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游戏活动教案模板

2021-07-13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班听说游戏活动教案

小班听说游戏活动教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1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以下是聘才网小编整理游戏活动教案的文章,欢迎阅读!

小班听说游戏活动教案

一、设计意图

1.文本内容分析

听说游戏就是一听一说,听说游戏是通过一听、一说,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游戏规则,扩展幼儿词汇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孩子游戏的活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培养儿童倾听与表达。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作为教师选择此文本《说相反》,通过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反义词的方式培养幼儿逻辑和思维的发展,文本与幼儿语言发展挂钩,注重了材料多样化,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2.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已进入词语饱和状态,如不通过兴趣激发他们去运用词语,枯燥的方式并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词语积累。我们班级的孩子也是同样如此,因此可以通过此次说相反的听说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词汇量与生活经验更好的对接。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生活情境中能正确感知、说出正反义词,并掌握其中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正反游戏规则和玩法中,具有快速语言反应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游戏快乐,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正反游戏玩法,说出完整的正反义词。

活动难点:熟练掌握正反游戏游戏规则,快速反应与表达。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课件;生活中表达正反义词图片卡若干;区角部分:小箱子、盛水的鱼缸(每位小朋友准备一个)、乒乓球、玻璃球;轻重、厚薄、长短的玩具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

我班幼儿之前在语言区角中学习玩过相反词语相关的游戏,已经有初步的操作感知。

五、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出示口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展示乒乓球和玻璃球实物,让孩子感知并说出正反词,教师总结。

师:老师这里有个小箱子,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快来摸一摸吧,你们摸到了什么呢?

幼:乒乓球。

师:再来摸一摸,又摸到了什么?

幼:玻璃球。

师:乒乓球大,玻璃球小,所以像大小这样一组意思相反的词,就叫反义词。

(二)、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引导幼儿说出反义词

1、教师将正反义词的概念引入生活,让幼儿继续感知。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盛水的鱼缸,老师把乒乓球放进去,快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幼: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师:现在老师把玻璃球放到水中,你们猜猜玻璃球会怎么样?

幼:玻璃球会沉下去。

师:果然玻璃球沉下去了。(教师将玻璃球放入水中)原来沉和浮也是一对反义词。

小结:原来含义相反,相互对立的词语就叫反义词。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那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桌子放一个空鱼缸,请小朋友去区角自己选择厚薄、轻重、长短的不同两种玩具投放在自己的鱼缸里并告诉老师你选择的玩具。

(三)、教师引导游戏,强化学习反义词

1、教师带领孩子玩游戏,进一步加深反义词印象。

师:小朋友你们都选择的什么东西啊?

幼儿并说出相反的词语,轻重、长短、厚薄、高矮等。

师:这些词语都是表达相反的意思,小朋友你们要记住啦,那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下面老师将出示一些正反义词图示图卡,请你们说出它的反义词,然后用动作来表达。

师:这个图卡上面有什么?(教师出示开门的图片)

幼儿回答关门,并且将教室的门关上。

师:那这个图卡上面是什么?(教师出示黑板的图片)

幼儿回答白色,并且手指着墙壁。

教师提问完若干个图卡之后进入活动下一环节。

(四)、幼儿自主游戏

1、教师将男生女生分为1和2两个小组,每组派出一位幼儿。

2、请1组的一位幼儿出示图片,2组幼儿集体大声说出反义词,总共一分钟的时间,请1组其他的幼儿共同数出2组幼儿回答正确的个数;

3、再请2组的一位幼儿出示图片,1组幼儿集体大声说出反义词。总共一分钟的时间,请2组其他幼儿计算1组小朋友答的个数.

4、两组比一比哪一组更棒,通过游戏竞赛巩固复习反义词。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今天所学到的反义词回忆,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交流成果。

七、活动反思

活动紧凑,最后的幼儿自主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幼儿强化反义词记忆,并能很好的训练到幼儿的反应能力。但是教师在游戏没竞赛环节后没有给获奖小组颁发小奖品,可能幼儿的积极性达不到理想的活动效果,有待改正提高。

小班听说游戏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魔咒锁的听说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仔细倾听同伴的指令,及时作出反应,提高倾听能力和听说能力。

3.学会用\"××,××,×××\"的句型来描述××锁,并运用到游戏中去。

活动准备:

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锁的谜语;儿歌《金锁银锁》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周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教师出谜语:铁大哥,把门守,客人来,看看走,主人来,就开口。

(谜底:锁)2.稳固幼儿开锁经验,为玩魔咒锁游戏做铺垫。

(1)出示锁,请两个小朋友拿钥匙打开。

指导语:接下来周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了,请小朋友闭上你们的眼睛,数四下之后再睁开哦!

幼儿:呀!锁,还有两把钥匙!

指导语:谁愿意上来帮我把锁打开?

幼儿用一把钥匙打开锁,另一把打不开。

指导语:咦?这把钥匙怎么会打不开呢?

幼儿:因为它不是这把锁的钥匙。

(2)总结经验,引出游戏。

指导语:小朋友真聪明,不是这把锁的钥匙就打不开。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说到锁,周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做魔咒锁。魔咒锁有很多类,今天我们玩的就是\"水果魔咒锁\"。

3.设置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内容.

(1)老师表演游戏\"水果锁\"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指导语:刚才的游戏儿歌里面老师念了什么呀?老师是怎样玩的?

边提问边交代游戏规则: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其中一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锁。\"然后,开锁人说:\"××,××,×××。\"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切开,然后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开锁人讲的不正确,扮锁的幼儿将锁握紧,开锁人就切不开锁,游戏继续进行。

(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说说游戏的玩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总结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规则)(2)教师请两到三名幼儿上台一起玩游戏,念儿歌绕圈走,其他台下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做手势动作。

(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儿歌内容以及游戏的玩法,教师先扮演开锁人的角色,幼儿扮演锁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通过教师参与角色的形式,可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3)教师请几对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念儿歌可以做动作,注意幼儿发音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随时纠正。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指导语:刚刚小朋友看了老师表演的游戏,现在呢就让老师当观众看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啦!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一名幼儿当开锁的人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儿歌念完后, (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幼儿讲出各种不同的水果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简单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5.幼儿自主游戏。

四把锁,五个幼儿一组,自主地开展游戏2-3遍,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这是幼儿自主游戏、练习按一定规则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放手让幼儿愉快地玩,必要时个别指导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游戏的时间长短视幼儿的兴趣和疲劳程度而定。)6.游戏结束,总结。 小班听说游戏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盖、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游戏玩法,能根椐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个种菜肴的名称。

活动准备:锅盖一个。

活动过程:

1、通过情境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儿歌里讲了些什么?怎样用我们的手来玩“顶锅盖”游戏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游戏儿歌,练习发准盖、怪、菜等字音。请幼儿做一做顶锅盖动作,启发幼儿探索用手掌当锅盖,用食指顶手掌心。

3、介绍游戏玩法。

(1)幼儿必须边念儿歌,边用食指顶着“手掌锅盖”。

(2)儿歌念完,就要问:“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儿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方能与“锅盖”交换角色,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4、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难点部分。

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丰富关于菜肴的经验。提问:小朋友,你吃过什么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菜的名称。例如:糖醋排骨、红烧肉圆、西红柿炒鸡蛋等。

5、带领幼儿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扮演锅盖将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请5名幼儿上来分别伸出食指顶着“锅盖”。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戏儿歌,念到“噗!一口风”,可做吹风状,以增加趣味性。儿歌一念完,教师迅速去抓顶锅盖的食指,同时,幼儿的食指赶紧收回。如被抓住,教师问:烧的是什么菜?幼儿报菜名,然后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最后,教师组织幼儿每人用一只手做锅盖,另一只手顶锅盖,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练习游戏中的语言。

6、教师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可以以幼儿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与幼儿一起快乐地游戏。

推荐第2篇:中班游戏活动听说游戏打喷嚏教案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培养幼儿有意识的倾听。游戏从故事的内容出发,让孩子们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开展游戏。在问与答中,孩子们集中精力去倾听,并进行正确的回答,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倾听能力。

活动目标:

1.有意识倾听同伴的提问,并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快速回答;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体验听说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角色大图片及小图片、小丝带若干、封面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奔跑的古古》封面图片,引起幼儿的回忆

二、听说游戏:打喷嚏

1.教师依次播放《奔跑的古古》里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以上的动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打的喷嚏?”

2.介绍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选取一张小图片,扮演图片上的小动物,其他小朋友提问“我的朋友,你是谁?”选取图片的小朋友要根据图片内容回答“我是×××”。其他小朋友接着提问“你在哪里打喷嚏?”选取图片的幼儿就要根据绘本中的小动物打喷嚏的地方进行回答“我在XX上打喷嚏”;回答正确就大声地打一个喷嚏,并得到一个丝带做的柳絮条;回答错误在特定的区域暂停一次游戏活动。

3.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三、活动结束

幼儿在自主玩耍《打喷嚏》中自然结束活动。

推荐第3篇: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听说游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听说游戏与语言游戏、活动的主要区别。

2.理解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

3.掌握听说游戏设计和组织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重点

1.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

2.听说游戏设计和组织的基本方法。

3.听说游戏设计和组织的实践。

教学难点听说游戏设计和组织的实践。

教学方法预习;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听说游戏活动概述

一、听说游戏的概念

(一)定义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由教师设计组织的,幼儿有兴趣自愿参加的语言教学游戏,具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

活动:偏重组织性、锻炼某种能力游戏:偏重娱乐性、强调快乐

(二)听说游戏与语言游戏听说游戏不是语言游戏,而是语言教学的游戏。所谓语言游戏,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概念,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自发地玩弄和操练语言、语词的一种现象。语言游戏带有明显的自发言语的特点,有玩弄操练口语的性质,并且是无意义的、非具体指向性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现象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的意味。相形之下,听说游戏由教师设计组织,有明显的语言学习指向目标,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因而与上述的语言游戏有很大的差别,只能将它称之为语言教学游戏。

(三)游戏与活动

1.控制。活动由外部控制,游戏则是外部控制。

2.真实。游戏是假想的现实,其中的人、物、语言等都有假扮的可能,如把木棍当枪、演动物。

3.动机。活动的动机是由外部产生的--教师组织安排的,游戏则有明显的内部动机--幼儿自发地开展和参与。

二、听说游戏的主要特点

(一)在游戏中包含着语言教育目标听说游戏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每一个听说游戏都包含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在听说游戏中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有一定的特殊之处:

第一,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具体的特点。一般而言,听说游戏对幼儿提出的语言学习要求非常具体,给人单一和细微的感觉。

第二,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练习的特点。

第三,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含蓄的特点。

(二)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凡是听说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听说游戏中的规则并不是凭空制定的,而是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

二是不具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

(三)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幼儿园听说游戏的活动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具有从活动入手,逐步扩大游戏成分的特征。听说游戏活动开始以活动的方式进入,而最后又以游戏的方式结束,老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始时体现得十分鲜明,而后随着幼儿熟悉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直至幼儿完全自主地进行游戏。

听说游戏活动的组织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逐步扩大游戏成分的现象,实际上听说游戏存在着以下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三种转换。

其一,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

其二,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转换。

其三,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幼儿能否将外部动机转换为内部动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听说游戏是否真正具有游戏的特点,是否真正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幼儿自己能否真正地玩起来。

三、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语音练习游戏\"卖柿子\"

(二)词汇练习游戏丰富词汇,正确运用词汇:

同类词扩充的经验 \"表情歌\"不同类词语搭配的经验 \"正确用量词\"

(三)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盖楼房\"

(四)描述练习的游戏用较连贯的语句,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

\"金锁银锁\"大班语言游戏活动:

金锁银锁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训练幼儿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2.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3.使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把钥匙和一把锁(图片或者是实物)

2.分别准备了贴有苹果、西瓜、小猫、等各种形状的锁若干个 3.准备一张《金锁银锁》大字报4.准备亲子手册《语言·金锁银锁》

三、活动过程

(一)探讨生活中的锁和钥匙的用途和关系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又新老师来和你们一起学习新本领,好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出示锁和钥匙。

有哪位小朋友告诉我,它们是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干嘛?

