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教学设计

2020-09-02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_加速度教学设计

2013214183 李珊

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定义;

(2)明确加速度的矢量性,知道如何推导出速度时间公式;

(3)掌握和加速度有关的计算,会用加速度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与加速度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求知欲。

(2)通过课堂上的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3)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探究法 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5min)

(1)播放视频:1,赛车启动过程

2,猎豹追赶羚羊过程

3,博尔特起跑过程

教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赛车速度变化

学生:注意观察

设计意图:感性上认识加速度

(2)总结视频中速度变化

师:很明显,几个运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不同,速度增加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就增加得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板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新课教学(30min)

(1)演示实验(5min):教师演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

教师:让同学配合读数,将数据输入电脑,做成V-t图像

学生: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将图像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的特点与一次函数联系起来

(2)课堂练习(5min)

教师:让学生根据数据接触函数图像的解析式

学生:认真求解

教师:分析图像的截距与斜率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提出概念(5min)

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师:速度变化快慢也就是速度变化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8“科学漫步”第

一、二节。指导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1.什么是变化率?

2.某个量D的变化率(变化快慢)应如何表示?

2.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vat

定义式

(4)加速度矢量性的引入

教师:△v是速度变化,△t为完成此速度变化所需时间.△v=v2—v1.

若速度v1、v2方向相同,且为正方向,

△v>0表示加速直线运动;

△v<0表示减速直线运动。

学生:联系刚才的图像思考加速度为正或者为负时图像的不同

(5)结合速度的单位以及加速度的定义式给出加速度的单位

板书: 国际单位:m/s2或m·s-2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师生共同讨论:加速度分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加速度,瞬时加速度指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的加速度.

(6)课堂巩固

讨论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1.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2.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

3.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生:速度大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反之,对于从静止开始加速度的物体,开始短时间内,尽管加速度大,但速度不大.

速度变化大,如果经过时间很长,加速度可能很小;反之,加速度大,是指速度变化快,如果时间很短,速度变化不一定大.

加速度为零,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一定为零;反之,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始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就不可能加速.

师:能否从以上讨论中总结出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板书: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从图像看加速度

教师:请同学分析图像1的运动过程

学生:运用所学的加速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出加速,匀速到减速的过程 教师:让学生说出图像2中两条直线的差异 学生:理解斜率代表加速度

四,小结扩展:

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 2.怎样正确理解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间有什么关系? 3.速度的改变量是否总是速度增加?怎样理解加速度的正负号. 4.根据v—t图像怎样求加速度? 5.怎样根据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去判定物体的运动规律?

五,课后作业

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推导出速度时间图像(提示:根据加速度的定义与图像 )

推荐第2篇:《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让小球分别在倾角较小的斜面和倾角较大的斜面上滚动。 提问:小球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得出:小球两次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后一次速度改变得快。那么怎样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呢? 讨论: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

师: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二)新课教学

1、加速度

师: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建立数轴AB,设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一维位置坐标,下同)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7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生:△x=x2一xl=7 m一2 m=5 m,方向由A指向B。

师:如果物体从A到B是做匀速运动,如果所用时间为t=10s,怎样求这段过程中物体的速度? 生:物体运动的速度v=△x/△t=5m/10s=0.5m/s,方向从A指向B。

师: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10s内,速度从2m/s增加到7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生: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增加的快慢。 师:如果用a符号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t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用公式如何表达呢? 生:a=△v/△t=(7-2)m/10s2=0.5m/s2

师: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飞机的速度由0增加到约300km/h,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案例2: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m/s,炮弹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回答第一个案例):300km/h约相当于83m/s,a=△v/△t=(83—0)/30m/s2=2.8m/s2。 生2(回答第二个案例):a=△v/△t=(250—0)/0.005m/s2=5×104m/s2 师: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a=△v/△t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

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a=△v/△t =(vt-v0)/△t v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 vt——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

(2)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3) 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问]用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越大,后者则反之。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定义公式中时间△t是标量,是没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变量△v的方向相同,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的方向可用正负号来表示。因此: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为正值。 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为负值。

分析:当物体加速时,则△v =(vt-v0)>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 v0取正值),a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 =(vt-v0)

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匀变速运动

生: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

师:如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那样,加速度也有平均和瞬时之分。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有什么关系? 生:在匀变速运动中,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增加或减少),每时每刻的加速度,即瞬时加速度与一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即平均加速度相同。 师:匀速直线运动可看成什么运动? 生:可看成加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 讨论与交流:

师:“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当匀速运动时,尽管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

师: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的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 生:不对。由公式a=△v/△t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所谓某一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对于运动物体说它走多远,是指路程或位移,说它走得多快,是指速度,而对加速度则没有相对应的典型词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往往指的是速度,但有时也有一些说法是模模糊糊地指加速度。请大家讨论哪些说法中指的是加速度? 生1:汽车的加速性能是汽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有人说,我这车好,启动快。 生2:在百米赛跑中,我们常说某某同学素质好,有很好的爆发力,起跑快。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学生阅读“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后应注意:

1。注意标题后括号内标明的“a/(m·s-2)”的含义,注意养成时时关心物理单位的习惯。

2。阅读汽车、电车、旅客列车、炮弹加速时的典型值,形成大小印象。

3。表中汽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值为负值,这是什么含义?这是因为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而负号只表示其方向,不表示其大小。

师:加速度大小反映了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跟什么方向相同? 生:加速度大小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改变得越慢。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改变的方向总是相同。

师:加速度跟速度是否有关? 生: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而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根据加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大小),也不能根据速度大小判断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同样不能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也不能根据速度方向判断物体速度改变的方向(加速度方向)。

师: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正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负吗? 生:不一定。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但是,加速度是正值还是负值,与正方向的选取有关,若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负值;若取运动的反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负值,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正值。

师:加速度增加的运动是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运动是减速运动。这种认识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根据加速度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 生:不对。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应该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增加还是减小。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师: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有何区别? 生: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并不意味着物体就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仅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也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对于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区别,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v/△t来理解,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而不是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变化的多少,速度的变化量不仅与加速度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因此,根据加速度不能判断速度变化的量的大小,反过来,根据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也不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师: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例题剖析:

例题1 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 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 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例题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对。

2、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师: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时间图象? 生:速度-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时间图象。

思考与讨论: 教材图1.5—3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

师: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

生: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v/△t (2)在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的数值等于其加速度。 总结、扩展: 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 2。怎样正确理解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间有什么关系? 3。速度的改变量是否总是速度增加?怎样理解加速度的正负号。 4。根据v-t图象怎样求加速度? 5。怎样根据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去判定物体的运动规律? 作业:问题与练习

推荐第3篇:加速度教学设计cy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人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即力是通过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与速度、位移建立了数量的关系,加速度还是演绎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中间过渡的重要物理量。

【学情分析】

加速度概念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速度的概念以及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速度是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数学中也已经学习了诸如增长率、发芽率等问题。通过类比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加速度这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b.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c.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类比法的探究推理,掌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b.学会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思想,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b.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解释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c.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矢量性

难点:加速度的矢量性及其与速度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引课

展示百米晒跑和飞机图片,知道物体运动速度有差异。起跑和起飞过程,速度在不断变化。提出速度变化量vvv,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多少和方向。展示例题,让学生求

21v出速度变化量。类比数学中的增长率,求出速度变化率。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t 新课教学

v在物理中,用专有名词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率a,提出加速度的概念——是速度

t的变化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是矢量,单位ms2。

分别作出速度增加和速度减少的矢量图,分析加速度方向,得出a与vo同向,物体作加速运动;a与vo反向,物体作减速运动。用存钱和花钱形象类比区分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v回顾v-t图知识,根据加速度定义a,得出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为正,

t物体作加速运动,斜率为负,物体作减速运动。

【板书设计】 加速度

一、速度的变化 1.速度变化量

vvv

21速度变化的多少和方向 2.速度变化率

v

速度变化的快慢 t

二、加速度a1.意义

2.量性、单位:矢量,单位v tms2

3.a与v的关系

a与vo同向

加速运动 a与vo反向

减速运动

三、以V-t图分析a

推荐第4篇:高中加速度教学设计

篇1: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m/s)可以达到的速度(m/s)起动所用的时间(s) 小轿车03020 火车050600 摩托车02010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课内容 1.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 经一段时间 后变为 ,那 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 表示。) 提问: 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2.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单位:米/秒2(m/s2)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5)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 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必须先选一个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讨论: (1)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2)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 篇2:加速度教案

