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2020-08-1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四、结语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推荐第2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非凡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假如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重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爱好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假如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兴奋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非凡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奇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把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定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非凡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楚。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把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把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靠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练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漂亮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重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爱好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重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

1、

2、

3、

4、

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经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熟悉》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心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僻如在教学《角的熟悉》时,学生最轻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熟悉,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熟悉》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定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定;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定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定。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定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重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凡是CAI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推荐第3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汪盈 景德镇市第一小学 333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学生所拥有的基础知识、家庭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让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多样化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应用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所以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应该是一种教起来让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乐学的内动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新课导入时,教师设计了蜡笔小新早上赶校车上学的情境:校车每天这个时间(贴7时的钟面模型)准时到达小新家门口,第一天,当钟面上的指针刚指到这(贴6时的钟面模型),小新就站在家门口了,却没看到校车,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呀?(原来他来早了)小新吸取经验,在第二天这个时间(贴8时的钟面模型)来到家门口,又没看到校车,这又是为什么呢?(噢,他来晚了)看来,我们要做遵守时间的好孩子,要想按时到达学校,就得先正确认识时间。

在课件中加入动漫卡通的形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创设情境,让课堂充满人性、智慧与生机。

二、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由于生活知识面窄,缺乏感性知识,所以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这时候,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就能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他们不能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份,拼成一个类似长方形的图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从而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1亿有多大》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亿的概念。1亿有多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经计算推出1亿张纸的高度,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家所熟知的珠穆朗玛峰,并显示出它的高度。通过动态演示1亿张纸的叠加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1亿张纸叠加起来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体会到1亿有多大。

这样的动态演示,可以在使学生真切感受到1亿有多大的同时,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判断发生激烈的碰撞,充分激发学生的灵动思维。

四、联系实际,感受知识源于生活

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名币》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我先用课件出示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预先拍好的)问:你去那里买过东西吗?如果去过,你能介绍一下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吗?很多学生已经有了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很开心地汇报自己买过的东西和花的钱数。借此机会引出课题:你们刚才说的5角,1元,5元,10元,100元,这些都叫人名币。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了解学生有无购物的经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给课堂带来了新的视听享受,而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优化了我们的课堂结构,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推荐第4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使得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其科学地主动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本文根据自己这两年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经验、体会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而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它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画面1:在一条公路上有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在行驶,车轮都是圆圆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画面2:出现了一位“小马虎”学生,他忽发奇想:怎么车轮都是圆圆的呢?要是将车轮换个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画面3: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被换上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从而就出现了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教师在这时揭题:“圆的认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出来,将问题化难为易,

1 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数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对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而事实上,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太容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学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致使学生对所推导出来的公式的精确性持怀疑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消息重新加工,产生具有进步的新设想、新方法。例如,在教学加减应用题时,我把课本上两幅鸭子图,制作成,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想像具有特殊的作用。想像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这样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深化课堂训练

2 2 对于数学课来说,无论概念、定义、法则的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的巩固,解题策略的运用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并且,教师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要立刻有反馈——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及时纠正。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加大课堂训练密度。例如,根据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情况,采用一题多变练习;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等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反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集正误典型,及时反馈与众,集体参与评析,这种练习形式有益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以达到自我反馈、自我纠正目的。在练习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多媒体正在以其强大的优势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我们也不应该盲目夸大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它不能完全代替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实际观察、直观感知、基本运算、逻辑推理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寻求教与学的结合点,要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可以观察的、对手做的、该写的、该画的不能取消。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日益注重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无疑给素质教育的实施增添的色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优质高效。

推荐第5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xxxxxxxxx小学:xxx 邮编:xxxxxxx

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伴随着新课标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的原则,学生越来越多的发现了身边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如果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无法扩展,这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相矛盾,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不适应信息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将愈发感到数学抽象无味,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复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例如在学习《认识圆》这一课时,我在跟学生自己的家乡在土楼旅游区时,就用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圆土楼的图片,配上音乐让生欣赏,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的土楼大都是什么形状的?引出:圆。由于画面美丽、鲜艳,音乐动听、悦耳,在课的开始就能以生动形象的图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数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对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且注意力极易分散,学习效果不佳,而事实上,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图像可展示连续的动态过程,将传统的:静态演示“转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用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教师用语言和教具难于解决的问题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受到刺激,让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便得形象直观,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教学的重、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面积公式的辅导,如果运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道理。如果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中移除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并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能够想象到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积的长方形。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得到认知感,学会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且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练习多样化

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独立思维的一种活动方式,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教师在可以练习上利用多媒体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有限时间的效率,起到了小黑板难以起到的作用。通过灯片投影,能组织大量的变通题。练习密度增大,同时在达标练习中运用多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练习题,能够帮助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利用反馈信息及时点拨评价。同时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也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各种情景的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等,由课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并配以声、像,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教学走进日常生活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掌握规律巧妙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走进“形象”,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全面地理解知识,深刻地巩固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如:《认识圆》一课人,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说一说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如果把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或椭圆形,行吗?对此学生很难说清其中的道理。这时候可用多媒体展示三组画面:有些人分别坐在装折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里,上下颠簸的情形是,紧接着又出现了第四组画面,人坐在装在圆形的车轮的汽车里,又平又稳。最后屏幕上出现四辆汽车同时开动的画面,以及车轮进行留不了车轴的行动轨迹分别是:折线、波浪线和直线。几组不同画面的对比,使学生清楚地明白了“车轮要做成圆”的道理。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扩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同时又创设了愉快、交流、动态的教学环境,能帮助学生理解力、掌握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讲清的重点,难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思维,综合创造等能力。

