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教学设计

2021-03-09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隐私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在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的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的内容,分为《隐私和隐私权》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两个框题,是本单元介绍人格权的最后一项内容。在本课中,《隐私和隐私权》涉及了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如何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私,即隐私的基本概念;其次,认识到隐私对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进而理解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必要性;最后,进一步介绍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隐私权的具体保护。这些内容都为后一课学习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做了知识铺垫和情感积累。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变化较为突出的阶段,其自我意识有着明显增强,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经常触及“隐私”的话题。部分学生的隐私,曾经遭到泄露或侵扰,同时,一些学生也会有意或无意的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但是对于社会上经常会发生的隐私泄露或遭到侵犯的现象,学生了解的情形比较有限,因此对于隐私泄露的危害学生感受不深,进而对于保护隐私的重要性的理解有限。此外,由于本学期才开始涉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我国现行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隐私权的,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隐私的义和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保护隐私的意义、隐私权的涵义及内容。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文本查找法律事件所对应的法律条文,提高分析和使用文本资料检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启发式教学、歌曲和视频的情景教学,smart软件多媒体展示,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趣味练习等教学方法,用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侵犯隐私的事例中,感受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隐私的含义、隐私权内容。

2、教学难点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隐私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才能理解法律保护隐私的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虽然偶尔会遇到隐私遭泄露的情况,但是并没有深入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因此,帮助学生理解“保护隐私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音乐导入:

《小龙人》歌曲播放,以歌曲的形式,开篇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同时,问题的设置与个人隐私有关,能够较为顺畅地过渡到本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隐私的含义

情境分析1:荣荣的烦恼

(一)

荣荣刚转学到新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同学们总是爱打听荣荣的家庭关系、电话号码等,荣荣不愿意对不是很熟悉的人说这些,可这几天她们好象在背后议论荣荣: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丑事„„荣荣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

设问 (1)你能帮荣荣讲清道理吗? (2)荣荣该不该说? (3)隐私和丑事的区别

思考并回答(1)(2)问题,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前后四人为一讨论小组进行讨论,记录下讨论结果,并选出发言代表,解决荣荣的烦恼。

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及父母的职业都属以公民的隐私,在和别人不熟悉的情况下不告诉别人无可厚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共同归纳出隐私的含义,隐私——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再让学生通过案例补充对于“隐私”的进一步理解。

通过问题(3)解释隐私与丑事的区别,隐私不一定就是丑事。因为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其内容很丰富,也许有丑事,但不一定全是丑事。丑事一般指违反道德或触犯法律的事,它们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隐私。

2、隐私的内容

通过smart软件的趣味练习,让学生对隐私的内容有初步的判断,然后教师小结隐私的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1)私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个人的财产状况„„

(2)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3)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衣柜、书柜„„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展示视频画并提出问题:看了上述视频,隐私权难以界定,引出隐私保护的必要性,即:保护隐私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4、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教师直接引出这种让心灵有个家的权利,即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情境分析2:荣荣的烦恼

(二)

荣荣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整天魂不守神,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荣荣,妈妈担心她有没有早恋,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荣荣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一家网吧,可更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闷极了„

设问: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请说出侵犯隐私权的具体什么权利?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妈妈和网站的做法都是不合法的,妈妈侵犯了荣荣私人通信保密权,网站侵犯了荣荣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情境分析3:心情糟透了的荣荣忽然想给从未见面的网友“乐天派”发E-mail诉说自己的苦恼,不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了。乐天派: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就对我们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觉得很反感。

设问:荣荣很想帮助网友乐天派,你能帮她找到哪些法律依据?

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法律依据,教师归纳补充。

(1)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5、课堂练习

难度适中的三道选择题和一道情景题,用smart软件的趣味答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7、本课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隐私:含义、内容、必要性

二、隐私权:

1、私人信息保密权

2、私人通信保密权

3、私人生活安宁权

8、作业设计

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

9、本课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同学们熟悉的歌声《小龙人》主题曲《小秘密》导入,开篇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简洁地切入课题。

第二、对于隐私解释的比较清晰。隐:不愿公开;私:纯个人私事。请学生表达自己对隐私的理解,找出学生对隐私理解的偏误,通过不断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隐私含义的正确理解。

第三、以生为本,创设多项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去参与,避免枯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

综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理解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整体效果比较理想,但也存在问题: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究、讨论中来,小部分学生在整节课中只是听,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被动。这一点未能及时给他们引导,帮助。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研究,多尝试,多实践。

推荐第2篇: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人格独立观念。2.能力目标: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

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隐私的概念;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四、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欣赏尴尬的摄像头

如何评价在浴室安装摄像头的行为? 新课预习3分钟 新授:

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隐私知多少。

1、隐私的含义?

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个人私事。

2、隐私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案例分析:

①小红碰到的烦心事?你来帮帮她 ②隐私就是丑事吗?

进入第二个环节——隐私危机。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漫画

思考:漫画中的人物为什么觉得自己的私生活被窥视的毫无遮拦,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进入第三的环节——让心灵有个家

看一则案例(课本案例略)什么是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有什么意义?请同学看课本回答。

①多媒体展示:两个案例:(1)在他人房间装摄像头;(2)警察搜查犯罪嫌疑人住宅。

说明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权

②多媒体展示两个案例:(1)某网站将会员信息卖给他人,(2)晚报未经同意报导某明星收入和婚恋状况。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信息保密权。 思维拓展:教室能装摄像头吗

③多媒体展示:教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领导拆看下属信件 说明公民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

进入第四环节——经典练习

推荐第3篇:《隐私受保护》教学设计

《隐私受保护》教学设计

(安徽省天长市汊涧中学 239321 宗 权)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教材分析】本设计的课标依据是“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公民隐私和隐私权的内涵;认识到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知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懂得用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以及侵犯隐私权承担的法律后果。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2.能力目标: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保护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

3.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认识到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懂得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了解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和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 1记录,烦死了。

芳草:我妈妈也老是在我上QQ时候对电脑旁张望,好像我在干什么坏事一样。

婷婷:她还跟我要QQ密码,不然就不让我上网。 芳草:那怎么办啊,以后我都不敢确定是不是在和你聊天了,搞不好是你妈!

婷婷:哎,你说我怎么办? 讨论:QQ密码能给妈妈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他们的权力,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心里很想知道孩子上网在做些什么。但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他们有自己的心灵空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她不同意告诉密码,家长不应强求,因为强求孩子交出密码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所以,家长应通过其它的方式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

师: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这里就牵涉到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以我们学生为例,我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疾和家庭住址都属于隐私。以往我们对隐私的概念十分陌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将隐私与不光彩的

- 3一天,婷婷去好朋友小黄家玩,小黄把自己的日记拿给她看,还告诉了她一些小秘密,并让她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但婷婷是个十分外向的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冲动,把这些内容告诉别人,她又感到不该这样,很困惑。她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婷婷这样做是不可以的。朋友之间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在他人隐私面前止步。生活中我们对别人的隐私应该少一点关心、少一点好奇、少一点打探、少一点干涉、少一点传播。如果朋友允许你进入其隐私领地时,你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诚信感。

四、什么是隐私权

播放视频:《盘点明星发飙》

(http://v.youku.com/)

讨论:记者该不该在明星个人私生活上做文章?媒体播出这些八卦新闻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一般而言,个人的收入和婚恋部分是他人隐私。媒体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方面做文章。只有权利人才能公开或允许他人公开自己的隐私。但公众人物的隐私范围比一般人要小,因为社会公众有知情权。公众人物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理应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因此,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税问题,已经不属于个人隐私,媒体有权披露,而婚姻问题则属于个

- 5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品

一、二中的公安人员做法是对的,小品三公安人员做法的错误的。小品

一、三中的住宅主人的做法是对的,而小品二中的做法是错误的。隐私权的真谛就是私生活的安宁,保障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受侵扰,但公安人员因为案件的需要,依法执行搜查任务是法律许可的。

2.个人信息保密权

教师:我手里拿着的是邮递员刚刚送达某学生的信件,班主任发现这名学生最近成绩下降,怀疑她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来往,想拆开信件看看。请问,班主任拆学生的信件是否合法?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查看或公开。老师不是法定的监护人,所以拆开学生的信件是不合法的。家长代拆未满10周岁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因为未满10周岁的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家长代拆是保护其隐私权。

学生朗读教材P49“相关连接”。

六、依法维护隐私权

多媒体展示:《门前安监视探头侵犯邻居隐私须拆除》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隐私权纠纷案。一审依法判决被告计国忠将安装在屋门上方的监视探头

- 7 2.语文老师把学生的日记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但如果有涉及学生隐私的内容则不可以)

3.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电话进行监听。(可以) 4.大学生应聘。招工单位询问应聘者身高、婚否、年龄、家庭情况、通讯地址。(不可以)

5.学校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不可以)

二、选择题: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以下属于隐私的是(A) ①身体缺陷 ②行李、书包 ③小偷行窃 ④家庭住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我国公民的通信和通信秘密是(B) ①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 ②班主任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 ③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予以检查 ④村干部拆阅劳改人员寄给家属的信件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下来行为属于合法搜查的是(A )

A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出示搜查证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搜查

B有的学生丢失了东西,老师搜查部分学生的书包 C超市保安对顾客的搜查 D派出所为清理流动人口的夜查

- 9

推荐第4篇:《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第五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学设计”

宝龙山中学

王怀权

2013年4月17日

【课

题】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五课、第一节《隐私和隐私权》

【课标依据】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从前一课内容中独立出来,用一课的篇幅让学生具体地学习。它在教材结构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学情分析】

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现在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加上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通过本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认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2)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2)运用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

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隐私和隐私权的内涵。(重点、难点)

2、提高学生尊重和保护隐私的意识。(重点)

3、隐私即丑事。(关键、疑点)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例举学生生活中的事,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许多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小秘密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秘密有关的知识:《隐私和隐私权》。

环节二:认识隐私 活动1:让我来判断

内容: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判断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隐私,哪些不属于隐私。

1、老师的收入

2、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3、个人病情

4、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5、我双休日的安排

6、我的抽屉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后续提问:

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在判断、思考、归纳中生成知识。 活动2:让我来体验

内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在下列情景中的想法与做法。

1.假如你在家里上网聊得正起劲时,猛然回头,发现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你身后看你聊天。

