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教学设计

2022-06-2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合肥市吴小郢小学 王宏芬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学习方法。教材分析:

杜牧的《江南春》不仅仅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景画,而且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作者通过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

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杜牧及古诗相关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春天风景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2、

3、请学生说。(2—3名学生)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我们也来读读吧。出示: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姹紫嫣红 桃红柳绿 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4、生齐读。

3、引出诗题: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杜牧的脚步,一步一景,去感受他笔下别样的江南美景。

4、板书课题:江南春(生书空),学生齐读,从这个题目中知道什么?

5、解题:生: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字可以对照生字表,注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师过渡:谁来给大家读读,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

3、检查学习效果: 出示整首诗

(1)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齐读。

(2)课件演示出示“旗”,生说说注意的地方,演示笔顺,师范写,生描红。 师:生字我们会写了,字音我们也读准确了。配上音乐再读读,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进行比较,评价,读得不好的再读。【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轻重、延长、停顿)】

2 (4)老师引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师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平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你有什么高招吗?(生:词义,句义,查背景„„)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1、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或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再读要求: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打“?”。(动笔写一写、记一记)【结合课文插图】

3、生小组内讨论,师巡视指导。

4、(反馈)学生交流。

抓住: “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等词,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师过渡: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其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文结合,诗意也就了然于胸。

(一)学习第一行

1)、指名回答:

抓住“莺啼” “绿映红”,理解“千里”所描绘的范围之广。

2)、师出示画面,引读第一句:在广阔的江南水乡,处处是莺歌燕舞,处处是桃红柳绿,处处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看到此景,你会不禁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你会吟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指2—3名学生),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 3)、师引读:作者杜牧和我们一样,也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不禁吟诵起来:(——千里莺啼绿映红)。【引导读出美来】

过渡:千里江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番绿意盎然的春景,还有人们临水而居的那一番惬意!从哪一行诗里读懂的?

2、学习第二行

1)、你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名说。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

3 4)、课件出示图片,师引读:置身于这依山临水、酒旗迎风招展的江南小镇,你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你也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此清幽雅致的小镇,诗人更是诗兴大发,吟道:(——水村山郭酒旗风)

5)、过渡:江南的春日别有一番风味儿,极目远眺,我们看到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写的内容吗?同座位交流。

指名说。

(二)后两行

1、师:提问,诗歌的前两行写的是什么?(板书:江南美景)

诗歌的后两行又写了什么呢?

2、要了解这些,我们要了解什么呢?(南朝和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总结) 介绍背景资料:

(1)(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他的诗或忧虑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忧国忧民)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3、如果你是诗人杜牧,你会对当时唐朝的皇帝说什么?(生:希望建寺院保佑江山是不可能的;南朝早都灭亡了,我们唐朝还仿效他们,早晚也会灭亡;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速大唐王朝的灭亡„„)【走进杜牧的内心世界】

4、是呀,所以当诗人看着烟雨朦朦中南朝遗留下来的座座寺庙,内心不禁担忧起来:(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5、诗人在担忧什么?(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

(斗转星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板书:烟雨楼台)。

6、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中的美,也读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 )。

8、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9、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1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1、师: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古诗学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喜爱,与作者一同去欣赏吧。

2、播放视频。(欣赏吟唱)

3、在古代,很多诗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吟吟唱唱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4、我们也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唱吧,(生同座位练唱)。

5、指名唱,小老师领唱。

五、拓展链接,温故知新

1、(游戏)出示诗意,寻找诗句。(男生、女生分别读诗意、诗句。齐读,背诵。)【巩固理解基础上,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 师:同学们已经把这美好的江南春光深深地揉进我们的记忆里了。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古诗,在课下我们也要学习古诗,这就要我们掌握古诗学习的方法,师生小结古诗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3)、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3、学法迁移。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会的方法课下学习更多的古诗。

六、作业:

1、默写《江南春》。

2、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 烟雨楼台

推荐第2篇: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西街小学 李尚荣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大家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杜牧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江南春