推荐第6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宋仕林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思维、生活和劳动方式。教学改革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现代化,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深入课堂。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小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活动。小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投影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二、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求图形的面积时,光靠讲解是无味的,必须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学习为乐。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简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

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四、利用现代媒体的表现力,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我们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又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推荐第7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其功能,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多重方位的刺激,较快地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优化 [关键词] 多媒体

数学教学

促进

参与课堂

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来打天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如果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避免这些缺点,因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其无法达到目的多媒体不仅直观形象、色彩绚丽,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创设数学教学特定的教学情境,多方位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其功能,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多重方位的刺激,较快地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优化,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各种课型中的应用。

1.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激趣提效。分数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一大难题,分数这些抽象的符号不仅枯燥乏味,同时还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等干扰。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一直是分数教学的苦恼。而如果在分数教学中教师能有效运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分数教学的难题,则会使分数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分数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动画情境,通过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抓住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分数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分数、分母、分数线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把握发音要领;又如在拼读阶段,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引导学生运用声母和韵母相拼,让学生通过趣味练习,逐渐熟练地掌握拼读技能;在字母书写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计拖曳游戏,让学生在拖一拖、放一放的过程中,找到字母在书写时的正确位置,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左一遍强调右一遍的示范,既激发了学生的书写兴趣,又提高了对学生书写教学的实效性。

2.小学数学识字教学:多媒体字形分析。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是习惯于给出分数认读,然后分析字形,然后进行组词,或者是布置学生自学,圈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然后翻阅课课通找找相关的组词,课堂上带领学生读几遍,课后再抄写几遍,识字教学效果普遍低下。新课标对数学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通过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生的识字兴趣,将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妙趣横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作为切入点,教学课堂所要掌握的生字词,让课堂充满童趣和情趣。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动画对汉字进行字形的趣味分析,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同时也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对学生认字带来很大的帮助。如在教学“小数”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将字变成三股潺潺而下的溪流,学生不但通过直观的感受,马上就能掌握汉字。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识字和游戏、画画等活动有机结合,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优化识字教学的效果。

3.小学数学古诗教学:多媒体插上翅膀。古诗是中国文明的历史沉淀。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局限,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文化、思想等都很生疏,因此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大难。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视听感受,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的长河,改变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体会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美妙,为古诗教学插上隐形的翅膀。如在古诗《绝句》的教学中,笔者就运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翠绿的杨柳青翠欲滴、迎风飘扬,两只黄鹂在柳枝建嬉闹,唱着动听的歌;成行的白鹭在蓝天自由飞翔,飞向天际。多媒体的运用让诗中的意境跃然眼前,让学生愉悦地进入诗歌的学习,领略诗歌的神韵。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录音,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语气、节奏和语调等方面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让学生徜徉于古诗的美妙意境中。

4.小学数学写作教学:多媒体提高技能。作文是学生认知和表达的综合体现。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关心又棘手的教学问题,学生作文课上不知从何处着手,谈“文”色变,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大难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生活的人、事、景再次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中,挖掘他们平时视而不见的生活内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甚至可以通过定格、放大等技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直到学生多方位观察,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给提供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学生成功写作奠定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校园》时,教师就可以事先拍摄录像或图片放给学生看再现校园的各处美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重点,就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了。再如针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提高,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围绕写作内容展示例文,将例文的重点片断,写作要点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实例中得到启发,在写作中进行直接的迁移,给学生的写作提供脚手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选材,确定写作的顺序,直到学生对写作进行布局谋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作文的批改转移到电子屏幕上,调动学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开阔学生的视野,集思广益,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如果说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才能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因课制宜、因需所取、因势利导,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努力使新数学课堂这朵鲜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让数学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总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达成。 -

2012年12月

推荐第8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剑河县革东镇麻栗小学:姜国情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迅速的腾飞,计算机普遍进入了市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本人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淡以下几点浮浅的认识。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吸引学生注意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众所周知在新课程下,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更广的要求,其中创设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那么,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教师的行为、语言,教学的设计之外,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并且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数学的知识性、游戏性和互动性容为一体,将声音、图像、动画融为一体进入数学课堂,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由于教材上的例题比较远离学生的实际生

1 活,我就对教材进行了改变,利用多媒体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今天我当家”的主题活动,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别设计在四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和“小明”一起“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社区服务”、“设计购物方案”,较好地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把日常生活与自己的学习内容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说教,学生就可以掌握所学知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思维又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表示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秒,都不易弄清楚;对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满10进1,也会感到不习惯,而如果在教学时仅仅依靠钟面这样的实物的话,由于物体大小有限,有一部分的学生并不能

2 完全看清楚,从而就会影响整堂课学生的理解,效果也达不到了。因此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针对上述情况,制作了一段课件,首先出示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得很清楚,点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行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抽象思维,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象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的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例如一道思考题:“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行9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这列火车长多少米?”学生解答时有困难,我就依靠多媒体这个伙伴作模拟实验,在声响提示下火车开始移动,并以车头为准在所行路程上改变色彩,当车尾离开桥面时,再次声响提示,火车停止,学生从动画演示中,不难看出火车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和火车长的总和,从而列出求“火车长多少米”的算式:900×3-2400=300(米)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

