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21-05-04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50人,男生有20人,女生有30人。男生看起来比例较小,但大多数学习积极性不高。从上期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太好,比县平均略矮。所以本学期要想尽一切办法稳定优良率,提高合格率,并使后进生能有所进步,低分人数有所下降,并最终达到提高平均分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的最后一册,也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编排体例上,仍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同时兼顾文体。六个单元分别安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先秦诸子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古代诗歌。在内容上,九年级下册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语法知识(补白);附录等。

三、目标要求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文学作品: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文言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具体措施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

2、在各课时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4、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6、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8、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抓好作业练习。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在做一些练习篇同时,分a、b卷,有些b卷题目较难,就让班上十几个较好的学生做,一般学生做a卷,这样一来,使差生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巩固,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诗的激情(2周)

第二单元文学魅力(2周)

第三单元关注自然和生命(2周)

第四单元戏曲欣赏(1周)

第五、六单元 古代散文、诗歌 (5周)

第一轮复习课本诗词及文言文(1周)

第二轮复习分专题进行阅读训练(1周)

模拟训练及考试(1周)

机动时间 (1周)

推荐第2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9年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蒋威宇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测试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诸如此类的还有苏慧、龙亮、甘超等同学。

全班成绩比刚进九年级时大有进步。期末文化素质检测,我班总平均分居四个班第一,优秀率达38﹪,合格率100﹪。

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有时阶段测试与县、区的模拟测试还要占用课时。二是预计到学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弃算了;C、我的语文在小学没学好,也一直没兴趣,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我喜欢的数学题等。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

后段复习还要注意培优工作。我班男同学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全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土地情思”。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诗歌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教学时应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解读诗歌主题;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第二单元:“人物画廊”。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的而又经过精心锤炼,学习时要细细揣摩。

第三单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自从有了人类,世界就被人类的智慧之光照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学习本单元,重点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说理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

第四单元:“舞台人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它们的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把握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第五单元:“百家争鸣”。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认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六单元:“古代生活”。本单元所选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学习本单元,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传》等的有关常识;初步感知并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即1——9年级应达到的语文总目标。分五个方面: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

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 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课前一分钟演讲。

11、认真组织采访调查,以乡土风情、民俗为主题。

12、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3、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论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6、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本学期时间较短,真正的教与学的时间只有十五周时间,中间还有“五·一”长假。要完成九年级下册的授课任务,还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时间非常紧。因此,我对课文做了处理,有篇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完成。同时,在授课与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周次与授课内容、节次(课时数)列表如下:

周次

预备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4/30——5/06

第十周

5/07——5/13

第十一周具体安排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师生共同分析上期教与学的经验与教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课文:《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1)写作及讲评:2《变色龙》(1)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1第三单元课文:〈谈生命〉(1)〈那树〉(1)第四单元课文:〈威尼斯商人〉(2)〈变脸〉(1)第五单元课文:〈公输〉(2)〈孟子〉两章:2〈〈鱼我所欲也〉〉(1)“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1〈〈邹忌讽齐王纳谏〉〉(2)综合性学习:12/26—3/04与复习计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好中考目标。3/05—3/11《外国诗两首》(1)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1)3/12——3/18第二单元课文:《孔乙己》(2)《变色龙》(1)3/19——3/25写作与讲评:2第

一、二单元复习:13/26——4/01综合性学习:1写作及讲评:24/02——4/08综合性学习及写作:24/09——4/15〈〈鱼我所欲也〉〉(1)4/16——4/22第六单元课文:〈〈曹刿论战〉〉(2) 〈〈诗经〉〉两首:14/23——4/29写作及讲评:2“五·一”长假全面进入中考总复习。(1)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识字与写字”:1“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名句默写”:1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2“口语交际”:2“综合性学习”:

25/14——5/20

(二)阅读:

1、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包括诗歌、小小说、散文诗等)阅读指导与练习:1

第十二周

5/21——5/27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记叙文阅读指导与练习:3说明文阅读指导与练习:2议论文阅读指导与练习:3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与练习:35/28——6/0

32、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指导与练习:2

6/04——6/10

(三)写作指导:2

第十五周

6/11——6/17

第十六周

6/18——6/24

第十七周

6/25——7/01

第十八周起

7/02——8/31)查漏补缺,全面复习:5初中毕业会考写好教学总结与反思。完成各项工作。放暑假(

推荐第3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利辛二中 赵晓玲

一、指导思想:

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应联系生活,扎根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把课堂内外的知识加以整合,取得应有的成绩。

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目标: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现代文上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目标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全班成绩比刚进九年级时大有进步。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二是预计到学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弃算了;C、我的语文在小学没学好,也一直没兴趣,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我喜欢的数学题等。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后段复习还要注意培优工作。我班男同学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一〉编排特点

本册特点:以专题组织单元,兼备文学体裁,人文内涵丰富,突出文学赏析。 本册目标: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学会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九年级下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的最后一册,也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编排体例上,仍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同时兼顾文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说,九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设计了六个人文专题。它们分别是:土地情思、人物画廊、生命之歌、舞台人生、百家争鸣、古代生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类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册六个单元分别安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先秦诸子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古代诗歌。

九年级下册侧重文学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学会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另外,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学习母语的最佳范本,要学会品味和揣摩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熟读或背诵精彩篇章。 〈二〉教学重点

在内容上,九年级下册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语法知识(补白);附录等。现将各部分的教学重点介绍如下:阅读部分包含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

第一单元:“土地情思”。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诗歌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教学时应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解读诗歌主题;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学习这个单元要注重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第二单元:“人物画廊”。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的而又经过精心锤炼,学习时要细细揣摩。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专题,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说的主要特点,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在学习时,要注意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体会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同时,还要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艺术构思的巧妙。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而又经过精心锤炼的语言,学习时要注意细心揣摩。

第三单元:“生命之歌”。学习本单元,重点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说理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学习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第四单元:“舞台人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它们的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把握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学习这个单元,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戏剧、影视演出,以便更好地了解戏剧和影视艺术,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

第五单元:“百家争鸣”。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认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六单元:“古代生活”。本单元所选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学习本单元,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传》等的有关常识;初步感知并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九年级下册的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与前几册一样,也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本册一共设计了六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它们一般都是由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发、拓展来的,每项活动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如由第一单元的“土地情思”,设计了“脚踏一方土”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过去和现状,讲述土地的故事,增强对祖国、乡土的热爱之情。如第二单元在学习小说之后,做一次有关小说的探究活动,总结自己过去读过的好小说,讲述它们的故事和人物,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可以借此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种是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这类写作与口语交际练习相对简单一点,一般会随课文而生发,进行一些仿写、改写或说话练习等。

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册选了10首古代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推荐这些背诵篇目,主要是为了增加背诵量,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一点文化积累。本册推荐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记》《简?爱》和泰戈尔的诗。