- 12345 -

推荐第3篇: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推荐第4篇:《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4

:论文百分百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江南春》

1、板书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习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

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

推荐第5篇:《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江南春》,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1234 -

推荐第6篇:江南春教学设计(DOC)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江南春》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推荐第7篇:江南春的教学设计

博达助教通

《江南春》教学设计

古 诗 两 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博达助教通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博达助教通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博达助教通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6.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博达助教通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博达助教通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博达助教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博达助教通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首诗《江南春》,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描述诗意。

过渡: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解题《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博达助教通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

6.归纳: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讨论: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延伸拓展

1.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博达助教通

2.为《江南春》完成一幅诗配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为课后生字扩词。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推荐第8篇:古诗一:《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推荐第9篇:江南春,教学设计,与评析

张 灯 贵

冠县辛集镇齐庄小学

>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江南春》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想

《江南春》这首诗,主要是借景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从这首诗中清楚地看出,当时统治者完全没有居安思危的心思,还在像南朝统治者一样大建寺庙、楼阁,以求神灵保佑,使其江山永固。作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不能施展,又不能向当朝最高统治者言明诉说,只好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寄寓在这首诗《江南春》中,希望借这首诗能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课上要让同学们了解借古讽今的写法,学这首诗不光要会背、会写,还应该把思想还给学生。诗人是创造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其实把这一切都写了进去。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

2学会课文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小组合作,借助资料理解重点词及诗句的意思。

4读中感悟,并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运用各种感官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故事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后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动用多种器官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描写江南美景的诗词和图画。

2教师 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一课时

1现在到春天了,以“春天”为题展开讨论。春天来了,你在校园中,上学的路上,你又看到哪些与冬天不一样的场景?

春天来啦!校园花池中,冬青由青变绿,花儿次第开放,操场上,角落里,小草绿了,野花绽放,柳树发芽了,小河的水哗哗的淌起来,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春天万紫千红,千姿百态,

3 在诗人眼中更是别具一格,优美无比。许多诗人用包含深情的诗句描绘春天,赞美春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再学习杜牧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江南春)

2同学们看了这一课题你从字表上感觉一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顾名思义 江南春天的美景。)

3 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杜牧的脚步,到江南一步一景去感受他笔下别样的江南美景。

二 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诗意,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清诗意。

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检查复习效果。 出示整首诗

1)指名分行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节奏。 2)课件展示 生字“旗”字的结构布局和写法。生说说,注意的地方,学生描红。

3)解释字词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楼台”、“寺”。

4 4)指名说一说,这首诗描写的大意。

5)齐读 感知江南春天的美景。注意语调,先扬后抑,轻重,停顿。

教师小结 这首诗如果要阅读的更有韵味,我们必须了解古诗的意思。平时在读古诗方面有什么高招吗?(学生 弄明白这首诗写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心情;古诗的字词意思。) 三 再读古诗,体境悟情

过渡 通过自学,同学们对这首诗进行了大略的了解,现在我们再读,再体会它的意境和情感。

1结合彩图,学习第一行----写今---- 晴景

1)学生再读古诗,结合画面边读边想,第一行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景色?(江南春天到处是莺歌燕舞,千里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到处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到处是洋溢的浓浓的春的气息。看到此景,你也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千里莺啼绿映红 。 2)指名回答 第一行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为代表来赞美江南春天的美景。(抓住 “莺啼”、“绿映红”,还要理解“千里”所描绘的江南广袤大地。

过渡 这么美的景色怎么会没有人临水而居?

从哪一行能体会到。 2学习第二行--------写今------晴景

1)再读古诗第二行,你又想到了什么?能体会到古诗中人物的心情吗?

