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

2020-09-30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苏教小四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科学探究: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材料:玻璃杯(透明塑料杯)、纸、红色水、水槽、饮料瓶、气球、细木棍、空气充的同样多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支架、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气体,我们叫它大气层,通常大家把它叫做空气,对于空气大家了解多少呢?

2、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空气是材料,大家交流。

探索和调查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1、空气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这里有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出示已注有大半缸水的大玻璃缸),如果将玻璃杯倒置,垂直放到玻璃缸的底部,杯中的纸会怎样呢?

2、演示、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认为杯子里的纸湿了吗? 学生观察汇报

3、分组实验

将玻璃杯垂直取出。

4、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游戏:比赛吹气球

1、我想请位同学帮忙做一个游戏:比赛吹气球。不过他吹的气球有一些区别。(出示放在矿泉水瓶子中的气球,并把瓶口封好,另一个就是普通的气球。)请其他同学来做裁判。 仔细观察发现,一个吹得很大,放在瓶中的只能吹鼓一点。

2、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吹气球的感受。

3、这个现象有说明了什么呢?与空气有关吗?

4、小组讨论,汇报

5、师生总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6、利用光盘让学生直观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空气是有质量的

1、将一个空杯子口朝下压入水中,再慢慢倾斜。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泡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讨论:杯子里的空气向水面跑。

3、请一位同学,一只手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另一只手拿放了三分之二水的瓶子。不断将瓶口与瓶底倒置,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4、汇报:空气总会跑到水的上方。

5、我们知道水是有质量的,那空气有吗? 出示研究表格,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设计图。

6、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7、各组交流。

8、各组说明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结论。

9、师生总结:空气是有质量的。

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1、请两同学用手压气垫,说一说是什么感觉?用塑料袋分组活动。(注意:用力不要太大)

2、学生观察松手时气垫发生的变化。

3、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想法?能证实吗?提供针筒和橡皮。

4、观察针管里的空气开始所占空间的大小和手压活塞后的大小,手压活塞时的感觉,松开手后看到的现象,比较活塞压下一部分时与压不动时所占的空气、手的感觉及活塞的运动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记录实验过程,讨论得出结论。

6、平时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7、学生讨论、汇报

8、利用教学光盘补充。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占据空间 觉察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回顾和解释

1、和马铃薯、牛奶等固体、液体相比,空气有什么特殊的性质?

2、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后汇报。

3、通过活动和不同物体与空气的对比,你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概括空气的性质 教学反思:

2、冷空气和热空气

科学探究: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科学知识:

1、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

2、知道地球的形状、冷热空气对流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 科学知识

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风风的主要原因。 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描述冷空气往下沉,热空气往上升;冷热空气对流形成风。

能将风的形成与冷热空气的对流联系起来。

借助其他物体继续认识空气。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纸蛇、细木棍、细线、蚊香、胶泥、水槽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在平常的情况下,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可是当空气受热或受冷时又会怎样流动呢?

3、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空气是流动的,我们就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4、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 探索和调查 空气的流动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冷空气是下沉的 (3)研究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①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

②演示纸袋不平衡的实验,学生观察在加热的空气的过程中,塑料袋有什么变化,手握住袋顶有什么感觉? ③试着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学生讨论、自我总结冷热空气的性质。

3、热空气的用途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有谁知道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和知识吗?” (3)利用光盘介绍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的知识。

4、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认识热空气上升,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空气的流动。 认识冷空气下沉

认识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对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研究,你有什么样的发现?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2、那么,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冷热空气流动的情况是怎样呢? 通过对实验的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并对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空气中有什么

科学探究: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含氧气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描述空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联想来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学材料:三只相同的蜡烛、大小两只玻璃杯、火柴、水槽、红色水、细铁丝、小苏打、醋、集气瓶、带乳胶管的橡皮塞、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有了一些认识,你知道空气的哪些性质?

2、除了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的空气的性质外,你还了解哪些有关空气的知识? 蜡烛熄灭的实验

1、出示书上第九页的实验,请学生预测,哪支蜡烛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持久?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2、师演示实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3、学生根据观察,结合自己的假设进行解释。

4、燃烧是不是用去了杯子里的全部空气呢?

了解学生有关空气知识的认识

初步了解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 探索和调查 蜡烛燃烧的实验

1、学生根据装置思考、回答,蜡烛点燃后,拧上瓶盖,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实验、观察记录

3、通过实验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4、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5、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小组的讨论在班级进行解释汇报。火柴熄灭的实验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些什么?此时的瓶中你认为还有空气吗?为什么?

2、师提供实验装置(也可演示实验),讲明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4、你们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5、阅读有关空气组成的资料。认识二氧化碳

1、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观察制取的二氧化碳能,“有颜色,有气味吗?”

3、演示书上第12页的两个实验,你看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4、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觉得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

引导学生发现,瓶内的红色水比水槽内的高,但只高出一点,没有占满瓶内的空间,从而说明,燃烧只是用去一部分空气。 认识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判定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

结合实验、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

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先引导学生观察的石灰水是澄清的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对比)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实验,你对空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依据是什么?

2、对二氧化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科学探究: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2、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学习用简易的方法考察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 科学知识

1.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2.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 2.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描述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空气污染联系起来。

能用简易的方法调查,了解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 教学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谈话:空气对我们来说重不重要?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

2、哪些地方体现出空气对我们很重要呢?

3、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大家用手把鼻子捏起来,把嘴闭上。(持续十几秒中左右。)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刚才有什么样的感受

4、大家有什么感觉啊?

5、这说明什么啊? 从中感受到空气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关注。 探索和调查 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和空气的关系

1、大家看看书上第十二页的第一副图,这就是我们刚才所做的那个试验,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讨论回答这个问题

2、第二副图呢?又说明了什么?

3、第三副图是什么人啊?她在地球上吗?她为什么要被设一个氧气瓶呢?

4、同学们说说看,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状况

1、虽然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这样的重要,可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书上第十三页。讨论回答这个问题

2、看了书上的这副图,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身边有没有见到过空气受污染的情况?

4、在以前的生活中你自己有没有做过什么污染空气的事情呢?

5、你在日长生活中有没有使用一些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工具?这些工具能否改造,使他们不再污染空气呢?

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呢?

1、看看书上第十四页的六副图,然后讨论,他们分别为净化空气做了什么事情?

2、在这方面你可以有哪些地方向她学习的?

3、说说现在人们已经为精华空气做了哪些事情?

4、还有哪些不足,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5、我们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为净化空气做哪些事情?

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的污染,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

1、我们知道身边有不少污染空气的事,可也有不少的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可能有一些地方呢还没有做到位的,我们要从小为家乡出力,所以老师打算提议组织一个防治空气污染小队,为空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出一份自己的力。

2、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就到课代表那去报名 认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引出空气污染的话题。

引导学生总结出:这说明空气不但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而且对动植物的生命也很重要。 认识空气的污染与危害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 交流调查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了解应该防治空气的污染。 回顾和解释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单元

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温度。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收集数据并描述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的规律。 描述什么是温度。

教学材料: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 激疑,使学生产生思考。 探索和调查 试水温

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

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

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测水温

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布置实验要求。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

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实验: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1、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热水、杯子、温度计。”

2、那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布置实验要求。

4、再次提醒:

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5、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记录上做下记载。建立温度的概念 形成温度的概念

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 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回顾和解释

1、教师请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你的实验结果和你的预测一样吗?

3、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看,如果再继续观测下去的话,温度会怎样呢?

4、借助教学光盘结合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学会分析并进行合理地解释,得出结论。

2、热 的 传 递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

1、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2、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敢于大胆想像。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2.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固体传递的实验。 描述液体对流实验。 描述热传递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教学材料: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热水变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几乎每个同学都问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水的“热”传到哪里去了?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答案吗?

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热传递的现象。 探索和调查 实验一:研究“传导”

1、那么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样传递的呢?

学生猜测。

2、出示图片:

(1)用蜡烛在金属片的一角加热,观察涂在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融化过程。 (2)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观察蜡烛的融化过程。

3、同学们,你们认为可能发生什么? (分小组讨论)

4、那么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试一试。

5、学生动手实验。

6、利用教学光盘播放铜丝上的火柴掉下来的实验巩固热传递的概念。实验二:研究“对流”

1、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加热一杯水的过程中,冷水是怎样变热的。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2、教师在旁指导学生。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去研究。

3、联系前面所学的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了风,介绍热对流。研究“辐射”

1、学生自己阅读有关辐射的资料。

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1)辐射是否依靠其他的物体?

(2)热量是怎样行进传递的? (3)我们接受过哪些物体辐射来的热?

3、学生讨论后汇报。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了解热传递的第三种方式——辐射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吗?

2、看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区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热传递现象。

3、加热和冷却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糖受热冷却后的形态变化。

描述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描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

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物体所做的事情。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铝片、竹夹、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茶叶、高锰酸钾、砂糖、蜡烛、火柴、牙签、玻璃、加热容器、铁垫圈、热胀冷缩的铜球。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2、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3、点拨:这是用蜡笔做成的。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 探索和调查 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

1、提问: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小组讨论

3、分小组制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一幅蜡画)

实验制作

4、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

5、各小组汇报:各小组把制作的蜡画展示前面的黑板上(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记录

6、教师点拨: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后会产生与蜡笔相似的变化? 学生根据材料作出假设、并实验

7、观看教学光盘中巧克力受热后的变化。

探究小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

1、谈话: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大家发现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可真不小。那么,一些看不出来变化的物体比如这个铜球,受热后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2、究竟它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3、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这种现象科学上叫热胀冷缩,其实是冷和热对物体体积产生了影响。探究水和空气在加热、冷却后的变化

1、刚才的两个实验使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将水和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会和前面的物体一样都发生变化吗?

3、学生预测。

4、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5、汇报实验设计,修改完善。

6、动手实验。

7、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形成的结论。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认识加热、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回顾和解释 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受到冷和热的影响?

大组交流:铺水泥地时要夹木条、自来水管会冻裂、夏天电线变长……

2、讲解:法国塞纳桥断裂的故事和北京至太原铁轨伸长的事例。

3、立交桥、铁轨在建造在建造时应注意些什么?协和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什么会长胖25厘米?

学生大组交流、汇报 了解温度计

1、阅读有关温度计发明的内容。思考:(1)温度计的发明者是谁?(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温度计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总结 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你对物体经过加热或冷却后,有了怎样的认识? 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所做的事情。

4、吸热和散热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2、学生分小组讨论。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指导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各自进行实验。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演示实验

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汇报。(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 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回顾和解释

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

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3、设计一个保温杯。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知识

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云、雨、露、霜的成因。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材料:水杯、冰块、杯盖(或玻璃片)、课件、试管、温度计两支、冰块、盐、湿抹布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

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3、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很好奇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

探索和调查 进行有关“水的变化”的实验。

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水汽凝华成霜 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实验时放两块冰] 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 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不同 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

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在教室里进行再现?

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你想研究什么?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

4、讲解表的填写要求。

(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的同时,记录下你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你们准备如何实验的步骤,并写出你们预计的实验结果。在记录的过程中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利用符号和简笔画进行记录。)

5、指导小组讨论。

6、下面同学来交流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请认真听讲并给他们纠错。

“请代表上台来展示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云的实验:你们准备利用哪些材料?怎样做?你觉得在哪能观察到云或雾? 雨、雪的实验:雨和雪实验设计中的不同点

露的实验:注意易拉罐的外面出现了什么?温度又是多少?(湿毛巾是为了增加周围的湿度或水汽的量)[鼓励学生做对比性的实验(干毛巾和湿毛巾的对比)]

7、刚才,每个实验都有小组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下面请每个小组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对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

8、各小组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修改。请各小组的组长来选取你们小组实验所需的器材。

9、“请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记录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适当的时候给与必要的帮助。

10、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

11、观看教学光盘,进一步加深云、雾、雨、霜、雪的形成。研究蒸发

1、提问:空气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猜测、汇报

2、提问:把水和酒精涂在手背上,会怎样?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

3、提问:用温度计先测量教室的温度,再测量水的温度,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的瞬间,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会是多少?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把水和酒精涂在手上后,手总是感觉凉丝丝的?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时,温度反而会下降呢?

6、得出结论:水在常温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由液体形态的水变成眼睛看不见的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7、观看教学光盘进一步理解蒸发和沸腾的现象。

了解水的冰点;认识霜的成因。 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了解云、雨、露的成因。 认识水的蒸发现象。

回顾和解释

1、在这次研究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2、利用教学光盘复习巩固水的三态及其形成的条件。

水的循环

1、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4、小组讨论。(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水的循环)

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的: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技能

1.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 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科学知识

1.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 学会尊重事实。

3. 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找出使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 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概括物体发声时变化。 ●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 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搜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材料:食品保鲜待、钢尺、橡皮筋(塑料琴)、音叉、小鼓、小镲、塑料瓶……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放录音 国歌声 雨声 鞭炮声 鸟

鸣声 欢呼声 打雷声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板书] 学生的汇报 师:你能将刚刚听到的这些声音分为两类吗? [板书] 人为 自然

2、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一会儿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将方法做出来。

2、身体发声

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一个人轮流做,老师也参加。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

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这一环节的三个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知道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发声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声音的作用是为我们人类传递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 探索和调查

二、研究声音的产生

1、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板书课题] 声音的产生

2、师:把你的预测写在纸上。[板书学生的回答]

3、师:下面我们要来做一些活动。[活动一] 发声时有明显振动的物体。

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这张记录。 A、橡皮筋

(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B、钢尺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用手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C、音叉

(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二] 发声时借助其它物体才能发现其振动的物体。活动内容同上

A、鼓、鼓槌、绿豆

B、(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B、塑料瓶、小泡沫球 (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三] 通过反证巩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师: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请你们通过下面的活动去证明。 [小镲和喉咙的实验] 学生汇报(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我们看不见它在振动,但可以通过其它物体推出它在振动。) 学生的预测应该是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他们会把发声发放误当成声音产生的原因,比如:摩擦碰撞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下子要他们接受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有很大难度。所以这一环节分成了三个部分由浅入深来让学生接受。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振动”,第一组材料在发声时,学生可以看见物体产生了明显的振动;第二组材料发声时,学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推出发声物体在振动,这是通过间接观察法来观察的。最后是通过反证让学生知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回顾和解释 师: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这一环节是科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步,学生要把实验中的发现与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实际上,学生通过上面的三组实验,对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是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2.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的: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 过程与技能

1.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根据对声音在物体中传播方向的假设设计实验。 ● 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得出结论。

● 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教学材料:烧瓶、橡皮塞、橡皮管,小铃铛;沙子、塑料袋、水;制作土电话的材料等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的是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学生会提到通过空气传播。)

2.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提醒学生将前后听到的音量进行对比。

方法: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活上烧开,然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

引出问题: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学生对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较容易接受,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难以理解,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一问题的兴趣。

探索和调查 1.那么到底固体和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如果可以,传播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进行研究。

隔着沙子、水、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 教师讲活动步骤。

提出问题:(1)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2)坐正身体听和把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哪个效果更好? 2.做“土电话”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棉线也可以传播声音(提醒做的时候棉线要拉直。)

(建议课后完成) 沙子、水、空气是固体、液体、气体的代表物质,用这三种物质来做实验,对学生很有说服力。实验中教师要先帮学生将同等体积的沙子、水、空气装好,以便学生顺利实验。

同时提醒学生

(1)橡皮头铅笔敲击桌面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 (2)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用手势交流,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3)只要学生能举例说明我们还能听见远处的声音即可。

回顾和解释 1.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学生填写预测并设计实验

(可以从固体、液体、气体等几方面着手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鼓励学生将思维拓展开,从各个领域入手。)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互相质疑补充)

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2.拓展

(1)你能用你学得的知识来解释成语“伏罂而听”吗?

(2)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去研究,这样得出一样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科学课上不仅要获得知识,更要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的: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过程与技能

1.能够根据耳朵的构造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2.能够根据耳廓的构造提出有关耳廓功能的假设。 3.能够使用助听器进行耳廓功能的模拟研究。

科学知识

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 认识到噪音的危害,学会积极的应对噪音的办法。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对人是怎样听到声音以及耳廓的功能提出合理假设。 ● 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作用,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 可以用模型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解释。 ● 对噪音有一定认识。

教学材料:耳膜模拟实验演示材料、大白纸、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师: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声音传播的媒介,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教师直接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研究声音,除了研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外,对声音的接收和感知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儿童已知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声波的形式借助物质向各个方向的基础上,必然提出我们是怎样接收和感知声音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指声音的接收器构造、原理和对声音的感受的内容。 探索和调查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1.你觉得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将你的预测填在表格上

(可以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 2.学生汇报预测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推测,在学生汇报时一定要追问学生预测的理由。(例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据此推测耳朵里可能有收集声波的构造和把声波传送转换为振动的构造;耳朵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可能具有把振动放大的构造;看电视时只听到电视机里发出的声音,外界的其他声音不被注意,说明听声音同人的大脑有关系,等等。) (在学生汇报预测时可以为他们准备相应的模拟材料,例如当学生说到接收声波、声波在耳朵里引起振动时,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进行观察。) 教师归纳,并进行适当分类,

3.教师通过挂图及碟片向学生介绍人耳的构造。板书声音传递的路径:

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4.学生把自己的推测和课件陈述的内容加以比较。 5.请学生说一说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认识耳廓的作用

1.我们的耳廓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写出预测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预测。2.学生汇报预测及实验并开始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提示:要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样呢?)

三、认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1.放一些噪音给学生听,问: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觉?2.阅读教材上的资料 思考: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我们怎样防治噪音污染? 让学生根据事实进行推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磨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适当的知识讲授在科学课的学习是也是必要的,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耳朵的构造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预测与实际构造的对比,来加深对耳朵构造的印象。

这部分内容是围绕“助听器”开展的体验活动而展开的,意到让学生理解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在此,课文将耳廓与“助听器”的相似点突出出来,采用的手法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相似研究法。

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噪音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认识噪音的危害并说出合理的防治方法。 回顾和解释 1.结合上面学习的内容,耳朵的构造、耳廓的作用、对噪音的认识等等,你认为如果我们身处嘈杂的环境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

2.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用它来解释这两个问题。 4.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的: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 能够辨别出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 能够观察到声音发出高低不同声音时弦的变化。 ● 知道弦的变化与声音产生高低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技能

1.在猜一猜游戏中细心感受人的嗓音具有差异。2.细致观察物体的不同的振动,就同一个物体而言,试着提出声音强弱与哪些条件有关系。 3.观察一根弦的振动和音高的变化,能发现弦的变化、振动的变化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

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知道改变声音强弱与高低的办法,并能初步认识声音强弱、高低与哪些条件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耐心、细致地观察各种变化。 教学材料:小鼓、三角铃、橡皮筋、空盒子、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吸管、橡皮泥等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猜声游戏:找一名同学蒙住眼睛,由其他同学分别用自己正常的嗓音对这为同学说一句话,让这个同学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2.问:为什么他能猜出是谁的声音呢?

你还发现有哪些物体和其他物体相比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由这个猜声游戏让学生发现之所以能辨别出声音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高低和强弱。 探索和调查

一、发现声音有大小的不同

1.出示一段相同的音效,放两次(大小不同)问:听到什么?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声音的大小不一样,或者说强弱不同。

2.你能试着用你身边的物体发出这样大小不同的声音吗?(学生做发声活动) 我们把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板书)

3.学生演示,问:你觉得要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关键是什么?(使用力的大小以及距离的远近)提醒: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只能改变声音的大小,这意味着不能改变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只改变用力大小。

二、辨别声音的高低

1.教师用乐器(钢琴或吉他等)演奏两个高低不同的音,让学生说有什么不同? 2.发给学生橡皮筋,你能用它也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板书)

3.你觉得声音的高低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4.学生填写预测并设计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测及设计的实验大致可分成三组,即橡皮筋的长短、松紧、粗细都有可能影响声音产生的高低。)

5.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要指导提醒学生保持安静,认真倾听。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你能试着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建议课后完成)

本课是在学生对强弱不同的声音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进行细致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以简单的实验感受,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音量的认识。

使橡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通过拨松紧、长短、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的活动,使儿童在充分感受音调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高低音。由于这个活动学生不具备自主探究的基础,因此建议详细指导实验。让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教师的带领下分组实验,轮流感受。实验时,教室要尽量保持安静,要引导学生将实验中声音的变化直接记录在问题下方空白处。并试着让学生观察:为什么弹拨拉紧的橡皮筋、变短的橡皮筋和变细的橡皮筋都会使音调变高,思考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顾和解释 为学生准备一些乐器,请他们发出大小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解释。 例如:用吉他中的一跟弦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音。 将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四单元 吃的学问

1、我们吃什么 科学探究

1.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数据能做好原始记录。2.能用比较、分类的方法整理收集到的证据。 3.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证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4.根据需要多渠道查阅资料。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自定标准为食物分类。2.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习成果:

1.能够对食物进行分类,并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

2.了解营养成分的作用,知道可以按食物含有的主要成份给食物分类。3.利用资料获取知识。4.按指定标准给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材料:食物卡片、统计图表、食物营养标签的挂图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有哪些呢?

生:食物、空气……

2.对,食物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可有的人就是因为吃而得了疾病。实际上,每天吃什么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3.现在我来问一下,你们常吃的食物有哪些呢? 生:米饭、蔬菜、肉类、水果……

1.那这些食物里究竟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引出关于食物营养的话题 探索和调查 1.生:阅读资料

粮食类:丰富的淀粉,供给我们热量和力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必需的食物。

油脂类:丰富的脂肪,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

蔬菜、水果类: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2.你能把我们刚才所说的食物分类吗?(强调分类要有一个标准)

生:学生按自己的标准给食物分类。 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按照自定标准为食物分类

反思和解释 1.你是按照什么标准给这些食物进行分类的?

集中话题 1.在这些食物中,你最爱吃什么呢?

生:小组交流、记录,汇报给全班。

探索和调查 1.现在我要做一个统计,我想统计一下你们最爱吃的三种食物(用图表统计,强调三种)

生:先设想统计的方法,进行比较,作出自己的统计图。 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反思和解释 1.通过统计,我们发现什么? 生:喜欢吃的食物比较集中。

2.这样只爱吃一种食物有什么危害?

生:就会营养不全,由于缺少这样或那样的营养而得各种疾病。

3.我们应该吃什么?

生: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得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不能偏食。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怎样搭配食物

科学探究

1.根据需要多渠道查阅资料。

2.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证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1.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2.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2.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作出自己一天饮食的“食物金字塔”。2.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制午餐。 知识与技能:知道如何科学搭配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习成果:

1.认识食物金字塔,能合理搭配食物

2.关心自己的饮食,能评价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存在问题

3.能运用金字塔食物原则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材料:投影片咸食、甜食、肉类、油炸类食物为主的四份食物、纸餐盘或塑料盘,白卡纸、直尺、彩笔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你能说一说吗? 生:粮食类:

鱼、肉、蛋、奶、豆类: 油脂类:

蔬菜、水果类:

2.那你们看看这几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吗? 生:讨论。

①都是甜的,糖类太多; ②脂肪、淀粉类太多; ③全是腌制类食品;

④全是油炸类食品。

都不合理。 引起学生对合理营养的关注,引出合理营养的话题 探索和调查 1.那怎么搭配才合理呢? 生:先看金字塔图,介绍。

2.你能根据这个图告诉我每天的食物应该怎样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3.你们每天的食物搭配合理吗?根据你的食物日记,作出你的食物金字塔。生:根据食物日记,画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

4.你的食物金字塔有什么优点?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怎样改进?

生:讨论、修改自己的食物金字塔。

5.好,现在就让我们自己当一天家,来设计一天的食谱,在设计时要注意,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合理,又好吃,又省钱。

生:设计食谱。 认识食物金字塔,学习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的方法

反思和解释 1.现在请大家利用食物卡片,配一顿有营养的午餐或晚餐。 生:配餐并作出解释。

2.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怎样的饮食才是合理的,请你们回去以后,为你的家人设计出一份一周的食谱,写在活动记录上。能运用金字塔食物原则进行实践活动 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制午餐

关心自己的饮食,能评价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存在问题

3、食物的消化 科学探究

1.根据需要多渠道查阅资料。

2.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证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1.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2.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2.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用画图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2.知道保护消化器官的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饮食消化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学习成果:

1.运用画图方式进行交流

2.认识人体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的大致过程 3.学习消化的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材料:人体轮廓图、笔、消化器官挂图或模型、消化过程的多媒体影片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咬一口小馒头,慢慢地咀嚼,仔细地体会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

2.小馒头最终会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和吸收,那小馒头在我们的身体里是怎样“旅行”的呢?

探索和调查 1.请学生在书本上画出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图,并写出器官的名称。 2.把消化器官的挂图放在自己的身上让同学们指认。 能用画图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

反思和解释 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注饮食消化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知道保护消化器官的常识

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科学探究:根据需要多渠道查阅资料。

科学知识:.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2.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调查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利弊,知道安全饮食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安全饮食的意识,关心食品安全问题。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学习成果: 1.能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2.能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3.认识到天然食品业存在安全问题 4.学会安全饮食的常识

教学材料:常见食品的挂图、色彩鲜艳的小食品和饮料、食品包装袋、果汁瓶上成分说明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我们常吃的食物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食品,一类是加工食品,你知道这些食品中哪些是天然食品哪些是加工食品吗?

2.你是怎么来区分的?

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引出食品安全的话题

探索和调查 1.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通常吃的这些加工食品安全吗? 2.你知道这些食品和饮料中漂亮的颜色是什么吗?

3.下面请同学们来调查一下,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来。4.出示一些天然食品的图片,然后请同学说说这些天然食品安全吗?为什么?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反思和解释 1.分析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 2.什么样的天然食物才安全? 3.怎样吃才安全?

第五单元 排序和分类

1、排序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简单排序。

2.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深化“排序”概念。 3.初步尝试用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某一特征或多种特征进行排序。 难点:找出物体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记录。

学生实验材料:五种不同型号的铅笔、三种不同的塑料薄膜。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排队”,并说说是按什么来排的?

2、揭示:生活中,我们常常像排队这样,根据物体的某一种特征来排列,这种活动就是排序。(板书课题)

(二)、学会简单排序。

A、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来排序。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组科学家测出的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你能为它们来排序吗?

2、活动,填写排序结果。

3、成果交流。

4、小结:排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整理信息的方法。B、判断物体排序的特征:

1、快速说出下列物体是根据什么特征来排序的?

2、出示铅笔:6B、3B、HB、3H、6H 老师已经为它们进行了排序,请你们试着用各种铅笔依次写写画画,猜猜看它们是按什么特征来排序的?

3、学生实验,寻求答案。

4、交流,相机出示“资料库”。

(三)、学会复杂排序。

1、谈话: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来排序的,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物体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特征。

2、(出示塑料薄膜)找一找,这三种塑料薄膜会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3、学生交流。

4、提问:如果我们要比较这三种塑料薄膜的透明度,该怎么做?

5、学生示范演示,教师相机指导实验记录。

6、自主选择其他的两个特征进行比较,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排序。

7、实验汇报。

8、小结: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排序,结果就不怎么一样了。生活中我们会选择厚实的衣物塑料袋装一些分量较重的东西,而用透明程度很高的保鲜膜袋盛放食物,正是运用了排序的知识。

(四)、全课总结、拓展运用。

1、拓展:编排速成班活动。

2、课外实践活动:运用今天所学的排序知识,回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整理一下碗橱、收拾一下衣柜等。

2.分类 科学探究

1.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

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2.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

2.善待自然界动物 学习成果:

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 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

4.学会多极两分法 教学材料:印泥 教学步骤:

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 1.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

2.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3.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

4.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

5.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

6.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 之后还可以再分吗?

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1.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2.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3.让小组中的同学分开站,分为一类的同学说明他们的指纹怎么样? 4.请你选择8种水果然后用多积两分法为他们分类。 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推荐第2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1.9.5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教学目的: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 ,使学生了解设计对比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更精确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记录所获得的信息。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过程:

1、引入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你们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种子发芽呢?它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

2、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往的经验,自由的发表,也可以是学生的猜测 讨论:是不是这些因素都影响种子发芽呢?

3、设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这么多的条件,是不是都影响着种子发芽呢,或许有的不能呢 我们如果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该怎样设计呢? (引导,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4、种子发芽实验:

以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怎样做实验:教师拿出

最近事先准备的材料,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的操作。

作业:强调以后的观察和控制,最后,给每个学生发种子,让他们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

2011.9.7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2011.9.14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011.9.19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2011.9.21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011.9.26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011.10.10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2011.10.12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

(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011.10.19

第二单元

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

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2011.10.24

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

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2011.10.26

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2011.10.31

4、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3、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1)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4、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2011.11.2

5、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2011.10.31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1)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

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折线图

2011.11.3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

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七、板书设计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简图: 我们的设计方案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1)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七、板书设计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三单元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

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板书设计: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

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 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

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第六课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

推荐第3篇:五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

五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阅读P1上的文字。2.谈话引入。

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

二、探究内容: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 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 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 3) 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

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 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 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 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 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 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 1) 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 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 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

二、探究内容: 1.交流实验计划。

①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 ③ 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 ④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2.配备实验装置。

① 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

② 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组。 • 准备实验盒;

• 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 往纸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 3.猜测实验结果。

①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

② 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③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 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 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 ②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从实验中获得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

(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

(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3.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

2 (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秋冬季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2.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

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 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 (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

1.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 (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气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

2.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重点:会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找出鱼和蚯蚓的是生活环境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建立气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3 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内容:

1.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

(1)让学生逐一列举生活在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 (2)小组活动: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让学生阅读资料,知道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 (4)让学生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

2.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3.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

(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 4.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

(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动物的事情。

(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

(3)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材料。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建立栖息地 教学目标:

1.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

2.通过观察栖息地内生活的鱼和蚯蚓,增强学生对动物研究的兴趣;3.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建立鱼和蚯蚓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选择观察内容制订观察计划。 教学准备:

纸盒、水槽等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资料。 动物观察研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了解的动物园里大熊猫、猴子的栖息地、养鱼场、养虾池或学校附近的其他养殖场所,为了满足动物的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动物健康、鱼虾产量高说明什么?动物不健康、鱼虾产量不高说明什么?”

(我们要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

二、探究内容: 1.建栖息地。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需要什么材料? 建好栖息地后,讨论以下问题:

(1)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上标记? (2)栖息地放在哪里?

(3)怎样进行每天不间断的记录?

(4)怎样分工合作给动物喂食、保持栖息地洁净、管理好栖息地?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

通过了解可以进行的观察活动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动物栖息地目的。讨论: (1)你对哪一项观察内容感兴趣?

(2)你还准备选择教材提示以外的什么内容进行观察?

4 (3)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本组建立的动物栖息地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2.学习从动物的器官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的。”

二、探究内容:

1.看科学家的记录。

(1)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图画和文字进行阅读、思考。 •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科学家运用文字补充说明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

2.说说我们怎样学着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

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举例,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教学目标:

1.能以表格的形式、简要的语言总结整理出观察到的动物特征;2.能采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研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重点: 会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栖息地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难点: 观察到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动物特征记录表。

动物实验设计记录表。

闪光灯(或大功率白炽灯)、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通过对动物的进一步观察,我们有哪些发现?下面我们来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二、探究内容:

1.交流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1)交流各自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

(2)按照教材中所列举的项目对观察中的发现进行整理。 (3)总结在观察活动中的发现。

5 2.设计实验研究动物。

选择本组有兴趣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 3.扩展。

讨论:气温降低了,我们会多穿衣服。这时,鱼和蚯蚓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它们开始发生变化?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栖息地的动物。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合前8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 教学准备:

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实物或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实物或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植物是什么植物吗?知道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吗?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向学生介绍这两种鸟。

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梯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取食物。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它们都是候鸟。

(2)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

天鹅的啄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泳,捕食时头伸进水里。鹤的啄长而尖,颈长,脚长,啄食水中的小动物。

(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之间的联系。

(4)想一想它们的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 板书:生存空间变小、食物环境受到污染和非法捕猎。 3.找相互关联的地方。

(1)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 (2)鱼、蚯蚓和人感到危险时怎样做出反应?

(3)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

(4)鱼、蚯蚓和人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 (5)现在能说出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讨论会——生物的生活需要 教学目标:

1.整合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

6 2.了解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3.了解人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要爱护我们周围的有生命的环境和没有生命的环境;4.通过比较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人能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自己适应环境。 教学重点:收集我们的栖息地资料,了解人类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区分植物、动物、人的基本需要。 教学准备:

整理前几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认识了动植物的栖息地,那我们的栖息地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讨论哪里是我们的栖息地。

(1)师:“家是我们的栖息地吗?学校是我们的栖息地吗?”

(2)“我们在家里进行哪些活动?家里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 (3)我们在学校里进行哪些活动?学校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 (4)家有“栖息地”的特征吗?家和动物的“避难所”有哪些相似之处? 2.比较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1)分别说说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2)把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归纳成生物的基本生活需要。 (3)比较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植物、动物怎样过冬? •人怎样过冬?

•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有什么不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未来人类的栖息地。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在阳光下

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的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5.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6.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7.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

教学难点:能把搜集到有关太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师备: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生备: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同时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让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请听我们关于太阳的故事吧!”

二、探究内容:

1.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

(1)任选两幅插图,在小组内讲讲你知道的太阳的故事。

7 我所选择的两幅图片 我认为它们的联系是 我编的故事

(2)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讲小组收集的关于太阳的故事。

(3)简单地为这些故事分类。(如:科学家的故事,太阳与人类生活的故事,太阳奥秘的故事等。) 2.交流感受。

(1)讲故事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搜集到这些资料的,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讲故事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

(2)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3.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

(1)拓展视野,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关于太阳的诗歌、传说、图片等资料。 (2)按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资料(如剪贴、音像解说、图画、故事等)。 (3)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并举办一次小报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4.能认真细致地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5.通过对阳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6.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

7.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8.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 教学重点:研究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测量好物体影子的长度。 教学准备:

师备:课前考察好教学地点,事先布置好场地。 生备:竿子、尺子、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太阳的光线以大约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到地球上,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作一番科学的探究吧!”

二、探究内容: 1.观察影子。 (1)讨论。

① 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

② 关于影子,我们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观察影子。

① 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

② 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③ 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 将观测结果填在书上P25的表格上。

④ 将竿子和开始测量时影子的长度表示在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

2.阳光下影子的特点。(1)讨论。

① 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

8 ② 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 (2)交流新的发现。

① 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

② 你们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 你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 (三者的位置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3)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问题吗?

2、你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种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的方法;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进行科学探究;

5.意识到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认识到借助一定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了解光的发射与折射;

8.知道一些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学重点: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教学难点:能解释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小木板1块、纸板1块,塑料板1块,玻璃板1块,平面镜1面,乒乓球1个,自制观景箱1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白天,当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世间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各显风姿。”

“阳光照射到物体后会自然产生影子。你们有办法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照亮阴影里的小球吗?”

