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2020-09-02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手脑并用,促进发展。培养同学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这一强大的工具真正成为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好帮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结合我校五步教学法,深入有效的分层教学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同学们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word2007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家中有电脑的学生,操作练习巩固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另外学生的学习容易分心,老师看不到就想玩游戏或上网,也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本学期提高学习积极性,实行自主学习,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本学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学习认识excel应用软件。

2、培养学生学习数据排序、分类及图表处理。

3、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了解网络基础。

4、培养学生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加工能力。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仍以我校教学模式为基础。

五、教学进度安排

1.1数据计算---第2周 1.2数据分析---第3周 1.3数据的图表化------------------------------第4周 1.4工资表的格式化与打印----------------------第5周 2.1计算机网络基础----------------------------第6周 2.2互联网基础-第7周 2.3互联网的基本服务-------------------------第8周 2.4互联网的应用-----------------------------第9周 3.1亲密接触多媒体---------------------------第11周 3.2图像处理一第12周 3.3图像处理二第13周 3.4图像处理三第14周 3.5音频采集与处理---------------------------第15周 3.6视频采集与处理---------------------------第16周

六、如遇学校或其他大型活动,灵活改动。

2018年2月26日

推荐第2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本学期我仍然担任七年级1-6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靠每周上课时间巩固练习的,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因特网的概念和用途。

3、掌握登录网站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4、掌握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的方法。

5、学会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6、会在网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7、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8、了解网络安全,尝试使用杀毒软件,能正确地引用网上资源,具备良好的网络礼仪和网络道德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上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文本处理,设置文字与段落。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 内容

第一课时 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推荐第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感兴趣。但还有部分同学的操作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同时,由于七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些,心态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所以在上课时,还要注意各班的上课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像某些学科那么枯燥、单调,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并且会觉得比较新鲜。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

教材中设有一些固定栏目。[阅读与思考]栏目是给学生提供了与知识、技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

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与探究]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要环节。 [实践与创新]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评价。[我的收获]本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教材采用主题活动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教学。主题的选择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力求把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培养、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

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五、拟定本学期教学目标:

教学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教育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数据处理

第1课:数据计算 1 课时

第2课:数据分析 1 课时

第3课:数据的图表化 1 课时

第4课: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 2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基础

第1 课:计算机网络基础 1课时

第2 课:互联网基础 1课时

第3 课:互联网的基本服务 1课时

第4 课:互联网的应用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第三单元: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第1 课:亲密接触多媒体 1课时

第2 课:图像处理

(一)—泉水甲天下 1课时第3 课:图像处理

(二)—一览众山小 1课时第4 课:图像处理

(三)—与圣人同行 1课时第5 课:音频采集与处理—山水圣人行解说 1课时第5 课:视频采集与处理—畅游在山水圣人间 1课时单元小结 1课时

推荐第4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喜德县瓦尔九年一贯制学校:郭芳杰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家中有电脑的学生,操作练习巩固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应用软件。

3、培养学生学习管理计算机。

4、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初步掌握操作基本技能。

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计算机资源管理1课时

第二课文件和文件夹1课时

第三课认识“我的电脑”2课时

第四课建立自己的文件夹1课时

第五课文件复制1课时

第六课文件查找1课时第七课文件删除与回收1课时第八课认识“资源管理器”2课时

第九课改变计算机的设置2课时 第十课软件的安装与删除1课时 第十一课CD与VCD播放1课时 第十二课配乐诗朗诵1课时 第十三课音乐作品欣赏1课时 第十四课建立个人资料库1课时

推荐第5篇: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杜星瑶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对网络应用等基本知识很不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对电脑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针对此情况,我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对学生进行授课。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包括:网络应用;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文字版本修饰与设计;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网络应用;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文字版本修饰与设计

重难点: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推荐第6篇: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感兴趣。但还有部分同学的操作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同时,由于初一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些,心态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所以在上课时,还要注意各班的上课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像某些学科那么枯燥、单调,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并且会觉得比较新鲜。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设有一些固定栏目。[阅读与思考]栏目是给学生提供了与知识、技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与探究]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要环节。 [实践与创新]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评价。[我的收获]本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教材采用主题活动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教学。主题的选择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力求把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培养、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五、拟定本学期教学目标:

教学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教育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word文字处理系统

第1课:制作“我的成长足迹”作品

1 课时

第2课:真我风采

1 课时

第3课:制作我们的班徽

1 课时

第4课:心视窗

1课时

第5课

技巧大比拼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第二单元: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系统

第6 课:我们的新家园

1课时

第7 课:开心辞典

1课时

第8课:我的偶像我支持

1课时

第9 课:我为狼代言

1课时

第10课:一张贺卡 一片心意

1课时

第11课:认识声音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第三单元:photoshop图片处理系统

