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2021-03-24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孙玥婧(怡园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大、小型地球仪等。 教学过程:

1、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地球自转]选项,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自转,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顺次点击,依次会出现答案。

2、在解决第三个问题地球自转方向时,鼠标点击,屏显,重点解决从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3、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昼夜交替]选项,让学生观察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4、回到主界面,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地球公转]选项,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顺次点击,依次出现答案。

5、鼠标点击右上角的[夹角]选项,鼠标点击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就会出现度数。使学生掌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时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6、鼠标点击右上角的[直射点]选项,屏显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情况,鼠标停在哪条线上,就会出现直射该线时的时间。使学生掌握太阳光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的移动。

7、鼠标点击右上角的[四季交替]选项,屏显地球公转轨道图,了解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位置。想具体了解哪一个节气的情况,可点击暂停选项。也可以点击表格中的节气一栏,也可以单独出现。

8、鼠标点击右上角的[地球的五带]选项,让学生了解五带的范围。

9、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昼夜长短]选项,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气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10、回到主界面,点击屏幕右上方的[练习讨论]选项,巩固练习。

推荐第2篇: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使学生掌握五带的名称及在地球上的

分布和产生原因

2.通过学习地球启转、公转规律及其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意义,难点是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产生。

教学用具 地球仪(有条件可准备地球公转演示仪——三球仪)、灯泡光源。

教学提纲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规律

2.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规律

2.阳光直射点的移动与四季的形成

三、五带的划分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 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它有几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地学习这些运动的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板书)

一、地球的自转(板书)

[教师讲述]大家知道,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提问]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自西向东)

[练习]请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从南极和北极上俯视地球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从北极俯视为逆时计,南极俯视为顺时针。)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要多长时间?怎么来证明?(自转一周时间是24小时,可用太阳两次升起的间隔时间来证明。教师补充讲述自转周期是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间隔。)

[教师总结] 1.地球的自转规律:(板书)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

[提问]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有什么关系?(昼夜更替是由自转产生的。) [学生演示]完成课本“做一做”。 [教师总结] 2.自转的地理意义(板书)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二、地球的公转

[教师讲述]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教师演示]用三球仪或用灯与地球仪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讲述其基本特点并总结公转规律。

1.公转规律(板书)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轨道形状:近圆形。

轨道面与地轴关系:地轴与轨道面夹角为68.5°,地轴指向北极星不变。 [教师讲述]正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夹角68.5°不变,才使地球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一年中阳光直射点的移动。 2.阳光直射点的移动与四季的形成(板书) [展示投影片]阳光直射与斜射成因图

[提问]左图是用同一束光以不同的方式分别照射甲地和乙地,哪个地方是直射,哪个地方单位面积受热多,为什么?(甲为直射,甲地单位面积受热多,光线集中。) [提问]右图表示的是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认真观察并回答:①地球上哪些地方是直射,哪些地方是斜射?(赤道为直射,其它地方为斜射。)②在地球表面产生直射和斜射的原因是什么?(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讲述]一年中,阳光直射点是不断变化的。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地球公转时阳光直射点的移动。请学生注意观察一年中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阳光直射的纬度。之后,教师在黑板上绘出阳光直射情况的板图

[提问]根据刚才的观察,说出A、B、C、D四幅图表示的时间是什么?(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教师总结]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及其间移动。这四点叫四至点,A是春分,B是夏至,C是秋分,D是冬至,由于阳光直射点的移动,引起了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练习]回答课本“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

[教师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相同的(原因在高中地理中讲述),人们按照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划分了四季。

[教师演示、讲解]教师再次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详细讲解四季的划分和四季的特点。强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练习]解答课本“想一想”中的问题。

过渡 由于阳光直射点的移动,同一时间里不同纬度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

三、五带的划分

[阅读课文]读课本,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括号内文字为待填内容) 布置作业 用课本“地球公转示意图”总结地球的公转规律,阳光直射点的移动及四季

推荐第3篇:地球运动与气候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运动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掌握两分两至的位置、日期和特点。

3.知道五带的划分依据、范围及五带的气候特征。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

2.培养学生执着地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难点: 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地球的运动有哪几种?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什么是地球的公转?自转和公转产生 会哪些地理现象?

【导入新课】自转和公转运动给气候带来什么影响?本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解开这个地理之谜。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79面。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地球运动与气候

一、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出示地球自转的动态课件。让学生分析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提示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1.地球自转产生什么现象,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2.地球自转使一个地方每时每刻的太阳辐射的强度相同还是不同? 3.如果地球停止自转,有昼夜之分吗?会出现昼夜更替吗?又会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使一个地方每时每刻的太阳辐射的强度相不同, 从而出现昼夜温差的变化。也就是天气变化。 如:一天中中午气温最高,子夜温度最低,早晨和傍晚温度稍低就是自转造成的。

【板书】昼夜交替——影响一天的气温变化

【想一想】当太阳照射到地球时,世界各地会同时出现早上、中午、晚上的变化吗?(世界各 地随地球自转出现昼夜交替,因而一天当中,彼此存在着差异)

【过渡】地球自转会产生天气变化,那么公转又怎样影响气候?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

二、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演示】出示电脑多媒体课件----地球的公转【课件】展示“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 【互动】师:地球公转时,其公转轨道呈什么形状? 生:近似圆形的椭圆。 师: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生:不垂直,呈66.5°的交角。 【承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的交角,使一年中太阳光线对地面的直射点有变化,从而 使同一地点在一年中太阳照射的角度发生变化,气温也发生了季节性地变化。 【板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更替 【课件】展示“地轴与公转示意”图 【互动】师: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线在地面的直射点有何变化? 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师:太阳光线直射点何时位于赤道、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如何? 生:…… 【讨论】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汇报】…… 【归纳】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线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阳光直射赤道时,

南北半球各地获得光亮的时间与黑夜的时间是相等的;当阳光直射点移到北半球时,由于地球 是球面,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白昼的时间增加,黑夜的时间减少;与此同时,南半球随纬度 的增加,各地白昼的时间减少,黑夜的时间增加;当阳光直射点移到南半球时,道理相同。除 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 夜”现象。 【活动】填表 二分二至的比较(北半球) 节 气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变化

【过渡】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板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五带的形成 【课件】地球上的五带 【活动】读“地球上的五带”,完成下列各题。 1.五带的界线 热带与……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23.5°N) 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23.5°S) 北温带与……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66.5°N) 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是………(66.5°S)

2.五带的差异

五带:北寒带 66.5N~ 90°N 北温带 23.5N~ 66.5°N 热带 23.5°N~ 23.5°S 南温带 23.5°S~ 66.5°S 比……多, 比热带少 南寒带 66.5°S~ 90°S 终年寒冷 纬度范围 热量状况 终年……

比寒带多, 终年…… 比热带少现象极昼极夜 现象……明显太阳直射现象

四季明显……现象

【讨论】 如果增大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度, (即地球直立着身子)绕太阳公转,是否还会 发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样又会给地球的气候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第79页、80页,系统了解自转和公转对气候造成的影响。 【练习】完成教材82页,第

4、

5、

6、7题。【课堂总结】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除外);使中纬度地区产生 了明显的四季更替。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成五带。

【课后活动】观察居民楼顶上的装置,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太阳能装置在冬、夏季都能获得最佳 的太阳能量?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一、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昼夜交替——影响一天的气温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更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五带的形成

教学后记

推荐第4篇:“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优秀)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地球仪若干、手电筒若干

时安排:

2时。建议第一时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第二时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展示]:地球的自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

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展示]:地球的公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

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太阳。自西向东)(学生回答,教师略作归纳,并讲述公转的周期)

[教师]请同学们再观察思考: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倾斜的。没有)

[展示]:地球的公转

(教师用鼠标控制,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点时,单击鼠标,使地球“停”下来,再单击使该区域放大,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然后完成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教师]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移动,这对地球表面的冷热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提问](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欲望)

①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这与太阳光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中午。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热量就越多。)

②一年当中,我们这里最热是什么时候?最冷是什么时候?这与阳光的照射又有什么关系?(7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小。)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然后指导学生读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

北半球的季节

月份

北半球得到光热的多少

[提问]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有何不同?(相反)

[讨论](分小组)(①是生活中的地理,②是拓展知识)

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

②如果地球不是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有无四季变化?(没有)

[教师]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三、地球上的五带

(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请各小组完成)

①在图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带,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②中国主要属于什么带?还有小部分属于什么带?湖南属于什么带?(北温带。热带。北温带)

③完成下表:

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小结][练习]略

推荐第5篇:《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的昼夜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提高发现及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发现生活中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激发地理探究心理,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方向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日常现象及实验,推理、想象地球自转方向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式

本节利用拟人化手法虚拟了一个贯穿整体探究过程的情境――爱运动的“地球先生”。利用画外音的方式以“地球先生”的口气设疑并贯穿整节课,促使学生始终对教学内容保持高度的兴趣与关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

利用充气地球仪作为道具模拟地球自转,增强空间想象力。实验演示“昼夜更替”这一内容,因考虑到并不能完全保证在暗室中进行,故由教师参与拍摄微电影的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情境:地球先生出场(配乐:《非诚勿扰》男士出场曲)。

教师引导:你们了解这位先生哪些方面呢?

