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

2022-03-21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脉

能力目标: 掌握综合概括的能力

提高分析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领悟生与死的真谛

2、体会无私隽永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领悟生与死的真谛

2、体会无私隽永的母爱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综合概括的能力

2、提高分析欣赏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那是毫无预兆的一天,就像平常一样踩着单车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在那个熟悉的转弯处,忽 1 然有一个绚烂的红点似乎正在闪烁而我却没有在意,就在单车使过去的刹那,生命中的痛苦就无限地绵延开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红点就是特地等在那里的,似乎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不偏不倚地等在那里。这是老师对史铁生的那场车祸的描述。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出生,北京人,是我国当代有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他的生命充满了坎坷,在他21岁的时候,也就是当他活得最绚烂满怀理想抱负的时候,他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余生。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对这个年轻人的不公而停止它的残忍,在史铁生活到壮年的时候,患上了肾病,从此他开始化疗。这篇《我与地坛》就是在他患上肾病以后写的,他说:写作就是为了不自杀。是的,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一个精神支柱,也许对他来说写作对他的作用仅仅是为了不自杀,但是对于我们活在当今的年轻人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可以说史铁生用写作拯救他的生命,而他的作品却在拯救我们的灵魂。所以无怪乎,当代文学界将史铁生看作是当代中国一个精神标志,还说自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那么从这个结论我们足可以看出史铁生的了不起,也可以约略窥见史铁生写作的内容了。

总括: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个部分是《我与地坛》这篇中篇小说的前面两个部分,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同学们预习过了,它写了哪两个关系?第一部分我和地坛的关系,第二部分写了我与母亲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中作者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分析: 地坛的破败沉静(第

1、

2、3自然段,重点的是第三自然段)

1、2自然段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与地坛的关系。同学们先来齐声朗读第

一、2 二自然段,“我在好几篇”一二读。(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但是请注意一下,“沧桑”的读音。第一段中所提到的地坛,就是明清时期在北京用于祭祀的祭坛。我们可以从这两段中体会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宿命,他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前世都已经安排好的,人是无力反抗的只能接受。

第3自然段

什么是剥蚀生命最有利的手段呢?老师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同学们找出问题的答案。

3个问题:

1、“它”指的是什么?宿命。

2、如果把“四百多年里……玉砌雕栏”中的动词后面的宾语前置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由原来的受动变为主动,没有了宿命的意味,变得直接平白,没有文采,收不到强调命运作用的效果。

3、如何理解“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在永恒的时间里,人却在不断老去,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的感叹。这段中可以总结出地坛什么样的特点?破败沉静。是不是地坛真的破败到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第

4、5自然段) 同学们默读第

四、五自然段,找出地坛中体现生命律动的景物描写,并大声朗读。这段关于生命律动的描写非常精彩,它用的是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拟人。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自由发言)老师最喜欢的是“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因为露水尚且能够在生命的尽头迸发绚烂的光彩,更何况人呢,难道人连一颗露珠都不如?作者从地坛的景物当中体会到了院子虽然荒落但是并不衰败。

由地坛得到启示(第

6、7自然段) 3 他悟出了什么样的生命的真谛呢?同学们迅速从第六自然段中找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在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他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已经看破了死亡,那么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比死更加难以想明白的事,那就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最后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我们从时间是永恒不变的,你即使在最苦难的时候也要活出精彩。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所说到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

第二课时

提问:

1、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来概括一下史铁生的母亲的特点并找出支撑特点的依据。 善解人意、谨小慎微、宽厚——第2自然段

坚忍、无私——第3自然段

2、作者理解母亲吗?(刚开始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 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理解母亲了?(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闲暇……活得最苦的母亲。)

3、理解母亲之后他做了哪些弥补?(他想通过写作来告慰他的母亲,并且为了他的母亲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他真的那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4、从作者和母亲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启示。先从原文中找出。(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千万不要和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加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外拓展: 这让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 4 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升华: 史铁生虽然已经感受到这两句话的意味,但是永远都没有办法去弥补孝敬母亲的遗憾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失去它,也不知道你的亲人能陪伴你多久,所以在我们还能珍惜他们的时候,何不用我们的行动去报答身边关心我们的人呢。如果把地坛、母亲、我的关系用一个比喻句来阐明我想我会说母亲是我心中永恒的地坛。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后同学们预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这篇课文比较难,所以同学们要注意预习。好的,下课! 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与地坛————死(必然降临、不必急于求成) 我与母亲————生(为了母亲、活出精彩) 母亲是我永恒的地坛

推荐第2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教学目的:

1: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 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 “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 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

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板书: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

母亲:疼爱理解

活得最苦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意志坚韧

推荐第3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 与 地 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

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教学重点】

1.三对关系:“我”与地坛、“我”与母亲、母亲与地坛

2.两个启示:地坛给“我”的启示,母亲给我的启示 【教学难点】

1.母亲的性格特征,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我对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代表作:《务虚笔记》 《合欢树》 《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获得了“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作品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人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坍圮(

)(

) 亘古不变(

) 窸窸窣窣(

)(

)蝉蜕(

) 熨帖(

)(

有朝一日(

2.根据拼音填空。

缘fân(

历尽cāng(

)桑 专心zhì(

)志

dān(

)搁 gāngà(

)(

滑jī(

) 罪 niâ(

福zhǐ(

) diàn(

)记

整整一xiǔ(

) zùo(

)落

3.解释下列词语.坍圮:

亘古:

宿命:

失魂落魄: 熨帖: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___________下一溜阴凉。

②有时候就呆到___________都亮起月光

③蜂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____________,转身疾行而去。

④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___________。

⑤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___________。

5.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一项

四百多年里,___________,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A.围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影。

B.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6.仿照下面这个比喻句重新造句,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想像合理。

窗子,自从它出现那天起,就成了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重新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课文初探】

7、

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因残疾而苦闷,在明知儿子有可能选择轻生的情况下,却让儿子独自去地坛,这是为什么?

答案

1、tānpǐ gân xīsū tuì yùtiē zhāo

2、缘分 沧桑 专心致志 耽搁 尴尬 滑稽 罪孽 福祉 惦记 一宿 坐落

3、倒塌;从古代到现代;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生死贫富皆由命运决定;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妥帖舒服。

4、斜切 满地上 一朵小雾 想透了什么 摔开万道金光 渗透的深彻 5.D.审视语句连贯得体的能力 .

6、略

7、母亲明白,孩子的痛苦只有自己想通透了才会消逝,而要想通透需要一段独处的过程。她宁愿自己的儿子为解脱痛苦而无目的无方向地追寻,也不愿自己的孩子为逃避痛苦而消沉。因此,每当孩子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他准备,每当孩子离去时,她就坚强地忍受这或许会失去儿子的痛苦。每当孩子长时间不回时,她又主动去找寻。她从来都不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你为我想想”。

四、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第二课时

五、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 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 (死,应该顺其自然 ) 我为什么要出生? (无须思考 ) 我应该怎么去活? (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 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六、在作者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1.“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2.“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

3.“„„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5.“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七、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八、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母亲:1.送我上地坛。2.在家担忧我。3.到地坛找我) 毫不张扬 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痛悔

九、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十、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十一、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十二、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十三、作业布置:以“我看磨难”为题写篇文章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讲读课。本篇散文是有很厚重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两部分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研读去理解去感悟,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从而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第三课时

《我与地坛》随堂练习

一、基础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宿命(sù)

炫耀(xuàn) 坍圮(tān p ǐ) 窸窸窣窣(xīsū)

B.蝉蜕(tuì) 熨贴(yùn)

荒芜(wú)

历尽沧桑(cāng) C.玉砌(châ) 恪守(gã)

地坛(tán)

肆意雕琢(zhuó) D.颓墙(tuì) 教诲(huǐ)

猝然(zú)

亘古不变(gâng) 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

坚忍不拔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

)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

)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

)开翅膀,忽悠一下(

)空了; 树干上(

)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

)弯了草叶轰 然坠地(

)开万道金光。

A.甩

B.甩

C.捋

D.捋

摔 4.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

梦想成真只属于 那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

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 炮制,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

是要看他 做得如何。

(4)环顾全球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 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

如果

无论

B.但

如果

无论

C.如果

只要

不管

D.因为

如果

不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的。

B.我们青年缺乏的是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

C.如果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D.曹丕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不饶恕他。

6.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以前他不喜欢这工作,后来为完成任务,只好研究一番。现在,他

,简直爱上这工作。

A.不钻研就不行

B.越有兴趣越研究

C.越钻研越有兴趣

D.越来越深入地研究

【能力素质提高】

二、理解下面片断,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 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 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 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7.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意思对即可)

8.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意思对即可) 9.为什么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因为一个人。

.

所应考虑的问题是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1.A2.D3.C4.B5.D6.C 【能力素质提高】

二、7.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痛悲之后,作者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将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意思对即可)

8.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大意对即可)

9.一旦生下来就不再存在为什么要生的问题,如何使活着有意义

推荐第4篇:教案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

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用具:

朗诵录音、演奏音频 课时计划:两课时 导入: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附: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参见陈思和先生相关文章)

推荐第5篇:《我与地坛》教案

生活与文本碰撞 情感与智慧齐飞

——《我与地坛》德育教案

一、案例背景:

在我第一次执教《我与地坛》一文时,我预想了学生会有种种的感动:母亲在子女临难时表现出的无言却无比博大的爱;人类渺小脆弱的生命在苦难面前坚韧的气概以及生命最质朴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很平淡,对于“作者从地坛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等深层思考更是茫然无措。一篇我以为会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文章,为何在学生面前失去了魅力?难道是学生精神家园荒芜了?他们真的是冷漠、自私、浮躁、叛逆、不负责任的一代?还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

因此,如何在这文质兼美文章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成了我思考的主题。

二、过程描述:

1、导入:(投史铁生像)

他这样诠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地去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他就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史铁生。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但最终还是顽强地活了下去,并拿起笔走上了文坛。从苦闷彷徨到精神的再生,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录他心路历程的散文《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2、文本研读:

(1)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的哪些方面给了史铁生以生命的启示? 明确:①鲜活的自然。(三段景物描写,让学生反复诵读以上三段景物描写) ②古老的民族文化。(出示地坛的有关资料) 小结:史铁生在地坛里除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给了他生命的启迪之外,地坛这个特定的所在所蕴含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及文化中滋养的民族精神也给了他无尽的启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遇困难不低头,遇挫折不弯腰,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灵光辉映着史铁生受伤的心,促使他从自虐走向自强,完成了他精神上的蜕变,最终他以自强不息的音符融进了民族精神的大会唱。

(2)如果说地坛就像一个深沉而又含蓄的父亲,给予史铁生活下去的启示。那母亲是怎样的母亲?请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自由放声朗读,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等我饱含深情地读完之后,学生不自觉地鼓起了掌)

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生1:我觉得这个细节很感人:“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这一细节看似平淡,可在这平淡当中蕴含着的是浓浓的爱意。我也有同样的生活体验。每次离开家,母亲都要亲自送我到车站,车不开她就不肯回家,等车快要开时,她又到大门外站着,看着我们远去。我转过头,总是看见她张望的情景,然后是小心翼翼地横穿马路去等公交车。每想到这情景,我都有一种欲哭的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生2:我找的是“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自己平时也从来没有为母亲想过,现在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和痛苦。

生3:我找的是:“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我也是一个倔强的人,很多时候跟母亲生气后,我总是故意地要气母亲,引起母亲的不高兴,读了这几话,我明白了,其实我不应该这样,如果没有母亲,我还能这样快乐地生活吗?