1.5《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教学法

六、教学特色

本教学使用讲授法,把前面学过的速度与本节的加速度对比的去学习,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区别,从而加深对这两节内容的理解,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以下是三种车加速起步一段时间后的速度,请填下面的表格并比较哪种车速度变化的最快: 大客车:起步15s后速度为60km/h;

小轿车:起步15s后速度为100km/h;

摩托车:起步12s后速度为60km/h;

通过比较三种车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速度。

(二)、新课的讲解

1、加速度

1.定义: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对比:速度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 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其数值越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越快。 对比:速度时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a=△v/△t =(v-v0)/△t。 对比:v=?x ?t 4.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写作:m/s2或m·s-2 (推导加速度的单位) 例题1.关于加速度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 对比:速度方向为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若vt>v0,速度增大,a为正值,表示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

(2)若vt

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即指向墙为正方向

则:v0=12m/s,v=-8m/s t=0.1s 2所以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00m/s,方向指向足球被反弹的方向. 例题3:速度为18m/s的火车,制动后15s停止运动。求火车的加速度

解:已知v0=18m/s,vt=0,t=15s 根据加速度公式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比值(vt-v0)/t是恒定的,即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不改变.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什么是变化率?

一个量的变化跟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叫做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1)速度大的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飞机以600m/s的速度匀速飞行),加速度大的速度不一定大(火箭刚刚升空时,速度不是很快,但加速度极其大.).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由a=△v/△t得知)。

(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速度为g)。

区别: 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变的快慢; 速度描述的是位置改变的快慢

练习题:

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c ) a、静止不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叙述中,结论正确的是 ( d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

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bd)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4.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 abcd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也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也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但速度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但速度增大

5.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中,哪些是正确的?( b ) a、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c、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必然为零

比较速度v、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改变δv、和加速度 a.

3、平均加速度

(1)、公式: a=? v / ? t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平均快慢程度

4、瞬时加速度

(1)、定义:物体运动到某一位置 (或在某一时刻)时的加速度

在某一位置附近,或在某一时刻附近,取一小段足够小的时间,物体在这一足够小的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近似称为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在极小的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等于瞬时加速度

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5、从v-t图像看加速度

1、前2秒内的加速度

2、2s—4s的加速度:0

3、4s—6s的加速度: a?v6?v40?4?m/s2??2m/s2 t4?62 注意: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减小,此时,加速度方

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v-t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对比s-t图的斜率是物

体的速度)

练习:

1、甲图中oa、ab、bc段表示质点在作什么运动?试求各段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乙图中oa、ab、bc段表示质点在作什么运动?试求各段时间内质点的速度。

篇3: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物理学院2009级1班 (法库实习点)

郭俊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 1中第一主题“运动的描述”中的内容,其基本内容要求是“理解加速度。” 2.教材分析与处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0年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5节。

教材首先由汽车和火车从起步达到相同速度所用时间不同这一事实,以实际 情景让学生领会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接着通过飞机起飞和炮弹发射两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白不同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不同,表现在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同,从而引入加速度的定义方法a=△v/△t。加速度

的矢量性是一个难点,教材以与速度方向相同或是相反来表述加速度的矢量性。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学好高中物理也离不开数学。本教材注意加强了数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利用v-t图象来表达速度变化的规律。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许多道理是相通的,教材在“科学漫步”部分中把加速度的概念拓展到物理课之外。这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加速度”这一知识点是在时间、位移、速度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是力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连接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所以学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基础。教学主体——学生是普通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矢量、标量、速度的相关知识。

2.学生认知特征。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类比和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须进一步培养。 3.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学习了加速度的简单知识,观察过很多物体加速的实例,但是对于怎样去定量的分析仍是十分模糊的。

三、教学策略

1.从日常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观看法拉力赛车和战斗机起飞的视频课件演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物理课堂上,为顺利给出加速度定义打下基础。 2.以小组合作为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首先,让学生观看图片课件,通过图片课件演示,让学生共同参与,主动学习;其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不同情况下加速度具体的计算方法,引出运用图像法进行加速度分析的便利之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对比值定义法掌握牢固;最后,让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学生对加速度的方向应该如何判断进行分组讨论,既能使学生正确把握判断加速度方向的方法,更能使学生主动建构物理知识结构。 3.以任务驱动为环节,逐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

学生利用教师设计的导学案,递进完成各个学习任务,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整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通过小组探究,归纳总结本节课重点,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推荐第5篇:人教版教材加速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材《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孙早利

高中物理新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源。高中物理新课程第一个共同必修模块中的《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就是其中一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第5节,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它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了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等物理名词的不同含义,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比如,在\"说一说\"这个栏目后又给出了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了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了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节后在\"科学漫步\"栏目中也较深入地介绍了一般情况下的变化率概念。

2 从实际出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确定加速度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教材处理的这一实际情况。否则,教学目标过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易于在学生中产生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低,这样也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3) 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求加速度。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以及类比法的探究推理,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类比的学习方法。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

3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研究发现从教学活动的角度讲,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不全是实验探究。只要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变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也是一种精神。因此,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学生主观感受--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3.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及视频录像中物体运动的不同情景,使学生从不同层面更加细致、准确地领会已经学过的速度这一概念,使学生感受到对物体运动及变化描述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为逐步建立加速度概念做好准备。

3.1.1 创设情景

情景1 播放城市中繁忙的交通景象。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即运动物体具有速度。

情景2 观察公路上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情况。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速度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同。

情景3 观察、比较飞机起飞前在地面上的加速过程,火车进站的减速过程,神州六号运载火箭起飞,炮弹在炮筒中的运动......,让学生知道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

情景4 课件演示汽车的加速过程和制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情况。

3.1.2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情景的展示,说明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有快慢的。那么怎样判断并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有什么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来判断速度变化的快慢吗?

3.2 发散类比,科学探究

3.2.1 运用类比探究。

采用与速度概念相对比的方法,进行控制变量法的推理,从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入手,时间相同时比较位移或位移相同时比较时间,时间和位移均不相等时采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类比,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并分别用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描述加速度。

3.2.2 发散思维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位移Δx=x2-x1的表示方法,引出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并指出加速度的方向也可用正、负号表示,这是矢量减法。让学生讨论,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后,同一条直线上矢量的加减法可变为标量的代数加减法,这些新鲜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机会。

3.2.3 拓展知识探究。

教师可引申说明速度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一个变量的变化率常常是很有意义的,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漫步\"栏目中变化率的一段叙述,自然地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3.2.4 利用图象探究。

利用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从直线的倾斜程度出发,进行讨论,得出v-t图象的倾斜程度与运动物体加速度的关系。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

3.2.5 设计方案探究。

让学生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飞机起飞的闪光照片,结合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上一节的内容)的方法,设计出各种可能的实验方案与措施,并说明实验原理及步骤。为下一节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奠定基础。

3.3 深化理解,巩固提高

3.3.1 开放讨论探究。

把速度和加速度两个重要概念进行比较,搞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讨论并列举实例回答: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吗?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吗?速度变小,加速度一定变小吗?作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运动的速度也随之减小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搞清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大小;速度方向、速度变化方向;加速度大小、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针对最后一个问题,部分同学可能存在认识错误,可以用向银行存款作比喻:虽每月递减存入款数(相当于加速度减少),但存折上总款数是逐渐增加的(相当于速度增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图景。

3.3.2 深化巩固探究。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有方向,说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及其物理意义。如,A车在2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1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车在3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2.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要说明具体问题一定需要另一个因素。即,加速度的方向,然后从公式角度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关系。最后让学生分别做出A、B两物体的初、末速度图示,通过图示法确定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总结出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关系。

