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2020-04-2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看完了,看的时候觉得有道理,但总是觉得实际操作难。而且也有疑虑:每个作者把成功的案例写得那么多,难道他们是神仙,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诚实而可爱的人,到后一章,她提到她不能用家庭会议改变孩子的态度的时候,已经是孩子们都大了,她到处宣传正面管教理论成功的时候,她沮丧、置疑她自己,甚至要把书扔到窗户外面去。

刚刚看的时候,我想试试,想在家里建立一个家庭会议的制度。想地点的时候就有点发憷。客厅应该是首选。但客厅里的人都是脸朝着电视的。不让看电视吧,他们一次听我的,第二次不见得。时间只能每周一次,周六晚上刚吃完饭,正电视节目还没有来。我瞅准时间,准备提出的时候,孩子的朋友电话来了,讲了几句,说“我出去一下”。就整晚不见人影。

后来我改变时间,在孩子刚做完作业,饭还要一阵子的时候15分钟的间隙,地点选择在书房。刚开口说:“我们家每周抽时间一起谈谈好吗?”孩子就说:“我很好,没啥好聊的”。孩子爸也觉得无聊跟着一起出房间了。总之失败了。

“善而坚定的态度”的度的把握也较难,善呢,就容易让孩子看到有机可乘,坚定的态度很容易变成纳粹。另外例子里面的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而且爷爷奶奶都不生活在一起,对中国独生子女、三代同堂的情况的处理可能更难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所有的态度要秉持一点:我无条件爱你们,我的孩子。父母老师的表情会告诉孩子真相。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面部表情狰狞,肌肉痉挛是表达不出爱的。她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小建议—冷静下来再处理非常有效。但对父母来说需要“忍出内伤。虽然孩子爸爸没有看这本书,但他最近的行事风格很像这一点。

上周,他检查孩子寒假作业,发现有错的地方,吃中饭的时候,他就问孩子:“晚上不出去玩吧?”(商量、建议,语气友善)

孩子答:“暂时不出去。”(留条后路)

他说:“如果晚上不出去,我就给你讲讲数学作业错的地方。”(提出方案,但仍然是建议)

孩子答:“嗯—好吧”(有点不情愿,但因为前面铺垫,没话说)

晚上——

关掉电视机,他说:“现在开始讲题好吗?”(和善语气)

孩子闷闷地答,放下手机游戏,跟进书房。因为心中不愿意,孩子根本不正眼看作业,就那么斜着眼听着,看着真让人想发火。我本来也跟着进去,后来就出来看电子书了。但他不管孩子表情,还是跟他讲,边问:“你这步是怎么想的呢……就是这步骤用错了公式。”(善而坚定)

大概20分钟后,他结束了讲解,然后说:“你们现在高中的题目很难呀,我今天为了给你改这几页题,做了一下午。”(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但是,你目前的分数跟你的智力差距太大了,80分以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告诉孩子他的感受)

“我觉得你分数低是因为你没有用草稿纸,步骤没有一步步写下来,所以有一点小错误,就导致结果不对。如果写下来,错误就容易发现。”(引导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但孩子不领情,觉得晚上时间被占用,还是斜着眼。

他说:“我们能不能再做一道题,巩固一下?”他的声音也渐渐有点透出不耐烦。(忍耐)

孩子开始觉得委屈:“刚不是说讲题吗?怎么现在要做题呢?”

我担心他们吵起来,就使眼色让他出来到客厅。(冷静下来再处理)

他想了一下,决定去冲凉。(冷处理)

冲完凉,已经冷静下来。再次进入孩子房间,说:“那道题做出来没有?我们一起看看吧”(善而坚定)

终于孩子没有反抗,一起做完了题。最后孩子心情也好起来。

这一次案例的效果很好,但持续性不好。因为有时候孩子爸还是会忍不住发脾气。孩子也还会赌气。但经过寒假的连续晚上讲作业,孩子似乎放下面具,跟我们亲近很多。昨晚,我看到孩子用QQ给朋友发一条信息:“我爸晚上要我做作业,我不去了。”

我总结一下:父母付出时间(看作业,讲题),孩子还是会觉察到的。我们总是以忙、累为借口,让孩子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推荐第2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早听说《正面管教》这本书如何好,是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我带着期盼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读下来,果然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本好书!

合上书本,“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道:“在和善而坚定之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把和善而坚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词。”“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等。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孩,对自尊的挫伤等。”其实,简单说来,“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却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骄纵的方式却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坚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虽已从教四年,但是对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还没有更多的自我见解。回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做法离正面管教还有些差距。

我们班的三个孩子因为上课表现好,我上课的时候许诺奖励给三个人每人一本作业本,可是,本还没发到这三个孩子手里,我就发现放在桌子上的作业本被撕了一半,我非常的生气,问是谁干的,没人承认,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那个男孩的名字,我问那个男孩他才承认下来,我非常恼怒,要给他的爸爸打电话,那个男孩默默的掉着眼泪,抽噎着,这种无言的“抗议”让我愣在那里,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样的孩子一定要通知家长,这又不是第一次了,这个男孩总是捣乱,上课也不认真听。可是看着孩子因为哭泣良久而涨红了的脸,让我觉的很不忍心,很难过,却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个孩子无疑是一个活泼爱动的孩子,可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好好管教呢?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一句话: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后来我有意无意的关注这个男孩,发现他有的时候上课表现的特别积极,他对同学也特别的热情,突然觉得以前总是关注他的不好表现,对他一通批评,甚至让全班的学生笑话他,这是一件多么伤人的事情!也许以后我可以多在他身上花费一些心思,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给他更多的关爱。这样反而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让他担任一些英语对话活动的主要角色,给他更多的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当然前提条件是他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并且努力的把课堂活动中的对话学会,融入角色表演。或许这样的尊重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气,在以后的课堂中,他总是努力的做好我布置的每一项任务,每节课的内容总是倒背如流。他的改变让我为之一振,也让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教育孩子需要忍让,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的生气,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至关重要。在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时候,我们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骄纵他们,不然会积少成多,错上加错。

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先做好自己,并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那么我和孩子们的相处一定会充满爱和快乐,促使我在教师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的走下去。

推荐第3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其实直到现在我仍旧不能一字不落的记得术中提到的内容及案例。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只是这本书对我更像一本工具用书而不仅仅作为参考。正面管教的方法早先也略知一二,但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关键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实践的持之以恒和对原则的永不妥协。一边读书一边结合我的切身体会,融合理论知识的沉淀与实际工作当中的应用及操作变更能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得当。

