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与设计心得体会

2020-04-2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学理论心得体会

教学理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工作两年多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地学习,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是存在着许多学要改进地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予指点,以便我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总结出一种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收获。

一、作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先决条件就是要热爱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自己的好多同学到其他单位后收入比自己要高这些外界因素可能会对自己坚守教学岗位的信念产生打击,但也要看到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日益重视,还有教师这个行业“传道、授业、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这些都足以吸引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中。具备良好的师德以我的理解应该表现在对业务的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

二、作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这里面要注意要对教学对象定位,是给什么样的人讲课,不同的授课对象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同时要尽量多的占有素材,写教案时要备有多种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要从多种教科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要认识到即使是讲同一门课,每次重复对教师来说都是专业知识、学业上的挑战,力求每次教学对知识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

其次,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做好上课的准备,比如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尤其现在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意外情况出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一定要充分提高自己的技能,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多做备案。每一次课前一定对某个任务提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再次,要重视辅导和答疑工作,不要因为学生在答疑时可能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对答疑充满畏惧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的,一时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没有什么可耻的,这反倒可以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查遗补缺和深化理解,甚至有可能帮助你在该领域作出创新。

2、讲课时注意的一些事项。讲台如舞台,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课本,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风,作为教师要更加严格遵守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迟到早退更不能旷课,教学时间变革应该及时通知学生,仪容和穿着应端庄大方。

其次,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许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课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功底深,知识扎实,更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说话艺术。当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说话艺术上可能还达不到老教师的高度对此也不要泄气,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这种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不仅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

再次,板书就像舞台的布景,是讲课的重要辅助工具。一笔清秀漂亮的粉笔字,整齐美观的布局都能给学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面的标准虽然我们青年教师大多还达不到,但它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讲课时要脱稿,内容要有逻辑性,最好能在开始时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并顺势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在本次课结束前对当堂的内容进行总结,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互动。

3、对多媒体教学的一些认识。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一些难于理解的也难于在板书中表达的模型,还有一些介绍性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场合的,例如对于一些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地方比如公式推导,使用多媒体效果并不好。当然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教学方法,它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优点,青年教师普遍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和接受新事物较容易的优点,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大胆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4、教师仅仅只有一个专业领域方面的造诣,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为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最好通过教学加以系统化,加以完善。

以上就是我所学到的教学经验,我会按照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努力下去。

推荐第2篇: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教学理论就是人们在思考教学中所形成的旨在探讨、解释和预测教学现象的观念体系,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及隐藏其后的各种教学关系和矛盾运动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映。进一步说,教学理论是人们思考或思索教学的结果;是一组思想和观念体系,它包括一系列认识、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映。从教学理论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正如孙可平在《现代教学设计纲要》一书中所指出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学设计更大程度地依赖于教学理论的研究。”事实证明,解决教学问题必须研究教学理论,应用教学理论。因此,把教学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一、教学观念与教学设计

教学观念(简称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依据不同的标准,教学观念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教学观念的内容角度,可以将教学观念分解为教学本质观、教学价值观、教学过程观、教学交往观、教学方法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评价观、自我教学发展观等几部分;以不同的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划分,教学观念包括行为主义教学观、认知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及人本主义教学观。教学观念为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不同的教学观念包含着不同的教学设计思想,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所谓模式是提供我们思考一种过程或结构的有用方法。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具体而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是在不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围绕不同的主题、所涉及的因素和各种关系展开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类别。

根据授课方式的不同,教学模式可以大致分为集体授课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教学模式等。按照师生活动的关系分类,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1)以教师为主的模式,以夸美纽斯(J.A.Comenius)和凯洛夫(И.А.Кайров)的教学模式为代表;(2)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模式,以克伯屈(W.H.Kilpatrick)和道尔顿(J.Dalton)的教学模式为代表;(3)综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代表有塔巴(H.Taba)的归纳教学模式和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按照学派观点归类,将教学模式分为四种类型:(1)经典性教学模式,以克拉夫基(W.Klafki)的范例教学模式和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为代表;(2)探索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代表有布鲁纳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和舒赫曼(R.Suchman)的探究训练教学模式;(3)程序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代表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和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4)开发式教学模式,以洛扎诺夫(G.Lozanov)的暗示教学模式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为代表。按照学与教的性质归类,可以分为信息加工的教学模式、社会互动的教学模式、个性发展教学模式、行为矫正或控制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流程的形式,简要、概括地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在这里对程序教学、掌握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三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及其课堂教学设计思想作一介绍

(一)程序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设计

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顺序,既要保证学习者在学习中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材,使每个问题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程序教学的模式一般有三种类型:经典的程序教学模式──直线式程序;衍支式程序;莫菲尔德程序。

(1)经典的程序教学模式。这是斯金纳首创的一种教学程序,其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经典的程序教学模式流程图

在这一流程中,教师把材料分成一系列的小步子,每一步一个项目,内容很少,系列是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具体步骤见前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观。

(2)衍支式程序。该程序是经典程序教学模式的发展,是一种可变程序教学。这一模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为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每个项目的内容也较多。学生掌握一个逻辑单元之后,要进行测验。测验用多重选择反应进行,根据测验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学习。该模式如图2-2所示。

图2-2衍支式程序流程图

一个学生学习了单元①,经测试后证明其已经掌握了,便可进入下一步学习⑤;若有学生还未掌握,便不再重复①,而是进入⑨或者这种与①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即衍生的知识)。通过对⑨和的学习,从而帮助学习者掌握①。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对于“快”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是直线程序式的①—⑤—„„而对于学得慢的学习者来说,可以从衍支中找到替补。这种程序有助于消除由于学生的不同能力所造成的学习差异。

(3)莫菲尔德程序。这个程序是美国心理学家凯(H.Kay)提出的,该模式是直线式教学模式和衍支式程序原则的结合。这一模式始终遵循的是一个主序列。它与斯金纳的直线式不同,有一个支序列来补充主序列;同衍支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原点,而是可以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上。该程序的教学模式如图2-3所示。

图2-3莫菲尔德程序流程图

在这个程序中,学生学习概念N后,应按顺序学习概念N+1,但如果在N中作了错误的解答,就要转向学习NA或NB,NA或NB比学N时提供更详尽的材料。程序编制者应当考虑在分支学习时应为“错答”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当学生通过NA或NB的学习并已经学会了正确的反应后,便可以进入N+1的学习,而不是像衍支式那样回到学习原点去,这样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般来说,程序教学的实施,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无法做到及时反馈,更不能提供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必须为教师提供程序式的材料或者进行机器教学,用机器来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机械行为,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设计“小步子”。50年代,斯金纳的教学机器曾经风靡一时,直到今天电子教学机器依然有斯金纳程序教学思想的影子。比较来说,衍支式程序和莫菲尔德程序比直线式程序更加优越,因为,这两个程序更能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能够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程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一些技能性学习,程序教学模式富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设计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20世纪70年代首创的。掌握学习的教学目的是在不影响现行班级集体授课制的前提下,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优良成绩。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大致由五个环节组成。(1)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布卢姆认为,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表现为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清晰,每一个学习者是否都清楚了自己将要学习什么。布卢姆认为,表述较好的目标可以表现为一种清楚的行为。通过对该行为是否具备的测定,可以了解其达标的程度。在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育目标分情意领域、认知领域、操作技能领域三大类。在认知领域又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学习水平。

(2)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的群体教学。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群体教学的个别化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其课堂教学仍然采用集体授课形式,但在授新课之前,给予学生学习知识必需的准备知识,提出认知先决条件。

(3)形成性评价(A)。在单元集体授课之后,就要进行形成性测验(A)。形成性测验(A)的测题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诊断不仅要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广度,还要反映出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度,所以需要设计二维评价表。

(4)矫正学习。形成性评价之后,将学生分作两类,凡达成度在80%及以上者,称为达标组;凡达成度在80%以下者,成为未达标组。矫正学习是针对未达标组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学习时间。矫正学习不能简单重复新课的教学内容,而是采用多种方法,具有针对性。

(5)形成性评价(B)。最终去检验达标的情况是依靠形成性评价(B)。其测题与形成性测验(A)同质异次,但指向更明确。对于在形成性评价(A)中大多通过的测题可以不再出现,通常针对两种情况进行检查:一种是学生易犯的错误,另一种是与下一单元关联性特别强的准备知识。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有其自身的适用性,可以归纳为:①适用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②适应于封闭型的课程而不是开放式的课程,即适应于明显可测性的课程,而不是陶冶情操、艺术修养、创造力培养等课程;③适应于长期课程而不是短期或微型课程。

(三)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设计

一般认为,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由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率先倡导的。所谓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运用探究的技法去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其目的是通过探究去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学科基本原理去把握学科的结果。因此,该模式强调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一般来说,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四个阶段。

(1)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在教学设计时,问题可以是学科本身引出的,亦可以是从社会生活中引出的。首先,问题的提出要符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其次,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讲解、出示实物和图示等,要尽可能生动活泼,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提出假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把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加以改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然后把先前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把目前的各种片断知识组织起来,最后提出一个或几个假设。

(3)上升到概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的感性体验符号化,成为认知结构的内在成分。前一阶段的假设也许有几个,这就需要对假设进行逻辑的精选,即对假设内部的不完整和矛盾的表述进行精加工,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述,使其成为精确的概念、定理或定义。 (4)转化为活的能力。就是把业已抽象化了的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用概念体系去理解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概念的复现,有助于加深概念的理解、记忆,又将凝固了的认知结构化成为能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展开,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营造课堂教学的自由气氛。第二,有结构地提供教材。所谓“有结构”,一是指要提供较完整的教材,这些教材能够多侧面地证明假设,或者能从中推导出假设来;二是指某一教学单元的教材必须是整个学科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内容上必须与其他部分有逻辑上的联系。第三,运用发现技法。发现教学既是一个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结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发现技法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发现技法的培养。发现技法基本上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其中包括:渐次限定条件,缩小范围;将复杂关系还原为简单关系,这是一种归纳的思维方式;利于类推,由一事物推及另外一种事物;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寻找共同的规律,这是一种演绎的思维过程。发现法还特别强调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把稍纵即逝的思想表达出来。第四,关注中差生的回答。发现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上,使学生的思维从片面走向全面,从感性走向理性。中差生的回答往往具有代表性,虽是片面的观点,但提出来并给予重视,这不仅可以鼓励本人,提高自信,还可以造成问题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全班学生的思维。

一般认为,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低年级儿童,适合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有助于远迁移能力的培养。虽然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不如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发现学习注重内部动机作用,注重直接经验,注重知识结构,注重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开拓发展学生智力的科学坦途,是不容忽视的”。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

教学行为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是在教师自我监控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这种选择的成败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1)按照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行为可以划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2)按照行为方式的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主要教学行为简称主教行为,是指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课堂中发生并以目标或内容为定向的主要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和指导。辅助教学行为简称为助教行为,是为了使主要教学行为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中发生、以学生或具体的教学情境为定向的教师行为,包括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和积极的教师期望等。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是教师实现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它主要涉及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与时间的分配。(3)以行为的效果作为划分依据,教学行为又可分为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教学行为。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否有效;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来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以上五个方面,那么他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合理而且有效的。

教师的教学观是决定其教学行为的关键,而教学观又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不同的教学理论影响下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据此,教学行为可以划分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认知派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社会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行为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强调:(1)详细地设计教学方案;(2)恰当利用正、负强化;(3)有效地安排强化间隔。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强调:(1)与学生真诚沟通;(2)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3)能设身处地了解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看法和感觉;(4)善于发现和评价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能力;(5)提出和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6)教学方法多样化。认知派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强调:(1)重视学生本身的理解、推论和学习策略;(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给学生提供提取信息的线索,帮助他们达到正确的知觉,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可能提取不恰当的信息致使其建构错误的概念;(3)教师除了对材料提供必要的解释、推论、例证等外,还要提供概要、先行组织者(引言性的说明),并鼓励学生自己去构造标题、阅读过程中的眉批、概要等;(4)帮助学生把新建构的意义进行归类和重组,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归类把新的概念纳入长时记忆的认知结构中。社会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强调:(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2)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3)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观察学习的效果;(4)优化教育环境以利于学生的观察、模仿;(5)恰当地使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建构主义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耶格尔(Yager)在1991年对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17种主要的建构主义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充分利用地区的人文和物质资源,把学生感兴趣的某一内容、有价值的现实问题或观点等组织进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创意的观点。(2)在呈现新观点(课程内容)时,先了解学生对这个主题知识与概念的认识,关注学生的经验兴趣。(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反思,尊重他们产生的新观点,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为自己的观点找依据,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挑战彼此的观点,使学生在各种新观点、新知识的启发下进行知识建构。(4)把教学扩展到课堂之外,注重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强调职业意识。

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直观、动态的体现,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行为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的特点。课堂主要教学行为是以目标和内容为定向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行为去实现和完成。如果是传授新知识,一般选择语言呈示为主的方式;如果是形成和完善技能、技巧,选择动作呈示为主的方式往往更为有效。一个优秀的教师,肯定善于研究教材,能够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合理地选择教法,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讲解、提问、讨论、演示、练习等方式,能够成功地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从而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行为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既是教学的归宿,又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还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相符合,只有当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时,才会发挥其最大效益。(3)教学行为要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教师是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实施者,所以任何一种教学行为的选用,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能为教师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的爱好特长、知识背景、教学技能和个性品质,都应该成为选择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4)考虑教学行为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每种教学行为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还应该把环境和相关因素考虑在内。

四、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及其制定的依据》,载《课程·教材·教法》,1996(9)。这一观点将教学策略视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诚然,实现教学目标必然包括对策略的设计和选择,但实现整个教学目标的总体方案却主要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可见,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策略既有观念驱动功能,更有实践操作功能,是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

目前,教学策略大体有以下几类划分法:根据某个构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来分,可将教学策略分为方法型策略、内容型策略、方式型策略和任务型策略;根据改进教学效果的途径来分,加涅将教学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根据教学过程的环节来分,可将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监控评价策略。

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的基本依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学科的教学也如此。例如,一门学科教学之初,教学的起始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学科兴趣和信心,然后才是促进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终极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不同策略,前者可选择对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对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等方面都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兴趣,保持学习者积极性的目标;后者则应根据知识与技能内在的逻辑联系、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规律、学习者的主观状态等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订或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学目标的分析是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的关键条件。(2)关注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学生的初始状态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学习风格、心理发展水平等。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是制订教学策略的基础。实践表明,如果仅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无视学习者起始状态,那么所制订或选择的教学策略就会因缺乏针对性而失效。因为学习者的起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教学策略的制订或选择必须从该起点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例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两类教学策略:一是采取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生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二是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学习者的 “最近发展区”与其学习的初始状态密切联系。如果说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是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的前提,那么对学习者初始状态的分析则是制订有效教学策略的基础。(3)考虑教育者自身特征。如果说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是影响制订教学策略的客观条件,那么,影响教学策略制订有效性的主观因素主要取决于教学者自身特征,包括教学思想、知识经验、教学风格、心理素质等。因此,在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时,不仅应重视目标和学生起始状态的分析,还应该努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在制订或选择有效教学策略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特征中的消极因素对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的不利影响。(4)关注问题情境。由于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因而同一策略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教学策略的应用随问题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学者把教师教学策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策略的单一性阶段(教师具备的策略知识不多,没有意识到策略可以变通使用);策略多元性阶段(教学策略结构有了一定组织性,教师具备的策略体验和经验有所积累,一种策略可用于解决多种教学问题或多种教学策略也可解决一种教学问题);策略相对性阶段(教师对所掌握的教学策略进行比较、权衡和分析,认识到每种教学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并与特定教学问题情境相联系,但不能自己创造);策略个体化阶段(教师选择策略达到自动化程度,并加以改造转变为个体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泰勒(R.W.Tyler)教授于1930年首次提出的。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满足预期目标的程度作出测定和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从而为修正教学设计提供和达到教学价值增值的过程。美国学者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经达到了哪里”,即教学的评价和监控。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内容方法设计、评价监控设计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见,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教学评价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教学评价模式。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决策性评价模式、研究性评价模式、价值性评价模式、系统性评价模式。这四种评价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不能简单地指出哪种模式好或者哪种模式不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设计中,每种评价模式的观念和观点是相对评价教学的实践活动而言的。例如,系统性和价值性评价模式最好用于教学项目的设计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项目的目标和策略通常是可变的,允许教学设计者有较大的自由度来决定、选择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允许教学设计者决定如何使设计的教学项目适合于高层次的项目或系统。而决策性和研究性评价模式则可能更适合教学项目的实现和评价阶段。(2)构建多元立体式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在选择评价模式的同时,也应考虑评价的客体、主体、媒体及评价的取向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评价的客体(即评价的对象和范围)设计应做到由评价教师向评价学生延伸、由评价课内向评价课外延伸、由评价“教学”向评价“教艺”延伸、由评价掌握知识内容向评价掌握学习方法延伸等;教学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评价、领导和同行评价、骨干和专家评价、社会和家长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媒体设计应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常法评价与技术评价相结合等;教学评价的取向应符合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及学生潜能的发展要求。(3)教学评价要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留有余地,不要让过多的设计步骤、评价指标束缚了手脚。

小结

本节主要是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教学观念为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不同的教学观念包含不同的教学设计思想,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学流程的形式,简要、概括地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我们对程序教学、掌握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三种常用教学模式及其课堂教学设计思想作了简单介绍。教学行为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直观、动态的体现。我们介绍了不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策略既有观念驱动功能,更有实践操作功能,是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我们简单介绍了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的依据。教学评价则是教学设计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我们介绍了教学评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推荐第3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培汉 (初中数学

贺州昭平初中数学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57 发表日期:

2011-12-01 15:43:18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昭平县马江中学 陆培汉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7、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

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略)

3、(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数学课是枯燥的吗?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我认为数学中有很多乐趣, 把游戏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为了打破这一种偏见,在学校组织观摩课时,我讲复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这一课时,足足把数学“游戏”了一把。

课堂设计了两个小游戏,分别显示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一个是四个同学分别拿着写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旁内角互补”的横幅,呈孔雀开屏状。拿“两直线平行”的站最前面,“同旁内角是互补”站后边。另外两个分别在两边 ,为左腿弓右腿蹬型和右腿弓左腿蹬型。起名为:鲜花朵朵。花语是:“鲜花盛开一朵朵,想用那朵用哪朵。”另一个游戏也是四个同学分别拿和前四位同学一样的横幅,不过这次显示的是平行线的判定,让拿着“两直线平行”的同学站最后,另三个同学做千手观音造型,一替五秒出现和收回,不过这个造型起名为:霓虹闪烁。寓意为:“霓虹灯在闪烁,亮的不一定哪一个。要判直线两平行,给你哪个用哪个。”这样把判定和性质解释得清清楚楚。

课堂特色:老师的“主持词”有好多押韵的,有些近似三句半。

开场白:“这段时间每天下午我干什么?听课。有时我做了,没对大家说。听课的收获很多,老师的可讲得很不错,尤其数学课,既轻松又灵活。”

强调小组合作时:“十人小组人太多,总有的参加讨论,还有一两人闲着,所以要强调两人组合。两人通力合作,真不会了再问组长结果,组长也不会怎办?那就直接问我。”

鼓励同学积极展示:“我从不吝啬来发卡,只要积极来回答。卡多为小组积分,分多可变小红花。”

强调平行线的判定里头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是互补:“平行线要判定,同位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是互补,这点一定要分清。”

学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后,大同小异,改为:“平行性质和判定,同位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是互补,这点一定要分清。”

为便于记忆“因为”的符号,形象地解释为:“晃悠悠,晃悠悠,看着只想栽跟头。一点下,两点上,看着就是不稳当。”在这儿不走等什么?“因为’是条件,等结论呗。所以就解释为:“两点下一点上,看着就是很稳当。”可不是嘛,结论给了,就放心了,走人。

复习过性质和判定的内容后,就说:“光说不算,要看实战演练。黑板一翻,习题出现。”就是做练习巩固的环节了。

最后我变了结束语很搞笑在办公室念了,课堂上没用:“这节课讲到这,大家回屋先歇着。办公室理有煤火,还能接点热水喝。请主任对同志们喊一声:撤。”

这样“游戏”数学可能会有老师不以为然,但我义无反顾地执着,数学课应该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只要学生喜欢,又能完成教学任务,何乐而不为呢?

推荐第4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上

一、导言(更新观念) 问题:

1.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案例: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该掌握„„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要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 2.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差别

备课是以教材为依据,侧重于解读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依据,侧重于指导学生学习。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理念上的差异

教学大纲立足于教师的教学。明确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应在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达到的目标。 教学大纲以教师及教学为主体。规定教师怎么教?教什么?

