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教学设计

2020-10-30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1-12-09

梁翩翩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加强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2.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仿写或尝试创作一首现代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仿写或尝试创作一首现代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徐志摩其人及本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诗歌中的意象。

2.课上通过演示课件,播放朗读录音,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增强情感体验。

3.课后要求学生阅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及新月诗派其他作家的作品,开拓学生视野。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成果,截取相关材料课上展示并发发给学生

1 .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 16 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 年赴美留学, 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 1922 年 3 月与 元配 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 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 教授,经常发表诗作, 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 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 年 10 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 年在上海光华大学 任 教授, 1929 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 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 任 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 1931 年 11 月 19 日 ,他搭 “ 济南号 ” 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 50 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诀别语。他真的化作一片 “ 云彩 ” ,时年仅 36 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

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 .康桥情结

1920 年 10 月—— 1922 年 8 月,诗人游学于康桥,应该说在康桥的两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徐志摩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康河以她独有的灵性滋润着诗人。诗人在康桥邂逅了美丽的少女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后来因为爱情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痛苦,孤独中,他常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康桥曾给予诗人心灵的抚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个性解放的地方。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吸烟与文化》 ) 由此可见,诗人对康桥的情感是何等的深切。 1928 年 11 月 6 日 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在海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与不舍之情。

二、导入新课: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 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今天,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三、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选代表范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

四、播放《再别康桥》的朗读录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 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李白的《赠汪伦》: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启发: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对象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对象却不是人,诗的开头就写道 “ 作别西天的云彩 ”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意象入手研读诗歌。

讨论:

1 .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 .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 1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 1 节,连用三个 “ 轻轻的 ” ,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 2 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第 3 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 4 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 5 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 “ 彩虹似的梦 ” , “ 向星辉斑斓里 ” 放声高歌。

第 6 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 7 节,跟开头呼应。 “ 云彩 ” 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 “ 不带走一片云彩 ” 。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 “ 浓得化不开 ” 的感情,于 “ 沉默 ” 、“ 轻轻 ” 、“ 悄悄 ” 中表现了出来。

( 2 ) 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 3 )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 “ 物我相对 ”→“ 物我相融 ”→“ 物我相对 ” 。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 4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形式入手研读诗歌:

有人认为《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你是怎样理解的,试举例赏析。

教师明确:

1 .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 建筑美

明确: 首句连用三个 \" 轻轻的 \"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 \" 西天的云彩。 \" 最后一节以三个 \" 悄悄的 \" 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 —— 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 .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 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 6 。 7 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

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 “ 轻轻 ”“ 悄悄 ” 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 2 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 “ 轻轻的 ” ,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 2 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

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 \" 长袍白面,郊寒岛瘦 \" 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 .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 —— 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 \" 河畔的金柳 \" 大胆地想象为 \" 夕阳中的新娘 \" ,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 \" 天上虹 \" ,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 \" 彩虹似的梦 \" 。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 5 、6 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 \" 梦/寻梦 \" ,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 \" 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 , \"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 招手 \"\" 荡漾 \"\" 招摇 \"\" 揉碎 \"\" 漫溯 \"\" 挥一挥 \" 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四)你还知道新月派其他诗人形式美的诗作吗?

教师明确 :以闻一多的《死水》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建筑美。

六、探究学习

仿写 第

一、二段或创作一首小诗

要求: 形式与原诗相似;内容也要借助意象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

七、师生评议自创作品,教师整合小结。

八、布置作业:

1 .比较《沙扬娜拉》和《再别康桥》两首诗,谈谈徐志摩是怎样借助意象表情达意的。《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2 、阅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及新月诗派其他作家的作品,感受现代诗歌的美。

推荐第2篇:《再别康桥》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词句,理清四首诗的思路。

2.通过抓手法、意境和主要意象把握内容大意。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感悟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内容和思路。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与重点辨析欣赏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鉴赏《再别康桥》

一.新课导入:听朗读录音,谈感受。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写了一些积极向上的诗文其代表做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拉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新月派”的主要人物还有闻一多《一句话》、朱湘《情歌》《关外来的风》等。

2.背景: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修理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

三.听朗读录音,确认生字,然后竞读课文。

畔()荡漾()荇()榆()篙()斑斓()笙箫()

四.赏析全诗: 1.第一节:“轻轻的”反复,“西天的云彩”拟人,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2.第二节: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3.第三节:采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康轿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4.第四节:采用比喻手法写榆树下的清潭。参照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见《语文读本》第三册),可知这所谓“榆阴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那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在这里,诗人融情人景,诗人的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5.第五节:设问、拟物和夸张手法使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了,他挥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诗人的快乐到达顶点。 6.第六节:本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7.第七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五.总结诗歌特点: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拍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六.作业:

课后练习一;针对徐志摩“回归自然”的问题,写一段200字的评论文章。 七.板书设计:(略)

推荐第3篇:《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请同学看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借助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提取对理解诗歌有帮助的信息。

生1:这是和康桥的第二次告别。 生2:别而又别,说明对康桥充满着眷恋,不忍离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再想想,对康桥充满眷恋,对一个地方的某样东西充满感情,其实质是什么? 生(全体稍作思考后,部分同学回答):对剑桥生活的留恋。 师:对。但我纠正第一个同学的说法,这是徐志摩第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

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

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

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1、构思: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别对象由人转向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

第三,意像选择独具特色。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机械轰鸣及送行之人,这样就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独特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条水草”,想到“青草更青处”寻梦,这是诗化人生的表现。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带着感情

的)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

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

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

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㈡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

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

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㈢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㈠找出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

2、

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

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㈢青荇。

1、我们再看到第三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

爱。 “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显得生动、形象。同学们可以想象下,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3、大家再看下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

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㈣清泉。

1、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

心底的一个梦,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要呵护,要静静地呵护,这样的梦当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 ㈤绘画美。

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很美。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 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七、品味

五、六节。

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齐读。这两节的感情相同吗? ——不同。第五节兴奋欢快,第六节失意低落。(两个词:放歌/沉默)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 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

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

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八、品味第一节和第七节。

1、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都是直接抒发诗人感情的。先看第一节。作者再来康桥有什么特点?什么轻? ——轻轻地——脚步轻。

2、\"轻轻的\",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达到了一种什么效果? ——唱三叹。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体会到诗人会康桥的感情之浓烈。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

3、请男生齐读第一节。再请女生齐读最后一节。

4、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

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我们中国有很多人,因为喜欢某地,或者刻上“XXX,到此一游。”或者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突出作者的洒脱和飘逸。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的沉重。感情是轻快的。

5、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避免重复

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 ——受上节影响,“悄悄~~今晚的康桥”而且都是叠字,产生种音韵美,承上节而来,读起来一气呵成,章法严谨。

九、课外拓展。

所以,康桥是徐志摩灵魂的故乡,我们通过这首诗能感觉到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与康桥永不分离的感情。下面我们来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全班同学齐读)

1、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

2、诗一开始,就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一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对立的意象恰当地重叠在一起,使我们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

3、接下来,就的互道珍重,我们体会到诗人的那种离别之情。

4、大家看看这一句:“甜蜜的忧

愁”,忧愁怎么会是甜蜜的呢? ——甜蜜和忧愁在感情上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这样写使诗歌的情感更加饱满。

5、这首诗是谁别谁?(诗人别日本女郎)

日本女郎的名字是什么?(沙扬娜拉)

她的名字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翻译。“沙扬娜拉”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

十、布置作业:背诵诗歌。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新格律诗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绘画美——金柳,青荇,清泉

副板书: 云中鹤、南湖、诗哲 新月派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

金柳 (比喻) 新娘 绘画美 青荇 (拟人) 招摇 清泉 (暗喻) 虹

副板书:轻轻地——悄悄地

推荐第4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2、了解“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重点难点】

1、意象的含义、作用;【教学方法】

讲解与背诵相结合,辅以电教手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导入新课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读博士;1928年秋重到英国,写下此诗;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

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三、充分熟悉教学材料,获得感性认识。

1、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2、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正音正字,投影:

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

笙箫(xiāo)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登载斑斓(澜、阑)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四、解释“意象” 诗歌离不开“意象”,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以粉笔、板擦等为例)。 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 物→情→旨

五、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

2、(金)柳→新娘→荡漾:喜爱这美景。(比喻)

“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可见,以“柳”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青荇→招摇,做水草:感情深化,不想走了。留恋。(拟人)

4、清泉→虹→梦:再深化,回答了为什么“留恋”这个问题①景美②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自己的梦想。(为什么)

5、因此:寻梦,引起美好的回忆。撇开美景,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陶醉)

6、沉默——回到现实(别离),获得了短暂的陶醉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伤感。

7、照应开头,“不带走一片云彩”,飘逸、洒脱。小结:

①这首诗每小节的感情不同且具有一个美丽的圆形结构:

美景(意象)

轻轻的(忧愁)回忆(想象) 悄悄的(洒脱)

现实(伤感)

