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启示教学设计

2021-03-02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一、复习。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词是“接连不断”。(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

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

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李时珍事例: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

爱迪生事例: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齐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

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课件出示)要求:(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4、学生交流。

5、(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老师也去搜集了资料。大家看,这是谁?我们学过写他的文章《月光曲》。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呃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音乐渐响再渐弱)

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

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精卫()聚沙()只要工夫深,()

五、作业

1、把这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推荐第2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每一幅图都蕴含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如果你知道,请在啲嘟声后抢答。

出示成语“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让学生讲述其意思,并引导发现其共同之处,进而揭示课题。

齐齐乐投票器的抢答功能 齐读这些成语。

这几个成语都包含同一个意思:只要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一、揣摩图画,揭示课题

1、【出示图画】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看到水滴不停地滴,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听到了水滴的声音)

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看老师书写这个成语(板书:滴水穿石)谁来读一读这个成语?

3、人们通过观察这样的现象,得出了一些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4、请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5、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看到的一种现象,提出了观点,并用大量的事例来真是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作者由现象提出的观点是什么?用那些事例来证实观点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呢?

2、检查四字词语。

(1)我们先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词。

本草纲目 小贩 自谋生计 迷恋 专利权 自勉 (指名读 齐读) (2)文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A、指名读,相机纠错。如“锲qiè”,学生可能读成“qì”。“琢” B、道:在这里是“说”的意思 锲:是雕刻

C、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练到炉里德货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石,就算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请你选选哪些词语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我将分两组让你们选择。投票器进行多选。注意反馈。

齐读选中的词语。

三、精读课文,深入其中。

1、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中。课文的第几小节讲述的是作者看到的现象,并由此现象提出的观点了呢?

(1)出示课文的第

一、二小节。那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读读这两小节。

作者由看到的现象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看这段话,标红: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

作者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后自己又回答了这个问题。像这样的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3)标红: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需要你回答吗?像这样只问不答,却知道答案的句子叫“反问句”

这两种类型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你能找到吗?

(4)出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5)让我们再次把表明作者观点的这段话读好。齐读

2、为了使自己提出的观点更具说服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作为论证,请你读读课文3-4小节,说说作者列举了那些事例?

板书 :李时珍 爱迪生 齐白石 雨水 (板书)

3、正面事例论证。

(1)作者用这三位人物从正面论证观点,而雨滴则是从反面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再朗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三位当中,你最敬佩的是谁?可以联系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想法?我们要关注里面的每个词,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甚至是其中的一个标点。 (2)交流:

A、我最敬佩“李时珍”(请你将描写李时珍的话读一读)。

引导学生关注:从小立志学医。访名师、尝草药,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写成巨著来谈。

板书:不懈努力 著书立说 B、我最敬佩“爱迪生”。读相关的话。

引导关注“迷恋”电学实验研究 一千多项发明。

补充: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你还知道爱迪生在发明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故事吗?

为了电丝他就尝试了1063中,每一种都是经过几百次,甚至是上千次的实验,每一次失败,爱迪生都没有放弃。

板书:孜孜不倦 发明创造

爱迪生家境贫困,但他有没有放弃过对电学的追求,这就是“迷恋”,他的这种迷恋就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读段落。

C、我最敬佩“齐白石”(读);

引导关注:数十年,么有停止 炉火纯青 板书:不懈努力 炉火纯青

4、出示: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读)

4、反面事例论证

(1)请同学读这个事例。其他同学思考雨水和水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交流:相同点:都是水,都从高处落下

不同:雨水比较的分散,是绝大多数时间是斜的,而水滴永远是直滴下来,在同一个地方。

(3)这也就是为何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齐读: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5、通过大量的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因此在文章的结束时,作者给出着这样的结论: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五、布置作业

围绕这个论点,从自己的身边或是知道的名人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论证观点。

六、板书设计

李时珍 不懈努力 著书立说

论点 论证 正面 爱迪生 孜孜不倦 创造发明 结论 (目标专一 齐白石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持之以恒) 反面 雨点

推荐第3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宋茴娟

留吕小学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3、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重难点 :

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记 迷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几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四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或小黑板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 恋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 记《本草纲目》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1)滴水怎么能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作业:

1、完成钢笔习字册。

2、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及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

2、品读中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1段,

了解水滴能穿石的原因,读重点句映示课件: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二、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4、(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5、

看有关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事例。

6、朗读这三个事例。

出示课件,让学生填空: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

4 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7、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吗?

8、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9、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指什么意思?

(2)练读。

10、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

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写作准备。

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5 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持之以恒

推荐第4篇: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写了安徽广德太极洞的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并由此引出本文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课文又从正反两面说明这一观点。正面用古今中外名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说明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了“水滴石穿”的精神;反面从“雨水”不能“穿石”说明目标不专

一、不能持之以恒就办不成事。课文最后揭示了“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区分多音字“给”。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滴水穿石”的现象及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读懂“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图画法

朗读感悟法

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目标:

一、观察图片,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说给大家听听。 2.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一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 3.出示“滴水穿石”图片及声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揭题,板书,齐读。

5、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问:滴水为什么能穿石?滴水是怎样穿石的?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 读准生字字音 (2)读通课文(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出示二类生字,指名认读。(先自读,再开火车读。最后齐读)(3) 出示词语,指名读。(学生读后说说自己以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然后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并评读) (5)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除了写水滴的故事外,还写了人的故事,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写了哪几个人的故事?(学生快速默看后回答)

2、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3、指导读好“滴水穿石”的故事。(1-2)自然段讲述了“滴水穿石”的故事。

4、指导读好科学家的故事。(3-4)自然段讲述了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事业的事例。

5、指导读好启示。第(5)自然段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

四、教学生字、指导描红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布置课外作业。

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一个证明“滴水穿石”的名人事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初步学习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初悟“启示”

1、复习词语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2、用上前面的词语讲讲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观。

3、朗读: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

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出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1、)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2)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3、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下一旬,让学生变换句于的说法。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师点明: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指导读好反问句。

过渡,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4、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5、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6、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揩什么意思。 (2)练读。

7、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句子。

四、领会特色,赏悟“启示”

1、小结写作特色: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太极洞奇观,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提出希望。

2、练写读后感。

3、把搜集到的名人资料,仿照课文写一段事例。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推荐第5篇:《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

2、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3、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初步感受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问题的 方法),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3、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2、读课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说一说“滴水穿石”的字面意思。(理解“滴水穿石”什么意思?滴水日久可以把石头穿透。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天长日久,就能把石块滴穿)

3、理解“启示” 讨论:什么叫“启示”?我们曾在哪些文章里获得过启示呢?(启示”就是从启发中领悟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生字。

1.自由读生字,圈出难读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 出示:纲、谋、贩、恋、权、勉

3、交流生字的偏旁、结构、组词 4.学生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生字 5.指导书写生字

“勉”注意结构是半包围的,里面包着“力”。

三、初读课文词语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2.出示重点四字词语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不懈努力、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1)指读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弃,比喻坚持不懈。火纯青: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炉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足:值得

半途而废: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

(2)哪些词语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找出来

(3)这些红色词语都表示做一件事要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想说明的是什么问题?为了说明问题,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2.交流。

3.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讲述了“滴水穿石”的故事。(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3-4)讲述了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事业的事例。(证明观点)

第三部分(5)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总结观点)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么重要的启示呢?让我们走进安徽广德太极洞内,去见识一下“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的符号边读边划。

2.(出示句子: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一大奇观。)形成这一奇观需要两个条件,那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画出能体现水滴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词句。

品读关键词一:“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品读关键词二:“同一个地方”,体会水滴的目标专一

品读关键词三: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目标专一) 说明事理

证明观点

总结观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解读,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内涵,并对学生产生影响。

4、学习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学难点:品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名人成就事业”的事例

第二课时

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 (引导学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个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种精神。)

2、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这种想法。

3、点击出示下面的句子,齐读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点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1)指名朗读,然后师生评价。

(2)在这句话中,我觉得“古今中外”这个词用得特别恰当,你体会到了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结合课文列举的三个人物――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所在的国籍、所处的时代谈理解,体会作者选材的精当。

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4、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看看他是怎样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1)自学体会。 (2)全班交流。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 默读这一段,谈谈体会。

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

③第三个事例在完整朗读中感悟,训练学生的语感。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些名人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让我们记住“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出示句子

指名读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多余吗?读读看。

雨水,特别是暴雨,速度快,力量大,它能把石头滴穿吗?为什么?

板书:雨水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失败)

3.现在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说理能力太高了,不仅从正面列举了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靠“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了成功;还从反面列举了雨水的例子,告诉我们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什么事都做不成的道理。这样一正一反两方面说明,增强了说理的效果。(板书:正面

反面)

4.让我们更加明白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生齐读启示)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哪,你能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吗?

