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2020-10-3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

【摘 要】教学改革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须加大其改革创新的力度。本文就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早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因此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就成为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主要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该课程的性质来说,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与导游工作、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工作等,打下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基础。

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探索认为,要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质量,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合理定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在旅游地理学理论指导下关于区域旅游地理研究的学问。就这门学问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由旅游地理学的部分原理和方法,与中国这个特定区域有关旅游的地理知识结合而成的实用知识领域⑴。它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涵盖面广,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在旅游类、地理类等专业都普遍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然而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在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为目前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其培养目标应该从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宽(专业)口径,厚(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这样,既可以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又可为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⑵。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按照国际国内当代大学课程发展的趋向、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要求,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现代信息社会对旅游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可以确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科学地解释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旅游路线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旅游素养;(3)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1]

2 合理规划和设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内容应特别注意向自然、人文兼容,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向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综合性、开放性方向发展。为此,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内容体系上除主要研究中国的旅游实际外,还可适当引入一些理论旅游地理和应用旅游地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具体来说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避免重复,重点突出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客流规律,旅游市场需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在旅游管理专业或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中均有专门的讲授;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是一国、一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前提。在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中,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旅游资源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突出重点,该课程应把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划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中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成因、地域分布特点、主要代表性景区景点以及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路线等。 2.2 明确学习目标,扩大知识面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该强调学以致用。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生除了要系统学习旅游管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外,导游资格证的考取也是学生明确的目标之一。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应结合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3 加强内容深度,提高旅游素养

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可以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风采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揭示它们形成、发展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树立旅游意识。对于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加深涉及到的地理、历史、建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爱护旅游设施,宣传我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知识。

2.4 引入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关注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为了适应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目的地会不断地进行再次开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我们应把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动向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 3 改进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教高司函[2002]187号)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二级指标“课程”项的三大重要观测点之一,并明确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心是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利于加强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同时明确教学手段的改革就是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这就为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中国旅游地理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钻研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并掌握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讲授需要大量的图片、地图、视频、音频等材料。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语言、静止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声音、语言、图片等综合讲解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旅游景点,它的新颖性、多样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利用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黄山、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的特征、成因等状况时,就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的提高。旅游地理的某些教学内容需要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需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讲到花岗岩地貌景观时,坚硬的花岗岩岩石在球状风化和差别性风化的作用下会分别形成巨大的“石蛋”造型、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和各种维妙维肖的象形峰石,这时可以结合青岛崂山的“石蛋”、海南的“天涯海角”、黄山的“老人峰”、“猴子观海”等景点的图片进行讲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这些奇特造型的形成原因,而且容易记忆这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

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图文音并茂、调用方便,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放到课堂上操作的、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很容易的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及劳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科学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2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课堂讲授法虽然因为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比较多的信息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创新。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针对课时较少,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提高表达能力和管理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教师和其它学生的知识面。

3.3重视野外实践教学

虽然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但是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仍然是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把学生带到野外让其亲临其境进行观察、判断和体验,一方面可以加强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书本里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内化为素质。此外实践教学可把旅游地理新事物、新现象以及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出来,使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所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及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旅游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时间。并选择典型的、且开发较成功的旅游景区作为实习地点,也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到云台山实习后,不仅加深了对山岳旅游资源形成原因、景观特征的认识,而且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也有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业务素质。

4、小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希望通过我们的有益探索,能推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罗兹柏,张树林编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

[2]蔡靖方,马勇等.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2004.8.

[3]杨载田、钟顺清.试论新世纪高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J〕.嘉应学院学报,2004.6.

[4]苗雅杰.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提高旅游地理教学质量〔J〕.长春大学学报,2002.10.

[5]吕新民,张金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

推荐第2篇:旅游地理

X X X X X

XXXXX 旅 游 地 理 学 作 业

参与者:XXXXX

指导老师:XXXXX

2013年5月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附 录:《海南省旅游土地资源评价图》

《海南省旅游地评价因子与给分标准》

前 言

鉴于旅游地理学课程需要,同时,参与调查的同学皆为地理科学(师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相关地理素养,对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有了一定的掌握。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调查,结合书本关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章节,运用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对任一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

⒈调查主体: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

⒉调查客体:可任意选择某一区域、旅游城市、风景区、景点等。

⒊调查方式:可采用直接调查、间接调查等不同方式。

⒋调查结果:形成一份书面报告,不少于1500字。

⒌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安全。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目标明确,团结一致,最终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调查报告。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不免会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您的指证、批评和建议,我们将非常感谢您的真挚回馈并将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极富特色。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在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所孕育的热带雨林和红树林为中国少有的森林类型,是开展科研、旅游和教学最理想的选择之地。已发现的 植物有4200种,占全国植物种类的15%,有近600种为海南特有。在4200种植物中,乔灌木1400多种,占全国乔灌木种类的28.6%,其中800多种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药用植物2500 多种,占中国药用植物的30%左右,其中有抗癌作用的植物137种;果树142种;油料植物89种;其它经济植物近200种。野生动物中爬行类104种,占全国的29.5%;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海南丰富的生物在中国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海南林业的重点工作之一。现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58 种,其中一级1种,二级19种,三级38种;保护的动物133种,其中国家一级14种,二级87种,省级32种。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旅游地开发利用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的丰度和特点,而且和一系列与旅游开发有关的社会经济、区位及环境条件相关联。海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墨绿的林海、繁多的珍禽异兽、独特的地貌构景,再加上多种多样的人文景观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构成其旅游地的资源优势。同时,海南自建省后,实行比国内一般特区更优惠的政策,区位上又处于从东南亚到东亚的中间站,是我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前缘阵地之一,旅游地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

然而,由于海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旅游业起步亦较晚,致使旅游地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地面积有限。据调查,目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地面积约为76.skm,,只占全省旅游地总面积的3.4%,并且旅游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地域差异明显,其大体态势是东部(文昌、万宁和琼海县)和南部(三亚市和陵水县)开发程度略高,西部(乐东、东方、昌江和白沙县)和北部(海口市以及琼山、临高、澹县和澄迈县)次之,中部(保亭、通什、琼中、定安和屯昌县)最低(表3)。海南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缺乏必要的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

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海南省旅游地评价采用三级系统,即潜力级(第一级)、景观资源类(第二级)和功能型(第三级)。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划分出3个旅游地潜力级,即旅游潜力高、中、低的旅游地,分别用I、II、III表示。全省共划分10个旅游地景观资源类,即A.海滨沙滩旅游地、B.山岳旅游地、C.奇石异洞旅游地、D.河湖旅游地、E.瀑布旅游地、F.泉水旅游地、G.热带动植物旅游地、H.海岛旅游地、J.生产基地旅游地、L.社会风情旅游地、N.城市风光旅游地。旅游地功能型包括:观光旅游:含有海滨沙滩、碧海蓝天旅游,热带作物、热带植物旅游,奇峰异石、摩崖石刻旅游,飞流涓溪、水库山塘旅游,渔光舍影、风帆港湾旅游,黎村苗寨、民族风情旅游,文物园林、城市风光旅游等;康乐旅游:含有游泳、垂钓、划船、冲浪旅游,登山、狩猎、野营、探险旅游,休养、疗养、避寒、避暑、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含有会务、商务、购物旅游,宗教、庙会、节日旅游,其他特种旅游等。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旅游地内旅游资源、旅游地区域和区位条件等因子的综合效应,因而,旅游地质量评价指标应是具有综合属性的指标。我们认为,省级旅游地质量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7项。景源价值,包括欣赏价值(景感度、奇特度、完整度)、游乐价值(游乐度、知名度、趣味度)、保健价值(生理和心理)、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景点丰度,即旅游地景点类型密度,其值等于旅游地景点类型数与评价区景点类型总数之比。景点密度,其值等于旅游地上景点辐射面积与该旅游地总面积之比(用r表示)。环境水平,包括环境条件、环境质量、环境设施与环境管理水平。旅游条件,包括交通条件(路况、方便度、安全度)、基础设施(通讯、供电、供水)、服务条件(食宿及其他服务)与设备状况等。规模容量,包括可供旅游土地面积占全部旅游土地面积之比(用S,表示)和环境自然资源学报9卷容量(用Dl表示)。区位条件,包括可进入性及与其他旅游地的联系等。

I级旅游地面积831.9平方千米,占全省旅游地总面积的36.7%,I级旅游地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以白沙县面积最大,该县I级旅游地占全省I级旅游地17.0%,其次是琼中、东方县,其I级旅游地分别占全省的12.3%和10.5%,而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澄迈、保亭、陵水等县市,I级旅游地面积较小,在全省所占比重均小于5.0%。 II级旅游地面积为645.1平方千米,占全省旅游地总面积的28.5%,以三亚市和万宁县最集中,其面积分别占全省I级旅游地面积的15.4%和15.9%,而海口、澹县、文昌、琼海、澄迈、东方、定安、临高等县市I级旅游地面积在全省所占比重均不及4.0%。

III级旅游地面积为790.8平方千米,占全省旅游地面积的34.9%, 以万宁县面积最大,占全省III级旅游地的17.0%,其次是澹县,其III级旅游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5.2%,琼山、文昌、澄迈、临高、乐东、陵水、昌江等县III级旅游地面积在全省所占比重均小于5.0%。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旅游地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是以旅游地质量评价和类型地域结构为基础,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开发层次,达到合理组织旅游地开发、建立最优化的旅游活动空间,并使之成为具有观光、康乐、专项和社会经济功能于一体的游乐系统。

根据海南旅游地开发利用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海南旅游地开发应以三亚牙龙湾、文昌高隆湾和铜鼓岭、陵水南湾猴岛及通什五指山等热带海滨沙滩、海岛和热带生物景观旅游地的开发为主体;以海口等地的贬官犯臣文物园林、三亚的天涯文化及通什和琼中的黎村苗寨等景观旅游地开发为策应;以热带田园、河湖水库、温泉瀑布景观旅游地开发为补充,充分发挥热带海滨沙滩、海岛和热带生物景观等旅游地的资源潜力,以及全省旅游地类型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和地域特色鲜明的优势,将海南开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交通便捷、服务上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避寒、避暑、度假、观光、康乐、购物旅游区和最富有吸引力的国际旅游热点之一。

通常将旅游行为分为基本、提高和专项旅游3个层次。据此,旅游地开发也可划分为3个层次。

1、基本层次旅游地开发,基本层次旅游地系指可开发观光旅游的旅游地。

2、提高层次旅游地开发,提高层次旅游地是指具有购物和娱乐消遣等旅游功能的旅游地。

3、专门层次旅游地开发,专门层次旅游地是指可突出传统旅游项目和开辟更多创新项目,以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知和求乐心理要求的旅游地。

为实现海南旅游地开发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保障旅游地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l)建立和完善市场开发机制。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特区,中央对其实行比其他特区更优惠的特殊政策,其中最大的政策优势就是土地可以长期出让使用权。海南旅游业要想跃上新台阶,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政府垄断土地的前提下,积极地以成片开发或按项目划块的形式向外商出让土地使用权。

(2)做好宏观调控,选准优势类型,强调特色开发。旅游地开发的宏观引导要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而各县市都存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地类型,它们应成为开发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各自旅游地开发的特色,才有吸引力。省财政对各地的开发投资重点也应放在重点景区的成片开发上。因此,省财政投资支持的开发区,一般要求其开发项目应具有带动全省旅游地开发乃至对全省旅游业发展起引导作用的功能。各县市开发的重点则应放在具有本地的特色旅游小区和小地段上。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层次合理、类型丰富、功能协调的旅游地开发网络体系。

(3)加强旅游地的生态建设,创造优美环境,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现代旅游者要求新鲜、清静、舒适、优雅的环境,以获得精神、健康及求知等多方面的享受。海南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基本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局部的大气、水环境和动植物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且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为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尤其要对大气、水和生态环境实行针对性控制。同时,要根据景区立体景观和风景功能与性质,对不同景区的风景资源有针对性地保护和恢复,达到全面提高旅游地环境质量水平,增强旅游地开发价值和潜力的目的。

(4)开展旅游地后续评价研究,促进旅游地开发进程。旅游地开发的实施,必须通过相应的工程项目建设,而从旅游地开发预测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间还需进行旅游地地价评估。为了促进海南的改革开放,便于政府准确掌握各级各类旅游地的价值和潜力,从而适时将旅游地推向市场,就必须继续做好全省旅游地的地价评估。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中,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各类旅游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省旅游地的潜力。

附 录

《海南省旅游土地资源评价图》

《海南省旅游地评价因子与给分标准》

推荐第3篇: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作业之专题厦门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

厦门市中国内地不可多得的“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该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到一千六百于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两百一十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百分之八点三,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和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体系。

1、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据统计。2010年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3026.09万人次,比增19.85%,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增16.8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2.82万人次,比增19.71%;入境过夜游客112.16万人次,比增18.70%;接待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增19.86%;国内过夜游客1386.33万人次,比增16.08%;旅游创汇10.81亿美元,比增22.23%;国内旅游收入310.35亿元,比增15.69%。厦门旅游业综合实力已占到全省1/4强,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均实现超过15%的增长速度。

2.旅游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经济实力较强的厦门也拥有相当规模的旅游设施目前已经有67家旅行社,95家旅游饭店,社会旅馆380家,床位22700张,其中星级饭店49家,各地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配备完善,为厦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

3.对台旅游取得重大突破

在两岸三通顺利实施后,两岸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对台交流前言的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循,在对台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福建省积极依托“五缘”优势,着力推行各项先行试举措,在对台经贸发展上取得了新突破。海峡西岸经济特区的建设,将起到衔接长三角、珠江三角的作用,吸引台资把高科技产业转移过来,打造海峡经济圈或中华经济圈,逐步形成外贸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推荐第4篇:旅游地理

2002年:名词解释

1、空气温度垂直递减速率—也可以叫做绝热率,是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当高度每上升100米时,气温下降0.6度的现象。

2、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地—旅游地是指包括旅游设施和服务及旅游资源在内的旅游供给综合体,或指具有一定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的地域组合。旅游地的特点是在该地域内分布着已被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而且在经济结构上有多层次的旅游业,即拥有综合性的旅游供给设施和服务。

4、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的发展和演化要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5、旅游地空间竞争—包含替代性竞争,非替代性竞争

6、RBD-直译为“游憩商业区”,也可译为“旅游商业区”、“休闲商务区”等。指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个特定零售商业区。

7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8、旅游生态容量:在保证生态系统不致退化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场所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9.、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10、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须依据《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由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创优城市检查验收,并达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的要求。

二;简答题

1、简述旅游者活动行为的层次

旅游者活动行为分为: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

基本层次:对陌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游览观光,国外称其为观光旅游。

提高层次:娱乐旅游、购物旅游

专门层次:从属于某一特殊目的。如修养疗养、出席会议、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宗教朝觑等。这种旅游行为不具有普及性。

不同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在较低行为层次的优势出现之后才出现。但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2.简述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在规划开发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岩溶是可溶岩在天然水中经受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系特征的自然景观

3.简述旅游区划的原则

旅游区划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确定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分析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旅游区划一般遵循的原则是:①发生上的共同性。旅游区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和共同的历史发展过程;②旅游活动的完整性。每个旅游区具有一个或数个旅游服务中心,提供食宿、交通及其它生活设施;③拥有相当数量的旅游点,形成

一定的旅游时间;④为便于管理,要考虑行政上的完整性。

三、分析回答题(每题20分)

1.试以旅游客源地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分析成为近年来我国主要客源国的状况。

2.旅游对自然环境有哪些负面影响?谈谈如何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或减少这些影响的实际例子或想法?

