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2020-04-1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习历史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历史新课标心得体会

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这一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最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多听课,多评课,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

总之,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

推荐第2篇:新课标历史

教育学院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字: 新教材,问题情境,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6-0055-0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历史课程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会学”是建立在思考问题基础上的,这需要经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搜集资料并加以整理的能力,才能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路径。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主动探究;没有问题,学生思维就会僵化,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没有问题,要求学生体验、感悟就是空话。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也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标的这三种教材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

一、课前导语设置应探究的主要问题,开宗明义,激发问题意识

三种新教材在课前的导语部分,都精心设计,提出了学习中应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在教学伊始就营造了问题意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如:人教版教材在导语部分设计了“探究的主要问题”栏目,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编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重要特点?”岳麓版教材在导语部分设计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在“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课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货币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人民版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导语部分设计了“学习建议”栏目,提出学生应探究的问题。如“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单元,编者这样设计问题:“要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根据本专题提供的内容,深入思考为什么能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为争夺世界市场的控制权出现了哪些冲突和战争?世界市场形成对各地区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这一历史过程中能揭示出什么基本规律?”导语中设计的问题,都是本课或本单元要求学生必须探究和理解的主要问题。新教材通过问题方式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进入带着问题状态,使学习建立在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上。促使学生将学习建立在“想学”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发展到“能学”、“会学”、“坚持学”。问题的创设是培养主动学习的关键。新教材导语部分一般都提出了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和应弄清楚的问题;同时又注意到将问题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的基础上。这样在学习之始,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二、在课文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学思结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起始于问题,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本特征。孔子曾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有学思结合,只有通过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才能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由“学会”转向“会学”。新教材强调学思结合,设计了形式新颖,各具特色的栏目,以问题插入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建立和强化了问题情境。

岳麓版教材针对课文的知识内容,以问题框的形式,及时妙巧地插入问题,如“鸦片战争”一课,结合相关内容,插入“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人教版教材在课文中专门设立了“学思之窗”栏目,通过问题的插入,积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一课,“学思之窗”的问题情境是:“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想一想,中国这时为什么奉行不结盟政策?”人民版教材则在课文中设立“学习质疑”“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插入问题,如“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在“学习质疑”栏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在“议一议”栏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你认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对当时全国的统一起了什么作用?”三种版本的新教材在课文中创设的问题,旨在诱导学生学思结合,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思维从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三、在课文结束部分,通过对问题过程的探究,为正确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高中“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张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直接感受,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三种新教材正是从这一改革的理念入手,在课文结束部分,设计专门的栏目,取代传统教材以知识掌握为目的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过程的探究,促进知识整合,思维深化,能力升华,个性发展。

人教版教材设计“本课测评”与“学习延伸”等栏目,以问题探究为宗旨,既强调知识的整合与掌握,也关注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既有知识层面的归纳总结,又有能力层面的创新,从而体现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本课测评”以问题形式,学生必须掌握、理解和运用的内容;而“学习延伸”是针对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扩展,这类问题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结论,甚至连基本的历史资料都不齐全,需要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假设和论证,以求问题的解决。这部分不做统一要求,体现了教学的选择性。如“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编者在“本课测评”中创设的问题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盛唐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当时出现了哪些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有哪些代表作?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苏轼与辛弃疾有哪些代表性词作?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而在本课“学习延伸”中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阅读下面所列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歌,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诗略)“请阅读辛弃疾下面两首词,说出它们的

不同风格,后一首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词略)显然,这样的问题要求更高一些。

岳麓版教材在课后设计了“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等栏目,前两个栏目以史料解析的形式,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扩展,供有兴趣的同学探究,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选择性。后一个栏目通过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自我评价,这部分内容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性。如“巩固新生的政权”一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95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其中说,„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相关着,是为自己的必要性所决定的'。这话引用了什么典故来说明历史经验?联系当时的国内外局势,你对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原因如何理解?”“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徙、人身等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有民主制度下,人民才能普遍享有这些权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

人民版教材在课后设计了“自我测评”与“材料阅读与思考”两个栏目,前者侧重学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后者则提供相应的史实材料与背景,学生依据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前提下,分析解决这类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以拓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课,创设的问题情境是:“阐述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表现明显,请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表现?”“以下材料讲的是1865年—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各省将军督抚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们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 (材料略)

三种版本教材在课后创设的问题情境,与传统教材相比,知识与结论并不是惟一重要的,学生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作为学习的延伸过程,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思维、自我评价、创新意识、动手能力都不同程度得到发展。这就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素材,符合高中课程设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既为学生进入社会和高等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创设“探究活动”的新课型,在实践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探究,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结论死记硬背,不知其所以然。新课程理念下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注重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思维路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集中训练学科能力,三种教材都设计了“探究活动”的新课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研究过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收集整理资料,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如何在假设的论证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发现,体会和掌握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人民版教材编者设计了“学习与探究”的课型,以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如“为哥伦布领航”的学习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创设探究的问题是:“哥伦布航行美洲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航行美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有哪些?勇气、科学知识、个人梦想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如何?总结现代航

海技术在哪些方面比哥伦布时代有进步?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完善?未来世界海上航运业发展的前景如何?”

