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教学设计

2020-07-19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夏日绝句教学设计(1)

原文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能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了解历史背景。

二、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一)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汇报。

1、理解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师指导朗读:诗人用哪两个词来称赞项羽?从古至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鬼雄”?这两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教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项羽资料。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板书不肯),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与项羽比起来,大敌当前,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有一首诗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馆墙壁上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多媒体出示)反映的就是这种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师领读全诗)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师再次领读,过渡:此时此刻,诗人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等。)此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气愤、悲伤……)

师: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éi huā、huà fé、xiǎo mài、cài huā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肥( )菜( )采( )杏( )

惟( )篱( )蝶( )稀( )

三、填一填。

( )中生( ) 有( )无( ) ( )头大耳

四、填空并回答问题。

夏日

( )( )金黄杏子( ),

( )( )雪白( )( )稀。

( )( )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 )。

1、把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用画出来。

2、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植物?( )、( )、( )、( )。

3、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昆虫?( )、(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李清照和项羽,体会其性格特点。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月满西楼》,可要认真听哦!

课件播放歌曲。

歌曲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指生交流。

2、这首歌柔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词是谁写的吗?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李清照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对她的了解?

指名交流后,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她也写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板书课题)

二.诵读古诗,悟情入境

课件展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生自由练读,指生展示读。

读得流畅,字正腔圆,也读出了节奏和美感。她之所以读得这样美,原来他注意了停顿。

课件展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指生展读。

2、读着读着,在这首诗中有没有一个人物跃入你的眼帘?

生交流:项羽

知道项羽这个人吗?谁来谈一谈你的了解?指生交流。

课件展示:

项羽:秦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3、在诗中,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对项羽情感,我们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找出来,到底是哪一个字呢?

生:

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指生交流。

谁能用诗句来回答?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项羽这位乱世英雄,一生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呢?其中《霸王别姬》被拍成了电影,下面我们一起欣赏!

课件播放:《霸王别姬》片段

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指生交流。

好一个“不肯过江东”!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可是他不愿苟且偷生,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概,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来,咱们一起来赞颂项羽:齐读古诗。

5、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回到民不聊生的南宋!

课件展示: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同时腐败无能的宋统治者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在行至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这首诗。

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大声呼喊:齐诵《夏日绝句》!

短短的这么一首五言绝句,里面却藏着三个典故呢?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以后再讲。

三.融会贯通感情升华

看到北方大好河山沦落敌手,哪位爱国志士不想收复?陆游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心系国家,他这样写:示儿(课件展示《示儿》,生齐读);林升看到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他异常愤慨地写道:题临安邸(课件展示《题临安邸》,生齐读);抗金名将岳飞,一天之内收到13道金牌未改精忠报国初衷,他写道:满江红(课件展示《满江红》,生齐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标准,那就是: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让我们读出她豪迈的情怀吧!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呢?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

四、品读,悟情入境

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这两句诗千百年来吸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赏析,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3、从修辞入手,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思考: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2)小结:“生”与“死”、“人杰”与“鬼雄”,就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对偶句,让我们感受到诗句工整,富有音乐感。在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生再读这两句诗,体会其语言美。

4、从思想入手,理解诗人的感情。

过渡: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情景?

(1)生自由谈,师补充“靖康之耻”资料。

(2)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祖国的大好河山已失,百姓的美好家园已毁,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师生接读进行语言训练)

(3)小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标准,那就是: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让我们读出她豪迈的情怀吧!

(4)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五、研读,融会贯通

1、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人,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生自由谈。

2、根据生的回答,相机补充。

3、共同欣赏名言警句,古诗。

六、总结全诗,感情升华

1、你想用哪句名言或诗句来激励自己?

2、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有气节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别人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七、知识链接

屏幕出示,诗歌赏析方法,推荐给大家。

板书:

夏日绝句

(怀古诗)

李清照

人杰

有骨气

鬼雄

有气节

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赏析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赏析课也不例外。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因为教学效果没有用自己班的孩子时好,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3、课堂上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时没有及时纠错。

4、赏析方法的推荐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介绍。

推荐第2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

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推荐第3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28 夏日绝句

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

2、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

1

3、自读《四面楚歌》等成语故事,了解历史人物。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文题目

1板书:司马迁。师:知道这个人吗?生:不知道。师: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主要是——

板书:《史记》,师:知道这部著作吗?生大多数不知道。

板书:四面楚歌,师:听过这个故事吗?生:听过。 师:这是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中的一个故事。在《有故事的成语》一文中我们学过。那么哪个勇敢的孩子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

生讲“四面楚歌”的故事。刘邦和项羽大战,项羽却大败,最后被刘邦给围在垓下, 但项羽是猛人啊!于是刘邦就想了一计,即四面楚歌,找了许多会江东的乐曲的人在垓下周围弹奏,歌唱,表现繁华的一面,这样,项羽的部队就军心不定了,许多兵听到家乡的曲便想家老,再也无心战斗,最后项羽的部队投降了一大半。

2揭示课文题目。

1)师:项羽被刘邦打败,逃到乌江边上,想到江对岸的百姓觉得愧疚难当,便拔出宝剑自刎了。

2)板书:李清照,师:你了解这个人吗?生通过资料作介绍本诗作者。

3)师:多年以后,李清照来到项羽自刎的乌江边上,想到自己的生世,感慨万千,于是作下《夏日绝句》这首诗。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是有一定的背景的,孩子们处于二年级,单独来理解这首诗的话会显得很吃力。如果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结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四面楚歌”这个故事来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二、合作学习生字,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读古诗。

2同方或小组相互纠正字音。

3复习我们常用的记住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顺口溜„„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开火车请孩子来讲自己想讲的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讲解,其他的孩子可以补充。教学中着重指导“鬼”、“亦”的书写。 5 开火车抽读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个环节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课堂上就采用检查汇报的方式。这个过程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合作的意识。

三、读中悟诗,讨论交流

1 学生自读古诗。

2师:字音准确,声音洪亮而又整齐。读得真不错。掌声响起!对孩子们的朗读给予充分肯定。

3 师再范读,请孩子们仔细听诗的节奏如何把握。

预设生:

1、2行采用

1、

2、2节奏,

3、4行采用

2、

1、2节奏。师: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呢? 预设生A:“生”与“死”是反义词,“人杰”与“鬼雄”相对; 预设生B:整个整个的词画在一个节奏里,这样才不会把句子读破。 4 学生自由读。

5、小组比赛读。

6、个人展示读。其他孩子听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作出评价。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项羽的悲壮之举,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孩子处于小学低段,对古诗朗读的节奏把握不准,还处于模仿阶段,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听范读,找节奏,再模仿读这样的方式进行。但因为孩子们有一些诗词积累,所以我们又提出“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孩子们感受如何不把句子给读破了。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项羽的悲壮之举,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读出韵味,深入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2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师:孩子们,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个环节主要采用孩子们自己内部解决的方案:一个孩子提问题,请其他孩子帮忙解决。)

预设问题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预设问题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预设问题3:“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预设问题4::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这种精神就叫做“舍生取义”。

3齐读古诗,在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如“生”与“死”相对,“人杰”与“鬼雄”相对。

4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学习是在自身已有的基础是有所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之后,究竟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小结与反思的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或者疑惑,促进自己的成长。

五、指导书写

1老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一遍生字,提醒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2学生选出难写的字交流写好它们的办法。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 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大家一起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仍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回顾常用的记忆字形的方法,让孩子们自主识字。写字教学中,我将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本课容易出错的字,进行板书示范,孩子一观察,二描,三书写,四评价,经过四步走,扎扎实实提高孩子们的书写能力。

