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心得体会

2020-08-1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

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x)xlnx在(0,)上是 (1)函数f

A.单调增函数B.单调减函数C.上凸函数D.下凸函数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3)在高等代数中,有一种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距离的变换。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A.平移变换B.旋转变换

C.反射变换

2.简答题

D.相似变换

(1)根据下图编一道函数的应用问题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已知0

x1x2x2x34.论述题

在必修模块中,将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放在函数与立体几何之后,对这种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11

阅读下列两个对于aba2b2

22

不等式的教学活动设计,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1:

活动(1)让学生分别取a,b为具体数值,检验该不等式是否成立。

1212的几何意义。活动(2)讨论:,abab22

讨论(1):三个图形的关系:

讨论(2):该不等式何时等号成立,何时不等号成立? 活动(3)不等式的严格证明 讨论(3):若有三个数:a>0,b>0,c>0,是否会有一个什么相应的不等式?

设计2:

11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等式aba2b2的证明方法。 22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析设计1的教学设计意图。

(2)结合本案例分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简述教学 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3)对比分析两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6.教学设计题

就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中的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将提供教材内容)。

推荐第2篇:《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

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块 比

例 题

学科知识 41% 单项选择题 简

题 解

课程知识 18% 单项选择题 简

题 论

题 教学知识 8% 单项选择题 简

教学技能 33% 案例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计 100% 单 项 选 择 题 : 约27% 非 选

题 : 约73%

推荐第3篇:参加市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我有幸参加了xx学校的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活动,受益颇深!

一、丰富数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数学学科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空间与图形学科教学知识、统计与概率学科教学知识、应用问题学科教学知识、计算课学科教学知识、概念课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广角、实践与应用学科教学知识等知识。

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数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1.能参加本次提高培训学习,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学有趣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如吕志明主任的讲座中,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一定要研究课题、研究作业、研究命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让学生的路走得更远更长,向正常人方向发展更快。

2.跟岗学习,同伴交流中,在导师项建达老师指导下,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数学课的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导入得当,新课有序,练习扎实,突出重点,及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评课的要领等。

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修养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人才的培养,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的确是光辉的、神圣的,但也是艰辛的。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何等的不易。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你本人对教育事业有没有独特的见解,有没有持之以恒的理想和追求,有没有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有没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有没有适应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思想开放了,观念转变了,工作的尽头更足了。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力争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杨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学科知识

培训心得体会 化作小学:杨 辉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数学学科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空间与图形学科教学知识、统计与概率学科教学知识、应用问题学科教学知识、计算课学科教学知识、概念课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广角、实践与应用学科教学知识等知识。

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一个知识网络。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学有趣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一定要研究课题、研究作业、研究命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人才的培养,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的确是光辉的、神圣的,但也是艰辛的。关键在于你本人对教育事业有怎样的见解,有没有持之以恒的理想和追求,有没有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有没有适应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思想开放了,观念转变了,工作的尽头更足了。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力争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推荐第5篇:参加市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市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XX年,我有幸参加了xx学校的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活动,受益颇深!

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来全市各行家的讲座,充分领略了专家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天的培训学习都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洗礼,每天的学习都引发我对自己教学和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断思考。通过学习让我看到自己与同学们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在实践中得到指导师的细心指导,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8天的的理论培训与7天的实践培训,学习虽然短暂,我的收获很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丰富数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数学学科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空间与图形学科教学知识、统计与概率学科教学知识、应用问题学科教学知识、计算课学科教学知识、概念课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广角、实践与应用学科教学知识等知识。

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数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1.能参加本次提高培训学习,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学有趣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如吕志明主任的讲座中,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一定要研究课题、研究作业、研究命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让学生的路走得更远更长,向正常人方向发展更快。

2.跟岗学习,同伴交流中,在导师项建达老师指导下,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数学课的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导入得当,新课有序,练习扎实,突出重点,及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评课的要领等。

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修养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人才的培养,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的确是光辉的、神圣的,但也是艰辛的。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何等的不易。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你本人对教育事业有没有独特的见解,有没有持之以恒的理想和追求,有没有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有没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有没有适应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思想开放了,观念转变了,工作的尽头更足了。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力争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学习体会

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通过网络学习,使我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我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本课程重点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新课程基本理念;数与代数教学研究与设计;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与设计;统计与概率教学研究与设计;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研究与设计。在研究“小学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小学数学课程的四个方面“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展开,从内容分析和教学设计两个维度对每部分内容进行探讨。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后的感受:

一、数学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小学到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体现基础性。基础性表现在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数学基础。普及性是从义务教育的任务考虑的。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逐步实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应当与之相适应。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从普及教育的角度,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发展性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得到提高。发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不是一刀切,不是要求儿童都达到同一水平,应该给那些能够发展和可以发展的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这种发展是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潜能来发展。

二、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于数学教学始终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注意教态、语言力求生动

在课堂上要注意态度,并通过多种方式,特别是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注意提问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注意提问方法和技巧,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使数学课堂教学有趣起来 小学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与"谈一谈"等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穿插于课堂的趣味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

《标准》中提出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

本次课程改革中,数学内容的领域和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4个领域。这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个领域,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结构的变化,使小学数学更加丰富多样,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与现实相联系的问题。通过具有 现实性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能运用数学表示事物,进行交流。另一个问题是内容的呈现方式,或者说教材的呈现方式。

《标准》提倡教材的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性,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要让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首先应当以活泼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现教材的内容。抽象的内容更需要灵活的形式,更需要以行动有趣的事例,展示所学的内容。教材呈现方式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二是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与交流的空间,三是适当采用故事的方式,表现问题的情境。

四、面向全体,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促进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妨碍了他智力的有效发展,如学习积极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小学生,主要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多加培养,本着"爱"的原则,抓住各自的性格特点,尽心安抚,多关心和爱护,多给予鼓励。在学习上给予耐心辅导,取得点滴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学习后,今后我要在备课时抓住数学的本质,思考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研读教材,了解教材间的联系,努力站在一定的高度,使教学设计有数学底蕴。

推荐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教学技能培训内容丰富:有专家的理论讲座;课堂的互动合作;课堂听课观摩;课题研讨;课堂实践授课等等,这么丰盛的大餐,我们要以空杯的心态来学习。通过这十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也更进一步了解了数学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说说我这些天学习的一点点收获吧。

一、培训活动让我的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开班的第一节课劳文格副主任就跟我们讲:“要以空杯的心态来学习。”是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进步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更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环节的理解与掌握

平时教学中,我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培训活动,听李岳山老师和张国红老师的讲座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的解读与教材分析——学生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从中挖掘教材中蕴含丰富的资源、数学方法,还有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9加几的教学内容,既是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数的组成”通过复习得出新知“用奏10法学习9加几”,又为后面要学的“连加”作铺垫。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弄清知识点前后的内在联系,才能备好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同时,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三、培训活动让我知道互动与合作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听了朱咸晟校长的课及他的讲座,让我真正理解了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的互动、合作,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在练习中出示几幅分数图,问:你看这几幅图能联想到几分之几?生说时,可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这些分数,强调表示分子的手要放在上面,表示分母的手要放在下面。这样一来就把整个课堂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也开心。同时,这样的互动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及意义的记忆也很深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这次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不断地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审视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从而让孩子们喜欢我的数学课堂,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数学老师。

推荐第8篇: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方案(修正稿)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14年6月中旬举行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口算与笔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所有学生先参加班级竞赛,在此基础上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年级竞赛。

四、具体安排

(一) 竞赛时间

五、六年级竞赛:6月5日(周五)第1节课

三、四年级竞赛:6月12日(周五)第1节课

一、二年级竞赛:6月19日(周五)第1节课

(二) 竞赛地点

1、年级竞赛地点:学校食堂

(三)命题:学校统一安排。

(四)监考与阅卷:

1、班级竞赛:监考工作由当天第六节课任课教师完成,阅卷工作由该班数学老师完成,

2、年级竞赛:

(1)监考安排:

一年级:杨祖燕 姚子涵马小 倩二年级:徐春慧 彭波霞三年级: 杨娟红 贺爱清 四年级:宋彩华 郑书军五年级:马小倩 黄菊梅六年级:焦淑红 黄冬

(2)阅卷安排:

阅卷时间:由阅卷组长自行安排,统一阅卷时间和评分标准,流水作业。并于6月24日前将竞赛学生试卷和学生成绩电子档报教导处。

阅卷人员:(每组第一人为阅卷组长)

