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教学设计

2020-10-13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物理课例:

分 子 年 级:

学 校:

作 者:

邮 编: 512157

联系电话: 2010-1-5

热 运 动

九 年 级 韶关市曲江区火山中学 彭 桂 珍 6591048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一节

一、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分子热运动”选自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六章第一节,是学生已经对物质的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等宏观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情况下,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组织教学。 为实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了解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代科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

由于本节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但内容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分析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度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已经对物质的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情况,并在化学课中已经知道了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对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大量的实验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③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④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 ③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 难点:

①理解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现象进行解释。

②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大体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器材:花露水、酒精、醋、广口瓶两个、二氧化氮气体、玻璃瓶两个、玻璃板一块、烧杯两个、开水、冷水、红墨水、乒乓球两个、弹簧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复习提问: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 ②原子的结构?

③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各是怎么样的? 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指导指出,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区别被风吹起的灰尘和花香) 2.创造情境:

①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酒精和醋,分别先后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辨各是什么液体?

②教师用黑色塑料袋包着花露水在学生间边走边倒出,让学生猜是什么? 由学生感受,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学生猜出后表扬,然后提问为什么能闻到香味)

3.教师引导:

“怎么样判断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液体?”

“是什么从瓶中跑出来,让我们闻到了酒精味和酸味?” “我们能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对于这个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

教师提出解释:酸味、酒精味、香味等的分子从容器中挥发出来,向各个方向传开来,进入到鼻子,就会闻到,通过实验验证气体分子的运动。 4.引入课题:分子热运动

(二)、扩散现象

1.教师演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让学生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启发学生思考: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的空气中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分子在运动着,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提出问题:“气体分子能运动,液体分子能运动吗?”

“怎么样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分子能够运动?”

2.教师演示实验:把几滴红墨水滴入烧杯的清水中让学生观察,并请学生解释原因。 再让学生列举几个液体扩散的例子。 3.启发:固体分子会运动到其他物体吗?

举例:长期放煤的墙角会变黑。 4.讲述: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能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5.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教师演示实验:把几滴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开水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说明分子的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 由实验引出“热运动”的概念。

且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提出问题:既然分子在不停运动,固体、液体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为什么气体和液体很容易分隔开?而大多数固体却需要用较大的力?” “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学生举例

启发猜想:分子间存在力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把弹簧的两端系上乒乓球,让学生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来说明分子力的作用特点。 根据学生对扩散的理解 解释:分子间存在斥力,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并类比弹簧连接的小球间作用力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四)、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并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简单评价。

(五)、练习

书本第126页练习第1.2.3.4题

(六)、作业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解释:

1.气体、液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则不能 2.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3.物体温度达到0°C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 4.固体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5.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六、板书设计 板书: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能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七、课后反思

由于分子比较小,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运动比较抽象,本节课通过实验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特点,运用了大量的演示实验,结合生活实例,是学生对分子的运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后面的内能等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2篇: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 :创设情境

1827年的一天,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 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浊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地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而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的运动。

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你知道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吗?

方案二:教师在教室中洒 几滴香水,让学生谈一下有什么感觉?闻到香水味。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能闻到香水味而看不到带香味的分子的运动?分子体积很小,用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

让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第一自然段,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 论得出:分子体积小而数量多。

提出问题:既然分子有这样的特点,那我们如何研究分子的运动?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这不失为一种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讨论得出:能闻到香水味,说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们鼻子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宏观现象来推知分子的运动情况,这种通过转换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子的运动情况。 方案三:上课开始,教师吹出许多肥皂泡,满屋飘泡泡……教师(端起盛肥皂水的玻璃杯问):肥皂水是什么状态的?为什么用肥皂水吹起的泡泡不会破呢?这个现象跟分子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通过美妙的现象(好玩),尖锐的问题(好奇),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推进新课

一、扩散现象

演示实验1:教师打开一盒香皂,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 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讲述: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你试着 举出几个例子?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烧菜时有香味传出;到花园里会闻到花香……

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发生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照课本第124页图16.1-3讲述实验过程。

①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开始时及静放10天、20天、30天的对比图片。

②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深。 观察并思考: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在以上几个扩散实验中,扩散快慢为何不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演示实验4: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先向冷水、再向热水中分别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红了说明了什么?扩散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扩散 现象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小组讨论:讨论“想想议议”中三个问题,1.以上几个实验是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2.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系吗?3.对分子的运动你能做出哪些推测?

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拿一个铅块,用力拉,为什么拉不断?用力捏,为什么捏不扁?

演示实验5: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教师在下面逐个加挂钩码,挂很多个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教师分析: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所以,用力拉铅块时,分子间的引力使得铅块拉不断;用力捏时,由于斥力的存在而捏不扁。

类比:让学生取一根弹簧,感受拉和压时作用于手的力。然后教师拿两个乒乓球,中间放一根弹簧,告诉学生用这个模型来比拟两个连着的分子,教师操作,让学生来回答。当弹簧拉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弹簧压缩,分子间的距离缩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弹簧不用力时,引力=斥力。

教师分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课堂小结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板书设计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快慢影响因素温度分子间的作用分子之间的引力分子之间的斥力

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物体是由 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会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扩散现象

活动1:观察图16.1-

1、16.1-

2、16.1-3 所示的实验,你发现什么现象?由此推测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填一填

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

思考讨论:你见到的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一观点,列举有关现象并加以说明。

(提示:1.扩散现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填一填”:做无规则的运动 2.思考讨论:略) 活动2:阅读教材第125页的“想想议议”及16.1-4,思考:什么是热运动?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活动3: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 明什么?

填一填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思考1: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后,有同学认为铅块被吸住是因为两个铅块挤压时挤出空气后,有大气压作用而不掉下来的。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思考2:有同学认为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水不能被压缩,是因为水分子挤在一起造成的。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1.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分子之间有引力 2.推活塞,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没改变,分子之间有斥力 “填一填”:引力 斥力 思考

1、思考2略)

推荐第3篇:《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

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

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

分子热运动。难点

1、

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感知的事实。

2、

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设计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引导,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出发,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准备 玻璃瓶2只、二氧化氮气体、铅柱、勾码、花露水、、空气清新剂、弹簧和乓乒球、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复习提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等相关的问题。

1、学生讨论回答指出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看出的(区别灰尘、花香)

2、创造情境:教师用黑色塑料袋包着花露水在学生间边走边倒出少量花露水,让学生猜是什么?

2、学生感受,激发兴趣。a、学生猜出是花露水后马上表扬。然后问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先不要求回答)。b、前排学生先闻到,稍后后排学生才能闻到。花露水的味道比较熟悉,学生容易判断出来。(激起学生的情绪)

3、引导:我们能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那么关于这个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3、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问题。

4、引入题:“分子热运动”。

4、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二、扩散现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讲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1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

1、体会物质中分子数量之大。

2、教师演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2、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3、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

3、讨论、交流。得出分子在运动着,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媒体展示“气体的扩散现象”

4、提问:为什么硫酸铜溶液与水的分界面逐渐看不清了?