小结:对于母亲,我们有太多的文字予以了歌颂: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 下面,让我们用歌声向我们的母亲传递心声。 (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学生跟着唱。) 在唱完之后,我发现有许多同学眼中噙满了泪花,就连几个平时特别令人头疼的调皮的学生也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脸上写满了复杂的表情:几份懊悔、几份自责、几份感叹„„

三、案例分析:

在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动:为学生的表现而感动。“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是我在备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当然也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情感是不能支配的,也是不能计算的,但经过这堂课,学生情感的火花还是如约而至。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教师的情境创设与真情引导

如果说情境的创设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情感体验的氛围的话,那么我认为教师只有拥有真情实感,才能生发出好的情境,有时教师的情感甚至就是一种情境。真情实意伴随着语言的流淌,能扣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以引起悦耳的共鸣,达到体验的最终目的。我想学生的表现也正是在我动情引导下的自然流露。

2、读为先声,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智慧。

老师激情澎湃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文中那份毫不张扬的深沉而博大的母爱之中,也激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老师为文造境,学生披文入境,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急切地想与文本展开对话。

3、找准学生生活体验与文本的最近切入点,让学生在多元互动和对文本的延伸中走进大语文的课堂。

如果说教师开放性的预设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那么学生充满灵性的生成则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让学生结合实际谈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课外延伸,而是比较好地体现了抓住切入点感悟文本、联系生活、运用语言的过程。让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中回归文本,形成了新的语言、新的思维、新的认识,这正是新课程意义的所在。

推荐第6篇:我与地坛教案

一、情境导入 (听音乐《命运交响曲》,大约2分钟)

[导语设计]

师:请同学们伴着《命运》交响曲,观看残奥会精彩画面,感受情境。

同学们,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骤然响起,当残奥会的精彩画面再次浮现在

我们眼前,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是否也和我一样,心灵为之一震呢?我想,震撼

我们的不仅仅是《命运》的悲壮与夺冠的骄傲,更是所有成绩背后,那些身残志

坚者与命运抗争的伟力。面对不幸,他们没有屈服,没有颓废,而是“扼住命运

的喉咙”,奋起拼搏,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

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习

(一)(史铁生画像)

师:哪位同学能将你查阅到的有关史铁生的资料介绍一下?

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务农,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

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我的遥远

的清平湾》、《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

出版。三年前,在轮椅上坐了三十个年头的史铁生,生活中不但没有出现奇迹,

反而又有新的灾难临,由于双肾功能衰竭,从此以后,他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

命,但他仍能忍受病痛折磨,写下了新作《病隙碎笔》。

(二)

师:我们知道命运对史铁生是不公平的,但(他却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

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

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

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

释。(配乐朗诵)

二十一岁,正值青春年华,却高位截瘫,(轮椅)史铁生为此苦闷、彷徨,甚至

多次想到(自杀,“我为什么要生?我怎样去活?”)但最终他还是直面苦难,

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获奖作品)。那么,从“失魂落魄”

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变化过程

与地坛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关于人生的启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

随作者一同走进地坛,解读他对人生与苦难的参悟。

(三)整体感知

师: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是:(整体感知、局部分析、借鉴吸收。)

我们先整体感知。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哪位同学能简要概括一下本文的内容和主旨。 生: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与地坛的故事。是地坛的环境给了作者生存的信念,帮他解决

了为什么生的问题,可以说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写的是地坛中我与母亲的故事,是母亲的爱感染熏陶了作者,帮作者解

决了怎样活的问题。可以说,母亲是作者的生命航标。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则打出板书,有不当之处就点拨)

[点拨:

1、我和母亲的故事是以哪个处所为背景的?(地坛)

2、本文第二部分

写母亲,其根本目的是赞扬母爱还是感悟母爱?(有赞扬母爱的成份,但根本目

的在于作者从母爱中获得的生存感悟)]

师:(小结)同学们预习得很好,概括得全面准确。

三、新授课

(一)提出问题

师:下面我们进行局部分析。同学们可以将你们在预习中遇到的,与本文主旨内容相

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传问题)让我们看看这些问题是什么,你们

认为哪些问题有价值?并阐明理由。

1、地坛的环境是怎样的?

2、作者在地坛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为什么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提到母亲,母亲这个形象与主旨有联系吗?

4、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何联系?

生: 我觉得1、2两个问题很有价值。因为要想知道作者在地坛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就不能脱离地坛的环境描写。这俩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与第一部分内容相关的问

题也就解决了。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好,那么还有哪些问题是较有价值的呢?

生:3题是我设置的,这个问题既能让我们理解母亲的形象,也能让我们从体会作者

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生:4题是我设置的,因为通过理解这个问题,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旨。

师:这两个问题设计得好不好?(好)

那我们就采纳同学们的建议,将大家的疑问集中在这四个问题上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由我们共同解决,前三个问题分别由你们三个小组来解决,下面请

各小组领问题。(三个小组领题)

(二)分析问题

开始探讨

(三)解决问题

(1)探究第一部分

师:就探究到这里,先请第一小组同学告诉我们第一部分共有几处景物描写?分别在

哪?

生:三处。

三、

五、七节

师:我们先来分析解决第一处景物描写。(四百多年――看到自己的身影。)

生: 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坛的辉煌灿烂

,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表明此时的地坛已丧失了

人工的雕琢和外在的浮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史是一个历经风雨苍桑后的荒芜古

园。

师:能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特点,很好,请坐。那么作者所说的“这时候”是什么

时候呢?为什么是“我该来了”呢?

生:这是近指代词,指的就是前文描写的地坛荒芜、破败、被人遗弃的时候,而我此

时正值悲观失望,找不到出路之际,我和地坛在这一点上同命相怜,而地坛像一

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让我在这里找到寄托,得到安慰。

师:分析得很好,再看看第二处景物描写。(蜂儿――片刻不息)

先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同学们仔细揣摩细腻的景物描写。

(朗读后鼓掌)

请继续分析。

生:我认为这处景物描写中,作者将蜜蜂飞翔时的状态比喻成“一朵小雾”中“朵”

字用得逼真传神,它既写出了蜜蜂停在空中翅翼振动形成的如雾的状态,又让人

联想到袖珍的花朵的美,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美好。让作者看到了生命中美了一

面。

生:我认为将蚂蚁拟人化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让我们看到

它生活得坦然、安祥、自得其乐,“想”字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转身疾行而

去”又让人感到它生活得忙碌和充实。启示作者要开朗、乐观、有所作为。

生:我觉得对瓢虫的描写更富有深意。将瓢虫拟人化,说它“不耐烦了,累了祈

祷一

回便支开翅膀,忽悠升空了”。它在“不耐烦、累了”的时候知道自我调解,祈

祷一回,然后又能快乐飞翔。作者也有不耐烦、累了的时候,只要他也能学会自

我调解,一样可以快乐生活。

生:描写蝉蜕的语言虽然少,但它却让人从蝉的身上领悟到一种在不满现状后,能努

力冲出牢笼的拼搏精神。作者也应勇于面对自己的困难处境,超越局限。

生:我更欣赏对没有生命的露水的描写,露水虽小,但它充满生机和力量。它滚动、

聚集,能压弯草叶,就算是轰然坠地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茫,摔开万道金光。

向人们展示着存在的力量和毁灭的美丽。启示作者活要活出个精神,死要死得光

彩绚丽。

师:同学们对每个景物的分析都很精彩,阐发的道理也很深刻。那么,谁能概括一下

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从景物中感悟到的是什么呢?

生: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很卑微、渺小,并处在荒芜地上,但它们却都能

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不悲观,不失望,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

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

衰败。

史铁生面对这些微小的生命个体,他也明白了自己应如园中的小昆虫和一草一木

那样,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能颓废、消极,而应该像它们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

份生命的喜悦,为世界增添一份活力与亮色。

师:概括得非常精当,正是地坛(荒芜但不衰败)的环境启示作者,虽然(残疾,但

不能消极。)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幅画面。(六个譬如)

生:这段景物描写中,我对落日这句感触最深,日初时朝气蓬勃,日升时光茫万丈,

日落时则是要走向生命的终点,但落日面对自己即将枯竭的生命,不但没有消沉

、黯淡,反而将地上每个坎坷都照得灿烂。让有限的生命得以无限地延伸,使作

者感到生命的永恒。

生:我更赞叹雨燕的力量,小燕子身处风雨逆境,不但没有痛苦、哀怨,反而放声高

歌,让作者看到生命力的顽强。

生:我欣赏古柏的风格,无论你是忧郁还是欣喜,它都始终镇静地站在那儿,没日没

夜地站在那儿,它向我们展示的是那种刚毅顽强,不屈服、不认输的精神斗志。

它不因外物而改变,始终坚定自己的生活轨迹,让人们看到生命的恒定力量。启

示作者不能因为残疾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坐标。

生:我对落叶的状态感悟很深。人们常说秋风萧瑟,万物悲秋。秋给人的感觉总是凄

凉、哀惋的,秋风吹散了夏日的盛装,吹落了一地枯黄,但秋风中飘零的落叶,

竟能“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它们能豁达地面对生命的终极。它们知道生命

的意义,它们深信生命的永恒。它们让作者明白了,一时的挫

折打击并非宣告一

生的终结,只要你热爱生命,生命便会得以延续。变的是生命存在的环境,而生

命的意义是永恒的。

师:谁能概括一下这处景物特点及它给作者的启示呢?

生: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意义是(永恒)的,我们要(热爱生命)。

师:很好。(打出板书)

(2)导读第二部分

师:摆脱了生死的纠缠,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看第二部分。请

第二组同学们从这句话入手,结合具体的语句感悟作者对母亲的苦难和伟大的理

解呢?并谈谈你对母亲苦难与伟大的理解。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

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有到了作者的母亲去逝的时候,他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

苦难与伟大,而母亲生前为他所做的一切,在当时未曾触动作者。

师:(点拨)作者出门后又回来,“发现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

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大家能否设想一下

母亲此刻的心理。她在想什么呢?

