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橡树教学设计

2020-11-24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艾亭镇第二小学

蒋小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

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如若一方说出理由成立,加10分;理由不成立,另一方反驳成功,反驳方加10 分;反驳不成功,两方都不加分。还可互相补充理由,理由正确,各加5分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7.拓展: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

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三、作业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板书

计划不可以修改 笔直

保护环境 爱护树木 橡树不可以砍伐 弯曲

推荐第2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松子山大寨小学 段勇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们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重、难点:

1、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上篇课文中,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人和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2、你们见过橡树吗?(课件出示橡树图片,介绍橡树,橡树是世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期比较长,它有高寿达400岁的。他们都具有共同特点,叶子比手掌还大,也像手儿那样,伸出几根粗壮的手指;果实是坚果,一端毛茸茸的,另一头光溜溜的,好看,也好吃,是松鼠等好玩动物的上等食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课件出示)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写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们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橡树铺路,受到人们称赞的故事。

(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2、读第

2、3自然段。

(1)筑路工人们为什么突然停下来?(因为他们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所以他们突然停下来。)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棵树的?(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读4—7自然段。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因为他们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都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保证公路直,就必须砍掉。所以

1 他们都沉默不语。)

4、读第

8、9自然段。(1)“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2)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因为筑路人为了保护橡树,宁肯让路拐一个弯,也不砍掉橡树。)

(3)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筑路人绕树修路,说明他们爱护树木,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5、路过的人们都称赞筑路人,你是不是也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四)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公路: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形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高尚

推荐第3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推荐第4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如果在修一条路时,前面遇到一棵树,你打算怎样办?出示大树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BB%BF%C3%B4%F3%CA%F7&in=2799&cl=2&lm=-1&st=&pn=7&rn=1&di=200268645&ln=1907&fr=ala0&fm=rs5&fmq=133116889365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0&-1&di54124538535&objURLhttp%3A%2F%2Fpic1.bbzhi.com%2Ffengjingbizhi%2Fyangguangcaoyuanfengjingbizhi%2Fnature_sz194-tree-and-graland_blue_sky_31188_9.jpg&fromURLhttp%3A%2F%2F%2Ffengjingbizhi%2Fyangguangcaoyuanfengjingbizhi%2Fdown_42260_9.htm&W1280&H800&T14876&S162&TPjpg)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路旁的橡树》,看看筑路工人怎么做的。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反复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

1.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大家讨论、交流、总结

面对这棵大树,筑路人毅然选择了保树,宁可多费力气,多花钱,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第5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标要求】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文,悟出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3、德育: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一套。

【教法】

电教辅助法、图文对照法、诵读体会法。

【学法】

诵读体会法、讨论理解法。

【教后感】

这篇文语言朴实,真实感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重点的词句,多读多想,理解文内容,感悟矿物所要赞扬的精神。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了解内容

1、师:我们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是否同学们还记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学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事──

2、揭示题:路旁的橡树。学生齐读题。

3、学生和老师一起初读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文,把文读通顺。

2、您读懂那一部分?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的吗?(共同解决疑难)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教师组织正反辩论)

5、说说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填空: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因为。

9、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0、师:现在,你们就是左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

三、总结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进行口语交际)

3、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推荐第6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 第二单元 第8课《路旁的橡树》

?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为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主题而展开的。旨在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本课讲述的是与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有关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却非常高尚,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本文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不寻常处理方式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对于中段的小学生,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与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具有独立识字和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来理解上下文的能力。本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路旁的橡树》一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行理解,但要让学生从这件寻常小事上抽象体会出环保意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具体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难点:体会工程师和工人们在处理橡树与路时的心情。 ? 课时分配

本文为略读课文,安排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情境图等 ? 教学方法及手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应通过默读、朗读、对话等途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教法上,教师将采用“品读感悟法”、“情境创设法”等方法并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启发学生参与思考,自读自悟。

学法上,引导学生通过“读、思、问、议、悟”等方法理解文本,感悟出爱护周围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语文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重视启发式教学。本课的设计旨在更多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主动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文中“修建公路”这件寻常小事中感受到人们高尚的心,更重要的是自然而然的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相信上节课的学习一定让大家影响深刻,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

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今天这节课我们讲的也是人和树的故事。(出示书本上的图片:一条公路在经过一个大树时弯成了马蹄形,人们绕道而行,保护了大树。)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条公路在经过一个大树时弯成了马蹄形,人们绕道而行,保护了大树。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联系新知,同时做对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使得教学内容顺利展开。

二、自主阅读

师: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就和这张图片有关,(板书课题)接下来,请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

预设:人们在修公路遇到了一棵大橡树,为了保护橡树,人们在橡树旁拐了马蹄形的弯儿。

师:人们遇到了一棵橡树,一棵怎样的橡树?

预设: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里把橡树比作草原的哨兵,可以看出这棵橡树是高大的,就像是广阔草原上的哨兵一样,挺拔、坚毅、刚强。

师: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们在经过橡树的地方拐了个马蹄形的弯儿,对于他们的这一行为,文中是怎么评价的呢?

预设: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的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有自身的特点,这里不重点进行字词教学,让学生自读,感知文章大致内容。

三、讨论交流

师: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高尚指的就是道德品质高雅的人。那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高尚表现在哪里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这篇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面对这棵大橡树人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同时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和抓重点句子的能力。

句一: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师:工程师什么话都没说,如果你是工程师,看到这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你会怎么想?