学生活动:回忆旧知。

2.新课教学

活动1:区分自转与公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这是我平时和我的几位兄弟一起做运动时的视频,你们能找到我吗?观察一下我不停地在做几种运动呢?”

【展示】Flash动画:太阳系各行星运动及地球自转、公转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思考、讨论、尝试描述并区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明确主题】“自转”运动

活动2:感受地球自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你们能感受到我在自转吗?”

【展示】Flash动画:太阳、月亮、星星的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感受地球自转。

①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转吗?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③每组选择1位同学在纸上画出各组的想法。④4分钟后将本组想法与大家分享。

【补充】傅科摆运行的GIF动画及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观察傅科摆奇妙的运行轨迹,思考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共同总结: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地理现象感受“地球先生”的自转。

活动3:观察地球自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仔细观察,我怎样自转的?”

【展示】Flash动画:地球自转及弹跳球、摇摆球、足球

学生活动:判断地球自转中心。

①观察判断:判断地球自转方式与三种球体旋转方式是否相同,确认地球绕一个中心轴(地轴)旋转。

②模拟自转:1位学生用充气地球仪,模拟地球绕地轴自转,另1位学生观察,并指出模拟是否正确。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你能在太空中看到我,请给我360°无死角的拍摄哦,仔细观察,看看我自转的方向是?”

【展示】Flash动画:地球自转(正视、俯视、仰视)

学生活动: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①在北半球某地贴黄色,在南半球某地贴上蓝色。②1位学生自西向东匀速转动地球,另1位学生正视、俯视、仰视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自转方向,互换。③画出正视、俯视、仰视时自转方向。④推选2名代表。1名展示绘制的地球自转方向。另1名演示并说明。

教师引导:①教师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示范如何从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②利用钟表GIF动画解释“顺时针”“逆时针”

共同总结: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半球看,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看,顺时针旋转。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仔细观察,我自己旋转1圈需要花多长时间呢?”

【展示】Flash动画:太阳、月亮、星星的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活动反馈:地球先生:我一刻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旋转,自转1圈需要1天。

活动4: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情境承转:地球先生说:(画外音)“为了让大家了解我,我特意请朱导给我拍了一个微电影,名字叫‘我的一天’”。

(1)昼夜更替现象

【展示】微电影“我的一天”(教材活动题1模拟地球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引导:从微电影中,地球先生自转运动让地球上的人们在一天的时间里经历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微电影并思考(产生昼和夜)

【补充】晨昏线、晨线及昏线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我是透明的,会发生什么呢?”

【展示】透明的地球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预设:只有昼)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我像太阳一样,自己会发光,会发生什么呢?”

【展示】发光的地球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预设:只有白天没有夜晚,没有人类,没有动植物„„)

情境:地球先生说:(画外音)“如果我哪天累了,不想自转了,又会发生什么呢?”

【展示】静止的地球

教师引导:是否有昼夜?地球任何地点是否能感受到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预设:有昼夜,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课堂反馈:因为我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我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夜)。更因为我不停的自转,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每天都经历着昼夜更替现象。

(2)时差

【情境承转】地球先生:(画外音)跟你们说件有意思的事情哦~今年7月14日下午16:00(巴西时),巴西世界杯决赛拉开战幕。而中国球迷和“伪球迷”们却为了看这场决赛而与睡神苦苦抗争着„„

教师引导:为什么下午4:00球迷们会与睡神苦苦抗争呢?时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学生活动:感受地球各地时间差异。思考(预设:因为我们和巴西存在时差);分享生活中感受到的由于时差造成影响的例子。

【展示】酒店大堂不同时间的钟;香港股市下午3:00收盘;美国纽约回来后倒时差。

教师引导:时差产生原因

【提示】经度没相差15度,时间差1个小时。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活动:①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开罗、纽约三个城市。

②将北京移动至晨线上,观察当北京为早晨6:00时,开罗和纽约的时间。

③1位学生自西向东匀速转动地球,另1位学生观察三座城市日出的先后顺序,并描述所看到的。

师生共同研讨: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

【活动反馈】地球先生:因为我的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出现时差现象。东边地点要比西边地点早看到日出。

【课堂反馈】

你们已经了解了我喜爱的自转运动,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①从南极点仰视我,我在进行着顺时针转动。②因为我在一刻不停的自转,所以,地球上就有了昼夜。③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是8月16日20:00,那时在摩纳哥运动员的家人们正准备起床。

学生活动:思考并判断真假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位爱运动的“地球先生”,认识了他喜爱自转运动。我们寻找证明他自转的证据,我们探讨他自转的规律,我们感受自转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将持续关注爱运动的他!

【拓展延伸】

①微电影:随处可见的自转影响力(实验:感受水的漩涡)②视频:科里奥利效应

(附件)

附件1:“我的一天”微电影

第1幕:教师手拿写字板,写字板上一张张呈现以下内容

微电影“我的一天”

导演:朱玲

编剧:教科书女士

演员:地球仪先生、手电筒女士

ACTION

第2幕: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在地球仪上用红旗标注北京,以北京在晨线上为基准,进行自西向东旋转)

附件2:“随处可见的自转影响力”微电影

第1幕:教师手拿写字板,写字板上一张张呈现以下内容

微电影“我自转的影响力”

导演+编剧:朱玲

演员:水先生,小红纸片姑娘

ACTION

第2幕:水的漩涡(逆时针)

小红纸片随着水流逆时针旋转

编辑 薄跃华

推荐第6篇: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①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②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③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和各自的特点。

④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四季的形成。

●○教学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10个,昼夜形成演示仪,手电筒11个,《地球自转歌诀》投影片,地球公转运行仪,皮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 (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 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有用,同时又教育学生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教学新课

板书

一、地球的运动

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进行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这儿准备有手电筒和地球仪,你能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吗?你能通过演示来解释这些现象吗?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问题一出,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旋转地球仪时的方向,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下面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①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回落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 ②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 ③日出日落产生了什么现象?(白天黑夜)学生回答完毕后,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④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吗? 若问题4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用一较大的玻璃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还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通过设置这几个问题,在探究自转运动的过程中,由现象到本质,将难懂的、抽象的知识变的简单、具体。

搭建一知识台阶,帮助学生理解。低台阶、高密度。

教师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如教材图1.15昼与夜示意图)。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各地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再请学生自己动手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如教材图1.17昼夜交替演示图所示,思考下列问题: ①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当中国是白天时,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处在白天的有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处在黑夜的有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 ②将地球仪转动180°,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中国处在黑夜,美国处在白天。) ③地球上某地经历一次白天和黑夜大约多长时间?(24个小时左右,即一天。) ④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从北极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俯视为顺时针。) ⑤教材图1.18讨论思考,在同一时刻,中国北京的畅畅同美国的姨妈互相问候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球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的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将知识拓宽、加深。

教师小结:(边小结过板书)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

教师出示《地球自转歌诀》,学生朗读: 地球向东绕轴转,旋转一周为一天, 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

歌诀帮助学生记忆。

承转: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你能想像出同时进行的这两种运动吗?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现在我给大家演示这两种运动,请大家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②运动的方向怎么样? ③公转一周的时间有多长? (学生总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堂小结

由学生填写下表进行总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绕转轴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表中的"?"是下节课要学的内容,给学生留有悬念。

板书设计

构架式的板书,给学生一个重点突出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

课外实践

动动手,测量竿影的长度和方向。

①首先,在学校空旷平坦的空地上垂直插立一根竿子,然后,在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早晨、中午和下午,观察和测量这根竿子的影子,并且填写下表: 次数 观察时间 竿影长度 竿影方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②根据记录表,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早上,竿影在_边,中午,竿影在_边,下午,竿影在_边。_时,竿影最短。

③请你想一想,这个观察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球的运动(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②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根据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并能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判断。

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教育。

②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找出重点、难点,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从观察入手巧妙地突破。层层深入地理解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培养学生能力。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的重点难点内容。二是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学要求,讲授知识做到深入浅出,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本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学新课