生:有一处细节描写让我很感动,就是“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

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

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

,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这几句中,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担心、忧虑,

她不知道我离开她的视线后会做什么,也不知道我这一走是否还能摇着轮椅回来

,她只能默默地为我祈祷,默默地为我担心,默默为我奉献她的爱,她无言地品

尝我们俩个人的苦,无言地承担所有的苦难。她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熏陶儿子

,让儿子明白了如何面对苦难。

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有深情:“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

的白天”,“空落的”、“不眠的”形象地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而

“白天后的黑夜,黑夜后的白天”,则表明母亲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愁苦之中,生

活在忧虑之中。面对儿子的不幸,面对不幸中的儿子,母亲没有一分钟的快乐,

没有一秒钟的安慰,然而母亲还是坚强地活着,为儿子活着,为她爱的人而活,

为她爱的人奉献自己的爱。

生: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

不幸在母亲那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既写出了儿子理解母亲后那种深沉的感情,

也写出了一个不易被人发觉的事实。我们总是愿意夸大自己的不幸,而忽略父母

的不幸,而实际上,父母正因为我们的不幸而比我们更加不

幸。

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出了最真挚的母爱“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

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母亲理

解儿子,想给儿子一个安静的思考空间,但出于母爱的本能,她又不能不为儿子

担心,如果儿子真的想不开,那她只能再一次承受失子的痛苦,她以坚忍的意志

做好了承担一切苦难的准备。我们从中感受的是母爱的伟大。作者也从中看到了

面对苦难应有的态度,母亲比他还苦,但母亲都能坚强地忍耐,他也应像母亲那

样坚强地生活下去。

生:我和作者一样,为母亲的早逝感到惋惜。因为不是所有的儿子都能理解母亲,也

不是所有的儿子都能对母亲有所回报。作者理解母亲了,而且还想通过写小说来

回报母亲,但这时母亲已经在饱尝人间苦难后离开了。她没有分享到儿子的一点

点快乐,来这世上似乎只是替儿子担心。留给作者的是悔恨与悲伤。我想我们若

是爱我们的母亲,就要在她活着的时候理解她,就要让她在活着的时候感到快乐

和幸福,否则,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深深地自责,深深地内疚。

生:让我最感动的是母亲来园中找我时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

上的一条船。”浩海无边,古园广阔,母亲还要端着眼镜仔细地找我,这是多么

艰难的事呀,我又是让母亲多么不放心呀,可那时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决意不喊

她”,现在痛悔自己的倔强与羞涩已经晚了,只能“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

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我想,假如此时母亲正在寻找,作者定会大声地喊:“我在这里!”然而母亲已

经远去,痛悔之情无以复加。

生:我认为这段话写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母亲最深切的怀念。“摇着轮椅在

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

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

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

,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

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作者

在园中从清晨到白昼、傍晚直到黑暗,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只”有一个人,“只

”有一件事:鸟儿归巢了,我还能回到母亲期待的目光中吗?月亮浮起来了,母亲

还能“端着眼镜”再来找我吗?“我”懂得了母亲那份毫不张扬的爱有多么重要,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地坛的景色与为人之子的情愫交织在一起,魂牵梦绕,痛

彻心肺。

师:同学们和作者共同理解感悟了母爱,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作者从母亲身上读

懂了什么?

生:通过理解感悟母爱,我们明白作者在母亲身上读懂的是:要勇于(承受苦难,坚

定地活)。

(四)小结

师:探究解决完全文,现在哪位同学能回答最后这个问题?(

一、二两部分有什么关

系?)可以从内容和主题思想两方面进行分析。

生:这两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主题思想上看,都是紧密联系,浑然一体的

。内容上,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

与母亲的故事。主题思想上,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

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是地坛和母亲帮助作

者完成了生命的感悟。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坐。这样看来,《我与地坛》整部作品虽然写了不少客观的景

物和人事,但不是重点。作品构思的关键是在我与对象的关系上,重点在我从对

象那儿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板书 感悟生命)

六、借鉴吸收

学习本文,我们不只要借鉴它构思选材的技巧,更重要的在于培养我们对生命 感 悟力。

七、课堂练习

师:我想,同学们在了解了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后,对生命一定又有了新的感悟,下面

请同学们看一段录相。然后谈谈你对生命的新感悟。(放录相)

看过这段录相,你们对生命有何新感悟呢?

(学生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感悟得很深刻也很动情。

让我们为那些与苦难抗争的人们奉献我们的真诚与关爱,让我们凝聚每份爱。

(感悟情境-- 放《凝聚每份爱》曲)

疾病是可怕的,但比疾病传播速度更快的是阳光和关爱。人生哪能没有风雨坎坷

,只要我们凝聚每份爱,只要我们点燃颗颗心,那么生命定会挽起生命,我们美

好的家园定会地久天长!

八、布置作业

课下就请同学们以“感悟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十、下课

推荐第7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

一、导入

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二、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合欢树 》、《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夏日的玫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

三、整体感知

文章分两个部分,各自有什么侧重点? 第一部分:地坛 第二部分:母亲

第一部分:感受地坛 【教学目标】

1. 品味作品语言,把握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 品读和赏析景物描写,感悟作者走出困境的艰难心路历程;

3、从作者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中获取精神力量,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作者是怎样理解“我”与“地坛”的关系的?到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关键词。 明确:缘分,宿命

1、我与地坛之间有什么缘分?

明确:“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搬过几次家,是“越搬离它越近”

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地坛对我有“宿命”的味道?

明确:①“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废了双腿。” ③“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④“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⑤十五年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里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二、初进地坛

1、作者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进入地坛的?他当时处于一种怎样的人生状态? 明确:“十五年前” ●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失魂落魄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当作者第一次邂逅地坛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他。作者当时为什么总是去地坛? 明确:“那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宁静,沉寂

3、地坛为什么会如此宁静呢?

明确:废弃,荒芜冷落,很少被人记起,无人看管

4、“我”与“地坛”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地坛:被人遗弃 我:被社会遗弃

小结:同病相怜

三、了解地坛

1、作者笔下的地坛仅仅是荒芜冷落的吗?到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地坛特点的句子。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

2、那园子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到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小结: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3、作者在地坛真的仅仅是逃避现实吗?他还做了什么? 明确:“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4、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答案了吗? 明确: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

既然死是必然会来临的,那么,就应该想想应该怎样活下去。 小结:

地坛:古老荒芜,但并不衰败 我:落魄绝望,但不应颓废

四、理解地坛

1、关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吗?

明确: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问题。

2、在这十五年当中,地坛遭遇了什么 ? 明确:被人肆意雕琢

3、地坛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里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它们有怎样的共同点?

明确: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小结:

地坛:被肆意雕琢,精神不变 我:身残志不残 ——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4、那么作者知道要怎样活了吗?

一个人的生死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是自然的安排;就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应由自己决定。我们不该刻意去追求死亡,我们应该好好的活着,珍爱自己的生命。

五、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课堂总结: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在突然而至的人生悲剧面前,有着相当文化修养的史铁生,产生这样的信息:“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可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他的作品带来了机体健全的作家所不能具有的抚慰人类灵魂、振奋人的精神的热力。-摘自《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

第二部分:感悟母爱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独特的“母爱”

2、理解作者的“懂得”和“后悔”

3、结合现实,感受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能够读出“我”如何从母亲毫不张扬的母爱中获得生存的启示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铁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去问“我”为什么要出生,不再去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当中除了地坛给予的启示之外,还有一个人,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伴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让我们随着史铁生的文字去了解,去感受。

二、讨论第二部分

1、当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把地坛当做是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呢?

想:(1)给我时间走出苦闷

(2)担心我出事

(3)替我承担所有的痛苦

做:(1)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2)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2、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是这么认为的吗?到文中找出依据) 理解、关爱、坚忍——苦难而伟大 “我终于理解了母亲“

3、思考: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的一个难题。” 现在,你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是“难题”了吗?

4、母亲对儿子的担忧,母亲矛盾的心里,作者是怎么知道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5、那么当时的作者,又是如何想如何做的?

①“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 ②“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 ③“决意不喊她”

6、当现在作者回忆自己曾经的想法和做法时,是什么心情? 悔恨

7、作者对母亲仅仅是理解和悔恨吗?找出相关的语段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写小说回报母亲 整日怀念母亲

8、在第9自然段里作者写到“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也为所爱的人更坚定地生活下去。而对作者而言,就是更坚强地面对待生活给予的苦难。

9、课文最后写道:“这园里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里的“车辙”和“脚印”的交织,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车辙”是作者在地坛里走过的“路”,是作者的心灵求索之旅。而“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都混合着母亲的精神赞助,都含有母亲的忧虑和哀伤!而且“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还象征着母亲和地坛的重合——地坛是我再生的母亲,而母亲的博大是虚化的地坛。

地坛:让我明白了关于死和为什么要出生的问题 母亲:让我明确了要怎样活

10、“母亲”理解儿子,儿子读懂“母亲”,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这种爱有没有打动你呢?请大家选取最让你感动的一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

三、课堂拓展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希望今天的这堂课,能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去体验母爱,去珍惜母爱。 播放歌曲《懂你》,大家在音乐中,去回想,去体味母亲带给我们的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暖的感动吧。

推荐第8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

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命、亲情的感悟。 2.把握散文的思想脉络。 3.揣摩语言的抒情风格。

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亲情的感悟。

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的抒情风格。

 教学方法

精讲精练法、情感渗透法。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虽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二、作家介绍

史铁生,当代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治疗,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曾独处地坛园中15年。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他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和咏叹。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

三、史铁生生活照片展示

四、理解地坛

(二)地坛介绍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祗(qí)所在。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15个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之天坛举行的,直到明嘉靖9年(公元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13年(1534年),改叫地坛。

“十年前我搬了家,离地坛远了,加之行动不便,现在很少去了。偶尔请朋友开车特意送我去看它,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这正是日新月异的布景和道具之所为吧。惟园中那些老柏树依然令我感动——历无数春秋寒暑依然镇定自若,散发着深厚而悠远的气息,不被流光掠影所迷。”——史铁生

五、字词预习宿sù命:预定的命运。

剥蚀:表面被风化而遭损。 淡褪:(颜色)变淡退去。 坍圮tānpǐ:倒塌。 撅juē:折。

蝉蜕tuì:蝉脱去的皮。 窸窸窣窣xīsū:拟声词。 猝cù然:忽然。 狼藉jí:杂乱不堪。 恪kè守:严格遵守。 沧桑:沧海桑田,喻世事变化大。

亘gèn古:亘,时空上延续不断。

坦荡:胸襟宽畅。/ 地势平旷。 捋lǚ:顺着抹过去。/捋luō袖。 意蕴:内在意义。 恍惚:神志不清。

熨yù帖:(用字)贴切。/熨yùn斗。

隽juàn永:意味深长。 焦灼zhuó:非常不安。

六、快速阅读,感知全文 1.快速阅读

2.思考:

①这样一篇散文是为谁而作的吟唱,其情感脉络是怎样的? ②这样一座地坛是因何而有了寄托,其思想内涵?

明确:这篇散文写自己,写母亲,写自己终为写母亲作出铺垫。 总体思路:寻找,解读

七、解读荒园,解读母爱

(一)解读荒园:古园荒芜而不衰败,思绪沉静略带苦味。地坛 剥蚀淡褪坍圮 蜂儿 一朵小雾

废弃的古园 苍幽坦荡 瓢虫 忽悠升空 荒芜

蝉蜕 一间空屋 但不衰败

露水 万道金光

我 失魂落魄 看见自己 宿命 残废了双腿 理解意图 一个事实

落日平铺 灿烂

雨燕 高歌 苍凉

窥看心魂 雪地脚印 猜想 味道

古柏 苍黑 镇静

暴雨 草泥 灼烈清纯

风霜 落叶 坦然微苦

(二)解读母爱:母亲坚忍终无分享,往事纷纭不乏感伤。知道 我的苦闷

不知道 过程的尽头

祈求 最低限度 母亲 最坏准备 没有谁能保证 苦难与伟大 心里太苦 无法代替

不该分享 注定最苦

找我 茫然急促

不让发觉 寻找张望

生前 没留哲言教诲

去世 印象鲜明深刻

八、精彩语段阅读评点

(一)“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评点:一面是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一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一面是这时候的地坛已褪去昔日的高贵显耀,显露出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生长。 “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这种生命力的具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阅读它们,失魂落魄的作者便得到了慰藉。于彼时彼地观彼景,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并以此作起点,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作者对地坛这座淡褪了朱红、坍圮了高墙又散落了栏砌的园子,由接纳到守望到充满了感恩!他内心所感悟的地坛,仿佛一个热恋中的情人,痴痴地,是四百年的等待。作者史铁生就是这样放纵他的思绪,使自己的精神从苦难的人生阴影中走出,获得超越。

