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2020-04-1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导入新课:提问: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

学生回答:略

总结:好,我们把鸡蛋分为蛋壳、蛋白和蛋黄三层。可见同学们平日里观察生活还是非常仔细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地球的圈层结构》。记课标(养成习惯) 讲授新课:

设问:由于我们平时都吃过鸡蛋,所以同学们都能记住鸡蛋的分层。但是,我们的地球呢?有没有哪位同学曾经到地球的内部圈层去旅游过?或者说我们哪天也把地球剥开来看下到底有几层?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吗? 学生回答:都没有。

提问:既然都没有,那我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呢?

聪明的人类是利用了一种自然媒介----地震波。通过对地震波进行相关的探测,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现在,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本第21页的内容。了解是如何用地震波来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

地震波(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我们来回答几个问题:地震波可以分为------和-------

(指导学生看图)

纵波的传播速度--------,而横波的传播速度--------

纵波的传播介质有-----------,而横波的传播介质只有----------

两种波的共同点-------。 提问:根据这个表格,我们来设想下一个问题,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呢?为什么?

在海洋上,又是怎样的情况?

过渡句: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共同点,其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的性质有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均一,那么地震波将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位置上都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

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我们看图,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总是沿着弯曲的路径传播并且不同深度的波速还不一致,这就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应该被分成了不同的物质圈层。所以地震波就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请同学们看到图1.25。 先看到左边的直角坐标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坐标表示地面以下的深部。大家注意观察,这两种波自地面以下随着深度的变化,它们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留给学生足够的读图和思考时间,必要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在地下33km深度处,横波和纵波波速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速度都加快。

师:在地下2900km处,横波、纵波又出现了什么明显的变化? 生:横波波速突然变为0,纵波波速从约14km/s突然变成8km/s.师:像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就叫作不连续面。

① 我们看地下2900km处的这个不连续面,它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我们把这个不连续面叫做古登堡界面。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以上是地幔。

② 另一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它在地下约33km,在它以下,不管横波还是纵波,传播速度都会突然的增大。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我们把这两个面成为“一级不连续面”。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以下,除了这两种不连续面,还有哪些地方的波速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生:1000km和5000km处。

师:对,这两个地方也有不连续面,我们称之为“次级不连续面”。它们分别将地幔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画板书图)

接下来,我们就对地球的这些内部圈层作一些简要了解。(按表格)

① 地壳指莫霍界面以上坚硬的固体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平均厚度为17km,陆壳厚而洋壳薄。

② 地幔介于古登堡面和莫霍面之间,平均厚度为2800km,物质状态为固态,根据地幔物质具有的分异性,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密度较小,下地幔密度较大。另外,在上地幔的上部还存在着一层部分熔融的软流层。

③ 古登堡面则将地核跟地幔分开,地核的厚度有3400多km,地核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是三大圈层中最大的,由于其物质形态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地核分为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

讨论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如何证明,找出证据) 地幔是固体。

外核是液体,内核是固体。

外核是液体,因为横波不能通过。纵波依然可以通过,直到地下5000km深处。

由外核进入内核时,纵波传播的速度明显增大,说明这里可能是由液态转为了固态。

软流层:给人“液态”的印象,但为什么这里横波依然可以通过呢?

我们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软流层所在的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的熔融状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是固态而不是液体,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那么当这种可塑性的岩石以岩浆形式喷出地表时,由于压力减小,这时才转化为液态。 所以在软流层当中,横波 依然可以通过。

最后,(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上地幔顶部也是由岩石组成的,二者合称为岩石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红笔标出顶部、上部、下部

上地幔分为三部分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称为岩石圈。我们要特别区分出岩石圈的范围。

过渡句:要使我们全面的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还需要了解地球外部的结构。那么,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的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第二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

归纳讲解:大家看到图1.27,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包裹着地球的海洋和陆地。

大气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氮和氧,分别占到总体积的78%和21%,除此之外,还有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尘埃杂质和惰性气体。 其中,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臭氧能够吸收大量的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

而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虽少,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天气变化。水汽和杂质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到,相对于其他天体,地球上能够形成大气圈的原因就在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从地球形成演化的早期开始,就不断地将一些气态物质吸住,极少成多而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在地球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后,由于植物的大规模繁殖,才逐渐形成了如今以氮氧为主的大气成分。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状况,将大气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① 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底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也是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最低层。

对流层有如下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最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2)对流运动显著,地面是直接热源,大气上冷下热,由于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同一平面上不同地点的大气受热也是不均的,大气层不稳定,这就为对流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大气现象复杂多样,对流层中多含水汽和杂质,随对流运动上升后,气温降低,形成的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它有以下特点:(1)由于它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所以

其气温是随高度增高的;

(2)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飞机多在这一层飞行。

③高层大气位于大气圈的最外层,空气的密度已经很小了。在该层的80~500千米的高空有一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大意义。

大气圈的范围没有明显的界限,大致自地面以下5~6米,上至2000~3000千米高空,还与其他的圈层相互渗透,如水圈、生物圈。

【水圈】水圈是由地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和冰川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地球上的水有三相变化,广泛地存在于空中、地表和地下,水还是所有固体和液体中热容量最大的物质之一,相对于其它物质,将相同质量的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将会吸收更多的热量。水的这种热力性质对整个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水圈还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在运动的过程中,水圈对地表物质进行不停的侵蚀、搬运、堆积,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

(可以学生讨论说出)除此之外,水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除被人类直接饮用外,还是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为人们提供灌溉、航运、养殖等便利的同时,也是一种被广泛利用的清洁能源,如今水电占到了全球发电总量的21%。但是,如果利用不当又将给公众带来巨大的灾难;水的时空分配不均又往往引起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水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的迫害时有目共睹的。这些都体现了水圈与人类活动密切关系。

【生物圈】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表层生物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从范围上来说,它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表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生物圈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史十分密切的,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比如说,农业就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以获取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的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城市中的绿化带就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国土整治方面,增加植物覆盖率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地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旱涝、风沙灾害,支撑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摆在当今国际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加节制的肆意捕杀,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一些物种的生存,甚至造成了众多物种的灭绝。如今,维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实行,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也将其下属的全国环境基金中的大部分资金用作保护全球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即便如此。每年全球仍有约6万种物种灭绝,因此,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推荐第2篇: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5.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0年10月29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Bezymyanny”火山爆发,火山灰云有10公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6~7题。

6.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7.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2011·阜新模拟)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8~9题。

8.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地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9.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C.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D.软流层中部

(2011·济南一模)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10~12题。

10.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C.4个

B.3个 D.5个

1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二、综合题

1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14.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 A________,B________。

(2)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_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判断C为_______界面。 (3)在地下2900千米处,A波_______,B波波速________,从而判断D为________界面。

(4)C面以上为________,C面和D面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D面以下为_____。 (5)E和F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A

2.D 第1题,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第2题,在莫霍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两个面分别是地壳和地幔、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3.选D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经分析可知D项正确。

4.C 5.B 第4题,①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②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5题,⑤圈层是内核,受外核为液态物质的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

6.C 7.B 第6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第7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8.C 9.C 第8题,结合等值线分布特点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第9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10.C 11.C 12.B 第10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第11题,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第12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13.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地球内部依据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将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一次地震,在震源处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且纵波在地幔中传播速度要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横波在地壳、地幔中传播,不在地核中传播,地震波还以同心圆向外扩散。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E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的横波的区域。见上图。