2.新同桌向我索要我家的电话与地址,还总问我一些有关我家人的事情,我认为是隐私,不愿告诉她,结果她说“瞒人无好事”,我家的人肯定做了违法或不道德的丑事。

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隐私对于个人的意义。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并不正确。培养学生辩证的思考方式,学会协调日常交往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环节三:法律保护隐私——隐私权 活动3:案例探讨

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是有这样的事例,我们来看一案例: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你说说这家报纸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权吗?(百度搜索案例资料多媒体显示)

(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隐私权及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活动4:警察进家就合法吗

某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请你对派出所的行为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派出所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搜查公民住宅是非法的,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教师结合“相关连接”百度搜索搜查权的相关知识,给学生介绍。)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行使搜查权要严格依法进行。) 活动5:老师看信

在隐私权中除了前面两种权利还有什么权吗?(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老师这里有一封刚收到的信件,是我们班上某某的。曾听有人反应过她在谈谈爱,我为了教育她,我想看看信的内容行不行?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有权对自己的通信内容保密,个人通信保密受法律保护。)

环节四: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推荐第5篇: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课 题: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5.1隐私和隐私权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班 级:

课标依据: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教材分析:《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通过对第

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某些方面的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分析: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无论从学生的认知实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来看,本框题内容的学习都是必要的。 教学重点:隐私的涵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涵义与内容。

设计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要力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注意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和感性经验特点为教学基础,借助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丰富的体验,感悟事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娟娟遭遇的几个烦恼情境展开为主线,把学生置入特定的问题之中,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关于隐私的话题。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围绕教学的内容设置谈话问题、文字资料、情景对话展开教学;由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在师生、生生合作中明理导行;学生用所学知识剖析社会现象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言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法律保护的对象,能自觉树立隐私意识,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稳私和隐私权的含义;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有关规定;了解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能自觉防范侵犯隐私的侵权行为。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小组研讨、讲解

教学资源:教材、教师用书、图片、网络、多媒体资源、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歌曲欣赏

播放文字配音频剪辑《我是一条小青龙》片段

教师过渡:是啊,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秘密,我们再也不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隐私,从而引出课题)

有人说,秘密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这不,学生娟娟就是因为秘密带来了一系列的烦恼。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烦恼吧! 多媒体展示:

心灵有约 “娟娟的烦恼一”

提问:娟娟的这个QQ密码要不要告诉妈妈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人人都有隐私,人人都需要隐私”的结论,从总体上初步把握隐私的意义。) 板书:5.1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二) 合作探究、解疑导拨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隐私,隐私又包括哪些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击多媒体,屏示隐私的含义及其内容。

教师过渡: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认为隐私就是丑事、不光彩的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隐私就是所有的个人秘密”,你认同这两种观点吗?

畅所欲言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隐私就是丑事”“隐私就是个人所有的秘密”这两个话题进行课堂分组讨论。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设问:你们想想什么样的事可以成为隐私呢?(不愿告诉别人或不愿公开的事。)是否所有不愿告诉别人或不愿公开的事都是隐私呢? (不是)比如呢?(偷盗、贪污受贿-------肯定不愿告诉别人,但不是隐私) 这说明成为隐私必须-----(不危害社会、公共生活。)那构成隐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隐私就是不愿告知他人或不愿公开但又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师:当然如果自愿公开纯个人私事,那就不是隐私了。如写博客或自传------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形成对隐私含义的全面、准确认知) 请你判断:组织学生对多媒体中的几个情境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判断中把握隐私的构成要件。) 多媒体屏示

心灵有约 “娟娟的烦恼二” 权威发布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中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侵犯较为普遍,激发他们保护隐私的意识。) 真情流露 “你的日记被人偷看或你的隐私被人知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课堂讨论:假若没有隐私,会怎么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探究隐私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屏示: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是啊,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个性与人性的现代社会,必须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这样才能缓解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的生活,而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公民,必须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当然,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板书: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三) 引申探究、明确强化

新闻观察: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1)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2)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P48的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设计意图:导入隐私权的含义、作用和真谛) 心灵有约 “娟娟的烦恼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遭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隐私权的三个方面内容)

(四) 实践探究、情感升华 新闻点评:广东的“电子家长”

设问:对设立“电子家长”这一做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判断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 想一想:当父母或老师的关爱的具体做法与自己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的矛盾,加强情感教育。) 点滴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或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实时进行情感教育) 与你共勉:多媒体展示一段关于尊重隐私权的文字

课堂小结:如果把这节课做一个比喻的话,我觉得他就像一座房子,因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用来隐藏那些不愿意公开,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隐私权就像一扇门,依法保护着个人的隐私不被非法泄露,自身安宁不被非法侵扰,我们公民也要树立很强的隐私意识,不要轻易的将这扇门打开,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力。隐私是绿草地,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愿人人树立隐私意识,同时尊重他人隐私,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教师口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并提出行为指导。)

课后实践:调查我们身边侵犯隐私权的做法,说一说,如果是你遭遇到了这些做法,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生活,并为下节课做好课前准备)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略)

推荐第6篇: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教学设计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

(2)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

2、知识目标:

(1)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 (2)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

(3)尊重他人隐私,不等于隐瞒和包庇犯罪。

3、能力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2)理解尊重他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3)理解隐私权是相对的,不等于隐瞒和包庇犯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隐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合作探究为主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来帮忙——老师的难题。

难题一:这个QQ密码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展示课题《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新授:中国乃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相生相长,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们理应对隐私和隐私权更加尊重。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83页,了解尊重他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过渡:社会越文明,人们对隐私权越尊重。可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就有这样一种现象,我就遇到了。 难题二:隔三差五的骚扰电话。

讨论:请你谈谈对售卖个人信息的看法。

1 投影: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首先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

帮老师出主意:如何帮助毛毛,既不会伤害母女感情,又可以保护好自己的QQ的密码?

难题三:悄悄话信箱的一封来信。

大家齐讨论:

1、是什么原因导致写信的同学如此痛苦?

2、究竟是谁的错?

3、投影:尊重他人隐私,还表现在当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他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 过渡:朋友之间应当如此,那在一些公共场合呢?

4、难题四:展示体检表

讨论:幼儿园的做法侵权了吗?为什么? 投影:法律条文,保护隐私权的方式。

过渡: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那是不是任何不想被别人知道事情都不能说呢?(复习第一框隐私权的含义)

投影:案例——开往悲伤的地铁

过渡:隐私的相对性。当一个人的隐私涉及到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时,我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投影: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方式。

小结:

1、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

2、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

3、父母和老师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4、隐私权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隐私。

本课总结:每个人都有隐私,或许是一件事,或许是一个人,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是我们的义务,我们也只有尊重别人的隐私才能保护自己的隐私,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推荐第7篇:5.1《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5.1《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法律保护的对象,能自觉树立隐私意识,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稳私和隐私权的含义;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有关规定;了解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能自觉防范侵犯隐私的侵权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隐私的涵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涵义与内容。

三、教学流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荣荣的烦恼”。 (分析:通过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的QQ聊天的案例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的常识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隐私和隐私权。)

设问:妈妈要QQ密码,是给还是不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人人都有隐私,人人都需要隐私”的结论,从总体上初步把握隐私的含义。)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隐私,隐私又包括哪些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击多媒体,屏示隐私的含义及其内容。

教师过渡: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认为隐私就是丑事、不光彩的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隐私就是所有的个人秘密”,你认同这两种观点吗? 畅所欲言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隐私就是丑事”“隐私就是个人所有的秘密”这两个话题进行课堂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形成对隐私含义的全面、准确认知) 环节二:【案例导学

解读新知】

请你判断:组织学生对多媒体中的几个情境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判断中把握隐私的构成要件。) 多媒体展示。 环节三【新闻调查

理性思考】 多媒体播放视频:《“新闻调查”——谁动了我的隐私?》 设问:1.你的隐私被他人公开或传播过吗?

2.公布别人隐私会带来什么影响? 3.你认为保护隐私有什么意义? (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老师点拨)得出个人隐私被不法披露的危害及保护个人隐私的必要性的结论。

环节四【情境分析

情感体验】

情景一: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 (1)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2)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P48的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情景二:某地派出所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对小区居民的住宅进行搜查。 设问:派出所的行为是否合法?

情景三:妈妈拆看小军(15岁)的信件,是否合法?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隐私权的三个方面内容)

课堂小结:如果把这节课做一个比喻的话,我觉得他就像一座房子,因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用来隐藏那些不愿意公开,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隐私权就像一扇门,依法保护着个人的隐私不被非法泄露,自身安宁不被非法侵扰,我们公民也要树立很强的隐私意识,不要轻易的将这扇门打开,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力。隐私是绿草地,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愿人人树立隐私意识,同时尊重他人隐私,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教师口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并提出行为指导。) 环节五【总结归纳 明理践行】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程明理践行的目的。

课后实践:调查我们身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表现,说一说,如果是你遭遇到了这些做法,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生活,并为下节课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下来,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参与度很高,整体教学效果不错,不过仍然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

1、材料运用还不够深入,设置的问题精度还不够,有点多而杂,在个人隐私权被侵犯的时候应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指导。

2、在教学内容上关于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这一点突出不够,关于侵犯个人隐私权既是不道德的,又是违法的这个知识点未加强调,如果能够在不道德这个层面上多加强调效果会更好。

推荐第8篇: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概要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2.能力目标

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隐私的内容和侵犯隐私权的案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人格独立的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人人有隐私,隐私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教学方法】

调查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播放动画:小红的烦恼

提问:你怎样看待小红和其他同学的做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小红在和其他同学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愿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是她维护自己隐私权的表现;而其他同学的做法是一种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问题。

方法二:(备选) 教师发调查表:

1.你有不愿告诉他人的个人秘密吗?

2.你的个人秘密被他人传播出去过吗?你的感受是什么?

3.你随意传播过他人的小秘密吗?你有没有想到传播他人私事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教师要求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在两分钟内完成以上三个问题。然后迅速收回,随意抽出10份进行统计,并在黑板上显示统计结果。

教师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点评、归纳、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一、人人有隐私(板书) 1.什么是隐私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纯个人的私事,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隐私。

2.隐私的内容

比一比:你知道哪些个人私事属于个人隐私吗?

