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设计

2021-01-07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五年级教学设计

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B Let’s learn, Group work Ⅱ教学重点:听、说、认读关于活动的词汇:swim, fly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Ⅲ教学难点:这五个词汇的用法。

Ⅳ课前准备:这五个词汇的幻灯片、图片、词卡、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步骤

一、热身/复习

1、与学生进行每天必谈的对话,复习常用的旧知识。

2、请学生表演模仿A部分Let’s talk内容自编的小对话,给表演者鼓励。可请2—4组学生表演。

3、复习A部分Let’s learn中所学表示季节的名词。首先出示春天的图片,与学生问答:Which season is this? Spring.Is itsummer? No,it’s spring.Is it cold and snowy? No, it’s warm and sunny.然后请学生总体描述图片。类似方法复习其他季节,可以完全让学生去操作。

4、用poperpoint演示文稿的形式再次复习季节名称。展示具有不同季节特点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它属于哪个季节。

二、新课呈现

1、学习新词汇

向学生提问: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学生回答。再问:Why?用手势帮助学生明白意思,并引导学生去回答。如果学生第一问的回答是spring,那么幻灯片展示几个人正在植树的图片,教学词汇plant trees.教师可以先用口头自问自答的形式来说明图片: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planting trees.然后把词汇plant trees以动画形式呈现在图片的下方。教师板书,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然后领读。

用同样方法教学swim, fly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掌握情况,注意他们的发音是否正确,同时教师示范,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形,正确发音。

2、看口形,猜词语

教师只做出读某个词汇的口形,但不发出声音,请学生猜出所说词汇。

3、听录音

播放Let’s learn部分录音,学生先听,第二次播放时,请学生跟读。

三、趣味操练

1、游戏:找朋友

请10位同学分成两组,给一组学生五种行动的图片,另一组学生则是这五种行动的词卡。发令后,他们口中念词卡上的单词或图片上所表述的行动的名称,持同义的图片和词卡的学生要结成一组,即为完成任务。可以奖励最先完成的一组。

2、小调查:

学生课本第19页,Group work 部分。让学生按值日组分成小组进行调查,并请其中几个小组做汇报。

四、巩固新知

1、逐个展示多幅关于所学的五种活动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每一幅图片的英文表示名称。

2、练习

把表示左边图片的内容的词汇的序号写入图片前边的括号里。

1、

A skate (

2、

B make a snowman (

3、

C fly kites (

4、

D swim (

5、

E plant trees

3、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五、课外活动

1、将所学表示关于行动的新词汇说给同学听,与同学互相检查学习效果。

2、小调查:调查你的同桌或好友喜欢哪项活动,下次上课时向同学们汇报。

3、试着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以及活动,做一次写作训练。

推荐第2篇:五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

◆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

◆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

◆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惟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凑十法”。

◆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

问:踢毽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c.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讲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

[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

a.收集信息及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b.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取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

d.小结。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

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反馈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a.先说图意,再列式。

b.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七第3题。

a.“糖块”图。

b.“蚂蚁抬大青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c.练习十七第2题。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识,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设计说明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推荐第3篇:五年级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展示实物,谈话揭题

1、展示贝壳和珍珠

2、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只贝》。(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学生互动学习,教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具体操作方法为:学生默读,指名朗读、评估朗读效果,学习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然后质疑。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一想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些什么呢?

(具体操作方法:把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反馈交流。) 【设计思路: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磨、磨制、稀罕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感知课文中描写的这只贝的可敬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一只贝》。

2、板书课题并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设计思路:本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并抓住主要问题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一)速读课文,找出文眼

学生自读,引导回答,出示句子: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贝的两个定语:可怜与可敬。

过渡: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又可敬的贝呢?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专题一:探究贝的可怜

过渡:同学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呢?请大家用心地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批,哪些句子,体现了贝的可怜?学生研读课文。

集体交流:

1、因为有一粒沙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粒十分坚硬的沙子,又带着棱角,这只贝无论如何也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

A 透过理解“折磨”一词,感悟句子。

1)折是把东西折断,磨是拿利器摩擦,折磨折磨,通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猜猜折磨是什么意思?(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

2)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弄懂了折磨的意思,回头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透过折磨这个词你还能读出什么感受。指名读句子。

小结:这就是一个词语给我们的启示。 B结合生活体验,感悟句子。

1)我们生活中也有这种感受,你的眼睛进了沙子是什么感觉? 2)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看。 3)你的眼睛里仅仅是进了沙粒,那只是短暂的痛苦,还称不上折磨,而我们文中的这只贝------,让我们走进文中的这只贝痛苦的经历。(全班齐读句子。)

2、这壳上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过渡:如果没有了这颗石子,这些贝的外壳会怎样? 那你能不能找到对其它贝描写的句子。

A默读课文想像其画面

同学们,我们再来默读这课文,边读边想像一下这只贝壳到底是怎样的

1)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形象?

2)同学们,边读文字边想象画面这种方法很好,谁能通过朗读为我们展现这景像。

B 激发情感,感情朗读。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对这只贝的喜爱表现出来?指名读再齐读。

3.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

1)老师也带来了一只贝,想看看吗?(出示贝壳)

2)老师听了发自内心的赞叹声,这就是人们送给贝的荣誉,同学们,就把你的赞叹送进句子中去吧,

3)指一名学生读。 4)让我们一起发出由衷的赞叹。齐读。

4.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但它默默地,说不出来。

1)但是,现在这只贝还有绚丽的色彩吗,还有精美的图案吗?此时,如果你是这只贝,心里有什么感受?说说看。(指名)

2)指名读后互评朗读、齐读。

5.小结:刚才,我们走进了这只贝的世界,品味出了语言文字的味道,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

专题二:探究贝的可敬

1、出示重点句子: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研读理解:

1)换词理解:稀罕。

2)要是你在沙滩上捡到这样一颗少有的珍珠,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句子。)

3)一颗石子磨制出了一颗稀罕的珍珠,真是让人惊喜!(男同学来读句子。)

4)壳破了,却孕育出珍珠,美丽的外表固然令人欣赏,高尚的内心更让人赞叹! (女同学读句子。)

5)让我们全班为它喝彩!(全班齐读)

2.重点句子品读: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品读探究: 1)刚才我们说到“磨”这个字,知道了磨制东西都用硬的东西来磨相对软的东西,而我们的贝是拿软软的,嫩嫩的(肉),去磨硬硬的(石头),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怎样呢?

拓展设计了如下练习:

一年又一年,这只贝,周而复始的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即使

,即使

,即使

,他都没有停止努力,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这是一只

贝。

2)追问学生:“他真的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了吗?”

引导学生明白色彩斑斓的贝固然很美,但那只是以华丽的外表取悦于人,这是一种肤浅的美;丑陋的贝虽然外面不美,但却孕育出了珍贵的珍珠,所以后者的美更有价值,更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它没有失去做贝的荣誉,而是得到了更大的荣誉。这是一只可敬的贝!

3)磨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词,它让我们受到了感动和震撼!指名读句子,并请学生自评朗读,齐读。

4)过渡:我们说贝可敬,仅仅是因为磨出了一颗珍珠吗? 再次品读课文,你在可怜与可敬的背后又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

5)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只贝致敬,让我们带着敬意,再读这段话。

四、情感升华,悟情悟境

1、升华情感、悟情悟境 同学们,当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却找不到了。这只贝,它把用生命磨成的珍珠无私地献给了人类,自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你还觉得这只贝仅仅是可怜的吗?这篇课文虽然不长,但是耐人寻味,老师在课前读了很多遍课文,我每次读都被文中的这只贝深深地感动,我想,不同的人读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么拿起你的笔,写下此时的感悟吧!(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

2、作业布置:

同学们,这只贝不正像我们生活中那些和挫折、磨难抗争的人吗?是啊,一只贝的童话,一篇人生的寓言,从这篇寓言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想说些什么呢?(写一篇读后感受。)

六、板书设计:

丑陋的 可怜的 默默的

一只贝

可敬的 奉献的

推荐第4篇:五年级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P48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 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应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有一个老人想把大小相等的三块地分给三个儿子,他把大儿子说:我最大我让着弟弟,我要一份。二儿子说:我向大哥学习我要两份。剩下的就给了老三。老人很公平,它既满足了儿子的要求,又让他们觉得很公平。你知道他是怎样解决的吗?说出分法

出示三个分数:1/2 2/4 3/6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三个分数。并让学生猜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小组合作 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1)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分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2)既然他们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得出结论,三个分数相等)

4:出示验证结论 (1/2= 2/4 =3/6) (设计意图: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实际操作环节,并通过媒体进一步演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比较中,感性地认识到这里的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三)比较归纳 探索规律。

1、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组等式的三个分数。它有什么变化?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让学生把发现的结果小结成一句话: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如果把这三个分数反过来看,三个分数有什么变化,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让学生把这两句话总结成一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完整分数的基本性质 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把性质补充完整。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现在,大家知道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通过有序的交流和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规律,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经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四)运用规律 自学例题