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出发。规定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差异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 ↘ ↙ ↘ 教科书 ← 教师 学生 → 教科书 ↘ ↖

学生 教师

二、教学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根据所教学生的现状,确定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且随学习的进程,形成梯度目标,循序推进。

2、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兼顾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立足于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3、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熟悉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4、强调理解,不鼓励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鼓励学生参与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5、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应及时作出信息反馈。

6、应规划学生除教科书之外的学习领域和范围,并向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料。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编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等环节。

四、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课程标准的体例和结构

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三部分组成。有些学科的课程标准,还另设有实施建议部分。

前言,主要包括本学科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一些学科的课程标准在修订后,亦增加此项内容)等内容,对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中,“设计思路”中对内容标准的诠释,实际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课程目标”,包括学生学习本学科课程的具体要求和应该达到的目标。

其中的“三维目标”,概括了学生学习本学科课程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学习基本技能;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主要的认知途径,需要运用的基本学习方法;应该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宏观指导的作用;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提供必要的参考。

“内容标准”涉及具体的学科课程内容,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知识。

在表述方式上,学科的“内容标准”一般在每个学段前,有一段对“内容”的描述。主要涉及本学段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线索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对教师准确把握整体知识的范围、结构,每个知识点在整体知识中的位置、地位、功能和作用,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内容标准”中,对每一学段还设定具体的“内容标准”。一般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的,实际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学科课程标准在对具体的“内容标准”的表述中,多使用一些行为动词,将“内容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 使用这些行为动词,旨在明确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和掌握程度。 识记层次

识记层次,多使用知道、了解、列举、简述、讲述、说说等行为动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础的学科知识。

学生学习这个层次的知识,仅需要掌握知识的本体内容,属于知识层面的学习。 理解层次

理解层次,多使用概述、理解、掌握、说明、阐明、解释、归纳等行为动词。是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的学习目标要求后,应该进一步深化的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这个层次的知识,不仅需要掌握知识的本体内容,还应该深入到知识的本质、内涵、属性等,属于技能层面的学习。 运用层次

运用层次,多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或探索、体会、会用、讨论等行为动词。是学生在达到前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应该拓展和延伸的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这个层次的知识,需要迁移和运用识记层次、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方法,对知识的本质、内涵、属性等进行实践性学习,属于实践层面的学习。 2.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自2001年起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原有用于指导教学的学科《教学大纲》,更改为学科《课程标准》。其中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具体目标,或称为三维目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维目标” 是为学生制订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方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帮助、指导学生达到和实现这些目标。 “三维目标”的关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落实其他二项目标的关键和基点,也是实现其他二项目标的载体和平台。 不同类型和内容的知识,决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也决定了相应的学习过程和需要应用的学习方法,更决定了学生能够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指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需要具备或运用、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

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其中,第

二、第三层次的学科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

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设定,首先需要界定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类型。

关于知识的分类,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常见有显性知识、技能知识、表现知识、经验知识等。

当代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从方法论的角度,又将知识分为理性知识、实证知识、实效知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7-9年级)学段,因学科专业的不同,知识的分类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按属性划分,大致可分为:事实类知识、技能类知识等。 事实类知识,或称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内容、变化和发展、原因、状态等,多具有描述的特征。

学习事实类知识,需要具备知识迁移能力、选择恰当的认知角度和方法的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等。

技能类知识,或称程序性知识,它主要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及策略的形成,以及行为和情感体验等。 学习技能类知识,需要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审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实践的能力、质疑和解析的能力等。 共性能力

识图(读图)能力、阅读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或书面表述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可以借助的认知途径和认知过程,应该采用和掌握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实际是学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也是掌握知识的过程。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借助于必要的手段、媒介和方式。 在完成一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方法。 方法是学习的工具。 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看书——默读、速读

看书(材料)概述——默读、速读、提炼、口述

看书(材料)回答问题——默读、速读、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口述

交流(师生、生生)——口述、分析、辨析、判断

研讨——分析、归纳、综合、探索、质疑、概括、辨析、判断、推论 实践(实操、体验感知)——分析、归纳、总结、综合、对比、质疑、联系、概括、辨析、判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是一种心理活动,必须经过亲身的体验、感悟。

在生成过程中,外因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外因(如动人的事迹、生动的描述、真实的情景或再现等)刺激和感染情绪;随着情绪的起伏和震撼,通过感动、体会、感受、理解等心理活动,经过价值判断,逐步获得对真谛的感悟,进而形成特定的认识,产生特定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 在从感染到感悟的心理生成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揭示本质、实质、精神、内涵)是重要的外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定的原则

1.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规律,不能超越、随意拔高。

2.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合知识和内容设定目标。 3.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掘其内涵,分析能够实施思想教育基本要素。

4.不应求全,应选择教学内容中最具代表性或最典型的教育要素,设定一项或两项具体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设定 情感

认同感、同情感、怜悯感、憎恶感、自豪感、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美感,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等。 态度 探索创新、求真务实、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真理与谬误、科学与愚昧、正面与反面)、崇尚科学、不畏强暴、不惧怕困难和挫折、尊重事实、尊重文化差异、尊敬他人等。 价值观

健康积极的人生理想,正确理解、认识人生、生命的意义和事物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

五、分析教科书

分析教科书,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分析教科书,不仅要了解每一课的内容和具体的知识内容,还应分析每一课的结构、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1、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7-9年级)学科教科书,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普及性,是指教科书的编写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教科书编写的内容,是学生今后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国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基础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教科书的编写,立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二是教科书的编写还考虑到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或高一级学校的学习,以及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 发展性,亦有两个含义:

一是教科书选取的内容,尽可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

二是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以使技能在一个学期或学年内,能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 2.教科书编写的特点 编写体例:学习单元。 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三贴近”原则 可读性强

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设计 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的实践活动 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一、正文(大字)与阅读材料(小字)的关系。

二、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三、课文与补充资料的关系。

四、课文学习与课堂活动的关系。

五、师生同用一本教科书的关系。

《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下

六、分析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否采用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教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多喜欢形象、直观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习惯于形象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思维的重要特点。而抽象思维则是他们的弱项,至于逻辑思维更是他们不容易做到的。 尽管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比较简单的迁移、分析、梳理、综合、质疑、判断、语言组织等思维活动,但多局限于重复、模仿。思维的维度和空间较小,如遇较复杂的分析、评价、判断,特别是需要一定的思维跨度时,往往不知所措。

初中学生还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往往是朦胧和浅显的。有时还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表现出不确定性。 2.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的根源

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绝非是学校教育的结果。究其根源,则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古国,农业生产与自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收获。在长达7千余年的生产实践中,古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变化,总结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遂成为指导后人生产和生活的经验。 重视经验,因此也成为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对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经验教育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传统经验式教育的方式和特点

经验拥有者:“吃的盐多”、“过的桥多” 经验传授方式:口授笔传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听话” 迷信权威

“经验式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口授笔传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教书匠、读书郎 听话——听讲 消极、被动

“经验式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经验式教育,即“听话”本身无可非议。家长用自己的经验,即“话”指导孩子成长,避免出现偏差或意外,以此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出发点是积极的。

问题在于,“话”作为经验,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并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有益的。而“听话”者由于没有经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过程,往往对“话”只是听从,并不能真正理解“话”的内涵和真谛。“听话”的实质,是被动、盲从。 “听话(听讲)”对学习的影响

由于没有获得对知识(经验)的亲身体验、感知,只能“生吞活剥”、死记硬背。

因缺少对知识(经验)应用的实践机会,不了解如何应用,更不会在实际中应用。

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丧失学习的兴趣。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

体验、感知和实操等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途径和环节,也是实现理解记忆的重要途径。

应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学生好奇心强、习惯于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创设直观性强、具有鲜明特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通过提供材料,提示思路、方法等,搭建学生认知的平台。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使其获得成就感、荣誉感。

七、设定教学目标

设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依据,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需要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三维目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设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一、必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的类型,设定学生应该运用的学习技能,认知的过程和需要应用的学习方法,可以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教师在设定目标时,既要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也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三是目标设定必须具体化、细化,切忌空话,更不能随意拔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十分明确,真正能够达到和实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亦即重点知识。在每课中均处于核心的地位,具有统领性、代表性、典型性等特点。

教学难点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而非教师的教学角度。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存在认知障碍、理解困难或实践难度大的知识内容。 教学难点的确定,应是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相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难点绝对不能以知识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尤其是学生在理解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困难等,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属于知识的范畴,需在知识的层面上确定。

教学难点,属于认知的范畴,需在认知层面上确定。即必须依据学生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亦即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确定。

对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每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一致的,难点则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3.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的关系

课程目标中的“知识”,应与教学的重点一致。 课程目标中的“能力”,应与教学的难点一致。

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应体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八、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

在充分利用教科书材料的同时,有必要再精选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补充教科书材料不足,或弥补教科书材料单

一、抽象、静态等缺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应注意几个原则:

一、必须精选。

二、针对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需要,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

四、选用的材料需配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九、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

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讲授式,组织研讨活动、探究活动等。

1、讲授式

讲授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的分析和讲解,将一个抽象、艰涩的概念或曲折、繁复的情节,比较生动、浅显、线索清晰地告诉给学生,很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较少,无法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知,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是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或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研讨等方式,完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学习,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研讨活动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能起到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实际获得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直接接触和尝试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作用。

3、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即学生探究性学习,系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个问题进行较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学生自己完成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理解、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或产生自己观点的准备和认知全过程。不失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

但学生自己在完成包括收集资料在内的学习和认知全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其中,先期的准备工作,即材料收集,常受所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及设备的制约,或家庭条件的限制。故学生要独立完成探究式教学规定的学习任务,是有很大难度的。

十、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

教学过程和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组织教学的程序和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程序和环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必须关注学生如何学。

1.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活动 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编排,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二、教师在设计、编排教学过程时,应根据自己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必完全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和编排顺序。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资源,尤其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的材料,一定要通过安排学生活动的方式,发挥这些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和训练、掌握学习方法、技能的作用。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补充材料,应与教科书已有的材料在学生阅读的技巧、审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认知的方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要有所区别。

2.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

常态(常规)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导入、内容讲解、组织课堂活动、小结等环节组成。 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不仅作为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即为进入新课学习提供背景,还应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特征鲜明、外观奇特的形象资料,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迁延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思维。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力。 内容讲解

教材内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一节课的核心。 初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这个过程和环节时,不仅需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力求将知识“讲活”,还要借助于直观、想象的教学手段及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知识本体。也可以使用表述性、情节性强,记述清晰的第一手材料,向学生展现一个可以感知的知识。 组织课堂活动 阅读与归纳 置疑与解析 质疑与解疑 分析与讨论 换位思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对一个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思维和认识时,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根据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等。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具体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后,产生自己的结论和认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通常是对一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以使学生在已经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上,理清头绪,把握重点。 在教学的这个环节上,吸引学生的参与,实际也是对他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一种训练。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的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教学的这个环节交由学生完成。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 课堂练习或作业

课堂练习或作业,既是教师随堂或课后检测、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践学习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设计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原则

1.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测对本课涉及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实际应用。2.摒弃用课文原文作题干,让学生抄书的做法。建议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解决新问题。 3.题型应多样,尽可能不用填空、单选题。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应该逐渐增加分析、判断、评价等客观题。

5.对一种学习技能或方法,应该在一个时间段内,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以使他们能熟练应用。

推荐第5篇:组织理论与设计

一、简答题

1、埃尔佛雷德

主要思想是环境决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

四个阶段:

1)数量扩大战略阶段(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2)地域扩散战略阶段(区域事业部组织结构);

3)纵向一体化战略阶段(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4)多种经营战略阶段(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子公司制组织结构)。

2、迈尔斯&斯诺

以改变产品和市场的程度来分:

1)防守型战略 针对全部潜在市场中一个狭窄区域,生产有限组合的产品,目的在于稳定目前的顾客及维持现有市场份额(面临环境是稳定的;战略目标是稳定和效率;组织结构特征是高度劳动分工、高度规范化、集权化、严密的控制系统);

2)进攻型战略 发掘及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机会,来追求创新及扩充成长(动荡的;灵活性;低劳动分工、低规范化、分权化、部门化、松散型结构);

3)分析型战略 模仿成功者的创新,以使风险最小化,并注重维持稳定以伺机在有利的地方加以创新(变化的;稳定和灵活性;适度的集权控制、规范化程度高,对一部分实行分权制和低规范化);

4)反应型战略 在企业遭遇环境威胁及机会之后,采取临时的应变措施(任何环境;无明显目标;无明显组织结构,依需要而定)。

3、波特

1)低成本领先战略(较强的中心权力,严格的成本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容易掌握的制造技术;高效的获取和分销系统;密切监督,有限的雇员授权;经常的、详细的控制报告);

2)差别化战略(有机、宽松的行动,较强的部门协调;创造性强,思维开阔;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市场能力;奖励雇员创新;质量和技术领先);

3)集中化战略(高层指导性政策与特定战略目标上的结合;与雇员亲密,奖励和报酬的灵活性;衡量提供服务的成本,保持对顾客的忠诚;加强雇员与顾客接触的授权)。

4、适应环境不确定性的措施

1)相应增加组织职能部门和职位数目,加强组织对外联系的职能;

2)加强组织管理中的协调和综合功能——部门的差别与整合;

3)增强组织机构的柔性——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结合,有机的和机械的管理过程;

4)强化计划职能和对环境的预测。

5、服务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比较

1)制造技术制造有形产品,且产品可以为以后消费储存,而服务技术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同时生产和消费;

2)制造技术是资本密集型,且顾客参与度低,而服务技术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顾客参与度高;

3)制造技术中人的作用不是很重要,可直接测量,而服务技术中人的作用很重要,并且快速反应很重要;

4)制造技术要求质量,可以接受较长的反应时间,而服务技术的质量难于监测只能被感知;

5)制造技术中地点和便利性中等重要,而服务技术中地点和便利性很重要。

6、部门技术依存性的类型、特点以及对结构的要求

1)集合性依存技术(依存性最低 学校、银行)

特点:各个部门都能独立地工作,彼此间没有什么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分别为企业作出贡献;

对结构的要求:决策权适当分散,部门间沟通和协调要求较低,一般通过执行企业的统一规章、标准和程序来维持部门间的协调,单位间不需要进行日常的协调。

2)序列性依存技术(制造性企业)

特点:一个部门的产出成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投入,顺序地完成产品的制作任务或某项管理业务;

对结构的要求:要求决策权适当集中,以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要求较高,一般通过加强计划工作,统一安排计划进度来协调各单位的活动,保证生产和工作的衔接。为解决例外事项,同时必须实行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调度。

3)互惠性依存(依存性最高 密集性技术)

特点:甲部门的产出是乙部门的投入,而乙部门的产出又是甲部门的投入,相互联系非常紧密,互相提供资源;

对结构的要求:决策权有较多的集中,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不仅要加强计划和调度,必要时还要随时召集碰头会议,实行有关部门面对面的沟通和相互调整。

7、组织关键职能设计

1)关键职能部门必须处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处于中心的关键职能能和其他基本职能区分开来。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决策权,处于管理层的关键职能部门可以参与上层的决策;b指挥权,关键职能部门可以指挥其他职能部门;c否决权,关键职能部门可以对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出评价,具有一票否决权。

2)分配向关键职能部门倾斜。

3)让企业的上层领导兼任关键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8、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1)管理工作的性质;

2)人员的素质;

3)下级人员职权合理与明确的程度;

4)计划与控制的明确性及难易程度;

5)信息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6)组织的变革运动;

7)下级人员空间分布的相似性。

9、比较高耸型组织结构和扁平型组织结构

1)高耸型

优点:a高层管理人精力充沛,能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领导;b不需设副职和助手,领导关系明确;c集体规模小,易于团结,便于决策;d各级主管职务多,下属晋升的机会多。 缺点:a需较多的管理人员,协调工作量大,增加了管理费用;b信息传递慢,容易发生失真和误解;c计划和控制工作较复杂;d最高领导人不易了解基层状况;e集体规模小,遇到复杂任务难以胜任。

2)扁平型

优点:a信息传递快,失真少;b节省管理费用;c便于领导层了解基层情况;d有利于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e对下属的较多分权,为培养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缺点:a领导人精力分散,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领导;b对领导人的素质要求高;c主管人员和下属结成较大的集体,难以取得协调和一致意见。

10、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1)组织的规模;

2)组织经营范围的大小和产品品种的多少;

3)组织的生产技术特点;

4)组织的发展战略;

5)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哲学(直接影响);

6)组织成员单位的地理分布状况;

7)员工素质。

二、名词解释

1、组织:人们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2、组织职能: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3、职能设计:对企业的管理业务进行总体设计,确定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并层层分解为各个管理层次、管理部门、管理职务和岗位的业务工作。

4、组织的权力: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拥有的影响,指挥别人行动的能力。

5、组织结构:是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和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6、组织结构设计: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规划、构造、创新、或再造,以便从结构上确保组织目标实现。

7、战略:在竞争条件下,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发展的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和行动。

8、组织有效性:一个组织建立是为了实现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目标,因此,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就可以用来衡量组织效益的标准。

9、组织环境: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的,并对组织整体或者某一部分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

10、因事设人:首先确定组织结构和编制,然后据此配备必要数量和质量的人员。

11、因人设事:首先要任用具体的干部和人员,然后根据这些人员的素质特点,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位。

12、技术:用来使组织投入(材料、信息、概念等)转变为组织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技能和行动。

13、职能分解:将已确定的基本职能和关键职能逐步分解,细划为独立的、可操作的具体业务活动。

14、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管理者能够直接领导、指挥、监督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范围和数量的有限性。

15、管理层次:组织的纵向等级的数量和层次。

16、部门设计:是确定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权配置。实质是进行管理业务组合,分别设置相应的部门来承担,并授予这些部门从事这些管理业务所必需的各种职权。

17、企业生命周期:在企业成长过程,如同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一样,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具有独特组织特征和不同的组织危机,企业的这种成长过程和阶段,称之为企业的生命周期。

18、任务环境:与组织相互作用以及对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有直接影响的环境组成部分。

19、一般环境:指那些对组织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作用的子环境。

三、选择题

1、组织含义的内容

1)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2、组织的构成

1)核心技术;2)技术支持;3)行政支持;4)管理层。

3、组织的类型

A组织规模: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

B社会职能: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

C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组织的权力

A管理者的权利(横向权利&纵向权利):法定权利、奖励权利、强制权利、专家权利、品格权利——权力的来源

B最有权利的四大部门:销售(最大)、生产、研发、财务

C组织的权力系统:直线权力(法定)、参谋权力(顾问性、服务性、建议性)

5、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A古典组织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

B新古典组织理论——斯科特

C行为组织理论——梅奥、马斯洛、巴纳德

D现代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权变组织理论、群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

6、组织结构的内容

1)职能结构;2)层次结构(纵向);3)部门结构(横向);4)职权结构。

7、组织结构的特点

1)复杂性(横向性差异、纵向性差异、空间分布差异);2)规范性;3)分权与集权 注:决定组织层次的因素——管理幅度;规范性影响因素——职能差异、管理层次。

8、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1)确定组织内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正式关系和各自的职责(分工);

2)规划出组织最高部门向下属各个部门、人员分派任务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方式(工作方式设计);

3)确定组织对各部门及人员活动的协调方式(协调方式设计);

4)确立组织中权力、地位和等级的正式关系(确立组织中的权责)。

9、组织结构设计的维度

1)结构性维度(一个组织的内部特征);2)关联性维度(整个组织的特征)。

10、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职责和权力原则;2)部门及岗位设置原则;3)管控方法和渠道原则

11、组织结构的类型

1)直线制组织结构——最古老的组织形式;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产品事业部、区域事业部;

4)矩阵式组织结构;

5)子公司制组织结构;

6)其他结构——网络结构、任务小组结构、委员会结构。

12、竞争战略(波特)

1)差异化战略;2)低成本领先战略;3)集中化战略。

13、组织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1)目标方法;2)系统资源方法;3)内部过程方法;4)利害相关者方法。

14、组织环境因素分析内容

1)任务环境:产业、原材料、市场、人力资源、国际子环境;

2)一般环境:政府、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技术、金融资源。

注: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房地产商、服务;政府——法律法规、税收、政治性活动等。

15、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1)外部环境的简单与复杂程度2)因素的稳定与不稳定程度

注:简单+稳定=低不确定性;复杂+稳定=中低度确定性;

简单+不稳定=中高度不确定性;复杂+不稳定=高度不确定性。

16、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表现

1)集权与分权的程度;2)管理幅度的大小;3)部门设置的形成;

4)定编人数;5)协调机制

注:人员素质提高,定编人数下降。

17、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奎因&卡梅隆)

1)创业阶段——领导危机(管理危机)。创业人学会当管理者或聘请一名新的优秀领导人;

2)集合阶段——缺乏自主权危机。实行分权,并在分权后强调管理的正规化,以寻求适当的控制和协调;

3)规范化阶段——文牍主义(官僚)危机。实行协作、团队的新观念,实行更具柔性和灵活性的管理;

4)精细阶段——面对更新,企业可能有三种前途。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稳定存在;衰退。

18、伍德沃德按对输入转化为产品的复杂性程度分企业技术类型

1)小批量与单件生产技术;2)大批量生产技术;3)连续加工生产技术。

19、职能分解的基本要求

1)业务活动的独立性;2)业务活动的可操作性;3)避免重复和脱节。

20、管理幅度设计

1)厄威克——管理幅度的有效性;2)格拉丘内斯(法)——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3)尤代尔(美)——管理的职能相似。

21、管理幅度设计的方法

1)经验统计法;2)变量测定法。

22、集权与分权的模式设计

1)集权的职能制;2)分权的事业部制;3)更加分权的母子公司制。

23、部门设计的方法

A按生产结果:产品、地区、顾客、销售渠道、项目、项目和职能综合(事业\\分部型组织) B按生产过程:职能(职能型组织)

24、三类职权

1)直线职权;2)职能职权;3)参谋职权。

25、三类职权配制的原则

1)维护统一指挥;2)保证权责一致原则;3)让参谋机构确实发挥作用原则;4)对职权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原则。

26、明茨伯格的组织协调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1)相互调整方式;

2)直接监督——口头沟通、书面文件、规章制度;

3)标准化方式——增加大量规章、条例和书面文件。

四、综合题(方案设计)

推荐第6篇: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塘头学习教师 周道富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就是老师教学理念必须高效;学生所获必须高效;教学投入产出必须高效。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到儿童教育时,提出“六个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5)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空闲消化学习,干一点他们高兴的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的深刻见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

二、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因为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趣,若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的问题不可取。其次是问题有数学味。若问题中数学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不可取。最后还要注意问题有挑战性。要有挑战学生思维的功能使学生在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开发与发展,但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中要注意,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所占时间不宜过长。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来数学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总之,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推荐第7篇:教学理论心得体会文档

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 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有幸在阳春三月,重回西安。三月的西安很美,春天的气息微微的细雨,甚是惬意!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在陕西科技大学培训基地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3月18号报到,随后接受了为期一周的中职理论教学与方法的学习,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及其院校的同行们一起,,认真听取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同行出色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了解到了国家对中职教育扶持的力度和决心以及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学到了国际上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可以说,我接受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陕西师范大学张立昌教授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法》的讲座,张教授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做了精彩的讲解:

一、有效教师和有效教学法:

在这个内容里面,张教授从三个维度,提出有效教学中的效果、效率、效益。通过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引发我们思考。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即教学中的“善”;表达教学的价值判断,价值的选择和价值理想;教学效率的高与低即教学中的“真”,表达教学的科学判断,科学选择和科学理想;教学效益即教学中的“美”,指幸福与悲伤,表达教学的艺术判断艺术选择和艺术理想。

二、以成功为导向 对成功的高期望 ,高期望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从以下方面完善自己:

1、对学生能力给予肯定

2、注意学生进步,不要注重完美和追求完美。

3、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4、乐观、积极、令人愉快的谈话

5、学生发言时注意倾听。为任务完成提供多条路径。

三、专业品行方面

1、有条理,以任务为目标做明确的教师。

2、做博学的教师。

3、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家长满意的教师。

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平时忽略的,所以通过听讲解,让 我们很受益,在以后的一线工作中,我们会从这些方面审视自己,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全国优秀教师胡秀珍老师给我们做了主题为“加强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教 师”呼老师从以下四点要求我们:

一、志存高远,爱国爱教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三、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四、学高为师,终身学习

呼老师以自己的60多年的人生经历,以平时朴素的语言讲解自己的从教生涯, 让我们很震惊和由衷的敬佩。这些朴素的语言也将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提醒我, 鼓励我,鞭策我,我将以呼老师为楷模,以呼老师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骄傲。

陕西科技大学刘正安教授给我们做了课题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 发展与实践”的讲座。刘教授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内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 背景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本质要求三个方面做了精彩透彻的分析,最后对国外 典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分析做了本次讲座的总结。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得 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所以怎么样把我们的学生满意的送出去是我们职教人值得 思考和必须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刘教授的讲解无疑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 奋斗的目标。

陕西科技大学李体仁教授给我们做了关于项目教学法为主题的讲座,他首先 分析总结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然后用头脑风暴“小计过马路”的游戏给 我们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及具体落实步骤。通过项目“会飞的鸡蛋”让我们 每个老师都亲身体验了一回项目教学法的魅力,我们面对的90后学生越来越超 乎我们的想象,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样让自己的课程讲解让新一代学生喜欢和 接受,是我们一直困惑和苦恼的问题,而李教授的本次讲解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 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必须改革的紧迫性。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卢双盈教授给我们做了题为《职业教育发展与

教学改革的报告。卢教授从纵向分析研究职教,他从古代学徒制---传统就是力量

到近代学徒制+学校制---知识就是力量,最后到现代的系统化+多元化需要就是

力量。从纵向了解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感受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职

业教育的发展文化。

展望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趋势,卢教授要求作为职教人的大家,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事实其实的讲,我们从事职业教育多年,

我们的工作一直不是很被家长和社会所认同,但职业教育在目前的我国教育实际

中,既不被肯定又不得不大力开展,所以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淡泊名利,以宽

广的胸襟,平和的接受这份历史的重担。

1、遵循规律---发展高位

2、系统思考---古今中外

3、服务需求---两个需求

4、明确定位—技能本位

5、整体设计---衔接沟通

6、构建制度---根本依据

7、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8、分步实施---实验推广

相信通过一代代职教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事业和功勋终将载入职业发展的史册。

能参加这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会

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感谢陕科大为本次中职教师培训忙碌奔波的各位老师们,

尤其要感谢的是为了我们能安心学习而为我们一直操劳奔走的班主任李老师和

马老师!谢谢你们!