2003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时间比-去某景点、目的地旅游时用于旅行的时间与游览时间的比。

避免旅游时间比太大的景点,尽量安排旅游时间比小的景点。

2特尔菲法-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3,温度-湿度指数

5,旅游心理容量

6,旅游区-旅游区是表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一般包含许多旅游点,由旅游线连接而成。是指县级以上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娱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7,旅游流-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 8,旅游通道

9,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

推荐第5篇:旅游地理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风景的、文物的,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

(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独特性

(3)变异性

(4)观赏性

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

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

(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

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旅游者应事先对所要游览的景观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人文景观设计者的美学构思,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太湖石、日月同辉。

(2)精选观赏点位

观察对象 最佳位置 举例

千峰万壑 远距离俯视 张家界武陵源群峰(湘)

江河曲线、湖海旷景 远距离俯视(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

岳阳楼与洞庭湖(湘)

黄鹤楼与长江(鄂武汉)

腾王阁与赣江(赣南昌)

大观楼与滇池(云昆明)

峡谷、洞、一线天近距离观看 科罗拉多大峡谷、长江三峡、桂林芦笛岩

小的湖泊、沼泽、池塘近距离观看(低临水面的厅、榭、廊) 西湖

瀑布 适当距离仰视 黄果树瀑布(贵)、尼亚加拉瀑布

山水组合 乘船 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的观赏点 黄山石猴观海、路南石林阿诗玛、广东肇庆七星岩

(3)把握观赏时机

①季节性的景观:我国的名山——多夏季;哈尔滨冰灯——冬季;香山红叶——秋季

②特定时间的特定景观:日出、日落、云海——雨过天晴;钱塘大潮——八月十八;泼水节——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 ;青海湖鸟岛——5月

(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对旅游景观历史文化地位的了解不同,欣赏时所激发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也不同。如:观赏岳阳楼。

(5)提高审美素质

2.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旅游景区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①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②景观的主要类型;③景观有何地方特色、审美特色;④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的。

(1)山地景观——黄山

旅游资源丰富。

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

景观特点72峰:崔巍雄浑、峻峭秀丽、错落有致,天然巧成。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于世。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

成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显著,常出现云海景观。

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因素造就。

(2)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

旅游资源丰富,由8个大岛和100多小岛组成。

景观特点 热带海域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

世界罕见的休憩风景胜地。

由火山爆发形成,盾形火山利于观赏和考察;

成因地处热带,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植物茂盛;

多种文化融合:海岛文化、移民文化

(3)历史遗产——中国长城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景观特点中国人文景观第一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奇观。

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举世无匹。成因:古代军事防卫工程。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因地制宜思想,与自然环境和谐;是自然地理界线(中段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城市景观——法国巴黎

①世界十大名城之一景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凡尔赛宫、爱丽舍宫、卢浮宫。③景观布局体现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位于广场中央。

3.评价某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4.总结旅游资源的评价所考虑的因素

(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①旅游资源特色——吸引旅游者的关键性因素;②旅游资源的价值;③旅游资源的组合和规模

(2)旅游资源周边环境的评价:①环境容量;②环境质量;③社会经济环境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①交通条件;②市场条件;③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施工、服务设施等)

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等。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通信和购物等。

2.旅游景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1)旅游者影响和制约景区吸引物的开发利用,以及景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景区吸引物是旅游者旅游的前提条件和景区服务业的基础;

(3)景区服务业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合理开发利用景区吸引物,完善和提高其吸引力。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如泰山雄伟、华山险要、峨眉俊秀、衡岳烟云。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如江西庐山的白露洞书院以独特方式融汇在庐山自然美中。

(3)维护生态平衡:如杭州西湖,湖沼之地→人间天堂。

(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如甘肃兰州兴隆山瞭望塔:防火护林、鸟瞰全景。

4.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例:P60平遥古城的形象设计:理念、行为识别、

视觉识别。

(2)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交通线:①便捷、经济、安全、可靠;②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空间布局

服务设施:①与交通线相连;②在旅游区附近选址;③集聚与分散需具体分析

对某旅游景区的交通、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5.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与亲戚朋友交谈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①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突出特色;讲究韵律——保持兴奋度;“冷热”兼顾——“以热带冷”;发展创新——适应需求;安全可靠。

②选择线路要注意的问题:突出主题;尽可能使景区串联,避免形成重复;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6.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自然灾害传染病、核辐射等 社会环境:战争、恐怖主义、社会*、火灾、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的损害等。

7.旅游事故的防范措施

(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①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②加强巡视;③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④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4)加强救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第四章 旅游业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

积极作用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消极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2.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文化的作用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积极作用

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促进城市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消极影响

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

3.减少旅游业负面影响的措施:

①使旅游业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②加强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4.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砍伐树木——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动植物垃圾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

野生动植物捕食能力下降,繁衍规律破坏

污染水体:旅游垃圾;酒店污水;游艇

污染大气:交通工具;厨房油烟;寺庙香火

磨损、破坏旅游吸引物:题刻、抚摸、践踏、呼吸、汗气

不合理开发——破坏旅游景观和谐,如小卖部;

破坏旅游景观

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如开山辟路、乱填湖泊、围垦造田

5.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提高旅游区规划、建设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监测,加大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力度;

(2)运用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管理体制。

推荐第6篇: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1.长江流经的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江苏、上海。

2.黄河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

山东。

3.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

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西安兵马俑。

4.岩溶地貌最具观赏价值包括峰林、峰丛、孤峰(桂林山水)。石林(路

南石林)。溶洞(芙蓉洞)

5.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安徽九华山(地藏王)、四川峨眉

山(普贤)、山西五台山(文殊)。

6.我国四大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

7.我国四大自然奇观: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吉林雾凇、路南石林。

8.中国皇家陵墓的封土形式:方上式(秦始皇陵)、山陵式(唐乾陵)、宝成宝

顶式(明清)

9.中国四大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

10.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11.岭南四大园林: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三房、佛山十二石斋。

12.佛教寺庙的天下丛林四绝: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北京灵隐寺、

湖北玉泉寺。

13.四大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

窟。

14.四种佛塔及代表:山西应县木塔----楼阁式

大理崇圣寺三塔----密檐式

北京妙应寺白塔----覆钵式

北京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式

15.关外盛京三陵:永陵、定陵、福陵。

16.我国鹤城是指齐齐哈尔,因为有扎龙自然保护区,号称“丹顶鹤的故乡”。

17.我国三大名瀑: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18.我国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19.我国三大风景城市:杭州、桂林、昆明。

20.中国历代都城多以皇家宫殿为中心布局。作为处理政务、居住游玩、奉天祭

祖的地方。

21.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称为“祖庭”。

22.盘山风景区的“三盘之胜”指的是:上盘之松、中盘之石、下盘之水。

23.天津四艺:风筝、地毯、泥人张、杨柳青年画。北京三绝:景泰蓝、牙雕、

玉雕。

24.中国文化四绝:山水画、烹饪、园林、京剧。

25.世界山唯一珍藏释迦牟尼舍利子的寺院是陕西省宝鸡市的法门寺。

26.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地叫孔林。

27.“中国历史立体画卷”是泰山。

28.天下第一陵是黄帝陵。

29.黄山四绝:奇山、怪石、云海、温泉。

30.江南的三大奇石: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邹云峰。

31.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形容南京地势险峻。

中国旅游地理

32.全球最大的白鹳越冬地是鄱阳湖湿地保护区。

33.百戏之祖是指昆曲,发源地是 江苏昆山市。

34.二泉映月创作于江苏无锡的惠山泉边。

35.西湖旧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断桥残雪、曲院

风荷、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

36.“天下第一江山”是指北固山。

37.岭南四大名山: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雁荡山。

38.三亚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主要有亚龙湾、鹿回头、天涯海角、木东海等

景点。

39.福州有“温泉之都”的美称,有脱胎漆器、寿山石雕等许多特产。

40.土楼是闽西的民居。

41.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福建的泉州。

42.我国钢琴之岛是指福建省厦门市的鼓浪屿。

43.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是:大三巴牌坊。香港的标志性建筑是太平山上的凌霄阁。

44.阿里山的五大景观:云海、日出、森林、铁路、樱花。

45.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彪悍淳朴的民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

盛会,蒙古“三艺”是骑马、射箭、摔跤。

46.拉卜楞寺是中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教主寺之一,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47.我国的三大响沙:内蒙古的响沙湾、甘肃的鸣沙山、宁夏的沙坡头。

48.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博斯腾湖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是:纳木错。

49.新疆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之称。

50.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

51.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

52.我国四大避暑胜地:北戴河、鸡公山、莫干山、庐山。

53.马踏飞燕的故乡:甘肃武威。

54.分别介绍武夷山和泰山:

武夷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号称“奇秀甲东南,碧水丹山”,是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区;景区内三三六六七十二九十九见胜,三三是指九曲溪,六六是两岸36座峰,七十二洞穴和九十九个山岩;武夷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在此讲学数十载,今有紫阳书院,号称道南理窟,九曲溪沿岸的古越人悬棺令人叹为观止;武夷山被联合国列为“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区”,树木的种类是欧洲的七倍,被誉为“大自然的植物园”,鸟类300多种,号称“鸟的天堂”,山中盛产大红袍,非常珍贵。

泰山位于鲁中平原号称“五岳之掌”“五岳独尊”;泰山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山势突兀,植被茂盛,古迹众多,从山脚岱宗坊到极顶6293级台阶,沿途经过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岱庙为历代帝王封禅的地方。主殿天柱殿与北京太和殿、孔庙大成殿并成为中国的三大宫殿;泰山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融合,被誉为中国历史立体画卷,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推荐第7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负责担任学校的旅游班的“中国旅游地理”的任课老师,在担任授课老师的一个学期里,现将本人的教学心得叙述如下:

1.本班的学生是从事旅游工作的学生,未来将全国各地带团旅游,对中国各个地方的旅游景点了解应当多而丰富。针对学生的这样的特点,我在讲解中国旅游点的时候,分成了各个大块:包括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每讲解一个地理区域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杂技团是否到过那里表演,在那里观赏了哪些景点,有哪些和我们身边不同的习俗和习惯,那里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很有兴趣,因为自己亲自体会过的,这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具体的事物在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就会在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2.中国的景点很多很丰富多彩,每个学生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亲身体会过。所以我的课程就要和电影以及电视风景记录片相互结合了,在边讲解的时候边播放相关的风光片,虽然学生没有去过那里,但他们会被那里的风景吸引,会有想去看看的想法,也会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那里的地理风貌是这样的的?为什么那里有这样的习俗和语言呢?为什么那里的土壤颜色是红色的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我就在回答与设问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书本中,也可以在其他的一些资料中 ,学生在欣赏风光片的时候,也同时有所收获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利用地图和地理物件,这样在到陌生城市旅游的时候能够运用地图,在野外的时候如果迷路能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4.对南京的了解:南京是古都,南京有许多的风景名胜点,是让学生了解最好的资料和财富。让杂技班的学生了解南京城,既是对我们城市的认同和了解也是对我们城市的丰富的底蕴产生很强的自豪感。

以上是我一个学习授课的心得体会,我觉得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会很多的知识,这样地理知识才会很全面和完整,也才识真正的地理知识。

推荐第8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负责担任学校的杂技班的“中国旅游地理”的任课老师,在担任授课老师的一个学期里,现将本人的教学心得叙述如下:

1、本班的学生是从事杂技工作的学生,到全国各地参加表演的机会很多,所以对

中国各个地方的旅游景点多而丰富。针对学生的这样的特点,我在讲解中国旅

游点的时候,分成了各个大块:包括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

区、每讲解一个地理区域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杂技团是否到过那里表

演,在那里观赏了哪些景点,有哪些和我们身边不同的习俗和习惯,那里给自

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很有兴趣,因为自己

亲自体会过的,这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具体的事物在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

点,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就会在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2、中国的景点很多很丰富多彩,每个学生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亲身体会过。所以我

的课程就要和电影以及电视风景记录片相互结合了,在边讲解的时候边播放相

关的风光片,虽然学生没有去过那里,但他们会被那里的风景吸引,会有想去

看看的想法,也会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那里的地理风貌是这样的的?为

什么那里有这样的习俗和语言呢?为什么那里的土壤颜色是红色的呢?学生

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我就在回答与设问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去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书本中,也可以在其他的一些资料中 ,

学生在欣赏风光片的时候,也同时有所收获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利用地图和地理物件,这样在到陌生城市旅游的

时候能够运用地图,在野外的时候如果迷路能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4、对南京的了解:南京是古都,南京有许多的风景名胜点,是让学生了解最好的

资料和财富。让杂技班的学生了解南京城,既是对我们城市的认同和了解也是

对我们城市的丰富的底蕴产生很强的自豪感。

以上是我一个学习授课的心得体会,我觉得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会很多的知识,这样地理知识才会很全面和完整,也才识真正的地理知识。

推荐第9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

哦《中国旅游地理》

第七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第二节 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教 案

一、课题: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材分析

1、教材介绍

教材名称:《中国旅游地理》(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饭店服务专业教材)

主编:彭淑清等

出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七章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第二节的内容。旅游地理是一门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的课程。教材介绍了我国各省市区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相关的历史文化,涉及到了众多学科,为学生设计旅游线路、提供旅游咨询、进行景点讲解等提供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五、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

(1)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新事物好奇性强且接受能力强; (2)掌握了一定的旅游基本知识,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 (3)对文化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也没有形成体系;

(4)分析问题还缺乏灵活性。 2.分析课堂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会如何去学习。

六、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结合对本书特点的认识和对学生的了解,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我国传统节日、婚丧习俗、民居、民间工艺品和民族服饰的特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对民俗传统、民俗风情等更加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旅游景点的欣赏能力,启发学生对于民俗的思索,撰写出别具特色的导游词。为今后的导游工作打好基础。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达到在丰富多彩的同时又能做到有据可依的去传播民俗文化风情的目的。

