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案

2022-04-14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教学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认识体会摇篮曲的体裁及音乐特点

3、认识、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了解摇篮曲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时安排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环节目标(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环节反思

备注

情景导入

、看图配音乐,音乐比较哪段音乐更适合图片,为什么?

2、了解摇篮曲,出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

、检查前置性作业:介绍作曲家舒伯特

2、师:但是,上天并没有关照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它将贫穷送给舒伯特,让它整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天,又冷又饿得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以走进了一家饭馆,他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舒伯特看到了报纸上有一首克劳帝乌斯写的诗,使得他非常感动,热泪盈眶。(师读第一段歌词,出示第一段歌词)

3、师:你们熟悉这首诗吗?(摇篮曲)看到这首诗以后,舒伯特写下了动人的旋律,他为什么感触这么大呢?他想到了谁?

4、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人在情绪最脆弱和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到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摇篮曲》,甜甜的睡去。因为梦里不再有饥饿、不会有寒冷。妈妈会给舒伯特一切、一切……

师生互动

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让学生理解节奏和速度。

、师:让我们也来读读这首使舒伯特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诗。学生朗读歌词

2、师:舒伯特在菜谱上为这首诗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乞丐,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费送给了他一盘烧土豆。舒伯特为了感谢老板的馈赠走到饭馆的钢琴边,弹起了这首《摇篮曲》。(教师模仿舒伯特走到钢琴边弹唱《摇篮曲》第一段)

3、师:简单的八小节旋律,就让这首诗得到了升华,使它成为了一首千古传唱的歌曲。哼唱一下这动人的旋律。

4、比较演唱,解决难点。

a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舒伯特为什么要在这儿(第六小节)加上一个前倚音呢?

b比较演唱:

师:让我们来唱一下没有前倚音的效果。(平淡)

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内心深处的触动)

小结:加上这个前倚音,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的那种内心深处被触动的心情。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导入:回想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引导回答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等)

师:让我们用妈妈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a学生唱一唱。

b学生用动作参与演唱。

6、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个妈妈的动作)

7、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

8、整理摇篮曲的特点

(1)、主题:母爱

(2)、速度:中速稍慢

(3)、力度:弱

(4)、旋律:轻柔、甜美、徐缓

9、拓展延伸:欣赏几首摇篮曲,体会摇篮曲体裁的音乐特点。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舒伯特《摇篮曲》

(3)、网络歌手香香《摇篮曲》

用同一体裁,不同的音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感兴趣。

小结

每一首摇篮曲都是由母爱谱写而成,每一句摇篮曲都是母亲对孩子美好的祝愿。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对摇篮曲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用我们的行动回报母爱!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推荐第2篇:《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一定对比,使歌曲洋溢出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2、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教学重点:

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是一节示范课教学,学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家作为切入点。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效性,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中间穿插音乐的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演唱歌曲时以表现歌曲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比较中发展学生对歌曲中母爱的表现能力,知识技能学习与体验歌曲的情感中,感受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感铺垫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 学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三、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 学生:有。

四、新歌教学

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后请大家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学生: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教师:这样的音乐适合小宝宝入睡。(出示一张妈妈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的图片)大家平时有没有的睡不着的时候呢? 学生:有的。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数绵羊、听音乐„„

教师:老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听舒缓的音乐,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马上就会进入梦想。 像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这首我国东北《摇篮曲》就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外国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的舒伯特创作的。听后请大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听后说出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

教师:歌曲的特点说与刚才我们听的东北摇篮曲非常相似,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书上的歌词与录音中放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

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与书上不同的歌词。听歌曲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阶段目标:用甜美、柔和声音以及连贯气息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力)。

教师:熟悉了作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有几句?我来弹,大家听(教师弹琴)。 学生:判断,一共有四句。 教师:最后一句与哪句一样?

学生:观察歌谱后找到答案,与第二句一样。 教师:第二句与哪句相似? 学生:与第一句相似。 教师:哪句的节奏出现变化了? 学生:第三句

教师:节奏比开始时显得宽了还是紧了? 学生:宽了。

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们看到什么变化了? 学生:节奏变化了。

教师:我们能唱一唱吗?(指导学生唱这个地方) 学生:唱这个小节 2 .2 3 .2 1|。

教师:如果用符号来标记句子,为了清楚,人们就用a+a1+b +a1的形式来标记。

4、解决歌曲难点:装饰音(运用比较法)。

教师:这句还有一个地方不太容易唱好听,你们听到范唱中是怎样唱的吗? 学生:有个拐弯儿。

教师:如果我们不加拐弯儿,我相信大家都能唱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5 43 2 5|(指导学生唱)。 学生:唱不带装饰音的歌谱。

教师:现在我加上装饰音来唱,大家感觉到什么?我唱两种,大家听,大家感觉哪种演唱更加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学生:带装饰音的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师:你们能把这个小拐弯儿,唱得很准确吗?咱们来试一试。 学生:唱加装饰音的地方。

教师:这个地方唱会了,请大家完整唱歌谱。(伴奏) 学生:听琴完整唱歌谱。 教师:这样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创作时也分了段,大家在学习歌谱过程中,感觉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 学生:两段。

教师:歌曲在创作上非常短小、精练,在众多的摇篮曲中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摇篮曲中的经典。我想不仅是由于歌曲结构的规整,摇篮曲的特点鲜明,而且也因为歌曲中这种伟大的母爱。你们感觉是这样吗?还有补充的吗?

5、完整唱第一段歌词(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师:我们先来唱歌曲第一段歌词,看谁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 学生:轻声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师:还可以,歌曲情绪是安静的,优美抒情的,我们在唱时注意歌曲的气息要连贯些。(教师示范怎样运用气息演唱歌曲)

学生:坐姿、气息调整,以更积极的状态演唱。

6、自学歌曲第

二、三段歌词(自主学习)。教师:我们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吗? 学生:很想。

教师:我给大家些时间自己先唱一唱,等会儿我们再齐唱。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大家基本没有问题了,我想听听大家怎样运用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伴奏)。 学生:演唱第

二、三段歌词。

教师:妈妈对着睡在梦乡的孩子,愿望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他(她),你们唱后还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感觉妈妈非常辛苦,希望宝宝快些睡着,妈妈好休息一下。 教师:你体会的很深。

7、完整演唱歌曲(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气息支持、充满感情的演唱 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进行演唱。

四、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推荐第3篇: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欣赏演奏曲《摇篮曲》。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学习;

3、感受节拍的强弱处理。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播放演奏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歌曲《摇篮曲》,然后随声心里体会歌曲《摇篮曲》。

4、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听这首歌曲时,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欣赏这首《摇篮曲》。

三、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四、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A、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B、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五、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六、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推荐第4篇:小小摇篮曲教案

《小小摇篮曲》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节奏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小摇篮曲》,体会歌曲所表现的甜美、宁静的情绪;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真正理解“爱”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倾听,了解“摇篮曲”的特性。

2、学会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小小摇篮曲》。教学难点:

1、歌曲《小小摇篮曲》的第

8、9小节旋律的音准。

2、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爱的传递、对音乐美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创设“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出示星空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晚上、静静的、轻轻的…… ) 师:在这静静的夜空下,有一位妈妈正在哄小宝宝睡觉呢,现在请你跟她一起来摇晃她的小宝宝好不好?