贵州 郑怀辉

2013.4.13

推荐第8篇:教学理论心得体会文档

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

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有幸在阳春三月,重回西安。三月的西安很美,春天的气息微微的细雨,甚是惬意!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在陕西科技大学培训基地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3月18号报到,随后接受了为期一周的中职理论教学与方法的学习,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及其院校的同行们一起,,认真听取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同行出色的课堂教学,一方面了解到了国家对中职教育扶持的力度和决心以及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学到了国际上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可以说,我接受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陕西师范大学张立昌教授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法》的讲座,张教授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做了精彩的讲解:

一、有效教师和有效教学法:

在这个内容里面,张教授从三个维度,提出有效教学中的效果、效率、效益。通过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引发我们思考。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即教学中的“善”;表达教学的价值判断,价值的选择和价值理想;教学效率的高与低即教学中的“真”,表达教学的科学判断,科学选择和科学理想;教学效益即教学中的“美”,指幸福与悲伤,表达教学的艺术判断艺术选择和艺术理想。

二、以成功为导向

发展与实践”的讲座。刘教授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内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 背景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本质要求三个方面做了精彩透彻的分析, 最后对国外 典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分析做了本次讲座的总结。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得 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所以怎么样把我们的学生满意的送出去是我们职教人值得 思考和必须去解决的重大课题, 而刘教授的讲解无疑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 奋斗的目标。 陕西科技大学李体仁教授给我们做了关于项目教学法为主题的讲座, 他首先 分析总结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然后用头脑风暴“小计过马路”的游戏给 我们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及具体落实步骤。通过项目“会飞的鸡蛋”让我们 每个老师都亲身体验了一回项目教学法的魅力,我们面对的 90 后学生越来越超 乎我们的想象, 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样让自己的课程讲解让新一代学生喜欢和 接受, 是我们一直困惑和苦恼的问题,而李教授的本次讲解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 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必须改革的紧迫性。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卢双盈教授给我们做了题为 《职业教育发展与 教学改革的报告。 卢教授从纵向分析研究职教,他从古代学徒制---传统就是力量 到近代学徒制+学校制---知识就是力量,最后到现代的系统化+多元化需要就是 力量。 从纵向了解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感受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职 业教育的发展文化。 展望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趋势,卢教授要求作为职教人的大家,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事实其实的讲,我们从事职业教育多年, 我们的工作一直不是很被家长和社会所认同, 但职业教育在目前的我国教育实际 中,既不被肯定又不得不大力开展,所以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淡泊名利,以宽 广的胸襟,平和的接受这份历史的重担。

1、遵循规律---发展高位

2、系统思考---古今中外

3、服务需求---两个需求

4、明确定位—技能本位

5、整体设计---衔接沟通

6、构建制度---根本依据

7、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8、分步实施---实验推广 相信通过一代代职教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事业和功勋终将载入职业发展的史 册。 能参加这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会 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感谢陕科大为本次中职教师培训忙碌奔波的各位老师们, 尤其要感谢的是为了我们能安心学习而为我们一直操劳奔走的班主任李老师和 马老师!谢谢你们!贵州郑怀辉2013.4.13

推荐第9篇:理论教案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

营养与健康教学设计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营养膳食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2.进一步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3.了解缺乏某种营养素所产生的症状,以便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1.几种主要的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2.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要全面摄取足够的营养。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能初步掌握为自己和他人制定营养处方。

[教学方法] 质疑法 讨论法

[内容要点]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懂得了解健康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使学生重视营养的重要性,了解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如何合理膳食。

第三部分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体质检测方法。如:体质指数、标准体重等。

[教学过程]

引入:高中的学生功课负担很重,身心都有负担。因此,应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注意营养。在选择营养品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搭配自己的饮食。本课所讲的《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就是用以指导同学们合理的安排饮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一、应重视饮食营养

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17岁汉族学生检测情况

(先让同学们讨论——通过这张表能发现哪些问题) 教师先请2—3名同学回答后总结指出:

1.学生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等检出率仍很高。2.教师追问出现这些问题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重视措施] 1.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营养搭配得合理,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类,就容易形成肥胖。

2.不偏食、挑食,不吃零食,饮食要多样化。

在饮食中不少同学往往进入一种误区,对于有些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水果不爱吃或根本不吃,而追求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恰恰不能摄取合理的营养。

3.注意膳食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营养。

二、几种主要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能量和热量概念对我们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人体的正常活动,是靠能量供应进行的。)

1、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两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使不同的氨基酸产生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摄入量,高中学生应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14%。一般认为豆类及动物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来源的30%-40%(其中豆类占18%)为宜。

2、脂肪

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肪。在动物性食物中,含脂肪相对较少,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因此,在选择膳食脂肪时,除了力求以植物油为主外,尽量选择优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类、蛋类。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板书)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果胶)。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一种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生命代谢过程。淀粉属于糖类,多存于谷类和薯类中。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必需的营养物质,(板书)当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水平[(80-120毫克/毫升)]以下时,脑组织会因缺乏能源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及饥饿感。若继续下降可出现血糖昏迷,应迅速冲一杯浓糖水,喝下即可恢复。

4、水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其含量占体重的三分之二。水是细胞与体液的重要成分;水能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水的比热高,可以保持一定体温;水是体腔、关节和肌肉的润滑剂。每日所吸收水分和排出水分几乎相等,称之为“水平衡”。

5、微量营养素 ① 维生素

维生素维生素指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不可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的总称。随着认识的深化,其品种在不断增加。它们彼此结构上差异很大,但具有下列共性: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含量极微;在物质代谢中,每种维生素都

有其独特功能,缺少了会产生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各种维生素都不提供热量,也不参与作为人体结构成分;除维生素D族外,都不能由人体合成,需从食物中 直接摄取。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前者是维生素A、D、E、K等,后者是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等。 ② 无机盐

无机盐从理论上讲,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元素都有可能存在于人体,或暂时进入人体内。无机盐生理作用十分广泛:硫、磷参与蛋白质组成,作为人体组成部分;钙、镁参与骨骼、牙齿组成,还是体液重要成分,通过渗透压调节水分的贮存和流动,维护机体酸碱平衡;铁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对输送氧起重要作用。 ③膳食纤维

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溶解于水中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水溶性纤维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则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常见的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水溶性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准之上,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水平和三酸甘油脂。

三、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及要点,制定一份适合于自己的营养计划(营养处方)。运动小常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尤其是体育上课时,脚扭伤是经常发生的。对于脚扭伤,只要处理及时正确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下面就来说说脚扭伤的处理常识。

一、准确区分伤势的轻重。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摄片诊治。

二、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凝血,控制伤势发展。24小时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这时可用热敷,促使扭伤处周围的淤血消散。

三、正确按揉扭伤局部。扭伤初期,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法为好;24小时后做揉法,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

四、适当进行活动。在扭伤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动。

五、合理用药。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抬高伤肢,减缓血液流动。24小时后,内服些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消肿后就不必内服药物。每天对伤处用热毛巾热敷半小时及外敷药物。

四、小结:

提问:通过这堂课,同学们除了了解营养膳食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制定营养处方外,同学们还懂得了什么?(如:如何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选择健康的食品等)

推荐第10篇:理论教案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教学设计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营养膳食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营养膳食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营养膳食的重要性 确的营养观念; 确的营养观念; 2.进一步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2.进一步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进一步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3.了解缺乏某种营养素所产生的症状, 3.了解缺乏某种营养素所产生的症状,以便建立合理的 了解缺乏某种营养素所产生的症状 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几种主要的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 1.几种主要的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 1.几种主要的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2.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 2.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要全面摄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取足够的营养。 取足够的营养。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教学方法] 质疑法 讨论法 教学方法] [内容要点] 内容要点] 本节包括二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营养问题应引起 本节包括二部分内容。 重视;第二部分是几种主要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重视;第二部分是几种主要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 1995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 研报告》 岁年龄组的学生缺铁性贫血、研报告》中汉族 17 岁年龄组的学生缺铁性贫血、营养 不足及营养过剩等情况。 不足及营养过剩等情况。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讲述了几种主要的营养素及其生 理功能,介绍了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理功能,介绍了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的构成、生理作用及摄入不足所产生的症状。 化合物)的构成、生理作用及摄入不足所产生的症状。 其他几 在相应的辅栏中介绍了常用食物营养含量、相应的辅栏中介绍了常用食物营养含量、种维生素( B

1、B

2、的生理功能、种维生素(维生素 A、B

1、B

2、C、D)的生理功能、16 岁学生日食谱配餐、计算标准体重的几种方法。 -18 岁学生日食谱配餐、计算标准体重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子)高中的学生功课负担很重,身心都有负担。 引子)高中的学生功课负担很重,身心都有负担。 的学生功课负担很重 因此,应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注意营养。 因此,应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注意营养。在选择 营养品时, 不可轻信商业介绍, 要

科学合理地搭配自己的 营养品时, 不可轻信商业介绍, 饮食。本课所讲的《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饮食。本课所讲的《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就是用以指导 同学们合理的安排饮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同学们合理的安排饮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应重视营养(板书)

一、应重视营养(板书) 出示《 岁汉族学生检测情况》 出示《1995 年 17 岁汉族学生检测情况》表 营 养 不 良 城市 男 城市 女 乡村 男 乡村 女 11.7 10.3 9.4 5.6 低体 重 28.9 57.8 25.6 41.8 营养 不足 2.6 3.9 2.6 3.9 超重 肥胖 营养 过剩 6.5 5.6 4.2 4.6 贫血 2.6 3.9 2.6 3.9 3.9 1.7 1.6 0.7 15.0 20.1 17.1 22.1 (先让同学们讨论——通过这张表能发现哪些问题) 先让同学们讨论——通过这张表能发现哪些问题) ——通过这张表能发现哪些问题 名同学回答后总结指出: 总结指出 教师先请 2—3 名同学回答后总结指出: 1.2.学生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低体重、学生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等检出 率仍很高。 率仍很高。 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各年龄组有升有降, 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各年龄组有升有降,但总体呈上升趋 势。 [重视措施] 重视措施]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板书) 。(板书

1、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板书)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代 表营养搭配得合理,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类, 表营养搭配得合理,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类,就容 易形成肥胖。 易形成肥胖。 不偏食、挑食,不吃零食,饮食要多样化。(板书) 。(板书

2、不偏食、挑食,不吃零食,饮食要多样化。(板书)在 饮食中不少同学往往进入一种误区, 饮食中不少同学往往进入一种误区,对于有些营养价值 较高的蔬菜、水果不爱吃或根本不吃, 较高的蔬菜、水果不爱吃或根本不吃,而追求自己喜欢 的食品,这恰恰不能摄取合理的营养。 的食品,这恰恰不能摄取合理的营养。 的营养 注意膳食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营养。(板书) 。(板书

3、注意膳食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营养。(板书)这是因为高 三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尚未停止,新陈代谢比较旺盛, 三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尚未停止,新陈代谢比较旺盛, 紧张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能量消耗较大。 紧张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能量消耗较大。 几种主要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板书) 。(板书

二、几种主要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板书) (能量和热量概念对我们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人 能量和热量概念对我们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体的正常活动,是靠能量供应进行的。) 体的正常活动,是靠能量供应进行的。) 出示《成人热量消耗表》、《脉

脉搏频率与能量消耗表》 出示《成人热量消耗表》、《脉搏频率与能量消耗表》 》、《脉搏频率与能量消耗表 项目 休 息 120—140 120—140 120—140 120—140 消耗热量 (kJ/kg/ 日) 极轻 体力 劳动 140—160 140— 轻体 力劳 动 160—180 160—180 160—180 160—180 中等 体力 劳动 180—200 180—200 180—200 180—200 120120-140 3030-40 重体 力劳 动 200—280 200—280 200—280 200—280 极重 体力 劳动 280—340 280— 脉搏( 80100脉搏(次/分) 80-100 100-120 能量消耗 (千焦/分) 千焦/ 1010-20 2020-30 140140-160 4040-50 根据上表请同学们试着计算下题: 根据上表请同学们试着计算下题: 某同学( 60kg)做极轻体力劳动, 某同学(体重 60kg)做极轻体力劳动,一天消耗的能 8400—9600kJ。如果当天他又踢了一场足球( 量为 8400—9600kJ。如果当天他又踢了一场足球(脉搏平),此同学一天消耗的能量约多少 此同学一天消耗的能量约多少? 均为 130 次/分),此同学一天消耗的能量约多少? 名同学回答后总结 11100-13200kJ) 总结( 教师先请 1—2 名同学回答后总结(11100-13200kJ) 板书)

1、蛋白质 (板书)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板书)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板书)食物蛋 白质和植物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两种。 白质和植物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两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使不同的氨 基酸产生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基酸产生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摄入量, 高中学生应占总能量摄入量的 10% 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般认为豆类及动物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来源的 30% -14%。 14%。 18%)为宜。 -40%(其中豆类占 18%)为宜。 40%( 板书)

2、脂肪 (板书) 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肪。 板书) 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肪。(板书)在动物性食 物中,含脂肪相对较少,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 物中,含脂肪相对较少,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 因此,在选择膳食脂肪时, 了力求以植物油为主外, 因此,在选择膳食脂肪时,除了力求以植物油为主外, 尽量选择优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类、蛋类。 尽量选择优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类、蛋类。 板书)

3、碳水化合物 (板书) 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是由碳、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 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板书)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 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板书)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又 分为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分为单糖(葡萄糖)、双

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 )、双糖 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果胶)。碳水化合物是构 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果胶)。碳水化合物是构 )、纤维素 )。 成机体组织的一种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生命代谢过程。 成机体组织的一种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生命代谢过程。 淀粉属于糖类,多存于谷类和薯类中。 淀粉属于糖类,多存于谷类和薯类中。葡萄糖是维持大 脑正常功能必需的营养物质, 板书) 脑正常功能必需的营养物质,(板书)当血糖浓度降至 正常水平[ 80毫克/毫升) 以下时, 正常水平[(80-120 毫克/毫升)]以下时,脑组织会因 缺乏能源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晕、心悸、缺乏能源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及 头晕 饥饿感。若继续下降可出现血糖昏迷, 饥饿感。若继续下降可出现血糖昏迷,应迅速冲一杯浓 糖水,喝下即可恢复。 糖水,喝下即可恢复。 (投影仪):出示《常用食物营养成分表》(百克含量) 投影仪):出示《常用食物营养成分表》(百克含量) ):出示 》(百克含量 名 称 大米 面粉 玉米面 蛋白质 (克) 8 .3 9 .9 8 .4 糖 (克) 74. 74.2 74. 74.6 70. 70.2 脂 肪 (克) 2 .5 1 .8 4 .3 热 量 (克) 1412 1416 1412 黄豆 马铃薯 油菜 菠菜 黄瓜 猪肉 牛肉 羊肉 牛奶 鸡肉 鸡蛋 带鱼 36. 36.3 2 .3 2 .6 2 .4 0 .6 9 .5 20. 20.1 11. 11.1 3 .3 21. 21.5 14. 14.7 18. 18.1 25. 25.3 16. 16.6 2 .0 3 .1 1 .6 0 .9 --0 .8 5 .0 0 .7 1 .6 - 18. 18.4 0 .1 0 .4 0 .5 0 .2 59. 59.8 10 28. 28.8 4 .0 2 .5 11. 11.6 7 .4 1648 308 88 108 44 2320 688 1228 276 444 680 556 下表是一种范例性质的饮食配餐。 下表是一种范例性质的饮食配餐。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实际情 况,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和进食。 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和进食。 出示《16- 岁学生日食谱配餐(单位: 出示《16-18 岁学生日食谱配餐(单位:克)》 食物 大米 酸奶 鸡蛋 植物油 黄鱼 毛豆 牛肉 鸡肉 萝卜 韭菜 洋白菜 海带丝 100 100 150 200 50 150 男 250 150 50 15 250 10 女 200 150 50 20 藕 鸭梨 香蕉 核桃 西红柿 巧克力 面粉 100 150 150 100 50 50 200 150

三、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及要点

四、布置课后作业 制定一份适合于自己的营养处方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第11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作业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伍优敏(2012140325)

摘要:构建主义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教”而展开,建构主义教学是以学生的“学”而展开,创设情境,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构建适合课堂教学实际的建构主义策略和教学程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新一轮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的化学课程理论,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1]。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的出现能有效指导我们进行化学教学设计。

(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注重知识的传授,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我们通过化学语言符号赋予了化学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初学者会对这些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或不接受。因此,教学者需要在特定情境下的设计可接受的学习方案,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则需要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2)学习观。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和策略,了解学习的对象和方式,预知和想象学习的结果。学习者充分发挥其自主性,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知识内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用于“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化学实验设计中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支持他们对实验设计、现象及结论开第 一 页

伍优敏,女,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

展讨论,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看法,对错误操作和结论给出解释,对科学合理部分给予充分肯定。

(3)教学观。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以及会话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化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应用实验现象,有趣的化学小故事、生活现象等内容引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4)课程观。建构主义者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并以此支撑和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和项目的学习,进而以此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主张课程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从而使教学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于社会。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我们既要求将知识内容讲解好,又要求知识内容能高于课堂,联系实际。如:在进行“水的组成”这一节知识内容讲解时,首先,通过不同学科对水的认识联系到化学学科中对水的认识引出课堂内容;接着,便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可见的成分问题教授给学生;最后,可联系实际,了解现在世界及中国的用水状况,教导学生们节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1]林劲柱,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第 二 页 伍优敏,女,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

第12篇: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2.2.1)(推荐)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2.2.1)

第二节 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以整个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个信息传播特别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有其内在的 规律性和理论,所以教学设计应以人们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所形成的理论--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又是对教和学双边活动进行设计,它是以人类学习的心 理机制为依据探索教学机制,建立能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理论与程序,所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同样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

人类对传播理论的研究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它的研究内容从原来新闻学所研究的“新闻传播”转移到“信息传播”,探讨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

传播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32年提出,1948年又作补充的“5W”公式清晰地描述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和直线式的传播模式。 运用“5W”公式分析教学传播活动,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也至少涉及这些类似的要素,如下: who 谁 教师或其他教学信息源 Say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体 受 者 效 果 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网:http://gx.zgjsks.com/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布雷多克( Bradock )1958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7W”模型,因此教育传播过程又增加了以下两个因素: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并告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 1960年贝尔洛(D.K.Berlo)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SMCR(Source-Meage-Channel-Receiver)模 型,更为明确和形象地说明传播的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讯息、通道和受者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 定的,而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 从信息源(传者)和信息接受者来看,至少有四个因素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①传播技能。传者的表达、写作技能,受者的听、读技能均会影响传播效果;②态度。 包括传者和受者对自我的态度,对所传信息内容的态度,彼此间的态度等;③知识水平。传者对所传递内容是否完全掌握,对传播的方法、效果是否熟知,受者原有 知识水平是否能接受所传递的知识等都将影响最终的效果;④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及文化背景也影响传播方法的选择和对传播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从 讯息这个要素来看,也受讯息内容、讯息要素以及讯息处理、结构安排和编码方式等各种要素的制约而影响最重的传播效果。最后,从信息传播的通道看,不同传播 媒体的选择以及他们与传递信息的匹配也会引起人们感官的不同刺激,从而影响传播效果。教学设计正是在这一论点的基础上把教学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优化,既注意每一组成部分(信源---教师;讯息----教学内容;通道--媒体;接受者---学生)极其复杂的制约因素,又对各组成 部分间的本质联系给与关注,并运用系统方法在众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中探索真正导致教学传播的效果的原因,而最终确定富有成效的设计方 案。 第三,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SMCR传播模型中已经加入了反馈,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在1954年提出的模型也强调了传者与受者都是积极的 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因此,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型的核心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了反馈系统。教学 信息的传播同样是经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与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通过反馈环节随时 进行调控,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关于教学传播信息流的三向性(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学生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和知道结果的信息传递与接受)也是在双 向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提出来的。

第四,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其相应的领域如传播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媒体分析、效果分析等研究成果也在不同程度为教学设计中的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媒体分析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所吸收。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网:http://gx.zgjsks.com/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目前传播学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相信其研究成果会给教学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使教学设计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序 号 传播过程要素 教学设计过程要素, 1.为了什么目的 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 2.传递什么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

3.由谁传递 教师、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4.向谁传递 学生(教学对象)分析 5.如何传递 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 6.在哪里传递 教学环境分析 7.传递效果如何 教学评价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网:http://gx.zgjsks.com/

第13篇:进化理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设计思想:

1、设计主线:以事实、数据为出发点逐步认识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时计划: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两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利用突变频率对群体中突变个体数量进行计算,促使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形成的新性状在群体中出现的原因和过程。这些不定向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第二阶段:通过学习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为什么说“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在这一阶段里由教师讲授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怎样选择保留了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而不是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

第二课时

第一阶段:复习前一节课学习的两个基本观点:

1.“变异是不定向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环境选择保留了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

