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2021-01-09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民办师大实验中学

叶泽雨

【内容主旨】

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以其个人的生活经历、睿智思考和坚定意志,倡导理性,开启愚昧,批判封建思想和宗教迷信,为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变革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

2.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3.通过对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异同点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继承和发展的观点。

4.通过对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现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难点:启蒙运动的背景。

【教学过程】

环节1: 以先贤祠引出伏尔泰与卢梭,以两人为何能入先贤祠引出18世纪的法国社会。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以人物切入,设疑激趣,过渡到交代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 环节2:循序出示《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路易十四画像、学术沙龙和探索星空的图片,交代法国启蒙运动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层面上的背景。

设计意图:从典型材料中归纳提取历史信息,形成关于法国启蒙运动背景的大致印象。

环节3:讲问结合重点介绍伏尔泰的事迹,出示先贤祠中伏尔泰的棺木图片并作介绍。

设计意图:以人物生平解读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呼应导入,进一步说明伏尔泰影响之大。 环节4:以《百科全书》的图片等材料,讲问结合,解读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既是补充启蒙运动在科学技术进步层面上的背景,又是引导学生知晓如何从名著插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环节5:讲述卢梭生平,出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三段材料,分析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与史料并用,侧重分析与概括思想方法的传达。 环节6:以“火把”的象征意义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点出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以文带史”式的总括性讨论,既是回顾整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又自然引出启蒙思想的影响力,也带出关于图像象征意义证史方式的思想方法。

环节7:课堂练习,列出表格,引导学生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选择,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推荐第2篇: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校:洛阳市第一职业高中

教师姓名:毛景丹

一、教材分析:

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2、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承文艺复兴,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

来。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具有前瞻性。

二、学情分析:

特点:高二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四、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核心,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使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把握有效的历史信息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分析自主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五、教学重、难点: 动的影响

2、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六、教法:情景导入、问题引领、对比分析等。

七、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

八、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九、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图片展示先贤祠图片。

1

1、本节课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

1、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今天这节课就来聆听下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呐喊。

引出课题:第7 课

启蒙思想 【推进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背景

(师)什么是启蒙?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师)什么是启蒙运动?

18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总结: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过渡语】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用理性把人们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蒙昧无知中唤醒,使他们能够挣脱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束缚),从黑暗的“旧制度”(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那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呢? 在学生阅读教材,知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1、启蒙运动的背景

①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因素) ②阶级因素:资产阶级的壮大。

③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④政治现状: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

2、发展概况:兴起于英国,高潮在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2 (1)为什么发源于英国?(师生讨论)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在此经济基础之上,英国最早出现启蒙运动; 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2)高潮在法国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讨论)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最为尖锐

3、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

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4、主要内容:一用(理性)

二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三追(民主、

科学、自由)

5、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过渡语】接下来我们通过材料具体分析下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二、感受理性之光——代表人物及主张

(图片展示,材料展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启蒙思想家的各自主张) A、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

1、抨击天主教会;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提倡“天赋人权”;

4、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

2、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三权分立 C、卢梭:社会契约

1、社会契约论

2、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3、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D、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康德—人非工具

1、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人非工具

3、主权在民

4、要自由也要自律

【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对比掌握各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思考: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有哪些相同点?

1、崇尚理性

2、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

3、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科学、法治

4、构建资本主义理性王国

【过渡语】启蒙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世界的进程又起了什么作用?

三、追寻启蒙之果——影响(展示图片和材料,学生归纳总结)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3

2、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本课小结】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当时,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由此而兴起。

17、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中,先后在英、法等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提出以法制反对君主专制和神权专制,提倡天赋人权。在运动中逐渐形成了以法国为中心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有着直接影响,还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课堂练习】六道选择题,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课后作业】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启蒙运动则推动了以法国大革命为核心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概述这两次运动的联系和区别,结合背景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教学反思】

1、运用大量的图片、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及时评价和不断激励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总之,我设计本课的最大意图就是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

推荐第3篇:《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Ⅲ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乐安中学

江如蓉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教学,在正确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杰出启蒙思想家追求科学与理性、敢于批判旧制度的革命精神。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解放思潮提升到理论和制度层面,并提出了法治和民主政治等构想,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本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原有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时,始终以课标为中心,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重新处理,对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和第四节“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的课本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增删,力图使本课教学更能符合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本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知识联系能力较强。加上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观察自主性强,概括性高度发展,并且处于创新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强。因此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创新思维及概括能力。

同时,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与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上课时,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三、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帮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内容。 ②理解主要思想家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③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

1 (2)能力目标

①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③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①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②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③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因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极易混淆,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难点:

难点一: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个性特点及产生个性特点的原因(如:思想家的出身、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氛围影响等);

难点二:思想家思想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五、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创设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阅读法和讨论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思考及解答的正确性和学习的参与性进行适时评价;

2、通过课后作业的质量适当评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并组建学习小组,上网查阅伏尔泰、康德等人的生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对材料进行甄别、整合,在课上与同学共享。

九、教学过程

导入: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 法国《人权宣言》

2 概念:理性主义 讲授新课: 启蒙运动概念 性质: 17-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起——高潮——扩展 探求启蒙之源——

学法指导: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思路引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①经济:

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进一步的反封建斗争创造了思想条件;

④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感受理性之光——

1、伏尔泰

学生资源共享(伏尔泰生平) 读书时间,归纳主要观点: 与文本对话:

材料1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2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在法律面前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材料3 : …教皇是“两足禽兽”, 基督教传教士是“文明的恶棍”,…而无知是教会造成的。

材料4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

2、孟德斯鸠 与文本对话:

材料: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观点: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君主立宪 目的、渊源、实践

3、卢梭

视频:卢梭为什么会成为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3 与文本对话:

材料一: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材料三: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观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主权在民;民主共和政体 实践:欧美亚——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

4、康德

学生资源共享(康德生平) 与文本对话: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最终是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存在的。 材料三: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 观点:思想自由;人非工具 ;尊重他人;共和制 归纳:启蒙思想家基本思想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以伏尔泰、卢梭等人为主将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探求启蒙之果——

(情境)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领悟启蒙真谛——

启蒙思想家值得学习的人格 结语

若有剩时间,可多进行一些问题探究,如启蒙运动与中国、理性与浪漫主义等,也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推荐第4篇:7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的心灵。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正是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2 新知介绍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3、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二)兴起: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早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

1、霍布斯

霍布斯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A他又提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但他又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利;B世上本无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2、洛克 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正:A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B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事务的处理权应分属议会和君主。(最早提出分权学说)

(三)高潮: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1、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

法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另外还有百科全书派。他们的思想主张对法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最卓越的代表

A 他猛烈的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迷信的恶魔、狂信的九头蛇、两足禽兽) B 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C 提倡天赋人权

D 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

A 他不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猛烈抨击,而且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 略见教材 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其思想核心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这一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B 他认为国家的法律„„意义略见教材

(3)卢梭----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

A 他坚决否定封建王权,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民意,侵犯了人民的权利,撕毁大家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契约,践踏公共意志,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B 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他还阐述了天赋人权思想。他宣称略见教材 C 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 ※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

2、启蒙运动的核心、主要内容、性质。(1)核心:理性主义

那么何谓理性呢?---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启蒙思想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法则,---规律,人能够掌握这个规律为人类服务,而这个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理性。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而已。当时启蒙思想家们把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2)启蒙运动的内容

“启蒙”在法文中乃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基于此,启蒙思想家主张用人的思考和判断去剥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运动的扩展

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康德就是启蒙运动扩展时期德意志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 康德

1、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基本主张

(1)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3)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略见教材

总之,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1、启蒙思想家们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启蒙思想家们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 (2)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3)启蒙思想家们的许多著作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类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课后小结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启蒙运动的概念可归纳为“

一、

二、

三、四” 一“用”——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旗帜)。 二“批判”——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象)。

三“追求”——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目标)。

四“消灭”——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任务)。 2.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3.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核心主张及比较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的主张主要是天赋人权,孟德斯鸠的主张主要是三权分立,卢梭的主张主要是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其中卢梭的主张实际上是号召进行革命;而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主张法治。 4.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5.启蒙思想与中国 (1)中国影响启蒙思想 (2)启蒙思想影响中国

课堂练习

1.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推荐第5篇:第7课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第7课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

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这一思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叛,因为正当理性高昂之时,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通过了解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凡事都不可走极端,否则定会出现与其不

三、重点和重点

重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及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作用。

难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六、课前准备

七、课时安

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导入:

引导学生浏览图画,配合阅读文字内容,解决两个问题:

.从图画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

2.说明什么问题?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法国社会的现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理性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2.启蒙运动的核心、主要内容、性质。

核心:理性主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启蒙运动的内容。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启蒙运动的概况。

补充说明:启蒙运动于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

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本目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提出问题: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有何异同点?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启蒙运动从法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启蒙运动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建议教师用师生讨论、学生主讲的方法,完成本目的教学。