四、质疑探究,体会写法

1、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想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讨论交流)

2、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打好基础。 (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认识到滴水穿石的精神,而且能够认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会成功。

推荐第6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

1.出示奇石图片、滴水穿石图片。师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滴水穿石、鬼斧神工、奇迹、赞叹、奇怪„„)

2.引出并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老师强调“滴”字的写法。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教师巡堂,相机指导文中易读错的字。

(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大意。

3.带问题再读课文,把与“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

抓关键词进一步体会、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板书: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三)细读课文,理解“启示”

1.品关键词,了解现象

(1)学生找到描写滴水穿石现象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画出能体现水滴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词句。

品读关键词一:“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①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②重点抓住“日雕月琢”中的“日”“月”二字进行品悟,感受水滴的持之以恒。

③体会“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一组近义词在句中连用的表达效果。

品读关键词二:“同一个地方”,体会水滴的目标专一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带有关键词“同一个地方”的重点句,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

(3)回读体会,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靠的就是——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4)通过对“滴水穿石”现象的学习,提炼出说理性文章的脉络结构——看到现象(板书:现象)

2.品反问句,明确观点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给反问句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的句式训练,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2)提炼出说理性文章脉络结构——提出观点。(板书:观点)

3.品重点段,学习事例

(1)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的事例。

(2)学习李时珍的事例。

①细细品读李时珍事例片段,运用“学习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②小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李时珍获得成功的原因。

③感悟朗读李时珍事例片段,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不容易。

④观看《本草纲目》资料,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⑤对比李时珍和水滴的相似之处,齐读句子: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理解句中“顽石”的意思。

(四)学一带一,领悟写法

1.回顾小结,梳理文章脉络,师生共同归纳现象——观点——事例——启示的思路。(相机完成板书:事例 启示)

2.观看蚂蚁搬食的漫画,进行写法迁移,尝试完成《蚂蚁搬食的启示》习作提纲。(板书:习作提纲)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

1.读课后四字词语,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抓关键词句把握内容和思路的方法,再现本文的整体结构脉络,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运用方法,深化理解

1.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抓关键词把握内容和思路以及整理文章思路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1)抓住“迷恋、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语品读爱迪生成功的事例,体会爱迪生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2)抓住“数十年、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炉火纯青”等关键词语品读齐白石成功的事例,体会齐白石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3)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哪些现象也体现了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呢?

2.小结,进一步深入领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三)正反对比,领悟写法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2.领悟写法:运用正反例子对比的说理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巩固积累,拓展深化

1.体会文章用词特点,进行四字词语积累。

2.在课文中找出两种不同类型的问句,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进行反问句、设问句的句式练习。

(五)结束学习,布置作业

进一步完善观后感《蚂蚁搬食的启示》的写作提纲并完成习作。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课外延伸,积累一些名人故事和成语,进一步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

4、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导入。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滴水穿石”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大奇观。

2、奇观——奇特的景象。

出示图片:力量微不足道的水滴居然能把坚固的石头滴出一个洞,的确是一大奇观了。

二、学习第

1、2自然段

1、导入:那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水滴奇在何处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第

一、二两节,你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吗?找出关键的语句,可以作上记号。(学生自读课文)

2.你找到答案了吗?谁先来交流?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先读句子,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A:接连不断、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持之以恒)

B: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目标专一)

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水滴的目标专一,读出水滴的持之以恒。(学生自己先试读)

指名读,评点: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哪!

再指名读,评点: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哪!

④(http://www.daodoc.com/>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齐读这几句话。

过渡: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滴水穿石不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一起读读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评点:听你的朗读,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语气,请问你为什么这么读呢?(反问句),你这样读,想强烈地告诉我们什么?(即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样强烈的反问语气,分明是在告诉我们——(齐读:目标专一而不……)

句子中有两组反义词,你关注了吗?(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巨大作用——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让我们再齐读这句话。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4)

1.导入:人生果真也是如此吗?为了证明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看老师这里有三幅画像。他们分别是谁?

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请同学们好好地注视这三位伟人的画像。

他们的成功,靠的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下第三节课文,在自己深深崇拜的伟人旁,在自己深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自读)

2.交流1:

(1)他翻山越岭,……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扣住关键词语谈感受)

点评:李时珍不辞辛劳,不耻下问,不顾安危,坚持不懈态度和精神,使他成功了。

(2)在当时,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做医生的父亲为此再也不想让儿子干这行了,可是,李时珍从小立下的志向始终没有动摇过。他的伟大志向,在他写给父亲的一首恳请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这首诗——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正是他志向的坚定,目标的专一,打动了老父亲,从而使李时珍在这条路是一走就是数十年,52卷、16部、1892种药物、11000多条药方、1100多幅药物图的巨著——《本草纲目》诞生了。

(3)再读上述交流的那句话。

3.交流2:

(1)还有自己深深崇拜的伟人和自己深有感触的语句来交流吗?(爱迪生)

问: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孩子,靠什么逾越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呢?

(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对电学的恋恋不舍和自己一辈子的勤奋努力

(2)小时候,妈妈要做阑尾炎手术,使爱迪生萌生了发明“晚上的太阳”的念头。就为选择合适的灯丝,爱迪生就尝试了炭条、钌、铬等1600多种材料,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边人的胡须和头发都用上了。后来,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同学们,仅一项发明,为此就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努力,那一千多项发明的背后,我们又可以看到怎样的付出呢?让我们再来齐读这部分内容。

4.交流3:

(1)齐老先生的画作你们欣赏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出示一组老先生的画)

问:你觉得这些画怎样?(逼真、炉火纯青……)同学们可真有欣赏水平。老师的欣赏和你们有点不一样,老师透过这些画似乎看到了白石老人作画的情景,那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读有关语句(现代著名……炉火纯青的境界。)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数十年——人生苦短,有几个数十年哪,分明就是一辈子呀!;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

5、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http://www.daodoc.com/>总结一下吗?

6、学生回答后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⑴自己练读、理解、体会。

⑵指名读,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滴穿顽石”的意思。“滴水穿石的精神”指“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滴穿顽石”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7、这里,作者举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的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精神,此外,课文又举了一个什么事例呢?读一读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这个事例能说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吗?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读完了这几个事例,你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了什么的启示?

2、谈得真好。(http://www.daodoc.com/>课件出示)

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让我们时刻铭记这一启示。

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出示)绳锯( )、精卫( )、聚沙( )、愚公( )

五、领悟写法,扩展延伸

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举例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目标专一 不 三心二意

滴水穿石的启示

持之以恒 不 半途而废

教学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

3、从名人事例中懂得滴水穿石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

教学准备:查找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

我国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象形就是其中一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象形字,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象形字并板书水和石)从这两个象形字你能看出水和石的特点吗?(水,柔弱;石头,坚硬)可你相信柔弱的水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吗?这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这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现象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读题质疑读文释疑

1、读读课题,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师: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文,同时还要找出引起你重视的字音。

2、哪些字音引起了你的重视?锲而不舍白炽灯给予

3、谁解决了滴水为什么穿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

解决问题(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却能把石头滴穿?

(学生根据课文一二自然段谈为什么穿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落下来的,力量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没有把石头滴穿呢?(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师: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滴,不停止,不放弃,正是因为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滴穿顽石!

4、解决问题(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三、学习事例加深理解

师:作者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事例,再读一读补充资料一,看看他们与小水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

(1)李时珍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可李时珍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对药物描述不清,药性介绍不详,尤其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并利用行医的机会,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为了完成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不怕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产药的名山,行了上万里路。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还亲口品尝药

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他历时27年,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终于在6l岁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有52卷,16部、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0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师:想象一下,在这二十几年里,他会遇到哪些困难?

也许他攀登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崖绝壁;也许他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也许他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他仍然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爱迪生

爱迪生开始试验做灯丝的材料:他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又用钉、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接下来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他先后选择了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就连跟随他的助手都灰心了,劝他放弃这项试验。面对失败,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仍然继续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后来他又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试验,当他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这盏电灯亮了45小时,试验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又继续做试验延长寿命,发现用竹丝作灯丝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这种竹丝电灯使用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

师:6000多种材料,7000多次实验,这是————的7000次啊。

师:这就是爱迪生的孜孜不倦,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

师:90岁的老人,本应该————本应该————可齐白石呢?依旧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四、补充资料写下感受

师:任何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但(课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荀子》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再看看资料二,把你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悟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师:同学们,课的最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还有更多成功人,更多给人以启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些人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谨记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读)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下课!

板书:

目标专一

不三心二意

滴水穿石的启示

持之以恒

不半途而废

推荐第7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东沟小学

程晶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资料链接:

李时珍,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公元1518—1593年,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近四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颂。他的名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

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家庭生活困难,开始在列车上卖报,16岁时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项发明,1928年被授与美国国会金质特别奖章。

齐白石(1864~1957),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萍生,小名阿芝,号白石、白石翁作品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 预习反馈:

1、小组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三位具有水滴精神的名人故事?

2、小组交流: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故事内容。合作探究:

1、想一想,这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方法小贴士:从哪些关键词感受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特别推荐:

(1)李时珍先后查阅800多种书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卷目及药物绘图1127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1892种,还附有治病药方11096条。被翻译成拉丁、法、日、英,俄等文本,成为的药学巨著。

(2)感受白石老人“不叫一日闲过。” 特别推荐:

齐白石老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3)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呢?(温馨提示:仿照《说勤奋》一文)

3、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你又想到了谁?

