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2020-11-14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资面试经验】浓缩的10分钟—小学数学试讲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教资面试经验】浓缩的10分钟—小学数

学试讲

试讲超出规定时间、试讲时间严重不足,或者在试讲规定的时间内各部分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是往年教师面试考试最头疼的事情。今天,就针对面试试讲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时间分配建议,以便老师们在备考和试讲过程中对时间把控更加合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导入环节

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10分钟的试讲,导入时间建议控制在2分钟以内。

通常学生在导入环节经常出现的一些失误,例如导入内容偏离了学生生活,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像《垂直与平行》一节,可以用笔掉在地上的位置关系导入,也可以用08年奥运会开幕式方正,横成行,竖成列导入,前者更加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激趣效果更好。第二种常见的失误,导入环节做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无关,仅仅激发了学生兴趣,例如上课放了一首儿歌或者一段视频,结果跟教学内容无关,也是一个失败的导入。笔者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分四大类以例子的形式给出了针对于各类内容的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数与代数部分

例如《最小公倍数》这一节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报数游戏,依次报数,第一次报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第二次报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开始游戏)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有什么特别地发现吗?(学生自由发言)师:那么在这些站起来两次的同学中,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能否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又例如《角的分类》一节可以采用谜语,“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通过扇子打开形成的角度,从而引出角。

图形与几何部分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编个小故事,熊大熊二植树,熊大在平行四边形土地上植树,熊二在长方形土地上植树,他们各自争论都认为自己植树面积大,到底谁大呢?或者编个国王的故事,国王将自己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土地分给大儿子,小儿子,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父亲偏心,到底有没有呢?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编个小故事导入,这也是小学数学常见的导入之一。

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对于小学数学教材,考试的时候对于数与代数部分和图形与几何部分是考查频率相对比较高的,因此这也是我们梳理和加强的重点,平时可以像这样多梳理几篇,形成自己的一个思路。剩下的是统计类的和数学广角部分,对于这两部分考查频率相对偏低一点,但是我们仍然建议考生复习和准备的时候要全面,找几篇去设计,训练这部分的内容。

统计类

例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统计》,可以通过这种谈话的方式。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同学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与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竞赛项目?……又或者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同的情景,

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例如,师:同学们“六 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生:答……。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和想法)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通过这样子的贴近生活的场景进行导入。

数学广角

例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关植树问题》。

设计了一个游戏:我用手指示范,先伸出两个手指。问学生中间有几个间隔,在伸出三个手指,问学生中间有几个间隔,之后让学生自己伸出手指看一看,并且继续数下去,当学生数到到五个手指应该有四个间隔时,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间隔数,例如: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为4。如果把每个手指头看做一棵树呢?又或者创设情境,例如,咱们放假时间最长的节日有哪些?(春节,国庆节,五一节)那大家五一劳动节都会做什么呢?等等通过这样子的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情境完成了这节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导入。

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总之,针对小学数学教材,建议可以按照这几类,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类以及数学广角四大类,针对每一类各准备一到两篇试讲的导入,这样为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20分钟备考时间里设计好一篇好的导入去做一定的积累和训练。

二、新授环节

对于新授环节,这部分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也是决定考生去留、对得分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建议考生花5到6分钟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争取做到以下几点:①课程中使用的例题或者实际问题跟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相关。②在上课的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争取让学生有触、摸、拼、凑、减等学生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③课程主体内容讲完以后一定要有总结,建议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最后老师概括总结,切记在新授环节的总结一定是主体内容的总结。④部分课程内容可能会有易错点,针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优先引导学生去总结,也可以用易错题去引发学生思考,又或者老师可以直接用技巧性的发问,例如: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大家都清楚了吗?学:清楚了。师:老师有几个问题不明白,小伙伴们,能不能帮一帮老师……。

针对小学数学教材,建议可以事先分模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类以及数学广角四大类,针对小学数学的每一类挑一到两篇去设计新授部分,这样在实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际的面试过程中20分钟备考时间里能够游刃有余地去设计好一篇课题的新授部分。

三、巩固环节

在巩固环节,建议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一环节考生可以事先去思考下,小学数学的巩固环节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例如,直接做练习,抢答,游戏等等,这些形式很多时候都是通用的,通过这些形式会营造一种好的课堂氛围,是可以给考生加分的。对于巩固的具体的内容,考生同样是分四类去准备,每个模块写一到两篇。考生切记,巩固环节的内容一定要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相匹配,也就是说是授课内容的一个强化。

四、小结、作业环节

针对于小结和作业环节,建议花不到1分钟的时间,对于小结环节,首先思考谁总结?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定是学生总结。最好是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最后老师做概括性总结。然后思考总结些什么内容?一方面可以是内容层面的总结,也就是说总结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是总结本节课采用哪些学习方法,对于方法层面的总结。

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daodoc.com

最后是作业,对于小学数学试讲,作业可以是课后的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完成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开放性的作业,会给考生加分,这也是我们推崇和建议的地方。

总之

在整个10分钟试讲过程中,导入和新授环节应精心设计和安排,这两部分是可以出彩的地方。剩下的巩固、小结、作业环节可以事先做准备,可以分类去总结和准备,总结一些通用的模板,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备课在这三个部分所花的时间,把时间集中在设计安排导入和新授环节。

下载更多小学考试绝密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小升初xsc010,家长会jzh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获取!

推荐第2篇:小学数学试讲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我的问题回答完毕,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同学们都爱吃水果吧,这里有个梨子和苹果,你想吃那个?梨,梨,它的个头大,个头大?这位同学是在比较它们的什么? 生:体积

师:谁能说下体积指的是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

师:在这里,有一种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现在把两个这样的正方体排在一起组成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它们的体积是多少?把4个排在一起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长方体,体积分别是2和4立方厘米,数个数就可以知道。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我们是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来判断它们的体积的,真聪明,你们来看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的体积能直接判断出来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不能直接看出来,怎样来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能不能通过测量计算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老师就想问大家了,测量什么呢?你们觉得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什么有关呢?猜猜看~ 生:长,越长的物体越大 生:宽也有关系

师:很好,我们有了不一样的猜想,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教具,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合作,用这些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下面开始吧,组内注意分工,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第一组先来。

生:把12个正方体木块摆成3排,每排2个,摆2层,这个长方体的长师2厘米,宽师3厘米,高师2厘米,体积是12立方厘米,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师:很好,我们得出了不同的长方体,现在看看数据跟我们的猜想一致吗? 生:很一致,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都有关系

师: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呢?

师: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实验数汇总成了这张表,我们一起来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中的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很好,再仔细观察一下,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小组内继续探讨。 师:谁发现了,就你吧! 生: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每层的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生:因为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相乘就是体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猜想、实验、验证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如果长方体体积用V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将长方体的体积表示出来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b*h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需要知道长方体的什么才能计算它的体积呢? 生:长宽高的数据

师:很好,举个例子: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全班动笔做一做,你来说说怎么做的? 生:7*4*3=84 师:正确吗?说的很有条理,如果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师6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体积,你会吗?这是什么立体图形? 生:正方体

师: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生:长宽高都是6厘米,

师:这样的图形怎么计算体积?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生:用字母表示 V=a*a*a=a3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 生:正方体师特殊的长方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我们都知道了,下面就来用用这些公式。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想玩游戏吗?都想啊,好,那我们今天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老师刚才买了一本笔记本,猜一猜。我花了多少钱?你说,2元5角,多少元呢?2.5元,再来,猜一猜老师的身高多少米?1米6,对1.6米。猜一猜自制数位表的长和宽是多少?你来说,宽15厘米,长25厘米,这是我们猜出来的,怎么验证咱们的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量一量,很好,老师提前量好了,来看看与我们猜的一样吗?还有什么发现吗?都是用小数表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师: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小数,老师带来了这个,谁认识?对啦,米尺非常准确,我们把一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分,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应该是多长,对1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思考一下,你来说,分数1|10, 小数0.1,很好,如果是3分米、7分米呢?用分数和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内容。完成了吗?谁说说看?3分米就是3|10米,也是0.3米;7分米就是7|10米,也是0.7米,好,0.3米里面有几个0.1?0.7米里面有几个0.1?仔细观察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来说说你的发现:分数分母都是10,都是零点几的小数。

师:你们已经发现了,像0.1、0.