3.3.3 课后探究作业。

在十字路口,当绿灯亮时,大卡车和骑自行车的人同时起动,经常发现,前几米自行车在前,大卡车在后,经过一段时间,大卡车将超过自行车,请实地观察并解释所见到的现象。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建立并理解加速度概念,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物理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说明:该文已发表在《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1期上。

推荐第6篇:加速度课堂教学设计

《加速度》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各种速度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明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明确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的方向一致,是矢量。 明确加速度跟速度,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探究实验等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速度的定义式,物理意义等内容,再由 生活常见的一些未解决的简单实用的问题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1.定义:物体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 用a表示

定义式:a=∆V/∆t 单位:m/s2 2.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相一致。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例题

4.从v-t图象看加速度 总结:v-t图象的斜率k=∆V/∆t=a 教学反思: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生活实例,经典例题,简易图形等化抽象为具体进行突破难点。

推荐第7篇:加速度教学反思

加速度教学反思

从运动快慢到速度变化快慢的认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一个飞跃,为了帮助学生踏上这个认知台阶,对于五个例子以不同组的数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己定义概念。在定义加速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己用△v/△t的比值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把加速度看成是一个比值的符号,“加速度”只是一个符号的名称而已,实现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生硬的概念形象化的目的。学生把加速度看作是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对陌生的概念产生了亲切感,他们亲身经历了定义加速度概念的全过程,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但教后的感觉还有待于提高。

本节课有意识进行控制变量法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育,对于控制变量法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对于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但向学生指明是用比值来定义加速度,且和学生一起回顾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及初中学习的压强、密度、电阻等物理量的定义。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很多物理量是为了研究或描述的方便而定义出来的,使学生消除了对物理量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进而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加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对于加速度的方向的教学,是让学生根据位移和速度的矢量性来讨论加速度的矢量性,有待于进一步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

推荐第8篇:“人教版”教材《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源。高中物理新课程第一个共同必修模块中的《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就是其中一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第5节,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它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了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等物理名词的不同含义,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比如,在“说一说”这个栏目后又给出了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了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了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节后在“科学漫步”栏目中也较深入地介绍了一般情况下的变化率概念。

2 从实际出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确定加速度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教材处理的这一实际情况。否则,教学目标过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易于在学生中产生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低,这样也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3) 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求加速度。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以及类比法的探究推理,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类比的学习方法。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

3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研究发现从教学活动的角度讲,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不全是实验探究。只要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变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也是一种精神。因此,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学生主观感受――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3.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及视频录像中物体运动的不同情景,使学生从不同层面更加细致、准确地领会已经学过的速度这一概念,使学生感受到对物体运动及变化描述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为逐步建立加速度概念做好准备。

3.1.1 创设情景

情景1 播放城市中繁忙的交通景象。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即运动物体具有速度。

情景2 观察公路上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情况。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速度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同。

情景3 观察、比较飞机起飞前在地面上的加速过程,火车进站的减速过程,神州六号运载火箭起飞,炮弹在炮筒中的运动„„,让学生知道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

情景4 课件演示汽车的加速过程和制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情况。

3.1.2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情景的展示,说明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有快慢的。那么怎样判断并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有什么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来判断速度变化的快慢吗?

3.2 发散类比,科学探究

3.2.1 运用类比探究。

采用与速度概念相对比的方法,进行控制变量法的推理,从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入手,时间相同时比较位移或位移相同时比较时间,时间和位移均不相等时采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类比,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并分别用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描述加速度。

3.2.2 发散思维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位移δx=x2-x1的表示方法,引出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并指出加速度的方向也可用正、负号表示,这是矢量减法。让学生讨论,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后,同一条直线上矢量的加减法可变为标量的代数加减法,这些新鲜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机会。

3.2.3 拓展知识探究。

教师可引申说明速度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一个变量的变化率常常是很有意义的,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漫步”栏目中变化率的一段叙述,自然地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3.2.4 利用图象探究。

利用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从直线的倾斜程度出发,进行讨论,得出v-t图象的倾斜程度与运动物体加速度的关系。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

3.2.5 设计方案探究。

让学生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飞机起飞的闪光照片,结合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上一节的内容)的方法,设计出各种可能的实验方案与措施,并说明实验原理及步骤。为下一节课《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奠定基础。

3.3 深化理解,巩固提高

3.3.1 开放讨论探究。

把速度和加速度两个重要概念进行比较,搞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讨论并列举实例回答: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吗?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吗?速度变小,加速度一定变小吗?作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运动的速度也随之减小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搞清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大小;速度方向、速度变化方向;加速度大小、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针对最后一个问题,部分同学可能存在认识错误,可以用向银行存款作比喻:虽每月递减存入款数(相当于加速度减少),但存折上总款数是逐渐增加的(相当于速度增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图景。

3.3.2 深化巩固探究。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有方向,说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及其物理意义。如,a车在2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1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车在3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2.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要说明具体问题一定需要另一个因素。即,加速度的方向,然后从公式角度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关系。最后让学生分别做出a、b两物体的初、末速度图示,通过图示法确定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总结出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关系。

3.3.3 课后探究作业。

在十字路口,当绿灯亮时,大卡车和骑自行车的人同时起动,经常发现,前几米自行车在前,大卡车在后,经过一段时间,大卡车将超过自行车,请实地观察并解释所见到的现象。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建立并理解加速度概念,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9篇:《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乾县一中 张敏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加速度

1定

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2表达式: 3单位及符号:米每二次方秒4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5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6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加速度

小结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

2.加速度的方向?

3.加速度的正负号?

4.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练习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内的加速度:

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到108km/h。

2.沿光滑水平面以10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度大小反弹,与墙接触的时间为0.2s。

推荐第10篇: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汉寿一中 廖翠明

设计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处决于教学设计的好坏,要搞好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分析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问题;

(2)分析学生情况,考虑创设物理情景、设计驱动求知任务、设置待解决问题;

(3)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4)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 (5)设计教学效果检测方法; (6)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评价。 以下是我对本课的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主要有三:从小学到初中,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在多数高一孩子的脑海里没有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受以往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如果注意的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储存知识的载体,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此首先要创设探究加速度的物理情景,以激发

1 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就是要巧妙地设计驱动事件,诱导学生深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具体做法见教学过程。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①(人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的概念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高中物理中最难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好加速度这节课,对学生能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乃至后面力学知识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引导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的符号和读法,了解某些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实际加速度的大小;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正、负的意义;

4、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通过实例了解加速大小及速度大小的区别,领会物理量的变化率的含义;

6、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7、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 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把学生带到与此关联的现实情景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该领域的问题;

2、在探究中诱导学生自发的感悟出加速度的定性表达;

3、通过实例说明现实问题中定性分析往往还很不够,必须进行定量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速度的定量表达;

4、恰当利用类比法、图象法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多层次角度的掌握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难点

3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手段与方法

演示、类比、比喻、多媒体课件、分析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 不同汽车的参数配置图表

[新课引入]现在很多家庭都在购买汽车,在买车之前往往会关注汽车的参数配置,其中有一项参数是加速时间(0—100 km/h),有的车百公里时速加速时间短,有的车百公里时速加速时间长,该参数反映出的是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的加速(提速)能力的强弱,在物理学中运动物体加速能力的强弱用一个什么物理量来表示呢?