4、思考得出:硫酸铜溶液分子进入到水中,水分子也进入到了硫酸铜溶液中。媒体展示结合本阅读、启发:固体分子会运动到其他固体中吗?、思考:可以。媒体展示

6、讲述:扩散现象

6、观看、领悟: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7、演示: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在各烧杯底部注入一滴蓝墨水。提出问题: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7、观察、思考并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高时,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得快。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水中的蓝墨水扩散得比较快,学生比较容易观察到。

三、分子间的用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提问:为什么气体和液体很容易分隔开?而大多数固体却需要用较大的力?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1、思考: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样散开或铁丝不易拉断。猜想: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2、演示实验:用刀把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铅块间分子的引力使其“粘”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勾码。

2、(先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学生不明其中的道理,成功率较低。教师再做,激起学生的情绪)观察:从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分子间存在着引力。3、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3、讨论并回答:液体和固体也都不容易被压缩。做例题巩固4、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把弹簧的两端系上乓乒球,让学生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四、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堂实验讨论题。“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三题,讨论弹簧秤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根据要求完成讨论。水分子间有相互吸引的引力。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回顾本节学习内容,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

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归纳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4、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五、板书设计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推荐第4篇:分子的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课堂教学案例(第一课时)

柳林联盛中学 王明远

案例背景:全国教改的浪潮冲击着我校,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目前我校的教学普遍存在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一直停留在口号阶段,为了形成一个良好教改氛围,针对学校实际,我特设计这堂课,作为参考案例。

教材分析: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学情分析:

分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理解,难于掌握,难于应用。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如何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概念,掌握好知识,运用好知识,教学中可通过录像、实物投影、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解释日常现象。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教学重点:

1.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

2.学会应用分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形成对分子微观行为的想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设计思路:

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补充实验、展示图片、播放录像、设计三维动画等。以学生熟悉的素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sts三条内容线索拧成一股,学生解释着人类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回答着各种现实的化学问题。不断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自然界,从现实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知识、技能、过程与

方法从丰富的实际中“结晶”出来,建构着学生科学的知

识体系、技能体系和能力体系,体现化学素质教学的建构观。

1、做好实验,为学习分子建立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观察,建立感性知识,从而为学生学习分子的知识奠定事实基础。

2、图片引导,抽象变形象,微观变宏观,展示微观世界,展示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这些名词学生虽然在生物和物理上已听说过,但并没建立这些概念。对这些微观的粒子感到陌生,感到抽象,感到难于理解甚至怀疑。现在人们借助高科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了苯分子的图片以及在晶体硅表面移走硅原子获得当今最小的两个汉字“中国”。通进对图片、动画的讲解,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打消怀疑的思想。引导学生去认知、去分析、去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情况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图片、动画就可使这些微观的东西以宏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变得直观,变得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3、回归生活,体会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力量。

学了分子、原子的知识不只停留在解释几个实验现象和事例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现象和问题可用分子、原子的知识来解释。例如:走到加油站附近可闻到汽油味,走到花店附近可闻到花香味,打开香水瓶会闻到香水味,走到面包店、麦当劳、肯得基会闻到相关的气味??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再如:气体加压时体积缩小,减压时体积增大;物体受时体积彭胀,遇冷时体积收缩;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不惜时间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给予启发式地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知识的力量。

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素质得到提高,思维得到更高发展,使学习更具有探索和研究价值,讲授时尽可能具有形象性,并充分利用实验来丰富感性认识,进行逻辑推论。本节课采用了“激趣——探究——讨论——应用”的教学手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学法是边看、边思考、边讨论。实验引导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了解生活常识和观察实验现象,以及通过思考、分析、演绎、推理来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教学用具:

香水、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玻璃棒、手绢、小烧杯、试管、小烧杯、大烧杯、注射器、量筒、容量瓶,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1、教学中通过录像、实物投影、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效果较好。

2、让学生学以致用,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知识的力量。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3、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当学生表述不完整时,规范学生的回答。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修改建议:

1、

2、

3、

演示实验看的不是很清楚,条件允许的话改为学生实验。 给出每个实验的观察重点。 对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的评价,当学生表述不完整时,注重教师的

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回答。 篇2:分子教案

《分子》教案 三十四中 张雯漪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全一册“第二章分子和原子”中的第一节。本章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微观角度来学习化学。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但可以把绪言和第一章教学内容从微观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是继续学习以后其他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工具。而“分子”这一节又是把学生引入微观世界的第一步,上好这一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能更容易接受,教学从人们所熟悉的物质变化入手。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结构之中。道出了物质由肉眼所看不见的分子等微粒构成的结构。并从分子的观点,对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等概念进行了更深入本质的讨论。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的概念。 b. 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c. 了解混合物、纯净物。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课件展示,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德育目标

通过物质纯与纯的相对性,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等问题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能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基本方法以演示实验、多媒体演示为先导,综合启发式的教学法。整体思想为教师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多媒体演示→师生归纳→教师讲解→小结→习题训练。本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关键是教学生学法。本课时教给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想象,推理。启

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宏观的现象,引导到对物质微观构成的抽象思维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通过对物质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互相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知识不断渗透具体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用品

电脑、投影仪、放像机、烧杯、试剂瓶、碘的受热和冷却仪、酒精灯、量筒、试管、直玻璃管、磁铁、火柴、硬纸、酚酞、品红、氨水、硫楼、铁粉、石灰水、蒸馏水、酒精。

五、

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略 篇3: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执教:湖北省荆门市象山中学 伍艳萍 指导:湖北省荆门市教研室 孟庆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

第 1 页,共 7页

第 2 页,共 7页

第 3 页,共 7页

四、教学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附:1.板书设计 2.《分子和原子》学案

第 4 页,共 7页

附1:板书设计

第 5 页,共 7页篇4:《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伟 工作单位:十堰市第七中学

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一.教师提问:

1、我们问题1:由学生思考后回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一.创设的,那么能否用肉眼看情境 导入 新课

教 师 活 动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 计 意 图

创设问题情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答:分子的体积与质量景:导入新课。

极其微小,因此用肉眼

学生感受:很快闻到香水味。 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东西跑到鼻子里了? 学生观察后大致描述现象,同时让学生列举类似的扩散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能解释原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到分子运动?为什么? 无法知道分子是运动还

2、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静止的。动还是静止呢?假如运动,分子的运动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 获得 新知

教师释疑:通常分子体积与质量极其微小,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话,1cm的空气分子假如以每秒100亿次数数,也需要八十多年的时间,可见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极小的微尘颗粒也是由无数的分子组成的。 究:

1、扩散现象: 演示实验:甲:打开一瓶香水,让学生说出感受。

提问: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什么?类似的现象,能否从中举一例? 乙:教师做二氧化氮扩散现象。

引导:(1)教师指出上述现象是一种扩散现象;