预设:多么生机勃勃和富有美感的橡树啊!如果砍掉了该多可惜啊!可是筑路计划不能修改,该怎么办呢?

师:看得出工程师内心很矛盾,他也不忍心将这高大的橡树砍伐,工程师自己也不清楚该怎么办。此时,工人们也沉默不语。为什么?如果你是工人们你会怎么想?

预设:这棵橡树高大、挺拔,坚决不能砍,可是这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怎么办?还是等工程师考虑清楚以后作出安排吧!

师:工人们沉默不语是在等待工程师考虑清楚以后作出安排。工程师最后考虑的怎么样了? 句二: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师: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为什么工程师会叹气呢?

(生自由回答)

(小结):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工程师在内心深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斗争;然后他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说明工程师在心里已经认可了要保护这棵橡树,但筑路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公路绕过橡树,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会像箭一样笔直了,这声叹息含蓄地传达出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在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

师:那为什么工人们也沉重的叹着气?

(生自由回答)

(小结):工人们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

师: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此时,工程师说了一句话: 预设: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是啊!造好一条公路并不简单,首先得经过勘测人员翻山越岭地查看地形地貌,接着技术人员按照勘测情况设计图纸,最后是工程师和工人们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但是工人们也说了:

预设: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同时橡树也不可以砍,最后,工程师和工人们是怎么做的?

句三: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师:事情完满解决了吗?

预设:完满解决了。不仅橡树得到了保护,筑路计划也能顺利进行。

师:这下子,不仅橡树得到了保护,筑路计划也能顺利进行了。现在,让我们带着感情将课文中的第

4、

5、

6、7自然段来读一遍,要读出工程师的无奈以及工人们的坚定。几年后,这天公路终于完工了,想知道完工后的公路是怎样的吗? 句四:他笔直笔直的,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师:我们说,一条“宽阔、平坦、漂亮、笔直”的公路是最好不过了!一路直开,非常的快捷舒适!但这条公路是?

预设: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师:“只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出人们在设计这条公路上是? 预设:精心设计,用心良苦。

师:“只在一个地方”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个“弯曲”可以和前面的哪个词做对比?

预设:笔直。

师:这两个词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看到:这条路笔直笔直的,就像箭似的,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设置的。坐车经过的人都怎么说的?

预设: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的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称赞筑路的人们了吗?

(生自由回答)篇2: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一幅缙云县城公路的照片:一棵古樟树在公路的中间,树四周有围栏,汽车通过时得绕道而行。)

朱老师每次回老家,都会路过这样一个地方(展示照片),看了这几张照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指名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人和树的故事,揭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三、检查反馈

1、指名读词语。

平坦 马蹄形 延伸 楔子 赞叹 灌木林 粗壮 结实 挺拔

2、交流思考题。

(1) 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

(2) 交流第二个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指名提问题。

四、再读课文

师引:读书贵在质疑。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就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得反复思考,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解决。好,这堂课让我们主要围绕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

1、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作者怎样描写它?

2、重点交流: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

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里?人们是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在课文里找到相关的语句。

(2)讨论交流。

句一: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什么都在沉默,一句话也不说呢?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句二:“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什么都在叹气?

指导读。评价。

(过渡: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橡树也不可以砍,最后,工程师和工人们是怎么做的?让我们来读读

5、

6、7自然段)

(3)学习

5、

6、7自然段。

从“不可以”读出什么?从“也不可以”又读出什么?

理解“为什么说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要造好一条公路并不简单,首先得经过勘测人员翻山越岭地查看地形地貌,接着技术人员按照勘测情况设计图纸,最后是工程师和工人们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句四: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重点理解“笔直”与“弯曲”。作为公路来说,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体会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用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评价工程师和工人们吧。(板书:高尚)

五、课文小结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这都是因为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六、作业练习

1、想像写话练习。

(1)橡树是那么 ,就像 。

(2) 是那么 ,就像 。 (3)如果你坐车过往这里,也会赞叹:“ 。”

2、进入情境,广泛交流。

过往的人还会赞叹什么呢?

(赞叹筑路人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赞叹他们美丽的心灵;赞叹他们善于思考,巧妙设计,为树让路„„)

3、这么多人事先没有商量却见解高度一致,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不约而同)

4、激情朗读最后一段。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配乐)

板书设计: 工程师 修路

路旁的橡树

工人们 保树

高尚篇3:8路旁的橡树 教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第( 3 )周 第(3)节 总(17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 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如若一方说出理由成立,加10分;理由不成立,另一方反驳成功,反驳方加10 分;反驳不成功,两方都不加分。还可互相补充理由,理由正确,各加5分 [注]汇报过程中有机穿插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放在4——7自然段)。还要注意:学生每汇报完一处就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一遍。随着理解的加深,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也要不断加强,打动人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说筑路人高尚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名副其实的评价。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7.拓展: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 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三、作业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教学反思】

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

4、

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8、路旁的橡树篇4:路旁的橡树教案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3、德育: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

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我们在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同学们还记得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个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题目)。

2、揭示课题:以“路旁的橡树”为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与“路”和“橡树”有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下列词语。

橡树 延伸 挺拔 楔子

沥青 马蹄形 高尚

3、指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读第

二、三自然段。

⑴ 交流第一个问题: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⑵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子的?(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⑴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⑵ 工程师最终想出解决方案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4、读第