3 角色转换 ;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往往喜欢一门课的前提条件就是喜欢这门课的任教教师。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教师当搬运工,单项传递知识的过程,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买东西。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买卖东西时要用到什么?从而引入人民币,紧接着老师再提出要求:平时生活中你都买卖过东西吗?都是怎么做的?再进行现场买卖等。数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学生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和实际操作才能更好的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加减,从而让学生从死板的学习模式转变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总之,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取缔传统教学,应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推荐第9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泰州市渔行实验学校 曹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师讲课不再是光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电脑普及到了课堂,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特别是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尤其显得重要。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一上数学课就充满好奇,产生学习兴趣对课堂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要设置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思维,在课堂上积极思考。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像学生展示了上海世博会一些国家展馆的照片。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欣赏了中国馆、日本馆,美国馆等等,非常兴奋。接着我问,“你知道从泰州到上海的路线吗?”在出示了泰州到上海的路线之后,我又问学生,“你知道从上海返回泰州的路线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兴趣盎然的用倒推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几何教学

长方形、正方形、圆以及圆柱等立体图形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这些知识知识只是几何初步知识,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弱,还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这时就凸显出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优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几何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用多媒体展示如何使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测量圆形物体周长的几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动态的画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如,《圆的面积计算》是《圆》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在圆面积的推导中,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将圆进行等分,分得越多再拼合起来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可是教学

模型只把圆十六等分,拼好后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光靠教师讲解苍白无力。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圆进行十六等分、三十二等分、六十四等分,再进行拼合,让同学们观察体验分得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让同学们一目了然地知道,拼合的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再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柱与圆锥》这两个单元时多媒体的应用更是重要。比如,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铸成一个底面半径为4厘米的圆柱体,圆柱体的高是多少厘米?这一题是典型的形变而体积不变的题,用多媒体演示物体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

三、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

多媒体图文声并茂,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 》以及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 》时都可以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一些物体有规律的摆放的图片,使学生理解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在讲解《图形的密铺》一课时,我出示各种密铺图案,使学生知道不仅仅是正六边形、长方形这些规则图形可以密铺,不规则图形也可以密铺,并能在欣赏密铺图案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四、多媒体的应用要扬长避短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每堂课都适用,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多媒体的程序都是课前设置好的,而课堂上很多情况都是预料不到的,这样,课堂上学生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候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但结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时教师上课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上课时只动动鼠标,没有板书,没有学生板演,一堂课轻轻松松的过去了,学生没能留下深刻的影响,就像看了一场电影,散场了之后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多媒体一种辅助教学工具,用得适当,可以扬长避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体会到课堂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要吃透教材,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使多媒体发挥更好的作用。

推荐第10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山丹县东乐乡静安学校

王文君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是把电、光、形、声等多种媒体巧妙的组合起来。能够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使得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如:《时、分,24时记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开始上课就展示故事情境:中月十五,孙悟空,猪八戒分月饼,两种分法两个人都不干,为什么呢?学生对两个人物非常喜欢,感觉他们也在分月饼,觉得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既而抽象概括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利用多媒体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到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不仅淡化了重难点,而且学生参与探索属性的意识也随之增强。比如在讲“圆锥”这一节时,老师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出来,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还比如,在数学中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能利用计算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单、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在“角的认识”这一节,显示屏上先画出一个传授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再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形成的轨迹引出的“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用动画展示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理解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可见,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三.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多媒体教育网络,即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相互交流。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少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多媒体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平移和旋转”的学习中,多媒体提供了用三角板量各种角的方法,小房子平移的过程等动画过程。这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走进新课堂》

3、《远程教育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4、《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课程的教学观》

第11篇:小学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在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最基础的阶段,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自然得到了广大人士的重视。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应用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广大教学同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探究 解决方法

数学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利于为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新课程教学改革也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将多媒体与教学课堂有機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虽然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但是,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存在很多漏洞,即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使用方法错误,学生学习方法不佳。为了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这些漏洞,才能避免这些漏洞给学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一)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就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学学校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他们将数学定义为一门枯燥,无用的学科。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厌恶数学学科的学习。如果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学习问题,要想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仅仅是空想。

(二)多媒体使用方法错误

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学校引入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对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存在错误。首先,学校不能在所有班级进行多媒体教学,只将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所谓的实验班,尖子班。其次,虽然有的学校能在全校实行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在一些弊端。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课堂板书,导致学生只能从多媒体屏幕上摘抄数学重点内容,当教师课件放映过快,学生就不能及时记录课堂笔记,从而产生知识误区,不利于数学基础知识学习。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佳 (先发表后付费扣1324725251,微信15652606958)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能做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学生能在学习中做到合作学习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生除了做到合作学习,还要做到自主学习,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同时做到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有的学生不喜欢和他人探讨数学知识,有的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学习方法不佳,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现状

将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可以发挥两者的共同优势,解决教师与学生存在的学习漏洞。为了通过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现状,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正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新课改要求下的创新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将多媒体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既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放映出数学教学模型,通过讲授数学模型的特点和锻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领略数学魅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小学学生好奇心理,利用学生对新科技较为兴趣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快速且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

(二)正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运用到数学教学课堂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学习,而不是为教师教学提供方便。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将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将一些重点基础知识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及时做好数学笔记,避免产生知识盲区。同时,数学教师在进行课件放映时不能放映太快,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课件知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沟通能力,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学生学习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才有利于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三、结语

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奠定学生数学学习基础。本文笔者不仅浅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还提出了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改善教学现状。希望广大教学同行能够借鉴本文,利用好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翠,任洪君.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和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

[2]李建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3]郑华.浅谈“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2).

