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批评评语

2020-10-25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语文教学设计评语

教学过程设计新颖独特,环节设计巧妙,重视思维训练与思考,体现教为学服务 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对教材的处理从具体到抽象,积极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 对单元知识梳理有序,提炼总结,并有对应的练习相配备,比较系统 从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思路清晰流畅,逻辑性强引导点拨,学法指导得当 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结构合理,适时点拨引导

教学主次分明,多媒体与实验相结合,便于师生操作

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详细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学生的自悟与发现 结合教材特点,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

激趣引入,有艺术性,重视小组合作,活动有任务有目的,结构合理。 以旧引新,寻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内容系统,逻辑性强,对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注重操作,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

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方法选择得当对难点能恰当处理 目标清楚,教学思路清晰,体现知识形成过程

教学程序设计巧妙,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重视学生的经验积累与自悟,教为学而服务 教学方法选择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关键训练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设计新颖独特,环节设计巧妙,重视思维训练与思考,体现教为学服务

目标清楚具体,符合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本节课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突破难点。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标清楚具体,符合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是符合教学目标设计的全面性的。 思路较清晰,目的较明确,要求较适当。

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言简意胲, 引导和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大大的激发来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设计明确,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让孩子们理解角,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 未按照北师大格式

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案基本规范的前提下,有创新、有特色、有个性。

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对教材的处理从具体到抽象,积极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处理上正确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和生长点,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突出了重点 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教学方法运用新颖独特,思路清晰。 对单元知识梳理有序,提炼总结,并有对应的练习相配备,比较系统 教学过程过于简单,看不出教学设计存在的特色

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言简意胲, 引导和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大大的激发来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思路清晰流畅,逻辑性强引导点拨,学法指导得当 从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思路清晰流畅,逻辑性强引导点拨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 高

注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训练,教学设计巧妙。并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目标达成,落实四基,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感受近似数的使用的益处。

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详细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以有趣的生活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体验,自主探索。并且有练习的延伸。

教师能利用教材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 高,可复制性强

复习课的设计层次分明,设计全面,精讲巧练,教学环节中的小步骤设计具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恰当的拓展延伸。

教学主次分明,多媒体与实验相结合,便于师生操作

设计较完整,教学环节安排较得当,时间分配较合理、科学。 教学环节设计不太具体,但是教学方法较能体现启发式、研讨式。 各个教学环节描述清晰,能反映教学策略,以及师生的活动

教学目标虽然清楚但不够全面,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

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详细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学生的自悟与发现 结合教材特点,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

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这点特别符合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三个能力。 教师对教材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基础和学生发展性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激趣引入,有艺术性,重视小组合作,活动有任务有目的,结构合理。

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功地教学生“会学”。 以旧引新,寻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创新,符合学科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内容系统,逻辑性强,对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

推荐第2篇:作文批评评语

作文评语 1.记述类

词雅文练,写景生动。 布局新颖,用词简达。 娓娓细说,清婉可喜。 写景状物,入木三分。 层次井然,结构严谨 行文洒脱,趣味隽永。 淡远情逸,隽永含蓄。

平铺直叙,亦有情韵。 简洁流畅,意义深长。 言近旨远,不同凡味 明察秋毫,描述生动。 内容曲折,耐人寻味。 逸趣横生,读来可喜。 叙述紧凑,扣人心弦。

婉转流利,真实不虚 内容充实,文字流利。 优游从容,描写细腻。 据实叙述,畅所欲言。 辞意从容,雅见情韵。 叙事抒情,均颇贴切 文笔清丽,写景生动。

布局顺当,描写逼真。 语多赘余,文欠生动。 内容贫乏,错字太多。 收结过早,意未尽宜 文笔雄健,不落俗套。 文情并茂,感人肺腑。 叙述详尽,条理井然。

遣词造句,行云流水。 刻划入微,栩栩如生 取材不凡,运笔如飞。 词义从容,雅见情韵。 清新流畅,自然有致。 取材丰富,文字生动。 颇富幽默,笔调轻松

自然顺畅,有条不紊。2.抒情类

炫丽清新,颇有韵味。 流利贴切,描写佳妙。 叙事抒情,均颇贴切。 淋漓尽致,颇切题意。 结构完整,清新隽永 笔灵心慧,极富诗意。 愤慨之情,流于翰墨。

文约意广,境界清真。 措辞婉约,面面俱到。 尽情发抒,言词无碍 明畅开朗,气势壮丽。 轻松有趣,颇具题意。 辞藻瑰丽,清娩可喜。 文笔练达,意亦周到。

抒情恳切,一气呵成 用词切当,意境不俗。 情感丰富,事件趣卓。 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文畅情达,雄深雅见。 词句生硬,文意不明 拖泥带水,语不明析。

文句生涩,未能达意。 草率成偏,殊少意义。 快乐之状,耀然纸上。 选词失当,譬喻不切 认识错误,不切题意。 文辞生硬,未能达意。 含意空虚,句亦欠顺。 3.论说类

用词妥切,议论精当。 激昂慷慨,扣人心弦。 见解脱俗,理顺意明。 细心求证,丝毫不苟。 笔力劲健,见解不凡 措辞得体,立论公正。 繁简适当,层次分明。

句句有力,字字精辟。 入情入里,甚见精纯。 笔致轻松,理畅辞达 豪放雄奇,不落俗套。 面面俱到,论断正确。 诠释明确,措辞顺当。 说理调畅,议论允当。

文气充沛,段落分明 思想敏捷,眼光远大。 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徒多费词,毫无精义。 文从字顺,言简意赅。 内容杂乱,词句欠通 文句生涩,意不明畅。

析论不明,语多欠详。 结构松散,文句欠佳。 语多重复,文欠调畅。 选词失当,意不明朗 用词欠妥,语气不贯。 析论不明,语多欠详。 识见不高,文句生涩。

作文评语集锦

1、批评式:例如:“此文语言不流畅,书写不认真,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一篇不成功的作文。”如此评语,对于那些写作不认真的学生,可适当采用一下,但不可常用,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进取心。

2、表扬式:“本篇作文选材新颖,构思精巧,动用了对比、反衬等多种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细致形象,读后让人久久难忘,是一篇上乘的佳作??”这样的评语,适于那些写作功底深厚的学生,老师衷肯的评价,会让他们的作文更有高度与深度。

3、激励式: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均衡的,有的作文只是局部或个别句子、词语精彩,那么老师在写评语的时候,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些闪光点,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很美妙,独特,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很喜欢,希望以后还能享受到,老师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虽然寥寥数语,但这样激励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4、劝勉式:作文是学生抒发心灵的芳草地,他们的喜怒哀乐尽显其中,因此教师在写评语的时候,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他们引到积极向上的轨道。“人可以用精神的高度让自己远离物质的贫困,在别人享受美食的时候,你可以沉浸在精神食粮的摄取中,它将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让你在宽度与深度上超越他们!”我想,这样几句话带有劝勉式的话语,足可以使那些因贫困带来烦恼的学生感到释然。

5、反问式:教师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特点,提出一些带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在不断反思中提高写作水平。例如:你认为哪些地方描写最精彩?为什么?;文中有哪些深刻的体悟?;你使用了哪些写作技巧?;你最不满意之处是什么???

6、暗示式:“很喜欢你这篇作文,风趣、幽默之中不乏哲理,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如果书写再漂亮些,不就更锦上添花了吗?”如此表扬之中的含蓄批评,更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重视。

7、研讨式:针对写作上的某些问题,教师可采用商量式的口气,和学生共同探讨、改进。例如:“如果引用一首和本文有关的诗开头,你感觉如何?”“叙述的事件,采用插叙的方法是不是更引人入胜?”“结尾的语言如果再精炼含蓄且富有哲理,更会让人回味无穷,你认为呢???”

精彩的作文评语

1.小姑娘,别忘了“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 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如果未达目的就已疲惫不堪,那北大、清华的门开着,少了一个你,多遗憾呀!

2.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

世了!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3.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的巴金!” 4.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5.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飞进了我的丛林,我怜爱她的自卑和娇弱,我欣赏她的诚实和坦率,我更珍爱并抚慰她洒满露珠的羽翼。你信吗?这样一只丑小鸭,真的会成为茂密丛林中的一只骄傲洁白的天鹅。

6.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只要你仔细观察它,它就会给你丰富的联想和有益的启迪。有人观察蜜蜂,赞美它无私的奉献精神;有人观察蚂蚁,佩服它勤劳的品格;而你观察小螃蟹,喜欢它的倔强。看,这些小精灵可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真像你说的一样,螃蟹横走可爱,人要横走就烦人了。这是你发现的道理,大人也得佩服。 7.字是人的脸,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

8张明曾经和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可现在,人家连续三次作文得优,而你12个错别字,15个病句,够悲惨了!你呀,你呀!不是没本事,而是没志气 9.我替那些大人对你说声“对不起”。不知道这真诚的歉意是不是能慰平你那被扭曲了的心灵。我能想象你在等车时的焦急;被车撇下时的痛苦;挤在车内的窘迫。我也能理解你由此产生的怨恨。但我也要坦率地告诉你,老师也是这样挤大的,老师还要告诉你,正如你以后会成长为一个潇洒的小伙子一样,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美好起来的,因为太阳下有阴影,但是更多的是阳光。

10.家本应该是温馨的、欢乐的,然而你现在的处境有些‘恶劣’。对此老师很同情,但你要正视现实:一方面,恶劣的环境能磨练自己的意志,相信你会成功的;另一方面,我们要想办法改变一下环境,可以大胆地去做姨夫的思想工作,劝他们少玩或不玩,这虽然有些不太好,但‘凡事在于一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11.李健同学,你敢于在作文中坦露自己真实的思想,对此,老师很是敬佩,但作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尽管××同学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绝不是他的全部。我们要学会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周围事物(包括人)。其实××同学也有不少闪光点,比如他跑步很快,劳动很卖力等等。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并且尽自己的全力帮助他。‘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真诚帮助他,他定会转变,成为一名好学生的,你说是吗?”

12.××同学,你知道吗?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好高兴啊!希望你再接再厉,并把著名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推荐给你,‘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要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13.“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14.如果没有异想天开,童年也就不会色彩斑斓了。换一个角度体会一下指挥别人的威风,换一种活法体验一下辛苦和艰苦的滋味,不

仅是一种乐事,还是一件好事。文中‘司令’和‘小兵’的语言和动作既是‘兵’的,又是‘孩子气’的,两个孩子那副煞有介事、俨然真为司令真为兵的神气劲儿,令人忍俊不禁,由不得赞叹作者描写的活泼”。

15.第一次独自做饭,免不了要手忙脚乱。按照做饭的先后顺序,作者依次写了淘米、煲饭、炒菜的全过程。因为经验不足,就要格外细心;越细心,就越慌神儿。好在小作者挺机灵,关键时刻能急中生智,转危为安。作者抓住了‘第一次’做饭的特点,文字不多;却写得小有波澜。别看小作者做饭时手忙脚乱,文章可写得步骤清楚。” 16.周智莹小朋友真幸运,她能有个‘月亮娃娃’。她太喜爱这个娃娃了,所以对它观察得很细致。她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并描写的:蓝天→星星→月亮→小男孩和小女孩→可爱的小花猫。写一个静物比较容易,要把静物写得生动而又具体就不那么容易了。周智莹小朋友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她不仅写了这个静物各部分的颜色、大孝样子,还写出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服饰和姿态,最后还写出了自己的联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爸爸送给自己的这份礼物的喜爱之情。 17.沈思同学在给姑妈的这封信里,记叙了家里发生的一件大事——爷爷给她找了位新奶奶。她明知道这应该是件喜事,可是自己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她太爱自己的亲奶奶了。沈思同学,你不是也很敬爱爷爷吗?你不是也希望爷爷晚年幸福快乐吗?那么请你在心里给新奶奶留个位置,像爱亲奶奶那样去爱新奶奶吧!全信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得体,格式正确无误。初学写信的同学能把信写得这样好,是很不错的。”

18.你秋游时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景美像一幅画!如果把你当时的愉快心情写上,那该多好

19.你给爸妈炒的菜真好,有机会让老师一饱口福吗?

20.你的文章如春雷般唤醒沉睡的大地,为新的一天增添新绿??” 21.“老师曾经对你说过,只要你用心去做一件事,你一定成功。不是吗?现在你已经能写出一手好字,原来文静胆小的你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为你的进步老师感到高兴。今后,发扬讲礼貌、爱劳动的优点,学习上,继续努力,认真书写,那么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的,相信你会做到的!” 22.“当你把自己的“杰作”——一幅美丽的画交给老师欣赏的时候,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你妈妈的心情一定跟老师一样激动吧!这幅画是你花了许多心血才创作完成的,对吗?告诉你,学习就像画画一样,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收获会更大。” 23.“你把拔河比赛中的“长绳”比作“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太贴切了!比赛虽然失败了,但你的作文却写得非常成功!如果作文结尾把自己失望的心情变成短短的几句启示,就更好了!

24.你是一个多么重情的孩子啊!你多么善于感悟生活中的情,尽管你对作文有些胆怯,但你却把握了作文的真谛——我笔写我情。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老师一定非常喜欢你的。 25.你是一个聪慧敏感的孩子,你也曾有一个快乐的家庭,你也爱你的家,可是当你的家庭出现不愉快的事后,你就不爱它了吗?用你的聪慧,用你的爱去召唤家庭的和睦幸福吧! 26.在你的笔下,秋天是多么美啊!老师从你的作文中看到了那高远而深蓝的天空,看到了金黄的稻田、南飞的北雁和那飘零的黄叶,这一切,无不让我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神奇。我多么想对秋天说:秋 天啊!化腐朽为神奇的秋天,你使学生的作文多么优美啊! 27.当老师打开你的作文本时,总能听到一阵哭泣,原来是标点符号,因为你太不重视他们了。你想想,当老师也像你轻视标点符号那样而轻视你的作文时,你不是也会哭吗? 28.你的作文能对秋天的田野进行细致的描写,说明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可是秋天是多么美的季节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老师真希望在你的文章中能感受到那一个美丽而充满诗情的秋天! 29.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手法,把自己当时紧张、害怕的心理真切而又细致地表现了出来。

30.剪裁得体。笔墨集中,详略有致。语言简洁,概括性强。主题积极、开头简洁、结尾有力之外,善用悬念,使情节曲折引人。材料典型。 31.我国近代戏曲理论家吴悔曾说过:“各人有各人之情景,就本人身上,挥发出来,悲欢有主,啼哭有根,张三之冠,李四万万戴不上去。”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什么人物,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人物,从那个人物的身份、性别、年龄、性格等去体味、去揣摩、去进入角色,切不可用自己的学生腔去套别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请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细心琢磨、推敲,让人物进入角色。

32.这篇作文的题目立得好,内容也真实、具体,尤其是对人物的描写成功。无论是感觉描写, 33.心理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和当时的特定情境。另外,开头的几句环境描写并非闲笔,而是为情节发展做铺垫。结尾点出主题,对小读者有警示作用。 34.本文写出了真情实感。很充分、很具体,另外,采用边叙述边抒情的写法,很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有催人泪下的效果。 35.细节抓得好。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语言口语化,在平直、朴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读来令人感动。本文选材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几个摹拟声音的词语用得十分准确。 36.这篇写人的记叙文,只写了一件事,但读了并不觉得内容单薄,因为这件事十分典型,能够充分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见,小作者会选材。

37.作者主要通过设置悬念和侧面描写,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当代

作文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它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呢,我抛砖引玉,说几点我的做法:

人们常说:一句赞美的话,能温暖一个冬天。老师一句满含深情的鼓励赞美的评语,是医治学生写作“头痛”“心烦”的一剂良药,而且是“糖衣片”,味儿甜甜的,药效深深的。

班级里有个孩子,聪明但很怕写作文。有一次,我要求写一位同学,他很认真地写了《一个搞笑的人》。作文以猜谜开头,接着叙述了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最后揭开谜底,原来这个搞笑的人竟然是他自己。

显然这与本次习作要求是不相吻合的,但这篇作文的确写得不错。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1.突出优点:文章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建议打印后,老师帮你投稿!2.友情提示:你把自己写

得如此出色,那么换个角度,凭你的慧眼,你也一定能够写好你的同学的,对吧?不信,试试看!”

