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硬笔书法教案设计模板

2021-07-09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初中硬笔书法教案2

初中硬笔书法教案

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2、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

3、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全 木 斤 目 来 慢 走 少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竖长撇和斜长撇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但一般较容易混。 竖长撇 ——上半段直的,下半段弯得大。

斜长撇 ——上半段斜的,和斜撇像,比斜撇弯。

横折撇:要强调横如果长,撇是斜长撇。例字:支、叉 横如果短就写成斜撇。例字:登、察

横折(1)是斜的,注意斜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例字:口、田 长捺:也是轻起笔,重行笔,斜度比斜捺略缓。

横折(2)强调折下来的竖一定是垂直的,不可偏斜。例字:目、国 侧点:是上轻下重 撇点:是上重下轻

垂点:是上轻下重,通常用在字的左侧。

垂点很多人总习惯写成撇点。如:宫,快,心等字,讲课时要强调。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三、布置作业

推荐第2篇:初中硬笔书法教学[1]

初中硬笔书法教学—基本笔画教案

第一课 竖弯和竖弯钩 学习目标:

A 知识目标:掌握竖弯和竖弯钩并以此进行临摹练习。 B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坐姿。 C 德育目标:培养互助互爱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行为意志。 D 美育目标:激发学生汉字书写的审美追求。

E 心理辅导目标: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追求上进的健康心态。 学习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1、师范写竖弯和竖弯钩,生回忆笔画名称。

2、点同学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3、集体书空。

4、师范写:竖弯和竖弯钩。同时强调用笔要领:起笔重、行笔轻,弯要圆转。有钩的要长,没钩的要短。

5、生观察体会,开始临摹。

6、启发有竖弯和竖弯钩的汉字:

四、西、己、电、见、毛。

7、分别观察这六个字的字形和它们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8、小组讨论观察心得。

9、集体交流:“四”字是扁形字,横长竖短。“西”字是横短边竖斜。 “己”字是横折短。

教师适当范写,生临摹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0、展示讲评

第二课 横折弯和横折弯钩 学习目标:

A 知识目标:掌握横折弯和横折弯钩的写法并按照一定的笔顺规则进行临摹练习。 B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书写能力。 C 德育目标:培养持之以恒的行为意志以及静心书写的行为习惯。 D 美育目标:激发学生追求美、欣赏美的审美情感。

E 心理辅导目标: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追求上进的健康心态。 学习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10、师范写横折弯和横折弯钩,生回忆笔画名称。

11、点同学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12、集体书空。

13、师范写:横折弯和横折弯钩。同时强调用笔要领:折要方,弯要圆。横竖转换,折方弯圆。折要顿笔,弯要提转。

14、生观察体会,开始临摹。

15、启发有竖横折弯和横折弯钩的汉字:

九、飞、气、吃、朵、没。分别观察这六个字的字形和它们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16、小组讨论观察心得。

17、集体交流:“九”字横折弯钩起笔低,偏左。“吃”字是“口”小,上窄下宽。 “朵”字是撇和横折弯短小,居中。

18、教师适当范写,生临摹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9、展示讲评

第三课 横钩 教学目的:

认识横钩,并掌握横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并认读

2、老师讲“”的写法:横钩横画是主干,钩似鹅头腹中观。勾处停顿用笔重,左下出钩快而尖。

3、示范写“”

4、学生在书上写“”

5、学生在书上找一找有“”的字有哪些。

6、念读“字、穷、买、家、”

7、老师分别讲“字、穷、买、家”四字的写法。

“字”字的写法:上点居中,横钩左低右高,“子”对正宝盖,横宜靠近弯钩的起笔处。 “穷”字的写法:宝盖要宽于下部。“力”的横折钩,折后左斜,撇起笔对正上点。 “卖”字的写法:两点斜排,横画长于横钩,撇和长点宜相称。

“家”字的写法:横据居中,弯钩重心要稳,三撇间距要匀,捺收笔比横钩偏右。 8、学生自由练习写字 9、评议学生的作业

第四课 卧钩 教学目的:

认识卧钩,并掌握卧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并认读

2、老师讲“”的写法:起笔轻,弯度圆,像只小船在水间,挑钩之间要停顿,

看准方向在出尖。 3、示范写“” 4、学生在书上写“”

5、学生在书上找一找有“”的字有哪些。6、念读“心、志、念、急、” 7、老师分别讲“心、志、念、急”四字的写法。 “心”字的写法:左点低略大,卧钩出尖应指向左上方。

“志”字的写法:上窄下宽。上部居中,下部卧钩起笔对正上部末横起笔。 “念”字的写法:上部宽、罩下,点和横撇对正撇和捺的交叉点。心字底中间点要低 “急”字的写法:中间部分横向笔画左低右高,间距均等,心字底宜扁,稍偏右。 8、学生自由练习写字 9、评议学生的作业

第五课 斜钩 教学目的:

能掌握斜钩这一笔画的书写要领,把例字写字。 教学过程:

1、认识一个新笔画:“ ”,板书。

2、讲解“ ”的写法:

斜钩斜而弯,像把镰刀拿手间。起笔重,行笔轻,挑钩指向正上边。

3、学生在本上写“ ”。

4、学生在书上找一找:书上的哪些字中含有“ ”,该怎么写。

5、念读“戈”“代”“成”“我”等字的写法。

6、老师分别在田字格中示范,并讲解“戈”“代”“成”“我”的书写要领。“戈”字:横短而斜,斜钩长伸,撇短较直。 “代”字:左短右长。右部横的斜度较大。

“成”字:横短,撇有弯度,横折钩宜小,斜钩上伸下展。 “我”字:撇短,横左低右高,斜钩上伸下展,长于弯钩。

7、学生练习书写以上汉字。

8、评议学生的作业。

9、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六课 竖提 教学目的:

能掌握竖提这一笔画的书写要领,把例字写好。 教学过程:

1、认识一个新笔画:“ ”板书。

2、讲解“ ”的写法。

竖提分长短,竖提转换是关键。 向外移笔稍停顿,蓄势再挑力要健。

3、学生在作业本上写“ ”。

4、学生在书上找一找:书上写了哪些字,什么地方含有“ ”,该怎样写。

5、念读“长”“瓜”“比”“民”“农”等字的写法。

6、老师分别在田字格中示范,并讲解以上字的书写要领。

“长”字:撇短,横的斜度较大,竖提长而正直,捺画斜伸,收笔要高于竖提。 “瓜”字:首撇为平撇,第二撇为竖撇,竖提的提要短,撇捺下脚齐平。 “比”字:左窄短,右宽长。竖弯钩直伸展。

“民”字:前两笔短而扁,竖提略向右弯,横短,斜钩向右下方长伸。 “衣”字:点居中,横左低右高,撇在横正中起笔,捺与左撇应相称。

“农”字,秃宝盖稍短,突出长撇,竖提在长撇中间起笔,捺画右展,收笔高于竖提。

7、学生练习写以上汉字。

8、评议学生的作业。

9、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七课 横 折 提 学习目的:

1、认识和掌握横折提的基本笔法,能正确书写横折提。

2、通过书写横折提,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3、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

认识和掌握横折提的基本笔法,正确书写横折提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准备:展台、铅笔、米字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竖提这个笔画,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笔画横折提,看看这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授

1、横折提的含义:横折转换接竖提,折后略斜要牢记。写到折、提用笔重,认真书写记心里。

2、展台、铅笔、米字格演示运笔过程。

3、生回忆含笔画横折提的字,共同学习书写。

“认”字:横折提横段斜,宜短。折后左斜,提不可过长。右部撇起笔高于点。 “记”字、“话”字、“让”字(上方三字由学生自行总结,材料见右方。)

三、,临摹练习。

四、展示讲评

第八课 撇 折 学习目的:

4、认识和掌握撇折的基本笔法,能正确书写撇折。

5、通过书写撇折,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6、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

认识和掌握撇折的基本笔法,正确书写撇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准备:展台、铅笔、米字格。 教学步骤:

三、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横折提这个笔画,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笔画撇折,看看这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四、新授

4、撇折的含义:撇折起笔重,行笔慢且轻。转折换方向,行笔比较平。

5、展台、铅笔、米字格演示运笔过程。

6、生回忆含笔画撇折的字,共同学习书写。

“么”字:撇略有弧度,撇折的起笔要稍高于撇,点的收笔应与撇折的折角取齐。 “云”字:上横短下横长,撇折和点对正上横。

“公”字:撇短捺长,捺起笔高于撇,撇折和点下脚齐平,对正上部。 “去”字、“会”字、“乡”字(上方三字由学生自行总结,材料见右方。)

五、临摹练习。

六、展示讲评

第九课 撇点 教学目的:

能掌握撇点这一笔画的书写要领,把例字写好。 教学过程:

1、认识一个新笔画:“ ”,板书。

2、讲解“ ”的写法:撇点,撇直点弯尖相连,上长下短不可宽,撇短点长是字底,正确规范才美观。

3、学生在本上写“ ”。

4、学生在书上找一找书上写了哪些字,什么地方含有“ ”,该怎么写。

5、念读“女”、“如”、“好”字的写法。

6、老师分别写“女”、“如”、“好”字的写法。

7、“女”字:撇点的起,收笔稍重,撇点长短基本相等,撇有弧度,横直长。

“如”字:注意“女”字旁和“女”字的区别。如,左长右短,左高右低,直紧凑,右部起笔稍低,重心平稳。

“好”字:左高右低,宜紧凑,右部起笔稍低重心平稳。

8、学生自己观察,同座互议,如何写好“妙、妹、姑”。

9、学生练习书写以上汉字。

10、评议学生的作业 展示学生作业。

第十课 撇 折 钩 学习目的:

1、认识和掌握撇折钩的基本笔法,能正确书写撇折钩。

2、通过书写撇折钩,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3、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

认识和掌握撇折钩的基本笔法,正确书写撇折钩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准备:展台、铅笔、米字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撇点这个笔画,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笔画撇折钩,看看这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授

1.横折钩:撇短竖长折角方,折后有短也有长。看清折后斜和直。行笔勿快不要慌。

2、展台、铅笔、米字格演示运笔过程。

3、生回忆含笔画撇折钩的字,共同学习书写。

“刀”字:撇略有弧度,撇折的起笔要稍高于撇,点的收笔应与撇折的折角取齐。 “月”字:横折钩的横短,两短横稍偏上,间隔均匀。 “青”字:撇画间隔均匀,上宽下窄。对正上部。 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

三、临摹练习。

四、展示讲评。

第十一课 竖折折钩 教学目的:

认识竖折折钩,掌握竖折折钩的书写要领。 把书上的例字写规范,漂亮。 教学过程:

1、板书“ ”认读。

2、师讲“ ”的写法:横折钩上多个竖。“竖”直横弯向上弧。起笔、折处用笔重,反复练习莫怕苦。

3、师范“ ”。

4、学生在书上写“ ”。

5、学生在书上找一找含有“ ”的字有哪些。

6、念读“弓、亏、号、马、乌、鸟”。

7、老师分别讲“弓、亏、号”三字的写法。

“弓”字:横折宜窄,折后左斜,竖折折钩的横段稍长,挑钩要注意字的重心平稳。 “亏”字:上横短,下横长,竖折折钩对正上部。

“号”字:“口”居中,上宽下窄,下部横长,竖折折钩对正上部。

8、学生同座互议“马、乌、鸟”三字的字法。

9、自由练习汉字。评议学生的作业。

第十二课 横折折折钩 学习目的:

7、认识和掌握横折折折钩的基本笔法,能正确书写横折折折钩。

8、通过书写横折折折钩,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9、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

认识和掌握横折折折钩的基本笔法,正确书写横折折折钩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准备:展台、铅笔、米字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竖折折钩这个笔画,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笔画横折折折钩,看看这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授

1、横折折折钩的含义:横折钩上加横折,来回折转比较多。高低长短要看清,先难后易苦中乐。

2、展台、铅笔、米字格演示运笔过程。

3、回忆含笔画横折折折钩的字,共同学习书写。“乃”字:撇不低于横折折折钩的收笔。

“奶”字:左高右低。右部横折折折钩的横段上横下斜,下横下斜。 由学生自主发现笔画的特点。

三、临摹练习。

四、展示讲评

第十三课 横 撇 学习目的:

1、认识和掌握横撇的基本笔法,能正确书写横撇。

2、通过书写横撇,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3、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

认识和掌握横撇的基本笔法,正确书写横撇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准备:展台、铅笔、米字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横折折折钩这个笔画,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笔画横撇,看看这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授

1、横撇的含义:横短撇长弯度大,折角宜方横要斜。善于动脑勤观察,功到自成人人夸。

2、展台、铅笔、米字格演示运笔过程。

3、生回忆含笔画横撇的字,共同学习书写。

“又”字:横撇的横斜度较大,撇要弯,捺长伸与撇对称。 “水”字:横撇不要与竖钩相连。撇短,起笔高。捺舒展。 (学生自行总结。)

三、临摹练习。

四、展示总结。

第十四课 横撇弯钩 学习目标

A知识目标:掌握横撇弯钩的写法并按照一定的笔顺规则进行临摹练习c B能力目标:继续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书写能力。 C德育目标:培养持之以恒的行为意志以及静心书写的行为习惯。

D美育目标:激发学生追求美、欣赏美的审美情感。E心理辅导目标: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追求 上进的健康心态。 学习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1、师范写横撇弯钩,生回忆笔画名称。

2、点同学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3、集体书空。

4、师范写:横撇弯钩。同时强调用笔要领:

横撇弯钩像个3,有折有圆尖相连。左耳垂露耳朵小,右耳悬针弯钩宽。

5、生观察体会,开始临摹。

6、启发有横撇弯钩的汉字:阳、陈、邮、那、都、阵。分别观察这六个字的字形和它们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7、小组讨论观察心得。

8、集体交流:

“陈”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横折弯钩的弯度较小。右部竖钩对正横撇的起笔。 “都”字,左高右低,左宽右窄。左部撇应靠近竖和长横的交叉点。

9、教师适当范写,生临摹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0、展示讲评

第十五课 横折折撇 学习目标

A知识目标:掌握横折折撇的写法并按照一定的笔顺规则进行临摹练习c B能力目标:继续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书写能力。 C德育目标:培养持之以恒的行为意志以及静心书写的行为习惯。

D美育目标:激发学生追求美、欣赏美的审美情感。E心理辅导目标: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追求 上进的健康心态。 学习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3、师范写横折折撇,生回忆笔画名称。

4、点同学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3、集体书空。

4、师范写:横折折撇。同时强调用笔要领: 体态斜,有折有弯,有小撇,常用作部首。

5、生观察体会,开始临摹。

6、启发有横折折撇的汉字边、过、连、迷、这、进。分别观察这六个字的字形和它们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7、小组讨论观察心得。

8、集体交流:进字横画上短下长撇短竖长,竖起笔宜高。连字,车横向笔划间隔要均匀,竖的启闭对齐撇折的起笔。 过字,寸的竖钩起笔要高,走之的捺斜度较大,宜舒展。

9、教师适当范写,生临摹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0、展示讲评

第十六课 竖折撇 学习目标

A知识目标:掌握竖折撇的写法并按照一定的笔顺规则进行临摹练习c B能力目标:继续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书写能力。 C德育目标:培养持之以恒的行为意志以及静心书写的行为习惯。

D美育目标:激发学生追求美、欣赏美的审美情感。E心理辅导目标: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追求 上进的健康心态。 学习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1、师范写竖折撇,生回忆笔画名称。

2、点同学说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3、集体书空。

4、师范写:竖折撇。同时强调用笔要领: 竖长撇短,横段宜短用笔轻。

5、生观察体会,开始临摹。

6、启发有竖折撇的汉字:专、转、传、砖。分别观察这六个字的字形和它们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7、小组讨论观察心得。

8、集体交流:砖字,左短右长。右部折角用笔较重。 传字 ,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9、教师适当范写,生临摹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0、展示讲评

推荐第3篇:小学书法教学教案设计(一)硬笔书法

身板要坐直,双肩横平,腰部挺起,胸脯不要靠牢桌子;

4.掌握命笔要领

力度以及节拍

讲授历程

学情阐发

讲授内部实质意义

本课讲授方针

3.运笔

第二,少儿在进修书写艺术的历程中,主如果下手,尤其是训练手指头、手腕儿以及手臂的动作,到达协调性以及矫捷性这些个动作靠前脑批示,时常有纪律地训练,对增进前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好处少年小童正值生长发育的岑岭期,12岁时前脑发育已基本靠近成人在此以前,捉住这个前脑发育的黄金期间进修书写艺术,对增进少儿前脑的生长发育,研发智力,造就高智商的人材很是须要这一点儿往往被许多家长轻忽

1.简介书写艺术观点

2、硬笔书写艺术的基本技巧

6、运笔的要领与操练

3、简介硬笔书写艺术的独特之处

书写艺术,是世上少量几种书契所有的艺术情势,包孕汉字书写艺术、蒙古文书写艺术、阿拉伯文书写艺术等此中“神州书写艺术”,是神州汉字独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意义广泛讲,书写艺术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规则换句话说,书写艺术是指按照书契独特之处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布局以及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写艺术为汉族独自创造的体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虚实瓜葛也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等等相联合,线条的提按是体现书写艺术笔画的重要因素

2.学生操练命笔要领

1.熟悉书写艺术的观点

2.学生不雅摩

硬笔书写艺术是一门最近兴起的艺术,它不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并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跟着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飞速度完成长,在许多的范畴里已拂逆应羊毫书写艺术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硬笔书写艺术羊毫质软而柔,能抒发出富厚的艺专门用语言然而,无论如何,它只是软笔的线条:点、面、线、骨、肉、血硬笔则差别,它质地硬,开具的线条刚劲挺秀,骨感凸起,清爽明白通畅,匀称简练,易于掌握,易于阐发而这些个又都是羊毫书写艺术所难于匹比的是以,硬笔书写艺术以其强烈的个性形成奇特的艺术气焰气魄也恰是因为硬笔书写艺术的应用规模广、实用价值高,以是,写好硬笔字也就成为许多人遍及体贴的需要解答的题目