板书:扩散现象是两种 3 二.实验二.合作交流,解读探

三.师生 以上的不同物质相互接互动

触后,彼此渗透,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 观察:两天、四天、六天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扩散的实验样本。 介绍:铅片与金片的扩散现象。

提问:扩散现象能否发演示:用课件模拟扩散现象以及扩散与温度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 点拨: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之为“转换法”。

提问:上述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板书: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因素是什么? 点拨: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说明分子的运动跟 温度有关,所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三.分子间作用力 教师提问: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聚合在一起,保持一

因:

讨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

学生经过思考后举出生活中常见现象,比如:白糖溶于水中,樟脑丸变小甚至

学生讨论:经过思考后 小组选出代表说出扩散

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己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课件演示:具有动态效果,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强烈求知欲。

生不同状态物质之间。

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 论,并与同学交流(每 四人1组进行)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

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演

示,观察现象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演

三.课堂思考 五.课堂

定的体积呢? (1)点拨:分子不会合散开,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缘故。 (2)教师演示:分子间有引力的两个铅块,介绍演示方法

四.思考: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写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

可以缩小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引力增大。

(3)进一步提出,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教师点拨:物体很难压

示,观察现象

每组根据器材看一看能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亲身体验,具有极强说服力。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教师点拨:

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否把一根铁棒或者水的 体积变小,让学生得到 缩,是由于分子间有斥感受。

力的缘故。 (4)教师演示:弹簧接的小球间作用力让学生理解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5)演示:用课件模拟分子引力与斥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b、棉线分子之间有斥

和斥力的关系 学生甲回答:选择d 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b选项认为分子的说法是错误的。c项不

应用迁移,巩固

学生在观看中理解引力提高

五.课堂练习:

1、细棉

原因:分子间同时存着

练习

力,铁丝分子间有斥力 间只在存在引力或斥力 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 能解释棉线比铁丝易 c、棉线铁丝分子软的缘断。d中指出分子间既存故 d、棉线、铁丝分子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间的引力

(2)某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并适当加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较快渗入到零件的表面层,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教师点拨:(1)分子间的引力的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很小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碳分子能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就是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间的扩散现象,加热升高了温度,分子的运动更加剧烈,扩散过程更快。 六.布置作业:根据今天

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当把棉线和铁丝拉长时分

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引力起主作用。棉线易 断,铁丝不易拉断是因为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故d正确。

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

学生乙回答:由于分子总结反思,延伸

在不停的运动,且相互拓展 接触时,就会发生扩散 现象,碳分子渗入零件

的表面层,就是在两种不同物质间的扩散,通 过加热升高了温度,分 子无规则的运动越激

烈,扩散过程越快,碳分子渗入零件表面也就 加快了。

推荐第5篇:分子原子教学设计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分子

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4、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性质由什么决定,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不同;

5、能从微粒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难点】

1、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

(温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有什么特点?(很小,不断运动,微粒间有空隙) (展示)隧道扫描显微镜

(复习)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两个事例吗?

(展示)五彩斑斓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缝衣针、温度计、铜丝、钻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物质具体是由哪种微粒构成的。

(视频)见过缝衣针的主要成分是铁,我们把它无限的放大,最后我们会看到什么?(铁原子) (提问)铁原子之间是紧密结合?还是有空隙?(空隙)

这是一张放大后的图片,如果将来你有一架高级的机器让你直接能看到这些原子,你还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运动)(铁原子真的是灰色的吗?颜色是为了让同学们区分清楚,特意加上去的。书上的微粒图也都是一个道理。) (小结)不仅铁,还有汞、还有铜、铝等常见的金属以及稀有气体(出示霓虹灯,)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汞由汞原子构成,铜有铜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老师这个钻石由什么构成吗?(碳原子) (板书)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金属(铁、铜、铝、汞)和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

(设疑)铜和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他们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不同,因为构成他们的微粒(原子)不同。

(归纳板书)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他的原子决定。

(过渡) 常见的金属和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那么第二章我们研究了身边的化学物

1 质,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还接触到了氢气,那么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展示)出示一杯水,水的符号怎么写?(副板书)把一滴水无限的放大的话,你会看到什么呢?(水分子),水分子有什么特点呢?(运动,微粒间有空隙)放FLASH(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归纳板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问题)2.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几种熟悉的物质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一样吗?(不同,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水能帮我们解渴,还能灭火)为什么呢?

宏观上,是因为它们的物质种类不同,微观上,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归纳板书)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他的分子决定。 总之物质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他们的微粒不同。 (考考你)

1、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2、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与水的蒸发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判断依据呢?

(引出)接下来我们从微粒的观点来看物质的两种变化。 (分析)水蒸发的宏观与微观。(水蒸发的动画)

(小结)水蒸发过程中水分本身不变,而是水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改变。

(设疑)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氢气不再具有水的性质了,原因何在?水分解时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呢?水分子发生了什么改变?(播放水分子分解动画)

(交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1、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可分?

2、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否再分?

3、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4、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呢?

5、你可以获得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归纳板书)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二、微观看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空隙改变

2、化学变化: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渡)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刚才我们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而宏观的物质可以分成两哪两大类?(纯净物和混合物)那从微观角度,他们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情景)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从宏观与微观分别分析,用微观示意图展示) 过氧化氢溶液呢?氧气和臭氧呢? (归纳总结)

三、从微观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混合物 :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当堂反馈)

(课后拓展)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能否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谈收获!

(游戏)接下来我们感受一下分子的存在:手扇风

刚才感到了风,其实是空气中的许多分子和原子一起来打了你的脸,所以你就感受到了风。有哪些分子哪些原子呢? 【板书设计】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分子原子

一、分子、原子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金属(铁、铜、铝、汞)和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划书P66)

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所以物质的性质不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物质的性质不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分子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

4.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二、从微粒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分子拆成原子,原子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2.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分子间空隙改变

三、从分子的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不同种分子构成。

推荐第6篇: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②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③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③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香水、气体扩散实验装置、烧杯、热水、冷水、分子引力实验装置、分子的弹簧模型、两片玻璃片、筷子、弹簧测力计、细绳 学生准备:钢笔水、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拿一瓶香水打开盖,学生闻到香味。

师问:“香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

师问:“那你们看到香水分子了吗?为什么看不见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很小。”

师问:“小到什么程度,谁知道?谁能描述?可以看书回答?”学生描述分子。 师问:“你们闻到香味了吗?香水在瓶子里,你怎么会闻到?(怎么会到你的鼻子里?)”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运动”并板书。

师问:“物体运动与分子运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你们看给分子运动起个什么名好呢?”引出“热”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师:“关于分子热运动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问。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师课堂上能解决的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进行解决。” 课件演示:气体扩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由密度引出这个现象的本质是分子运动,师问:“谁能给这个现象起个名?”引出扩散现象。并板书。

引出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并板书。

师问学生:“谁能举出扩散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尽可能多举。 课件演示:液体固体的扩散

教师提问: 气体之间有扩散,那么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有没有扩散呢?学生自学。进行举例。

师: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扩散,我们可以给它综合成一个名——一切物质。并板书。

实验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师:什么能影响扩散的快慢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学生猜想。

教师引导:“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指出“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为什么叫热运动大家明白了吗?谁来解释一下?”引出结论。 分子间作用力

①让学生拿一只笔抻压,分析分子之间有什么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学生进行猜想: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教师:“能不能证明。”

②教师演示分子引力实验。 ③学生分组做玻璃片实验。

④弹簧球模拟引力、斥力实验。并得出结论。 ⑤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立筷子活动。

(三)巩固新知

1、举出一些扩散的例子。

2、冷水热水中放糖块,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哪一个更甜?解释现象。

3、撕开纸比抻开纸容易,为什么?

