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

2022-06-30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白杨礼赞教案

讨论并归纳: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三部分:(第

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

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荔枝蜜)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荔枝蜜香甜和蜜蜂无私奉献的赞美,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为它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并表达自己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借物抒情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写荔枝蜜的甜美,令人想到生活的幸福,由“蜜”的甜美,想到它的酿造者——蜜蜂的辛勤,由蜜蜂想到“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最后写到自己也愿变成一只蜜蜂。这样,作者借对物的层层赞美,水到渠成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推荐第2篇:白杨礼赞 教案

白杨礼赞 教案 教学目的 ]

1、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4、补充课文的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四.总结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

2. 复习象征手法。 二.研读课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 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2. 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 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外部形态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 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 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 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 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

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 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

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

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 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

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

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

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

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 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 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9.了解本文多种抒情方式。

三、课堂小结: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 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目标检测。

2、完成课后练习。

推荐第3篇:《白杨礼赞》教案

二《白杨礼赞》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以作者行踪为顺序、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2、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3、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重点难点:

1、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歌曲《小白杨》导入。

1、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

二、自我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主宰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无边无垠 诸如倦怠 ......... 婆娑 恹恹欲睡 丫枝 晕圈 虬枝 参天 初融 秀颀 古刹 刹车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 (2)黄绿错综: (3)妙手偶得: (4)无边无垠: (5)倔强: (6)纵横决荡: (7)秀颀: (8)礼赞:

3、(1)浏览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2)思考课后“探究·练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分段落朗读课文(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你觉得白杨树是棵怎样的树?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2、作者要“礼赞”白杨,他为什么要赞美白杨?

3、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

4、小结: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讨论、明确。

四、小结本节课。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语段,深入理解。

(一)、合作探究第一部分。

1、“实在”一词,有什么作用?

2、第一小节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二)、朗读课文第2—4节,鉴赏课文并深入探讨下列问题。

1、文章的第2节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作者是怎样进行描绘的呢?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这一段呢?

2、在本段中作者详细描写了驱车灾荒圆上奔驰时的感受,你能用文中的词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吗?这样的情感变化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3、“雄壮”“伟大”与“单调”是否矛盾?为什么?

4、“一排”“三五柱”“一株”三个数量词是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的,能否颠倒过来排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

5、6两节,分析鉴赏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

1、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这些词语使你联想到什么?

2、第5节有一句话概括了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请找出该句。

(三)、分析鉴赏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一开始提到“算不得书中的好女子”,然后又笔锋一转,讴歌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为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3、该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第七节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如果把它们改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三、联系背景,深入分析作者的写作动机。(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如果说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和钻没,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2、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认为在新时代“白杨树”可以象征哪种精神、那类人?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推荐第4篇:白杨礼赞 教案

义丰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时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

主备:王殿领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通过线索表情达意的写法。

2、掌握作者分层次描写白杨树的方法。

3、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课前热身】 见学案 【课堂导学】

一、预习展示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活动一:自由阅读文章,思考,你觉得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体现这一线索的语句是什么?

活动二: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活动三:阅读第

五、六两段,思考: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和疑惑。

四、反馈·训练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

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

【教学反思】

第1 页 义丰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时

《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主备:王殿领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白杨树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课前热身】 见学案

【课堂导学】

一、预习展示 熟读课外并复习课文。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活动一:阅读第七节,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

活动二:第七段中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活动三:课文结尾写楠木是否离题?为什么?说出楠木的象征意义。

活动四: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和疑惑。

四、反馈·训练

(1) 下面是对《白杨礼赞》一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B、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

C、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D、作者先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耐严寒,零下40度的条件下无冻害,深根性。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①请运用白杨树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有人要赞美它呢?请根据材料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不仅象征了

尤其象征了

【教学反思】

第2 页

推荐第5篇:白杨礼赞教案

第十四课 《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教会学生学会以研究、探讨、合作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教学重点:

1、分析

5、7段内容,归纳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

2、学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教学难点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

2、探究文中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讲清喜欢的原因) 你喜欢这一种树,能不能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呢?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难词,并标明自然段的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1)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2)《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晕圈 虬枝 楠木 秀颀

4、默读全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写美白杨树的原因。

①指名学生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明确: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激趣:本文题为“白杨礼赞”,但不是几句空洞的赞美之词,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通过几幅优美的图画展现的。请再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共勾勒、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学生读后交流。 明确: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见以下板书) 高原风景图 白杨远景图 白杨特写图 白杨联想图

四、合作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第

一、二段。

2、讨论:作者对白杨树进行赞美,为什么要从写黄土高原写起?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1、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齐读课文第五段。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

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的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的第7段,完成了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这一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4、学生朗读第9段,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文章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直接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点拨: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结尾再一次直接赞美白杨树,既使首尾呼应,更加强了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5、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三、总结全文,了解本文的写作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

1、

4、

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四、指导写作。

你喜欢的树是哪一种,你有没有从这种树的身上想到我们人类中某一种人的某些品质?请以《________礼赞》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板书:

1、白杨礼赞 白杨树 团结向上 相似点 倔强挺立 象征 北方农民、抗日军民 不屈不挠

推荐第6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以作者行踪为顺序,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2、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本课运用的的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通过品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4、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教学重点

1、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歌曲中有这样一句话“小白杨和我一起守边防”,我们可以听出这首歌歌唱的并不仅仅是小白杨,而是守卫边疆的战士。那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茅盾先生也写过一篇关于白杨树的文章,他想通过白杨树赞美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白杨礼赞》。

二、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围剿。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三、介绍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10月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择富有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来托物抒情。明是写树,实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四、初读感知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zhān) 开垦(kěn) 主宰(zǎi) 坦荡如砥(dǐ) 潜(qián)滋(zī)暗(àn)长 无边无垠(yín) 诸(zhū) 如 倦(juàn)怠(dài) 婆娑(suō) 恹(yān) 恹(yān)欲睡

丫(yā) 枝 虬(qiú)枝 参(cān)天 初融(rónɡ) 秀颀(qí) 地壳(qiào) 晕(yùn)圈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3、解题:何为“礼赞”? “礼赞”表示崇敬和赞美。

4、朗读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思考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

⑴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⑵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⑶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⑷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⑸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研讨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下面听课文录音,思考: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赞美它的“不平凡”?

析:①从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来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课文的

2、

3、4三节)这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板书)。

②从白杨树的外部的形象,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课文的

5、6两节)这是白杨树自身的“形美” (板书)。

③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来进一步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点明赞美白杨树的原由。(课文的

7、8两节)这是白杨树内在的“神美” (板书)。

2、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

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

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六、小结

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 “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 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2、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

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做反衬。

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作铺垫。

3、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特征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外形:干:“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枝:“笔直”、“一律向上”、“靠拢”、“绝不旁逸斜出”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 皮:“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的光泽 色彩:“银色”“淡青色”;

风格(气质):“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 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方面有顺序地刻画了白杨树的外形,表现了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了白杨树正直、倔强、不屈不挠的特点,内在的精神更美,从而来赞美白杨树“绝不是平凡的树”,为下文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4、读一读第四部分

7、8两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 句法变化是①只觉得②不想到③竟一点也不联想到④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 由树联想到什么,为下文做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句从白杨树的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作者安排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内容上从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即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4)第8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进一步解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

第8段用“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板书)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具体化。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借物咏人的写法就是象征手法。

5、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指村实指人——“贱视民众” (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6、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二、精读探究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与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区别: (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 (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

(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

2、“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3、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讨论,明确。特点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三、课堂总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文章以“我赞美白杨树”开头,以“赞美白杨树”结束,中间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三方面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2、说说“梅花、翠竹、荷花、落叶、蜡烛、孔鹰、太阳、暖水瓶”等的象征意义。

推荐第7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

朱效永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 “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 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颀。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分析: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 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 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分析:《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 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接下来文章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美”。它的干是笔直的,它的枝一 律向上,它的叶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 的“内在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继而揭示它的象征美:它不仅 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而且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的?

