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货币教学设计

2020-04-1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

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 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钱,离不开消费。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生活与消费。

一、货币的本质 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最近的消费情况。同学们手里应该都有一些零花钱吧,那这几天都买了些什么呢? (学生:书籍,文具,衣服…) 刚才提到的这些购买来的物品,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商品。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商品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个问题:(1)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沐浴着的阳光是不是商品呢?(学生:不是)回答很正确。一样东西要使其成为商品,必须是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获得的。比如书籍是经过作家的思考、印刷、装订等一系列程序得来的。那么商品的第一条属性就是劳动产品。(2)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呢?(学生:不是)很正确,虽然这件毛衣耗费了母亲的劳动,但是毛衣生产出来以后,并没有拿到市场上去卖,而是供自己或者家人使用,因而这件毛衣也不能称作商品。由此我们知道商品的第二条基本属性就是用于交换。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给商品下一个定义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注意:商品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之分,有形商品就是消费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例如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衣服、书籍、文具等,而无形商品指的是我们购买的服务如理发、乘车、看电影等。

同学们拿什么去购买商品呢?(学生:钱,人民币)钱的书面语是货币。为什么货币能购买到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第一层神秘面纱:货币的本质。

首先,我们看一看货币是怎样演化而来的?最初,人们就是将自己手头拥有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商品交换的第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两只羊 = 一把石斧

拥有羊的人不只是需要斧头,他还有可能需要布匹、盐等等,他可以用盐羊和许多其他商品进行交换,交换商品的种类扩大了,这时商品交换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两只羊={一把石斧

一匹布

一斤盐

„„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也越来越频繁,交换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就会出现课本第四页方框的那种现象。要想将自己手头拥有的商品,交换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时人们想到用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中间的媒介物,实现商品交换的顺利便捷的进行。因而商品的交换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盐}

{石斧

珍珠

=两只羊=

布匹

一般等价物实现了买和卖的分离 咖啡

项链

一般等价物: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盐}

{石斧 珍珠

=金银=

布匹

咖啡

项链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我们把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叫做货币。而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总结: 货币的产生过程

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产生

(商品一商品)

(商品一一般等价物一商品) 为什么金银可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拓展思考: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因为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并不是一来到世界就成为货币的。 • (2)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生就具备了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这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容易分割,质量均匀;不会腐烂,久藏不坏等优点

案例分析: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湖上。当他拿出美元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这位美国人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美元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美元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十分沮丧。 1.在故事中,象牙、纱布、针这几种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商品,充当了等价物)

2.号称“世界货币”的美元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寸步难行”?

(物物交换)

3.如果你打算在这个不接受美元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二、货币的职能 前面我们了解到货币可以以购买各种商品,除此之外货币还具有哪些用途呢?

情景分析:菜市场上叫卖声一片……一个人在卖菜,种类很多,不断有人来问价,他需不断的回答,白菜两块五一斤,西红柿三块一斤……最后是在不耐烦了,干脆写上了标价牌,于是,顾客自己看就不用再多问了。

(1)那种猜的价值大,怎么判断?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西红柿;价格;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2)这个过程,有没有看到真是的货币?表明什么?

(没有;表明货币可以衡量某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时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我们并不需要在商品的旁边放上实实在在的货币,而只是标注就行。 (3)三块一斤表示的是什么? (一斤西红柿的价值为三元)

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决定

价值﹦﹦﹦﹦﹦价格

(商品价格高低一般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反映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的图片

上面呢,是人们将布卖出去换回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来购买棉花

(卖布——钱——买棉花)

下面则是一位卖菜的将菜卖出去换回货币,再用得到的货币购买自己想要的衣服。 (卖菜——钱——买衣服) 思考: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里商品交换中有卖和买两个环节,商品卖出去得到一定的货币(商品——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货币——商品)。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注意: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同学们想一想,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商品——货币,货币——商品哪个更难?是把把东西卖出去更难呢,还是拿着钱去买东西更难?(学生:商品——货币)马克思称这一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看课本第6页下面的方框,课本上说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如何理解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答: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最终目的是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前提条件就是卖出自己的商品换得货币。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就不能换得货币,就难以实现购买自己所需商品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商品——货币”的跳跃不能顺利实现,“货币——商品”的跳跃就不能顺利完成,商品生产者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这种情况下,着 急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产者(所有者)。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生产者想把东西卖出去户的更多的钱,我们消费者也想兜里多揣点钱多买点东西,那还不简单,让银行多印点钞票不就得了。可以吗?流通中的货币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如果我国生产了15吨大米,引发了60万人民币,那么就是4万元买1吨大米:大米的总量没变还是15 吨,我们多印点人民币变成了90万人民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6万元买1吨大米。以前只需要4万元,现在需要6万元,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钱不值钱了,也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发行更多的人民币并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相反带来的物价上涨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货币量为多少合适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页上面的的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 ——————— = ————————————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职能以外,还具有其他职能。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页的相关链,接过两分钟我请三位同学概括一下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而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

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三、纸币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得以产生,货币早期是金属货币以金银为主,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比如我们古装剧里面用的银子,清朝的铜币等。

金属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后来,又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我们现在基本上用的都是纸币,同学们想一想,纸币同金属货币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呢?(学生:a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 b 纸币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那么,什么是纸币呢?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只有国家才有权发行纸币,但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量超过这个限度,也就是说发行的纸币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在前面我们曾经以大米的例子分析过,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相反,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也就是纸币发行量过少你,那么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就很少,只能购买有限的商品,于是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通货紧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

板书设计: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

①含义

②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

3、货币的含义、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2、其它职能

(三)纸币

1、含义

2、电子货币

推荐第2篇:第一课_神奇的货币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职能,纸币及其流通 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1.1.1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这一生活体验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商品、货币和纸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重要概念。 合作探究一:

“种菜大王”的两种菜

“种菜大王”老张把自己种的蔬菜留下一部分自己食用,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拿到集市上卖掉。

问题1:老张的两种菜都是商品吗,为什么?

问题2:人们为什么会购买老张的蔬菜,人们购买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展示交流结果,教师加以评价总结:

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②人们购买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商品的质量、用途、有用性就是指其使用价值)。

③生产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④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⑤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问题3:根据所讲内容,请同学分析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利用图形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练习内化:

1.判定下面哪些是商品:

a空气、阳光 b书店里卖的书籍 c中国政府对四川灾区人民提供的一批救灾急需物资

d农民种植供自己食用的大米 e小红圣诞节收到的一张贺卡 f超市里面陈列等待出售的电饭煲 答案:bf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价值 B.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C.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是商品和价值的统一体 答案:C 教师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去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那么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呢?

指导学生思考,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归纳总结: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合作探究二: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种类越来越多,交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山村曾上演过这样一幕。有盐的人喊:“要盐的拿棉布来换!”有棉布的人喊:“要棉布的拿米来换!”有米的人喊:“要米的拿茶叶来换!”有茶叶的人喊:“要茶叶的请带马匹来换!”

问题1:要让他们都成成交需要什么条件? 问题2:你能设想出让交换变得方便的办法吗?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归纳:要让他们都能成交,他们必须都能搭配成相互需要对方商 品的双方。如果他们找到一种大家普遍乐于接受的商品作为交换的媒介,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商品交换就会变得方便得多了。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叫做一般等价物,即能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的商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教师提问: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早期有牲畜、布帛、贝壳等。那么,如果现在你是一个商人,你要从芒市去昆明做一笔大生意,你需要带许多一般等价物去进行交换,你觉得会不会有什么不便?那么哪一种一般等价物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在众多的商品中,贵金属金银等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逐步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这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④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 练习内化: 1.判断正误:

①黄金天生就是货币。(

②黄金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 ③黄金作为货币,在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

) 答案:1.× 2.× 3.√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 合作探究三:

1.看课本第五页的活动,看图片思考问题: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它们体现了货币的那种职能?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补充: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它们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即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2.看课本第六页的漫画,思考问题: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物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加以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种作用或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3.同学们看教材第六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教师点拨:同学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第六页的相关链接,了解一下。 练习内化:

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 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

B.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 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D. 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答案:B

2.货币的本质是(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答案:C 3.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A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四: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七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所以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教师点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商品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大家可以看第七页的专家点评,了解一下通货膨胀和通话紧缩。 4.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八页的相关链接,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课本,探索问题。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练习内化:

1.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有(

)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B.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C.制造假币是违法的,持有、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 D.纸币在流通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 D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分层训练

(一)选择题 A组

1.2014年春节前夕,某街道办事处举办了“爱心捐款、春联送福”活动。市民不管捐赠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副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这些春联( )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 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答案:D 2.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的“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大众的神经。这一系列事件也应引起食品生产企业的警醒,努力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这是因为( ) A.重视产品质量就能营利

B.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C.产品的质量就是商品的价值

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答案:B 3.漫画《议价》中的1元、8角、9角表明货币在议价过程中( )

议 价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C 4.小张同学与父母报名参加福州到台北海峡五日游,该旅游线路报价2 680元,其间小张在乘豪华游艇环湖欣赏日月潭之美时,还花了200元买了几件富有台湾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和支付手段 答案:A B组

5.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币有价值,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B.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C.纸币象征财富,币值稳定

D.在一定时期,其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答案:B 货币的产生对于商品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此完成第6~7题。 6.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是由贵重金属制造的 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D 7.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10月10日发行2014中国甲午(马)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6枚,其中金币9枚,银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关于该套金银纪念币,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套金银纪念币可以收藏,也可以流通 B.该套金银纪念币只供收藏,不能在市场流通 C.该套金银纪念币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该套金银纪念币是铸币,不会被磨损 答案:A 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通货膨胀。这是因为,发生通货膨胀时会出现( ) ①商品普遍滞销 ②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③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④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9.货币的演变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几个阶段。下列对这几个阶段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的本质都是一般等价物 ②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能当作社会财富代表来保存 ③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是因为金属货币质地均匀、便于分割 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C组

(二)非选择题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在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职能?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答案:(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执行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

(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所以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题干有效信息“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这说明香烟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执行了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主要原因在于香烟所具有的特点。 11.2013年4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1.9%,环比持平,涨跌幅度0。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我国整体经济表现仍然相对萎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能进一步加码,两方合力或将推高2013年我国的通胀水平,这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有人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从降价中得到更多实惠,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答案:(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是相对应的。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通货膨胀则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购买力相对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通货紧缩使物价普遍下降,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因此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表现及危害。运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说明二者都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不利影响即可。

推荐第3篇:神奇的货币(教学参考)

神奇的货币(教学参考)