二、探究内容:

1.照亮阴影里的小球。(1)讨论。

① 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② 选用什么工具? (2)探究活动。

① 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② 交流探究活动的体会和想法。 (3)拓展活动。

① 什么是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② 利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设计一件物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自制观景箱。

(1)看图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观景箱。 (3)解释从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

(4)在学生记录本上画出光线在观景箱中走过的路线。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课后其他玩具。

9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阳光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

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4.能够大胆想像阳光的色彩;

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

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 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利用原理制造彩虹。

教学难点:制作牛顿盘,研究牛顿盘将分解成的各色混合成白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制作牛顿盘的套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见过彩虹吗?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充满诗意,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

二、探究内容: 1.做一个水棱镜。

(1)教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在室内可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 ① 认识分解阳光的方法、工具。

② 认识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赤、橙、黄、绿、蓝、靛、紫)。 ③ 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 (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

① 用小镜子、水槽和水制作水棱镜。 ② 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

③ 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 (3)拓展活动。

① 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 ② 思考并讨论彩虹的形成原因。

③ 试试在课余时间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 2.制作牛顿盘。

师:“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了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 (1)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 (2)制作牛顿盘。

① 用7张彩色纸板、圆珠笔、剪刀等完成牛顿盘的制作。 ② 逐一选择两张至多彩色盘,探究各种组合产生的效果。 ③ 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和有趣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讨论并设计一至两个小实验,研究如何由单色光混合得到白色光。

2、创造条件实验自己的想法。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阳光下的物体 教学目标:

1.会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处地表的温度,并进行比较;2.能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根据的解释; 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

4.能够对纸筒温度的细微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能作好观测记录;

10 5.能坚持观测、记录;

6.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连续的探究活动;

7.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存在差异;8.知道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引太阳热量的多少有关。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不同。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在阳光下的反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温度计、白纸、黑纸等多种彩色纸、木板、铝箔、垫子、钥匙、剪刀、玻璃杯、塑料杯、平面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太阳是人类光明使者,在大白天即使没有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也是亮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光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探究内容:

1.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1)讨论。

① 商讨研究物体反射光的方法。 ② 如何记录物体反射光的强弱。 (2)探究活动。

① 根据预测将多种物体按反射光的强弱排序。 ② 科学、准确地记录。

③ 找找实际结果和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物 体 预 测 实际结果

(3)交流。

① 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 ② 物体的什么特征影响物体反射光的本领? 2.测量温度变化。 (1)讨论。

① 为什么要选用白色、黑色的纸筒? ②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③ 还需要什么工具? (2)探究活动。

① 研究并制作纸筒。(注意在纸筒底部放石子等重物,使纸筒能够稳定。) ② 让两个纸筒同时在阳光下工作。

③ 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两个纸筒温度的变化。 ④ 预测多种彩色纸温度变化的情况。 ⑤ 用手感知多种彩色纸在阳光下的温度。 ⑥ 用表格或拄形图分析整理数据。(P31表) (3)交流。

① 经过研究和数据整理,得到什么结论? ② 多种彩色纸中,哪种纸的温度上升得快? ③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找找家里有哪些物体能反射阳光的?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光强与光弱

11 教学目标:

1.会连续观测不同颜色的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

2.经历对纸筒温度变化的预测、观测、比较、分析的过程;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4.爱护环境和测量工具;

5.认识物体温度的高低与阳光照射的强烈程度有关;6.知道物体阳光下温度高、阳光越强烈温度越高;

7.意识到将光集中反射可以提高温度(增加热量的吸收)。教学重点:探究不同强度的阳光与物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设计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研究活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两支温度计,架温度计的支架、学生活动记录本、挖土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操场上,你喜欢站在向阳处还是背阴处?”

“不同季节,同学们的选择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内容:

1.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1)讨论。

① 测量地温的正确方法。

② 应注意的事项和使用的工具。 (2)测量。

① 科学、准确地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数据。 组 别 地 点 向阳处 背阴处

楼房

大树

② 整理数据。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后分析整理。 (3)交流。

① 交流测量活动中的体会。

② 整理数据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讨论。

① 如何控制光的强弱这个条件? ② 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判断温度差别的方法有哪些? ④ 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测量。

① 按设计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

分析探究的结果。用自己设计的条件进行实验和记录,亮度和温度用柱状图表示。 亮 温 亮 温 亮 温 亮 温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② 分析探究的结果。 (3)交流。

① 设计的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有效? ② 可以改进的措施。 ③ 探究出了什么结论?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使用多面镜子会怎么样?

2、创造条件试试看。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会整理科学探究所获得的信息;

2.能从分析搜集的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解释;

3.通过整理、分析、解释等,形成科学探究要重视科学证据的品格;4.学会在探究中与同学愉快合作;

5.意识到我们研究的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被应用;

6.认识太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热,反射光越强的物体吸热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也越强;

7.了解物体发射光、吸收热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8.了解科技的进步。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大量的事实,提炼它们的逻辑关系并做出科学的结论 。 教学难点:探究获得的现象、数据、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整理活动。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记录本。

搜集各种光的反射、吸收热等性质应用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这几节课我们记录的大量信息,它们告诉我们什么?科学记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科学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会整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吧!”

二、探究内容:

1.整理获得的信息。

(1)学习必要的研究步骤。 第一步:获取原始资料;

第二步:科学地推理、大胆地假设和猜想; 第三步:做出合理的判断或结论;

第四步:用更多的事实验证判断或结论。 (2)整理有关阳光与影子的信息。

① 找出所有阳光与影子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照射不到的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3)整理有关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信息。(分小组进行) ① 找出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粗糙的反光弱,光滑的反光强。

(4)整理有关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信息。 ① 找出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

(5)整理有关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信息。 ① 找出相关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物体反射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13 (6)整理汇总全部信息。

① 物体对光的反射或吸收与吸收热有怎样的关系?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在吸收热。反射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热本领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好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越强。

2.科学道理的应用。(1) 合作与讨论。

① 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太阳有关的问题? ② 夏季和冬季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

③ 为什么宇航员的宇航服外层要用有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我们穿着的太空棉为什么要将有金属光泽的一面贴近身体?

(2)设计活动。

① 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详细分析。 ②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 为特殊环境里的人设计合理、安全的服饰。 (3)讨论。

日常使用的照明电灯、车灯、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否与太阳光的性质相 同?什么事实可以说明?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件特殊环境里的人所穿的服饰。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交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3.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

4.能认真负责地承担自己的设计任务;5.能与同学友好交流,分享智慧; 6.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

7.了解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要求;8.能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教学重点:会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

教学难点:掌握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 教学准备:

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学生活动记录本。 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从中获得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的具体方案。那么,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二、探究内容:

1.设计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设计前的准备。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熟悉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

(向学生提供一个初步成型的设计方案供同学学习,主要是学习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 (2)明确设计要求。 ① 能够装200毫升水;

② 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

14 ③ 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 (3)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 ① 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② 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

③ 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 2.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方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阳能热水器;2.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调试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实验工具;

4.能对自己或他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5.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

6.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能与多个因素有关系(材料、颜色、放置方式等);7.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 教学重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难点:记录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学生活动记录本、手表。

教师准备: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以便指导学生制作一个性能更加优良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

二、探究内容:

1.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 •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2.检测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

•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 •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 (2)检测。

•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 •科学地记录。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开始时的气温 开始时的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 15分钟后的水温 20分钟后的水温

3.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整理检测参数。

15 •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

•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 •汇报分析结果。

(2)研究影响的因素。 •材料性质的因素。

•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 •交流。

“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 4.设计活动。

•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改善自己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利用太阳能 教学目标:

1.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未来提出大胆的预测;2.能对本地区利用太阳能的情况开展调查; 3.体验到太阳能的利用也有一些困难(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技术在科学推广中是重要的); 4.意识到人类还需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5.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特点;

6.了解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所遇到的难题。 教学准备:

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何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却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探究内容: 1.讨论。

•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将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 •太阳能的利用遇到了哪些难题? •有哪些办法能解决这些难题?

•我们所在的地区对太阳能是怎样利用的? 2.查阅资料。

让学生将查询到的资料进行收集,可以展评的方式相互学习。 •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概况。

•世界各国利用太阳能的现状。 •我国利用太阳能的概况。 •利用太阳能的各种技术。

3.展望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美好前景。•解决人类能源缺乏的办法。

•我们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最新认识。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你对利用太阳能的想法。 查询网站:

1、中国新能源网 http://www.daodoc.com/indexl.htm

6、中国公众科技网 http://www.daodoc.com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第一课时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的手段获取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照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3.初步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能在自己身上指出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消化器官。

教学难点: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

每人一小块馒头。

做消化器官模型需要的纸(挂历纸、卫生纸等)及剪刀、胶水等。 有关人体消化器官及作用的资料。

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人体的消化器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包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2.在讨论的基础上,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进行整理,并记录在书上。 3.“健康从饮食开始。吃下的食物要靠我们的消化器官消化后人体才能吸收,我们首先来学习有关人体消化器官的知识。”

二、探究内容: 1.认识消化器官。

•体验活动:把一小块馒头放进嘴里,咀嚼后慢慢咽下。根据我们的感觉和经验,说说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会经过哪些地方?我们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交流: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教师板书)

•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 •小组活动:制作一个消化道模型。

•对照人体消化系统的挂图,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人体的消化过程。 •刚才咽下的馒头在我们身体里是怎样被消化的?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路线。

•在这个过程中,消化器官的各部分起什么作用?对照图写出各部分的作用。 •看课件了解消化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思考:人体的消化道大约长9米,食物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这些数字使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和你原来的想法一致吗?

3.理解使用人造材料的好处。

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大量使用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有什么好处? 4.保护消化器官。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要靠我们的消化器官,怎样保护我们的各个消化器官呢?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27 •吃食物要细嚼慢咽。

•不用开水或汤泡食物吃。 •不能边吃边看电视。

•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不偏食,少吃零食。 •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清洁的食物。 •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我们有过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吗?原因是什么? 5.小结。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向家里人讲述你学习的知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饮食和健康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是能量的来源,能量在维护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计算我们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实际摄入的能量,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是否适当;

3.试用科学的标准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做到热量分配合理,营养均衡;4.对照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摄入的能量要适当。

教学难点:研究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 教学准备:

有关各种食品能量的资料,可以把它们做成图片。 让学生课前记录自己一天当中的食物种类及数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人为什么要吃食物?人的哪些活动需要能量?

2.人体维持呼吸、心跳、一定的体温需要能量;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需要能量;学习、工作、劳动、锻炼等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三种能量消耗的比例大致50%、40%和10%。

二、探究内容:

1.摄入能量要适当。

(1)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素能够给我们提供能量?能量的摄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2)计算我们每天大致需要多少能量。 2.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

(1)拿出自己一天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的记录,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食物能量表,计算自己一天摄入的能量。

(2)对照标准检查自己一天饮食的能量符合标准吗?差不多或超过多少?

(3)统计小组、全班同学中,某一天摄入的能量基本正常的有多少,不足和超过的同学有多少? (4)讨论: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相差太多或超过太多有什么不好? 3.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1)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营养不良或能量过剩的主要原因,对照检查自己是否有不好的饮食习惯。 (2)这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为什么会早成能量摄入过多或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使能量摄入适当?。 5.活动。

根据能量摄入的标准和一日早、中、晚三餐能量的分配比例,试着给自己安排一周营养丰富的早餐或某一天的膳食。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自己安排一周营养丰富的早餐或一天的膳食。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选择健康食品 教学目标:

28 1.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交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食品受污染的途径,以及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2.增强学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关擦黑能力、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调查、交流的能力;

4.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有毒有害食品进行抵制和投诉举报,使学生养成尊重和维护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

5.用科学知识指导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教学重点: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挑选绿色食品。 教学准备:

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被污染的蔬菜、水果、肉、鱼等食品的实物或照片。 有关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0岁,按每天吃300克粮食、500克蔬菜、250毫升牛奶、一个鸡蛋来计算,那他这一生分别要吃掉多少食物?如果所吃的这些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毒害的成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2.讲述一个因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导致人生病致死的真实事例。

20世纪50年代初在日本水俣(雨)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生的奇闻。1953年,也是在水俣湾,有个人起初口齿不清,面部痴呆,后来耳朵聋了,眼睛瞎了,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高声号叫而死。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病。直到1956年,又有96人得了同样的病,其中18人死亡。此后,以熊本大学为主组成医学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并把猫死人病的现象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终于找到了致病的根源。原来,这是由于摄入富集在鱼类、贝类中甲基汞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性疾病。如果短时间内摄入甲基汞1000毫克,就可出现急性症状(如痉挛、麻痹等),并很快死亡;如果短期内连续摄入500毫克以上的甲基汞,就可相继出现肢端感觉麻木、中心性视野缩小,语言和听力障碍,运动失调等症状。那么,甲基汞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建在水俣镇附近的一家氮肥厂,在三四十年代相继采用汞催化剂生产醋酸乙烯和氯乙烯,大量含有甲基汞的废水、废渣排到水俣湾。这些废水、废渣进入水体后,靠水体自净难以消除,就使鱼、贝类体内富集了甲基汞。人或猫吃了含油甲基汞的鱼和贝类,就生病死亡。

3.为了身体健康,我们的饮食除了营养均衡、摄入适当的能量外,还要注意食品中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要吃健康的食品。

二、探究内容:

1.什么是对健康有利的食品?

(1)说说自己判断健康食品的标准。

(2)看教材或自己搜集的资料,读读什么是健康食品并相互交流。

(3)健康食品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食品,具体的标准是安全、无污染、优质、有营养。 (4)讨论、交流。

“哪些我们不能吃?哪些要少吃?为什么?”(教师可在课前做调查。)

(5)小结:以上食品中“无检疫标志的肉类、霉变的粮食、酸败变质的油”绝对不能吃,其余食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不要经常吃。(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2.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

(1)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到商品周转快的商店购买?怎样辨认食物的新鲜程度?)

(2)讨论、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选择我们放心的健康食品,为什么?如果有几种不同的保质期的食品,我们选择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

(4)指导学生认识绿色食品标志,介绍了解常见的绿色食品。

(5)调查:让学生在课余到商店看看哪些是绿色食品,问问买这些食品的人多不多。留意家长买来的食品中有没有绿色食品,记下食品名称、商家、产地等信息。

3.报告会(或调查、走访):

请有经验的人谈谈怎样选择蔬菜、水果、鱼、虾、肉,怎样有效地除掉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

三、全课总结。

29

四、课后拓展。

调查自己家里买的食品中有哪些是绿色食品。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实验、计算、观察剖开的动物等途径了解水在人体内无处不在,提升学生关于水对于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观察剖开的鱼、鸡体内哪些地方有水,推测人体哪些地方有水,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3.通过实验认识水在消化食物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食物被消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以及实验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生命活动中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剖开的鱼和鸡观察它们体内哪些地方有水。 教学准备:

小组活动材料:每组1条小鱼或1块肉,植物全株或部分;放大镜、大小相同的馒头、盘子、稀释的碘酒、滴管。

展示食物在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你们还记得种过凤仙花吗?做过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水量,谁说说水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你自己如果半天或一天喝不到水的感觉。

2.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提供足够的水就可以勉强维持生命。但如果体内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就无法维持,所以水对人来说是粉肠重要的。身体健康仅仅靠食物来保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水。

二、探究内容:

1.我们身体里哪里有水?有多少水? (1)讨论:喝下去的水到哪里去了?

(2)观察活动:剖开的鱼或鸡,看看鱼或鸡的哪些地方有水。(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或借助放大镜观察。)

(3)提问:猜测一下我们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水?

(4)教师小结:水不仅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就人类而言,构成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大致如下:蛋白质占17%,脂肪14%,碳水化合物1.5%,钙等矿物质6%,剩下的61.5%为水,也就是说,体重的2/3为水。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也大都由水来支持,人体器官组织的含水量大致如下:血液90%左右,肌肉76%,肺、心脏80%,肾83%,肝68%,脑75%,就连骨骼也含水10%~22%。

(5)计算自己身体中有多少水。 2.水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1)体验、思考:慢慢咀嚼一块馒头,它有什么变化,是谁使它发生变化的。

(2)对比实验:把馒头放在嘴里,嚼不同的时间,仁厚滴上碘酒,观察馒头糊的变化。分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变化?唾液的作用是什么?

(3)食物的消化还要经过哪些器官和过程?其中有哪些消化液参与消化?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查阅资料:人体还有哪些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观察统计:自己一昼夜大约排出多少尿液。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科学饮水,即必须保证每天吃进身体里的水量和排除的水量保持基本平衡;要饮用优质水;要注意饮水卫生;

2.通过统计自己一昼夜中排出水量的多少,计算食物中的含水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统计、记录、测量、计算的科学探究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饮水习惯。

30 教学重点:统计我们每天排出多少水,得出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教学难点:学习计算从食物中吃进多少水。 教学准备:

西红柿、小碗、小棒、纱布、量筒等。 食物含水量情况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你们知道自己一天喝了多少水吗?知道自己一天喝的水够不够吗?” 2.“我们每天喝的水量必须和排出的水量基本平衡。”

二、探究内容:

1.我们一天应该喝多少水?

(1)怎样知道我们一天应该喝多少水?(要统计计算自己每天排出多少水) (2)怎样统计计算每天排出多少水?

(3)统计计算每天的排水量。(全班只要有几个学生统计了就行。)

(4)汇报、小结:我们每天应该补充多少水?(我们每天应该补充1800毫升~2500毫升水)

(5)讲解:水通过两个渠道进入我们的身体,一是食物,二是喝水。我们要知道每天喝的水够不够,必须知道通过进食吃进多少水、直接喝下去多少水。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计算。

•计算每天自己直接喝下去多少水。

•计算自己每天从食物中吃了多少水。(教师要进行指导和示范,先以西红柿为例讨论怎样计算,然后再计算米饭和其他食物。教师可以先统计自己或某位同学一日三餐的饮食,在这基础上学生再开始活动。一个小组可以只计算某一位同学一天从食物中的获水量。)

2.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水?

(1)交流:平时我们喜欢喝什么样的水?

(2)阅读教材上的资料: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矿泉水各自的性能、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饮水的情况,再对其他一些大家爱喝的水进行补充介绍)。

(3)我们应该经常饮用什么水?为什么?为什么饮料和果汁不能多喝?

(4)教师讲述有关饮水卫生的常识。比如不要暴饮、狂饮,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每天清早要多喝水,饮水机里的水不能存放太久,等等。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把学到的有关科学饮水的知识告诉家人,向他们宣传有关饮水健康的知识。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教学难点:分辨吸进和呼出的气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人体呼吸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模拟呼吸装置。

分组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火柴、细竹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什么呢?如果你们生活在空气污染很大的地方会怎样?”

二、探究内容:

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1)体验活动: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到自己在呼吸。 (2)体验活动:感觉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

(3)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呼吸,为什么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31 2.认识呼吸器官。

(1)体验活动:我们在呼吸时,胸、腹部有什么变化?

(2)讨论交流:呼吸器官有哪些?在图上标出它们的名称。

(3)小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和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幼.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4)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模拟演示肺如何进行呼吸。 (5)计算我们一昼夜需要多少新鲜空气。 3.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讨论: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它们会有什么不同?怎样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指导实验操作。(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实验。(按书上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交流。

实验中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猜测正确吗? (5)阅读资料。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资料,并对照自己的猜测,看看是否完全正确,什么地方需要修正。 4.小结。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没有氧气,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开展考察空气质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

2.记录一周的空气质量报告,初步学会看空气质量报告,养成关心空气质量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综合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判断周围空气质量是否受到污染的能力;4.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创建优美校园、社区、街道、城市的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空气质量的好坏判断空气污染的程度。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教学准备:

空气质量预报的多媒体资料或图片。 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考察记录表。 有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资料。 测试空气质量的简单材料和仪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健康生活需要新鲜的空气,我们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怎么样?是否受到了污染?这是我们人人都关心的。”

二、探究内容:

1.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

(1)“健康生活需要新鲜的空气,我们来说说周围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空气质量差就表示空气中混入了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还有粉尘、烟尘等颗粒物。人体如果吸入二氧化硫,会影响呼吸道,使呼吸道系统功能受损;吸入二氧化氮可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从而引起肺水肿。对于儿童来说,二氧化氮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障碍。可吸入颗粒物呢功能随人体呼吸作用深入肺部,产生毒害作用。)

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

32 态下蓄积木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O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的凶手有两个,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逆温层现象是帮凶。伦敦工业燃料及居民冬季取暖使用煤炭,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碳氢化合物(CH)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 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

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骇人的烟雾事件才求在伦敦再度发生。

(2)怎样知道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3)学习如何看空气质量报告。

•平时看到或听过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吗?空气质量报告有哪些内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讲解一些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环境空气质量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空气、污染指数;二是首要污染物;三是环境空气质量等级。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等级就越高。空气质量一级为优;二级为良好;三级为轻度污染;四级为中度污染;五级为重度污染。)

•出示某日我过各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报告,让学生说说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4)怎样用感官观察周围环境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除了看环境空气质量报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知道周围环境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可以用眼睛观察远处的物体,如果空气里的粉尘、烟雾等颗粒物污染严重,远处本来可以看见的物体就看不清楚了,天空灰蒙蒙的;树叶上、建筑物上就积有较多的尘埃;把湿润的纸巾挂起来,上面会粘有很多灰尘。如果空气里有较多的有毒有害气体,鼻子就能闻到刺鼻、呛人的气味,喉咙会发痒,引起咳嗽。)

2.居室空气质量的考察。

(1)除了室外的空气会受到污染外,我们家里的空气质量怎样?有什么事实依据?怎样验证我们的看法?

(2)阅读资料。

(3)布置考察任务。分组对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考察,每组可选择室外或室内的一个地方进行考察。考察前要制订考察计划,计划包括考察目的、地点、内容、方法等。

(4)各小组制订考察计划。

3.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创建空气清新、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居室环境。(1)提出改善空气质量,创造优美环境的建议。

(2)和家人一起商议如何改善居室环境,减少居室污染。 (3)用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回家和家人一起商议如何改善居室环境。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运动与健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对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频率的对比,探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

2.指导学生准确地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及运动前后每分钟吸入空气、泵送血液的能力,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3.亲历模拟心脏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过程,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4.尝试对运动时心跳、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33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 教学准备:

测试运动前后心跳、呼吸频率的记录表、皮球、海绵、水槽、血液循环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兔子、鸽子从小就关进笼子里喂养。这些小动物长大后看起来好像发育正常。但是,把它们放出笼子后,兔子跑不了多远,就会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了几圈便栽下来。解剖分析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

“听了这个事例有什么想法?体育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让我们通过活动来探讨体育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意义。”

二、探究内容:

1.运动起来会怎样。

(1)跑步或踢足球后我们有什么感觉?呼吸和心跳加快了吗?我们来比较一下。 (2)怎样比较呢?怎样测试才比较准确呢? (3)分组活动。

•测试并记录平静时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测试并记录运动后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4)交流、汇报。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次数会加快,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心跳会加快。

(1)为了弄明白运动后为什么心跳会加快,我们先来了解我们的心脏。

(2)(挂图或多媒体出示)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我们平常都能感觉到心脏在不停地跳动,它是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模拟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反复挤压、松开一个皮球,体会心脏肌肉的力量。

•反复挤压、松开水中的海绵,体会水被挤出和回流的变化。

(4)心脏不停地推动血液在身体里循环流动有什么意义?说说自己的看法。

(5)小结: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营养和氧气输送到身体的每个组织和细胞,同时把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带到一定的器官,排出体外。

3.计算。

(1)如果平时每分钟呼吸20次,每次按吸进500毫升空气计算,运动时每分钟吸入的氧气比平静时多多少?

(2)如果平时每分钟心跳80次,每次泵送血液70毫升,运动时每分钟泵送血液比平静时多多少? (3)运动时吸进的氧气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说明了什么?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有什么好处?

(4)小结:人体在运动时,氧气和能量的消耗量大大增加。所以需要肺部尽快多地吸进氧气,心脏更有力的搏动,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以便更多更快地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使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成倍地增加。这样的心脏能够担负繁重的工作,而且工作能持久。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了解自己的亲属和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因为加强体育锻炼而使身体壮起来的事例,和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做法。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 教学目标:

1.体验运动对骨骼、肌肉、关节的锻炼,知道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2.制订自己的锻炼计划,并能长期坚持锻炼。在运动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4 3.了解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生理知识及保健知识,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知道一些在运动期间如何测检自己的运动效果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会制订锻炼计划。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 教学准备:

人体骨骼和肌肉的课件或挂图、手臂骨骼和肌肉模型、装满水的塑料瓶、口袋、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探讨了运动对呼吸和心脏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加强运动对身体还有哪些好处。” (出示教材上的图片或体育运动员的照片)“他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明显特征,为什么会这样?”

二、探究内容:

1.运动对加强骨骼、肌肉的好处。

(1)做曲臂、伸臂动作,多做几次,看看手臂上的骨骼、肌肉、关节有什么变化?想想手臂是怎样运动起来的。

(2)汇报、交流。

(3)小结:曲臂、伸臂运动是由手臂上的肌肉牵动骨骼、关节产生的。骨骼肌在大脑的支配下舒张或收缩,引起骨骼和关节的运动。

(4)再一次体验。(注意观察曲臂时上臂的哪一块肌肉鼓起来,伸臂时,肌肉发生了什么变化?鼓起来的肌肉发生了什么变化?)

(5)师讲述:骨骼、肌肉、关节是人体的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连接的牢固性、灵活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的运动能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骼加长、横径变粗,骨密度增大,骨重量增加。经常锻炼,也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横断面积加大,肌肉收缩能力和张力增强,从而不断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据测定,一般人的肌肉重量要占体重的40%左右,而经常锻炼的运动员的肌肉重量可达体重的45%~50%。

(6)比比在相同体重的情况下,谁的力量大。调查他们是否经常参加锻炼。 2.运动对我们还有什么好处。

(1)运动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好处? •增强体质,少生病。 •保持充沛精力。 •增强竞争意识。 •磨练意志。 •增进友谊。 ……

(2)阅读资料,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 3.让我们开始锻炼吧。

(1)讲解:制订锻炼计划要注意什么问题。 (2)每人制订锻炼计划。 (3)交流锻炼计划。

(4)介绍检测锻炼效果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按自己的锻炼计划进行锻炼。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回顾、小结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健康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制订健康生活守则;2.评价自己和同学通过本单元学习,在思想认识和行动上有什么进步。怎样进一步保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制订健康生活守则。

35 教学难点:讨论为了健康,我们还应该怎样做。 教学准备:

单元学习评价表、有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健康生活的内容?”

二、探究内容: 1.评价、总结。

(1)指导评价,定出评价内容和方法。 (2)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3)我们通过本单元学习有了很多收获,在健康生活方面我们改掉了不少不良习惯,为改善周围环境也做了不少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

2.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1)为了健康,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2)制订健康生活守则,交流健康生活守则。

(3)总结。宝贵的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我们要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健康基础。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36

推荐第4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爱好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预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说说要注重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

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提示:选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放入2-3颗绿豆,并垫纸巾。

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 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1、学生认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五阅读并记录、

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

绿豆芽的总数量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

3 (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

(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

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2、并回答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自己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例.五本堂小结: 节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宜,植物会生长得茁壮。当环境改变后, 植 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而生长.如松树; 仙人掌的根很发达, 它的叶是针状, 可使水分不很快流失, 所以它能够

够生长在干旱的地方.六布置作业

1你知道哪些植物能够在环境改变后, 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自已的。

3、教师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3一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五课外作业

1通过学习, 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进行饲养并将你伺养小动物的情況记录下来, 看看你能不蚀

能发现一些小动物的习性.六教后反思: 略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首“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靠、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朴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三、田野里的食物网:

1师讲:田野里有很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価。(课本13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让学生讨论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四、练习:

1、蔷薇花丛中的生物有:小草、蚜虫、瓢虫、落叶、小鸟、蚯蚓、请岀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是生产者,---------- ---是消费者。

————————————

2、请你写岀其他食物链:

——————————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治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综合治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熟悉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参看书14面的池塘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仿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假如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注意天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四拓展天地:全班举办一次“生态瓶会展” 介绍他们设计、制作的生态瓶,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标。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看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索: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中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1、实验方法:选择2个一样的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把实验前后生物的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并记录,再得岀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意见,最后得岀确结论。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提示: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四、课外作业:

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

2.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定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外形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外形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引言:

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也很陌生.我们知道它是怎样传播的吗?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现代科扙技中哪些应用?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奇妙旳光的世界吧!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的影子?(可认让同学和演示) 2) 师生共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人造光源如电灯和自然光源如阳光、电光等。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2)我们再通过下面实验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过程, 得到下面3点:

1、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本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1

1、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有关。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六、作业设计

1实验:观察和测量自己的影子,完成下表 早

午 下

太阳在(

)丶方 太阳在 (

)方 太阳在(

)方 影子在(

)方 影子在(

)方 影子在(

)方

我的影子长(

)厘米 我的影子长(

)厘米 我的影子长(

)厘米

七:教学反思:

2.5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

1、热光源如发光的电灯、太阳。

2、冷光源如萤火虫发出光。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八、教学反思: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物体的颜色深吸热就多,物体的颜色浅吸收的热少

师生同做对比实验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实验并记录结果 )

2、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实验目的:在阳光下水平放置、直立以及和太阳光垂直的物体哪斤升温快?

2、学生实验方法,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看哪升温快。

3、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纸袋摆放的情况 刚开始的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我们 的发现

和地面水平

和地面垂直

和太阳光垂直

三、分析我们获得的信息:

1、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课本38页图)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1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2刻度值是多少 3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四、本节小结: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板书设计: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和汶川发生的地震。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让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发生时“

5、12汶川 大地震的形成和发生?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体会: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

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

2、说说土壤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四、课内阅读, 资料库

五、布置作业:

1、土壤和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糸?

六、课外活动:

1调查了觧农民为什么珍昔土地?

七、板书设计

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五、作业

1、黄河水为什么是黄颜色?

第六课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板书设计:

第四单运动和力

第一课 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1) 学生解释

(2) 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 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记

第三课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

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记

第四课 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利用弹簧“受到的力的大小和弹簧伸长长成正比”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克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五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运动与摩擦力

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新课 标第一 网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提示:在上面的实验中,其它条件不变,改变物体的重量,观察测力计的示数。)

2、设计对比实验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第六课 滑动和滚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让学生说非常熟悉自行车哪些地方都用了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五、板书设计

第八课 设计小赛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

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和赛车的图片。

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驶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小到最低。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

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

(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

(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记

第七课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推荐第5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教学目标】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教学目标】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9、光和影

【教学目标】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3、关于“光源”的教学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10、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11、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 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12、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13、光与热

【教学目标】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14、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2)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5、总结归纳

回顾第

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15、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16、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4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7、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三、观察地形图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18、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19、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2、流水的作用。

3、植物的作用。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20、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 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21、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22、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23、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24、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25、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26、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1) 学生解释

(2) 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 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四.小结

27、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28、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出示: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29、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30、滑动和滚动

【教学目标】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31、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32、设计小赛车

【教学目标】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和赛车的图片。

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五、小结

推荐第6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3-04-27 00: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关的例子吗?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

推荐第7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1

第一课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 (图片、课件、视频图像 );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 (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 --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 .学生汇报。(交流: (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

(2) 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3) 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板书:蛋壳、蛋清和蛋黄)

3 .小结: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想)。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 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全课总结: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2火 山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科学知识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

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

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

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

1、什么是火山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喷发

4、火山的危害

5、火山的奉献

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 (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 (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 (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 (1)、解疑: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地壳)蛋白呢?(地幔)蛋黄呢?(地核)

(2)设问: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 (3)、学生活动:吹鸡蛋 (4)、讨论: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 b、吹气球 (1)、激趣: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吹破气球) (2)、学生活动:吹气球

(3)交流: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空气从破洞

里面冲出来)

c、联想: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1)、提问: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 (2)、学生交流 (3)、小结: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 (1)、设疑:那么什么是火山呢? (2)、讲解:(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 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想亲眼见一见吗?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好,开始吹吧!大家注意看。 (2)、学生实验:吹气,其余学生观察 (3)、再激趣: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4)、学生继续实验

(5)思想教育渗透: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 (6)、交流: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 (7)、设疑:(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1、污染空气

2、烧毁森林

3、毁坏农田

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第三课 地震 教学材料及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 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师: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

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 师: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

生: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 ……

师: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 生: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能不能避免? 生: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乡们你们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生: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

师:发生了什么问题?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是岩石断了。 ……

师:我们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 生: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 生: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

师: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 生: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生: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 师:再继续用力呢?试试看? 生:木棍断了。

师: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

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 生:还听到了\"啪\"的一声。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是地下的岩石。

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 生: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 生: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师: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动三: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阅读资料卡:避震小常识

思考: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正在家中睡觉,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

生: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 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 生: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 生:应躲到卫生间去。 ……

四、拓展活动: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第四课 做一块卵石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卵石。

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二)做一块卵石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 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 汇报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 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 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 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

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

从上游搬到了下游。

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

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

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讨论

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

第五课 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合理开发、利用矿产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井底下的今天:现代煤矿开采的图片,配有解说词。 ⑤看到井底下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3)指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①教师播放煤的形成示意图的课件。 ②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③汇报要求:重点说说煤形成的大约时间,煤是由什么变成的,经过怎样的变化。 ④小结。

⑤根据煤的成因,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⑥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⑦小结:它们形成的时间长,在短期内不可再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①认识煤、石油的全身都是宝。

提问:煤、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从石油中又能提炼出什么呢?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总结。 ②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时行总结。

③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 生1:节约作用,不浪费。 生2:不让小煤矿乱采煤。 生3:开发新能源。

④小结:播放课件介绍几种能生产石油的植物以及本世纪将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 (5)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可以谈谈。

3、课外探究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 板书设计:

7.各种各样的矿物 金属矿产

矿产: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煤的形成

第六课 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4.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 德育目标:

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或图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风景图(包括对生物化石的特写),非洲、拉丁美洲板块图,火山、地震、三角洲,石蘑菇及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和石笋,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以及山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乱砍森林、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过度放牧、沙尘暴、地质塌陷、荒漠化、蓄水发电等图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实验材料:喷壶、沙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些火山、地震、海啸、山崩或雪崩、山洪和泥石流等视频资料以及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湖泊沉积作用,地表的沉陷,海岸的变迁,河流的冲刷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或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二)新授: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6500万年前和现在地球海陆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问学生: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猜想它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并由此看能发现地表演变过程。

讨论: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提出化石的概念。 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

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表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表,认识化石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地表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如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在他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指出河流对地表的巨大改造作用。他还根据太行山麓岩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断这里曾经是大海之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曾对侵蚀、搬运、沉积做了动人的描述,不过他比沈括晚了约400年,他在多次考察阿尔卑斯山后指出,砾石是河流挖掘作用的产物,山是水作用于地表形成的,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被河流搬运到海中,会使海底升高,海水退却,海陆的轮廓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最后,引导学生获得认知:地表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搜集的有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通过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环境。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细沙和尘土;矿山过度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使一些农户房屋墙壁严重开裂,部分水田不能耕种,饮水也成了问题……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作用,认识到人类生产活动的两面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自由活动:

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面对我国地表现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保护地表的倡议书或办一份保护地表的手抄报。 拓展活动:

此项活动可结合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建议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选好小组长,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把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活动结束后,举行一次交流会。 板书设计: 地表的变化

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 化石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建议合理开发地球

第七课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物体发声的现象。

二、情感目标:

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认知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具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瓶子、钢尺、鼓、鼓棍、锣、小黄豆、系着线的泡沫小球。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摆放九个小组的桌子,桌子上放有号码牌,学生进教室后分小组坐在座位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

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

二、自主探究

(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

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 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方案表 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 择的材料序号前打\"√\")(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 (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 (3)钢尺

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 实验步骤

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

(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

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课后感受: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第八课 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准备: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课后感受: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第九课

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教学重难点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耳的模型或用不干胶做的耳的各部分图形,铝箔。 学生准备:制作\"人工耳\"的用品,制作\"听诊器\"的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效果分析 介绍人耳的内部结构和原声音的原理 做一个听诊器

关心听力有障碍的人把铝箔靠近音箱,调节音量 出示耳的模型和耳的各部分图形,介绍耳的各部分名称,指出其中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铝箔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讲解听诊器的制法 耳廓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人听不见声音会怎样呢?试一试,在没有声音的环境下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呢?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试着说一说,声音在耳朵里是怎样传播的 自制听诊器,试一试管用吗?

