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反思获奖模板

2021-05-16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劝学》教学反思 获奖

《劝学》教学反思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与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通过什么方式,他总是在学习中得到不断地完善,继而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和充实起来。可以说,学习对提高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境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离开了学习,人生就成为了一片空白。

自古以来,苦口婆心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的大家层出不穷。从孔子“学而时习之”到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再到王安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饱含着名家大师语重心长的激励。古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焚膏继晷”之发奋图强终成一帮宰相,近有童第周夜不眠寐廊光下苦读,终成一代大师的典范„„所有这些都有共同的指向性,那就是“学不可以已”的谆谆教诲。而将这一主张全面,彻底,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那是荀子。他的《劝学》成为千古名篇,也成为几经变革的教材中一直得到保留的佳作。原因在于它独特的魅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经久不衰。 在完成教学之后,我对自己在《劝学》一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堂课的教学进行剖析,以促进自己向更高、更远、更有效的方向前行。

我首先要检讨的是我的教学语言的凝练问题。身为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在语言文字的体悟和运用方面追求高精尖的要求,也只有语文教师注重教学语言和表达的高度概括的能力以及影响,才能透过语文教师自身的学识与人格魅力影响一拨又一拨的求学者追求卓越。但是,

1 因为平时不大注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甚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率性随心的习惯,导致教学语言的散乱。此次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凡事都应该追求精益求精,不能因为一些随意性的语言影响对文本的深刻意义的解读和感悟。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只有沉浸在其中,才能把祖先传承下来的身后文化底蕴通过思维的外壳彰显出来。所以,在往后的教学里,我会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严格要求,一定会三思之后,深入推敲,揣摩教育教学语言高度的概括性,在比照之后在进行流畅,有文化意味地表达,向着言简意赅的方向努力,力争让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自己的口中更美丽地凸显,将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升到更为严谨的高度。

其次就是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没有能够做到圆满。这次的教学,也是响应以及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改精神的实践,我们都盼望着取得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体现和收获。而使用导学案 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习惯与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发散学生学习时的扩展性思维。在《劝学》教学里,基本上让导学案起到了引发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有了知识的生成性,充分体现了学生敢于主动质疑,大胆质询的精神以及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心里。开了一个好头,但在结束的时候,没有将未完成的部分加以安排布置,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没有了余韵。我们所追求的余音袅袅的效果自然也没有完全达到,也致使学生产生了没有吃饱的遗憾。

再次就是在知识生成性方面的处理不够完善。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度非常高,它们希望和老师一起探究更为深刻的知识,它们也敢

2 于在挑战自我的同时挑战传统,挑战思维定势。于是乎,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里,学生能够对一些陌生知识进行质疑。我在欣赏学生这样的主动求知的习惯和精神的同时,对自己教学中知识的预设性准备不足是很不满意的。虽然当中不存在卡壳的情况,但细节性处理毕竟不够精到。一方面对学生主动求学的精神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这就启示我在往后的教学中,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到教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多一手准备,便多一份内蕴 ,也几许从容,才能够在语文领域里自由翱翔,享受祖国文化带给每一个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第四,就是在诠释教师是课堂学习组织者的角色时有浅尝辄止的痕迹。我们主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意愿的机会与权力。学生在探讨学习的环节中,都能针对性地得出自己的结论。但在组织交流 的时候,么深刻把握教学从荣幸的特点,甚至产生不信任学生能力的杞人忧天心里,总想采用最直接的方式到达华山之巅。因为引导不得法,所以导致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只是停留的表面上的肤浅见解。这样的状况,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得。因此,找到一条既能培养能力,又能彰显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是我需要深入思考的迫切课题。

第五,因为时间的有限性和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对《劝学》一文中饱含的作者情感的挖掘和品悟基本上处于零状态。身为教育家和思想家,荀子对芸芸众生可谓是用心良苦。在他的《劝学》里,蕴藏着他对勉励人们好好学习的真诚、真挚的激励,告诫和期盼之情。而在

3 教学的时候,因为自己解读的浅陋,就没有引导学生体会荀子这样的期许,也就导致了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很多老师一直语重心长地希望学生努力学习的那一份良苦之心,更没有将老师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只为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无私奉献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风亮节的精神镌刻在学生的心灵世界里。

第六,在对该文主题升华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实现帮助人们向善的目的。而在《劝学》一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这种主张的具体体现,也是支撑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关键。在当前“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搬出经典,搬出具有教化作用的知识涤荡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爱的阳光和温暖。教学中,没有将这个亮点加以呈现,不能不说是一份缺憾。这也对我产生了启示,在学习这样一些名家名篇的时候,除了理解内容以外,还得引导学生物品味当中的内涵美,教化美„„

《劝学》一文中包含着教育家荀子的谆谆教导。他在传输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的时候,避开了单纯说教的机械和呆板。时下,为了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努力学习,老师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在和学生谈话,希望通过反复的语言教育激励学生摒弃杂念,一心一意地追求个人成长。但从收获来看,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会在一些叛逆心较重的学生那里产生负面效应,不但起不到激励学生投入学习的效果,反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堵堵无形有形的间隔墙,阻碍了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导致教师根本无法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

4 但荀子很艺术,很灵动地处理了这样的问题。为了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一个人的先天不足,借助外物能够扬长避短,成就自我的作用和意义,他广泛地援引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现象加以说理。这样就是抽象的说教变得贴近人心,有了亲切感觉之后,每个人都会主动去靠近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会努力伸出双手去触碰,拿捏。这样的比喻艺术,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深刻鲜明,充满磅礴的气势,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字字珠玑,沁入心脾,吸引着求学者在自觉不自觉中汲取知识,内化知识。一旦把外在的资源装进心灵世界,将受益终身。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知识学习的时候,构建一个高起点,相信收获也会水涨船高。恐怕这也是荀子这样一些善假于物的君子已于常人的一种鲜明表现吧。

教师影响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就是体现一个老师是否具备娴熟的教学艺术,是否能科学合理地推进教学进度的时候。回首自己走过的受教育之路,不禁为自己知识的鄙薄而悲慨。虽然念完了大学本科,完成了注定命运的自我改变,似乎是值得骄傲和庆幸的事情。但走出去以后才发现,这一切,看起来很美,殊不知当中存在着与巨人无穷无尽的距离。无论是基本功,还是品味能力,抑或是钻研精神,求取能力,都让我的心里隐隐作痛。自己装了一桶污水,奈何舀出清泉?如何“普渡”众生?怎样能灌溉出一簇簇光艳的未来之花„„?

教学基本功的习得,教学艺术的科学化,高度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钻研能力的极度欠缺,鞭策着我在这条修远之路上埋头苦学,

5 补缺查漏,用心去发掘每一个潜在的闪光点,提高能力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及艺术性,力争尽快成长,不辱使命。 教学《劝学》,交流心得。静思之,深反之,故诫之。

推荐第2篇:荷塘月色获奖教案

荷塘月色获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

(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分组分任务)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弥望、袅娜、羞涩。

明确:(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

(2) “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3)通感“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所以前提是两种事物有相似点,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两种感觉。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能否读一读,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4)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小结:这一段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饱含感情地齐读这一段吧。

2、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谁愿意把你对月光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朦胧淡雅)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怎么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斑驳交织的光影)你欣赏的是哪一处描写呢,找出来谈谈你的理由,注意这几个词语:泻、浮、洗、画。

明确:一个“泻”字,我们眼前,月光如水,静静流淌。流在荷塘,流在心上。流在荷塘,平添秀色;流入我心,清净无尘。

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花更柔美,叶更飘渺。

一个洗字,却用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一个画字,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如此画面,这般美景,功劳非“画”字莫属啊。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呢?