3、0.7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右边有一位小数,我们称它为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也就是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很正确,我们把分母时候10的分数写成了一位小数,那两位小数呢?

师:我们刚才把1米的尺子分成了10份,每一份师1分米,如果把每一份再平均分成10份,想想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来说,100份。

师: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现在来看放大图,请想一想,把1米的尺子分成100份,用米做单位,每一份是多长?每一份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如果继续平分,将1米平均分成1000份,用米做单位,一份可以怎么表示?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前后小组内讨论并完成课本中的内容,讨论完了吗?你代表你们小组来汇报一下,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4厘米用分数和小数怎么表示?那8厘米呢?你来补充。哪个小组探究了平均分成1000份的,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怎么表示? 生:1|1000米,0.001米

师:除了这些,你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你来说说看,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也就是百分之几,真会归纳,还有呢?你补充,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了三位小数。结合上面的探究,谁能帮老师总结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

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可以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也可以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读完了吗?你来说说你的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可以再进一步说说吗?你来补充,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对啦,计数单位分别是0.0

1、0.001,好,它们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是10,非常的好我们今天再一次深入研究了小数,谁能说说今天都学习到了什么知识,想一想,你来说,很好,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怎么来的,还有呢?相邻两位小数的进率,很好。

我们今天的课就学到这里,好,下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等式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抽象归纳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3、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4、总结反思,深化重点

5、布置作业

亿以内数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亿以内数的认识》,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好,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同学们请坐,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想看吗?都想看是吗?你来说说看是什么呢?对,是大熊猫,非常的棒!看到大熊猫,你能想到我们国家的哪个省呢?诶,谁来说?谁的知识比较渊博,好你来说,呀,四川省,很好,咱们大熊猫的故乡就在咱们的四川省,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四川省除了大熊猫意外还有什么呢?奥,你得到了一个数学的数字,这个数字你会读吗?这是我们四川省的人口数量,你说说看,非常的大,这样的数里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你知道吗?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 师:好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我们学习数,认识数的时候,需要用一个什么工具啊,需要一个工具?你说说看,对,计数器,计数器到底能帮助我们认识这么大的数吗?老师今天把这个宝贝也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当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我们以前通过计数器认识了谁,你说说看,奥,我们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还有咱们的千位,很好,在千的后面还有谁呢?你来说说看,还有万,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拨算珠,拨到万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神奇的事情呢,好,跟着老师一起来拨,一万,两万,三万,四万,五万,六万,七万,八万,九万,十万,唉,老师拨的过去吗?没有珠子可以拨了,怎么办,奥,这位同学说的可真是准确,要进位了,他说,我们九万拨完了,不可以往下拨了,那这表示9个一万,下面就应该是10个一万了,十个一万是几万呢?对了,眼睛尖的同学在咱们的计数器上已经看到了是十万位,非常的好,怎么把9个珠子给他拨过去,好,我们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那表示的就是一个十万,一个十万是几万啊?大家一起说,是10个一万,好那么我们继续拨,老师有一个新的想法,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起来给怎么拨拨看,好不好?好,就请你吧,你上来带领同学们拨,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很好,我们拨完了,发现了没有拨到九十万的时候又不可以拨了,怎么办?进到咱们的百万位当中去,在百万位拨一个珠子下来,这表示的是什么呢?动脑筋想一想,好,你来说,表示的是100万,是多少个十万呢?啊,对了。是十个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那比一百万还要大的数是多少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拿出自己的计数器然后跟同学拨一拨,看你们还能发现谁,好,下面开始,同学们拨完了没有,老师发现你们数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好,你代表你的同桌,来给咱们汇报一下吧。奥,你发现拨到900万的时候也一样要进位了,所以在千万位上拨了一个珠子表示的是1000万,很好同学们你们告诉他,1000万是多少个100万,对了,是10个100万,非常好,那比千万位还要打的数是多少?你来说,是咱们的亿位,一亿表示的是多少?10个1000万,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说一下,10个一万是10万,10个百万是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边说边拍手)很好,同学们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我们认识了哪些新的计数单位呢?谁来总结?你来说说看,他说: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还有亿,很好,那咱们以前又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这些计数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特别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你能给这些计数单位排一排顺序吗?好,老师请你们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来讨论下,老师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如果说忘记了没关系看咱们的大屏幕,大屏幕上有提示,好下面开始,同学们讨论完毕了吗?老师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你们讨论的一些结论,下面呢我们请一些同学代表你们的小组来给老师汇报下,给全班同学汇报下好不好,就请你吧,你来说说看,他说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他们的进率是10,为什么?说的真有条理,十个十万是百万,所以百万是十万的十倍,我们知道了进率,还有呢?哪个小组把我们的顺序给排出来了,啊。你上台来给咱们展示,同学们,他写的对不对,非常的准确,咱们的计数单位就是以这样的顺序呈现的,现在老师想让你们观察下咱们的计数单位,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呢?如果让你们来给这些计数单位分类的话,你们会怎么分?啊,你来说说看,分类你不会,但是你发现,有一些计数单位都是跟万有关的,诶,你举举例子,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很好,都是跟万有关的,这就是我们的万级,那比万级还小的同样也有四个数位,我们称它们位个级,比万大的就是亿级,这个以四个计数单位为一级,我们称他为数级,我们现在认识了计数单位,这个四川省的人口当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含义呢?你们知道吗?这个留作咱们的家庭作业回去之后探究一下,咱们这一节课就到这里。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小学英语教师面试 10分钟试讲 个人方法总结

小学英语教师面试 10分钟试讲 个人方法总结

进场开始:Good morning every leaders.I am candidate number__ applying for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 , I am ready for my English leon presentation , may I begin? Thank you .

Boys and girls, it\'s time for our English cla, are you ready? okay , let’s star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热身暖场:At the beginning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Okay ,now back to today’s topic How are you today ? Do you have a good weekend ? As a tradition, let’s sing a English song together at the beginning .Have you heard the sound of a donkey ? Donkey’s voice is “” , yeah it’s very funny , there is a funny song about donkey’s voice , do you want to listen ? Good,let’s sing together , when I sing “heehaw” , you sing “heehaw” , okay ? yeah , let’s go .”......”

Wonderful , you are all clever boys and girls .

阅读课文:turn to page__ and read the paage after me./ read after me ..... → Good , now read by yourself , then I will ask someone to show his voice , all right ? Yeah , begin .

要求实践:个人练:let’s do some practice , everyone should use this .....to ...../ imitate me ! 2人小组:I want everyone to do 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 , you should ask each other questions in the patterns ....A/B组:Do you like apples ? Yeah of course .I will divided you into two groups,boys group A and girls group B / this half group A and that half group B, which group do better , I will give more apples .

要求展示:Okay , you please / Oh this brave...and your partner , you act ...you act .../ group A act...and...., please....Okay time is up , please stop./ Ding Dong, just now have seen all of you did your best ./Well done , my children .So , which one wants to come here and show...? Any volunteers to act out your dialogue ? Who wants to try ?

Good job , you read very well , but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vowels “i:” and “i” / your pronunciation , remember to do more exercise , sit down please ./ Perfect , you give us a good example .Anybody else ? 回顾:So we have learned all the things of today , let’s review them .First ,we have learned new words “”, second we have leaned useful sentences “” .作业:For today’s homework,we should copy...and use the pattern...to make ...sentences ,are you clear?remember it.课程结束:Oh , the cla time is up, I must say goodbye to you .Goodbye , everybody, see you next time.

