人应经常进行颈部、胸、腰椎各个方向的前屈、后仰、左右转动等活动;为保持胸廓的活动度,病人应经常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为保持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髋、膝关节的挛缩畸形,应经常进行下蹲的活动。

疼痛护理:(1)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受累关节的病变性质,部位,多少及范围,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和体位;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尽可能保持功能位置,必要时给予石膏托,小夹板固定;为避免疼痛部位受压,可用支架支起床上盖被(2)协助病人减轻疼痛:为病人创造合适的休息环境;合理使用非药物性止痛;根据病情使用物理方法止痛;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并观察其不良反应 帕金森病的护理要点:①指导和督促病人进行适当运动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协助做好生活护理②指导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注意避免高蛋白食物,禁食槟榔③指导合理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④防止并发症,预防外伤、压疮、感染和肢体畸形。 甲功八项:FT

4、FT

3、TT

4、TT

3、TSH、TRAb、TSAb、甲状腺球蛋白。

晨僵病人的护理及注意:对晨僵病人生活护理应注意增加便利,以便取用。夜间睡眠时注意对病变关节保暖,预防晨僵,关节肿痛时,限制活动。急性期后,鼓励病人坚持每天定时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全关节活动锻炼,并逐步从主动的全关节活动锻炼过渡到功能性活动。允许病人以自己的速度完成工作,并在活动中予以鼓励,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1)疼痛的护理:病情观察、缓解脾胀痛(2)潜在并发症:尿酸性肾病的护理:病情观察、供给充足的水分、用药护理

意识障碍的程度: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意识模糊、谵妄

肌力的分级:0级:肌力无任何收缩;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

24、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指导:①疾病预防: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与再障发病相关药物和理化物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病毒感染;②疾病知识指导,简介疾病可能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主要的治疗方法,增强病人及家属的自信心,以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休息与活动指导,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适当的活动可以调节身心状况,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④用药指导:主要包括免疫制剂,雄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的使用,为保证疗效的正常发挥,减少不良反应,应该指导病人及家属遵医嘱给药;⑤指导病人正确的调整心理情绪;⑥病情监测:主要监测由贫血,出血,感染的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

25、糖尿病护理措施:

①饮食护理:总的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 ②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 ③口服用药:磺胺类药物协助病人于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并注意观察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使用胰岛素

④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的变化,防止感染 ⑤每周检查足部一次,防止糖尿病足 ⑥密切观察病人是否会出现低血糖的表现

⑦定期检测血糖,合理用药,严密记录生命体征

⑧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疾病知识指导以及病情监测指导:病人3-6个月复检CHbA1c,血脂异常每1-2个月检查一次,无异常6-12个月检查一次,体重每1-3个月检查一次,每年全面体检1-2次(2)用药与自我护理:指导病人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名称,剂量等给药方法并且观察不良反应;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指导病人树立信心;指导病人掌握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观察方法以及处理措施;掌握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26、肥胖症护理: 饮食护理: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期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体重的控制状况,根据病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合理运动:体育锻炼长期坚持,并且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方式 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并观察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心理应该加以辅导 社会支持

27、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关节疼痛,畸形引起功能障碍有关

①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脏器受损,但不宜绝对卧床,限制关节受累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可借助夹板固定,但需要让关节适当活动

②病情观察:了解关节的疼痛部位,病人对疼痛的性质描述,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程度,有无畸形,晨僵的程度,以判断你病情和疗效;密切注意关节外症状,如胸闷等,提示病情严重,应该立即处理

③晨僵护理:鼓励病人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夜间睡眠戴弹力手套保暖

④预防关节失用:指导病人正确锻炼,症状基本控制以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 (2)悲伤 与疾病久治不愈 关节可能致残,影响生活质量有关

心理护理:认真和疏导负面情绪,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参与集体活动,建立社会支持体系

28、癫痫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意识丧失

与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喉痉挛,口腔和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置病人于头低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物;取下义齿和活动牙齿;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立即防止压舌板,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癫痫持续状态者插胃管鼻饲,防止误吸

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观察并记录发作的类型,发作频率及发作的持续时间,观察发作停止后病人意识完全恢复的时间

(2)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时意识突然丧失,判断力失常有关

①发作期护理:告知病人有前驱症状时,应该立即平卧;活动时发作,陪同者应该立即将病人安置于平卧位,防止外伤,切记大力抽动患者,以免患者的骨折和脱臼;防止舌咬伤;对患者的安全给予保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遵医嘱缓慢静滴地西泮,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②发作间歇期护理:给病人适宜的修养环境,光线柔和,无刺激;床两侧安装床挡;床旁不放置危险物品,放置“谨防跌倒,小心舌咬伤”的警示牌;随时做好防止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3)知识缺乏

缺乏长期,正确服药的知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

第18篇:内科护理学肝硬化总结

肝硬化

概念: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特征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最主要的变化是假小叶的形成。

病因:1.病毒型肝炎,其中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均可发展为肝硬化,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会发展为肝硬化;2.慢性酒精中毒;3.药物或化学毒物;4.胆汁淤积;5.循环障碍;6.遗传代谢性疾病;7.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

一.代偿期:以乏力,食欲减退为主要症状,肝功能多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

肝功能损害

1.全身症状、体征:肝病面容(面色灰暗黝黑),肝掌,大小鱼际发红,蜘蛛痣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

3.出血倾向和贫血:肝功能损害,肝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减弱,脾功能亢进,常见的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4.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高,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导致男性女性化,女性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水钠潴留导致尿少水肿,促进腹水形成

门脉高压表现

1.脾大

2.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核形成

3.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主要的表现。腹水形成的机制:门脉高压;低清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肾脏因素

肝脏情况:早期增大,表面平滑,质地中等硬;晚期减小,质地坚硬,表面可呈结节状;一般无压痛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2.感染

3.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死因

4.原发性肝癌:短时间内肝迅速增大,肝区持续疼痛,腹水增多等表现

5.功能性肾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无明显器质性损害

6.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7.肝肺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尿常规: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肝功能试验: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 1.血中胆红素增多 2.转氨酶轻中度增高 3.血清清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

诊断

1.肝炎长期酗酒等病史

2.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3.肝质地变硬,肝功能试验异唱

4.假小叶形成

肝穿刺活检有利于早期诊断

治疗要点

治疗无特效药。治疗原则为延长代偿期,保持劳动力

代偿期:抗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

失代偿期: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处理并发症

腹水治疗:1.限制水钠摄入2.利尿剂3.放腹水,输注清蛋白

手术治疗: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移植

护理

营养失调

饮食治疗原则: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限制水钠,水每天1000ml,钠每天500~800mg,NaCl 1.2~2.0g

避免损害曲张静脉,切勿混入糠皮,甲壳,鱼刺等

体液过多

体位:大量腹水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减轻呼吸困难

限制水钠

腹腔穿刺放腹水

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第19篇:内科护理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50×1=50)

1.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为( C )

A.流感嗜血杆菌B.肺炎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D.葡萄球菌

2.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 A )A.红霉素B.四环素C.氧氟沙星D.利福平

3.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 A )A.咳嗽咳痰B.咯血C.胸痛D.呼吸困难

4.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 A )

A.病史B.阳性体征C.胸部X线检查D.心电图改变

5.男性,19岁,气喘半日,每年春秋季发病,体温36.5℃,端坐呼吸,两肺有普遍哮鸣音,白细胞7.6×10/L,中性粒细胞76%,诊断可能为( B )

A.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过敏性肺炎D.急性支气管炎

6.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D )

A.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B.妊娠与分娩C.过劳与情绪激动D.感染

7.下列哪种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猝死( C )

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C.心室颤动D.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8.高血压病人,突起心悸气促,咯粉红色泡沫痰。查体:血压200/124mmHg,心率136次/min,治疗该病人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D )

A.肾上腺皮质激素B.硝苯地平C.美托洛尔D.硝普钠

9.急性心肌梗死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C )A.心悸B.胸部不适C.疼痛D.呼吸困难

1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重要的体征是( C )A.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B.Graham-Steell杂音C.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D.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11.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A.出血B.穿孔C.电解质紊乱D.癌变

12.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B)A.升结肠B.回盲部C.空肠D.横结肠

1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首选( A )

A.氨基水杨酸制剂B.糖皮质激素C.免疫抑制剂D.抗生素

14.一肝硬化患者有大量腹水,呼吸困难,用利尿剂后仍尿少,如需放腹水,第一次放多少合适( A)A.1000mlB.1500~3000mlC.4000~6000mlD.6000~8000ml

15.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较好的药物是(A )

A.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H2受体拮抗剂D.质子泵阻滞剂

16.无尿的定义为24小时尿量少于( D )A.500mlB.400mlC.300mlD.100ml

17.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因是( D )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B.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葡萄球菌感染D.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感染

18.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 D )A.贫血B.血尿C.白细胞管型尿D.大量蛋白尿

19.对肾盂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 D )

A.周身感染症状B.尿频、尿急、尿痛C.尿中白细胞增多D.尿中有白细胞管型

20.下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正确的是( B )A.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尿毒症期B.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C.肾储备能力下降期,尿毒症早期,尿毒症期D.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

21.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C ) 9

A.血红蛋白上升B.红细胞数上升C.网织红细胞上升D.红细胞直径增大

22.急性白血病病人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B )

A.DICB.血小板减少C.纤维蛋白溶解D.AT-Ⅲ减少

23.慢粒病人有哪条染色体改变( B )

A.t(15;17)B.t(9;22)(q34;q11)C.t(8;14)D.t(11;8)(q34;q11)

24.Auer小体最常见于(B )

A.慢粒白血病B.急粒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急淋白血病

25.甲亢时最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 B )

A.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亢进B.弥漫性甲状腺肿伴血管杂音C.突眼D.脉压差大

26.甲亢病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C )

A.交界性过早搏动B.室性过早搏动C.房性过早搏动D.心房纤颤

27.SLE最常累及的器官是( D )A.心脏B.肝脏C.肺D.肾脏

28.异源性ACTH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为( B)

A.胰腺癌B.肺癌C.胸腺癌D.甲状腺髓样癌

29.下列有关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用药护理中,正确的是( D)

A.部分病人用药后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道不适等B.长期用药不会引起骨质疏松

C.宜饭前服用,以增加药物吸收D.指导患者用药后用清水充分漱口

30.对于小量咯血的肺结核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 )

A.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C.端坐卧位D.仰卧位

31.男性病人,73岁,COPD15年,肺心病5年,体质虚弱,近日来因上感现大量脓痰不易咳出,神志恍惚,昏睡。护士为其清理呼吸道最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D )

A.指导有效咳嗽B.湿化呼吸道C.体位引流D.机械吸痰

32.心力衰竭病人使用利尿剂时应特别注意﹙C﹚

A.心率变化B.血压变化C.电解质变化D.肾功能变化

3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首优的护理诊断是( C)

A.睡眠型态紊乱B.自理缺陷C.疼痛D.知识缺乏

34.对于心绞痛病人最危险的护理诊断是( D )

A.疼痛B.活动无耐力C.焦虑D.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35.下列关于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护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限制钾盐摄入B.暂停蛋白质饮食C.减少脂肪摄入D.提供丰富的维生素饮食

36.病人采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时气囊充气加压多长时间需放气一次( B )

A.6-8小时B.12-24小时C.24-36小时D.36-48小时

37.肾盂肾炎病人的饮食护理应是( C )A.多食蛋白质,少饮水B.限制蛋白质饮食,少饮水C.适当饮食,多饮水D.适当饮食少饮水

38.下列哪项不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 C )