②徐志摩的艺术风格(投影):

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个性。

六、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七、知识迁移(投影)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评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仔细的观察,抓住最有代表的一瞬。)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新奇而准确的比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直抒胸臆。)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复杂的情感。) 沙扬娜拉!(照应题目,无奈分别,珍重,珍重。)

八、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以至背诵这首诗。

张志敏设计并执教于广州培英中学

二○○二年七月四日

推荐第5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8教学教案

(-)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二)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分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二)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板书:

再别康桥

缓步飘然离

恋恋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怅

不得不离去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第四题。

2.谈炎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小资料]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推荐第6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1.基础知识目标: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3.能力培养目标:学会新诗的欣赏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4.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2`) 课前两分钟播放音乐《回家》营造气氛教师通过对古代作品中“离别”的诗句的讲述,导入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学生逐渐沉浸于音乐声中,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学生明确:“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诗人徐志摩的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诗题是《再别康桥》学生质疑: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和老师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讲授新课

(一)、徐志摩及写作背景(投影)。(5`)教学环节 通过投影,引导学生了解徐志摩及写作背景。教师板书:康桥:即“剑桥”1928年11月6日,《再别康桥》。教师活动 学生明确:

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2.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学生活动

(二)、朗读全诗(8`) 抽查学生,教师正音;再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诗中饱含的深情。

三、归纳总结(3`) 教师小结: 明确: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2.了解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3.学会新诗的欣赏方法,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四、布置作业。(其中课堂作业5`)板书设计:

1、诵课文(继续播放音乐,学生边听边背)。(5`)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nb

推荐第7篇:2.2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⒈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有关象征派诗人徐志摩的文学常识。 ⒉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⒊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诗歌是如何透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一些句子身后意蕴的分析 难点:对主题的理解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师: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有这么一首诗:“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生笑) 师:大家笑了。请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 生:这首诗歌很生动。

师:哦,是吗?有没有其他意见?你起来说说。你为什么笑呢? 生:我觉得这首诗有点幼稚。很好玩。

师:好,请坐。这首诗好像没什么诗味。严格来说。算不上什么诗歌。我想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可能有些更美的诗歌,哪位同学给我们背诵一下你印象深刻的诗歌? 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师:好,是徐志摩的诗。 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师:好,还是徐志摩的诗。有印象最深的古诗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不愧是扬州人!大家都有印象深刻的诗歌,相信大家对诗歌都有一定了解。请看这首诗,(展示PPT)这是古人看到满天飞舞的雪花后写的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生笑)呃,这位同学你谈一下,你觉得这三句像诗吗? 生:我觉得不太像诗。 师:为什么呢? 生:首先,我觉得单从它的前面三句来看。没有非常深刻的内涵。 师:嗯。没有内涵。 生:然后它的结构太简单了。

师:太简单了?换而言之,如果这也叫诗的话。那我就是大诗人了,在座的各位就是小诗人。(生笑)(展示PPT)加上一句“飞入芦花皆不见”,现在是否有了诗味? 生:有。

师: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加了这句就有了诗味? 生:因为最后一句话把这首诗的意境体现出来了。 师:意境?什么样的意境? 生:就是对雪的喜爱之情。

师:你怎么看出他对雪有喜爱之情呢? 生:飞入芦花皆不见,把雪人性化了。

师:好,请坐。他说加了一句之后,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了。还有其他的见解吗? 生:它写出了那种大雪漫天纷飞的感觉。 师:你怎样体会到这种感觉的呢? 生:因为一开始是“一片两片三四片”,紧接着是“五片六片七八片”,其中的数字逐渐递增,到了第三句是“千片万片无数片”,也就写出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气势。

师:写了满天的雪花,哪一句突出表现了这样的情景? 生:飞入芦花皆不见。

师:对。雪飞到白色的芦花当中去了,分不清是芦花还是雪花。那种美妙的景色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的喜悦之情也通过这样的表述表现出来了。通过这首诗,我们发现,诗歌通常能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这就是诗歌的特征。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也应该运用想象的方法来把握刚才那位同学所提到的“意境”。(展示PPT:通过想象,感悟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展示PPT: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请大家阅读相关资料,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生:最后一句“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哦,为什么? 生:因为胚胎是孕育生命的开始,这说明徐志摩对诗歌的热爱也是从康桥的生活开始的。

师:由此可以看出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怎么样? 生:应该十分重要。

师:十分重要。好,请坐。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康桥对徐志摩来说非常重要? 生:“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一个人眼睛失明了,那么再美的东西他也无法看见;另外,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的话,那么他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动力。 师:哦,确切讲是“求知欲”。好,请坐。“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说明,没有康桥,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徐志摩。由此可见,康桥对徐志摩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徐志摩写了许多有关康桥的作品。也有人说,萦绕在徐志摩身上的有一个康桥情结。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走近这首诗,去解读徐志摩的康桥情结。请大家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读诗) 师:大家都读完了,请推荐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 (生齐:沈璐) 师:好,有请沈璐同学? (沈璐同学朗读诗歌) 师:好,请坐。同学们来评点一下沈璐同学的朗读? 生:我觉得沈璐同学读得非常好。她把作者对康桥的那种眷念、那种深情给读出来了。还有就是“悄悄地我走了”。那种意境也给人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 师: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首诗蕴涵了作者对康桥怎样的情感? 生:眷念、依恋。 师:依恋,还有什么? 生:还有惜别之情。

师:好,还有惜别之情,依依惜别之情。请坐。这个情感是非常容易把握的。徐志摩这么喜欢康桥,现在要和它分别了。自然充满了依恋和惜别。(展示PPT:殷殷的挚爱,深深的留恋)那么,哪些章节能够表现上述情感呢?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某些同学的讨论。) 师:好了,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来谈谈吧! 生:我觉得是第四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的康桥很美,突出了作者对康桥的挚爱之情。 师:好,这里讲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课文注释。“彩虹似的梦”指徐志摩昔日的愿望。他昔日的愿望有哪些?(展示PPT)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徐志摩的梦是三个字:第一个是“爱”。就是指他追求自然的爱。看过《人间四月天》的同学应该有一些了解。第二个是“美”,也就是去寻找自然的美。第三个是“自由”。向往自由的生活。第三条在诗句中有所体现。哪一句诗能够体现徐志摩的这一追求啊? 生:我觉得是第三节里的那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哦,为什么这一句可以表现他对自由的向往呢? 生:因为他都想做一条水草,融入大自然里,应该是向往自由的表现吧。 师:好,做怎样的水草?随便做一条水草就是向往自由吗? 生:康河里的水草。

师:这一章节怎样写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哪一个词可以表现他自由自在? 生(齐):招摇。

师:好的。就是这个词。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还有哪些章节可以表达这种情感? 生:我认为还有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师:具体说说好吗? 生:第一小节开头,他用的是“轻轻的”,最后一小节开头他用的是“悄悄的”,我觉得“轻轻的我走了”和“悄悄的我走了”是情感的“来”和“离”。“轻轻的我走了”表现了他即将离开康桥,然后下面几段描写了康桥的一些景物。

师:什么景物? 生:一些能够让他产生留恋甚至使他对康桥产生深深的爱恋的景物。 师:这两节当中写了景物吗? 生:这两节当中写了凌晨。

师:大家还有没有疑问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走是轻轻的,什么却是不轻的? 生(齐):心情。

师:怎样的心情?可以这么说。我轻轻地走了,然而对康桥的情却是很重的。还有哪些章节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生:我觉得是第五小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表现了他向往自由的那种情感。

师:向往自由的情感。嗯,那怎么来表达对康桥的爱和留恋呢? 生:我认为倒数第二节能够表现这种情感。首先。他说“但我不能放歌”,“不能放歌”就表现出作者是悄悄的、很静的。然后既然是很悄、很静,大家都知道是轻声慢步嘛,只有放慢了脚步,发出的声音才会很小,很静、很静的,作者充分表现出了那种留恋的感觉。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师:哦,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生:还有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觉得,“今晚”这两个字用得比较好,他没有说“再见吧康桥”,他用了“今晚的康桥”,就证明他的离别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的离别,就仿佛是一个人在沉睡,我悄悄地离开他,然后又很快会回到他的身边。

师:好,请坐。其实徐志摩在这一次离别之后,再也没有到康桥去了。不过他刚才说得挺好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地走。还有什么疑问吗?同样的,跟第一节、跟最后一节一样,它保持沉默。沉默的都有哪些事物?夏虫。夏虫为什么要沉默?为我而沉默。还有什么在沉默?康桥也沉默。还有什么也沉默?笙箫也在沉默。还有吗? 生(齐):我。

师:是的。其实作者也在沉默。那为何都这样默默相对呢?离别的时候有多少话要说啊,千言万语,他们却为何沉默呢? 生:我觉得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此时是无声胜有声。

师:哦。对的。请坐。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章节可以表现出这些情感呢?除了刚才说的。比如第二节能不能体现?哪些可以体现呢? 生:我觉得是“荡漾”。 师:“荡漾”。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就是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师:嗯,什么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生:嗯,康桥的艳影。