八、九自然段。

⑴ “只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

⑵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⑶ 为什么人么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⑷ 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

5、总结:

① 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③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词:

橡树 延伸 挺拔 楔子 沥青 马蹄形 高尚

五、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起因 将修一条宽阔、平坦而笔直的公路 发现橡树 改变计划热爱自然高尚的心 保护橡树 结果一处弯曲却受到了人们的赞美篇5: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语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4、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在品质,增强自觉保护生

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高尚的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内心,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都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橡树”和文中生词的含义。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1、赏图谈话:

师:孩子们,每天能看到你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是老师最幸福的事了。健康呢,离不开好的生活环境。(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赏心悦目的绿色图片吧。(生看图片,说感受)

是啊,“美好生活,源于绿色”,如何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谐相处,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走进第八课——【出示:路旁的橡树】

2、你知道橡树吗?(生)

师:橡树是一种外形美、适应力强、用途多的树。在欧洲被称为“神

树”,有“森林之王”之称。(生齐读课题)

3、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学贵质疑”,围绕这棵路旁的橡树,你还有什么疑问?(生)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前的学习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抽生读)

师:有信心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同时解答刚才的疑问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请孩子们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词语】

考考你们,谁能和这些词语打个招呼,自信、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读,正音练习,齐读)

交流你们的学习收获,解疑。(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疑问呢?)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延伸:延长、伸展。

楔子:文中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沥青:一种黑色成胶状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用来铺路、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

不约而同: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师引导)

课文写了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修路时,为了保护一棵橡树,把一条原

本要修得笔直的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

师小结概括故事的方法: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用关键的词连接起来即可。

三、从课题切入,了解路旁的橡树。

【展示橡树】师:看,这就是路旁的橡树。你觉得它怎么样?(生)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棵橡树的呢?用“——”把它画出来。(生反馈)

【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显然,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生:)请说完整。(生:)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引导理解“哨兵”:哨兵是干什么的呀?为谁站岗呢?哨兵也是战士,战士

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师:哨兵为大自然站岗,还保卫我们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

(男女生赛读,再齐读这句话)

过渡:这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不仅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家园,还默默地向路人述说着它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段经历,就要从它旁边的这条路说起了。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质疑导读:人们原本打算要修一条怎样的路呢?

【出示图片】是呀,原计划这条路将是宽阔、平坦又漂亮的,可是,我们现在看到修成后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可是,我们现在看到是一条怎样的路?【图片】在书上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笔直笔直的,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是为什么?)】

(师引读)让我们去看看当时修路时的情境吧!(师读学习要求,引导自学)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4—7自然段,思考:

1、笔直的公路为何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用“画出描写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

(生自主学习,师指导方法。)

2、小组内交流:

(提示方法:先说:我找到的词语或语句是——,从中我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读句子。)

3、引导交流:

“停下”一句:为什么停下?可能在想什么?

“沉默”一句: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了工人们不想砍橡树,但筑路计划不能改,进退两难的内心感受。“什么也不说”可以体会到工程师心情很沉重,因为—— 师:你能读出他们这种沉重的心情吗?(个别读,评价,理解“沉默不语”)

“叹气”一句:

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是在想什么?(那棵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感的橡树,砍掉实在可惜,该怎么办呢?我要改这个计划?)

是啊,修笔直的路,橡树就要(生)

不砍橡树,笔直的路就(生:)

该怎么解决路和树的矛盾呢?他的内心怎么样?(着急、无奈)所以才长久地——(看着—)

在工人们和工程师沉重的叹气声中,都包含了对橡树的什么情感?——(不舍、担心

是啊,橡树阻碍了修路的进程,但如果砍掉这么好的一棵橡树,又实在舍不得。担心、不舍,着急、无奈,你能读出他们的这种感受吗?(指导朗读:语速舒缓,语调略低沉。生读,挑战读,师带读。)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试着读一读。

(第一遍,第二遍加重)师:我强调的是——(生)你们强调的是——(生) 师:我强调计划,是因为——(计划是大家共同制定的,不能随便说改就改。) (再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人们的态度怎么样?(要坚定地保住橡树。)

师:工程师呢?(又想不改变计划,又想保住橡树,左右为难。)

(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 !)

师:坚定的你们让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生:书上找)

找出表现工程师动作的词,体会他的变化。

师:(演示楔子打进地里)楔子打进地里,说明——(生:工程师已经想出了

办法,决定稍稍改动一下计划。

笔直的马路成了——(生)

师:就这样,【出示句子】几年过去了——(生读)

师:为了留住橡树,他们原计划要修得宽敞、平坦、漂亮的公路,它像箭一样笔直,但——(生读)

师:你知道为什么笔直的公路,为何在这儿弯成了一个马蹄形了呢?(生) “弯成马蹄形”的决定可以看出工程师和工人们的什么思想?(他们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4、过渡: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人们对谁的赞美? 赞美他们对这棵橡树的——(保护),赞美他们对生命的——(珍爱)赞美他们的高尚品德——可贵的环保意识!