哦,小朋友们平常生活中都见过了锁和钥匙,是吗?嗯,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不能分开对吗?。今天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关于锁的儿歌。

(二)学儿歌1.在念儿歌之前,老师要悄悄告诉大家,还有几个可爱的朋友来到我们大二班,但是,它们说呀,我们得先念好儿歌,它们才出来,你们想见他们吗?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念儿歌。

老师念一遍,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用好听的声音和老师一起念一遍好吗?好了,小朋友们都念的很棒,瞧,我们的第一个好朋友出来了,问:

\"这是什么锁?\"答:\"这是苹果锁。\"苹果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苹果吃起来怎么样?苹果长的是什么形状?

小朋友要用好听的句子或者是一个词语来说。

再念一遍儿歌,依次请出海绵宝宝锁和月亮锁。并同样引导他们用三个字来形容他们。

当念完儿歌的时候,老师会问这是什么锁,老师问完的时候,想看看,哪一个小朋友小手举得最快最好,老师就请她上来告诉大家好吗?

除了老师请来的这几个好朋友,小朋友还可以想出来锁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小朋友说出不同的锁,并且用这是**锁,**,**,***的句型完整的表述出来。

嗯,小朋友的锁都很特别,讲的都很棒。

(三)玩游戏接下来,老师想和大班的小朋友玩一个魔法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金锁银锁。

在开始游戏之前,老师想给我们大班的小朋友提几个小要求。

1.我们这个魔法游戏呢需要所有的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2.老师会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扮演魔法钥匙,其他的小朋友继续手拉手扮演魔法锁。

3.当老师数一二三开始的时候,所有小朋友要一起念《金锁银锁》。而扮演锁的两个小朋友要绕着圈圈走。

4.当儿歌念完的时候,这两个小朋友停在哪两个小朋友前面,哪两个小朋友就是我们这把大魔法锁的锁眼。

5.这时候,两把钥匙要分别问锁眼,你是什么锁。锁眼要回答:我是***锁。

两把钥匙要说魔语了,要用一句好听的句子或者词语表达出来,如果锁眼觉得说得好听,说得对就可以把锁打开。

6.这时候,锁眼要和钥匙交换角色。重复游戏7.所有小朋友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念儿歌,要集中注意力哦,因为啊魔法随时会到你身上哦。

开始游戏。游戏依据幼儿兴趣决定时间长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锁和钥匙的儿歌。那有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我们出门的时候要记得做什么事情呢?锁好门和窗户。钥匙要保管好,不给陌生人。

第二节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一、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由于听说游戏的特殊性质,这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这里所说的一定规则,主要是指按照语言的规范制定的游戏规则。听说游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口语练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子目标。

1.复习巩固发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语言学习的四种特别需要来组织活动:①难发音的练习;②方言干扰音的练习;③声调的练习;④发声用气的练习。

2.扩展练习词汇。听说游戏,着重引导幼儿积累以下两方面的词汇学习经验。一是同类词扩词的经验。二是不同类词搭配的经验。

3.尝试运用句型。

小班语言游戏活动:卖柿子作者:汪柳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1-14 11:31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练习正确发平、翘舌音,发准\"柿\"\"涩\"\"买\"\"卖\"等字音。

2.使幼儿乐于参加语言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柿子

2.篮子内放有柿子若干(可用图片代替)。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柿子图片,吸引幼儿兴趣。\"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

二、展开

1.集体复习儿歌:柿子红,柿子黄,柿子柿子甜如糖。

教师:柿子成熟的季节到了,看!老师这里有一篮子的柿子要去卖,我的柿子又香又甜,一点也不涩,谁来买我的柿子呀?\" 2.讲解游戏玩法:

幼儿围成一圈坐好,教师扮演\"卖柿人\",手提装有十个柿子的篮子,站在圆圈中间。

全体幼儿一起说儿歌,儿歌说完后\"卖柿人\"走到一名坐着的幼儿面前,问:\"请问你要买柿子吗?\"幼儿要问:\"你的柿子涩不涩?\"\"卖柿人\"答:\"不涩,不涩,你要买几个?\"幼儿说出要买的数量(五个以内的数),\"卖柿人\"就按数量卖给他。

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3、提示游戏规则,教师指导幼儿的正确发音。

三、结束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买柿子,菜场上还有更多好吃的蔬菜和水果呢,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买一买吧!

二、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听说游戏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语言学习的场合,幼儿在参与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于他们积极倾听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听懂教师的讲解,理解游戏的规则。

2.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

3.准确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

三、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作为特殊的语言交往场合,听说游戏对幼儿运用语言与人交际有一种特别的挑战,使幼儿机智灵活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因此,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的机智性和灵活性,是教师在设计组织这类活动时应考虑的一项目标。

对幼儿在听说游戏中提高语言交往的机智灵活性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提高幼儿在语言交往过程中反应敏捷的能力,着重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迅速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能力 2.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

3.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的方式表达的能力到此,我们可以认为: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述能力为主,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

第三节 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听说游戏活动的组织结构

(一)设置游戏情景在听说游戏刚刚开始时,教师需要调动一些手段去设置游戏的情景。这一步骤活动程序主要目的,在于向幼儿展示听说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创设游戏的情景,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一是用物品创设游戏情境。

二是用动作创设游戏情境。

三是用语言创设游戏情境

(二)交代游戏规则在创设游戏情景之后,教师接着要向幼儿交待游戏规则。这一步骤的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对幼儿布置任务、讲解要求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用语言解释和用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告诉幼儿游戏的基本规则、步骤和要求。

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二是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三是注意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使用的语言应当是相对减慢速度的语言。尤其是针对游戏规则回答问题或说一句话时,这种语言带有示范的性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一定要保证让幼儿听清楚。

(三)教师引导游戏继交待游戏规则之后,在幼儿已初步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听说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角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游戏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可以主宰游戏的进程。

幼儿此时参与活动的方式:

1.部分地参与游戏,即一部分幼儿参加到游戏活动中去,实行轮换,以便另一部分幼儿有观察熟悉的机会;2.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待幼儿熟悉掌握游戏后再完全参加游戏。

(四)幼儿自主游戏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活动,幼儿已打下了良好的独自开展听说游戏的基础,因而可以在准备状态十分充分的情况下进入幼儿自主游戏阶段。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阶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此时,教师已从游戏领导者的身份退出,处于旁观者的地位。

二、听说游戏活动的实例赏析 1.游戏活动教案《盖楼房》(大班)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巩固创造性地运用\"XX越X越X\"的句型进行创编活动。

(2)教幼儿学会仔细倾听同伴的发言,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不重复别人的语句。

活动准备(1)学习看图用\"XX越X越X\"的句型讲一句话。

(2)鼓一面,录音带1盒,磁性楼房图片教具两套。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景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让幼儿听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用\"XX越X越X\"的句型来表达。

教师先敲鼓,敲鼓的力量由轻到重,速度由快到慢。

然后再放录音,录音机里传出来的风声由大渐小;猫叫声由响到轻;狗叫声由轻到响。

建议老师提下列问题:\"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表达?\"等,启发幼儿用\"XX越X越X\"的句型来表达事物变化的过程。如\"风越刮越小\"、\"猫越走越远\"、\"狗越叫越响\"等。

(2)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向幼儿介绍《盖楼房》的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用\"XX越X越X的句型说一句话。

B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重复同伴讲过的内容。

C不用\"XX越X越X\"的句型或用的不恰当或重复同伴的语句,均不能给他盖楼房。

(3)教师引导幼儿玩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用\"XX越X越X\"的句型进行语句创编活动,回答正确者确均可盖一层楼,直至建成一座高楼。

在幼儿创编语句的过程中,教师将幼儿运用的两种句型,即\"XX越X越X\"专门提出来让幼儿认识区别,鼓励幼儿用\"XX越X越X\"的句型进行创编活动,如有的幼儿说:\"太阳越升越高。\"\"气越打越足\"、\"花越开越美丽\"、\"人越长越高\"等。 (4)幼儿自主游戏--《看谁的楼房高》

先将幼儿分成两组,然后分别请两组的幼儿用\"XX越X越X\"的句型创编语句,再给讲得正确又不重复别人语言的幼儿,在他们组建的楼房上添上一层楼。最后,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楼房盖得最高。给最高的楼房插上一面红旗,表示这组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胜利。在幼儿开展游戏的活动中,除了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发言外,还要教育幼儿发扬竞赛风格,与同伴友好相处,建议此游戏可玩3--4遍,争取让每一位幼儿都有练习的机会。

第四节 听说游戏活动的实践

一、设计方案根据幼儿语言教学目标和幼儿园听说游戏语言教育活动的知识,参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游戏举例》,分小组设计幼儿园大、中、小班语言教育听说游戏实施方案。

二、试讲与评析本章参考书目徐晓华主编:《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王志明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作业

一、试述听说游戏的概念及其与语言游戏的主要区别。

二、试述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

三、试述听说游戏的特点。

四、试述听说游戏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

【资料】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游戏举例 (1)击鼓传袋。准备花布袋1个,内放若干图片。幼儿围成一圈坐好,教师击鼓,幼儿随鼓声按顺序传袋。鼓声停时袋在谁手中,谁就要从袋中摸出1张图片,说出图上绘有什么,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材料制的,有什么用处,说对了,大家鼓掌,继续游戏。说错了,请该幼儿表演一个节目,由别的幼儿纠正,然后继续游戏。

(2)熊猫吹泡泡。准备\"熊猫吹泡泡\"贴图一张,在熊猫的嘴边开一道口子,把一个个写有拼音字母的\"泡泡\"藏在里面。游戏开始时教师对幼儿说:\"熊猫要吹泡泡了,大家要看清泡泡上写着什么。\"然后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读好后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熊猫,吹泡泡,泡圆圆,飞得高;比比谁的本领大,看看谁能读得好。\"教师再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游戏依次反复进行。

(3)卖柿子。这是一个训练幼儿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和声调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幼儿练习发准\"柿、涩、买、卖\"等字音。参加游戏的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请一名幼儿做卖柿人,他手提装着许多\"柿子\"(玩具或图片)的小篮围着圆圈走。全体幼儿念儿歌,卖柿人就走到一幼儿面前,问\"你要买柿子吗?\"被问的幼儿要反问:\"你的柿子涩不涩?\",卖柿人应签:\"不涩,不涩,你要买几个?\"幼儿说出自己要买的数(10以内),卖柿人就按数卖给他。然后两人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4)送信。幼儿分散坐在室内,请一名幼儿做邮递员,他背起邮包拿着一封信走到一个幼儿身旁,用手作敲门动作,并发出\"笃、笃、笃\"的敲门声。这个幼儿就要问,\"谁呀?\"邮递员回答:\"我是邮递员,我给你送信来了!\"幼儿问:\"你是从哪儿来的信?\"邮递员要说出一个城市的名称来,如:\"是从北京来的信\",\"是从广州来的信\"。收信的幼儿说:\"谢谢你。\"邮递员答:\"别客气。\"然后两人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5)听声音传卡片。这是一个帮助幼儿练习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和量词的游戏。准备若干图片,每张上画着3件物品,如3种水果(或蔬菜、日用品、家禽、家畜、图形、色块、交通工具、人物等),装入信封。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敲小铃,幼儿随铃声依次传递一块积木。铃声一停,积木传到谁手中,谁就到大信封中抽取一张卡片,然后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清卡片上所绘的东西。如拿到绘有猫、狗、牛的卡片,就要边展示卡片给大家看,边讲:\"图上有一只猫、有一条狗,还有一头牛。\"如果说对了,请全体幼儿重复一遍,说错了则由他人纠正。然后继续游戏。

(6)看看说说。准备分别绘有各种人物(如小弟弟、小妹妹、老奶奶等)和各种物品(如灯、电视机、图书、汽车等)的卡片若干。先把卡片画面朝下放好。让幼儿拿起两张翻转,根据所画的内容造一个句子。例如翻开的画面是\"小弟弟\"和\"图书\",幼儿可说\"小弟弟在看书\";\"小弟弟有一本图书\";\"小弟弟喜欢看图书\"等。幼儿们轮流翻图造句,直到卡片翻完为止。在幼儿学会把两张卡片的内容编成一句话的基础上,可让他们翻3张卡片造句子。

推荐第4篇:语言活动:传话游戏(听说活动)

语言活动:传话游戏(听说活动)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听,较准确地传话。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3.培养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三三两两地相互说悄悄话,或自由地与教师说一唏好听的悄悄话。