(四)课后实践

以《当你走进分子的世界时,你看到了什么》为题,做一篇300字的作文。

(五)板书设计

一、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2、实验探究:

3、分子间作用力

推荐第7篇:101认识分子教学设计

10.

1认识分子》教学设计

10.1 认识分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知道分子非常小,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过程与方法:

1、学习领会猜想的方法。

2、经历通过计算认识分子“小”和“多”的过程,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丰富的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事例,意识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里可能隐含着深刻的物理学道理,从而激发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猜想方法研究微观世界;认识和感受分子的小和多。

教学难点:

认识到猜想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并领会猜想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讲授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 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追问,物质的本源是什么,何处是宇宙的尽头┈ [视 频]:欣赏从粒子到宇宙。

提出问题:关于粒子和宇宙,你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疑问? 学生畅言。

师明确:人类对粒子和宇宙的探索开始于2000多年以前,经过多代科学家前仆后继不懈的努力,至今形成了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粒子物理学、宇宙学。 过 渡:本章我们就来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及成果做粗浅的介绍。 板书课题:10.1认识分子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多媒体展示]:屋檐滴水时间长了能“水滴石穿”;如104页图10-2所示,铁铲用久了会变薄;当我们走近花园时能闻到花香。

讨论交流:这些物质是怎样散失的呢?由此你能猜想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介 绍: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 明 确:我们注意到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学生阅读: “金钥匙”。落实对“猜想”的认识。

过 渡:自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之后,经过2000多年,化学家终于在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微小粒子。

(二)什么叫分子

学生阅读后,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介绍:举例什么是化学性质。 多媒体展示:人类探索分子的历程。 学生欣赏:一些物质的分子结构图。

课外阅读: “信息浏览”。了解古代思想家对物质结构的其他思想。 过 渡:我们学习了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知道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个大量到底有多少呢?一粒沙是由大量分子组成,那么一个沙分子又有多大呢?

(三)分子的大小

学生阅读:106页“分子的大小”有关内容。 活 动: [多媒体展示] ⑴简介: “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把1滴油酸滴入盘中的水面,让其充分展开,形成单分子油膜,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我们只要测出一滴油酸分子的体积,再测出油酸展开后的面积就可算出油膜的厚度,即为分子直径。

总结: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⑵计算、比较与想象:感知分子的大小 ⑶数据感知:认识分子的大小。

① 107页图10-7, 1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让1亿个分子跑出来,要经过9000年才能使容器中所有的分子都跑出来;

②若有这么多砖块,它们能将地球铺满,且厚度达120km,相当40000层楼高; 总 结:

板书:2.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的体积小, 分子的质量也小。

三、进阶练习多媒体展示:例题。

讨 论:你能再找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吗?

四、课堂总结 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存在的疑惑。

五、作业安排:

《基础训练》10.1节 。

六、板书设计

10.1 认识分子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2.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的体积小, 分子的质量也小。

教学反思

推荐第8篇:《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走进分子世界》这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物质结构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沿科学家探究物质结构的路径进行微观世界的研究,在建立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并用这种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强烈愿望.通过小组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归纳出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应用这种方法去研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并能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想象和收集证据.密切联系生活,展望未来,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分子概念,对分子大小有感性认识,会用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方法.

4.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微观世界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探究更小微粒的兴趣.

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建立分子模型.

【教学资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白纸、6B铅笔、放大镜;烧杯、温水、高锰酸钾颗粒、药匙;冷水、酒精、玻璃管;铁丝圈、肥皂水;注射器、冷水、金属块.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氨水、酚酞试液、千纸鹤、钟罩;量筒、黄豆、菜籽;烧杯、滴管、水;香水;铁丝圈、肥皂水.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演示:千纸鹤变红

(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

(一)建立分子模型

学生活动:观察笔迹和放入高锰酸钾的温水.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选择模型).

学生活动:将水和酒精混合,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用黄豆和菜籽混合.

学生类比活动和演示现象,收集证据检验猜想,得出结论.

学生归纳自己经历的研究过程,得出研究方法.

学生阅读:知道分子的概念及特点.

(视频)模拟分子―― 一滴水,巩固分子的概念.

(视频)展示研究的工具,同时也是收集证据检验猜想(模型).

师生讨论建立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

(二)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

1.探究分子的运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味?

学生活动:模拟科学家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进行探究.

小组汇报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2.探究分子间的吸引力

小红的困惑: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检验猜想.

小组展示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3.探究分子间的排斥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既然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存在吸引力,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压缩任何物体.)

学生活动:压缩水和金属块.

学生交流活动感受,体验排斥力的存在.

4.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学生活动:压缩空气.(置疑:学生思考压缩空气为什么与压缩固体、液体不同?)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读一读”.

学生交流自学的成果,归纳得出结论.

(三)了解纳米材料的奇特性质及应用

(视频)神奇的纳米材料.

三、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收获、提出新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

(解释千纸鹤变红的原因,将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

四、反馈练习

五、课后拓展

上网查阅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了解构成物质的更小微粒.

【设计反思】

1.本课教学设计紧扣“真学课堂”的基本要求,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导入新课时的魔术表演,激活学生的思维.新课教学时的活动,不断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如学生完成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后,无法解释总体积为什么会变小?教者及时完成类比实验“黄豆和菜籽混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交流、展示等逐步展开,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完善分子模型、分子动理论的过程不断地培养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释为什么千纸鹤会变红时,教者只演示将氨水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同时又多次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使知识全面、系统化.