.启蒙思想的扩展:

2.启蒙运动的影响。教材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第一,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第二,启蒙运动的实际指导意义: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启蒙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同时,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第三,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预习内容

一、启蒙运动

、背景:

政治: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以及绝对君主专制政治的形成

经济:到17-18世纪

发展,为运动提供经济基础;

的开辟;

科学:

兴起。启蒙思想家从新兴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

2、核心:

3、性质:

运动

4、过程:

时期

人物

著作

主要观点

兴起英国

霍布斯

洛克

高潮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百科全书派

扩展德意志

康德

5、影响: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识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

重点和难点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过程

一、兴起条件:

【探究学习】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主要内容:

、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2、核心:

3、性质:

【探究学习】完成下列表格

三、英、法、德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时期

国别

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张

兴起世纪

英国

霍布斯

洛克

《政府论》

高潮世纪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社会契约论》

狄德罗

扩展18世纪

德国

康德

四、影响

、它破除了人们对

2、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法国、北美)

3、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

【学思之窗】: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三)反思总结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每位思想家的主张及特点:

思想家

相似点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当堂检测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面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彼特拉克一一以“人学”对抗“神学”

B.康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卢梭——倡导“人民主权”学说

D.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

4、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5、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2、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打击

3、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

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D。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4、启蒙运动中,最早提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立国家的是(

A.霍布斯

B。孟德斯鸠

c。洛克

D。卢梭

5、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A.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路德选集》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推荐第6篇:《启蒙运动》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启蒙运动》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本节为探究活动,安排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新授结束后。

学情分析:

互联网时代同学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已经非常便利,中学生中出现了对于教师、教材、权威的某种质疑倾向,但是这种质疑常常是情绪化的,缺乏充分依据或逻辑分析,而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很多学生如果没有现成的知识或权威的观点作为依托就不敢、不能在新的史料面前提出有悖于既有观点的看法。

另一方面高二的学生又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在性格上又是最容易质疑权威的时期。但是这种叛逆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简单地与老师或家长或社会的观点相冲突的看法,而没有转化为在思想学术上的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本节就是希望在将学生叛逆期的性格适时转化为思想批判精神上做些尝试。

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学习一节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活动探究。在此中实现历史逻辑、学生认知逻辑和标、教材逻辑的有机统一。三个逻辑的统一的出发点是针对学生成长中所面临的认知和情意发展需求(这种需求在学情分析中已经陈述),整合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促进学生的情意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从史料出发,通过对于史料的分析归纳,交流研讨,对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以此一点为切入进一步理解启蒙运动的内容、原因和意义,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理智的自信,引导学生体验理性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

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于阐述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间的差异,进而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影响,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批判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南开中学的校训切入,挖掘校训所蕴藏的启蒙精神,从而导入启蒙运动。

2、呈现启蒙运动中的一个沙龙场景,和学生一起简单回顾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3、引导同学们讨论启蒙思想中哪个思想最重要。

、学生谈自己对于校训的理解。

2、学生依据新授中所学,回顾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基本观点。

3、学生讨论启蒙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

、从校训切入,引发学生对于南开精神思考和传承的热情,同时挖掘南开精神与启蒙精神的的内在关联,导入启蒙运动。

2、呈现三位主要启蒙思想家和沙龙的形式。为接下来的探究创设沙龙式的情景。

3、学生深入理解启蒙思想,并引出本重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提供先行组织者:三权分立思想的实践,使用第一组材料。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必修1和必修3对于英国政治制度的描述。使用第二组材料。

3、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4、提供史料,合理论证:

必修3误读了孟德斯鸠?使

用第三组材料。

两者描述的英国政治制度

是不是同一时期的?

孟德斯鸠误读了英国?教

师提供新史料。

、引导同学们总结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6、以总结出的步骤和方法研究新的问题:从“孟德斯鸠”误读英国出发。提供第四组材料。

7、由“误读”思考时代特征对于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进一步引申到时代对于历史研究的影响。

1、学生阅读回答。

2、同学们对第二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差异。

3、学生讨论回答,提出种种假设和解释。

4、学生说出需要什么样的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分析。

同学们解读史料,论证假

设是否合理。

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学案内

容,进行论证。

在排除法得出孟德斯鸠误

读英国基础上,以新史料进一步论证。

、同学们总结。

6、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分析、论证。得出一种解释:孟德斯鸠误读英国可能与时代特征有关。

7、同学们思考、讨论。

整体意图:对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探究,在探究中引导同学们体悟历史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首先证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实践是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为下面的探究提供条。

2、引导学生在常识面前大胆怀疑,以一个具体实践为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独立思考的涵义,认识独立思考的力量。

3、

培养同学的分析推理能

力。

4、

培养同学们论从史出的意

识和历史论证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辩证思维。

培养同学们的时序思维。

培养同学们对于现实的关

注,同时认识到新史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

究能力。

6、

进一步认识孟德斯鸠的三

权分立,并巩固已总结出的研究方法。

7、帮助同学们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

教师指出今天所学习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形成的历史认识,还只是一种初步探究,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学生思考。

希望同学们在研究教材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更多更好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历史认识。

推荐第7篇:启蒙运动 教学反思

《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本次校优质课比赛,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我在三美四班讲了历史必修三的第七课《启蒙运动》。

一、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二是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围绕这两个问题,我对本课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部分:我把中世纪欧洲的天空形容为“布满了黑暗的乌云”,然后设问:“这些黑暗的乌云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出了是“封建、迷信、教权”。然后,进一步设问:“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八世纪,欧洲这黑暗的天空上先后出现了三道犀利的闪电,划破了以往的黑暗,那么这三道闪电又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出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由此引入新课。

(二)正课部分:三个大问题,启蒙运动的背景、进程、影响。背景的探讨我采取的办法是和文艺复兴类比,指出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根源都在于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学生从教材上可以明显的找到另一个因素,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有了自信(提问: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第二个问题启蒙运动的进程是本节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但是简单罗列各个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会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我借助了近段时间比较盛行的“穿越”设置情景,要求学生分别扮演由现代社会穿越到18世纪法国的一名记者和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记者负责去分别采访这些思想家,了解他们各自的主张,并在最后对这些思想家做简单的评价。第三个大问题启蒙运动的影响,我采取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理解,(对欧洲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之。

(三)小结部分: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并提出思考问题:启蒙运动跟文艺复兴相比,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明确:启蒙运动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而是对未来的理性王国提出了设想,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构建社会。

(四)习题练习(但是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练习)

二、上课后我的几点反思:

总体上来说,我对本节课设计的导语以及“穿越”情境的设置思路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课后我对整个课堂过程几经回味,发现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一)时间把握上:由于时间紧张,课堂上没有习题练习。

(二)角色扮演部分:由于我事先并没有告知学生,所以当我提出要派几位同学穿越时 光隧道回到18世纪的法国来了解当时的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做简要评价时,学生显得既新奇兴奋又紧张。整个采访的部分,也显得干巴巴的,不够灵动,学生大都是直接提问:请问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曰:我主张„„。我想,如果是用心打造一下,让学生事先收集足够的资料,并对整个扮演过程做一下事先的演练和编排,这甚至可以变成一个小的历史剧来表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一举多得。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考虑和学生一起精心编排一个小的类似于此的活动,让学生来做,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以后我的课堂,还是要更多的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而不单纯的是教授学生知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推荐第8篇: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篇1: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由于《启蒙运动》是思想史的内容,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就定下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要用一些直观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悟历史,感受思想的力量,让他们对思想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本课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文字史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避免对思想家的教条式的分析,而是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感受其思想,或提供材料形式,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揭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还深深贯彻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注重方法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启蒙运动教学反思

一、简述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性质及思想核心、影响

1.兴起背景

启蒙运动的兴起有其经济、政治、思想的必然性。

(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结束旧制度,所以资产阶级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做好革命的准备

(2)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例如,当时的笛卡尔就认为,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可以认识世界;培根指出,为了认识世界上的现象,可以使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而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自然界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这些科学的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启蒙思想家力求发现支配人类和社会的永恒的法则,也就是力求探索推动人类社会自身不断前进的法则。因此,一场适应于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化运动兴起了。

(3)这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大大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史称启蒙运动。

2.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提倡理性,把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影响: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启蒙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目标之一,为此他们倡导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民主政权形式,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治原则,他们的这些思想主张不仅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得以认证和实践,并且在政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中,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和议会改革,美国的《独立宣言》与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完善,法国的1875年宪法的诞生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都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精神。

推荐第9篇:《欧洲的启蒙运动》教学设计示例

《欧洲的启蒙运动》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启蒙运动的内容、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区别和联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

教学过程:

由各组分别展示、介绍其前准备的有关启蒙运动时期的资料。由此导入新。

对学习中的共同问题展开讨论。如:什么是启蒙运动?什么叫“理性”?理性思考的内容是什么、人们应怎样判断问题?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阐释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他们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政治权利。所以,资产阶级要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于是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思潮兴盛起来,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人们的迷信与愚昧是封建主义的君权、神权、特权能够在很长时间里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前提之一。破除迷信,批判蒙昧主义,自然成了启蒙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它被称为“启蒙”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理性学说有了科学的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于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思想为什么发源于英国而在法国达到高潮?”(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强大。但同时,法国又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盛行。作为第三等级的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这一思想传播到法国,使专制制度危机下的法国人注入了极大的革命热情,启蒙思想家辈出,运动达到高潮。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对旧体制发起了猛烈冲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启蒙思想。)

“英国革命披上宗教外衣,而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与民主的大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害怕人民革命,他们宁肯树宗教旗帜,不广泛宣传霍布斯、洛克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在英国还没有达到高潮;在革命中始终高举宗教旗子。而法国资产阶级从英国人的启蒙思想中得到巨大力量,使启蒙思想达到高潮。法国人以“自由、民主、平等”作为自己的旗子。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那么它的矛头直指谁?孟德斯鸠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洛克的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本质上来说,依然是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政权组织形式。卢梭与伏尔泰、孟德斯鸠思想的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卢梭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以歌德和赫尔岑对伏尔泰和卢梭评判突出卢梭的思想对法国社会的影响,点明其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不同思想的根源是他们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经历。

在学习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启蒙思想”与从前的“人文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背景、主要内容、反封方式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让学生比较这一时期中西方反封建思想的不同处。(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一定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由此可见,精神力量一旦化为物质力量,其巨大作用是难以限量的。启蒙运动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在更宽广、更长远的领域和时间里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教师在堂上提供启蒙运动的背景材料和启蒙运动领导人的主要观点,让学生在上分析、讨论,从而从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推荐第10篇:八上19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微课《探源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 徐圆圆

内容主旨:以法国为中心,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是欧洲近现代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18世纪欧洲经济、政治发展的集中反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启蒙运动的含义和性质。

2、回顾历史、联系过去,感悟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体会法国的中心地位,了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动因和思想武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呈现“信封”,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2:释义启蒙运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的含义和性质。

环节3:回顾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的主要影响,补充法国专制统治、等级制度、天主教势力盛行的资料,讲清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和强化学生回顾历史、联系过去的学习迁移能力。

第11篇:徐惠华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西延安中学 徐惠华

【内容主旨】

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以其个人的社会经历、睿智思考和坚定意志,倡导理性,启迪民智,批判封建思想和宗教迷信,为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变革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

2.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油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写实反映历史的价值,更能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

3.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历史观点;培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难点:启蒙运动的背景。 【教学过程】

环节1: 以先贤祠引出伏尔泰与卢梭,以两人为何能入先贤祠引出18世纪的法国社会。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以人物切入,设疑激趣,过渡到交代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 环节2:循序出示《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路易十四画像以及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一组材料,交代法国启蒙运动在社会及其阶级层面上的背景。

设计意图:从典型材料中归纳提取历史信息,形成关于法国启蒙运动背景的大致印象。

环节3:讲问结合重点介绍伏尔泰的事迹,包括讲述“为卡拉斯辩护”的小故事,出示先贤祠中伏尔泰的棺木图片并作介绍。

设计意图:以历史故事解读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呼应导入,进一步说明伏尔泰影响之大。

环节4:出示《波斯人信札》中的一封信、《论法的精神》中的一段材料以及《三权分立》示意图,通过“孟德斯鸠为什么要借波斯人之口来揭露国王对臣民的欺骗和愚弄”、“‘分权’能达到什么目的”等问题,形成对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概要认识。

设计意图:以原始材料的解读及示意图的分析为切口,提升对于不同史料证史价值与功能的认识。

环节5:以《百科全书》中的插图等材料,讲问结合,解读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既是补充启蒙运动在科学技术进步层面上的背景,又是引导学生知晓如何从名著插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环节6:以故事带出卢梭生平,出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两段材料,分析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与史料并用,侧重分析与概括思想方法的传达。

环节7:以“火把”的象征意义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点出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以文带史”式的总括性讨论,既是回顾整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又自然引出启蒙思想的影响力,也带出关于图像象征意义证史方式的思想思想方法。

环节8:归纳“启蒙”的含义,点出课题,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以概括归纳方式完成全课学习内容的小结,凸显启蒙的深切内涵,自然点题。

第12篇:启蒙运动教案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教具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在18世纪60年代,法国邮政局收到了一封怪信,为什么说它奇怪呢?因为在信封的收件人姓名处是这样写的: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史学家、英雄的歌颂者、艺术的守护者........宗教狂的对头、被压迫者的救星、穷人的靠山等17个称谓。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收件人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法国人如此的尊敬?

学生:收件人是伏尔泰,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教师:嗯,回答的很好嘛。那什么是启蒙运动?为什么会兴起启蒙运动?下面,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观看一段视频。好了,视频看完了,相信大家从这段视频材料中多少都得到了一些答案,有谁能说说看吗? 嗯,很好......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启蒙运动》。

【推进新课】

一、启蒙运动的含义及历史背景

什么是启蒙?“启蒙”在法文中是光明、智慧的意思。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所以,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场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什么是理性主义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30页倒数第3句话: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务的能力。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课本上第30页最后一段(聂万礼同学,可以请你来读一下这段吗?)嗯,好,请坐。这段话简单来说就是“一用二批三追”,即用理性主义来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追求科学、民主和自由。

同学们觉得启蒙运动的到来是偶然的吗?(不是)嗯,那启蒙运动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呢?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课本第30页的内容并回想前面所学的几节课及必修

一、二的相关内容,想想它的背景具体有哪些。(2分钟后)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①思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进一步的反封建斗争创造了思想基础)

②科学: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自然科学的进步,打破了教会的说教,增强了人们的自信)

③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到17世纪时,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日益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阶级:资产阶级的壮大(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⑤政治: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就是资本家、工人、农民。用路易十六的话说:第一等级用钟声为国王服务,第二等级用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用钱袋为国王服务。第一二等级不用纳税,还有国家分配的资金和各种土地收入。而属于第三等级的资本家,必须缴纳很重的赋税,资本家辛辛苦苦经营工商业挣来的利润,除了生活,很难攒下来用于扩大生产,这是不是就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呀)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

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第二部分内容——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后期,在英国兴起;18世纪中叶,在法国达到高潮;18世纪末,扩展到德意志等其他欧洲国家。

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因为在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并且,英国最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所以,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而产生。

英国早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

①霍布斯代表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比如:他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但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他的代表作是《利维坦》 。

②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他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在政权形式上赞成君主立宪制;他是三权分立的最早提出者——立法权、行政权、外事权。代表作是《政府论》。

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

角色扮演:

请三位男同学上台分别扮演法国的三位启蒙思想家,表演一个微型的情景剧。表演结束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上关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内容,然后猜猜那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的是哪位启蒙思想家。再让同学们一起说出他们分别有何主张。(剧本用课件展示)

首先是伏尔泰,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有谁愿意朗读一下课本31页位于伏尔泰与孟德斯鸠肖像中间的介绍伏尔泰的这段话吗?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伏尔泰是多么的受人敬仰,对吧?同学们阅读教材,看看伏尔泰都有些什么主张啊?他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吧?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呢?(《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认识完伏尔泰,让我们来看看孟德斯鸠有什么主张?孟德斯鸠也反对君主专制,此外,他还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相比于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更为成熟。他认为国家的权利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难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他的著作主要有《波斯人信札》和《论法的精神》,其中,《论法的精神》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是法国另外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即他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有反抗压迫的权利。此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他宣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财产的私有。

到18世纪末,启蒙运动扩展到了德意志等其他欧洲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康德。请同学们用一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课本第32页第三段文字,看看康德有什么样的主张?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对吧?他还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非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不过,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三、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以上就是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那,这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到底对欧洲、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了?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32页最后一段,简要归纳一下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首先,对于欧洲,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其次,对于世界,它极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和中国的辛亥革命);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播放课件,展示相关材料,证实启蒙运动的影响)

四、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之间具体有什么异同呢?

