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2020-12-0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情境教育心得体会

前不久,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凭借《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荣获特等奖第一名。笔者留意到,中央电视台播放李吉林和李希贵的专访时,曾打出“个性与情境教育:基础教育新方向”的字幕。虽是简短的一行字,却体现出了国家对情境教育独特优势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基础教育新方向的指引,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首先,它昭示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李吉林情境教育一贯主张情感是情境教育的命脉,并在各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全面实施“择美构境—以境生情—以情启智—情智相长”的策略。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长期以来重知识灌输,忽视情感培养的唯理性教学传统。

情感是人的本质属性。哲学家李泽厚就提出“情本体”,因为情感是人生的根本。情境教育正是把情感既作为手段又作为目的,提出的“以美激爱,以爱导行,以情激智”“以情为纽带缩短与儿童的心理距离”充分利用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同时又通过儿童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的培养,提高人的素质。

教育本是充满爱心和情感的事业,但现实中,学校以狭窄的应试为目的,使之异化为简单地灌输和反复地操练,学生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是快乐、情感和责任心的缺失。情境教育“以美为境界”“让艺术走进课堂”“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它昭示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作为情境教育的开创者,李吉林始终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就提出:情境教学应“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后来,又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李吉林不仅提出要重视创造潜能的早期开发,更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在学科学习中结合能力训练,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她的实践中,学科教学与创造教育是相互交融的,这就为我们的创造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将创造教育局限于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技法训练,或许能收一时之效,但非长久之计,有意识地通过启发想象将创造力培养渗透于日常的各科学习中,应成为今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常态。

最后,它昭示着教师成长的新方向。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李吉林的教育创新之路,就是一个创新型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典型范例。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教育教学现状的永不满足,因而才会不断自我突破,达到新的高度。从“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到“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以至“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她用20年时间做了四期教育部重点课题,但始终围绕“情境”这一主题,锲而不舍地追寻儿童教育的完美境界。当代教师不正需要这种积极进取,努力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吗?

李吉林的实践创新是与她的不断学习紧密相连的。为了追逐自己的教育梦想,她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去寻“根”,反复研读古代文论“意境说”并从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又注意借鉴吸纳西方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学、思、行、著”的研究道路,这才形成了具有本土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情境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由此可见,当代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顾埋头苦干,而应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又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边学习边反思,并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纷繁多变的信息社会中,为国家培养出既具适应力又能开拓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推荐第2篇:教学情境心得体会

(一)

《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一书旨在说明 “环境造就人才”,教师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此书在英语情境教学方面谈及甚少,但是,我认为,教学是相通的,情境教学对于英语课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堂可以说是更为重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它将对小学生的英语继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英语这一基础环节。小学生在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本身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技艺,教法单一化,模式化,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日益锐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日趋减退。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将对小学生英语的继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在导入中结合趣味性与实际性,寓教于乐,使英语教学生动有趣。

1、在教学中创设英语情境,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为学生创设表现成功的机会。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结了两种交际活动模式:A、Leon-performance:预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各小组按教师的要求相互讨论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表演。此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尝试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精神。B、Free-talk:规定每堂课的前十分钟为Free-talk Time。教师规定主题,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在班级里寻找伙伴相互交流。此活动可以增加英语练习的密度和广度,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亲切、轻松、愉悦,使学生喜欢英语教师,进而喜欢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还应始终充满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应注重英语口语表达,力求语言简洁风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能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在课堂中教师尤其不能吝啬表扬与鼓励,对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要大胆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小学英语以口语教学为主,内容贴近生活,前后联系较强。因此教师要紧扣教材,围绕教材,利用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在知识的衔接处、转折处情境“设疑”,使新旧知识前后贯通,顺利过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掌握新知识,在情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4、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望。有时仅输入一课时所要求的内容,无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或者调整教材内容,或者摄入教材外相关英语知识,加大语言信息的输入,使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尝试知识结构转变的成功,以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5、充分利用英语课堂时间。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教学,就不能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也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更要创设各种相关的新情境,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学会合作,在对已学内容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自由交流,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6、积极开设英语第二课堂。“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四十分钟的英语课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内交流的机会不多,所学语言深化不够。因此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开设英语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不断鼓励并刺激学生大胆开口,在自然状态下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二)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英语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交际的目的进行。切忌为求“活”而片面强调形式多样化,在学生唱、跳、玩中忽视教学情境为内容服务的本质。那样小学生英语情境教学就完全失去其意义。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一、情境导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nose, ear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free talk ,如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如:——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And you? I am fine, too.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情境内化,以争促学