不得不说的是,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些话我读了很多次,开始不能理解,反复思量得到答案,但奇怪的是,两天不再读到便又会忘记。现在想想这应该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不限于对文字本身的理解,而是教授一种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并沉淀的方法。走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之道上,难免有费解,有急躁,有些许疲惫和无奈,我知道孩子不乖不是借口,教师自身缺乏经验和引导方法才是根本,每每这些时刻我都会拿出这本书略读一二,虽说不能照搬,但总会收获策略和思想。在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我总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给我的记忆尤为深刻。读到这段话时,加之想起有老师分享一则案例,孩子会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期望的方向发展,可见教师对孩子的重要性。而我们正在扮演着这个重要的角色,不当的行为是禁忌,而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背后的实质,如果这样很多问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容易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要始终清楚的是在学校里我们的一言一行,小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大到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身边的每个小生命。想到这里都会让我诚惶诚恐,为了他们,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提醒自己如书中所讲积极乐观正视眼前的一切。可以失败但永不言弃。

与此同时,读到这里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鼓励与赞扬,哪一个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答案是:鼓励而非赞扬。是的,无可厚非,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什么是鼓励呢?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提出的这些疑问是我紧接下来边工作边思考的课题,如何好好地运用鼓励,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并将鼓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最后想和小伙伴们分享一段话,希望对大家有一丝丝的帮助: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就会有多么的美妙。

崔璨APRIL

2013-10-25

推荐第4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使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正面管教的原理可以比作一幅由很多概念组成的拼图:

1、理解孩子的四种错误行为目的;

2、和善于坚定并行;

3、相互尊重;

4、错误时学习的好机会;

5、社会责任感

6、家庭会议和班会;

7、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8、给与鼓励。

通过解读这本书,我认为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他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善、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在现实的执教生涯中,我们都发现孩子们的行为已不再像自己当年“过去的好时光”中那样了。首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和善的语言和孩子沟通,不惩罚不说教,而是问一些启发性语言,使孩子积极地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其次,全面分析该怎样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书中归纳了四个产生不良行为的观念即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出现这些行为的解决办法是想办法鼓励孩子,采取有效的鼓励方式,特别是对待十几岁的孩子要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来引导他,你必须把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任何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在行为不当的背后,隐藏着他的真实的目的。孩子的感受力强,但是表达能力却很弱,很多时候他的错误行为是一个“密码”,需要家长和老师来认真的解密,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打骂只能招致怨恨、或者胆怯,短期效果看似压制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但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

由此例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是本非常实用的书。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集几十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特别是她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诸多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针对困扰大家的众多问题,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既浅显易懂而又非常透彻、深刻,可谓触及灵魂,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当然,不管什么样方法最最需要的是我们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的世界看做独立的世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试着努力改变我们旧的习惯,耐心下来,随着对于原理的理解的加深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改变的。

推荐第5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值得中**亲学习的教育经典

(在君子部落读书会上的发言提纲)

今天,《正面管教》一书已成为全球教育的经典。之所以在这个讨论女性问题的场合提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一位母亲写给母亲的书,更是值得中**亲们细读的一本实用教子课程。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觉得有义务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让书友们从更深刻和实在的角度理解女性的精彩——女性可以改变人心,改变世界,改变历史。

作者提出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从这个主题上来看,本书很适合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们参考,因为我们传统的方法提倡惩罚和羞辱,而当今的家长们又大多不自觉地选择了娇纵的方式,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自我价值感,更剥夺了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而这些正是中国孩子们所面临的大麻烦:大批的孩子缺少道义担当和创新能力(被教坏或教笨了)。而教育工作者,则面临各种纷繁的理论,在一味严厉和一味放任之间摇摆不定。

《正面管教》这本书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本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母亲,并且当了一辈子的教师。这本书首先是她的经验之谈,内容十分感性、具体和生动,读它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二、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又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当作者简为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而抓狂时,她机缘巧合地学习了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社会心理学。当她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促使她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老师和家长们。后来这成了她的职业。在心理学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简承担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并且使千千万万人受益。纵观我国教子书籍市场,虽然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但多是一家之言或一己心得,像这样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成功实践验证的佳作不可多得。(如:孩子行为背后的第一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

三、本书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书中称为“正管教工具”)。这些方法是由作者和她众多的合作者(包括应用她的方法的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创造的,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读者可以随时受用。(如:从错误从学习的方法)

四、当我刚刚读到这本书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分享这本书,让更多家长受益?而当我继续往下读的时候,发现作者已设计好了读书小组的互动交流方式,并把活动内容也设计得很具体了。可以说,作者的良苦用心是使读者受益最大化,客观上也促进了本书的传播。关于这本书的读书会现在正在酝酿之中,可能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有兴趣参与的朋友不妨也表达一下你的看法。

最后,为了使我的发言更切近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也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以便选择选择合适的教育读物,我想比较一下几本出自女性之手的教育经典,包括这本《正面管教》,还有蒙台梭利的《发现童年》及其中国追随者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以及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孙振华,2014.6

推荐第6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2017年,我在一位教师朋友的推荐下,在网上购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回家看,一看就爱上了这本书,书本的封面就写着“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看到这些我欣喜异常,因为这些内容不仅适合我当教师这个职业,同样也适用我当妈妈这个角色。

后面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正面管教的课堂,第一次接触这些正面管教课堂,体验式的课堂深深触动我的心灵,课程让我脑洞大开,我的脑袋里频频出现“哦哇,与孩子相处可以这样的,下次孩子有这问题我就可以这么用工具。”“嗯,是的,态度比方法更重要”“鼓励树,太好了,回家我要施行起来”,正面管教确实有很大的能量,不管接触过或没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正能量,能让我带着满满的能量看待自己的孩子真好。是的,我有足够的能量去续满孩子的爱之杯。

“开始正面管教永远不会太早或太晚,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况” 。

我发现我慢慢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当我越享受我就越能发现孩子的可爱面、孩子的优点越多,我就越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以及孩子情绪的来源地,我的纪录不是为了炫耀我的能力、纪录能够让我坚持下去,同时写纪录的我过程就是一个反省的过程,哪些做得好、哪些没做好,哪些孩子受用、哪些孩子不受用,我与孩子经常过的是什么状态的日子,正是因为受不了了才寻求改变。

“改变自己影响孩子”。这些话适用任何家长和老师。

记录下这些,我自己内心是满满的正能量。这股正能量更多来自于【正面管教】后的我,所以期待大家一起和你自己的孩子正面管教。因为我知道我身边越多正面管教的家长及孩子那么正能量就能持续不断。我也就能坚持下去。

