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学设计

2020-04-19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蒹葭》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习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温立三)

(来源:原创作品)

推荐第2篇:《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歌优美意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教学难点】

把握“追求者”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二、文学常识回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 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三、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1、配乐朗读;(板书课题)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探讨如何感受音韵美?

(1)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读起来很整齐,有节奏感; (2)作品押韵:“ing”“i”“i”;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

5、齐读课文;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选取几种景物展开联想,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

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芦苇,郁郁葱葱。

2、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明季节(秋)和时间(清晨),渲染深秋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渺远迷茫,怅惘感伤的感情基调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主人公在做什么?想象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说说他此时的心情。“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寻找、追求“伊人”。 心情:

① “未晞、未已,溯洄、溯游” —追寻时的焦急、迫切及不畏艰险 ②“宛在水中央(坻、沚)”—追寻而不得时失望、怅惘、痛苦的心情 。

2、诗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为爱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矢志不渝的“追求者”形象。

3、想象诗中“伊人”形象,并描述出来。

清雅高洁、飘渺朦胧(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宛在水中央”增添“伊人”神秘朦胧的美感)

六、悟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1、诗中的 “伊人”仅仅指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伊人”形象一般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美好的东西——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美好事物)的真诚向往和执著追求。 (营造一种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3、自我展示:把《蒹葭》改写成一首散文诗或一个散文片段

七、比读课文,感受形式美 联系《关雎》,说说这首诗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起兴的手法、重章叠句、双声叠韵

八、拓展延伸

化用蒹葭意境的现代诗经典: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3、“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九)、作业设计

1、背诵《蒹葭》

2、改写《蒹葭》 板书设计: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痴痴守望

焦急迫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抒发对美好爱情

溯回从之

苦苦追寻

不畏艰险

(美好事物)的真 溯游从之

诚向往和执著追求。

宛在水中央

可望不可及

失意惆怅

推荐第3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画面美、人性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附:在水一方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的中央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而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文学常识回顾

1、诗经相关知识收集

2、生字词积累(提前板书字词、注音,每章节诗句及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分组进行)

(三)、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地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去感受那一份浅浅淡淡地哀伤。[听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齐读] 自读思考:找出你认为音韵美的几个方面: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小组合作读、思、讨论下列问题

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准备:芦苇——()。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准备:营造了一个()()()()„„的意境。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注意:只写景,不写人。

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自己创作并展示):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 主人公在做什么:“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伊人”、寻找“伊人”。

“追求者”心情:①“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追求者”的焦急,急迫。②“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①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依据:“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②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依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教师总结:

(六)、创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七)用现代诗的形式展示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意美 (学生自我创作,并展示,小组形式)

课文小结:课文小结: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八)指导背诵(在配乐背诵中结束本课)

袁园

推荐第4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王 丹

教材分析:

《蒹葭》是北京课改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经两首》中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 秦风》中的抒情名篇,被誉为“最得风人深致”,“诗中之诗”。《蒹葭》这首爱情诗一咏三叹,层层深入地抒写了主人公反复追寻伊人却“可见而不可求”的怅惘深情。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运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

1、复习《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把握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教学重点:

掌握“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复习: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诗经》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所以在我们走进这节课之前先来复习一下《诗经》的相关知识。(复习)

二、新授:

导入:(板书课题: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听朗读课文。

要求:①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②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是苍、霜、方、长、央;

1 第二章是萋、晞、湄、跻、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沚。(板演)

2.带读。

3.重章复唱,找出每章不同的词。 4.学生感情地齐声朗读

5.总结:《蒹葭》的音韵美主要在三个方面 6.粗通文意:翻译,总结内容

学生两人一组根据书下注释逐章翻译这首诗,并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试用一句话表现诗中优美的画面。 1.提示问题:这幅画中写出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景物?哪些人物?哪些情节?

①时间:秋季 深秋 凌晨(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感受:凄美而令人感伤 ②地点:水边芦苇丛中 ③景物:芦 苇

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

秋 水

晓 雾 ④人物:主人公、伊人

⑤情节:主人公对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3.学生概括的基础上示范概括绘画美: 4.把握人物形象:

(1)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3.)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4).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5.分声部朗读。

(三)、三读,体会诗的情感美。

1.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明确: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2.听配乐朗读,看看范读老师是否读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3.播放歌曲《在水一方》,体味现代版《蒹葭》的感情是否与原诗表达的感情一致。

4.挑战范读老师 学生自由朗读 5.当堂背诵。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三级跳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憧憬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焦急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失望