(1)每个同学把自己认为是个人隐私的方面写在一张纸条上,时间一分钟。

(2)每个组请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做补充。教师在黑板上记下每个组回答的情况,最后看哪个组说得最多,给予表扬或小小物质奖励。

教师归纳:

(1)私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宅电话及手机号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个人收入、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账号及密码、网上交易账号及密码、网上炒股账号及密码、QQ号及密码、网络游戏账号及密码等个人的财产状况和信用资料……

(2)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日记…… (3)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衣柜、书柜…… 辩一辩:“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请同意和不同意上述观点的同学进行简单辩论。

教师进行点评、归纳:隐私不一定就是丑事。因为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其内容很丰富,也许有丑事,但不一定全是丑事。

3.为什么人们要维护自己的隐私?

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下面两则资料: 资料一:日记被妈妈发现之后 (请一个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朗读。)

如果正常的话,我现在应该是大一的学生了。但,我现在飘着……

上高三时,整个人好像都快憋死了。同学间竞争激烈,有的同学恋爱了,别人戏称他们是“减压药”。我心里明白,恋爱如果顺利,会是两个人的力量相加,提高成绩。但大多数恋爱的人经常闹矛盾,影响情绪。于是,我为自己勾画了一个白马王子的虚拟形象。每天学习累了、孤独了,就打开日记和“他”倾诉,“他”会安慰我,逗我开心,我感到自己的情感有了寄托,而“他”会不断鼓励我,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等候我,“我们”很浪漫、很稳定地享受着感情……周围人的恋情再也影响不了我了,我的情绪稳定而舒畅,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可没过一个月,出了天大的事。一进家门,妈妈就铁青着脸,问我“他”是谁,我知道她是偷看我日记了,心底最隐秘的东西被她这样无情地抛在阳光下,一团怒火升腾起来,为什么不尊重我?为什么将我的一切剥开?我气坏了,回答:“是一个朋友。请你克服自己低俗的好奇心。”

妈妈大发脾气,说我不懂事,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出了这种事,我开始了被监视的生活,妈妈总是不停逼问我,我告诉她实话,说那是我自己的虚构,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她无论如何也不信,不断地变换方式追查。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她去了学校,向班主任询问我的情况。这下更糟了,班主任正愁抓不着学生恋爱的把柄,难得有家长如此配合老师,送上门来……从此,班主任总爱把我找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劝说,软硬兼施让我“招供”……

后来,同学们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倒是相信这是假的,但说我编造白日梦、变态,有精神病。一个女生的自尊就这样被无情地践踏……我失去了安静念书的心情,真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真的谈一次恋爱,要真是那样也值了。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时,我曾离家出走,连高考都没有参加。飘在外面的日子很艰难,没想到被妈妈揭穿隐私之后,我的生活会

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提问:“我”的隐私被妈妈揭穿之前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的隐私被妈妈揭穿之前,“我”的情绪稳定而舒畅,成绩也提高了许多。被妈妈揭穿之后,受到了妈妈的监视、老师的怀疑、同学的不理解,自尊被无情地践踏,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无心学习、离家出走、放弃高考,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真让人痛心!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做那种随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人!

这一事例说明了: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 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资料二:

我国一家报社进行的关于隐私保护的调查中,55.8%的受访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了,而认为越来越容易的仅占11.7%。

提问:读了这一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就越迫切。如果人人的隐私都被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以上两则资料共同说明了: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板书) 出示图片:女生宿舍楼的楼道里安装摄像头

摄像头还正对着楼道大厅的穿衣镜,每个女生在穿衣镜前整装或者修容都会被拍到。“心里面挺别扭的,感觉自己干什么都被人看着。”小刘说,“我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监视,隐私受到了侵犯。”

出示图片:网站可查询个人信息被指侵犯隐私权

2007年9月24日中午,省供销社小区的李先生给记者打去电话,原来李先生无意间登录到一个名叫“身份网”的网站,上面说只要输入被查询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看到对方的照片。

开物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段建国律师认为,如果仅仅作为核查身份用,做法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任何人输入别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还有自己的手机号就能查询别人的身份信息,万一有人利用这个搞敲诈勒索活动,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这有悖于民法通则中关于隐私权的有关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

教师提问:

(1)如果你是住在那栋女生宿舍楼里的一员,你会有什么感觉?

(2)为什么李先生要把“身份网”网站的事情告知记者?在“身份网”网站查询个人身份信息的方式可能会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1)可能许多人都会觉得私人生活得不到安宁,失去了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的感觉。 (2)任何人输入别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还有自己的手机号就能查询别人的身份信息,就会使私人信息得不到保密,万一有人利用这个搞敲诈勒索活动,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由上面两个事例我们可以归纳出: 1.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隐私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对个人: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对社会: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隐私权的内容 教师出示:

(1)“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2)家是私人生活的载体和隐私权的象征。 (3)每个人的家就像是自己的一座城堡。 (4)居住自由权承载了更多人文的意义。 (5)公共权力触角不得深入公民的隐私。 提问:这几句话说明了哪些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出示:

(1)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和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的周长鹏律师指出,如果说有谁可以合法地侵入公民的私人空间,那一定是国家公权。但它的侵入也是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公民在从事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聚众赌博、交易毒品、暴力侵害等活动。而且,进入公民私人住宅进行搜查,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必须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执法人员必须穿着制服,要出示证件,亮明身份,如果是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物品、住宅进行搜查,还得有《搜查证》。司法重在证据,事先没有获得相关证据,嫌疑对象又不是正在实施犯罪活动,仅凭“形迹可疑”的主观臆断和“我是警察”的权威而随意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提问:以上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家是私人生活的载体,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秘、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因此,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案例分析:

播放动画:民警的行为合法吗?

教师提问: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中警察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案例中警察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因为他们没有依照法定程序执法,没有穿着制服、出示证件、亮明身份,搜查张某的住宅时没有《搜查证》,仅凭群众举报和“我是警察”的权威而随意搜查张某的住宅和限制张某的人身自由,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判断:下列行为是什么行为?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非法传播私人信息) (2)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非法搜集并传播私人信息)

(3)个人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宣扬、公开、传播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授权截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未经授权打开他人的电子邮箱或进入私人网上信息领域收集、窃取他人信息资料。(非法搜集并传播私人信息)

(4)某些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商业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记录工具,浏览、定时跟踪、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下载、复制用户网上活动的内容,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资料,建立用户信息资料库,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如:个人的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转让、出卖给其他公司以谋利,或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非法搜集并传播、利用私人信息)

(5)上海市某医院一台心脏手术在电视上进行了现场直播。患者的病情、面孔、家庭情况等,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非法传播私人信息)

(6)北京某医院的赵先生为重庆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女士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单位为他组织了一次媒体见面会,在这次见面会上,他的姓名、工作单位以及肖像等个人信息,便在第二天见诸北京的一些媒体。(非法传播私人信息)

(7)目前,一些中小学校开始学习保护青少年“隐私”。在广州,绝大多数学校测验成绩单不再张榜公布。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成绩单是以类似“工资条”的形式打印出来的,并且不公开给成绩单本人之外的人。学生如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可以到班主任处领取,如不想知道则不必领取,老师会为他们“保密”。(对个人信息保密的行为)

(8)华师附中对学生家庭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给予特别保护。学校

高一创新班班主任李玉老师说,学校对家庭贫穷的学生提供助学金,但是谁拿助学金在同学中是保密的。每次班里收取学费时,老师会先在班里统一收取,之后再私下把学费的一部分返还给拿助学金的学生。(对个人信息保密的行为)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但是,老师或父母拆阅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判断:下列行为是什么行为?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行为?

图一:小明偷偷打开小刚的信。(对公民的信件进行偷阅的违法行为)

图二:某人的信件中可能有国家机密,公安人员对此人的信件进行拆阅。(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对公民的信件进行检查和扣押的合法行为)

图三:2008年7月16日,王宝强携自传《向前进》在上海签名售书。书里引用了他自己写的20篇日记。(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的社会活动的合法行为)

【巩固新课】 师生归纳:

一、人人都有隐私 1.什么是隐私?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纯个人的私事,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隐私。

2.隐私的内容

(1)私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宅电话及手机号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个人收入、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账号及密码、网上交易账号及密码、网上炒股账号及密码、QQ号及密码、网络游戏账号及密码等个人的财产状况和信用资料……

(2)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日记…… (3)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衣柜、书柜……

3.为什么人们要维护自己的隐私?

(1)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2)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就越迫切。如果人人的隐私都被非法公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隐私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对个人: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对社会: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隐私权的内容

(1)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 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但是,老师或父母拆阅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总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隐私,也可能是一汪苦水,也可能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无论哪一种,个人都有保留的权利,也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是尊重别人的人格,也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请你记住:你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推荐第9篇:隐私和隐私权教学反思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导入趣味性强。从同学们熟悉的歌声导入,开篇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简洁地切入课题。

第二、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一个故事贯穿一节课,从多个角度挖掘,根据故事情景的发展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隐私的内涵,在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识,理解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这样“以一贯穿整”,使得整节课线索清晰,逻辑严密,学生易于理解。

第三、以生为本,创设多项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去参与,避免枯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很好地挖掘有演讲才能的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明辨是非”、“校园论坛”、“争当小法官”、“小小辩论会——是爱?是侵权?” 等活动的创设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

综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理解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

问题探讨:

1、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究、讨论中来,小部分学生在整节课中只是听,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被动。这一点未能及时给他们引导,帮助。

2、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较少,这对学生思维发展不利。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研究,多尝试,多实践。

推荐第10篇:《隐私和隐私权》教学反思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反思

政治组 陈媚 本节课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导入趣味性强。从同学们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导入,开篇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简洁地切入课题。

第二、对于隐私解释的比较清晰。隐:不愿公开;私:纯个人私事。请学生表达自己对隐私的理解,找出学生对隐私理解的偏误,老师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隐私含义的正确理解。

第三、以生为本,创设多项活动,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去参与,避免枯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很好地挖掘有演讲才能的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

综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理解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

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究、讨论中来,小部分学生在整节课中只是听,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被动。这一点未能及时给他们引导,帮助。