出示课本第57页例2 (1)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让学生同桌交流合作,完成题目。

(2)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学例题,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 把35/45 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分数的分子除以3,分母乘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练习十四9题)

3、把相等的分数填在同一个圈内。

1/2

2/3

3/6

4/6

4/8

8/12

12/24

8/16

12/18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力求紧扣重点,做到层次分明、多样、有坡度。安排这样的巩固练习,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六) 回顾交流

本课小结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习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学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教学的,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我本着让学生“实践” 数学、“体验”数学,以主体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参与新知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数学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引出三个分数。并让学生猜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首先,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实际操作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比较中,感性地认识到这里的三个分数是相等的。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感知数学事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通过有序的交流和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规律,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经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在整个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活动中,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应用拓展,巩固深化,学以致用。在师生合作共同归纳出结论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层次分明、多样、有坡度。安排这样的巩固练习,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推荐第5篇:五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提高套安全意识 保护自身安全

教者:张军峰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盗、课堂安全、个人安全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

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用火安全及火灾逃生

(一)火灾事件介绍

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特别告诫学生对于特种电话千万不可以乱打。

三、体育课安全

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器械,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

1、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符合要求的海绵垫子。

2、在进行跳箱、鞍马等跨越训练时,如果老师不在或器械前后缺乏保护措施,同学们千万不可跳跃。

3、跳远时,要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时要踏中起跳板,跳起后要落入沙坑中。

4、在短跑训练中也要按规则进行,因为人在向终点冲刺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如果不按规则、各行其事,就有可能被撞伤。

四、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

1、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不能用牙签剔牙。

2、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3、行走: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4、药物: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5、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知道“安全门”的作用。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今后我们还会学更多安全知识,这样对你们有很多的好处。

六、作业

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然后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讨论,好吗?

推荐第6篇:五年级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马场镇波那小学五年级交通安全

教学设计

(2011年春季学期)马场镇波那小学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认识常用的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思

3、学习掌握一般行人交通法规。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交通标志,掌握基本交通法规。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交流

1.小朋友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穿梭不息。为此,我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这令人兴奋的背后,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到的不便、烦恼和危险。能谈一谈你们的切身感受吗?

师生交流

2.是呀,车辆阻塞,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时常发生的现象的确令人担心。在交通情况非常复杂的今天,交通安全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家都希望自己“高高兴兴地出门,安安全全地回家”。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板书课题: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二.

(一)观察图片 1出现的是谁?他站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

2你们觉得交警叔叔的工作重要吗?

3你们还在哪儿见过交警叔叔,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4同学们对交警叔叔的工作真了解。交警叔叔的工作非常重要,就像交通线上的喉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千千万万个生命的安全。所以我们不但要尊敬交警叔叔,还要―― (板书:服从交警的指挥)

(二)看图片,学习交通标志

1可是,聪明的同学们也许知道在道路上除了交通警察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忠于职守、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它们是谁呢?

2小组讨论,看看我们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哪几种。(连线)

1)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叫(

)。

2)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叫(

)。

3)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前进的标志叫(

)。

4)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叫(

)。

3同学们学得真快,下面看看你能识别哪些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的不同形状、底色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黄:警告 红:禁止

蓝:提示

4说说图中有哪些交通标志?它们各自表示什么意思。

5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说出来让大家长长见识。

6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交通警”,我们的行动真是既方便又安全了。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常用的交通标志,学会了行人交通法规。老师祝同学们今后交通规则牢牢记,交通安全要注意,一路平安!

推荐第7篇: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每当耳边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每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我们总是心潮澎湃。每当在重大场合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时,总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但是不要忘记,六十多年前,中华大地还到处弥漫着硝烟,侵略者横行华夏。如今,60年前的战火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不能忘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的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祖国才能永远屹立东方。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向往、同情等感受。这种能力是学生学写读后感的基础,而本组的选文以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选取体裁不一的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爱情热情与民族精神,这些文章既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最好范本,也是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课标同时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含有复杂的背景知识,学习本单元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和运用,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本组四篇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含有复杂的背景知识,课前可安排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在感受历史的同时激发对事物的兴趣。本组教材极富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情,在育中生情,在悟中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再现动人场景,然后交流感受,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含义深刻提语句的领会、理解,感悟文章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课文、联系实际引导谈话,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借助查字典等方法写会课文中的28个生字,会读23个生字。

2、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3、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4、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5、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交流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写读后感

课时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在习作中有个性地表达。

3、有写读后感的兴趣并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受到思想教育,进而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领会读懂文章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找出对文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写好读后的前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并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联系自身写出自己的感受,并掌握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sd教学方法与手段:问答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的构思:

本次的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既遵从教材,又不仅仅局限教材,从学生的真实情感入手,利用多媒利教学手段,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抒发感受,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奠定厚实的生活基础。

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每天必做的作业就是读一篇好文章,在摘抄记录本上记录下最令你感动或打动你的句段,并写下读后的感受。现在谁来说一说你读过的、最打动你的一篇文章,并说一说读后的感受呢?(教师可适时提问,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多说)

生:结合自己所读的书谈感受。

师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师:出示习作提示,并提出阅读要求:本次的习作要求有哪些要求要注意?

生:自主阅读习作要求,并归纳总结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自主阅读,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奠定基础)

师:指名学生汇报。

生:小组内讨论并在全班内汇报交流,得出结论:首先要读懂读通、读透原文。

师:读懂原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读原文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词句。弄懂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清楚了原文写的是什么,又知道是怎样写的,并且明了为什么这样写之后,也就为写好读后感提供了前提,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读书要认真,边读边想,切忌浮躁,囫囵吞枣地读。

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还要思考文章写了几件事?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各是什么?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我想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等等?然后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写。

生: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师: 写读后感受就是要抓住体会和感受重点写,不可大段的摘抄原文,以“读”代“感”,或重“读”轻“感”。 同时要紧扣原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实话。写读后感,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同是还不能脱离原文的中心思想。

生:写读后感想还可以联系一些相关的实际事例,或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对照原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师:对,联系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别人的;也可以是身边的,远处的;或是过去的,现在的,不受时间空间和对象的限制。

师小结:以上既是写好“读后感”的方法,也是“读后感”的主要内容,那么这些内容

怎样安排更合理呢?请大家阅读大屏幕出示的范文。(课件出示范文《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生:阅读出示范文,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哪个小组的组员来介绍一下?

生1:开头略写读原文的时间,概括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原文后的总体感受。

师:板书(时间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

生2:如果作者比较有名的话,还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

师:这部分内容详写,还是略写呢?

生:略写

生2:接着引用原文观点或中心句或精彩佳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师:这部分内容详写,还是略写?

生:这一部分要详细写。

板书

联系生活思想实际,谈体会(详写)

就感动的部分发表看法

师:请用范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向同学们详细介绍。

生3: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观点——侵略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破坏了璀璨的文明,接着联系现在发生的事情 “香港拍卖会上用巨拍下铜猴头等珍贵文物”的事例,更加说明侵略者的可恶。

师:最后的内容可以写什么呢?

生4:最后以总结中心或有启迪作用的句子结尾。

师:除了内容安排布局要合理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引用原文的句子,要用上引号,并在它与所谈的体会之间用上合适的过渡词或过渡句,可稍对原文加以分析或肯定,再联系实际进行体会。

(设计意图:学习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充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对读后感这种文体的认识。)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师:读后感的题目除了可用读《》后感,还可以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如:(课件出示)

爱我中华 勿忘国耻

------读《难忘的一堂课》有感

师:我们现在对读后感这种文体已经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来写读后感。

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完成初稿。

师:边巡视边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悦的接收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为下面个性化创造和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基础。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习作经验,完成习作,这种由易到难的训练,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第三课时

一、多种形式评改,完善习作

师:指名几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评议这些同学的习作中哪些总分写得好。生:以自己的认知为发言前提,点评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建议。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可见我们的作品还存在很多不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换习作,按照刚才的评议方法对同学的习作进行批改。(找出不足之处,并注明不足的原因)

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与较好的部分并作出标注。 师:请同学们根据别人对自己修改后的习作进行再次修改。

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尝试自改与互改,既提高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读后感

时间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略写)

总体感受(略写)

联系生活思想实际,谈体会

(详写)

就感动的部分发表看法

教学反思:

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写读后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为无根底的随意而发的感慨。

第二、“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这也是不对的。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

第三、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指导:

一、精心细读课文。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

不可能有“感”。

二、要选好“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二、联系实际谈感受。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就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通过几次读后感的练习,我发现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写读后感,并且喜欢上了阅读。

教师简介:

尤秀英,古交七小教师,小语教一级。曾在“古交2007年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竞赛”中获得小学组三等奖,在平时的教学中惯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学习,并与学生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

推荐第8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2*半截蜡烛

【教材简析】课文记叙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一对儿女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斗争。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生:汇报

2.师小结: 课件出示(德国纳粹占领法国的图片)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师:半截蜡烛

4.小结:半截蜡烛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线索,它关系着国家的安危,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是剧本,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剧本 ·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课件出示要求: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生:课堂交流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可)

三、研读课文

1.过渡: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

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最欣赏谁的语言,用直线划一划,说一说为什么?