八、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节日、中国部分民族的建筑、服饰、工艺品。 【难点】中国部分民族的婚丧习俗。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实践学习法

九、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2分钟)

推荐第10篇:学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

学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

上中国旅游地理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执着精神,它带领着我们继续学习下去,加深对中国旅游地理的认识,提高了我们对于中国旅游地理的兴趣,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对于以后学习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要求。短短的几节课,使我们对旅游这一概念的充分认识,也使我们对于祖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的了解,自然风光,人文风光,社会风光,民族风光,地域风光等等。

一、对于旅游的认识。旅游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前往某些地方并作短暂停留的活动。旅游系统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客源、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连接、旅游环境等要素。特别是根据吸引强度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四个层次;按其形成和属性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类型;根据功能可分为观光游览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购物型等;按资源的客体属性可分为物质性、非物质性与非物质共融性三种;按资源发育背景可分为天然赋存性、人工创造性和两者兼具的复合性三类;按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可分为再生性资源与不可再生性资源。旅游要素包括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旅游地图的类型包括旅游交通图、导游图和旅游行业图,它的作用是导游服务、决策参考和宣传广告。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的认识。旅游资源评价包括美学观赏性、文化历史性、科学性、其特性、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其中,旅游资源的美有形态美、形式美、色彩美、韵律美、嗅味美、动态美、意境美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保护原则、综合开发原则。旅游线路的类型可按旅游目的、跨越的空间尺度、所需时间、活动内容、所乘交通工具、旅游者的行为和意愿、组织形式。其中旅游目的可分为普通观光线、探险考察线、文化旅游线和宗教旅游线等。旅游线路设计和开发的原则包括市场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热电冷点兼顾原则、不重复原则、张弛有序原则、安全性原则。

三、对中国旅游地理八大区域旅游特色的了解。东北地区的火山熔岩奇观、雾凇冰雪奇观、莽莽林海奇观、江河湖海奇观以及关东文化。在这些自然和文化景观中,我们知道了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林海雪原、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关东文化(中原文化、土著文化、外国文化)、东北二人转、哈尔滨冰雪雕艺术等等。华北黄河地区,这一地区代表的是中原文化,古都名城多有北京、西安、开封、安阳;古建古工程多有赵州桥、北京故宫、孔庙、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长城等等;自然文化景点也多如泰山、恒山、华山、五台山、嵩山等等。华东吴越江淮地区,这一区域主要以江南文化为主,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南京六朝古都,江南水乡的运河,黄山,钱塘江潮、杭州西湖等。其中对“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印象深刻。华中荆楚巴蜀文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重在山水文化奇景,至西向东峨眉山、九寨沟、乐山大佛、长江三峡、武当山、张家界、衡山、庐山、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多样的山水奇景让人心慕神往。对于东南沿海闽粤文化,让我们领略南国风情,广东的黄埔军校旧址,福建的客家土楼,宝岛台湾的玉山和日月潭,香港的迪斯尼乐园,澳门的赌博业,海南的热带植物和三亚天涯海角,也最让人心动的是热带海底风景。西南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深人人心,多名族多文化的地域傣族、壮族、苗族、瑶族、白族等等,忘不了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

三、白族黎族的火把节等等。多样的民族带来多样的风景,云南的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广西的桂林。西藏青海地区,以藏佛文化和雪域高原风景为主,西藏的拉萨布达拉宫,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北丝绸之路文化和草原大漠文化,敦煌莫高窟、天山天池、新疆哈密瓜和葡萄、呼伦贝尔草原、嘉峪关。

中国旅游地理课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执着的精神,开拓了我们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概念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加深,也让我们懂得以后旅游注意什么,怎样去体验。

xxxx

第11篇:学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

学习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执着精神,它带领着我们继续学习下去,加深了我对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认识,提高了我们对于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兴趣,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对于以后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要求。通过学习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课,使得我们对东盟国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于各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自然风光,人文风光,社会风光,民族风光,地域风光等等。

一、对于旅游的认识。旅游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前往某些地方并作短暂停留的活动。旅游系统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客源、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连接、旅游环境等要素。特别是根据吸引强度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四个层次;按其形成和属性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类型;根据功能可分为观光游览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购物型等;按资源的客体属性可分为物质性、非物质性与非物质共融性三种;按资源发育背景可分为天然赋存性、人工创造性和两者兼具的复合性三类;按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可分为再生性资源与不可再生性资源。旅游要素包括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旅游地图的类型包括旅游交通图、导游图和旅游行业图,它的作用是导游服务、决策参考和宣传广告。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的认识。旅游资源评价包括美学观赏性、文化历史性、科学性、其特性、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其中,旅游资源的美有形态美、形式美、色彩美、韵律美、嗅味美、动态美、意境美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保护原则、综合开发原则。旅游线路的类型可按旅游目的、跨越的空间尺度、所需时间、活动内容、所乘交通工具、旅游者的行为和意愿、组织形式。其中旅游目的可分为普通观光线、探险考察线、文化旅游线和宗教旅游线等。旅游线路设计和开发的原则包括市场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热电冷点兼顾原则、不重复原则、张弛有序原则、安全性原则。

三、对东盟十国区域旅游特色的了解。东盟国家历史悠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宗教与民族成为特色,不同的宗教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从而为东盟国家的旅游增加了一分魅力,宗教的存在也给东盟国家留下了许多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印尼的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之一;泰国的佛统金塔是泰国最高、最古老、最壮丽的佛塔;马来西亚的国家清真寺是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建筑的艺术的杰出代表等等这些宗教建筑为东盟国家的旅游业增加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吸引了世界无数旅游者的眼球。菲律宾的伊富高人创造的巴纳韦高山梯田所用石方超过埃及古代金字塔,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东盟十国地处热带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形造就了东南亚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热带气候使得东南亚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了东盟国家的旅游活力。泰国的普吉岛是泰国南部的世外桃源,也是泰国最大的海岛,这里碧水蓝天、风光迷人,是亚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新加坡的圣淘沙、越南的下龙湾等等这些著名的景点都是东南亚独特气候、自然环境造就的旅游胜地,这些都吸引着观光揽胜的外国游客,为东南亚旅游市场的开发注入了活力。

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课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的盛宴,开拓了我们对于东盟经济地理与文化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对东盟国家的风俗进一步加深,也让我们懂得以后旅游注意什么,怎样去体验。

第12篇:旅游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

1 旅游时间比:在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间的比值。

2 闲暇时间: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庭劳动需要等生活支出后,剩余下来的时间可由个人自由支配。

3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4 旅游(环境)容量: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5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在此限定值内,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恶化、退化,或在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自我调节,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或原貌

6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7 旅游影响:由于旅游活动导致的目的地、客源地以及其他相关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其他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有形的或无形的变化

8 旅游扶贫:它是指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使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脱贫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简答 论述应用

一: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旅游环境,感知距离

2 最大效益的原则: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大信息收集量

3旅游偏好:居住环境,年龄,职业,学历

二: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规律

1 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2 尽可能游玩更多高级别的旅游点

3 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1 “三三六评价法”

(1)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2)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六大条件: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

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施工难易条件

2 “六字七标准法”

(1)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指标:六字:美,古,名,特,奇,用

(2)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七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旅游市场

- 1 -

四:旅游资源独特性原则的重要性及应用(联系实际)

(1)独特性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决定着旅游资源价值的大小和吸引力的强弱

(2)独特性可以使旅游资源具有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以此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都具有较强的同类竞争优势

应用:(1)选择独特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案例:罗马废墟

(3)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突出地方性和民族性:

(4)避免邻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雷同:案例:巴南区温泉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开发

五:旅游资源遭破坏的原因

1 自然破坏

(1)突发性破坏:地震、泥石流、滑坡、火山爆发、水灾、火灾、飓风、海啸等

(2)缓慢性破坏:风化;盐、碱、酸雨侵蚀;沙尘暴;水、大气污染:风化的云冈石窟某些动物(老鼠、白蚁、鸟类等)造成的破坏: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地基不均匀下陷:比萨斜塔

2 人为破坏:

(1)战争造成的破坏:故宫,圆明园

(2)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破坏:中国历史上的“毁佛”,“*”中的破“四旧”

(3)不合理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破坏:富营养化的滇池

(4)旅游活动造成的破坏:损毁的故宫地砖

(5)“保护性破坏”:泰山经石峪石刻的快速风化,黄山“梦笔生花”的消失

六:喀斯特洞穴生命周期的特点,如何延长其生命周期?

特点:1 无探查、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未开发前,洞穴游览危险性较高,没有游客进行探查和参与

2 孤立洞穴巩固、停滞阶段短,很快进入衰落阶段:因游客量太少而关闭洞穴

3 位于旅游热线或著名风景区内的洞穴,巩固、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分流旅游热线和著名风景区的部分游客而得以维持

措施:(1)同一地域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

(2)在洞穴游客量下降时,不宜进行高投入的再开发

(3)洞穴游客量低于门槛值时,应关闭洞穴

七: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特点

1 遍在性:名山分布广泛

2 共性大个性强:同一岩性的名山共性较大;但具体到某一座名山,又具有强烈的个性 3 功能差异较大:有的名山旅游功能单一,有的同时具备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教育、其它等功能;具备多旅游功能的名山重游率较高

八: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优越性

1 创造就业机会的成本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构成较低,创造就业机会所需的资金较少

2 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小:

3 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旅游业的综合性使其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为低学历、低职称的妇女和青年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4 创造间接就业机会多

5 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

九: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1 造成目的地居民生活的不便:(1)拥挤(2)生活日用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

(3)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目的地部分工矿企业被强制性关、停、并、转)

(4)居民被迫迁出

2 导致旅游目的地犯罪率上升:(1)营造出适宜犯罪的环境(2)游客畸形需要催生目的地的犯罪(3)不良示范效应的内在催化

3 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变异:目的地文化的商品化,舞台化,庸俗化,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危机4 目的地社会结构的不利变化:(1)职业构成的变化(2)语言的变化

(3)传统习俗的改变(4)家庭结构的变化

(5)人际关系的改变(6)社会心理的变异:自卑感上升;滋生排外情绪

十:计算旅游容量

1 面积法 A测算模型: CZAo

C:旅游地日空间容量

A:空间规模(游览面积)

Ao:基本空间标准

Z :周转率

案例:泰山岱顶游览面积31360㎡,基本空间标准26㎡/人,每日可游时间12小时,游人在岱顶平均逗留时间2小时。另外,岱顶观日出处面积2100 ㎡(包含在岱顶游览面积中),观日出时基本空间标准0.7㎡/人,日出持续2小时,游人在此平均逗留2小时。用面积法计算泰山岱顶的日旅游容量

解:岱顶观日出处容量:2100÷0.7×2÷2=3000(人次)

岱顶观日出处外的容量:(31360-2100)÷26×12÷2+2100÷26×(12-2)÷2=7155(人次)岱顶日极限容量:7155+3000=10155(人次)

2 线路法 完全游道法:环行游道及进口与出口不在同一位置的非环行游道CMT不完全游道法:进口与出口同一的非环行游道,即原路返回的游道 C

C:日旅游容量M:游道长度mtr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即基本空间标准

T:游道每日开放时间t :游玩游道所需时间

r: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案例:北碚金刀峡峡谷长6.2km,游客合理占用游道长度为5m/人;金刀峡每日开放时间9小时,游人游览该峡谷需要2小时。假设有50%的游客需要从原路返回,返回时间仍为2小时。

解:完全游道法容量:6200÷5×9÷2×50%=2790

不完全游道法容量:6200÷5×9÷(2+2)×50%=1395

合计:2790+1395=4185

第13篇:旅游地理单元测试

旅游地理

第一单元《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单元 测试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1、旅游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原因是()

①旅游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②旅游业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 ③物质生产部门是旅游业的基础④旅游业能提高人口就业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旅游业能促进区域发展的原因是()

A.能直接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B.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

C.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D.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旅游业的特征是()

①劳动密集型②综合性强③关联性强④区域性显著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收入,可增加直接就业机会()

A.1个B.2.5个C.2个D.5个

5、北京的“胡同游”吸引了大批外国旅游者,能够起到的作用是()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B.促进国民素质提高

C.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D.促进文化交流

6、云南省发展文化特色旅游的有利条件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B.独特的石林景观

C.民族风情D.边疆省份

7、“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人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发展旅游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A.保护旅游区的地理环境B.注意交通安全

C.注意保持体力D.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

9、旅游能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主要表现在()

①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原因是()

A.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B.能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

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D.旅游业正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下列将发展国际旅游创汇作为外汇主要来源的发展中国家是()

A.西班牙B.瑞士C.奥地利D.泰国

12、我国在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A.“非典”疫情的影响B.我国对出入关政策的调整

C.我国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D.旅游资源质量有所下降

1999年9月,中国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

一、十一(国庆日)三个假期延长为7天,据此回答13-14题。

13、设立三个长假对旅游产生的作用是()

A.增强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B.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C.人们有了休闲娱乐的时间D.供人们购买的商品货物齐全

14、设立三个长假对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增加消费,回笼货币B.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C.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D.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5、关于旅游活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旅游由于交通不便,因此每次出游一般时间较长

B.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C.旅游业基本是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

D.旅游业既可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又可扩大科技、文化交流

16、香港能成为“购物天堂”的原因是()

①旅游业发达,被誉为“旅游热土”②是自由港,商品来自各地

③香港的商品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④是世界上知名的美食城和休闲娱乐都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被称为旅游六要素核心的是()

A.娱B.购C.行D.游

18、以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称为()

A.寻根旅游B.红色旅游C.观光旅游D.探险旅游

瑞典北部边陲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且地广人稀。当地人们用一块块冰砌成圆形的小屋,名曰“冰砌旅馆”,吸引大量年轻人投宿。据此回答19-20题。

19、青年人到“冰砌旅馆”旅游的目的是()

A.增长知识B.科学研究C.探险寻古D.娱乐消遣

20、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

A.民俗活动B.名胜古迹C.旅游纪念品D.住宿

21、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2、下列关于现代旅游六要素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A.“游”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B.“食”和“宿”是增加旅游收入的唯一途径

C.“购”是旅游活动的核心

D.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是“娱”和“购”兴旺的基础

23、香港能成为“旅游热土”的条件是()

①购物天堂②优越的交通区位③兴旺的餐饮业、娱乐业和饭店业④熙熙攘攘的游客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4、关于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是以20世纪50年代作为划分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的界线

B.专门为旅游服务的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旅游的开始

C.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空间逐渐缩小

D.现代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5、近几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各地旅游点接待的游客很多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说明了()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26、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据此回答27-29题。

27、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旅游动机②旅游伙伴③闲暇时间④经济条件⑤娱乐消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28、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

A.交通B.食宿C.浏览D.娱乐

29、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

A.补偿性B.娱乐性C.发展性D.游览性

30、能够满足旅游者“购”和“娱”需要的场所是()

①旅游饭店②旅游地的商业街③游憩区④旅游车⑤风味小吃摊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③④⑤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下面2003年10月6日人民日报一段文章摘录,题目是《郑州:农业观光情趣浓》,分析回答有关问题。(20分)

“十一”黄金周期间,郑州市民兴起“农业观光游”,他们走出市区,来到市郊各农业观光景点,买农产品,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尽情享受浓浓的乡村情趣。

在郑州市郊,有各式各样的农业生态精品旅游点,如金水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二七区凤凰岛休闲观光园等。这些景点在休闲、娱乐、消费的基础上,把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现代技术融入其中,游客能看到组培苗木生产过程、高档果品保鲜设施展示等。

(1)农业观光旅游属于_______旅游的一种,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不破坏环境,还为当地创造了_______价值。其特点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入旅游中,既有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气息。

(2)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学到哪些知识?