师:好的。请坐。对这一节还有补充说明吗?不错,“艳影”。好,你说!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把“那河畔的金柳”说成“夕阳中的新娘”,也体现了他对康桥的热爱。 师:嗯。怎么体现的呢? 生:夕阳中的新娘应该是非常美丽的。 师:非常美丽的。想象一下? 生:我没见过夕阳中的新娘。但是平时在街上见过新娘,很漂亮,更何况是夕阳下的新娘呢!那金色的阳光肯定会把新娘衬托得更加美丽。 师:更加美丽。所以表现出他对康桥的热爱。 (生鼓掌) 师:“金柳”大家见过吗?扬州有金柳吗?我们见的都是什么柳? 生(齐):翠柳。

师:哦。翠柳。那为什么这里是金柳? 生(齐):夕阳中的。

师:哦。夕阳中的。除了非常漂亮之外,还突出了什么?“新娘”中哪个字最关键? 生(齐):“新”字。

师:“新”字。那就怪了,徐志摩是第一次到康桥吗?是第一次看到这河畔的金柳吗?老朋友了,那不应该叫新娘啊。应该叫旧娘啊。(生笑)为什么比为“新娘”呢?请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生:这一刻,作者是要离别康桥,也许他没有发现,原来康桥是这么美丽。以前他也觉得康桥很美。但是这一刻他是要永远离别了。他再也不能看了,他就觉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鼓掌) 师:好。我们大家也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吧,假如说你要离开某个地方,比如说你们要搬家了,你再看一看你曾经熟悉的东西,会觉得怎么样?特别亲切。就好像我第一次看到一样。徐志摩也有这样的情感。好了,还有一些章节,比如说第三节,刚才这个地方简单地提了一下,有个问题还没去探讨。“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做一条水草干什么?——永远地留在康桥,陪伴着他喜爱的康桥。哪个字可以突出这种感情啊? 生(齐):甘心。

师:甘心。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下,体会徐志摩这种深厚的感情。 (生齐读) 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一些章节好像我们还没有去探讨。比如说刚才有同学讲到“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要歌唱的是什么? 生:歌唱他爱康桥。

师:他爱康桥。哦,承接上面来看一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里有个问题很怪。“寻梦”后面为何用问号呢?康桥有我的梦,我去寻找不就得了,为何打个问号呢?你怎么理解这个地方?大家知道,问号有三种形式:设问,疑问,反问。这里可能是反问吗?’ 生(齐):不是。

师:不可能。那疑问和设问呢?如果是设问的话,怎么理解呢?“寻梦”后面应该怎么样?怎样去寻梦。好。是他寻梦的方式。而如果是疑问,我要不要去寻梦?我要不要撑着长篙去寻梦?不管他设问也好,疑问也好,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这一节表现了徐志摩想在康桥实现梦想的强烈愿望。然而他的愿望能否实现? 生(齐):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齐):因为他要离开了。

师:因为他要离开了。所以我们明白后面这一句话——“但我不能放歌”。很简单,但却蕴涵了作者无尽的依恋。好了,请同学们把这两节结合起来读一下。“寻梦”一直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可以思考第一和第七节的问题,既然如此深情,为何却要悄悄地走?为何又要轻轻地走?大家现在是怎样理解的呢?把这两节结合起来看,除了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很明显,原来是“轻轻的”,后来变成什么了? 生(齐):悄悄的。

师:有区别吗?“轻轻”和“悄悄”有什么区别? 生:“悄悄”是一种主观感受。“轻轻”是一种客观行为。

师:哦,一种是客观的,一种是主观的。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两者从程度上看,哪个重,哪个轻? 生(齐):“悄悄”更轻。 师:“悄悄”更轻。好,除了这一个,还有不同。“我挥一挥衣袖”和“轻轻的招手”。从动作幅度来看,哪个更小? 生(齐):挥一挥衣袖。

师:“挥一挥衣袖”。(示范动作)再看还有不同。——原来是跟西天的云彩作别,后面是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就怪了,本来作者要离别的时候,看到过去的景色,又想起自己昔日的梦,还想到自己在康桥的生活,感情应该更加强烈才是啊,为什么越来越淡了呢? 生:我认为正因为作者是喜爱康桥的,还认为康桥是美的,康桥的云彩也是美的,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不想破坏康桥的美,表现了他对康桥的眷念以及对康桥的喜爱。

生:作者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想如果他带走一片云彩,日后如果再看到这片云彩的话,心里会产生一种伤心的感觉。

生:“不带走一片云彩”说明了他不想破坏康桥的这种和谐美。

师:哦。好的,请坐。我想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判断吧。你们认为,刚才那几位同学的发言,哪一种说法相对合理一些,或者说比较符合作者的情感? 生:我觉得第一位同学说的更合理。 师:你为什么认为他说的对呢? 生:因为他就是不想带走一片云彩,然后把康桥的美留给后人。

师:哦,留给后人。可否从别的方面思考一下?刚才好像有同学说:徐志摩是在无奈之下,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这样的吗?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徐志摩是从无奈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之所以爱康桥是因为他在康桥可以追求自由,实现他的理想。云彩只是一种象征,象征他的自由和理想。不带走一片云彩就是说云彩已经在他的心中。已经没有带走的必要了。 师:好。说得非常好。 (生鼓掌) 师:云彩在他心中,自由在他心中,更主要的是什么在他心中?——康桥在他心中,不需要带走。通过刚才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更能理解徐志摩心中的这种深深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把整首诗再次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是啊,在离别的时候,谁没有这种难舍的情感。而徐志摩把这种难舍难分的情感、对康桥深深的眷爱融在他所写的美景当中,融在他所写的生活当中。融在他静静悄悄的离别当中。他这种情感缓慢地流淌,流进我们的心田。这是徐志摩为我们创设的一种离别的情境。那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可能也经历过离别,当时你是怎样的呢? 生:我记得我去北京玩过一个星期,后来回来了,我真的感觉非常难受,晚上我差点哭了,我觉得这样能够表现我心中的那种依恋的感情。

师:好。记得有位诗人说过,与其在悬崖伫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你是那种奔放型的。 (生笑) 生:跟一个朋友离别的时候,我不想让他看到我非常悲痛。我要快快乐乐地离别,跟他以后再相见。

师:好的,在默默中告别。这位女同学,请你说说。 生:我会选择在泪水中欢笑。 师:在泪水中欢笑。

生:因为我们是向往自己的梦想,我们日后的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暂时的离别并不代表永远分离。只要心里有彼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鼓掌) 师:好,请坐。有些古人是这样描写离别的。(展示PPT: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点呢? 生(齐):悲伤。

师:很伤感。相比之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什么特点呢?它是轻轻的、悄悄的。从告别的对象来看,他跟什么告别?康桥。第一节说是跟云彩。这种告别的对象很特别。从离别的气氛来看,它轻轻的、悄悄的,不那么凝重,却显得清爽。从他所选择的这些景物来看。“金柳”没人写过,显得非常独特。而这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呢?不是感伤沉重。那是怎样的意境呢?非常轻快、清新、飘逸,而这也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这首诗,我们赏析得差不多了。然而我觉得遗憾的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诗人,在1931年11月份,在去北平的时候,中途飞机失事,坠于济南开山脚下,不幸遇难。他当时只有35岁,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中说的:“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先生,他生命不长,但是我们今天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我和同学们的这堂课,也是我人生中的闪光点,也必将永远留在我的生命当中,我的人生因此而闪亮。谢谢大家!下课! (生长时间鼓掌)

课后习题

答:

推荐第8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是语文出版社版高中语文必修1的一篇课文,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它比其它文学样式更追求形式美诗歌的内容特点是抒发情感,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因此,《再别康桥》的教学,应捕捉诗歌的意象,联系具体的背景,通过想象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眷恋、愁苦、洒脱之情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高一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已经有较多的接触与积累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过好几个诗歌单元,加之从古代诗词中获取阅读鉴赏的方法,从流行歌中感受歌词的意蕴,因此,他们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已经比较熟悉了

但由于意象的朦胧和对创作动机缺乏应有的了解,因而学生对《再别康桥》意蕴和情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学生学习这首诗时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鉴赏能力

鉴赏、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学生熟悉文本,而且《再别康桥》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也乐于朗诵,因此教师因抓住这有利条件,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

在学生熟悉诗作的基础上,老师启发谈感受,谈对某些诗句、意象的理解,不能让学生浅尝辄止,让初步认识、理解即成为终结性认识,教师要继续加以启发,或介绍诗作的创作背景,或将该诗作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有一个认识上的落差,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请学生帮助选择配乐曲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别康桥》,老师问:同学们,如果我们再读这首诗我想选用一首曲子来做配乐,你们打算选择用什么曲子呢?选择用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行吗?用钢琴曲《小奏鸣曲》行吗?用歌曲《十送红军》行吗?不行要使学生觉得比较恰当的配乐典应该选小提琴曲《梦幻曲》