六、拓展延伸

1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2课外收集李清照的词读一读,如《声声慢》等等。

设计意图:中国古代诗词是祖国文化中的瑰宝,本课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读去了解更多的优秀诗词,把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

板书设计:

司马迁

《史记》

四面楚歌

李清照

夏日绝句

教学反思:夏日绝句这首古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课也不例外。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因为教学效果没有用自己班的孩子时好,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3、课堂上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时没有及时纠错。

4、赏析方法的推荐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介绍。

推荐第4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

2、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3、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准备《月光》这首歌

四、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1)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 学生回答

(2)人物介绍,深入感悟

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 学:回答

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

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确实,他最后做到了,推翻了秦王朝) (3)成语拓展,导入深入

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 学生回答

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所有士兵饱饱地吃一顿饭,每个人吃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令,破釜沉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然而从鸿门宴,我们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

总的一句话,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在被敌军追赶到乌江边时,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可是他不苟且偷生,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写了一首诗,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是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

2、朗诵全诗,把握古诗的节奏

先由老师朗诵,再请同学来朗诵,随后老师在黑板上

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读出豪放之气。

3、疏通字词,解释全诗 先有老师解释重点词语,再由学生自由讨论诗的意思,最后抽学生来尝试解释每一句的意思,老师最后说出正确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句意:到现在仍然思念项羽 思:思念 不肯过江东 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 不肯:不愿意 江东:江南的东部(项羽的老家)

4、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 豪迈悲壮

5、诗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诗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颇有感触,有《易安词》留世。

6、知识点拓展

了解“婉约”与“豪放”的区别

方案

一、通过老师的表演来完成,用扇子作为辅助工具,表演江南女子的婉约姿态,与东北汉子的豪放

方案

二、语言阐述。婉约就是话语含蓄柔美的意思,比如当你认为一个人的说法不对时,直接的说:“你的观点是不对的。”那么委婉含蓄地就说:“我认为你的观点,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

方案

三、现在我们再欣赏一首李清照的一首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说说这首诗与本首诗在风格上的不同,本首诗(婉约),这首诗(豪放),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诗人,却写出了如此豪放的诗,这首诗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是异类。 选用哪种方案,视实际情况而定

7、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李清照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呢,联系李清照当时正处在北宋战乱的年代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发生战乱。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同时腐败无能的宋统治者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李清照在行至乌江时,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8、理解全诗的主旨。从全诗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项羽有怎样的评价,结合时代背景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既是对项羽的歌颂,又是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更表达了李清照高尚的民族气节和铿锵的表白。

9、总结

老师希望在座的同学们都怀有远大的理想,男生可以做一位像项羽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女生可以像李清照一样做一位富有才气、正直的才女。

五、板书设计

夏日绝句

李清照

人杰

有骨气

鬼雄

有气节

六、课后反思

本堂课我准备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知识点是较多的。因此我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有些内容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理解的接受程度,其中有几点问题

1、有些知识点可以用更为浅显的例子来述说,比如“婉约”与“豪放”,可以用《还珠格格》中紫薇与小燕子的性格表示

2、可以用图片,动画,形象生动来表示。比如可以用动画来表示“破釜沉舟”

3、诗是要多朗诵的。可是在本教学过程的朗诵的成分显然是比较少的。

岑周颖

推荐第5篇:《夏日的海滩》教学设计

《夏日的海滩》教学设计

《夏日的海滩》一课是一首极具童趣的现代诗歌,为我们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副夏日海滩童戏图。将夏天的美,孩子的快乐用短诗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在设计中,我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描写之美的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通过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使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整个设计中以感知美——领略美,感受快乐——品味美,体会快乐——欣赏美,沉浸快乐——延伸快乐这条线索进行对诗歌的讲解。主要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件出示海滩图片,师:这是哪里?(生答海滩)你去过大海吗?见过海滩吗?请你和同学们讲一讲你见过的海滩。

2、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夏日的海滩》看一看,领略一下夏日海滩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感受快乐。

1、(课件播放音乐,师朗读课文)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2、下面请你自由朗读诗文,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提出来。

3、到这里你有哪些感受与大家说一说。(学生谈感受。)(海滩很美,孩子们很快乐)

4、这么美丽的海滩,这么快乐的孩子。如果是我们那该有多好哇!下面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把你的感受溶入到课文中吧!(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二、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体会快乐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三个小节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美及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1)出示第一小节的课件,谁愿意把它朗读出来?在他读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你的话把他描述出来。(让学生体会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夏日海滩美丽的景色)。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你的心情怎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2)过渡;孩子们,多么美丽的海滩,在这么美的海滩上如果是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3)我们看这些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出示第二小节的课件),女生读。 (4)学生汇报:(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

(5)课件出示“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你能把画横线的词换成别的词吗?并说一—说哪个词用得好?”(让学生体会这四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

(6)做了这么多游戏,拾了那么多贝壳,如果是你你会拾到什么样的贝壳呢?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拾来的贝壳是什么样的?

(7)如果是你造的房子、凉亭、假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描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假如你就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你体会到了什么? (9)(出示第三小节诗文),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好玩的游戏,此时你能有怎样的心情呢?下面就把你的心情溶入到第三小节中,用你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吧!在你读的过程中哪个词重读了呢?(学生会答多么)两个“多么”抒发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把这种心情带到这一小节。用你的朗读再次把它表达出来!

4、孩子们为什么感到快乐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5、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沉浸快乐。

1、出示本诗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2、朗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海滩,想不想做一回诗中的小朋友感受美丽的海滩,体会暑假的快乐呢?下面就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互相评价。

五、表达训练,拓展思维——延伸快乐 同学们,小作者把自己在海滩上玩耍过程中的快乐表达出来了,那么你还在哪些活动中感到了快乐呢,快来说一说。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将你在活动中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写一首小诗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夏日的海滩

美丽 兴奋 快乐

推荐第6篇:山亭夏日教学设计

《山亭夏日》教学设计

《山亭夏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2. 把握文本内容,理解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齐读《山亭夏日》,思考:

本诗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作者的何种生活状态?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当代作家梁衡笔下的夏天又是怎样的。

(二) 检查预习:

试一试,你能读准确吗?

芊芊 黛色 主宰 轻飞曼舞 磅礴 贮满 匍匐 闲情逸致 迸发 澹澹

(三) 整体感知:

有人说,阅读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就像在进行一次心灵之旅。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这点?

(四) 局部探知:

1. 教师范读第四小节。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在书上进行标注,并且思考教师范读的优劣之处!

小结:因为是惜时如金、聚精会神,所以紧张!

2.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第

二、三两节你们喜欢的句子,创作朗读脚本。

提示:

(1)确定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重音等。

(2)仔细揣摩字词句,理解作者的意图。

补充训练:

第二段:写夏季的自然景象。

那舰船上的我们

会看到(

会听到 (

会闻到 (

会感受到 (

小结:因为是是五官开放,风光看遍,所以热烈! ) ) ) )

第三段:写夏天的色彩。

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

好像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好像

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好像

小结:因为是渴望成长,全力以赴,所以热烈!

(五) 课堂小结:

朗读小诗《夏之歌》

它是热烈的情怀

是急促的心跳

是积蓄而来的磅礴之势

是冲刺着的旺盛活力

是滚动升腾的黄金色彩

是勇敢挑在肩膀上的生命旺季

是那田间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的幸福

推荐第7篇:《夏日的海滩》教学设计

一、看图激趣 情境导入: 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出示海滩风景图片)

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图片向我们展示的是哪里的景色?(海滩)这些景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今天,这些美丽的海滩风景融入到了一首诗歌中,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用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美丽,你们想去感受一下吗?好,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诗歌。(出示课文,同时播放音乐,师朗读诗歌:夏日的海滩)

二、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一)师:夏日的海滩美不美?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歌,去细细品味夏日海滩的美丽。(出示品读要求: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1,从哪里能感受到海滩很美?2.初升的太阳是什么样的?3.金黄的海滩上会有些什么?) 1.小组内交流读文收获,教师深入组间,随机参与指导。

2.组织班内汇报:从哪里能感受到夏日的海滩很美?哪几个词让你印象深刻? 3.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美丽的海滩景色?