2.交流。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按照学生回答媒体超链接出现以下对话。课件出示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

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杰克(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吹熄蜡烛杰克端去柴房

杰奎琳拿灯睡觉

3.你觉得文中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是怎样的人?板书:机智、勇敢、爱国

4.学习了课文,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和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

5、教师小结

四、复习巩固

1.朗读下列词语: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

指掌

2. 从“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

代价”、“了如指掌”这些词语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

(1)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2)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3)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4)完整,没有损坏或残缺。()

(5)表示没有办法了,无计可施。()

媒体出示:小心翼翼 了如指掌 不惜代价 完好无损 无奈

五、拓展作业

★朗读剧本《半截蜡烛》中的精彩对话。

★★和同学合作表演剧本《半截蜡烛》。

★★★把课文《晏子使楚》的某一片段编成剧本。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吹熄蜡烛划一划

12*半截蜡烛杰克端去柴房机智、勇敢、爱国说一说

杰奎琳拿灯睡觉演一演

推荐第9篇: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飞天畅想》

永嘉新房小学校 何佳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提升丰富的想像力,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探索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引入、欣赏,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习激发热爱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以少年儿童比较喜爱宇宙科幻为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探索。

2.难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像绘画,能有所创新。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彩笔、油画棒、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太空是一个无限而飘渺的空间,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和征服宇宙是我们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那么在那浩瀚神秘的苍天里到底让我们有多少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秘的太空去看一看。 (播放图片美丽的太空景象,揭示课题。 )

(二)图片展现,拓展学生视野

(欣赏太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观看卫星美景 ,感知和了解卫星的造型与色彩。)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图片,谈谈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

(三)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探究

1、图片展现(加强思想教育) ,观看图片杨立伟 。 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 生:我看到飞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举着国旗,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国真伟大,我们从小就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将来我们也要为祖国争光。

师:你真是一位有着爱国责任心的好孩子,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一颗爱国的心。 生:我看到我国的飞船成功飞天,想到了我国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心里特别高兴,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科学家。

师评:你有自己的梦想,真的不错,向着目标前进,相信你能成功。

2、资料交流(激发创作欲望)

师:请大家把你们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小组内代表逐个发言)

师:老师知道大家还有其它资料,现在小组开始交流。 师:同学们收集的太空资料实在是太美了,连老师都觉得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个超越地球的生活空间,从这些资料我还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收集、处理、整理信息的习惯非常好,能力也很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3、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游太空。(突出“游”的方法) (1)坐上各种飞行器。

(2)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4、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

观看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5、了解长征系列火箭。(观看图片长征系列火箭 ,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让学生懂得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

6、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一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 (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图片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四)欣赏作品,评价学习

师:1.你看,他们画的是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感想和感受,他们用的是什么绘画材料和工具,说说他们的绘画技法。(小组合作讨论)

师评: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创作就需要我们能大胆想象构思。

师:其实呀,这些小朋友和你们的年龄一样大,她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构思,运用了不同材料和绘画技法展现了自己的飞天畅想,向你们证实了他们能行,那么你们想不想超越他们,也向更多的人来展现自己的飞天畅想呢? 生:想﹗

(五)学生想象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课件播放音乐。) (六)作品展示,共同评价。

1、师: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你的飞天畅想呢?可以说说你作品的内容、所用工具、绘画技法、优点与不足。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自评、互评、师评。

(七)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你们的创意太好了!办法也是真多!我感到非常高兴。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请你们的父母来评一评,并写成文字与老师进行交流。

(八)拓展延伸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呢?

推荐第10篇: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奇妙的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1.会画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原理;

2.能够识别传统动画与电脑动画;

3.通过对动画片的兴趣对动画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 欣赏Flash动画,了解“层”与“帧”。

教学内容:观看动画片《神笔马良》,制作简单的传统动画,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画片,认识关键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生讲故事

3、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

4、讨论马良有一支什么样的神笔

二、上网搜索动画片《神笔马良》,下载并保存,播放欣赏。

三、动画的历史及形成

A、我们传统的皮影也是动画的一种古老形式

B、原始的动画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经过快速的播放,形成连续的动作

C、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的现象,看到的物体的形象在1/24内不会消失,

D、所以每秒播放24张以上的连续画面动作,看起来是连续的动作也就是动画片。

四、制作简单的传统动画

在书本的页脚上画一个花心,在下一张的书角上留下印痕,画好这个印痕再多画一个花瓣,如此每页多画一个花瓣,画满为止。

用手轻轻滑过,在眼前就会形成动画,这就是古老动画片的制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画完的或不能画的作为作业课下完成。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把上节课大家制作的简单的传统动画模型拿出来,哪位同学到前面演示给大家看一下。

二、讲授新知识

1、认识几种动画片,

中国动画,用中国画的形式画的动画片;剪纸形式的动画片。

二维动画片,如宝莲灯、狮子王等

三维动画片,如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等。

2、动画的帧与层

动画是由一幅一幅的连续呈现的画面组成的,每一幅画就是一帧,帧连续播放也就形成了动画片。

层是一个动作不能在一张画面上完全表现,需要在上下几张透明的胶片上画出来,这时的每一张胶片就叫一层。

3、关键帧

在传统动画片中一些对造型或运动效果等方面起决定作用的画面,是由高技术 的画师完成的,其余的中间画面可以由普通画工模仿、添补绘制完成。

在电脑动画创作中也有一些帧被定为关键帧。

4、演示动画关键帧(变形动画)

三、作业:下面的动画你最喜欢哪个?请上网搜索并下载保存。

传统动画片:《鼹鼠的故事》《巴巴爸爸》《猫和老鼠》

中国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空》《小猫钓鱼》

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光盘)

四、互相播放欣赏。

五、课上小结。

2、《动画制作工具flash》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界面中各部分的作用,及常用菜单所在的位置,重点掌握工具的应用。

2、理解时间轴的概念及作用,运用工具箱中的圆形工具绘制一个小球,并在时间轴上进行相应的设置,使之运动。

二、教学内容

1、工作界面的介绍

2、绘图工具的使用

3、学习制作运动动画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播放上一节课自己下载的喜欢的动画。(选两个较好的全体观看)

师:你们想制作这样的动画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动画制作工具FLASH。

二学生看书自学下面内容:

(一)Flash MX的工作界面如下图

Flash mx工作界面主要分为 标题栏、常用工具栏、时间轴、工具栏、主工作区、浮动面板、属性面板及动作面板等。

(二)部分绘图工具的使用

箭头工具:用于选定工作区中的点阵图或矢量图,并可对点阵图进行一定的编辑;

副选工具:可对所绘路径进行精确调节;

直线工具:用于绘制直线;

索套工具:创建任何形态的选区;

钢笔工具:可以精确绘制直线或曲线路径;

文本工具:用于创建文本或文本域;

2 椭圆工具:绘制椭圆或圆;

矩形工具:绘制矩形或正方形;

铅笔工具:可以绘制任意线条或图形;

刷子工具:用于着色的一种工具,可以创造任意特殊效果;

墨水瓶工具:用于填充线条或图形边框的颜色;

油漆桶工具:改变物体的填充色;

吸管工具:用于拾取颜色;

橡皮擦工具:用于移动窗口中显示的视图。

„„

三、学习使用工具进入绘画。

四、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Flash的基本界面特征,强调工具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Flash动画制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六、课外作业

上机操作,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出相应的图形。

第二课时

一、找学生到前面绘画出立体球

二、学生自学下面知识点:

Flash中的时间轴主要由图层、帧组成。

A帧(frame):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是由一张张单独的胶片组成,将这些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就产生连续运动的动画效果,而Flash的帧就如同电影胶片,按时间轴窗格中每一帧画面的顺序播放就产生了动画效果。

B图层(layer):动画中的每一帧都是由多个图层中的图片重叠组成的,不同图层的画面元素,可以分别施加动画效果。图层可以用透明的玻璃纸来比喻,当上面图层和下面图层的内容相重叠时,上面图层上的内容将遮挡住下面图层上的内容,所以有时需要调整图层的叠放顺序。

三、制作一个小球运动的动画步骤:(效果如下)

通过大屏幕演示操作过程:

1、打开Flash新建一个Flash电影文档;

2、单击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即选定椭圆工具;

3、在工作区里所要绘制小球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松掉鼠标即完成绘制(同时按住Shift键可绘出正圆);

4、添加渐进色,去掉边线,使其看起来很像小球,

5、绘制完球后,用箭头工具将小球选定,在插入菜单中选“转换为元件”然后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6、在时间轴上的第30帧按F6(或单击插入关键帧菜单)插入一关键帧;

7、在工作区内用箭头工具将小球移动到结束运动的位置;

8、单击回到第一帧,打开实例浮动面板,在帧数标签中选择图形;

9、时间轴上从第一帧到第30帧出现了一个蓝色背景的实线箭头,动画制作完成;

10、按Ctrl+Enter观看最终效果。

四、学生练习操作:

五:

2、演示一个小球的动画加旋转,

方法:选 中开始帧后打开属性对话框,在旋转中选择一项,再定义转几次。

3、学生制作练

4、制作一个纯色圆形,再作动画加旋转,让学生看看是不是在旋转,说说为什么?(小结:没有方向性的图形,没有办法看出在旋转)

5、加停止命令 现在学的停止命令是加在帧上的比如要在动画的最后一帧上停止那么

方法:选中最后一帧,打开动作面板,在影片控制中选stop一项,双击。

五 本课小结

在这一课中,学习如何制作Flash的第一个动画,同时掌握了帧的应用,更深一步地了解了Flash制作动画的方式方法。

六、课外作业

上机完成该动画的制作。

三、小蝌蚪找妈妈

知识、能力目标

1、在网上搜索青蛙、荷花、池塘等词查找相关的图片。学习在flash 中插入图片。

2、学习元件库的使用,完成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教 学重 点:

1、工作界面的介绍;

2、绘图工具的使用。, 教 学难 点: 学习元件库的使用,完成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教 具准 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第一课时

导入图片绘制青蛙

1、在地址栏里写入www.daodoc.com在中搜索青蛙、荷花、池塘等词查找相关的图片,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2、如果找不到的在网上邻居中的teacher中复制,粘贴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3、打开flash在文件菜单中选导入一项,将找到的图片导入场景中

4、用导入到库一项将其它图片导入到库中,然后拖到场景中,看有什么区别。

5、学生练习

6、将荷花图片设为背景图片

4 方法:

1、将荷花图片放入场景中,选 中后,打开属性设置图片大小与场景大小相同。X、Y的值设为0。

7、学生练习。

8、学画青蛙

插入第二层,插入青蛙图片用自由变形工具改变大小、位置,

9、将第

一、第二层锁定,插入第三层,照着第二层的青蛙画出青蛙的形状

10、学习使用铅笔工具和直线工具进行绘画,学习使用颜料桶工具进行填色。

11、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画蝌蚪和元件库的使用

1、打开荷花flash绘制蝌蚪并创建动画效果

2、示范蝌蚪的画法,学生练习

3、将蝌蚪转换为元件,然后制作蝌蚪由场景外部向青蛙游动的动画,(创建补间动画)学生练习。

4、建立新的图层,在窗口菜单中打开库,或按F11快捷键直接打开库。在库中会有建立的所有元件和导入的图形文件,将蝌蚪直接拖到场景中的新图层。

5、需要几只蝌蚪就建立几个层,每层只能作一动画。

6、用自由变形工具改变蝌蚪的大小和方向,让蝌蚪从不同方向游向青蛙。学生练习。

7、测试影片观看效果。

8、本课小结: 下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FLASH这个软件进行了基本动画的学习,在学习中大家都十分努力,而且通过刚才的作品展示,大家都基本掌握了这个动画的制作方法,FLASH这个软件功能十分强大,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继续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学到更多的动画制作知识。

四、牵牛花儿开

教学目标:

1、制作牵牛花开动画,学会使用制作Flash逐帧动画;

2、进一步熟悉Flash元件操作。教学重点:制作逐帧动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用第一课介绍的书角花为例,引导学生说出逐帧动画的特点

二、新授内容

画牵牛花逐渐开放,每一帧都是关键帧,代表着牵牛花开放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花开的顺序不能错

三、试一试

5 引导学生尝试体会“洋葱皮”效果及其用途,并借助“绘图纸”工具调整牵牛花各帧上图形的位置,使动画更加流畅

四、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

五、转动的风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制作风车,能了解运用Flash中动作补间的另外一种形式:旋转运动;2.在第三课的基础上再次运用图层,认识图层在Flash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 教学重点:多图层的运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练习法:实践演练,在做中学

小组合作法:小组交流互助,学习他人优点,促进自我改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情引趣 师:转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转动也是动画制作经常用到的一种动画效果。使用FLASH动作补间能方便地制作物体旋转的动画效果。下面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老师制作的“风车”。

二、制作动画:

师:今天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看谁的风车先转起来。 活动1:比赛画风车

A、学生看书自学,P25-26(上),绘制风车

小提示:画好一个叶片,复制出其余叶片后可以通过“修改——变形”实现风车叶片的旋转,教材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操作,学生可任意选择变形的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工具箱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来实现。为风车配色的操作完成后,选择“查看——转到——场景1”或者直接单击“场景1”图标,回到场景中进行下一步操作。风车的绘制,可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方法,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

B、找学生到前面演示自学效果

C、教师点拨“修改——变形”这部分内容 D、欣赏学生绘制的风车

活动2:风车转起来

A、自学“我来做”上面的一部分——将风车图形转换成元件并设置旋转动作。

6 小提示:将风车转化为元件的时候,要将风车的所有叶片及中心一起选中。 B、大家一起播放,看谁的先转起来,同时播放歌曲《三月三》。 C、互相帮助,让大家有风车都转起来。 D、学生演示,巩固自学的知识,教师点拨。

三、集体再一次欣赏,在音乐声中,风车转动,课堂气氛活跃。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把上一节课制作的风车找出来,并一起播放。

二、继续完成做一做第二部分

A、学生看书,自学P26下,学习动作补间的另一种形式——转动。 B、问:观察两个风车的转动速度,让学生体会在属性面板中所设置的旋转次数与最终的风车转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小提示:“插入图层,制作一个新风车”:使新风车的第二个关键帧选取的位置和第一个风车保持一致,通过设置新风车的旋转次数(与第一个风车不同),可以认识旋转次数与旋转速度之间的关系:旋转次数越多,风车转速越快。

三、试一试:

可以让学生在操作前观察第1帧与第

29、30帧的画面有何不同,理解删除最后一帧的原因。

四、小探究:

活动1为风车绘制手柄,体会层的作用;

“绘制风车手柄”:教师可安排学生去尝试将手柄绘制在“风车”图层,播放并查看效果,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运动对象应该绘制在不同的层。

活动2制作一个卷叶风车,这是对前面活动的一个拓展性练习,在教材中安排此步骤的意图是想让学生熟悉旋转效果并能制作不同的风车叶片。

五、自已解决:

1、如何使影片播放更加流畅

2、如何设置舞台背景色

让学生设计好自己需要的舞台背景色。

六、交流“用动作补间的旋转效果,还可以制作哪些动画”,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调整风车转速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帧数或帧频来实现。

六、孙悟空变变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位图转矢量图,掌握图片格式转换操作要领;

7 2.学会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3.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能力目标: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四、教学方法:教师演示法:教师讲解、引导。任务驱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谁能给大家说一下

孙悟空有什么本领?那么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好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自制的《西游记》片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播放Flash动画出示课件:即本课孙悟空变成大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的变形动画,并伴有动画片《西游记》里的主题歌)

师:好了,大家欣赏完了,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个小动画?(生:想)那好,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

(二)制作动画

A、布置学习任务,勇闯第一关

1、师:孙悟空大闹天空,玉帝派二朗神捉拿孙悟空,在众多的神仙捉拿下,他变成了一只公鸡。现在我们就帮他变一下吧,请大家自学P30的“我来做”这部分,要认真仔细的读要求,反复的推敲,然后按步骤完成?遇到困难时再仔细读读,答案就在里面。好了,开始闯关吧!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提供图片资源库)

3、简单交流,恰当鼓励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读要求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B、布置任务,勇闯第二关:

、同学们真棒。第一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变成了一只鹰,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房子,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二关开始!

2、学生自主完成

(本关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演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3、学生演示,全班交流,恰当鼓励。

8 这一部分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在设计上仍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尽量避免教师的讲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充满自信完成任务。

此外概念部分并没有象往常一样在上课伊始就提出,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尝试中领悟,从而自然的明白其中的含义。 C、布置任务,勇闯第三关:

1、第二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变成火要烧房子,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猪八戒,当时猪八戒是天篷元帅,这下可好了,天兵们怎么也认不出。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三关开始!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三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3、教师讲解示范“勇闯第三关”。(因为本部分学习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自选的图片又为其制作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4、学生完成“勇闯第三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制作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安排了交流展示,既是对完成好的同学的鼓励,又能够充分调动没有及时完成动画制作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互帮互助,最终完成任务。

(四)勇闯第四关:

1、第三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一个劲喊:屁股红的是猴子,孙悟空一见不好,正好前面有一棵桃树,他迅速变成了桃子,当树上全是桃子,二朗神君看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他。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四关开始,帮肋孙悟空渡过难关。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四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3、教师讲解示范“勇闯第四关”。(因为本部分学习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自选的图片又为其制作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4、学生完成“勇闯第四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三、展示交流,综合评价

(针对学生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及教师巡视中看到的好的作品结合课程时间情况展示3-5人作品,并且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充分鼓励和奖励。) 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竞争意识,为今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全课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孙悟空变化的本领,你的孙悟空能变化多少次?(生:无数次)说的真好,我们手中的孙悟空能变化无数次,下节课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你的孙悟空形象变化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七、神奇的放大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Flash制作放大镜效果;

2.初步了解Flash中遮罩层的原理及作用。能力目标:掌握Flash中遮罩层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Flash中遮罩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Flash中遮罩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层,利用它可实际很多神奇的功能,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动画片断《神奇的放大镜》

二、制作动画

1、在两个图层上,分别制作需要放大的图形元件和放大后的图形元件。A、学生看书P32“我来做”,自已试着来做。 B、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检查自学效果。 C、教师精讲,指出不足。

这个动画中主要图层是“镜”、“大图”和“小图”。“小图”中的元件不被遮罩,在影片播放中都能显示(与遮罩层无关);“大图”中的元件是被遮罩的,需要透过“镜”元件才能看到。插入“放大镜”图层是为了使这个动画更加真实,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

2、制作放大效果

A、学生看书P33上,自已试着来做。 B、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检查自学效果。 C、教师精讲,指出不足。

3、制作放大镜边框与手柄

A、学生看书P33下,自已试着来做。

B、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检查自学效果。 C、教师精讲,指出不足。

提示:用箭头工具可同时选中位于不同图层的对象。

10 “制作放大镜效果”:教材提供了一个制作往返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先创建第1帧与第50帧之间的动作补间,然后再创建第50帧到第100帧的动作补间。

三、“交流”:学生讨论遮罩层的作用?