14.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特点及划分依据,是否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

答案:(1)横波 纵波 (2)33 莫霍

(3)消失 突然下降 古登堡 (4)地壳 地幔 地核 (5)E为液态,F为固态

推荐第3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下面就《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一、课前准备

地理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组成,具有兼文兼理的特性,难度较大,前面的《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们有一种挫折感。而且,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课时较少,地理基础较薄弱,所以这次公开课我选择平行班作为教学对象有一定的冒险。但是,我想,越是难做的事,我们越是要勇往直前。而且,我作为14班的班主任,比较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平时的上课氛围,他们比较活跃,理性思维强,对于地理,好像表现出了一种独有的兴趣,尤其是每次上课时专注的眼神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坚定了我的信念,交代他们如果有时间做一下课前预习,让他们对于这一堂课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四节,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地理探索的兴趣,学会以地理视角看世界。内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识稍有难度外,其余知识较为直观简单,因此我打算以多个设问的形式穿插,以活跃课堂、重点分析疑难点,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知识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

二、课中展示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我首先列举人类的三大壮举,并问他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有十八层呢?他们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接着我又问他们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靠什么手段研究?他们陷入更深的疑惑。然后,我谈笑地问:“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地表的物体会怎么样”,学生争相回答说左右摇晃,我又笑问“仅仅只有左右摇晃吗?”,又有学生补充道:“还有上下摇晃”。从这里,我顺利地引入了地震波的概念。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要学生在书本中提取地震波的类型和传播特征之后,我马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是为什么?”希望他们能够学会迁移知识。果然,很快他们就联想到刚才的知识,是因为纵波速度较快,横波速度较慢。在学到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依据纵波与横波的特点大胆的推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结构特征,并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完成的相当漂亮,我想这就是90后的高中生,有着快速地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

(3)推崇简单记忆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于内部圈层,我提出用形象记忆法,告诉学生人们常常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形容为“煮熟的鸡蛋”,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蛋黄为地核。学生们听完后,会心地笑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形象记忆法很受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构建好了。另外,在介绍外部圈层的时候,我又提出了关键词记忆法。大气圈:包围、气体和悬浮物、氮和氧;水圈:连续不规则、不间断循环;生物圈:生命、三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授之以渔”才能真正放之四海皆能游刃有余。

(4)充分利用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节课的活动重点和难点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所以,在这一部分,我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思考与讨论,然后要求他们总结出一个条理清晰并且简洁的结论。恰好,这里的内容他们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很好,师生配合相当协调,最后所推测的结论也完全正确,这使得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并学会了合作、交流和表达。

(5)坚持“双语”教学个性,坚持课后小结,坚持讲练结合

从开学,我都坚持每个节课教给学生专业地理名词的英语写法和读法,希望能够对他们以后的大学生活有所帮助,因为大学更强调自主学习,会接触到很多外文文献和资料,在此夯实基础,能够很快上手。这一点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所以他们一直都坚持了下来,学得很认真。当本节课知识讲完之后,我以框架的形式作了知识小结,并以提问的方式一起回顾了本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知识点基本均已落实。

三、课后反思

正如杜威所指出的,“一个人进行反省思维时需要从观察开始,以便审查种种情境。有些观察是直接通过感官进行的;另外一些是回忆自己的或别人的旧经验。”同理,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地理组老师和学校领导对我的评课之后,我对于自己的这一节课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具体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学环节。我一贯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强调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较好的预习不但能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关于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一堂课上完,虽然知识容量并不小,但是我还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关于教学细节处理。“在地震发生时,人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但这是不严谨的,应该更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是针对处于震中的人们,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地球的内核为什么不是气态?”这一问题要更适当地引导,以确保每堂课的知识的精准性。

(4)关于教学艺术。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积极鼓励学生互动探究。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关于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邓林林

2014-11-6

推荐第4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范文一:

正如杜威(Dewey)所指出的,“一个人进行反省思维时需要从观察开始,以便审查种种情境。有些观察是直接通过感官进行的;另外一些是回忆自己的或别人的旧经验。”同理,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地理组老师和学校领导对我的评课之后,我对于自己的这一节课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具体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学环节。“温故而知新”,在时间的允许下,上课的前几分钟,最好能复习到上一节课的知识,因为理科班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学习时间间隔较长,适当地复习效果会更好,不应该弃之。

(2)关于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一堂课上完,虽然知识容量并不小,但是我还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关于教学细节处理。“在地震发生时,人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但这是不严谨的,应该更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是针对处于震中的人们,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地球的内核为什么不是气态?”这一问题要更适当地引导,以确保每堂课的知识的精准性。另外,用“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速度开始逐渐变快”这一个例子来比喻“不连续面”欠妥当,可以舍弃。因为确切来说,汽车的速度不会突然变化,尽管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枯燥的知识更生活化,但相较而言,知识的准确性更重要。

(4)关于教学艺术。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最好一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激情。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关于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范文二:

1、问题的设计要更加简洁明了。

2、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4、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5、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

6、在课堂的高潮部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推荐第5篇:1.4 地球的圈层结构_教学设计_教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

2.了解地球各圈层结构的特征及划分依据

3.从人地关系的角度,了解各圈层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4.了解地壳、地慢和地核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

5.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物质循环的规律及地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画图来分析掌握地球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地球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球外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树立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等基本的地理观念,进一步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求真务实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

2.了解地球各圈层结构的特征及划分依据

3.从人地关系的角度,了解各圈层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学生回答】略。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讨论】你知道其机理吗?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板书】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

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上地幔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难点讲析】

(1)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2)内核为何是固体?

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层的主要层次及各自范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安全教育

推荐第6篇:4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的内部圈层。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软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内部圈层对比表,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书)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知识拓展)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板书)

(一)地震波

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分类:有纵波(P波)、横波(S波)之分。 (方法引导)

1.那么纵波(P波)和横波(S波)各有什么特性?(提示:地震波特性——速度、通过介质)

(看书讨论回答)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探测地内结构?

(讨论回答)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地震波的利用 探究内容:

(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探究办法、过程:观察、分析、推理、讨论 探究结果:

(1)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2)地幔物质是固态,地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来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 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是怎样的?

(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先投影左半部分,待学生分析推测后再投影右半部分进行对比)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总的趋势——速度随深度递增,但不均匀,有突变现象。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请大家看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左半部分),找出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填写表格。

(叠加投影表格)不连续面的特征 (观察、讨论、回答、填表) (方法引导)

(据学生回答逐个投影填充表格内容)

1.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为什么会出现? 不连续面上下的物质性状发生了变化。

2.根据两个最主要的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几个圈层? 三个圈层。(对比)

(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

看投影的右半部分,地球被分成哪几个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 (投影)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投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请看图说出三个圈层的划分依据、两个最主要的界面、各圈层的范围。

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是地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判断地幔的形态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讨论回答)固态,因为横波能通过。 3.软流层的位置和形态是怎样的呢?

(讨论回答)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呈融熔状态。

4.岩石圈与地壳有什么区别与关系? (讨论回答)范围和界面不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物质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5.根据地震波来分析,地核又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形态是怎样的? (讨论回答)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外核是液态,温度高于熔点。 6.那内核的形态呢?