2.环境创设: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四列纵队或横队。3.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传话游戏》。 活动过程:

1.以说悄悄话的形式,引出游戏的名称。

(1)引导语:老师要和一个小朋友说悄悄话,请你们也和你的好朋友说一句悄悄话,然后让好朋友把这些好听的悄悄话传给其他的小朋友听。下面,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有趣的游戏“传话游戏”。

2.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玩法: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教师分别跟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说一句好听的悄悄话,如:“你可爱又聪明!”“大家都喜欢你!”“你画的图真美!”“你真有礼貌啊!”然后,该幼儿将悄悄话轻声地传给下一个幼儿,一个传一个,直到传给最后一个幼儿。教师再请各组最后一个幼儿将悄悄话告诉大家,让每组的第一个幼儿来判断,他们组传的悄悄话准确不准确。

(2)规则:①注意听清楚悄悄话,传话时要轻声传,不能让别人听到。

②每组的最后一个幼儿要得到教师的允许后才能将悄悄话大声地告诉大家。

3.引导幼儿玩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1)第一遍:教师分别将悄悄话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幼儿,每组依次传话,直到最后一个请他说出悄悄话,让第一个幼儿来判断传的悄悄话准确不准确。

(2)第二遍:请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自己想好一句好听的悄悄话进行传话游戏。

(3)第三遍:改变传话的顺序,从每组的最后通牒一个幼儿开始,由他想好一句好听的悄悄话进行传话游戏。

4.组织幼儿交流游戏的乐趣,总结游戏的经验。

引导语:哪一组传的悄悄话最准确?哪一组传的悄悄话不准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5.改变玩法,增加游戏的难度。(1)改变游戏玩法:①由传一唏悄悄话增加为传两句悄悄话,比比哪一组传得最准确。

②幼儿由四组变为三组或二组,增加每组传话的人数,比比哪一组传得最准确。

(2)引导幼儿自由组队,自编悄悄话进行游戏。

推荐第5篇:语言活动:《改错》(听说游戏)

语言活动:《改错》(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

1、仔细地听,辨别错句,能较正确地组词连句。

2、积极参与游戏,遵守游戏的规则。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贴纸若干当奖品。

2、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颠倒歌》。活动指导:

1、朗读“滑稽歌”,引出游戏的名称。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玩个“改错”的游戏。请小朋友听一首搞笑的“滑稽歌”:“大晴天啊下大雨,会跑的马儿三条腿,母鸡早起喔喔啼呀,地上的狗儿飞上天。你说好笑不好笑。”

2、介绍游戏的玩法,强调游戏的规则。

1、玩法:请幼儿仔细地听,想想听到的内容错在哪里,可以怎样改正;要等教师说“抢答开始”的时候才回答。

2、规则:要仔细听清楚,想想错在哪里,怎么改正;要等教师说“抢答开始”,才能回答;要用不同的方法改正错句。

3、第一次游戏,教师描述,幼儿改错。

(1)教师描述:春天来了,大地一片金黄。小鸭在天上飞来飞去。公鸡妈妈和小鸡在草地上玩。

(2)引导幼儿想想:错在哪里?可以怎么改正?

(3)以抢答的方式,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改正错句,修改正确的给予奖品奖励。

4、第二次游戏,教师描述不规范的语句,幼儿仍然以抢答方式进行改错。教师描述:清清的河水是小羊的家,小羊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红红的草地开满了绿绿的花朵,好美的图画啊!桌上放着一个笔和一个纸,风一吹,笔就飞起来了。

5、幼儿自由结对,相互提出错句和修改错句。

要求出题的幼儿要把句子说清楚,每一错句只说一遍,改错的幼儿要仔细听。

6、分享交流,体验游戏的乐趣。交流:谁提出的错句最好改?谁提出的错句最难改?看看同伴得到了什么奖品,说说想用奖品做什么。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语言区请幼儿结伴玩“改错”的游戏,然后将错句编成一段笑话。

2、家园共育:请家长结合亲子手册《颠倒歌》与幼儿一起玩“改错”的游戏。

推荐第6篇:中班听说游戏

中班听说游戏:伞儿伞儿撑起来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倾听别人的话。

2、能正确区分游、跳、爬、飞等动词。

3、在游戏中锻炼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提高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四种小动物、四种食物图片以及胸饰;幼儿雨伞、彩虹伞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草地上特别热闹,都有些谁呢?(兔宝宝、鱼宝宝、毛毛虫宝宝、鸟宝宝)

二、用短句分类概括

这些小动物们它们是怎么来的呀?(小兔是跳来的,我们就叫它跳跳的朋友)

三、帮助“朋友们”想办法

突然,轰隆隆打雷了,哗啦啦下雨了,朋友们快被淋湿了,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既不被雨淋湿,又能在草地上玩?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了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都有很多的好办法,看一看,谁先帮忙了,出示“雨伞”。伞儿要和他们做游戏呢。!听听看,伞儿是怎么说的:“伞儿伞儿撑起来.跳跳的朋友请进来。”雨伞请的是什么朋友?谁是跳跳的朋友?伞儿说:“请进来。”(以此类推,“飞飞的朋友”等)

五、集体游戏

游戏:“轰隆隆,雷声响。哗啦啦,下雨了。伞儿伞儿撑起来.××的朋友请进来。”最后一起说:“太阳出来了,伞儿收起来。”

六、分组游戏

1、用手指做游戏

2、用雨伞做游戏

3、用雨衣做游戏

4、用蝴蝶翅膀做游戏

要求孩子们自由结伴,相互商量角色的分配,进一步感受,到合作游戏的快乐.

七、迁移游戏

又一群可爱的朋友来了,它们是糖果宝宝、辣椒宝宝、瓜子宝宝、柠檬宝宝。它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们来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糖果宝宝就叫甜甜的朋友。)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拓展游戏

推荐第7篇:动物列车小班听说游戏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并用简短的句式进行表述。

2、要求幼儿用清楚、大声的声音说话,培养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活动准备:火车头胸饰2个、玩具动物列车一辆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将“动物列车”玩具藏在身后,请幼儿听一听“是谁发出的声音”、“它是怎样叫的”。逐一按响动物列车上的按钮,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边听边回答。彩集体和个别回答相结合的方式,重复练习,帮助幼儿熟练运用“小羊咩咩咩!小牛哞哞哞!小猫喵喵喵!”的句式。

2、交代游戏规则。先用语言导入:

小动物们都乘上了火车,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上我们的动物列车吗?接着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1)、一人先扮演火车头,边开边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答:“我来坐。”

(2)火车头扮演者可选一人,则被中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回答正确者方能乘动物列车。

(3)“火车”继续向前开,每一位要上车的小动物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而要换一个动物形象,如说:“我是小牛,小牛小牛哞哞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如回答与前一幼儿相同,则不能登上动物列车。

3、教师先扮演火车头,在身前挂上车头的胸饰,游戏开始时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回答:“我来坐。”教师请一幼儿起立后,幼儿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随后走到前面来,用双手拉着教师的衣服,嘴里发出“呜—”的声音,在教室里开一圈后,游戏继续进行。

推荐第8篇:语言教案听说游戏战胜海盗

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教案

战胜海盗

11级10班

45号

罗林 设计意图: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根据幼儿爱玩游戏的特点,组织了本次的语言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习。

认知目标:知道大海里的各种动物,学会“大海里面有xxx句型”,和更多形容词。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来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玩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快乐学习,大胆表达,并学会正确使用词汇。 活动难点:用正确的词汇说句子。 活动形式:个人、小组、集体。 活动方法:示范法,游戏法。

活动准备:海盗、小鱼、螃蟹、海星、鲨鱼的教具,小鲤鱼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小鲤鱼历险记的主题曲让幼儿猜一猜今天的神秘客人是谁,老师再请出小鲤鱼并播放小鲤鱼的录音。

小鲤鱼:“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鲤鱼泡泡,我原来和奶奶一起住在美丽的小岛上,岛上有许多的小动物,可是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霸道的海盗,占领了小岛把小动物们都赶走了,小岛再也热闹不起来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小岛热闹起来吗?”

听了小鲤鱼的话,它要咱们帮它一个什么忙呀?那小朋友们有什么办法让小岛热闹起来呢?那到底哪个办法才可以让小岛热闹起来,我们一起问问泡泡吧。

(播放小鲤鱼录音)其实只要小朋友们打败了海盗,通过了海盗的三个关卡就可以让小岛热闹起来,小朋友们有信心吗?

二、游戏闯关,快乐学习游戏一:大海里面有什么? 海盗:“哼,想打败我没那么容易,要通过我的三个关卡,我的第一个关卡是大海里面有什么?

1、玩法

(1)小朋友们坐好,音乐开始时将花传递下去,当音乐停止时拿到花的小朋友起立。 (2)从拿花的小朋友开始,其余幼儿一起问:大海里面有什么。拿花的幼儿回答:大海里面有xx。说出自己知道的海里的动物,这样依次玩下去。

规则:只能说大海里面的动物,如果幼儿回答不上来或者重复则不过关,重新闯关。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根据幼儿说了的动物,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扮演角色。 游戏

二、海盗海盗几点了

海盗:哼,你们知道的真多,看来这关难不住你们,没关系,我还有第二关海盗海盗几点了。

1、玩法

(1)教师扮演海盗,背对幼儿,幼儿问:“海盗海盗几点了?”海盗回答一次幼儿往前走一步,当海盗回答道12点的时候幼儿不能动,如果动了就回答海盗一个问题,海盗问:“大海里面有什么?”小朋友说大海里面有鲨鱼。当海盗问:鲨鱼怎么样。小朋友们就形容一下动物的样子:鲨鱼很凶猛。

规则:海盗说到12点开始抓人,被抓的幼儿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可以回去,回答错误就被海盗抓走。

2、教师指导游戏。

游戏三:海盗海盗你抓谁

海盗:你们这群小朋友可真厉害呀,看来我要使出我的大绝招了,海盗海盗你抓谁!

1、玩法:海盗背对幼儿,幼儿问:“海盗海盗你抓谁?”当海盗回答:我不抓。幼儿则向前走一步,当海盗回答:抓xx动物。扮演这个动物的幼儿就要赶紧跑到小岛上,如果被抓到就要回答问题,海盗问:“大海里面有什么?”幼儿答:大海里面有螃蟹。海盗问:螃蟹螃蟹在干嘛?幼儿答:螃蟹螃蟹爬呀爬。海盗问;爬到那里去?幼儿答:“爬到海边去。”回答正确的幼儿可以直接回到小岛上。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海盗:啊,你们居然打败了我,好吧我现在把小岛还给你们,但是我还是会回来的。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真不错,不仅打败了海盗,还能说出海里好多好多动物和它们的样子,变现也很勇敢,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能勇敢的面对困难。

四、延伸活动

表演区——海里的动物

绘画区——我心中的大海

推荐第9篇:语言活动:好朋友(备选)(听说游戏)

中班语言活动:好朋友(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

1、能说出与某件事物有关的另一件事物,并将两件事物联系起来说一句话

2、能安静倾听他人表述,并做出判断。【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一些有关联事物。

(二)材料准备:小兔布绒偶(或布绒玩具),黑板和粉笔。数字资料《好朋友》(常见动物、日常用品和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兔布绒偶,激发幼儿的联想。

(一)引导语:看到小兔,你会想到什么?小兔和什么东西有关呢?

(二)请几个幼儿回答;鼓励其他幼儿谁出不同想法,将幼儿所说的关联事物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

二、师范介绍游戏的玩法。

(一)教师示范:看到小兔我想到萝卜,我会说小兔爱吃萝卜。(二)启发幼儿说一句,把小兔和联想到的东西联系起来。

(三)小结:看到小兔想到萝卜(白菜、青草),因为这些时小兔最喜欢吃的东西。刚才小朋友说:小兔爱吃白菜,这句话里有大家看到兔子,还有我们想到的白菜。能用一句话说出我们看到的动物和想到东西,真棒!