注:本文景物描写有三个作用:释放心情;涂抹背景;解读生命。

(二)“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评点:荒芜并不衰败,这就是作者阅读的园。“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全都是弱小的,微不足道,全都在循依自然的法则或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着。这显然也给作者以启示,如醍醐灌顶。为了逃避人生而来这园子的作者,在此反倒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应该指出的是,作者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对生命诚可贵的表层理解上。他试图“窥看自己的心魂”的时候,他对园的解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作者用细腻笔触再现了沧桑的宏大造物者——灿烂的落日及古园里生生不息生命之所在——雨燕高歌、雪地脚印、古柏镇静、草木气味、落叶坦然„„ 从中去深刻解读生命的韵味:古园的形体可以被“肆意雕琢”,人的身体也可以遭遇残疾,但生命的法则“不能改变”,人的精神“不能改变”。

(三)“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

评点:无意中进入地坛,作者徘徊流连于其间就是15年。地坛以它独有的魅力,在静默里接纳了他,给了他生命的暗示。面对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他思考了,是苦苦究原的那种:身体残疾了,生命是不是就该结束?残疾的人,为什么要出生?已经是一个事实的时候,人该怎样活?如果说沧桑的古园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后面的两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解读古园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于左右,那就是他的母亲。

(四)“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评点:熨帖而微苦,作者咀嚼的不光落叶的味道,在心魂终于归宿之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荒园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家园,15年守望,一朝度化!我们隐约听见了在旷茫的宇宙间,一个辗转的生命在春天的叶尖上发出的关于生命的呼唤!再于细微处品读,我们又感受到了一些迷茫、一些伤感。荒园没有解决的问题,留给了另一种伟大——母亲。可以说,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是本篇思想的核心。明于此,便有了一把解读这篇散文的钥匙。

九、理解母亲形象

(一)筛选关键词语:疼爱、理解、担心、无言、痛苦、惊恐、聪慧、坚忍;茫然、急迫、焦灼 评析:这是一个彻底诠释着传统美德的母亲。从儿子的不幸开始,就注定了她的命运有苦难相伴始终。她愿意为儿子承受一切,甚至包括灾难本身。无言中,她祈求儿子坚强起来,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尽管无法保证,太难预知。她积劳成疾撒手归去的时候,作为母亲,于儿子的成功竟不能分享。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母亲的疼爱何其无私,母亲的理解何其聪慧,母亲的痛苦何其坚忍,母亲的希冀又何其的茫然,于是,母亲何其的伟大。

(二)永远的痛:

作者通过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方式,解读母亲——仿佛一个永远的痛。深沉而迟到的歉意,伴着痛彻肺腑的情感与无法弥补的遗憾在天地间混响。当儿子被造化、被自己的宿命扔在了一个他从未曾想象到的荒原上,万劫不复,这时,是母亲,唯有母亲,支撑了他的生命。

最终,母亲的慈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不在乎儿子成就了什么,只在乎儿子在逆境中能学会了坚强。

(三)拓展阅读——《崔琦的泪》

杨澜去美国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样?”这样交谈,可以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杨澜也流泪了,她这时多么希望当时聘请的两位美国摄影师能推出近景,来一个特写镜头。让杨澜吃惊的是,在审片时真的出现了这一特写镜头,杨澜问两位摄影师:“你们听不懂中文,你们怎么会抓拍下这一感人场面?”摄影师回答:“你们不是在谈论妈妈吗?在全世界,‘妈妈’这词是相通的。” 一边是世界名人和他的无上荣誉,一边是母子款款深情。崔琦选择了后者。这就是龙的传人交给亿万观众的答卷!杨澜的心被震撼了,这一晚,她久久不能入睡。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崔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摘自《深圳商报》

(四)名人名言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缺乏对心魂的关注,不仅限制了中国的艺术,也限制着中国人心魂的伸展。

——史铁生

我们的时代多的是低吟浅唱的私情,无病呻吟的寂寞,矫情做秀的轻浮和夸饰,少的是真正关注心魂的心灵,和从这些心灵里流出来的艺术。

十、课堂练习

(一)下面字形、字音及词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

1.坍圮tān pǐ:崩坏、倒塌。 恪kè守: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2.亘gèn古:从古到今。 蝉蜕tuì:蝉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3.熨yùn帖:心里平静适意。 隽juàn永:(言论、文章)意味 4.宿shù命:预定的命运。 肆shì意:放纵自己的性子。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沉静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5.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 6.在满园弥漫的 光辉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三)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

(一是地域因素,我家离地坛很近;二是情感因素,两者都历尽沧桑。)

(四)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的特点?

(3处。第1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中有坦荡。第

2、3处特点:宁静中见生命的律动。

(五)作者瘫痪后,在独处地坛15年漫长岁月中,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地坛有怎样的关系?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碰撞开一条生路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活、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作者感受到的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苍幽之下的那种醇厚深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况味。)

(六)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

(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七)怎样理解文章末了“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呼应上文的伏笔。母亲的脚印,是母亲的牵挂与关爱。暗示了“我”的长大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的精神已融入地坛。)

推荐第9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悟作者铁生对生死的感悟。

三、授课过程:

(一) 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提出疑问: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

(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

(生答):大,雄伟,冷清……

(四)内容分析:

1、录音朗读1—5自然段,提回3个思考问题:(提示:用课文里的句子或者词语回答)

(1) 地坛有什么特点?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问)荒芜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四百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2)残废之初的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

(明确)失魂落魄。

(3) 作者为什么喜欢到地坛去?

(明确)因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作者和地坛的感情联系?

(明确)同病相怜,精神家园。

(问)地坛的不衰败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第五自然段对小生命的描写。

2、重点分析:第5段,园子里小生命活动对作者关于“如何看待死”疑问的启示。

分析方式:提问学生感兴趣的描写。

强调:露珠—生命能量的积蓄达到最美的时刻。

蝉蜕—摆脱旧我,走向新生。

“露珠轰然坠地”“草木窸窸窣窣”—对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关于“死”的问题思考所得:“一个人出生了……必然的节日”?

明确:好好地活,顺其自然地活,“活”的自信。

4、指导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最后一段

(师问)作者在最后一段第一句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那到底要怎么样活呢?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讨论: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五)组织讨论活动:好好活? (生答)奥斯特洛夫斯基疾病缠身,仍坚持创作;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师应变)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段关于生命的精彩论述?要求生齐背。

(得知生没学过,师应变,师背,指导学生课后查阅。

(补充)晋江一中学女生跳楼自杀事件;《今日说法》栏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的刘焕荣。

(明确)自杀对生命的轻率,意志力的薄弱。(提及学生周记)“正如凯煜在周记中说到„为什么人有勇气自杀却没有勇气去面对‟所以活着才是最真实的。”在有人轻易地结束自已生命的同时,也有这样一些人物,在遭遇生活中的意外时,勇敢地面对,改变了自已的人生,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我想起了中央一套《今日说法》栏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的“网络妈妈”刘焕荣。一场大火使她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和美丽的外表,但她却利用网络同许多有着心理疾病的青年交谈,为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她的网络点击力达到三千万次。刘焕荣活出了自身的价值。

(师)现在为同学们介绍这几句名言,希望对同学们在思考生命这一问题上有所帮助

名言积累:(幻灯片)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明确)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

(六)过渡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母爱深深。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三

2、预习第二部分

(八)板书设计

感悟

地坛 “我”

荒芜

不衰败- 纤细的小生命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命的自得其乐) (顺其自然地活着,平静,自信)

评课及反思:

“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公开课。赖老师在讲台上体现出的老练和自如,让我很惊讶她是一位刚毕业的新老师。整堂课体现了赖老师良好的语文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一口气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名言背诵下来体现了赖老师的素质及应变能力。课文用音乐和图片以及图片上的文字导入,新颖且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课件制作精细。引用晋江一中学女生自杀及“网络妈妈”刘焕荣事例体现了让语文走进生活也体现了语文老师关注生活的能力。意见是最后一段作为史铁生又一描景出色的段落还是不应略去不谈。由于时间关系,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

“我觉得赖老师的课上得很好,我觉得她的语言很富感染力,她很有潜力,具有语文老师的机智。我觉得学生上她的课会是一种享受。” —

“赖老师的课体现了语文老师的良好素质。史铁生是一位有哲思的作家。他的作品带有一种大气,所以在讲课时还应重视宏观的把握。(建议)在讲第二课时母爱时,可给学生朗读《秋天的怀念》,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课文节选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是对母爱的体验,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最长的一篇课文,讲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课本将它定为自读课文,许多教案书上也将其课时定为一课时。我选择这篇课文上公开课是因为我喜欢它,大学第一次阅读到它时,我为史铁生的生命体悟感动,为史铁生那坚忍地活着的母亲感动。所以我不想囿于自读与讲读的限制,不想囿于教案书上一课时的限制。我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和学生一起分享。为此我对课文作了较为精细的讲解,将课文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公开课选的是第一课时,也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对生命的感悟。这也是结合了现在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生命感悟不深或对生命存在困惑来设计的。

这次公开课较为成功之处是实践了我的教学理念及教学风格,即用富于感染性的语言加强学生对生命的体悟。个人素质也在课上有了充分的体现,即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了学生在教师感染下的学习,同时举生活事例,也体现了语文教师关注生活,让语文课走向生活的能力。

我的教学也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这体现为对课文宏观的把握还不够。指导学生对课文宏观的把握还应加强。(这一点在公开课后,我一直很好地学习及实践)因为时间关系,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对此一位新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即让学生课后将讨论内容记在周记里。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

2、

3、5自然段。

6、听录音朗诵。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 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 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 以心绪对应四季?( )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 A的残忍与渴望;

B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C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A 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B 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画, D 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五、板书

推荐第10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石家庄第42中学

高中语文组 何蕙灵

教学目标:

1.感悟亲情的伟大。 2.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导入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伤心,那么你也错过了群星。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就是一个错过了太阳的人,而且这一错就是一辈子,并且他与群星差点擦肩而过,是什么让他抬眼去看看天上的群星?今天,我们就追随这位主人公,走进地坛,走进他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在痛苦中挣扎的脚步。 板书:我与地坛

史铁生

二、整理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阅读了文章,谁先来说说,节选的这两部分文字,分别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用最简明的语言或小标题来概括一下。

从地坛里感悟生命 从母亲那感受亲情 投影: 地坛里寻找人生路

车辙中品读慈母心

师:在地坛,史铁生完成了对生命的一次思索,参透了生死,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可是,这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布都少不了一个默默身影的陪伴,这个身影就是他的母亲。正如他在文中所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二部分——车辙中品读慈母心 (投影)一起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去理解和体会作者在母亲去世后所感悟到的母爱。

三、品读第二部分——细节赏析,感受母爱 1.感受母亲的苦难和伟大

关于母亲,史铁生有太多的话想说,读了他的文字,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太多的感慨要发,那就让我们今天的交流从朗读中开始吧!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体会有感情地朗诵你喜欢的文段,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小组为单位,先酝酿一下情感,然后上台展示。

【学生活动】 略

我去地坛,母亲送—— 出门前的无言准备

送儿时的怔怔牵挂 我在地坛,母亲忧—— 在家时的坐卧难宁久在地坛,母亲找—— 寻儿时的焦灼茫然

师小结:听了刚才的品读,我分明感受到了大家有一颗颗心在跳动,有一股股热血在沸腾,有一份份激情在燃烧。母亲那些迎来送往的深情凝望,那些将心比心的深切理解,那些焦灼不安的徘徊顾虑,一个姿式,一副表情,一份感受,我们不能忘记,史铁生更不会忘记——这样一个留给我们太多太多感动的苦难而伟大的母亲。

文综之家http://www.daodoc.com

2.重点语句解析

师:作者在文中写到母亲希望儿子最终能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史铁生找到这样的道路了吗? 【学生讨论】

【师提示】作者在文章结尾时写道“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这是为什么呢?