《梦幻》这首曲子的基调是温柔、婉约、内敛的,她能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她能让你夜不成眠,她能让你站在冷风中沉思而其它几首的基调或过于高亢,或悲壮有余,与此诗不和谐学生选用配乐曲的过程,其实就用感知全诗、并检验自己的整体感知是否准确的过程

(二)朗读:与歌唱艺术结合,将朗读艺术化教师可引导学生跨越一般的朗读,将朗读与歌唱艺术相结合,对朗读进行艺术化处理在歌曲演唱中,总是在歌曲情感高潮处反复演唱,在歌曲结尾处一唱三叹,韵味十足对歌

曲演唱的这一特点学生都很熟悉了我们也可借鉴这一特点对诗朗读进行艺术化处理:让学生在柔美舒缓又带有几分凄清的《梦幻曲》中朗读全文;再重读第五节至结尾;再重读最末节三次(要求: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通过这样艺术化的处理,学生在朗读中有一种新鲜感、奇异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诗中所寄托的感情

(三)谈感受:从意象中感受情感老师说:从同学们在对配乐曲的的选择中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温柔、婉约、凄美那么你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获得的呢?指导学生谈自己从“云彩”、“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景物获得的感受教师告诉学生,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一旦写进诗歌之中,就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就成了艺术形象了这种艺术形象人们称之为意象例如,人们常用梅花表现逆境中不怕挫折、敢为人先的形象,用竹表现做一个正直人的希望,用梧桐表示凄凉悲伤的感情,用鸿雁寄托游子思乡怀亲之情,用霜隐含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道路坎坷,这些梅花、竹子、梧桐、鸿雁、霜等都是诗中的意象我们鉴赏诗词就要通过分析这些意象,从这些意象中感受情感,从而正确地理解诗歌老师可作示范: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象微风飘来,又悄无声息地飘去以实例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谈自己的赏析感受 学生经过钻研,大致会做出如下三种情况的理解:

从诗的题目来看,“再别”应是一种告别,与人告别,但诗中没有说与人告别,这是其一诗人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种景象让我们想到一个轻手轻脚的人来了,又走了生怕惊醒一个熟睡中的人……他来了,来到这一所他喜爱的学校;他又要走了,离开这一所他衷心喜爱的学校不忍心惊扰这学校的安静,他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这是其二——这是持“诗人向母校告别”观点者的解读

“开头四句,轻轻地来,轻轻地回味,与彩霞告别,就是和自己的记忆告别,是诗人在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回忆对话心灵的对话,自然要轻声细语” “诗人说,他是到康桥的河边来„寻梦‟的,„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说明这梦是在记忆的深处的,是美好的”

“诗中也有写„我‟” “载一船星辉”激动得难以抑制,但歌声到喉咙又能被咽下去了“我知道,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表明诗人是在默默地回味,自我陶醉,悄悄独享,这种独享是富有诗意的,连夏虫都为他这种秘密的美好的记忆而沉默了——这是持“诗人向自己告别”观点者的解读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

“„轻轻‟„悄悄‟实际上是说一个人偷偷地来重温旧情,与恋人花前月下的温馨、浪漫之情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就是写在诗人看来那康河上美丽的景物都是诗人意中人的化身” ——这是持“诗人向情人告别”观点者的解读

在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将学生的感受,见解进行归纳分类;同学们的感受见解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诗人向母校剑桥大学告别,二是诗人向自己告别,三是诗人向自己的意中人告别这些见解与许多大学者大专家的观点相一致,可见同学们很善于鉴赏但哪一种更切合原文呢?请同学们看有关的背景材料

(四)提供背景材料,知人论事,促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歌教师介绍: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另一则:1920年10月徐志摩在伦敦结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曾与林徽因漫步于剑桥1921年林徽因随父回国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游历欧亚到8月归国徐志摩此诗作于当年11月,是在获悉林、梁成婚之后

介绍了上面的材料,根据“知文论事”的鉴赏经验,同学们对这首诗就会有更准确的把握了

(五)两诗比较,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大概是对康桥有着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情感,徐志摩其实不止一次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康桥的怀念之情在写《再别康桥》的前五年,徐志摩还写过一首《康桥再会吧》(出示《康桥再会吧》)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评价说:“《康桥再会吧》这首诗就写得比较粗糙、芜杂”许多学者也都认为《再别康桥》比《康桥再会吧》写得好,由《康桥再会吧》到《再别康桥》,这不仅是某个人诗歌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是中国新诗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要使学生理解《康桥再会吧》的粗糙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取舍上,体现在情感的基调上《康桥再会吧》从五六年前告别家园写起,写母亲的泪痕,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活,自己乘船归国的过程,归国后对康桥的怀念等,材料无主次之分,导致激情被杂芜的材料淹没在情感上,《康桥再会吧》仍困于离愁别绪的模式而《再别康桥》写得集中,它能通过所选的典型意象将自己的情感聚焦在一个焦点上情感上已挣脱了离愁别绪的窠臼而写得比

较洒脱胡适曾说: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抒情,就是这种追寻的缩影在韵律上,他非常崇拜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 摩》)

《再别康桥》这首诗舒缓有致,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来给人强烈的审美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康桥再会吧》不可企及的教师还告诉学生:文是情感的产物,情动于心,发于笔端才是真文康桥生活作为诗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站,诗人没齿难忘怎样表达自己对康桥的感情呢?诗人反复思考着,对先前写的《康桥再会吧》诗人并不满意,直至第二次与康桥再见时,诗人的感情不可抑制喷涌而出,创作了《再别康桥》这告诉我们,真情是诗歌的生命

(七)结束语:徐志摩是我国近代诗坛上的一个巨人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徐志摩乘飞机到北京,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徐志摩的死引起社会极大的震撼,郁达夫撰写挽联表示哀悼:“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河满,几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郁达夫的挽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70多年过去了,徐志摩的优美诗篇仍然为人们所喜爱当人们吟诵着他的优美诗篇时,自然又会想起这位诗坛巨人

推荐第9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常州市北郊中学徐锦珠

【教学目标】

1、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人情绪的变化和诗歌的音乐美。

2、在康桥画面的再现中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3、联系背景体悟诗人在诗歌中蕴涵的对美的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联系诗人与康桥的那段渊源对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对美的生活、对自由、对爱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画面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2、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与康桥的那段渊源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3、情景再现法:本诗灵动的文字、艳丽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康桥。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徐志摩,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艳丽的画面,并在情景交融的语言中读懂诗人。

【课前学习】:

1、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让学生上网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志摩与康桥的渊源、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及人生理想等。

2、说说这首《再别康桥》怎样打动了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志摩 导入新课

展示剑桥大学的优美图片,配以《荷韵》音乐,让学生在“漫步康桥”中初

步感知康桥风景如画的景色。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剑桥大学”的景色。(个

别学生回答)

导语:剑桥大学这座已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学府,以其“求知学习的理

想之地”的校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有志之士。就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

在这个久负盛名的大学里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青年的身影,他儒雅高贵,气度不

凡,双眼透出一种朦胧的诗人气息,他就是有诗哲美誉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根据课前小组预习,选择以下一个方面说说你所了解的

徐志摩.

1、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

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

留学时光。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机坠身亡。

2、志摩与康桥的渊源:1921年春,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因爱情生活的失意和

痛苦,孤独中,他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康桥曾给予诗人

心灵的抚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个性解放冲动的地方。

3、徐志摩的代表作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成为中

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精美的景致。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情

请同学大声朗读诗歌

提示: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组织全班齐读后学生自评后得出诗歌的情感和总体语调、

节奏)

明确情感:全诗蕴涵了对康桥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体语调: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

三、探求诗“媒”寻找画面

古语有云:“情是诗之胚,景是诗之媒”。请同学再读诗歌,同桌交流思考以

下问题:

你知道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吗?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

造了关于康桥的哪些画面?(请你抓住景物为每幅画面取个动人的名字)

四、美点追踪 品读诗情

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两个美的画面读一读,说说你是如何处理具体段落的语

速、语调的?请简述理由。

友情提醒:先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体味诗人情绪变化,然后确定语速、语调。

思考思路:“我从一词中,读出诗人的情感,读时应该。”

(学生先选择自己欣赏的诗段自由朗读,然后个别学生范读,师生共同交流朗读

语段,在朗读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期间联系剑桥对诗人一生的影响说说诗人寻找的是什么梦?为何对康桥如

此依恋?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五、再现美景 解读诗情

假如你就是诗人徐志摩,请放飞想像的翅膀,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

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 (50字左右)

友情提醒:1、融情于景2 发挥想像,善用修辞

师出示范例:

(金柳夕照图)黄昏中的夕阳真多情啊!为河边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

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姿态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这

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水波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如此美景教我怎能离去!