四、课堂练习化无形为有形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时间三分钟。

五、名家评论 课堂总结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六、布置作业

1、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

2、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三)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

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

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推荐第3篇:匆匆获奖教案

匆匆获奖教案

1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⑴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②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③指导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⑵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②指导朗读: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⑵体会写法: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匆匆获奖教案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受

1、自由读,读正确,读流利

(随机抽读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

2、快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3、扣读首尾呼应的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三、探究阅读,默思批注

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取两处做批注。

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体会感情

交流预设: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着重引导感悟排比,对比的手法,品味语句的诗意美。)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侧重体会比喻的妙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3、“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先体会排比、拟人及动词的生动鲜活,再当场仿说)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结合比喻,联系段中的多次追问,在读中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畅谈感受,总结升华

六、积累语言,拓宽学习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抄优美的语句;

2、仿照课文具体描述时光匆匆的句子,再写几句;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或名人故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积累,交流小练笔完成情况

二、继续品读课文,感悟写法,体会感情

三、默读反思,质疑释疑。

(相机补充朱自清的资料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拓宽学习,抒发感受,积累运用

五、推荐阅读,延伸课外。

板书设计:

2、匆匆

叹 —— 一去不复返

悔 —— 碌碌无为

劝 —— 珍惜时光

推荐第4篇:登高教案 获奖

《登高》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李抒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3、赏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人登高所见描绘成一幅画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重点】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2.感悟诗人深处乱世却心忧天下的伟大情怀。 【教学难点】学习诗人以天下兴旺为己任的使命感。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诗从字面上看比较容易理解,主旨也不难把握,但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我打算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导入,通过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讲解,以及多次地诵读诗歌,让学生在联系作者生平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领悟到诗人的伟大情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和重阳有关的诗——《登高》。

二、鉴赏诗歌的方法

1、悉背景

2、抓意象

3、善联想

三、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一个有着“奉儒守官”文学传统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其诗不仅记录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情况,也生动的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这首诗是公元767年作者写于夔州。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郁闷,在重阳节这天抱病登台。

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配乐朗读,强调诗歌的诵读节奏。

2、学生初读诗歌,感受诗歌韵律美,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五、品读诗歌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描述词:急、高、啸哀、清、白、飞回。

“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猿啸哀”: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是因为李白的好运与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别之故。由此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2 “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鸟飞回”:鸟儿在秋天的疾风中盘旋。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诗人后来在《旅夜书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方法点拨:抓住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情感。

问题2:请同学运用想象的方式,将首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成一幅画。 点拨: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

总结: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语言凝炼,对仗工整,可谓七律第一。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由颔联中的落木和江水,能联想到什么?先分组讨论,再派代表分析。 明确:“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写这首诗时作者是已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抒情。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讨论并分组回答)

明确:“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 3 言表。

“悲秋”: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

秋: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

悲秋: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更加沉重。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结:短短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不无来由。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如何理解“艰难”二字。 明确:“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恨”和“停酒”? 明确:“苦恨”:欲为国出力,却无能为力。

“停酒”:因穷困和多病戒酒。

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浊酒”是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原因有二:一是潦倒,二是多病。杜甫本人喜爱喝酒,并在诗中多次提及,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长期的漂泊生活使诗人身染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总结: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本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富贵,飞皇腾达,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只留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学生再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在已经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情感基调。)

六、拓展练习

讨论:阅读《春望》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中诗人所表达感情。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明确: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情感: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八、结束语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请同学们铭记这位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伟大诗人杜甫。

(学生诵读诗歌,品悟诗歌音乐美,完成背诵。)

推荐第5篇:解方程获奖教案

解方程

铜梁区侣俸小学

刘享会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57-59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重点:用等式的的性质解方程,理解算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方程

1、研究例1:

猜球游戏:出示一个乒乓球盒,猜里面有几个球?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球数? x 导语:要想精确知道多少个球?再给大家一些信息(课件出示:天平左边盒子和二个球,右边有七个球)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2=6

二、探究算理

设问:你们知道x等于多少吗?那这个答案4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a、7-4=2;b、4+2=7,所以x=4,c、左右二边都拿掉二个乒乓球,右边还剩下4个,所以x=4 研究第三种想法:设问:左右同时拿个二个乒乓球天平会怎么样? 学生上台用天平演示

请学生们把刚才的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板书:x+2-2=6-2 追问:你怎么想到是拿到二个乒乓球,而不是拿到一个或者三个呢?

尝试验算:板书:左边=4+2=6=右边,所以我们就说x=4是方程的解,板书方程的解,尝试说说方程的解;刚才我们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可以自学书本)

讲解解方程的书写格式(与天平相对应)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好多方法来解方程,重点研究了第三种解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用到了什么知识?课件再次演示后,得出方程的两边同时去掉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相等。 尝试:解方程:x-1=3,

想一想:如果要用天平的乒乓球,如何来表示出这个方程? 指名摆一摆,学生尝试解决,并用操作来验证

2、研究例2:3x=18 学生尝试后出示:3x÷3=12÷3 用小棒操作后交流后想法:方程的左右二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

展示,课件演示后小结:方程的左右二边可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追问得到还可以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总结:解方程时,我们都是想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方程保持平衡,我们可以采用……

三、巩固练习:

1、p59页1

2、后面括号中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32=76 (x=44, x=108) (2)12-x=4 (x=16, x=8)

3、解方程

p59页第2题的前面四题,要求口头验算

四、总结:

五、机动:研究练习2中的第二题,怎么用今天的方法来解方程。让\"天平\"植入解方程中

《解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代数”教学的起始单元,对于渗透与发展学生的代数化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材在编写上为了实现中小学的衔接,改变了以往利用“加减法逆运算和乘除法逆运算”而是利用天平原理即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逆运算)来解方程,对于今天运用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力图直观,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与演示中自主建构。同时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一方面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同时也让学生抽象方程,解释算理中来经历代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及数学素养。

推荐第6篇:冰花获奖教案

《冰花》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冰花》是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语言优美,生动地描绘了冰花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以读促学,使学生认识体会冰花的美丽多姿、晶莹透亮、洁白无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课呢?我想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就必须打破以往语文教学的旧模式,彻底摒弃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感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入其境、感其情。如教学“惊奇地喊”,教师可引导学生:“小朋友,你们以前感到惊奇时是怎么做的?文中的小童感到惊奇时的口气和动作和我们平时一样吗?请边读边表演给大家看。”正如我国著名的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所说的: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性模块(“相似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语的“打火石”。正是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来指导朗读,达到了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老师还应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达到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但儿童有儿童的特点,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个体,教师必须培养引导他们,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和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文写的是北国特有的景致——冰花,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小朋友来说,见到的机会不多,而教师在上课伊始贴出了一朵朵“冰花”,使孩子们对冰花的形态有了大致了解,在学习课文后,教师又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做说说,充分发挥想象力。孩子们都沉浸在北国风光的意境中,朗读起课文来,感情自然很投入。教师这样培养、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累及创设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样一种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用雪白的纸剪出的朵朵“冰花”,贴在黑板上)你们喜欢它吗?

2导入课文: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也发现了冰花,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发现的吗?

【课文的导入应能充分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一朵朵美丽多姿、洁白的纸“冰花”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把他们引入了课文的意境,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把拼音多读几遍。 (2)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书声音要响亮。

2、检查交流:

(1)生字会读吗?组词。

(2)检查读文情况,指导读正确。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阶段的课文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此时教师可以有

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自读活动,但在学生自读前,教师要把要求说清楚,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刚学读书,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非常重要,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检查,及时纠正。】

三、细读课文,用心领会:

1、学习第1自然段

(1)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2)交流,理解“一朵朵”、“晶亮”,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喜欢第2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齐读。指导读好“惊奇地喊”的语气。 (2)冰花有哪些形状呢?找一找,指导读好。

看着这些冰花,你们想说什么?指导读好“啊,真漂亮!”

【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来体味文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冰花的美丽多姿和晶莹透亮,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并受到了美的熏陶。】 (3)发挥想象,做做说说,发展语言。

① 你觉得冰花还会像什么?想做一做吗?拿出纸、剪刀剪自己想到的形状,贴在窗玻璃上。

② 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小结。

③ 练习说话,及时评价:“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像___________,像_______,像__________,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做做说说,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运用文中的语言说说自己的创意,内化课文的语言。】

3、学习第3自然段

(1)美丽晶莹的冰花是哪儿来的呢?引读第3自然段。 (2)结合插图交流,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进一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2、让学生回去每天早上都观察一下自家窗户,哪天看到了冰花就告诉老师,看看有你想到的那种吗?还看到了哪些?及时记录下来。

【语文课堂体现开放性,应注意与自然等其他学科的综合。这样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有机地拓展到了课外,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热情。】

五、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看笔顺图,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指导学生写规范:“这”的第四笔是点,“从”的第二笔是点。都不要写成“捺”。“见”、“他”、“它”、“说”几个字都有“竖弯钩”这个笔画,要写规范。

4、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指导学生写字是本学期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对于生字的笔顺、结构、位置安排等都要通过教师范写来一一落实。学生书写时,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学生齐读课题)

2、过渡:我先请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一段动听的音乐,。

二、讲授新课:

㈠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音乐、图画。

2、师:大雪下了整整一夜。清晨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人们渐渐地从睡梦中醒来了。伸个懒腰,向窗外望去„„赶快睁开小眼睛,看见了什么?

1、学生自由回答

2、导入:对呀。小童也和我们一样,他„„(教师范读课文)。 ㈡第一自然段:

1、打开课本学习第一自然段。师: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谁觉得自己读得很美?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

3、随机指导朗读:(师:读得美吗?哪个词读得特别美?)

4、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课文。) ㈢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这是小童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冰花。

他一边喊,一边走近了玻璃窗,仔细地看冰花,嘴里说道„„

2、出示第二句话,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话。

3、玻璃窗上开出了什么样的冰花呢?

2、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⑵提问: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冰花?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① “宽大的树叶”

师:想不想欣赏一下。

出示冰花1

出示词组:宽大的树叶

师:这样的冰花你喜欢吗?