(讨论回答)固态,因为地震波速度加快,随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

【知识拓展】

地壳: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 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8 km,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 km。地壳最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地壳又分为双层结构: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在大陆地壳中,两个层次都有;在大洋地壳中,硅铝层变薄甚至缺失。所以大洋地壳比较薄。

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2800多千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软流层物质仍是岩石(主要是橄榄岩、榴辉岩等),为硅酸盐类、氧化物等。由于这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融熔流动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推测,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与上下层物质都不同,并构成一个圈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软流圈。软流圈层厚度范围并不是从莫霍面算起,约在地下60~250 km,它属上地幔部分,但位置并不在地幔的顶部。因此,软流圈层与地壳之间(即与莫霍面之间)还有一层物质存在,即上地幔的顶部,也是岩石,并构成了一个圈层,它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因为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投影)表格

(小结)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再来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 (板书)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看大气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1.大气圈

(投影)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物质组成——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左右的对流层范围内。

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2.水圈 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板书)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亿~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小结:地球所有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同时,它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各圈中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

练习: 1.填表

2.填表

3.地球外部圈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圈有什么特点? 5.生物圈的范围。 答案: 1.填表

2.填表

3.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4.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5.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板书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2、水

3、生物圈

推荐第7篇:5地球的圈层结构

5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我的构建】

【我的疑惑】

【我们合作】

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撒哈拉的岩层中,科学家找到了生活在4 000万年前的海洋生物——货币虫化石,3 600万年前的矛齿鲸化石以及同期的红树林根部化石,2 000万年以前的热带沼泽和热带雨林植物化石。

陆地上的盛行风会把陆地上的沙尘吹送到海洋,然后沉积在海底,这些沉积层被科学家称为“时间胶囊”。科学家们通过对撒哈拉“时间胶囊”的研究发现,撒哈拉成为沙漠是近300万年以来的事情。在这300万年的时间里,每隔两万年,它就从沙漠变成草地,循环往复;考古发现,就在七千年前,这个地球上的死亡沙漠还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

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图1 (1)说明撒哈拉地区海陆变迁的过程及证据。

(2)推测撒哈拉变成绿洲草地时黄赤交角可能变____________(大或小)。结合大气环流原理解释撒哈拉由荒漠变绿洲草地的过程。

(3)应该从哪个海域的海底寻找撒哈拉的“时间胶囊”?为什么?

【我来尝试】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2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的收获】

【我来检测】

图3是“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读图完成1~3题。

图3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3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处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图4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图4

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 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5.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图中C层

B.图中G层 C.软流层

D.下地幔

图5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5

6.①、②、③、④依次所代表的圈层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7.图6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图6 (1)描述图中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地壳厚度分布特点。

(2)“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5

推荐第8篇: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

《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

课题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本节内容安排课时为一个课时,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内部圈层和地球外部圈层两部分。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法、学法、课堂结构、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六部分,简要向大家介绍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背景

(一)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从初中地理转入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尤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地理读图的技巧。而,初中时死记硬背的地理学习模式在学生脑海中依然根深蒂固,缺乏勇于读图思考、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意识,所以,本节课我将着重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图表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为了降低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授课过程中,我将更着眼于课本,力求参透课本中出现的每个图、表、活动跟案例,紧扣课文每个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复习和二次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有书可参,有理可依,减少高一地理学习的盲目性。

(二)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地球内部圈层部分占用篇幅和内容较多,而地球外部圈层部分比较简略,而且地球外部各圈层在必修一后面都有各自章节详细介绍,所以在此不作重点讲解,而是蜻蜓点水,埋下伏笔。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将设置在第一部分地球内部圈层部分。 在本章前三节分别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形式的特征及其意义几方面对地球概况进行详细讲解,虽然第四节地球圈层结构与之前各章节知识之间联系不大,学生基本可以独立看待本节学习,但是,高中地理学习更注重的是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和读图技能的锻炼,无论是地球运动、还是地球圈层结构,图表教学都应贯穿其中。而教材中无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到划分方法,从各内部结构到各内部圈层的特征,都离不开《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所以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划分方法、圈层结构、圈层特点,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球的圈层结构”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读图分析的能力,是本节课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2、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划分方法

3、了解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结构和各圈层的基本特征。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能准确说明地震波传播特点以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过程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科学精神认识地球的圈层构造。

三、课堂结构分析

本节课将在老师步步设问的带动下,通过学生自主读图思考,逐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课堂质量。 基本概念初探 读图技巧讲解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大胆假设,提出疑问 (10分钟)读图得出结论 地球内部圈层

(25分钟)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不连续面的分布:明确概念 (10分钟)提出问题 读图解答

——加强图的运用 教师归纳

拓展探究(5分钟)——地心之旅能否成行? 地球外部圈层(约8分钟) 总结归纳(2分钟)

——————提高认识,巩固体系 课堂练习(5分钟)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学案法、表格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利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作为话题,提出入地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人类通过钻井技术能到达地球的深度只是地球半径的5000分之一,再深就没办法到达了。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是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那什么是地震波呢?他是怎样让人类认识到地球的内部的呢?而我们人类目前对地球内部的认识有多少呢?通过一系列设问引起学生对探索地心奥秘的兴趣,引出《地球圈层结构》这一章节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我将新课分成两部分:地球内部圈层25分钟和地球外部圈层8分钟两部分,

一、地球内部圈层,这部分讲解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不连续面的分布和拓展探究三部分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的突然变化

本环节是教学的第一个重难点,我将通过三个步骤的教学设计,导出结论

第一步:基本概念初探: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完成学案和表格,初步掌握地震波的概念、分类和主要特点

在讲解地震波的概念时,让学生左手放桌面,右手敲打桌子,亲身感受什么是弹性振动、弹性波。

第二步:读图技巧讲解:读图完成活动一,思考图中两曲线分别代表的地震波是哪种?

【活动一的设计如下】: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填写图中虚线和实线所代表的地震波在1000,2000,5000千米深度处的传播速度分别是多少。老师首先以1000千米深度为例作读图示范,边示范边提醒学生读图要领: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找到2000千米深度后用尺子划一横线,找到与虚线和实线的交点,然后向上读数,填写表格。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2000和5000千米深度的读数,学生完成表格。对照表格,结合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特点,得出虚线表示横波传播速度,实线表示纵波传播速度的结论。 【活动的目的】:1,让学生真正学会读懂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读懂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曲线,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结合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的结论,自主得出图中纵波和横波的表示曲线,并非死记硬背,而是有理可依。这里除了要求学生读懂哪条是横波哪条是纵波曲线外,我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出横波和纵波在地表以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过程。为后面得出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可分成不同圈层以及稍后学生能自主找到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不连续面作技巧的铺垫。 第三步:大胆假设,提出疑问:

抓住“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改变而改变”,通过设问与思考,得出“地震波是地球圈层划分依据”的结论 【设问】:假如地球内部物质性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会否变化?答案是不会。那么纵波和横波在不同深度传播速度变化曲线应如何表示?答案是直线。 【结论】:既然图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曲线是弯曲的,说明地球内部物质性质是不均一的。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物质性质肯定是发生明显改变,所以我们就能根据这点把地球内部划分成不同的部分,而地震波的突然变化就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不连续面的分布 步骤一:明确概念