岳麓版教材则设立了“综合探究”的课程,如“破解李约瑟难题”的综合探究课,编者从学生主动探究的角色意识考虑,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请思考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情况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什么原因使西方能够把中国传入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为什么西方中世纪前期,不具备科技进步的基础与动力,而处于停滞落后状态?通过探究„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岳麓版教材创立综合探究的意图是: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重在过程的参与,并不期望得出科学的结论,旨在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对话交流,提高主动探究创新的兴趣。凡有一见之得,教师都应充分肯定,通过探究交流的途径,加强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使之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人教版教材也设计了“探究活动课”,如“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探究活动课,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问题:“(1)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有哪些?又有哪些严峻的挑战?(2)用事实分析„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认识其严重的后果。(3)就中国或者你所在的地区应该如何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4)批判西方中心论者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挫败利用„全球化‟来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企图?”以供学生选择探究讨论。这样,学生在“研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历史情感得到升华。传统教材过于强调历史的“客观性”,确定的内容,给定的结论,往往使学生造成错觉,认为教材所讲授的知识就是客观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惟书惟上之学风直接影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史既是客观的,但它又是人们对历史有意识的选择、复原和认识,这样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过程,必然是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当然,这种选择的主观性一定要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历史学家卡尔·波普尔就主张:“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历史和自然科学一样必定是有选择的,否则历史就由一大堆不相干的乏味材料所塞满。”对待历史,观点各异是正常的,关键是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这就是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当学生认识到所谓历史,就是依据史实材料进行探究和解释,历史思维的学习主体意识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

五、通过认识史料,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意识

“课标”明确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所谓历史意识,就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如何再现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历史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是当前历史教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历史认识首先建立在对史实材料的认识基础上,主体在认知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但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过分强调以纲(大纲)为纲,以本(教

材)为本,教师教教材,学生记教材,教材被神圣化,知识是确定的,结论也是惟一的,学生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创新意识被扼杀在教材的定论中,人文精神也难以滋生。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是历史学家主观解释的产物。当他们依据史料阐释历史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时代、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民族精神、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他们选择的立场、观点、角色、方法也不尽相同,加之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存在,最终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解释的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新教材突破传统教材编写的定势,提供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史料,通过再现历史场景来设计问题,从而将材料的解释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认识材料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意识。如岳麓版教材在“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栏目中,就精心选择了与学生知识储备有关,但又不是简单再现历史知识的相关史料,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课中,编者就精心挑选了与教材内容有关,但仅凭现成教材知识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典型史料: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诗访录》”

创设的问题是让学生思考解释:“材料

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回答这些问题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重复,教材中也没有现成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历史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而解决问题。传统历史教学中所谓客观的历史,即教材内容,无非是教材编者对历史的解释而已,并不是历史的定论。何况,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异,在解释中,必定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结论,这是客观存在的,是难以回避的。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史料,如何在鉴别中得出对历史的解释,并将解释权交给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显重要。欧洲各国的历史教学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解释中辨认别事实”,“对史实有多种解释”。实际上,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

推荐第3篇: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拉开帷幕,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看完之后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面对新时期的各种新变化、新问题、新成果,新课标都有了明确的解答与对策,让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担忧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高效地将这些变化反映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认真落实核心素养这一关键任务。为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 念创设问题 情境以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 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 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 评价目标 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 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我们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推荐第4篇:高一历史新课标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刘永仙

学好新课标历史,提高学习成绩,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学习的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让同学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当然是首要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的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推荐第5篇: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我市的新课改革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已进行了10多个年头了,许多教师都有不少的心得和体会。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决大多数教师仍推行着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初中历史课程历史跨度长、内容多、范围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入手。动力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思维,以达到一定目的内在的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是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一股干劲,一种冲劲。唯有让学生在接触历史课本之前,先具有这样的动力,才能采取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有意识地挖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形成的材料。

二、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指一个人爱好某种活动和积极主动探求某种事物(件)的心理倾向,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历史剧表演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便被激发出来。例如,笔者在上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公开课之前,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历史剧《宋濂见太祖》的表演,与学生一道研究内容,编写剧本,由学生自导自演,彩排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中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欢乐的、轻松的笑声。因而这节课从头至尾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从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入手。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灵魂,要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观念更新和角色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教师应转变以往的那种自己是知识的权威者、是学生的知识宝库的陈旧观念,而应努力使自己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当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学生的知识信息不一定比教师少,甚至于超过教师。

四、从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入手。众所周知,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集中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双边活动”成为“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构建师生的“学习共同体”,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转变课程教学模式,不仅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求,更是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之后,付诸行动的重要体现。

五、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切实消除“师道尊严”的“紧箍咒”,努力建构起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

总而言之,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更应认识到21世纪的历史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教学。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推荐第6篇:学习初一历史新课标心得体会(整理)

学习初一历史新课标心得体会(岳麓版)

学生:09历史

岑陆

对于一个定岗实习的学生来说,要很好的完成教育实习和把课程标准吃透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全面了解新课标和更好的完成历史的教育实习,在来实习之初,我便认真阅读了《新课标》和《新课标阅读》通过学习,使我受益良多。

一,对历史新课标的认识,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一直是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维目标情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我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新课标历史教材确实把”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课文设计独具特色,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特色,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术”。(2)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法。(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续性,在注意课程内容的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意图表的有效应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续性。适合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历史知识的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4)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七年级的上册内容,每个单元的题就是本单元朝代的典型特点;

二 ,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新教材的课标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收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也都随之发生变化。(1)教师的变化从准备情况讲,教师现在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适应了新的教学。从引导新课导入看,引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有问题引入,故事引入,图片引入,甚至有视频引入等。从教学方法和方式来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利用上多媒体教学。(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的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个: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经过了这三个月的学习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如上这么多的变化,随着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学生们也变得敢于提问题,敢于主动回答问题,也愿意学历史了。这是新课标改革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新课标改革对老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要求都很高,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一边使自己适应新课标改革下对教师的要求。