[学生思考作答]引出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驱动事件]现在我们能意会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了,那么你们认为比较加速度大小有几种方法呢? [学生思考讨论] [引导归纳] 目前我们要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必须知道两个量,一个是速度的改变量△v,一个是引起这一速度改变量所用的时间△t,借鉴速度定义的方法得出加速度的定义式:a=△v/△t [对加速度定义式的理解] (板书)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

4 值。

定义式:a=△v/△t =(vt-v0)/△t v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 vt——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

(2)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3) 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其他单位还有cm∕s2等。

(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引出加速度是矢量并进行分析后再板书) [加速度是矢量的引入与分析] 多媒体展示不同汽车的参数配置图表 汽车参数配置中还有一项参数刹车(100-0公里/小时),通过该参数和前面加速时间(0—100 km/h)参数,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加速度方向的确定 :加速度定义公式中时间△t是标量,是没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变量△v的方向相同,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的方向可用正负号来表示.因此: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为正值。 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为负值 [深入分析]当物体加速时,则△v =(vt-v0)>0,时间△t是标量,

5 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 v0取正值),a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 =(vt-v0)

1.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加速度就越大。(错。结合前面多媒体所举的例子,比较乙与丙可知此结论不对。)

2.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不可能为0。(错。结合多媒体所举的例子,如丁,虽然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为0) 3.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可能在增加。

师:对于第3题,结论是对的,同学们一时可能很难理解,举这样的例子进行类比。例如:猪场里刚生下来的小猪,第1天体重增加1000克,第2天体重增加900克,第3天增加700克,那么,前3天小猪的体重一直在增加吗?每天增加的程度一样吗?

生:体重一直在增加,增加的程度在变小。师:“增加的程度”相当于加速度,“体重”相当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在减小时,速度反而有可能在增加,以后在学过动力学知识后,对此会有更深的了解。

6 生:露出满意的神情。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1)v—t的得出

师: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生: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 [思考与讨论]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生: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 师: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

生: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v/△t (2)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的数值等于其加速度。

7 [例题]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9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s,

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2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8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牢牢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前者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后者是描述运动的快慢。对于直线运动,计算时一般要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把方向用正负号来表示,便于进行矢量运算,那么加速度的方向才不会出现错误。 [作业]

1、基训本节内容

2、课后思考加速度还能帮助我们分析解决哪些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第11篇:物体速度、加速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

物体速度、加速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实验名称:物体速度、加速度的测量

1 目的

1)学会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 2)掌握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2 仪器

气垫导轨、滑块,数字毫秒计,弹簧。

3 实验原理

3.1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如果在△t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物体在△t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为:

Vxt

(1)

当△t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是该时刻(或是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当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通过测量滑块上的档光板经过光电门的档光时间△t和测量档光板的宽度△x(见图2-1)。即可求出滑块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由于档光板宽度比较窄,可以把平均速度近似地看成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档光板愈窄,相应的△t就愈小,平均速度就更为准确地反映滑块在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在水平的气轨上的滑块,如果受到水平方向的恒力作 用,则滑块在气轨上作匀加速度运动,分别测量滑块通过 两个光电门时的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并测出两个光电 门的间距S,则滑块的加速度a 为:

a22V2V12S

(2) 在水平的气轨的倾斜度调节螺丝下面,垫进垫块。

图 2-1 挡光板 如图2-2所示,使导轨倾斜,滑块在斜面上所受的合力为mgSinα 是一个常量,因此,滑块作加速度直线运动,即:

agSinghL

(3)

式中L为导轨地脚螺丝间的距离,h为垫块的厚度。由(2)(3)两式可得:

g(V2V1)L2hs2

2 (4) 1

图2-2 气垫导轨示意图

4 教学内容

4.1.1接通数字毫秒计

1)将数字毫秒计开关打开,显示屏上显示“P”,表示数字毫秒计处于待测状态。

2)将输入选择键置于白炽灯,光电门上的小灯珠亮。 3)将功能/修改键置于P1。

4)将时标/预置键置于0.1ms ( 即显示屏上的左边第1位)。

5)用铅笔杆对任一光电门作短暂挡光,毫秒计开始计时,显示屏上左边第1位出现“一”杆,若再档一下光,毫秒计就显示数据,表示毫秒计光电系统正常工作。

6)按复位键进行更换测量方式。然后重新选用功能/修改键设定仪器测量方式。 4.1.2调节气垫导轨水平

1)滑块静止判断法:通气后将滑块置于导轨上的任何位置,若滑块都能静止不动(或基本上不动),则可认为导轨已调平,否则,继续调单脚螺丝,直到水平为止。

2)滑块运动判断法:将功能/修改键置于P2方式,滑块插上空心档光板,让运动的滑块以一定速度先后通过相距约50cm的两个光电门,若毫秒计上,显示的两个时间E1,E3两近似相等,则可认为导轨已调水平,否则要继续调节螺旋,直到水平为止。

3)调水平后,在导轨的一端垫上一块厚1.00cm的垫块,使导轨倾斜。

4)调整光电门的位置。将光电门S1置于标尺100.00cm处,S2置于标尺的50.00cm处,使S1S250.00cm。

5)让滑块从导轨的高端自由滑下,测出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档光时间t1和t2。(用空心档光片,挡光片的宽度为x。)重复测量8次,并确定滑块经过两光电门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及其不确定度。

6)把垫块换到导轨的另一端,按照步骤5再测,两次取平均值。 7)用(4)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5 实验教学组织及教学要求

讲解原理,测量要求,测量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自行操作;

2 检查数据,并要求整理。

6 实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难点:气垫导轨的水平调节。

7 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水平调节,有时候是气垫导轨的问题。

2)光电门易不挡光,主要是因灯泡的光没有对准接收光管。

3)滑块漂不起来,可能是气孔赌塞,就要通孔。

特别注意:还没有通气时不要把滑块放在导轨上,同时做完实验要把滑块从导轨上取下。

8 实验参考数据

表1 t1(s)

t2(s)

t1(s)(垫块在另一端) t2(s)(另一端) Δx(cm) S(cm) h(cm) L(cm) 0.0255 0.0375

0.0306

0.0440

1.00

50.00 1.00 135.00

0.0255 0.0377

0.0306

0.0442 0.0256 0.0378

0.0306

0.0445 0.0255 0.0254 0.0255 0.0254 0.0383

0.0380

0.0380

0.0381

0.0308

0.0440 0.0305

0.0443 0.0307

0.0446 0.0306

0.0439 0.0254 0.0381

0.0305

0.0441 表2 t1(s)

t2(s)

t1(s)(垫块在另一端) t2(s)(另一端) Δx(cm) S(cm) h(cm) L(cm) 0.0280 0.0414

0.0287

0.0443

1.00

50.00 1.00 135.00

0.0280 0.0421

0.0283

0.0436 0.0282 0.0424

0.0281

0.0439 0.0280 0.0418

0.0288

0.0436 0.0280 0.0415

0.0284

0.0436 0.0281 0.0415

0.0286

0.0438 9实验结果检查方法

垫块在两端的数据应该尽量接近。

10课堂实验预习检查题目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步骤,注意事项,记录数据表格。

11思考题

第12篇:《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速度的变化量,如何求速度的变化量

2、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及定义式、单位

4、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5、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的矢量性,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

⑵ 能力目标:

1、能从生活中的实例体会速度是变化的,而且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

2、帮助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能够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

4、能用加速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⑶ 德育目标:

1、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

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 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

点. 【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及物理意义、单位

3、加速度的矢量性及方向

⑵〔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像来分析加速度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思路与方法】:利用摩托车、赛车、战斗机的比赛视频引题,强烈音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

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之后针对视频提出问题引出速度变化的不同,再请同学举生

活中速度变化及变化存在快慢的现实,引出问题:如何判断速度变化的快慢?表格展

示三种情况,最后的情况是速度变化量、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较,通过分组讨论,再

类比速度的定义,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的方向由加减速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情况分析得到,再通过例题巩固加速度方

向及大小。最后通过讨论题巩固加速度概念的理解。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引题:欣赏摩托车(196公里/时)、赛车(368公里/时)、战斗机(2000公里/时)的巅峰对决

赛,猜想在开始阶段谁会赢?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为何开始阶段,摩托车会赢?

开始三者做什么运动?速度如何变化?

三者开始速度变化情况相同吗?

与“战斗机的速度快”矛盾吗 ?

提问: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谁能举例?