A.症状性低血压B.失衡综合症C.低蛋白血症D.致热原反应

39.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错误的是( B )

A.饭后服用B.严禁与水果同服C.禁饮浓茶D.液体铁剂用吸管服用

40.下列关于化疗的护理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 )A.为保证药物吸收应避免液体量过多

B.加强饮食护理C.保护血管D.观察血象

41.鼻腔出血填塞物取出时间应不超过( A )A.3天B.1天C.5天D.2天

42.甲亢病人应给予下列哪种饮食( A )A.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

B.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碘 C.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D.高蛋白、高脂、高热量

43.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 )

A.局部脂肪萎缩B.过敏反应C.轻度浮肿D.低血糖

44.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成人的无水葡萄糖用量为( B)

A.50gB.75gC.100gD.125g

45.RA(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急性关节疼痛时不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C )

A.卧床休息B.取功能位C.功能锻炼D.必要时肢体固定

46.SLE病人最典型的面部特征是( A)

A.面部蝶形红斑B.盘状红斑C.面部点状红斑D.丘疹

47.呼吸道隔离用哪种颜色标识(D )A.红色B.棕色C.橙色D蓝色

48.为菌痢病人进行皮肤护理时,最常用的肛周清洗溶液为温水和( B)

A.甲硝唑溶液B.高锰酸钾溶液C.硼酸溶液D.硫酸镁溶液

49.能保护人体防止感染乙型肝炎的是下列哪种抗体( A)

A.表面抗体B.核心抗体C.DNA抗体D.DNA聚合酶抗体

50.脑出血病人发生脑疝时,静脉滴注甘露醇应在多长时间内滴完( D )

A.15-20minB.15-35minC.15-40minD.15-30min

二、名词解释(5×2=10)

1、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2、肝硬化: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多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

3、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为蛋白尿。

4、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5、贫血: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线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在我国成年男性Hb

三、简答题

1.临床常用的口服降压药物有哪些?常用的口服降压药物主要有五类:利尿剂(1分)、钙通道阻滞剂(CCB)(1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分)、β-受体阻滞剂(1分)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1分)。此外还有α-受体阻滞剂等。

2.简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1)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至数十年;(2)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3)发作时上腹痛成

节律性,腹痛多可为进食或服用抑酸药缓解。

3.简述心律失常病人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1)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心电监护,严格监测心率、心率、心电图、生命体征、血养饱和度变化。(2)发现频发、多元性、成对的或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博,第二度Ⅱ型或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立即报告医生。(3)安放监护电极前注意清洁皮肤,用乙醇棉球去除油脂,电极放置部位应避开胸骨右缘及心前区,以免影响做心电图和紧急电复律;1~2天更换电极片一次或电极片松动时及时更换,观察有无皮肤发红、痒等过敏反应。

4.脑出血病人出现急性意识障碍时,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休息与安全: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床头15°-30°,谵妄、躁动病人加保护性床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2)生活护理:昏迷或吞咽障碍者遵医嘱胃管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大小便护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吸痰;(4)病情监测: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并记录。

四、论述题

试述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皮肤和黏膜,出入量,实验室检查(2)感染性休克抢救配合: 1)体位: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度,抬高下肢约30度,有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2)吸氧:高流量吸氧,维持氧分压>60mmHg,改善缺氧症状。3)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纠正酸中毒。随时监测病人一般状态,血压,尿量,尿比重,血细胞比容等,监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补液速度的指标。下列证据提示血容量已补足:口唇红润,肢端温暖,收缩压>90mmHg,尿量>30ml/h以上。如血容量已补足,尿量

五、案例分析(1×10=10)

洪先生,34岁。饮酒饱餐后上腹部剧痛7小时,伴呕吐、大汗,诊入院。查体:面色苍白,体温38℃,血压80/60mmHg,心率132次/分,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白细胞12.7×10/L,中性粒细胞0.86,血淀粉酶740U/dl。

(1)请写出该病人正确的临床诊断。(1分)(2提出该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依据。(3分)

(3)写出你对该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要点(6分)

(1)临床诊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也可)。(1分)

(2)主要护理诊断:①疼痛:腹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坏死有关。(1分)②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与恶心、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有关。(1分)③体温过高——与胰腺炎症、坏死和继发感染有关。(1分)

(3)健康教育要点:①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主要的诱发因素及疾病过程。(1分)②教育病人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治胆道蛔虫。(1分)③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饮食卫生知识,平时养成规律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1分)。腹痛缓解后,应从少量低脂、低糖饮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1分),避免刺激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1分)。戒除烟酒,以预防复发(1分)。 9

第20篇:内科护理学作业答案

内科护理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

一、选择题

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铁锈色痰的最主要原因:

A.痰内有大量红细胞 B.痰内混有大量肺泡巨噬细胞 C.是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结合的产物 (参考答案:D)

2.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A.军团菌 B.葡萄球菌 C.肺炎克雷白杆菌 (参考答案:D)

3.肺真菌病诊断主要依靠: A.临床表现 B.X线典型表现 C.血清学试验 (参考答案:E)

4.肺炎链球菌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首选补充血容量的液体为: A.生理盐水 B.5%葡萄糖 C.10%葡萄糖 (参考答案:D)

5.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哪项不正确: A.多继发于有各种原发疾病的危重患者,治疗困难

B.革兰氏阳性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常为混合感染 (参考答案:B)

6.关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下列哪项错误: A.可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或小叶性肺炎 B.一般不引起肺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 C.肺炎消散后,多留有纤维瘢痕 (参考答案:C)

7.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 A.止咳、祛痰、解痉和抗感染 B.改善通气,积极抗感染 C.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痰液 (参考答案:C)

8.急性肺脓肿抗生素治疗停药指征: A.中毒症状消失

B.咳嗽、咳痰、咯血症状明显好转 C.胸片空洞液平消失 (参考答案:E)

D.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含铁血黄素 E.以上都不是

D.肺炎链球菌 E.绿脓杆菌

D.抗原皮肤试验 E.痰真菌培养及菌型鉴定

D.低分子右旋糖酐 E.林格氏液

C.耐药细菌日益增多

D.一些非致病菌亦常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 E.在医院内感染的肺炎

D.治疗首选青霉素G E.少数患者可并发脓胸

D.支持疗法、祛痰、有效抗生素

E.中西医结合,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

D.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

E.X线胸片显示空洞、炎症病灶完全吸收消失

9.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影响肺脓肿疗效的主要原因是: A.未充分休息 D.未使用祛痰剂 B.脓液引流不畅 E.脓肿部位

C.未配合中药治疗

(参考答案:B)

10.急性肺脓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畏寒、高热 D.胸痛与呼吸运动相关 B.不同程度咯血 E.肺部干湿性啰音 C.咳大量脓臭痰 (参考答案:C)

11.关于血源性肺脓肿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往往继发于皮肤感染,骨髓炎

B.脓毒菌栓引起肺小血管栓塞、炎症、坏死形成肺脓肿 C.常为两上肺多发病灶

D.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 E.有咳嗽,咳痰不多,极少咯血 (参考答案:C)

12.判断肺结核有传染性最主要的依据是: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胸部X线检查发现空洞 B.痰结核菌检查阳性 E.反复咯血 C.血沉增快 (参考答案:B)

13.结核菌主要的传播途径为:

A.呼吸道 D.生殖道

B.消化道 E.破损的皮肤、黏膜 C.泌尿道

(参考答案:A)

14.最易导致慢性肺心病的是:

A.原发型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C.浸润型肺结核

(参考答案:D)

15.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痨药后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主要考虑是什么药物的副作用:A.异烟肼 D.吡嗪酰胺 B.利福平E.乙胺丁醇C.链霉素

(参考答案:E)

16.肺结核大咯血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是: A.失血性休克 D.心力衰竭 B.重度贫血 E.呼吸衰竭 C.窒息

(参考答案:C)

17.为预防肺结核的发生和流行,在下列措施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 A.自出生后开始定期接种卡介苗

B.隔离排菌结核患者

C.合理化疗治愈排菌患者 E.为易感者及密切接触排菌患者预防性投药 D.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参考答案:C)

18.原发型肺结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初次感染部位多在上叶底部、中叶和下叶上部 E.多发生于儿童 B.结核菌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D.症状多轻微而短暂

C.原发病灶和淋巴结都不发生干酪样坏死(参考答案:C) 19.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 A.鳞状上皮癌 D.未分化癌 B.肺泡细胞癌 E.转移癌

C.腺癌 (参考答案:C)

20.哪种肺癌对化疗最敏感: A.鳞状上皮癌 D.未分化癌 B.肺泡细胞癌 E.大细胞癌 C.腺癌 (参考答案:D)

21.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检查为 A.纤维支气管镜下活组织检查 D.胸部X线 B.高分辨率CT E.开胸肺活检 C.肺部磁共振检查 (参考答案:A)

22.严重Ⅱ型呼吸衰竭不宜高浓度给氧的原因 A.缺氧不是主要原因 D.促使二氧化碳排除过快 B.可引起氧中毒

E.诱发代谢性碱中毒C.降低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的兴奋性 (参考答案:C)

23.下列哪项不是呼吸衰竭时应用呼吸机的目的 A.增加通气量 D.降低氧耗量 B.减少呼吸功消耗 E.纠正休克

C.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E)

24.有关机械辅助呼吸的呼气末正压方式治疗ARDS原理哪项是错误的? A.促进肺泡水肿消退 D.增加吸入氧浓度 B.增加功能残气量 E.扩张萎陷的肺泡 C.减少肺内动静脉分流

(参考答案:D)

25.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下列哪项处理不利于呼吸道通畅? A.糖皮质激素 D.痰液黏稠者补液 B.采用快速利尿剂 E.无力排痰者翻身拍背 C.口服或雾化祛痰剂

(参考答案:B)

26.支气管扩张的最主要病因是:

A.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 B.支气管先天发育障碍 C.肺囊性纤维化 (参考答案:A)

27.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病理基础是: A.感染所致黏膜充血水肿 B.病灶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慢性溃疡侵蚀肺小血管 (参考答案:D)

28.支气管扩张症咯血时下列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反复发生,程度不等 B.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 C.咯血后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参考答案:B)

29.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最确切的定义是指 A.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 B.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 C.具有气道阻塞特征的慢支和肺气肿 (参考答案: C)

30.肺心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 B.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C.肺细小动脉痉挛

(参考答案: C)

31.诊断早期肺心病的最主要依据是: A.长期呼吸道病史 B.右心衰竭体征 C.肺气肿及肺部啰音

(参考答案: D)

32.浸润性肺结核最多发生的部位是 A.上叶前段 B.上叶尖后段 C.下叶内基底段

(参考答案: B)

33.诊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是

D.遗传性a1抗胰蛋白酶缺乏 E.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D.动脉终末支扩张形成动脉瘤 E.支气管壁破坏

D.咯血后一般恢复较快 E.可伴有大量脓痰

D.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 E.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

D.血容量增多 E.血液粘稠度增加

D.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大征象 E.高碳酸血症

D.中叶内侧段 E.中叶外侧段

A.PaO27.3kPa (55mmHg) B.PaO28.0kPa (60mmHg) C.PaO27.3kPa (55mmHg) D.PaO26.7kPa (50mmHg) E.PaCO26.7kPa (50mmHg) (参考答案: D)

34.肺结核痰菌阳性患者的短程化疗方案最好是 A.异烟肼加链霉素加对氨水杨酸一年 B.异烟肼加对氨水杨酸加氨硫脲一年

C.利福平加异烟肼3~5个月,前2个月加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强化

D.利福平加乙胺丁醇加对氨水杨酸一年

(参考答案: E)