推荐第7篇:学习历史新课标新的心得体会

参加酒泉市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敦煌二中 王辉俊

今年七月,本人有幸在我校参加了酒泉市历史新课标的培训,并较为成功的上了一堂示范研究课。此次培训感触很多,也颇有收获,现小结如下: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1.从重视传授知识为主到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为人门所认识到,在新的课改中就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2.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是系统的学系统的忘”。学完就忘,这是不止一人告诉我的尴尬事。可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要求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3.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全人发展的大众化教育。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4.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5.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一堂课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

三.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

3.探究性(创新)学习:在新的课改中特别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二○一四年一月

推荐第8篇: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历史教学心得体会]当教师也有几年了,回顾短短的教学生涯,感慨良多,历史教学心得体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应善待学生,懂得适时的鼓励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再次,教师应学识渊博。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把课上得丰富、生动、有趣。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还要注意多种教法的运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对提高认识水平大有裨益。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条件的不同,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劳动。在今天世界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每一位教师,都应不停的钻研、学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尽一己之力。

[关键词]融洽关系;重视教法

光阴荏苒,转眼一年的教学生涯又过去了。在这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在这里,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与广大历史教师共飨。

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因此,要搞好教学,首先就必须协调好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成为调节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可以促使教师把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高度责任感和关心爱护革命后代的真挚感情糅合在一起,促使他们以春风化雨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该如何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呢?

1.融洽师生关系

1.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具有一种向师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迅速,逐渐摆脱儿童的幼稚心理,喜欢以成年人自居,要求对各种事物发表见解,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宰学生的一切,不能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承载知识的容器。而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思考才能掌握,教师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把握要我学,使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2要善待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正因为学生是有情感的人而非容器。因此,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的需要。《学习的革命》一文中这样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会学会自爱。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一味批评挖苦,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只会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久而久之,会对教师甚至对这门学科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教师能善待学生,懂得适时的鼓励学生,实施一种赏识教育。则会缩短师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我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带初一(7)(8)(9)三个平行班的历史课。在刚接班时,每次上课八班课堂气氛都毕比较沉闷,每次周周考的平均分都是三个平行班中最低的。后来我有意识做了一个实验,在

七、九二班仍如以前一样地上课,而在八班,每当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我都给予很聪明反应很敏捷回答得很好再进步等诸如此类的肯定评价。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上课时八班的气氛明显优于其他两个班,学生很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而其历史考试平均分也由原来倒数的班级变为每次都是第一,基本上消灭了低分率,而且,学生对老师态度由原来的冷漠转为热情,乐于亲近教师。花的时间还是那么多,但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教学效果,和以前都有天壤之别。这就充分说明了善待学生与激励的作用,同样也证明了良好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赞可夫说得好:就教师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要搞好历史教学,仅仅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够的,还要教师有较高的素质,特别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合理、全面。那么,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算合理全面呢?

2.教师的知识必须博而专

2.1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注意到前后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上课时才能使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够上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如果自己对历史知识掌握的都不全面,却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经常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于在大学时代所学的那点知识,不能一味地吃老本,认为有一桶水,就能源源不断地使学生有一杯水,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更替这桶水,使其成为活水,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朱熹曾日:半亩方塘一鉴天,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也象方塘,如果没有源头流入,也会很快干涸。

2.2教师的知识还应该博。历史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有的学生所见所闻远远超过老师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必须对各种知识都要了解。比如说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一课,里面涉及到医学、农学、数学、诗歌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对这些知识都有所了解,同时了解这些方面的趣闻野史,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谈,才能把课上得生动、丰富、有趣,心得体会《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要搞好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一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同教法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避免因单调刺激带来的厌烦感,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认识水平大有裨益。同时,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法也在不断丰富,但无论哪种教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必然存在不足的一面,因此,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具体情况尝试运用不同的教法。在实践中,我注意到运用谈话法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获取新的知识,比如在讲《两汉和匈奴的和战》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了下列谈话:

师:同学们关于匈奴这个少数民族是不是头一次接触到? 生:不是。

师:那么,在讲哪朝历史时讲过? 生:秦朝。

师:匈奴的首领叫什么? 生:单于。

师:与匈奴的关系是和还是战? 生:战

师:秦派大将谁与之作战? 生:蒙恬。

师:为阻止其进攻还采取什么措施? 生:修长城。

师:万里长城的修筑,扼制秦的发展,但到了秦末秦边防松弛,匈奴又重新崛起,今天我们就学习《两汉与匈奴的关系》,看看匈奴发展情况及两汉的战争与和平关系。

通过这样的谈话,既复习旧知识,又导入新课,而且采用谈话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与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比如在讲《布尔什维克对武装起义的准备》:

师:布尔什维克六大和中共中央通过的决议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讲武装起义方针,一个决定最近期间起义。

师:很正确,为什么六大不决定起义? 生:时机未成熟。

师:很对,时机成熟是起义的先决条件,关键在于人民力量的发动是否形成人民革命高潮,那么,10月份中共中央会议为什么决定在最近期间举行起义? 生:时机成熟。

师: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标志是什么? 生:

9、10月份,标志是人民掀起强大的革命浪潮,各种革命力量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

通过这样的谈话,把最近期间作为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的窗口,经过层层诱导,使学生的认识加深,同时也训练了其思维能力。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也可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效果。

