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牧羊人教案模板

2020-09-02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速读,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补充材料,感悟人物精神。教学重点:通过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补充材料,感悟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三个特点:1.这是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即使在最绝望的荒漠,面对暴戾的人群,遭受战争的破坏,依然怀揣最美的梦想。2.这是一个关于“执着”的故事。三十多年,除生计之外,他只做了一件事:种树。3.这是一个关于“创造”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速读,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补充材料,感悟人物精神。三:字词闯关:我能行!

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废墟 xū 慷慨 kāng kăi 干涸 hè B:坍塌 dān tā 酬劳 chóu 滚烫 tàng C:流淌 tăng 废墟 xū 不毛之地 máo D:微薄 báo 缝隙 xì 刨根问底páo 不毛之地:

干涸:干枯,没有水。

四:速读课文 : 初识“牧羊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我”在阿尔卑斯山地三见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种了成千上万棵树,最后将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乐园。 五:再读课文:评价“牧羊人”

找出文中作者对“牧羊人”不同称谓的句子,并朗读体会情感。

1.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3.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4.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六:研读课文:分析“牧羊人”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示例:他是一个生活中一丝不苟、干净的人,从文中“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可以看出。

小组合作

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的人; 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的人; 他是一个勤劳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心灵的伟大节操的人; 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他是一个单纯的人;

…… 七:拓展延伸:

杨善洲,1927年出生于保山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村,1951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先后在施甸县和保山地区任领导职务,1977年起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退休的第三天,他返回家乡大亮山,住茅棚,修山路,在荒山上义务造林。在寂寞的山里,他“冬天当团长(烤火围成一团),夏天当县(陷)长(下雨后都是泥巴路)”。为了多栽树,他在街上捡果核,翻垃圾桶。20多年过去了,杨善洲将呕心沥血建成的5.6万亩茂密的林场,其中有上大街靠捡果核种下的50多亩果园,无偿奉献给国家。2010年5月5日,他将政府奖励的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用于资助高中部贫困学生。退休后主动放弃省城舒适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历尽艰辛义务造林20多年,建成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洲。2009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

2012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 ——杨善洲

孔繁森,为了西藏人民,他可以献出金钱、鲜血、健康乃至自己的生命。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当时在拉萨任副市长的孔繁森立即赶赴灾区。在羊日岗的地震废墟上,他看到3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便嘱咐当地干部务必要安置好他们。不久他再次来到羊日岗乡,决定亲自抚养这3个孤儿。孔繁森每次下乡,总要把钱分给那些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收养孤儿后,经济上更加拮据。可他不让孩子们受委屈。1993年为了给两个孩子付学杂费,他悄悄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献血,卖3次血,得了900元钱。在西藏工作的近10年,他几乎没往家里寄钱,省下的工资,大部分花在了藏族群众身上。在他当拉萨市副市长期间,全市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他走访过48所。孔繁森去世后,他留下的遗物仅有8.6元钱和三个纸箱。 环卫工人:

一身橘色的打扮,手上提着扫帚,推着垃圾车,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虽然做着看似简单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不管是城市还是村庄还能保持美丽、整洁吗?他们不为名利,和肮脏为伴,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干净美好!他们是环境最优秀的美容师,无论活在谁的眼中都是一种精彩。

八:文笔畅游:寻找“牧羊人” 记录我身边的“牧羊人”。

(提示:家庭中、学校中、班级里......)

要求:1.用一种人物细节描写。 2.字数在150字左右。 九:布置作业:

推荐第2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王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刘迪

一、导入激趣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走近《植树的牧羊人》,走进牧羊人的世界。 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让·乔诺的作品多半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感知环境变化。 2.通过品析关键语句,了解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3.通过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检查预习

、音形识记

戳(

) tān(

)塌

山毛榉( ) 废xū(

) Chóu(

)劳

水qú(

)

缝隙(

) 干涸(

Kāngkǎi( ) 薄荷( )

2、词语解释。

1、坍塌

2、废墟:

3、干涸:

4、刨根问底:

5、不毛之地: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见课后) • 提示

• 概括第一次见牧羊人的情形可在2-11段筛选信息,加以整合。 • “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 牧羊为生 )

• “这个男人不太爱讲话”“他显得自信、平和。”( 性格沉默、自信)

• “他是一点一点地„„补丁的阵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 ( 做事严谨、生活有条理 )

“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意志坚定、执着)

• “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 经过整合,可得如下信息:

• 独自居住,牧羊种树;做事严谨,生活有条理,自信、平和,执着。

三、再读课文 析人物形象

• 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以“他是一个____的人”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1、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 •

2、他是一个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的人。如:“房间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擦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油„ „”

3、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坚持默默奉献的人。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可以看出。

四、归纳主题

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通过作者三次所见,展示了阿尔卑斯山的巨大变化,赞扬了牧羊人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谈收获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六、拓展积累

资料: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

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主题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思考两个问题

1、文中的“植树人”是谁?

2、他为什么感动了你?

93岁感动中国老人离世 生前靠捡破烂资助若干贫困生 1月18日早上,纷纷扬扬的大雪,落在雪窝烟台的每一个角落。上午9点,烟台招远殡仪馆内,哀乐低回,四面八方的人们穿过风雪陆续赶来,来送拾荒助学“感动中国”的老人刘盛兰最后一程。

风雪无阻,受助者送老人最后一程

告别的人群中,一位戴眼镜的男士眼眶红肿。他叫乔垒,36岁,是老人生前捐助过的学生之一。今天,他特意跟单位请假从济南赶来“见爷爷最后一面”。

1998年,还在上大学的乔垒家中突遭变故,母亲去世,父亲患病,他和自己的双胞胎弟弟面临失学困境。刘盛兰得知后,毫不犹

豫向兄弟二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正是靠着老人不间断的汇款,兄弟二人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汇来的第一笔钱只有20元,不多,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工作十多年来,兄弟二人经常回来看望老人。

同样受助过的学生王立平也赶来了,这位年轻的姑娘泪流满面,诉说爷爷的每一次捐助,对她的人生都是莫大的帮助。“爷爷前后捐助了4500元,每一分都是他靠捡破烂省吃俭用攒下的呀!”

哀伤写在受助者的脸上,也写在每一位志愿者的脸上。 烟台扬帆爱心助学队的志愿者,送上了挽联。“老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我们一定会继承老人的遗志,将老人的爱心继续发扬光大!”

靠捡破烂,捐助全国上百贫困学子

刘盛兰家住烟台招远蚕庄镇柳杭村。从1996年开始拾荒助学,20多年来,他靠“捡破烂”捐出10多万元,帮助了全国上百名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生前没有儿女,但老人最后的时光并不孤独。

老人住院期间,很多义工自发赶来,轮番照料。岳辉是招远一支义工队的负责人,经常去探望病中的刘盛兰老人。

为攒下每一分钱帮助孩子们,老人多少年不曾买一件衣服,没尝过一点肉滋味。

“能拿出一部分收入捐资助学,多数人能做的,老人做到了,但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捐出去,多数人做不到的,老人也做到了!”岳辉动容地说。

不求厚葬,只盼后人继续捐资助学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是2013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曾给刘盛兰的颁奖词。

生前弥留之际,他叮嘱自己的侄儿,死后回老家随便找一个地方埋了就行,不要给人添麻烦。唯一让他遗憾的,是自己再也无力帮助孩子们了。

1月16日清晨5点半左右,因多功能脏器衰竭,老人入院28天后,走完了自己平凡而感人的一生。

愿天堂不再有病痛,爷爷一路走好!

室内,仪式简朴而感人,室外,雪花漫天狂舞。

总结:让我们也做一位心存大善大爱的“牧羊人”,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推荐第3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13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撰写与执教:张安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懂得自主合作探究小说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名利和回报的精神,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生成问题 复习《纪念白求恩》,复习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 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植树的牧羊人》,这是哪种文体呢?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

二、初步探究

1、检查预习,检查文章读一读写一写及课文注释里注音的字的读法

2、通过注释及资料,学生初步介绍作者

3、初读课文,整体探究

(1)文章的文体及表达方式

记叙文,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 (2)趣味解题

什么样的人叫牧羊人? 牧羊人怎么成了植树人?