本册书将有关的语法知识放在了补白中,一共五项,分别是:句子的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修改病句”。这也是课标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写文章,而且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这些补白提供了一些修改文章的角度和重要技巧,学习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际加以细细体会。

附录是两篇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指导性文章,一篇是“谈谈散文”,一篇是“谈谈戏剧文学”。这两篇文章分别从各自的体裁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不同特点,并以教材所选文章为例,谈到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问题。教学时既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这两篇文章,增进对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在单元教学之后,结合课文进行总结性阅读,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3.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4.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5.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6.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8.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抓好作业练习。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9.利用网络,辅助教学。10.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1.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附 表 )

2016—2—23

推荐第4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1: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 51人,优生6人,合格30人,低分2人。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XX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三、教学的总要求:

目标XX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六)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

五、教学进度表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情分析:

本班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本学科贯彻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本学期即将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毋庸讳言,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XX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综合性学习(含口语交际和写作)、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四、总体要求:

目标XX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教改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二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第一课堂学习资源和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六、教学进度:

时 间 教学内容 1-9周 单元课文教学 10周左右 期中考试

11周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 记叙文阅读训练 13周 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 议论文阅读训练 14周 文言文阅读训练 15-18周 中考总复习综合训练

篇3: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50人,男生有20人,女生有30人。男生看起来比例较小,但大多数学习积极性不高。从上期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太好,比县平均略矮。所以本学期要想尽一切办法稳定优良率,提高合格率,并使后进生能有所进步,低分人数有所下降,并最终达到提高平均分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的最后一册,也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编排体例上,仍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同时兼顾文体。六个单元分别安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先秦诸子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古代诗歌。在内容上,九年级下册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语法知识(补白);附录等。

三、目标要求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文学作品: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文言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具体措施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

2、在各课时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4、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6、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8、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抓好作业练习。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在做一些练习篇同时,分a、b卷,有些b卷题目较难,就让班上十几个较好的学生做,一般学生做a卷,这样一来,使差生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巩固,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诗的激情

(2周)

第二单元

文学魅力

(2周)

第三单元

关注自然和生命

(2周)

第四单元

戏曲欣赏

(1周)

第五、六单元 古代散文、诗歌 (5周)

第一轮复习

课本诗词及文言文

(1周)

第二轮复习

分专题进行阅读训练

(1周)

模拟训练及考试

(1周)

机动时间 (1周)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蒋威宇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测试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诸如此类的还有苏慧、龙亮、甘超等同学。

全班成绩比刚进九年级时大有进步。期末文化素质检测,我班总平均分居四个班第一,优秀率达38%,合格率100%。

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有时阶段测试与县、区的模拟测试还要占用课时。二是预计到学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弃算了;C、我的语文在小学没学好,也一直没兴趣,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我喜欢的数学题等。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

后段复习还要注意培优工作。我班男同学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全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土地情思”。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诗歌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教学时应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解读诗歌主题;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第二单元:“人物画廊”。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的而又经过精心锤炼,学习时要细细揣摩。

第三单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自从有了人类,世界就被人类的智慧之光照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学习本单元,重点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说理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

第四单元:“舞台人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它们的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把握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第五单元:“百家争鸣”。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认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六单元:“古代生活”。本单元所选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学习本单元,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传》等的有关常识;初步感知并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即1——9年级应达到的语文总目标。分五个方面: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 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课前一分钟演讲。

11、认真组织采访调查,以乡土风情、民俗为主题。

12、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3、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论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6、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略)

篇5:

一、指导思想:

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应联系生活,扎根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把课堂内外的知识加以整合,取得应有的成绩。

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目标: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现代文上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目标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王亚斌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测试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全班成绩比刚进九年级时大有进步。期末文化素质检测,我班总平均分居11个班第一,优秀率达38%,合格率100%。

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有时阶段测试与县、区的模拟测试还要占用课时。二是预计到学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弃算了;C、我的语文在小学没学好,也一直没兴趣,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我喜欢的数学题等。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后段复习还要注意培优工作。我班男同学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全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一〉编排特点

本册特点:以专题组织单元,兼备文学体裁,人文内涵丰富,突出文学赏析。

本册目标: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学会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九年级下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的最后一册,也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编排体例上,仍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同时兼顾文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说,九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设计了六个人文专题。它们分别是:土地情思、人物画廊、生命之歌、舞台人生、百家争鸣、古代生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类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来说,全套教科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安排如下:七年级上、下册,不分文体,文白混编,侧重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体验情景、质疑问难等;八年级上、下册,文体分编,文白分编,侧重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文体分编,文白分编,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书属于第三个阶段,六个单元分别安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先秦诸子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古代诗歌。

从过程与方法方面来说,九年级下册侧重文学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学会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另外,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学习母语的最佳范本,要学会品味和揣摩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熟读或背诵精彩篇章。

〈二〉教学重点

在内容上,九年级下册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语法知识(补白);附录等。现将各部分的教学重点介绍如下:阅读部分包含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 第一单元:“土地情思”。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诗歌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教学时应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解读诗歌主题;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这一单元学习中外诗歌,主要学习自由体诗。与以前各套教材相比,这套教材大大加重了自由体诗的比例。全套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17课23首,占全套教材课文比例的1/10。再加上古典诗词的篇目,这套教材对诗歌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诗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欣赏诗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趣味的最好途径之一。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诗是文学体裁中最谨严、最纯粹、最精微的一种,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其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部分,那就是故事。而要真能欣赏文学,一定要超越简单的好奇心。深入领会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和表达技巧,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在青少年阶段学习和背诵大量精彩的诗歌作品,可以为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审美基础。学习这个单元要注重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第二单元:“人物画廊”。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的而又经过精心锤炼,学习时要细细揣摩。这一单元学习小说。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现代小说则有淡化情节、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倾向,但总的来说,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对人的关注。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专题,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说的主要特点,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在学习时,要注意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体会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同时,还要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艺术构思的巧妙。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而又经过精心锤炼的语言,学习时要注意细心揣摩。

第三单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自从有了人类,世界就被人类的智慧之光照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学习本单元,重点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说理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这一单元学习散文。散文的种类很多,按表现手法而言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本单元侧重学习哲理性散文。这类散文,除了具备一般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以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点。如在具体细腻的描写之外,一般都隐含着某种深刻的理念。这类散文有时也抒情或叙事,但往往不是为抒情而抒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或人生感受。它们有的直接说理,用大量形象的比喻来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认识,如《谈生命》和《人生》。有的则借助对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地下森林断想》。学习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第四单元:“舞台人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它们的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把握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这一单元学习戏剧和影视文学。本单元包含的种类比较丰富,有传统的话剧剧本,也有当代戏曲作品,有这些年新兴起的话剧小品,也有经典的电影剧本。这也是本套教材惟一的一个戏剧和影视文学单元。设计这样一个单元,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剧本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戏剧影视文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增强对不同艺术类型的感受能力。学习时要注意抓住每篇作品的艺术特点,重点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注意剧本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对于电影文学,则要注意体会其生动的画面感。学习这个单元,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戏剧、影视演出,以便更好地了解戏剧和影视艺术,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