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 ’d 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d like some eggs .I ’d like some milk „„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情境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书中讲了不少怎样营造教学情境的策略,究其几点,以及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我认为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特别注意迎合小学生这种好动、爱玩、爱画、富于想象力等特点,使他们的语言习得从轻轻松松、富于乐趣的教学活动中得来。

一、利用孩子们好动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一起动起来,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这不仅使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做”,让孩子们充分地活动起来,通过活动来丰富学习经验,通过真实的体验来促进语言的习得,在体验运用中发展语言技能技巧。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要考虑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去 “做”。如在教学身体部位单词时,我设计了一个“Touch your„”活动,比一比,看谁摸得准、摸得快,我的指令越来越快,孩子们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就连平时最不专心听讲的调皮鬼柳鑫同学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又如在教学动作性的单词和短语时,就设计让孩子们在比比划划当中动起来,并形象记忆这些知识的。适合这种教学的还有:听命令表演,听命令制作面具、玩具、卡片等,听命令移

动或交换位置,听命令唱歌,听命令说话,用手势表示对错,听命令比划词语,听命令指出某物,听命令画画等等。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教师本身的动作、身体语言和表情或眼神来帮助孩子们明白每个活动的操作,并尽量设计出易于孩子们掌握的动作或活动,以使孩子们易于恢复记忆,使孩子们见到或听到某一特定动作或命令时,立即可以唤起某一特定语言的再现,如教师做一个喝水的手势,孩子们立刻说出“Drink”或“Drink some water”的反应。

二、巧妙利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但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表演对话、讲故事,读诗歌,唱歌曲等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充分去想象故事、诗句、歌曲里所叙述的物品、事件等。在设计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想象,是利用特殊的语音语调呢,还是事先把东西藏起来以让孩子们去猜想?如在教学体积较小的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装进一个袋子里,让孩子门猜,孩子们非常乐意用玩这种游戏;在进行故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来猜测故事的结局;有时,也可以让孩子门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画出的同一个内容可能大不相同。

三、巧妙利用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天性设计语言教学活动。

玩、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既可给孩子们以乐趣又可以学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如设计节律顺口溜、“Let’s chant”, “Let’s do”游戏、制作物品活动和进行有趣的调查活动等,这些活动要做到既满足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心理,又可以通过活动把孩子们引导成为学习英语的推动力,使枯燥的、机械的东西都变成生动的、活泼的以至趣味无穷的过程,给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带来快乐,把他们带到一个美好的知识王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王国里来。教师只需将所学内容设计得“活”起来,让孩子们在做、玩、画、说、猜、看等过程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求教学更多元化,更适合孩子们不断成长变化的需要。

四、巧妙利用孩子们爱说的天性设计教学活动。

孩子们和小伙伴们总是能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并且相互之间总会受到各自的影响,并不知不觉中有了改变。所以我们在设计语言教学活动是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各种小组活动、小组游戏、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等,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参与意

识和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在相对减少压力的小组活动中自由地交流、交际,获得更多语言运用的机会,在交往互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而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而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

推荐第3篇: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活动建构教学论心得 之对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活动建构教学论倡导构建“生命课堂”,强调要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存在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一个促进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让置身其中的第一个人都体验到幸福和需要的满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建构心情境体验 为中心的范型。围绕“新课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崭新的变化,情境教学正成为义务教育阶段颇具生命力的教学手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而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打破以往常规、单调、机械、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不会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不会难以提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果,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在此谈谈情境教学的几点心得: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兴趣,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