(温馨提示:本册教材中还有哪些人物,以及相关事件)

4、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在本文是不是很多余?说说你的看法。

(温馨提示:从作者的写作方法谈看法。) 当堂检测:

1、在句中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

(1)( )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 )他的技艺才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 )它却不能把石头滴穿。

2、填空: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三个正面的例子事例,即:① ;② ;③ 和 反面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正反说明。 知识积累:(八字成语)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同伴评价: 课文学完了你学的怎样?与同伴合作好吗?征求同伴的意见,你获得几颗星呢?()A、★ B、★★ C、★★★ 课后作业: 根据情境写成语。

明明出神地盯着水滴,老师( ) 地对他说:“水滴的力量是( ) 的,但是它能将石头滴穿,给予我们启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能(

) ,要(

) ,不能半途而废。”明明(

) 地说:“‘水滴石穿’其实就是一种(

)的精神。

推荐第8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庆华学校 郑红菊

教材简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七”中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脉络清晰,开篇用“滴水穿石”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本文论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会使事业成功。文中列举了三个古今中外的名人的事例,印证论点的正确性。篇尾又引用反面事例:天上的雨水不能穿透石头,从另一角度论证了这个现象给人们的启示,即做事应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 设计理念:

教学本着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充分依托教材特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这一论点,采取以读为主,质疑探究,自主合作的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略读的能力,达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锲、雕、琢”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小水滴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品悟“滴水穿石”的精神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越,导入新课。

1、老师给聪明好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见面礼,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画面(出示滴水穿石的动画片),你能根据画面,猜一个成语吗?

2、生回答,师板书:滴水穿石。

3、学生质疑:看到这个成语,老师发现许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谁能说一说你的头脑中闪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七》,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103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注意读准带拼音的生字,读通句子。

2、喜欢读书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结交几个生字词朋友吧。认读生字词,扫清读书障碍。

三、品词析句,与文本对话。

(一)了解奇观,感知启示。

1、“滴水穿石”这一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弱小的水滴怎么能把坚硬无比的石头滴成的小滴呢?(板画顽石、水滴)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的第

1、2自然段寻找答案。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更非一日之功“。书中用了两个词精练地概括了滴水穿石的成因,你找到了吗?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滴水穿石”不仅仅是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所以作者告诉我们——这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板书:的启示

(二)品读名人,领悟启示

1、其实,人类社会中有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书中就为我们介绍了三位,请同学们找出他们的名字,轻轻地画上横线。

2、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事例,用心地、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事例中的人哪里让你感受到小水滴的精神,他最了不起的是什么,再来默读第3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1)李时珍事例:一份辛苦,一分收获。多了不起的李时珍啊!请男生读出你们的理解。

(2)爱迪生事例。恒心带来成功。千项发明太让人称奇了,爱迪生太伟大了!女生,请读出我们的感受吧。

(3)齐白石事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份坚持多么难能可贵啊!请全班合作,读出对白石老人的敬佩吧!

3、这三位名人的事例概括起来让我们知道了(出示文本框: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生齐读。

学生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滴穿”(克服困难的过程,冲破一道道阻力的艰辛)、“顽石”(困难、阻力、危险)的意思。

(三)课外延展,领悟启示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听到这滴答滴答的水声,除了书中的三位名人,你还想起了谁?

(四)反面对比,铭记启示。

1、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雨季也将如期而至。淅淅沥沥的雨水为什么没有把地面滴成一个个小洞呢?

2、书中是怎样写的?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猛烈有力的雨水不能把石头滴穿,而微不足道的水滴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这种精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所以作者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文本)齐读。

四、总结提高,领悟写法。

1、读书是为了明理,让我们大家再来回眸全文,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在一步步说明道理的?

2、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总结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与心灵对话。

1、滴水穿石的启示就是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板书:实现理想。)请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你怎样才能实现你的理想?

2、学生畅谈理想及做法。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再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一把打开理想之门的金钥匙,(板画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

教 学 反 思

如在吟诵一首绮丽的小诗,如在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如在欣赏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行云流水般完成了一堂公开课。课后之初,感觉特别好,整节课平实、清新、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本课教学设计就找到了这样一个结合点,在教学中,通过字、

词、句、段的品读,让学生一点点感悟到“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能事业成功。同时,让学生运用本课的四字成语说说小水滴的精神,具有小水滴精神的人还有哪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通读、品读、诵读等多种阅读,以达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悟情感,铭记启示,积累语言的目的,完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全过程。“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种精神已在他们脑海中深深扎根。

教学设计中有两处延伸环节,把“小水滴”精神升华,畅谈理想,谈做法时,把启示加以运用,这样设计,不仅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了,并且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另外,我还引用了许多至理名言和古诗词做为教学环节的连接词,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积累古诗词并学会加以运用起到榜样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本节课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板书简洁,中心突出。

再次回眸整个教学设计,没有了当初的喜悦,反而感觉整堂课过于循规蹈矩,没有创新,不敢大胆的取舍,重新整合文本,使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快乐读书屋中七中的文章,快乐读书屋七是围绕单元主题“持之以恒”选编的,可以由学生独立或单独阅读,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丰富的拓展,所以在设计上,我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及整节课的连贯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过少,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而没有放手让他们

自己去探索研讨,使创设情境,提出任务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等过程好似流于形式。特别是在“滴水穿石”的形成原因与三个名人的事例理解上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没有让他们充分交流、讨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词语去理解。

“品读名人,领悟启示”这一环节设计过于单调,没有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受教学时间限制,朗读与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积累,没有落到实处,走马观花似的匆匆而过。

整节课还有一不足,没有学生的创新与亮点。

学无止境,课无止境。通过反思,我会不断探索,让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充满“语文味”。

推荐第9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

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4、引入漫画“挖井人”,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重难点

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一)哪些词语的意思与滴水穿石的意思相同

滴水穿石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炉火纯青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二)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观察奇观,对比学习,初悟“启示”。

让我们走进太极洞,去见识一下“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大家细读第一节,思考水滴为何能够穿石?

1、谁愿意做个导游,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太极洞奇观介绍给大家。(你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很有感情。)

2、谁来说说微不足道的水滴为何能够穿石?

(出示)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的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一大奇观。

3、哪些词语表现了水滴的品格?

(因为水滴接连不断的滴,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水滴靠的是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 )

4、的确,功到自然成。大家能不能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水滴穿石的精神呢?先自己自由读这部分,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看你的同桌有没有与你相同的感受。

5、看看滴水穿石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过渡:滴水穿石成就了太极洞内这一大奇观,但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在生活中,雨水同样是水滴,而且速度很快地从高空落下来,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却没有把石块滴穿呢?

1、雨水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2、水滴和雨水比,我们更喜欢谁?

3、我们带着喜欢水滴的感情,再来朗读第二节,注意突出“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4、刚才我们读到了一个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原来的意思,能将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吗?

5、“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起什么作用?

6、其实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就能创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迹,让我们再读一读需要我们铭记的启示,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理解。再读启示。

(二)、品读名人,深悟“启示”。

过渡:不光自然界的水滴是这样,人也一样,如果谁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将取得不凡的成就。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名人,你找出有关内容,边读边想想从这些名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最佩服哪一位,把有关语句画下来,反复地读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思考,或把你想对这些名人说的话写下来。 ●李时珍

“不懈努力”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表现出李时珍很努力“不懈”呢?

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来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呢? ● 爱迪生

“孜孜不倦”理解了吗?爱迪生孜孜不倦的结果怎样呢? ● 齐白石

哪个词更能反映齐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

炉火纯青什么意思?相传道家炼丹炼到炉里的火发出青色的火焰时就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那所谓的炼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齐白石炼的是什么?

故事里哪些词语能表现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让我们一起朗读齐白石的故事吧。

(三)、联系实际,体悟“启示”。

过渡:访名医,尝药草,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毕生孜孜不倦给人类留下了1093项发明的爱迪生,还有“不叫一日闲过”的白石老人更是令我们钦佩不已。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预设:

1、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科学家爱因斯坦,毕生孜孜不倦,潜心科学研究,把一生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

2、王献之发愤练习书法,练浑18缸水,由于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3、我想到了一句话“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大诗人李白就是受了这个启示才发奋读书写作,成为“诗仙”。

4、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父亲叫他放鸭子的时候,他就到水边逮蝴蝶、捉甲虫,还背着父母研究昆虫,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5、神话故事“劈山救母”,沉香为了救妈妈,不管白天黑夜,都发奋练武,终于救出了妈妈。

过渡:是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咱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6、我们讲了这么多故事,概括起来说就是——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引号中的三个词语理解吗?

出示:能把你的理解溶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 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2)、所以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找出两组反义词。

目标专

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四)、观察漫画,领悟启示

过渡:刚才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名人,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是个挖井人。(师出示漫画《挖井人》,介绍:他的名字叫三心二意,拿着一把半途而废锨,这大大小小的坑都是他的功劳,可他不知道在坑的下面就是源源不断的水)通过这幅漫画,你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体会?那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使他尽快的挖到水?

(预设:要想成功,持之以恒和目标专一这两者缺一不可的。 )

(预设:

1、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也许你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的确。有时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2、朋友啊,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想做的事情就要做到底,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3、朋友啊,你挖了多长时间啊,如果你把这些时间花在一个井上,你早喝道甘甜的水了。

4、三心二意,你好。你这样挖井是永远挖不到水的。一个人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希望你早日成为一心一意。

5、朋友,你应当向白石老人学习,别再三心二意了。我建议你改个名字叫目标专一,把那把半途而废的破锨给扔了,换一把持之以恒锨,相信你一定会挖到水的。

6、你知道吗,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其实你有持之以恒

的精神,但你目标不专一,我希望你以后改掉三心二意的坏习惯,你一定会挖到比什么都甜的水。)

(五)、领会特色,赏悟“启示”

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太极洞奇观,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给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再来回眸太极洞奇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奇观! 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示!