师:作者提出“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之后,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写了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就婉曲地道出了这样一条路的精神内涵。

“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这就是母亲苦难而又伟大的人格特征的精神内涵,也是母亲对待自己的苦难一生的态度。而这在作者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是否可以理解成这些也给作者一些生命的启迪呢?将这句话打乱重组,不就回答了作者第一章节里提出的“怎样活的问题”吗?

【生思、答】

【师强调】以坚忍的意志,穿透艰难的命运,向所有活着的人们奉献你毫不张扬的爱。(投影)

师:读《我与地坛》很多时候我总在想,写这些关于母亲的文字时,作者一定在落泪,亦或是强忍着泪水的。我一直这样猜测着,也这样体会着。今天,我忽然想到,他也许不会再落泪。他和母亲这两代人所走过的路,让他明白世间有太多让人无法预料的未知和痛苦。母亲的痛苦需要他的坚强去做弥补。母亲盼望他走的路也绝不是哭泣和死亡,而是用爱和意志去冲破生命航线的坚冰,活着并微笑着。(投影)

四、回顾全文,探究主旨。

1.师设问:纵观全文,可知,作者落笔地坛(板书),泼墨母爱(板书),两部分各自成篇,相对独立,可题目叫《我与地坛》,合适吗?

【生思考、讨论】

【师分析、小结】地坛里感悟生命真谛,车辙里不仅品读了一份艰难而伟大的母爱,也看到了两代人生命在生活重压下艰难而伟大的前行。因为艰难,所以爱自然浓烈;因为艰难,所以生命更显伟大。不论地坛,还是母亲,都给予作者生存感悟。若揭开题目的面纱,我们发现,他真正的题目应该是我与生命(板书)。

本文写的就是作者的一段生命历程——从悲观绝望—找到生机—母爱中汲取生命力量--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2.我们分别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命运苦难—母爱)

各小组选出最精彩的语句写到黑板上来。

五、收束全文

最后,还是让我们用史铁生的话来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吧!(投影)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以坚忍的意志,正视艰难的命运,向活着的人奉献你毫不张扬的爱。 ★用爱和意志去冲破生命航线上的坚冰,活着并微笑着。

第11篇: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二、教学重点:

缘景入情理解、体悟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以及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42分钟)

六、教学步骤

(一) 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幻灯片2)

提出疑问1师: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

(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明朝嘉靖年间,乾隆时又加以扩建,与天坛,月坛,日坛同为清王朝祭祀的处所。)(幻灯片3)

(生答):大,雄伟,冷清……

2师:在作者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时,他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 (幻灯片4)

(明确: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会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 3师:①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齐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明确: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②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荒芜)。(幻灯片5) ③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失魂落魄、残废: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幻灯片6)

④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幻灯片7)

明确:第一,荒芜冷落的地坛与作者的经历相似,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第二,地坛很宁静,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作者需要安静平和的心态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以后的生活。

4师:①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幻灯片8)

(明确:在第一部分第5段,作者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片刻不息。”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由此使作者感受到了小生灵们生命的顽强,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作者看到了地坛的生机,唤起了生活的信心。

②师: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作者说了一句话——“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③师追问:那么,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发? (幻灯片9)

明确:作者领悟到:①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④作者还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5师:作者应该怎么样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再次从景物中获得了那些启示?。

分析: 第三处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一段景物描写, 就不难发现每一种景物描写中都包含着一个对比。比如“落日与映照得灿烂”、“落寞与雨燕的高歌”、“暴雨与清纯的草木气味”、“秋风与熨帖的味道”, 可以说每一种看似感伤的景物背后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一次磨难其实都是你人生的一次历练,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们一个酸柠檬时, 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作者终于明白了, 残疾之后不仅要活着, 而且还要活出精彩。

(意蕴: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让人感动伤感,但却能把地上的坎坷映照的灿烂;园中最为落寞的时候,雨燕却苍凉高歌;冬天大雪覆盖,行动不便,孩子们的脚印却永远让人有童年的怀想。譬如暴雨骤临园中,给人措手不及,但却让人想起蓬勃的夏天。)

这三处景物描写, 正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舔舐伤口、抚慰心灵—— 感悟生命、珍视生命— —抗争命运、活出精彩

: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当年,他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他成了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残疾但并不消极的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七:文中景物描写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①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②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③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八:学生例举身残志坚的例子,并反观自我.谈启示 意志坚强的名人故事——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 九:教师寄语 名言积累:(幻灯片)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明确)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保尔·柯察金的内心独白

板书:

地坛:荒芜冷落,历尽沧桑

同病相怜

我: 废弃双腿,失魂落魄

② 苍松翠 柏树幽

野草荒藤乐悠悠

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 满园草木竞相荣

特点 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③譬如落日 落日寂静而安详

譬如雨燕 雨燕依旧高歌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 譬如雪地脚印 孩子们的脚印永远让人有童年的怀想。 譬如古柏 古柏永远镇静坚定地站立 譬如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让人想起蓬勃的夏天 譬如秋风 会送来满园熨贴而微苦的味道。

生命的永恒

珍惜、热爱生命

生活的信心

④景(园子荒芜---------但有生机)

我与地坛 情(残废自伤------走出“轻”生)

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散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渎课文,是残疾人作家史铁生所作。这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感情的散文。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情意浓厚,文辞优美。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分为二部分。我执教的是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文字里讲述是作者在20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而对生活十分绝望。于是在地坛这个古老而又沧桑的园子里产生了对生与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来源于园中景物对他的启发,所以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对课文第

三、

五、七三个重点景物描写的段落进行赏析。由景入情,让学生感悟作者由“想死”到“勇敢活下去”的复杂感情,从而来解开地坛就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这样一个关系,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借助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创设出作者文字里所要表达的情境,让学生融情入景,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配以相关的提问,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学生收获很大。

第12篇:高中语文教案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教案)

彭华

教学目标:

1、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3、品味作者的自传体式散文的风格和独特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法、讲授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自读课,教师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本文又是长篇散文,教学时应抓住重点,指点学生品味课文包含情感充满哲理的语言,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学修养,并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聆听音乐《命运》交响曲,学生说出乐曲名和作者名(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面对残疾,史铁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

作者曾经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解释。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

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研读课文:

课文所选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深爱地坛感悟生命

深爱母亲感受亲情

四、深爱地坛感悟生命

1.请同学们朗读比较课文第

3、5两段中的景物描写并思考:这两个文段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第3段景物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第5段景物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第3段的景物特点,地坛公园显得荒芜冷落,是一座废弃了的古园,如同一片野地;

第5段的景物特点,却写出地坛公园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面,公园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富有生命力。

归纳:“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2.思考:为什么在“我”的眼中,园子开始是“荒芜”的,而后来却又觉得“并不衰败”?

史铁生开始进入公园时,双腿残废,整个人失魂落魄,所以看到的园子是荒芜冷落的;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后,他终于走出了人生的困惑,寻找到一条人生道路,这个时候的史铁生就能感受到公园中各种生物顽强的生命力.

3.作者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

身体残疾了,生命是否该结束?

“我”为什么要出生?

“我”应该怎样活?

4.我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五段:小昆虫和草木虽很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正是由于它们的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

自己应如园中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能颓废消极,而应该像它们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分生命的喜悦,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与亮色.

讨论:“我”应该怎样活?

活着就是追求,追求理想。生活有追求,才能够活的充实,实在。

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我们的生活应该顺其自然,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我们活着必须对得起父母,同时也要对得起亲人、同学、朋友,对得起自己。要活出有意义的一生。做到无愧于心!

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奇迹,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奇迹去创造更多的奇迹,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人生下来是一个奇迹,已经是一个事实,是上天交给你的一个任务,拥有生命,就应该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使生命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这是史铁生在古园中思考的第一个感悟。

五.深爱母亲感受亲情

1.我的每一步精神跋涉,都是母亲陪着完成的,那么,母亲对我的爱是怎么表现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读一读。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着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要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心理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动作

“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语言

出示幻灯片,朗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受母爱: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母亲理解我:

默默地爱

痛苦忍耐

2.母亲如此地关爱儿子,作者又是如何回报的呢?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至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以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

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4.齐读第七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5.播放音乐:满文军《懂你》

同时放映歌词和孩子与母亲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幻灯片。

6.母爱,在影视中总是像火一样炽烈,壮丽;在现实生活中却像水一样平静,淡远,无风时,甚至看不到一丝波纹.然而朴实平凡的一切,正寄予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真情.能否从平淡中感受到这片真情,也是孩子是否成熟的标志.

请同学们仿照例句写一句或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例: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喝几口就能使你神清气爽;

六.讨论: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1、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2、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

3、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4、要关心残疾人。

5、奇迹多是在恶运中出现的。

6、笑对苦难

七.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可选择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也可以选择对文章艺术特色的认识。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优雅的旋律随风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第13篇:《我与地坛》教案19

《我与地坛》教案19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2.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表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思考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孝顺父母等问题。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解决办法:反复诵读,文章。 ●学生活动设计

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总是在忙碌中度过每一天,以至于来不及思考我们自身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来不及体味在我们的周围时时处处存在着的生活的温情。我们常常会对现状抱怨、会不满,对许多情感逐渐冷漠。或许我们只有在受到某种打击和挫折时,才能真正体察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才能感悟到许多过去不曾感悟到的情怀。

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是他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遭受了命运残酷的打击之后十五年间对生命的思考所得,他思考的核心就是人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种思考既是他个体对生命的沉思,沉思所得又会带给我们许多心灵的震撼。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在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21岁时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潜心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我与地坛》共七章,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

一、二章。第一章:

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章:

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一节为过渡段。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十节结束回忆。

第14篇:《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我 与 地 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

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2.体会语言深沉绵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 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 1 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 (死,应该顺其自然 ) 我为什么要出生? (无须思考 ) 我应该怎么去活? (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提示: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 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8.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9.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坛 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 坐卧难安 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 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2

10.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教学板书】

第15篇: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坛、母亲对“我”的影响,即三者间的关系。

2、情感熏陶,深入体会作者关于生死、亲情等复杂难言的感受。

教学设想:

紧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写和母亲的人物形象为主线,以情感熏陶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和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地坛里的景物给作者生存的启发(该怎样活下去?)