4.看到这么美丽的夏日海滩,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第一小节。(学生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师:广阔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初升的太阳下那无边无际的金沙滩,多么令人神往!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这样美丽的沙滩上,你会做些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抒发畅想。

2.让我们去看一看,那些孩子们在沙滩上做了些什么,自由读第二小节。3.汇报:孩子们在沙滩上做些什么?

4.学生汇报:(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

课件出示“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

5.你能把画横线的词换成别的词吗?并说—说哪个词用得好?”(让学生体会这四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

6.做了这么多游戏,拾了那么多贝壳,你来猜一猜,会拾到什么样的贝壳呢?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拾来的贝壳是什么样的?

7.如果是你造的房子、凉亭、假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描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假如你就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就让我们 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你体会到了什么? 9.(出示第三小节诗文),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好玩的游戏,此时你能有怎样的心情呢?下面就把你的心情溶入到第三小节中,用你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吧!在你读的过程中哪个词重读了呢?(学生会答多么)两个“多么 ”抒发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把这种心情带到这一小节。用你的朗读再次把它表达出来!

10.孩子们为什么感到快乐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三、感悟意境,熟读成诵

1.师:多么美丽的海滩啊,多么快乐的孩子们,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海滩,(出示海滩图片)想不想做一回诗中的小朋友感受美丽的海滩,体会暑假的快乐呢?下面就请你小组内轮流朗读,同学间评价。2.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拓展延伸,训练表达 同学们,小作者把自己在海滩上玩耍过程中的快乐表达出来了,那么你还在哪些活动中感到了快乐呢,快来说一说。

推荐第8篇: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音乐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夏日泛舟海上》

2、欣赏《太阳岛上》

3、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欣赏《太阳岛上》、配乐朗诵《荷塘月色》,感受其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活的情感。

知识技能:

1.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意境。2.准确演唱附点、三连音节奏。能够充分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3.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

方法过程:学生通过听唱、学唱、听赏、朗诵等活动,感受音乐与文学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的异曲同工之妙笔,进而增强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并用声音表现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力度标记号:弱p、中弱mp、强f;其他音乐记号:“﹥”等。

2.准确掌握附点、三连音节奏。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学生伴随《太阳岛上》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时听到的那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夏天到了,大家都可以做些什么样的活动呢?

师:看来同学们的活动还真多。刚才有同学提到会去划船,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学一首与划船有关的歌——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一首3/8拍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我们先来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又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2.听赏《夏日泛舟海上》动画。师:现在,谁来回答我的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夏日泛舟海上》描写了人们在海上泛舟的快乐场面,人们的心情非常地愉快。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师:学习歌曲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下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练习长气息和短气息——找“闻花香”、“小狗叫”的感觉等。) (2)发声练习,练习连音和跳音。

(3)提示学生体会腹部对气息的控制。 2.随录音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学唱这首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歌曲学习) 3.分析歌曲结构。

师:大家已经简单学唱过这首歌曲,现在我请大家看谱例,总结一下歌曲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歌曲分为六句,前四句采用完全重复手法,

一、三句相同,二四句相同。

4.分句学唱歌曲。

师:我们对歌曲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来分句学唱这首歌曲。 (1)学唱第一句,提示学生注意连音和跳音的演唱,并重点学唱附点节奏。 (2)学唱第二句,提示学生第二小节没有附点,与第一句进行区分。 (3)将第一句和第二句连起来演唱。

(4)学唱第

三、四句,注意事项:与

一、二句相同。(5)学唱第五句,提示学生节奏的变化。

师:这句中节奏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节奏变化引起了什么不同的情绪反应?它对情绪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6)学唱第六句,重点学唱三连音部分。

师:此处使用了三连音的节奏,你能感受到三连音的使用造成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吗?它对情绪描写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7)随教师伴奏演唱一遍。 5.进行歌曲力度教学。

师: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请大家听听老师和大家的演唱有什么区别?

师范唱,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与大家演唱的区别主要是在强弱的处理方面,谁能告诉老师,音的强弱与旋律进行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旋律的走向其实代表着一定的强弱变化,一般情况下,旋律往上走,力度渐强;旋律往下走,力度渐弱,现在我们结合这个规律来唱一下这首歌曲,要求大家将强弱变化唱得明显一些。强弱变化也和情绪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音越强,情绪越激动;音越弱,情绪越平静。

学生进行演唱。 6.小组演唱。

师:现在,请大家分小组用不同的音色或形式组合来演唱这首歌曲,音色和形式组合的方式你们可以共同商讨决定。(可男女分句演唱,可独唱和齐唱结合等。)

三、师生共同分析歌曲表现手法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也知道了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场景,我想问问大家,这首歌曲是通过哪些音乐手段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学生自由回答。 (3/8节拍的运用为歌曲奠定了欢快的基调,跳音的使用和力度的变化也为歌曲的情绪描写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听赏《太阳岛上》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描写夏天的歌曲——《太阳岛上》,它是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之一。歌曲以亲切生动地语言描绘了青年人夏日里来到太阳岛欢度假日的情景,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觉。此曲作于1979年,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请大家安静、认真地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情绪。

放录音,学生听赏。师生交流——歌曲节奏舒展自如、曲调柔美动听。尤其是后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表达了青年人兴奋喜悦的心情,使歌曲更富于生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播放第二遍,学生再次感知。)

五、配乐诗朗诵《荷塘月色》

师:刚才我们学唱了《夏日泛舟海上》以及听赏了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太阳岛上》,歌曲中的快乐和活力深深感染和打动了我们。其实夏天带给我们的感慨很多,人们也用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着不同的夏天,大家想一想,除了歌唱外,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或方法表达我们对夏天的情怀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文学是怎么表达夏天的。

听视频朗诵《荷塘月色》; 学生跟音乐朗诵《荷塘月色》,体会音乐、画面、文学相结合的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夏天是快乐的,夏天是安静的,夏天是火热的,夏天也可以是神奇的,夏天充满了情趣和变化。音乐中表现的音乐也是千姿百态的,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一首表现快乐夏天的歌曲,也领略了音乐和文学相结合在一起的魅力,当然,还有很多表现夏天不同特点的音乐作品等待我们去学习,期待我们相约在下节音乐课中吧!

推荐第9篇:夏日的海滩教学设计

《夏日的海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夏日的海滩》一课是一首极具童趣的现代诗歌,为我们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夏日海滩童戏图。将夏天的美,孩子的快乐用短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设计说明: 在设计中,我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描写之美的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通过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使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整个设计中以“感知美——领略美,感受快乐——品味美,体会快乐——欣赏美,书写快乐——延伸快乐”线索进行对诗歌的讲解。主要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尝试以诗歌的方式写写自己的生活。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指导学生尝试写作。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感知美。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夏日的海滩》。去领略夏日海滩的美丽风光,感受快乐。

师:谁来读诗歌?同学们回忆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读文,回答问题。)

二、朗读交流,品味美,感受快乐。

师:多么美丽的海滩,多么快乐的孩子。如果是我们那该多好啊!让我们尽情的朗读课文,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和他们一起快乐吧。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

1、第一节。

读了这节,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你的心情怎样? 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2.第二节。

师:你喜欢哪节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快乐。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读了这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掘、堆、拾、造这几个是什么词?你能把它们换个词吗?