一年级:杨祖燕姚子涵马小 倩二年级:徐春慧彭波霞

三年级: 杨娟红贺爱清四年级:宋彩华 郑书军

五年级:马小倩黄菊梅六年级:焦淑红黄冬

(五)竞赛形式:两轮竞赛均采取笔试形式,时间均为40分钟。

(六)评定标准: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竞赛设个人

一、

二、三等奖,获奖者将获得学校颁发的奖状和奖品。

推荐第9篇:数学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心得体会

沈宁

对于“课堂教学能力”,人们很直观地认为是“上课期间教的东西能让学生接受吸收多少的能力。”但是,真的只有这样简单吗?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标志,它的大小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更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标志。而我们如今所提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学科教学基本常规”、“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课标10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教学实施”、“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强化教学八项专业素养”“概念、法则、公式、例题的教学”进行阐述。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在一个以学习为主题的时代发展中,区教育局及时的给民办小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这次培训中,我更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联系本人的实际谈谈对这次学习的认识: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在这次学习中冯崇和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10个核心概念,由2001版到2011版从原本的6个核心概念演变成今天的10个核心概念。每一个概念都从它的界定、意义与价值、教学策略详细的讲解并列出各个年级关于这10个概念的教学内容。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么多数学核心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还有林振才老师的《强化教学八项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素养,首先关注教师修养的提高。有了教师良好的素养,才会有学生良好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

1、关注“新课标”学习,提升学科素养2关注教材信息,提升教学学科素养

3、关注衔接点

4、关注课堂教学提升数学思考力

5、关注学生主体

6、关注学困生,提高品德修养

7、关注教育科研等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解说并结合了教学中的事例。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 三教学实施的环节

1、谈谈对备课的认识。

李玲玲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常规》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准备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真正的减负);读懂学生是有效的备课基础。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由精心备课而来。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谁来备、备什么、怎样备,这些都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李玲玲老师的话使我们认识到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必须备好一节课。

2、谈谈对上课的认识。

易增加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上好一节课,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困惑。主要以思考:

1、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不变,教什么?(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体积和体积单位)

3、教材变了,怎么教?(案例:角的度量(射线怎么教)解方程(减数、除数都是x的)倍数和因数、3的倍数的特征、三角形的特性)

4、科学解读文本。主要分为3境界。第一境界,带着学生走进教室;第二境界,带着教案走进教室;第三境界,让教案跟着学生走。还讲解了如何改编教材,如何合理改编教材。改编学习兴趣低的教材,改编学习方法窄的教材。又结合了许多实例和他们学校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上好一节课的全部过程。在新的教学时代,在今天课改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进行角色转换,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生的导师、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研究者和学习者等角色转变。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当然到底如何上好课,还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关注,去思考、去探索,毕竟教育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问,乐于活动,勇于实践”的学习品质。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我们还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跟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李玲玲老师以自己的一节课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课堂预设的基本要点和思路,从而使我认识到预设性是课堂的必然属性。为了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成计划中的教与学的任务,在上一堂课之前,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活动,完成教学预设。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随时调整课前的预设,即时创造、即兴修改,创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情境。

3、谈谈作业布置与设计 数学作业从低年级开始就普遍存在题海战术,那在当今学习的重压下如何给学生减负,这课堂和家庭作业的设计就至关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书写习惯。再者,抓住“错题不要再错,是提高分数的关键”。高年级还要养成建立错题集的作业习惯。最后,教师在布置与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都层次性,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谈谈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帮助学困生的做有效方法和提高班级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辅导的时候要

1、注意“指导学生自学”注重差异,以个别辅导和分散辅导为。

2、辅导的目的是“辅差导优”

3、辅导的环境最好是学生熟悉的场所或是相对安静的地方,不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紧张。

四、教育教研研究

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也需要在进步。当今的教师不能单单只停留在教学上还要具备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只会教书而不会教研的教书匠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师要求了。那如何学会教研呢?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去研究呢?这些都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去发现和研究的。另一个就是论文的撰写,要学会“模仿”、学会“骄傲”、学会“创新”、学会“小题大做”、学会“应题”、学会“投其所好”等等。再一个就是评课,如何去欣赏和评价别人的课,不是你说的越多你就越厉害,而是要有方向和方法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摸索的。 这次培训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自己在学习中通过反思,结合教育实践,明确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实现目的的方法技巧,这是一次成功的学习,胜利的学习,希望区教育局能够给我们民办教师多提供一些这样的学习机会。

推荐第10篇: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2.课程结构:必修2个模块,选修6个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1) 必修一: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 化学与生活: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重要作用;能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并重;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明确必修化学基础,确认该模块的提高既提高的可能性;对教学内容及时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3)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强化技术意识;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观念;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交流等途径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创新意识。 3.课程目标的确定:(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3)对学科的研究。

4.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了解、认识、能表示、辨别、区分、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5.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6.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P6-7) 7.教学建议:(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5)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8.评价建议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9.评价方式: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即时表现评价(分为提问交流评价、课堂练习评价和课堂实验操作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0.根据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情形、成果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是活动表现评价。

11.化学纸笔测验的新变化是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重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12.教科书编写建议:(1)教科书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性(教科书的时代性应包括:一根据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根究化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2)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3)教科书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4)教科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5)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6)教科书编写药有助于发挥化学教师的创造性。 13.课程的类型:

(一)按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间接经验)和经验课程(直接经验);

(二)按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六)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4.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元素观(从元素的视角看世界是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实验观(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结构观(以物质的结构为基础研究化学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能量观、分类观、守恒观、模型观、转化观、控制变量法、相互作用管、对立统一管、量变质变观、内外因关系观、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念、研(学)以致用观、可持续发展观。

15.化学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学影响(教育媒介)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16.化学用语教学的一般原则

(1) 循序渐进、变式练习;(2)注重规范、辨别性练习;(3)读、写、用三方面并重发展。

13.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有点: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演示法进行教学优点:是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缺点:把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3)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优点: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点: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课程秩序难以维持,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

14.教学的基本环节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均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的五个基本环节。

15.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等环节。

教学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是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巩固应用和反馈环节、整合局部设计、编制整体方案、试验测评和调整优化。 16.高中化学教学应做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节奏适宜。 17.科学探究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方式。

18.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探究要注意以下问题:(1)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设计;(2)指导学生做好探究;(3)指导学生做好表达交流;(4)对学生的探究做好总结。

19.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20.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调查法(特点:自然性、间接性、高效性)(2)实验法(主动地、人为地控制教育过程,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本质特征,也是实验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标志。)(3)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教师为研究自己的工作而而综合运用的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其实质是教师进行的一种反思性实践性研究。(行动研究不把规律性的发现作为追求的目标) 21.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之前做好实验分析,实验演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演示实验要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和注意安全问题、处理好意外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标准的实验操作;演示过程可边演边讲解,促进学生思考。 22.国外教科书的编写模式:(1)学科中心模式(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认知特征和实践活动,内容难度大,缺乏时代性)(2)社会中心模式(突出学生发展,关注社会热点)(3)融合型模式(世界上使用最广、数量最多 23.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模式三条基本内容线索:(1)化学学科基本知识线索(2)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3)反应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STSE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 24.新课程化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相融合的方式。

25.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实验化学等。

26.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时不易解决的某些关键点。 尽管有时重点和难点是统一的,但重点不一定是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任何一节教材内容都有教学重点,但却不一定有难点。

27.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3)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28.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

29.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思想的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30.三重表征观是利用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来认识和理解化学。三重表征观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研究和学习的方式、方法。

31.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解决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制定课程教学蓝图和宏观的方法。实验(辅助)设计和系统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 3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0)教师的教学目标。

33.化学教学目标的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性目标(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体验性目标(用学生的心理感悟、活动感受来陈述的目标)。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4.程度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最低标准,是对行为动词的限定,具有可操作性。

35.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准绳、以学生实际为参数、以知识结构为网络、以知识迁移为目的。

36.化学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情境和情感活动过程的设计(2)教学内容的设计(3)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科学定律是描述性陈述,归纳模式;科学理论是提出的合理假设,建构模式。 37.教学设计中,最终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 38.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39.化学学习基本方法包括外部操作活动方法和内部心智活动方法 内部心智活动方法: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符号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和反证等。

40.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动机、学习的准备、学习策略。41.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类型:(1)传统的秧田式(最大限度利用教室空间,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2)小组合作式(3)马蹄式(4)杜郎口模式 42.评价包括检查和评判过程。 42问题情境创设

(1) 利用现实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43.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问题——探究——反思。

44.化学实验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等要素构成。

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或学生。实验对象指自然对。实验手段分实物形态的手段(硬件)和观念形态的手段(软件)。

根据实验在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中的作用可分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演示讲授模式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为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45.化学实验的内容:(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3)物质的表征(检验、鉴别与鉴定)。

46.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实验操作规范,注重示范(4)演示与边讲紧密结合,启迪思考((5)简易快捷,按时完成(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47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充分准备,指导预习(2)认真巡视,及时指导(3)适时反馈,沟通交流。 48.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准则:(1)紧扣化学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2)体现探究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3)实验的改进应考虑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 49.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远程实验技术(2)手持技术(包括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其配套软件)(3)模拟实验技术。