指导学生朗读

②“柔嫩的小草”

师: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出示冰花2

出示词组:柔嫩的小草

师:这些小草„„(柔柔的、嫩嫩的)

这样的冰花谁喜欢? 指导学生朗读 ③“丰满的牡丹”

出示冰花3

牡丹1 师:喜欢这个样子的冰花的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

指导体会、朗读“丰满”。

师:多美的冰花呀!我们忍不住赞叹道:„„ 指导读好“啊,真漂亮!”

⑹师:读得真美呀!能把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⑻推荐读得好的学生个别进行配乐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进行想像。 ⑼师:我看每个同学都想试一试,那么我们就一起来配乐朗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7、师:老师听出来了。小朋友口中的冰花很美,心中的冰花更美。愿意让后面那么多的听课老师一起欣赏吗? 齐读第二自然段课文。

师:多么美丽、神奇的冰花呀,真是惹人喜爱!(学生齐读:它像„„的牡丹) ⑶师:除了这几种,你还能想像出什么样的冰花来? 练习说话,及时评价:“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像___________,像_______,像__________,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㈣第三自然段课文:

1、导入:这么美丽的冰花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来看第三自然段课文。2(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课文)

3、小童是问,妈妈是„„(答)

4、师:同桌合作,一问一答。(学生练习朗读小童的问话和妈妈的回答)

5、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一个学生来安排角色。

⑴学生扮演小童问,教师扮演妈妈回答。

⑵男生扮演小童问,女生扮演妈妈回答,教师朗读旁白。

三、复习巩固:

1、过渡:冬爷爷为我们送来了最漂亮的礼物。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2、齐读课文。(配乐)

3、师:接受了这么美的礼物,你有什么话想对冬爷爷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小童一起欣赏了美丽、神奇的„„(学生再读课题

五、布置作业:

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这么美的礼物,想一想,春姑娘、秋姑娘他们又会给我们送什么礼物呢?

解码:148

推荐第7篇:获奖优质课教案

三年级 思想与品德 《谁勇敢》

2001年济南市思想与品德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执教人:张燕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表现出勇敢精神。

2. 不逞强,见到逞强的行为能加以劝阻。

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不逞强。

三、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勇敢与逞强。

四、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敬佩英雄人物,愿意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可你们知道什么是勇敢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2、小结归纳同学们的几种想法

3、演示课件(课文导入部分\"想一想\")并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表现你认为谁勇敢?

板书:谁勇敢

4、导入小结:同学们都认为敢从高高的跳台上跳水的那位女同学是勇敢的,像她这样有教练的照看既不会发生危险,又有利于锻炼自己。而在禁游区游泳的那位男同学不顾提示,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做法不是勇敢行为。

(二)结合课文,启发明理。

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勇敢呢?咱们先不急着回答,等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就明白了。请大家先看大屏幕:(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计算机课件)

1、演示课件 (课文第一幅图场景再现):这天下午,陈松、张勇和一年级的小同学刘小刚在村头的大树下玩儿。大树上有个马蜂窝,里面住着许多马蜂 ,这时,陈松提出要捅马蜂窝玩的想法。

2、提问:在该不该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3、演示课件(对第一幅图的加工处理):突出再现并进行放大、缩小处理陈松和张勇的形象、语言进行对比。

4、小结:在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产生了分歧。陈松坚持要捅马蜂窝,表面看来,陈松显得胆大些。

5、过渡语:陈松把马蜂窝捅下来了。捅下来之后他们又表现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在关键时刻他俩谁棒?

6、提问:陈松捅马蜂窝时是怎么想的?他现在这样说明了什么?

7、小结:陈松自认为自己胆大,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显示自己,这是逞强而不是勇敢。

8、提问:张勇在马蜂乱飞时是怎样做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9、小结:像张勇这样为了保护他人不怕困难和危险就是勇敢行为。

板书:不怕困难 不怕危险。

10、讨论:开始是陈松说张勇不敢捅马蜂窝是胆小鬼,张勇是不是胆小鬼?为什么?马蜂把张勇的脸蜇起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还能说他勇敢吗?

11、小结:正因为张勇知道马蜂蜇人很疼,所以他极力劝阻陈松别捅马蜂窝。在出现危险时张勇挺身而出,保护他人,以至自己身上脸上被马蜂蜇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他掉眼泪,并不是因为被马蜂吓的,而使因为马蜂蜇人实在太疼了 。不由自主的掉下了眼泪并没有哭起来,而是强忍着疼痛,我们说张勇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过渡语:英雄人物受人敬仰,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小英雄戴碧荣的故事。

2、提问:你最敬佩戴碧荣什么 ?(为了保护他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3、提问:你还听说过哪些勇敢人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4、小结:通过张勇、戴碧荣、以及同学们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我们明白了真正的勇敢就是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

(四)辨析事例,指导行为

1、演示课件(课后练习1\"帮一帮\")

2、提问:谁知道平衡木?演示课件4(平衡木的简要介绍穿插奥运会上中国体操小将勇夺平衡木金牌的录像)

3、孙红为什么不敢上平衡木?谁来帮一帮她?

4、小结:从大家帮助孙红的话语中我感觉到大家的勇气是非常足的。孙洪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鼓足勇气克服胆怯心理练好平衡木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5、演示课件(\"帮一帮\"练习2)罗军、李林放风筝,风筝挂在树上。

6、提问:罗军上树够风筝好不好?这样会怎样?

7、继续演示课件4:再现学生预测的事情发展的结果。

8、学着用今天学的道理分析这件事。(分组讨论)

9、小结:罗军不想事情的后果,盲目上树够风筝,做事无益是蛮干。

(五) 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与逞强。希望同学们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培养勇敢精神,做真正勇敢的好少年。

三年级作文《说说写写人物外貌》

2004年济南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执教人:张燕

一、教学目标:

1.有选择、有重点地抓住人物的长相和衣着进行外貌描写。

2.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

二、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发挥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修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张老师来我们长清实验小学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和大家一起上一堂语文课,另一个就是找两位同学。找谁呢?先不说。如果只是问某某在哪里?你们一指,我就知道了,挺没意思的。那怎么办呢?大家不妨考考我,待会儿,我把要找的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你们就告诉我,这位同学长得什么样儿,让我根据你们说的,在你们中间找。也考考大家,能不能说得清楚,既考我,又考大家,多有意思啊。大家可千万别偷偷告诉我,或者冲我使眼色,那就不好玩了。现在开始吧?老师先不回身(板书:王晓琪 张言亮)你们认真观察这两位同学,等一会儿好说给我听。

(二)说外貌

1.先说王晓琪长什么样?学生形容,可多请几位同学,老师找不着,可以请同学连起来说一段话,可以提醒他们先说长相,再说衣着。说张言亮的时候,可以请同学直接多说几句话,好让老师对这位同学有个完整的认识。

2.我之所以想认识这两位同学,是因为听说这两位同学是我们班里最爱读书,知识面最广的孩子,我特别想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照相留念吧。(拍照)等张老师回到了我们商河,一想起这两位新朋友,可以看看照片了,还可以怎样回想他们呢?把刚才同学们对他的描绘记下来,也可以帮我记住他们。那么写的时候要做到写清长相和衣着。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板书:长相 衣着 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

3.有没有同学们想记住张老师呢?可以仔细观察张老师的长相和衣着,抓住特点说一说张老师是什么样的?可以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说。

4.现在有三个人可供大家选择,下面还可以写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还有猪九戒。猪九戒是猪八戒的弟弟,长什么样呢?想他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因为没人见过他,没人给你提意见。小组内说,指名说。

(三)写外貌

1.写真人,就要写真话,是什么样写什么样,需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清长相,衣着。

写想象中的人,没有限制,大胆去写。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随机点评,教学生修改,把句子写通顺,把词用恰当。4.继续修改,再点评。

(四)总结板书

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可以让你交到更多好朋友。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年山东省教科室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执教人:张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把握全文基调

1.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指导写好“圆”“毁”

2.指导读写“瑶”“剔”,说出文中含有这两个生字的词语。“蓬莱瑶台”“玲珑剔透”,简单说说意思。

3.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板书:恨)

(二)感悟第五自然段段

1.最能表达心情的段落,练读,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感受,指名说自己所做的批注 。指导体会“掠”“统统”,练习读出自己的感情。

3.教师小结:一可恨,他们把凡是能够拿走的统统拿走;二可恨,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牲口运;三可恨,拿不动的就破坏毁掉;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销毁他们自己的罪证。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就这样被毁灭。

4.圆明园被毁灭了为什么激起中国人如此的愤恨?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三)学习第

二、

三、四自然段

1.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书读薄,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三段的内容。2.学生认真读书,教师巡视。

3.同学互相交流,说明自己画这句话的理由。4.指名读这句话,反复多读。

5.写圆明园建筑宏伟的是第

二、三段。第二段中有一个词叫“众星拱月”,字面意思?在文中“星”指什么,“月”指什么?这个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这一个词就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也就是整个园的安排。从众星拱月就可以看出明代的建筑师设计师是多么的高明啊。 6.从高处看圆明园,众星拱月,很壮观。当我们从高处下来走进圆明园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更多惊喜。