师:孩子们做了这么多的游戏,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吗?

3、第三节。

师:你喜欢哪节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读一读

三、配乐朗诵——欣赏美感受快乐。读诗歌感受那份美丽、那份快乐。

四、仿写诗歌——书写美、延伸快乐

一 轮 一 条 一 段 一 座 美丽的 初升的 长长的

美好的 时 光 假 小 太 山 河 阳

推荐第10篇:《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

《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

《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

执教者:唐智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的扇子。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比较发现中,感受扇子的形状、启发创作思路;在欣赏评述中,体会花鸟画装饰扇子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能妙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精致美观的扇子。

三、教学难点;

能妙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实用的扇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都认识这个字吧?(课件上的“扇”)。那谁知道“扇”字里为何有一个“羽”字?

学生思考、猜测。

2、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第一把扇子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做成的。最初用来遮挡太阳,后来用它来扇风取凉。你们知道扇子在我们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扇子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啦!

3、看看老师手中的扇子?和哪位历史故事人物的一样啊?对,诸葛亮,扇一扇,舒服凉快,你们想不想做啊?我们今天就跟着《夏日的凉风》这一课来学做一把精美的扇子吧!

(二)分析结构

1、观察分析

请同学观察分析老师手中扇子,师问:“你发现扇子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带着问题欣赏)

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扇子由扇面、扇柄、扇坠组成。

3、课件揭示。

(学生可能会看到什么说什么,如有羽毛,这时教师就可引导说:羽毛是材料,由羽毛组成的扇面。)

(三)扇面的设计

引导学生发现扇面分扇形和扇面画两部分进行装饰设计。师生互动,激发记忆,拓展思维,学生欣赏画家和同龄人的作品,发表见解.1.扇形的设计:

师问:“你见过什么奇怪形状的扇子吗?”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扇面?” (学生可能会说到一些形较散的异形,让学生做个手掌扇风实验,从中理解扇风原理。)

2.扇面画的设计:

①欣赏画家的扇面画,引导同学认识国画中的工笔和写意画.②欣赏同龄人的扇面画,学习主题创作.3.扇形和扇面画的关系.

(四)扇柄的设计

1、扇柄的装饰办法:

请同学根据课件提示,说说装饰扇柄的方法.学生讲述各自的所见。

(五)扇坠的制作

1、教师出示图片,激发思维

2、提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好想法来做扇坠?

(六)小组合作

1、基本要求:合理运用纸材制作一把精美的扇子;较高要求:巧用纸材,根据主题要求,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的扇子。

2、五人一组,自己分工合作,或两人做扇面,两人做扇柄。一人做扇坠,

3、音乐声中合作。屏幕上播放各种扇子的图片。

(七)评价总结

请每一组派一个同学拿着扇子插在黑板上,(黑板上有一块“扇”展的宣传栏)。 请学生评出最佳造型、最具艺术性、最富创意的奖项若干名。

先请学生发表见解,最后老师总结,根据大家的意见,把各奖项的标志贴在该扇子的旁边。(每把扇子都设有一奖项)

(八)课后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制作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扇子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扇子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 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使学生能妙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和结构 对称的扇子,在学习中体会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设计制作一把自己喜爱 的精致美观的扇子。

第11篇:《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 李娜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

选材意图:我校目前的音乐课程设置为葫芦丝校本课程与音乐教材课程交替进行。受课时数的限制,我们整合教材内容,力争将最经典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夏日泛舟海上》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经典之作。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3/8拍学生较少接触,通过学习此曲让学生掌握此类拍子的特征;本曲难易适中,学生能够利用乐器完成课前自学,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葫芦丝的吹奏。

设计意图:在生本课堂的探索中,我深刻认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必要性,也一次次惊喜着学生的课堂精彩。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我们思索尝试了很多。从学生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到前置作业的可操作性,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加强。为解决学生在音乐学科上不会自学、无从学起的现状,本学期我们尝试与学生共同备课,即前置作业的布置(与全体学生共同备课)——小组自学知识反馈(与组长共同备课)——课代表课堂流程梳理(与课代表共同备课)。最大限度的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中感受自学乐趣,在自学中提升音乐素养,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两年音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唱、自学及作品分析能力,且在小组前置学习和课堂展示上积累了一些经验。7.2班同学的乐器演奏水平较均衡,课前准备认真充分,课上学习氛围浓厚,小组建设及课堂常规较好。但学生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思维不够开阔,不善参与和表现。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让学生在欣赏、演唱、演奏、表演等多种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2、能力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吹奏歌曲提高学生的葫芦丝演奏能力。

3、技能目标:能够准确运用乐曲中的音乐记号,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用葫芦丝吹奏《夏日泛舟海上》。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3/8拍的含义及音乐记号“▼、>、р、mр、f、延长音记号”的用法及表现。

教具:多媒体、钢琴、葫芦丝、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葫芦丝齐奏《清清玉湖水》。

每节课前的固定环节,提高学生演奏水平。

二、教师导入:刚才我们用葫芦丝描绘了一副湖水荡漾,湖边嬉戏的美丽画卷,演绎了浓浓的民族风情,现在再让我们乘上小舟去领略异域的海上美景。下面进入“我的课堂我做主”环节,有请课代表

三、课代表反馈:各组备课情况,点评优秀备课,明确本节课展示小组及主讲人。

优秀小组在班级考核中加分,未按时上交的小组扣分;让学生向优秀的作业学习,激发学生前置学习积极性;小组各成员轮流担任主讲。

四、学生前置作业展示部分:

1、学生介绍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初听音乐——提问节奏规律——复听音乐——提问情绪、描绘内容——介绍作者。

学生整体感受歌曲,为学唱做好铺垫。学生应体会到歌曲愉悦、欢快的情绪。

2、学生教唱第一部分:提问3/8拍的含义——跟音乐学唱第一段——重点节奏处理——反馈学习效果。

学生能跟据小组实际采用模唱法学习歌曲,此方法易操作且学习效果好。预设问题:如3/8拍题问效果不好,主讲人应准确讲解;附点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区别演唱是本段的难点,如在学唱中出现演唱错误,主讲学生应及时纠正。若主讲人未能指出,教师要利用钢琴进行重点练习纠正;在学唱过程中应要求划拍子,帮助感受三拍子特征。

3、学生教唱第二部分:学生听琴感受第二段旋律——跟琴视唱曲谱——加词演唱——反馈学习效果。

本组学生能利用钢琴资源用视唱法学习歌曲,优点是学唱准确又能进行视唱练习;弹琴的同学应准确弹奏,否则教师应及时矫正;三连音是本段的难点,如演唱不准确教师应讲解并带领反复练习;在学唱过程中应要求划拍子,为器乐演奏做好铺垫。

4、音乐符号学习:出示“▼、>、р、mр、f、延长音记号”等音乐符号——提问名称、作用——结合演唱将音乐符号表现出来。

本环节学生用抢答的方式,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应注意时间的控制及课堂秩序的保持。本环节重点在于对音乐符号的歌唱表现上,如学生表现不到位,教师应启发学生有意识的表现歌曲。

5、集体演唱歌曲:教师弹琴伴奏,全班齐唱歌曲。

集体演唱过关,也可根据情况分组分段演唱,强调演唱情绪及音乐符号的表现。主讲人评价演唱。

四、葫芦丝吹奏练习。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助——演奏展示——学生互评。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葫芦丝演奏水平。教师追问:《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外国歌曲,用我们的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合适吗?引出音乐没有国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只要你用心感受,真情表达,这就是音乐的真谛。