50.传统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机、大屏幕投影、电影录像等视听设备、语音实验室等。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和黑板、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

51.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方法分为:一接受性在现性学习方法;二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52.化学教学评价:对教师化学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对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评价即学习评价。

53.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将学习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教学前评价)、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按评价方法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54.学生自我评价常采用建立化学学学习档案的方式。55.教学反思的内容:(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3)对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教学的理解的反思(4)对自己教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56.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57.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8.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9.教学内容的调控涉及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在数量和深度两个维度上的选择。60.课堂环境调控分为课堂物理环境调控和心理环境调控。 课堂心理环境调控分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心理气氛两类。 课堂时间调控包括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节奏、速度等。

6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是教师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注:课堂教学过程不属于化学课堂管理常规内容)

62.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63.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1)化学教学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化学教学研究是提高化学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3)化学教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

64.试题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65.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多重练习策略、练习——反馈策略和可视化策略。

66.化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

67.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68.水泥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石膏。玻璃主要原料:石英、纯碱、石灰石等。传统陶瓷主要以黏土为原料。

69.NH₃分子中H-N-H键角为107.3º。

70.实验室制NO:3Cu+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NO₃(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工业制NO:4NH₃+5O₂=4NO↑+6H₂O 实验室制NO₂:Cu+4HNO₃(浓)=Cu(NO₃)₂+2NO₂↑+2H₂O(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1.酸性:醋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偏铝酸。固碱性:醋酸钠

第11篇: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第二章: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第一节:语言学机器与英语教学的相关基本概念

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一)、语言学:语言学就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领域或一门学科。(二)、普通与杨学与应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Linguistics)是对人类语言的看法和研究结果的理论概括,是研究与样的本质、发展和起源的类型和分类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分支。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生理语言学(Physiological Phonetics)、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语体学(Stylistics)、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词典学(Lexicography)、翻译(Translation)、言语病理学(Speech Pathology)、言语矫治(Speech Therapy)。

(三)规定语言学(Prescriptive Linguistics)与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 (四)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与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 (五)口语与文字

(六)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个语言集团所共有的语言系统;言语(Parole)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或结果,指说话者在具体的场合下可能说出或理解的具体话语。 (七)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

二、外语教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1、认定语言时间的异同

2、降低学习的难度

3、决定教学重点

4、预测错误的发生

(二)错误分析

1、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指语言教学中,母语模式妨碍学生学习外语的模式。

2、过度类推或概括错误(over-generalization)

3、语用错误(pragmatic failure)按照本民族文化的习惯用目的语来表达,结果违反了目的与国家的文化习俗或交际规则。 第二节: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一、语言学语言教学:语言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石。

二、语言学家与语言教师

第三章:语言能力目标要求

第一节: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一、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师语言的含义:是指教师再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

1、口头语言

2、书面语言

3、体态语言

(二)教师语言的功能:教育功能,示范功能,能力训练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二、沟通能力

(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1、师生沟通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2、师生沟通能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师生沟通能丰富学生心理和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师生沟通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三)教师与教师的沟通

第二节: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

一、资源和信息的内涵

二、获取课程资源和信息的目的与意义

(一)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直接的资源保障

(二)为二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依据和准备

(三)未开发本校课程,建立学校特色体系服务

(四)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

三、获取资源和信息应具备的能力

(一)筛选与鉴别的能力

(二)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获取资源和信息的途径

(一)积极开发教材资源

(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三)注重利用校外资源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第四章: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 第二部分: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英语教学理论 第一节:语言观

语言观是人们对语言体系的基本看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焦急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观实际上就是语言的社会功能本质观。

一、语言的概念及特征

(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人类用以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的本质特性(design features)

1、任意性(arbitrarine)

2、二层性(duality)

3、创造性(creativity)

4、移位性(displacement)

二、语言的结构及功能

(一)语言的结构

1、音系学(Phonology):即研究语言的语音系统的一门学科,研究语音的组合关系及规则。

2、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语素组合关系和规则,包括词缀与词根的组合,词根与词根的组合。

3、句法学(Syntax):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研究词汇之间的序列关系,即组合关系。(二)语言的功能(function of language)

1、指示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

2、指使功能(directive function)

3、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

4、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

5、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是指用于发去解释语言的功能。

6、疑问功能(interrogation function)

7、表达功能(expreive function)

8、召唤功能(evocative function)

9、行为功能(performative function)

三、语言学角度下的语言观

1、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下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2、认知心理学理论下的转换成语言观——认知教学法(cognitive approach)

3、社会理论下的功能主义语言观——交际教学法、

第二节 语言学习观

一、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一)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语言学习观就是指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目的、模式、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看法和观点。

二、语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热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反应的过程,所以强带哦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强化、重复。

2、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对外界情况进行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来进行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过程。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鸡后果而来的,认为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手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

四、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模式

(一)英语学习规律

(二)英语学习模式

五、外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外语学习的策略

1、采取语言学习观的折中认知策略

2、采取正确的结构——功能交际策略

3、采取多元文化的包容策略

4、采取低过滤、少监测的心理策略、

(二)外语学习的方法 第三节 语言教学观

一、语言教学观的基本概念:

语言教学观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教学活动的本质、方法、模式、等要素的理解、认识、观点和态度,对后形成语言教学理论。

二、语言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法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听说法 听说法:

(1)听说法的教学特征:按照听说读写顺序学习语言;对话是语言呈现的主要形式;强调模拟、重复、记忆和句型训练;语言结构有顺序的呈现,一次只教一个结构;教学要点基于对比分析;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极力避免学生出现语言错误。

(2)听说发的优势:重视听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自然地语言语调;通过句型训练,能够利用有限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较快的学会口语表达;在加强听说,提高学生外语实践水平上有一定的作用。

(3)听说法的不足:只注意句型本意,护士物质意义和情景意义,从容造成学生往往并不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一般不指明语法规则,是学生对语言体系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加上机械性重复练习,学生的语言创造生成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他是一个脱离语境,忽视意义的模式体系,所以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自然的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认知教学理论与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

(1)认知教学法的特征:依据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强调叫语言看作是意义的系统;强调有意识的语言认知习得,鼓励学习者思考,而不是机械重复;对应语言结构的认知随着语言结构的学习而自动发展;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认为语言错误不可避免;允许使用母语和翻译手段。

(2)认知法的优势:依照转换生成理论,助长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符合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练习,并使外语教学过程情景化,交际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认知法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有利于提高交集的流利程度,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减少对学生自信心的破坏。

(3)认知法的不足:转换生成理论主要针对母语习得,对于外语学习的指导力没有对母语习得的解释力强,因此,我国外语学习过程和原则只能借鉴该理论的部分原理;认知法主要强调语言学习者如何获得语言能力,对语言的交际能力认知不足,强调不够。

(三)社会语言学理论与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1)交际教学法的特征:语言活动应与现实生活一致货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新语言呈现前明确语境;语法服从功能,重点在语言功能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语言技能要综合发展,而不是分别发展;语言错误被视为自然行为,可以容忍;重视流利性和得体性,而不是准确性;学生自由使用母语和外语;鼓励即席反应。

(2)交际法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引用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课堂上的交际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

(3)交际法的不足:交际法要求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额去顶教学要求,这对于我国实际情况来说是不现实的,我国的学生需学习英语不是目前生存的需要,没有融合型冬季,大部分许生的需求只是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交际法主要是和小班型教学,学生使用于洋的机会多,而我们国家目前中学的班型都是45人左右,甚至更多,学生使用外语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表现出交际法的优势。

第四节 教学基本理论对应于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

(一)强调认知教学,特别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

(二)强调模仿,特别的是语言语调

(三)强调语际对比,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换生成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

(一)强调培养并运用演绎、观察、发现等思维品质

(二)强调语言规则的生成与创造

(三)强调重视语法规则

三、社会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观下中国的外语教学原则

(一)强调将交际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强调对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培养。

第二章 高中英语课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高中英语课程性质与基本概念

一、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

二、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要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第二节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

一、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许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节 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标准

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反概念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二、语言知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四、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五、文化意识:主要指对应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的认识。第四节 高中英语教学建议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二、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五、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七、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1、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2、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3、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5、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还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第五节 高中英语评价建议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二、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三、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反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四、终结性评价要注重与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六、评价赢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

七、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

八、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第三章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音教学