(引导用摇摆的动作)

( 师要求:注意节奏,一定要用轻轻的、小心地哄 ) 2、节奏、速度体验——跟着老师的歌声、节奏晃动身体

跟着老师的歌声一起来摇晃小宝宝睡觉好不好?看看同学们是不是能够跟上我的节奏呢?生边听边顺着老师的手势进行摇摆。 师: 1):你知道老师刚刚唱的是什么吗?

(摇篮曲)

2): 摇篮曲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摇篮曲是母亲哄小宝宝睡觉的乐曲) 3 ):摇篮曲是在什么时候唱的呢?

生回答(晚上哄小宝宝睡觉的时候…)

4、回忆小时候——激发情感

师:是的,摇篮曲是母亲在晚上哄着孩子入睡时唱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妈妈的爱!摇篮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你们,也是在摇篮中慢慢长大的。小时候,你们的妈妈也是像这样慢慢的摇着你们入睡的。此时此刻,你们感到温馨不温馨啊? (温馨)

5、难点提前,模唱 重点旋律:

师:在摇篮中的孩子多么美啊,我现在都要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了,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好不好?

(注意嘴唇轻轻闭起来、放松,用气息顶出来),(用mu哼唱)。继续模唱 1)“2.3 11 2”、“2.3 55 5”。(及时提醒学生对音高的把握) 2)“2.3 3 2.”、“3.6 1 2.”。 (及时评价)

二、寓教于乐

1、初次聆听

孩子们,摇着摇着,一首首恬静的摇篮曲诞生了。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首很美的歌——《小小摇篮曲》!它是很多摇篮曲中的一小点,就像音乐大世界中一只小小的摇篮。我们一起来带着问题听一听。

2、谈体会:你有怎样的感受? 歌曲的情绪怎样? 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提到优美温柔安静:是啊,仿佛躺在妈妈的怀里,那样安详,那样恬静。 提 到 缓 慢: 缓慢的节奏能帮助宝宝更快地进入梦乡。 提 到 熟 悉: 原来,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妈妈的心跳,听到妈妈那美丽的旋律。

3、学唱歌词——学习节奏 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师:歌词美不美啊?多美的歌词呀,让我们有节奏地来读一读吧。一句句领读。“也罗罗也”唱,其余地方是读。第一段领读,第二段试着轻声齐读。

2、师:小星星和月亮到底在说什么悄悄话呢?请你们再听一遍歌曲

生自由讲述:(讲童话,布娃娃„„)多美的歌词呀,让我们有节奏地来读一读吧。

3、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边学边处理歌曲)

1、复听歌曲,——听情绪,聆听式学唱

2、弹琴学唱第一段:

现在,请钢琴来帮助我们学唱歌曲。

师:现在来跟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学一学宝宝唱的《小小摇篮曲》,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老师在唱到绿色字体“吔啰啰吔”时,小朋友们就摇动起来,其它时候不用摇。能做到吗?

师:指导每一句吔啰啰吔的音高。

师:指导每一句末尾字的唱法:要短促、轻。

3、学唱歌词第二段以及结束句

对比体验情绪: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请学生说说哪种好?为什么?

4、边学边处理歌曲:

孩子们,怎样唱会更好呢!让我们轻摇怀中的宝宝,一起来体会。

一起交流:孩子们,当我们带着真情去唱,感觉真的是妈妈在摇你,当你真的变成了妈妈,而不是假的在模仿。惟有真情,才能使我们的歌声更动情。

5、一起演唱歌曲《小小摇篮曲》。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气太急,要平和些。 再问:“准备好了没?”情绪准备好了吗?

6、展示:

齐唱、表演唱。师引导做动作。情感,音色。 (独唱:表演唱:)

四、拓展欣赏《摇篮曲》

师:其实摇篮曲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全世界的许多妈妈都会唱摇篮曲,老师带来了几首《摇篮曲》,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可以随着音乐轻轻摆动。

1、舒伯特《摇篮曲》

2、勃拉姆斯《摇篮曲》

五、谈摇篮曲的内容及情感表达。

总结特点: 生做选择题:(及时鼓励)

六、谈话环节——你想对你妈妈说什么?

老师啊也是一个大孩子,也有自己的妈妈。我很爱我的妈妈,每周末我都去看望她,跟她说说话,说说想念她。我相信,同学们也跟老师一样,爱自己的妈妈。也有话想对妈妈说。一分钟时间准备想对妈妈说的话。 谈母亲——感情升华(配乐)

七、总结课堂 音乐中下课

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让我们再次唱起《小小摇篮曲》,感受母爱的伟大吧!

《小小摇篮曲》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引领教学

教学中,我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听音乐,在音乐中让学生进入一个安静优美的氛围。不光是听觉,而且学生从教室环境布置的视觉角度进行综合的艺术体验,拓宽了学生的感知方式,令他们的体验更丰富、更完整,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顺利参与了音乐活动。

然后以亲切、动听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把学生带入到小的时候,回忆起那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抓住这份感觉从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轻的摇晃身体或者做出自编的动作,感受静静的夜,回忆的翅膀也越飞越远。

2、多次聆听,感受引领

多种方式聆听,启发深层体验。音乐艺术离不开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吸引学生去聆听、培养聆听时的习惯、在聆听中启发深层的体验,成了要解决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还可能会收到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回答。还有种方法便是反复聆听,如果每次聆听都没有新的主题和要求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挖掘提升才能引发深层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使歌曲学唱变得事半功倍。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聆听,听音乐回忆、听音乐律动、听教师范唱等等,让学生不仅一直沉浸在安静的“夜”中,让学生怀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妈妈,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音乐和语言中感受到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最后让学生拓展欣赏课外的摇篮曲,以聆听为钥匙,引导学生打开世界音乐之门。

3、情感渗透,动情引领。

音乐课要让孩子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孩子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没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投入、精力的倾注、情感的升华和音乐审美经验的形成,就决不是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因此,唱歌、欣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动”——“动情”。而“动情”的关键是要找准音乐的动情点,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对爱的体验。那么,要使学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感动学生,就先得感动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处动情——动情的语态,动情的示范,动情的鼓励„„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切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的审美感受。如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动情的对唱,以及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中,让师生之间的“情”得以体现,得到升华。孩子们的人格在音乐情感的渗透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完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低年级的纪律问题、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更多地展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探索,力求争取做得更好!

