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梦教学设计

2020-06-23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单

元:生命离不开的绿色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绿叶的梦》是当代女作家葛翠琳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书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都散发着童年生活的真实、美好。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生活,是这篇课文的特色。读着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与美好的向往之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祛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重难点分析:

课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则具体描写了孩子们快乐的“绿叶之梦”。这三段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要赋予学生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感受。可结合课后的习题“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来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去搜集树叶,制作标本。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展示学生收集的树叶和标本。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制作的感受。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作家生活之间的时代差异缩小了,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的状态。)

2.揭题: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绿叶的梦,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跟随女作家葛翠琳追逐绿叶的梦。

板书课题:19 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生词的意思。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检查学习情况。(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让每次读文都有不同的收获。)

3.采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词语。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觅食”“洋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弄懂“标本”的意思;“碾盘”“高粱秆”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启蒙”“清热明目”“祛痰止渴”等词语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理解。

(设计说明:多种方式理解词语,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学习方法,让阅读更具实效性。)

4.教师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自己的感受。学生思考:在童年的记忆中,是谁让我对“绿叶”开始着迷? 过渡: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文字承接着作者直抒胸意地对“绿叶”的着迷又开启了童年时代“绿叶之梦”的大门。

(设计说明:紧扣题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重点语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的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获得一些学习语文的方)

三、理解课文,感悟语言。

1.学生默读课文

三、

四、五自然段。

课件出示思考: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是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在书旁写下批注。

2、个性化阅读指导。重点品读:

第三自然段: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开心快乐、无拘无束的场面。“跑遍”、“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乐谱”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跃然而出。

(1)在大自然之中,孩子们有哪些快乐?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大自然给予你的快乐有哪些? (3)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孩子们放飞心情,放飞自己,绿叶和鲜花装扮成了童年的“乐谱”。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这一段。

(设计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第五自然段:“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积、躺、翻、坐”一系列的动词描写,使孩子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使得孩子们野外活动那种愉悦的心情、畅快淋漓的感受画面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孩子们采集树叶时的一系列动词。 (设计说明:品读课文要让学生入情入境,美美地阅读,细细地口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2)课件出示带顿号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知道顿号的用法。“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设计说明: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顿号的用法。)

(3)小结方法:

通过补充省略的内容,让学生知道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过渡:绿叶使我们增长了许多生活知识。绿叶的梦最后成就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童心就从那里一天天走向成熟。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都曾编织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境。你的梦里有什么?哪些植物为你的童年增添了美的色彩?

(设计说明:这是对课文的理解,更是对课文语言的内化,是由读到写、有感而发的自然迁移。)

1.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游戏! 2.课件出示练习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__的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延展。课件出示推荐阅读: 《翻跟头的小木偶》、《最丑的美男儿》、《小淘气的决心》。

推荐第2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是当代女作家葛翠琳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抒写的一片优美的散文。下面给大家分享《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绿叶的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以读和想象为主,读中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

4、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情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出示一组照片(大自然中照的)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他们在干什么呢?从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心情如何?

不光是他们,还有我,你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在座的各位老师,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咱们昨天认识的作者葛翠林。

今天我们就追随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充满回忆的童年,学习她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书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绿叶的梦》,(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师问:看到题目时,你们心中有什么问题?

预设:绿叶的梦指的是什么?

绿叶的梦是个什么样的梦?

师:带着问题,我们马上走进课文《绿叶的梦》

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完成两件事:

1、认真听好老师的每一个字词的发音,看与预习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交流。

2、思考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尤其是:

①绿叶的梦指的是什么?

②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呢?

预设:学生若答不上:没关系,听一遍课文就解决这么难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咱们一起再去读它。

学生有回答的:这个说法到底恰当不恰当呢,咱们共同走进课文验证一下,争取得出你满意的答案。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我读懂了什么呢?

预设:

①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②作者小时候的玩具很多。师可追问:有什么呢?(请学生读第二句)现在请上我的童年玩具。

是单单就这几种吗?(注意省略号的作业)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这些玩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来着大自然;亲手做出来的。)

③在童年中,最让作者着迷的是绿叶。

过渡:在作者童年最让她着迷的事绿叶。

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但是作者为什么对绿叶最着迷呢?是谁让她喜欢生绿叶的呢?

预设:是启蒙老师让他们搜集标本,讲述绿叶的知识和趣闻,才让作者对绿叶着了迷。

师:这段内容既回答了第一段中我们的疑问,又开启了后面几段的内容,它起到了承上启下、桥的作用,知道这个段叫(过渡段),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过渡:走进“绿叶的梦”,走进作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也来发现一幕最喜欢或相同经历的场景,可以把你的感受随手记录。(不动笔墨不读书嘛)

交流第三自然段

预设:

①我喜欢第三自然段,因为他们采集绿叶时太快乐了,太自由了,我羡慕他们。

师:能找出最能说明他们快乐,自由的词来吗?(跑遍)怎么讲?(足迹遍布大自然的每个角落)

②他们都去哪儿采集绿叶呢?

出示:

()的树林()的墓地()的河边()的田野一()土岗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足迹遍布每个地方。注意顿号)

③他们是怎么采的呢?

出示:

()大树()丛林

这几个词可以看出他们很悠闲很快乐,怎么高兴怎么玩,全然没有了男孩子女孩子的分别,有的只是欢乐的笑声。

④在大自然里,孩子们都做了哪些开心的事?

(两人读:他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注意省略号的作用,引导学生想象,还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正是作者恰当准确的描写,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跃然纸上。

他们是怎样在一起嬉笑打闹的呢?

(舒服地躺在厚厚的树叶做成的毯子上美美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玩累了闭上眼睛休息,会有调皮的孩子用树叶或草在你脸上挠痒痒;抓起一大把各种颜色的树叶洒向天空,会像天女散花一样美;用树叶做成笛子吹……)

⑤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作者他们多高兴啊,要是我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玩个痛快该有多好啊)

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放飞了心情,放飞了自己,绿叶和鲜花谱出了一曲童年的快

乐乐章。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争取背下来,(指名两名学生读,老师和同学接读)

过渡: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了作者采集绿叶的快乐。

4、交流第四段

预设:

我喜欢这一段,因为文中写到了在采集树叶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这样写得很真实。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师小结:是啊,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

5、交流第五段

预设:

我喜欢这一段,因为文中的比喻句很美。

①他们玩的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读相关句子:有关动作的,颜色的,形状的。)

A动作的,引导学生找出动词,谈感受,再次想象他们玩的情景。

(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跟作者一起陶醉在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他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好像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B读关于叶子形状的句子时,再次引导学生注意顿号的作用,并试着用顿号说一句话。

②置身于大自然,作者的心情快乐,并近乎于疯狂,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次怀着这种欢愉畅快的心情把这段读一遍。

过渡:其实让作者着迷于绿叶,不仅是因为采集绿叶有高兴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6、交流第六段

预设:

①作者都学到了什么?

②教师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植物的叶子,并请同学们说出它的药用价值。

③教师补充其他植物的叶子,并讲解用途。

(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过渡:全文就这样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孩子们不仅从这些绿叶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收获了一个值得回忆的快乐的梦,题目《绿叶的梦》的真正含义也就在于此。

三、总结全文

1、题目《绿叶的梦》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呢?现在理解了吗?

出示:

绿叶的梦是_________的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______的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______的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______的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先概括后具体

3、作者的童年时快乐的,题目投身于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手,希望通过本课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推荐文章:《外婆的小院》、《情趣大自然》、《百草园》、《童年趣事》、《失足冰窟窿》、通过读书,感受一下来自大自然的与众不同的快乐。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对树叶产生那么大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三、教具准备:

课文中的插图、各种树叶、生字卡片、幻灯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去搜集各种树叶。)

1、学生出示搜集的各种树叶,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进行讲解。

2、板书:

1、《绿叶的梦》

3、全班一起朗读课题,并质疑。

4、过渡:是呀,绿叶是怎么做梦的?绿叶又做了什么样的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绿叶的梦。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展示学生的照片。学生谈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展示教师童年生活的照片。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

3、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4、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5、反馈学习情况。

6、指名轮读生字,并能做到口头组词。

四、反馈自学情况

1、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各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3、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3、通过学习,你知道作者童年时候都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是怎么来的呢?