三、语音教学原则

(一)模仿为主,加强实践

(二)适当讲解,掌握发音要领

(三)对比分析,突出重点

(四)在英语语流中练习语音

(五)调查研究,因材施教

四、语音教学策略

(一)采用多样化手段

(二)提供多样化材料

(三)在情境中进行

(四)体现趣味性

(五)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 第二节 词汇教学

三、词汇教学原则

(一)语境化

(二)调动多种感官

(三)语块化

(四)组块无限化

(五)兴趣激发

(六)策略原则 第三节 语法教学

三、语法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语法教学方法

1、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

2、显性与隐性教学

3、任务型语法教学

4、情景语法教学

(二)遵循教学原则,设计语法教学

动机原则,实践性原则,交际原则,多样性原则 第四节 语篇教学

二、语篇教学的功能及特点

整体性效能,预测性特点,图式化构建

三、语篇教学的方法

(一)整体教学法

(二)线索教学法

(三)背景知识介绍法

(四)段落提问教学法

(五)讨论教学法 第五节 功能教学

三、功能知识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二)循序渐进、

(三)在语境中进行 第六节 话题教学

二、话题知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的转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三)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话题教学的特点

集中性,包容性,广泛性,互动性, 探究性

第四章 英语语言技能教学

第一节 听力技能的教学

三、听力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1、运用预制语块教学,掌握常用词汇

2、创设虚拟情景,又发学生的呃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习得功能

3、以问激智,这几具有信息沟的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形成学习者群体

4、加强阅读教学,丰富语言文化,

5、重视口语,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

6、开展泛听教学,丰富听力训练途径

7、课堂外合理不知听力家庭作业 第二节 口语技能的教学

二、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1、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氛围

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主动学习

3、注意纠错艺术,克服心理紧张

4、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5、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6、及时表扬,强化成功体验

四、口语教学的注意点

1、熟记常用习语和句型,变复用为活用

2、口语教学应和听读写相互渗透

3、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学活动任务化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5、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6、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加强英语文化渗透

7、注重形成性评价,促进口语技能发展 第三节 阅读技能的教学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原则

1、通过创意的导入,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2、注重非感知输入,介绍文化背景,清除阅读障碍

3、整体性教学原则,

4、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原则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呃阅读教学模式

1、自上而下的模式(the top-down approach)

2、自下而上的模式(the bottom-up approach)

3、交互补偿模式(the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approach) (二)养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猜测生词意思(gueing meanings of new words)、预测(prediction)、识别指代关系 第四节

写作技能的教学

二、写作教学原则

过程性原则,交际性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

三、高中写作常见的方法

1、结果定向写作模式(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2、过程写作教学模式(Proce-oriented approach)

3、内容定向写作教学模式(Content-oriented approach)

4、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Task-based approach)

四、设计多样的写作教学活动

1、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 writing)

2、指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

3、交流性写作(expreive writing) 第五章 英语文化背景下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第二节:英语知识、技能的教学实施

一、介绍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

二、介绍语言运用的规则

三、设计跨文化教学活动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

第一章 教学要素分析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情景教学的基本概念

情景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二、创设教学情景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生活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学科性原则,品味性原则,区别性原则

三、创设教学情景的策略

(一)教学预计预设情境

(二)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探究新知的情境创设,突破语言难点的情境创设)

(三)课堂语言要有幽默感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教材,学生,教学需要,教学条件,教学媒体,教学评估,课堂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二、教学活动的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体验原则,习得原则,变化原则,综合原则

三、几种常见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1、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理念。

2、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1)设计要体现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2)设计真是、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语用能力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重师生的交往互动。

(3)设计要体现情景的支架作用,重视问题情的创设

(4)设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5)设计要体现对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评估

3、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

(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

1、自主学习的概念: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

2、设计自主学习活动的原则:

体验成功,明确目标,培养兴趣,融洽关系

(三)谁家合作学习的活动

1、合作学习概念: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成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活动喂载体,以小组共同达成目标为目的,以小组总体成绩和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为萍姑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四)设计探究学习的活动

1、探究学习概念: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或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

2、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原则

(1)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计划,包括制定明确的探究目标,选择正确评估方案。 (2)教师要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教学材料 (3)教师要做好组织实施

(4)教师要把控整个教学过程,做到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完美结合。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安排

二、新知学习

(一)导入:任务导入,情节导入,知识导入,学生类似生活经历导入,新闻导入

(二)呈现

(三)语言学习:老师的讲解、例释;学生的操练、巩固

(四)语言学习中的情感、策略、文化指导 第四节 教学材料的筛选

二、教学材料筛选的原则

1、时代性原则

2、思想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5、基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节 教学设计的编写

第三章 教学有效性及评估

第一节 教学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有效教学是教学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最优的过程和最大的效率、效益镀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额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木不熬,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二、有效教学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维形性统一的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七)因材施教原则

(八)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

第二节、教学有效性的评估

一、有效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

(一)教师的评价标准

1、教学理念

2、教学素养

3、教学艺术

4、创新意识

(二)学生的评价标准

1、学习常规

2、课堂氛围

3、思维状态

4、创新精神

(三)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1、目标达成2学生面貌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与评价

第一章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接本步骤与方法 第一节 教学基本步骤

一、课前备课

(一)备课: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二)教师教前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1、尊重文本,研读教材

2、超越文本,开阔视野

3、了解学生,以学定教

(三)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1、个人初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改

2、集体研讨——分工备课——集体完善——形成个案

(四)集体备课必须坚持的原则: 统一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二、课堂教学操作步骤

(一)热身或导入

(二)语言呈现

(三)巩固练习

(四)实际运用阶段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形式/功能原则,

(三)连贯性原则

(四)可操作性原则

(五)实用性原则

(六)趣味性原则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操作模式

(一)任务前活动

(二)任务环活动(任务、计划、报告)

(三)任务后活动(分析、评价、操练) 第二章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节 语言呈现讲解的方式

呈现讲解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如挂图、手势、实物、表演等创造情景,讲授新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行为。

一、语言呈现的原则

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有机结合;过程生动形象;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遵循循序渐进规律;语言准确规范;体现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多样性

二、语言呈现的方法

利用正式情景呈现;利用肢体语言呈现;利用直观教具呈现;利用电教手段呈现;利用问答呈现;利用股市呈现;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呈现;语言描述 第三节、探究互动活动的设计

二、探究互动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

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 第四节 提问与反馈的教学技巧

一、提问的教学技巧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1、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

2、启发学生思维活动

3、获得教育学的反馈信息

4、提示教学重点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审时度势,注意适时性

2、明确目的,具有针对性

3、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4、角度新颖,激发趣味性

5、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6、逐层递进,关注探究性

7、适当肯定,反馈激励性

(四)课堂提问的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平稳过渡;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培养能力;反馈教学信息

二、反馈的教学技巧

(二)教学反馈的原则

1、教学反馈要体现参与度

2、教学反馈要体现层次化

3、教学反馈要有目的性

4、教学反馈要有启发性

5、教学反馈要有激励性

(三)教学反馈的方法

1、口头反馈:指对学生的口头活动,书面作业或者测试提供信息。方法有:教师直接改错,启发学生自己改错,启发学生互动改错。

2、非语言反馈

3、书面反馈

第三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纪律行为规范管理

(一)纪律管理

(二)行为规范管理

二、课堂教学环境管理

1、在选材上贴近现代生活

2、交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3、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

4、营造民主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5、帮主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

6、让兴趣贯穿课堂

五、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一)软管理办法:

运用幽默;创设情境;目光交流;肢体语言暗示;面部表亲配合;转换教学方式;声音调控;提问同桌

(二)硬管理手段

1、互相制约

2、突然发问

3、停止讲课 第二节 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原则

交互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三、课堂活动实施的三项策略

1、抓好“三度”,有效活动:活动的广度,活动的深度,活动的延展度

2、关注细节,讲究技巧

3、正确对待口音错误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些策略的促进者;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者;课堂教学的调控者;交际活动的合作者;语言环境的营造者;教学活动的反思者

一、课堂总结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归纳总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延伸;设疑回应;画龙点睛;提高注意力,升华思维

(二)课堂总结的方法

归纳式总结;巩固练习式总结;悬念式总结;前呼后应式总结;图表式总结;比较异同式总结

(三)课堂总结的类型

口头汇报的总结;摘抄板书的总结;笔录老师的总结;默记式总结;独立完成式总结;专题式总结。

第四章 现代辅助教学手段 第五章 英语教学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评价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的任务

调整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学习的矫正处方

2、形成性评价常用的方法

(1)量化评价法:调查表;评价量表

(2)质性评价法:优秀作品;概念图;录音或录像;创建与使用成长记录;教师观察;访谈或座谈;读书笔记;项目和预演;

(二)终结性评价

1、终结性评价御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淡化分数,提倡等级评分 (2)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要注重评价体系的过程而非结果 第二节 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一、课堂教学案例的概念和内容

(一)课堂教学的概念:就是指包含着某些决策和疑难问题的教学情景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反映出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师反思的能力和水平,表达教师的教育主张。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内容

课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重点;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二、课堂教学案例平息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坦率诚恳原则

(三)兼顾整体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

三、课堂教学案例评析过程中的方法

(一)综合分析法

(二)归纳平依法

(三)片段评议法

(四)寻找特点法

(五)诊断评议法 第三节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改进教学而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行为,包括收集有关教学的数据,对自己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假设,教学时间以及社会所给予的机会和限制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寻求其他方法以更有效的达到目的和目标。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写教学体会(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写下自己的败笔之处)

