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2-04-26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推荐第2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翻译文言句子,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言和特点。

3.辨析多义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点导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an)南

佚(yi)名

夜缒(chui )而出

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一.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答:“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答: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2.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答: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答: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4.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答: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5.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答: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二.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答: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答:“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3.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答: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4.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答: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小结: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三.作业:

1.练习一(背诵课文)

2.补充作业:印发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答: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4.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答:“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5.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答: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6.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答: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小结: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1.“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答: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答:“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3.“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答:“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3.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小结: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3。

2.补充作业:同步训练。

六.教学后记:

推荐第3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

马刘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

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

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

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推荐第4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一 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初中九年级课本《曹刿论战》,曹刿协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国,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学生齐背)。提问:这篇著名的文章选自哪里?过渡到对《左传》的认识。

二 关于《左传》

1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介绍

2 师投影补充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2)《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

(3)《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4)《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

(5)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

三 推进新课

1 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的使动用法

2 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3 听示范朗读,注意一些生字词

秦军氾()南夫()晋,何厌之有无能为()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 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 ...

若不阙()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而出 ....

使杞()子、逢()孙戍之 ..

4 生齐读全文,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推荐第5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授课人:

段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复习、朗读,分角色诵读,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虚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夜缒而出

吾其还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重点赏析部分语言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

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3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再扩展到熟背全文。

(背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集体背诵全文。

由此可见,烛之武是一位高超的辩士(板书:辩士)

3、师:智退秦师是结果,深究我们会发现,能智退秦师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勇气),同学们,烛之武当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者,一把老骨头了,要用绳子拴住从那么高的城上系下来,独自一个勇闯秦营,那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赏析“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

在一个

的夜晚, 被放到

的城外

走进了

的秦营,

这需要何等的

! 学生填好之后,教师板书:(勇士)

4、师:他有如此的勇气的精神动力来自哪里?是什么让他置个人安危不顾,挺身而出?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让学生讨论,归纳出爱国。(板书:爱国之士)

5、拓展延伸: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配色,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这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望去,他依然傲立于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烛之武,正是像烛之武这样实大局顾大体,临危受命,的仁人志士,成为我们国家的脊梁,值得我们瞻仰,值得我们学习。做为高中生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该怎么去爱国?结合实际谈谈。(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发言 )

6、布置作业:请你做一次现代烛之武

假设你的邻居或好友学习成绩很好,本来满怀希望考上重点中学,却只考上一所普通高中,父母为此非常失望,自己也因此对家庭厌烦,对学习失去兴趣,正打算辍学离家出走,请你前去劝说 。

推荐第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崇庆中学语文组 谭双虎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附:

1、秦晋围郑形势图

3、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推荐第7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这个单元我们来学习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史传散文应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大家想想初中学过的有出自《左传》的是什么?《曹刿论战》了解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了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提问:传子当什么讲? 注释、注解。

《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了典范。由此大家能够感受到《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烛之武退秦师》 提问:解释题目?看到题目心中有什么疑问?原因,怎么退秦师,烛之武是谁。

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音,读对节奏。注意语气。

找同学评价。概括回答:秦晋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去秦师劝退,智退秦师化解一场战祸。

全班再读一遍课文,读的很好,那我马上提出一个问题: 秦晋为什么要围郑?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一个句子来回答?“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并翻译,同学们能把这句话的历史背景说一下?以其无礼于晋,是什么故事?晋文公重耳逃难到郑国而郑国国君并没有很好地对待他。且二于楚也晋楚城濮之战,郑先帮楚后又想归附于晋。得罪晋国,那秦国为什么要出兵呢?微夫人之力。。一直关系很好,为利益而来。 回过头来再看第一段,一共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形势危急,秦晋分兵驻扎,为下文埋伏笔。

多媒体展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于:对

接下来看第二段,找关键词,重点词。从:听从。辞:推辞。通假字:已。

概括本段大意。为什么一开始推辞?《东周列国志》记载烛之武一直不被重用,到被举荐出使秦军,已经70了,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于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心里一定含有抱怨。但是他又爽快的答应了,可见其爱国之心。(深明大义) 第三段(重点)

因为这段很重要,主要写外交辞令,我需要找一名同学翻译。

夜:名词作状语。既:已经。亡:使动用法。敢,谦辞。比:意动用法。远:形容词作名词。焉:怎么,哪里。古今异义词:东道主,行李。通假字:攻其乏困的攻。朝、夕,名词作状语。虚指。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将焉取之,焉,哪里。肆:扩张。

这段内容有疑问吗?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秦伯为什么能够接受他的建议?用了那些事实、事理使秦伯心悦诚服的答应退军?

地理:亡郑危秦、(邻之厚君之薄也)舍郑益秦(行李之往来)

再看形势图,谁离郑国近?历史角度:言而无信(曾经、、晋国一直都是言而无信的) 逻辑角度:贪得无厌(何厌之有)

除了思路角度,语言上还有什么技巧?