这一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利用遮罩层可以实现的效果并不仅仅只是教材中介绍的放大镜一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我们这样操作得到的放大镜效果真实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缺点:在图像的边缘,特别是图像的放大比例比较大时,图像会发生比较大的偏移,有时显示出来的放大图像并不是放大镜下面区域的图像。

四、欣赏作品 课堂小结

八、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文本工具和调色器面板; 2.加深对图片位置移动的补间动画;

3、加深对Flash中遮罩功能,制作霓虹灯效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赏西柏坡图片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教学,增添学生的幽默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神奇和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活动重、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作品 激情引趣

出示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展动画片断,师生一起欣赏。

师:这些图片是老师收集的,利用FLASH工具制作成动画,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收集了大量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制作成动画。

二、我来做:搜索整理图片

搜索信息的关键词由学生自己确定。注意文字说明要和图片相关,语言要简洁精炼。图片大小可以在ACDSee中调整统一,也可以直接导入到Flash中,在图片属性中调整图片高度和宽度。

三、制作动画

1、打开书36页,找学生读“我来做”这部分,并为这段文字标序号。

2、教师找一名学生读第一步,师演示操作,师生合作完成。

3、学生合作,找两名学生一人读一人做,完成第二步。然后学生集体上机操作。

4、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第三步,然后找一到两名学生到前边演示,教师点拨:修改—组合。

5、保存文件,测试影片,观看效果。

四、欣赏作品。

1、集体放映欣赏;

2、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同学们的动画做得真好,下一节课我们为动画加上标题,制作文字的霓虹灯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制作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部分的动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制作标题。

二、制作题目:

1、学生看书自学P36—37

2、教师找一名学生读第一步,师演示操作,师生合作完成。

3、生生合作,找两名学生一人读一人做,完成第二步。然后学生集体上机操作。

4、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第三步,然后找一到两名学生到前边演示,教师点拨:

A、“文本工具”是第一次使用,可先让学生尝试设置字号、颜色、字体等。然后将图片的文字说明输入到相应图片的下方,也可以直接复制文字。在Flash中调整好的一张图片可直接转化为图形元件,然后进入元件编辑状态添加文字说明。

B、“我来做 设置题目的霓虹灯效果”:色条颜色并不要求统一,可随意设置。单击“渐变定义栏”可添加颜色指针,将颜色指针拖离“渐变定义栏”可去掉此指针,每个颜色指针的颜色可通过“当前颜色”选框调整。

C、在设置“椭圆”的动作时,开始使“椭圆”元件的右端与字条右端对齐,在第60帧时,使“椭圆”元件的左端与字条的左端对齐,设置动作补间,这样题目文字就会一直呈现在屏幕上,并且变换着颜色。

12 D、可让学生交流为什么色条要大于并覆盖文字图形,让学生对色条小于、等于或不覆盖文字图形这几种情况都尝试一下,然后通过作品效果的比较,体会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三、交流:

可以交流通过改变题目文字与色条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实现哪些效果:

1.在第一帧时,将色条右端与标题文字的左端对齐,第60帧色条左端与文字左端对齐,设置补间动画,可以看到文字是逐个出现的。

2.如将“色条”图层设置为遮罩层可以实现文字逐个出现的效果,只是不能实现文字的霓虹灯效果。

四、欣赏动画,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九、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设置Alpha值,制作不同的透明效果;

2、能够利用引导线制作动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画制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神奇和乐趣,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活动重、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与语文学科相整合,导入课题:

找学生朗读语文课本中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把动画的大概内容作了描述。

二、制作日出过程中天空和海面由暗变亮的动画

观看一段海上日出的视频,注意观察日出前后太阳、天空、海面的变化,以便根据观察到的变化效果,在制作动画时合理设置Alpha值和引导线。

1、学生看书自学P38“我来做”第一小节“绘制天空的海面”,并动手操作。

2、欣赏学生的制作作品。

3、教师点拔:注意颜色的过渡。

4、学生看书自学P39“我来做”第二小节“天空和海面由暗变亮的动画”,并动手操作。

Alpha为透明度:建议学生通过设置不同的Alpha值,实现波纹和天空的渐变效果,体会Alpha值与图形明暗的关系:Alpha值越大,图形越暗,Alpha值越小,图形越亮。

5、教师精讲:创建了三个图层:“天空”、“海面”和“波纹”,通过改变“天空”和“波纹”两个元件在不同关键帧处的Alpha值创建补间动画,体现日出过程中天空和海面颜色的变化。

三、制作太阳升起的动画

1、学生看书自学P39“我来做”第三小节“绘制初升的太阳,使用引导层绘制太阳逐渐升起的轨迹。”,并动手操作。

2、教师提示:

A、制作太阳的弧线形运动轨迹就需要添加引导层,画一条引导线,太阳元件中心点与引导线端点要重合,目的是使太阳沿着引导线运动。

B、画引导线并不仅限于“铅笔工具”,可让学生去尝试用“画笔工具”等画出引导线。

四、交流:说说制作太阳升起动画其他方法。

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交流一下使用引导线的心得,总结制作海上日出动画的各种方法。

五、欣赏作品,课堂小结。

十、《下雪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flash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的知识。

2、会应用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的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创作《下雪了》的动画。

3、充分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独立操作电脑、动手实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及网络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参与、尝试、综合使用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

2、会合作、能分享、积极体验作品制作成功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2、形成有兴趣积极尝试、探究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养成理解别人,尊重、欣赏同学们的制作成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巩固引导线的使用。

2、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创作的能力。难点:运用引导线制作更多飘落的雪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每个季节都有值得我们喜欢的地方,比如:春天万物的萌发,夏天阳光的灿烂,秋天果实的收获,冬天漫天的飘雪,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今天老师就送给你们一样和冬雪有关的礼物,想看吗?请双击打开桌面上的礼物。(桌面飘雪)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

3、其实在前几天咱们这里也下了场雪,漫天飘雪,的确很美,这节课咱们就一起用flash来制作一个下雪的动画场景,先请大家把礼物这个窗口关掉。好,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下雪了(出示课题)。

二、教师点拨指导、学生交流讨论 做一片雪花飘落

1、网站的首页就有一个用flash制作的作品,描绘的是下雪了,雪花在天空中飞舞,远处的山峦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小雪人高兴地站在雪地里„„漂亮吧?想做吗?做之前要回答我们的老朋友丹尼的几个问题。要仔细听。

2、丹尼的问题:

大家好,我是丹尼,你们知道要制作这样的动画需要哪些元素吗?(雪花、背景、山峦、雪人) [说的对,通常情况下一个元素就放一层,在这些元素中谁是静止的元素呢?(山峦、雪人)

在这个动画中需要制作什么动作呢?(雪花飘落)

3、你们会做一片雪花飘落吗?下面就请大家试着制作一片雪花飘落,看看谁制作的雪花最先飘起来。

4、做后由一名同学演示。

5、教师小结:大家做得不错,在做的时候用了什么知识呢?(引导线)对,做一片雪花飘落和我们前两节课做海上日出方法相似,需要用到引导线制作。

6、那么怎样制作出更多雪花飘落的效果呢?先动脑想想,然后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谁来说说?

讨论出制作雪花飘落的不同方法:

15 (1)添加更多图层,分别制作。(一层做一个雪花沿引导线运动,有多少个雪花就做多少个引导线)

(2)将一片雪花飘落做成元件,然后多次拖动元件到场景。

(3)从场景里直接做一片雪花飘落,再编辑雪花元件,添加多个雪花。 (说明:前两种方法通过大家的讨论基本能说出来,如果第三种方法,也就是课本上的方法,说不出来就由教师演示说明。)

7、教师总结并提出要求。

同学们,制作雪花飘落,方法有多种,可以选择你认为简单或你喜欢的方法操作,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制作都要经过不断的调试,才能更完美。

下面就请大家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帮助下来制作这样一个下雪的动画场景,网站中的“设计一点通”告诉你制作的总体思路,如果你在制作中遇到困难就进入“友情提示”,里面有制作的方法及演示,能为你提供帮助,“图片资源”里为大家准备了所需的素材,不要忘记:课本也是你们的学习工具,老师和其他同学都是你的帮手。好,大胆操作吧!