引读:于是,当过路的人欣赏着橡树的美,路过这条马蹄形的路时,不约而同地说:——(生读) 当橡树把它的一片苍翠、美丽的花朵和香甜的果实奉献出来时,过往的路人不约而同地说——(生读)

【板书:筑路的人 高尚的心】

5、现在,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 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

推荐第7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概述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筑路人为保护橡树

而展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身边环境献计献策献力量。师生共议寻求正确理解。

四、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在感情读中体会并传达出筑路人在处理橡树与路的关系时矛盾的心情和态度的变化。师范读或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点拨。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潜心读文,走进课文描写的情景,获得真切的感受。注重学生的自悟,同时又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发表个性化见解。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七、依据的理论

积极探索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

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八、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词语、橡树图片、重点语段

九、教学时间

两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前苏联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叫苏霍姆林斯基,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把握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提问法:人们在做什么事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解决的? (2)填补法:在修路时,碰到了一棵、的橡树,人们把路修成,为橡树。他们有一颗的心。

(依次可为:宽阔平坦漂亮粗壮结实挺拔马蹄形让路高尚)

(三)、自主阅读,感悟课文

1.再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预设: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2.在小组内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并讨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指导阅读,领会主旨

1.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2.就以上画出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

(1)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预设: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2)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 3.课件出示句子。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1)句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 (2)指名朗读这句话,读出舒缓的语调,低沉的语气。 4.教师朗读第

八、九自然段: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

尚的心。”

5.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1)“不约而同地赞叹”说明什么? (2)“高尚的心”又说明什么?

(3)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6.读了课文后,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说一说。

《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谢村镇湑水中小

陈均儒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的课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考虑到在一节课里要基本完成教学内容,我为四年级的孩子选择了这篇比较短小浅显的课文。尽管评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的话语,但我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保留自己的判断!老师们为了鼓励我才尽量说优点,我自己知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遗憾。这只能说明,我的临场应变能力还不够强,现场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而思考和实践是走向成熟的捷径。

我想如果能把自己授课的过程全部摄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的话,一定会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顺学而导。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有很多地方都和我原先预料的不一样的。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因人而异的。这就决定教师必须敏锐地

察觉他们的思维过程,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提炼最值得探究的教学问题,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揣摩、感悟、体验、想象去解决心中的问题,把学和教、预设和生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管“风筝”飞得多远,“线”永远在老师的手中。在教学中,我原想以中心突破法来指导学生理解全文,但是,由于疏漏了让学生说感受的环节,自然引不到中心句去。而且从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上来看,学生更迷茫的不是最后一句,而是写工程师和工人们沉默的话。在对学生学情的估计和及时调整策略上,我显然缺乏教学机智。我想在探究“工人们和工程师为什么叹气”这个问题前,还是应该先让学生解决“马蹄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对课文意思有一个初步的概括和了解。在引出“有必要让树,还是把树砍了吧?”这个问题,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争辩思维,更有兴趣地去读书。

因此,教学是要充分预设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到不同的班级去教,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最要紧的是现场灵活的调控能力。在细节上,还有很多毛病,比如一开始自己也有些紧张,说明缺少实践锻炼的经验;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不够灵活,导致不小心把后面一张幻灯片提前放了出来;对时间的控制不够完美,导致教学出现了几十秒的多余时间,又让学生提问,使教学又终点回到了中国;对板书的设计虽然比较有新意,但是当时考虑到时间,漏了“和谐画卷”这几个词,我想如果加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在辛苦的过程里,我们会得到自我的提升,搞课题、上课都是一样。我想起一个朋友的话:“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吧!在过程里,我们感受着快乐!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这个团结协作的大集体。

推荐第8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堂实录 授课:程 兰(歙县城关小学)

评析:周旭明(徽州区潜口镇中心学校)

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

师:刚刚听了对老师的介绍,你们对老师现在有些什么了解? 生:老师已经从教28年了。 生:老师是徽师毕业的。

生:老师以前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很好,学会倾听也是一种本领。刚才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朗读的声音。

生读第二组课文单元提示。

师: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摇头晃脑的,我知道你们带入感情去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保护环境。

生: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人与自然。

师:对,本单元说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课。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是橡树,而不是花,不是草,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橡树。

指名读课题,突出“橡树”。

师:是路旁的橡树,而不是河边的,山上的,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路旁。

指名读课题,突出“路旁”。

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谁和谁之间有联系呢? 生:路旁和橡树。

师:对,是路和树之间有联系。其实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以后预习课文或是看课外书,从课题入手,就会明白得更多。我们再齐读课题。

赏析:“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被程兰老师奉为教育格言。但程老师并不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学会倾听是一种本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多好的学习方法啊,就在师生自然的谈话交流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当真是润物细无声。着眼文题,让学生明确“路”与“树”有联系,导入环节提纲挈领,简洁高效。

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

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 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 生:粗壮、结实、挺拔。 师:请说完整。

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岗。

师:为谁站岗啊? 生:为草原站岗。 生:为大自然站岗。

师:哨兵也是****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卫家园。

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赏析: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逐段教学,直奔“橡树”,提高课堂效率。由“哨兵”一词引申,让学生体会树对人们的重要,足见程老师提炼文本的功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

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

师:你都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了,真了不起。谁再来复述一下?

生:根据筑路的计划,未来的树要经过橡树这里,橡树不能砍,而计划也不能改变。 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

4、

5、

6、7自然段。

生齐读片段。

师:请四个同学分段来读一读。 生分段朗读。 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沉默不语”? 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 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

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 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是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 生:很着急!