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宝贝、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它方法,然后,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

其次正面管教让我更进一步看清自己,通过检测自己的上方卡,知道自己是“乌龟”,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决定,对于正面管教我需要是不断的去练习。去刻意练习。

同时我发现记录有助于让自己去思考。希望我继续坚持看更多的好书,记录更多好的文字。

推荐第7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尊重自己尊重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武汉市育才小学李莉

记得几年前当我看到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教育有道》这本书中“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个标题时,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因为在当今中小学教育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情感教育”等等,成为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旋律,而与此同时,惩罚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惟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再加上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应有惩罚。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此时,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在学校教育中,它需要制定出孩子接受教育时的一整套规则,强制性地让他们执行,若有违背,必当受到惩罚。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孩子为违规付出成本。由于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这也就决定了这种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当然,惩罚也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惩罚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不是让人无地自容,摧垮自信心。有人说,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动作。因此,惩罚需要尊重和信任,要让学生知道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

一个人知道自己所犯错误,内心就要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应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逃避。这种情形下,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使他们明白犯了错误是必须改的,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认定他是“坏孩子”、是“不可救药”的,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要使他们相信改正错误后会更加优秀。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的大智慧,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是最重要的。此时,惩罚是必要的。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惩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某种程度的体罚,惩罚的方式是多样的,什么样的方式是最有效的,这也是目前应该讨论的。下面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自然要他做出赔偿,价格是12.5美元。这是1920年,12.5美元在当时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有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去赔,没钱,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回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

这是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正是这件事,才使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如何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自然使我想到在国内,许多父母在处理类似事情上的做法,恐怕与之大相径庭,无非是父母掏钱帮孩子赔上。实质上在处理这件事时,家长就把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给剥夺了。所以,惩罚要让孩子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要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而不是在说教中成长。

看了这部分内容,我想每一位教育者都会深思,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谈到“惩罚”都会敬而远之,关键是我们没有正确地理解什么是惩罚,也没有正确地把握好行使教师职业权利的尺度。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朋友大力推荐的一本好书,更是让我之前的思考变得更为明晰。

一、尊重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带有自己过去受教育的烙印。不幸的是,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是不大尊重孩子的。结果就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成年人,在内心深处,其实是不尊重、也不接受自己的。

不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很难真正喜欢孩子。不真正喜欢自己的人,总觉得自己有“缺失”,所以潜意识里容易有让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愿望的“补偿心理”。常见的比如自己读书不好,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希望在孩子身上“补偿”,但自己意识不到这点,总觉着抓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那是自己的潜意识作祟,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这个“学习不好”的方面,从而特别在乎孩子的这方面。从行为层面说,在不尊重的氛围下长大的成人,内心深处也没学会用“尊重”来对待自己,从而也无法真正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人(包括孩子)。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我们从小就被教会礼貌、谦让,这都是尊重的表现。礼貌和谦让,可以出于尊重,也可以不是。它们并不必然代表着真正的尊重。要想尊重孩子、尊重他人,请先尊重自己。一个不尊重自己、不悦纳自己的人,也很难真正尊重、悦纳他人(包括孩子)。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容忍自己,那我们能容忍孩子吗?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那我们能原谅孩子吗?如果我们自己连自己都不喜欢,我们能真正喜欢孩子吗?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不知道。但“人性本自我”,这恐怕是个真理。所以,尊重孩子之前,请先善待自己。

二、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我们经常听见、挂在嘴边的,我们似乎都觉得很容易。但是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尊重呢?前几天我也在和一个亲戚讨论这个问题。比如过去,我儿子一哭,我和我先生就开始教育他:“宝贝,不要哭啊,哭没有用的。。。”,或者“男孩子不要总是哭啊。。。”,或者直接叫他(用温柔的语气)“停,妈妈说‘停’,你听见了吗?”实际上,小孩子难过了,在没有学会其它表达方式的情况下,哭,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我们不让他哭,表面看起来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或者“培养男子汉的应有品格”,实际上内在原因多半是因为:孩子哭,会给父母造成麻烦,我们为了怕麻烦,所以想让他尽快停止哭。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尊重孩子的情绪。再比如书中举的例子,学生写完了字,老师问:你觉得你哪个字写的最好呢?这是鼓励,同时也是尊重,其隐含的是:你可以对你写的字有自己的评价。想想看,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时候尊重孩子自己的评价呢?我们有多少时候尊重孩子的这个权利呢?有时候,我们会听人说“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权利”,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孩子本来就有这个权利,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他的这个权利,而不是“给予”他这个权利

——仿佛孩子的这种权利是我们恩赐的一般。

所以可见,从一些小的细节、说话的方式上就能看出,我们潜意识里很少把孩子放在和我们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来考虑问题——尽管我们嘴上常常这么说。所以,很多父母学了一些“鼓励”啊、“赞扬”啊之类的“技术”,但是往往不管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没有真正从内心尊重孩子。所以最终,一切的一切,都流于了技巧,而孩子是很聪明了,他们会想:“哼,别来这套,又是学了什么新方法来管我,我才不上当呢”其实我们是不是真的尊重他们,他们内心是清楚的(至少在潜意识里是能感受到的)。所以,在使用所有的技巧之前,我们必须先端正态度——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的。

推荐第8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暑假我拜读了简。尼尔森的让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正面管教》,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2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在开学新生培训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请每位同学提前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内容不限,邀请学生\"摄影师\"记录下每位同学在进入初中伊始的时刻及话语,等到3年后大家毕业了,等到毕业5年10年大家同学聚会了,我要再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当年那个青涩又充满朝气的你,再回首,你是怎样的心情?是否有遗憾,是否会后悔?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正面管教读后感3

工作之余拜读《正面管教》一书,实在是一次对自己日常班级管理观念的颠覆。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而在我的班级管理当中,奖励与惩罚即是我自己在班级日常中最擅长使用的管理方式。

谈及奖励与惩罚的手段,这二者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见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所任教的现班级由一年级带起到如今已是第三年,一年级时为了让孩子“懂事”、“安分”、“听话”,我采用了奖励积分卡的形式,即得到表扬的孩子能拿到5到100不等的积分卡片,反之,得到批评的孩子则得到无法得到卡片甚至没收原有积分。

这个方法的实行,在短期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效。班级秩序在积分卡的“控制”下,有序、安静,满足了我对于一个“优秀班级”的全部设想。

可是这个“优秀”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这个班级重新开始问题重重,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制定的积分卡奖惩制度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老师的呵斥他们也已经能够完全免疫。正如书中所言,孩子们成为了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我反思自己,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是否遵从了孩子们本性中自然的成长规律?我是否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大人”,强行以成人世界的规矩规定去约束孩子,而无视了孩童成长过程中的天真,打断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一个优秀的班级到底该如何定义?中国的教育太讲究“规矩”,这是否深刻地影响了我?

