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2020-05-1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读《简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 余才兵

概念分为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核心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核心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核心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核心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核心概念教学一般都分四个阶段:引入 、形成 、巩固 、发展。

一、核心概念的引入

1、核心概念的引入是核心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核心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要说明“谁”的几分之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二分之一,却表示不同的大小,所以一定要说明“谁”的二分之一。

2、同时,在核心概念的引入中要格外做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一个数学核心概念都是在以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前一个核心概念是后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和推理依据,旧核心概念铺垫不好,就会影响新核心概念的建立,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 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3、最后还可以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核心概念时,可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象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它如比例、循环小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

二、概念的形成

形成核心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核心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1、概念语言的本质属性

一个数学概念建立后,需要对其本质进行剖析,也就是说要对该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再一一从定义中分离出来加以说明,把握共知要素。对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着重讲解,对概念的名称、符号要交代清楚,也就是说要对概念描述的语言做到准确把握。如,什么叫循环小数?课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要抓住两点,一是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二是属性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依次不断的。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如7777.77

7、7.321

32、2.2020020002??这样的小数都不具备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所以都不是循环小数。

0.324324??、0.146262??具备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它们都是循环小数。 2.注意比较有联系的概念的异同。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划清了异同界线,才能建立明确的核心概念。而对这类概念,应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牢固记忆学过的核心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在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3、运用变式,突出核心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核心概念所反

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使要领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核心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不同位置不同形态的一些直角三角形如平放,斜放,从而使生理解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即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三、概念的巩固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核心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核心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核心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核心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练习时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核心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核心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定式的干扰,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核心概念,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沟通新学核心概念与其他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促进核心概念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等。但千万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如学过“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后,可以安排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237+69=306 502-387=115 306-□=237 387+□=502 □-237=69□-115=387 这一层是基本练习,它是刚学完新课之后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b.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层是发展练习,它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核心概念和初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之后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c.求未知数x。

x+265=930 465+x=710 225= 198+x 101= x+37 这一层是综合练习,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核心概念,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由技能到能力的转化。

四、概念的发展。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一方面概念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如: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完“比”后为学生揭示清楚,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教学概念,既要重视核心概念的阶段性,又要注意到概念发展的连续性,不要在一个知识段中把核心概念讲“死”,以免影响概念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要过早地抽象而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要有计划地发展概念的含义,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使前一阶段的教学为后一阶段的核心概念发展做好孕伏。如“除法的意义”,二年级只能让学生认识为:平均分和一个数里面包含着多少个另一个数,只有到了四年级才能让学生抽象出“除法意义”的确切含义。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优化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龙 街 小 学

2015年8月20日篇二: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首南一小 周勤斌

利用休息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内容丰富,是值得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去认真拜读的。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我觉得这种尝试教学法值得向各位老师推荐,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 、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总之,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把本书的其他章节认真阅读,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起来,最后运用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篇三: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书中提出的结论,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都是我们应当考虑的。读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应用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已经由“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新课程强调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更加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需求,体验数学的“真实生活”价值。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所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这些经验出发,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再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学习乘法的应用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2袋大米,每袋3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

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例如,教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口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等计算时,教师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学,有意识的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其次,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分析和思考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探究。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知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就会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学生就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比如《位置与方向》内容的教学,就设置了同学们参观新农村的情境,通过参观新农村不同的景点,学习和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并会观看简单的线路图。“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中如果将静止的教学内容呈现成动态化,将理性的知识情趣化展开教学,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得以充分体现。例如:教学《认数》时,把教学例题和习题串联成“逛动物园”的户外活动情境。教学《烙饼问题》时设计成“小红请客”的情境,这样不仅仅是知识得到学习和掌握,也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再次,倡导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和掌握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将数学内容“过程化”为一个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体验和探索。这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需要学习者有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精神。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了解其生成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设计摸球游戏,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统计摸出的球的颜色,判断摸出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适当的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画圆圈等)能够使学生探索出口算的方法,这样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就会学的开心,数学课堂才能真正达到有效。

推荐第2篇:简约数学教学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前不久,学校组织教师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课堂中,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名师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让我受益匪浅。一共听了三位名师的讲课和讲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的 《简约数学教学》的专题讲座。

许卫兵老师说:简约数学,是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蕴“简约”于“丰富”之中,强调简于“形”而精于“心”

数学课堂走向简约,要求教师学会做减法。这种减法,并不是简单地对教学素材、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割舍,而是要提炼、合理地去除那些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空。 简约数学教学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构架求简约,二是简约之中求丰富。

教学构架求简约

1.教学内容的简约。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时,教材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为一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为一课时。在集体备课时,大家提出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是一致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是一致的,如果将它们合并为一课时,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实行方法的迁移,从而用较少的时间获取更大的教学效益。在正式教学时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紧接着出现两位数减整十数,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进行了方法的迁移,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接着出现对应的减法,学生也是不费力地就算出来了。

2.情境创设的简约。计算学习比较枯燥,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能够极大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创设学习情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创设情境中与数学无关的因素太多,弱化了学习情境中隐含的数学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利于从生活原型到数学原型的过渡。简约化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用务实的眼光去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简化情境中非数学因素,对情境素材精简妙用,让探究情境由俏变实。

3.练习设计的简约。简约化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要求我们从有效出发,不花哨,不含糊,针对性强,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个重点。简约之中求丰富

简约教学追求在简洁、清晰的教学中透出深刻和丰富。

1.学习方式的丰富。简约课堂关注学生本身,注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

2.教学结构的丰富。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并不是单一的“线性”教学思路,而是采取“块状”的纵横交错的教学思路。既能在横向上得以延展,体现出广阔、开放和丰富,又能在纵向上实现突破,体现出深刻、厚实和高效。

3.数学思维的丰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简约化的课堂始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是“简约”给了学生更多发展的时空,是“简约”使数学课堂的培养目标切实的体现,是“简约”才有了数学课堂的“丰富”。简约但不简单,就如一杯茶,开始觉得味道一般,但你品尝过后,却觉得余香满口。

以上就是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0400简约数学,简约教学,简约智慧

简约数学

简约教学

简约智慧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许卫兵

在“数学”之前以“简约”来修饰而成为“简约数学”,并非刻意地进行文字拼凑制造新词,而是力求将简约和数学联系起来,从简约的角度来把握数学、解读数学,寻找数学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简约内涵,以及这种内涵所带来的文化力量。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教育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将简约在生活和艺术中的意义精髓引申到教育领域,并赋予其以教育学意义,是对简约内涵的丰富和扩展,是对教育研究视角的一次拓宽。教育教学中的简约,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策略,既是一种形态,又是一种境界,其本质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追求用最简练的教学来实现最大效益的育人功能。

从简约的角度来对数学的发展演变作剖析,可以发现,数学是求简的。人们追求数学理性精神和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各种发现、创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世界的认识不断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的过程。在古文明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数学只是用于感官所能接触的自然知识。其作为一种逻辑发展和认识自然的工具,是公元前600年古希腊人的创造。古希腊的数学家大多是哲学家和天文迷,他们坚信所有的自然现象都遵循一个精确不变的计划——数学计划。随着数学理性精神的诞生,建立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基础上的实用数学和三角几何,使得人们对自然的研究有了飞跃,且更加激发了人们用数学的方法来认识自然、描述自然、最终发现宇宙万物的数学化规律的热情,影响深远。实际上,数学就是人们在不断地试图用简洁的数学方式来揭示隐藏着的自然奥秘的“求简”目标驱动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数学的“求简性”还表现在数学表达上——数学的符号语言。“如果没有符号体系,数学将迷失在文字的荒原中”(克莱因)。此外,数学抽象也是数学“求简性”的重要表现。亚历山大洛夫说:“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中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者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数学的抽象是经过一系列阶段而产生的,它们达到的抽象程度,大大超越了自然科学中一般的抽象。不仅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思辨的,而 1 且数学的方法也是抽象的、思辨的。”