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如何计算速度的变化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速度变化是从在快慢的,比如正常刹车和紧急刹车,那么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呢?请看

下面的实例。

二、进入新课

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提示: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滑雪运动员下坡 B、公共汽车出站 C、某舰艇出航 D、火车出站

初始速度 /m·s-1 2 0 0 0 末速度 /m·s-1 11 6 6 20 经过时间 /s 3 3 20 100

1、问题:比较A、B速度变化的快慢?(单独提问) 结论:滑雪运动员的速度改变比公共汽车快。

方法:时间相同,比较速度的变化量大的,速度变化的快

2、问题:比较B、C速度变化的快慢?(单独提问)

结论:公共汽车的速度变化比舰艇快。

方法: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比较时间小的,速度变化的快

3、问题:比较C、D速度变化的快慢?

但在比较C和D时,火车和舰艇的速度变化量不相等,经过的时间也不相等,怎样比较它们

速度改变的快慢?(小组讨论) 结论:舰艇的速度比火车的快?

学生可能有提出算。

类比:位置的变化快慢-----v= (Δx=x-x)

速度的变化快慢-----(Δv=v-v)

能不能用的比值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呢?请同学们填写下表 初速度v0 /m·s-1 末速度vt /m·s-1 时间t /s

11 6 6 20

3 3 20 100 A滑雪运动员下 2

B公共汽车出站

0 C某舰艇出航 0 D火车出站

0

速度变化Δv /m·s-

1速度变化△V/△t 快慢

问题:观察表的最后两列,你有什么发现?

(速度变化快的,则用一个物理量加速

的比值就大,可见比值可以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 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

一、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有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1、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的多少

速度变化率,速度变化的快

2、平均加速度------一段时间内的加速速度 瞬时加速度------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3、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与讨论]

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100 km/h。但是,它们起步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是

不一样的。例如一辆小汽车在20 s内速度达到了100 km/h,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大约要用500 s。 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它们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描述的是同种的情况吗?

4、单位:米/二次方秒 m/s

5、量性:矢量

问题:怎么看出加速度是矢量的?

( 从Δv是矢量,时间t是标量,所以加速度是矢量)

二、加速度的方向

【思考与讨论】

既然加速度的矢量性与Δv有关,那么加速度的方向如何能?从Δv着手

审视速度的变化Δv,请同学填写下表,讨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

(1)表达式: △v = v-v

若v>v,则△v ____0, 物体做____运动;

若v

(2)再看加速度 (a = △v/ △t ) ① 加速运动,a ___ 0 ,a的方向_________ ② 减速运动,a ___ 0 , a的方向_________

结论:

1、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

2、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例题】

某新型汽车在东西的平直公路上做性能测试,可以认为速度是均匀变化的。如果该汽车6s内速度从

2m/s增加到20m/s,速度方向向东,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果紧急刹车,经过4s 速度从20m/s减为零,这个过程速度也是均匀变化的,求这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比较两次加

速度那次较大? 解:略

问题:哪次的加速度大?负号代表什么含义/ 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加速度呢,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请观察下表的数据,你得

到什么启示? 各类轿车制动性能数据表

平均加速度 宝马530i -1.0043g 高尔夫1.6 -0.9207g 威驰1.5AT -1.0027g 奇瑞QQ1.1 -0.8491g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知道生活中物体速度变化是存在快慢的,并且知道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2、知道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物理意义,并且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判断?

3、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不是一个含义

4、研究物体加速度对我们生活是有意义的

四、课后思考题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多少?为什么?

2.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吗?为什么?

3.物体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吗?为什么?

初速度

99.63km/h 101.41km/h 99.83km/h 98.92km/h 制动时间 2.81s 3.12s 2.82s 3.30s 制动距离 39.91m 45.07m 40.03m 47.83m 4.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吗?为什么?

5、观察v—t图,a、b谁的加速度大?图线的什么代表加速度

【板书设计】

第13篇:加速度说课稿

加速度说课稿

教学分析:

加速度是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力学与运动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即力是通过加速度把速度和位移建立了数量关系。学好加速度不仅对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更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良好开端。讲好上好这节课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

符号、和单位,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和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

图象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思想,能积极主动与

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教学重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的方向的判定。

3、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由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状态,对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是那么好理解,教学中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加速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通过一些不是很枯燥的方法来学习物理。所以,我想通过这两种方法。

情景激励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比较法:启发学生建立类比的思想,通过比较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自发的找到其中的不同点。感受到物理的奥妙之处。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3)个位移—时间图象,(静止、同向匀速、反向匀速)一方面复习了上节课讲的图像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把位移改为速度,同样的图像,意义就不

一样了。通过图像上的读数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速度的改变是相同的。提出疑问:我们怎样判断改变的快慢呢?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

定义:物体的速度变化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VtVo tt

物理意义:它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s2

方向:回到刚才的图象(2),我们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变大(加速运动),那么我们计算一下这时候的加速度a>0

图象(3),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变小(减速运动),那么我们算一下这时候的加速度大小。a<0

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加速的有符号的差别。那么符号在运动学里面代表的是方向而不是大小。我们再根据公式中的aVVtV0 tt

其中,若加速行驶时,Vt>V0,V>0,同样a>0,也就是说当物体做加速行驶时候,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是相同。

若减速行驶时,Vt<V0,V<0,同样a<0,体做减行驶时候,加速度的

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是相反。

归纳下来,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量V的方向是一样的。

二、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速度和加速度什么不是有必然的联系呢?

a越大,v越大吗?

V越大,a越大吗?带着这两个疑问计算下面的题。

我们通过几个实际例子看一下,它们的加速度存在什么规律没?

A、初速度0.2末速度0.5,所用时间是0.0000002s B、初速度10000末速度15000,所用时间100000s 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算一下,让学生得出加速度和速度是没有关系的

布置作业导与学P18,17

各环节的时间安排

复习上节课知识:1分钟

加速度:20分钟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15分钟

做练习:5分钟

总结:4分钟

板书设计:

一、加速度:

定义:物体速度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的比值。

aVVtV0tt

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一样的。

二、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a越大,v越大吗?

V越大,a越大吗?

结束语:谢谢大家,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14篇:加速度说课稿

加速度说课稿

黄冈天有高中

伍超英

我选用的教材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人教社出版。今天我们学习本书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此章节进行讲解:

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 系判断运动性质;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 化率三者的关系,能在生活中准确的使用加速度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能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地位作用及知识结构

本章节(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并且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的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在具体的事例中,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慢”含义的不同。同时,通过旁批提醒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不同。

用v—t图像描述运动速度变化,可以直观和形象地认识速度的变化规律。比如图线是斜线,说明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即加速度是恒定的。这对理解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关系也是很有利的。学生通过教材设置的“思考与讨论”和“科学漫步”栏目的内容,在图像中认识变化率,可以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并进一步对图像加以理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速度的变化量·变化率的联系及区别;

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 难点:对加速对的理解。

二·说教具

幻灯图片,多媒体课件,资料图片,三角板等。

三·说方法

1·教学方法及理由作用

(1)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2)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 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4) 讲授法-----配演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2·学习方法及理由作用

(1) 类比法------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 (2) 讨论归纳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引起兴趣,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四·说程序

1·过程框架及时间分配 (1) 新课导入(5分钟)

前面,我们刚学过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速度的矢量性(有大小有方向),并且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速度经常是变化的,比如说,我们课本中“思考与讨论”提到的(普通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启动问题)。下面,请大家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为了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物理学引入了新的物理量---------加速度,这也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讨论的课题。 (2) 出示教学目标(1分钟)

Ⅰ﹑理解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Ⅱ﹑知道加速度的公式和单位,初步理解式中各量间的关系,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Ⅲ﹑能理解速度大小·速度变化大小·加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3) 新课教学(10分钟)

Ⅰ﹑概念的引入[比值定义加速度(类比速度)] 公式(a=△v/△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Ⅱ﹑加速度矢量性的讨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a的方向与△v的方向一致

特殊运动讨论:直线运动(加速/减速)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

(4) 互动探究(10分钟) Ⅰ﹑思考与讨论 Ⅱ﹑说一说 Ⅲ﹑科学漫步 Ⅳ﹑注意旁批

Ⅴ﹑举例说明,问题解决 (5) 课堂总结回顾(2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加速度),知道它是矢量,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6) 课堂练习及作业提示(8分钟) Ⅰ﹑讨论:课后习题(2)(3) Ⅱ﹑作业:课后习题(4)

2·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化解。

(通过:讲解﹑讨论﹑举例﹑比较﹑互动﹑练习等深化)

五·说板书 本章节板书设计(分两大块:主板与副板)

主板书

副板书

一﹑加速度

1﹑出示学习目标:①②③ 1﹑概念:

2﹑思考与讨论及旁批 2﹑公式: 单位:

3﹑说一说

3﹑物理意义:

4﹑科学漫步(变化率) 二﹑加速度矢量性讨论(方向性) 1﹑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2﹑简单讨论直线运动中的加速与减速: 三﹑物理数学方法

1﹑物理问题中数学的应用与服务: 2﹑问题转换与解决:

5﹑问题与练习: ①讨论 ②作业

第15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四川省南江县第二中学

刘新明

【学生分析】: 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等物理概念

能正确的受力分析

对传感器这种测量加速度的工具已有一定的了解

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对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2.理解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学习使用传感器

过程与方法:

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自主探究,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改正错误。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真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器材】: 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轨道、小车、钩码、砝码、细线等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歼 15 战斗机开始介绍,战斗机要在百米内由静止加速到达起飞的速度,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运动学公式,

a 要足够大!