1,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 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2,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对精彩地方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

简单介绍情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 情境描写调动起悬念; 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 简要叙述前因,进行铺垫. 这一部分可以加入对话或者一些心理描写. 将?改成?更合适些, 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 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 外形描写十分有趣,突出了?的可爱.介绍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有感染力. 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很形象. 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这部分参照课文中的例子,语言过于平板,可适当修改,使语言更生动. 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美.这部分还可以展开写.以小见大,表现? 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 ?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3,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结尾简炼,感人. 结尾同样有趣. 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4,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立意高远,令人赞叹.?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让人爱莫能助释手卷. 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鉴. 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

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文章选材新颖,?这件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儿童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天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本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明理之作,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实验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对实验现象的描写,能切中要害,详尽而全面.文章体现了自然科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处寥寥数语,显示了作者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心,催人奋进. 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注意选取最美好的片断来写,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 本文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不失一篇成功之作. 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通过仔细观察,采用了合适的语言把?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出来,文章虽短但不显单调,语言通俗但不失风趣. 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透露出阳光般的温暖,使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 音乐是美的,而本文的语言同样优美.诗一般的语言梦一般的想象,多美啊! 文章的读与感联系紧密,事例叙述行动,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氏.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文章自始自终充满着对?的尊敬与感激,?情深,感人肺腑,这正是本文的震撼力之所在. 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可见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全文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蕴藏着欢乐与期盼,真挚感人.开头出手不凡

文章真实感强,立体感强,可读性强,趣味性强.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以童话反映现实阴暗面,并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贪婪众生相,称得上入木三分

本文以?为线索,使用权文章连贯,流畅,衔接自然,同时,通过前后具体事例的对比.抨击了??,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能过合理的想象,反映出意味深长的哲理,?行文流畅,简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再加上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本文在故事情节上或许并无特别之吸引人之处,但仍不失为一篇成功篇2:作文评语

四字作文评语

记述类 词雅文练,写景生动。 布局新颖,用词简达。 娓娓细说,清婉可喜。 写景状物,入木三分。层次井然,结构严谨行文洒脱,趣味隽永。 淡远情逸,隽永含蓄。平铺直叙,亦有情韵。 简洁流畅,意义深长。 言近旨远,不同凡味明察秋毫,描述生动。内容曲折,耐人寻味。 逸趣横生,读来可喜。 叙述紧凑,扣人心弦。 婉转流利,真实不虚 内容充实,文字流利。优游从容,描写细腻。据实叙述,畅所欲言。 辞意从容,雅见情韵。 叙事抒情,均颇贴切 文笔清丽,写景生动。 布局顺当,描写逼真。语多赘馀,文欠生动。内容贫乏,错字太多。 收结过早,意未尽宜 文笔雄健,不落俗套。 文情并茂,感人肺腑。 叙述详尽,条理井然。遣词造句,行云流水。刻划入微,栩栩如生 取材不凡,运笔如飞。 词义从容,雅见情韵。 清新流畅自然有致。 取材丰富,文字生动。颇富幽默,笔调轻松自然顺畅,有条不紊。 抒情类 炫丽清新,颇有韵味。流利贴切,描写佳妙。叙事抒情,均颇贴切。 淋漓尽致,颇切题意。 结构完整,清新隽永 笔灵心慧,极富诗意。 愤慨之情,流於翰墨。文约意广,境界清真。措辞婉约,面面俱到。 尽情发抒,言词无碍 明畅开朗,气势壮丽。 轻松有趣,颇具题意。 辞藻瑰丽,清娩可喜。文笔练达,意亦周到。抒情恳切,一气呵成 用词切当,意境不俗。 情感丰富,事件趣卓。 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文畅情达,雄深雅见。词句生硬,文意不明拖泥带水,语不明析。 文句生涩,未能达意。 草率成偏,殊少意义。 快乐之状,耀然纸上。 选词失当,譬喻不切认识错误,不切题意。文辞生硬,未能达意。 含意空虚,句亦欠顺。

论说类 用词妥切,议论精当。激昂慷慨,扣人心弦。见解脱俗,理顺意明。 细心求证,丝毫不苟。 笔力劲健,见解不凡 措辞得体,立论公正。 繁简适当,层次分明。句句有力,字字精辟。入情入里,甚见精纯。 笔致轻松,理畅辞达 豪放雄奇,不落俗套。 面面俱到,论断正确。 诠释明确,措辞顺当。说理调畅,议论允当。文气充沛,段落分明 思想敏捷,眼光远大。 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徒多费词,毫无精义。 文从字顺,言简意赅。内容杂乱,词句欠通文句生涩,意不明畅。 析论不明,语多欠详。 结构松散,文句欠佳。 语多重复,文欠调畅。 选词失当,意不明朗用词欠妥,语气不贯。析论不明,语多欠详。 识见不高,文句生涩 初中学生作文常用批语评语 内容好:1.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2.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3.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4.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5.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6.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7.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9.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10.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所谓“相由人生”。11.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12.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言谈举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内容差:1.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2.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3.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4.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5.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主题好: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2.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3.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4.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主题差:1.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2.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3.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4.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情节好:1.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2.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情节差:1.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2.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3.情节平直,毫无

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4.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5.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6.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修辞:1.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2.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3.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选材好:1.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2.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3.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4.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5.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人物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选材差:1.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2.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3.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4.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5.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情感好:1.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2.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3.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4.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5.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6.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情感差:1.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2.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3.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4.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

事理:1.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2.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3.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4.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事理:1.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2.未能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塑造真实的个性,表现独特的个体。 语句好:

1.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2.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3.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4.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5.行为描写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语句差:1.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2.语言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费解。3.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4.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影响学生一生的作文评语

一、鼓励性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小学教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的作文评语。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认,正是教师那鼓励得激奋人心的评语,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再如:“字是人的脸,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这显然比简单的一句“错别字太多”或“请注意错别字”效果要好多了。“相信下一次作文你能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如果你能把××长话短说,效果将倍增。”“你的文章很漂亮,如果字也漂亮,定能锦上添花。”

二、商榷性 所谓商榷性,就是指给学生习作指出缺点时,要求老师用启发的方式和商量探讨的口吻。这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也是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和熏陶。而且使用商确性的语气,学生容易接受。那位老先生给少年茅盾的作文评语,就极为重视这一点:“此句似与前有重复意”。(《茅盾全集·武候治蜀王猛治秦论》)“豪则豪矣少年人不宜有此悲凉语。”(《茅盾全集·学堂卫生策》) 1.商讨型又称商量型、建议型,是指教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不以否定的态度进行批评,而是以一种商量的口吻,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评语的优点是口吻亲切,师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学生容易欣然接受。其缺点是只能在“点”上进行,不易在“面”上展开,故以眉批为常见,尾批不宜多用。

例1此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否删去一个?此段文字若能将天气的酷寒描写得再细致一点,能更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不知你以为如何?

三、针对性 “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中心欠突出??”这样空洞的程式化的评语屡见不鲜,但都是无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评语应该根据写作训练目标,有所侧重地写出,不宜面面俱到。如老先生给少年茅盾《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一文的评语,就是主要针对文字功夫来讲的:“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

四、肯定型、否定型、辩证型、模糊型. 1.肯定型又可称为赞颂型、鼓励型等,即教师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部分或全面的肯定,而不加任何商榷性、否定性的成分。其优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写作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其写作的欲望。缺点是赞扬过了头,会给人不着边际之感。

例1太棒了!你的文章,再现了东北人的憨直爽朗,使读者顿感神清气爽。语言流畅至极,通感运用尤为巧妙。你的笔锋具有征服力和感染力。老师为你而骄傲。

2.否定型又可称批评型,即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加任何肯定的话语,只对文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批评指正。其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快速了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再出差错。缺点是这种评语常常以嘲讽的方式出现,容易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一些内向的、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否定型评语会使他们产生作文恐惧心理。

例2不足千字,别字数十,字迹潦草,文面糊涂,惨不忍睹;主旨模糊,重点缺失,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读来不知所云;秦汉不分,张冠李戴,例证偏颇,南辕北辙,显出人文底蕴不足。

3.辩证型又称肯否型、抑扬型等,即对学生习作的优劣均予点评。一般先扬后抑,肯定多于否定。这是作文评语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类型。既肯定成绩,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又指出其不足,促其改进。

但这种类型的评语不容易深入,现实中也以套路居多。下面是邓春义老师为《读书做学问必须专心致志》一文所作的评语。

例3本文运用总一分一总式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论证合理.比较灵活地运用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其中例证最有力。明显的问题是有的分论点归纳得不是太准确,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4.模糊型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或顾左右而言他,或紧跟学生的习作续写一段文字。这种评语特别适用于不宜教师直接表态的文章,而且显得委婉含蓄,可令学生反复回味。缺点是不易把握,模糊变成含糊,会使学生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例如,有位学生写了一首题为《生命如蚁》的诗,充满了厌世的情绪;还有一位学生写了篇《青橄榄》的散文,描写自己的早恋情绪。教师觉得这样的诗文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要给予一个恰当的评价实在不易,便分别在一诗一文后续写几句,虽没有正面进行评价,却隐约表明了教师的态度。

例4·灰烬随风飘逝/不变的是对大地的信念/生命即便卑贱如蚁/也当活出自己的色彩与潇洒。

·不要轻易去爱,也不要轻易去恨,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痕迹,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让敌意成为过眼云烟,伸出彼此的手,握紧令人羡慕的韶华与纯真。

五、商讨型、命令型、训斥型3种 1.商讨型又称商量型、建议型,是指教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不以否定的态度进行批评,而是以一种商量的口吻,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评语的优点是口吻亲切,师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学生容易欣然接受。其缺点是只能在“点”上进行,不易在“面”上展开,故以眉批为常见,尾批不宜多用。

例1此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否删去一个? 此段文字若能将天气的酷寒描写得再细致一点,能更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不知你以为如何?

2.命令型是指教师以毋庸置疑的命令式语气写的评语,常以短句句式出现。它注重教师的权威,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修改任务;但由于其不平等性,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

例2此处“的麻烦”三字多余,必须删除,并将其后的逗号改成分号。

3.训斥型是指教师居高临下以训斥的语气写成的评语。这类评语都是否定嘲讽式的,语言生硬粗暴,充满话语霸权,对学生缺乏起码的尊重,极易造成师生情绪对立,有百害而无一利。

例3古人云事不过三,可是我给你提醒过多少次.你还是乱用成语,你究竟有没有脑子? 比拟型、夸张型、引用型、综合型4种

这种分类与修辞学上的分类不同,并不是说作文评语中用到某种修辞手法,就称之为某种评语类型,而是更为概括。

1.比拟型在此作比喻拟人型的简称,指作文评语整体由比喻或拟人手法构成,通过各种喻体、象征物的介入,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长短优劣。其明显的优点是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文艺色彩,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比拟不当,会给人画虎类犬的感觉。

例1本文融意境美、情趣美与理趣美于一体,如浇如注,无瑕无疵。妙在水到渠成,感情自然流泻;妙在海阔天空,想象奇特丰富。小作者调动全部的感官为读者思想的骏马创造出一片无垠的大草原。语言富有乐感,时如小夜曲,时如交响乐,令人回味无穷。

2.夸张型是指教师以夸张的语言(包括语气、语调)写成的评语。夸张能放大学生作文的优缺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但夸张失度,会丧失作文评语的严肃性,使人产生滑稽可笑的感觉。 例2情比天高,恨比海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落笔成风,字字珠玑,撼人心旌,动人心魄。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描写议论恰如其分。 3.引用型是指教师撰写的作文评语是由各种名言警句或谚语俗语构成。它给人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容易造成叠床架屋的累赘。

例3读了你的文章,老师忍不住想送你几句古诗。你文采横溢,邻班皆知,老师送你一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笔法细腻,含而不露,老师送你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的文笔清新自然,质朴动人,老师送你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送你一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你的文章结构错落有致,内容颇多哲理,老师送你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综合型是指教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成的作文评语。这种评语文艺色彩较浓,可读性较强,本身就是一篇可供学生学习的范文。但也容易造成支离破碎的问题,给人以凌乱不堪的感觉。

例4此文开头如晨钟锵锵,醒人耳目;结尾如暮鼓冬冬,余音不绝。句句含情,花鸟带泪;字字有意,山水开颜。情节发展一波三折,真可谓“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笔力遒劲,识见卓绝,小子可造,终成大器。

六、从句式的角度看,作文评语可以分为整句型、散句型、交错型3种

1.整句型是指教师用长短整齐的句式写成的评语,在这种评语中较多出现对偶、排比、回环、顶真等修辞。其优点是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形式整齐。但也容易使人产生机械拼凑、做作等感觉。

例1听说网吧引发上网念,见了网吧动了上网心,上了网络生了依恋情,紧紧围绕上网事件,细腻写出三个过程。文笔活泼,饶有情趣,人物形象鲜明,心理描写突出。“闻”“见”交代清楚,“做”的笔墨更加浓重,主次轻重把握得当,结构条理非常清楚。

2.散句型是指教师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子写成的作文评语,它能给人自然流畅的感觉,便于教师自由发挥,是评语中最为常见的。缺点是随意性较大,活泼有余,严谨不足。