如果从更深层次来理解数学抽象的“求简性”,不能不谈到“数学是模式的科学”的数学观。数学教育哲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就是说,数学是通过模式的建构、并以此为直接对象来从事客观世界量性规律性研究的。”“原始意义上的七桥问题,只能说是一个游戏,而不被看成一个真正的数学问题;与此相反,这一问题由于欧拉的合理抽象被变形成了一般的一笔画问题,并通过奇点、偶点等概念的引进得到了十分一般的处理,从而获得了真正的数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数学学习应该帮助学生对数学的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等形成超越特殊对象的普遍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应是努力帮助学习者逐步建立和发展分析模式、应用模式、建构模式和鉴赏模式的能力”,“这正是现代数学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诚然,数学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也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侧面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但很显然,数学的简约特性是那么的鲜明和独特,乃至成为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最具“标志性”的区别。它不仅让数学美丽,而且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在我们认同数学具有最鲜明的“简约”特性的基础上,创建简约化的数学教学不仅体现出与数学学科简约特性内在的“呼应”和天然的“姻缘”,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遵循“简约”的原则,体现“简约”的要求,凸显“简约”的风格,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是简约数学教学的应有追求。

我们认为,所谓简约数学教学,是指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做到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丰富、深刻,进而达到优质和高效,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基础学力的发展、数学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生成。

上述对简约数学教学的界定,可以从3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如何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精确把握影响教学的一切要素(既包括教材研读、素材选择、教法确定、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等具体内容,也包括教学的物理环境、无形的师生关系、学习情绪调控等隐性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教学素材的使用能做到经济、精当、高效,以简驭繁,以少胜多。需要说明的是,充分肯定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并非是回到“教师中心”论。恰恰相反,简约数学教

2 学仍然坚守儿童立场,强调自主发展,并且十分重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各自独有价值的体现与互动共生。

第二,“做成怎样”。“简洁、清晰、流畅、丰富、深刻”是对简约化的数学课堂的形象描述。马云鹏教授说:“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淌的课。”我以为,“自然流淌”就是追求“本真”,不刻意修饰和雕琢。当然,“水到渠成”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纯粹的、随意的“自由生长”,而是圆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智慧和学生生命力充分彰显的过程。“简洁”“清晰”“流畅”是数学课堂“水到渠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简洁明了,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到位,教学运行、学习过程自然流畅等。“丰富”“深刻”则是数学课堂“水到渠成”过程中所蕴含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追求——儿童数学思维的丰富,学习情智的丰富,教师教学技艺的精湛,教学思想的深刻,等等。从这一点来看,只简单而不丰富、只清晰而不深刻的数学教学,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简约教学。

第三,“目标指向”。简约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达到优质和高效,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基础学力的发展、数学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生成”。这样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基础目标或显性目标,二是长远目标或隐性目标。

总之,简约数学教学追求的是从繁复(或“过于简单”)走向简约,并从简约抵达丰富的课堂,是要营造一种师生“生命在场”的课堂,是彰显教学智慧与人的精神力量的课堂。“简约”既表达了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又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简约教学应该成为数学教师在掌握了数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儿童数学学习规律后的自觉追求。

“简约”和“智慧”是分不开的。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之美,美在简洁,美在意蕴,美在灵动,美在创造。而这一切的背后都凝聚到一点上,那就是“智慧”。

“简约数学”和“智慧数学”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数学的认识,但基于这种认识的教学行动(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比如,二者都关注到了数学的简洁性,并力求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鲜明的简洁美,这也应了莎士比亚的那句话:“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再比如,二者都提出了要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化,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认为课堂结构是学科知识结构和结构化思维的有机整合,并且认识到在结构化课堂的长期熏陶、体验、感悟下,学生的立体化、结构化的思维会得到长足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建构的意识和能力,由此衍生开来,还会影响到他在生活中逐步学会用整体、联系的眼光看

3 待事物,解决实际问题。肖川说:“学习的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教学结构的深层意义是培育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的培养具有生命的意义。再者,简约数学教学和智慧数学教学都力求从改造教材、优化教法、改变学法上来改革教学,但并不刻意追求有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是着力于教师的教学创意和教学的生动表达,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熏染和启迪,教学视野基于数学教学而又超越学科之上。

当然,简约数学强调简于“形”而精于“心”,以“形”传“神”,藏“神”于“形”,由外而内,自下而上;智慧数学则是以“神”带“形”,“神”“形”相随,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粗略看来,颇有差别。然而,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课堂教学最终应该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智慧则是带得走的总代词和内核,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简约教学就是一种“智慧”教学,是需要智慧来保障并且为了儿童智慧的生长的教学。而“智慧数学”的倡导者在阐释自己的主张时,引用张奠宙教授的一番话(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得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多一些数学本质的探究,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学生幸甚,学校幸甚),并由此得出:这“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难道不是数学及数学教育应有的“智慧”形态吗?可见,智慧教学也和简约教学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都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学习的核心价值,关注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返璞归真„„当然,从教育理解到教学行动,从不同的方向走到共同的目标,尚有很远的距离,要实现真正的统一则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简约智慧。

许卫兵.简约数学,简约教学,简约智慧[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1(4):13~15.

推荐第4篇:简约数学读后感

读 后 感

课余时间读了许卫兵老师《简约数学教学》收获很多,对简约教学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有些数学公开课,一味地追求理念上的新颖、组织上的新奇,课堂变得繁杂、臃肿、凌乱,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却因40分钟的教学时间所限,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加之教师的功力不济,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不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要努力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

许老师是基于“现实教学中的繁琐现象”-----课堂太满了,然后逐步改变教学方式---变“为“人文数学”,把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继而提出“简约数学教学的研究”, 所谓“简约数学教学”,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要素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丰富、深刻,进而达到优质和高效,最终实现儿童数学基础学力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是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矢志不渝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课堂并不是越多越好,越满越好,而应该在精当、凝练中体现出“少”力量。

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具有这样的一些形式特征:目标简明,立足教材,立足学情,有的放矢;素材简练,经济高效,少而精当;过程简化,清晰明快,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方法简括,灵活多变,彰显智慧;语言简朴,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指导精当到位;媒体直观实用;教师轻松自然;学生愉悦主动;等等。当然,简约数学课堂追求的是从繁复走向简约,并从简约抵达丰富的课堂。如果说“简约”是从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枝不蔓,干干净净,那么,“丰富”则是指在教学过程所呈现的思想的张力、思维的张力、情感的张力、文化的张力以及师生智慧的张力。

读书是一种享受,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教学》让我感觉到做老师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2015/8/29

推荐第5篇:简约教学

1、简约教学的方式:(1)教学内容简要,精辟;(2)课堂环节简单、厚实:(3)教学方法简明、灵活;(4)教学评价简洁、真诚。

2、简约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思维训练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约教学要求课讲的简单、有条理、更精练、更高效、更艺术。 3.简约教学的方式:(1)教学内容简要,精辟;(2)课堂环节简单、厚实:(3)教学方法简明、灵活;(4)教学评价简洁、真诚。

4、简约教学的精髓。越简越好,简单到不能在简就是极致,就是美丽;简约没有华丽的喧嚣,没有多余的做作,体现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内涵,一种气质。简约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境界,表现的是大气、超越、精要、深刻、智慧,而不是华而不实,花样繁多,也不是故弄玄虚的教师表演。

5、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是以徐长青“简约教学”的思想为指导的。徐长青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追求朴素灵动,正本清源,返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有效、愉悦、凝练。故而简约教学,是指运用一定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创设情境,选择内容,细化活动,设计结构,使用媒体,指导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期待课堂简洁、明了、凝练、深刻,以求达到自然、高效的教学,其核心指向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故研究中将其具体操作归纳为“双主线简约活动”,以求能形成这一观点下的独立教学体系,并形成对简约教学认识上新的提升。简约教学的内涵是简约,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回归沉淀,简约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简约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方式。