7.生读第三段。(师对读得不准的字音指导)逐句读,逐句想。

(1)“金碧辉煌”是写宫殿很大,“玲珑剔透”是写亭台楼阁很小。大小相间 (2)“买卖街”很热闹,“山乡村野”很静。动静结合

(3)有建筑是仿造的“雷锋夕照”“狮子林”;有建筑是想象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简单介绍出处)。有仿有创 (4)“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中西合璧

8.圆明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圆明园还在,你会以怎样的心情去读这两段?齐读。

9.多美的艺术园林啊。同学们,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如果他现在还完好地保存在北京,那么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多么的自豪,可惜他没了。记住这一天,一八六O年,记住这一天,把书拿起来,一八六O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读

10.这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啊。圆明园中还珍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指导朗读)

11.同学们,如果这些珍宝现在还完好的保存在北京,我想,每个中国人该是感到多么的骄傲啊。但是,这些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的宝物被掠夺一空,有的至今还保存在法国英国的博物馆里。记住,一八六O年十月六日,中华民族的国耻啊。记住他,把书拿起来,一八六O年十月六日,记住他,读──

(四)深读第一自然段,指导练笔

1.圆明园的毁灭令人痛心,指名读第一段。

2.它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损失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同学们,当时的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然后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了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最后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圆明园被烧成灰烬。同学们,读到这里,难道你不想对自己对别人说点什么吗?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心情表达一下吗?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3.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写的,再指名读,多鼓励学生,但注意纠正用词不当的地方。

(五)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同学们说的话,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声,英法联军可以把圆明园从中国的版图上抹掉,但是,圆明园将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2.我建议每个人把第三自然段背诵下来,让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背的时候注意这些关联词。先记住有什么也有什么,依照什么,根据什么,不仅有什么还怎么样,最后写游览的感受。请记住这些关联词,记住层次有助于你背诵。

推荐第8篇:赤壁赋获奖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云阳中学 王益均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3分钟)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课件】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如诗如画的美景。 (2)有哪些景?

-1-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四、解“悲”之情【课件】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课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五、悟“乐”之理【课件】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课件】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课件】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谢谢大家,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4-

——周国平

推荐第9篇:《咬文嚼字》获奖教案

《咬文嚼字》获奖教案

一、教学设计

1、使用教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三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

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7、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

8、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P.1 课题]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

[PPT课件演示:P.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明确:

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PPT课件演示:P.4]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PPT课件演示:P.5]

明确: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

“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1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PT课件演示:P.6]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咬

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PPT课件演示:P.7]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 福楼拜)

王若虚该句

(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PT课件演示:P.8]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贾岛“推敲”

[PPT课件演示:P.9]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PPT课件演示:P.10]

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PPT课件演示:P.11—P.15]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PPT课件演示:P.16]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 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 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重点:梳理课文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引导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阅读实际,探究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提问: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或者如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还有,在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再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讨论后明确:房屋需要装修,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

二、作者介绍

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展示: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引导: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小文章,下面就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

三、概括层次

粗读文章,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明确: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四、具体分析

1、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明确:

1、

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

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2、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明确: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3、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明确:“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4、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这两段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

明确: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

5、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总的原则? 明确: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其实是在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探究运用

运用上面的原则,我们再来看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

例1:展示: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哪一个字表达效果更好?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明确: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2: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横线处填写什么词较好? 讨论,展示原词:“眩晕”

思考:为什么大家想到的只是“叹为观止”“自豪”之类的词呢?

明确:说明“套板反应”在作怪。

六、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课后拿出自己的作文,找一个段落,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 分享:

推荐第10篇:赤壁赋获奖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走进苏轼 三.何为赋

二、情感思路(3分钟)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1-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2-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3-

七、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谢谢大家,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4-

第11篇:《兰亭集序》获奖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兰亭集序》获奖教案

江海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12篇:赤壁赋获奖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3分钟)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课件】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 如诗如画的美景。 (2)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四、解“悲”之情【课件】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课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五、悟“乐”之理【课件】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课件】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课件】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第13篇: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 地位;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主要为: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在以 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 和普通话的不同。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江西农大的大学生,我的家 在××省××县××乡。”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然后由学生用 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 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 1.现代汉语的定义 标准音:北京语音;基础方言:北方方言;语法规范:典范、现代、白话文 著作 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 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 语法规范要抓住“典范” “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现代”几个词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广义的还包括各地方言。现代汉语在台湾称“国 语”,东南亚大多叫“华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结构: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用共 六部分 2.现代汉语的历史 汉民族共同语:秦汉叫“雅言”“通语”,唐叫“白话”,明清叫“官话”,民 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 方言,其中客家方言以来源命名,其它以地域命名。每个方言下面分若干次方言 片。 江西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官话(北方方言)和微语(有人主张另立一 种“微语”,实为北方方言)五种。赣语分南昌片、余干片、抚州片、吉安片和 宜春片。 方言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差异,但也有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如“客人”、“母鸡”、“鼻子”、“我先走”、“给他一本书”等在各地说法可能不一样。 【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看教材方言地图,估计自己家乡话的方言归属。 4.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特点:(1)有声调;没有入声(2)没有复辅音;英语:spring 中的“spr” (3)元音占优势,元音是乐音,悦耳动听。 词汇特点:(1)以单音节语素为主;(2)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以单音节 词为主);(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语法特点:(1)缺乏形态变化。英语“workers”,“er”表示名词后缀,“s” 表示复数,词根“work”。汉语有少数词缀,如“老师、老鼠、阿姨、阿锋”中 的“老、阿”是前缀,“桌子、盖子、石头、苦头”中的“子、头”是后缀。英 语有大量的词缀(构词形态)“un\in\im\dis\bi\tri\”等前缀,“er\ne\ful\ly\tion\or\” 等后缀,以及词尾(表语法意义,构形形态)“s\ed\est\ing”等。英语“is”还有 “was\were”等变化; (2)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语序:“我打他”中的“我” 是施事,“他打我”中的“我”是受事;“客人来了”中的“客人”是有定的,“来 客人了”中的“客人”是无定的。“我要学”和“要我学”,“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虚词: “我的叔叔”、“我和叔叔”中“的”是助词,表领属关系,“和”是连词,表并 列关系; (3)有量词和语气词; (4)句法与词法结构的一致性,都有五种关系:主谓、动宾、联合、偏正、补充。 5.汉语在国际中的地位 汉民族共同语自古在国际上就享有较高的地位,唐代时有不少外国人到中国 来学习汉语,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进行学习。普通话是世界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地域最广的 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其它: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和媒体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 是)、BT(变态)、GG(哥哥)、JJWW(唧唧歪歪)、拍砖(批评)、稀饭(喜欢)、恐龙(长得难看)、雷人(震憾人心)、囧(jiǒnɡ,“无奈、郁闷”的形象化脸 庞,最牛古汉字)、门票销售ing(正在销售)、玉米(李宇春迷)、什锦八 宝饭(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交际发展的需求,也是网 络建设、信息处理的需求。语音和语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变化。现代汉语 规范的标准: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学生讨论1】:你知道哪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只能在网络上用吗?现代 汉语如何发展? 【学生讨论2】:有人说我会说普通话,还有必要学习“现代汉语”课程吗? 你是如何想的? 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1.使方言区的同学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学会说普通话 词汇和语法,争取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好,用好。 2.掌握普通话理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来从事普通话教学或研究。 学习方法:语音要多听多练,通过比较发现语言现象的异同,多思考为什么 能这么说,不能那么说。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记音符号; 2.掌握一些概念术语,使学生有初步的科研意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 语音单位

三、教学难点 音素。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拼音方案与英语的拼音方法不全相同,需特别 强调。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教师示范读,播放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辨听不同的音素。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下面哪种声音是语音? 1.打雷声;2.打喷嚏“啊嚏!”;3.冲锋号;4.男子在女子窗下学青蛙叫“呱呱”, 女子出来与男子约会;5.Diàndýnɡ(电灯) 先不讲结论,等课程学完之后再由学生回答,并讲理由。

(二)内容讲解 1.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载体,是人发出的表示意义的进行交际的 声音。语音的三个属性: (1)物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声波,有四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大音就高。男女、成年小孩的音高 不同和声带的形状有关,人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来改变音高。声调是音高的相对 变化。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振幅大音就强。轻声是读得很轻的音。 英语通过重音的位置来改变词性或意义,如“′import(名词)”,“im′port 5 (动词)”;“′increase(名词)”,“in′crease(动词);“′content(内 容,目录)”,“con′tent(满意)”。汉语“我今天不看电视”重音落在不同的词 上意思不同,如落在“我”上,则强调“我”不看电视,别人可以看;落在“今 天”上,则强调“今天”不看,明天可以看;等等。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和发音时持续时间有关。轻声音较短,上声音较长。 音长可以区别意义:[bi:t](打击,beat)和[bit](一点儿,bit),粤语的“三” 和“心”, “街”和“鸡”就是通过音长来区分的,前者音长一些。 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 器。共鸣:发音体的固有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发音体会产生共鸣而发 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就是音质不同,音质是区别意义的主要因素。 (2)生理属性 发音动力:肺。呼气发音。 发音体:声带。通过声带颤动发出元音或浊辅音,为乐音或带乐音成分。声 带不颤动发出清辅音。 共鸣器:咽腔、口腔、鼻腔。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弱,经由共鸣腔共鸣之后, 通过嘴发出的音就变强了。 口腔的构造。主动发音器官(能活动):声带、唇、舌、软腭、小舌;被动 发音器官(不能活动):齿、齿龈、硬腭。舌最灵活。 鼻音和口音的发音方法。 (3)社会属性 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指语音必须和语义相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语音代 表不同的意义。英语叫“sun”,普通话叫“太阳”,有的方言叫“日头”。同一个 音如“[i]”有“衣、医、