明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突然变化后,引出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的面就是不连续面的概念,不连续面就是地球内部圈层之间的界限。接着继续讲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不连续面的分布。

步骤二: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读图解答

有了活动一的读图基础,到这里,我基本可放手让学生自主读图解答以下问题,

1、让学生找出2900千米深处,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分别发生的明显变化,得出第一个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的概念

2:找出第二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及地震波通过此时的变化 步骤三:老师投影表格,小结归纳:

步骤四:读图思考横波在2900千米深处消失的原因,得出不同圈层成分和结构不同的结论 由于2900千米(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消失,根据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能通过固液气的知识,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在此肯定有非固体的物质阻断了横波的传播,然后老师补充说,外核(液体),地壳、地幔、内核(固体) 步骤五:最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找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老师通过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达到掌握这部分知识的目的。

☆提问一:地壳的位置和外貌?(莫霍界面以上,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固体外壳 ☆提问二:以下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测试,最迟收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是

A A珠穆朗玛峰

B四川盆地

C太平洋

D黄土高原

让学生解释原因,因为地壳厚度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地壳厚度最大,所以。。。 ☆提问三:地幔的位置?软流层在哪里? 由于学生会有疑惑,地幔是固体物质,为什么在上地幔上部会有软流层?老师在讲解软流层时要疏导学生,岩浆其实是属于流质固体,它与液体有所不同。 ☆提问四:地核的位置和主要特征?(温度很高,密度和压力很大)

这样,通过带领学生读图、分析、拓展思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到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和基本的读图技巧。

〈拓展探究〉——地心之旅能否成行

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科学精神认识地球的圈层构造。课堂上还加设拓展探究,让学生所学知识在课堂上立刻得到运用,激发学生勇于思考探究科学的兴趣

材料

19世纪,法国儒勒·凡尔纳写的《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进展相对缓慢。 圈层名称

特征

组成物质

密度、厚度、压力和温度

地壳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薄,大陆厚)

3、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坚硬的岩石(硅酸盐类)

逐 渐 增 大

地幔

1、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2、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地核 温度、压力(地心的温度约为7000℃、压力约为360万个大气压)和密度很大

以铁、镍为主

上表是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获得的地球内部信息,结合表中的信息,你认为人类的地心之旅面临哪些困难?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为了让学生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有初步的认识,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答案,老师适当梳理,完成教学任务: 1.地球外部圈层的关系 2.大气圈的组成和成分

3.水圈的分类,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含义 4.生物圈的含义和范围。

(三)课堂总结,加固知识框架

课堂小结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老师归纳,边回忆地震波特点、划分依据、地球内部分层的划分及其不连续面的分布等知识要点,提高课堂效率。

(四)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从以下方面关注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反应

关注学生在完成活动一,学习读图技巧时的反应,对有读图障碍的学生可下台个别指导 关注学生在自主读图解答问题过程中,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描述的语言准确性,若出现意料外的答案,应及时更正并引导。对未能准确把握老师问题要求的同学给予适当暗示和鼓励。

本课读图量较多,涉及的数字、概念也比较多,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跟上老师的思维和进度,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老师应反复强调

关注课堂小结时,学生反应迟钝的知识点,注意查缺补漏

以上是我对《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明,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推荐第9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培养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情感。2.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教学难点

1.“地幔”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式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媒体和教具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师:回想夏日的烈日当空、汗流浃背,此时此刻要是来个冰镇西瓜,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但是,面对这一大堆的西瓜,我却犯难了,如何才能挑选到已经成熟并且甜美多汁的西瓜呢?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呢?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纷纷给出各种建议:挖一个口子、切一小块、敲打西瓜听声音„„

1 对学生的建议给予评价,讲述“听瓜神器”

【过渡】师:在各位同学的建议下,终于挑选到满意的西瓜!引申类比——

展示地球,这瓜成熟没有呢?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那么如何探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学生回答】略。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提问】什么是地震波呢?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观看flash动画】同学们归纳地震波特点。(波速、对物体的感觉) 【板书】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过渡】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板书】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读图分析】读投影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析:

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莫霍界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读图思考】

2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证实学生的猜想

【讲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岩浆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难点讲析】

(1)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掌握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提问】请同学们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层的主要层次及各自范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3 【板书】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不连续面: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教学反思

4

推荐第10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第四节:地球的图层结构(1课时)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为。有两方面的要求,1.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2、要求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

3、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教材分析:1.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包括内部圈层的划分及边界,地壳的组成元素、厚薄和分布,地幔的组成和地核的组成和状态。2.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的组成和空间分布及相互的联系。

三、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过程和方法: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来源:Z。xx。k.Com]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四、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五、教学难点:“地幔”的有关知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用具: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八、教学过程: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来源:学,科,网Z,X,X,K]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地震波。你知道其机理吗? 源:Zxxk.Com]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 圈层名称[来源:学科网ZXXK] 地壳 上地幔 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来源:Z.xx.k.Com平均17[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下] (古登堡界地外面) 核 核 om][来源:学科网ZXXK] 1000 内核 om] 2900 5000 6370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难点讲析】(1)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2)内核为何是固体?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 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来源:Zxxk.C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层的主要层次及各自范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归纳讲解】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板书】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课堂小结】 【探究性作业】P25活动 【板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第11篇: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例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图l.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这样,地震波就可以带回地球内部的信息,从而可以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

图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陆部分)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说明该深度处上下物质在成分或状态上有改变。

2、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也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说明此深度处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状态差异明显。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4、纵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处也有变化,称为次级不连续面,该面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教材随后安排的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对图1.26右图的细化,利用图旁边的文字,让学生从厚度、温度、物质组成和状态的变化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及地壳与岩石圈的概念区别。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层。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设计,一是点出外部圈层的位置和名称,二是形象地说明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最后“活动”部分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拓展。这个问题其实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要求学生此时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内部圈层。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桌子受到冲击产生弹性振动,耳朵听到敲击声,左手感觉到振动。借此阅读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关特点,通过学生质疑解疑,获取地震波的有关知识:地震波为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第二步,据图1.26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分析地震波的不连续面以及地球分层,结合图1.27及有关小字内容,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利用活动第2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地球的外部圈层。阅读图l.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初步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借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探究讨论,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等方面了解地球外部的同心圈层,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最后.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阻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

2、知识与技能培养

获取地球圈层的构造及其主要特点等有关知识。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操究、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维及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反作用。只有人类和环境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资料l: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级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普超高压变质带上实施,被称为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钻探工程设计深度5000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历时5年完成。利用从钻孔中获取的岩心及液、气态样品及原位测量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该工程于2001年8月4日正式开钻。

资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探井为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教师:(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目前,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研究进展很大,但地球内部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看来利用钻探技术是难以完成的。(2)(拿一被切开的熟鸡蛋)同学们,有人拿这个鸡蛋形象的比喻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你认为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详录) 实例感悟:同学们,将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你会有哪些感受? 自学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的感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请提出本小组在自学中的见解或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地震波的类型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

纵波(P波)

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横波(S波)

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互动探究:

生l:用手敲击桌子,桌子会产生弹性振动。地震波就是一种弹性波,它有纵波与横波之分。 生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教师介入:刚才的同学较好的说出了纵波、横波的特点,哪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或者异议? 生3: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 (教室寂静) 教师介入: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新意。纵波与横波的概念、特点是今后物理课程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说来,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吗? 生4: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先感觉到的是纵波,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们只会感觉到颠簸,因为横波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生5: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应该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通过的物质密度加大,波速必然会加大。 生6:你所说的结论,根据在哪里? 生5:„„ 总结承转: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刚才的讨论是不是正确,还有待于大家下面进一步讨论、学习。我认为波的传播速度还与物质的形态有关,这里有这样一组数据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深度范围(Km)

密度变化(克/立方厘米)

0~15 2.83

15~2878

3.31~5.62

2878~5161

9.89~12.70

5161~6371

12.70~13.00

媒体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

教师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了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同学们,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图,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讨论、辩解。

生1:从圈中发现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离之处、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现了不连续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其内部物质形态是液体。 生3:从横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讲,其内部物质是液体,但觉得很难理解。

总结承转:根据横波不能通过这一事实,有人认为2900km以下的物质近似“液体”,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成分以重金属铁、镍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质状态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媒体演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原媒体播放的基础上对应出现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

激励探究:根据我们的学习,大家快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内容和圈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关信息,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么新的发现与疑点还请提出,以便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媒体展示: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表(楷体内容在表中为空白)。 (学生完成后,第一学习小姐和第四学习小组填表,补充完成) 地壳圈层结构

不连续面

深度

地震波速变化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17 900 2900 5150

纵波和横波速度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减慢, 横波消失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地幔

上地幔

上部由岩石组成,密度较大,有软流层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外核可能为液态,内核可能是固态

内核

【互动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它不属于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吗?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幔划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核划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介入:这两个不连续面,我们认定为次级不连续面。

生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但横波能通过,物质状态应该是固体呀。 教师介入:软流层的物质从总体上看仍是固态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说明该层的物质较岩石要软要热些,这里硬软的差异是冷热的必然结果。所谓“热些”是说物质温度比较接近其熔点,虽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动性却大大增强了,所以也有人把软流层的物质状态说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体。

生4:从图1.27看出岩石圈与地壳的范围和界限是不同的,岩石圈不但包括地壳,还包括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转引导:同学们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能比较完整的综合了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现在我还有两个问题亟待大家解决:

1、能用鸡蛋的结构说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吗?

2、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除了我们对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别的进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略)

四、教学案例评析 执教者知识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变化表),虽然学生思维多维展现,但教师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巧用实例,感悟地震波;巧设比喻,引发学习兴趣;借助直观手段,突破难点;教师适时介人,化解疑点;通过特征比较,把握重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互动质疑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样,在情境创新、环节设计、方法和理论提升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从而使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学生人格,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第12篇: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

【】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结构特点,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2)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区分岩石圈与地壳、地球各圈层的特点。 (2)地震波传播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手持一个匣子,让学生说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匣子内所装物品是什么.学生议论:有的说钻个洞看,有的说摇一摇听听,有的说用X光透射。

启发教师:那假设这是地球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信息? 学生讨论:改进钻探技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遥感技术

教师解释:很好,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黑匣子,打钻井探究,目前最多只能钻3000米,遥感感知的深度也很有限,目前唯一的办法只能通过地震波间接地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状况.具体怎么利用地震波去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呢?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地震波的基本情况 【板书】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师: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就类似我们常看到的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是不是水朝周围流去?不是,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只是在原来位置上下跳动。地震波也是如此,只是质点的上下或左右振动造成的。地震波可以分为哪两类呢? 生:有纵波(P波)、横波(S波)之分。

师:横波是质点震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又称剪刀波,破坏性较强。纵波是质点震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又称推进波,破坏性较弱.那么纵波(P波)和横波(S波)各有什么特性? 师:大家感觉过地震没有?如果有机会可有去台湾或是日本感觉一下,其中,台湾每天平均有40次地震,能够感觉到的有

3、4次之多,我们福清也常常波及,那大家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首先感觉到的是左右摇晃还是上下摇晃呢? 生:先感觉到上下摇晃,再左右摇晃。 师,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生: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师,很好,那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船上,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 师:船是左右摇晃还是上下摇晃?还是和在地面的感觉一样呢? 生:感觉到上下颠簸 师:为什么只有上下摇晃呢? 生:这是因为只有纵波能在液体中传播,横波无法再液体中传播

师:很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物质中地震波的传播是不同的,固态物质中横纵波都能通过,液态和气态物质中只有纵波能够通过,并且纵波的传播速度在三态中也是不同的,固态大于液态大于气态。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师: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如一条柏油公路一端连接石子路,另一端连接高速公路,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当汽车进入高速公路的瞬间,速度开始逐渐变快,也就是可以把柏油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地方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的界面;同理,当汽车从柏油公路进入石子路时,柏油公路和石子路相连接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界面。请同学们总结刚才所讲的,根据表格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分 类特 点

传播速度所经物质状态共同点 纵波(P波)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横波(S波)较 慢固 体

师:地球内部物质性质是均一的吗?? 生:(讨论回答)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所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师:根据这种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来推知传播介质的变化,从而了解地球内部状况。同学们打开书21页,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是怎样的?波速有没什么明显的变化?并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先投影左半部分,待学生分析推测后再投影右半部分进行对比) 深度 (千米) 0 3 6 9 12 15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速度(千米/秒) S P 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总的趋势速度随深度递增,但不均匀,有突变现象。

师: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请大家看投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左半部分),找出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

生:离地表33千米处有个莫霍界面,在2900千米处有个古登堡界面

师: 很好,1909年,奥地利地震学者莫霍洛维奇根据地震资料发现了33千米处的这一不连续界面,为了纪念他,人们将此界面命名为莫霍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者古登堡最早研究了2900千米处的这一不连续面,故将此界面命名为古登堡界面。 特 点

界 面深 度纵波、横波传播速度变化发现者发现时间 莫霍面33 km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莫霍洛维契奇1909 古登堡面2900 km纵波速度明显下降,横波消失古登堡1914 师:地震波的波速突然发生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不连续面上下的物质性状发生了变化。

师:根据两个最主要的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几个圈层? 生:地壳、地幔、地核。

师:(投影)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

生:(指认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师:下面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三个圈层。 (板书)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投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师:请看图说出三个圈层的划分依据、两个最主要的界面、各圈层的范围。

生: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是地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可能是什么? 生: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师:软流层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回答)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

思考2: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思考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构成的,你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地壳位于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构成,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构成,即软流层与地面之间的部分。

师:很好。根据地震波来分析,地核又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形态是怎样的? 生:(讨论回答)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外核是液态,温度高于熔点。

师:那内核的形态呢? 生:(讨论回答)固态。

思考4: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 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师:刚才同学们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回答得很正确。我们下面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地壳: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 km,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8 km,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 km。地壳最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2800多千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因为地震波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下 地 幔 外 核 地壳 地 幔 地 核 内 核 上 地 幔 岩石圈 软流层

【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上地幔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师:(小结)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