1、相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不同点:

从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思想主张来看: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提倡“人性”,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旨在摆脱神学束缚,追求现世幸福。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主义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起保证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所以,启蒙运动形成的思想体系比文艺复兴的更加完整。

从影响来看: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促进了文学、艺术、思想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它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做了思想动员。

从程度来看: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而启蒙运动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的范畴,所以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得人心。其主张亦从纯理论层面上升到制度建构层面。

【小结】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以上就是今天新课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没有什么疑问的话就请大家按时完成课后练习并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第7课 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含义

(一)含义: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历史背景:

①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科学: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③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④阶级:资产阶级的壮大。

⑤政治: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兴起、高潮和扩展)

(一)兴起(英国) 霍布斯、洛克

(二)高潮(法国)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君主立宪、天赋人权,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是理性

的体现

卢梭:提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认为人类不平等的

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扩展(以德国为例)

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倡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人要自律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对欧洲:

①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②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世界:

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略

第13篇:《启蒙运动》说课稿

第7课 启蒙运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来自首钢矿业一中的李晓雪。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启蒙运动》,它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几大板块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启蒙运动》是第二单元第3课,本节课无论是站在专题史的角度还是站在世界史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专题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一套政治蓝图,具有前瞻性,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启蒙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也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本节课内容特点及解决方法:

本课教材分三目进行介绍,即:理性时代的到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扩展。为了能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设计,设计成:探源启蒙运动、感受理性之光、追寻启蒙之果、回味启蒙思想四部分,使学生对启蒙运动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

高二文科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强,但对于启蒙运动的知识了解不多,缺少知识储备,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图片和材料,有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这样更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原则。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特制定了以下具体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启蒙运动的概况,能依据材料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2)学生能够依据教材归纳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比较异同点。 (3)学生能够结合认知和所学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史料、图片,使学生初步掌握借助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1 (2)通过分析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使学生深刻理解启蒙运动的内涵,做到论从史出。

(3)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启蒙思想的学习,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2)通过对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了解,使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创新,追求真理。

过渡: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有赖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确立依据: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另外其影响深远,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

2、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确立依据: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容易把两场思想解放运动混淆起来,通过比较能使学生对这两场运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采用洋思问题教学模式,调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料、图片以及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归纳表格等方式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展历史认知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学法:学生通过对图片、材料的阅读——概括——比较——分析——探究——感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过渡:基于这些方面的分析,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五、教学设计:

1、导入环节:出示第一组图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和西欧的天主教堂,提问:反映了17世纪西欧怎样的社会现象?通过这组图片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认识到当时西欧社会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盛行.第二组图片:伏尔泰“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和卢梭“人生而平等”,提问:反映了他们什么思想主张?(通过这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面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压迫,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

2 接着教师激情导入: 17—18世纪,在„„盛行的西欧,这些思想家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由此引入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图片及人物言论让学生快速进入历史情景,并由此把学生引入深刻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氛围,做好铺垫,具有“凝神、起兴、点题”之功效。(亮点设计之一)

2、新课教学过程:为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深对启蒙运动整体结构的认识,特设计了四个环节, 即探源启蒙运动、感受理性之光、追寻启蒙之果、回味启蒙思想四部分,分别完成对启蒙运动兴起的概况、背景、思想主张、影响的学习,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部分“探源启蒙运动”主要学习启蒙运动的概况、背景

(1)关于启蒙运动的概况:我采用层层设问的方式,来突破学生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这两个历史概念的理解。首先用幻灯片出示“启蒙和启蒙运动”的概念,学生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启蒙思想们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接着追问“

3、他们用什么来启迪人们的斗争意识?”(学生看书回答——理性);追问“什么是理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特别提示:理性即用人自己的智力去思考判断事物,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接着再追问“

4、启蒙思想家们通过理性的思考想要构建怎样的社会?——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法制;然后教师总结:说到底启蒙思想家就是要通过理性的方式去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用理性的光芒照亮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去构建他们心目中的“理性王国”。接着过渡:启蒙思想家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和要求?启蒙运动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由此引入:探究一:启蒙运动的背景。

(2)关于启蒙运动的背景:通过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析,由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个哲学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并深刻认识“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部分设计:是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教师只是起到问题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了新的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和自信也自然得到极大提升。(亮点设计之二)

(3)在学生了解了启蒙运动的概况、背景之后,教师接着提问“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如何?”指导学生看书说出:17世纪发源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接着出示“探究二:

为什么发源于英国?法国为什么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教师结合学生认知引导分析: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所以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接着教师出示:图片法国国王路易十

3 五“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和漫画《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引导学生认识:18世纪的法国阶级对立最严重,社会矛盾最尖锐。因此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设计意图: 对于“启蒙运动17世纪发源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教材中并没有阐述,教师进行补充分析,目的是使学生扫除认知上的障碍,对启蒙运动的兴起有更深刻的认识,体会“理性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进一步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这个环节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着教师过渡:法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被誉为“法国自由三剑客”,他们的主张闪烁着怎样的理性光芒?由此引入第二部分“感受理性之光”的学习

第二部分“感受理性之光”主要学习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标要求“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这个目标很容易达成,只需要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掌握即可,很简单,但是我认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远远没有这么简单,重要的是深刻理解这些主张的思想内涵。为此我设计出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对于重要概念教师加以着重解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教学重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填充表格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又能将繁杂的知识以精简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又能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对于启蒙思想主张这样抽象的理论问题,又通过多重设问、师生互动的方式得以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到启蒙思想家的智慧和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问题(5)比较启蒙思想的异同,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入挖掘和实质归纳,最终使学生深刻认识:启蒙思想家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去构建理想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他们的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亮点设计之三)

第三部分“追寻启蒙之果”主要学习启蒙思想的深远影响,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办法和设计意图:启蒙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为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学生充分认识启蒙运动的影响,我提供了这样一段材料,学生推荐班里朗读最好的学生激情朗读„„我想通过学生已有认知已经对启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震撼和共鸣,接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并从方法上进行点拨:从对欧洲和世界两个层面进行概括,我想通过师生合作这个重点迎刃而解,由此也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至此新课的学习告一段落

第四部分:回味启蒙思想主要是通过回顾启蒙思想,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从而认识启蒙运动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这是本课的难点。

为突破难点,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分别提出怎样的的政治构想?

4 学生回答:伏尔泰“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等,接着教师总结:这些政治构想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思想家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就在于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他们否定了宗教神学世界观,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他们把人文主义思想推进到了“理性时代”,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这正是: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

然后出示表格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以突破难点。

结束语: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当:向启蒙思想家致敬!!!

最后引导学生写认识,谈感受:我心目中的启蒙大师,目的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启蒙思想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启蒙思想,汲取其思想精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出示目标检测、板书设计 最后:本课设计特点

1、本课的突出特点是利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借助图片和材料,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图片、史料等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

谢谢评委老师,恳请您的指正!

第14篇:《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反思

20xx年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开放周的示范课活动,我选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的《启蒙运动的兴起》,通过准备这堂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启发与帮助。在此,我想说声感谢,感谢李海英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文昌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和配合;感谢我们附中教研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左燕老师和郑文茂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成长过程给予我的每一次肯定和鼓励。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的体会,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辈、各位老师的指正和帮助。

《启蒙运动的兴起》是思想史的内容,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

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就定下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要用一些直观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悟历史,感受思想的力量,让他们对思想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此外要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的问题:

1.在活动开展方面。

自己做的课件虽然粗糙,但图片和视频准备得还算充分,而且由于文昌中学的学生都很优秀,所以课堂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学生的情绪很高昂。但我感觉活动过多,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是活动中,我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使学生热闹过了以后就迅速地进入另一活动当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可能受到我语调的影响,学生亢奋和紧张的时间一长,就会显得有点累。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对教师来说,不应该只做到设计千差万别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其实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进行必要的讲解也是很重要的,否则,真的是“热了课堂,冷了思维”。

2.在运用媒体方面。

思想史由于内容抽象的局限,使得学生的空间现象力相当的匮乏,因此课前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历史图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材料,试图让学生通过眼看、手动等多种感官同时感知,来达到对启蒙运动相关内容的理解。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的反应不错,比较能够接受。但随之而来,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弊端——过于依赖课件:就是不分重点,将整堂课的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课件上,造成图片、视频的机械堆积。其实这对于我的基本功的锻炼是不利的,如果一昧将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课件上,不仅使教师失去了说的机会,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感悟历史、分类知识的机会,从而会让学生感到茫然。因此,这一点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尤其注意的。

3.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对于学生的把握始终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了学生的个别演示,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我把学生分成伏尔泰组、孟德斯鸠组和卢梭组,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分而不用,流于形式,

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能真正使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4.在教学设计方面

对启蒙思想家的分析,我尽量避免对启蒙思想内容面面俱到,而是着力对其核心思想进行透彻的分析,突显思想家应有的魅力,确实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没有突破教材,只是重现教材的一些相关知识。听完海南中学解老师的课后,我折服于这位前辈的大胆设计,她基于教材又超出教材,让学生感悟历史的同时,又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更获得了许多的情感体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听完她的课后,我感到自己真得很渺小。以后在教学设计、教材把握上一定要多下苦功夫。

另外,自己的语言过于罗嗦,情绪易于激动(按师傅左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热锅中的蚂蚁),问题之间的衔接做的也不是太好,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后自己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尽量改正过来。我羡慕陈俊娟老师德温和亲善,更佩服解爱群老师的大度沉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她们作为榜样,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第15篇:启蒙运动历史复习

启蒙运动

(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发展背景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性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

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结果与贡献

在启蒙运动中,一批先进的、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前赴后继,口诛笔伐:

(1)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

(2)对未来的资产主义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

(3)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

(1)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2)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发展历程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都具有统一欧洲的思想,这一思想最终得以实现的事件是1993年《马约》生效。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孟德斯鸠

主要主张: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②法律应当体现理性(代表著作如《论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等)孟德斯鸠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论述的自然历史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对于国家品格的塑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忽略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然而,正因为如此,他的这一段论述才具有真实的客观意义。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作用是长期的根本的,是不会因为某人的立场或是利益分割而变化的,显然这样一种巨大作用将继续延续下去。在现代经济或是历史研究中,他的这个论证视角仍然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2.伏尔泰

主要主张:

①倡导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君主立宪制。伏尔泰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政的同时,他又赞成实行“开明

专制”,这反映了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主要著作有《哲学通讯》、《路易十四时代》等。

3.狄德罗

狄德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4.卢梭

主要思想:

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②社会契约说(著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③革命合法性

④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卢梭卢梭(Jean-Jacques Roueau,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还强调“公共意志”,认为它非常重要,公民应接受它的统治。“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卢梭的思想主张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的理论旗帜,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昌盛了深刻影响。

5.康德

主要思想:

① 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 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 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围之内。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德意志著名哲学家。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6.霍布斯

(1588-1679)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生于英国维尔特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霍布斯幼聪颖好学,15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曾在欧洲大陆旅游过多年,结识许多科学家,并做过培根的秘书,思想深受培根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一度移居法国,克伦威尔执政时,返回英国,此后他的思想得到传播(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没有收到霍布斯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的)。霍布斯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

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因此,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认为专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他认为世界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利维坦》。

7.洛克

(1632-1704)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不应干涉公民的私有财产。他有一句名言内容是“我的茅屋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洛克甚至进一步认为私有财产是人权的基础,没有私有财产无人权可谈。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权思想后来为孟德斯鸠所继承和发展,变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现代三权分立模式。

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1、反抗权威(法国哲学家受牛顿的宇宙物理学的吸引,受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发。受笛卡尔的启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自行找寻问题的答案。口号一部分针对当时的教士、国王、贵族。)

2、理性主义(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新兴自然科学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及斯多格学派这些古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坚决相信人的理性。所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哲学家们认为他们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

3、启蒙运动(“启”发群众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会。人民之所以过着贫穷、备受压迫的生活是因为物质、迷信。学校制度开始于中世纪,而教育学则开始于启蒙时代。)

4、文化上的乐观态度(非理性行为与无知的做法迟早都会被“文明”的人性取代。所有的发展并非都是好的。启蒙时期哲学家认为人一旦理性发达、知识普及后,人性就会有很大进步。)

5、回归自然(有人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卢梭提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的口号,相信大人应该让小孩子尽量停留在他们天真无邪的“自然”状态里。)

6、自然宗教(人们认为宗教必须自然化,宗教也必须与“自然”的理性和谐共存。当时有许多人为建立所谓的“自然宗教”而奋斗。当时有很多唯物论者不相信上帝,自称为无神论者,但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否认上帝存在是不合乎理性的,因为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了,因此不可能没有上帝的存在,牛顿就持这样看法。同样,这些启蒙时期的哲学家也认为相信灵魂不朽是合理的。他们和笛卡尔一样,认为人是否有一个不朽的灵魂不是信仰问题,而是理性的问题。)

7、人权(一七八九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原则。一七八七午时,启蒙运动的哲学家龚多塞(Condorcet)就发表了一篇有关女权的论文。他主张妇女也和男人一样有‘自然权利’。在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们非常积极地反抗旧日的封建政权。举例来说,当时领导示威游行,迫使国王离开凡尔赛宫的就是一些女人。后来妇女团体陆续在巴黎成立。她们除了要求和男人享有一样的参政权之外,也要求修改婚姻法,并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但她们却没有得到这些权利。)

影响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促进近代科技进步。

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也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T.H.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今译《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H.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以及J.S.米尔(旧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等7部著作译成中文出版。 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是源于启蒙运动。

第16篇: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

启蒙运动——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难点】

启蒙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出示先贤祠的照片,介绍先贤祠的作用和伏尔泰的地位,进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理性时代的到来,知道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是启蒙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大家在此基础上猜测一下,欧洲的哪个国家会首先产生启蒙运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英国,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同时英国首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因此,需要新的资产阶级的理论来指导革命。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斯和洛克,霍布斯首倡社会契约,但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首倡分权学说,主张君主立宪和社会契约。

2.其实启蒙运动在英国起源之后,迅速扩张到了法国并且在那里达到了高潮。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

(1)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材料,总结伏尔泰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怎样理解其思想内涵?

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2).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怎样理解起内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孟德斯鸠反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主张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宣称“人生而自由,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主共和;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利来自于它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违反了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提倡社会契约论。卢梭是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3.启蒙运动的扩展

启蒙运动很快又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德国的康德对启蒙运动做了经典的总结,认为人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二)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同学们结合PPT上展示的材料以及课本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可以从思想解放和对资产阶级革命、民族斗争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对欧美其他国家: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4)对人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作业:请同学们回去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下节课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第17篇: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中古后期的法国:

15世纪中期,进入君主专制时代。传统大贵族(佩剑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穿袍贵族)构成了绝对王权的统治基础;16世纪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采用国债制和包税制,这与英国的圈地运动不同;在宗教改革方面,16世纪20年代,路德派传入法国,40年代加尔文宗传入,其教徒被称为胡格诺,1562~1594年爆发长达30年的胡格诺战争,双方妥协,1598年4月13日,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信仰自由。外交上,由于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法国乘机发动战争对其侵略扩张,与西班牙发生冲突。有鉴于此,马基雅维利写出《君主论》。亨利四世之后是路易十三,再者是路易十四。 一。 18世纪的欧洲社会状况:

三级制度:教士阶级:用祈祷为上帝服务(宗教是中世纪人们的第一需要);贵族阶级:用剑为上帝服务; 第三等级:中产阶级(城市市民)和农民。

西欧英,法,荷三国中产阶级的发达:15世纪重商主义的盛行,城市市民通过经商活动发迹,而王权为了反对贵族分裂割据,与中产阶级勾联,中产阶级势力因此也得到王权的庇护。而在中东欧,如德国,奥地利等,中产阶级势力则不是很强大,主要是充任政府文官。具体说来:

在英国:社会等级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这是由她的历史所决定的,15世纪,爆发了红白玫瑰战争,这是一场贵族之间的冲突。到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建立了都铎王朝。这时,大贵族势力已经削弱,而小贵族地产亦有限。 而众所周知,军队是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堡垒。由于税收的困难,国家无法支撑庞大的常备军的开支费用, 英国的国家机器在历史上也一度处于一种相当松散的状态,整个国家不太稳定,社会也比较缺少等级观念,其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较少受到国家与政府的干预或者鼓励,自由主义在这里兴起也并不是偶然的。同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上下层流动也比较顺畅,事业成功的平民可以通过购买骑士券而接受国王授封而进入贵族阶层。传统的土地贵族,在这时也逐渐改变生产和经营的方式,采用雇工剥削,生产则直接面向市场,他们慢慢地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这部分人取得了政权,表现尚为保守。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渐开言路,实行议会改革,渐渐扩大选举权主体。

在荷兰:商业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选举权的获得依赖于相应的财产数额,统治的基础相对较为狭隘,封闭,属商业贵族统治。

在法国:旧贵族势力强大。正如马克思所看到的那样,法国在政治上具有典型性。从罗马帝国治下高卢典型的奴隶制度到后来典型的封建制度。贵族与资产阶级,农民的矛盾非常尖锐,而王权也受到贵族分裂势力的威胁,这样,贵族就成为社会斗争的焦点。

而在中欧,则一直存在着对国家的崇拜,注重对国家机器的建设,因为历史上的遭遇(匈奴,突厥,蒙古铁骑的席卷)比较悲惨,民生凋敝,德意志曾爆发过诸侯之间的三十年战争。普鲁士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为黑格尔所推崇,认为是理想的君主立宪制)。

欧洲农民状况:

英国:18世纪时候已经无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者说小农。圈地运动导致小农阶层的消失。而欧洲大陆则还基本上是农村社会。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认为:状况已好的农民因为征税法案的改革而导致生活要变坏,从而爆发了大革命,而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农民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所致。其实,整个十八世纪,1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还是很有成绩的,农村制造业得到发展,家庭小手工业使农业与制造业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贫困,中产阶级也得到壮大;同时注意殖民地对母国的作用(对英国尤其是如此),法国作为一个大陆民族,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个世纪法国人口激增,殖民地并没有消化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人们只是从农村涌向城市。

宗教方面,路易十四取消南特敕令被历史证明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这种宗教专制使得加尔文教所汇集的社会精英纷纷逃离法国。胡格诺认为:人只有事业有成,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这种新教伦理有利于技术和技艺的积累和发展(瑞士日内瓦钟表业的发展与此有关),清教徒所谓的“天职观念”。