(二)写教学机智

(三)写教学反馈(记录学生的学情;保存学生的创新;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

(四)写再教设计

第12篇: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一棵二叉树中共有70个叶子结点和80个度为1的结点,则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

)。

一棵二叉树中,度为2的节点数等于度为0的节点数(no=70个叶子结点)减1,即n2=no-1,叶子节点即度为0,故n2=69。总节点数=no+n1+n2=70+80+69=219。

2、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机器感知。以下列举中的( )不属于机器感知的领域。

A. 使机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能力 B. 让机器具有理解文字的能力

C. 使机器具有能够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巧的能力 D. 使机器具有听懂人类语言的能力

参考解析:C属于机器学习领域。

3、参考解析:己知关系R和S,RnS等价于S-(S-R)。

4、参考解析:人类发展史上经过了5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l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隋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次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5、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

A. n+1

B. n

C. n-1

D. 1

6、参考解析:由IETF制定的TCP/IP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网络接入层、互连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

7、为了让计算机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请列举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所能解决的问题。(最少说出2点) 参考解析: (1)合理配置防火墙

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进行配置防火墙,对网络通讯执行访问尺度进行控制,明确访问人和数据才能进入到网络系统中,对于不允许或者其他非法分子以及数据能够及时拦截,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黑客或者非法分子进入破坏网络。防火墙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已经广泛应用到网络系统中,最大限度防止计算机网络受不安全因素的入侵。 (2)安全认证手段

保证实现电子商务中信息的保密性用的是数字信封技术;保证电子商务信息的完整性用的是Hash为函数核心的数字摘要技术;保证电子商务信息的有效性是利用数字时间戳来完成的;保证电子商务中的通信不可否认、不可抵赖使用的是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电子商务交易中各方身份的认证使用的是建立CA认证体系。这样可以给电子商务交易各方发放数字认证,并且还必须要有安全协议的配合,常用的安全协议有安全套接层SSL协议和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并且由于Administrator账户拥有计算机网络最高系统权限,所以导致黑客经常盗取账户破坏电脑程序。为了能够预防这一网络威胁事件的发生,首先应该在Administrator账户上设定复杂且强大的密码或者重命名Administrator账户,最后还可以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没有管理权限的Administrator账户以达到欺骗入侵者的目的,从而就会造成入侵者无法分清账号是

否拥有管理员的权限,进而能够减少人侵者损害计算机网络以及系统内重要的信息。 (3)加密技术

计算机网络加密技术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防止网络信息以及数据泄露而研究设计的一种防范措施。加密技术主要是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明文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方式而转换成为加密的数据。其中传统的加密技术主要是以报文为单位,这种加密技术与传统的加密技术相比,其不仅具有独特的要求,而且这种技术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是运用的Unix和WindowsNT,加密技术的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可以分为Cl和C2,他们都具有识别用户、用户注册和控制的作用。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虽然DBES在OS的基础上能够为系统增加安全防范措施,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病毒和黑客一般都是通过这些细微的漏洞而对数据库造成危害,而利用加密技术对敏感的数据进行加密则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从而保汪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8、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请描述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对任务设置的要求。

参考解析:(1)任务设计应恰当,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参与任务完成; (2)任务应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呈现,将任务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3)任务的难度要适宜,具有驱动的特点,不能过于简单或复杂; (4)对任务完成所需的资源要进行设计;

(5)任务驱动学习往往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 (6)可为学习任务完成提供范例; (7)任务完成的情况应进行评价。

9、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征? 参考解析: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性、共享性、不确定性、虚拟性。

其中并发性和共享性是其主要特征。由于操作系统建立并控制着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完成着同时进行的几项任务,进程之间相互制约,并且共享着系统的某些资源,进程的这些活动便形成了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且许多事件的产生是随机的,而且事件产生的先后顺序又有许多可能组合,但操作系统必须能处理任何一种可能的事件序列。所以,操作系统又具有不确定性。另外,操作系统中还广泛使用了虚拟技术,使得配备了操作系统之后的系统在资源的使用上更加自由和灵活,不受物理设备数量的限制。

10、(1)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性质? (2)如果你是该老师,你将采用什么教学策略? 参考解析:

(1)信息技术的性质包括: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层次性。而该题中的调查结果体现的是层次性。

(2)①课前:摸底,补课,备课。

A.课前研究掌握12%和27%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B.备好课,准备好助学课件和分层任务。 ②课中:

A.设置分层任务。 B.依靠助学课件。

C.布置以个人为单位的任务,实行异质分组。 ③课后:对少数冒尖学生进行专门辅导。

11、阅读下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导人片段,回答问题。

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计算机的文字处理时,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介绍了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文档、打开文档、保存文档、文字输入等内容,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根据文档的不同需求进行简单的排版。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我们了解文档调整字体、行距及其他格式等知识,利用这些技能,使得我们的文档变得更规范、更美观。”

(1)请就这堂课的导入方式予以评述。

(2)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解析:

(1)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建立知识间联系等多方面进行评述。

(2)结合具体实例,从符合由旧引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既要富有启发性,又要具有思想性;既要有风趣引人人胜,又要有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12、材料:

《图片的处理》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图片的处理》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七年级学生在《图片的获取》后学习的内容,教材没有系统地介绍ACDSee的使用方法,但花了较多的笔墨提及在处理一般图片时利用ACDSee的多项功能。突出了ACDSee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学习本课内容能为下节其他图片处理软件的学习做好镝垫,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对象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对Windows窗口有了系统的认识,对菜单命令、工具栏按钮、快捷菜单命令都有了较深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数码相机在普通家庭的普及,学生对图片的浏览和一般处理有着迫切的需要。

请根据材料,对《图片的处理》这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有详细的教学目标,选择科学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设计教学过程。

参考解析: (1)教材分析 (材料内容) (2)学生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的内容.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以及计算机和网络的深入应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很强,对Windows窗口有了系统的认识,对菜单命令、工具栏按钮、快捷菜单命令都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本课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熟悉ACDSee的窗口和常用命令,从而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另一方面,随着数码相机在普通家庭的普及,学生对图片的浏览和一般处理有着迫切的需要,因此主要设计了一些对拍摄的图片进行浏览和处理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对图片的一般处理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几款图片处理软件。

了解ACDSee的软件界面;通过ACDSee编辑器,学会简单的图片处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自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目标: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片信息:学会利用图片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片信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ACDSee浏览图片,对图片进行色彩调节、旋转、裁剪等操作。 难点:用ACDSee编辑器处理图片。 (5)教学过程

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师自己拍摄并经过处理的校园风景照,有些照片是经过处理的,有些则为原始图片。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图片都是老师最近在校园抓拍的一些照片,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 生1:有些图片很漂亮。

生2:有些图片拍的有点暗。

生3:有些图片是竖拍的,看着不方便。

师:刚才同学都对图片谈了自己的想法。的确如此,老师拍的这些照片中有些是经过老师加工过的,所以你们感觉很漂亮,有些图片还没有经过处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有没有同学知道用什么软件来处理我们的图片呢? 生:Photoshop。

师:对,同学们还知道其它图片处理软件吗?(通过这个问题把图片处理软件补充完整) 老师通过PPT列出三款软件.分别为Photoshop、ACDSee、我行我素。并展示三款软件处理的图片效果来进行比较。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②启发探究,技巧点拨

师:要想处理图片,首先要有待处理的原始图片。原始图片怎么来呢?简单复习上节课”图片的获取”的方法。随后教师出示一些课前拍的校园风景和学生上课时的照片,并传输到每位同学的电脑。

学生任务一:使用Photoshop软件打开照片,浏览Photoshop软件的界面,将照片放大并在照片中寻找到自己。(由于Photoshop是比较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具体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故本节课重点以ACDSee为工具对图片进行处理。) 师:同学们刚才简单了解了一下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发现这款软件功能强大,要想完全掌握Photoshop软件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么,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图片处理软件呢? 学生任务二:用ACDSee软件对刚才的照片进行放大处理并寻找自己。 师:刚才我们对ACDSee软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ACDSee软件与Photoshop相比虽然功能不够强大,但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初学者。同学们在上课时看到的一些图片太暗,不正,以及图片取景不好需要对它裁剪等均可通过ACDSee来完成。下面请同学以尝试完成以下任务,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协作: 学生任务三:

正眼看图:有的图片歪了,有的拍倒了,你们能不能帮忙调整一下? 眼前一亮:这张照片太暗了,你能将它调整一下吗? 色彩缤纷:同一张图片改变不同的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的意境,你们想试一下吗? 量体裁衣:只想截取这张图片的一部分作为我的QQ头像,你们能再帮忙做一下吗? 看图加字:为了让别人能一眼明白图片反映的主题.你能在图片上作好标记并加上文字说明吗? ③大显身手,创意作品

