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教学设计

2021-08-1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埃及教学设计

“埃及”教学设计(湘教版)

河北省平泉县第二中学 徐英

一.教材分析:

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材分为四大部分:地跨两洲,沙漠之国,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工农业。内容涵盖了埃及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文地理概况。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地图及插图,使得埃及的地理内容丰富有趣,学生乐学易学。 二.地理规律及学科逻辑解析:

从地理规律及学科逻辑上看,地理位置决定了自然条件(如气候,景观等),自然条件又影响了其历史发展(干旱荒漠中的古代文明得益于尼罗河的馈赠,文物古迹沿尼罗河分布)和现代经济,如埃及人口和城市沿尼罗河分布,农业也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三.学生分析:

进入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知识,如地球地图知识,地形气候知识等,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 四.设计理念: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长远目标,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社会公民。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识读埃及地理位置图,掌握埃及地跨两州及扼守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2.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作用。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 4.了解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了解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灿烂文化。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及图片等素材,掌握埃及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的知识,自主学习,重点难点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兵教兵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古代埃及灿烂的古代文明及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产生敬仰之情,并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 六.教学重难点:

1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PPT及自主学习学案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学习依据,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力求作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学习的主动权是属于学生的。

1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作为文明古国的埃及,学生们都了解,并且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比如金字塔,木乃伊,法老,这些词汇学生都耳熟能详。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访问网络或其他途径,查询有关埃及文明古国的相关材料。

(二).情境导入:学生课前已经查阅了埃及文明古国的资料,可由学生做讲解引入埃及地理知识的学习。

(三).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一.地跨两洲:

1.读埃及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和海洋名称。

大洲: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海洋: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字母E代表__________半岛,该半岛应属于_______洲。

⑶F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_____,该河是世界第_______长河, 它自南向北注入____________海。 ⑷埃及首都为___________,其图中代码是_______;从波斯湾起航驶往西欧的小型油轮,一般经过图示区域中的_________运河。

2.埃及居民大多数为_________人,属于_________人种,多信奉_________教。学习活动二.沙漠广布

1.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属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埃及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这与当地的____________气候相关。 学习活动三.文明古国

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埃及人留下的巨大的____________塔、雄伟的_____________像、神秘的“木乃伊”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学习活动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_________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2、埃及农业集中于__________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现代化农业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盛产优质的___________著称,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_______。

(四).合作探究:

1.读课本74页图3—18,想想埃及文物古迹的分布有什么特征?你认为游览埃及主要景点应选择的最适宜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2.读课本75页图3—21,可以看出埃及的主要矿产是___________,这种矿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2 3.现在,工业逐步成为埃及经济的主要部门,你认为埃及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五).展示交流

1.埃及概述(包括位置范围首都人种语言宗教等) 2.展示合作探究题的1题和2题。 3.(在合作探究的3题的基础上)借鉴埃及经济发展的经验,说说如何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本地经济。

(六).总结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习惯画出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

(七).达标检测:

1.埃及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作物是 ( )

A.椰枣 B.长绒棉 C.洋葱 D.玉米 2.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D.西奈半岛

3.埃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因其扼守着 (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好望角 4.关于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埃及属于非洲国家,领土全部位于非洲境内

B.苏伊士运河在埃及境内,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C.埃及经济以农业为主,长绒棉的出口收入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 D.埃及首都开罗,位于地中海边 5.世界第一长河是 ( )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长江 D、密西西比河 6.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八).课后拓展延伸

课后通过阅读书籍,查询网络,结合所学,举办一期“埃及地理风情”板报。 教学设计自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力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地理知识,设计了相关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系列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平台。课前对埃及知识的前置学习(网络查询埃及地理风情古代文明等)和课后举办“埃及地理风情”板报,将地理课堂延伸,是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推荐第2篇:埃及教学设计

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下教学设计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教学目标:

1.指图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3.举例说明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埃及的经济现状。教学重点:

指图说出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张金字塔的图片,让学生辨图说金字塔的渊源,补充:金字塔和中国长城一样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今天我们就一块儿畅游埃及,探寻一下这个神秘的“金字塔王国”。

承转:要想去埃及旅游,我们首先要知道埃及在哪儿。

一、位置及范围

读“非洲政区图”:描述一下埃及的地理位置(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分析),并请同学上台指图展示,归纳: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贯穿其境内。

自主学习:P77“苏伊士运河”说出其开通的重要意义,从而可以归纳出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承转】既然知道了埃及的位置,那么我们采用哪种交通方式去呢?航空,坐飞机去,我在互联网上查阅到目前我们中国和埃及之间开通了两条航线,分别是从北京和广州到埃及的首都开罗,那么埃及的首都开罗具体在哪儿呢?

二、首都、居民

读图8-13,找出开罗的位置,了解开罗的城市特点,城内清真寺众多,而且一下飞机局可以看到许多穿着如图服饰的居民。

温故知新:这种服饰是什么人的传统服饰?导出埃及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国语是阿拉伯语。回忆阿拉伯人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回答),归纳出埃及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境内沙漠广布。

三、沙漠、河流

自主学习课本P78“沙漠广布”,结合下图小组合作交流,归纳埃及的地形气候特点,并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承转】由于埃及境内90%以上是沙漠,所以制约其人口、城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尼罗河几乎是埃及唯一的水源,所以对埃及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阅读P78“尼罗河”小组合作探究:尼罗河为什么被埃及人民称为“生命之河”?并交流展示(要联系埃及的气候、地形特点,从人口、农业、城市的分布几个方面分析),教师点拨指导,并承转:尼罗河沿岸充足的水源和炎热少雨的气候非常适合长绒棉的生长,埃及的长绒棉曾经是该国主要的经济支柱,那么埃及现在经济怎么样?接下来学习“发展中的工农业”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自主学习P79“发展中的工农业”结合课本插图8-18,回答下面问题: (1)埃及的工业规模居非洲第几位?

(2)埃及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其中地位最突出的是哪一部门?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4)主要农业区在哪里?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其中最著名的农产品是哪一种?

请同学展示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可以纠正补充,教师点拨,归纳:埃及工农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很大,除了工农业之外,埃及的旅游业收入也是其重要的国民收入之一。

五、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多媒体展示一组埃及景观图,让学生感受埃及作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看右图,请问埃及的文物古迹分布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在埃及旅游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最适宜?