第五单元:“百家争鸣”。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认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六单元:“古代生活”。本单元所选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学习本单元,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传》等的有关常识;初步感知并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两个单元是浅易的文言文。其中既有诸子散文,也有先秦时期的一些叙事散文,还有《诗经》中的两首名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哲学和思想的源头,另一方面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里所选都是其中比较浅显易懂的篇章,而且多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议论,讲道理,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另外几篇叙事散文叙述完整,曲折动人,学习这类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学习这两个单元,首先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努力扫清文字障碍。常用文言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学习文言要注重诵读,反复朗读直至成诵。积累丰富的文言篇章,对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九年级下册的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与前几册一样,也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本册一共设计了六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走进小说天地,关注我们的社区,乘着音乐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它们一般都是由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发、拓展来的,每项活动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如由第一单元的“土地情思”,设计了“脚踏一方土”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过去和现状,讲述土地的故事,增强对祖国、乡土的热爱之情。如第二单元在学习小说之后,做一次有关小说的探究活动,总结自己过去读过的好小说,讲述它们的故事和人物,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可以借此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种是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这类写作与口语交际练习相对简单一点,一般会随课文而生发,进行一些仿写、改写或说话练习等。

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册选了10首古代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推荐这些背诵篇目,主要是为了增加背诵量,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一点文化积累。本册推荐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记》《简?爱》和泰戈尔的诗。读整本的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最终目标,民国时期的大纲中就把读整本的书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专门规定了学时和学分。解放后,这方面的指导和要求比较欠缺,以至后来一个时期竟把读课外书当成“不务正业”。事实证明,多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径,决不可忽视。现在设这样一个板块,目的就在于提醒广大教师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课内外沟通,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读好书,养成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本册书将有关的语法知识放在了补白中,一共五项,分别是:句子的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修改病句”。这也是课标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写文章,而且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这些补白提供了一些修改文章的角度和重要技巧,学习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际加以细细体会。

附录是两篇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指导性文章,一篇是“谈谈散文”,一篇是“谈谈戏剧文学”。这两篇文章分别从各自的体裁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不同特点,并以教材所选文章为例,谈到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问题。教学时既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这两篇文章,增进对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在单元教学之后,结合课文进行总结性阅读,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各单元目标及要求

第一单元 以土地情思为主题(中外诗歌)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自由体诗,了解诗的格调,理解艺术形象,欣赏诗中语言。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找出诗中名句,旨在品味并积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诗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基本内容

《诗二首》(《我爱这土地》诗中蕴含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乡愁》诗人由乡愁升为为国而思,体会诗中的思乡国之情。)《我用残损的手掌》本诗形象地寄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表达我与祖国合二为

一、无法割舍之情。《外国诗二首》(《祖国》《黑人谈河流》两首诗均抒发诗人爱国思乡的情怀。)《祖国》诗人歌颂自己国家山川之美,以表怀念之情。《黑人谈河流》诗人表达了黑人对祖先、故土的眷恋之情,鼓励黑人同胞不要放弃希望,要对自己的种族充满信心。

(三)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深入领会诗的艺术对人生的深刻观照和表达技巧,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形式:举行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新诗朗诵会,以提高朗诵技巧和欣赏水平。

目标:围绕“脚踏一方土”的主题,探究土地本义,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含义,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第二单元:以人物画廊为主题(中外小说)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抓住小说要素,了解小说特点,体会小说思想和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时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人物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联系背景,理解主题,悟出其社会和人生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基本内容

《孔乙己》运用以喜写悲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弱势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及世态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蒲柳人家》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京东运河边几个农民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一丈青大娘”淳朴的形象。《变色龙》作者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小官僚形象。作品通过人物自己言行的前后矛盾、丑态百出,尖锐地讽刺了具有奴性的人物。《热爱生命》作者塑造出一个刚毅顽强、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铁汉形象。

(三)单元教学要求

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艺术构思和精炼的语言。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重点了解小说中:科举时代下层知识分子悲酸的命运,30年代中国农民的独特风貌,沙皇统治时期趋炎附势小官僚形象,美国西部淘金者硬汉形象的逼真刻画。

形式:通过小说读书报告会,引领学生认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的: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可设计多项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小说世界,探求生活的真善美。

第三单元:以生命之歌为主题(散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哲理性散文特点,品味散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赞叹生命的奇迹,讴歌生命的力量,哀怜生命遭遇的不幸,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感悟。

(二)基本内容

《谈生命》作者探讨人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表达对自然界生命尤其是对人类生命的直视和透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地下森林断想》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抒发握作者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单元教学要求

重点把握《谈》《人》用大量形象的比喻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认识,《地》借助对环境和写物描写,抒发自己人生感悟,要学会抓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关注我们的社区”为主题,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形式: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社区活动方案,开展调查、考察、订公约、发表演说、绿化社区等,并结合写作进行实践。 目标:通过社区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第四单元:以舞台人生为主题(中外戏剧)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知识,品味丰富的戏剧语言。

2.过程与方法:注意作品的人文内涵,注重以人文观念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特点,更好地欣赏作品,丰富对生活艺术的感受,培养文学鉴赏力。

(二)基本内容

《威尼斯商人》是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通过尖锐矛盾的冲突,塑造了鲜明对立的人物形象。《变脸》描写了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养的女孩狗娃之间命运碰撞的一段波折,展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枣儿》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刻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人际关系。《音乐之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以及环境的衬托,并用正、反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纯真的性格。

(三)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戏剧、影视剧本,关注在戏剧矛盾中体会独特的人物性格,学习戏剧的艺术语言,提高欣赏和阅读戏剧作品的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注意作品的人文内涵,注重以人文观念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形式:在阅读的基础上,还可让学生观看戏剧或影视片,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剧本作品的社会意义。

目的:通过学习剧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增强艺术的感受力;通过“乘着音乐的翅膀”的活动,加强阅读交流,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内涵。

第五单元:以百家争鸣为主题(诸子散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重点了解各篇文言文知识,及其表达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证方式,了解古代文化修养精神。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国民性格的精神,积累文言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中国哲学思想源头,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基本内容

《公输》体现墨子“非攻”思想,是了解墨子反战的观点所在,文章叙议结合。《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两例,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以此突出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磨难对于个人成就大业的重要性,类比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治国主张。告诉世人:施仁政者得天下,施暴政者遭唾骂;“苦况造就人才,逆境成就明君”的道理。《鱼我所欲也》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告诫世人:保持并发展向善的天性,做一个纯洁正直的人。《庄子寓言二则》文中表现庄子安贫乐道、淡泊功名、悠然生死的旷达人生和大智彻悟的观点。