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层的主要层次及各自范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如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大气圈的空间分布和物质组成,有什么特点?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导分析气温垂直分布图(补充),推导对流层和平流层特点.重点抓住co2,水汽吸收长波辐射,o3吸收紫外线.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 大气的分层特点原因

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②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①热量直接来自地面,水汽、二氧化碳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降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易形成云致雨

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②水平运动,利于高空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

高层大气密度小,存在电离层空气分子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2水圈的空间分布和物质组成,有什么特点?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如何理解连续但不规则呢? (1)连续:地球上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给的

(2)不规则:地球上的水分以不同的数量分布在不同地方 (3)循环运动:如大气降水到地表,地表又通过蒸发等一系列活动回到大气,又形成降水。

3.生物圈的空间分布和物质组成有什么特点?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板书】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课堂小结】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大气圈的底部交错重叠分布.【板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下 地 幔 外 核 地壳 地 幔 地 核 内 核 上 地 幔 岩石圈 软流层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第13篇: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分解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

中图2003课标版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2、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其相互特征。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

4、解地球的垂直分层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5、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掌握地球各个圈层及其之间的关系。

2、运用表格对比法学习大气垂直分层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环境观 2教学重点

1、地球的内部结构。

2、地壳。

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3教学难点

1、地幔、岩石圈。

2、对流层和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原因。

3、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关系。4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投影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式导入

问题一: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哪棵树里有虫子? 啄木鸟是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问题二: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内部? 播放视频:实拍宫城县地震波传到东京瞬间2011.3.11 活动2【活动】学生探究

补充知识: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时产生的机械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我们对地球内部圈层的研究需借助于地震波。 展示图片:地震波变化曲线图

学生探究: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界面称为不连续面。学生根据上图找到不连续面,并转绘到右侧地球部分图上。(如下图)

教师总结: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板书:

活动3【活动】难点突破

难点突破:

1、地壳的厚度在各处是不均一的,一般来说,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只有7km,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5 km,

2、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处于熔融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的化学组成主要是铁和镍,外核物质呈熔融状态,内核为固体金属球。

3、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上地幔顶部也是由岩石组成的,二者合称为岩石圈,因此,岩石圈和地壳所指的范围是不一样的,请大家注意区别。

活动4【讲授】过渡

过渡:“谈天说地”,说完地,下面咱们谈谈天。地壳表面以外的各个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在固体的地壳表面镶嵌着水圈,并被大气圈包围着。在地壳表层、水圈和大气底层,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生气勃勃的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活动5【讲授】教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大气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厚厚的大气,好像地球的外衣,保护着地球的“体温”,使其变化不至过于剧烈。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人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又凝结成雨、雪等降落地面,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止。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雕塑着地球表面的形态。可见,大气对地球表面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发生着重大的影响。大气对生物界和人类的影响更为深刻,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可以说,地球上没有大气,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

活动6【活动】学生自学完成知识总结

低层大气的组成

活动7【活动】知识探究

学生根据下图完成大气垂直分层表格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活动8【讲授】教师点拨

难点突破:

大气各垂直分层的物质组成不同⇒ 各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变化不同⇒大气运动状况的差异 ⇒与人类的关系的差异

活动9【活动】学生自学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陆地水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教师点拨:

(1)水具有三相变化的特性,是自然界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

(2)地球上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因而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

(3)陆地水与海洋水和大气水共同组成水圈。

(4)水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都不能缺少水。水作为资源来说,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能代替的。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它占地球上水储量的96.5%。海洋水是咸水,当前科学技术还不能大规模进行淡化,用之于生产。分布于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水体是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地球上水储量的3.5%,但实际上可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情感态度教育:节约用水

活动10【活动】学生活动 让一组学生用磁扣扣在下图认为有生物的地方

教师总结: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分布空间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20千米。与其他三个圈层交错分布,其界线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

难点突破: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

活动11【讲授】本节总结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因为以地心为共同球心,所以也叫同心圈层。这是地球通过长期演化形成的,也是地球最显著的结构特征。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

中图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4、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2学情分析

考虑到我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而本节内容大多又是以新内容的形式呈现的(例如:横波和纵波在物理课上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属于新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利用各种地理图片和教具采取化繁为简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地壳,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学难点:地幔,对流层和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2.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其主要特征

3.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环境观 学时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评论(0)

学时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如何? 活动2【讲授】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教师利用边讲边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教师讲述我国神六发射等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事例,然后提出人们如何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提供以下材料:

1、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过3000米。

2、最深的钻井,不过1万多米大约12千米。

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4、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鸡蛋剖面图”,启下到地球。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我们所能直接探测到的只是地球浅浅的一层表层,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人们采用了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结构及物质组成。

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绳子的抖动、钢琴键盘的上下按动,来讲解纵波与横波的概念,填写“纵波与横波的特点”填充表格(表1),要求学生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图”(附图1),根据地震波的有关知识,绘制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推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学生绘制好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后,教师出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及教材有关材料,印证学生的结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学生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并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填充表格(表2)。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配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讲解有关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位置和特点。以生活中的牙膏类比岩浆岩物质状态。

活动3【练习】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 变化,而横波不变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了解地球的垂直分层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环境观

学时重点

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学时难点

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一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现在开始研究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外三层,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与大气圈有关,每天都要喝水与水圈有关,人类本身又是属于生物,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可见外部圈层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让我们分别来认识学习这三圈。

活动2【讲授】地球的外部圈层

【承上启下】第一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现在开始研究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外三层,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与大气圈有关,每天都要喝水与水圈有关,人类本身又是属于生物,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可见外部圈层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让我们分别来认识学习这三圈。首先学习大气圈。

【提问】 请大家根据教材的介绍及自己对大气的了解,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大气有哪些物质组成?并试着用结构图在笔记本上表示出来。 【出示投影】 同学整理的大气组成的结构图:

【指图讲解】 显然我们熟悉的大气由水汽、固体杂质和干洁空气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指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混合气体,它又由氮、氧、氩、二氧化碳和臭氧等组成,那么它们分别占干洁空气总量的多少呢? 【出示投影】 图1—4—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

【讲解承转】 氮和氧的比重最大,合占干洁空气总容积的99%,其它成分相对较少。空气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起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呢? 【同学讨论回答】 (略) 【出示投影】

氮: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维持一切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水汽:影响天气变化 【总结承转】

可见每一种成分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成分比例的变化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如空气中臭氧的减少,二氧化碳的增多等等。这些成分在大气中是不是均匀分布的?巨厚的大气层由底部到顶部分哪几层?各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出示投影】 图1-4-5大气的垂直分层,请同学仔细观察图

【指图提问】 图中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气温随高度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同学答略)

【总结】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大气的不同高度范围内气温的垂直变化是不同的,有的气温随高度而递减,有的气温随高度而增加。人们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和运动状况把大气分成了不同层次。

【提问】 从底到顶部分为哪几层?各层气温随高度有什么变化? 【请一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 (略)

【教师补充并追问】 那么各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为什么不同呢? 【同学读书讨论回答】 (略) 【讲解承转】 这是因为各层的热源不同。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下节讲到),因此距地面越近温度越高,越往高空,气温越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平流层中由于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从而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先是由于没有臭氧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尔后迅速上升。由于各层大气的热状况不同,使各层大气的运动状况及其它特征各不相同。在各层中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呢?(同学答略)