人们依山傍水而居,景色秀丽宜人,游客走向酒旗飘舞的酒馆,

5 划拳醒酒,热闹非凡。你又想起那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此清幽雅致的小镇,诗人兴致大发,必捷足先登吟道--------水村山郭酒旗风。

2)诗人又抓住了哪些 有代表性的词语来赞美呢?(“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3)齐读第一二行,再次体会江南春日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4)小组交流回答。 师提问 古诗的前两行写的是什么?(板书

江南美景)。古诗的后两行又写了江南的什么呢!

3学后两行----怀古---雨景

要想了解这两行的句意,首先要了解南朝的社会背景和作者杜牧写作时的心境。(首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搜到的相关资料,老师再补充。)

1)出示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都城都是江南的建康,既今天的南京。当权者大建寺庙,祈求神明保佑,他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铸造佛像,还养活了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

2)杜牧 (公元803年--公元852年)唐代诗人,他的诗或忧虑朝政或表现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怀,便写了对历史兴亡成败深沉感叹。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

6 当朝统治者却效仿南朝大建佛寺,祈求佛祖神灵保佑,永葆江山稳固。

3)如果你是诗人杜牧,你会对当时的唐朝皇帝说什么呢?(学生 希望建佛寺保佑江山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就是这样灭亡的,你不吸取教训砥砺前行,还效仿失败者,这样会加速唐朝的灭亡。)

4)是呀!所以当诗人看到烟雨蒙蒙中南朝遗留下来的楼台寺庙,内心不禁担忧起来,悲愤中吟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 诗人在担忧什么?(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 (时转世移南朝统治者已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已经不存在,只留下了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湮没在朦胧的烟雨中。)

6)诗人又抓住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寺庙”、“楼台”、“烟雨”)

7)所以我们从这两行诗中,不仅读到江南春雨中的美,也读出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板书 忧国忧民)

8)你能尝试体会读出作者感叹之中的哀愁吗?自己先试一试。(指名读)

9)带着对古诗的理解,再次体境悟情朗读这首诗。

四 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1老师 诗人的笔下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绮丽美景,寄托的却是对于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古诗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就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对江南春的喜爱与作者一同去欣赏吧!

7 2播放视频,(欣赏吟唱)

3古代很多诗,不仅仅抒发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给曲进行填词吟唱,像我们现在的歌曲一样,吟唱你也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4我们用自己把控的情感和独特的方式吟唱。

五 扩展诵读,课堂延伸

1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如《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不忆江南?《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老师小结 古诗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课下也要学,这就要我们,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词意,读通诗句。

2)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2)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4学法迁移,应用本节的方法辐射其它古诗。 六 课下作业,积累运用

展开想象,写一篇赞美春天的美文,你也可以画一幅画。 七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写今

怀古

赞美 江南美景

◎教学反思

感慨 忧国忧民

晴天

阴天

通过对《江南春》教学设计,我对古诗词的教法、学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下面我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

1“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这里是虚词,不是所谓的千里之地,千里之远的莺啼又怎能听到?千里之远的“绿映红”,你又怎能看到?这里指的是广袤的江南大地,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到处都是绿草红花,到处是春日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2“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四百八十寺”是说南朝统治者建的寺庙、佛像、亭台楼阁之多,不是具体的四百八十个,也可多也可少,不然诗人游历江南大地,怎能数这么准确?

3“四百八十寺”中的“寺”不单单指的是寺庙,你从彩图中,也能清晰的看到,还有亭台楼阁等。我想这样才能见到南朝虚伪的盛世。

4难点解释不到位。没有讲明讲透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更没有深入浅出的举一些现实的例子和解读课本上的经典诗句,让学生明白。这是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5培养学生对自然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不够。使他们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

9 6学生在读古诗环节中,要求学生画一画节奏,课上一紧张忘记了这一环节。实际中学生读的节奏还是可以的。这说明学生充分的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古诗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每个学期都有四首,一般都让会背,会写,解释课后加点字的意思就万事大吉。中华经典诗词,有的几百年,甚至有的几千年,传到今天,都经过时间长河的认证,怎能了了完事?要想上好每一节,都要多学习、勤钻研、认真备课,才能出更多更高效的课。总之一节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并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推荐第10篇:江南春教学反思