Ladies and gentlemen , all the previous is my English leon presentation , please give comments , thank you . 开始:begin , start , do it , ready go 好的(可承前启后):all right , okay , yes , so , now 理解:clear ? following ? understand ?

时间:at first , beginning , before , first step , → next step → after a while , sometime later →by now , time is up 肯定: very well , good →

Good job,well done → wonderful , cool → let’s clap for them 鼓励:Don\'t be afraid /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 / practice makes perfect / come on 全过程:热身→ 呈现→ 课本学习→ 作业

关键:放松,即使卡壳了,也要一笑置之 呈现部分:陈述 → 激趣 → 正式导出 → 引申解释 → 实践→ 学生展示

板书陈述:First , we should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read after me please .→ After the new words , we should learn some new sentences ....故事陈述:At the beginning,let’s invite our old friend SanMao.Hi,my clamates,I’m your friend SanMao....Use SanMao to ask question to students or lead in the key knowledge....Okay,this is SanMao’s...,from his story we have learned.... 数数陈述:let’s count , the next one is ...

激趣:just now SanMao ask us...., how can we .../ can you .../ if...., how or what we ....正式导出:板书文字+图画:直观联结事物形象、空间形象、时间形象、情感形象

引申解释:So if we want to ...../ If....,you can say or do....; if someone ask / you need to...., you can answer or ask ... / 1 and 2 make 3 解释数字 /

实践:现实情景化是实践的核心,也是设计导入激趣环节的核心

模拟思维法:展现教师思维→ 让学生模拟思维→ 学会使用句型,进行提问回答

动作游戏法:I say ....you do...联结空间位移、运动变化、直观感觉

角色扮演法:

推荐第4篇:面试试讲教案

必修1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2.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第一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而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因此本框还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涵义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理解纸币的涵义及优点

(6)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钱。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2.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板书)

(一)商品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钱也就是货币买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同学们需要的书、本、电脑,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商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它们和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1.商品的涵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教师活动: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我们买东西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所有这些因素用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我们在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该商品应是我们所需要的,其次是该商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可以用成语概括为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生活中,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不是从古到今人们都用货币购买商品,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货币的有关知识。

(二)货币(板书) 1.货币的产生(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归纳: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1)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当时的交换非常偶然,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物品品种很少。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难度也越来越大,经常出现“教材P4探究活动二”所描述的情况。

(3)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人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被称作“一般等价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如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

(4)但问题又出现了,如贝壳,比较小,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方便;牲畜会老,会死亡;布帛容易污染破碎,携带不方便。后来,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概括为: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副板书)

从货币产生的过程我们可得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教师活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为什么那么神奇,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任何商品呢?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了解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的作用。我们通过设计一个情景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假设一下,七年后,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每个月工资2000元。在你努力工作了一个月后,你拿到了你人生的第一笔工资2000元,说说你的打算?

【学生答1】交给父母。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孝顺子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他们一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学生答2】自己放家里存起来,以备需要。 【师点评】这类同学应该是对生活很有计划的人,相信他们的人生道路会在平稳中前进,但要注意钱的安全性。

【学生答3】买一点股票,开始投资实战。

【师点评】这类同学很有投资头脑,相信在生活中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学生答4】到市场享受用自己赚来的钱购物的乐趣(为家人和自己买礼物)。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生活的乐观派,也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问题】 如果你准备用工资去市场购物的话,那么你到市场买什么?大概花多少钱?

【学生答4续】300元给爸爸买一块手表,2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给自己买一件衣服,还剩1400元。

【问题】如果你在离开市场时,又发现了一个自己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标价3000元,你怎么办?

【学生答4续】下个月再买;如果有信用卡,现在就可以先透支1600元,下个月再还钱„„

老师归纳: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同学们的这些选择中货币分别发挥了它的什么职能:

(1)2000元作为财富保存起来是货币的贮藏手段。

(2)购买股票,300元买手表,2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元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货币的流通手段,需要现实的货币。

(3)标价3000元是标明笔记本电脑价值大小,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4)工资2000元、透支1600元,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有时间差,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交易范围越来越大,慢慢超出了国界,这时货币产生了另一种职能,即世界货币。 3.货币的职能(板书) (1)基本职能(板书)

1价值尺度:A.含义 B.价格 C.观念中的货币(板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教师活动:金银为什么能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学生讨论。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2流通手段:A.含义 B.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 C.现实的货币(板书)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总结: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活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6探究活动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产倒闭,因此,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够卖出去。这是市场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争中获胜,否则必被淘汰(例如三鹿集团)。

教师活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不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货币的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板书)大家可以看书,自己了解一下。

教学过渡:既然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三)纸币(板书)

1.纸币产生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于是代替金银行使流通手段职能的铸币出现了,后来又产生了纸币。由于纸币制造成本低、便于保管、携带和运输,所以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教师活动:为什么小小一张纸币有这样的功用?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这主要是因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

2.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板书) 3.纸币的发行量

教师活动: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那么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能不能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钱不值钱”了,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相反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想买东西,可手上没钱,造成通货紧缩。这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4.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页的相关链接,说明假币有什么危害,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归纳:对国家而言,假币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人民币的声誉,制约了人民币进一步走向世界;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四)正确对待货币(板书) 教师活动:我们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许多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万能的,能够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真的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一切吗?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快乐、健康、自由、亲情、友情、幸福等,都是用金钱无法真正买来的。

教师活动:那是不是“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不断在引诱人们跳入邪恶的深渊,所以我们不应该拥有金钱呢?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当然也不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有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是这些钱必须通过我们的诚实劳动依法取得。当你有钱的时候,不能任意的挥霍,凡事要有“度”,要用钱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五)电子货币(板书)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到市场购买大量东西,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是否还有其他付款方式?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如信用卡、支票、汇票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 3.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从货币的起源入手,共同探讨了货币的本质、职能及纸币、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同时又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通过以上对货币神秘面纱的逐步揭开,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货币的基础上,合法地获取它,合理地利用它,做金钱的主人。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推荐第5篇:unit 1 人教版七年级上 面试试讲10分钟

Cla begins.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Great! Last cla, we have learned the words, please open your book, and finish the 1a in section A.Write English words for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OK, guys, have you finished it? Who wants to try? Great.Sit down please.Any complements?

No? Look at the screen, what’s this in English? Spell it, please.Good.Can you make a conversation by using these words? You know, you can us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starter unit 2 and three? Do you remember? For example, what’s this in English? Or you can also ask, What color is it? Right? Yeah, very good.Sit down please.Now before our new leon, let’s listen to a song.放音乐 What’s your name OK, guys, can you gue what we will learn today? Yeah, clever.Do you have an English name? No? I have one.My English name is Echo.It’s means “回声 回音” in Chinese.(In Greek mythology Echo was a nymph given a speech impediment by Hera, so that she could only repeat what others said.She fell in love with Narcius, but her love was not returned, and she pined away until nothing remained of her except her voice.) It’s from Greek mythology.Do you want to know the story? 看PPT 讲故事

But, this is not the reason why I choose it for my English name.Mostly, it’s because my favorite female writer Sanmao’s English name is Echo.I choose it in memory of her.

OK, now, look at the paper.Here are some common English names.Choose one for yourself.And then tell me why.Understand? Are you done? Who wants to share? Yeah, that’s sounds great.Anyone else? Yeah, it’s a beautiful name.Now, open your book, look at 1b.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Are you ready? Have you got the answer? Yeah, any volunteers? What’s your English name? Hi, David, nice to meet you.OK, the answers.Good job, 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Now, we know, when you first meet somebody.You should say ? Yeah, nice to meet you.OK,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above with your partner.Using your new English names.Got it? Are you done? Who wants to try? You two, please.Good.One more pairs.Great.Bravo.Now, look at 2a.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number the pictures.Have you got the answer?