4、在这么多玩具中,最使作者着迷的是什么呢?你知道树叶为什么让作者那么着迷吗?

六、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作者童年时候有许许多多的玩具,有马车、灯笼、碾磨、盆碗、伞……然而,最使作者着迷的是绿叶。

七、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3、把搜集到的树叶制作成标本。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3.带来自己童年的照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四、拓展延伸:课下到大自然中寻找玩具。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体验作者的童年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推荐第3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绿叶的梦》这篇优美的散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画卷,揭示了人类置身于大自然的愉悦和欢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感情朗读,反复朗读,使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相通,从而读懂“绿叶的梦”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悟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冀教版四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第四单元以“生命离不开绿色”为主题,学习本单元,一是在于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关爱绿色生命、爱护绿色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一切,要让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在自读自悟中,自己去领略、去感受、去回味。《绿叶的梦》这篇散文,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读着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与美好的向往之中。

三、学生分析:

《绿叶的梦》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这篇课文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中。从学情调研的结果来看,怎样引导学生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是学习的重难点。首先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孩子们走进作者,从作者的角度去想,去体会。再让学生去身边的环境中搜集树叶并制作树叶作品,绿叶随处可见,但现在的孩子却往往不去关注。通过让学生搜集树叶并制作树叶作品,使学生体验到置身大自然的快乐,缩小学生生活与作家生活时代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的共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生会学的开心,学的主动。大自然是孩子的乐园,想象力是孩子的翅膀,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大自然的乐园里,尽情地玩耍,在玩中学、学中玩,会使学生乐于像作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四、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祛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则具体描写了孩子们快乐的“绿叶之梦”。这三段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要赋予学生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感受。可结合课后的习题“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来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策略:

学生课前收集落叶体验投身大自然的快乐,课堂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课前要求学生搜集落叶,体验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

2、搜集关于植物的资料,了解相关落叶的知识。

二、导入部分: 实物展示,激趣读文。

三、师生互动部分: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生词的意思。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检查学习情况。

三、理解课文,感悟语言。

1、默读课文示思考: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是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在书旁写下批注。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预设:第三自然段: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开心快乐、无拘无束的场面。“跑遍”、“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乐谱”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跃然而出。

(1)在大自然之中,孩子们有哪些快乐?把你感受到的作者采集绿叶觉得快乐的地方认真地读一读,说一说你的体会。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大自然给予你的快乐有哪些? (3)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这一段。

(要引导学生在讨论时要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

④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

第五自然段:“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积、躺、翻、坐”一系列的动词描写,使孩子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使得孩子们野外活动那种愉悦的心情、畅快淋漓的感受画面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孩子们采集树叶时的一系列动词。

(2)课件出示带顿号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知道顿号的用法。“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顿号的用法。) (3)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4)试背诵本段。

(通过读、议、想、背等环节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紧紧抓住描写“绿叶着迷”的重点词句,将重点串在一条线上,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静思默想,用心感受,身临其境;之后,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品析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课文充满童心童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积累了语言。)

3.课件出示练习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__的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对课文的理解,更是对课文语言的内化,既读懂了课文,又联系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将文本与现实的情感有机融合。)

《绿叶的梦》课堂实录部分

入课伊始,老师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默读课文并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不仅只是为了知道写了什么,更要深入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并能通过想象再现当时的画面,用感情朗读表现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在小组内认真朗读课文后交流你找到的重点句子? 学生分组学习活动。师巡视参与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读了这句话我很羡慕他们的无拘无束,能去这样多的地方玩耍。

师:他们为采集绿叶,足迹几乎遍布了大自然的每个角落,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读一读它们。

生:密密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我们小组发现顿号在这里出现的次数最多。

师:顿号常用在并列的词语或词组和短语之间,再读这句话,读了这些词组你能想象到些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奔跑着穿过广阔的田野来到茂密的树林中采集绿叶,还有的在小河边采野花呢,他们都是那样的开心。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还有哪个词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自由自在? 生:跑遍

师:是的,“跑遍”这个词语更能体现出他们的足迹已遍布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表达出这种欢乐的心情呢?板书:自由

师:要注意这些并列的词语在朗读时读出节奏,谁再来读一读?

生: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

师:还有哪组交流找的其他句子吗?

生:我们小组找的是这句“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儿。”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儿,读到这句我觉得他们玩得真是太开心了,我好像能听到他们的笑声呢。

师:是啊,本来应该是温文尔雅的小姑娘,可是去像男孩子一样爬大树、钻丛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是多么无拘无束啊。

师:小组成员还有补充吗?

生:我找的是这句“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穿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这句写出了他们的收获。

师:除了收获你还会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还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能用这些树叶做戒指、项链很好玩的。 师:可能这里有些植物我们还没见过吧,哪一组来展示你们找到一些图片? 【分别展示这些植物的图片,学生观赏并讨论】 师:你们觉得这些植物怎么样?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些孩子们要用这些绿叶来装扮自己,说明他们很爱美呀。 师:老师觉得你也是爱美的小姑娘,你把这句话来读一读。

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穿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

师:这些心灵手巧的孩子们不仅爱大自然,还能从大自然中寻找美的事物来装扮自己,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你是不是也觉得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了?

生齐答:是

师:现在老师请爱美的小伙子来读读这句。

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穿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

师:有没有注意这句末的省略号?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绿叶的梦》教学反思

《绿叶的梦》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抒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的浓郁、清新的气息,都散发着童年生活的真实、美好。教学重点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我采用以“读”为主,“读”“议”“想”结合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并围绕“在童年的记忆中,绿叶为什么最使我着迷?”“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开展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学文时,我着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壮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

从整堂课的教学情况看,我所采用教学策略并没有大的问题,学生在体会大自然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段落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作者的生活,还介绍一下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孩子们走进作者,从作者的角度去想,去体会。让孩子们成为文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跑遍可以去的每一个角落,体会作者的快乐。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学生能力把握不足,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所以有些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感受表达不具体。所以,今后备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习情况、学习习惯……方方面面都要纳入到备课的范围,这样才会有的放矢,课堂内容才是为学生所真正接受的。

推荐第4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你能准确的认一认,读一读吗? 生:汇拢

土岗

戒指

乐章

枣树

刺伤

陈列

解毒

记忆

粱(liáng) (高粱) 瓢(piáo)(瓢虫) 搜(sōu)(搜救)

旷(kuàng)(旷野)(空旷) 痰(tán)(吐痰)

二、品读课文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绿叶最使我着迷(师板书:着迷绿叶)

2、师引导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此段有什么不同的写法?

生:是上文的总结,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 “愉快的活动”中,什么是我对绿叶着迷的原因?