三、作业:(任选一题)

1、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优秀教师、艺术家、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板书: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爱迪生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一千多项发明 齐白石

炉火纯青

推荐第10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快乐读书屋的一篇课文,它通过一些现象和事实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进一步深化了 “坚持才能成功”这一单元主题。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先由“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并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种自然现象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方法。

3、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一种做事“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滴水穿石”现象给人们的启示。学会受一件事物的启发而悟出一定道理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1、(课件出示:水滴击石的图片。)由这个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一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出示课题,齐读)

2.“滴水穿石”是什么意思?“滴水穿石”也叫“水滴石穿”。让我们来看一幅图,(出示:安徽广德太极洞“滴水穿石”的奇石图。)你看到了什么?

3.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句

1、带领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且对不理解的词语分组讨论或查找工具书来处理。

2、交流学习情况,重点读好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理解课文深刻内涵。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快速读文,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学生分组讨论。哪个自然段是写实实在在的自然现象?哪个自然段是列举的实例?哪个自然段是写作者的体会和要阐明的道理?

四、细读课文,积累内化

1、学生品读第1~2自然段。

讨论:滴水为什么能穿石?作者因此想到了什么?重点研究:“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成为本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引导学生画出表现3位名人“坚持不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句,先读再议,并能说出自己的读后体会,也可以交流自己知道的成功人士的类似案例。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艰难波折,为有具备“滴水穿石”的精神最后才会取得成功。

3、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⑴想一想本段是运用什么方法阐明“滴水穿石”的精神?(相比法。) ⑵把揭示中心的句子背诵下来。

4、老师小结。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学完这篇课文的体会。

2、积累一些名人事迹,多读课外书,通过多阅读增加自己的阅读积累。

3、写一篇小练笔,谈谈这篇文章你值得学习的地方和你今后怎么做?

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第11篇:《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依据】

《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22课,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文。作者以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

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文章脉络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简洁。 【设计思想】

生动的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是尊重学生自然蓬勃成长的过程,是交流与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是欣赏、鼓励、援助的互动过程。在这个交互活动的过程,学生增进了智慧,优化了个性,陶冶了情操,而这些,正是学生生命发展的航标。它真实、具体、鲜活地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生命的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凭借有限的文本语言,联系课外拓展阅读,感悟三位名人身上小水滴的精神。懂得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进一步学习说理文这一文体的独特结构,以及正反两面来论证观点的说理方法。

3、从文本出发,联系自身生活、学习经历,写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的读后感。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法选择】 导学法

【学法指导】

质疑探究法、体验法 【教学准备】

阅读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中外名人的相关资料与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论点

1、出示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齐读课题)

2、提问:回忆一下,柔弱的小水滴之所以能滴穿顽石,凭的是什么?作者被小水滴的精神所震撼,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论点是什么?(板书: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事情都做得成。

3、过渡:光以太极洞中这个自然奇观相信你们还不能信服作者的观点。于是作者列举出名人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这就是文章的论据。(板书:论据)

二、走近名人,交流论据

1、快速浏览第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板书:①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②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③齐白石练就炉火纯青的画技。)

2、出示话题:老师课前已请大家对这三个名人事例进行了前置性学习,我们再来看看话题,出示: 从文章提供的三个名人事例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凭借有限的文本语言,联系拓展阅读,想想,他的身上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小水滴的精神。

3、小组内学习交流

4、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1:李时珍 随机出示: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草药,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李时珍昼行夜宿、餐风饮露,不管是荆棘丛生、还是虎狼出没,不管是多么遥远、崎岖,他都坚持着,用自己一双脚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编写《本草纲目》,造福百姓) ▲“访名医、尝药草”

他去拜访名医,也许名医不在家,他就等,也许名医不理睬他,让他吃闭门羹,可他用自己的坚持、不气馁终于赢得名医的教诲。他尝草药,有时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可他毫不畏惧,还是坚持着。 (他的目的还是只有一个,编写《本草纲目》,造福百姓) ▲“二十多年”:

这里的二十多年是整整29年,李时珍的满头青丝变成白发,由强壮的的青年变成了苍苍老人,他坚持时间之久就像小水滴。 ▲“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经过29年的努力,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全书52 卷,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收药1892种,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96多个药方。所以文中称之为“巨著”。李时珍写成如此的巨著花费的时间、精力是难以想象的。 教师总结:李时珍以一己之力,耗费29年心血,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他凭的就是小水滴的精神:(齐读) 预设2:爱迪生 随机出示: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只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项发明专利权! ▲“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 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所以文中说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还为了生计卖报、卖蔬菜,经济条件非常差。他就像小水滴一样平凡、不起眼。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爱迪生为了研制电灯,他常常连续工作二三十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续五昼夜不合眼。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先后研究了1600多种材料:竹丝、铁丝、棉线„„甚至我们的头发丝。 ▲爱迪生用卖小报挣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可即使这样也不能熄灭他对电学的痴迷。

▲爱迪生为了他痴迷的电学,为了发明创造,他经常20多小时不合眼,有时甚至30多个小时不合眼。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最终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教师总结:爱迪生能成为世界的发明大王,凭的就是小水滴的精神:(齐读)

预设3:齐白石 随机出示: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他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齐白石人到中年才开始学国画,跟别人比,他起步很晚了。就如小水滴般平凡、微不足道。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作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齐白石生日那天没作画,第二天马上补画了几张,真正做到了“不教一日闲过”,

▲“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

齐白石从60岁算起,直到逝世,共创作了36500余幅作品。90多岁以后,还创作了3600多幅。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他才能练就炉火纯青的画技。

大家想看看齐白石老人的画吗?(出示图,边欣赏图片,边提醒学生留意提款时间)

教师总结:齐白石之所以能成为国画大师,凭的就是小水滴的精神:(齐读)

5、提问:将交流的三位名人的生动的故事都放入课文,这样不是叙述得更加具体吗?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说理文论述语言要简明扼要)

6、提问:听着这滴答滴答的水滴声,还想到哪些凭着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实现自己理想的人?

7、总结:他们都具有小水滴的精神,在失败面前———;在成就面前———;在挫折面前———;在困难面前———。

8、提问:这么多的名人事例,作者为什么选择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这三人作为自己的论据呢?

9、学习反例

(1)提问:作者通过三个名人故事已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论点,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又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师总结从正反两面证明自己论点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获得启迪

文章学到最后,相信我们已知道“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是: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先自由交流,再映示齐读)

四、联系生活,说写内化

1、教师谈话: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荀子教导我们要“锲而不舍”,无数成就事业的人以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可生活中,在我们同学之中,浅尝辄止,或者虎头蛇尾的糊涂虫可不少,这样的事是否在你的身上发生过呢?(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交流)

2、课堂练习: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相信一定有话想对自己说,请写一篇《读后感》。注意由课文联系自身,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六、拓展阅读,提升积累

布置作业:有很多成语讲的道理与“滴水穿石”差不多,比如:“绳锯木断”等。从课外找一找这类成语,读一读成语故事,积累下来。

七、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论点: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什么事情都做得成。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正面: 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 论据: 齐白石练就炉火纯青的画技。

反面:雨水滴不穿石头。

【教学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都有过不同的困难经历,但最终让他们名垂青史的是他们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变,持之以恒地探究,由于他们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所以要想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感悟中读。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累和朦胧的生活感知,深深感受到面对困难时,这些伟人是如何用“坚持”与“研究”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美丽,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目标、智慧、信念、勇气等的美好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第12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

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

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4、引入漫画挖井人,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一、揭题导入

普普通通的水(板书:水),

平平凡凡的石(板书:石,书写较大),

却演绎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话(板书:滴、穿;穿字长些),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启示。(板书:的启示)

留下了什么启示呢?下面就请大家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看看滴水穿石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也找到了(出示小黑板:我们要铭记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大家读一读,自己体会体会。

2、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

3、实现美好的理想要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么重要的启示呢?

二、初识奇观,浅悟启示。

让我们走进太极洞,去见识一下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大家细读第一节,思考水滴为何能够穿石?

1、谁愿意做个导游,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太极洞奇观介绍给大家。

读第一节,很有感情。

2、你是一位出色的导游,谁来说说微不足道的水滴为何能够穿石?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的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一大奇观。

3、你再读读这部分,看能不能让大家听出来水滴是如何滴穿石头的。

4、停,打断一下,老师感觉水滴着滴着停了,你再读一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觉。

5、谁听出来了,滴水是如何穿石的,

6、哪些词语表现了水滴的品格?

因为水滴接连不断的滴,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水滴靠的是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

7、的确,功到自然成。大家能不能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水滴穿石的精神呢?先自己自由读这部分,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看你的同桌有没有与你相同的感受。

互读这一部分。

三、将雨水和水滴比较,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在生活中,雨水同样是水滴,而且速度很快地从高空落下来,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却没有把石块滴穿呢?

1、雨水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2、水滴和雨水比,我们更喜欢谁?

3、我们带着喜欢水滴的感情,再来朗读第二节,注意突出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4、刚才我们读到了一个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原来的意思,能将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吗?

5、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起什么作用?

第二节在全文起

6、其实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小黑板上用标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就能创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迹,让我们再读一读需要我们铭记的启示,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理解。

再读启示。

四、解读名人,深悟启示。

不光自然界的水滴是这样,人也一样,如果谁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将取得不凡的成就。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名人,你找出有关内容,边读边想想从这些名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最佩服哪一位,把有关语句画下来,反复地读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思考,或把你想对这些名人说的话写下来。

老师刚才和大家一起,先读一遍李时珍的故事,然后抓住不懈努力这个词来理解李时珍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有感情地朗读。现在各学习小组按照这个方法来选学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好吗?