杜牧《江南春》教学反思

云铜小学

李荣才

今天教学杜牧的《江南春》,根据四年级下册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所表的情感。

整节课下来,有得有失,自己感觉处理的比较好的地方是导入部分及导入之后的拓展部分。当然,更多的还是谈谈遗憾:

上课之前我准备了PPT、视频、音乐,原想诗歌比较简单,时间会比较充裕,最后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我觉得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字典、词典上查到的词语和诗歌中词语的引申义有一定的出入,学生查到了,但还是不能准确知道词语的意思,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第二,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简练,比如说洪文静已经解释了“莺啼”,自己又习惯性的说了一遍,啰嗦了。其他几个教学环节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第三,让学生读的少了。之前有一个环节要求给学生划一划节奏,之后却不了了之,没来得及检查。学生个体读的怎么样,没有具体的去检查。

第四,说的少了。学习古诗,“明诗意”、“悟诗情”是教学重点。这一节课,由于之前的理解字花了大量的时间,后面只让洪文静、王

1 勇博说了一下,其他同学能不能说就不一定了。最后“悟诗情”部分的填空,本是容易出彩的,却只有高明远有机会回答,实在可惜了。后面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直接没来得及进行。

第五,板书的设计太过杂乱,不简练,还需改进。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这是一次尝试,之前反复看过王崧舟的《枫桥夜泊》,也算是从中受到一点点启发吧。整节课下来,学生主体性体现的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也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也希望下一次上这节课时能做得比现在稍好点吧!

第11篇:《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有两首诗,一首是《江南春》,一首是《春日偶成》。

《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

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v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

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选做)

六、板书设计:

江南春(杜牧)

莺啼 绿映红(写景)

村郭 酒旗风

南朝 寺(抒情)

楼台 烟雨中

(忧国忧民)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 余心乐

傍花随

第12篇:《江南春》课后教学反思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对于小学生的诗歌教学我始终有些迷茫。一来在诵读环节上,结合诗句引导诵读的技能比较生疏。虽然学生在读,但是只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很难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景之美。二来在悟情环节上。如何引导他们理解诗中情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为此,我播放了一些江南的美景,以期加强学生对整首诗的感悟。

本课《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在教学过程我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同时,我还: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我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两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负载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第13篇: 《江南春》教学反思(材料)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咏春,因为春天来了,新的希望开始了,本册教材中第一单元选取的几篇课文皆与春天有关。但这种“爱”春方式非常多。有散文、诗歌、古诗。其中本册课本中选择了两首以“春”为题材的古诗,展现出的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些反思。

在教学《江南春》时,我是先布置学生预习了古诗,再根据课堂交流的情况适时地点拨,提升,积累,内化。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课前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的意思,但是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但是诗歌的难点“南朝八百四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能讲透。

第一步:看图理解诗的表面意思;第二步,挖掘历史,充分搜集相关历史资料,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第三步,置换角色,站在诗人的角度想一想并体会。

第14篇:江南春古诗

诗文作者典籍 杜牧 江南春

作者:杜牧

7.8(4911人评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寇准

江南春·波渺渺

作者:寇准

7.1(197人评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江南春

作者:李中

5.3(135人评分) 千家事胜游,景物可忘忧。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鹧鸪啼竹树,杜若媚汀洲。永巷歌声远,王孙会莫愁。 ▼ 江南春

作者:李约

6.5(69人评分) 池塘春暖水纹开,堤柳垂丝间野梅。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来。 ▼ 李白 江南春怀

作者:李白

7.7(37人评分)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 张籍 江南春

作者:张籍

6.0(54人评分)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 吴文英

江南春(中吕商赋张药翁杜衡山庄) 作者:吴文英

(少于10人评分)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城市喧鸣辙。清溪上、小山秀洁。便向此、搜松访石,葺屋营花,红尘远避风月。瞿塘路,随汉节。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青天万里,料漫忆、莼丝鲈雪。车马从休歇。荣华事、▼ 白居易 南湖早春