35.对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X-线示肺部大片状阴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B.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 C.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D.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见中毒颗

(参考答案: B)

36.下列除哪一项病因以外,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A.吸烟 B.病毒感染 C.大气污染

(参考答案: E)

E.利福平加异烟肼6~9个月,前2个月用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强化

E.肺部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D.职业因素 E.过敏因素

37.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A.发绀、呼吸困难 B.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C.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 (参考答案: E)

38.呼吸衰竭时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发病原理是: A.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B.弥散功能障碍 C.肺泡通气量不足

(参考答案: C)

39.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流量-容积(V-V)曲线测定 (参考答案: D)

40.导致慢性肺心病的最常见病因是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尘肺

(参考答案: D)

41.下列因素除哪种以外,均与慢支发病有关? A.大气污染 B.吸烟 C.感染

(参考答案: E)

42.体位改变时咳嗽咳痰多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癌 C.浸润型肺结核 (参考答案: D)

D.支气管扩张症 E.慢性心功能不全 D.过敏因素 E.维生素B缺乏 D.慢性支气管炎 E.弥漫性支气管扩张

D.残气量(RV)及残气量/肺总量(RV/TLC)百分比测定

E.最大通气量 D.氧耗量增加 E.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 D.心慌、多汗、血压升高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98kPa(60mmHg) 5

43.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为 A.单纯型、喘息型、混合型 B.单纯型、喘息型、迁延型 C.单纯型、喘息型 (参考答案:C)

44.al—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与哪项因素最有关 A.代谢紊乱 B.免疫功能低下 C.遗传 (参考答案: C)

45.慢性支气管炎的慢性迁延期是指 A.咳、痰、喘症状迁延2年以上 B.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 C.咳、痰、喘症状迁延2个月以上 (参考答案: B)

46.我国引起肺心病最常见病因: A.肺结核

B.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C.支气管扩张

(参考答案: B)

47.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特点: A.多为白色黏痰

B.急性发作期可出现黏液脓痰 C.可为浆液泡沫痰 (参考答案: D)

48.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描述,哪项错误: A.指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慢性感染性炎症 B.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C.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参考答案: A)

49.抢救大咯血窒息最关键的措施是 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立即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立即给与鼻导管吸氧 (参考答案:D)

50.重症哮喘的患者如呼吸困难加重,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提示病情严重 A.大汗淋漓 B.张口呼吸 C.有奇脉 (参考答案:E)

51.女,28岁,高热、食欲不振、乏力、咳嗽3周,体重明显减轻,曾在采石场工作半年,查体:心肺无特殊发现,肝大肋下3cm,脾肋下1.5cm,痰涂片查结核菌阴性,1:2000结素试验阴性,WBC 5.2×10/L、中性97%,胸片示两肺散在均匀、细小密度增高点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矽肺

B.伤寒并肺部感染

9D.单纯型、喘息型、急发型 E.急发型、迁延型、稳定型

D.细菌感染 E.支气管阻塞

D.咳、痰、喘症状迁延3个月以上 E.咳、痰、喘症状迁延半年以上

D.肺间质纤维化 E.支气管哮喘

D.夜间痰量较多 E.偶有痰中带血

D.吸烟是其主要病因 E.临床可分为单纯型、喘息型

立即采取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立即输液、输血、注射止血剂

D.紫绀

E.哮鸣音减弱或消失 6

C.肺泡细胞癌

D.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参考答案: D)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52.男,18岁,自9岁起反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发作前常有喷嚏、流涕,症状持续10余分钟后可自然缓解,缓解后无何不适,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源性哮喘 B.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参考答案: C)

53.男性,38岁,两周前受凉后寒战高热、咳嗽、胸痛,一周后咳嗽,咯大量脓臭痰,伴少量咯血。查体:一般状态差,心率104次/分,右肺肩胛下可闻水泡音,既往无呼吸道病史,诊断最可能是 A.肺结核 D.支气管扩张 B.胸膜炎

(参考答案: C)

54.男性,28岁,畏寒、高热二周,咳嗽、咯大量脓臭痰一周,静置分层,痰培养出厌氧菌,抗生素治疗停药的指征是哪一项? A.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B.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示炎症及脓腔完全消散 C.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仍有病变

(参考答案: B)

55.男性,32岁,近半月右胸痛,低热盗汗,轻咳,少量白粘痰,气短日渐加重,体查:气管左移,右胸实音,呼吸音消失,锁骨上淋巴结不大,胸水为血性,下列处理哪项最适宜? A.抽胸水+对症处理 D.抗炎+对症处理 B.抗炎+抽胸水

(参考答案: C)

56.男性60岁,咳嗽3年,每年冬季发作,每次持续3个月,有吸烟史,本例病情继续发展,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部感染 B.自发性气胸 C.肺心病

(参考答案: D)

57.男性58岁,咳嗽、咯痰、胸闷、气短6年,肺功能检查:残气量增加,残气量占肺总量比值>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 B.自发性气胸 C.肺部感染

(参考答案: E)

58.男45岁,10天前发冷、发热,T39.5℃,右胸痛、咳嗽,咯脓痰350ml/日,臭味,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A.肺CT检查 B.肺放射核素扫描 C.胸部X线正侧位片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E.痰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 D.肺心病 E.阻塞性肺气肿 D.阻塞性肺气肿 E.支气管哮喘 C.抗结核+抽胸水 E.抗结核+胸腔闭式引流 D.体温下降至正常后2周 E.体温下降至正常后4~6周 C.肺脓肿 E.肺炎球菌肺炎 D.自发性气胸 E.过敏性肺炎

(参考答案: C)

59.女,32岁,20多年来发作性气喘,春、夏季发作较重,4小时前发病,查体:两肺叩诊清音,有广泛哮鸣音,心率100次/分,律整,血WBC10×10/L、中性70%、嗜酸性粒细胞8%,胸部X线:两肺透亮度增加,最可能诊断为 A.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弥慢性肺间质纤维化

(参考答案: B)

60.男,66岁,慢性咳嗽、咯痰伴喘息十年加重3天。血气分析:PaO2 7.33kPa(55mmHg)、PaCO2 8.9kPa(69mmHg)。最合适的氧疗方法是 A.流量2L/min的氧气经鼻导管持续吸入 B.流量4L/min的氧气经鼻塞持续吸入 C.流量6L/min的氧气间断吸入

(参考答案: A)

61.25岁女性,未婚,患肺结核3年,近2月闭经,伴低热、盗汗、乏力,2小时前突然出现咯血,总量约300毫升,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输注新鲜血

B.立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 C.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

(参考答案: C)

62.男性,4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二年出现走路时气急,曾胸透发现肺纹理增多紊乱,两肺透光度增加,膈肌位于第11后肋,一天前在用力时突感呼吸困难加重,右胸刺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气肿 B.自发性气胸 C.肺栓塞

(参考答案: B)

63.男,42岁,突然发作喘息,原因不清,紧急处理时应首先选哪种药物? A.毒毛旋花素K0.25毫克静脉注射 B.吗啡10毫克肌内注射 C.氨茶碱0.25克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 C)

64.男性30岁,醉酒后发冷、发热2天,咳嗽、胸痛,咯出大量脓臭痰,胸片显示右肺上叶大片状阴影,内有空洞并见液平,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应选择: A.止咳,祛痰,解疼,抗感染 B.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抗感染 C.支持疗法,祛痰,抗感染 (参考答案: D)

65.男性52岁,咳嗽4年,每年冬季发作,每次持续3个月,有吸烟史,本例病情继续发展,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部感染 B.自发性气胸 C.肺心病

(参考答案: D)

二、问答题

D.阻塞性肺气肿 E.支气管哮喘

D.积极抗感染,辅以体位引流

E.中西结合,全身用药同局部用药相结合

D.0.1%肾上腺素0.5毫升皮下注射 E.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D.心肌梗塞

E.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D.给予呼吸兴奋剂 E.给予高浓度氧疗 D.持续面罩氧气吸入 E.呼吸机辅助呼吸 D.心源性哮喘 E.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

9 8

1.呼吸衰竭时保持气道通畅的意义是什么?

① 保证气体交换 ② 防止分泌物潴留引起的肺不感染、肺不张及可能的窒息 ③ 减轻呼吸功,减少氧消耗及二氧化碳产生,减轻呼吸肌疲劳 2.患者咳嗽、咳痰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①向患者解释排痰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②维持适宜的室温,湿度;③适当补充水分,有利于痰液排除;④密切并记录痰的颜色、量、性质;⑤尊医嘱用祛痰药物;⑥协助病人排痰,主要措施有:湿化气道;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定期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机械吸痰。 3.简述吸痰时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技术;吸痰管插入深度为15~20cm为宜,吸深部的痰液时,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后,要左右旋转向上提拉以吸净痰液;吸痰管一次一根,不可重复使用,以免交叉感染;每次抽吸时间

1).对排菌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

2).指导患者有关服药的知识与方法,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和胸片。 3).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灌输正确的观念,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的消毒隔离注意事项,动员患者尽可能与家人分室居住、分床就寝。或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时戴口罩,接触后彻底洗手。限制探视,如有探视者时,应保持适当距离,防止飞沫传染。

4).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离床活动;症状缓解后,应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和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

5).开放性肺结核患者要进行必要的消毒隔离工作,禁止随地吐痰,痰液可吐在纸盒内焚烧。

6).合理安排生活,实行分餐制,做好餐具消毒,对餐具、用物定期消毒,可放到阳光下暴晒,如衣物、书籍。不饮未消过毒的牛奶。

7).有计划地接种卡介苗,使机体对结核菌产生免疫力。 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

9).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情绪波动和操劳过度,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简述化疗药物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

①不宜在下肢静脉注射,因下肢易于栓塞;②交替使用左右臂的静脉,防止反复刺激同一静脉;③推注药物速度宜慢;④不宜选用过细的静脉,因药物不能迅速稀释;⑤确保静脉注射准确,无外漏。⑥药物抽进注射器后进行排气,排气后应更换针头。更换针头后不能再排气,以免针头上沾有的药液带入皮下;⑦注射时要检查回血是否通畅,确认针头已在血管内才能将药液推入;注射完毕后应抽少许回血,使药液不沾于针头,然后拔针。拔针后应压迫针眼2~3分钟,防止药液外漏。需要时可先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确定通畅无外漏后,再将化疗药物的液体连接注入静脉内。注射完后,继续用生理盐水迅速冲净输液管内的药液,以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第三章作业

一、选择题

1.由于心输出量突然下降出现的晕厥为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低血糖综合征

B.阿—斯综合征 E.急性心肌梗死 C.脑卒中

(参考答案:B) 9

2.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最常引起哪个部位血管的栓塞 A.心 D.肾 B.脑 E.脾 C.肺

(参考答案:C ) 3.男性,74岁。高血压病史10年。因血压未能控制就诊。为了解患者有否早期左心功能不全,应询问哪项有关病史?

A. 心绞痛 D. 咳嗽咯痰 B.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E. 心悸感 C. 下肢浮肿

(参考答案:B) 4.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的致死原因是

A.脑梗塞 D.心源性休克

B.心律失常 E.尿毒症 C.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C) 5.可以同时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扩张剂是 A.硝普钠 D.多巴胺 B.酚妥拉明 E.多巴酚丁胺 C.硝酸甘油

(参考答案:A) 6.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疼痛主要区别是 A.心肌梗死疼痛程度重,持续30分钟以上 B.心绞痛疼痛程度重,持续30分钟以上 C.疼痛部位不同 D.疼痛的性质不同 E.疼痛的诱因不同

(参考答案:A) 7.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室颤动的先兆是

A.室性早搏频发成对多源 D.房室传导阻滞Ⅱ度 B.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E.心房纤颤 C.房性早搏 (参考答案:A) 8.男性56岁。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h入院。次日突然出现阿-斯综合征,下列哪项是最可能的原因?