【讲解】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最薄、密度最大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请同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分析利于大气产生什么方向上的运动,为什么?(同学答略) 【绘图讲解】 由于对流层上冷下热,加之地表冷热不均,使热的地方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就会过来补充,冷的地方则因空气流向热的地方,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便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地面受热越多,对流越旺盛,所以对流层的厚度不匀,纬度越低,厚度越大。

【提问】 对流层的这种大气运动特征加之几乎集中了空气中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为什么?(同学答略)

【讲解承转】 由于对流运动,近地面的水汽、固体杂质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降低,易成云致雨,所以这一层也是云、雨、雪、雾等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一层,也是我们学习研究的主要对象。

【出示空白投影】 引导同学填注表格中对流层的有关内容。(附表)

【承转】 由对流层往上进入平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升高变化状况不同,其气流运动状况、天气状况等均不同,请同学速读教材与对流层对比说出平流层的特点。(同学答略) 引导同学填注表格中平流层的有关内容,进而完成高层大气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 显然各层大气的特征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最基本特征,它影响气流运动状况,进而产生不同的天气特征。

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图3),让学生确定地球上水圈的位置。 教师提问:地球上水的存在的形式有哪三态?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图1—4—6)并让学生阅读28页第二自然段提问: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几种类型?(你所知道的)主要的咸水水体和淡水水体有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等约10种类型;主要咸水水体——海洋水,主要淡水水体——冰川水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分析总结:

1、使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2、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3、通过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地球上另外一个外部圈层是生物圈。

【指图提问】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附图3),回答:生物圈在地理圈层中的分布位置?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一下生物圈的特点? 评论(0) 活动3【练习】地球的外部圈层

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 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2.有关生物圈的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指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 B.占有大气圈的全部 C.占有水圈的全部 D.占有岩石圈的全部

3.飞机适宜在离地面2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①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

②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③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 ④在高空,利于改变航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大气臭氧层( )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 那里气温较低

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 受集中紫外线辐射之害

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以我们

应该善加保护

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

线辐射

第14篇: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2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读下图完成

1、2题。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

) A.区域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优势突出

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C.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D.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4.若发现一颗行星与其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

)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2012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8个活动区,发生过10次C级耀斑,最大的一次为C4.8级。下图为国家天文台太阳观测基地2012年10月12日观测影像。据此完成

5、6题。

5.“在日面上观测到8个活动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 A.黑子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

7、8题。

- 1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设想在距离地球5×10亿千米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如果你们愿意接纳,请给予回复,并告知你们的位置,以便我们寻找。万分感谢你们的援助!” (1)X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猜想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2)假如地球愿意接纳X星球上的居民,你将怎样告知外星朋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外星朋友最终能收到地球上发出的援助消息吗?为什么?(提示:①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基本单位是光年,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约等于9.46万亿千米。②远距离传递信息主要靠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3.(能力挑战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5材料二 海南省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工程于2014年10月中旬基本竣工。该发射中心可以发射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原因。

(3)分析在海南省文昌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

- 3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1 A,2 C。

3A4B5选A,6选B。7选C,8选C。9A10C 11选C,12选D。13A。

14答案:(1)这颗行星应该离它所在的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距离适中,使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使它的外围形成大气层,大气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成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由近到远数的第三颗行星。 (3)不能。因为1光年相当于94 608亿千米,该行星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即距离地球超过5光年。远距离传递信息靠的是电磁波,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信息从该行星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时间,从地球传到该行星又需要5年多时间,已超过10年。 15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有山脉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短。

(3)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飞行安全。

16答案:(1)第

二、第三级阶梯 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 (2)气温和地壳厚度都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其等值线延伸方向基本与山脉走向一致。 (3)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气温高。

- 5 -

第15篇:地球的外部圈层教案设计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中图版 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大气圈低层大气的组成、作用及其大气的垂直分层三大层的特点;了解水圈的定义、组成和作用;还有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1-4-5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纬度地区)图,明确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及范围还有其特征,掌握读图分析技能增强地理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低层大气的组成、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

2.难点是大气垂直分层中对流层、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教具和课时安排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上节复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神秘莫测的地球内部圈层,简单回忆一下所学知识,首先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次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学习了地震波的定义和特点,接着通过读图1-4-1发现了划分界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3圈5层,最后分别学习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征。

【板书】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外三层,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与大气圈有关,每天都要喝水与水圈有关,人类本身又是属于生物,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可见外部圈层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让我们分别来认识学习这三圈。首先学习大气圈。 【板书】

(一)大气圈

【老师】大气圈是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有谁知道大气圈究竟有多厚,它的上下边界范围是?

【学生】下部边界-地球的海陆表面;上部边界-2000-3000千米。

【老师】大家能感知这个厚度有多厚吗?平常我们看到飞机停在地面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当他飞到天空时,抬头望去,是如此的渺小,可是飞机的一般飞行高度只有十多千米,而大气圈的厚度答2000-3000千米。大家能想象到大气圈的厚度是相当大的。另外,大气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地心的吸引力

【老师】就是因为地心的吸引力使得大气的密度从下到上不是均一的,所以大气圈的上部边界是相对的,地心吸引力使得低空的空气密度较大,高空变得稀薄,密度减小。大家从低海拔的天津去西藏就会出现高原反应,头晕、呕吐等。我们就生活在地球表面,处在大气圈的低层,让我们从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上来认识低层大气。 【板书】1.低层大气(组成、作用) 【老师】低层大气的组成有哪几部分? 【学生】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 【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物质在大气中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呢? 【投影展示】低层大气组成成分及作用表格

【老师】同学们可以看教材的第26页前三段,找出N

2、O

2、CO2、O3的作用。

【过渡】大家都知道夏天会下雨,冬天会下雪,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形成降水的条件有哪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

【老师】水汽与固体杂质的作用成云致雨的条件,固体杂质相当于凝结核。

【老师】刚才讲了大气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那大气的气温变化、运动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下面同学们看教材27页的大气垂直分层图。把图册15页的气温变化曲线以最快的速度画在教材对应的图上。(在黑板上画出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 【老师】从图上同学们已经看到从下到上一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的不同。

【老师】大气的垂直分层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下面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大家依据投影上的从厚度、温度变化、运动状况和与人类关系几方面互相讨论,最后一组出一个代表完成老师投影上的问题。

【过渡】人类离不开大气,同样,生命起源于海洋,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也离不开水,下面我们来认识水圈从它的定义、组成和作用上来学习。 【板书】

(二)水圈(定义、组成和作用)

【老师】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些关于水的基础知识,水的形态(固液气)、分布(大气、陆地和海洋)和性质(咸水、淡水)。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怎么理解“连续但不规则”?