学生交流并展示交流成果,教师引导,进一步说明尼罗河对埃及古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小结:学生谈收获,教师点化,强调重点,并回扣目标。

五分钟限时达标测试:(略)教师出示答案,统计达标率,讲解疑难。 链接生活,提升自我:2013年5月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中国一游客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被记者拍照后图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并被网友热议谴责。

思考:这幅图片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并展示成果,教师引导点拨,并布置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联系身边实例,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杜绝不良习惯、提高个人素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制作一期手抄报。

推荐第3篇:埃及教学设计

《埃及》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在上课前播放埃及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刚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的这组图片都与哪个国家有关? 生:埃及

师:能说说你印象中的埃及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对并不是很了解,其实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除了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外,还有更多值得你探秘的地方。(大屏幕展示单元知识树)本单元走近国家共分七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虽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却以发达的经济令世人瞩目的日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古老文明的埃及,。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呈现学习目标)

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我们一起来看学案

问题探究一:地跨两洲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本76—77的图文资料,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完成下列任务。我们比一比谁的效率高。时间4分钟)

1.读图8—13,找出并记住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埃及的陆上邻国,把它们在图中标记出来。

2.读课本77页的文字材料,说出埃及的面积、人口、民族、语言、宗教、首都。

3.认真读图8—14及阅读材料,说出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 4.描述埃及地理位置,说出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交流

老师点拨:从半球位置看,埃及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埃及大部分位于北纬22°—北纬30°之间,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埃及北临地中海,西临红海,大部分位于非洲的东北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它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承转过渡

师:就是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埃及拥有了独特的自然环境。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张卫星影像图“埃及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你能说说形成埃及夜间灯火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吗?为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进入

问题探究二:沙漠广布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本78页的图文资料和学案上的相关资料链接、非洲气候图,提取有用信息,大胆回顾迁移,有疑惑点组内探讨,完成下列任务。时间5分钟) 1.读课本78的文字材料和读非洲气候图,说出埃及有哪两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2.读埃及地形图,说出埃及的地形特点。3.回顾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说出为什么埃及人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学生展示交流

老师点拨:埃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形大部分是200—700米的低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平原只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沙漠面积占90%,平原虽然面积只有4%,却养育了埃及90﹪的人口,是一个十足的沙漠王国。

承转过渡

师:浩瀚沙海中,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灌溉水源,它不仅影响到了埃及现代城市的分布也影响了埃及的农业的分布,让埃及在茫茫沙海之中形成了一条生机盎然的千里绿色走廊。这个有着6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的国家是怎样利用本国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问题探究三:发展中的经济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本79—80页的图文资料,提取有用信息,仔细归纳总结,独立思考3分钟,有疑惑点组内探讨解决,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8—18,找出最主要的物产棉花,说出它的分布特点。找出埃及的最主要矿产石油说出分布哪里?大胆推测埃及的主要工业部门。

2.读图8—21,说出埃及历史古迹的分布特点?游览这些名胜古迹,最佳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3.思考埃及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旅游资源?

4.读图分析近年来埃及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埃及经济发展利用了本国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展示交流 老师点拨:尼罗河沿岸肥沃的土壤为埃及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储量丰富的石油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给埃及带来了丰厚的侨汇收入,众多举世闻名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到埃及观光旅游,从这些实例中充分展示出埃及人发展经济的因地制宜原则。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的埃及探究之旅马上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一路上我们都收获了什么? 生:

检测反馈

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达标检测题,时间4分钟。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埃及的相关材料,自己办一期手抄报,主题为:“金字塔之国—埃及”,全面介绍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过去和美好未来。

推荐第4篇: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永乐公办小学

马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珍惜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四环”教学法。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引领达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提高热情。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朗读情况。

师:把课文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伸出一个手指头赞扬你(大拇指)---你真棒!

师:把课文读过两遍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用两个手指头来夸奖你(食指和中指)---耶,你胜利了!

师:把课文读过三遍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用三根手指头表扬你(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OK,你做的太好了!

师:把课文读过三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请大家伸出十个手指头,为这些同学鼓掌!

游戏小结:同学们学习语文就要反复的读,刚才这些同学都做得很好,如果坚持做下去,我相信他们会收获到更多的掌声。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当你面对着外国游客时,我们这些小导游会向他们介绍哪些地方呢?(出示课件一: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北京故宫)。

自由说,如果此时,我们来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会向我们介绍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埃及首都开罗,向金色的沙漠出发,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课件二)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巨大的角锥形建筑)

2、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样建成的?--------)

3、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金字塔的位置、作用、名字的由来、数量、特点、建造方法等。

4、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一说?

预设:(1)金字塔的位置(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来(4)金字塔的数量(5)金字塔的特点(6)金字塔的建造方法--------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四、重点品读,领悟方法。

1、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

2、同学们是从文中那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出示课件三)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作者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自学提示:①用

2 “圈点勾画批注” 法读书。②读—-勾---品---注---说。

五、自学反馈,引领达标。

师:同学们,读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说描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有哪些?

生: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 一米 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段话是描写金字塔宏伟的。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嘛,下面让我们来好好感悟感悟这段话。

师:出示课件四: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这句话里有个词语“摩天大厦”,摩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 摩:

1、摩擦;

2、接近;

3、研究、切磋 师:你认为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 生:第二种

师:那你能不能说说摩天大厦这个词的意思呀? 生:快要接近天的大楼 师:能不能表达地再准确些? 生:形容大楼非常高

师:谁来读一读,一定要让大家感受到金字塔真的很高很高啊!

生读

师:不够高,大概才十层吧!谁再来? 生朗读

师:好像到了二十五层了,谁再说试一试?

3 生朗读

师:老师感觉到了,已经到了顶层。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可以去掉吗?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的摩天大厦。 这座塔高146米多。 生自由读这两句话。

生:不能,如果去掉,我们就不会想像出金字塔究竟有多高。 生:不能,如果去掉,这句话就不太形象了。

师:老师同意你们的说法,有了后半部分,让我们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楼的高度。那么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呢?

生:作比较

师:完全正确。同学们要记住这种说明方法,在我们以后写说明文时可以运用。还有一句描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是?

师:(出示课件五):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 一米 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大屏幕出示,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生:金字塔是由很多很多石头垒起来的。 生:石头很多,平均每块重2.5吨呢!

师:每块石头很大,230万块石头垒起来会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巨大 生:庞大

师:是啊,巨大的金字塔看起来宏伟壮观!

师:同学们这段话中的四个数字:(大屏幕出示)1千米、

4 230万块、2.5吨、60万节,这里叫什么说明方法呢?

生:列数字

师:老师发现没有什么能难倒你们的,谁再来读一读金字塔精巧的语句?

生: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出示课件六):“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金字塔太神奇了,几千年过去了,居然刀片都插不进去。 生:我是从这个句子里读出的:“几千年”,说明时间过去已经很久了,一般的建筑物可能都倒了,有的也肯定已经破损了。但书上说“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金字塔的结构很精巧,居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都能巍然屹立,真的是不可思议。

师:你真善于读书,从一个词就读出了这么多东西。想一想,金字塔为什么这么精巧呢?

生:因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严密。

师:对,原因就在这,每一块石块都磨得那样平整,砌得那么严密。要知道那可是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生产力是相当低下的,人们用的都是相当原始的青铜器或石器等工具,要打磨平一块石头已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他们要把350万块石头都打磨得平整,要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心血啊。所以,修建金字塔是一件异常艰苦,异常浩繁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书上这样告诉我们—

(出示课件七)“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5 师: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生: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师: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修建金字塔的人很多,经常有10万人在干活。 生:我读出了整个工程的浩大,居然要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现在埃及有七十多座金字塔,那要花多少年呢。

生:我从中读出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是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将一块块巨石打磨,筑就了这宏伟的金字塔。

师:的确,是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无数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最后一句。

师:刚才我们好好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那么它们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想知道吗?

生:想

六、自主阅读,感悟升华。

1、师(出示课件八):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可以动笔划一划、做一做。

①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这是个什么句子?(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古埃及人民怎样把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相信你一定能够补全这个句子。

据说人们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你能给这段话配一副简易说明图吗?从中你看到了一群

6 的古埃及人?