2.本课教学设计始终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只有尝试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因此,在本课设计时注意以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主线,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一方面,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宏观现象(如铅笔的笔迹、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香水的香味等),将学生带入微观世界(建立分子模型、分子的运动等),既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同时又是研究方法的渗透(如模型法、转化法等);另一方面,通过讨论“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观看视频“神奇的纳米材料”等,将物理知识回归社会,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推荐第9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

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

11、图3-

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荐第10篇:13.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科目:物理 年级:九年级 教学设计:秦 健 审核:田子成 时间:2015.9.1 编号:02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通过实验和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 难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缉毒犬,就是指经过专门训练,能够按照警犬训导员的指挥,能在各种不同场所对不同的行李物品进行查缉,从中发现隐藏有毒品的物件的专业犬。缉毒犬在国外早以被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日渐严重的毒品犯罪活动。缉毒犬以它特有的经济、快速、高效、准确的工作,被各级公安机关、海关、边防武警部队等部门列为查毒、禁毒的有器,并开始被广泛的采用,已收到了显著效果。缉毒犬为什么能嗅到包装严密的毒品和爆炸物呢?也许你会说这是因为它具有灵敏的嗅觉。其实“嗅”与分子的运动密切相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解开这个谜。本课我们学习13.1分子热运动。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我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我要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我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我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我能通过实验和类比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由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的能力。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2-5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2“物质的组成”,了解、知道物质的基本组成及分子的大小。2.阅读课本p3“分子热运动”,认识扩散现象,并知道扩散现象说明的分子热运动。 3.阅读课本P4“分子间的作用力”,知道分子之间存在这相互作用力,并了解固、液、气体分子作用力的不同。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物质的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以_______m为单位来量度。

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现象。(2)扩散现象能发生在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和___________之间。

(3)扩散现象表明:①_______物质的______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运动。②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4)分子的热运动跟_______有关,_______越高,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铅柱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力。这种力使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此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_______。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还存在_______力。

(3)①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变_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力;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变_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力。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_。②气体分子间距很远,彼此之间_______________,因此,气体具有__________,容易被压缩。③通常液体分子间距比气体____,比固体_____,以此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比气体的____。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并且液体具有_______性。

(三)质疑问难

1.小组内讨论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2.班内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其余同学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点拨:1.因分子很小,一般只有百亿分之几米,肉眼不能看到,所以通常用长度单位纳米来量度,1nm=10m。

2.不同物质相互接触,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3.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间隙变大时,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固态难以被拉伸;分子间间隙变小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固态难以被压缩。 -9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生生合作,互相纠错

2

组内交流:将自主学习和自学检测中疑难问题进行交流。组长掌握组内的情况,记录没能解决的问题。发言要求:起立讨论、声音洪亮、言简意赅、明确清晰。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先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疑惑,然后小组交流,最后个人整理。 1.如何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小组交流并说出几种扩散现象的例子。

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小组成员充分挖掘教材,组内讨论得出小组内的统一见解。然后组间展示和点评。教师疑难点拨。

点拨:1.扩散是个宏观现象,扩散是宏观物体之间发生的事情,不是“分子间的扩散”.对个别分子而言只能说运动不能说扩散;大量分子通过热运动从一个物体跑到另一物体的内部,同时另一物体内的分子也通过热运动跑到这个物体的内部,宏观上就表现为扩散。

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认真规范完成训练题目,书写认真,步骤规范。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 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 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槐树开花时,周围香气弥漫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3.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______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5.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拨:1.D 2.D 3.无规则运动 间隙 斥力4.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5.D

3

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同学们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第11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课例2 实验、想象,感受微观世界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因此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这个过程分为两步走,首先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以日常生活现象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探究讨论为“分子与原子”的概念为主线,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

目标定位

用粒子的观点去学习化学,能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掌握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但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

一、知识目标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二、能力目标

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方法阐释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问题导思、联想推理、实验探究、模型展示与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学流程

环节一: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湿衣服能晾干,一盆水放一段时间后变少了,糖放到水中水变甜了? 2.仔细品味名篇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呢?

3.感悟实验无穷魅力

铁树开花:在铁丝上扎几朵用酚酞溶液沾过的棉花,下面放一小烧杯浓氨水,很快“花儿”就变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提出研究主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发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

环节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1.交流讨论: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2.动画模拟:1.花香粒子运动的过程。

2.氨分子从水中向空气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结论:氨水、酚酞等物质中有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

氧分子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化汞分子

氧原子

汞原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激发产生新的思维。通过物质极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与探究二:粒子的特征

[播放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设计意图】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猜一猜的问题中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探究活动1.分子的运动

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等。

要求:1.设计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2.交流展示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3.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部分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多思维、多角度思考、交流、讨论、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真切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感受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

问题思考: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活动2: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学生实验:品红在凉水、热水中的扩散实验。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迁移应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设计意图】运用新知识,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探究活动3:分子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物质为什么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化?

演示: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O2和NO2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根据这一现象,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

播放动画:分子间隔和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 NO2分子不断运动,O2分子不断运动,上瓶颜色逐渐变深,下瓶颜色逐渐变浅,最后颜色一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初步形成分子间有间隔的想象表象,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问题思考:我们能够把分子间的间隔直观地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讨论、展示实验方案:

1.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2.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 3.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4.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的科学素养。

学生实验1:用带刻度的长玻管做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 学生实验2: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迁移运用: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这一现象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吗?

探究活动4: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 实验探究: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结论: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迁移运用:举例说明,利用分子间隔可以改变的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实际运用?

问题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分子的哪些特性来解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

问题思考:1.水蒸发与水电解是否相同,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动画模拟:水蒸发与水电解的过程。学生观看、理解和感悟。 巩固提升:1.用图示表示水电解和氢气燃烧两个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情况。

2.提供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模型。练习和实践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 3.归纳小结:分子、原子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便于得出分子、原子的定义。借助计算机、分子模型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接受。

环节三:归纳小结,巩固提升

1.总结归纳

思考、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激疑思辨

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引导分析:从颜色、味道、质量等方面分析出:能体现和测量出这些物理性质的必然是许许多多分子的聚集状态,肉眼看不见的单个分子是谈不上这些问题的。 【设计意图】从释疑解惑中加深对概念严密性、深刻性的理解。 3.拓展延伸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课外搜索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共享。

【设计意图】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章节“原子的构成”做好准备。培养自学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化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第12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保亭中学

梁 萍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是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

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教学难点:

(1)建微观粒子运动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实验准备:

试管、烧杯、滤纸、浓氨水、品红、水

六、教学过程:

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密神奇的微观世界,大家有兴趣吗? [教师演示实验]向空气中喷洒空气清新剂。

[提问]同学们感觉到了什么?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也会被浓郁的花香而陶醉呢?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有如下感受:

1、在加油站,你们能嗅到什么气味?

2、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你们有什么感受?

3、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而加热会减少得更快?

4、品红会在水中不断扩散,温度也高,扩散得越快 [教师]

这样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许多学者的探究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

[学生探究] 同学们,用手在脸庞边轻轻扇动,感受粒子对脸庞的冲击。

[讲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当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仍能感受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质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投影]课本第50页图3—6苯分子照片、图3—7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和图3—10几种分子的模型

[投影]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和原子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硅粉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

[提问]究竟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它们有哪些基本性质?我们先来了解分子及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师]投影、板书:

一、分子

1、分子的概念

2、分子的基本性质。[过渡]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

[教师演示实验]

1、将浓氨水滴入装有酚酞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2、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装入试管中,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并在棉花上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讨论]

1、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氨分子进入溶液?(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为什么氨分子能扩散,接触到酚酞溶液?(引导学生探究)

[投影]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的性质。

[教师]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讨论]

1、现有一块方糖,要使它在水中快速溶解,你有哪些方法?(学生讨论)

[小结] (1)、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状态、温度、外力有关系;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动能就越大。 [讨论]糖放在水中,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思考] 有同学做了以上实验:等体积的水和酒精相混合,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小结] 酒精跟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这是由于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种分子混合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

[展示] 苯分子的照片(图中的白色部分表示苯分子,黑色部分表示苯分子之间的间隔)

[活动与探究] 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拴塞慢慢推压.