三、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站探索学习、自主创作

1、学生学习制作。

2、展示作品,交流如何制作的。

教师:先停下来,做完的同学谁能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说说你认为他做的怎么样。(学生、教师评议)

4、没做完的同学继续做完,完成的同学可以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其他栏目或者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作品。

5、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完了,你们想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吗,请大家测试自己的影片,把动画展示给同学们, 你们可以下位随意浏览,然后选出喜欢的作品。

6、谁来说说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四、教师总结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已经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在学习中大家能够努力探索,部分同学们的作品比较有创意,很好。个别同学雪花的紧密、大小和背景的位置等还需要再进一步调整。

下面咱们轻松一下,玩个小游戏:比眼力找不同,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哪幅图更好些?那下节课咱们就来继续完善动画并制作雪人眨眼睛,课下留个小作业,思考如何制作雪人眨眼睛。

十一《春节贺卡》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使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制作动画;2.学会使用渐隐渐显效果制作动画; 3.学会给动画添加背景音乐; 能力目标:

利用FLASH制作完整的短片的过程; 情感目标“

懂得珍惜亲情、友情。

教学难点:移动中心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作品,激情导入

师:新年好,新年好,新的一年又来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动手制作一张FLASH动画,为亲朋好友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边播放春节贺卡动画)

二、制作贺卡:

1、制作四个灯笼:

A.找一名学生读“我来做“第一段。 B、学生动手操作,按书上内容试做。 C、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进入点拔。

2、制作灯笼摆动的动画:

A.同桌两个人为一组,一人读,一人操作

小提示:这一部分应注意移动中心点(有的版本称为“注册点”)到灯笼顶端,此时才能保证灯笼摆动时是以顶端为基点的,和实际生活中的一样。设置好各帧“灯笼”元件的旋转角度后,如果想让灯笼摆动起来,需要设置动作补间。

B、教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检查自学效果 C.教师点拔。

3、制作灯笼变形为文字的动画

A.学生观看课件(教师可把这里的操作录制成片断,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提示:灯笼变形为文字的效果时,设置字体为华文彩云是因为有些字体(如楷体)在分离后会变得模糊不清。“试一试”中制作空心文字图形可以让学生在新建的Flash文档中操作,或者在课后尝试。应使学生明确:要想实现

17 文字的动态效果如变大、变小或变形,就需要先把普通的文字通过分离转化为图形,然后再处理。 B.学生动手操作。 C.找学生到前面演示。

4、测试影片,观察效果

5、欣赏学生作品。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观看对比影片,导入新课

1、复习,观看学生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教师作品(带音乐的)

3、师问:观看这两个影片后,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完成上一节的内容:

师:上一节课我们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做完,现在给一点时间,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一下。(上节课内容较多,可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时间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确定)

三、制作空心文字并设计其渐隐渐显效果

小提示:渐隐渐显效果是通过调整Alpha值来实现的,其原理为:Alpha是Flash动画场景中图形符号的一个主要属性,改变其值(0—100之间)便可改变对象符号的透明度。如果给各关键帧上的对象设定不同的Alpha值,则该对象就呈现出动态变化的透明效果。 A.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突出重点。 B.学生动手操作。 C.教师巡视检查。

四、添加背景图片和音乐,并书写对亲友的祝福词

1、学生网上搜索音乐:

使用恰当的背景音乐和图片能烘托出Flash作品的整体效果,如歌曲《新年好》、鞭炮声或自己录下来的祝福语等。教师不必约束学生使用何种背景音乐,只要学生认为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自己喜欢就行。

2、书写对亲友的祝福词

五、交流:

制作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什么样的效果,使贺卡更加漂亮。

六、欣赏作品,提高创作激情。

第11篇:五年级综合教学设计

沙梁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综合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沙梁小学:贾瑞珍 2014年08月31日

第12篇: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内容:

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提起好朋友,总有说不完的话,你愿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可以介绍他的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互相帮助的,合作完成的,受到表扬的,发生误会的……总之要通过你的介绍,人们能对你的好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语句写通顺。如果你不想写朋友,也可以写其他人。习作要求:

1.要抓住这个人的特点观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3.根据文章中心自己拟一个题目。 重点:通过各种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难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品质。 作前准备;回忆、观察、积累材料。 教学步骤:

一、审题指路 1.学生齐读作文内容。

2.提问:这次作文提出了哪些要求? 3.讨论归纳:

选材范围:选择好朋友写一篇作文。

习作要求: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二、指导选材 注意点:选好人和事。

1.选定自己真正熟悉的人——好朋友,想清他的性格特点。

2.选好事。再一次追问自己,是他做的哪一件事使我感到他具有这种品格?想清了对哪一件事印象深、最熟悉,就写哪一件事。

3.学生讨论。同桌交流讨论,再指名交流,教师适当指点。

三、指导写作 注意点:写好言与行。 1.阅读片段: 出示片段

(一)

“小朋友,补单车?”老人大老远就热情地招呼着。哼,看到有钱赚了,你真够热情的。我冷冷地“嗯”了一声。

“耐心等20分钟,保证修好”他似乎看出我回家心切,安慰道。

他把自行车倒放在地上,迅速从小木箱里拿出工具,动手补起来。哟,那双手简直像松树皮——干裂、粗糙,还贴满胶布。可是这双手干起活来却很麻利——找漏眼、拿剪刀、上胶水等,转眼间便修补停当,令我惊讶不已。

大约过了10多分钟,他拍拍车的座包对我说:“小朋友,补好了。”我手里紧紧攥着2元钱,小心翼翼地问:“大爷,多少钱?”“5角钱。”“5角钱?„„”我简直不敢相信,一般补一个胎眼定价是1.5元,更何况在这里„„

“对,5角钱。”老人笑眯眯地重复道。

“老爷爷,那怎么行,这连本钱都不够啊!”我不好意思说。

“这算不了什么。现在不是有许多人在给灾区捐款捐物吗?还有那些经常做好事的人,比起他们来,我可就差得远喽。”停了片刻,老人又接着说:“孩子,我这把年纪了,在这摆个摊图的是方便行人,剩下的钱你就拿去卖学习用品吧。”

„„ 思考:(1)文中写出了修车老人的什么特点?(技艺高超,心地无私) (2)作者是怎样把这位修车老人的特点写具体的? 出示片段

(二)

记得有一次,我们跳牛皮筋缺个人,我想,小英除了看书外最大的兴趣就是跳牛皮筋,大家商量了一下,准备请小英参加。我们急匆匆地来到她家的门口,只见她正坐在院子的石凳上,两手捧着书出神地看着,时而双眉紧锁,时而满面笑容。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说:“小英,我们跳牛皮筋少个人,你和我们一起跳吧!”可她一点反应也没有。我火了,大喊一声:“喂!我叫你跳牛皮筋呢!”这一喊把她吓了一跳。我好言好语地说:“小英,我知道你会跳牛皮筋,所以想叫你和我们一起跳。”想不到,她却说:“对不起,我正看到一半,不跳了。”我们一听很生气,就在她身边捣乱。我们一会儿蹦蹦跳跳,一会儿大声说笑,可折腾了好半天,小英连头也不抬一抬,仍然聚精会神地看书。天黑了,我们只好没趣地走了。 思考:(1)说说这一片段中小英的特点是什么?

(2)为了抓住这一特点,作者重点写了什么?是怎样写具体的?