第二阶段:设问:“环境是怎样选择保留那些具有有利性状的群体的呢?”利用桦尺蛾黑化的实例,使学生理解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过程。认识到:“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种群的基因频率之所以会经过选择而改变,是因为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总和,它有一个范围,不是无限扩展的。也就是说,其他地区的桦尺蛾因为地域遥远,不能与这一地区的桦尺蛾交尾,因而不能影响这一地区桦尺蛾的基因频率。长此以往,原来两个相同种的生物就会逐渐演变成为两个在形态、结构合生理功能上不同种的生物。这样新物种就形成了。

3、重难点分析

重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探讨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斗争。今天,“生物是进化来的”这一基本思想已被许多人接受。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现代生物学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已经获得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方式仍处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之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节课文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之上,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现代生物学对于生物进化的研究、认识结果。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仅可以使学生确立生物进化的思想,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受到辩证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难点1:基因频率的统计、计算。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从纯粹计算的角度上看应该没有问题,使它成为本节难点的原因是学生不熟悉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方法。“这些数据是怎样采集到的?”,“为什么这样采集数据?”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问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弄懂弄清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讲明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难点2:“群体中突变基因数的计算”是一个看似不难的难点。这是因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明确每个数字的单位和含义,不点明计算结果的含义,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计算的确切含义,因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又一个难点。站在初学者的角度上想一想,

对这个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会提出什么问题,就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语言陈述或设问与学生对话交流的形式复习有关进化的基础知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内容。通过提出问题:“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之上,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有又了什么新进展?”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介绍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不断设深入的,科学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所有的结论都应建立在事实证据和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 例如:

在第一课时中:

对难点的破解:

难点1: 基因频率的统计、计算。

通过交待基因库的概念,引出基因频率的调查、计算。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但是不可能逐一去测定这个种群每个个体的基因。因此,只能抽取种群中一小部分个体进行测定和计算。这一小部分个体的抽取应该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随机抽取。只有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小样本才能反应大群体的情况。

例如:在一个有50名学生的班级里,有7名姓王的同学。我们可以说:这个班级中姓王的同学占14%。因为在编班时姓氏不是分在哪一个班的条件,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全年级、以至于全校姓王的同学大约占14%。当然,当你具体去调查第二个班时可能会发现姓王同学的人数高于这个数值;而第三个班又可能低于这个数值。可能当你调查了全年级的人数时,所得到的数值才会比较接近全校的数值。这就是说,在做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抽取的小样本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不利于测查、太小不能反应大群体的特征。

种群基因频率的调查与此相似。在抽样调查时,随机抽取种群中的若干个体,形成小样本。然后逐一测查样本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最后计算出基因频率。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每个个体都会含有与调查有关的两个基因,在计算时要考虑到二倍数的关系。”

为了配合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应在备课时准备好两个相似的题目,一个作例题,另一个留给学生做巩固练习。

难点2:“群体中突变基因数的计算”是一个看似不难的难点。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明确一些基本情况、明确每个数字的单位和含义,不能只要速度,不要效果。

首先,对课文中“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这句话要讲透。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但是只有能够进行分裂的细胞才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生物体的全部细胞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会传递给后代,传递给后代的基因突变才会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如果每一个基因发

4-5生突变的可能性是十万分之一的话,在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中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是:2×10×10=20% 。

8如果一个个体只产生一个配子,对一个约有10个个体的中等大小的种群来说,假设雌雄比是1:1,假设全部配子都结合成合子,假设全部合子都能顺利发育为成体,这个种群在一个繁殖季节中可能产生带有突变87基因的后代是:20%×10÷2=10 。

因为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所以这些后代的变异基因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突变的隐性基因还需要经过若干代才会表现出来。

只有明确计算的过程和假设的条件,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计算的确切含义,从而真正理解基因突变如何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在第二课时中:

科学态度的教育:科学地认识科学的发展过程。

“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并且在与神创论的论战中取得了胜利。因此,我们说达尔文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生物学家。但是,达尔文并没有完全解决生物进化中的全部问题。达尔文曾经试图建立一个综合遗传变异的进化理论体系,但囿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限制未能如愿。更不要说揭示遗传变异的本质了。不仅如此,他对地层中发掘出的化石材料也未能全部提出满意的解释。达尔文明智地预见道:我的理论„„有可能因此受到攻击。(没有看过光盘的班级,教师可以不讲后两句。)这表明科学的发展有它的历史过程,它不可能不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总结提高: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进化的方式不仅有渐变的方式——如达尔文所提出的,也有以爆发产生的方式出现的生物。 板书设计: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现代生物进化论: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第14篇:组织理论与设计教案

《组织理论与设计》教案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组织、管理的定义

2、了解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3、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4、了解组织行为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组织、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教学难点: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入门

一、管理、组织的内涵 一)、什么是管理?

罗宾斯: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者能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唐纳利: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二)、什么是组织?

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或一系列目标。

二、管理者做什么?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能:定义组织目标;建立达到这些目标的总体战略;

组织:确定要完成的任务;谁来完成;归类;谁向谁报告;在哪一级作决策;

领导(协调):激励、指导、解决冲突,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 控制:对组织的绩效进行监控、并与即定目标相比较,纠偏查歧。

变革(创新):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 二)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

头面人物(象征性领导人)

领导者(领袖):管理者在扮演这一角色时真正发挥领导作用。 联络者:在组织内、外部同时发挥沟通和协调的作用。 信息传递角色

监控者:寻觅外界环境信息,及时掌握与组织活动相关的信息;监控本组织对外输出的信息。

传播者:将自己掌握的信息、自己的目标期望向内部和外部传递。

发言人:代表本组织对外发言,表明本组织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 。 决策制定角色

创业者:为其所在的的组织开拓某项新事业,开创新的方向与道路。

混乱处理者:对企业中出现的重大事故之类的问题进行应急处理、协调、平息冲突。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经过组织的授权可以代表组织与其他组织谈判。

三)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基层管理者较重要,因为他们直接处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

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对企业充满热情和信心,这些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备的。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运用这种技能,管理者必须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像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简称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 一)、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心理学是组织行为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而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在组织系统运用分支。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它对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进行测量和解释。

二)、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1、组织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第一阶段1900~1930 :泰勒、法约尔、韦伯 第二阶段1930~1960:梅奥、麦克雷戈、巴纳德 第三阶段1960~1970:钱德勒 劳伦斯 洛希 第四阶段1970~现在:维可 马奇

2、人事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1)、福利;

2)、招聘、挑选录用、培训和人员配备; 3)、合理工资形式。

3、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组织。

群体动力学 工作团队计划 组织文化 官僚制度 沟通 权威

冲突和群体间行为 4.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

人类学也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中文化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

基本价值观 态度和行为

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和民族文化差异

5、政治学、伦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如冲突的结构、权力的分配等。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会影响组织中的人的行为。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1914年,吉尔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管理心理学》,力图把早期心理学的概念应用到科学管理的实践中去。

二、二战前,工业界广泛应用工业心理学知识。

三、1958年,莱维特(美)用管理心理学取代沿用的工业心理学,旨在让人

们注意考虑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加强管理。

四、20世纪60年代初,管理心理学广泛拓展,逐渐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被广泛接受,在各类组织管理中得到应用。(产生)

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4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框架

1、个体

2、群体

3、组织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意义

1、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2、重视研究个人需要,并把满足个人的需要与达到组织的目标挂上钩;

3、重视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

4、重视领导行为的研究,有效的领导者不仅关心组织目标和效率,而且注重人际关系,始终与组织互相适应和协调,以求两者均获发展;

5、重视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增强组织的有效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变量

1、自变量(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人格、工作满意度、经验、动机、领导风格、甄选方法、组织设计等。

2、因变量(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和工作满意度。二)研究方法 1.现场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察人们的行为或事物发展变化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优点:对数据的采集具有直接性,数据较为准确、真实、可靠 缺点:观察质量依赖与观察者的能力和所接受的培训。

2、访谈法

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常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优点:灵活、准确、深入

缺点:受访谈员影响大、记录困难、结果处理难度大 3.问卷调查法

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 优点:效率高

缺点:问卷事先设计好缺乏弹性,易出现漏答、误答甚至回问题等现象,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较低。

4、实验室实验法

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优点:对变量控制程度高,测量准确,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

缺点:研究结论可能局限于实验室,很难推广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5.现场实验法

在真实的组织中进行实验。 优点:真实

缺点:与组织选择时的偏差有关

第二章 认知与个体决策

教学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知觉的定义、特点、过程及影响因素

2、理解什么是社会知觉

3、理解什么是学习,了解学习理论

4、掌握个体决策过程 教学重点:

1、知觉的特点、过程及影响因素

2、学习理论

3、个体决策 教学难点:

知觉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行为塑造、个体决策过程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和知觉

1、感觉

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形成的直接反应。(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起点)

2、知觉(认知)

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也就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和认识的过程。

3、感觉与知觉的 区别

1) 感觉是零碎的、孤立的、表面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整体的、综合的、深化的。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和前提,先有感觉后有知觉。知觉通常是在感觉信息的基础上,由于知识经验的作用,经过人脑的加工,对客观对象作出直接解释的认识过程。

二)知觉的类型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知觉可以分为: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一)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情况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

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的趋势的不变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如形状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对比恒常性等。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为什么不同的个体看到相同的事物却产生不同的知觉?很多因素影响到知觉的形成甚至有时是知觉的歪曲。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知觉目标或对象、知觉者、以及知觉发生的情境3个方面。

一)影响知觉的客观条件(知觉对象因素)

观察对象的特点也能影响到知觉内容。在群体里,声音洪亮的人比安静的人更容易受到注意。很有吸引力的人和没有吸引力的人也是如此。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以及知觉对象的其他因素都能影响到我们的知觉。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的对比

3.刺激物的活动性

4.刺激物的新颖性

5.刺激物的重复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知觉者因素) 1.过去学习经验的影响

2.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

3.暗示与从众心理的影响

4.动机与需要对知觉的影响

5.情绪因素对知觉的影响

6.注意对知觉的影响

7.思维品质对知觉的影响

三)影响知觉的情境因素

1、物理环境

2、知觉顺序

3、社会环境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二、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三、社会知觉的特点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等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四、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

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

2、信息的整合过程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很独特,以下介绍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五、社会知觉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晕轮效应

也叫―光环效应‖,人们依据已知的或某一局部的特征推及认识对象未知的其它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印象。对象的某种特点或某种性质在认知者看来非常突出,以致掩盖了对其他特点和性质的认识,这种特点或性质便起了一种光环效应。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3、投射效应

把自己的某些特征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4、社会刻板印象

对某一类人或一类事物有比较固定的看法,并且把这种看法应用到与其中单个个体的交往当中。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等。

5、后视偏差

人们在回亿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

比如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并非很贴切,而当这个人作出某种行为之后,他就说:"看,我以前就认为他是这样的人"。对事物的判断也是如此,如果让一些人预测一场足球比赛谁将获胜,大家猜测A队获胜的概率很高,结果B队胜了,事后让大家回忆自己当初估计哪个队获胜,很多人认为自己当初就认为B队能胜。事件发生前后人们的判断不一致。

六、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 部原因造成的。

内部归因:把行为的原因归为内部因素。

外部归因:把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因素。 二)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了扩充和发展。凯利认为,我们在归因时都会收集一些线索,

依据这些线索寻找以下三方面的信息,来判断应该进行外部归因还是内部归因。

1、特殊性:特殊性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面对不同的刺激)

—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也常常被同事抱怨为―游手好闲之人‖?我们想了解的是这种行为是否不同于平常。如果是,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外部归因;如果否,则可能将活动归于内部原因。

2、一惯性:是否无论何时此人都有同样行为? (面对同一刺激) 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上班迟到10分钟,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比如,她有好几个月从未迟到过);而对于另一种情况(比如,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迟到行为是固定模式的一部分。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共同性: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具有共同性(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这一迟到行为就符合上述的标准。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性高,我们很可能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点到达了,你会断定迟到的原因来自于内部。

三)归因偏差

归因理论还有一项十分有趣的发现,即人们常常存在归因失真的错误或偏见。

1、基本归因错误

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

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这种现象解释了下面这种情况:当销售代理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为下属的懒惰而不是竞争对手拥有革新产品。

2、自我服务偏见

个体还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

运气,这称为自我服务偏见。由此表明,对员工绩效评估的反馈很可能会被接受者所歪曲,这取决于反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第三节 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

1、学习是指在经验的作用下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者记忆的改变。

2、学习的特点 1)、学习包含着变化。从组织 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有利有弊。人们可以学会好的行为,但也可以学会不好的 行为,如持有偏见或限制自己的产量。

2)、这种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暂时的变化可能仅仅是反射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学习方面需要把那些由于疲劳或暂时的适应性而导致的行为改变排除在外。

3)、我们的定义关注的是行为,只有行为活动出现了变化,学习才会发生。如果个体仅仅在思维或态度上发生了变化,而行为未发生相应变化,则不能称为学习。

4)、学习必须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学习可以通过观察或直接经验得到,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得到(如通过阅读而获得)。这其中关键的问题依然在于:这种经验是否导致了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如果回答―是‖,我们可以说学习发生了。

二、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在实验过程中食物的出现会引起狗分泌唾液,此时所出现的反射活动为无条件反射(即通过遗传得的、先天的、不学而能的反射活动,包括食物、朝向、防御和性反射五种)。

除食物以外的一些刺激物(如铃声、实验者的脚步声)只会引起狗的一些其它的反应(如观望),此时它们属于中性刺激,但是这些中性刺激如果稍微早于食物出现,或与食物同时出现,经过多次这样的结合,原本是与分泌唾液无关的中性刺激此时也可以引起过分泌唾液,他们已经成为食物将要出现的信号。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通过行为来获得刺激)。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操作行为指的是主动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或先天的行为。该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的重复倾向。也就是说,强化物强化了行为并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

三)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2、榜样对个体的影响过程

1)注意过程

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

2)保持过程

榜样的影响取决于当榜样不再真正出现时,个体对榜样活动的记忆程度。记住他们从榜

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3)再现(复制过程 )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

①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

②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他们就不能继续做一个任务

4)强化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

社会学习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三、行为塑造

学习不但发生于工作之前,还发生于工作之中,因而管理者应该注重如何教导员工,使他们的行为对组织最有利。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管理者常常通过逐步指导个体学习的方式来塑造个体,这一过程被称为塑造行为。

一)塑造行为的方法

1、正强化:当一种反应伴随着愉快事件时,称之为正强化,如管理者称赞员工工作干得好。

2、负强化:当一种反应伴随着中止或逃离不愉快事件时,称之为负强化。

3、惩罚:是指为了减少不良行为而导致的不愉快情境。员工因为酗酒问题而被责令停工两天不付薪金就是惩罚的一个例子。

4、消退:为了减少某个不期望的行,当个体表现出这种行为之后,不出现其可能期望的令人愉快的事件。当行为不被强化时,便倾向于逐渐消失。如果教师不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则可以消除这些行为,即当这些学生举手要发言时,无视他们的存在。当举手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便会消失

二)强化程序

1、连续强化程序:

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比如,对于一个有不准时上班习惯的员工,每次他准时上班,主管都会表扬他这种好行为。

2、间断强化程序中,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不过,为了保证行为能够重复,强化的次数也应是充分的。

第四节 个体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就是对两个或多个可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筛选。决策是对于问题的反应, 由于事件的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因而要求个体考虑几种不同的活动进程。

二、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

战略决策 管理决策 业务决策

2、按决策涉及的领域划分

生产决策 营销决策 财务决策 人事决策

研究开发决策

3、按照信息掌握程度划分

确定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 不确定性决策

4、按照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划分

程度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

三、决策过程

一)理性决策模型(又叫最优化决策模型)

1、提出问题

2、确定决策标准

3、分配权重

4、拟定方案

5、选择最佳方案

6、实施最佳方案

二)满意决策模型(有限理性选择) 满意解决模型的实质是:当面对复杂问题时,决策者的做法是把问题降低到一种易于理解的水平。选出一种能够实现可以接受的期望目标的可行方案,但不考虑所有可能方案。因为人类信息加工的能力使得我们不可能吸收并理解最优化决策所必需的所有信息。对于构思和解决复杂问题来说,人类的大脑容量远远不足以达到完全理性的要求,个体是在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的范围内活动的。他们不是捕捉问题的所有复杂方面,而是抽取其中的重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简化的模型。然后,个体在简化模型的范围内进行理性行为。 三)隐含偏爱模型

另一个用于处理复杂且非常规决策的模型是隐含偏爱模型(implicit favorite model)。 vorite model)。与满意解决模型一样,它也认为个体通过简化过程而解决复杂问题。但是,隐含偏爱模型中的简化意味着先不进行―备选方案的评估‖这一步骤,直到个体找到了一个隐含偏爱的备选方案后再评估。换句话说,决策者并不是理性而客观的。在决策过程的早期,他隐含地选择了一个偏爱方案,而后的过程主要是决策证明练习,即通过而后的过程使决策者确信他的隐含偏爱方案确实是恰当的选项。 四)直觉决策

人们有时在决策的时候,并不是按照逻辑性很强的步骤进行的,而是凭着一种―直觉‖就作出了决策。不确定性高,没有先例,难以科学预测,事实有限或者不能证明,分析资料用途有限,时间有限,每一备选方案都不错。

人们有时在决策的时候,并不是按照逻辑性很强的步骤进行的,而是凭着一种―直觉‖就作出了决策。不确定性高,没有先例,难以科学预测,事实有限或者不能证明,分析资料用途有限,时间有限,每一备选方案都不错

四、个体决策中的认识偏差

个体决策中很多错误来自于人们对获取信息的不当处理。 一)措辞效应(框架效应)

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是基于一些细小的因素,这种由呈现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决策上的变化,被称作是措辞效应(或框架效应)。造成措辞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在决策时希望得到正面的积极效果。

1.风险决策的措辞效应

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趋向的。 2.特性措辞效应

在描述一个事物的特性时,强调其正面特性会比强调其负面特性更容易使该事物得到积极评价。

3.目标措辞效应

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收到的信息如果是强调一个问题消极的或不利的方面,会比强调其积极的或有利的方面更容易接受。 二)启发式效应

又称为经验估计,人们在决策的时候,总是会遵循过去的一些经验判断,从已经知道的启示中得到自己行为的规则,这种判断具有明显的路径信赖性。

1.可得性启发

人们喜欢利用已经得到的信息或者方便可得的信息作出判断,容易得到的信息一般是生动的、极端的以及新近发生的事件。

2.代表性启发式

人们通常会借鉴要判断事情本身或是同类事情以前出现的结果,这种推理称为代表性启发。

3.调整启发和锚定

这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个事件作出判断时,会信赖某些特定的数值或者标准,以此作为参照,从而调整形成对事物的判断结果。

三)承诺升级

决策者继续支持先前的错误决策。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能力的概念

2、理解智力及智力测试

3、理解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4、理解人格的概念,了解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人格特质

5、理解情绪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重点:能力与人格的概念

教学难点: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人格特质

第一节 能力

一、能力的相关概念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是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或完成某一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这是对个体能够做什么的一种现时的评估。 二)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任何活动都要求具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特殊能力指某一具体活动要求具备的能力,如数学、音乐、美术、机械能力等。

2、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

心理能力(intellectualability)即从事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智商测验就是用于确定个人总体的心理能力。心理能力七个维度: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知觉以及记忆力 等

二、

智力及智力测量

智力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学校教育中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方面。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一词最早是由哲学家H.Spencer和生物学家F.Galton将古代拉丁词intelligence引入英文的,其意义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此后,智力一词随着心理测验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智力是一种一般的心理能力,包括推理、计算、问题解决、抽象思维、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 二)智力的维度(结构)

1.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的七维度结构 1)数字计算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语言理解能力 4)记忆力 5)推理能力

6)空间知觉能力 7)知觉速度

2.英国心理学家阜南(Vernon)的层次结构理论 第一层次(最高层次):智力的普通因素,即人的基本心理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成分。

第二层次:语言和教育方面的因素群、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群 第三层次:语言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 第四层次:各种特殊因素,即完成拘役工作时需要的特殊技能 三)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测验:在一定的智力理论和测量理论指导下,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现行的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智力因素理论。

三、创造力

1、创造力的含义

根据一定目的,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2、创造力的特征 创造力的特征:

(1)敏感性

(2)流畅性

(3)灵活性 (4)独创性

(5)再定义性

(6)洞察性 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1)高度的独立性

(2)旺盛的求知欲

(3)强烈的好奇心

(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5)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

(6)富有幽默感 (7)丰富的想象力,直觉敏锐

(8)意志品质出众

3、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

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社会文化: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张男女平等

家庭:鼓励大胆表现、动手实践,主张地位平等

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优良的校风班风 2)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1)头脑风暴法

严禁批评、推迟评判、追求数量、坚持客观 (2)信息交合法

多维信息坐标 (3)联想法

接近、相似、对比、包容、因果联想 (4)综摄法

通过隐喻、类比等心理机制,调动潜意识功能

四、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高工作绩效对具体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方面的要求,取决于该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

求。比如,飞行员需要有很强的空间视知觉能力;海上救生员需要有很强的空间视知觉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高楼建筑工人需要有很强的平衡能力;一个缺乏推理能力的记者很难达到最低的工作绩效标准。

第二节

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1、什么是人格

当我们谈论人格这个概念时,并不是指一个人是否很有魅力,是否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否有一张可爱的笑脸,是否是本年度美国小姐竞选中荣获―快乐友爱‖桂冠的获胜者。

心理学家谈论人格时,指的是个体整个心理系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概念,它不是把人看成多个不同的部分,而是把人看成一个综合的整体,这个整体要比各部分的总和大得多。

2、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稳定性 4)功能性

3、影响人格的因素

有关人格研究的早期争论主要集中在下面的问题上:一个人的人格究竟是来自于遗传还是来自于环境?也就是说,人格是在个体出生时就已经被事先决定了呢?还是在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显然,这之中并无黑白分明的简单答案。人格是二者共同影响的产物。另外,今天我们还提出了影响人格的第三个因素:情境。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一个成人的人格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组成的,同时还受到情境条件的影响。

二、人格特质

对人格结构研究的早期工作主要是试图确定和表明一些持久稳定的特点,用以描述个体行为。这些特点包括害羞、进取心、顺从、懒惰、雄心、忠诚、畏缩等,当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均表现出这些特点时,我们称其为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这些特质越稳定,则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现得频率就越高,在描述个体的行为时也就越重要。

三、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人格特质 研究发现,一些人格因素是组织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我们在此对这些人格特质进行更为细致的评估,它们是:控制点、马基雅维里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以及A型人格。 一)自尊

自尊:自我肯定,自我感觉良好,并认可自我。

人们喜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同,这一特质称为自尊(self-esteem)。有关自尊的研究为组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证据。比如, 自尊与成功预期成直接正相关, 自尊心强的人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与自尊心弱的人相比, 自尊心强的人不太喜欢选择那些传统性的工作。

