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0-04-18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临县湍水头寄宿制小学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

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

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六、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推荐第2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

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

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本学期共有39位学生,本学期插入1位女生。上学期我班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平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6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习惯不好。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优以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教学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1、

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

设计 ………………………………………………………………1课时

4、

图案…………………………………………………………1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

倍数 ………………………………………………………… 2课时

2、

2、

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

合数 …………………………………………………………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

认识……………………………………………… 2课时

2、长

面积…………………………………………… 2课时

3、长

体积……………………………………………… 7课时

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

意义…………………………………………………………… 4课时

2、

分数……………………………………………………… 3课时

3、

性质……………………………………………………… 2课时

4、

约分…………………………………………………………………… 4课时

5、

通分…………………………………………………………………… 4课时

6、

互化…………………………………………………… 2课时

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

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

运算…………………………………………………… 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电话…………………………………………………………………… 1课时

(七

)

广角…………………………………………………………………2课时

(

)

复习…………………………………………………………………… 4课时

推荐第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开展2019年五年级第一学期工作,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而且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充足,具有观察、分析、自学的能力,不过探讨力还需要提升,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帮助学生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现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假发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旋转。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4个单元,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用方程解决问题;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有长方体

一、长方体二和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有1个单元,主要内容为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

(一)

(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6、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7、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8、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9、提高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

1、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灵活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学懂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4、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5、学会除数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6、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7、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8、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时间安排

时 间 内 容 课时数

第二周至第三周 分数乘法 6

第三周至第四周 长方体

(一) 7

第五周至第六周 分数除法 7

第六周至第七周 长方体

(二) 9

第八周 整理复习、期中考试 5

第九周至第十周 分数除法 7

第十周 确定位置 3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用方程解决问题 4

第十三周 数学好玩 4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7

第十六周至第十七周 总复习 5

第十八周至期末 期末检测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李宏伟

一、学情分析:

1、班级概况

我班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作业、练习完成情况不好。

2、家庭及其他因素:

我班学生,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六、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

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七、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091班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80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本册教学重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5.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6.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五 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但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接受能力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通过创设愉快的情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引导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有: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确定位置、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复式折线统计图。还有就是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上述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4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板块。例题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试一试”安排在各道例题之后,在简单的情境中再现或应用例题中的知识,起消化知识的作用。“整理与练习”在回忆中突出基础知识,在整理中建立认知结构,在练习中灵活应用知识,在探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

我评价中反思学习过程与收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 6)、知道“行”与“列”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能借助数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以及简单的图形变化过程。

(7)、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

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2、情感与态度方面:

(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 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习惯的培养。

六、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周次单元或章节内容

一1~3方程

二3~4确定位置

三4~5公倍数和公因数

四5~7认识分数

五8找规律

六9~10分数的基本性质

11期中复习

七12统计

八13~14分数加法和减法

九14解决问题的策略

十15~17圆

十一18~20整理与复习教时9481131033651110

推荐第7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大福文河学校宁伟平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 学文化素养,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六十多人,基础较差,计算能力不强,空间想象力不够。为使学生成绩有所提高,采取因材施教,建立“一帮一”政策,尽量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五年级下册,内容包括图形的交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共八章。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等图形的变换。

2、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一些特殊数的因数和倍数,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

3、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其表面积和体积怎样计算。

4、学习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异同、真分数与假分数、约分与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5、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了解和掌握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以及众数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课堂上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采用“引导、启发、探索”的教学方法,采取“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练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10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8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4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2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六)统计4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10课时

推荐第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7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2) 马依娜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推荐第9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

(二),整册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重点是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简易方程、数学广角实际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运算法则和运算。

2、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

3、使学生理解中位数的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5、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3、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4、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推荐第10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内容分析及改进意见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本册教学任务和目标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

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分析

五年级本学期共有25位学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一个学期,本学期是第二学期,在上学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在全段来比较,虽有些进步,但相差其远,并且与兄弟学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平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6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习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教时备注13.1~3.5图形的变换123.8~3.12图形的变换333.15~3.19因数和倍数243.22~3.26

2、

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453.29~4.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64.5~4.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74.12~4.1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384.19~4.23分数的意义494.26~4.30真分数和假分数4105.3~5.7分数的基本性质4115.10~5.14约分4125.17~5.21期中考试4135.24~5.28通分4145.31~6.4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4156.7~6.1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4166.14~6.18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176.21~6.2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186.28~7.2统计、数学广角4197.5~7.9总复习4207.12~7.16期末考试

教 学 计 划

(2013--2014)

2014年2月

??

??

??

??