Now, listen again.Circle the names you hear.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se conversation? Yeah, how to ask other people’s names.Now,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Using the names in 2b.Can you follow me? OK, guys, our cla is going to be over.In this cla, we have mainly learned several conversation. What’s your name? What’s his name? And What’s her name? And how to greet other people.It’s Nice to meet you.

You know, just like the Greek mythology behind my English name, Echo.There are other name culture.After cla, I want you to find the story behind your English name.OK?

推荐第6篇: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桂林山水)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江山如画,风景秀美。山有奇山,水有秀水,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都会受到触动,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么?(板书:桂林山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的美丽山水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把你认为优美的词句画下来,好好体会。

师: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生:“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哪位同学知道“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生:“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师:回答的很好,(板书:甲天下)“甲”就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下面找位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师:好,请坐。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要先写大海和西湖呢?

生:写大海和西湖是和漓江水作对比,更加突出了漓江水的美。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作者先写大海、西湖是为了更加突出漓江水的美,那么漓江水有多美呢?(板书:水)请大家接着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

师:哪位同学找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这位同学你说。

生:静、清、绿。(板书:静、清、绿)

师:找的非常准确,你把这句话带着感情读一读,让大家体会一下漓江水的美。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读的很好。这句当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生:用到了排比和比喻。

师:回答的很正确,作者用排比的手法,罗列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同时用到了比喻来突出了漓江水的绿。把漓江的水比作了什么?对,无瑕的翡翠。(板书:翡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翡翠的意思?

生:非常绿的玉。

师:对,那么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板书:无瑕)

生:没有斑点的玉。

师:“瑕”是玉上的斑点,“无瑕的翡翠”就是没有斑点的玉,作者用“无瑕的翡翠”比喻漓江的水,更加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在这句话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没学过的标点符号:分号“;”。板书:分号,“;”),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在感受美丽的漓江水的同时,领悟一下分号的用法。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师:同学们读的越来越好了,看样已经感受到了漓江水的美丽。这一段中最后一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看到一道道水纹,才感觉得到船在前进,说明了漓江水的“静“。

师:回答的很好。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在读的同时,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字词,看看这一段的句式,写作方法和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完了么?好,先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这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这位同学你说。

生:这一段的开始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写到了泰山,香山,然后突出了桂林山的与众不同。在描写山的特点的时候,同样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师:回答的真棒,不仅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还回答出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同学们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带着感情齐声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板书:奇、秀、险)

生:“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想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师:同学们,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在读这两段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甲:我也想去那看一看。

生乙:写的很美,读的时候,仿佛我们已经在桂林游玩似的。

师:概括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感受就是如临其境,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山水水写的活灵活现,让我们感觉身临其境。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上几句话呢?拿出你们的练习本,看着课本中的插图用“像……像……像……”写上一段话。

师:同学们写的都很不错,我来读一下这位同学写的句子,“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有的像美丽的仙女,有的像拿着拐杖的老翁,有的像献桃的猴子。”这位同学写的很好,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描写方法,在今后的写作当中加以利用。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完了么?谁来说说最后一段描绘了什么?

生:描绘了桂林山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师:这一段即写了山,也写了水,山水交相辉映,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同学们,这一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呢?(板书:画中游)

生:首尾呼应。

师:对,我们快速的浏览一下全文,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篇文章是用什么结构安排材料的?这位同学你说。

生:“总—分—总”的结构方法。

师:对,课文开头写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第

二、三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文章最后写了荡舟在山水间的感受。全文用了“总—分—总”(板书:总,分,总)的结构描绘了桂林的山水。同学们,桂林的山水美不美?

生:美!

师: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发布于 2017-09-17

推荐第7篇:小学语文面试试讲

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趣味识字,随文进行字词讲解。

(3)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的秀丽风光。 (4)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 教案设计: 课题:《日月潭》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通过口语交际“家乡美”,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教学准备: 1.印发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酝酿学生的读书感情,为汲取导入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组课文,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秀丽风光,现在我们就出发吧!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二、激趣导入

1、(飞机飞到台湾,出示图)(画外音:小朋友欢迎你到台湾来)这就是我们要游览的第一站——台湾 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2、(出示图片)初到台湾的你,一定会为这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艳不已,那里有著名的阿里山,景色奇绝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景致清幽的莲池潭,婀娜多姿的纳鲁湾,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去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设计意图:以飞机直线飞到台湾,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导入环节识字、理解“潭”字。】

三、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课文,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1)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生词

自由练读。指名读。着重指导 “清晰”这个词语的读音。 开火车读 。 男女声赛读。

(2)理解词意,出示词语

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清晰-朦胧是意思的相反词,朦胧-隐约是意思相近的词。) (3)识记生字,出示生字。

这是本课的生字,会读了吗?赶快自己读一读吧。

读了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用形声字、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的方法可识记这些生字。) 理解字意,识记“茂”。出示茂的小篆。

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字吗?茂这个字就指的草木茂盛的样子。

猜字谜识记“筑”:姓巩的住在竹屋里。 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以学定教,还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让学生自我发现识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和规律;指导较难生字的识记方法。以获取“游览门票”的方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书识字。】 (4)(播放话外音:这一课中还有许多四字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四字词语

学生读 游戏:看图猜词语(画外音:太棒了!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课件出示门票)

师:哎呀,你们真棒啊!让我们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门票,快去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巩固学生生字学习,又积累了描写风景的四字词语。与前面情景教学相结合,为识字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激发兴趣,为下步学文打下基础。】

四、学文

【设计意图:学文理解文意,锻炼学生多种读书方法,理解感悟词语、句段;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以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的主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引领,做好主导。每段学习设计意图如下:第一自然段:以读促悟;第二自然段:画图助悟;第

三、四自然段: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抓关键词语领悟自然段,然后自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下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学习前四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由衷地自我总结:“日月潭风光秀丽”】

1、快来默读一下课文,看看日月潭究竟什么样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谁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2、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你们从文中哪些句段中发现到了它的美?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这些语句。

3、相机学习各个自然段 这是第几自然段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来读读并,欣赏。(出示段落)请同学们自己先小声读一读。

(1)第一段(以读促悟):你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日月潭很大,很美)

补充资料: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面积7.7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的大操场100个那么大,湖周长35000米,平均水深40米,是玉山和阿里山的天然湖泊,风光极为秀丽,被誉为宝岛明珠。 指导朗读。

(2)第二段(画图助读):

谁还喜欢这一段?那你能不能来读一读这一段?你能不能根据课文的描述,四人为一小组,把日月潭的位置画一画呢?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画?

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北边像圆圆太阳的日潭,南边像月亮的月潭,它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所以这个潭被称为“日月潭”。 说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想听吗?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平湖秋月》的配乐)

有一对非常勤劳的夫妻。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

一天,两条五彩巨龙从天而降吞噬了月亮和太阳。阿里山上藏着两件宝物:金剪刀、金斧头能制服巨龙夺回太阳和月亮。

大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用双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到了宝物。他俩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用金斧头砍下了恶龙的头,水社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 可是怎么把太阳和月亮送上天呢?大尖吞下了巨龙的左眼,水社吞下了巨龙的右眼。他俩立刻变成巨人把太阳和月亮托上了天,而他们化为两座山峰。

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人们把太阳落下的潭叫日潭;把月亮落下的潭叫月潭。而大尖和水社就永远的守在]日月潭边了。 神话传说很美,日月潭更美,你能不能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第三段、第四段

【设计意图:第

三、四自然段: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抓关键词语领悟自然段,然后自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下一个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第三段)这一段可真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配乐范读)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倾听,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活中有这样的感受吗?这个时候可以用哪个词?课文哪个词最能表现飘着薄薄雾的日月潭的美景啊?对呀,这几个词是不是就能体现出雾中日月潭的美啊?