有关自尊最普遍的发现是, 自尊心弱的人对外界影响更为敏感,他们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估。因此,他们更乐于赞同他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敬的人的信念和行为从事。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自尊心弱的人更注重取悦他人,他们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显然自尊与工作满意度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大量研究证实自尊心强的人比自尊心弱的人对他们的工作更为满意。 二)控制点 控制点: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影响自己的事件的程度。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操纵,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前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s);后者认为自己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s)。大量有关内控与外控的比较研究均表明,外控分高的个体相比内控分高的个体而言,对工作更不满意,对工作环境更为疏远,对工作的卷入程度更低,缺勤率也更高。为什么外控者对工作更不满意?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感到那些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组织结果均是自己无法左右的。而面对同样的情境,内控者则把这些组织结果归因于自己的活动。如果自己所处的情境缺乏吸引力, 内控者认为除自己之外没有别人可以责备。另外,不满意的内控者倾向于离开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工作,而不是继续留在这里工作。

三)马基雅维里主义

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以尼科洛·马基雅维里的名字命名,此人曾于16世纪著有如何获得和操弄权术的专著。马基雅维里认为,结果总能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这是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大量的研究探讨了有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行为结果的关系。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却更多地说服别人。但这些结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调节。

四)冒险性

人们的冒险意愿各不相同,这种接受或回避风险的倾向性对管理者作决策所用的时间以及作决策之前需要的信息量都有影响。比如,一项研究让79名管理者进行模拟人事练习,要求他们作出聘用决策。高冒险性的管理者比低冒险性的管理者决策更为迅速,在作出选择时使用的信息量也更少。有趣的是,两组的决策准确性是相当的。

尽管人们一般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属于冒险回避型,但在这一维度上仍然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此,认识这些差异并且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考虑冒险倾向, 性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对于一名股票经纪人来说,高冒险倾向性可能会导致更高业绩,因为这类工作需要迅速决策;相反,这种人格特质则可能成为一名从事审计工作的财会人员的主要障碍,最好安排低冒险倾向的人从事这种工作。

第三节 情绪

一、情绪的概念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应。

情感(feeling)是人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出现的态度的反应。 二)情绪的类型

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三种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二、情绪劳动 一)、情绪的功能

协调、适应功能 激励和动机功能 组织、沟通功能

二)情绪感受与情绪表达(情绪的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三、

情绪管理 一)、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策略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二)、情绪智力的五个维度

1、自我意识: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也叫情绪知觉

2、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使自己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向目标前进的能力

4、感同身受:体味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5、社会技能 :处理他人情绪、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第四章 价值观和态度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价值观的概念

2、理解价值观的分类

3、理解态度的定义及组成部分

4、了解认知失调理论

5、学会应用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教学重点:价值观、态度的定义、员工满意度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第一节 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基本信念,是对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评价和看法。

价值观包含两种属性:

内容:一个人认为哪些东西是重要的 强度:这些东西到底有多重要 二)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

同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

价值观通常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一)价值观的六维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最早认为在美国社会中被重视的核心价值观有六种 1.理论价值观: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具有理论价值观的人最大兴趣在于发现真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这种人经常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尽量不考虑事物的美或效用,他们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把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2.经济价值观:强调有效和实用。

具有经济价值观的人基本上是对什么有用发生兴趣。这种人关心的是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和积累财富。他们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完全按照商人通行的原则办事。

3.审美价值观:重视形式、外形以及和谐匀称的价值。

4.社会价值观:具有社会价值观的人最重视对人的爱。这种人总是高度地评价别人,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利他倾向。他们把爱看作人际关系的惟一合适的形式。

5.政治价值观:具有政治价值观的人感兴趣的主要是权力。

6.宗教价值观:具有宗教价值观的人的最高价值是整体性。这种人想方设法把他们自己与对宇宙整体的信仰联系起来。 二)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设计了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Rokeach Value Survey,RVS)。它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每—种类型有18项具体内容。

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这种价值观指的是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是一个人做人做事上的偏好。

三、社会影响与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时代 二)价值观与文化

第二节 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s)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 态度与价值观不同,但是二者有其内在的联系。这一点可以通过考察态度的3种成分来理解。态度的3个组成成分是:认知、情感和行为。

二)态度的组成部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它为态度中更关键部分态度的情感成分奠定了基础。

―歧视是错误的‖

2、情感成分:个体内心对特定对象的体验和感受。它是态度的情绪或感情部分 。

―我不喜欢张,因为他歧视少数民族。‖

3、行为倾向成分:对某人或某事以一定的方式行动的倾向。―因为我对张的厌恶感情以至我可能选择躲避他‖。

三)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人们常说:"怀有偏见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态度有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如不明说的侵犯和生怕丧失身份等。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认识或理解(knowledge)功能。一种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使自己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 ,为行为定向。

比如在政治争论中你的态度常常是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假如这些候选人支持的争论朝你所持肯定态度的方向进行,你就会比他们反对这种争论似乎做出更为偏袒的反应。

4.价值表现(value expre)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比如你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的行列,手持某一政治人物的标语牌,这标明你赞同这一运动主题,并拥有这方面的价值观,以及与某些人物认同的自我概念。

上述四种功能的前两种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的,它们能帮助我们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使我们将受到奖赏而不是受到惩罚。后两种功能是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因为我们要从表达的价值观,即表达自己所赞同的观点中获得满足;此外,我们有了解周围世界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地位的需要。

二、态度的形成

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求:个体对自己想要得到的事物,以及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事物会产生正面的态度。

2、知识:当个体对特定对象具备某种程度的了解,在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基础上,会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形成态度。

3、社会影响:社会影响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判断和喜好。

4、人格特征:比如好奇心强的人往往本能对新鲜事物持欢迎态度。

5、个体经验:

二)态度形成的阶段

1、顺从阶段: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表现出了某种态度的外显行为,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2、认同阶段: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3、内化阶段:在态度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个体已经发自内心地接受了某种态度,他理智地判别出该态度具有合理性,应该坚持。

三、态度与一致性

一)行为能够影响态度

二)他人的态度影响自己的态度 三)认知失调理论

50年代后期,列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cogni-tivedionance)理论。这个理论试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认知失调指任何的不和谐,如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费斯廷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去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所以,个体将寻找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

四、沟通与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者 二)沟通过程 三)沟通对象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行为

1、缺勤

2、离职

3、组织公民行为:指由员工自发进行的,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承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动作的行为。

4、绩效

5、员工表达 不满意的方式

二、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

一)提供公平的报酬和晋升机会 二)改善工作性质

三)注意培养和谐的了际关系 四)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第四章 激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动机和激励的概念

2、了解激励理论 教学重点:激励理论 教学难点:强化激励理论

第一节 动机与激励

一、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

需要: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需要的本质应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在某种重要而有用或必不可少的事物匮乏、丧失或被剥夺时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 需要的种类

1、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起源划分)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需要的对象不同划分)

3、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按需要的内容及满足条件划分) 二)、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愿望,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

动机是一种信念和期望,一种行动的意图和驱动力,它推动人们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采取某种行动,表现出某种行为。 一)动机的表现形式

1、从动机再现的程度差异看,可表现为兴趣、意图、愿望、信念和理想等各种形式

2、从动机表现的信度差异看,可分为真实动机与伪装动机 二)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

1、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制约因素(取决于能力与动机两个因素)

2、动机因素比能力因此要重要

二、激励

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既包括正面的诱导、驱动之意,也包括反面的约束、惩戒之意。有人用―胡萝卜加大棒‖来形容传统的激励。

激励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把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激励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实现组织目标的轨道。

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二)、激励的心理机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如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人的激励。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

二)激励过程

二)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型激励理论(从人的需要出发)

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从需要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 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从人的需要出发,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奥尔德佛的ERG理论 X理论和Y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五种需要层次的划分和内容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二、ERG理论(成长理论)

奥德弗尔提出了ER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生存需要:是指人全部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与需要层次论中的全部―生理‖需要和部分―安全‖需要相对应;

关系需要:是指人在工作中相互间的关系和交往的需要,与需要层次论中的部分―安全‖需要、全部―社交‖需要和部分―尊重‖需要相对应; 成长需要:是指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与需要层次论中的部分―尊重‖需要和全部―自我实现‖需要相对应。

ER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这与马斯洛主张的低层需要满足是高层需要的先决条件有所不同。而且奥德弗尔提出了―挫折—退化‖理论,认为如果较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三、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概括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动机理论:

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的要点是:

4、一般人都天生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5、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

6、人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被别人领导;

7、人天生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8、人容易轻信,易于受到骗子和政客的煽动。

企业管理当局应当负责把企业的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就人员方面来说,管理就是一个指导员工工作,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控制员工行动,以及纠正他们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需要的过程; 没有管理者的这种积极干预,人们就有可能对组织采取消极的、甚至抵制的态度;

Y理论的要点如下:

1、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遭遇造成的;

2、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应用体力、脑力来从事工作,对于人来讲,就和娱乐、休息一样自然;

3、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人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采取自我指挥和控制;

4、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

5、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

6、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度的用以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独创性;

管理当局的任务是安排好工作环境条件和工作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发挥出来。

四、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

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这一理论常用于主管人员的激励。

1、成就需要:追求卓越,实現目标,争取成功的內驱力。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本身。他们寻求的环境有以下特点:个人能为解決问题的方法承担責任,喜欢接受困难的挑战,能夠承担成功和失败的责任,他们不喜欢靠运气获得成功。

2、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其他人的欲望,喜欢承担责任,努力影响其他人,喜欢竟爭和被重视地位的环境,与有效的绩效相比他們更关心威望和获得对其他人的影响力。

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3、归属的需要:被其他人喜欢和接受的愿望,努力寻求友爱,喜欢合作性的而非竞争性的环境,渴望高度相互理解支持的人际关系系统化。

五、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对美国匹兹堡地区的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深入的访问调查的基础上提出。

调查结果发现,使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与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有关,而使人们感到不满意的因素都是与工作环境有关。赫茨伯格把前者称做激励因素,后者称为保健因素。

1、保健因素: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资和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激励因素:

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是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 于1968年提出的。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是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希望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相对值。即每个人都把自己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作比较,如比率相当,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

三、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这一理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 可用公式M=V*E来表示

M:激励力量,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目标效价, 行为者对目标和结果价值的主观估计,即对某种目标、某种结果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判断。

E:期望值,行为者对目标和结果实现概率的估计,即目标和结果实现可能性的主观估计。

四、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基本内容: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四种方式:

正强化(积极强化);

负强化(消极强化);

惩罚;

自然消退。

第六章 群体与群体行为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群体的定义

2、了解群体的五阶段模型与间断—平衡模型

3、理解群体角色、群体规范、地位的含义

4、了解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特点 教学重点:群体的定义、群体结构 教学难点:群体结构

第一节 群体的基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1、群体

群体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信赖的人的组合。它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体。

2、群体的特征

1)有持续的互动关系,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经常的、人对人的相互接触和联系。

2)有一致的群体意识,群体具有其成员应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有共同行动的能力,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或工作,并对外界环境的挑战做出反应。

4)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被认为具有相当于―证件‖的成员资格。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的组织属性划分)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责和任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指组织成员关系为非官方规定的,在自发的基础上为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有意或无意形成的一种不稳定的组织。

二、群体发展模型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群体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群体行为规范在摸索中。当群体成员开

始确认自己是群体的一员时,这个阶段就结束了。

震荡阶段:群体内部冲突阶段。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另一方面却不愿意被群体约束,该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争夺对群体的控制权。 规范化阶段:群体凝聚力形成,结构稳定。 执行任务阶段:群体结构发挥作用。 中止阶段(解体阶段):对临时性群体来说,对于长期性的工作群体,执行阶段是最后一个发展阶段。 二)、有明确期限的群体模型:间断—平衡模型 第一阶段:

1)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确定群体的任务目标和行为方式。

2)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3)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4)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变革,在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会依惯性进行 第二阶段:又是一个新的平衡阶段。

第二节 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使群体按照有序的、可预期的方式运转的特征。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部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群体本身的绩效。主要包括: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

一、正式领导

几乎每个工作群体都有一个正式领导。如部门经理、部门主管、工头、项目领导、任务小组领导或委员会主席。群体领导对群体绩效有巨大影响(在第八章进行讨论)

二、群体角色

1、角色:人在某种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一系列典型的行为特征。

2、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

3、角色认知: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4、角色认同:当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角色发生改变时,人们能够迅速调整,使自己的态度与个人扮演的角色一致。

5、角色冲突: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三、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含义: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的行为标准。在一定情景下,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群体规范的类型

1)与工作有关的群体规范

2)与成员形象有关的群体规范 3)与社会交往有关的群体规范

3、群体规范的行成方式

1)群体成员所做的明确的陈述,这名群体成员通常是群体的主管或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2)历史关键事件 3)私人交谊

4)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

3、群体规范的功能

1)有助于一个群体界定哪些是成员间的适当行为。

2)有助于群体继续平稳地运行。

3)具有表现核心的、最重要的价值的作用。

4)可以帮助一个群体自下而上地生存下去。

群体规范的缺点: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四、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社会职位或社会等级。

一个人的地位高低常可运用地位符号来判断,如头衔、工作条件、工作服等。对正式地位来说,主要和职权有关;对于非正式地位来说,主要和个体威望有关。

第三节 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特点

一、社会促进:所谓社会促进作用,是指由于他人在场或者与他人一起工作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提升。对群体的有效管理能产生协调效应,特别是对于从事简单的、熟练的、体力性的劳动,助长作用尤为突出。即体现在:

满足心理需要,增长勇气信心; 消除单调疲劳,强化个体行为。

二、社会懈怠: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个人的人格和情绪不同,环境不同,一些复杂性的工作,群体反而起到反面的作用与影响,即表现为:

增加紧张情绪,干扰正常思路 引导失误发生,降低行为效率

三、从众行为: 由于群体规范的影响,当个体行为与群体发生矛盾时,就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迫使人们产生顺从群体的行为。所谓压力,来自四个方面,即:

理智的压力 舆论的压力

感情的压力 暴力的压力

四、去个性化

第四节 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概念

群体决策就是群体成员面对问题,共同参与和组织决策过程。

二、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

1、信息来源广;

2、信息具有多样性;

3、决策结果易被接受;

4、决策过程更为合法 。 二)群体决策的缺点:

1、浪费时间;

2、群体从众压力;

3、少数人控制局面;

4、责任不清

三、群体思维

当人们在群体中决策时,人们会倾向于寻求一致的意见,不愿对群体的决策进行质疑或者考虑其他被选方案。

四、群体决策技术

一)互动群体法:群体决策的最常见形式发生在面对面的互动群体中,但我们在讨论群体思维时已经指出,互动群体会对群体成员个人形成压力,迫使他们达成从众的意见。

二)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意思是克服互动群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

方法: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不许别人对这个观念加以评论。

但头脑风暴只是创造观念的种程序,不容易达成最后方案。 三)德尔菲法:

1、在问题明确之后,要求群体成员通过填写精心设计的问卷,来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2、每个群体成员匿名并独立地完成第一份问卷。

3、把第一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另一个中心地点整理出来。

4、把整理和调整的结果分发给每个人一份。

5、在群体成员看完整理结果之后,要求他们再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6、如果有必要,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找到大家意见一致的解决办法为止。

四)名义群体法: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具体方法是,在问题提出之后,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群体成员聚在一起,但在进行讨论前,第个群体成员写下自己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或观点。

2、在这个安静阶段之后,每个群体成员都要向群体中其他人说明自己的一种观点,一逐个进行,每次表达一种观点,直到所表达的观点都被记录下来。

3、群体开始讨论每个人的观点,并进一步澄清和评价这些观点。

4.然后每个群体成员独自对这些观点进行排序。最终决策结果是排序最靠前,选择最集中的那个观点。

优点:允许群体成员正式地聚在一起,但是又不像互动外交群体那样限制个体的思维。

五)阶梯法

第七章 团队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团队的定义和类型

2、了解团队和群体的差别

3、理解团队绩效、团队成员的角色地位、团队轮盘理论

4、理解如何建立高效团队。

5、了解团队建设的四个阶段

教学重点:团队定义、如何建立高效团队 教学难点:如何建立高效团队

第一节 团队的定义与类型

一、团队的兴起

团队概念的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腾飞。日本企业的优势主要源于其团队竞争力。当一项任务需要多种技能和经验才能完成时,团队工作能够实现1+1》2的效果。

二、团队的定义 一)团队的概念

罗宾斯:团队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出积极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效绩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二、团队的类型

1.解决问题型——团队的初级形式

如早期的质量管理小组,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环境,这种团队拥有的权利较小。

2.自我管理型——团队的中级形式

这种团队不仅注重问题的解决,而且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一般10—15人组成,团队自行做出工作安排和决策,任务分配、组织成员和绩效评估均突出自我管理。这种团队在美国约占20%,与几位来可达到40—50%。施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百事可乐、惠普等都是推选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的几个代表。

3.多功能型——团队的高级形式

一般指跨部门和工作领域的横向团队,通过加强信息交换,激发所有成员的新观点,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如日本丰田、本田,美国波音公司均普遍存在这种团队

第二节 团队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团队绩效

Hackman 和Sundstorm提出团队的绩效通过以下指标衡量: 1)团队的产出。质量、数量、速度、客户满意度等。 2)团队为其成员带来的收益。

3)有利于团队未来更有效工作能力的加强。

二、团队规模、成员定位与团队规范 一)团队规模:小于12人

二)成员定位:成员在团队中的自我角色定位。 根据团队成员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将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分为三种类型:

任务导向型角色、关系导向型角色、自我导向型角色 三)团队规范

团队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团队内部的行为规则与行为模式。

三、团队角色理论

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由雷蒙德·梅瑞狄斯·贝尔宾博士率先提出,并首次出现在他的书作《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中。

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用以描述各具特征的团队成员角色,藉此对团队成员的行为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通过对团队成员所表现出来的角色特征进行判分,从而辨识出每一个成功团队都必须具有的9种角色。

四、团队轮盘理论

马格里森和麦克卡恩于1991年进一步发展了团队角色理论,提出了―团队管理轮盘‖。

在其模型中提出9项关键团队活动:建议、创新、促进、开发、组织、生产、检查、维护和联系。为了完成这9类任务,团队中的角色可以分为探索者、建议者、控制者和组织者4个大的范畴和8个角色偏好。

第三节 团队建设

一、高效团队的特点 一)认同的目标 二)互补的技能 三)适当的规模 四)相互的信任 五)内外部的支持 六)良好的沟通 七)恰当的领导

二、团队精神与凝聚力

三、团队建设的阶段

管理大师们认为:绝大多数团队表现在第一年的初始阶段会先走下坡,无法维持原来的水准,而往往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时甚至必然长达十八个月,才能见到显著的效果。他们指出,你的团队必须经过四个可预知的阶段,分别是:形成阶段、风暴(震荡)阶段、规范阶段与表现(收获)阶段。

一)形成期:

帮助团队成员彼此认识

提供团队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让团队的成员参与计划的研制与角色分配,并且建立合作的模式 提供团队所需要的信息 二)震荡期:

化解权威与权力,不容一个权力打压其他人贡献 发展并执行有关制定决策与遴选决策人选的共识 调整领导者角色,让团队变得更加独立,鼓励团队成员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三)规范期:

彻底发挥团队成员们的技能、知识与经验; 鼓励成员彼此尊重;

鼓励成员同心协力地工作 四)收获期:

随时更新团队的工作方法与流程,彼此支援合作; 帮助团队的成员理解如何处理变革的局面; 代表团队并为团队辩护

监控工作的进展,庆祝成就

从风暴的阶段到表现的阶段可能会耗上数星期到数个月,并难以预料。

第八章 领导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领导的定义

2、理解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3、理解领导权力的来源

4、掌握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及领导权变理论 教学重点:领导物质理论、领导行为理念、领导权变理论 教学难点: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领导权变理论

第一节 领导的相关概念

一、领导的定义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者是对一个组织内的个人和集体施加影响、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引导他们完成所确立目标的一些人。

二、管理者和领导者

1、管理者更多地强调一种程序化和稳定性,所以管理总是围绕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这几个要素来完成,这就是管理的五个要素。

2、但是领导者就不一样,他强调一种适当的冒险,而这种冒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3、管理者仅仅是权力的载体。在我们的这个时代,一个只会简单运用权力去控制、监督下属并从而制造等级和沟通障碍的管理者必然会被淘汰。

4、而一个领导者除了拥有权力外,他还拥有威信,这种威信是领导者将权力与文化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结果。只有能使自己的权力变成权威的领导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5、管理者不需要激情,只须循规蹈矩,按照企业某种要求来做事情,而不会越雷池半步。

6、领导者需要激情,有能力激励下属,激发他们的激情。而不是制造麻烦打击激情。

7、管理者一定要按规章制度办事,领导者一定要有个人魅力,积极、有热情,个性化,注重大局,掌握方向,做正确的事,而不要纠缠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三、领导权力的来源

1、专家性权力:通过他们在特殊领域的专长来影响他人。

2、参照性权力:由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强度而产生的潜在影响。

3、法定性权力:来自领导者的职位、头衔、资历以及传统因素的影响。

4、奖赏性权力:来自领导者对下属物质、精神上的奖励和诱惑。

5、强制性权力:来自下属对可能受到惩处的畏惧感。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一、早期特质理论

早期东方和西方国家对领导特质研究都偏重于研究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少观点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决定里他是―治人‖还是―治于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具备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没有一种特质是成功的保证。

二、特质理论的发展—领袖魅力理论

领袖魅力是指当领导者奉行某种行为准则时,表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或使追随者作出贡献的能力。领袖魅力的领导者的关键特点:自信、远见、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环境敏感性。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最全面且重复较多的行为理论来自于本世纪40年代末期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的研究,研究者希望确定领导行为的独立维度,他们收集了大量的下属对领导行为的描述,开始时列出了l 000多个因素,最后归纳出两大类,称之为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1、结构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它包括设立工作、工作关系和目标的行为。高结构特点的领导者向小组成员分派具体工作,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的绩效标准,并强调工作的最后期限。

2、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高关怀特点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他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下属,并对下属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等问题十分关心。

三、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群体也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称之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员工导向的领导者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相反,生产导向的领导者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密歇根大学研究者的结论对员工导向的领导者十分有利。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与低群体生产率和低工作满意度联系在一起。

四、管理方格理论

布莱克和莫顿(Black&Mouton)两人发展了领导风格的2维度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managerial grid),它充分概括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与结构维度以及密歇根大学的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维度。 管理方格如图所示,它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划分出9个等级,从而生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但是,方格理论主要表明的并不是得到的结果,而是为达到这些结果领导者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第四节 领导的权变理论

一、费德勒的模型

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

1、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

2、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

费德勒开发了一种工具,叫做最难共事者问卷(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questionnaire,LPC),用以测量个体是任务取向型还是关系取向型。另外,他还分离出3项情境因素:

领导者一成员关系

任务结构——明确与程序化程度

职位权力

他相信通过操作这3项因素能与领导者的行为取向进行恰当匹配。

二、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

1、情境理论

情境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才会使领导取得成功。成熟度: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

2、情境理论的领导维度

情境领导模式使用的两个领导维度与费德勒的划分相同: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但是,赫塞和布兰查德更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认为每一维度有低有高,从而组合成4种具体的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和授权。具体描述如下:

●指示(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其强调指导性行为。

●推销(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

●参与(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

●授权(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或支持。

三、领导者参与模型

1973年维克多·弗罗姆(Victor Vroom)和菲利普·耶顿(Phillip Yetton)提出了领导者—参与模型(1eader-participation model),该模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试图说明特定管理情境下应遵循的有效领导风格。

四、路径—目标模型 罗伯特·豪斯开发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

1、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2、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路径中的各种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旅途‖更为顺利。

3、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表现出任何一种领导风格。

第九章

沟通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沟通的概念

2、理解沟通过程

3、掌握沟通的类型

4、理解组织中常见的沟通障碍

5、掌握沟通的技巧 教学重点:沟通的障碍及技巧

教学难点:组织中常见的沟通障碍、沟通技巧

第一节 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沟通的基本概念

《大英百科全书》认为,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

《韦氏大辞典》认为,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

拉氏韦尔认为,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

西蒙认为,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每一成员,将其所决定的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

沟通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二、沟通的功能

控制成员的行为 激励员工改善绩效 表达情感 流通信息

三、沟通过程

1、沟通过程的模式

2、影响编码的4个条件

技巧 态度 知识

社会文化背景

3、噪声

噪声:导致沟通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 使用符号不当、内容矛盾、渠道干扰、接收者有偏见。

四、沟通的方向

上行沟通 下行沟通 水平沟通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

一、人际沟通 一)言语沟通

1、言语沟通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

2、言语沟通需要谈话双方遵循一定的规则

3、言语沟通需要注意词汇的选用

4、言语沟通要把握语调 二)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是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身体距离来传递信息。

二、组织沟通 一)沟通网络

沟通网络指信息流动的通道。这种通道有两种可能情况: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二)正式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是垂直的,它遵循权力系统,并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

1、链式沟通网络:严格遵循正式的命令系统 厂部←→车间←→工段←→班组←→员工

– 优点:不得越级,专人负责。最正规,权力气氛很浓。 – 不足:失真,时间长

2、轮式沟通网络:把领导者作为所有群体沟通的核心。①三层结构,双层领导

②变式:少层次,宽幅度,成员满意感较链式要高。

3、全通道式沟通网络:允许所有的群体成员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三)非正式沟通网络

1、非正式沟通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成员,不遵循组织层级方式,进行彼此之间信息的传递,以促进成员之间意见交换与情感不联系。

2、非正式沟通网络可以自由地向任何方向运动,并跳过权力等级,在促进任务完成的同时,非正式沟通满足群体成员的社会需要。

3、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是非正式沟通最觉的模式。小道消息有3个特点: 1)它不受管理层控制;

2)大多数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

3)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

三)沟通渠道

1、外部沟通渠道:报纸、杂志、行业刊物、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

2、内部沟通渠道:内部刊物、公告和标语、信件、会议和内部电脑网络等。

第三节 沟通的障碍及技巧

一、沟通上的常见障碍 一)沟通畏惧 二)信息过滤

三)男性与女性的沟通障碍

男性:通过交谈强调地位与独立性(不同和差异);直接 女性通过交谈发生联系与亲密性(融洽和共性);委婉;谈论自我 四)跨文化沟通障碍

二、沟通的个人障碍

地位这差异 来源的信度 认识偏误 过去经验 情绪影响

三、沟通的组织障碍

信息泛滥 时间压力 组织压力 信息过滤 缺乏反馈

二、沟通中的常用技巧 一)积极倾听

1、两只耳朵一张嘴

2、分析与思考 二)运用反馈

1、回报

2、事前问清楚,事后负责任 三)简化语言

1、讲话要有重点

2、善用比喻

四)注意非语言提示

第十章

冲突与谈判

教学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冲突的定义及来源

2、理解冲突观念的变迁

3、理解冲突过程的模型

4、掌握谈判的概念与类型

5、理解谈判的步骤及谈判中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冲突的定义及来源、谈判的步骤及谈判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难点:冲突观念的变迁、谈判的步骤及谈判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节 冲突的基本概念

一、冲突的定义

(一)冲突概念

冲突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团体之间或团体和团体之间由于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与处理方法,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就称为冲突。 其理解:

1)特殊的关系行为;

2)行为主体:个体、群体、组织; 3)分岐的表面化,即外化为行为。 其根源(三大理论假定):

利益(―夺利‖) 权力(―争权‖) 文化(价值观) 其功能:制衡

渲泄(―出气口‖) 内聚(凝聚力) 均势 联合

二、冲突的来源

1、源于沟通冲突:沟通的可能障碍、沟通的形态差异

2、源于结构的冲突:由于双方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对立而导致的冲突。

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组织资源的稀缺性 组织的报酬机制

3、源于个人因素的冲突:价值观、个人特质及个性

三、冲突观念的变迁

1、传统观点

冲突的早期观点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良的、消极的,它常常作为*、破坏、非理性的同义词。在这里,冲突是有害的,是应该避免的。

在30年代至40年代,这种冲突的传统观点(traditional view of conflict)占优势地位,它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态度。

人们认为冲突是功能失调的结果,它出现的原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沟通不良,人们之间缺乏坦诚和信任,管理者对员工的需要和抱负不敏感。

2、人际关系观念

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human relations view Of conflict)认为对于所有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冲突无法避免,人际关系学派建议接纳冲突,使它的存在合理化。冲突不可能被彻底消除,有时它还会对群体的工作绩效有益。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叶,人际关系观点在冲突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

3、相互作用观念

在任何组织中,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管理者无能显然不利于有效冲突管理,但并不是冲突发生的唯一原因; 冲突可能阻碍组织运做,但也可能提升绩效; 最佳冲突的产生,有赖于适度冲突的存在; 管理者的任务是将冲突维持在适当的水准。

人际关系观点接纳冲突,而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则鼓励冲突。

四、冲突的类型

1、任务冲突:与工作任务的内容和目标有关,是指成员对任务内容看法不一致而导致的冲突。

2、过程冲突:成员对完成任务的程序、方法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

3、关系冲突:成员由于价值观、个性等的不同而导致的针对他人的情绪宣泄、对他人的否定等行为。

第二节 冲突管理

一、冲突过程

1、阶段一:潜伏阶段(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冲突过程的第一步存在可能产生冲突的条件。这些条件并不必定导致突,但它们是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为了简化起见,可以把这些条件(人们常也把它们视为冲突源)概括为3类:沟通、结构和个人因素。

2、阶段二:认知阶段,只有当一方或多方认识到冲突或感觉到冲突时,前面所说的条件才会导致冲突。

3、阶段三:策略制定阶段(行为意识),感知到冲突的一方或者双方将会就如何应对冲突有所思考,制定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决策。或者说行为倾向。

4、阶段四:行动阶段,行为阶段包括冲突双方进行的说明、活动和态度,也就是说,一方有行为,对方如何反应

5、阶段五:行为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二、冲突的应对策略(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

1、对抗策略;采取这种行为意向的一方在冲突中致力于满足自身利益,不考虑其行为对对方的影响。

2、合作策略:采取这种行为意向的一方在冲突中致力于寻求双方共赢的局面。

3、回避策略:个体可能意识到了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

4、迁就策略:如果一方为了安抚对方,则可能愿意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5、折衷策略:冲突双方都作出某些让步,寻找一种权宜的、可被接受的解决方法,双方都行到不完全的满足,结果双方均有得也有失。

第三节 谈判

一、谈判的概念与类型

谈判几乎渗透到组织和群体中每一个人的相互作用之中。有一些谈判是很明显的,如劳资双方进行的谈判;有一些谈判不那么明显,如管理者与上下级、同事之间的谈判,销售员与顾客之间的谈判,购买代理与供应商之间的谈判 。

谈判:双方或多方互换商品或服务并试图对他们的交换比率达成协议的过程。

二、谈判的步骤

1、谈判准备:谈判开始前,你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1)冲突的性质是什么?

2)导致这场谈判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3)谁参与谈判?

4)他们是怎样理解冲突的?

2、谈判过程:相互交换了最初观点后,你和对方都会就自己的提议进行解释、阐明、澄清、论证和辩论。这一阶段不一定非是对抗性的,它可以是双方对下面这些问题交换信息的机会:为什么这些问题很重要?怎样才能使双方达到最终的要求?此时,你会给对方提供所有支持你观点的材料。

3、谈判的有效性:荷兰管理学家威廉姆·马斯特布里克设计了一种增加谈判效益的模型。该模型重点对四种行为进行描述:

1、获得实质性结果:牢牢把握谈判重点,紧紧围绕核心内容展开。

2、影响势力的均衡状态:通过说服、事实及专业知识来实现势力对比的微妙变化,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营造建设性气氛

4、使谈判过程具有灵活性

三、谈判 中常见的问题 一)常犯的错误

1、―零和博弈‖观念:谈判双方常常以为他们的效益必定来自于另一方的代价。而在综合谈判中我们看到情况并不一定如此,经常可以找到赢一赢的解决办法。但是,零总和的观念则意味着丧失了双方均可能获益的谈判机会。

2、过于自信

3、信息可得性信赖

4、对人不对事

二)谈判中的性格因素 三)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四)谈判中的第三方

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2、理解机械结构和有机结构的特点

3、理解战略、规模、技术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4、了解新型的组织结构

教学重点: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教学难点:命令链、控制幅度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一)、工作专门化

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一个人不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解成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人独立去做。就其实质来讲,工作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活动。

分工的优点 分工的缺点

克服分工缺点的方法 合理的分工原则

1、分工的优缺点

分工的优点

– 熟练程度提高 – 减少时间损失 – 发明新机器 – 节约劳动成本 – 提高质量 – 人尽其材 分工的缺点

– 工作单调 – 能力畸形 – 官僚机构 – 人浮于事

2、克服分工缺点的尝试

扩大工作范围 丰富工作内容 轮换制 高薪制

丰富工作外内容 企业重构

3、分工的原则

有无专业特长 工作量是否饱满 优点是否大于缺点 二)、部门化

一旦通过工作专门化完成任务细分之后,就需要按照类别对它们进行分组以便使共同的工作可以进行协调。工作分类的基础是部门化。 对工作活动进行分类主要是根据活动的职能。

1、职能部结构:根据职能类别来组合岗位,每个组织都从事特定的活动,这些特定的活动就是组织的职能。

优点:部门内工作效率高

缺点:部门内人员可能更关注部门目标而不是组织目标

2、产品部结构:以企业的产品种类为基础,将生产某一产品的活动置于同一产品部门内,再在产品部门内细分职能部门。

优点:容易评价业绩、部门负责人锻炼、成长机会多、有利于开展多元化经营 缺点:每个部门相对独立,容易出现总部控制不力

3、地区部结构:根据地理区域建立部门。

4、客户部结构:以客房类型做为部门划分的基础。三)、命令链

命令链是一种不间断的权力路线,从组织最高层扩展到最基层,澄清谁向谁报告工作。它能够回答员工提出的这种问题:―我有问题时,去找谁?‖―我对谁负责?‖

权威

统一命令 四)、控制幅度

控制幅度也叫管理幅度,指一个人直接管理的下级人数。 五)、集权与分权

集权化(centralization)是指组织中的决策权集中于一点的程度。这个概念只包括正式权威,也就是说,某个位置固有的权力。

六)、正规化

正规化(formalization)是指组织中的工作实行标准化的程度。如果一种工作的正规化程度较高,就意味着做这项工作的人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手段没有多大自主权

第二节 机械结构有机结构

二、影响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 一)战略

组织结构是管理人员用来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由于组织目标是由组织的总体战略决定的,因此,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很密切。具体一些说,组织结构应该服从组织战略。如果组织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组织结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以支持组织战略的变化。 二)规模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很大。例如,大型组织,—般员工在2 000人以上,工作专门化、部门化的程度较高,垂直层次较多,规章制度也较多,但规模与结构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相反,呈递减的趋势。随着组织的扩大,规模的影响会渐渐减小。为什么?因为,假如一个组织拥有2 000名员工,其机械性已经较强,再增加500名员工,影响也不大。但对于仅有300人的组织而言,再增加500人可能会导致组织的机械化程度大大增强。 三)技术:常规性技术和非常规性技术 四)环境

第三节 具有特色的组织类型

一、矩阵结构

矩阵结构是对两种部门化形式(职能部门化和产品部门化)的融合。

二、虚拟组织

可以租借,何必拥有?

虚拟组织是一种规模较小,但可以发挥主要商业职能的核心组织,用理论术语来讲,虚拟组织决策集中化的程度很高,但部门化程度很低,或根本就不存在。 主要职能通过外包完成。

三、无边界组织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创造了无边界组(boundaryle organizatton)这个词,用来描述他理想中的通用公司的形象。 韦尔奇认为,组织内部存在着三种边界:横向边界、纵向边界、外部边界。韦尔奇还是想减少公司内部的垂直界限和水平界限,消除公司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外部障碍。

无边界组织所寻求的是减少命令链,对控制跨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 。

第十二章

组织文化

教学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

3、理解组织文化的结构

4、理解建设组织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教学重点:组织文化的概论及特点、建设组织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教学难点:建设组织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一、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

组织文化最早开始作为一个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独立变量的起源,却可以上溯到50年前的制度化概念。组织的制度化运作,使组织成员对于恰当的、基本的、有意义的行为有了共同的理解。

因此,一个组织具有了制度化的持久性后,可接受的行为模式对组织成员来说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我们将看到,这其实正是组织文化要做的事。因此,对于组织文化的构成、产生、维系、学习有所了解之后,有助于增强我们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能力。

当组织开始制度化后,他就有了自己的生命,独立于创建者和任何组织成员之外。组织开始制度化后,它自身就变得很有价值和个性。

二、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也像人一样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性格,正如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有的组织灵活,有的组织呆板。当组织形成了某种―个性‖以后,它就成为影响其成员态度与行为的重要变量。

一)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的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是控制组织内部行为、员工工作态度的价值观以及规范。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组织在生产与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二)组织文化的特点

三、组织文化的结构 一)物质层:由组织成员创造的产品和其他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

是组织内部员工最容易感受到组织文化个性的部分,也是社会大众和外部人员认识组织文化最先注意的部分。

二)行为层:组织成员在生产、学习和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最受大众与组织成员注意的是组织领导者的行为和组织当中模范人物的行为。

三)制度层:包括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等,是规范与约束组织成员行为的成文与不成文规则的集合。

 工作制度(生产、销售、财务、人事、设备管理及奖

惩制度等)

 责任制度(干部、职工、部门责任制等)  特殊制度(如:非程序化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

四)精神层:指组织员工长形成并共同接受的思想意识活动,包括基本的组织精神、组织道德、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管理思维方式、组织风貌等,是组织意识形态的总和。

在整个组织文化的柜架中,精神层处于最深层次,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

四、组织文化的维度和类型 一)组织文化的维度

维度一:创新与风险承受能力 维度二:关注细节 维度三:成果导向 维度四:员工导向 维度五:团队导向

维度六:进取性 维度七:稳定性

一)组织文化的维度

二)组织文化的类型

艾莫瑞(Emory)大学的杰弗里·桑南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提出了一套标签理论,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人与文化的合理匹配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的研究,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堡垒型。

学院型 学院型的公司是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不断的成长、进步。这种公司喜欢雇佣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公司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桑南菲尔德认为,IBM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院型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属于这种类型。

俱乐部型 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与学院型公司相反,这种公司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俱乐部型公司的例子有: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德尔塔航空公司、贝尔公司、政府机构和军队等等。

棒球队型: 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自由度大,重创造发明才能

堡垒型 :着眼于公司的生存。许多这类公司以前是学院型、俱乐部型或棒球队型的,但在困难时期衰落了,现在尽力来保存自己尚未被消蚀的财产。这类公司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这儿是令人兴奋的工作场所。堡垒型组织包括大型零售店、林业产品公司、天然气探测公司等。

三)强文化和弱文化

第二节 组织文化建设

一、组织文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凝聚功能 三)激励功能

三、组织文化创立的程序

1、调查分析阶段:组织文化发展史的调查

1)组织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调查分析,包括硬件部份和软件部份。 2)企业人的素质分析

3)组织文化发展环境分析,包括政治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

2、总体规划:提出创立组织文化的目标、宗旨及其意义,从宏观上提出文化发展的走向,给本组织文化定位;提出准确的文化价值观;根据企业的个性特色,以企业价值观为中心,提出企业精神、企业哲学、文化信念等精神文化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文化方案。

3、论证实验阶段

4、传播执行阶段

5、评估调整阶段

6、巩固发展阶段

四、建设组织文化的途径 一)组织领导人的行为 二)员工的甄选和提拨 三)员工社会化过程

四)组织制度制定和执行

五)制度之外的奖惩和其他活动

五、传递组织文化的具体措施

六、中国企业建设组织文化的原则

一)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二)全员与专家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三章 组织变革

教学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组织变革的概念和驱动因素

2、理解结构的变革、技术的变革和人员的变革

3、了解两种不同的变革观念

4、理解卢因的变革模型、系统变革模型和科特的组织变革模型

5、了解员工压力及表现

教学重点:组织变革的概念和驱动因素、变革模型

教学难点:卢因的变革模型、系统变革模型和科特的组织变革模型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概念

一、什么是组织变革

• 组织变革是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以期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对原有结构、技术或人员状态进行改变,以适应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 组织变革是指为了提高组织成效而对现有组织进行改造的过程。

二、组织变革的目标

改善激励,加强内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

三、组织变革的驱动因素 一)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内容

一、结构变革

二、技术变革

三、人员变革

第三节 组织变革的过程

一、组织变革的类型

• 革命性变革-常以独裁式的变革方式出现。

• 渐进型变革-逐步演变的方式,进展缓慢。

• 计划型变革-自上而下地、有系统地研究问题,

• 制定方案,有计划有目标的变革

二、组织变革模型 一)卢因的变革模型

卢因于1951年提出一个包含解冻、变革和再冻结的三阶段模型,用以解释和指导如何发动、管理和稳定变革过程。 二)系统变革模型

系统理论学派是在伯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上形成的,并尝试将―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组织变革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框架。

主要代表人物卡斯特及罗森茨韦克等在系统理论学派的―开放变革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组织变革因素分析,形成了―系统变革模型‖。 三)科特的组织变革模型

科特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的企业组织变革实践,于1995年提出了组织变革模型。

科特在其专著《变革》中制定了一个指导组织变革的八阶段流程,他认为如果组织按此八个阶段往前推进,则组织变革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增:

该模型包括输入、变革元素和输出等三个部份。

1、建立紧迫感

2、创设领导联盟

3、开发愿景与战略

4、沟通变革愿景

5、授权员工为愿景而努力

6、系统计划并夺取短期得益

7、巩固并再接再厉推动组织变革

8、将新行为模式深植于企业文化

第四节 领导变革

一、克服变革中的阻力

一)组织变革存在的各种阻力

1、员工抵制变革

2、个人和组织的惰性 二)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

1、加强沟通是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有效途径

2、组织在变革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让员工参与到变革方案的设计中来

3、有效控制组织变革的时间和进程也可以提高变革成功的概率。

4、采取群体促进和支持的办法也有利于变革的推进

二、缓解变革中的员工压力 一)员工的压力及表现

二)如何缓解变革中的员工压力

第15篇:组织理论与设计试卷

组织理论与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组织

2、核心竞争力

3、组织结构

4、核心技术

5、知识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以下哪些变量不是组织的结构变量

A.正规化B.规模C.职权层级D.集权化E.战略

() 2.以下哪些战略属于迈尔斯和斯诺的竞争战略

A.成本领先战略B.差异化战略C.探索型战略

D.分析型战略E.集中化战略

()3.惠普医疗产品集团采用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来开发营销医疗产品与服务,他们主

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沟通,成员使用网络与合作软件,而不是面对面地共同工作。这种组合形式是:

A.联络员B.专职整合人员C.任务小组D.虚拟团队E.职能型

()4.属于外部环境要素少且相似,要素变化频繁且不可预见的环境的组织类别有:

A.食品加工企业B.大学C.电子商务企业D.航空公司

()5.侧重于研究某一类种群组织中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过程、主要分析

组织的变异选择和保留原则以及生存竞争原则的学术理论是

A.制度理论B.组织生态学理论C.合作网络理论D.资源依赖理论

() 6.以下哪些因素是促使企业在全球扩展的主要因素:

A.政治因素B.范围经济C.低成本的生产要素D.规模经济E.追求卓越

()7.对分权的需要的危机通常出现在组织的生命周期演进的哪一个阶段

A.创业阶段B.聚合阶段C.正规化阶段D.精耕细作阶段

()8.以下哪几项不属于服务技术的特征

A.无形的产出B.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C.资金密集D.人员因素至关重要E.质量能被直接测量

() 9.新东方2012年间国内新增教学中心达238家,远超过公司内部计划的80~100家

新增目标,利润骤降。2013年1月29日,新东方在1月29日的电话会议上,首席财务官谢东萤表示,新东方未来将关闭15-25个学习中心,人员优化1000-1500

名。主要原因是:

A.组织衰退B.组织规模过大C.高层权力斗争D.信息技术的影响

() 10.“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

才会以非盈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这句解说词来自《公司的力量》的哪一集:

A.谁执权杖B.危机时刻C.猎富时代D.市场无限

三、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明茨伯格所指出的组织的五个构成部分。

2.传统的以效率为中心的组织设计与现代的学习型组织设计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3请对比服务业组织与制造业组织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4.2013年3月8日,消费者李女士向21世纪网表示,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l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农夫山泉坚称产品合格。2013年4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农夫山泉执行的产品标准为浙江省标准,在有害物质砷、镉的限量方面,均宽松于国标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其中砷指标限量甚至放宽到5倍”。 该报采访的权威部门和人士中的中华民族卫生协会饮水专业委员会及其秘书长马锦亚,是三家饮水企业的法人。农夫山泉指出:“我们有理由相信近期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的报道是蓄意策划的,隐藏在幕后的就是国有控股饮用水企业——华润怡宝。”2013年5月6日,农夫山泉召开发布会宣布起诉京华时报索赔6000万。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卫生计生委、国家标委会、国家质监部局等主管部门,并未就农夫山泉引发的标准争议公开表态。请说明这一事件中农夫山泉的利益相关者。

四、案例分析(20分)

2012年8月优酷土豆合并后,优酷土豆的亏损仍然在继续,企业还是处于烧钱阶段,虽然拥有第一的市场份额,却并没有达到垄断的地位,仍然要面对来自搜狐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的激烈竞争。2013年4月10日,优酷土豆宣布调整其管理层。以下为优酷土豆内部邮件全文: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支持优酷土豆集团多屏合

一、同心多元、开放共赢的战略,实现集团BU化(Busine Unit:业务单元),现对集团、优酷和土豆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做以下调整:

1.成立集团产品技术委员会,负责集团产品技术战略方向及重点项目审核,委员会包括姚键、魏明、杨伟东,由首席技术官姚键担任主席。姚键负责集团产品技术团队的总体管理,确定集团技术产品战略方向。重点跟进新产品项目的评估和管理,领导产品技术公司级重大项目,优化用户反馈跟踪。

2.成立集团内容市场委员会,负责内容策略、重大项目审核等,委员会包括刘德乐、朱向阳、杨伟东、魏明,由朱向阳担任主席。朱向阳升任集团首席内容官,全面负责内容合作、媒资库、内容监控、内容投资等领域。

3.成立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负责营销和业务策略,成员包括董亚卫、徐舸、朱辉龙,由董亚卫担任主席。董亚卫升任集团首席营销官。朱辉龙升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在现有职

责基础上,负责推动互动娱乐/收费业务。

4.魏明升任优酷总裁,全面负责优酷的内容、市场和优酷产品开发团队。优酷产品开发团队向魏明汇报,同时虚线向首席技术官姚键汇报。

5.杨伟东担任土豆网总裁,全面负责土豆的内容、内容营销、市场和土豆产品开发团队。土豆产品开发团队向杨伟东汇报,同时虚线向首席技术官姚键汇报。

6.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包括古永锵、刘德乐、姚键及各位集团高级副总裁:魏明、朱向阳、杨伟东、董亚卫、徐舸、于洲、朱辉龙。集团管理委员会由古永锵和刘德乐共同担任主席。

7.集团总裁刘德乐、首席技术官姚键、首席营销官董亚卫、高级副总裁于洲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古永锵汇报。

8.土豆网总裁杨伟东、优酷总裁魏明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古永锵汇报。

9.集团总裁刘德乐配合古永锵进行集团总体管理。首席内容官朱向阳、首席财务官徐舸、高级副总裁朱辉龙向集团总裁刘德乐汇报。法务、政府关系、数据分析、集团PR团队负责人向刘德乐汇报。

希望大家能继续发扬“合作第一”的精神,发挥更大工作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成绩,共同创造优酷土豆集团美好的明天!