(3)旅游者大量涌入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

(4)该旅游形式的开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2、读A、B、C、D四国某年有关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国家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出品总额/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万人就业总人数/万人A1503001500751500B1204001000501000C200100500030015000D80320100095950(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最高的是______国,达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的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国。

(5)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它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许多方面。

(6)由此可知,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_______,并使之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D

6、C

7、C

8、A

9、C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B

17、D

18、B

19、D20、D

21、B

22、D

23、C

24、A

25、B

26、B

27、D

28、A

29、B30、C

二、综合题。

31、(1)生态经济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现代技术

(2)苗木生产、高档果品保鲜。

(3)致使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变得拥挤不堪,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同时,随着游客的增多,经济收益也将会增加。

(4)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和其他特色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1)B12国民经济

(2)A外汇

(3)D就业

(4)B

(5)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建筑商品交易金融

(6)经济发展

第14篇:旅游地理.doc

海南旅游利与弊

河南导游给您介绍自助游和参团游之利弊 旅游的利和弊有哪些?

自助旅游,可以自由地看到许多参加旅游团所看不到的美景,不用去那些你不想去的地方购买价格比外面贵很多的旅游产品,时间、金钱都节约很多。

自助游,相信不少人都曾为住什么酒店最划算而伤脑筋。不睡在舒适、干净的环境中会让旅行变得受罪,但同时又想最大限度地节省占去多半旅行费用的住宿费。有种思路,或许能帮你既舒服,又能巧算计。 算计1:网上比门市价便宜

大部分酒店的门市价,都要比网上订房价贵出30%左右,因此对于要省钱的自助游来说,门市价订房是不可取的。如果能提前在网上货比三家之后,进行预订,还是能省下不少银子的。

如果一定要在当地订酒店,也要讨价还价噢。从一些城市的住宿价格看,大多可以还价,一般为标价的60%—80%。因此,当您到达旅游目的地后,切不可不问价格,急于办理住宿登记手续,应先商议价格,看看是否有还价的余地,然后再办理入住手续。时间允许的话,也可多跑几家,进行比较。从安全保障及吃住卫生的角度来看,选择住宿应考虑档次较高的宾馆、酒店、招待所为好,切不可为了省钱,而入住那些环境较差的个体旅店。

算计2:打时间差

如果你不想花太多的钱,又要旅游好,那么要善于利用旅游中的时间差去节约开支。

首先,要尽力避开旺季,在淡季时出游。一般来说,景点都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在淡季出游,不仅车好坐,而且由于游人少,一些宾馆在住宿上都有优惠,可以打折,有时折扣甚至在50%以上。在吃饭的问题上,饭店也会根据淡季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优惠。因此,选择淡季出游要比旺季在费用支出上少许多。

在出游时,要精心计划好玩的地方和所需时间,尽量把日期排满,把路线安排好。如果是早上到,不要马上去找住宿,因为这时候很多房间可能还没退房。而且背着包去不好还价,可以先把包存在火车站,先去

玩,边玩边留意有没有合适的宾馆,黄昏时候再去看房、还价。而且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人住,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住下。

参团旅游的弊端

1、被动:由于参团旅游需要按旅行社制定的统一线路运行,游客需遵守统一的行程,游客在时间及景点的掌握上较为被动,很难发挥主观性。

解决办法:除了用自助游的方式外,游客还可采用尽量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线路,并可与旅行社商

量对某些景点进行取舍或时间上采取更灵活的方法,或选择半自助旅游的线路,但这一点并不总是适用。

2、不平等待遇:分二个方面:

A、价格不平等:游客上车后往往会发现自己的价格与别人的价格不一样,有一些高,有一些低,对此大部份游客不能接受,觉得受了骗。

这里面除了正常的由于参团等级不一样而带来的价格差之外,确实存在不同的价格,这应该说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同一车的游客来自不同的旅行社,各旅行社在接受游客报名时并不是统一价格,二是由于游客报名时间不同而带来的价格差,一般来说越早报名,价格越低,但也有例外,由于旅行社对总体价格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很难把握,也有可能后报名的游客由于临时价格调整而享受了优惠价格。三是报名时一起报名的游客越多,可能获得的优惠越多。四是与一些游客的讲价能力也有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发团的旅行社由于人没有收够,为了减少损失而不得不降价或低价从其它旅行社收购游客。 价格差的存在并不是针对某一部份游客,因为散客团的价格差是无法完全杜绝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价格差,也许这一次您的价格比别人高一点,下一次就比别人低一点了。

解决办法:尽量讲价,尽早报名、尽量凑够较多人数一起参团。

B、待遇不平等:由于散客团一般人数较多,大多又不认识,每一位游客的背景、经历、性格、爱好、气质不同,往往会受到或自认为受到不平等待遇,如前后座位、导游态度、说话方式等。

解决办法:首先,要承认一个导游面对众多游客难免有不周之处,要多体谅,心情要平和,要相信对于大多数导游来说,有起码的职业道德,他们会对游客一视同仁,同时有问题要多与导游勾通,以取得双方的谅解。

3、受骗:很多游客参团时总是担心是否会上当受骗,如果受了骗怎么办?

不可否认,确实发生过游客参团受骗的情况,但随着旅游行业管理的加强,这种因参团而受骗(这里指较大的受骗)的情况是越来越少了,不法的旅行社或“黑社”的情况虽不能完全杜绝,但已是少之又少了。如果只是针对一些较小的“受骗上当”,如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其实不能用“受骗上当”来形容,这应该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解决办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查验营业执照及旅游许可证,向当地旅游局查询旅行社的合法性等,如果参团须签定有旅游局、工商局监制的盖有公司公章的旅游合同并索要正规旅行社发票。如果真有问题,可向各地旅游局投诉,一定会得到妥善处理。

4、转团:参加散客团不可避免会遇到旅行社之间的相互转团问题,这令很多游客感觉不爽。

原因:很简单,团结力量大。一家旅行社很难独自撑起发团的重任,特别是像湖南、广西这样的旅游大省,旅游线路之多、之丰富,再加上被公认的中国旅行社的现状:散、弱、小,一家旅行社根本不可能完全 ** 发团。而游客也不可能一家一家的去寻找能独自发团的旅行社,所以旅行社之间的转团就成为必要,其实反过来对游客也有好处,正是由于有了旅行社之间的联合,才使旅游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否则可以想像,每家旅行社都 ** 发团,结果肯定是发团人数不够,要么临时取消,要么增加发团成本,使旅游价格上涨。

解决办法:一家一家的去寻问旅行社是否独自发团;要求旅行社注明转团的内容

5、导游:

参团旅游中如果遇到一个好导游,则旅游过程就会锦上添花,是一种享受;反之,旅游的享受就会打折扣。而且很多投诉也是因导游而起的。在河南职工国际旅行社就培养了许多的专职导游,每年冬天旅游淡季的时候,多对他们进行培训,知识和旅游业务的方面考核,所以请大家放心,咨询0371-60820988

解决办法:选择较好的旅行社并将导游的优点缺点纪录下来向旅行社或有关部门反应,让导游得到应有的奖惩,以期在导游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6、购物:

其实,购物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只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购物非一般意义上的购物,而是特指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购物。

旅游六大要素中,购物占了其一,也就是说旅游购物本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无可厚非,但在近几年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购物成了旅游者及旅游经营者中最大的“心病”。这里面有一个矛盾,那就是价格与购物的矛盾。

一方面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旅行社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吸引旅游者,但当价格降到不能再降,也没法可降的时候,就要由其它方法来弥补了,比如,购物,通过购物来获取一部份佣金,以弥补利润甚至成本,但当佣金多到不合比例的时候,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购物了。 另一方面,很多游客想方设法也要降低旅游价格,但价格太低,就不可避免要增加行程中的购物。从而占去了旅游时间。

对游客来说,这也是矛盾,一方面降低了旅游费,一方面在旅游行程中的购物又影响了时间,难怪有些游客说,这是用时间换金钱。

对旅行社来说,这也是一个矛盾,一方面想提高旅游质量,让游客玩得高兴,一方面又面临失去客源,不知如何取舍。

解决办法:多花钱选择纯观光团或纯玩团;如果参加普通团,对自己不满意的商品只看不买,即使满意的商品,也要多比较价格再买。另外,可多选择一些新开发的线路,这些线路由于开发时间较短,旅游商品还没有跟上,所以还不俱备旅游购物的功能,如凤凰古城(基本无购物)、王村猛洞河(购物点较少)等。

通过以上分析,您也许会对是参团旅游还是自助旅游得到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无论您选择哪一种都是正确的,并不需要因为别人如何,您就要一定也如何,只要适合您自己,就是最好的选择;人的一生不

可能只有一次旅游经历,而每一次的经历都能给您带来美好的回忆,都能让您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那才是最重要的。

第15篇:旅游地理期末

0

4、05级中专旅游(财会)《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

(2006-01)(35份)

任课教师:黄洋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10分

1、旅游区

2、马踏飞燕

3、夜光杯

4、河西走廊

5、自助旅游

二、填空;20分

1、东北旅游区位于我国东北边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

2、黑龙江的西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

茫茫林海、火山博物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边境风光。

3、华北旅游区地形多样,历史悠久,景色壮丽,其旅游资源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中心旅游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五个。

5、湖北“国家AAAA级景区(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西旅游以太原和大同为中心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成为以名山古建筑和石窟艺术为特色的著名游览区。

7、武当山风景区的六大景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道教文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首推_______。

9、游览泰山,习惯上可以分为东路和西路登山,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内又可六大旅游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广州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广州的标志,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广州的象征。

11、河南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大特征。、

12、宁夏的红、黄、蓝、白、黑五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10分

( )

1、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区域是东北旅游区。

( )

2、吉林是吉林省的省会,市区环绕幽雅,街道宽阔、绿地覆盖率高,有“森林之城”

的美称。

( )

3、华北旅游区有渤海、海河、黄河和长江四大水系,其中以海河和黄河水系为主。

( )

4、颐和园、圆明园在北京中心游览。

( )

5、龙门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又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6、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的发生地,武当山因地处

东方,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故武当山又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誉称。 ()

7、号称“泉州第一山”是清源山,清源山有乳泉从石涧流出,又名乳泉山。()

8、海南省的交通主要是水运和空运。

()

9、福建是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大,熔岩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区。

()

10、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湖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

四、选择题:10分

()

1、在中国旅游区划进行命名是,下列属于复合命名法的是:

A、东北旅游区B、华东旅游区

C、华南旅游区D、华中——名山峡谷、古迹旅游区

()

2、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城市是:

A、齐齐哈尔B、哈尔滨

C、伊春D、牡丹江

()

3、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文化名城、也有海滨避暑胜地,可分为辽东、

辽中、辽西三个游览区,以下属于辽东旅游区的是:

A、大连海滨——旅顺口

B、沈阳C、锦州

()

4、天津市在华北旅游区中旅游资源丰富度及知名度相对较低,其主要旅游线路是:

A、水上公园——文庙——盘口

B、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山海关——北戴河——昌黎

C、大同——辉县——五台山——石家庄

D、济南——泰山

()

5、纪念关羽潜心苦读的“春秋阁”、“孔明三气周瑜”的芦花荡属于的旅游片在:

A、武汉及鄂东地区

B、荆州至仙桃一带

C、宜昌及附近地区

D、襄樊及周围区域

()

6、雁荡山风景区分为七个风景小区,其中以_____被称为雁荡“三绝”。

A、灵峰 灵岩三折瀑

B、灵峰 灵岩大龙湫

C、灵峰 灵岩羊角洞

()

7、“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美誉属于:

A、阳朔B、桂林

C、桂平D、南宁E、柳州

()

8、甘肃省具有中国四大石窟中的二个,这二个石窟的名字是:

A、龙门石窟B、敦煌莫高窟

C、麦积山石窟D、云岗石窟

()

9、我国第一名瀑,素有“天下第一瀑”的瀑布是:

A、黄果树瀑布B、壶口瀑布

C、吊水楼瀑布

()

10、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有“天然动物园”誉称的风景名胜区是:

A、西双版纳B、丽江

C、大理D、滇池

五、问答:20分

1、一百零八塔是我国唯一一座布局为三角形的塔群,该塔位于什么地方?主要特征是

什么?

2、简述旅游区的概念

3、自助旅游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苏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为什么说它是“园林之城”?有哪些著名园林和游览点?