一、依”等不同意义。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用哪个音,不用哪个音,由全社会约定俗成。 【学生思考】:“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在语音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物理性:音色不同;发音方法:送气与不送气;社会性:送气与不送 气有别义作用,自成体系。 【学生思考】:回答导入新课时的问题。 2.语音单位 (1)音素:按音质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 音音素,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辅音时要受 到阻碍。其他区别有:气流强弱,紧张程度,声带颤动,音的响度等。辅音本音 由于发音很弱,常在其后加一元音,变读为呼读音,如b-bo。 (2)音节:指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通常, 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汉语中通常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 节,但“花儿”是两个汉字一个音节,“浬、瓩、兛”是一个汉字代表两个音节。 汉语音节最多四个音素(庄:zhuünɡ),最少一个音素。 (3)声母、韵母、声调:这是汉语语音分析所特有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 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叫零声母(如“昂”ɑnɡ)。声母都是辅音, 但辅音并不一定是声母,nɡ不能作声母,n 还可作韵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边 的音素,包括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声调指音节的相对音高的 变化,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调类是调值的归类。汉语一个音节必须 有韵母和声调。 6 3.记音符号 记音符号指记录语音的符号。传统的汉字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如:难, 音南)、反切法(如:唐,徒郎切)、字母注音法(如“五四”时期的“注音字母: ㄅㄚ (ba)”、“威妥玛式方案:北京Peking、孔夫子 Confucius,主要用于拼 写中国人名、地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现在常用的记音符号主要有: (1)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正式颁行。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 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基本符号为26 个,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记录汉 语中的一个音位。 (2)国际音标:1988 年公布,国际通行。按照“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 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设计,并可根据需要,用变形或增加符号进行扩充。国际 音标放在[]里。

(三)布置练习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现象,是语音四要素中的什么要素导致的? 2.用汉语拼音方案给下列汉字注音 轮回、冰球、骄傲、酝酿、一会儿 7 第二节 声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对应家乡方言准确认读普通话的声母。

二、教学重点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三、教学难点 声母的辨正。有些方言中可能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n、l、r 混读,f 和 h 混读,或将零声母字读成nɡ声母字,这些需要学生既会发音,又能掌握哪些字 读哪些声母。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教学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问:普通话有多少个声母?这些声母都是辅音吗?是不是所有的 辅音都能作声母?

(二)内容讲解 普通话有21 个声母,22 个辅音。掌握这些声母的发音,必须从发音部位和 发音方法两方面学习。 1.发音部位 双唇(上唇和下唇) b p m 唇齿(上齿和下唇) f 舌尖前(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 z c s 舌尖中(舌尖抵住上齿龈) d t n l 舌尖后(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zh ch sh r 舌面(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j q x 舌根(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 g k h 2.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 8 塞音 b p d t g k 擦音 f h x sh r s 塞擦音 j q zh ch z c 鼻音 m n 边音 l (2)、看气流的强弱 送气 b d g j zh z 不送气 p t k q ch c (3)、声带是否颤动 浊音 m n l r (ng) 清音 除 “m n l r” 外的其余声母 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时,播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反复发音,体会其中 的阻碍部位和发音过程,特别是zh\ch\sh\z\c\sf\h\n\l\r\几个声母需要强化朗读。 3.声母辨正 (1)区分n、l 和r:通过声旁类推,记少不记多,n 声母字比l 声母字少 得多。r 声母需反复发准。 (2)区分zh、ch、sh 和z、c、s:多数方言没有翘舌音,需反复练习。规律: uɑ\uɑi\uɑnɡ只与翘舌音相拼;en 与平舌音相拼的只有“怎、参、岑、涔、森”, 其他大多都是翘舌音声母;通过声旁类推,例外:铡zhá、崇chïnɡ、差chü、chà、chüi、柴chái、察chá、豺chái、人参shýn、渗shân、疮chuüng、创、怆chuàng、瘦shîu (3)区分f 和h:江西人常把h 读成f,福建人常把f 读成h。 (4)读准零声母字,不要带上nɡ声母:“我”不要读“ o” (5)全浊声母的改读:主要出现在吴方言和湘方言中。浊音清化时的规律:平声变送气音,仄声变不送气音,如“同”和“洞”古代同为全浊声母,但现在 “同”读送气,“洞”读不送气。 辨正部分需学生强化练习。

(三)布置练习【学生思考】 外wài、衣yÿ、语yǔ中的“w”和“y”是声母吗? 提示:不是声母,是隔音字母,有加和改两种情况。另还有一个隔音符号’ 【学生练习】读准下列词语:哪能不来、南方来信、楼兰龙城、留恋女色、吃苦耐劳、拿泥捏鸟、劳累过度、红黄兰绿;实事求是、声势盛大、私自下山、再三思忖、历史事实、乘胜追击、曾经存在、三次猜测;大雪纷飞、风吹蜂房、花卉绘画、黄花芬芳、分发肥皂、分封诸侯、毁坏花圃、不会悔婚 9 第三节 韵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元音舌位图,注意发音时的唇形。 2.正确区分各种韵母,注意韵头、前后鼻韵母。

二、教学重点 元音舌位图

三、教学难点 韵母辨正,特别是前后鼻音的认读。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韵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韵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 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要求学生认读下列字的声母:崔、吹、寺、痔、仍、能、棱、匪、悔、验、念、暗。

(二)内容讲解 1.单元音韵母(10 个) 由一个元音充当的韵母。有三种: 舌面单元音韵母、舌尖单元音韵母、卷舌单元音韵母 (1)舌面单元音韵母(共7个) 舌面单元音的发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第一,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舌位低,开口度小舌位高); 第二,舌位的前 后; 第三,唇形的圆展(圆唇不圆唇)。 舌面元音舌位图,注意八个基本元音,可按实际情况增讲部分元音。 10 (2)舌尖单元音韵母(2 个) 发音时舌尖起作用的是舌尖元音。普通话中有两个舌尖元音,即-i(前)、-i(后),-i(前)只与z、c、s 相拼,-i(后)只与zh、ch、sh 相拼。注 意舌尖元音与韵母[i]的区别。 (3)卷舌元音韵母(1 个) 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舌元音。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与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音节。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如“儿童”“而且”“二斤”“耳朵”。作为儿化韵的“儿”字不是一个单独的 音节,只表示前一字中的某个元音的卷舌动作,并非独立的韵母。 2.复元音韵母(13 个) 由两个以上的元音组成的韵母是复元音韵母。 (1)二合元音:前响ai、ei、ao、ou;后响ia、ie、ua、uo、ûe 。 (2)三合元音:中响iao[ ]、iou[ ]、uai[ ]、uei[ ] 。 注意:ao 实际读音为au,写成ao 是为了避免手写体与an 混淆;iou、uei 在 与声母相拼时,中间的o、e 省略;ia、uo、ûe 等与零声母相拼时会加或改“y、w”。 3.带鼻音韵母(16 个) 由元音加鼻辅音共同组成的韵母是带鼻音韵母,一般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一 个鼻辅音组成。 前鼻音an[an]、ian[i ]、uan[u n]、ûan[y ]、en[ n]、in[in]、uen[u n]、û n[y ]; 后鼻音ang[ ]、iang[i ]、uang[ ]、eng[ ]、ing[i ]、ueng[ ]、ong[ ]、iong[y ] 注意:uen 与声母相拼时写成un。 在讲解韵母时,播放磁带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朗读,注意学生的发音 失误。 4.韵母的构造 (1)韵头:韵头是指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普 通话中有i[i]、u[u]、û[y] 三个韵头。 (2)韵腹:韵腹是指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 如ua[uA] 中的a、ei[ei] 中的e、iou[iou] 中的o,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 11 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声调标在韵腹上面。 (3)韵尾:韵尾指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g 两个辅音韵 尾和i、u 两个元音韵尾。如:ei[ ] 中的、iao[ ]中的u、an[ ]中的n、ing[ ]中的ng。 5.韵母辨正 (1)区分韵尾-n 与-ng:多数方言没有后鼻音,需反复练习。规律:d、t、n 一般不与en、in 相拼,只与后鼻音eng、ing 相拼,“您nín”例外。另外还可根 据声旁类推。 注意eng 与b、p、m、f 相拼时,不要读成了ong,如有的方言把“风”读成 了“fōng”。 (2)区分i 和û:多数方言没有û,如把“雨”读成“yǐ”。撮口呼音节有24 个,只能与“j、q、x、l”及零声母相拼。 (3)避免韵头i、u 脱落:有的方言把“帅”读成“shài”。 (4)发好卷舌韵母er:有的方言把er 发成[ ]或[ ],还要注意儿化韵 的读法。 6.押韵 两个字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是否相同,就可认为这两个字押韵。 不过古代音韵学认为还要声调相同才可称得上韵相同。古代诗歌大多押平声韵。