例2这篇散文以一次同父亲拉车卖柴为主要内容,以疼爱、思念、感激父亲为线索,表达了浓浓的父子深情。在父亲的关爱中,小作者不仅懂得了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和应该怎么做,令人欣慰。文章富有真挚的感情,语言流畅,引朱自清的《背影》对比,使主旨更为突出。

3.交错型又称整散结合型,是指教师时而用散句,时而用整句写成的评语,它克服了单一使用整句和散句的缺点,充分发挥评语的语言艺术魅力。但若结合不当,则会导致佶屈聱牙的毛病,从而影响阅读效果。下面是魏新磊老师对高考优秀作文《李白的泪水》所写评语节选。篇3:作文批改评语范例

作文批改评语范例

(说明:九年级上学期开始,作文教学进行老师打分,学生逐句修改,并加上恰当评语的批改模式改革。评语力争具有针对性、亲切性、形象性、鼓励性、童趣性。以下评语仅是示例,学生尽可以自由发挥,写出活泼灵动、充满个性化风格的优美评语。) 字 迹

a、本子清秀、整洁,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真舒服„„你的字像印的一样漂亮„„很惭愧,我字没有你写的好看„„

b、随随便便,字哪能不像猫掏的似的„„字不在格子中间,当然看起来不顺眼„„你的字东倒西歪,是不是今天风太大,才刮成这样的„„我不相信你的字写不好,永远就这么潦草„„认真耐心地写,你会写的比我还要棒„„

- 内 容

a、这般丰富的内容,简直和作家写出来的差不多呀„„你的习作有血有肉,读起来真是一大享受„„你的作文内容具体,我读的十分过瘾„„你平时肯定爱看作文书,才写出这么多字„„

b、干巴巴的内容如同白开水,一点味道也没有,多加些优美的词句就好喝了„„不如刘维维字数多(或者举其他差生名字),你不觉得有点难为情吗„„你的作文像90岁老太太的嘴,干瘪空洞,讲话直漏风„„

---------------------------- 语 句

a、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比喻得十分贴切,说明你一向观察细心„„你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拟人句的„„反问句运用在这里多么合适„„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你当时真实的感情„„古诗引用恰到好处,我以后也要把学过的诗用到作文中去„„歇后语用的妙啊妙啊,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b、作文疙疙瘩瘩,读起来很难受,如同走在乡下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不小心就容易跌一跤„„句子像被谁切断了,不完整„„写好后仔细读一读,就会发现不通的地方„„不要怕麻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不能老指望别人替你改,要学会自己修改每句话„„-------------------------- 层 次

a、小节分的清清楚楚„„小节划分合适„„一个小节讲一层意思,段落分明„„ b、层次混乱,一节包含那么多内容,读着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小节分的太少,你舍不得多分吗„„中间一节还能再分几个小节„„

一、二小节不该分,要合并„„这一节与上面小节内容联系不上„„

-------------------------- 详 略 a、重点突出„„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不错„„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都叙述清楚了„„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了各个风景点,重点描写了„„ b、第x节写的过于罗嗦„„看不出这篇作文重点是什么„„不是重点的内容应该简单写一写„„

--------------------------- 题 目

a、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从哪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题目加标点符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与众不同„„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 b、题目老一套,人家就没多大兴趣看你的作文了„„这样的题目人人都会起,太一般„„内容写的似乎和题目对不上号„„动动脑筋,换个啥题目更合适„„我看题目不如叫《„„》更恰当一些„„

----------------------------- 标 点

a、标点打得规规矩矩,看出来你是个做事顶真的人„„标点用得十分准确„„

b、内容再精彩,标点马马虎虎乱打,大家也不愿意读你的作文„„丢了许多标点,你想让我一口气不停地读下去,憋死我呀„„标点可不好吃啊„„标点打的太多,读起来一跳一跳的,仿佛瘸子走路„„希望你认真打好每个标点„„一句话意思说完了应该打句号„„省略号占两格,不能打在一个格子里„„

---------------------------- 鼓 励 的 话 语

这篇写的超过上一篇,继续加油啊„„内容再具体生动点,你很有希望成为作文小组成员„„多读书细观察勤思考,你的习作很快就会在报刊上发表„„丁逸珊、娄维又不是神童,他们能做到的,相信你也能做到,而且会比他们表现更出色„„都是秦老师教,你还怕写作水平不上升吗„„每晚坚持看作文书,我就是这样掌握了很多好词语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你习作的字数比以前多多了,这是你认真写日记的结果„„你不想成为作文明星吗?练出一双“贼眼”吧„„上次你的作文在班里公开朗读,向你表示祝贺。下次争取写得更棒,好吗?„„不要总担心自己比别人笨,只要按秦老师要求做,你的梦想迟早会实现„„老是写不出什么内容,是因为你付出的汗水还太少„„把作文小组同学的日记、作文借去多看看,保证对你有很大帮助„„灵感从来不喜欢拜访懒汉„„勤奋勤奋再勤奋,当你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你会觉得吃点苦是值得的„„

作文评语三步曲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水平,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激发自己的作文兴趣,喜作文,擅作文。在作文评语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总结出了作文评语的三步曲。

一、前奏曲:一路高歌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一篇作文下来,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假使教师再一味地予以否定、批评,学生的沮丧是可想而知的,难怪学生们怕作文、厌作文。我的做法是:

1、正面表扬

对于作文好的学生,老师自然乐于看,但应不忘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这样会使学生们作文时兴趣盎然,既培养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又不断提高了作文的能力。

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着读着,我不禁有了种要哭的冲动,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为了拉上落在大水坑的小妹妹,自己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在优美文字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高尚的品德!我仿佛看到你已经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在知识的花丛里采蜜,在品德的花丛里采蜜,在人生的道路上添光放彩,你永远是优秀的!”

2、侧面表扬

这类评语一般用在中等生、后进生的作文中。我们万不可忽视了这一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

例《一件难忘的事》(我在一位素有班级调皮王之称的后进生作文评语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还记得吗?那是个下着小雨的下午。你犯了错误后,同学们都用蔑视的目光看着你。而你,把真切的目光投向了我。我什么都没说,示意你坐下┄。下课铃响了,你追上我,递给我一张便条:?老师,我错了。?你知道吗?从你那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心里,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作文,端端正正做人,我永远相信你、支持你!”

二、主题曲:优劣并存

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但毋庸置疑,一味地表扬(高歌),老使同学们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给予恰到好处的批评。或直接指出不足,或间接提示,或提出修改性意见,或否定不可取之处。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表扬(高歌)的基础之上。

1、直接性批评(鼓励)

对于自尊心较强、有钻劲、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

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述事情的经过时,应该注意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描写。比方说,?我翻开书?可改为?我高兴地翻开了书,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我哭出了声?可改为?想着想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等。

2、间接性批评(鼓励)

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

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让人读来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些就更美了。”

《救救青蛙》评语。“我已经明显感到你进步了。如果能养成作后修改的良好习惯(错别字多),你一定是最优秀的。”等。

三、高潮曲:披荆斩棘

作文兴趣有了,作文习惯养成了,还需通过恰当的引导。结合有机的批评,让学生们在作文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当然,批评一定要得法。教师心中要有权衡度,做到该批评时不手软,不该批评时不乱批评。这样才能起到使学生们在批评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在批评中奋进的效果。

1、从作文的形式批评

例:“作文中有多处语句不通顺,且不少词语运用不当,真让人担心。下次作文还会有多少类似这样的毛病?”

例:“作文的结构脉络在哪儿,作文的重点在哪儿,简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后作文中一定要先确定好作文的主题,灵活地选材,重点处多用一些笔墨。”

2、从作文的内容(思想)批评

作文如做人。千万不可忽视了学生作文中所渗透出来的思想。要能有机引导,从作文中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牢固树立“品德为先”的思想理念。例:一个单亲家庭的女生,在作文中写道:“爸爸如何对她不负责,而且还有了相好的┄┄”我采取了面批的形式。她坐在我的对面,我给她下了这样的批语:“在学校里你是强者,在生活上你是强者,但在爸爸面前你是弱者。因为你爱爸爸,你需要他的关心。爸爸给你关心了吗?给了。冬夜帮你盖被子的是谁,夏日耐心教你游泳的是谁,雨天为你送来雨伞的又是谁,让你上学读书、圆你一个个梦想的又是谁?┄。是爸爸呀!可你在意过他的感受吗?哪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

后来,这位女孩子流着眼泪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情必能动人、感染人、熏陶人。几年实践下来,深切感受到学生们不同了。作文兴趣高了,作文习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过去怕批评的,现在“乐意”接受批评。这样作文能力自然而然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令人刮目相看。

初中作文批语 江苏江都砖桥中学郭飞 邮编225200 本批语为本人在批改作文之业余时间编写,在此奉献给各位同仁,希望能减轻诸位的负担,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内容:1.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2.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3.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4.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5.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6.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7.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9.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10.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1.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2.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内容 1.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2.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3.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4.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5.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主题: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2.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4.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1.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2.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3.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

而无力。

4.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情节:1.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2.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1.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2.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3.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4.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

头蛇尾之感。

5.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6.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推荐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评语

篇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评语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评语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教育,呵护稚嫩的童心健康成长外,怎样去调动这些顽性十足,又充满探索好奇心的孩子的积极与互动,除了采取多种方法教学外,课后的作业评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作业评语本着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作业评语的重要性应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而逐渐被认识。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语文作业中的评语的设计。

一、“无声胜有声”——打造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作业,不仅是师生间教学信息的相互反馈,而且是联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在作业中教师可以觉察到学生的思想和自主学习情况,从评语中学生也能领悟出教师对他是否关心、有信心和责任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的交流。尽可能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

一。而把教师的评语搬上学生的作业本,就给师生的互动开启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学年我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刚开学时我不认识几个学生,有时认识也叫不出名字来,就在我为这个而焦急万分时,作业评语为我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如张子怡同学,刚开始我对她并不熟悉,一次作业交上来后,我发现其质量比上一次要差得多,篇2:检查教案评语

指导老师对教案的评语

1.该节课教学目标清楚明白、教学内容主次分明,具体,易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形式多样,重难点把握准确,分量与难度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法指导得当, 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是一节成功的课

2、本节课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3、该节课能以旧引新,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上新颖独特教学,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在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4、该节课很有艺术,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突破难点。言简意胲, 引导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

5、本节课非常成功,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

学生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配以亲切活泼的教态,能较为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表扬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精心设计练习,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节优秀的课。

6、该节课很有创意,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教材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基础和学生发展性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篇2:检查教案评语 指导老师对教案的评语

1.该节课教学目标清楚明白、教学内容主次分明,具体,易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形式多样,重难点把握准确,分量与难度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法指导得当, 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是一节成功的课

2、本节课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3、该节课能以旧引新,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上新颖独特教学,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在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4、该节课很有艺术,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突破难点。言简意胲, 引导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

5、本节课非常成功,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配以亲切活泼的教态,能较为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表扬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精心设计练习,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节优秀的课。

6、该节课很有创意,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教材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基础和学生发展性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推荐第4篇: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批评

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批评

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批评 (2010-1-6 20:15:00)张悦群

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张悦群(13056337653)

摘 要:课改虽有七年但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语文教学实际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或顾此失彼,或彼此纠缠,或名不符实。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有三点:第一,“三维”之“维”不能成“维”,“知识”“能力”是“前后件”相承的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为一维的两端;“过程”“方法”彼此交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内涵不清,外延纠缠,也不能形成第二维与第三维。第二,目标过多,干扰核心目标,分散与削弱核心目标的基础地位和主轴地位,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第三,第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线教师难以界定各自的内涵,难以梳理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难以执行“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的课改任务。

关健词:目标不能落实;“维”不成“维”;干扰核心目标;彼此纠缠。

为时七年的新课程改革似乎已经如日中天,但是沐浴在课改阳光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的面庞上,依然流露出一些犹豫、困惑、不安与焦虑:

“强化实现三维目标,弱化了双基目标怎么办?”

“一篇课文的教案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怎么写?” “‘过程’与‘方法’怎么区别?”

“‘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⑴到底怎样落实?”

三维目标的美丽理想给广大的语文教师留下了一个个难以解读的悬念,形成了一系列难解之“结”。面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

1、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

(1)只是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而没有顾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对散文阅读,注重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欣赏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分析,领悟精彩的艺术魅力。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与分析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普遍受到冷落。 (2)热衷于开展形式多样的非语文活动,忽视知识与能力等目标。如执教房龙的《<宽容>序言》一课,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潜心会文,就急于让他们表演无知山谷的故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有的唱“守旧老人的那些老掉牙的歌子”,有的跳漫游者的舞蹈,有的演夜里发生暴动的小品。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也没读懂,更不要说从文本学习中发展语言、升华情感。

(3)一味注重言语内容与朦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教师执教《荷塘月色》一课,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后,便连珠炮似的提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桃花源还是乌托邦?”“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臭水塘被写得如此之美?”“朦朦胧胧的月下荷塘有什么象征意义?”等问题。没有抓住朱自清特有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想像、联想等方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留给学生的不是鲜活的情景交融的形象世界,而是抽象的文本意义。

2、三个维度的目标彼此纠缠

请看一篇优秀教案《春酒》(人教版八年级)的三维目标。 A、知识与能力:(1)能深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文中的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过程与方法:(1)布置课前预习;(2)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观察事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深情地朗读课文”应该含有第三维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则含有第二维“方法”与第三维“态度”的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观察事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亦包括“过程与方法”的内容。

教案中三维目标纠缠不清,混为一体,不仅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操作,而且容易“排挤”非常重要的目标。如上述《春酒》教案中“知识”目标中严重缺失识字、解词,其实识字、解词乃是初中教学的主要任务。优秀教案尚且如此,非优秀教案则不言而喻。

3、三个维度的目标名不符实

最近,笔者查阅了一百位中学语文教师的一千多课时的备课笔记,没有发现一个课时的教案较好地落实所谓三维目标。较多的教案系“挂羊头,卖猪肉”,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或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排得整整齐齐,写得清清楚楚,但具体内容根本对不上号,只是“贴标签”而已。打电话问几个优秀教师。答曰:“说实话,我们不懂三维目标,你们要检查,只好应付。”“我们区别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得已而为之。”可见,三维目标在一线教学中处在何等尴尬的境地!