5、青藏高原旅游区有哪些旅游胜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哪些旅游胜地为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

六、论述题:30分

1、简述本书旅游区划体系所划分的八大旅游区。

2、试述自助旅游的设计、准备和出游的三个阶段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16篇:旅游地理(西班牙)

旅游地理(西班牙篇)

西班牙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国家,与葡萄牙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公国接壤。它的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其北濒比斯开湾,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境内多山,是欧洲高山国家之一。服务业是西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包括文教、卫生、商业、旅游、科研、社会保险、运输业、金融业等,其中尤以旅游和金融业较为发达。由于气候宜人和多历史文化古迹,旅游业发达。国外旅客年达390万人(1983)。旅游业是西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菜、油橄榄、葡萄、柑橘等。橄榄油产量居世界前列。乳、肉畜牧业和捕鱼业发达。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输出工业品、柑橘、橄榄油、葡萄酒和软木等。输入石油、棉花、机器等。著名旅游胜地有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太阳海岸、美丽海岸等。

西班牙旅游业一直兴旺发达,长年不衰,是因为它拥有许多有利条件。主要是西班牙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三面临海,距欧洲大陆较近,交通十分便捷。西班牙大部分国土气候温和宜人,阳光明媚,风景绮丽。西班牙历史悠久,古城、王宫、教堂、城堡和其他文化古迹遍布全国各地,是探胜访古的好去处。西班牙有古老的文化传统,别具特点的民族风俗,如闻名世界的斗牛和粗犷奔放的弗拉门戈舞,能使追求异国情趣的外国游客大开眼界。西班牙旅游部门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开辟了许多旅游区。

西班牙旅游业所以能兴旺发达长年不衰,除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个基础外,重要的是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旅游事业。首先,50年代西班牙政府就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决策。在1962年设立了“旅游国务秘书处”,开展各项旅游业务,协调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是重视旅游业投资。部分由政府投资,主要是鼓励私人投资和引进外资,把重点放在游客较多的地区。并有计划地兴建宾馆、饭店,修筑公路、铁路,扩建和新建机场,为游客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在宾馆建设中,除建少数高级宾馆外,60~70%是三星级以下的普通宾馆和客栈。此外还有大量家庭旅店和简易帐篷供旅客使用。第三是采取低价竞争的办法招徕游客。特别是宿费,一般低于欧洲其他旅游国家的20%,有的甚至低1/2。第四,西班牙旅游部门认为,光靠自然条件和传统的游山玩水的旅游形式是不够的,要增加新的旅游内容和花样,才能更多的吸引游客。因此他们根据外国游客的年龄大小、情趣爱好和生活习俗增添了许多旅游花样,如老人旅游、体育旅游、航海旅游、狩猎旅游和定居旅游等。西班牙有20多家狩猎公司,每年从狩猎旅游中获取几亿美元的外汇。近年来,西班牙又在大力发展定居旅游,在全国各地兴建别墅和公寓,以适中的价格卖给或租给外国人,其中主要是退休的老年人,让他们在西班牙安度晚年,同时从他们身上得到大量外汇。第五,西班牙旅游部门十分重视旅游宣传,这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西班牙旅游部门每年从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出版旅游小册子,以介绍游览项目,长年不懈地开展丰富多采的宣传活动。并在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西班牙开设了近30个旅游办事处。并从1981年起,西班牙每年举办一次马德里国际旅游博览会,博览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国家越来越多,有力的促进了西班牙旅游事业对世界的吸引力。

旅游王国 面积5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00万的西班牙,1990年接待世界各方游客超过5230万(其中外国旅游者达3430万,仅次于法国和美国);旅游外汇收入达180多亿美元,相当于其出口总收入的41%;全国在旅游部门就业的人数达130万,其中直接为旅游服务的就有77万。西班牙已成为居世界第三位的旅游大国,并赢得“旅游王国”的

美称。西班牙的旅游业一直是西班牙发展最快的部门,成为西班牙经济复兴的重要支柱,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对西班牙弥补巨额贸易赤字,维持国家收支平衡以及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西班牙最能吸引外国游客的则是它的“阳光”和“海滩”,其中最著名的是“太阳海岸”。

“太阳海岸”位于西班牙的南部,北依青翠起伏的安达卢西亚山脉,南临波光粼粼的地中海。这里气候属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湿润,夏季干爽而不太热,年平均气温约18℃左右,少云雾而多晴天。以马拉加旅游城为中心,向东西各延伸160公里的海岸地带,即旅游胜地“太阳海岸”。这里一年晴天达300多天,几乎终年阳光明媚。这对西欧一些常年多云雾多阴天少阳光的国家来说,阳光对他们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太阳海岸不但阳光明媚,而且海岸平坦宽展,海滩广布细砂,海水平静湛蓝,水温常年在20℃左右,泳季长达半年以上,是日光浴和海水浴最理想的地方。目前这一带旅馆林立,餐厅遍布,游乐场所繁多,成为西班牙最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

西班牙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六大旅游区。其中第一个区即东南旅游区,此区包括了上述的太阳海岸。第二个区是巴利阿里群岛旅游区,该群岛位于西班牙东海岸外的地中海中,这里不但有阳光、海滩,而且以亚热带海岛风光著称,被称为“地中海的浴盆”,是游客最多的一个区。马略卡岛上的帕尔马是主要的旅游中心。第三个区是东北旅游区。包括比利牛斯山东段、埃布罗河谷地、布拉瓦海岸和阿萨尔海岸带。山地秀丽,并是冬季滑雪的好场所。沿岸海湾和岬角交错,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被称为“金色海岸”,是观光休息的好场所。另外有许多著名建筑,如巴塞罗那的哥特式大教堂、毕加索美术馆等。巴塞罗那、巴伦西亚是重要旅游中心。第四是中西部旅游区。位于西班牙内陆高原,以文化古迹众多为特点,首都的皇宫和附近的耶科略修道院、阿维拉的古城墙、托莱多哥特式的主教大教堂等,都是观光的胜地。马德里是最主要的游览中心。第五是西北旅游区。位于西北部山区和比斯开湾沿岸地带。山地夏季凉爽,沿岸景色迷人,是西班牙著名的避暑胜地。海岸东端的圣塞瓦斯提安被称为西班牙的“夏都”。每逢夏季,南部和高原内陆的游客来此避暑休假,甚至政府官员也迁此地办公。另外还有不少古迹可供参观。主要旅游中心是圣塞瓦斯提安。第六是加那利群岛旅游区。群岛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中,距非洲西海岸约130公里,是一群火山岛,以火山和热带风光为特色,是西班牙近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地区,游客以冬季为最盛。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约占半岛面积的85%,除半岛部分外,还包括地中海上的巴利阿里群岛和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面积共50.4万平方公里,是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3918.7万(1990年),主要是西班牙人,少数民族有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和巴斯克人等。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

位置和自然条件 伊比利亚半岛东临地中海,西滨大西洋,北部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同法国相邻,西南邻葡萄牙,南端隔14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这里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又是欧洲通往非洲的陆上走廊。

西班牙海岸线长达3140多公里,一般比较平直,仅西北部多天然良港,东岸与南岸良港不多,其中卡塔黑纳港为地中海优良的天然港口。

地形以古老的高原为主,北部有东西绵亘的坎塔布连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南部为安达卢西亚山脉。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个为山脉环绕的闭塞性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60%,平均海拔约为600~800米。由于山脉逼近海岸,沿海平原很窄,仅在东北部的埃布罗河和西南部的瓜达尔基维尔河的中下游,有稍大的平原。

西班牙的西北部和比斯开湾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梅塞塔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阳光充足,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左右。南部和东部

为地中海式气候,但因常受撒哈拉气团的影响,气温较高。总之,西班牙只有30%的地区为湿润区,而70%都是干旱区,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需要灌溉。 自然地理

气候: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西北部较湿润,内陆和东南部较干燥。月平均气温从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达1,500毫米。中部的马德里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干冷。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地区则为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夏季较炎热干燥,降水以冬季为主,一年能保证有250天以上的阳光。

经济

西班牙是西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于1998年5月成为首批加入欧元的国家之一。目前,西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旅游业是西班牙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2005年接待外国游客5560万人,较前年增长6%,净收入460亿欧元,较前一年增长1%。全国共有各种旅馆17402家,床位约151万张,入住率53.58%。全国共有7751家旅行社。2004年就业人口122.6万人,占就业人口总数7.2%。著名旅游胜地有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太阳海岸、美丽海岸等。

旅游业是西班牙第一大产业,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国GDP的12.1%,提供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数的11%。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均居世界第二。西班牙之所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一方面其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地处近距离的周边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其在旅游管理、宣传促销、环境保护、产品开发、法制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发展的路子。 旅游资源

西班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共有六大资源。第一种资源是阳光和海滩。上帝特别偏爱西班牙,无偿赐予充足阳光和绵延千里的海滩。西班牙全国海岸线总长度为4000公里,其中海滩总长度为1930公里,并有120个欧洲一流海滩。西班牙地处西南欧,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全国许多旅游地区气候温暖,阳光明媚。据西班牙官方最新材料,目前,西班牙海滩是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西班牙海滩2005年吸引的外国游客占旅西外国游客总数的79.1%。

第二种资源是大量的海岛。西班牙有两大群岛,都是旅游胜地。一个是坐落在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该群岛有7个大岛,其中大加那利岛、特内里费岛和兰萨罗特岛等岛屿都陆续被开发为旅游地。笔者作为新华社常驻西班牙记者曾经多次访问过加那利群岛,印象最深的海滩就是大加那利岛南部的白色海滩。那里的沙子白如雪,沙滩非常宽大,大约有数百米宽。那里的天特别蓝,万里无云。另一个群岛是地中海里的巴利阿里群岛。其中以马略卡岛的海滩最为漂亮,被称为\"黄金海岸\"。到这个群岛旅游的大都是德国人和法国人,因为地理距离比较近,可以节省旅游费用。

第三种资源是名胜古迹。西班牙全国到处都有古代遗迹。西班牙是继意大利(40处)之后全球第二大人类遗产国家。目前,西班牙有世界人类遗产38处。首都马德里和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古迹较多。其中比较著名的人类遗产有:马德里的圣罗兰索·德埃尔埃斯科利亚修道院(西班牙王室墓葬所在地)、巴塞罗那的米拉府(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之父安东尼·高迪的作品)、托莱多古城、卡塞雷斯古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塞维利亚大教堂(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堂)、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这是高迪的巅峰之作)、古埃尔公园(堪称高迪最经典的作品)和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及古城区等(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是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的出生地)。

第四种资源是古代文化和现代体育资源。据西班牙官方数字,西班牙的文化和城市旅游吸引的外国游客占游客总数的15.2%。西班牙旅游部门开辟了数条\"堂吉诃德之路\"的旅游产

品。所谓\"堂吉诃德之路\",是指小说《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当年沿着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向南的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地区冒险闯荡的线路。皇马俱乐部是世界一流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的足球场就在马德里市区。这里已经成为到马德里旅游者必访之地。那里陈设着皇马俱乐部的历史图片以及历年来在世界大赛中所获得的奖杯。

第五种资源是国际会议和展览。西班牙经常举行大型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马德里有一个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国际展览中心。每年在这里不间断地举行许多展览。大量的会议和展览参加者以及远道而来的参观者都是可观的旅游资源。马德里市每年财政收入的13%来自国际会议和展览。据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提供的数字,西班牙的会议旅游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的会议旅游收入占旅游收入总数的10%。巴塞罗那和马德里早已入选世界十大会议旅游目的地。

第六种资源是民俗民风和节日。西班牙有斗牛、奔牛、弗拉门戈舞蹈和\"番茄大战\"节等许多民俗民风。这些活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西班牙的斗牛本国人很少去观看,主要观众是外国游客。马德里以及南部地区斗牛活动比较多。而巴塞罗那很少有斗牛表演,因为那里的多数居民反对这种野蛮的不公平的人与牛的斗争方式。

第17篇:旅游地理专题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专题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景观在分布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在景观组合上,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我国绝大部分的高山和极高山分布在________一线以西。

3.风景名山的审美包括了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文景观美等,其中以________为核心和基础。

4.在我国“五岳”名山中,________以“雄”著称,________以“险”著称,________以“秀”著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6.在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我国目前已发现溶洞中洞穴堆积物景观发育最好的有贵州省的________,峰林峰丛景观发育最好的是________、石林景观发育最好的是________。

7.四川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________是其景观的最大特色,并伴有雪山、瀑布、________、峡谷景观。

8.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________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________、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注入________。

9.黄河发源于二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________

一、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黄河上最著名的瀑布是________。

19.登临泰山顶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名景。

20.三清山的________是该山工艺高超的古代建筑中心。享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的千朵莲花山是一一山。

21.阿里山植被繁茂,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有三千年树龄的________,被誉为神木;________、________和森林被称为三大名景。

22.从东向西,长江三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黄河是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这里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存,包括古人类遗址、________、________、帝王陵墓、________等。

24.鼋头渚、蠡园、梅园是位于________沿岸的著名景点。________为台湾省阿里山和玉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的天然湖。

25.三亚市东南有著名的海滨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三亚市西为________海滨,有一巨石镌刻“________”四字。

26.我国古代的文人,常将竹子寓意为________,柳枝代表________,梅象征________,松柏取________之意。

27.我国不少旅游区都有特有的动物,如峨眉山著名的观赏动物为________;西双版纳可以看到________;扎龙有珍禽________;海南特有的观赏动物为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形容的是我国丹霞风景名山( )的景色。

A.福建武夷山 B.安徽齐云山C.广东丹霞山 D.江西龙虎山

2.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被称为( )之景观。

A.衡山 B.千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3.我国最著名的流纹岩山地是( )。

A.武陵源B.千山 C.长白山 D.雁荡山

4.被列为火山世界地质公园,并被称为“火山地貌博物馆”的景区是( )。

A.长白山镜泊湖 B.黑龙江五大连池C.云南腾冲 D.甘肃敦煌雅丹

5.武陵源景区主要属于( )。

A.丹霞地貌 B.砂岩峰林地貌C.岩溶地貌 D.雅丹地貌

6.长白山天池从成因来说,属于( )。

A.构造湖B.火山堰塞湖C.风成湖D.火山口湖

7.我国重要的鸟类自然保护区“鸟岛”位于( )西北部。

A.日月潭 B.千岛湖 C.洱海 D.青海湖

8.“石老人”、“琴岛飘灯”是著名海滨旅游城市( )的景观。

A.秦皇岛 B.大连C.青岛 D.厦门

9.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的是( )。

A.松、竹、梅、兰 B.梅、兰、竹、菊

C.玫瑰、蔷薇、月季、牡丹D.牡丹、荷花、菊花、梅花

10.“江城树挂”是指( )这种天气景观。

A.云雾景 B.雨景 C.雾凇 D.蜃景

11.适宜开展体育登山旅游和探险旅游的最佳场所在( )。

A.贡嘎山、四姑娘山、泰山B.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华山

C.青藏高原周边部分海拔在6千米以上的山地D.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峨眉山

12.著名的花岗岩旅游名山黄山、泰山、华山、千山分别位于( )。

A.黄山、泰安、华阴、九江市B.黄山、泰安、华阴、鞍山

C.祁门、泰安、华阴、鞍山D.黄山、曲阜、华阴、鞍山

13.香山红叶、牡丹花会、断桥残雪和曲院风荷,分别反映的是( )四季的自然景观。

A.夏、春、冬、秋 B.春、夏、秋、冬

C.秋、夏、冬、春 D.秋、春、冬、夏

14.以花岗岩为主构成的旅游名山为( )。

A.华山、三清山、齐云山 B.衡山、千山、黄山

C.雁荡山、泰山、黄山 D.庐山、阿里山、华山

15.千山、武夷山、织金洞和五大连池山地分布主要是由( )岩石构成的。

A.红色沙砾岩、花岗岩、石灰岩、岩浆岩B.花岗岩、岩浆岩、石灰岩、红色沙砾岩

C.石灰岩、岩浆岩、花岗岩、红色沙砾岩D.花岗岩、红色沙砾岩、石灰岩、岩浆岩

16.有关长江三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于湖北宜昌南津关

B.三峡景区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丰都城、黄鹤楼

C.西陵峡处的夔门以雄伟著称

D.瞿塘峡以险著名 来源:考试大—导游资格考试

三、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中,海拔超过8 000米的高峰有( )。

A.珠穆朗玛峰B.贡嘎山 C.乔戈里峰D.四姑娘山

2.在以下风景名山中,属于花岗岩名山的有( )。

A.雁荡山 B.华山 C.衡山 D.武陵源

3.在以下我国风景名山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是( )。

A.泰山 B.庐山 C.武夷山D.武陵源

4.以下对泰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泰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 545米,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