师:今天同学们学到很多知识,下面到你大显身手的时间了,打开“素材2”文件夹,选择你喜欢的图片,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出你感觉最满意的效果。 (学生创作,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学生。教师给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让学生敢于想象、创意。) ④展示作品。多元评价

(评价时,注重美术方面的评价。如图片的大小、均衡,文字的色彩、位置,整个画面的布局、结构匀称。)

同桌互相欣赏对方作品。 ⑤畅谈收获.激励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漂亮,收获也很多,为了防止遗忘赶快把它记下来吧!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也请写下来,课后我们一起来讨论。我们还可以把我们作品打印出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或者送给朋友们,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第13篇: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

第一章 中国美术史

第一节 原始时期的美术(彩陶)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第二节 夏商周美术(青铜器)

青铜器:

司母戊鼎方鼎 安阳殷墟出土; 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出土; 莲鹤方壶 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常用“清新向上”形容。 帛画: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引魂升天

第三节 秦、汉美术(雕塑)

帛画: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T”字形经幡帛画

雕塑: 西汉 霍去病墓石雕 花岗石 循石造型《马踏匈奴》整体写意

秦始皇

兵马俑

陶土

“致广大,尽精微”

生动写实 工艺美术:长信宫灯 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

(前三节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读一遍之后,重点记忆我列举的作品,各个时期最重要的内容我用红色标注了,分别是彩陶、青铜器、雕塑,你要记住代表作品。)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美术 (石窟、顾恺之、谢赫)

(从这一节开始要记准画家的名字、特色、朝代及其代表作品等,如顾恺之 南朝 线条“春蚕吐丝”,注重“传神写照”,代表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我只标注最重要的,但是一定要通读一遍课本!!)

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绘画论著:谢赫《画品》“六法”分别是? 石窟: (重点!每个石窟的代表作品最好是结合图片记忆一下,网上都有图片,

一定要能分辨出是哪个石窟的佛像,记住最出名的就行!这个必须做,不可以偷懒哈!四大石窟,除了魏晋时期,唐朝时也有所贡献,尤其是龙门石窟在唐代有奉先寺造像 卢舍那大佛 是佛像“本土化”的代表。)

四大石窟 甘肃 敦煌莫高窟

雕塑 塑绘结合的技法,

壁画 艳丽堂皇,“飞天”。

甘肃 天水麦积山 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 犍陀罗(印度人那样)造像风格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宾阳洞

书法: 王羲之 书圣 行书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

第五节 隋唐五代美术(人物、山水)

(我将最最重要的画家标成红色,你一定要记住代表作品,有些非常鲜明的绘画观点也要记一下如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好是能记住描绘这幅画的一句话,如《虢国夫人游春图》,不着背景,突出人物,衣饰华美,春意盎然。虽然我没有列举作品,但是每个画家的作品在做选择题的时候要能选出来!)

人物画:唐 阎立本、吴道子(莼菜条、吴带当风)、张萱、周昉

五代 顾闳中 周文矩

山水画: 青绿山水 隋 展子虔《游春图》

唐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水墨山水 唐 王维 开创

五代

荆、关、董、巨

花鸟画: “皇家富贵,徐熙野逸”,

“牛马二韩”即韩干、韩滉 书法: 楷书 “颜筋柳骨”

草书 “颠张狂素”

雕塑:昭陵六骏 飒露紫(唯一具有情节性的,马倌拔射入马匹的箭) 工艺美术:陶瓷 “南青北白”指越窑、邢窑 唐三彩

第六节 宋元美术(山水)

花鸟画:画院 宋徽宗

人物画 李公麟 梁楷

风俗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山水画 北宋山水 李成、范宽 (大山大水)

郭熙 “三远”

米芾、米友仁“米家山水”

南宋山水 “南宋四家” 即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元代 赵孟頫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

第七节 明清美术(派别、称号)

山水画

明代 浙派、明四家(吴门四家)、董其昌(绘画主张)、

清朝 四王、四僧,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两派画风对比记忆!

花鸟画 明清时期,花鸟画一改宋代工整写实的风格,走向大写意!

“青藤白阳”即陈淳、徐渭

“扬州八怪” 人物画 唐寅、仇英

“南陈北崔”

波臣派 书法: 三宋

建筑: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第八节近现代美术 海派:三任、吴昌硕

岭南派:岭南三杰、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 京津地区:齐白石

徐悲鸿 新国画: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油画:董希文

第九节 中国民间艺术

剪纸(创作方法、艺术特色、“剪花娘子”库淑兰)、年画(杨柳青、桃花坞、潍县)、刺绣(北绣、南绣、苏蜀粤湘)、泥塑(泥人张)、风筝、皮影

以上为中国美术史全部内容,考试时为选择题,多看几遍书就行了!切记,一定要通读教材哈,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枯燥,但理清头绪之后就容易多了,最好自己按照时间脉络做份笔记。此外会有几道纲外题,比如关于摄影、建筑或者其他方面的,这是必然的,不要担心,因为大家都不会!美术史部分会出一道简答题,去年考了“徐黄异体”,今年有可能也会考某一派别或某一称号,也有可能会考西方美术史的内容。

第二章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一定要多读几遍,因为我们并不熟悉时间脉络,尤其是第

三、

四、五节最重要,作者和作品要记准,作者的流派更是要分清!建议你列一个提纲,多看几遍就能记住了!这一部分多以选择题考查,顶多会有一个简答。

第一节 史前美术、古代美术

史前:雕塑 《维林多夫的裸女》、《手持牛角的裸女》

岩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法国拉斯科洞穴 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雕塑《三女神像》、《掷铁饼者》、《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

建筑 能根据图片选出对应的三种柱式 古罗马:雕塑 《卡拉卡拉像》

建筑 《罗马万神庙》、《罗马大角斗场》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是西方美术史的黑暗期,唯有建筑方面有所成就,记住代表性的建筑。

基督教:罗马式美术

比萨大教堂

拜占庭美术

圣索菲亚大教堂

哥特式美术

法国 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

德国 科隆大教堂

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 伊斯兰教: 泰姬·玛哈尔陵

佛教:

缅甸仰光大金塔

第三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由此进入西方美术史比较复杂的部分,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只列举重要的画家和流派,你自己结合作品记忆哈!有些画家比较有贡献的方面也要重点记一下! 意大利

初期

佛罗伦萨画派 乔托

锡耶画派

杜乔

早期

三位大师 布鲁内莱斯基

佛罗伦萨大教堂

马萨乔

多拉太罗(又译多纳罗)

盛期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 乔尔乔涅、提香 尼德兰

凡·埃克兄弟

博鲁盖尔 德国

丢勒、荷尔拜因

第四节 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

巴洛克的每一位画家、国别、代表作品、所属画派都要记住!尤为重要的是贝尔尼尼、伦勃朗、维米尔、委拉斯贵支。课本70页第八题关于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和代表艺术家记忆一下!

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代表画家及作品。

第五节 19世纪美术

这一节每个主义的代表画家和作品都是重点!最好是能对每个主义的特点做简要概述。最重要的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第六节 20世纪美术

每个主义、画家、代表作品要识记,能根据作品选出所属主义,也能根据描述判断作品的类别。相对重要的是野兽、表现、立体、超现实主义。

第三章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语言:造型元素、形式原理(课本74页答案背一下!) 美术的创作思想

(理解为主)

美术的社会价值

(通读之后,能做选择题即可) 第四章 美术基本知识 美术的分类,了解一下。

美术的相关技法理论,对于我们不太熟悉的概念,重点记忆! 透视 心点 色彩 三要素

三、四两节读读就行,不作为重点。

第五章 美术教学基本理论(条目清晰的黑体字要全部会背) 美术学科的四个领域、学科特点(五点); 美术课程的价值、三维目标; 美术教材的特点;

初中美术课程设计(课本95页那一段,读几遍); 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课本第一部分是比较基础的内容,虽然琐碎复杂,但多以选择题考查,所以多看几遍书就能记住。实在觉得枯燥的话,你可以借初中的美术课本看看,图文并茂比较有意思,翻个两三遍做基础题就不成问题了!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第一章 课程标准内容与解读

第一节 以下列举的必背! 课程性质价值与内容p101 美术课程的性质p102 基本理念的内容p102 设计思路的内容与解读 学习领域的划分p105 第二节 多读几遍就可以,不需要背。

第三节 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必背!!去年考了造型·表现领域,今年应该是剩下三个之中的某一个,我估计是设计·应用领域!剩下的关于教学建议的,看看即可。 第四节

教学建议的内容,八条(p113)多读几遍,差不多会背就行! 评价建议的内容(p113)不仅要背诵黑体字,小字部分也要反复读!后面还会有单独的一部分关于教学评价的,这是重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读几遍,后面会有一章主讲教学资源的,背诵那里的内容。

美术教材编写的原则,五条(p115),背! 另课本强化训练的题目一定要背下来!