生:搜集标本

3、默读3-6自然段,完成学习要求

①划出你喜欢的字词句,并想想你喜欢的原因。

②总结一下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默读后同桌交流完成,全班汇报。

4、这篇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因为绿叶带给了我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也使我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我长大后回忆着段经历时,就如同来到美妙的梦境中,所以课文以“绿叶的梦”为题。

5、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因为:1.绿叶带给我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我可以尽情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奔跑、嬉笑、打闹;2.秋天,那如蝴蝶纷飞的树叶,那美化教室的叶链,那一一陈列的珍宝----标本,更是令我着迷;3.叶子还让我学到了从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所以,童年的我对绿叶是那么着迷。

6、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写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第二段(2--6):写启蒙老师教我们采集绿叶标本,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这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三、巩固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2、说说你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我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趣闻与知识的事,表达了我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之情。

五、作业安排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从文中摘抄好词佳句 3.小练笔:写写自身童年的趣事

推荐第5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唱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欣赏把!播放歌曲《童年》,师生一起欢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

2.师:歌曲中唱出了孩子们渴望游戏渴望快乐的童年,那么作家葛翠林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介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习

1 惯,同时了解作者童年生活背景)

揭题:绿叶的梦

二、速读课文,回顾内容:

⑴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三、品析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1、师: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什么地方最令你印象深刻或觉得最有意思?读文找一找,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学生读文自学。(给学生充分时间读文,抓住具体词句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教师巡视指导读文方法,重视学生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小组长组织小组交流。做到人人参与,先在小组内练习组织语言,交流各自想法,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再相互讨论。

5、引导全班交流: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动词词引导体会:a跑遍:足迹遍布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收集绿叶,不怕劳累。B爬、钻:女孩子没有了温文尔雅,变得无拘无束。C穿、做 、挂、插:体会孩子们用绿叶和鲜花打扮自己那份快乐心情。引导学生边想像画面,边伸出小手做动作:我们面前摆满了各种绿叶,我也也伸出小手,穿项链、做戒指手镯、豆角花挂耳朵上、野菊花插满小辫。(设计意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想像,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与作者体验着同一快乐。)

③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并指导朗读。 采集绿叶的快乐:

2 星期天,我们跑遍( )的树林、( )的墓地、( )的河边、( )田野和一道道( )。( )大树、(

)丛林,(

)惊飞了(

)小鸟儿。篮子里(

)了各种绿叶,(

),(

),把元宝树叶(

),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

),(

)挂在耳朵上,( )插满了小辫儿„ „在( )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 )。

1、填一填,练一练。

2、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3、想一想,在旷野的课堂里他们还会用绿叶和野花做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两句)

④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 抓住以下次与引导体会:背、扛、奔、欢呼、搂、积、躺、翻、挑等词感受到孩子们收获的喜悦与快乐。

③ 启发: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④ 学生描述想想内容。(设计意图:想像说文,由阅读内化到写)

⑤ 段末用了省略号,表示什么?你采集过树叶吗?你还知道什么形状的叶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回答) ⑥ 出示课件:秋天的收获: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 )着筐,( )着筢,( )着,( )着,( )树叶,( )成垛,( )在上

3 面( ),( )着跟头,( )下来( )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 )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形的、( )、针状的、蛋形的、( )、叶面带茸毛的„ „

1、填一填,练一练。

2、读一读,在你填动词中你是否感受到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快乐?

⑦ 指名填空,并选选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巩固基础,指导朗读)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

④学生课下收集了叶子知识,指名说一说。生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4.总结:是啊!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不光有酷鼠滑车、卡通游戏,还有很多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同学们,会创造快乐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们有自己的快乐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填写课后2题。(设计意图:总结学文后不同的阅读感受) 3.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同时也回忆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放飞思绪——-课件播放音乐,同时画面出示文中提到的和课文以外的各种绿叶图片。

五、课下作业:写写自己快乐的童年。

推荐第6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散文,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读着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与美好的向往之中。

学生分析:让孩子们从这些绿叶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快乐,更收获了美丽的梦童心就从那里一天天走向成熟,相信,通过学这一课,学生对看似平常的树叶会充满感情的。

设计理念: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合作交流,把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顿号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学生准备:

1、课前去搜集树叶,去制作树叶作品。

2、带来自己童年生活的照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教师展示童年生活照片。

3、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采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词语。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觅食洋溢等词语;通过,查资料弄懂标本的意思;碾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启蒙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析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是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在书旁写下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品读时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和作家的情感。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要求记忆的段落。

4、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疑问,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自己尝试解决。

5、总结:是啊!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不光有酷鼠滑车、卡通游戏,还有很多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同学们,会创造快乐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们有自己的快乐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注意不要把汇字的左半部写成工;戒字的撇不要丢掉;垂字书写时要做到布局均匀、紧凑。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背诵第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如:绿叶最使我着迷)

2.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是下文的总述,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

3.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

(播放录像)

4.通过看录像,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5.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收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勾出来,认真读一读。

6.秋天的收获更大,请你们采用老师刚才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看看有什么收获。先默读,再讨论。(动词)

7.教师配乐朗读第3和第5自然段,让学生想象画面,并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

8.绿叶不仅单带给我们快乐,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丰富的生活知识。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想想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

三.朗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有感情。

(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来感悟课文的内容)

提示学生要读出深深的留恋之情,浓浓的喜爱之情。

2.读到这里,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拓展内容,讲述自我

1.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

2.指名把最有趣的童年生活说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小练笔:结合课前自己找来的童年生活照片,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把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情写一写。

推荐第7篇: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1.绿叶的梦

备课人:丁素云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梁、瓢”等9个生字,会写“汇、戒”等9个生字,理解“浩浩荡荡、觅食”等词语。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点:会认会写生字词语 学习难点: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具准备:生字卡、PPT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大自然中去玩过?你们喜欢绿叶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绿叶的梦》看看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喜爱绿叶的?

2.自学指导: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1)学生自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用横线划出生字词。用波浪线划出四字词语,在多音字下点上圆点,借助字典工具书解决字词。 (2) 通过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合作探究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互助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小组展示

(1) 给学生两分钟准备时间

(2) 师指明小组展示,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展示自己小组的自学情况、自学内容、自学方法等,说出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其他小组补充 (4) 师多引导,争取让更多人参与,争取让他们主动参与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师总结

《绿叶的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孩子们对绿叶的热爱以及绿叶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2、拓展延伸: 写写自己童年的快乐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语

汇( ) 岗( )陈( )忆( ) 会( ) 纲( )阵( )亿(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体会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想象作者搜集树叶时的快乐心情 学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童年的“我”非常喜欢绿叶,那么今天我们要再读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对绿叶那么着迷呢?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回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绿叶的着迷 (4) 品读重点段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2.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会对绿叶那么着迷呢?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 各小组自由展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自出自己小组的疑问。 (2) 全班互助,释疑,解决难题。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教师精讲

因为作者从绿叶中获取了知识,并且绿叶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所以他对绿叶那么着迷。

2.拓展延伸:你们喜欢绿叶吗?写一写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填空

( )的树林 ( )的玩具 ( )的河边

)的田野

)的叶子 ( )的笑声

推荐第8篇:《绿叶》教学设计

《绿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绿叶》是一首四三拍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

一、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线相似;第三乐句出现转折和对比;第四乐句音区高,时值长,造成歌曲的“高潮”,然后逐步趋向平静。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演唱歌曲《绿叶》,能用爽朗而有生气的声音进行演唱。2.掌握四三拍的强弱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四三拍的击拍方法,能按照《绿叶》的节奏和情绪,整齐一致的边唱边拍。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自主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2.树立学生森林防火的意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能用爽朗而有生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四三拍的强弱特点,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森林防火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复习1——i的手势。

2.四三拍音乐小游戏。(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学校里、山林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你们想知道都有哪些变化吗?(想)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边播放歌曲边创设学校、山林里春意盎然的情境)

师:谁来说一说具体都有哪些变化呀?(生发言)这所有的一切都透出了春天无限的活力,你们能用优美的词语描绘一下吗?(生畅所欲言,师适时给予肯定)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幻灯片出示课题)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遍。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是多少拍的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进行演唱更合适?(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与生复习四三拍的意义以及强弱特点)

(2)出示歌谱,练习节奏型。 (3)咏读歌词。

尝试按节奏朗读歌词,在熟练后跟伴奏有感情的咏读歌词,体味歌词中所描绘的绿色美景和景中韵味。 (4)练习手势,分句学唱歌词。

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旋律的优美起伏。 (5)生尝试演唱歌曲,师及时纠错。

(6)引导学生找出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并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演唱。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跟琴演唱歌曲,并加入音乐游戏里的动作,掌握四三拍的强弱特点。 3.森林防火及环保教育。