2、作者读懂了母亲的活法(面对苦难人生的态度)

课前准备:

1、阅读《读本》中其余五部分

2、播放电视散文

3、印发讲义: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读者》2001年第21期)

4、网上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作品及评价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氛围,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CD、VCD、磁带均可)。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引出同样与厄运抗争并成为生活强者的本文作者——史铁生。

二、简介作者

生平、作品及余秋雨的评价(我必须仰望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还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探索的旅行者。)

三、展示学习目标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作者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连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板书)。分析开头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部分。明确特点:荒芜冷落(板书),抓住“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语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继而把握作者此时的精神状态:失魂落魄(板书)。

(二)、作者为什么“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对园子有了新的认识即意外的收获,找关键句。朗读、分析第五节的景物描写,其中的小动物及露水草木虽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这充满生机(板书)的环境给作者启示:要活下去,要珍爱生命(板书)。

(三)、生存还是毁灭,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朗读:一个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怎样活,地坛继续充当着作者的精神导师。分析第七节的景物描写,落日、雨燕等给作者的启示:热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四)、小结:精神家园(板书)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史铁生在地坛作了长期的呆想,最终参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这结果,可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亲(板书)的伴行。

思考讨论作者写了怎样一位母亲。

围绕理解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不幸(艰难的命运)、坚强(坚忍的意志)等几方面分析。

找出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举止或作法。(

3、8节)

(二)、写母亲为表达感激忏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读懂了母亲对苦难人生(板书)的态度:勇于承担(板书)。母亲面对人生苦难的这种活法给作者(板书)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生命航标(板书)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

(三)、明确母亲、地坛与我的关系。作者成功时,母亲却去世了。有感情地诵读第七节,四个“又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四)、以毕淑敏《提醒幸福》中的一段话做结。

五、课余练笔

围绕生命或母爱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走进

失魂落魄 荒芜冷落

地坛(精神家园)

启发

珍爱生命 生机盎然

活法

苦难人生 承 担

母亲(生命航标)

启发

直面

作 者

第16篇:《我与地坛》(版)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

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第2页)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PPT第4页)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篇《我与地坛》更是倍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评为“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

三、阅读课文、研读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注意字词。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考三个问题:①“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板书:我

地坛

②作者在地坛思考了哪些问题以及有何收获?③作者为何在地坛能够获得重生?)(PPT第6页)

1、当初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进入地坛的?(提示: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提示: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颓废)

2、那时作者眼中的地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提示: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荒芜)

3、自从那个下午作者无意识中进了地坛,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它,一呆就是15年。请问: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您为什么单单痴迷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呢? (PPT)

提示: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可经过四

1 《我与地坛》教案

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完全到残缺。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在这个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华与热闹都与他无关。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坛,给了他母爱般的慰藉。

板书:慰藉

地坛

------------------

荒芜冷落

------------------

失魂落魄 并不衰败

------------------

珍爱生命

一座废弃的古园

------------------

一个残废的青年 肆意雕琢

------------------

双腿残废 有些东西不能改变 ------------------

精神不变

(PPT第14页)地坛与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四百多年里,人文属性尽失,自然属性尽显。)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4、(第二个问题)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请问:面对双腿残废的现状,作者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关键句)

提示: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他找到答案了吗?

全体学生朗读一遍第六段有关文字。

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师板书: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

6、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从死亡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请问:是什么给了作者活下去的勇气?(提示:是地坛里各种植物和动物的蓬勃生机。)

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来谈谈它们是怎样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的?(注意修辞和句子的言外之意)

生各抒己见,师谈自己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说明它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疾行”,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 (拟人)

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象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吧!

露水:没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万丈金光,人又该如何?也许是即将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总结:下面让我们平静下来齐读第五段。

2 《我与地坛》教案

第五段的描写是史铁生内心挣扎的形象表达。他的心理忽而很稳定,忽而想透了什么,忽而又很不耐烦,头脑发热,忽而想到过去,深深寂寞,忽而又想到出路,内心里爆发出万道光芒。总之,痛苦,飘忽不定,然而又有一种生的欲望,一种生还要有意义的生的欲望。非常真实。

(PPT第15页)地坛向作者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地坛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地坛使史铁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可敬,地坛还给了史铁生人生哲理的思考,提升了史铁生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在文中这样写道:

(第七段“十五年中„„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师:这六个譬如,就如同六幅画,看到这六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交流展示】

学生自由思考,充分发挥想象。

教师小结: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能够激发读者挥动联想与想象的双翅;高水平的阅读也应该是这样挥动联想与想象的双翅。

【主旨归纳】(PPT第16页)

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上帝可以“肆意雕琢”我们的身体(身残),却“不能改变”我们的精神(志不残)。石门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却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他看到了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暴雨骤临园中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然而,他看到的落叶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总之,他是从凄凉之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正如《我与地坛》第七部分中说: (PPT第17页)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在这一面熄灭着走下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上烈火朝晖之时。

在这一方看来是落日,在另一方看来却是旭日;在悲观看来是落日,在悟出了人生哲理的人的心里和眼里,看到的却是旭日东升。

总而言之,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 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PPT第20页) 第

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马克思说,宁静是唯一能够产生成熟果实的土壤);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的外化。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们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师板书:热爱生活

7、结束语: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苦度干旱的岁月,才能迎来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吹过,是百花盛开。生命的磁卡,我们不能掌握它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腊的荷马,他的双眼熄灭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风沙,弹着七弦琴,吟唱着《伊里

3 《我与地坛》教案

亚特》和《奥德赛》;莱茵河畔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失聪了,可他的心中却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伟大的《欢乐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集聋哑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难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种灵魂的磨炼。凡是历经劫难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四、延伸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一些什么启发?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关心残疾人;

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③要勇于正视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要冲动,不要有过激行为;

五、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字数6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地坛 我 琉璃剥蚀 双腿残疾 朱红淡褪 找不到工作 高墙坍圮 找不到出路 雕栏散落

古柏苍幽 出生是事实 草藤茂盛 死不必急于求成 昆虫活跃 珍爱生命 气象万千 热爱生活

教后记:之所以选这篇文章上公开课,是因为自己很喜欢它。它那洗练恳切的语言,它那冷静沉稳的叙事风格,它那淋漓尽致的痛苦,它那历难而不屈的坚韧„„无一不深深打动着我。怎样让学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我决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准课文切入点,然后融会贯通全文。为此,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做法,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来阅读全文。这三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样活?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准确,思维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学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生经历有限,对苦难的感受不深,所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仅仅流于表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熏陶和强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

2、散文的阅读理解,品味散文的语言;

3、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方法:注意内心描写,设想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更好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品味散文的语言,体悟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教学方法】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 教学设想:

一、导入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去理解体会作者在母亲去世之后,所感悟到的母

4 《我与地坛》教案

爱。(显示教学目标)

二、文本解读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内容,提出自主问题。

1、残废了双腿的“我”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快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心里苦闷” ,“整天”“在那荒僻的园子里” ,“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补充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教参第19页)(PPT第27页)

2、作者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3、怎样理解在文中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用了五个“她知道”,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充分说明了母亲善解人意,深深地理解儿子,懂得如何关心儿子。母亲知道儿子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一个“发泄”的地方,于是,她把一切担心和痛苦全部埋进心底,默默担当母亲的责任。作者痴迷地坛,母亲从感情上来讲,是不放心的,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目不能接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个独处的地方,治愈自己的伤口,完成人生的认识。母亲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又深深理解,提心吊胆却又心甘情愿的看着儿子融入地坛。这种矛盾心理显示母亲的伟大。

4、面对苦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母亲对我的理解和疼爱?从文中找出并加以品味,说出自己感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2段,第3段,第8段

板书: 第2段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第3段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坚忍的意志 第8段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细节、表情、动作

①“不是光会疼爱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疼爱理解,毫不张扬 “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 特定的姿势动作 毫不张扬

②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身影。(母亲久候不归,出去找儿子大海捞针一般,孤独无助,茫然但又执著,这是多么柔软而坚定的信念。)

③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语言

① “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朴实的语言却蕴涵了无限的内容,作者到许多年以后才渐渐听出其中的滋味,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心理(“我”的设想)

① 儿子对母亲心理的设想“当我不在家的时候„„终于能找到” ——形象地突出了时间之长和母亲始终在焦虑、空虚和痛苦中煎熬。

②“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这样的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伤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怜天下父母心

③她理解儿子,知道有些事要儿子自己想通,但出于母亲的本能,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整日整夜活在痛苦、惊恐之中。“我”所承受的,是我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与形色的痛苦。他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坚忍的意志

“担心”;“自我安慰”;“暗自的祷告”;“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的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5 《我与地坛》教案

5、儿子从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我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

明确:不理解——理解——痛悔——怀念

语句:如“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我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6、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这里的“车辙”和“脚印”的交织,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 “车辙”是作者在地坛里走过的“路”,是作者的心灵求索的轨迹。这轨迹密密麻麻,错杂纵横。“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伴行,都含有母亲的忧虑和哀伤!而且“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还象征着母亲和地坛的重合——地坛是我再生的母亲,而母亲的博大是虚化的地坛。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地坛、母亲与我,三者存在什么关系?

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内容上来看,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也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他们都给“我”生的启示。

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

三、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四、作业

回想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运用细节描写,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与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板书: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二、写“我” 对母亲的追忆和眷念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儿子的感悟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6 《我与地坛》教案

附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经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的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艰难的一生。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第17篇:《我与地坛》教案19

《我与地坛》教案19

我与地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语言表的感激之情。

3、学习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4、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渗透点

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而又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联系。

3、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解决办法

1、通过分析地坛中的景致,抓住其特征,来理解它对“我”的影响。

2、抓住母亲的心理变化的关键词,来体悟母亲对“我”的关爱。

3、借助多媒体课件,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三.学法引导

1、文本研习:抓住重点语句、关键词语。

2、小组谈论:交流研习内容,达成基本共识。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研习文本,学生抓住情景交融的关键语句解读课文。 六.教学步骤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个性格倔强的人,按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富有个性的人,在遭受苦难、失败或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往往无法听得进别人的劝告,他往往会独自一个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恢复疲惫的身心。事实上大自然中的某些景致正好契合了我们心灵深处某个脆弱的部分,它们无声无息中给我们以慰藉,给我们以启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也正是这么一个地方,它让身心受到巨大创伤的“我”(作者史铁生)能够在这里静静地舔舐伤痕,思索自己的命运,思索人生的价值。那么这个“地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作者史铁生在这里又有些什么生命的感悟,我相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大家会对此有一个深刻的影响。

二、作者及地坛简介:

1、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史铁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PPT放映)这就是史铁生,这张照片是我见过的史铁生照片中拍的最好的一张了。大家可以看到他坚毅的眼神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倔强,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

2、接下来我们看作者简介,大家看屏幕。(PPT内容,教师可请学生朗读或自己朗读。)

3、作者史铁生对他自己的名字作了这样一番阐述。(读一遍PPT上内容,所以有人说,史铁生能够坚强不屈地活着并进行创作,这件事本身就是阐述生命、阐述人生的最好作品。)

4、我们再来看看地坛的一些情况,这就是地坛。(PPT内容)

三、简单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马上进入文本的学习,请大家快速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请找出直接描写地坛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作者的感受。

1、请一位学生说下,描写地坛景物的语句有哪些? ——慢慢引导学生得出答案。(这应该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很快找出来。)(PPT放映)

2、集体朗读这三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注意要用缓慢的语速来读,边读边思考,作者史铁生见到这些景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心里是怎样一个变化过程。①、景致一:请问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荒芜破败、冷落凄惨

那么作者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更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 怎样理解这两句话?请同学回答。

——我们看到地坛是荒芜破败的,冷落凄凉的,而此时作者的心境是失魂落魄的、颓废沮丧的,所以他走进这地坛感觉到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所以,他才深有感触地说:“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而“我也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那么作者更容易看到时间的什么呢?更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那又会作何感想呢?联系前面的夕阳晚照,断壁残垣这样一个氛围,我们不免会想起时间的漫长,时间的永恒,继而想起自己的渺小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对吧!所以说,一切个人的痛苦在这样阔大背景的映衬下都显得毫无分量的。对这几句话我们就做这样的理解。 ②、我们再来看景致2: 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各种小生灵洋溢着生命活力,生生不息的画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长久呆在地坛里有了新奇的发现,这又引发了他对命运、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命运之神”道是无情却有情,在这么荒芜破败的环境下,花草树木,鸟鱼虫兽,各自展现着生命的力量,所以,作者从这一双重境界中又分明感受到在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活的蕴藉和爱意。地坛之于作者,馈赠是如此的丰富,它以只可意会的独具意蕴的形象为一个濒临绝望的人开蒙引导,使他从自己的不幸中走了出来,曾经焦躁不安无可如何的作者慢慢地变得平和而宁静,他透过地坛宗教般地想象到另一个世界。(PPT内容展示。) ③、景致3 对上面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作了分析之后,我们大家知道作者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其实也就是对生命的解读。这段文字中,6个“譬如”正是解读了生命的种种状态。大家看,落日映出的是灿烂,雨燕高歌的是力量,冬天雪地的脚印令人昨日明天遐想不已,苍黑的古柏镇静坦然地面对一切,最后的落叶留下了回家的美丽。所以,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既然如此,作者想到那么自己又何必过于执着一己的得失,一时的荣辱,有道是“人生须臾,沧海一粟”,“风物长宜放眼量”。那么这几句话,我们就可以解读为:(PPT内容展示:在生命过程中,万物都要尽其所能,活出不可更易的特性,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