1、善于抓住心里,善于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概括烛之武这个人?义、勇、智。支撑烛之武最重要的是对郑国的衷心。 子犯轻击之,微,不智, 情节结构

危在旦夕---晋秦围郑-----秦军乃还(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晋亦去之--转危为安 提问:叙事特点?语言精炼,情节波澜起伏,详略得当,人物形象生动。 前人评价: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卷

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2、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作业:

1、背诵全文,完成文后练习

2、归纳整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

3、拓展阅读《重耳之亡》《殽之战》两篇文章。

推荐第8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言句式,翻译全文。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文言句式。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第

4、5节 高一

1、2班

教学要点:了解《左传》,串讲课文

一、二段,积累文言知识。

一、导入: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交代了人物,事件。

1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②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原因;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结构助词,取独,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也”字表判断。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这件事。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教学反思:

2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第二课时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第

6、8节 高一

1、2班

教学要点:串讲课文第三段,积累“若、亡、鄙、焉、阙、厌”等重点字词,积累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句式,学会翻译,指导学习方法。

一、复习巩固

检查一二段中“于、贰、军、之”等字词的理解 抽查“以其无礼于晋……秦军氾南”的翻译。

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让学生根据书下注释,串译整段

2、

重点理解下面句子,积累字词,学会翻译

①夜缒而出 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而:表修饰,连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军 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于:对,介词 状语后置句 译:如果使郑国灭亡对你有益

③敢以烦执事 敢:冒昧地 以:拿 以后面省略了“之” 译: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 其:代词,这件事

⑤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何,什么; 用:表原因,介词,因为 陪:增加 译: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助词,取独 厚、薄:形-名,变厚,变薄 译:邻国的土地变厚了,你的土地就变薄了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 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行李 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共:通“供”供给 乏困:形—名 缺少的东西 无所:固定结构,没有什么

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你也没有什么害处。

⑧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做状语 在早上,在晚上 而:表转折 济:渡河 ⑨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⑩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3、理清本段思路,理解烛之武是怎么样说退秦师的?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3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⑤处处为秦着想,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最终说退秦师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第

3、4节 高一

1、2班

教学要点:

1、处理最后一段字词,积累“微、因、敝、与、其”等字词,理解判断句。

3、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本科知识点。

一、复习巩固,练习抽查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敢以烦执事 朝济而夕设版焉 .....何厌之有 又欲肆其西封 ..

2、指出下列活用

越国以鄙远 邻之后,君之薄也 阙秦以利晋 夜缒而出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敢以烦执事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二、处理最后一单的字词

问:最后一段讲什么内容?------晋师撤离

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重点句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三、人物形象分析:

4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四、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五:梳理课文知识点:

1、通假字

①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重点实词:

贰:不专一,引申为从属二主 怀有二心

辞:推辞,不接受烛之武辞曰 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军:驻扎 济:渡河

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与:结交,依附。

3、重点虚词

以:①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②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 ③连词,表顺接,相当于“而”,来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④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而:①连词,表顺接,才。 今急而求子 ②连词,表顺接。 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连词,表修饰。夜缒而出

④连词,表转折,却 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之: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 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厌之有?

③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

④助词,连接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烛之武 佚之狐

焉:①句末语气词,表陈述,啊。

子亦有不利焉 ②疑问副词,为什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兼词,“于何”,从哪里。

将焉取之

其:①第三人称代词。它,代指郑国。

以其无礼于晋 ②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吾其还也

③代词,其中的。

君知其难也 因:①介词,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

4、古今异义词

(1)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4)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5、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5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晋军函陵

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

鄙,以…作为边疆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以乱易整,不武。 武,符合武德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晚上,当晚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在东边;西,在西边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上;夕,到黄昏 (3)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军、退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边疆

若不阙秦

阙,使…亏缺

阙秦以利晋

利,使…得到好处 (4)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

远,远方的国家。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以乱易整

乱,散乱的状态

整,整齐的状态。 (5)形容词用作动词

肆其西封

肆,扩张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增强;薄,变弱。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6)数词用作动词

且贰于楚也

贰,怀有二心

6、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

有何厌?