推荐第5篇:《蒹葭》教学设计

五河三中王小利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掌握朗读古诗的技巧,熟读成诵。

2、能体会诗歌中追求者、伊人形象的含义。

3、品味赏析诗歌优美的意境。【过程方法】

1、四个层次朗读法。

2、音乐感染,创设情境。

3、研讨诗中的形象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伊人形象,体会其魅力所在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以启功诗话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佳篇如林。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曾这样评论中国的诗歌:唐代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歌是嚷出来的;宋代的诗歌是想出来的;宋代以后的诗歌是仿出来。且不论其他,单看第一句,大家知道唐以前诗歌指的是什么吗?是《诗经》。不错,《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其中的诗篇犹如一朵朵洁白的野菊花,土生土长,不事雕琢,自然清新。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先自由读,注意读出韵脚,再个别读) 出示PPT1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2、二读课文,读出节奏(学生先自由读,注意感受重章叠句带来的音韵美,再全班齐读) 出示PPT2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三读课文,读懂内容

出示PPT3《蒹葭》译诗与原文比较,说说喜欢那首。(男女声配合读)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4、四读课文,读出情感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二胡曲,教师先示范读,学生也可跟读,明确朗读时的感情基调,而后学生个别读。

三、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一天中哪个时间段? 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3、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4、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四、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依据诗文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伫立在水边时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宛”字,写出失望 怅惘 痛苦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遥远美丽

3、“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 这是侧面烘托。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4、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人世间各种可望不可及的人生境遇。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五、再次诵读,提升能力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个人练读、同桌赛读、分组诵读

2、、小试牛刀

一位读者读了此诗后,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首短诗,你能写几句诗或散文化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出示PPT 秋水渺远 芦狄苍茫 心中的人呦 匿于何方

若即若离的扑朔 企慕中的情伤 原却是

一种无法走进的向往

3、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六、总结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板书设计 秋水亲情友情

“我”--------------------伊人:爱情事业 追求理想自由

王小利

推荐第6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226300)狄袁辉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推荐第7篇: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 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 蒹葭》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诗经》有关常识,掌握吟诵欣赏的技巧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和语气;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做好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

鼓励学生从语言角度品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中情感与思想;

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经历。

教学步骤:

一、导——聆听音乐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

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

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一读——机械朗读

认真准备范读,用以感染学生。范读之后,再一句一句地领读,使学生首先在感性上熟悉这两首诗的读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必能

读得比较顺畅,能大体上掌握句中的停顿。

步骤:字音——男女分组赛读

蒹葭(jiānjiān) 溯洄(sùhuí)从之 (xī) 湄(méi) 道阻且跻(jī)

坻(chí) (zhǐ)

三、二读——理解朗读

给以必要的讲解和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诗的层次,使学生能贯通全诗,能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进行朗读训练。这时学生会有层次感

,可以听得出朗读者要告诉别人什么。

要求:

1、根据注释,发挥想象,描述内容。

2、展示“有关资料·译诗”,让学生与原诗比较,选择所爱并说理由。

3、齐读。

1、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2、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四、三读——表情朗读

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充分活动起来。这是诗歌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

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

总结:(学生自愿参加朗读比赛)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

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

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 。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

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妆束之态。”

五、一背——提示相同字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六、二背——个人赛背

七、问题研究

《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提示:风格、表现手法)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

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注释】

⑴蒹葭(jiān jiā兼加):芦苇。蒹:末未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一说老青色。 ⑵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花。白露成霜当在深秋的早晨。 ⑶所谓:所说,这里指心里所想,伊人:那人。指所爱,所想念的人。

⑷在水一方:在河的那一边。一方、一边、一旁。

⑸溯洄(sù素):从之,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去找他。溯洄:逆流而上。从,寻找,追寻。之:她。 ⑹阻:险阻,指道路崎岖难走。

⑺溯游:顺流而下。“游”同“流”指直流的水道。 ⑻宛:宛然,仿佛。中央:中间。 ⑼凄凄:同“萋萋”,与“苍苍”同义。 ⑽(xī夕):干。

⑾湄(méi眉):水边,即河的岸边。

⑿道阻且跻:道路险阻而且地势渐高,难于攀登。跻(jī机):升高,即地势越来越高。 ⒀坻(chí池):水中小块高地。 ⒁采采:茂盛而色彩鲜明的样子。

⒂未已,未止,指白露未干。“霜”、“晞”、“已”三个字表示时间的变化,大约是从清晨到午前的光景。 ⒃(sì四):水边。

⒄右:向右转弯,指道路迂回弯曲。 ⒅沚:水中的沙滩。 【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蒹葭》是十五风中的一篇,可谓“风”类诗的代表,读它《诗经》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可见一斑。

推荐第8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涅阳四中 陈静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记住《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3、品味诗歌的音韵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提升学生对美的语言和美的情感的认知与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的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1、品味与鉴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理解诗歌主题的多义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由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同学们肯定听过不少由古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刚才大家听的那首歌曲就是由一首诗改编而成,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蒹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蒹葭》这首优美的诗歌。《蒹葭》是选自《诗经》的一首作品,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首《诗经》中的作品,因此在学习《蒹葭》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关于《诗经》的概念。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然后请同学思考: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四言,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复沓。

明确:四言是诗歌产生之初最主要的形式,《诗经》作为早期的诗歌,其虽杂有

三、

五、

七、

八、九句,但以四言为主。五言诗在东汉时期才出现,而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则为曹丕所创《燕歌行》。 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主要形式。 举例《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这首诗每一章节重章叠句的同时,个别语词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变化的部分 蒹葭:苍苍——凄凄——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伊人所在地:一方——中央——湄——涘——坻——沚 道路:长——跻——右