第12 课:有趣的七巧板

第13 课:七巧板拼图活动

第14 课:绘制一幅国画(上)

第15 课:绘制一幅国画(中) 1课时

第16 课:绘制一幅国画(下)

单元小结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推荐第7篇: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安徽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要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有所改观,但这种差异是无法消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但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总体来说,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非常浓厚,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脑游戏更是五花八门,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学生的主要兴趣集中在QQ和游戏,对信息技术课不是十分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繁琐难学。从上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认真的,能积极动脑动手,掌握了许多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本学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要学会用word制作电脑小报,用PocoMaker制作电子相册,用PPT制作多媒体作品。由于七级的学生好奇强,自律性较差,故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课堂教学方面,要以培养意识为主。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本学期教材采用安徽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三个。以电子报刊、相册、PPT制作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利用potoshop、PocoMake加工照片,制作电子相册。利用PPT制作多媒体作品。

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word制作电子报刊,掌握好在文本框存放文字和插入图片、剪贴画,设置文本框格式,自选图形添加文字、艺术字作标题,使电子报刊版面不再单调。掌握超级链接,实现在各版面跳转。通过电子相册的制作,学会对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学会转换图像文件格式。学会为图像添加特殊效果。学会统一多个图片的尺寸,会根据处理后的照片制作电子相册。通过PPT制作,学会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图像的编辑、处理。

难点:多媒体的软件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理解电子报刊、电子相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理念,从而动手制作。

2、能综合运用已学的WORD、POTOSHOP、PocoMake、PPT知识进行版式设计,以及对素材进行加工组合。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帮助文件”来尝试发现、交流合作、共同讨论从而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设计电子报刊、电子相册、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获取、筛选、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展现自我。

五、教学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的施教方式也要随之改变。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要求,本期信息技术教学应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1、在学习内容上,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如: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让优秀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3、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4、以电脑作品比赛、信息学竞赛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在学生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学会利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媒体资源进行创作评比,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各班要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让有特长的学生去涉猎难度更大的领域

六、进度安排

推荐第8篇:青岛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感兴趣。但还有部分同学的操作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同时,由于初一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些,心态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所以在上课时,还要注意各班的上课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设有一些固定栏目。[阅读与思考]栏目是给学生提供了与知识、技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与探究]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要环节。 [实践与创新]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评价。[我的收获]本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教材采用主题活动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教学。主题的选择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力求把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培养、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推荐第9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大化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在初

一、初二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性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来说:

1、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4、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与操作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在教学中要求:

1、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三、教学实施举措:

1、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层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 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巩固Windows的基本操作,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推荐第10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

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上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

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文本处理,设置文字与段落。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

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

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

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 内容

第一课时 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第二课时 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三课时 综合实践 第四课时 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第五课时 使用资源管理器 第六课时 画图程序与使用 第七课时 初识因特网 第八课时 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第九课时 综合实践 第十课时 输入与保存文档 第十一课时 设置文字与段落 第十二课时 插入图片与文本框 第十三课时 制作简单表格 第十四课时 图文混排 第十五课时 综合实践 第十六课时 复习

第11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0-2011(2)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家中有电脑的学生,操作练习巩固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excel应用软件。

3、培养学生学习数据排序、分类及图表处理。

4、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初步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技能。

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2010-2011(2)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二、教学基本情况

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powerpoint等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需要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5.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3、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做到“让后进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第12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由我指导教学,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系统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各种软件应用的方法,同时渗透着积极向上的品德教育和健康活泼的人文精神。教材语言流畅,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将趣味性和教学性融为一体,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1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2-8-22

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面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了9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很积极,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上机上机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而有的学生基本上是一周一次的上机时间才能摸上电脑,所以所学知识遗忘性大,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娱乐,所以在信息课的学习上还要有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 内容

第一、二课时 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第

三、四课时 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

五、六课时 综合实践 第

七、八课时 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第

九、十课时 使用资源管理器 第十

一、十二课时 初识因特网 第十

三、十四课时 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第十

五、十六课时 综合实践

2012-8-22

第14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长边中学洪丽石羡

一、学生基本情况

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下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演示文稿应用和电子数据表格应用两部分。其中,第一单元演示文稿应用是以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为初中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建立起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并培养操作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制作主题表达的要求,采集、加工所需的素材,并合理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集成各种媒体信息,达到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的目的。而第二单元电子数据表格应用则从EXCEL基础开始,对EXCEL主要应用功能进行系统的学习。教材中的每个活动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活动主题进行探究活动,从中学习到电子表格的各个知识内容和各种技能的操作。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演示文稿制作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了解演示文稿的主要用途、使用规范。

2、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多媒体素材的方法。如能在演示文稿中播放声音和视频,学会为幻灯片配音。