(1)出示环境污染及森林火灾的图片,请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同学们,绿色是我们的梦想,为了保护好绿色,保护好共同的家,你们将会做些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 三.全课小结

师:相信有了你们这些保家爱家的小卫士,地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四.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春天的美,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与春天有关的图片或歌曲,下节课来分享。 板书设计:

绿叶

四三拍

爽朗而有生气地

推荐第9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及反思

《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唱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欣赏把!播放歌曲《童年》,师生一起欢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 2.师:歌曲中唱出了孩子们渴望游戏渴望快乐的童年,那么作家葛翠林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介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习惯,同时了解作者童年生活背景)

揭题:绿叶的梦

二、速读课文,回顾内容:

⑴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三、品析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1、师: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什么地方最令你印象深刻或觉得最有意思?读文找一找,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学生读文自学。(给学生充分时间读文,抓住具体词句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教师巡视指导读文方法,重视学生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小组长组织小组交流。做到人人参与,先在小组内练习组织语言,交流各自想法,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再相互讨论。

5、引导全班交流: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动词词引导体会:a跑遍:足迹遍布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收集绿叶,不怕劳累。B爬、钻:女孩子没有了温文尔雅,变得无拘无束。C穿、做、挂、插:体会孩子们用绿叶和鲜花打扮自己那份快乐心情。引导学生边想像画面,边伸出小手做动作:我们面前摆满了各种绿叶,我也也伸出小手,穿项链、做戒指手镯、豆角花挂耳朵上、野菊花插满小辫。(设计意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想像,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与作者体验着同一快乐。)

③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并指导朗读。 采集绿叶的快乐:

星期天,我们跑遍( )的树林、( )的墓地、( )的河边、( )田野和一道道( )。( )大树、(

)丛林,(

)惊飞了(

)小鸟儿。篮子里(

)了各种绿叶,(

),(

),把元宝树叶(

),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

),(

)挂在耳朵上,( )插满了小辫儿„ „在( )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 )。

1、填一填,练一练。

2、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3、想一想,在旷野的课堂里他们还会用绿叶和野花做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两句)

④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 抓住以下次与引导体会:背、扛、奔、欢呼、搂、积、躺、翻、挑等词感受到孩子们收获的喜悦与快乐。 ③ 启发: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④ 学生描述想想内容。(设计意图:想像说文,由阅读内化到写)

⑤ 段末用了省略号,表示什么?你采集过树叶吗?你还知道什么形状的叶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回答) ⑥ 出示课件:秋天的收获: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 )着筐,( )着筢,( )着,( )着,( )树叶,( )成垛,( )在上面( ),( )着跟头,( )下来( )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 )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形的、( )、针状的、蛋形的、( )、叶面带茸毛的„ „

1、填一填,练一练。

2、读一读,在你填动词中你是否感受到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快乐?

⑦ 指名填空,并选选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巩固基础,指导朗读)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

④学生课下收集了叶子知识,指名说一说。生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4.总结:是啊!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不光有酷鼠滑车、卡通游戏,还有很多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同学们,会创造快乐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们有自己的快乐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填写课后2题。(设计意图:总结学文后不同的阅读感受) 3.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同时也回忆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放飞思绪——-课件播放音乐,同时画面出示文中提到的和课文以外的各种绿叶图片。

五、课下作业:写写自己快乐的童年。 课后反思:读了《绿叶的梦》,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首先我播放童年歌曲,将他们带入学文情境:又联系作者童年生活背景,自然走进文本。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

当学生谈到:收集绿叶的快乐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动词体会,朗读与想象相结合,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再快乐之中。

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壮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

在课后孩子们写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们写出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那份快乐。这就是作者的情感深深的感染了孩子,我也被学生深深的打动了。

教研组评课意见: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树立形象-自主感悟-升华情感-积累拓展”的基本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下面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评价。

一、激情导入 树立形象:

课程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感悟 品析语言 1)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教师做到了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并且能深入学生中间,引导学生选择文 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认真阅读、体会、加以感悟,读的目的性强。2)研讨品位,全班交流

学生由中心发言人谈收获按照“读-悟-读”的要求,教师做到了在学生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式进行了挖掘,又把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式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读、去悟、去理解,去体会,在读中悟,悟中读方面体现的较好,教师在引导交流“采集绿叶快乐”这个重点段时,对重点词语的挖掘方面做得较好,如“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爬大树、钻树林,欢乐的歌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儿。篮子里装满了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穿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 “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耧树叶,积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来那些漂亮的叶子。”„„从一个个动词中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还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做一做的情境,接着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着文字中所描述的场面,教师再范读,然后又出示练习题,填写动词,填完再读,让学生再说一说,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引导学生一边入情入境的品读语言,一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达到品析祖国语言文字的意境美与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目的。既体现了读的层次,又培养了语感,还把读文自然的内化到了写文。

三、升华情感 四心共鸣

升华情感的环节即是感情朗读课文或者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情感,并且使读者,听者、作者、编者之情融合在一起,心灵相通,四心共鸣。

四、积累拓展 读写结合, 教师在引导阅读时,让学生根据有关文字展开想像,从省略号内容展开想像。这都渗透了读写结合。丰富了学生语言,训练了表达能力。

教师简介:张丽,女,小学高级教师,出生于1977年9月,1995年毕业于兴隆教师进修学校中师专业。后自学取得大学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苦心钻研,多次在省市县发表教学论文,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推荐第10篇:1.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优秀)

1.绿叶的梦

执教者:周娜

教材分析:

《绿叶的梦》中作者通过会议儿时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等童年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文章重点部分,将儿童的天性表露无遗,画面感比较强烈,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词语,积累多音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第五自然段。(重点) (突破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3.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作者童年时的快乐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

(突破方法:针对课文第3至5自然段,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快乐。) 教具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展示:

1、主持人上台,学生展示。

2、2分钟限时记忆,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

3、主持人总结,正式上课。

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交流。

2.教师归纳导入: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来自大自然,作者的童年也是如此。今天我们走进作者葛翠林的童年,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童年里那绿色的梦。(板书课题:绿叶的梦)

活动一 积累 1.认字识词 高粱 葫芦瓢 启蒙 搜集 汇拢 土岗 戒指 旷野 乐章

刺伤 酸枣 洋溢 陈列 酒毒 记忆 祛痰止咳 2.字形:汇 戒 章 枣 陈 刺 3.多音字:着 磨 薄 搂 4.词语搭配:( )的玩具 ( )的活动 ( )的密林 ( )的河边

( )的快乐 ( )的笑声 ( )的课堂 ( )的发现 ( )的叶子 5.解词:旷野 乐章 洋溢 启蒙 标本 觅食

活动二 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作者回忆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列举了几种玩具,指出绿叶最令“我”着迷。

第2自然段:启蒙老师教“我们”搜集标本,讲述相关知识和趣闻。 第3自然段:采集绿叶的乐趣。 第4自然段:“我们”为了寻找新奇的绿叶,争强和探险。 第5自然段:采集秋叶的快乐。 第6自然段:讲述关于叶子的知识。

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趣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童年的与众不同和乐趣,而这些都是绿叶带来的。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梦一般的童年。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绿叶之乐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我”的童年是怎样的。(1)“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2)小时候的玩具很多,来自大自然,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 (3)“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最令“我”着迷的是绿叶。

2.思考:绿叶为什么使“我”着迷?它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1)学生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指导。

①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孩子们玩耍的场所无处不在,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无忧无虑。)

过渡:孩子们在旷野收获了快乐,绿叶的梦在秋天又是怎样的梦?

②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a圈出动词;b这些充满乐趣的玩法将孩子们在野外活动时愉快地心情和酣畅淋漓的感受展现出来。)

过渡:一片片小小的叶子都能如此美丽,这美丽的大自然让作者和小伙伴还收获了什么?

③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一一陈列开来。

④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薄荷叶医感冒头疼。 (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叶子及它们的药用价值。)

活动二 绿叶之情

1.思考:绿叶的梦是什么梦?