推荐第5篇:歌曲《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

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四、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二)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四、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五、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推荐第6篇:歌曲《摇篮曲》教案

课题:《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通过歌曲的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背景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小段音乐,听听发生了什么事?在结尾出现的曲子又是什么歌曲?

生:聆听。讨论。 引出摇篮曲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学生听范唱歌曲《摇篮曲》并请学生思考歌曲要表达什么内容。学生聆听,并回答。

2、用跟唱法学唱歌谱,重点教学第三乐句的附点四分音符及倚音。跟唱完请学生用哼鸣来完整的唱出歌谱。

3、学生再次聆听第一段,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速度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

4、根据学生的答案,要求学生用慢的速度,宁静、平稳的情绪,轻柔、亲切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并加上怀抱孩子哄其入睡或摇摇篮的动作。

5、学习四拍子的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请学生加上四拍子的指挥图一边划拍子,一边演唱歌曲。

6、学生自己学唱第

二、三段歌曲,强调歌曲的情绪等要求。

7、介绍《摇篮曲》的作者舒伯特并讲关于《摇篮曲》的小故事。

舒伯特(1797——1828),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八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总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 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歌曲背后的故事 :只换得一顿晚餐的无价宝

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常常饿着肚子过日子。一天,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天晚了,饥肠辘辘,荷包里却一分钱也没有,晚餐如何解决?他也想不出头绪来。他本能地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可是分文也拿不出来,怎能点菜吃饭?也许会碰上朋友熟人进来,顺便帮一点忙吧?但左顾右盼,始终没有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失望之际,餐台上一张报纸中的小诗跃入他的眼睑。作曲家本能的把他的思绪转到了诗歌的意境中去。他浮想联翩,乐思绵绵,立即便把它谱成歌曲并写了出来。

他把这首歌拿给老板看。老板从他的衣着、脸色中悟出了舒伯特的意思,便用一份土豆烧牛肉,换了他的这首歌。多年之后,这首歌的手稿被送到巴黎拍卖,竟以四万法郎起价!这首歌就是本课所学的《摇篮曲》。此曲自从问世以来,世界上该有多少母亲坐在摇篮边哼着它?它舒缓、亲切、深情的旋律,轻轻地催着婴儿入睡,让孩子拥抱着母爱的温暖进入梦乡,做着天使般的梦。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必将长得更健康聪明可爱。所以这首歌所产生的价值,应该是无价的,何止四万法郎。

8、请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分男、女、齐唱共同演绎歌曲。

三、欣赏《只要妈妈露笑脸》

1、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并请学生初次聆听。

这是朝鲜歌剧《血海》中的一首选曲,情绪活泼音调具有朝鲜民族的特点。歌曲寄托了儿女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亲情、爱国情交融在一起。

2、学生跟着视频齐唱,让学生对作品有个更深的印象。

四、作业

1、通过你们的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自选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曲,唱给妈妈听

五、在音乐中结束本课。

推荐第7篇:摇篮曲 详细教案

课题:《摇篮曲》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型: 唱歌课

教学方法:聆听法,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琴、多媒体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音乐基础知识4/4 能力目标:

1、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

2、能积极参与音乐创编活动,体会音乐创编的快乐。情感目标:感受歌曲中浓浓的亲情和无私的母爱。 教学重点: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摇啊摇》,听一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1、播放歌曲《摇啊摇》(教师跟着歌曲打拍子,学生可以跟着唱) 听完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简单打一下6/8拍

师说:摇啊摇是一首6/8拍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边说边打)。接下来我们在听一首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歌曲《摇篮曲》听一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它的强弱规律又是怎么样的?

2、播放《摇篮曲》

听完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新课教学

1、认识4/4拍及强弱规律

师:这是一首4/4拍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带学生练习击打强弱规律

播放一段《摇篮曲》,师生一起击打强弱规律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摇篮曲》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力度是强还是弱?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唱,唱给谁听?

2、教师跟伴奏范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这首歌曲的力度是弱的是哄小宝宝睡觉的时候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首先请同学们坐好唱歌的时候我们要坐直身体,平视前方看着老师我们先来想象一下你过生日的时候吹蜡烛的动作,我们一起吹一下蜡烛预备(老师带领做吹蜡烛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口型一起用”lv”来哼唱旋律老师给你们起头(开唱)

3、用“lv”哼唱歌曲。

师:大家唱的还可以但是老师觉得你们还能够唱得更好我们再来唱一遍(放伴奏)

生再次哼唱旋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朗读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录音演唱歌曲,大家一定要轻声演唱(放范唱)

5、学生模唱

6、装饰音的准确演唱(解决难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地方的旋律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问题

师: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吗?它叫装饰音起到装饰美化旋律的作用就好像我们的音乐教室在便便的墙上我们放了一些画,摆放了一架钢琴等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师就变得更美了。

师:谁知道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唱?老师告诉你们怎么唱,大家要认真听。(教师范唱装饰音部分)

学生唱装饰音部分(三段)

师:我们把前边一小节加进来演唱先听老师唱一遍(老师范唱)我们一起唱一遍。

学生唱后半段。

7、完整的演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演唱一遍(放伴奏)

生演唱第一段(教师注意提示装饰音的部分)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我们怎样才能有感情的演唱呢?力度上应该怎样呢?(生答弱)速度应该怎样

呢?(慢)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呢?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亲切温柔的呢?