A. 频发室性早搏 D. IIºII型房室传导阻滞 B. 心室颤动 E. 室上性心动过速 C. 室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 B) 9.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 B.室性过早搏动 E.心室颤动 C.房性过早搏动

(参考答案:D) 10.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受损脏器最为严重并占首位的是 A.肾脏 D.心脏 B.脑 E.肝脏 C.眼底

(参考答案:A) 11.导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亡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血栓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B.心房纤颤 E.急性肺水肿 C.充血性心力衰竭

12.女性,40岁。体检时测量血压为155/100mmHg),为进一步确诊是否有高血压,应作下列哪项检查?

A. 同一日上下午测定血压,每次测定2个测量值 B. 同一日上下午测定血压,每次测定3个测量值 C. 非同一日测定血压2次,每次测定3个测量值 D. 非同一日测定血压2次,每次测定2个测量值 E非同一日测定血压3次,每次测定3个测量值

(参考答案: C) 13.对出现水肿的心衰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是因为患者容易发生 A.压疮 D.水电解质失衡 B.皮肤烫伤 E.局部血管痉挛 C.皮肤感染

(参考答案:A) 14.适宜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是

A.高热量、低胆固醇 D.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C.低热量、低盐、高胆固醇

(参考答案:D) 1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50%~80%患者病前有先兆,其最常见的表现为 A.新发生心绞痛,原有心绞痛加重 D.变异型心绞痛 B.自发性心绞痛 E.混合性心绞痛 C.稳定型心绞痛

(参考答案:A) 16.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A.右心衰 D.成人呼吸窘迫征

B.左心衰导致肺淤血 E.房间隔缺损 C.肺炎

(参考答案:B) 17.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再通的最佳时间为起病后

A.1h内 D.12h内 B.3h内 E.24h内 C .6h内

11 (参考答案:C) B.高热量、低蛋白质 E.高蛋白、低动物脂肪

(参考答案:C) 18.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常见于

A.回心血量增加 D.严重贫血 B.肺动脉高压 E.体循环阻力过高 C.血容量不足

(参考答案:E) 19.降低心脏前负荷时可以选用的药物是

A.硝普钠 D.多巴胺 C.硫酸镁

20.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肺循环淤血 B.体循环淤血 C.气道痉挛狭窄

(参考答案:A) 21.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A.快速降压,首选硝普钠 B.快速静脉注射速尿 C.必要时静脉快速注射硝普钠 D.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的情况 有抽搐时可使用镇静剂

(参考答案:C) 22.心衰时观察患者颈静脉主要是为了了解 A.血液携带氧的能力 B.静脉容纳过多血液的能力 C.心脏接受血液及泵血能力 D.肺部血管容纳过多液体的能力 E.血管携带血液出入脑组织的能力

(参考答案:C) 23.急性肺水肿患者使用地高辛主要用于 A.扩张冠脉 B.排钾利尿 C.减慢心率

(参考答案:D) 24.心脏骤停抢救时,患者平卧后应立即 A.抬高患者的头部 B.抬高患者的腿部 C.打开气道

(参考答案:C) 25.缩窄性心包炎常继发于 急性心包炎 D.心包积液穿刺

12 B.硝酸甘油 E.阿拉明

(参考答案:B)

D.呼吸中枢兴奋 E.极度紧张、恐慌

D.增强心脏搏动 E.纠正心律失常

D.快速人工呼吸 E.快速心脏按压

B.化脓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梗死

E.风湿病26.患者使用洋地黄药物前,护士应先测量

A.血压 B.呼吸 C.脉搏

(参考答案:A) 27.高血压病的治疗要点不包括下面哪项 两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必须及早应用降压药 降压速度宜慢

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禁烟

( 参考答案:B) 28.充血性心衰患者,服用洋地黄后,出现下列哪项症状,可以确定为洋地黄中毒: A.恶心、呕吐 B.黄视或绿视 C.疲乏无力 (参考答案:B)

29.硝酸甘油用于治疗心绞痛,其给药途径是:

舌下含服 口服 肌内注射

(参考答案:A) 30.患者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听诊闻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应考虑为

急性肺水肿 支气管哮喘 阻塞性肺气肿

(参考答案:A) 31. 急性肺水肿患者吸氧用酒精湿化的目的是 稀释痰液 缓解支气管痉挛 C. 兴奋呼吸中枢

(参考答案:D) 32.下列心衰患者的药物护理不正确的是 A.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监测血清电解质 B.使用血管扩张剂应定时测血压

C.因硝普钠见光易分解,故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

D.护士在发给患者地高辛之前应先数患者心率,若大于100次/分不能给药 E.缓解急性心衰症状通常静脉使用洋地黄

(参考答案:D)

D. 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E.扩张肺动脉D. 右心衰竭 E.自发性气胸

D.静脉注射 E.皮下注射 D.心悸气急 E.房性早搏

(参考答案:A)

D.体温 E.体重 13

33. 某高血压患者频繁呕吐伴有突然头痛、意识不清,脉搏、呼吸减慢、左右瞳孔明显不等大,你考虑 B.脑疝形成 C.高血压危象

(参考答案:B) 34.一急诊患者诉胸痛,呈压榨性,位于心前区及胸骨后,并放射到左臂、伴胸闷,呼吸稍困难。应考虑 A. 胸壁疾病 B. 冠心病心绞痛 C. 血液病

( 参考答案:B) 35.陈先生,58岁,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绝对卧床4天来未解大便,宜采取哪种方法通便

起床活动 大便时增加腹压

口服硫酸镁120g (参考答案:D) 36.患者女性,35岁,患风心病房颤已4年,住院中心律突然转为窦性,并出现偏瘫,头痛,首先考虑 A.脑溢血 B.脑梗塞 C.蛛网膜下腔出血

(参考答案:B) 男性,58岁,高血压10余年,间歇发作胸闷、胸痛两年,医生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此次上厕所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端坐体位,心率110次/分,双肺可闻及水泡音,双下肢无水肿 37.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支气管炎 B.急性左心衰 C.全心衰竭

(参考答案:B) 38.此次发病的诱因可能是 A.急性呼吸道感染 B.心绞痛 C.心肌耗氧量增加

(参考答案:C) 39.对该患者的护理,下列不宜的是 A.心电监护 B.给予鼻导管吸氧 C.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 参考答案:C) 共用题干(4~6)

14

D. 脑血栓形成 E.脑血管痉挛A.蛛网膜下腔出血

D .肋间神经病 E.胸腔积液

开塞露塞肛 大黄叶口服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并发颅内感染

D.急性心肌梗死 E.劳累性心绞痛

D.电解质紊乱 E.情绪激动

D.记录24小时尿量 E.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女性患者,63岁,心绞痛病史两年。一天前骑车上桥时又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即原地休息,含服硝酸甘油三片无效,出冷汗,路人将患者送到急诊室。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转入CCU进行链激酶治疗

40.患者问护士链激酶治疗的作用是什么,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解除疼痛 B.扩张冠状动脉 C.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参考答案:E) 41.护士指导患者避免排便时用力,患者问及其理由,你正确的回答是 A.用力过度引起虚脱反应 B.腹压增加导致呕吐加剧 C.血压陡升导致脑溢血 (参考答案:D) 42.患者经链激酶治疗好转,心梗后第三天食欲增加,该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你的回答是 A.禁食

B.按自己的需求进食 C.吃少量流质饮食,每天2次

二、名词解释 预激综合征

又称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WPW综合征),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部。WPW综合征的患者除有典型的预激心电图特点外,临床上常有心动过速发作。 心绞痛

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三、问答题

1.简述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计划。

①注意休息;②保持情绪轻松、稳定;③低盐饮食,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④戒烟、限制饮酒;⑤坚持体育运动锻炼;⑥坚持服药;⑦做好病情监测。 2.心力衰竭病人应该避免哪些诱发因素?

①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②心律失常;③过度劳累;④情绪激动;⑤输液过多过快;⑥摄盐过多。

3.如何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1) 动态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用药效果。

(2) 帮助患者识别诱发或加重心绞痛的因素,如饱餐、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劳累等。 (3) 交待患者疼痛发作或加重时要及时告知医生、护士,以免延误治疗。

(4)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注意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 (5) 注意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及早发现心肌梗死的先兆,如疼痛加剧伴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休息或用药不能缓解者,应高度警惕有心肌梗死的可能,并按心肌梗死进行处理。 4.简述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1) 有Q波的心肌梗死患者,其心电图特点为:①病理性Q波在心肌坏死区的导联出现;②相应导联的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③T波倒置出现于心肌缺血和坏死区的导联。

D.少量多餐

E.多吃鸡蛋 ( 参考答案:D) D.氧耗量增加梗塞面积扩大 E.血流加速致脑栓塞 D.防止冠脉内血栓形成 E.溶解冠脉内血栓

2)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为:①无病理性Q波;②普通性ST段压低≥0.1mV(aVR、V1导联ST段抬高);③T波低平或倒置。

第四章作业 一选择题

1.肝性脑病患者不应给予的治疗是 A.肥皂水灌肠 B.口服乳果糖

C.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 (参考答案:A)

2.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护理哪项不正确 A.使用镇痛泵

B.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 C.与别人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参考答案:E)

3.上消化道呕出大量鲜红色血,且不易控制的常见病为 A.消化性溃疡出血 B.应激性溃疡出血

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参考答案:C)

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规律为 A.无一定规律 B.疼痛-进食-缓解 C.进食-疼痛-无缓解 (参考答案:B)

5.抗菌药治疗萎缩性胃炎是针对哪种细菌 A.大肠埃希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幽门螺旋杆菌 (参考答案:C)

6.引起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因是 A.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 B.黄曲霉毒素 C.亚硝胺类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A)

7.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是 A.肝区疼痛 B.恶液质 C.贫血 (参考答案:A)

8.关于三

(四)腔气囊管的护理,正确的是 A.插入三腔管后先向食管气囊注气 B.拔管前从胃管内注石蜡油25~30 ml

D.口服新霉素 E.静脉滴注氟马西尼

D.遵照医嘱应用止痛药 E.限制止痛药的应用

D.急性出血性胃炎出血 E.胃癌出血

D.进食-疼痛-缓解 E.疼痛-进食-疼痛

D.葡萄球菌 E.肺炎双球菌

D.血吸虫感染 E.酒精

D.黄疸 E.发热

C.胃气囊注气量为120~150 ml,食管气囊注气量为200~250 ml D.放置48h后,出血停止,放气观察24 h后无出血再拔管 E.管外端牵引物重1 kg (参考答案:D)

9.与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不符的是下列哪项 A.疼痛节律性明显 B.常有饥饿痛 C.进食后疼痛加剧 (参考答案:C)

10.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加强口腔、皮肤护理 B.注意休息和营养 C.消除诱发因素 (参考答案:C)

11.下列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不正确的是 A.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 B.戒烟戒酒

C.硫糖铝应在餐后1小时服用 D.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E.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泼尼松 (参考答案:C)

12.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主要特征为A.脑电图异常 D.性格及行为异常 B.扑翼样震颤 E.腱反射亢进 C.意识模糊 (参考答案:D)