(三)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常用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对课文理解,进一步感受古人的才略,丰富我们文言知识和阅读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重点了解古人的生活、文化、思想,充实和提升自我。

形式:通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阅读文本,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

目标:阅读古代经典,丰富自我人生,提高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第六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主题(古诗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句式,评价作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熟读文本,理性地掌握文言知识,总结语言现象或某些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思想内容,从中吸收民族智慧,充实知识,丰富人生。

(二)基本内容

《曹刿论战》记录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上把握战机,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了邹忌讽劝齐王纳谏的故事,说明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是富国强兵之本。《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本故事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关睢》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表现了男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心情。《蒹葭》全诗笼罩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三)单元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背诵有关课文;整理文言词义,积累文言词语;发挥想象力,改写故事,或交流讨论评价作品。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了解先人的理想和追求,掌握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形式:诵读课文,通过归纳整理,牢固文言基础,充实阅读理解文言能力。

目标: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开展感悟交流活动,并认真总结三年学习生活,为驿站人生积聚能量。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3.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4.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5.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6.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7.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8.课前一分钟演讲。

9.认真组织采访调查,以乡土风情、民俗为主题。 10.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1.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12.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抓好作业练习。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在做一些练习篇同时,分A、B卷,有些B卷题目较难,就让班上十几个较好的学生做,一般学生做A卷,这样一来,使差生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巩固,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13.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论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6.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7.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

18.在各课时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19.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20.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2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22.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本学期时间较短,真正的教与学的时间只有十五周时间,中间还有“五·一”长假。要完成九年级下册的授课任务,还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时间非常紧。因此,我对课文做了处理,有些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完成。同时,在授课与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周次与授课内容、节次(课时数)列表如下。

学期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才刚刚开始,为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 顺利迎接来年的中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以下全学年教学计划。

推荐第5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一套全新的语文教材,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向师生展示了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限风光。全书共六个单元:

1、诗的激情

2、文学魅力

3、关注自然和生命

4、戏曲欣赏

5、古文诗词

6、古文诗词

三、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但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着眼于将来的学习动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激发。此外,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生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般。

四、教学策略

1.坚持上好教材上的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轻松、对话交流、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

2.坚持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和身边的教学资源,注重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好小组的作用,把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宿。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的时空跨越和交互反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素养。

6、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向作用和复习作用,使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也是复习迎考的好帮手。

五、主要教学工作

(一)在上期已经提前完成了二五六单元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九年级上册其余三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系统复习和模拟考试。

这是本期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因而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如下:

1、认真研究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计划地进行两次模拟考试,针对学生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并指导学生能灵活、创新地掌握知识,

3、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4、大胆取舍复习内容,先逐册复习,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专题复习。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阶段进行

复习内容和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内容是1-6册语文教材中重点字词、文学常识和文言文,以及课外阅读和作文,基础知识。

复习方法: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疏理知识点,夯实基础,分册复习,重在基础,根据试卷涉及的几部分,重点放在词语、文言文、古代诗歌几个部分。要立足书本,稳扎稳打。如文言文部分,要摸清文言文阅读考点,并将其具体归纳八类:1.文学常识的默写。2.文中句子的默写。3.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4.文中句子的翻译。5.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6.作者思想感情的概括。7.文章内容形式的理解和分析。8.文章内容,形式的鉴赏与评价,古代诗歌的复习重点在于默写与名句赏析,现代文阅读课内出题较少,相对复习要简单一点,重在复习各类文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二轮复习:突破重点,专题复习阶段。

根据以往题型及实验区命题趋势,分为积累与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写作几大块。1.积累与运用包括:字词、短语、句式、标点符号、修辞、病句、仿写、宣传广告、名著阅读等。这一阶段语文复习的重点,不仅在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更应该是能力的提高和技巧方法的指导,注意总结答题规律,尽可能教给学生方法:2.现代文阅读,注意总结各种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3.课外名著中让学生多搜查重要人物及有关故事情节、名称、性格特点。4.写作专题训练则贯穿整个复习阶段,先是选出典型的作文题进行大客量训练,针对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等形式训练。首先让学生学会审题,其次是立题,那明确体裁,题材、结构、严防跑题。第三要注意点题,如开头快速入题,文中注意过渡、文尾恰当点出文章的主题,同时,首尾的语言要成为文章的亮点,美点,对作文卷面要严格要求,如书写工整,篇幅够数,注意段落层次。

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时要让学生明确做题的目的及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完成专题复习后,用心整理,找出不足,查漏补缺,使每做一套题有切实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此轮复习是综合复习,应竞选试卷,强化训练,完整套题。 六.时间安排。

1.2017年2月8日—2月26日,结束新课。

2.2月27日—4月2日分册复习,重点侧重文言文,和基础知识,为第一轮复习。

3.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时间安排在4月3日—5月7日,一个月左右可分为(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赏析。

4.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时间是5月8日至5月18日,精选试卷,强化训练,完整套题,迎接首批备考训练。 (5月下旬——6月中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复习要点:

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④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⑤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七.采取措施:

1.做好复习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及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上为中考做好准备。

2.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评及时,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侧重讲解复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中考的要求。另外讲评时注意突出重点,不能以题论题。 3.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

4.教师每评完一份试卷,让学生作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 5.强化训练。

6.注意中考信息的收集,重视历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和比较,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

推荐第6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5年九年级下册初三(1)班

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响应并学习课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学生整体基础薄弱,差生明显增多,尤其是男生,基础差,偏科严重,部分学生思想态度不端正,自觉性差,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由于本学期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将要面临中考的考验,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好课程及复习的进度,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难,争取在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人人过关。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1、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12、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3、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相关书籍资料,并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交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周次

具体安排

第一周

第五单元课文:〈公输〉(2) 〈孟子〉两章:2

〈〈鱼我所欲也〉〉(1)

第二周

〈〈鱼我所欲也〉〉(1)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1

第六单元课文:〈〈曹刿论战〉〉(2)〈〈诗经〉〉两首:1 写作及讲评:2

第三周

〈〈邹忌讽齐王纳谏〉〉(2) 综合性学习:1

写作及讲评:2

第四周

《变色龙》(2)

写作与讲评:2 第

一、二单元复习:1

第七周

第三单元课文:〈谈生命〉(1) 〈那树〉(1)

综合性学习:1 写作及讲评:2

第八周

第四单元课文:〈威尼斯商人〉(2) 〈变脸〉(1)

综合性学习及写作:2

第九周

全面进入中考总复习。(1)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识字与写字”:1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

“名句默写”:1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2

第十周

“口语交际”:2“综合性学习”:3

第十一周

阅读:

1、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包括诗歌、小小说、散文诗等)阅读指导与练习:5

第十二周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练习:3

说明文阅读指导与练习:2

第十三周

议论文阅读指导与练习:3

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指导与练习:2

第十四周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与练习:3

写作指导:2

第十

五、六周

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达旗蒙古族学校

孙珊 2015.3.4

推荐第7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2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执教人:李新翠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情分析:

本班(83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本学期即将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2012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综合性学习(含口语交际和写作)、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四、总体要求:

目标2012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教改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二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第一课堂学习资源和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六、教学进度:

时 间

教学内容

1-9周

单元课文教学

10周左右

期中考试

11周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

记叙文阅读训练

13周

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

议论文阅读训练

14周

文言文阅读训练

15-18周

中考总复习综合训练

2012年2月

推荐第8篇: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曰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九年级两个班现在分别有学生36人和37人。经过一个学期,每个班都少了十多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没了同桌,都是单行单座,在纪律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按要求自主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但一部分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比较弱,积极思维意识弱;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比较困难;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文本的能力较为欠缺,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

三、教学目的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少年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幽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荐第9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方兴中学张余家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情分析:

本班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注重贯彻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了提高。目前,本届学生少,且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2014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综合性学习(含口语交际和写作)、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四、总体目标要求:

目标2014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教改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六、教学进度:

时 间教学内容

1 周2月17-21日

2 周 2月25-29日

3 周 3月3-7日

4 周 3月10-14日

5 周 3月17-21日

6 周 3月24日-28日

7 周 3月31-4月4日

8 周 4月7-11日

9 周 4月14日-18日

10周 4月21-25日

11周 4月28-5月2日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 5月5日-9日记叙文、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 5月12-16日议论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13周 5月19日-23日文言文阅读训练

14周 5月26-30日中考总复习综合模拟检测

15周 6月2-6日对照《考试大纲》查漏补缺

16周 6月9-13日心理辅导,迎接中考

推荐第10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导语:对于九年级语文,各位教师制定了怎样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供各位参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

一、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2、教育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课程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4、学习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二、课程内容:

1、课程结构: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利教便学;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2、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受爱国思乡之情,第二单元关于人生与社会,体会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第三单元为散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第四单元欣赏戏剧,见识人生百态,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呈现方式: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

三、课程实施:

1、方法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4)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6)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8)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9)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四、课程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

课程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道德课堂教学模式,道德课堂的态度。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态度、方式。

(3)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交流表达的能力。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自我表现,自己对自己评价。

内容包括: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默读的习惯,阅读速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些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5)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了解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情况。

(6)本校本课程将学生的参与过程与态度情感作为评价首位,设置“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

五、教学进度计划:

1、20XX年11月中旬至市一测前学习第五单元,并复习九上及下册第五单元迎接一测。

重点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2、20XX年12月下旬至20XX年元月学习第六单元及课后古诗词。

重点为《曹刿论战》《邹忌讽秦王纳谏》,诗歌《关雎》《蒹葭》《雁门太守行》

3、20XX年2——5月学习第1—4单元,并利用早读复习七八年级古诗文部分。

4、二测前留两周机动时间综合复习,按照中招模式强化训练,重点指导做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51人,优生6人,合格30人,低分2人。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三、教学的总要求:

目标20XX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六)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

第11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一、课程目标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二、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为六个阅读单元,每个单元阅读话题依次为书香袅袅、文化探寻、讽刺的力量、美丽的心灵、走近鲁迅、以古为镜。每单元分别由阅读、诗词诵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几部分组成。附录有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和标点符号用法表。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语文学科性质特点形成自己的体验认识,并能恰当总结适合自己的科学语文学习方法,能写作六百字以上的记叙文和论证简单的议论文,养成自主开展阅读的习惯。但一些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下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学生间两极分化明显,差异较大。

这学期,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多研究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力争在2018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教学重点及具体措施: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

2、在备课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还注重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4、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6、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督促背诵默写。

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四、复习工作

1、作好复习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协调好与其它科目的关系,弄清突出的不足,找准复习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面向全体,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优等生的语文成绩。

2、三月底完成下册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四月份转入全面的复习工作。五月份则重于从面上进行复习,狠抓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六月份则重于从纵向深入复习,依然是抓好古文和现代文的阅读。

3、针对五月份摸底考。锁定差距,然后提出弥补弥补差距的可操作性对策措施,千方百计缩小差距。特别是优等生中语文较差的几个,对得分率低的几块,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4、六月份进行四次强化训练式的考试,突出重点,抓不足,对难以把握的知识点,要从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则重于从方法上去把握知识。

5、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期分批进行辅导和督促。注重复习的效率,进行必要的考试技巧的训练。

6、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注重分类和积累,把书读薄;不能贪多,特别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力求典型和精要,从方法上多给予指导。

7、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8、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9、点面结合,讲练同步,精讲精练。

五、教学安排:

二月下旬到三月底结束新课。四月开始复习,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全面复习(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

二、查漏补缺(5月上旬——5月中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

三、重点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九 (3) 班

语 文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第12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1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王绪乾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在教学中,我们要在遵循教材原有体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法创新,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适当的整合教材,改进教法,做到在首先教好教材的前提下再致力于“用教材教”。这样,既可以扩大教材的知识容量,又实际增强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总体目标:

立足眼前,瞄准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素养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就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坚持集体备课,做到集思广益。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抓准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每次测试后都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精心设计写作教学内容,认真实施训练方案,同时兼顾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等内容,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认真学好教材中必读篇目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课内外沟通,实现知识迁移,经常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鉴赏评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慎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六、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形式的包装,不断扩大一类文比重,努力减少四类文数量。

2011年2月20日

第13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含山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班级:九(1)(2) 学科:语文 教师:

本学年我继续任教九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2016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教学的总要求:

目标2016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讲究文面,讲究写作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第14篇: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第二学期是学生备战中考的最后一站,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已经基本树立起来,对于中考除了刻苦夯实基础外,还要克服自己心理上的胆怯意识,部分学生由于课业量的不断加大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消极懈怠。总之,对于学生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教师要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使他们不断的朝成功迈进,最终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上学期已经对部分下册内容进行了学习,本学习教学的重点就落在了综合复习上,在完成第三单元现代文和第四单元的言文部分以及古诗文的教学之后就要尽快进入分板块复习阶段,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最终战胜中考。

三、教学目标

立足眼前,瞄准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素养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就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坚持集体备课,做到集思广益。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抓准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每次测试后都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精心设计写作教学内容,认真实施训练方案,同时兼顾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等内容,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认真学好教材中必读篇目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课内外沟通,实现知识迁移,经常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鉴赏评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慎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形式的包装,不断扩大一类文比重,努力减少四类文数量。