[教学内容]

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规律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5种职能的含义及在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展现;纸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纸币和人民币的有关基础知识,理解纸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含义、内容、展现形式、作用。教育学生对待货币要有正确的态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价值规律来为我们服务。 [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它职能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

(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本身有价值。

(3)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如只需给某商品贴个标签,而不需要在其旁边放上若干货币。

(5)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有一定的货币单位,如古代社会的货币金、银用两计量,目前,我国的货币单位叫“圆”,英国是“英镑”,法国是“法郎”,美国是“美元”。

2、流通手段

(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如买洗衣机,必须交钱,仅仅凭口说一下,货主不会让你拿走洗衣机。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物物交换时,公式:商品—商品(W—W),“买”与“卖”同时完成。商品流通时,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买”与“卖”时空上分离,突破了原来物物交换的跟制。 可见,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不同。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贮藏手段

(1)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货币贮藏手段的职能。

(2)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时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

(1)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支付手段是由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派生出来的,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延伸。

5、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是指货币是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2)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纸币应还原为原始的货币——金、银。随着货币发展,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马克、英镑、法郎、日元等。

二、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纸币的职能;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纸币作为一种货币符号,本身并不具备其面值标示的价值,也就是说纸币本身无价值,国家有权发行纸币的面值,但无法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4、纸币与货币的关系

(1)在商品的流通中,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商品流通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其计算公式: 流通中的需的货币量=

可见,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

(2)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势必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秩序。而纸币的发行(或流通)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的价值,也称为通货紧缩。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含义: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存在与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支配商品经济的全过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这是商品生产的客观要求,商品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则是对商品交换的客观要求。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 产生前表现为相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后等价交换原则就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等。

3、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商品交换中价格本应与价值相等,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出现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即价格的波动,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跌落,甚至跌至价值以下;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甚至涨到价值以上。 价格的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价格的波动总是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这是因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供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的涨落花流水;价格的涨落反过来又影响供求,使之趋向平衡。也就是说,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并不是具体表现在个别的商品交换场合。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作用正是通过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得以贯彻和体现的。

4、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市场价格的波动,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了信息,为了获得好的生产经营效益,必然调整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合理地配置各生产部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客观要求,使生产者们千方百计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因为只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各商品生产者为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彼此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由于商品生产者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不同,必然出现优胜劣汰的结果。

[自我测试]

请完成以下试卷以检测自己目前的水平,系统会根据测试结果引导你进入相应的解题区。(共有以下三个解题区:基础题、应用题、提高题)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点击页面左侧的链接直接进入相应解题区。 选择题:

1、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 )C A.货币本身有价值

B.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家电产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微机,品种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提高,而价格却不断下降。造成这些家电产品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D A.市场供给超过需求

B.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渐形式 C.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纸币购买力提高

D.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家电产品价值量减小

3.如果1台电冰箱换4台洗衣机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假设由于电冰箱产品更新换代,功能增多,生产1台电冰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1倍,而生产洗衣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生产1台洗衣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下列选项中符合等价交换的是( )D A.1台是冰箱换2台洗衣机

B.1台是冰箱换4台洗衣机 C.1台是冰箱换8台洗衣机 D.1台是冰箱换16台洗衣机

4.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而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这是因为( )B A.国家只管纸币的印制,不管纸币的流通 B.纸币的实际购买力要由纸币的发行量与它所代表的货币的多少来决定 C.法律没有赋予国家规定纸币购买力的权力

D.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纸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

5.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B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推荐第4篇:《神奇的货币》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 ――――→货币――――→ 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

A.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 B.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D. 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答案:B [例2] 货币的本质是( )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答案:C [例3] 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A [例4]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地有( ) A.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B. 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C. 制造假币是违法的,持有、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 D.纸币在流通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 D ★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 教学重点

1、信用工具

2、外汇 ★教学难点

1、外汇

2、汇率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二)进行新课

1、信用工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

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

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

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 (1)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2) 信用卡

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我们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 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支票(复印单)——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置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

(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学校从北京某公司购进一批餐具,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和这个公司结算呢?是否仍用支票结算?

学生活动:看书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4)汇票

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外埠结算一般使用汇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

汇票的使用,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2、外汇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欧洲优美的风光,假期间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1)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

在经济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汇的特征(以外国货币表示;可自由兑换)以及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学生活动:思考P10“人民币外汇牌价”两个练习题,教师总结: (3)人民币外汇牌价: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汇率是经常变动的,为什么汇率经常变动?我国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不升值?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教师点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外汇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 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汇率的升降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等。 因为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地是 ( ) A、任何机构都可向社会发行信用卡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和购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费时就可不受存款数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答案:D [例2]支票和汇票的共同点在于( ) A、其使用都避免和减少了现金交易带来的麻烦 B、都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C、都用于外埠结算

D、都是商品,和货币一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答案:A [例3]外汇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 ( ) A、是用于同城结算的支付手段 B、是用于外埠结算的支付手段 C、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是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支付手段 答案:C [例4])在国际外汇市场,1998年7月份,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100美元=14000日元,到了1999年1月,汇率是100日元=0.909美元。这就是说 ( ) A、日元升值了 B、美元升值了

C、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D、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下降了 答案:A D ★课余作业

1、利用业余时间到银行调查了解信用卡的有关知识与使用情况

2、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的优点。★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了信用卡、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知识点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把握住信用卡和外汇这两个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切忌机械记忆。 文 章

推荐第5篇:神奇的货币 教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教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 王孝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

理解:(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分析: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从材料入手,使学生理解货币出现的必然性、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得出对货币的理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市场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难点:正确对待金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几组图片展示进入本课

(二)、货币的本质

分析判断:自然界中的落叶是商品吗?

1、讲解:商品的含义、分类、特征。比较:商品、劳动产品、物品

创意无限: 你采取什么措施将手中的树叶变成商品并顺利地卖出去?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合作探究:这两排汉字有什么特点?出现更早些的可能是哪一排?你能告诉我隐藏在这些汉字背后的秘密吗?

财、贪、贫、贼、赚、赏、赔、赢、赌

钱、钞、锱、铢、银、钻、钰、铸、钿

3、一般等价物: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交换、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1 发散思维:《卖炭翁》诗句中是用什么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它在商品交换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呢?

4、货币产生的原因:商品交换中产生的新问题和金银本身的特点。

5、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各抒己见:我们怎样看待金钱?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讨论:欣赏动漫,思考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图片展示:“人梯精神”

探讨人的生命能否用金钱来衡量?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生活体验:花100元去买你喜欢的食品,你最关注哪些因素?这个过程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请你参与:作为食品生产者你听了上述对话有什么感想?(把关键词排序) 欣赏歌曲:发表你的看法。 3.货币的另外三种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 (应为足值金属货币) 支付手段: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世界货币: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

(四)本课回眸

(五)小试牛刀:小明暑假帮超市促销单价为50元的食品,工作一周,超市给工资报酬200元,小明用工资给自己买了标价为10元的一支笔,买了些礼品送给爸爸、妈妈。这个案例体现了货币的哪些职能?

推荐第6篇:神奇的货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练习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看你身上和你周围,除了用钱买来的东西,我们还剩下什么?(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这就非常奇怪了,一张薄薄的纸片,造价不超过3角钱,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目 货币的本质(板书)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在学习货币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商品。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

一、三个虚框思考:这些看到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母亲亲手为自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从第三个虚框你能体悟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吗?

教师提问并归纳:首先这些商品都是生产出来的,都是要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其次生产出来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卖出去,为了交换。因此结合起来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毛衣不是为了交换,不是商品。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板书) 了解了商品,我们再来说说它的孪生兄弟——货币。我们知道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商朝——见币;周朝——刀币、环钱和蚊鼻钱;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清朝——机制铜元、银元„„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那么,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呢? (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比如我牵着一头牛到市场上,想换回一些食品和工具,那我会碰到什么困难呢?市场上没有我想要的食品和工具;市场上有我想要的商品,可是别人不要我的牛;市场 上有我想要的不同商品,但持有不同商品的交换者都想要我的牛,我无法将一头活牛进行分割,最后我只能是与一方进行交易;我想换的商品的价值低于一头牛的价值。又比如荔枝树的主人很难用荔枝去与柑树的主人换柑橘,因为这两种水果的成熟季节不同,而且不易保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物交换存在太多弊端了。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恰好都需对方的商品,这就限制了交换的发展。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在历史上,由于各个地区各个种族在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又出现了困难。比如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缺点很多:不耐久藏,体积笨重,难于携带,粮食的长途运输尤为不便。同时由于各地的一般等价物不同,进行跨区域交换就出现困难,只有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金银。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金银就成为货币。

金银有什么资格最终脱颖而出代替了其他林林总总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了货币呢?教师提问并归纳: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等特点。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就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和货币。要记住商品的“两条”、“两基”所以如果没有两条和两基的都不是商品。货币的“一本”。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一对孪生兄弟——商品和货币的一些知识。我们了解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了解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那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货币的职能。那么,货币有哪些职能呢?让我们马上进入新课。

1、价值尺度(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四个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为什么货币具有这种职能?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归纳:体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也就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是有价值的,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正如尺子可以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 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比如看古装戏,当臣子杀敌有功,皇帝就会给予一定的赏赐,比如赏良田百顷,黄金万两。“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在商店里,说明商品价值的大小只要摆放在一个小小的价目表、写出它的单价即可,而不用摆放在它所值的货币? 这就表现了货币价值尺度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好了,我们知道了货币的第一个职能价值尺度,那么接下来我们学习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流通手段。

2、流能手段(板书)

什么是商品流通(板书) 【教师引导】

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 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时进行的,用不着什么媒介。

【教师提问】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另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怎么办?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换商品,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 G──W)。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这种职能又叫作购买手段。 【教师提问】商品流能与流通手段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容易混,谁能认出二者的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用图表示:

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

“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为的是区别于物换物的直接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用图表示; 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板书)

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以一个简图来表示:

【教师提问】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物换物的直接交换中(商品──商品),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媒介;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商品)买和卖成为两上不同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这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必须同时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克服了商品 交换的障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 从中我们发现商品流通的优点比较多,那么商品流通是不是没有缺点啊?