推荐第6篇:二级培训简约教学心得体会

“简约教学”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徐长青“简约教学”培训,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 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 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 教学方法应简朴, 多样, 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 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 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 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 激活个体认知。同时, 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 直奔主题, 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 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

徐长青的简约教

学还吸收和借鉴了近现代中外心理学关于简约的思想, 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对学习内容、过程与方式的最大程度的优化, 这不正是对当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的理性回归吗? 同时, 徐长青老师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系统探索, 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操作流程和实施策略, 并正在逐步完善成教学派系, 这更是难能可贵的。简约教学有着深刻的价值。在实践层面, 简约教学解决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少兴趣、惧怕数学, 教师教得辛苦、课堂实效性低等数学教学中的痼疾。在理论层面, 简约教学有助于数学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他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意义的宝贵教学理念, 如研究教育的对象, 努力做读懂学生, 但不看透学生的人。研究教育的场效, 在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中, 呈现出看似随意的刻意, 浑然天成雕琢的课堂效果。研究教育的途径, 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环境与状态中学会有意识的发现与思考, 在真实的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中形成认知冲突, 从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提升。研究教育的情感, 用亲和与幽默涵养智慧, 用宽容与等待激发智慧, 用信任与激情提升智慧, 用激励与挑战展示智慧。研究教育过程, 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追求简单而不肤浅的深刻, 关注差异, 以自然、灵动、多样的教学,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今后我要在教学上多多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简约教学”心得体会

洛阳小学

李文艳

2013.12

推荐第7篇:简约化数学教学的探索

简约化数学教学的探索

摘 要近年来,“减负增效”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简约化课堂的构建是“减负增效”的一条重要捷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认识,通过研读教材、编写学案做好课前准备,并以清晰精练的教学主线、教学内容和时间控制构建数学课堂,同时锤炼简捷思维、筛选典型例题、塑造直观形象提高数学教学细节的简约化程度,推动数学课堂教学化繁为简,实现“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简约化 有效性

简约化数学教学不仅能节约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数学时可能出现的畏难、焦虑心理,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和数学学习的高效化。然而目前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迷失了方向,过分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互动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大量的课堂活动,以期增强教学形式的多元性和活跃性。当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联系程度较低或学生的学习能力跟不上这些活动时,数学课堂将可能出现各种低效现象,造成教学上的本末倒置。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调整教学理念,追求简约、轻松、求实的教学境界,从实质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实践原则

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为了实现最优化,教师在设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策略、评价方式时都应将简约作为重要的执行理念[1]。简约化数学教学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师在深入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应通过有选择的放弃、有目的的筛选和有深度的提炼,以更自然、经济、实用的方式呈现教学语言和教学行动,推动数学课堂走向简洁、清晰、明确,并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实现简约化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实行简约化数学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既能够跟上课堂进度,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所设置的“挑战性”内容要适合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期给予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激发其求知欲。

二是直观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简约化数学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直观的描述建立数学内容的清晰表象,并尽可能地将数学规律或相关的图像呈现在学生眼前,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进而强化其理解数学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三是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的知觉状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比较容易形成学习枯燥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了实现简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客观认知因素和学习情感因素,在教学及交流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课前准备

1.研读教材,明确教学主线

数学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相关教材在编排上往往有明确的编写主线,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数学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深入研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抓住教材主线及关键内容,提高教材的分析高度。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具有有限性,当所有活动所需的认知资源总量超过个体所具有的认知资源总量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降低学习效率[2]。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较多的资源分配到较为重要的活动中,通过有目的的筛选来细化教材内容,以期提高重要活动的效率。当教材表达的精简度较低时,教师应提取出关键句,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关注度;当教材总结不够深入和全面时,教师应适当进行延伸,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当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且不易理解时,教师有必要将其单独列出,进行针对性讲解;当教材内容次序缺乏条理性时,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框架,建立新的教学内容结构。通过有目标地梳理知识体系,教师能更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形成明确的教学重难点,为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2.编写学案,明确知识结构

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知识构建而编制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学案作为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应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学案编制都是以年级为单位,由教研组共同合作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案与教案之间的区别,并对学案进行简化,合理调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部分的比例。例如,在“课堂检测”部分,教师应紧紧围绕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置简单、明了、直接的检测题目。题目数量应不超过3题,避免课堂检测过于繁琐[3]。

三、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

1.以清晰的教学主线贯穿数学课堂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逐步讲解概念、定律、例题、习题,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但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不断走神,实际教学效率较低。除了数学知识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刻板等原因之外,还受课堂知识主线的影响。为了形成简明清晰的教学主线,实现简约化数学教学,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紧扣重点,梳理教学问题层级。课堂教学的展开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则又能够细分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为了构建简约课堂,教师应深入掌握这些小问题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精简高效的问题层级,进而层层深入,最终引导学生解决核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没有形成重点分明、层次清晰的教学问题,而是平均分配课堂资源,将可能淡化主题,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序,且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降低课堂学习实效。二是留足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交流以及调查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及学习需求等情况,进而将主要时间分配到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上,同时大力削减课前导入阶段、过渡阶段的时间分配,从时间控制上实现数学教学的简约化[4]。此外,教师还应适当简化教师讲解环节,将时间从繁复的理论知识讲解转向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索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以精练的教学内容充实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的高低并非由内容大小、时间长短来决定,而是取决于知识量的有效性。然而不少教师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越多,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会越高[5]。这一理念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加大学生的认知负荷,引起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情绪。为了知识量的有效性,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条理、结构和活动等方面着手,对课堂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

一是提高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条理性”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的认知顺序。教师在构建简约化数学课堂时应结合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例如从已知的经验过渡到未知的知识、从具体的例子过渡到抽象的定理、从浅易的题目过渡到高难的题目等,以促进教学内容规范化和法则化。其次,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顺序,结合学生群体现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习惯倾向等调整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精简化,提高知识量的有效性[6]。

二是增强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碎片化的课堂知识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凌乱、繁多且琐碎,不仅耗费课堂时间,而且减低教学实效。为了避免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教师应建立简约的知识体系结构,以核心概念、重点解题方法等作为体系中心,整合零散的知识碎片,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条理化。这不仅能有效简化课堂知识体系,而且能培养学生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是提升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在数学课堂上,长时间的持续讲解容易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倦怠感,形成沉闷、枯燥的学习体会。为了提高课堂的简约性和生动性,教师应结合现有条件设计一些简明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并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建构清晰明确的知识体系,探索知识应用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3.以严谨的时间控制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无效知识过多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方向和深度,且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课堂热闹充实但缺乏实效。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传授有效知识,以防教学中因无用知识而导致的无效劳动。教师构建简约课堂时应密切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等,精心计算和分配课堂时间,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容量,使课堂知识量、能力量和训练量处于合理范围内。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时,会感觉时间是“一日三秋”;而当学生感到焦虑疲惫时,就会对时间感到“度日如年”。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持学生课堂的轻松和谐状态,使学生在安全放松甚至是享受的状态下学习,其专注时间也会相多延长,用于学习的时间比就高,学习效果就好。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时间应该保持在25分钟左右最好,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掌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7]。

四、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1.锤炼简捷思维,实现简约化思考

简捷思维能让学生快速地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并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后,掌握信息的核心和本质,从而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各类数学问题。教师的简捷思维有利于简化数学课堂的流程,不仅能引导学生快速了解重难点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师对课堂动态资源的把握能力,捕捉师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并及时调整教学手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秩序性。简捷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习惯,以期正确、迅速地利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引导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锤炼简捷思维,尤其是在课前规划教学思路时,应注意抓住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关键定律等,削减旁枝末节,提高课堂教学主线的清晰度,突显教学主体。教师还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通过自我反思、教法对比等方式,了解自身教学的不足以及其他教师的简捷教学方法,探索最简捷、最高效的教学途径。

2.筛选典型例题,实现简约化示范

典型例题或事例往往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典型例题或事例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筛选出典型例题、习题和事例,以实现“简约化”教学。教师应深度挖掘例题资源,综合重难点知识及学生对公式定律的理解度,筛选具有针对性的关键例题,在课堂中着重分析,而对次要例题进行削减或让学生课后练习。这将形成具有简约性的解题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智力,强化解题能力。典型例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答,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提升他们对于高中数学问题的探索兴趣,进而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塑造直观形象,实现简约化认知

抽象化、符号化是高中数学的特点,对此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把高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遵循直观性原则,即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依靠课堂呈现的直观形象,进而形成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理性认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目的。直观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观念和意向,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能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程度和应用程度,并提高思维策略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具有针对性的直观模型、生活事例、典型例题以及历史案例等,塑造直观形象,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简约化。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10).