我们继续用地球运行仪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椭圆形) ②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斜着) ③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④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最南呢?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两次) 尝试从演示中发现地理问题,教师提出探究思路,让学生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老师演示时速度不要太快,若运行一周学生还没有看清楚的话,可以反复一次。

学生回答后,教师必须以板图的方式进一步做具体的解释: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的。它斜着身子,是因为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尖角,这个夹角是66.5°。正是因为这个夹角的存在,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北到达北回归线,最南到达南回归线,这也是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

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 为使问题更简单明了,教师将地球运行仪的地球仪取下来,换上一个皮球来演示。

搭建一知识台阶,帮助学生理解。低台阶、高密度。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会移动,始终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 没有。

没有热量的变化,会不会有气温的变化?不会。

地球在一年中没有气温的变化,会不会有季节的变化? 不会。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

这就解释了我们上节课留下的疑问。

关于四季的产生,我们结合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来详细具体地解释一下。

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反问,来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请大家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 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也就是昼长夜短,并且越向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长到24小时都是白天,这就是极昼现象。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夏至日。同时把夏至目前后的

6、

7、8三个月,规定为北半球的夏季。

这一天,南半球的情况完全相反。

②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昼夜长短情况与夏至日完全相反。习惯上,规定

12、

1、2为冬季。

③当太阳直射点两次在赤道上时,分别在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与南半球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即昼夜平分,因此把这两个节气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人们习惯上规定

3、

4、5月为春季,

6、

7、8月为秋季。

引导学生读图,通过读图,加深对地球公转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学生就刚才的解释填表,进行总结并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日期 阳光直射的地点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及时对难点加以巩固。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请学生用实际感受来验证所学。

我们当地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如何变化?(不一样。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承转: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别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回答: 读图析图,学会从五带图上获取基本的地理信息。

①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分别是什么?(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是怎样的?(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 ③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

④五带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气候现象?(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温带冬季冷,夏季热,四季分明。) 为巩固学生的记忆,教师在黑板上板图,然后找学生到黑板上就以上问题填图: 绘图、填图,进一步理解五带的分布规律。

●○板书设计

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

-- 66.5°N 北极圈

北温带

-- 23.5°N 北回归线

热带

-- 23.5°S 南回归线

南温带

-- 66.5°S 南极圈

南寒带

推荐第7篇:地球运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知识点多,难度大,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并且地理基础较差,因此,在上本节课时对我和学生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正确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让我获得了成功。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形成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时,我参考了几个优秀的教案,结合我的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从中整理了一些切合自己的东西。整个一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知识点覆盖到位,学生基本上能在课堂上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从教学流程上来看,本堂课由浅入深,逐一讲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意义,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较适当。从师生互动来讲,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探究式教学法,借助地球仪给学生参与课堂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以上几点来衡量,我认为我的课主要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

一、内容的取舍,把握住了难度和深度,做到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将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将地球仪这一重要教具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从我的演示中自己探究出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从微观角度观察到地球的运动。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从而更好的理解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

但是在课后的反思中与其他老师交流和询问学生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我的课的不足之处,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比较生硬,这一点也是我上课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的差异一点出现的太唐突,此处课本上有个活动没有利用好,应当给学生作出相应的更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

二、本节课的容量太大,由于没有及时和老教师沟通导致本节课讲的东西过多,在我下节课提问中发现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所以,我认为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节课应该怎么讲应该讲多少。

三、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本节课的两个目标都是重难点,我留给学生记忆掌握的时间过短,并且没有留给学生太多的做练习的时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讲的太多,导致检查结果不是很理想。

四、由于内容太多,一节课设计的活动太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不能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推荐第8篇: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1.2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法1 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有差异,因此,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方法2 复习提问四季的形成后提出: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一年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变化,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这是就同一地方,不同的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而言的,那么,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用这节课共同探讨学习。

板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讲授新课]

读图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如何?试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观察归纳,并画出简图。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若干小组的简图并让各组代表说明交流。最后教师边点拨边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达到北纬23.5度,最南可以达到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讨论解答 让学生观察课本P12图1.20“地球上的五带”,思考:北纬66.5度和南纬66.5度两条纬度为什么分别叫北极圈和南极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了解自由发言、描述。

评价点拨 在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后,教师可列举一些实例描述出现极昼、极夜的景象,如位于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被称为“子夜太阳”的故乡,在每年的5月18日至7月14日的午夜12点,一团火球刚落在地平线上,随即立刻升起,光芒万丈,直射天空,观者皆啧啧称奇。在这一段时期内,这里没有黑夜,太阳每天24小时悬在天上,毫不吝啬地把光和热洒向大地。再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位于北极圈内,是濒临挪威海的一个港口。那里的冬天有两个半月见不到太阳,长夜漫漫,路灯连续几个月不灭,人们只能在灯光下工作和生活。通过这些描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然后指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出现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因此,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

画图标线 指导学生画出地球上五带划分略图,标出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五条纬线,让学生明确五带各自的范围,填出五带的名称。

角色扮演 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儿童,讨论、感受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各自所在温度带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结出所在温度带的气候特征。并推荐出5名同学就四个节气和气候特征分别在全班交流。

交流评价 在各组讨论、推荐出发言代表后,从代表各温度带在春分这一节气时发言的3名学生开始,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气候特征的顺序,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比较在同一时间(季节)各带太阳高度不同,昼长时间不同,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也不同,因此,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与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了五个带。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评价,最后进行小结。

反馈练习(见“习题精选”,供教师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1.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与检测,师生边回忆复述,边归纳要点,强调重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五带形成等,这些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什么上帝的主宰、什么神的力量决定的。我们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活动与探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在当地,竹竿的影子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朝南?什么时候朝北?有找不着竹竿影子的时候吗?为什么?

推荐第9篇:1.3地球的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二.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地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4.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1.地球的自转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提问)地轴的空间位置有何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提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1个恒星日。即地球某一子午线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提问)1个恒星日是否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

--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是24小时,被称为一个太阳日,它是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而不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提问)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怎样的?

--(1)角速度

①概念: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②大小:每小时大约15°,每4分钟1°

③分布规律: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2)线速度

①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②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0

③V=V0*COSφ,V0为赤道线速度,φ为当地纬度。

(思考)北京和上海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如何?

--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则上海>北京。

总结: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地球的公转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地球公转轨道有何特点?

--轨道

(1)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近日点和远日点

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提问)北半球1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过近日点呢?7月初正是盛夏,怎么会过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提问)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与自转相同。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

(提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做1个恒星年。

(提问)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会有何变化?

--公转时经近日点时快些,远日点时要慢些,因此造成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稍长于冬半年。

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讲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大小为23°26‘。

(提问)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地球有怎样的影响?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

(1)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

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次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这称为1个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能最多。回归运动使得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和夜的形成

(提问)--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讲述)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晨昏线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叫昏线。

(1)昼和夜的表达方法

(讲述)任一瞬间,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3)昼夜更替的产生

(讲述)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交替。

(4)昼夜更替的周期

(提问)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多少?

--昼夜更替的周期,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还会不会由昼夜现象?会不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因为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这一现象决定的,与地球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也会存在,但更替的周期将会长达1年。

2.地方时

(讲述)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且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提问)什么是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1)地方时

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秒钟

(练习)当60°E的地方时是9:00时,

则61°E的地方时9:04,75°E的地方时是10:00,哪根经线的地方时是8:00?--45°E

例题:

A.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Eg.当我国领土最东端135°E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时,最西端73°E的地方时是几点?

135°-73°=62°=60°+2°

=4小时8分

10-4小时8分=5:52

B.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Eg.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49分44秒,兰州的地理经度是103°53\'E,计算北京的地理经度?

49分44秒48分104秒

12°26\'

103°53’+12°26‘=115°79’=116°19\'

(2)区时

A.时区的划分: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B.区时的计算(相邻两时区之间,时刻相差1小时)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

eg.计算116°E所在时区116/15≈7.7东8区

110°W所在时区110/15≈7.3西7区

②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时区×15

eg.计算东八区的中央经线8×15=120120°E

计算西三区的中央经线3×15=4545°W

C.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①日界线特征

a.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

b.实际的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避免通过陆地)

②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

a.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刻相同

b.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1天;

从西12区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1天

③特别的计时方法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规律:

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

(2)地转偏向力

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过渡)在地球的运动中我们提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会使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会因时因地地发生变化,太阳辐射能地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1)昼夜长短地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地变化

1.昼夜长短变化

(提问)以前说过,北半球地夏半年与冬半年是否等长?由于什么原因不等长?我们北半球的夏半年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自春分日到秋分日(3月21日至9月23日),在这段时间里,太阳直射点落在北半球,这时候,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夜长。

(讲述)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夜弧短,则昼长夜断;反之,则昼短夜长,如果昼弧和夜弧等长,则昼夜平分。

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思考)二分二至时,太阳光照的俯视图是怎样的?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φ-Ω|

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值

Ω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在同一半球取“+”

与所求点不在同一半球取“-”

例题:北京39°54\'N

冬至日H=|39°54‘-(-23°26’)|=26°40\'

夏至日H=|39°54‘-23°26\'|=73°32\'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随纬度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变化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提问)夏至日,地球上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是哪些地区?H是最小值的为哪些地区?