文章这样的标题好在哪儿?(点明了文章主要内容,即主要的事与主要的人,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看标题我们知道这是写人为主的文章还是写事为主的文章?(写人的文章) (3)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速读课文,文章表现出了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有哪些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发表看法,并说出关键词句所在位置,引导同学们做好标注。同学们互相补充,完善人物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本上没有关键词,需要自己概括的特点:估计:勤奋和有毅力学生不一定能说出 板书人物特点:慷慨无私 不图回报

自信平静

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安静忠厚不张扬 生活简洁(俭朴、爱整洁),热情好客 认真 仔细

勤劳 有毅力,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三、小结

四、巩固

学生读读读写写

五、作业

课后练习题初步解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生成问题

复习人物特点,文章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呢?

二、深入探究,合作品读课文

1、学生理情节,找细节,作批注,找出情节、细节与人物特点表现的对应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互相补充纠正,老师注意引导

估计如下:5自然段对石房子的环境描写,表现牧羊人的生活简洁;挑橡子儿表现认真仔细;种橡子儿,种树表现勤劳认真慷慨无私、不图回报;几十年种植,表现有毅力等等

(由学生生成)

2、牧羊人为什么种树?后来为什么连羊都不养了,改养蜜蜂?

改变环境 ,这地方缺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羊吃树苗,蜜蜂能传粉。 (引出环境描写)

3、文章哪个自然段重点写了环境的恶劣?

(学习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荒芜、缺水、不毛之地、废弃、恶劣) 学生列举景物描写予以说明,顺势理解写狂风的比喻句(抓住重难点)

4、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了环境?又是什么样的环境呢?

(体会恶劣---改善---美好的变化)这样写环境有什么好处?(体会对比写法的妙处)

5、我与牧羊人到底见了几次面?是三次吗?文章重点写了几次见面? (体会写文章要注意详略,避免重复啰嗦)

第一次见面我以为牧羊人是什么?第二次见面写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真的是薄雾吗? (突破两个比喻的理解:突出荒凉,二是突出树多) 填思考探究的第一题的表格

三、小结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牧羊人是什么样的人?从中我们还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作业

75页二题,仿照写话说话

五、作业 75页第三题

1、积累拓展4题

2、学法大视野

板书:

植树的牧羊人

环境:恶劣——改善——美好

情节: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见证牧羊人植树,让荒芜、废弃之地变沃土与美好家园的故事 人物:慷慨无私 不图回报

自信平静

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安静忠厚不张扬 生活简洁(俭朴、爱整洁),热情好客 认真 仔细

勤劳 有毅力,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主题:赞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呼吁大家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教学后记:

推荐第4篇:教案:植树的牧羊人

14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的写法,探究本文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

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

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方法

默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与蜜的田园。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走近《植树的牧羊人》,走进牧羊人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三、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牧羊人” 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梳理情节。

(1)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改牧羊为养蜂,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 (3)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机,变得富饶。

四、课文精读

1.读课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握朗读情感。

(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在组内展示,推举优秀组员班内展读。) 2.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种了多少年的树?

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3.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4.“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这几句话表现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5.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在我眼里,他就像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环境描写,从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牧羊人”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教师小结:

牧羊人是一个心存善念、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甘为他人奉献的人。

(3)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颗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地盖”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4)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5)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地盖”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蕴含着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6.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含义。

“毁灭”指一战二战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含蓄地表明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地赞美之情。

7.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五、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部分(第2~20自然段):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突出了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自然段):高度评价牧羊人无私而善良的举动,抒发敬佩之情。呼应开头。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个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七、写作特点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2.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3.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头,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见:选橡子、种橡树无私三见牧植树不图二见:高原上满是树木的牧羊人 三见:废墟充满生机与活力回报羊人再赞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帝积极才能做到的事乐观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改变贫弱的生存环境的品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抒情或议论的部分以及对高原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品析对牧羊人的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赞美牧羊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慷慨

推荐第5篇: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写法来突出主题。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课时:

五、媒体手段: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默读文章,思考: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课后习题)

(三)探究人物

1.默读文章 ,划出介绍人物、描写人物、评价人物的语句。

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结合文章中相关情节、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评论的语句) 总结:对牧羊人的描写,既有正面,也有侧面。

(四)探究主题

参考下面文字,谈谈读完文章后的启示与收获。 (1.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更有意义、更完美

2.坚持与毅力

3.无私奉献的伟大,不求名利与回报

4.不是毁灭生活,而要学会用双手创造生活

5.踏实做事)

(五)拓展延伸

推荐第6篇: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继续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过勾画、批注感受种树带来的变化,探寻变化的原因。

2、借助关键语句,感受牧羊人对生命的渴盼与热爱,对幸福与希望的追寻,明白幸福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牧羊人种下的是树,更种下着希望与幸福,收获着希望与幸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种树之题 一个静谧的深夜, 一本享誉世界的绘本, 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幅幅行云般的画面

一句句质朴如诗般的语言, 瞬间震颤着我的心灵,

让我不禁鼻头一酸,泪光涟涟„„ 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被誉为童话版的《圣经》。今天我愿借着这个课堂,与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分享我的感动。让我们翻开课文。

二、默读勾画,知晓种树之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默读的方法,新教材对我们七年级学生的默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400字/分钟。这篇文章共2800多字,完成默读大概需要7分钟左右。今天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一方法默读课文,但要求默读的同时要勾画关键,大家可参看老师课件提示的信息勾画,试着概括课文内容,看看我们是否也能读得又快又好呢?读完的同学记得举手示意老师,下面开始计时。

师:同学们读得很快,不知大家勾画得准确吗?有哪位同学想最先检测一下? 课件展示:课文讲述了一个 (主要人物),为了 (事件的起因)用 年时间,在 (地点) (事件的经过),最终 (事件的结局)的故事。

生一: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为了让荒地重获生命,用32年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地点),一直种树(事件),最终让荒地变成沃土 (结果)的故事。

师:你填得很快,看来对课文内容已基本了解。但好像有一个空,我觉得不太准确,有没有同学和老师的想法一致? 生二:我觉得时间不是32年,应是35年。从1913年到1945年的确是32年时间,可1913年时,牧羊人已种树三年了。从第11段“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可以看出来。

师:不断章取义,善于从细节处比较!你读书很细致! 师:全班同学,让我们一起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知晓牧羊人35年前植树的故事。生成展示: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为了让荒地重获生命,用35年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地点),一直种树,最终让荒地变成沃土 (结果)的故事。

三、走进文本,发现种树之变

师:种树前,这里荒芜一片,种树后,这里生机勃勃,土地发生着变化。可发生变化的只有土地吗?还有什么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默默跳读课文,勾画关键语段,找到你们所发现的变化,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讨。大家讨论的时候注意以下两点:

1、先讨论什么发生了变化?再结合文中勾画的具体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

2、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小组合作,展开研讨。

师:大家讨论得如何?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读一读,展示本组的研讨成果。

小组一:我们小组认为这里的空气、水、植被等发生着变化。课文第2段说“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还交代“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第3段说“继续向前走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最后19段说“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第20段“树林留住了雨水和泉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从这些语句我们都可以看到这里的空气更清新、植被更茂密、水也源源不断啦。

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小组成员还有补充吗? 小组一:从第16段就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植被茂盛了,后面第20段,人们纷纷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来到这里生活,可见这里的环境一定很怡人。

师:好个怡人的生活环境,看来环境的确发生着变化。环境的变化即土地的变化。

小组二:我们小组发现,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35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抛弃了自己的家园,选择了离开。35年后这里有了“干净的农舍,人们生活的幸福、舒适。”很多人“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来这里安家”。看来人们的生活由痛苦走向了幸福。

师:35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课文讲述地并不多,让我们齐读以下文字,走进那段日子。 课件展示:

村子里,住的大多是伐木工和烧炭工,日子过得很艰苦,一年到头,气候都很恶劣。人们却只顾自己,从不关心别人。这里的人们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个鬼地方。 人们建起了干净的农舍,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过上了舒适的新生活。村子里一万多口人幸福地生活着。

师:没错,种树让荒地变成了沃土,人们摆脱痛苦走向幸福。可走出痛苦的只是村子里的人们吗? 生:还有牧羊人。35年前牧羊人的妻儿都去世了,“他选择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选择一个人生活”,可见牧羊人当时的内心是多么地痛苦。

课件展示: 失去独子,丧失妻子,家破人亡,牧羊人选择来到荒地,一个人生活。 他说:“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 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课件展示) 师:范读“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那一刻,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 生:痛苦。 生:焦灼。 生:绝望。 生:凄楚。 生:无奈。 „„

师:35年前,牧羊人的内心是如此痛苦不堪,35年的种树过程难道他就一直痛苦着?他的心境有没有什么变化?哪个小组还有发现? 小组一:我们发现种树让牧羊人变得平静了。从课文第7段“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里“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可以看出,牧羊人和我之间的语言交流并不多,他完全沉浸在自己挑橡子的过程中。那一刻的他,内心平静!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发言?

生:我觉得他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可他们的朗读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牧羊人内心的谈定、平静。

师:该如何读?你能给些建议吗?

生:既然要表现内心的平静,这里的文字就不适合齐读,让一位善于朗读的同学读一读是不是效果更好。

师:看来你对朗读很有感觉!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没有了。

师:我在你所提的建议上,再给一些建议,如这段文字我们在朗读时,运用前面所学重读和停连的方式,看看能否读出牧羊人内心的平静呢?(教师课件展示,需要重读和停连的地方)

课件展示:他﹀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

就你试试好吗?

生:尝试调整朗读。

(班级掌声响起)

小组二:我们也有相同的看法。你看“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一遍一遍细致挑选,没有平静的内心,如何能做到?

小组三:其实,牧羊人内心的平静还可以从第5段看出。“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和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些文字,均可见牧羊人做事生活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而这也折射着他内心的平和。可见,牧羊人已走出了当时失去亲人的痛苦。并且,第11段明确地说“她选择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师:是什么带来了牧羊人这一心境的变化? 生:35年执着种树。

师:牧羊人的心境还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组三:我们觉得牧羊人内心由一开始的绝望、痛苦变得充满希望与温暖。第10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你看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从“轻轻地”三个字中足见牧羊人对橡子的珍视。种橡子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橡子蓬勃生长的无限希望。 师:说得可真好,有希望的内心便是温暖的。 小组四:我们也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总感觉在牧羊人眼里,此时的橡子更像是一个个孩子,他是在用自己的后半生在这片荒芜之地精心呵护、种下了一个个生命。看完这里的文字,我们才真正理解了牧羊人为何会如此细致、不厌其烦地挑选种子。他对生命该是多么地珍视! 师:太妙了!你们能引领着我们再“轻轻地”放下那一颗颗橡子吗? (这组学生引领全班齐读读这句话,并通过肢体动作感受。) 师:这哪里是“轻轻”的放?“轻”的背后,该是对亲人多么深沉的追思!对生命多么热切的期待呀! 师:至此,老师还想问一句,是什么带来了牧羊人的变化?让他走出绝望痛苦,内心盈满希望温暖。还只是35年的种树吗? 生:是他内心一直充满的对生命的渴望。

师:故事中,有明确的语句去佐证你的观点吗? 生:第1段“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可见,牧羊人内心对生命该是多么渴盼。

师:对生命渴盼,才会有对幸福与希望的追寻。至此,你们在牧羊人35年执着种树的经历中,看见了希望与幸福吗? 小组五:第16段“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白桦树由颗颗种子,发芽茁壮,那一刻他的内心该是多么幸福,充满成就感。

师:我有一个问题:若将这里的比喻“像笔直站立的少年”换成“站岗的士兵”,你们觉得好吗? 小组五:不好,像“笔直站立的少年”更能对应白桦树“鲜嫩”的特点。牧羊人看着这些“笔直站立的少年”,定会不自觉想到自己的孩子。若自己的孩子还在世上,许也和这些白桦树一般高了吧!“笔直站立的少年”更能体现牧羊人那一刻内心的欣慰、幸福、对生命的呵护,对希望的追寻。

师:原来,亲人的生命在小树身上得到了延续。承载着牧羊人的哀思与对未来的希望。 教师导入:故事中的“我”第一次遇见牧羊人时,感慨道“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神秘泉水”,你喜欢这个比喻吗? 生:喜欢。这一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牧羊人给荒地带来的变化,他像泉水一样滋养了这片土地。 师:“好个神秘泉水”,牧羊人是在像泉水一样滋养着一切,他35年的执着种树,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变幸福,也悄然让自己变得平静、充实、充满希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而牧羊人对生命的渴盼与热爱,对希望与幸福的追寻便是他内心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师:看35年后,荒村重获生机,欢声笑语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人们围绕在牧羊人的身边„„此时牧羊人的脸上会有怎样的神情,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慨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细致描述一下牧羊人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生:看35年后,荒村重获生机,欢声笑语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人们围绕在牧羊人的身边,牧羊人虽已年迈,他慢慢踱步至一棵大树下,神态安详而快乐。 生:白发在微风中轻摆,满是沟壑的眼角,承载着甜甜的蜜意与欣慰。

生:他那褶皱的眼角一定蓄满了欣慰的笑意,灿灿如花,那一刻他的内心盈满了幸福! „„ 师:漫漫孤独岁月,执着一生种树! 牧羊人哪里是在荒地种树,他是凭借着对生命的渴盼与热爱,在种植着希望与幸福,更收获了希望与幸福! (注:教师板书“种植希望与幸福”)

四、链接作者,探寻种树之义

课件展示补充作者资料,探寻种树故事的意义。

补充资料一:作者让·乔诺,23年时间创作,仅有7页文字打印,其余全部手写。

补充资料二:绘本、动画片作者弗瑞德里克·拜克,5年完成创作,绘制20000张图片。荣获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篇奖、戛纳金棕榈奖。

师:看来,这两个作者又何尝不是植树的牧羊人呢?大师们如此用心,倾注了全部心血去创作,仅仅是为了向我们讲述一个牧羊人35年种树的故事? 同学们,今天你们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大师们究竟想说什么?让你们有何收获呢? 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我们遭遇命运的困厄时,一定不要放弃对未来的期望。 师: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放弃希望,就是生活的强者。 生:对生命有爱,对希望、幸福不懈追寻,生命便是美好的,人生便是温暖的! 师:如此人生即温暖自己,亦温暖他人! 生:人生是有波澜的,有高潮,必定有低谷;能引来欣喜,也必然会充满痛苦!波澜起伏的人生中,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师:傅雷曾言“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杨绛曾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平和的心境,乃人生致静! „„

师生齐读:看来你们也被深深震撼啦!老师在读完这个故事后,也被深深打动,不禁写下了下面的文字,在此愿与同学们共勉。 人生不只芬芳甜蜜, 难免冷风苦雨, 无助凄迷。 朋友们,

种下对生命的热爱吧! 让它独立向上, 葱茏蓊郁,

拥有生命的希冀(jì), 写就幸福的要义!