三、播放数字资源《好朋友》中常见动物的图片,组织幼儿玩游戏好朋友。

(一)逐一播放图片,请个别幼儿讲出图片上的动物及相关联的事物,并联系起来说一句话。

(二)引导全班幼儿判断这两样东西是否有关联、所说的话是否符合逻辑。说的正确,大家一起说:对对对,点个赞。

3、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所说的一句话里必须有关联密切的好朋友,一是图片中的动物,一是相关联的事物。

4、同一张图片,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不同的想法。比如图片是小猫,可以说小猫爱吃鱼,也可以说小猫会爬树.....

四、播放数字资源《好朋友》中常见日常用品的图片,拓展游戏。

1、逐一播放图片,如衣服、彩笔、盘子、生日蛋糕等,引导幼儿思考并讲出和图片中物品关联的事物,再联系起来说一句话。

2、引导全班幼儿安静倾听并做出判断。

五、幼儿结伴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两人结伴游戏。一人先说一件事物,另一人说一句话。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2、指导幼儿说话要有逻辑;提示幼儿安静倾听,判断对方所说的话是否联系了两件事物。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语言区提供不同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游戏,拓展游戏经验。

推荐第10篇:听说游戏顶锅盖

幼儿园中班听说游戏教案:顶锅盖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盖、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游戏玩法,能根椐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个种菜肴的名称。

3、产生对听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游戏。

二、活动准备:锅盖一个。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情境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儿歌里讲了些什么?怎样用我们的手来玩“顶锅盖”游戏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游戏儿歌,练习发准盖、怪、菜等字音。请幼儿做一做顶锅盖动作,启发幼儿探索用手掌当锅盖,用食指顶手掌心。

3、介绍游戏玩法。

(1)幼儿必须边念儿歌,边用食指顶着“手掌锅盖”。

(2)儿歌念完,锅盖才能去抓住顶着锅盖的食指,同时食指要赶紧缩回,不让锅盖抓住。 (3)儿歌念完,就要问:“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儿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方能与“锅盖”交换角色,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4、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难点部分。

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丰富关于菜肴的经验。提问:小朋友,你吃过什么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菜的名称。例如:糖醋排骨、红烧肉圆、西红柿炒鸡蛋等。

5、带领幼儿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扮演锅盖将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请5名幼儿上来分别伸出食指顶着“锅盖”。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戏儿歌,念到“噗!一口风”,可做吹风状,以增加趣味性。儿歌一念完,教师迅速去抓顶锅盖的食指,同时,幼儿的食指赶紧收回。如被抓住,教师问:烧的是什么菜?幼儿报菜名,然后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最后,教师组织幼儿每人用一只手做锅盖,另一只手顶锅盖,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练习游戏中的语言。

6、教师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可以以幼儿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与幼儿一起快乐地游戏。游戏后,请跟小孩子谈谈各种食物的营养,教育小孩子不能挑食。 玩法:一人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另个的人食指顶着“手掌锅盖”念儿歌。儿歌念完后,“手掌锅盖”合拢去抓顶着的锅盖的食指,同时食指要赶紧缩回,不让“锅盖”抓住。若被抓住,就要问“什么菜,”,被抓住食指的孩子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如“炒青菜”,然后与“锅盖”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附《顶锅盖》儿歌:顶锅盖,炒油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二口风,噗!三口风。

第11篇:小班听说游戏活动 可爱的小动物

小班听说游戏活动 可爱的小动物

教材分析:

《可爱的小动物》选自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童乐小班教材(下册)语言领域内容。活动中通过表演让幼儿了解了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的习性,把幼儿带进一个充满童趣的动物世界,语言简短而富有童趣,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并运用多种游戏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幼儿园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强烈的语言交往需求,而这一题材恰恰将生活中的经验用于孩子喜欢的游戏形式再现,通过情节类似,形式不同的反复式活动结构,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并通过给幼儿提供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游戏的机会,引导幼儿的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并准确地发出“咕、汪、喵、呷、叽、蹦”等音,还可以学会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提高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能在集体前响亮发言。 3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掌握游戏玩法,遵守游戏规则。 4在游戏环节享受乐趣。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的特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能倾听教师的讲解,掌握游戏玩法,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画有草地、蓝天、白天,池塘,灌木丛)注:在之后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各种动物配合自己的地点一一贴上去。

2.教具: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小鸽子,小羊,小牛。注:动物按照儿歌来制作,儿歌教学结束后在带带入其他可爱的小动物,让孩子挑选,再次引起注意。但是不建议加入头套,再议。

3.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等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注:头饰与图画分两组制作,且图画大小参照现实,头饰大小基本一致。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背景图,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我们班作客,看看谁来了?” 注:建议用录音播放动物声音,引导孩子听音识别。使课堂活跃起来。 2.在孩子(教师一旁引导)回答出来后,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教具。

① 小鸽子:是怎样来到我们班的?(飞来的)怎样飞呢?请个别幼儿表演,小鸽子的本领可大了,能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送信还能飞回来,不会迷失方向,小鸽子怎样叫?(咕咕咕)注:教师可以适当模仿,带动孩子参与进来。 ② 小鸭: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嘴巴长的什么样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领?(游泳);它喜欢吃水里的什么?(小鱼和小虾),小鸭怎样叫?(呷呷呷)

③ 小鸡:鸡的嘴巴和小鸭的嘴巴长的不一样,小鸭的嘴巴长的扁扁的,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它喜欢吃什么?(虫和米);它会怎样叫?(叽叽叽)

④ 小花猫:它有什么本领?(捉老鼠);它是怎样叫的?(喵喵喵)

⑥ 小白兔: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它们怎样走路?(蹦蹦跳跳) 那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来作客,我们小朋友非常高兴、特别开心。

3.教幼儿学习儿歌《可爱的小动物》,知道小动物的名字、叫声和动作。 ①

教师先播放一次儿歌,示范并配合动作,让幼儿仔细听和看。

幼儿学习儿歌。注:教师注意配合,在发现困难时加以提示,最后达到以无声带有声的效果。

③ 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认读“咕、汪、喵、嘎、叽”等字。

4.过渡到游戏环节,教师需要控制得当,鼓励孩子参与进来,也能够维持教学纪律。

5.游戏《可爱的小动物》注:游戏环节开始时,教师须提前准备好动物道具。 ① 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并拿出图片。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待幼儿熟悉玩法后,适当加速,要求幼儿一定要在老师说完后才能说和做。 ② 引导幼儿游戏,请个别幼儿上台做小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做动作,要求做小老师的小朋友说话声要响亮,吐字要清晰。 ②

改变游戏玩,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小朋友说小动物名字,并做动作。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带替老师表演。注:分组配合游戏,或者是单独请几个孩子上来演示都可以。 ③ 附游戏儿歌:《可爱的小动物》

小鸽子咕咕咕, 小鸭子呷呷呷, 小小鸡叽叽叽, 小花猫喵喵喵, 小黄狗汪汪汪, 。

第12篇:大班语言活动(听说游戏):猜猜乐

大班听说游戏:猜猜乐

活动目标:

1、学会描述实物的主要特征,能运用较准确的语句进行描述,注意用词恰当。并能根据描述的特点说出对应名称。

2、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倾听别人描述,并积极猜测物品,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图片(小猫、桌子、熊猫等) 小图片(各种常见单个物品照片) 活动过程:

玩过猜谜语的游戏吗?今天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猜猜乐”。

1、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在叠图片中抽出一张,不给幼儿看见。然后对幼儿描述图片上的物品,请幼儿猜测这个物品是什么。最后验证幼儿猜测是否正确。

例如:教师说“它胖胖的,有黑黑的圆耳朵,和黑黑的眼圈。生活在四川;爱吃竹子”(熊猫)

(2)请个别幼儿上台尝试。

(3)根据幼儿尝试的情况,基特讨论游戏的规则。

①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大家要怎么说听的人猜更容易猜到呢? ②交代规则:

A、可以说这个物品的外形,包括形状、眼色、大小、材质等,还可以说出这个物体的作用。

B、不要让猜的小朋友看见。 C、猜中的幼儿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2、教师引领全体幼儿进行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请个别幼儿上来游戏,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面熟的思路和语言。

3、幼儿自主游戏。

(1)幼儿分组进行游戏,给每组一叠图片。

(2)鼓励幼儿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挑出每组第一个摸东西的人。 (3)巡回指导,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评价。

(4)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游戏,增加游戏难度(两人一组变为多人一组进行竞猜)

第13篇:小班语言:听说游戏《变脸》

小班语言:听说游戏《变脸》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惊讶”、“生气”等词语。

2、要求幼儿听信号快速地做相应的表情,并能看表情迅速说出相应的词语

3、培养幼儿仔细听的习惯及快速对答的能力。教学准备:

1、事先请另一位老师示范表演,要求脸部表情生动,且与词语相配。

2、各种表情脸谱。教学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

(1)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说:“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变脸大师,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叫‘变脸’,你们想不想看?”示范的老师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当第三个“变”字一出口,立刻放下双手,脸部做出一种表情。以次方法类推,可根据有关词语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愤怒、不哭也不笑等。通过观看表演,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

(2)师:“刚才的变脸大师表演得好吗?我们请她再表演一次。老师拿一张脸谱,请变脸大师模仿,然后小朋友说出变脸大师是什么表情。”请变脸大师一种一种地表演。每做一种表情,就让幼儿用相应的词语表达,帮助幼儿理解和丰富关于表情方面的词语。

2、幼儿游戏。(1)师:“刚才的变脸大师给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变脸大师,来表演变脸的节目。”教师边出示脸谱边说出相应词语,幼儿变脸。 (2)交代新游戏规则。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a)游戏是必须用“变变变,变什么?”“你来说,我来变。”的对话形式,听口令做相应的动作。(b)如能听指令做出相应表情,就可进行角色对换,否则不能交换角色。

3、教师参与游戏

(1)幼儿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表情。幼儿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老师说:“我来说,你来变,大家一起咪咪笑。”幼儿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

(2)幼儿发出指令,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老师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幼儿说:“我来说,你来变,老师咪咪笑。”老师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如此反复交换角色练习不同的表情词语。

4、幼儿自主游戏。

(1)请个别幼儿上来发出口令,其余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让幼儿两两结伴进行“变脸”表演游戏活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可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游戏。

第14篇:幼儿园小班听说游戏初探

幼儿园小班听说游戏初探

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由教师设计组织、幼儿自愿参加的语言教学游戏。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笔者尝试运用听说游戏有效地提高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听说游戏的兴趣

(一)用物品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使用一些与听说游戏活动有关的物品、玩具或者日用品布置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听说游戏。如在玩“打电话”的游戏时,教师先布置家的环境再出示电话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二)用语言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通过自己所说的话,直接描述或指出游戏中的角色及所处的环境。如在游戏“摘果子”开始时,我对幼儿说:“水果丰收啦,许多小动物要去摘水果。大家多快乐啊!请小朋友把头饰戴起来,扮演小动物,去摘水果吧!”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进入角色,营造游戏气氛,同样可以达到创设游戏情境的作用。

二、通过听说游戏,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

听说游戏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语言学习的场合,使幼儿在参与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于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以游戏方式组织的听说游戏,对促进幼儿积极倾听能力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听说游戏是以语言为主来传递游戏情节的,幼儿必须努力倾听游戏所传达的语言信息,这样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所以听说游戏的基本规则就是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利用听说游戏培养幼儿清楚、正确的发音能力

(一)引导幼儿模仿发音

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少,模仿便成了幼儿初学时的心理需要。幼儿通过听说游戏可以练习发音,使发音器官灵活、协调地活动。各种模仿声音的游戏形式比较简单,我们也可以把幼儿感到难发的音组织到游戏里,这样幼儿会无拘束地学习种种发音,以极大的兴趣练习各种发音的动作,这种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把各种动物的叫声作为游戏的内容,幼儿最感兴趣,他们往往喜欢多次重复而不厌烦,如:小鸡――叽叽,小鸭――呷呷,小鸽子――咕咕,小猫――喵喵„„

(二)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习惯

小班幼儿的语言不规范,咬字不准。准确地感知语音,是幼儿准确发音的先决条件。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听音、辨音和准确发音的能力,为此设计了不少语音游戏。如,为了练习好zh、ch、sh等绕舌音,我们为此设计了教学游戏“小鸭吃食”,教幼儿通过听声音、辨口型、看舌位等方法,体会近似音的细微差别,从而正确发出“这”“吃”“是”几个音。再如,在学习绕舌音的游戏中,我先让幼儿从“奇妙的盒子”中摸出小鱼、小虾、石头等教具,并学说句子“这是小鱼”“这是小虾”等;然后老师和小朋友分别戴上“鸭妈妈”和“小鸭子”的头饰,引导幼儿说出:“老师是鸭妈妈,我们是小鸭子”。通过富有情节的表演,幼儿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了绕舌音。

