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

2020-08-21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就写了“写给小同学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了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向现实中的小朋友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与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与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声称新的认识。 教材编排遵循生活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2、初步掌握秋天的自然常识 ,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关心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困难,在遇到时不胆怯,主动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勇敢、自信、求上进的品质。

5、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观察、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充分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6、充分利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去想。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国庆、中秋节的有关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

8、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推荐第2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的使用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12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课) “我在集体中成长”是在一年的班集体生活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感受和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并培养学生爱集体的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使学生懂得如何为集体争光。

第二部分(5-8课)“金色的秋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学生带进秋天,观察秋天,欣赏秋天,享受秋天,使儿童由衷的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三部分(9-12课)“我们真棒”是自信心教育,树立“你真棒、我也棒”的思想。教材选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启发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对待他人,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赞美他人。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

2、让学生学会积极、愉快地生活;

3、让学生学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让学生学会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利用地方教育资源,联系学生实际,及时把生活中的问题吸收到课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进步,能自觉完成各项任务。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男孩偏多,所以班级整体情况是调皮,好动,自控能力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进行行为规范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多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知识的探讨兴趣。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六、教学措施

1、教师要当好示范者,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3、加强常规管理,实现常规管理规范化。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七、课时安排

第一部分:4课时;

第二部分:3课时;

第三部分:4课时;

推荐第3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徐维容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

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本册第一单元设计了“成长包”体现了新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成长包”的作用,运用“成长包”的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学生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了解天气、

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家乡,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4、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5、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12课时

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15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真棒10课时

推荐第4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渡江镇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教学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教学、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4、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5、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6、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4、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5、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7、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2015年9月3日

推荐第5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6-2017年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

东南镇中心小学 张利娜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三、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1

(二)活动的有效性

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

(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

2 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3.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

3 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3)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推荐第6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具体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纪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教学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单元:我爱我的身体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结构机器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身体特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单元: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

引导儿童在收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了解各种收获物的主要特征,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特征,初步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并通过了解各种农产品的产地、用途、价格等,初步尝试社会调查的方法。

第三单元:做诚实的好孩子

引导学生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有助于儿童在与父母、教师、同学等沟通的基础上,认识到诚实的好处和说谎的危害,逐步养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四单元:我爱我生活的地方

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儿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的感情。

第五单元:水和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第六单元:怎样做好事

引导儿童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务远,并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不为名不为利。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进度

推荐第7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与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从而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2、教育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3、培养学生看着课文说出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实际。

4、通过教学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育方法多样化,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3、让学生多看,多说。培养学生动脑去想。课外多搜集有关爱祖国,国庆、中秋节的有关的事例,用事实来教育学生。

4、经常向其他老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5、采用学为主体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辨别能力。

四、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的教学活动安排: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或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掌握新的教育动向。

3、组织学生收听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用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和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1 愉快的暑假

2 我会学习我快乐 3 做事有始有终 4 学习的好伙伴

5、6 庆祝国庆节 (第5周国庆节放假)

7 赞美祖国 8 崇敬人民英雄

9、10 遵守交通规则

11 远离危险 12 遇到危险怎么办

13 我长大了 夸夸我自己 14 心中有榜样 做个快活的孩子

15 公物方便你我他

16 粮食是个宝 水电作用大

2013.9.2

推荐第8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二年级上册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全体二年级思品教师

一、学生现状和教材特点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本册教材特点:

1、体现儿童文化,创造真实、鲜活的活动情境,凸显品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和价值导向。

2、综合构建主题,凸显新的学习方式,开放学习过程。

3、教材突现西部教育特色,强调校本开发。

4、力求加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套教材的有机联系。

5、创造新的教材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习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1

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生活的快乐。

2、了解社区和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

3、引导学生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4、了解水资源的状况,树立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5、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学习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能力:

1、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一起的快乐;并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用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2、关心、爱护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能对日常饮食进行思考和探索,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并能用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等探究活动,能与同学合作、交流感受和想法。

4、了解水的灾害,知道如何躲避水灾及自救的方法。

5、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动手动脑,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知识:

1、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有礼貌,守秩序。尝试制订计划,学习合理地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

2、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中为人民服务的人,能在大人的指导下利用常见的公用设施。

3、了解关于食品的简单营养常识,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

4、对水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知道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5、了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精神的启蒙。

四、方法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

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研专题

低年级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节次

一周----四周 第一单元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多彩的课间生活

2、快乐的双休日

3、巧安排,会节约6

四周----七周 第二单元 我可爱的家乡

1、走进我们 生活的地方

2、爱护我们的地方

3、我的家乡真好 8

八周----十周 第三单元 吃的学问

1、我们的食物

2、食物从哪里来

3、良好的饮食习惯 8

十一周----十四周 第四单元和水交朋友

1、水的秘密

2、我们能离开水吗

3、水生气了 6

十五周----十八周 第五单元 科学就在我身边

1、科学家的故事

2、我们来试一试6

第十九周 复习检测2

2013.9.3

推荐第9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3、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4、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5、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习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三.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了解我的身体 第二周 保护我的身体

第三周 收获的感觉真好

第四周 粮食来得容易 第五周 植物生长的秘密

第六周 我们这里的农品

第七周 诚实故事会

第八周 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第九周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第十周 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第十一周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第十三周 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第十四周 变来变去的水 第十五周 保护水,节约水