推荐第7篇:植树的牧羊人

黄岛区隐珠中学

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3、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重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知识链接:

描写人物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⑤感染读者。 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一、音形识记。戳( ) tān( )塌 山毛榉( ) 废xū( ) Chóu( )劳 水qú( ) 缝隙( )干涸( ) Kāngkǎi( )

二、词语解释。

1、坍塌:

2、废墟:

3、干涸:

4、刨根问底:

5、不毛之地:

三、作者作品。《植树的牧羊人》作者( ),( )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代表作《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初读课文】

1、

2、标段序,画词句。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研读课文】

一、文题解说: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好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握朗读情感。

(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在组内展示,推举优秀组员班内展读。)

1、

作者用什么顺序记述故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黄岛区隐珠中学

2、对比的写法

在文中找出描写种树前后普罗旺斯地区变化的句子,并体会对比的好处。

3、人物描写

在文中找出描写种树人动作的典型细节,看看表现了种树人什么性格? 【质疑探究】

你觉得牧羊人身上的哪些品质令你感动,值得你学习? 温馨提示:结合文中关键词语 【阅读训练】2015 大同中考

15.根据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句段,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6.(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有怎样的寓意 (2)选文中作者用哪些话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7.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2分) 18.(1)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 么作用?(2)第九段中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3分)

19.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2分)

(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2)“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 教学反思:

2

推荐第8篇:《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

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

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

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大约四十年前,我长途跋涉来到阿尔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当时这个高原一片黄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

我走了三天,来到一个破落村庄的废墟附近。这个村庄的房子早已在风吹雨淋之下,失去了它们的屋顶。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

由于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它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

其实,我对这一带相当熟悉。高地上稀疏地错落着四五个村庄,其中大部分居民因为忍受不了干旱的气候搬走了,剩下几家烧炭工人,生活十分艰辛。

我继续向前走,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我朝那人大声叫道:“给我一点儿水好吗?”

那是一个牧羊人,在石屋前还有一群绵羊。牧羊人默默地从井里汲水给我,水质清洌可口。

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因为他在这个荒凉的高地砌起一栋石头房子。

这栋房子到处都有他建造的痕迹,也有他抵达高地后修复废墟的血汗。屋顶很牢,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仿佛海啸冲到岸边的声音。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牧羊人的外表却很整洁。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牧羊人带着我进房间,倒了一碗汤给我。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小袋子,倒出一堆橡实,然后一颗一颗仔细地拣着。

我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牧羊人回答:“我要选一百颗种子,明天种。”

牧羊人名叫艾尔则阿·布非耶,今年五十五岁。他以前在平地有一个农庄,可是当他的妻子和独生子去世后,他决定搬到高地。 艾尔则阿·布非耶在这片荒山野地已播种了三年,大概埋下十万颗种子。不过其中只有两万颗发了芽,长成树苗;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之中,又只有一半能逃过干旱的气候和野鼠的啃食,存活下来。

“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种树呢?”我问。

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第二天清早,我请求他让我在这里再住一个晚上,他态度安详地说好。其实再待一天并非必要,我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想要更了解他一点儿。

他打开羊栏,放羊吃草,并且把昨夜精挑细选的橡实,连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着那桶水离开屋子。

我发现他带了一根铁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长。我们先把羊群赶到河谷去吃草,然后再一同爬上山坡。

爬上山脊后,牧羊人拿起铁棒向下扎了一个洞,放入一颗橡实,再覆盖上泥土。他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

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他摇摇头:“不是。”

“那么你晓得这是谁的土地吗?”

“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 接着他表示:假如上天再给他三十年时间,他所种的树,数量一定非常惊人。除了橡树之外,他还研究繁殖山毛榉。在他的房子附近有一个苗圃,四周用铁丝篱保护着,不让羊群靠近。他也打算在山谷种桦树。总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光秃秃的高地长满树木。

第三天,我们分手了。

那次相遇之后的第二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忘记了“种树的男人”这回事。

大战结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条通往光秃高原的道路。景象大致如昔,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有股灰蒙蒙的雾气,仿佛为山头铺上了一层毛毡。

我想起那个种树的男人。在五年的战乱里,我亲眼看见许多人在战场倒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怎么生活? 然而事实上艾尔则阿·布非耶不但活着,身体甚至比以前更健朗了。

他现在只养四只羊,却多了一百个蜂巢。他不再放羊,因为羊群会啃掉他种的树苗。同时他还表示:战争对他一点儿影响都没有,这段时间他心无旁骛地一直在种树。

1910年种的橡树现在已经十岁,长得比我们都高,看起来壮观极了。我实在说不出话,而他也沉默不语。我们一整天都在他的森林中走着。这片森林全长十一公里,最宽的地方有三公里。别忘了,它是从这个男人的双手及心灵中创造出来的,没有任何外界技术的支援。

而且在战争的五年中,他彻底执行着他的计划,那些山毛榉已经和我的双肩齐高,一直延伸到双目所及的远处。

然后他带我去看五年前种的桦树丛,那时我正参加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战役。他把桦树苗全种到他认为地表湿润的山谷,结果证实他的猜测正确,这些桦树像少女般亭亭玉立,蔚然成林。

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

艾尔则阿·布非耶以最单纯的想法,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心里并没有任何负担。可是当我们回头往村庄走时,途中一条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水流淙淙。这是连锁效应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那条干涸的河床,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一条溪流,而我以前走过的那些荒凉的小村庄,则是古罗马人留下的遗迹。考古学家曾经在村子里挖出许多鱼钩。只是到了20世纪,河水干涸,人们必须挖水井才能得到一点儿水。

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这些自然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他们或许看到了从地上冒出的树苗,但没有人想到那是布非耶的杰作;更不曾有人想像过光凭一个人的毅力和爱心,能让大自然有所改变。

1935年,布非耶已经七十七岁。忽然有一天,官方派了一些人来巡察这个由布非耶创造的森林。他们异口同声地宣称这是一片“天然林”,同时决定对这片天然林采取一点必要的措施,把林地列入省的保护区,不准制炭者砍伐。

这些官员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我跟他提起布非耶,他大吃一惊,并且表示很想见见这位奇人。那天布非耶正在距离官员巡察林地的十公里之外,努力种树。我带了鸡蛋当礼物,三人在树下共进午餐。

从我们刚才走过长满树木的山坡,实在很难回想在1913年,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干旱大地。

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以他种树的速度,实在无法估算他还能种多少亩的山林! 临走前,我的朋友留下几项种树的建议。他在回去的路上告诉我:“布非耶显然懂的比我多。”走了一个小时,他又补上一句,“他比大家都懂种树的道理,他已悟出幸福之道。”

实在要感谢这位林务官,森林不但得以保全,也确保了这位种树男人的幸福。因为林务官派了三位巡山员。

惟一会威胁森林的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候有些车的引擎是靠烧木材行驶的,所以人们开始砍伐橡树林。幸好这块高地离铁路太远,运输不便,伐木商人才没有打这里的主意。

布非耶根本不晓得这回事。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

我最后一次看到布非耶,是在1945年的6月。那时他已是八十七岁的老人。 当我坐车进入高地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一棵菩提树。原先的废墟修复成崭新的房舍,周围的菜圃与花园,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和秋牡丹。

虽然刚受过战争的洗礼,但大地已有复苏的迹象。山坡上铺着一块一块的小麦田和裸麦田;狭长的山谷下,草地开始吐绿。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艾尔则阿·布非耶。

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艾尔则阿·布非耶,1947年逝世于法国巴农的安养院。[2-3] [1]

推荐第9篇:植树的牧羊人

14、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教学目标:

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3、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

重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知识链接:

描写人物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一、音形识记。戳( )

tān( )塌山毛榉( )

废xū( ) Chóu( )劳水qú(

)

缝隙(

)

干涸( )

Kāngkǎi(

)

二、词语解释。

1、坍塌:

2、废墟:

3、干涸:

4、刨根问底:

5、不毛之地:

三、作者作品。《植树的牧羊人》作者(

),(

)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代表作《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初读课文】

1、标段序,画词句。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研读课文】

一、文题解说: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好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握朗读情感。

1、作者用什么顺序记述故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2、对比的写法

在文中找出描写种树前后普罗旺斯地区变化的句子,并体会对比的好处。

3、人物描写

在文中找出描写种树人动作的典型细节,看看表现了种树人什么性格? 【质疑探究】

你觉得牧羊人身上的哪些品质令你感动,值得你学习?