1、在品读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我先不找同学说,看谁能把你最佩服的人通过朗读,让同桌也拥有和你一样的感受。

同桌互读。

2、我看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说自己的感受了,先别急,你们小组内先互相说说,交流交流。

小组内交流看法。

3、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读书体会、个人感受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李时珍

不懈努力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表现出李时珍很努力不懈呢?

①是啊,为了完成巨著,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努力,人生有几个二十几年啊!

②说出启示,你的回答很精彩,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③访名医、尝草药,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才使他坚持到最后!

④出示文本框:谁能通过板书提示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⑤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来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呢?

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吧,读的时候注意突出表现他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词语。

爱迪生

①是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心人鼓掌!

③孜孜不倦理解了吗?爱迪生孜孜不倦的结果怎样呢?

④出示文本框:我们把前面的填空再做一下好吗?先说给自己听听,然后再举手回答。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我们再来朗读爱迪生的故事,体会他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齐白石

①的确,时间就是生命!

②老师问一下,白石老人小时侯的事你是如何知道的?不错,书是知识的海洋

③精辟,老师想到一句话: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④哪个词更能反映齐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

炉火纯青什么意思?相传道家炼丹炼到炉里的火发出青色的火焰时就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那所谓的炼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齐白石炼的是什么?

⑤故事里哪些词语能表现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⑥对啊,齐白石老人用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所以他画的虾像在水里游动!所以他画的虾叫人垂涎欲滴!

⑦老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刚才学习三个故事的时候也做到了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像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书读不成呢?

让我们一起朗读齐白石的故事吧。

五、联系实际,体悟启示。

1、访名医,尝药草,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毕生孜孜不倦给人类留下了1093项发明的爱迪生,还有不叫一日闲过的白石老人更是令我们钦佩不已。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①对,靠的是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2、是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咱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3、嗯,说的好!我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个耐人寻味的启示,我想此时此刻你的感觉一定更不一样了。

生:读启示。

4、我们讲了这么多故事,概括起来说就是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5、引号中的三个词语理解吗?

出示文本框:能把你的理解溶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

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6、所以我们要铭记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7、找出两组反义词。

目标专

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8、刚才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名人,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是个挖井人。(师出示漫画《挖井人》,介绍:他的名字叫三心二意,拿着一把半途而废锨,这大大小小的坑都是他的功劳,可他不知道在坑的下面就是源源不断的水)通过这幅漫画,你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说的好,要想成功,持之以恒和目标专一这两者缺一不可的。

经典!

的确。有时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既然是朋友了,那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使他尽快的挖到水?

9、同学们,对于你们的思维、你们的回答,老师只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彩。

六、领会特色,赏悟启示

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太极洞奇观,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给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再来回眸太极洞奇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奇观!

有感情朗读太极洞奇观。

七、布置作业

咱们这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这还有项作业(小黑板出示)。

板书: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爱迪生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一千多项发明

齐白石

炉火纯青

第13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3.揣摩写作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思想感情,揣摩写作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三、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粗知大意,理清思路,初步把握中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描红既识又写的生字,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并将体会出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揣摩写作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四、教具准备

1.老师制作电脑投影片若干张。2.学生上课用新华字典。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比如说“启示”(板书)

2.投影出示:启示:⑴启发提示,使人领悟。⑵从启发提示中领悟的道理。 这一切启示我们,艺术贵在创新。()

⑴这个句子中的“启示”应该是哪个意思呢? ⑵“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滴水穿石的)这个词组中的“启示”是哪个意思呢? 3.齐读这个词组。这个词组的意思是――从“滴水穿石”中得到启发提示,领悟了一个道理。 4.如果让你用这个词组做题目,写一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5.有人以这个词组为题,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选入我们的课本中。你们想读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滴水穿石的启示》(齐读)

(二)引导初读。

1.把书打开到119页,先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跳过去。读后说说作者从“滴水穿石”中得到启发提示,领悟到什么道理?(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从哪儿看出这个道理是受“滴水穿石”的启发提示,获得的?这个道理正确吗?让我们继续读课文。这次读书请大家自由朗读,依据拼音,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三)评价初读。

1.投影出示有关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安徽 日雕月琢 炭粒电话筒 给予

锲而不舍 爱迪生 孜孜不倦 白炽灯 炉火纯青 持之以恒 本草纲目 小贩 迷恋 专利权 自勉

2.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准记住了生字新词的读音,说明你们的自学能力比较强。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引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读通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先来看看“滴水穿石”的奇观。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①这段话中的“锲而不舍”是个成语,出自《旬子 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意是:雕刻金石一类的东西,虽然很困难,但只要一直不停地刻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比喻学习、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个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水滴锲而不舍的表现)

1 ②这个自然段写什么? 先找中心句说说;这个中心句太长,不好记。得想个办法把它缩减成一个词组!我们找找这个中心句中的关键词(板书:奇观);再联系这段的内容想想写什么奇观?(滴水穿石的奇观)用这样的一个词组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多简洁啊!

⑵从“滴水穿石”的奇观中,作者领悟到什么道理呢?一起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①谁能联系第一段内容,说说“水滴”怎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 ②“恒”是生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持之以恒”中的“恒”是什么意思?

⑶作者从“滴水穿石”的奇观中领悟的这个道理,正确吗?请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这是古代名人的事例„„这是外国名人的事例„„这是现代名人的事例,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并且总结说„„

①这段话中有不懂的词语吗?“炉火纯青”传说道家炼丹时,炼丹炉子中发出纯青色的火焰才算成功,比喻学问、技艺达到精湛、完美的境地。在文中这个词是形容齐白石大师的绘画技能――达到精湛完美的境地。你知道和“炉火纯青”意思相近的词吗?(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无与伦比„„)

②这段话通过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板书:举例)把我的提问和你的答案连起来说就是这个自然段的段意。

⑷那么不目标专一,不持之以恒,又会怎么样呢?请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这段话写了什么?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才完全信服作者从“滴水穿石”中领悟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 ⑸因此我们要怎么做呢?齐读第五自然段。板书:铭记

①铭记不是一般的记住,是怎样的记住?(牢牢地记住)为了能牢牢地记住这个启示,让我们再读这个启示。

②记住这个启示了吗?一起背诵这句话。今天记住了,明天忘记了,能叫“铭记”吗?那要记住多长时间,就叫“铭记”啊?(记住一辈子)

③有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滴水穿石的启示,他什么时候都能倒背如流;但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他就胆怯了,放弃了,既不去独立思考,也不向他人请教。得过且过,所以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能叫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吗?(要记住一辈子,要实践一辈子)

(四)读写词语。

1.出示既识又写的生字词。认读,自主识记字形。 持之以恒 本草纲目 小贩 迷恋 专利权 自勉 2.用钢笔描红书后练习第一题中的范字。

3.听写既识又写的生字词。学生自我批改,订正。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物事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1.谁来说说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读读下面的词语,看看其中有哪些词和“滴水穿石”意思不相近。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3.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复现第一课时板书)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呢?这堂课我们重点揣摩这个问题。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

一、二两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始先介绍“滴水穿石”的奇观呢?(为了引出作者的观点。这样做,使观点的提出水到渠成。也才能符

2 合题目的要求。板书:引出)

2.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先分析了滴水能穿石的原因„接着写出了从这个奇观中领悟的道理。

①“像水滴那样”(点击,词语变成红色)是指像水滴的什么?(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②(点击,句子下面出现白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屏显: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③这两句话意思相同,表达效果相同吗?谁来朗读这两句话,我们一起体会体会。(陈述语气,表达平淡;反问语气,强调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对于办成事情的重要性。增强了表达效果。这也是作者为什么用反问句写从奇观中获得启示的原因。)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什么在举例之后,还进行归纳总结?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中归纳总结事例的最后一句话。

①这句话中的三个词语加了引号,分别是„„。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三个词语上加引号啊?(“滴水穿石”是作者重点论述的,所以加引号;“滴穿”和“顽石”在这句话中有特殊的含义,是克服艰难险阻的意思,所以加引号。)

②自由读读这句话,试着读出作者加引号的用意。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滴水穿石”是作者重点论述的,所以读这个词要能引起听者的特别注意;“滴穿”和“顽石”有特殊的含义,所以读这两个词要给听者留下思考的时间)齐读。

③这句话和前文中的那句话是同一类型的句子?(屏显: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④读读这两个同一类型的句子,抓住点红的词语(“如果”“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变红),想想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关联?(前文的句子是提出假设的观点,如果我们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后文的句子是说前句假设的观点是正确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

⑤由此可见,课文第三自然段举了古今中外的例子后,进行归纳总结,就是为了论证自己领悟的的道理是正确的。(板书:论证)

4.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雨水呢?大家再读读第四自然段。(作者写“雨水”,从反面告诉我们,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不能成就事业。)

①这段话中有个问句,把它暂时去掉,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前后句子还连贯吗?(连贯)前后句子既然连贯,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这个问句啊(问句复原并点红)?(自问自答。自问,引起读者思考;自答,突出雨点不能穿石的原因。使读者印象深刻!)