第四段:第三自然段,我们找到了“隐隐约约”这个词概括了雾中日月潭的美。

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你能在第四自然段找到这样的词语吗? 你们真会读书,找到了日月潭各自的美丽,(指着板书总结日月潭各个风景的美)(课件出示各个时间的美景) 合作读文(男女师 课件分颜色出课文)

这样的美景我们是赏不够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4段。(4)第五自然段

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说什么呀?(风光秀丽)是呀,日月潭分光秀丽,所以它才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让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5)(画外音:小朋友们,日月潭的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保存好这张珍贵的门票。)

(6)其实,宝岛台湾的美景还有很多。咱们家乡“泉城”济南也有很多美景,我们一起来欣赏“天下泉城”!(看图片)这么多的美景,如果你像台湾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想怎样介绍?口语交际:夸家乡 【设计意图:学生的语文学习突破了课堂的局限,重视课内向课外、书本向生活的延伸。介绍自己熟悉的家乡,学生充满喜悦与激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热爱之情。】

五、指导书写

指导“环绕”书写。你能观察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教师板书生字,学生写字。 板书设计:

9 日月潭 清晨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中午 晴天

清晰

雨天

朦胧 要求分析:

(1)要求:趣味识字,随文进行字词讲解。

解析:二年级的学生是识字的关键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开展识字教学。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因此,将识字贯穿在游戏中,“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生词。通过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声赛读等多种方式结合。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读了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用形声字、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的方法可识记这些生字。)理解字意,识记“茂”。出示茂的小篆。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字吗?茂这个字就指的草木茂盛的样子。猜字谜识记“筑”:姓巩的住在竹屋里。以学定教,还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让学生自我发现识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和规律;指导较难生字的识记方法。以获取“游览门票”的方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书识字。

(2)要求: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的秀丽风光。

解析:理解文意,锻炼学生多种读书方法,理解感悟词语、句段;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以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的主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引领,做好主导。每段学习设计意图如下:第一自然段:以读促悟;第二自然段:画图助悟;第

三、四自然段: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抓关键词语领悟自然段,然后自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下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学习前四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由衷地自我总结:“日月潭风光秀丽”。最后,设计口语交际的环节“夸家乡”。学生的语文学习突破了课堂的局限,重视课内向课外、书本向生活的延伸。介绍自己熟悉的家乡,学生充满喜悦与激动,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热爱之情。 试讲题库基本信息: 学段:小学 科目:语文 年级:四年级(上)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试讲题库专业信息:

试讲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材正文(教材图片或教材文字): 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随文进行字词讲解,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 教案设计:

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你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诗来。 (李白《赠汪伦》、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揭题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的诗呢,古代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写送别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有无数文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今天的课文《古诗两首》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3.回忆学习古诗方法。

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 4.揭题释题。(知诗人)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

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浩”三点水三点位置要摆好,右边“一口咬掉牛尾巴”。“陵”要特别注意右边“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

跟老师把“陵”右边再写一遍,下课了还能记住这个字么? (是的,课堂学得好,课后不用学) (2)简介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生自由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3)释题

自己读一读课题,看看从课题中能看出哪些内容。 ①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②出示长江示意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③孟浩然(资料)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④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⑤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诗句埋下伏笔) (4)读题。 诗题的意思我们都了解了,谁再来读一读诗题。

(设计意图: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二、读通读顺。(读诗文)

弄明白诗题,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步——读诗文。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预设:如学生充分预习了,可直接进入第二环节。 昨天预习了吗?都读了几遍?谁愿意来试一试。

2.指读正音。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读通、读顺、读熟)

三、理解诗意。(明诗意)

1.读准字音读通字句,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诗句中每一句话的意思都读明白了呢,下面请大家默读诗句,出示自学要求:

A、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B、有不懂之处作上标记。(求助热线——1多读看图,用心思考;2看注释或查工具书;3向他人求助) 2.集体交流。

(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碧空”、“尽”、“唯”的意思。 (2)质疑解疑。有没有不懂之处了? (3)练习完整地讲述诗意。

四、赏析佳句,入境悟情。(悟诗情) 1. 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想象美景。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4)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播放画面欣赏,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5)指导朗读前两句。

(设计意图: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再欣赏图片加深感受,最后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理解、表达融为一体。)

2.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为什么是“孤帆”?“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又是什么? (2)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3)指导朗读后两句。师引读——

师:这句话内涵这么丰富,怎么能读好呢,看看插图,李白站在江边,假如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站在江边,船已经开了好一会儿,李白还在望啊,不禁想起两首诗——生读。 师:船已经越来越远了,真是——

师:这船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了,李白想起了他们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他脱口而出这样两句,读——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情深意长。

五、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对故人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他们只是一般的朋友吗?

(忘年交、生死之交、非常好的朋友、情深意重……) 我们怎么把这种情深意重读出来,站起来读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看怎么把这种意境读出来。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3.师生互动背诵读。

(设计意图: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六、回顾全诗,拓展延伸,归纳升华。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2.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拓展阅读。

3.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

李白——孟浩然

难舍难分

情深意长 要求分析:

(1)要求:随文进行字词讲解,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解析: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浩”三点水三点位置要摆好,右边“一口咬掉牛尾巴”。“陵”要特别注意右边“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跟老师把“陵”右边再写一遍,使学生明确课堂学得好,课后不用学的道理。

(2)要求: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解析:读准字音读通字句,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出示自学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有不懂之处作上标记。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碧空”、“尽”、“唯”的意思。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再欣赏图片加深感受,最后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理解、表达融为一体。

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对故人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他们只是一般的朋友吗?(忘年交、生死之交、非常好的朋友、情深意重……)我们怎么把这种情深意重读出来,站起来读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看怎么把这种意境读出来。读。通过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3)要求: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解析: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通过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验作者情感。

推荐第8篇:小学英语面试试讲

一、教材准备

以招考简章为准,清楚用的是哪一版本,滨州市直用现行初中教材,博兴用现行初二教材。但有的地方不让自己带教材,给你发材料,只准许带设计的课题提纲进入面试室。

二、面试技巧

进入面试室,鞠躬,报一些基本信息:

Good morning/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I\'m number...My topic is...然后上讲台,开始讲课

讲课完成,说My cla is over.Thank you! 鞠躬,离开

三、课程设计

遵循“导入——听力——练习——总结——作业”的思路(以SectionA为例)

1.Cla begins.Good morning,cla.Sit down,please.2.导入

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唱歌、画简笔画等,这些都是加分的项

一首“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把八上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导了出来

我导八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时用到了简笔画,我看过这节课的视频,但它是用课件展示的,我只是把图片换成了我画的比较熟的简笔画而已

另外,还有一种导入方式我还不是太会用,可能讲不好,大家探讨一下(以八下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 为例, 这一单元主要谈爱好)

导入时,切合自身基本信息导入很实用:

1987(出生)

172(身高)65(体重)

reading swimming (爱好)

在黑板上写下以上一些基本信息,分三行写,让同学们猜,导入到爱好上

最好不要以自己学英语多少年为例,评委不会感兴趣的

在导入环节,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说(还是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在猜的过程中,如果没猜对,可以说Sorry./Not exactly./Quite near.不要说No.