[2] 庞坤.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效益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3] 李玲玲.试谈“图形直观”的表现形式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23).

[4] 朱长江,郭艾.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5).

[5] 张胜利,孔凡哲.数学抽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

[6] 刘岳,康翠.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25).

[7] 龙宝新.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理论架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8).

【责任编辑 郭振玲】

推荐第8篇:简约教学中的数学美

简约教学中的数学美

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高霞小学362200蔡旋旋

摘要:\"大道至简\",数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简约之美。简约是要能够用简单的素材,简单的手段,简洁的教学流程实施高效的教学,努力追求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境界。要合理把握动态生成,让活动简洁、高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出简单之内的丰富;创设简单、有效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简约之美。

关键词:简约式教学;有效课堂;动态生成

简约数学课堂追求的是从繁复走向简约,并从简约抵达丰富的课堂。如果说“简约”是从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枝不蔓,干干净净,那么,“丰富”则是指在教学过程所呈现的思想的张力、思维的张力、情感的张力、文化的张力以及师生智慧的张力。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呢?

一、合理把握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活动简洁、高效

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挥主导作用,把握活动的节奏,促进活动的有效生成。要“点”在困难处,“收”在恰当时,“击”在闪光点。

如听《认识角》一课时,当教师出示两个角,一个角的边长张口小,一个角的边短张口大,让学生猜哪个角大,当学生出现好几种错误比较方法,如量边的长、用尺子量开口两边的长、比较角的对接口等。老师仍然很有耐心的在等待。当一个学生说出可以顶点对顶点,但没有说一条边要重合,勉强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老师仍不点拨与示范,当学生把各自的错误想法完全暴露出来以后,此时教师再给出重要的引导,这时学生们才恍然大悟。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的大小有关。这位老师就是想让学生亲自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方法,得到结论。

又如我在教学“数字的用处”一课时,如“200503321”表示“2005年入学的三班的学号为32的同学、该同学是男生”。“为什么这里的三班要用编号03来表示?”,学生马上回答出:可能因为这个年段的班级数超出10个,所以用03来表示比较合适。其实,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这时,我又接着提问:那能不能用003来表示班级呢?学生们马上提出没必要,那是因为一个年段的班级数是不可能超过100个的。通过一系列的生成问题,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编码时所需要的位数要考虑到号码所代表的对象的多少。活动要简洁,高效,教师就要合理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有效引导教学活动。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出简单中的丰富

教学实践证明,静态的教材较之于动态的时空和学生而言,存在一种“编的时候创新,用的时候过时”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依据新的数学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加工,确保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生活中的比》一课时,教材的情境是由多张长宽不同比例的淘气相片展开教学的,虽然这个情境很直观,很有趣,从数形上去体现比的意义,但是照片中长与宽的关系比较隐秘,探索长与宽的关系需要一系列的过程。所以我大胆地改用“配制甜度一样的蜂蜜水”这一生活情境,从数量上来体现水与蜂蜜这两个量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泡蜜水的思考中,从多种搭配数据中提取

不变的元素---倍数关系,从固定的倍数关系中抽取出“份数”,再由份数引出配“比”,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垫定基础。我想这样处理可能会更加的简洁、自然。而且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了情境的连贯性与整体感、素材上的少而精炼,我把教材中的两个不同类量比的情境进行整合,让学生求蜂蜜的单价,使学生知道两个不同类型的数量之间也是可以用比来表示,逐步完善对比的认识。这样学生对比的意义、比的类型的理解就会更加完整、透彻。最后,让学生辨析体育比赛中的比分2:0与介绍芭蕾舞中的“黄金比”等。或从正面强化、或从反面厘析、给学生打开思维空间、指向明,定位准,层层推进中不断明晰比的特征和价值。在教学中当课堂以一种简约的方式,教出简单中的丰富,平淡之中的高妙,普通之处的深刻时,课堂的惊喜就会在瞬间迸发。

三、创设简单、有效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简约之美

数学名师徐斌认为:真实的课堂应该摈弃演练和作假,互动的课堂要讲求对话与共享,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有效的课堂应追求简单和实用。创设的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生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只有创设有效的思维之境,才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简洁,享受数学之简约美。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都需要从生活中找“原型”。如四年级《统计》一课,我把《栽蒜苗》,改为《比听力》。即老师说水果名,学生记水果数。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统计知识,记录的方法真多!有的用写名字,有的用画三角形,有的用画“正”的办法,有的用“

1、

1、1”作记号的方法记录,有的在“涂格子”等。当我把水果名称说完在交流时,学生发现用画“正”的方法比较方便且正确率比较高,而有的方法比较麻烦。接着,我让学生把水果数量画在事先准备的统计图中,限时3分钟。此时学生遇到问题,“格子最多是10格,可苹果有15个,怎么办?”这时,有的学生只好另外在作业纸上制作统计图、有的一列涂不够,就涂两列等等。这时我提示:一格只能表示1个吗?在我启发下,学生又继续去修改,完善。当我们在集体交流想法时,大部分学生都能选择1格表示2个,也有个别学生用1格表示5个等。整节课,没有有趣的课件,也没有复杂的教具,就这样,在简单、有效的情境中展开了教学,学生在老师的简单引导下,唤起了记忆,完善了认知,充实了对统计知识的认识与扩展。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有效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简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的课堂。数学课如果能做到简约教学,就可以解放学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简约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之路,仍需你我漫漫求索!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周小山,雷开泉,严先元,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追寻无痕教育》徐斌,著,吉林音像出版社

推荐第9篇:《简约数学教学》读书反思[版]

简约课堂,简单教学

(伊金霍洛旗第一小学 张璐)

读了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教学》一书,收获很多。明白了数学的本质在于化繁为简。在许老师幽默风趣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数学的执着和睿智,对教学的激情。

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分支,数学教学应该遵循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与规律,遵循儿童学习的心理学原理和成长规律,同时也应该和数学学科特点相适应,即用“数学的方式”来教数学、学数学。

但是根据平常的课堂来说,常规课堂总是存在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烦琐和低效。教师在课堂上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题,总是觉得整节课都是重点和难点,所以一节新知教学课,在讲完例题的时候往往40分钟便结束了,让学生没有时间去做、去练。应该说,有效教学、效益课堂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我们始终努力寻求着一种平衡,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空中,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学组织活动,让知识背景、智力水平、个性品质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教学”,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平衡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能标示着数学课堂教学进入了佳境。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建立这一平衡有着太多的困难。

- 1 洁明了。教学目标之于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不仅仅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含糊其辞,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缺少学科特性。其实,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题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第二,教学环节简化自然。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渣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娓娓道来。第三,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学习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力求简要到位,即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指导的内容要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第四,教学媒体直观实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简约教学并不拒绝电脑等多媒体的介入,但使用任何媒体都应该从直观、实用和实效出发,有时传统媒体的作用恰恰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应该平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五,教学语言简练深刻。“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练深刻:问题语言要导向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总的来说就是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