第12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中心太保小学:吴锡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使得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其科学地主动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中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声音,可以使创设的情境更生动逼真、更接近生活,使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接近实际,更能体现数学概念的实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并且通过动画、优美的音乐等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例如,教学“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轻易地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周长与面积的表象,加深理解。教学时,教师操作多媒体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在音乐声中长方形的“周长”不停地闪动,然后,长与宽的交接处裂开,左边的宽向左慢慢倒下成水平,上面的长向上方旋转到与右边的宽成一直线,再向右边慢慢倒下成水平,长方形的四条边拼成了一条线段。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周长”的表象。教师再一按遥控器,多媒体计算机再演示长方形的“面积”屏幕上的长方形,在音乐声中从左向右逐渐被黄色填满,然后。长方形的“面积”不停的闪动,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形成清晰牢固的表象。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的特点,运用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也一样,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多媒体不仅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智力、才能。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地反映教学重点的资料,让学生借助媒体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求相遇时间应用题,先

1 在多媒体出示准备题: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0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为了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行程问题”的情况,教师在制作多媒体中演示两人相对运动的情形,为学生创设运动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相对”、“相遇”、“速度和”等概念,学生很快发现“两人1分钟走的路是50米加40米等于90米,两人3分钟走的路是3个90米”,很快解决了问题。然后,教师在复习题的基础上(复习题与例题在多媒体活动演示),改动条件与问题,即在复习题前面加上“两地相距270米”的条件。抽出后一个条件与问题,拉入“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这个问题,学生觉得很有趣,因而,很快会用复习题的逆向方法解决,并掌握了路程、速度和与时间的关系。这样,很快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容量,缩短课堂授课时间,给学生更广阔的自主空间,还能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浅显易懂。例如:教学《统计》时,如果是传统教学,课前要准备大量的统计图,以供上课时能随时使用,否则就得在课堂上浪费很多时间去画统计图,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统计图,既节省时间,又动态的展示了统计图的形成,让学生轻而易举的学会了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就深刻。这样课堂上不仅能很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能进行灵活而充分的练习。

以上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我认为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理清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第13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恰当的应用多媒体

木李镇新徐小学 刘连国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适时恰当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科学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性,大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甚至制约着课改的推进。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合理地选择媒体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在有限的35分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媒体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选择什么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根据教学内容来选用择多媒体,能更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语言和文字所难以直观表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往往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要解决行程中的“相遇”、“相向”、“相背”、“同向”等问题时,可以用计算机直观的展现这几种运动,并且教师可以把这组动画进行任意切换,反复比较、区别,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使教学目标高质有效地达成。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括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枫叶、蜻蜓和天平。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天平“并不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天平,缺乏时代感,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很容易解决了上述问题。教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在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图片范围有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教师把下载的图片按范围制成若干网页,学生可自由浏览、搜索、比较、分析。他们根据学习目标先观察杂乱无章的图片,再使用软件中的仿真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对称图形”,观察电脑从诸多图形中搜索出来的对称图形。他们原本已有的“对称图形”的模糊认识与图片中的对称图形产生联系,发现自己原以为对称图形都是上下相等或左右相等,原来还有一些是旋转后相等的。在了解“对称图形”后,同样用输入关键字的方法,集中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也就形成了数学学习的内动力,这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过程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小学生年龄小,有着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的特点,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如果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心理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实验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出色彩鲜艳的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的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形象的动画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的其它知识也产生了疑问。可见用多媒体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教学将两个一步计算式题2+4=6,3×6=18组合成为一道综合式题时。就可以先将两个算式中相同的数字6用相同颜色显现出来,然后再用另一种颜色将表示这个数字的算式找出来2+4,并且将这个表示数字的算式动画移动到3×6=18的数字6的下面,在外面添加小括号。最后再将3×(2+4)=18抄下来,就这样组成了一道综合算式。整个过程层次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在教学 “相遇问题“时,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用微机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五、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越来越显著,但是在积极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的今天,仍有不少老师认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缺陷,原因之一是不能根据课堂实情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

例如: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答案,代表了不同的思路,最佳答案并不一定是老师给的,有时候,学生的答案比我们的标准答案更精彩。在这方面,黑板是多媒体所不能取代的,它能灵活地采用学生的答案,但电脑却不能如此通情达理,它只能按我们事先设定的程序运作下去,这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挫。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不同的看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对我们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加高了。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智能的软件编写程序,以便在上课时,随时进行书写和修改。

现代信息技术虽然好,但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有选择性的使用。而不能滥用,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或者说要补充什么),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使由现代技术设计的软硬件与课堂教学的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长方体的棱长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然后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采用观察、测量等方法,说一说长方体的棱长特征,最后用多媒体演示进行验证。这样课堂上既有教师的组织,又有学生的参与,可以达到激发兴趣,体现辅助性的效果。表现手法和形式上也要严谨周密,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

在计算机技术中有不少资源可以应用到教学中,如一些JAVA插件、教师自己编写的一些程序、制作的课件、各种多媒体影视资源、网络上的一些信息和程序等。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合理应用一些现有资源也是重要的。

总而言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我们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应用势不可挡。我们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南国农、李运林、李奈:《电化教育实验》

3、百度网站 http://www.daodoc.com/

第14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激发兴趣 学习效率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中, 可以在课件中设计一些由各种图形拼成的图案。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地开展《认识图形》的学习。

[案例2]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小明的一天》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半时和整时,

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把小明从早上起床的时间到晚上睡觉整天生活表示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整时和半时以及区分12时制和24时制。可爱的画面,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巧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的教学充满形象,声音,色彩,就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形、声、色、动、静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3]

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一年级《买铅笔》中15减9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15根小棒,第一种方法将小棒一根一根地向右边移动,直到移了9根为止;第二种方法:先把15根小棒分成两堆分别是10根和5根,在10根这堆用动画移出9根;第三种方法,也是先把15根小棒分成两堆分别是10根和5根,在5根这堆用动画移出5根,再10根移出4根;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看后能清晰地知道15-9=6是怎么来的?理解减法的意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抽象思维转换为直观实物,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