学生发言,根据听诊器的原理说一说

学生尝试不通过任何声音来传播自己的信息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铝箔振动,随着声音增大,振动也加大 学生能明白是外界的振动经过鼓膜的振动传播到最后听神经处 知道听诊器的原理和耳廓的原理是一样的 使学生感受到听力障碍者的困难

培养学生的爱心,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推荐第8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材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课 地球内部有什么 课型:新授 2013年9月2日

教学目标:

1、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 (图片、课件、视频图像 );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 (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 --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 .学生汇报。(交流: (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

(2) 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3) 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板书:蛋壳、蛋清和蛋黄)

3 .小结: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想)。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

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 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全课总结: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四、教学反思:学生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火 山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课型:新授 2013年9月6日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科学知识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

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

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

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

1、什么是火山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喷发

4、火山的危害

5、火山的奉献

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

(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

(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

(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

(1)、解疑: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地壳)蛋白呢?(地幔)蛋黄呢?(地核)

(2)设问: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

(3)、学生活动:吹鸡蛋

(4)、讨论: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 b、吹气球

(1)、激趣: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吹破气球) (2)、学生活动:吹气球

(3)交流: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空气从破洞里面冲出来) c、联想: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1)、提问: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 (2)、学生交流

(3)、小结: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

(1)、设疑:那么什么是火山呢?

(2)、讲解:(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 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想亲眼见一见吗?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好,开始吹吧!大家注意看。 (2)、学生实验:吹气,其余学生观察

(3)、再激趣: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4)、学生继续实验

(5)思想教育渗透: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

(6)、交流: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

(7)、设疑:(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1、污染空气

2、烧毁森林

3、毁坏农田

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四、教学反思: 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课 地震

教学材料及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 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课型:新授 2013年9月9日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师: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

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 师: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 生: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 ……

师: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 生: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能不能避免? 生: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乡们你们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生: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 师:发生了什么问题?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是岩石断了。 ……

师:我们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 生: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 生: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

师: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

生: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生: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 师:再继续用力呢?试试看? 生:木棍断了。

师: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

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 生:还听到了\"啪\"的一声。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是地下的岩石。

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 生: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 生: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师: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动三: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阅读资料卡:避震小常识

思考: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正在家中睡觉,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

生: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 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 生: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 生:应躲到卫生间去。 ……

四、拓展活动: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第四课 做一块卵石

课型:新授 2013年9月13日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卵石。

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二)做一块卵石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 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 汇报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

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 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 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

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从上游搬到了下游。

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 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

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讨论

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

第五课 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合理开发、利用矿产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井底下的今天:现代煤矿开采的图片,配有解说词。 ⑤看到井底下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3)指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①教师播放煤的形成示意图的课件。 ②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③汇报要求:重点说说煤形成的大约时间,煤是由什么变成的,经过怎样的变化。 ④小结。

⑤根据煤的成因,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⑥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⑦小结:它们形成的时间长,在短期内不可再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①认识煤、石油的全身都是宝。

提问:煤、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从石油中又能提炼出什么呢?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总结。 ②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时行总结。

③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 生1:节约作用,不浪费。 生2:不让小煤矿乱采煤。 生3:开发新能源。

④小结:播放课件介绍几种能生产石油的植物以及本世纪将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 (5)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可以谈谈。

3、课外探究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 板书设计: 7.各种各样的矿物 金属矿产 矿产: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煤的形成

第六课 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4.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 德育目标:

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或图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风景图(包括对生物化石的特写),非洲、拉丁美洲板块图,火山、地震、三角洲,石蘑菇及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和石笋,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以及山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乱砍森林、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过度放牧、沙尘暴、地质塌陷、荒漠化、蓄水发电等图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实验材料:喷壶、沙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些火山、地震、海啸、山崩或雪崩、山洪和泥石流等视频资料以及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湖泊沉积作用,地表的沉陷,海岸的变迁,河流的冲刷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或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二)新授: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6500万年前和现在地球海陆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问学生: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猜想它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并由此看能发现地表演变过程。

讨论: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提出化石的概念。 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表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表,认识化石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地表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如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在他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指出河流对地表的巨大改造作用。他还根据太行山麓岩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断这里曾经是大海之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曾对侵蚀、搬运、沉积做了动人的描述,不过他比沈括晚了约400年,他在多次考察阿尔卑斯山后指出,砾石是河流挖掘作用的产物,山是水作用于地表形成的,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被河流搬运到海中,会使海底升高,海水退却,海陆的轮廓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最后,引导学生获得认知:地表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搜集的有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通过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环境。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细沙和尘土;矿山过度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使一些农户房屋墙壁严重开裂,部分水田不能耕种,饮水也成了问题……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作用,认识到人类生产活动的两面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自由活动:

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面对我国地表现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保护地表的倡议书或办一份保护地表的手抄报。 拓展活动:

此项活动可结合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建议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选好小组长,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把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活动结束后,举行一次交流会。 板书设计: 地表的变化 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 化石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建议合理开发地球

推荐第9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

1、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贡献。

2、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4、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5、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6、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7、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8、知道月球基本情况,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

9、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本单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从引导孩子们观测太阳和影子开始通过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变化的长短人手,进而组织孩子用一天的时间去观测太阳及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

第二部分:在发现了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运用这个规律制作太阳钟,这既是对原理的运用,也可以让孩子投身到实际的天文观测中。

第三部分:昼夜交替现象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从古代的埃及人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都为此做出许多的探索。

第四部分:在夜晚,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看月亮,并给月亮记下日记,就能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而在白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太阳的影子;在夜晚组织学生看月亮、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整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连续观察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五部分:第五课是综合地去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和反应。

第1课、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这是谁的影子?

(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汇报。

(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小组交流。汇报。

(4)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2课、太阳钟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第3课

昼夜交替

一、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断、演示实验

二、知识目标

1、地球的自转

① 地球自转的中心

② 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

③ 地球自转的周期

④ 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

2、昼夜交替的成因

① 产生昼夜的原因

②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③ 白天中日影的变化

3、计时工具

① 日的定义

② 古代计时工具

③ 现代计时工具

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

① 张衡

② 祖冲之

③ 一行

④ 郭守敬

第4课、看月亮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5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科学探究具体内容标准: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3、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具体内容标准: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标准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5、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6、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7、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制作小孔成像盒、模拟并解释小孔成像等探究活动,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深切的认识。

第二部分:光的反射现象。引领学生通过照镜子、玩日光打靶游戏、制作潜望镜等活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第三部分:研究透镜。通过研究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进一步了解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并知道把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就是望远镜。

第四部分:日光的色散。引领学生通过光的分解、合成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通过在色光下观察物体的实验,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通过阅读牛顿的故事意识到科学需要证据,坚持真理需要勇

1、光的行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

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

是谁,

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

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 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

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二、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

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

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

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

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

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

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

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

8、学生小组活动。

9、学生小组交流:

△你们是怎么做的?

△发现了什么?

△实验说明了什么?

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

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回答。

4、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

1、谈话: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

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课本P16)

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

4、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体会、感想。

2、照镜子

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

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

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注意:选几组学生上去,一位学生站在阳光下,另一位站在阴影里,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阴影里的同学也有阳光射到桌肚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想出办法,最后全班分组玩这个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玩凸面镜

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四、本课小结(略)

教学手记

现代学习观充分重视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发展价值。提倡“学以致用”,通过创设既富有教学价值,又带又情感色彩地实际操作情景。让学生在其中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从而强化学习成功,为他们带来快乐,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课堂上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所预设,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地丰富和优化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组织好上面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游戏,使探究性学习获得真正的成效。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为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连接了一条有机的纽带,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真刀真枪”的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改新理念。

3、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过程设计

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推荐第10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

五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阅读P1上的文字。2.谈话引入。

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

二、探究内容: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 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 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

3) 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 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 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 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 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 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 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 1) 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 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

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 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

二、探究内容: 1.交流实验计划。

①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 ③ 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 ④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2.配备实验装置。

① 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

② 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组。 • 准备实验盒;

• 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 往纸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 3.猜测实验结果。

①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

② 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③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 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 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 ②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从实验中获得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 (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

(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3.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 (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秋冬季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2.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 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 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 (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

1.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 (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气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

2.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学重点:会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找出鱼和蚯蚓的是生活环境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建立气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内容:

1.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

(1)让学生逐一列举生活在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 (2)小组活动: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让学生阅读资料,知道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 (4)让学生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 2.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3.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

(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 4.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

(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动物的事情。 (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 (3)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材料。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建立栖息地 教学目标:

1.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

2.通过观察栖息地内生活的鱼和蚯蚓,增强学生对动物研究的兴趣;3.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建立鱼和蚯蚓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选择观察内容制订观察计划。 教学准备:

纸盒、水槽等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资料。 动物观察研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了解的动物园里大熊猫、猴子的栖息地、养鱼场、养虾池或学校附近的其他养殖场所,为了满足动物的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动物健康、鱼虾产量高说明什么?动物不健康、鱼虾产量不高说明什么?”

(我们要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

二、探究内容: 1.建栖息地。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需要什么材料? 建好栖息地后,讨论以下问题: (1)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上标记? (2)栖息地放在哪里? (3)怎样进行每天不间断的记录?

(4)怎样分工合作给动物喂食、保持栖息地洁净、管理好栖息地?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

通过了解可以进行的观察活动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动物栖息地目的。讨论: (1)你对哪一项观察内容感兴趣?

(2)你还准备选择教材提示以外的什么内容进行观察?

(3)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本组建立的动物栖息地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2.学习从动物的器官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的。”

二、探究内容: 1.看科学家的记录。

(1)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图画和文字进行阅读、思考。 •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科学家运用文字补充说明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 2.说说我们怎样学着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 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举例,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教学目标:

1.能以表格的形式、简要的语言总结整理出观察到的动物特征;2.能采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研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重点: 会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栖息地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难点: 观察到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动物特征记录表。 动物实验设计记录表。

闪光灯(或大功率白炽灯)、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通过对动物的进一步观察,我们有哪些发现?下面我们来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二、探究内容:

1.交流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1)交流各自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

(2)按照教材中所列举的项目对观察中的发现进行整理。 (3)总结在观察活动中的发现。 2.设计实验研究动物。

选择本组有兴趣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 3.扩展。

讨论:气温降低了,我们会多穿衣服。这时,鱼和蚯蚓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它们开始发生变化?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继续观察栖息地的动物。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合前8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 教学准备:

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实物或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实物或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植物是什么植物吗?知道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吗?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向学生介绍这两种鸟。

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梯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取食物。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它们都是候鸟。 (2)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

天鹅的啄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泳,捕食时头伸进水里。鹤的啄长而尖,颈长,脚长,啄食水中的小动物。 (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之间的联系。 (4)想一想它们的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 板书:生存空间变小、食物环境受到污染和非法捕猎。 3.找相互关联的地方。

(1)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 (2)鱼、蚯蚓和人感到危险时怎样做出反应?

(3)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

(4)鱼、蚯蚓和人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 (5)现在能说出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讨论会——生物的生活需要 教学目标:

1.整合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

2.了解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3.了解人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要爱护我们周围的有生命的环境和没有生命的环境;4.通过比较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人能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自己适应环境。 教学重点:收集我们的栖息地资料,了解人类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区分植物、动物、人的基本需要。 教学准备: 整理前几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认识了动植物的栖息地,那我们的栖息地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讨论哪里是我们的栖息地。

(1)师:“家是我们的栖息地吗?学校是我们的栖息地吗?” (2)“我们在家里进行哪些活动?家里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 (3)我们在学校里进行哪些活动?学校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 (4)家有“栖息地”的特征吗?家和动物的“避难所”有哪些相似之处? 2.比较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1)分别说说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2)把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归纳成生物的基本生活需要。 (3)比较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植物、动物怎样过冬? •人怎样过冬?

•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有什么不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设计未来人类的栖息地。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在阳光下 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的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5.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6.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7.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

教学难点:能把搜集到有关太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师备: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生备: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同时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让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请听我们关于太阳的故事吧!”

二、探究内容:

1.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

(1)任选两幅插图,在小组内讲讲你知道的太阳的故事。 我所选择的两幅图片 我认为它们的联系是 我编的故事

(2)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讲小组收集的关于太阳的故事。 (3)简单地为这些故事分类。(如:科学家的故事,太阳与人类生活的故事,太阳奥秘的故事等。) 2.交流感受。

(1)讲故事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搜集到这些资料的,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讲故事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 (2)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3.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

(1)拓展视野,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关于太阳的诗歌、传说、图片等资料。 (2)按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资料(如剪贴、音像解说、图画、故事等)。 (3)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并举办一次小报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4.能认真细致地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5.通过对阳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6.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

7.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8.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 教学重点:研究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测量好物体影子的长度。 教学准备:

师备:课前考察好教学地点,事先布置好场地。 生备:竿子、尺子、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太阳的光线以大约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到地球上,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作一番科学的探究吧!”

二、探究内容: 1.观察影子。 (1)讨论。

① 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

② 关于影子,我们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观察影子。 ① 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

② 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③ 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 将观测结果填在书上P25的表格上。

④ 将竿子和开始测量时影子的长度表示在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 2.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1)讨论。

① 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

② 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 (2)交流新的发现。

① 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

② 你们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 你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 (三者的位置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3)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问题吗?

2、你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种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的方法;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进行科学探究;

5.意识到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认识到借助一定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了解光的发射与折射;

8.知道一些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学重点: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教学难点:能解释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小木板1块、纸板1块,塑料板1块,玻璃板1块,平面镜1面,乒乓球1个,自制观景箱1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白天,当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世间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各显风姿。”

“阳光照射到物体后会自然产生影子。你们有办法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照亮阴影里的小球吗?”

二、探究内容: 1.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1)讨论。

① 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② 选用什么工具? (2)探究活动。 ① 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② 交流探究活动的体会和想法。 (3)拓展活动。

① 什么是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② 利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设计一件物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自制观景箱。

(1)看图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观景箱。 (3)解释从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

(4)在学生记录本上画出光线在观景箱中走过的路线。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课后其他玩具。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阳光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4.能够大胆想像阳光的色彩;

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

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

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利用原理制造彩虹。

教学难点:制作牛顿盘,研究牛顿盘将分解成的各色混合成白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制作牛顿盘的套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见过彩虹吗?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充满诗意,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

二、探究内容: 1.做一个水棱镜。

(1)教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在室内可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 ① 认识分解阳光的方法、工具。

② 认识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赤、橙、黄、绿、蓝、靛、紫)。 ③ 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 (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

① 用小镜子、水槽和水制作水棱镜。 ② 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

③ 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 (3)拓展活动。

① 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 ② 思考并讨论彩虹的形成原因。 ③ 试试在课余时间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 2.制作牛顿盘。

师:“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了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 (1)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 (2)制作牛顿盘。

① 用7张彩色纸板、圆珠笔、剪刀等完成牛顿盘的制作。 ② 逐一选择两张至多彩色盘,探究各种组合产生的效果。 ③ 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和有趣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讨论并设计一至两个小实验,研究如何由单色光混合得到白色光。

2、创造条件实验自己的想法。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阳光下的物体 教学目标:

1.会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处地表的温度,并进行比较;2.能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根据的解释; 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

4.能够对纸筒温度的细微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能作好观测记录;5.能坚持观测、记录;

6.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连续的探究活动;

7.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存在差异;8.知道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引太阳热量的多少有关。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不同。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在阳光下的反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温度计、白纸、黑纸等多种彩色纸、木板、铝箔、垫子、钥匙、剪刀、玻璃杯、塑料杯、平面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太阳是人类光明使者,在大白天即使没有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也是亮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光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探究内容:

1.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1)讨论。

① 商讨研究物体反射光的方法。 ② 如何记录物体反射光的强弱。 (2)探究活动。

① 根据预测将多种物体按反射光的强弱排序。 ② 科学、准确地记录。

③ 找找实际结果和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物 体 预 测 实际结果

(3)交流。

① 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 ② 物体的什么特征影响物体反射光的本领? 2.测量温度变化。 (1)讨论。

① 为什么要选用白色、黑色的纸筒? ②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③ 还需要什么工具? (2)探究活动。

① 研究并制作纸筒。(注意在纸筒底部放石子等重物,使纸筒能够稳定。) ② 让两个纸筒同时在阳光下工作。

③ 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两个纸筒温度的变化。 ④ 预测多种彩色纸温度变化的情况。 ⑤ 用手感知多种彩色纸在阳光下的温度。 ⑥ 用表格或拄形图分析整理数据。(P31表) (3)交流。

① 经过研究和数据整理,得到什么结论? ② 多种彩色纸中,哪种纸的温度上升得快? ③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找找家里有哪些物体能反射阳光的?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光强与光弱 教学目标:

1.会连续观测不同颜色的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2.经历对纸筒温度变化的预测、观测、比较、分析的过程; 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4.爱护环境和测量工具;

5.认识物体温度的高低与阳光照射的强烈程度有关;6.知道物体阳光下温度高、阳光越强烈温度越高; 7.意识到将光集中反射可以提高温度(增加热量的吸收)。 教学重点:探究不同强度的阳光与物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设计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研究活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两支温度计,架温度计的支架、学生活动记录本、挖土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操场上,你喜欢站在向阳处还是背阴处?”

“不同季节,同学们的选择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内容:

1.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1)讨论。

① 测量地温的正确方法。 ② 应注意的事项和使用的工具。 (2)测量。

① 科学、准确地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数据。

组 别 地 点 向阳处 背阴处

楼房

大树

② 整理数据。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后分析整理。 (3)交流。

① 交流测量活动中的体会。 ② 整理数据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讨论。 ① 如何控制光的强弱这个条件? ② 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判断温度差别的方法有哪些? ④ 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测量。

① 按设计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

分析探究的结果。用自己设计的条件进行实验和记录,亮度和温度用柱状图表示。 亮 温 亮 温 亮 温 亮 温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② 分析探究的结果。 (3)交流。

① 设计的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有效? ② 可以改进的措施。 ③ 探究出了什么结论?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使用多面镜子会怎么样?

2、创造条件试试看。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会整理科学探究所获得的信息;2.能从分析搜集的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解释;

3.通过整理、分析、解释等,形成科学探究要重视科学证据的品格;4.学会在探究中与同学愉快合作;

5.意识到我们研究的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被应用;

6.认识太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热,反射光越强的物体吸热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也越强;7.了解物体发射光、吸收热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8.了解科技的进步。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大量的事实,提炼它们的逻辑关系并做出科学的结论 。 教学难点:探究获得的现象、数据、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整理活动。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记录本。

搜集各种光的反射、吸收热等性质应用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这几节课我们记录的大量信息,它们告诉我们什么?科学记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科学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会整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吧!”

二、探究内容: 1.整理获得的信息。 (1)学习必要的研究步骤。 第一步:获取原始资料;

第二步:科学地推理、大胆地假设和猜想; 第三步:做出合理的判断或结论; 第四步:用更多的事实验证判断或结论。 (2)整理有关阳光与影子的信息。 ① 找出所有阳光与影子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照射不到的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3)整理有关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信息。(分小组进行) ① 找出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粗糙的反光弱,光滑的反光强。

(4)整理有关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信息。 ① 找出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

(5)整理有关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信息。 ① 找出相关的科学记录资料。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物体反射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6)整理汇总全部信息。

① 物体对光的反射或吸收与吸收热有怎样的关系? ② 讨论与交流。 ③ 得出结论:

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在吸收热。反射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热本领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好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越强。 2.科学道理的应用。 (1) 合作与讨论。

① 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太阳有关的问题? ② 夏季和冬季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

③ 为什么宇航员的宇航服外层要用有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我们穿着的太空棉为什么要将有金属光泽的一面贴近身体? (2)设计活动。

① 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详细分析。 ②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 为特殊环境里的人设计合理、安全的服饰。 (3)讨论。

日常使用的照明电灯、车灯、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否与太阳光的性质相 同?什么事实可以说明?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件特殊环境里的人所穿的服饰。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交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3.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 4.能认真负责地承担自己的设计任务; 5.能与同学友好交流,分享智慧; 6.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 7.了解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要求; 8.能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教学重点:会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 教学难点:掌握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 教学准备:

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学生活动记录本。 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从中获得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的具体方案。那么,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二、探究内容:

1.设计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设计前的准备。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熟悉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

(向学生提供一个初步成型的设计方案供同学学习,主要是学习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

(2)明确设计要求。 ① 能够装200毫升水; ② 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

③ 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 (3)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 ① 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② 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 ③ 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 2.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方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阳能热水器;2.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调试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实验工具;4.能对自己或他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5.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

6.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能与多个因素有关系(材料、颜色、放置方式等);7.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 教学重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难点:记录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学生活动记录本、手表。 教师准备: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以便指导学生制作一个性能更加优良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

二、探究内容: 1.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 •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2.检测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

•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 •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 (2)检测。

•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 •科学地记录。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开始时的气温 开始时的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 15分钟后的水温 20分钟后的水温

3.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整理检测参数。 •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 •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 •汇报分析结果。 (2)研究影响的因素。 •材料性质的因素。

•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 •交流。

“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 4.设计活动。

•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改善自己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利用太阳能 教学目标:

1.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未来提出大胆的预测;2.能对本地区利用太阳能的情况开展调查;

3.体验到太阳能的利用也有一些困难(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技术在科学推广中是重要的);

4.意识到人类还需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5.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特点; 6.了解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所遇到的难题。 教学准备:

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何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却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探究内容: 1.讨论。

•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将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 •太阳能的利用遇到了哪些难题? •有哪些办法能解决这些难题?

•我们所在的地区对太阳能是怎样利用的? 2.查阅资料。

让学生将查询到的资料进行收集,可以展评的方式相互学习。 •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概况。 •世界各国利用太阳能的现状。 •我国利用太阳能的概况。 •利用太阳能的各种技术。

3.展望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美好前景。•解决人类能源缺乏的办法。 •我们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最新认识。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你对利用太阳能的想法。

查询网站:

1、中国新能源网

http://www.daodoc.com/indexl.htm

http://www.daodoc.com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第一课时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的手段获取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照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3.初步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能在自己身上指出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消化器官。

教学难点: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 每人一小块馒头。

做消化器官模型需要的纸(挂历纸、卫生纸等)及剪刀、胶水等。 有关人体消化器官及作用的资料。 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人体的消化器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包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2.在讨论的基础上,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进行整理,并记录在书上。 3.“健康从饮食开始。吃下的食物要靠我们的消化器官消化后人体才能吸收,我们首先来学习有关人体消化器官的知识。”

二、探究内容: 1.认识消化器官。

•体验活动:把一小块馒头放进嘴里,咀嚼后慢慢咽下。根据我们的感觉和经验,说说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会经过哪些地方?我们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交流: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教师板书)

•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

•小组活动:制作一个消化道模型。

•对照人体消化系统的挂图,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人体的消化过程。 •刚才咽下的馒头在我们身体里是怎样被消化的?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路线。

•在这个过程中,消化器官的各部分起什么作用?对照图写出各部分的作用。 •看课件了解消化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思考:人体的消化道大约长9米,食物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这些数字使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和你原来的想法一致吗? 3.理解使用人造材料的好处。

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大量使用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有什么好处? 4.保护消化器官。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要靠我们的消化器官,怎样保护我们的各个消化器官呢?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吃食物要细嚼慢咽。 •不用开水或汤泡食物吃。 •不能边吃边看电视。

•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不偏食,少吃零食。 •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清洁的食物。 •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我们有过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吗?原因是什么? 5.小结。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向家里人讲述你学习的知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饮食和健康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是能量的来源,能量在维护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计算我们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实际摄入的能量,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是否适当;

3.试用科学的标准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做到热量分配合理,营养均衡;4.对照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摄入的能量要适当。 教学难点:研究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 教学准备:

有关各种食品能量的资料,可以把它们做成图片。 让学生课前记录自己一天当中的食物种类及数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人为什么要吃食物?人的哪些活动需要能量?

2.人体维持呼吸、心跳、一定的体温需要能量;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需要能量;学习、工作、劳动、锻炼等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三种能量消耗的比例大致50%、40%和10%。

二、探究内容: 1.摄入能量要适当。

(1)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素能够给我们提供能量?能量的摄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2)计算我们每天大致需要多少能量。 2.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

(1)拿出自己一天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的记录,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食物能量表,计算自己一天摄入的能量。

(2)对照标准检查自己一天饮食的能量符合标准吗?差不多或超过多少? (3)统计小组、全班同学中,某一天摄入的能量基本正常的有多少,不足和超过的同学有多少?

(4)讨论: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相差太多或超过太多有什么不好? 3.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1)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营养不良或能量过剩的主要原因,对照检查自己是否有不好的饮食习惯。

(2)这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为什么会早成能量摄入过多或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使能量摄入适当?。 5.活动。

根据能量摄入的标准和一日早、中、晚三餐能量的分配比例,试着给自己安排一周营养丰富的早餐或某一天的膳食。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自己安排一周营养丰富的早餐或一天的膳食。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选择健康食品 教学目标:

第11篇:粤教版_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计划、反思

第一课 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呢?

问题 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 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 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 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 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 视频。

归纳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 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 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 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 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 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 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

教学反思

《根里的“抽水机”》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一开始,我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1

在“根里的‘抽水机’”一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学开始中,我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还是比较流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 茎里的“运输网”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茎的形态。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2.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神。重点难点: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 波波发现了什么?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 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或课本图)。

2

猜想 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 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

引导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交流 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 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视频。 归纳 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 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 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 二 三 四 的图片。

讨论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 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 归纳 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 阅读 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讨论 如果有的树皮被环割了一圈,割得不太深,树皮会怎么样呢?割得不宽,又会怎么样呢?割得太宽,树皮又会怎么样呢? 归纳 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 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五、小结 教学反思

《茎里的“运输网”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

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时,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

3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材的驱动页教学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再通过白花染色实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第三课 叶里的“加工厂”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 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 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 讨论 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4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 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 媒体 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 视频。

讨论 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阳光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

交流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 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本科教学采取提问——观察、描述——分析、推理——交流——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的教学流程。

《叶里的“加工厂”》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本课的主要任务还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里的“加工厂”》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他们的细致观察中,分析了解叶片的排列规律;然后在认识“叶片排列规律的意义”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茂密的森林里,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吗?”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观察叶片排列,寻找植物叶片排列的规律,从而找出“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据此,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呢?”从而引出了“绿叶的作用”这个活动。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可能对光合作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了解和说得清楚,所以,教学中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工厂”的工作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推测出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要求。

第四课 花里“育婴房”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5

1.了解花的结构。2.探究花的作用。 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 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 二 三 四 。说说花的名称。

问题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

二、活动一:解剖花

导入 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怎样解剖一朵花呢?

演示 出示一朵桃花模型。介绍解剖桃花的方法,提示要点,出示记录表格。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实验 按要求解剖白菜花和其他2~3种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 交流 对花的解剖结果进行归纳,了解花的结构。 媒体 播放“花的结构”的 视频。

思考 认识什么是完全花,什么是不完全花。找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区别。 拓展 分辨常见的花,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

三、活动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 导入 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

问题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

6

交流 在解剖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雄蕊和雌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媒体 出示有关雄蕊、雌蕊的图片。

实验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 媒体 播放“开花的过程” 视频。

归纳 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

四、拓展:给花建档案

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 问题 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 交流 “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

制作 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

展示 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生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花里的“育婴房”》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4课。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解剖花”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等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中学主要通过解剖花、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探究出花的作用。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在教学开始环节,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花朵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所以,安排了第一个活动解剖花。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解剖方法,观察、比较,发现花的结构,并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在对花的构造有一个基本了解后,教材又提供了另一个专题活动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引导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雌蕊、雄蕊的外表和子房,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的结果,推理出雌蕊、雄蕊的功能。 通过本课教学,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花的结构,学生兴趣浓厚。

7

第五课 果实里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果实的结构。2.探究果实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 2.通过探究果实的作用,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2.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视频、苹果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实、小刀、“寻找果实”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 问题 植物的果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活动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导入 出示一些植物由开花到结果的图片(图片已排好序)。

问题 能说说这些植物的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猜测 猜测雌蕊、子房的作用。

交流 说出植物的花在结果过程中的变化。

归纳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三、活动二:果实里藏着什么?

导入 出示桃、姜、萝卜的实物。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吗?外形相似吗?内部构造一样吗? 指导 介绍解剖桃的方法(横切、纵切)。在演示解剖方法时,要强调用刀安全。 实验 学生按要求解剖桃、姜、萝卜,并观察内部构造。

交流 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桃、姜、萝卜哪个是植物的果实,哪个不是?说说你的依据。 归纳 果实是由种皮和种子构成的。

8

资料 有关香蕉和无籽西瓜的资料。 思考 荸荠、萝卜、甘薯是植物的果实吗?

四、活动三:寻找植物的果实

导入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 活动 到社区或郊外寻找植物的果实。

指导 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

计划 分组制定一个简单的“寻找果实”计划。提示学生计划应包括准备什么(如观察记录表、笔、工具);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纪律要求)。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

调查 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

交流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采取观察——提问——观察——实验——交流——运用——调查,这一教学流程。《果实里的新生命》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五课。学生可以探究发现果实里蕴藏着新生命—种子。同时,通过寻找校园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果实的形成与它的构造。主要包括观察、分析不同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得出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成的,然后通过解剖果实,分析、归纳出果实的基本构造。

在《果实里的新生命》一课教学中,我是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通过解剖不同的果实,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在这些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欲望;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在本课的驱动页中,卡通人物都对丝瓜架下的小丝瓜产生了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植物开花后结果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活动1“观察结果的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他们对果实形成过程

9

作出猜想,再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学生了解了果实的形成后,他们可能会想到,果实的外形、气味、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叫果实呢?活动2“果实里藏着什么?”,就是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去解剖常见的果实,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然后发现果实的构造基本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在了解常见果实的构造后,教材又安排了第3个活动“寻找植物的果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果实,然后通过对找到的果实进行对比观察后,发现果实的共同构造。

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果实的基本结构,并且,对这部分内容原先有所了解,因此,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

第六课 酸奶的秘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了解细菌的形态。 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能力培养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学生自己准备)。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 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10

二、活动一:动手制酸奶(回家做) 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 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演示 向学生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媒体 出示课本图。

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 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间餐的酸奶,说说酸奶的味道。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 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三、拓展:细菌的模样

媒体 出示细菌示意图。

指导 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

介绍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害的。) 目的 了解细菌的特点。

四、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媒体 出示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 一 二 三 的图片。

指导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了。

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 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进行分类吗? 交流 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说明分类的理由。

11

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种。 媒体 播放“细菌和病毒” 视频。 讨论 细菌的样子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按照问题——实验——交流——对比实验——交流——结论的流程进行。《酸奶的秘密》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学生较为熟悉的酸奶入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理解是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究本质。最后系统地了解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形态。

本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酸奶入手,让学生自已用身边的材料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找到牛奶变在酸奶的关键所在。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地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猜想,理解是细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本质。学生学习过程兴趣浓厚,发言积极,基本能达到教学要求。

第七课 发面的学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 能力培养1.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 2.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3.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

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12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发面团

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 问题 怎样发面团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观察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三、拓展:认识酵母菌

媒体 出示酵母菌实物(酵母粉)。

指导 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

观察 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

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 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

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象。

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

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

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发面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霉菌生长的环境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 “霉”是什么样子的? 讲述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

问题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讨论 分小组设计调查报告,设计实验。课后展开调查。 交流 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

13

小结 在高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问题 关于真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媒体 播放“真菌” 视频。

上网 登陆“小学科学网”或其他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信息。 交流 把自已整理好的图文资料传送到“小学科学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五、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采取问题——假设——猜想——对比实验——分析——结论。

《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教学中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本课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大部分学生只懂得细菌的不利的一面,对好处认识不够。

第八课 电路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简单电路。 2.知道开关的作用。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能力培养1.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重点难点: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14

教学准备:小开关,电池盒, 大号电池, 小灯泡,灯座,导线,PP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图片。

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导入 出示实物:1节电池连电池盒、2个灯泡连灯座、4段导线。

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如果用1节电池让2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 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

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区别使用2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三、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

导入 出示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

问题 在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

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四、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 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

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

15

五、制作数学游戏机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媒体 出示课本图。

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 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

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 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电路的研究》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学生生活的常见现象、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在本课里,先从“奇妙的电”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电的理性认识。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机时提出了“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所以教材安排了活动一“怎样让灯泡起来?”、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及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最后形成了有关电的知识。

第九课 有趣的磁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培养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16

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形磁铁等。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引导: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目的: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活动一 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导入:我们都知道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 问题:研究一下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

目的:通过实验操作,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活动二 活动二: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引申的问题:把一条磁铁截断,是否还会有两个磁极? 导入:出示条形磁铁、一盘回形针。

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法。

交流:交流实验方法,思考其他小组的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汇报: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分组汇报。

目的: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活动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引申的问题:如何判断生活中一些没有标记磁极的磁铁的两极? 导入: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

17

问题: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分组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 实验: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引导: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拓展:擦窗器的结构

导入:出示实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问题: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铁的哪些特性?里面可能有几块磁铁?能根据分析,把里面的构造画出来吗?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 交流:汇报讨论结果,交流各组意见。

演示:教师打开擦窗器,展示内部结构,并归纳总结。 延伸 :设计能更好地吸住、不易掉下来的擦窗器。 活动四:隔物吸铁的探究

引申的问题:在纸(或木板、布块……)与纸(木板、布块……)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还能不能吸铁?隔开多少距离就吸不住了呢?想一想为什么?

导入: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准备磁铁、回形针、不同材料做的薄板等实验材料。 问题: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 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延伸: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有区别吗?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

交流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拓展:研究磁力的大小

活动指引:在这个拓展环节中的实验设计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在活动四的实验设计时同时进行。(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的过渡。指导学生观察磁铁在隔着某些材料吸引铁质物体,磁力的大小是不是会改变时,可以用数吸引回形针个数的方法,因为此法最为简单易行。)

18

引申的问题: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纸(或木板、布块……)吸铁?想一想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

问题: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相同吗?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你的猜想。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交流:汇报设计方案,交流后归纳出较合理的方法。

实验:根据归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活动五:哪里应用了磁?

活动指引: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关于磁铁性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哪里利用了磁?磁的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塑料笔盒的盒盖、箱包的磁吸锁、铁皮黑板上压图片的小磁铁、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飞镖、门后防风磁吸、冰箱磁铁装饰、皮包或钱包上的磁铁扣、扬声器里的磁铁、磁性擦窗器、磁性胸针等。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分为几类,如文具类、家电类、生活用品类,或生活中、工业上、农业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磁铁、磁现象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这是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

调查: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应用磁的物品名称及其部位。 交流: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磁的广泛用途。 拓展:磁铁游戏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

交流: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置疑,以便设计组改良自己的设计。 制作:学生分组按改良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可以共同参与评价。 小结

19

教学反思:本课“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擦窗器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磁铁有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隔着不同材料的物体吸铁时,磁性的大小也不同。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有趣的磁现象”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而前课“电路的研究”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对电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擦窗器时提出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中哪个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研究”、“隔物吸铁的探究”、“哪里应用了磁”等知识的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关磁的系统理论知识。

第十课 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能力培养1.通过研究磁化现象,培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 3.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能准确使用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方向等词汇来表述;培养解决怎样使磁铁沿着水平方向转动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塑料水槽、缝衣针、厚纸片、大头针、磁铁等。

20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 问题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目的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一:小磁船的探究

活动指引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磁铁有指示方向的特性。

妍妍在想:“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是不是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当然不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段话的目的,不但是通过比较突出只有磁铁才有指示方向的特性,还是为下一活动 “铁可以被磁化,而磁化的铁才能指示方向”作铺垫。

取一个指南针,比较指南针与磁铁磁极所指的方向,将发现它们指示的方向是一致的。磁铁与指南针指向南方的都是南极(S),指向北方的都是北极(N)。

“我的结论”参考答案:普通的铁不能指示方向;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

导入出示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问题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制作指南针? 引导引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制作的方法。

按教师帮忙归纳的制作方法,各组分别制作指南针。 评价

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找出自己的家所在的大致方向。 活动二:制作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还有一些其他的简易办法: (1)加热铁丝法

材料: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

制作方法:①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你要记住了,浸入水中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别烫着!