第二章 教学设计概述

这一章在考试时以主观题为主,特点和原则多考查选择题,要以理解为主,对于后面写教案有所帮助!

第三章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准备

这一章选择题为主,一定要理解记忆,这样才能写出教案!三维目标、教学重点的解决、教学难点的解决是重点。 第四章 美术教学中的策略、方法及手段

教学策略的特点、选择原则还是要多读几遍,理解透彻。

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个是重点,写教案的时候会体现出来!现代化教学(135整页)读几遍!

第五章 美术教学过程 (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次重点第

一、三节反复读几遍,重点第二节,明确教学环节包括哪些,课本上每一环节都有表述,一定要多看几遍,黑体字尤为重要!最重点第四节!!!编写教案的流程一定要能默写下来,考试最后一题就是写一篇教案,每个环节都必须有!实在不好理解的话,你就把课本148页的教案案例多看几遍!

教案是最为大型的一道题目,大约能占30分左右呢!所以一定要能写一篇要素齐全的教案,内容倒是其次,主要是写的是否完整,教学安排合理即可!考试的时候我们普遍觉得时间仓促,最后一题写起来有些慌乱,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练一下,在心中形成一套模式,考试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课本第

二、

三、四章都是为写教案铺垫的,一定要理解,课本上的教案最好是都看看,对于自己写教案有很大帮助!

第六章 教学资源

这一章不是简答题就是选择题,课本P166—p168要反复诵读,最好是可以概括出简答题的答案,如校内资源包括哪些,美术校内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第一章 教学实施概述 学习任务的安排(p172)、教学实施的原则(5条),视觉性原则下面的前两句话也要背下来。

第二章 美术课堂的教学艺术

这一章以案例分析题为主,黑体字都要背下来,小字多看几遍就行。最重要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p203上面的那段话要背下来!

第三章 美术教学的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问题(以简答题准备),第

二、三节看看就行!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去年考了一道简答题、一道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 美术教学评价概述

黑体字全背!功能、分类、存在问题!

第二章 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与反思

黑体字全背!重点记忆美术课程评价的建议、怎样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对于学生档案袋要理解一下,以防在案例分析题中出现。

这一科考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美术史方面的基础知识我们还是比较了解的,考试时的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还都不太难,得高分不容易,但是也都有话可说!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一题的教案,有好多人因为考试紧张、时间紧迫,会丢掉一两个环节,所以我建议做完选择题和简答题,立即写教案,因为案例分析题拉不开差距!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简答和案例题多写一些内容。

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好像是4道。记不太清了)、案例分析题(2道)、教学设计题(教案)

第14篇: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6.根据材料,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并说明依据(20分)

答题要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入手确立出…的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课内容特点、学生情况。 【文言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思想主张等)、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等)、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了解古代一些常用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利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感情真挚,情深理切,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作者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好情操。 ……

【诗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人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领悟诗歌主题、意境,理解诗歌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学习。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指导学生吟诵,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和理想抱负。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 【小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认识……

(2)过程与方法:阅读、筛选信息,合作、讨论、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展示自己对人物较成熟的认识,养成……习惯。 【戏剧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2)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性。 【依据】 答题要点:

(1)从教材分析:略 (2)从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了长足发展,且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本单元刚刚学习了几首诗歌,可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而且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和学习,对作者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来鉴赏诗歌。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 (3)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分析:

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语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文言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7.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示例一: (1)导入新课。 (2)作者与作品简介。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听录音朗读)注意注音、断句等。 学生集体朗读。 提示读音。

④疏通字句。要求:根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4)整体感知课文。

(5)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按段落学习具体内容。

(6)知识提升----归纳字词(分析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 (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略) 示例二:

(1)导入:激趣。 (2)课堂教学设计:

①朗读----分层朗读,读出气势。 初读→精读

②交流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③仿写练习----动手动脑,强化体验。 ④感悟实践----启发思索,深入探究。

导入语·结束语·板书

【课堂导入方法】

(1)提问析题法;(2)悬念导入法;(3)故事、实例导入法;(4)游戏、活动导入法;(5)以旧引新法;(6)视听导入法。 【课堂导入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结束语的设计原则】

(1)关联性。结束语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以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2)新颖性。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力避千篇1律、缺少变化。

(3)人文性。尽管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但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即使是给学生出一些字词等纯属工具性内容的学习,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人性化一点。 【板书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板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通过板书,学生对教学的目的、重难点可以一目了然。板书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条理清晰。板书内容要揭示课文的内在逻辑联系,揭示作者的思路脉络和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结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与识记。

(3)布局合理。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板书的主版面、副版面布局合理。构图的上下、左右、大小及色彩搭配等要匀称、协调。

(4)书写优美。板书书写要规范、正确、工整、美观。正确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形,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25分)

19、教学实录片段评价。(20分)

答题要点:(1)简单介绍一下该教学实录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步骤。 (2)夸优点

整节课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又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的语文学科目标水乳交融。

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不再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灵活地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

20、错别字、病句修改。(5分)

21、学生作文评价。(15分)

答题要点:

(1)从内容上,选材新颖、精当、深刻,具有说服力、典型,具有时代气息……/选材范围狭窄(或过于宽泛),命题有偏差……

(2)从结构上,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浑然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3)从表达上,语言表达畅达如行云流水,干净利索,简介质朴,感情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娓娓叙事……/语言冗余,言不及义,有错别字、病句……

第15篇: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篇1:《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

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设?,?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则“l??”是“???”成立

的什么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

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2.简答题

(1)为什么 (-1)+(-1)=(-2)?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1)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a1?1,q?2,又第m项至第n项的和为112(m?n),求m?n的值。 sinx2?sinx3sinx1?sinx2?(2)设 , 证明: 0?x1?x2?x3??x1?x2x2?x34.论述题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把函数安排在代数式与方程之后。

谈谈你对于这种安排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教学片段,结合案例,阐述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张老师在讲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时,提出如下问题:如图,等腰

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BAD??CAD,试问AD还具有什么性质? ?ABC 中,

学生:AD把?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学生发现重要结论,但却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于是老师进行了“诱导”) 教师:AD和BC是什么关系?

学生:AD?BC。

(教师唯恐浪费时间,直奔教学主题)

教师:AD和BC垂直不垂直?

学生:(原来如此)AD?BC.

教师:那么AD是?ABC的什么线?

学生:AD是底边BC上的高。

(教师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叹了口气,却没有继续追究AD?BC的原因).

6.教学设计题

请你创设一个引入“负数的概念”的问题情境,并完成本节课引入的教学设计。

篇2: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doc

201 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A.0 B.1 C.2D.3

2.若f(x)为(-1,1)内的可导奇函数,则f\'(x)()。 A.是(-1,1)内的偶函数 B.是(-1,1)内的奇函数

C.是(-1,1)内的非奇非偶函数 D.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

3.有5个编号为

1、

2、

3、

4、5的红球和5个编号为

1、

2、

3、

4、5的黑球,从这10个球中取出4个,则取出的球的编号互不相同的概率为()。A.B. C. D.

4.

A.2x-y+2z=0 B.2x-y+2z=16 C.4x-3y+6z=42 D.4x-3y+6z=0

5.下面4个矩阵中,不是正交矩阵的是()。 A.

B.

C.

D.

6.

A.

B.

C.

D.

7.下列关于反证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 B.反证法是逻辑依据之一是排中律 C.反证法的逻辑依据之一是矛盾律

D.反证法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 8.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二、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10.

(4分)

(2)方程组PX=0的解空间的维数是多少?(无需证明)(3分)

11.(1)叙述函数f(x)在区间[a,b]中上凸的定义,并证明f(x)=sinx在[0,x]中上凸;(4分)

(2)

(3分) 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据分析观念”的含义是什么? 13.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14.如下图所示,设00,f(a)=f(b)。设l为绕原点0可转动的细根(射线),放手后落在函数f(x)的图像上并支撑在点A(ζ,f(ζ))上,从直观上看,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15.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你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关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6.案例:

阅读下列3个教师有关“代数式概念”的教学片断。 教师甲的情境创设:

教师乙的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内容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代数式的定义:“由运算符号、括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 成的表达式称为代数式”,特别指出“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称为代数式”;然后判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接着通过“由文字题列代数式”及“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解释代数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练习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教师丙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学教材,但是教材并没有说“代数式”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接着教师大胆地提出开放式问题:“我们怎样用字母表示一个奇数?”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都在思考。

先有一位男生举手回答:“2a-1”。 “不对,若a=1.5呢?”一位男生说。

沉默之后又有一位学生大声地说:“口应该取整数!” 有些学生不大相信:“奇数77能用这个式子表示吗?” 不久,许多学生算出来:“a取39”。

此时,教师趁势作了一个简单的点拨:“只要a取整数,2a-l定是奇数,对吗?那么偶数呢?”他并没有作更多的解说,点到为止,最后的课堂小结也很简单:“数和式有什么不同?”“式中的字母有约束吗?”“前面一节学过的式子很多都是代数式!……”从师生们自如的沟通来看,他们都已成竹在胸。 问题:

(1)你认可教师甲的情境创设吗?说明理由;(6分) (2)你认可教师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7分) (3)你认可教师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7分)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7.请以“变量(第一课时)”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5分)

(2)教学重点、难点;(4分)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入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21分)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

B

5.C

6.B

7.D

【解析】反证法是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在已知条件和“否定结论”这个新条件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与公理、定理、题设、临时假定相矛盾的结论或自相矛盾,从而断定结论的反面不能成立,并不是证明它的逆否命题成立。 8.D【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之一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其余八条分别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5)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7)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二、简答题

9.解:点A在圆上,根据垂径定理可知,被圆截得线段中点B与圆x 2+y2=5的圆心O(0,0)连线必然垂直于直线AB,所以B点在以OA为直径的圆上(直角所对的弦为直径)。

10.