3)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是……也”表判断)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4)省略句:

①省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省宾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

敢以(之)烦执事 ③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6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第四课时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高一

1、2班

4、6节

教学要点:学生做练习,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一、做练习10分钟

1、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汜(fàn)南

失其所与(yù)

不知(zhī) 陪(péi)邻 君之薄(bó)也

B、缒(zhuì)

佚(yì)之狐

烛(zhú)之武 C、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夫(fú)晋,何厌之有 D、逢(páng)孙

越国以鄙(bǐ)远

阙(quē)秦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没有误的一项是( ) A、贰于楚(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军队,名词) ..B、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动词) 亡郑以陪邻(增加,动词)) ..C、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又欲肆其西封(放肆,动词)

3.选出与“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将焉取之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永之人争奔走焉

4.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晋军函陵

D.是寡人之国也 5.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A.8.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以其无礼于晋,其贰于楚也

D.何陋之有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7 江口中学高一

黎洁梅教案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9.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二、评讲 20分钟 评讲时侧重指导学生判断的方法技巧,翻译强调翻译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1.A 2.B 3.C 4.D 5.D 6.C 7.D 8.C 9略

二、熟背,查漏补缺,消化。

推荐第9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言句式,翻译全文。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文言句式。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左传》,串讲课文

一、二段,积累文言知识。

一、导入: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

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交代了人物,事件。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

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②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原因;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结构助词,取独,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也”字表判断。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这件事。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高中学的第一课古文,学生听起来有点吃力,感觉他们有点茫然,对很多新的概念模糊,无所适从。所以下节课,讲课的速度得稍微控制一下,另外,下节课一定要对此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落实。本节课学生思考,朗读感悟的时间较少,消化知识需要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知,课堂时间可以控制一下,不要讲得太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串讲课文第三段,积累“若、亡、鄙、焉、阙、厌”等重点字词,积累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句式,学会翻译,指导学习方法。

一、复习巩固

检查一二段中“于、贰、军、之”等字词的理解 抽查“以其无礼于晋„„秦军氾南”的翻译。

二、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

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让学生根据书下注释,串译整段

2、

重点理解下面句子,积累字词,学会翻译

①夜缒而出

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而:表修饰,连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军

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于:对,介词

状语后置句 译:如果使郑国灭亡对你有益

③敢以烦执事

敢:冒昧地

以:拿

以后面省略了“之” 译: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

其:代词,这件事

陪:增加

译: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助词,取独 厚、薄:形-名,变厚,变薄

译:邻国的土地变厚了,你的土地就变薄了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 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行李 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共:通“供”供给 乏困:形—名 缺少的东西 无所:固定结构,没有什么

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你也没有什么害处。 ⑧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做状语 在早上,在晚上 而:表转折 济:渡河

⑨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⑩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3、理清本段思路,理解烛之武是怎么样说退秦师的?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⑤处处为秦着想,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最终说退秦师

教学反思:在教学相关知识点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处理文言文字词句上基本是老师包办,没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去动脑筋,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语言不是太精炼,重复现象严重。在进行课文环节

等字词,理解判断句。

3、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本科知识点。

一、复习巩固,练习抽查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敢.以烦执事

朝济而夕设版焉 .何厌之有

又欲肆其西封 ..

2、指出下列活用

越国以鄙远

邻之后,君之薄也

阙秦以利晋

夜缒而出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敢以烦执事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二、处理最后一单的字词

问:最后一段讲什么内容?------晋师撤离 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重点句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三、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四、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五:梳理课文知识点:

1、通假字

上,没有留出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吸收,这也就降低了课堂效率。课上留给学生巩固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处理最后一段字词,积累“微、因、敝、与、其”⑤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何,什么;

用:表原因,介词,因为

的。

①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重点实词:

贰:不专一,引申为从属二主 怀有二心 辞:推辞,不接受烛之武辞曰

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军:驻扎

济:渡河 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与:结交,依附。

3、重点虚词

以:①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②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 ③连词,表顺接,相当于“而”,来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④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而:①连词,表顺接,才。 今急而求子 ②连词,表顺接。 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连词,表修饰。夜缒而出

④连词,表转折,却 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之: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 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厌之有?

③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

④助词,连接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烛之武 佚之狐

焉:①句末语气词,表陈述,啊。 子亦有不利焉 ②疑问副词,为什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兼词,“于何”,从哪里。 将焉取之

其:①第三人称代词。它,代指郑国。 以其无礼于晋

②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吾其还也 ③代词,其中的。 君知其难也 因:①介词,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

4、古今异义词

(1)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4)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5、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 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 鄙,以„作为边疆 符合武德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晚上,当晚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在东边;西,在西边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上;夕,到黄昏 (3)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军、退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边疆 若不阙秦 阙,使„亏缺 阙秦以利晋 利,使„得到好处 (4)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 远,远方的国家。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以乱易整 乱,散乱的状态 整,整齐的状态。 (5)形容词用作动词

肆其西封 肆,扩张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增强;薄,变弱。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6)数词用作动词

且贰于楚也 贰,怀有二心

6、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 有何厌? 3)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是„„也”表判断)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4)省略句:

①省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省宾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 敢以(之)烦执事

③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教学反思: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且让他们掌握这些方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可以先做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以乱易整,不武。 武,

示范,学生再模仿:这样学生对于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学会了方法。有时还可以将一些思维方法融于你的板书和授课过程中,那么学生听多了你的课后,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这样思路,也就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