《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养,目前正是我的班级中极其缺失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以上的自我反思问题,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如何去和学生沟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看了书中不少的案例方法演示,我跃跃越试。三年级上学期,在本班的某次班会课上,我就“尊重”这一主题进行了一次尝试。在班级上我首先出示一张可爱的卡通小女孩的打印照片,让孩子们看着照片说一说对这个小女孩的第一印象,从孩子们的反馈来看,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模样可爱的卡通人物。紧接着,我开始讲述虚拟案例,这个小女生在班级中,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被同学们嘲笑了,她现在非常伤心。说着我便把手中的照片揉成一团,孩子们马上对我的这一举动表示十分吃惊。我接着说出要求,让孩子们每个人说一句话安慰这个女孩子,孩子们每安慰一次,我便把手中的纸张捋平一次,直到纸张完全平铺开。到最后大家都发现即使把照片捋平,它也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平整。从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对别人的言语身体伤害,即使事后再怎么补救安慰,心灵伤害也是难以恢复的。

这次小小的尝试尽管没有得到让班级人人大受感触的结果,但是相对于以往我无休止的说教,这样别出心裁的环节设计,让班上能有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够感同身受。班会结束后,我把小女孩的照片郑重其事地贴到班级的公告栏上,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尊重的重要性。

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书典范。在接下来的班级活动中,我将会以书中案例为模板接着进行班级管理尝试。

推荐第9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

《 positive Discipline》被翻译为“正面管教”,我则更愿意把它叫做“正面教养”。我们称呼那些体贴尊重他人,有良好社会表现的人为“有教养的人”。对照这个,当我自己对着孩子咆哮,责罚或者贿赂,威吓的时候,就明明的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妈妈,非常鄙视!怎么办呢?我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的授权,就成为妈妈了。小到学生需要成绩合格,才给毕业证;产业化工人都需要技术过关,才能获得岗位证书;大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制定;欧盟环保标准的确立。做什么都有规范,标准可以执行。可是做妈妈爸爸的却没有教养方面的执行标准,直到我发现了《positive discipline》。

“教”容易,“养”容易,“教养”不容易。因为“教”是家长决定怎么做,是技巧性的;“养”的方式方法就太多可以借鉴了,涵盖吃喝拉撒方方面面;可是“教养”却是要孩子有自主的良好表现,是他/她的事情,要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这是一个协力工作啊,可是不到两岁的女儿能和我协力吗?都是我抱着她,哄着她,逗她笑,喂她吃,带她玩,她能和我合作吗?当我把《positive discipline》上的一些方法用到儿子身上之后,看到了效果,我自然的想知道《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讲了些什么。

这本书继续宣讲的是温柔而坚定的父母的态度,强调的还是独立和自信贯穿于孩子学习全过程。可是让人喜悦的是,这里面例举了N多个例子来说明三岁以前孩子的适龄行为,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孩子情商与语言的发展,社交技能的发展和应用《positive discipline》时所用工具在这个年龄段的不同方法。比如“暂停”就不能简单应用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但是我可以和她一起去暂停;我也可以非惩罚性的冷处理(我先退出战争),只是需要她知道我的爱,让她感到安全。同样,当我听到儿子告诉我,“妈妈,我刚才心情不太好,但是我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就感觉好多了。看书是我调节心情的一个方法。”时,我是多么的为自己的儿子高兴,他已经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了,这个是我经常在他面前提到的“暂停角”和那么多情感安抚绘本带给他的方法。

任何工具,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将健康的,不是让孩子感到羞辱和自己难过的方法不断的补充到我的教育工具中,希望完全可以避免陷入从孩子挑衅而引发我发脾气去惩罚孩子的恶性循环。对于第一个孩子我是让他自然生长的,没有刻意的惩罚,更多的是赞美。可是随着他入学年龄的到来,我的要求骤然提高,致使我和儿子之间有相当长的时间无法达成一致。我会认为他“应该……”而他实际上却没有“……”而愤怒;儿子在这种状况下的困扰和不解当然可以想像。没有人的能力可以因为到了入学的年龄就一夜之间突飞猛进。孩子的教养如果没有按照他的适龄行为做调整和训练,必然导致父母后面的失望。为了弥补,我阅读《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看到其中的一段,用爱心养育自己的孩子,激动而充满期待。它是这样讲的:

养育小组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可以学习很多新技巧和新观念,还能得到一些道义上的支持。说到底,从本质上讲,养育就像培训和做学问一样也是要十分用心才能做好的。或许最伟大的养育之道就是:在自己的耐心濒临瓦解的时候,仍旧能够保持对子女无尽的爱和温柔,能够倾听爱和智慧的声音。虽然“爱”这个字经常会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在面对孩子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不当行为时,却看不到爱的踪影。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爱从语言转换成思维和有效的行动。对,这个就是我需要的!

下一次,在夜深人静的卧室里为宝贝盖被子的时候,把自己的视线停留在孩子那熟睡的小面孔上,将这个画面定格,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记忆中。生活中能动摇家长信心的事物实在不少,我可能还会犯错误,而孩子们也可能会犯错误。我们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彼此体验着对方的感受,经常会犯错误,但我们都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当我再一次面对孩子偶尔的歇斯底里,或者对规劝惘然不顾,或者暴怒冲动时,我会尝试把自己的眼睛闭上停一会儿,搜寻记忆中那个熟睡的小面孔。然后,让爱和温柔给我智慧去解决面前的困境。

这个就是我从《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中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学会如何在孩子的挑战面前自控。盼望着能够从课堂上,从学习小组中不断的获得能量,让我更有勇气和智慧来应对不断的变化!

推荐第10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在拿到书之前我对内容做了猜测,《正面管教》顾名思义积极鼓励的方式来管理和教育孩子,“管教”一词让我有些许不理解,这似乎不是一个温和的词,是否有些不太恰当?在书里我看到了这样的解释“管教”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者”有些恍然,翻译造成的些许偏差吧!两个意思,前者,孩子或学生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后者,教师要成为受尊敬的领导者?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引领下能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当然成为受尊敬的领导者我也没意见!