2、对学生的一些想法引导得不够。没有及时解释清楚。

3.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做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不足之处,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较差。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第11篇:隐私和隐私权教学案例

《隐私和隐私权》

教学案例

学科:思想品德

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课题:隐私和隐私权

一、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应符合课改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展开为主线,把学生置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围绕教学的内容设置谈话问题,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情景对话展开教学;由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在师生、生生合作中明理导行;学生用所学知识剖析社会现象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言行。

二、课标依据:

本课对应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隐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含义,理解维护隐私和隐私权的重要意义,能够判别侵犯隐私的具体行为。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隐私问题,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保护隐私就是维护人格尊严的具体表现;增强维护隐私权的法律意识,体会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4、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的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时代性强,但较难理解,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因此教材在处理上将这一部分知道从前面的内容中独立出来,用一课的篇幅让学生具体学生。它在教材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教材前一课是简略介绍公民的几种人格尊严权,本课内容是具体介绍人格尊严权中的另一项权利—隐私权,为后一框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奠定基础。

五、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隐私权缺乏足够的认识,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些错误做法也误导了学生的理解,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也有一些学生把一切生活上学习上的事情,全都当作是隐私,拒绝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

六、教学模式选择:

本节内容的编写具有极大的弹性,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有效资源的同时,我劲力跳出教材的束缚,注重教材资源的再挖掘,进一步扩展教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政治课堂,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吸引学生实实在在的去感受和关注民族问题,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隐私权。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

所采取的策略有:

1、理论引导,通过展示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隐私和隐私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一段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的现象,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保护隐私和隐私权的必要性。

3、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和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组织学生对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澄清对隐私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

八、教学媒体设计:

借助音乐、图片等对感观刺激性较强的信息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达到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和了解隐私和隐私权问题,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九、教学评价设计:

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本节教材重在帮助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参与认识我国的状况,了解一定的人格尊严权常识,树立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只用枯燥的法律知识的一些条条框框来做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讲究和利用多维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收获。学生在学习中有参与、有体会、有改变、有发展就是最好的收获,不在乎学生收获的多少,只注重学生相关意识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动态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视频资料,提出思考问题,导出本课课题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呼唤学生维护隐私的渴望。

讲故事论隐私

出示文字材料,提出思考问题,引发学生讨论。

得出相关结论即隐私是与群体利益、公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听故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隐私的含义。

看影片谈隐私

回顾视频,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讨论。

思考,讨论分析问题。学习并分析隐私的含义及内容

理解现代社会中隐私对个人的重要性,了解保护隐私的方法,从权利义务一致性的角度维护隐私和隐私权,同时引出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内容

法律保护隐私权

出示法律条文

引导学生学习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

了解关于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归纳总结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

通过了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相关规定,明确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和隐私权的含义。

尊重与维护隐私权

出示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深入思考

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从亲情和友情的角度思考维权行为。

板书设计

对自己

对他人

权利

义务

维护人格尊严

隐私

隐私权

法律保障

不愿意公开

纯个人私事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十一、课后反思:

1、对教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已习惯依照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备课的方法,觉得这才是备课,这确实是常规的做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老师。做为老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时,自己对所讲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一些具体内容是否明确,这直接关系到你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次评课时,赵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尤其是几个为什么,当时我无言以对,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备课时我只是抓住了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对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知识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更多地学习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内容。如果做为老师自己本身就没有弄明白,那么如何给学生讲明白。因此在第二次备课前我首先做的就是把我能找到的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一些知识又进行了恶补,这样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基本上能够做到对这部分知识及相关的一些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只有对所讲的知识有了科学性的理解,这样才能做到课程的科学性。

2、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即单一一节课——本单元的地位——全书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关系)——八年级所学习的人与人交往的内容)

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活动,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在教学中只重一堂课的细教细讲,轻对教材的宏观综合认识。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以为是缺乏对教材的完整、全面、正确的认识,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正确、全面理解。我自己感觉对单独一节课认识比较到位,但缺乏对一个单元、一册书、一个学段教材的整体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就以隐私权这一课举例来说,在讲第一节课时,几位老师就提出了这只是在讲单独这一节课,没有把这节课放在第二单元中、更没有放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在经过了几次修改教案后,第二次上课,仍然有这方面的问题,最后是陈老师对我的教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我才最终发现这个问题。我们每上一节课,必须要考虑到这节课在这一课中的地位、在这一单元的地位,在这本书中的地位、在八年级教学中的地位,以至于它在整个初中思品教材中的地位。不能把这一节课简单的做为一节课来上,把它与其他课程内容割裂开。

3、材料的选取和利用

教学中我选取了一段视频资料,对于这段视频资料的使用,经过了若干的修改。

我所选用的视频是选自美国大片《国家公敌》。在第一次上课是时我选用的是电影中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两个片段:迪恩看到自己无意中得到的录像带中录的是美国国安局高官谋杀议员的镜头,这段录像的选用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分析“犯罪行为是否是隐私”,另一段视频是国安局用卫星定位技术对迪恩的生活进行监控,这段内容的选用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利用高科技侵犯他人隐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入现实生活中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在第一次上完课后,陈英老师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过的问题:犯罪行为是否是隐私的界定是现在法学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如果要讨论的话没有一个标准,也很难说清,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说犯罪行为就一定不是隐私。王淑苹老师还亲自看了整个影片,认为我的影片选取的不够典型,应改为对迪恩资料的调查这一部分内容则更为鲜明,而且选取两段视频内容材料过我,占掉了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我吸收了两位老师的意见,在第二次课时,对视频材料进行了重新编辑,选取了一段更为典型的内容(即今天展示的内容)做为导入,由这个切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对迪恩隐私权的侵犯,效果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第二次课后,贺老师、陈英老师和杨玲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这部影片的内容比较复杂,不可能先对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说明,那么就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因此建议把电影的名称去除,只是对这段截取的影片的情节进行分析,并且一定要把条件限定清楚,讲清隐私必须是有条件的(即迪恩是恐怖分子,国家安全局的人员调查是否侵犯隐私;)之后再去讨论:高科技手段下我们的隐私如何保护,激起学生对保护隐私的讨论,引出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内容)。之后陈老师又提了一个建议:把影片做为导入,同时提升到人格尊严的高度去讲隐私的问题,即尊重他人。

4、提问设计需巧妙

这次的课例研究中,我还带着一个学校课题: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因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提问设计有时带有随意性,这次同样反应出这个问题。第一次课上完后,老师们对我的提问进行了统计:预设了11个问题,其中有三个因为临时改动而没有呈现,临时性提出的问题有5个。王淑苹老师还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好几个是属于:“是不是”、“行不行”、“能不能”这类的问题,而且个别的还没有追问,只是简单的判断,也就是说问题有效果很低。第二次备课时我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但仍有个别提问不够合理,各位老师讨论后指出:这是因为在教学设计时总是怕学生回答不出自己预设的答案而在设计问题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问题不够开放。之后我在提问的设计上尽量注

意开放性,把发言权放在学生手里,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提高了:我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这对我来说更是一项锻炼。

第12篇:患者隐私保护

保护病人隐私权的制度及措施

病人隐私是指病人不愿意告人或不愿意公开的有关人格尊严的私生活秘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及《护士条例》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特制定本规定。

一.保护病人隐私权的制度

(一).医疗行为当中侵犯病人隐私的十种形式: 1.医生询问病情隐私被候诊病人或他人“旁听”。 2.化验单随时公开引出各种有关隐私被泄露。 3.医学观摩未经病人同意隐私变成活教材。 4.床头卡曝光病情泄露病人疾病隐私。

5.以书面形式(撰写医学论著、科研论文等)公开病人隐私。6.医务人员非法触摸、窥视病人隐私部位。 7.医、技、管人员以口头形式宣扬病人隐私。

8.病案管理人员因工作疏忽造成病案损坏、丢失、被盗而发 生病人隐私泄露。

9.电子病案技术的应用,由于网络系统不完善、操作人员不注意保密,密码被他人窃取进入医生、护士工作站,病人隐私被泄露。

10.院外办案人员调阅、复印病历,窥探到与本案无关的病人隐私内容,予以宣扬。

(二).树立维护病人隐私的观念,加强相关的卫生行政法规的学习及宣扬,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法律素质。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保护病人隐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的依法行使权利、

1

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

(三).强化法规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严格区分正常介入隐私和利用职务之便侵犯病人隐私的界限,医务人员应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办事。即介入病人隐私的行为完全是基于诊疗病人疾病的目的,如男医生检查女性病人必须有女同事或家属在场:一般性体检没有必要暴露身体,特殊检查的确需要病人裸露检查时,必须向病人说明原因,并要求其他医护人员在场;在诊疗中与治病无关的事不做,与诊疗无关的话不问。

(四).加强病案管理与监督,提高病案使用者保护病人隐私权的意识,提高职业自律性。认真落实病案借阅制度、病案的外调、复印制度、病案保密制度,不得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公开病案中的隐私,更不能利用工作之便索取非法利益。

(五).加强病人的维权意识,提高病人自我保护能力。

(六).加强就医环境的改造、设施更新,使病人隐私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建立单独隔离小诊室、急救室、注射室、换药室,男女病人分开。男医生检查女病人隐私部位要有屏障遮掩且要有女同事在场。检验人员要妥善保管好病人化验单,核实被检验者后才能发给其检验结果单。为了不暴露病人病情隐私,将床头卡片内容填写科室、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保护病人隐私权具体措施

保护门诊病人隐私的规范与措施

一、接待病人时,要做到一医一患一诊室,其他病人均应在诊室外等候,如有人擅闯诊室,医护人员应当制止。

二、导医分诊护士需维持就诊候诊秩序,确保病人就诊有序。

2

三、各科室应设有屏风、隔帘或其他遮隔措施。

四、在对病人进行暴露检查过程中,未征得本人或家属同意,一律不得安排进修实习人员观摩。为异性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时,需有病人家属或其他同事陪伴,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五、急诊科建立单独隔离的小诊室、急救室、注射室、换药室,男女病人分开。

六、接诊艾滋病病人时,未经病人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不得泄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妥善保管有关资料,未经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七、针灸理疗室在对病人进行裸露治疗时,应有屏风等遮隔。