师:着急、无奈,所以他—— 生: “长久”地看。(掌声)

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工人们怎么说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加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加强: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我强调的是—— 生:计划。

师:你们强调的是—— 生:橡树。

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

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 生:因为筑路计划不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很坚定的。

生:坚定地保住橡树。

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 生:左右徘徊。 生:为难。

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 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 生:拿出、走到、打进。 师拿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楔子。现在它成了楔子。

师在黑板上动作演示楔子打进地里。 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经—— 生:改变了。

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 生:马蹄形。

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 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圆的。 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 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

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什么意思? 生:纯洁。 生:品质优秀。

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

1、道德水平高

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生:第一个。

师: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 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师: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

生:筑这条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住这棵橡树,就把计划在这里修改成马蹄形。 师:概括得真好。

师:这棵橡树在两座大城市之间,原计划是? 生:要把这条路修得笔直笔直的。 师:计划怎么改变的?

生:在一棵橡树那儿弯曲成马蹄形。

生:这条路笔直笔直的,但是到了橡树这里,为了保住橡树,就弯曲成了马蹄形。 师:一篇长文章用一两句话说出主要的意思来,这叫做概括。我们以后要学会把长长的文章进行概括。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师课件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照片:他为什么对这棵橡树感兴趣呢?他写这棵橡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他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生:他认为,这棵橡树虽然在地球上并不起眼,但是它有着我们爱护它的心。

师: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写这棵橡树,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生:受到惩罚。 师:谁的惩罚。 生:大自然。

师: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们是怎么做的? 生:因为那儿的人们不爱护树木,所以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村庄和人们一起—— 生:毁灭了。

生:如果人们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一样,村子和人们最后统统消失了。

生:如果不爱护环境的话,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那么各种灾难都会向你袭来。 师:善待自然,就是—— 生:善待自己。

赏析:研读课文,带着学生咀嚼文章字里行间的味道,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从“沉默不语”中感受到了工人们的为难,从“长久”中体验到工程师的无奈。工人和工程师的简单对话在程老师的演绎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读文本,挖掘文本,程老师在这里为我们做了精彩生动的示范。

四、联系生活,感悟路旁的橡树

师:爱护环境,没有国界。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教育理念,在我们歙县已经得到传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师播放自摄歙县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和马蹄形高速路的视频,并配乐解说:在离歙县县城8公里的南乡,有一棵大樟树。这儿也有一条徽杭高速路通向远方,这棵大樟树有着和路旁的橡树一样的命运,在这儿的马路也成了马蹄形。这棵大樟树有着500年的历史,它的保护级别是国家一级,现在被列为黄山市重点保护林木。如此粗壮的树干,如粗硕大的树冠,古朴中透着苍劲,它是徽文化的象征,它是文明古城历史的见证。如今,大樟树上,许多小鸟依旧在这婉转,树下,许多儿童的欢笑声依旧在这回荡。这棵大樟树矗立在这蓝天白云下,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面对这棵大樟树,我们不禁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更要感谢那一颗颗高尚的心灵!

师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你们对高尚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你们的老师说徽文化的重要,古迹需要传承时,你们会由衷地赞叹: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当你们的爸爸妈妈驾着车从徽杭公路经过,看着这棵古老的大樟树,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不能只挂在嘴边,我们要付诸****。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课件出示) 生齐: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

赏析:当程老师伴着优美的音乐解说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视频时,我们突然感到:语文和生活竟是如此贴近。课文中的“橡树”似乎一下子跳出了书本,生气勃勃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缺忽略了给学生搭建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桥梁。这段精心准备的视频,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文中自由飞翔后,稳稳地着陆在实际的生活上,使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推荐第9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抓住人物言行,品悟人物品质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篇课文,课文写了筑路时有一棵橡树挡在前面,最后路从橡树的旁边绕了过去的事情。表现了筑路人乐于保护环境的高尚品质。课文主要采用了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来表现人的品质。我们要根据课文特点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引入

人们为了盖房、做家具、做斧头,就不顾一切盲目地上山砍树,一片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们心里很难过。可是,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难读的多读几遍。

1读准下面的字音: 延伸

楔子

灌木丛

马蹄形

○2理解下面的词语:

挺拔

责备

不约而同

4、把“路”和“树”结合起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反复读句子“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

2、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引导

人的心灵总是通过人的语言,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筑路人言行的句子。

4、读下面的局咋子,讨论后面的问题。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1“沉默”是什么意思?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什么沉默?又为什么叹气呢? ○2工程师说的话和工人们说的话有矛盾吗?如果有矛盾,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 ○3工程师最后是怎样做的,说些什么? ○4橡树没有砍,○它长成什么样子呢,路也修好了,它是什么样呢?这样的结果表现了筑路人什么样的心?