2.3还必须注意巩固复习的方法。历史作为一门小学科,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但是历史知识又比较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这些知识,有效地记忆呢?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分散记忆优于集中记忆。这种观点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运用的很少,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有的老师怕讲不完,一上课就一直讲,把内容讲完了才能吁一口气,如果还有时间剩下,就让学生死命地背,以前我也这样做过,但效果很差,背的时间长了,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来不及检查,有的学生偷懒。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地少讲,那些学生一看就懂的基础知识,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自己在书上找出来,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单地提示一下,学生明白就行,不去花大量时间长篇累片牍地叙述,这样就节省大量时间。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把可以利用的时间分散在一节课当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记忆,然后检查,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该记住的东西也都记住了,课后再用少量的时间巩固一下就可以了。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考试前几乎不用花太多时间复习,因为该记的东西在平时全都记住了,这样不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节省教师课余检查督促时间,使老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搞好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在今天世界各种课改浪潮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学观点不断出现,我们也要在课改浪潮中撷取属于自己的浪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1992年毕业至今,弹指一挥间,教学已有十七个年头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了许多的教学心得体会。下面我要谈的是我对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大纲,熟悉重难点。二,了解学生,不但要备好课,而且要充分了解学情,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三:认真钻研中考题,尤其是本省的中考题,并对照教材,一一地做好了相关的笔记,进行了归类整理,这样就使得我的平常教学能够有针对性,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其次:虚心地向校内外的各位同仁请教,包括他们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的评讲&&吸取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几次成都之行,使我大长见识。每一次的外出学习,我总是带着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总认为别人是专家,自己是学生。相信一个道理,那就是虚心一定会使我进步。再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学科休养,它包括很多方面一是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每一年的最新高考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来的攀枝花市高考分析黄皮书&&,根据它们制订自己的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二是认真备课,做到备课备八问:

1、教学目的是什么?

2、重难点是什么?

3、双基是什么?

4、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教育?

5、如何组织好教材?

6、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7、新课与旧课如何联系?

8、板书写什么?如何布置板书?(课题、标题、要点、重难点等)三是注重历史学科的讲评课的质量,注重五讲

1、讲审题。选择题,一审题干(问),二审题枝(备选项)三审选择方向(排除缩小最后确定);材料题,一审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二审找准其与教材知识的联系点,三审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问答题一审题目类型,二审求答项目,三审解答对象,四审限制条件,五审材料观点,六审代词含义。

2、讲思路方法。如问答题要求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细致构思,列出题纲;规范作答,策略得当。

3、讲误区(找出原因,确定纠正努力方向)

4、讲拓展,举一反三。

5、讲规范,语言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这里主要是问答题要具体做到:首先,答案内容构成规范,史论结合,反对堆砌史实,反对空发议论。

6、答案的组织形式要规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层次分明。

7、答案的文字表述上要规范化,做到行文有序,条理清楚。总之,从事高中教学以来,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根据不同的学生,我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备好学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关键所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失。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休养,才能在教学这块园地里有所收获。

推荐第9篇: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李集中学 魏燕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多,其中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一跃而成为主体地位。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然,作为一个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正逢新教材的初步试点阶段,问题就显得更多些,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吸取些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2、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游走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的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教师不要在小组中逗留太长时间。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以免让学生眼花缭乱;

3、需要掌握的原则:鼓励——但不能庸俗化(适度);自主——但不能不帮助(引导);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实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伪矫情(自然);创新——但不能浮躁化(理智)

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李集中学 魏燕

推荐第10篇: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大连市第四十九中学霍晓丽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意识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根据历史学科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必须从历史学科的历史教学的特点出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重视创新意思的培养,重视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塑造,重视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之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新理论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加强学习。惟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提高认识,辨别方向,洗刷陈旧的目的。在这几年中,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文件精神。其次,来自于勇于对自己的否定和扬弃。再次,来自于我们保持对所处时代的敏感。教师必须自觉置身于时代的前沿,时刻关注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关注一切未知领域中的新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有一种身在校园,心怀天下的胸襟。惟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心态年轻、思维活跃、观念不断更新,也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平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新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绪和谐发展,教师在其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记得在上完《辛丑条约》这一课时,要对李鸿章在近代史上签定的卖国条约进行小结,说“由此可见,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谁知话刚落声,就从角落里传来出了这么一句话“老师,李鸿章在历史上也有一些贡献,比如„„”。这时候,心里在想为何不让同学们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了。接着,我表扬了那位同学,同时也在黑板上写出了两个论点“李鸿章是历史上的大罪人”,“李鸿章也有贡献,不能太苛求”让大家进行发言。经过了十几分钟的激烈的辩论,最后再由我进行了小结。这一堂课就在这样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当中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极大地融洽了气氛,和谐了师生的感情,就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相反的,如果当是教师打断了学生的疑问,不仅伤害了学生求知的愿望,而且使得这节课变得很沉寂,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没有办法体现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乏有一些小小的窍门。比如经常使用一些激励的话语,小兵也可以立大功的,会带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想学什么,想怎么学”“你有不同的意见吗?”“想说的站起来说吧”“你的想法比老师好”“你对老师这样上课满意吗,给些建议吧”等等。这些话看似很平常,但它确实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它拉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情感,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与积极性。

另外,教师本身可以凭着自己的丰富知识,开展相应的兴趣小组,吸引学生参与到里面,而进行学习交流。在活动中,更能增加师生情感的交流,从而在课堂中发酵。当然,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在这方面,我成立了一个集邮兴趣小组,通过学习历史来补充了解邮票上的知识,通过欣赏邮票就能更好的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我们现在有成员近30人,通过了每周固定的一次集体学习交流,让我们的情感更加的融洽了。使我们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师生,而且还是生活上好朋友。

三、多种尝试性的探究学习。

现在的课程改革注重的是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完成这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要具备全方位,多形式的教学手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探究”和“思考”,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并确定他们所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在研究中主动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更注重于这一方面的探究。而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必须要有一片天空让他们去开发。为此,主要是通过了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比如,在初一年《姓氏的来源》的活动课中,这可看似简单而又无从下手的题目(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材料缺乏)。我们在班上通过按姓氏分若干小组(避免重复,浪费资源),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指导他们怎么样去查找资料(查族谱,问长辈,网上点击,图书馆查阅等等方式),根据他们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提问题,然后去找答案,最后在班上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乐在其中,而且发挥了合作的团队精神,体现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其次,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我采取的做法是,逢双周,让学生对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然后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找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以便在课堂中进行交流。这样做,既祢补了教师知识的“单一性”,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查阅获得 了更多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能力,还符合了学习历史的规律。