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一个课程合适不合适的重要标志,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可行不可行。课改进行了七年,三维目标被广大一线老师忽悠了七年;因为他们不理解三维目标,也无法在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或许课程设计者认为广大老师思想顽固,观点陈旧。钟启泉教授公开声言“现在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⑵其实,在指责人的时候,还需要自我反思,比如―― “三维”之“维”不能成“维”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设计者的“独创”,他们认为: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相互的交融性,不能缺失任何一个维度。⑶通过长方体这个比喻理解三个维度固然是正确的,一维就是点或一条线;二维是两个面组成,组成二维结构;三维就是三个面,组成三维结构,也就是我们所处的立体的空间。当然还有四维,即四个面,通常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四维已经属于超现实空间了。

可是,联系到所谓“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进行三维结构整合就出了问题。“维度”一说本源于思维的建构性理论。思维的建构性理论是20世纪认识论争论的热点之一。思维建构性作为一个理论问题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认识结构认识的深化,即从认识的二维结构拓展到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是立体的结构,三维目标用立体的结构来比喻语文目标着实在有点令人神往。然而,将这三个维度的7项目标根据三维结构进行交融整合,其情况是又怎样的呢?第一维“知识与能力”与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组成二维结构,整合以后可形成四个分支:1.知识+过程,2.知识+方法,3.能力+过程,4.能力+方法。也就是说,这二维目标既有知识掌握过程的目标,又有知识掌握方法的目标;既有能力形成过程的目标,又有能力形成的方法的目标。如果再与第三维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项内容整合起来,就会得到12个分支:1.知识+过程+情感,2.知识+过程+态度,3.知识+过程+价值观,4.能力+过程+情感,5.能力+过程+态度,6.能力+过程+价值观,7.知识+方法+情感,8.知识+方法+态度,9.知识+方法+价值观,10.能力+方法+情感,11.能力+方法+态度,12.能力+方法+价值观。

这12个分支似乎非常美妙,但难以进行教学操作。比如很难具体举例解说“能力+过程+情感”或“能力+过程+态度”,有哪一种能力不通过知识形成的呢。排除了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态度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知识”是怎么排除的呢?是课程设计者把“知识与能力”作为“三维目标”中的“一维”造成的。虽然,知识重在“逻辑性”,人类凭此“认识世界”;能力重在“操作性”,人类凭此“改造世界”;然而,知识与能力是有着特殊关系的两个“前后件”概念,决非同一层面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不能作为“一个维度”看待。一个维度(one-dimension)有着彼此对立的两端(polar opposites),这两端在逻辑上前后不相承,互相不纠缠,彼此不相容。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是由知识转化而形成的,转化的中介是技能。知识通过无数多次技能训练转化为能力。知识与能力,一“前件”,一“后件”,前后相承,彼此相容,不可能成为一维的“两端”。第二维“过程”“方法”,两者彼此交叉,过程之中有方法,方法之中有过程。这两者虽在一个层面上,但也不能构成一个维度。第三维更是如此,“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内涵区别不清,外延彼此交叉,也不能成为一个维度(详见下文)。如此说来,一线教师不能理解以及不能落实“三维目标”则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三维”之“维”不成“维”,“三维目标”不科学,那么把它改为“三类目标”“三项目标”“三种目标”是否可以?改一个名称固然无关大碍;然而,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目标过多会干扰核心目标

有人对三维目标的七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述,研究出一系列行为动词,仅“能力”一项就有如下内容:①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②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③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这些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具体到“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捕捉”“提取”“收集”“修改”等语文学习的行为动词上面来。如果再呈现其它六项,将更是纷繁芜杂。无疑,根据这些繁杂的行为动词给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选定某些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将是非常麻烦的。更为严重问题是:目标过多,过繁,不仅教学不堪负重,而且会弱化核心目标。 新课程设计者将“知识与能力”当作第一维,会不会如“按姓氏笔画排列”一样予以突出呢?未必。在新课标的宣传资料中有一个著名的人体比喻:把“知识与能力”是人的躯体;“过程与方法”人的中枢神经,它要协调、调动人的各方面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的灵魂。似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为重要,一节课如果没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与体现,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因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一个学生的一生来说,其意义更加深远。也可以说第二维“过程与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达尔文就说过方法的学问是最重要的学问,这最重要的学问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若从每一个维度出发,都可以陈述一番最为重要的理由,所以,正如新课程设计者所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⑷。殊不知,一线教师掂量着这三个维度中的七样玩意儿,却是愁眉苦脸:“哪能样样都重要呢?实际教学怎么办?”“不要说具体的教学落实,就是备课笔记前面的教学目标怎么也写不出‘三维’来啊!”“样样都重要,会不会导致样样就都不重要?”笔者孤陋寡闻,到现在为止尚未看到课标设计者或课改学科组的先生们呈现过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的三维目标。莫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奥克姆剃刀。哲学家奥克姆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十分不满,认为其只限于繁杂的概念演绎,却丢弃了问题的根本,故提出要用“剃刀”将不必要的东西全都“剃”除掉。时下对付繁杂的教学目标更需要这样的“剃刀”。真正有效的教学目标,应是“剃掉”了那些非根本、非核心的而简洁明快的目标。一节课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必须确定专一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成太多的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全都落空。那么,简洁明快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应该是语文学科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因为这样的“三基”是语文学科中基础的基础。不能想像,一个没有打好基础、缺乏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所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我国教育界一直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来没有人认为重视“双基”是错误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非常重视“打好基础”。 巧合得很,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一个课程目标的反思事件。在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发布全国数学标准17年后,一个内容更加集中的新指南在2006年9月中旬问世。为了帮助州一级和地区一级的数学课程的领导者们及数学教师们确定什么是各个阶段最重要的数学内容,2006年4月24日,美国国家数学教师理事会批准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追求一致性》,并于2006年9月12日发布了这份长达40多页的报告。这份文件确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数学技能与知识,即“课程焦点(Curriculum Focal Points)”。“课程焦点”的发布就是对数学教学目标地过多的反思与纠正;因为目标过多将分散与削弱“技能与知识”的基础地位和主轴地位,将会削弱与消弥核心目标,势必导致学科教学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从实际情况看,语文教师在“落实三维目标”时,最感到头疼的是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弄不清它们“是什么东东”,更掌握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根本原因在哪里?不是教师素质不高,也不是教师“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西方引进,因此――

舶来的“宠儿”不服水土

查有良教授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这是从外国引进的”,⑸ 三个概念角度不一,内涵复杂,外延纠缠。广大一线教师更是无法界定它们的内涵,梳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自然会影响到这些舶来的“宠儿”在我国的语文教学领域安家落户。

情感(nmotion)本是西方心理学名词,与我国传统的“感情”不一样。著名学者章志光在他的《心理学》中说:“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而另一位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则说:情感“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可见,情感既是“内心体验”,又是“外部表现”。“内心体验”是难以分解的,难以具体化的;“外部表现”是可以分解的,但非常复杂。仅分类的角度而言,有过程分类、要素分类与思情分类。就是国人所熟悉的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接受、反应、价值、组织、性格化)所使用的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是“不服水土”的。其理论依据和思维习惯同我国教育的实情不相符合,以致难以接受,也无法操作。

态度(attitude),也是心理学概念。它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即个体对各种刺激来源的倾向和感受,例如喜好、兴趣、需要等。态度由三种成分组成:第一,认知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和物的了解;第二,情感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物的好恶;第

三、行为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和物的实际反应或行动。第二种成分就是情感份,可见“情感”与“态度”是难以分开来的。美国学者加涅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有三类:第一类态度是可被看作是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希望儿童和蔼待人、为他人处境着想等;第二类态度包括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如听音乐、阅读等;第三类是有关公民身份的态度,如爱国、愿意承担公民义务等。第二类、第三类态度之中也明显包含了情感内容。

价值观(values),本是西方的哲学概念,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可分为六类:①理性价值观,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②美的价值观,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③政治性价值观,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④社会性价值观,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⑤经济性价值观,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⑥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把这样的价值观与上文的态度比较一下,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开。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也界定不清,现在把它们当作宝贝照搬过来直接用于我国的教学实践,而且要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实在勉为其难。难怪有专家(查有良)慨叹三维目标“真正害苦了全国的中小学教师!”⑹笔者以为,不是西方的东西不能引进,而是一定要适合我们的国情。要知道,引进西方的概念,不弄清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顾及我国的教育实际,舶来的“宠儿”是服不了水土的。这也是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

再说,即便把这三项内容清楚了,也要适应我们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这人文性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教育的长期意向,不是教学的短期目标;只是隐性要求,不是显性目标;只是辅助目的,不是核心目标;更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得到“落实”。正如课标修订组组长温儒敏教授在批评有关语文教材时所说:“有的教材怕通不过,在人文性方面、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极力下功夫,结果可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很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我看过有些演示的语文课,学生的确参与较多,也很活跃,很主动,处处都不忘和人文教育挂上;但作为语文训练,落实下来的东西很少,学生老师忙了半天,到底有哪些是可以把得住的‘干货’呢?”⑺ 总之,如果一定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第一,要把这三个概念界定清楚;第二,不必要强行要求“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失”。

庄子曰:“智者不言,言者不智。”本文实属不智之言,还望行家同仁批评指正。 [注]

⑴⑷钟启泉:《义无反顾奏响课程改革进行曲》,《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第5版。

⑵方虹:《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人民网2005年10月30日。

⑶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8日第6版)。

⑸⑹查有梁:《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2006年第12月29日。

⑺温儒敏:(《中学语文课改的步子稳一些为好》,2006年3月10日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荐第5篇:体育教学设计评语

导语:关于体育教学设计评语,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进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体育教学设计评语

1.该节课教学目标清楚明白、教学内容主次分明,具体,易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形式多样,重难点把握准确,分量与难度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法指导得当, 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是一节成功的课

2、本节课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3、该节课能以旧引新,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上新颖独特教学,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在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4、该节课很有艺术,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突破难点。言简意胲, 引导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 .5、本节课非常成功,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配以亲切活泼的教态,能较为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表扬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精心设计练习,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节优秀的课。

6、该节课很有创意,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教材把握透彻、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基础和学生发展性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理地将旧知识综合进行运用。

(二)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积极进行研究并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评价形形色色,活跃的课堂气氛,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如何去提高一节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经过不断地实验探索,我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堂好的体育课首先要教师精心设计,如何进行学生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如何进行学生训练,如何进行学生评定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做为教师备课时都应充分的考虑到。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本来好动,学生的安全应时刻考虑,做到有备而无患。

另外,根据课的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制定好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不大不小,学生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太低,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那么就激发不了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制定太高,学生经过努力也达不到目标,那么就会打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要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且要确切,要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相结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准备活动要充分,要有针对性,要为课的内容打好基础,最好在配乐的形式下进行练习,内容要以游戏化与韵律舞蹈相结合,准备活动不但要做好学生的生理准备,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练习难度和要求要适度,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创造和谐地练习气氛与环境,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教学手段要变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游戏化,或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一节课的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学生的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练习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队行调动要少,学生在课堂上要多想多练。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放的开,收的回,要收缩有余,有些课教师虽然放开了,但放的不够大,学生的练习也是在教师的思维下进行活动,根本体现不了学生的自主,有些课教师放开了,学生练习气氛也活跃了,但教师又很难收回。课前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进行练习,在练习当中通过学生的实践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主性练习。

探究与合作要运用恰当,有些时候教师为了达到合作这一环节,就提示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其实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自己完成任务的就不必要进行合作,当学生自己完不成的,就一定要进行合作,合作不是一种形式,而要真正为教学服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当中,师生互动。这样以来,师生共同合作,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推荐第6篇:幼儿园教学设计评语

篇1:幼儿园优秀课评课及幼儿园优秀教案点评

幼儿园优秀课评课及幼儿园优秀教案点评

该园能坚持保教结合原则和公益性原则,办园方向正确;收费符合有关规定,有财务账目和财产登记;有软化的室外活动场地,有多功能活动室,有图书阅览室等10个部室,环境创设美观,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厨房、卫生间条件较好;该幼儿园园长大专学历,有园长资格证,有新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保教工作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教师整体素质好;各项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能建立科学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周活动安排和学期活动安排详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注重幼儿教师健康卫生工作,幼儿礼貌、卫生、能主动参与活动,保教质量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该幼儿园在教师队伍建设、保育与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16”工程整改目标基本达成。但还须不断努力,打造区幼教典范。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该幼儿园在办园条件方面有了一些改善,但316整改项目还未全面达成,保育与教育管理以及活动档案的建设工作滞后。还要加强整改力度,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该幼儿园在教师培训、保育教育、以及教研活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316所需要求整改项目还未全面达成,还需不断努力,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小班活动:橙子和 橘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感官(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等)来 全面的认识橘子。

2.能初步知道橘子和橙子的区别。

活动准备:

至少每个幼儿一个橘子和一个橙子。

活动过程:

一、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触觉和嗅觉感受橘子的外形和独特的气味,引起幼儿对橘子的兴趣和好奇。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 [给幼儿每人一个用小方帕包好的橘子。] “我们先不打开它,来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好东西。”

“我们来摸摸看。咦?它是会是谁呀?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我来闻一闻,呀!怎么有香香的味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个别提问]“你觉得应该是什么好吃的?”

二、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打开小方帕,观察橘子的颜色和外皮,进一步了解橘子的特征。

“我先打开来看看吧!” [老师示范如何打开小方帕] “看,是什么跑出来了?”

(橘子)

“你们也来试一试,看看你们的小手帕里是不是和老师一样的。” [幼儿试着解开小方帕] “是不是和老师一样的?”

“橘子是什么颜色的?”

“它摸上去是不是滑滑的?”

三、自己动手剥橘子,观察橘子,知道橘子的内部特征,并尝一尝橘子的味道。

“你们想不想把橘子剥开来瞧一瞧?” “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自己剥橘子] “橘子里面和苹果一样吗?和香蕉一样吗?”

“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一片一片的)

我们先来用小手帕擦擦手,再来尝一尝橘子吧! [幼儿吃橘子] “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好吃吗?”