B.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C.泰山顶之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晚霞夕照被称为四大名景

D.历代帝王登泰山封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

5.以下描述中,( )被人们常用来形容广西漓江山水。

A.童话世界 B.阳川百里尽是画,碧帘笋里住人家

C.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D.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6.以下对长江三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夔门是三峡的门户 B.西陵峡以雄伟著称

C.楚汉文化和三国遗迹是三峡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

D.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止于江西湖口

7.以下对珠江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支流众多河水含沙量少B.水量丰沛而平稳

C.以北江为主源D.其支流富春江是我国锦绣山河的代表

12.湖泊按成因分类,正确的是( )。

A.洱海为构造湖 B.五大连池为火口湖

C.天池为冰川湖 D.镜泊湖为堰塞湖

13.下述各江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支流众多,河水含沙量少,流域内多急流峡谷

B.西江为珠江的主源,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

C.漓江,是珠江支流桂江的一段

D.富春江是珠江上游一段,常被作为我国锦绣河山的代表

14.按内容划分,我国风景名胜所属的类型正确的是( )。

A.武夷山、西双版纳属森林风景型

B.黄河、庐山、武陵源属自然I上I川风景型

C.云南石林、黄果树瀑布属石林溶洞瀑布风景型

D.五台山、三清山属历代宗教名胜型

四、简述题

1.从花岗岩的岩性特点简要分析花岗岩山地的景观特点。

2.简述喀斯特景观的基本特征。

3.简要介绍九寨沟风景区。

4.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有什么影响。

5.简单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6.为什么我国自古就把山水作为风景的代名词?

五.综合题

1.什么叫风景名山?说说我国风景名山的类型及代表性景区。

2.简单介绍几个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地。

3.简单介绍什么是世界遗产目录,我国有哪些项目加入了世界遗产目录。

一、填空题

1.地带性,地域性,复杂多样2.兰州——昆明3.形象美4.泰山,华山,衡山5.石峰,青松,云海,温泉6.广西和云贵高原,织金洞,漓江山水,路南石林7.地表钙华,森林

8.各拉丹东雪山,云南,东海9.巴颜喀拉山,宁夏,渤海,黄河壶口瀑布

10.东西,黄河,钱塘江,六 11.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河成湖,海迹湖(泻湖),风成湖,溶蚀湖 12.济南,中冷,惠山,趵突,虎跑,玉13.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龙湫,九龙瀑,蛟龙瀑布14.18 000公里,钱塘江口,红树林15.盐官16.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17.30,武陵源,黄龙,黄山,武夷山18.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19.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晚霞夕照 20.三清官,千21.红

桧,云海,日出22.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3.古都城遗址,帝都园林,宗教胜迹24.太湖,日月潭25.牙(亚)龙湾,东方夏威夷,天涯海角,南天一柱26.清雅高洁,送别,忠烈,坚强不屈27.群猴,大象,丹顶鹤,长臂猿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B 6.D 7.D 8.C 9.B 10.C11.C 12.B 13.D 14.B 15.D 16.A

三.多项选择题

1.AC 2.BC 3.AC 4.CD 5.BD 6.AC 7.AB 8.BC9.CD 10.ABC 11.ABC 12.AD

13.AC 14.ACD

四、简述题

1.花岗岩是分布广泛的酸性侵入岩,岩体造型丰富,质坚形朴,常形成山地的核心。我国的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等,几乎全部或大部为花岗岩组成,属花岗岩高山。花岗岩高山的景观特点是: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等景区,均属花岗岩名丘,其特点是高度小,起伏缓和,岩石表面受球状风化作用,浑圆多姿,具有一定造型。

2.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而且造型丰富;景区内溶洞遍布,洞内常有地下湖或地下暗河以及由石灰岩溶解沉淀而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的洞穴景观。

3.九寨沟风景区坐落在四川省九寨沟县的万山峡谷之中,两侧山峰高达4

000m,上部终年积雪。沟内有108个湖泊,由激流和瀑布将它们串联在一起,湖水湛蓝,水草丛生。山坡上原始森林密布,林中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整个景区保留着天然未凿的原始景观,被称为“人间仙境”或“童话世界”。

4.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是观赏冰雪、开展冰上活动的旅游地。我国南方的闽粤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南海诸岛等地,长夏无冬,春秋相连,终年适于游览,且适于冬季避寒旅游。四季分明的中部地区,春秋气温适中,秋季天高气爽,最适于旅游活动。内陆干旱地区风沙大,但秋季有一定降水,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5.我国自然保护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

(1)综合型,以保护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如长白山、鼎湖山、锡林郭勒草原、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2)生物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如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金佛山银杉保护区等;

(3)自然风景型,保护优美或原始的自然景观,如庐山、九寨沟、武夷山等;

(4)自然历史遗迹型,保护各类有价值的自然或历史遗迹,如蓟县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等。

6.水是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以江、河、湖、海、泉、瀑以及冰川、地下水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地球上。水,是构景的基本要素。在构景中,往往有水的形、声、影、色、光、味等形象生动的特点。水常与山巧妙结合,构成优美的山水风光。因而我国自古就把山水作为风景的代名词。

五、综合题

1.风景名山,是指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它给人一种综合美感,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为因素美等。其中,以形象美为核心和基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花岗岩名山有:泰山、华山、衡山、黄山等;

(2)岩溶山水风景有:漓江山水、云南石林、贵州织金洞等;

(3)丹霞风光有: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齐云山等;

(4)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浙江的雁荡山为火山流纹岩山体、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景区等

(5)历史文化名山:因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众多而形成的名山,如“革命摇篮”井冈山,因《黄鹤楼》一诗而传名的武汉蛇山,因开凿石窟而享誉世界的鸣沙山、龙门山等,著名的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道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崂山等。

2.(1)北戴河海滨风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背依莲蓬山、面临渤海,夏季气候凉爽宜人,附近海域海水清澈,沙滩绵延十多公里,沙软潮平,海岸地区峻岩起伏,老虎石、鹰角石等形象逼真。

(2)大连海滨,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海岸线长30千米,具有观赏价值的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等景观甚多。旅顺港保留许多战争遗迹,有金石滩、老铁山、蛇岛等景区。

(3)青岛海滨风景区,位于胶东半岛东南,具有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之美景,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岩礁星罗棋布,有“石老人”、“玉女盆”等海蚀景观以及回澜阁、“琴岛飘灯”等景点。

(4)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有著名的亚龙湾海滨,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海底有魅力无穷的珊瑚景观,并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景点。

(5)厦门海滨,由厦门半岛和鼓浪屿等组成,兼有山、岛、海之胜,拥有“五老凌霄”、南普陀寺、鼓浪屿、日光岩、水操台等景区景点。

此外蓬莱、烟台海滨、连云港海滨、浙江普陀岛、珠海公园、汕头等海滨风光,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在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公约准确地阐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指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是世界人民和联合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设立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以审核、论证各缔约国申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项目,并决定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提供援助。截至到目前,我国已有33个项目纳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其中属于文化遗产的项目有:北京故宫、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武当山古建筑群、曲阜三孔、布达拉宫(包括大昭寺)、苏州古典园林、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庐山、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包括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以及沈阳清陵)、龙门石窟、大足云冈石窟、皖南古村落(包括西递、宏村)、青城山及都江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属于自然遗产项目有: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景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属于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项目是: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第18篇:青岛旅游地理

201141601014

李温静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青岛,青岛

小时候,对青岛的印象是海,是梁实秋口中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是黄昏时分镀上金边的栈桥倩影,是海面零星漂泊的清浅小船,是一种跃出油彩水墨的诗情画意。

青岛电视台多年前有首类似频道宣传节目的歌曲,《青岛青岛》,经常拨台拨过去的时候,都是一位红衣少女浅浅吟唱:“你在我心中吟唱,青岛青岛,你的名字多么响亮......”

多年以后,开始慢慢发觉,青岛不是一座凌驾于人情之上的华丽却冷漠的城市,它深深地扎根于一片魅力独特的风土人情之中。青岛是有骨有肉的,有铮铮的铁骨脊梁,有灵动的血脉跃动,是一方水土滋养的隽秀之作。

青岛有名的太多,自然风景,文化古迹,人文风俗......

自然风景自是不必说,有山有海,至于古迹,也有田横岛这样历史悠久的名胜,人文风俗,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岛独特的历史环境铸就了独特的魅力文化。

很喜欢老青岛的建筑,不一定非是文化名胜,不一定非是风景区,谁说只有八大关成片的别墅是美的,市井的街道一样散发独特的魅力。老早之前看了一张照片,是老照片了,一个穿红衣服的羊角辫小姑娘在马牙石上玩跳房子。照片给我的冲击太大,于是认认真真的查了资料,于是找到了“波螺油子”,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看了不少老照片,方方格格的马牙石,上上下下,曲里拐弯的石头路,两边林林总总的店铺挂着老式的招牌,或者直接在路边摆起的小摊,浓浓的充满时生活的石井气,叫人忍不住心生喜欢。威海路那边的的大陆市场,好不热闹。市场内除居住外,分布着许多行业的店铺,分门别类,有饭店、杂货铺等,非常繁荣,市场周边基本是密集、低矮的居民区或棚户区,市场中有烟酒糖茶铺、日用小百货铺、果品蔬菜铺、土产杂品铺、几家卖炉包、大锅饼、馄饨、面条、煮猪骨与骨汤的饮食小吃店,外围有银行、鞋帽布店、煤店、柴草集市、修地排车自行车的等五花八门。大陆市场的几条小街巷,有艺人演出山东琴书、茂腔。距平民市场不远还有一个新兴市场,长年经营的店铺有七十多家,包括旧货业、经工、手工业产品。 在靠近威海路的云门路有一个大戏院:慈光电影院,这里经常放映电影,还经常有艺人演出山东琴书、茂腔。

如果天气不错的话,一个人沿着海边走走,舒适惬意。就走海边木栈道,煦日和风,叫人心生暖意。抛开生活中的斤斤计较,排开一切压力烦恼,就简简单单享受一个人的美好时光,只为享受。海有种奇特的魅力,让人豁达开朗,抛开平时的尖酸刻薄、迂腐,没有谁会对着澎湃中带着温情的大海一个劲儿的虚伪做作。海让人心生豁达,海教给人很多。

青岛啤酒是一大特色,青岛的啤酒文化自是与众不同。登州路那边虽走过很多次,但啤酒博物馆确实没进过。倒是啤酒屋进过不少,叫得上名字的心萍啤酒屋,算是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的。青岛的啤酒屋绝对是一大特色。一桶一桶的扎啤,清一色的牌子“一厂直供”,一袋一袋的扎啤成为青岛夏天消暑的最佳饮品,于是一个城市的特色便在一袋一袋金黄的啤酒中诞生了。据说青岛啤酒屋的“酒牌”是独一无二的,我倒是不知道。私心觉得“酒牌”真的是很智慧的一种存在,解决了多少喝酒中的纠纷。本身喝酒就图个乐呵,何必为三五块钱闹到脸红脖子粗,实在值不当,于是,酒牌应运而生。现在年轻人大概不会有谁会在啤酒屋坐下,真正堂堂正正坐下热热闹闹喝起来的都是岁数大一点的人。啤酒屋给年轻人的感觉乱糟糟,脏,但这一点不妨碍真正“酒鬼”对啤酒屋的热情。够有人情味儿,要的就是这个,够热闹,够接地气,本身啤酒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要吃馒头,没有人要坐在面朝大海、有大片落地玻璃窗的咖啡馆围着餐巾优雅的啃一个馒头。

还有青岛的海鲜,实在是美味。八大关那边金海角有整排整排的海鲜餐馆,透过大片的落地玻璃窗就是海景,环境唯美有格调。只是,价格有点不太亲民,透着股冷漠的距离感。

极地海洋世界那边的海鲜馆子则更排场,窗子更大,看到的海也更辽阔,只是少了些前者的婉约和温存。这些地方大多还是外地游客,品海景,尝海鲜,不枉来青一趟。本地人似乎没那样讲究,海景海鲜都是稀松平常,不必搞得像仪式一样隆重,随意散漫。海鲜大排档就好得很。看上去破破烂烂,海鲜却更新鲜更肥美。宏大海鲜算是江湖上远近闻名的。鲍鱼湾一连有好几家风格相似的海边大排档,海鲜做法都相当简单,煮一煮、炖一炖就端上桌,不加过多的花哨调料,而这样的海鲜新鲜程度自然是相当过硬,让那些酒楼里的矜贵海鲜都要汗颜一把自己的装腔作势了。吃开心了,管他是筷子还是勺子,用手一样吃出好心情。反倒教小银筷小银锤的南方人愧于自己的娇作了。

青岛,太独特。

平时习惯了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评说青岛,竟不曾发现我竟是这样的爱着它。其实想想,如果不是太在乎,谁会说它的的不好。惯性批评,是隐隐的透着对这个城市的爱与期待。人总这样矛盾。

青岛,青岛。

第19篇:旅游地理教案

绪 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2,理解旅游及其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

3、认识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一节 旅游活动与地理时空

一、旅游活动的时空发展

1.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旅行

2.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

3.中国古代社会的旅游类型

(1)帝王巡游

(2)政治游说

(3)学术考察

(4)商务旅游

(5)士人漫游

(6)宗教旅游

(7)航海旅游

二、中国近代旅游业的产生(1841-1949年)

三、中国的现代旅游(1949年10月以后)

(一)初创阶段(1949-1955)

新中国旅游业从早期的公费接待少量观光团,发展到组织华侨、港澳同胞自费回国观光、旅游、探亲。侨乡探亲旅游是初创阶段的主要旅游形式。

1954年4月15日,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人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诞生。

(二)开拓时期(1956-1966)

从1956年开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是中国旅游事业的开拓阶段,它的标志是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

(三)停滞阶段(1967-1977)