二、猜想假设

战斗机靠什么提供这么大的加速度呢?

1.发动机。加速度与力一定有关系,而且动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2.飞机一般都设计成流线型,目的就是为了减小阻力。加速度与合外力有关系。

3.加速度还与质量有关。

三、实验方法

要研究 a、F、m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要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

从中找出 a与 F、a与 m的关系。

四、设计实验

为了简化研究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物理模型。我们把研究对象确定为轨道上的小车。如何有效地测量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先试着设计实验操作步骤,来有效地测量 a,m,f 这三个物理量。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

学生设计思考一到两分钟后…… 现在我们要运用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来提出你们的问题。

A 组举手:我们用弹簧秤拉小车,不好读数

师:你们组用弹簧秤拉小车是为了测量小车的拉力吗?

A 组:小车在加速运动,看不清楚读数,而且也不能保证小车是做匀加速。

B 组举手:我们是用钩码来拉小车。

师:这个办法非常巧妙。通过钩码绕过定滑轮来拉动小车,让钩码的重力来给小车提供稳定的拉力,使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运动。

C 组:没有打点计时器,测不了加速度。

师:为了减小计算量,我们选用位移传感器。

教师介绍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操作

六、汇报小结

大家的实验都结束了,请同学分析一下。

问 1 :为什么要选择数据?

问 2 :分析一下你们组得到的实验数据。

生:从表格里我们发现加速度随力的增大而减小。

师:那么怎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出他们的定量的规律呢?

生:拟合图像。

师:图像的横纵坐标表示什么含义,图像可以说明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正比。

师:正比关系的图像应该要严格过原点才对。有其他小组做出和这不一样的图像吗?有没有过原点的图像?

老师把课前做好的过原点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请同学们比较,并且分析图像会不会过原点,那么不过原点的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

1.根据前面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图像应该要过原点

2.不过原点是因为有摩擦

3.共同想办法解决摩擦力的问题。

七、继续第二部分实验操作

F 一定,研究 a 与 m 的关系。

八、汇报分析,小结实验结论

九、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不仅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同时还学习使用了传感器。传感器减少了我们实验过程的计算量,从而大大节约了我们实验的时间,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

第16篇:《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剖析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一、任务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所以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和抽象。因此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加速度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需要学生逐步理解,要让学生体会比值定义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变化率的概念,对此类定义的物理量的理解具有帮助。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矢量和标量、位移、速度的概念以及用图象法描述物理

量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

本校学生多来自宁夏南部山区,有很强的求知欲,学习较为刻苦。但是比较胆小,缺乏主观能动性,喜欢被动接受知识。而且学生才刚刚建立成一个集体,对彼此还不太熟悉,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要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可以利用真实有趣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物理现象;设置有效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加速度的方向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本节只是开始,随着以后的学习逐步深入,学生的理解会逐步加深,对此,应注意循序渐进。速度和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的又相互关联的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速度、加速度及速度该变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他们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明白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方向的确定方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以及类比法的探究推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善于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动手,勤

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2、难点:(1)物体作加速和减速的条件 (2)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概念。

四、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学具

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

2、课件

资料文字;刘翔2004年悉尼奥运会夺冠资料;火车进站时flash;小球下落flash;

用气垫导轨测瞬时速度

3、多媒体硬件、软件

4、网络

五、设计思路 设计依据和理由: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的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而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基于学生情况必须改变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所以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突破重点的策略与方法:

即本节课采用探究教学的方法: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猜想与假设---设置实验---实验测量---记录与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概念。

突破难点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突破难点。设置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有方向,说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加速度正负的物理意义。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第二,因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也是矢量,所以加速度也是矢量,且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在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则物体一定加速,反之一定减速。如:A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由2m/s变为11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由9m/s变为3m/s,它的加速度多大?先让学生感受然后分组讨论,让他们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说明实际的具体问题加速度必须有方向,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未知知识体验成功的喜

悦。

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生活现象火车进站小球下落以及演示实验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和演示现象的观察,得出加速度的概念。通过事例对加速度方向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分析新事物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教学流程

1、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主要分5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情景引入

通过刘翔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冠的视频,引出课题: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第二个环节

播放火车进站和小球下落flash。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猜想与假设---设置实验

第三个环节

实验观察

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操作实验 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快慢。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小球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

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

老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①实验中,A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增大,B在轨道上的速度增大的较快。 ②分析实验数据,定量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导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第四个环节

设置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有方向,说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加速度正负的物理意义。第一,因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也是矢量,所以加速度也是矢量,且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在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则物体一定加速,反之一定减速。如:A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由2m/s变为11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由9m/s变为3m/s,它的加速度多大?先让学生感受然后分组讨论,让他们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说明实际的具体问题加速度必须有方向。第二,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

它的加速度为零。

第五个环节

巩固练习

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和具体的例题看

a、v、ΔV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学流程图

3、教学流程图说明

(1)情景

同学们,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上,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刘翔创造了历史,在110米栏的项目上为中国乃至为全亚洲争了光,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现在我们就通过下面这段视频来重温这历史性的一刻!通过刘翔的教练评价夺冠的原因引出课题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2)播放火车进站和小球下落flash。让他们感受运动物体有速度;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

(3)实验

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测小球的瞬时速度,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快慢。教师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小球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

了。 (4)事例练习分析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分向一致。当加速度和速度同方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反方向时物体

减速运动。

(5)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分析a、v、ΔV三者之间的关系。 (6)应用巩固

通过简单的示例巩固对a、v、ΔV三者间关系的认识。

板书设计:

速度:

描述运动的快慢

(V) 速度变化量: 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Δv=v-v0) 加速度:

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

1、定义: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公式:

3、单位:m/s2

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6、a与 v方向相同 ,加速; a与 v方向相反 ,减速

七、操作案例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上,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刘翔创造了历史,在110米栏的项目上为中国乃至为全亚洲争了光,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记得!)现在我们就通过下面这段视频来重温这历史性的一刻!