当然不是了,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这里卖、到那里买,今天卖、以后买,其结果,必然有人的商品卖不出去。课本第六页下面那个虚框里有句话从商品流通的过程来看,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跳跃不成功,也就是意味着商品所有者没有将自己的产品出售,劳动白费,产品积压,最终将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卖的出去,实现惊险的跳跃呢?课本提到两个途径,一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二是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货币的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那么,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也是观念上的货币,行吗? 【学生回答】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因为任 何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决不会允许有人凭空话拿走其商品、侵害其利益的事发生。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这是我们理解流通手段要明确的第三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过渡:好了。学完了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那么,货币除了这么两种基本职能,还有那些其他的职能呢?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那么我们简单的说下这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比如你在乡下田间挖到一坛子黄金,这些黄金就执行了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比如银行付存款利息给你。世界货币:比如你在国外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可能会把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混淆。简单的说流通手段就是我们平时买东西使用到的货币职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时性!

支付手段有时间间隔的,记账式的货币,比如发工资,转账还钱,债权的转移等等。 如买一套房子,房价为25万,首付了10万,剩下的15万靠分期付款偿还。 这里面,10万是货币执行的流通手段,15万是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基”。

第三目

纸币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纸币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知道纸币是随着商品经

济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解和掌握纸币的含义、本质和职能及纸币的发展规律;了解我国纸币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辨别能力。

情意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爱护人民币的责任意识,不在人 民币上乱写乱画、保持人民币的整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纸币的含义、本质及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 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过电视的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是用什么来购买商品的呢?

生:金、银

师:与之相比,从具体形态上看,我们现代人通常情况下又是用什么来购买 商品的呢? 生:纸币

师:是的。那么,纸币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呢?什么是纸币呢?纸币又具有 哪些职能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纸币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图示: 金属条块——富商打上金属印记的条块——国家制造的铸币——纸币。

2.纸币的含义和职能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了解指纸币的含义。关于纸币的含义我们要记住它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合。从纸币的含义,我们要理解下面三点。 (1)本质:价值符号,没有价值,因而不是商品。

也许大家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纸币没有价值而只是价值符号,那么我们是怎样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其实,纸币虽然能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但它知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着媒介作用,并不能又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是金属货币价值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一旦纸币离开了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只是纸片一张。另外,就生产一定面额的纸币而言,虽然也耗费了一定的劳动,但这种劳动相对于生产金属货币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2)主体:国家或某些地区(以我国为例,国家法律赋予港澳台地区有权 发行纸币)

(3)强制力:现在正在强制使用

向同学们展示1949年发行的面值1000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这张人民币现在可以流通吗?(不能,不是现在强制使用的,但可到银行兑换。)

师:既然以前的纸币现在不能使用,那么世界各国为什么还要用纸币取

代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呢?(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而言有着自身的优点。) 3.纸币的优点 (1)成本低 (2)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3)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师: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纸币有其优点也有缺点。

纸币的缺点:易出现假币;具有时效性;易破损。 但是纸币的优点是大于缺点的,且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找到一种比纸币更方便的东西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正因如此,所以世界各国均用纸币取代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纸币具有同货币一样的职能呢?(不是) 4.纸币的职能

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然后一一讲解纸币的职能(纸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部分纸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等)。

师: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咱们来练习一下。 练一练:

1.当前,统一的欧元日益显示其强大竞争力。从本质上看,欧元是( C ) A、货币 B、一般等价物 C、价值符号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注:欧元是纸币,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人们之所以能够用人民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因为人民币( A ) A、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B、在商品交换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C、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注:可采用排除法。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师:正如第二道题所述,人民币纸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而人民币 又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纸币。

(三)我国的纸币

我国大陆的纸币----人民币 我国香港的纸币----港 币 我国澳门的纸币----澳 元 我国台湾的纸币----新台币

师:刚才讲到纸币的缺点之一是易出现假币,那么我们是如何辨别假币的 呢?(向同学们讲解辨别纸币的常用方法。)

师:知道如何辨别假币后,那么大家再设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了假币,你 会怎么办?(大家讨论)。 (1)拒收 (2)送银行鉴定 (3)知道制造假币者,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总之,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师: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任意发行呢? 生:不是。 师:纸币虽然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发行 纸币,它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也就是纸币的发行规律。

(四)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的确定: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和纸币流通次数。 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得出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师: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咱们再来做一道练习。 练一练: 3.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为 亿元。( A ) A.8000 B.4000 C.200000 D.400000 注:5000*8/5=8000

小结:含义、本质、职能、发行规律。特别是发行规律是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二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信用工具 外汇 【教学难点】外汇 汇率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导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生:支票、信用卡

师:那大家知道这些工具都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生:„„

师:那这节课我们来理解这些问题,大家一起翻开课本第8页,学习“信用工具 和外汇”这一框。

★讲授新课

一、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

师:课本中提到,人们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那

结算大家能理解不?结算就是核算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收支往来的情况。 那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有什么区别呢?

生: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 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师:对,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必须是现实中的纸币,而后者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探究一】现金消费和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师:大家看一下这张卡?是什么?(展示学校的一卡通)

生:一卡通。

师: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没有办理一卡通的时候怎么买东西啊? 生:都要用到钱。

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刷卡。

师:大家刚刚说到的“用钱”就是现金消费,现在大家都是有卡一族,在学校里消费一般都是刷卡。想一想,现金消费和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生1:„„ 生2:„„

师总结:现金消费增加了纸币的流通量,但是,携带不安全。例如„„使用起来 手续麻烦,增加收款的劳动量,也不方便购物。刷卡消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缩短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加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结:(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重点划出“纸币”,转账结算 重点划出“银行转账” ) 生1:„„ 生2:„„

师总结:现金消费增加了纸币的流通量,但是,携带不安全。例如„„使用起来 手续麻烦,增加收款的劳动量,也不方便购物。刷卡消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缩短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加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结:(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重点划出“纸币”,转账结算 重点划出“银行转账” )

2.信用工具 (1)信用卡 ①信用卡的含义

师:既然转账结算时通过银行转账来实现,那必然也要用到转账工具吧?同学们平常中都接触过哪些信用工具呢?

生:一卡通、银行卡、信用卡„„

师:我们的一卡通本质上也属于信用卡中的一种(?)。那信用卡是什么呢?

生: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 子支付卡。

师:在这里要注意,部分与全部功能。是不是说所有信用卡都有这些功能?

生:不是。一卡通就没有信用贷款、取款的功能。(学生回答不出时,老师引导) 师:银行的信用卡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 信用凭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广义上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就像我们的饭卡没钱,食堂的阿姨就不会给我们打饭了吧,能够透支的是银行信用卡,这是狭义上的信用卡,我们下面谈到的信用卡一般都是指银行信用卡。)

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使用,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 (请同学回答银行信用卡的概念,然后重点划出“商业银行”和“资信状况良好”,在这里提醒同学们中国人民银行不发行信用卡,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是我们的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是我们的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管理银行,不对个人开展业务。) ②信用卡的方便

师:前面讲到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是因为它有一定的优点,那它有哪些优点呢?

生: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运输和携带,不易磨损。

师:如前【探究一】中总结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了信用卡,说明信用卡 具有纸币所没有的功能和优点吧?大家想一想。

生: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 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分角度分析信用卡的优点:

对持有者——方便、安全,外出购物、旅行不必“腰缠万贯”,携带大批现金,并可超出自己的存款数支付。

对收款方——可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工作。

对银行——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 可以从使用信用卡的双方收取一定手续费(跨行结算2元/次),当持卡者超支时银行还可以收到较高利息。

(我们前面讲到银行信用卡中的借记卡具有透支功能,这也是信用卡普遍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真是因为有了这个功能,现在社会上又新出现了一批人,他们使用大量的信用卡、现金卡,进行透支消费,但于月薪或收入无法将透支的信用卡偿还,每个月都要为这些卡还款,他们被称作“卡奴”,这个行为影响了社会风气,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持卡人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2)支票

【探究二】这张票据是什么? ① 什么是支票? 师::信用卡是在生活中常见的信用工具,还有另外一种大家不怎么接触的,或者在电影中常看到的?那就是支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第9页下面那个虚框,请同学们思考,小组前后进行讨论,看看下面的问题能否回答?

① 这张支票的面值是多少? ② 是哪个单位开出的?

③ 你拿到这张支票该去哪个银行取款? ④ 这是一张什么类型的支票? ⑤ 什么是支票? 生:„„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①支票,是活期存款凭证支票时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到票据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注意: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那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支票?任何人都可以 去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去办理?数额是不是任意填写的?

生:不可以。

师:显而易见是不可以的。必须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人才可以。存户可以 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支票。那么支票有哪几种类型呢? ②支票的种类 A.转账支票怎么用?

师:课本第10页第二段提到:收款单位在付款单位开出转账支票后,凭借该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 B.现金支票怎么用?

师:同样在第二段,现金支票是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那现在,大家知道小张如何把那张支票兑换成现金了吧?

(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簿,存户可在其存款金额内开发支票。银行按照票面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支票人。在这里呢,小张就可以在10天内,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取款) 生:知道。

师:在使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使用的注意事项,在相关链接中有提到,大家课后看看,此外还应该注意,支票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会有差别,在不同时间使用也会有不同的要求,用过一两次就知道了。

在上一节课中,老师提到货币发展的趋势是: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可能到了大家真正能赚钱来花的时候,见到纸币的几率已经很小了。 ●比较信用卡和支票这两个范畴:

1.信用卡可以直接用于消费,而支票不能;

2.信用卡要有密码才能取钱,而支票是无条件支付;

1.外汇 ①外汇的含义 师:【多媒体展示外国风光】国庆即将来临,我打算去威尼斯旅游,在那里我能 够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 生:(学生阅读教材,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回答:不能。 师:那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生:用那个国家的货币。

师:外国的货币,也就是外币。但是上一节课老师提到过,有的国家的货币在国际上还不被普遍接受,所以,用于国际间结算最好是用外汇。大家看书,待会告诉我,外汇的定义是什么?