小结:从上述片段分析中,大家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能通过具体的事来表现人物特点,是由于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方法。(板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四、独立思考

打算写什么人?什么事?反映这个人的什么特点? 1.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写? 2.试列提纲

3.学生汇报,交流一些好的构思。

4.读下水文,分别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五、学生习作 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差生选材,中等生自能作文,优等生创新作文。

第13篇:五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对称

教学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学习目标:

1.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教具: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对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看书1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17-19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的内容, 思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1、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

2、5题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之乐。

第14篇:英语五年级教学设计

PEP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Unit1 Hello (let’s learn and let’s do)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Goodbye./Bye-Bye.等简单的日常打招呼问候语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能熟练地用英语表演两个对话。能简单介绍自己。

2、能够听说认读文具单词:crayon, pencil, , eraser, ruler,, bag, book, pencil-box,pen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I have a pen.能听懂会说单词:no your 3.能够听懂简单的指示语,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open show close carry

4、能听说认读Start to read 中的字母。

5、了解Story time 的内容,学唱两英文歌曲。 Main and difficult points: 学会打招呼、自我介绍及到别的相关会话,练习运用所学语言,达到自然与真实。学习:I have…句式的用法。难点是crayon、eraser、I’m的发音,初步了解英文的缩写及发音。My name is与My name’s的区别及用法。

第三课时

B let’s learn Let’s do

Teaching aims:

1、能够在情景中理解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 能够做简短的自我介绍:I’m …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初步运用。

2、进一步巩固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能在不同情景中准确运用。

3、能够听说、认读 crayon, pencil, , eraser, ruler,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4、进一步培养开口能力,初步了解一些课堂用语。Main and difficult points: 有关文具的词汇 crayon、pencil、、eraser、ruler的学习,并用英语介绍文具。较准确读出各单词,尤其是crayon,eraser 两个单词的发音。会说唱let’s do.Teaching aids:准备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一. Warming up: 热身

1.师生一起唱abc歌曲

2.2.学生们戴上头饰向大家介绍自己 ----Hello, I’m xxx ---Hi, I’m xxxx

二.复习时间:

1.复习字母(出示幻灯片)

2.复习A部分单词: eraser pencil crayon ruler

三.新课时间:

1.讲授let’s learn和let’s do 的内容(看大屏幕)

通过zoom丢三落四的毛病出示图片,让学生猜zoom到底丢了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并教授新词及句子:book------close your book

Pen-------show me your pen

Pencil box-----open your pencil box

bag ------carry your bag

四.操练时间; 1.再次出示新单词图片,让学生say again.2.再次出示zoom丢东西的图片,让同学们说出zoom 丢了什么。进一步练习新单词。

五.游戏时间:

1.(圈单词)游戏,从而练习let’s do 2.师生一起说唱let’s do,并让同学上台表演。

六.练习时间:

1.字母练习(圈出相同的字母) 2.单词连线

3.句子练习eg:I have a -----

七.小结与作业

1单词:

book bag pen pencil box 2.作业: 1.回家给自己的文具加上英语的标签

2.将let’s do说给父母听。

八.板书设计

book------close your book

Pen-------show me your pen

Pencil box-----open your pencil box

bag ------carry your bag

PEP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

Unit1 Hello

(let’s learn and let’s do)

教学设计

许晶晶

霸州市第二小学

第15篇:五年级《挑山工》教学设计

尝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自信心,真正达到自主读书的目的。

一、自读与导读结合,感知文章脉络,凸现重难点

在新课初始,教师设计这样的自学题让学生阅读、思考。

1、倍镣ㄈ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生字、新词。

2、闭页鎏羯焦陀稳耸窃跹登山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你的疑问与作者一样吗?并把你的疑问写下来。

3、鼻氚烟羯焦そ驳幕盎出来,再认真读读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全文表达顺序是什么?

4、蔽恼掠心男愣敛欢的地方,请做上记号。

首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在这个自读与合作学习的平台上,教师始终要关注、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学讨论能深入下去,重视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的焦点与难点问题。

二、直奔重点语段,品析语言文字,感悟文章事理

首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朗读描写挑山工与游人登山的语段,讨论并画出挑山工与游人登山路线对比的简易图。在全班交流时,选几组进行展示,每组还要派一个代表解说该组的图示、阅读该段的体会。通过这样的阅读与再造想像的训练,既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又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提供了机会。

其次,引导学生体会挑山工说的话。挑山工说了哪几句朴素的话,你从这些话里体会到了什么?

方法一: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在自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体会句子的蕴涵的意思。

思考题设计:联系上下文,领悟重点词语,联系平时生活实际谈感想,用自疑解答等学习方式,体会挑山工的话中蕴涵的意思,想一想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方法二:请阅读理解挑山工说的话,完成下面练习:

(一)读了挑山工的话,我们懂得了:

1庇稳说巧绞保之所以比挑山工,是因为。请找出文中写游人“玩玩闹闹”,“总停下来”的语句读一读。

2碧羯焦さ巧街所以能,是因为。

(二)从挑山工与游人登山时的不同表现,我们悟到了哪些道理?你能结合自己平时学习和生活的例子说说吗?

练习(一)重点让学生自学、朗读感悟。

练习(二)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再反馈,使人人都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同时,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认识能力得到提高。

三、选择性练习,深化独特认识,拓展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需要,教师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以下三题中选两题完成。

练习:

1、鼻肽惆盐闹凶钕不兜挠锒握抄下来。

2、比绻见到挑山工,你想对他说什么?请写下来。

3、碧羯焦さ募妇淦铀氐幕笆鼓阆肫鹆松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第16篇:五年级教学设计上

第一课

肖像艺术

史姣龙

一、内容: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二、课程标准:

欣赏中外优秀美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三、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节集中欣赏人物肖像的“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征,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与作品的和谐统一,认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了解美术语言与作品表现力的关系。

本课两个页面,共展现艺术家作品5幅,学生作品3幅。艺术家作品中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速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六、目标检测方式:

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小组检查完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家里的那位长辈,他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让你画一幅你亲人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你想表现他怎样的神态呢?

二、深入教学

(一)、课件欣赏油画《父亲》

1、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油画肖像画《父亲》,这幅作品是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先生在80年代初创作的。画中的“父亲”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

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

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同学们从欣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感受概括出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素吗?

(二)、课件欣赏版画《藏族少女》

1、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父亲》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

2、你觉得版画和油画相比较,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 写实风格油画:造型严谨,色彩丰富、细腻、凝重 写实风格版画:注重刀味、水味、版味,色彩简练、概括

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你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刀味?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水味和版味的特点?

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为什么?

(三)、课件欣赏雕塑《白求恩》

1、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

三、板书设计:

肖像艺术

示范作品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油画《维吾尔族姑娘》课件 ,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2、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3、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五、展示 延伸

虽然孩子们在对“形”的把握方面有些欠缺,但这仍然没有影响他们对人物神态的描绘。一些似有似无不易捕捉的面部表情在他们的画笔下跃然纸上。

第2课

画人像

史姣龙

一、内容: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二、课程标准: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

三、内容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人物半身像和头像的表现方法,根据提供的人像的一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利用线描、色彩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人像的另一半。本课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点是发散思维训练。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学生作业,分别体现出是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的,如线描、黑白画、色彩等。作业提示部分介绍了作业方法和要求。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课是开学第一堂绘画课,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应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五、学习目标: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六、目标检测方式:

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通过课中学生作业、出示的练习作品、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小组检查完成。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画人像)

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课件

1、《蒙娜 〃 丽萨》课件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 〃 芬奇、《蒙娜 〃 丽萨》,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看达 〃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 〃 高自画像》课件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 〃 丽萨》

5、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三、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上节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课件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

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 C、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 A、人体比例——立

七、坐

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下节美术课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还要去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孩子们共同相处了五年时光,互相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他们互相画肖像画提供了很大帮助。五官特征都抓得比较到位,就是脸型的特征不够准确。

三、板书设计: 课题和示范

四、布置作业: 画一幅肖像画

五、展示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史姣龙

一、内容: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

二、课程标准: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

三、内容分析: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风景图片、认识各种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

六、目标检测方式:

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课中学生作业、出示的练习、小组检查完成。

七、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数幅图片(风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 小结:近大远小。

2、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通过主点的垂直线叫主点

垂线,但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3、课件出示摄影风景图片

生活中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请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

师小结:同样高度的建筑或柱子,树木等都有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一条同样宽阔的马路、铁轨都有近窄远宽的透视现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三、板书设计: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四、布置作业:

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条件允许的画可以用摄影的方式它拍下来。)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的图片带过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 札记

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到利用行道树和地板、立柱、墙砖等室内外景物可以很好的体现画面的透视现象。他们在对场景写生的基础上刻意增加了这些景物,达到了很好的透视效果。

五、展示 延伸

通过学生临摹写生作品,感受各种透视现象。在作画过程中,发现各种容易犯的错误。(在此过程中逐一纠正,避免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犯这种错误)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史姣龙

一、内容: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四课

二、课程标准: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

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

三、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溪山行旅图》、《维鲁维斯的人》、建筑巴黎圣母院等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比例这一概念,从过去的感性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知,明确比例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并能应用到设计中。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学习目标: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六、目标检测方式:

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学生作业、出示的练习、小组检查完成。

七、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课件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课件

4、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二.作业练习: (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三:作品展示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四、板书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透视图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17篇: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沙坎小学教师:施乐果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2个直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2个)、一块红领巾。

2、学生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纸板(锐角、直角、钝角各两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2、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二、学习新课

(一)情境导入

要给一年级10名新生做红领巾(展示红领巾),请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要用多少布?这块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揭题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二) 动手操作

学习新知

1、让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学具中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亲自动手,想办法拼成一个已尝过的图形。每个学生自己拼摆后,指定三名方法不同的学生到黑板前拼摆。

2、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思考这三种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是会算的。

3、教师展示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4、让学生讨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6、让学生自选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动手拼一拼,或者同桌的两个同学一同拼摆,看能否拼出已学过的图形。

7、教师边说边演示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每个锐角三角形和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8、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每个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9、教师总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观察比较

推导公式

1、让学生在自己拼出的三组图形中分别标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生观察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启发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演: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教师强调公式中“除以2”的由来,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通常用字母ɑ表示三角形的底,用字母h表示三角形的高,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说出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