作者:白居易

7.9(604人评分)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 曹雪芹

咏红梅花得“梅”字

作者:曹雪芹

8.7(49人评分)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 江南曲

作者:柳恽

7.8(51人评分)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

第15篇:江南春说课稿

《江南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

这首七言绝句共四行诗句,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景有情。诗人先扬后抑,前两句描绘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一丛丛的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郊,一面面酒旗在春风中迎风飘荡,这是多么睛朗明丽、生机勃勃的春景啊!充满了作者对江南春景欣赏、赞美的喜悦之情。在前两句“扬”的基础上,第

三、四句一变为“抑”,诗人的神来之笔在

三、四两句,江南一带还有大批寺庙建筑,在这春天迷濛的烟雨中若隐若现!南朝的帝王都好“佛”,为此大兴寺院,弄得农田锐增,百姓不堪重负。虽然大批寺院耸峙,蔚为壮观,也不失为江南一景,但每一座寺院要耗费农民多少血汗!诗人显然对包括唐朝统治者在内的帝王将相不顾人民疾苦,伤财劳民之举持反对态度,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默写《江南春》。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在美丽、凄迷的景色中,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美好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对如何学懂古诗已有一定基础,以往的串讲串问效果不理想,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感到累、烦。 苏霍姆林斯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说教法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干这种“做泥人”的蠢事了。那么,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应让语文教学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的特点,运用尝试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老师从旁组织、指导、点拨、激励、运用多媒体,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

四、说学法

1、课前认真预习,记下疑难问题,课前查询诗人简况和写作背景材料。

2、学生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所以在理解诗意这一环节彻底放开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合作探究理解意境,读中感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感悟诗题。

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新课,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接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每一上新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让学生尝试说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所说的和所提的,老师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内容和问题,以便在学习古诗中深入渗透探究解决问题。

(二)知诗人,介绍写作背景

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对诗人进行简介及介绍写作背景。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又为理解古诗内容做好了准备,同时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品质。

(三)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

人们认识事物要经过感知——重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感知得具体,才能理解得深刻。因此,我先从整体入手,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让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图像后,说说对这首诗的总体感觉。再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由于学生理解特点及机能的差异,所受家庭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因此采用的学习方法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方法,决不强求一律,厚此薄彼。)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教学更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

(四)明诗意,入境悟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我将随机指导学生通过看图、想像、朗读,使他们与诗人产生共鸣。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比如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借助工具书,找自己要好的伙伴进行探讨研究等等,尊重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读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小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意识,以往的小组活动成员大多是由教师分配指定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通过实践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使他们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使课堂焕发出了活力。

2、汇报自学成果,进一步解诗明意。

学生个性生理要素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心理潜能在学习之初不可能充分发挥。让学生随时表现这些潜在的能力,能促进其潜能的开发。因此,我主张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权利(如前面的诗歌朗诵赛、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等等,现在的自学后的汇报都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3、提疑、释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而,在教学中,我交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课前,问学生预习时发现了什么问题;课中,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课后,问学生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

4、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它独具的音乐美、节奏美。成功的朗读就是用有声的语言再现诗的意境。这就要求朗读者立足于诗的总体,把诗人倾注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融会贯通起来。所以我在这里先让同学们回想诗人杜牧和写诗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让诗人的情来激起自己的情。我先出示大屏幕投影——江南春天美景,把诗人喜爱美好春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评价,师读生评价。

学生经过反复品尝、吟诵,完全陶醉在诗的意境中,深深地受到感染,这时会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然后,因势利导,激发其写作动机,引导学生进行练笔,使其想象得以再现。

5、展开想象,化诗为文。

想像和联想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古诗中的许多句子都充满着神奇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一首诗往往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学生此时已充分理解了诗意,能用口头语言表达。所以我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把诗歌的语言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把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笔机会。