好的课是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好的课是促进学生深

- 3

推荐第10篇:简约教学,彰显数学课堂本色

简约教学,彰显数学课堂本色

“简约”一词是相对于“烦琐、冗杂”而言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简略”、“节俭”。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简约化教学就是从教学实际和需要出发,减少花哨的教学素材、臃肿的教学环节、庞杂的教学方式和冗长的教学过程等的教学方法。追求教学目标的简明、教学内容的简要、教学方式的简洁等,以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相对科学的教学方法。简约的课堂,是务实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是彰显本色的课堂。

特级教师钱守旺在新基础教育中指出:认认真真钻研教材,简简单单搞设计,扎扎实实抓训练,本本分分为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高高兴兴离课堂。不难看出,每个方面都着眼于简单、实在,可见,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数学教学的一种本真、一种平实、一种实效。

一、教学目标追求简明。

目前的教学目标表述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这三点原本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它们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整体,可我们硬把它们割裂成三个目标,人为地复杂化了。在教案中,对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习惯照教学参考书抄下来,根本不联系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同类型教材的教学目标所描述的内容大同小异,所确定的目标可以放到任何一个年级的任何一节课中,少有年级的特点和课时的特色。用某一理念或某一口号作为目标,目标大而空,如增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数感”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这些脱离实体之根的目标,缺乏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任何课堂教学中都无法具体落实的,为此确定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很有必要。

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要有准确性、目的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硬性目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抓住关键的一两条,能实现就可以了。软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可整合在“双基”目标中落实,实现目标间的互相促进,使课堂教学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如《圆的面积》一课,我们只要紧紧抓住“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够利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这样的目标简明、清晰、扼要,既方便课堂教学,又利于教后检测和反馈。

二、教学内容追求简要。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但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课堂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充实又简约,有骨也有肉。如《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解决三个学生关心的问题: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如何?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把握住了三个核心问题,课堂教学的主要线索就清晰了。

三、教学方式追求简洁。

现实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透析数学的神奇,体验数学的魅力,我们看到老师们惯用的做法是:创设一连串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讲述冗长的令生乏味的童话故事;进行数学问题与其他学科的机械整合……然而,类似的带有牵强的教学方式到底能否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其实类似的教学方法可能只能激发一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的程度更难以企及,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倒数的认识》时,花费7分钟时间,以“客上天然居,僧游云隐寺,人中柳如是”等“回文”诗句引入新课。如此教法乍看新奇、有趣,能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但终究热闹一时,效果并不见佳,因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是其关键,也是学生的认知难点,忽视了这一关键,便忽略了“倒数”的本质意义,而且对学生容易产生误导作用,使之产生认知偏差。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应该说是教学价值的误导。

那么,该如何给数学课“减肥”“瘦身”,实现教学流程的简洁流畅呢?我们必须学会删繁就简,整体架构,留取最重要的内容奉献给学生,实实在在地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入手,切不可丢掉数学的六个核心这个本位,忽视了对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的培养,对教材中该咀嚼的地方还要慢品细嚼。要着眼于从一个个数字、一个个符号、一个个概念、一个个例题、一个个情境图开始构建数学模型。那些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都是虚化数学科的数学味,应当予以摈弃。

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来说是把双刃剑,这已达成共识。在很多时候,多媒体会阻碍学生对数学的独特体验和美妙的想象,使他们对数学的个性化解读体验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和应用要以简易朴实易取为原则,要慎用多媒体,对于那些无需使用多媒体的坚决不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课堂也一样精彩;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材,我们要确定它的运用时机,切实发挥先进工具的作用。如,华应龙老师用一把剪刀、一张纸条出神入化地教学了“神秘的莫比乌斯圈”,一题多变深入浅出地演绎了“孙子定理”;黄爱华老师以“俄罗斯方块”和“平移接力”两个游戏就串起“平移”教学,创造出了生动、充满张力和活力的课堂。这些都堪为“简约化教学”的典型范例和有力例证。

四、教学语言追求简练。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才能让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尤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这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力求做到提示语言具有导向性,提升语言要到位,总结语言要画龙点睛,应变语言要灵活,过度语言要巧妙,激励语言有深度。引导语言要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这要求教师的提问要少而精,在重点知识上提思考性问题,在难点知识上提诱导性问题,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处提方向性问题,在学生思维疑点上提鉴别性问题,在学生思维热点上提探索性问题,问题要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教师评价语言要着实,主要体现在评价的过程中,在课堂中我们有必要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我们不应过分推崇赏识评价,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表扬会让他们习以为常,可能使他们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还可能会在学生思想上造成混乱,导致“是非准则”的丢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实事求是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甚至导致极个别学生价值观的畸变。因此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观,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愉悦感。

总之,简简单单教数学,实实在在学数学是新课程、新时代对数学课堂教学本质回归的热切期盼,简约教学,以彰显数学课堂本色!

第11篇: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教学[全文]

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教学

在当代社会,人们把简约作为一种时尚而追求,如:书法绘画中有“简约艺术”,美化居室时谈“简约风格”,服饰设计追求“简约时尚”,甚至还有“简约人生”等等。由此我们不难捕捉到“简约”的核心内涵,那就是“简约”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更广的丰富,是寓丰富于简单之中。“简约”给人的是一种明了、凝练的感觉,在去繁就简中又极其完美地保留了事物本身的经典内涵。

一、何为简约化数学教学

所谓简约化数学教学,就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概念导入、例题讲解、素材选择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深刻,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我们提出的简约化教学,并不是否定文本另起炉灶,恰恰相反,应该凭借已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对教材进行提炼、提升,去除臃肿,剥离繁琐,以一条教学“主线”引领我们层层递进,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在这里,“简约”既是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又是一种育人理念。理想状态下的简约化数学课堂应该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节奏明快;教学内容经济、高效、凝练;时间控制均匀、舒缓、恰到好处;设置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要言不烦;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其实,只要教师掌握“适度适量”的原则,教学中兼顾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教学的难度和量度进行有效控制,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就能使数学课堂充满鲜活和灵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指数函数》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布置作业,升华提高。

1.创设情境

如果用课本中人口增长率的例题导入概念,使问题变得复杂而繁琐,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兴趣。如果采用折纸游戏或生物学中的细胞繁殖的例子引出概念,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刚落笔,学生就能找出其变化规律,说出y与x的函数关系:y=2x

教师小结:函数和y=2x都是函数y=ax的具体形式。

板书:指数函数的定义……

追问: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y=4xy=x4y=-4xy=4x+1

2.合作探究

教师问:如何快速画出指数函数的简图?学生答:描点作图。演示,练习……

教师小结:

(1)注意指数函数的图像只能位于x轴上方;

(2)函数图像均过定点(0,1);

(3)函数图像向下逐渐接近x轴,但不能和x轴相交;

(4)图像经过(1,a)点,可帮助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列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归纳为对a的讨论。

在对指数函数有一定了解后,有必要提示一下所学知识的应用问题,体现在细胞分裂、存贷款利率、人口增长率等方面的计算,放射性元素按指数规律衰变等科学常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当然,要达到数学课堂的简约化,必然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数学能力:即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谆谆善诱,驾驭课堂的能力。没有深度的思考和全面的把握就不可能形成简洁完美的教学预案。而再完美的教学预案,如果没有教师的调适和智慧的引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建构,课堂教学就会形同虚设,变得没有主题、没有灵魂而枯燥乏味。

数学教学课堂走向简约,要求教师学会做减法。这种减法并不是简单地对教材、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割舍,而是要艺术地进行整合、提炼,合理去除那些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浓缩精华。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做减法的过程中,有些是坚决不能减掉的,那就是教学理念。我们应培养学生“乐学、会学、能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善于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形成数学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我们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效益课堂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就要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将一堂课上得像诗一样婉约,像音乐一样流畅,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功夫在课外……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

第12篇:数学概念教学的简约化思考

数学概念教学的简约化思考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日益更新,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推陈出新,教学辅助工具日渐丰富,使教学过程逐渐走向多样化、立体化、直观化,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由于选择的不慎,反而使教学过程变得复杂、“花式”,这种“花式”教学看上去丰富多彩,直观易懂,而且花样翻新,多彩多姿,但实质上损害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掩盖了数学学科的思维性特征,淡化了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有必要重提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简约.