[思考]

推压的难易程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

1、、分子间隔是可以改变的;

2、生活当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3、、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物质三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应用]

1、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图示中的有色气体为什么会扩散?

2、上下两瓶气体均匀混合(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完全一致)后,瓶中分子的运动是否停止?(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模型

[说明]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氧分子、氢分子) [提问]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归纳]

1、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2、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请六位同学结合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分别扮演氢原子和氧原子,演绎水分子分解的过程。

(通过多媒体模拟展示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想象)

[小结]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展示][讨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帮助学生形成想象表象)

[对比]分子与原子比较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发言)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3、4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二、原子

三、分子和原子比较

第13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以及分子的可分性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宪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为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我们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小学课文)]引出本课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在学生通过读古诗,品诗味,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讲解,许多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然后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获得情感的激发,使之顺利切人主题内容的学习。通过观察分析与科学事实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分子的概念

①分子的性质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问题思考: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 -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 x 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顺利的过渡到分子的另一个性质—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 mL水十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 学生探究活动1:取一根细长玻璃管,一端封口,把酒精染成红色(其目的是与水的颜色区别,使现象更明显),用胶头滴管分别将水和酒精大约各一半注人玻璃管中,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另一端,来回倒转玻璃管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玻璃管。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了,进而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1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2: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这样安排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

学生探究活动3: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联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C·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间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4: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我们对这个探究活动提出补充要求:实验时(图1)要观察酚酞溶液、浓氨水的颜色并扇闻它们的气味;要求边实验边分析;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学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走进火锅城、路过臭水沟时,你都能闻到别样的气味;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以及在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街上的人们戴着大口罩,以防止SARS病毒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染等等。

在学生明确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运动后,再提出思考问题: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前面分别扇闻过氨水、酚酞溶液的气味,能闻到氨水有刺鼻的气味,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活跃,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由此懂得: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是不相同的。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探究活动5: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地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有更清楚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空间模型的表象,也为后面给分子下定义作铺垫。

②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水分子)水蒸气(水分子)

水(水分子)氢气(氢气分子)+氧气(氧气分子)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分子的定义由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分解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归纳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模拟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能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

(2)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是建立在分子可分性的基础上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概念。学生探究活动:动手做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并观察氧化汞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新汞原子重新组合成氧气和金属汞的动画模拟演示过程。

通过实验观察和模拟氧化汞分解的弈化过程,发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由此得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新物质氧气和汞,实验现象是宏观的,但其原理是微观的,从微观的原理过渡到宏观的现象是化学实验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怎样用微观的反应原理解释宏观的实验现象,化学实验就难以解决了。这里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模拟其变化的过程,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练习反债,归纳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练习及时投影反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按图3所示装置,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去中间玻璃片后,预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若此现象能发生,说明什么问题?

当学生回答出两瓶气体均匀混合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完全一致),启发学生讨论,分子运动是否停止?

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更能巩固、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认识。

本节课小结:可安排同桌学生进行交流,各自说出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并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分层作业,巩固新知

1.必作题

(1)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

(2)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香味?

②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

③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2.选作题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的缘故。 (2)碘受热变成碘蒸气是碘分子发生了变化。

(3)空气中氧气分子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的性质相同。 (4)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5)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也是发生改变。 3,思考题

(1)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2)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人深,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反映知识结构的脉络,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五、教学设计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以下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本节教学设计获2005年湖北省中学化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第14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叶县遵化店镇中学

牛爱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 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在老师指导和与他人合作中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 (2)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本课题的难点是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重点是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三、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联系推理、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开始我们今天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播放:茅台酒的故事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酒的香味呢? 【板书】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播放视频:糖、盐的碾碎,花的香味

生活当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水杯里的水会慢慢变少等等,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大胆提出猜想: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板书】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启发诱导 学习新知 1.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小,都有什么性质呢? 播放视频:水分子的自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提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一滴水里有多少水分子呢?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三)科学探究 引发兴趣

提问;小小的一滴水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水分子,这些分子还能自由的运动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来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

1.观察酚酞颜色,浓氨水颜色并闻气味。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浓氨水,然后滴加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3.将几朵白色的用滤纸剪成的小花贴在烧杯内壁上,然后打开浓氨水的瓶塞,把烧杯罩在浓氨水上,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白色的小花变成红色。 播放视频:氨分子运动扩散。

提问:小花为什么变成红色呢?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做运动。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是什么原因?开头故事当中提到了摔烂了酒瓶为什么会满室飘香?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问题情境: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比在背阴的地方干的快?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2:

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子,在两个烧杯中投入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烧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

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

过渡:数学上1+1=2,但是在化学上却有1+1≠2的情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1:取一支试管管,分别将水(已经染成红色)和酒精大约各一半倒入试管中,做上标记,堵住一端,来回倒转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混合后体积变小 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提问: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间隔会发生改变吗? 学生活动探究2:

每组两个同学各拿一个注射器,一个吸入20毫升空气,一个吸入20毫升水,用手指顶住针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投影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隔的微观示意图:

学生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固体分子间隔 思考: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过渡:我们了解了分子的特征,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分子的模型。 投影:氧分子、水分子、氢分子的模型。

讲述:科学家发现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能不能再分了呢?同学们先来看这两个反应 1.水的蒸发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下面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看这两个反应到底有什么不同? 播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Flash动画 讨论:请你来谈谈这两个反应有什么不同?