温馨提示:结合文中关键词语

推荐第10篇: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精读中间叙述部分,圈点勾画关键句,学习塑造牧羊人形象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愚公是咱们济源标志性的人物,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今天,我们穿越时空来认识一位法国的愚公,他就是著名作家让·乔诺笔下的植树的牧羊人。

二、测预习知储备

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一棵树。废弃的村庄里,一dòng dòng(

)房屋成了废墟,钟楼早已坍塌。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一点儿生气也没有。

一位沉默寡言、让人无法琢(

)磨的牧羊人,以自己的微薄(

)之力,每天挑jiǎn(

)橡子,在山上种植。

三、读课文 品人物

1、默读课文,概括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 人物 事件 结果)

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能直接或者间接表现牧羊人品质的语句。

句式:我从文中——看出他是一个——的人。认识牧羊人的方法 (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老师教给大家三个角度1.从环境变化2.从人物言行3.从作者评价) A看环境

知变化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植树前后高原景色变化的词句。 (三十多年来高原前后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种树的时间之长,做出的贡献之大,成就之大)

B观言行

品人物

(通过大家刚才的圈画批注,我们触摸到了牧羊人的灵魂,一个血肉丰满、平凡而又伟大的牧羊人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在作者眼里,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C赏评价

懂人物

找出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听听作者眼中的牧羊人。

(作者对牧羊人给予了高度评价,直接歌颂了牧羊人,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使得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小结:作者多角度、多侧面的塑造了牧羊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塑造牧羊人的形象的?

1.典型环境衬托人 2.生动描写刻画人 3.作者评价了解人

四、小拓展

学以用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么?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种一棵树很容易,种一天树也还算简单,但是种一年,种十年,种一辈子的树却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而牧羊人居然做到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坚持。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梦与热爱,既然有梦,就要坚持奋斗,直到美梦成真。

第11篇:《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教学建议: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新选入的文章,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我们读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就《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来讲,主题非常值得探究。

首先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主题,牧羊人坚持多年植树,最终纠正了前人犯下的错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人本身的勇气、毅力和担当,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勇气,以及强大的担当精神。再次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主题,全本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提到,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争夺,导致环境变坏,那么,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课文最后部分略有提及。最后是基督教传统的“基督救世”主题,为什么植树的人一定是“牧羊人”而不是“牧马人”、“种田人”?在基督教文化中,“牧羊人”(shepherd)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所以,“基督救世”也应是本文的主题之一。

鉴于本文主题的复杂性,我们建议在课堂中就前三个主题,给学生以引导,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文本的主题内涵,要让学生树立“一篇文章可以不止一个主题”的观念,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即文学作品的创造和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是同一回事。至于“基督救世”这一主题,由于文化观念和环境的差异,可以略提,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也可不提。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文是初一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篇目。初一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对于长文本的把握能力不够,所以,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孩子对长文本的梳理、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培养学生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

1.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1 / 7

教学方法:

1.诵读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2.对话法; 3.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补充资料导入。(让•乔诺人物简介,见“助读资料”部分) 2.积累词语。

音:坍(tān)塌 帐篷(peng) 溜达(liū•da)琢磨(zuó•mo) 形:栋 拣 戳 慷慨 帐篷 缝隙 琢磨 酬劳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 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不爱说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琢磨(zuó•mo):思考;考虑;

琢磨(zhuómó):雕刻和打磨;加工使精美;

二、梳理文章。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牧羊人几十年坚持不断种树,使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

2.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3.作者一共见到牧羊人几次?找到关键句。

三次。关键词:1913年、从1920年开始、1945年6月 课时作业:

1.默读课文,用“_____________”标出牧羊人情况的文字,用( )标出高原情况的文字。概括后完成练习一的表格。(答案见教参)

2 / 7

2.就牧羊人所做的事情,以“为什么”为开头,提出至少两个问题。如:为什么牧羊人要种树?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基本已经把握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孩子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和文章主题的讨论研究。 教学目标:

1.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2.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①从环保的角度;②从人的角度。 教学重难点:

1.牧羊人的人物形象。2.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

一、分析牧羊人形象。

1.找出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用“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1)

明确:无私、慷慨。

②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P4)

明确:自信,平和。

③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P5)

明确:干净整洁,积极生活。

④ 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P7) 明确:做事情认真仔细。

⑤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看起来他并不在意(P10)。 明确:无私。

3 / 7

⑥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P11) 明确:目标远大,质朴。

2.在这个牧羊人的坚持不懈下,当地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曾经荒废的山村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处处显露着生活的幸福与安适。

3.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用波浪线标出来。P1:„„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21: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二、理解主旨

1.结合补充资料1中作者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战争(P

13、P14)?

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绝望、毁灭,而文中的牧羊人所做的事是创造,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幸福。用外界的战乱纷争衬托牧羊人的不受“扰乱”,更突出牧羊人坚持植树的难能可贵。

2.这篇课文的原标题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后来改成了《植树的牧羊人》;同时,文中一共有两次提到“上帝”(P15,P21),为什么?请结合补充资料小组讨论。

在《圣经》中,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而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牧羊人在做着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拯救正在自我毁灭的人类。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牧羊人坚持种树,最终改变了曾被破坏的环境,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②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牧羊人坚持不懈三十多年,终于改造了自然,这是对人类毅力的赞美。

③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的事物,不如与世无争地默默创造美好的事物。

4 / 7

4.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结合主题,①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③我们应该尽量消除纷争,与他人和谐相处。 课时作业:

1.完成《植树的牧羊人》练习册所有内容;

2.假如你就生活在牧羊人植树的地方,在看到牧羊人坚持多年的植树行为后,你会怎么做?请用200字左右介绍一下。助读资料

1.人物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他的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2.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

这个故事我已经讲了几年。几年前阅读到,心里被葱茏覆盖,想不说给别人听根本做不到。它属于一个童话,比起那些耀眼的神话,它也神话得耀眼!虽然作家乔诺的叙述平静得没有波涛,甚至没有涟漪,就像是在讲日常,讲一个他亲眼看见的人,但它仍旧是葱茏童话,有神话般的耀眼!美丽极了,美好极了,我的喜欢讲述文学、讲述情感的嘴巴,就这样又增添了来自普罗旺斯的美妙。很多人在说,你们去听听梅子涵讲的那个《植树的男人》的故事吧!乔诺写的这个故事,好像变成是我写出来的了。

普罗旺斯是在法国,艾力泽的种植也是在法国,可是这个故事的生命诗意属于世界,属于任何的年代,尤其最属于今天的中国人。

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太少了;想今天的满足太多了,想明天的绿色太少了;想祖先的辉煌太

5 / 7

多了,想努力地去创造灿烂太少了;想着谎言,制造骗局,喧嚣地把自己说成价值连城太多了,不言不吭,不吹不闹,贡献着,直到死去都默默无闻太少了;总而言之,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

让一个荒凉破败的普罗旺斯高原变得葱茏,清水流淌,甚至连昔日蛮烈的风也轻声悄语,这似乎只有上帝才有能力,可是艾力泽做到了。所以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的乔诺说,艾力泽做的事是上帝做的事。不过我也想,如果艾力泽不做,艾力泽不种植,那么上帝真的会让普罗旺斯重新葱茏吗?普罗旺斯又会自动葱茏吗?所以我们也可以继续去想,如果你相信上帝,那么你只是等候他赐予吗?你是不是也要向上帝学习,响应上帝神圣、伟大的号召,去赐予人类,赐予世界呢?我们的手里不是有“铁棒”和“木棍”吗?我们不是也有力气在地上挖一个洞,把种子放入吗?既然我有,那么我们还等什么?还埋怨什么?埋怨荒凉,埋怨没有绿颜色,埋怨没有流水和温和的风,埋怨没有幸福的生活感觉……埋怨能让我们自己的“普罗旺斯”长出葱茏吗?我们还不如拿起自己的工具去挖洞,去行走,去种植。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能像上帝一样的!我们可以活得像个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像艾力泽那样去活!