导入后,板书课题,像八上Unit 2 What\'s the matter?,说Today, we\'ll take up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一口气说完,快速写完(不要说一个单词写一个)之后,是可以领同学们读一遍的。

3.说完了自己的情况,就要问同学们的情况了,反正没有学生,自己说啥就是啥(以七下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为例)

下去,模拟叫起一个学生(假如是个男生),说:

You, please.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Oh, Hangzhou.And did you go to the West Lake? 引导学生回答Yes./No.,还要有适时的交流(e.g.I think the West Lake is beautiful.Do you think so? )

评价语不要少.Excellent./Wonderful./What a clever boy./Well done./You\'ve done a good job.尽量不要用fantastic,评价语很重要,整堂课都要用到

这时候呢,我们做一个人称转换练习(重要),并板书重点句型,可以放在黑板的中间位置 说Cla ,where did he go on vacation? Did he go to the West Lake ?引导同学们说出答案,一边问一边板书如下:

推荐第9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

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教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因材施教。但是教案的撰写,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下面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的小编将对这一部分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希望对各位面试有所帮助!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即所授课的名称。

二、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录像课等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课题或课时的教学内容而提出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部分,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较大困难的内容。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既要抓住、抓准教学难点,并考虑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扫除学生理解教材的障碍;又要抓住、抓准教学重点,正确适当地处理好教材,以保证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课堂的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演讲、辩论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利于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把教学活动连成整体,以保证顺利地完成各项预定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形成适宜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的恰当使用对一堂课有导向和奠基的作用。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六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尽量使导入新颖活泼,精当概括,吸引学生。 2.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想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新知;怎么教会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以及完成课程内容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安排。 3.巩固练习

必要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因此,练习的设计要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具体还要考虑练习的进行方式,是教师还是学生板演。如果是学生,应该让谁上黑板板演,这一环节应控制在多长时间内等。 4.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即是在所授课将要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要点的回顾。教师在设计时可考虑实际需要,简单明了,适时总结。

八、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的掌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课外练习或任务的一种方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实践摸索式作业、情境表演式作业、阅读复习等。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紧扣教学内容,适当联系旧知,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就感。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为了配合讲授,在黑板上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视觉符号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它具有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括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布局合理、时机合适,要与讲课的内容、进度相结合。

十、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授课的进行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审视教学过程,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补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记录并仔细分析。

以上内容仅供各位备考之用。这一模板并不是固定不变,大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灵活应用,尽量多点实践,将理论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乱,以最佳状态去应试

推荐第10篇: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一)

姓名:李双男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富锦市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一)

姓名:李双男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富锦市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二)

姓名:李双男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富锦市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二)

姓名:李双男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富锦市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三)

姓名:李双男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富锦市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三)

姓名:李双男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黑龙江富锦市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三)

姓名:张皓禹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二)

姓名:张皓禹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试讲教案

(一)

姓名:张皓禹

工作单位:农学院资环系12-1

户籍所在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日期:2016年5月14号

第11篇:试讲+面试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讲+面试)

拿上以上三个证(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合格证、申请表,就可以去认定了。认定的时候教委会安排说课--也就是“试讲+面试”。认定的时候你要选好级别和科目了。说课30分钟,分为试讲15分钟和面试15分钟。如何在教师认定考试中出奇制胜?

首先,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还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其次、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当然,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最后,要有板书,板书就是你的教课大纲,是有始有终的,最后别忘了布置作业。(如果对粉笔字不自信、或者无要求板书,可以减少板书或者不板书)。最好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通常是可以加分的,也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试讲时不允许呈现,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试讲完成以后还会有提问,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如何安排你所教的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应该在哪里,如果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该如何等等。不要慌张,首先肯定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予以适当的重复和肯定,与此同时思考应对的策略。回答的时候最好能有一个提纲,分几点来说明你的观点,显得层次鲜明,逻辑性强。点到即可,除非特别自信,不要过于展开。

第12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http://www.daodoc.com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恐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总结: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http://www.daodoc.com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来源:中师教育 www.daodoc.com

第13篇:小学数学试讲课题

小学数学试讲课题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P12《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P45-46《口算乘法》

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P64-65《垂直与平行》

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P80《笔算除法》

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P112《烙饼问题》例1

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P17-19《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P50-51《小数的产生的意义》

8、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P58《小数的性质》

9、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P80《三角形的特性》

1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P117《植树问题》例1

5月26日上午到县实验小学参加试讲时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以上十个课题的教案(手写、不可打印);身份证、毕业证(或毕业证明及就业推荐表)原件及缴费发票。

小学语文试讲课题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第二课时

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

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第二课时

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第二课时

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第二课时

8、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二课时

9、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1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第二课时

5月26日上午到县实验小学参加试讲时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以上十个课题的教案(手写、不可打印);身份证、毕业证(或毕业证明及就业推荐表)原件及缴费发票。

小学英语试讲课题

1.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1 My Claroom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Let\'s do

2.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2 My Schoolbag 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

3.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3 My Friends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do

4.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4 My Home 第二课时:A Let\'s talk Let\'s play

5.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6 Meet my Family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Group work

6.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1 Our School 第二课时:A Let\'s talk Let\'s play

7.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2 What Time Is It?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Let\'s do

8.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3 Is This Your Skirt?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chant

9.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5 How Much Is It?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Let\'s chant

10.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6 At a Farm 第二课时:A Let\'s talk

Let\'s play

5月26日上午到县实验小学参加试讲时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以上十个课题的教案(手写、不可打印);身份证、毕业证(或毕业证明及就业推荐表)原件及缴费发票。

小学思品试讲课题

1.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第1课第2课时《用手描绘家乡》

2.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第2课第2课时《走进不同的家乡》

3.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第1课第1课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4.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第2课第3课时《今非昔比的厨房》

5.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第2课第2课时《乡风乡俗》

6.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第1课第2课时《从种植到收获》

7.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第3课第2课时《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8.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传统生活》第1课第1课时《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9.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传统生活》第3课第1课时《怎样看电视》

10.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的生活》第2课第2课时《防患于未然》

5月26日上午到县实验小学参加试讲时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以上十个课题的教案(手写、不可打印);身份证、毕业证(或毕业证明及就业推荐表)原件及缴费发票。

小学美术试讲课题

1.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册第3课《放学了》第一课时

2.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册第5课《生命之源——水》第一课时

3.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册第6课《材质的美》第一课时

4.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册第12课《降落伞》第一课时

5.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册第20课《采石矶古建筑》第一课时

6.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8册第4课《快乐的人》第一课时

7.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8册第5课《猜猜我是谁》第一课时

8.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8册第8课《棋牌乐——棋篇》第一课时

9.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8册第9课《棋牌乐——牌篇》第一课时

10.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8册第17课《泥玩具》第一课时

5月26日上午到县实验小学参加试讲时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以上十个课题的教案(手写、不可打印);身份证、毕业证(或毕业证明及就业推荐表)原件及缴费发票。

第14篇:初中数学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试讲人:谭笑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重点、难点:二元一次方程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教学形式:例题演示,加深印象!学完即用,巩固记忆!你问我答,有来有往!

1、自我介绍:30s 大家下午好!我叫谭笑,201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学的行政管理,现在教的是初中数学,希望能与大家有一个愉快的下午!

2、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系数、根的判别式:8min30s 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是复习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4个等式,请判断等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请说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

(1)x²-10x+9=0 是 1 -10 9 (2)x²+2=0 是 1 0 2 (3)ax²+bx+c=0 不是 a必须不等于0(追问为什么)

(4)3x²-5x=3x² 不是 整理式子得-5x=0所以为一元一次方程(追问为什么) 好,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所说的一元二次方程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名字可以得出它的定义! 一元:只含一个未知数

二次: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2 方程:一个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bx+c=0 (a≠0)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记住,a一定不为0,b、c都有可能等于0,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大家要注意找系数时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至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没有根怎么判断,有同学能告诉老师吗?(没有就自己讲),好非常好!我们知道Δ是等于b2-4ac的,当Δ>0时,方程有2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根。 那我们在求方程根之前先利用Δ判断一下根的情况,如果小于0,那么就直接判断无解,如果大于等于0,则需要进一步求方程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0min 那说到求方程的根我们究竟学了几种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方法呢?我知道同学们肯定心里有答案,就让老师为你们一一梳理~ (1)直接开方法

遇到形如x²=n的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直接使用开方法来求解。若n<0,方程无解;若n=0,则x=0,若n>0,则x=±n。同学们能明白吗? (2)配方法 大家觉得直接开平方好不好用?简不简单?那大家肯定都想用直接开方法来做题,是吧?当然,中考题简单也不至于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来将方程往完全平方形式变化。配方法我们通过2道例题来巩固一下: 简单的一眼看出来的:x²-2x+1=0 (x-1)²=0(让同学回答) 需要变换的:2x²+4x-8=0 步骤: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左右同除2得:x²+2x-4=0 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x²+2x=4 左右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x²+2x+1=4+1 所以有方程为:(x+1)²=5 形似 x²=n 然后用直接开平方解得x+1=±5 x=±5-1

大家能听懂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练习题,2min时间,大家一起报个答案给我!