--HMAX: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HMIN:整个南半球

(提问)冬至日,地球上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是哪些地区?H是最小值的为哪些地区?

--HMAX: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HMIN:整个北半球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

随季节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变化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A.四季的划分

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1)天文四季

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因此凡立足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以这些天文现象作为依据划分的四季就属于天文四季。

我国与西方传统的四季划分都属于天文四季,但具体的时间划分不同。

①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②西方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

(2)气候四季

传统的划分四季方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我国大部分地方立春时,在气候上正处于隆冬;立秋时,在气候上还处于炎夏。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一般把

3、

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6、

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

9、

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

12、

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这属气候四季。

B.五带的划分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五带。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安全教育

推荐第10篇:第3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第3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作者:徐乾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75 更新时间:2010-9-7 学科:科学 课题:地球的运动 课型:新授 教师:徐乾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3、通过绘图训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激发对科学和个人内在美的追求志向。[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关注的重点由宇宙空间转到了地球本身,主要介绍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长久的热点之一。教材首先从研究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规律入手,然后有选择地介绍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典型地理意义:时差和季节变化。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如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与变化规律、太阳高度变化、四季的更替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激发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本章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发展,切实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方时的计算。

4、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6、昼夜长短的变化。

7、季节更替。[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红线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等。 [教学方法] 解决重点 : 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讨论,确定结论。

突破难点 :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结论。 研究创新 : 教师设疑,学生分组研讨,解决问题。 [课时建议] 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板书)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环节一 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自传运动规律 1.自传方向

2.自传周期 3.自传速度

(二)地球公转运动规律 1.公转方向 2.公转周期

3.公转速度 展示两则案例:

案例1: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就可以得到一幅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上的恒星会呈现出这样的运动轨迹?

案例2: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为什么?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的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 (活动探究)

教师:将全班同学每4人分为一个小组,两人转动地球仪,两人把观察到的相关结果画在示意图上。 学生:学生轮流转动地球仪,认真观察探讨,并把结果通过绘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 周期

(1)一个恒星日

(2)23小时56分4秒 •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学生质疑、提问)

学生: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启发、点拨、讲解。

2、地球的公转 (活动探究)

教师:任意挑选若干名学生上台表演,参与教学活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和启发。

学生:上台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纠错,逐渐掌握自转与公转过程中地球的运动状态特征 。

学生自主总结: •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 周期

(1)一个恒星年

(2)365日6时9分10秒 • 速度

(1)角速度——平均为1°/每天

(2)线速度——平均30千米/每时 (3)近日点速度快于远日点。

评价方案:课后完成第15页活动

2、3(2)。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导入新课。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在归纳总结中使师生共同提高。

第2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

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一、地球的自转与时差 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传 (2)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 2.地方时形成

3.区时、时区及区时的计算 4.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北京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

明明:姑姑,晚上好!

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越时间的差异呢?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昼夜交替

(方案1:动手演示)

(方案2:用多媒体辅助演示)

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共同完成本部分的学习。

学生:首先观察地球仪,找到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上面立一根牙签,用橡皮泥粘住。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明暗关系。然后转动地球仪,使牙签处被手电筒照亮,继续观察明暗关系。接着找到明暗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观察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及移动方向。 教师讲解、点拨:

1、晨(昏)线的判断。

2、晨昏线与入射光线垂直。

3、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即晨昏线是大圆)。

4、昼弧与夜弧概念。延伸拓展:

1、昼夜交替一定是自转产生的吗?通过设疑质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2、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这部分可根据课时和具体条件灵活安排。地方时

(演示观察)(方案2:播放视频)

教师:伴随着昼夜交替,地球上位于同一纬度且处于夜半球(非极夜)的两个地点A、B哪个先看到日出? 学生:每组在地球仪上相应位置贴上A、B两字母,用手电照射,转动地球仪观测并回答。相对偏东的地点比相对偏西的地点先看到太阳。 教师讲解:地方时的计算公式和相关规律: (1)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

(3)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4)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 说明:东(+) 西(-)

例题:已知淮南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12分24秒,求淮南的经度。(116.9ºE)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 (读图思考)

学生:结合课本第17页图1.21和读图思考讨论。

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时区和区时,区时与地方时,讲授区时的计算方法。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说明:当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反之用“-”。

4、国际日期变更线

(承转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思考: 教师提问:当中时区是正午12点时,问东12区和西12区各是几点?[指时区图] 学生回答:东12区是24点,西12区是0点。

教师提问:对。如果中时区是9点呢,那么东、西12区各是几点?[指时区图] 学生回答:东12区是21点,西12区是前一天的21点。 教师提问:好。如果中时区是15点,东、西12区各是几点? 学生回答:东12区是次日3点,西12区是当天3点。

教师提问:很好,通过以上计算,我们知道东、西12区虽然紧相邻,但在区时计算上的特点是…… 学生回答:钟点相同,日期差1天。

教师提问:对,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转动地球仪],如果转动地球仪让大家数一数转动了多少圈,也就是过了多少天,是否容易数? 学生回答:不容易数。

教师演示、启发:[拿出另一个做了日界线标志的地球仪]现在看这个中间粘了一条红线的地球仪,再去数转动了多少圈,是否就好数了?大家看红线对着你,[转动地球仪]看,过了一圈了,又过一圈了,这就是说已过两天了。为什么粘了这条红线就容易数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有了标志,作为一圈的起点和终点。

教师提问:对,我们为了计算日期也应该在地球上确定一个人为的标志,作为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因为每个地方都可以随着地球自转,自然地运行到24点进入新的一天,24点就是新的一天的0点,但全球还需要有一个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起点。这就好比让大家排成一圈报数一样,必须有个排头才能开始报数。排头与排尾之间有个界线,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也有个界线,我们叫作日界线。我们了解了日界线的由来,就是新旧日期的分界,或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但是把它划在哪里最合适呢? 学生回答:划在180°经线上,因为东、西12区相差一天。 评价方案:第18页活动

1、2。提出设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

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互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使学生认识清楚国际日界线意义。

通过演示实验,老师的启发,使学生突破国际日界线这个难点。

第3课时 环节一 导入新课 环节二 探究学习环节三 课堂评价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1、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演示观察)

教师:注意结合前面学生活动,运用多功能晨昏仪(或播放视频)演示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在确定直射范围和极昼极夜范围方面的意义。 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总结:“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的。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播放视频)(方案2:也可用多功能晨昏仪演示) 教师引导总结:

•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 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学生:读图思考完成有关昼夜长短部分的问题。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方案2:用多功能晨昏仪演示)

教师讲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用示意图表达) 教师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 (小结式过渡)

4、四季的形成

练习: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

学生回答:略。

提问:阅读教材P21页最后两段及P22阅读部分,回答: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学生回答: 略

讲解: 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

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四季的划分 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

3、

4、5月

夏季:

6、

7、8月

北温带国家 秋季:

9、

10、11月

冬季:

12、

1、2月 [评价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方式的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26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

3

3,地轴。“三个基本不变”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本节的评价建议如下:

1、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在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演示观察等活动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评价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布置实地观测、探究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例如日影的探究,测量学校所在地经度,简易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等。

使学生明白黄赤交角的存在是产生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基础。为学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做好准备。

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说明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综合表现,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第4课时 复习课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探究学习

环节三课堂评价

一、复习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 [复习目的]

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特点和地理意义。

2、熟练的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地理意义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复习重点] 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 [复习难点] (1)恒星日与太阳日。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太阳高度的计算。

(4)利用地运动知识解决实问题。 [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式教学法。

[例一]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1,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中A.B两线段中:表示恒星日,表示太阳日。 (2)恒星日比太阳日(长或短),原因是

。 (3)地球自转的真正期是 ,时间为

。 答案:(1)B

C (2) 短

恒星日比太阳日少转59′。 (3)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说明](1)恒星日:真正周期,自转360o,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 科学研究用。 (2)太阳日:自转360o59′,所需时间24小时,生活中应用。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2)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恒星日大小不变。