(1)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我们”在采集树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2)绿叶的梦是难忘的梦,因为记录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刻,值得一辈子去回味。

(3)绿叶的梦是丰收的梦,因为“我们”在秋天收获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4)绿叶的梦是知识的梦,因为“我们”懂得了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2.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因为绿叶不但给作者带来了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且教给了作者知识。)

总结:一片片小小的绿叶不但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快乐,而且也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大自然是创造快乐最好的场地和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创造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第11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3.带来自己童年的照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四、拓展延伸:课下到大自然中寻找玩具。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体验作者的童年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品析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2.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总分

3.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②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③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

4.总结:是啊!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不光有酷鼠滑车、卡通游戏,还有很多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同学们,会创造快乐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们有自己的快乐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二、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三、课堂练习。(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巩固知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星期天,我们跑遍( ) 的树林、( ) 的墓地、( ) 的河边、( ) 的田野和一道道( ) 。( ) 大树、( ) 丛林,( ) 惊飞了( ) 的小鸟儿。篮子里( ) 了各种绿叶,( ) ,( ) ,把元宝树叶( ) 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 ) 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 ) 在耳朵上,野菊花( ) 满了小辫儿„„在( ) 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 ) 。

(二)、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 ) 着筐,( ) 着筢,( ) 着,( ) 着,( ) 树叶,( ) 成垛,( ) 在上面( ) ,( ) 跟头,( ) 下来( ) 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三)、树叶用处可真多呀。( ) 可以祛痰止咳;( ) 能解酒毒;( ) 清热明目,( ) 可治感冒头疼。我还知道( ) 。

1.根据原文填空。

2.你发现第二段所填的词语都是( ) 词,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感受到什么?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结合生活体验童年快乐,练习语言表达) 结合课前自己找来的童年生活照片,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把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情写一写。

第12篇:1 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一)浏览“单元导读”

1.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2.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释题激趣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

1.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 2.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3.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1.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作者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2.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3.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4.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5.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四)按要求自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2)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组织班内交流: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

(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些段落写了这些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要简练、完整。找2—3名学生来概括,教师总结。】

(七)作者简介: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 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三、练习

课文里有好多像“广阔的田野”这样的词语,把你喜欢的抄写下来。

课堂小结

作者抓住了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心情。

课后习题 《绿叶的梦》习题 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Huì chéng

jiè dú

yuè zhāng

zǎo huā

Cì shāng

chén lìe

ì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枣(

) 汇(

) 忆(

刺(

) 江(

) 亿(

戒(

) 毒(

陈(

成(

) 麦(

阵(

) 综合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着迷( ) 广阔( ) 愉快( )

感激( ) 观察( ) 汇拢( ) 2.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玩具 ( )的活动 ( )的树林

( )的河边 ( )的小鸟 ( )的发现

( )的欢乐 ( )的叶子 ( )的知识

( wén zhāng

( j

)提高题

1.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例:树叶飞向我们。

树叶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我们跑遍树林、河边、田野和土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秋天,树叶在风中_____________,像一群群_____________飞向我们。我们______筐,______筢,奔跑着,欢呼着,______树叶,______成垛,躺在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下来挑选出那些______的叶子。 3.把你知道的有“叶”字或写叶子的成语写下来。

如:叶落归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汇成

戒毒

乐章

枣花 刺伤

陈列

文章 记忆

2.枣树

刺手

汇集

江河

记忆

一亿

戒烟

成果

毒品

小麦

陈列

阵雨

一、综合题

1.入迷

广袤

愉悦

感动

观看

汇集

2.可爱

愉快

密密

杂草丛生

觅食

意外

丰收

新奇少见

丰富有趣

二、提高题

1. 我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跑遍树林、河边、田野和土岗。 2.飘落

蝴蝶

背着

扛着

打滚

翻跟头

漂亮 3.根深叶茂

叶落知秋

金枝玉叶

粗枝大叶

第13篇: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上一篇文章语文小编给大家编辑整理了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不知道大家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是否有了进一步的兴趣了呢?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分享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希望大家都能从每节课中有不同的收获,一起来看看吧!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

3预习下一课。

内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第14篇:绿叶的梦教学反思

绿叶的梦教学反思

《绿叶的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美好的童年生活,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从题目到内容都会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作家童年生活真实而美好,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随着作家的娓娓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画卷,揭示了人类置身于大自然的愉悦和欢欣。

城市中的孩子接触到的都是公园、游乐园等一些地方,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读了《绿叶的梦》,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首先我拿出一张照片,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故事:这是我童年时,和我的老师、同学春游时的一张照片,我们在树林里捡树叶,捉迷藏,爬土山……玩的特别开心,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壮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双休日,我在大街上看到学生三三两两地拣树叶。周一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制作精美的标本,我惊叹了,真没想到他们竟然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树叶,有些细心的孩子还在每一片叶子下面写着详细的介绍。于是我决定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一次“树叶展示”会,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有关知识。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15篇:绿叶的梦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7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

第16篇:绿叶的梦

《绿叶的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美好的童年生活,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从题目到内容都会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农村的孩子接触到的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多,所以他们了解大自然。读了《绿叶的梦》,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尤其作者将玩芦叶船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你们是怎么玩儿的?”在学生充沛谈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描述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小朋友们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相互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芦叶让小朋友们更富有发明力,也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欢乐。

《一只贝》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中描绘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的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色彩斑斓的贝壳,但他却孕育出了一颗珍贵的珍珠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读书、感悟文本。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出现的“漂亮”与“丑陋”、“可怜”与“可敬”等几处矛盾点入手研读,教学中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多元解读,以学生读、说、议、写,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境界,并珍视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1、本课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适宜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畅谈从文中感受到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这样,学生会觉得课堂生活并不遥远,课堂能够反映他们的心声,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热爱语文的感情。

2、本文中的血多词句都很有特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领会其表达作用,并运用到作文中。

3、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室的“紧张”、学校的“严肃”及书包的“沉重”,对正常的学校生活不要全盘否定。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⑴ 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⑵ 要求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观潮》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体味它的壮观。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真实画面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学生的想象毕竟狭窄。语言文字能不能在头脑中生成画面,生活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缺少那种生活的体验,想象对他们来说就困难了。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光从文字中去感悟显得有些空洞,因此,在教学开始,我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我一起观看大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第一印象。之后在教学重点段落“潮来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片段,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真正感悟到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当然,上课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课文读得不够,有些地方学生读得不好,没有气势,教师

范读效果不佳。我想当时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范读,让学生体会大潮的气势效果会好得多。

在教学中,我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表现欲,使他们活跃起来,而且加强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了充分发挥言语描述对想象的指导作用,使想象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来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和精确。我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适时给出“附加题目”。我要求他们抛开图画,再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火烧云发展的这一顺序,加以丰富的想象,用其它动物或植物来形容火烧云的形状。随着学生同桌间的小声而激烈的讨论,形象的描述开始了。

学生们有的说像抓鸡的老鹰、像下山的猛虎、恕吼的雄狮,有的说像游动的火龙、像啼鸣的公鸡、像飞舞的火凤凰,……学生们一个个争着举手,抢着要说,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

且不论学生的比喻是否恰当、学生的语言是否精美,但明显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滞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季童话》教学反思:

1.请同学们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季节的特点的?