题目:1/2x²-5x-1=0 答案:x=±7+5 大家都会做吗?还需要讲解详细步骤吗?

(3)讲完了直接开方法、配方法之后我们来讲一个万能的公式法。只要知道abc,没有公式法求不出来的解,当然啦,除非是无解~ 首先,公式法里面的公式大家还记得吗? x=(-b±b2-4ac)/2a 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有同学知道的吗?就是将一般式配方法得到的x的表达式,大家记住,会用就可以了,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后试着用配方法进行推导,也欢迎课后找我探讨~这个公式法用起来非常简单,一找数、二代入、三化简。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例题: 3x²-2x-4=0 其中a=3,b=-2,c=-4 带入公式得:x=((-(-2))±(2)2-4*(-4)*3/(2*3) 化简得:x1=(1-13)/3 x2=(1+13)/3 同学们你们解对了吗?

使用公式法时要注意的点:系数的符号要看准、代入和化简要细心,不要马失前蹄哈~ (4)今天的第四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大家会吗?好那今天由我来带大家一起见识一下因式分解的魅力!

简单来说,因式分解就是将多项式化为式子的乘积形式。 比如说ab+a²b可以化成ab(1+a)的乘积形式。

那么对于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其化成(mx+a)*(nx+b)=0 这样就可以解出x=-a/m x=-b/n 我们一起做一个例题巩固一下:4x²+5x+1=0 则可以化成4x²+x+4x+1=0 x(4x+1)+(4x+1)=0 (x+1)(4x+1)=0 所以有x=-1 x=-1/4 同学们都能明白吗?就是找出公因式,将多项式化为因式的乘积形式从而求解。 练习题:x²-5x+6=0 x=2 x=3 x²-9=0 x=3 x=-3

4、总结:1min 好,复习完了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熟知它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项最高次数为2的等式,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我们还要会找abc系数,会用Δ=b²-4ac来判别方程实根的情况。还需要熟悉四种方程的解法,这是中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当然,具体用哪一种解题方法就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来选择了。如果形式简单可以直接用开平方则直接用开平方,否则首选因式分解法,再者选择配方法,最后的底线是公式法~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熟悉的方法也不一样,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万无一失的方法,像老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用公式法,哈哈哈哈~好啦,上完这一个复习课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同时非常感谢同学们能够来上我的第一堂课,以后一定会有第二堂、第三堂...欢迎课后骚扰~

联系方式:13427143243 联系邮箱:Samantha_Tan@163.com Wechat:smiletantan

第15篇:七天课堂:小学数学面试试讲亮点提升

http://www.daodoc.com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亮点提升!

随着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全国统考的趋势越来越普及,面试的难度每年都会呈现新特点,也意味着考试难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学校数学招收的人数比例相对来说比较高,那么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比例更受考生们的青睐,报名考试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然而很多考生反映考试时自我感觉良好,但成绩下来后就是没有通过,很多考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数学跟其他学科还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数学是很好通过的,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提升数学试讲时的亮点呢?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小学数学面试试讲亮点提升。

这里给各位考生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考生先看试题清单的标题,再看试讲要求。数学学科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每一节课都会有固定的知识点,其试讲的主要数学知识点就会通过试题清单上的题目显示出来。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这节微型课就是要把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教会给学生,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列方程解方程、作答等,如何灵活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在数学的题目中就体现出来了。同时,要学会看试题清单中试讲内容的要求。一定要根据题本上的要求来试讲,学会分析题本。题本上的基本要求一般是3-4个,分为试讲内容和试讲设计,试讲设计一般就是试讲时要求操作要求,如要有板书设计,要求10分钟内讲完,要体现互动等;试讲内容一般是试讲时针对此次数学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要求,如讲清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讲清解题步骤、讲清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说清楚分数的意义等等。在试讲时,一定要看清楚要求中的试讲内容要求,同时要花大部分时间在这块内容上来体现本节的重、难点。

第二,教案一定要写,建议写简略版的教案,要自己看得懂,同时教案的基本要素要全。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块。其中一节完整的教学包括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与作业几环节,这也是最基本的。写教案时建议用10分钟的时间写,重点是学教学过程,自己能看得懂,同时调理逻辑清晰即可。板书设计也一定要写,因为这是试讲时呈现在黑板上的东西,是让考官最为清晰明了的知识点。教学反思部分只需要写“教学反思”这四个字,其他是不需要学的。因为教学反思是针对此次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写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写教案是还没有试讲,所以是没有什么总结内容的。 http://www.daodoc.com

第三,试讲内容要重难点突出,内容透彻,多设置互动环节。试讲一定要讲解完整,包括四部曲,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宁可提前试讲结束,也不要拖延时间。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点讲解透彻。切记不要把知识点“复制”“粘贴”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情景,然后多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回答,可以多设置一些预设。在学生把问题解决的差不多时,教师进行新知识点的解释清楚。另一方面,试讲中打造亮点是考试过程中的杀手锏。对于数学来讲,试讲时可以进行多互动。一是要多提问,就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但是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或者回应。二是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要合理分组组织,同时注意提问的问题,时间的控制等。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有巡视指导的动作。三是要有评价环节,可以教师单独评价,也可以学生评价,也可以师生一起评价。四是要有纠错环节,教师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或者难点进行纠错是非常好的。总之,教师的互动环节要多,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

以上是小学数学面试试讲亮点提升,相信做到以上三点,在数学学科教师资格面试当中,亮点会体现,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第16篇:小学英语面试试讲注意事项

试讲注意事项

应该是面试的时候会给你一篇文章,一般来说是高中课本随机的课文,给你一段时间准备,然后让你根据课文实时上课,你以前有哪个英语老师上课方式你比较欣赏的,你可以模仿他的来做准备,高中上课基本都是阅读与语法同时讲,很少只讲阅读(评委会觉得你只是在做精读),或者只讲语法(如你所说,十分枯燥,而且很难讲),切记不要慌,讲课时要面向评委,板书时注意不要让身体挡住黑板,如果你的基本功扎实,十分钟都不够你讲,如果你基本功有所欠缺,放慢语速是不错的选择,将重点放在你擅长的知识面,多举几个例句,说的详细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祝你好运!

20分钟讲新课是不实际的,你可以讲一个小语法点,或者是大语法点的一个小部分,不在于讲解得多少而在于是不是抓住难点重点来讲了。最好有自己的能教给学生的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当然,既然是做教师,一定要大方,由教师的架子,别扭捏!还有不要只讲自己的不管底下的老师或是学生,至少要有眼神的交流,最后自信就好了!