八、妥善保管门诊日志登记本,不得随意放在桌上,用完应随时放入抽屉内,防止病人有关资料泄露。

九、化验室、放射科检查结果应指定专人保管,由病人或家属报名签字领取,如有必要,应要求病人(或委托人)出示病历等相关材料。

保护住院病人隐私的规范与措施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务人 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泄露病人隐私。

一、在安排住院病人时,应将男女病人安排在不同房间。

二、询问病史时,在病房询问了一般情况后,再请病人到私密性良好的谈话间进行相关隐私的询问;如有必要在病房对病人进行裸露检查,应请无关人员退出房间,关上房门,并拉上隔帘。

三、在对病人进行裸露检查或手术过程中,未征得本人或家

3

属同意,一律不得安排进修实习人员观摩,更不得在未征病人或病人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录制手术全过程,确因教学、科研需要时,必须取得病人或病人家属同意,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四、科室对外宣传必须使用病人的相关资料时,必须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否则不得使用病人的相关资料。

五、在术后或插管等需要暴露病人隐私部位的护理时,必须请无关人员离开病房,关上房门,采取相应遮掩措施后再进行。

六、涉及隐私的手术和检查应尽量安排同性医生做,如只能安排异性医生,必须向病人说明,在征得病人同意后才能由异性医生进行手术。

功能检查科保护病人隐私的规范与措施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泄露病人隐私。

一、各诊断室门口做好分诊工作,保证病人有序地进入检查 室,其余人员在外等候。医师诊治病人时不得将其隐私部位暴露在与医疗活动无关人员面前。

二、各检查室做到“一室一患”,不能做到的用窗帘或屏风 分隔。

三、为异性病人做检查(如腔内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时,应有同事或家属在场。

四、未经病人同意,医务人员不得将病人的个人信息、病情、宗教信仰、身体缺陷、个人隐情等透露与病人诊疗活动无关的人员。

五、未经注册的医师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开展医疗活动以

4

及观摩学习,涉及病人隐私的,应征得病人同意。

放射科保护病人隐私的规范与措施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泄露病人隐私。

一、病人在进行X线检查需要暴露胸腹部时,工作人员均应尽到告知义务,向病人进行说明,以征求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得到病人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检查。

二、女性病人投照上体时,可穿一件全棉无扣、无金属饰物的上衣。

三、病人在投照腹部时,不分男女均可穿一件无扣、无金属饰物的全棉内裤,如内裤不符合以上要求,而必须暴露投照区时,定位后必须覆盖全棉布单。

四、对于必须接受需要暴露人体部位检查的异性病人,应有同事或家属在场。

五、如果病人投照区有疤痕或纹身等异常形态,决不允许嘲笑和议论,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取笑病人的生理缺陷。

六、任何病人有权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工作人员有义务尊重和支持要求。

病案管理科保护病人隐私的规范与措施

5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泄露病人隐私。

一、我院医务人员在临床医学报告及研究报告中,未经病人本人同意,不得利用病人的真实姓名、照片对外公开报道,也不得以文学作品的方式报道。

二、加强病案管理,严格按规定收集整理、归档,防止因病案丢失而造成病人隐私的泄漏,同时对病案要进行分类管理,再利用时也应区别对待。

三、维护病案的安全性、真实性、原始性,不允许任何组织、个人篡改病案内容及外形特征。

四、加强专人监督管理,规范依法监督的程序和方法。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处罚,对给医院或病人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从重处罚,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将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保密权作为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工作中对病人的隐私要严格保密,守口如瓶,不得外泄,不得张扬,不得任意传播;严禁利用工作之便索取非法利益。

六、加强对暂未归档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未归档档案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自觉保管好病人病案资料,不随意泄露病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利益。病人出院后,医护人员应按《合江县人民医院病案管理制度》的规定及时整理好病案,由病案管理人员按时回收,使病案及时归档。

七、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已归档的病案原则不能出病案室。临床科室进行病例讨论,或科研用病案,或病人再入院等临床需用的病案,一律办理借阅手续,用完后登记归档:涉及医疗纠纷的病案, 6

在未做出鉴定处理之前,病案室应采取特别的保管措施,未经医务科批准任何人不得借阅、转抄或复印。

八、病人需查看自己的病历资料,可办理病案复印手续,具体参照《合江县人民医院病案服务管理制度》执行

病案服务管理制度

为保证病人的隐私安全,结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现规定如下:

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病案复印程序

一、医疗机构应当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

(一)病人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亡病人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三)保险机构。

二、医疗机构应当由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复制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受理申请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按照下列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一)申请人为病人本人的,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

(二)申请人为病人代理人的,应当提供病人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与病人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三)申请人为死亡病人近亲属的,应当提供病人死亡证明及其近亲属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是死亡病人近亲属的法定证明材料;

(四)申请人为死亡病人近亲属代理人的,应当提供病人死亡证明、死亡病人近亲属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病人与其近亲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病人近亲属代理关系的法定证 7

明材料;

(五)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病人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病人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病人见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四、医疗机构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住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五、医疗机构受理复印病历资料申请后,运行病历应当由医务处同意、病区指定本科室人员负责送至病案科,并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复印。复印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医疗机构应当加盖证明印记。

医务人员提高职业自律性,自觉保护病人隐私

医务人员在教学、科研时需要复印病历的应将病人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宗教信仰等病人基本信息隐去,保证病人的隐私不被泄露。

检验科保护病人隐私权制度

8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泄露病人隐私。

一、病人凭就诊卡就医,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后,病人在收费处交费,根据要求(如采样时间、是否空腹等)到门诊抽血处抽血,抽血处工作人员负责将样本管条形码贴于化验单上。

二、门诊标本的转送由本科负责,住院病人标本的转送由检验科派专人负责。

三、实验室负责样本的录入、样本的检验、保存及样本废弃处理。

四、检验后查对检验项目于检验结果是否一致,对不合格的异常结果要查找原因,重新复检,必要时与临床联系,不能简单报告。

五、报告时查科别,病区和检验结果等是否有遗漏,检验结果须逐项审核后方能发出。

六、检验报告单签发后统一由检验科派专人送病区护士办公室,由办公护土核对后签收。门诊病人在指定地点需凭病人的就诊卡或缴费单取化验单。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保存及发放工作,不得将病人的相关信息泄露。

七、检验报告单要严格管理不得遗失,如发生报告单遗失的,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八、所有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应保留两年以上。

九、若违反上述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十、艾滋病抗体初筛实验室严格按HIV初筛实验室的《保密操作程序》实行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

9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

一、医院重视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知识的宣教工作,通过医院网站、公共授课等形式宣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知识。

二、医生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确认病人系少数民族或宗教信仰者后,应主动了解其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禁忌,询问病人的需求,并在病历中做好相应记录。

三、在诊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食堂应为病人提供适宜的饮食。涉及饮食禁忌的,科室应提前通知食堂。

五、病人在院期间进行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凡属国家法律允许的,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在条件许可时,应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嘲笑、歧视和在公共场所议论。

六、当病人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已经影响医院工作秩序和其他病人的就医环境时,医务人员应做好劝导工作,劝导过程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粗暴干涉。

手术室保护病人隐私的规范与措施

一、术前隐私保护:术前要访视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并告知对病人的特殊病情信息决不会宣扬与泄露和对术前准备需暴露隐私部位时,尽量缩短时间,并采取遮盖等措施,消除其心理负担。

二、术中隐私保护:护理人员由于熟知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有 10

关隐私比较了解,因此在进行隐私部位医疗护理活动操作前,要告知病人哪些隐私需要公开,并做好解释。颈部手术将上衣反穿下拉至遮盖乳房。腹部手术在被褥的遮盖下,为病人脱去衣裤,消毒时将上衣揭开,女性病人用纱布块遮盖乳房,被褥轻拉于腿脚部。取截石位的手术,消毒前应摆体位,消毒后尽快覆盖消毒敷料,从时间和程度上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切实保护好病人的隐私部位,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手术中切下的任何组织,必须认真保管,防止遗失,因为病理切片的结果是手术病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三、术后隐私保护:术毕将病人送回病房,在搬运过程中应做好遮盖和保护工作,护理人员要严守病人隐私秘密,保护病人的信息资料,尽量减少或避免病人隐私部位的暴露。术后回访病人关系到肿物性质,应与主管医师沟通,保持口径一致,实行保护性医疗,决不在公众场所讨论涉及病人隐私的有关疾病或治疗信息等问题,这也是保护病人隐私的重要环节。

第13篇:保护患者隐私

患者隐私受不受保护

讲课人:马建文

●未婚的吴小姐去医院检查乳腺癌,未曾料到给她做检查的是一位男医生;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周先生到心理咨询室求诊,结果面对“门庭若市”的诊室,病没有看好,反而多了一层对看病的恐惧;而脱下衣服躺在手术台等待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刘婷,却被医生当作见习生实习的“活教材”。越来越多的患者抱怨,他们的隐私权受到了医院和医生的粗暴侵犯。

●医院直言,医生面前无羞处。在医生眼里,人的每个部位都是公开的,患者没有隐私权。

●法律专家认为,法律上虽没有对隐私作出具体界定,但医院保护患者隐私是对病人最起码的尊重。

编者按:对于患病就医,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但关于病人隐私,许多人虽有切肤之痛却是欲说还休。

由于诊治的需要,病人不得不向医生袒露一些他(她)本不想表白的隐私———身体或病情。既然涉及隐私,人们又常常会有保护的欲望,但身为病人,身处医院,隐私却成了不是你想捂就能捂得住的东西:你的身体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检阅”,你的病情会在医生的盘问下被“旁听”直至口耳相传„„

那么,当面对“医生面前无羞处”的解释时,病人是该讳疾忌医,还是寄望医院能为患者的隐私加把锁抑或是设置一道屏风呢?患者抱怨:一人患病众人“医”少女胸部当众“走光”

长沙市某广告公司职员吴小姐,今年23岁,尚未结婚,最近一次的看病经历让这位文静内向的女孩十分不快。

前不久,吴小姐在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上有一个小小的肿块,便到长沙一家大型医院的乳腺专科诊断。当她走进诊室,发现给她看病的是一位男医生时,立刻羞得把头埋了下去。而诊断过程中有四五个女士站在她的身边,门外还有一男子走来走去,她觉得这么多人围着她看病很不好意思,但医生似乎已经对这种场面习以为常,问的问题非常直接。先是问她结婚了没有,是否生过孩子,哺乳过没有,乳房有没有突然变大了?