生: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师:嗯,很好!外汇含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当前在

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间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货币。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外汇≠外币)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外汇包含外币,但却不是外币,外币要成为外汇需要具有自由兑换性,聚集着中外比可以自由的兑换成本币;其次,要有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来往进能够被各国普遍的接受和使用;再次,要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能够保证得到偿付。例如:美元。大家要知道,我国的人民币在国际上还不能自由流通,一国的货币要能成为外汇,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很雄厚的,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② 汇率

师:现在我国与外国人有经济往来逐渐增多,这个过程就要用到外币。但是不同国家的币种不是对等的,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外币与本国货币的折算。例如100块人民币能够换多少外币,设计到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也就是汇率。 课本说: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A. 外汇汇率=外币/本币(一定单位的外币兑换成一定数量的本币) B.本币汇率=本币/外币

★我国汇率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跌。如果用100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外币,说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外汇汇率下跌。 记忆口诀:汇率跟币值同升同降,成正比关系。(就同种货币而言) ●例题:教材第10页相关链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题目

学生自主做题,然后举手回答,教师总结:题中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与2007年的相比是降低了,说明用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了,就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 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师:我们前面讲到汇率跟币值同升同降,那么汇率的波动会给经济造成怎样的影 响呢? 生:„„

师:本币升值,利进不利出;本币贬值,利出不利进。 A.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师:假定某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10元人民币,一只中国产的花

瓶成本为5元人民币,即0.5美元,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5元人民币,那么花瓶的成本将提高到1美元。这样一来,花瓶的成本在人民币升值后成本提高了0.5美元,出口花瓶的企业为了弥补成本的提高带来的损失只能提高商品的出口价格,这样会导致其利润下降,削弱花瓶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出口受阻,外贸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外贸企业工人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也就是说,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大家都愿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了。

B.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师:人民币升值,利进不利出;人民币贬值,利出不利进,从上面可以看出,不 管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都是有利有弊的,都会对一国的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所以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仍然坚持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①涵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对外保持人 民币汇率稳定。这里的基本稳定是指人民币币值不出现大的波动。波动本身就包括小幅度的升值和贬值。

②意义: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两种核算方式、信用卡和它的优点、支票的含义和用途、外汇和汇率、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的含义和意义,重点学习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板书设计】 信用工具和外汇

二、外汇

(1) 外汇的含义

(2) 汇率的含义

(3) 正确认识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4)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推荐第7篇:神奇的货币说课

高一年级必修一政治第一单元说课稿《神奇的货币》

2015-09-30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必修一政治第一单元说课稿,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从与人们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作为教材的第一课本节内容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来看,货币作为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要素,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始终。

第二,从教材结构来看,本节内容最为第一课是全部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只有让学生首先打好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才可在以后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6)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jia chao)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重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说教法

由于货币在实际生活中随处都会遇到,学生比较熟悉。而且,教材讲述采用生活实例展示,通俗易懂。为了使学生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方法,贯穿\"读--议--讲\"的基本程式,多种教法综合运用,来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具体方法有,例证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等等启迪学生思维。

1、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电教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多媒体素材,通过生动故事、画面,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形象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用经济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于“钱”的正确认识。

2、用讨论法,澄清认识盲点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热点\"、澄清\"盲点\",本课时对\"如何客观对待货币\"这一教学内容安排了讨论,以端正学生对货币的正确态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材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理论联系实际法:这一方法是政治课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人民币的展示、物物交换图片的形象展示,将抽象的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实例结合起来。

2、问题引导法:在本节讲课,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讲述,我都一问题的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我在进行纠正和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读--议--讲学习法:\"读\"就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文段,阅读材料,领会其精神实质。\"议\"说是让学生对材料展开分析讨论。\"讲\"就是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已观点,发表自已的看法。养成自学习惯,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本节课对设计了一些思考题、议一议、想一想、讲一讲等小问题,来引导学生读材料、分析知识点,实现自学达标。

四、课堂设计

导入新课:拿出一沓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问同学们,“大家见过吗?”、“大家知道这个可以干什么吗?”、“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一张薄纸就可以换其他我生活中的各种东西吗?”大家觉得神奇吗?、好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开“钱”的神秘面纱吧!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

师:要了解货币,我们首先从一个概念入手,那就是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交换的历史中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商品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师: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有用)我们买东西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便宜、质量好等)所有这些因素用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现代生活中,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并不是从古到今人们都用货币购买商品,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

2.货币的产生(板书) 师: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偶尔的物物交换。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当时的交换非常偶然,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物品品种很少。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难度也越来越大,经常出现“教材P4探究活动二”所描述的情况。

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人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被称作“一般等价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如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

第四阶段:货币出现。 但问题又出现了,如贝壳,比较小,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方便;牲畜会老,会死亡;布帛容易污染破碎,携带不方便。后来,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总结)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副板书)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为什么那么神奇,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任何商品呢?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了解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的作用。我们通过设计一个情景解决这一问题:

(二)货币的职能(板书) 1.基本职能(板书)

(1)价值尺度 A.含义 B.价格 C.观念中的货币(板书)

(2)流通手段 A.含义 B.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 C.现实的货币(板书) 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6探究活动二”。

师:“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产倒闭,因此,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够卖出去。这是市场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争中获胜,否则必被淘汰(例如三鹿集团)。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师:不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适度原则”) (见教材P7“专家点评”) 用公式表示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板书)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7探究活动一”。),于是代替金银行使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出现了(经历由金垠条块→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的过程)。为什么小小一张纸币有这样的功用?这主要是因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

(三)纸币(板书)

1、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板书) 师: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那么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能不能任意发行呢?我们已经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钱不值钱”了,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相反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想买东西,可手上没钱,造成通货紧缩(见P8“名词点击”)。而且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用先进的技术和特制的纸张制造出来的,国家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力气制造这些纸币呢?主要是为了防止(jia bi)的流行。 (jiabi)有什么危害? 师:对国家而言,(jia bi)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而(jiabi)在市场上的流通会造成纸币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人民币的声誉,制约了人民币进一步走向世界;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犯罪分子为什么要制造(jiabi)呢?是希望有更多的钱,但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四.正确对待货币(板书) 师:我们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许多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万能的,能够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真的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一切吗? 师:快乐、健康、自由、亲情、亲情、友情、幸福等,都是用金钱无法真正买来的,如果这些都需要金钱来维系,那么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太悲哀了。

那是不是“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不断在引诱人们跳入邪恶的深渊,所以我们不应该拥有金钱呢?当然也不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有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是这些钱必须通过你的诚实劳动依法取得。

当你有钱的时候,那能不能任意的挥霍呢?刚才已经提到了,凡事要有“度”,要用钱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师:如果我们到市场购买大宗东西,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付款? 如信用卡、支票、汇票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 。

五.电子货币(板书)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从货币的起源入手,共同探讨了货币的本质、职能及纸币、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同时又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通过以上对货币神秘面纱的逐步揭开,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货币的基础上,合法地获取它,合理地利用它,做金钱的主人。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一年级必修一政治第一单元说课稿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神奇的货币》说课稿

说课老师 石文连

开头语: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题目是《神奇的货币》,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神奇的货币》是高一年级政治第一课第一框题知识。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同时,通过学习完这一课时,使同学们清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只有懂得货币,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为学好经济常识以后各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理解货币的发展历程: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的产生。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方面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其本质性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要说明货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收藏、流通假币是违法行为,做到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举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3.教学重难点突破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重点的依据:生活处处离不开货币,通过理解、把握货币本质、货币职能和纸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推荐第8篇: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推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解开货币的神奇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购买商品就需要货币。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的多。

(2) 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 最初商品的交换是以物换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不断

发展交换变得越来越频繁,交换的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大,商品的中给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使得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

(4)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的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初度。

(2) 交流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叫做交流手段。

(3) 储存手段。吧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储存起来叫做储存手段。

(4)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来清偿债款、或支付赋税,、利息、租金、工资等。 3纸币的出现

1金属货币由于长时间用于交换会一定程度的磨损,成为不足(1) 纸币出现的必然性:○

2纸币的成本低,方便携带,保管和运输。避免了在流通值的货币,携带比方便。○

过程中的磨损。

1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只代表一定数量的价值,它本身没有价值。(2) 纸币的含义:○

(货币的法发行必须一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大于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影

2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所以他的流通必须以发

3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的符号,所以国家必须行着强大的信誉程度和强制力为基础。○

控制好发行量,否则会造成纸币的贬值影响纸币的信誉度。

(3) 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经济运行中

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下降的现象。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 产生原因:在一定的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通常用,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1信用卡,其功能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优点有:简化收款(2) 类型,○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是出票手续、增强消费安全、减少现金的使用。○

人委托金融机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可以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支票不能在市场消费,不能折叠。

2外汇

(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的结算支付的手段。

(2)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3) 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

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第9篇:《神奇飞书》教学设计

《神奇飞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画与文字,了解绘本故事。让学生知道被阅读的书才富有生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过阅读绘本,培养学生的读文、读图能力,学会读绘本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读封面,了解作者

三、图文结合,读懂故事 读文,相机提问部分问题。

1.请同学们以莫里斯的身份,体会一下当时莫里斯的心情,联系当时的场景,写一篇微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时间是5分钟) 2.生写微日记,汇报,师随机评价。

3.根据图画猜一猜,为什么绘本的题目叫神奇飞书?你能从这里知道答案吗? 4.根据插图想一想:莫里斯是怎样照顾这些书的?

5.思考:为什么莫里斯的书开始时不会飞,现在又飞向小姑娘了呢?

四、读懂图画,理解主题。

过渡:同学们,读绘本啊,我们不能只看文字,还要看绘本的配图,关注配图的色彩。 出示图片,发现问题:

1.出示不同色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图片是彩色的,有的图片是灰色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飓风袭击后的图片是灰色的,读书后的图片是彩色的,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和生命力,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2.出示有脚和没有脚的书的图片,从这几幅图片里,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哪些书有脚,那些书没有脚,怎样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被打开的书,被阅读的书有脚,有生命力。书只有被打开,只有被阅读的书籍才有生命力!)