要求:1.请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组织结构图。(10分)

2.请说明此次调整如何强化集团的地位,弱化优酷和土豆的独立概念,实现集

团BU (不进行单独核算的事业部组织形式) 化,部门如何和集团保持协同。(10

分)

五、论述(25分)

你是如何看待组织的?你在战略制定和实施方面有优势吗?你适合于团队工作或个人工作?你如何构建社会网络?你适合处于确定或不确定环境中的组织?你适合于制造型或服务型的组织?你适合在哪种规模的组织里工作?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承担国际化角色?请遵循上述思路说明你适合的组织设计并阐述理由.

第16篇:组织理论与设计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个小题,共15分) 1.有关职能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从下至上按照相同的职能将各种活动组合起来。如将所有的工程师被安排在工程部

B促进职能部门内的规模经济 C促进深层次知识和技能提 D部门间横向协调通畅

2.组织面临的一般环境通常不涉及( )。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军事环境

3.组织间关系很少通过(

)方式联接 A所有权 B战略联盟 C猎头公司

D经理人员的聘用

4.有关组织在创业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个阶段的组织,通常由掌握某种技术的创业者创立,同时承担技术专家及管理者的角色。

B组织的主要精力放在单一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上,主要目标是生存。 C这个阶段中的组织人数少,规模小,但管理已经规范化,具有正式的组织结构。

D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控制,往往由创业者个人决策和监督。 5.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战略决定组织结构 B组织结构反作用于企业战略

C企业战略具有前导性,而组织结构具有滞后性。 D组织结构不存在交易成本。

1.有关组织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规模程度: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

B按形成方式: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C按目标 :营利组织、国企组织

D按性质 :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军事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

2.(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由于在管理问题上的目标、看法、处理办法或意见的不同而产生的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A冲突

B合作

C分工

D沟通

3.(

)是指个体、团队或部门采取未经组织认同的行动来影响他人去实现自身目标的行为总称。 A组织政治行为 B组织公民行为 C组织社会行为 D组织流程再造

4.组织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不包括(

) A路径依赖 B利益分配不公 C国家推行的政策 D信息不对称

5.关于组织学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学习是组织通过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处理来改变组织及其成员认知与行为的综合学习过程。

B是使组织能力得到循环提升、最终实现组织愿景的过程。

C在组织学习中,个体成员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D组织学是个体学习效果累加,

1.有关企业组织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

B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C按所属经济部门: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电企业

D按企业的法律形式:私有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2.组织风险形成的内外部原因不包括(

) A信任

B行业的生命周期 C金融市场的变化 D激烈的市场竞争

3.有关组织学习的障碍,说法错误的是(

) 组织结构障碍 组织学习方法障碍 组织学习文化障碍

组织机制不会对组织学习形成障碍

4.(

)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培训、教育、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

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 A战略性变革 B结构性变革

C以流程为主导的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5.有关组织变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激进式组织变革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B渐进式变革调整规模小、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C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规模的变革来达到目标状态,

D渐进式变革是对组织进行小规模的局部调整,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渐进式转变。

1.(

)是指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组织资源、权力和责任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柔性,使组织易于合作。 A战略性变革 B结构性变革

C以流程为主导的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2.有关组织变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激进式组织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组织进行大规模的全面调整,以彻底打破组织现状并迅速建立新的组织目标。

B激进式组织变革是对组织进行大规模、全面的调整,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目标状态。

C激进式变革会降低组织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组织混乱,使组织受到较大的影响。

D激进式组织变革是对组织进行小规模的局部调整,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渐进式转变。

3.组织面临的任务环境通常不包括(

) A消费者 B供应商 C政府

D新闻媒体

4.组织间关系很少通过(

)方式联接 A所有权 B战略联盟 C猎头公司

D经理人员的聘用

5.有关组织在创业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个阶段的组织,通常由掌握某种技术的创业者创立,同时承担技术专家及管理者的角色。

B组织的主要精力放在单一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上,主要目标是生存。 C这个阶段中的组织人数少,规模小,但管理已经规范化,具有正式的组织结构。

D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控制,往往由创业者个人决策和监督。 1.有关直线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最早、最简单的组织形式。

B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C组织需要另设职能机构。 D结构简单命令统一。

2.组织面临的任务环境通常不包括(

) A消费者 B供应商 C政府

D新闻媒体

3.电子商务对组织结构演化的影响不包括(

)。 A组织结构扁平化

B组织结构刚性化 C组织运行电子化 D组织边界模糊化

4.有关组织学习的障碍,说法错误的是(

) 组织结构障碍 组织学习方法障碍 组织学习文化障碍

组织机制不会对组织学习形成障碍

5.组织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不包括(

) A路径依赖 B利益分配不公 C国家推行的政策 D信息不对称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5个小题,共15分)

1根据冲突的影响,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2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有社会政治因素、技术发展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3.事业部制使公司高层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

4.突破创新是组织所开发的能够完全替代产业内现有产品、服务或技术的创新。

5.事业部制简称M型结构,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是指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

) 1.对个人或群体绩效有积极影响的冲突应该培养并保持适当的度和量(

) 2.直线职能制既保证了企业管理体系的集中统一,又可以在各级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

) 3.组织学习是组织通过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处理来改变组织及其成员认知与行为的综合学习过程,是使组织能力得到循环提升、最终实现组织愿景的过程。(

4.文化变革是指对组织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进行的变革,涉及到员工思维方式的改变,它是一种观念的变革。(

5.跨文化组织沟通,也可以称为跨文化沟通,是指在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人员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1.直线职能制,又叫生产区域制,或直线参谋制。它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吸取这两种形式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

) 2企业社会责任是组织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范围,是一种自觉地对社会需要的回应。(

) 3根据冲突的影响,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4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有社会政治因素、技术发展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5跨文化组织沟通,也可以称为跨文化沟通,是指在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人员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 1.直线制中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性较差,职能部门的许多工作要向上层领导请示才能处理(

2组织学习不是个体学习效果的简单累加,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交互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组织文化的构建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特征。(

3.组织变革是组织对组织的目标、权力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成要素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修正(

4企业社会责任是组织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

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范围,是一种自觉地对社会需要的回应。(

) 5.技术创新是产品的物理外观或服务质量的变革,或者是产品以及服务生产的物理过程的变革。(

1企业社会责任是组织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范围,是一种自觉地对社会需要的回应。(

) 2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有社会政治因素、技术发展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3技术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或服务物理特征的变革或新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创立。(

4组织文化是一组通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共享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以通过故事和其他符号含义来传播,帮助组织成员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以及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5.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它可以弥补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传递正式沟通无法传递的信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个小题,共20分) 1.专业化产战略

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3.使命型文化 4.保守型战略 1.风险型战略 2.理性决策模式 3.正式沟通 4.敏感性训练 1.风险型决策 2.理性决策模式 3.德尔菲法

4.组织政治行为

1.主副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2.确定型决策 3.头脑风暴法 4.适应型文化 1.专业化产战略 2.程序化决策 3.德尔菲法

4.团体型文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个小题,共20分) 1.组织创新的推动方法有哪些? 2.网络组织的功能有哪些? 1.组织沟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组织流程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组织内部沟通有哪些类型? 2.如何强化现有的组织文化? 1.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激励理论? 2.组织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1.组织创新有哪些形式? 2.组织变革的内容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2个小题,共30分) 2.请阅读案例2,回答分析题(15分)。 案例2:公司建花园为何职工积极性不高

海南新盛实业公司是一家机电行业的大型企业,前几年由于领导较好的把握了市场机遇,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泰勒式管理,以较高的薪水吸引人才,销售体系日趋完善,产品生产销售量逐年大幅增长。近两年,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企业效益开始滑坡,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泰勒式管理也带来负面影响,公司领导决定进行机构改革,工资改革。在这两项改革之前,先进行大幅裁员,各部门科室按20%的比例裁员。裁员进展还算顺利,该走的走了,留下的还在努力的工作。

在公司研究开发中心有一片被几个科研楼围住的空地。这几年公司研发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不少客人前来参观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开发中心也常召开高层工作会议,老总便希望能在这块空地上建一个职工休闲的公园:流水淙淙,花木葱葱,情侣座、棋台点缀其间。这样员工在公司里就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方能劳逸结合,安心工作,使公司成为“增长才干的学校,享受生活的乐园”。

建园经费,计划由公司出一部分,职工捐一部分。并不是公司没有钱,主要想创造一种气氛:让树木与员工一样,随公司的发展共同成长。具体方案是给每位捐款的员工按捐款额大小分配一棵树,在树上留下捐款人的名字,让员工从爱树开始,爱厂、爱工作。可以说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对此,在一次全体员工的大会上,物业公司领导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要求全体员工为公司建花园捐款。倡议发出一个多月,公园建设工作也开始

进行,人工河挖好了,树木花草也种了一些。公司的投资已经到位,但令领导感到意外的是职工捐款的积极性不高,后经领导催促,人事部下通知,各科室部门仍然表现消极。最后,人事部、财务部又下了一道通知,按工资额扣10%补充建园经费,通知和扣款额名单一道发下,要求职工在扣款额名单上签字,以体现自愿原则。对此,有些职工反映强烈,“说是自愿,却要强行从工资扣,要扣你就扣,要我签字我不签”。

本以为是一件为职工谋福利的好事,却发展到如此地步,人事部经理百思不得其解。 分析题:

1、公司建花园,员工的积极性为什么不高?(7分)

2、如果你是人事部主管,你如何编制建园计划?(8分

1.请阅读案例1,回答分析题(15分)。东风电子公司

东风电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中型企业。公司经理老罗正和人事科长老陆在讨论当前的问题。按照他们的习惯作法,每月至少碰头两次来“议论局势”,特别是有关人事方面的情况。该公司是不到一年以前才开始投产的,管理干部们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招收和训练新职工上。

罗经理认为,在装备工厂方面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现在应该把注意力移到另外的问题而不是陷在日常的问题中去。他特别关心的是机器停工期长、废料多、人工成本高以及旷工率高等问题。

人事科长老陆认为应当更耐心一些。她认为,新职工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互相了解和建立良好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老罗却不同意,说:“我们已经有了组织系统图、岗位责任说明和一些规章守则了,如果大家都经过训练,那就没有理由出现工作未完成的情况。而他们都是经过了训练的,这正是分工管理训练的人事科长负责的事。”

人事科长接受了罗经理的大部分意见。她不得不同意职工们是受过了训练的。但是接着说,有了正式的组织结构并不一定能保证职工们就一定会有正确的行为。她说服了罗经理,用分发意见征询表来了解职工们对本公司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了解的程度。

所有600多名职工、管理干部及非管理人员都一样,利用上班时间回答了意见征询表。表中包括大约100个问题,涉及有关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人事科长手下的人员将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并制成图表,还写了一份摘要,准备来和罗经理进行讨论。 (1)非管理人员中有35%的人说,他们在有关自己日常的任务和目标方面经常感到不明确,糊里糊涂。

(2)非管理人员中约20%的人说,他们常常很不容易从他们的领导那儿得到

必要的工作方面的情报。

(3)管理干部人员中的22%认为,在他们的单位和与他们有接触的单位之间的联系很不够。

(4)非管理人员中的40%多的人认为,严格地推行规章和程序常常会妨碍正常的行动。

(5)管理人员中有30%认为,和他们承担的责任比起来,给的权限实在太少了。

(6)管理干部有20%左右的人认为,很少能通过计划做好协调工作。 老罗看了摘要报告,说道:“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我们有各种文件、程序和政策,已经把我们的组织结构规定得清清楚楚了。我能够接受的惟一解释是:你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一切告诉职工们。”

分析题:

1、如果你是人事科长,你对公司经理的话的反应是什么? (7分)

2、依据征询意见所得的结果,试分析公司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8分)

2.请阅读案例2,回答分析题(15分)。案例2 :“伟志文化”错在哪里? 境界越高,效果越差? 陕西汉中伟志西服厂从1987年建厂以来,至今早己威为销售收入近3亿元,利税2千多万元的当地私企利税

力来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职工既满意又受到激励便呈管理成功的关键。向炳伟一开始就做到了这一点。 企业理念的觉醒阶段

向炳伟通过深思,将自己的人生精华和伟志几年来成功的经验浓缩咸四个字:善、诚、智、勤。从此伟志有了自己清晰的企业理念。源于这一理念,伟志公司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定位在爱国、爱家、爱他人,上。

在这一阶段,伟志公司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是:评选最佳孝子,评选贯彻企业文化的标兵公司。照章纳税,顾客满意战略,加强对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等。向炳伟将推广企业文化当成自己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但这一时期伟志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想象忙那样理想,甚至评选出来的贯彻企业文化的标兵分公司出现了连年亏损。是企业文化做虚了,还是经营方法有误?伟志的干部们开始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产生疑问。为了澄清认识在一次会议上,向炳伟给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出了一道选择题:办伟志公司的中心目标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是追求获得最大的盈利。干部中两种观点的支持者都有。 试图融合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阶段

向炳伟非常清楚许多中层以上的干部对伟志集团企业文化的态度与自己有差异,于是他开始和执行总裁等几个主要干部沟通。不同的意见让他开始觉得,推广企业文化光靠热情还不够,不能让企业文化独立于企业经营之外.而应该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把伟志的文化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此外还要从企业管理制度上进行根本性改革。

这样,伟志公司明确提出了让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管理也必须受到企业文化的指导和制约。同时,简炳伟试行股份制改造以期突破老板与“打工仔”的地位关系。

案例1:沃尔玛的“幽默文化” 以幽默鼓舞员工士气

沃尔玛董事长山姆是一位在工作上非常严厉,但在工作之余却非常喜好寻求乐趣的人。著名的“沃尔玛式欢呼”就是山姆的一大杰作。1977年,山姆赴日本、韩国参观旅行,对韩国一家看上去又脏又乱的工厂里工人群呼口号的做法深感兴趣,回沃尔玛后马上试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沃尔玛式欢呼”。在早上7:30公司工作会议开始前,山姆总会亲自带领参会的几百位高级主管、商店经理们一起欢呼口号和做阿肯色大学的啦啦操。布什夫妇亲临为山姆颁奖时,沃尔玛的员工们也以这种欢呼口号的形式欢迎他们。另外,在每年的股东大会,新店开幕式或其它一些活动中,沃尔玛也常常集体欢呼口号。“沃尔玛式欢呼”不仅在本国盛行,而且还出口到其它国家。尤其令人不可思方式的是,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雇员也同样练习“沃尔玛式欢呼”,而且他们表现出的热情甚至比美国本土的员工还高。公司国际业务负责人博比•马丁说,谁都知道没有谁能让德国人这样大声欢呼。然而,沃尔玛做到了。 以幽默赢得顾客瞩目

沃尔玛是从小镇上发展起来的,小镇生活总的来说相当乏味,因此需要自己想办法制造一些热闹气氛。例如,举办户外大拍卖,气球大赠奖;请乐队和小型马戏团表演;参与小镇拉拉队、花车旅行等传统活动。总之,凡是能增添乐趣的事,山姆都不忘尝试,虽然有时也会把事情弄糟。有一年乔治•华盛顿诞辰纪念日时,沃尔玛一家分店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当天在店里将有一台特价电视机只卖22美元,电视藏在店内的某个地方,谁最先找到就优惠卖给谁。结果,该天那家店开门之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店门打开时,五六百人蜂拥而上,几乎把店给拆了。那天该店的确卖了不少东西,但整个店的秩序完全失控。

沃尔玛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娱乐顾客,包括诗歌朗诵、小朋友钻草堆寻宝、圆月馅饼竟吃大赛等等。沃尔玛的这些轻松、愉快的促销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提升了公司在顾客心目中形象,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额,而且也让顾客感受到了购物的乐趣。 以幽默激发员工创造力

心理学家爱丽斯•M•伊森曾做过一个测试发现:一组观看幽默喜剧片的人员比一组观看数学教育片的人员更富有创意。伊森对《魅力》杂志说:“心情愉快时,人的创造力更强。因此,不应该忽略为员工创造幽默、愉快人的工作环境。”

沃尔玛非常重视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中,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圆月馅饼竟吃大赛就是一位员工在情急之下的幽默创作。1985年亚拉巴马州一分店的助理

经理订货时出了差错,一下子多订了四五倍的馅饼,他自己也吓坏了,这东西又无法长时间存放。灵机一动,他想出了吃馅饼比赛的主意以救急,结果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现在,圆月馅饼竟吃大赛已成为每年秋季的大事,因为此项活动给公司带来的销售额高达600万美元。每年10月的

白秦铭在大学时代成绩不算突出,老师和同学都不认为他是很有自信和抱负的学生,他的专业是日语,不知何故,毕业后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招为销售员了。他对这岗位挺满意,不仅工资高,而且尤其令他喜欢的是这公司给销售业务员发的是固定工资,而不采用佣金制。他担心自己没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比不过别人,若拿佣金,比人少多了丢脸。

刚上岗位的头两年,小白虽然兢兢业业,但销售成绩只属一般。可是随着他对业务的逐渐熟练,又跟那些零售商客户们搞熟了,他的销售额渐渐上升。到

离开,为什么?(7分)

2、如果要留住白秦铭,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措施?(8分)

2.请阅读案例2,回答分析题(15分)。案例2:新来的财务处长

市针织总公司财务处长刘仁退休后,其职务由该公司属下最大的一家针织厂的财务处长李刚继任。

财务处在公司内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处长刘仁资深能于,待人随和,善解人意。他要求下属互相协作,在没有严格监督下做好各自的工作。一直以来,财务处的工作颇有效率。李刚正值年富力强,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被认为是接替前任的合适人选。李刚本人也满心希望领导好财务处一班人。就职两个多月来,李刚觉得财务处的工作效率下降了,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

一次,李刚急着要用最新的成本资料,两位女职员却屡屡拖延。李刚认为这是故意的。

又有一次,由于一位老职员误报情况,致使李刚在给总经理的一份报告中出现差错。为此,李刚很恼火,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批评了这位老职员。

那天刚上班,处里一位年轻的女职员来请事假,说是要去火车站接人。李刚不准假,结果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如此等等,令李刚深感苦恼。

分析题

1、作为新上任的领导者,李刚的困窘是如何造成的? (7分)

2、李刚应当如何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8分)

第17篇:组织理论与设计作业

组织理论与设计作业

07人力(1)班

丘思勤

071546016

一.思考题:

关于管理层和作业层的分工,有人曾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为了使管理更符合基层实际,为了在管理工作中贯彻群 众路线,基层也应该承担部分 专业管理 工作。你对此观点有何评价?

答:进行生产作业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首先对作业层和管理层在职能上实行合理分工。这就是由管理 层负责各项专业管理工作(不包括作业管理,因它同完成作业任务是密不可分的);而作业层则专门负责完成企业的作业任务。

一、我认为:首先,企业中各项专业管理的权限和业务,原则上都应集中由管理层的各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管理。进行合理而明确的分工,而作业层的任务则应当是集中精力,搞好作业任务,因为生产作业层的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项:

(1)搞好生产

(2)带好队伍

其次,对基层的职工做好激励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本身就包含作业管理的内容,因此在基层就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再设产职能机构。这样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

最后,基层不设职能机构,尽可能地减少职能人员,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标志,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有有利于基层摆脱事务集中精力搞生产。

(3)综上,在管理工作中贯彻群 众路线,基层也应该承担部分 专业管理工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多余的。

二、案例分析:

第一章:从三株的衰微看企业组织结构及运行规范化

1、你认为三株公司衰微的主要原因?

答:以常德官司为导火索,三株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运行的缺陷是造成其最终衰微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长期以来组织系统目标功能作用不清和单位、部门、岗位角色职责不清。

2、三株公司的组织结构违背了哪些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三株公司违背了:任务目标原则、精干高效原则、分工协作原则、有效幅度原则、集分权原则、责权利结合原则

3、如果由你来设计三株公司的组织结构,你会选择集权方式还是分权方式?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程度会高一些还是低一些?你会对案例中的组织结构作哪些改造?

答:①根据组织设计的原则,应该选择集分权方式,即把必要的权利集中于上级与把恰当的

权利分散到下层正确的结合起来。

②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保持较高的程度,必要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做调整③在集权管理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分权管理的调整,将集权和分权正确结合

明确组织系统目标和各单位部门的职责

做好绩效考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4、案例中的分析有哪些你不是十分认同?为什么?