第15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材料)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陈国宏

本学期是初2010级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他们参加中考前的一个关键学期,本学期教学时间短,任务繁重,既要完成新课教学,又要进行综合复习,还要进行模拟练兵。鉴于前述情况,我的语文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教学内容:由于上学期已经将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授了三个单元,分别是二单元“小说”、五六单元“文言文”,所以本学期,九年级下册语文只进行三个单元新课的教学,分别是一单元“诗歌”、三单元“散文”、四单元“戏剧”。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能够积累教材内容所提供的语文素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创新。

(三)教学策略:讲读课文要细细研读,深层挖掘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尽量利用较短的时间提高自己阅读的速度和处理阅读障碍,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九年级

(三)班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进入学区前四名。

三、方法与措施

(一)明确目标,立足教材。认真研究《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以课本为主,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招生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三)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

1 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四)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全面复习(4月中旬——5月中旬):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复习时间短,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2、知识点归类复习

在课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把七至九年级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作如下几大类复习:

(1)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仿句、能对对联、能根据一句话提练观点、能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等等。

(2)阅读训练

A、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B、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中考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C、作文训练

2 作文训练穿插进行(每周2课时)。主要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3、综合强化复习(5月下旬——6月上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

(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我们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限时作文。

(3)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4、重点突破(5月下旬——6月上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5、总结检测(6月中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6、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复习计划明细表:略

第16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

4、6)班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帮助学生顺利迎接中考,系统地复习好初中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本复习计划。本期教学时间大约为16周,我们准备用六周时间完成新课,十周时间进行复习。其中三月底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份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上旬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工作做好准备。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应联系生活,扎根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把课堂内外的知识加以整合,取得应有的成绩。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二、目的要求

1.学习诗歌要注意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2.通过欣赏诗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3.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艺术构思和精炼的语言。4.重点把握《谈》《人》用大量形象的比喻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认识,《地》借助对环境和写物描写,抒发自己人生感悟,要学会抓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

5.教学戏剧、影视剧本,关注在戏剧矛盾中体会独特的人物性格,学习戏剧的艺术语言,提高欣赏和阅读戏剧作品的能力。

6.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常用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对课文理解,进一步感受古人的才略,丰富我们文言知识和阅读能力。

7.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背诵有关课文;整理文言词义,积累文言词语;发挥想象力,改写故事,或交流讨论评价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目标2012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教学措施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坚持当堂听记识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纬度的有机结合。

2、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合作探究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3、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4、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五)、冲刺阶段:培优辅差

努力挖掘优生的潜能,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抓优的同时,也注重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学困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从而,让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得到提高。

(六)、重视教学常规工作:充分认识毕业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团结奋战,资源与经验共享,力争打好这一攻坚占。平时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提高教学质量、目标落到实处。 周次

内容

备注

1 第一单元

2 第二单元

3 第三单元

4

第四单元

5

第五单元

6

第六单元

7

复习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

8

复习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下册

9

古诗文专题复习一

10

古诗文专题复习二

11

记叙文专题复习

12

说明文专题复习

13

议论文专题复习

14

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15 作文训练

16

模拟冲刺

17

猜题、押题

18 中考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2月27日至 3月2日

入学教育

第一课诗两首

2

3月5日至 3月9日

第二、

三、四课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

(十二)

3

3月12日至 3月16日

第五、六课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

(十三)

4

3月19日至 3月23日

第七、八课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

(十四)

5

3月26日至 3月30日

第九、十课

九年级联考

6

4月2日至 4月6日

第十

一、十

二、十三课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

(十五)

7

4月9日至 4月13日

第十

四、十

五、十六课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十六)

8

4月16日至 4月20日

中考复习第一轮

诗词默写:

七、八年级上、下册

语文复习卷

(一)

9

4月23日至 4月27日

诗词默写:九年级上、下册

知识运用:修改病句、仿写等„„

期中考试

10

4月30日至 5月4日

诗词赏析复习

语文复习卷

(二)

11

5月7日至 5月11日

文言文知识、阅读复习

语文复习卷

(三)

12

5月14日至 5月18日

现代文常识阅读复习

语文复习卷

(四)

13

5月21日至 5月25日

写作知识复习

语文复习卷

(五)

14

5月28日至 6月1日

中考复习第二轮

依据中考信息要求查缺补漏

语文复习卷

(六)

15

6月4日至 6月8日

强化重点知识,突出典型题型

语文复习卷

(七)

16

6月11日至 6月15日

自主复习

17

6月18日至 6月22日

九年级中考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

4、6)班语文教学计划 苏会萍

第17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在教学中,我们要在遵循教材原有体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法创新,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适当的整合教材,改进教法,做到在首先教好教材的前提下再致力于“用教材教”。这样,既可以扩大教材的知识容量,又实际增强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总体目标:

立足眼前,瞄准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素养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就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坚持集体备课,做到集思广益。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抓准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每次测试后都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精心设计写作教学内容,认真实施训练方案,同时兼顾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等内容,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认真学好教材中必读篇目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课内外沟通,实现知识迁移,经常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鉴赏评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慎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六、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形式的包装,不断扩大一类文比重,努力减少四类文数量。

第18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为了搞好九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中考语文取得理想的成绩。现拟定本册语文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加强写字训练,提升书写水平。

(二)阅读

①学习爱国思乡的诗歌,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炼的诗歌语言。

②学习小说,要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

③学习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开阔视野,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要反复诵读,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有些精美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

④学习戏剧作品,使学生见识人生百态,品尝生活百味;要注意课文是怎样在戏剧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又是如何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还要注意体会影视剧本的画面感。

⑤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了解古代社会,了解传统文化;加强诵读,注意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

格。

⑥学习先秦诗文的名篇,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字的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⑦课外背诵10首古诗词,积累语言,提升文学素养。

⑧课外阅读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和《简·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写作

结合本册教材6个单元的主题(爱国思乡、小说、生命、戏剧、诸子散文、先秦诗文)和中考作文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

本册教材共有6次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脚踏一方土、走进小说天地、关注我们的社区、乘着音乐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通过这些语文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五)教学成绩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中考语文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学资源分析

九年级上册《语文》共有6个单元(分别以爱国思乡、小说、生命、戏剧、诸子散文、先秦诗文为主题),共30课,6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此外,还有两个“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教师教学用书、参考教案、网络、电视、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等。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中学语文学习,我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培养,在基础知识积累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培养。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册语文的教学,我决定对学生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和检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阶段就自主解决每课的生字新词、文学常识,尝试解决预习思考题等;加强课外阅读的引领和实践,真读书,多读书;课内阅读训练注意与中考阅读相接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的档次,为今年中考语文做好铺垫;加强对联训练,进行“每日一对”的训练活动;综合性学习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将口语交际融于每个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期末要加强古诗词积累、文言文知识和现代文阅读知识的梳理、复习与巩固。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1~3课第二周:第4~综合第三周:21~22课