3.出示四副传承图片,看到这四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从会飞的小女孩,到莫里斯先生,再到最后进门的小女孩,这之间的传承,一代代爱书的人把阅读与分享的习惯,传了下去。

五、谈收获,深化主题

学完这本绘本,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吗?谈一下你的感受或者收获。

推荐第10篇:走进神奇教学设计

第一节 走进神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准备】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茶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学习物理将学习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板书标题: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初中物理只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将学习一些粗浅、基础的知识,而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相当于绪论课。我们用3节课的时间完成。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真理。物理是很神奇的,到底神奇在哪里呢?(板书:第一节 走进神奇)

(二)进行新课

一、自然的神奇

1、老师讲述: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

2、请大家欣赏书图1-1~1-7,并思考图后的问题。老师针对问题解答:

图1-1,宇宙起源假说之一:大爆炸理论。宇宙在零时刻是密度为无穷大的物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物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此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且在自转的行星。除地球之外,还有其他行星,如: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

彗星一般是由彗头、彗尾组成。彗星含量中冰最多。

中国民间将彗星叫作“扫帚星”。“彗”在中国有扫帚的意思。世界公认中国是对彗星观察和记录最早的国家。中国古书《淮南子·兵略训》中记录了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它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

哈雷彗星是根据埃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他对哈雷彗星的出现时间的准确预言,哈雷的预言在其死后17年准确应验:1759年、1835年、1910年。

1 图1-2,太阳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表面是“光球”。但是,太阳上面也有黑窟窿,天文学上叫做“太阳黑子”。

图1-3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在前,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图1-4, 古时候,由于观察手段的所限,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后来,人们发现船只在离岸航行时先消失船身,后消失桅杆。由于这样的一些事例,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老师画示意图),类似于鸡蛋的蛋壳、蛋白、蛋黄。地壳是地球的外衣,也叫岩石圈。

地壳运动使岩层扭曲而形成断层,断层形成时,会引发地震。在地层深处,岩石因高温而熔化成黏稠的液体状,称为岩浆。这些岩浆喷出地面所形成的山就称为火山。

图1-5,高处的水有强大的重力势能,水由于重力的作用往低处流时,转化强大的动能。 图1-6,声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的。

图1-7,龙卷风有时又称为旋涡风,外形近似漏斗,它通过地表或海面时,产生的破坏力极大。龙卷风内部强大的上升气流有时可将汽车或树木举起,带到数百米外。

3、请学生举另外一些自己知道的自然中的神奇。

二、生活中神奇

1、老师讲述:自然现象扑朔迷离、千姿百态,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则呈现出另一些神奇。

2、请大家欣赏书图1-1~1-7,并思考图后的问题。老师针对问题解答:

图1-8,充分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图1-9,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会发生折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往往不沿直线传播,会发生湾折。还有海市蜃楼也是光的折射现象。

图1-10,拉链被美国的《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

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拉链这种连接方式与传统的连接概念完全不同。人们习惯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费时也不牢固。

图1-11,圆珠笔的油是受重力作用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是小圆珠。 图1-12,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 图1-13撑竿有弹性势能,能转化成动能和重力势能。

3、请学生举另外一些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神奇。

同学们不仅留意大自然中的神奇,而且还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了不少生活中的神奇,说明同学们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希望大家保持这良好的习惯,今后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的。

2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主要学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

自然界中的神奇没有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非凡而震撼人心,让人惊叹、惊心动魄。 生活中的神奇很平常,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平凡而充满智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但是不管有多神气,都应该能够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神气

1、在自然中——非凡而震撼人心

2、在生活中——平凡而充满智慧

【布置作业】

1、你还知道自然、生活中的哪些神奇?(事例不少于两个)[书面作业]

2、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及色彩变化。

3、观察风筝的构造,探究风筝在什么条件下能上升,每位学生制作一个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时间长。

第11篇:《神奇飞书》教学设计

《神奇飞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文,了解绘本内容。

2.通过读灰色图、彩色图和有教、没脚的图明白阅读的重要性。3.通过读“飞书”图,了解阅读的传承力量。 4.培养学生的读文、读图能力。 5.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灰色图、彩色图和有教、没脚的图明白阅读的重要性。2.通过读“飞书”图,了解阅读的传承力量。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们肯定读过很多绘本故事,今天呢,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本绘本,绘本的名字叫《神奇飞书》。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问题或者疑惑?(同学说想问的问题)

并且把这本书送给所有与书有缘的人。请同学们读:“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与书有缘之人”

二、读封面,了解作者。

读绘本呢,我们得先读故事的封面,(出示绘本封面),从这个封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幻灯片)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威廉〃乔伊斯。 (出示幻灯片)

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打开扉页,请读:“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与书有缘之人。”谁来说一下,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三、读绘本。1.提出读书要求:

仔细听听,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用心看看,哪幅画面最打动你? 2.读第一页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什么呢?猜一猜,莫里斯的书里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3.读第二页。

我们继续往下翻,看看书里的故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样?(出示PPT) 4.读第三页

它摧毁了所有的一切,

5.此时,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莫里斯,体会一下此时莫里斯的心情,联系当时的场景,你会在书上记录什么呢?(请同学们以莫里斯的身份写一篇微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时间是5分钟)

6.生汇报,师随机评价。7.继续读文

我们继续读绘本,看看莫里斯的人生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回到绘本的题目,根据图画猜一猜,为什么绘本的题目叫神奇飞书?你能从这里知道答案吗?

根据插图想一想:莫里斯是怎样照顾这些书的?生答,师随机评价。 你觉得这样的照够吗?我们继续读文 8.继续读文

思考:为什么莫里斯的书开始时不会飞,现在又飞向小姑娘了呢? (小组讨论,汇报)原来的书被飓风摧毁后,没有了生命,现在,这本书里记录了莫里斯的一生,记录着莫里斯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是一本有生命的书,成了一本有生命的书,是一本神奇飞书,所以会飞了。

9.读完文章。

四、读图,理解绘本思想。这篇文章讲的是谁的故事呢?

同学们,读绘本啊,我们不能只看文字,还要看绘本的配图,关注配图的色彩。

1.你们看,这几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的图片是彩色的,有的图片是灰色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答:有的图片是灰色的,有的图片是彩色的,(引导学生发现飓风袭击后的图片是灰色的,读书后的图片是彩色的,说明了什么?)

2.(继续出示有脚和没有脚的书的图片),从这几幅图片里,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呢?

生答有的书有脚,有的书没有脚。

(引导学生观察,哪些书有脚,那些书没有脚,怎样理解?) 生答:被打开的书,被阅读的书有脚,有生命力。(引导学生理解书只有被打开,只有被阅读的书籍才有生命力,才能有脚!)

现在我们再回到这幅图片(修补老书的图片)你现在觉得只修补展平这本书够吗?(引导学生领会我们还要去阅读才能真正的照顾他。)

有一本残破的老书濒临死亡,不能飞翔,当它从高高的书架上掉到莫里斯先生手上时,书页散落一地。莫里斯先生细心地为它修补后,老书依然没有生命气息。而当莫里斯先生认真阅读此书,全心全意融入书中,在字里行间跳跃旋转,为书中的内容喜怒哀俱时,老书的心跳又恢复了,它又充满了灵动!所以,书只有被阅读才能生命力足!如果我们买了书,而不去阅读它,把它们束之高阁或作为摆设,那么这些书不仅不能给我们任何滋养,它们本身也处于死亡状态!

现在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觉得怎样才能救活一本书呢? 出示PPT

3.请同学们继续看这几幅图片(出示四副传承图片)看到这四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引导学生理解:

莫里斯先生的一生都是在书屋里度过的,最终他也和当初引领他来的女孩一样,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飞离书屋。当飞书们依依不舍时,一个小女孩悄悄地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书屋又迎来了新的主人!

从会飞的小女孩,到莫里斯先生,再到最后进门的小女孩,这之间。我看到的是传承,我们着一代代爱书的人,就这样,把阅读与分享的习惯,传了下去。

五、结束语。

同学们,人是活动的书,书是静止的人,人能让书飞起来,书能让人舞起来!同学们,爱书吧,读书吧,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强大富足;书香养颜,阅读可以让我们青春永驻!有书相伴,一切都很幸福!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本我们自己写成的书,一页接着一页,人生没有橡皮擦,每天都在直播,请用心书写属于你的生命之书!

第12篇:((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思考:开学前你们都买什么商品了?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点?

判断:母亲亲手为自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空气是不是商品?同学手中的笔是不是商品?

废品收购站里的废品是不是商品?

总结: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思考:你为什么要买商品?

总结: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思考:在最初的商品交换中,不是像现在以货币为媒介,而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简单的物物交换,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例如:一只羊=三把斧头

总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板书)

商品交换最初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今天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呢?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商朝——见币;周朝——刀币、环钱和蚊鼻钱;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清朝——机制铜元、银元„„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

(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教材探究二:思考并回答书上问题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在历史上,由于各个地区各个种族在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又出现了困难。比如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缺点很多:不耐久藏,体积笨重,难于携带,粮食的长途运输尤为不便。同时由于各地的一般等价物不同,进行跨区域交换就出现困难,只有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金银。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金银就成为货币。

思考:金银有什么资格最终脱颖而出代替了其他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了货币呢?

归纳: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等特点。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就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马克思曾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如何理解?

归纳:货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贵金属金银具有价值大、体积小、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贵金属金银的材质天然适合作为货币的材料。

思考:请同学们概括货币产生过程?

物物交换(等价物)———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产生 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货币?根本原因是什么?货币的本质?

归纳: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在经济学中把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叫做货币职能。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板书)

货币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为什么货币具有这种职能?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什么?

归纳:体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也就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是有价值的,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

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比如看古装戏,当臣子杀敌有功,皇帝就会给予一定的赏赐,比如赏良田百顷,黄金万两。“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我们现在是“元”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思考: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

归纳:它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2、流通手段(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五个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归纳: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交换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分别为:商品—商品(W—W),商品—货币—商品(W—G—W)。两者区别:商品流通有货币作为媒介,物物交换没有(物物交换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出现);物物交换买卖时空一致(买和卖同时进行,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商品流通买卖时空不一致(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思考:从商品流通的过程来看,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马克思把它称为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这么说?

也就是商品所有者没有将自己的产品出售,劳动白费,产品积压,最终将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卖的出去,实现惊险的跳跃呢?(讨论)

课本提到两个途径,一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二是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 思考: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特点?现实的货币。货币是不是越多越好?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价格总额不变,货币流通次数越多,利用率约高,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少。

3、其他职能(板书)

货币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贮藏手段:比如你在乡下田间挖到一坛子黄金,这些黄金就执行了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比如银行付存款利息给你。世界货币:比如你在国外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三、纸币(板书)

1、纸币的产生(板书)

思考:纸币是如何产生的?概括货币的发展历史?纸币优点?