②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请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5.既然我们已经信服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们就要------铭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启示)

(二)指导写读后感。

1.请大家浏览全文,想想各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再将各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可以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我们把刚才说的课文的内容和自己读文章的收获合起来写,就叫读后感。请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奇观引出

↓ 正面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 举例论证 <

↓ 反面

↖铭记启示

教学反思:

第14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3.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尝试列阅读提纲和习作提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用具

学生准备:

1.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2.搜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研究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艰苦奋斗的经历和伟大精神。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与教学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

1.出示奇石图片、滴水穿石图片。师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滴水穿石、鬼斧神工、奇迹、赞叹、奇怪„„)

2.引出并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老师强调“滴”字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教师巡堂,相机指导文中易读错的字。

(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大意。

3.带问题再读课文,把与“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

(1)读启示。

(2)抓关键词进一步体会、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板书: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三、细读课文,理解“启示”

1.品关键词,了解现象

(1)学生找到描写滴水穿石现象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画出能体现水滴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词句。

品读关键词一:“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①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②重点抓住“日雕月琢”中的“日”“月”二字进行品悟,感受水滴的持之以恒。

③体会“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一组近义词在句中连用的表达效果。

品读关键词二:“同一个地方”,体会水滴的目标专一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带有关键词“同一个地方”的重点句,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

(3)回读体会,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靠的就是——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4)通过对“滴水穿石”现象的学习,提炼出说理性文章的脉络结构——看到现象(板书:现象)

2.品反问句,明确观点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给反问句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的句式训练,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2)提炼出说理性文章脉络结构——提出观点。(板书:观点)

3.品重点段,学习事例

(1)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的事例。

(2)学习李时珍的事例。

①细细品读李时珍事例片段,运用“学习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②小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李时珍获得成功的原因。

预设1:抓关键词“翻山越岭”,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困难重重。师提升:这就是李时珍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预设2:抓关键词“访名医,尝药草”,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危险重重。师提升:这就是李时珍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预设3:抓关键词“二十几年”,加深领悟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③感悟朗读李时珍事例片段,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不容易。

④观看《本草纲目》资料,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⑤对比李时珍和水滴的相似之处,齐读句子: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理解句中“顽石”的意思。

四、学一带一,领悟写法

1.回顾小结,梳理文章脉络,师生共同归纳现象——观点——事例——启示的思路。(相机完成板书:事例启示)

2.观看蚂蚁搬食的漫画,进行写法迁移,尝试完成《蚂蚁搬食的启示》习作提纲。(板书:习作提纲)

五、小结下课

六、板书: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现象习

目标专一观点作

持之以恒事例提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位名人获取成功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深入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3.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累和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位名人获取成功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深入感悟启示。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特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累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

1.读课后四字词语,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抓关键词句把握内容和思路的方法,再现本文的整体结构脉络,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运用方法,深化理解

1.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抓关键词把握内容和思路以及整理文章思路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1)抓住“迷恋、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语品读爱迪生成功的事例,体会爱迪生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2)抓住“数十年、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炉火纯青”等关键词语品读齐白石成功的事例,体会齐白石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3)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哪些现象也体现了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呢?

2.小结,进一步深入领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三、正反对比,领悟写法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2.领悟写法:运用正反例子对比的说理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巩固积累,拓展深化

1.体会文章用词特点,进行四字词语积累。

2.在课文中找出两种不同类型的问句,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进行反问句、设问句的句式练习。

五、结束学习,布置作业

进一步完善观后感《蚂蚁搬食的启示》的写作提纲并完成习作。

第15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谈话导入

1、以理想为题展开话题讨论。

过渡语:同学的理想真伟大,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一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你们看出什么?听到什么了?谁来说说,

2: 孩子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22课。

3:自由读读课文,要求,第一,读准字音,难读的的地方多读两遍把它都读通顺为止。第二,边读边想,“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开始。

4: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咱们要特别注意的。

5:看来呀,字词是难不倒大家啦,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你们一定都想知道;这水滴是如何滴穿石块的吧? 看看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划出相关语句。 7: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描写滴水穿石的句子。老师建议大家也来读读他找的这段话,边读边想:哪些词写出了小水滴很有力量?

8:是呀,孩子们,不管岁月如何变化,这水滴就是朝着同一个地方,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水滴的——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1 9: “锲”什么意思吗?“锲”是雕刻的意思,那整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不断的雕刻。在课文中他指的是水滴不断的雕刻这块石头。)

10:是呀。这水滴不断的雕刻这块石块。他这样往下滴,是一天两天吗?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这水滴不断地雕刻着这石头,这就是课文中的一个词,日雕月琢。 11: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这两个词。你有什么发现么?(近义词)

12、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作者在一句话当中用了一组近义词,来写水滴不停的往下滴,就更突出了水滴的——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1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水滴能滴穿石块也绝非一日之功啊。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再读。 16:听到滴答滴答的水滴声,再看看这块坚硬石头上光滑圆润的小洞,作者又想到什么呢?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7:作者还想到了什么?(还想到了如果我们也能象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对呀,作者还想到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态度。看看这是什么句子?

18:这强烈的反问句分明是再告诉我们,做事情要——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够获得——成功。

19:同学们,按理说雨水的力量远远大于水滴的力量,那为什么小水滴能滴穿石头,而雨水不能,其根本区别在哪里?看看作者

2 是怎么写的?指读4自然段 (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一起再读这句话。

20:水滴因为执着,滴穿了坚硬的石块,而雨水没有这样的精神,所以连一片树叶也滴不穿。

21是啊,不光是自然界中的水滴是这样,人也一样,谁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将取得不凡的成就。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名人?画上横线

二、品读名人,感受精神

1、三个名人,虽然年代不同,国籍不同,成就也不同,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却是相同的。(读:“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2、课文列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充分证明了“只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将事情做成”的道理。这是我们这篇说理文独特的写法——通过事实说明道理。

3、读到这里你能给老师的这把打开理想之门钥匙起个名子吗?(滴水穿石)

三、聆听水滴,感悟启示

1.这些名人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让我们记住“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句子:“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指名读然后齐读)

3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要想成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缺一不可,让我们都来做小水滴,都像名人一样学习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六、板书设计

李时珍

正面 爱迪生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齐白石

反面 雨水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成功)(失败)

第16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漫谈理想,引入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板书题。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文第

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下一旬,让学生变换句于的说法。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师点明: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指导读好反问句。

过渡,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4、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6、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揩什么意思。

(2)练读。

7、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文的说服力。

四、照应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

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说写作准备。

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第17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五小学 杜永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做事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重难点:

1、理解“滴水穿石”现象给人们的启示。

2、学习从一件事物谈起而引发出更深的道理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给聪明好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见面礼,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画面,你能根据画面,猜一个成语吗?(生回答,师板书:滴水穿石)

2.看着这个成语,老师发现许多同学的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谁能说一说你的头脑中闪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 七》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106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注意读准带拼音的生字,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并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喜欢读书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结交几个生字词朋友吧。认读生字词,扫清读书障碍。

三、品词析句,与文本对话

(一)了解奇观,感知启示

1、“滴水穿石”这一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弱小的水滴怎么能把坚硬无比的石头滴成小洞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的第

1、2自然段寻找答案。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更非一日之功。书中用了两个词精炼地概括了滴水穿石的成因,你找到了吗?(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水滴为什么能够滴穿石头?

用”因为……所以……“、”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说一句话。

4.“滴水穿石“不仅仅是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所以作者告诉我们——这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的启示) 5.反问句

(二)品读名人,领悟启示

1、其实,人类社会中有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书中就为我们介绍了三位,请同学们找出他们的名字,轻轻地画上横线。

2、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事例,用心地、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事例中的人哪里让你感受到小水滴的精神,他最了不起的是什么?再来默读第3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1)李时珍事例: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多了不起的李时珍啊,请男生读出你们的理解。

(2)爱迪生事例:恒心带来成功。一千多项发明太让人称奇了,爱迪生太伟大了!女生,请读出你们的感受吧!

(3)齐白石事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份坚持多么难能可贵啊!请全班合作,读出对白石老人的敬佩吧!

3、这三位名人的事例概括起来让我们知道了(出示文本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生齐读)

学生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滴穿“——(克服困难的过程,冲破一道道阻力的艰辛) “顽石“——(困难、阻力、危险的意思) 你能改变这一句的句式,句意不变吗?

4.文中举的三位名人的例子,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古今中外)

(三)课外延伸,领悟启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看到这滴答滴答的水滴,除了书中的三位名人,你还想起了谁?

(四)反面对比,铭记启示

1、生机勃勃的春天到了,雨季也将如期而至。淅淅沥沥的雨水为什么没有把地面滴成一个个小洞呢?

2、书中是怎样写的?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猛烈有力的雨水不能把石头滴穿,而微不足道的水滴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这种精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所以作者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文本)齐读。

四、总结提高,领悟写法

1.读书是为了明理,让我们大家再来回眸全文,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在一步步说明道理的?