【老师】连续-在地表的任何地方都有水的分布:不规则-在不同的地方水的含量分布不均。【投影展示】景观图片的欣赏。看完这几张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好看,风景不错) 【老师】之所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景观,这要归功于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组合。大家想想要是没有了水地球面貌会是怎样?水有哪些作用?(老师边总结边放投影) 【老师】地球的外部圈层,学完了大气圈、水圈,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一个及其特殊,又及其重要的圈层-生物圈。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28页关于生物圈的那段文字,回答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意义。

【板书】

(三)生物圈(定义、范围和意义) 【学生】略

【老师】生物圈并不是单独占有空间,而是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重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本节小结】学完了六大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的特点-同心圈层。

【板书】

三、地球外部圈层

(一)大气圈

1.低层大气 (组成成分、作用)

2.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水圈(定义、组成和作用)

(三)生物圈(定义、范围和意义)

作业布置:完成本节的质量监测

第16篇:宁夏大学生村官考试:地球圈层

宁夏分校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2014宁夏大学生村官考试:地球圈层

2014-07-15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2014大学生村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会考地理方面的知识,这让广大考生大为苦恼,接下来大学生村官网为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地球圈层》,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大学生村官网祝广大考生能在2014村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地球圈层的概念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一)地壳

微博号:宁夏中公教育

宁夏中公村官考试学习交流群:328871808 微信号:nxzgjy 宁夏分校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高大山系地区的地壳较厚,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壳厚达65公里,亚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过70公里,而北京地壳厚度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相当,约36公里。大洋地壳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壳厚度为12公里,北冰洋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壳的厚度只有 5公里左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地壳中有90多种天然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八大元素含量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余元素只占 3%。而地壳中的氧约占49%;硅约占26%。

(二)地幔

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地幔一般分上下两层:从地壳最下层到100—120公里深处,除硅铝物质外,铁镁成分增加,类似橄榄岩,称为上地幔,又称橄榄岩带;下层为柔性物质,呈非晶质状态,大约是铬的氧化物和铁镍的硫化物,称为下地幔。地震资料说明,大致在 70—150公里深处,震波传播速度减弱,形成低速带,自此向下直到150公里深处的地幔物质呈塑性,可以产生对流,称为软流圈。这样,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转变带和下地幔三层。了解地幔结构与物质状态,有助于解释岩浆活动的能量和物质来源,及地壳变动的内动力。

(三)地核

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推测外核物质是“液态”,但地核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压力很大,因此这种液态应当是高温高压下的特殊物质状微博号:宁夏中公教育

宁夏中公村官考试学习交流群:328871808 微信号:nxzgjy 宁夏分校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态;5100—6371公里是内核,在这里纵波可以转换为横波,物质状态具有刚性,为固态。整个地核以铁镍物质为主。

微博号:宁夏中公教育

宁夏中公村官考试学习交流群:328871808 微信号:nxzgjy

第17篇: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训练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训练

2006年11月13日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一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1号”完成钻探,深度5000米,其目的是研究白垩纪的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此井的钻探深度达到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只有大气圈与岩石圈有联系

C.地质钻探是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办法 D.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 2008年5月31日,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直升飞机因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失事。据此回答3—5题。 3.当时飞机飞行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 D.电离层

4.据统计,包括民航飞机在内的多数飞机失事都发生在该层,其原因最可能是 A.该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该层空气密度大,水分多

C.该层天气复杂多变,飞行环境差 D.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5.飞机失事的时间最可能是

A.清晨 B.正午 C.午后 D.傍晚

6.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B.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④有利于高空飞行 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___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8.读图并回答。

(1)一架飞机从A 水平飞行到B,则从大气的________层进入________层; (2)在A、B两处飞行时较平稳的是在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 (3)A、B两处天气复杂多变的应是________处,原因________。 (4)A、B两处中臭氧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处。 9.地球内部厚度最大的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岩石圈 D.地核 10.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11.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2.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A.青藏高原 B.死海 C.马里亚那海沟 D.贝加尔湖 13.水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中

A.最活跃的圈层 B.质量最小的圈层 C.最厚的圈层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14.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15.有人说:“地球像一只煮得半熟的鸡蛋”。请根据这句话,结合鸡蛋的形态结构,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与物质组成。 蛋壳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___,其物质状态为_____态;蛋白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___,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__ __ 层中的岩浆;蛋壳与

蛋白之间的膜和鸡蛋壳合起来就代表_____;蛋黄为_____,物质状态为______态 16.读“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

(1)填图: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_____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_____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_圈传播。

参考答案 AD,ACC,B 7.

(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8.

(1)对流层平流层

(2)B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3)A 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4)B DABCDB 15.地壳,固;地幔,软流;岩石圈;地核(外核),液。 16. (1)略

(2)地心 岩石 水圈 生物

第18篇: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同步检测1.4《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单顷选择题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B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C

3.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解析:此题考查了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A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

答案:C

5.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解析: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答案:C

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B

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软流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但最准确的答案是C项。

答案:C

8、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D 提示:对地球内部各层的界线与厚度范围要清楚。

9、地壳和地球其他内部圈层的主要区别是

A.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大 B.地壳物质密度最小,温度最低

C.地壳的底部是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D.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惟一能够传播横波的圈层

B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小,温度最低;上地接上部是软流层,地壳、地幔两个圈层都能够传播横波。

10、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假如按AB位置打一口深井, 那么从上至下依次是:

A.主要是花岗岩类——硅镁层——莫霍面——地幔 B.硅铝层——主要是花岗岩类——莫霍面——地幔 C.主要是玄武岩——硅镁层——古登堡面——地幔 D.硅镁层——硅铝层——莫霍面——地幔

A

AB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是硅铝层(花岗岩类)、硅镁层(玄武岩类)、莫霍面、地幔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E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该是横波;F是纵波。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是外核,D是地壳。

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 (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12.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部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莫霍界面的深度、地壳厚度不均的特点、软流层的位置、岩石圈的范围等。读图时要注意图上深度数值的变化。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第19篇:选调生:选调生考试之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球圈层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选调生:2014年选调生考试之公共基础知识之地球圈层

北京人事考试网:

选调生:选调生公共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今天中公选调生考试网针对地球圈的内容进行解析,助大家做好备考复习。

一、地球圈层的概念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一)地壳

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高大山系地区的地壳较厚,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壳厚达65公里,亚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过70公里,而北京地壳厚度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相当,约36公里。大洋地壳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壳厚度为12公里,北冰洋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壳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地壳中有90多种天然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八大元素含量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余元素只占3%。而地壳中的氧约占49%;硅约占26%。

(二)地幔

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地幔一般分上下两层:从地壳最下层到100—120公里深处,除硅铝物质外,铁镁成分增加,类似橄榄岩,称为上地幔,又称橄榄岩带;下层为柔性物质,呈非晶质状态,大约是铬的氧化物和铁镍的硫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化物,称为下地幔。地震资料说明,大致在70—150公里深处,震波传播速度减弱,形成低速带,自此向下直到150公里深处的地幔物质呈塑性,可以产生对流,称为软流圈。这样,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转变带和下地幔三层。了解地幔结构与物质状态,有助于解释岩浆活动的能量和物质来源,及地壳变动的内动力。

(三)地核 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推测外核物质是“液态”,但地核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压力很大,因此这种液态应当是高温高压下的特殊物质状态;5100—6371公里是内核,在这里纵波可以转换为横波,物质状态具有刚性,为固态。整个地核以铁镍物质为主。

更多北京选调生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选调生网络辅导课程

2014北京选调生交流群: 290064789

相关推荐:

【咨询】专业公考互动交流平台|北京选调生考试交流群:290064789

【辅导】北京选调生考试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选调生考试用书|YY公开课

【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人事考试网

第20篇:地球:教学设计

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三、观察图片,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

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 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doc》
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