第四周:23~25课第五周:25~综合第六周:6~7课 第七周:机动第八周:8~10课第九周:10~综合 第十周:26~27课第十一周:28~30课第十二周:30~综合 第十三周:11~13课第十四周:14~综合第十五周:16~18课 第十六周:18~综合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复习第十九周:考试第二十周:总结

(二)课时分配:

阅读:54课时左右写作:12课时左右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6课时复习:18课时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教训,紧抓阅读和写作,加强复习和巩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中考语文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19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的总要求:

目标2012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六、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教学进度表

时间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一周一单元

了解戏剧的常识:戏剧的冲突,主题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戏剧语言的特点,掌握剧本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简单的小戏剧。

二周二单元

学会正确捕捉阅读信息,根据不同文体,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经过筛选,进行适当的归纳,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三周三单元

在读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从而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疑难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辨认自我。在平常生活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四周四单元

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以国家利益为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古文中精辟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常见的古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五 周五单元 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感受和评价,加深对作品的评价。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有理、有据、有独特的感悟,并适当的形式加以表现。

六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七周记叙文阅读训练 八周说明文训练 九周议论文训练 十周古文训练 十一周期中考试

十一周至十五周综合训练

第20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0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曹斌锋

一、指导思想:

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应联系生活,扎根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把课堂内外的知识加以整合,取得应有的成绩。

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目标: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现代文上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目标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倏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三)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王亚斌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测试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全班成绩比刚进九年级时大有进步。期末文化素质检测,我班总平均分居11个班第一,优秀率达38﹪,合格率100﹪。

但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有时阶段测试与县、区的模拟测试还要占用课时。二是预计到学生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A、我不想读书了,搞不搞好复习无所谓;B、我基础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弃算了;C、我的语文在小学没学好,也一直没兴趣,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我喜欢的数学题等。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势必会使他们本身学不好,甚至会波及周围的同学,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后段复习还要注意培优工作。我班男同学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全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一〉编排特点

本册特点:以专题组织单元,兼备文学体裁,人文内涵丰富,突出文学赏析。 本册目标: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学会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九年级下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的最后一册,也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编排体例上,仍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同时兼顾文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说,九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设计了六个人文专题。它们分别是:土地情思、人物画廊、生命之歌、舞台人生、百家争鸣、古代生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类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来说,全套教科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安排如下:七年级上、下册,不分文体,文白混编,侧重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体验情景、质疑问难等;八年级上、下册,文体分编,文白分编,侧重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文体分编,文白分编,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书属于第三个阶段,六个单元分别安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先秦诸子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古代诗歌。

从过程与方法方面来说,九年级下册侧重文学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学会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另外,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学习母语的最佳范本,要学会品味和揣摩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熟读或背诵精彩篇章。

〈二〉教学重点

在内容上,九年级下册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语法知识(补白);附录等。现将各部分的教学重点介绍如下:阅读部分包含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

第一单元:“土地情思”。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诗歌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教学时应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解读诗歌主题;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性。这一单元学习中外诗歌,主要学习自由体诗。与以前各套教材相比,这套教材大大加重了自由体诗的比例。全套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17课23首,占全套教材课文比例的1/10。再加上古典诗词的篇目,这套教材对诗歌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诗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欣赏诗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趣味的最好途径之一。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诗是文学体裁中最谨严、最纯粹、最精微的一种,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其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部分,那就是故事。而要真能欣赏文学,一定要超越简单的好奇心。深入领会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和表达技巧,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在青少年阶段学习和背诵大量精彩的诗歌作品,可以为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审美基础。学习这个单元要注重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第二单元:“人物画廊”。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的而又经过精心锤炼,学习时要细细揣摩。这一单元学习小说。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现代小说则有淡化情节、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倾向,但总的来说,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对人的关注。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专题,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说的主要特点,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在学习时,要注意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体会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同时,还要关注小说的结构和篇章布局,体会作者艺术构思的巧妙。小说的语言往往是鲜活而又经过精心锤炼的语言,学习时要注意细心揣摩。

第三单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自从有了人类,世界就被人类的智慧之光照亮,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学习本单元,重点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说理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这一单元学习散文。散文的种类很多,按表现手法而言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本单元侧重学习哲理性散文。这类散文,除了具备一般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以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点。如在具体细腻的描写之外,一般都隐含着某种深刻的理念。这类散文有时也抒情或叙事,但往往不是为抒情而抒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或人生感受。它们有的直接说理,用大量形象的比喻来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认识,如《谈生命》和《人生》。有的则借助对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地下森林断想》。学习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第四单元:“舞台人生”。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它们的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把握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这一单元学习戏剧和影视文学。本单元包含的种类比较丰富,有传统的话剧剧本,也有当代戏曲作品,有这些年新兴起的话剧小品,也有经典的电影剧本。这也是本套教材惟一的一个戏剧和影视文学单元。设计这样一个单元,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剧本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戏剧影视文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增强对不同艺术类型的感受能力。学习时要注意抓住每篇作品的艺术特点,重点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注意剧本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对于电影文学,则要注意体会其生动的画面感。学习这个单元,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戏剧、影视演出,以便更好地了解戏剧和影视艺术,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 第五单元:“百家争鸣”。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认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六单元:“古代生活”。本单元所选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学习本单元,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传》等的有关常识;初步感知并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两个单元是浅易的文言文。其中既有诸子散文,也有先秦时期的一些叙事散文,还有《诗经》中的两首名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哲学和思想的源头,另一方面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里所选都是其中比较浅显易懂的篇章,而且多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议论,讲道理,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另外几篇叙事散文叙述完整,曲折动人,学习这类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学习这两个单元,首先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努力扫清文字障碍。常用文言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学习文言要注重诵读,反复朗读直至成诵。积累丰富的文言篇章,对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九年级下册的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与前几册一样,也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本册一共设计了六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走进小说天地,关注我们的社区,乘着音乐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它们一般都是由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发、拓展来的,每项活动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如由第一单元的“土地情思”,设计了“脚踏一方土”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过去和现状,讲述土地的故事,增强对祖国、乡土的热爱之情。如第二单元在学习小说之后,做一次有关小说的探究活动,总结自己过去读过的好小说,讲述它们的故事和人物,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可以借此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种是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这类写作与口语交际练习相对简单一点,一般会随课文而生发,进行一些仿写、改写或说话练习等。