2、交流自学情况,教师随即板书:勤劳、智慧

七、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出示课件九)

1、是啊!孩子们,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有的只是埃及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这一座座人间奇迹。四五千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着这一块块巨石,想到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指名说。

2、说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话,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改变不了金字塔。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我国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等,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为一个又一个永恒的奇迹。

八、课外延伸、知识拓展。

1、了解世界十大古代建筑奇迹。

2、请同学们自己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仿照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短文。

九、板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勤劳

精巧

智慧

7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 15 课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我觉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一、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 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二、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 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 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 践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修养。

三、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处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来说, 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很难 在脑海中形象化,课堂容易显得沉闷、枯燥。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 术与文本的优化整合,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四、整体感知和重点品读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对文本有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五、合作学习和独立自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还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六、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 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确,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质疑激趣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 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七、创景激趣,自主设疑。为了不让课堂显得沉闷,我在一上课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仿佛 是去埃及观光,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从而引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奠定了基础。

八、多元导悟,合探解疑。化抽象为直观,把数字具体化,体会特点 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 课文在介绍时出现的只是一系 列的数字。这些是抽象的,无画面的,孩子们只能浅层次的、机械的 告诉我们金字塔高、大,但如何高、如何大、如何宏伟,还体会的不 够深刻、具体。 于是我抓住了几组数字, 让它们和周围的事物作对比, 将

9 它们具体化。 “146 米、40 层”的高度,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楼作对比,相当于 几个叠加的高度呢?学生很快得出“10 个,需要费力的仰头才能看 到顶。”有了这样真实的感受,自然体会到金字塔的高。

九、巩固深化,学用延展。学生在初读课文阶段提出的问题, 有的通过前面的精读品味已经 找到答案,有的还悬而未决。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又产生了 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编题,测试学习的效果, 品尝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向课外, 走向生活!

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体现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十一、做到了先学后教、达到了当堂巩固,节时高效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第二课时的执教反思,不足之处望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推荐第5篇:第三节埃及教学设计

榆中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教学设计

学 校:

榆 中 四 中

学 科:

年 级:

七 年 级

课 题:

教 师:

杨 文 明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埃及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首都开罗。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埃及气候的特点。

4.了解埃及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和旅游资源。

5.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重要作用。 2.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识记与埃及有关的一些地理事物名称。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尼罗河对埃及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利用改造,向学生进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

1.埃及地跨两洲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及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埃及地跨两洲的地理位置。2.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法、演示法、讲述法、板图法 【教学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板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而建造陵墓,这些巨大的方锥形的陵墓象征了他们的地位与财富。因为它们的形状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 2

们中国一般称之为金字塔,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神秘的金字塔王国——埃及。一起去旅行吧!

(课件展示)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问思考):

(1)埃及的领土分为几部分?完全在非洲吗? (2)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3)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教师总结)埃及主要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由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西奈半岛组成。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大体在北纬23.5度到北纬30度之间。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接利比亚,南接苏丹。

(板图展示)教师在黑板上快速画出非洲、亚洲、欧洲局部图,让学生找出印度洋、大西洋、苏伊士运河、亚洲、非洲等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通过学生填写,教师引导,说明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

1.地跨亚、非两洲,是亚、非两洲之间重要的陆上交通要冲。

2.苏伊士运河是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上通道。 让学生阅读P73页内容,找出埃及的面积、人口、人种、语言、宗教、首都等概况。

(讲授)埃及的领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2000年总人口6398万,首都在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埃及90%以上的人是阿拉伯人,他们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承转)回想埃及的地形图,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并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读出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师总结)

埃及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和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承转)在这么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埃及,什么资源尤为可贵呢?(水资源)而埃及唯一的生命之源就来自我们以前学过的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课件展示)尼罗河基本概况

(教师总结)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最长河流,源自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但是径流量却比较小,几乎没有支流,是埃及境内的唯一地表水源。

(承转)埃及的旅游业为什么十分发达?是什么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到此地?(文明古国)

(讲授)文明古国→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展示图片说明埃及有很多历史遗迹 3

和历史文化)。

让学生找出埃及历史遗迹的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教师总结)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它孕育了埃及文明。

(承转)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下面让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埃及的工农业。农业的发展靠什么?

学生回答:靠水资源

(教师总结)埃及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埃及以盛产长绒棉著称,其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让学生阅读图3-21埃及的矿产和物产并讨论。

现在,工业逐步成埃及经济的主要部门。你认为埃及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1.运河的主权2.丰富的旅游资源3.丰富的石油资源4.发达的农业等 【课堂小结】(略) 【课后练习】(略) 【板书设计】

一、地跨两洲

1.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地理位置重要性 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1.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尼罗河

三、文明古国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课后作业】 预习第三节俄罗斯的内容,并写出预习笔记。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课题:亚非大河文明中的古代埃及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介绍了古代埃及的位置,强调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政治的影响,以及尼罗河河水对古埃及的农业的影响,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农作物的生长的规律,发展了天文学,例如太阳历等,书中介绍有关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还详细描述了金字塔,它代表了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的出现及发展;古埃及的分裂和统一。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渴望接受新知识,并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所以这课古埃及应该图文并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详细了解并学习这课的内容。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图例“埃及统一后疆域”和“公元前15世纪的疆域”,了解古代埃及疆域的发展变化,并学习古埃及之后数次的分裂和重新统一。

2、通过书中金字塔的描述以及示意图,来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并学习其原因。

3、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并认识到其意义。学习古埃及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的分析与课文的理解,提高识图能力和对课文分析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位置及疆域的学习,从宏观上简要了解古埃及以后的统一和分裂过程;通过对象形文字的产生意义认识类推到其他文字产生的意义。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进而上升到自然环境对某一文明的影响。

重点、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学习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重点是古印度文明成就表现。

教学方法:运用问答法、讨论法来讲解这课。

教学过程:首先在PPT展示古埃及位置和疆域的地图,结合书本知识,认识到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几十个小国,到了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统一的埃及国家。再给同学们看看古埃及的历史年表,来了解古埃及以后的走向。

尼罗河的水文环境对古埃及的影响,尼罗河河水通畅和盛行的风向使埃及拥有了一条宝贵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整个流域的统一;尼罗河河水定期泛滥为古埃及农耕提供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古埃及的农业的发展。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发展起天文学,例如太阳历。

提出问题: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再展示第二张图片—金字塔,来学习以下几点;这一时期的阶级关系。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这有两种说法。传统认为,这种坟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发展的结果,即从前王朝的画墓,到早王朝的马斯塔巴,到乔赛尔

的层级金字塔,最后发展成角锥体的金字塔。

英国学者爱德华兹在其《金字塔》一书中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他认为,金字塔的修建,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而角锥体的金字塔则象征了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金字塔的四条棱线就形似太阳的光芒。他认为,斯涅弗鲁时期是这两种不同的宗教观念的转换时期。

第三张图片展示不同载体的象形文字。重点讲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可见象形文字产生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宗教,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改为太阳神拉。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时间继续生活,所以他们把尸体脱水变干,制作成木乃伊。而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知道解剖学的知识开始分科治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板书设计:见纸质稿。

课后讨论:四五千年前的金字塔的建造者是用什么办法开凿、搬运重达十几吨的石块?

推荐第7篇:《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以及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呢?