(学生先选择自己欣赏的画面用诗意的语言再现,然后个别学生范读,师生共同

交流朗读语段,在朗读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诗人营造的艳丽康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六、课后作业展示寄语

1、背诵全诗

2、课后阅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聆听《再别康桥》歌曲回味诗情

师展示寄语:

在干涸的嘴唇上我引歌浇灌,

在心灵的稻田里我用诗歌插秧,

在碧蓝的心湖里歌声悠扬,

在心灵的广场上诗歌回荡。

年轻的你,

走进诗吧!

给她春风 , 梦会起航。

给她翅膀 , 她将飞翔!

板书:

(快乐)泛舟寻梦图沉默康桥图(低沉)

挥别云彩图(无奈洒脱)

推荐第10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简历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章法、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美,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欣赏法、探究式学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先生说过:现代诗人应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一是胡适的《尝试集》,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徐志摩的《志摩的诗》。就是现在,也有许多朋友喜欢徐志摩的诗,可见他的诗影响之大、之深、之远。

二、作者简介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出身于富商家庭,父亲因兴办实业,蜚声浙江。1910年入杭州府中学堂,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18年按照其父的愿望赴美国留学学习银行业(他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银行家),1919年得知五•四运动爆发,激起心中的爱国热情。1920年去英国剑桥留学, 1

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真正悠闲自由的日子。据他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卧仰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1928年《新月》月刊在上海创刊,由徐志摩、闻一多任编辑。而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结束。 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闻一多。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他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的不少诗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年仅36岁。真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离开了我们。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表现了他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青睐。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诵读,教师提示:这首诗象一首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腻的感情。节奏要轻慢一点。 语气要舒缓、轻柔、低沉(特别是:悄悄、轻轻、沉默)。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⑴ 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⑵ 问: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了”?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就更符合语法规范。

明确:调整语序的作用,主要是强调。连用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表现了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无奈与感伤。诗人不忍心惊动康桥呀。 同时衬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

四、分析鉴赏

1、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意象美:

⑴ 大家对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是什么印象?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板书: 风光如画

⑵ 找寻意象,康桥的美丽是通过哪些景物写出来的?(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潭,长篙,星辉。

这些自然景物都是柔美的。它们都已超越了本身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恋情。而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景象就是意象。

(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

⑶ 诗人告别时,哪些举动可以体现出对康桥的深情?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2、具体整体感受意象美:(有条件可以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⑴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 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送别时人们往往都有折柳赠别习俗。真是伤心不过灞桥柳呀。 .

⑵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青荇,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明确: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

⑶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这里的潭即指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这里游玩。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般的梦。融情入景,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中。

⑷ 第五节,诗人迷恋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别康桥。想象自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⑸ 第六节,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愁重重,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往日欢愉的康桥也无语了,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归于寂然,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点。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过千万语呀!

⑹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笙箫的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⑺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加上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意,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至此,将诗人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悄悄”、“轻轻”中表现了出来,同时排出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之感。

五、小结

此诗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原

因在于他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六、再次诵读,读出感情

七、写作特点

1、构思: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别对象由人转向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

第三,意像选择独具特色。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机械轰鸣及送行之人,这样就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独特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条水草”,想到“青草更青处”寻梦,这是诗化人生的表现。

2、具有三美:

音乐美:

每节用韵基本相同;章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首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绘画美:

⑴ 多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艳影”“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

⑵ 多用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之变成动态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

句子整齐,每节匀称。每节两句,单、双行错开一格排列。外形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对白话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月诗派灵魂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先生更是居功至伟。

八、作业

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感情。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现实 依恋

金柳再别康桥秀美的景色 水草 借景抒情清潭星辉现实 依恋

第11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再别康桥》,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此外,《再别康桥》表达离别情感的方式比较独特,可通过与其他著名的离别诗的比较,感悟《再别康桥》独特韵味。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

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

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经验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四、教学目标

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

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人学过多年的语文了,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比如“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学生笑)

(抓住学生笑的时机,请他们谈一谈笑的原因,借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读诗,那对诗歌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是一首诗吗?(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后,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算作一首诗,因为实在读不出什么韵味。(又在屏幕上打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加上最后一句增添了诗歌的韵味,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富有诗味。 由此可见,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二)、背景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离别的情感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2.再欣赏黄磊的朗诵录音;

3.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

(四)、鉴赏诗歌,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1.诗歌的哪些章节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离别情感?(学生讨论)

(1)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三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轻轻的”为何要提前③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2)第二~四节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这几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②作者此时在干什么③“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④为何要强调“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3)第五~六节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两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徐志摩心中的梦是什么②作者要去青草更青处歌唱什么呢③为何又不能放歌④为何选择沉默地离去)

第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而徐志摩的梦是什么呢?概括而言,是“爱”“美”“自由”,他“追求自然的爱”,“找寻自然的美”,“向往自然的生活”,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个“自然崇拜者”。而康桥,正符合徐志摩心中的梦想,他觉得,在康桥才可以享受自然的生活,由此读者才更能体会他将离去时的忧伤。 (4)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一节,应该结合第一节来鉴赏,难道仅仅是为了呼应第一节吗?)

诗歌的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

2.对比古人写的离别诗句,鉴赏《再别康桥》的独特意境。(1)学生讨论:你会为离别创设怎样的情境? (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各抒己见)

(2)列举古人写的离别诗句,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相同之处是:离别情绪感伤沉重。

(3)对比分析,《再别康桥》创设的离别情境的特点 ①离别的对象特别 ②离别的气氛轻松 ③选择的意象新颖

《再别康桥》创设的情境清新飘逸,体现了“新月诗派”的创作特色。

(五)、结语

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离别的对象——特别(云彩)

离别的气氛——轻松(轻轻、悄悄、沉默) 清新飘逸 选择的意象——新颖(金柳、新娘、青荇)

离别的对象——特别(云彩)

离别的气氛——轻松(轻轻、悄悄、沉默) 清新飘逸 选择的意象——新颖(金柳、新娘、青荇)

七.教学反思

一、课堂设计的优点

1、尊重学生的思考

导入新课的时候,先从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总结出诗歌鉴赏的方法——展开想象,感悟意境;鉴赏诗歌,先是说出诗人传达的情感,再探究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课堂思路明确

由导入传达方法,由情感引发鉴赏,由比较分析意境,这堂课思路明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地剖析诗歌。

3、实现三维目标

这堂课较好地完成了课前的既定计划,基本实现课前的既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4、课本钻研深刻

设计者对课本的钻研较为深刻,在很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对“新娘”这个意象的解读,对“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理解等方面,都表现出设计者的刻苦钻研精神。

5、课堂气氛活跃

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乐于参加课堂讨论,发言也比较积极,思路更为活跃。

6、基于上述优点,这堂课曾荣获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学艺术与观摩大赛一等奖。

二、课堂设计存在的不足

1、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过多过细,忽略了对诗歌的反复诵读。

2、相关知识介绍过于丰富,知识容量太大,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

八.点评

本设计方案符合新课标精神,注重诗歌语境和情感的体验,教学内容确定有效、到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课堂思路明确,设计有个性、有创意。

诗歌是最富于情感的文体,对诗歌的解读,最重要的不是诗歌写了什么景、说了什么事,而是应感受、领悟作者透过景与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变化,是阅读、理解诗歌的重点。本方案设计者能力求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是感受、品味、领悟、体验、思考,“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设计能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渗透着过程和方法的步骤,精心设置了能总领全文主要内容,有吸引力,有价值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研究。在对文中“新娘”这一意象的探究,对“不带走一片云彩”等讨论中,体现了诗歌鉴赏的多元化解读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尊重。

对本设计提两点建议:第一,宜适当增加吟诵的教学环节。诵读会提升读者对诗歌的整体感悟与体验;古人把诵读诗书作为学生学习积累的首要方法,值得我们继承。第二,若能加大力度引导学生“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素质,这堂课将锦上添花。

第12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

2、从诗歌的意象和结构入手,品味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真挚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点】

1、重点: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难点:感知诗意美,品味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面对着离别,徐志摩,是怎样表达这离愁别绪的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读一读

1、听配乐朗读,感知诗人表达的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思考诗人用什么方法表达这种感情的?