分析:以“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

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白杨树 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地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突 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 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桶木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聚焦,中心突出,使本体(北方农民)和象征体(白杨树)都形象鲜明,令人感奋。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4.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分析: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大的背景, 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 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

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 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国民 党反动派,高声赞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而作者正是怀着崇敬的感情,热情奔放地对这一幅幅图画的“不平凡”给予赞美,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图美、文美情更美)。

6.这篇散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 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 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

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在初一的时候,我们读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

(学生:茅盾已于1981年3月27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指导预习。

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做好填空练习,初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3.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句子。

(三)研习新课。

播完录音。挂出黑板(或打出幻灯)。学生课堂练习内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可运用工具书。)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 yān)虬枝(qú)

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

(把形声字“垠与银”,“砥与底”的形旁作比较。说说“倔强”的“强”的其他读音。)

2.填空: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势力,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口答:课文在1、4、6、8四个自然段中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点拨:填空练习反映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抒情线索,本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3.学习第一段。

问:开篇1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1)点明题旨。

(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4.学习第二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

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 (打出白杨、黄土高原的幻灯。)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地形)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白杨树,人们 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 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呼应,是远指。

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

“单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

5.学习第三段。

分析: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

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 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 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含义十分深刻。

板书: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待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板书:

总的性格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 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 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 “伟丈夫”

(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 由树及人,

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 及人的过渡,

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 文章达到高潮。

(3)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①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

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②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4).用幻灯打出板书:

7.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 “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学生集体朗读第5~8自然段,要求读出反问的语气,注意重读和停顿。

8.指名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

(1)“贵族化的捕木”象征什么?

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捕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2)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9.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 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 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10.本文通篇采用象征手法,主要通过什么形象表现什么感情?

象征手法,首先是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11.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整体,作者可以围绕中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似乎是游离中心的闲笔,其实不然,它的作用前面已经分析过。文章结尾又以楠木作对比,也是为了烘托、赞美白杨树,我们可以把这种特点叫作“形散神不散”,它还表现在语言形式的整齐有力富于韵律上。

12.总结全文,掌握全文的抒情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自然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在我们心目中,它是一个富有无限生机充满战斗激情的典型形象。

推荐第8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文章脉络层次。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象征的艺术手法。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重点: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象征的艺术手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难点:

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是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层次;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然界许多事物因其自身的特点被诗人、作家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如:周敦颐笔下的莲花,被视为洁身自好的君子形象;陶渊明笔下的菊花,被视为孤独避世的隐士形象;李商隐笔下的蜡烛、春蚕,被视为舍己为人的奉献者形象;还有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被视为勇敢高傲的斗争者形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茅盾的《白杨礼赞》,看看这普通平凡的白杨树,被作者赋予了怎样的意义?

板书课题——《白杨礼赞》

释题:礼赞即赞美、歌颂之意。题目运用倒装句式,强调了赞美对象——白杨树。 出示学习目标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人。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 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三、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说说本文开头和结尾各有何作用?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直接赞美白杨树,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结尾再次强调赞美之情,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2、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看看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课文中详写的是哪几段?概括这几段段的主要内容 ②写了黄土高原的美丽风光

③描写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及内在品质

④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分析第4段中的“这”和第6段中的“那”分别指代什么?

那指3段描写的白杨树,这指5段描写的白杨树。

5、根据以上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四、课文研讨

1、分析第二部分,作者笔下的黄土高原是怎样一幅风光?

黄绿错杂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 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作者的感觉和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雄壮、伟大——倦怠——单调——恹恹欲睡 白杨树的出现使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惊奇

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以黄土高原的无边无垠烘托白杨树的傲然挺拔、参天耸立。

2、分析第三部分。第五段作者写白杨树的外型抓住一个什么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写?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外部形态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白杨树身上具有哪些人的性格、内在气质? 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屈不挠。

3、分析第四部分,第七段作者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其原因是什么?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

作者赞美白杨树,却先写它没有……没有……算不得……有何原因?

欲扬先抑

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树种进行对比,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

作者由白杨树又联想到哪些事物?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哨兵;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反问排比

第8段哪句话说明了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⑦⑧段都谈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有何不同?

⑦段采用“难道 不”否定句式,是委婉探讨的口吻,而⑧段是完全肯定的语气。

5、分析第五部分,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楠木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呼应篇首。

四、小结: 本文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中国共产党及在其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板书设计:

赞美白杨树黄土高原开门见山黄绿错综大毯子无雄壮、伟大倦怠边无垠坦荡入地单调恹恹欲睡白杨树惊奇白杨礼赞白杨的外形及品质干枝叶皮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再次赞美白杨树

农民、哨兵、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推荐第9篇:《白杨礼赞》教案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明确:赞美之情。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幻灯19】 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幻灯20】

9、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幻灯21】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幻灯22】

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幻灯23】

五、研读课文

1.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卫家乡的哨兵。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B.视野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

C.靠拢 错综 质朴 诸如此类

D.宛若 鄙视 佩服 纵横决荡【幻灯40】

(三)、对修辞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的是(C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3.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4.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幻灯41】

A.比喻 拟人 拟人 对比

B.夸张 拟人 排比 拟人

C.比喻 比喻 拟人 对比

D.夸张 比喻 拟人 对比【幻灯42】

(四)、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回答)

答:因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而且“坚强不屈与挺拔”。

2.和“伟丈夫”形成对比的词语是“好女子”,这样对比的作用是:欲扬先抑,否定了“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不同。【幻灯43】

八、课堂小结:【幻灯44】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 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九、布置作业。【幻灯45】

1、完成课堂目标检测。

2、完成课后练习。

5 优课轩资源网http://www.enteach.net未经授权,本站资源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推荐第10篇:白杨礼赞 教案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重点字词的读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明确本文的抒情线索及由景到树、由树到人的写作思路

2、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

2、难点:分析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文件,《小白杨》,同学跟着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二、作家作品

1、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作品有小说《子夜》、《春蚕》、《秋收》、《残冬》、《蚀》三步曲、《林家铺子》等。

2、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

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解题 “礼赞”的含义是什么? 选择下列义项.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貌和风格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2、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

开垦( )

外壳( )

锤炼( ) 主宰( )

晕圈倦怠( )

潜滋暗长( ) 旁逸斜出( ) 婆娑( ) 虬枝(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3、掌握下列四字词。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潜滋暗长

绝无旁枝 紧紧靠拢 横斜逸出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积雪初融

傲然挺立 纵横决荡

五、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白杨树的“不平凡”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否是本文的线索?

2、白杨树的“不平凡”各表现在哪几方面,各突出什么美?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具体从三方面赞颂: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六、研读课文,赏析品味。学习课文第

一、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

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

情基调。

3.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4.面对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明确:恹恹欲睡。)

5.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

6.学生默读第二部分内容,想像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为什么在见到白杨树时会

“惊奇地叫了一声”。

七、布置作业

1、生字词语

2、识记文学常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研读课文,赏析品味 朗读5---9自然段,欣赏白杨树的形美、神美。

1、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白杨树的? 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提示:这一段对白杨树进行了细致描写,也就是象征手法中所说的,“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描写”,从干、枝、叶、皮的描写中,含蓄地体现了人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精神。

最后再写白杨树的总性格“倔强挺立”,突出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这是人的主观感受,是抽象的,精神的。文章写到这里已达到了由“景”到“树”的目的。

2、第7段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用了什么手法?

作者又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内涵的? 白杨树与北方抗日军民有哪些相似点呢?

明确:欲扬先抑,后面用四个排比反问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看第8段的在文中的主要作用,体现了怎样的主题?

主题句:“白杨树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4、篇末写楠木是否多余?