3、每段景物描写都让作者产生深深思索,在地坛景物的描写叙述中作者已然把困扰自己的有关“生死”和“怎样活”的问题思考得非常透彻。那么,我们再来明确一下,地坛到底给了他怎样的启示,让他解决了困扰他的三个问题。

首先是地坛的荒芜,正是因为荒芜让作者有了一种皈依感,让他觉得地坛与他息息相关,有着宿命般的联系。然后地坛又不是衰败的,而是充满着生机的,所以让作者觉悟:“我自己虽然残废,但却不能因此而颓废”。从对园子的喜爱也就自然想到对生命的珍视,最后得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而解决了“死”的问题。

那又为何“生”呢?还是地坛的景物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古柏的苍幽、坦然,各种生灵的卑微却生机盎然让他想到“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死亡也不应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也就是自然法则。”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那么眼下,我们的剩下的任务也就只有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怎样活呢?作者连用了六个譬如,让我们明白“在生命的过程中万物都要尽其所能,活出不可更易的特性,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

4、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与地坛是有着宿命般的联系的:作者在情感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依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是地坛给他提供了一个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与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这也就是我们开始上课时所说的那样。

四、课文中的很多句子都非常富有有哲理意味,仔细品读令人很有感触。PPT放映“令人感触的句子”,请学生集体朗读一遍。

五、课文作一小结:

今天,我们只是抓住了“我”与“地坛”的联系或者说是地坛给我的启示这个角度匆匆忙忙地分析了课文。但这篇文章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命运思考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在不屈中获得骄傲,在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等等还可以得出很多很多哲理性的意思。我希望大家以后能够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这篇文章,并认真思考下“生与死”,我相信这样你的生命肯定会多一点分量,多一点绚烂。

六、布置作业,强化学生课堂达成的哲理体悟。

借鉴《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情景交融并能蕴含一定哲理的文字,500字左右。

板书:

荒芜破败(冷落)——失魂落魄 荒芜但并不衰败——残废但并不颓废 对园子的喜爱——对生命的珍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讲到史铁生一直呆在地坛,自己慢慢地舔舐伤痕,静静地思索人生、命运,但是却忽略了他身边的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母亲。每当作者呆在地坛时,母亲就没着没落地担心他,却又不能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些什么,因为怕伤到作者脆弱的自尊。多少年来,作者一直沉浸在自我的苦难当中,未曾顾及身边还有比他更痛苦的母亲。知道母亲猝然去世,作者才开始慢慢想到母亲这些年的生活状态了。文章的这一部分是作者怀着深深的忏悔和内疚的心情写下的,写出了母亲伟大而不张扬的爱。

二、在看课文前,我给大家读下史铁生的另一篇文章,同样是写母亲的,我想听了这篇文章后,对于感受和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有帮助的。(《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相信大家听了之后,心里肯定有一番滋味,那我就请大家带着这番滋味来看课文。并请你们能够思考下,该部分写母亲对我作了哪些事情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不张扬的爱。(大约5分钟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同学并不一定能够找出来,因为这篇文章是作者深厚感触的一时流露,作者也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写作技巧,完全凭着他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之情写下的,所以有些凌乱。我课前给大家做了一番梳理。(PPT放映)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 “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那么,我就来看一下母亲是怎样来“送儿子”、“忧儿子”和“找儿子”的。请大家从原文中找出来。请学生起来回答。 ——PPT显示参考答案。

集体朗读这些文字片段。并提醒学生注意红颜色强调的字词,能够理解作者母亲的心情。 比如“送”这件事中连续的几个“知道”表明母亲是理性的,对作者的行为只能是无奈的叹息与担心。“找”当中的“悄悄”、“端”以及“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整句话都要好好理解。体会出那种“儿子的世界有多大,母爱就有多宽广。”“忧”这件事都是母亲独自一人在进行,“她随时准备好了承担不幸。”

2、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送”“忧”、还是“找”,母亲都是刻意地避开我,不使我有一丝一毫的为难、尴尬或者伤自尊,正是这种毫不张扬的爱,才显得深沉、无私、崇高,才使得作者在母亲去世后油然而生出深深的内疚和忏悔。

四、PPT显示:“母爱是毫不张扬的,是无私的、崇高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刻„„”

自己先谈谈:我的母亲最让我感动的一刻是我上大学时一次回家,在我走下车门看到母亲,而母亲还没有看到我时,母亲眼里流露出的急切和盼望,而当她也看到我时,她却竭力掩饰这种神情。我觉得这个动作很有意思,为什么我的母亲要不让我发觉她对我的那种关爱,她在表达对儿子的爱居然会羞涩,不可思议啊!那接下来,各位谈谈吧,什么都可以说,只要是关于母亲的,没有关系。我们表达对母亲的想法用不着掩饰,所谓的“倔强”与“羞涩”到头只会让我们后悔莫及。(对学生的讲述作适宜的点评。)

五、我想我们的母亲都是非常爱我们的,只是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希望大家今后能够仔细去感悟。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要为母亲做点什么呢?课文中作者讲到了“为母亲而写作。”非常有意思,那你们呢?是不是也有“为母亲而读书”的想法呢?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的,对吧!

六、好,我们再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材料,细细品味此中的深刻意味。文章中有很多富有哲理性、令人很有感触的句子大家注意理解。(PPT放映。)

七、最后希望大家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感恩”二字,并且想想为了母亲这省略号后面该怎么填写。

板书: 感恩 为了母亲„„

《亡人逸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语设计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三、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忆性散文。“亡人”在文中指亡妻;“逸事”指诗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孙犁结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学,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到延安教学。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抚养儿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但孙犁对妻子的感情一直纯真深厚,这在作品中多有体现。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时候,作者又写了这篇散文,以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 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看戏相亲: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总其一生: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五、品读鉴赏

1.默读文章第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从“天作之合”开始写起? 提示:“天作之合”给全文蒙上了一种神秘色彩。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和宽慰,甚至是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是在谢天,不如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子的感念。

2.自由朗读第二部分,探究以下问题:

(1)说一说:你认为这一部分哪几个动词用得比较好?好在哪里? 提示: “盯”、“跳”、“钻”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初次见面时未婚妻腼腆害羞的神态。 (2)想一想:“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句话表现了妻子怎样的个性特点?

提示:这一语言细节描写,突出了妻子作为农村妇女深重的礼教观念,表现出了她的质朴。

3.学生朗读第三部分,讨论:

(1)文章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亡妻哪几件小事?这些小事表现了亡妻怎么样的美德? (2)文章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 (1)文章这一部分写了“回家诉苦”、“背瓜遭遇”、“学习织布”、“买布粜粮”和“抱孩夜走”几件小事。这几件事情写了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这个过程凸现了妻子勤劳善良、善于学习、疼爱孩子的品质。 (2)文章这里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回家诉苦”、“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转变的转折点,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铺垫。妻子前后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妻子的美德。

4.阅读文章第四部分,自由质疑探究:

(1)结尾交代妻子临终前还记得丈夫做小职员时寄到她家两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了极致,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两,薄施厚报,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得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多少爱与体贴。 (2)文章以妻子“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用意是什么? 提示:文章以“一丝幸福的笑容”句作结,展现了一个辛劳一生却又容易满足的妻子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写到:“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深挚地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愧疚自责之情以及对亡妻的极度思念。

六、课文小结

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七、能力迁移

1、阅读文后“活动体验”的细节描写,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2、如何写好细节? 明确:(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2)符合人物的个性 (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

八、课堂总结

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性的一种体现。回顾我们看到的几篇诗文,这里使细节真实起来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们才具有了令人感动的特质。

九、布置作业

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篇文章,表现出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曾带给你的真情与感动。

附:板书设计 亡人逸事 孙犁

初次见面 礼教观念重、质朴贞洁

无车不回

回家诉苦 背瓜遭遇

细节描写 学习织布 善于学习、勤劳善良、疼爱孩子 买布粜粮 抱孩夜走

临终话别 夫妻恩爱、易于满足

第18篇:《我与地坛》教案(推荐)

《我与地坛》教案

教学目标:

1.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 2.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3.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地坛、母亲给我生命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感受作者的心,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课文研读

(一).阅读全文,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提问: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文中地坛的景物描写,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3.提问:作者是怎样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

(三).集体研读第二部分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你们觉得母亲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什么? 3.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体现她那样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一种怎样的情感?

4.怎样理解在文中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用了五个“她知道”,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这里的“车辙”和“脚印”的交织,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6.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写“我与母亲”呢?请认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好能从不同的层面说出道理。

四、作业布置: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学习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联系课文,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学习史铁生的方法,回忆母亲为自己做过的事,对自己说过的话,设想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深厚的爱。以“设想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

地坛------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

母亲------生命航标 教学后记:

在学法上,可让学生在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分别研读两个部分的内容。力求准确把握每部分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真正读懂这篇课文,它的鉴赏价值以及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就会产生。

在教法上,采用恰当的点拨,典型示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批文入情的点,结合作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体会关键词句的色彩情味,把握情景交融、心物交契的结合点,参照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作出综合,透视作者的心灵历程和人生感悟。

第19篇:我与地坛教案参考

苏教版高一年级《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我与地坛》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和哲理色彩的散文,教材编写人员将其归属于阅读教学的

“文本研习”中。“文本研习”更多的侧重于通过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

想情感,这与“问题探讨””文学鉴赏”以及”活动体验”是有所不同的。本教学设计就是

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又

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策略上,重视朗读,重视学生活

动和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拓展,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引发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准

确理解和把握。

二、教材分析:

新课程将《我与地坛》置于“珍爱生命”这一专题的“精神支柱”话题之下。作为该话题教

学的重点,《我与地坛》一文意在促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做深层思考。课本《我与地坛》节

选了原文的其中两章,这两章分别突出了怎样对待生命中的苦难,怎样理解母爱等主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由初中进入高中不久,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对人生的苦难体验和认识不足,所以在

阅读文本时可能产生一定的沟通和体验阻碍;而且就思维发展程度来说,对于哲理性思辩性

的语言的深层含义,学生理解起来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相对来说对第二节母爱这内容的理

解反而会因为更有生活体验而显得容易一些。根据学情,安排教学课时数2课时。

四、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品味文章中的一些比较含蓄的语言(知识性目标)

(2)理解文章的情与景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力性目标)

(3)体会作者遭遇重大打击后的心路历程,引发学生对人生的顽强精神和亲情的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发的,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这

两点,教学中以抓关键句的理解为突破口,来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六、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和读本《我与地坛》全文,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为课堂教

学做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收集一些挫折人生的具体事例。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

以金华的2007年感动中华人物孟祥斌的事例和颁奖词导入。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

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巴金《灯》中的名言“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通过多媒体显示)

——用鲜活的例子来导入,一下子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牢牢抓

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课内外结合,可以

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习到生活的拓展。

2.检查预习:

提问学生《我与地坛》全文七节的基本内容。只要做到大体理解就可以。如能讲出“我因为

残疾而常到地坛来”“母亲对我的挂念”“写一对夫妇来园里散步”“写一个唱歌的小伙子”

“写一个运气不好的长跑者”“写一对兄妹”等就可以,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同时使学生对于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3.文本研习:

探讨问题1: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分析引导:重点理解“该”字的深层意义。如同日常生活中说这句话的意思一样,文

章中的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我为什么该来地坛,即客观现实的情况,

一是为什么该我来地坛,即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教师指导活动为主)

探讨问题2.那么文章中写到的我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情况呢?而地坛有是个什么特点的地

坛呢?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分析引导:

①地坛特点:(1)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如同一片野地、剥蚀了古殿浮夸的琉璃„„淡褪

了„„坍圮了„„又散落了„„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2)“园子无人看管„„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3)“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熨帖„„而微苦的味

道。”

(4)补充介绍地坛的历史特点:老北京的“九坛八庙”的说法;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

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通过多媒体显示)

②我的处境:“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摇着轮椅”“失魂落魄的人”“找不到

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也找不到了„„”“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一连几

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

怕„„”(以师生互动为主)

③两者关系:如果把地坛看作一个人的话,可以理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比关系。

探讨问题3.荒芜冷落却富有生命力的地坛这个景,给于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我”什

么启示,从而使作者重新振作起来呢?