②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使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 (2)扣子指南针

21

材料:钢针2根,子母扣的子扣(揿钮的子扣),有塑料顶帽的图钉,永磁铁。

制作方法:①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并行地穿过子母扣的子扣上的四个孔中。

③将塑料顶帽的图钉的针尖向上,把穿好钢针的子扣顶在图钉的尖端上,钢针可随子母扣一起灵活地转动。

注意事项: ①图钉尖端要磨圆滑些,以保证转动灵活。把子母扣子扣的边沿弄成向凹面弯一些,以便穿针方便些。

②钢针的重心位置要调整到使指针能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为止。 (3)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永磁铁,泡沫塑料一小块,刀片,碗,水。

制作方法:①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把一小块2厘米×2厘米×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厘米×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 ③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 (4)悬挂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泡沫塑料块,圆珠笔芯,书,线,小纸片( 4厘米 × 5厘米 ),永磁铁。

制作方法:①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

②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准备 大小不同的几块条形磁铁、发泡塑料块、水槽、指南针、铁条等。 导入

出示课本图。按课本中的方法做成多艘“磁船”。将“磁船”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 问题:用手拨动各艘“磁船”,待其静止下来后,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重复做此实验,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用指南针与“磁船”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学生分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22

交流各组汇报和交流实验结论。

目的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 资料:指南针 小结

教学反思

第10课“指南针”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先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能指示方向的指南针”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进一步理性认识;而本单元第一课“电路的研究”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对电的理性认识,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初步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第十一课 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5.学会制作电磁铁。

6.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23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问题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目的学生提问题,导入后续活动主题。 活动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引申的问题电能产生磁,磁能产生电吗?

导入先出示图片(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再出示材料(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钉等。)

“介绍电磁起重机”。

问题电磁起重机的内部有哪些装置?

你能利用电池、导线、铁钉这些材料做个模拟电磁起重机吗?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 交流各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并记录电磁起重机能吸铁的原因。 引导老师适当引导导线缠绕方法及小技巧。 目的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 活动二:电磁铁与磁铁

导入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 问题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 媒体出示课本图。

交流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 小结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如果把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两端互换,电磁铁的极性也会改变。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活动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活动指引

本活动用了“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这一任务驱动学生设计和实施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些学生可能设想要把多节干电池串联使用,或者是把线圈绕成多层重叠,教师应及时肯定,并用备用的电池和导线帮助他们解决材料不足的困难。活动完成后,教

24

师要选择下列三种类型的设计进行总结: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来增强磁性的。 2.用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的。

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的。让学生评议一下,哪一种设计效果最好? 导入铁能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活动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 问题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实验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 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

教学反思本课“神奇的电磁铁”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制作——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学会制作电磁铁;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在本课教学里,从“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对之前学习到的电与磁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及拓展;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通过孩子们在观察“电磁起重机”工作时所提出的问题“这台起重机是磁铁做的吗?”、“它除了能吸铁,还能吸其他的什么材料吗?”等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电磁铁与磁铁”、“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等活动,最后形成系统知识。 课题 第十二课 能量极其形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力培养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的能力。 2.通过各种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等例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5

重点难点经历观察、实验记录、整理信息、逆向思考等的研究,建立“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概念。

教学准备气球、橡皮筋、木板小车等实验材料、视频影片等,有关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很多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水车,大家知道水车为什么会转动吗?

问题是什么让水车转动起来呢?(答河水) 不流动的湖水也能够让水车转动起来吗? 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讨论:是什么使下图中的物体动起来的? 活动一让小车动起来 活动指引

本活动是要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小车动起来。 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小车动起来。例如利用帆架在车上,使车可以利用风能使小车动起来;把气球吹胀,放在车尾,然后把气球放气,气球吹出的气流形成的反冲的能量使小车向前运动;用钉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头固定在车上,牵动小车,把橡皮筋拉长,放开手,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会使小车前进;把橡皮筋的一头固定在车上,另一头卷在车的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使小车前进。

活动后,应让学生小结是利用了什么形式的能量使小车动起来,使之感受到使小车动起来的能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导入(展示实验用的小木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可以给这个小车一点能量让小车动起来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讨论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 引导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让小车动起来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 实验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活动,观察并记录。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中风、磁、电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 26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讨论: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讨论: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 资料:核能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先从物体工作需要能量入手,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理解物体运动需要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出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让学生思考能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本课内容是认识能量和能量的形式。主要包括观察能量驱动物体的现象,整理信息,归纳得知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并且通过实验体验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思考能量与生活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先从观察身边运动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工作的原因,继而对能量进行研究,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推理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科学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在该课的唯一一个实验活动中,训练学生在制作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的科学认识;接着,在“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的讨论中,教材及从正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的方法了解“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也从反方向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将会怎样?”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学生对“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的形成和再认识。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思考空间中,利用气球、橡皮筋、纸板等结构性的材料,反复尝试,同时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小车动起来都需要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据此,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新问题“能量到底有多少不同的表现形式呢?”就此教材安排了关于能量的不同形式的讨论,进一步促使“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教材除了按这种人们惯常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以外,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十三课 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能力培养1.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 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1.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27

2.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重点难点经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观察、讨论、归纳、判断等研究,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教学准备关于课文配图以及有关发电站的视频影片、模型、图片等,并准备好两个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记录纸等。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在山上俯视一座水电站,观察到水流从高处飞泄下来后,由此产生了疑问:“水冲下来,怎么就能产生电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下面一系列的学习。

课文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见过水力发电站吗?你知道水力发电站里有哪些设备吗?”学生对水电站的发电设备了解比较少。课本出示了一张水力发电站的模拟结构图,包括主要的构成部分:涡轮机和发电机。

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是利用水位差(势能)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这个过程中能量被转化,水流的能量被传递给涡轮机里的涡轮机叶片,涡轮机叶片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

为了证实这个过程,课文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了涡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就能发电了吗?”引出探究活动来。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水能不能使叶片转动,另一个是转子转动能不能发电。课本接着就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 导入

问题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引导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目的产生研究能量转换的兴趣,尝试制造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 活动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活动指引

制作一个小水轮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轴、一个安装叶片的轮轴和六片叶片。 安装小水轮的步骤如下:(1)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 (2)把轴穿过轮轴中间的小孔。这样一个小水轮就做成了。

如何用水流让小水轮转动起来?可以把做好的小水轮架在水槽上,用一个下部带孔的容器装上水,让水流在一侧的叶片上,小水轮就会转起来了。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活动中的小水轮就相当于水电站中涡轮机的叶片。水流冲击叶片,轮子就转动起来了。就是说,水流

28

的能量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然后,教材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这是一个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一个问题。影响小水轮转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导入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小水轮装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小水轮转起来? 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讨论。

引导我们可以借助水流的冲击,使小水车转动起来。引导让学生知道,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

活动中的小水轮相当于水电站中的涡轮机的叶片。水流冲击叶片,轮子就转动起来了。就是说,水流的能量转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问题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引导可以从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实验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延伸在上面的活动中,说明了水流冲击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

引导考虑到学生组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此之前由老师预先组装好装置。在上课时,可直观地展示各种能让小水轮转动的方法,从而引导出水流的力量可以使小水轮转动的话题,吸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通过各小组对“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的实践研究,体会到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方法,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活动二:发电的实验 活动指引

仅仅是水轮转动,还是不能发电的。那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这就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部件———发电机来进行转换。

水轮的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转动起来就能产生电吗? 课本介绍了如何通过一个发电机进行发电:

(1)用一条较长的棉线紧紧地缠在小发电机的轴上。

(2)把发电机两端的接线口连接一个灯泡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发电机相当于简单电路里

29

的电池。

(3)固定好发电机整个装置。首先可以用手先转动一下发电机的轴,看是否能让灯泡亮起来;然后再快速地拉动棉线,使发电机的轴高速转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用手转动轴时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说明,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的,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

学生完成活动后,应让学生结合活动1和活动,描述一下水电站中的涡轮机和发电机是如何协同工作,将水中具有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 导入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

水轮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旋转起来就能产生电吗? 演示教师利用手摇发电机装置演示发电过程。

问题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可以使小电珠更亮?

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引导可以从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交流各小组汇报与交流。

归纳发电机轴的转动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灯泡就会越亮。

延伸 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践研究,体会发电机轴的转动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流。发电机轴转动的速度越大,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 拓展其他形式的能是否也能互相转化?

讨论: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来发电,它能把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下面的发电站,是把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你知道更多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吗? 资料:抽水蓄能电站 活动指引

发电厂发出的电,如果没有被用户用完,那么剩余的电,会到达哪里?是继续循环利用,还是浪费了?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当发的电超过需要(用电低谷)时,利用多余的电力把处于低地势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地势的上水库里储存起来(把电能转化为势能);待需要增加发电量(用电高峰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的时候,再把上水库的水放出来进行发电(把势能转化为电能)。

30

请说说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下图中表现了从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而变成声能的过程。这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一个综合应用。

讨论可以分两步进行:(1)先让学生说出这幅图中出现了哪些形式的能量(光能、化学能、生物能、动能、电能、热能、声能)。

(2)再讨论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整个过程应是:光能被植物转换成生物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生物能通过果实被孩子(波波)消化后转换成身体内的能源物质(如脂肪)储存起来。然后,脂肪释放出化学能,转换成物体运动的动能(踏脚踏车),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把动能转换成电能传给电热炉,电热炉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热能把水壶里的水烧开,水蒸气冲出水壶的壶嘴,转换成声能发出声音。

讨论:请说说课本77页的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网上学:太阳能利用的调查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电能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能量形式,而水电是我国积极发展的能源,所以教材选择水电站的工作原理作为本课的驱动。水能变为电能的过程是较复杂的,但可以通过对过程的分解来设计活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可以用小水轮来模拟,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以用玩具上的小马达来模拟,把这两个实验活动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 然后通过抽水蓄能电站能量转化(电能——水能——电能)的介绍,和一个有趣的能量转换事例,认识人类对能量的创造性利用,充分理解能量转化的同时,也进行了科学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课题 第十四课 大地的变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2.了解化石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自然现象提出问题的训练,培养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对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分析,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自然界有很多的奥秘。 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1

重点难点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猜测、分析、判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化石标本、泥、沙、小石子、筷子、烧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小伙伴们结伴去郊游,他们在哪里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认真观察。

问题 出示贝壳是镶嵌在岩石里的照片。

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呢?原本就在那里的,还是后来才出现的?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也在爬山的时候发现过类似的贝壳,让其回忆贝壳是松散的还是镶嵌在岩石中的,由此可以排除后来出现的情况,得出猜测高山原本是海。

二、活动:探究海洋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化石标本。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片或化石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山上为什么会有海底的物质?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年年长高呢?

媒体 播放“介绍地壳变化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思考可能的形成过程,探究相关的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猜测。

三、阅读资料:漂移的大陆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流程是提问——猜测——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并做出解释。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总领全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借助主题人物提出的问题驱动学生分析成因,收集证据,根据事实做出推理判断,从而学会猜想与假设这一科学研究步骤,同时提高对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在教学中借助一些现象及实物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然后收集证据、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合理解释现象。学生还从中学会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32

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在比较各类证据及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正确解释为什么高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知道海洋与陆地的变化。

第十五课 大地的震动

标准内容了解地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2.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能力培养1.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2.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思考、统筹的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小木条、小信封、校园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 问题 地震后是怎么样?有哪些危害?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地震的现象及危害,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相关的应急措施。

二、活动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地震资料,了解地震带来的影响。

问题 地震带来了什么灾害?你认为地震对灾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地震引发房屋倒塌。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被震裂的大地。地震引发的海啸) 媒体 播放“介绍地震和海啸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灾情,并表达感受。 导入 给出多幅情景图(居室、商场、野外、马路等)。

33

问题 假设地震在这里发生,你会怎么样做,为什么?地震引起的海啸、山崩现象是怎样的?

目的 创设情景,了解学生前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适时做出评价。

三、活动二: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导入 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当在学校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怎么办?

问题 有哪些求生用品?求生通道在哪里?逃生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 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调查了解学校及学校周边地形、环境、人员等在地震发生时影响撤离的各个条件因素,然后让学生画出有关地形的平面图,再设

计逃生的路线和方案。

演习防震演习(实地演练,适时指导)。

目的 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日常防灾意识。课后结合校园实际,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按照收集资料——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设计的教学流程。

地震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地震危害以及逃生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本单元变化的地表的认识还学会自救的方法。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灾害不畏惧的精神。

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制定相应的求生方案。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

第十六课 火山的喷发

标准内容了解地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

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培养1.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

2.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

34

重点难点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合理应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大量图片。 问题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现象及危害。

二、活动:火山喷发的过程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火山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

问题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过程?你认为火山喷发对周围有什么影响? 媒体 播放“介绍火山的形成和喷发过程”的视频。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实情,并表达感受。

三、阅读资料:火山的利与弊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运用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结论的教学流程。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火山形成过程的探究以及对火山带来的利弊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及地壳的变动对地表的影响。

了解火山现象及其利弊,体会自然现象的两面性,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火山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分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第十七课 地表物质的迁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2.知道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

35

2.通过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 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培养观察、分析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牛奶盒、泥沙和小石子、有棱有角的砖块、玻璃瓶、页岩、酒精灯、木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展示奇特地貌的图片(如澳大利亚西部海登城附近的波浪岩、台湾基隆野柳风景区的女王头覃岩等)。

问题 看看这些岩石像什么? 你还在那里看见有奇形怪状的岩石? 这些岩石为什么会这样?

目的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谁造成这样奇特的景观。

二、活动一: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

导入 是什么原因让坚硬的岩石碎裂,逐渐分解呢?

实验 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模拟温度对岩石碎裂影响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安全、快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材料上要选取较薄的页岩,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然后突然投入冷水中。但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岩石在酒精灯上不能加热得过久,以免炸裂!岩石在投进烧杯的冷水里时注意不能碰到烧杯壁,投放时应尽量轻一些。

问题 岩石为什么会裂开?请学生尝试讲述岩石裂开的过程。 目的 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推测,探究岩石裂开的原因。

三、活动二: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

导入 在高山上,在一块很大,很光滑的崖壁上,竟然长着一棵千年古树。 思考 石头上怎么会长树呢?还那么粗壮?

猜测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常识,尝试解释石头长树木的自然现象。 观察 观察课文图片。

问题 是什么因素导致岩石碎裂?

36

引导 物理风化作用(气温的变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生物风化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使岩石破裂),以及化学风化等。

媒体 播放“介绍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原因”的视频。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岩石风化的原因。

四、活动三:泥沙怎样“搬家”?

观察 泥石流的图片。

问题 泥石流是由什么组成的?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流水有搬运作用”的实验。

要求 用一个倾斜的木槽(木槽最好长一些),在一端堆放小石快、砂和泥土混合物,缓慢地用流水冲刷(最好利用一个废旧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扎出数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成细线缓慢流出,这样才能得到明显的效果),使混合物在水的冲刷下分散停留在木槽的各个位置上,形成“山峰”、“山坡”、“山脚”的模拟状态。

观察 木板上的泥沙在不同位置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在自然界中,那些风化后的岩石、泥沙经历了流水的冲刷、搬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媒体 播放“介绍河流对卵石的冲刷作用”的视频。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流水的搬运作用。

五、拓展:石笋的形成

观察 天然石笋的图片。

问题 石笋是由什么组成的?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石笋形成”的实验。

要求 烧杯中的小石子的作用是拉住绳子。一只烧杯里盛清水,另一只烧杯里盛明矾溶液,由于两端的渗透压不同,棉线将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之间吸传液体。纱线中间打小结的目的,是让明矾溶液积聚在此处滴下,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实验现象纱线的小结和桌面上会形成仿似钟乳石或石笋的固体。 观察 在棉线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

尝试利用模拟实验得到的启示,解释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石笋的形成。

六、小结 教学反思

37

本课描述的是让地表瞬间发生改变的自然力量,后半部分则是认识其他自然力量对地壳的缓慢作用。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精雕细琢。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本教学中,通过对野外奇特岩石的观察,了解风化对岩石的影响,并在生活中收集岩石风化的证据;通过探究水流对土墩的影响,了解水流的搬运作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碎裂的岩石被流水搬运到不同河段的变化,模拟石笋的形成,逐步认识地表物质的迁移。上课时,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好。

38

第12篇: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

1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 走进树林 1林中的树 2树木中的纹路 3蘑菇 4林中的鸟 5谁吃谁 6茅草与锯子

自由研究

第二单元 池塘群落 8 鱼 9 蛙 10 龟和鳖 11 池塘中的植物 12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13 做个小生态瓶

自由研究

第三单元 公路 14水泥与沥青 15盘山公路 16桥

17车的运动 18自行车

自由研究

第四单元 农田 19常见的农作物 20农作物与土壤 21农作物与化肥 22大棚蔬菜 23防治病虫害

自由研究

1我们的身体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1课)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

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

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

三、

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1课)

教学目标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4.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5.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1.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两张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纸或锡箔纸(大小根据所选植物叶片的大小而定),曲别针。

2.显微镜(每小组一台),用韭菜叶下表皮制作的植物细胞装片。 3.光合作用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问题导入。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动物要吃食物,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学生可能给出许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经常浇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养料;植物还需要阳光照射等。)

出示单元主题图:走进树林,树木郁郁葱葱,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 1.了解海尔蒙的实验。 (1)讲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阅读海尔蒙的实验研究的故事。思考:①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海尔蒙是怎样思考和实验的,以及怎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②海尔蒙的探究过程给你什么启示?根据海尔猛实验中的发现你什么进一步推测?(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结论进一步推理:海尔蒙在完成了实验之后,他推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测吗?在学生思考提出观点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 2.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演示实验:课前将一盆生长良好的天竺葵带进教室,选择一片生长良好的叶,用黑色的卡纸将这片叶正反两面严严实实地遮盖,然后将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

(2)讨论并推测:几天之后,叶片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把自己的推测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下节课一起来观察实验结果,看谁的预测是正确的。)

(3)课外活动:①保护好教室里的实验植物。②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1.继续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交流分析实验现象。

①请在家里做了实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②观察课堂实验的天竺葵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自己在实验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③讨论:这片叶子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期望学生能分析出问题的结论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相关因素,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有原因的。)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叶绿体。

①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讲解使用方法。

②分小组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并描述细胞的样子,指导学生认识叶片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 ③讲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形象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交流并明确以下问题:

①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需要什么条件?

②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

③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是什么?

④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从哪里来?

⑤人们常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1)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

(2)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2.总结与拓展。

(1)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

(2)课外收集有关树木生长的资料。

3树木中的纹路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树木的横截面上有年轮,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

2.知道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生长情况,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木生长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3. 能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能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 5. 具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愿意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纹路的木版,每组三种不同的树的横截面,观察记录表,有关年轮的图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带纹路的木版,提问:你们从木板上看到了什么?这些纹路从哪儿来?你还在哪儿看到过树木中的纹路?我们把树木中的这种纹路叫什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交流学生已知经验的过程,通过交流导入新的探究过程。) 2.观察树干横截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块用树干锯成的横截面,学生分组观察。要求小组在观察中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记录表发给小组,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2)交流发现,提出问题。 3.观察其他树的横截面。

(1)给每个小组再提供两块树的横截面,小组观察:有什么新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

(2)交流与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板书,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看一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我们可以在刚才的观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学们互相解答?把已经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然后给剩下的问题进行分类。 4.了解年轮的形成。

(1)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思考: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跟树木的生长情况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段资料中又解决了哪些疑问?

(2)交流。

(3)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5.了解更多的来自年轮的信息。

(1)观察年轮图,估算树的年龄。(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知道通过数年轮的圈数可以知道树的年龄,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数数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数、为什么数出圈数就是树的年龄。) (2)观察:同一个年轮的宽窄都是一致的吗?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一样吗?

(3)讨论: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

(4)记录讨论结果并交流。

(5)你还知道年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6. 课外拓展。

(1)继续观察伐木留下的树桩或者锯下的树干截面上的年轮。

(2)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读一读,把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交流。

4蘑菇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1.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 2.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4.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5.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6.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第二课时

1.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小结: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们因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见,被称为微生物。现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员? 2.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

(4)名片展示与评价。

5林中的鸟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4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更多生活在林中的鸟。 2.知道常见的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知道这些外形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是相适应的。

3.能仔细观察鸟的外形,并能分析外形与它的习性及生活环境的关系。 4.能在观察的同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有做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 5.能积极地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6.能意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有爱鸟护鸟的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准备

1.啄木鸟、鹰、鸽、燕等鸟的飞翔状态的图或视频资料。 2.啄木鸟、麻雀、猫头鹰等鸟的图或实物标本。 3. 鸟类在林中栖息、捕食的视频资料。 4. 鸟类与人类关系的视频资料。

教学建议

1.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提问:你认识哪些生活在树林里的鸟?向同学们介绍你认识的鸟。

(2)出示几种常见的鸟的图片,交流:这些鸟以什么为食?它们的羽毛、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喙、爪有什么特点?

2.观察鸟的翅、喙、爪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与环境及生活习性的关系。 (1)观察鸟的翅。

①观看不同的鸟飞翔的视频资料(或者挂图),提问:这些鸟是怎样飞行的?它们的飞行方式相同吗?你认为它们的飞行方式可能跟什么有关系?

②观察描述鸟翅的特点,认识鸟翅的四种类型。

③小结:鸟翅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适于飞行的方式也不同。

(2)观察鸟的喙和爪。

①观察啄木鸟、麻雀、猫头鹰等鸟的标本:这几种鸟的喙和爪各有什么特点?(观察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标本,有条件的也可以提供活的鸟,学生在观察中可以看,甚至触摸,总之,尽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 ②整理观察记录,小组交流。(虽然观察的重点是鸟的翅、喙、爪,但在交流中可以不局限于这三个方面,鼓励学生表达其他发现。)

(3)研讨:鸟的翅、喙、爪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及习性的关系。

①观看鸟在树林里生活的视频资料(或教材上的插图),提问:鸟儿在林中怎样飞行?怎样歇息?怎样捕食?

②讨论:鸟的翅、喙和爪,对于它们在林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③交流与小结。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鸟的这些外形特点都是与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④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鸟的外形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相适应的例子? 3.爱鸟护鸟,从我做起。

(1)师生交流:喜欢鸟吗?为什么喜欢?

(2)播放鸟与环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片,提问: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讨论:为了鸟类的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4)小结。 5.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小报,或者设计一幅爱鸟护鸟的宣传画。

6谁吃谁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5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 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4. 通过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5.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6.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中的动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2.准备稻田里的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

(1)讲述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2)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螳螂、蝉、黄雀之间有什么食物关系? 谁吃谁?谁被谁吃?蝉吃什么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 认识食物链。

(1)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说一说: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出示草、廊、羊的图片,说一说:它们之间谁被谁吃?

(4)在书上记录它们的食物联系。

(5)提问:同学们根据食物关系用“→”将这些动植物连接在一起,这种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6)讲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

(7)学生练习写几条食物链,交流。

(8)小组研究: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讨论:这几条食物链从什么开始的?为什么从绿色植物开始?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 (9)讲解: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10)指出上面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11)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 研究稻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教材插图),提问:稻田里有哪些动植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卡片。

(2)小组讨论:找出稻田里的动植物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

(3)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4)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5)讲解: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4. 保护青蛙,维护生态平衡教育。

(1)讨论:以一条食物链(稻子→稻螟虫→青蛙→蛇)为例:如果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比如:青蛙)死光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教师介绍青蛙在稻田里的作用。提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也是食物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 5. 课外拓展。

收集青蛙的资料,编写一条保护青蛙的公益广告词。

7 茅草与锯子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走进树林第6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

3.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6.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 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 导入。

(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观察茅草——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

(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

(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 2. 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

(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

(3)交流。

(4)讨论:我们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特点,能产生哪些想法呢? 3.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 (1)讲述: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许多物品。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

(2)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3)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4)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你认为在生物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5)讲解: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

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

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

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

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

4.课外活动。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构思一件科技创新作品。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创新设想。

(1)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画科技作品设计图。

(2)交流、展示:我设计的是什么?它是仿造什么生物的特点研究的?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设计可能很富有想象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要鼓励和保护,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一件科技小作品除了有创意之外,还要考虑实用和可行性。)

(4)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小发明作品,供学生学习借鉴,讲解常见的创造发明方法。 2.指导学生完善科技作品设计方案。

(1)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2)组内交流方案。 3.制作科技作品。

一件科技作品的制作往往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探索、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8鱼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3、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较清晰准确地描述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记录有关研究结论。

4、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通过探究,讨论归纳鱼类共同特点。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鱼类及相关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6、能将鱼类特点与池塘环境相联系,知道鱼的外形及行为特点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1、池塘鱼类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玻璃鱼缸)、瓷盘、镊子、纱布条、塑料绳、木片、滴管、水、家乡池塘中的典型鱼类(如鲫鱼)、毛巾或卫生纸。

3、各种水生动物(不一定是鱼类)的图片或课件。

4、家乡池塘中的小型鱼类活体。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搜集信息资料

(1)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的池塘中生活的几种鱼,谁知道这是几种什么鱼?

(2)在我们家乡的池塘中,还生活着哪些鱼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争议的动物板书在黑板一侧,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归类)。

(3)各种鱼的大小、形态、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可为什么人们把它们都叫鱼呢?关于鱼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提出研究问题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鱼类活体,安排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活动做准备。

师述:鲫鱼是鱼类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各小组认真观察鱼的外形、身体表面长有什么、鱼鳃的形态等。同学们若对鲫鱼其它外形特点感兴趣也可以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将结果记录在“我们的发现”表格里

⑵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记录。

⑶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⑷教师小结,然后出示图片、展示课件或让学生对照水槽中的鲫鱼阅读课文26页上图内容,认识鱼的各种鳍。

⑸你能根据鱼的外形特点,对鱼如何运动、怎样呼吸和运动,大胆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设想吗?怎样证明自己的推测? 3.制定研究方案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各种学具,告诉学生这些学具主要用于观察研究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⑵各学习小组制定“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研究计划和步骤,预测研究结果。

⑶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和预测,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4.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按照研究方案先进行“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观察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我们的发现”表格中。

⑵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接上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你对鱼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用什么办法研究解决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

⑵根据实际,各小组选择一项大家都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同时制定研究计划和步骤。

⑶分小组汇报研究方案,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⑷分小组对选择的研究观察项目进行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⑸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统一意见。 2.总结与交流

(1)分小组归纳整理:“作为鱼类代表的鲫鱼在外形和生活、行为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2)拿鲤鱼与草鱼、团头鲂、鲶鱼等家乡水池中常见鱼类进行对比,看看鲤鱼有什么特点是它们共有的?

(3)分小组汇报“鱼类共同特点,”各小组进行交流、辩论,将大家共同的观点记录在课本空框中。 3.应用与实践:

(1)出示各种水生生物图片实体或展示课件,辨别出其中的鱼类,并能分析说出其中原因。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点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自然水域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的名称中还有一个“鱼字”,如甲鱼、鲸鱼、鳄鱼、娃娃鱼等,可它们不是鱼类;有的名称中没有“鱼”字,可它们属于鱼类,如泥鳅,海马等)。

(2)课外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家乡池塘中各种鱼类的生活情况,看一看除了课堂上所了解的鱼类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是鱼类共有的?与此同时通过现场观察、比较、取回水样研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法,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详见课本41页),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

9蛙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2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识别蛙和蟾蜍。

2.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两栖动物在外形、生活方式和个体发育过程方面的共同特点。

3.能将两栖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两栖动物的外形、生活方式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两栖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方式和个体发育过程。

5.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两栖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1.两栖动物在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个体发育等方面的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塑料缸)、塑料袋、毛巾或卫生纸。 3.青蛙和蟾蜍活体。

4.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搜集关于蛙的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蛙的图片或播放关于蛙的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蛙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以将青蛙的种类、青蛙的外形特点、行为方式、个体发育的相关图片或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用词组或短句板书在黑板上。(此处不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述关于蛙的知识结论)。

⑶提出研究问题:蛙类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了解蛙类共同特点,我们选择青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的外形特点,研究它的捕食、游泳方式,了解它的生长发育过程。(研究方法按课堂上学生的表述灵活处理)。 3.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的青蛙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有组织地观察青蛙的外形特点、如何游泳,做蹼足作用的实验,比较蝌蚪与幼蛙的不同。

⑵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

⑶填写“我们的发现”表格。

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讲评。

第二课时

1.指导认识了解蟾蜍。

⑴教师出示图片指导看书或播放课件。

⑵学生观看后讨论回答“蟾蜍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怎样的,蛙和蟾蜍有哪些共同之处?”

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要点作为主板书板书在黑板中央。 2.总结与交流。

⑴蛙和蟾蜍具有如此多的共同之处,因此生物家将它们归为了同一类动物。那么它们与鸟类、鱼类等其它动物相比较,有哪些是它们独有而其它动物不具有的特点呢?

⑵分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其主要特征。总结出一条就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一面小红旗。 ⑶小组汇报,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本课学习情况。

⑷学生将其共同特点填写在31页课文中间的空框中。 3.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1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两栖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农田、草地、森林、池塘、小溪中的两栖动物,研究其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生长发育过程等并作好考察记录。

10龟和鳖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3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识别龟和鳖。

2.通过观察,记录并归纳爬行动物在外形、行为方式、繁殖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3.能将爬行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爬行动物外形、行为方式等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描述爬行动物外形及行为方式特点,能归纳填写信息记录表,并通过比较了解爬行动物共同特点。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爬行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1.有关龟和鳖的种类、外形特点、行为方式、繁殖等相关的挂图或课件。 2.水槽和水、筷子或木棒、毛巾或卫生纸。 3.龟和鳖的活体。

4.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1.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龟和鳖的图片或播放龟和鳖的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龟和鳖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将本课所涉及知识的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龟和鳖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龟和鳖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到惊吓时有什么反应以及它们如何繁殖后代等方面,研究方法按照同学们的意见执行,研究结论由学习小组长有条理地进行记录,最后总结归纳。 3.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所需的龟和鳖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观察龟和鳖的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惊吓时的反应等。 ⑵各小组总结归纳观察研究结果。 4.总结与交流。

⑴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各小组学习情况。

⑵学生在课本33页中间表格中填写观察研究获得的信息。

⑶检查学习效果:生物学家为什么把龟和鳖归为同一类动物,并且起名为爬行动物?

5.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3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爬行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的农田、草地、池塘、小溪、森林等地方的爬行动物(城市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馆,请教管理员或抄录动物介绍,有机会到农村旅游、参观、走亲访友时做有心人),观察研究其外形特色、生活方式,如何繁殖等并作好记录。(提醒学生千万注意安全。)

10龟和鳖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3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识别龟和鳖。

2.通过观察,记录并归纳爬行动物在外形、行为方式、繁殖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3.能将爬行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爬行动物外形、行为方式等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描述爬行动物外形及行为方式特点,能归纳填写信息记录表,并通过比较了解爬行动物共同特点。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爬行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1.有关龟和鳖的种类、外形特点、行为方式、繁殖等相关的挂图或课件。 2.水槽和水、筷子或木棒、毛巾或卫生纸。 3.龟和鳖的活体。

4.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1.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龟和鳖的图片或播放龟和鳖的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龟和鳖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将本课所涉及知识的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龟和鳖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龟和鳖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到惊吓时有什么反应以及它们如何繁殖后代等方面,研究方法按照同学们的意见执行,研究结论由学习小组长有条理地进行记录,最后总结归纳。 3.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所需的龟和鳖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观察龟和鳖的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惊吓时的反应等。 ⑵各小组总结归纳观察研究结果。 4.总结与交流。

⑴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各小组学习情况。

⑵学生在课本33页中间表格中填写观察研究获得的信息。

⑶检查学习效果:生物学家为什么把龟和鳖归为同一类动物,并且起名为爬行动物?

5.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3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爬行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的农田、草地、池塘、小溪、森林等地方的爬行动物(城市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馆,请教管理员或抄录动物介绍,有机会到农村旅游、参观、走亲访友时做有心人),观察研究其外形特色、生活方式,如何繁殖等并作好记录。(提醒学生千万注意安全。)

11池塘中的植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4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了解更多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外形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 8.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教学准备

1.有关池塘植物的挂图、课件。

2.种植了池塘水生植物的生态缸(瓶)、毛巾或卫生纸。 3.挺水植物标本。

4.供学生观察、实验的水生植物。

教学过程

1.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池塘中水生植物图片或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关于池塘中的植物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关于池塘中的植物,有什么问题你最希望了解?要了解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2.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研究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便于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家最好选择同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大多数小组在教师带来的植物中选择了菱(也可以是别的植物),因此下面的观察就以观察菱来展开,各小组在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对植物器官逐个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⑶各小组领取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⑷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订正。 3.对假设作出推断与猜想。

⑴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把菱(也可以是别的水生植物)种在陆地上的土壤里,你认为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观察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⑵小组交流讨论,对假设作出合理推断。

⑶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⑷老师布置课后实验任务。 4.应用与实践。

⑴有的物种在改变环境后不仅没有生长不良,反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动物无法生存,甚至引起物种消亡,成为了具有极大危害的物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池塘里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引进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灾难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本地经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小结。

⑵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

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5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1.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 2.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 3.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对上一课安排布置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⑴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⑵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2.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⑴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一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⑵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3.开展科学探究。

⑴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欣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后,回答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⑵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同时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⑶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接上一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教师播放相关课件,学生观赏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⑵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

⑶学生根据集体订正结果填写课本38页空框。 2.总结与推断:

⑴引导学生在小结“池塘中的动物和植物存在着哪些联系?”的基础上推出“池塘群落”定义。

⑵假设与推断:在池塘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本环节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也可由学生讨论回答)。

⑶师生共同学习和理解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学习、理解过程可结合池塘、森林等生物实例进行讲解说明。 3.应用与实践:

⑴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明白关于“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其他生物群落的含义。 ⑵课外选择一块草地,观察一下“草地生态群落”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⑶课外查阅资料或上网了解“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单元“自由研究”检查与指导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困难及解决办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13做个小生态瓶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6课)

教学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出探究问题: ⑴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⑶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⑷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2.制订活动方案

⑴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

⑵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⑶小组汇报。阅读课本

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⑷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⑸分小组展开讨论。

⑹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⑺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3.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⑴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⑵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4.课外参观实践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1.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⑴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⑵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⑶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⑷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⑸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⑹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2.交流和讲评。

⑴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⑵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3.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4.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14水泥与沥青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1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15盘山公路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 2.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并自觉地在实验中做到与同学默契配合。 3.通过辨析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科学原理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关于盘山公路和教学图片、资料。各实验小组准备测力计或橡皮筋、长短不同的木板、带有牵引小环的物体、四方的木块(或字典,用于搭建同一高度斜面)。

第一课时

一、认识盘山公路,提出问题

先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盘山公路的特点。从山底到山顶,没有直接修成一个直线的斜坡,而是在山间绕来绕去,形成“盘山”之状,谓之盘山公路。

自然地,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要修成这个样子?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通常学生都会谈到涉及坡度(不一定是用这个说法)的理解,教师则可以适时地介绍坡度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扫除理解、表达上的障碍。

如果学生理解盘山公路这个“变形”的斜面有困难,就及时引出第二个生活中的事例,利用搭起的斜坡往汽车上搬运重物。要通过寻找更多的例子作支撑,帮学生理解。

二、研究斜面

首先,要让学生推测斜面的作用。通过对利用斜面往汽车上运输重物,更好地帮学生推测斜面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演示,把盘山公路“拉直”,就可以得到一个坡度更小的、从山底到山顶的斜面,从而区别直接由山底到山顶的斜面。然后提示学生把推测结果记录在书中的相应位置。 其次,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材料,或要求学生自备的材料,设计不同坡度的斜面,并明确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如怎样做实验记录表;做直接提升重物的实验,看测力计的读数;做坡度不同的斜面(固定斜面的最高点,使用不同长短的木板搭建),做沿着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的实验;如何读数等。实验方案不明确,就会影响到后面展开的研究。

但是,正如教材说明中所述,本课的实验材料在组建斜坡时有多种组合方式,如果学生提出来,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如果探究的充分,一节课的时间显然不够。这样,教师就应该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时的划分做灵活安排,不要过于拘泥于原有教学设计。

各小组开展研究时,教师应放手让他们自主实验,随时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三、分析讨论斜面的作用

先组织学生分析各组研究得到的实验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直接提升重物与使用斜面提升重物作比较,一是使用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同一重物的比较。

如果出现个别组数据与其他组分析的结论不吻合,则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做法,让其他小组用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进行解释,必要时可以让这个小组重新演示。

四、分析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先让学生解释盘山公路以及利用斜面往汽车上搬运重物的理由。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运用到斜面的事例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斜面的相关内容已经基本完成。开展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想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增强对斜面原理的形象理解。

比如体验直接登上约1米高的平台,然后用木梯搭成斜面,到达同样的平台,比较有什么不同。又如使用木梯到达同一高度的游戏,把木梯按照坡度大小不同设置成几组游戏,让学生体验用力的情况。或者教师设计包含有斜面原理知识在内的目标游戏。

16桥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形状的桥梁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承受力、特点等方面并不相同。

2.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体会到模型的制作在生活生产中的积极意义。

3.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桥的模型。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每小组准备两个木墩,6张左右硬卡片纸,一次性杯子,若干围棋子。制作桥的模型时,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激趣

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桥,让学生讲一讲对桥的认识。然后提示他们说一说家乡周围有哪些桥,这些桥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通过生动丰富的学习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栩栩如生的桥的不同结构和特点,感受到桥梁的美。

在学生讲过所见到桥的情况后,请大家思考:如何给这些桥分类,认识这些桥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最后引到认识桥有着不同的形状与结构上来。

二、研究桥承受力

直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不同形状结构的桥承受力会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猜想各种桥的构造可能有哪些科学道理。

这些预测是否正确?需要组织学生制作桥的模型进行验证。在各组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后,学生自由实验,验证自己研究的桥。教师参与学生实验研究。最后汇报研究情况,实现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桥的观察、分析比较、整理,归纳认识不同形状与结构的桥在承受力方面有什么异同。

三、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已经对桥的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各种结构的桥的受力情况及它们的科学性,你能运用你学到的科学知识设计一座新桥吗?