13.胃溃疡的疼痛节律为

A.餐前30分钟出现,进食后缓解

B.餐后1小时出现,进食后缓解

C.餐后即开始,持续2小时

D.餐后30~60分钟出现至下餐前缓解 E.多有午夜痛 (参考答案:D)

14.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肝性脑病 D.原发性肝癌 B.肝肾综合征 E.感染 C.上消化道出血 (参考答案:C)

15.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的表现为 A.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B.呕血与黑便 C.失血性贫血 (参考答案:B)

D.进食后疼痛缓解 E.常有午夜痛

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E.加强有关的知识宣教

D.氮质血症 E.发热

16.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继续或再出血,下列哪项不对 A.反复呕血

B.黑粪次数增加伴肠鸣音亢进 C.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计数继续下降 (参考答案:D)

17.肝硬化所致消化道出血,抢救出血性休克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B.烦躁者给予吗啡或巴比妥类药物 C.积极补充血容量 (参考答案:B)

18.慢性胃炎的预防原则下列哪项不妥A.戒烟戒酒

B.长期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C.彻底治疗幽门螺杆菌 (参考答案:B)

19.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消化道出血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 A.自发性腹膜炎 B.肝性脑病 C.原发性肝癌 (参考答案:B)

20.下列哪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饮食护理是错误的 A.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 B.留置三

(四)腔气囊管的患者需禁食 C.出血停止后即可进温热肉汤

D.消化性溃疡出血停止后应少量多餐,以营养丰富的半流食为主 E.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凉清淡流质饮食 (参考答案:C)

21.提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最有价值的体征是A.休克征象 B.腹肌紧张 C.上腹痛加剧 (参考答案:E)

22.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A.腹胀者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排气

B.检查前可肌内注射地西泮 D.检查完后即可进食、进水

E.检查当日以流质或易消化半流质为主

C.检查前禁食6 h (参考答案:D)

23.用三(四)腔气囊管压迫食道静脉止血时管端牵引重量约为A.0.8 kg B.0.5 kg C.1 kg (参考答案:B)

D.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下降 E.血压继续下降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D.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 E.进食要有规律

D.肝肾综合征 E.多器官功能衰竭

D.疼痛节律性消失 E.肝浊音界消失

D.2 kg E.3 kg

2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A.100 ml B.500 ml C.300 ml (参考答案:E)

25.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口服A.硫糖铝 B.维生素 C.泼尼松 (参考答案:C)26.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早期判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B.黑便的颜色和量 C.呕血量 D.血红蛋白的测定 E.血压测定 (参考答案:A)

27.下列哪一疾病不宜常规禁食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胃炎 C.急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B)

28.消化性溃疡患者服用制酸剂宜在A.两餐之间 B.餐后1小时 C.餐前1小时 (参考答案:B)

29.肝硬化腹水患者每日进水量限制在A.1000 ml B.1500 ml C.2000 ml (参考答案:A)

30.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低热量饮食 B.暂停蛋白质摄入 C.清除肠内积血 (参考答案:A) A.50 ml B.100 ml C.80 ml (参考答案:A)

D.800 ml E.1000 ml

D.吗丁琳 E.胃复安

D.急性肠梗阻

E.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D.每日清晨顿服 E.进餐时与食物同服

D.800 ml E.500 ml

D.米醋加生理盐水灌肠 E.口服50%硫酸镁溶液导泻

D.10 ml E.30 ml 31.消化道出血时出现黑便提示一天量大于什么值

32.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疾病是A.甲型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肝脓肿 (参考答案:B)

33.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错误的一项是A.少量多餐 B.以稀饭、面食为主 C.食物宜清淡、易消化 (参考答案:D)

34.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时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按医嘱采取止血措施 C.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D.稳定患者情绪 E.禁食 (参考答案:C)

35.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能使大便变黑的是

A.雷尼替丁 B.兰索拉唑 C.氢氧化铝凝胶 (参考答案:D)

36.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晚期肝脏质地坚硬 B.肝掌和蜘蛛痣 C.腹水 (参考答案:C)

37.肝性脑病的主要表现是 A.脾脏肿大 B.意识障碍和昏迷

C.肝功能异常

(参考答案:B)

38.男性,55岁,有肝硬化史15年,3天前突然呕鲜血150 ml,随之出现黑便而住院。昨天开始少言寡语,闷闷不乐,体格检查有扑翼样震颤,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不宜灌肠和泻剂,以免诱发出血 B.不宜给高蛋白饮食 C.口服新霉素 (参考答案:A)

39.女性患者,40岁,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5年,今天饱餐后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并出现休克,应首先考虑A.幽门梗阻 B.溃疡急性穿孔 C.上消化道出血

D.药物性肝炎 E.肝血管瘤

D.少量出血时可进食热流质 E.定时进餐,可进食低脂肪饮食

D.胶体次枸橼酸铋 E.硫糖铝

D.脾脏肿大

E.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D.血氨升高 E.脑电图异常

D.静脉滴注谷氨酸钠 E.口服乳果糖

D.胃癌 E.急性胆结石

(参考答案:B)

40.女性患者,54岁,患肝硬化5年。现患者出现欣快激动、衣冠不整,考虑为A.肝硬化失代偿期 B.肝性脑病I期 C.肝性脑病II期 (参考答案:B)

41.男性患者,44岁,诊断为胃溃疡,出院时咨询有关食用汤类中哪种对他较适宜A.咖啡牛肉汤 B.菜末蛋花汤 C.榨菜肉丝汤 (参考答案:B)

42.男性肝硬化患者,65岁,因呕吐鲜红色血600 ml而急诊入院,查血压135/60 mm Hg,脉率120次/min。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B.流质饮食

C.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参考答案:B)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2岁,因黑色稀便4天入院。近四天来,每天解黑色稀便3次,每次约150克。患者有多年上腹部隐痛史,常有夜间痛、饥饿痛,进食可缓解。体格检查:贫血貌,皮肤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

43.入院后为了明确诊断,首先要进行的检查应是下列哪一项 A.X线钡餐检查 B.胃镜检查 C.血常规检查 (参考答案:B) 44.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 B.食道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胃癌并出血 (参考答案:A)

45.入院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呕血,呕出暗红色血液600 ml。此时,对该患者要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监测心率、体温、呼吸变化 B.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C.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心理支持 (参考答案:B)

46.患者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危险 B.活动无耐力 C.组织灌注量不足 (参考答案:C)

(共用题干)男性患者,48岁,有胃病史10余年,近1年症状加剧,食欲不振来就诊。胃

D.有受伤的危险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D.给氧 E.血常规检查 D.胃溃疡并出血

E.急性胃黏膜损害所致的出血 D.选择性动脉造影 E.胃液分析检查 D.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E.备好三

(四)腔气囊管待用 D.老母鸡汤 E.竹笋肉汤 D.肝性脑病III期 E.肝性脑病IV期

21

镜检查见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 47.在询问病史时最有诊断价值是 A.上腹部痛阵发性加剧 B.饥饿痛为主,进食后缓解 C.疼痛往往于餐后0.5-1小时出现 (参考答案:C)

48.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主要鉴别方法是 A.根据临床表现 B.根据全身情况 C.根据大便隐血持续阳性 (参考答案:D)

49.本病的健康教育不包括

A.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加重的诱发因素 B.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C.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D.坚持服用抗结核药 E.定期复查 (参考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消化性溃疡、

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名。

2.上消化道大出血

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容量20%,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3.肝肾综合征

又称功能性肾衰。当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及肾内血液重分布等因素,可发生功能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但肾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4.肝性脑病

过去称肝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简答题

1.如何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溃疡病的主要病因,以及加重和诱发溃疡病的相关因素。 2).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3).饮食应少食多餐,戒烟酒,以清淡无刺激性易消化食物为宜。

4).嘱病人遵医嘱服药,指导正确用药的方法,不随意停药,禁用或慎用非甾体消炎药等可致溃疡的药物。

5).定期复诊,如上腹疼痛节律发生变化或出现呕血、黑粪时应立即就诊。 2.简述 肝硬化患者腹水产生的原因。

腹水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致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

22

D.上腹部痛无规律性 E.午夜痛为主

D.根据胃镜与活组织检查 E.根据疼痛程度

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③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流出道受阻时,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可渗出至腹腔;④其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钠重吸收增加,使水钠潴留,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使肾血流量降低、排钠和排尿减少。

3.如何对肝硬化腹水进行护理?

(1)大量腹水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以降低横膈,改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者应予氧气吸入,双下肢浮肿者应抬高下肢。

(2)腹水患者多伴皮肤干枯粗糙、浮肿、瘙痒,抵抗力低下,故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温水沐浴,避免热水刺激皮肤,注意床单位的平整,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出部位,以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发生压疮。

(3)观察腹水消长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期测量腹围、体重,并教会病人正确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4)大量腹水时,应避免使腹内压突然剧增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5)做好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术前向患者说明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测量体重、腹围、生命体征,排空膀胱以免误伤;术中及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适;术毕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观察穿刺部位,出现溢液可用明胶海绵处置。然后缚紧腹带,以防放液后腹内压骤降;记录抽出的腹水量、性质和颜色,标本及时送检。

23

第五章作业

一、选择题

1.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水肿 B.消除血尿 C.消除蛋白尿 ( 参考答案:E) 2.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部位是: A.下腔静脉 B.上腔静脉 C.肾静脉

( 参考答案:C)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特征是: A.肾小球滤过膜屏障损害而造成大量蛋白尿 B.大量血浆球蛋白丢失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D.大量凝血因子漏出可造成高凝状态 E.肾脏对脂蛋白的分解下降而致高脂血症 ( 参考答案:A) 4.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克雷白杆菌 ( 参考答案:A) 5.尿路感染诊断的确立主要依靠: A.病史和症状 B.尿细菌学检查 C.白细胞尿 ( 参考答案:B) 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或无尿期,引起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A.氮质血症

B.高钾血症 C.出血倾向 ( 参考答案:B) 7.有关高钾血症的处理下列哪项最快最有效:

A.在心电监护下,10%的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静脉推注 B.血液透析疗法

C.50%葡萄糖溶液 50 毫升 +胰岛素10单位静脉注射 D.5%碳酸氢钠100 ~200毫升静脉滴注 E.腹膜透析 ( 参考答案:B) 8.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的最主要原因为: A.红细胞寿命缩短

D.控制高血压 E.延缓肾功能减退

D.肺静脉 E.脑静脉

D.产气杆菌 E.葡萄球菌

D.血白细胞明显升高 E.影像学检查

D.高镁血症 E.低钠血症

D.营养不足缺铁、低蛋白

24

B.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C.肠道溃疡出血使血液丢失 ( 参考答案:B)

E.毒素抑制骨髓造血

9.肾病综合征患者, 应用环磷酰胺时最严重的副作用是: A.脱发 B.消化道反应 C.出血性膀胱炎 ( 参考答案:E) 10.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用氮芥治疗中应特别注意观察: A.消化道症状 B.出血性膀胱炎 C.肝功能损害 ( 参考答案:D) 11.正常量蛋白饮食,其饮食蛋白量是指: A.0.8~1.0g/公斤·d B.1.0~1.2g/公斤·d C.0.5~0.8 g/公斤·d (参考答案:A)

12.女, 32 岁,因双侧腰背酸痛,尿频,尿急,尿痛七天就诊。T : 39.℃,双肾叩击痛( ++ ),尿检:蛋白(+ ),脓细胞(+++ ),红细胞(+ ),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下列哪项不是其护理诊断: A.体温过高 B.排尿异常 C.焦虑 (参考答案: E )