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全诗采用重章叠句,而又在每章相同位置变换语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歌具有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使得诗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诗中还运用了不少叠词,使得全诗声情兼备。

三、赋、比、兴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即铺陈、排比。举例:《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比:即比喻,“你是风儿我是沙”、“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兴:为了引出自己想要说的事物,往往先说另一个与原本的事物不一定有关的。举例:《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石路硬又硬啦,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 给三首《诗经》作品,请同学们判断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 赋:《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yì)女美。 自牧归(kuì)荑(tí),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比:《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兴:《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请同学们判断:《蒹葭》这首诗运用了赋、比、兴中哪一种手法? 明确:兴,本诗每一章的前两句写景,以蒹葭起兴,同时运用了赋的手法。

四、情景关系

1、本诗每一章的前两句写景起兴,请同学们概括下诗中所写景的特征 明确: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

2、写景是为了抒情,那么这样的景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诗中哪几句是具体抒情的?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总结:

①诗中通过写蒹葭和白露,塑造了一种清虚寂寥而又略带凄凉哀婉的境界,对诗中所抒写的求佳人而不可得的爱情,和虽不可得而情不散的执着追求,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②蒹葭是飘零之物,随风而荡,正如诗人缥缈恍惚、若有若无的思绪。然而蒹葭最终止于其根,诗人的思绪最终也牵挂于相思之情。白露瞬息消亡,而相思之情也是虚幻而无形,不可捉摸。

五、诗歌主题的解读

1、同学们对这里的“伊人”是如何理解的? 预设:诗人的心上人;贤人

明确:我们一般是以爱情诗的角度来解读《蒹葭》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然而亦有不同观点: 如:

①“人生哲理说”

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②“明志说”

“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 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主题的多义恰恰是诗歌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蒹葭》这种借爱情和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 举例: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工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

本来这三首词都是写爱情的,但是到了王国维这里,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和追求变成了对于大学问、大事业的追求,从爱情上升到人生境界。

六、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也称“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从思想内容上看,它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从表现手法看,可以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先河。其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后世常泛称文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经》六义:风、雅、颂: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即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蒹葭》教学反思篇

涅阳四中

陈静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

(一)、教师活动: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

推荐第9篇:蒹葭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创设情境:播放 邓丽君《在水一方》,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是电视剧 《 在水一方 》 的主题曲 《 在水一方 》(琼瑶词,邓丽君演唱) 。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

(一)、学生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并注意读好它的节奏。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样被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让学生回答他们从诗歌意境和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回答说感受到了是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 《蒹葭》的第

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失望 ___的情感。

四、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

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反复吟咏,令人感觉韵味绵长。同时,这也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诗中写被追求的人(伊人)始终没有得到,表现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附:板书设计

写景

思人

蒹葭 白露

伊人 情 景 交 融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

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 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推荐第10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师导入: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马拉松式的爱情追求,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①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②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③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字词词掌握情况。

投影显示: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蒹葭 溯洄 晞 湄 跻 坻 涘 .........(选两个同学注音)

明确:jiān jiā sù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④赏析、思考下列问题。

师: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出,诗人寻找了几个地方? 生1:在水一方。 生2:在水之湄。 生3:在水之涘。

师: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一个字概括。 生:长、跻、右。

师: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生1:溯洄从之。 生2:溯游从之。

⑤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多媒体背景显示、画外音: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寻访,道路难走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访,她好像站在水中的沙洲上。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还没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去寻访,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访,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高地上。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还没完。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隔河对岸的河水边。逆流而上去寻访,道路崎岖又回旋。顺流而下去寻访,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2)研读全诗,探究手法

①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师:我们已经在《关雎》里学过了“起兴”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举例分析《蒹葭》中那些地方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生:(举例分析,畅所欲言)

师小结:《蒹葭》这首诗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冷落寞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首诗每章开头的两句都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②讨论分析诗中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我们用《关雎》里学过的知识举例分析本诗中那些地方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生:(举例分析,畅所欲言)

师小结: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篇1样,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

二、三章换为“萋萋”、“采采”;首章中的“为霜”,到

二、三章换为“未晞”、“未已”;首章中的“一方”,到

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首章中的“长”,到

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音的转换,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3)品读全诗,感受意境

师: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本文写得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生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景象,这种景象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充分说明了这点。

生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同时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

师: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生:(讨论)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教师小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师:既然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美在什么地方?如何美?请同学们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分为几个组,分别负责每章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嘎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4)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师:《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生1: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关雎》一诗着重在“叙事”,诗有一条明显的“叙事”线索: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幻想得到她。《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

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生2:与《关雎》相比,《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写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师小结:《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读这两首诗时要注意详细体会。

(5)师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大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第11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太湖县花园初级中学