第十六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十七周 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推荐第10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Fpg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の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の学习生活后の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の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の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の加深,学生の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の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の活动、游戏及其活动の过程,儿童活动の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の活动而非教师给予の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の差异,本地儿童の生活与教材反映の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我爱我の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の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の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の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の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の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の生活习惯。

2、诚实の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の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の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の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の孩子。

收获中の学习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の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の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の喜悦,增强热爱劳动の情感,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3、我爱我生活の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の社区、村庄、城镇等の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の重要基础,让儿童学习用正确の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の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の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の温暖和人与人之间の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の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の地方,爱自己の家乡。

4、水和我们の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习经验の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の基本特征和水の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の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Fpg

Fpg 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の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の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の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の初步意识。

5、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习去做力所能及の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の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端正做好事の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の无名英雄学习。三.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の学习生活后の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の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の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の温暖,热爱自己生活の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の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の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了解我の身体 第二周 保护我の身体

第三周 收获の感觉真好

第四周 粮食来得容易 第五周 植物生长の秘密

第六周 我们这里の农品

第七周 诚实故事会

第八周 诚实の孩子人人夸

第九周 我们生活の地方真美

第十周 我们生活の饿地方真方便

第十一周 我们生活の地方真温暖爱护我们生活の环境

第十三周 我们の生活里不开水 第十四周 变来变去の水 第十五周 保护水,节约水

第十六周 从身边の小事做起

Fpg

Fpg 第十七周 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Fpg

第11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咱果九年制学校----欧莎丽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中有一小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

1 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

(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习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习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 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 3.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4.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3)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第12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二(2)《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杨昌莲

一、教学目标

1、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

2、行为和习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

3、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习自我评点,学习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习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习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习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习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二、教材分析

1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

2、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1)目标意识(2)主体意识(3)情感意识(4)诊断意识

2、做到四个尊重:(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2)尊重学生的选择。(3)尊重学生的人格。(4)尊重学生的个性。

3、实现四个转变:(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

2

第13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生活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生活的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各单元编排思路

第一单元“生日快乐”,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走进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成长乐园”,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金点子行动”,4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

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童享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带来的欢乐。

三、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3、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二周

祝你生日快乐 第三周~~第四周

快乐的国庆节 第五周~~第七周

过去的故事

第八周~~第九周

红领巾的生日

第十周~~第十一周

秋天到了

秋游的回味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巧手剪秋天

中秋与重阳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我来试试看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

我不胆小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

我不任性 第二十周~~第二十一周

我的好习惯

第14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上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

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3.充分利用电视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7、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王子树乡曼亚河小学

教师:赵霖兴 2016年9月1日

第15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 导 思 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二、积极、愉快地生活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洁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友情;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四、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本册第一单元设计了“成长包”体现了新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成长包”的作用,运用“成长包”的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

(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习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

宽容的课堂学习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 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4.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3)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第16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课,分别是《我爱我班》、、《金色的秋天》《我的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咨询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三、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如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欢度国庆节和中秋节,结合自己的生活,设计秋天的保健和创意活动等等,课本中选择设计了基础的活动程序框架,具有开放的特点,从而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

第17篇: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具体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纪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教学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单元:我爱我的身体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结构机器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身体特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单元:做诚实的好孩子

引导学生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有助于儿童在与父母、教师、同学等沟通的基础上,认识到诚 实的好处和说谎的危害,逐步养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单元: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

引导儿童在收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了解各种收获物的主要特征,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特征,初步认识植物生长的规律,并通过了解各种农产品的产地、用途、价格等,初步尝试社会调查的方法。

第四单元:我爱我生活的地方

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儿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的感情。

第五单元:水和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第六单元:怎样做好事

引导儿童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务远,并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不为名不为利。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5课时第二单元:5课时第三单元:5课时

第四单元:8课时第五单元:6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

第18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 导 思 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三、教材分析: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2007915

严巨鹅

第19篇: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学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一)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2.讲文明,遵守纪律。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掌握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2.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4.尝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重点

1.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事件,采用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如: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可以是唱、跳、画、说等多种形式,这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特征。培养学生的多种表现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

3、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4、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同学们养成爱思考爱生活的习惯.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9.3-9.7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我升入了二年级

9.10-9.14

第二课 我们班里故事多

9.17-9.21

9.24_ 9.28

10.8-10.12

10.15-10.19

10.22-10.26

10.29-11.02

11.5-11.9

11.12-11.16

11.19-11.23

11.26-11.30

12.3-12..7

12.10-12.14

12.17-12.21

12.24-12.28

12.31-2008.1.4

1.7-1.11

1.14-1.18

1.21-1.25

第三课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第四课好书大家看

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一课

秋天在哪里

第二课秋天的收获

复习

期中测试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秋游去

第四课中秋和重阳

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一课我棒你也棒

第一课我棒你也棒

第二课学做“小雄鹰”

第三课

做个“快乐鸟”

第三课

做个“快乐鸟”

复习

复习巩固

期末测试

第20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 课,分别是《 我爱我班》、、《金色的秋天》 《 我的 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

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三、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如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欢度国庆节和中秋节,结合自己的生活,设计秋天的保健和创意活动等等,课本中选择设计了基础的活动程序框架,具有开放的特点,从而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2 我佩服的同学

3 找长处

4 和同学相处

5 夸夸我的班集体

(国庆放假)

秋天的消息

我们去收获

美丽的家乡

家乡面貌新

我为家乡做点事

遇到困难的时候

为我喝彩

期末复习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doc》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