[例二]读图2,完成1-2题的要求(阴影为夜半球) 1.图中的M地时间是

A.3月21日12时 B.3月21日8时

C.9月23日6时 D.9月23日中午13时 答案A

[点拨]从图中信息可知,晨线与子午线重合,因此一定是二分日,然后就容易判断了。M点所在子午线比晨线早6小时,即为12点,所以应选A项。 2.图中表示时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东北山区的河流有春汛 B.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来

C.M点的昼长夜短 D.此时太阳直射点是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过渡 答案B [点拨]我国植树节为3月12日,图中表示的时间为北半球春分日,即3月21日。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大约在4月份左右。 图2 图3 [例三]图3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 ①这一天太阳直射

线。

②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置。 ③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

④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点拨]这道题目是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第一次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即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热带的范围是46°5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寒带的范围是90°-23°26′=66°34′,北温带的范围是66°34′-23°26′=43°8′。假设黄赤交角减小到23°,热带的范围是46°,寒带的范围是90°-23°=67°,北温带的范围是67°-23°=44°,即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答案]①北回归线 ②黄道面的画法通过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与赤道的交点。③正确的画法将北极圈向南移动与晨昏线相交。④热带的范围缩小;寒带的范围也缩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例四]读中心点为地北极的图4,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 1.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进入雨季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图4,若 图4 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 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点拨]此题重点检查考生在理解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逻辑推理和判断。该题是一道一图两设问题,第一和第二设问中都提示中心点为北极,根据平时复习,学生可以确定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设问中已说明阴影部分为黑夜,因此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进而判断甲地时间为晨线所在经线时间相差3小时,则甲地时间为9时,第①题正确选项是B。图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能在春秋二分,由此判断图中所给时间为春分或秋分,故第②题正确选项A。第二设问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图180o的经线和时间为0时的经线,即甲地的时间为3时,北京时间和0o经线的时间相差8小时则时间为7日8时。

[例五]读图5(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图5 图6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 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

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分至

分之间 [点拨]此图右边第一条经线7月1日12时(因为每天太阳 直射的一条经线为地方时12时)。此时北京(东经120o)为 7月1日20时,正午12时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120o- (20时-15时)×15o),西线20o以东至东经160o为东半球, A点应标在右边第一条经线(0o)与第二条经线之间(西经 30o)之间。

本初子午线此时是12时,西经20o与本初子午线相差20o,经度相差1o,时间相差4分钟计算,相隔20o相差80分钟,所以A点的地方时在10时40分与12时之间。 [答案] (1)A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如图6 (2)7,1 (3)10,40,12,0 [随课练习](备注:此部分可以根 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 读图7回答1-2题 1.A点位于

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

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 C.北京的东南方向 图7 D.中山站(科考站69°22′24″S,76°22′40″E)的西北方向 2.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下游出现凌汛

B.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正好顺水

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长江中正游平原农田中,油菜生长良好 3.图8为北京时间早晨6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 图8 分析回答:

(1)这天是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点, A点当日的 昼长是

时。

(3)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

点。 (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日点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和

气团,北印度洋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5)图中C 点位于B点的

方向,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读太阳光照图9(阴影部分为夜半球,A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以下要求: (1)该图表现出完整的

(洲或洋)范围,这里蕴藏丰富的

资源。

(2)此时地球上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3)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是

方向流向。

(4)在图上画出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与过去的一天的两条分界线, 图9 并标注出经度。

(5)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

(略大于、略小于、等于) 过去的一天的.范围。 [参考答案] 1.C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判断,A点位于南极圈附近,在北京南。A点又在东经130o到东经160oE之间,因此可准确判断A点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2、A 3.(1)6月22日

夏至日

(2)4点

16时 (3)B

B (4)远日点

东南季风

热带海洋气团 (5)西南

60o34′

4.(1)南级洲

煤炭 (2)北极圈以北地区 (3)逆时针

(4)图略,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为当日12点,A点所在经线为180o,即日界线,另外可知0o经线此时为零点,因此新的一天与过去一天的分界线即为0o经线和通过A点的180o经线。 (5)等于

通过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节内容。

应用精讲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加强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素质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 学 反

思 本节内容我计划使用四个课时,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而且由于内容涉及很多数学的立体几何知识,但在讲解此部分知识同时数学并没有讲到立体几何部分,因此更增加了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如何把新课改的思想更好的运用到本节课中,将成为完成好此节课的关键。

事实证明,把新课改的思想充分的运用到此节课当中是正确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这节内容的每一课时的难点都较多,如: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公转的轨道,昼半球和夜半球,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等。突破这些难点的办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课件和教具。一边讲课本内容,一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升起,从西边落下,配上音乐“东方红、太阳升……”学生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好像太阳绕地球旋转,教师抓住这个司空见惯但又极易造成错觉的问题进行后面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在讲解地球的自转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演示,把屋内的光线调暗,用一盏台灯对着地球仪并进行转动,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地球的自转,并让他们自己给出相应的结论。在一些问题上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这样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方面起到了辅助性作用,使每节课都比较轻松的完成教学。 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拓宽了知识面,意志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丰富,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教师设计的各项活动,往往就是那些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便发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这样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2、教师指导未能及时到位。在本节课中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储备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障碍等缺乏预见性(主要是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使指导不能做到有序到位,使得教师的作用大打折扣,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讲解本节之前先对学生初中时期的地理知识做一个复习,如经纬网,地球的基本知识等,这样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指导的分寸。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提高呢?

1、教师要关注差生,多进行品质教育,提供参与机会。

作为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尤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用更大的耐心去关注差生,要付诸于爱心,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给学生以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给差生吃“偏饭”,多提问、多参与、多关注、多激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形象,做研究型的教师。

新课程对教师有了更高的时代要求,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和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具备超前的教育观念、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高超的教学技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开创精神较强的科研能力等基本素质。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并对学生的每一次知识反馈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求。

第11篇: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昼夜交替周期;

3、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模型进行实验建立地球运动的抽象的空间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了解地球、探索宇宙的兴趣,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地球的自转方向、产生的现象。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地球自转和公转纪录片 『导入』图片展示生活现象导入

(提问: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么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讲授新课』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活动

一、探究观察: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中地球的自转情况,思考: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那里?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与归纳总结)

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2、绕转中心:地轴

活动

二、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中地球的自转情况,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

3、方向:自西向东

思考: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太阳东升西落,同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地球没有动。为什么?(视频:物体相对运动)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去理解地球自转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关系。

(坐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上,看见车窗外的景物在不断后移,而不觉得自己在向前移动。同样可以说明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的缘故。) 活动

三、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中看南北两极看地球自转情况,总结: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怎么旋转的?

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活动

四、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评价。

4、周期:24小时

三、自转产生的意义

1、昼夜更替

地球的自转对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来看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北京时间直播时间段主要为半夜0点到8点。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与师生互动。

提问:凌晨2点起来看,那巴西也是黑夜?——不,白天。

讨论:为什么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会出现白昼和黑夜之分呢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且自身不发光和太阳光照射)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以及回答后总结归纳。

讲解:我们刚才在转的时候,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在白天和黑夜中间有一条交界线,我们把这条交界线叫做晨昏线(圈),我们一天能碰到几次这条交界线?(两次)讲述晨昏线的判断。(快班讲)

2、时间差异 展示图片,讲述时间差异的现象以及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

板书

第12篇:3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4.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6.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7.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 8.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9.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2.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4.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5.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2.晨昏线的画法; 3.时间的计算;

4.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5.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设疑引入】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总结讲解】

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板书】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

【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板书】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过渡】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结论:

恒星日23h56 '4''(3600)——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h(360059')——昼 【同时用吹塑片演示】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板书】

【引导看书】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展示模型】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板书】

3、地球自转速度 【总结】

24=15度/每小时 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讨论】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总结】【板书】

(1)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外,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都相同,都为150/小时

(2)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备注: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线速度=1670cosθ, θ为所求地的纬度)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4相关内容及图1.17思考: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讲解】【板书】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备注:该部分可以补充右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练习】

1、P14“读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点拔:造成这种北半球冬、夏半年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公转速度慢,所以用时较长;而冬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用时较短。

2、P15活动题第二题: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过渡】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就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板书】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阅读思考】读P15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及阅读P

15、P16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

2、完成P16活动。

3、简要分析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关系。

4、简要分析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有何影响?