陈周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全诗的主旨;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盛行,涌现了一大批绝代诗人,可谓佳篇如林。可是,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在哪儿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这节课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经》,学习其中的名篇《蒹葭》,去感受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传唱古老歌谣的真情。

1、出示《诗经》;

2、文学常识小练习;

3、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同时播放《蒹葭伊依》背景音乐,学生静听音乐(想想这首乐曲的基调是欢快还是忧郁)。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多媒体配乐朗读,学生对照课本听读,把握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教师多媒体出示全诗,指名朗读。

4、学生齐读(配乐)

【画面和背景音乐,创设了美妙的情境,奠定了课堂感情基调。】

三、简要解题,疏通文本:

1、解题;

2、学生结合注释,分小组翻译课文;

3、小组展示自己的译文;

4、多媒体出示课文译文(学生齐读)

四、深入解读,品味赏析: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因为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

3、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道路崎岖而悠长,始终不能阻挡他追寻的脚步,可见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五、探究写法,品味诗韵:

1、诗歌通过哪些手段来衬托主人公忧伤情怀?

(深秋凄凉之景;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的氛围——情景交融。)

2、本诗运用了《诗经》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作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数在诗歌的发端。

(运用了兴和赋的表现手法,诗歌先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三章中“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时间地点的细微变化,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思念“伊人”的心情。所以“兴”在诗中的作用是营造氛围,创造意境,渲染主人公忧伤情怀;在铺叙中,三章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具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六、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提示: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2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杨丽雅演唱的《蒹葭》,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第12篇:《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时安排】1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这节,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明确:《蒹葭》的第

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明确:憧憬、焦急、失望。

3.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诗的

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附:板书设计蒹葭白露道伊人苍苍萋萋采采为霜未晞未已长跻右水中央水中坻水中矣写景

思人蒹葭

白露---®伊人情景交融蒹葭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

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

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达标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窈窕(

)好逑()

寤寐()溯洄()坻()荇菜()

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篇,包括__、__、_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的艺术手法。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能力提高

、《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把《蒹葭》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第13篇:蒹葭教学设计(推荐)

《蒹葭》教案设计

普定县第二中学 高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品味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教学重点: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伊人”的意象理解,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探究,体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播放幻灯片1,听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2、刚才我们都被这优美的歌声陶醉了,这首歌的歌词是当代言情小说家琼瑶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所编写的。这说明了这首三千年前的民歌依然有它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什么它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磨砺却能日久弥新呢?带着这个好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出示幻灯片2)

二、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蒹葭》和前面所学的《关雎》都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提问个别学生,其他学生补充,再出示幻灯片3加以明确)

三、疏通文意

1.同学们先看一下这首诗,找出诗中生僻难解的字词,借助课文注释或字典弄清它的读音。

2.请同学起来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并对他的朗读做出评价。3.出示幻灯片4,订正字音,范读诗歌,并要求学生做出比较性评价。 4.学生大声自由仿读,然后师生齐读。

5.讲解诗歌第一章,出示幻灯片5,请同学朗读第一章,其他同学注意听,并在课文注释中找出幻灯片上红色字体的解释,然后说说这章诗歌的意思。(提问个别,集体评价) 6.用第一章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章。出示幻灯片6 7.用第一章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章。出示幻灯片7 8.总结该诗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参考文字对照,用一句话概括该诗的内容。出示幻灯片8)

四、美的体验

(一)音韵美

1.请男生朗读诗歌,请女生边听边找出诗的韵脚。

2.请女生朗读诗歌,请男生边听边找出诗歌所用的叠词。3.说说诗歌用韵与叠词的作用(出示幻灯片9) 4.教师明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蒹葭》的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只是在用韵处换了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个别的字词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句,反

复咏唱,一唱三叹是《诗经》特有的特点,使之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二)意境美

1.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来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际上,“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都是密布可分的,《蒹葭》也是一副精美的图画。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这首诗,其他的同学闭目想象,看看脑海里会出现一副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意象构成?请用一段文字把它叙述出来。

参考文字:深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茫茫秋水,清澈澄明,烟波万状,雾霭迷蒙,河道弯曲,水中小洲,宛然在目。

痴心一人,踯躅水畔,水波盈盈,河道弯弯,上下求索,伊人宛在,觅之无踪,欲寻无方,欲罢不能,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神思恍惚。

2.这幅画面给我们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出示幻灯片10,指出意象,说出意境) (三)情感美

1.白露为霜、未晞、未已,这实际上是一个时间推移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主人公呆在水边很长时间了,表明了他对伊人痴痴的守望,深深的想念之情)

2.道路阻、长、跻、右,溯洄,溯游。实际上是空间的变换过程,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主人公对伊人用情很深,所以不畏艰险,执着追寻。)

3.宛在水中央、水中泜,水中沚,这是伊人所在地点的变换,说明了伊人老是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想想,我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主人公求而不得的心情呢?(失意伤感)

4.小结:从主人公情感的历程看来,他对伊人用情很深,很执着。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丛中的寒露,也许就是痴情的他对伊人求之而不得落下的泪水吧?(出示幻灯片11)