说明:品味美文,提高审美能力;

品手法,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复习衬托的写法。

三、品味写法:

欲扬先抑 对比 衬托 象征

四、课堂小结:

1、赏析品味 朗读5---9自然段,欣赏白杨树的形美、神美。

2、理解了白杨树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3、学习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复习了衬托的写法。

五、写作实践:

1、以梅、竹、粉笔、蜡烛、松或其它你喜爱的事物,任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小片段,以象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

2、指导写作:以梅为例,先说说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然后说说思

3 路。最后写作。

3、范例:它既不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冬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

一、二题。

2、完成《学法大视野》上的相关习题。

七、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礼赞—— 树 不平凡 外部形态

礼赞—— 人 不平凡 精神气质

(欲扬先抑) (对比象征)

八、教学反思:

生长环境

第11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师:史俊萍

2014-4-14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以作者行踪为顺序,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2、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本课运用的的排比、反问 等修辞手法。

3、通过品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4、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学习重点】

5、把握文章结构,体味语言特点。【学习难点】

6、理解把杨树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2、导入语:歌曲中有这样一句话“小白杨和我一起守边防”,我们可以听出这首 歌歌唱的并不仅仅是小白杨,而是守卫边疆的战士。那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茅盾先生也写过一篇关于白杨树的文章,他想通过白杨树赞美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白杨礼赞》。

二、师生研讨

1、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白杨树?(见过或者没有见过) 那我们就来看看茅盾笔下的白杨树长什么样?(第5段)

外部形态的不平凡: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

桠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 叶子片片向上, 没有斜生

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2、这样的白杨树生长在什么环境中呢?(第2段)

生长环境的不平凡:黄绿错综 (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远山的

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

3、假如你当时坐车经过黄土高原,看到一排或三五株白杨树,会有什么感想? 一起来看看茅盾先生当时有怎样的感想?(第

7、8段)

气质的不平凡: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挺拔

4、显然,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赞美)之情,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第

1、

4、

6、

8、9段)(诵读)

5、从“那”到“这”,从第一段的赞美到第九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 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6、这篇文章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难道你就觉得树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它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

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  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 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

 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

 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7、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吗?

明确: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颂北方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中国共产党。这种写法叫象征。

8、为什么作者要采用象征手法?

明确:因为作者在国统区,不能直言赞美根据地,讴歌共产党。

9、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及其与“比喻”的异同。

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即写作方法,是就整个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象征义;而拟人和比喻则是修辞手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务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通常并不寄寓更深的意义。

象征和借喻都是使事物形象化,但借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则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简单的说就是,象征是写作方法而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法,拟人、比喻只表现在句子上,象征表现在篇章上,作者将所描绘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10、说说本文的“白杨树”象征什么?文章结尾出的“楠木”象征什么? 目的何在?

北方的农民、哨兵战士、民族精神

茅盾同志这样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目的: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三、作业

1、说说“梅花、翠竹、荷花、落叶、蜡烛、孔鹰、太阳、暖水瓶”等的象征意义。

第12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难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些感性认识。(树是自然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白杨树的俊美。)

2.释题:“礼”,崇敬,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简介:茅盾:中国现代杰出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背景:本文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五月赴延安鲁艺讲学,十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三、生字词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倦怠[juàn dài]恹恹 [ yān] 晕圈[yùn quān]参天[cān]潜滋暗长[qián ]不折不挠[náo] 婆娑[pó suō]虬枝[qiú zhī]

四、整体感悟

(1) 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扫清文字障碍

(2)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3) 小组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4)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

一、二部分

1、老师朗读第一部分,请同学思考:开头的这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2、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5) 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五、小结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但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

六、作业布置

1、掌握本文的生词

2、完成本课导学案的练习

3、预习本文第

3、

4、5部分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高大。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

(二)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并思考: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也揭示了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 (1) 全班朗读第四部分,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 学生自由阅读思考并讨论: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明确:(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明确: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 学生自由朗读第7段,体会排比和反问的表达作用。

(4) 第四部分小结:第8段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继续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第五部分思考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五)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

1、

4、

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六、完成同步练习册本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13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欲扬先仰的手法; 3. 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4. 学习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5.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二.教学方法:讲读、自读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文写于1941年,是作者在西北走了一趟,回到重庆后写的。作者成功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这个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难点是景物描写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1.导语:白杨树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树,它在我国北方极其普遍。但是文学巨匠矛盾却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白杨礼赞》,一起来认识这不平凡的白杨树。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矛盾(1896——1981),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文学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等。

本文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事实,看到了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在解放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抒情散文。 3.学习新课 (1)生字词 大毡子 主宰

卷怠

婆娑

恹恹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直挺秀颀 旁逸斜出 (2)解题:

A、“礼赞”是什么意思? (崇敬和赞美)

B、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C、请同学找出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 第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四段:“那就是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六段:“这就是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八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九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引导自读,通篇分析全文,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A、第一段

开篇点题,起统领全文的作用,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B、第二至四段

要点:生长环境是一望无际、单调的黄土高原。

用比喻句“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联系下两句中所描写的“麦浪”,表现出单调的黄土高原上,“绿麦”的存在为黄土高原涂上了一道鲜绿的色彩,给人予以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突现出一种视觉的享受以及无限的希望。 用“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表现出高原的平旷。

用“远山的连峰”与高原作对比,而“山峰在你脚下”,表现出高原高伟的形象。 以上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目的是要突显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虽然恶劣,但是白杨树还是坚强的毅力在黄土高原上,这就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和气质作了伏笔。 C、第五至六段

第五段中,作者分别从干、枝、叶、皮来描写白杨树。 干: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旁枝,突出了白杨树的直。 枝:笔直,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白杨树直而紧靠。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向上发展。 皮:主要点出白杨树“微微泛出青色。”

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向上发展。 D.第七至八段

引导学生速读第七段,从本段中找出能够概括白杨书形象的词语。(伟丈夫) 原句:“„„,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句话运用乐意种新的修辞手法——欲扬先仰。

例句:“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典型的欲扬先仰手法运用) 伟丈夫指的是什么?(揭露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引导学生研读本段中的四个排比反问句。(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

现在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文章赞美白杨树实际是再赞美北方的抗日军民;赞美白杨树的精神实际是在赞美抗日军民的精神。(即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象征手法:采用一种含蓄的形式,选择一种具体的事物来很好的表现某种意义,也就是托义于物,借物抒情,言在此而意在彼。(把事物人格化)

解析:第一句由物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句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战时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打到高潮。 (四句中连用反问语气,句势一句比一句增强)

第八段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深化了四个排比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E.第九段

本段中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树作对比,其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矛盾先生曾说过“贵族化的楠树象征了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分析到这儿呢我们已经将全文详细的梳理了一遍,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章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描写黄土高原景色,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第五至六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七至八段):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九段):将白杨树与楠树作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4.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白杨树的挺拔、向上发展然而又极其不平凡的特点,于作家心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感情全部倾注在了白杨树上。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

一、

四、

六、八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势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使白杨书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5.布置作业:

以一种树木为题,描写它的形态特点,并赋予其某种象征意义。

板书总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 象征

一、生长环境:黄土高原:“雄伟”

1、干:直

“不平凡”

二、外形特征

2、枝:直、紧靠

3、叶:片片向上

4、皮:泛出青色 ①北方农民

象征

② 守卫家乡的哨兵 ③抗日军民

④中华民族精神、意志

性格特征:倔强挺立

第14篇:白杨礼赞教案

第2课

白杨礼赞

●教 学 建 议

⑴着重赏析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用什么象征什么,还要理解象征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体察白杨树的精神气质和北方农民、抗日军民的精神意志之间的联系。顺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下去: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到一排树、三五棵树、一株树;从猛抬头看见远远傲立的白杨树,到白杨树的干、枝、叶;从白杨树形象姿态进而到它的风格、品质,从而点出其象征意义。由形到神,由树到人,引导学生仔细揣摩第七段的四个反问句逐层推进的特点。