天津的徐长青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率先提出简约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实,在所有学段的数学教学中都有必要重视教学的简约化原则,这是数学学科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本文拟就数学概念教学的简约化原则和实施方法作以初步探索,以达抛砖引玉之的.

一、概念问题情境设置的简约

数学概念的引入应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现实问题的情境中感知数学概念的由来,这是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第一步.在导入的情境设置上要直观,不绕圈子,应一语中的,开门见山.教师要用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宜使用过多例子,也不应该使用背景比较复杂的例子.笔者在许多的公开课中看到,有些教师在引入问题时,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展示了一些过分复杂的案例,教学过程引入看上去多姿多彩,富有层次,但却使课堂变成了故事会,电影节,这不但冲淡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违背了数学的简约美.

如在椭圆的方程一节的教学中,有教师采用了我国神七上天的视频画面,视频长度剪辑较长,神七的运行轨迹也不直观,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美轮美奂的视频上,很难将椭圆的相关知识与视频联系在一起.其实过去多数老师使用的两钉一线教具,虽然原始,但简单直接,既反映问题本质,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二、概念体验过程的简约

通过与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强的实际例子,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感知概念,从而实现由直觉到感觉,由感觉认识到感性认识,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情境背后的数学涵义时,教师必须以简洁的启发过程,引领学生的思维.放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任意发散开去,将难以引导思维回流,使课堂教学走向难以预知的方向.

如在引入棱柱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具长方体、五棱柱六棱柱等,提问这些几何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学生观察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下的一个简约的感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动作引导(画图),图形示范,都起到了简单直接的思维引领.在这样的引领之下,学生的直观体验才会具有收敛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思维体验直指数学概念的提炼.

再如,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在新课改人教版的教材中,给出了四个具体的函数:y = x,y = -x,y = x2,y = -x2以及某地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体验单调函数的特征,许多教师在授课时,这几个例子全部采用,有的甚至还要再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去体验体会.其实,在教学中抓住一个或者两个,只要教师语言上引导得当,学生容易感知单调函数的图像特征.一般在教学中能用简单例子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杂的例子,能用较少的例子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更多的例子.

三、概念提炼过程的简约

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通过适当的引导,分化和发现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加以归纳、提炼、概括,使思维由感性过渡到简练的语言概括.

如前述棱柱的概念,师生共同提炼概括,得到棱柱的特征:

①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 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 并且平行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在这个概念特征的得出过程中,学生的叙述可能五花八门,语言也未必简练精确,需要教师在学生有些杂乱的表述中迅速抓住闪光点,加以归纳引导.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小的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上面的例子教师至少要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 (指着棱柱的上下底面)这两个面有什么关系?② (指示其他面)这些面又有什么特征?③ (侧面)平行四边形的这些公共边有什么关系呢(侧棱)?④ 其他的几何体也具有这个特征吗(拿起另外准备的几何体)?⑤ 这几个棱柱的形状不同,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又是什么呢?

四、概念定义过程的严谨简约

提炼、概括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后,就到了数学概念产生最为困难的教学阶段:科学、严谨、专业、明晰的数学定义,数学概念的内涵是非常专业、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述,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替代.

五、概念巩固过程的层次性简约

数学概念形成后,对数学概念内涵的认真细致的分析、体味,引导学生明确界定数学概念的外延,将严格精炼的数学定义与具体生动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概念学习的重要环节,这就是数学概念的巩固过程.它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明确概念在现实问题中的数学范畴.这个过程原则上应该设计这样几个层次递进、覆盖全面的巩固环节:

① 首先是回归课堂引例,用概念再次分析引入概念的实际问题;② 与概念相关的代表不同侧面的数学问题或者实际问题;③ 借由概念派生的反例作概念辨析;④ 比较容易出现的、由于概念理解偏差造成的错解;⑤ 由概念延伸出的、以典型例题为代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价值体验.

总之,教学的每个步骤都应是简洁的、实用的、具有启发性的,教学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教师教学时还应该做到惜语如金,用最为简练的、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更是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杨仁宽.数学概念课的特征及教学原则,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5.

[2]蒋自军.在简约中走向深刻.江苏教育研究,2010.8.

第13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简约教学探究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简约教学探究

摘 要: 简约课堂是一种富有意境、充满韵味、写满诗意、启人思维、荡漾美感的课堂。简约课堂是一种“轻负担、高效益”的课堂。农村学生基础比较差,平时很难一堂课都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探索出一套真正属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抛弃繁华与浮躁,不刻意追求精致与热闹,而是要求简单与高效。

关键词: 简约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合作学习

简约,以其简洁、节约的内涵成为当今社会所倡导、推崇的行为理念,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有效简化不必要的课堂赘述,为重点教学内容争取足够的时间,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构建简约而不简单的有效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教学目标简洁明了

教学目标要定得切实可行,切忌大而空洞。当前许多老师在制定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不切实际,希望面面俱到,既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到又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教育,既强调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又要求学生有实践能力,可谓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一节数学课最基本的目标也不过是让学生掌握好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达到的是双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简洁明了,避免大而不当。

2.教学内容要取舍相宜

为了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不是准备给评委老师看的,不要为了丰富,就贪多求全,而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以最简约的风格和最明了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来有什么用。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以前在赛课中,我总是力求完美,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为了让评委老师知道我充分准备,往往让教学内容繁冗复杂,导致效果不佳。杨九俊先生提出教学内容要取舍相宜,我逐渐领悟到教学内容应该是简单、恰当而又充实的。

教学内容要取舍相宜,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温故知新;吸收生活中的素材,充实教学内容。

3.教学环节简明化

除了从教学内容这个实质意义上对课堂教学实施简约化外,在教学环节这一形式层面上入手同样重要。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会加入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用心设计没有错,但如果教学环节过于繁杂,便容易喧宾夺主,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冗杂。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环节做适当简明化处理。

例如,在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相似”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因此本节教学时便无需以这个概念再次进行重复导入。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相似三角形△ABC与△A′B′C′进行性质判定学习,学生便能顺利接受。

通过对教学环节作适当简化,整个教学过程明显加快,同时也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只要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节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简化教学过程,就可以使整个课堂轻松高效,对于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很有好处的。

4.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两种主要形式,但无论从互动的广度还是互动的密度,生生互动远远优于师生互动,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发现数学课堂教学采用“一帮一”的策略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一帮一”,就是事先把学生结成对子,一个好学生与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搭配,在做课堂练习的时候,让他们一个帮一个。对于成绩好的学生,通过教,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口头表述能力,进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对于成绩差的同学,因为是同龄人的交流,在言语上更容易理解,从而使他们彼此都受益。

5.课堂评价要及时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要适时给予评价。特别是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出错等生成性资源稍纵即逝。在很多的公开课、研讨课中不止一次提到“你的观点保留”、“下课再研究”、“这个暂不研究”等话语。对于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任其流失不闻不顾,或搪塞一句“下课再研究”。像这样的课堂就是一节不真实的课堂,是教师“骗”学生的课堂,教师为的是自己设计的“流程”,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被抢白“观点保留”的学生能服气吗?他能安心地继续听下去,继续积极参与课堂吗?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受到很大挫伤。这样的课当然不能算做一节好的课。

简约的课堂是一种洗净铅华、粉饰尽去的课堂,是一种富有意境、启人思维的原生态的课堂。有效是看学生是否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课堂;是看是否培养出学生较强学习能力的课堂。简约是手段,有效才是最终的目的。课堂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但正是在不断弥补缺憾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才有了进步。坚守真实、简单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数学课堂流露出本色,才能让每学生感觉到真实的教师、真实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岳,康翠.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25:41-44.