货币的发展历史: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板书)

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2、纸币的含义(板书)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强调:必须是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地区主要是指欧盟发行的欧元。个人或非法单位不能发行。

强制使用。不用不行。用与不用,用什么币,面值多大都是国家强制的。

价值符号:没有价值,不是货币,不是商品,只是代表有价值的货币。但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习惯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3、纸币的发行(板书)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发多少都行吗?今年我国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国家为什么不能多印些钱呢?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是指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国家该怎么办?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用先进的技术和特制的纸张制造出来的,国家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力气制造这些纸片呢?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币的流行。对国家而言,假币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鉴别假币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验。摸——就是感觉纸张的质量,真币采用凹版印刷,从背面摸上去特定位置有凸起感。看——就是看水印,印刷质量等,假币的水印往往是后期强行印上去的,容易模糊和变形,而真币的水印早在图案印刷前就嵌在了纸张里,所以看起来清晰,有立体感。听——就是把钞票拿在手里轻轻甩打,真币的纸张非常好,有清脆的声音,而假币根本无法模仿。验——市民可到银行柜台去,那里有专门的设备来识别真伪。

六、板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①含义 ②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

①产生过程: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产生 ②货币含义 ③货币本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三、纸币

①产生: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 ②含义 ③发行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信用卡、支票的用途,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的教学演示,教会学生怎样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培养学生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信用卡、电子货币都是银行交易的工具,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果,使用这些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支付行为。

二、教学重点

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三、教学难点

外汇、汇率的含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第一框中讲到了货币的产生及其基本职能,我们也知道纸币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但大量使用纸币进行商品交换也会带来麻烦,这时候由于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我们使用一些其他工具来解决大量使用纸币产生的问题,这时信用工具产生。

(二)新课教学

一、信用工具(板书)

结算方式有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方式。前者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行为,后者是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信用卡、支票就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卡(板书)

(1)信用卡的含义(板书)

广义的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校园卡、消费卡、电话卡等都是属于广义上的信用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银行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的人士,用于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的信用凭证。 (2)信用卡在使用上的优点(板书)

信用卡的功能包括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对持有者──方便、安全,外出购物、旅行不必“腰缠万贯”,携带大批现金,并可超出自己的存款数支付。

对收款方──可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工作。

对银行──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可以从使用信用卡的双方收取一定手续费(跨行结算2元次),当持卡者超支时银行还可收到较高利息。

自1986年由中国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以来,信用卡工具发展得很快,2002年底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已达5亿张。但是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还不够普遍,人均持卡率还很低。而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持卡率高,如美国的持卡率为人均4~5张。

2、支票(板书)

请同学们看教材支票图片回答书上问题 (1)支票的含义(板书)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2)支票的种类(板书)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账支票一般来说是办理同城转账结算。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大力推动支票的异地结算,已在京津冀实行。现金支票可以向银行或信用社提取现金。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在国内使用人民币,出国旅游购物就需要使用外汇。

二、外汇(板书)

1、外汇(板书)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当前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间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货币。所以我国要进入国际间结算就要把人民币兑换成这些国家的货币。

注意外汇含义里的支付手段与货币职能中的支付手段不同,这里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后者的是狭义的。

思考:外汇等于外币吗?外币等于外汇吗?有什么区别?

归纳: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除外国货币还包括外国有价证券(外国政府公债、外国公司债券、外国股票);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等。外币也不等于是外汇。外币必须具有自由兑换性(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普遍接受性(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能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可偿性(这种外币资产能够保证得到偿付)三个特征。

思考: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衡量指标,06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一个国家拥有的外汇储备增加对这个国家来讲有什么意义?

归纳: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持有外汇意味着对外汇发行国拥有债权。持有外汇过多,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支付能力强和有可能对外汇发行国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量该由本国享受的资源,被借给外国利用,并要承担外汇贬值的风险。

2、汇率(板书)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外币:本币=外汇汇率或本币:外币=本币汇率。汇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我国采用前者。

我国汇率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跌。如果用100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外币,说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外汇汇率下跌。请同学们看书10页习题,做练习。(汇率习题)

思考: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归纳: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或升值两方面的变动。

一个国家的外币汇率升高或降低对这个国家有什么影响?

归纳: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影响:①有利于出口,一方面,出口扩大会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的影响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引起通货膨胀。②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本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资金会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效果的汇率变动只会对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板书)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里的基本稳定是指人民币币值不出现大的波动。波动本身就包括小幅度的升值和贬值。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第13篇: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教案

6、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

一、学习目标

7、航天纪念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不能够在市场上流通。( )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a)

2、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 (b)

8、物价上涨会引起通货膨胀。( )

3、纸币的发行规律 (b)

4、信用卡的功能及优点 (b)

9、常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 )

5、外汇和汇率 (b)

6、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b)

10、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

二、学习重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a)

11、外汇就是外国货币。( )

2、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 (b)

3、纸币的发行规律 (b)

12、外汇汇率升高时,本币币值上升。( )

4、外汇和汇率 (b)

二、连连看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一辆汽车标价48万 世界货币

1、商品的含义:

企业向员工发放工资 贮藏手段

2、商品的基本属性: 和 。

3、货币的含义:

小明花20元买了绝味鸭脖 支付手段

4、货币的本质:

5、货币的基本职能 和 。其它职能、、。

小华的爷爷把藏了多年的银元给了他 流通手段

6、纸币的发行规律:

7、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 。 清政府对日赔偿白银2亿两 价值尺度

8、外汇的含义:

9、汇率的含义:

10、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三、2017年10月人民兑美元的汇率为1:6.5。小明计划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游玩,费用 。 需要2000美元。(问:此时小明需要多少人民币?)小明存了一年终于凑够了

元钱。2018年10月,小明准备出发,此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6.8.请问小明此时去

美国能够成行吗?

一、概念判断

1、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产品是商品。( )

四、假设2018年全社会生产商品的数量为20万亿件,每件10元,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

那么2018年应该发行多少货币?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有价值。( )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假如发行了20万亿元,会出现什么状况?

4、当购买商品支付货币时,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

假如发行了80万亿元,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5、小明用牛奶和小华换了一张卡贴,这是商品流通。( )

第1页,共2页 神奇的货币--- 日期2018年 10 月 31 日

课堂练习

真题演练:

判断题:

1.(2015年9月)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

1.(2016年4月)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 1.(2016年10月)比较“商品—商品”和“商品—货币—商品”这两种交换方式,不难看出前者更加便捷。( )

1.(2017年4月)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

1.(2017年11月)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 )

略。

三、

13000元。不能出行,此时出行需要13600元。

四、

2018年应该发行40万亿元货币。假如发行了20万亿元货币,会出现通货紧缩,市场萧条、物价持续下跌,经济萎缩;假如发行了80万元货币,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影响居民生活水平。

选择题:

11.(2015年10月)通过多轮竞价,最终A企业用30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某卫视黄金时段60秒的广告播放权。在这一过程中( )

①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②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价格反映供求而不反映价值 ④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决定商品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6年10月).前些年,张老汉自己挑着小红薯上集市,100斤最多卖50元;如今,通过儿子的小网店,10斤却能卖到60元。这一变化表明商品的( ) A.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可分割 B.价值实现依赖商品流通 C.价格与供求存在内在联系 D.交换方式决定商品价格

12.(2016年10月)“不需现金,扫码就行”,这句广告语道出了“扫码”成为时尚的一个原因,即“扫码消费”可以(

A.减少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B.降低支付风险 C.提高消费的便利性 D.增强消费信心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答案解析:(自查自纠)

一、判断题

1.F: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F: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3.F: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F:属于流通手段职能。

5.F:属于商品交换。物物交换属于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6.F: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和发行量,购买力由市场决定。 7.F:航天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能够在市场流通。 8.F: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不是原因。 9.F: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 10.F:外汇和汇率的定义混淆。

11.F:外汇不仅包括外国货币,还包括外国的有价证券等。12.F: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作业布置:冲刺A方略P1-P3 教学反思:

第2页,共2页

二、连连看

第14篇:1[1].1 神奇的货币 教案2.doc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 ――――→货币――――→ 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发展↓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

A. 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 B.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 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D. 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答案:B [例2] 货币的本质是( )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答案:C [例3] 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A [例4] 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地有( ) A.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B. 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C. 制造假币是违法的,持有、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 D. 纸币在流通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 D ★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15篇: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

www.daodoc.com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案

基础知识结构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商品(w):

(1)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3)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关系:

①区别:第一,商品用于交换,其他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第二,商品有价值,其他劳动产品没有价值;第三,商品属于历史范畴,其他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联系:第一,二者都是劳动产品;第二,二者都有使用价值;第三,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被发现,同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G):

(1)货币的产生: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品交换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金银一旦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了货币。

②一般等价物是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形式的演变:金银条块——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等。

(4)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属性都是社会属性,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一种生产关系。商品交换实质是相互交换劳动。因此,金银作为货币,同样代表这一生产关系。)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含义: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显示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第一,二者区别(含义不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第二,二者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

①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和对生产者的启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反之,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商品能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次数所决定。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1)纸币的优点:

(2)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3)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4)纸币的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条件下常见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在非限制性市场条件下,纸币的过量发行会直接表现在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上,因而被称之为公开的或显性的通货膨胀。在限制性市场条件下,由于价格受到人为控制,因而纸币的过量发行不能通过价格上涨反映出来,通常表现为商品供不应求,如凭票供应、限量供应或有价无货,被称之为隐蔽的或隐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

(2)通货紧缩:指货物与服务价格水平普遍不断下降。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物价水平下跌的原因,在于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大于需求,以及由之导致的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和经济衰退。其二,由于供应大于需求,而新的产品和劳务因技术进步滞后而难以产生,实体经济领域中有利可图投资机会减少。银行普遍出现“慎贷”甚至“惜贷”倾向,并导致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其三,增加货币供应只是治理通货紧缩的必要条件。

(3)注意区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因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限度的,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但并非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意味着通货膨胀,因为价格虽以价值为基础,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引起价格上涨以及由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等引起的价格上涨测不属于通货膨胀。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常用的结算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帐结算:

2、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卡:

①信用卡的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②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

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支票的种类: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二)外汇

、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考点:

、对商品的理解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3、纸币的发行规律。

4、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5、外汇、汇率的理解。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材料分析:

、XX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放在XX年经济工作的首位。专家建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当既要抑制通货紧缩,又要防止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答: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存款代表的实物量少了,等于实际收入减少;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跌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适度的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有好处。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

(2)应当怎样确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有三个因素:第一,代售商品的数量;第二,价格水平;第三,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的次数)。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热点材料:在近年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吸引外资甚至在XX年超过美国。另外,由于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挂钩,而美元从XX年中期就开始持续走软,因此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汇价实际也有所下降。因此,西方国家叫喊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造成中国货过于便宜,商品大量出口,对这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冲击。

解析:(1)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上浮)后,同量的这种货币能比以前换取更多的他国货币,买到更多的他国商品。同时,这种货币的信誉及这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尽管有这些好处,但一般讲,不到不得已,任何国家都不会将其货币升值,因为这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一些严重后果。如:①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②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③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因此,总体上看,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不轻易选择将本国货币升值。

(2)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但影响和决定经济发展的变量很多,不能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地位和作用。有些人把日本经济问题、美国经济问题或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问题,统统归为汇率问题,归结为其他国家的货币币值问题,这种过分夸大汇率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言行,只会掩盖自身经济发展中内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拖延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只靠汇率政策就可以摆脱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www.daodoc.com

第16篇:货币的本质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编号1:1:1:1 总1(普高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 执笔:

审核 : 审批: 使用时间:20

15、8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秘的货币

一.内容及其解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重点是货币的本质,难点是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

2、解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经济生活基础知识,涉及知识面多,量大,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重点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难于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重点是货币的本质。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1)认识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3)知道货币的含义、理解货币的本质

2、解析:

(1)能够说出商品、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货币的含义。

(2)领悟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能透过身边的生活实际认识货币的本质;历史地看待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认识商品概念、商品的基本属性上会有一定的障碍。因为教材未做详细解释。

2、学生在认识货币的本质上会有障碍,分不清商品、货币、一般等价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能够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中把握抽象的理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并能用货币的观点来认识生活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多媒体展示各种货币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概念——小结——课堂检测——课后配餐

(二)教学情境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问题1:为什么不能说一切物品都是商品?假冒伪劣产品是否是商品?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是否是商品?