6、欣赏、积累知识。

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五)扩展延伸,旨在打破课堂的界限,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展示欣赏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课后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六)小结下课

六、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直观教法的体现,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本篇板书我依据作者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展现文章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调理结构,强化理解,这样做是依据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件性原则进行的。

附:板书设计

江南春 唐·杜牧 美好景色 忧国忧民

第16篇:江南春绝句

《江南春绝句》

杜牧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画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 南 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第17篇:江南春说课稿

《江南春》说课稿

红原学校 郑丽萍

一、说教材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 这首七言绝句共四行诗句,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景有情。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对如何学懂古诗已有一定基础,以往的串讲串问效果不理想,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感到累、烦。

三、说教法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的特点,运用尝试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老师从旁组织、指导、点拨、激励、运用多媒体,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

四、说学法

1、课前认真预习,记下疑难问题,课前查询诗人简况和写作背景材料。

2、学生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每个学生教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所以在理解诗意这一环节彻底放开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合作探究理解意境,读中感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程序

(一)师用言语表扬激励,树立信心。(绝大多数人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自信。)

(二)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感悟诗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想学爱学、渴望学习的境界。先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并给予奖品表扬激励,设小组奖、个人奖。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情趣盎然,紧接着把学生带进新课,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介绍写作背景

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对诗人进行简介及介绍写作背景。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又为理解古诗内容做好了准备,同时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品质。

(三)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

(四)明诗意,入境悟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我将随机指导学生通过看图、想像、朗读,使他们与诗人产生共鸣。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比如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借助工具书,找自己要好的伙伴进行探讨研究等等,尊重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读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2、汇报自学成果,进一步解诗明意。

3、提疑、释疑。

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直接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5、展开想象,化诗为文。

6、欣赏、积累知识。

(五)扩展延伸,旨在打破课堂的界限,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展示欣赏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课后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

六、板书说明

本篇板书我依据作者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展现文章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调理结构,强化理解,这样做是依据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件性原则进行的。

第18篇:江南春教案

《江南春》教案设计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呢?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简单介绍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4、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初读古诗,整体理解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3)、读古诗要注意停顿(板书)。我们可以怎么停呢?介绍最简单的读古诗方法

2、

2、

2、1(板书)这样来停。

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4、理解一些词语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教师朗诵古诗,边听边想象诗的意境。

6、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三、精读诗句,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你从这首诗里,看到哪些景物了?

(黄莺、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靠山而建的城、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佛教寺院、雨、村庄。) (教师依次板书景物)

4、“千里”之外的景物能看见吗?“千里”之外的鸟鸣能听见吗?

(千里是虚指,它其实是一个虚数,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远,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而“十里”呢,就非常确切,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

5、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小结: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诗中写出了听觉,还有什么? (视觉、幻觉、感觉。)

3、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教师伴读。)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过度: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什么了?

(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带着自己的感觉齐读课文。(学生读诗句)

5、是四百八十四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6、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佛寺的多,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学生读诗句) 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7、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3、师生共评

五、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第19篇:《江南春》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l.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20篇:江南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1个生字“旗”,认识2个生字“莺、郭”。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把讽喻之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乐《水调歌头》屏幕出示相关古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唱《春天在哪里》。

2、说春天。

3背春天的诗。

你们关于春天的诗知道得可真多,这个月诵读之星该评给谁呢?这可难位老师了,不过没关系,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载诗人持”有哪些诗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在我们池州做过刺史,关心人民疾苦,贡献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诗,因为有了《清明》我们池州的杏村才名扬千古,名扬四海,感谢杜牧。)

5、今天学习杜牧的江南春

板书:江南春,唐,杜牧,七绝

二、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反复读(对照拼音读准生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还可以给诗标上平仄,吟诵吟诵)。

2、指名读生字,说字意,组词。(给二类字说意思,组词,一类字记字形,组词)。记字形,书空写。

3、指名读古诗。

4、根据平古诗仄反复吟诵。

指名说感受,再读,评价。

三、体会古诗意境美

(一)学习1—2句

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

1、2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呢?