(共用题干)28岁,女性,已婚。突发尿频,尿急,尿痛,伴寒战高热,体温 40 ℃。检查:右侧肾区叩痛(+),尿常规比重 1.025 ,白细胞(+++),白细胞管型 0~1 个/ HP,红细胞(+),蛋白(+)。

13.为了尽快选用有效的治疗药物,最应采用何种检查: A.新鲜尿沉渣镜检 D.尿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B.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E.尿细菌普通培养+ 菌落计数 C.尿细胞计数 (参考答案:A)

14.该患者抗生素使用的疗程应为: A.3天

B.1周

C.2周

(参考答案: C )

(共用题干)男性, 18 岁。上呼吸道感染后 2 周,出现颜面浮肿,肉眼血尿而来院就诊。体检:血压 135/95 mmHg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 5~10 个/ HP 。 15.患者急性期应进低盐饮食,其钠盐摄入量为: A.< 3 g/d B.< 4 g/d

D.抑制性腺功能 E.骨髓抑制

D.白细胞减少 E.脱发

D.1.2~1.5 g/公斤·d E.1.5~2.0 g/公斤·d

D.知识缺乏 E.预感性悲哀

D.3周 E.4周

D.< 5 g/d E.< 6 g/d

25

C.< 10 g/d (参考答案:A)

16.检查结果符合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错误的是: A.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B.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应考虑手术摘除 C.临床痊愈后无需门诊复查

D.少数血尿及微量蛋白尿可迁延较长时间,应定期复查 E.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参考答案: C )

(共用题干)女性, 40 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10 年余,近1 年夜尿增多,此次因尿频,尿急, 尿痛就诊,尿检查白细胞 8~10个/ HP , X 线肾盏变形, 缩窄,中段尿培养为大肠杆菌。

17.本例的诊断最大可能为: A.慢性肾盂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参考答案:A)

18.本例的治疗方案应选用: A.单剂治疗

B.敏感抗生素治疗 2 周 C.长期抑菌治疗 (参考答案: D )

(共用题干)男, 10 岁,全身浮肿,尿少半月, BP100/80 mmHg, Hb140g/ L。尿蛋白(+++), 24 h定量 8.0 g ,血BUN6mmol/ L,血 Cr 正常,诊断肾病综合征,基层医院给速尿后尿量增加。1周后突发腰痛,尿量明显减少,血BUN升至18 mmoL/ L ,尿镜检红细胞满视野。 19.最可能诊断为:

A.肾病综合征并泌尿系感染 B.肾病综合征并原发性腹膜炎 C.肾病综合征并肾静脉血栓 (参考答案: C )

20.该患者首选治疗药物为: A.泼尼松 B.环磷酰胺 C.静脉输注白蛋白 (参考答案:A) 21.患者的饮食应为:

A.高蛋白饮食 B.低蛋白饮食 C.优质蛋白饮食 (参考答案: C )

二、名词解释 尿路刺激征

是指尿路受到炎症或理化因素刺激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不尽感。

26

D.肾病综合征 E.慢性肾炎

D.系统联合用药,疗程稍长

E.以上都不对

D.肾病综合征并肾前性氮质血症 E.肾病综合征并 Fanconi’s 综合征

D.静脉输注甘露醇 E.速尿

D.优质高蛋白饮食 E.优质低蛋白饮食

肾病综合征

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启动因素是肾小球通透性改变导致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其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

三、问答题

简述应用激素应注意的几点。

①起始用量要足,常用泼尼松1mg/(kg.d),口服8~12周,②减撤药物要慢,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少原用量的10%,③维持用药要久,逐渐减量后,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15g/d)作为维持量,维持6~12个月或更长。 2.如何指导病人预防尿路感染复发。

(1)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应养成每天清洗会阴部的习惯,月经期应随时清洗;妊娠期、产褥期禁用盆浴;性生活后及时排尿以冲洗尿道,如发作与性生活有关,可口服抗菌药物预防;女婴应勤换尿布,大便后清洗会阴部,以免粪便污染尿路。 (2)指导积极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解除尿路梗阻等以去除诱发因素。 (3)嘱平时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4)增加营养,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避免劳累和便秘,育龄妇女在急性肾盂肾炎治愈后一年内应避免妊娠。

第六章作业

一、选择题

1.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头晕 D.食欲减退 B.心悸 E.气短 C.乏力

(参考答案:C)

2.对血液病患者最应警惕发生的情况是 A.皮肤黏膜血肿 D.咯血 B.呕血、血便 E.颅内出血 C.泌尿生殖道出血 (参考答案:E)

3.下列关于颅内出血的处理措施哪个不正确

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D.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

B.保持呼吸道通畅 E.快速静滴20%甘露醇、50%葡萄糖液 C.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 (参考答案:D)

4.有关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对

A.避免皮肤摩擦损伤 D.局部可施热敷 B.不用牙签剔牙 E.避免肢体受压 C.避免肌内注射 (参考答案:D)

5.贫血最常见的护理诊断是

A.组织完整性受损 D.心输出量减少

27

B.活动无耐力 E.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C.组织灌注量改变 (参考答案:B)

6.观察铁剂治疗效果最早的指标是

A.红细胞数上升 D.血清铁上升 B.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E.红细胞比积上升 C.血红蛋白量上升 (参考答案:B)

7.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及体征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皮肤皱缩 D.牛肉舌 B.毛发干枯 E.口腔炎 C 咽部异物感 (参考答案:D)

8.下列关于口服铁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 D.可与牛奶同时服

B.服用液体铁剂须使用吸管 E.可同时服维生素C,以利于铁吸收 C.服用铁剂期间大便变黑属正常现象 (参考答案:D)

9.下列关于注射铁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剂量一定要准确

B.不良反应有过敏、尿频、尿急等 C.采用浅部肌内注射 D.可采用留空气注射法

E.应准备肾上腺素,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参考答案:C)

10.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 A.环磷酰胺 D.氯霉素 B.阿司匹林 E.磺胺药 C.利福平(参考答案:D)

11.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不会出现

A.全血细胞减少 D.巨核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E.红细胞体积变小 C.血小板减少 (参考答案:E)

12.下列关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错误的是

A.起病急,发展快 D.颅内出血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B.出血严重,常发生在内脏 E.预后差,患者常在6~12个月内死亡 C.皮肤、黏膜反复感染,但少见败血症 (参考答案:C)

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经雄激素治疗3~6个月后,首先升高的是 A.红细胞 D.血小板 B.网织红细胞 E.粒细胞

28

C.血红蛋白 (参考答案:B)

14.再生障碍性贫血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 A.冰袋置于头部或大血管处 D.静脉输液 B.口服退热药 E.酒精擦浴 C.肌内注射退热药 (参考答案:A)

15.下列丙酸睾丸酮注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易发生无菌性坏死 D.需缓慢分层肌内注射 B.应经常检查局部有无硬结 E.可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C.发现硬结及时进行理疗 (参考答案:E)

1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 A.广泛皮肤、黏膜 D.颅内 B.生殖道 E.呼吸道 C.消化道 (参考答案:A)

17.对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评估叙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成人 D.女性多见

B.常反复发作 E.骨髓幼稚巨核细胞比例增多 C.颅内出血多见 (参考答案:E)

18.下列不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的是 A.血小板计数减少 D.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B.出现抗血小板抗体 E.易见巨型血小板 C.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参考答案:E)

19.下列关于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说法错误的是 A.以40岁以下女性多见 D.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 B.女性患者月经过多常见 E.呈自限性,常在数周内恢复 C.可因感染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参考答案:E)

20.下列哪种药物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泼尼松 D.阿莫西林 B.阿司匹林 E.氯霉素 C.红霉素 (参考答案:B)

21.治疗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方案是 A.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 D.X线脾区照射 B.使用止血药 E.作脾切除 C.使用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C) 22.白血病的病因不包括

29

A.病毒感染 D.电离辐射 B.遗传因素 E.某些药物如烷化剂 C.免疫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C)

23.我国成人白血病最常见的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A)

24.急性白血病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常提示: A.失血性休克 D.脑膜炎 B.颅内出血 E.眼底出血 C.脑炎

(参考答案:B)

25.白血病患者出现发热不宜采用 A.休息 D.酒精擦浴 B.鼓励饮水 E.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C.冷敷 (参考答案:D)

26.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的最主要检查项目是 A.血细胞计数 D.骨髓象

B.血涂片找幼稚细胞 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C.肝脾淋巴结有无肿大 (参考答案:D) 27.环磷酰胺易引起:

A.出血性膀胱炎 D.上消化道出血 B.继发感染 E.心脏损害 C.手足麻木 (参考答案:A)

28.下列关于白血病化疗患者血管的护理不妥的是

A.交替使用静脉 D.静脉穿刺后先用生理盐水输注 B.先远端静脉,后近端静脉 E.若发生药液外渗,立即拔针 C.发生药液渗漏后,可用硫酸镁湿敷或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参考答案:E)

2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特征性的体征是

A.胸骨压痛 D.皮肤紫癜 B.浅表淋巴结肿大 E.贫血貌 C.巨脾

(参考答案:C)

30.某女性青年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衄、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鼻粘膜湿润,剥去鼻腔内血痂 D.适当限制活动 B.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E.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30

C.预防各种创伤 (参考答案:A)

31.女,31岁,发热两周,黑便一天,血象:三系细胞减少,骨穿:骨髓增生极度低下,拟诊“重型再障”,哪项体征不可能出现

A.贫血貌 D.口角溃疡 B.皮肤瘀点瘀斑 E.血压下降 C.肝脾、淋巴结肿大 (参考答案:C)

32.孙某某,女,29岁,患“缺铁性贫血”,经去除病因、口服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为补充体内储存铁,需进一步补铁,下列疗程错误的是 A.1个月 D.3~6个月

B.3个月 E.先服1个月,到6个月时再服1个月 C.6个月 (参考答案:A)

33.李某,患“再生障碍性贫血”3年,近2周来,感乏力加重,伴牙龈出血、发热、咳嗽、纳差,对其提出护理诊断哪个不对

A.活动无耐力 D.潜在并发症 感染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组织完整性受损 C.体液过多 (参考答案:C)

(共用题干)男性,19岁,急淋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咽痛,伴咳嗽。皮肤有多处瘀斑。听诊:肺底部大量湿啰音。化验:WBC:1.1××10/L(中性85%,L1%),Hb:105g/L,血小板:80×10/L。

34.引起该患者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

A.白血病细胞浸润 D.代谢亢进 B.联合化疗 E.成熟粒细胞减少 C.皮质激素的应用 (参考答案:E)

35.患者体温39.5℃,下例降温措施中哪项不宜采用 A.鼓励饮水 D.醇浴 B.冰袋冷敷 E.使用退热剂 C.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D)

36.遵医嘱予VDP化疗,在使用中药液不慎溢出,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局部用普鲁卡因局封 D.局部金黄散外散 B.局部冷敷 E.抬高患肢 C.局部热敷 (参考答案:C)

37.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D.随访白细胞计数 B.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E.可下床在楼道走动 C.减少陪客探视 (参考答案:E)

31 9

9(共用题干)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一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38.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C)

39.对其进行护理评估时下列哪项对其病因诊断最重要 A.心理社会资料 D.血象、骨髓象结果 B.系统体格检查 E.主要症状及治疗经过 C.既往史、职业史 (参考答案:C) 40.首选治疗

A.铁剂 D.维生素C B.肾上腺皮质激素 E.安络血 C.雄激素 (参考答案:C)

41.有关此患者护理诊断下列哪项不妥 A.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B.组织完全性受损: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C.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防治知识 D.疼痛、腰背四肢酸痛:与急性溶血有关 E.焦虑:与持续乏力不愈有关 (参考答案:D)

42.下列药物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告诉患者需坚持治疗使用3~6个月才能判断是否有效 B.向患者说明药物副作用 C.肝功能受损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D.停药后副作用不会消失

E.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报告,必要时作理疗 (参考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由于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外周血液中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2.白血病

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1分)其特点为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三、问答题

白血病患者防止继发感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保持病室环境无菌;②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③防止医院内感染;④加强基础护理,强调口腔、鼻腔、皮肤、肛周和肠道的清洁卫生;⑤观察有无感染迹象,一旦出现感染迹象,遵医嘱给予用药治疗。

32 9

第七章作业 一选择题

1.单纯性甲状腺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缺碘

B.先天性缺陷 C.碘过多 (参考答案 A)

2.属于Graves病独特的临床表现的是: A.多食而消瘦 B.弥漫性甲状腺肿大 C.胫前粘液性水肿 (参考答案 C)

3.下列临床表现哪项不是甲亢患者的症状? A.月经量增多 B.阴痿 C.睡眼时心率快 (参考答案 A)

4.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突眼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眼肌麻痹、眼球固定 B.结膜充血、水肿

C.复视、异物感 (参考答案 D)

5.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最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是 A.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B.有震颤和杂音 C.质地柔软 (参考答案 B)

6.根据清晨起床前测量的脉搏与血压值mmHg计算基础代谢率的公式是 A.脉搏数/分+舒张压-111 B.脉搏数/分+收缩压-111 C.脉搏数/分+脉压差-111 参考答案 C 7.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B.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再用药后1~2 周内 C.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初用药后2~3 月内

D.发生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恢复后再用 E.硫脲类与咪唑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 D)

8.下列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哪项不宜手术治疗?