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诗人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意象,通过融情入景的方法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的。

2、自由朗读,找一找作者选择了哪些独具特色的意象表达感情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四、品一品

提示: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品读诗歌,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避开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龙马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2、品一品,作者融情于景,全诗除了表达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外,情感有没有变化? 学生朗读、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3、诗人写道“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又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这种感情反差是怎么造成的?又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诗人悄悄别离康桥时的苍凉与无奈,只好静思默想,用无声把这种心情推向极致。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又是凄婉而哀伤的。应该说是康桥的美好生活,本来使他不能自已,要放声高歌,但这种美梦的甜蜜,只是一种个人的独享!他一人悄悄而来,是再一次来重温旧梦,是一种“不足与外人道也”的自我陶醉和静思默想。这正是保持“沉默”和“悄悄”走开的情感密码。因此,他不能放歌。

因为康桥曾给了诗人太多的梦幻,其中最大的在康桥,诗人曾独倚桥栏,聆听教堂里悠扬的钟声;在康桥,诗人曾悠闲信步,感受花草的生气与暗香;在康桥,诗人曾躺在青草地上,做了这样那样的梦想;在康桥,诗人曾面对着祖国的方向,深情地呼着“祖国,我的亲娘!”康桥的宁静与优美,曾经唤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然而,理想不等于现实,诗人“寻梦”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不能再“放歌”,只能“沉默”,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了强烈的感情反差。

最终,诗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康桥曾给了诗人太多的梦幻,其中最大的一个梦想是诗人曾想着把在这里获得的思想带到祖国去,在祖国的怀抱中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和人生理想。正是这样一种思想与感情的驱动力,使诗人在这里学习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说明的是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探一探

提示;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探究:诗歌“三美”是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那么,同学们探一探《再别康桥》如何在形式上体现这“三美”的?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归纳: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

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七、总结延伸

思考:资料显示,徐志摩多次来到康桥,除了本诗,还写了诗歌《康桥再会吧》、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等,为何诗人对康桥有如此深厚的“情结”呢?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八、布置作业

挑战康桥(1、2任选一): 1.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其中的一节诗.2.以《童年的————》为题创作一首小诗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

九、板书设计

第13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二课,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引起强烈的共鸣。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刚刚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形成等,理解诗歌的形式、内涵有一定难度; 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诗歌的美,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深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理解诗歌的三美。

教学难点:诗歌的绘画美;独具特色的意象。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5‘)

一、导入新课 (2‘)

展示剑桥大学的优美图片,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漫步康桥”中初步感知康桥风景如画的景色。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剑桥大学”的景色。

二、背景介绍(1‘)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

1 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朗读诗歌 (4‘)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2.再欣赏朗诵录音。

3、请同学们细心初读两遍,说说读了本诗你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

四、诗歌赏析(这一步是教学重点,合作探究)

1、诗人在离别时,写下了康桥的哪些风光?(1‘)

2、讨论(主问题):诵读第2至第6节,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构建出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4‘)

在讨论时,穿插辅助问题: 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明确: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②“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明确: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③为何又不能放歌,而沉默地离去?(明确: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2

3、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假如你就是诗人徐志摩,请放飞想像的翅膀,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10‘)

4、再次齐读,读出美感。教学到至此步,引导学生感知到诗歌的绘画美,再美读。(3‘)

第二课时 (45‘)

继续合作探究:

5、讨论:试与第一节诗相比,谈谈对最后一节诗的理解。康桥如此美丽,诗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10‘)

明确: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本诗抒发的感情: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

五、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㈠音乐美。 (10‘)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这首诗压韵了没有?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明确:每一小的节

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4、带着感情来朗读,读出音乐美。㈡建筑美。 (10‘)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2、每一节有几行?

4。显得很匀称 (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

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

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4、齐声诵读。

㈢、有感情地朗读 (5‘)

1、学生自由颂读,读出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2、请朗诵水平高的同学读(自愿举手)

六、至此,介绍“新月派”的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

七、小结

(5‘)

1、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带着深情,再次齐读《再别康桥》。

2、试着背诵全诗。请学生自愿背,再齐背。

八、延伸拓展:教师精选2首新月派的诗歌,用PPT展示、略读 (3‘)

九、作业布置。(1‘)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第一课时

离别的对象——特别:康桥

教学反思: 绘画美:意象——新颖,流动的画面美

第二课时

音乐美:回环往复、韵律和谐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离别的气氛——轻轻、悄悄、沉默

感情: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

艺术:三美(新月派: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第14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教学方法】

本文是高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二首新诗,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断,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情境营造

1 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

(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

荇(xìng) 斓(lán) 畔(pàn) 溯(sù)

篙(gāo)

语气:

舒缓、低沉。

节奏:

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新诗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现在,请大家任选一个学习主题,认真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在笔记本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学生交流。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

⑴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两个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拟人手法:夏虫也为我沉默。

⑵ 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①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② 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 2 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③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④夏虫。连虫子也在这宁静而充满深情的意境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仿佛知道诗人的心声,为他它停止了夏夜的例行歌唱。在有情人的笔下,虫声会报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花鸟会哭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与上面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⑶在古典诗歌中,彩云、金柳、青荇、天上虹等意象具有怎样的文化传统?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是形容美丽而倔强的晴雯的;“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柔顺飘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

《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

⑷ 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3、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举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

理想破灭的伤感。等。

四、对比赏析与结构重组

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感伤,也充满了依恋,更让许多东西变得美好。离别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篇是什么?《再别康桥》跟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

学生背诵离别诗名句: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在这首诗里:

⑴ 告别对象由人间转向天空的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⑵ 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⑶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见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2、这首诗中,引用最多的诗句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学过的唐诗中,有没有见过“挥手”?请把有“挥手”的唐诗背诵出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现在请仿照《送友人》,把《再别康桥》改写成一首五言律诗。 〖参考答案〗

再别康桥

康桥夕阳中,晚云红似火。 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 清泉彩虹梦,星辉长篙歌。

挥手悄离别,夏虫也沉默。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离愁、旧梦

爱 ═════╤═════ 美

(喜悦、依恋)

(意象、语言)

(说明:板书设计力求简洁而含蓄。“爱”和“美”既是徐志摩的人生追求,也是《再别康桥》一诗给人的最主要印象,徐对康桥的爱体现在再聚康桥之时的喜悦与再别时的依恋,而本诗的意象、语言均给人极美的享受。而萦绕在诗人心头和诗句行间的是挥不去的离愁和别不了的旧梦。)

【资料卡片】

1、关于志摩: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其他名诗: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仔细的观察,抓住最有代表的一瞬。)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新奇而准确的比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直抒胸臆。)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复杂的情感。)

沙扬娜拉!(照应题目,无奈分别,珍重,珍重。)

第15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江西省高安市石脑中学 王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三美”。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三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把握意境,领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思路:

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三美”,领悟诗歌意境及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启发和引导,抓住诗歌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歌教学重在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意、诗情,诵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取学生齐读、学生个人读、听名家朗诵等多种形式。

2、合作探究法:首先,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练习;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最后,教师点评,多肯定激励学生,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六、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多媒体教学 1

为辅助手段,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七、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徐志摩的生平以及创作《再别康桥》的背景,同时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法,扫除本文的文字障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诗人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诗歌诵读

先让学生欣赏名家朗读,细心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等,然后指导学生诵读。

诵读指导: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诗的结构整齐、节奏分明、脉络清晰,诗的第一节旋律带有细微的弹跳性,从诗的第二到第六节,节奏又变得舒缓而悠扬,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在感情上得到了升华。在诵读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及语气的轻重等。

(四)、体会“三美”

课件展示:新月派诗人的“三美”。

1、音乐美:指注重押韵,讲究音节和谐和诗的节奏。

2、建筑美: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3、绘画美:指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呈现绚丽多彩的画面。合作探究:《再别康桥》一诗中,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分别是怎么体现的?

1、本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哪里?

提示:注意音乐美往往体现在韵脚、韵律节奏和诗歌的结构上。 (现代诗的节奏单位是“音步”。通常由两个或三个字〈音〉组成一个音步,再由若干音步构成诗行。诗行的一个音步与下一个音步之间,朗读时可以有一个小的“顿”,把它们划分开来。) 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 韵脚:每节音韵统一,全诗逐节换韵

② 节奏:每句为三到四个音步,以三个为主;多用“轻轻”、“油油”等叠音词。

③结构:首尾呼应,有同有异,富于变化。

2、诗歌的外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四句,每句6-8字。 ②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学生通过听读、诵读,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3

生能从中发现诗歌的建筑美。

3、本诗的绘画美是如何体现的? 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②、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

③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

(五)、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作用。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 4

片情意。

小结把握意象的方法:

1、注意意象的特点。

2、准确理解修饰词和修辞方法。

3、从语境入手,把握意象。

(六)、深入分析,领悟感情美 合作探究:

1、这首诗蕴涵了作者对康桥怎样的情感?诗歌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 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

2、你能体会并读出本诗章节的情感变化吗?  难舍难分—欢喜和眷恋—更加欢喜和眷恋—对康桥的永久 恋情—感情达到高潮—情绪低落—难舍难分 即: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遵循诗歌鉴赏规律,由形式到内容,由意象到意境再到情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全诗的情感脉络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但仍需要教师帮助梳理。

(七)、方法归纳

教师总结:如何鉴赏新诗

1、反复诵读,体会形式美。

2、抓住意象,欣赏意境美。

3、深入分析,领悟情感美。

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授之以渔,让学生拥有鉴赏新诗的利器。

(八)、课堂小结

徐志摩先生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5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学生聆听课堂小结,静心思索,进一步感悟诗情。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引导下,学生进一步领悟诗人的情感。

(九)、拓展练习

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

(十)、板书设计

反复诵读,体会形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抓住意象,欣赏意境美——爱恋、憧憬、离愁