[2]吴文忠.构建简约的初中数学课堂[J].珠江教育论坛,2013,02:55-56.

[3]樊宁.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5,20:19.

[4]金鑫.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实践――解直角三角形典型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79-80.

第14篇:《简约有效_本色数学》总结

简约有效,本色数学

---- 尚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整合总结

新课改几年来,数学课堂处处是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绚丽多彩的情境创设、新颖有趣的媒体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然而,身为一线教师,冷静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却总感觉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一丝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立足简约,实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彰显数学本色,成就本真课堂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制定目标——“简明实在”

教学目标,贯穿教学起始,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犹如“灯塔”引领着教学过程顺利展开。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追求“简明实在”,方能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这是数学课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同方面的目标在一节课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融合的,但落实到某一节课中,应主次分明,不能面面俱到。比如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教师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两个容积单位的互化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就更侧重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1毫升、1升的大小以及对实际容积问题的解决,教学效果良好。

除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外,我们还经常遇到一些“假、大、空”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这些目标似乎很好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要求”,但是细细琢磨,这些飘渺、游离的目标应该是整个数学学科、甚至是必须多个学科共同培养才能实现的目标,试问怎能成为课时目标呢?再者,这些模糊的表述,也必然使教学活动失去指引和调控作用。

教学目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泛而在于实。教师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引导学生一路笙歌朝着目标努力,才不会被沿途的风景或荆棘牵绊住前进的脚步。

二、创设情境――“简单实效”

让学生在现实又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只是,在部分老师眼里,所谓 “现实而有意义”,就是要生活化、儿童化和趣味化,这也使部分数学课堂简单而肤浅地追求情境表面的繁华与热闹,却忽视其所应承载的数学思考价值。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情境的“美”,他们的课堂陷入了“秀”的误区。在备课时,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的深刻解读上,而是放在如何创设诱人的情境,导致数学课堂走向了“追求数学本质之外”的 歧途上。也就是说,比较关注情境带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情趣,而忽视了数学学习的理趣。所谓理趣,既包含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系统和结构,也包含蕴藏其中的数学思维、数学推理、数学思想方法等。本人认为,简约而富有实效的数学教学情境,一定是情理交融,重情更重理。如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时,教师直接出示了同样大小的一袋薯片和一袋红枣,问:“估计一下哪一袋重一些?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谁愿意来试一试?”一个简单的情境便激起了学生对自我、对同伴产生挑战的勇气与欲望,这就是一种简洁、真实而有效的情境创设。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更好的学习姿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设计环节——“简化朴实”

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数学教材最大的编排特点,就是“清清楚楚一条线”,简简单单地呈现教学内容,简简单单地教和学,可说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我们却发现: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境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如今的数学课堂,学生因“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忙于追赶、疲于应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忙碌而无所作为”。学习应该是一件简单的快乐的事情,我们有没有必要设计

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有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只有简化程序,以生为本,为学生留足探究和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才是真正简约而又有实效数学课堂。

教学《认识分数》时,可以活动为主线来贯穿和设计教学环节。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究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表示出1/4,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如何表示出4个苹果的1/4,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明明是“1”个,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呢?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再得出: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数量是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接着,又让学生把8朵红花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看看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在活动交流中得出:同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此时,分数意义中的要点已在不知不觉中凸显出来,概念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环节设计清晰明了,每一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简单而不纷繁,简约却又充实,更好地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环节设计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简,在于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应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层递性,去除旁枝末节,逼近主题,结构严谨,脉络分明的特点。

四、表达语言——“简洁精当”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准确、规范、清晰、精炼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示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简约的数学课堂,教师语言应是言简意赅,直白而富有哲理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思维的过程,要把课堂的主体真正地还给学生。如《分数乘整数》一课,学生用连加的方法求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后。教师适时地提出:“求5个的和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如果求50个的和,甚至100个的和也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你愿意吗?”教师假设求多个相同分数相加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用加法解决问题

比较繁琐和困难时,就自发地产生了想学习简便方法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要惜语如金,反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练就纯净、精当、明快的教学语言,从而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把学生带入瑰丽的数学殿堂。

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的课堂,这种美不是表面的虚华和绚丽,而是教师个性化教学思想光辉的折射;是数学学科本身逻辑、严谨、充满理性精神的魅力凸现;是“简约而不简单”这样一句流行语的生动注解;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四两拨千斤”方式自主学习的完美演绎„„它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不断积累,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只有坚持守望简约,数学课堂方能回归本真,尽显其无穷的魅力,数学课改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走向成熟。

第15篇:数学课堂简约之美

数学课堂简约之美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一路走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教师也明显感受到数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可谓花样百出、精雕细刻。课堂变得繁杂,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添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数学教学的终极归宿之一。

关键词:简捷;简约之美;数学课堂

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句话――“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变得繁杂、臃肿、凌乱,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结果却因40分钟的教学时间所限,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添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归宿之一。

简约数学教学是指数学教学中要遵循“简约”的原则,体现“简约”的要求,凸显“简约”的风格,追寻“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追求一种简约之美。简约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非但没有降低甚至还更高了,教师要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繁琐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不要过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不要过分强调面面俱到,不要注重多授其鱼,而应侧重授之以渔,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借用一位哲人所说的“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之美,美在简洁,美在意蕴,美在灵动,美在创造。

一、教学语言简洁,创造简约美

恩格斯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记住,变成口语,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数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简约,通过数学图形与数学符号把很多文字表示的内容很简单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简洁之美。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的话不厄长,简洁概括,去掉华丽精致的辞藻,删去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实例而导入:“书包16元,文具盒4元5角,你们会不会写?”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得出两种不同的写法:16元,16.00元;4.5元,4.50元。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写法教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钱为什么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诱人简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孩子们的小眼睛都盯着教师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数学语言的生动、形象,使教学过程不再严肃和僵硬,成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较好、较快地获得新的知识。

二、探究过程简单,体验简约美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全面铺排,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它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猜想、推理的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教师均会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让学生探究什么、怎样探究,老师要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地探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观察、体验、发现、思考、比较、感悟,经历探究的过程。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推导。还有一位学生说:“以前我们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有很多种方法,我猜想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也有很多种方法。”然后教师就鼓励学生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梯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有的用直角梯形,有的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得到8种不同的推导方法。通过这样简单的探究过程,把知识获取与形成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并在知识的转化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练习设计简洁,感悟简约美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简单练习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引领学生从简单练习中发现感悟新知,探索更简洁有效的解题策略,增加知识的厚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细细咀嚼和感悟的机会,跳出文本与教师设置的知识藩篱,这样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就充分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从而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全面的进步。

四、教学环节简化,品味简约美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对于环节预设,我们应追求简洁厚实的、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的流程。教学的成功靠的不是搭花架子,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课程的本质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简单厚实的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其快乐发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简约是对“冗繁”数学课堂的一种清洗,是数学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教学内功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时,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不简约到简约的磨炼后,在课堂上能像一位魔术师吸引着学生深深地沉浸其中忘记一切,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教出简单之内的丰富,平淡之中的高妙,普通之外的深刻。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彰显简约之美,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简约数学教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10.