33

D.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E.桥本甲状腺炎后

D.脉压差增大

E.心率增快与代谢率不呈比例

D.易激动 E.大便次数增多

D.突眼度在16mm 以上 E.畏光、流泪

D.表面光滑 E.随吞吐上下移动

D.脉搏数/分-脉压差+111 E.脉搏数/分+脉压差+111

A.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

B.中至重度Graves 病,长期服药无效者 C.妊娠早期

D.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E.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 C)

9.1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A.酮症酸中毒

B.非酮症性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C.心脑血管病变 (参考答案 D)

10.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A.白内障 B.角膜溃疡 C.视神经炎 (参考答案 D)

11.关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不对? A.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 B.有助于隐性糖尿病的诊断 C.可间接判断胰岛素对糖刺激的反应 D.可确诊低血糖的病因

E.有助于诊断糖尿病胰岛素的分泌缺陷 (参考答案 D)

12.下列哪项不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指标? A.餐后血糖 B.空腹血糖 C.尿糖

13.双胍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低钾血症 B.低血糖反应 C.水钠潴留 (参考答案 E)

14.优降糖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低血糖反应 B.白细胞减少 C.胃肠道反应 (参考答案 A)

15.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最常见量严重的副作用是: A.低血糖反应 B.局部脂肪增生 C.局部脂肪萎缩 (参考答案 A)

16.常规胰岛素每支400单位,稀释为10毫升,现需注射10单位,应抽多少毫升

34

D.糖尿病肾病 E.感染

D.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E.玻璃体出血

D.胰岛素释放试验 E.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答案 D)D.乳酸性酸中毒 E.胃肠道反应

D.乳酸性酸中毒 E.过敏反应

D.视力改变 E.轻度水肿

A.0.1毫升

B.0.2毫升

C.0.25毫升 D.0.45毫升 E.0.5毫升

(参考答案 C)

17.配制混合胰岛素时,必须先抽吸常规胰岛素是为了防止 A.发生中和反应 B.增加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C.胰岛素降解能加速 (参考答案 D)

18.可用于低血糖反应的急救有效措施是 A.就地休息 B.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C.立即输入氯化钠 (参考答案 D)

19.下列应用胰岛素的护理注意事项中不妥的是: A.注射部位应该常更换 B.常规胰岛素在餐前1小时注射 C. 用1ml BD注射器 (参考答案 B)

2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主要措施? A.大剂量补液及电解质 B.大量补碱

C.大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参考答案 E)

21.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静脉应用胰岛素的剂量是: A.每小时0 .01U / kg B.每小时0 .5U / kg C.每小时0 .1U / kg (参考答案 C)

2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经积极补碱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及大量补液后,神志转清,但很快又进入昏迷。此时应如何处理? A.停止补碱 B.静脉补钙 C.静脉补钾

D.停止补碱并静脉滴注甘露醇 E.吸氧

(参考答案 D)

23.患者,女,30岁。7年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已连续服药7年,症状完全缓解,已停药1年。近2月来出现心慌、多汗、手抖。查T

3、T4水平升高。双眼球突出。下列哪一项不是非浸润性突眼的表现: A.眼球突出,突眼度超过18mm B.上睑挛缩 C.瞬目减少

35

D.常规胰岛素速效特性丧失 E.降低鱼精蛋白胰岛素的药性

D.立即食糖果或含糖饮料 E.加大饭量

D.剂量必须准确 E.严格无菌操作

D.静脉滴注甘露醇

E.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D.每小时1U / kg E.每日0.1U / kg

D.眼球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皱起 E.视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 (参考答案:A)

25.男性,50 岁。身高165cm,体重75kg。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7.lmmol/L,下列哪项考虑是正确的? A.可诊断为糖尿病

B.应进行口服75g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C.可诊断为无症状性糖尿病 (参考答案 B) (共用题干)

女性,35岁,因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入院,择期手术治疗。在术前准备期间,患者害怕手术,焦虑不安 26.下列哪项不是甲亢护理诊断A.焦虑 B.活动无耐力 C.自我形象紊乱 (参考答案:D)

27.稳定患者情绪,解除焦虑的护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A.酌情给予镇静剂 B.不回答有关手术的询问 C.不安排与重患者同住一室 (参考答案:B 28.为了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减少甲状腺血供,术前常用下列哪种药物 A.普萘洛尔 B.苯巴比妥 C.甲状腺素 (参考答案:D)

(共用题干) 女性,70 岁。糖尿病史6 年。咳嗽、多痰伴发热1 周,嗜睡2d ,昏迷5h 入院。体检:中度昏迷,皮肤干燥,呼吸24 次/min ,双肺湿啰音,心率120 次/min 。 29.此时应做何种检查能最有助于诊断? A.电解质

B. ECG

C.Hb 1909 (参考答案 E)

30.如果此时患者血糖35 .2mmol/L ,尿酮(十十).pH 7。1、BUN 25mmol/L、Cr 204μmol/L , WBC 12 x 10/L、N 0 .90 ( 90 % )。以下哪项为最佳治疗选择? A.补液加小剂量胰岛素静滴 B.立即补充5 %碳酸氢钠 C.立即补充各种电解质 (参考答案 A)

31.抢救过程中对饮食的管理哪项是正确的? A.经胃管间断流质灌胃

36 9

D.应进行口服100g 葡萄糖OGTT E.应重复做1 次空腹血糖

D.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E.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

D.避免刺激性语言

E.介绍与治疗成功的患者交谈

D.复方碘化钾 E.硫氧嘧啶

D.血脂全套 E.血糖、血酮

D.补液加皮下注射常规胰岛素40u E.在胰岛素溶液中加入抗生素

B.坚持糖尿病饮食

C.因患者昏迷可不考虑饮食问题

D.计算全天热量,分别在补液及胃管途径补充 E.静脉营养 (参考答案 D)

二、名词解释 甲状腺危象

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减弱而引起的严重症侯群。常因重症病人治疗不当或因感染、手术、I治疗、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等应激情况而诱发。主要表现为高热或过高热、心动过速甚至可达每分钟160次以上,心律失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腹泻,可发生虚脱、休克、昏迷、心力衰竭及肺水肿。

三、问答题

1.如何防治甲状腺危象?

(1)抑制T

3、T4的合成和由T4 转变为T3:首选PTU,首次剂量600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以后200mg,每日3~4次,待症状缓解后减量治疗。

(2)抑制T

3、T4释放:服PTU后1~2小时再加用复方碘溶液,首剂30~60滴,以后5~10滴,每6~8小时1次。一般使用3~7天停药。

(3)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普萘洛尔30~50mg/次,每6~8小时1次,口服,或1mg静脉推注,可视病情需要间歇使用,注意心功能。或利血平1mg,每6~8小时1次,肌内注射。

(4)拮抗应激反应:氢化可的松1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

(5)对症治疗:镇静、降温、给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2.如何预防突眼性甲亢患者角膜损伤 ?

(1)限制水、盐摄入,睡时抬高头部以减轻眼球后组织水肿。 (2)睡前涂以抗生素眼膏,并盖上无菌生理盐水纱布,防止角膜干燥。 (3)外出时戴眼罩或茶色眼镜,以减少强光和异物损伤。 (4)每日做眼球运动以锻炼眼肌,改善眼肌功能。

(5)用0.5% ~1%甲基纤维素或0.5%氢化可的松溶液滴眼,可减轻眼睛局部症状。 3.简述应用胰岛素注意事项。

1)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需置于冰箱内(约5℃)存放。若没有冰箱,可放在窗外阴暗较凉处,避免受热、光照和冰冻,否则将降低活性,使其变性失效。注射前1个小时自冰箱内取出升温后再用,过冷的药物注射后不易吸收,并可致脂肪层萎缩。

2)混合胰岛素配制方法:普通胰岛素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注射时,应先抽吸普通胰岛素,后抽吸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然后轻轻摇匀后作皮下注射。若先抽长效胰岛素,针头上便带有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再抽吸普通胰岛素时就混入普通胰岛素瓶内,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有多余鱼精蛋白锌,与瓶内普通胰岛素结合变成长效胰岛素而失去速效作用。 3)剂量必须准确,采用1mL注射器抽药。抽吸药物时避免振荡。

4)注射时间准确,正规胰岛素须在饭前30分钟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须在早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

5)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 6)注意低血糖反应并告知患者防治方法。 4.如何对酮症酸中毒进行防护?