1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课时 货币的本质学案 例题1:下列物品哪些属于商品?

①原始森林 ②自产自用的蔬菜 ③商店里卖的衣服 ④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 ⑤中国对遭受地震灾害的海地提供的援助物资 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例题2:”驴友”小王是一名外企白领,2011年在国庆长假旅游中,各地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带上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回到城里复制成光碟出售给旅游杂志社。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成为商品说明( C )

A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例题3: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有偿信息服务,这主要是因为( D )

A信息可以多次使用

B信息可以供人享用

C信息可以多次复制

D信息本身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问题

2、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呢?

问题

3、在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为什么人们选择固定地用金银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商品交换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商品交换中解决,懂得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与一般等价物,货币与金银的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讲,教师总结。

问题

3、请你谈谈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例题

4、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 D )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商品了

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④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判断分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因为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因为金银并不是一来到世界就成为货币的。

“货币天然是金银”:意思是货币天生应该由金银来充当,或者说金银天生就具备了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这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

四、目标检测:

1、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C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2、眼下,“彩铃”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消费时尚,“听觉经济”悄然而生。通过“彩铃”提供悦耳音乐或问候语,让沟通从美妙的音乐开始,让热爱生活的你有了表白心情的新方式。

2 这表明“彩铃”( A )

A、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物品 C、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D、有价值但不是商品

3、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货币出现以前,金银 ( B )

A、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B、不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C、没有成为商品 D、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4、2012年农民张某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获得了丰收。这些蔬菜 ( C ) A.是商品,因为它花费了人类劳动 B.是商品,因为这些蔬菜是为了交换而生产出来的 C.是否为商品,关键是看是否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他们不一定用于交换 5.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共同点是:( A ) ①都是商品,都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②都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③在任何地方都一样 ④二者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关于货币产生的几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①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偶然的物物交换 ②在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③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④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出现了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五、课后配餐

一、基础题

1.下列属于商品的有 ( A ) A.金属货币 B.田里自家吃的白菜 C.自然界中的氧气 D.朋友送的礼物

2.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C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3.目前,全国大中电视台加密卫星频道都实行有偿收视。“加密电视节目”属于( A )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虽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虽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

4.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 C ) A.货币可以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不可以 B.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则不是 C.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

D.货币可以直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一般等价物则不可以

5、从货币的产生来看,货币是( D )

A与商品同时产生的 B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

C商品生产长期发展的产物 D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6、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B )

A.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 B.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3 C.先有货币后有商品 D. 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7、货币的本质是( C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8、货币是物物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偶然的物物交换时期,其交换公式是( C )

A商品—货币—商品 B货币—商品 C商品—商品 D货币—商品-货币

二、提高题

9、高一2班小王的爸爸养了两只羊,在春节市场上卖一只,另一只杀了30斤肉,自己过年吃了15斤,送给亲戚家15斤。对此下列观点哪种是正确的( B )

A两只羊都耗费了爸爸的劳动,都是商品

B卖的那只是商品,宰杀的那只不是商品

C卖掉的那只和送给亲戚家的15斤是商品,自己吃的那15斤不是商品

D卖掉的那只卖之前是商品,卖之后就不是商品了;宰杀的那只不是商品

10、毛泽东说:“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这就是说( B )

A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分割

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根本对立的 D商品的价值体现着买者与卖者的关系

11、在扩大的物物交换中,物物交换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因为物物交换要求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交换才能成功,否则就不能进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D )

A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质量高的商品 B把自己的商品换成金银商品

C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便于收藏的商品 D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

12、货币出现后,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据此回答:人们崇拜货币,这是因为( D )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由金银来充当的

C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3.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D ) ①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不是唯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三、挑战题

14、假如有一天你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风光无限,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当你拿出人民币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你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你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针来交换。刚好你包里有一些针,于是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你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

问题:(1)象牙、纱布、针这几种东西因你的需要而联系在一起,就商品交换而言,这几种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

共同点:都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2)人民币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寸步难行”?

原始部落的交换方式是物物交换,原始部落的人不需要钱。)

第17篇:货币的职能教学设计

《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设计

南尚乐中学

赵建平

一 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与文本、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教材分析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必修教材《经济生活》的理论部分,是学习货币价格理论知识的基础。第一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货币、价值和价格”,要求学生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货币价格理论部分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初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三)学生分析

1、学习特点: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知识有一些了解,但基本的知识概括及理解能力很差。2.学习习惯:学生知识面较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交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流通及其对生产者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1、重点:识记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内涵,深刻把握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

(五)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实物、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构想:通过多媒体事物图片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学生探究掌握货币职能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预习法:借助预习导纲,了解货币职能的的含义及内容。 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预习,归纳这部分知识要点。

点拨和讨论结合:难点知识,采用点拨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用具

教科书

多媒体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1.搜集历史各个时期用过的货币

2.观察这些货币、分析货币的特点和用途

(二)新课导入部分

复习提问式导入

1、什么是货币?

2、货币是一般商品的共同点和区别点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三)师生互动部分

一、货币的职能(板书)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看课本然后回答: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2)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哪个是基本职能?

【学生回答】(1)“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其中从产生时起就具备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下面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货币的五种职能。 第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板书)

【教师提问】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能由自身来表现吗?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价值的大小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回答】一种商品,它自身是不能表现自己价值大小的,只有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例如,在货币产生以前,2只羊换1把斧子,2只羊的价值是通过1把斧子表现的,1把斧子是2只羊的交换价值。

【教师设疑】在货币的产生以前的物物交换阶段,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用什么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可用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正确。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货币的成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也就是说,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

(1)、定义(板书)

“货币 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板书)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就可以以自己的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这正如尺子可以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纸币虽然不具有价值, 能直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但是通过纸币的媒介,不同商品的价值就可以互相比较其大汴,在这里,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起到了间接价值尺度的作用。

例如:1件衣服50元、1件毛料衣服500元,说明1件毛料衣服比1件衣服和价值大。(因现产生活中人们都用纸币购买商品,故这里应给以说明,但又因为还没有讲“纸币”的知识,所以只讲到此程度即可。)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教师设问】大家走进商店购买商品的时候,也许对于商品的标价习以为常,。但是,如果哪一天商店里不再标出商品的价格,而是将一叠纸币放在旁边,人们又会作何感想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商品的标价说明了货币仍然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要实实在在的货币,只要让人们明白某一种商品值多少钱即可。

(4) 价格(板书)

① 价格定义(板书)

【教师设问】每当我们走进商店,都会发现每一种商品(或每一类商品)旁边(或贴在商品上)都有一个说明商品价值大小的价目表。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货币的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如1kg猪肉值16元、1kg鸡蛋值6元等。

【教师设问】既然价格是以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②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板书)

【学生回答】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例如:“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再如:买一件衣服需要花50元,50元是衣服的价格,它必须以衣服的价值为基础。即:1件衣服=50元

50元是1件衣服的价格

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

【教师设疑】为什么在商店里,说明商品价值的大小只要摆放在一个小小的价目表、写出它的单价即可,而不用摆放在它所值的货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在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下面看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

2、流能手段(板书)

什么是商品流通(板书)

【教师引导】

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

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时进行的,用不着什么媒介。

【教师提问】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另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怎么办?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换商品,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 G──W)。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这种职能又叫作购买手段。

【教师提问】商品流能与流通手段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容易混,谁能认出二者的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用图表示:

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

“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为的是区别于物换物的直接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用图表示;

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板书)

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以一个简图来表示:

【教师提问】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物换物的直接交换中(商品──商品),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媒介;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商品)买和卖成为两上不同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这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必须同时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克服了商品 交换的障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

但同时,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这里卖、到那里买,今天卖、以后买,其结果,必然有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已包含着发生现实性,还必须有中外一系列关系起作用,这种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会存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如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不协调致使一些商品滞销、积压等问题。

【教师提问】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也是观念上的货币,行吗?

【学生回答】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因为任何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决不会允许有人凭空话拿走其商品、侵害其利益的事发生。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这是我们理解流通手段要明确的第三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其形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那么,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请阅读课文并归纳出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同学阅读后归纳:足值的金、银条块──富商打上印记的金、银块──国家制造的铸币货币。

(四)课堂总结部分

以上我们学习了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两种基本职能应该牢牢掌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货币的其它三种职能。(注:以下三种职能不必展开讲,把教材的观点提炼出来即可)

(五)课后作业部分

(1)整理课堂笔记,写出知识框架图;

(2)完成辅导材料相关试题;

(3)写一篇短文《简述中国货币的发展过程》500字。

三 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1、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很感兴趣,特别是对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比较疑惑的地方就是,往往把现在的纸币等同于货币,这个点不好理解。不过,通过课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状况不错。

2、教学设计应更多地围绕学生来设计安排,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充分的动脑、动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18篇:货币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探究版块的内容.