5、因为树没有砍,所以它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因为树没有砍,所以宽阔、平坦又漂亮的路才能依偎在树的旁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呀。现在我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样的路,你对筑路人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联系生活,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如果你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

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

橡树 : 高大

挺拔

结实

公路 : 宽阔

漂亮

笔直

马蹄形

工人 : 高尚

推荐第10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8*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修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 小组内交流。

B 全班交流。

★引导重点交流: 展示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 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 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 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第二 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

第三: 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这个弯儿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搜集保护环境的警示语。 板书设计:

8 路旁的橡树

高大 挺拔 粗壮 结实

宽敞平坦 马蹄形 保护树木 保护环境

高尚的心

笔直 漂亮 2

第11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第六册略读课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课文写人们在两座大城市间要修一条路。一棵橡树挡住了计划中的路,为了保住大树,修路的人把路弯曲成马蹄形。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本文内容简洁,行文时有不少空白,比如工程师和工人们心里想的话。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激发想象,填补空白,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理念】

1、情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语文老师必须是个多情善感的人,用语言、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抛弃一切无效的活动,让他们读、思,让他们交流,使课堂展现生命的灵动。【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生命的力量。

3、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教学过程设计】

一、读好词,出示课题,介绍橡树。

1、先读有关树的好词语:

参天大树

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鸟语花香

绿意盎然

生机勃勃 天然氧吧

绿色卫兵

【设计意图:积累与树有关的词语,是为学生与树的对话提供“梯子”。】

2、读课题让学生提问。

出示橡树图。这就是橡树,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对学生能灵活运用好词中的词语作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人与树的对话,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把树拟人化,把它当作大自然生命的一部分,为使文本内涵上升到“生命”的高度作有益的铺垫。】 补充橡树资料,更全面地了解橡树。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1、初读课文,温馨提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你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上划上“——?”读后可以同桌交流问题和你读后的感受。【一定要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充分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感受,以便灵活作出相应的调控策略。】

2、问题反馈,因问题学课文。难点词语问题解决方案:

“楔子”用实物出示进行直观教学。 “马蹄形”用画图法理解。 难点句子解决方案:研读课文时解决。

3、说说读后感受。

三、抓重点句,研读课文,补充空白。

1、预设的主问题: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1)这条路后来修成了一条怎样的路?如果你读懂了,用画图来表示。 过渡:为了一棵树,多修了路,多花了钱,多花了劳力,何必呢?把树砍了吧? (2)为什么不可以?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句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样。 A、自由练读。

B、朗诵诗歌、激发想象,推动热爱生命的情感。

一棵橡树

一棵树,一个绿色的生命。叶儿是可爱的精灵,在阳光中摇着闪亮的光环。 一棵树,一个会唱歌的童话。枝条是神奇的琴键,鸟儿一边弹奏一边歌唱。 朵朵黄花,是小巧的铃铛,摇响四季的欢乐。 C、语言训练:

你还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形容这棵树吗?

【这一次说的练习与课始时与大树对话的要求是不同的。不但要会说,而且要能说好。如果学生说不好,还可以引导他们用文本的句式“它是那么……,就像……一样”来说。尽量把句子说具体、生动。在练习中,不但提高了语言能力,也培养了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情感。】 (3)顺势而导,补充空白。

2 看到这样一棵树,谁都不忍心把它砍掉。请你细细体味写工程师和工人们沉默的话。想一想,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填补行文空白,理解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

2、再次回到重点句,体会“高尚”二字。

师:我们为路高兴,我们为树高兴。人修了路,路让了树,树又把清新的空气带给我们,把绿色奉献给我们,把甜蜜的果实和黄色的花朵奉献给我们,它又养育了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卷啊。如果我们行驶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看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都会不约而同地赞叹——(读中心句)。【 这一次读中心句和初读课文时读中心句读的层次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读是带着问题,这一次读是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由衷的赞叹。学生在朗读时心中对这群人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因为通过想象等环节,他们已经深刻领悟到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所在。】 你还愿意怎样赞叹?

3、写的训练:如果要在橡树旁立一个碑,你愿意在碑上写下什么内容?请你静静地想,认认真真地写。【安排写的练习,并且强调“静想”是因为表面热闹的课堂并不 代表真正的有效。教学要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写的训练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验,更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等到预约中的精彩。】

四、自主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我们渴望着绿色,呼唤着绿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大地增添绿,做一个护绿的小使者吧。如果让你给自己布置作业,你会布置什么作业呢?

学生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有:搜集环保资料,种一棵树,把橡树画下来等。【自主布置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作业能从兴趣出发,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这种作业一定要得到有效的落实,否则就变成了“作业秀”,光说而不做。】 板书设计:

8* 路旁的橡树

筑路工人

高尚

博 爱

第12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3、德育: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一套。

【教法】

电教辅助法、图文对照法、诵读体会法。

【学法】

诵读体会法、讨论理解法。

【教后感】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真实感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重点的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矿物所要赞扬的精神。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我们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是否同学们还记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学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和老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您读懂那一部分?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的吗?(共同解决疑难)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教师组织正反辩论)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填空: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因为。

9、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0、师:现在,你们就是左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进行口语交际)

3、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第13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三年(8)班 游小丽

教学内容及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毁灭了家园。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个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

1、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

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

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 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岗。 师:为谁站岗啊? 生:为草原站岗。 生:为大自然站岗。

师:哨兵也是解放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卫家园。

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

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 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

4、

5、

6、7自然段。

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沉默不语”? 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 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

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 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时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 生:很着急!