四、通过听说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听说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幼儿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些游戏来帮助幼儿增加词汇量,扩大词汇范围。如,游戏“小鸡在哪里”:小花鸡蹲在盆子里,小黄鸡钻到椅子下,小黑鸡站在石头上,小白鸡躲在树后面。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请四名幼儿分别做蹲、钻、站、躲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再通过游戏的方法一步步消化。又如,游戏“果子熟了”:小象来到果园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于是说了一句话„„请幼儿猜小象说了一句什么话。幼儿的回答也多种多样:“一个大苹果。”“一个又圆又大的苹果。”“这苹果真大。”“我把它摘下来吃。”“用鼻子卷下来。”„„幼儿踊跃发言,其中涉及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不少词语,从而丰富了词汇量。

(二)利用听说游戏鼓励幼儿说完整的句子

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们利用一些游戏来耐心地引导他们说完整的句子,如,在结合文明礼貌教育,练习用普通话讲文明礼貌用语时。我在游戏“兔妈妈请客”中用积木布置成兔妈妈的家,运用了自制的立体动物教具,边演示边运用不同的音调为不同的小动物配音,让幼儿通过看、听等途径对“兔妈妈请客”的事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采用启发性的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巩固、掌握短句。如,“见到兔妈妈我们应该怎么说?”答:“兔妈妈好!”“兔妈妈请小动物们吃东西时,小动物们说了什么?”答:“谢谢兔妈妈!”“离开兔妈妈我们应该说什么?”答:“兔妈妈再见!”“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个什么样的孩子?”答:“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随后,我们又进行了角色扮演:老师当兔妈妈,幼儿分别扮演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等,边玩边练习文明礼貌用语,由于游戏取材于日常生活,且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水平,所以幼儿争着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收到良好了的教学效果。

第15篇:游戏活动教案

4月10号全实践游戏活动教案

张赛洁

晨间体育活动:

热身活动:绕木桩跑各种路线 体育游戏活动: 辅助玩具:木桩 具体玩法:

(1) 在木桩上排排走。

(2) 在木桩上用双脚跳上木桩,再跳下木桩,依次进行。 (3) 在木桩上双脚跳过木桩。

(4) 增加难度,单脚跳过木桩。(不知是否可行)

(5) 斗鸡:斗鸡比赛至少在两人以上,向前盘起左腿或右腿,用双手抓住脚腕,使自己的左/右腿不落在地上。双方人用单脚一蹦一跳地对撞。其中一方把另一方的盘起的那条腿撞在地上后。就算脚没落下的那一方赢了。

十分钟户外游戏:

游戏名称:萝卜蹲

游戏规则:几个人(超过两人)分别代表一个蔬菜或水果,一人先开始,说“XX蹲,XX蹲,XX蹲完,XX蹲(另一人头上带的水果或蔬菜名)”被叫到的人继续说,若未说出则被淘汰。 这里的XX用幼儿的名字代替。若玩的好可以用颜色或者水果代替。

第16篇:游戏活动教案

《跳绳》游戏活动 ........................................2 《跳房子》游戏活动 ....................................3 《小白兔钻山洞》游戏活动 ........................4 《跳绳毽》游戏活动 ....................................5 练习“走”的游戏 .............................................8 练习“跑”的游戏 .............................................9 练习“跳”的游戏 ...........................................10 人体山洞戏 ..................................................10 吹泡泡游戏活动 ..........................................11 玩报纸游戏活动 ..........................................12 《踢毽子》游戏活动 ..................................13 《躲避“火球”》游戏活动 ......................16 《行驶公交车》游戏活动 ..........................17

跳绳

活动目标:

1、学习跳绳的方法,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

2、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通过思考跳绳的其他玩法,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3、能与同伴合作,协调地进行跳绳和荡绳。

准备:

1、绳子人手一根

2、《朋友舞》音乐磁带,录音机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纵队——大圆——小圆——开花——纵队。

要求:精神饱满,喊口令声音响亮。

2、玩绳游戏。学生人手一根绳子,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索各种玩绳游戏。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学习模仿。

二、游戏活动——跳绳

1、老师示范跳绳,请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并说一说老师是怎么跳绳的。

2、学生分散练习跳绳。让学生手持绳子的两端,将绳子垂在身体前面,学生双脚向前跳过后,再将绳子从后绕过头顶绕到身前,然后重复上述动作。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在一旁指导学生的动作。

3、教师再次示范,讲解跳绳要领后,学生再分散练习跳绳。

4、教师可以引导三人一组玩跳绳游戏。

两位学生各持绳子来回摆动绳子,第三位学生站在中间,随着绳子的摆动,在绳子的两边来回跳跃。

5、将绳子绕成团,并放在指定的筐中。

三、、集体舞《朋友舞》

教师:刚才,小朋友和同伴在一起玩游戏,大家玩的真开心,下面我和小朋友一起听音乐跳一跳快乐的《朋友舞》好吗?

音乐起,大家一起跳集体舞。

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学生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学生腿部力量,提高学生平衡能力。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活动过程 1热身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学生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游戏规则:1学生在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顺序踢跳,判为失败。

2在跳房子过程中,脚或小沙包压线或出格均为失败。

玩法 :

学生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透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 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5活动总结

小白兔钻山洞

活动目标

发展学生听信号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老师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

名称:《小白兔钻山洞》

玩法:1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活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每个人手拉手举起来,组成一个山洞。第三组的学生就能扮小白兔。

2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一二组扮山洞的学生也随着唱歌,一会儿老师突然喊:“狼来了!狼来了!”小白兔们就一起竞相钻山洞,一个洞只能钻一个人 ,最后有没有钻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就这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相互调换,游戏继续进行。 2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3游戏结束后,老师做活动总结。

跑步比赛

活动目标

1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好一条直线作起跑线和终点线 活动玩法

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起点线后面,听信号,老师说:“跑”各组第一名学生

将开始跑,一直跑到终点线,然后各组第二名学生就接着跑,跑到终点线,就这样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学生跑完,那一组学生最先跑完,就那一组为胜。 活动要求

跑的时候不可以跨出起跑线,不然作犯规。 注意事项

跑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跳绳毽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准确性,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内容:踢绳毽 活动方法

1踢绳毽(毽子上面拴一根绳子)手持绳端,用脚的内侧,外侧或两脚交替踢毽。

2一踢一接毽子(鸡毛毽)用手托毽子,轻轻上抛,用一脚内侧踢毽子,再用手接住。反复练习抛,踢,接的动作,还可以用手,脚,面,抬平大腿等处接毽子。

3连续踢毽子,用左(右)叫内侧,或外侧连续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也可以用左右脚交替连续的踢毽子。

4集体踢毽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围成圈,交替或轮流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 规则要求

1按照规定动作及要求踢毽子。

2踢毽子过程中,如果未踢中或未接住毽子,使毽子落地则为失败。 3记数比赛时,从踢中次数最多的一队为胜。 教与学提示

1年龄小的学生,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学生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打沙包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身体各部位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平衡能力。

2、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沙包的多种玩法,并从中获得快乐。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那你们想去干什么呢?(做游戏、做运动),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做做运动。来放松放松吧。教师带领学生到活动场地,师生共同念儿歌“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沙包,小朋友你们知道沙包有许多种玩法 ,让我们动脑想一想,看谁的玩法多,与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学生自由玩沙包,教师观察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用沙包投掷物体的、有踢沙包的、有像小乌龟一样背着沙包爬的、有的夹在腿间像小白兔跳的、有用头顶,有几个小朋友相互传沙包等等,学生想出了许多好玩的玩法)。

3、师生共同讨论沙包的多种玩法,学生相互模仿。

(让学生展示自己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玩法,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模仿,体验游戏的快乐。)

①头顶沙包快速走:将沙包放在头顶,保持平衡快速行走,注意不让沙包掉下来。也不能小手去碰。

②双膝夹包跳:将沙包放在两腿之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夹紧沙包往前跳,体验其中的快乐。

③互相抛接:两位小朋友一只沙包,你抛我接,我抛你接,等学生抛接动作熟悉后,可以再适当地增加人数。

④后抛沙包: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后抛沙包练习,看谁后抛得远。

4、重点练习夹包跳、夹、抛沙包跳的动作要领掌握。

游戏:打猎(学生围成圆形,手持沙包,肩上挥臂向中心固定物投准)。

游戏:运粮。将沙包放在左肩或右肩,匀速将沙包送到纸篓内。

游戏:沙包回家(在场地中间放一纸箱,离地1.3—1.5米,沙包回散放置在场地上,学生听指挥后,迅速捡一只沙包,将沙包投入纸箱中,直到把沙包都投入到纸箱,游戏结束。)

三、结束部分

教师进行激励性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沙包好不好玩呢?玩了这么久的沙包累不累,现在沙包觉得玩的很累,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吧, 结束活动。

练习“走”

游戏名称:“小老鼠过河”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提高排队走能力。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当作“小河”学生每人一个布绳。

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1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组成路纵队“站在”平行线一侧。 2教师扮演“老鼠”妈妈学生每人腰系一根布绳(留长一端作为老鼠的尾巴)扮演小老鼠。

3游戏前除排头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依次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

4游戏时,当小老鼠听到老鼠妈妈说:“小老鼠,我们排队出去玩吧”时,小老鼠一个跟着一个走向“河对岸”(另一侧的平行线) 5游戏可重复进行。 游戏建议:

1初学者为保证学生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要求学生一定要拉住前面学生腰间的绳子,且走路时不要太快。

2待学生熟悉游戏后,可让学生不抓绳子,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提醒学生走路时抬头,挺胸。

练习“跑”

游戏名称:小司机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练习向指定的方向跑,发展四散跑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在场地上四角放上四张椅子,椅背上分别贴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汽车图片,表示这里是车库。

2在场地相对的两侧画两条平行线,然后放椅子若干(与学生人数相等)。

3幼儿人手一辆小汽车。 游戏玩法和规则:

1游戏前学生分成两组,手拿小汽车分别坐在各自的椅子上

2游戏开始,教师告诉幼儿:“今天,小朋友都要当司机,和老师一起玩一个开汽车的游戏,老师是指挥交通的警察。

3向学生介绍车库和交通规则,并要求学生听清警察的口令,按口令要求开车。4教师发出口令:“小司机上班了,都去开车吧。”听到口令后,学生在场地上模仿开车,在场地上四散跑,随后教师发出口令:“小司机下班了,快把自己的汽车开到极致的车库里去吧”。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将自己开得汽车按颜色开到车库,并回答各自的座位上。 5重新拿自己的汽车后,游戏重复进行。

游戏建议:1提醒学生防止相互碰撞。2跑的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动静交替。

练习“跳”

游戏名称:小白兔搬萝卜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儿练习双脚向前进跳,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在场地一端画一条直线,作为起跳线,在直线前方约3米处画一个大圆,表示田地,内放画有萝卜的图片若干(数量为学生人数的三倍) 2幼儿 人手一个兔子的头饰。 3篮子四个。 游戏玩法及规则:

1学生分散站在起跑线上,由教师介绍游戏并分配角色,布置任务。

2游戏开始兔妈妈(教师)说:“今天早晨,兔妈妈拔了许多萝卜放在田里,现在兔妈妈想请小兔子,帮忙到田里去把萝卜拿回来,到田里去的路上,小兔子只能跳(教师可示范)着来回。

3游戏进行时,教师扮演兔妈妈,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 4游戏直至田里的萝卜,全部搬完后结束。

游戏建议:1游戏中一定要学生遵守规则,尤其要给学生强调“跳去跳回”。

2学生人数较多时可分组进行。

人体山洞戏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结伴进行的 “搭山洞”过山洞的活动,发展发明力。

2发展基本动作,进不肌肉的耐力和集体的协调性。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合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

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做操。

2开始游戏

学生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山洞”师:以前,我们玩过钻山洞的游戏,今天,

们来用身体搭山洞,想一想,试一试,用身体能搭出怎样的山洞呢?学生自由探索老师,

老师观察,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让三四个学生一组,搭成一个山洞,再让一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钻过山洞,钻的学生,以不碰倒山洞,先钻过的一方为胜,游戏次数根据学生爱好和活动量而定,每次游戏重新推选塔山洞的学生。 3结束部分