[2]严育洪.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小学)

第16篇:简约教学 丰满境界

简约教学 丰满境界

用简约的方式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语文;用实实在在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进而徜徉在语文的世界。这就是我理想的高效语文课堂。

一、一课一得,学习目标简明。

语文教学,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这五大块。从这个意义上来审视语文,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语文的目标搞得太复杂了,以至于我们抓不住本质的东西。因此,在确定目标时,力求简明。在一堂课上,解决一两个有用的、实际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如,景美情深的课文以赏读积累为主;故事性强的课文以熟读、复述、内化语言为主;写法上有特点的课文以领悟迁移写法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立简洁集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如宋银阁老师在教学《掌声》时,她根据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学习基础,落实课程标准。她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感受英子在掌声中的前后变化。

二、精心设计,学习环节简化。

一节课短短40分钟,能够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当前,一些环节枯燥、结构繁杂的教学环节充斥着课堂。从小组合作、班级展示、质疑探究、畅谈收获、达标测试„„各个环节匆匆而过。原本简单而快乐的教学活动,却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

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主要的教学活动做到位,就能够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三、返璞归真,教学形式朴实。

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课,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没有层出不穷的花样,有的甚至始终波澜不惊。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精彩纷呈。让人钦佩的是,他们教学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精致的辞藻,没有气势如虹的排比,但是学生却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正如薛瑞萍老师所说:“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美!当然,理想的高效语文课堂并不排斥现代教育技术,而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教学,丰满境界。

第17篇:简约教学设计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3.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难点: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比赛,提供感知素材。1.宣布比赛规则,学生进行计算比赛。 2.校对得数,学生统计打星。 3.表扬优胜同学。

二、课始设疑,明确学习目的。

师:在课前,我们进行了计算比赛,如果要比较的是全班几个小组的计算成绩,先要做什么?

1.统计:小组统计每个同学做对的题数填入表格中,并算出总数。2.比较:教师把各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板贴,然后分别评出四人小组和六人 小组中计算能力最强的一组。

3.设疑:如果继续比下去,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师:在这两个小组中究竟谁是最后的冠军呢?有没有一种既公正又合理的比 较方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下面的学习。

三、提供材料,感受概念。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观察图表,发现信息

师:首先刘老师向大家提供一份学习材料(课件出示)。 题数欢乐队题数开心队 ★ ★★ ★★ ★★★★ ★★★★★ ★★★★★★★★ ★★★★★★★★★ ★★★★★★★★★ ★★★★★★★★★ ★★★★★★★★★

陶晓谢菲马秀刘吴婷王强杨洋卢浩蔡志周小杰

师:看一看欢乐队的同学分别做对了几题?可以求出什么?开心队呢? 板书:欢乐队

6、

10、

7、5开心队

9、

5、

7、

5、4 2830 师:除此之外,再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究竟是欢乐队同学计算能力强,还是开心队同学 计算能力强呢?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既合理又公正的比较方法? (3)合作交流

师:把你比较的结果和理由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合理。 (4)集体反馈

师:老师来统计一下,认为开心队同学计算能力强的请站起来。说说你们的比较结果和理由。

师:这是他们的想法,在座的同学你们既然不同意,那你们能拿出理由说服他们吗?相信如果他们接受了你们的意见,一定会坐下去的。 学生进行辩论。

师小结:刚才,我也听明白了,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较两个队同学的计算能力用比总数的方法是不公平的,应该比他们的? 我们以前学过平均,平均是什么意思呢?(板书:平均) 2.在移多补少中初步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1)求欢乐队的平均数。

先来看欢乐队统计图,要使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的题数一样多,我么可以在电脑上怎样进行操作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电脑演示)

师:像这种把多的给少的,使欢乐队每人的题数一样多的方法,我们把它 叫做„„(板书:移多补少)

通过移多补少求出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7题,表示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的7题,就是一个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借助统计图我们来观察思考一下:欢乐队的平均数7是不是说欢乐队的每个人都做对了7题?那是怎么样的?反过来就是说,这个平均数比什么多?比什么少? (2)求开心队的平均数

估计:让我们继续来看开心队计算情况统计图(出示统计图),你能估计一下开心队平均每人做对的题数吗?随机抽取3~4个学生后追问:你们为什么不估计成9题呢?为什么不估计成4题呢?照你们的说法,这个平均数应该处在什么范围?

验证:请一学生进行电脑演示 3.根据平均数做出判断

师:通过移多补少我们求出了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7题,这个7反映了欢乐队同学计算能力的总体水平。开心队平均每人做对6题,这个6反映了开心队同学计算能力的总体水平。从总体上看,哪个队同学的计算水平高一些?是根据什么比出来的?

4.在列式计算中再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如果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求出平均数吗? 指名计算欢乐队的平均数,教师板书:(6+10+7+5)÷4=7(题) 提问:这个算式中有两个7,这两个7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计算,求出开心队的平均数。 板书:(9+5+7+5+4)÷5=6(题)

提问:快乐队平均每人做对6题,可是五名男生中并没有人得到6个,这是为什么?

概括: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都是先求„„再求„„ (板书: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5.解决课始问题

要比出两个小组中究竟谁是最后的冠军,比什么更合理呢?为什么? 师生一起计算平均数,并对获胜的小组进行祝贺。 6.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出示信息,学生解读。

a、岱山实验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33岁。每位老师一定都是33岁吗? b、在跳绳比赛中,小明所在班级平均每人跳160下,小强所在班级平均每人跳152下。

小明:我们班赢了,我一定比小强跳得多。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选择解题策略的练习

(1)小婷同学在参加少儿歌手大奖赛中,5个评委分别给出了7分、8分、9分、9分、7分。请你做做主评委,公布一下他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2)虹光小学各年级戴眼镜的同学人数如下图所示: 人数/人 1722 24615 一二三四五六

你知道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戴眼镜的同学?

师:让我们继续来观察这一张统计图,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师:是啊,随着年级的升高,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你能分析一下戴眼镜同学越来越多的原因吗?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师:近视眼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我们要从小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2.渗透估算思想的练习

师:刘老师这里还有这样的一条信息(课件出示)。

在“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中,一小组七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情况如下:22个、18个、14个、25个、24个、16个、21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谁先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估计的结果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个范围吗? 请每个同学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

与刚才估计的平均数范围校对一下,说明我们刚才的估计是正确的。所以,计算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估计这个平均数的范围。 3.渗透对应思想的练习(机动)

王叔叔骑自行车去旅行,右边是他前三天的行走路线。王叔叔平均每天行走多少千米?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①(75+25+35+81)÷5②(75+25+35+81)÷4③(75+25+35+81)÷3 学生用手指进行反馈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平均

路线 A B B C D D E

请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说这样解决的理由,再请其他同学说说不同的想法。 4.拓展练习(机动)

出示张立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统计图,数学成绩被弄脏了,已知语文92分,外语95分,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5分,能估计出数学分数在什么范围吗?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吗?

第18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用情感开启学生的思维

李娟

这学期听了几位老师的课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总结出关于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不只是授课,更是在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数学课,让我明显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灵动性。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着学生运转,而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课堂上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老师都要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要点。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是做秀,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要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与学生交流,争取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和谐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以后,我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去钻研教学,力争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19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辛集镇中心小学 王仲景

名师课堂带给我的启发与思考吗,他的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和丰富的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严谨的治学品质、独特的研究方法、匠心独具的练习设计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的课是朴实无华的,却又那么实在。他可以紧紧的抓住学生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的舞台,真正体现出了数学的魅力。究其原因,我想首先是:做一个风趣、有亲和力、有幽默感的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比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发现一股幽默的气息。他一句很普通的话、一个普通的动作似乎都具有魔力,让听者饶有兴味地听下去,参与进去。整个学习活动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快乐、充实。使学生充满信心的在动态生成的课堂学习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他的幽默与智慧深深地感染着我。王老师用他别具一格的魅力牵动着孩子们不断探索的心,也牵动着我——一个听课者的心,在他的引领下,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启发我不断地深入思考:我的课堂魅力在哪?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吗?一个真正有水平的有深度的老师教给学生的是思考、深入思考的学习方法。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数学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应用是数学的生命线。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了书本上的数学,而实际生活却是一个更大的课堂,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王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紧紧抓住了每一个孩子,更吸引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他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智慧!

第20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于旭光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初中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简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doc》
简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