师:着急、无奈,所以他—— 生: “长久”地看。(掌声)

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工人们怎么说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我强调的是—— 生:计划。

师:你们强调的是—— 生:橡树。

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 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 生:因为筑路计划不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很坚定的。 生:坚定地要保住橡树。 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 生:左右徘徊。 生:为难。

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 生:拿出、走到、打进。

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经—— 生:改变了。

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 生:马蹄形。

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 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圆的。 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 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

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什么意思? 生:纯洁。 生:品质优秀。

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

1、道德水平高

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生:第一个。 师: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 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四、联系生活,感悟路旁的橡树

师 :古迹需要传承时,你们会由衷地赞叹: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不能只挂在嘴边,我们要付诸行动。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课件出示)

生齐: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第14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它写的是在两座大城市间,人们要修一条路,一棵橡树挡住了计划中的路,为了保护大叔,修路的人经过了内心的挣扎和衡量,最后在这里把路弯曲成马蹄形。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感叹筑路人为了这棵田野中傲立的橡树而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筑路计划,感动于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而感受他们对自然的真切爱惜。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2、大致掌握课文大意,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一颗保护生态环境的心,并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3、根据课文的预习要求,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要求:读通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自己试着解决,不能解决的,留课堂解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出课题。

1、通过大家熟悉的动画冰川时代里面的鼠奎特的经典形象,来引出与橡树最为相关的一个东西---橡子,进而引出橡树。

2、对橡树进行简介,让同学了解橡树的基本特性,有助于理解文章

3、引出课题,今天要学习的一棵特殊的橡树—长在 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熟知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二、课前预习检查

1,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要求会认,课件展示生字,请同学朗读

2,课文中需要掌握的词语,要求会书写,请同学领读,并随堂完成练习上面的看拼音写汉子的题目,加以巩固。

3,课文中出现的常见多音字辨析,请同学积累记录,并识记掌握。

4,解决文章中出现的不易理解的词语,楔子,沥青,灌木,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同学理解。

三、梳理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结合预习,自读课文,同时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板书整体结构图,请同学来填充完整)

师:读完课文,大家一起来看,文章是由一件什么事情展开的呢? 生:南方到北方的城市间要修路 师:(板书)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生:宽阔、平坦、漂亮

师:最重要的,这条路在计划里面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生:笔直的(师板书)

2 师:非常好,原来是要修路,那么修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在埋排水管的时候发现了橡树

师:(师板书)嗯,大家读的很认真,正准备施工,发现了在路延伸过去的地方,也就是一眼望过去的地方,有一棵橡树,然后工人就做了什么样的举动呢?(放下水管,停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棵橡树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呢? 生:跟原有的计划不一样,影响他们修路了

师:原本是想要修一条笔直的,漂亮的公路,现在因为一颗橡树在那边挡住了去路。就好像老师一眼看下去,同学本应该整齐的课桌有一个同学明显歪了出来,就很不美观,不过老师可以提醒同学挪进去,那工人们面对橡树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生:没有,除非要砍掉

师:那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面对这个影响了施工计划的情况,他们有坚持按照原计划进行吗? 生:没有

师:没有按照原计划,也就是他们改变了计划(板书),改变计划后把原本笔直的公路修成了什么样子呢? 生:马蹄形

师:板书,那么人们改变计划是为了什么呢? 生:保护橡树。师:(板书:保护橡树)

师:非常棒,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改变了原本应该雷打不动的施工计划,结果怎样呢?

3 生:受人赞许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段,感受一下改变计划后,人们给予的评价是怎样的?(板书)

师:非常棒,下面大家看黑板上面的文章结构图,哪位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的板书以及自己的领悟,简要说明本文的主要内容呢(提问并点评)

四.重点段落语句分析

师:了解文章大意之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重点语句段落

1, 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可以看出工人与工程师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如果老师把他变成这样好不好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这样写好不好呢?我找同学点评一下。(讲解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意义) 3,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这句话里面有两处“无声”,分别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4,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这句话里面有两处“叹气”,又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 5,“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4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设想两句话,分别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表达了什么样的? 6,它笔直笔直的,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如何理解该句中重点词语

笔直 弯曲

只有一个地方

7,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该句中从“不约而同”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五,领悟主旨,通读全文

师:文章我们分析完了,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按照这样的格式来概括一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呢?

通过

。。。。故事,表现出人们。。。。,赞扬了。。。。的精神

找同学来概括(教师点评总结)

非常棒,最后我们在一起带着工人以及工程师对橡树的感情,重新回到课文,再次感受一下这篇文章。 ~end

第15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语: 宽阔平坦 漂亮 笔直 粗壮 结实 沉重 赞叹 高尚

教学反思:

第16篇:路旁的橡树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去第二小学

张凤梅

【课标要求】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3、德育: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热爱绿色家园。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法】

电教辅助法、图文对照法、诵读体会法。 【学法】

诵读体会法、讨论理解法。 【教后感】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真实感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重点的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矿物所要赞扬的精神。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设计思路】: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潜心读文,走进课文描写的情景,获得真切的感受。注重学生的自悟,同时又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图片。仔细观赏。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课前搜集的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又应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楔子......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哨兵......