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是制作桥梁模型。让学生设计制作桥,是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同时让其他组对他们的方案进行质疑和建议。如果有学生在课前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桥的相关知识,也不妨让他们讲一讲。

接着,让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制作桥的模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行探究科学的精神,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最后留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评价。不仅是对桥的承受力进行检验,还要兼顾制作的工艺、美观,以及小组间相互合作的情况等。因此,教师和学生研讨、制定一个怎样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17车的运动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以玩具汽车为载体的学习,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玩具小车的运动,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3.在描述玩具小车运动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玩具小车,记录表。教师另可准备用于讨论公路汽车运动的动画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球场上按“剧本”模拟演绎,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布置观察任务:“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才能使别人准确地了解某一辆汽车或指定的某一位同学的运动情况?”

然后组织学生回答,并提示他们把主要的描述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格处。

二、小组研究

教师直接指出,本课将利用玩具小车来模拟车的运动,并学习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的物体。

各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开展研究,教师重点提示两个问题:一是观测前的准备,一是准备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地突出这两点。 有两种方式进行“游戏”可以选择:一是小组的全体同学一起做、一起说;二是把组内同学分成两组,一部分同学设计、控制车的行进,其他同学描述,然后交换角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应该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在全班进行交流,描述小汽车的运动。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他们交流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供后面的讨论所用。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在交流时所站的角度、观察对象、运动情况都不一样,但描述其运动时,主要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的呢?让学生从黑板上板书的记录要点中寻找共同点,从而梳理出描述运动物体的一般要素。

三、总结、运用

再次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操场上骑自行车,再来描述,比较与课前描述的差异,体会到学习的成果。

18自行车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5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行车的齿轮原理,知道齿轮是轮轴的变形,使用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器是由这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3.能在探究活动中提出大致思路,认识到齿轮有不同的咬合(或连接)情况,知道齿轮间不同的咬合(或连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通过对自行车所包含的相关机械的分析,体会到对事物的分析常用到“部分-整体”或“整体-部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机械实验盒,自行车实物,实验记录表。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先组织学生谈谈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认识,如自行车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自行车把手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然后重点让学生谈谈对自行车齿轮的认识,并推测它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齿轮齿数不同所起的作用。学生通常会认为它主要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却不会意识到由于齿轮数的不同,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转速。

二、研究齿轮

第一步是了解学生对齿轮的认识。先让他们回忆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并比较它们与自行车的齿轮有哪些相同与在不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齿轮的用途,包括齿轮间存在相互咬合与用链条连接的组合,这样可以为课的最后分析,体会齿轮的作用峁┧夭摹T谘枋龅墓讨校氐阋妓侨鲜兜较喙亓某萋滞萋执笮〔煌佣鲜兜匠萋值某菔煌竺嫜芯砍萋值南嗷ス叵档於ɑ ?/SPAN> 第二步讨论实验方案。首先要根据材料确定是研究齿轮间相互咬合还是链条连接的情形,或者两种方式同时采用。小组讨论方案后,可以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明确以下细节:在实验中如何确定两个齿轮的不同齿数,如何确定两个齿轮转动的圈数,如何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记录哪些方面等。

第三步是动手实验。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发现,提醒他们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有些发现学生可能自己并不会意识到),促进他们完成完整的实验,但不要过多地影响他们的自主研究。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应当提示他们把实验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初步的分析,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让各组把实验结果统一反映出来,如实物投影仪或通过黑板上的全班记录表等。

三、讨论实验发现 教师可以选择在组内先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沟通,或者直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主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来确定。

学生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只谈结论或只谈发现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应当及时提示学生把实验的发现与所思考的结论间的联系讲出来,以便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并发现其中的精彩与不足。有的小组在交流时,可能还会提到本组实验发现的其他情况,对于这样的小组教师要肯定。

如果实验只做了相互咬合这样一种情况,则还需要简要地帮助学生分析如果采用链条传动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相互咬合的情形,可以很方便地计数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链条传动则不再是直接计数,而是通过链条这一中介,间接地推算出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如大齿轮转动一圈,通过链条经过了30个齿,这30个齿的变化体现在小齿轮上,也应该经过30个齿,如果小齿轮只有20个齿,则说明小齿轮要转动1.5圈。从而很好地理解两个齿轮转速间的关系。

四、分析自行车的齿轮及其他简单机械

有了实验中对齿轮原理的认识,再回到自行车的情形当中,引导学生分析隐藏在自行车的其他零部件所涉及的机械原理,如自行车的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可以省力。踏脚飞轮上用到了齿轮,以防止链条打滑。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研究自行车,尝试对它进行改进。

改进自行车通常会采用发明创造中的某些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缺点改进法、优点迁移法等。

一、让学生提出自己关于改进自行车的设想

可以先让学生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对自行车的认识,给它“挑刺”,列举自行车使用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并陈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也可以对自行车能具有其他更多功能谈自己的想法,并说明初步的解决方案。再从全班学生的众多设想中,优选出比较有价值且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展开研究的问题,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供学生小组研究。有的可能只是完成一些设想或改进的建议,教师应当灵活处理。

二、学生动手研究

教师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前面讲到的某一方面,进行方案的细化,包括对材料、工具的选择,研究的步骤,还需要得到的帮助,或者只是一个设想等。之后就开始小组活动。

三、交流 各小组在全班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建议等,最后总结全课。

自由研究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之自由研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研究任务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制作两个齿轮,且满足一个要求:一个齿轮转1圈,另一个齿轮转3圈。

二、小组活动

先是讨论活动方案。除了教材提供的几个提示需要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明确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示如下要求:制作齿轮需要考虑到材料、工具及操作的安全性,制作的主要步骤,设计图纸,同时使齿轮的各齿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即各齿要均匀地分布。正式动手活动之前,教师还可以设定某些奖励措施,刺激学生更专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然后是小组制作。在小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但教师直接参与的不要太多。

三、交流展示

让各组轮流在全班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让大家根据完成的质量好坏、工艺的好坏进行评定,兑现活动之前承诺的奖励。

19常见的农作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能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2--3种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习性的资料。 3.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资料,并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4.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5.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不同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资料。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研讨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一、引入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上市?”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例如,学生描述白菜时,应引导学生描述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成熟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也可能有些地方说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不一致,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形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有了倾听,学生才会知道其他同学描述的还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

二、汇集资料

1.在学生描述它们认识的农作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关于这些农作物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是一样的吗?它们成熟的时间又相同吗?谁知道?学生可能了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但对多数农作物,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

2.提供常见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相关资料:你想知道哪些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看谁收集的资料多。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已经收集的资料,一方面促进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守时惜时的习惯。

三、研讨交流

1.学生汇报、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成熟时间。

2.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农作物进行比较: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到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一样吗?成熟的时间呢?

学生通过交流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间并不一样。 3.研讨: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阅读农作物生长的资料,会发现,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农作物都是同一天播种,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课外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

1.调查收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思考: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都一样吗?

2.调查搜集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的资料,思考:本地区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知道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各不相同,研讨本地区适宜什么农作物的生长。

一、交流引入

1.提问:你搜集了哪些农作物,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它需要什么生长条件?

学生可能收集到很多全国各地的农作物,有些是本地区没有的,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交流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如小麦、棉花、大豆、高梁、红薯、水稻等。

2.大家说的这些农作物,哪些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各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也各有不同。教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提前搜集本地区没有的农作物品种,了解这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研讨

1.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在本地不能生长?这种农作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推测,这些农作物为什么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2.讨论: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这些农作物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

3.除了我们知道的本地区的农作物外,你推测,还有哪些农作物可以在本地区正常生长?

本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也许适合有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种植和实验,在本地还没有引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实践活动。

三、课外实践

1.访问有关农学专家,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的种类。

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农产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2.种植实验:找一种本地未种植,但是本地区的生长条件又能满足其生长的农作物,进行栽培实验,做好记录。学生在进行种植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20 农作物与土壤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2.能给不同的土壤进行编号观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能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土壤,知道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是不同的,并能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给土壤分类。

4.能和同学合作,制定豆苗在不同土壤里生长情况的实验方案。 5.能坚持持续观察和记录,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沙土、黏土、壤土的土壤样品;烧杯,玻璃棒,花盆,放大镜,记录表,黄豆苗等。

2.学生准备:沙土、黏土、壤土的土壤样品;烧杯,玻璃棒,黄豆,培养皿等。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沙土、黏土和壤土。

一、引入学习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土壤的知识,也有学生接触过土壤,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某些农作物能很好地生长某一类土壤中,并不一定清楚。教师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分别到菜地、坡地和稻田里采集土壤样品。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土壤样品。

教师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展开本课的学习:你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土壤样品?你采集的土壤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生长有哪些农作物?

学生分别从菜地、坡地和稻田采集的土壤样品,种类是各不相同的。学生会说出土壤的一些特点,但并不完善;对于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学生知道,但并没有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会生长在这种土壤里。水稻为什么不能长在坡地上?花生为什么不长在稻田里?这些土壤是不是都一样呢?这些经验将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土壤的兴趣。

二、制定、完善观察计划

我们怎样来观察土壤?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会提出用自己的感官和用观察工具等方法来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就如何有序观察进行研讨,在学生制定好观察计划后再实施观察。

第一,要给土壤样品编号。为什么要编号?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编号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有序。

第二,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观察,先是用眼睛来观察,看土壤的颗粒大小,颜色是什么样的;接着用手来捻一捻土壤,看看土壤的颗粒大小,水分含量的多少;然后用鼻子闻一闻,土壤有什么气味。 第三,利用工具来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利用什么观察工具来进行观察活动,学生很容易想到放大镜。在放大镜下,土壤里还有什么,又有什么发现。

第四,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来观察。这一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怎么放土壤,如何搅拌,怎么静置。

这四个观察活动是有序进行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观察计划,然后让学生分组自主开展观察活动并做好记录,也可以把四个观察活动分步实施,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这一活动对学生有些难度。

三、观察实验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自主观察活动。在学生观察活动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四、交流汇报

1.分小组描述观察的土壤样品的特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2.总结三种样品土壤各自的特点,并用文字归纳在课文的方框里。

五、拓展活动

各小组分组交流汇报后,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关于三类土壤的资料。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沙土都一样?所有的黏土都一样?沙土里含沙多,但是多的比例又有所不同;黏土里含黏土多,多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希望学生初步形成的辨证观点。

第二课时

一、引入学习

1.预测:豆苗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

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认识了三种土壤,当教师提出豆苗这一典型的农作物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的问题后,学生会很自然底联想到把豆苗种到不同的土壤中生长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预测。 2.怎样才能知道豆苗适合在哪种土壤里生长?

在前面,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做对比实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希望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用实验中获取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1.讨论: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条件不变?改变了哪些条件? 本课中,学生通过再次设计对比实验,增强实验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2.交流:你们打算怎样设计这个对比实验?你们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描述实验方案,并指导完善。比如:你们的花盆放在什么地方?放的土壤一样多吗?黄豆种多深?每天什么时间浇水?每个花盆浇多少水?怎样控制浇水量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计划,进行更加科学的实验观察活动。

三、学生实验

在完善实验计划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花盆,并现场指导学生进行种植活动。

1.为花盆编好号,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沙土、壤土、黏土; 2.用一根筷子扎同样深的小洞,把黄豆植入花盆中; 3.把每组的三个花盆放置在同一个位置; 4.制作豆苗生长记录表;

5.确定每组负责浇水、观察和记录的同学,并提醒学生注意,每天同一时间浇水,浇同样多的水。

四、激励评价

1.评价每个小组在制定实验计划和进行种植实验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2.鼓励学生坚持认真观察,培养好自己的豆苗。

本次观察实验活动持续时间比较长,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及时观察和记录,还要注意和其他老师的协作,争取取得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和协助。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挑选颗粒饱满、生命力强的种子,也许有的黄豆种子因为一些原因而不会发芽,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豆苗生长发芽后的一段时间,教师要利用一些时间组织学生总结交流豆苗的生长情况,指导学生对豆苗的生长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农作物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壤里生长?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21 农作物与化肥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3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化肥的作用,认识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2.能经过小组合作,制定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方案。 3.能持续观察,并及时认真做好记录。 4.能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

5.意识到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当施用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提前培育一些玉米苗,尿素,装同样土壤的花盆三个。

学生准备:实验方案记录卡,观察记录表,每组装同样土壤的花盆三个,化肥施用情况调查表。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制定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一、提出问题

1.问题:你知道农田一般都施用哪些化肥?关于化肥,你都了解哪些事情? 学生可能知道农田里一般都施用一些化肥,具体到是什么化肥,学生不一定清楚。也有部分学生知道一些化肥的作用,这个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发生了冲突,必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尿素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知道?

关于尿素,学生可能知道它是一种化肥,会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过尿素是什么样的,更没有真正给农作物施用过,因此即使知道一些也是仅限于书本知识或听他人的介绍。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去做,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这样获得的认识比老师告诉他们的要深刻得多。 要知道尿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就必须做对比实验。因为有了前面做土壤对比实验的经验,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

二、制定实验方案 1.讨论制定对比实验方案。

经过小组的讨论,学生会比较容易制定出一个实验方案。在指导学生制定对比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方案后,教师应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方案与其他同学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对比实验的方案。具体来说,这个对比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就是施肥,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实验方案简单地写到黑板上,供学生研讨和参考。

2.制定观察记录表。

引导学生就观察项目进行讨论,制定观察记录表。可以就怎样记录、每天记录还是隔一天记录、记录什么内容、还有什么项目等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

三、进行实验 1.种植玉米苗。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现场示范种植玉米苗,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及时完善实验方案。

第一步:学生挑选大小一致的玉米苗,小心种植到花盆里。

第二步:给三个花盆浇同样多的水。

第三步:给三个花盆编号。

第四步:给1号花盆施用1汤勺(约20克)尿素,2号不施用,3号施用4汤勺(约80克)尿素。施肥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施用尿素合理?是直接施到在土上面,还是埋入土下?是施放在花盆中间,还是施放在花盆边上?施肥地点离玉米苗多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在每一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包办代替,让学生先自己讲述怎么做,其他学生注意听,然后提出建议和意见,让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实验。 2.分组种植玉米苗。

教师提醒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种植,特别要强调每一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放置花盆。种植完成后,学生可能会忽视怎样放置花盆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三个花盆放置在同一种条件下。 4.记录。

种植完成,对本组的玉米苗进行身高的测量,并做好记录。每组确定一名学生为主要观察记录员,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观察日记上做记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别的小组交流玉米苗生长的情况。

四、小结评价

1.学生自主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的突出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表扬。

3.提醒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玉米苗的生长情况,鼓励学生把自己小组的观察发现与其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实验资料,调查当地施用化肥的情况。

一、汇集事实

学生交流花盆里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小组在交流汇报时,教师应引导其他小组注意倾听。

二、整理分析各组玉米苗生长的数据资料

1.比较各小组玉米苗生长的共同特点。每个小组种植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没有施用尿素的玉米苗生长的比较慢一些。 2.比较每个小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实际上由于每个小组的花盆放置的位置不同,管理的时间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可能形成这样的事实:施用1汤勺尿素的玉米苗生长情况不同,施用4汤勺尿素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又不同,没有施用尿素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3.有些玉米苗可能因为施用的尿素过多而“烧”死,教师要利用这一事实,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施用过量的尿素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如果学生不能解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施用过量的尿素的玉米苗,一般是因为土壤中水分渗透压的不同,导致玉米苗体内缺水而死亡。

三、资料链接

第13篇:【DOC】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单元教学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关系。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第1课 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板书:太阳和影子)

二、学习新课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分组活动;

(3)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4)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5)回教室讨论心得并汇报;

(6)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 2 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7)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三、巩固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

第2 课 太 阳 钟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1、日晷资料及碟片。

2、制作日晷材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课后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 1、每个小组汇报测量数据及研究成果; 2、小结;

二、自主学习: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1)谈话:现在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2)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3)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4)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5)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教师适当讲解) (6)碟片介绍:日晷; 2、制作简易太阳钟:

(1)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2)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3)动手制作; (4)展示、评比。

3、玩手掌日晷:

(1)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2)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3)教师讲解、演示;

(4)室外活动:玩手掌日晷;

三、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四、布置作业:

回家制作一个其他式样的日晷。

第3 课 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 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光的教学碟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或者手电筒),地球仪 分组——手电筒,小地球仪。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

二、学习新课:

[ 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

1、你认为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自转、围着你转)

3、学生讨论并交流。

4、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以上两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教师记录下学生发表的各种可能性)

5、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你们的假设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6、学生讨论汇报并上台演示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几个注意点:

(1) 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2) 把投影仪(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3) 投影仪(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7、学生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的成因。

8、分组汇报。

[ 活动二:确认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 1、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这里以中国为例) 提示:(1)先找到“昼夜交界线”,然后再判断; (2)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2、小组实验,填表。 3、汇报。

[ 活动三: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 ]

1、如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1)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 (2)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2、学生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 活动四: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

1、分组自学书 P8 页内容。 讨论:(1)这几种传说和理论中,哪一种更加可信? (2)找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2、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4、阅读了这些资料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第4 课 看 月 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2、能够实事求是的观察;

3、意识到如实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给月亮的形状排序,了解其成因及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坚持给月亮记日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记录纸、月相盒、多媒体课件。

分组——记录纸、制作月相盒的材料(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学生思考后汇报;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 月亮;

二、学习新课:

[ 活动一:知道月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

1、不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显出不同的形状。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提示:(1)多准备一些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在纸上画出一个虚线的圆。

(2)学生分组活动,尽可能画出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月相,越多越好。

2、小组汇报;

3、让学生给画出的月相排序。

(提示按时间先后排,会是怎样的排法呢?)

4、学生讨论后,演示汇报。

(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5、指导学生制作月相盒。

6、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月相盒。

[ 活动二:连续观察月相,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

1、坚持每天晚上给月亮记日记。提示:(1)讨论:要记哪些内容?怎样记录?(画图)

(2)内容除了画出月相外,还应该包括观察日期(尤其是农历日期)、时间、天气状况。 (3)记录在记录纸上。

(4)强调: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是一项长期作业。

2、记录完以后再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5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2、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知识与技能:

1、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

2、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大量关于夜行动物的图片或影片片段,有关植物一天活动的图片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早晨 7 点、中午 12 点和下午 6 点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1、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 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 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

(3) 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 24 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4) 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5) 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 (6)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 (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2、昼夜对人的影响:

(1)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 24 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3)看书上13页的图: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白昼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 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的变化。

(5)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 ----- 调查。

(6)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 (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

4、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

(1) 出示图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吗?冬天能吃到西瓜吗?为什么? (2) 学生发表意见,预测。

(3)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交流,找结论。

(4) 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三、拓展作业

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单元总结

1、太阳和影子:

(1) 大多数物体在太阳下会有影子,还记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吗?

(2) 拿出前面课堂上讨论记录的影子变化规律记录,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流对比,再次明确影子方向和太阳位置的关系;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否有不同观点(鼓励大胆想象)。 (3) 对小组观察记录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4) 师:老师看见同学们的桌上放着形形色色的太阳钟,谁来介绍下你的太阳钟是如何测时间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测时间的?

(5) 小结:太阳能够使不透明的物体产生影子,而影子在一天中是由长变短,再变长,由西向东变化的,利用这个原理古人制造了太阳钟。

2、月相变化:

(1)过渡: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就粉墨登场了。这样的交替周而复始,其中的奥秘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人。小科学家们,你了解昼夜交替的奥秘吗?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要求发言精练,不必象学习新课那样详尽。

(2) 师:月亮是个害羞的姑娘,总是遮掩着脸庞,难得看到全貌。因而人们给她取了好几个名字,还记得吗? (3) 学生回忆月相名称。

(4) 师:这些名字我们称之为——月相。同学们都观察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月相日记最精美准确。 (5) 交流月相日记。

(6) 小结:原来月相是以一个农历月为周期变化的,在同学们的耐心观察下,发现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转的,从新月到十五的满月,再变成蛾眉月,它在空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真是个爱躲迷藏的害羞姑娘。

3、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 师:昼夜不仅有影子与月相的变化,还对动植物产生影响,使动植物形成一定的生活节律,也就是通常说的生物钟。 (2) 经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3) 学生谈论。

三、拓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 小组交流,适当板书。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找到光源,并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能够对光是怎样行进的提出假设。 3、能够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 科学知识: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3、初步了解“小孔成像”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

第1课:光的进行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光的教学碟片,手电筒,

学生——手电筒,三张带孔卡纸(两人一组)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朗读单元小诗,问:单元小诗中写的究竟是谁?

2、谈话: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对它也并不陌生,请谈谈对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光源及其分类

1、提问:光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哪些发光物体?

2、学生交流。(师把学生的汇报板书,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是否都是自己发光)

3、小结:我们把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4、学生活动:把这些光源进行分类。

5、介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生物光源。

三、初步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谈话:光源发出光后,是怎样行进的?(板书课题)

2、生看书上17页的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可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四、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想法对吗?怎样验证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怎样做这个实验?需要些什么材料?(拿什么做光源?)要注意些什么?(也可建议学生参考文中插图)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五、初步认识小孔成像现象

1、谈话: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请同学阅读课文 18页的相关内容。

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图解释)

3、指导学生动手尝试小孔成像实验。( 1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 2 )师指出注意事项。

( 3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评比。

六、巩固总结

1、提问:今天科学课上,你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七、课后拓展

师: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怎样呢?请同学们回家设计实验进一步展开研究。

第2 课 照镜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玩镜子的过程中,发现镜子有成像和反光的作用。2、学会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3、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科学知识:

1、知道镜子具有成像作用。2、知道镜子具有反光作用。

3、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不同。4、知道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点

研究镜子的成像和反光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准备

教师——镜子,万花筒,潜望镜

学生——镜子,各种物体,制作潜望镜材料,不锈钢汤匙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知道吗,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板书课题)

二、玩平面镜,知道镜子能成像

1、提问:在平时照镜子时,你们有哪些发现?

2、学生交流。(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师可在黑板上画简图。

3、对学生提到的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镜子中能看到自己?

4、汇报,小结镜子能成像的结论。

5、提问:你们还有什么玩法?(看书 P20的提示)

6、玩镜子:改变两面镜子夹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7、汇报发现,并做记录。

三、玩镜子,知道镜子能反光

1、谈话:室外的阳光要比室内的阳光灿烂得多,你们有办法把它们引导进教室里吗?

2、分组讨论方法。

3、汇报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

4、提问:为什么能借助镜子把阳光引到教室里?

5、小结:光照到镜子上就会发生反射现象,也就是说镜子还具有反光作用。

6、介绍万花筒的制作方法。7、指导学生制作潜望镜。

( 1 )出示教师制作的潜望镜,分组分析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 2 )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画图。

( 3 )分组制作潜望镜。

四、认识凸面镜、凹面镜

1、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 2、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

3、讲述: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放大的像,一个是缩小的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哈哈镜) 4、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五、巩固总结

教师小结本课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反光;认识凸、凹面镜)

六、课后拓展 制作万花筒

第3课 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科学知识: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点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应用的图片;凸透镜,凹透镜,蜡烛,打火机 学生——凸透镜,水杯,白纸,尺子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吗?会玩吗?其实会玩的同学在玩中也会有许多收获。今天,就请你们玩一滴水,有兴趣吗?

二、利用水,形成放大镜 1、活动一:

用滴管(或吸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把载玻片放在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并观察水滴的形状。 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2、活动二:

把书放在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看书上的字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3、活动三:

往培养皿(或烧杯中)放一些水,再把培养皿放在有字的书上,从上向下看,观察字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4、提问:这三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学生讨论交流。

6、谈话:你知道什么工具会把物体放大?对,是放大镜,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放大镜。(板书课题)

三、研究放大镜的作用

1、了解放大镜的镜片特点。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作用,那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2)学生感知,交流。(可请学生画出放大镜镜片的侧面图) (3)、小结:像放大镜镜片这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2、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

(1)提问:凸透镜除了具有放大的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2)学生交流,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

(3)学生活动:拿放大镜在太阳下观察放大镜的聚光现象。(安全教育:不能用放大镜看阳光)

(4)师介绍焦点。对这一活动进行小结。 3、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具有成像的作用。

(1)凸透镜还有什么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放大镜对着白墙,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交流。(有倒立、缩小的像)

(3)讨论:为什么墙上有物体的像?这是怎么回事?

(4)阅读课文插图,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操作?要注意些什么? (5)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6)交流汇报: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有像? (7)师生小结。

四、了解凸透镜的用途

(1)提问: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凸透镜的运用吗? (2)看书,了解,交流。

五、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出示凹透镜)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块镜片,它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2、实验:用凹透镜看书上的字。 3、汇报:有什么发现?

4、摸一摸:这种镜片有什么特点?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应该叫什么名字? 5、小结:这种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科学上叫凹透镜。

6、实验:将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起来看远处景物,有什么发现? 7、介绍:望远镜

六、巩固总结

提问: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4 课 七色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

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用的:三棱镜,镜子,水,盆,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手电筒。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有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

二、制造彩虹,了解太阳光(白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1、谈话:你们想制造彩虹吗?怎样操作?

2、学生阅读课文 P26 插图,交流:用什么材料,怎样做?

3、学生领材料,分组活动: (1)用三棱镜。

(2)把镜子放在水中。

(两个活动任由学生选,可做一个,也可做两个)

4、交流实验现象,讨论: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5、小结:太阳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6、提问:还有哪些类似彩虹现象? (观察光碟、肥皂泡等)

7、谈话:你们知道是谁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么? 8、学生阅读课文提供资料。

9、交流:牛顿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遭到激烈的反对?怎样说服别人?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10、玩七色陀螺。

(1) 看图,学生交流怎样制作。(学生也可以课前制作好) (2) 玩陀螺,观察有什么现象。(先预测会有什么现象) (3) 讨论:从玩陀螺中你有什么收获?

三、认识到色光可以被过滤掉。1、滤光实验。

(1)学生参考课本 P28 做滤光实验。 (2)学生活动,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讨论: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 (4)小黑板出示填空题:

太阳光照到红色玻璃纸上,滤去( )光,允许( )光通过,反射( )光。

太阳光照到红色物体上,反射( )光。 太阳光照到黑色物体上,反射( )光。

2、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图案。(1)学生按要求活动,多观察几种图案。 (2)汇报交流:有什么发现?

(3)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的应用么?

四、巩固总结

提问: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三单元 电和磁

第1课 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三、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四、教学时间: 1-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1)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 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 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板书:回路 )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 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 (6)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指导画电路图: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4)用材料试着组装。 (5)汇报总结活动。

三、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1)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2)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3)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第2 课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

2、能设计验证性的实验方案并学会研究记录;

3、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

4、能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 科学知识: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

2、体会到学习可以为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愿意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之中;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有的物体容易导电,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并能联系实际辨认电器、电料、工具等。

三、教学准备:

铁片、木片,铅笔芯、橡皮、钥匙、塑料尺、回形针、纸张、胶带、组装电路的材料及相关工具。

四、教学时间: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接通一个简单的电路(一节电池、一颗灯泡),提问:灯泡为什么会亮? 师:你认为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有什么样的条件?

师拉开导线,提问:如果要在他们之间加一段东西,使灯泡仍然能亮起来,你会加入什么?

2、初步了解一些能够导电的物体

师:加入一些别的小物品连接导线两端,灯泡会亮吗? 师:让我们列出的身边的小物品,(自由罗列) 预测一下,把哪些小物品放入电路中,能够让电路通畅?

分组试验验证,要求学生:

①记录预测结果; ②两人一组合作验证; ③填写完成纪录; ④汇报试验的结果。 3、体验“导电”

师小结:我们把像铁钉、钢皮尺之类的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橡皮、木头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作绝缘体。

师:要测量物体是否导电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 展示“验电球”,并说明其用处和使用方法。

用手连接验电球的两端,灯亮了,这说明了什么? 你们能导电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验证一下。(全班活动,手拉手) 看课本 34 页的例子:感应开关和电笔。 4、各种各样的水的导电性能

师:各种各样的水能够导电吗?你想到了哪些水? 怎样设计水是否能导电的实验?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总结研究水的导电性的实验步骤。 四人为一组,分组验证两种水的导电性能。 5 .了解安全用电:

师:电力给我们带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我们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 看书本,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

电线杆上不晾衣衫;高压电线下不放风筝 ; 不用湿手触摸电灯泡;不将大量的用电器插在一个接线板上;注意触电的标志。 6 .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各种物体的导电性能,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做了一个分类,让我们看书了解一下: 33 页。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物体材料,其导电性能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叫做“半导体”。半导体技术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比如我们听的收音机里面的核心元件就是半导体。 师:你能说出哪些和电打交道的工具?

展示:电笔、黑胶布、插头、插座、开关、闸刀等 ,辨认名称。

师:它们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分析一下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能? 想一想,一种工具,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去制造呢? 分析电线杆上的导体和绝缘体。 6、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用处,这些知识可以保护我们不受电的危害。切记:一定要安全用电!

第3课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2、知道解密暗箱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通过“解暗箱”的方法来研究盒子里面安装了一个什么样的电路。“解暗箱”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通过一个检测工具,监测盒盖上的触电,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大火、小火,来判断盒子里面是否有导线,是否有电池或者小灯泡。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准备:

暗箱、电池、小灯泡、导线(每组一套)

四、教学时间: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观察了解检测器:

展示断开的电路,怎样可以使灯泡亮起来?你有几种方法? 我们今天用这个断开的电路作为一个检测器。 2、初步观察,认识暗箱 展示暗箱,你看到了什么?

里面是一些电路元件,你能说出哪些电路元件的名称? 讲解:由于看不见里面的构造,我们把它称为“暗箱”。 3、初步分析检测器与暗箱的使用

师: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箱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但在研究暗箱的过程中你们必须遵从下面两个条件: (1)不允许打开暗箱。

(2)里面都是电路元件,就用断开的电路作为检测器。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检测器?(演示)

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箱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

3、分组探究暗箱的秘密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研究并分析、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类困难。 4、总结分析活动

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 板书列出各类情况(不亮、更亮、亮了) 展示各组的电路图,说明试验的情况。

师:打开暗箱,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你能给自己评多少分? 5、总结:

师: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灵活运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了解更多电的知识。

第4 课 研究磁铁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做相关的解释;

4、能够做磁铁及磁铁玩具。 科学知识: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放在让学生独立探究,发现磁铁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极 N 极和 S 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东西也能吸铁;隔一段距离也能吸铁;磁力可以传递等等。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回形针、大头针、司南、磁铁性质实验盒。

四、教学时间:1-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展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认识这些磁铁的形状。

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分别是:条形、马蹄形、环形、菱形。

二、初探磁铁的吸引力:

1、吸引:

师: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铁块,它们都有一种本领,猜猜看它们有怎样的本领呢?

21

探究活动:

分发:磁铁一块、回形针六枚、小试管一只

要求:用磁铁去吸引回形针,看看你能在几种情况下把回形针吸起来? 总结:磁铁能在哪些情况下发挥它的本领?

2、磁极:

师:磁铁各部分的吸力相同吗? (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师:磁极有方向吗?玩一玩,说说现象。 (学习用悬浮法和悬挂法研究、观察。)

三、初步体会磁铁的磁极:

师:了解了磁铁吸引铁的本领,现在我们加入另一块磁铁,看看你是否有新的发现,或者有别的玩法? 学生体验活动。

师:加入了一块磁铁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总结过渡: 大家都发现磁铁除了有吸引铁和磁铁的本领,它还有排斥的现象,它到底在排斥谁呢?为什么会排斥呢?

四、了解磁极: 视频资料展示“司南”,说明这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分析:勺柄指向哪里呢? 为什么要了解司南?它跟磁铁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第 39 页的阅读。 到这儿,同学们对于磁铁还有一些怎样的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呢?

五、磁铁的应用:

师:对磁铁了解了这么多,你能回忆出磁铁常常出现在生活的哪些地方呢?(先自由说,再看书 41 页)

师:想做一个磁铁么?看一看怎样做一个自己的磁铁,请阅读书本 4 0页最上面。 师:自己做的磁铁和刚才使用的磁铁谁的吸铁本领比较强?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一下么? 分组讨论实验方法,然后汇报,并依据情况安排实验。 师:我们还可以用磁铁做一些玩具,看看你能想到那些?

六、总结:

今天我们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又增长的了知识,了解了磁铁的各种特点,希望同学们利用磁铁的特性去进行更多的发明和创造!

第5课 电磁铁

一、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2

3、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并且是可变的。在学生假设猜想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加以研究,汇报交流,总结出规律来。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电池

四、教学时间: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电磁铁:

展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师:老师能让它变成一根磁铁,你们相信么? 演示制作电磁铁, 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师:你还想用哪些磁铁具有的特征来验证它?