2、生汇报。

“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是虚指,指整个江南广袤的大地。

“莺啼”

1、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在哪里,怎样地鸣叫),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鸢在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地鸣叫。

2、谁来模仿一下,(一个一个地鸣/集体鸣)根据声音说诗句或词语。(师评:这是“几处早莺争爱树”,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上有黄鹂深树鸣……)

3、我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莺啼,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这就是“千里莺啼”。

“绿映红”

1、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

2、“千里绿映红”呢?(到处是绿树簇拥着红花)

3、指导看图,小结(鲜艳的红与明亮的新绿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4、你想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美景呢?

(百般红紫斗芳菲 日出江花红胜火 桃红复含宿雨 水上桃花红欲燃)

“水村山郭”

1、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2、也可以用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过渡:美好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从哪儿看出来呢?)

“酒旗风”

1、酒旗迎风招展,表示这儿是酒店。

2、迎风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儿怎样?(这儿谈笑风生,人声鼎沸,这儿歌舞升平,这儿美酒飘香,这儿人来人往……)

3、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放入诗中,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指名轮读

1、2句。

(又听到了,又看到了,这还是画吗?分明是来到了唐朝的江南呀!)

4、读

1、2句,看插图,引导说诗意,指名说、齐说。

(广袤的江南大地上,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花红柳绿,到处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处是酒旗招展、招揽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5、看到这巨幅江南春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想送给他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好吗? (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光无限、春色无边、莺歌燕舞、诗情画意、春光明媚……)

6、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心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景有多美,爱就有多深)

过渡语:是呀,这样一位有政治才华的爱国诗人,生不逢时,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的晚唐,社会沉闷压抑,有识之士受到排挤。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而又无法力挽狂澜。他的内心受着怎样的煎熬呀,当一切美景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时,诗人远眺掩在苍茫烟雨中的楼台踪影,感慨万千。

(二)学习

3、4句

1、反复吟诵

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 楼台 烟雨)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4、前2句写的是眼前春景,后两句就与古代历史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说明——写今,怀古。

5、诗人为什么要怀古呢?

6、作者生活的晚唐,统治者当时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南朝统治者因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结果这些林立的寺庙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还加速了统治者的灭亡。这真是对南朝统治者的极大讽刺,三百多年过去了,作者重提此事,仅仅是讽刺南朝统治者吗?言外之意,警告当朝的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必将加速灭亡。这种写法叫借古讽今。

7、烟雨中的楼台,仿佛在说:南朝统治者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朝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烟雨”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样子,古诗句也行?(轮说)(小雨润如酥,画船听雨眠,润物细无声)。

9、师小结“烟雨”如梦如烟,如烟如雾让我想起了“无边丝雨细如愁”既写雨,也是写愁,那种愁呀,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笼罩着千里江南、笼罩在作者的心头。

前两句景色有多美,诗人爱就有多深,爱有多深,忧国忧民情感就有多浓。

他在《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中写到“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时这样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前途充满着幻想,虽愁却不消沉,体现了作者诗歌俊爽的风格。

10、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齐诵全诗。

11、古诗还可以配乐唱,根据诗的情感选用合适的音乐播放《水调歌头》伴奏。

四、品艺术美

这首诗有动静的映衬,色彩的映衬、山水的映衬、城郭的映衬,“千里”是空间上的拓展,“南朝”是时间上的追溯,前两句写今、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

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气势恢宏的江南春画卷,给人立体的艺术享受。

五、课外延伸

杜牧七绝咏史诗,成就最高,创作了许多“二十八字史论”这誉的优秀作品。希望同学们课后更多地走进杜牧其人,其诗。

板书设计

江 南 春

唐 杜牧

写 今

七 绝

“二十八字史论”

平长仄短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怀 古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附:

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登乐游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史》、《唐诗风貌》、《古代文学作品选》、《唐诗选》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
江南春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