2 在主动参与,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巧用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案例4]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色彩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清晰地表达出来。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主要衡量标志是在同样的有效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 育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1.5%,味觉占1%,其他占3.5%。这证明视听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较大,同时也表明,视觉与听觉结合,获得知识的总和能达94%,尤其可见视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应用教学媒体与注意力集中程度密切相关。关于注意比率的研究证实: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集中比率为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集中比率则为54.6%。可见视觉媒体引起人的 3 注意力比听觉媒体高得多,若视听结合则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会大大提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中视觉和听觉最为有效,二者并用效果更佳,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充分发挥人的五个感官的全部作用,效果最佳,必然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保持更长久的记忆,进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5] 教学“统计图表”这部分知识时,如按一般方法讲解一种统计图表的画法, 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要20多分钟。若运用多媒体课件分步绘制并结合讲解,可缩短至5分钟左右,而且绘制的图表精确、美观,既加快了教学节奏、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15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作者:堂哥 出自:鸟 浏览/评论:721/0 日期:2008年11月6日 20:45 [内容摘要]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的问题。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利弊谈;教学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如在教“圆的认识”这节课,当这节课已近尾声,学生们普遍比较疲惫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片刻后,老师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片绿地,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上,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看到小猴子被车颠的一上一下,学生开怀哈哈大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感觉颠簸?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老师再问:“难道坐在车轮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吗?”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屏幕出现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进的画面,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 。“这又是为什么?”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运用课件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通过三次演示,反复刺激,启迪思维,既加深了对圆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趋于降低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又被调动起来。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 max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荷兰数学家及教育家费顿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多媒体教学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超越时空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我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从而发掘其创造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换个角度冷静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热”现象,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过分追求画面的装饰性,干扰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追求声像效果,容易唤起学生过多的无意注意。因为我们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忽略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的最终落点不在教材上而在媒体方面,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

我见过这样一堂数学课,前后共设计有七个之多的动画片断,孩子们甚至在结束观看后仍然沉浸其中,结果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使目标难以达成.虽然我们力求让孩子能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原本很枯燥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可否认数学具有一种天然的严谨性,低年级数学和语言仍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是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的,那么,我们把数学课中的语言文字内容统一于某一图像媒体中,不但剥夺了学生想像能力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片面

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上占了很大优势,但是在一些动手能力方面,显得很无力。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53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方式偏向测试后得出:普通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听觉学习者(声音、音乐)占34%,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来学习)占29%,动觉学习者(移动、触摸、行动)占37%,这说明,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必须三者结合起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观察图片,并结合动手实践。过分依靠多媒体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动觉的刺激,三个要素失去平衡,必然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3.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倾向,几乎所有的各种级别的教研课、观摩课或者参赛课都使用了课件,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件作为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教学资料,只能定位于辅助教学、服务教学,它只是一种手段,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有的教师上课时貌似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即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实质上,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无疑是“换汤不换药”。 4.喧宾夺主

取代板书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我国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小结

总之,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它无论多先进,但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只有一条:即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的效果,它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英特尔总裁克瑞克·贝瑞克博士说到:“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多媒体,选择恰当的时机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才能发挥多媒体的最大功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第16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而这一系列环节的应用,都要建立在对小学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应用的基础之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寻找多媒体应用的最佳切入点和时机,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主要缺点是难读难写,表达形式单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现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新知识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新课伊始我就用计算机放映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建筑、图形、鲜花等画面,让学生开始就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和普遍存在性,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主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开展教学。

信息反馈及时是计算机各性能的体现。当学生正确解答结果时,画面上会呈现一个卡通人物并且还伴有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当学生回答出现问题时,多媒体给以提示、帮助,使其重新获取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同时,经常地使用生动而有刺激性的信息反馈,还有利于增强刺激强度,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相遇问题”时,首先借助计算机演示两辆汽车的运动过程,然后提问:“谁能从刚才的画面中说一说汽车的运动状况吗?”因为有了直观动态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将相遇问题的关键词“两地、同时、相向、相遇”说了出来。正因为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解答相遇问题也就不困难了。

3、创设应用情境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首先出示各式各样的柜子,然后提问:“如果老师要你们帮忙设计一个衣柜,你会怎样设计?”学生汇报时老师再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说明。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模拟购物。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4、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建立两个大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我在课中放映了许多学生们亲身经历的场面,有游览烈士公园、海边公园的景象、有学生在学校礼堂开会的场面、有在操场做操的场面、有在教室上课的场面等。让他们感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和思考的人才能挖掘出来。

(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大门,小学生感性知识缺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视觉媒体以多种变换形式同步合成技术,突出重要多媒体特点,吸引学生对刺激物的注意力。

1、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

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利用多媒体设计圆柱体的表面,拆开与组合的画面,通过画面的配合教学,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了,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因此,对于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能掌握得很清楚,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使定义清晰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2分钟,有2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多媒体,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教学“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件+讲稿”的方式,把一些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分析“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分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3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学生往往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等同起来,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大桥上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3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数量关系式了。又如: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后,请学生在半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共画了几条,请画的最多的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展示。教师提问:“如果再给一些时间,这张纸上还能画吗?”教师放大学生的作业纸,边画射线边说:“画是还能在画,但看不清楚了,现在我们就请电脑老师来帮忙好吗?”接着就进行课件演示,大屏幕上再现了“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的过程。