深入分析,领悟情感美——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十一)、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少教多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对“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本课教学设计就是我对该教学理念的一次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收效甚好;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不足之处是课前预设不足,课堂容量过大,留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时间过少。

第16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人学过多年的语文了,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比如“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学生笑)[来源:学科网ZXXK] (抓住学生笑的时机,请他们谈一谈笑的原因,借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读诗,那对诗歌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是一首诗吗?(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后,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算作一首诗,因为实在读不出什么韵味。(又在屏幕上打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加上最后一句增添了诗歌的韵味,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富有诗味。

由此可见,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二、背景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离别的情感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2.再欣赏黄磊的朗诵录音;

3.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

四、鉴赏诗歌,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1.诗歌的哪些章节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离别情感?(学生讨论)

(1)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三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轻轻的”为何要提前③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2)第二~四节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这几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②作者此时在干什么③“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④为何要强调“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3)第五~六节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两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徐志摩心中的梦是什么②作者要去青草更青处歌唱什么呢③为何又不能放歌④为何选择沉默地离去)

第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而徐志摩的梦是什么呢?概括而言,是“爱”“美”“自由”,他“追求自然的爱”,“找寻自然的美”,“向往自然的生活”,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个“自然崇拜者”。而康桥,正符合徐志摩心中的梦想,他觉得,在康桥才可以享受自然的生活,由此读者才更能体会他将离去时的忧伤。

(4)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一节,应该结合第一节来鉴赏,难道仅仅是为了呼应第一节吗?)

诗歌的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 2.对比古人写的离别诗句,鉴赏《再别康桥》的独特意境。 (1)学生讨论:你会为离别创设怎样的情境? (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各抒己见)

(2)列举古人写的离别诗句,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来源:Zxxk.Com]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相同之处是:离别情绪感伤沉重。 (3)对比分析,《再别康桥》创设的离别情境的特点 ①离别的对象特别 ②离别的气氛轻松 ③选择的意象新颖

《再别康桥》创设的情境清新飘逸,体现了“新月诗派”的创作特色。

五、结语

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离别的对象——特别(云彩)

离别的气氛——轻松(轻轻、悄悄、沉默)

清新飘逸 选择的意象——新颖(金柳、新娘、青荇)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提问:

1。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C、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D、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

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

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整体·感知]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了作者1928年秋重回母校所在地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和那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文本·层析] 阅读全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第七节变为“悄悄的”,这个细微的变化蕴藏着什么深意? 【答案】 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情感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的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2.“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 这里的“梦”应当包括过去诗人对未来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与追求。根据诗人过去的经历与思想变化的过程,它至少应该包括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之梦、追求国家富强之梦、追求自由美好的爱情之梦以及取得辉煌成就的文学之梦等等。遗憾的是,多年以后,诗人的这些梦想,都如揉碎在浮藻间的彩虹一样,早已沉淀在了清清的潭底。所以,这里所抒发的远不止是诗人对康桥的眷恋,更包含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落。 3.诗人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你认为这个比喻好吗?为什么?

【答案】 这是一个形象鲜明且极富诗意的平中见奇的比喻。(1)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这与惯于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2)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好的时光,所以,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满注着诗人的喜爱之情,“新娘”这一形象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人对康桥及其一草一木的无限喜爱之情。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的“箫”能否换成别的乐器?为什么?

【答案】 此处的箫不宜换成别的乐器。(1)因为“箫”字可以与本节第四句中的“桥”构成押韵。(2)因为箫这种乐器能更好地抒发出此时此刻诗人特定的心理感受。箫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里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故常出现在抒写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作品中,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话题·互动] 话题:作者曾三次来到康桥,一次次的告别,都让作者留恋失意,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作者如此难以忘怀?作者心目中的康桥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据此请你谈一谈对“康桥”这一意象的理解。 学生甲:“康桥”是写实的。康河水清如明镜,风景优美,让作者流连忘返。这里又是作者接受新思想的发源地,作者对爱与美的追求、对灵性和自由的追求、种种新思想都与他在这里的这段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作者告别康桥是对留学和旅居生活的告别。 【参考答案】 “康桥”是写意的。诗中的意象“云彩”“金柳”“艳影”“彩虹”等都是一些女性化的形象。诗人到康桥来寻梦,实际上可以看作对恋情的追寻。这里“康桥”已经化作诗人恋人的影子。

第17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

方法与过程: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会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技法,体悟作者情感。 重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难点: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插入相关图片和音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第一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读过不少新诗,但是这一阶段才识文学鉴赏的开始。学生初步涉足文学鉴赏,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但这不是最终的学习目标。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作为最终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配乐朗读,打开学生想象空间,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1、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诵这首诗。(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配乐朗读

3、每一首好诗都能引起读者不同的共鸣,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谈一谈。

4、几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感受,打开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少年情怀总是诗,同学们青春的感受就是最美丽的画卷。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不是象大家想象得如此美丽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康桥和作者徐志摩。

三、康桥与诗人的关系,并出示教学目标 (投影出示康桥图片)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这里就是康桥,今天读作剑桥,闻名世界的英国剑桥大学就在这里。在康桥,他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正是康河的粼粼水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在康桥,他接受了“爱、自由和美”的个性主义熏陶,正是“爱、自由和美”的康桥理想给了他人生的追求。

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徐志摩以一首纯美的《再别康桥》,拉开了我们想象的帷幕,更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我们今天就通过赏析诗歌语言来品味蕴涵在诗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让学生从音乐这个艺术层面去感

1 受志摩的诗,并且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四、解题

这首诗从题材看属于:离别诗 (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送别诗)

明确: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思考:把徐志摩的这首诗和别的离别诗比较,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离别人,是康桥。告别对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1.注意读音

青荇(xìng) 长篙(gāo) 浮藻(zǎo) 漫溯 (sù)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2.注意阅读节奏 感情:惆怅,惜别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二)二轮诵读,缘景明情

讨论:赏析诗中意象,体悟作者情感。 提问:

本文在景物描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金柳。柳,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提问:

作者是怎样描写青荇?

作者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和同学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前四节)

2 接下来在第

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 (师生一起朗读第

5、

6、7节) 思考:诗中意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同时,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 提问: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 明确:

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物象--------意象--------意境

此时的作者即将远离这个让自己魂牵梦系的康桥,诗人的对康桥的依恋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配乐朗读全文,形成整体认识,感受意境美!

(三)三轮诵读,吟咏诗韵

新月派:闻一多提出现代新诗“三美”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1、建筑美(形式):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2、音乐美(语言):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绘画美(色彩与意境):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同时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六、小结本文。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1.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入手,赏析诗人通过不同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悟

3 作者情感。

2.从形式上入手,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七、知识点训练

虞美人 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 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这首词写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指出各阶段的特点。少年时的欢乐甜蜜,无忧无虑;壮年时飘零异乡,情绪悲凉;而今鬓发斑白,愁苦满怀。 2上阕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少年:歌楼、红烛、罗帐 情感体验:温柔缱绻、欢乐甜蜜

壮年:客舟、江阔云低、断雁、西风 情感体验:漂泊不定、孤单寂寞、凄苦难耐

3简要分析“听雨”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听雨”是全词的线索,他将三幅不同的画面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次听雨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使这首词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内涵!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第18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

2013级在职教育硕士

张继元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涵咏欣赏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寻找意象体会作者所要体现的情感。 难点:诗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视频朗诵、老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感情基调。

2.点拨法:抓住关键字词句,点拨理清诗歌的脉络。【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开课题

离别是人生逃脱不了的一幕悲情戏,自古写离别的诗作数不胜数,大家记得的有哪些诗词?

这些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用双音节词来概括? 今天,让我们聆听另一首现代诗人的离别诗,感受他别样的离愁别绪。

二、听读诗歌,感受意境

(播放朗诵音频《再别康桥》,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教师板书课题)

1.说说你听完这首诗的第一感觉?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用双音节词概括)

温柔、婉约、凄美

2.谁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感伤唯美的绝唱?(板书作者) 二.简介作者,走进康桥

徐志摩 ,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1918年赴美国学习, 1921年 入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政治思想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1922年回国,1928重访英伦。他是新月派代表人物。1931年飞机失事遇难,时年36岁

胡适曾经说:“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三、自读诗歌,体会“三美”

(一)感知意境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再读这首诗我想选用一首曲子来做配乐,你们打算选择用什么曲子呢?选择用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行吗?用钢琴曲《小奏鸣曲》行吗?用歌曲《十送红军》行吗?