师:好现在我们就带着亲切温柔的情绪稍慢的速度轻轻的演唱这首歌曲

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创编与展示

师:大家唱的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小创作家,把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改编一下你们可以把里边的小宝宝改成其它人物也可以重新创作歌词好现在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创编,稍后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你们的创作成果,看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意。

小组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现在请大家静一静自由创编时间到此结束,那个小组愿意第一个上台表演

学生展示

师:大家说他们创编的好不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教师总结评价

师:下面我们再请一组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展示评价教师总结

五、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都极具创意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认识了4/4拍及强弱规律,学会了一首歌曲——舒伯特的,当了一回小创作家进行了歌词的创编)

1、找同学说说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 (同学们回答) 师:最后我们再来一起演唱一下这首舒伯特的《摇篮曲》三段歌词我们变换一下演唱形式第一段请女同学唱,第二段请男同学来唱第三段我们大家一起唱。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作为哥哥姐姐演唱一首歌曲来哄小弟弟妹妹们睡觉一定不要吓到她们哦,你们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们开始喽(放伴奏)教师在每段演唱的时候进行提示(女声唱、男生唱、齐唱)

推荐第8篇:摇篮曲教案_完整版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由汪玲、杨存德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采用6/8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

3、唱准歌曲中的第四乐句与第六乐句。

4、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情绪处理,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具:多媒体课件、若干张贴图、手风琴。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情感铺垫:(欣赏图片)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

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3?4个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二、导入新课

(一) 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入新歌:

师:老师想把刚才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我这里有两首,不知道选哪一首了,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吧!

生:听赏(第一首师引导学生拍手、走步、[这么令人振奋的乐曲让我们全体起立随着节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摇篮、睡觉或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前后左右晃动„„)

师: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 生回答。师纠正补充

师:这两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乐曲听起来强劲有力,令人振奋给人一种行进的感觉,这是进行曲的特点。第二首乐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

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来说„„)

生:小宝宝伴着妈妈的歌声在摇篮里荡来荡去睡得可真香啊!

师:你也来说说„„

生:歌曲很优美,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

师:对,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特别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强动荡摇晃的感觉,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

生:四个。

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 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你们真聪敏,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

师:引导说出亲切、轻柔、甜美„„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四、练习歌曲

(一)分组演唱歌曲

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课件4)先来听听女声独唱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再来听听由管弦乐队演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生:听赏。

师:这么多的摇篮曲都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你最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1)(2)(3)(4)„„

师评价:说得多好呀!如果我是你妈妈一定会被你感动的。你真是个关心妈妈的好孩子。你妈妈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六、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摇篮曲》教案设计(吴慧玲)

教学内容:[德国] 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材分析:

>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教学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与歌曲与聆听活动之中,自觉探索西方古典主义,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有关知识

.2.欣赏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并深切体会母爱的伟大

3.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甜美的音色演唱优美抒情幸福的歌曲.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

在学唱《摇篮曲》之前,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这样,学生从自己欣赏和歌曲内涵两方面的分析,很自然地感受和体验到歌曲的速度、力度。

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通过感悟《摇篮曲》的内涵和学唱《摇篮曲》,引导学生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3、感悟“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学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欣赏东北、意大利的《摇篮曲》、比较、感受、分析中外“摇篮曲”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道具:

钢琴、电脑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打出幻灯片(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图片) 问:通过图片选择适合的音乐。

二、展开

1、幻灯片打出 “摇篮曲”的介绍

“摇篮曲” 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2、聆听体验,播放勃拉母斯、舒伯特、莫扎特的《摇篮曲》说出你的情感体验。

幻灯片打出问题:拍子、速度、力度、节奏、意境是怎样的? 答案(略)

3、作者勃拉母斯简介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3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

4、听全曲

了解歌曲的调号,节拍和解决重点与难点,学习解决装饰音和不完全小节。

初步体验歌曲,为下面的歌曲学习打基础、总结歌曲特点做良好准备,通过亲自体验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

5、视谱学唱《摇篮曲》

⑴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⑵ 解决谱子中的难点

附点音符、装饰音的唱法 ⑶填词演唱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甜美的音色演唱优美抒情幸福的歌曲

三、欣赏体验 欣赏中外《摇篮曲》: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意大利《摇篮曲》 比较两首《摇篮曲》的异同

(1) 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第一首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第二首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

(2) 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

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3)提问:“摇篮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答案:母亲对孩子的爱——母爱 (4)了解几位名人关于母爱的名言 幻灯片打出:

①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②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③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 ④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 贝多芬 ⑤母爱是世界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四、总结

母爱!这人世间最真、最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千古情最深是母爱。 幻灯片打出:(配背景《感恩的心》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ⅰ 母爱无边! ⅱ 愿你珍惜母爱! ⅲ 愿你报答母爱!

推荐第9篇:歌曲《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 教案

课题:《摇篮曲》 教具:钢琴、课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绪

2、了解摇篮曲

3、了解欧洲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

1、体会摇篮曲温柔的曲风

2、掌握F大调

课型:综合活动课

教学方法:启发提示式、示范法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问好

2、发声

二、导课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最幸福的不过是在妈妈的怀里,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了,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妈妈 嘴里哼唱的摇篮曲而已,同学们,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几首?--------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三、进入新课

介绍作者: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 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1、学习F大调

2、节奏 为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在琴上弹奏, 学生模仿节奏型,可自创。

3、视唱

4、范唱(多媒体)

5、唱谱

6、读词 有感情的朗读

7、再次收听范唱(带问题)

-----------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8、完整唱完全曲 用富有弹性的、温柔的声音演唱--------解决重点问题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通过本课,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演唱情绪与方法,体会到了勃拉姆斯这首摇篮曲的风格,我们被勃拉姆斯所做的这首细腻的歌曲所打动,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还有多少首摇篮曲,不妨找出来做做比较,看看他们的曲风有什么不同。

推荐第10篇:歌曲《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聆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关于母爱的会画作品

画家用五彩的画笔,勾勒出了美妙的图案,用静止的画面告诉人们,什么是爱。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下面就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去朗诵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播放《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用音乐来传递母爱的世界著名艺术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学生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指导纠正个别字的咬字吐音,并按节奏进行朗诵.)

2、学生挑选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多媒体展示图案:小宝贝、母亲、丁香、红玫瑰、天使、圣诞树等)

3、聆听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拓展与探究

1、学生聆听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摇篮摆动的音乐形象

2、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4、什么是摇篮曲?

四、小结

1、通过你们的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五、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其实不仅仅是母爱伟大,父爱也同样伟大。父爱是含蓄的,是深沉的,是不轻易表达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要对父母说的,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对父母做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为我们奋斗着,那我们该如何去表达我们心中的爱?也为父母唱首歌,帮他们捶肩揉背,吃饭过后洗洗碗,还是到一盆洗脚水,洗去他们一天的风尘?让我们将爱化为行动,将爱进行到底!