最后,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不能过多的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这也就要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

2011年1月17日

第11篇: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

历史教材研读心得

桥头镇中心学校 祁国领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施已有好年多的时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相信“课改”这一名词在我们的脑海里以不再陌生,他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完成这一光辉而艰巨的任务,不让自己被历史潮流 淘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永远做个新老师。经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对新的教学改革有了更高层次认识。 一. 教育理念的不同。

留美博士黄全愈曾提出了一个水桶理论“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快桶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的今天,中国要想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想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靠的并不全是占少数的博士、硕士或大学生等我们平时所说的“精英”,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全体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这次课改的不同首先在于认为要将“最差、最短的那快桶板”加长,才能“装更多的水”。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 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改变过去那种“一考定终生”的单一评价模式,转而关注对学生的综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将教师的评价、小组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关注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要重结果,但更注重过程,要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和提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真伟大”、“很了不起”。 二.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从别的实验区反馈的信息看,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想办法从不同的途径力求解决问题,这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事实上,有的实验区已经开始了综合课的实践,如深圳南山区开设的《历史与社会》,就综合了各学科的知识。 三.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纠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分组或集体讨论;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布置的作业是诸如观察、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在活动课上放手发动学生,从组织、主持到课程的实施都交给学生,老师在旁边协助;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当中等。教材第一课的活动建议:“想象北京人的一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中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在活动课中,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在共同的任中有个人的责任;小组的成员要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等。这种合作的学习完全有别于以往的学习。

3. 探究性(创新)学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在新的课改中,特别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第12篇: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施已有好年多的时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相信“课改”这一名词在我们的脑海里以不再陌生,他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完成这一光辉而艰巨的任务,不让自己被历史潮流 淘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永远做个新老师。经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对新的教学改革有了更高层次认识。

一. 教育理念的不同。

留美博士黄全愈曾提出了一个水桶理论“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快桶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的今天,中国要想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想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靠的并不全是占少数的博士、硕士或大学生等我们平时所说的“精英”,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全体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这次课改的不同首先在于认为要将“最差、最短的那快桶板”加长,才能“装更多的水”。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 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改变过去那种“一考定终生”的单一评价模式,转而关注对学生的综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将教师的评价、小组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关注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要重结果,但更注重过程,要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和提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真伟大”、“很了不起”。

二.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

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从别的实验区反馈的信息看,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想办法从不同的途径力求解决问题,这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事实上,有的实验区已经开始了综合课的实践,如深圳南山区开设的《历史与社会》,就综合了各学科的知识。

三.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纠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分组或集体讨论;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布置的作业是诸如观察、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在活动课上放手发动学生,从组织、主持到课程的实施都交给学生,老师在旁边协助;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当中等。教材第一课的活动建议:“想象北京人的一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中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在活动课中,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在共同的任中有个人的责任;小组的成员要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等。这种合作的学习完全有别于以往的学习。

3. 探究性(创新)学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在新的课改中,特别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在新的课程改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既感到欣喜更感到压力的巨大和责任的巨大。成为改革中的“弄潮儿”不容易,成为其中的胜利者更难。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转变观念,充实自己,迎接挑战。

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已开始尝试。课堂中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需 要我们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的辅助作用。我们还需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第13篇:新课标下历史备课与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新课标下历史备课与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周林刚

一、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要明白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惟一的资源,历史教师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备教案同时也要备学案。为学生应提供哪些课外阅读?什么情况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专题讲座、参观访问、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片等。都要预先计划好,做到有备无患。备课过程中要本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扩大涉猎的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审美教育。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课内外教学的关系,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互相促进。

二、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转变教师角色,创建和谐课堂。

1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新课标的本质是在“交往”中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平等对话、沟通,和学生合作共同讨论研究,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得有“形”,“形”乱而“神”不乱,从某种意义上讲,“活”与“乱”是等价的,所以我们要调控好场面,真正做到“活”而不“乱”。“形”乱而“神”不乱,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与教师成为真正的朋友,使他们在学习上很轻松,不再“讨厌”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结出创造之果。

三、授课过程中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标准》把原有的学科体系浓缩为数十个专题。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中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

2 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的历史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完全地记诵知识点,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理念下新课程的历史教学。

四、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下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已经大大减少,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绝大多数是基础性的、普及性的,其难度大为降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愿意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强调,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标注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求能够让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也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某种角度上讲,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

3 疑惑或困难。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五、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要与时俱进。

历史知识具有直观性很强的特点,包括实物、模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和图表以及文物古迹等。针对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把这些知识生动、形象、鲜明地展现到他们面前,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新课标又为历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化教学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与“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新课程理念相结合,师生互动,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以配合新课标下高速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现代历史课堂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4篇: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

在假期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课程标准》,并努力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数学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地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全部信息,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一定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途径。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评价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层次。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由教案走向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大家都知道,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弊端: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目前出现的“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在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自主学习资料。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通过以上分析,也就是进一步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必要性。

二、大力抓好课堂教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时指导”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推行“情景——探究——实践”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本学期中,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针对高一教学知识背景不完备,知识体系不健全,课时数不足的现象提出来的。应当说这样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精神,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三、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通过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平。本学期中,我们数学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先让每一位任教老师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然后备课组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从板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态、课堂的“应急预案”等全方位的进行研讨,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从单一的终结性考试发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在继续大力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同时,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分年级制定了数学学科分类评价标准,从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表达和应用,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活动与课外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灵活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我认为大体按以下三点来把握