一、导入情境

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五花八门,各显其通,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导入:

(一)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二)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当然导入情境法远不止以上阐述的几点,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需要广大专家、教师的共同探讨。 课文的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教授的重点,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深刻的理解课文,这是所有教师的愿望也是难以达到的境界。由此看来,课堂情境教学是情境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二、课堂情境教学

1、让现实生活走进文章,以情动情。

初中语文教材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多是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的文章,所以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自己的亲身体验像润滑剂那样,不断加速运转,就能引起学生相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可能真正地理解文章,达到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当好学生情感的调动者,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来体悟文中之情,“披情入文”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轻松愉快。

2、让美妙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文章的氛围中。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作品是音乐家、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还能使不同的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把音乐语言与文学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让生动的影像图画带学生走入文章的境界中。

可以说,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课堂教学时可以用一组组的图片、镜头甚至是一些影视的片段来展现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语言文字是一种理性的表达,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学生在理解一些文章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而借助影像图画,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影像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

4、课堂中形象的“角色”扮演。

有位教师上课后走上讲台,说是上课要用报纸,但忘了拿,然后让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学生犹豫了片刻,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这位老师均未明确回答,只是教学生去拿。结果学生对老师群起而攻之,批评老师只说一个报字太笼统,不具体,不能明白教师的意思。而后老师随即指出平时同学们在作业中,生活中经常会犯这样的写话、说话不具体,不完整的毛病,在“报”字前面加上一句话,表明什么报纸,在名词前加上一些确定具体意思的话,意思会表达的更加具体,句子更加丰富,这种直接形象的教法使学生恍然大悟,自己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并从“角色”扮演的亲身实践中收获重要信息。

课堂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努力积极探索,创造出适合学生并且富有感情的课堂情境,那么学生便会自主探索,愉快学习。

推荐第4篇:学习情境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心得体会

近日我读了各省优秀课改经验后,使我对课改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认真阅读后我被李老师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所感动,也被“情景教育”深深吸引。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纽带。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情境教学中提出以“情”这纽带有利于缩短这种心理距离。以“生活”为源泉。生活是智慧的源泉。现实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教学同样要来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像李老师也是领着孩子走进周围世界,去感受客观外物的丰富和多姿多彩,而这种源自生活获取的真切的感受和画面,在儿童书面表达中取得了成功,李老师验证了这一点生活是最大的资源库,他可以带给我们一篇篇生动习作。

情境教学缩短了心理距离。在情境教学中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景,有利于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再认真学习情境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试着用情境教学法,努力让学生快乐的学语文。

推荐第5篇:情境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情境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课题组成员 安素香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良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育教学理论创造性地借鉴了“境界说”的“真”、“情”、“思”、“美”的精华,儒家文化“敏于行”的思想,以及杜威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模式。在李吉林老师的理论阐述中对情境教学的操作要素提出了以下要求: 以“情”为纽带。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情境教学中提出以“情”这纽带有利于缩短这种心理距离。

以“思”为核心。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情境教学中主张教师应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设计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热烈的情绪,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思考问题,学生往往会因兴致所至,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在政治课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情境创设,的发展思维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生活”为源泉。生活是智慧的源泉。现实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教学同样要来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在政治课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素材选用要以社会生活事件和社会生活现象入手,通过生活化的、时政化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具体、丰满,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更加全面、深刻。

情境教学在实践运用中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情境创设拓展了教学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型情境、探究性情境、实验型情境、趣味性情境等,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诱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克服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了积极的心理满足及对学习的信心。

其次,情境教学缩短了心理距离。在情境教学中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景,有利于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最后,情境教学体现了教育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唤醒者、鼓舞者——唤醒学生创新的潜能,鼓舞学生创新的志向。情境教学从情境的设计、情境的选择、情境的运用都体现着教育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要让情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要在情境中拓宽学习的空间。情境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育创新提出了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