3.掌握书写姿式

1.书写姿式

3.西席到各处观察指导

5掌握基本运笔纪律

臂开两臂睁开,右首命笔,左手按纸,平衡对称;

身直在钢笔书写历程中,笔画粗细的变化是因为使劲巨细差别而形成的只有路程经过过程对每个字的笔画的节拍感的驾驭,开具来的字才气有力度

2、赏识几幅古代书写艺术作品

2.熟悉硬笔书写艺术的独特之处

1.命笔要在前面容

第三,书写艺术有严酷的书写规则,少年小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如果认识文字,在进修文化的同时又进修书写艺术,既可以强化所学的常识,又能增进书契书写程度的提高,把字写患上越发整齐美不雅,又合乎标准

讲授历程

第四,进修书写艺术需要耐烦过细,始末如一对接管文化常识教诲的少年小童来讲,路程经过过程书写艺术进修,可以慢慢养成过细耐烦、自发当真的良勤进修习气,同时有好处于心志的熬炼,继续往前增进文化课的进修

咱们在写钢笔字的时辰,一般都是坐着写的,因为站着不容易看清晰笔画的书写写字的姿式出格要注重以下4个方面的需要解答的题目:

进修书写艺术至少有4个利益:

2010年10月15日

4、操练并掌握硬笔书写艺术的基本技巧

书写艺术讲授预设(一)

钢笔书写艺术在运笔要领的要求上,相对于羊毫书写艺术要简略患上多羊毫书写艺术讲求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等等,并且手臂手腕儿同时使劲而钢笔书写艺术只要在起笔的时辰稍为下按,收笔稍为搁浅就能够了运笔的要害在于运腕在书写的历程中还要注重几个需要解答的题目:

2.鼓舞勉励学生学好书写艺术,论述进修书写艺术的利益

1、硬笔书写艺术简介

讲授历程

熬头,神州书写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汗青,是昔人伶俐以及智慧的形成晶体,是咱们的先人留给咱们的一笔伟大的名贵财富,是我国独占的一门艺术教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须学习课作为青少年本质教诲的一项重要内部实质意义,可以自小造就孩子的艺术素养,熏陶高尚的气节,提大作化素养,为未来的周全成长打下杰出的根蒂根基

头正头面要点正,微微进取倾,可以俯瞰桌上的字帖,埋头宁神;

2.学生按照树模操练坐姿

3、赏识几幅现代硬笔书写艺术作品

学科:书写艺术(低班级段)预设西席:墨语时间:

1.投影展览

2.小学段的学生耐烦有限,容易坐不住

2.学生在空缺操练本指出操练

5、解说并操练命笔要领

足安就是双脚放稳,平挺进取,脚可略分隔,使气力集中在腰部

1.小学段的学生操练书写艺术时,指力,腕力均很短缺

巧与捷钢笔字笔画自己比力非常细,故而笔触变化不宜因动作过大而显患上生硬以是,钢笔书写艺术的体现起主要以轻盈灵巧秀丽为条件钢笔字字形较小,笔画精短,行笔历程中不宜有过多的妨害,以挺秀、潇洒、明白通畅为佳是以,用笔迅速、简捷也是钢笔书写艺术所体现出的显著特性

4、解说并操练书写姿式

羊毫的命笔法是“五指法”,而钢笔字是“三指法”,就是用大拇指、食指、三拇指3个手指头夹住笔,前靠尖约一寸处,四拇指紧托三拇指,小拇哥儿上托四拇指下靠桌面指要实,掌要虚,笔杆在书写时与纸面呈45°角命笔要稳但又要运用矫捷,用指头命笔,用腕来运笔

1、西席简介书写艺术的观点并且论述小学生操练书写艺术的利益,造就学生的乐趣 学具筹办

3.到各处观察、改正不不错的命笔要领

3.小学段的学生领会艺术品的美能力有限,需要指导

3.西席改正不不错的坐姿

钢笔,石墨笔,操练本,a4白纸

1.简介并树模书写姿式

2.命笔要领

推荐第4篇:初中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初中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规范,从整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和书法艺术的鉴赏水平。学校将举行一次硬笔书法比赛,现将具体要求安排如下:

一、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2、参赛字体:: 硬笔楷体少

3、参赛要求:

(1) 学生须用钢笔或水性笔(黑色) 书写。

(2) 书写内容由语文组统一规定。

(3) 比赛用学校统一印制的书写纸书写,一格一字,(含标点符号) 。

(4) 作品须注明作者的年级、琉别、性别和姓名。

(5) 参赛作品的纸面须整洁,无折皱、不卷曲。

4、比赛时间长度:30 分钟。

5、比赛地点:

学校各班教室

二、比赛方式:

现场书写。要求所有的作品都必须现场限时书写。

3、比赛时间:

(1) 12月13 日 下午14:40一15:10

三、评分标准:

1、比赛作品必须以规范、标准的楷体字书写。

2、若出现锗字、漏字、涂改、涂抹现象,每字扣0.2分。

3、涂抹严重的作品不予参评。

四、奖励办法:

1、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七年级: 6

12 八年级: 6

12 九年级: 6

2、获奖者学校将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以示鼓励。

3、优秀作品将展出供全校“币生欣赏、学习。

五、组织机构

评委会主任: 刘友会

王玉文

评委会副主任:原计英

郝鸿亮

樊变梅 评委会委员 :七---九年级九名语文教师

六、温馨提示:

1、书写必须合乎规范,纸面整洁,尽量减少涂改或不涂改。

2、书写时,在比赛用纸下面垫一个本子,笔画更圆润。

3、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体态:头正、身直、肩平、臂张、足安。

5、纸面: 放正。

6、眼距;离簿本(纸面) 约一尺。

7、字迹清晰,提按得当。

7、字迹清晰,提按得当。

小店街道一中教导处

2014年12月13日

推荐第5篇:初中数学教案设计

篇1: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学校: 年级: 九年级,学科 :数学。

篇2: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 县木井乡中学篇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大全

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学 章福枝)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推荐第6篇:初中美术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课题:捏塑造型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什么是泥塑 ? 2.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5.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3.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5.学生本人动手制作泥塑。 6.学生兴趣高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本课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3.在欣赏民间彩塑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更加增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兴趣。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结,讲评

(六)、板书设计

1.泥塑的含义、分布、特点、制作方法。2.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3.欣赏民间彩塑作品。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说说理由。3.请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在制作泥塑过程和感受。

4.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个等级评定并给学生提出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图片展示、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一般性规律,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我对本课讲解较为详细,学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也都能在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过程中做到认真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学生学习了本节后能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感受。本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我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并进行现场演示,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推荐第7篇: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的体会(版)

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的体会

上海市亭新中学陈风雷

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别说成年人,就是学生们也都在敲敲键盘。所以,有不少字现在都不会写。就是写出来的字也是扭扭捏捏,十分难看。

近一段时期,随着国家对汉字书写规范的要求不断提高,家长们也认识到了写好汉字的重要性,青少年学习硬笔书法也就随之呈现出升温之势;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文化艺术修养都是好事;然而就青少年硬笔书法教学而言,目前都比较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如何让青少年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手好字,真正领悟到硬笔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从而更好的将这一民族瑰宝继承和发展下去,就成了是每一位从事硬笔书法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事情。

最近一年,我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实践中,有所感悟,浅谈一下教学心得。

正确的姿势

要写一手好字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方法,这是练字之前必须要每个学生学会的,这是后面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要,务必掌握。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以免因此而影响视力和发育,书法老师在此方面要严格要求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右手执笔,拇指、食指捏住笔杆的中下部,

距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位置,拇指和食指基本形成圆形,中指指甲盖内侧托住笔杆,手指握一个面空一个面,其他两个手指自然弯曲并拢,起到支撑手掌的作用,五个手指的指关节略弯曲,掌心虚圆,可以放入一个核桃或者小鸡蛋,笔杆略往虎口倾斜,捏笔不易太使劲儿,手背与本子上的竖线平行;运笔时食指、中指、小指要协调统一。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书法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如果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顾自己横竖撇捺地演练一番,或者描红,全然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书法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进和提高,创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具体方法:

1、第一,基本笔画练习;主要学习正楷的笔画

2、第二,独体字练习;主要是通过把每个字、每个笔画的位置、比

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给出准确的定位,交给学生,使他们牢牢地掌握,运用自如,因为这些字是组成其他字的基石

3、第三,字体结构特点分析;在所学的独体字的基础之上,分析总

结出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做左右偏旁的时候、做字头和字底的时候等,在字的不同位置时的变化,总结出其规律,教给学生,使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4、教学过程中,教学灵活,单独辅导,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而

进行不同的教学,从激发学生的习字热情和各自潜能出发,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极大地提高了习字及教学的效率

5、劳逸结合,时间安排得当;当然,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

堂氛围也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将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幽默的比喻等等,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教学心得体会,与各位共勉,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事、老师和前辈指教,我必当虚心接受,虚心学习;当然,还有更好的老师和更好的学习方法,大家不妨来一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我中华之书法教育做点贡献