3、掌握演示文稿放映效果的设置方法。如会进行页面设置,会制作演示文稿的模板, 能自定义动画,能让幻灯片自动播放等。

4、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如在幻灯片中制作表格,会在演示文稿中播放FLASH动画等。

5、把以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探究学习演示文稿和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平台的制作中。

6、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会在指定的单元格地址输入和修改,能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学会电子表格的行和列的格式编辑。学会保存电子表格。

7、能运用EXCEL统计、分析数据。学会单元格中公式的运用,学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8、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利用函数统计和分析单元格中的数据。

9、能利用填充柄进行数据和公式的快速复制,掌握数据的排序、排名、筛选等操作。

10、掌握数据表的修饰。掌握格式设置中字体、字号、对齐、边框、背景等功能的使用方法。会利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表格进行修饰与美化。

11、能制作数据统计图表。掌握条形图、柱状图、饼图和折线图的创建及应用,掌握不同类型图表的转化。

12、通过综合活动提升电子表格的应用能力。学会把解决的问题用电子表格的数据来描述,能用电子表格来综合处理数据和求解问题,学会用电子表格来研究有规律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 内容

第1~2课时 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第3~4课时 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第5~6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联展

第7~8时 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第9~10时 探究电子表格序列填充

第11~12时 制作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第13~14时 展示跳远比赛成绩记录表

第15~16时 制作我的零用钱统计图表

第17~18课时 PPT与EXCEL的综合应用

第15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高乐山镇中

赵俞林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5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各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培优辅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解析: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改版了,编者们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并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中小学教学内容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每一单元知识都是以任务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写作、探究学习,强化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教材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跨度和突破。在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夯实之外,又注重了信息内容的应用性和时代性。例如教

材“第三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学科技术为中心,又坚固社会时代气息,树立当代学生人生坐标。

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更多灵活设计主题的空间,拓展教材,超越学科教材的领域会更大,可以把各个学科的内容巧妙融合在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当中,完成学科间的知识的跨越,实现学科整合。

目的要求: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照全体,强调问题的解决,加强协作交流和探究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措施

以网络环境为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实践,灵活设计主题。 快乐学习、激发情趣是学生学习创造之源。 课时安排(16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3课时) 第一课无处不在的信息 第二课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三课信息安全

第二单元神奇的计算机(8课时) 第四课计算机系统

第五课走进windows世界 第六课留下美好的图片 第七课在计算机上写字

第八课让音乐随时随地伴你你左右 第九课制作我的配乐诗朗诵 第十课综合上机 第十一课阶段检测 第三单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课时) 第十二课“八荣八耻”正气歌 第十三课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四课让我的作品跃然纸上 第十五课中学生传统道德礼仪调查 综合实践创建电子报刊(1课时)

第16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课程编排思想: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拓展型课程内容的编排采用单列的专业领域(如初中的“word”)设计相应的模块结构,任务或活动案例的难度应适当,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三、工作思路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1、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充分发挥速龙多媒体网络教室优势,利用网络考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尽量多创造上机时间,发挥特长,制作电脑作品。

四、进度安排:

周次

学习内容

课时

1——2

第一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4

3——4

第二课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4

5——6

第三课 计算机操作系统

4

7

第四课 计算机互联网络

2

8

第五课 访问因特网

2

9

第六课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2

10

第七课 图形图像

2

11

第八课 声音

2

12

第九课 动态图像

2

13

第十课 图文处理

2

14

第十一课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2

15—17

综合实践《电子小报制作》

6

第17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 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2003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

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2003: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

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

预定进度

周次

预定进度

1

认识信息的特征

11

报刊的设计与规划

2

信息技术及应用

12

文本的编辑

3

信息技术及应用

13

美化我们的文档

4

精彩的WindowsXp

14

美化我们的文档

5

精彩的WindowsXp

15

图文混排

6

国庆节中秋节假期

16

利用表格呈现信息

7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

17

利用表格呈现信息

8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

18

页面的设置

9

使用Xp管理计算机

19

展评电子报刊

10

期中考试

20

期末考试

第18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常用的应用程序。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2.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知识。

3、学习使得excel应用软件。

4、培养学生学习数据排序、分类及图表处理。

5、初步学习网络知识,学会网上浏览和制作简单的网页。

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2012年2月

第19篇: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的精神,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积累诗词,对课本中出现的诗词要能熟读成诵,并适当拓展唐诗,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拓展关于属对,词性和词类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涵,体味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意境。

2、使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能尝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说明道理。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章能力,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

2、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当进行德育渗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0课,其中古诗文共5 课,现代诗歌3 课,散文小说共 22课,作文6 个,口语交际6 个,。

教学重点:

1、积累字、词和古诗文。

2、诵读理解,整体把握文章。

3、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2、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根据本册教材内容要求,学生积累的古诗词较多,而现代文的解读分析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诵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诵读方法、探究的方法,加强思维训练。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这个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五、具体措施

1, 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全面服务班级中的每位学生,既不能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而远近。

2, 从严要求每一位学生,对一些学生决不放任自流。

3, 找更多的学生谈话,走进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4, 全面地进行有效教学,让他们吸收更多的知识。

5, 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态度。

第20篇:下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本期我任教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没接触过电脑的同学占大多数,少部分城镇学生的电脑期操作已较熟练。但有共同的一点是同学们普遍对电脑操作的技能和知识缺少完整的训练,知识零碎性大。

2、计算机基础与Windows的操作是掌握电脑的前提,但许多操作没有系统性,没有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

3、网络部分内容知识概念多,操作内容有较大的虚拟性。

4、文字处理操作不难,力争成就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和了解信息与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的操作。

2、了解网络、互联网的知识与上网进行信息交流,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

3、文字输入的基本技能,办公软件的操作。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构成、文件管理。网络操作。制作电子版报作品。

2、难点:资源管理器。网络应用。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的制作。

四、教学措施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应当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知识与操作的有机结合,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理解知识,体会理论的具体表现。

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每节教学内容尽量分解成一个个任务,通过分析任务,操作,最终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操作要点的目的。

2、结合操作,理解知识。将“任务驱动”方式与“探索性”教学良好结合,逐步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动手到感想,进而上升为理论。

3、提倡学生主动探索、进行方法引导。

4、广泛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教学。

5、尽量挖掘教材中适合启发式教学的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

6、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任务,以操作为主。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简介 3课时 第1课 无处不在的信息 1课时 第2课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课时

2 第3课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1课时 第二单元 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 11课时 第1课 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 1课时 第2课 窗口操作 1课时 第3课 用键盘进行英文输入 3课时 第4课 画简单的图画 2课时 第6课 编辑修改图画 2课时 综合任务 制作电子图画——祖国万岁 1课时 第三单元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磁盘文件 6课时 第1课 “资源管理器”简介 1课时 第2课 “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2课时 第3课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2课时 综合任务 查找文件 1课时 机动课时2节。

共22课时。

2018年

3 第1单元

信息技术简介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传输等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3、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

4、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任务: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表现形式?

2、信息技术课有哪些主要内容?应如何学习?

3、计算机硬件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

第1课时

第1课

无处不在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有哪些表现形式?

3、信息是如何传递和交流的?

4、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学步骤: 导入:

4 人类跨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方式。我们应该从小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问题一:什么是信息?

关于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1)从广义上说,凡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能为人们感知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信息源,人们可以从其中获取信息。

(2)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所关心的“信息”,是指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息。

(a) (b) (c) (d) 看一看,从上图所示的画面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问题二:信息有哪些表现形式?

信息本身是无形的。信息必须借助某种媒体形式才能表现出来。文字、图像、声音是信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说一说:列举出一些在学习和生活中常遇到的信息表现形式。 问题三:信息是如何传递和交流的?

(a) (b) (c) (d) 想一想上图所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5 信息必须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和交流。

想一想:请列举更多的信息传输工具,想一想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问题四: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现代科学技术。从其性质而言,信息技术是与获取、加工、存储、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本课小结 思考与练习

讨论: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2课时

第2课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信息技术课有哪些主要内容?

2、掌握信息技术课的正确学习方法。

3、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课有哪些主要内容?

2、信息技术课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3、上机座次安排,学习机房管理制度。

教学步骤:

问题一:信息技术课有哪些主要内容?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常用软件(例如画图,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等)的使用方法;

(4)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5)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问题二:信息技术课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智力工具;计算机和网络既是课程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环境。

7 正确的学习方法有:

(1)自学钻研与交流讨论相结合; (2)动手实践与思考探究相结合; (3)注重应用; (4)勇于创新。

小结: 思考与练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体现?

编排上机座次表,学习上机制度。

第3课时

第3课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3、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

4、学会怎样打开计算机和关闭计算机;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3、什么是计算机软件系统。

8 教学步骤:

导入:计算机和网络是当今主要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计算机吧!

显示器

问题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音箱 键盘 鼠标 主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器件,例如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打印机等。软件系统是计算机工作所需要的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资料的集合。

问题二: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输入 存储 处理 输出,因此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部件从功能上分,也可以分为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辅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和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

问题三: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软件指计算机程序及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和相关的文档资料等。 软件的作用在于决定计算机做什么,怎么做。

9 软件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Office办公软件,影音播放软件等)。

问题四:怎样来打开计算机?

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按主机上标有“Power”的按钮。

问题五:怎样来关闭计算机?

点击开始菜单,再点击关闭计算机,计算机自动关闭。思考与练习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doc》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