⑵不要过多探究政治背景、政治意义。尽管课文中已有政治背景和政治意义,但很含蓄,学生明了即可,不必纠缠不休。学习本文是进行散文欣赏,要多从艺术性、审美特点方面解读课文。

⑶加强语言训练。本文语言很有特点,是雄壮的,气势恢宏的,一气呵成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和别的散文的对比方法明了这一点。另外,还可以学习文中的一些句式,四个反问可以背诵和仿写。

一、思想主题

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二、思路结构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

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貌 和 精神气质,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楠木,赞美白杨树收尾。 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

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

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第1段破题,直抒胸臆。“礼赞”,崇敬而赞美;“不平凡”,是礼赞的原因。起始峭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 第2段描写高原景象,述说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粗线条勾画,着眼于色彩,“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天地,也为白杨树画出了背景。“扑”与“奔驰”相呼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准确而形象;“绿波”“麦浪”“黄与绿主宰着”,与“黄绿错综”相呼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与“大毡子”相呼应,“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与高原相照应。在写景的同时又注意写感觉,先突出“雄壮”“伟大”这两种感觉,而后写“另一种的味儿”──“单调”。在这里,情与景融合在一起,体现抒情散文的特点。其间感觉有转折,即由亢奋转向倦怠、冷漠、低沉、单调,造成了文章的波澜。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

第3段写作者初见白杨树的感觉。“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外在景观,给作者惊醒的感觉,“刹那间”“猛抬眼”“惊奇地叫了一声”等语表达了这种惊醒的感觉。这一段异峰突起,由低潮转入高潮,突出“我”的情绪转变,为下文白杨树出现起渲染作用。用问答句提醒读者注意。

第4段是过渡段,既是对上文“惊奇地叫了一声”的补叙,又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此处是二赞“不平凡”。

第5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形貌方面,是从干、枝、叶三方面来写;“精神气质”方面,是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和力争上游的特点。

文中的白杨树有怎样的形貌和气质?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形貌: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气质:力求上进,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象征意义——

第6段是过渡段,为下文转而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起势。此处是三赞“不平凡”。 第7段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有抑有扬,在对比变化中突出它的内在精神。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欲扬先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的是“伟丈夫”,用的是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接连四个“难道”层层递进,气势恢宏,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第一个“难道”为由树及人张本,让人由树联想些什么。

第二个“难道”点明象征北方农民,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比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第四个“难道”点明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由外向内,意思加深,思想逐步升华,层层深入,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第8段进一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全文的主题句。四赞“不平凡”,三提“极普通”。两个“相似”是对称句,“不但„„尤其„„”是散句,句式富于变化。

第9段运用对比赞美白杨树,结束全文,呼应开篇。“贵族化的楠木”与平民化的白杨树作对比,赞美楠木的人与作者本人作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形褒实贬,一语双关,指树实指人──“贱视民众”的人。 课文最后提及“贵族化的楠木”,起什么作用? 写楠木是为了以树比树(以白杨比楠木),以人比人(以北方农民比贱视民众的人),双重对比,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 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四、拟人化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拟人——以课文第七段为例,本段通过对白杨树抒情性的评价,把白杨树进一步拟人化了。

欲扬先抑——本文的另一写作特点是欲扬先抑。2,3段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气势宏大,情绪激昂,紧接着该是雄伟壮观的景物“出场”?偏不,作者的高唱转为低调,写观看的“单调”感;而接着“单调”感的,是突如其来的亢奋激情的喷发,犹如一阵锣鼓响过之后,白杨树闪亮登场,它的登场确实“不平凡”,引起作者的惊醒、振奋;7段白杨树和其他树相比,没有婆婆的姿态和屈曲盘旋的虬枝。那么白杨树美不美呢?单就这一点来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似乎对白杨树“抑”了一下,但白杨树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这就肯定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具有大丈夫的刚健美,这就是扬。作者对白杨树作了抒情性的评价,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

五、排比和反问的运用

本文排比和反问连用,强调和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文章第七段,连用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

句法的变化如下: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意思的加深:

反问句一:让人由树联想些什么。

反问句二: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比方农民。 反问句三: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反问句四: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本文的艺术风格属于阳刚、雄壮类型的。这种风格的呈现,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本来就习惯于表现这种风格,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为了写大西北的白杨树,有意地选定了这种风格。它具体地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大手笔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突出西北高原壮阔、粗犷的特点,以此为背景衬托白杨树;第二,大写意描绘白杨树的形象,直露地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与工笔细绘、迂曲委婉的暗示型作品是迥然有别的;第三,语言大气磅礴,长句、短句喷泉般地写来,提问、排比迭出,全文一气呵成,也是这种阳刚、雄壮风格的表现。

预习提问:

1.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和写白杨树有什么联系? 2.课文中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 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对比手法来写白杨树? 4.课文多次提到白杨树“极普通”又“不平凡”,“极普通”与“不平凡”有怎样的关系?

5.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6.课文语言体现了怎样的风格?

7.行文是怎样波澜起伏的?

8.最能表达主题的是哪一(或哪些)语句? 9.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有 关 资 料

一、托义于物的表现方法(刘树春)

理解和掌握托义于物的表现方法,是这篇抒情散文的教学目的。 (1)第

2、3段明白写白杨树为什么先写高原的景象? 在这里,文章是从作者对西北高原的“所见”“所感”展开的。写“所见”,从“扑入”入手,见景生情,“涌起”感想来是必然的。这感想有两点:一是雄壮、伟大;一是倦怠、单调。写白杨树为什么要写高原呢?意在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这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在这雄壮、伟大之中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这就对白杨树做了很好的衬托。但在你有感于这黄绿主宰的世界的雄壮、伟大之后却又会产生倦怠和单调的情绪,不禁感到像缺少点什么东西。而驱赶了那恹恹欲睡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是白杨树。这就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对白杨树做了很好的反衬。这一正一反的衬托,都落笔在白杨树上。可见这部分的所见所感,都是紧紧围绕着所写的中心──白杨树来进行的。

第2段写高原的目的是:

1.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衬托它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

2.暗写华北抗日战场,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2)第7段,通过对白杨树抒情性的评价,把白杨树进一步拟人化了。白杨树和其他树相比,没有婆娑的姿态和屈曲盘旋的虬枝,那么白杨树美不美呢?单就这一点来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似乎是对白杨树“抑”了一下,但白杨树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这就肯定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具有大丈夫的刚健的美。这就是作者对白杨树所作的抒情性的评价。这里学生便非常明确地看出写白杨树的意义远不只是写“树”了„„文章分析到这里,还应让学生明确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北方农民?这应该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这时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到达祖国北方的第五个年头,北方农民的觉醒是党唤起的;北方农民的思想是党武装的;北方农民的精神和意志,就是党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所以赞颂白杨树,意在赞颂北方农民,意在赞颂组织和领导他们的中国共产党。但是这后一赞颂,是作者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想说而又不能公开说的话,所以作者就把这一意义寄寓在白杨树上,只有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了。这种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所称赞的事物上的写法就叫做“象征的写法”。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对象征的写法和它的运用有比较清楚透彻的了解了。

但是只研究到这里,学生还会存在一些悬念,还应该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但又不直接说,而且是采用这种含蓄的形式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所描写的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某一事物所作的联想和寄托。

2.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这与拟人和比喻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首先要认清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所说的象征义;而拟人与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阶级的本质或某种意义;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虽然也是把物人格化,但所表现的还是拟人化的事物的本身。例如:山也笑来水也笑,只反映人物欢悦的心情,并不反映人的性格和品德、精神和思想、形象和气魄;并不寄寓别的更深的意义,也没有描绘山的形象,这山中也不寄寓另一个形象。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却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对托义的物必须做细致地描写和刻画,理解时应加以细心地分析。比喻就无须做描绘和刻画。