五、结束部分。全班集体演绎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学生钢琴伴奏,教师指挥,学生分段进行演唱和吹奏。

六、主持人结束语。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第12篇:长春版《夏日海滩》教学设计

长春版《夏日海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播放《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唱的是哪里?(生答海滩)你去过大海吗?见过海滩吗?请你和同学们讲一讲你见过的海滩。

2、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夏日的海滩》看一看,领略一下夏日海滩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感受快乐。

1、(课件播放音乐,师朗读课文)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2、下面请你自由朗读诗文,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提出来。

3、到这里你有哪些感受与大家说一说。(学生谈感受。)(海滩很美,孩子们很快乐)

4、这么美丽的海滩,这么快乐的孩子。如果是我们那该有多好哇!下面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把你的感受溶入到课文中吧!(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二、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体会快乐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三个小节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美及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1)出示第一小节的课件,谁愿意把它朗读出来?在他读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

1

么样的画面,用你的话把他描述出来。(让学生体会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夏日海滩美丽的景色)。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你的心情怎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2)过渡;孩子们,多么美丽的海滩,在这么美的海滩上如果是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3)我们看这些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出示第二小节的课件),女生读。

(4)学生汇报:(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

(5)课件出示“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你能把画横线的词换成别的词吗?并说一—说哪个词用得好?”(让学生体会这四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

(6)做了这么多游戏,拾了那么多贝壳,如果是你你会拾到什么样的贝壳呢?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拾来的贝壳是什么样的?(7)如果是你造的房子、凉亭、假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描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假如你就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你体会到了什么?

(9)(出示第三小节诗文),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好玩的游戏,此时你能有怎样的心情呢?下面就把你的心情溶入到第三小节中,用你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吧!在你读的过程中哪个词重读了呢?(学生会答多么)两个“多么”抒发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把这种心情带到这一小节。用你的朗读再次把它表达出来!

4、孩子们为什么感到快乐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5、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沉浸快乐。

1、出示本诗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2、朗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海滩,想不想做一回诗中的小朋友感受美丽的海滩,体会暑假的快乐呢?下面就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互相评价。

五、表达训练,拓展思维——延伸快乐

同学们,小作者把自己在海滩上玩耍过程中的快乐表达出来了,那么你还在哪些活动中感到了快乐呢,快来说一说。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将你在活动中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写一首小诗感情朗读……)

第13篇:14《夏日绝句》吟诵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诗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格律]

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叫“粘”。这首诗第一联

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但是邻联失粘。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 [押韵] 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 [声韵]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 [用典]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教学目标】

1、通过吟诵,读准字音,尤其是翘舌音、后鼻韵“生”。掌握诗歌节奏。

2、通过教师讲述,了解诗人生平。

3、通过吟诵和教师讲述,了解女诗人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

4、学习吟诵规则:韵字拉长。更通过韵字吟诵体会豪气万丈的襟怀。 【教学重点】

一、介绍诗人引入:

1、出示李清照肖像画 师讲述:

孩子们,看看这位婷婷玉立的美女,她不是一般的画,她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李清照的画像。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世家,家庭环境很好。她从小饱读诗书,在文学上展示了极高的才华。她的丈夫赵明程不服气,有一天拿了自己的诗歌夹带上一首李清照的诗歌,请朋友们评判。朋友们选来选去,觉得只有一首最好。赵明程一看,老天,这首就是我夫人的呀!从此以后,再也不跟李清照比诗歌了。

李清照生活的宋朝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人为了长期掠夺和占有财富,骑兵一路南下,抓走了宋朝的两位皇帝。他们在北方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清照也和很多人一样逃难到了南方。因为忧国忧民,也因为身体一直不大好,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受尽了各种人生的磨难。当她跟随逃难的人群来到乌江边上的时候,看到跟老百姓一样逃跑的南宋将士,非常生气,当时就吟诵了一首诗,在难民中广为传唱。将士们听到了,都深感羞愧,重新鼓起勇气,和骁勇的金国军队作战。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塞下曲》

二、听录音,正音、掌握诗歌节奏

1、播放诗歌吟诵录音 第一遍:指着字,静静地听 第二遍:指着字,轻轻地吟诵

第三遍:根据标注的符号,跟着录音读出声音的长短高低来。 第四遍:根据标注的符号,跟着录音打手势,哼唱

第五遍:打着手势,大声吟诵

2、同桌相互吟诵,或者一起吟诵

3、展示一两组

三、学习第三把金钥匙:韵字拉长

1、孩子们看看这些吟诵符号,所有的平声字中,哪些字的读音最长?

2、吟诵起来试试。

3、是呀,这首诗第二行最后一个字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拖得最长。我们再一起跟着录音吟诵一下试试?

4、其实,我们吟诵过的所有诗歌,押韵的字都是拉得最长的,有的甚至到了这行诗的一半时间长,不信,我们回忆几首试试。(随机出示几首学过的诗歌吟诵)

5、韵字拉长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三把金钥匙。因为押韵的字,是这首诗歌的主旋律,押什么韵,就是作者最主要在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呢。我们还走进李清照的诗歌《夏日绝句》里去看看。

四、学习诗歌

1、学习诗歌第

一、二句:

1)谁来吟诵一下第

一、二句?其他孩子思考一下,你觉得他吟诵得好吗?为什么? 2)生吟诵,师生评价 参考评价: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3)拉长的韵字“雄”字,铿锵有力,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的坚决、勇敢与豪气万丈!

2、学习

三、四句:

1)三四行里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解决项羽的故事)

2)谁来吟诵一下这一行呢?听的孩子们告诉大家,你从他的吟诵中感受到了什么? 3)生吟诵,师生评价 参考: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 4)师补充:

从拉得最长的“东”字,我们仿佛能看到有骨气的项羽,宁死不屈,自刎江东的画面,这是一个虽败、虽死犹荣的大英雄。

4、这就是押韵的妙处。孩子们,这个韵在古代传下来的韵书——《平水韵》里叫做一东韵,是个宽洪韵,一般是用来颂扬、赞美的。

5、我们一起再来复习吟诵一下学过不久的一首诗——《塞下曲》,它也押一东韵。

6、这首诗歌颂的什么呢?(李广将军的神力)

五、拓展:

1、很有趣的是,在古代,每一个四岁以上的儿童都知道这部韵书呢?他们把韵书能背得溜溜熟。因为他们有一部旋律非常优美的蒙学书籍,专门介绍各个韵部的。老师给大家放一段。

2、放《声律启蒙》一东韵的录音

3、这一段文字给你什么感觉?

4、总结:今天,我们新学了一首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的诗歌《塞下曲》,还知道了楚王项羽的故事,旋律优美的一东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1、回家吟诵《夏日绝句》给爸爸妈妈听。

第14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呢?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

四、品读,悟情入境

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这两句诗千百年来吸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赏析,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3、从修辞入手,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思考: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2)小结:“生”与“死”、“人杰”与“鬼雄”,就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对偶句,让我们感受到诗句工整,富有音乐感。在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生再读这两句诗,体会其语言美。

4、从思想入手,理解诗人的感情。

过渡: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情景?

(1)生自由谈,师补充“靖康之耻”资料。

(2)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祖国的大好河山已失,百姓的美好家园已毁,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师生接读进行语言训练)

(3)小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标准,那就是: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让我们读出她豪迈的情怀吧!

(4)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五、研读,融会贯通

1、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人,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生自由谈。

2、根据生的回答,相机补充。

3、共同欣赏名言警句,古诗。

六、总结全诗,感情升华

1、你想用哪句名言或诗句来激励自己?