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感情朗读。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第17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乌石学校课程教学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语文 任课教师: 曾玉婷 课题:《 绿叶的梦》 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时间:40分钟 课时: 2课时

授课班级:四年级一班 授课时间:2014年9月1日/9月2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1)、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3)、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2)、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3)、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4)、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五、按要求自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七、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 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②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②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a、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b、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c、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①浏览课文。

②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③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四、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1)、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2)、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3)、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4)、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

五、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

(3)、预习下一课。

内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第18篇:《绿叶的梦》教案

1、绿叶的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要求掌握的生字,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辨析。

②认识要求认识的生字,学会要求掌握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

选择各种朗读方法,进行朗读训练,达到熟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激发学习兴趣,自己查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绿叶为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绿叶给作者带来的欢乐。

四、教学难点:作者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五、教学方法:注重朗读方法,激发兴趣,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

(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三、学习字词

读准正音、组词展示

第二课时

一、学习

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1)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长大的。

2)作者小时候的玩具很多。教师追问:有什么?(请两名学生读第二句话,以加深印象)是单单就这几种吗?(注意省略号的作用)不知你们发现没有,这些玩具还有两个共同特点呢?(一是都来源于大自然,二是都是靠我们灵巧的双手做出来的。)

3)在童年中,最让作者着迷的是绿叶。

过渡: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是谁引导她喜欢上了绿叶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预设:是启蒙老师教他们搜集标本,讲述绿叶的知识和趣闻,才让作者对绿叶着了迷。

师:看来这段内容既回答了第一段中的问题,又开启了后面的几个段落讲他们是如何搜集标本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也叫过渡段。(副板书:过渡段)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二、重点学习3-6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

2. 你觉得作者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生动有趣,生活很快乐,羡慕作家的生活)你喜欢哪一幕场景呢?为什么?(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最好

2 按照顺序说。

3. 交流第三自然段。

预设:

1)我喜欢第三段,是因为他们采集绿叶时太快乐了,无拘无束。

教师追问:从哪看出来的?(跑遍)怎么理解?(足迹遍布大自然的每个角落)

2)他们都去哪采集绿叶呢?出示字幕:

( )的树林 ( )的墓地( )的河边 ( )的田野 一( )土岗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个地方)(还要让学生知道它们之间用的是顿号)

3)他们是怎么采的呢?出示:( )大树 ( )丛林(从这几个动词上可以看出作者他们当时很悠闲,很快乐,当时是怎么高兴就怎么玩,全然没有了女孩子的温文尔雅,有的只是“欢乐的笑声”)

4)在大自然里,孩子们都做了哪些开心的事?(两人读)他们是怎么打扮自己的?(编花环戴在脖子上,编帽子,用白薯秧子编手链,小花伞„„)(还要注意省略号的作用,点名并不是只有这四种活动,引导学生想象还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正是作者恰当准确的描写,孩子们那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跃然纸上。

他们是怎么在一起嬉笑打闹的?(会舒服的躺在厚厚的树叶做成的毯子上美美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玩累了,闭上眼睛休息时会有调皮的孩子用树叶在你的脸上挠痒痒;抓起一大把各种颜色的树叶撒向天空,会像仙女散花一样美,用树叶做成笛子来吹„„)

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作者看到了这么多的花花草草,心情一定很舒畅,要是我也能像作者一样玩个痛快该有多好啊!)

6)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放飞心情,放飞自己,绿叶和鲜花谱出了一曲童年的快乐乐章。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争取背下来。(指两名同学读,老师和同学接读)

过渡: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了作者采集绿叶时地快乐。

4. 交流第四段。

预设:我喜欢这一段,因为文中写到,在采集树叶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这样写得很真实。(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

教师小结:是啊,他们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

第三课时

5. 交流第五段。

预设:1)第一句这个比喻句写的很美。(说明把落叶比作了一群群的蝴蝶。也能表达出孩子们收获的喜悦和欢乐,把他们当时野外活动的高兴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2)他们玩的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读相关的句子)有关于动作的、颜色的、形状的)A.读关于动作的句子时,引导学生找出动词,谈感受。再次想象他们当时玩的情景。(使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跟作者一起陶醉在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他们的声音在我耳边想起,我好像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B。读关于叶子的形状的句子时,再次引导学生注意顿号的作用,并让我们试着用顿号说一句话)

3)置身于大自然,作者的心情快乐,并近乎于疯狂,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次怀着这种欢愉,畅快的心情把这一段读一遍。[小精灵儿童网站] 过渡:其实让作者着迷于“绿叶”,不仅是因为采集绿叶时有高兴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6. 交流第六段。

预设:

1)作者都学到了什么?(读)

2)教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植物的叶子,并请学生说出它的药用价值。

3)教师补充其他植物的叶子,并讲解用途。(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过渡:全文到这就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孩子们不仅从这些绿叶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收获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令人值得回

4 味的快乐的梦,题目《绿叶的梦》的真正含义也就在于此。

五、总结全文:

1. 题目是《绿色的梦》,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

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

因为_______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___的梦,

因为________________。

回忆作者的表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在大自然中可以___________ 2. 快乐地嘻笑,打闹;绿叶的梦是知识的梦,因为从绿叶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它们也有药用价值;绿叶的梦是难忘的梦,记录了小伙伴们在一起美好的时刻,值得一辈子去回味;绿叶的梦是勇敢的梦,当自己被树叶上的小刺划伤也不放弃,继续采集树叶„„达方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3. 小结: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六、课外练笔:《童年趣事》

第四课时

完成课堂作业

第19篇:1绿叶的梦

1绿叶的梦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会写“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 9个生字,会认粱、瓢、搜、汇、岗、旷、章、痰、忆” 9个生字,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祛痰止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2—6自然段,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与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感受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2.挂图。3.树叶标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走进作家的童年生活。

师: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葛翠琳的足迹,走进她记忆中的绿色童年。(板书课题:绿叶的梦)。看看作者对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作家的童年生活。

(一)引导初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亲自去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的最初感受是什么?

(二)评价初读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准了生字新词的读音,你们表现很出色!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引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读通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1这段话中出现的“碾磨”“苇叶儿”,你们见过吗? ○2这个自然段写什么? 先找总起句,再联系这段话的内容想想具体写什么?用总起句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多简洁啊!

2)绿叶为什么使我着迷呢?一起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①文中说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

”你知道 “启蒙”是什么的意思吗?(让初学的人得到基本、入门的知识。) ②“搜”的读音是“sōu ”不能读成“shōu”,特别要注意右边上半部分。展示实物理解“标本”的意思。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吗?

(3) “我们”是怎样搜集标本的呢?请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①这段话中有不懂的词语吗?联系上下文理解 “觅食”等词语。 “乐章”指成套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部分,

一部交响曲一般有四个乐章。你知道“乐章”在课文中的意思吗?(课文中比喻一段美好的童年生活。) ②这段话通过写“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一路嬉笑、打闹地采集绿叶,你感受到了什么?(快乐)。把我的提问和你的答案连起来说就是这个自然段的段意。(板:生活的乐章)

(4)继续往下读,请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板:争强和探险) (5)秋天的收获更大呢!推荐一名同学读第五自然段。①“洋溢”指情绪、空气等充分流露,你知道和“洋溢”意思相近的词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它在课文中的意思。师:读着这些句子,欢快的场面仿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②这一段写什么?(板:丰收的欢乐)

(6)老师不仅教我们搜集标本,还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 然段。

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 “祛痰止渴” “清热明目” “解酒毒”等词语。 ②这段写了什么?(板:丰富的知识)

(三)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在文中重点回忆了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

三、作者简介。

师:文章字里行间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跟随着作者在大自然中奔跑,嬉闹。你想认识课文的作者吗?