我看书习惯从第一页开始,第一页我以为是序或者目录,结果好吧,作者的思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开始是“译者的话”解释她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我能说我不是很感兴趣吗!不过看看还是有好处的我发现翻译者本人遇到了和我累似的问题,尽管她吸收了大量的教育相关知识,克制本能尽量不发脾气但与孩子的关系还是渐渐紧张,我学了4年师范但还是有些无计可施,困扰中的我好奇她如何解决的?像插播广告一样告诉我她看了《正面教育》,内心是崩溃的,表面是淡定的“我看还不行吗!”

要解决问题先要了解成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上学时一样乖乖听话?家庭破裂,哪个班没有;电子产品泛滥、网络游戏成瘾,抱着手机不撒手的我默默低头,可作者认为这都不是关键,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社会变化是造成孩子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孩子不再乖乖听话?因为母亲不再顺从父亲,德雷克斯认为“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难道为了找回孩子的控制权就要母亲重新顺从?不,不再顺从是社会的进步,因噎废食不可取,而且孩子的顺从未必是好事,乖乖听话的孩子有多少长成了妈宝!

溺爱长不成参天大树,严苛也养不出国家栋梁。责任与担当才是成才的关键。如何培养责任与担当?哄着劝着?

“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而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过度的保护未尝不是一种伤害。这让我想起了“东方神童”魏永康,曾经我只是遗憾,现在我不禁思考他的母亲曾学梅未尝不是以爱为名,变相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或许换种方式魏永康未必不能成栋梁。他本来可以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我想教师要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然后教育出一个个有责任与担当的未来。

人是一种奇妙的生物,很容易走向极端,同样以爱为名也会有截然不同另一种结果。几年前北大毕业生与父母断绝关系闹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不孝、叛逆、白眼狼?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过分严苛未尝不是一种伤害。我在思考在我的记忆里最受伤的往往发生在童年,相比成年后的伤害,年少的伤害都是小事但点点滴滴更能影响着人的一生。记忆里我讨厌数学,仅仅因为一颗白水蛋,很小的一件事记忆犹新。

矛盾的人生,我想在书里找到答案,书里给的意见是和善而坚定,我拿到我期待的答案不是很开心,就好像西点师傅满怀期待打开了一份中餐食谱,结果满目适量,不是厨师我都知道炒菜秘诀:适量盐、适量油、适量鸡精、适量料酒、适当火候…好吧尽管如此还是有收获,所谓正面管教指双方一起制定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规则不是惩罚,不觉间忽略了。我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口号忘记了教学最初的目的:惩罚不是目的,让学生有收获有进步才是,错误不可怕,在错误中更容易获得进步,对自己对学生,共勉。

书里讲了很多,正面管教,未尝不是在教育自己,我在想这本书其实是教会我们管教好自己才能更好去树立榜样引导好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每个人的梦想,身处71中的环境中,现实如此,社会如此,学生如此,困扰的我在思考,当我改变不了学生无能为力时,我是否应改变自己。我是否用错了方式?恨铁不成钢让我丧失了平常心,如果我的课堂足够有趣,是否还会有学生跑神?我需要尝试,请允许我暂时以《题西林壁》来结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11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第12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当我第一次听到“正面管教”这个提法的时候,有些好奇,什么是正面管教?听起来像是在爬山的时候选择一条平坦的道路,不费力地就可以登上山顶,真的是这样嘛?直到把《正面管教》这本书好好通读了一遍,真的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意图。通过我的切身体会,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在我的成长道路中,父母的方式一贯是采用惩罚,如果有了做得好的事情,父母也很少说出来,认为那是应该达到的标准,一旦做错了,会采用各种惩罚,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能记住这次教训,以致于很多时候活在担忧中,做事的出发点往往容易站在对与错、好与坏之间衡量,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身,一旦知道这事情做错了,总想着怎么减轻自己的责任或者害怕被发现,形成做事很被动的个性,很多时候总是希望别人来告诉我这个事情怎么做,现在看来,我是在有意地规避风险。工作后,当学生上课说话不听讲时,要不采用各打50大板的方法,要不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惩罚他,下次他还会重复犯错,而正面管教的方法旨在解决或改善问题,把焦点放在问题本身,而不是负面情绪上。

二、书中提到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之前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动来动去不听讲,或者捣乱别人,或者总是告状等等现象出现时,我总是很恼火,觉得学生捣蛋不听讲,同样的行为制止好几次,还是没有多少改善,有时候就会在我的发火中收场,学生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了解到四钟错误目的后,就很容易理解学生行为不当的真正原因,学着从表面看本质。比如对一些好动的孩子会将之前的禁止变成让他动起来,比如帮老师维持纪律或者帮老师打开投影等等,并感谢他的帮助,当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后,行为也随之改变。

三、关于鼓励和表扬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接受了这一前提,显而易见的就是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当失望感被消除的时候,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尽管这是千真万确的,但对一个正在做出不当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却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况且许多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励。之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使用诸如“你真棒”、“你做得好”等等一些空洞的表扬与孩子互动,或者给孩子贴小红花等方法,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而做给老师看,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可能就变了一个样子,而使用了正面鼓励八句话后,发现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清晰了很多,也尝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作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但是尝试后,却发现效果很不一样。之前小外甥犯错后,例如碰翻了水杯或打掉了东西,我往往气急败坏,直接命令他该如何做以后又要怎么做,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他还会重复犯错,有时候就呆在旁边等待指令,或者说一些与他无关的话,让人无可奈何,学习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后,我学会了问孩子“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他会给我让我惊讶的答案,诸如“相信自己”、“等待别人”的话。

五、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虽然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但是发现其中的精髓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而道理只有在实践中的使用才能变成自己的,想借助正面管教将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在学生家长和老师群体中推广,让孩子们受益,更希望从正面管教中学习看见自己,看见别人,看见这个世界。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第13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二)

B组商小芳

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其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其三:自尊。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

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 “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其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其五,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14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由(美国)尼尔森编著,它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正面管教读书读后感1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书读后感2

上半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微信朋友圈中的育儿贴子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内容很是能涤荡人的心灵,我就按着网址寻了过去,并在百度上搜索了关于“正面管教”的介绍,我震撼了: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群爱孩子的妈妈,原来还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平时我也挺喜欢看一些育儿的文章和信息,但都不是系统的学习,杂乱无章,而且大多数的理论均是看时知道所阐述的理论和道理,也能认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正面管教”却像一盏明灯一下子让我迷茫的、困惑的心找到了方向,于是急不可待地买了本《正面管教A—Z》。

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上家长课,今年终于报了芜湖本地的Lily老师的第四期家长课,我兴奋至极,终于可以亲眼见见我们当地的讲师和那些爱孩子的可爱妈妈们,终于可以不是一个人来学习这本书,终于可以体验一下这个奇特的课堂。

一直很迷茫该以如何的态度养育孩子,看了很多书并,也请教了一些大孩子的父母,得到的也只是各种观点和方法的碰撞,有认同的,有不认同的,而且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最终还是没能拿捏住管教孩子的尺度,这也成为我们家祖辈与我们这代父辈之间不断冲突焦点。

公公:你怎么老是将孩子骂哭!