2、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有气节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别人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七、知识链接

屏幕出示,诗歌赏析方法,推荐给大家。

板书:

夏日绝句

(怀古诗)

李清照

人杰

有骨气

鬼雄

有气节

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赏析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赏析课也不例外。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因为教学效果没有用自己班的孩子时好,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3、课堂上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时没有及时纠错。

4、赏析方法的推荐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介绍。

第15篇:夏日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材料)

《夏日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读懂诗句,想象诗中的景象和意境,体会田园风光的美丽。

2、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2、想象诗中的景象和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具:课件

四、教学流程:

1、导入:

师:看大屏幕,明确学习内容?

生:指名读诗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南宋大诗人范成大所写的一首诗。

我们先一起认识作者。

生:读作者介绍 师:板书。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们能读懂什么?

解题

2、初读诗文:

3、指导朗读:

4、细细品读感悟,借助图片理解诗意:

5、诗意简析

6、拓展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7、总结:

师: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其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滋养了无数炎黄子孙。因此,古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学们应多学习、多积累,让它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闪烁光茫。

第16篇:【教学设计】夏日泛舟海上_音乐_初中

夏日泛舟海上

课题:《夏日泛舟海上》 年级:初中二年级下册 课时:1课时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授课人:王冬梅

单位: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教材分析:

1、《夏日泛舟海上》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一首3/8拍歌曲,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喜悦幸福的心情。歌曲共有六句组成,前四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一三句相同,二四句相同)。节奏平稳,旋律以模进的方式进行,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第

五、六句在前四句的节奏上出现对比,旋律线上扬,使人感觉动力性更强,充满活力。

2、《太阳岛上》是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之一。歌曲以亲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青年人夏日里来到太阳岛欢度假日的情景,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受。整个音乐以舒展自如的节奏、柔美动听的曲调使人仿佛置身于碧天秀水之中。后半部分跳跃欢快的节奏,表达了青年人兴奋喜悦的心情,使歌曲更富于生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并掌握三拍子的特征。

2、了解《夏日泛舟海上》主要的音乐创作手法,并根据其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3、通过欣赏声乐作品《太阳岛上》,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的独特方式,感受其审美意境。

重点: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日泛舟海上》,并能准确的 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根据歌曲的创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一、创设意境 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夏日泛舟海上》伴奏,为学生创设一个音乐的环境。

2、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同学们刚才听到的乐曲能不能感受到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哪位同学能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吗?”

3、这么欢快富有的动感的节奏老师都情不自禁地想跳起来了,同学们是否也想亲自随音乐感受一下?

4、放《夏日泛舟海上》伴奏,同学们集体随音乐体会.三拍子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微波荡漾的感觉、波浪起伏的感觉、舞动的感觉、欢快跳动的感觉)

5、带着这种感觉再配上这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使我们置身于碧海蓝天之中,在(划船、游泳等。),这是哪个季节经常要做的事情?随着天气渐渐变暖美丽的夏天就要来到了,大家能否描述一下你对夏天的感受?(游泳、纳凉、郊游、划船、荷塘、炎热、星空、月夜、天长夜短等),同学们向往夏天吗?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美丽而浪漫的夏日海面上泛舟歌唱,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二、欣赏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1、仔细聆听歌曲,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情绪、力度、速度、旋律等)。

2、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根据短片,说一下你所知道的威尼斯(看威尼斯水景课件,听《夏日泛舟海上》)。

威尼斯是意大利一个著名的港口,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由许多岛屿和桥梁连接起来,故有水上城市之称,威尼斯最特别的交通工具贡多拉,这是一种月牙形的平底船。在夏天,人们乘坐着贡多拉,漫游在平静的海面上,划着船,唱着歌,威尼斯的夏天就是这样的浪漫。

3、作品简介:《夏日泛舟海上》原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著名歌剧《弄臣》中第三幕的选段——“公爵之歌” ,歌曲的旋律华丽、流畅,很受人们喜爱;后来费里斯为歌曲重新填词,成为这首《夏日泛舟海上》。歌曲描绘了人们夏日泛舟海上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优美的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贴切,使此歌广为流传。

三、学唱新歌《夏日泛舟海上》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轻声视谱练唱。

2、教师在曲谱中加上表情记号,指挥学生再来演唱。找出使这首歌曲欢快跳跃的原因。

3、随音乐伴奏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填词演唱,并进行泛舟歌唱的比赛。

4、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5、让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共有几句组成,特点是什么?(主要讲授模进)。

四、课堂延伸

同学们,我们刚才去过了具有异域风情的威尼斯,下面老师还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好地方---太阳岛,准备好了吗?那么就让我们登上美丽的太阳岛吧。

1、放歌曲(找出最能表达我们舒畅、愉快心情的乐句。)“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教师演唱)。这一句节奏开始变化,有密到疏,语调的拉长就像我们在大声的欢呼,表达了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态

这首歌曲创作于1979年,是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之一。歌曲以亲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青年人夏天里来到太阳岛欢度假日的情景,唱出了青年人的向往、追求和美的感受。

2、再次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跟唱,并与《夏日泛舟海上》相比在节拍、情绪、节奏及旋律起伏方面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相同:情绪方面。不同:节拍、节奏、旋律跨越方面)。

节拍——《夏日泛舟海上》是3/8拍子的,《太阳岛上》是4/4拍子的。

情绪——都是描绘了人们欢快游玩的情景,表达了 一种轻松愉快、热爱生活的心情。 节奏——《夏日泛舟海上》节奏平稳、整齐、无变化,《太阳岛上》节奏有密到疏变化大。 旋律起伏——《夏日泛舟海上》都在三度以内,以模进为主,起伏不大。《太阳岛上》旋律起伏很大。

3、刚才我们用歌声、抒发了我们对美丽夏天的情怀,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美丽夏天的情怀呢?(小说、诗歌、散文„„)。

下节课我们再从文学的角度一起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著作《荷塘月色》,从不同角度理解夏天这一丰富的季节。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泛舟歌唱在美丽的威尼斯,还去过热情的太阳岛,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感觉到些许凉意,其实,无论是泛舟还是游泳,只要放松心情,就像歌曲中所唱“只要心心相连,一切哀怨消尽”就能愉快的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最后就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那浪漫美丽的夏天(放音乐,学生演唱)。

六、教学自评

本堂音乐课是一节欣赏与唱歌为一体的音乐综合课,全面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参与,并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同时还了解了音乐艺术与文学作品等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智、自己的特长提供了舞台,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17篇:六年级语文《山亭夏日》教学设计

夏季教学设计夏季目标:n1。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读文本的能力。掌握文本的内容,理解作者包含在情感之间的线。n教学重点:n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释文本的能力。难以教学:n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释能力。n教学过程:n(A)import:n1。阅读山亭馆,思考:n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写作者的生活状态?今天,我们来看看当代作家梁恒的夏天是什么样的.n(B)检验预览:nTry,你能准确地阅读吗?nExuberant ai色主导着轻飘飘的咒语雄伟充满匍匐悠悠的伊生爆丹恩(C)的整体感觉:n一些人说,阅读一个美丽的散文肖像就像一个心灵的旅程。请让学生免费阅读以下文字,思考:n作者对夏天的感受是什么?爱或赞美你从文本中感觉到了什么?n

(四)局部检测:n1。老师Fan读了第四小 部分。要求学生仔细听,在书中标记,并考虑教师的优点读读!nSummary:因为它是一个可惜,如金,集中,所以紧张!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你最喜欢的句子的第二,三十二节,并大声书写.nprompt:n(1)确定情感的语调,读速度,音调,音调,节奏,压力等(2)仔细尝试弄清楚这些词,理解作者的意图。n补充训练:n第二段:写自然场景的summer.n。在船上see()nWill hear()nWill的气味feel()nSummary:因为它是面部特征开放,风景俯瞰,所以温暖!n第三段:写夏天的颜色。