3.象征这个表现方法,是文学家们创造的。它的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白杨礼赞》和《海燕》分别冲破了国民党和帝俄政府的“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二、《白杨礼赞》的结构美(张广昆)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它不仅思想博大精深,而且结构严谨完美,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许多人用“形散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结构上的特点,严格说来,是不够确切的。一方面,以严谨著称的散文本来就不乏其篇;另一方面,大多数所谓“形散”的,也只是个别段落出于艺术穿插的需要,故意“散”一下,并不是通篇皆散。所以,大凡好的散文,都是拢中见散,散拢结合的。《白杨礼赞》即是如此。从通篇布局上看,它严收谨拢,颇具论辩色彩;从个别段落上看,它又漫放巧纵,确有形散神凝的笔法。看上去,开合自如;读起来,跌宕有致。 线索是结构的核心,线索抓不准,结构就理不清。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个线索,作者“首句标其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让读者在文章开头就获得一个深刻印象。继之,作者又具体分析白杨树的不平凡,构成文章的主体。对此,作者从三个不同侧面分别叙写:白杨的生长环境不平凡,白杨的外部形态不平凡,白杨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这样,从白杨赖以生存的“景美”,说到白杨自身的“形美”,又进而揭示白杨内在的“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写尽了白杨的“不平凡”。行文中,虽不见作者以“美”字直许,而白杨却美不胜收,尽得风流。

文章开头,作者虽直接点出礼赞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领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你看,忽而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忽而又是“宛若并肩的远山”;本来是“雄壮”,一下子又变成了“单调”,令人应接不暇„„作者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塞外风光,是在为白杨出场布置背景,渲染气氛„„不妨设想一下,作者如果直接承前写白杨的“形”和“神”,而不是先写白杨赖以生存的“景”,那么,白杨的“笔直”和“坚强”就将有根基不牢之感。所以,这种“放”,从根本上说,是为巧妙的“收”,是貌离而神合。 “景”如此,“形”呢?作者写“形”,用的是工笔细描的手法。他先用“力争上游”这一人格化的语言,总括出白杨在外貌形态上的基本特征,然后牵引着人们的视线,自下而上地观察白杨的“干”(绝无旁枝)、枝(“紧紧靠拢”)、“叶”(“片片向上”),由平视而仰视,突出白杨的高大。接着,他又把读者的视线拉回来,集中在白杨的“皮”上:“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给白杨穿上一件富有光泽和色彩的外衣。这一笔很传神,像定影一样,使得刚才还略觉模糊的形象,一下子清晰起来,活现出白杨的神韵风采。

“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处。白杨的象征意义在“形”里只是若隐若现,须靠想像才能补足;而在写“神”时,作者一反暗寓之辞,在议论和抒情中,直陈白杨的象征意义,使白杨形神毕现。状“形”,作者十分注意描写层次;言“神”,作者又很讲究抒情脉络。先以“伟丈夫”和“好女子”的比照为根据,突出白杨的鲜明特性;再以错落有致的排比手段,突出白杨的象征意义;接着,又补写一笔,直接说明赞美白杨的原因,赋予“不平凡”以实际内容。至此,景、形、神三美合一,一个高大丰满的白杨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最后,“卒章显其志”,作者在具体分析白杨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且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照应文章的开头。这最后一笔同样能体察出作者经营结构的甘苦。写顽固派的态度,实际上是换个角度继续赞美白杨,写楠木的“贵族化”,实际上是反衬白杨的“不平凡”。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不平凡”这个纲,又辅之以巧妙的过渡和自然的呼应,使得全文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文章的主题也因结构上的逻辑力量涂上了强烈的论辩色彩,显得根据翔实,不容置疑。

第15篇:《白杨礼赞》教案

段国春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文一篇是散文,散文是文学体裁一种,这篇课文,托物言志,认真地研读它,能给我们美的享受,能提高我们文学修养。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初步了解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学习象征的手法,理解《白杨礼赞》的象征意义。 3.掌握朗读要领,学习朗读技巧。

4.理解排比、反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5.背诵五首唐宋诗,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指点迷津】

对于上述几个问题的掌握,建议采用诵读与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介绍一些诵读的方法,同时对文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要予以提示和解释。现以《白杨礼赞》为例

1.结合注解介绍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明白文章礼赞的实际对象和为什么不直接说的原因。

2.提问“礼赞”和“赞”有什么区别。 3.让同学诵读课文,同时提问:

句中的词语是否要重读?

就其中的一句话看,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一句中哪个词语要重读? 4.决定句中词语重读的因素有哪些?(明确:句意、思想内容、人物感情、作品的精神实质等等因素)

5.重读有哪些方法?(明确:加强音量和气势;适当延缓音节的读音;变换音色,如或高昂、或低沉、或尖细、或沙哑等)

6.一个句子要有一定的句调。句调一共有几种?(答:一般来说有四种—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 7.(读音和知识介绍以后,就进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贯穿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回答:不平凡)

8.起笔点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然而转笔却去写高原的景象,为什么?(回答:以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衬托出它实在是不平凡的。

9.为什么写了行车时的倦怠和松懈的情绪?(回答:这既是写实感,同时又表明,在人们恹恹欲睡时使人惊叫起来的是白杨树,自然就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10.文章是如何继续写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回答:先写外形,后写内在气质) 11.请你指出外形描写的顺序。(回答:对于外形的描写是从下至上,从平视到仰视,从部分到整体)

12.对白杨树气质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回答:象征的手法)

13.文章为什么又写了“楠木”?(回答:一是用对比的手法,鄙视了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派,又换个角度,先抑后扬,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 14.(总结全文)文章是如何运用抑扬结合的手法的?

15.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5.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6.比较一下象征与拟人、比喻的异同。

通过以上的学习、提示和解析,基本上可以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请你指出四种语调的具体含义。

平直调: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表示庄重、严肃等。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明显高升,句末音节上昂,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鼓动或号召等。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较多,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等。降抑调:先高后低,表示肯定、坚决、自信或话语结束等。

如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婆娑、屈曲盘旋、好女子、伟丈夫、伟岸、正直、质朴、严肃等要读重音。前四句应读平直调,下面的四个反问、排比句,宜用扬上调。 2.文章是如何运用扬抑结合手法的?

仔细研读课文,就会看到文章写高原景色的“雄壮”、“伟大”,这是扬;而后紧接着写它的“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抑”;接着突然出现了白杨树,使人惊讶,这是扬;第七段中,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好女子”,这是抑;而后一转笔,说他是“伟丈夫”,这是扬,由此看来,文章抑杨结合,而以先抑后扬为主,显示出一种变化的节奏美。 3.什么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它往往是通过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比较复杂而意义又比较深刻,但一时不易讲清楚,或者由于某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于说出,于是作品中就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采用象征的手法时,要求象征的事物与被象征的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

《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形象,正与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农民本质相似,所以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正是对他们的礼赞,以此表达了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4.象征与比喻、拟人有什么不同?

象征是一种写作的手法,是就篇章而言的;比喻和拟人是修辞的方法,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的。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有其相同的地方,都是物体形象化;但象征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要作细致的描写,而借喻是建筑在所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绘或刻画。

象征和拟人的相同点都是使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用于文章的立意上,而拟人用于语言的表达上。

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更好的理解和分析课文。 6.如何理解散文的意境?