简单板书:金字塔建在哪里?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建造的?有哪些神秘的传说?„„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并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理清参观的先后顺序,想一想各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你想了解的关于金字塔的内容吗?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一)学习第1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段,共享你阅读中的收获。指名汇报阅读中的收获:

地理位置——尼罗河沿岸;数量——许多;大小——大大小小;历史悠久——四五千年的历史。

2、引读课文第1段。

(二)学习第2段。默读课文第2段,指名说:这段主要写了金字塔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课件展示图片。引读、齐读。

(三)学习第3段。快速浏览第3段,指名告诉大家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四)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想:作者运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指名说方法。(记叙顺序:由远到近;描写方法:比较法、列数字法、举例法。) (3)默读这一段,边读边勾画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好处?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胡夫”金字塔外观和结构上的特点。小结说明方法:作者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方法拉近了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的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写作中的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表现建筑特点服务的。引读、同桌对读、一问一答等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4段。读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在遥远的古代,这样庞大的建筑物究竟是怎样建成的?)

(五)学习第5段。是呀,作者也有这样的疑问,齐读第5段。本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作者成功地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走,我们也随他去了解了解,看看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成的。

(六)学习第6段。

1、默读课文第6段,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指名说说建造金字塔的两种不同说法。

3、这两种说法是怎么来的?(是考古学家们提出的两种不同的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猜测呢?

(七)学习第7段。齐读第7段,谈谈你读后的感受。指名谈感受(相机板书:血汗智慧创造奇迹)

小结: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

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五、课外延伸,深化探究

1、关注金字塔的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查找积累资料,了解金字塔

2、关注世界七大奇迹,查找资料,在课后完成一张手抄报,题目自定。

六、课堂小结

1、指名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自由说,教师归纳总结)

2、教师小结: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资料进一步地了解金字塔。

七、布置作业

1、同桌互默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

推荐第8篇:埃及教学设计 崔甜甜

【 课

题 】埃及(第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还是航线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能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类型、首都和主要城市

(3)、了解苏伊士运河情况和对埃及经济的意义以及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2)、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识记与埃及有关的一些地理事物名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利用改造,向学生进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教材分析】

本节是“走近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主要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四部分内容,其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学情分析】

在了解第一国家(日本)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对埃及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重点】

1、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问题设计、图文资料分析、归纳、推理、谈话法、问答式相结合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地跨两洲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和中国一样是数千年文明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遗迹至今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旅游者,其中一种建筑遗迹如塔样,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它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设问:学习一个国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自然地理方面,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人文地理方面,如经济、城市、宗教、语言等。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埃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 (自主探究):

(1)埃及的领土分为几部分?完全在非洲吗? (2)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3)埃及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半球位置:埃及位于____(南、北)半球; ____(东、西)半球

纬度位置: _____穿过埃及的北部。______穿过埃及的南部。大部分位于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

海陆位置:埃及北临_____海,东临____海。大部分位于__洲东北部,____运河以东的____半岛属于亚洲。邻国有西侧的_____、南部的____以及东北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简要总结)埃及主要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小组合作)

为什么说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还是航线捷径

(课件展示)埃及的首都

(自主探究)埃及的首都在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埃及90%以上的人是阿拉伯人,他们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二、沙漠广布

(小组合作)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形

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埃及主要有什么气候类型?

(承转)90%以上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于埃及境内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因此淡水对埃及有相当大的作用,埃及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与流经的尼罗河密切相关,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的文明”。

(课件展示)埃及的尼罗河资料。

(小组合作)

(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流向是哪里? (2)说一说,尼罗河对埃及的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要总结)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注意强调长河与大河概念的区别),起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尼罗河为沿岸人们生活和生产提供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交通,为埃及创造灿烂的古文明和发展现代经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件展示并小组讨论)

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为“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和现代埃及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发展都与尼罗河有关。从以下几点分组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

①尼罗河为什么定期泛滥?

②尼罗河定期泛滥对农业有何好处? ③尼罗河为何不像以前那样泛滥了? ④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显示图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1、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2、尼罗河使两岸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3、尼罗河修建了阿斯旺水坝,拦蓄了洪水

4、尼罗河防洪、发电、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所以,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为“母亲河”。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分组合作:

1、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对埃及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2、读图8-18,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什么是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总结: 尼罗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其出产的长绒棉,以光洁闻名于世,素有“白金”之美称,也为埃及换取了大量外汇。

埃及是北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石油、运河、侨汇、旅游等方面的收入都已超过了传统出口商品棉花,而成为埃及的四大经济支柱。埃及根据本国国情,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自主探究)学生回忆四大文明古国名称(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凭四大发明和悠久的历史成为文明古国,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

(展示课件图片)学生说说关于金字塔的故事。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游览埃及的古迹最适宜的交通工具。

在埃及除了可以游览文物古迹之外还可以看到些现代的建筑,如阿斯旺水坝。还可以看到美丽的沙漠风光,尼罗河风光。

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埃及发明和使用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发明的高超的防腐技术,他们制作的木乃伊保存至今。

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因此,埃及的旅游业非常发达,是埃及的重要收入来源。

(教师) 课堂小结 (学生)完成自我测试

推荐第9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教材价值简析、教学设计

沧浪区教研室

李琴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前后勾连,迁移学法。

1.整体回顾:上节课我们已初读课文,通过抓三句话(出示《埃及的金字塔》三句话),了解了课文的表达顺序,总分总的结构。尤其是抓住过渡句的几个关键词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即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2.前后勾连:还记得刚学过的《秦兵马俑》一课的三句话吗?(出示《秦兵马俑》三句话。)同样是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以及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迁移学法:同学们,阅读一般说明性文章,首先就要理清说明顺序,这样你将很快的抓住文章的要点,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高年级学生应有【掌握】的阅读说明性文章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学会前后勾连着去思考,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种前后勾连的方法来学习《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

二、聚焦重点,用心品读,领悟说明方法之效果,感受说明语言之特色。

师: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就主要介绍了埃及的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静心地思考,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金字塔这一工程的宏伟与精巧?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来介绍的呢?

(一) 说明方法。(出示第三自然段)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从数字入手: 1. 品味数字。

解读:共有70多座---数量之多; 高146米多,40层高---塔身之高; 走1千米——想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多少米?金字塔的一周可是操场的5倍呢!——规模之大;

230万块、2.5吨——每块相当于50公斤重的50个小胖墩的体重之和,一头巨象之重;总重量达684.8万吨、地球一周、60万个(从海南排到漠北)”—— 巨石数量之多,重量之大;

10万人,30年时间——人数之多,时间之久。

预设一:学生直接说从数字中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当即点红一长串数字。

师:具体说说,哪些数字让你体会到它的宏伟?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结合相关数字谈感受。相机朗读点评。

★ 师:学生交流完后。是的,作者就是运用了这一长串具体的数字,让我们从金字塔数量

之多、塔身之高、巨石重量之大、数量之多、建造时间之久等多角度感受了金字塔建筑的宏伟,工程的浩大。(板书:列数字)

预设二:学生从某个带有数字的句子入手谈。比如“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46米,40层”这两个数字让你体会到的是金字塔塔身之高。

※能形容一下你看到摩天大厦的感受吗?(高耸入云,抬头望不见顶)

师:看,作者把金字塔和我们熟悉的大厦一作比较,就让我们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高大。

※现在你的脑海中屹立起了这样一个高大宏伟的建筑了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们看到的这个金字塔。(师点: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高大吗?(指名朗读,教师适当点评)

师:其他数字又让你从哪个角度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呢?让学生结合其他相关数字谈感受。相机朗读点评。 ※能把你的这种惊叹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能把这些带有数字的语句读好吗?