在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中,我们依然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在研究过程上,不能为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状况,教学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目的、有选择、有意义地进行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推荐第6篇:“情境教育

让 红 烛 发 出 更 亮 丽 的 光

——“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教研实验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

席 浩平

时值金秋,筹划已久的“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教研实验的课题终于拉开了帷幕,在家乡教育改革的大舞台上,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演示一段亮丽的人生,让红烛发出更加美丽的光辉。按照课题实施方案,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进行课题的第一阶段实验,为使此工作顺利进行,现作出如下计划。

一、实验的目的

学习“情境教育”的有关理论,提高教学能力。以语文、思想品德课为主进行教学试验,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走上接受素质教育的新轨道,使实验班学生成绩赶上或超过对照班人均成绩,提高优秀率、及格率。在实验过程中,积累较多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示范授课。整理并编写一些较成功的有指导性的教学情境设计。论证课题实验的优劣得失。

二、实验内容

1、在五(1)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在一

(1)班进行“汉语自学法”教学实验。

2、在班内开展活动课。

3、改进教室文化粉饰。

4、在教师中开展讲座和讨论

三、实验对象及分析。

1、确立五(1)班为“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班,以语文、思品课为主要教改科目,由本人负责进行教学实验,五(1)班共有学生34人,该班学生纪律松散,上学期被列为全校后进班级,学生学习基础差,多数学生缺乏上进心,上学年统考语文成绩名列全乡倒数第三名,人均成绩比平行班五(2)班低5.3分,优秀率5%及格率50%,原任课教师已经调离,本人对该班学生情况比较生。

2、确定五(2)班为实验对照班,该班正在由原任班主任乡级 第0页

先进工作者学校模范教师——张树奇进行“目标教学”教改实验,五(2)共有学生31人,该班学生学习基础好,学风浓,上学年末全乡统考语文人均成绩高出五(1)班5.3分,优秀率达10%,及格率达69%,学生思想表现好,上学期被评为先进集体。

3、确定一(1)班为“拼音自学”教改实验班,由申林孝用新教法上课,由该教法的创立人席浩平对该课程的实施进行全程指导,一(1)班共有学生28人,拼音教学完全属于新授课。

4、确定一(2)班为“拼音自学”教改对照班,由全乡久负盛名的低年级先进教师申海波用传统教法授课,该班共有学生29人,拼音教学属于新授课。

四、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1、积极学习“情境教育”的理论,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授课计划。

2、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努力开展活动课,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智力发展具有个性行为的倾向性。

4、坚持进行教研组评议、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短期小结评估,调整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

5、做好期中、期末试卷分析为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6、在时机成熟时进行示范教学,吸引其它教师参与教改实验。

7、不排除教学过程中安排活动,课型设计,学法指导的随意性与灵活性,

五、重要活动安排。

1、开学初做好课程计划并进行评议,学期末做好总结。

2、学期中至少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一次抽样分析。

3、做好试卷分析与成绩评估,进行能力发展测试。

4、开展活动课要有记录,有活动成果分析。

1999年9月15日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

席 浩平

“情境教育”教改实验时经一年的磨砺,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对此我信心百倍,愿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实验的任务。

1、进行新一轮的“汉语拼音自学法”教改实验。

2、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参与教学实验的能力。吸引全体教师参与教研实践,把“情境教学”从语文单一学科,延伸到各门学科中去;从课堂教学法,延伸到课外活动的广泛领域中去。促成“情境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实验班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在“情境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的方法,进行试验。