水能灭火,氢气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不同物质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当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时候,水的化学性质还能保持吗? 【板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变化过程。

讨论:在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变成新物质的分子的?在此变化中是否存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 【板书】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

反馈与练习: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 “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2)香水、酒精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已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的速率越慢,如图所示为检测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浓盐酸挥发出的HCl与浓氨水挥发出的NH3,两种气体相遇时形成白烟,即生成氯化铵晶体,白烟的位置大约在______处。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五)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说一说: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未知的世界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 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的做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故事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

2、科学探究 引发兴趣: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3、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带进课堂,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通过学生角色转化,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及课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15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大烧杯、小烧杯、品红溶液、酚酞溶液、浓氨水、胶头滴管、针筒、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生活中你经常碰到这种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了,如果拿去加热会减少得更快;当你漫步在果园,便有一阵阵果香飘来;当你把紫色高锰酸钾晶体丢人水中,水就会变成紫色,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到高锰酸钾晶体的存在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呢? [演示实验J教材中(实验3-2)o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师: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加热后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品红滴到静置的水中能逐渐扩散呢? [学生讨论]水慢慢变干了,实际上是水微粒蒸发到空气中;我们闻到果香味,是看不见的果子微粒分散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这样的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后来,这个大胆的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验证。

[小结]由课本图3-6和图3-7分析得出: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口(科学仪器直接观察)。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师:分子除了有一定的质量,还存在哪些性质呢?(从现象说明)o 生1:从品纽的扩散、水的蒸干……等现象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生2:从水受热蒸发加快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也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3:闻到香味也可以说明分子微粒在不断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分子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有哪些特点? 生,:当水加热至100℃,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的间距拉大;在O℃时结成冰,呈固态,说明水分子的间距拉近;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日常现象中,从前人探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分子的一些特点,归纳如下(投影):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师:这3个特点中第

2、3两点是你们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呢? (分组实验,重点探究特点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前先做个演示实验) 在一试管中加入lOmL无色的浓氨水,然后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

[现象]溶液呈红色。

[结论]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岔

[实验内容]探究分子特点之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实验方案1]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然后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2]在一只试管A中加入lOml。水,然后滴人2~3滴酚酞试液;另取一支试管B中加入10ml。的浓氨水,然后用带寻管塞子塞好.并用橡胶管连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3]如右图所示,A、B两烧杯中装有无色酚酞试液;另取一个C烧杯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约5分钟后)。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从理论上推测结论,完成下表:

师: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究话动,通过实验,我们归结出以下几点

1.氨水会挥发出许多微小颗粒并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最先打开瓶塞时,我们都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亲自体验得出。) 2.氨水中的氮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含有酚酞的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说明构成氨气酌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利用实验探究验证了分子的特点。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第16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阜宁县实验初中

田菊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现象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以及苯分子、硅原子的图象,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酒精、氢气、氧气、蔗糖等。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碳、硅、铁、汞等。

2、分子、原子的特点:

(1)分子、原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原子是运动的,温度升高,粒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粒子间的间隔增大。 练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3)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晾干。

二、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展示几种分子模型: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讨论: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归纳总结出分子、原子的定义。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思考与分析:

1、从分子的观点分析,冰水混合物 与糖水混合物有何不同。

2、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加热固体碘产生紫色的蒸气,有人说这是碘的升华,有人说这是碘的分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设计实验来证明。

3、金、铜、锌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把锌、铜等金属通过化学反应炼成黄金一直是古代炼金术士的梦想,请问他们有没有实现梦想?用你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奥妙。

变个角度看: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世界更精彩!

第17篇:分子及其特点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课时

一、分子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从宏观角度对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所接触,本节课开始学生将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知道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分子的特点;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养成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如:酒精的蒸发,氨水挥发酚酞和的变红实验,装水和装空气注射器的推动,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食品袋内装入少量酒精,把袋内空气赶尽,绑紧塑料袋口,将塑料袋放入80摄氏度的热水中。让学生观察,填写实验报告单。提出问题:“为什么酒精不见了?”学生们讨论给出结论“例如:酒精蒸发了”教师进一步提问:“是的,液态酒精变成了气态酒精,为什么液态酒精能看到而气态酒精看不到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解释: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我们知道单个微小的粒子不容易看到,但当大量小粒子的聚集在一起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无数的酒精分子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液态酒精,所以液态酒精就是可见的,气态酒精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学生会问那为什么气态酒精无法看到呢?听老师给你们娓娓道来:气态物质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但是分子间离得较远,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单个分子,所以就看不到气态酒精。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这样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分子的的特点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分子到底有多小呢?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 -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 x 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呢?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按照上面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然要五十万年!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要求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花香四溢;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等等都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解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探究活动: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地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 mL水十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 学生探究活动1:取100 mL酒精和100 mL水,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测量混合后体积,可以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00+100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学生探究活动: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教师提出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四、板书设计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第18篇:分子和原子物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掌握分子的特征。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学习讨论、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

二、教学重点

分子的特征;

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魔术实验(白纸现红字,又消失)

【讲述】物质是由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展示】先进科学仪器下的分子、原子图片。

【讲述】举例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重点学习分子。

【情景】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假如十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数多长时间呢?大胆猜想。出示答案:31773年!

【结论】分子特征之一:分子很小。

【情景】中午回家刚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构成油的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结论】分子特征之二:分子在不断运动。

【讨论】让学生再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生实验】取少量酚酞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揭秘魔术】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步步揭秘魔术。展示相关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探究】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

【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思考】为什么湿衣服在有阳光的地方比在背阴的地方干的快呢?

【情景】小故事:杯子满了吗?

【演示实验】水和酒精的混合。

【结论】分子特征之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探究】用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手指堵住小孔,慢慢推动活塞,观察体积变化。

【结论】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

一般情况下,分子之间间隔大小关系:气态>液态>固态。

【情景】乒乓球变瘪怎么办?

【思考】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用分子的观点如何解释。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课堂练习】

1.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深色衣服与浅色衣服应分开洗,以免染色。

(2)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酒精柱会上升。

2.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 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固体难以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D.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课后思考】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分子的特征,那么到底什么是分子呢?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呢?请同学们认真预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物质

分子

很小 运动 间隔

第19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在前面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知识基础上,作为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2.教材处理

为了促进学生对分子性质有更深的认识,我在课堂上增设了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探究及酒精与水混合的分组实验,并且对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将本课题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我只对分子的性质及其概念进行了探讨。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其概念,并能够运用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③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②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与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及应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本节课的难点是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课时设计为一节实验探究课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分子的概念和微观想像能力,从而突破学习难点,我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1.采取更为开放、灵活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

2.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把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

三、学法指导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内容,主要采用了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本节课所学习的分子是一种很小很小的粒子,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由于我们看不到它,所以这部分知识非常抽象,不太好理解。因此在学习中采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并结合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及课本上的相关实验现象,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及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分子的概念,并能运用分子的有关知识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程序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逐渐减少呢?

2、春天里,走近花园,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呢? 【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教师引导】以上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引发学生回想起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然后配合实验,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引出分子、原子做铺垫。)

2、实验探究,探求新知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是由不可见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教师板书】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请学生观看一滴水的图片,并分析一滴水中水分子的数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 【教师板书】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验探究1】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摇匀,观察溶液颜色。

2、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烧杯中的溶液,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装有浓氨水的小瓶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做对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用小瓶代替小烧杯,可以在平行班内多次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节约药品的习惯。)

【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分子的运动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学生观看动画,分子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跟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设计意图:用动画的形式表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跟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实验探究2】酒精和水的混合 请学生分别取5ml水与5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ml ?讨论交流:出现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知识入手,拉近生活与化学的距离。通过对实验观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探究3】取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比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亲身体验到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隔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提问】既然分子间有间隔,那么,气、液、固三种状态下的分子的间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气、固、液分子间隔图片。 【学生活动】总结出分子之间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教师板书】

3、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使学生形成分子间间隔表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D.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观点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小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4.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①25升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升的钢瓶中。

②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 ③一些物体为什么受热会膨胀,受冷会缩小呢?