二。 政治体制

18世纪欧洲盛行绝对君主制。(Absolutist Monarchy)。绝对主义由十六世纪的让·博丹(J.Bodin )首先提出,主张君权神授,这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nation state )的兴起。民族国家的特点:1.世俗化,俗权至上,与中世纪神权至上大相径庭;2.政治上独立,不受外部政治势力干涉;3.统一,结束国内封建割据状态,消除了内战,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进步。

路易十四时代,重视艺术,特别是戏剧,创办法兰西学院。文艺复兴复古希腊之古,新古典主义复古罗马之古。新古典主义文学特点:1。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抨击和嘲讽腐朽愚昧的教会势力,如《伪君子》;2。标榜理性,认为情感要服从理性,爱情要服从政治;3。形式,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语言要纯正,主角一定要是贵族。新古典主义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三十年代,英雄主义,庄严而热烈的斗争激情。1。提倡庄严,重大的历史题材,将历史画奉为创作中心;2。忽视艺术家的主观感情,认为”美”的理想就是”理性”的理想;3。强调构图的完整性,反对片面的形式感4。重线条而轻色彩。关于绘画表现手法之线条与色彩的比较,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认为,事物的外形往往随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在干燥的地区(如普罗旺斯和翡冷翠),线条占据主要地位(安格尔为代表),这样的绘画近似于雕塑,使人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对理性的追求。而在潮湿的地方,如尼德兰,则注重色彩的美妙和细腻,在尼德兰,地平线上一无足观,空中永远飘着一层迷蒙的水汽,东西的轮廓被软化,经过晕染,显得模糊,在自然界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一块一块的体积(色块),这种体积感往往能够刺激人们的欲望(以鲁本斯为代表)。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 中世纪:贵族代表型的公共领域

与国家相对立的市民社会,(与民族利益无关),哈贝马斯认为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重商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与凯恩斯主义相近,而与亚当斯密积极自由主义迥异)。

中产阶级商人对市场信息的迫切需要,信息成为一种商品——报纸的出版(法国人首办),读者群主要是有教养的阶层:军官,牧师,医生,教授等等,也有一些商人。通过阅读活动,构成新型的市民阶层(承担起社会政治文化的批判功能,此所以谓之”新”也。),讨论的问题是共同关心的公共话题(导致舆论的形成),构成公共权力,成为国家政府的抽象的对立面(哈贝马斯语)。这些人被称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倾向于否定传统的公共领域(是为其鲜明特点),不承认现存国家政权的公共性,认为国家只是特权阶层的利益代表。

2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新的公共领域,本身是市民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是真正的公共领域,与古希腊人理解相同。(古希腊人积极参加城邦的公共生活,公民展示个人才干的活动场所),为启蒙运动提供重要的机构依托。特征:政治性强,用公开批判的手段进行政治讨论(史无前例)。

产生过程:最初主要是讨论文学问题(资产阶级上层和贵族参与的沙龙,一种游戏,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追求志趣高雅),后发展为政治公共领域,两种公共领域的合流,开始交往,(哈贝马斯认为不同阶层的交往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他的交往伦理学)。资产阶级先锋派从贵族阶层那里学到了公开批判的技巧。

越来越精密的理性化的国家机器形成,形成对立,市民社会在中间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可参考任鸿隽对市民社会的研究)。贵族个人被抛离国家权力中心,聚集到中心城市阶层(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贵族乐不思蜀),构成势力的平衡。(香榭丽舍大道的亲和力,咖啡馆,沙龙,宴会等),贵族交往方式的遗产通过交谈对从宫廷的旧公共领域到新兴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过度提供桥梁,从而越来越政治化(法国尤甚)(参考《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7卷第4章《直观艺术与想象文学》)

德国17世纪学者宴会和语言协会的盛行。不同在于,德国人讨论的话题与政治距离较远。相同的,共济会在德法英三国皆很流行。共济会为一秘密维持的公共领域。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主要形态:

一.咖啡馆:咖啡作为饮料是阿拉伯人首先发现的,15世纪麦加就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妇女不被允许进入咖啡馆,气氛宽松,平等,是培养启蒙时代批判精神最初的学校。(北京的茶馆,莫谈国是)

二.沙龙(客厅,接待室),1601~1643路易十三时代初期开始,巴黎风气:贵妇人的客厅,评论文学新书,琢磨语言,鉴赏艺术,引为高级精神享受,文艺复兴遗风影响。

法国人特有的喜爱聚谈的民族性(伏尔泰认为是一种优点和乐趣)。丹纳认为,法国人善于交际,能够很自然地谈话,细腻,使智慧、自尊、愉悦的本性得以显现,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幸福”。娱己,同时娱人是法国人最大的乐趣。沙龙成为法国文化的特产。最重要的是讲究礼貌,civilization,中世纪贵族上层社会的一套礼仪规范被推广。

17世纪法国著名的沙龙有: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苏德力夫人沙龙(女作家)。沙龙也致力于法语的优雅化(法语成为17世纪欧洲宫廷的通用语言。)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是贡拉尔沙龙(国王秘书)——可以说是法兰西学院的前身。

路易十四宵衣旰食,以勤政闻名,当时可谓“野无遗贤”。路易十四时代,许多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仍活跃在沙龙,如舍弗勒斯公爵沙龙(圣西门)等等。路易十五于18世纪上半叶统治法国。他曾说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只知享乐,不重网罗知识分子(洛可可艺术的奢靡)。到了18世纪上叶,知识精英逐渐从政府流入民间。民间沙龙在这个时候蓬勃兴起,如莱斯比纳斯小姐沙龙,德芳夫人、若夫兰夫人和海尔维修夫人沙龙,霍尔巴赫也曾经主持过沙龙。

大革命后,沙龙荡然无存。这是因为革命时代,人们讲求平民化,公开性。沙龙被认为是贵族在私下搞阴谋活动。

沙龙的影响:

1.打破了特权等级对审美趣味的垄断,开始平民化,民主化,一般资产阶级获得文艺批评的权能,为更广泛的思想言论自由打开了大门。

3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2.启蒙哲人被推向思想界的权力中心。沙龙里出身门第差别很大,但都具有共同的志趣和所谓的“名士”风度。参与沙龙是法国文人成功的前提,得到资助、保护,登上法国学术界权力的最高峰——法兰西学院,如达朗贝尔成为院士。

3。接触贵族精神思想武装的同时,促进了启蒙思想传播。沙龙力贵族的玩世不恭,开政治的玩笑,形成这样一种气氛:政治失去了崇高感、神圣感,促进了自由讨论。

民间组织(NGO)与市民社会:

共济会(free-Masonry),可能是泛称。崇尚自由,宽容。或曰源于所罗门时代建圣殿的泥瓦匠s。一种比较被认同的、正统的说法是,共济会源于中世纪的泥瓦匠行会组织。会长称师傅,下面还有伙计、学徒等。会徽内容也与泥瓦匠有关。共济会作为合法组织,有自己的标识。成员间结成这样一种关系:扶危济困、同舟共济。然而组织性较差,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间甚或全国性总部,地域性很强。作为一个世界性组织,却没有总部,都自称支部,以支部为单位活动。

它的职能:讨论政治问题,非官方的文化团体,脱胎于泥瓦匠,重要是借重其在中世纪时组织的庞大;同时又具有秘密会社的性质:以打暗号来交流联系。是一种秘密形态的政治公共领域。

在英国,共济会的掌门人都是大贵族。(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师傅经常继承王位。)思想特点有:1.反对无神论;2.提倡宗教宽容,保留异端的权利,成员来自不同的教派,这在欧洲的宗教专制时期非常罕见。在法国,共济会的发展较晚,由英国侯爵Derwent-Water渡过海峡创立。后曾分裂,18世纪60到80年代,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始终没有进入农村,获得广阔的群众基础。

法国共济会组织庞大,是一种民间沙龙,充当了启蒙运动的同盟军。它的特点:

1.提倡宗教宽容,明显的反教权主义性质。招致罗马教廷的憎恨,教皇两度手谕禁令都无济于事,天主教徒反而纷纷倒戈,加入共济会。

2.作为一种知识社团,同学院、沙龙比较,具有更突出的民主化色彩。(共济会注重向下层开放,在巴黎,成员中第三等级占了74%)平等原则,不论出身。

3.讲仁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核心原则。行善、济贫是其基本义务。 4.一种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气质,反专制,反绝对王权。

思想特点,道义和良心的自由,强调理智。对外保密,正因为这样,在一个小圈子里可畅所欲言。“秘密的自由成了自由的秘密”,昭示一种应然的公民自由。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交流与联系(文艺方面的市民喜剧),这一方面是哈贝马斯首先提出来的,但论述还不够深入。