我们都是可以一个人种植的。如果我们懂得“种植”的意思的话。 3.电影《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分析:基督救世 (节选)

西方文明源头为“二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而从对西方人思想影响的深远来看,希伯来文化尤甚。在记载希伯来文化的《圣经》中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其圣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形后在牧羊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在影片开始,“我”所走过的荒原、沙漠和废弃的村庄原本是古罗马时期流淌着淙淙泉水,有人垂钓的河流和森林,但现在荒芜萧条,只有狂风呼啸肆虐。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人类自己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和砍伐所致,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就开始反噬人类,惩罚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村庄的居民怨恨不断加深,不断争吵,不断狂吹的风,扰乱着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自私吝啬的念头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影片开始所表现的荒凉和悲惨景象可以说是犹如圣经中的人类犯了罪,悖逆上帝而受惩,因此堕入罪恶的深重灾难中。

6 / 7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1])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鱼,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

7 / 7

第12篇:植树的牧羊人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的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并能根据音乐进行各种创编,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强化学生内在的音乐听觉感受,培养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教学重难点:

以音乐审美中歌曲本身的内在美为中心,融洽音乐、电影、创编、表演、评价等教学活动为一体,有机达到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do re mi》的音乐声中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

2、师:请学生观赏一段影片(播放《音乐之声》片段,介绍美国音乐故事片)

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上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孤独的牧羊人》。

师:这些歌曲组成了影片的精彩部分,其中还有一首歌曲也非常好听,它是上校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家庭教师玛丽亚带领着孩子们表演的一段木偶剧,非常的诙谐、动听,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教案《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3、播放《孤独的牧羊人》:听了歌曲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感受与体验

1、自主学唱歌曲

师:边听老师弹一遍这首歌的旋律,你们仔细地观察曲谱,并用\"来\"来轻轻地跟唱一遍。

2、听曲范唱,并轻声跟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并试着把歌词唱出来。(播放课件)

3、歌曲中最有特点的是哪一句?(\"来咿奥都\")\"来咿奥都\"是谁的歌声?讲解美国乡村歌曲演唱的特点。

4、播放歌曲,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模仿歌曲,并在\"来咿奥都\"处拍手。

三、创造与表演

1、小组编排表演,教师指导。(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歌曲进行创编。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表演不仅仅局限于肢体语言,还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2、小组展示表演。

3、小组相互评价,教师总结。

四、小结下课

第13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04

课题:《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教学重点:

1、植树人的精神品质;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教学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教(学)法: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二、新课教学:

(一)泛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表现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要阅读的过程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坍(tān)塌废墟(xū)流淌(tǎng)缝隙(xì)琢(zuó)磨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二)理解结构

1.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树 第二部分:老人十年植树已蔚然成林 第三部分:老人创造奇迹改变了环境 第四部分:老人健康长寿荒地成沃土 2.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 3.本文的结构对你的作文有何启示?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四、作业布置: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也深深为主公的精神所震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是真实人和事吗?并请说出理由:

《植树的牧羊人》是作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为什么会鼓舞很多人。

二、新课教学:

(一)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3.“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4.“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反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5.“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

(二)理解形象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明确:无私、慷慨。

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明确: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

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

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 明确:无私,俭朴。

(三)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三、课堂小结:

1.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你学了本文后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

再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14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docx

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默读及圈点勾画的能力。

2.通过品读语句,了解牧羊人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二. 检查预习:1.字词, 2.作者 三. 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个(主要人物),为了(事件的起因),用了(

)年的时间,在(地点)(时间的经过)最终(事件的结局)的故事。 四.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师:默读这篇文章要圈点勾画出体现“行文思路、荒原变化、牧羊人特点、评价抒情”的句子。 五. 细品字句,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要创造这样的奇迹,仅仅是毅力吗?还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找到相应的内容并作分析。) 六. 拓展提高:生活中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请搜集他们的事迹。 七. 板书:

植树的牧羊人

高原变化

行文思路

评价抒情

牧羊人特征

第15篇:1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表现出牧羊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大爱。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所选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力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课承担着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任务。

二、学情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的视野也随之越来越开阔,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通过自主阅读初步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应该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但是,文中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在孤独的困境中坚持种树的毅力以及这种行为的意义,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必然存在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上的限制。此外,对于这样篇幅较长的作品,如何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内涵,在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运用圈点勾画法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合作闯关,共同探究牧羊人的形象,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牧羊人行为的意义,懂得做一个主动担当、乐于奉献的人。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前预习法、默读精读结合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学法: 默读法、合作探究、谈论法

教学重点: 抓各段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教师用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2017年11月13日 课前三分钟:

1.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三个始终”是什么? 答: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2.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个伟大”是什么?哪个伟大起决定性作用? 答: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二、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三、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废墟(xū)

干涸(hé)

坍塌(tān)

戳(chuō) 酬劳(chóu)

流淌(tǎng)

水渠(qú)

乍看(zhà)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

三、自学指导(一)——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交流点拨】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告诉我们人类有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能力,只要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请按这一顺序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交流点拨】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事。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点题,交代牧羊人是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好人。

第二部分(2—12):初遇牧羊人。第三部分(13—18):再见牧羊人。 第三部分(19—20):最后一次遇牧羊人。

第四部分(21):再次点题,抒发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3.请分别写出“我”前后三次见牧羊人时高原的情形。

【交流点拨】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重见溪水;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树木歌唱,泉水长流,人口增加,村庄富饶。

四、课堂检测:根据下列各句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1)建筑物或堆积物到下来。(

(2)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 (3)比喻盘问追究事物的根由、底细。(

) (4)形容人性格沉静,很少说话。(

五、板书设计:

13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初遇——荒地——选种,种树

再见——绿树成荫——养蜂、种树

最后——生机勃勃环境优美——没有动摇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知识积累。3.抄写重点词语。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发现百分之50的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就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写,作业上看汉子写得不规范,读课文时个别学生不会读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要从基础知识抓起,加强课文朗读,狠抓课外阅读,每天的教学任务按时完成。

第二课时

2017年11月14日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 2.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3.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课前三分钟: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是什么? 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什么?

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也深深为主公的精神所震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是真实人和事吗?并请说出理由:

《植树的牧羊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为什么会鼓舞很多人。 探究生趣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主旨。

三、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3.“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4.“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反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5.“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

四、理解形象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明确:无私、慷慨。

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明确: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

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

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 明确:无私,俭朴。

三、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四、课堂练习:

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我在倒蹋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蹋—塌) (2)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暴—爆) (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躁—燥) (4)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逢—缝 ) 2.完成课后练习74页思考探究第一题

五、板书设计:

13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

村庄废弃 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

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

重见溪水

创造的 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

树木歌唱

奇迹 泉水长流

人口增加

村庄富饶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阅读理解。

七、课后反思:

《植树的牧羊人》是七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较前面的几篇课文,本文的篇幅明显长了许多。好在文章的内容并不深奥,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文内容掌握的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第三课时

2017年11月14日 课前三分钟: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什么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 2.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3.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一、请你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

(1)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________(比喻追究底细),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刨根问底 )

(2)自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________(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就成了肥沃的良田。(不毛之地)

(3)他是一个________(充满正气,不吝啬)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帮助其他人。(慷慨无私)

二、精读课文,细节探究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2)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3、.谈谈你对牧羊人这一人物的印象。你感觉他有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学习的? 牧羊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图名利、造福人类

4、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将荒山变成奶和蜜的田园的? 能够支撑老人体力和毅力的精神支柱就是他的信念,他认为:如果山上没有了树,就没有了生命。我们也要从老人一生坎坷的遭遇进行思考,他身边的两位亲人相继离开了他,他变成了孤独一人,他也是想通过种树,来种植生命,通过“再塑大山的生命”来寄托自己的追思。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找相关描写句,体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好处,把握关键词语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情感,领会主旨)

三、技法赏析

1.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运用第一人称叙事;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文中仅仅是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森林村庄。“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使种树人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并没有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种树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这就使得种树人的生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2.遇上牧羊人之前,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荒漠的毫无生气?这样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与后文荒漠变成了绿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牧羊人的贡献之巨大。

3.作者最后为什么还要写来到这里的居民的精神境界?