第18篇:《夏日的一天》解读及教学设计

《夏日的一天》解读及教学设计

文/郭微娜

绘本解读

故事发生在一个夏日炎热的午后:哥哥不在家,一个小男孩自己跑到外面去玩。他带着大草帽,手拿着捕虫网,可谓是全副武装。为了捉到大大的锹甲,他跑过田野、跑过牛棚,气喘吁吁地爬上神社的台阶,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来到了阴凉的树林里。在树林里,小男孩展开了一系列属于他一个人的行动——捉捕大锹甲。男孩为了捉大锹甲膝盖受了伤,在回去的路上还被淋成了落汤鸡,可他却度过了一个快乐、激动、充实,又永生难忘的下午。

《夏日的一天》绘本封面

《夏日的一天》是一本带有夏日气息的图画书,无论你翻开哪一页,你都会感受到夏天的味道。寥寥数笔的文字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快乐,色彩饱满的图画给洋溢着夏天的气息。在本书中,日本著名童书作家秦好史郎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发生在炎热夏日里的故事。“我出去玩啦!”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很快就带我们回到属于自己的童年,整本书就像一幅夏日画卷,让童年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小时候采过的野花、捕过的蜻蜓、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玩耍时不小心擦破腿……正像作者秦好史郎所说:“慢慢地去品味图画和故事,每一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熟悉的‘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气味’‘夏天的空气’”。

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颜色有的时候也是一种语言。翻开《夏日的一天》,作者用蓝天、白云、绿色的田野勾画出专属夏日的颜色。在正文的第一页,作者巧妙地运用黑色来展现盛夏炫目的日光,就连小男孩刚才在屋里逆光下棕色的帽子,也一下子变成了明黄色,是那种阳光洒在帽子上的明黄色。仔细观察每一页的留白,你会发现每一张图画都好像会反射出夏日的光来。

作者运用极少的文字向我们交代小男孩寻找大锹甲的过程,从海边、田野、牛棚、神社到山谷,好像我们也回到童年,跟着小男孩一起去捉大锹甲。即使小男孩在回程的路上被浇成了落汤鸡,一句“多酷啊!”便道出了小男孩心中的喜悦和满足。另外,小男孩不顾酷暑出行的原因在于他要去捉大锹甲,好奇心强的孩子肯定会对大锹甲感到好奇,会问“什么是大锹甲啊?”还有在小男孩卖力地爬台阶时,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小男孩背后的建筑和我们常见的风格不太一样,他一定会对日本的神社感到好奇。那么,这也将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好机会。

作者介绍

[日]秦好史郎,1963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绘本作家、设计师、插画家,其作品以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在日本广受欢迎。绘本作品有《遇见春天》、《长大以后做什么》、《嗯嗯太郎》《夏日的一天》等,插画作品主要有《小男孩洋介》《小熊贝尔和小虫子唐唐》《说谎话的天才》等。

作者秦好史郎和孩子们读《夏日的一天》这本图画书的时候,会试着念出文字里没有的声音,把气味、湿度、触觉和故事一起讲出来。这本图画书,就是基于这种想法、历时四年创作出来的。

《夏日的一天》自出版以来,荣获很多奖项:

★日本儿童福利文化奖推荐作品

★日本平凡社年度优秀绘本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小学中段(

三、四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完整的故事,积累描述“蓝天”、“白云”、“大海”的词语,并了解什么是“大锹甲”和“神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掌握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感受绘本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故事情境的想象练说,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推断能力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描述蓝天”、“白云”、“大海”的词语,了解什么是“大锹甲”和“神社”,在阅读中感受绘本的乐趣和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观察力、推断能力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掌握绘本的基本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感官体验——听:课件播放“蝉、青蛙、蟋蟀、海浪、雷”声。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

师: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夏天来了……(感受、联想)

师:是啊,蝉声、蛙声、雨声……就代表着夏天来了!

在你们心中,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生:夏天呀是美丽的,夜晚我们可以看着浩瀚的星空,尽情地想象;

夏天是炎热的,红彤彤的太阳像个大火球;

夏天是自在的,热了就可以从冰箱里拿出爽口的冰棍吃;

夏天是忙碌的,农民伯伯在努力干活;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弯弯曲曲的小路旁边长满了野花,五颜六色,形态各异。

师:那么,你们喜欢夏天吗?

(预设)生:喜欢。

师:真巧,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夏天的故事,名字叫做《夏日的一天》!

二、教学过程

1.初读故事,感受夏日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看看图画书的封面,你都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预设)生:题目、作者、译者、出版社、画面等。(教师相机介绍本书的作者秦好史郎)

师:谁能向大家描述一下封面上的图画呢?这个小男孩在夏日的一天里要去做什么去呀?

(预设)生:蔚蓝的天空下是深蓝色的大海,两边是翠绿的植物。一个小男孩穿着白色短袖,手里拿着捕网,要去捉虫子。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赶紧往下看,看看你们猜得到底对不对!

教师接下来有感情地为孩子讲读故事。

师:小男孩不经心的回头说:“我出去玩啦!”他一个人奔跑着,手拿着捕网说“好热,好热,今天好热。哥哥不在家,我一个人去玩。”

师:屋外真是一幅夏日的风情啊,湛蓝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还有茂盛的大树。小男孩急速奔跑着。

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他跑得快不快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生:他的帽檐跑得已经卷起来了!

他边跑边说要一口气跑到山谷里,一口气肯定是因为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所以跑得非常快。

师:在去山谷的路上,小男孩经过了大海边,这画面真是太美了!谁能给老师和小伙伴们描述一下?

(预设)生:深蓝色的大海,蔚蓝的太空,白云像棉花糖一样。远处的青山连绵,小男孩急切地奔跑着,他说:“今天一定要捉到,我要一个人捉到。”

教师出示关于形容“蓝天”“白云”“大海”的词语,并尝试运用重新描述画面。

形容蓝天的词语:

湛蓝 清澈 晴朗 一望无际 万里无云 晴空万里

形容白云的词语:

白云朵朵 云海飘动 云卷云舒 云海茫茫 云雾缭绕

形容大海的词语:

蔚蓝 无边无际 波光粼粼 一望无际 风平浪静 碧波荡漾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

师:翻过这页,小男孩来到了哪里啊?

(预设)生:田野

师:对,这就是田野,穿过铁路,小男孩来到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庄稼地!

看,青蛙都被他吓的蹦起来了,叶子上趴着一只蚱蜢,那边还有一只红色的瓢虫,更远的天空上,隐隐约约还有好多蜻蜓。(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出内容)

师:你们能感受到小男孩的心情吗?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说一说。

(预设)生:急切 激动 兴奋

师:是呀,小男孩真是太激动了,他边跑边说说:“等等我!大锹甲!”

(预设)生:大锹甲?什么是大锹甲?

师:你们猜猜它是什么?说一说。

好,我们再我们继续往下看,看看能不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师:接下来,小男孩全速冲过牛棚,臭!臭死了!

难怪他跑的那么快!

师:小男孩又开始卖力地爬阶梯,“呼哧,呼哧,呼哧……”然后坐在石阶的最上面,大口大口地喘气。

师:看着他的神情,老师也为他感到心疼,傻孩子到底要捉什么,这么卖力呢?

(预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学生对台阶后的建筑产生疑问,教师相机介绍日本的神社。

师:接下来,小男孩又要跑去哪里呢?老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几幅图,讲一讲他都做了什么?