在课堂上,要多留意学生的反应,如果能够发现那些能回答出所问的问题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么受到关注的喜悦感和答对问题的成功感,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学生做练习,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一、做练习及评讲

1、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汜(fàn)南 失其所与(yù) 不知(zhī) 陪(pãi)邻 君之薄(bó)也

B、缒(zhuì) 佚(yì)之狐 烛(zhú)之武

C、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â) 夫(fú)晋,何厌之有 D、逢(páng)孙 越国以鄙(bǐ)远 阙(quē)秦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贰于楚(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驻扎,动词) ..B、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动词) 亡郑以陪邻(增..加,动词))

C、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又欲肆其西封(放肆,动词)

3.选出与“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将焉取之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永之人争奔走焉

4.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晋军函陵 D.是寡人之国也

5.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以其无礼于晋,其贰于楚也 D.何陋之有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9.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1.A 2.D 3.C 4.D 5.D 6.C 7.D 8.C

9略

二、熟背,查漏补缺,消化。教学反思:

推荐第10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运用数字媒体全方位展示。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多媒体、PPT课件、音频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以及背景介绍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师: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名叫《曹刿论战》的文章,请问大家还记得他的出处么?是了,正是出自《左传》。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左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对于《左传》一书了解多少?)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相关拓展: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②课文的背景、人物故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u)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烛之武,——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相关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了解“城濮之战”。

(二)朗读并大体感知文意

1、播放朗读带,同学们跟读,结合注释,注意字音、字义。【字音】 ①汜,fàn②缒,zhuì,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③阙, 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④逢, páng。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2、问题:主要人物?故事梗概?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根据故事梗概,理清故事层次。【结构层次】

①晋、秦围郑(1段)

②烛之武临危受命(2段)

③烛之武说退秦师(3段)

————烛之武的话有四层意思:

⑪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⑫说明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亡郑有益于君……君之薄也)

⑬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⑭指责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挑拨秦晋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

④晋师撤离郑国(4段)

4、就疑难句式、字词进行讨论和解析。

5、分角色扮演。

(三)小结,布置复习、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一课时内容:

(二)解析课文:

【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疏通文意】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形势((“晋侯、秦伯围郑”)。 战争的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① 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

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离,间秦晋联盟。)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分析课文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三)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①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②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③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④夫人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3、【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4、【一词多义】(详见课件)

(四)、总结并讨论:

1、总结人物形象:

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2、总结行文特色: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3、讨论:假如我是烛之武„

第11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课 题:系 别: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 指导老师:

之 武 退 秦 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 语 言 文 学

级 3 班

吴 海 波

戴 前 伦 《烛

2009 2 0 0 9 0 1 4 1 1 1 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解决生字词的读音,积累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鉴赏古代优秀散文的能力,学习课文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诵读(范读、齐读)——提问思考:归纳文言知识(点拨启发法)——深入赏析:情节、人物(合作探究法)——拓展(举一反三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句,积累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理清课文叙事脉络,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赏析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大家是否还记得《天龙八部》中那个孤胆英雄乔峰于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竟毫发未损;是否还记得《三国演义》中那个莽撞勇猛的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立于长坂坡,大吼一声“我乃燕人张飞是也,谁敢与我一战”,即喝退曹操百万大军;是否还记得《史记》中那个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与三十万秦军背水一战,竟能全身而退。诚然,他们的猛都是一种武力上的勇猛,那么今天我们就将见识一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小人物、大英雄:烛之武。

二、解题、简介《左传》

1、解题:“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之武”,不是姓名,而是指烛地,名叫武的人。(下文中的“佚之狐”也是如此,佚地,名叫狐的人)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2、《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3、我们知道《左传》是编年体史书,那么同学还知道有哪些体例的史书呢?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例,如:《春秋》《左传》等。

国别体:先分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年代编写史书的体例,如:《国

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例,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三、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或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再由老师点拨重点字词的读音。

贰(èr) 氾南(fán) 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亡郑以倍邻(bèi) 共其乏困(gōng) 逢孙(páng) 杞子(qĭ)

2、同学齐读,理清课文大意,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再由老师点拨一些文言知识,例如:

通假字:共,通“供”,供给。 说,通“悦”,高兴。 厌,通“餍”,满足。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东道主 行李 夫人 去 以为 乏困

词类活用:军(名作动) 贰(数作动) 夜(名作状) 鄙(名作动) 远(形作名) 封(使动) 退(使动) 盟(名作动) 敝(形作动) 阙(使动) 利(使动)

文言虚词:之 焉

特殊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贰于楚也(状语后置)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3、补充知识点:这里面,重点字词里我提出讲一下“贰”。这个字仅仅是数字“二”的繁体吗?那能不能用“二”来替换?