四、还想吃吗?我这里还有一个水果,你们也剥开来吃吧。

剥的开吗?哦,这个很难剥,仔细看看,这个水果和刚刚的橘子一样吗? (比较橘子和橙子)

总结:原来橘子是扁扁的,橙子是圆圆的,很好剥皮的是橘子,很难剥皮的是橙子。

小班体育活动:蚂蚁爬爬爬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安全、卫生等原因,教师和家长都不允许孩子尽情地爬

。一次,在进行《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在小树林里拣落叶。一队运食的小蚂蚁引起

了几个孩子的注意,蚂蚁爬到哪儿,孩子们就追随着爬到哪儿。小班健康学科中对幼儿的爬有明确的目

标和要求,而机械的爬显得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臵了一个蚂蚁妈妈带小蚂蚁散步

、游戏、找粮的情境,让幼儿臵身于游戏情境之中,在一系列游戏场景的变换中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

地向前爬、倒退爬,以此来满足孩子爬的兴趣和欲望,并相应提高他们爬的能力,于是体育活动《蚂蚁

爬爬爬》便生成了。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蚂蚁头饰,沙包制成的红、绿小粮袋若干,红、绿篮子各一个,体操垫,背景音乐。 2.幼儿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目标分析

1.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小班体育活动的目的中明确提出: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而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好奇、

好动、好模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是制定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重要依据。)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的动力。)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时间:2分钟运动量:较大)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晴朗,宝宝们,让我们一起活动活动吧! (音乐起,幼儿随教师做热身运动:头、肩、腰、腿、膝、脚。) 2.练习各种不同方式的爬。(6分钟) (1)自由爬(时间:1分钟 运动量:小) 师:宝宝们,让我们去散步吧! (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自由爬行,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 (儿歌:今天天气真晴朗,小小蚂蚁真高兴,跟着妈妈去散步。手膝着地慢慢爬,一步一步要爬稳哦!) (2)有序爬(时间:2分钟 运动量:中) 师:宝宝们,前面有一座小桥,让我们爬过去吧! (鼓励幼儿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爬过体操垫连接而成的小桥。) (3)寻声爬。(时间:2分钟 运动量:中) 师:让我们来玩捉迷藏吧。请宝宝们拉下头饰蒙上双眼,仔细听声音去找妈妈。(幼儿拉下头饰蒙住双眼

,倾听妈妈的呼唤,手膝着地爬着找妈妈。) 3.游戏:巧避大熊。(时间:3分钟运动量:较大) (1)尝试倒退爬

(“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响起,声音忽大忽小。) 师:宝宝们快听,什么声音?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幼儿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

物吃的大熊,快向后退。(引导幼儿练习向后倒退爬)听!声音没有了,让我们看看大熊走了没有?(引导幼

儿再次向前爬。如此反复2~3次。) (2)巩固倒退爬

师:刚才你是怎么倒退爬的?让我们再试试吧。 4.游戏:蚂蚁背豆。(时间:4分钟 运动量:大) (1)找“粮食”

师:宝宝们,冬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寻找粮食准备过冬吧!(引导幼儿寻找场地一头用沙包制成的小粮袋

。) (2)运“粮食”

请幼儿将红、绿两色的小粮袋按颜色标记运回相应的粮仓。(师幼共同检查游戏结果。) 师:怎样爬才能让粮袋不容易掉下来?(启发幼儿爬的时候背部要保持平稳。) 篇2: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

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

作为一名研训员,深入课堂听课是一项常规工作,而听完课后的评价则是必备的一项业务。评价得当,教师心悦诚服,是教师努力进取的推动力;评价不当,则不但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还易导致逆反情绪,影响其以后工作。因此,就要求我们自身要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准确、科学、合乎时代精神的评价。下面就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策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应尽可能引发幼儿多感官的参与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教和学;教学应当具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思考的环境;产生问题、引发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应该让幼儿感受挑战、应促进教师自我提高、发展的过程。

二、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针对幼儿园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并结合自己深入课堂的实践,我觉得幼儿园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从以下六点来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几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能以纲要为指导,体现年龄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幼儿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的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的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二)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具体全面;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状态自然规范;教学手段应用恰当;寓德育和美育于学科教学中。

而在以上几点中“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是第一位的。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教学程度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度,怎样安排详略等。

(1)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幼儿实际;

(2)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幼儿以新鲜的感觉;

(3)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4)是看教师在活动中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我们平时看到有些老师活动组织的不好,效率低,很大的一个程度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或幼儿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价。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

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幼儿活动时间过少现象。看幼儿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看活动是否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要有简单的内容,也要有难一些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幼儿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即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1、看教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2、看教态是否富有感染力,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幼儿、师幼情感交融。

3、看语言是否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有变化。

4、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教学效果

1、教学效率是否高,幼儿思维是否活跃、气氛热烈。

2、幼儿收益是否面大,不同程度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是否达成。

3、是否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幼儿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三、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

鉴于以上对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阐述,我们幼儿园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应该做到: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评价要全面、准确、加强正确指导、追求积极评价的效果。

1、要尽可能挖掘教师课堂教学的闪光点。

2、要敢于提出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要及时准确的给教师指明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确立研训一体化的评价功能

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有着“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的功能。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一是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为幼儿的“学”而评,幼儿是以什么态度什么方法去学的?幼儿在学习中获取得了那些对终身发展有益的东西?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制约着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及教学行为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真正价值不是为了对一节课的优劣的评定,更不是对执教者的教学水平进行定性考察,而应该是一种研训活动,真正的意义在于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激发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自觉调整教学方

法和手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促进专业化成长,同时使幼儿的发展也深受其益。

(三)重视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要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效率,应刻摈除“一言堂”的作风,扩大“主评者”的对象范围,让教育的实践者也有机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评者”。消除受评者和主评者两元对立的关系。一线教师既是受评者,也可以是主评者;我们作教育理论工作者既是主评者,也可作为受评者。这样可以听见来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从而形成“互动式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一线教师在接受他人的点评前,首先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进行自评,把自己的反思亮出来,然后再借鉴主评者的点评,进一步反思自己自评和主评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其有效的成份和不足之处。主评者也可以事先听取执教者或其同行的评价,对实践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和关注重点有所了解,然后适当调整自己原先的一些看法,再做有针对性、有指导意义的点评。最后也要把自己形成的评价与受评者进行讨论交流,形成一定的共识。这样公正、客观、平等的对话式互动式评价能够最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同时,也使我们作为理论工作者在使用语言表述时,不玩弄专业术语造成的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更切近实践者的可接受性,两方在研讨中各有所得。

总之,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使教师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更主要的是使他们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从教和学的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使评价成了教师和幼儿发展的有效平台,从而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篇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保教目标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因此,由幼儿园教师所组织的幼儿一日生活都是教育活动。

2、集体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与全体幼儿(即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的直接联系方式,并主要由教师选择活动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布置相应的教育环境。整个活动过程以教师的直接引导或指导为主,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

3、小组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与部分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的直接联系方式。

4、个别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与幼儿个体的直接联系方式,是教师按照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正确”或者错误”):

1、综合教育课程中,教育活动内容的主题主要来源于学科,还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及幼儿活动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错误)

2、多为儿童提供语言练习的环节和空间才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要把握的关键。(正确)

三、简答题:

1、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泰勒提出的有关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有哪些?

答: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泰勒曾对课程进行了8年系统研究,提出了以下四个有关课程的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追求哪些目标?第二,人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可实现这些目标?第三,这些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第四,人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实现?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有哪些?

答: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有,教学活动、游戏、区域活动、参观与观察、日常生活活动和劳动等。

教学活动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游戏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最佳途径;区域活动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非正规性途径;参观与观察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途径;日常生活活动和劳动也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活动性原则。

答:活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即使有活动,但内有幼儿自身主动、积极的活动,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此,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时,都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多种感性的时间和游戏活动,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充分获得发展。

4、按照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外部活动可以分为哪四类?

答:幼儿的外部活动可以分为:幼儿的生活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学习活动和幼儿的劳动活动。

四、论述题:

1、结合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实际,试述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如何坚持教育内容选择的多功能原则。

答:在分科课程中,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科,换句话来说,我们主要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性质来确定基本内容,并结合各层次的发展目标确定幼儿需要知道什么和幼儿能够知道什么,这时,我们考虑的主要是教育活动内容对幼儿来说是否具有启蒙性、可接受性和教育性等特点。但是,在综合教育课程中,教育活动的内容往往直接用主题的方式呈现,并由主题去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主题的来源不在于学科,而在于幼儿周围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及幼

儿活动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此,这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活动主题是否具有或蕴含丰富的教育活动资源,是否有可能围绕主题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即是否具有多功能的特点,以及由此展开的活动能否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比如,“鞋子”这一活动主题,我们就可组织多种活动:

1、可利用鞋子组织幼儿进行匹配、分类、测量、一一对应、排序等数学教育活动;

2、可组织幼儿进行“鞋与天气”、“些与健康”等科学教育活动;

3、可组织幼儿进行“开鞋店”、“鞋与家庭成员”等社会或语言教育活动;

4、可组织幼儿进行“画鞋子”、“做鞋子等美术教育活动”等。

推荐第7篇:同学语文教学实习评语

同学语文教学实习评语

同学在我校12级3班实习语文教学期间,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该生在实习期间听课认真,备课仔细,坚持写详案,能够积极查阅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试讲勤奋,授课大方,表达流利,教态自然,课堂教学组织严密,应变能力强,亦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民主又不失纪律性,深受学生喜爱。课后批改作业、周记仔细认真,评语多样、丰富而恳切,常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学生作文或与学生探讨文学作品。该生已具备一名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班主任实习评语

同学在本校12级3班实习班主任期间,能坚持每天全程跟班,主动与班主任交流班级情况,常利用下课、午休时间和学生谈话,发现问题立即给予引导帮助,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该生能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并虚心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与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大姐姐”。在此期间,独立主持了两次主题班会,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通过批改周记用笔谈的方式与每一位同学交流、指导,受到学生的好评、欢迎!

该生有较高的素质、强烈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推荐第8篇:教学批评与表扬

教学中的批评与表扬艺术

江桥小学刘运煌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分明自古以来就是治军、治学中的一项重要标准,乃至今天,我们仍然把它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批评与表扬始终贯彻在教学的始终,把握好这一尺度恩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反之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踏入教学生涯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对以往的案例的分析总结,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下我就如何做好教学的批评与表扬谈个人的浅显观点。

如何做好教学表扬

当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学生在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时候;当学生在勇于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的时候,我们适当给以表扬,他们内心会是怎样?当我们亲眼目睹、身临其境,相信我们每个人内心里的那种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那如何才能做好表扬呢?

一、表扬要及时。当下学生也别是小学生都处于一种“三分热度状

态”,很可能他做了一件好事,没有及时表扬,他们往往会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及时表扬,给予他们的行为肯定并且要趁热打铁伺机鼓励他做更多的诸如此类的好事情,强化他们好人好事的意识。

二、表扬要有专门性、针对性。表扬要有专门性,也就是表扬要注

意时间、地点。恰当的时间地点,会让学生心中的自豪感更加

强烈。表扬要有针对性,就是表扬要准确、不能乱表扬,要把

范围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要让被表扬者明白自己在受表扬,而

不是大范围的表扬,那样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了。

三、表扬要有延时性。延时性是指被表扬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

有表扬时的那种自豪感,乃至延伸至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其次

是表扬的激励作用要在整个集体中保持着相当长的时间,让自

豪感扩散到每个角落,每个时刻。

如何做好教学批评

有赏就有罚,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表扬能让人又自豪感,有激励作用。批评有突出、强调、警示的作用,批评更是表扬前的表扬。表扬要及时、到位、延时,那批评又应该如何做好呢?

一、批评要有准确性。批评要准确,就事论事,不该批评的就不应

该因为犯了点错连之前的优点也变了味而一起批评。批评要到

位,详细分析阐明其中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让被

批评者自己主动承认并下决心改正错误。

二、批评要有激励性,不能伤及自尊。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应

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批评应该是激励,鼓励改正错误,为不是

挖苦甚至变相体罚,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代,要让他们有积极

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

三、先批评后表扬。有些学生仅仅因为犯了点小错,或者是根本无

意识的犯错,往往会遭到老师严厉批评,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

遭到如此“待遇”。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久而

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如此不但不会让他们明白错误,反而走

向犯更大错误的歧途。

以上是个人教学生涯中的一点心得,或许我分析的不够透彻,请担待!

推荐第9篇: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惠济区南王村小学

李凌云

2011.

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设计者】惠济区南王村小学 李凌云

一、课题: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7课内容《守株待兔》

二、目标分解依据

1、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1)认识47个常用字和会写字39个认识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课文的意思。

(3)感化学生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自己。

2、教材特点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寓言课的学习,寓言故事是运用虚构浅显的小故事,说明的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再者,许多寓言现在已变成了成语,本文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正确地运用这些个词语,我在教学中就需要为他们明确守株待兔的意思,另外,本篇课文语言比较简单,所以我在课堂中会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目标

1、借助识字方法,使学生认识“守、窜、撞、桩、此、锄”等6个生字,会写“守、丢、此、肥、桩”等5个字。

2、多种形式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悟出故事的寓意,让80%的学生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中让学生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 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四、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猜字游戏和展示作品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课堂活动和说话练习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课堂读书检测和课堂说话练习检测目标3的达成。

【学习重难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五、教学活动预案【学习过程】

(一)动画激趣,揭题解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我们来听听吧!

2、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学生观看。

3、故事好听吗?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啊?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很有趣的成语故事,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4、我先写了个什么?(宝盖儿),下面是寸字,合起来念什么呢?写拼音,注意把翘舌音读准,拼读一遍。

看下一个字,株,是什么意思?看图画,在这里指的是树桩,待,就是等待,守在树桩旁边等待什么呀?

生:等兔子。

师:出示兔子的图片。 和兔字的演变过程。 下面老师要写 “兔”字了,同学们注意看:一个刀字头,就像兔子的长耳朵,再写一个扁口,撇,竖弯勾。看这只小兔子,它还有一个毛茸茸的短尾巴呢。它在这里变成了一点。下面你也伸出小手指把它书空一遍。

生:书空。

师:再一起读一读课题。

(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师:大家再看看图,是谁守在树桩边等待兔子啊?

生:是农夫。

2、师: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把书端好,听老师给你们读一读这个成语故事。

有意思吗?你也像老师这样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遍圈出课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同时屏幕出示生字)

3、师: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现在你知道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了吗?(因为农夫捡了一只死兔子。)

师:(边板书“捡”边说):原来他毫不费力白捡了一只兔子啊!

(认识“捡”)做捡的动作,看捡东西要用手,所以捡字的左边是提手旁。大家拼拼吧,注意拼音要读准。生拼读。

4、师:农夫怎么会捡到一只兔子呢?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读第一自然段,出问题的答案。

2、生答

(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这自然段里有还有四个生字宝宝呢!有的同学早就认识它们了,你愿不愿意做一次小老

师,把你认识的那个字教给同学们!

预设:

我认识了“慌”这个字。这个字左边是竖心旁,表示小兔子当时心里很害怕;右边是“荒”字,记住了右边的读音就能记住这个字的读音了。

师:板书“慌忙”,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从慌忙这个词中我们能看出小兔子怎么样啊?

生:很害怕 很紧张 很慌张 很慌乱。

我认识“逃”这个字。因为我以前认识“桃”,把木字旁换成走之旁,就是“逃”。 我认识“跳”字,把足字旁换成走之旁,就是“逃”。

我认识“撞”这个字,我编了一句儿歌,“儿童伸手把门撞”。

我能用“断”字组词,断开、折断、断裂、砍断、断线、撞断。

师说:这只小兔子看到农夫,太害怕了,所以他一不小心撞断了脖子,死了。我们把这几个生字再放回到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读准(自读) (指名读,指导读“慌忙” “一不小心”)

农夫在田里干活时没花一点力气就白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这意外的收获真让他开心啊!我们也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3、想一想,“撞”会发什么样的声音?板书:撞

4、理解“窜”是什么样子呀?