(最佳选择是钢琴曲《卡农》或小提琴曲《梦幻曲》。) (《梦幻》这首曲子的基调是温柔、婉约、内敛的,她能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她能让你夜不成眠,她能让你站在冷风中沉思。)

(二)自由朗读 1.交代朗读要点

舒缓的语速、轻柔的语调、押韵和节奏。 2.配乐自由朗读

学生在柔美舒缓又带有几分凄清的《梦幻曲》中朗读全文;再重读第五节至结尾;再重读最末节三次(要求: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通过这样艺术化的处理,学生在朗读中有一种新鲜感、奇异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诗中所寄托的感情

(三)分享感受

1.第一诗节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怀?为何选择云彩这个物象?为何又要轻轻的? 2.即将告别母校,这个理想的摇篮,此时的康桥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妙无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离人眼中的康桥是怎样的,作者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3.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为什么连夏虫也沉默了? 4.第七节又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5.综观全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康河”具有怎样的特征,有什么象征意味?

(四)拓展延伸,走近诗人 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摘自《康桥,再会吧!》 )

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

五、小结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

下节课就让我们再读这首传世绝唱,开展《再别康桥》专场朗诵会,要求脱稿配乐朗诵,我们看哪位同学的朗诵最感人!请班委会精心筹备。

说明:

教学设计1分两课时施教,第一课时以诵读感知为主,第二课时讲解分析为主。教学用时相对过多,第一课时较为肤浅,第二课时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整体上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体悟不够深入。

教学设计2集中一课时教学,另行设计一课时的朗诵比赛。设计2从导入到作者简介再到诵读、分享、拓展,均进行了优化设计,重新确定了较为明确具体的目标和精炼、直白的导入及作者简介,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诵读指导和涵咏体悟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部分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深化对诗歌主旨和诗人性情的理解,较好体现新课标对诗歌鉴赏教学的相关要求和建议。设计2期待通过试教获得更好完善。2014.7.25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

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

张继元

748400 (本课例2012年12月获全国第十六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

信息技术于学科课程整合课例甘肃赛区三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诗中所体现出的三美主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学生寻找意象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2)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及意境美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情感方式与价值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从而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寻找意象体会作者所要体现的情感。

难点:意象的理解,意境的营造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讲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视频朗诵、老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感情基调。

2.点拨法:抓住关键字词句,点拨理清诗歌的脉络。3.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授让学生准确的理解诗歌美之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座桥,它空灵动人,风景秀丽;有这样一首诗,它意境独特,情感细腻。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个人、看看这座桥、品一品这首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徐志摩这个人。

二.背景介绍,走进康桥: 徐志摩 ,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1918年赴美国学习, 1921年 入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政治思想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1922年回国,1928重访英伦。他是新月派代表人物。1931年飞机失事遇难,时年36岁

胡适曾经说:“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最自由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年轻的徐志摩是在1921年春天走进康桥的。这一个特定的春光明媚的季节,成了志摩和康桥永恒的春天;那些不能释怀的日子,成了志摩一生的感动。志摩也算是个见过真山远水的人,但他却毫不迟疑的断言:“我敢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在康河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视频朗诵,整体感知: 1.视频朗诵,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2.学生反复诵读,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全诗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品词品句,研习技巧: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诗中借助了那些意象来营造这种氛围?

2.这些意象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3.第一诗节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怀?为何选择云彩这个物象?为何又要轻轻的? 4.即将告别母校,这个理想的摇篮,此时的康桥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妙无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离人眼中的康桥是怎样的,作者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5.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为什么连夏虫也沉默了? 6.第七节又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作者大胆地将“河畔的金柳”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其依据是什么?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体现了徐志摩一种什么样的情结?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含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是值得我们细细品位的,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仿佛步入了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六、作业布置:

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这首诗是最能体现三美原则的。三美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词句当中?请同学们下去找一下,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寻找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意境。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中是怎么体现闻一多先生提倡的三美原则的。

二、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

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拓展延伸: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四、课堂小结:

播放黄磊演唱的《再别康桥》,并配以康桥图片,再次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意象——意境

三美主张在诗歌中的体现

(1)音乐美

(2)建筑美

(3)绘画美

第19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提问: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1)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2)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3)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4)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

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

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

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新诗特点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

(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

(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 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

(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

(四)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鸽 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村青天,十分鲜丽!(《新青年》1918年)

从艺术上来看,这首中国早期新诗的代表作也有很多特色,尤其是它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本人提出的一套开风气的新诗理论。如胡适曾指出:关于新诗的音节,靠的是“语气的自然节奏”和“每句内部所用的字的自然和谐”,平民并不重要;而用韵方面,可以有多种自由,或“用现代的韵”,或“平厌互押”,“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至于艺术表现方法,则需要用“具体的做法”,换言之,“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诗味。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多种——明显的逼人的影像”((谈新诗》)。对照《鸽子》一诗,正是如此。

首先,该诗的音节确实大体上做到了自然和谐,全诗基本上用自然的语气一气贯注下来,相当流畅;其次,该诗注意押的,且全诗又押同一韵(i),然而诗中用的又是现代韵,也不受平区限制,这样,全诗既自由地表达了思想,但又具有诗歌的音乐感;还有,该诗的主旨(表达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自豪感)虽是抽象的,但作品的确采用了“具体的写法“,即把笔墨集中在描绘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中“回环往来,夷犹如意”和“研身映四’这幅鲜丽的画面上,这就避免了“抽象的题目用抽象的写法”的弊病,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1917年10月,北京)

新诗运动虽从形式革新入手,但是革新形式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能容纳新的内容。如果说胡适对于新诗运动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倡白话人诗与诗体解放,那么刘半农对新诗运动的贡献则在于他能更鲜明地或者说更直接地强调诗的精神的革新。旧持发展到清末,由于对传统的因循沿袭,诗体的束缚与文言的陈腐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解放诗体、复苏语言的功能便成为迫切的任务。然而,旧诗之所以旧,不仅仅在于形式的保守封闭性,还在于内容的陈腐老朽,这就是说,新诗运动必须对形式与内容进行同步变革。刘半农是最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注新诗内容革新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就在于它运用正在尝试着的新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新的、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内容。刘半农认为,诗贵在一个“真”;“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新诗要汲取自《国风》以来的优秀传统,“为野老征夫游女怨妇写照”,善于在“社会现象中见到真处”。显然,这首诗明显地借鉴了传统诗歌,尤其是在意念与表现方法上得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的暗示与启迪,通过两个反差极大的场景的对比描写,鲜明、具体地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贫富的悬殊对立,具有较强的批判性。这首诗还显示了刘半农运用语言的工力。叙事与描写简洁概括,人物的语言鲜明有个性,诸如老爷的语言漫不经心,显示其富贵而傲慢;而叫化子的语言强烈,节奏突兀,令人感受到他的愤怒之情。

术语:意象

意象既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那它就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因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就意象之间联系方式而言,大体就有:意象叠加、意象脱节、意象组合、意象并列、意象切割、意象密聚。意象示现、意象隐现和全意象等;乃至意象造型等也非与此不无关系。

《再别康桥》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现在通泽“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

第20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知《再别康桥》意境美

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领会本诗与以往离别诗的不同

2、过程和方法: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入手,鉴赏诗歌。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联系古典诗歌中有关送别诗的意象选择加以比较。突显作者意象选择与情感的独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悟、体验生活的能力,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和意境特点。 难点:意象与情感的独特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配乐朗读,打开学生想象空间,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1、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诵这首诗。

2、学生配乐朗读

3、每一首好诗都能引起读者不同的共鸣,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谈一谈。

4、几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感受,打开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少年情怀总是诗,同学们青春的感受就是最美丽的画卷。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不是象大家想象得如此美丽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康桥和作者徐志摩。

三、康桥与诗人的关系,并出示教学目标 (投影出示康桥图片)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康桥,今天读作剑桥,闻名世界的英国剑桥大学就在这里。在康桥,他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正是康河的粼粼水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在康桥,他接受了“爱、自由和美”的个性主义熏陶,正是“爱、自由和美”的康桥理想给了他人生的追求。

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徐志摩以一首纯美的《再别康桥》,拉开了我们想象的帷幕,更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我们今天就通过赏析诗歌语言来品味蕴涵在诗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再别康桥》。

(一)意象赏析

1、本文在景物描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金柳。柳,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

2、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喻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3、作者是怎样描写青荇?

作者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4、青荇: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也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潭水:榆荫下的那一清泉叫拜伦潭,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不正象天上的虹霓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作者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5、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那又是为什么呢?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1920年,24岁的徐志摩来到康桥,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在康桥,他有过与秀外慧中、一代才女林徽音的美丽爱情,因此而萌发了汩汩诗情;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爱情在康桥回忆中复活,诗人几乎要泛舟河上,去追逐那些个愉快的日子,然而, “此情可待成追忆”,片刻的遐想更激起了诗人的苦涩与怅惘。诗人不得不离开了,他不愿惊醒一切,他要把这座感情的伊甸园永远地臧在心底,永远不去破坏它的美好与宁静。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

2 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朗读第

5、

6、7节

6、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讨论这些景物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7、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

明确:

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物象--------意象--------意境

此时的作者即将远离这个让自己魂牵梦系的康桥,诗人的对康桥的依恋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配乐朗读全文,形成整体认识,感受意境美!

五、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诗歌的方法。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再别康桥教案教学设计.doc》
再别康桥教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