师: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该起个什么样科学的名字呢? 板书:电磁铁

二、制作电磁铁

师: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 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2、估计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 :导线圈数、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

四、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整理: 1、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 2、如何改变这个因素。 3、怎样记录。

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汇报;

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你猜测的因素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么? 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比较了哪些数据?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磁铁和电磁铁有哪些相同? 学生比较。

师: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 请比较一下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不同)

23

总结活动过程,板书学生改装的经验方法。 师: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

六、全文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磁铁,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用处! 指导学生看书第 44 页,简单介绍电磁铁的各种应用。

师: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24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1课 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 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学重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 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4、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 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25

生:进行测量。

8、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测量在安静状态下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 2 )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 3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 4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 5 )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 1 次先测量 1 分钟呼吸的次数,第 2 次再测量 1 分钟心跳的次数。

师: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开始(计时 1 分钟,测量两次)。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生: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

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 生: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我们的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还有,老师在这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记录同一时间内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尝试说。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

一、三大组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

二、四大组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

( 2 )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计时 1 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

( 3 )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计时 1 分钟)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学生汇报所测数据。

( 4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都有了,有了这两组数据我们能做什么事? 学生进行比较。

师: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26

生: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 5 )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 (明显、清楚、一目了然„„ )

三、拓展活动:

师:通过我们的测量和发现,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的? 生: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就会加快? 生:呼吸和心跳为什么会同时加快? „„

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今天我们没有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了,下次我们继续研究。

第2 课 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利用氢氧化钙检测二氧化碳的实验。

2、会做利用火柴燃烧的情况检测氧气含量的实验。3、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能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戒烟小报。 科学知识:

1、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重点:研究呼吸的意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氢氧化钙、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

学生汇报:鼻子、肺„„

2、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强调:嘴不是呼吸器官。) 看视频资料。

3、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

二、自由研究:

27

1、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1)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

(2)讲述: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必须用实验来验证。 (3)演示实验 1 ,并讲解: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把袋子摇晃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颜色没变。

(4)演示实验 2 ,并讲解:收集呼出的气体,也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变浑浊了。

(5)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6)讲述:一个实验成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7)演示实验 3 ,并讲解:我们先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师收集气体),把收集到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收集一瓶新鲜空气,也用玻璃片盖上。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在呼出的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了。 (8)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9)提问:我们做以上对比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分组讨论并汇报。

(10)小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11)提问:在呼吸时起交换气体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什么?(肺) (12)讲解: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测肺活量。

(1)讲述: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参照 P50 吹气球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注意:先要深吸一口气,再把所有的气都吐出吹气球,然后把气球扎紧了;要测量气球的最宽处周长。比一比谁吹的气球最大。

分组实验,并记录结果。全班汇报结果。

(2)提问:找出本组肺活量最大的同学和肺活量最小的同学,比较上节课你们所测量的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肺活量大的同学呼吸次数少) (3)提问: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

(4)提问:怎么样才能增大肺活量呢? 学生汇报。

(5)小结:肺活量大对健康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增进健康。 3、保护呼吸器官。

(1)提问: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2)小结: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积极锻炼身体等等。

28

三、拓展练习:

1、提问:你对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 学生汇报。

2、讲述:课后请每个小组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一份戒烟小报。

第3课 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2、能准确测定自己的脉搏。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2、认识血液循环器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2、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 教学重点: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心脏模型、小橡皮球、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把手放在胸口感觉到什么?(心脏在跳动) 2、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心脏的跳动”。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心脏。

( 1 )提问: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 学生试着回答。

( 2 )讲述:大家回答的都不是很准确,让我们通过心脏模型来认识心脏。(出示模型)心脏共分为 4 个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上面还布满了各种血管,它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 3 )提问: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让我们来观看有关心跳的录像。你觉得心跳是什么? 学生汇报。

( 4 )讲述:通过观看录像,同学们对心跳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实验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心跳。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 20 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指名演示实验,谈体会。

( 5 )要求:由于皮球数量有限,我们换个方法也可以做模拟实验。每个同学反复地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 20 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 分组实验、交流。 全班汇报。

( 5 )讲述:通过模拟实验,大家感觉到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感觉到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这只是模拟实验,我们再来看一段真实的录像,看看心脏究

29

竟是怎样跳动的? 学生汇报。

( 6 )小结: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2、认识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 1 )讲述: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状态的,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下面,我们通过几组实验来看一看。 ( 2 )演示实验 1 ,反复挤压塑料瓶,你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水被挤压到另一个瓶子里了)

( 3 )提问: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全身)

( 4 )提问:为什么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呢?通过什么来运输的? (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

( 5 )讲述:我们来看人体的血管是怎样分布的。

出示血液循环模型,讲述:人除了依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心跳外,全身分布了动脉和静脉供血液流动,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在第 1 课中,我们已经学会测量 1 分钟内脉搏的方法,是怎样测量的?今天我们要测量 1 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你们会测量吗? (把手放在胸口,有力地跳动)

每人测量 1 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并记录。 每人测量 1 分钟内的脉搏次数,并记录。

( 6 )提问:把 1 分钟内的心跳次数与 1 分钟内的脉搏次数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差不多„„) 3、血液循环的意义。

( 1 )提问:现在,你能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干什么吗? 小组讨论、汇报。

( 2 )讲述: 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经过流动,把氧气和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二氧化碳和废物通过排泄器官输出。

( 3 )提问:我们在学第 1 课时就通过数据发现,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讨论、汇报。(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

( 4 )提问:由此可见,心脏是身体上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呢?

小组讨论、汇报。(加强锻炼„„)

三、加强巩固:

1、讲述:我们都意识到锻炼身体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心脏,增强心脏的功能。你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锻炼计划?

2、分组讨论计划的目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等。3、课后完成锻炼计划。

30

第五单元 解释与模型

第1课 解 释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

2、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解释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能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 教师准备:滤纸、水、盛水的塑料瓶、水性笔、教科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进行新课:

1.指导学生知道解释是怎么回事。

(1)讲述:观察书上56页的图,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想) (2)学生回答。(教师不作判断)

(3)提问:雪地上留下了很多脚印,看过之后,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回答。(教师同样不作判断)

(5)提问:这是几位同学的身高曲线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有什么想法?

(6)讲述:看到这三幅图之后,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以前科学课我们曾经学习过,比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叫做观察到的事实,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事实,我们的大脑就会思考这些事实,并会在这些事实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和你们还没来得及说的想法,其实就是对这些事实所做出的„„解释(板书:解释) 2.指导学生认识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1)提问:解释与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腐烂苹果)

(2)谈话:这是一个腐烂的苹果,这儿有五句话,在这些语言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看 想 事实 解释)

(4)讲述:苹果变坏只是因为温度太高吗?(学生反应)

由此来看,对某一现象的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还应该怎样做?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获得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3.指导学生做“毛细现象”的实验。 (1)谈话:(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滤纸、水性笔,用水性笔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然后用笔的另一端蘸点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实验。

(3)提问:对于刚才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怎样来解释呢?

31

(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要对刚才这些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还需要这方面的资料。老师建议同学们回家后查找一下关于纸遇到水会怎样的这方面的资料,有了资料、有了证据以后,你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认识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

(1)谈话: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人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呢?你是怎样解释的? “通过反射光看到东西”这一结论现在已经被我们接受了,那么在这个结论得出之前,人们对“人眼是怎样看到东西”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书上58页的各种解释。)

(2)提问:看了这个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学生回答。

(4)提问:你知道日心说、板块说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吗? (5)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6)讲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某些现象的结论,是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2.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分布于众。

(1)谈话:怎么知道我们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呢? (2)学生汇报。

(3)提问: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讲述:看来,我们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组织学生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做一架小飞机,详细写下制作的步骤,然后与别人交换记录,再按照他人的步骤进行制作,你会有什么感受? (2)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活动。 (3)成果展示。 (4)学生谈感受。

(5)教师小结:看来,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还需要表达清楚,而如何进行表达,也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能用清楚的表达,告诉别人你更多的科学发现。

第2课 建立模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利用模型进行解释;

2、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解释的方法、作用。知识与技能

32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做成模型后的乐趣;

2、意识到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33

34

第14篇: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全册)

1.种子的发芽实验

(一)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

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在水面让蜡烛燃烧。

出示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教师进行演示:先把蜡烛牢固地竖立在一个空盆的底上,点燃后轻轻地往盆里倒凉水,直至与蜡烛边缘相平为止。一会儿,蜡烛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如图所示)。

基本原理:燃烧,水降温,使周边的蜡烛不能达到溶点溶化,通过蜡芯支持燃烧。

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

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 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2)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3)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4)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3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4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3、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1)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4、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5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2)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

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七、板书设计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1)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七、板书设计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

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4.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

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4.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

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第六课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3.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3.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1.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3.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4.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3.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

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八课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第一课 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第二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

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1) 学生解释

(2) 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 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四.小结

第三课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

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第四课 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第五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运动与摩擦力

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第六课 滑动和滚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第七课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第八课 设计小赛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 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和赛车的图片。

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

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

(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

(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五、小结

第15篇: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课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 (图片、课件、视频图像 );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 (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 --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 .学生汇报。(交流: (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 (2) 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3) 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板书:蛋壳、蛋清和蛋黄)

3 .小结: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想)。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 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全课总结: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2火 山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科学知识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

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

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

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

1、什么是火山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喷发

4、火山的危害

5、火山的奉献

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 (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

(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

(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

(1)、解疑: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地壳)蛋白呢?(地幔)蛋黄呢?(地核)

(2)设问: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

(3)、学生活动:吹鸡蛋

(4)、讨论: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

b、吹气球

(1)、激趣: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吹破气球)

(2)、学生活动:吹气球

(3)交流: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空气从破洞里面冲出来) c、联想: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1)、提问: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

(2)、学生交流

(3)、小结: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

(1)、设疑:那么什么是火山呢?

(2)、讲解:(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

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想亲眼见一见吗?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好,开始吹吧!大家注意看。

(2)、学生实验:吹气,其余学生观察

(3)、再激趣: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4)、学生继续实验

(5)思想教育渗透: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 (6)、交流: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

(7)、设疑:(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1、污染空气

2、烧毁森林

3、毁坏农田

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第三课

地震

教学材料及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 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师: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

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 师: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

生: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 „„

师: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 生: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能不能避免? 生: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乡们你们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生: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

师:发生了什么问题?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是岩石断了。 „„ 师:我们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 生: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 生: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

师: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 生: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生: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 师:再继续用力呢?试试看? 生:木棍断了。

师: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

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 生:还听到了\"啪\"的一声。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是地下的岩石。

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 生: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 生: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师: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动三: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阅读资料卡:避震小常识

思考: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正在家中睡觉,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

生: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 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 生: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 生:应躲到卫生间去。 „„

四、拓展活动: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第四课

做一块卵石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卵石。

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二)做一块卵石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 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 汇报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

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 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 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

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从上游搬到了下游。

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

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

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讨论

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

第五课

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说教材

《各种各样的矿物》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70%以上的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建造房屋所需要的各种石头、随身携带的宝石、日常食用的盐、制造铅笔芯的石墨等都是矿物。人类依靠这些矿物原料,可以生产出上千上万种产品。让学生对矿物进行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探究能力目标: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点。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质疑引入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活动的指向:“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如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呢?能源矿产是怎样开发的呢?能源矿产能不能被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呢?等一系列的问题。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井底下的今天:现代煤矿开采的图片,配有解说词。 ⑤看完课件,老师提出问题:“看到井底下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学生谈感想)

(3)指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师播放煤的形成示意图的课件。 然后老师让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老师汇报要求:重点说说煤形成的大约时间,煤是由什么变成的,经过怎样的变化。 ④小结。

⑤根据煤的成因,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⑥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⑦小结:它们形成的时间长,在短期内不可再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①认识煤、石油的全身都是宝。

提问:煤、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从石油中又能提炼出什么呢? 学生先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来了解并进行总结。 不完整的答案教师再结合制作的课件来进行补充。

(2)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 学生交流:节约使用,不浪费;不让小煤矿乱采煤;开发新能源。

④小结:播放课件介绍几种能生产石油的植物以及本世纪将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

(5)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可以谈谈。

3、课外探究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 板书设计:

7.各种各样的矿物 金属矿产

矿产: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煤的形成

第六课

地表的变化

一说教材

《地表的变化》是新编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单元的最后一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滴水穿石”实验和“水流的冲刷力模拟实验”了解地表的变化与水流的力量有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以“火山喷发”为切入点,再现地表的变化,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自然风貌形成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探究能力目标: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在变化的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或图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风景图(包括对生物化石的特写),非洲、拉丁美洲板块图,火山、地震、三角洲,石蘑菇及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和石笋,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以及山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乱砍森林、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过度放牧、沙尘暴、地质塌陷、荒漠化、蓄水发电等图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实验材料:喷壶、沙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

展示登山队员多次在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海洋古生物化石(如:三叶虫、鱼龙、海百合等),大西洋两岸轮廓非常相似等事例,来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推测。

(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测。(青藏高原地区曾经是海洋。非洲板块和拉丁美洲板块过去可能是一个整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确定探究主题

问题:关于地表变化,你最想研究什么? (学生提出各种关于地表变化的问题: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变化的?地表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我们这里的地表发生过变化吗?等等)

2、猜测地表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并结合前几课所学的火山、地震、风化、搬运、沉淀等知识进行猜想。

3、认识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以小组为单位,充分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围绕地表变化的原因这一中心问题,组内各成员介绍自己搜集的关于自然力量对地表影响的资料。

设计模拟实验,认识水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一个大托盘内盛一些沙子,学生将沙子堆成山的形象黄,将托盘放到水龙头下,用细小的水流冲刷,观察水对沙子的作用)

师生之间进行资料交流,展示一些地貌景观,让学生体验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作用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很大影响。

4、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提出问题: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来展示课件)

小结: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5、认识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讨论)

(三)自由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人类破坏地表的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 板书设计: 地表的变化

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 化石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建议合理开发地球

第七课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物体发声的现象。

二、情感目标:

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认知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具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瓶子、钢尺、鼓、鼓棍、锣、小黄豆、系着线的泡沫小球。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摆放九个小组的桌子,桌子上放有号码牌,学生进教室后分小组坐在座位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

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

二、自主探究

(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

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 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方案表 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 择的材料序号前打\"√\")(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 (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 (3)钢尺

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 实验步骤

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

(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

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课后感受: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第八课

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课后感受: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第九课

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教学重难点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耳的模型或用不干胶做的耳的各部分图形,铝箔。 学生准备:制作\"人工耳\"的用品,制作\"听诊器\"的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效果分析 介绍人耳的内部结构和原声音的原理 做一个听诊器

关心听力有障碍的人把铝箔靠近音箱,调节音量 出示耳的模型和耳的各部分图形,介绍耳的各部分名称,指出其中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铝箔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讲解听诊器的制法 耳廓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人听不见声音会怎样呢?试一试,在没有声音的环境下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呢?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试着说一说,声音在耳朵里是怎样传播的 自制听诊器,试一试管用吗?

学生发言,根据听诊器的原理说一说

学生尝试不通过任何声音来传播自己的信息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铝箔振动,随着声音增大,振动也加大 学生能明白是外界的振动经过鼓膜的振动传播到最后听神经处 知道听诊器的原理和耳廓的原理是一样的 使学生感受到听力障碍者的困难 培养学生的爱心,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第十一课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在课堂外对噪音危害的切身感受,对噪音危害及其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交流有关噪音的资料,阐述自己对噪音的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使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噪音的危害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声音,老师课前录制了一段关于声音的短片,请你欣赏一下。

(播放乐音与噪音的音像资料,学生观看) 师:你听了刚才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我听了轻音乐觉得心情舒畅,非常愉悦,电钻、电锯的声音特别刺耳,特别烦人。 生:我感受到《喜洋洋》的声音非常欢快,工地上机器的转动声非常嘈杂。 生:我听了《彩云追月》心情特别舒畅,电闪雷鸣让人心跳加快。

生:我感觉《二泉映月》的曲子让人非常放松,听了马路上车辆的喇叭声心里感觉非常急促。

生:我感受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悦耳动听,一种让人烦躁难耐。

师:人们通常把那些好听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称为乐音;把那些难听的,令人烦躁的声音称为噪音。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四大公害\"之一的噪音的危害。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噪音危害的资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述。

[点评:在课上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听声音,谈感受,使学生体验到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既能倾听、赞赏、接纳、分享别人的想法,又能阐述、反思、完善、超越自己的观点。] 生:噪音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噪音的坏境里最容易写错字、做错题。

生:噪音会使人心情烦燥,做一些不正常的事。比如我在网上查到一份资料说:1961年7月,一名日本青年在东京打工,由于住在铁路附近,日夜被频繁过往的客货车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痛苦,最终自杀身亡。

生:1959年,美国有10个人\"自愿\"做噪声实验。当实验用的飞机从10名实验者头上10-12米的高度飞过后,有6人当场死亡,4人数小时后死亡。验尸证明10人都死于噪声引起的脑出血。可见噪声也是危及生命的杀手,太可怕了。

生:我搜集了一组数据,也能说明噪音的危害之大:在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5%;在噪音环境下,医生为病人听诊时正确率仅为8%;在噪音环境下的儿童比在安静环境下的儿童智力水平低20%;在巴黎和东京的自杀事件中有35%是由噪音引起的。

师:通过同学们所了解的这些资料,我们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那么大家还知道噪音对动植物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生:噪音能使鲜花枯萎。 生:噪音能使动物惊慌不安,例如在飞机场的附近,母鸡不会下蛋。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通过列举事实和数据说明了噪音的危害不可轻视。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测试:找到自己的脉搏,记录下自己安静时1分钟的脉搏次数和听劲爆音乐1分钟的脉搏次数。

(教师计时,学生记录脉搏次数。)

师:谁来说一说你两次测得的脉搏次数一样吗?通过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安静时1分钟心跳86次,听了劲爆音乐时的心跳是97次,我发现劲爆音乐能让人心跳加快。

生:我安静时脉搏90次,听了劲爆音乐时脉搏110次,增加了20次,还感觉头有点晕。 生:我安静时脉搏跳动76次,听了劲爆音乐是106次,还感觉有点心慌。 师:我和同学们也有同感。

[点评:教师对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态度和感受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又通过测脉搏感受到噪音的危害,学生的亲身体验是最有说服力的,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活动二:认识噪音的来源

师:你们知道噪音都来自哪里吗?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飞机、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制造噪音,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木器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等处的噪音特别大。 生:卡拉OK厅、闹市区也是噪音的来源。

师:在我们的学校及其周围你又找到哪些噪音? 生:从校园里就能听到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 生:学校周围经常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

生:上课时,有的同学总是把学习用品弄得叮当响,特烦人。 生:上下课时,同学挪动桌椅的声音也很难听。 生:课间同学们时高时低的喊叫声。

生:上课时我们还经常听到学校外的吆喝声和叫卖声。

师: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了噪音,在这里我也给同学们提点建议,课堂上学习用品要轻拿轻放,遵守课堂纪律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们相互监督好吗?

(学生会意地笑了。)

师: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和休息的,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在你居住的小区周围有没有影响自己或他人生活的噪音?

生:我家住在学校家属区里,我们院里有学音乐的,在午休或晚上休息时,他们经常不是拉,就是唱,影响人们休息。

生:我家旁边有一个建筑工地,他们有时晚上10点多钟还在施工,吵杂的机器声常吵得我们不能按时休息。

生:我家旁边有条路,路上车很多,每天早上很早就有人按喇叭,那种声音很烦人。 生:我家楼下装修房子的叮当声,还有电焊声非常刺耳。

[点评:在本环节中,教师从贴近儿童生活和感受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广泛交流噪音的来源,使学生意识到噪音的普遍存在已影响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活动三:了解控制、消除噪音的方法

师:噪音让我们深受其害,我们应该想办法防止噪音减少污染,你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和上网知道了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和措施?

生:通过上网我知道可以采用消音、吸音和隔音三种方法来防治噪音,比如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上可以安装消音器,植树造林既美化环境,又能吸收噪声,还有在噪声区工作的人戴上特殊的耳罩来隔音,以免对人造成伤害。

生:我通过读书知道人民大会堂在建筑时就使用了吸音材料,保证了良好的音响效果,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师真是了不起!

生:我观察过电影院的天花板和墙壁上都安装了带有小孔的板材,既美观又能吸音。 师: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呢!

生:我知道现在研制出了很多种建筑装饰材料都能有效地防治噪音,比如有隔音窗、隔音门、吸音器、吃音玻璃、电子防噪声设备等。

生:在宾馆的走廊内、楼梯上铺上地毯可以防止鞋底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噪声,使宾馆内保持安静,效果非常好。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让老师大开眼界,我这儿有个发声罐,它就是一个噪声源,谁有办法来消除或减小它产生的噪音呢?(教师边说,边摇发声罐。)

生:在发声罐外面裹上布或毛巾来隔音。 生:给发声罐包上很厚的海绵,海绵能吸音。 生:把发声罐投进一个装水的罐子里。

生:在发声罐里面塞上棉花或纸屑来减小振动。 生: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就听不到声音了?

师:究竟这些方法行不行呢?请同学们自选材料试一试,需要的材料到老师这儿来拿。 (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点评:通过动手实验,探求防治噪音的方法,弥补了教材设计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在本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对防治噪音污染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你提出来。

生:我建议同学们办一期手抄报,贴在宣传栏内,引起大家对防治噪音的重视。

生:消除噪音,人人有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维持安静环境,不做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的事情,在楼道内走轻轻步,说悄悄话;进出教室轻声关门,学习用品轻拿轻放。

生;给施工工地、卡拉OK厅等营业场所写建议书,建议他们在施工或营业时尽量避开人们的休息时间。

生:在学校周边的路段挂上\"学校驻地,禁止鸣笛\"的警示牌。

生:我想设计一种噪音过滤器,人们戴上它只能听见悦耳的声音。 师: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非常好,我们作为社会的小主人应该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宁。

[点评:以提出建议和想法的方式树立学生关注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结合学到的知识经验提出自己消除噪音的合理化建议,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第十二课 秋季星空

1.能提出对四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在制定观察计划的过程中感知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教学准备:

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引出课题。

(二)、科学探究

1、学生自主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

2、引导学生认识秋季的代表星座:仙后座和大熊座。

3、指导学生看星空图。

4、让学生提出自己乐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展活动,教师在巡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恰当评价。对一些不太可行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研究,不至于使学生的问题成为空想而不能落实。

5、让学生自己制定观察计划。学生制定完观察计划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与补充,教师可在此对学生的观察计划进行恰当的评价。

6、制作观星箱:教师先出示制作观星箱的步骤,再选定物体来试用观察。

三、拓展活动:

建议让学生课后至少再制作一个观星箱,分别用来观察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星座,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第十三棵 冬季星空

1、知道冬季的代表星座;学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

2、培养学生会观察、乐探索、原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乐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长期科学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猎户座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观察猎户座在不同日期发生的变化。 难点:长期观察星空中的北斗星、猎户座并做好纪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的材料:北斗七星、猎户座的图片。

学生准备的材料:整理好秋季星空的观察纪录。整理好近一个周的观察纪录。 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秋季星空》,了解了秋季星空的主要星座及其运动规律。你们对观察星空感兴趣吗?好我们来继续观察冬季星空,看一看,冬季星空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交流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1、让学生将一周以来的对星空观察纪录的情况进行交流。提问:(1)、同学们,现在季节发生变化了,星空也会发生变化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2)、从你对星空的观察,你能找到星座运动的规律吗?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情况,然后每一个组找一个代表把自己组交流的情况汇报一下。

教师小结:通过你们的观察,发现了原来选定的观察目标已经不见了,并且天空还出现了许多秋季星空没见过的星座。这就说明了冬季的星空发生了变化。

2、根据自己的观察,让学生画出北斗七星的样子。(1)、秋季北斗七星的样子。 (2)、冬季北斗七星的样子。

再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北斗七星的样子。 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根据你画的北斗七星秋冬两季不同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指生交流。

3、继续交流观察记录。

根据你们的观察,从秋到冬,星空发生了什么变化?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1)一天之中星空的变化。(2)从秋到冬星空的变化。 小组总结并做好记录。

二、我们继续观察、研究星空。

1、讨论交流冬季星空该怎样观察?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要提出准备研究的指向,提示学生应该重新确立观察研究的目标选择观察重点并做好记录。

书中出示了一个表格:观察重点是猎户座。要求观察的是三个内容:最早发现它的时间;它在一天中的变化;不同日期发生的变化。

小结:研究冬季星座时,同样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目的和内容。

2、让学生自己学习猎户座的资料卡。

在这里,教师必须给学生指出冬季星空的显著星座就是\"猎户座\",并让学生记住它的形状以便容易识别。还要让学生画出它的样子。

还要给学生指出冬季观察星空要观察猎户座。

3、提供学生预测的指向:

根据学生对星空的长期观察来进行预测:

(1)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 (2)冬季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先小组讨论然后自己写出预测结果。最后,一组一名在全班交流预测结果。

三、自由活动。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和自己观察认识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评一评。

从\"我的交流材料、我的观察记录、我的新发现\"三个方面,用一般、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开展评价活动。

四、拓展活动。

布置让学生继续利用观星箱观察纪录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观察目标的变化。 希望同学们养成长期观察星空的好习惯。

第十四课

木材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木头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木头特点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知道木头是天然材料,了解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引出探究的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

生:有桌子、椅子、书橱。生:沙发、床、柜子。生:写字台。

生:餐桌。师:哎呀,这么多啊!那你们知道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生:木头。师:对,是木头。你们研究过木头吗? 生:没有。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木头,好吗?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内容,设计研究方案 师:如果我们要研究木头,你想研究什么呢?

生:我想研究木头的年龄。生:我想研究木头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生:我想知道木头能导电吗?生:木头的气味有什么不同? 生:木头是什么形状的?生:木头有什么用?„„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小组内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大家认为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师: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需要注意哪些?生:我认为小组内要分好工,配合好。生: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生:要选好实验材料和工具。生:还要制定好实验方案。生:要注意安全。„„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么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生:做实验。生:查阅书籍,还可以上网。生:问问老师和同学。

师:说得真好!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然后制定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探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材料、工具、书籍资料可到前面来取,需要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可到老师的微机上来查询,当然,你也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都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师: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实验记录,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记录表。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研究,一边记录。能做到吗?生:能。

师:好,现在,请各小组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分好工,制定好方案,开始探究!

三、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有一小组学生把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干木头是否导电。他们还想到把木头浸湿,继续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并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四、交流与表达 师: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

生: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通过实验,我发现杨木、柳木、枣木、榆木、桐木、樟木、槐木、江南香木都浮在水面上,而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鸡翅木沉到了水底。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实验前你是怎么想的?生:我原来认为所有的木头都浮在水面上的。师:结果呢?生:结果发现木头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师:看来仅靠猜想是不行的,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我还发现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数一数年轮有几圈,就知道木头有几岁。 生:我从《百科全书》上还查到有些树木一年长好几圈呢,那样,年轮就不等于年龄了。师:说得好!查阅书籍资料确实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生:我还发现年轮有的疏有的密,我认为根据年轮能辨别方向,疏的一面指南,密的一面指北。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生:老师,我还在网上查到了很多年轮的图片呢。师:是吗?太好了!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学生到微机前面,展示有关年轮的图片和资料。并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师:还有什么新发现?生: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是否导电。我先把干木头接入电路中,发现所有的干木头都不容易导电;可是我把湿木头接入电路后发现小电珠也不亮,湿木头也不导电呢!师:是吗?有不同意见吗?生:不对,湿木头导电!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课外书中看到过。

师:那湿木头到底导不导电呢?想不想知道?生:想。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灵敏的仪器,它能检测出非常微弱的电流。(出示电流计)当有电流通过时,它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我们就用它来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演示:分别把两段长短、粗细相同的干、湿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它们是否导电。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们纷纷站起,瞪大眼睛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当看到接入湿木头指针发生偏转时,不禁惊叹起来!)

师:你们还研究了什么?生:老师,我还发现木头有的软,有的硬呢。

师:是吗?你在研究中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真了不起!说说你是怎么研究的?

生:我用指甲在木头上划,发现桐木、榆木、樟木较软,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较硬。师:你能用感官充分感知木头的软硬,真不简单!生:我还研究了木头的用途。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可以到微机上边演示边说吗?

师:当然可以。师:通过你的研究,老师真是眼界大开,木头竟然有这么多用处,连躺在我们面前的这张纸,它的主要材料也是木头,真是太神奇了!你们还知道木头有那些用处吗?生:我知道木头还能制作玩具。

生:能制作象棋。生:能做铅笔。师:是啊,木头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师:你们知道木头是怎么来的吗?

生:是砍伐大树得到的。生:树要经过很多年才能长成材呢。

生:我知道一种树叫\"铁木\",它长得慢极了,所以非常硬,刀枪不入呢!

师:木头真是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木头。你认为我们要怎样珍惜木头? 生:要爱护花草树木。生:不能在树上乱刻乱画。

生:看到破坏树木的现象要制止。生:我认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节约用纸,因为木材是制造纸的原料。生:我觉得我们要用一些替代木头的东西。比如,木头桌子可以用玻璃的代替,这样就节约了木材。师:同学们说得真棒!

五、课堂小结及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对木头进行了悉心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多。我们来看一下探究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大家非常感兴趣,并认真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新发现,真棒!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如木头的形状、木头气味,虽然同学们想到了,也提了出来,但暂时不感兴趣,没有研究,那咱们就课下再去研究,好吗?

生:好。师:下课。

第十五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发明和纸的发展

2、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难点:学生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分组材料:各种不同的纸,滴管,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科学志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咱们初次见面,所以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漂亮的工艺品。看清楚用什么材料做的?请看大屏幕。

2、电脑出示有关纸工艺品

3、提问: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做的吗?

4、谈话:想不想知道纸的来历呢?

5、电脑出示:纸的由来(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6、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纸呢?这些纸主要有哪些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纸质材料的物品,让学生进入纸的殿堂,用视频展示中国四大发明纸的由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接下来对纸的深入研究奠定兴趣和情感基础] 二.自主探究,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一)认识各种纸的特点

1、谈话: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纸,请拿出一号信封,认一认是都是什么纸?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2、集体交流

3、提问:如果老师刚吃完了饭,想要用纸来擦嘴,请问用牛皮纸还是餐巾纸好呢?为什么?

4、谈话:说明各种纸有它的不同特点,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各种纸的不同特性呢?小组讨论一下。

5小组讨论(观察、实验)

6、汇报交流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纸,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直接感受不同种纸有不同的用途,同时过渡引入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二)研究纸的性质

1、谈话:原来大家了解这么多纸的性质呀,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纸的性质,好吗?

2、谈话: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纸的结实程度,吸水性及透明度来研究一下

A:不同的纸的结实程度的探究

1、谈话:牛皮纸与宣纸哪种更结实呢?

2、学生猜测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案(两张完全相同的纸)

5、小组实验

6、交流汇报

7、师小结:正因为牛皮纸结实,所以我们常用它来做包装物品。

8、谈话:老师想留一个问题给小朋友,同一种纸它的横向与纵向结实程度是否一样呢?小朋友们不妨回家做个实验

B纸的吸水性

1、谈话:牛皮纸与宣纸哪种吸水性好呢?

2、学生猜测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汇报交流,完善方案(滴的水滴数要相同)

5、小组实验

6、交流汇报

7、师小结:正因为宣纸的吸水性能好,所以我们常用它来写字作画 C:纸的透明度

1、谈话:牛皮纸与宣纸哪种透明度好呢?

2、学生猜测

3、交流方法

4、学生实验

5、交流结果

6、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纸的不同性质,正因为纸的不同性质才产生了不同种类的纸和纸的不同用途。

三、了解造纸过程,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谈话: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2、电脑出示:(纸的生产过程)

3、谈话: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当然用竹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些新型材料的纸吗?电脑出示相关信息

4、谈话:看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呢?(进行节约用纸,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

5、谈话: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用大量的纸,纸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用品,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纸呢?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说说吗?(结合生活实际,本地生活习惯进行节约纸的教育)

6、纸的设计 谈话:了解了这些知识,你希望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的呢?根据生活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纸,如下雨等。 [设计意图:通过古代造纸的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生产纸的不宜,通过现代生产纸的工艺流程图,让学生产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资源教育,设计纸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四、课外延伸

了解纸的回收利用情况,做一件纸工艺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感受科学学习的方式和意义,通过废物利用制作纸工艺品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科学教学的一种延伸]

第十六课

陶瓷

教学目标

1、能针对研究陶瓷的特点提出观察试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陶瓷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知道陶瓷是人造材料,了解陶瓷的性能及用途。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陶瓷的资料、陶瓷物品碎瓷片、木锤、小刀等。 教师准备:关于陶瓷的录像片段及陶瓷物品、陶瓷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欣赏陶瓷物品

1、学生说一说自己带来的陶瓷,介绍本物品的特征、来历。

2、将学生自己带来的陶瓷分组摆放在桌子上,进行参观活动。

3、学生进行交流,认识到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小结:同学们通过参观、交流认识到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鉴赏价值、艺术价值。

活动二:陶瓷有哪些特点?我们想办法来研究。

1、提出问题:陶瓷有哪些特点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设计观察实验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学们设计方案要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需要的材料。要记录下观察实验中的发现,比比那些同学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

2、学生分组制定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可以补充。

4、学生进行实验。

5、各组汇报观察实验结果。

小结:在同学实验中发现陶瓷有很多特点,如,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水、较坚硬,易损坏等。陶瓷是利用天然材料经过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课下同学们继续进行研究陶瓷。

活动三:

根据陶瓷特点,说一说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1、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材料?

2、放有关陶瓷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陶瓷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

3、提出设想: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利用陶瓷材料来做那些物品比较合适?

4、学生进行猜想或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活动四:讲一个陶瓷的故事。

让学生通过讲故事,了解关于陶瓷的趣事以及陶瓷的发展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科学应为社会服务的信念。

自由活动:

1、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也可以选择教科书中提示的集中活动。

2、评价:从:\"我的发现、我采用的研究方法、我对陶瓷的认识\"这几方面来评价。拓展活动:

\"对陶瓷还项研究哪些?\"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历史。

第十七课

金属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金属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实施;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在探究金属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尊敬他人的观察实验的结果.3.知道金属使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材料;了解金属的性能及用途.教学准备: 金属材料

课前完成部分实验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研究了\"木头\"\"陶瓷\",这节课我们在上两节课的基础上,来研究金属.活动一: 1.提出问题:金属有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和假设.(2)说一说: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3)说一说:观察实验方法.2.提出观察实验要求 (1)实验中注意安全.(2)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发现得多,而且科学.3.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放手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老师参与学生探究活动,随时处理一些问题.4.引导学生金农分得表达与交流 (1)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让学生对全班同学的发现进行归纳总结.(3)学生整理最后的发现,形成对金属特点的共识.活动二: 1.学生谈一谈\"金属从哪里来\" (1)让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说出自己的观点.(2)猜想用金属制成金属物品的过程.(3)播放录像片,介绍获取金属的两种途径: 一种是对金属的提取冶炼制作过程,让学生明白金属首先来自于金属矿,然后对金属矿进行开采冶炼,获得金属,再对金属进行加工,最后得到金属物品。

另一种是将回收来的废旧金属物品进行冶炼加工,获得金属物品。 2.使学生认识到金属是人造材料,是可以再生的.自由活动: 学生进行交流: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将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发现新的研究方法.拓展活动: 在教室里准备一个收集筒,会收集废旧金属物品.第十八课

玻璃与塑料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玻璃与塑料的特性;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知道材料的使用可以为人类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喜欢大胆想象。

教学准备:

玻璃片、塑料片、玻璃塑料制品、电池、导线、镊子、木锤。 玻璃塑料有关资料。 录像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材料--玻璃与塑料。 活动一:

1、列举事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玻璃与塑料

学生结合自己常用的物品说一说:哪些物品是玻璃的?哪些是塑料做的?