(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5指名答。

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

7、读第一自然段。

声音真洪亮,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8、读第一自然段。生评价。

(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大家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9、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理解“白捡”(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 又肥又大的野兔。) “

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理解词语:“乐滋滋”,理解“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

我们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2、读句子。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时强调了‘每天’ ‘一只’)

问生: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偶然)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呢? 他是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语句。

2、指名读。

(课件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出示词卡)理解:“从此”“锄”

3、问生:他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

(板书:不劳而获。)

种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

4、比较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第一句没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等。第二个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B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哪个词要重读?

C齐读句子。

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5、完成练习。

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 —————————————————,他想——————-—————— ,所以他 —————————。)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结合124页的插图说说原因?

6、指名说。

7、师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板书:一无所获)

(四)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通过劝告种田人,我们明白了什么?。

(指着板书)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将一无所获。

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读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目标达成检测样题

(一)、游戏活动,巩固字词。

1、猜字游戏 :猜一猜与课文中哪个字有关

寸 荒兆童 斤 方

2、选字填空

代 带 待

今天,老师()我们学习了一个发生在古()的成语故事,名字叫《守株()兔》。

(二)、指导书写,当堂检测。

1 、师范写“守”、“丢”,生观察。

2 、生观察“此”、“桩”、“肥”,说说写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师范写“此”,强调笔顺。

3 、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佳作,同桌互评。

结束语:

这节课,咱们班的小朋友收获了不少的新知识,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认真付出,愉快收获。

七、作业布置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偶然捡→ 不劳而获→一无所获

推荐第10篇:语文教学设计

《荷花淀》第一节教学设计

曹建生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设想:

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人物对话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阅读过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节中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第二节中五个妇女的对话,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体会人物的内心人物感情。

第一节中对话的分析讲解: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节中的对话讲解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

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小结: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第11篇:语文教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张三小学教师

刘春套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理清课文层次,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读dao,不读diao;“炊”读chui,不读cui,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固:本来的意思。于:比的意思。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六)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板书: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句话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六)学习第五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2、指导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完全

彻底

死的意义——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第12篇: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有的人

活动一:预习展示

1、认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

(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3)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怀着情感而写的。

3、“有的人”诗中指和的人。鲁迅先生属于一

种人。全文采用手法,褒贬鲜明。作者从鲁迅生前,去世后这两点来表现他的伟大。

4、我能理解诗句中的几个词语

5、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节)

第二部分(第节)

第三部分(第节)

6、我有几个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活动二:合作探究、品析作品

阅读提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含义?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如何进行对比的?

3、我会写出“骑在人民头上”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我是这样理解这节诗的。

5、对比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写法,我认为它的好处是:

活动三:展示交流:15分钟,组间竞赛活动

㈠组间交流质疑活动一,活动二的内容

㈡必展示题目:

活动四:课堂小结:

从这首诗中,我体会出一个这样的道理。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活动五:拓展阅读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

的生存。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上文的体裁是__

A.旧体诗 B散文诗 C散文

2.文中的“野草”是指__

A荒野中的杂草 B象征普通百姓

C旧的封建势力 D一切革命者

3.“地面”像征_____

“地火”像征_____

4.上文的中心是__

A.赞美野草,表达作者对腐朽势力的憎恶。

B.赞美野草,表达作者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

C.以野草自喻,同时表达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祖国的人民的愿望。

D.以野草自喻,同时对黑暗社会以猛烈的抨击。

第13篇:语文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通读 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中主要内容,并能运用合作 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此诗作前,已经接触过毛泽东同志的一些作品,初步了解了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所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对诗词的领悟、品味已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因为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对诗词意境的把握还会比较肤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重点生字的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有感情地诵读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诵读词的过程中,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2.学习本文正确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诵读词,体会词所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情感。2.领略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诗词,分析词中语言形象、精辟、优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的意境。 教学策略: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媒介,通过具体、直观材料,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提升学生对作品的品味能力,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同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背景音乐,配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1.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通过学生谈总结)在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比较多的注意到他的雄才武略。其实,他的诗词也同样堪称一绝,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篇章中的一篇----《沁园春· 雪》

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且使学生对毛泽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既有雄才武略,又有出众才华。

二、范读、听读、谈感受

教师配乐诵读,提出要求:认真听准每一个字音,领会诗词表达的感情。

生:认真听读,然后谈听读感受。 【设计意图】整体感受诗歌的风格、气势。

三、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提出要求:(1)注意押韵(2)注意:停顿、节奏、重音、感情 (打出幻灯片)

生:1.学生尝试齐读;

2.学生对齐读的朗读加以评价;

3.教师引出创作背景;

4.大声自由朗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5.指名朗读;并让朗读比较成功的学生自谈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强学生对诗歌朗读技巧的把握,加深对作品感情、意境的体会和理解,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作准备。

四、简介作品写作背景

师: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生:了解词作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情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思想和艺术 师教学上阕:

1.诗人描绘了什么地方的雪景?是怎样的景?用作品中的语句回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指导前三句的朗读并重点品析“千里、万里、封、飘”这几个词。古诗词中,常有一个字能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叫做“领字”或“一字领起”。你能从上片中找出这个字吗?它领起了那几句话?(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雪景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你大脑的荧屏上,然后描述给大家听。

3.重点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以《江山如此多娇画卷》引出上阕末尾三句,并由学生进行想象描绘,对写景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加以分析。

5.小结上阕。

6.学生对上阙进行男女分节朗读。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词的上阕。

2.前三句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

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化动为静的写法;写出了山的连,原的高。

4.虚景。从“须”可以看出。 其中蕴含了诗人乐观、必胜的信心,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作者首先总写,然后分写。作者在分写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先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再写作者想到的。在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时,作者又运用了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静写动的手法。同时,作者在景物描写时,还运用了互文、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师教学下阕:

1.由历史背景及柳亚子的词作引出对过渡句的理解。柳亚子词作“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想想看,它是由《沁园春·雪》词中的哪两句演化来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诗人写到了那些历史英雄?毛泽东是如何评价他们的?由那个字总领的?(惜)

3.文章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最后三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下阕。

5.男女合作读下阕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词的下阕。

2、“惜”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惜中含贬:批评他们缺乏文学才华。

3、文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今朝的革命英雄,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英雄必将主宰山河的无比坚定的信心。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指导学生再次诵读,深入感悟诗词情感

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学们,十几年后,你们也会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者,会成为真正得风流人物,让我们满怀这种豪情,齐读《沁园春·雪》。

生:有感情地齐读词作。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七、课堂小结:谈谈学习《沁园春·雪》后的收获或启发。(可以是写作方法、写景角度、遣词造句、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气概等方面来谈);

(此处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八、布置作业:

1.收集写雪的诗词作品,并将其写景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写品析文章。

2.课外阅读毛泽东其他诗词作品(至少5 首),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1.加深对《沁园春·雪》写景抒情手法的体会。

2.进一步了解伟人的诗词艺术及人格魅力。教学后记:

教学亮点: 1.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虽然有限,但却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2.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问题设计切中了作品的要害。3.授课紧扣文本启发诱导,循循善诱,使课堂在对话教学中成功实现互动。

存在问题: 1.学生的调动不尽人意。另外的原因:一是问题的设计,二是学生的活动设计。在设计问题时,我注意到尽可能只设计一些对学生体悟诗词感情的问题,而且尽可能使问题指向明确,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却与我的问题相去甚远,我想这也许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所致。在学生的活动设计上,设计得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思考或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在教学设计中,我是计划通过关键字的品读,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感情,进而指导诵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未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改进方法: 1.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上阕说到下阕,而是将上下阕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的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效果可能更好。 2.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学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

再教的设想:应该在诗词鉴赏方法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对本诗的学习鉴赏,初步掌握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方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第14篇:语文教学设计

28.《民族英雄戚继光》

温县赵堡镇大黄庄学校 白志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为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国明朝嘉靖年间沿海一带,屡遭日本海盗烧杀掠抢,明朝将领戚继光组建军队,抗击倭寇的故事。赞颂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又很有智谋。本篇课文故事情节集中,语句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多读课文,来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以此训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从而了解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智谋的内容,在实践中掌握读书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戚继光足智多谋、英勇奋战以及他强烈的爱国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2.了解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出示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 【出示课件】

生思考并回答。

师:有些小朋友说的很对,这几张图片都可以称得上我国的英雄人物。那么,今天我就再来认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他是谁呢?(生:戚继光)

师板书课题,简介戚继光。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并圈出课文中会认识的字。边读边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用笔画出来,借助字典来理解并解决。

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自主组词。【出示课件】

盗 浙 腐 训 律 倍 谋 占 患

3、指定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4、总结出难读难记的字词,通过结合熟悉的字 ,记住这些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

2、学生小组间讨论,并回答问题: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呢?【出示课件】

3、学生反馈,师总结。

4、小组之间进行课文朗诵比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四、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主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2、出示第

一、二自然段,并思考:【出示课件】

A.哪些词语体现了倭寇扰民?老百姓管它们叫倭寇的原因? B.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 生反馈。

3、出示

三、

四、五自然段。

回答:A.通过这几个自然段,你觉得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呢? B.哪些内容体现了其戚继光的勇猛?

C.哪些地方表现了戚继光有智谋的特点?【出示课件】 生反馈。

4、全班同学朗读课文,并画出概括写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智谋”的句子,看看这句话与上写文之间的关系。【出示课件】 生反馈;师总结。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理解能力。)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戚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民族英雄戚继光

组建军队

戚继光 作战勇猛 抗击倭寇——名族英雄

很有智谋

第15篇:语文教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共鸣

谈话导入:同学们,有一部著作,它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再现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历史画卷;有一部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著作的名字叫《史记》。你可知道,在这部著作背后凝聚多少艰辛、多少屈辱?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学生齐读课题。“发愤”到底是什么呢?两千多年前,一个伟大的灵魂——司马迁用其一生的心血进行了诠释。

二、学习课文——品悟“发愤”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发愤源自年少时追梦)

(1)、师:发愤战胜厄运,厄运缔造奇迹,奇迹成就强者,强者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段漫长的砺炼过程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年少时的司马迁是如何追梦的?板书:追梦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年少时他心中涨涌着什么梦想?

师生交流:

英雄之梦——是啊,黄河和长江一起,被称为我们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在这里衍生,无数英雄们的故事让年少的司马迁如痴如醉,英雄们的壮举让年少的司马迁振奋,英雄们失败也让年少的司马迁唏嘘,英雄们活着是一个人,倒下是一座丰碑,这一切的一切让他心弛神往。(英雄情结)

指导读一二句。

史家之梦——受父亲的影响,积累丰富。(家学渊源)出示资料:

从资料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深刻,让我们感受到司马迁让历史具有浓厚兴趣,也让我们想到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此时你读出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迷恋英雄、熟谙历史、充满幻想——)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发愤源自于临终时的承诺)

英雄的影响让司马迁热血沸腾,史学的魅力让司马迁四处游历,父亲的临终嘱咐又让他感受到什么?出示课件:

你读出什么?学生品析

读出父亲的一份悔恨——谁来读?

读出父亲的一份遗憾——谁来读?

他泪流满面的带着悔恨,带着遗憾,谁来读?

这是一个老人,一个史学家,临终时的话,大家一齐读

师:这样的嘱托时刻牢记,这样的遗愿时刻谨记,这样承诺他怎能忘?板书:承诺

于是他——引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发愤源自于人生的价值) 2

师:为了年少的梦想,为了对父亲的一句承诺,就在司马迁义无反顾地编写史书,向伟大的史家之路迈进时,一场飞来横祸降临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他遇到了什么?

(1)生默读课文

(2)提问:什么是横祸?这飞来的横祸指的是什么?

(3)师简介酷刑: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作奇耻大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上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因为他失去了男人的尊严,与那些半人半妖的太监为伍了,你们能明白吗? 所以他——(引说)悲愤交加 所以他想——(引说)血溅墙头 所以他要——(引说)了此残生

师:痛苦与耻辱同在,梦想与嘱托共存,他何去何从,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该怎么办?为什么?

选择“生”:父亲的遗愿。生读

选择“生”:人生的价值。

这句话在古文中这样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齐读

(4)思考:在司马迁看来为什么而死就轻于鸿毛——摆脱个人的耻辱和痛苦而死。鸿毛指什么?

在司马迁看来为什么而死就重于泰山——心中装着责任,为了有价值的事而死。泰山指什么?

板书:价值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勉励自己,我一定要引读——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指导读。

出示:

师: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正对天发誓的司马迁,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深藏屈辱,不屈不挠的司马迁。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5)围绕提供情境,通过想象进行描述。

师:因此他选择了编写《史记》,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劳累,选择了孤苦,课件出示:

那是一个风沙满天的清晨, ( )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 )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 ( )

(6)师生交流

(7)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你们丰富的想象,绚丽的话语中我分明看到了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发愤、发愤、发愤。(学生齐说)

这发愤分明源于对父亲的一句承诺——

这发愤分明彰显出生命的价值——

这发愤分明浓缩出司马迁生命的结晶,谛造出生命的奇迹。

板书:奇迹——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发愤缔造奇迹)

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枯燥的数字,想想看它意味着什么?

什么叫前无古人?

想想:《史记》是什么?《史记》是

师:史记是什么?鲁迅先生这样说:出示:《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生读

三、全课小结——叩问“发愤”

师: 环境越是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英雄人物把困难挫折当作是一笔财富。他们用行动来诠释着发愤是什么?可以说发愤是屈原遭到放逐后写成的《离骚》;发愤是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后写出的《兵法》 这无数个发愤谛造了无数个英雄,无数个英雄的人生经历凝成了无数句震耳发馈的话语,给我们以启迪,催我们奋进。自由大声读

出示:

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学生齐读

第16篇:语文教学设计

简答题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导向性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一)激励功能

(二)调控功能

(三)鉴定功能

(四)选拔功能

(五)导向功能

三、识字写字的教学设计策略

①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② 在生活中识字 ③ 汉子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的工具 ④ 认少写≠不写 ⑤ 既要设计识字活动,也要设计写字活动

四、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目标,制定计划

(二)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三)明确步骤,组织学习

(四)展示成果,评价反思

五、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教学观

(二)全面认识语文知识的中介性

(三)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四)语文教师要有整体的语文知识教学计划

(五)知识性教学必须精要、好懂、好用

六、作文讲评的特点和要求

(一)讲评内容不限于作文本身

(二)选取的事例有普遍性

(三)有重点,有中心

(四)态度热情恳切,形式生动活泼

(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七、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操作性建议

①阅读教学建议 ②写作教学建议 ③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④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⑤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建议

第17篇:语文教学设计

《准时的登陆表演》教学设计

迁西县滦阳镇郭家峪小学 教学设计者:张海莲

《准时的登陆表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栖”“菲”“乍”“秩”“绅”“犯”6个生字,掌握“族”“雅”“演”“墨”“牌”“疑”“零”“贯”“秩”“施”“菊”“犯”12个生字。理解“小巧玲珑”、“飘飘欲仙”、“鱼贯上岸”、“秩序井然”、“步履蹒跚”、“赞叹不已”、“如期而至”、“不厌其烦”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仙企鹅登陆时不仅准时无误而且秩序井然,体会出仙企鹅登陆表演的神奇以及游客们看到这样的奇观时的激动心情和由衷地赞叹,从而将这种神奇以及游客们激动、赞叹的心情读出来。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懂得尊重自然。

3、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容,并边读边想象,边感悟边想象.