2.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总结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与心灵对话

1、滴水穿石的启示就是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板书:实现理想)

请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你怎样才能实现你的理想? 2.学生畅谈理想及做法。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再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一把打开理想之门的金钥匙(板画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

六、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七、作业: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第18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通过一些现象和事实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进一步深化了 “坚持才能成功”这一单元主题,同时又是这一主题的总结与升华。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先由“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并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炉火纯青”等成语,正确区分多音字“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

3、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4、初步掌握通过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将这种能力和方法进行迁移。【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以理想为题展开话题讨论。

【设计意图:这是导入部分,学生谈自己的理想,一下了激起了学生对话的兴趣,而理想正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话题,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过渡语:同学的理想真伟大,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一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在哪里见过,你对它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对该幅图片的认识。

2、出示一句话: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学生仔细地读,细细地品味,交流这块石头有什么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文本在对话中的角色是什么,在学生思维受阻,发言没有深度时借助规范的文本语言能帮学生打开思路。】

3、是什么力量将这块石头变成这个样子的呢?(生答小水滴)小水滴力量是那么的小,怎么可能把石头雕成这个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22课《水滴石穿的启示》,到课本中找出答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重点指导“滴”的写法。)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总结板书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词情况师强调指导有些字的写法

2、默读课文,(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三、学习新课

(一)、走近水滴,感知力量。

1、小水滴力量那么小,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一个小洞的呢?学生读第

1、2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2、指名回答。

(相机出示)(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着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头滴穿。

3、学生各自读句子,划出哪些词让自己感受到水滴有力量,并通过朗读让老师坚信小水滴就是这个雕刻家。相机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意思。

4、学生说词语,练读课文。读到这里你能给老师的这把打开理想之门钥匙起个名子吗?学生交流讨论

5、出示倾盆大雨,这雨多猛烈啊,可是它连一片树叶也穿不了,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中是怎么说得呢?读读课文吧!生读课文回答。

6、出示“雨水,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所以……。”你能根据你的朗读,把这句话填完整吗?生补充。师评价

7、指导朗读:说了这么多大家准备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雨水这一节呢?请同学们按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节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南腔北调,这就叫与众不同,读也要有个性。不过在体现个性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共性,听老师来读这一节。生再读。

【设计意图: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个性,并不能不要共性。这种强调学生个性应是重在让学生进行个体的体验,而不是重在学生个体的表现。】

(二)、品读名人,感受精神

1、水滴力量虽小,但是它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最终把石头滴穿。其实我们人类社会中有着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名人?画上横线(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2、指导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三个小故事。

例:因为李时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对啊,因为他们都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4、师:下面就让我们放慢阅读的脚步,品析文字,走进名人,去读懂他们成功的奥秘。首先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四百多年的明朝仰望医学大家——李时珍。

(1)指名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出示句子:“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2)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二十几年”等)

(3)抓住 “二十几年”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谈感受。

(4)二十几年,由30多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啊!人的一生能有多少这宝贵的二十年!这二十几年他都做了些什么?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谁来讲讲李时珍的故事?(引导学生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过程紧紧抓住“二十几年”这一个词,引导学生谈感受并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巧妙整合了学生所找出的关键词。】

(5)指导朗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那,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指名一生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指名一生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不知亲自品尝过多少带毒的药草,那要面临多少次死亡的威胁啊,他放弃了吗? (生齐:没有!指名一生读)

(6)就是凭着这份决心,这份艰难的探索,这份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补充《本草纲目》相关资料体会李时珍的成就。)

(7)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感受李时珍那小水滴的精神!让这种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埋植在我们的心田。(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

【设计意图:教者的激情小结以及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了情感,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从而真切地体会李时珍为写成《本草纲目》付出的艰辛,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5、总结学法: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精神,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

6、自学二三两个事例并交流。

过渡: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二三两个事例,想一想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你有所感悟的地方作批注。

(1)学生自学,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 (2)交流

过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生活也比较艰苦,可是他为什么能成功?

(1)学生谈爱迪生成功的经历。

(2)哪个词最能看出他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学生围绕“迷恋”、“毕生”、“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谈自己的感悟) (3)师:5年过去了, 10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他就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锲而不舍,日日研究,月月研究,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4)指名一生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

过渡:谁来讲讲齐白石的故事?哪个词最能打动你?

(1)引导学生抓住“始终”、“不叫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等关键词体会齐白石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找共同点(由作品的落款可知共同点是:都是齐白石高龄所作的画)

(3)师:九十几岁还能画出这样的画,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命不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不歇。引读: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生齐: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生齐:不叫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生齐: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白石老人的坚持不懈的创作——(生齐: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设计意图:通过“扶”“放”结合、学法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会爱迪生和齐白石像小水滴一样的精神。】

7.、师:李时珍就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写出了《本草纲目》;(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爱迪生也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最终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齐白石不正也是靠着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成为著名画家的吗?(齐读描写齐白石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引读,将三个名人事例浓缩在一个环节之中,这样的设计使得教学过程从分散走向整体。】

8、小结:三个名人,虽然年代不同,国籍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成就也不同,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却是相同的。(出示句子:“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指名读。

9、你还想起了哪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

10、学法总结,指导仿写:课文列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语言凝练,并不像我们学过的《诺贝尔》那样对人物的行为举止、心理、语言进行具体描绘,但是却充分证明了“只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将事情做成”的道理。这是我们这篇说理文独特的写法——通过事实说明道理。你能用这种方法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心目中最敬佩的那个名人的事迹吗?

11、学生片段练习,师相机指导然后交流,教师抓住学生片段中的关键词进行点评。【设计意图: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借助写话、口语交际的形式,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地介绍,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了说理的方法。】

12、师:是啊,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3、引号中的三个词语理解吗?能把你的理解融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 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_________________,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四、聆听水滴,感悟启示

1.这些名人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让我们记住“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句子:“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指名读然后齐读)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能列举出像李时珍、齐白石等这些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精神的同学或者朋友吗?请举例说明。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多余吗?读读看。

师:这是正反说明的方法,这样说理更充分,让我们更加明白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生齐读启示)

4.老师感受到了小水滴带给你们的力量,也同样情不自禁地再一次想起了太极洞内那滴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接连不断的水滴声,那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那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那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我们静下心来,走进太极洞。(播放水滴声学生仔细聆听)

5.在学习的征程上,在人生旅途的跋涉中,当你泄气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这微不足道但是给人力量的水滴声。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困难挫折而放弃的事情呢?

【设计意图:再听水滴声,首尾呼应,是情感的内化,是主题的升华。】

五、课外拓展

出示漫画《挖井人》,介绍:他的名字叫三心二意,拿着一把半途而废锨,这大大小小的坑都是他的功劳,可他不知道在坑的下面就是源源不断的水。运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尝试完成小作文《挖井人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方法

目标专一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有感情朗读

持之以恒 通过事实说明道理

正反说明的方法

第19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教科版教材第八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

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

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 “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并能理解运用。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4.体会问句的不同用法,并能找出反问、设问句子。【重点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

⑴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⑵收集一个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图片(可剪贴、复印或创作)(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⑶收集一条名人名言,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⑷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迷恋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记 2.教具

⑴生词写在小黑板上 ⑵重点词语写在卡片上 ⑶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了解奇观,释题,引导质疑。

4 。 了解奇观:(出示课件)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上有一大奇观。是什么奇观呢?看图说说。奇特的是这个小洞不是人工做成的,而是水滴而成的,这就是“滴水穿石”的奇观。

5、当你看到这一奇观时,你有什么想法?(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给我们什么启示?)

过渡:带着问题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所提问题。

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恋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记《本草纲目》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⑴教师投影仪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⑵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⑶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⑷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⑸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块滴穿。”

①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②板书: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2.品读课文“雨水”部分

⑴联系实际,说说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块滴穿? ⑵齐读这一小节。

四、作业: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议论文)

提出论点 李时珍写书

论证论点 爱迪生发明 齐白石作画

雨水不能穿石 揭示中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进一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有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读课后第二题中词语,并用横线标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二、抓“滴水穿石”课题,了解现象得出启示。

1.师:我们来看“滴水穿石”,它也可以叫做“水滴石穿”,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生说)师追问:你有什么疑问吗?(石头那么坚硬,水滴那么渺小,怎么能穿透石块呢?)师:其实,在自然界里,真真实实有着“滴水穿石”的现象,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2.师:看,这就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滴水穿石”一景,它被称为太极洞内的—大——奇观。奇就奇在——它是被水滴滴出来的。师:要滴穿坚硬的石块,该要有多大的力量啊。可是,水滴的力量有多大?(微不足道)

3.师:力量微不足道的水滴,(板书箭头)却滴穿了坚硬无比的石块,那是什么原因?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节,找找句子,圈圈关键的词语。(生读句子“原来在石块的上方„„一大奇观。”出示句子)我们来归纳一下,水滴滴穿石块必须具备的条件:

(1)水滴要“接连不断”地滴落。 (2)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

(3)时间长: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师:甚至——) 4.师:谁来读。

5.师:这里还有两个成语,也是说水滴长时间的滴落在同一个地方?(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把词语放进课文里,读一读,你又有什么感想?

6.请同学们看,课文中这段话前面有这样一个问句。它的答案在哪里?(这样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回答的问句,我们就叫它——设问)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起好奇,更加强调了小洞形成的原因。)我们一起来读。 7.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上,你想到了什么?这也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找找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最后一节: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启示。(生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要懂一个道理,不仅要入眼.入耳,还要入心。刚才同学们从现象中获得感悟得到启示,这叫“入眼”,把感悟启示说出来读出来,这叫“入耳”,那么是不是入心了呢?所以,我们还要深入地去体会体会课文的第

2、

3、4自然段所写的内容。8.读第二节。师点击后一句。这个问句的答案在哪里?(就在句子里,它可以用称述的话来说就是——(课件)这样的问句就叫——反问。

师:一样的意思,比一比,你说的和书上的这句,哪个好?

9.师:像水滴那样,就是怎样呢?(师拿词卡“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那么什么事情都能做成。是不是这样呢?作者给我们列举了三个伟人的故事,分别是——请同学们静心地读一读这三则故事,找一找,在这三位伟人的身上,哪些地方闪现着滴水穿石的什么精神?