吴小姐吞吞吐吐地回答完所有问题之后已经面红耳赤了,而医生接着又让她解开衣服进行检查。吴小姐不情愿地解开了上衣,医生便伸手按压乳房进行检查,还不时地问“是不是这里、痛不痛”,对她乳房上的一个疤痕也刨根问底。旁边有人不时地偷偷发笑,感到难堪的吴小姐只好痛苦地闭紧了眼睛,心中提醒自己:为了治病就忍耐一下吧!

心理咨询像开会

岳阳的周先生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虽多方求医却一直未能根治,这次他慕名来看省会某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既是相信专家,也是避免遇到熟人,可以安心地接受治疗。

星期三下午,当他挂完号,找到心理咨询室时,他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因为咨询室的门大开着,里里外外都围满了人,即便是站在门口也能听到病人跟医生的谈话,周围的人跟着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周先生忐忑不安地在门外排队,想着等下要怎么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终于轮到他时,本来心理就有障碍的他,面对这么多人的围观硬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他不得不要求与医生单独相处,医生便把满屋的“旁听者”请了出去,但门依然开着。仅过了两分钟,人群又涌了进来,于是周先生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绪又被搅乱了。

病没有看好,反而多了一层对看病的恐惧,周先生形容此次的求医是“旧疾未愈,又添新伤”。

人流手术众人观摩

2000年9月15日下午,刘婷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她刚脱掉衣服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便推门而入,并对着外面10多个穿白大褂的男女青年说:“你们都进来。”刘婷当时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一下子面对这么多人她感到颇为尴尬,便要求这些人出去,但医生说“没什么,他们都是见习生”,并让她躺好,不然没法检查。

接着医生一边指着刘婷的身体,一边向见习生介绍各部位的名称特征,其间还有见习生的窃笑声,隐私当场变成了教材。此后的手术也是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刘婷的脑子里只剩下一片空白。

第二天,气愤难平的刘婷找到当事医生,问进来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先给她打招呼。医生回答:没必要。而另一位医生干脆对她说,在医院,病人根本没有隐私权。\'

记者暗访:满院隐私关不住

7月28日,记者暗访了省会的几家大型医院,结果基本为“满院隐私关不住”。

记者费力挤进了湘雅医院的门诊大楼,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的大集市,每个诊室都“门庭若市”。记者随着人流挤到了皮肤性病科的一个诊室门口,诊室里除了医生和正在就诊的病人外,还有几名实习医生和候诊的患者,而所有人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了就诊病人的身上。医生若无其事地询问,一位二十来岁的女患者只能尽量小声的回答减少尴尬。

随后记者在省妇幼医院化验室的门口有了意外的发现。在化验室的门边围了不少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张单子,记者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存放化验单的箱子。无论谁想看,只要打开箱子,所有病人的化验结果便一目了然。当然,为了方便查找,不同的病理结果箱都有不同的标识,诸如“大小便、胸腹水、前列腺常规、白带常规、防癌普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等。

在产科病房,十张床位依次排开。由于记者去的时候是可探视时间,所以每个病床前都有陪护的家属。这让其中一位产妇的丈夫犯了难,他要给妻子擦拭身体,但又怕妻子不慎“走光”。无奈之下他只好一手拿毛巾,一手扯住妻子的衣角,小心翼翼地换着擦,而妻子则把脸扭向了靠墙的一边,嘴里还叨唠着:“要是有个帘子就好了。”

而更为常见的便是妇产科里的男大夫,泌尿科青一色的男医生,往往令手拿挂号单的女病人无所适从。

医院直言:医生面前无羞处

遭遇过以上尴尬的病人都会有这样的怨言:为什么医院在诊治时不实行一医一患?为什么医生不制止围观现象?病人隐私究竟能否得到保护?而记者在对有关医疗机构的采访中了解到,医院也有医院的苦衷,他们认为,在医患比例严重失调的条件下,维护就诊秩序,保护患者隐私只能靠广大患者自觉。

某医院一位内科医生对此另有看法,他认为患者到医院就是来检查疾病、治疗疾病的,比如你走进泌尿科,在场的人都知道你一定是这方面出了毛病,医生帮你隐瞒也没用。更何况现在的就医环境也是一个人紧接着下一个人,医患交流旁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没什么隐私可言。

在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的郭医生提起病人隐私的话题就头痛:“我能够理解一些患者的心情,但他们在强调自己的隐私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治疗。”

因为时常有病人不愿脱掉衣服接受透视,但不把皮肤暴露出来,拍出的片子会模糊不清。郭医生给这些人讲道理,还是有人固执己见,只好作罢。

长沙市某医学院的夏老师这几年一直分管该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对病人“动不动就说侵犯了隐私权”十分恼火,她说:“在医生眼里,人的每个部位都是公开的,实习医生研究病人是为了更好的治病,怎么能说是侵犯了隐私呢。”夏老师指着妇产科《毕业实习计划》中的各个细则,愤愤不平地说:“按一些人的观点,观看妇女的一些部位就叫侵犯病人的隐私权,学生该怎样实习,医生该怎么看病呢?”

另据介绍,在医院评定“三甲”医院时,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实习必不可少,那医患双方的矛盾如何化解?

专家建议:保护隐私宜多设防

病人究竟有没有隐私,该不该保护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法律界人士。

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为了保障个人人格及自由而设立的,又称“私生活秘密权”。它的基本含义是,公民对于自己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禁止他人干涉,是否向外界披露自己的生活内幕,属于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

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对隐私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意识中,认为与性相关的才算隐私。其实,隐私远不止这些。长沙某律师事务所蒋律师认为,病人到医院就诊,有些人不愿意向医生以外的人公开自己的病情、病史、病因等资料,比如说病人的身体、不良嗜好、生活习惯、夫妻生活、过往经历等等。医生可以问,但别人没有必要知道。应该说,病人从坐下听医生询问开始,便存在一个隐私权的问题。

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隐私作出具体界定,医院或医生是否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应该区别病情。泌尿科、妇科、心理门诊、皮肤科等科室的就医病人,大多不愿让人窥视。这些病人有属于自己的隐私,迫切希望在就医检查时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要区别病人。每个人对自己疾病隐私权的认定以及是否需要保护、保护程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司空见惯的“近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似乎不存在隐私。但在患者升学、就业等某些特殊的时段,他们就会自然地产生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要解决医生诊治时病人的隐私权问题,法学界人士建议在现阶段医院可根据自身财力、物力、人力,在各有关门诊科室,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为需要保护隐私的病人提供特殊服务。如可由指定医生检查治疗,配备封闭的治疗环境,采取绝密保管医疗资料措施等。而对大多数一般病人,则希望医院能主动从满足病人保护隐私的要求出发,尽量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法,尤其不要大声询问病人的病况,以病人心理上能够接受为宜。

在广州的部分医院,已经出现了“密诊室”和“一米线”,这些措施由于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隐私而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实,在我省的一些大医院也于最近推出了相关措施,如省中医附一医院在一些特殊科室如妇产科、肛肠科等设立了独立的检查室,病房在道内侧窗玻璃及门上观察孔有花纹玻璃纸,只留一小孔便于夜间医护人员巡视用。该院院长旷惠桃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维护病人隐私权是对病人最起码的尊重,这项工作在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看来,医患双方都在为保护病人隐私而努力。

第14篇: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找到一些维护自己隐私的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故事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三)知识与能力

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促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从身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意识。

2.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大家先预习一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根据隐私这个主题,每人提一个问题。都准备好了吗?哪位同学先? 学生提问…… ……

[承转]看来大家都有很多的疑问,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共同学习本课内容《隐私和隐私权》。

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自己班级讲台上看到了一封信。信是隔壁班的男生写给我们班的一位女生。最近,这位女生的成绩下降很快,老师也非常担心,会不会是?……看到这封信,老师也犹豫了,要不要拆开来看看?

[提问] 哪位同学说说,要不要拆开来看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来做答:

教师角度: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出于对学生的关心,防止学生发生早恋现象,教师应该要拆阅。

学生角度:学生也有个人隐私,信是学生的私人空间,)

[总结]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我觉得信是学生私人领域。它涉及到了学生的隐私,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权。那么哪些是属于个人隐私呢?请同学仔细听一段录音,并且记下录音中所涉及的个人隐私。

二、隐私的内容

[提问] 除了上述的个人隐私之外,还有哪些也是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请举例。 (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提问]你喜欢材料中的生活吗?为什么?

三、隐私被侵犯的影响

[引出隐私被侵犯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比如:私人空间受到侵犯,内心世界缺乏安全感,私人生活会产生一种紧张感等。]

[递进]我们知道了隐私的内容了,那么哪位同学给隐私和隐私权下一个定义呢? (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进行解释:隐“隐”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私”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隐私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四、统计个人隐私被侵犯情况

[承转]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人人都有隐私。我想现在在班级中进行统计:自己的隐私被他人侵犯过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选择其中一位进行采访,你什么隐私被别人侵犯了?你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教师随机采访几位同学,并听取他人的感受。)

[递进]同学们都讲了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之后的感受,让我很有感触。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越来月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来越迫切。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看到或听到还有哪些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1. 校园内的侵权:如同学偷看日记、信件。传播个人信息。老师调查并公开学生信息等。

2. 家庭中的侵权:家长偷看日记、短信、邮件等。

3. 社会中的侵权:非法收集他人信息,偷拍、监视器、看病的侵权问题等。大家讲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小品:模拟法庭——信被私拆之后。 情景活动:——小型模拟法庭

法官:各位观众,我是担任这次审判的审判长:***,前天,我院收到了初二年级的张晓英递交的起诉状。事情发生在2007年9月14日中午,当时就读某学校初二年级的张晓英回家后惊讶的发现,小学同学张亮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放在自

己的写字台上。只是信已经被撕开了,晓英第一感觉是妈妈。“妈妈偷看了我的信,知道了信中的内容,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想到这些后,她非常气愤,出去质问妈妈。妈妈不以为然的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妈妈看看也是关心你嘛!晓英听后更加气愤,所以一张状纸就告向了我院。

今天我也通过法庭传唤,请来了两位当事人,原告张晓英和她的母亲。

我们知道类似这种事情的,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本法官在审理这宗案情的时候,想听听在坐的观众你来谈谈“父母拆开子女信件”这类事情的看法。

甲:…………

乙:…………

丙:…………

…… ……

法官:听了观众的发言后,我也了解到了群众的心声和感想。下面我们也来听听原告张哓英的看法。

张哓英:大人有隐私,我们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信是我私人的东西,是我的隐私,未得到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阅,妈妈也不例外。

法官:原告做了自己的发言,下面请被告发言。

妈 妈:孩子,你是我一手养大的,我将你的一切看得比自己还重要,你还有什么需要跟妈妈保密的呢?现在这个社会很复杂,坏人也很多,一不留神,妈妈担心你会受坏人的影响,再说,你现在还只是15岁,还小,你的辨别能力还不强,万一被坏人影响了怎么办?你看看隔壁王阿姨家的小军,就是受到了坏朋友的影响,学习不好好学,每天都泡网吧,你看看,王阿姨头发都白了好多。妈妈看你的信是关心你啊,想了解你交的是哪些朋友,值不值得交,你看你好不懂事!!(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小了,有些哭泣了)

法官:听了妈妈的话,我也被感动了,可怜天下父母亲。下面我想听听我们观众的想法,如果“你的父母看了你的信,你会如何处理?”