※我听出了你的惊叹!你的表情也充分的告诉了我们你的感受!

★师:学生交流完后,教师点红一长串数字。是的,作者就是运用了这一长串具体的数字,

让我们从金字塔数量之多、塔身之高、巨石重量之大、数量之多、建造时间之久等多角度

感受了金字塔建筑的宏伟,工程的浩大。(板书:列数字) 2.比较阅读:如果去掉这些数字,这样介绍可以吗?为什么?(出示改过的较为笼统的语段)

师:所以说恰当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能准确的凸显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形象更为鲜明,也更具说服力。

3.勾连前文:还记得《秦兵马俑》中介绍规模宏大的一段文字吗?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规模宏大? 两文比较着读一读,说一说。(出示并列的两段文字)(板书:比较) 列数字(面积大,数量多,规模宏大,印象深刻); 作比较(和熟悉的事物作比,具体形象,更为真切); 举例子(一号坑,最大的金字塔,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最具说服力的)。

4.方法小结:说明文往往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类常见的说明方法。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注意去发现这些方法,前后勾连着学习,收获会更多。

(二) 说明语言(出示第三自然段)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师:继续回归这段介绍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文字,再读读,在语言上给你什么感觉? 1.品味语言。

还是让我们来品一品其中的几句话吧。

▲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金色的沙漠中,那古老的金字塔呵,远远望去,它像沙海中的一座座金山,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一幅多么开阔而雄伟的画卷啊!”

师: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觉?(形象、抒情,语言优美) 师:再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有什么不同?

146米、40层高————简洁朴实,真切【实】可信,有现场感【更真切】。

小结:对,这就是说明文语言的特色,简洁朴实,没有太多的情感色彩和浓烈的语言,往往很公正客观。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北壁底边长230.253米,南壁底边长2305454米,东壁底边长230.391米,西壁底边长230.357米。”(资料介绍) 师:这一句具体写胡夫金字塔底边周长之长。为什么不具体写四条底边的长度呢?查阅资料得知,胡夫金字塔四条底边的长度各不相同:北壁底边长230.253米,南壁底边长2305454米,东壁底边长230.391米,西壁底边长230.357米。

是的,一一列出显得累赘而无必要。这也正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简洁平实的特点。

▲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师:请你们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建筑的精巧细密)

当时每一块巨石都磨得是多么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是多么的――,紧密到了――的程度。“锋利”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天衣无缝

(2)师: “几千年”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呢?(环境恶劣、风沙肆虐、侵蚀剥落、地震摧毁——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千年不倒)“几千年”【此处总结历经千年――依然连……】。 师:你觉得这个工程怎样?(精巧、了不起、奇迹) ※ 这仅仅是劳动的累积,技术的精巧吗?更蕴涵着什么?(古埃及人民高度的智慧、才能) (板书:智慧)

(3)师:那么,去掉“锋利”、“几千年”这些词语,你觉得可不可以呢?

小结:“锋利、几千年”高度科学、准确的反映金字塔建筑的精巧,乃至蕴涵的智慧。说明性文章用词就要讲究科学准确。 2.勾连前文:《埃及的金字塔》和《秦兵马俑》在说明方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那么在说明方法和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吗?比较着读一读,说一说。(出示并列的两段文字) 《秦兵马俑》:语言生动精美,四字短语,短促有力,语言富有节奏,联想丰富,兵马俑惟妙惟肖。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斗志昂扬)——个性鲜明 《埃及的金字塔》:语言简洁、平实又不失准确。——宏伟、精巧的建筑特点

3.语言小结:用生动精美的语言展现兵马俑个性的鲜明,用质朴平实,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金字塔建筑的宏伟精巧。可见,介绍不同的事物,根据不同的需要,文章的语言风格就是不一样的。

三、探究建造,感悟智慧,再次体会语言特色。(出示第

四、五自然段)

1.快速浏览,你觉得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怎样?“科学”(智慧)

抓运输、垒石:——从木撬运石;修路平整;没有最基本的建筑设施;堆起土坡;倾斜运石;移走土山等内容中引导学生一方面体会金字塔建造之工程浩大,所需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劳力,另一方面紧扣“科学的方法”五个字充分感悟蕴含其中的古埃及人民无比丰富的、乃至不可思议的聪明智慧。包括引导学生适时的引入课外资料,丰富这种感受。 师:

①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光读懂了这项工程的庞大,而且还读懂了其中凝聚着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②你的发言让我们对古埃及人民精妙的设计更加赞叹不已。

③ 通过你的资料介绍,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④学会收集资料并灵活运用到学习中,看来这真是一种好方法。

⑤联系上下文去读书,我们的阅读感受就会更丰富。 2.这两段话同样也写得很简洁、朴实,让我们一读就明白了建造的过程和蕴含的智慧。

注意到这里的“据说”这个词语了吗?“据说”是什么意思? (众多说法中的一种,而且这些说法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能不能去掉?(不能。如果将未经证实的推想写成确实存在的事实,未免武断,令人难以信服。所以这样的表达反而让语言更加科学准确。)

2.及时回应关照全文:其实在本文还有不少这种看似不确切,却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的用词。能找到吗?读一读。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3.勾连前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也有相关的语句。(出示)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 “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上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 “然而,科学家推测,彗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 师:这就是说明文语言表意严密准确之处。 五.迁移学法,拓展延伸。

同学们,本单元的下面一篇课文是第16课《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也是一篇说明文。维也纳有什么特点,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语言上有些什么特色?下节课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和发现。

板书:

15.埃及的金字塔

勾连

智慧

列数字

简洁

作比较

比较

宏伟

精巧

举例子

准确 备注:整体板书以金字塔板画为背景,金黄色主调;其余文字白色;“智慧“二字红色。

推荐第10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宏伟、精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魅力,以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举例、比较、数字等),体会其妙处。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近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展示图片,温故知新:

(课件演示)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两个词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了吗?(宏伟 精巧)

三、走进课文,自主感知: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再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四、讨论交流,精读细悟:

(一)感受“宏伟”

1、同学们,从哪儿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伟呀?(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不错,远望金字塔,它气势非凡,令人难忘!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

2、对,它规模宏大!

3、让我们聚焦其中最大的一座——胡夫金字塔,作者只选它来写,让我们由一斑窥全豹,此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板书:举例说明)。胡夫金字塔宏伟吗?表现在哪儿?(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课件出示)

4、老师把句子摘下来了,我们再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146米多 40层 1千米)(在课件上将数字显示为红色的)

5、你见过摩天大厦吗?(上海等大城市有)

6、我们太谷乃小地方,难见到。不过近几年也建起了几座大厦,如东云翰林新建的住宅大楼20多层,我们感觉挺高。金字塔有多高?跟它比比看。(有它4座叠起来那么高,太高啦!)

这里用“146米多 ”、“ 40层”具体数字及与我们熟悉的事物摩天大厦来比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高(板书:数字说明 比较说明)

7、“1千米”有多长呢?去过体育场吧,那儿的环行跑道一周长400米,算算看。(绕塔一周,差不多要绕体育场2圈半)这个数字又说明了什么?(塔底座宽大)

8、下面两句又是怎样显示金字塔的宏伟的?(230万——用石之多 2.5吨——石块之重)

9、230万块石头有多少呢?(有人估计,将石头铺成三分之一米宽的路,可绕地球一周)

10、“三分之一米”大约有老师讲台的1/3宽(比画一下)

11、“需要60万个车皮”又是什么概念?估计一个车皮有我们一个教室大。

12、看了这些数字,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13、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的宏伟气势和你的感叹表现出来吗?试一试(相机点评,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赛一赛)

14、你觉得还可以从哪儿看出它的宏伟?(从建造过程看出,工程浩大,动用人力、牲多畜) (读书中有关的句子)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汽车、起重机等机械,全靠人力!