(三)布置练习【1】指出下列字的韵头、韵腹、韵尾情况:温、学、云、天、衣、悔。 【2】读准下列词语:经常现象、江山永定、今生今世、条件齐全、硬性规定、前生因缘、统战宣传、倾听江声、衡量才能、经济、京剧、气象、去 向、激进、拘禁。 第四节 声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调值和调类,学会规范地使用调类名称。 2.能准确地读准各种调类。

二、教学重点 调值、调类、标调法

三、教学难点 声调辨正,古今调类比较。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最难点之一,方言区 人对声调的辨正有些忽视。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调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调错误。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不少同学说“衣”是第一声,“移”是第二声,“椅”是第三声,“意”是第 四声。其实,比较规范的说法,应该说成“衣”是阴平,“移”是阳平,“椅”上 声,“意”是去声。今天,我们学了声调之后,希望同学们能使用比较规范的说 法。

(二)内容讲解 声调是指汉语中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它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以音 高作为主要特征,音长是次要的伴随性特征。声调可以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 1.调值: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等变化形式。调值属 于音高的变化,调值的不同不取决于绝对音高,而取决于相对音高。 13 2.调类: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将音高变化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形成调类。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调类,汉语方言中多的有10 个调类。普通话四个调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注意“上”字不读去声。方言中调类相同的字调值不一 定相同。 3.标调法:采用五度标调法。调值:阴平55(高平调)、阳平35(高升调)、上声214(降升调)、去声51(全降调)。上声的音长要长一些。 4.古今调类比较: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即: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具体变化结合教材表格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比 较难懂,过于专业化,不宜要求太高。 5.声调辨正 (1)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东 同 懂 动 洞 栋 督 毒 军 群 滚近棍 郡 骨 滑 (2)去掉入声调:日、月、石、别、合格、剥削、逼迫、涉及、一切、绝 不、职业、鸭脖、佛法、薄膜(这些是古入声字)

(三)布置练习【学生朗读】阴阳上去 中国伟大 天才领袖 说学捧唱 天文景象 喝茶醒胃 吃鱼吐刺 坚持法制 非常喜爱 三条领带 14 第五节 音节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音节和音节的结构,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 律 2.掌握音节的拼读法和拼写规则

二、教学重点 音节的结构,音节拼写规则

三、教学难点 四呼,特别是“知识”为开口呼,学生常判断为齐齿呼。

四、教学方法 ] 运用列表方法分析汉语音节,结合方言对一些特殊的音节进行对比记忆。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是大学生”是五个字,也是五个音节。可是,你们想过没 有,为什么你听出了“我是大学生”是五个音节,而不是更多或更少?“阿姨” 是两个音节,“挨”却是一个音节?

(二)内容讲解 1.音节的定义 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人们到底是怎样感觉音节单位 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认为喉部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但这 种说法也让人把握不住。英语一般按元音数量来分音节,一个单词可以出现多个 音节,如Friday:Fri-day,Sunday:Sun-day,agree:a-gree。汉语里一般一个汉 字就是一个音节。 2.音节的结构 15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一个音节最多包含四个音素,如“尖”(jiün),最少要有一个音素, 如“啊”(ü)。 (2)、每一个音节都有声调。 (3)、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元音,例外是鼻辅音有时可以单独充当音节,如 “嗯”(ng 或n)、呣(m)。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三个元音,如“有”(yǒu)、怀 (huái)。 (4)、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也可以有一个或两个辅音,但没有相连的 辅音(复辅音,例外:实际读音:哼hng、噷hm) 按照韵头的不同,可把韵母分成四类: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简称四呼。 【学生练习】点名,要学生说出自己姓名每个字的四呼情况,特别注意:“诗” 是开口呼,“学”是撮口呼。“诗”的韵母是舌尖元音,不是[i]。“学”的拼音 字母中省略了û上两点。 3.普通话声韵调拼合规则 汉语声母22 个(加零声母),韵母39 个,声调4 个,按排列组合可以组成 3432 个音节。在实际语音中,我们只利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声韵调 都能自由组合。 规律: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双唇音b、p、m 只能拼开口呼、齐齿呼,不能拼撮口呼,除u 以外, 其他的合口呼都不能拼。 (2)、唇齿音f 只能拼开口呼,不能拼齐齿呼、撮口呼,除u 以外,其他的合 口呼都不能拼。 (3)、舌尖中音d、t 能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而不能拼撮口呼。n、l 能拼开、齐、合、撮四呼。 (4)、舌面音j、q、x 只能拼齐齿呼、撮口呼,不能拼开口呼、合口呼。 (5)、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根音g、k、h 只能拼开 口呼、合口呼,不能拼齐齿呼、撮口呼。 4.音节拼读方法 (1)、直呼法:见到一个音节不管字母多少,都不拼音而读出整个音节,如 zhuüng。 (2)、两拼法:声母、韵母两拼,声母+韵母。如 “广”,g+uǎng→guǎng “变”,b+iàn→biàn (3)、三拼法:声母、介音、韵三拼,声母+介音+韵。如 “见”,j+i+àn→jiàn “桥”,q+i+áo→qiáo (4)、声介合拼法:声母和介音拼合在一起,然后再同韵相拼,(声母+介音) +韵。如 “船”,(ch+u)+án→chu+án→chuán “小”,(xi)+ǎo→xi+ǎo→xiǎo 5.音节拼写规则 (1)y 与w 的使用(有“加”和“改”两种情况);(2)、隔音符号的用法 ; (3)、省写;(4)、标调法 ;(5)、音节连写:同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要连写, 词与词分写。如 zhōngguï shì yÿgâ wþidà de guïjiü。 中国 是 一个 伟大 的 国家。 (6)、大写规则:A 专用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如 16 Nánjÿng Lǔxùn Zhōngguï Lìshǐ Bïwùguǎn 南京 鲁迅 中国 历史 博物馆 Zhōngguï Dàbǎiký Quánshū 《中国 大百科 全书》 B 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词开头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如 JIAQIANG LIFA CUJIN JINGJI Jiaqiang Lifa Cujin Jingji 加强 立法 促进 经济

(三)布置练习教材练习 第六节 音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的范围和条件。 2.能对各种音变正确地发音,掌握轻声词和儿化词

二、教学重点 上声变调、一七八不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

三、教学难点 各种音变的范围和条件

四、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语感,辅以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知道音变的原因,从而巩固知识 点。 使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学生跟读。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银”字破案:从前有一商人将50 两银子交由自己入住的客栈老 板保管,后来向老板索要时,老板夫妇一口否认曾保管过他的银子,于是商人将 老板告上衙门。县令想出一个办法,他将老板夫妇分开,对老板说:“我在你手 中写一个‘银’字,如果过段时间这个字没了,就说明银子是你吞了。”老板自 信“银”字不可能自己消失,一口答应。县令又单独对老板娘说:“你丈夫已经 承认私吞了银子,你还不赶快交待!”老板娘不信,于是县令将她带到老板隔壁 的房间,大声问老板:“银子在你手上吗?”老板以为问“银”字是否在手上, 就大声回答“在!”老板娘一听,以为丈夫真的承认了,便交待了银子的藏身之 处。这一起老板私吞商人银子案顺利告破。轻声字还能帮助政府破案,语言真是 神奇!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 17 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音变”。我们的语言中还有哪 些音变呢?