五、诗歌主题多义性的探究

1.诗中的主人公一直在努力寻找“伊人”,他上下求索,反复追寻,可是“伊人”似乎有意跟他捉迷藏,总是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即,让他焦躁不已,惆怅万分,那么,这个“伊人”是一个什么形象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学生想象,讨论,教师引导,出示幻灯片12)

2.小结:这首诗的主题是多义性的,同学们可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3.这首三千年前的诗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诗中主人公对目标的不放弃,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动人的情诗,老师手上有一篇《蒹葭》改写的现代情书,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然后也学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现代诗歌。

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点缀着河边白茫茫的芦苇,一个身影躲在那一片朦胧之中,你回眸一笑,顿时引起了我不尽的相思。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又肯给我那个机会吗?我所爱的人儿,你还记得我们的初遇吗?虽然你站在水的那一边,却不难勾起我对你的无限遐想,一个转身让我惊叹于你的超凡脱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想来也就是这样的了。可美好的事物往往很容易破灭,突然间你从我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只留下你身上胭脂的余香。我不得不在这芦苇丛里找寻你那一抹美丽的倩影,我愿逆流而上,却看见那道路的艰险与漫长,顺水而下,你又仿佛在那水的中央。芦苇还是如此的茂盛,露珠依然没有逝去,不同的是你站在河岸边浅浅的对我微笑,令我沉醉。如果说思念是一种错的话,我愿意永远的错下去,只因美人如玉。

长相思兮,长相忆。归去的路上脑子想的全是你。你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烙在我心上,没有你的时间就像寒冬没有春天依偎,少了你陪在身边我的四季也就只剩下冬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除了想你,我几乎无事可做,一面之缘的相遇令我就这么坠了进去,我下定决心要给你一个承诺: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在芦苇河边你却仍然和我捉着迷藏,漫天飞舞的芦苇令我迷茫,也许上天早已知晓了我的心意,你拿着一支芦苇与我擦肩而过。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身而过。既然你我在前世有了这么多次的错过,今生的我怎会轻易放弃。为爱而伤,为情而苦,我只对你一人,就让那芦苇成为我们之间的信物,你的信物刺穿我心,却也透出了你的寂寞。我想紧紧地抓住你不放,将你拥入怀中,我要的并不是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我只要我们之间能够相濡以沫,细水长流。你可曾知道当你害羞地将芦苇交予我时,我是多么的惊喜,风中翩翩起舞的芦苇给我们助兴,你脸红地跑开,你的羞涩令我心动,我知道你是逃不掉的,我们也再不用分隔于两岸,因为,我们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才刚刚开始!

板书设计:四字句二二拍押韵:ang韵i韵i韵叠词:苍苍萋萋采采重章:反复咏唱整齐恋寻伤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景物一唱三叹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即人物想象爱情友情理想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

第14篇:2.《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提问:关于诗经你知道多少?请你简单介绍一下

导语: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课题)

- 1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6.同学们请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蒹葭 秋风 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四、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①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 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 3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五、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㈠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㈡练读 ㈢展示 ㈣齐读

2.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结束语: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唱,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歌谣传唱不息。

六、作业:比较《关雎》和《蒹葭》的异同,主要从作者抒发的感情入手.

- 5

第15篇:蒹葭教学设计[推荐]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

3、正确认识《蒹葭》主题的多重含义。重点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感受诗歌的画意美,体味情感美。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诗歌朗读,感知内容

1、感受音韵美。

①全班齐读,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②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③明确音韵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同一内容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2、请学生结合注释,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谈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失望、惆怅。

三、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自由想象,感受画面的意境美

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怎样?各自的活动怎样?

师生感受:全诗通过芦苇、白露秋霜、秋水伊人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凄美、迷离的意境 。

四、感受形象,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㈠感受“伊人”的形象

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思念又惆怅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明确:①气质高雅、温婉动人

②可望而不可及

③飘渺 神秘 无法捉摸

《诗经》中有很多美人的形象,比如(出示PPT)

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 ),

齿如瓠犀( hù qī ),螓(qín )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小结:可以想像“伊人”一定是美丽的,可文中一句也没写她的漂亮,只写她在水中央,水之坻,水之沚,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里?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 明确:一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请同学想想:记忆中的古诗词是否也有这种朦胧的美感呢? ㈡感受“我”的追寻

你在诗中感受到诗人如痴如醉的追寻吗?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点评,明确,出示PPT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㈢感受主人公的形象

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五、结合课外诗歌,再次品味情感 (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配乐屏显):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

不是生和死 而是——————

而是——————— ————————

—————————

六、理解《蒹葭》的多重主题

如果现在我说“伊人”就是喜欢的人,你还认同吗?人生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明确:梦想、机会、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七、欣赏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再次体会《蒹葭》的情感美

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板书:

蒹葭 《诗经-秦风》 读:音韵美——重章叠韵 品:情感美——执著追求

议:多重主题——追求伊人,爱情、事业、理想…

第16篇:蒹葭教学设计02

《诗经 蒹葭》教学设计

法新中学

马昌功 教学内容:《蒹葭》

教材分析:

《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于古于今,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它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抒情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阻隔,可望难即。对《蒹葭》的赏析是多维度的。最常见的是从音韵、意象和情感三方面领略它延续千年的美。

《课标》要求初中生“熟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对教材的解析不宜过深,对诗歌的意象有初步了解即可。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诗经》与音乐密不可分,我们教师应该注意这个特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除此之外,应该对诗歌的意象有大概的了解。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应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诗经》有关常识,赏析《蒹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古典诗歌的音韵美。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中情感与思想; 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经历,提高对古典诗歌的赏析水平。

教学准备:各种资料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冠于诗三百之首的《诗经》中的《关雎》,了解了《诗经》的一些基本常识,现在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共有多少篇?

答: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有305篇。 2.《诗经》的表现手法共有哪些? 答:赋、比、兴。

欣赏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诗经》中另一首优秀的诗歌—《蒹葭》。《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全诗以蒹葭起兴,写深秋的清晨,抒情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阻隔,可望难即这样的情景。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2.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3.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 作品押韵:(稍加指点) (3)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感知内容

1.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

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听读诗文:想象诗歌的画意美。1.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3.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指名提问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可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 4.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 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的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评,明确 蒹葭----凄清的秋景(渲染气氛) 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 上下求索的青年---执着追求

五.审美提升:

1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爱情执着追求的男子,他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现实中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提示:(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2.有类似意境的诗句(屈原《离骚》)(辛弃疾《青玉案▪元宵》)

3.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教师吟唱,学生可听或学。可配乐。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五、总结:

1《诗经》六义:风

兴 2.《蒹葭》的重章叠唱,音韵美 3.执着追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六、作业:

课后抄写背诵《蒹葭》及《在水一方》歌词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第17篇:教学设计《蒹葭》新

《诗经·蒹葭》教案

年级:高一 主讲人:喻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以及掌握“六义”的概念,并能掌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及正确判断出来,熟悉《诗经》的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以及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的意象。

2、能够在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复习《诗经》的常识,并分别举例来说明“赋、比、兴”的去吧;有感情地朗读并串讲课文,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同学们分析“意象”和重章叠句、叠词等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为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重点和难点:

1、掌握起兴的手法以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体会全诗的情感

2、品位和欣赏美的意境和美的语言,掌握文章中的意象。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熟读《蒹葭》这首诗,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课后让学生完成这一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这首歌是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你们知道“在水一方”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哪吗?出现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蒹葭》中。

一、复习《诗经》相关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2、从内容上看,可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普遍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风、雅、颂、赋、比、兴通常称为“六义”。《诗经》共分风(160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分为大雅(31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74贵族作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举例:赋:《民歌·六到你家》

第一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爸爸打了我两呀嘛两烟袋 第二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妈妈打了我两呀嘛两锅盖 第三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们家的老黄狗咬到我的裤腰带 第四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姐姐打了我两呀嘛两口袋 第五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哥哥打了我两呀嘛两耳光 第六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听说在三天前你已把那盖头掀

比:周杰伦《青花瓷》 (播放歌曲,引起学生兴趣)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兴:《达坂城的姑娘》 (播放歌曲)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啦 西瓜呀是大又甜啦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唱着你的歌儿 坐著那马车来...

巩固练习:

赋:《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比:《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兴:《蒹葭》《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民歌·湘西民歌》 马桑树儿搭灯台 写封书信与郎带

你一年不来,我一年年等 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 钥匙不到,锁不开

《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也有一字到九字的杂言诗。题目取自于句首。如《蒹葭》,《关雎》

二、课文讲解

1、齐读课文

2、老师串讲

3、关于“伊人”的理解,书P65 (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2)“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 (3)“讽刺说”:汉代《毛诗序》中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意思是说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所谓“伊人”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

(4)“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 “伊人”是春秋时代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

(5)“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第二课时:

三、诗歌赏析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问题1:刚才朗读并对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清冷,彷徨凄切。(每段的开头都是两句写景起兴,这些景物的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句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四、比较阅读

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与《蒹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同:从内容上说,都是若即若离,求之而不得的感情,表现出诗人的无奈,给人一种萧瑟,迷茫忧郁的感觉;从结构上说,都用了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曲折绵长地抒发情感。 异:《蒹葭》中的主人公努力追求了但由于重重阻力而不得“伊人”,《最遥远的距离》中的主人公却没这么坦率,在爱的人面前,他用自己冷漠的心,最爱他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五、作业

1、熟练背诵《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完成印发练习

第18篇: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梁翠林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2、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学习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领悟诗人的情感,赏析伊人的形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中国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是《诗经》,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载,2500多年前的秦地,在一个长满芦苇的河畔,曾经吟唱着一首优美的歌谣《蒹葭》,你听„„

老师配乐范读。

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带着华夏先民简单、纯净、朴素的气息。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会一会这首诗歌的作者,感受先人美妙的诗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与诗人相遇——大声地朗读