(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

(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如有不同处理方式在另外版本出现,对解题可能产生影响,则应适当告诉学生。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先讲映射,后讲函数。

(3)对新增内容,教材不同版本的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吸收、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努力。

第15篇: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一、对历史教师的反思

1、教学观念的反思: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首先要求的是理念的更新。我们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情景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中心任务,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2、教学艺术的反思: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所想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3、教学教益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学生的反思

新的课程要求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的结合,真正有了“汗”与“活”的效果。

1、学生参与度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来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2、学生交往的反思: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3、学生生成度的反思: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一堂好课,需要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遵守的原则。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中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第16篇:浅谈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 王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谋求发展。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所有历史教师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改变教学行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 一.抓住教材“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宝库,如:“汉魏之文苑,南北朝以后,书画与雕刻,以及历代著名的建筑,各种美术工艺品,历代史况的概述” ,都是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材料。作为历史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的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以备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如: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能开拓学生视野的材料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如我在讲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一课内容时就用时事热点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这一课中的“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展与东盟的关系”“与欧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等内容,这些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时事性知识,又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基于对

学生情况的分析和了解,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用最新最形象和最生动的录像画面制作了课件,使抽象的教材内容具体化,历史与时事政治关联起来,教学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学生仿佛置身于外交舞台,轻松的掌握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讲究教学的“趣味性”并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了趣味而趣味是没有意义的。教学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

二.历史课堂上的“辩论会”

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感慨:“历史课堂上的讨论环节经常会冷场”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上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中,很受学生欢迎。每次讨论之前,我先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昨晚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 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 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 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 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 点是“战争是历史的

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在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课堂的主人。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自我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情境设置,运用“读、议、讲、练”等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与互相交流,让教学成为共同增长智慧、提升水平、促进发展的过程。“读”就是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直到他们读材料、读标题读子目读重点段落,从而理清知识结构,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议”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让他们讨论。“讲”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对学生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重点难点进行解析。这是在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更加明确、更加系统。“练”就是在自学、讨论、讲解

的基础上,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进行练习,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健康发展服务。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所谓“放”就是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所谓“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讨论。总之,我们历史教师要改变“说教者”“管束者”的形象,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当然,上面的这些做法是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我要在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上多下功夫,多学习、多钻研、多思考,增强学科胜任力,进而实现新课程理念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第17篇:高中新课标历史教学的反思

高中新课标历史教学的反思

2012年高考结束了,就河南省而言,课改走过了四年,毕业生已有两届,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仍未找到一套令人满意的应对模式,更谈不上有什么经验。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只能就历史学科在教学、教研中的一些做法、看法甚至是困惑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一下,以期得到批评指正,以利于今后学科教学的改进。

一、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新试卷的学习与思考面对 新课程、新高考,我们首先要知道新在何处,否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新课程的办法的脱节现象。要知道新在何处,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新试卷。通过培训、教研和实践体会,就这几个方面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关于新课标:课标是教学的宏观指针,学习讨论多次,抽

象条文知道,具体内涵不太清楚,实践落实很差,恐怕这不是历史一科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对课标我们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熟知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新的要求。不知道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际就是不知道要教什么;不知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分工,教法就很难摆脱旧的注入式模式,实际是不知道怎么教;不会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很难在规定的时间方位内完成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无法按要求教。二是要会落实课标,把课标细化到教材的每一节课中。教材是

1 依据课标编写的,教学中直接使用的是教材而非课标,必须要搞清楚教材内容对应的课标目标,否则教学就会失去目的性,陷入泛泛而讲的境地。就历史学科而言,教材每一课所讲的问题牵扯到的史实就是知识,每一课的“学思之窗”就是要培养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应用能力;每一课讲完后,教师归纳总结,必须要升华,点明考本课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于新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平台,不知道 教材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自然也发挥不出新教材的优点,解决不了心教材的难点。我想对新教材历史老师应该有以下基本认识:

①版本不同:过去全国通用一个版本,现在有四个主流版本,甚至提倡自行组编,只要能实现国家文件阶段三维目标,用什么作载体,那是个学校和教师自己的事情,这无疑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

②结构不同:老教材以时间为标准,把历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以单元为组织形式,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军事、外交等内容集中在一起,量观历史全貌。新教材以内容为标准,古今中外历史简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以专题为组织形式,时空跨度大,阶段性历史全貌被分割,增大了教和学的难度。

③内容有调整:新教材删除了过多的阶级斗争史,新增了世界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内容,从而使历史学科内容更完全、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时代感。

2 ④观念变化大:以素质教育为理念,广泛应用新史观,打破了历史评价和历史结论官方一统化的僵化模式,处处体现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

3.关于新考纲:考纲是教学的微观指针,年年发考纲,年年

学考纲,但往往要考试范围的比较,轻考试目标的理解,找不准落实平台。其实考纲是经常调整,但调整的多为考试范围和例题,考试的四项能力要求并未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实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每年考纲下发的时间大致在2-3月份,这时平推教材的一轮复习基本结束,考纲顾名思义是为考试而编,而高考时书面笔试,简单讲就是做题,不管从教学进度上还是考试形式上看,显然落实考纲的主要平台是练习题,它为我们后期复习精选试题、评讲试题指明了方向,这就是选符合四项能力要求的题,讲每一道试题反映的能力要求。

4.关于新的高考试卷:

题量:12道单项选择题,3道问答题; 呈现形式:全部为新材料; 命题依据:课标、考纲;