【交流点拨】通过写居民的精神境界的变化,从侧面衬托牧羊人的贡献之巨大,他不仅改变了荒漠,还改变了人。 四.赏析下列句子。

⑴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 -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埋”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着“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埋”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五、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六、拓展延伸

1、主题:本文通过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由衷地赞扬了老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讨论:当今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现代机械越来越先进,是不是不需要像牧羊人这样的精神了? (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在把握主题的同时深入思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牧羊人的精神)

七、板书设计:

13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分析环境描写

语言赏析

品味加点词

理解主旨句

倒叙手法

体会技巧

对比手法

第一人称叙事

八、作业:

1.搜集5句关于奉献精神的名言警句,并写一写自己的理解。2.完成同步练习表达应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已结了,从作业来看个别学生“畏惧、厌倦、凌乱、暮色”等词语掌握的不扎实,还写错。针对这些情况老师继续加强书写练习,加强阅读训练。

第16篇:《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原创: 昌邑育秀李环环 鸢都初语

一、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的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本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运用默读,在分析文本时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本课重在学生自身从文本中获得的阅读体验,因此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他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学生美好品质的培养。再加上本单元课文内容浅显,学生都能从文本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因此本单元侧重于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三、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摘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内容。

解读:默读是七年级学生阅读的一种方法,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训练和培养,《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篇幅较长,适合学生默读,让学生在默读中走入文本,理解、分析内容。

摘要: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解读:《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很震撼,语言虽然朴实,但很有冲击力,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悟。相信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从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揣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中心。

3.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默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通过揣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中心。

六、教学准备

学案、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画家,用他的画笔在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绘出青山绿水,而他远离浮躁,回归自然,孤独的行走在茫茫荒漠中,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漠变为绿洲。这个人是谁?他做出了怎样的壮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植树的牧羊人》。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预习与交流

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难点。

2、检测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字词积累。

栋 ( ) 戳( ) 慷( )慨

废墟( ) 坍( )塌 琢( )磨( )

刨( )根问底 微薄( ) 薄( )荷

3、重点词语词义掌握。

慷慨: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4、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着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着名的作家之一。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着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三)初次默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每分钟进入视野的文字不少于400字,一气呵成读完全文,默读的同时要勾画关键,可参看老师课件提示的信息勾画,并试着概括课文内容,训练用时6分钟。

2.考考你的记忆力,抢答

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情况:_______________

职业:___________

爱好:_______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参考句式:课文讲述了一个 (主要人物),用了( )年时间,在 (地点) (事件的经过),最终 (事件的结果)的故事。

设计意图:初次默读,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四)再次默读,理清情节

过滤性默读,请勾画出在“我”的三次探访中,牧羊人的活动和环境的语句,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体会故事情节的进展。

默读要求:用( )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牧羊人活动的文字。

层次内容

环境

牧羊人的活动

一访牧羊人

二访牧羊人

三访牧羊人

设计意图:过滤性默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信息,从高原上的变化感受牧羊人的品质。

(五)品读人物,写法探究

1.精读文中描写牧羊人的段落,请用“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句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要求:运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老师把简洁的词句进行板书。

答案预设: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自信平和、安静、忠厚、不张扬、整洁、一丝不苟、热爱生活、细致、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不图回报

设计意图:走入文本,从文本中分析牧羊人的形象,避免学生脱离文本的过度解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牧羊人身上学习优良的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所启发。

2.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方法塑造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或者描写最生动的师生共同品读。

答案预设:

(1)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房间里收拾的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汤。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细节描写)

(2)牧羊人拿出了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动作描写)

(3)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动作描写)

3.细节描写,是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性格、外貌、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揣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中心。

(六)拓展延伸

品读《语文主题学习》以下句子

1.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住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冯骥才《捅马蜂窝》P127

答案预设:动作描写,一个调皮、淘气、跃跃欲试捅马蜂窝的小男孩跃然纸上。

2.“小孩子懂什么!刺绣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能,她学会了这一套,一辈子的生活就不成问题了。凡是人,都应该学有专长,不要弄得男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女人不会拿针线,煮饭菜,那岂不是完全成了寄生虫,只能坐以待毙么?

---谢冰莹《两块不平凡的刺绣》P1

4答案预设:语言描写,将母亲的自立自强、直爽严厉、泼辣表现的淋漓尽致。

3.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林莉《小巷深处》P1

1答案预设:外貌描写,传神的刻画出了母亲的饱经沧桑和孤苦无助。

4.那个街道小工厂里的情形像中世纪的奴隶作坊。200多平方米的颓败的大屋子,低矮、阴暗、天棚倾斜,仿佛随时会塌下来。五六十个家庭妇女,一人坐在一台破旧的缝纫机旁,一双接一双不停歇地加工棉胶鞋鞋帮。到处堆着毡团,空间毡绒弥漫。在最里面的角落,有一个瘦小的身躯背对着我,像800度的近视眼写字一样,头低垂向缝纫机,正在做活。

-----梁晓声《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P19

答案预设: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做工环境的艰苦和恶劣,足以体现母亲甘于奉献、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细节描写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细节描写能够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性格;能够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能够惟妙惟肖传递人物精神的作用。

(七)学以致用

本文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了牧羊人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牧羊人呢?(所有的伟大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平凡,父母、老师、清洁工、护林员……都是牧羊人)请你运用细节描写叙写他们的事迹,将他们的精神传递。

(八)小组讨论

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物也有牧羊人的这种精神?

答案预设:居里夫人、爱迪生、李时珍、詹天佑、袁隆平、钱学森、屠呦呦、黄大年、南仁东、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九)汲取精华,砥砺人生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伟人数不胜数。他们中有的人是这个时代中的中流砥柱,有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的人生在选择和坚守中不断升华,他们像牧羊人一样改变着世界、温暖着世界,带着对牧羊人深深的敬意我们走出这篇文章,愿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做一位心存大善大爱的“牧羊人”,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无私奉献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十)板书设计

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自信平和、安静、

忠厚、不张扬、整洁、一丝不苟、热爱生活、细致、

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不图回报

创造 奇迹

第17篇:人教版新教材教案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培养学生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3.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4.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①从环保的角度;②从人的角度。 教学重难点:

1.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2.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3.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2.对话法; 3.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1.补充资料导入。(让·乔诺人物简介)

2.积累词语。

音:坍(tān)塌 帐篷(peng) 溜达(liū·da)琢磨(zuó·mo)

形:栋

慷慨

帐篷

缝隙

琢磨

酬劳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

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不爱说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琢磨(zuó·mo):思考;考虑; 琢磨(zhuómó):雕刻和打磨;加工使精美;

3.梳理文章。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牧羊人几十年坚持不断种树,使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

(2)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3)作者一共见到牧羊人几次?找到关键句。

三次。关键词:1913年、从1920年开始、1945年6月

(4)默读课文,用“

”标出牧羊人情况的文字,用( )标出高原情况的文字。概括后完成练习一的表格。

二、文本探究。1.分析牧羊人形象。 (1)找出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用“他是一个

的人”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1)

明确:无私、慷慨。

②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P4)

明确:自信,平和。

③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P5)

明确:干净整洁,积极生活。

④ 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P7)

明确:做事情认真仔细。

⑤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看起来他并不在意(P10)。

明确:无私。

⑥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P11)

明确:目标远大,质朴。

(2)在这个牧羊人的坚持不懈下,当地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曾经荒废的山村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处处显露着生活的幸福与安适。

(3)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用波浪线标出来。

P1:„„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21: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2.理解主旨。

(1)结合补充资料1中作者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战争(P

13、P14)?