散文的感情十分丰富,具有诗歌一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作品所创造出来的意境显现的。所以要想准确地理解散文的感情,就应该准确地理解所创造的意境。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属于主观的感受,“境”是指描绘的事物,是客观的对象。二者融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意境。

分析散文作品的意境要从作品的词语入手,通对其精炼、优美、朴实、含蓄的语言的分析,来品味和欣赏作品的意境。在分析过程中,要分析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天地,并通过感受和想像,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意境了。 【妙文赏析】 演讲的态势语言

演讲的态势语言,人们也称无声语言或行体语言。所谓态势语言,就是指演讲者的姿态、面部表情、手势等,它不仅有一定的独立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用,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有辅助有声语言和加强有声语言的作用,协助有声语言共同完成传递信息的作用。任何想用演讲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者,必须掌握和运用态势语言的技巧,而技巧掌握在这样的演讲者手里,决不会成为目的本身,它会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有效地完成演讲任务,从而达到演讲的预期效果,所以,每位演讲者,都须谙熟、掌握并运用好态势语言。这一章,我们就演讲者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来简单地谈一谈。 第一节 演讲者的面部表情

在演讲中,演讲者除了通过口头语言──有声语音传达和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外,还要借助于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态势语言来补助口头语言的表达。态势语言有时还可以单独表达一种情感、一种意图,或单独传递一种信息。所谓演讲的“演”就是指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的运用。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在交际、谈话、演讲中感情浩荡荡的洪流,从而激荡听众的情感,掀起他们心中的波涛。假若演讲没有节奏,或节奏感不强,就不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不能有效地去宣传听众和影响听众,正如有些演讲者,他们虽已讲了一二十分钟,却还没有引起听众的一点兴趣,除其它因素之外,没有节奏不能不说是个原因。我们设想有这样一个演讲:其结构平庸、松散甚至混乱,其声音平淡、呆板甚至沙哑,其情感淡漠、单调甚至麻木,其语言平淡、乏味甚至枯燥,整个演讲没有紧张徐缓之分,没有急促轻松之别,总是一个调子,没有变化,那么,这样缺乏节奏或完全没有节奏的演讲,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给他们以教益和启示吗?刘大木魁在《论文偶记》中说:“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他说的是文章,然而演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节奏在演讲中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应当对节奏的各种要素,认真研究一番。鉴于有些要素,我们已在不同的篇章里谈过,本文就准备从节奏的最主要因素──速度来谈一下。

演讲中的速度,是指演讲的快与慢、行与止等内容。

演讲的快与慢,决不是由演讲者随意而定的,决不能受演讲时间的长短的制约,但是,我们有些演讲者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我们一上讲台,张口就讲,一讲又如放连珠炮和机关枪,没有间歇,没有变化,三下五除二,仓促完成了自己的演讲。快则快矣,却把听众弄得晕头转向,理解不了演讲的意思,体验不了演讲者的情感,结果什么目的也达不到。也有的演讲者,慢慢走上讲台,四平八稳;一板一眼,四两棉花纺细线,慢慢来。结果平平淡淡,弄得听众心烦意乱。这样的演讲又怎么能发生效力呢?上述情况,是演讲者忽视了演讲速度所产生的问题,没有注意根据主题和情感的需要,恰当而巧妙地安排好能完满体现主题的有秩序、有拍节,有变化的速度。为了使演讲娓娓动听,内容明确、突出,必须注意节奏的轻重缓急,错落有致。比如演讲者在讲到内容重要之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和记忆,就需要慢一些,字字千钓,深深烙印在听众的脑海里。反之,讲到一般内容时,就可以快一些。在情感激烈之际,其速度就要急骤些,或如江河倾泻,或如狂风暴雨,以激起听众心灵的波涛;当情感平静之时,其速度就要舒缓一些,或如行云流水,或如小溪淙淙,使听众恬淡入情。就在这跌宕起伏、变化有致的演讲节奏的缓冲激荡下,听众的心灵才能受到震撼,良好的效果才能获得。

关于演讲的行与止,关键是“止”的问题,止,也就是停顿。我们这里所说的停顿,其作用首先作为演讲换气的间隙,既表示上句话的结束,又可以是下一句话的前奏,以此加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有些演讲者似乎没有标点知识,不该停顿的停顿了,该停顿的则又没停顿,这就使得语句混乱,有损于意义和情感的传达,甚至引起误解。其次,这种停顿,以它的间隙大小,一定时间单位里的次数多少,形成演讲的节奏,给人以韵律美。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停顿在演讲中有时比音调表示更多的意念。无声的沉默,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我们经常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格言也有“出言不应无物,沉默不应无语”的说法,训练有素的演讲者,总是善于利用瞬间的停顿,在这短暂沉默的时间里,使听众有思索的机会,留有回味的余地,让听众体会出重要的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但是,决不可造成无意义的停顿。无意义的停顿,不仅不利于准确的表达出演讲的内容,而且也有损于韵律美和形式美。我们有些演讲者由于乱停顿,结果闹出了许多笑话,也是屡见不鲜的。

一些成功的演讲家,不仅善于利用停顿加强文句的清晰度,造成鲜明的节奏感,而且也善于利用停顿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如英国政治家赖白斯曾在伦敦参事会演讲劳工的情况,讲到中间,他突然停顿下来,取出了表,站在那里一声不响地眼看着听众达一分十二秒。其他参事员坐在椅子上很尴尬,互相盯视着:到底怎么回事?是赖白斯忘了讲稿吗?就在这时,赖白斯突然大声讲道:“诸位适才所感觉的的局促不安的七十二秒的长时间就是每个普通工人垒起一块砖所用的时间。”当然,这样的停顿是少有的。但是一个有经验的演讲家,总会巧妙地运用停顿,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一个演讲如果没有节奏,它是永远不会动人的。一个高超的演讲者,总是善于调动起演讲节奏的积极因素,在演讲中,忽而气势磅礴,忽而情意绵绵,忽而流畅明快、忽而婉约回荡,造成相互交错、变化有致的节奏艺术,从而震撼听众的心灵,达到演讲的目的。当然,节奏决不可滥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摘录郎加纳斯《论崇高》的一段,供大家参考:“节奏的滥用必然会有卖弄做作的意味”,“一个过分有节奏的章节,简直不是用言语意义来影响听众,而是用抑扬顿挫,以致听众每每预知何处顿挫要来而可以为之击节”。假若节奏运用到这种程度,恐怕就没有价值了。 【思维体操】

我国古代的诗歌非常讲究音律、对仗和炼句。下面是描写秋夜自然景物的诗句,请于选项中选出贴切的一组词,依次填入横线中。

北斗垂 莽, 明河 太清。

风林一叶 , 草百虫鸣。 A.(1)莽(2)横(3)动(4)衰 B.(1)苍(2)浮(3)下(4)露 C.(1)草(2)凌(3)落(4)碧 D.(1)丛(2)隐(3)坠(4)荒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要点: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散文。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我们主要应俯其象征手法,也就是托义于物的表现方法,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文章紧紧抓住白杨树的特点,热情歌颂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动脑动手】

四、同步题库

1.按查字典要求,完成下表 查加点的字 音序检字 第一字母 所属 部首 除去部首

的笔划数 选出正确的义项(序号上划√)

潜滋暗长

①蔓延②生长③喷射④舒服 郁郁苍苍

①忧愁②树林丛生③有文采 ④形容香气

赴汤蹈火

①热水②温泉③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④汤药 2.将下面句子重新组成一段有条理的话

①写毫无内容的、冗长的文章,在今天来说,是一种犯罪的行为,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说,还浪费了纸张,浪费了排字工人的时间,浪费了所有读者的时间,罪过实在不少!

②所以不能用量压人,要讲求质。

③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多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

④短文章就没有力量?