(明确):“贰”与“二”古代就同音,但意义不同,现为“二”的大写。“贰”最早是“副”的意思,“贰车,贰室”,与“正”相对。先秦时期,另一个常用义是指“重复一次”,后引申为“不专一或不一致”,成为壹(专一)的反义词。先秦后,“贰”的意义逐渐和“二”接近,到现在只作为“二”的大写形式保存下来。“贰”与“二”作数词时通用,但“贰”有特殊用法,表“背叛”义时只能用“贰”。

4、请同学起来口头翻译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四、作业安排

1、这堂课我们着重讲解了文言知识,从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这几个板块对本文的字词句进行把握,希望大家课下去温习并掌握。

2、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几件事情?课文的情节安排又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了。上一节课,我们着重讲解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重点字词句,疏通了课文大意,那么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本文的叙事脉络、赏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二、深入赏析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

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以及造成的后果,从原文中找出相关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秦、晋、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

在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但见楚国形势不妙,郑国又转向晋国,并派出使臣,与晋结好,这就是课文中“且貮于楚也”一事。

2、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情?课文的情节安排又是怎样的?

(明确):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第4段:晋国撤军。

课文的情节安排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伯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

机)——晋文公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3、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二段主要讲了烛之武临危受命这件事。烛之武的出场是经谁人之口道出来的呢?嗯,对,就是这位关心国事的郑国大夫佚之狐,一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是烛之武却推辞了,为什么呢?难道他真的不爱国吗?不是,他只是心中充满了愤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一种壮士不遇、英雄末路的落寞与孤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即使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他也能以国事为重,义无反顾地“夜缒而出”去游说秦君,这就是烛之武的可贵之处,再反观历史上那些不得志就消极遁世之人,仅凭这一点烛之武就可以名垂千古。再来看看郑国的国君,他可以说是对烛之武相当了解,对于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他敢于放下自己国君的架子,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终于说服烛之武夜说秦君。

烛之武是怎样出去见秦伯的?是坐着高头大马,选了个黄道吉日,敲锣打鼓的去到秦军大营面见秦伯的吗?不是,他是“夜缒而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用一根绳子把他从城墙上吊下去,偷偷地来到秦军大营的,可见当时形势危急啊!

4、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氾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临危受命,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秦伯?现在请大家齐读烛之武对秦伯说的这段话,仔细揣摩他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老师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伯想和晋侯联合,灭掉郑国,而郑国却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

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会认为这是郑国的挑拨离间之计,从而更加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可是烛之武又是怎样去劝说的呢?且看接下来的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郑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再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城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

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国家;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对自己是有害而无一利的。

5、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眼看就能攻下郑国了,对于贪得无厌的晋国,他岂肯看着口中的肥肉的就这样溜走了呢?于是,“子犯请击之”。战与不战,晋国可谓是骑虎难下啊!可是晋文公不愧为晋文公,这时候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一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力排众议,果断撤军,保全大局。即使撤军,他也不乏智慧,列出了三大理由“不仁”、“不知”、“不武”,很好的保全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威,又安抚了军心,“吾其还也”,更是用一种商量的语气说出撤军这一重大决定,可见此人心思之缜密。说到底,晋国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也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

三、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

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四、拓展训练及作业安排

1、写一篇劝说辞,三四百字左右,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参考话题:劝说中学生远离网络游戏、劝说藏独分子停止分裂国家的行为)

2、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背诵全文。

3、结合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一波:秦晋围郑

三折:临危受命

智退秦师

晋国撤军

第12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 涡阳二中 胡欣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教师分析:

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实词:

(1).且贰于楚也。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为驻扎,驻军。

2、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

“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

(2)“以其无礼于晋”。

“与”是介词,译为对。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生答,事件:秦晋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教师分析: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秦晋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秦晋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2)第二段

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句式

(1)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2)

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教师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佚之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郑文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②郑文公: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郑文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③烛之武: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郑文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郑文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许之”,在郑文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3)第三段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实词

(1)“越国以鄙远”, “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作为边境”。

(2)“焉用亡郑陪以邻”, “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4) “行李之往来”, “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5) “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6)”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7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2、句式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3、句式 ○ (2)、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请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公的)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是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达到说退秦师的目的,也破坏了有“秦晋之好”之称的秦晋联盟。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一段开头写到:“夜缒而出,见秦伯曰”,这一处简写其实包含了诸多智慧。此时战争一触即发,此“夜”肯定是当夜,明天一早说不定秦晋就发动进攻了,所以是连夜即动。此外夜黑也可以掩护烛之武的行动,“缒而出”,对方只见一人下来,城门未开,没有大股部队冲出来,所以心理上不会那么紧张。“见秦伯曰”,为什么不是见“晋侯”,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定!“烛之武退秦师”,退掉秦师,晋师随之而退,这都是烛之武意料之中的事了!如果这一步走错了,下面言辞再精彩也无济于事。这一步走对了,下面的一步才谈得上,这是战术思维了。接下是怎么劝说的呢?①烛之武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不去怨恨或狡辩,语气谦卑以示弱博得秦穆公好感;②接下来他审时度势抓住秦穆公心理,亡郑只对晋有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弊端击中也想称霸的秦穆公的心,也拆穿了秦晋联盟的虚伪性。③接着以存郑之利(述利)诱之,“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使秦穆公掂量好处,④再揭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和背信弃义,以此戳到秦穆公的痛处。使秦穆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与晋联盟的信心。烛之武的游说的成功之处是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考虑,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秦伯说”及以下,留三个大夫护郑,这是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的。