六、作业布置。

第11篇:歌曲《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用课堂乐器进行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一、欣赏与感受

1、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

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四、分声部用口风琴练习《摇篮曲》。练习此曲高潮部分。

五、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深深的爱结束本节课。

第12篇:四年级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建国小学:陈志芳

一、教学理念

1、以音乐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歌曲学唱、歌曲赏析和拓展欣赏其他摇篮曲、寻找身边的摇篮曲的环节将音乐知识、演唱技巧、歌曲处理等知识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2、本以“自主学习、参与合作、创新拓展”的理念设计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参与合作体验,设计分组合作竞争学习发挥了“生为主,师为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以“情感教育实现审美教育”的理念,用音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因此本节课以“情”贯穿渲染整个教学过程。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第二单元“妈妈的歌”的其中的《摇篮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本单元围绕“妈妈的歌”为主题安排教学,情感目标侧重于亲情教育,体验和感受母爱的真诚、无私和伟大。而舒伯特的《摇篮曲》是一首旋律优美委婉动听,像似一首音诗,轻柔和充满爱抚的音调让人们体味出母爱的伟大,唤起人们对幼年美好的回忆,全曲只有四句,短小精致,其中第二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

三、学情分析

音乐素质:本校本级学生音乐素质较好,有一半学生是学校合唱队的。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另外学生的音乐技能上基础较好,有较强的音乐视唱、模唱、赏析、表现能力,并且有较强的参与合作精神,思维比较活跃。

情感方面:大多数学生与母亲有深厚的感情,但因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学生有感恩的心态理解、体恤养育自己的父母。个别学生因父母离异对母爱体验不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2、技能目标:a、能够用高位混和的声音圆润柔和地演唱《摇篮曲》。

b、通过歌曲学唱、歌曲赏析和拓展欣赏其他摇篮曲、寻找身边的摇篮曲的教学,学生能理解摇篮曲的基本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唱、歌曲赏析和拓展欣赏其他摇篮曲,体验母爱的真诚、无私和伟大,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并进行感恩教育。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六、教学难点

1、学唱歌曲时,能引导学生连贯自如圆润地演唱好前倚音和圆滑音。

2、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分析摇篮曲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特点。

七、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谈话法、引导、分析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讨论谈话法、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尝试练习法、表演学习法、欣赏法,发现法。

八、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油彩棒、相同大小卡纸若干

九、教学过程及设计策略 情景创设,引入教学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的美丽安静,小宝宝睡在摇篮里,妈妈摇着宝宝睡觉的画面,同时播放音乐。

2、组织谈话,引入教学

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尤其在我们小的时候,连睡觉都唱着歌、伴我们进入梦乡。今天我们就学习和妈妈的爱有联系的音乐体裁—摇篮曲。

设问激趣,引导探索

1、师:在你们的想象中摇篮曲是怎样的?

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探索。

师:如果你们是小小的作曲家,你们认为妈妈唱给宝宝睡觉时听的摇篮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3、教师评价肯定学生讨论结果,并板书讨论结果。

4、教师总结讲解摇篮曲的发展。

师: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的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音乐体裁。摇篮曲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它的旋律、力度、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教唱歌曲,体验感受《摇篮曲》

1、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节奏。师: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你认为歌曲的速度和力度是怎样的?

2、介绍作曲家—舒伯特及创作《摇篮曲》的背景故事。

a、学生打开书本第11页阅读舒伯特的生平介绍,并分享收获。

b、教师用故事的形式简练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背景及《摇篮曲》的艺术价值。

3、教师范唱,学生闭眼静听想象妈妈唱摇篮曲的情景。进一步感受旋律、速度、力度、节奏。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轻声、高位、按节奏朗读歌词。(模仿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感觉朗读。)

5、学生跟钢琴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并随节奏摇晃身体。

6、学生跟钢琴轻声视唱旋律。指出不足,指出加以练习。

7、引导学生跟钢琴轻声高位学唱歌词。a、完整跟琴学唱。

b、分句学唱,解决难点:前倚音和圆滑音

(1)教师示范讲解。(2)教师指导练习。(3)旋律歌词相结合分句教学。

8、完整有感情地练唱歌曲。

9、教师总结评价学习情况

、进一步赏析歌曲、分组学习探究,参与合作竟争。

1、创设分组学习探究比赛的氛围

2、教师交待分组学习探究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a、分组练拍课本第11页的节奏,感受《摇篮曲》前四小节的节奏。并比较没有附点的节奏的感觉。

b、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纸和油画棒准备为音乐的四个乐句画图形。 c、交待内容和要求:

一、听音乐将课本乐谱所缺少的音符填入()内。

二、感受有几个乐句?将感受相同的(基本相同的)乐句用

相同的颜色或图形表示出来。

d、播放音乐两遍,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并汇报。 e、检查学习效果:跟钢琴唱出所缺少的音符;

每组把为音乐的四个乐句画图形的卡纸张贴于黑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已画好乐句的流动乐谱,播放音乐。

f、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出《摇篮曲》的旋律、情绪、速度、节奏、力度的特点。

3、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总结板书《摇篮曲》基本特点,与引入教学时学生想象中的摇篮曲的板书进行对比,肯定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

、拓展延伸教学——感受其他《摇篮曲》

1、安静聆听其他摇篮曲。a、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b、莫扎特的《摇篮曲》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分析这二首曲子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

3、教师再次回顾总结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拓展延伸教学——寻找身边的《摇篮曲》

1、教师演唱我国摇篮曲——东北名歌《月儿明》,引导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摇篮曲。

2、以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忆幼儿时代熟耳的摇篮曲,并请出代表演唱,加以评奖。

、总结课堂

1、师:我们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有哪些?