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后,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呢?车轴应装在哪里?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但说不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画面: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小动物难受极了。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为什么汽车车轮要做成圆形的道理。接着又显示一组车轮同时圆形的对比画面:红色汽车的车轴装在圆心,汽车行驶得又快又稳,车里的小动物神情自然;蓝色汽车的车轴不装在圆心,汽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颠簸不停,车里的小动物忐忑不安。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找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切入点

(一)在教学的难点处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便是学习上的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恰到好处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如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它比直线、多边形的概念难形成,特别是对平角和同角的概念,学生容易与直线,射线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可通过在投影器上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平角和圆周角的概念,把两根线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再固定其中一根线,旋转另一根线,可以得到锐角、直角、平角„„这

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区别这一概念与其它知识的不同。

(二)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应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么,如何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趋向,在思维的转折处创设一定的情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提示,这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着依赖性,依赖教师的教、依赖好同学的帮助。为了让这些学生增加自信心,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片断,倾听他们成功的心声。由于这些学生受到自己所见所闻的感染,因而从心底里急于去尝试成功的喜悦,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

(三)在学生练习时应用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网络多媒体量大,计算机多媒体检索、显示及多媒体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多媒体传播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等反馈多媒体的方法和途径。

1、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2、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四)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用

讲授式的课堂环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孤立体,最多也只有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交流,有了多媒体,

仿佛就有了情感的传输纽带,也就推动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强大潜能的学习主体。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进行“5以内的加法运算”时,利用多媒体把

1、

2、

3、

4、5这几个数以小动物的身份出现。利用多媒出示:在猴山上,山上有3只猴,山下有2只猴,一共有几只猴?学生算出3+2=5(只),这样在低年级教学中应用课件,可以合理开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教学中注意更加重视数学定义产生、发展过程,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坚持摈弃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重纯数学知识的传授,轻联系实际的应用,重运用数学结论,轻结论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的探索等不利学生发展的现象。

2、不要把先进的技术当作成简单的直观演示的工具,而应以它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不能以先进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

4、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去开发、去探索,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 [M] 中国教育出版社,2000.

[2]杨荣平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顾泠沅 数学思想方法 [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徐立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我叫宫继红,是兴城电大03秋小学教育本科学员,2003年秋入学,现已毕业。性别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昌图市,1975年11月21日生,2001年9月参加工作,在辽宁省兴城市曹庄中心小学从事教师工作,现在担任4年5班的班主任。

主要学习经历:1991年——1994年毕业于牡丹江市地区高级中学

1998年——2001年毕业于辽宁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成果:2004年在兴城教育学会发表了《浅谈现代英语教学》

2005年在葫芦岛教育学会发表了《营造学生英语环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06年在中国教育学会发表了《计算机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指导过程

小学教育本科学员,来自小学教育的第一线,因此,在小学教育本科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员的选题尽可能的贴近学员的教学实际,能够充分体现学员的学习收获。有人说,选对了题目,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这话可能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因为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

怎样指导学员选题,是指导教师有待探讨的课题,我在指导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是否具有可行性

该学员毕业以来,一直在小学任教,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课从原来只凭一本教材上课,发展到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适应教学形势发展的要求,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选题结合了作者的教学实际,在完成过程中容易收集材料,所以有它的可行性。

二、选题是否适中

从本专业毕业作业要求来看,毕业论文的篇幅相对较长,因此,如果研究的问题太小,则难有展开的余地,写出的文章常会给人一种繁冗、庞杂、小题大作之感。相反,如果研究的问题过大,而作者的研究经验不足,写出的论文会流于肤浅、空泛,给人一种大题小做之感,所以说选题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从本文来看,选题正适中,能够围绕题目把问题谈透。

三、选题是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该同学的论文题目是《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选题具有一定实际意义,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时代要求。因为,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先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必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各科教学,必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因此说这个题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四、选题是否有应用价值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所以能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这篇论文可以为同行们找到一条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途径,有一定的学术性,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五、选题立意是否新颖

该论文论点鲜明突出,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较强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有极大的吸引力,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在论文中对每个小分论点阐述都非常清晰,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来论证,另人信服。最后又从多媒体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简要论述相关的问题,使全文内容比较全面、周到,有一定的说服力,

可以说全文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清晰,是一篇非常好的论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指导教师:王国民

指导教师评语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明确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教学问题。文章立意新颖,观点正确,搜集了一定的数学教学实例来对文章的中心论点加以阐述。应该说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具体并有一定的说服力。文章通篇坚持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论述原则,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文章结构严谨合理,观点鲜明而突出,论证过程逻辑关系清楚,文通字顺,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指导教师:王国民

综合点评

选题很好。文章结构比较清晰,观点正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对自己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践经验的比较系统的总结。其中有些观点不乏闪光之处,从中体现了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正确认识,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理念。但美中尚有不足。拟建议:

1.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可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同时,对实践经验可进一步概括、拔高。

2.文章的角度及框架尚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如,可以从认识、做法、体会的角度进一步调整修改。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文章的生命更加鲜活。

第17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王洪先 学科:数学 职务:教师 职称:小教一级

单位:太和县肖口镇任庄小学 手机:15345683303 地址:安徽省太和县肖口镇任庄小学 邮编:236621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太和县肖口镇任庄小学 王洪先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数学的局限性,融视、听于一体,把声、光、形、色、动进行组合,以形式多样化的信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理解,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的思维空间,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促进能力、智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多媒体教学有如下作用:

一、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突破师生之间仅凭语言、传递信息的之路,“媒传”较之于教师单纯的“口传”,其优越性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能有效地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寻求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投影显示红领巾后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讨论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适时总结并加以鼓励。投影显示三角旗、房架后,并提问:“红领中、小三角旗、房架,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