1966年开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使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旅游事业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处于历史上的萧条、停滞阶段。

(四)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

这是中国旅游业具有历史性、战略性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从1978年到20世纪末的20几年,我国的旅游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的旅游业将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整个发展时期,从1978年到现在这20多年中,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表现在:

1.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2.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3.综合功能全面发展,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

二、旅游活动的地理时空系统

第二节 旅游研究与旅游地理学

第三节 旅游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学习目的: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状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

一、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其本身的发展极度为迅速,而为旅游业提供理论指导的旅游科学目前还不成熟,在旅游学术界,由于对旅游中的核心概念—旅游资源存在着泛化的理解,因此直到目前为止,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尚未形成全面统一的认识。

以下几种说法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郭来喜:“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

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保继刚:“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科院地理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还有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能够诱发旅游动机和实施旅游行为的诸多因素的总合。它不仅是作为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也包括旅游者和各种能传达旅游地相关信息的事与物。

分析上述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它们各自的出发点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就资源的基本属性而言,大体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次,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性。

再次,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

最后,旅游资源不管是以单体或复合体的形式存在,都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是绝对不能移动的。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可以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

按照这一定义,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单位或复合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民情风俗。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1.可观赏性

2.区域性

3.不可转移性

4.时代性

5.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根据资源属性的分类

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

2)水域风光

3)气候天象

4)生物景观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古今社会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是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结晶。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和饮食购物等7项构景要素。

1)文物古迹

2)民俗风情

3)城乡风貌

4)现代设施

5)宗教文化

6)文学艺术

7)饮食购物

(二)按照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发现状进行分类

1.未经开发或潜在的旅游资源

2.已经开发或即将开发的旅游资源

3.现代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如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国家级旅游资源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

3.省级旅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四、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 开发利用的成绩

(二)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2、生态恶化日趋加剧

3、旅游景观破坏严重

4、传统文化逐渐变异

(三)旅游资源非持续性开发和利用的原因

导致旅游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缺乏宏观调控与管理

2、旅游规划不科学

3、旅游法规不完善

4、理论滞后

5、受传统自然观、价值观的影响

6、缺乏充分的市场论证和健全的信息机制

第二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貌

1

2

3 在不同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貌与旅游、地貌是风景的骨架、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地质地貌对旅游项目的影响

(二)中国地貌大势 我国地貌轮廓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山脉的排列与走向有一定的规律。

的构造体系影响下,我国山脉有四个系列:

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反映纬向构造体系)。

南北走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反映经向构造体系)。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受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受河西西域式构造体系控制)。

以上构造地貌是我国地貌形态的主体骨架。但是,就“大地形”而言,平原仅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2%,盆地占19%,高原占26%,山地和丘陵分布最广,约占43%。

(三)常见的地质地貌的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

1、花岗岩地貌

2、丹霞地貌

3、砂岩峰林地貌

4、流纹岩地貌

5、熔岩地貌

6、岩溶地貌

7、海岸地貌

8、雅丹地貌(风沙地貌)

(四)中国的名山

1、名山的概念

名山是山地旅游资源中具有特别重大旅游意义的类型。所谓名山,即指自然风光秀美,景物奇特,可供游人欣赏、游览的山地、丘陵,一般都经过人类长期的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影响而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名山特别以其文化内涵引人注目,可按形成的时代先后分为传统名山和现代名山两大类,以传统名山为重要。

2、名山的分布

3.名山的特点

代冰川

名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 第二,历史文化价值。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江河溪涧、湖泊水库、瀑布泉点、现和滨海景观等5种亚类。

(一)江河溪涧

1、中国江河大势

2、著名的江河溪涧旅游资源

按河流的尺度大小,划分为三种类型:

⑴大江巨流

属于大尺度的河流景观。

①长江

②雅鲁藏布江

⑵河川清流

属于中尺度的河流景观,常流经某个风景区,为其主要构景要素。

①漓江

②富春江—新安江

⑶山涧溪流

属小尺度的河流景观。它不仅是构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为风景区增添不少的生动。

①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水的代表,武夷山风景区的灵魂。因绕武夷山九曲十八湾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竹筏漂流河段。

②金鞭溪

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中张家界景区的最大一条山溪。同样,金鞭溪,是张家界山水的精华所在。

(二)湖泊水库

湖泊,是陆地表面天然洼地中蓄积的水体,是陆地水的重要形式。湖泊分为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水库)。湖泊是水文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用“湖光山色”、“明镜”、“明珠”来形容它。

1、我国湖泊旅游资源概况

⑴东部平原湖区

⑵青藏高原湖区

⑶蒙新高原湖区

⑷东北平原及山地湖区

⑸云贵高原湖区

2、湖泊旅游资源的分类

湖泊是陆地上最大的天然蓄水盆地,是陆地水的重要形式。作为水体型旅游资源,湖泊是引人入胜的风景水体之一。地球上的湖泊形形色色,绚丽多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湖泊进行不同的分类。

⑴按形成湖泊的成因分类

⑵按地理环境和生成发育条件分类

3、湖泊旅游资源的特点

4、中国名湖—杭州西湖

(三)泉点旅游资源

泉,是地下水流出地表的天然露头,常在山区的坡麓、沟谷出现。

1、泉的种类

在自然界中,形成泉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泉的种类也非常多: ⑴按泉水的出露条件可分为,接触泉、裂隙泉、断层泉和溶洞泉;

⑵按泉水温度可分为,沸泉、热泉、温泉和冷泉;

冷泉:一般来说,将20℃以下的称为冷泉;

温泉:将2037℃的称为温泉;

热泉:超过37℃的称为热泉;

高热泉:43℃以上的则称为高热泉;

沸泉:超过当地沸点的称为沸泉。

其中,热泉和高热泉又常被称为“汤”

⑶按泉水的矿化度可分为,普通泉和矿泉。

2、泉水的旅游功能

⑴审美功能

⑵医疗保健功能

⑶品茗酿造功能

(四)瀑布旅游资源

瀑布,是指水流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而下所形成的水体景观,或者说是河流纵断面上突然产生波折而跌落的水流。它是河床不连续的结果。瀑布,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水流、陡坎和深潭。

我国是一个多瀑布的国家,这与我国河川众多、山地广布、喀斯特发育、东部地区降水丰富等地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我国的瀑布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内,由于地形的特点以及湿润的气候,形成较多的瀑布。特别在雨季,江南山区常可见到“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瀑”的胜景。

1、瀑布的旅游价值

2、瀑布的类型

按瀑布产生的环境条件差异,可分为江河瀑布、山岳和地下飞瀑。

三、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

(一)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可以造景、育景,并有观赏功能和科学考察功能的大气物理现象和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气象、气候要素都可称之为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有些对

人类生活带来破坏性作用的要素,如寒潮、台风、冰雹以及酷热、严寒等,反而会妨碍旅游活动的进行。

(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类型

⑴雨景

⑵云雾景

⑶雪景

⑷旭日、夕阳景

⑸霞景

⑹佛光景

⑺海市蜃楼景

为有名。

⑻雾淞景

⑼物候景

四、动植物旅游资源

(一)动植物与旅游的关系

1、自然风景的重要构成因素

2、园林不可缺少的要求

3、植物的美化环境与净化环境功能

4、以动植物为主题的旅游项目

(二)自然保护区与旅游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与发展

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物自然栖息地、珍稀的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的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并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

2、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分级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草原和荒漠。

火山、

的其他自然区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温泉等自然遗址。 ◆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级

1)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2)根据我国已建立保护区面积的大小,可划分为各个等级。

3、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必要性

(三)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

1.森林公园的概念

林业部于1994年发布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对森林公园作出了如下定义: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这个定义紧扣中国的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并反映出中国的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紧密结合。

2.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

(1)国外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

(2)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

3.森林公园的分类

根据地质地貌来分,可分为:

⑴森林型森林公园

⑵地质地貌型森林公园

⑶山岳型森林公园

⑷水域湖泊型森林公园

⑸海岛型森林公园

⑹海滨型森林公园

⑺古迹型森林公园

⑻草原型森林公园

⑼沙漠型森林公园

4.森林公园旅游功能分区

森林公园根据地域特点和综合发展的需要,可划分为下列功能区:

⑴游览区

⑵野营区

⑶游乐区

⑷狩猎区

⑸旅游商品生产区

⑹生态保护区

⑺生产经营区

⑻接待服务区

⑼行政管理区

⑽居民住宅区

(四)奇花异卉

1.中国主要的奇花异卉

2.中国的国花和市花

⑴中国的国花

⑵部分城市市花

第三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概述

一 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根据专题分类法,历史古迹旅游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古工程建筑。

二是古城址。

三是古园林。

四是古墓祠。

五是古遗址。

一、长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和勇敢的象征,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很多外国人眼里和心中,也把长城作为中国的代表。中国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艰巨的工程难度,周密的结构设计赢得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誉,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一)长城修筑历史回顾

1.西周(公元前 7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长城修筑的雏形时期

2.秦(公元前 221年)汉时期—长城修筑的大发展时期

3.魏晋南北朝至辽金时期—长城修筑的间断时期

4.明清时期—中国长城的第三次修筑高峰时期

回顾中国长城的修建历史,几乎贯穿了中国全部封建社会阶段,前后历时2500余载,从已经探明的历代长城遗迹和遗址来看,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秦、汉长城和明长城大致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过渡与衔接地带分布。历代长城的总长度,估计在 5万千米以上,绕地球赤道一圈还有余。就土石工程总量而言,若用以砌筑高 5米厚 1米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 10圈。

(二)长城结构分析

明长城继承和发展了历代长城的构筑经验,设计科学周密,工程质量坚固,保存完好。以明长城为例,介绍长城的结构:

1.城墙

一般高约7~8米,基厚6~7米,向上渐窄,顶厚4~6米,可5马并驱、10人并行。墙基为条石,墙身内外两面用条石或砖铺砌,内填石块、泥土夯实。城墙外侧有雉堞,留有射孔、炮眼,内有女儿墙、泄水石槽。

2.关隘

长城上凡交通要冲皆设雄关。明长城之“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以及“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是重要的关隘。关城为方形或多边形,每个关城设有城门、敌楼、瓮城,像山海关等重关还有护城河、翼城。关城内建有兵营、官署、马厩、粮仓、武器库、水井等,关城外有数道长城拱卫。

3.敌台

也称敌楼或哨楼,多为方形,置于城体之上或城内,相距 50~100米。敌台分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四面有箭窗,上层四面设雉堞、中建铺房;空心敌台可遮风避雨,宜于将士驻防。

4.烽火台

又称烟墩、烽燧。建在长城两侧的制高点上,一般每 5千米设一个,呈圆形或方形,台上有了望处和燃烟放火设施。昼燃烟(燧)、夜放火(烽),用于迅速报告和传递军情、敌情。

5.城堡

建在长城内外驻兵的小城。汉代称其为障或堠,堡是明代的称谓。

6.重镇

为了分段把守,明长城上设了重镇,从东到西依次为:辽东镇(总兵驻辽阳)、蓟镇(驻蓟县三里屯)、宣府镇(驻宣化)、大同镇(驻大同)、山西镇(驻偏关,后称宁武)、榆村镇(驻榆村)、宁夏镇(驻银川)、固原镇(驻固原)、甘肃镇(驻张 掖)9个重镇。

(三)长城主要景点

昔日作为军事防御的中国长城,如今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长城主要的旅游景点及开辟的旅游线路有:

⑴北京:昌平县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怀柔县慕田峪长城;顺游北京外线景点。

⑵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九门口(辽宁兴城)和角山长城;顺游北戴河海滨。

⑶河北承德:滦平县金山岭长城;顺游避暑山庄。

⑷宁夏银川:战国秦长城、隋长城;顺游西夏王陵、沙湖旅游区。

⑸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

⑹山西雁门关长城。

⑺甘肃嘉峪关长城。

(四)中外长城对比与评价

除中国外,在国外一些国家也有长城,像朝鲜、印度、德国、英国、希腊、丹麦等国。印度长城是迄今除中国之外保存最完好的长城,石块砌成,全长 70多千米,规模很小。德国长城始建于公元1世纪,后经陆续扩建、加长,总长564千米,是中国以外世界上最早修筑的长城。但是,国外的长城,无论在修建的历史、工程量,还是在长城的结构以及在国家和民族历史上的作用等方面,都难以与中国长城相媲美,不可同日而语。

二、运河

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其产生时代科技成果和发展水平的标志。运河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灵渠

也称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内,是秦始皇为发兵岭南运输兵员粮饷,命史禄主持兴建。灵渠全长34千米,将湘江上游河水三七开,“三分漓水七分湘”,分南北两渠分别注入漓江和湘江。整个工程由铧嘴、分水坝(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泄水坝(泄水天平)和陡门(船闸的先导,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组成,此工程连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而且解决了在水程30千米、落差达 32米的河道中航运的问题。设计之高超,为世人所惊叹,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观看,而且灵渠地近桂林(仅 66千米),是漓江风景线上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二)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贯穿了京、津、冀(河北)、鲁、苏、浙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 486年)。到了元朝,历时 1700多年(从公元前 486年到公元 1292年)的京杭大运河宣告完工。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通道,是重要的南北物资贸易通道,是南北文化、经济的交流通道。《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运河(汴河)上繁忙的交通状况。

三、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

古丝绸之路有以下四条:

一是草原丝绸之路(皮毛丝绸之路),指穿越在亚欧大陆北方草原上的丝绸之路。

二是绿洲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指经过中亚沙漠中的片片绿洲的丝绸之路。

三是海上丝绸之路,指通过东南亚,经印度、波斯湾,最后到达红海的南岸的丝绸之路。

四是西南丝绸之路(唐蕃丝绸之路),指从长安出发,走陆路,经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印度,最后到东南亚以远。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就是指绿洲丝绸之路,可分为南、中、北三条线,东、中、西三段。即:

四、古城址

城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体现着不同的民族风貌、建筑特色、文化传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我国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古都、古城、古镇不仅在年代和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与特色上是世界所罕见的,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中国古城构建

中国是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在《周礼·考工记》、《木经》、《鲁班经》

等著作中均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对城市的选址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这些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构建艺术和审美观点。

1.规模

按礼制规定,天子之城方九里(1里 =1800尺,合现在 412.5米),公爵之城方七里,侯爵、伯爵之城方五里,子爵之城方三里。在诸侯国中,卿大夫的都邑不得超过国都的1/3,小的仅为1/9。但是,限于自然环境优劣和国力强弱,规模不一定要拘于规定。如唐长安城东西长 9721米,南北宽 8651米,面积达 84平方千米,相当于明长安城规模的 10倍。