2、引导学生说出摇篮曲的情绪、力度、节奏、速度的特点。

3、进一步渗透感恩情感教育。

第13篇:摇篮曲

《摇篮曲》教案

教学内容:

1、歌曲:勃拉姆斯《摇篮曲》。

2、音乐知识:“摇篮曲”体裁。

3、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来欣赏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首民歌风格的歌曲,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这首歌曲为3/4 拍,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剧片段。(本片段内容:两个顽皮的孩子迟迟不愿入睡,家庭教师不露声色坐在一旁轻声哼唱着,奇迹出现了:两个孩子不自觉的进入梦乡。以上音乐剧很快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极大的兴趣。)

1、播放音乐剧片段《欢乐满人间》。

2、提问:家庭教师有什么办法让两个顽皮的孩子很快安静地入睡了? 生:因为家庭教师为孩子们哼唱着催眠曲。

提问:那么,你们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妈妈为你哼唱的催眠曲么?(激起学生对儿时美好的回忆。)

二、感受音乐

聆听勃拉姆斯《摇篮曲》。(学生安静的用心倾听。) 提问:你们注意到老师用怎样的感情来唱摇篮曲吗? 概括:抒情的、温柔的等等。

三、了解音乐

1、摇篮曲介绍

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则带摇篮的动荡感。许多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有这种歌曲。由于音乐平易、动人,常被改编为器乐独奏曲。此外也有专为器乐写的摇篮曲。以柔和为主要基调。

2、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人们把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尽管这种提法的意义不够确切,但它说明了勃拉姆斯在德国音乐中的地位。勃拉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在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和艺术歌曲方面留下了众多杰作;他沿用了贝多芬式的音乐形式进行写作,同时作品也带有浪漫主义风韵;常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避免标题音乐形式。

四、模唱音乐

1、教师范唱歌曲

2、用普通话朗读歌词,(要求:咬字清晰,体会表达的感情)

3、随琴视谱学唱,用哼鸣的方式学唱。

4、随音乐演唱,教师指导 指导1:不准确的乐句 指导2:融入感情

5、自唱(每位同学先自唱,然后在小组内互唱,选择优秀的展示)

6、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以众人的力量,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然后进行展示,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

五、展示

六、音乐拓展

第14篇:摇篮曲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教学重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欣赏互助法、互评互学法、合作创新法。 教学用具: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以方便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生齐背《游子吟》

2、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蜜。

3、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做成幻灯片),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说说背后的故事。(背景音乐一直播放摇篮曲)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并谈听后感受。

2、介绍摇篮曲的音乐题材。

3、学生自学歌曲《摇篮曲》的旋律,找出歌曲难点。

4、学生练习装饰音的演唱法及附点节奏唱法:

装饰音:5 43 2 5 |装饰音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温存慈爱 附点节奏:2·2 3·2 1 |附点表现出摇篮摇的韵味

5、全体听琴试唱,教师指出不足。

6、个人唱。

7、分男、女生唱

8、加上歌词唱一唱

9、听范唱小声跟唱

10、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11、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创作

1、师小结: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4、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5、本课在音乐中结束。板书设计: 《摇篮曲》

装饰音:5 43 2 5 附点音符:2·2 3·2 1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先请同学听一首乐曲,听后请同学说一说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你学过的词语概括地形容一下。

课件一:旋律版舒伯特《摇篮曲》

安静 温馨 甜蜜 宁静 安详 幸福 等等 2这样的旋律适合填什么类型的歌词? 课件二:课题

二:新授

3究竟这首歌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打开书第22页,舒伯特的《摇篮曲》。 课件三:歌谱 聆听歌曲《摇篮曲》

4如此美妙的歌曲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母亲伟大的、细致入微的爱。

5这首歌曲的创作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课件四:小故事

6你能说一说你的母亲对你的爱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么? 7让我们来熟悉一下这首歌(学习歌曲) (1) 视唱歌谱,解决问题处 (2) 歌词,解决问题处视唱

8让我们将母亲的爱转化成美好的声音,一起来演唱这首《摇篮曲》。 9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歌曲可以被称作摇篮曲? 课件五:摇篮曲介绍

10我这里还有几首其它的摇篮曲让我们来听一听。 歌曲:勃拉姆斯《摇篮曲》

东北民歌《摇篮曲》 通俗歌曲《摇篮曲》

三:填词练习

1我们来做一个练习,把舒伯特的《摇篮曲》的歌词去掉,请同学们自己填词,创作一曲属于你的摇篮曲,可以表现你自己家长对你的爱,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家长的爱。(小组合作)

2 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结束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现在最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板书设计) 《感受摇篮曲》

节奏平稳 速度较慢 安静 抒情 优美

人音版初中音乐第四册教案:课题:摇篮曲 九年义务教育

初级中学

音*第四册*乐

*教科书*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序号16设计者 备课日期5.18上课日期 5.28执教人 执行情况 课题: 摇篮曲

课型: 唱歌课

教学目标: 通过教唱《摇篮曲》

1`初步认识,了解这一音乐体裁掌握基本特点。

2`并培养学生用轻柔,圆润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摇篮曲体裁及演唱特点。

教学难点: 音与音间连贯柔和及随旋律起伏作自然的强弱变化

教学方法: 导学达标法 ---故事法、讲解、习唱

学具准备: 风琴,放音器材

板书设计:

摇篮曲*勃拉姆斯 教学过程:

一、前置补偿教学:

1、弱起小节: 练习法

2、视唱歌曲无倚音

二、导课:

1、弹唱或放音:《熊猫咪咪》*《舒伯特摇篮曲》*《小燕子》*《东北民歌》*印尼民歌《宝贝》

1)请学生听赏作品,注意其节拍速度,情调富有什么特点?

2)简短讨论:

与母亲安抚婴儿入睡时的拍动或襁褓摇摆的律动是一致的。

也许你已经知道是催眠曲,也叫摇篮曲。

2、初听歌曲:

1)现在请你赏听勃拉姆斯摇篮曲,这是他二百多首声乐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2)磁带放音

三、赏听赏析

1、简介作品的问世——讲故事法

1859年 他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认识了女歌唱家法柏夫人,交往甚密,并听他唱过一些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十年后他听说她生了第二个孩子,就以她唱过的圆舞曲为基调,创作了这首《摇篮曲》送给她作为祝贺。

2、进一步视唱:(有倚音)

A段:曲调亲切、平稳

B段:通过八度大跳,使情感有明显的起伏,经过重复,然后级进下行,平稳的结束全曲。

随琴视唱并矫正

3、复听与习唱:

复听歌曲*分句听唱,矫正*随默唱,轻唱,并体会摇篮摆动的感觉。

4、齐唱或独唱:

1)技能要求:

*气息通畅,有支点。

**音与音之间要连贯,柔和

***随旋律的起伏作自然的强弱变化。

2)声情并茂:

要把母爱、亲心融于歌声中,使之温磬、安详。

四、总结:

1、出示目标

2、讨论

歌曲的体裁—摇篮曲—调式—大—曲式—单二—演唱形式—女独—节奏—平稳—旋律—抒情静谧—旋律线—起伏不大—音域—适中—速度—缓慢—力度—较弱—音乐形象——亲切温存——

教后记:集知识性、欣赏性于一体,重在欣赏

第15篇:歌曲《摇篮曲》教案2

歌曲《摇篮曲》

一、教学课题:

歌曲《摇篮曲》

二、教学课型:

歌曲课

三、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学习歌曲《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2、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的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5、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 电子白板 电子琴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

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课件)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四)通过小故事让学生自由讨论(灾难面前,母爱无疆)

最动容的,是母亲用身躯抵挡千钧重量;最揪心的,是母亲在废墟中搜寻孩子几近疯狂;最感人的,是在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她们用母爱诠释着人间真情。

(五)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九、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第16篇:摇篮曲教案与反思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重、难点:

1、

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教学方法:

情境法

启发法

听唱法

才能展示法

探索实践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1=C 2/4 1 2 3 4│5 ─│ 5 4 32│ 1─ ‖ (师)

同学 们

好!(生)老师 你

好!