⑤那不见得。

⑥文章不在长短,要看内容如何。

重新组成的顺序是(只写序号) 3.修辞

对下面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②我们要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课堂里静得很,连针掉落地上也听得见。 A.①拟人②排比③拟人④比喻 B.①比喻②排比③对偶④比喻 C.①拟人②对偶③象征④夸张 D.①比喻②排比③拟人④夸张 4.课文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它没有婆娑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扬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的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 。 (2)给下面的词选择正确的注音

①婆娑( )A.pïsā

B.púsuō

C.pï suō

②不屈( )A.būqù B.bùqū

C.búqū

③难道( )A.nán dào B.nàn dào C.nán daî (3)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与下边四个词意义相近的词

①屹立( ) ②刚强( ) ③朴素( ) ④宛若( ) (4)这段文字中的“难道你„„难道你„„难道你„„难道你„„”这句话在修辞方法上是:( ) A.对偶

B.排比

C.对比 (5)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A.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

B.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守卫家乡的北方农民。 C.描写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6)把“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改成否定陈述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7)用这段课文中的原文,回答称白杨树是“伟丈夫”的原因。

(8)这段课本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没有„„,没有„„”“白扬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又用转折的语气肯定,“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白杨树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B.为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积蓄气势。 C.说明白杨树不仅是“树中的好女子”,也是“树中的伟丈夫”。 D.为揭示白杨树的心灵美作安排。

(9)四个排比反问句的作用在于逐句加深内容,各句的意思是( ) A.①第一句指出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树中的伟丈夫”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了北方农民。

③第三句指出它还象征坚强不屈的抗日军民。

④第四句指明它还象征了用血写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B.①第一句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人的象征。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了北方农民。

③第三句指出它还象征了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④第四句指明它还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C.①第一句指出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光明的象征。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象征了中国农民,至少是北方农民。

③第三句指出它还象征了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④第四句指明象征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D.①第一句指出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胜利的象征。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象征了所有中国人,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③第三句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

④第四句象征今天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 5.阅读下面短文,答题 骆驼蓬

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tǐng) 拔的茎,翠绿的叶,(yàn ) 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进砂(lì) 之中,(shâ) 取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把它储存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使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可不是吗?当长途(bá) 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你无私地献出自己的茎和叶, 驼队的继续前进加油出力; 严寒袭击驼队的时候,你 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燃起熊熊(gōu ) 火,给辛勤的远征者 光明和温暖。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这个美号为你美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给拼音处填上汉字正确的一组是:( ) A.挺 艳 烁 蹑 跋 沟 B.铤 治 铄 摄 拔 篝 C.挺 艳 砾 摄 跋 篝 D.铤 治 铄 蹑 拔 沟

(2)在甲、乙、丙、丁四处填上恰当的虚字,正确的一组是:( ) A.为 当 又 以

B.给 在 又 于 C.为 在 却 在 D.给 当 却 于 (3)文中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在内容上又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析恰当的一项( )

A.在结构上起总结上文的作用;在内容上起概括段意的作用。 B.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揭示中心的作用。 C.在结构上起领起下文的作用;在内容上起揭示中心的作用。 D.在结构上起前后照应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象征中心的作用。 (4)简要分析这篇短文的寓意和写作方法。

读诗,然后做题 春 夜 喜 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①,润物细无声②。

野径云俱黑③,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

注释

①潜,暗中,悄悄的。

②润物,滋润花草树木等植物。

③野径,野外的道路。俱,全,都。

④花重,指雨后鲜花饱满而娇妍。锦官城指成都。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汉字。

这首诗题为《春夜喜雨》,全诗却不着一个“喜”字,而是以极为细nì( )的诗笔,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春天雨夜的景物和绵绵细雨suífēng rùyâ( )的情形,但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诗行间到处都tîu( )出了诗人对春雨yìng shí ãr jiàng( )兴奋的心情。

(2)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并注上汉语拼音。

(3)这是一首[七绝( )、七律( )、五绝( )、五律( )]。除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外,诗中还有无对偶的句子?如有,请在诗中有关句子下划上浪线。 (4)“晓看红湿外”中的“红湿处,指什么?请联系上下诗句分析回答。

作文:仿《白杨礼赞》托物言志,写文章,题目自拟。 附习作。 落叶赞

伴随着飒飒的秋风,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来到了人间。她饱含着喜悦,也夹杂着悲哀。喜的是这丰收的硕果,悲的是那随风飘落的树叶„„

那酱红色、橙色、绿色的片片树叶,普普通通,漫天飞舞,就象洒在新娘头上的彩纸,烘托着丰收的热烈气氛。这时,是幸福,是欢乐。可在这过后,它就被人们踩在脚下,有谁还会想到它,又有谁还会记它的“功”呢?

燕子开始北上时,它探出头来迎接着春风,衬托着万紫千红的百花,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春意„„

当人们手摇着蒲扇,口啃西瓜时,它头顶烈日,用自己娇小的身躯组合成巨伞,为人们遮荫。这时,只有蝉儿声声伴随着它„„

飓风在呼啸,当人们身着大衣快步跑进屋里,暖气迎面扑来时,灶坑里闪着熊熊的火苗,这又是它把最后的躯休向人们奉献!

是它,吸收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了大量的尘埃。它是大气的“清洁工”,气温的调节器。它是人类最可靠的朋友。它们总是默默无闻,不与百花争艳。在硕果满枝时,它却悄悄然离去。这精神、这品质多么可敬可嘉!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落叶”。他们,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参加过百团大战;他们,渡过了长江;他们守卫着老山。当然,他们也参加了祖国的工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华山抢险!他们,正象落叶一样,为了祖国,为了全人类,没有索取,只有给予,只是无私的奉献!

我们应记住、也会记住,记住它那壮丽的一生,记住这随风飘下的片片落叶以及与落叶有着共同品质的人们! 【简评】

本文以四时为序,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落叶的形象。

然而,文章的难得之处,在于作者十分善于把看到的景物,用一根真挚细腻的感情线,编织连缀起来,在描摹景物的同时,穿插以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的议论或抒情,鲜明地突现出落叶默默无闻、勤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写出了落叶的神。形与神的巧妙结合,使落叶这一景物本身具有了巨大的象征意义,作者所要赞美的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那就是“落叶”的精神。

【创新园地】

中国古代对“阴”“阳”有很多种解释,如: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例如阳坡。请你仔细想一想,还有哪些解释?也要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思维体操】 D 【动脑动手】

1.滋 z 氵 9②郁郁 y 阝 6 ②汤 t 氵 3① 2.⑥①⑤③② 3.①D 4.(1)白杨礼赞 茅盾 (2) ①C②B③A (3)挺立 坚强 朴质 宛然

(4) B(5)B (6)你不能只觉得它只是树 (7)“它伟岸,正真,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8) B (9) B 5.(1)C (2) A (3) B (4)本文赞颂了那些默默无闻、一心为他人谋幸福的人们,暗示人民应该像骆驼蓬那样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文章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中心的。 6.(1)腻 随风入夜 透 应时而降 (2)生shēng 声shēng 明míng城ch ãng (3)五律(√)还有对偶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4)“红湿处”指被雨水淋湿的鲜花。 【创新园地】

凸出为阳,凹出为阴,如阳文。隐蔽为阴,显露为阳,如阴沟。人世为阳,冥间为阴,如阴司。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如衡阳市。水南为阴,山北为阴,如华阴县。

作者yahoo.cn

第16篇:白杨礼赞教案

《白杨礼赞》教案

一、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倦怠(juàn dài)

恹(yān)恹 晕(yùn)圈 参(cān)天

潜(qián)滋暗长 不折不挠(náo)婆娑(pó suō) 虬(qiú)枝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楠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3.课前预习

(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

(2)划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二、导入

1 1.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文章写作背景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正课

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并归纳: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

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

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文章第一部分

1、开篇1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1)点明题旨。(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2、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文章第二部分

1、提问:课文第二部分转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作铺垫。

2、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地形)

为什么写了行车时的倦怠和松懈的情绪?

3 这既是写实感,同时又表明,在人们恹恹欲睡时使人惊叫起来的是白杨树,自然就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文章第三部分

1.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课中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

文章第四部分

1、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讨论并归纳:①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旬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4 讨论并归纳: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盼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2、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文章第五部分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并归纳: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斗争精神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课文重难点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2.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分析: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

5 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分析: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大的背景,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高声赞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4.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课文小结

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魅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文。

第17篇:白杨礼赞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要讲清喜欢的原因)

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开垦()外壳() 主宰()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无边无垠()诸如()倦怠()婆娑()恹恹欲睡()晕圈()虬枝()参天()初融()秀颀() 2.积累成语: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原名是

,字

,浙江桐乡人,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等 三.课文研读: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完成课堂练习第一题

明确: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归纳:本文描写的对象是白杨树,围绕它的

的特点来写的,一共出现了

次,本文的线索是

2.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并不是几句空洞的赞美词,而是通过优美的画面体现出来的,有哪些?