最后游戏结束时后,老师和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相互捶背敲敲腿,进行放松活动, 结束游戏。

吹泡泡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能透过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 活动准备

每人一杯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动过程

1吹泡泡

老师演示吹泡泡,为学生发好肥皂水和吸管,尝试吹泡泡。学生两两结伴,比吹的泡泡的大小。

2看泡泡

请学生观察对比在屋里和在阳光下的变化。

请学生尝试在杯口吹一个大泡泡,把大泡泡作为照相机,观察周围的事物。

3抓泡泡

教师吹泡泡,其他学生抓泡泡

让学生观察泡泡抓到后的有什么变化。

4延伸活动

让学生从外面回到教室后画泡泡。

玩报纸

活动目标

1巩固跑步的正确姿势,训练跑的速度。

2能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跑。

3 培养学生机智勇敢。 活动准备

1学生人手一张报纸。

2 韵律操音乐的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学生入场做准备运动:学生手拿卷好的报纸,在音乐中有精神的入场。

2准备运动(韵律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节奏的手拿卷好的报纸, 有精神的做操。 基本部分

1教师打开报纸,启发学生边想边尝试,不用手去帮忙怎样才能让报纸贴在胸前而不掉下来,让学生自由分散的活动。

2试后请学生集中,谈谈尝试的结果,得出结论:把报纸贴在胸口,快速的跑。 3第二次尝试将报纸贴在胸前往前跑,试跑几下,让学生得到结论,跑得越快报纸贴得越紧,越不容易掉下来。

踢毽子

活动目标:

1、学生知道踢、拐毽子的术语和踢毽子的动作要点。

2、学会踢毽子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并有连续踢毽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4、通过小游戏《别迷失方向》的练习,提高辨别方位能力,发展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敏捷,动作快速的反应能力。

准备:若干毽子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3、队列队形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齐步走---立定、左(右)转弯走

二、准备活动

1、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教师: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学生: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

2、徒手操六节 4×8拍(四列体操横队)

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侧运动、俯背运动、弓步压腿运动、活动手腕脚踝运动 要求:动作准确,整齐划一。

三、基本部分

(1)毽子的基本踢法:

1、盘踢(足内侧踢)

动作说明:用两足内侧互相踢毽,膝关节向外展,髋关节、膝关节放松,踝关节发力,小腿向上摆动用足内侧将毽子踢起。

2、磕踢:(膝盖部分)

动作说明:用两腿膝盖互换将毽子磕起(撞起),髋关节放松,膝关节发力,小腿放下垂,足尖稍指地,大腿不能外张或里扣。

3、拐踢:(足外侧踢)

动作说明:用足外侧踢毽,大腿放松,小腿向体后侧上方摆动,勾脚尖,踝关节发力将毽子踢起,,踢毽时大腿不要摆到体前,小腿向体后侧上方摆动不要过高。

4、崩踢:(足尖部踢)

动作说明:用足尖的外三趾部分踢毽,大腿稍抬,小腿向正上方摆动,髋关节、膝关节放松,踝关节发力,踢毽的一刹那,足尖外三趾向上勾起。

以上四种踢法,是毽子的基本踢法,都要进行专门练习,不有偏度。所以初学者不要急于求成的学花样,,而要把基本踢法练好,为以后的踢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重点:使学生知道踢毽子的动作要领、方法;以及知道踢毽子的名称。并有连续踢毽子的能力。 组织形式:散点教学 (2)小游戏《别迷失方向》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四队,各成一列横队。出一引导人(可由排头开始),站在队前3~4米正中位置。

游戏开始,引导人原地双脚有节奏地轻跳并一字一拍地发出指令:“前,后,左,右,向X,转”。随后大家按照引导人指定的方向转动。方向错了的人失去1分。然后大家还原向前的方向,游戏重新开始。引导人发令3次,然后依次轮 换引导人,每人轮做一次,失分最少的队为优胜者。 游戏规则:

1、转错方向的学生不得改动;

2、引导人口令不清楚与动作节奏不合拍,失1分。

组织形式:教师可作引导人参加各族游戏活动,或组织全班做整体游戏,但应以学生个人或分组练习为主。

四、结束部分

1、放松 模仿气球运动(师生一起做“气球”大了,“气球”小了,“气球”没气了的放松运动)

2、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总结

3、下课,师生再见

躲避“火球”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探索滚球、躲避球的方法。

3、能用眼跟踪、观察物体运动方向的同时,提高快速躲闪的能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玩过教师手持多个“火球”滚向他们,幼儿灵活躲闪,不被球击中。

2、环境准备:“火球”3只(在足球的球面上画有火焰图案,滚起来象火球)、平坦的场地。【活动过程】

玩法一:全体幼儿站在场地中间,教师手持火球滚向幼儿。幼儿躲闪灵活,不被击中。球的数量逐渐增多。

规则:被球击中者停止游戏一次。

注意事项:奔跑时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评析: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这个游戏基本保持了原来“打野鸭”的方法。但是难度上有变化。

一是球的数量有所增加,教师手上的球从一个到多个滚向幼儿。

二是滚球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教师在圆圈上,不断变化滚球的方向,幼儿也跟着跑动躲球。

玩法二:幼儿分两队,一队幼儿站在边线上滚火球,另一队幼儿依次排开站在圆圈上,躲避正面滚来的火球,想出各种躲避火球的方法。(见图一)

规则:

1、只能在圆圈内躲避火球,如果离开圆圈就算犯规。

2、提醒幼儿只能用球滚同伴的脚,不能抛击同伴脚以上的身体部位。

评析:这个玩法注重了幼儿间的互动。幼儿在相互滚球与躲避过程中,要动脑筋玩,随着球滚过来的方向,左右跑动,上下跳动,前后奔跑等,活动的运动量大,幼儿身体的敏捷性得到提高。

玩法三:幼儿分三队,一队幼儿站在圈内,两对幼儿迎面站立在边线上,持球的一队先将火球滚向圈中的幼儿,对面一队幼儿接到火球后再立刻滚出,幼儿滚球速度又快又慢,躲球的幼儿需不断判断火球滚来的方向迅速躲避。被球击中的幼儿与滚球者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规则:

1、滚球的幼儿接到球后,迅速把球滚向圈中幼儿。

2、被球击中的幼儿须与滚球者交换位置。

评析:幼儿由两队变为三队。由于两边幼儿滚球的速度快慢不一,这就需要躲避火球的幼儿对不同方向向先后滚来的火球迅速作出判断,从而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体方向灵活的躲避。

玩法四:幼儿分三队,一队幼儿站在前面的起跑线上,两队幼儿在其侧面迎面站立。听到指令,起跑线上的幼儿迅速向前面跑动,躲避从两侧面滚来的火球,以速度最快,不碰到火球者为胜。躲球的幼儿与滚球者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规则:

1、奔跑时注意安全,不互相碰撞。

2、被球击中者停止游戏一次。

行驶公交车

【活动目标】

1、练习跑、走交替。

2、锻炼身体耐久力素质。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重点难点】

能根据地形的变化控制跑走的快慢,有变化的跑走,并且能做到跑走交替。 【活动准备】

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玩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行驶公交车”。小朋友和老师今天都是小小公交车,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方向盘,你们可以一组选出一个小朋友当车头。

师:在游戏之前呀,小小公交车要先加加油,大家跟着老师来活动一下。(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准备运动)

二、交代规则带领练习。

1、教师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

师:公交车要根据一定的路线前进,要经过平坦的公路,汽车就可以开的快点。有些路比较不平,就要慢慢的开,不然就会翻车了。还有上坡路,小汽车开的就比较慢了。下坡就比较快了。而且到了拐弯处我们要鸣喇叭。等会我们一起前进,要注意根据经过的路线调整速度,不然公交车就会翻车了。而且车头的人要提醒后面的小朋友,后面的小朋友要跟着汽车头,不能断开了。老师还要请四个小朋友当红绿灯,你们可以变化红绿灯,车子开过来时就要听他们的指挥了。

2、教师带领练习。

师:“现在跟老师们先做一次小小车头,我们要出发了。小小车箱跟着我。”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场上绕几圈,在拐弯处要鸣喇叭,然后走跑交替通过各种地段,等待、经过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老师用语言提示幼儿。

三、重点指导自由练习。

1、吹一下哨子,将小朋友集合起来。教师提问小朋友。让幼儿示范表演,应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汽车在不同的地面,你们是用怎样的速度前进的?有走还是用跑?

2、让幼儿自由练习,快慢走跑由他们自己掌握。【活动结束】

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做放松运动,然后组织回班级。

第17篇:游戏活动教案

游戏活动——《石头剪刀布》(娱乐游戏) 游戏目标:

1.积极探讨游戏中的问题,自觉按规则玩游戏。 2.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创编自己喜欢的出拳动作。 游戏准备:

1.游戏材料准备:在活动室中间挂一长条绳子,绳子上悬吊12个铃铛。

2.场地准备:幼儿坐成4路纵队;每对6人,1队和3队椅子下放杯子;活动室两端划有起点线,中间划有中线,挂有铃铛的绳子系在中线的上方,高度为幼儿跳起来能拍到的地方。 游戏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小手自由做石头、剪刀、布的动作。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与规则。

玩法:两名幼儿同时念口令:石头、剪刀、布,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出拳,做“石头”、“剪刀”或“布”的动作,“石头”碰到“剪刀”,“石头”赢;“剪刀”碰到“布”,“剪刀”赢;“布”和“石头”在一起,“布”赢,每轮游戏玩三盘,先赢得两盘者为胜。

3.幼儿分成4队,1队和2队幼儿面对面;3队和4队幼儿面对面,尝试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幼儿一个先出拳,一个后出拳;有的幼儿出拳后该动作。

4.组织幼儿讨论解决的方法,制定游戏规则。

规则:两人一起念到口令的最后一个字“布”时,必须同时出拳;出拳后不能改变动作,若有人犯规则重新出拳。

5.请幼儿再次分组开展游戏,教师观察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思考同伴的出拳思路,继而调整自己的出拳方法。

6.游戏延伸:幼儿分成两队和自己对面的幼儿做朋友相隔一定距离,用腿出拳,谁赢谁向前进一步,离中线最近的队拍铃铛。

区域活动——益智区活动《我帮朋友来变装》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说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2.能根据材料的种类或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材料:

“变装秀”操作材料(6张磁力游戏板、36片磁力服饰衣装贴)。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喜欢的人物磁力游戏板。

2.向幼儿发出指令:“请你指一指小朋友的头在哪里?”请幼儿快速地指出。教师可随意发出任意一个部位的指令。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图片上的小朋友与别的图片上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4.出示36片磁力衣装贴,幼儿自由根据材料的种类或颜色进行分类。5.请幼儿自由选择服饰为小朋友进行装扮,完成后请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话说一说穿戴的服饰的种类和颜色。

第18篇:幼儿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幼儿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幼儿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其独特的规律。从听说游戏具有游戏和活动的双重性质出发,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设计组织活动,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活动的基本步骤设计和组织活动。

一、设置游戏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在听说游戏刚刚开始时,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手段去设置游戏的情景。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幼儿展示听说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例如:在大班听说游戏“金锁银锁”开始时,教师采用玩具娃娃玩听说游戏的方法向幼儿展示了游戏的过程。教师与玩具娃娃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说一对,将游戏的情景充分展现在幼儿面前,因而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乐意进一步探讨游戏的玩法。创设游戏的情景,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一是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教师使用一些与听说游戏活动有关的物品、玩具或者日用品,等等,布置游戏的环境,制造游戏的氛围,达到引导幼儿进入听说游戏的效果。

二是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有的时候,教师并不一定使用实物,而是仅仅靠动作表演,让幼儿想象出游戏的角色或者游戏的场所,进而产生游戏情景的气氛。比如在活动的开始可以表演一个哑剧的动作让小朋友猜猜老师在干什么等等。