特点:能力立意,具有开放性,体现选拔功能,意在测试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表现在课本上的结论、观点不能完全作为判断试题正、误的依据;在试题设定的新情境中往往是相反的;一道问答题,只给材料,无具体设问,更无具体答案,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任由评论。

二、教学过程的探索和思考

基于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新试卷的认识,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谈一点看法:

1.学法指导: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学生们?怎么学?学法指导特别是涉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法指导抽象笼统,宜简单、具体、有可操作性。高三可采用二轮复习模式,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知识,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历史科的基础知识就是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简单的归纳分析方法。二轮构建网络,就是要把分散的知识点用内在联系同一起来,重在研究同一时期历史各层面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要学得内容。怎么学,自主学习方式主要是个人阅读、做题和集体讨论课外调整,现阶段可行的仅停留在个人层面。答题方法一般都做了专题指导,并伴随习题评讲不断深化,而阅读环节的指导则过于笼统,甚至放任,导致耗费相同的精力,学生记忆效果差异巨大,总感到的时间不够,这不是智力问题,实际是方法问题。怎样阅读,一轮泛读,二轮精读,课本越读越薄。泛读是要解决教材知识面的问题,大量内容只需形成映象,不需准确记忆,要记准的只是少量主干知识,所以泛读不是背书,讲清了,把学生从恐惧中解放出来。二轮精读怎么才能精下来,告诉学生,已经记住了的不再读,次要的部分不用读,只读尚未掌握的主干知识,当然,哪些是主干知识,教师一轮复习时应该课课有交待,学生应该处处做了记号,否则必然重复一轮的泛读,无法精下来。

4 2.课堂知识:

新课标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强调课堂组织形式的互动性。但现实的情况是大班制,制约互动,一动即乱,在动和乱之间难以实现平衡。教学手段跟不上,学生动多了,时间不够,进度完不成。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刻意提问,让学生站起来,身体动一动;多使用一些诱导性语言,如想一想、为什么之类的,让学生脑子动一动,仅此而已,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的互动教学模式。

3.教学手段:

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手段无疑是多媒体,它具有生动、直观、容量大的特点,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双向互动、节省板书时间很有帮助。但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一是硬件有待完善,二是教师应用技能有待普及和提高,三是课件制作、下载之后,没有自己的东西,多数情况是长期准备一节课,教研听课时有模有样,常规教学时下载别人的放一放,多媒体的优势没成样,教师成了播放员,惰性很明显。

4.备课:

脱离课标、忘记考纲、忽视学生,只重视教材内容结构的编排,缺深度、目的性和针对性;由于班数多,任课教师多,因公或因私,进度时常被打断,课程难以同步,集备受影响,单兵作战,无法集思广益。

5.试题:

①怎样精选试题:试题的精选原则:内容由课标、教材、考纲决

5 定;侧重点由教学进度决定。试题的特点:一轮重基础,只要经典,能解决问题,新题旧题替手,典型性最重要,是新题成旧题不重要;二轮重能力,重时效性,简单的题少选,旧题不选。进入大综合训练时试题,内容和形式要与高考试题连接接轨,材料要新,内容要热(热点),单个试题包含知识容量大(因为高考要做的总共只有12道选择题,3道大题,有限的数量要尽可能覆盖所有教材,必须是能力立意的试题),试卷结构要合理,必须兼顾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新史观和史学方法;试卷的长度要与考试时间吻合。

②怎样评讲试题:讲多少由学情决定,基础差,评讲而扩大,基础好,选择性的讲;讲什么,讲得出答案的思维判断过程;评什么,评试题考察的能力,评出错替后的原因,指出解决方法,最后还要总结答题方法。

三、结语

以上看法和做法,见笑大方,耽误大家时间,污染了各位耳朵,还请海涵,谢谢!

第18篇: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反思

摘要: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对自身教学重新审视,并逐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感悟与反思。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出炉,不仅给历史教学带来冲击,也使我们开始对教育观念进行根本性思考。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自身教学进行了感悟与反思,主要从新课标下教学观念的转变、新教法的探讨以及教师应具备教学机智等方面进行了感悟与反思,对历史学科的教与学策略的认识更清晰、明朗。

关键词:感悟 反思 新课标 教育观 教学研究的主体

从教的十几年来,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教书是为了什么?教历史又是为了什么?也为了这个问题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的反思,可收效甚微。值得欣慰的是,新课程标准的历史教材的出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通过自身教学实践,也有了自己的诸多感悟与反思。 感悟与反思一:新理念——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出炉,无疑给我们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让我们开始了对教育观念的根本性的思考。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真正体味新教材可以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主要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是"用"还是"教"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之本,历史教学应该依据教材而进行。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有的教师是在“教教材”,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孰不知这种“教教材”,只是让学生获得了一些感性知识,历史学习也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简单的理解上,未能形成“历史思维”的方法,当然,学生也就不具备所谓的历史的时空观和发展观了。而新课标下的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处理教材的新观念,那就是怎样去“用教材”。所谓“用教材”,就是把教材当作教学中传授知识的载体,它不停留在教材讲了些什么,而是在更多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为什么与什么之间还有什么?突出知识之间的外在与内在的联系,从“史论”角度来提高学生对教材已表述的知识的理性思考。 如,新教材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侵略的五次战争(其实只有四次,中法战争没有归纳进来)归列在一起,重在向学生阐明“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一实质性的问题,可是对每次侵华战争的叙述又很精简,但却对列强在华的罪行,不仅用文字进行了说明与解释,还配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这是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去“用”好教材了。又如,“鸦片战争的影响”,新教材只有两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1近代史的开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的余地。新课标下只有依据教材,深化认识,又不拘泥于教材,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

2、谁是课堂的主角?