今天与这位诗人相遇,我们要了解他,就要先读一读他的诗歌。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家觉得要读出一首诗的美,首先要读出什么来?(生读:节奏、韵律) 那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先大声地自由朗读一遍,并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

1、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读起来朗朗上口,要读准字音 读出韵律)

2、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读出节奏感)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声音悠长,让人回味)

4、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感情逐渐加深)

1 小结:有押韵、有叠词、有重章叠句,这首诗就有了节奏有了韵律,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音韵节奏之美,并试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露水还未干,诗人在河上顺流逆流地追寻伊人的踪迹。而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好象藏身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即。

三、对诗人说话——优美地说读

1.但是要了解这位诗人,要品味这首诗歌,光是读出了韵律和节奏、了解了大概内容还是不够的,还要具体了解一下《蒹葭》里面的细节。那我们就得和诗人说说话。怎么说呢?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人的所见所感。

要求:对诗人说话,要用第二人称,如诗人啊,你怎么样;尽可能想象合理的情节,比如说这天清晨,诗人来到河边,河水清澈吗,有没有游来游去的小鱼,有没有微风迎面吹来;语言要简洁生动。比如说,诗人啊,你在这飘洒着白霜的清晨来到河畔,追寻伊人的芳踪,你„„(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自由朗读,用笔写下你的想象,1组的同学准备第一章,2组的同学准备第二章,三四组准备第三章。(3分钟)

同学们,你们真正做到了神思飞扬,浮想联翩。从大家的话语当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不仅仅在写一个凄美的故事,还描绘一幅朦胧而美丽的图画!正如诗人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蒹葭》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这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咬字清晰,饱含感情,有声有色,掌声鼓励一下。

2.在这幅精美的画面中,诗人一路艰辛,却依然执着追寻,而那身影却始终都是可望不可即,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他的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明确:诗人啊,我认为

你在第一章抒发了对伊人_热切憧憬_的感情。

你在第二章抒发了对伊人_焦急怅惘_的感情。

你在第三章抒发了对伊人_空虚失落_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朗读。

小结:(老师出示自己的理解)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个性。而老师认为,诗人在第一章抒发了对伊人的热切憧憬,第二章抒发了追寻伊人的焦急怅惘,第三 2 章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失落。诗人通过反复咏唱,感情逐渐浓郁,表达了自己追寻伊人的执着坚毅与怅惘感伤。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感情变化读出来呢?我们就来试试,读出诗人的热切憧憬、焦急怅惘和空虚失落。齐读。

要是我们真能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我们一定要问问这位诗人,刚才我们倾情的朗读是否读出了你的心中所想,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呢?

四、与诗人探讨——大胆地赏读

同学们动情的朗读让我想和诗人探讨一个问题,我想对诗人说:诗人啊,这位伊人让你魂牵梦绕,不辞艰辛地执着追寻,在你心目中,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因为年代久远,我们无法确切地考证伊人的具体含义。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她进行独特的解读。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伊人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让自己的神思再次飞扬起来,大胆地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同桌间先相互交流一下。

(提示:是男?是女?他(她)的容貌?衣着?气质?会不会是某种事物„„鼓励多种理解) 明确:“在水一方”揭示了距离,伊人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伊人艰难长途,突出伊人的魅力之大。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美好事物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伊人可能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因此诗人才会在河上艰难而执着地追寻。 你通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诗人并没有明确写出伊人的形象,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她的美,表达对她的爱意。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小结: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对伊人的含义就有多种解读(幻灯片展示)。 附:伊人一词有多种含义:

(一)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所崇敬和热爱但一刻也不曾忘怀的人。

(二)伊人,指明君或贤臣

(三)伊人,指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即良民。

(四)伊人,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她既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可以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

而老师觉得,伊人是诗人倾心的美丽女子,出现在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晨,与诗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只见诗人一次次追寻一次次遥望那缥缈的身影,执着等待她的一次回眸。而她却如幻影云雾,如水月镜花,可望不可即!面对如此惊恐,诗人的心怎能不失落惆怅呢!

3 有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蒹葭》出自诗经中的秦风,在秦国这个好战的地方,竟有这样玲珑剔透、缠绵悱恻的诗作,这就告诉我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寻存在于任何角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接下来我们用惆怅却又不失执着的语调朗读这首经典的诗篇,再次感受华夏祖先丰富的情感!我们来分组朗读。男同学读一二句,女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看看是男生还是女生读得酣畅淋漓。

男生读得执着坚毅,女生读得含蓄婉约,真棒!请再次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好吗?

五、古墨流芳

当年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诗人肯定没有想到,他这一倾情之作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500多年来《蒹葭》依然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正是千年古墨、流芳百世啊。从这首诗衍生出来的成语,如今我们依然广泛使用.