播放视频:刘翔2004年悉尼奥运会夺冠资料

(学生振奋不已)

师:刘翔的教练曾这样评价夺冠的原因,刘翔在起跑的时候就已经甩开了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教练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生:(大部分学生苦想当中,少部分学生窃窃私语刘翔的起跑比别人快)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都说赢在起点,正因为刘翔在起跑的时候就比别人速度在相等的时间内变化的大即速度增加的快,所以才会在短时间内甩开了差距。今天我们就学习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进行新课

1、加速度的概念 师生互动一

师:火车进站时(播放火车进站flash),从静止出发,经过了100s的时间,速度到达了20m/s;而这样的一个小球由静止落下(播放小球下落flash),经过了2s时间,速度就到达了20m/s。大家想一想,火车进站速度改变了多少,

而小球下落速度改变了多少? 生:异口同声都改变了20m/s。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火车进站、小球下落,速度都改变了20m/s,那么大家在注意思考,这两个过程改变了这么多的速度,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吗?(点名回

答) 生:不一样,火车进站用的时间是100s比小球下落用的时间长。

师:非常好,请坐。大家都可以看出来,火车进站和小球下落速度都改变了20m/s,然而他们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火车进站速度改变20m/s比小球下落

速度改变同样大小要慢。

师生活动二

师:如何获得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呢?(学生提供了很多方案:把汽车上的速度计拆下来装到研究物体上;利用间接的方法先测出物体通过的位移和所用的时

间,再计算出速度)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但是第一种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够,而第二种方案 便于操作。引出实验及实验的目的(老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和实验仪器: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快慢。教师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小球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

【实验操作】

① 老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实验中,A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增大,B在轨道上的速度增大的较快。

② 分析实验数据,定量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导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老师引导:用V0表示物体开始时刻的速度(初速度),用V0表示末了时刻的速度(末速度),t表示完成速度改变所经历的时间,那么ΔV= Vt-V0表示物体速度的改变大小(板书速度及速度的变化量)。如何表示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呢? (学生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大小) 师:同学们思维很敏捷。为了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应该比较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即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这就是加速度。在物理中通常会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一个物理量,比如速度我们就是用字母v来表示,那么加速度我们规定用小写

字母a来表示。(板书题目)

师:根据上面的表述,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板书定义),即a =(Vt-V0)/t,ΔV= Vt-V0,所以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写成a=Δv/t(板书定义式)式中Vt、V0分别表示质点的末速度和初速度,t是质点的速度从V0变化到Vt所需的时间,a表示质点的加速度。

师:我们说了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就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板书物理意义)

师:有了加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我们还要关心加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板书单位)

2、加速度的方向

师:我们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我们也知道了速度是一个矢量,那么大家觉得加速度是标量还是矢量呢?(议论纷纷,意见不统一)大家翻开教科书26页,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小标题下的内容看到说一

说之前为止。 (学生翻书并思考)

师:(展示课件),大家来看,汽车原来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后,速度变为v2.我们都知道速度是一个矢量,也就是说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我们在图中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标出来,箭头指向表示速度的方向,箭头的长短表示大小。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当v1

2v

1、v2的方向相同的;如果v1>v2(减速运动)时,速度的改变和v

1、v2的方向相反的。由于加速度a=Δv/Δt,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确定了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也就确定了加速度a的方向。

例如:A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由2m/s变为11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物体在3秒内的速度由9m/s变为3m/s,它的加速度多大?

师生总结: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量是矢量,加速度也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相同。(板书矢量)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板书a与 v方向相同 ,加速);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板书a与 v方向相反,减速)。 师: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那样,加速度也分平均价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

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用速度—时间图象可以非常直观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个图象,请问它们分别反映

了怎么的运动规律?

生:前者: AB均是先加速后匀速,但它们从零增加到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不同,A的时间小于B的时间,也就是说A的速度增加得比B的速度增加得快。后者:AB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增加得不一样多,还是A的速度增加得快。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在变速运动阶段,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的大,那我发现图象的斜率k=Δv/Δt=a,故斜率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反之则相反。所以我们在图像中可以通过不同倾斜直线的倾斜度来判断对应不同变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通过具体的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板书)。这也是我们下一章要学习的内容。

3、巩固练习

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很大的物体,加速度很小 教师点拨:由a=Δv/Δt可知a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而a大小并不是由Δv大小决定,a的大小与Δv的大小也无必然的联系。

4、课堂小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那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习了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知道了它是一个矢量,并会计算加速度,知道了如何从a与 v方向异同去判断加速减速,还学习了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像的倾斜程度代表着加速度的大小。

5、作业布置 课本作业练习3

6、教学反思

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极为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认识、理解和掌握应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作为速度变化率的加速度,学生很难利用日常生活的感觉经验来建立这个概念。基于学生实际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经验本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利用学生对物体运动的位移、运动的快慢、运动的方向有足够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类比速度概念的建立,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第17篇:关于加速度概念的教学建议

关于加速度概念的教学建议

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首先要注意加速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变化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变化,而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暂时回避几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

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举些例子,会有利于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这样的例子:一辆汽车用10s的时间从0km/h增高到108km/h(也就是平时说的30m/s)的速度,如果是匀加速,那么加速度就是3m/s2,这辆汽车遇到特殊情况时,从108km/s开始刹车,4s停下来,那么此时的加速就是7.5m/s2。

上面这辆汽车在加速阶段,加速度是3m/s2,那么第一秒末是3m/s,第二秒末是6m/s,第三秒末是9m/s„„第十秒末就是30m/s,就是108km/h。在刹车阶段,加速度是7.5m/s2,从30m/s开始刹车,刹车第一秒达到22.5m/s,第二秒末达到15m/s,第三秒末达到7.5m/s,第四秒末达到0,停下来。

例子要浅显易懂,然后可以多举几个,如果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举例子,效果是最好的。

速度和加速度是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大小和方向的理解多数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的困难;现行的教材中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力的学习之前;这对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也增加了困难;因此我就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注意对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理解;这是我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的变化率;我们的学生只机械的记录概念,但在解题过程中却把变化的快慢和大小混淆;加速度的大小只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a大;只说明速度变化快;但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一定也快;反之,加速度a小;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慢,也不能说明运动就慢或者说物体的速度就小;速度一定要有变化;才有加速度;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例一: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A、物体的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D、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率也越大;正确的答案是CD;我们的学生如果只有一个答案时都会选C。但放在多选或者不定项是就会选AC;所以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也可能很小。而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也不一定大,也可能很小;对概念理解不清很容易出现下面的理解误差:

1、错误认为:“物体有加速度;则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对初学加速度的学生,很容易犯“望词生义”的错误。认为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因此认为;物体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一定增加;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当>0时,a为正;a与v同向;物体的速度增加;若

2、学生很容易错误理解为: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a越大,反之a越大,也越大;由可以看出,a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时间t有关; 一样时,t小的, 的比值就大,a就大,但有时间多的,t就大, 的比值就小。a就小;如果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量 很大。但用的时间也很多,即t也很大,那么a就不一定大了;反而有可能小了;同理: 不很大。但所用的时间很短,则有可能加速度也很大的。主要是看 的比值大小来决定a的大小;如果对加速度的定义认识不够深刻的话,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

第二:注意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的区别;

加速度的定义式 可得 ,既定义了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 大小的关系,也定义了加速度的方向;即加速度a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加速度a的方向有可能与v的方向相同,即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也可能与v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有一定的夹角;物体做曲线运动。

第三:对一些动态的变化的的理解也注意分析;

学生也很容易出现以下的错误:例如:“加速度a增大;则速度v一定增大,加速度a减小;速度v也一定减小;”这里主要是要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有两种可能;判断物体的速度的增加还是减小,不必去考虑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也不必考虑加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只需要判断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就可以了;只要a和v的方向相同,无论a 增大还是减小,v均增大;只要a和v的方向相反,无论a 增大还是减小,v均减小。又例如:“速度v或加速度a的大小恒定;则v和a一定为恒量;”加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不是速度大小不变就是匀速运动的;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并不是匀速运动;因为速度也是矢量,所以速度恒定,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恒为零。如果a恒定,表示物体做匀变速运动。速度一定变化;再例如“速度v=0,则a也一定等于0;反之:a=o;则一定有v=0”;这里注意速度和加速度的瞬时性,我们知道a的大小和v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两个物理量间也没有瞬时对应的关系v=0时a不一定等于零;处于静止状态时,在外力作用的一瞬间,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是g;在简谐振动也有这样的情况;同样a=o时;v也不一定等于零;物体可能是处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是学生在学习速度和加速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解错误和困难的地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解清楚和多举些例子,通过适当的练习增加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率类似的概念后面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碰到。在这里搞清楚了,就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8篇:速度与加速度关系教学反思

“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教学反思

东宁县第一中学 田秀娟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是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的理解存在一些错误的或不清楚的认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上说,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快,并不意味着物体一定运动的快或速度大;加速度小,只能说明速度变化的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慢或速度小。同理,速度大,只说明物体运动快,并不意味着速度的变化率大,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也不一定大,也有可能小,还可能为零。