2交流。文章讲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交流质疑

(1)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①引导重点交流:(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重点句子。 ②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④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C、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最后投影再次出示此句话强调学习)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3、总结评价: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校园中的一株小草、一棵小树、一朵小花,你会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请你先对同桌的孩子说一说,再写下来。)

五、布置练习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

第17篇:路旁的橡树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羊泉中心小学 孙彩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并悟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

朗诵体会法 ,问点拔发 , 想象法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 出示课文插图)大家看到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还有这样一句话你们知道吗?“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促进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为了加强城市之间的交往,人们打算在两座大城市之间修建一条宽阔、平坦又漂亮的公路。于是,这个故事就在筑路人和橡树之间发生了。今天让我们也一起凑个热闹与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修路时,为了保护一棵橡树,把一条原本要修的笔直的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完成了马蹄形。) (2)师指导概括故事的方法: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用关键的词语连起来即可。

三、研读课文,重点交流。

1、了解路旁的橡树。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橡树的呢?画出来。 (2)课件出示句子.(3)引导理解“哨兵”。 (4)男女生赛读、齐读这句话。

过渡:这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不仅像哨兵一样守卫者家园,还向路人诉说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2、人们打算修一条怎样的路?可我们现在看到了一条怎样的路?在书上找相应的句子。(PPT)

3、这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了马蹄形? (1)四人小组交流。 (2)代表汇报。

4、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1)、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2)、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

(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尊重生命、为别人着想、拾金不昧......

四、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五、课堂检测:我要动手做。

六、课外延伸

1、欣赏诗歌:日子中的橡树。

2、我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事,说说你的做法,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七、全课总结

保护环境是对树木的珍爱,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些就是不平常的行为,我们应该向筑路的人学习,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让我们全体起立:对那些筑路人致以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

八、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

2、结合生活实际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请你写一写。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保护环境 尊重生命

宽阔平坦

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羊泉中心小学 孙彩霞

一、说教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橡树之间的感人故事。为了保护这棵高大、粗壮、挺拔的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施工计划,又完好地保留了者棵粗壮的橡树,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反映了人们高尚的行为。基于本文的环保教育意义,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并以一课时来进行教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并从筑路人的行动中受到环保启发。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并悟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的自己的努力。教学难点是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一件平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做法的描写。

二、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情景创设法、朗读感悟法。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的联系。

四、说教学流程:

略读课文有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是理解,略读是运用。因此,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将我的设计流程做如下讲解:

(一)图片激情,谈话导入

1、我以这样的方式开课,分别出示橡树图片,引出修路对人们的重要性,这样为学习课文做好一个情感铺垫,初步渗透了环保的意识。

2、接着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有关人和橡树的故事。(板书)最后引导学生简短地读题,读准“橡树”的字音。

(二)、初读初读释疑

1、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难理解的词语。

2、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试着划划找找答案。

3、交流:

(1)、提出难懂的词语,互相交流理解。(如:平坦,延伸、沉重、楔子、责备、不约而同等)

(2)、交流读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环节的设计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来说,粗知是自主深入阅读的基础。)

(三)、自主研读,提示文旨,分六步设计:

1、确定研读目标。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中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1)、“只在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弯曲成马蹄形?”

2、交流研读体会

3、片断品读。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品味语感。 (1)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活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2)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人们也学生地叹着气。

4、创设情境,换位体验

导入:工程师明明知道计划是不可修改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那么做?他想到了些什么呢?你能来真实这个“空白”吗? 出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5、有感情地朗读4-7自然段。

6、小结:作者这样写:“它像„„”突出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赞扬了人们为树让路的决心。

(四)、情境渲染,提升主题

1、课件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让学生齐读,说说,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对高尚有了什么新的理解。(珍爱这棵树,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出于对生命的尊重„„)

2、说话训练: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五)、总结升华: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带给我们的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希望大家课外去读一读,更希望我们也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觉得优美的好词好句;

2、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情。作业的布置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让学生在短暂的童年中有一段难忘、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我们要多一点空间让学生去挖掘,多一点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多一点困难让学生去解决。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本的微型缩影,要力求精美、简约,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本课板书,我这样设计,以简笔画的形式简化文本,突出主题,体现精神。

第18篇:8路旁的橡树 教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第( 3 )周第(3)节总(17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如若一方说出理由成立,加10分;理由不成立,另一方反驳成功,反驳方加10 分;反驳不成功,两方都不加分。还可互相补充理由,理由正确,各加5分

[注]汇报过程中有机穿插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放在4——7自然段)。还要注意:学生每汇报完一处就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一遍。随着理解的加深,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也要不断加强,打动人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说筑路人高尚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名副其实的评价。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7.拓展: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三、作业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教学反思】

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

4、

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8、路旁的橡树

第19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2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本课教学课件。

3、调查了解周围的人们为家乡环境保护做的贡献,以及环境的破化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沉重 楔子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1 / 3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句话。

2 / 3

四、拓展学习

说一说你准备为周围的环境做些什么。

五、课堂检测

1、“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高尚的心”指( )。

2、请你读一读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六作业

调查家乡环境保护和破坏的现象。 七板书

树: 粗壮 结实 挺拔 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沉默不语 叹气 打下楔子 工人: 停下来 沉默不语 叹气

3 / 3

保护树木

保护环境

第20篇:8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楔子、沥青”等生词的意思。

2、查资料了解橡树特点,积累描写树木的好词佳句。3.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

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如若一方说出理由成立,加10分;理由不成立,另一方反驳成功,反驳方加10 分;反驳不成功,两方都不加分。还可互相补充理由,理由正确,各加5分

[注]汇报过程中有机穿插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放在4——7自然段)。还要注意:学生每汇报完一处就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一遍。随着理解的加深,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也要不断加强,打动人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说筑路人高尚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名副其实的评价。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7.拓展: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

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三、作业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路旁橡树教学设计.doc》
路旁橡树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