4、总结经验,写出专题论文,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

二实验对象及分析。

1、确立四(2)班为“情境教育”第二阶段教改实验班。该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女13人,该班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由原任班主任兼语文课,由于教者对素质教育认识深度有限,致使所教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严重的偏差,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知识的领会上,大多数学生错误的认为一篇文章,只要用上几个好词语,就是一篇水平较高的文章,可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全篇作文没有一句通顺的话,学生说话能力就更差了,班上发生了一些小事,班干部不能叙述完整。学生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差生过差,如有的学生书写慢,不会分析简单的汉字结构、笔画顺序。有的学生识字少,遇到作文造句一类的作业速度慢,有的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识字能力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懒惰贪玩,平时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外练习就更少了,有个别学生一天写不好十个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有趣的活动,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意识谈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养成推天推日,蒙混过关的习惯。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忽视意志的锻炼与培养,扼杀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而且受关门办学,偏面追求升大学,跳出山村,万众一心向高考的错误思想影响,学校教育偏离了面向未来,面向穷山沟的未来的正确宗旨,把考上大学看成是山沟孩子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使学生不懂国家时事政策,不了解家乡人生活命运的变化。不实实在在地立足于自己的山乡,想自己应该想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马马虎虎,对学习的目的摸摸糊糊,没有远大的理想。

2、确定四(1)班为实验对照班,该班学生共有27人,学习基础差,纪律也较差,与四(2)基本平衡。

3、确立一(2)班为“汉语拼音自学法”教改实验班,由本人指导任课教师张维恭实施实验,确定一(1)班为“拼音教学”对照班,用传统教法和新教法混合施教。

三、实验的方法:

1、通过学习,讨论、座谈、示范等方法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改实验。

2、开展全校性的教改活动,利用“听、评、论、做”等形式进行授课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把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符号活动——情感意志活动——思维智力活动”统一起来,把“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的教育形式统一起来,达到“情境教育”。

3、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教师既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激励学生,使情境教学由创设学生理解传授知识的情境,深入到创设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能够教中求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实施途径

1、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初步形成一种模式。

2、加强班级活动课,发展校级活动课。

3、改进校园文化粉饰,增加教学硬件设施。

4、在教学中开展“听、评、说、做”课活动,增强教改意识。

5、在班内开展创新教育。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在开学初组织教师学“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已经取得的经验材料。

2、开展观摩教学,提高实践操作水平,评选优质课进行乡级教学示范。

3、为全乡“教研教改讲座会”准备材料。

4、在全校开展活动课,组织学生去校外调查访问活动。

5、总结创新教育的经验。

二○○○年九月五日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

席 浩平

浓浓的秋色,沉甸甸的秋实,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们满怀信心,整装待发。“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在圆满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后,又要开始第三阶段的实验工作。为胜利地结束最后的任务,本阶段应做好如下计划。

一、实验内容:

1、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情境教育”的教改方案。在全乡大力宣传“情境教育”的成功经验,促成“情境教育”的广泛普及。

2、在教学实验中,把“情境教育”从具体的活动模式,延伸到全校性的,多学科的,大单元的教育活动,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3、把“合作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教育理念融入“情境教育”。

4、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汇报成果,接受鉴定,广泛宣传,推广普及。

二、实验目的:

1、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面向未来,面向祖国,培养具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生活交际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2、在我校全面推行以“情境教育”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模式。办有特色的学校。

3、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教”为办学宗旨。迅速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

4、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整理实验过程中的全部资料,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为提高我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验对象:

1、本阶段个人实验对象仍确定为第二阶段升入五年级的二班学生,对照班与任课教师都不变。重点进行新教法,新理念的渗透,使教育教学能够始终处于创造性发展的前提下进展。

2、在本校学前班进行“汉语拼音自学法”实验。

3、在本校各级各科进行“情境教育”教改实验。

四、实验方法:

1、利用评选优质课,优秀论文等形式推进“情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2、创设条件,积极推进课内外活动课的广泛开展使“情境教育”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3、在课堂教学中,在各种活动中,引用“合作教育”“个性教育”的成功经验。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探索学习、体验。

4、完成个人总结,分析实验成果。

5、在学生中实施“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共同提高”为班风学风的教育。

五、具体活动按排:

1、在全校进行两次教学示范(语文课一次,活动课一次)。

2、在全校进行一次全体学生观摩的大型自然课教学实验。(三球仪演示实验。自然图片展示。人体解剖结构展示)