烛之武的游说显然成功了,秦伯退兵了,那么晋国该如何反应呢?我们下节课继续。

第13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学习目标

1.分析本文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2.通过把握人物形象,引领学生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人物形象,引领学生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分析本文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

1.讨论探究法 2.读写结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伯的千军万马,救国难于危时,挽狂澜于一瞬!他那短短的九句话,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让秦伯心甘情愿地调转矛头,与盟友晋国反戈相向呢?

二、一读参悟论辩玄机

我们来齐读感知。ppt出示第三段,生读,师板书课题。

师:秦晋围郑,四军压境,可谓危在旦夕,烛之武是怎样说动秦伯的呢?大家下来预习思考过,现在结合秦晋围郑的形势图进行小组交流,把观点梳理成要点:ppt出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烛之武是怎样说动秦伯的?

师:(巡视,把握时间)大家梳理的速度不错,现在请小组发言人分享成果,后面分享的小组不重复要点。

生:各小组回答,师适时点拨板书

参悟论辩玄机(才智)

军事策略 发展战略 国交方略 心理战术

小结过渡:正如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用词语来概括。

ppt出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二读捕捉人物形象

生:生自由回答,师适时点拨板书

捕捉人物形象(德情)

顾全大局

英勇无畏

不卑不亢

能言善辩

小结过渡: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志士,他在说服秦伯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怨愤。但国难之际,挺身而出,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运用智慧化解国家危难,正所谓:危难之时挺身行,宝刀未老入敌营;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师留美名!

同学们,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答应吗? 生:略

小结过渡:同学们,爱国不只是一个口号,它需要的是一种行动;卫国不只是一种愿望,它需要的是一种能力!七十多岁的烛之武,能够临危受命,不负众望,与他一生的储备分不开啊,让我们来为这位历史英雄点赞吧!出示ppt并板书点赞英雄才情

四、三读点赞英雄才情

师:请大家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对下列句子的填空:

烛之武,我为_____________的你点赞,

你______________,让我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我为不得志时的你点赞,你修身养性,韬光养晦,让我懂得不因失意而沮丧,不以年长而放弃!

烛之武,我为国家危难前的你点赞,你深明大义,舍生忘死,让我懂得放下小我救国家于危难,顾全大局挽狂澜于一夕!

烛之武,我为强秦面前的你点赞,你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让我懂得人因有才而自尊,国因有我而富强!

小结:同学们,烛之武能够只身入敌排国难,三寸利剑安四方,那是一生修炼的功夫啊!我们处在和平时代,没有战火硝烟,也没有国破危难,但,为着自身价值的体现,为着世界因有我而更加美好,我祝大家能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

附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参悟论辩玄机(才) 捕捉人物形象(情) 军事策略 顾全大局 发展战略 英勇无畏 国交方略 不卑不亢 心理战术 能言善辩

点赞英雄才情

第14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第二单元文言文

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虚、实词的含义,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迭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2.简介本文背景材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幺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二、诵读、研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读。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的问题。

三、作业

文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文言实词解释。

第 二 课 时

一、研读各段,解决词意,疏通大意,探讨内容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2.烛之武说退秦师,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幺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三、拓展阅读

选读“读本”中《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理解。

四、作业

1.笔译全文。

2.背诵全文。 附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第15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直接取出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氾南佚之狐夜缒而出共其乏困逢孙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重耳过郑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第1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鉴赏古代优秀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确定为把握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难点:则是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赏析。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用2个课时,按以下5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九月甲午时。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捞上一把”(实质这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然后,自读全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借助注释梳通文章。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教师总结:第1段: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第2段:晋师撤离。

环节3:分析全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

1、文章开头给我们交待了当时形势,战争起因,秦、晋驻军方位,这样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交代可以看出郑国与晋国利害相关,郑国和秦国的利害关系不大,并且秦晋两国军队分兵驻扎,这就使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烛之武能成功的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

2、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展现其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与郑伯的对话过程中,体现出烛之武虽然因长期不受重用而有所怨言,但是关键时刻还是临危受命,顾全大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谓识大体,明大义。毅然孤身前往敌营,夜缒而出,则表现了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3、这篇文章的情节安排很富有戏剧性,戏剧性性表现在哪里?