三是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教师通过自己所说的话,直接描述或指出游戏中角色以及所处的环境。比如对小朋友说:“春天到了啦,许多小蜜蜂要去采花蜜。小蜜蜂可高兴了!请小朋友把头饰戴起来,看看哪只小蜜蜂采的花蜜最多!”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进人角色,营造游戏气氛,同样可以达到创设游戏情景的作用。 无论以哪一种方法来创设游戏情景,在活动刚开始的这一阶段,活动状态有两种性质存在。一种是真实性质的活动状态。教师在创设游戏情景时,如果看重使用了介绍的方式,那么幼儿所处的环境便仍然是真实的。他们更多地观察分析教师展示的游戏情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来了解听说游戏的情况。另一种是半真实性质的活动状态。由于教师所用的物品、动作和语言直接将幼儿“拉进”了游戏场景,于是幼儿便可能想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就将自己想象成游戏活动的一个部分,这时幼儿自己原有的角色身份处于一种接近改变但未完全改变的状态,因而活动具有半真实的性质。

二、交待游戏规则

在创设游戏情景之后,教师接着要向幼儿交待游戏规则。这一步骤的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对幼儿布置任务,讲解要求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用语言解释和用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告诉幼儿游戏的基本规则、步骤和要求。以中班“造火车”为例,在教师用纸皮做的火车头创设游戏情景,展示游戏过程之后,教师又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向幼儿交待游戏规则。

规则一:告诉幼儿由一人做火车头,其他小朋友都做小火车厢。游戏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由火车头边念儿歌边用手轮流点小朋友。

规则二:当火车头小朋友念完儿歌后,点到的小朋友站起身,从火车头的包里摸出一张图片,并用正确的量词如:“一个苹果”说出图上的物品。

规则三:说对了,扮火车的幼儿齐声说:“对,对,对,请你过来做车厢。”没有说对的,就说:“说错了,不能请你做车厢”。由火车头带领大家重新寻找小车厢,继续念儿歌的最后一句,并重新点将,让后面的幼儿再说这图片。 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有必要注意这样几点。

1、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在交待游戏规则时,切忌哆嗦、冗长的解释,以免幼儿抓不住要领,不能及时理解游戏规则,影响游戏的进程。

2、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一般都是游戏中幼儿要按照规范说出的话,教师应当让幼儿基本明白说什么和怎样说,以便他们能够在参与游戏时付诸实践。同时要帮助幼儿清楚地理解游戏开展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角色做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

3、注意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使用的语言应当是相对减慢速度的语言。尤其是针对游戏规则回答问题或说一句话时,这种语言带有示范的性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一定要保证让幼儿听清楚。实际上,教师减慢速度说话的行动本身,就可以让幼儿感觉这部分信息的重要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三、教师引导游戏

继交待游戏规则之后,在幼儿已初步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听说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角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游戏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可以主宰游戏的进程。幼儿此时参与活动的方式,一种是部分地参与游戏,即一部分幼儿参加到游戏活动中去,实行轮换。以便另一部分幼儿有观察熟悉的机会;另一种方式是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待幼儿熟悉掌握游戏后再完全参加游戏。

以中班听说游戏“造火车”为例。在引导幼儿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扮演小朋友示范说一次,从火车头的包里随意摸一张图,说:“一个苹果。”然后成为火车厢。这样,教师通过担当一定角色,成为游戏活动重要成员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量词简单的描述图片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游戏这一步骤,有利于幼儿在活动进展过程中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游戏的程序,掌握在游戏中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思路,从而为独立开展听说游戏作好充分准备。

四、幼儿自主游戏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活动,幼儿已打下了良好的独自开展听说游戏的基础,因而可以在准备十分充分的情况下进入幼儿自主游戏阶段。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阶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此时,教师已从游戏领导者的身份退出,处于旁观的地位。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注意对个别不熟悉规则的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帮助这些幼儿更快地加入到游戏的队伍中去,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一员。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与纠纷,及时予以解决,以免因角色分派不当或其他问题影响游戏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在场本身便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参与活动的价值,而当教师给说对的幼儿以点头、微笑以及拍手的鼓励时,这些体态语言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并保持参加游戏的兴趣。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可以根据每一个听说游戏的具体要求来考虑适当的活动形式。有的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游戏,全班幼儿均可参与其中;有的以小组形式开展游戏,教师可让幼儿自己结合,选择适当场地进行活动;也有的可以一对一结伴的方式进行游戏。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取决于幼儿参与活动的最佳效果。哪种方式能够促使幼儿更主动积极地活动,哪种形式有利于幼儿口语练习,教师都应在设计活动时予以充分考虑,进行周到的策划。

第19篇: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一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一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

2.通过观摩(周五进行)讨论幼儿园教师示范的听说游戏活动,掌握编写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方案编写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课后作业:

1.课外选择一个听说游戏,课外在小组中展示,上课抽查。2.小组合作编写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总体介绍本节内容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活动的目标是以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地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使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语言活动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它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深受儿童的喜爱,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二、听说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

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将近阶段根据儿童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听说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中,落实到儿童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二)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可能是竞赛性质的,也可能是非竞赛性质的。当儿童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并在活动中锻炼听说能力。

如小班“商店里的东西”游戏中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是,“顾客”一定要对售货员说清楚买什么商品,售货员才能将商品卖给他。如果发音不清楚,暂时不卖,直到说对了再卖给他。这就要求儿童必须发准“柿(shì)”、“石(shí)”、“车(cheē)”等音,才能顺利地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三)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听说游戏活动兼有游戏和活动双重性质,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具有从活动人手,逐步扩大游戏成分的特征。由于听说游戏活动带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活动开始时,教师需要帮助儿童理解活动的内容,交待游戏的规则,并且示范游戏的玩法。然后教师带领儿童开展游戏,在儿童熟悉游戏规则,逐步掌握游戏规则后,再放手让儿童独立进行游戏。应当说,听说游戏活动开始时以活动的方式进入,而最后以游戏的方式结束,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始时体现得最为明显,而后随着儿童熟悉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少,直到儿童完全自主地进行游戏。

三、听说游戏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语音练习的游戏

这类游戏是以练习儿童正确发音,提高儿童辨音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活动。它的形式和结构都较简单。在听说游戏中,着重为儿童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以利于儿童学习或复习巩固发音。可以让儿童着重练习他们感到困难的或容易发错的语音,也可以组织儿童进行方言干扰音的练习、普通话声调的练习、发声用气的练习等。但每次练习的语音不要过多,以免难点过于集中,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 (二)词汇练习的游戏

这类游戏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为目的的。学前阶段儿童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积累词汇,增加口语表达的内容。应该说,学前儿童的词汇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聚过程中逐步地增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研究能确切地证明究竞一个儿童每天能习得多少词汇。用听说游戏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学习词汇,是专门考察儿童对词汇敏感程度的机会,这类集中学习词汇的游戏,着重引导儿童练习词汇运用的经验。 1.同类词组词的经验 2.不同类词搭配的经验 (三)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

学前阶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地积累句型,按语法规则组测成句,这是他们语法习得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将从简单句过渡到复合句水平。要儿童理解和掌握并且熟悉运用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运用句法的机会,而听说游戏是有意识地帮助儿童练习,可以让他们通过专门的集中的学习迅速地把握某一种句法的特点规律,并在尝试运用过程中提高熟练使用的水平。 (四)描述练习的游戏

这类游戏是以训练儿童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它要求儿童语言完整、连贯,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如大班听说游戏活动“金锁银锁”,让儿童念儿歌以对答的形式,帮助儿童学习用简短而有节奏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这种游戏主要在大班进行。

四、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其独特的规律,按照下列结构去没计实施活动,可以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儿童兴趣

在听说游戏开始时,教师需要调动一些手段去设置游戏情景。

1.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使用一些与听说活动有关的物品,或者玩具、日用品等,布置游戏的情景,制造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用动作表演,让儿童想像出游戏的角色,或者游戏的场所,进而产生游戏情景的气氛。

3.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通过自己所说的话,直接描述或指出游戏中角色以及所处的环境。 (二)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

在创设游戏情景之后,教师接着就要向儿童交待游戏的规则,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要儿童通过教师布置任务,讲解要求,明确游戏的玩法。教师通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儿童理解游戏的规则,

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要注意:

第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在交待游戏规则时,切忌哕嗦、冗长的解释,以免儿童抓不住要领,不能及时领悟理解游戏规则,影响游戏的进程。

第二,要讲清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听说游戏的规则要点一般都是游戏中儿童要按照规范说出的话,教师应当让儿童基本明白说什么和怎样说,以便他们能够在参与游戏时付诸实施。同时要帮助儿童清楚地理解游戏开展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角色做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

第三,教师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教师在交待游戏规则时使用的语言应当是相对减慢速度的语言。尤其是针对游戏规则回答问题或说一句话时,一定要保证让儿童听清楚,因为这种语言带有示范的性质。 (三)教师指导儿童游戏

教师指导儿童游戏,有利于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游戏的玩法,掌握在游戏中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思路,从而为独立开展听说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儿童自主游戏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活动,儿童已经比较熟悉和掌握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具备独自开展听说游戏的基础。

游戏内容:猜朋友\\可爱的小动物\\水里、地上\\照镜子\\商店里的东西\\水果在哪里\\造火车\\猜谜学谜游戏\\请你告诉他\\我们要请一个人\\看谁说得多\\音乐和怪声\\改错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理论部分内容和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的知识积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实施讲述活动。2.进一步学习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1.已学习幼儿园听说活动的理论内容、已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2.学生事先编写好活动方案、教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在幼儿园实施两个听说游戏活动

二、学生听说游戏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的自我反思

三、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的优缺点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2.目标达成、内容形式适宜程度、活动因素分析、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

四、布置作业——修改听说游戏活动的教案 学生试教方案:

方案1:中班听说游戏《送南瓜》 活动目标:

l.帮助幼儿区别并练习发出n、.l两个音。

2.要求幼儿听倾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初步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3.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游戏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拐杖,围裙,头巾。2.南瓜教具若干,篮子3-5个。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扮作老奶奶,头上扎着头巾,腰间系着围裙,手中拿着拐杖,面向全体幼儿,采用集体和个别练习的方式与幼儿相互问好。如:老奶奶说:\"小朋友们好!\"幼儿答\"奶奶好!\"\"××小朋友好!\"个别幼儿答:\"奶奶好!\"帮助幼儿练习发准\"奶奶\"的字音,并会跟年长的人打招呼\"您好\"。

接着继续以老奶奶的口吻说:\"我年纪大了,做事不灵活了,我想请小朋友把种在地里的南瓜送到我家,好吗?\"激发幼儿产生帮助老奶奶的愿望。

二、交代游戏的玩法及简单的规则.

教师用语言交待或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过程,要求幼儿手拿篮子,边念儿歌边走。儿歌念完后必须站在某一个幼儿的面前,然后将篮子交给他。交换位置后.游戏继续进行。听到\"老奶奶来了\"的声音后,幼儿应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井大声地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

三、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 2.教师装扮小朋友。边念儿歌边送南瓜,将篮子送给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开展游戏2-3轮后,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到指令后将南瓜送给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的整个过程。

四、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3-5位幼儿给奶奶送南瓜,请一位幼儿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篮子,边念儿歌边送篮子.交换位置后坐下,游戏继续进行。轮换几个幼儿后,教师说:\"奶奶来了!\"扮奶奶的幼儿走上台来。小朋友们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并将篮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说\"谢谢你\".然后,在篮子里再装进南瓜,另请3-5名幼儿上来,游戏重新开始.