④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 ⑤铁路上的铁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而且两根之间还要留有缝隙?

4、交流总结,体验成功

1、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分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活动】看课件,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5、布置作业,实践新知 【课后作业】

1、预习本课题后一部分。

2、优化设计课题1第一部分。【板书设计】

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第20篇: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设计本节课,我改变教材中对DNA结构介绍的顺序,教材中是先介绍科学史中的研究成果,然后学生进行实验,理解DNA的结构,我认为这样容易造成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的割裂,使学生产生科学知识比较枯燥,实验只是对知识的验证的错误认识。事实上,实验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因此,我把该实验分解,并通过让学生通过跟随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制作DNA的结构模型,在学生的探究中发现科学家们曾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实验不仅促进对DNA结构的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同时能够学习到科学家善于捕获分析信息和严谨的思维品质及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在探究中学生也能准确地分析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地涉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有许多同学的想法与科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样缩短了科学研究与高中生之间的距离,借此激励学生勇敢的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把DNA结构模型的制作的实验分解后,对学生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DNA的结构非常有益。学生在实践中能准确理解脱氧核苷酸是如何构成DNA双螺旋结构的,而且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和数量关系以及DNA的排序等教学难点也能轻松的突破。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DNA分子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DNA的研究 教师:1869年德国生物化学家米歇尔最早发现DNA这种化合物的存在。在之后的近一个世纪里,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分析DNA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并努力探索这蕴涵生命奥秘的物质的结构,希望揭开DNA结构的神秘面纱。

请学生出示收集到的资料:1944年,发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可能携带遗传信息。1953年英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推断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跟随科学家研究足迹,认识DNA的结构

教师:在沃森和克里克之前,人们已经认识了DNA的化学成分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每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又是由三个分子组成。

学生: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的碱基和一分子磷酸基组成。 教师:看课件学习三个分子的化学结构,重点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脱氧核苷酸的。

脱氧核苷酸间通过脱水缩合连在一起成为多核苷酸链。

教师:人们虽然已经知了DNA的化学成分,但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是如何组成多核苷酸链的,却一直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学生活动:我们先试着把自己制作的四个脱氧核苷酸连成长链,找几个同学说明他的四个核苷酸是怎样排序的,并提示同学思考。 你手边的四个四种核苷酸能排成多少种顺序?如果有足够的四种核苷酸仍旧排成4个核苷酸构成的链,排列方式应有多少种?如果用足够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连成一条由4 00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那么,能形成多少种排序不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呢?

教师:这样可以蕴藏无穷信息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到底是怎样组成DNA分子的呢?近百年来科学家没有找到能被人们公认的答案,当时有的知名科学家曾提出DNA的三链、四链模型,沃森和克里克也曾试图着做了三链结构,但都被科学界否定了。

直到富兰克林拍摄了一张DNA纤维B型照片,当沃森看到这张片子时激动得话也说不出来了,他的心怦怦直跳,因为从这张片子上完全可以断定DNA的结构是一个螺旋体。当沃森骑着自行车回到学校,进门的时候,他已打定了主意要亲自制作一个DNA双链模型。沃森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如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和细胞内的染色体都是成双成对的,DNA分子可能是一种双链结构。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克里克认可。于是他们两人便想尽办法用纸和铁丝制作模型。

教师:许多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节省空间都有一个螺旋形的楼梯。楼梯的支撑能否看作脱氧核糖和磷酸形成的链,即糖—磷酸—糖—磷酸—糖—磷酸„„好像一节一节的链一样。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怎样搭建这个双链DNA模型呢? 学生动手并讨论:我们两个人一组把你们的两段DNA链连成双链。同学们马上发现提出异议,在大多数同学之间的两条链无法连成合理的稳定的结构。

教师: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沃森和克里克当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无法把碱基放到模型中他们任意选择的位置上,这些碱基不得不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连在一起。每一个梯级必须由两个碱基组成。问题在于嘌呤是长的,而嘧啶是短的。如果把这两个“长”的连接起来,那么做出来的梯级就太宽,不适合这个楼梯扶手的两个链之间的空间。在另一头,如果把两个“短”的连接在一起,其结果是梯级又太狭窄,同样无法布满两个扶手之间的空间。可是天然形成的结构总是十分合理而完善的。

学生朗读教材内容:1952年春天,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访问了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A的量等于T的量,G的量等于C的量。于是沃森和克里克又兴奋起来,让A(“长”的)必须和T(“短”的)连接,G(“长”的)必须和C(“短”的)连接,这样便能做成一个结构很牢固很平衡的螺旋体。内部的碱基间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上有碱基A,另一条链必有碱基T与其配对,一条链上有碱基C,另一条链上必有碱基G与其配对;碱基间通过氢键连在一起。之后的研究中我们了解到A与T有两个氢键,G与C有三个氢键。 学生活动:下面我们八人一组,要求一些组之间互换一些种类脱氧核苷酸对,然后把你们的核苷酸重新按着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双链,制作成DNA的平面结构。 展示一下各组制作的DNA平面结构,检查有无连接错误并给与正确的评价。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碱基数量或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后作答:在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有A=T,C=G;同时使嘧啶碱基的总数与嘌呤碱基的总数相等即A+G=C+T。这可作为判断单、双链DNA的基本依据。

教师:我们每组计算本组制作的DNA分子片段的(A+T)/(G+C)的比值是多少,比较不同小组该比值,不同小组所得的DNA中的该比值有差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总结:不同的DNA分子中AT对和GC对的比例不同。

教师:如果某段DNA分子由4 000个脱氧核苷酸对组成,其DNA分子的排列顺序有多少种?

学生总结:44000种 (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不是48000种?

学生总结:因为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一条链的碱基排序决定另一条链的排序,因而只要计算其中一侧链的种类即可。

三、建立DNA的空间模型 教师:我们知道化学原子的化学建是向空间延展的,不是平面的。那么DNA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沃森和克里克在将DNA模型与拍摄的X射线照片比较时,发现两者完全相符。

教师:下面我们用我们制作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表现一下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出示课件中DNA双螺旋立体结构结构模型)

学生总结:请同学概括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内部是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碱基对。

老师补充:在DNA分子的双链螺旋结构中:①共有四种碱基对:AT对、TA对、GC对、CG对。②一般DNA每螺旋一周要绕过10对碱基,在一对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长度为2 nm,相邻两对碱基之间的距离为0.34 nm,一个螺旋为3.4 nm。这些都体现出DNA结构的稳定性。这样的螺旋结构对链上的脱氧核苷酸顺序无任何限制。因此,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样千变万化的顺序决定了生物界的多样性。人类中找不到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就在于此。

教师:这样严谨的结构,使DNA分子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种类上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从而使生命能种族延续、代代相传──遗传,并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

《分子教学设计.doc》
分子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