大敌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的推荐让郑伯看到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为长期不受重用而推辞;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本文的重点是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进逼,层层深入,表现出高超的劝说艺术、游说技巧。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概括说辞中包含几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分析形势,以退为进,博得好感。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亡郑陪邻,动摇联盟。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存郑有益,利益引诱。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追溯历史,深入离间。 可见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巧舌如簧,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本环节的重点是全面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退秦师过程中体现出的非凡的胆识以及高超的谋略和语言艺术。

环节4: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板书:(可以围绕烛之武的形象设计)

人物情节性格

慷慨许之-----------------------义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伯-----------------------智

环节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开放性讨论说说学习本课后的启发。可以从这一模块的主题解读昨日的战争方面来谈。(解读昨日战争,就是让我们体会到和平的可贵,才能感受到正义力量的伟大)

归纳全文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写篇劝说辞,三四百字,要重点展现步步深入,打动对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参考话题:

1、劝说中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2、劝说藏独分子停止分裂祖国行动。

各位老师,我的试讲内容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

第17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并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分析鉴赏文中的人物的说服技巧,分析形象。

4.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知识链接

1.《左传》其书及写作背景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2.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积累知识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

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第一部词典

《尔雅》 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 4.中国古代纪年法

我们现在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这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纪年方法,它是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的。在我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纪年方法。

一种是以封建皇朝的年份来纪年。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这一年叫贞观元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俭)登基时年号为崇祯,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干支纪年。

如“甲午风云”、“辛亥革命”,这里的“甲午”、“辛亥”都是年份的名称,是由干支纪年法而来的。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又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即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其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正好60年,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六十甲子。古人用这种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1.解决生字(参见《新新学案》)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的读音 3.学生齐读

四、翻译课文

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弄清重要词语的意思,翻译课文。教师巡视,解决疑难。投影提示重要词语和句子。

(一)重点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叛,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庸俗,鄙陋。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③看不起,轻视。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3)许

①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瑕……” ②赞同。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约数。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④表处所。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微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①卑贱。例:“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史记•曹相国世家》) ②幽微,精妙。例:微言大义(成语) ③隐蔽,不显露。例:恒公微服而行于民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④如果没有。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5)敝

①坏,破旧。例:“使史更敝衣草屦。”(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谦词。例:敝人。

③疲惫。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④损害,衰败。例: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三)通假字

(1)共其乏困 共,通“供”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2)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3)秦伯说 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四)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五)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驻军,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加强;削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状语)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六)文言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3)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4)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能熟练流畅地翻译课文 2.完成《新新学案》上的字词、翻译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一)翻译句子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翻译句子,背景介绍 1.以其无礼于晋

翻译: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背景:(1)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2.且贰于楚也

翻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背景: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翻译: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背景: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4.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翻译:(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 背景: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二、复述故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参考】这篇文章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师。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盟,派兵戍之。晋国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撤兵,郑国亡国的危机消除了。

三、理清思路

用简要的语句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说退秦师。 第4段:晋军退兵。

四、分析人物的说服技巧 1.开篇交待秦晋围郑有何作用?

(1)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原因,双方力量的对比; (2)引出下文佚之狐推荐烛之武

(3)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作了铺垫。

2.烛之武为什么先“推辞”?后又为什么“接受”?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所以推辞。

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诚恳地自责,情真意切;然后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好处。所以烛之武接受了。

3.烛之武讲了哪些道理来劝说秦君?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1)灭亡郑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2)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 (3)历史上晋君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4)晋国吞并郑国后,一定会图谋秦国。 4.烛之武用怎样的方式策略说服秦伯退兵的?

(1)以退为进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晓以利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巧施离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5.烛之武能够说服秦伯的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烛之武能言善辩,采取了正确的策略,讲述了充足的道理。 客观原因:郑国和秦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且秦军与晋军分开驻扎 6.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以退为进,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烛之武——迂回曲折

五、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课文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牢骚满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牢骚满腹,但这却使他的形象显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爱国,深明大义,忠于郑国(国难当头,尽管牢骚满腹,但仍然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

能言善辩、娴于辞令(见到秦伯以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为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

2.分析郑伯的形象

郑伯:郑伯在文中的语句并不多,但聊聊数语,仍然把一个个性鲜明的国君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公从之”——善于纳谏。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诚恳道歉,勇于自责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之以利,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 3.分析晋君的形象

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面对秦军的背信,晋文公没有像子犯之类的一般人一样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审时度势,毅然撤军。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日后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

六、小结

本文虽然不长,但以人物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每个人的话都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个性、才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正是《左传》的特点。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新新学案》上的其余作业 2.预习《谏太宗十思疏》

教后记

第18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4.通假字的准确识别及重要实词的运用等;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i)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1 第二段:临危受命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熟读翻译。

第二课时

要点: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分类如下: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2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7、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8、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9、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3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词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八、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九、布置作业