共济会在法国大革命前扮演的是清道夫的角色,同时又有利于思想舆论的酝酿和干部的准备。共济会的沙特尔公爵为1771年到1789年的大师傅,系自由派贵族,与其兄国王路易十六相抵牾。其私产王宫花园广场向社会公众开放,因为是私人领域,所以警察无权进入。上面遍布咖啡馆,以吸引社会精英,它的功能与英国海德公园仿佛。

另一方面,要看到,共济会并没有发动大革命的能量。它机构松散、纪律不严、成分复杂、整体虚弱,仅是一个知识团体。且大革命一爆发,共济会形同虚设,因为人们强调公共性。拿破仑执政后,共济会重新设立。20世纪后,其政治影响越来越小。

4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高等教育、研修机构所起的作用

国家民族化、世俗化之前,教会操办教育,之后,教会的退却依然有限,仅让出中小学教育,对大学依然把持。

法国的对策:另成立一套世俗的高等教育研修机构,由此产生法国的学院(另起炉灶、分庭抗礼)。学院(官办)VS大学(教会)。早在1530年文艺复兴时期的弗朗索瓦一世,关怀文学,艺术事业,被誉为法国艺术、文学之父。创立王家读书会,研究古希腊语,“三语学馆”,后增设讲习一职,名称的演变:王家学馆——国民学馆——帝国学馆——法兰西学馆。Collège de France,为法兰西学馆(1530年,不收学生,不授学位);Académie Française,为法兰西学院(后成立)。

学院起源于宫廷的沙龙生活。贡拉尔(Conrart ,国王秘书)成立文学爱好者协会。(一种知识分子结社)1634年成立,1637年才经高院批准。路易十三首相黎世留主动向上述协会提供庇护。法国高等法院(Parliament),与国王政府的权威世并行的,国王的征税计划必须向高院登记。高院经常扮演负面角色,与教会勾连,压制言论自由。大法官主要由穿袍贵族(因为学识而授勋的文人,学院派人物)担任,佩剑贵族主要是指传统的世袭贵族,王室宗亲。早期,法兰西学院的中心任务是:规范和纯化法语(拉丁文之后,法语的发展走在民族语言最前),通过编词典、语法的方式。路易十四时期,中央学院甫一建立,各省级学院相继成立,之间有频繁的学术交流。致力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启蒙思想的推动(保守势力的活动客观上对启蒙运动和大革命都有推动作用)。形式上是对旧制度文化的否定,虽是官方文化团体,却具有反对主流文化的倾向(主要指不平等文化)。卢梭:第戎学院;孟德斯鸠:波尔多学院。学院成员来自不同等级,在学术生活中意见都受到尊重,(平民化趋势的混合模式。)启蒙思想家中唯有达朗贝尔进入法兰西学院。

苏格兰大学(启蒙运动的文化中心之一)

第四讲:启蒙运动的两大流派:法国和苏格兰

一.启蒙理性的分裂(二元分裂状态,分立,并立)

16世纪~17世纪中叶,两种对立的思维传统:1。盎格鲁·撒克逊的经验主义传统,创始人是培根。2。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传统,创始人是笛卡儿。皆为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的结果。(亚氏的理论曾经窒息了希腊科学的发展。)

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过分强调纯思辩的演绎法(从原则,而非客观事实出发),无客观事实为基础,采取归纳的方法,扎实做观察实验,积累数据,沉着事功(1620年发表《新工具论》),这一思想导致了英国实验科学的迅即发展;笛卡儿则反对三段论法是因为它的繁琐、罗嗦。经验的基础是人的良心、良知。笛卡儿的rationalism,译为理性主义,or rather ,唯理主义。唯理主义促进了法国数学、哲学的发展。后来,牛顿对上述两者的思想有所综合。

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参见他的《经济与社会》一书。

工具理性:扎扎实实追求最现实利益,(英国的外交政策就受其影响,而形成一种相当务实的外交,鸦片战争前夕的首相帕麦斯顿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价值理性则是从原则、人的良知、价值判断出发。

一个例子:18世纪,英法两国人对马基雅维利的国家主义的看法。

5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既有狮子的凶残,又有狐狸的狡猾。首先提出“政治无道德”的命题,而成为西方现代政治学鼻祖。(他的思想与中国法家似乎接近。法家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也顺应时势,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中世纪传统的政治学理论认为,国家政治是代上帝立言,政治活动带有强烈的道德关怀。(中世纪的一切活动都是笼罩在宗教,道德的氛围之下。)马氏看到人实际怎么样生活和应当怎么样生活之间有很大差别。马氏关注的是前者,具有经验主义色彩。解释“权力的逻辑”,权力的运作是不能用日常价值观来衡量、评估的。(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拙劣和妥当之分。)他看重权力的技术型操作(所谓“权术”),看重它实际的效果,“目的正确可以证明手段正确”。

法国人的看法:狄德罗批评其宣扬暴君的权术,伏尔泰斥之曰“邪恶的歹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在英国,培根对他推崇有加,不是冠冕堂皇的说教,苏格兰的大卫·休谟称其为“伟大的天才”。马克思的评价与英国人一致,“马氏发现了国家的引力定律。”

启蒙理性的分裂引导出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价值理性比较理想化,罗曼蒂克,富于激情,关注着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有助于抑制社会风气的腐坏,有唯意志论的倾向,导致一次又一次的乌托邦的失败实验;(又如法国人对高利贷合法性的长期争论,经济理论方面也受到道德的牵连。而在英国,高利贷的合法性绝对不会成为一个问题。)而工具理性则似乎只关注眼前,目光不够高院,实事求是,比较稳健。

二.法国启蒙运动对工具理性的倡扬。

法国启蒙思想家有不少是英国制度的崇拜者,如伏尔泰对洛克的引介,伏尔泰曾因流放而在英国滞留三年,写出小说《老实人》,但无论是伏尔泰还是孟德斯鸠,他们对工具理性的宣扬,其影响都是有限的。

朱学勤《卢梭三题》,见《读书》,92年第6期。

傅铿《浪漫理想与事功精神——论雷蒙·阿隆》,其中说道,法国文人的重要职能:文人自身与人类梦想激情联系在一起。散文化(prosaic)的社会成就转为普罗米修斯式的使命(悲剧性的史诗)。Prosaist,无诗意的人。

不管怎样,伏尔泰等对宗教的态度和他的英国先生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歧。在英国,即使是牛顿,也依然是虔诚地信仰上帝;而在法国,宗教与社会的张力被放大。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它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爱走极端,追求彻底性(文化大革命至少在形式上,或曰革命文化上是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卢梭代表了典型的法国式的思维方式。

三.苏格兰启蒙的工具理性精神。

1707年,苏格兰并入英国,苏格兰文化在短期内的繁荣兴起。弗格森(社会学)、赫顿(地质学)、休谟、斯密,瓦特„„心理学和政治经济学上成就尤大,中心是爱丁堡,号称“北方的雅典”。进步的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繁荣(建设性),不像法国,启蒙运动是发生在革命前,有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破坏性的成分要大一些。)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 心态史的研究(米歇尔·伏维尔)

群体心态的某种演进趋势,在伏维尔看来,近来“有一种最直接推动新社会向长时段研究转变的趋势,这就是日益明显的向心态史发展的研究趋势。”(黄仁宇大历史观,《万历十五年》小切口,深分析)

三个层次的史学:1。事件史(短时段,政治文化、民族性格气质的集中展现)

6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2。社会经济史(中、长时段史学)3。心态史,具有“稳态”和“抗拒变化”的特征。 精神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区分,前者,超脱意识形态的部分,有意地以经验为依据(更深层次,人的记忆深处),强调群体精神的独立性,受本身节律和因果关系影响。而意识形态则是成系统化的,较为外在的思想活动。

菲利普·阿里埃斯将“无意识”概念引入心态史的研究。“群体的无意识”,or rather,“群体的表象”,没有意识,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未曾被一般人们所意识到的,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日用而不知”,这些智慧不是超越时间的抽象智慧或真理,而是各种经验的智慧。它基本性地形成人们的观念。与荣格的“群众无意识”相比较,荣格认为,神话故事背后所揭示的,是未经意识加工的原型文化,而教义、仪式(rite)、祈祷等文化现象,则是人类加强意识的产物。(注意,学术界一般的观点认为,对于古代宗教之理解,仪式比多变的神话更具有重要性和启发性。)无意识主要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阿里埃斯的观点则带有经验主义色彩。

意识与无意识,事件与心态,政治与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史学中确定短时段与长时段的新辨证关系。”——伏维尔,具体如下:

一. 时间必须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 在群体的心灵上造成某种“创伤”;

三. 必须依仗、透过某种更长时段的群体无意识来完成人们态度之转变。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七卷),比较传统,保守的观点。

保罗·哈泽德认为启蒙运动早在17世纪之前,就已做了“全面、紧迫、充分的准备”