我:我也是初为人母,我也要学习如何做一个正确教育孩子的母亲,没人教我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和合理的,我也很无措。

这是孩子很小时,家里经常的对话,现在孩子都11岁了,可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到底应该怎么做?《正面管教A—Z》的一开头就告诉父母——和善而坚定。

我将书看下来,认为在学习正面管教,使用正面管教工具得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一、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让我认识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重要性,和善就是“尊重”,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用态度影响的行为和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坚定,就是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让孩子感受到在养育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对他的爱,还有原则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实施正面管教所有工具的基础,父母要在不断学习中首先做到改变自己。自己的改变,就会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家人和孩子,从中也就会看到了孩子和家人的改变。

二、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当作平等的主体来对待,是被家庭中其他成员需要的。这样孩子就不为了寻求家庭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不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或因此而变得毫无责任心。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一些手势或动作来表达孩子的被关注需求。在关注过程中,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点,以便孩子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中逐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要做到这点,父母要多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正确的选择。

三、孩子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上来,最好的就是要长期的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规则的制定、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到父母和孩子在执行规则及解决问题的互相监督中来。家庭会议通过实践下来,可以实行家庭成员轮流组织、主持会议,孩子的积极性显得特别得高,由此激发孩子参与自我管教的主动性。

四、行大于言。父母首先得弄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的事又该怎么去做?这些,孩子都用“心”在看着呢。父母只有弄清楚这些,还要注意到“说一千遍不及做一遍”的道理。家长课上,Lily老师让我们和她一起做一个动作:将右手以“OK”手势放在下巴上,结果12位妈妈有10位都跟着Lily老师将手势放在了脸上,因为老师是放在脸上的,我也是其中一位。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平时的唠叨、催促、提醒浪费了多少言语这项功能,更让我深信我女儿已经五年级了,没有时间观念、作业拖拉都是因为我的行为在引领着女儿这么做的,因此女儿自动忽略了我的唠叨、催促、提醒。父母一定要切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用正确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坚持不懈。

五、不允许惩罚孩子。将孩子做错事的情况转变为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并弥补错误,长此以往,培养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儿时一直接受被惩罚式的教育,也习惯性地去惩罚孩子,要做到不惩罚孩子是多么大的挑战!但父母在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实践下来,发现原来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惩罚是多么令双方都感到轻松的事儿。父母可以根据“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做错事的后果,引导孩子从错误行为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思考自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行动方案,支持孩子弥补错误,引导孩子主动吸取此次的经验,为孩子今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书中一共介绍了27种基本工具,我觉得这些工具需要父母始终在坚持上面的原则下实施,在实施的开头,会有一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做到一半时,做不下去了,有种卡住了的感觉,这些在家长课上,我们这些爱孩子的妈妈都有切身体会,但在Lily老师的鼓励下,我们仍坚持一点一点地改变,一点一点地去做。我好期待每周的与Lily老师和家长共聚课堂,进行学习、感受、分享的这个特殊时光,我相信只要有这群爱孩子的导师、讲师、家长,正面管教的理念及方法一定会在中国人的家庭中开花结果。

正面管教读书读后感3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读后感4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叫《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之笔,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作为家长,我要如何的运用书中的理念来教育好我的孩子。书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时是否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想想平时,每天都要面对孩子,他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犯一些错误,我们要怎么面对呢,当然我们要从正面教育我们可以运用本书矫正错误的三个R的概念,来帮助孩子矫正错误:一是承认,即我承认我在家时跟孩子大声讲话了;二是和好,即我向你道歉,以后不会这样大声讲话了;三是解决,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声讲话的问题。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正面管教》作者一直强调,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累效果。

通过这本书,使我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读后感5

早听说《正面管教》这本书如何好,是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我带着期盼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读下来,果然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本好书!

合上书本,“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说道:“在和善而坚定之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许多家长把和善而坚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词。”“和善能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反叛、抗拒、对自尊的挫伤等。坚定则能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娇纵、操纵父母、被宠坏的小孩,对自尊的挫伤等。”其实,简单说来,“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却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了和善,骄纵的方式却缺少了和善,和善和坚定才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虽已从教四年,但是对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还没有更多的自我见解。回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做法离正面管教还有些差距。

我们班的三个孩子因为上课表现好,我上课的时候许诺奖励给三个人每人一本作业本,可是,本还没发到这三个孩子手里,我就发现放在桌子上的作业本被撕了一半,我非常的生气,问是谁干的,没人承认,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那个男孩的名字,我问那个男孩他才承认下来,我非常恼怒,要给他的爸爸打电话,那个男孩默默的掉着眼泪,抽噎着,这种无言的“抗议”让我愣在那里,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样的孩子一定要通知家长,这又不是第一次了,这个男孩总是捣乱,上课也不认真听。可是看着孩子因为哭泣良久而涨红了的脸,让我觉的很不忍心,很难过,却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个孩子无疑是一个活泼爱动的孩子,可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好好管教呢?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一句话: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后来我有意无意的关注这个男孩,发现他有的时候上课表现的特别积极,他对同学也特别的热情,突然觉得以前总是关注他的不好表现,对他一通批评,甚至让全班的学生笑话他,这是一件多么伤人的事情!也许以后我可以多在他身上花费一些心思,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给他更多的关爱。这样反而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让他担任一些英语对话活动的主要角色,给他更多的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当然前提条件是他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并且努力的把课堂活动中的对话学会,融入角色表演。或许这样的尊重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气,在以后的课堂中,他总是努力的做好我布置的每一项任务,每节课的内容总是倒背如流。他的改变让我为之一振,也让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教育孩子需要忍让,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的生气,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至关重要。在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时候,我们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骄纵他们,不然会积少成多,错上加错。

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先做好自己,并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那么我和孩子们的相处一定会充满爱和快乐,促使我在教师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的走下去。