(二)内容讲解 1.音变的类型 (1)同化:面包miànbüo—miàmbüo,前一音节中的n 受后一音节中的b 影响,变成与b 发音部位相同的n。 (2)异化:上声变调; (3)增音:好啊—好哇,一般儿大—一边儿大; (4)弱化:清辅音变浊辅音,前后高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等是弱化表现。 如“哥哥”后一“哥”读成[ɡ ]。 (5)脱落:豆腐—douf,我们—wom。 2.变调 变调指在语流中所产生的声调变化现象。 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 (1)上声变调:先看两组例子:友好——油好、李老师——黎老师。214→ 35:理解、水果、把手(轻声)、哪里(轻声,有人错读为nǎlí); 214→21: 喜欢、语言、伟大、姐姐(轻声)、马虎(轻声);三个上声字相连:很勇敢21+35+

214、展览馆35+35+35.上声字在语流中作为后字也常常读21,如:天上美景总是引 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 注意:上声字的调值尽管有各种变化,但注音时一律标 本调。 (2)去声变调:去声(51)+去声(51)→半去(53)+去声(51):上课、大会、变态。 (3)“

一、不”变调:“

一、不”+去声(51)→阳平(35)+去声(51):一 定、一个、不去、不会;“

一、不”+非去声→去声(51)+非去声:一听、一人、一想、不说、不行、不准。(4)“

七、八”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可以变阳平,也可以读原调(阴 平)。如:七岁、七块、七路、八岁、八块、八路。 (5)形容词重叠的音变:单音形容词重叠,无论是何声调,后一音节读阴平,这时多伴有儿化。如:“高高儿的”、“长长儿的”、“好好儿的”、“大大儿的”; “ABB”式的形容词,后边的叠音后缀都读成阴平,如“黑漆漆、亮堂堂、直挺 挺、明晃晃”;“AABB”式重叠后的形容词,第二音节读轻声,后两个音节读阴平, 如:“认认真真、清清楚楚、高高兴兴、舒舒服服”。 3.轻声 所谓“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 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 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例如:妈妈、我们、椅子、看过。常用 轻声词: 量词“个”;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和语气词“吧、吗、了、啊”、构词用的虚语素(后缀)“子、头、们”等;用在名词、代词后面 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上、下、里、面、边”等;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 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叠音词、重叠式合成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的后一个音节。例如:姥姥、星 星、看看、了解了解等。如“这个”、“五个”; 18 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读轻声,方言区的同学要真正提高 普通话的水平,必须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 轻声的作用: 区别结构:想起来(动宾)——想起来(动补);区别意义: 孙子(人名)——孙子(儿子的儿子);区别词性:地道(名词,地下通道)— —地道(形容词,真正,纯粹) 4.儿化 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前面音节的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韵母带有卷舌色 彩的现象。儿化时后缀“儿”不能成音节,只代表一个卷舌动作。 儿化音变的规律:参见教材。“大伙儿一块儿到花园儿帮忙儿,抓小鸡儿, 剪树枝儿。”这句话基本上包括了所有音变规律。 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头—头儿,信—信儿;区别词性:盖—盖儿,破烂 —破烂儿;表达细小、亲切或喜爱:小孩儿、脸盆儿、好玩儿。 5.“啊”的音变 规律:鸡呀(ia)、好哇(ua)、看哪(na)、行啊(nga)、是啊(ra)、撕啊 (za)

(三)布置练习【学生思考】分别指出各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提示:如“啊”的音变为增音 现象,儿化音变比较复杂,学生一一分析。 【听说训练】将课文中列出的各种音变现象朗读一遍。 第七节 语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 2.能根据文章意义和情感把握节奏,正确地朗读文章。

二、教学重点 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

三、教学难点 根据语义和情感准确地朗读

四、教学方法 播放录音磁带,学生用心体会不同体裁的朗读方法,多读多练

五、教学时数 2 学时

六、参考资料 1.杜慧敏.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_________西高校出版社,2007.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交际需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有时候,人们大脑里想出一句话,本来想 表达一种意思,但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由于没有准确的进行停顿,或者重音落的 位置不对,或者句调的升降不对,结果表达成了另一种意思,从而造成了误解。 有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写“今天我表现很好,隔壁的叔叔亲了我妈妈,也 亲了我”,他爸爸一看,勃然大怒,妈妈也莫名其妙,后来他把这句话读成“隔 壁的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爸爸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学生在写作时 把逗号移错了位置。一个小小的停顿,差点造成家庭矛盾,难道作用不大吗?

(二)内容讲解 在具体地进行语言表达时,语音有快慢、高低、疾徐、停顿等变化,这些因 素贯穿于整个句子,我们称之为语调。语调主要包括: 1.停顿 (1)区分性停顿:能使意义产生变化的停顿。如“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20 “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从前有个财主为富不仁,他请一个书生为他写春联, 书生沉思片刻,写下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 “酿酒缸缸好 (/)造醋坛坛酸”,财主一看非常满意。谁知他贴出去之后,人们都把这副春联 读成“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把他气晕了。 【学生练习】“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样?”有多少种可能的停顿? (2)生理性停顿:由于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言又止等形成的停顿叫 生理性停顿。如: 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不 要„„为我„„耽误工作!” (3)逻辑停顿:为了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而使用的停顿叫逻辑停顿。一 般把停顿放在需要强调的词语后面。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般在 “雨”后面安排一个停顿,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有时停顿与意义或语法结构不同:如:“一衣带/水”实际读成“一衣/带水”, “出人头/地”实际读成“出人/头地”,“狐/假虎威”读成“狐假/虎威”。七言 诗“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有时故意用错停顿,造成另 一种意义,如周恩来有一次与人谈判,对方不耐烦地说:“真是对牛弹琴!”周恩 来立刻说“对,牛弹琴!”。 2.重音 在语句中念得比较重、音强比较强的音叫重音。句子重音有两种: (1)语法重音:在具体的语句中,某些语法成分经常读重音,这种重音叫 语法重音。 汉语中一般主要动词、性状和程度状语、补语以及疑问和指示代 词都要读重音。 (2)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强调句中某些词语而需要重读,这种重音叫逻 辑重音。如:她去看演出。(不是别人。重音在“她”。) 她去看演出。(不是不去。重音在“去”。) 她去看演出。(不是参加演出。重音在“看”。) 她去看演出。(不是看球赛。重音在“演出”。) 【学生练习】标出“我今天不看电视”的逻辑重音,并通过扩展明确不同的意义。 3.句调 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句调。句调有四种形式:升调(表示疑问、反问、惊异)、降调(表示肯定、请求)、平调(严肃、冷淡、叙述)、曲折调(表 示含蓄、讽刺、赞叹)。

(三)布置练习【学生练习】朗读: 1.我望着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 在小声说话。 2.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 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3.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 4.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 意思。 朗读时注意语速,一般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速为180-250 字/分钟。学生朗 读完后,播放磁带进行比较。 __

第14篇:《台阶》获奖教案

教学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比一比,看谁读的准

凹凼(

)

门槛(

) 涎水(

) 砌(

)黏性(

)

尴尬(

) 撬 (

) 憋(

)半晌(

)

揩 (

)

二、介绍本节课流程——攀登台阶、体会弄清

三、与文本对话——讲故事

1、

快速浏览课文,试用第三人称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3、父亲为了台阶做了哪些准备?

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踏黄泥

四、与人物对话——评人物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对文中父亲的认识.以“父亲是一个---的

1 人”为话题

总之: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与作者对话——悟主旨

明确: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六、与心灵对话——表真情

以“父亲,我想对您说......”向父亲直抒胸臆。

八、总结„

九、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李森祥

表真情

悟主旨

评人物

讲故事

第15篇:《勇气》获奖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培养学生对和平信仰的追求,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

理清情节结构,品味学习语言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导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动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勇气》,就是写的在“二战”后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

(一)整体感悟 1.速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求每人说的与别人不同。 3.同学们说的内容可能有:

①这是一个写法国女人救美国士兵的故事。 ②这是一个赞颂法国女人高贵品质的故事。 ③这是一个表现美国士兵机智勇敢的故事。 ④这是一个表现人类对和平信仰和追求的故事。 „„

4.教师小结。

(二)积累词语

1.学生大声读课文,找出文中优美的词语。 ①双音节词

拘谨颀长健谈拘束陷落熹微发落悉意 ②四字短语

孔武有力单枪匹马寥寥可数干净利落毫不犹豫 2.弄清重点词语的意义。 ①拘谨:(言语、生动)过于谨慎;拘束。 ②颀长:身量高。 ③熹微:日光微明。 ④悉意:全心全意。

⑤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

⑥单枪匹马:一个人单身上阵。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⑦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3.学生识记。

(三)理清情节 1.复习提问。

①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情节、环境)

②小说情节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开端:从“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到“那是为应付这种紧急状况而教给他的”。 发展:从“听到敲门声”到“把门闩了”。

高潮:从“棚屋后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到“哦,当然啦。快!”。

结局:从“她毫不迟疑地把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到“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第二次机会”。 3.归纳小说情节的特点。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

(四)品味语言

1.含义丰富的外貌神态描写。 ①“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她“不是笑容满面”,说明了什么?