2、交流:如果没有玻璃、塑料制品,生活会怎么样?

3、出示:玻璃、塑料制品,让学生鉴别\"哪些是玻璃做的?哪些是塑料做的?\" 小结:通过上述活动,使同学们对玻璃与塑料的用途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发现玻璃与塑料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观察实验。

活动二:

1、猜想

玻璃与塑料可能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2、交流猜想的结果。

3、进行对比实验 (1)设计实验方案 (2)汇报实验方法 (3)进行实验活动

整个实验活动老师注意调控课堂气氛,及时发现问题,灵活地处理,确保学生观察实验的进行。

2、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再进行对比。

3、学生汇报

通过实验,你发现玻璃与塑料分别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4、出示:资料卡,让学生阅读

讨论交流:社会面临着\"白色污染\"的威胁,应该对材料进行怎样的改进?

小结: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讨论角落,认识到玻璃与塑料的使用给人民及社会带来了方便,但是塑料废弃物品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反过来又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使用材料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发明新材料来代替塑料。

自由活动:

1、讨论交流:玻璃与塑料的未来。

学生充分进行创新、想象,先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想法。

2、评价:根据\"对材料的研究、发现的问题、大胆想像\"学生进行互评。拓展活动:

调查一次性方便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教学目标:

第十九课

材料的分类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会查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2、通过设计房屋的活动进行大胆想象;意识到使用材料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3、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根据材料的不同对人类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观察:社会中的物品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查阅资料:了解关于材料的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材料? 讲: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材料,在生活中你能给材料分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一: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带来了哪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材料来自于哪里? 学生讲,老师适当地进行纠正。

2、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自带的物品及所用的材料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

3、学生汇报分析、讨论结果。

小结:同学们通过分析、对比,能区分自带的物品什么是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介绍材料:P58 活动二: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1、学生分组将自带的物品合在一起。

2、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

3、提出分类标准:按材料的不同的物体进行分类。

(1)是否是天然材料;将由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分为另一类。 (2)是否是再生材料;将不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物品分为另一类。 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你自己想的办法分。

4、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并说出分类的理由。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分类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三:设计一间自己喜欢的房间

1、提出活动建议 2活动三:

1、提出活动建议

设计一间自己喜欢房子、自己喜欢的车或其他物品,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中说出各部分应该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设计时,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提示,提倡合作。

2、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说一说:各部分用的是什么材料,说明使用本材料的理由。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自由活动:

教师展示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物品,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带来的废旧材料开展一些制作活动。(在课下制作)

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教学目标:

第二十课

蒸发

(一)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了解蒸发现象及蒸发要从周围吸热;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你们平时喜欢不喜欢玩水呢? 生:(齐声)喜欢!

师:好!让我们一起把小手伸进水里,(师生同做)取出来,(示范甩一下手)注意观察!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呆一会儿)

生:手上的水变干了。 生:手上的水慢慢消失了。

生:老师我发现刚开始手上有水,等一会儿,水就没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 师:下面,再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每人拿起湿布在镜上子擦一下(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过一会儿)

生:镜子上的水珠没有了。 生:镜子变清晰了。

生:开始镜子上很模糊,一会儿,水迹慢慢地缩小,再过一会儿,镜子就变干了。 师:***!同学们看到手上的水没了,镜子上的水变干了。看到这两种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手上的水怎么没了? 生:镜子上的水怎么变干了? 生: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师: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 生:水可能跑到空气中了!

生: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天上去了。 师:那谁能说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现象呢? 生:烧开水时,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生: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 生: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大家做的两个小实验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都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板书:23蒸发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活动二

课件出示一个男孩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发抖的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中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从游泳池里出来身体在发抖。 师:同学们在洗过澡后有这种感觉吗? 生:(齐声)有。

师: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会冷呢? 师: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棉纱、水来研究这个问题。用棉纱将一只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与室内温度相同的水,取出来,停留在空中,同学们猜一猜,温度计的读数会怎样呢?

生:下降(25人)。

生:我觉着应该上升(4人)。

生:我认为温度计的读数不变,因为水的温度和室内温度是一样的。(老师同时统计持不同意见的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到底哪些同学的想法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动手实验。

师:那现在同学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小组分工去研究研究,并要及时的做好记录。(教师发放记录表,巡回辅导,学生实验,实验完毕)

师:同学们的实验已经做完了,并且认真地做好了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一组):我们组的温度计刚从水里出来时是22℃;1分钟时是19℃;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教师同时在一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现在让我们用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通过刚才的实验以及这条图线,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温度是下降的。

师:这能不能说明这25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齐声)能!

师:还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不是偶然的结果。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吧。 生(二组):我们组0分钟的时候是22℃;1分钟时是19.5℃;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

(教师在二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我们依然用线把点连接起来。通过观察,发现-- 生:温度也是下降的。

师:第二小组的实验又一次证明了这25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 三四小组再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三四小组汇报完毕)

师:现在老师把

三、四小组的点都用线连接起来。看来

三、四小组的结果和

一、二小组的结果是-- 生:(齐声)一样的!

师:这四次实验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温度是-- 生:(齐声)下降的! 师:同学们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

师:四个小组的实验都证明了温度是下降的,那么,为什么温度计的读数会下降呢?也就是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温度计液泡里的热。

师:温度计的液泡处在水的周围,也就是说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板书: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为什么会冷了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蒸发,会吸收身体里的热,所以身上感觉到冷。

师:对!你说的非常好! 活动三 师:现在每组桌上都有湿布,(顺手拿起一块湿布)谁能想办法让这块湿布尽快变干呢? 生:可以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 生:也可以放在暖气片上。 生:可以用风扇吹一吹。 生:还可以拧一拧,甩一甩。 „„

师:为什么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呢? 生:因为温度高了,干的才比较快。 师:那你认为蒸发的快慢与-- 生:(齐声)温度高低有关。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风吹一吹呢?

生:风吹可以使空气流动的快,蒸发快。 师:那你的意思是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系。 温度高低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空气流动快慢 师:这也只是同学们的一种想法,科学可不能想当然!到底水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一下呢?

生:(齐声)想!

师:那哪个小组愿意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呢?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指定两个小组)

师:那好,第

一、二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老师给你们很多的材料。(教师随时发放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两个同样大的盘子、火柴、滴管。)

师:

三、四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好吗? 生:好!

师:老师给你们的材料更好玩,看,微型小风扇! (随手发放小风扇,学生感到非常惊喜) 师: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实验呢?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讨论好之后,就开始动手研究吧! (学生做对比实验,几分钟后) 师:同学们!通过做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二组)(举手)我们组发现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系。 师:那你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我们是在两个盘子里分别滴上相同量的水,一个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个放在桌上不动,过一会儿,被加热的水很快就蒸发完,变干了,而另一个盘子里的水蒸发的就很慢。因此,我们知道温度高,蒸发的就快,温度低,蒸发的就慢。

师:那你们为什么在两个盘子里滴同样多的水呢? 生:这样才能正确的做对比实验呀。

师:对!我们应该在同样大盘子里滴上同样多的水,只改变温度这样才能正确比较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温度有关系。

师:第一小组你们研究的结果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组)一样。

师:通过实验,

一、二小组的研究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师:第三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吧! 生:(三组)我们发现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有关系。 师:怎么研究的? 生:把两块纱布浸湿,一个用小风扇吹一吹,另一放在一旁晾,用风扇吹的纱布干的快。 师:做实验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呢? 生:两块纱布一样大,湿度相同。

师:非常好!那你们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加快空气流动可以使水蒸发的快。 师:真不错!四组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四组)和三组的一样,并且结果也一样!

师:看来

三、四小组的实验结果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空气流动有关。(去掉板书中的问号)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水蒸发的快慢除了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沉默) 师:(教师随手拿起桌上的湿纱布)这块湿布,你是展开干的快呢?还是叠在一起干的快呢?

生:当然展开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展开面积大,这样蒸发的就快。 师:这说明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齐声):表面积大小有关系。

师:在生活当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增大面积加快蒸发的现象呢? 生:农民伯伯晒粮食时,都要摊开晒。 生:还有晒衣服晒被子时,也要展开晒。

师: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希望同们们在课下注意留心观察! 温度高低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空气流动快慢) 表面积 评价

师: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那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蒸发。 生:我知道了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生:我还知道了怎样加快蒸发。 师:你们喜欢科学课吗? 生:(齐声)喜欢! 生: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我很高兴能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 生:我还愿意再上这样的科学课。

师:同学们喜欢科学课,老师非常高兴。 拓展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蒸发,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知道了如何加快蒸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避免蒸发的,希望同学们到课下留心去观察、去寻找看哪些地方需要避免蒸发,好吗?

生:(齐声)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21

沸腾

教学准备:

酒精灯、火柴、温水、计时器、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13组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你认为在开水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

2、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沸腾,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猜想:你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小组讨论,根据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3、小组汇报设计实验方案。

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小组合作): ①小组长分好工:(观察、记录、操作、计时)。 ②按步骤操作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③不讲与实验无关的话,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④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别碰到酒精灯或水等以免烫伤自己。 ⑤汇报交流。

5、学生实验,师巡回指导;并完成讨论问题: ①水为什么翻腾?

②水中的气泡可能是什么物体?从哪来的?

③这些气泡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6、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沸腾?

7、师出示\"沸腾\"定义后,请学生齐读加深理解。

8、提问: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还会上升吗?生尽情地回答(板书:液体的沸点)。

三、巩固应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理解的\"沸腾\"、\"液体的沸点\"是什么样子的?)

1、什么是沸腾?

2、什么是液体的沸点?

四、课外拓展

1、查阅资料:

①在高山上和海边烧水,水的沸点是一样的吗?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详见课本p59

2、自制小制作:小小蒸汽动力机 板书设计:

21、沸腾

起始温度(℃)烧开时温度(℃)继续加热 沸腾液体的沸点 表格设计: 观察记录表

班级:活动地点:时间: 时间温度(℃)观察现象 0 1 2 3 4 小组成员:

22

凝结

教学目标:

⒈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水的现象,初步学会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种变化。

⒉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水蒸气凝结与温度的关系的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做露的模拟实验);归纳能力(运用差异法归纳水蒸气凝结的条件)和推理能力(根据水蒸气凝结的条件推理露的成因)。

⒊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凝结现象,培养实验和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

带盖的杯子、烧杯、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铁罐头筒、冰块、布、温度计、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⒈上节课,曾经给大家布置了一些预习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在你们预习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提出了哪些问题?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活动呢?(学生自由发言,简单介绍活动情况)

⒉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课

⒈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的现象

⑴根据你们的观察说一说,什么样的水杯内会出现小水珠? ⑵实际观察一下,和你们观察的结果相同吗?

⑶想一想杯盖内的小水珠可能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只有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呢? 推想,小水珠可能是什么物体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充分讨论发言,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尝试着讲解这一现象。)

⑷小结: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⒉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凝结的条件

⑴水蒸气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成小水珠的呢?你能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设计个实验证明吗?

⑵小组讨论并分组实验

⑶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学生互相评价(重点评价实验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 ⑷讨论:通过实验,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⑸小结,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实验结论。 ⒊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凝结\"概念

⑴谁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刚才的实验结论?并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一变化? ⑵水蒸气遇冷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⑶学生填写课文中11页的填空。

⑷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凝结的现象? 自然界中有类似的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⒋指导学生认识露的成因 ⑴夏季的清晨,在草叶上常会看到晶莹的露珠,你能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些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请根据露的形态和发生的时间加以分析。

⑵为了证明你的观点是否正确,你可以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看谁最先得出正确的结论。 ⑶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验

⑷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相互评价 ⑸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⑹小结,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述露的形成过程,并填写12页空。 巩固应用

⒈师生共同概述本课教学内容 ⒉提问:⑴什么叫凝结? ⑵自然界中有哪些凝结现象? ⑶露是怎样形成的? 布置作业 观察并思考:

⒈下雨前,自来水管壁上会出现很多\"汗珠\",这是怎么回事? ⒉太阳出来后,露珠就慢慢地消失了,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23

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冰水(液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云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雾水蒸气(气体)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这些条件也许很多学生想不到,特别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 (预设:(1)如果前面学生没有讨论出霜和雪的变化过程,这里可以再问一句:师: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如果学生还是不理解可以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过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然后请学生解释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从而凝华成了冰晶。)

(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 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P58的图,讨论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师: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动目标:

理解故事中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物质准备:

小水滴的形象。纸、笔。 活动重点(或难点): 理解小水滴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小水滴去旅行。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哪些地方去旅行过的?

(教师:原来在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下次我也去旅行,去玩一玩。)

--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小水滴可以流到各个地方去旅行) --如果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么去呢? --倾听故事。

--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暖烘烘--受热)它们的身子变得怎么样?(变轻了--变成了水蒸气)

--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样了?(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一起,变成了细细的小水滴--由水蒸气又凝结成细小水滴)

--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白云) --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小雨滴) 记录故事。

把你最喜欢的那一件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是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就更棒了。 介绍记录。

--教师指导要点: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的原因与过程 --和别人不同的记录方式。

小结:原来你们都发现了水蒸气、天上的云、雨都是因为小水滴旅行的原因。我们还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了,你们真棒!接下来,我又想给你们出一个难题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下次,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把我们记录的故事来制作一本小水滴旅行的小图书,行吗?

第16篇:大象版__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序号 存入时间 问题 提取时间 1 9月3日 宇宙有多大? 2 9月3日 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五、总结: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修改模型 课后反思:

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2、修改模型

课型:

时间:

一、教学目标:

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 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

三、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四、教具:

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板书课题)

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

二、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

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

四、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

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

五、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

1.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

2.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

二、拓展活动: 1.做宇宙的膨胀实验 2.阅读科学自助餐。 阅读9页到10页的内容。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课型:

时间: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 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 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 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分析:

在四年级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搜集整理信息资料,选择 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已经俱备 一定的探究技能,本课只是进一步应用,是完全可行的。再者 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可以促进本课的学习。但是 搜集资集资料是本课学习的前提,目前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和 渠道较窄,估计有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充足的资料,会影响本 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帮助学生 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事先搜集资料补充。

四、实施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搜集有关钟表资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指导搜集资料

的方法,同时 教师也要搜集资料予以补充。

整理信息资料与交流:引导学生汇总多种资料,运用讨论、分析、比较进行总结

激励学生极积表达、交流,认真倾听、思考、补充。

选择钟表继续研究:激励学生积极讨论选择喜欢的钟表,制定研 究计划,合作探究,交流、改进。并引导学生认真记录研究结果, 遇到问题及时与同伴交流。

五、教学重点: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

六、教学难点: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

七、教学方法:搜集整理资料、观察、思考、讨论、倾听、探究、合作与交流。

八、教学资源: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及图片。

十、课前准备:预习本课,并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

一、教学流程:

( 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工作原理。

(二) 整理汇报:

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

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

资料补充。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

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 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 计划与组织:

1.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 2.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

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

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

(四)延伸探究:

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的科学精 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 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2.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

2、钟摆的秘密

课型:

时间: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证钟摆的秘密。

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3、学生分析: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观察、质疑、动手验证、分析、总结。

二、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三、教法:观察、猜想 学法:观察、验证

四、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五、教学过程:

1、观察、分析、猜想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①摆钟如何工作的?

②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2、实验

(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①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

②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

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 (1)实验一

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2)实验二

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3)整理总结

(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

4、作业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60秒摆动20次的摆,60秒摆动40次的摆。

3、小水钟

课型:

时间:

课标要求:能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

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

3、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课前学生先搜集小水钟的相关资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难点: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教法学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我们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积时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古老的钟表——水钟,课前大家都查找了相关小水钟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图片观察分析

1.出示设有数学盘的水钟,观察水钟的构造,交流它是怎样用来记时的。

2.出示“受水型”“泄水型”的漏壶。并做简要的介绍。

三、制作

准备适当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水钟。 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议。 第二课时

一、我们的小水钟工作得怎么样?有办法使小水钟更精确、测量时间更长吗?大胆使一使,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1.实验,并整理所得的数据,填写表格。10秒流出的水滴数 测量次数 水滴数 我的发现 观察水钟计时 秒表显示的时间 水钟显示的时间 我的发现

2.学生说说为什么流水可以用来做“钟”了?水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阅读20页的小资料。

三、拓展活动

留心家里或学校里水龙头滴漏现象,测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流失的水量。

10秒 20秒 30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小小钟表设计师

课型:

时间:

备课设想:

对于这节课,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组成钟表的物体的共性,那就是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其二,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大家能选一种来自己设计钟表吗?我们来个设计大比拼。设计并展示,展开交流活动。第三,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意义。第四,让学生针对列表项目学会自我客观地评价,。最后,就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对未来钟表的想象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

课程标准:能对搜集到的众多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2.学会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 4.了解各种各样的"钟" 教学重难点:目标1和目标2. 教法学法:引导分析总结归纳动手制作

教具学具: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和《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吗?

自由发言(可参照书本上的资料卡)

总结:看来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二、活动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同学们能自选一种来设计自己的钟表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发明大王?

学生自己设计钟表。(可以合作交流想法)

展示自己的钟表,小组交流,评出最有创意者在班上进行讲解交流。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科学自助餐

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

那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

二、自我评价:

搜集到了哪些钟表的资料? 完成了哪些钟的实验研究?

搜集到的资料,是否与同伴进行了交流、学习? 大家对我设计的钟是如何评价的?

三、设计未来的钟表

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设想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画到24页。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课型:

时间:

备课设想:

热能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需的能量之一。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帮助外星系的朋友“友友”完成这次地球上热能的考察任务。并且知道我们人类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征,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及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几标准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如下:

1.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学习交流,知道热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法把自己知道知识与同伴共享。3.能把掌握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

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 教师准备: 铁丝、食谱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是来自外星系的小科学家友友。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地球上的热能。你们能协助我考察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1.交流资料,认识热能。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热能知识或课前查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予以展示,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我们的外星系朋友能顺利的完成地球上的热能考察任务,首先,我们要根据这位客人的要求,帮助他选择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合理。

1.根据友友的要求,帮助他安排住宿环境。

住宿条件:当地年平均气温15℃左右,空气清新,污染小。 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帮助友友选择出适合他生存的地理位置。(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出示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

地点 年平均气温(℃) 科威特 34 罗马尼亚 南极 -25 撒哈拉沙漠 >30 新西兰 12 中国海南三亚 25.5 中国黑龙江漠河

-5.5 10-11 中国云南大理 15.5 (1) 根据提供的资料,帮助友友选择每天的热能食谱。 地球人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朋友“友友“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生活,他每天所需热能也和我们差不多。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需要为他设计一份热能合理的食谱,看那位同学能最先为友友设计好。(出示食物热能资料卡。)

食物中的热能 食物数量热能(千焦) 米饭1碗(135克)约840 粥1碗(135克)约300 面1碗(135克)约1200 肥猪肉100克3414 瘦猪肉100克598 瘦牛肉100克444 虾米100克816 鲤鱼100克456 鸡蛋1个约300 鲜奶250毫升565 黄豆100克1502 白菜100克88 苹果100克218 西瓜100克142 茶1杯<5 可乐1听460 提示:友友每天食物中的热能需要8000多千焦,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及提供的食物中的热能资料,自己动手设计食谱卡,等候进行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小组探究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热能的产生过程。

我们已经帮助友友安排好了住宿和饮食,下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我们要帮助他完成热能的考察任务。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产生热能,请把你的方法与外星系小科学家交流一下,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介绍,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分小组进行交流,由小组长进行记录,然后全班相互交流学习。)

生1:反复折铁丝,可使它发热。 生2: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产生热能。 生3:电炉通电后,可产生热。 „„

我们和友友通过交流学习,他对我们如何利用热能很感兴趣,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热能的知识,经过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都觉得有点热了,怎么办呢?能运用热能的知识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在我们就和友友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热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交流,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第29页的内容“制作冰淇淋”。

(1) 指导学生看材料超市中需要的材料。 (2) 探究制作方法与步骤。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探究,活动。可单独活动,也可几个同学结合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小结。

热能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就能发现很多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人类造福吧!

2、体积变化之谜

课型:

时间:

教学目的:

1.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2.能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学重点:

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教学准备: 冰箱、玻璃杯、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友友在拿冰箱里的饮料时,发现水被冻成了冰,玻璃瓶也裂开了。

二、猜想与假设

玻璃瓶为什么会裂开呢?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吧!

三、试验 1.写出研究计划

2.试验。装一满杯水,不该盖子。把杯子放进冰箱,让水结冰。观察并会不会超过杯口。如果并超过杯口,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3.得出结论。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三.提问:其他物体也有这个性质吗? 提问把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四、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二、分析与总结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根据这些现象归纳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变小。

三、提问

我们知道了物体遇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那么物体加热后,体积又会怎样变化?

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第三课时

课型:

时间:

一、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二、分析与总结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三、拓展活动

友友提出:在地球上,冷水重还是热水重? 学生先猜想一下,同学们设计试验。 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进行试验。

3、冬暖夏凉的房子

课型:

时间:

教学目的: 1.会做热传导的试验。

2.直到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方向。3.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

4.能以折线图的方式建立模型,表达热传递方向的规律。教学重点:

1.会做热传导的试验。2.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友友感觉房子里比较热,同学们能不能给友友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呢?

二、观察与提问

房子里的气温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回答: 1.房子朝哪个方向。 2.建房自用的材料。 3.房子外面的温度。

4.空调和暖气安装在什么地方。

三、计划与组织

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制定好研究计划,做好组织工作,进行分组研究。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四、事实与证据 根据计划,进行试验。 边试验边记录,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好,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五、分析

用折线图来表示试验中记录的数据。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总结

分析上面的记录表和折线图,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得出结论:

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向高温的物体。

二、表达与交流

1.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资料。

`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把自己的设计画在一张大白纸上。

三、科学自助餐 自学40-41的内容。 交流学习心得。

四、试剑石

1.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袄来改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

2.把木勺、塑料勺、铁勺固定在盆子边上当做树,用硬纸剪3个小猴子图案,用黄油或凡士林把小猴子图案站在3棵“树”的同样高度,往盆子里倒热水。想一想,哪知小猴子会先掉下来?为什么?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1、我从哪里来

课型:

时间:

一、教材简析

教材采用图解的形式,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神秘感,对此,他们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我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生命科学的常识。本课渗透着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

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辛苦感悟亲情。

四、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用) 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分钟的妈妈”。

二、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5.学生说心声

三、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同时我们更要珍爱我们的生命,就让我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2006年的第一天送给你的父母,作为新年礼物吧!

2我们在成长

课型:

时间: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

1、本课是小学科学课五年级(上)四单元中的第二个内容“我们的成长”一课,从教材本身知识点的纵向编排上来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我从那里来”这一课,同时又为下一课“生命的周期”打下基础。在教材中体现了编排上由简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的原则。从学生认知结构横向发展来看,符合五年级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状况和水平。同时,这是一节典型的观察实验课,在观察实验教学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他们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把科学启蒙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2、本课教学的设计不仅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出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和提示。同时,凸显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一改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启发诱导,创设情景,让他们在充满合作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炼自己,发掘自己,创造自己。

3、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思考、协作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感受到生物体是变化的,变化时是有规律的。 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 (2)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各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会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重点教会学生测量)能坚持定期测量和积累数据,供以后分析比较这些数据,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能设计长期测量身体各种数据的表格。

2.过程方法目标:教学中采用设疑——制定测量计划——探究测量计划——实际测量——分析记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测量培养协作意识。

(3)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已经有所了解,具有独立的见解、收集资料、分工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学习本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关资料。

(4)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直观演示、讲授、引导、师生互动

二、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学生用的各种尺子、记录纸、能证明自己长大的依据。

2、教师准备:秒表、米尺、测量身高、体重的用具、成长照片、人体比例的图表。

3、设计意图:引起兴趣导出所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引出由外部变化到内部变化,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难点: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

1、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谁的照片?出示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的某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每张照片上的年龄)。

A、现在能猜出来吗?

B、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生:照片与本人不一样、成长变化了等)

二、大家说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自己。板书课题:《我们在生长》

三、(出示图片人的成长过程)我们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谁能说一说从哪些现象你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生:衣服变小了、身体长高了、力气大了、跑的快了等有关的外观的变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到知识、技能、思维方面的变化.。)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要学的内容) 过渡:同学们说出了我们生长变化的一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用测量记录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生长变化情况。

师:要想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精确情况,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来比较。你们认为我们该如何测量呢?

(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指导测量方法。

小组讨论:如何对我们的身高,体重,手和脚还有胸围进行测量呢?

学生实际测量,了解自己生长变化的情况。

师述:别忘了,把你们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你们桌上的小卡片里,卡片的背面是记录你们一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你在这两年当中到底长了多少? 学生实际测量提问:还可以通过测量哪些方面也能够了解我们的生长情况?

(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合作操作、合作思维)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模型与解释

整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生长发育的规律;同时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

二、活动

A、画一画:《将来的我》

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将来自己的模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例如:初中的我、成年的我、当上爷爷或奶奶的我、很老的我 B、讨论;当我们成为老人时,是否还在成长与变化呢?

三、拓展活动: 《分析人体比例》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身体的许多部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图片中的成长比例)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中头部的变化最明显。

四、自由言论: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让学生学会总结,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良好的目的。)

3、生命的周期

课型:

时间: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总结,来了解生物成长过程。

3、学生分析:由于生物成长过程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活动、分析、总结。

二、重难点:知道任何有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变化,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

三、教法:观察、活动 学法:整理、验证

四、教具: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学具:自制(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物的成长过程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空当接龙

活动:空当接龙 (1)教师出示活动规则。

(2)学生看完后,开始游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游戏时间)

通过游戏,有什么发现? 全班进行交流。

二、模型与解释

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回忆上一节学过的《我们在成长》

各种动物、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吗? 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整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整理总结出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卵)。

师做小结并出示“生命周期”或“成长周期”,师给生做相关的解释。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生物的生命周期呢? 小组内相互交流探究。

二、课外知识拓展——科学自助餐(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

三、做54页的试剑石。

第五单元 地球在变脸

1、从“天圆地方”说起

课型:

时间:

课标要求: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一、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二、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三、教学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地球大“变脸”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课型:

时间:

教学目的: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教学过程: 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第六单元

开心游乐场

1、走进游乐场

课型:

时间:

备课设想: 课程标准要求: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能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正确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

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

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1----12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凡事都想问个究竟,进入游乐场后,更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重力、弹力、压力、拉力等概念可能比较了解,但对磨擦力、吸引力、反作用力等概念可能不很理解,同时对这些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很了解。因此,在讲授本课时,除引导学生搜索探究这些力外,还要启发诱导他们了解这些力的作用。

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课前带学生走进游乐场,通过游戏,观察,让学生们去发现,搜索各种各样的力。

重点:认识重力、弹力、磨擦力等

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搜索出各种不同的力,并能用口语表达出来。

教法学法

教法:观察法、游戏法、启发引导、总结归纳 学法:游戏观察法,讨论交流、办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好,这么多同学都到过,老师很高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力,如重力,弹力,磨擦力„„看哪些同学能从游乐场中找出它们?

1.指导看书搜索力

2.设计表格把搜索结果填在表格里,比一比看谁搜索出的多。序号活动项目找到的力 1射箭活动弹力 2滑冰磨擦力

二、表达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从游乐场里搜索到许多的力,其实,生活中不仅仅这些,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火车在铁道上奔驰,成熟的果子从树上落下,这里面都有什么力?你还从其它科技书和电视以及网上等了解到相关的资料,请设计手抄报与同学交流。

生搜索资料办报交流。

2、蹦床里的学问

课型:

时间:

一、备课要求: 1、课程标准的要求:

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科学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有什么特性。

(2)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如玩蹦床、橡皮筋拉长,让学生了解一定限度内,弹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3、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玩蹦床,拉长橡皮筋的活动并不陌生,所以对本课的理解应该不算太难。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猜想与假设,动手实验操作,来进行表达交流。

5、课前准备

利用周末时间玩蹦床,了解调查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案例: 1、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弹力的形成与特性。 2、教法、学法

观察、交流。实验。猜想验证。 3、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玩一次蹦床,并试着发现点什么,可以几个人一块去,互相说一说感受)

玩蹦床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谁可以勇敢的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什么叫弹力,什么是弹性?并让学生大胆猜想弹力是这样产生的?

2、向学生介绍弹力是如何产生的。3、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做的实验可以是拉弹簧秤,或者是橡皮筋)通过实验,观察如何判断弹力的大小。

4、分析交流

(1)小组之间先整理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结合以下问题: 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2)全班进行交流。 总结新的发现:

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第二课时

课型:

时间:

1、制作“小小火箭发射塔”。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弹力知识,自制一个“小小火箭发射塔”。 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纠正: (1) 如果我们把弹簧或者橡皮筋无限拉长,会把火箭射出无限远吗?

(2) 我们前面做出的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 (3)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新发现。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了解生活中弹力的应用。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

3、滑梯里的奥秘

课型:

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浅显力学知识—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

(2) 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中发现其规律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学生分析:因为学生平时都玩过滑滑梯,对此游戏比较熟悉,本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摩擦力。

4、实施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1)学生亲身体验活动 (2)学生进行猜想,提问 (3)通过实验验证 (4)进行分析总结 (5)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教学案例:

1、重点难点:

能过交流玩滑滑梯的感受,说出自已对滑梯里的科学道理的理解、疑惑和猜想。

2、教法、学法:

实验法,实践活动法、讨论法

3、教学资源:

木板、毛巾、白布、测力计、秒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梯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具体说说怎样刺激吗?)

2、小熊欢欢也很喜欢玩滑梯,让我们来看看它玩得怎么样,好吗?(课件:小熊从平矮的滑梯滑下,说:真没劲!小熊从高高的滑梯滑下,栽了一个跟头,说:太危险了!)小熊的感受为什么会跟我们的不一样呢?(生试说)

师小结:看来,滑梯中有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滑梯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引导观察,进行猜想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个小朋友滑“滑梯”的情景。(课件) 为什么有的人滑得快,有的人滑慢?(学生猜测一下) 什么是摩擦力呢?(师讲解)我们在滑滑梯时,滑梯就给了我们一个摩擦力。

2、那你们来猜一猜,怎么样才能滑得更快呢?(猜一猜)

3、学生个别发言。(师问:你认为会有什么情况?[这个想法不错]你的猜想是什么?[这个猜想也很好]你猜想到了什么?[这也是个不错的想法]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重量、表面的光滑度、坡度。

4、小结: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一下子猜想了好几种情况。

第17篇: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职责分工:

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 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四、模型草图:

五、评价反馈

六、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五、总结: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修改模型

备课设想:

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一、学习目标:

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 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

三、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四、教具:

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板书课题)

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

二、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

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

四、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

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

五、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课时

一、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

1.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

2.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

二、拓展活动: 1.做宇宙的膨胀实验 2.阅读科学自助餐。

阅读9页到10页的内容。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 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 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 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习流程:

( 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

工作原理。

(二) 整理汇报: 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

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

资料补充。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

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 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 计划与组织:

1.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 2.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

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

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

(四)延伸探究:

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的科学精 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 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2.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

2钟摆的秘密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证钟摆的秘密。

2、学习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3、学生分析: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观察、质疑、动手验证、分析、总结。

二、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三、教法:观察、猜想 学法:观察、验证

四、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五、学习过程:

1、观察、分析、猜想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①摆钟如何工作的?

②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2、实验

(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①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

②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

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 (1)实验一

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2)实验二

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3)整理总结

(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

4、作业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60秒摆动20次的摆,60秒摆动40次的摆。

3小水钟

课标要求:能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

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

3、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课前学生先搜集小水钟的相关资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难点: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教法学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我们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积时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古老的钟表——水钟,课前大家都查找了相关小水钟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图片观察分析

1.出示设有数学盘的水钟,观察水钟的构造,交流它是怎样用来记时的。

2.出示“受水型”“泄水型”的漏壶。并做简要的介绍。

三、制作

准备适当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水钟。 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议。 第二课时

一、我们的小水钟工作得怎么样?有办法使小水钟更精确、测量时间更长吗?大胆使一使,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1.实验,并整理所得的数据,填写表格。10秒流出的水滴数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水滴数

我的发现

观察水钟计时 秒表显示的时

10秒 20秒 30秒

水钟显示的时

我的发现

2.学生说说为什么流水可以用来做“钟”了?水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阅读20页的小资料。

三、拓展活动

留心家里或学校里水龙头滴漏现象,测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流失的水量。

4小小钟表设计师

备课设想:

对于这节课,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组成钟表的物体的共性,那就是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其二,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大家能选一种来自己设计钟表吗?我们来个设计大比拼。设计并展示,展开交流活动。第三,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意义。第四,让学生针对列表项目学会自我客观地评价,。最后,就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对未来钟表的想象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

课程标准:能对搜集到的众多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学习目标:

1.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2.学会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 4.了解各种各样的"钟"

学习重难点:目标1和目标2.

教法学法:引导分析总结归纳动手制作

教具学具: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和《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吗?

自由发言(可参照书本上的资料卡)

总结:看来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二、活动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同学们能自选一种来设计自己的钟表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发明大王?

学生自己设计钟表。(可以合作交流想法) 展示自己的钟表,小组交流,评出最有创意者在班上进行讲解交流。

第二课时

一、科学自助餐

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

那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

二、自我评价:

搜集到了哪些钟表的资料? 完成了哪些钟的实验研究?

搜集到的资料,是否与同伴进行了交流、学习? 大家对我设计的钟是如何评价的?

三、设计未来的钟表

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设想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画到24页。

第三单元 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备课设想:

热能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需的能量之一。在学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及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帮助外星系的朋友“友友”完成这次地球上热能的考察任务。并且知道我们人类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征,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及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几标准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归纳如下:

1.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学习交流,知道热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法把自己知道知识与同伴共享。3.能把掌握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学习重点:

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 教师准备: 铁丝、食谱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是来自外星系的小科学家友友。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地球上的热能。你们能协助我考察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资料,认识热能。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热能知识或课前查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予以展示,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我们的外星系朋友能顺利的完成地球上的热能考察任务,首先,我们要根据这位客人的要求,帮助他选择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合理。

1.根据友友的要求,帮助他安排住宿环境。

住宿条件:当地年平均气温15℃左右,空气清新,污染小。 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帮助友友选择出适合他生存的地理位置。(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出示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

地点 年平均气温(℃)

34 科威特

10-11 罗马尼亚

南极 -25 撒哈拉沙漠 >30

12 新西兰

25.5 中国海南三亚

中国黑龙江漠河 -5.5

15.5 中国云南大理

(1) 根据提供的资料,帮助友友选择每天的热能食谱。 地球人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朋友“友友“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生活,他每天所需热能也和我们差不多。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需要为他设计一份热能合理的食谱,看那位同学能最先为友友设计好。(出示食物热能资料卡。)

食物中的热能

食物数量热能(千焦) 米饭1碗(135克)约840 粥1碗(135克)约300 面1碗(135克)约1200 肥猪肉100克3414 瘦猪肉100克598 瘦牛肉100克444 虾米100克816 鲤鱼100克456 鸡蛋1个约300 鲜奶250毫升565 黄豆100克1502 白菜100克88 苹果100克218 西瓜100克142 茶1杯<5 可乐1听460 提示:友友每天食物中的热能需要8000多千焦,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及提供的食物中的热能资料,自己动手设计食谱卡,等候进行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小组探究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热能的产生过程。我们已经帮助友友安排好了住宿和饮食,下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我们要帮助他完成热能的考察任务。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产生热能,请把你的方法与外星系小科学家交流一下,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介绍,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分小组进行交流,由小组长进行记录,然后全班相互交流学习。)

生1:反复折铁丝,可使它发热。

生2: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产生热能。 生3:电炉通电后,可产生热。 ……

我们和友友通过交流学习,他对我们如何利用热能很感兴趣,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热能的知识,经过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都觉得有点热了,怎么办呢?能运用热能的知识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在我们就和友友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热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交流,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第29页的内容“制作冰淇淋”。

(1) 指导学生看材料超市中需要的材料。 (2) 探究制作方法与步骤。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探究,活动。可单独活动,也可几个同学结合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小结。

热能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就能发现很多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人类造福吧!