(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象征意义)

3.指名读第5小节,用一个词概括白杨树的特点?(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各写了什么特点?(干,枝,叶,皮)

如此平凡的白杨树却有如此不平凡的美的形象。

4.指名读第2小节,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黄土高原)

有那些特点?(雄壮,伟大,又有点单调)

写黄土高原对写白杨树有何作用?(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课时 1.全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顾前一课的内容

2.本文也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来体现文章主旨的。文章哪一段揭示了文章主旨?(7,8) 6.先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7.自由读第7小节,思考本文的句式有怎么样的特点?(反问,排比)

8.这4句反问句式意思一样吗?(逐层深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

是如何体现文章主旨的?(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

9.学生朗读第9段,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文章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直接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结尾再一次直接赞美白杨树,既使首尾呼应,更加强了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10.总结全文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分别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三个方面来赞美,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11.拓展练习。

古往今来,赞美牡丹、菊花、莲花的诗文可谓多矣;而对绿叶的赞美却鲜有所闻。或许有人说;绿叶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婀娜的姿态。其实,花儿之美,是整体关。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它便会显得单调刺目,正因为有了绿叶,它才构成一个美的和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绿叶长在鲜花之下,总是谦逊地低着头,从来没有趾高气扬过。它不在意行人的注目礼,即使听到行人一味赞美鲜花而冷落自己的时候,也毫不嫉妒,依然兴致勃勃,忠于职守。

绿叶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它却把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大自然。“年轻”时,它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把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必须的氧气;“年老”时,它脱离母体,投向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花”。

6.文章第1节把绿叶和鲜花进行 ,突出了绿叶的 作用,表现了绿叶 的性格。

7.第2节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绿叶的 和 .8.第3节表出了绿叶 的精神。 9.本文和《白杨礼赞》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是: 把下列词语和它所形容的对象用线连接起来。 ①坦荡如破 A.高原的色彩 ②无边无垠 B.高原的平坦 ③黄绿相间 C.白杨树的高大 ④伟岸朴质 D.高原的辽阔 ⑤参天耸立 E.白杨树的品格

12.指导写作。

你喜欢的植物是哪一种,你有没有从这种植物的身上想到我们人类中某一种人的某些品质?请以《________礼赞》为题,仿照课文,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第18篇:白杨礼赞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下面让我共同欣赏歌曲《小白杨》。

歌曲《小白杨》歌中小白杨有何象征意义。归结:象征守卫边疆的战士:象征边防战士的坚强意志等。今天,我们学习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板书:白杨礼赞),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平凡的白杨树。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下面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一)填空:

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作品有小说《子夜》、《春蚕》、《秋收》、《残冬》、《蚀》三步曲、《林家铺子》等。

(二)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婆娑(suō) 秀颀(qí) 2.解释下列词语。

(1)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3)秀颀:美而高。颀,高。

(三)朗读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思考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

⑴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⑵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⑶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⑷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⑸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四)介绍写作背景:

投影: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10月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择富有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来托物抒情。明是写树,实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三、研讨课文:

同学们,刚才我们说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下面听课文录音,思考: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赞美它的“不平凡”?

要点:①从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来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课文的

2、

3、4三节)这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板书)。

②从白杨树的外部的形象,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课文的

5、6两节)这是白杨树自身的“形美” (板书)。

③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来进一步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点明赞美白杨树的原由。(课文的

7、8两节)这是白杨树内在的“神美” (板书)。

2.请同学朗读课文的

5、6两节,思考: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讨论发言,明确:

①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②作者抓住以上这个总特征从干、枝、叶、皮等四方面有顺序地刻画了白杨树的外形,突出了白杨树正直、倔强、不屈不挠的特点。 如:干:“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枝:“笔直“、“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 皮:“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5、6两节从白杨树的外形,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为下文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3.请同学朗读课文的

7、8两节,思考:作者这样反复赞美白杨的目的究竟何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哪些语句中?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同学们。请把文中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①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②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同学四人一组小议,展开讨论、相互质疑。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作者安排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内容上从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即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又在第八段用“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板书)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具体化。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借物咏人的写法就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四、课堂总结: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文章以“我赞美白杨树”开头,以“赞美白杨树”结束,中间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三方面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六、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的

2、

3、4三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述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同学讨论后明确:⑴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⑵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它没有婆娑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扬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的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⑴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A.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 B.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守卫家乡的北方农民。 C.描写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⑵把“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改成否定陈述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⑶用这段课文中的原文,回答称白杨树是“伟丈夫”的原因。

⑷这段课本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没有……,没有……”“白扬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又用转折的语气肯定,“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白杨树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B.为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积蓄气势。 C.说明白杨树不仅是“树中的好女子”,也是“树中的伟丈夫”。 D.为揭示白杨树的心灵美作安排。

⑸四个排比反问句的作用在于逐句加深内容,各句的意思是( ) A.①第一句指出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树中的伟丈夫”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了北方农民。③第三句指出它还象征坚强不屈的抗日军民。 ④第四句指明它还象征了用血写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B.①第一句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人的象征。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了北方农民。 ③第三句指出它还象征了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④第四句指明它还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C.①第一句指出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光明的象征。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象征了中国农民,至少是北方农民。③第三句指出它还象征了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④第四句指明象征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D.①第一句指出白杨树不只是树,而且是胜利的象征。 ②第二句点明白杨树象征了所有中国人,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③第三句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 ④第四句象征今天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

参考答案: ⑴B ⑵你不能只觉得它只是树 ⑶“它伟岸,正真,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⑷B ⑸B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3——7自然段。

八、课堂结语:

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同学们,今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白杨,愿你们能像白杨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同学们再见!

第19篇: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教案3

作者:

加入日期:06-07-0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

学生之间交流作者资料,教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并对其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为学生理解象征搭建一座桥梁。(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学生间互学互教,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并促进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此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思辨的思维品质,不强调答案的统一。]

3、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

五、链接生活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法,而且在艺术生活中也广泛运用。

多媒体出示:象征运用欣赏

(一):多媒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大庆平面广告的图片,并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欣赏

(二):鲍金的油画《五种感觉》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拓展练习):多媒体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

查阅相关资料,谈一谈你对会标图像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六、推荐阅读

1、比较阅读《白杨》

思考:这一篇文章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相关阅读:《白杨礼赞》姐妹篇《风景谈》

多媒体出示《风景谈》内容简介,具体内容可查阅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网站。 《白杨礼赞》教案4

作者:

加入日期:06-07-02

[教学目的 ]

1、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4、补充课文的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四.总结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

2. 复习象征手法。

二.研读课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

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2. 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

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外部形态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

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

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

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

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

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

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

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

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

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

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

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

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

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

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

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9.了解本文多种抒情方式。

三、课堂小结: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 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目标检测。

2、完成课后练习。

第20篇: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练习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 )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 )如老妪负水,有的( )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 )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选自《晋祠》)

1.(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段括号里应依次填人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挑偃挺拧 B.横偃劲扭

C.挑犹劲扭 D.横犹挺拧

3.对(甲)段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甲)段运用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乙)段在介绍左扭柏时,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

5.从表达方式看,(甲)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乙)段是描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6.从写树的目的与作用来看,甲段体现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突出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乙:白杨(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的秀拨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独生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次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多许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969年秋天,兰新路上

1.甲段摘引自《白杨礼赞》,作者____________。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2.甲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________句。

3.甲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4.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你认为《白杨》是_________画,《白杨礼赞》是_______________画。

5.甲文题目中“礼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礼赞》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白杨礼赞教案.doc》
白杨礼赞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