【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一举两得。】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每当你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在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古今中外许多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下面我们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那位同学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师:而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到大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像一下,你们小时候,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哄着你们睡觉,那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1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进入今天的主题,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及德国三B 【设计意图:了解与歌曲有关的更多知识。 】

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母爱情感。】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师小结: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再次聆听,跟琴用“恩”轻唱歌谱,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5、学唱歌谱与歌词 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1)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2)教师呈现乐谱,学生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应该在哪换气? 引导学生标出换气口,引导学生在唱谱时注意吸气和换气。 模唱歌词,初步学唱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 (1)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

(2)在演唱中注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演唱的呼吸,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对孩子真挚的爱,演唱时要将歌曲中母亲慈爱、安祥的形象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解决下列问题:

(1)注意歌曲情感与弱起拍的歌唱呼吸,把声音唱得连贯、柔和。 (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

(3)歌词中“贝”“魂”“帝”“你”等字咬字后牙关应尽快打开,声音要自然。 (4)注意长音与装饰音的吐字咬字与归韵,并唱得轻松自如。

(5)随着旋律起伏,要做出自然的强弱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真挚的爱。,

四、创作与表演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教师负责音响播放及侧面观察、引导。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演唱及表演技能。】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唱。

2、东北民歌《摇篮曲》

师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老师随着歌曲一起唱。 讨论:比较二首歌曲的异同。

师:不同是前者直接抒发感情,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感情。

相同是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摇摆的节奏。

2 总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安宁、亲切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设计意图: 感受音乐的多元化,让学生感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同一音乐体裁的歌颂。 】

六、课堂小结

1、师:通过你们的演唱和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与妈妈的爱是那么深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歌曲,想一想妈妈平时为我们不停的操劳,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师: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

附: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本课伴着这首《感恩的心》的音乐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歌曲《摇篮曲》,使我感触颇深。他又一次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的教学过程能够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和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更充分的展示他们的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臵。本节课教师就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所以,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听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投入地学习、专注地思考、动情地回答,非常感动。在这一课里,我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我力求对学生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摇篮曲的说课稿

这课的魂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引导学生用情学用情唱。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是不太容易回忆起儿时躺在摇篮里、躺在妈妈怀里的感觉了,所以在一开始导入新课时,我特别注重音乐情景的创设,希望能让学生一下就能融入到这一节课中来。并能希望将这种安宁、温馨的气氛,贯穿于整节之中。另外,

3 在我的导语中还说道“你们想不想为妈妈唱上一首《摇篮曲》,让她睡一个好觉?”其实,这一导语不但是顺利的过度到下一个新授环节,还与拓展部分“简单的改变两个地方的歌词,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相互联系。使整节课前后呼应比较连贯。

在新授的第二次聆听中,我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把躺在妈妈怀里、躺在摇篮里的那种感觉,用动作表现出来。其实律动教学在六年级的日常教学是不太用的,而且学生也是很喜欢,不太愿意去动。但是我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为了让学生多一次聆听来感受歌曲;二是为了通过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两个乐段的不同。

在难点前倚音的解决中,从唱谱到唱词一直都有问题。在唱谱时我采用听唱法教学,有同学会唱的就让小老师教一教。在歌词教唱时,由于第一段歌词有两个“快”,所以把原来的难点更复杂化了。在试教中,我是问学生“第一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然后再让学生跟我小哑巴唱再到轻声唱。但是这样的效果不太好在后面巩固的时候问题还是存在,所以我进行了改变。通过聆听我演唱难点,然后在寻找第一个“快”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个音?这样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就更为的集中了,也可以很自然的增加了聆听的次数。

在歌曲情感处理中,我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演唱和动作,提醒学生歌曲的两个乐段。同时我的演唱也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播放音乐的话一下子就是三段。另外更加的突出两个乐段的变化。以便学生的寻找和演唱。因为这首歌本身的两个乐段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在演唱时也不是非常的明显。但能感觉到学生还是去这样努力去做了。

课堂拓展我主要设计了两个:

一、中外《摇篮曲》的对比,寻找异同。让学生增长了音乐知识,开拓了眼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加入适当的课外知识,来充实课堂。

二、通过最少、最简单的改动,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编创一段歌词,由于时间来不及,所以将此环节改为通过最少、最简单的改动,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然后用该好的《摇篮曲》通过有感情的演唱,作为学生献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

第17篇: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健康:多吃蔬菜身体棒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2、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三、设计思路: 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收拾、整理、针对中班幼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音乐)

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

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知道还有那些蔬菜里含有Va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含有Va。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非常愿吃。对!是胡萝卜 。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师:小朋友平时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好吧。

烹饪过程(介绍大蒜的营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随机教育,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并学会收拾整理。

第18篇: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教 案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准确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八六拍强弱规律以及摇篮曲体裁的特点。

3、通过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感悟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理解“爱”意思,学会珍惜、感恩。更富有爱心。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同学们,你们从小到现在一定学习了不少诗歌也背诵过不少诗歌,对吗?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作者在他50岁时所作。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道你们学过没有?(播放CD) 出示《游子吟》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歌的意思吗?