活动内容: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引导活动拓展延伸

活动目标:

1、能过展示交流活动,使学生对货币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防伪,掌握一些识别人民币真假的识别方法,体会到货币的在生活中中重要性。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合适的方式方法汇报探究与实践成果,完整表述活动过程、结果和收获。

3、通过成果展示交流汇报,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加强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一)活动回顾

前一段时间我们开展了关于《货币的秘密》的探究活动,课堂上大家提出了许多有关货币的问题,并且还确立了我们研究的子课题。(课件展示:子课题)

在接下来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过程当中,每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我们要研究的子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活动成果吧!(板书课题)

(二)展示汇报

1、关于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探究小组

(1)介绍研究课课时采用的研究方法

(2)展示收集到的古代货币相关的书籍和古币

(3)介绍制作的主要朝代的货币

2、关于已发行的人民币研究小组

(1)介绍上网收集到的五套人民币的知识

(2)介绍并展示收集到的人民币实物

3、真假币辨别组

(1)通过用照片做成的活动掠影,展示整个小组探究的活动整个过程。

(2)介绍最容易识别假币的方法

(3)发给大家一些宣传手册,让大家在课下也能学习。

4、残币兑换新币组

(1)用视频采访的方式介绍残币如何兑换新币

(2)介绍精心制作的手抄报。

(3)用倡仪书的形式告诉大家要爱护人民币。

5、世界货币的认识组

(1)介绍收集到世界货币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2)展示并介绍制作的资料册。

(三)交流体会

通过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家对货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相信你们每位同学都受益匪浅。大家一定有很多的的体会和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交流体会。

(四)总结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相信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19篇:人教版 高一政治 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衣食住行都需要用到钱,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早有体会,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思考:开学前你们都买什么商品了?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商品都需要用钱去购买(用于交换)

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过余的劳动产品,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神创造的。(必须经过劳动)

判断:母亲亲手为自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空气是不是商品?同学手中的笔是不是商品?

废品收购站里的废品是不是商品?

总结: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思考:大家为什么要买商品?

引导:买衣服可以用来保暖,大家手中的笔可以用来写字学习。 总结: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思考:在最初的商品交换中,不是像现在以货币为媒介,而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简单的物物交换,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例如:一只羊=三把斧头,为什么一把斧头换不到一只羊呢?

总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板书)

商品交换最初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今天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呢? (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活动探究一:准备五张纸分别写上马匹、食盐、棉布、粮食、茶叶代表五种不同的商品。

找到参与活动的五位同学,将五张代表商品的纸分别发到他们手里。

要求拿到马匹的同学换到食盐,拿到食盐的同学换到棉布,拿到棉布的同学换到粮食,拿到粮食的同学换到茶叶,拿到茶叶的同学换到马匹。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活动探究二:加入一张代表贝壳的纸条,规定贝壳可以换任何一种货物,将贝壳交到某位学生手中,并且让学生再次进行交换。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又出现了困难。比如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缺点很多:不耐久藏,体积笨重,难于携带,粮食的长途运输尤为不便。同时由于各地的一般等价物不同,进行跨区域交换就出现困难,只有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金银。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金银就成为货币。

思考:金银有什么资格最终脱颖而出代替了其他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了货币呢?

归纳: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等特点。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就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马克思曾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如何理解?

归纳:货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贵金属金银具有价值大、体积小、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贵金属金银的材质天然适合作为货币的材料。

思考:请同学们概括货币产生过程?

物物交换(等价物)———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产生 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货币?根本原因是什么?货币的本质?

归纳: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在经济学中把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叫做货币职能。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板书)

货币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为什么货币具有这种职能?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什么?

归纳:体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也就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是有价值的,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

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比如看古装

戏,当臣子杀敌有功,皇帝就会给予一定的赏赐,比如赏良田百顷,黄金万两。“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我们现在是“元”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思考: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

归纳:它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五个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归纳: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交换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分别为:商品—商品(W—W),商品—货币—商品(W—G—W)。两者区别:商品流通有货币作为媒介,物物交换没有(物物交换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出现);物物交换买卖时空一致(买和卖同时进行,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商品流通买卖时空不一致(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思考:从商品流通的过程来看,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马克思把它称为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这么说?

也就是商品所有者没有将自己的产品出售,劳动白费,产品积压,最终将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卖的出去,实现惊险的跳跃呢?(讨论)

课本提到两个途径,一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二是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 思考: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特点?现实的货币。货币是不是越多越好?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价格总额不变,货币流通次数越多,利用率约高,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少。

3、其他职能(板书)

货币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贮藏手段:比如你在乡下田间挖到一坛子黄金,这些黄金就执行了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比如银行付存款利息给你。世界货币:比如你在国外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三、纸币(板书)

1、纸币的产生(板书)

思考:纸币是如何产生的?概括货币的发展历史?纸币优点?

货币的发展历史: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板书) 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

属的无形流失;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2、纸币的含义(板书)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强调:必须是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地区主要是指欧盟发行的欧元。个人或非法单位不能发行。

强制使用。不用不行。用与不用,用什么币,面值多大都是国家强制的。

价值符号:没有价值,不是货币,不是商品,只是代表有价值的货币。但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习惯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3、纸币的发行(板书)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发多少都行吗?今年我国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国家为什么不能多印些钱呢?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是指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国家该怎么办?

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用先进的技术和特制的纸张制造出来的,国家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力气制造这些纸片呢?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币的流行。对国家而言,假币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鉴别假币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验。摸——就是感觉纸张的质量,真币采用凹版印刷,从背面摸上去特定位置有凸起感。看——就是看水印,印刷质量等,假币的水印往往是后期强行印上去的,容易模糊和变形,而真币的水印早在图案印刷前就嵌在了纸张里,所以看起来清晰,有立体感。听——就是把钞票拿在手里轻轻甩打,真币的纸张非常好,有清脆的声音,而假币根本无法模仿。验——市民可到银行柜台去,那里有专门的设备来识别真伪。

六、板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①含义 ②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

①产生过程: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产生 ②货币含义 ③货币本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三、纸币

①产生: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 ②含义 ③发行

第20篇:神奇的胖大海(教学设计)

《神奇的胖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喜欢观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2.学会按观察顺序有条理地说话,并争取加入想象把观察到的事物说生动。3.将自己的观察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按观察顺序有条理地说话,并争取加入想象把观察到的事物说生动,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1.胖大海

2.水杯

热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就在这盒子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先猜猜。(不对,摇头)猜不到吗?那请三位同学上台来摸摸,试试? (指名三名学生上台摸摸) 师: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预设一:

生:很小。师:有多小。生:像„„一样小。师:能具体说说它是什么样的吗?生:中间„„两头„„

师:刚才你说的是这东西的形状(板书:形状),这种形状准确地说叫椭圆形。

预设二: 生:很硬。

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下吗? 生:硬梆梆。

师:这就是它的硬度(板书:硬度)。

预设三:

生:很粗糙,皱皱的,摸起来有些凹凸不平。 师:你说的是它的表皮。

师:(小结)通过触摸(板书:摸),我们感觉到了这样东西的一些特点,那现在大家想看看这东西的庐山真面目吗?请大家倒数三个数请出我们本堂课的主角。老师给每组同学分一颗,大家可要仔细地看看,摸一摸,还可以闻一闻,相信你们会有新发现的。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一:

生:深棕色。师:你用眼睛看到了它的颜色(板书:看,颜色)

1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原来它的粗糙是因为它的上面布满了条纹也可以说是褶皱。由这些条纹你能想到什么?

生:老人脸上的皱纹,枯树皮,大海上细小的波浪„„

师:(小结)同一种事物却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你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看来合理的想象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更具体。(板书:合理想象)我们再来闻闻它的气味。(板书:闻)

生:中药味。

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摸、看、闻的方法,对这个小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通过刚才的观察,谁能给我们全面地介绍一下它呢?

师:(手持胖大海)我们已经很了解它了,可是这样一个干巴巴、硬梆梆、又瘦又小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呢?看看我们班哪位同学见多识广。 师:不知道啊?那我们来问问它自己吧。(教师串演胖大海,做自我介绍,中间引出“名不副实”)

师:喂,伙计,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呗?

胖大海:大家好,我叫胖大海,笔名叫安南子,昵称大海。 师:(笑)你这瘦不拉几的样子怎么可能胖的过大海啊?吹牛大王。 胖大海:你们先别急,把我放进开水里,我会变魔术。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试试吧。

二、合作观察,感受变化

师:请同学们以2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前请把一颗胖大海放入杯中,待会观察时请按:刚倒入开水时,不一会儿,几分钟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小黑板出示表格)注意:水的温度很高,不要去摇晃桌椅,不要去碰杯子。

师:当老师刚倒入开水,胖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胖大海立刻从杯底浮了上来,并不断冒出水泡。

师:“浮”和“冒”这两个词说得真好,冒出的小泡泡能让你想到什么?

生:像可爱的金鱼不断地吐泡泡,又像小小的潜水艇在突突地排水,还像淘气的小朋友吹出的小泡泡。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说的好极了。前面刚刚学会联想,现在就会活学活用了。那不一会儿,快看看,胖大海有变化吗?(注意引导要点:动词、气味、完整表达)

生:长胖了,表皮慢慢地裂开了,膨胀了许多,再也不是瘦瘦的干巴巴的了,像鼓起肚皮的青蛙。

师:那裂开的胖大海露出了一些什么东西?像什么?

2 生: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像人顶着一头乱发,像轻纱漂浮在水中„„

师:大家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那么现在几分钟过去了,再看看,胖大海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要点:沉、水颜色、联想)

生:沉下去了。慢慢地沉下去了。 生:水的颜色变深。

师:现在我们观察沉在杯底的胖大海像什么呢?

生:像一只水中游动的大水母,像水中绽放的花朵,像„„

师:在老师眼里,它真像一条甩着大尾巴的金鱼啊,又像深海中的珊瑚花一样美丽极了。现在谁能用“像„„又像„„还像„„”连起来说说?(板书:水中的变化:像„„又像„„还像)

生:几分钟后,胖大海完全泡开了,变得蓬松松、毛茸茸的,可爱极了!有的像„„又像„„还像„„

师:通过同学们大胆丰富的想象,老师感受到了胖大海的另一种美。一粒小小的胖大海放入水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真不可思议啊。神奇吧?(板书:神奇)

师:(1)过渡:现在,我想把这杯胖大海泡的水一饮而尽,行不行?我能喝吗?喝后会有什么作用呢?为了保险,请看大屏幕:[出示相关资料] (2)自己读一读。其实啊,这胖大海泡的水虽然有点苦,但作用可大了,它有润肺、排毒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老师的咽喉炎。这就印证了一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 你看,胖大海不仅是个魔术师,还是个小医生呢

三、思维拓展,口述作文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观察,相信大家对胖大海已经比较了解了,如果让你们以这次实验为题材写一篇作文,你们会用什么题目呢?那些新颖有趣的题目往往最吸引人哦。谁来说一说?

生:神奇的胖大海、会变魔术的胖大海、胖大海变形记„„ 师:(出示习作提示)最后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请大家注意一下。开头要简单介绍时间、地点、谁、干什么。中间胖大海的特点是重点部分,要写具体。然后要按照我们的观察顺序,把它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写清楚,发挥想象,把它写生动。最后简单地说说它的作用,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

《神奇货币教学设计.doc》
神奇货币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