甲:……

乙:……

丙:……

法官总结:根据张晓英、及其母亲和观众的看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本席进行宣判:虽然张妈妈的行为处于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但根据《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张妈妈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是违法的,张妈妈要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同时为了促进家庭的和睦,建议广大的未成年人的问题时要主动的和家长交流沟通,寻双方都乐意接受的解决途径。本席另外指出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根据《为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鉴于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了加强家长对其的监护,家长可以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子女的信件。

(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信或抽屉或日记被老师或父母看过。引导学生思考,当遇到父母侵犯自己隐私权的行为时,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要善于和父母加强交流和沟通,消除父母的担忧,然后要指出这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希望父母改正。

五、看照片,谈感受

请大家观看几幅照片。我们[教师出示名人隐私被侵犯的图片],思考,你看了这些照片或图片之后,有什么感触?这种行为被侵犯会给对方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 :…… ……

看了刚才的几幅照片后,你一定会为自己的偶像抱不平,你认为当事人的隐私权受侵犯后,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法律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请大家思考一下: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有什么作用呢?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那么你是否侵犯过别人的隐私,设身处地的想想对方那时侯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教师在这个环节的目的要得出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六、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我们了解这些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从这些行为中找到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式。请大家思考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呢?保护隐私你有什么好建议?请给大家一些温馨提示。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几个建议,并将你们的建议在自己的纸上记载下来,看看哪组的力量最大,想的最多。提示:可以从平时的生活和网络中进行思考。

1、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具体的措施:如洗澡时做好防护;保管好自己的私人信息:日记,手机号码等;合理设置好自己的密码:如QQ密码,银行密码等,并不要轻易让别人知道。

2、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

上网保护隐私九法:

{1}了解网页的隐私政策

{2}为个人使用的电邮登记登记另一个邮址

{3}不要在网上将个人资料传给陌生人

{4}浏览网页后把相关记忆清除

{5}确定与网站连线时资料不会外泄

{6}拒绝接收任何不必要的信息

{7}把电邮加密后在传送

{8}浏览网页时使用保密器

{9}拒绝与第三者共用资料

[递进]我们知道,侵犯他人隐私会给他人受到伤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尊重他人的隐私呢?

1、要树立隐私意识。比如①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信件、日记(QQ聊天记录);②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③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如老师要保存好家长信息,可能导致学生家长被不法份子勒索或是进行诈骗。

2、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总结: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责任保证隐私的安全,信用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七、隐私权应消除的两个误区

1、隐私 ?丑事

李强是位好奇心很强的学生,总希望打听别人的隐私,有一次放学后,他看到班长小红和一位男同学走在一起,于是将这件事在班中大势宣扬,气得小红火冒三丈,李强却得意的说:那你说,你们谈了些什么内容,如果不说,那肯定是不光彩的事情,肯定是丑事。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本环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得出隐私不等于丑事。)

2、初二年级的李红学习了隐私和隐私权的相关内容后,认为隐私是个人的私事,自己有权不说,他人也不能侵犯自己的隐私权,于是只要关于自己的事情,她对任何人都只字不提,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 ……

问:你觉得李红的做法对吗?请你给故事编一个结果?

(通过案例和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当遇到麻烦、产生困惑的时候,要学会与值得信任的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作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第15篇:隐私和隐私权

宋道口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课题: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一课时:隐私和隐私权课型: 综合课主备: 李影审核: 韩素娟使用时间: 2014年 3 月

学习目标:

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用法律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学习重点:学生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学习难点: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自主学习:(认真预习,将知识点在课本中划出)

1、什么是隐私?

2、隐私的内容?

3、为什么要保护隐私?

4、什么是隐私权?

5、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6、隐私权的界限?

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材料一:小王和小马是邻居,平日里两人总是因小事斤斤计较,互不相让,邻里关系很不和睦。一天,小王家的录音机不见了,他便怀疑是邻居小马的孩子拿走了。于是,不由分说就闯进小马家中查找,结果一无所获。小马非常气愤。

材料二:公安人员到某居民家中搜查犯罪嫌疑人,敲开门后,出示了搜查证,并说:“我们奉命搜查你的住宅,这是搜查证。”但住宅的主人拒绝被搜查,不准公安人员进入。公安人员响其说明利害关系后,主人仍不让公安人员入内,堵在门口。公安人员只好强行将其推开,并暂时将其看管起来,执行搜查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小王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安人员和住宅主人的做法孰对孰错?为什么?

学习整理:

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隐私内容的是()

①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财产状况 ②私人事情 ,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③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 A ①②③B ①②C②③D②

2 “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账号、储户密码等信息被泄漏而采取的防范措施。这一措施是为了维护公民的()

A.肖像权B.名誉权C.姓名权D.隐私权 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① 小刚将一同学的作弊行为报告老师② 小玲在背后散布和议论一位同学的缺陷③ 大春给一同学起绰号④ 大民把一同学的作业拿来抄袭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

4.2008年10月27日四川在线报道:南充一中在女生宿舍房门上打了一个观察孔,生活老师无需开门,通过观察孔就能看清宿舍里女生起居和守纪、违规情况。对学校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是正确的,因为这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B.是违法的,因为这样做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C.是正确的,因为未成年学生没有隐私权

D.是正确的,因为学校是公共活动场所,不是私人场所。 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①老师认真批阅学生的日记

②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 ③刘星考试作弊,老师告诉他妈妈 ④为抓小偷,在邻居家门前安装电子眼

A.①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第16篇:保护隐私整改措施

保护隐私整改措施

医院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考核小组对保护患者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检查、评估,现提出如下整改意见。

1、全院职工要继续重视保护患者隐私工作,严格按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办事。

2、医生护士在就医护理工作中,不要去询问患者隐私,如确需治疗隐私方面的疾病,医生护士都要按保护患者隐私制度操作。不得以任何方式泄漏患者隐私。

3、维修已损坏的保护隐私的3个屏风。

4、新做屏风10道,在门诊、理疗室、内、外科住院部各放2----3道备用。哪里需要就用在哪里。

5、患者出院后,如需查病历,必须是患者本人,或经患者书面同意的患者亲属。但患者亲属也不得了解与患者疾病治疗无关的信息。不得将患者病案资料外泄。

6、在医院适当的位置,张贴《蓬安惠民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供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阅读,让这一制度人人知晓。

7、医院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考核小组要坚持对保护患者隐私工作情况半月一考核、半月一通报。树正气,表彰此项工作做得好的,批评此项工作做得差的。

2013年3月18日

第17篇: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能自觉用法律维护隐私权,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公民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法律关注的问题,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

2、难点: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理解及运用,并转化为自觉维权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情境设计、问题讨论、阅读感悟。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一:明明和是好朋友,明明将自己的日记给晓晓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晓晓却公开晓晓日记的内容。明明对晓晓的不守信用很气愤。

情景二:李海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军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李海的QQ聊天记录,并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李海很难堪。

感悟交流: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隐私被泄漏的经历,也可以说说其他人的经历,通过交流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课

1、人人有隐私

播放视频:《谁动了我的隐私》,组织学生观看一段视频。

师:视频中的很多名人在电话号码被公开后遇到了很多麻烦。那么什么是隐私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私人信息;(如:收入情况、电话号码、健康状况等)

2、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生活);

3、私人空间(如:日记、书包、住宅、通信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公民个人不愿意为人所知的私人秘密。公民的隐私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隐私权。

2、有关法律规定: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我国有关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具体规定:(多媒体呈现)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师:另外,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有相关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隐私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隐私法》进一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什么叫隐私权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多媒体)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就属于侵犯别人隐私权了呢?

学生讨论回答:时间三分种。

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请同学来读一下(多媒体呈现):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8).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3、情境创设:

(1)(播放歌曲时)师:“每个人的家庭就是自己的一座城堡。”家是私人生活的领地,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秘、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和准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师:下面请同学们探究一则案例:(多媒体)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治安巡查”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做好记录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多媒体)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即使是警察执行公务,也要按照法定程序。进入民宅,首先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其次要遵循正当程序,这是行政机关执法必然要求。

(2)网络材料谈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师:现在大家明白了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那么公民的内心秘密是否可以窥探呢?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小张的心情。

案例:(多媒体呈现)父母是否应该拆看学生信件

小张在某中学读初三,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可近来常常课堂注意力不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和父母都很着急。某日班主任老师发现有一封寄给小张的信件,于是将此信转交给小张父母。小张的父母想了解一下小张的情况便私自拆阅了他的信件。小张对此事非常气愤。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小张的父母是否应该私自拆阅小张的信件?为什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呢?

教师总结: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和保护自己的隐私和隐私权,给心灵也安一个家!