3、进行一次“情境教学”评课竞赛。

4、论文交流一次。

5、准备乡教委组织的“情境教育”研讨会材料。

6、总结德育工作成果。2001年 9月7日

推荐第7篇:情境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读完此书,感动、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一、童心永驻,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

在李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就好比羽翼未丰的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他们渴望插上一对坚硬的翅膀,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儿童,成了李老师心灵的牵挂和寄托。为了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李老师开创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那样的轻松、愉悦,课堂成了孩子们灵性自由舒展的空间。岁月的流逝,流不走、也冲不淡李老师那颗律动的童心。在同行的眼里,李老师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嬉戏玩耍,一起去野外踏青,一起去草地上摘野花、捉蝴蝶,校园内外,到处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童心永驻心间,李老师用童心去感受童心,用童心去感染童心,用最美的歌喉鸣唱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与李老师相比,我们最欠缺的或许就是对孩子历久不变的真爱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二、激情四射,谱写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

李老师质朴而诗意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贫穷,一方面给李老师的童年抹上了灰暗的色彩,另一方面也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催促了她的成长。师范毕业时,带着挣钱养母的想法,李老师放弃了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走进小学,走进孩子们之间,一边钻研教学边自学大学课程,从此开始了小学里的大学生涯。十年浩劫,李老师也不幸成了受害者。望着曾经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李老师不禁潸然泪下。但身心两方面的双重打击并没能把李老师击垮,她在彷徨、哀怨、愤怒、憧憬中苦苦等待了十年。劫后余生的岁月,李老师倍感珍惜,她成了教育改革大海中的弄潮儿,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二十多年不停地耕耘,李老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忙碌不止。李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充满探索精神,动力从何处而来?动力就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教育改革的主动热情和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李老师身上所弥漫的对孩子、对事业的激情,正是最打动我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胸怀宽广,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

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老师精深的学术造诣,还能感受到李老师丰富的人性和宽广的胸怀。她为了身边年轻人的茁壮成长,为了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毅然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从她一手创办的情境教育研究所里,走出了一个个同样激情洋溢、迅速成长的青年教师,他们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教育改革的行列,播种着情境教育的希望,收获着情境教育的快乐。

阅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将会让我们众多的普通教师有机会去追寻李老师的足迹,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从李老师身上汲取力量,从情境教育里吸收营养,滋润心灵。情境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想只要我们有工作的激情,我们就能不安于现状,不怨天尤人,追求进步,超越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推荐第8篇:论语文教育情境教学

论语文教学之情境教学

——以李吉林老师《萤火虫》为例

关键词:亲切,活跃,寓教于乐

李吉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通常的老师上课,学生学习的固定模式,而是在和学生的不断沟通中达到教学的目地,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我关于李吉林老师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亲切

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她可以的缩小和学生的距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往往表现的比较活跃。相较与我们在小学、中学时期所遇到的老师,李吉林老师则亲切多了。在她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和老师的固定关系还是存在的,但是因为老师的亲切,这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不再是循规蹈矩反而变的更和谐,更融洽。这一点在李吉林老师提问和做游戏的阶段可以体现的很明显。孩子们在这样宽松的上课环境中更能融入课堂,更能跟随这老师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思考。在学生看来,当他们认为自己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因为老师的亲切而变的更亲近的时候,他们就会接受老师的授课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教学中“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的思想使得中国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忽略了和老师之间除教学以外的关系。只是单纯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具有人性化的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师生之间简单的教学关系,而是李吉林老师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教他们关于课堂的东西,还和他们做游戏,以及带孩子们做关于课堂教学的表演。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李吉林老师的身上学习这种亲切的态度。如今的教学环境已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环境了,所以李吉林老师的亲和力和作为老师这种亲切态度,适应了孩子们的需要,活跃了教学氛围达到了教学的原始目的。

从学生的方面看,进入到21世纪的学生已经相较与其他时代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仅更多了自己的思想而且崇尚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了解的更多,当然也希望展现的更多。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抛弃旧观念和他们变的亲切的时候还要不断的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现他们自己的舞台。从老师的方面看,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之间变的更亲切。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现自我,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更多的能发现他们的才华。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光会学习的学生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我们更要亲切的和学生交流,发现他们更多的闪光点。所以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中,她本身的亲切和亲和力已经是教学能够成功的一大条件了。