(2)解:方程组PX=0的解空间的维数是未知量的个数n=3减去系数矩阵P的秩2,即为1。

篇3: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7.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①有理数②方程③实数④代数式⑤整式与分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下面哪位不是数学家?()

A.祖冲之

B.秦九韶

C.孙思邈

D.杨辉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17.初中“正数和负数”(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②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的扩充过程;

③用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量,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给出至少三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3)根据教学目标③,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用负数表达,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4)相对小学阶段的负数教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5分)

(5)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5分)

(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5分)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答案要点】‘‘四基”的内容指的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一般指数学课程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法则和公式等。例如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法则、完全平方公式等。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例如利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较大数字之间的运算、正确使用尺规作图等。

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思想、数学推理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例如数的形成和发展,数的范围的扩大都是抽象思想应用的过程;几何中的证明体现了数学推理思想;方程的应用体现了数学模型思想。

基本经验是数学学习过程性目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13.【答案要点】教师要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探究课题,特别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具体来讲,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收集和利用资源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

第16篇: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高级中学)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

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中公辽宁教师考试http://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试卷结构

模 块

比 例

题 型 单项选择题

学科知识

41%

简答题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

课程知识

23%

简答题 解答题

中公辽宁教师考试http://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单项选择题

教学知识

10%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

教学技能

26%

教学设计题

单项选择题 : 约27% 合 计

100%

非选择题 : 约7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函数 在 上是

A.单调增函数 B.单调减函数 C.上凸函数 D.下凸函数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3)在高等代数中,有一种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距离的变换。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A.平移变换 B.旋转变换 C.反射变换 D.相似变换 2.简答题

(1)根据下图编一道函数的应用问题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已知0

,试证:

4.论述题

在必修模块中,将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放在函数与立体几何之后,对这种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个对于

不等式的教学活动设计,然后回答问题。

中公辽宁教师考试http://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设计1:

活动(1)让学生分别取a,b为具体数值,检验该不等式是否成立。 活动(2)讨论:讨论(1):三个图形的关系:

的几何意义。

讨论(2):该不等式何时等号成立,何时不等号成立? 活动(3)不等式的严格证明

讨论(3):若有三个数:a>0,b>0,c>0,是否会有一个什么相应的不等式? 设计2: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等式

的证明方法。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析设计1的教学设计意图。

(2)结合本案例分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简述教学 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3)对比分析两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6.教学设计题

就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中的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将提供教材内容)。

中公辽宁教师考试http://ln.zgjsks.com/

第17篇: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对于中低年级儿童数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较强的学科。对与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一年级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我这几年来一直是担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首先,我觉得要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我在每节课上都尽可能的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一、故事导学,诱发兴趣

由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我在课的引入部分就加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由于是谜语,所以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课堂上的气氛很活跃。

二、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我在教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小猫钓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整理加法表,发现运算规律。准备的教具有:鱼(写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式)鱼篓(算式得数)小猫头饰、池塘(情境)表格(整理算式)先让孩子们从池塘里把自己算出来的算式(鱼)送到鱼篓里,再让他们分组验证各个鱼篓的鱼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把所有的算式根据规律排入表格自己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整节课,孩子们是学习的主角,他们兴高采烈得参与游戏,参与学习,在游戏中积极地进行计算,不自觉地进行整理,非常有兴趣地交流计算规律,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来枯燥的计算整理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新的普通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培训以及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多样化,也在不同方面显示出了我的不足,许多教学经验值得我去借鉴学习,也让我明白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下面我将我的认识和教学心得,做以下几方面概括。

首先是培训心得。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的核心,在新的形势理念指导下,引发了对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教育评价等多方位的改革。

1、重心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主要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与教学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新课中,课程与教学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是以教为核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而新课程则强调教与学的关系应转化,要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诚心诚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重新更新新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中,是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基本技能是否熟练、解决书本中的问题是否强为教学目标。而新课程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更多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3、重新领会新旧教材的编写。

旧教材围绕例题、习题转。课程内容突出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在结构上,课程类型单一,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而新课程在教材编写上,努力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体现教材的人文精神。教材以数学活动形式安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观察、实验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学生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在习题中编排了“数学常识”、“数学故事”、“环保”等方面内容,体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4、重新选择新的教学方式。

在旧的课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而对学生的能力、态度、习惯方式的培养不够重视。新课程中,强调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示,通过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来解决数学问题,得出有关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5、重新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在旧的课程中,教师的评价是主要的。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是否能解决书本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评价主体多样性。主要体现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评价方法也是多样性,有课堂内评价、课外作业评价、学生学习数学历程等。

其次,教学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国民,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路来重心构建新的课堂,力求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

1、创造具体情境,力求课堂生动活泼。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的、具有个性的、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人。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自己提,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演算,再经过交流合作,深入探究,得出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规律,最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价值观,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活力。

2、让数学课堂走进现实生活。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形象思维还比较完善,抽象思维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中感知学生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为实际生活服务。正因如此,我努力创设条件,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一年级学生认识等号的意义,可联系我们小时候玩平衡木,当两边一样重时,我们可以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而连接这个算式的数学符号用“二”表示。又如认识自然数0、1、2、3、4、、、、、、可以联系平时列队,这个队有多少人用几表示,这个人站第几用几表示。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联系新旧教材,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学生在六年的学习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时代在变革、在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有要改革、发展。在教育这一广阔天地里,我们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第18篇: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学之心得

不经意之间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已有几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一些优秀的前辈老师的交流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重要点。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首先就要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单一的征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进行讲解必然不会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乃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比如,在教《连加》一课时可以创设敲青蛙的游戏,青蛙一个一个的从地下往上冒,上每个青蛙身上都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看谁算的快敲得准的情境。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比如说在进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实物分发的实际操作,运用一些实际的机会。比如说在课间餐点的分发时,让学生自己去分发并在分发过程中不段断的进行询问,这样在分发的物品不断减少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同时又让学生比较出想5-1与5-1-1这样两个算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了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还可以把它运用于生活。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郾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3?郾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论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要】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兴趣;习惯;算例;计算

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知错的基础一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五、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第19篇: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胡飞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潜心做好备、教、改、导、辅教学五环节,密切关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力求在教学互动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下面是我教学过程中所得的一点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搞好课堂教学。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针对新生在学业水平、认知能力上参差不齐的现状,我摸索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互动、设置不同评价体系第形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动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发现、会提问”的习惯,而课外又通过认真地检查、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等形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会预习、会复习、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

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们都能尽在掌握。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做到“三动”既多动脑、动口,动笔,拿着笔上课,改掉部分学生把手放在口袋里上课的不良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纪,应亲自参与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给班主任,否则威信只会建立在班主任那里,次数多了,学生只会厌烦你。

4、学生的作业检查要落实。除了每天上交的作业纸作业以外,对于练习册和一些辅导作业,检查任务就交给小组长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确定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由科代表来检查。

5、再有做好课外辅导工作是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和很多老师的感受一样: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上都出现一定的滑坡,而且这种下滑趋势在短期内似乎还难以逆转。作为新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出现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现状,课外辅导和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勇气。这样一来他们也愿意从学习中寻找成功感,从而为整个班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6、最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顺应新形势下教学发展的需要。一年的教学,我深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已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外做好学生的心里疏导,有时显得比教学本身更重要。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墨守成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教学积累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明显感受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较大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也平稳上升。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立足本职工作,恪尽职守、潜心育人,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第20篇: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牛杜二中小学 淮晓阳

11月2日,联校组织全镇数学教师进行教研,当天听了牛二小学冯丽丽教师的《认识方程》这节移植课和张瑾教师的《摸球游戏》,听完后感受颇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专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心得体会.doc》
小学数学专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