(二)感受“精巧”

1、从哪儿看出它结构的精巧? 出示句子: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这句话写出了什么?(砌合得很紧密)跟这句比较一下。出示句子: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3、读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4、“几千年过去了……”具体写出了石块的平整、砌合的紧密,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仍几乎没缝隙!据资料记载,当时没有用石灰等任何粘合材料呀,你不惊叹吗?读出你的感受。出示句子: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数字变色)

5、你透过这两个数字又感到了什么?(人力多,时间久,工程浩大) 一座金字塔工程就那么浩繁,何况70多座呢?埃及的法老为了给自己造一座死后的永久的住所,不惜一切代价,金字塔浸透着奴隶们的血泪和汗水。

6、有人要问,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读第四小节中的句子。(古埃及人不仅用手和肩,还用聪明的大脑想出科学的方法,尽管工程是浩大的)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又是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头垒起来的?读句子,再对着图比画一下(课件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1、金字塔是不是这样建成的呢?至今还只是一种推测,课前老师请你查资料了,关于它的建造,有哪些说法?

2、不管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它作为世界上的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四)说到埃及的金字塔,我自然想到了也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拿出老师发给你的资料读一读,你能根据资料的内容,用上今天学到的几种说明方法写一段介绍长城的文字吗?(找几个人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埃及的象征

智慧的结晶

第11篇: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明白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相识课文内容,领会工程雄伟、精良的特点及作者形貌的要领。

3、从本课语言笔墨材猜中感觉古埃及人民的勤奋和伶俐。

4、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发言导入、引发情趣。

1、同砚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奋大胆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齰舌的巨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一定会想到环球著名的修建“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一定会想到同样环球著名的修建“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义?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学习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

三、

四、五自然段。

1、过渡: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结合资料,个人汇报:

(高146米,相当于40层大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数字,板书:数字;朗读指导:我们的综合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综合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指导朗读,你知道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

(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镇约有四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小结:这一小节中罗列了许多数据,也把金字塔与其他事物作了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3、引读第3节。思考: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加上具体形象的描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宏伟、精巧;智慧、勤劳;奴隶、剥削)

4、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很大,。

三、过渡: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

交流:

生1:勤奋而智慧的埃及人民想出了很多科学的要领。看他们——(先容书上的要领,边读边用绘图来表现;)

生2:其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呆板„„埃及人民便是如许,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何等了不得啊!

生3:请看,这是我画的制作金字塔的局面,是凭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 交流:

生1:“这些金字塔挺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明确了它汗青久长,表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睦力。

生2:这又与课文的开头呼应,明白了它以是“傲对碧空”! 生3:我想对埃及人民说:你们是巨大的,令人崇拜的!

四、课后练笔:

我国有环球著名的万里长城。网络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砚们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先容长城的文章。

第12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二、教法与学法:

本文是说明文,学生兴趣不浓。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与传统语文课堂的讲读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学生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结构的精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也能解决课文的难点,如学生对于金字塔垒石头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我让两名学生在电脑上通过画图演示垒石的方法,(其他同学在纸上画)然后让这两名学生向其他同学解说过程,自然就解决了这点。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了。

3、扎实训练,培养素养。

课文是从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来说明金字塔的,结构清晰,我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重点句,通过读读、讲讲、议议,让学生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4、课外延升,促进发展。

了解完金字塔让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信息,并说说作者运用的方法。这样使大多数学生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别人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解释:傲对碧空

过渡:是啊,埃及金字塔凭什么傲对碧空。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阳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

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6、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程序让学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垒石的情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今天都带来了吗?赶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1、指名说

2、明确要求: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先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绍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来描述的?

3、学生自读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大多数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别人表述的能力。)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宏伟 举例子

列数字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精巧 作比较

(智慧的结晶) 语言描述

建造

第13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重点学写“厦、廓”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2.感悟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激发学生对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超人才干的赞叹之情。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1.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语言文字训练点: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拓展读写: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资料补充:

金字塔的有关资料(附在后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1 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 轮廓 砌合 宏伟 吨 角锥形 矗立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ái)葬 埋(mán)怨 大厦(shà)厦(xià)门 缝(fâng)隙 缝(fãn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2.细读课文,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 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

2、3自然段)第三段(

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2

四、巩固练习1.抄写课后生字。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生读课题】

2、说起埃及的金字塔,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词?(交流、齐读)

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文中用一句话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齐读) 【板书:宏伟精巧 建造】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读这两方面内容,(走进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

二、深入文本,层层递进 【预设一:感受宏伟——】

1.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金字塔的宏伟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直线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尤其读到哪些词语更让你心头为之一惊?把它圈出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互动交流: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这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点,是——(板书:数字)

②这些数字是鲜活的,是富有生命的,它们足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气势,你被哪些数字震惊了?

③指导学生交流:

A.146米 40层(点击变红)

(1我们的教学楼是4层,40层相当于10个教学楼的高度,这样的高楼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高耸入云、直插云霄、顶天立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 (2)这么高的金字塔!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那该是什么样子? (3)来,把看到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 总结渗透:这样一比较,就把146米多高变成一幅我们所熟悉的画面。(板书:比较)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高。

过渡:你还被哪个数字震惊?

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1)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读出惊讶。

(2)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250米,1000米就相当于要走4圈。这些数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大、底边周长之长)。

读出你们的惊讶(感受)。

C.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60万个车皮。

(1)这儿,让你为之一惊的词语是——?(继续说——)(有补充吗?)将你的为之一惊读出来。

【地球的一周是 40000千米

一列火车,如果60个车皮的话,它要运多少次?10000次】

(2)精确的数据,简单易懂的两次假设【板书:假设】让我们读懂了金字塔所用石块是如此之多,如此之重。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不可思议与惊讶不已吧!。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 导学生抓住“10万人”、“30年时间”体会【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工程多么浩大!】

据历史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次(1200万人次) 你来读出来。

4 ②同学们,从这句话里,你还读出了什么?(劳动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那个词语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曝晒)

③ 透过曝晒,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充满艰辛的劳动场面?

④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

4.小结:如此之高,底面如此之大,所用巨石如此之多,之重,全部工程所花人力之多、时间之长,实为历史罕见。这样的工程真是——(生读:宏伟)

【预设二:领略精巧——】

5.过渡: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它的精巧?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指名交流:你从哪儿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点击变红:平整 紧密 连 都) 预设

① 生: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为什么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磨得很平整 砌合得很紧密) 师:当时,可都是手工磨制,这些工匠能把石头磨得如此平整,真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啊!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看(图示)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真实令人惊叹!读出你的惊叹来!(齐读)

②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也让我们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几千年) 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沙漠中的金字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风雨的侵蚀、冰雹的敲打、黄沙的打磨)

③就这样,埃及的金字塔默默地承受着一切,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千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引读: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是多么形象的描述,【板书:形象描述】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惊叹金字塔的5 ——精巧。

它确实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精巧。(齐读)

6.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是精巧的,它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介绍的?是的,作者在70多座金字塔中,选取了最典型的一座,生动而又形象地介绍了宏伟、精巧的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这值得我们借鉴!