正面管教读书读后感6

10年前我就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学,学习如何做母亲,这些年我也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并去学习心理学。目的就是希望给她最好最恰当的关爱,希望真正能做到与孩子有效地进行沟通,培养她自律勤奋、有责任感,希望她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成为一个阳光、幸福的人。

几年前,当我在书店的书架上和网上看到《正面管教》这本书时,我并没有太在意,主要是书名没有引起我的关注,这几年大家都流行高喊正面、正能量。的所谓大彻大悟的语录似文字,而“管教”这个词让我更不太以为然,从了解蒙特梭利和华德福教育开始了解儿童心理学的我特别反感“管教”这个说法,心想这个无非就是用鼓励、赞美去教育孩子吧,又是一本骗稿费的书,因此,就这样与《正面管教》失之交臂,现在想起来当年的自己真是非常主观而不包容的看待教育了。

当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正面管教的理念源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我便先找来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还没有看完整本书,已让好奇而热爱儿童心理教育的我重新审视自己自以为是的态度,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和善与坚定并行”更是吸引了我,当在书中看到深入浅出的理论和切实有用的案例时,我觉得这正是我10年来感兴趣的,并在苦苦追求的教育理念,这些简单明了的话语和案例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正面管教”这个书名的理解,并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的研读这本书,我报读了家长普及班。

当我用精读完整本书,就如同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一位教育经验丰富的导师畅谈完一般,正面管教是将我们普通家长和老师的日常生活上升到心理学的层面,重视并关注的不仅仅是处理好当下的“现场”,而更在乎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达到的长期效果。书中不仅谈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日常家庭、学校里与孩子沟通时常常出现的场景和争执案例重现给读者,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生动地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演示给读者看如何处理这些状况。

书中详细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我们和善与坚定并行地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现今社会是如此重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教育方式的改变,书中提到“由于人权运动的发展。德雷克斯指出: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这就意味着妈妈不再给孩子树立顺从的榜样。这是社会的进步。”,书中还指出“必须强调的是,停止惩罚并不意味着允许孩子为所欲为。我们需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体验与其享受到的特权直接相关的责任。”书中谈到要培养孩子成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比说明了“严厉”、“娇纵”、“正面管教”三种不同管教方式带出的结果,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和善与坚定并行的互动方式。“正面管教型———我们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定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书中通过“3岁的乔尼不肯吃早餐”这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上述的理论和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运用方式。这就是我文章开始提到的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不但有理论,更重要是每个理论都有切实的案例去帮我们更清晰、更感性地理解这些结合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让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读者、父母、老师都能很好地理解,并在日常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能学会运用到这些理论。

综合了正面管教里谈到的沟通方式,让我很好地说服了女儿开始上舞蹈课,这是我5年来第一次成功说服她上舞蹈课。女儿4岁半开始接触幼儿舞蹈课,一年后当她正式开始舞蹈基本功学习时,第一次压腿的疼痛,老师的严厉让她从此无论如何不愿意再走进舞蹈教室,即便当她因为唱歌优秀被选为主唱需要舞蹈动作配合时,也无法说服她去学习舞蹈,如今5年了,当我第一次运用正面管教中“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孩子沟通,与其共情,尊重她的感受,“看”到并对她描述出她行为背后的感受时,女儿非常认同我,并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因为年龄问题,她希望选择单独上课,今年虽然是5年级了,学习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下,她还是选择开始尝试舞蹈学习。当我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女儿也开始转变了,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学着我的处理方法去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了正面管教后,每当我不耐烦孩子吵闹想让步时,我就会想起“和善而坚定”,当我和善地坚持时,孩子总是会找到和善的方式配合我的。

书中阐述的“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机”观点,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和善与坚定并行”。把犯错误看作是学习的好机会,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坚定并不代表不允许犯错,当孩子和我们都把犯错当成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时,孩子和父母就不会因为错误而焦虑、忧郁、甚至是暴力了。这也是心理学上说的扩容,学会包容自己和他人的不足是我们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必不可少的。

我是一个缺少耐心、坏脾气的母亲,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我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过程,正面管教让我更加清晰和坚定了教育孩子从改变自我开始。正面管教不但强调了在学校、在家里如何与孩子有效的沟通,更从个体心理学的方面告诉我如何与家人、朋友,甚至是所有的人沟通。让我真正做到将和善与坚定并行运用于我的日常生活。

《正面管教》这本书只是我对正面管教了解的一个开始,我计划将相关的几本书在短时间内精读完成,不但有益于我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身边有需要的家长、朋友和老师。当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和善而坚定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沟通方法,我们还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还需要担心孩子不自律、不勤奋、没有责任感吗?

第15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写的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正如封面上写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教与孩子打交道的家长、老师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生活技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欢迎阅读。《正面管教》读后感一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这样一本好书。暑假里,读了简尼尔森的著名作品《正面管教》一书,深深被作者的教育思想所折服。之前,在我的思想里,正面管教就是赏识教育,同时,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既需要适当的惩罚更需要鼓励。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在实施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明白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把这种方法坚持下去。在面对孩子的某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冷静期,使自己冷静下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当我们理智的看待问题,而不是问题的结果,就不会那么生气,孩子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担当引导和陪伴的作用,谁都会犯错,但这是一种成长的方法,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纵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惩罚和骄纵是永远存在的。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也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惩罚有效的人,惩罚就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认为鼓励有效的人,往往演变成了对孩子的骄纵。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作者的意思是让我们多鼓励,但作者所说的鼓励并不是简单的赞扬。作者所说的鼓励是指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会引导孩子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孩子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方法,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教育。今后,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我们老师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正面管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自信而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二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的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

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三

正面管教的核心只有两个词:和善和坚定。本书作者认为,孩子只有在和善、坚定的气氛里,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可以说,正面管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避免过度严厉或娇纵的传统管教方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正面管教”这个教育理念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德雷克斯是阿德勒的学生。这两个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阿德勒的老师你一定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早在xx世纪xx年代,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就已经分别把亲子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室管理方法从欧洲引入到了美国。亲子教育观念主张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强调溺爱和纵容不是一种鼓励;而科学的教室管理方法认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大人们都应该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管教孩子。这两种理念,都已经有了正面管教的雏形。