我们讲教学改革也有好多年了,“传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许我们已不再用。我们都明白,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性的,学生是主体性。可是真正明白的有几个?真正落实下来的又有几个?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以为多提几个问题、学生多回答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是,学生还是不能跳出“如来佛的掌心”,唱主角的仍是教师,学生的主体性还是未能得到发挥。可喜的是,新教材给教改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3、是"教学型"还是"研究型"?

从传统的意义上说 ,“教学型”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教师平时只需要考虑“教什么”,而对于“怎么教”的问题,基本上没有考虑,或者考虑得很少。对于知识化、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的学生来说,仅仅应付考试是不够的,在这个问题上,新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因此,为师者除了掌握现有的历史知识之外,还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新领域的研究拓展。新课程呼唤“研究型”的历史教师的出现。

“研究型”教师,就是指教师参与到研究中并成为研究的主体。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需要:对历史学科知识本身进行进一步研究;对相关历史教材进行研究与处理;对课程计划和教改精神进行学习与理解;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进行学习与感悟,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掌握与应用;对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进行实践与反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细心揣摩与体会,努力使自己朝着“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感悟与反思二:新教法——为伊消得人憔悴。

说到教法,我相信大多数的同行都知道,那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围绕“怎么教”,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只要我们有心去翻阅一些书、报刊、杂志,就不难发现诸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技巧”、“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涉及教学方法的文章,教学中,我们也很努力的试着去做,但是很快就发现我们的努力归于失败,这是为什么?其实是我们对“教有法,而教无定法”的真正含义还不十分了解的缘故。俗话说得好:一母生九子,个个全不同。教法也是多样的、多方面的,它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灵活、要处理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好在新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给了我最大的感悟,开始对“怎么教”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一个比较直接的层面上,就是使学生能够再认再现一些重大的历史事实,形成对人类历史最基本的了解,更深一层就是培养学

2 生的“人文素质”。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人的能力;引导一个人的全面的、充分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历史教学放在人文科学领域,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延伸人的素质发展观念。而新课标下历史教材无论是在内容、难度,还是在编排方式上都体现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历史教学应该为学生服务,“怎么教”也就明白了。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服务社会,把握未来,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乃是历史教学应遵从的规律。教学中,我们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学问和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推广、普及给学生,扬善抑恶,净化学生的心灵。比如中近史中的侵略与反抗,一方面,意在向学生说明腐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另一方面,以列强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来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从而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国家、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的思想感情。这也给我们历史如何教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值得。

感悟与反思三:新问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这里所说的“新问题”也就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机智或反馈。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们的课堂呈现出“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教与学、讲与练的双边互动活动就经常处于一种错综复杂交织状态,学生的“新问题”也就多了起来,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验丰富,反馈能力强的教师能根据学生信息的输出情况,灵活、及时地调整讲课的进度、深度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自觉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及时反馈,因势利导,表现出一种很高的教学艺术,从而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境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了解情况写下来,有位学生写了“进行爱国宣传”这个问题,教材中没有提到,学生却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新问题”。我首先赞扬这名学生的“独到见解”。指出他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五四精神”中“爱国”的一面。由此自然而然地把教学引入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环节,从而也更好地把握了新教材寓含的情感教育功能。

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讲,怎样才能具备处理好这种“新问题”的能力呢?我想借用武侠小说中的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对教材熟稔于心,对教材相关知识点博学精通,心中有数,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其次教师知识面要广,适应性要强。历史教师对于历史知识不仅要“专”还要“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情况。谦虚谨慎,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以平等的态度,谦虚而又认真地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问题,“知之为知之,

3 不知为不知”,决不能用教师的“威严”,对学生不理不睬,堵塞学生的思路。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悉心倾听学生的答与问,认真批阅作业;教师在洞察的基础上还要迅速作出判断;善于在繁杂的问题中,抓住争论的焦点,巧妙地处理好“新问题”。作为教师就应具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求学、治学精神。

以上是我对新课标下教学观念的转变、新教法的探讨以及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机智的几点感悟反思。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几个方面的变化,还有更深、更强大的冲击力。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我相信,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最后,我用清末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作为我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不悔的追求与信念。 参考文献:

(1)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

(3)张静:新一轮历史课程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历史教学02年,(5)。

第19篇:新课标要求树立历史教学新理念

教育 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 历史 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学历史教学将发生多方面的转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从学科本位到综合取向、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三个变化,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以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为基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构建综合能力。现分述如下。

一、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建构主义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在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上都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建构主义学和教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虽然来自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而建构,但这种内部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学习群体中,通过合作学习、对话协商而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与学习同伴的对话、合作、互动,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将使历史教学面临四个方面的变化:教学环境的简单化、教学任务的低级化向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学任务的高级化转变;学生学习过程由被动机械的反应过程向自主探究的生成过程转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从“个体学习” 向“合作学习”转变;历史教学的评价 内容、方法 和功能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在以多媒体 计算 机和 网络 通讯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将发生很大改观,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能力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只有在建构主义指导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对历史事件分解的基础上,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用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去认识历史事物多重的表面现象。在这种对话、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共享别人的经验,最终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进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对事物完整性的认识。

二、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当前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趋势日益明显,要使学生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相互渗透的综合取向原则。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挖掘,这种“深挖洞”的教学方式固然使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入,但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人类面临的 问题 日益复杂多样,我们不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过多用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在学科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步伐也加快了,义务教育阶段综合课程已经全面铺开,“3+综合”的高考科目改革也有几年。因而,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广积粮”。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联系、不同事物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事物完整性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第20篇:七年级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七年级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

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 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出示造纸术的流程图。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

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是我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在我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七年级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张存兰

2018.4.30

《新课标历史教学心得体会.doc》
新课标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