5、学生回答后,教师板演:

S=a×h÷2

或S=ah÷2

(四)学以致用

让学生找出前面展示的红领巾的底和高,并测量出数据,计算出一块红领巾的面积。

三、反思总结

1、请学生回顾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强调新知识中要注意的地方。

四、课后作业

练习题第

1、

4、

5、6题。

第18篇:五年级健美操教学设计

学科:艺体

论文题目:五年级健美操基本步伐 ——“V”字步教学设计

单位:株洲市石峰区杉木塘小学

姓名:龙思

五年级健美操基本步伐——“V”字步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利用美操的学习,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不怕困难、不断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使他们在运动中学会学习,在练习中学会合作、探究和创新。

二、教材分析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V”字步是掌握健美操这项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的基础之一,本节课目的是学生掌握“V”字步的动作,并通过探究学习发展学生对健美操的创编能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重点是学生对“V”字步动作的掌握和运用,能够正确完成“V”字步动作,结合所学的并步,通过创编手臂动作和队形完成四个八拍的动作创编,形成一个完整的健美操简单套路的认识。难点是动作创编在于手臂动作与腿部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力度。队形的创编在于多变性、合理性和团体合作。

本课最主要是做到让学生多练多想,并要求学生在掌握“V”字步动作的创编和队形变化的基础上要能听懂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展示。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接触过健美操,但对健美操不是很了解。本节课用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创编器械,做到一物多用,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具备音乐伴奏的特性更吸引学生学习,再加上健美操本身特有的魅力,会刺激学生对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队形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创编、创新的灵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并步和“V”字步及全身协调配合 难点: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及手上动作的创编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健美操的各项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85%的学生能掌握健美操并步和“V”字步动作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肌肉力量、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互学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游戏“字母变变变”——“加油”热身操)——基本部分(教师展示自编健身操——复习并步,学习“V”字步——分组练习,创编空间——学生展示)——结束部分(放松)——总结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2、游戏“字母变变变”:学生分小组在指定的场地内,根据教师说出的字母,在最短的时间内摆出相应的字母,完成后,小组蹲下向老师示意动作的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并体会到队列和创编游戏的乐趣。

3、“加油”热身操:让学生在充分热身的过程中,能够复习巩固学习过的动作组合,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教师展示自编活力健美操:通过教师富有激情,优美的健美操展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学习并步和“V”字步: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动作分解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运用领做法、递加法、完整法、分解法、节奏变换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习组合动作,并且结合音乐巩固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加强学生动作的优美性和力度,增强学生的韵律感。

6、小组合作练习,创编空间:学生在熟练掌握并步和“V”字步动作要领后,结合以前学的基本步伐,以小组的形式,组长带领组员,运用自编器材,积极参与手上动作和队形的创编练习,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健美操组合富有特色,更加充满生气、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创编思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借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7、学生展示:学生先分小组展示创编动作,在集体进行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8、放松练习: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做舒展柔美的形体操放松,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拉伸身体和自我身心调整。

9、课后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提出下节课要求及课后作业。

七、教学特色

1、在热身游戏中,通过摆字母的形式,使学生对队形有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对本节课新知识学习的热情。

2、创编环节就是为学生搭建的一个检验并展示所学知识成果的舞台。在创编过程中,学生发挥并利用创造力,编排出各具特色的手上动作和队形。使学生在展示个性的同时,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八、预期教学效果 80%~85%的学生掌握“V”字步的动作;练习密度为35 %左右;平均心率为135~140次/分。

九、场地器材

口哨、篮球场一块、音响、矿泉水瓶。

第19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工山中心小学 钱光华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为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它以“异国风情”为专题,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教学时既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教育,又要综合运用本学期学过的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同时更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并加以运用,尤其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复习与巩固。 学情分析

现在五年级的学生,认识世界的渠道有很多,多元文化对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本组教材,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把自己积攒起来的阅读基本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尽情展示,让他们充分地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感染”、“笨重”、“陶醉”、“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彬彬有礼”、“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体会课文先概述后分述,以及抓住人与物之间紧密关系来写作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与象共舞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比较与欣赏中感受人象共舞的和谐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泰国风情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这节课,我们将去泰国游览,泰国有一个美称——“万象之国”,大象是泰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师板书:27 与象共舞

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学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工具书。 ·思考: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2、反馈检查。

(1)媒体出示15个词语:

正音:气氛(氛是第一声) 摇头晃脑(晃是多音字,读“huànɡ) 字形:松弛的“弛”是弓字旁;尴尬的外面部分不是“九”; 理解:熟视无睹 尴尬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2)交流自学要求。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把你了解到的主要内容告诉大家。

三、研读课文

1、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大象的哪些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划出来,读一读,小组内交流感受。

生:读 画 交流

2、学习“做按摩”: 1媒体出示: 出示句子1: ○

生:交流感受

3师引读这句话,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进行评论,抓住关键词语“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开玩笑”: 1交流,媒体出示句子2: ○2 交流感受(有趣)默读,思考,讨论:你从哪些语句看出大象和○人开玩笑很有趣?

○3大象戏弄完那位女士,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的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当它面对受到惊吓的女士行屈膝礼时,仿佛在说:“ 。”

4感情朗读。 ○

4、学习“为人表演” 1 学生交流 ○2作者写大象“表演节目”、“为人按摩”、“和人开玩笑”,是○要表达什么观点呢?

生:交流

那你们发现了这句话和下文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概述后分述。)

学生批注

3教师小结写法 ○

5、学习“跳舞”: 1 交流,出示句子3: ○2 大象跳舞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轻巧有趣)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大象跳舞的轻巧有趣?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紧扣“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陶○醉”、“挥舞”“颤动着身子”、“陶醉”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4 过渡:多么有灵气的大象啊,它们陶醉在音乐中了。我们读了课○文也陶醉在音乐中了,现场的观众更是如此。找出写人与象共舞的语句,读一读。 5 交流,出示语句: ○

生:齐读句子

人与象能共舞,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讨论

师生:合作读最后一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

(1)是啊,在泰国人与象是这么亲密和谐,很多国家都有大象,为什么只有泰国才有这样独特的风情呢?

(2)交流,学生找到第二节自读,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学到这里,我们发现,作者写了大象的很多件事,能不能给每一件事取一个小标题?

生:交流 师:相机板书

思考:作者为什么不以其它的小标题为题,而要用“与象共舞”为题?(最能体现人与象之间的那份亲密和谐关系)

五、感悟写法

1、《与象共舞》和《威尼斯的小艇》这两篇课文都是写异国风情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小组合作读读这两篇课文,讨论

2、交流: 相同点:

(1)都能抓住事物特点写。

(2)都抓住人与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并列举实例说明 (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不同点:

《威尼斯的小艇》是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的

而《与象共舞》是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第二——五小节的每一节都是按先概括再分述来写的。

六、拓展延伸

交流收集的有关泰国风土人情的资料。

七、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拓展写话。【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亲密和谐)

表演节目

为人按摩 和人开玩笑跳舞 先概述再分述

第20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要点】

复习三首古诗词,选择一首改编成短文,默写《牧童》。

一、诵读比较

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

2.三首诗词中所描写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能通过诵读来表达诗歌所描绘的情趣吗? 媒体出示:

《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惬意; 《舟过安仁》重点读出两个童子行为的调皮有趣;

《清平乐〃村居》要读出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以及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 说明: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朗读或背诵,通过诵读比较,进一步感受三首诗词所描绘的童年美好时光,以及不同孩子的特点。

二、复习巩固 媒体出示: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快乐 ( ) 剥削 ( ) 死亡( ) 清平乐( ) 剥莲蓬( ) 亡赖( ) 2.给下列字加部首后组成新字,再组词。

高 ( ) 录 ( ) 卒 ( )庶 ( ) ( ) ( ) ( )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篙: 吴音: 棹: 相媚好: 怪生: 翁媪: 矛檐: 亡赖: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默写《牧童》。

说明:结合教学目标和课后练习设计以上练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所有诗词后集中复习,也可以在每一课时后或上课前分散、复习。这些练习在媒体制作上都设有超级链接,可供教师灵活选用。

三、指导改写

1.指导背诵三首古诗词。

2.媒体出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它改写成一篇生动的短文吗?

(1)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可以通过想象,将诗词中简明扼要的描写写具体、细致些,如:景色描写、孩子们富有童趣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描写,还可以适当补充诗人的感受。 (2)学生选择其中一首动笔改写。

(3)选择相同的同学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随机指导修改。 说明: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细致描写。教师不仅要注重练笔前的指导,还要注重练笔后的评议。

四、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能和同学交流一下吗? 2.读一读下面两首小诗,有兴趣的可以积累。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⑵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⑶欲:想要。 ⑷捕:捉。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1)脱晓冰: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2)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玻璃: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磬 :大石。

说明:以上环节内容供教师选择运用,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当安排拓展,重在引导学生课外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切忌随意拔高要求,以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五年级教学设计.doc》
五年级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