2体积变化之谜

学习目的:

1.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2.能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学习重点:

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学习准备:

冰箱、玻璃杯、水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友友在拿冰箱里的饮料时,发现水被冻成了冰,玻璃瓶也裂开了。

二、猜想与假设

玻璃瓶为什么会裂开呢?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吧!

三、试验

1.写出研究计划

2.试验。装一满杯水,不该盖子。把杯子放进冰箱,让水结冰。观察并会不会超过杯口。如果并超过杯口,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3.得出结论。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三.提问:其他物体也有这个性质吗? 提问把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四、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

一、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二、分析与总结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根据这些现象归纳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变小。

三、提问

我们知道了物体遇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那么物体加热后,体积又会怎样变化?

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第三课时

一、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二、分析与总结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三、拓展活动

友友提出:在地球上,冷水重还是热水重? 学生先猜想一下,同学们设计试验。 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进行试验。

3冬暖夏凉的房子

学习目的: 1.会做热传导的试验。

2.直到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方向。3.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

4.能以折线图的方式建立模型,表达热传递方向的规律。学习重点:

1.会做热传导的试验。

2.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友友感觉房子里比较热,同学们能不能给友友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呢?

二、观察与提问

房子里的气温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回答:

1.房子朝哪个方向。2.建房自用的材料。 3.房子外面的温度。

4.空调和暖气安装在什么地方。

三、计划与组织

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制定好研究计划,做好组织工作,进行分组研究。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四、事实与证据

根据计划,进行试验。

边试验边记录,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好,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五、分析

用折线图来表示试验中记录的数据。

第二课时

一、总结

分析上面的记录表和折线图,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得出结论:

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向高温的物体。

二、表达与交流 1.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资料。

`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把自己的设计画在一张大白纸上。

三、科学自助餐 自学40-41的内容。 交流学习心得。

四、试剑石

1.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袄来改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

2.把木勺、塑料勺、铁勺固定在盆子边上当做树,用硬纸剪3个小猴子图案,用黄油或凡士林把小猴子图案站在3棵“树”的同样高度,往盆子里倒热水。想一想,哪知小猴子会先掉下来?为什么?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1我从哪里来

一、教材简析

教材采用图解的形式,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神秘感,对此,他们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我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生命科学的常识。本课渗透着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

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辛苦感悟亲情。

四、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用) 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分钟的妈妈”。

二、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5.学生说心声

三、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同时我们更要珍爱我们的生命,就让我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2006年的第一天送给你的父母,作为新年礼物吧!

2我们在成长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

1、本课是小学科学课五年级(上)四单元中的第二个内容“我们的成长”一课,从教材本身知识点的纵向编排上来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我从那里来”这一课,同时又为下一课“生命的周期”打下基础。在教材中体现了编排上由简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的原则。从学生认知结构横向发展来看,符合五年级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状况和水平。同时,这是一节典型的观察实验课,在观察实验学习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他们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把科学启蒙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学习过程的始终。

2、本课学习的设计不仅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学习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出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和提示。同时,凸显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一改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模式,尊重学生,启发诱导,创设情景,让他们在充满合作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炼自己,发掘自己,创造自己。

3、在学习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思考、协作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感受到生物体是变化的,变化时是有规律的。 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 (2)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各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会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重点教会学生测量)能坚持定期测量和积累数据,供以后分析比较这些数据,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能设计长期测量身体各种数据的表格。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中采用设疑——制定测量计划——探究测量计划——实际测量——分析记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测量培养协作意识。

(3)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已经有所了解,具有独立的见解、收集资料、分工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学习本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关资料。

(4)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直观演示、讲授、引导、师生互动

二、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学生用的各种尺子、记录纸、能证明自己长大的依据。

2、教师准备:秒表、米尺、测量身高、体重的用具、成长照片、人体比例的图表。

3、设计意图:引起兴趣导出所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引出由外部变化到内部变化,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难点: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

1、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谁的照片?出示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的某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每张照片上的年龄)。

A、现在能猜出来吗?

B、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生:照片与本人不一样、成长变化了等)

二、大家说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自己。板书课题:《我们在生长》

三、(出示图片人的成长过程)我们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谁能说一说从哪些现象你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生:衣服变小了、身体长高了、力气大了、跑的快了等有关的外观的变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到知识、技能、思维方面的变化.。)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要学的内容) 过渡:同学们说出了我们生长变化的一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用测量记录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生长变化情况。

师:要想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精确情况,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来比较。你们认为我们该如何测量呢?

(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指导测量方法。

小组讨论:如何对我们的身高,体重,手和脚还有胸围进行测量呢?

学生实际测量,了解自己生长变化的情况。

师述:别忘了,把你们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你们桌上的小卡片里,卡片的背面是记录你们一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你在这两年当中到底长了多少?

学生实际测量提问:还可以通过测量哪些方面也能够了解我们的生长情况?

(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合作操作、合作思维)

第二课时

一、模型与解释

整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生长发育的规律;同时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

二、活动

A、画一画:《将来的我》

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将来自己的模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例如:初中的我、成年的我、当上爷爷或奶奶的我、很老的我 B、讨论;当我们成为老人时,是否还在成长与变化呢?

三、拓展活动: 《分析人体比例》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身体的许多部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图片中的成长比例)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中头部的变化最明显。

四、自由言论: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让学生学会总结,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良好的目的。)

3生命的周期

一、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学习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总结,来了解生物成长过程。

3、学生分析:由于生物成长过程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活动、分析、总结。

二、重难点:知道任何有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变化,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

三、教法:观察、活动 学法:整理、验证

四、教具: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学具:自制(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物的成长过程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空当接龙

活动:空当接龙

(1)教师出示活动规则。

(2)学生看完后,开始游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游戏时间)

通过游戏,有什么发现? 全班进行交流。

二、模型与解释

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回忆上一节学过的《我们在成长》

各种动物、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吗? 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整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整理总结出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卵)。

师做小结并出示“生命周期”或“成长周期”,师给生做相关的解释。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生物的生命周期呢? 小组内相互交流探究。

二、课外知识拓展——科学自助餐(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

三、做54页的试剑石。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1从“天圆地方”说起

课标要求: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学习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学习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第二课时

一、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二、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三、学习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地球大“变脸”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学习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学习目的: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学习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学习过程: 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1走进游乐场

备课设想:

课程标准要求: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能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正确性。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

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

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1----12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凡事都想问个究竟,进入游乐场后,更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重力、弹力、压力、拉力等概念可能比较了解,但对磨擦力、吸引力、反作用力等概念可能不很理解,同时对这些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很了解。因此,在讲授本课时,除引导学生搜索探究这些力外,还要启发诱导他们了解这些力的作用。

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课前带学生走进游乐场,通过游戏,观察,让学生们去发现,搜索各种各样的力。 重点:认识重力、弹力、磨擦力等

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搜索出各种不同的力,并能用口语表达出来。

教法学法

教法:观察法、游戏法、启发引导、总结归纳 学法:游戏观察法,讨论交流、办手抄报 学习过程:

一、提问: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好,这么多同学都到过,老师很高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力,如重力,弹力,磨擦力……看哪些同学能从游乐场中找出它们?

1.指导看书搜索力

2.设计表格把搜索结果填在表格里,比一比看谁搜索出的多。序号活动项目找到的力 1射箭活动弹力 2滑冰磨擦力 3 4 5

二、表达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从游乐场里搜索到许多的力,其实,生活中不仅仅这些,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火车在铁道上奔驰,成熟的果子从树上落下,这里面都有什么力?你还从其它科技书和电视以及网上等了解到相关的资料,请设计手抄报与同学交流。

生搜索资料办报交流。

2蹦床里的学问

一、备课要求:

1、课程标准的要求:

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科学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学习目标:

(1)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有什么特性。

(2)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如玩蹦床、橡皮筋拉长,让学生了解一定限度内,弹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3、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玩蹦床,拉长橡皮筋的活动并不陌生,所以对本课的理解应该不算太难。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猜想与假设,动手实验操作,来进行表达交流。

5、课前准备

利用周末时间玩蹦床,了解调查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案例: 1、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弹力的形成与特性。 2、教法、学法

观察、交流。实验。猜想验证。 3、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玩一次蹦床,并试着发现点什么,可以几个人一块去,互相说一说感受)

玩蹦床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谁可以勇敢的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什么叫弹力,什么是弹性?并让学生大胆猜想弹力是这样产生的?

2、向学生介绍弹力是如何产生的。3、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做的实验可以是拉弹簧秤,或者是橡皮筋)通过实验,观察如何判断弹力的大小。

4、分析交流

(1)小组之间先整理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结合以下问题: 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2)全班进行交流。 总结新的发现:

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第二课时

1、制作“小小火箭发射塔”。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弹力知识,自制一个“小小火箭发射塔”。 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纠正:

(1) 如果我们把弹簧或者橡皮筋无限拉长,会把火箭射出无限远吗?

(2) 我们前面做出的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 (3)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新发现。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了解生活中弹力的应用。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

3滑梯里的奥秘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浅显力学知识—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

(2) 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中发现其规律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学生分析:因为学生平时都玩过滑滑梯,对此游戏比较熟悉,本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摩擦力。

4、实施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1)学生亲身体验活动 (2)学生进行猜想,提问 (3)通过实验验证 (4)进行分析总结

(5)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学习案例:

1、重点难点:

能过交流玩滑滑梯的感受,说出自已对滑梯里的科学道理的理解、疑惑和猜想。

2、教法、学法:

实验法,实践活动法、讨论法

3、学习资源:

木板、毛巾、白布、测力计、秒表、课件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梯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具体说说怎样刺激吗?)

2、小熊欢欢也很喜欢玩滑梯,让我们来看看它玩得怎么样,好吗?(课件:小熊从平矮的滑梯滑下,说:真没劲!小熊从高高的滑梯滑下,栽了一个跟头,说:太危险了!)小熊的感受为什么会跟我们的不一样呢?(生试说)

师小结:看来,滑梯中有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滑梯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引导观察,进行猜想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个小朋友滑“滑梯”的情景。(课件) 为什么有的人滑得快,有的人滑慢?(学生猜测一下)

什么是摩擦力呢?(师讲解)我们在滑滑梯时,滑梯就给了我们一个摩擦力。

2、那你们来猜一猜,怎么样才能滑得更快呢?(猜一猜)

3、学生个别发言。(师问:你认为会有什么情况?[这个想法不错]你的猜想是什么?[这个猜想也很好]你猜想到了什么?[这也是个不错的想法]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重量、表面的光滑度、坡度。

4、小结: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一下子猜想了好几种情况。

第二课时

一、动手实验,自主探索

1、那么,要比较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有何不同?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2、认识实验器材。

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实验器材,你们看,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说,不认识的老师介绍)

3、讨论实验方法。

(1)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怎么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课件:议一议) (2)哪一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4、进行自主探索。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课件:做一做)并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这张表上还有一些小小的建议,请同学们自己看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看记录表)

(2)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综合分析,形成结论

1、交流。

下面请各小组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课件:说一说)[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你描述得真好……其他小组验证的结果跟他们一样吗?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展示课件。(课件:三个结论的动画)

2、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发现了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板书)

3、汇报新发现。

你们还有新的发现吗?(物体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看来关于力学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今后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课时

一、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摩擦力无处不在,既可恨,又可爱。需要是,人们设法增大它,不需要时,人们就设法减小它。

增大摩擦力的例子:(课件演示) 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课件演示) 小结:滑梯设计得科学合理,小熊玩得多开心啊!看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就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利用科学来为我们服务。

1、谈一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应用了滑梯的科学?(课件随机展示激流勇进、滑雪、滑旱冰、滑板、高空飞车、冲浪快艇、过山车等。)

二、创造设计,激发思维 看了这么多好玩的项目,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也来做一回设计师。(课件:请你来做设计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你认为最理想的滑梯或其他玩具……)[播放音乐] 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点评。

三、总结谈话,鼓励进取

本节课同学们不仅发现了滑梯的科学,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老师预祝同学们都能成为伟大的设计师和科学家!

4我们的游乐器材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能自制游乐器材,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2、让学生述说自己的设计思路,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培养说话能力与演示能力。

3、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等几种力。

4、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培养自信。重点难点: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勇于表现。 课时安排:4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跷跷板、滑梯、蹦蹦床的图片,谈谈自己玩过后的感受。你还玩过什么器材?愿意自己制作游乐器材吗?

二、新授:

1、欣赏借鉴教材86——87页的三种游乐器材展示,小组交流体会。

2、你有更好的点子吗?小组同学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形成文字,力求详细实用。

三、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游乐器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的游乐器材都做好了吗?我们这节课来个大展示。

二、展示

要求:

1、1人讲解,1人演示。

2、特邀评委讲评。

三、教师总结。

四、小组同学讨论改进方法。

五、布置作业:自行改进。

第三课时

一、自学 认识五种力

二、拓展

关于这五种力你还知道什么知识?你还知道什么力?

第四课时

一、导入

本次活动结束了,你的表现怎么样呢?

1、自己填写90页的表格。

2、小组讨论填写左边的“小组评价”。

二、拓展

1、讨论:运动员在上单杠前,要在手里涂些镁粉,这是为什么呢?

2、找找图中出现的力。(90页)

第七单元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1 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课程标准要求:

1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科学家们建立学说的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实与证据,并得出既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习案例:

1.重点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难点:通过分析科学家们建立学说的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实与证据,并得出结论

2.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分析法。学法:阅读法理解法,讨论法。

学习流程

我们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92页-93页前两自然段内容后分组讨论。

1.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2.得出结论,海尔蒙特实验证明: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3.接着,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

4.分组实验 实验后得出结论:植物有时能把坏空气变好,有时也会把好空气变坏。

5.到1779年夏天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进一步得出结论。

6.分组实验后得出结论:只有绿叶和绿枝才能真正把空气由坏变好。

7.又经过 瑞士牧师谢尼伯德国科学家末里斯萨克斯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懈的努力。终于了光合作用的秘密: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绿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产生了氧气。即:水+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氧气

巩固练习:

按照“土壤汁”的说法,植物生长的需要的物质全部来自于土壤。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海尔蒙特用实验证明,柳树长大需要的物质来自雨水,他的结论正确吗?

普里斯特利设计的实验想证明什么?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豪斯的实验证实了阳光对植物的作用,他的依据是什么?

谢尼伯的贡献是什么?

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总结:通过学习本课,这些科学家们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与懈而不舍的精神是那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2我也能当科学家

备课设想:

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学习目标:

(1)通过猜想、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

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学习中我将采用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回顾反思等方法进行学习。

学习案例:

学习重点:

通过猜想、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引导点拨法

学习资源:

玻璃瓶、小鱼、水草、软木塞、自制表格、图片

学习流程:

一、模型与解释:

1、出示图片,设疑导入: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密封的透明玻璃瓶子,瓶子里养着两条小鱼和一些水草,一年多过去了,小鱼还活的很好,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2、引导学生猜想、表达与交流。

3、合作探究:

(1)分组做实验。

指导学生用已有材料动手做做看,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证实自己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并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评议。

4、教师小结

二、顾与反思:

1、谈话导入: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得出让自己满意的结论?能进行分析吗?还可以将其写下来或画出来。

2、发放自制的表格,引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我的科学经历”。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

三、拓展延伸:

结合学生的科学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的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18篇:五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科学教案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实验

(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种子发芽实验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

1、46条。【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五、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

1、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 下列种子为假种子:

(一)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

(二)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下列种子为劣种子:

(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三)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教学回顾:全班同学能做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且对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防沙治沙法》的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进行法制教育教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防沙治沙法》的相关规定。

5、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回顾:应用了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

2、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8条。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1)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

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

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2、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

2、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水力发电对本法的适用,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通过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粪便等,不适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对已建成的建筑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义务教育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邱天芬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防灾减灾法》的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防灾减灾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条规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4、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5、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6、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教学回顾:

1、学生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2、知道了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第19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第1课、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这是谁的影子?

(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汇报。

(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小组交流。汇报。

(4)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2课、太阳钟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第3课 昼夜的交替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昼夜现象。

2、确认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3、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图片演示昼夜交替情景)谈话: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提问:昼夜变化有什么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什么了解?交流讨论。

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

1、提问: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交流讨论。

2、讲述:人类很早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观点。

3、介绍对昼夜现象的探索。

4、交流各自的发现。

三、模拟昼夜的成因。

1、讲述:昼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认识。

2、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

3、实验。

4、比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太阳绕地球所需时间的长短。

5、思考并交流: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

6、小结。

7、讲述:哥白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对“太阳绕地球转”的看法产生怀疑,并最早提出“地球绕太阳转”这一正确结论的人。

8、演示。

9、交流。

10、小结。

四、认识不同时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

第4课、看月亮 教学目标 :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5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

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五、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怎样行进 教学目标: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教学过程:

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 是谁, 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 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 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 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二、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

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

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

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

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

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

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 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 8.学生小组活动。 9.学生小组交流。

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

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回答。

4.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

1.谈话: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 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课本P16)

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 4.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体会、感想。

2.照镜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

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 现多?

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 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 玩凸面镜

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 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四、本课小结(略)

3.玩放大镜

教学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教学过程:

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5.照相机和眼睛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2、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3、知道怎样保护眼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和色彩的关系,是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

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4.教师设疑:教师出示两张照片的投影,一张清晰,一张模糊。注意观察,发现什么? 5.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

二、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1.提问:有谁已经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拍出照来的?

2.谈话:请你们介绍课前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 3.出示相机,再请学生猜想并交流相机的工作原理。

4、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5.指导分析照片清晰与模糊的可能原因。

6.简单介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

7.教师板书: 照相机: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 机身(暗箱、快门、扳手) 胶卷

三、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 1.讲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精密的“照相机”。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机”?

2.提问:同桌之间相互观察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稍侯提示,对照照相机工作原理,说一说猜一猜眼睛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之板书,将相机之凸透镜、暗箱、底片,与眼睛的晶状体、眼球内、视网膜两两对应地分析) 4.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总结讲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页的基本内容。) 5.教师板书: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

四、观察分析瞳孔与光线强弱的关系

1.观察与探讨:看窗外阳光灿烂的天空,在镜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们的大小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同桌之间观察2分钟,集体交流。教师小结:瞳孔是控制光线的,光线强时瞳孔缩小,防止伤害眼睛。外部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以便看清物体。

3.分析猫的眼睛在白天与晚上的不同。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猫的眼睛的特别之处?学生回答。

4.比较:对照相机,说一说,相机的什么部件与眼睛的瞳孔相似?

五、制作眼球模型

1.提问:你们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个眼睛模型吗? 2.师生讨论,得出基本方法 。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眼病的预防

1.谈话:眼睛是我们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的唯一器官,如果眼睛得了病,那可是一件麻烦的事。眼睛会得那些病呢?我们如何来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2.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3.分析近视眼的原因。(有谁的眼睛已经近视,说一说,你得近视眼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摘要点板书。)

4.联系图片,学生尝试分析近视眼的原因。

5.根据板书,教师整理预防近视眼得几点要求:适度用眼、眼睛休息、少看电视、眼保健操、食物与营养等。

七、课后延伸

1.观察猫眼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 2.采访照相馆与照相器材商店了解最新相机信息。

3.指定一组同学拜访当地眼科医生,了解眼睛保护知识。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做手电筒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 教学过程:

一、使小灯泡亮起来,并画连接图

1.教师出示一个手电筒,问:谁能让手电筒亮起来,说一说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 2.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验物品,要求学生设计实验使灯泡亮起来。

3.学生参照自己组装的电路,把灯泡与电池、导线连接的情况画下来。

4.讲解:同学们所画的图,一般叫做实物图,画起来有些麻烦,人们为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常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实物,这样的简易图叫做电路图。请你参照P30的图,认识电路符号:电池、灯泡、导线、开关。

5.学生用电路符号画出上面的电路连接情况。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

1.手电筒为什么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亮灭呢?你认为手电筒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它们之间怎样组合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2.讨论交流

3.利用手中的材料和用具自制一个手电筒。认真观察组成手电筒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材料,画出简易安装图。 4.小组讨论汇报

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般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三、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

1.给你二节电池、二个开关、二个灯泡,其中的材料可以全用,也可以选用,能连成什么样的电路?以小组为单位,先把电路图设计出来,然后在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2.小组讨论、交流、设计。 3.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4.向全班同学汇报,并说明电路特点。

四、拓展研究:认识不同的电路

1.参阅书P32的图,比较按不同方式连接起来的电路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交流。

3.用电路符号画出两种电路的电路图。

4.改变两种电路的一些情况,比如,摘下一个灯泡等,观察、比较各种电路的不同反应,并做好记录。

2.物体都能导电吗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教学过程:

一、对问题进行预测,交流验证做法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导电吗? 2.学生发表见解,并说明依据。

3.讲述:刚才,同学们对物体是否导电进行了预测,并说明了其导电的依据,但我们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的结果还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接下来,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物体是否导电?

4.学生分组交流。

5.交流验证做法,全班达成一致。

二、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分组进行验证

1.讲述:每个小组要利用电路材料设计一个“物体导电检验器”,同时要设计一张实验记录单,记录你们的验证过程。记录单的形式不限,但记录单上至少可以让别人看出:你们组设计的“物体导电检测器”的电路图、对物体能否导电的预测、检验结果、最终结论等。 2.学生分组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适当指点。 3.全班交流、评价验证方案,选取最佳方案。 4.修改完善各自的方案。

5.选取电路元件和检验材料,结合方案验证物体能否导电,并做好记录。 6.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预测和验证的结果。

三、交流验证结果

1.学生汇报对物体导电性的验证结果。(汇报内容:①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不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②验证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或新想法或问题)

2.学生反思和交流:为什么检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有不同?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分组操作:逐渐增加电池的节数,再检测不导电的物体——浓盐水。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人体导电试验”(先用学生制作的检测器检测人体是否导电,然后,教师提供验电球,让学生再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5.学生谈试验后的想法。

6.讲述:①物体导不导电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②导体和绝缘体概念。

四、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及安全使用

1.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和绝缘体?它们有什么用? 2.学生观察与辨认:废旧电路板及元件、电料和工具上的导体和绝缘体。 3.学生就如何安全使用电器、电料和工具进行交流。

五、课后延伸活动

生活中,湿木头是容易导电的物体,但在我们的检测中却不容易导电,请你(最好和你的家长合作)研究:湿木头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导电,将研究报告上交给科学老师。 3.神秘的暗箱 教学目标:

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 上课时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看看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想办法去解决。

二、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

1.提问:看不到的电路我们怎样研究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3.教师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 部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

4.教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 5.让学生通过研讨,确定检测器的组成。

6.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 7.学生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电路活动。

三、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示。 2.小组间进行交流,引导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

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1.学生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2.学生找出判断正确与否的原因所在。

3.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体会和验证后的反思。 4.教师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4.电与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知道救护触电者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

一、交流调查结果

1.谈话: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家里有哪些用电器、哪些用电器是每天必用的、每月你家的用电量是多少等几个问题。相信同学们都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你们的调查结果。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看看你能从交流中发现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调查结果。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节约用电教育

1.谈话: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跟大家一样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电”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电了,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2.学生交流想法。

3.谈话并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遇到过停电的事儿。这是因为我国的电力资源短

缺,为了保障生产、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控。有的同学就会想:咱们不能多生产些电吗?对这种想法你是什么观点?为什么? 4.学生交流想法。

5.播放录像,介绍几种发电方法.6.谈话并提问:通过看录像,大家知道发电确实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还要有合适的自然条件。在这些能发电的能源中,你认为使用哪种能源最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想法。

7.提问: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是合理用电?学生交流节约用电的方法。

三、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交流: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家电表少走点儿字、少交点儿电费,竟然私自从公共电线上拉线,你如何评价这种行为? 2.学生评价交流。

3.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安全的用电行为? 4.学生思考交流。

四、触电者的救护

1.谈话:不按照科学方法操作,就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应该怎样救助被电击伤的人?

2.学生交流救护常识。 3.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4.创设情境、救护演练。

五、小结本课 拓展知识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小结。

3.谈话:除了本课了解、掌握的关于“电”的知识外,你还搜集了哪些课外的知识? 4.学生交流资料。

六、布置课后作业 谈话:同学们的交流,真是让老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希望同学们能有所学、有所用。回家后请大家注意观察周围有没有不安全用电的地方,发现后告诉家长、老师,我们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办法。

5.研究磁铁 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看吗?(想) 2.教师演示:唐老鸭磁性玩具。

3.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呢?(有吸铁石吸着)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讲述:吸铁石在科学上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你们在平时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 (2)学生汇报:环形磁铁

(3)提问:还有哪些形状的磁铁?

(4)教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学生辨认。 2.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种形状的磁铁,你们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呢? (2)学生汇报:磁铁会吸铁。

(3)谈话:磁铁还有哪些性质?你们想研究吗?(想)老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回形针和装了一些水的烧杯,你们想怎样研究?(小组内交流) (4)学生分小组探究,做好记录。(记录在书后“活动记录”上) (5)汇报: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物体能吸铁。(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6)教师出示:指南针。

(7)提问:那么磁铁是否也可以指南北方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

(8)讲述:悬浮法和悬挂法。下面我们悬挂法来验证一下。 (9)学生小组内探究。(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 (10)汇报:磁铁可以指南北方向。(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11)再问: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汇报)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 4.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我们来猜一猜这块条形磁铁和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2)点拨:要想知道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来? (3)学生小组内交流。

(4)汇报:比吸回形针的数量;比吸铁的距离远近。 (5)每一个小组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6)汇报交流。

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6.电磁铁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

3、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教学过程:

一、制作电磁铁

(出示一包大头针与牙签的混合物)

1.教师提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 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用铁钉去吸,不行;再用导线去吸,也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又去吸,还是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大头针。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3.学生尝试制作并验证电磁铁吸铁。

4.教师提示:如果切断电流,会怎样?学生猜想并验证。

5.小结: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的异同。

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统计各小组吸上大头针的数量后,提问:为什么各组吸上的大头针数有多有少?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做出假设。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 :你们认为与什么因素有关?该怎样做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讨论、交流。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与结果,得出结论。

三、研究电磁铁的两极

1.谈话: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有吗?(学生做出假设) 2.怎样判断呢?(学生会想到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3.学生实验判断、汇报结果。

4.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大家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5.学生互相观察,找出原因。教师可以让各组重新验证一下。

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学生根据经验谈。 2.播放电视资料,增加学生的见识。

3.谈话:请你设想一下,你还能把电磁铁应用到哪些地方? 4.学生畅所欲言。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

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

4.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接近平静时的次数了?

四、拓展延伸

1.小资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2.呼吸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6.探究“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的小组活动。

(1)具体活动过程与上面的研究活动相似,这个研究活动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适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呼吸的过程,从而弄明白“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2)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学生都认为空气是因为肺部像气球一样张开了空气就进入里面。空气是如何进入身体内部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通过操作呼吸模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到:胸部肌肉的运动使胸腔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空气就很自然地被压进肺部了。

(3)另外,在操作过呼吸模型以后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呼吸的两种不同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体会在这些过程中身体内部各器官的相互协调和作用。 7.探究“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的小组活动。(略) 这一小组的汇报活动放到下一节研究循环问题的过程中,以指导学生把人的呼吸与循环很好地结合起来看待与分析。

三、总结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哪些认识与你原来的观点是不同的? 2.阅读教材P52(上)介绍“人的呼吸”的一段话。

3.讲述:人在呼吸中吸入氧气,吸进的空气又到哪里去了呢?这必须与我们身体内部另一种重要的活动联系起来研究。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的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的。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吗? 2.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跳。

3.借助于听诊器听一听自己有力的心跳。

二、寻找身体各个部位的脉搏

1.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 2.找一找:我们可以在哪些部位感受到“脉”的搏动?

交流后让学生自己感受颈动脉、股动脉、手腕动脉等处脉的搏动。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测量,我们知道脉搏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同步的。为什 么脉和心脏会同时搏动?

4.实验:把一个鼓风的风箱和一段胶皮管子相连,在鼓风时让学生摸管子感受搏动。 5.小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研究人的血液循环

1.谈话: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心脏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2.分组解剖猪的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的结构。 3.借助电化教育手段展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 4.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5.小结。

四、巩固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自我检测:在图中填写出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名称。(P80) 3.讨论:运动时,为什么呼吸和心脏的跳动会同时加快呢? (1)学生交流。

(2)把讨论结果记录在“科学活动记录本”上。

3.保护肺和心脏 教学目标:

1、了解肺活量的含义及其大小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

2、知道体育锻炼对呼吸和心脏带来的好处;

3、制定一份体育锻炼计划;

4、认识常见的呼吸传染疾病和心脏疾病,并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5、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肺和心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呼吸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心跳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提问:关于呼吸和心跳,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3.讲述:不同的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同学呼吸快,有些同学呼吸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活动

1.测一测我们自己的肺活量。

(1)你的一口气有多长?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器材测量自己的呼吸量。平静时的呼吸量与用尽力气呼吸一次的呼吸量是有差异的。 (2)认识肺活量的含义。

(3)小组活动:利用简单设备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作好记录。 (4)小组内统计自己测量到的肺活量和历年体检时的肺活量。 (5)阅读、分析数据:比较自己和同学的肺活量时发现了些什么? (6)全班交流。 (7)吹气球比赛。

猛吸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谁的肺活量大。 2.比较讨论肺活量的大小和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什么关系。 (1)小组活动:

与本单元第1课搜集到的呼吸次数的数据联系。

比较:肺活量大小不同的同学呼吸的次数是相同的吗? 讨论:为什么肺活量越大,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 (2)学生交流。

(3)讨论:肺活量大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过渡:怎么样做才能让自己的肺活量增加,使心跳更加有力? 3.制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1)在你的印象中,哪些类型的人身体一般都比较好?

(2)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让我们的肺活量更大,心跳更加有力。 (3)你平时参加哪些体育锻炼活动?还希望参加哪些方面的锻炼活动?

4.讨论: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

(1)除了锻炼,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阅读课本第56页上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

(3)谈话: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4)小结:要保护肺和心脏,应该养成个人的良好习惯,如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注意休息等,还应该远离毒品,远离有害的不良行为,如吸烟、打电子游戏等。

(5)讨论: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么样劝解他们呢? 为学校、家庭、公共场所设计禁烟宣传语和图片。

(6)讲解:另外,还要预防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心脏血管疾病和心脏肝脏疾病等。 介绍一些重大的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

三、小组活动:制作一份戒烟小报 小组合作,将课上所利用到的资料和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宣传戒烟的小报。要求

主题突出、版面活泼、内容生动。一周后组织评比活动,优胜的小报将在学校内展出,并到社区内进行宣传。

第五单元 解释与模型

1.解 释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进行新课

1.指导学生知道解释是怎么回事。

(1)讲述:看图,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想) (2)学生回答。(教师不作判断)

(3)提问:雪地上留下了很多脚印,看过之后,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回答。(教师同样不作判断)

(5)提问:这是三年级一位同学的油菜生长记录表,你有什么想法?

(6)讲述:看到这三幅图之后,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以前科学课我们曾经学习过,比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信

息呢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叫做观察到的事实,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 许多事实,我们的大脑就会思考这些事实,并会在这些事实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刚 才同学们的回答和你们还没来得及说的想法,其实就是对这些事实所做出的……解释(板书:解释)

2.指导学生认识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1)提问:解释与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腐烂苹果)

(2)谈话:这是一个腐烂的苹果,这儿有五句话,在这些语言中哪些是事实?哪 些是解释?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看 想

事实 解释)

(4)讲述:苹果变坏只是因为温度太高吗?(学生反应)由此来看,对某一现象

的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你 认为还应该怎样做?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获得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3.指导学生做“毛细现象”的实验。 (1)谈话:(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滤纸、水性笔,用水性笔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 然后用笔的另一端蘸点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实验。

(3)提问:对于刚才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怎样来解释呢?

(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要对刚才这些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还需要这

方面的资料。老师建议同学们回家后查找一下关于纸遇到水会怎样的这方面的资料,有 了资料、有了证据以后,你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认识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

(1)谈话: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

程呢?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人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呢?你是怎样解释 的? “通过反射光看到东西”这一结论现在已经被我们接受了,那么在这个结论得出之 前,人们对“人眼是怎样看到东西”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呢? (教师出示课件。)

(2)提问:看了这个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学生回答。

(4)提问:你知道日心说、板块说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吗? (5)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6)讲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某些现象的结论,是科 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2.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分布于众。

(1)谈话:怎么知道我们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呢? (2)学生汇报。

(3)提问: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讲述:看来,我们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 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组织学生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做一架小飞机,详细写下制作的步骤,然后与别人交换记录, 再按照他人的步骤进行制作,你会有什么感受? (2)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活动。 (3)成果展示。 (4)学生谈感受。

(5)教师小结:看来,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还需要表达清楚,而如何进行表

达,也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能用清楚的表达,告诉别 人你更多的科学发现。

2.用模型解释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

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 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 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 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 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 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 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 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 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

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 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 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 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 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2.用模型解释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

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 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 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 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 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 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 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 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 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

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 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 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 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 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第20篇:苏教五年级数学考试题

一、解方程

10x = 5.5 x - = x 1.2 = 6

二、填空

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2.在横线上填最简分数。

4厘米 = 米 750克 = 千克 25秒 = 分

3.一个钟面被分成两部分(如右图),较小部分占整个钟面的 ,较大部分占整个钟面的 。

4.一根彩带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7分米,第二段长9分米。第一段的长度占这根彩带的 ,第二段的长度是第一段的 。

5.1215 = = =

6.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不用求解)

(1)上衣单价x元,买8件这样的上衣一共用去420元。

(2)一班和二班共有100名学生,一班有x名,二班有48名。

(3)树上原来有x个桃,摘下26个,还剩34个。

7.a是大于1的整数,以a为分母的分数中,最大的真分数是 ,最小的假分数是 。

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 米,占全长的 。

9.把半径8厘米的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图形近似于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 厘米,宽 厘米。

10.把、、分别填入右图的方框里。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如果a是一个偶数,下面哪个数和a是相邻的偶数?

a-1 □ a+2 □ 2a □

2.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四次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 □ □

3.一张城市平面图上,公园位置用数对(4,3)表示,如果少年宫的位置用(3,4)表示,它在公园的什么方向?

北面□西面□

西北面□ 东北面□

4.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的和是120,被减数是多少?

120□ 60□ 40□

5.一本书已经看了一半多一些,下面哪个分数适合表示没有看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 □ □

6.两张正方形硬纸板,一张剪去1个圆,一张剪去4个圆(如图)。哪一张剩下的废料多一些?

剪1个圆剩下的多□ 剪4个圆剩下的多□ 剩下的一样多□

四、画图并填空

1.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以点(4,9)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

2.如果把这个圆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5格,平移后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答。

(1)水果店五一期间卖出西瓜920千克,比卖出的桃多660千克。卖出桃多少千克?

(2)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15米,面积是120平方米,这个花圃宽多少米?

2.一个超市今年四月份上、中、下旬的营业收入如下表。这个月营业收入超过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

时间上旬中旬下旬完成全月计划的几分之几

3.张芸自制科技作品,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半圆形(如)。剪下的半圆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棵树的树干直径是40厘米,一根绳子绕树10圈后还多出44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

5.学校气象小组把某星期各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制成下面的统计图。

(1)这个星期的最高气温从星期 到星期 保持不变。

(2)星期 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大,星期 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小。

(3)这个星期的日平均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doc》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