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第19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李桂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介绍《左传》及相关知识:

1、《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2、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注意①生字: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é)

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提问用四字短语概括各段大意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秦晋围郑形势图秦晋军函陵秦军郑氾南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

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

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秦助重耳

秦晋之好,两国为姻亲,穆公之女嫁与重耳。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得到秦帮助,才回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文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2、能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3、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他们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我们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着重学习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二、走近课文:

1、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4)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

(5)《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这使得本文成为《左传》中的名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能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

三、课文赏读

1、课文共有四个段落,请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第一自然段 秦晋围郑

叫一个学生朗读这一段,并用四个字归纳这一段的段意。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晋之好”,关系远胜于美英;出兵的理由很充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占尽天时、地利,郑国“危矣”,然分军驻守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唯一可图之处在于人和也。齐读品味。

第二自然段 临危受命

这一段共有三个人物,叫四个同学分角色朗读。

(面对国难,郑国君臣有没有占到“人和”的一面呢?)

课堂练习(请学生翻译)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明确:郑国的君臣是一心抗敌的。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其言,但遭到了烛之武的推辞。烛之推辞,大有学问也。其一是“平时不烧香,临死抱佛脚”,用得着才来求,人情之冷暖,烛之武不太快活;其二“无事不登三宝殿”,烛之武知道郑伯之用意,亦明白“挽狂澜于既倒”是何等不易,自己就一点不怕么?就一定有成算的把握么?所以先推辞一下,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不要夸海口,最终落人笑柄。退一步讲,即使有把握,也要卖个关子的,否则人家认为这是轻而易取的事情,不会对你心存感激的。郑伯也很机警,向烛老夫子赔罪,更以强烈的国家意识感化之,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但这种答应跟荆轲答应燕太子丹去刺杀秦王是一样的悲壮的,你想想啊,一个大约七十岁的“老”头子,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节骨眼儿上去游说,生死完全是置之度外的。再则,烛之武有天大的不满他也改变不了自己是郑国人的事实,他是爱国的,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这种的爱国感情如同闻一多在《发现》中所表达出来的复杂的爱国之情一样,是非常感人的,“我虽然恨你,但我爱你的心永远不会变”,这是一种高尚的,历经烈火金刚打磨而格外鲜亮的爱国之情。这种情感深刻而圣洁。(齐读品味)

第三自然段 说退秦师 此段包含着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1、叫一个学生朗读,请同学们拿出笔,画画层次看,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学生讨论:

越晋难治 亡郑利晋 舍郑利秦 晋人无信 晋人无厌

2、烛之武的劝说为什么能成功,它的言辞高妙在哪?学生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不去怨恨或狡辩,语气谦卑以示弱博得秦穆公好感;审时度势抓住秦穆公心理,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弊端击中也想称霸的秦穆公的心,也拆穿了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接着以存郑之利(述利)诱之,使秦穆公掂量好处,再揭短,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和背信弃义,以此戳到秦穆公的痛处。使秦穆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与晋联盟的信心。其成功之处是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考虑,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第四自然段 迫晋撤兵

叫一个学生朗读这一段,并用四个字归纳这一段的段意。 晋文公毕竟是一代霸主啊,面对秦国的倒戈,他隐忍不发,采用了撤军的措施,他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追击秦军责问他们的背盟呢?如果你是晋文公,你会怎样办?学生讨论。

明确:晋大夫狐偃请求袭击秦军,而晋文公没有答应。他冷静而

清醒的分析了形式,

一是曾受过秦之恩惠,翻脸不“义”,晋文公不愿意背负这个坏名声。二是如果这时继续攻打郑国或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三是进攻秦军就意味着立刻与秦翻脸而多树了一个强敌,失去一个盟约国,退一步也许还能重新再拉拢秦国,使它站在自己这边,毕竟两国姻亲关系比较牢固。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晋文公退兵也是明“智”之举,更是无奈之举也,我们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四、主题归纳:

这是一篇记述人物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起爱国,一下子想起许多爱国英雄。屈原怀抱一腔爱国热情自投汨罗江,成为千古绝唱;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钱学森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历经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

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作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五、高考链接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后面的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2、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变的一组是( D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

二、三题。

2、以“爱国”为话题积累素材。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一 秦晋围郑

二 临危受命

三 说退秦师(越晋难治、亡郑利晋、舍郑利秦、晋人五信、晋人五厌)

四 迫晋撤兵

主题归纳: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一)、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文言知识总结: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

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特殊句式

①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 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5、解释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一词多义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6)若

①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 像 )

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假若、如果 )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你) (7)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成年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那个) (8)微

①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稍微 )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巩固本课所学的文言知识。

五、板书设计:

一、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二、文言知识: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一词多义

第20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4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一、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二、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课时] 3课时

[学生活动]

一、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二、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的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服秦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晋订立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 400 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课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草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 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

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

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

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 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doc》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