【讲解】【板书】

1、黄赤交角

(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黄赤交角的角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

(4)黄赤交角的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定义: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 (2)周期:1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 (3)移动规律:

课后习题

P15活动第一题: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板书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3.地球自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1)赤道平面: (2)黄道平面:

(3)黄赤交角:23026’。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 (4)黄赤交角的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定义:

(2)周期:1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 (3)移动规律:

第13篇:《地球的运动》问题式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 问题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因自转、公转的周期而分别产生的太阳日、恒星日和回归年;公转轨道面和赤道面之间的黄赤交角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几个方面的地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由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并掌握地球不同纬度处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4.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综合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地转偏向产生的原因。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法、读图归纳综合法 学法指导 读图分析与归纳比较法

[教具] 三球仪、地球仪、投影仪、图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规律

[阅读课文]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部分,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黄赤交角图 [提问] 1.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如何?何谓恒星日与太阳日?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如何?各有何特点? 3.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有何特点?什么叫近日点、远日点与回归年?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各是多少? 4.什么叫黄赤交角?目前是多少度?对地球有何影响? [小结]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时间是23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即天空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一天24小时,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太阳日比恒星日多出59\',时间多3分56秒。

2.地球自转角速度约每小时15°,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上为1670千米/1小时,南北纬60°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极点为0。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其长度为9.4亿千米。每年1月初,日地距离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日地距离最大,这个位置叫远日点。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365日5时48分46秒,为一年,天文上通常称这是一个回归年。公转角速度一年360°,每日向东推进大致1°;线速度平均为30千米/秒,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4.黄道面(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变,在地球绕日公转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移动,春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北纬23°26\',秋分日又南移直射赤道,冬至日继续南移直射南纬23°26\',春分日又北移直射赤道。

(第二课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阅读课文,观察“运动物体水平偏向图” [提问] 1.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最显著的地理意义有哪些方面? 2.何谓昼半球、夜半球与晨昏线,地球上的地方时如何计算? 3.为什么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在南、北半球如何偏向? 4.地球自转产生的何种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地球目前的形状有何特点? [演示] 在平行光线下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夜两半球与晨昏线,以及“昼夜更替”现象;用投影仪放映“运动物体水平偏向图”。 [小结]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四个方面:即①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②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形成不同的地方时;③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④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2.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其一面,向着太阳的一面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面为夜半球,二者的分界线(圈)为晨昏线(圈)。地球上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3.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受惯性的作用,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因此,从运动后的位置上看来,运动质点已经离开原来方向而发生偏向。 一般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地球目前为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或三轴椭球体。

(第三课时)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导入新课]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引起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因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更替。下面我们就来看地球公转的这些地理意义,请观察“夏至日与冬至日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图”、“昼夜长短变化图”、“昼半球和夜半球图”。 [提问] 1.什么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何在?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变化规律? [小结] 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则是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太阳高度就纬度而言,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3.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和二分日外,其余各地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秋风日至春分日为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夜最长,昼最短。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四、四季更替 阅读课文 [提问] 1.从天文现象看,四季更替的含义是什么?从天文含义看,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2.我国传统四季如何划分?气候统计上的四季又如何划的? 3.若黄赤交角为0°,那么,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季节变化将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 1.从天文现象看,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从天文含义看,夏季是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二季的过渡季节。

2.我国传统四季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的。气候统计上把

3、

4、5月划为春季;

6、

7、8月划为夏季;

9、

10、11月为秋季;

12、

1、2月为冬季,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

3.若黄赤交角为0°,则出现太阳直射点总在赤道、全球全年昼夜平分无季节变化的情况。 [作业布置]略

教学后记

第14篇: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课外的伸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同时,教师巧妙地把这些资源引入新课教学中,珠联璧合,事半功倍。学生的默契配合和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还是疑难题的讨论,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结合地图内容,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归纳,不仅能力得到提高,辩证思维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活动充分贯彻整个课堂始终,教室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是学生成长的空间、平台,教学反思《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活动形式多样化,有小组合作学习,有学生上台画图,有个体的展现,有团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充分彰显学生的能力。归根到底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师生新的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单向传输者,而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予以简要点评,而且点评得比较到位。

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教学我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四季的感受。这样不仅是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演示过程中速度快了一点,理解能力强的部分同学很快就懂了,理解能力慢的还似懂非懂,今后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在教学中才能灵活的驾驭课堂,不断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第15篇:《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维过程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大新庄镇中学 李老师

一、案例背景:

“善思则疑、思起于疑”。任何思维的过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生追求新知的动力、是思维创新的前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阶梯式质疑情境,引导学生一步、再一步不断地思维、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可以使思维过程步步深入。

二、案例描述:

《地球的运动》一课教与学:

引思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动机、思维潜能] 首先给“三球运行仪”通电,使表示太阳的灯泡亮起来。 师:布置“请同学们认真看我演示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 生:认真观察,(有的学生不禁低声赞叹)非常兴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地球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动„„ 师:现在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地球自转的同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 “天空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师:演示“三球运行仪”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导:朝向灯光的一半是白天、背向灯光的一半是黑夜。)

生:认真观察后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同时会产生白天和黑夜更替现象。 (注:学生的问题被简要板书在副板书位置)

分析:初中学生天性对新事物感兴趣。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兴奋神经,顿时活跃起来。愉悦的教学氛围为拓宽学生的思路奠定了情感基础,致使学生发现、提出了多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动机、思维潜能,为学生深入的探究问题奠定了思维基础 。

引思过程二: 探究中引思、助思

„„(承上)师:演示“三球运行仪”问学生:“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方向怎么样?” 生:“„„”

师:演示“三球运行仪”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向。操作中并提示:左西右东。 师: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方向怎么样? 生:自西向东。(非常肯定)

师再问: 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吗? 生:认真观察后得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的结论。

分析: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主动地观察事物,在倾听别人的意见或提示时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或问题。这是学生深入思维的结果,也是学生走出思维困境的有效途径。

引思过程三:课尾引思、延思、助思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及方向、公转及方向,了解了地球在自转时会产生白天和黑夜更替现象。

进一步设问:春夏秋冬四季是怎样产生和变化的呢?。 生:“„„”

师:演示“三球运行仪”引导学生观察。 师: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师:(提示性问题)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地轴是否与地球公转面垂直?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不垂直”

引导反向思维:“如果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垂直那会怎样呢?”

生:“„„”

师再引:(把地球仪放垂直,使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垂直)演示“三球运行仪”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灯光(太阳光)直射赤道。” 师 :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灯光(太阳光)直射赤道说明了什么? 生:认真观察并讨论后回答:“说明了地球上任何地点气温不变。” 师 :地球上任何地点气温不变,任何地点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吗?

生:认真讨论后回答:“地球上任何地点气温不变,春夏秋冬四季也当然不会变化。” (火候到了,返回正向引导)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垂直,地球上任何地点气温不变,春夏秋冬四季也不会变化。那么现在事实的确是春夏秋冬四季也再不断变化着,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认真再次观察并讨论后回答:“说明了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地轴与地球公转面不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

师再引:“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为什么会产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呢?”

生:认真讨论后自然得出结论:“由于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时,地轴与地球公转面不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这样会使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半球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气温变化,导致春夏秋冬四季也不断变化。” 师引导学生共同小结„„

师: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资料继续探究,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助。

三、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探究问题非常感兴趣、学生相互合作、教师鼓励学生质疑,营造了科学的思维氛围,致使学生的思维开放,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能不能只有白天?”等。这些问题虽然可能是学生的假想、猜想,但它可能就是科学领域新发现,很可能引导学生将来真正走上探究科学的道路。将学生课上提出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任意选择有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会全心投入,可以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初中学生天性好问,有很强的求知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的质疑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思维,有实效的培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尽可能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束服,开放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实践活动逐步深入。

四、课后反思:

在引导学生思维的教与学中,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各种思维信息 ,及时分析、整合各种思维信息 ,采取相应的引导思维的措施。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帮助,让学生真正突破思维障碍,走出思维困境。

第16篇:《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地球的自转》教后反思

付百泉

我校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实施,在学校全面推进导学+堂清的教学模式下,就《地球的自转》一课,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反思。《地球的自转》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课外的伸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活动充分贯彻整个课堂始终,充分彰显学生的能力。归根到底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师生新的关系,以自学导学为主。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单向传输者,而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予以简要点评,而且点评得比较到位。

教学要注意使用媒体资源和地图册。本课教学我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加强探究合作,再努力培养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在教学中才能灵活的驾驭课堂,不断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第17篇:《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用了四至五个课时才基本讲完,具体课时安排是,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二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三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第

四、五课时: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与四季。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该节内容是在初中阶段了解地球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学习地球运动现象的规律性及其成因。可见,该部分内容无论是对学习者还是教学者,要求较高,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尤其学生的接受能力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各课时的难点较多,如: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判断、时间的计算方法、日照图的判读技能、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突破这些难点的办法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适时播放课件。对重难点知识的传授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自转的方向。

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学过地球自转的方向,但仅要求从地球的侧视图中学习。高中把这一知识点做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想象在地球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中的“读图思考”,要求学生用笔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学生在自己的演示探究过程中得到顺、逆时针旋转的重要结论。