4、在学习中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感悟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对仙企鹅准时登陆的奇观的由衷赞叹,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5、了解仙器企鹅准时登录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并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对仙企鹅准时登陆的奇观的由衷赞叹,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懂得尊重自然。

3、展示交流收集的资料。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仙企鹅准时登录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并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找出有关生物钟的现象。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第一个猜出来?认真听。 “黑背白肚皮,彬彬又有礼,遇人不害怕,生活在南极”。(企鹅)

真聪明!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种企鹅,是企鹅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它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仙企鹅。想看看这仙企鹅是什么样的吗?请看(出示课件)你有什么感觉?(可爱、美丽)这仙企鹅呀,可了不起啦,不仅长得可爱,它们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谁知道是什么?(它们能准时登陆表演)(师板书)读!谁知道:“准时”什么意思?“准时登陆表演”是什么意思?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观赏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

二、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课前预习时勾画出的字词多读几遍。(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2、检查词语的认读、理解。小巧玲珑

(先让理解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

如果说的不到位,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仙企鹅的身高才

三、四十厘米,还不及南极企鹅的一半呢?(出示南极企鹅与仙企鹅相比的图片)你们看,与高大笨重的南极企鹅相比,仙企鹅就更显得(小巧玲珑)了。“飘飘欲仙”

(先让理解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 如果说的不到位,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理解词语要从字入手。先看:“欲”什么意思?(像) “仙”呢?(神仙、仙人、仙女)

引导学生想象:仙企鹅“飘飘欲仙”的走是怎样走? (仙企鹅走起路来,动作轻盈,像仙女一样。) 步履蹒跚

我们前边学习《赏花》一课时也遇到了这个词,那篇课文中写的是谁

“步履蹒跚”?(盲人们)这篇课文中写的是谁步履蹒跚呢?(仙企鹅)仙企鹅“步履蹒跚”的走是怎样走呢?谁能学学?

(师总结):仙企鹅走路时摇摇摆摆的样子就是(步履蹒跚)

鱼贯上岸

一齐读一遍这个词语

再读一遍 谁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 “抬眼望去,只见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接着紧跟在它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列成长队,鱼贯上岸。”)

师引导:同学们看,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紧跟在他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就怎样的上了岸?(鱼贯上岸)有争着抢着往前挤的吗?(没有),有磨磨蹭蹭丢队落队的吗?(没有)也就是,第一只仙企鹅上岸了,第二只就跟上来,第二只上岸了,第三只跟上来,„„就这样一个跟着一个,这就是(鱼贯上岸)。 秩序井然

(先让理解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 谁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刚刚离开,另一队又扑上岸来。一队跟着一队,秩序井然。”)齐读 结合这种情景(指),再说说“秩序井然”是什么样子?

师引读这句话,加深理解:让我们也加入到登陆表演的仙企鹅队伍中,好不好?(指着一横队,一队另一队,一队另一队,一队另一队。)仙企鹅登陆不容易呀,走得不好会出队的,大家有信心吗?

全班引读: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

),另一队(

),一队(

),另一队(

)„„

一队跟着一队,这就是(秩序井然)。 初来乍到

未免生疑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 (第一次来)

让学生把课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在句子里“初来乍到”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语“未免生疑”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谁知道?

同学们想一想,“生疑”是什么意思?(产生怀疑)那“未免生疑”呢?就是(难免会产生怀疑)通过读刚才这句话你知道了谁对什么事产生了怀疑?

(是初来乍到的游客们对仙企鹅能准时登陆产生了怀疑。) 如醉如痴

“如”什么意思?醉呢 ?痴呢?把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词语的意思,那“如醉如痴”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谁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

“赞叹不已”知道什么意思吗?(不停的赞叹) 在这里写的是什么事使游人“如醉如痴”“赞叹不已”? 谁能读出游人的这种如醉如痴、赞叹不已?

孩子们你们看,词语的魅力多大呀!读了这些词我们知道了仙企鹅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感受到了游人们对仙企鹅的喜爱。细心的同学可能早就发现了课文中还藏着一些需要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你们看,认识吗?(指名读:菊花、家族、八点零

五、栖息、犯困、很雅的名字、告示牌、发号施令)

三、正确读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课文的朗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2、讲课文。

读课文是一种本事,讲课文更是一种本事,接下来就用自己的话试着把课文讲一讲。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老师提示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小巧玲珑、飘飘欲仙、初来乍到、未免生疑、不厌其烦、如期而至、秩序井然、步履蹒跚、整整齐齐、如痴如醉、赞叹不已、发号施令) (1)自由练习。 (2)展示交流。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这群可爱的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预设:(

1、学生可能会说这场表演很精彩。

2、学生可能会说这场表演很神奇。

3、还可能会说这是一场让人难忘的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

2、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仙企鹅的登陆表演很精彩、很神奇?

下面同学们静下心来,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一找、画一画,再读一读。(生自由读文)

3、集体交流。预设:

(1)、学生可能会找到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当手表指向„„出现了”这句话。 我觉得仙企鹅的登陆这么准时,很神奇。 师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来谈。

同学们想,当初来乍到的游客们对告示牌上“仙企鹅精确的登录时间”正充满疑问时,只见仙企鹅准时无误的登陆了,大家想一想,此时游客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很激动、很兴奋)如果你是游客看到这一奇迹,你会情不自禁的发出感慨:(这简直是太神气了、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2)、学生还可能会找到第二句“抬眼„„上岸” 我觉得仙企鹅登陆时非常有秩序,感到非常神奇。 此处结合两句话来谈。

A(抬眼望去,只见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接着紧跟在它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列成长队,鱼贯上岸。)在这句话中重点抓住“鱼贯上岸”这个词语来感受仙企鹅在登陆时的秩序。(此处的理解指导学生多读,一边读一边想象) (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

仙企鹅这样的上岸方式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

1、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很有秩序。

2、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很有礼貌。

3、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很神奇。

4、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像是有人指挥一样。

一只只仙企鹅又是怎样鱼贯上岸的呢?联系前面第二段的内容说一说。 飘飘欲仙是说仙企鹅走路怎么样? 预设:动作轻盈、灵活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第一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上岸了,第二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跟上来,第二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上岸了,第三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跟上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谁来读一读。其它同学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仙企鹅上岸的样子。

B(出示句子: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刚刚离开,另一队又扑上岸来。一队跟着一队,秩序井然。) 自己读了这句话,你从哪感觉到仙企鹅登陆表演很神奇的?(指名说) 在这句话中重点抓住“秩序井然”这个词语来感受仙企鹅在登陆时遵守秩序的神奇。

想象画面,再读句子,读出感情。(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总结:大家体会得真好。一只只白胸黑翅的仙企鹅就这们秩序井然地上了岸,仿佛身着燕尾服的什么?(绅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绅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出示句子)

同学们用心读这个句子,体会仙企鹅除了样子像一位绅士,还有什么更象绅士呢?(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一定会说出仙企鹅有风度、不争不抢更象绅士。)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一起观赏了这群可爱的仙企鹅神奇的登陆表演。假如此时我们就站在岸边,亲眼目睹了这群可爱的仙企鹅神奇的登录表演,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指名说)

这真是一场让游客们(

)的登陆表演,怪不得看的游客们(如痴如醉)、(赞叹不已)。

谁能带领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神奇的登录表演。(指名读第4自然段)

4、为什么仙企鹅能这么准时的进行登录表演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此处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生物钟现象的资料。再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现象了解一下。

五、课外拓展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到了澳大利亚的菲利浦岛上,有幸观赏到了这群可爱的仙企鹅准时又精彩的登陆表演,你想让更多的人也和我们一样了解这一奇观吗?请同学们课下设计一份海报给仙企鹅做宣传。

六、板书设计

25 准时的登陆表演 仙企鹅

如期而至 外形:小巧玲珑

飘飘欲仙 神奇:秩序井然

步履蹒跚 原因:生物钟

客观规律

《准时的登陆表演》教学设计

《准时的登陆表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栖”“菲”“乍”“秩”“绅”“犯”6个生字,掌握“族”“雅”“演”“墨”“牌”“疑”“零”“贯”“秩”“施”“菊”“犯”12个生字。理解“小巧玲珑”、“飘飘欲仙”、“鱼贯上岸”、“秩序井然”、“步履蹒跚”、“赞叹不已”、“如期而至”、“不厌其烦”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仙企鹅登陆时不仅准时无误而且秩序井然,体会出仙企鹅登陆表演的神奇以及游客们看到这样的奇观时的激动心情和由衷地赞叹,从而将这种神奇以及游客们激动、赞叹的心情读出来。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懂得尊重自然。

3、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容,并边读边想象,边感悟边想象.

4、在学习中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感悟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对仙企鹅准时登陆的奇观的由衷赞叹,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5、了解仙器企鹅准时登录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并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5、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6、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仙企鹅的喜爱之情,对仙企鹅准时登陆的奇观的由衷赞叹,并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神奇,懂得尊重自然。

7、展示交流收集的资料。

8、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仙企鹅准时登录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钟现象,并领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找出有关生物钟的现象。从重复现象中找出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第一个猜出来?认真听。 “黑背白肚皮,彬彬又有礼,遇人不害怕,生活在南极”。(企鹅)

真聪明!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种企鹅,是企鹅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它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仙企鹅。想看看这仙企鹅是什么样的吗?请看(出示课件)你有什么感觉?(可爱、美丽)这仙企鹅呀,可了不起啦,不仅长得可爱,它们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谁知道是什么?(它们能准时登陆表演)(师板书)读!谁知道:“准时”什么意思?“准时登陆表演”是什么意思?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观赏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

二、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课前预习时勾画出的字词多读几遍。(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2、检查词语的认读、理解。小巧玲珑

(先让理解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

如果说的不到位,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仙企鹅的身高才

三、四十厘米,还不及南极企鹅的一半呢?(出示南极企鹅与仙企鹅相比的图片)你们看,与高大笨重的南极企鹅相比,仙企鹅就更显得(小巧玲珑)了。“飘飘欲仙”

(先让理解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 如果说的不到位,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理解词语要从字入手。先看:“欲”什么意思?(像) “仙”呢?(神仙、仙人、仙女)

引导学生想象:仙企鹅“飘飘欲仙”的走是怎样走? (仙企鹅走起路来,动作轻盈,像仙女一样。) 步履蹒跚

我们前边学习《赏花》一课时也遇到了这个词,那篇课文中写的是谁

“步履蹒跚”?(盲人们)这篇课文中写的是谁步履蹒跚呢?(仙企鹅)仙企鹅“步履蹒跚”的走是怎样走呢?谁能学学?

(师总结):仙企鹅走路时摇摇摆摆的样子就是(步履蹒跚)

鱼贯上岸

一齐读一遍这个词语

再读一遍 谁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 “抬眼望去,只见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接着紧跟在它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列成长队,鱼贯上岸。”)

师引导:同学们看,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紧跟在他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就怎样的上了岸?(鱼贯上岸)有争着抢着往前挤的吗?(没有),有磨磨蹭蹭丢队落队的吗?(没有)也就是,第一只仙企鹅上岸了,第二只就跟上来,第二只上岸了,第三只跟上来,„„就这样一个跟着一个,这就是(鱼贯上岸)。 秩序井然

(先让理解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 谁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刚刚离开,另一队又扑上岸来。一队跟着一队,秩序井然。”)齐读 结合这种情景(指),再说说“秩序井然”是什么样子?

师引读这句话,加深理解:让我们也加入到登陆表演的仙企鹅队伍中,好不好?(指着一横队,一队另一队,一队另一队,一队另一队。)仙企鹅登陆不容易呀,走得不好会出队的,大家有信心吗?

全班引读: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

),另一队(

),一队(

),另一队(

)„„

一队跟着一队,这就是(秩序井然)。 初来乍到

未免生疑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 (第一次来)

让学生把课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在句子里“初来乍到”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语“未免生疑”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谁知道?

同学们想一想,“生疑”是什么意思?(产生怀疑)那“未免生疑”呢?就是(难免会产生怀疑)通过读刚才这句话你知道了谁对什么事产生了怀疑?

(是初来乍到的游客们对仙企鹅能准时登陆产生了怀疑。) 如醉如痴

“如”什么意思?醉呢 ?痴呢?把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词语的意思,那“如醉如痴”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谁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

“赞叹不已”知道什么意思吗?(不停的赞叹) 在这里写的是什么事使游人“如醉如痴”“赞叹不已”? 谁能读出游人的这种如醉如痴、赞叹不已?

孩子们你们看,词语的魅力多大呀!读了这些词我们知道了仙企鹅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感受到了游人们对仙企鹅的喜爱。细心的同学可能早就发现了课文中还藏着一些需要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你们看,认识吗?(指名读:菊花、家族、八点零

五、栖息、犯困、很雅的名字、告示牌、发号施令)

三、正确读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课文的朗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2、讲课文。

读课文是一种本事,讲课文更是一种本事,接下来就用自己的话试着把课文讲一讲。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老师提示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小巧玲珑、飘飘欲仙、初来乍到、未免生疑、不厌其烦、如期而至、秩序井然、步履蹒跚、整整齐齐、如痴如醉、赞叹不已、发号施令) (1)自由练习。 (2)展示交流。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这群可爱的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预设:(

1、学生可能会说这场表演很精彩。

2、学生可能会说这场表演很神奇。

3、还可能会说这是一场让人难忘的仙企鹅准时的登陆表演。

2、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仙企鹅的登陆表演很精彩、很神奇?