(预设)生:刚休息了一会,男孩又满血复活了。他来到了山谷,山谷里有……他跳的那么高,像一只机灵的小猴子!可是他不小心受伤了,小男孩摸着受伤的膝盖,看着树干上:“在那!大锹甲!”可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说:“再来一次,还是够不着。”他用尽全身力气爬上去,还是失败了。原来是大锹甲和他一起掉下来了!小男孩瞬间的失落化作了惊喜!

师:尽管满身是泥,腿也受伤了,但没关系——因为,他捉到了大锹甲,老师都能感受到那股狂喜!

原来大锹甲就是这种甲虫啊。真为他高兴,他找到了。

(教师相机介绍有关大锹甲的知识)

师: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点意外,夏天的天空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顿时就是瓢泼大雨。天空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一片,小男孩在下山的路上急速奔跑着,雨打在他的身上,看上去像亮晶晶的小豆豆。

师:可是你们注意到了吗?大锹甲在哪啊?

(预设)生:小男孩怕雨水淋了他千辛万苦捉到的大锹甲,把它藏在了衣服里!

师:你们觉得他在乎被淋成落汤鸡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不在乎。因为很酷。

2.深入故事,升华主题

(1)

师:当小男孩拿着大锹甲回到家时,他会对哥哥说些什么呢?请你按照提示试着写一写。

“哥哥,哥哥!快来看, ”

(2)故事里,为了捉大锹甲,小男孩跑过了许多地方。你能回忆一下,他都跑过了哪些地方吗?分小组讨论3分钟,将图片按顺序排列,每组派代表复述故事。比一比,看谁记得牢,表达清晰。

3.拓展延伸——画一画,写一写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关于夏天的回忆?你会不会为了捉蜻蜓、知了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奔跑、快乐呢?你能试着把这样的故事画下来,再配上一段文字吗?

师小结:为了捉到大锹甲,故事中的小男孩跑过大海边、田野、牛棚、山谷,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终于成功了。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夏日的气息呢?是不是也被小男孩的执着单纯而感动呢?希望你们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也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夏日午后,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4.图书推荐:关于夏天的图画书

[澳]罗兰·哈维 文/图,张博 译 《海滩假日》

[日]林明子 绘,[日]松岗亭子 文,彭懿 译 《我爱洗澡》

[日]佐野洋子 著,唐亚明 译 《绅士的雨伞》

[日]西卷茅子 编绘,彭懿 译 《我的花裙子》

[日]田村茂 文,蒲蒲兰 译 《蚂蚁和西瓜》

[日]宫西达也 著, 彭懿 译 《青蛙小弟睡午觉》

[美]莫斯、[美]普赖斯曼 著,张莹莹 译 《大家来听音乐会》

[荷]安娜玛丽梵哈灵根 著,郝依梵德海顿、孙鸿雁 译 《大海的起点》

[中]曹文轩 文 [英]郁蓉 图 《夏天》

教学价值

图画书,是国际公认最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画面丰富,故事生动,较之一般的纯文本读物,更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利用《夏日的一天》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掌握绘本的基本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语言首先是交流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本节课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读、描述画面、复述完整的故事、运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内心的感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交流情感。另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长期地模仿学习、语言实践等反复的感性接触中形成的,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读、写积累,而本节课关于“蓝天”“白云”“大海”的形容词汇总、对“大锹甲”“日本神社”的科普正是对知识积累、拓宽视野的重视。其实,读完整本书,我们会发现夏日的一天不仅仅是故事中小男孩的一个夏日午后,也是属于每个孩子、甚至是每个成年人的夏日午后,小男孩对大锹甲的那份执着更是打动了我们每个人,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敢于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儿童的成长,如同从种子到花朵,从毛虫到蝴蝶,从丑小鸭到白天鹅,是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希望每一个儿童都能通过图画书去感受自然、亲近社会,去认识世界、探索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思想、完善人格。

第19篇: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一、把挑战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

孩子们五年级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爱举手了。根据此现象,本课教学时,我精心把两个问题设计成了“请接题”挑战形式:一次是“项羽”;另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学;还有一次是“不肯过江东”的教学。每次挑战,孩子们都表现出昂扬的斗志。这种挑战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了解历史背景,进行意境教学放在了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体会项羽的英雄气概。这两处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处,而了解历史背景,进行意境教学却让学生们发挥了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因如此,同学们了解到逃过江东则实在无颜见乡亲,所以不愿回去。

二、反思课堂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

根据这首诗的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课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学生查阅有关项羽相关资料等,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长课文要短上,短课文要长上。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索不少资料。于是我搜集了几处资料进行整理、组合、浓缩、改编,尽量做到了精炼,符合学生口味。具体是课前预热时李清照、项羽的简介及南宋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提升时有关英雄气节的名句。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窦桂梅老师说过:“教古诗不能光看教的数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质(精神)。”

真正的语文课并不仅仅是40分钟,遵循这一特点,我独具匠心设计了这节可的延伸活动:

1、背诵古诗

2、爱国主义名言警句。

3、学了“英雄”,你有何想法,知道怎样做人了吗?

从反馈的,可以归结果来看,归纳出几点成功的地方:

1、学生默写并背诵特别认真,因为孩子们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2、关于“英雄”文,学生的语言很有思维含量,很有自己的独特见的。

教学中以“英雄”为主题,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阅读诗中所含的两段历史、三个典故故事,以两个故事感受全诗,以“借古讽今”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学生过去只是背诵古诗,却不知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却有如此气势,他们深深地被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李清照的才气和豪迈折服。

三、遵循语文教学应该上出语文味的特点,尽量避免将这种古诗上成历史味道浓烈的文本。

第20篇:《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本次赛课我执教古诗《夏日绝句》,课后,我感觉收获比较大,这里反思一下。

一、反思课堂教学的处理

把挑战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

孩子们五年级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爱举手了。根据此现象,本课教学时,我精心把两个问题设计成了“请接题”挑战形式: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学;一次是“不肯过江东”的教学。每次挑战,孩子们都表现出昂扬的斗志。这种挑战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合作学习本课教学放在了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放在了联系《题乌江亭》体会杜牧眼中的项羽。这两处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处,合作学习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因如此,如第一次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表现:换作“不能”好像江东的父老乡亲不谅解项羽不让他回去,这是被迫的。而项羽是自己觉得无颜见乡亲不愿回去,感觉上不同,所以不能换。学生说的非常好。而且小组讨论时我凑近听了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发表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不拘泥于形式,非常的实在。

二、反思课堂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

根据这首诗的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课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学生查阅有关项羽的生平及与其相关的作品或成语等,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长课文要短上,短课文要长上。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索不少资料,符合学生口味。具体是课前预热时项羽的简介、表现人杰的成语补充、“不肯过江东”时的历史资料再现、品时代造就英雄时的《题乌江亭》及南宋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提升时有关英雄气节的名句。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窦桂梅老师说过:“教古诗不能光看教的数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质(精神)。”

真正的语文课并不仅仅是40分钟,遵循这一特点,我独具匠心设计了这节课的延伸活动:

1、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

2、配上旋律把《夏日绝句》编成曲吟唱。

3、出一张有关英雄的手抄报。

4、学了“英雄”,你有何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成文。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可以归纳出几点成功的地方:

1、学生默写并背诵特别认真,因为孩子们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2、学生自己出手抄报,自己为报刊题名,自己搜集资料,排版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排版技巧;一些爱画画的学生,还在报上画上美丽的插图,画不好的,他们就采用贴图,也很有创意„„学生忙并收获着。

3、关于“英雄”文,学生的语言很有思维含量,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夏日 教学设计.doc》
夏日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