7、拓展练习

作者为了体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种方法,为我们的习作做准备:(这些数字都可以搜集,怎样使陌生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呢?同桌讨论讨论)(

①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71米, ②索塔高197米,

③主缆钢丝累计长度达10万公里, 小结:我们以后写相关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预设三:体悟科学建造——】

刚才我们研读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那么,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勤劳的埃及人民想了许多科学的方法,【板书:科学】

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快速读一读4-5节,看看是哪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运石头;第二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垒石块】

下面啊,老师还要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这两个例子,然后自己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也可以画画图,一边讲解给自己听!

3、哪位小工程设计师,为大家讲解一下建造过程。先讲埃及人民怎么运石头的?【指名讲、图示】 怎么垒石块的?

6 【引导理解:有的同学可能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小工程师提问吧!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还是不怎么明白,比如,砌到了第二层,要砌第三层了,怎么做呢?】

看,这就是一幅科学家推测出来的金字塔建造场面。

指导朗读: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先进的装载工具的情况下,如此科学巧妙地建造了金字塔,怎不叫人佩服呢?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吧。

总结提升:

(1)能做到高大宏伟的建筑实属不易,能同时做到高大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更是难上加难。时至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达到。但是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竟然能用时至今天都不过时的科学方法,建造成金字塔。这简直就是个( 奇迹 )!

(2)现在,这些(宏伟而又精巧、又能用科学方法建造)的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小结拓展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通过研读金字塔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感慨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与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同时,明白了在写作中,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举例子等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形象生动。

《埃及的金字塔》和前几天学的《秦兵马俑》,都是说明性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介绍了事物的两个方面(简单讲一讲);中间用过渡句连接(背一背);说明事物时都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以《长城》为题材, 运用从这两课学到的写作知识与方法,练习写作。

7 关于长城的资料,我们已经查阅并准备好了,接下来先用几分钟时间,完成习作提纲。

【交流】

四、作业 把作文《长城》写完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精巧

补充资料;

1.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塔身是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地面斜坡往上拖运,然后在金字塔周围以一种脚手架的方式层层堆砌。100,000 人共用了 30 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

2.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万平方米。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8

9

第14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15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2.下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词语)看到这一组词语,谁能联系课文,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看看那组用上的词语最多。

3、同学说的真好!请给那一小组加一分。

二、新课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导学单,小组内讨论,然后交流。出示归纳:

1、埃及金字塔的特点

2、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3、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让我们走进文本细细品味 问题一:金字塔的特点

能不能在文中找出2个描写金字塔特点的词 宏伟 技巧

一般说来宏伟难得精巧,精巧了又未必宏伟,作者为什么用这2个词来形容金字塔呢,让我们去文中找答案

A默读文章第3自然段,文中具体介绍了那座金字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

思考:埃及的金字塔大大小小有70多座,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胡夫金字塔呢?

小结:在文章有限的篇幅内,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绍,于是挑选了其中最大的一座,胡夫为例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板书 这样有代表性,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交流,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胡夫金字塔?

塔高-周长-巨石-砌合-人工 (ppt)自学提示:

1、读一读相关句子,点出关键词,思考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批注

2、组内交流,推选一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 D、交流:

塔高: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摩天大厦?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2、站在塔下,你会怎么看?读读你的感受,

3、如果站在塔顶,你又有什么感受?再读!

4、作者在这为了把金字塔的高体现出来,不仅列出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楼层做比较,使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触手可及的感觉!

周长: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1、1千米列数字,算算看,面积是多少?边长250 面积62500平方米,大约是6公顷,我们的学校大约是2公顷,相当于三个咱们的学校!一个塔就这么大,那70多座呢?2读读这句话

巨石:塔身由230块巨石组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2.5吨,仅一座胡夫金字塔需要的石料有多重?(575万吨)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

2、地球的一周有多长?40075。7千米,相当于114个徐州至南京的长度。

3、60万车皮: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由30节车皮的火车来拉,,大约需要多少趟,20万趟

4、巨石的特点:多,重,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5、总观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什么?外观宏伟!

砌合: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 砌合的怎么样?刀片有多厚?几千年过去了,金字塔经历了什么?(黄沙折磨,风雨侵蚀,冰雹敲打)2补充资料: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民没有用一颗钉子,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起来的。而且巨石之间,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3此时,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当时建造金字塔的人民,个个都是能工巧匠,,他们把金字塔建造的多么精巧啊!朗读!4引读:10年过去了—— 100年过去了—— 1000年过去了—— 几千年过去了—— 这就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齐读

5除了结合的紧密与刀做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此高大宏伟的金字塔,经过作者这样一写,就更能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到金字塔的精巧,这种方法就叫做——语言描述 建造金字塔需要多少人的付出呢?

人工: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10万人说明?30多年说明?烈日曝晒说明?经常说明?(列数字)

2、你体会到了什么?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工程浩大、是奴隶们血汗筑成的!用一个词赞一赞古埃及的人民!朗读!

5、小结: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

6、文章学到此,你有什么想问的?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有这样的疑问?

a、浏览文章

4、5节,找出两个设问句 思考:从两个设问句中,你读懂了什么?(过渡句,承上启下。第一句提示了

4、5两节的内容,是

4、5节的中心句。第2句提示了第5节的内容,是第5节的中心句)

自读思考:提示:作者从哪2个方面具体介绍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小组演示解说方法,交流

A(运石:用木橇 砌塔:堆土坡 垒石块)

B,用了什么科学原理,(运省力,减小摩擦,垒,斜坡省力) 板书:建造奇特

C埃及人待金字塔建成后,还要把土坡移走,发挥了怎样的精神?愚公移山

D四五千年以前的埃及人民就知道这种科学原理 ,他们真——(勤劳、智慧)

E金字塔一定是这样建成的吗?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从哪知道的?“据说”能不能去掉?(四五千年已经无从考证,这种造法也只是科学家的推测,可能性比较大的一种,这就是说明文用词的正确性,语言的严谨性)

7、小结:听了作者的介绍,不禁让人感叹,这哪是坟墓,分明就是古埃及——

世界古代西方七大奇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倒塌,有的消失,唯有金字塔保存了下来,屹立不倒,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想起勤劳智慧的古埃及人民,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再读最后一段

埃及的金字塔与我们中国的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样都是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奇迹,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长城也是中国的象征,是这个人民智慧的结局!

8、总结全文:

1、金字塔的特点

2、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外观宏伟 结构精巧 建造奇特) 谈谈你的收获 构段方法,说明方法

第15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遥远的非洲东北部,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埃及。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 ,那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二、板书课题

埃及的金字塔

三、读题质疑

1、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

2、它为什么叫“金字塔”?

3、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4、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四、带疑自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课文边寻找问题的答案,找到答案作上记号。

五、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小伙伴听,把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向小伙伴请教。

六、汇报交流

(一) “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指名回答,齐读相关语句。

理解:角锥形 (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相关语句 ,再观看图片。)

(二) 过渡:同学们,这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为什么叫······

1、为什么叫“金字塔”?

2、金字塔是做什么用的?

指名回答,齐读相关语句。

理解:法老

(三)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

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指名读有关句子。

(四)过渡:同学们,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五)过渡: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

七、提高升华,揭示主题

同学们,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连生存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却树立起了这一座座气势宏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站在这巧夺天工的金字塔面前,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想!那么就请你表达出来吧!