五、活动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互相交换送的东西,如:辣椒、梨子、牛奶等.当送的东西变换时。儿歌也应做相应的变动.从而丰富游戏的内容,进一步进行发音练习。 附:游戏儿歌送南瓜 小篮子, 手中拿。

我给奶奶送南瓜, 奶奶乐得笑哈哈。

方案2:大班听说游戏《盖楼房》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巩固创造性地运用“x x越×越×”的句型进行创编活动。 2.教幼儿学会仔细倾听同伴的发言,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不重复别人的语句。 活动准备

1、学习看图用“××越×越x”的句型讲一句话。

2、鼓1面,录音带l盒,磁性楼房图片教具两套。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1.教师先敲鼓,敲鼓的力量由轻到重,速度由快到慢。然后再放录音,录音机里传出来的风声由大渐小;猫叫声由响到轻;狗叫声由轻到响。

2.启发幼儿用“××越×越×”的句型来表达。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的?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表达?”等,启发幼儿用“××越×越×”的句型来表达事物变化的过程。如:风越刮越小、猫越走越远、狗越叫越响等。

二、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向幼儿介绍《盖楼房》游戏的规则: 1.幼儿必须用“××越×越×”的句型说一句话。 2.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重复同伴讲过的内容。

3.不用“××越×越×”的句型或用的不恰当或重复同伴的语句,均不能给他盖楼房。

三、教师引导幼儿玩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用“××越×越×”的句型进行语句创编活动,回答正确者均可盖一层楼,直至建成一座高楼。

在幼儿创编语句的过程中,教帅将幼儿运用的两种句型,即“××越×越×”及“××越来越×”专门提出来让幼儿认识区别,鼓励幼儿用“××越×越×”的句型进行创编活动。如:有的幼儿说:“太阳越升越高”、“气越打越足”,“花越开越美丽”、“人越长越高”等。

四、自主游戏《看谁的楼房高》

1.将幼儿分成两组,然后分别请两组的幼儿用“××越×越×”的句型创编语句,再给讲得正确又不重复别人语言的幼儿,在他们组建的楼房上添上一层楼。2.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楼房盖得最高。给最高的楼房插上一面红旗,表示这组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胜利。在幼儿开展竞赛游戏的活动中,除了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发言外,还要教育幼儿发扬竞赛风格,与同伴友好相处,建议此游戏可玩3—4遍,争取让每1位幼儿都有练习的机会。

第20篇:听说2教案

Listening and Speaking

Book 2

Unit 1

International Clock Talk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 Speaking: 15ms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1.1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Confusion, interact with, studio, turn up, stay in touch with, latecomer, abruptly, pick sb.Up, time—conscious, stiff, serious, show up, entitled,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The Six Day

The movie is about Adam Gibson, a helicopter pilot, who survives a near fatal accident but returns home only to find that he has been replaced by an exact duplicate of himself, a clone.He must not only save himself from people who want to destroy him to protect their secret, but uncover who and what is behind the horrible things happening to him.

This dialog is a videophon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husband Adam Gibson and his wife Natalie.During the vonversation, Natalie tells her husband about the death of the family dog.She also asks him to go to Peret, an animal cloning company, and pick up a clone of the dog before coming home.Adam doesn’t think cloning is natural and tries to talk her out of it.The dialog ends with the wife refusing to take “no” for an answer.3.Speaking: 1)Brief introduction When asking about maximum or minimum quantities, the superlative form of a word is often used.Response to these questions usually include phrases like “ as---as”, “no le/more/le than”.In talking about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expreions like “compare---with/to” and “as---as”, “similar to”, “in contrat to” and “different from” are frequently applied.

2) Words and phrases in speaking part:

Maximum, speed up, sitting capacity, region, minimum, quantity, minimum charge, compare, spicy, ensure, standard, senior, decently, majority, conception, harmony, currently,

4.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ds and expreions: speak up, in turn IV.Homework: 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Unit 2

All that Glitters Is Olympic Gold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 Speaking: 15ms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Glitter, paion, sacrifice, for the sake of, greatne, virtues, athlete, glory, drug taking, widespread, amateur, deny, frown, unmatched, amazing, defy, confidence, dash, paion, quit, stay on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Million Dollar Baby

One day Maggie walks into Frankie gym.Maggie has never had much, but there is one thing she does have.She knows what she wants and she is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get it.And more than anything, she wants someone to believe in her.She hopes that Frankie, the experienced hardened boxing trainer, is the person.

However, Frankie is unwilling to coach her and he tells her the blunt hard truth: she is too old and he doesn’t train girls.But “no” has little meaning when you have no other choice.Unwilling or unable to give up on her life’s ambition, Maggie wears herself to the bone at the gym everyday.Finally won over by Maggie’s sheer determination, Frankie begrudgingly agrees to take her on.3.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More expreions talking about one’s happine: I’m on cloud nine.I feel on top of the world.I’m walking on air.I’m in heaven.I’m in a good mood today.This is the happiest moment in my life.I’m never been as happy as I am now.Responses to the expreions: I’m glad to hear it.I’m happy you told me.That’s great to hear.This is too good to be true.4.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ds and expreions:

I’m dying, delighted, contest, get the pay raise, annoying, madden, pop ups, fantastic, terrific, be scared out of my wits, a straight A student, to go through with, laptop, vanish, be honest with sb.make up test, idiot, upcoming, boxing,cultural impact, cite IV.Homework:

1.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2.Oral report: Prepare a three minute oral report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1) A brief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 2) The spirit of sports 3) What sports mean to me

Unit 3 Pros and cons of Mixed Marriages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Speaking: 15ms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Habor, reservation, priest, grueling, celibacy,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Bachelor

After desperately trying to get married and failing, Jimmie gives up on love.It isn’t until he meets a priest that he changes his mind.The priest tells him his experience with love.Though it’s very rare for priest to have been merried, this priest was married.He didn’t become a priest until after his wife died.He’s very happy to have shared his life with a woman, and he’s still happy.3.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While talking about the volume of containers, people use the following words: pint,quart, gallon 4.Listening and speaking IV.Homework:

1.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2.Prepare a three minutes oral report on one of the three topics:

1) My ideal husband or wife

2) Good and bad things about marrying a foreigner

3)Whether mixed-marriages will cause changes to the couple involved

Unit 4

A Hunk of Burning Love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Speaking: 15ms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Colloquially, hunk, draw up, spouse, survey, desire, majority, commitment, forever, be supposed to do sth, get used to sth, depreed, break up, addre, brighten up, objection to sth, curious, spiritual, combat, fall in love, estimate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Chariots of Fire

This movie tells the true story of two British track athletes competing win the 1924 Summer Olympics.One is a devout Scottish miionary who runs for God, and the other is a Jewish student at Cambridge who runs for fame and to escape prejudice.

In this scene, Eric Liddell, the miionary, tells a crowd of people about his experience of being an athlete, of giving, and of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his country, on his road to Olympic glory.He has become famous by playing sports, and he has been able to make people happy.The happine he has given to young fans is worth more than the trophies he has won.

Eric was bore in China, like his brother and sister.When he was abroad, he didn’t understand why his father spoke so highly of his native land, Scotland.However, when he went to Scotland, he understood that he is a part of the country.Being away for it didn’t take it out of him.3.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The key structure in talking about sth is “ How do you do?” or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do sth.”.As to the responses, teachers should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makers of sequence: “first of all”, “firstly”, “ to start with”, “the first step”, “after all”, “finally”, “at last”

While asking for examples, key words like “examples” “proof” “case” “illustration” are used.Responses to these questions often include key expreions like “such as” “for instance” and “for example”.4.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ds and expreions: At a lo, nod, cheek IV.Homework:

1.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2.Oral report: Prepare a three minute oral report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1) The love story that imprees me most 2) The best age for a person to begin dating 3) I’m in love with

Unit 5

Enough of Worries and Tears I.Objectives: 1) 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 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 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Speaking: 15ms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 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Israeli, devote, complaint, drop out of, hook on, staying out, greedy, irresponsible, good at nothing, pregnant, raise children, constant, undermine, generous, generosity, broken homes, typ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 casual, odd, spoiled, poor manners, tendency 2) 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The Lion King

This movie is about Simba, a young lion prince born in Africa.His birth makes his uncle Scar , the second in line, to be the throne.Thus, Scar plots to kill King Mafias, his father, and so flees the kingdom in shame.After years of exile he is persuaded to return home to overthrow Scar and claim the kingdom as his own completing the “circle of life”

In this scene, Mufasa, the king of lions, is teaching his son, Simba, important leons so that he will understand his responsibilities when he becomes king.Among the leons,Mufasa teaches him is that all things in nature exists in a balance.3) 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The words in talking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Fondne, be fond of, be keen on, preference for, collection, claical, move out of, applicant, comedies, pose 4)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ds and expreions:

Match up with, contradiction, negative behavior, IV.Homework:

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Unit 6

What’s in a nature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Speaking: 15ms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Quatation, propotion, ratio, approximation, come up with, size up, stick with, bonds, feud, metaphor, contend, elegant, superficial, impreive, uncreative, odd, lable, disrespect,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popular sitcom Friends

Friends is about six young people who, on their own struggling to survive in the real world, find the companionship, comfort and support they get from each other to be the perfect attitude to the preures of life.

Ro Geller and Carol Winlock used to be husband and wife, but are divorced now as the result of Carol’s lesbian affair with Susan Bunch.Meanwhile, Carol’s pregnant with Ro’ baby, and she has decided to give birth to it.In this scene, the three of them discuing the name of the new baby.

3.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While talking about approximation, people often use the following key words: approximation, roughly, about, nearly, somewhere, around,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sitcom, roll with the punches, sperm, border on, child abuse, wind up

4.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ds and expreions:

Complicated, puzzle, clarify, obviously, stimulate, appetite, imaginative IV.Homework:

1.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2.Prepare a three minutes oral report on one of the three topics:

1) Why I chose my English name?

2) Why my parents gave my name?

3) Is there any connection between names and personalities?

Unit 7

Relax or Die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Speaking: 15ms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Restriction, emiion, pollutant, stre out, overwork, overwhelm, ambition, tense, psychological, priority, deadline, tough, be bound to, crack, recommend, cure, rational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The Family Man

Jack has a high-paying job, so he thinks that his life couldn’t be better.But the miracle happens, and Jack is able to see what his life would have been like if he had chosen a different path.In his other life, Jack is married to Kate, an old girlfriend.He has a family in his life with her and a job that isn’t so great.As times goes by, he realizes that his other life, the life with the family, is the happier one.Here, in this dialog, he meets his old girlfriend Kate at airport as she is leaving for Paris.He tries to tell her about his experience.She, of course, doesn’t fully understand him, but she decides to join him for a cup of coffee so that they can talk about it.

3.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While talking about aumption and supposition,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ions are frequently used: aume, suppose, probably, aumption, think.While talking about elimination, words and expreions like “eliminate, rule outt, stamp out, weed out, delete, remove, leave out” are used.New words and expreions: eliminate, rule out, stamp out, weed out, delete, bound, limit, confine, chewing gum, phone booth, intolerable, make a scene, liar

4.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ds and expreions:

Blur, outsourcing, cellular, immune, prematurely, chronically, accelerate, make strides, alleviate IV.Homework:

1.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2.Prepare a three minutes oral report on one of the three topics:

1) My way of handing stre at school

2) How can we live a stre-free life?

3) The most streful experience I have ever had

Unit 8

Life outside of Work I.Objectives: 1.Listening: understanding a short conversation,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age.Furthermore, finish a movie, a dialog and a speech.2.Speaking: practice conversational skills, useful expreions, model dialogs and conversational activity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derstand audio script and act the games II.Teaching arrangement: 1.Total teaching time: 2 periods 1) Listening: 60ms 2)Speaking: 15ms 3)Listening and speaking: 25ms III.Teaching proce: 1.Listening: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Audio Script in conversations: Hustle, grind, explore, flyer, compaion, ingredient, strive, mi out, poll, spare time, paperwork, motivate, make big money, accounting 2.Movie speech:

This extract is taken from the movie Nixon

The movie tells the story of Richard Nixon, a very complex figure in American history.Nixon was America’s 37th president, winning office in 1968 and then gaining reelection in 1972.One important achievement during his presidency was creating tie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American war with Vietnam and economic woes troubled his presidency, however.In addition, Nixon faced legal problems.Members of his reelection team were caught trying to place listening devices in the offices of his political opponents.Into his second term, it was revealed that Nixon was responsible for his criminal act.Finally, he was preured out of office, becoming the first American president to quit before the term was over.

The movie speech is part of Nixon’s addre to the members of his white house staff, given as he was leaving office.

3.Spe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While talking about feelings and situations, people often use words of colors: Black and white, black tie affair, blacklisted,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as white as a sheet, to feel blue, out of the blue, to give sbthe green light, to have green fingers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Frequently, glare at, worn tires, windshield, abuse, buddy

4.Listening and speaking IV.Homework:

1.Finish the listening part for homework: Task 1 and 2.

2.Prepare a three minutes oral report on one of the three topics:

1) There’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

2) Our choice of career indicates our values

3) Life is beautiful

《听说游戏活动教案模板.doc》
听说游戏活动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