(二)活跃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在科学调查中,人们得出:相对于紧张严肃的环境,人们更能在宽松活跃的环境里激发潜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对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氛围,不仅仅没有让课堂变的混乱,反而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融入这样欢乐的学习氛围,将他们的思维带到课堂上。既防止了个别孩子有上课走神的现象,也可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得一些学生无法在固定的模式和时间里保证自己接受所有的老师教授的知识。所以这样的模式对于一些学生的学习是很困难的。所以,李吉林老师营造的宽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很适合现代教学。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用一直紧紧的盯着课本,而是跟着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样不仅解决了一些同学在课堂上跟不上的情况,而且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可以大胆的说出他们的想法。中国的固定教学模式使得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较弱。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视频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给他们限定回答的范围和内容,而是让他们尽情的发挥想象来回答问题。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变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在活跃的氛围中,李吉林老师很好的完成了她的教学目的。

(三)寓教于乐

在我们通常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老师带着学生玩游戏的场景。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如果将孩子们的天性束缚住,将他们的行为全部限制在教室里,那么对于教学,无疑是不利的。所以,李吉林老师采取了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里,我们往往将教学和娱乐分的很清楚,但殊不知,如果将娱乐和学习结合起来,教学的成果会更加明显的。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她不仅带领孩子们玩扮演角色的游戏,还带领孩子来跳由老师亲自编排的关于课文内容的舞蹈。在游戏和舞蹈中,学生们更能融入到课文的内容中,不在是单纯的来学习课文而已。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应该接受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堂生活。在游戏中,其实学到不仅仅限于知识,还有团结和友谊。这些东西是课本永远无法满足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与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在寓教于乐的时候,学生们能学到的更多,了解的更多,所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正确的、切合学生们的实际。所以这样的上课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实践的。

综上所述,李吉林老师用自己亲切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并且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课堂教学。作为一名老师,并不能把自己单纯的当成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导师,更要用心的去了解学生,随着时代的变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这一点上,李吉林老师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她对于教学的严谨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对于李吉林老师教学的见解,但仍要再不断的学习,为今后的真正的教学做准备。

汉本一班

安琪

2011.4.8

推荐第9篇: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心得体会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心得体会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这次的学习交流,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认识到了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1、要正确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如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 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 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

2、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如果是问题情境, 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尽可能做到小而具体、新而有趣, 既有适当的难度, 又富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 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创设的情境中及时提炼出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情境的作用, 不能把情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摆设”, 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有所变化。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低年级学生对声音、动作更有吸引力, 要多创设表现活泼、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情境, 如运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 对于高年级学生, 则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的情境, 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 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 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4、创设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研究表明, 认识兴趣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密切关系。因此, 课堂教学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安排教学过程。

总之, 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还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环境做出相应的设计和改变。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推荐第10篇:李吉林情境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李吉林情境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李吉林情境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第五小学 何静

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感受到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中始终关注语文中的儿童,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我们常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独挡一面,把学生放在听的位置。通过此次读书,我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感受中有所思考,有所触动。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教育。>师德师风告诫我们,爱教育,首先就要敬业。通过阅读李老师的书籍,更让我认识到,只有拥有了对教育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使学生信任,让家长满意。我认为,作为普通的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从事的一项工作,而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责任心,就会在日常教学中,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不仅具有优异的成绩,更具有良好的心理。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吉林老师从教几十年,从未要求过什么,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所学的。我们在获取种种荣誉时,都是学生在与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自己。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面对班级中形形色色,性格迥异,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告诉自己,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每个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每个孩子都渴望进步,渴望获得成功。所以,面对教学工作,我们要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追求的应该是种诗意的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学生。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我们都在教育的的路上,有同伴的互助,有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有家长的期望,还有学生们的陪伴。在教育中,我们都需要用一个“爱”字坚持走下去。