1、大家知道有哪些成语或俗语吗? 秋水伊人、在水一方等。

同时后世有不少文学作品也受其影响,战国时期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情状的描写,制造了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这正是受到了《蒹葭》的影响。

2、魏人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

南宋吴文英曾写道:“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此句流露出羁旅漂泊的悲秋之情以及空灵的意境与《蒹葭》一脉相承。

除此以外,从内容到笔法受其影响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可见《蒹葭》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3、到了现代,《蒹葭》这股几千年的古墨依然散发着古朴的芳香,今天它不仅在课堂上被人们所吟诵,它婉约朦胧的特点更是吸引了古往今来众多读者将它改编现代诗,流行歌曲等各种形式。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取题于《蒹葭》,写下了小说《在水一方》,讲述了美丽伊人杜小双的凄美故事,在与之同名的电视剧里面,有一首由琼瑶作词的著名主题曲——《在水一方》。

接下来,我们聆听歌曲,再次感受《蒹葭》这千年古墨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迷人芬芳。

六、结束语:《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 4 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血液里,让这古老的歌谣传唱不息。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古人的崇敬、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用最深情最饱满的声音来朗读这首古老的歌谣。

第19篇:蒹葭

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5分钟)

以邓丽君的《在水一方》为背景音乐悠然导入。

千年以前,有一人站在岸边,看着秋水汤汤,芦苇大片大片地开过,白色芦花漫天旋舞。他隔着苇丛,想看看有没有伊人站在水之湄。

千年以后,你若站在芦花荡雪的湖边,仔细听,兴许还有人在水边哀哀常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走进《蒹葭》,一起来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序曲(3分钟) 首先,让我们进入诗歌学习的序曲。

唐朝的诗歌是养出来的,唐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 《诗经》就是从华夏先民内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它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值得我们反复去吟诵。

三、第一乐章:诗歌吟诵(通过朗读体会诗经语言重章叠句的特点)(15分钟)

1、本色朗读。请同学们自然地齐读全诗。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发现这三节诗有什么特点吗?句式相同,只是改变了某些字词。同学们这就是《诗经》语言的一大特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

2、高声吟唱(这样的诗歌,我们在朗诵的时候,如果能把握一些朗诵的技巧,读起来将会有一种音乐的美感。大家仔细看看,《蒹葭》是以几言句式为主?你觉得该如何停顿呢?轻重:抑扬)

3、分工朗诵(朗诵者:XX)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女合:舒缓地)男生(执着地)女合(温柔地)男生(平缓地)女合(凄美地)男生(惆怅地)

4、师生二重读。

从同学们的掌声,你们脸上的表情,老师看到了你们已经领略到了《蒹葭》优美的意境。

四、第二乐章:品悟诗歌(10分钟)

1、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有人说《蒹葭》是一首是诗,也有人说《蒹葭》是一副画。那么,你能用一两句画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苍苍”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点出了季节是深秋。”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凄青色到泛白。把深秋悲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宛”字的妙用,使诗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秋水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白露“为霜”、“未唏”、“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的发展的轨迹,说明他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是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心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执着不变。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肠寸断,无限怅惘的苦涩刻画的淋漓尽致。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这种思念惆怅是由谁引起的呢?

3.在你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形象的?

明确:伊人气质高雅、温婉动人。扑朔迷离、美丽动人。行踪飘忽不定。可望不可即。是一个令诗人喜爱的人。伊人和蒹葭、白鹭一样让诗人感到高兴。美丽、让诗人喜爱值得为她穿越很长的路去追求的一个人。飘渺的,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四处飘荡。无法捉摸无法把握。诗经中有很多美人的形象,比如手如葇夷,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可以想像伊人也很美丽,可文中一句都没写她的漂亮,只写她在水中央,在水之沚。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 梦想;机会;小时候的糖果;现在的向往的东西。 伊人就是你我心头一个不可言说的梦。告诉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寻是永远都存在的。对理想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 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板书:痴情恋者:执着不变 秋水伊人:朦胧飘忽

蒹葭

《诗经》

亲情友情 追求——伊人:爱情事业

理想自由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五、第三乐章:情境再现(7分钟) 一首蒹葭,触动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请大家动笔写写蒹葭,写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

以“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开头写2句、4句、8句或者是更多的诗句。 教师范本。

六、结束语

今天大家智慧的闪光来自于对诗歌仔细的品味和深刻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才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走进深度语文,获得情感的巨大收获! 虽然下课铃响了,但是课后我们可以将思考进行到底! 布置作业:改写《蒹葭》

第20篇:蒹葭

《蒹葭》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初读·感知

1.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学生欣赏、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三、品读·欣赏

1.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各抒己见)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5.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四、内容分析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蒹葭》属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

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表现手法

1.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2.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河畔芦苇茂苍苍,夜来白露凝成霜。我思慕的那个人,正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又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密密,露水珠儿还没干。我思慕的那个人,正在那边水草滩。逆流而上去寻她,水路升高舟行难。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又在水中沙洲上。

岸边芦苇茂又盛,露水珠儿没晒干。我思慕的那个人,正是在那水涯边,逆流而上去寻她,水路迂回曲又弯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滩上。

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好,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闻一多: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蒹葭教学设计.doc》
蒹葭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