挑一个你最有感受的故事,同桌小声地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和感受。 10.“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1)从小立志——目标专一。(师:板书“立志”。点击,李时珍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于是,二十七年,他就认定这个目标,坚持不懈。这真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啊)

(2)翻山越岭。(师读着这个词,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苦历程中,遇到得困难还有更多,但是,李时珍都——克服过来。走遍了.访名医.尝草药,期间仅仅是艰辛吗?还有危险。可是,为了能够编写出一部准确详尽的医药学书,李时珍放弃了吗?退缩了吗?)

(3)二十几年——确切的说是二十七年。(师:从着手编写到定稿完成,李时珍也由一个30多岁的青年,成了60多岁的老人啊。)但,这二十七年,李时珍始终专注地做着一件事情——编写《本草纲目》(教师板书:《本草纲目》本草是医药专著的名称,纲目是分类的等级。纲下面是目。让我们来看看这本《本草纲目》。(出示ppt)

(4)谁来读李时珍的故事。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感受到李时珍身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那股劲。(评价:读得真好,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力量。坚韧。)

1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呢?

(1)迷恋——(师:板书。迷恋——是极度爱好,不能割舍。)遇到困难也好,甚至是遭遇危险也无法割舍。你知道怎样的故事?师:你觉得爱迪生这种对电学实验研究的迷恋,和滴水穿石精神中的什么一样啊?(目标专一)从课文中哪个词,也能说明爱迪生迷恋的程度。(花了一生的时间)

(2)毕生——一生。

(3)孜孜不倦——勤勉而不知疲倦。你们知道爱迪生一天要工作多久吗?(20多个小时,有一次竟然36个小时未曾休息啊。) (4)你还读到了什么?竟——不容易。不可想象。千项发明啊。(师:有人算过,爱迪生平均每15天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他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谁来读,注意读好我们找到的这些词语。

12.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老人的故事呢?哪里和滴水穿石有着共同之处? (1)自勉。(师:板书自勉。看老师写勉,心里数笔画。9画。自勉就是——自己勉励自己。自勉什么?“不教一日闲过”

(2)坚持不懈(贴词卡)

(3)炉火纯青——意思是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我们一同来欣赏几幅他的写意花鸟画。注意到了吗,最后一幅是他多大年纪时的作品?93岁。老师告诉大家,九十多岁之后,齐白石老先生还创作了6百多幅珍贵的作品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石老人的故事。

13.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谁来读这个句子) 师:读了前面三则故事,你认为这里的“滴穿”和“顽石”分别指什么? 14.你还能举些你了解的也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物故事吗?

(评价:同学们的知识面很广,感受也很丰富,不过,我们还要学会像课文中列举三位伟人的事例那样,语言既简练,又准确生动,具有说服力。课后,请同学们在省略号里做文章,填写一两个故事。)

15.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出示第五节。

师:同学们看,目标专一和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和半途而废,正好是一对——反义词。中间,用了“而不”来连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课文中还有一处对比,把谁和谁进行了比较?

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师: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的结论,有什么想法?(生用自己的话说) 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填空)

三、总结。

课前,有很多同学交流了自己的理想,现在,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试着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无论现在看起来有多么遥远,相信只要用“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定会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美好的理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摘录本文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2、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目标专一

爱迪生 ﹜实现理想 齐白石 持之以恒

一、引导质疑。

1、了解奇观:(出示课件)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上有一大奇观。是什么奇观呢?看图说说。奇特的是这个小洞不是人工做成的,而是水滴而成的,这就是“滴水穿石”的奇观。

2、当你看到这一奇观时,你有什么想法?(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给我们什么启示?) 过渡:带着问题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所提问题。

第20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通过一些现象和事实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进一步深化了 “坚持才能成功”这一单元主题,同时又是这一主题的总结与升华。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先由“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并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成语,正确区分多音字“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

3、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4、初步掌握通过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将这种能力和方法进行迁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以理想为题展开话题讨论。

(设计意图:这是导入部分,学生谈自己的理想,一下了激起了学生对话的兴趣,而理想正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话题,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过渡语:同学的理想真伟大,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一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在哪里见过,你对它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对该幅图片的认识。

2、出示一句话: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学生仔细地读,细细地品味,交流这块石头有什么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文本在对话中的角色是什么,在学生思维受阻,发言没有深度时借助规范的文本语言能帮学生打开思路。)

3、是什么力量将这块石头变成这个样子的呢?(生答小水滴)小水滴力量是那么的小,怎么可能把石头雕成这个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22课《水滴石穿的启示》,到课本中找出答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重点指导“滴”的写法。)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总结板书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词情况师强调指导有些字的写法

2、默读课文,(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三、学习新课

(一)、走近水滴,感知力量。

(二)

1、小水滴力量那么小,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一个小洞的呢?学生读第

1、2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2、指名回答。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着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头滴穿。

3、学生各自读句子,划出哪些词让自己感受到水滴有力量,并通过朗读让老师坚信小水滴就是这个雕刻家。相机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意思。

4、学生说词语,练读课文。读到这里你能给老师的这把打开理想之门钥匙起个名子吗?学生交流讨论

5、出示倾盆大雨,这雨多猛烈啊,可是它连一片树叶也穿不了,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中是怎么说得呢?读读课文吧!生读课文回答。

6、出示“雨水,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所以„„。”你能根据你的朗读,把这句话填完整吗?生补充。师评价

7、指导朗读:说了这么多大家准备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雨水这一节呢?请同学们按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节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南腔北调,这就叫与众不同,读也要有个性。不过在体现个性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共性,听老师来读这一节。生再读。

(设计意图: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个性,并不能不要共性。这种强调学生个性应是重在让学生进行个体的体验,而不是重在学生个体的表现。)

(二)、品读名人,感受精神

1、水滴力量虽小,但是它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最终把石头滴穿。其实我们人类社会中有着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名人?画上横线(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2、指导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三个小故事。

例:因为李时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对啊,因为他们都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4、师:下面就让我们放慢阅读的脚步,品析文字,走进名人,去读懂他们成功的奥秘。首先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四百多年的明朝仰望医学大家——李时珍。

(1)指名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出示句子:“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2)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二十几年”等)

(3)抓住 “二十几年”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谈感受。

(4)二十几年,由30多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啊!人的一生能有多少这宝贵的二十年!这二十几年他都做了些什么?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谁来讲讲李时珍的故事?(引导学生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

(5)指导朗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那,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指名一生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指名一生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不知亲自品尝过多少带毒的药草,那要面临多少次死亡的威胁啊,他放弃了吗? (生齐:没有!指名一生读)

(6)就是凭着这份决心,这份艰难的探索,这份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补充《本草纲目》相关资料体会李时珍的成就。)

(7)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感受李时珍那小水滴的精神!让这种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埋植在我们的心田。(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

(设计意图:教者的激情小结以及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了情感,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从而真切地体会李时珍为写成《本草纲目》付出的艰辛,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5、总结学法: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精神,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

6、自学二三自然段0两个事例并交流。

过渡: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二三两个事例,想一想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你有所感悟的地方作批注。

(1)学生自学,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

(2)交流

过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生活也比较艰苦,可是他为什么能成功?

(1)学生谈爱迪生成功的经历。

(2)哪个词最能看出他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学生围绕“迷恋”、“毕生”、“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谈自己的感悟)

(3)师:5年过去了, 10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他就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锲而不舍,日日研究,月月研究,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4)指名一生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

过渡:谁来讲讲齐白石的故事?哪个词最能打动你?

(5)引导学生抓住“始终”、“不叫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等关键词体会齐白石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

(6)师:九十几岁还能画出这样的画,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命不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不歇。引读: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生齐: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生齐:不叫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生齐: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白石老人的坚持不懈的创作——(生齐: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7.、师:李时珍就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写出了《本草纲目》;(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爱迪生也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最终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齐白石不正也是靠着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成为著名画家的吗?(齐读描写齐白石的句子)

8、小结:三个名人,虽然年代不同,国籍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成就也不同,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却是相同的。(出示句子:“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指名读。

9、你还想起了哪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

10、学法总结,指导仿写:课文列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语言凝练,并不像我们学过的《诺贝尔》那样对人物的行为举止、心理、语言进行具体描绘,但是却充分证明了“只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将事情做成”的道理。这是我们这篇说理文独特的写法——通过事实说明道理。你能用这种方法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心目中最敬佩的那个名人的事迹吗?

11、学生片段练习,师相机指导然后交流,教师抓住学生片段中的关键词进行点评。

12、师:是啊,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3、引号中的三个词语理解吗?能把你的理解融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 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_________________,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四、聆听水滴,感悟启示

1、这些名人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让我们记住“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句子:“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指名读然后齐读)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能列举出像李时珍、齐白石等这些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精神的同学或者朋友吗?请举例说明。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多余吗?读读看。

师:这是正反说明的方法,这样说理更充分,让我们更加明白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生齐读启示)

3、老师感受到了小水滴带给你们的力量,也同样情不自禁地再一次想起了太极洞内那滴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接连不断的水滴声,那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那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那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我们静下心来,走进太极洞。(播放水滴声学生仔细聆听)

5、在学习的征程上,在人生旅途的跋涉中,当你泄气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这微不足道但是给人力量的水滴声。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困难挫折而放弃的事情呢?

(设计意图:再听水滴声,首尾呼应,是情感的内化,是主题的升华。)

五、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方法

目标专一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有感情朗读

持之以恒

通过事实说明道理

正反说明的方法

《滴水穿石启示教学设计.doc》
滴水穿石启示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