“宗教是正统思想的主要堡垒。”爱尔维修、狄德罗、伏尔泰、霍尔巴赫等人对天主教、尤其是耶稣会的猛烈攻击(天主教的扩张性强于新教,它在拉丁美洲的影响)。伴随着教会势力衰落下来的,则是国家权力要求的扩大。

所谓“启蒙哲学家”是迄今存在的思想家中最不形而上学的一个学派。(18世纪启蒙哲学成就不大,但影响大。)这个时期,科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将已经发现的知识扩散到比以前更大的范围。“大自然的奇迹证实上帝的存在”,将科学与宗教结合起来。那个时候,科学逐渐为人们所尊崇,理性的阳光首先照彻了中世纪以来的古老大学。1702~1750年,剑桥的学科建设逐渐完善。启蒙主要是针对基督教、打破宗教迷狂,科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翼作用。博物科学的发达,法国《百科全书》的编撰,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尚付阙如,“先进(激进)的反教权思想和中庸的,保守的政治思想相结合。”

东方文明,儒家文明对启蒙运动的贡献

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盛行于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以自然秩序为最高心跳,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力和个人经济自由视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倡导平等,即便是被奴役的平等,宣扬自由。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

参考书目: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Jaspers。 《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七卷,第五章

7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04年6月7日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世界近现代史》帕尔默·克尔顿(罗荣渠推荐) 《什么是现代化》尹保云

“Great Divergence”彭慕兰

康德、福柯的文章。

第18篇:启蒙运动说课

《启蒙运动》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启蒙运动的兴起;法国的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启蒙思想的影响。

2、通过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内容、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中国、日本。

3、通过学生对欧洲启蒙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百科全书派的代表狄德罗等勇于献身和捍卫正义事业的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精神。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讲的是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运动。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享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垂死挣扎的封建制度却成为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于是,启蒙运动便应运而生了。在随后的岁月里,启蒙运动波及全世界,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也为美国独立战争起了动员作用,并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重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法国启蒙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影响。每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都有以社会物质生产的一定阶段以物质生产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所以理解思想解放运动必须从它的背景和原因入手;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是在法国,它又为法国大革命和欧美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甚至对亚洲各国都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所以,它是本节的重点。

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意识对物质有主观能动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启蒙运动的反教权、反专制的“理性”思想是当时资产阶级冲向封建营垒的两把锋利的匕首(也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启蒙思想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启蒙学者们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和生活,并以其富有先导性的理论唤醒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封建意识,给处于黑暗统治下的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使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或启蒙的时代。因此,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分析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区别和联系。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史上两大思想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两大运动的本质虽是一致的,但它们产生在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受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影响,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也有所不同,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搞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这对于学好本节的内容十分重要。 重点、难点突破

由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如:启蒙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而为何却高潮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实质是什么?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那么它的矛头直指谁?孟德斯鸠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洛克的学说?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本质是建立怎样的一个国家?卢梭与伏尔泰、孟德斯鸠思想的最大的不同点。(君主立宪制和“人民主权”说。)为什么说“卢梭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不同思想的根源。并启发学生思考: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有哪些?启蒙运动的有何影响?比较这一时期中西方反封建思想的不同处等。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 欧洲的启蒙运动

重点:启蒙运动的内容、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区别和联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对学习中的共同问题展开讨论。如:什么是启蒙运动?什么叫“理性”?理性思考的内容是什么、人们应怎样判断问题?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阐释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他们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政治权利。所以,资产阶级要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于是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思潮兴盛起来,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人们的迷信与愚昧是封建主义的君权、神权、特权能够在很长时间里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前提之一。破除迷信,批判蒙昧主义,自然成了启蒙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它被称为“启蒙”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理性学说有了科学的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于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思想为什么发源于英国而在法国达到高潮?”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强大。但同时,法国又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盛行。作为第三等级的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这一思想传播到法国,使专制制度危机下的法国人注入了极大的革命热情,启蒙思想家辈出,运动达到高潮。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对旧体制发起了猛烈冲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启蒙思想。)

“英国革命披上宗教外衣,而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与民主的大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害怕人民革命,他们宁肯树宗教旗帜,不广泛宣传霍布斯、洛克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在英国还没有达到高潮;在革命中始终高举宗教旗子。而法国资产阶级从英国人的启蒙思想中得到巨大力量,使启蒙思想达到高潮。法国人以“自由、民主、平等”作为自己的旗子。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那么它的矛头直指谁?孟德斯鸠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洛克的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本质上来说,依然是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政权组织形式。卢梭与伏尔泰、孟德斯鸠思想的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卢梭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以歌德和赫尔岑对伏尔泰和卢梭评判突出卢梭的思想对法国社会的影响,点明其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不同思想的根源是他们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经历。

在学习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启蒙思想”与从前的“人文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背景、主要内容、反封方式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让学生比较这一时期中西方反封建思想的不同处。 (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一定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由此可见,精神力量一旦化为物质力量,其巨大作用是难以限量的。启蒙运动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在更宽广、更长远的领域和时间里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启蒙运动的背景材料和启蒙运动领导人的主要观点,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从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19篇:【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8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合作探究】

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根据前面几节课及必修

一、二的相关内容,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提示:存在决定意识: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①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科学: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③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④阶级:资产阶级的壮大。

⑤政治: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

二、法国启蒙思想家(课件7---17) A.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

课件展示:伏尔泰的图像。

伏尔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屡遭王公贵族的迫害,但又屡次得到王公贵族的厚爱;他死时,统治者不准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时期,人们又把他的遗骨请回巴黎的先贤祠,并且为他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10余万人。

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有关伏尔泰的故事吗?

同学们,我们从伏尔泰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震动和鼓舞呢!?

我看到了伏尔泰老人身上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嫉恶如仇,为民请命!我们应该学习伏尔泰老人的这一优良品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提炼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些主张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开始!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还有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

他们否定了原来的神学世界观以后,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构思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也就是说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把西方的人为精神大大推进到了“理性时代”,启蒙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 B.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内容,提炼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

提示:①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 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③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课堂设问:哪项是核心内容呢? 提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卢梭的图像。

过渡: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内容,提炼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提示:《社会契约论》

课堂设问: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在当时最激进、影响深远?谈谈你的看法。

展示材料:“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提示:(学生分析后教师针对性归纳)

卢梭的主张最激进,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而是由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赖以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石,它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也有很大影响。

D.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康德—人非工具 课件展示:出示康德的图像。

课堂设问:阅读本目内容,找出康德的主要观点以及他的历史地位。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课件18---22)

一、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第四、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课小结】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板书设计】

一、.探源启蒙运动

二、法国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20篇:启蒙运动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知识目标:“启蒙运动”、“理性”两个概念;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英、法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扩展及影响。

(2) 能力目标:合作探究,巩固和形成对历史学科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基本技能。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形成搜集、处理、整合信息以及与人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关于“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 以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区别和联系”这两个重点问题。先为学生提供些情境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进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

(2) 关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的基本思想观点。让学生先收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再通过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

(2) 在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启蒙思想家的经历的基础上,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预习环节:

一: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课文,了解三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二: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确定展示组的内容,让学生做好展示是准备。

展示环节

1、导入新课:

目标导入,让学生齐声朗读学案上的课程标准要求,加深对目标的理解

2、活动一:启蒙运动的涵义是什么?什么叫启蒙?(学生展示)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的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黑暗。

特征:强调理性思考;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性质: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的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

3、活动二: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学生展示)

情境:显示《法国的三等级》漫画,指出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 任务: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 要求:从“阶级基础”“社会基础”“科学依据”“理论实践经验”四个方面分析。

(1)

17、18世纪西欧的手工工场广泛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2)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3)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3、活动三:启蒙思想家以及主要思想。(学生展示)

各小组派出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资料,指出他们的思想主张。在每一小组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加以总结。

4、难点突破: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和不同点(学生展示)

教师在讲述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时,引导学生把它和文艺复兴作以比较。

新课结束之前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教师进行最后总结。

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不同:(区别)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背景、内容、影响上的不同)

启蒙运动的影响?(学生展示)

第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第四,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

6、教师小结 启蒙运动的含义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的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黑暗。

特征:强调理性思考;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性质: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的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

一、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

(1)

17、18世纪西欧的手工工场广泛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3)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

(1)发源:17世纪 英国

代表:霍布斯、洛克

(2)高潮:18世纪中叶 以法国为中心

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

① 阶级基础 ②社会基础 ③科学依据 ④理论实践经验

(3)扩展:欧洲其他国家

代表人物:康德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第四,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 探究题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不同:(区别)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背景、内容、影响上的不同)

7、讲解导学案的习题

反思:本课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两步、六环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预习、主动探究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总结了以下问题:一,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这是第二步学生展示的基础,没有好的预习就没有展示,就没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二,教师认真备课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我校,备学生比备课跟重要。三,在学生展示时,老师要做好导演工作,注重问题的衔接和知识的整体性,设计问题时要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我这一节课就在这上面犯了个错误,问学生的问题没设计好,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气氛不够好。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doc》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