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这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难于理解为什么公转速度在近日点较快,而远日点较慢?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该内容讲解的深浅。该内容重点在于说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事实,而不是过多地探询原因。教师应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轨道形状,以及日地距离变化有关”层面讲解,学生才能易以理解。如果有程度较高的学生再有疑问,教师可以课后个别辅导,从更深层次分析,与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大定律有关系。即行星的向径(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而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是不等速的,近日点地球运动的速度快一些,而在远日点慢一些。运用课本中的“读图思考”的问题(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而为什么北半球是冬季?7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北半球却是夏季?”。“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思考,活学活用新知识。

3、光照图的判读是本节重点知识,教师在“讲”的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练”的及时要求,并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加以指导。

从学生作图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尤其浅薄,仅有的初一地球地图知识早已淡忘,在作图中频频出现错误。

①如晨昏线的画法出现错误。学生将北半球或南半球误画成夜半球;或不考虑节气随意画出以地轴为对称点的昼夜半球。教师应以作图为契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调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并且晨昏线所在平面必经过地心。

②如不认识昼弧和夜弧。学生对夏至日或冬至日时的南北半球“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的总体状况可以明确,但对具体的求昼长或夜长几个小时、日出或日落的时间等问题则一头雾水。这时教师应指图告诉学生,晨昏线将地球上得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在光照图上估算某地的昼夜长度并不难,只要沿着某地纬线算出昼弧(夜弧)所跨经度数乘以2,再除以15便得。

③学生甚至不认识哪条是经线,哪条是纬线。所学的初中知识由于距今时间过长,遗忘太久,如经纬网的基本概念学生已经不清楚。只大概说出“经线是竖的,纬线是横的”,地理的专业性术语全无。我要求学生“描出图中A点的经线”、“描出图中C点的纬线”,学生感到很困难不知画出。

第18篇: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讲解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 “ 次科 ” 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迫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节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本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7 ~ 9 年级的地理课中也有地球运动的内容,因此,高中地理要处理好与它的区别和衔接问题。

教材分析:

对于本节的教学处理,可以按教材的顺序,先讲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再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最后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 15 页的活动目的既是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特点的归纳和应用,又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如何设计比较项目、如何分析比较结果等。

恒星日与太阳日 ” 是教学中的难点,说明时要把握:第一,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 “ 三点共线 ” 到下一次 “ 三点共线 ” 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第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第三,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遥远,可看作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图 1.14 中的 “ 三颗恒星 ” 实际上是同一颗恒星;而太阳距地球较近,所以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恒星日和太阳日在时间上的差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要懂得如何确定晨线和昏线,并要明确晨、昏线上的地点分别正处于日出、日落时刻,其太阳高度为 0° ,并明确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 “ 北京时间 ” 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亲友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 “ 倒时差 ” 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差异,可以从 180° 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的地方,并结合例子来说明。至于 “ 地转偏向力 ” 的知识,在本章不必涉及,留待第二章学习。

黄赤交角 ” 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从 “ 一轴两面三角度 ” 和 “ 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 掌握它的概念: “ 一轴 ” 指地轴; “ 两面 ”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 三角度 ”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 度 26 分,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 度 33 分,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度。 “ 三个基本不变 ” 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 23 度 26 分;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 两个变 ” 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黄赤交角在确定太阳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等方面的意义,结合第 20 页的活动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

课时: 3 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1、问题引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涉及地球运动的问题(不一定学生会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 1 )为什么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 2 )为什么四季星空是不同的? ( 3 )为什么昼夜长短会变化? ( 4 )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2、演示引入。运用 FLASH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诗词引入,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习新课】 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的特点包括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公转的特点包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充分运用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知识学活。

2、利用 FLASH ,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

从赤道、北极、南极看,地球公转跟自转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地球自转的 方向

从赤道看、从北极看、从南极看 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 速度

角速度、线速度

给出两条相对应的题目,考察学生掌握的程度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3、把恒星日和太阳日、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公转轨道等图制成 POWERPOINT ,在图上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地球自转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周期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恒星 23 时 56 分 4 秒 360o 太阳日 太阳 24 时 360o59 ′ 哪个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C 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D 1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而为什么我们这里是冬季? 7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夏季? 4、归纳总结 5、学习反馈

在广州, 6 月 1 日 22 时看到的星空,再次能看到同样星空的时间是: ( ) A、6 月 2 日 22 时 B、6 月 2 日 21 时 56 分 4 秒

C、6 月 2 日 22 时 3 分 56 秒 D、6 月 2 日 22 时 56 分 4 秒 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的对应点相比 ( ) A 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 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 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口、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B、南北纬 30 度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南北极没有线速度,角速度为每小时 15 度 D、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图表示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B、图中 A 点的地理纬度是 66 度 34 分 C、A 在 B 的东南方 D、A 比 B 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板书:

第19篇:新课标下《地球运动的特点》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初探

——以《地球运动的特点》为例

****

摘要:在对地理新课标进行了认真解读、体会、思考的基础上,把新课标的“新”具体到课堂中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地球运动的特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新教材、认真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理念转变;课程理解;教学设计;有效教学

1.高中新课改下教学理念的转变

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设置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参与、合作等作用。基于这些需要,新的课程设置及课标要求与原来的教学大纲有了一些区别。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时代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能够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下面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做浅谈。

1.1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只包含知识与技能目标,而新课标中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组成的,从“双基”到“三维”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满、具体,体现了新课标改革的优点与特点。

1.1.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由“学懂”、“学会”、“会学”三个阶梯目标组成。“学懂”、“学会”、“会学”是层层加深的。“学懂”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是最基本要求;“学会”是在“学懂”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会学”是在掌握知识并且会应用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找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会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知识与技能目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是一致的,只是受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很

多教师都把重点偏向了“学懂”,或是比“学懂”更低层次的对知识“机械记忆”,而后两者体现的很少。新课改后,有了更深层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就必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个基础了,没有基础何谈发展!

1.1.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关键性目标也是改革的亮点。课标改革革的就是过去单一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指令教教材,学生成为了听、记、背机器的弊端。这个目标的设置,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使我们重新认识“经历学习过程”的意义和启发我们思考研究如何看待“教学成果”。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举足轻重。

1.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大纲中,虽然也有情意领域的目标,但是相对来说处于陪衬地位,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把它包含进去,重智育轻情意,所以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终极目标,这与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重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是相一致的。

1.2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课程目标离不开,要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就必须选用与此相适合的教学方法,它决定你的教学是否有效。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既然课标改革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得改革。

1.2.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改下的现代教学方法对比

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也即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执行者,教师教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接收者,学生没有很好地成为学习者。相当部分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讲述法、练习法,朗读法,成绩考核法等。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把握得当,例:课改下的教材地理知识难度降低了,但是科普性和探索性的增加,增加了很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背景材料,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内容多以图表、“活动”、“阅读”、“问题”等呈现。教师教学要达到有效,就要多依据学生情况(知识基础、心理)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亲近.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教学课堂,使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根据教材内容编排,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

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2.新课标下对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解

我们确信,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未来世界就不能离开地理学【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家园,我们生活离不开地理,发展离不开地理。解决好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另外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地理课程改革既是地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又是素质教育的时代需要。高中新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先进,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统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从知识为本转变为能力为本。

2.1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它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

2.1.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目标,按教材设置来看它有四个侧重点:①“必修1”侧重于自然地理,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必修2”、“必修3”的基础。②“必修2”侧重人文地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是学习“必修3”的基础。三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③侧重于区域地理,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重在成因分析。④侧重地理技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利于终身发展。

2.1.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此次新课改的关键,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这是初级目标;进而能发现问题、提出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在前条目标基础上的提升;并且还能表达、交流学习成果,这一条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几个目标对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都十分重要。通过新课改告诉我们,必须要改变“填鸭式教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它的内涵较过去有了扩展,对“兴趣和动机”、“审美情趣”、“全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内容有确切的表述,更加全面地丰富学生的人格世界【2】。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对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把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鉴赏力;通过组织一些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撰写报告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等实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2内容目标

高中地理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组成。教师可根据“标准”作为自己教学目标的参考。手中的教材知识教学的工具之一,应该牢固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活动建议”也是为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提供参考。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安排和课标要求,我们还可以自己探索新的活动,新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要按照“实施建议”的“案例研究”,或是教学方法。要不断的提高我们对教材的灵活使用性。