——分析引导:荒废的地坛与残废的作者,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是荒废的地坛中的那些蜂

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等一个个生命个体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述

说着自己生命的美丽,从而启发了作者,也要按自己的方式顽强的活下去。(以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为主)

探讨问题4.“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是什么意思?

——分析引导: 这些语句的含义,实际上都可以从作者与地坛的精神交流角度来思考,

从作者与地坛的“残废与荒废”这个共同的命运的角度来思考。

4.教学反思:

前面3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思考,探讨问题4则可以让学生自

己自由发言提出,这样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就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问题的能

力。当然学生也可能提出其它语句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必要的讨论。解

答前3个问题的目的,既在于理清文章第一节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从地坛中

得到启迪的,思考作者是如何从痛苦走向坚强的,从而理解文章的景和情的关系。所以我认

为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第一节内容和作者情感的一个突

破口。(以师生互动为主)

在进行上述探讨的时候,要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文章写地坛景物的语句,以利于体悟其中包含

的情感。(以学生活动为主)

在探讨上述问题时,要联系到课前导入中关于孟祥斌救人行为的精神价值、关于被救女子轻

生行为的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更明确理解史铁生的面对灾难的顽强精神的宝贵。(以学生活

动为主)

第二课时

1、课堂导入:

回溯文章的思路和前一课时的大概内容,过渡到本课时内容的教学。

2.文本研习:

探讨问题1.文章第二节哪些语句刻画了作者的灾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

探讨问题2.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沉痛心情?

探讨问题3.文章哪些语句写了作者从母亲的一生中得到了生存的启发?

——分析引导:“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是没有什么大难度,在学生回答之后,对重点语句做点拨并组织学生对相关语句进行集体朗读,以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加深对母亲的坚忍精神的理解;同时体会作者饱含感情的沉痛的反省性语言特色。(以学生活动为主和教师指导为辅)

3.课外拓展:

(1)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以前学到的关于母爱或父爱等家庭亲情的文章诗词,对重要内容可以进行回忆性的学习。如《游子吟》余光中的《乡愁》和朱自清的《背影》等或一些流行歌曲,可以选择其中的佳句师生共同进行赏析。

(2)发放作者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精神内涵。

(3)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名胜“江南第一家”,使理解其精神实质。

有关资料:江南第一家,即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而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作为一个文化古迹,以其融古代建筑,风景名胜,民俗传统、儒家文化为一体的独特品位,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部分学生对这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可以让学生做介绍教师补充。目的之一也是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的文化传统。)

——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既要继续落实“母爱”这个内容,也要促使学生思考史铁生从母亲身上学到了顽强精神,那么我们年轻的一代,要从他人身上学到什么的问题。)

4.小结反思:

地坛是史铁生获得新生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是我的地坛,也是我和母亲的地坛。地坛荒芜之下的生机,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伟大的母亲,则在不断的鼓舞我顽强地在人生路上走下去 。文章节选的后面几节内容,写了散步的夫妇,唱歌的小伙子,运气不佳的长跑者,一队兄妹等等,实际上都是围绕作者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来展开的。孟祥斌的价值,不仅在于救了一个人,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他人有难,及时救助的精神;史铁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写出了一些文章,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顽强的面对生活的灾难的勇敢精神。(以教师指导活动为主)

八、板书设计:

地坛: 荒芜但不衰败

我: 身残但志坚强

-------人,活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

母亲: 生活的痛苦和对作者的理解和希望

作者: 对母亲的思念和痛悔以及获取的生存感悟

-------人,活着还需要的是一种爱

九、作业设计:

(1)在阅读《我与地坛》全文和《秋天的怀念》的基础上,写一篇读

后感,谈谈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看法。

(2)发放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把握作者对祖

母的“孝义”感情。

——上述两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拓宽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写作锻炼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的相关思想认识。

(3)要求学生编写一段生动而翔实的“江南第一家”导游词,或编写

一段景点介绍文章对“江南第一家”景点进行广告。

——这个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十、问题研讨:

很多参考书都认为史铁生 在遭受截瘫的重大打击的时候,是“园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6月版第71页)。“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必修二教学参考书2006年版,第2页)这样理解文章的景和情的关系,本人觉得有点与学生作文中写自己碰到困难时想起伟大人物的名言从而勇气倍增一样,显得过于单纯和肤浅,有拔高景物的作用而忽视作者自身的潜在的面对生活打击虽痛苦不堪却仍不愿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的嫌疑。我觉得作者自身不服输的内在精神是自己走出困境的决定性因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能不能在这个角度对《我与地坛》全文做深入的挖掘?这是本人教学这篇文章后的一点想法。敬请指教。

第20篇: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教学目标:

1. 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2. 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位作者沉思、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 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感悟的内容

2. 品位语言,体验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表现手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的捉弄时,人的身体、心理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悟、体会,以认识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一无二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着走进来的脚步。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生于1951年,河北涿县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腿残疾(“*”初期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积劳成疾,下肢瘫痪。)而回北京。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

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三、背景知识介绍

《我与地坛》是一篇自传散文体小说,写于1989年5月,全文一万三千余字,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是对人生的思考,抒发了自己对于命运和生命问题的感悟。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即公元

年),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 1 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在战乱年代,此处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为“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字词积累

荒芜(wú):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如:“田园荒芜”

宿命:指前世的命运。佛家认为今世的命运是由前世行为的善恶决定的。 沧桑:“沧海桑田”的缩写。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如:“久经沧桑” 亘(gèn)古:整个古代,终古。 隽(juàn)永:(言辞、诗文)意味深长。 恪(kè)守:严格地遵守。

熨(yù)帖: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心理平静;

舒服;

事情完全办妥。

剥蚀(bōshí):物质表面因风化而逐渐损坏;

侵蚀。 坍圮(tānpǐ):倒塌、坍塌 撅(juē):翘起;

当面使人难看。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 猝(cù)然:突然,出乎意料。

五、课文讲解

1.概括第一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主要写我与地坛

2.阅读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找出第一部分中对地坛的景物描写。 师:文中的景物描写共有几处?请指出。 生:共有三处。 师: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文中的第一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体会: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地坛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地坛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

地坛显得很破旧。

师:由此可见,地坛昔日是什么样的呢? 生:曾经一度辉煌。

师:这一处从整体上写地坛的荒芜破旧有什么作用呢?

生: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

师:古园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但是它丢掉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生:剥蚀的是——浮夸的琉璃

2 淡褪的是——炫耀的朱红

师:也就是说,地坛失去的只是外表的虚荣与浮华,只是昔日的荣华和显耀。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

师:这样的地坛对于失魂落魄的作者来说,会有一种怎样的启示呢?

生:地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的心灵有一种强烈的震憾,他仿佛觉得地坛就是自己的影子,并以此为起点,开始长久的思考自己的命运

师:既然作者受到了启示,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文中的第二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注意:第一处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的,那么这一处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地坛的?都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从细微处落笔,描写了小昆虫的动态和草木的生长,写了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等

师:作者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甚至露珠它们都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呢? 生:它们都和我们一样的,是有平等的生命的。

师:你认为这段景物描写中写得最精彩是哪一句呢?精彩在哪儿呢?记住:无论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精彩,都要说出自己理由,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明确:在我眼里,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像个思考的老学者,而且似乎想了好久,终于想通了,想好了就马上去做。 蜜蜂,比喻的修辞手法,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一种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蜜蜂的稳和作者的烦燥不安恰好形成了对比。蝉蜕这一句很深沉,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完成了再生,得以飞翔,我想,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瓢虫,拟人的修辞手法,积蓄自己的力量,勇敢的飞向新的高度。露珠,它在叶子上不断的滚动、聚集,露珠越来越大,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就掉下来了,这时又有阳光的照耀,真的是太美了。我觉得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内展现自己的美。那我们人类更应该这样。)

师: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

生:我认为这是作者心灵中的声音。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这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有震撼性的!

师: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生:草木竞相生长,充满着生机、活力,作者本来长期的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这草木的竞相生长又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

师:从这两处景物描写中,你能感觉到地坛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特点吗?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生:荒芜但并不衰败

3 师:如果把这两处景物描写拍成两幅画面,一起放在你面前,你会觉得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第一处是地坛的全景,这儿则是一个特写的昆虫世界。 师:前面是四百年沧桑浓缩在一个画面里,这里是生命的瞬间被一个个地放大在我们面前,把这两幅画放在一起,我们会感到一种对比,一种震撼,一边是地老天荒,一边是生命的刹那。地坛荒芜并不衰败,历尽沧桑却依然宁静,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但却都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那么人呢?遭遇挫折与不幸之后,究竟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虽然不能一一的对应说蚂蚁教会了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了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他便如何如何,但几年的观察和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便于作者展开对于生命的思考的,他最终明白了——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 师:大家齐声朗读第三处景物描写,看这一处都写到了园子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试着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

生:落日灿烂;雨燕高歌;冬雪留痕;古柏静立;骤雨激香;秋叶安卧

提示:石门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却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他看到了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暴雨骤临园中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然而,他看到的落叶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都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永恒。这些景物本身恰恰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解读。

师:作者长时间的观察这些景物,他会感悟到什么呢?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去活?

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是作者心绪的表达,那么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呢?

生:第

一、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解读。

师:总而言之,是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

师: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你认为“我”与“地坛”的关系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地坛”还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吗?请用一句话简洁地表达你对文中“我”与“地坛”的关系的理解。

生:生命——地坛之魂

地坛——作者精神的家园

我与地坛——生命与宇宙的对话

地坛——“我”人生的导师

师:如果把题目换成“地坛与我”,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

师:试着任选文中所写到的一种景物,用即使------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你对生 4 命的感悟)

(提示: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

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

即使是落叶飘零,也要叶落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

师:通过对文章第一部分的学习,给了你哪些深刻的启示呢?请同学起来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结束语:看来通过对这篇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的思考、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感悟。不错,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即使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即使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灿烂;即使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这何尝不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呢?

《我与地坛教案.doc》
我与地坛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