1.形式是由评委充当学生,试讲者将试讲过程模拟为真实课堂,也要进行一定的互动,例如提出问题,设置讨论等,对于你所提问题的回答,既可选择由一个评委来回答(如果评委肯配合的话);也可选择在提出问题后稍停几秒钟,然后以类似“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进行一下总结”这样一句话直接过渡到下面的环节,这样也可以体现出你的互动环节。

试讲中要注意结合板书,由此集中评委的眼光;要自信、大方,你可以讲得不精彩,但绝不能你扭捏;声音要洪亮,发音准确;在出现小失误时不要紧张,因为评委可能本来没注意到,但却因为你的紧张而扣分;精彩部分放在前半部分,因为评委通常在前半段就把分数打出来了。

也可多看看些成功例子的视频。 祝你成功!

2.首先你一定要表现得很自信,既然是小学老师,你也一定要让自己看上去很亲切,记得一直保持微笑!

先简单地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然后事先去准备好课程的预习,列下提纲,最好把学习计划详记下,要做到即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学得好.所以你也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和他们做些小游戏,让他们对英语充满兴趣,同时使你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做到这些,你会成为一个不错的老师哦! 记住,和蔼可亲,能与学生容为一体,去体会他们心灵深处的想法,时刻与他们交流,才识一个好老师的象征哦! 祝你面试成功,当个好老师...3.您好!小学英语教师面试时,试讲内容可以是中英文的,也可以是中文的,如果以全英文进行说课肯定是更好!教案最好以全英文为主。谢谢您对中公教育的支持和信赖! 4.正规的招聘,比如说公办的大型教师招聘,都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提前三分钟会有提示,到时间直接喊停,如果你没讲完,会严重影响你的考试成绩。最好是在规定的时间讲完,尽量各个环节都完整,注意板书。

像一般的私立学校招聘的话,有时候怎么说呢,作为面试官,听得时间长了就会有点烦,你讲的超时间长了人家会嫌你把握不住重点,不会把握课堂,没经验。讲的时间太短会说你准备不充分,没经验,更没戏。所以把握好时间,可以超一分钟或短一分钟,但不要里这个时间点太远,自己把握,如果牛经验的话自己到时会很好的把握。

最后提醒下,如果是第一种,正规的招聘,你千万不能超时,哪怕提早讲完一两分钟也好。 加油了,望采纳。

第17篇:旅游管理教师资格考试面试10分钟试讲第一章第3节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以《铁齿铜牙纪晓岚》片段,导入新课:上课之前我们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主人翁同学们应该很熟悉,是???教师讲解:和珅是清朝时期有名的贪官,他的最终下场是在牢狱选择自杀,在现代社会同样也存在现代版地和珅——文强,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说明我国是一个靠什么说话的国家? 法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依法治国,我们先来学习依法治国的含义

一、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业。 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一来分解,同学们也就清楚了。 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谁?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治”:既包括依法惩治犯罪,也包括维护公民权利

“法:指的是法律,最重要的是宪法,所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我们可以运用四个英语单词来记忆:who在who的领导下,依照what去做what。现在请同学们现场速记。

依法治国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无数事实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方法是实行法治。

我们已经理解了依法治国的含义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那如何才能做到依法治国呢?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管理好国家,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在刑法第四百零八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四百零八条之一:“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这是一个什么过程?立法过程,这就是有法可依

如果,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但是没有落实,那会出现什 么样的结果?学生畅所欲言。

有法不依就等于无法,颁布了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公民的自觉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权威,这时人们就会认为“有法无法一个样”,从而轻视法律、践踏法律,再完善的法律也形同虚设,因此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现代女包公——任长霞,严格执法的楷模 说明执法必严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国家对文强的处置说明了什么?

体现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这十六个字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所在。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有力保障。

下面我们来实战一下: 看看生活中,国家是如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 大家看PPT上的四幅图片,把对应项连接起来

1、交警严肃处理酒驾执法必严

2、原广西钦州市卫生局长因受贿罪被判8年半违法必究

3、公民自觉纳税有法必依

4、新《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法可依

(三)作业布置: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宣传依法治国,请你出一期黑板报,你准备从哪些方面组织内容?请把提纲列出来。

(四)板书设计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有法可依——前提条件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关键环节 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第18篇:旅游管理教师资格考试面试10分钟试讲第1章第4节

图片展示

安康市紫阳县的观光茶园、农家乐

安康八山一水一分田,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现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私家车拥有量快速增长,交通条件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带薪休假、弹性休假制度普及,人们出游具备了有钱、有闲的前提。“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乡村旅游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生态、健康等诸多要求。安康的山水人为开发破坏少,自然生态资源、历史遗存、人文风貌等保护较好,契合了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安康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同学们,你们认为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脱贫

1、乡村旅游。首先,乡村旅游发展是同全面实现小康,全民脱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乡村旅游是农村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应该是政策扶持的重要导向。其次,乡村旅游发展有重要的支持。第一《十三五》中明确了乡村将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指出了新的农村土地政策发展方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松绑。而新农村建设、名村名镇保护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近年来,安康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新路径,为很多贫困家庭找到了致富门路,使很多贫困村一跃成为富裕村,带动了城乡经济发展,成为精准扶贫的典范。

2、目前,我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但是海洋旅游却在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缺项。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海洋旅游产品呢?沙滩、日光浴、吃海鲜、潜水、冲浪、游泳。 图片:海水浴、泥疗、游轮、游艇、休闲潜水、海上拓展训练、沙雕、沙滩排球、沙滩足球。 。《十三五》明确“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壮大海洋经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旅游无疑是海洋经济发展中最为温和也最亲民的一种发展途径,通过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海域使用,稳定了海岛权属,同时也补充了我国目前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缺项。所以,未来五年可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我国海岛建设以及海洋旅游产品(包括邮轮、游艇、海上游乐设施等)的发展。

3、大家还记得一句话吗?关于读书和走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里说的行万里路,不仅仅是走路,而是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一直强调提高国民素质,旅游一直是中国传统中获得知识,获得教育,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很多人旅游的目的也是通过旅游来增进自己的知识,一方面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了解世界。《十三五》明确的五大目标之一“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未来旅游的教育功能,不单是针对青少年,也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带有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符合国家的发展利益,将会得到相关的政策支持,也将是未来旅游产品发展的重点。

4、养老旅游。播放老人登山视频。从刚刚的视频大家能看出什么。 老年人希望自己有丰富的活动。因为老年人老了之后极易孤独。

美国裔以色列心理学家阿隆?安东诺维斯基(Aaron Antonovsky)在其著作《健康、压力和应对》中创造了健康本源学(salutogenesis)一词,他明确提出:“我们要关注的是健康的始源”。健康不只是吃药、验血、摄入适量的营养就能造就的,而是“一个保持自身和谐感的过程——这种和谐感就是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养老旅游:为一群“健康、快乐、有为、成功”的活跃型长者提供的积极养老模式 《十三五》明确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未来旅游地产将进一步与医疗卫生、老年教育结合,推动养老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时,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将进一步细分市场。

我们来看一下老年旅游产品,图片

第19篇:旅游管理教师资格考试面试10分钟试讲第一章第2节

知识与技能: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时,自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1.1.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时事教学法。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核心内容

导入新课:学生讨论: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并简单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教师总结: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师:首先我们从整体上来了解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通过ppt逐条展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教师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社会主义的本质

设问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学生:略 归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第一次明确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设问学生思考: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学生:略

归纳:立足现实,认清国情,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和路线根本依据。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3.改革开放理论

首先放映安徽小岗村村改革的图片资料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图片 然后设问学生回答: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标志和内容革是什么

教师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打开国门,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鼓励支持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占领国外市场。四: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设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1.内容: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个38春秋,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不到两分钟的短片一起来回顾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伟大成就。学生观看视频:改革开放成就展

总结:改革开放所取的巨大成绩印证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板书;

一、1.邓小平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社会主义的本质 3.科学发展观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1.内容 2.核心

第20篇:教师 招聘 考试 面试 试讲 10分钟 试讲稿 六年级 上册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齐读。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有没有新衣服?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燃:高兴;灭: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

生: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小学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doc》
小学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