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册选了10首古代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推荐这些背诵篇目,主要是为了增加背诵量,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一点文化积累。本册推荐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记》《简?爱》和泰戈尔的诗。读整本的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最终目标,民国时期的大纲中就把读整本的书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专门规定了学时和学分。解放后,这方面的指导和要求比较欠缺,以至后来一个时期竟把读课外书当成“不务正业”。事实证明,多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径,决不可忽视。现在设这样一个板块,目的就在于提醒广大教师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课内外沟通,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读好书,养成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本册书将有关的语法知识放在了补白中,一共五项,分别是:句子的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修改病句”。这也是课标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写文章,而且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这些补白提供了一些修改文章的角度和重要技巧,学习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际加以细细体会。

附录是两篇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指导性文章,一篇是“谈谈散文”,一篇是“谈谈戏剧文学”。这两篇文章分别从各自的体裁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不同特点,并以教材所选文章为例,谈到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问题。教学时既可以在相应的单元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这两篇文章,增进对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在单元教学之后,结合课文进行总结性阅读,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各单元目标及要求

第一单元 以土地情思为主题(中外诗歌)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自由体诗,了解诗的格调,理解艺术形象,欣赏诗中语言。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找出诗中名句,旨在品味并积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诗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基本内容

《诗二首》(《我爱这土地》诗中蕴含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乡愁》诗人由乡愁升为为国而思,体会诗中的思乡国之情。)《我用残损的手掌》本诗形象地寄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表达我与祖国合二为

一、无法割舍之情。《外国诗二首》(《祖国》《黑人谈河流》两首诗均抒发诗人爱国思乡的情怀。)《祖国》诗人歌颂自己国家山川之美,以表怀念之情。《黑人谈河流》诗人表达了黑人对祖先、故土的眷恋之情,鼓励黑人同胞不要放弃希望,要对自己的种族充满信心。

(三)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深入领会诗的艺术对人生的深刻观照和表达技巧,加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形式:举行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新诗朗诵会,以提高朗诵技巧和欣赏水平。 目标:围绕“脚踏一方土”的主题,探究土地本义,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含义,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第二单元:以人物画廊为主题(中外小说)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抓住小说要素,了解小说特点,体会小说思想和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时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人物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联系背景,理解主题,悟出其社会和人生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基本内容

《孔乙己》运用以喜写悲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弱势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及世态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蒲柳人家》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京东运河边几个农民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一丈青大娘”淳朴的形象。《变色龙》作者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小官僚形象。作品通过人物自己言行的前后矛盾、丑态百出,尖锐地讽刺了具有奴性的人物。《热爱生命》作者塑造出一个刚毅顽强、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铁汉形象。

(三)单元教学要求

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艺术构思和精炼的语言。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重点了解小说中:科举时代下层知识分子悲酸的命运,30年代中国农民的独特风貌,沙皇统治时期趋炎附势小官僚形象,美国西部淘金者硬汉形象的逼真刻画。 形式:通过小说读书报告会,引领学生认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的: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可设计多项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小说世界,探求生活的真善美。

第三单元:以生命之歌为主题(散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哲理性散文特点,品味散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赞叹生命的奇迹,讴歌生命的力量,哀怜生命遭遇的不幸,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感悟。

(二)基本内容 《谈生命》作者探讨人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表达对自然界生命尤其是对人类生命的直视和透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地下森林断想》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抒发握作者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单元教学要求

重点把握《谈》《人》用大量形象的比喻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认识,《地》借助对环境和写物描写,抒发自己人生感悟,要学会抓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关注我们的社区”为主题,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形式: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社区活动方案,开展调查、考察、订公约、发表演说、绿化社区等,并结合写作进行实践。

目标:通过社区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第四单元:以舞台人生为主题(中外戏剧)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知识,品味丰富的戏剧语言。 2.过程与方法:注意作品的人文内涵,注重以人文观念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特点,更好地欣赏作品,丰富对生活艺术的感受,培养文学鉴赏力。

(二)基本内容

《威尼斯商人》是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通过尖锐矛盾的冲突,塑造了鲜明对立的人物形象。《变脸》描写了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养的女孩狗娃之间命运碰撞的一段波折,展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枣儿》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刻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人际关系。《音乐之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以及环境的衬托,并用正、反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纯真的性格。

(三)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戏剧、影视剧本,关注在戏剧矛盾中体会独特的人物性格,学习戏剧的艺术语言,提高欣赏和阅读戏剧作品的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注意作品的人文内涵,注重以人文观念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形式:在阅读的基础上,还可让学生观看戏剧或影视片,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剧本作品的社会意义。

目的:通过学习剧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增强艺术的感受力;通过“乘着音乐的翅膀”的活动,加强阅读交流,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内涵。

第五单元:以百家争鸣为主题(诸子散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重点了解各篇文言文知识,及其表达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证方式,了解古代文化修养精神。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国民性格的精神,积累文言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中国哲学思想源头,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基本内容

《公输》体现墨子“非攻”思想,是了解墨子反战的观点所在,文章叙议结合。《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两例,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以此突出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磨难对于个人成就大业的重要性,类比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治国主张。告诉世人:施仁政者得天下,施暴政者遭唾骂;“苦况造就人才,逆境成就明君”的道理。《鱼我所欲也》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告诫世人:保持并发展向善的天性,做一个纯洁正直的人。《庄子寓言二则》文中表现庄子安贫乐道、淡泊功名、悠然生死的旷达人生和大智彻悟的观点。

(三)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常用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对课文理解,进一步感受古人的才略,丰富我们文言知识和阅读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重点了解古人的生活、文化、思想,充实和提升自我。

形式:通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阅读文本,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

目标:阅读古代经典,丰富自我人生,提高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第六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主题(古诗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句式,评价作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熟读文本,理性地掌握文言知识,总结语言现象或某些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思想内容,从中吸收民族智慧,充实知识,丰富人生。

(二)基本内容

《曹刿论战》记录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上把握战机,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了邹忌讽劝齐王纳谏的故事,说明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是富国强兵之本。《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本故事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关睢》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表现了男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心情。《蒹葭》全诗笼罩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三)单元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背诵有关课文;整理文言词义,积累文言词语;发挥想象力,改写故事,或交流讨论评价作品。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了解先人的理想和追求,掌握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形式:诵读课文,通过归纳整理,牢固文言基础,充实阅读理解文言能力。

目标: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开展感悟交流活动,并认真总结三年学习生活,为驿站人生积聚能量。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3.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4.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5.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6.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7.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8.课前一分钟演讲。

9.认真组织采访调查,以乡土风情、民俗为主题。10.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1.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12.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抓好作业练习。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在做一些练习篇同时,分A、B卷,有些B卷题目较难,就让班上十几个较好的学生做,一般学生做A卷,这样一来,使差生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巩固,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13.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论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6.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7.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

18.在各课时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19.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20.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2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22.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本学期时间较短,真正的教与学的时间只有十五周时间,中间还有“五·一”长假。要完成九年级下册的授课任务,还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时间非常紧。因此,我对课文做了处理,有些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完成。同时,在授课与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周次与授课内容、节次(课时数)列表(略)。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