1、指名说

2、齐读自然段六

八、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七、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 (神奇的金字塔能)

2、世界八大奇迹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外观宏伟:高大、重

(列数字、作比较)举世闻名

结构精巧:平整、紧密

(举例子)

埃及的象征 智慧的结晶

第16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厦”“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预习导航:

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两个。 2.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厦”“缝”,标注拼音,能借助工具书分别组一个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两遍。

4.查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举世闻名、摩天大厦、矗立、宏伟、轮廓、巍然屹立。

5.完成《补充习题》第

一、二部分。

6.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简单了解关于埃及或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7.了解世界上还有哪些名胜古迹。 教学过程: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

轮廓

砌合

宏伟

角锥形

矗立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ái)葬 埋(mán)怨 大厦(shà)厦(xià)门

缝(fâng)隙 缝(fãn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2.细读课文,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 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

2、3自然段)第三段(

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3.小结:下节课我们将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起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写完《习字册》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预习导航:

1.认真临写《习字册》中的句子。

2.读读课文,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想想它在文中的作用。 3.默写词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2.(课件演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精读

二、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默读课文

二、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预设1: 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③读读课后练习2的(2),想一想: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宏伟。

4.文章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得具体形象的?

(二)精读

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自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③再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3.学生展示交流。

引导体会: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三)拓展延伸。

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三、当堂练习,检测完善

1.完成《补充习题》

2.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精巧

教后反思:

第17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全椒县古城小学

邓世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部分熟字新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劳动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初识金字塔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吗?这四个文明古国有那些成就?简要说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埃及的金字塔》。板书课题并读题。

3.(出示图片)你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金字塔吗?

4.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埃及金字塔的内容,课文会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课文吧!

1.这篇课文虽然自然段不多,但有些段落比较长,请你再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及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读读,指导字形。

(2) 出示部分新词 , 指 名学生读,说说大致意思。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5.学生朗读后交流。

(1)地理位置、概貌

(2)金字塔的由来、特点

(3)金字塔的建造情形

(4)金字塔的意义

6给课文划分段落。

7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

3.交流。

(学生知道了金字塔的形状、多、巨大、恢弘的气势,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4大家用心朗读,有了这么多丰富的感受,真好!如果还能通过朗读来让听者也感受到这么多,就更好了!

5.指名朗读。

6.小结。

四.作业

写钢笔字。

第18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厦”“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

轮廓

砌合

宏伟

角锥形

矗立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ái)葬 埋(mán)怨 大厦(shà)厦(xià)门

缝(fâng)隙 缝(fãn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把握文章,顺清脉络

1.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2.细读课文,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 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

2、3自然段)第三段(

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1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3.小结:下节课我们将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起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2.(课件演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精读

二、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默读课文

二、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预设1:

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③读读课后练习2的(2),想一想: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宏伟。

4.文章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得具体形象的?

2

(二)精读

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自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③再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3.学生展示交流。 引导体会: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三)拓展延伸。

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三、当堂练习,检测完善

1.完成《补充习题》

2.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精巧

教后反思:

3

第19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词句,把书由“厚”读“薄”,感受说明方法,把书由“薄” 读“厚”。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教学目标:

1、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了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造金字塔的。

教学重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了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造金字塔的。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

的无穷魅力。

2.(课件演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1.自读课文,思考:(课件出示)

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预设1:

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

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③读读课后练习2的(2),想一想: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把金字塔的“精巧”描写得淋漓尽致)

3.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宏伟。

4.文章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得具体形象的?(通过列数字、做比较、语言描述等方式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具体形象。)

(二)精读

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自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课件依次出示问题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3.学生展示交流。

引导体会: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三、拓展延伸、课后练习

(一)拓展延伸。(机动内容,根据课堂所剩时间作取舍)

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课后练习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15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精巧

第20篇: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何沂霖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走近埃及,远远地瞻仰了金字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组与金字塔相关的词语。

出示词语:宏伟 精巧 轮廓 智慧 结晶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烈日曝晒 举世闻名 摩天大厦

生读,齐读。

2.你能用上

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描绘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吗?(板书:宏伟、精巧)

二、细读课文,体会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

1.看来,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宏伟气势和建造工艺的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用红笔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师:这句关键点的过渡句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起来。齐读

(一)感受金字塔的宏伟

(1)这座金字塔高难度 146米 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出示课件)

生1:我从这句中的“摩天大厦”感受到金字塔特别得高大,因为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快要够得着天的大厦。”

生2:从 146米 多、40层高,我感受到金字塔特别的高大雄伟。

师:你真会读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知道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究竟有多高吗? 师:我们的综合楼有几层?(4层) 40层有几个综合楼这么高?(10个,生惊讶)请想象一下,你会怎么看?(生仰视)

指导朗读。(读出它的高)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让人身临其境,请你再读这句话,想想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

是啊,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现出来,作者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遥远而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了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像这样的方法就叫列数字,作比较,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这样写的妙处。(齐读)

(2)绕金字塔一周„„需要60万个车皮。(出示课件)

生1:我从“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 1千米 的路程。”感受到金字塔的大。

生2:我从这组数字感受到建造金字塔需要的石料非常的多,从侧面体现了金字塔的宏伟。

师: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列数字。

生3:地球的一周是 40075千米 ,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可以绕地球一周,可以看出石头特别多,也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伟。

生4:我刚才算了一下,一座金字塔需要的石块是575万吨,用一列30节车厢的火车来运这些石块需要运2万趟,实在太惊人了。

师:感谢你们精辟的分析,精彩的汇报。这有组组数字令我们惊叹,能把你的惊叹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3)为了建造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生1:通过“经常、10万人、整整30年”体会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时间长,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隶们血汗的结晶。

生2:我从“烈日曝晒”这个词感受到当时的环境很恶劣。

师:“曝”的意思是“晒”,那什么样的场景才叫“烈日曝晒”呢?

生3:就是当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大地的时候。

生4:就是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的时候。

指导读出环境的恶劣、壮观的场面。

生5: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那时候修建金字塔三个月换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万人参加劳动,30年就会有1200万人参加劳动,需要的人也太多了。

师: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是古埃及人民血泪的结晶。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这句话。(齐读)

(二)金字塔的精巧

(1)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插不进去。

(出示句子)

生1:我从“几前年过去了”感受时间很长,金字塔非常的古老(历史悠久)。

生2:我从“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感受一点缝隙也没有,金字塔很坚固。

师:当时古埃及人民生产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块,他们就用石块和石块摩擦,要磨平一块重2.5吨的石块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精力啊!

指导朗读 :体会历史悠久,精巧,艰辛,浩大

齐读:感受精巧

师: 这是一项多么艰辛、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所以“为了建造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引读)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为什么作者只向我们介绍胡夫金字塔呢?

生:因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师:这种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介绍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举例子。

(三)金字塔的建造

师:有人要问,这么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

小组进行交流

出示拓展练习:怎样把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据说人们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生填充,齐读体会建造过程。

师:他们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深化主题

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用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来,堆砌起金字塔。这是现代文明也难以企及的程度,可他们实现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矗立在滚滚黄沙之中。他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站在这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面前,你想说什么?

五、当堂练习

提优作业:第

5、

6、7题

《埃及教学设计.doc》
埃及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