2.格局

中国历史上城市大量出现始于春秋,多以宫室为中心布局,而且这种布局一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国都总体布局按《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城市布局可归纳为:方正严肃、左右对称、井然有序;皇室居中、远离市尘;民居小巷、分区宜治;商贸集中、祭祀方便。

3.选址

中国古代建筑选址特别讲究“风水”和“方位”,一般都要考虑三个条件,即供水条件、军事“地利”条件、交通经济条件,多选临河的平原或盆地。古城建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方位上充分考虑气候因素,一般取坐北朝南。被尊为中国七大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安阳,都是我国都城选址的典型代表。

4.模式

城市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国都尤其如此。其建筑模式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与外国城市建筑模式—“欧洲模式”比较,“中国模式”大多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在短期内修建而成。一般先筑城墙,再布局城内建筑;先设计布局政治机构及附属礼制建筑,再考虑市场和居民住宅。城市轮廓多为方形或矩形,街巷垂直交错,排列整齐,中轴左右对称。筑有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尤其以木结构为主,难存久远。

单体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差别不大,主要借助平面布局的变化,利用建筑木料的种类、屋顶式样的变化、体量的大小、色彩等手段来区别建筑物的等级和功能。追求其功能、结构、艺术的和谐统一。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物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而“欧洲模式”在城市构建中的表现则多注重实际需要,一般基于多方面因素,如为了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多呈圆形、中心辐射状布局的模式,道路呈同心圆环状设计,性质不同的建筑相互交错,大多数不建城墙,是开放的空间。

城市建筑多使用石料,这使许多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得以保留。立柱较多,讲求单体建筑的立体效果,利用柱子的造型、雕饰以及门窗的式样体现其审美艺术,如哥特式、罗马式、陶立安式等。

(二)古都名城

1.七大古都

中国的都城建筑始于夏,商代多次迁都,多次筑城。安阳是商朝后期的都城,历时 273年。此处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现建有殷墟博物馆。

周灭殷商后,先后在古长安(西安)地区和洛阳地区建都。古长安地区在历史上有12个朝代建都,历时千年之久,是中国文化最悠久、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但各朝代因历史、地形、水源等条件不同,使建都的位置、规模、形制出现一些变化。以唐长安城规模最大,汉长安城北受渭河限制,规模次之。现今保存的西安城墙、城楼均为明代建筑,规模远小于唐长安城。洛阳位于中原腹地,位置适中。周为统治东方殷地,选择洛阳建城,后为东周都城。

洛阳古城为周公所筑,《洛阳记》和《括地志》均有洛阳古城的详细记载。

南京城和杭州城均依山就势修筑,城墙蜿蜒于山脊,城廓形态不方正。南京自三国吴始为都,历 10代,450余年。杭州城自五代吴越始建都,到南宋时已发展成繁荣富庶的奢侈都市。

开封自我国魏始建都,极盛时在北宋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清明上河图》真实描绘了北宋汴梁的社会风貌。

北京建都历史悠久,战国时为燕国都(蓟),辽时建为陪都,称燕京。金时正式建都,称中都。元代为大都,基本上按完整的建都制度建造,真正体现出中国古代建都的全部思想,使当时的北京成为显赫一时的“大汗之城”。现存故宫为明清两代的建筑。]

2.地方性古都城遗址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地方性古都遗址有: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城遗址(燕国),邯郸故城遗址(赵国),灵寿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山国),临漳县邺城遗址(前燕、东魏、北齐国都)。安徽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明)。河南洛阳汉魏洛阳故城,新郑郑韩故城(韩国、郑国)。黑龙江阿城县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宁安县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国)。湖北江陵楚纪南故城(楚国)。吉林集安县丸都山故城(高句丽)。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辽国),宁城县辽中京遗址(辽国)。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鲁国),临淄齐国故 城(齐国)。山西侯马晋国故城(晋国)。新疆吐鲁番县雅尔湖故城(高昌国)和高昌故城。另外像平城、大理、绍兴、银川、苏州及沈阳等城市,也是历史上地方性的都城,一直到今天依然是著名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业潜力很大。

3.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分三批公布的 99座历史文化名城,绝大多数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们或以名胜古迹为主,如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均已列入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或以名人故乡闻名,如韩城、曲阜、邹城、淮安、阆中等城市;或以著名物产成名,如景德镇、自贡、歙县等。大多数古城由于保存了建筑和城墙,或是历史上的经济中心、交通港口或军事要塞而著称,如山西平遥、祁县、代县;甘肃武威、张掖;新疆喀什;江苏扬州;上海等。像遵义、延安等则是革命胜地。

4.七大古城墙

⑴西安城墙:明初在唐城的基础上建成,是我国现存惟一完好的大型城垣。呈矩形,周长 11.9千米,高 12米,顶宽约 13米,基地宽 17米左右。

⑵南京城墙:建于 1366年,城垣内周长 33千米,高 14 21米,有垛口 13616个,碉堡 200个。有 18个外城门,13个内城门。以中华门最为雄伟、险要。

⑶兴城城墙:辽宁兴城县,明代所建,保存完好,明代建筑风格突出,整个城市像一座明代博物馆。

⑷荆州城墙:湖北江陵县,原为土城,关羽所建,南宋始建砖墙。中间几番拆修,现为 1646年重建。

⑸平遥城墙:系山西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县城城墙,建于1370年,周长6.3千米。

⑹寿县城墙:战国末(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安徽寿县),西汉为淮南王国都,历代为州府治所。

⑺崇武城墙:福建惠安县城南35千米濒海尖岬上。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9年),1387年建成,城围 2456.7米,高 7米,四方设门楼,现为我国保存的濒海石城之一。

五、园林

(一)中国园林概况

(二)中国园林艺术特征

(三)园林类型及名园举例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⑴按占有者身份分

①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皇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②私家园林

第20篇:旅游地理课件

绪论

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第一章

第一节

一、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文化:人类的一切创造物;

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流派

(一)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

1.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

人文地理学者将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文化特质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中国学者将三类特质称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所有文化要素组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各个层次间的联系就是文化结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一纵一横”的研究内容

约翰斯顿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共同的研究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 该方法强调结论是从经验中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

(2)实证主义方法 该方法是从否定经验主义而来的。实证主义方法的根本步骤是根据经验提出一个先验的命题或模型,然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明该命题是否成立,如果该命题不成立,那么有两种途径重新论证,一种是调整命题,另一种是修改假设条件。

(3)结构主义方法 将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该系统按照一定的模式由许多成分组成,其中一些成分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4)人文主义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它不强调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而是强调研究个人世界,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而这些是不可重复的。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2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学科分支,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

近代地理学第一代大师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民族学》等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是后来文化地理学的最核心的主题。

发过人文地理学派对文化地理学发展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维达尔·白兰士的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中,论述了文明的类型和分布,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关系以及发明的传播等问题。提出了“或然论”。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索尔创建文化地理学

他首次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概念引进到美国,并把景观看成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单元。主张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形态及其变化,从而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中的伯利克学派。

(二)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地理学发展战后文化地理学研究有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区域的拓展。

第二,不再刻意寻找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三,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有一些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探讨领域。

三、20世纪后期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20世纪后半叶的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

1.二战后西方文化研究及其背景

2.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二)新文化地理学的特点

除强调文化政治外,新文化地理学有以下两大特点:

1.景观分析的新视角

首先,新文化地理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其次,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意义。

再次,传统文化地理学对景观的研究集中在乡村,而新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地研究城市的文化景观

最后,景观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倾向

2、强调文化的空间性 第3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现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西方文化地理学思想的引介

(二)对文化地理学的尝试性研究

二、中国当代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一) 文化地理学的恢复

(二)文化地理学的教学

(三)文化地理学研究

第一,人们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兴起意味着日常生活部分受到文化的本质、永久性和重要性的影响。

第二,国外文化地理学的主题和范式得到了中国内地学者的消化与吸收,而其中每个主题都与文化过程有密切联系。 1949年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些特征:

1、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

2、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断代走向区域

3、专题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

4、综合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

(四)中国文化地理学发展展望

1.未来的发展空间扩大

2.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3.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第2章 物质文化地理

第1节物质文化概述

一、物质文化释义

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即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二、物质文化分类

(一)按发生年代,可将物质文化氛围古代物质文化、现代物质文化等等;

(二)按特征的稳定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传统物质文化(也叫古典物质文化、或经典物质文化)、流行(或时尚)物质文化;

(三)按用途属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生产性物质文化、生活性物质文化

(四)按使用主体,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平民物质文化、士大夫物质文化、宫廷物质文化等

(五)按内容要素,可以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器乐、建筑、武器等。

三、物质文化的地理学研究

第2节 生产文化地理

一、生产文化分类

生产文化可大致简约地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及第三产业文化。

二、农业文化

(一)农业发源探究

(二)农业文化例说1.采猎文化(1)采集文化(2)狩猎文化(3)捕鱼文化2.牧养文化(1)驯化文化(2)饲养文化(3)游牧文化

3.耕作文化

(1)按生产动机,可以分为粮食作物生产文化、经济作物生产文化两大类(2)按作业方式,可以分为旱田耕作文化、非灌溉文化等。(3)按生产技术,可以分为刀耕火种文化、机械耕作文化。4.园艺文化

三、第

二、第三产业文化

(一)第

二、第三产业发源探究

(二)第

二、第三产业文化例说1.采掘文化2.加工文化3.服务业文化

四、生产和文化的地域性

(一)农业文化的地域性1.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2.草原农业文化区3.干旱沙漠农业文化区4.季风农业文化区5.地中海农业文化区6.中纬度温带农业文化区7.苔原农业文化区9.山地农业文化区

(二)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工业产业文化的区域性常常因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

第3节 生活文化地理

一、生活文化分类

(一)按人的需求层次,生活文化可以分为基本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

(二)按活动主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文化又可以分为平民生活文化、宫廷生活文化等。

(三)按活动的主体范围,生活文化可以分为社会生活文化、群体生活文化、个人生活文化等。

(四)按特征稳定性和发生年代,生活文化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当代流行文化等。

二、基本生活文化例说

(一)饮食文化1.食物原料文化2.食物加工文化3.烹饪文化

(二)服饰文化

(三)居住文化

三、非基本生活文化例说

(一)婚嫁文化 婚嫁是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化讲,婚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命繁衍的物质准备和仪式。

1.群婚 2.夫妻家庭 3.其他

(二)丧葬文化

1.土葬 2.火葬 3.地面葬、水面葬 4.天葬 5.木乃伊葬法 6.其他葬法

(三)岁时文化

1.世界性岁时文化2.东方岁时文化3.西方岁时文化

四、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一)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可以从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居住形式等三方面来分析。这里主要通过我国居住形式的差别来讲述地域性。1.口袋房2.帐幕3.四合院4.洞穴5.干阑6.其他民居

(二)服装文化的地域性1.衣着方式的地域性2.制衣布料的地域性3.服装形态的地域性4.服装色彩的地域性

第4节 建筑文化地理

一、建筑文化分类

(一)宗教建筑

(二)政府建筑

(三)工商业建筑

(四)公共建筑

(五)纪念性建筑

(六)装饰性建筑此外,还有住宅建筑。

二、国外建筑

(一)古代埃及、巴比伦建筑

(二)古希腊建筑

(三)古罗马建筑

(四)拜占庭式建筑

(五)哥特式建筑

(六)文艺复兴式建筑

(七)巴洛克式建筑

(八)现代风格

三、中国建筑

(一)古典园林

(二)皇室建筑

第5节 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一)气候因素

(二)地形和水文因素

(三)地质和生物因素

二、社会、人文因素

(一)经济条件

(二)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三)文化交流

第三章 精神文化地理

第1节 语言地理

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受到特定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所处的环境有会在语言的内容、形式上留下特定的印痕,形成与一定区域环境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不同语言(包括不同语种及方言)。

一、语言的地域分布

(一)印欧语言区

(二)闪

(三)汉

(四)非洲语言区

(五)马来

(六)乌拉尔

-含语言区

-藏语言区

-波利尼西亚语言区

-阿尔泰语言区

二、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二)环境对语法也产生一定影响

(三)人文环境对语言影响

三、语言景观——地名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代表一地方或地形的符号。

(一)地名的主要性能

1.地名的社会性2.地名的历史性3.地名的文物性4.地名的指位性5.地名的地域性6.地名的稳定性7.地名的可变性8.地名的衍生性

(二)地名景观的种类

1.山水地名2.示位地名3.寄意地名4.特产地名5.民族地理地名6.历史政区地理地名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8.移民地名

(三)启示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不仅因为它往往能直接反映语言和民族起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可悟性的一面,而且当它出现在聚落、道路、田野、标牌和布告栏时,它又具有直观性的一面。这种既可悟又可视的特殊属性,使它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因此,关于地名的研究仍然将会成为一个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一、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宗教景观的分布

三、宗教文化区研究2节 宗教地理

第3节 艺术地理

一、戏曲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各自的地理背景自然影响到人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所致。地理环境差异也直接影响到音乐风格及音域音量的表达。

二、文学的地域差异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中国文学的地域分异概说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地域差异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文学内容与创作灵感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3.地理环境对流派和文学人才群体形成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机理

三、绘画的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常常会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即环境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的素材背景会直接影响到绘画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山水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四、书法的地域空间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

第1节 文化中的环境印记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两方面内容,即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二)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三)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兴衰

(四)自然环境与文化扩散

三、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首先,应当全面理解文化生态学的思想精髓,避免过分扩大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其次,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再次,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对表面化的研究,不可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最后,文化生态学研究是静态或者比较静态的,它并不能完全动态地分析环境与文化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第2节 不同文化的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演变历程

二、不同地域的自然观及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三、形形色色的自然观

(一)环境决定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人类地理学》一书中,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于生物一样都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特征决定于各国地理环境的性质。

(二)可能论

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他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映和适应则根据他们自己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而不同。

(三)适应论

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与其他地理地域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决定论

技术进步才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进步加强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控制。

(五)协调论

协调,即和谐,是指客观事物诸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或指自然界多样性中的统一。 第3节 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与机制

二、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5章

第 文化源地

第1节 各类文化源地

一、文化特质的源地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单个要素。文化特质包括精神文化特质、制度文化特质、生产和生活特质。

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的文化特质的源地。

(二)文化特质源地

1.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以汉字源地为例

文化特质的源地多为单核的,即该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2.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以道教文化源地为例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一)文化综合体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综合体。例如,汉文化为一个文化综合体。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三、早期人类文明的源地

(一)最早的文明诞生地—两河流域

(二)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地—尼罗河绿色长廊

(三)南亚文明的源地—古印度河流域

(四)海洋文明的源头—克里特岛

(五)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

(六)其他文明源地

《旅游地理教学心得体会.doc》
旅游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