到了xx年代,本书作者简·尼尔森开始接触到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在深受感染之后,尼尔森加入到了美国加州的一个政府资助的培训项目里,专门来给家长和老师讲授这些理念。而且在这个培训项目的支持下,尼尔森把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发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并在xx年写出了第一版的《正面管教》。从那之后,正面管教理念便开始在全世界范围里流行。到了今天,你可以在将近一百个国家里看到关于“正面管教”的培训班。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概念和方法,后半部分的实践性更强,有很多具体的操作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在书的概念部分,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各种理论和观点,这足以体现这二位心理学大师对正面管教这个理论的影响,也大大增强了正面管教理论的权威性。可以说,正面管教理论和二位大师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这本书分四个重点给你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要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正面管教。第一个重点我就来讲讲,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善和坚定是它的基石。但要想做到这点其实很不容易,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就马上发火了,所以对父母来说,首先就需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我给你讲的第二个重点就是,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明白了孩子错误行为的本质,接下来就要去解决、纠正错误。第三个重点我就来说说,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很多时候孩子们犯错,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时家长如果能给孩子以鼓励,就能消除孩子内心的这种失落的感觉。这样孩子就没有做错事的动机了。所以最后一个重点就给你说说,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

总结

1、我们说到了,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善和坚定是它的基石。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还能在解决孩子各种问题的同时,帮助孩子培养很多种能力。这种方法值得每一个家长学习。

2、我们说到了,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特别小的小孩子的行为都是无心的,家长们不应该去惩罚他们。而稍微大一些孩子,他们所谓的不良行为的目的,也只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中的一种,认清孩子行为的目的,能更好地帮助家长做出判断。

3、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问题,家长要做的绝不是惩罚孩子,也不应该是视而不见,而是要把解决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能锻炼孩子很多种社会能力。在这里作者总结的,解决问题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相关、尊重、合理和有帮助。

最后,我们说到了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好比植物需要水,家长们可以从一个拥抱开始去鼓励孩子。鼓励孩子们自己弥补错误,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16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和善而坚定——

读《正面管教》有感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叫《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之笔,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作为家长,我要如何的运用书中的理念来教育好我的孩子。书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时是否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想想平时,每天都要面对孩子,他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犯一些错误,我们要怎么面对呢,当然我们要从正面教育我们可以运用本书矫正错误的三个R的概念,来帮助孩子矫正错误:一是承认,即我承认我在家时跟孩子大声讲话了;二是和好,即我向你道歉,以后不会这样大声讲话了;三是解决,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声讲话的问题。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正面管教》作者一直强调,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累效果。

通过这本书,使我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最近,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第17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实验一小 付于镧

暑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者”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

第18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十分受益。文中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有效、实用的管教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让孩子成长,同时也让读这本书的家长或者老师成为更合格的教育者。

这本书出现频率最高,也一直在强调的一段话是“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也是我们管教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标,在读了此书后,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尊重

更确切的来说是,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尊重自己,是当孩子不尊重自己时,选择走开,便是尊重自己。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教会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也是我们老师应做的工作。当学生把尊重他人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时,我想,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不适当行为也会减少。

二、鼓励

德雷克斯说过:“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它们就无法生存。”

鼓励是这本书的焦点,书中讨论的每一种方法都是用来帮助孩子和大人感受到鼓励的。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的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知道该怎么回应的感召力。鼓励是交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须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在让你知道他们没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且他们对于如何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抱有错误的信念。消除孩子不良行为动机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一种积极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作为老师鼓励是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采取鼓励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学生获得自信心以及学习的动力,老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

三、合作

营造一种合作的气氛对于教给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一社会责任感的根本是至关重要的。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如果孩子们有了很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极大的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人生环境。这些能力交给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你和孩子相处时以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表率,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标中对学生的也有合作学习这一要求,因此,作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给孩子机会 今天的孩子很少没有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师可以精心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这样做会带来一个附带好处,那就是当父母和老师以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时,孩子们的大多数行为问题也被消除了。在孩子做任何事时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老师和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帮助孩子做任何他们自己能做的事。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他们的生活技能将会有所提高。

虽然将这本书大略的读完,但有一些理论在头脑中只是形成了一个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需仔细揣摩与实践,这本书给予了老师亦或是家长非常大的帮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新的学期,我会带着新的理念踏上新的征程,加油!

第19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读《正面管教》有感 向山小学 刘宗芳

《正面管教》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者”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与孩子们发生一些冲突,当它发生时,先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积极的“暂停”,让孩子与老师共同进入“冷静期”,通过积极的“暂停”,让孩子感觉到老师不会让他们为自己犯的错误“付出代价”,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加好起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做的更好,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以后,有些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也会随之消失,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可采用启发式问题,与孩子共同去探索,找其解决方案。要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那样所有的教育都是可以引导的。

书中提到的一句话:“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班的X同学,他是个特别不合群的孩子,上课时永远坐不端正,常常趴在桌上,并把椅子360度旋转;喜欢插话,走路永远不在队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级后面;作业不按时交,订正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写„„我跟他讲了无数次的道理,也经常在下课后把他单独留下来进行教育批评,可是大半学期下来,我的批评教育对他似乎不起什么作用,每次在我教育他时都是低着头,但常常是我在唱独角戏,后来还是老样子。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这句话,忽然领悟到,这个让我如此头疼的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正是缺爱的表现吗?我决定用爱“收服”他。后来我有意无意的关注这个男孩,发现他有的时候上课表现的特别积极,他对同学也特别的热情,突然觉得以前总是关注他的不好表现,对他一通批评,甚至让全班的学生笑话他,这是一件多么伤人的事情!

以后我在他身上多花费一些心思,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给他更多的关爱。我在每一次的作业中都夹一张用可爱的便签纸写的小短语,内容着重在欣赏、鼓励:字写得越来越有进步,今天又比昨天好了一些,告诉他:你是我在班里第一个注意到的孩子,我觉得你优秀又阳光,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一点从未变过!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变化,至少上数学课时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后来,我对他更加关心。

有一次,他感冒了,但是带的却还是凉水,于是我就给他倒了一杯开水,还一天多次询问他有没有感觉好一些;而当我发现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在课堂上玩愤怒的小鸟橡皮,有时还打扰到别的同学。思考良久,我让他带着所有的橡皮来我办公室,在他疑惑时把我准备的两块崭新的学习橡皮和他作交换,并在送他的橡皮上刻下提醒的话„„终于,我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收获,他跟最初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当然成绩也突飞猛进,期末考试考了“优”。

他的改变让我为之一振,也让我明白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抛弃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劣性本质,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当然,不管什么样方法最需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的世界看做独立的世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试着努力改变我们旧的习惯,耐心下来,随着对于原理的理解的加深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改变。

20

16、6

第20篇: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南直中学 杨文赫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

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 “赢得孩子”。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

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赢得学生”而非“赢了学生”。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学生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学生的同情;

3.告诉学生你的感受;

4.让学生关注解决问题。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doc》
正面管教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