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绝望、毁灭,而文中的牧羊人所做的事是创造,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幸福。用外界的战乱纷争衬托牧羊人的不受“扰乱”,更突出牧羊人坚持植树的难能可贵。

(2)这篇课文的原标题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后来改成了《植树的牧羊人》;同时,文中一共有两次提到“上帝”(P15,P21),为什么?请结合补充资料3,小组讨论。

在《圣经》中,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而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牧羊人在做着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拯救正在自我毁灭的人类。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牧羊人坚持种树,最终改变了曾被破坏的环境,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②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牧羊人坚持不懈三十多年,终于改造了自然,这是对人类毅力的赞美。

③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的事物,不如与世无争地默默创造美好的事物。

(4)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结合主题,①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③我们应该尽量消除纷争,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补充资料 。 1.人物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他的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2.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

这个故事我已经讲了几年。几年前阅读到,心里被葱茏覆盖,想不说给别人听根本做不到。它属于一个童话,比起那些耀眼的神话,它也神话得耀眼!虽然作家乔诺的叙述平静得没有波涛,甚至没有涟漪,就像是在讲日常,讲一个他亲眼看见的人,但它仍旧是葱茏童话,有神话般的耀眼!美丽极了,美好极了,我的喜欢讲述文学、讲述情感的嘴巴,就这样又增添了来自普罗旺斯的美妙。很多人在说,你们去听听梅子涵讲的那个《植树的男人》的故事吧!乔诺写的这个故事,好像变成是我写出来的了。

普罗旺斯是在法国,艾力泽的种植也是在法国,可是这个故事的生命诗意属于世界,属于任何的年代,尤其最属于今天的中国人。

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太少了;想今天的满足太多了,想明天的绿色太少了;想祖先的辉煌太多了,想努力地去创造灿烂太少了;想着谎言,制造骗局,喧嚣地把自己说成价值连城太多了,不言不吭,不吹不闹,贡献着,直到死去都默默无闻太少了;总而言之,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

让一个荒凉破败的普罗旺斯高原变得葱茏,清水流淌,甚至连昔日蛮烈的风也轻声悄语,这似乎只有上帝才有能力,可是艾力泽做到了。所以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的乔诺说,艾力泽做的事是上帝做的事。不过我也想,如果艾力泽不做,艾力泽不种植,那么上帝真的会让普罗旺斯重新葱茏吗?普罗旺斯又会自动葱茏吗?所以我们也可以继续去想,如果你相信上帝,那么你只是等候他赐予吗?你是不是也要向上帝学习,响应上帝神圣、伟大的号召,去赐予人类,赐予世界呢?我们的手里不是有“铁棒”和“木棍”吗?我们不是也有力气在地上挖一个洞,把种子放入吗?既然我有,那么我们还等什么?还埋怨什么?埋怨荒凉,埋怨没有绿颜色,埋怨没有流水和温和的风,埋怨没有幸福的生活感觉……埋怨能让我们自己的“普罗旺斯”长出葱茏吗?我们还不如拿起自己的工具去挖洞,去行走,去种植。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能像上帝一样的!我们可以活得像个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像艾力泽那样去活!

我们都是可以一个人种植的。如果我们懂得“种植”的意思的话

3.电影《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分析:基督救世 (节选)

西方文明源头为“二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而从对西方人思想影响的深远来看,希伯来文化尤甚。在记载希伯来文化的《圣经》中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其圣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形后在牧羊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在影片开始,“我”所走过的荒原、沙漠和废弃的村庄原本是古罗马时期流淌着淙淙泉水,有人垂钓的河流和森林,但现在荒芜萧条,只有狂风呼啸肆虐。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人类自己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和砍伐所致,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就开始反噬人类,惩罚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村庄的居民怨恨不断加深,不断争吵,不断狂吹的风,扰乱着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自私吝啬的念头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影片开始所表现的荒凉和悲惨景象可以说是犹如圣经中的人类犯了罪,悖逆上帝而受惩,因此堕入罪恶的深重灾难中。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1])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渔,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

第18篇:《植树的牧羊人》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

能力目标: 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情感目标: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的太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不同寻常的牧羊人。

二、教学新课

(一)默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为本文“植树的牧羊人”写一段颁奖词.1.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给“植树的牧羊人”写一段颁奖词.2.四人小组讨论修改“植树的牧羊人”颁奖词,并推选代表班级交流.3.班级交流植树的牧羊人”颁奖词.(文中的我是怎样逐步认识植树的牧羊人?) 4.结合文章内容,评出最佳颁奖词.(二) 总结全文

1.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联系实际谈谈对人物品质的感受;人物描写方法的补充.) 2.教师总结:

是啊,一个牧羊人就这样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将自身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老人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让绿色流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课外延伸,写写“奇人”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她)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板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无私、慷慨

自信,平和

一丝不苟,积极生活,

极为认真,不计名利

数十年孤单寂寞荒山种树

万余人幸福快乐高原定居

——功在千秋

第19篇:植树的牧羊人 说课稿

《植树的牧羊人》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植树的牧羊人》,我将从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这一篇课文围绕选自第四单元弟14课,本单元课文体裁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处处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赞美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给学生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难度不大,但在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牧羊人那样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而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本班学生聪明活泼的这一特点,在本节课上我主要采取了,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草原上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谈谈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2)合作探究阅读并谈谈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牧羊人以非凡的毅力,植树造林,种植希望和幸福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五、教学过程:

本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细节探究 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节的创设,是兴趣激发的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会给大家讲一个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从神话故事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便于下一步展开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此环节中,会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默读这篇文章,并根据文章整体大意将文章分为3段,以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大脑形成初步感知。

2、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体会故事 情节的进展,进一步认识牧羊人的形象。

(三)精读课文,细节探究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以“他是一个____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以此种方式让同学们体会到牧羊人牧羊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图名利、造福人类的精神。(此环节主要让学生找相关描写句,把握关键词语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情感,领会主旨)

(四)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主题:本文通过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由衷地赞扬了老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讨论:当今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现代机械越来越先进,是不是不需要像牧羊人这样的精神了? (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在把握主题的同时深入思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牧羊人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1、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此环节设计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读写能力)

第20篇:14、植树的牧羊人

14、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②、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及高原上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文章中找到直接描写牧羊人的句子,谈谈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②、合作探究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牧羊人非凡的毅力,植树造林,种植希望和幸福的坚定、执着和努力。 重点: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旨。

难点: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练习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感受。 教学方法:朗读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30年前的戈壁荒漠和现在树林遍布、溪水淙淙、牛羊成群的图片。这一变化的丰功伟绩是一位老人---艾利泽.布菲,他就是我们金泰你学习的《种树的牧羊人》的主人公。

二、作者简介。PPT展示

三、学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作者对模样嗯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2-20段):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和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段):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课文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几次见面?每次见面高原上的有什么变化?

明确: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1913年,我在烟稀少的阿尔比斯旅行,见到牧羊人。高原上到处是幻魔,我在黄米中行走了三天,饥渴难耐,面临生存危险。 第二次见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阿尔比斯山的路。高原上又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我看到了溪流。

第三次见面:1945年6月,“我”最后见到了牧羊人。高原山一切都便了,富饶又美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生机。

四、精读欣赏。

1、学生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直接描写牧羊人的句子,,以“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句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例子1: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他挑选橡子心无旁骛,一丝不苟。 例子2:他是一个毅力非凡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在高原上种树,不图回报,使荒原变成绿洲。 例子3:他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战争没有让他妥协,他在高原上默默生活,默默种树,种橡树,中毛榉树,还重白桦树。

2、写作特点归纳:

① 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在“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时所见的高原上的巨大变化。 ② 首位呼应,结构严谨。本文结构“总-分-总”,首位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呼后应。中间部分是重点,详细介绍了“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见闻和感受,突出了老人的伟大形象。

五、拓展探究。

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第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在这样的人么?试为他们写一段文字,记录他们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六、布置作业

请为本文的“植树的牧羊人”写一段颁奖词,字数不超过50字。 板书设计: 种树的的牧羊人

初见

老人55岁,平和安静

荒地秃山、干旱无比 再见

老人身体硬朗,种树养蜂

树木长高,看到溪流 最后一次见面 87岁,信念坚定

充满生机,富饶美丽

《植树牧羊人教案模板.doc》
植树牧羊人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