师生讨论这首诗歌的涵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总结后,同学有感情的齐读诗歌。

二、新课教学

1、初听乐曲

你们朗读的真美、很有情感。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那满满的爱。老师想送你们一首歌,你们想听吗?(播放CD)

2、感受乐曲

这是一首好听的歌吗?有谁观察到老师刚刚表演了什么?那老师唱着这样的乐曲在加上这样的表演让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一起认识这有着魔力的乐曲怎么样? 出示课题《摇篮曲》

播放CD

3、熟悉旋律、感受情绪

刚刚老师看出同学们听的很投入,在不自觉中表演了起来。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情绪:温柔、亲切、安宁。 速度:较慢。 力度:较弱。 旋律:柔美、抒情。

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说的也很全面。那老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同学不由的为它表演了呢?同学们请观察乐曲的拍号是几几拍?八六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次强

6/8

(播放乐曲、划拍小声哼唱)

本乐曲采用八六拍,八六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更能增强摇晃、动荡的感觉。突出摇篮曲的特点。

4、分层学习、掌握歌曲。

(1)随音乐采用“哼鸣”方式或“啊”方式学习旋律,熟悉旋律。 (2)自主探究、填词。再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自学填词。教师从旁指导、纠正。

(3)处理歌曲、完整演唱。注意换气位置及结束句的变化。 (4)分组表演,各唱一段。

5、打击伴奏

提供学生可能用的打击乐,分组讨论自由商量。

大家表现的很精彩,也很动听。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利用来为音乐伴奏。如筷子、碗碟等。同学们可以课后开动脑筋试试你喜欢的音乐伴奏伴奏。

三、拓展延伸

其实摇篮曲体裁曲目很多,今天老师还有带来了几首摇篮曲,其中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所作的。(歌曲背景)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怎样?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这么多的乐曲都叫摇篮曲。摇篮曲又叫催眠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时的歌曲。其旋律平稳、优美。表达着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带着对妈妈的爱有情感的演唱《摇篮曲》。(播放视屏)

四、小结

生活中的妈妈为我们能过够幸福成长无私奉献着自己。当你熟睡时为你盖好踢开的被子,当你生病时为你彻夜守护。妈妈把爱都给了我们,我们充满在爱的海洋里。我们也有着一位共同的妈妈那就是祖国妈妈,祖国妈妈养育我们给我们同样的肤色,同样的血脉,同一种情感。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老师希望你们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妈妈、回报社会。

五、作业

将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对父母的爱。

六、反思

分路口中心小学

王万勤

2013年10月11日

第19篇:摇篮曲教案及反思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摇篮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

3、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和音乐家舒伯特,初步感受中外《摇篮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附点音符、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认识四四拍;

2、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愉快的梦》进教室。(音乐在播放中渐弱)

二、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的音乐课堂,下面播放一段录音,请大家仔细听

1、婴儿的哭声,然后是唱摇篮曲的声音。1)你们刚才听到什么?。

那你们知道刚刚在唱的是什么歌吗?

2、介绍摇篮曲,了解舒伯特

摇篮曲,是妈妈哄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前面听到的这首《摇篮曲》是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

下面就由音乐小博士带我们一起认识舒伯特(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1] 。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和他的《摇篮曲》听完音乐小博士的介绍,谁来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他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坚持做什么?(师小结:嗯,舒伯特真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1、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摇篮曲》,重温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感觉。

4、师问:听完歌曲,有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是怎么样的?

速度:稍慢;力度:轻柔、舒缓;情绪:优美、抒情;那谁再来说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很好,四四拍。)

5.有谁知道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对啦,强、弱、次强、弱,我们一起用两个全手掌拍出强拍,用半手掌拍出次强拍,弱拍分别拍在肩膀上)

三、歌曲学唱

1、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摇篮曲》的乐谱,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两个乐句组成,谁来说说哪些乐句是相同的?

(你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请大家跟着钢琴一起轻声学唱歌谱) 2.跟琴轻唱歌谱。

(唱谱过程中你们觉得那些地方比较不容易唱好)

1.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先来看看看这两个小节乐谱有什么不同?对,这个小节多了两个小小的音我们把它称为“装饰音”,装饰音在这里起到修饰作用,不占时值,很好,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小节乐谱有什么不同,这个2音后面多了一个点,我们把它称为附点。。。附点是前面这个音节拍的延长,无论前面那个音有几拍,附点都是等于前一个音时值的一半,在这里前面这个音是几拍,对,一拍,它的一半是多少?很好,半拍。也就是说这个附点四分音符是几拍?一拍半。

接下来一起听辨这两组乐谱,先听辨第一组,哪一个是带装饰音的,哪一个是不带装饰音的?。。。

(你的耳朵真灵!)我们在演唱装饰音的时候要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一起跟琴试一下。

再听第二组,哪一个乐句是有带附点四分音符的哪一个是没有的。哪个乐句更能表现摇篮“摇荡的的感觉”。)对比演唱带附点和不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4现在我们跟着琴再把旋律学唱一遍然后加入歌词。 5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歌曲录音,完整的再唱一遍。

四、课堂拓展

(一)

1、导入:刚才我们唱的是外国的《摇篮曲》,其实《摇篮曲》我们中国也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你的耳朵真灵)(从歌词入手哪一首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2.但是这两首歌曲也有个共同点,他们表达了一种共同的爱:谁来说说是什么?(

母爱)真棒!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

1、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已经学会了,现在我们试着改编里面的歌词,变成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

2、选择2—1首进行幻灯展示,现在请你们这组的同学派一个代表唱一唱你们的作品。

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看来我们的班的音乐天才真不少!

五、小结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为了让学生能够归纳出摇篮曲的特点,先是让学生聆听由童声合唱团演唱的,然后再找乐句时由我唱一遍,我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中,老师的范唱还是完全有必要的,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与对歌唱家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她们喜欢老师的展现。老师认真唱了,哪怕不是那么完美,但也能得学生的认同。

这节课,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后,我感觉自己对一节综合科的环节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特别是在学生的情绪调动上和平时声音的训练上还要多下功夫。

第20篇:《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教案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4、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

5、通过对歌曲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过程:

一、导课 及 作者简介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最幸福的不过是在妈妈的怀里,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了,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妈妈 嘴里哼唱的摇篮

曲而已,同学们,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几首?--------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 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播放范唱歌曲《摇篮曲》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歌曲的结构,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播放伴奏,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3、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4、对比和东北摇篮曲的区别,并分析总结摇篮曲特点。

三、自由讨论(灾难面前,母爱无疆)

最动容的,是母亲用身躯抵挡千钧重量;最揪心的,是母亲在废墟中搜寻孩子几近疯狂;最感人的,是在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她们用母爱诠释着人间真情。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当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再回忆一下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让我们幻想着这样的场景再次唱响《摇篮曲》

2、其实不仅仅是母爱伟大,父爱也同样伟大。父爱是含蓄的,是深沉的,是不轻易表达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要对父母说的,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对父母做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为我们奋斗着,那我们该如何去表达我们心中的爱?也为父母唱首歌,帮他们捶肩揉背,吃饭过后洗洗碗,还是到一盆洗脚水,洗去他们一天的风尘?让我们将爱化为行动,将爱进行到底!

《摇篮曲教案.doc》
摇篮曲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