以下是我的一堂公开课。结合这堂课我来具体讲解一下。

时间:2012年3月29日地点:培训室 班级:六(5)班

一、教学目标:1.巩固撇折的写法技巧和初步学习斜折的正确写

法2.写字结构的常规指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撇折的写法技巧和初

步学习斜折的正确写法2.教学难点写字结构的常规指导

三、教学过程1.撇折注意点朗读学生书写《写字训练本》

第21页至24页的第一行2.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上黑板书写,师生共同讲评 。其中的“充满”、“渗透”、“朴素”、“幽默、”“玄妙”、“紧要”等字词的指导4.巩固练习学

生书写第21页至24页的第二行,教师个别指导5.初步学习斜折的写法.个别学生上黑板书写,其余同学写第25页第一行,6.师生讲评,布置作业。

这里重点讲解“撇折”的笔法 。先让学生找出每组词里的“撇折”笔画。如:“充”字里的第三笔;“渗”字里的第四笔;“要”字里的第七笔等等。然后我自己书写这些字,让学生再与黑板上学生书写的字进行比较。看看笔画结构的安排有什么差异。然后再让这些学生上黑板修正这些笔画,当然,效果是立竿见影!学生呢也明白了应该怎么来书写这些笔画了。

另外,在每次的写字课教学中,我都要强调字的结构。在这堂课上也不例外。像“渗透”的“渗”字,我指导学生要注意下面的三撇。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写得都有点斜?原因就是他们把这三撇都向右边侧过去了。我示范指导学生:这三撇的重心应该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整个字看起来才端正了。

又如,“玄妙”的“妙”和“紧要”的“要”都有一个“女”字,都有一个“撇折”的笔画。但由于所处的部位不同,它们的书写方法也要相应的变化。“妙”的“女”是女字旁,所以写起来应该修长一些,它的撇折显得竖直一些,它的折就要向下竖且短些;而“紧要”的“要”是女字底,所以要扁平一些,它的折就要横长些。

所以,我的体会就是:书法老师在教学时,绝不能光让学生们照着描红字写,而是要基本上对每个字都要分析。让学生们明白,字帖上的字和自己写的字到底差距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每次都布置回家

作业,都是这节课上讲的字,以便学生巩固练习,切实掌握好这些字的结构,

最后,是让他们举一反三。在新授课上分析一些字时,我总是让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相同或类似的字。如,讲到“欣”字就会考问学生“斤”字的写法。学生就会说“斤”字应该第二撇稍短些,而最后一笔的竖的长度要超过第二撇。有的学生还会说起我以前分析这个字的故事。我说过,写这个“斤”字,一定要“竖”这笔长些,“撇”稍短些。这样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在跳舞的动作,显得好看。

初中硬笔书法的教学,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本子一发,学生自己去写。而是像上语文、数学一样,要指导、练习、巩固、比较。所以,我是迫切希望学校领导每班继续安排一节,最好是每周两节的写字课,以便学生传承我们的传统。

2012年11月26日

推荐第8篇: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的体会(材料)

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的体会

上海市亭新中学 陈风雷

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别说成年人,就是学生们也都在敲敲键盘。所以,有不少字现在都不会写。就是写出来的字也是扭扭捏捏,十分难看。

近一段时期,随着国家对汉字书写规范的要求不断提高,家长们也认识到了写好汉字的重要性,青少年学习硬笔书法也就随之呈现出升温之势;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文化艺术修养都是好事;然而就青少年硬笔书法教学而言,目前都比较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如何让青少年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手好字,真正领悟到硬笔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从而更好的将这一民族瑰宝继承和发展下去,就成了是每一位从事硬笔书法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事情。

最近一年,我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实践中,有所感悟,浅谈一下教学心得。

正确的姿势

要写一手好字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方法,这是练字之前必须要每个学生学会的,这是后面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要,务必掌握。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以免因此而影响视力和发育,书法老师在此方面要严格要求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右手执笔,拇指、食指捏住笔杆的中下部,

距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位置,拇指和食指基本形成圆形,中指指甲盖内侧托住笔杆,手指握一个面空一个面,其他两个手指自然弯曲并拢,起到支撑手掌的作用,五个手指的指关节略弯曲,掌心虚圆,可以放入一个核桃或者小鸡蛋,笔杆略往虎口倾斜,捏笔不易太使劲儿,手背与本子上的竖线平行;运笔时食指、中指、小指要协调统一。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书法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如果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顾自己横竖撇捺地演练一番,或者描红,全然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书法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进和提高,创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具体方法:

1、第一,基本笔画练习;主要学习正楷的笔画

2、第二,独体字练习;主要是通过把每个字、每个笔画的位置、比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给出准确的定位,交给学生,使他们牢牢地掌握,运用自如,因为这些字是组成其他字的基石

3、第三,字体结构特点分析;在所学的独体字的基础之上,分析总结出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做左右偏旁的时候、做字头和字底的时候等,在字的不同位置时的变化,总结出其规律,教给学生,使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4、教学过程中,教学灵活,单独辅导,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而进行不同的教学,从激发学生的习字热情和各自潜能出发,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极大地提高了习字及教学的效率

5、劳逸结合,时间安排得当;当然,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将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幽默的比喻等等,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教学心得体会,与各位共勉,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事、老师和前辈指教,我必当虚心接受,虚心学习;当然,还有更好的老师和更好的学习方法,大家不妨来一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我中华之书法教育做点贡献

以下是我的一堂公开课。结合这堂课我来具体讲解一下。

时间:2012年3月29日

地点:培训室 班级:六(5)班

一、教学目标:1.巩固撇折的写法技巧和初步学习斜折的正确写法

2.写字结构的常规指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巩固撇折的写法技巧和初步学习斜折的正确写法

2.教学难点

写字结构的常规指导

三、教学过程

1.撇折注意点朗读

学生书写《写字训练本》第21页至24页的第一行

2.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上黑板书写,师生共同讲评 。其中的“充满”、“渗透”、“朴素”、“幽默、”“玄妙”、“紧要”等字词的指导

4.巩固练习

生书写第21页至24页的第二行,教师个别指导

5.初步学习斜折的写法.

个别学生上黑板书写,其余同学写第25页第一行,

6.师生讲评,布置作业。

这里重点讲解“撇折”的笔法 。先让学生找出每组词里的“撇折”笔画。如:“充”字里的第三笔;“渗”字里的第四笔;“要”字里的第七笔等等。然后我自己书写这些字,让学生再与黑板上学生书写的字进行比较。看看笔画结构的安排有什么差异。然后再让这些学生上黑板修正这些笔画,当然,效果是立竿见影!学生呢也明白了应该怎么来书写这些笔画了。

另外,在每次的写字课教学中,我都要强调字的结构。在这堂课上也不例外。像“渗透”的“渗”字,我指导学生要注意下面的三撇。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写得都有点斜?原因就是他们把这三撇都向右边侧过去了。我示范指导学生:这三撇的重心应该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整个字看起来才端正了。

又如,“玄妙”的“妙”和“紧要”的“要”都有一个“女”字,都有一个“撇折”的笔画。但由于所处的部位不同,它们的书写方法也要相应的变化。“妙”的“女”是女字旁,所以写起来应该修长一些,它的撇折显得竖直一些,它的折就要向下竖且短些;而“紧要”的“要”是女字底,所以要扁平一些,它的折就要横长些。

所以,我的体会就是:书法老师在教学时,绝不能光让学生们照着描红字写,而是要基本上对每个字都要分析。让学生们明白,字帖上的字和自己写的字到底差距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每次都布置回家

作业,都是这节课上讲的字,以便学生巩固练习,切实掌握好这些字的结构,

最后,是让他们举一反三。在新授课上分析一些字时,我总是让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相同或类似的字。如,讲到“欣”字就会考问学生“斤”字的写法。学生就会说“斤”字应该第二撇稍短些,而最后一笔的竖的长度要超过第二撇。有的学生还会说起我以前分析这个字的故事。我说过,写这个“斤”字,一定要“竖”这笔长些,“撇”稍短些。这样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在跳舞的动作,显得好看。

初中硬笔书法的教学,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本子一发,学生自己去写。而是像上语文、数学一样,要指导、练习、巩固、比较。所以,我是迫切希望学校领导每班继续安排一节,最好是每周两节的写字课,以便学生传承我们的传统。

2012年11月26日

推荐第9篇:岩茶初中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岩茶初中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一、比赛目的: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展现我校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改变学生不良书写习惯,鼓励学生写一手好字。经学校批准,我校语文组决定在学校举行一次学生书法比赛。

二、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三、比赛时间:2013年9月20日下午第七节课。

四、活动形式和内容:

(一) 比赛形式:

1、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20分钟)

2、使用铅笔书写。

3、每位学生参赛用的纸由学校统一发给。

(二) 比赛内容:抄写两首古诗

五、奖励办法:

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岩茶乡初级中学

2013年9月8日

推荐第10篇: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历史曹宝麟先生的钢笔行书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

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竹管笔 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硬笔书法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天下的前提条件。李正宇说:“作为书写工具,硬笔早于毛笔,这就决定了在西汉毛笔书法到来之前,中国书法史上还有一个先秦硬笔时代。”