答:我觉得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不一定是组织层次导致的。组织层次多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的分清责任与任务,重要的是配合与写作,各部门各层次做到配合与沟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5、其他民营企业可以从三株的教训中学习到什么?

答:组织结构对于一个大规模发展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应该遵循组织设计的原则。注重正确的责权利结合和集权适当放权结合,明确岗位、部门的职责和目标,以及能者上位的行为规范。

第三章:通用汽车公司的组织结构创新

1、职能型组织与事业部制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企业最高层领导下的第一级部门,是按照事业部分设还是按照职能部分设。

②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同。职能制结构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

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事业部制结构主要 适用于产业多元化、品种多样化、各有独立的市场,而且市场环境变化较快的大型企业。

③它们的特点不同。职能型组织的特点表现为权力集中,命令统一,信息交流多,控制严密。而事业部组织表现为集中决策,分散经营,风险多元化,反应灵活,权力适当下放。

2、通用为什么要进行结构调整?

答:因为通用公司过去将领导权完全集中在少数高级领导人身上,他们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反而事与愿违,造成了公司各部门失去控制的局面。又由于在经济危机期间,通用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彻底暴露。大公司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应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二者之间的协调基础。只有种相互冲突的原则之间取得平衡,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为拯救通用,故进行结构调整。

3、有人认为,事业部制结构的优点,是各事业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和自主权以及各事业部之间协调方便,你认为呢?

答:我不认为这样。

事业部制结构的优点是:

①能适应不确定环境下的高度变化,以较好的产品、服务让顾客满意;

②跨职能的角度协调

③使各事业部适应不同的产品、地区和顾客

④适于多元化经营的大企业

⑤决策分权对组织高层管理与事业部经营都有利

⑥有利于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

而关于“各事业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和自主权”则是它的缺点,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容易滋长本位主义。

事业部制结构的缺点还有各事业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而不是各事业部门之间协调方便。

4、在事业部制组织中,如何进行横向协调设计?

答:当企业规模较大、产品较多,产品差别较大和外部不确定性较高时,即便建立职能部,也无法满足横向协调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按产品建立事业部,这样才能更好地

解决职能部门间的横向协调问题。同时要解决好公司与事业部之间的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及综合利用其他的横向协调方式。

实现横向协调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应用跨职能信息系统。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可以使遍布组织的管理者和一线工人就各种问题、机会、活动和决策例行地交换信息。

第四章:施乐公司流程再造

1、请分析施乐公司为什么要实行流程再造?

答:通过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发现了在原有的流程过程中,有一部分可以被用以进行新产品研发的资金被沉淀在供应链中,造成浪费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是由于部门之间相互冲突的工作目标所导致的。因此施乐公司决定进行流程再造,来实现物流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优化。

2、施乐所进行的流程再造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是施乐所进行的流程再造的具体步骤有:

1、确立进行流程再造的长期目标是压缩供应链资产,

2、创立愿景目标,统一理解和认识,

3、将愿景目标细化,把每一个关键的绩效指标的设定在客户服务、资产利用和物流成本等各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上,

4、进行试点和优化之后再公司大范围实施,

5、统一供应链中不同部门的绩效衡量指标,

6、对整个信息系统做出相应的改变。

取得的成效有:

1、国际化的挂部门小坐作呕年更得到了强化,各个部门人员都在这个小组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单个业务单元的优化项目符合公司的总目标,不会被重复进行,

3、客户的反馈得到有效的利用,

4、绩效指标变得简化、易于控制

3、请简要评析施乐的这次流程再造

答:施乐公司根据发现的问题,系统的提出了进行流程再造的步骤,采取循渐进的方式对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已经管理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改善和优化。施乐公司的流程再造对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资产利用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管理成本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施乐公司的竞争力。

4、如果你是施乐的高层管理者,在当时的晴空下你会选择流程再造吗?为什么? 答:作为施乐的高层管理者,我会选择进行流程再造。

第一,当时施乐的状况虽然不是费进行流程再造不可,但是如果等到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进行流程再造,那话费的精力、人力、物力将会更多,而且过程会更艰辛。

第二,进行流程再造能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资产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等,这些将极大的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进行流程再造是一个公司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公司根据自己业务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主动进行再造,主动去适应市场比最后被动接受市场调配更能获得发展的先机。

第八章:从海尔组织变革看组织架构的选择

1、海尔采取直线职能制结构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海尔的第一阶段,即名牌战略阶段。由于在原有电议产品线的经营模式下,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架构按照职能划分部门,职责明确,具有权力高度集中、便于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实施严格终止等特征。同时,由于各部门间的联系长期不发生大变化,使得整个组织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利于管理人员重视并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技能,从而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一时期,海尔组织结构模式的效率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特征的“OEC管理模式”下达到了顶峰。

2、海尔采取事业部制结构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海尔的第二阶段,即多元化战略阶段。随着海尔多元化战略进程的推进,直线职能制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对海尔多元化战略产生了阻碍。对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直线职

能制的弊端表现在多个层面:第一,多元化经营加重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这种工作负担主要集中于各个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决策、协调,容易顾此失彼;第二,在直线职能制下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各个职能部门眼界狭窄,导致横向协调比较困难,妨碍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适应性差;第三,直线职能制下的员工专业化发展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在对多元化经营特别是新经济增长的机会把握上带来损失。

正式机遇这些弊端,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海尔的组织架构由原有的直线职能制开始向事业部模式转变。

事业部制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以集中决策管理为前提,把绩效、成果及对公司的贡献等经营权力下放到事业部自行负责。

3、海尔为什么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答:不断适应组织的发展,当前的组织结构阻碍了组织的发展是应及时对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壮大的组织。为了满足多元化经营要求,为了优化管理资源和市场资源的配置,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和网络化,提高了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柔性。

4、试评价海尔组织结构调整的效果。

答:海尔组织结构调整的效果显著,可以说海尔在中国企业是杰出的代表,是经济全球化的先行者,又是探索者。因此我们认为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民族英雄,不仅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税收、就业,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中国式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及海尔精神。

第18篇:读《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模式》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模式》有感

自贡市解放路中学

李柱虹

纵观教育的历史和变革,无论教学怎么变化,“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2014年8月至9月,我认真阅读了余文森老师编著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一书,在书中我学习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等名家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也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几种有效教学模式和近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效教学案例,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国培第二阶段中读书之后的一些感悟和反思,现小结如下:

一、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有效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花费时间少而收获明显,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成功感,这种情绪体验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反,会使学生陷入厌学的困境中,导致非智力因素负向发展。古人说“志当存高远”,一般而言,成功经验能提高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期望值,而失败经验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期望值。同时,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的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一定会严重影响一个学生的兴趣、意志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切忌片面强调意志力会引起逆反心理。

(三)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效教学直接考查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效的备课,有效的讲解,有效的辅导,有效的布置作业,有效的展开师生交往,一句话,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路途上,教师也会成就自己。

二、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想把学生教好,而且把成绩提高,所以任何一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那么,有效教学如何进行设计与实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去做:

第一,不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我以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以前我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真正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大家尽管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命脉。

第三,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同样是影响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索。首先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第四,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者,我们在考虑好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情境创设的同时,更要考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不能随意否定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观念、模式,应该对学生究竟是怎样认识教学内容的内在原理进行认真研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如采取比比赛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自我的热情的形式,从而引导他们自觉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来,效果也很好,而且节省时间,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第19篇:《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就意味着掌握了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够灵活机智、得心应手地组织好教

学。同时教师的教学功力,也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启迪并引发学生强大的美感,使之沉浸并陶醉于其中。所以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

一、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教师言语艺术”

“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

书中讲述了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读课文后,我们不妨这样说:“你读得很正确,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试一试。”“你朗读时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 “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这样的评价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读音准确、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的提示与批评、表扬与激励等手段会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在这方面不知要说多少话。批评和表扬也要讲究 艺术。一位学生答错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如果说

“你错了,他对了。”这样就太直白,说错的学生会有些难堪。如果说:“他答对了,但要是没听你发言,他的答案不会这么快就出来。”这样讲,说错的人肯定心里会舒服一些。同样是肯定学生的朗读,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情很沉重”、“你把XX谈活了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XX地方”。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是很有道理的。学生需要激励,而激励是要讲究艺术的。老师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和亲切的引导,老师的“笑”,老师的“哦”都可能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一个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同学,宽容同学的错误,消除有些学生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就能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空间。

二、其次是课堂气氛

教师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

因为,消极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挥.使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甚至丧失对该学科的信心:相反.情绪愉快的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往往信心十足,表现欲很强.理解与记忆的效果也很好。 善于创造课堂良好的气氛,善于调控课堂节奏,是教学艺术性的一种突出表现。

课堂气氛的形成跟许多因素有关,教师的教学作风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优良的教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一旦有了错误敢于公开自我批评;教师对学生态度各和蔼,作风民主,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在这种民主教风的熏陶下,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人人争先发言而且敢于争辩,从而能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优良的教风能创造优良的学风。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教学民主,那么课堂气氛是绝对活跃不起来的,也因此可能扼杀学生学习生机。

教学节奏,指课堂上教学中各个环节内容及其安排和衔接所形成的“节拍”。紧凑的教学节奏,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反之,如果知识量和训练量少于学生的需求,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环节过渡缓慢,这样的教学节奏必然会使学生精神分散,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节奏是构成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条件,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不可不重视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

完整意义的教学活动,是教学规律与教学艺术辩证统一的产物。

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把思想、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完美结合在一起,从教学语言和情感、教学技能和技巧、教学气氛和节奏等方面入手,努力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正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越要艺术化。”教学艺术的创造与追求,应以“有规律”为指导,但又应有个人的探索和追求,体现个人不同的艺术风格,让我们的教学艺术丰富多彩,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再次是教学幽默

教学需要幽默,因为它可以带来欢乐,使得课堂气氛不致单调。苏联著名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一)、教学幽默的形式

教学幽默最主要的形式是口头语言幽默,指的是教师运用比喻、夸张、婉曲、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段及伸缩、断词等特殊手段,或者运用笑话、故事、歇后语、打油诗、快板等口头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教学幽默。除此之外,教学幽默还有多种形式。如教师的动作幽默,即利用手势、头势、体势的超常规变化,达到幽默的目的。教师的表情幽默,即利用面部表情、眼神变化来实施的教学幽默,教师的书面语言幽默,即在作业批语、板书等书写文字时运用的幽默。

(二)、教学幽默的功能

1.活跃课堂气氛。一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受课堂气氛的直接影

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快乐和自信心,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增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紧张的环境中,则容易感到压抑、痛苦,降低学习效果。教学幽默能打破沉闷的局面,缓解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教师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这种令人窒息的教学,容易使学生疲倦、厌倦,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给小学生播放了一组视听材料后,清楚地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的深刻。

2.激发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兴趣的培养要经历有趣、乐趣、兴趣的过程,“有趣”虽然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却是重要的一步。教学幽默本身是一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新异刺激,能使教学获得较好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控制力,启迪学生智慧。从思维的特点来说,幽默不外乎是横向、逆向或多向的联系。教学幽默能开启学生思维,多角度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洞悉各种事物掩藏着的深刻本质。

3.陶冶学生情操。教学幽默本身是一种艺术,是美感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感的自然流露,理智感的具体反映,是教师人格的示范。学生长期生活在幽默的环境中,可以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养成乐观、积极、同情、宽容、合作、理解的人生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展。

4.融洽师生关系。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润滑剂作用的液体”,师生之间常常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避免教育过程中产生摩擦。幽默制造出来的轻松活泼的气氛,缩小了师生距离,同时,幽默使生硬、僵直的问题委婉化,师生心教学领神会,既可达到目的,又

不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发生冲突。

(三)、教学幽默的运用

教学幽默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运用幽默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敏锐深刻的观察生活和超脱现实的创造思维能力。成功运用教学幽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幽默要为教学目的服务。幽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幽默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紧扣讲课主题,切不可海阔天空乱讲一气,也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笑是幽默的表现,脏话连篇、乱出洋相、油腔滑调、讨人便宜、甚至打情骂俏、轻薄嬉笑、耍贫斗嘴等不适合课堂内容,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所谓幽默,应该禁止进入课堂教学。

2.恰当把握时机。当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当学生疲倦时,当学生情绪紧张时,当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时,当师生处于窘迫状态时,当课堂出现偶发事件时,我们可以利用幽默化解疑难,绝处逢生,巧妙的解决问题。

3.注意应用的条件。运用幽默要具备一定得条件,否则,容易让对方误解,事与愿违。如师生关系是否密切,时间我、场合是否恰当,当时的语言环境是否合适等。要求教师要以真诚善意为出发点,注意从学生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教学幽默的艺术性。

4.掌握分寸。任何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运用教学幽默也不例外。课堂不是娱乐场,教师也不是逗人乐的演员。失度的幽默,会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幽默的语言、动作、表情上,忽视了他们应该学习的内容,也使学生怀疑教师所讲内容的

真实性和利害性,常会把教师看成喜剧舞台上的丑角式人物。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记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幽默的作用,对幽默作严格的选择,并且适时适度运用幽默,经过刻苦的实践锻炼,成为一名幽默大师,为自己的教学艺术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在一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

( 一 ) 现代课堂教学风格类型主要有理智型、情感型、情理结合型、幽默型、典雅型。直观型、奇异型

(二)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1、影响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是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的。一般说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知识因素。知识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活动的专业知识。首先要求教师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既要学有所专,又要广泛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 教师主要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只有专业知识达到精深,讲起课来才能居高临下,统筹帷幄,才能引导学生向学科的深度进军。最后要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工具性知识。

2.能力因素,能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能力因素主要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 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的教育机智;自我控制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3.心理因素。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一般认知特征、意向特征和个性特 征。 其具体内容主要有:教师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准确清晰的记忆力;多方位立体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稳定而较强的注意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性格。

4.经验因素。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知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教学经验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年限。一般说来, 教学年限长的教师,教学经验比年限短的教师相对丰富些。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程度有关。但是,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

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仅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和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

5.主观因素。在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内部因素中,除了知识因素、能力因素、心理因素和经验因素外,教师的主观因素也是非常重要

的。教师对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探索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 最活跃的因素,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执着的追求与探索、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清醒的自我意识和顽强的科学研究精神,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必 备条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注重反思教学,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外部条件因素。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除了上述的内部因素外,外部条件因素也是制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采用串讲、背诵、评点等方式方法,要求教师教态庄重、讲述翔实、治学严谨,这就决定了在封建社会中宣讲成为其主要的教学风格。当代社会,一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各种教学风格。教学内容也是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理科的教学内容倾向于“理智型”的教学风格,文科的 教学内容倾向于“情感型”的教学风格,同样,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同。例如,特殊学校的教学风格会明显不同于普通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风格也会因学生的年龄大小、知识面宽窄、能力的强弱而不同。

(三)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阶段

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步成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1.摹仿一学习一惜鉴阶段。教师开始教学时,没有教学经验,开始总是摹仿别人的教学方式方法,套用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摹仿既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又是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别人 的教学方法、方式,教学语言、教学风度,甚至举例、手势、语调都进行摹仿。但是,摹仿要注意消化吸收,要善于琢磨,有心的教师在摹仿中进行学习和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无论别人经验多么好,总该领略它的精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是生搬硬套,学习好经验可能得到坏结果。 2.独立――创造――反思――再创造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基本上摆脱了摹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等。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摆脱了完全摹仿别人,能独立进行教学工作。但在独立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惜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教学。在教学进行一个阶段后,自己能够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创造性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教学风格形成阶段。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创 造,教学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其特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语言、体态语等的结合日臻完善,成为一种艺术化的东西;教学行为已经内化,教学风格转化为随意性。这时的教学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

界,教学中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日,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学过程的开展有序和谐。

总之,在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付诸于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20篇: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

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1]。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学生智能结构分析、地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选择以及开展地理教学评价,而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构架上建立起来的[2]。袁孝亭先生也认为一个成功的地理教学设计模式中必须包含这四个要素,即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应该学到什么(确定地理教学目标)?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渴望学到什么?可以学到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分析地理学习任务、确定起点学习能力)?为达到预期的地理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选择地理教学策略) ?如何检查和评定预期的地理学习效果(进行地理学习评价)[3]。地理教学设计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其中多元智能理论是地理教学设计的一种全新指导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关于智能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没有单纯的某种智力或达到目标的唯一途径,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发掘自 己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加德纳将人的智力分为八种,分别是逻辑数理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智力[4]。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首先,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可能成功的智力,只是这种智力会存在差异且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不同的组合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每位学生,认识和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成才,而不应该采用“一刀切”的错误做法。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不同学生潜能的开发,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再次,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情况来确定其发展道路,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而不是将学生塑造成同一类型的人。最后,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将多种方式和手段相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要考虑学生的多种智力或智力组合,尽量使教学案例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讨论、思考中发挥各自不同的智力因素。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

(一)地理教学目标分析

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地理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描述。它对于地理教学活动具有导向、评价、激励、反馈等功能。[5]《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目标的陈述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内容标准的编排体系,《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说明:“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地理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通常是“学习主体(即学生)+学习行为+行为条件+行为水平”。参照加德纳的八种智能的划分,可以将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常用的学习行为归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语言类,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如说明、列举等属于口头语言,撰写、改写等属于书面语言。②推理计算类,如推测、测量、设计、判断、计算等。③空间类,如空间想象、大脑地图等。④身体—运动类,如表演、扮演等。⑤感知类,包括八种智能中的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常用的此类行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J教育信息化, 2005(1)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王向东,袁孝亭.对地理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教学, 2002(10).4陈綺,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30.“通过音乐感知„„”、追求、欣赏、观察等。

(二)学生智能结构研究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分析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情感态度以及通过地理学习可能达到的层次。在多元智能视角下,首先应该分析一个班级学生群体的智能优势,如班级群体中语言智能占优势,或者班级学生普遍逻辑—数理智能水平较高等。研究表明,高中生语言智能水平普遍较高,同时,其它智能,如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也较初中时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次,应分析学生群体智能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以及通过地理学习之后,学生群体智能将要达到的水平。

(三)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择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具有情景性和社会文化性,个体的智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文化的差异和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对智能的看法不同,这种不同既包括对智能含义的理解差异,也表现为对智能表现形式的不同要求。因此,多元智能理论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时,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以进一步迎合和开发学生的不同智能。同时,重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优势。

(四)地理教学评价 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情境或文化环境下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不同的,那么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就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优势智能发挥的情境,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考试和老师的单方面评价。[6]在学期开始,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的智能水平及其结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多种媒体和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创设各种不同的地理教学情境,利用(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将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的智能发展和变化过程加以记录,以作为评价依据。然后将这种评价与其他方式的评价结果相结合,构成学生完整的学习评价结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实践运用

(一)地理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1.并列目标陈述法

并列目标陈述法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陈述时,结合学生的智能差异,将同一个教学目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的一种方法。在目标陈述过程中,教师需将与该目标相关的主要的智能类型列举出来,然后参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将其进行分解,用不同的行为动作实现同一教学目标。例如课程标准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教学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可对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进行如下分解:

①语言智能:结合实例,对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加以阐述。

②逻辑—数理智能: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并归纳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以上①②两种教学目标设计虽然表述的方式不同,但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

2.顺序目标陈述法

顺序目标陈述法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陈述时,结合学生的智能差异,将不同教学目标分别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而同一行为目标只用最适合的一种智能类型行为进行表述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教师可作出如下顺序目标陈述:利用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内、外力作用的影响(语言智能);调查家乡所在地地表形态所接受的主要的内、外力作用(身体—运动智能),将调查结果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归纳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逻辑—数理智能)。上述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分别为:①分别了解内、外力情况;②综合了解内、外力作用下的内部物质循环。教师分别采用了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相结合的顺序目标陈述方式进行设计。并列目标陈述法和顺序目标陈述法各有优缺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王晓敏, 王林, 姚晓峰.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教学设计[J].计算机时代, 2010(8): 52-56.并列目标陈述法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智能差异,利于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其缺陷是教师需将教学目标进行基于学生智能差异的分解和罗列,造成教师教学任务的加重以及教学设计的臃肿。顺序目标陈述法较为简洁,一个教学目标只使用一种表述方式,其缺陷是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使得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水平可能有所偏差。

(二)学生智能发展分析设计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7]加德纳的研究也表明,智能总是以组合的方式运作的,任何有经验的成年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8]智能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但不同个体的智能优势及其组成结构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分析班级学生的群体智能优势之外,还应分析不同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以根据个体的智能差异选用有助于其智能发挥和发展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同时,也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差异智能分组提供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多元智能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模式。通常将学生按照智能的差异分为若干小组,一般每个小组5~8人为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外力作用可以分为风力,流水,海浪,冰川主要四种,每一种对地形的影响都不同。可以把问题按小组划分下去,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不同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纠错,互相补充,学生对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从而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三)地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实践选择

1.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教学媒体的先进程度可将其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部分。传统的地理教学媒体主要是指地球仪、地图、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地理标本等。现代地理教学媒体是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多媒体数字资源及他们的软件。[9]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教师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创设地理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针对学生的语言和视觉—空间智能优势,教师可采用电教媒体,如关于我国不同地区地表形态的音频、视频材料;针对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优势,可选用图片媒体,如关于我国典型地貌的图表材料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用教学媒体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群体智能结构,选用班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的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不能只考虑某个或者部分学生的智能优势。

2.教学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包括地理观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研究、地理知识和思想的宣传展览等。学生是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直接性、真实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更能发挥其智能优势。在地理观测过程中,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得到培养和发挥;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得以施展;在地理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得到发展,同时,调查结果的写作和报告,有助于学生语言智能的发挥和培养;通过参与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的宣传展览,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有了重新认识,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地理素养,其自我认知智能得以发展。

(四)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 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研究中评价理论进一步完善。地理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设计的保障[10]智能是多元的,因此评估的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为特征的考试评价手段来评价其他的智能。[11]传统的地理考试评价手段只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结果,而忽视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智能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5.2霍华德.加德纳,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25.3王民.地理教学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5.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地理教学评价,应在遵循课程标准中评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学评价的过程标准和情感标准,注重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以及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四、小结

正确处理和认识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设计的关系,对地理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及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设计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多元智能的视角阐述了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分析、地理教学目标陈述、地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选择、地理教学评价等四个要素的设计策略。多元智能理论中还有许多有待于发掘的对地理教学设计有指导意义的观念,要将这些观点有效地整合进地理教学设计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研究,使之能够通过地理教学设计来指导地理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并促进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J教育信息化, 2005(1).[2]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 王向东,袁孝亭.对地理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教学,2002(10).[4]陈綺,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30.[6]王晓敏, 王林, 姚晓峰.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教学设计[J].计算机时代, 2010(8): 52-5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5.[8]霍华德.加德纳,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25.[9]王民.地理教学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5.[10]彭琰清.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 2001(12).[11]何李来.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9(6): 5-8.

《教学理论与设计心得体会.doc》
教学理论与设计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