131 37

(1)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用量要根据饮食和运动情况及时增减,不能突然停用或减少用量;一旦患有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时,应及时诊治,以控制病情发展;不要进食过量的含脂肪多的食物;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

(2)观察有无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昏迷等。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积极配合抢救。 1)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安排专人护理。 2)寻找并避免诱因。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神志、瞳孔的改变。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及时抽血、留尿标本检测血糖、血酮、尿糖、尿酮、CO2CP、pH、血钾等。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给药配合抢救。 5)注意保暖,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预防褥疮、感染。

第八章作业

一、选择题

1.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A.晨僵 B.关节肿 C.关节畸形 (参考答案:D)

2.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近几天来手、足及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其护理措施不应 A.卧床休息 B.必要时使用夹板 C.取平卧位 (参考答案:E)

3.下列多见于女性的疾病是 A.骨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参考答案:B)

4.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应该是

A.非甾体抗炎药能迅速抗炎止痛,常作为首选药物 B.早期诊断,尽早合理、联合用药

C.慢作用抗炎药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慢,需定期监测 D.职业训练、心理、康复等是抗风湿病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38

D.关节痛 E.关节功能障碍

D.足底放护足板 E.维持膝关节屈曲位

D.痛风 E.赖特综合征

E.以上均对 (参考答案:E)

5.下列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糖皮质激素常规用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2mg B.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有力的抗炎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常规使用 C.应用糖皮质激素能阻止病情进展,减轻关节破坏 D.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使用 E.严重血管炎时可采用大剂量长疗程泼尼松治疗 (参考答案:D)

6.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病因是 A.类风湿关节炎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 B.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C.微生物感染可能是引起发病或触发免疫反应的因素 D.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4表型密切相关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E)

7.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是:

A.肘关节 B.肩关节

C.膝关节 (参考答案 D)

8.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最重要的治疗目的是: A.康复 B.防止反复发作 C.心理上安慰 (参考答案 B)

9.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具有特征性的是 A.局部发热 B.肿胀明显 C.晨起僵硬 (参考答案 C)

10.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表现为 A.杵状指 B.匙状指 C.爪状指 (参考答案 D)

11.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护理错误的是 A.避免肢体受压 B.保持肢体温暖 C.关节肿胀时卧床休息 (参考答案 D)

12.以下不符合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要求的是 A.床单位清洁干燥

39

D.双手小关节 E.髋关节

D.减轻和缓解症状 E.防止并发症

D.疼痛明显 E.关节发红

D.梭状指

E.以上均不是

D.避免关节活动,暂勿作功能锻炼 E.给予舒适卧位

B.床单位阳光充足

C.病室内温度18~20℃ D.病室空气流通 (参考答案 B)

E.病室内湿度50%~60% 13.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累及关节、肌肉可表现为 A.关节附近肌肉萎缩 B.关节畸形 C.非畸形性关节炎 (参考答案 C)

14.患者,女,37岁。双手指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肿痛2个月,每天晨僵时间平均为2h。无皮疹。RF150U,ANA(–),抗Sm(–),ds-DNA2.4,抗SSA(–),抗SSB(–),抗U1RNP(–)。ESR40mm/h。双手X线片示:无异常发现。此患者的诊断是 A.骨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 (参考答案:C)

15.一中年女性患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1年,定期在专科门诊随访。请问下列哪些实验室指标与本病的活动性有关 A.血、尿常规 B.ESR、CRP C.肝、肾功能 (参考答案:B)

16.患者,女,20岁。1年前因皮疹、关节痛、尿蛋白阳性、抗Sm抗体(+)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平稳。针对该患者病情下列哪一项宣教是不需要注意的

A.避免使用损害肾脏药物 B.避免日光照射 C.避免妊娠 (参考答案:E)

(共用题干) 37 岁,女性。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半年,近有发热伴面部浮肿就诊。体检:体温38 ℃,面部浮肿,口腔粘膜有溃疡,肝肋下1 指,脾肋下2 指,双膝关节肿胀,有红肿及压痛,BP20/12kPa ( 150/90mmHg ) ,尿液检查蛋白尿

(一), ANA ( + ) ,抗Sm 抗体( + ),确诊为SLE。 17.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骨性关节炎 C.类风湿性关节炎 (参考答案 A)

18.通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医生告诉患者出院后的预防康复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A.避免妊娠

B.适当参加运动,加强日光浴,增强体质 C.避免使用甲基多巴、肼苯哒嗪之类降压药

D.避免应用肾损害药物,如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及磺胺类药物 E.定期门诊随访

40

D.梭状指 E.天鹅颈样畸形

D.痛风

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D.ANA E.胸片

D.避免感染 E.避免运动

D.白塞氏病 E.关节退行性病变

(参考答案 B)

(共同题干)患者,女,21岁。自觉清晨双手指和掌指关节僵硬,2个月后关节明显肿胀和疼痛,特别是休息后更为明显。 19.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痛风

B.原发性骨关节炎 C.风湿性关节炎 (参考答案:E)

20.为明确诊断还需要选择下列哪一项检查 A.ESR B.HLA-B27 C.ANA (参考答案:E)

21.若诊断为该疾病,首选治疗药物是 A.金制剂 B.类固醇 C.细胞毒性药物 D.生物制剂 E.非甾体抗炎药 (参考答案:E)

二、问答题

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何进行皮肤黏膜的护理?

(1)避免诱因: ①光过敏者应将床位安置在背阳的病室内,挂窗帘;嘱患者勿晒太阳,外出穿长袖衣裤,戴保护性眼镜、宽沿帽或打伞,避免阳光直接照射。②避免服用诱发本病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等。

(2)皮损面:皮损处可用清水冲洗,温水湿敷红斑处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鳞屑脱落;可外用涂擦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局部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

(3)口腔溃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晨起、睡前及每次进食后用消毒液漱口或擦洗口腔,根据溃疡程度及有无继发感染选择漱口液。

(4)脱发:温水洗头,边洗边按摩以刺激头发生长;指导患者避免染发、烫发,尽量剪短发,采取戴头巾、帽子、假发掩盖脱发,以维护容貌和自尊。

(5)雷诺现象:指导患者避免在寒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使用保暖的袜子、手套保持四肢末端温暖;避免使用血管收缩的药物和饮咖啡和吸烟,以防加重血管收缩。 2.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怎样减轻其减轻关节疼痛和晨僵?

(1)了解关节肿痛的部位、活动受限的严重程度、晨僵发作的持续时间。

(2) 疼痛僵硬发作时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急性期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但保持功能位,平躺硬床,使关节处于伸展位,不要枕高枕或不枕枕头,不用枕头支起膝部,可在膝下放一小平枕,以免屈曲姿势造成关节挛缩。

(3) 维持良好的血运循环,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建议患者睡眠时带手套保暖。 (4) 起床时进行温水浴或热水泡手及局部按摩,以减轻或消除晨僵症状。 (5) 护理人员应避免在晨僵状态下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 第九章作业

一、选择题

41

D.强直性脊柱炎 E.类风湿关节炎

D.补体

E.双手加腕关节X线摄片

1.脑出血的部位多见于 A.内囊 D.脑干 B.顶叶 E.脑室 C.小脑半球 (参考答案:A)

2.降低颅内压最有效的措施是

A.吸氧

D.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B.头置冰袋

E.速尿肌内注射 C.50%葡萄糖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D)

3.失神发作的临床表现是

A.意识丧失,四肢强直

D.发作性头痛

B.短暂意识丧失

E.神志清,阵发性一侧肢体抽动 C.几分钟至几小时不自主活动伴神态失常 (参考答案:B)

4.内囊出血典型表现的“三偏”症状是

A.伸舌偏,嘴角偏,抬眼偏

D.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B.偏瘫,偏身麻木,偏身疼痛

E.嘴偏,舌偏,偏瘫 C.偏侧面瘫,偏侧肢瘫,偏侧感觉障碍 (参考答案:D)

5.目前区别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发病急缓

D.脑脊液检查 B.瘫痪程度

E.脑CT检查 C.昏迷深浅 (参考答案:E)

6.脑血栓患者发病时间常在

A.外感风寒时

D.睡眠或安静时 B.情绪激动时

E.血压剧烈上升时 C.剧烈运动时 (参考答案:D)

7.救治癫痫持续状态,除尽快控制发作外,首要措施是

A.积极抗感染治疗

D.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B.给予呼吸兴奋剂

E.用升压药抗休克 C.给氧,保持气道通畅 (参考答案:C)

8.甘露醇使用的注意事项是

A.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

D.应于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B.用药前检查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E.应于6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C.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参考答案:D)

9.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剧烈头痛,眩晕

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B.视力减退,外展神经麻痹

E.头痛,头晕,精神障碍

42

C.神志改变,血压升高 (参考答案:D)

10.护理脑血栓形成患者下列哪项不妥

..A.保暖

D.头置冰袋 B.保持安静

E.增加营养 C.水平卧位 (参考答案:D)

11.重症脑出血急性期应首先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纠正缺氧

D.降低颅内压 B.降低血压

E.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止血 (参考答案:D)

12.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脑CT

D.脑DSA B.脑MRT

E.脑脊液检查 C.脑MRA (参考答案:A)

13.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栓形成最常发生于

A.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

D.小脑后动脉 B.大脑前动脉

E.椎基底动脉 C.大脑后动脉 (参考答案:A)

14.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脑动脉炎

D.颅内动脉瘤 B.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E.脑血管畸形 C.血液病 (参考答案:B)

15.癫痫大发作的停药原则是

A.发作完全控制2~3年后可逐步停药

D.用药无效时停药

B.发作时用药半年左右,不发即可停药

E.发作控制后逐步减药,至半年左右全部停用 C.发作完全控制后即可停药 (参考答案:A)

16.全面性强直一阵挛性痫性发作,不可能发生的是

...A.发作性

D.抽搐 B.神经元异常放电

E.意识存在 C.大脑功能失常 (参考答案:E)

17.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 A.患者较年轻

D.多有脑膜刺激症 B.多有风湿性瓣膜病史

E.可有偏瘫失语 C.起病急骤

(参考答案:D)

43

18.某男,58岁,晨起时觉上下肢麻木,但可自行去厕所,回卧室时因左下肢无力而跌倒。护理体检:神清,左侧上下肢瘫痪,口眼不歪斜。应首先考虑

A.内囊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栓塞

E.脑肿瘤 C.脑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C)

19.某女,38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突然出现偏瘫、失语。检查:神志清楚,脑脊液正常,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栓塞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脑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B)

某男,65岁,晨起床时,发现语言不清,右侧肢不能活动,既往无类似病史。发病后5小时,体检发现神志清楚,血压16/10.7kpa(120/80mmHg),失语,右中枢性面瘫、舌瘫,右上下肢肌力2级,右半身痛觉减退,颅脑CT未见异常

20.病变的性质是

A.脑出血

D.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E.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肿瘤 (参考答案:D)

21.急性期最有效的早期处理措施是

A.调整血压

D.手术治疗 B.溶栓治疗

E.脑保护剂 C.应用止血剂 (参考答案:B)

某男,35岁。有癫痫大发作史20年,低血压史15年。昨晚起大发作频繁,一直意识不清,并有发热38℃。今下午送急诊室。

22.这种发作类型临床称为

A.癫痫小发作

D.复杂部分性发作 B.癫痫连续发作

E.单纯部分性发作 C.癫痫持续状态 (参考答案:C)

23.首选药物是

A.苯妥英钠缓慢静脉注射

D.水合氯醛灌肠

B.异戊巴比妥钠缓慢静脉注射

E.地西泮(安定)缓慢静脉注射 C.副醛缓慢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E)

24.患者最易产生的并发症是

A.脑缺氧

D.水中毒 B.四肢瘫痪

E.碱中毒 C.心动过缓 (参考答案:A)

二、名词解释

4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指暂时性局限性的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其相应脑组织的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症二)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三、问答题

1.如何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脑疝?

1).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有无脑疝的前驱症状如头痛加重、呕吐、血压升高,甚至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扩大等。

2).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脱水利尿剂,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及时吸痰;为防止呕吐物返流造成误吸,应将头偏向一侧。有呼吸不规则者不宜频繁更换体位。

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引起颅内高压的诱因如剧烈咳嗽、过度用力、情绪激动、便秘等,并注意避免之。

2.怎样护理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

1).急性期患者生命垂危,家属十分焦急,应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及预后,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合理安排陪护与探视,积极配合抢救与治疗。

2).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出血。

4).抬高床头15~30度,减少脑的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5).昏迷患者取平卧头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勤吸痰。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切开。

6).如病后3天患者意识仍不清楚,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流质,以保证营养供给。 3.怎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告诉患者预防TIA的复发是防止脑卒中的重要环节,如能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2).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坚持锻炼身体,戒烟,少饮酒。 3).饮食宜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忌辛辣食物,忌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避免各种引起血容量减少和血压下降的因素,如呕吐、腹泻、高热、大汗等。

4).积极治疗已有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状。 45

46

《内科护理学第6版胃癌教案模板.doc》
内科护理学第6版胃癌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