庞中华、孙敦秀、王希农等中国书法界知名人士认为,敦煌硬笔研究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空白。“硬笔书法中国书法母体论”的提出,引起了中国书法界和书法理论界的强烈关注,《中国硬笔书法报》编辑、著名书法理论家周圣尊撰文指出,这是“改绘中国书法史蓝图的壮举”。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第11篇: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课程实施方案

一、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

1、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写字课归属语文学科,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的挤压和冲击,其性质总是徘徊在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始终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完整、系统的教学科目确立在课堂上。而作为每个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场所——学校,其书法教学远远不如社会培训力量。

据调查,学生书写水平低下,表现在:执笔姿势错误、书面字迹潦草、构字间架松散,无章法技巧。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的语文测试卷第一大题都设计为“工整书写字词”的“送分题”,以强调书写的重要。将书法教学系统化、完整化和普及化,这使得学校的书法教育充满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面向 21 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编的《写字教育指导纲要》„„2007年5月,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从这些文件、通知精神及国家政策的推衍过程看,书法教育属于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到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的启动,书法教育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实践性。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

3、实施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写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写字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写字教师通过讲述我国悠久、灿烂的书法文化史,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此即以字育德;读贴是分析观察的过程,临帖是思维运行的过程,其都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写字也是实践的过程,在大脑的指挥下,指、腕、肘协调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活动关节,使学生精神集中,极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能让学生欣赏一件好的书作或整洁美观的作业,又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美的能力。刘炳森先生也说道:“从长远看,(写字教学)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开发与发展,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二、根据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调查分析,确定课题: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立足于我校实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

1、教师资源——我校有一支热衷于书法艺术的教师队伍。

2、学生资源——我校有一批喜欢书法的学生。多年来,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并近三年一直拥有一批热心参与各级书法大赛的学生。

3、拥有家长社会的支持——广大家长和学生非常支持我校开设书法必修课。我们决定开发书法教育校本课程。

2、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是以开发、普及、提高技艺和书法鉴赏力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该课程以“书法教育”为特色,实践活动为手段,临摹训练为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节、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实施以“校本课程——书法教学为载体,打造书香特色校园”的策略,倡导“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墨韵飘香助成长”的理念,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继而宏扬书法艺术,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书法教育课程目标: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通过学习书法,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了解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沈尹默语),充分认识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达到钢笔书写“规范、端正、清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会“生动”,会写毛笔字,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巩固语文教学。

(3)、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评述力等;书法练习讲究姿势,使人身体各种器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总之做到“书艺育德,潜移默化;书艺育智,健全人格;书艺育健,全面发展;书艺激情,张扬个性”。

(4)、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三、书法教育课程的设计:

1、课程以自主开发的硬笔和毛笔书法教学为主。以三至六年级为主要实施对象,每周安排每班一课时的硬笔书法课程,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开设毛笔书法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书法技巧、书法知识和实践活动三大块。

2、教材特点:

(1)前期,我们采用《楷书入门》为校本教材,逐步过渡到自主编写教材,尽量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推进,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充分遵循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实际,给予正确恰当地引导,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

(2)提供范例触类旁通、设计新颖省时高效。初中生因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学习书法不能像小学一样从一笔一划写起,编写教材抓住“字的间架结构” 作为练字关键,对入选教材的范字进行了精选,做到归类贴切、要诀提示强化记忆。通过对范字的练习指导,达到对同类字的触类旁通,使学生对练习的同一类字有较强的记忆痕迹,便于学生自学巩固,起到无师自通之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应。

(3)描仿入体发展个性。①、钢笔教材自楷书入手,采用楷书手写体,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础训练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由教师作参谋,指导学生练习某一书体,以达到发展学生不同个性之目的。②、毛笔教材以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专用教材《颜真卿多宝塔》为范本,使课程规范有效。③、从已有经验积累出发,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后期编写的教材中,将硬笔与软笔的训练指导放到同步上,以达到互补提高的高效率目的。

(4)欣赏激趣加强美育、教学相长易操作。为防止枯燥乏味的练习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发生,教材中不时参插一些作品供学生欣赏。一方面激发学生练字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充分体现书法写字教育既是美育、也是情育、更是心育的理念。该套教材能充分体现编写者的意图,执教的老师可从教材中体会到该如何合理、科学地指导学生练习。学生也可以从中领悟到自学与接受辅导的真谛,从而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书法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它更注重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因而在设置上更应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践性。我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每个阶段形式上有变化,避免千篇1律的程式化模式,大致框架如下: 内容

3、教学策略要求:

(1)“潜移默化书艺育德,健全人格书艺育智,全面发展书艺育健,张扬个性书艺激情”,养成教育贯彻全过程。 (2)统一规范,读写结合、书道结合。

我们把书法作为校本课程,定教时定教师,倡导“三”字要求:读帖要求“三读”——读懂内容,读笔画笔顺,读间架结构;悟理要求“三悟”——“字如其人”,悟字品如人品,悟思想感情,悟做人道理;临摹要求“三要”——要动脑想,要动手写,要学做人;严过“三关”——笔姿、坐姿、写姿关,基本笔画技巧关,良好行为习惯关;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习书法、树人品,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凸现“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教育主旨,使学生终身受益。 (3)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同步推进。 对面上的学生,可通过写字课、天天练等教学组织形式提出普遍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他们的写好字素养。针对书法兴趣小组的学生,由于他们起步的不

一、发展水平有差异,需要教师为他们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地不断提升他们的书法写字素养,使学生写字素养呈现应有的各层次发展水平。

(4)细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我们的书法教学环节大体为“分析结构→示范引路→学生拟书→比较品评→巩固记忆”。

硬笔教学过程分为“二段式”——精心讲授、规范示范阶段和认真临写、精心辅导阶段两阶段,各占用时间为1∶2。第一段要求教师讲解通俗、演示规范,重点突出和课堂激活;第二段要注意因人施教和引导读帖,充分运用“看、记、写、比”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到“授之以渔”。

软笔的传统教学,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多,粉笔示范得多,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似懂非懂,练习时也不能按教师要求去做;其次毛笔在黑板上不能把笔画演示得那么准确,优美,笔墨的运用方面,也做不到淋漓尽致。因此提倡小组合作:打破传统课堂的排排坐的位置,把课桌连起来,以小组为单位,以交谈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示范练习、分析,讲解笔画的技法运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每笔的起笔、行笔、收笔,提按顿挫,以便熟记于心。注重示范: 老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用心模仿书写示范的主动性,学着和老师一样把每一个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四、建立书法教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1)对教师课程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要求教师的手写教案字写的正确、工整、干净、行款整齐,以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以此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避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功利做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状况等,由各科教师综合评价,对学习的客观效果由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评价。

五、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1、书法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书法教师队伍的水平能力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书法专业水平。聘任校内已具有相当书法水平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科任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逐步引导全体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以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书法教师队伍。

2、建设“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建立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校本课程的管理网络包括:校级管理(教导处、教研组)→班级管理,确保校本课程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程,定练习时间、内容,统一进度、用本;教研组负责教学辅助资源的开发;班级鼓励学生“人人学书法”,开展活动,做到班班有特色、项项有成果。

3、构建环境,让书法艺术沁入人心:

书法艺术不仅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而且还会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因此,在校园里创设一种墨香氛围与之相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1) “书法”内涵的开发。利用每周一次的书法课和每天兴趣小组的活动进行书法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中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汉字书写的规律,形成了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定期播放有关书法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演讲等形式讲述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轶闻趣事,引导学生向人书具佳的书法家学习。

(2)“书法”教育形式多样化。不定期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举办讲座、现场指导学生写字和书法作品欣赏,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每学期开展一次校级书法竞赛活动,评选校园书法“十佳之星”,举办校园书法展览,为学生书艺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平台。

(4)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书法竞赛活动,以竞赛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书法能力的提高。竞赛让孩子们在多次的获奖中体会到书写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教师还有机的将书法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在春节期间为邻里乡亲书写春联,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他们有施展自己才能、享受成功体验的机会,提高书法技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联合社会力量,共同营造书法育人的氛围。在“六一”或传统佳节,以书法为载体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共同打造良好的书法育人环境。 汉语是世界上活着的最古老的语言,而用文字形成书法艺术的又只有汉字,这是我们应该引以骄傲和自豪的事。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我们应该了解它、认识它、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弘扬它——这是我们的责任。参与就是成功,发展就是目标,形成学校文化特色——这是我们的追求。

第12篇: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3、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7、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8、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9、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10、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13篇: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教学标题]

第三篇

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 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难点 ] 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

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

第七章

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

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d2000 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输入、组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生成报表

第二节

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

1、工具栏

(1)常用工具

(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

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

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

三、退出Word

第三节

文档管理

一、创建新文档

1、快速创建

2、利用模板创建

模板

一种特殊的文档(扩展名为DOT),其中存放着特定的版式设计,包括字体、段落、制表、页边距、正文、表和图等。

二、保存文档

1、第一次保存

注意:

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

2、再次保存文档

(1)改名保存

(2)自动保存

设置方法:工具/选项

三、打开和关闭文档

1、近期编辑过的文档的打开

2、多个文档的打开和管理

四、文件对话框的特殊使用

相当于小型文件管理器

第四节

文本录入

一、插入点定位

1、使用鼠标

2、使用键盘

Home、End 快速移动到行首、尾

PgUp、PgDn 上、下翻页 ,每次翻动10行左

Ctrl+Home、End 快速移动到文档首、尾

二、文本输入

1、切换输入方式

2、注意事项(P125)

换行、分段、分页

三、特殊符号的插入

第五节

文档的编辑

一、选定文本

1、拖动选择

2、Shift 选择

3、矩形快选择

4、快捷选择

单击、双击、三击

二、删除文本

1、单个文本删除:Delete 和 Backspace键的使用

2、文本块删除

3、恢复删除

三、复制、剪切和粘贴文本

1、文本的复制、移动

(2)拖动法

(2)复制(剪切)粘贴法

(3)热键操作

2、多个文档之间的复制和粘贴

四、查找和替换

注意:前后空格

五、自动更正

1、英文单词的自动更正

2、快捷词的建立

操作:工具/自动更正

第八章

文档排版

第一节

设定字符格式

版式

包括字符的格式(字体、字号、字型等),段落格式(缩进、行间距、对齐、编号、制表符等)

1、字符样式

字体、字形、字号的统称

2、录入前设定字样

3、修改已录入文本字样(p131)

4、字体对话框

第二节

段落的排版

段落格式含义:对齐方式、缩进、行间距、项目符号、文字默认字样等

一、对齐方式

二、标尺定制缩排和页边距

1、页边距

2、缩进

文字实际距离=页边距+缩进

注:缩进可以被下一段继承

3、制表符

4、标尺含义

三、段落对话框

1、段落标记显隐及含义

段落标记保存了段落样式,包括该段中英文字符样式、段落的排列方式和段落前后的距离

2、格式刷

包含了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

四、项目符号和编号

1、添加编号

选定段落(插入点定位到该段落)→单击项目符号

2、取消编号

(1)弹起编号按钮

(2)退格键删除

注:

删除该段编号时,其他段落自动编号

五、首字下沉

注意:删除首字前的空格

第三节

页眉、页角和页码

1、简单设置

操作:插入/页码

2、复杂设置

操作:视图/页眉和页角

第九章

创建和编辑表格

第一节

创建表格

一、插入空白表格

操作:表格/插入表格

1、插入简单表格

2、插入复杂表格

二、在表格中输入和编辑

和其他正文一样进行编辑, 每个单元格即是一个段落,分别有自己的一套标尺

三、表格的选定

整张表格

1、菜单选择:光标置于被选择处,然后选择整列、行、

操作:表格/选定

2、鼠标选择

四、表格的删除

选定表格→表格/删除行

第二节

表格编辑

一、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

1、行、列的插入和删除

(1)插入和删除:选定行(列)→表格/插入(删除)(1)添加:行的追加、列的追加

2、行列的移动

:剪切→粘贴

3、单元格的插入和删除

4、单元格的复制

二、调整行高和列宽

1、鼠标操作

2、菜单操作:表格/单元格高度和宽度

3、调整独立单元格的宽度

4、均匀分布各行和列

在选定的表格范围内平均行高和列宽

格脱离开来

充方式

三、表格内文字的对齐方式

四、表格的合并与拆分

1、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2、拆分表格

(1)拆分:选定行→表格/拆分表格

所选处与上面表

(2)表格合并:删除两表格之间的段落标记

3、表格线的绘制与檫除

第三节

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一、

边框

1、工具栏

选定表格→ 选定线形→选定颜色→选定填

2、菜单

格式/边框和低纹

可以自由组合边框,步骤同上

3、段落边框

二、底纹

注意:文档中其他文字亦可设置边框和底纹

第十章

图文混排

第一节

插入图片

一、剪贴画和图片

1、概念

剪贴画:WORD自带的一种图片格式,由矢量线条组成,可以平滑的缩放。

图片:由其他图像处理软件生成的文档,如文件类型:BMP、WMF、JPG、GIF等。

2、图片与文字的组合方式:

浮动图片:浮动与文字之上,可以设置文字围绕方式

作为字符:作为文字中的单个字符处理

二、抓图

PrtSc(Print Screen):将整个屏幕拷贝到剪贴板

Alt+ PrtSc:将当前窗口或对话框拷贝到剪贴板

第二节

图的编辑和修剪

一、图片工具栏

二、改变图片位置和尺寸

三、裁剪图片

四、设置图片格式

1、改变颜色和线条

2、改变环绕方式

第三节

图文框和文本框

一、图文框、文本框

1、图文框、文本框可以包含以下对象:文字、表格、图像、艺术字

2、特性

在文章中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和其他文字有多种排列方式

3、改变图文框(文本框)的位置、大小、格式

4、两者的区别:文本框中图形不可设置成浮动图形,只能作为大字符处理,图文框处理图形比较灵活、方便。

第九课 制作课程表

教学目标:

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

学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学会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方法;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教学难点:

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插入表格

1、创建一个新文档,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2、单击“表格”菜单,将指针指向“插入”,选择“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

3、在“列数”中输入6,在“行数”中输入7,建立一个6列7行的表格;

4、单击“确定”

二、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1、定位单元格

单击单元格,单元格内出现光标插入点,表示目前定位在这个单元格;

2、单元格间的移动

利用上、下、左、右光标键可以使光标在单元格间移动;

3、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定位单元格后,就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三、调整行高和列宽

1、调整列宽

将指针指向需要改变列宽的单元格的左、右边框线;

左右拖动,拖动时有一垂直的虚线,它表示当前列宽的位置。当列宽合适后,松开鼠标;

2、调整行高

移动指针到需要改变行高的单元格的上、下边框线; 上下拖动,拖动时有一水平的虚线,它表示当前的位置,当行高合适后,松开鼠标;

四、调整单元格的宽度

1、将指针指向单元格,当指针呈箭头形状时,单击;

2、将指针指向单元格的左右边框线,指针变成左右双向箭头形状;

3、左右拖动,可以改变选定单元格的宽度。

练一练:

为自己制作一张课程表 教后小记:

插入表格的操作比较简单,部分学生对调整行高、列宽感觉困难,应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第14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flash动画制作

课题:flash动画制作

教学内容:flash动画制作学习汇报好范文版权所有

教学对象:

1、淄川二中初三学生。

2、已经学习完课本上的基本操作,具备了利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的基本的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flash动画制作,进一步使学生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探究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信息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

1、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的应用。

2、路径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3、遮罩效果的实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表达能力,创造力。

教学策略:情境导入à探究学习à协作学习à实践创新à拓展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知识+技能+创意”评价维度,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效果结果评价相结合,并借助网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大屏幕投影

软件准备:

1、安装传奇学生机系统

2、发放学生任务材料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8分钟)

访问××的(××××××××),简要介绍田甜的事迹并播放一个田甜创作的flash动画。欣赏多媒体展示这个激励人心的人物及其作品,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提出:创作一个flash动画作品,任务请参考下发的《任务材料》。

明确学习任务:1.分组2.确定作品使用的创作方法。3.自主探究4.协作创作5.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能力。

分组探究学习(32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规划,并听取小组创作思路,给出作品评价标准。2.及时将学生探究的闪光点与全体学生交流。

小组成员规划创作进程:1.确定作品主题2.构思作品呈现方式3.选择创作工具4.组内成员分工5.对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我们进行创作还需学习哪些新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调动学生有效进行探究、创作提供保障。

围绕主题协作创作(20分钟)

1.巡视2.指导3.调控课堂气氛

1.展开小组创作2.组间交流协助3.师生交流反馈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开展小组协作。

作品欣赏交流评价(15分钟)

1.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2.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组间互评3.根据发现的有创意的思路或是新的操作方法,请学生代表通过“传奇网络教室”进行演示。

1.网上在线呈交作品。2.各小组在线填写作品创作说明。3.欣赏作品4.根据评价表和作品创作说明(见附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对于提交的作品,学生可以通过“传奇网络教室”平台,对每个作品和小组进行评论。

实施作品网上评论,展示自我风采。让学生在尽情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并毫不保留地对这些作品加以品头论足,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得以训练。

积极探索课外延伸(5分钟)

介绍一些好的flash网站及论坛,让那些对flash情有独钟的学生得到更大空间的提高,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利用讨论社区,在课余时间,甚至在家里和同学、朋友、老师进行这方面的交流。这一环节,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潜力,让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好范文版权所有发挥。

任务材料:

从下面的几个不同的选题中选择一个,利用flash进行设计创作。

选题一:利用所学内容创作一个flash动画。

要求:(1)主题明确,设计有创意,不同于课本例题。

(2)自行设计界面,至少包括2个对象。

(3)使用绘图工具设计对象。

(4)将动画作品通过“传奇网络教室”上传至教师机。

选题二:利用所学内容创作一个flash动画。

要求:(1)主题明确,设计有创意,不同于课本例题。

(2)自行设计界面,至少包括2个对象。

(3)动画中要用到移动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

(4)结合实际生活紧密。

(5)将动画作品通过“传奇网络教室”上传至教师机。

选题三:利用所学内容创作一个flash动画。

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flash动画制作

课题:flash动画制作

教学内容:flash动画制作学习汇报好范文版权所有

教学对象:

1、淄川二中初三学生。

2、已经学习完课本上的基本操作,具备了利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的基本的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flash动画制作,进一步使学生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探究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信息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

1、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的应用。

2、路径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3、遮罩效果的实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表达能力,创造力。

教学策略:情境导入à探究学习à协作学习à实践创新à拓展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知识+技能+创意”评价维度,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效果结果评价相结合,并借助网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大屏幕投影

软件准备:

1、安装传奇学生机系统

2、发放学生任务材料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8分钟)

访问××的(××××××××),简要介绍田甜的事迹并播放一个田甜创作的flash动画。欣赏多媒体展示这个激励人心的人物及其作品,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提出:创作一个flash动画作品,任务请参考下发的《任务材料》。

明确学习任务:1.分组2.确定作品使用的创作方法。3.自主探究4.协作创作5.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能力。

分组探究学习(32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规划,并听取小组创作思路,给出作品评价标准。2.及时将学生探究的闪光点与全体学生交流。

小组成员规划创作进程:1.确定作品主题2.构思作品呈现方式3.选择创作工具4.组内成员分工5.对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我们进行创作还需学习哪些新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调动学生有效进行探究、创作提供保障。

围绕主题协作创作(20分钟)

1.巡视2.指导3.调控课堂气氛

1.展开小组创作2.组间交流协助3.师生交流反馈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开展小组协作。

作品欣赏交流评价(15分钟)

1.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2.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组间互评3.根据发现的有创意的思路或是新的操作方法,请学生代表通过“传奇网络教室”进行演示。

1.网上在线呈交作品。2.各小组在线填写作品创作说明。3.欣赏作品4.根据评价表和作品创作说明(见附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对于提交的作品,学生可以通过“传奇网络教室”平台,对每个作品和小组进行评论。

实施作品网上评论,展示自我风采。让学生在尽情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并毫不保留地对这些作品加以品头论足,审美能力得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得以训练。

积极探索课外延伸(5分钟)

介绍一些好的flash网站及论坛,让那些对flash情有独钟的学生得到更大空间的提高,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利用讨论社区,在课余时间,甚至在家里和同学、朋友、老师进行这方面的交流。这一环节,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潜力,让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好范文版权所有发挥。

任务材料:

从下面的几个不同的选题中选择一个,利用flash进行设计创作。

选题一:利用所学内容创作一个flash动画。

要求:(1)主题明确,设计有创意,不同于课本例题。

(2)自行设计界面,至少包括2个对象。

(3)使用绘图工具设计对象。

(4)将动画作品通过“传奇网络教室”上传至教师机。

选题二:利用所学内容创作一个flash动画。

要求:(1)主题明确,设计有创意,不同于课本例题。

(2)自行设计界面,至少包括2个对象。

(3)动画中要用到移动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

(4)结合实际生活紧密。

(5)将动画作品通过“传奇网络教室”上传至教师机。

选题三:利用所学内容创作一个flash动画。

要求[page_break]:(1)主题明确,设计有创意,不同于课本例题。

(2)自行设计界面,至少包括2个对象。

(3)动画中要用到遮罩效果。

(4)结合实际生活紧密。

(4)将动画作品通过“传奇网络教室”上传至教师机。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flash动画制作》

第15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和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复习

教学目标: 只知识与技能:(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侧电动律的原理

(2)、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学会系统梳理相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喝酒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具有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屏幕的电路图(课件展示)

教师讲述:此电路图学生非常熟悉,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此电路中涉及三个电学仪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其次,此电路图能测量电学物理量和探究物理量间的关系,而且,历年中考中涉及到的考题较多。

学生活动:分析此电路图,思考回答:此电路图能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归纳问题) 教师总结:

1、不移动仪器:(1)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2)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2、移动仪器:(1)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移动电流表)

(2)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移动电压表)

(3)研究电流和典雅的关系。(移动滑动变阻器)

3、更换仪器:(1)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2)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讲述: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两个实验的相关知识。

二、讲述新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和提出问题:

1、本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讨论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

功率的实验,问题写在纸上,问题可设计想知道的或已经知道的,本组提出的问题由另一组给出答案。

2、小组收集问题,相同问题只有一次记录。教师活动:巡视并给学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讲述:讨论的问题给大家展示,分组回答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并作出评价和总结,不足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补充)

教师提问: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屏幕展示:(根据回答总结)

1、实验的相同点:(1)、相似的实验器材

(2)电路的连接形式 (3)测量物理量相同、(4)、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相同

2、实验的不同点:(1)、实验的目的不同

(2)、实验原理不同

(3)、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同

三、实践与练习:

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如图:小明同学已连接好的电路,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C P D B

错误,请你把错误的连接线改正过来(在连错的导线上画

“X”,并在原图上画出正确的接线)。

(2)小明同学连完电路后,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分别出现如图所示情况, 电流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正确操作测得数据如下,电流表的第三次示数如图,请你帮小明填入下表适当空格处,并补完成最后一行的内容。

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5 0.34 4.41

2 2.0 0.42 4.76

3 2.5

2、小明利用以上电路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1)、小明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 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同桌提醒实验有问题,小明想, 实验连接没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可能的操作不当的地方是 ,

(2)、小明在同桌的建议下,检查电路并重新 连接电路,当他闭合开关时,灯光偏暗,但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灯的亮度都不变,原因是

1、实验的相同点

第16篇:《梅花》初中教案设计[全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梅 墙 数 寒 独 遥 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 :第五笔是 “竖”

遥: 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 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 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 ( )寒 yáo ( )远

( )巧 ( )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

( )(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 板书设计:

4 梅花(王安石)

难字: 墙 遥 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 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 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第17篇: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教案设计

Food and drink

教学内容分析

饮食话题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只要老师引导得好,可设计许多的内容。同时“饮食”话题也是初中阶段必会的以及各类考试中经常涉及的重要话题之一。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练习“吃”和“喝”的话题。结合时间的表达和“饿了”“渴了”的表达引出“想吃什么”,“想喝什么”的话题,练习常用的表达。并介绍两种单词,food words and drink words,所涉及的语法现象为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食品有:bread, rice等,饮料有:tea, milk, water, juice等,引出 a cup of, a bag of, a gla of, a bottle of, a piece of,学生基础较好的班可给出a bowl of, a box of等。与此同时运用所学过的 how many句型,进一步学会不可数名词量的提问和应答。

73课复习时间的表达,引出“饿了”“渴了”的表示方法。并学习一些表示中外食品的单词。本课作为74课的预备课。

74课学习功能句 “想要„„吗?”“„„怎么样?”的表达。为74课的第二部分 “购买食品”做好铺垫。

75课在7

3、74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过的句型做调查。

进行第二轮语音复习。定位在最基本的/i/,/e/和/i:/三个单元音上。

●语音及词汇教学建议

准确、熟练的运用最基本的/i:/, /e/ 和 /i/三个单元音。

教师在教每一个单词时都要注意它是属于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要特别关注“量的表达”。

教单词要用多种方法,如:利用拼读规律,利用学过的单词迁移,联想法等。

掌握以下词汇:

food, drink, hungry, thirsty, water, eat, rice, bread, meat, tea, milk, gla, a gla of,

would like, I’d like=I would like sth, porridge, fish, dumpling, fruit

piece, a piece of

理解以下词汇:

hamburger, needle, potato, chips, coke, coffee, madam, dear, ice, cream, ice cream, USA, different, vegetable, sometimes

●听力训练建议

本单元第76课的听力训练材料是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安排的,训练学生首先抓住重点,听出对话发生的地点,每人所要的东西。听力材料可以听两遍,学生听懂后完成练习册。

●语法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语法教学是:

(1)some,a/an的用法,some与可数、不可数名词连用,以及不可数名词的量的表达。

(2)How many + 可数名词复数+ can you see?及回答。

How man +可数名词复数 + are there?及回答。

重点难点: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分类以及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应是本单元的重点。这些词如何分类?没有太多的语法规律可循。主要是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不同。要靠记忆和运用来区分它们。如:cake可数,但bread就不可数。

教学中注意以下几项:

1.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some cakes, some bread, some rice等。

2.树立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如:一般的液体不可数。并学会量(单复数)的表达,如:a bottle of juice, a cup of tea, a gla of milk 等。

3.学习关于询问“多少”的提问和应答(主要是带有量词的不可数名词)。并注意 some, many, any, a, and an 的用法。

4.注意要设计情景,多练习使用以下句型: Would you like „?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口语交际用语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口语训练包括三个项目:(l)人物与想要的东西;(2)在实际情景中(如商店,餐馆,家里)谈论饮食;(3)How many句型的口语练习。

关于食品的话题是最常用的情景对话之一。如此重要的话题老师应在课堂设计上多下功夫。可多联系实际,模仿真实的场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安排实物,讲桌当柜台),让学生按实际的爱好和意愿购买“柜台”上的饮食,进行口语训练。

除了利用课文对学生们进行口头训练外,还可利用workbook中第74课练习3,以购物为话题训练学生。如有可能,可用一些实物让学生表演。

注意以下功能句:

表示该干什么了: It’s time for (supper).