2.3实施建议

新课改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教材编写建议”四部分。作为教学建议多是根据教学内容给教师提供参考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 “评价建议”是教师学生学习地理后的评价,新课标中给处理一些建议,让老师参照这些方面去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主要是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习结果性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问题等,创新的设置符合本校的地理课程,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增设一些学校地理资源库。或是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进行教学。也可开发一些校外地理课程资源。“教材编写建议”是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组合能力和对地理的深层研究等才能达到。

3.对教材(必修1)的分析

3.1必修1的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并分析其地理意义;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特点,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1、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

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到天气系统的特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

【1】 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2教材内容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教材内容跨域多学科,与很多学科都相联系,需要一定的语文、数学、生物、化学、物理、体育、美术等学科知识。如要能正确计算太阳高度角对数学的几何运算有所掌握;要能撰写地理报告或是小论文就要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要能确切理解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就需要物理上学到的“开普勒定律”知识;要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就离不开化学;要去野外调查就要有强壮的身体等等。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不能把地理孤立开,得充分与相关学科联系,易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3.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1”的内侧重于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必修2”、“必修3”的知识和理论基础。高中地理三个模块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他们内部的逻辑性很强。同时也是选修“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基础。

4.《地球的运动》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对有效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相关学科的联系);此外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学习该章节内容已有的只是基础和学生的心理)。能够进行较客观、较全面地背景分析,你想“有效教学”就有望了。

4.1本章节课标与解析

课标要求对于教师来讲就相当于一个人有灵魂,备课如果不以课标作为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课就会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后果很可怕。课标解析正确对你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具等非常重要。

4.1.1课标原文

①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②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1.2课程标准解析

对课标的解析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能够通过运用教具、学具或是观看多媒体演示,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包括地球运动的方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侧视)、周期、速度及地球公转的轨道等。其次是自己能够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并且能够在草稿纸上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地球运动情况。最后通过掌握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的知识,进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2学情分析

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得先问病人有何症状,才好对症下药。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要获得知识和技能,要懂得会学习,我们教师就要做确切的学情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心理方面和知识方面的分析。 4.2.1学生心理

高一的孩子年龄大多在十

五、十六岁,相对于以直接兴趣为主初中生来说,他们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随着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增强。他们的兴趣会显露出责任性、探索性、求异性等特点,注意力也较稳定而持久。 4.2.2学生的知识基础

《地球的运动》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但是由于高一新生立体几何和相关的物理知识还没有学。加之,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初中地图、地球基础知识、世界海陆分布等较多内容已淡忘,很多知识容易混淆。所以《地球运动》特别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成为高中地理的一大难点。 4.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3.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人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一章的第三节,处于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之间,在空间上由远及近,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4.3.2知识结构关联图

4.4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一堂好的课最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抓住重难点,详略得当;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抓住重难点。所以说确立了重难点对有效教学是很必要的。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资源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全面考察(学生、教学资源)、分析。 4.4.1教学重点的确立及依据

《地球运动》这章节的内容是必修1这本教材的重要部分,对学习后面的内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此节内容有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够减轻学生对“时差”、“太阳高度角”、“四季更替”的理解难度。所以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地球公转的轨道确立为重点。 4.4.2教学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部分内容涉及的相关学科多,有物理、天文、数学等,空间性、综合性强。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基础,要求学生要具备空间想象力。高一新生,这些涉及的相关知识都还没有学,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教师要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是关键。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出发都是挑战,所以将其确立为教学难点。

4.5教学时间安排

整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介绍地球自转公转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通过实验演示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进行分析,掌握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知道昼夜长短的原因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下面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5.教学实施方案

5.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②能够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③结合相关示意图,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多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动手动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地球是不断云动着的,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5.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是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理解 5.3教学策略

本堂课运用了演示法、比较法、提问、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5.5板书设计

6.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教学体现

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前期的备课就会非常认真、全面。会考虑到教学的多方面,如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重难点知识;

设计提问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回答出不同的答

案;怎样使用教学方法才会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动起来等等。重难点的把握很重要,但是重难点知识学生能理解多少,应用多少就要看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体现、体现方式和解决办法了。

6.1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及解决方法

重点是“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及公转的轨道”,整节课都在体现,“方向”和“周期”的体现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用地球仪演示并且描述他所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向和周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速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计算和看教材图1.16“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也是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难点是“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理解”,这个知识点主要是由于空间性很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所以很难理,主要体现在地球自转的周期那儿。我的解决方式是让学生先看教材上的图1.15“恒星日与太阳日”然后让学生演示:使用一个地球仪,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在地球仪上做一明显记号,将记号对准太阳和恒星,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先演示错误的地球运动方式,即只自转没有公转(此时只有一个周期),由学生来找出这个错误,改正这个错误之后,可以明显看出有两个周期。主要参考教师用书上的建议,不宜拓展的太深,只需要学生掌握两个周期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这个活动重在学生易于理解难点,还可以培

养学生的动手、主动思考能力,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徐留兴.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41.

[3]哈特维格·豪布里奇(德).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草案)[g]//周勤.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感谢写论文以来,谭秋副教授、同学以及很多教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建议,在此衷心的感谢!

第20篇:《地球的运动与地表变化》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与地表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

二、教学设计概述

1、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

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注重活动中的观察与交流。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印象,更好促进知识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

《地表的变化》这篇课文内容包含两个知识面;一是学生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二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学生在了解地表的变化中知道;地表的变化可分为剧烈变化(有地震或火山喷发引起的)和缓慢变化(如岩石的侵蚀或水流的搬运)两种。缓慢的变化不易被觉察,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及图片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对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我们居住的地球已经被人类通过许多重要的方式加以改造。这些改变可能有利也有弊,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教材中利用八图加以说明,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自然的力量和人的力量对地表产生巨大的影响。教材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今后采取的合理建议。教材中利用八图加以说明,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在训练中培养学生

的科学思维。

四、学情分析

《地表的变化》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地球的概貌以及内部的构造,火山与地震,卵石的形成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从知识和能力已为本单元的探究打下了基础。为此,更好的引导学生探究地表的变化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使他们对习以为常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他们的重要

性及不断探究的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产生的影响。

2、科学探究:会查阅书刊或其它信息,能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

行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大胆想象,知道人和自然应和谐相

处。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探究地表改变的因素及现象。

2、教学难点:对地表的改变进行合理的解释。

七、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对地表影响图文资料,以及卡纸,剪刀,笔。

教师准备化石,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地球是在不停的运动引起了地表的不断变化,所谓的“沧

海桑田” 即是对这一事实的写照。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什么力量让地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地表有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神奇的地表变化

活动(1):

(出示四副示意图;第一幅是火山喷发引起地表的改变,使之形成山脉和海沟等;第二幅是溶洞和石笋;第三幅是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第四幅是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 学生观察思考:有哪些力量会使地表发生变化?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了解地质作用知道这种力量是人类不可

抗拒的。增强探究的乐趣) 活动(2)、展现6500万年前和现在大陆和海洋分布情况图

学生动手实践:

1、比一比,你有何发现?

(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东海岸,轮廓非常的相似,这边大陆凸出去的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凹进去的部分吻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把两块大陆剪下来,在拼在一起,就能拼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再把南美洲和非洲轮廓比较一下,更可清

楚看清这一点。)

2、学生大胆想象,在地球形成初期,陆地是什么样子?一亿年

后陆地又是什么样子?

[操作过程]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活动(3)

(课件展示——“世界屋脊”)展示珠穆朗玛峰图片,引出一个小故事: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能提供证据吗?(开始活动——)

1、学生发表见解,然后出示两个实例:一是珠穆朗玛峰发现了远古海洋的生物化石,二是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代森林遗址。

2、集体讨论探究(课件)

教师是相应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课本16页)化石,认识化石

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 学生将分组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分享。既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1、展示四幅图(葛洲坝的水利工程,开山修路,防护林,乱砍乱

伐情景图) 学生观看图片,认识人类的活动具有两面性。在世界人口是日益增多,人类活动更加频繁的今天,人类必须应该更好地认识自然,掌握其发展规律,使地表形态的改变,向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向发展。

(三)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的建议

1、停止毁林开荒。

2、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

3、恢复天然牧场。

4、汇报、小结。

三、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

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

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板书设计:

一、神奇的地表变化

6、地表的变化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三、应采用的保护措施

『教学评价』

本教学设计在一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讲授知识与知识面拓展的结合;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教学过程的优化为主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的结合。

其中,在师生的双边互助活动中,潜意识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严密逻辑思维、客观实际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为活动做准备,教师事先应对以上知识有比较充分与科学的了解,并备好可能需要出

现的图片与素材。 另外,缓慢的地表变化不易觉察,剧烈的变化学生又没切身体验。因此,大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地表变化的事实。适时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图片与模拟动画的展示,通过观察与实验,体验

到探究的兴趣。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doc》
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