第11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2、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5、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五、教学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观察物体

2课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不骗你,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握因数、倍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握

2、

3、5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4、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并学握

2、

5、3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否为

2、

3、5的倍数的规律,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五、教学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7课时

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

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质数和合数 2课时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本单元将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三个方面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二、单元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能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认识了一些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及1毫升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学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作用,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5、能综合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在探索过程及“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动中,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中长、宽、高的相对性,学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措施: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6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 1课时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因数、倍数以及

2、

3、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开始对分数进行系统的学习。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数、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期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

2、

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打下了知识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理解和学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能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学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理解并学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等。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16课时

分数的意义

3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

1课时

约分

3课时 通分

4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且对对称、平移等现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本单元安排了四个例题,每道例题的知识点各有侧重,层层递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内容的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之后深入探究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打好基础。

二、单元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是能在方格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一单元的活动要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2、能清楚地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和方法。

3、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和学握新知识,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感知学习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鱼图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五、教学措施:

多媒体课件、利用学具等。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图形的运动

(三)

2课时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中的数的运算,它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来理解和学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握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2、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发现合性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尝试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五、教学措施:

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等。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7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其中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本单元集中安排了折线统计图及其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由天在前几册中学生对统计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单元教科书的重点是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感知以及读图与绘图。

二、单元学情分析: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学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在关知识,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谁知的基本上,学习一种新的数据描述方法以——折线统计图,在这里结合具体实例集中编排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分析、绘制与简单应用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或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感知平移,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体验平移的思想方法,利用平移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或周长。

五、教学措施:

多媒体课件、利用小组合作等。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折线统计图

2课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对于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天平、学具及图示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以“找次品”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及其基本的解决问题手段和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措施:

多媒体课件、利用学具等。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数学广角——找次品

2课时

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的主题图呈现学生讨论图,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复习,讨论的内容用对话框作了提示。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学完本册教材后,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能还不太清楚,对本册教材重点内容了解还不够透彻,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还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全册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学握水平。

2、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知识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选取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沟通这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整理和复习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

多媒体课件等。

六、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数与代数

3课时 空间与图形

1课时 观察物体与统计

1课时

第12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内容分析及改进意见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本册教学任务和目标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1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欢迎参考阅读!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

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第14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现有学生16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课时安排

六、课时安排及进度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第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头营小学 张迪

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观念的形成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路,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会数学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形成新的数学认识。在八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对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年级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学中对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有4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个别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

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 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

2、

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第16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城阳中心小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但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接受能力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通过创设愉快的情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引导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有: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确定位置、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复式折线统计图。还有就是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上述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4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板块。例题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试一试”安排在各道例题之后,在简单的情境中再现或应用例题中的知识,起消化知识的作用。“整理与练习”在回忆中突出基础知识,在整理中建立认知结构,在练习中灵活应用知识,在探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学习过程与收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6、知道“行”与“列”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能借助数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以及简单的图形变化过程。

7、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 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习惯的培养。

第17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全册教材基本要求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八、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九、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十、教研专题

优化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十一、专题落实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2、结合整理与复习,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习。

十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 一 )单元

容: 负数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 二 )单元

容: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

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 四 )单元

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第( 五 )单元

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 六 )单元

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十

三、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习、圆柱

圆柱、圆锥

球、整理和复习、统计表 六

统计图 七

数和数的运算

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应用题

十 应用题、量的计量 十一

几何初步知识

十二

简单的统计

十三

综合复习十四

综合复习

十五

综合复习十六

考试

第18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张海玲

一、学情分析:

1、班级概况

五年级共有44名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纪律方面

五年级纪律较好,课堂上能专心听讲,上课说话的人较少,少数学生坐不住,不是站起来,就是趴在桌子上,或用膝盖跪在椅子上,到处转动和后面的同学说话。就以上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五年级这一

阶段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五年级孩子大部分在11岁左右,身心的发育成长造成了他们一些外部表现: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除此之外,老师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因素。当讲授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口味或兴趣浓厚时,也会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教育引导,并间隔提醒,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是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

5、6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

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5、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措施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本套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图形的变换”单元,呈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涵了优化的思想方法,这些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体现的是数学方法“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M.克莱因)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稳定的探索数学的爱好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 14个“你知道吗?”6个“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入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看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入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概念,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

探索1~20各数的因数个数有什么规律的活动,从而为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法”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出,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教材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第19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2年上学期 教者:易满君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本学期共有16位学生,男生4名,女生12人,原有数学基础一般,在学校班级中居中游水平。优秀生不多,后进生比较多。平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培养和辅导。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欣赏设计 „„„„„„„„„„„„„1课时

4、设计镶嵌图案„„„„„„„„„„„„1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

2、

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 4课时

5、通分„„„„„„„„„„„„„„„ 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 4课时

第20篇:明德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明德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2人,其中男生有8人。通过一学期的相处,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后进生面广。针对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想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重点抓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找出每个学生的不足,从而进行补差提优。其次,建立争星榜,引进激励机制。第一,学生根据上学期成绩建立目标,与每次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兑换星星。第二,对本学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过关考试,取得过关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构建积极上进、团结协助的氛围。

同时,在本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并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书写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

(一)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

(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7.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争星榜”、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二)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四、辅导计划

(一)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二)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三)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

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四)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五)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万春雨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