表示“渴了”“饿了”: I’m thirsty.I’m hungry.

表示多少: How many bottles of water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I can see three.

表示早餐/中餐/晚餐吃什么: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supp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supper?

What does your friend have for breakfast?

What would your friend like for supper?

表示想要什么: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bottle of apple juice.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Oh, yes.

表示怎么样: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drink / eat?

表示提供帮助和建议:Can I help you, madam? Yes, I want some rice.

Do you have any ice cream?

●写作训练建议

多利用workbook。其中,在73课练习3完成对话后,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将自己饮食习惯写下来。

另外,76课练习8,写回信也是很好的写作训练。可将学生分成四人的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仔细阅读Robert的来信,分析它所提出的问题都包含几方面。回信该如何回答?还可写些什么?四人可适当分工:两人收集课文中的句子,两人起草回信。然后认真阅读课文,从本单元中找出回信可用的句子并整理出来,备用。小组集体完成一份回信,作为作业 交给老师。最后,教师可设一定的奖励。

参考答案

Dear Robert,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nd I know you want to come to China.You talk about Chinese food in your letter.Do you know Chinese food tastes the most delicious in the world? We cook something in many different ways.We can stir-fry, fry, steam, boil, smoke and so on.

We have eggs and milk for breakfast, have rice with vegetables, meat and fish for lunch, noodles and dumplings for supper.Chinese food not only tastes good but also has good nutrition.Sometimes we go to McDonald and Kentucky Fried Chicken.But I don’t like them very much.

For drink, we often drink vegetable and fruit juice, mineral water, and all kinds of milk.Coke and sprite are children’s favourite drink.But I like Chinese tea best.

We have a lot of traditional food and home cooking dishes here, for example: Beijing roasted duck, instant boiled mutton, sweet and sour fish, home-style bean-curd and so on.Now we like home cooked food better than take-away food.Beijingers like bean curd, very much, too.If you come to China, I’ll show you around the city and you can taste these foods one by one if you aren’t afraid to get fat.

Best wishes

Yours

Zhang Fan

第18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学生

2、教材版本: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3、学科:物理

4、课时:2课时

5、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课本,根据导学案初步掌握知识。

二、教学课题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2、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滑动摩擦力和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现状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的接触,所以对于接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应该不会难。

四、教学方法

就学生状况来说,本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喜欢老师用点拨式的教学方式,喜欢思考和讨论;所以对于本节课中的难点理解突破应该不是大

问题。但是由实验现象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不强,所以要注意引导。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要调动学生相互交流。

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形成愿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本节课的教学就尝试采用实验探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加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滑动摩擦力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 观看花样滑冰表演

同学们看到运动员用力一滑,能够滑得很远,但让运动员在泥地上滑滑看,也能滑的远吗,同学们想一下这是由于什么得缘故?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力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

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有的学生思维受教材的影响,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不局限于书本,而会提出其它猜想,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滚动有关?是否于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2)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有针对性地请了同学来说他探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问他们“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和讨论、老师的点拨,学生都会制定出正确的探究计

划。

(3)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提醒学生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请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探索精神。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继续探索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并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比较一下自己做的和别人做的有什么区别,自己做的在哪个方面没有注意到。

在得到实验结论后,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实验中采用的方法: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怎么办?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什么。我们以前有没有用到?试着回答一到两个实验。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很多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学生都很熟悉,而且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摩擦的有关知识,所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减小摩擦的事例,让他们自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有关摩擦的现象,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

4、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从上面的讨论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并不总是有害的,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继续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试着说说将有哪些情景发生。

接着顺带提问:我们观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都装有轮子,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摩擦?而现在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是没有轮子的,但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径来减小摩擦的呢?

5.课后作业:

(1)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六、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地位。这与传统的教学不同,这节是按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将学习的重点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过程。

2、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走形式上的科学探究,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以达到教学目的。而这个教学环节对能否真正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语言的技巧性;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节课完成科学探究,总结实验的方法;第二节课再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以及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国 培 计 划

特 岗 教 师 培 训 教 案

学员:戎志高

第19篇:初中安全课教案设计

交通安全

教学目的:

1.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

2.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痛苦。

3.如何安全度过小桥。

教学准备:

教学平台及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4.学校附近有一座小桥,每天上学放学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5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兢,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也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矿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家长不宠孩子,从小不过分迁就孩子,不使孩子养成任性,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坏脾气.

(8)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即使孩子在劳动中受了点伤害也不能中止,要让孩子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9)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教师做起,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要求爱护财物,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公路交通安全

1、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2、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3、横穿马路注意事项: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4、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汽车、电车等机动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各点: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 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7)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5、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 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用电、防火、防盗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资料准备:《安全教育读本》

资料搜集

教学过程: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不当的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生活中,有哪些环境中,用到火?

2、出现过的一些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3、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4、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三、防溺水

1、回忆在新闻中,生活中游泳、钓鱼、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是怎样引起的?

2、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什么心情?

3、结合当前天气炎热的情况,要求学生游泳要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严守规则,由成年人陪同。

四、结合实际进行防止高楼坠下、误服药物、食物中毒等教育。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消防安全

教学目的:教育学生在火灾面前不能慌乱,学习基本的火灾自救知识

重点:火灾的初步逃生知识

教学过程:

I、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

一旦火灾降临家庭,应抓紧时机进行扑救。家庭常用的灭火工具是水、湿棉被、砂土、干粉等。值得注意的是,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若发现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火警“119”,说清楚家庭详细地址、起火物品,然后离开火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前来扑救。切忌贪恋财物贻误逃生时机。

起火部位在自家之外。【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用手先试一下门把手及门是否灼热。如果不觉得热,可用身体和脚抵住房门,小心地将门开一条缝,观察门外火情。若烟雾弥漫,热气由门缝逼进灼热难耐或用手伸到门外上方感到热气逼人,应立即关闭房门,向房门泼水,并用湿棉被、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门,以暂阻火势蔓延进家。若烟雾不大,门外上方热度可以忍受,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把全身用水淋湿或披一条湿棉被,采用低头弯腰的办法打开房门逃生。如果火将门封住,无法由房门逃生,只有依靠外窗和阳台。若楼层不高,可利用床单、窗帘、衣服等物品连接成救生绳捆于窗框、暖气管等物体上,沿绳下滑逃生;也可利用水漏管道下滑逃生。居住在二楼的居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将床垫、棉被、沙发垫等缓冲物扔到窗下,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采取用手攀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的姿态跳下。如果居住的楼层很高,用尽家中之物也无法拥有足够长度的救生绳,应不时地向房门泼水争取时间,到阳台或窗口持醒目之物挥动、呼喊或利用现有长度的救生绳下滑到其它楼层暂避。

如果火不但封了门,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时,应将门窗全部关闭,用湿棉被、毛巾、衣物等封堵门窗,同时采取打电话、敲打脸盆、向窗外抛东西等手段吸引外部人员注意,以便获救。

逃离途中切记不可使用电梯。因为火灾中线路常被烧坏,会使你被困电梯中无法逃生。

II、报警电话怎么打?

发生火灾后,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不要紧张,简要说清发生火灾地点,如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几层楼,烧什么东西,有条件的到路口引

导消防车进来,争取时间让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灭火、救人。

III、住在楼上往哪逃?

楼下发生火灾,住在楼上的人一定要沉着镇静,既不能听天由命,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果断想尽一切妥善办法。有时,楼梯或者门口已经着火,但火势并不大,这时可用湿棉被、床单、浴巾等物披在身上,从楼梯或者门口火中冲出去。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越是犹豫不决,火势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如果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可以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竹竿等滑下逃生。如果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可使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间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解救。

如果其他方法都无效,火势又逼近时,也不要仓促跳楼,有可能的话,先在门窗等牢固处拴上绳子,没有绳子的可撕开被单、床单等连接起来,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需要跳楼时,可先往地下抛些棉被、床褥、海绵垫等物,然后手拉住窗台往下滑。

IV、身上着火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风,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灭。

V、错误的逃生模式。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告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小结:

水火无情,当有灾害发生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因地制宜,恰当地运用逃生自救的方法,保证自身的安全。

饮食安全与卫生防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饮食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2、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教育;

3、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重难点:

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强化行为

教(学)法:

举例、实际材料,来打动学生行为。达到个人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什么叫“病从口入”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了,还是扔掉为好。

9、饮食卫生安全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

10、不购买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

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

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

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

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

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

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

上下楼靠右行。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

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

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

注意公共场所礼仪,时刻牢记“寿春品牌,当我责任”。

骑自行车须知

1、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2、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3、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4、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5、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6、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7、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8、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9、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1.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2.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门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4.

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5.

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6.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

第20篇:《桂林山水》初中课堂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挂图

四、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

让了解桂林的学生说说桂林山水的情况。

二、出示本课时目标

三、导学达标

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同时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2、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4、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着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5、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3).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四、达标测评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口述本课时目标

二、导学达标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

二、

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

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4)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5)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6)全班背诵课文

(7)作业

三、达标测评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初中硬笔书法教案设计模板.doc》
初中硬笔书法教案设计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