(说明法国人在德国人的殖民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

②“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写出了“她”当时的什么心情? (写出了“她”失去丈夫以后,悲伤、悲痛的心情) 2.生动准确的动作描写。

“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挤”、“奔”有什么表达效果? (“挤”写出了窗口很小。“奔”写出伞兵动作很快) 3.简短明快的语言描写。 “哦,当然啦。”刻画出了“她”的什么品质? (在生与死的面前,为了救那个伞兵,“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表现了“她”为了和平,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 4.意味深长的议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那么,“她”信仰的是什么呢? (对和平的信仰,为了捍卫它,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五)、学习句式

1.教师举文中的一个句子,学生分析其特点。

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开了门。 2.学生讨论、发言。 3.教师总结。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先总写、概述,然后围绕这一句或句中的中心词再展开写,进行更加细腻、更加深入的描写。

4.学生在文中找有此特点的句子。

①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②他刚跑进树林——悉意经营的、没什么灌木、杂树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 5.进行句式运用练习——教师说“总写、概述”,学生接着说“具体描写”。

①(师)我掀开帘子,看到一个小姑娘——(生)„„正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电话。 ②(师)上课铃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生)„„走进教室。 ③(师)那年,我第一次看见大海——(生)„„真是太美了。

④(师)街上,人们伸长脖子在看一只鸟——(生)„„那只鸟怪可怜的。 6.学生自己仿写句子。

(六)课堂总结

学习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我们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文章的内容弄清楚,更重要的是揣摩文章语言的妙处,学习文章有特点的词语、句式和段落。

第16篇:简明教案 获奖的

课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型:授新课 课时:1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史记邦联的缺陷,理解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掌握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机构,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了解两党制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学会分析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利弊得失;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事导入;通过知识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知识小结中通过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认识美国的政治制度;通过目标检测来检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下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视频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必然过程;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客观的看待历史事物;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787年宪法中“分权和制衡”的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邦联”和“联邦”的区别。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由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词导入。

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熟悉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1、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权力制衡原则。

2、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知识探究】

一、联邦政府的建立

问:联邦政府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呢?

(一)背景

从美国国旗导入第一个背景:美国独立。

1、美国独立——政治前提 讲解:

问: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着什么样的严峻形势呢?

2、严峻形势——必要性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根据视频内容概括美国独立之初在经济上、政治上面临哪些严峻的问题?

经济:货币不一,贸易被动

讲解:美国独立之初,各州之间互设关卡,没有统一的关税,也没有统一的货币,导致贸易被动,经济发展困难。 政治:邦联松散,没有实权

讲解:美国在独立之初,采取的是邦联制政体,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的国家联盟。在邦联制度下,各州的权力非常的大,每一个州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可以征兵、征税、发行货币、制定财政经济政策。而邦联政府的权力却非常的小,在政权方面,没有总统,没有最高法院,只设有一个国会,而国会又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力。因为邦联无权,所以在面临一些严峻问题的时候,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最终导致独立之初的美国陷入了严峻的困境。

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应该如何来摆脱这种困境呢? 引用华盛顿的一句话:

“要么,我们在同一个领导之下,结成联邦而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要么,我们保持十三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的相互争吵。”

从而得出,正是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催生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过渡:那么美国人怎么样来成立一个主权国家呢?通过制定宪法——1787年宪法。

(二)、1787年宪法

阅读教材,找出1787年宪法制定的时间、地点。

1、时间:1787年

2、地点:费城

简要介绍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表现。

3、内容:

过渡:我们刚才说了,在邦联制度下,各州的权力比较大,而邦联政府的权力太小, 1787年宪法的制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阅读教材,看看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的? 把“邦联”改为“联邦”

通过图表来讲解“邦联”和“联邦”的不同。“邦联”和“联邦”的不同也是1787年宪法的第一个内容:

(1)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 过渡:我们说,从邦联到联邦,中央无权的问题解决了,中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但是现在这些宪法的制定者们又有了新的担忧?他们担忧什么呢?

他们认为:中央的权力变大了,一旦中央的权力被一个人所掌握,就容易产生专制独裁,那么应该如何防止政权走向独裁专制呢?大家来看教材,思考 。

三权分立的原则。

问:美国人是如何想出这个办法的呢? 看材料:孟德斯鸠的一段话。 这段材料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来源。 现在我们来看,三权指的是哪三权?分别归属哪些部门? 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这也是1787年宪法的第二个内容:

(2)国家权力机构:三权分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联邦政府是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个权力机构来组成的。

师生互动体验:记者招待会

活动进行完之后,通过表格整理问题的答案,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这三个权力机构各自所拥有的权力,那么这三个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讨论) 独立平等,相互制衡的。

我们具体来看,他们是如何相互制约的? 播放图示

总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立法权虽然归国会,但它要受到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约,行政权虽然归总统,但他要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司法权虽然归最高法院,但它要受到总统和国会的制约。 因此,他们的关系是独立平等,相互制衡的。

4、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 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1787年宪法呢? 播放材料

实际上这段材料就给我们点明了1787年宪法既具有先进性,也具有局限性。 先进性:①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示范。

②中央集权,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

③“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同时,这部宪法也存在着局限性: 播放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总结:从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众议员的人数与各州的人数是成正比的,计算每个州的人数时,黑人是五个算三个,印第安人还不包括在内,这就充分说明了,黑人、印第安人同白人没有同等的权力。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未实现真正的平等。

总结过渡: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1787年宪法,应该说,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不过大家要牢记一点:就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评论历史事物,都要做到用史实说话, 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就建立了。

(三)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不久,第一届国会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 简要介绍华盛顿。 战争时期第一人 和平时期第一人

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人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1787年宪法的核心原则就是制衡的原则,而两党制就是这种原则的延伸和发展。

二、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演变:

“驴象之争”的典故

2、本质: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简要分析。

【知识小结】

总结过渡: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播放图表: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

问:有人认为,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要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先进的多,优越的多,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判断一种政体形式是否优越,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都是属于适合自己国情的政体形式,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我们不能说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先进。我们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更不能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文明,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目标检测】:单项选择题。

【思维拓展】:比较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第17篇:《春望》获奖教案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胜:一声(古),四声(今)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18篇:端午日 获奖教案

《端午日》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缓缓导入:

1、图片导入,这里就是湘西茶峒。这里有着神秘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就去那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度过端午这一天的。

2、采取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深度旅游”。

PPT:知名学者冯骥才说:“深度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从表面观光走向深层了解。去感受不同地域独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蕴。

二、整体感知:

刚到就遇到了热情的导游。他会怎么说呢?

PPT:自由朗读课文,设计“湘西边城茶峒端午日一日游”的行程: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到茶峒,今天您将和我们茶峒人一起过端午节。首先,„„ 要求: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游览项目。

三、精彩回顾:

1、“湘西茶峒一日游”很快就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意犹未尽。回顾一天的行程,把你印象最深的情景用下面的句式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PPT:最让我难忘的是 的情景(用词语或一句话概括)我看到 。(用课文内容或适当想象)

2、很多同学都觉得“精彩的赛龙舟”很难忘,现在我们就情景再现一下。班里四组同学,就是四条龙舟。船头、船尾。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桨手,那你就读出桨手所做的事或所起的作用。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带头的,那你就读出属于带头的的文字。以此类推。那我就是两岸的观众。全船的人员配置也由我来读。希望大家能读出那种热闹欢腾的气氛。找准位置,各就各位,预备,起!

四、深层体悟:

1、既然是“深层旅游”,我们就不能将我们的旅游感受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感,而应深入了解这个地方“独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就 PPT:结合文中相关字、词、句,说一说:这里有一群怎样的人?

2、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3、仅仅只是快乐、惬意么?我们来看看沈从文写作当时的年代背景。再次体会。

4、总结:茶峒人淳朴、热情,没有身份之别,没有尊卑之分。这里安静和平,不受战争侵扰。真可算是“世外桃源”。正像沈从文在《边城》其他章节里说的: PPT:“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沈从文小说选·边城》

五、课堂尾声:

1、要了解边城茶峒,靠这节课、这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向大家推荐《边城》这本书。PPT:因为这里„„ 因为这里的人„„ 因为这本书„„

2、极美的地方,极美的人性,这就是沈从文的《边城》。

第19篇:骨干教师获奖详细教案

What does he look like?

庞雯雯

1.Hello everyone! Nice to meet you! Now, first, please do with me ok? Please do it ,Head head touch the head, 1.2.go mouth mouth touch the mouth eyes eyes touch the eyes hair hair touch the hair.Ok

2.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is , “what is this?” “hair” read after me.(学习三幅幻灯片 然后走到学生们中间举例问发型,look at。。。)(同上,问身高和体型look at 3 of us)带读时分2声部

3.把学生分成2组,竞赛回答问题,(都some new work divide in to 2 group,answer my question quickly。)can you use this words to expre people`s look?let`s have a compition.,well done..can you talk about mi pang `s look ?(what does mi pang look like?) canyou discrible one of your teacher or friends or clamates?几位同学举例发言(ok I think everyone has different hair style and different look?yes?)(I have picture for you ,please look at,in the picture)(check the answer,answer toghther.) 听力结束后 2人练习对话,然后act it out。,听力练习2题,10年后你会是什么 样子,?学生描述自己的10年后。

听音乐,are you tired?do you want to listen music ?I have song music for you ,but,I want you gue ,who is the singer ,who is the singer ,what does she /he look like?(听4首) 模特秀(4位学生回答) 宣布胜利的组

第20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获奖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优秀的教案是如何的吧。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⑴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⑵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

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五、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⑴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⑵ 全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⑶ 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⑷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六、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

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

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

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拓展阅读:课文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 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教案反思获奖模板.doc》
教案反思获奖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