奠定了基矗,而且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认知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图、文、声、像同步的优点,它能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化难为易、突破难点。在突破“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一定相等吗?”这个难点时,我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狐狸和狗熊各分得一块面积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菜地,狐狸趁狗熊有事离开菜地一会时,将狗熊的篱笆移动了一下。狗熊返回后很生气,说:“怎么我的菜地变小了?”狐狸却说:“你菜地的篱笆(周长)还是那么长,你并没有吃亏。”这时我问:“这两块菜地的周长是一样长吗?为什么?”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积极开动脑筋,有的想出用测量的方法,有的想出用平移的方法等等,各抒己见,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答出“菜地周长没有变”之后,我进一步问学生:“狗熊要教训狐狸,可以将狐狸菜地的篱笆怎样移一移?”让学生在课件上移动狐狸菜地的篱笆。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探索的时间、空间,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他们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得到不同的移篱笆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拓宽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可利用的教学手段较少,再加上数学本概念本身通常比较抽象,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的感官以丰富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高,课堂容量较小,课堂效率也相应低下。如进入一年级后的第一堂数学课是《走进数学世界》,书本上举了很多的例子,虽然其中也有意识地增加了图片的数量,但多数仍是干巴巴的文本文字,看上去苍白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书本中提及的事例,在互联网、教学光盘中搜索相关素材,来充实这堂课,从而向学生展示现实世界中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如书本上所说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这又是数学”。

总之,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潜力。我们如果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合理安排师生双边活动,形成较佳的教学结构,以达到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进而加快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速度,拓宽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是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18篇:浅议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越来越多了被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用和重视,并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有效地应用好这一功能强大的新技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本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逐渐进入家庭和社会各领域,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着越来越深刻地改变。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课堂,给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带了变革,也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要求。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教师是一堂课的主导者。课堂上,教师就好比是演说员,是魔术师。你要让观知道你在说什么,演什么,你台词就得说得流利无误,演技要熟练利落。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要一个操作熟练的老师,才能让其发挥作用。否则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如某教师在一堂使用多媒体的课上,首先是开机,然后几分钟才翻到他要播放的PPT,讲了不到十分钟,机子就出了点小小的故障,他自己在上面弄,学生们在下面等,交头接耳,稀里哗啦乱成一片,过一会儿还是没有弄好,结果只得又去找管理员,这时离下课已经只有几分钟了。这样的一堂多媒体教学课,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因此,熟练的操作技能,是教师上好一堂多媒体课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勤学苦练,不耻下问,多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能自己修改和开发教学课件

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除了应具有熟练的软硬件操作技能,还应该能够自行修改和开发自己教学课件。网络上的教学课件往往是量多而不精,而已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又少或不切合自身实际,用起来就会感到资源贫乏。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课题,有网上找了半天,还是找不到如意的教学课件,一般来说,网上找到的课件都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意图,或是图片多了,动画多了,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吸引不到内容上;或是内容繁杂,废话连篇,不够精简等等。亦或是找了半天根本找不到想要的东西。而教材也没有配套相关资源。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对我们下载的课件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适当补充部分内容,不断地修改以形成自己的课件。要做到能够自己修改和开发切合自己的,具有高使用何时价值的课件,又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使用各种开发工具的能力,如:课件制作的需求、课件制作的流程、课件制作的原则、课件的特性,以及PowerPoin、Photoshop、Windiws图画工具等等开发工具的使用,都要求教师要具有足够的课件制作的理论水平的开发工具的操作技能。

三、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门新兴的教育技术,它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熟练才操作技能和自己开发、编辑教学课件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育技术的含义和作用。计算机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重在“辅助”二字,让计算机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服务。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如下作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于一身,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它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小学生对其中奥妙有很多浓厚的兴趣。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感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daodoc.com 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3、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使用幻灯片,可以代替黑板板书,简化书写过程,节约书写时间,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

1、考虑是否有无必要使用多媒体,控制其使用的频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理论结合实际,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结合教材内容选用恰当的媒体进行教学,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者说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一定比其他媒体教学的效果好。高频率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还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我们应该从众多的教学媒体中选取更加符合教学内容的,更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媒体,可以不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就不要去使用计算机。如果每课必用且毫无选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机械麻木而丧失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抑制了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使其真正用在“辅助”教学上。

2、选好素材,做好课件。

现成的课件一般都不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修改和自制课件是我们用好多媒体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制作出的课件是智慧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成果。而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们数学教师应该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课前收集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如需要修改的课件,需要插入的图片、图像、声音和相关资料等。并将这些素材按我们的教学意图,教学构思重新组合,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制作课件时一定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界面要美观大方,有利于学生观看,又要能调动学生兴趣,太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太花哨又会让人眼花缭乱,将学生的注意引开,颜色搭配要恰到好处。

3、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呈现的频率和时机。

使用多媒体,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和难点。使平常见不到的展示出来,使平常不易描述的变得清晰。滥用多媒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带来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要把握好呈现的频率,还要把握好呈现的时机。我们只有找到多媒体切入的最佳时机,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如何寻找多媒体切入的最佳时机,这还需要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深刻体会数学教学的本质,深刻体会新课改理念.