四、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2.过渡:大自然给“我”提供许多的玩具,带给“我”无穷的乐趣,但是童年的“我”为什么这么迷于绿叶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感悟语言,体会作家的真实情感。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我”对绿叶着迷的句子和段落,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树叶那样着迷。 2.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对绿叶非常着迷?为什么绿叶会使“我”那么着迷? 句1: “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联系上文,从“一双小手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可以知道用高粱杆儿做的马车、灯笼,泥捏的碾磨、盆碗,柳笛、葫芦船、荷叶伞作者都很喜欢, “然而”在这表示转折,说明所有玩具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绿叶。)

句2: “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绿叶带给我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

师:课文里还有很多像“密密的树林”这样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句3: “爬大树,钻丛林„„惊飞了觅食的小鸟。”(搜集绿叶的路上欢)

句4: “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了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鲜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谱。”

(从语句中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快乐,这快乐来自于用各种树叶、花草做成的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使这段美好的童年生活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里。) ② 引导学生练习感情朗读,感受入情入境的语言美。

②师小结:作者真心拥抱自然,因而笔下的事物也仿佛活了,有了灵性 从而写出了诗一样的语言。

句5: “毛栗子、酸枣树的刺尖儿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句6:“我们背着筐,扛着筢„„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文中“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堆、躺、打滚、翻跟头、”这些动作把一个既忙碌又欢乐的场面写活了,充满了童心童趣,读着句子,文中描述的情景仿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句7:“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留在我的记忆里。”(从老师的讲述里 “我们”知道了很多民间流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很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这一切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正是“我最着迷的还是绿叶”的原因。

3.学到这里,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作者的童年?

______的童年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1)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是下文的总述,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

(2)读泡泡框里学习小伙伴的话。我们看看后面四个自然段围绕第二自然段 小结: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总述后具体。我们跟同学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

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_______。

绿叶的梦是___的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绿叶带给“我”投身大自然的自由、快乐,是绿叶使“我”得到了书本中读不到的知识。回忆起这段经历,就如同来到美妙的梦境一般。 2.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3.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小练笔:写写自己童年有趣的事。 板书设计:

生活的乐章

绿叶的梦

争强和探险

着迷

丰收的欢乐

留恋

丰富的知识

2芦叶船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芦叶船给孩子带来的乐趣与由此产生的无限联想与希望。 3.会认“蜘、蛛、桅、窄、浩、荡”等生字;会写“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等生字;掌握“蜘蛛、窄叶、喇叭、远航、浩浩荡荡”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芦叶船给生活在几十年以前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

体会在小河中的芦叶船,给作者带来的无限希望。感受孩子对未来生活和 外面世界的向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众多船的玩具中,你们可能有纸船、木船、塑料船„„,但是,你有没有用芦叶手工做的小船呢?生活在长江边的孩子,可以用一片片普普通通的芦叶,做成各式各样的芦叶船,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无数的惊喜与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在几十年以前、居住在长江边的孩子的生活,感受他们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三)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次朗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三、按要求读课文,理清条理

(一)指名学生读相应的段落,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1.采芦叶做船玩儿(①-②)

2.做、放芦叶船(③-④)3.到长江边放芦叶船(⑤-⑧)

(二)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由芦叶船展开的联想?(④⑧)

四、识记字形

(一)从意思入手加强记忆。横——竖

宽——窄

(二)形声字记忆。蜘蛛 喇叭 浩荡 航

(三)容易错的生字。“竖”的下边不要误写成“土”字; “喇”的中间是“束”。

(四)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新词,检查上节课学习情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芦叶的美。

(一)学习句子,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比较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二)在第一自然段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读一读。1.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2.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三)小结:多么有趣的比喻,多么生动美妙的画面!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放芦叶船的乐趣。

(一)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孩子们亲手做出的芦叶船有什么花样?放芦叶船又有什么奥秘?做芦叶船:多种多样手艺高超(大蓬船 小舢 五桅帆 三桅帆) 放芦叶船:玩得聪明,玩得有声有色。

(二)小结:孩子们的智慧和乐趣流露在这字里行间,好好读一读。

四、学习第

四、八自然段,感受作者想象的乐趣

(一)孩子们放走的芦叶船到哪儿去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二)芦叶船可以远航到什么地方去呢?再读读小作者第八自然段的想象。

(三)小作者对于芦叶船远航到长江、到东海有没有依据,还是凭空想象的呢?

五、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感受到长江边放芦叶船带来的惊喜。

(一)芦叶船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里也翻不了吗?他是怎么在长江里远航的?

(二)学习比较句子: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引导学生体会芦叶船所处的恶劣环境以及它能够乘风破浪的远航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三)小结:芦叶船乘风破浪的远航,不仅给小作者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了希望与梦想。小作者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在这小小芦叶船上,希望它载着孩子美好的梦想远航。

六、总结升华

童年的乐趣是无穷尽的。一片片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穷的快乐与梦想和希望。

七、拓展延伸

童年的美好与快乐就是在一个个难以忘怀的瞬间。从你的记忆里寻找与小伙伴在一起做过的开心快乐事情的点滴,让它也成为你将来美好童年的回忆!

板书设计:

飘向:竖河——长江——东海

芦叶船带来:惊喜——希望——向往

3一只贝

教学目标:

1会认“咸、涨、虹、泽、稀”等字;会写“咸、拢、虹、漂、案、荣、稀、罕”等生字;掌握“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等生词,联系语境理解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叹号的不同味道。

3.体会重点语句,感悟一只贝特殊经历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初步体会 “对比”的写作手法。 4.能根据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深入体会这只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可敬的品质,并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体会“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搜集贝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对词语,激趣导入

(一)古人喜欢对对子,《声律启蒙》中就有“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这样的对词。老师也想跟同学来对对子。教师出词,学生对: 咸对—— 围拢对—— 破烂对—— 光洁对—— 普通对—— 漂亮对——

(二)直观感受珍珠

1(展示课件第三屏)谁都喜欢漂亮的物品。瞧,这些都是用漂亮的贝壳做成各种美丽的饰品。

2.出示一颗漂亮的珍珠。请学生说说珍珠的形成过程。

(三)孕育珍珠的贝壳也这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一只贝》。全班齐读课题。

二、词语教学,归类识记

(一)出示词语:咸 涨潮 围拢 长虹 旋涡 漂亮 1指名读词语。

2.找出词中的多音字。

3.识记重点字形:咸字中间是一口,拢字是形声字,虹字是虫字旁。

(二)出示词语:普通 瓦砾 似的 没有图案 失去荣耀 稀罕 1读词语。说说在你心中什么是稀罕物?

2.稀罕的反义词是什么?

3.发现了吗,这组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这只贝到底是不是一只普通的贝呢?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读完,想想这篇散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对一些易读错处全班齐读。

四、提炼要点,训练概括

(一)提示学生可借助课件第四屏上显示的词语自由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指导多名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在概括中强调:用词准确、恰当,语言简练,把意思概括完整。提高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听写句子

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听老师念句子。仔细听,看你有何发现?

2.听写句子。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一人听写一句,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听写。 3.集体订正修改句子,强调标点符号。

二、品味词句,对比感知

(一)“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

1.指名读句子,说说这些贝壳怎么漂亮?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

一、二自然段。2.学生交流后带着自己感受再读句子。

3.启发思考:将两个感叹句的位置前后交换可以吗?自己读读,说说理由。4.再有感情朗读原句。

(二)“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这是谁说的话?这只贝可怜在哪?可敬又在哪?请你默读3—10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2.学生交流,随机指导。

(1) “因为有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粒十分坚硬的沙子,又带着棱角,这只贝无论如何也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光泽,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但它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说不出来。”这段话中哪些词你看后感触最深?学生谈体会。重点理解:

①“折磨”——说说自己理解。课文里有一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折磨,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全班读句子。请学生说理解。这样的折磨仅仅是肉体上的吗?

②“荣耀”——说说做贝的荣耀是什么?

③“默默地忍受”——补充知识:一颗珍珠的形成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沙粒就在他的体内折磨它两三年。它就要默默地忍受两三年。 ③ 到这,你想对这只贝说什么?