例如,以1000m/s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快,而加速度等于零,而步枪发射子弹的最初阶段,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却很小。

有的学生对加速度“望之生义”,认为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因此,物体有加速度,则其速度一定增加,其实这是没有理解加速度的本质涵义。加速度a=(v­v。)/t当Δv大于零时,a为正,表明a的方向与v的变化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Δv小于零时,a为负,表明a的方向与v的变化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因此,加速度不一定使物体的速度增加,也可能性使物体的速度减小。例如,一物体以大小为3m/s²的加速度沿一直线运动,若a与v同向,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a与v反向,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并不是增加的速度。

速度和加速度均为矢量,若其为恒量,既包含大小恒定,还包括方向恒定。出现上述错误,是初学者没有理解矢量和标量的区别。若其大小恒定,而方向发生变化,则速度和加速度仍为一变量,而非一恒量。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均恒定,而方向在变化,故速度和加速度均为变量,匀速圆周运动实质上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

加速度的定义式a=(v­v。)/t ,既定义 了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大小的关系,也定义了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加速度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也有可能相反,还有可能有一定的夹角。

由a=(v­v。)/t ,可得Δv=at,故a的大小不仅与Δv有关,还与时间t有关。速度的变化很大,若发生这一变化用了很长的时间,则加速度不一定大,反而有可能很小;同理,加速度很大,而用时较短,速度的变化量也不一定大,也有可能很小,出现前述错误,主要是没有深刻理解加速度的定义。

由前面的叙述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两个物理量之间不存在瞬时对应关系,速度等于零时,

1 不一定加速度等于零,反之,加速度等于零时,不一定速度等于零,例如,匀速行驶的列车,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不等于零;发射火箭时,当然料燃烧的瞬间,速度等于零,而加速度却很大。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其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不必去考虑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也不必去考虑加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只需判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实际上,只要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无论加速度增大还是减小,速度均增大;只要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无论加速度增大还是减小,速度均减小。

总之,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要有很深的理解,才能区分速度和加速度,进而更好的应用,为后面学习其他物理量打下好的基础。

2

第19篇:加速度说课

加速度说课稿

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 第5组 谢瑞茂 谭万权 陈华强 唐宏 叶大奎 余吉平翟建平李顺林

执笔:叶大奎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加速度一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也是本章最后一节。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基础上一个较大的知识跨度,其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是联系力和运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前面4节的内容学生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知识,理解了速度的概念,并认识了速度-时间图象,能判断物体速度起来越大或速度越来越慢情况下的速度图像。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物体运动学中运动的描述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可通过比较汽车的启动性能等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讨论分辨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是不同的; 通过实际运动了解加速度正负的含义; 能理解加速度定义式的物理意义; 会用该定义式对有关物理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速度图像、学生探究实验等环节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比速度的变化量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了解变化率在描述各种变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会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客观实际的需要,不是凭空臆造的; 感悟物理方法是研究客观实际时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的变化量与速度变化率的含义,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方向,以及加速度与速度改变量、速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们可通过生活实例,经典例题,简易图形等化抽象为具体进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引出一个全新物理量并且了解该物理量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应着重采用通过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变化大小及变化快慢的不同意义,比如通过普通轿车与方程式赛车的启动视频进行对比,结合学生较感兴趣的股票上涨曲线,引导学生思考及讨论什么是变化大,什么是变化快。通过表格引入数据指导学生作好速度图像,引导学生根据速度的学习,结束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得出加速度的概念等。再提出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而且知道方向如何判断。最后根据画一些简易的图来使加速度方向具体化使学生更深刻了解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关系。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本着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课标要求,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在学生看课本、视频、图像的过程中,经过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法、交谈法、对比法、课堂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参与度。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大潜能。

三、说学法

1.抓住高中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阅读法、讨论法、问题法、对比法、图表法等,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学生已经学过的的知识有: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速度的概念、速度-时间图像,所以应根据曾经学习速度的过程以类比的方式来理解加速度;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有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率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所以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率进行对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抓住共同点,帮助理解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播放普通轿车与方程式赛车启动过程的对比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变化大,谁的速度变化快,并分析理由。

学生看课本28页“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火车与轿车谁的速度变化大,谁的速度变化快,并体会二车进行对比时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速度图像知识,作出上例中火车与轿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学生讨论速度变化量各为多大,怎样判断速度变化快慢。此处展示一幅股票上涨曲线图,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时间段谁涨得多,谁涨得快,经过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分析再对速度图像进行对比理解。 进一步让学生分析火车与轿车每秒钟速度各增加多少,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理解速度变化快慢的意义。 2.新课教学

学生阅读课本28和29页,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学生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率的理解,可提问:速度变化量大,即速度改变得越快,对吗?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最后教师总结点评,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

对课本的例子中飞机和炮弹进行提问:谁速度变化大?谁速度变化快?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科学探究非常重要的方法。并顺势引导出加速度这个本节非常重要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加速度其意义在于将不同的速度变化通过控制到单位时间会使之有了可比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加速度方向的初步认识,可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1)运动物体具有加速度,是不是速度一定增加?

(2)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加速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减速运动?

(3)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是速度变化大小恒定还是速度变化快慢恒定呢?

通过讨论思考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进一步领会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并体会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就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学生看书30页的“说一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帮助理解加速度这个日常生活中很少提到的概念。

学生看书30页的表格,并讨论谁的加速度大,谁的速度变化快,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跳伞员着陆和赛车启动谁的加速度大?为什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思考:加速度为正是不是比加速度为负要大,引导学生讨论并理解加速度的方向,负号表示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不表示大小。

结合学生所作的速度图像和课本30页的“思考与讨论”如何从速度图像中直观快速地比较加速度的大小,让学生讨论并理解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讨论的积极性,可画出不同形状的速度图像,如斜向下的直线,向上逐渐变斜的曲线,向上逐渐变平的同线,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理解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变小,加速度变大,速度不一定变大,最后让学生总结,速度的变大变小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提高学生的乐于探究的态度和探究能力。

让学生看书31页的“科学漫步:变化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率,如GDP增长率、房价增长率、物价增长率等,通过与实例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某时刻物理量的大小与变化率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逐步体会“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也可以很大”的含义。 3.例题讲解:

通过由浅入深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分析例题情景及问题实质,简单的题目可由学生分析后简要叙述其解答方法,较复杂的题目也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解答过程,对实在复杂的题目确实需要讲解的,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的题目是对本节教学很好的巩固补充,使学生能加深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某时刻速度大小的关系等。计划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开展小组讨论,解决不能独立完成的题目,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准备5~10道关于加速度基础知识的判断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巩固。 6.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第20篇:加速度(详案)

物理教师教育实训案例

讲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2)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速度变化快慢描述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个量的变化与变化快慢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 2.难点

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PPT展示】

表格展示跑车、小轿车、摩托车、子弹的初末速度,运动时间。 分析比较:1.速度大小

2.速度改变大小

3.速度变化快慢

思考: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

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如下图1—5—1所示.

建立数轴AB,设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 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

25 7 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位移为5m 如果物体从A到B是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10s,怎样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 ——速度,v=0.5m/s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10s内,速度从A点2 m/s增加到B点7 m/s,对于这种速度变化的运动,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2、加速度:

如果用符号a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出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用公式如何表达呢? va=(7-2)/10=0.5m/s2 t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飞机的速度由O增加到约300 km/h,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 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案例2:追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O.005 s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 m/s,炮弹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v本方法.其中的a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

t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3、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当物体加速时,则vv2-v1>O,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v2-v1

4、从v一t图象看加速度

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

思考: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

26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va计算。A直线的倾斜程度比比b厉害,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tb的倾斜程度小,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直线的倾斜程度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随堂练习】

1.如1—5—3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及加速度.

5、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a。需要同学们掌握它的定义式、单位,理解它的物理意义。还需要加速度正负号所代表的意义。根据v-t图像要会求加速度。

27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
加速度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