4、归纳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知道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隐私。

第18篇:对《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反思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反思

《隐私和隐私权》重点是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维护自身的隐私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尽管已经学习了隐私以及隐私权的含义,而且通过预习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可是,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时,他们却茫然不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着重使用了情境体验性和小组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选取的案例一定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运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和讨论的问题,情境性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

1、抢答环节可以让小组以挑战的方式,如提问的同学就向3组的D1挑战,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2、学生讲解时应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更充分,质疑更具体,这样才能把小组博弈的精彩一面展示出来。

3、拓展提升中的评析题可以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样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可以更充分。

4、在学生展示完探究二后,应及时给予评价指导。

5、做测评可以在课上让学生说答案,对典型问题可以讲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虚心地向各位同事学习请教,争取取得更快地进步。

第19篇:对《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反思

对《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反思

政治组 刘学通

《隐私和隐私权》是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重点是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维护自身的隐私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尽管已经学习了隐私以及隐私权的含义,而且通过预习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可是,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时,他们却茫然不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着重使用了情境体验性和小组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通过一个小品引出本节课在创设情境中使用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案例:现实生活中父母查看子女的日记和手机,算不算侵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接下来,根据学生的预习,以抢答的方式互相提问,教师进行鼓励,给问题提得好和回答多的小组加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巩固基础。之后,进入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根据导学案上的两道探究题,小组讨论,合作释疑,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小组内讨论完毕后,和相邻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把意见达成一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随即抽取两位同学代表大组展示学习成果,相邻组的同学讲解。其他组给予补充质疑,这样把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针对学生展示讲解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探究题,老师集中讲答题思路,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后在拓展提升再对这类题型进行演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落实情感目标。也是以加分竞赛的方式,课堂气氛热烈,发表看法也是条条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得到体现,探究方向越来越明确,思路也越来清晰,心中的疑团自然迎刃而解。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选取的案例一定要与学生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

本节课,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

1、抢答环节可以让小组以挑战的方式,如提问的同学就向3组的D1挑战,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2、学生讲解时应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更充分,质疑更具体,这样才能把小组博弈的精彩一面展示出来。

3、拓展提升中的评析题可以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样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可以更充分。

4、在学生展示完探究二后,应及时给予评价指导。

5、做测评可以在课上让学生说答案,对典型问题可以讲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虚心地向各位同事学习请教,争取取得更快地进步。

浅谈戊戌变法的几点启示

历史组 李力民

公元1895年历时一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落下帷幕,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这一消息传到北京,在京会试的举人在康有为等人的带领下联名上书,这就是著明的“公车上书”。它就是维新变法的起点。

在1895年到1898年间,维新派四处活动,建立社团,发行报纸等等,为自己的变法制造舆论,也为自己的变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897年冬,德国抢占胶州湾,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康有为迅速上京面见光绪帝,请求变法,1898年一月康有为应诏上《统筹全局折》,变法全面展开。但是变法刚刚开始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同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派发动政变,慈禧从新垂帘听政,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型和妥协性,缺乏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而且还对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

二、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却不明确提出反帝的具体主张,甚至还对侵略者抱有幻想。

三、维新派既没有实力,又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有经济和军事实力,却又自命清高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一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四、维新派改革操之过急。

以上的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下面我重点阐述戊戌变法的对我的启示。

首先,中国有一句老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且不管戊戌变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他至少说明了一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当灾难来临,中国人民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也正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完完整整的传承下来。我相信只要有这种精神,无论我们失败多少次,我们一定会成功。

其次,让我认识到中国要走资产阶级的道路上绝对行不通的,历史证明在当时的情况下,走资产阶级自上而下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情况下,上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外有帝国主义的入侵,况且维新派所以靠的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提出的变法还严重的影响到了封建地主的利益,并且对帝国主义来说,他们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面对顽固派和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维新派的结局只有失败了。当然至于中国当时该走什么道路,并没有人知道,大家也都是瞎子过河,摸,只有一样一样试一试才知道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还有,我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伟大,纵观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绝大多数朝代的更替在刚开始都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从周武王推翻商朝的统治,到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每次“造反”都是打着对农民极为有利的口号,可能有人会说他们的口号没有一点科学根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在这里,我们在对比一下维新派与中国共产党,维新派和共产党刚刚开始时都是几个人在一起商量商量就成立了,也都是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在维新派的初期也只是办办报纸,几个文人在一起讨论讨论,共产党当年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可是看看结果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而维新变法却失败了,那是因为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远离人民。

最后一点启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看到了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而奋斗而流血牺牲,正是由于这些人的不懈努力才换来今天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停努力,以这些前辈为榜样,努力奋斗。

第20篇:隐私和隐私权 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框“隐私和隐私权”主要围绕隐私和隐私权而展开——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隐私,说明了隐私的含义及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重要意义;在隐私权的叙述中,不仅阐述了隐私权的含义,而且介绍了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同时还强调了公民不得滥用隐私权。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①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②由于隐私意识淡薄,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并受法律保护不是很清楚;加上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③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对法律了解不多,加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 2.学生的需要:①正确认识个人隐私及隐私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懂得保护个人隐私,给其一个心灵的空间,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②学习个人隐私的具体内容,了解法律对公民隐私的相关规定及保护,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③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更为迫切,学生更需全面了解、正确对待隐私问题,增强隐私意识,不仅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也要尊重、保护他人隐私。 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布臵学生观看美国大片《国家公敌》。

学生:寻找影片中哪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隐私权?同学间可以相互先议一议。

●○教学设计

1.情景故事导入——“隐私知多少”

活动内容:故事描述——小隐和思思是好朋友。一天,小隐看到思思在写什么,就好奇地问:“你在写什么啊?”思思犹豫了一下,说:“你看吧!”……原来上面写的是思思的一个好朋友盼盼的事情。盼盼的爸爸妈妈昨晚又吵架了,还吵得很凶,盼盼只好躲到思思家做作业。思思正在考虑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老师。小隐说,这事一定要告诉老师。思思同意了。于是两个人一起去找老师,老师听了之后,问思思:“盼盼家住哪里?家里的电话是多少?我马上和她父母联系”……设问:①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隐、思思和老师的做法?②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并让学生从中了解什么是隐私,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和私人领域。

教师行为:描述故事,组织讨论,引导学习什么是隐私,哪些属于隐私等,并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 2.情景故事二——“隐私就是丑事吗?”

活动内容:故事描述——小隐班来了个新同学小红,小隐主动和她交谈,并问她家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动告诉了小红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说,这是我的隐私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于是有同学给小隐打抱不平地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们说。”设问:①“隐私就是丑事吗?”②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处理这一议论?

设计意图:对故事有个延续,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瞬间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对隐私应有一种态度。并找到一些正确对待隐私的思想。

教师行为:故事描述,引导分析,正确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隐私意识和态度。

教学建议:老师在第二问中,可以设臵A:小红告诉了同学想知道的情况。B:小红就是不告诉同学。让学生在选择中去学会分辨、学会思考?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隐私。

3.情景故事三——对照影片,联系现实

活动内容:故事延续——小隐看了美国大片《国家公敌》之后,对影片中涉及隐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要与大家讨论:①犯罪行为被别人用隐性摄像机拍到时,拍摄者是否侵犯了他人隐私,是否该把录像带还给犯罪行为人?②影片中的主角罗伯特〃狄恩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的败类、家庭的破坏者,都是因源于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现代科技让我们的个人隐私越来越没有了?③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利用现代科技可能或已经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④我们为什么要制止这些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设计意图:在感受影片、增长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有趣味。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隐私的理解,学会正确辨别生活中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并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制止。

教师行为:教师可先抛出①、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对某些具体行为进行辨别分析;然后问题③让学生走近生活、思考生活,问题④让学生感悟到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后两问都是对内容的深入。 4.情景故事四——“600明星电话曝光”

活动内容:故事描述——小隐最近上网看到以下一则消息:某一黑客黑了一家经纪公司的电脑,并把600名明星的电话号码公布在了网络论坛中,造成众多明星纷纷接到不明电话的骚扰。而自称是“黑客高手”的人士说,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一场恶作剧游戏。设问:①该黑客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明星的什么权利?②什么是隐私权?

设计意图:连接社会热点,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谈,在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认识、了解隐私权,并体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教师行为:教师首先通过案例故事引导学生认识隐私权;然后可以让学生先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思考,自己尝试界定。最后再重点点明隐私权的内涵,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5.情景故事五——“要不要开门”

活动内容:故事续——夜深了,天气很冷,小隐一家人睡得正香。这时,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现在他们要求小隐家开门接受检查。……

设问:①你认为小隐爸爸要不要开门?说一说你的理由!②与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隐私权还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通过情景故事的讨论,了解涉及侵犯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引出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并点明我国宪法和刑法对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表述。

教师行为:描述故事,引导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的具体内容;出示相关法律,明确我国宪法和刑法对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具体规定。

6.课堂辩论——“是爱?是侵权?”

活动内容:生活中常常有老师或者父母拆开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他们强调这是因为他们有教育、保护我们的责任。你是如何看的呢?

设计意图:生活中教师、父母处于各种目的而拆看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作为未成年学生一方面心理很不愿意、甚至愤愤不平,但另一方面又迫于学校、家长的威力而陷于无奈,所以通过开展课堂辩论来引导学生明确两难选择中应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并解决,懂得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师行为:呈现生活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并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建议:围绕“是爱?是侵权?”的辩论,教师可以呈现两种观点给学生提示,如:A.父母、老师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他们做得对;B.我们的隐私是第一位的,父母没权利干涉。围绕这两种观点进行辩论,可使得辩论更具体明确,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父母、老师的行为,学会正确对待并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7.课后延伸

“调查探索”

活动内容:请你设计一份有关个人隐私是否遭侵权的问卷调查表。可以结合你的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让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能有一个良好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所学的知识。提升自己认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行为:分好小组,明确要求,给以指导。并将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并反馈。对学生的调查探索及形成的结果作出评价。 四.教学中的困惑

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但有时生活中有些很难确定。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在写作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流露真情实感;而当学生真的写了,而且写了有些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写得很好,很感人,老师拿这个在班上作为范文读给大家听,这是不是对隐私的侵犯了?有时在我们思品课中讨论某个话题,但这个话题有些可能涉及学生的隐私(如家庭、亲情、曾经有过的不良行为等),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真实回答,这算不算也是一种隐私的侵犯呢?

《隐私教学设计.doc》
隐私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