⑤带着你的情感,好好地读读这段话。

(2) “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①

想想看到这颗大珍珠时,爸爸的表情?)②带着这样的表情读出赞叹之情。 “嘿” “多” “大”要读重音。

(3)指名读最后一段。①讨论:这一段是否可有可无?(引导理解:它奉献了大珍珠,不炫耀,最后连壳都消失了,人们对这只贝由赞美转化成深深的敬意。)

②说说,此时,你觉得做贝的真正荣耀是什么?(它奉献出了更珍贵的东西——珍珠,这才应该是做贝的荣耀。)

三、主题升华,关注写法

(一)孩子们,老师觉得这篇课文不写漂亮的贝也行,直接写一只贝就好了。你们觉得呢?①引出对比的好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一只贝的品质。把一只贝的品质体现得更透彻、更全面、更鲜明。

②通过对比,此时,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这是_____,也是______。

(二)孩子们,从这贝的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作者借珍珠贝生长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借物喻人。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一)孩子们,你也能从哪些“物”的特点中,发现人的某种品质?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文章很多,大伙在课外阅读时应多留意。回家也可以选择一种“物”来写一篇小作文。

(二)感谢一只贝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与启迪。同学们把它永驻心间,长大了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一只贝,一只____贝。别的贝 普通 漂亮 对比 受折磨 显荣耀借物献珍珠?喻人无踪影

4*快乐的暑假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3.会认本课的生字“憧、憬、泼、率”。利用课后词语花篮积累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从诗中感受到假期的快乐。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从诗中感受到自由、健康成长是大家的心愿。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导入,揭示课题

(一)教师板书“暑假”。边板书边提示词语的读音以及书写要求。

(二)提问:看到“暑假”这个词,你能想到哪些词?

(三)教师过渡:暑假在一年中的

七、八月份,是同学们学习期间最长的一个假期,从同 学们刚才的回答中,可以想象得出大家的暑假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课快乐的暑假,去回忆那令人难忘的假期吧。(教师补充板书完课题,全班齐读)

二、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一)请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要求:多读几遍,把朗读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跟同学互相 讨论解决,如果实在是解决不了的,等一下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二)检查汇报。

1.请个别学生谈谈在朗读中遇到什么困难,是否解决,是怎样解决的?

2.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习方法。

3.教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分组读,开小火车读,齐读。特别说明“率”是多音字。 4.诗歌里出现了不少的好词,你能记下几个?出示课后词语花篮填空。

5.教师提问并配乐范读:读了课文发现课文是什么文体?(诗歌)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诗歌,可以轻声跟读。

三、读中感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一)请个别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评议。

(二)教师小结并过渡:诗歌读得好就是已经体会到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我 们再来读诗歌,好好体会一下,看看你能从诗歌里体会到什么情感?

(三)学生汇报。教师注意追问是从诗歌中哪个地方体会到的,并相机指导朗读。

(四)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快乐假期经历与大家分享。

四、品味诗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全班诵读诗歌,请学生细细品味,诗歌除了向我们说明假期的快乐以外,还向我 们表达了怎样的心愿?

(二)学生汇报。

(三)教师小结并请学生讨论:诗歌为我们描绘了暑假快乐生活的美景,是那么让人心 旷神怡,那么让人向往,但无论是快乐的假期还是紧张的学习,自由成长才是我们放飞的心愿,那么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合理安排学习与休闲呢?

(四)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五、总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学时我们踏踏实实地学,玩时我们痛痛快快地玩,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有 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师生配乐朗诵全文。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诵诗歌。

2.再去阅读一些有关童年生活的诗歌,细细品味。板书设计:

4*快乐的暑假

痛痛快快;学

踏踏实实——自由、健康成长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丰富词汇。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3.读、背古诗《田园乐》,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4.阅读短文《一只小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用自己的话阐述观点。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文字表达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说出并写下自己童年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照样子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常用的多音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百花园一》走一走,你们准备好开启智慧的钥匙了吗?

二、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一)读一读,想一想:每组字的读音有什么不相同?

(二)学生讨论。

(三)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四)让学生多读几遍,牢记多音字的读音。

(五)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三、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一)让学生在“童年”这个中心词的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如:童年生活、童年足迹、有趣的童年、快乐的童年„„)

(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三)拓展:

1.让学生说出与“江水”相搭配的词语。

2.你能出一个词让同学们去搭配吗?(小组内互相出题、答题。

(四)教师小结。

四、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一)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二)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个句子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这就称作 “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三)学生口头完成书上的练习,互相评议。

(四)学生完成书上的练习,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相机点评。

五、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一)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细读短文,把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三)再读短文,讨论:

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四)教师小结。

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在《语文百花园一》里游览。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田园乐》

(一)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文中的拼音或字典多读几遍。

(二)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欣赏并指点。

(三)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诗句。

(五)指名背诵。

(六)课后完成为古诗配画的练习。

三、学习“能说会道”

(一)创设情景,引导说话。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二)明确本次“能说会道”的要求。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四)师生合作评价。1.态度是否自然大方;

2.语言是否规范流畅;

3.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五)评出本期“故事大王”。

四、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学习“笔下生辉”

一、情境体验,激发兴趣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哪些“童年趣事”?(板书作文题目:我们在大自然中成长——童年趣事)

二、明确要求,扩展思路

(一)读读题目。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二)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板书:写清经过)

三、范例引路,指导习作

(一)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二)同学们的趣事还真不少!你们想知道我的童年趣事吗?上课之前我已经把它写了下来,还想请你们帮我指点一下哪一段写得好,写得更有趣呢!

1.学生自读。

2.指名交流:哪段话写得好,写得有趣?好在哪儿?(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心理、动作、语言、神态)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要把文章写生动,就是要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这样不但具体,还让人感觉真实。

(三)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板书:表现有趣、难忘)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组互评

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

六、学生修改习作

七、学生展示优秀习作 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一

笔下生辉

我们在大自然中成长 ——童年趣事 写清经过

表现有趣、难忘

心理、动作、语言、神态

第20篇:绿叶的梦2

《19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顿号的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句段。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家葛翠琳在她的童年里对什么最着迷?(绿叶)

师: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赶快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品读重点段落

请同学们默读3——6自然段,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好批注。

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进行,学生喜欢那一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

预设:

1、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学生先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大屏幕出示: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麻麻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儿。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穿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

让学生通过自我感悟,读出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跑遍”、“密密麻麻的”“荒凉的”“杂草丛

生”“广阔的”“一道道”“爬”“钻”等词语去有感情地朗读,想象并体会作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飞心情,放飞自己,用绿叶和鲜花装扮快乐的童年。(这种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并列词语字数少、连接紧密、结构整齐一般用顿号分隔。

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孩子们采到花朵、绿叶后的玩法很多。)

齐读最后一句话。

2、第四自然段:写采集树叶也会争抢和探险,甚至受伤。

师问: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收获的快乐)

3、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大屏幕出示: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这个形象的比喻,既表达出孩子们收获的喜悦与欢乐,也使得孩子们野外活动那种愉悦的心情、畅快淋漓的感受画面般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积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1)、抓住本段中的动词,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

读出当时孩子们的畅快!(指导抓住关键词背诵)

(2)、让学生看图仿写场面。出示:雪停后小朋友在室外活动的图片。

布置作业:写一段描写大课间的场面描写。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1)、读出顿号的停顿,想象省略的内容。 (2)、完成填空:(用上顿号)

公园里的花争芳斗艳! 。

4、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补充一些叶子的用途。

作者的童年与绿叶为伴,与快乐为伍,学到这里,你觉得绿叶的梦是( )的梦,因为( )。

三、教师总结

一枚枚绿叶成就了童年的梦想,秋天的落叶又满载着丰收;五彩缤纷的叶子和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构成了一篇美丽的童话,孩子们让我们珍惜这大自然的恩赐吧,迈开你的双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作为你的玩

伴,你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快乐相伴。

四、布置作业

课后摘抄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

《19绿叶的梦》说课稿

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19绿叶的梦》的第二课时。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中有中心问题的设计,幻灯片清晰地将中心问题显示在大屏幕上,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把握学习内容。课件中将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展示出来,能将学生的注意更好地集中在每一个重点句段的教学中,并能够更好地点出句段中的重点词句。中间穿插了一幅雪停后的图片,用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到听说读写的巧妙结合。

《绿叶梦教学设计.doc》
绿叶梦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