下面同学们静下心来,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一找、画一画,再读一读。(生自由读文)

3、集体交流。预设:

(1)、学生可能会找到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当手表指向„„出现了”这句话。 我觉得仙企鹅的登陆这么准时,很神奇。 师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来谈。

同学们想,当初来乍到的游客们对告示牌上“仙企鹅精确的登录时间”正充满疑问时,只见仙企鹅准时无误的登陆了,大家想一想,此时游客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很激动、很兴奋)如果你是游客看到这一奇迹,你会情不自禁的发出感慨:(这简直是太神气了、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2)、学生还可能会找到第二句“抬眼„„上岸” 我觉得仙企鹅登陆时非常有秩序,感到非常神奇。 此处结合两句话来谈。

A(抬眼望去,只见领头的仙企鹅首先破浪来到岸边。接着紧跟在它身后的几十只仙企鹅列成长队,鱼贯上岸。)在这句话中重点抓住“鱼贯上岸”这个词语来感受仙企鹅在登陆时的秩序。(此处的理解指导学生多读,一边读一边想象) (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

仙企鹅这样的上岸方式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

1、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很有秩序。

2、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很有礼貌。

3、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很神奇。

4、学生可能会说:仙企鹅这样的上岸像是有人指挥一样。

一只只仙企鹅又是怎样鱼贯上岸的呢?联系前面第二段的内容说一说。 飘飘欲仙是说仙企鹅走路怎么样? 预设:动作轻盈、灵活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第一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上岸了,第二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跟上来,第二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上岸了,第三只仙企鹅飘飘欲仙地跟上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谁来读一读。其它同学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仙企鹅上岸的样子。

B(出示句子:它们全都站好以后,“领队”一声令下,队伍马上开拔,直扑金色沙滩。一队刚刚离开,另一队又扑上岸来。一队跟着一队,秩序井然。) 自己读了这句话,你从哪感觉到仙企鹅登陆表演很神奇的?(指名说) 在这句话中重点抓住“秩序井然”这个词语来感受仙企鹅在登陆时遵守秩序的神奇。

想象画面,再读句子,读出感情。(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总结:大家体会得真好。一只只白胸黑翅的仙企鹅就这们秩序井然地上了岸,仿佛身着燕尾服的什么?(绅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绅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出示句子)

同学们用心读这个句子,体会仙企鹅除了样子像一位绅士,还有什么更象绅士呢?(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一定会说出仙企鹅有风度、不争不抢更象绅士。)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一起观赏了这群可爱的仙企鹅神奇的登陆表演。假如此时我们就站在岸边,亲眼目睹了这群可爱的仙企鹅神奇的登录表演,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指名说)

这真是一场让游客们(

)的登陆表演,怪不得看的游客们(如痴如醉)、(赞叹不已)。

谁能带领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神奇的登录表演。(指名读第4自然段)

4、为什么仙企鹅能这么准时的进行登录表演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此处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生物钟现象的资料。再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现象了解一下。

五、课外拓展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到了澳大利亚的菲利浦岛上,有幸观赏到了这群可爱的仙企鹅准时又精彩的登陆表演,你想让更多的人也和我们一样了解这一奇观吗?请同学们课下设计一份海报给仙企鹅做宣传。

六、板书设计

25 准时的登陆表演 仙企鹅

如期而至 外形:小巧玲珑

飘飘欲仙 神奇:秩序井然

步履蹒跚 原因:生物钟

客观规律

第18篇:语文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盘山县高升学校小学部

秦志新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九册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数条公路被震断,几万座房屋倒塌,成千上万人被埋在了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下,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就是——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这到底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板书:了不起

二、新授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3、学生先自学,再小组讨论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或词语,并写上自己的感受。(特别是要勾画出描写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和词语) 生:学生浏览课文。(教师巡视)

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班的同学很会学习,在勾出句子后,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这种学习习惯很好,会让你受益终生的。

生:学生继续读书,批注。

师:有的孩子已经把手举起来了。可以出声的读一读。(学生仍然读书)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父亲了不起?

生:我从第

2、3自然段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因为父亲失去儿子很痛心,但很快能从痛苦中坚定地站起来,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很了不起。

师:自由读读

2、3自然段,想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如此痛心的父亲坚定地站起来呢?勾出这句话。

生: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出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就是这句话,让父亲看到了希望,相信儿子一定还活着,于是坚定地站起来,向废墟走去。还从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 生:我从12自然段,父亲在不停地挖儿子的画面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相信大家都找到了“他挖了八小时,——”(出示)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师: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生:因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从时间上看他一直在挖,,是整整挖36小时,挖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的。 所以说他了不起。

师:是啊!整整36小时啊!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挖着。板书:挖。这36小时里,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生:可能会再次发生爆炸。

生:父亲可能会受伤,可能会有很多人来劝阻他。 师:这36小时里,有哪些人曾经劝过他? 生:有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 师:谁来读读父亲和他们的对话?

(师读父亲。生开火车读。)

生:邻居走过来,说:快走吧,你还要照顾你的孩子。 生:医生走过来,说:走吧,我给你包扎一下吧。 师:可父亲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引读)儿子在等着我。三遍 师:读到了这里,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听出了虽然很危险,但父亲也没放弃,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一定在等着他。真了不起!

师:这段话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拯救儿子。

有了这么多的体会,想想现在我们应该怎么来读。 生:应该读慢一些,时间应该读的越来越重。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他挖了——” 师:还从那里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生:我觉得父亲奋不顾身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不停地在那里挖, 36小时都没停止过,眼睛满是血丝。为了救儿子,父亲付出了这么多,真了不起呀! 生:从“破烂不堪”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在挖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

生:从描写父亲的外貌中这句话“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说明父亲在挖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危险。从“到处”这个词就能看出,父亲可能把手划破了,还可能挖到血淋淋的尸体。即使是手破了,衣服破了,但父亲还在坚持的挖,不停地挖,挖地多么艰难啊!为了救出儿子,什么苦都能忍受。父亲这种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真了不起。

师:这句话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好,带上这份感动,用你的朗读,再现挖废墟的父亲。(生读)

师:体会的深刻,读的很动情。

师: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呀!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父亲挖废墟时的情景,(放音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父亲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裸露的水泥,挪走倒塌的柱子。睁开眼睛,说一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不知疲倦,奋力拯救儿子的父亲。 生:我眼前出现一位心中只有儿子,奋不顾身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 顾不得休息,很坚强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意志坚定,决不放弃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不顾一切,很有毅力的父亲。

师:对,父亲奋不顾身的挖着,疯狂地挖着,他挖的哪是废墟啊!他挖的是饱含血泪的情,令人心痛的爱啊──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再现眼前的父亲。 生:配乐齐读12自然段。

师:作者通过对父亲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把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呈现在我们眼前。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这样做? 生: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在支撑着他。 师:爱让他不顾一切,疯狂的挖。

生: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凭着他常对孩子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出示)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齐读。)

师:当他一次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也是这句话。

(生齐读。)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过几次?(3次)请大家在课文中勾出这句话。父亲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他对儿子的爱和这句最真挚朴实的话。

师:这句话让父子俩心灵相通。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不倒的大山,心中坚信儿子一定还活着。不管发生什么,也要和儿子在一起。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儿子和他的同学们才会创造奇迹。默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的了不起,勾画出来,写上自己的感受。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生:我从

2、3自然段感受到阿曼达的了不起,他终于要见到了父亲,他自己不出来,却让同学先出来,可以看出他对同学们那无私的爱。多么的了不起! 师:就是这种亲情使阿曼达勇敢、无畏,亲情使阿曼达无私、高尚。 生: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着对父亲的信任,没看见人,就已经断定是父亲救他来了。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从“只要”“一定”我觉得儿子对爸爸是无比的信任,相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这让我感动。

师:你抓住了这两个词语来谈的。对,我们读书就应该细细地品味语言文字,不要放过每一个词语。

生:我觉得阿曼达七岁,比我们还要小,就能凭着父亲的这句话,安慰同学们,告诉大家不害怕这种精神很了不起。

师:是呀,亲情,使人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 师:阿曼达在废墟下等待着,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还会做些什么?小组交流交流。交流完了,拿出手中的笔,把他写出来吧!

师: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在想什么?他会说什么? 生: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住!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他不会仍掉我不管的。爸爸我在等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师:你写出了阿曼达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对父亲是无比的信任。 生:他对同学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爸爸很伟大,他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 生:阿曼达在废墟底下等待着、盼望着,他相信爸爸不会离开他。他对同学们说:“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他决不会放弃的。如果爸爸真有危险,别人也会救咱们的,但我总相信,我活着,爸爸也一定活着。”

师:7岁的小阿曼达,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顽强地等。一直等了三十八小时,几乎是39小时的生死离别啊!现在终于逃出死神的魔掌。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惊喜,把他们父子俩个,创造生命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我读父亲的话。你们读阿曼达的话。

(分角色配乐朗读)

师:阿曼达是那么的信任他的父亲,是那么的无私、勇敢,是什么力量让儿子在死神面前那么做?

生:这都来自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被埋在废墟下,让他满怀信心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安全出口开辟出来,让同学们先出来的那一刻,他想起的也是这句话。

(生读。)

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让我们感动;父亲对儿子的爱,更让我们感动。是呀,爱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更会创造奇迹。 板书:爱

三、知识拓展

师: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正是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完成板书)父爱是深沉的,和母爱一样无私、伟大。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两本书,《感悟父爱》和《父与子》,到知识的海洋里去感受父爱。老师读了这两本书后,我对父爱有了更大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出示)

四、总结收获

五、布置作业 师:阿曼达和伙伴们就在漆黑的废墟底下整整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了不起的阿曼达用手中的笔写出来。也像刚才我们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那样,通过描写他在废墟里的语言、心理、动作来表现阿曼达的了不起!

师总结: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的海洋中,有父母的爱,有老师的爱,有同学的爱。可以说,身边处处都有爱。我想:因为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有欢笑;也因为有了爱,你们才成长为一个个了不起的孩子。爱是无私的,让我们也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第19篇:语文教学设计

篇1: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学

姓名

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

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 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宫殿 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 懦弱 恼怒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 谦虚 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 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 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挖掘 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 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 值 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篇2: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表格式语文教学设计 1 2 3 4 篇3:语文教案编写(范例) 语文教案的编写

教案的编写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师备课的结晶和施教的蓝本。有了好的教案,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目标明晰化,教学内容条理化,教学过程序列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上课。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讲,一份良好的教案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和前提。另外,教案还可以起到备忘的作用,为总结教学经验、教训,进行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教案编写原则:a、格式规范b保证质量c可操作性强。

二、教案编写的格式:语文教案的格式有两种,一是条文式,二是表格式。 1.条文式是用说明性语言条分缕析地把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教学内容和步骤等表达出来。 2.表格式是用表格表述教案内容。表格式比条文式更直观,但受表格项目所限,表现形式不如条文式灵活。

三、教案的结构: 完整的教案结构如下: 1.案头: 1)课文标题 2)授课教师 3)授课班级

4)授课日期及节次(第几节课) 2.内容: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注: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以两至三条为宜。 2)教学重点及难点。

3)教学时数 4)教学方法 5)教具使用 6)教学过程: ①检查预习②讲授新课 a.导语 b.学习新课:教师讲授、提问讨论、训练等(要具体写明各个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及大约所需时间) c.收束:总结、布置作业等 附:1.板书设计 2.课后小结或教学后记。

以上是一篇课文的完整教案。如果课文太长,一课时不能完成,需要写出分课时计划,每课时也应写出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题:愚公移山 授课教师:王小明 授课班级:三年五班

授课日期及节次:2007年3月23日第三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具体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自定)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具体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自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自定) 教学设想: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的理解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 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第20篇:语文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棣花中学

叶宁

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陈太丘与友期》。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新课标强调:“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寻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要把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这种被动型接受式学习模式,改变为学生学会了什么?这种主动型探究式创新模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些新精神、新观念自觉地、积极地作为我们设计教案的指导思想。我们要通过教案的准备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设和体现语文的知识体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设计理念: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注解,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课文,通过反复朗读主动发现问题,在积累词汇、疏通文意中讨论质疑,在交流体验中联系自己对修身做人进行自我对照,反省自己优缺点,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3、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第25课。初中语文第一册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对学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健全人格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一个文言小故事中教育学生以诚做人,以礼待人。

4、学生分析: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由于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还很少,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淡薄,应着重

1

指导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通过反复朗读,背诵积累文言文语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法: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2、探究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背着七个背囊赶路,这七个背囊分别装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他来到渡口,渡船刚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小船上下颠簸,十分危险。船家说:“客官,我的船小负载太重,你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可是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丢弃哪个背囊?

学生:“金钱”、“荣誉”、“美貌”……

故事中的年轻人思考一会儿,把“诚信”抛进水里。结果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因

2

为失去了诚信,找工作四处碰壁,与人交朋友也没人愿意相信他,这时他才醒悟到诚信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诚信”的文言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二)、文学常识(多媒体展示)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三)、整体感知

1、诵读文本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老师指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ě)

不(fǒu)通“否” (2)、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读准节奏。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把握朗读的语气:

“尊君在否?”

(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

“非人哉!”

(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

(5)、分角色朗读

学生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有感情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方法。

3

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2、疏通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常见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①第一招“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单位等等词语,可以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②第二招“加”: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在内现代汉语常用词语。 ③第三招“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例:“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您,对别人的尊称,家君:我的父亲,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④第四招“补”:补出文言文中被补出的成份。 例:(陈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快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粗通文意 (3)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总结归纳本文重点的字词句(补充一些古代称谓的知识:如敬称、尊称、谦称,贱称、蔑称等)(出示幻灯片)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

(4)、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就会将其省略,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出示幻灯片)学生快速补上文中省略成份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太丘 )去后( 友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 )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 家君 )已去。”友人便怒:“( 尊君 )非人哉!( 尊君 )

4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君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友人)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正确、流利的翻译课文

(6)、齐读课文 (7)、背诵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关键字词,采用“串珠法”,尝试背诵课文。)

(四)、合作探究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抓住对方“无信、无礼”反驳)

(2)、从元方的回答来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友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元方:懂礼识义、聪明机智

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3)、有人说,友人知道自己错了,为表示歉意,下车拉元方,元方“入门不顾”这也是失礼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赛。

教师总结:大家对人物有不同认识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努力做到“以信做人,以礼待人”。(教师寄语)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做人应讲信用,对人应有礼貌。)

(五)、课外拓展(见幻灯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时了了》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⑤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⑥,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⑦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⑧,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 5

大踧踖⑨。

注释:①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对曹操多非议,为其所杀。②李膺字元礼,东汉末清议领袖之一。③俊才:才智出众的人。④府君: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礼。⑤君:您,表尊称。仆:我,表谦称。⑥先君: 先人。指前辈,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⑦奕世:累世。⑧了了:聪明伶俐。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 B.先君仲尼(即孔子)

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 D.太中大夫陈韪(御用医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4.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六)、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努力的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

(七)、布臵作业

1、背诵全文

6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

教授《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堂有以下几个环节:

1、情景导入,以关于诚信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诵读文本,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意思。

3、合作学习,疏通大意,指导学生文言文翻译方法。

4、人物性格品析,学生分角色朗读。

5、展开辩论,学生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明白:做人应讲信用,对人应有礼貌。

课堂教学中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课文时,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过程,不能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得到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产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过程和体验。 附: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

聪明机智

懂礼识仪

友人

无信无礼

知错就改

启示

以信做人

以礼待人。

7

《语文教学设计 批评评语.doc》
语文教学设计 批评评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