4、课件内容要少而精。

我们不能因为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减少了书写,就随意增加信息量,把多媒体变成“填鸭”的工具,那样会使学生“消化不良”,反而“消瘦”下去。另外,教师的讲解,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尽量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尽量选用教学效果好,成本相对小的教学媒体。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数学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着寻求新知识的结合点展开,使他们在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第19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黑板到白板,从白板到互交式白板的飞跃对于我来言简直是一个值的飞跃作为一名教育者,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做一个合格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者。这是时代赋予教育者新的新的使命做一名适应时代的高素质的教育者。而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这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是枯燥乏味的、抽象难学的,这使学生一接触就感到乏味不愿学了。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化枯燥的、抽象的知识为有趣味性、形象生动的动化画面。能设计出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场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使学生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值得我们去提倡与发展。

下面结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经验,来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就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我校的校徽图案让学生大吃一惊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疑惑中去学习去探究圆的知识寻求学生的奥秘,多媒体教学不仅对高年级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有吸引力再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开放活动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往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的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有在操场上围成长方形的,有靠一边围墙的,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的方法。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感画面,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二、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培养良好的符号感。符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数学的基本语言就是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和符号语言,其中最具数学学科特点的是符号语言,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的世界。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 数学符号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率、便于交流的功能。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则谱成了“体操进行曲”。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数学思考”目标中明确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形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可见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标准》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个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对于数学语言表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学生符号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符号更与生活密不可分。多媒体资料库中就有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符号,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对数学教学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学生已有的符号经验,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出现了这样一道发展题:在一条小河一旁种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第一棵种的是柳树,那么第100棵是什么树?这样的题目,光让学生用脑子想,确实有点困难,但我们也无法找到这么一条河边数河边的树,当然我们在课堂上也只能“纸上谈兵”了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画出来看看,有的说可以拿东西来摆一摆,这些方法当然都可以,于是我问:“你们打算用什么表示柳树、桃树呢?”“、”、“□、○”、“柳、桃 ”„„学生们一连说了好几个答案,我就利用多媒体一一展现出来,最后我们一致选出了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进行排列:□○□○□○„„看着这么简便的符号,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规律,也很快地解决了这道难题。教育学家苏霍姆斯林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震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而符号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学会用书本上固定的方式去表达我们所发现的规律及数量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通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重视符号感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多媒体技术的展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与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培养的初步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标准》中还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地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的一个例子:2个小朋友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说一说,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我就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现这两个小朋友不同位置所看的场景。这样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可能并不完全相同。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把抽象变为形象了使学生一看就能理解。并根据此场景展开想象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知道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总之、多媒体技术资源的普及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在改革数学教学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它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因此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资源必将以更优的设计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服务,也让我们的数学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20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只要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思考,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发展创造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我认为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不仅给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而且使学生的素质在新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 激发兴趣 ; 培养能力

【论文创新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可以使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教学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结合,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引起教育工作者深思。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开始往往要一个情境导入或先复习上节课的重要内容,引出本堂课的内容,这时我们若把具体情境或需要复习的重要内容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课件大师等工具制作成动画幻灯片,用多煤体电脑演示出来,不仅节约时间,而且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就比口述或板书的方法优越,特别是那些适合以自学为主的内容;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自学就有了学习目标。如果课前写在小黑板上也可节约时间,但不能长期保留,而用电脑制作幻灯片软件不但能长期保存,还易于修改,并可反复使用。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课教学

常规的教学手段,往往只能处理一些静止的图形,给学生的观察、想象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

起到很好的效果。

1、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数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直线、线段、射线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加以直观演示: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闪烁、移动、延长等系列动画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从直线中截下一段就是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便于学生切实理解这三种线的内在联系。又如:在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平面图形的移、裁、补、拼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 临其境,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2、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求下面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出示图一后,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想出的方法最多?在学生充分计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反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

二、图

三、图四„„

3、控制模拟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整理,可通过鼠标操作,将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同时通过控制选择将各种图形进行互相转换,使学生真正理解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资源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进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例如:一年级数学中《认位置》介绍的就是生活中的现象,哪个方向是左?哪个方向是右学生对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一年级学生来讲是十分难的。我们就利用生活常识,告诉学生抓筷子的手是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把学生放在现实情境之中来学习知识,既加深了的掌握,又增加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在教学《可能性》时,利用摄像机将学生下课抢先跑出教室的镜头摄下来,将学生在家属院踢球的情境拍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析说出可能发生的情况,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又如:学习圆周率时,对于圆周率为什么叫“祖率”,目前世界上圆周率已经计算到小数点后面的多少位了,这些课外数学知识,我们利用多媒体画面将历史拉回到1500多年前,出现了大数学家生活的年代,反映出祖冲之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科学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发明,为之而感到自豪。接着我们又把历史拉回到20世纪,反映出目前世界对圆周率的研究情况,日本的一位数学家利用高级计算机已经计算到一兆二千四百一十一亿位数,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 。

在学习统计图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我们让学生上网收集有关的统计图表,并向家长了解统计图表的作用,然后用软盘带来,课堂上互相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知识自己学着制作统计图表,结果学生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图表,反映出生活中各种现象。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在黑板上教,学生在下面跟着画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在收集数据制作图表的过程中,既了解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生平时在巩固练习时对做题目最感到厌烦,觉得没有意思,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利用多媒体将练习的形式不断变换。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下课后学生说:这样的练习真有劲。这种练习设计,每个同学操作自己的计算机,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导,较好地体现不同学生完成不同数学的教学新理念。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题多变是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常见方法,以前在进行此项训练时,要用好几块黑板,一块一块地挂,一块一块地换,需要比较时还要将两块一起挂上去,需要改动时还要擦去了再写,非常麻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后就方便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以任意拖动、任意改变效果的功能,我们在课前只要准备一道题,在课堂上当学生解答完以后,只要将原题复制一下,再在复制后的题中进行修改,整个变化的过程全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新题的来龙去脉学生看的一清二楚,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了学生思维,需要比较时只要将原题向下一拖,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了,需要改动可以随时改动,很短的时间一道题就能变出十几道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学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心得体会.doc》
小学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