拓展阅读:读《李吉林文集》有感

第八小学 于婷婷

作为一名新教师,不断地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书本中汲取知识再在实践中去应用磨合才能取得进步。在这期间我与好书相遇,就是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书《李吉林文集》并且从中获益良多。并且对我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李吉林老师高尚的情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名新人我更应该学习李老师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努力上进,在班级里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在教学理论上李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使我印象颇深,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

情境教育以课程教材为依据,从儿童无假、儿童爱美、儿童有情、儿童好问的心理发展实际出发,把识字、读书、作文的训练融入精心创设的境界。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其中的操作模式,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把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在课堂中交织、融会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品德素养。

在情境教学中,李吉林将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欣喜、兴奋,在美的活泼生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中,他们感受、体验、表达,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她的学生二年级时人均识字数为2680多个,达到四年级的识字水平,课堂阅读量是一般班级的6倍!五年下来,李吉林实验班的43个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33人,作品达75篇,升学考试时,55.8%的学生作文成绩优秀。这个比例是当时整个区的优秀率的12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项实验,李吉林曾经半夜起床,孤身一人骑车,赶在黎明前到达白天选好的看日出的观察点,进行实地实景设计;人们也不知道,为了让孩子们从生活里领悟浅近的哲理,写好作文,她顶着烈日,到郊外、到田埂、沟边寻找老黄牛、大水牛„„为了孩子,为了情境教学,十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多少个夜晚,孩子醒来,她还在灯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为了孩子,年过半百的李吉林还在寒假里苦学不辍,在炎暑中笔耕不息„„

作为一个对教育有着独到领悟和对儿童有着挚爱深情的专家,她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的知心人。她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最富创造性、最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分析研究——因为人永远不能等同于物。真正的教育实验研究应当植根于教育的现实中,应该是“现实的研究”也即“思量着做”和“做着的思量”,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统一在具体丰富的教育活动之中,这样,教育乃至教育改革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李吉林大胆地运用语文情境教学实验和思索的成果去开拓新的疆域。她首先向相邻的思想品德学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说教,而以生动的道德情境、具体的道德形象,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达到动情而晓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触及、润泽幼小的心灵。接着是向音体美学科渗透,获得成功后,李吉林又向自己比较陌生的数学学科挺进。她与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如何将“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数”与“量”、“数”与“形”的关系,如何把儿童带入探究的情境,在模拟情境中加以操作,强化其应用性。这样,从一班到全校,从单科到多科,情境教学全面进入了各科教学,为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挑战,李吉林高瞻远瞩,正式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构想。她认为,以“思”为核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根基,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相互渗透,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野外教育活动,联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体联动,可以构成一个区域广远、目标一致的优化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在其间积极主动地活动,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特有的统整性、涵摄性的教育效应,实现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迄今为止,全国开展李吉林教改实验试点的班级已达1000多个,情境教育的种子已播遍华夏大地。

情境教育的产生和成熟,是李吉林老师以及她的同事们积极钻研、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向小学语文教育提出的许多重要问题,展示了高度的育人智慧和完美的育人艺术。情境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情境教育的体系仍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仍然是一个发展的体系,它仍将从多个方面吸取营养使自己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的欢迎。

李吉林老师在为人、处世、治学、从教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值得我们大家很好地学习的。李吉林老师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她的成功得益于她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注重践行、创新的敬业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对理想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无限热爱儿童、忠诚于儿童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从李老师的书中我获益良多。

第11篇:情境教学

[摘要] 本文主要在新课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对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等方面作以阐释;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适合中国实际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即怎样为数学问题构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怎样在教学情境中巧设数学问题,并给予少许案例,供教师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一种有效性的参考。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

数学情境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场景或氛围,是一种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情境呢?

一、通过创设游戏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抽象、复杂的数学学习领域中,若能结合学生己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通过创设一些游戏型问题情境来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能得到较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效率会明显提高。

例如,在“认识事件的可能性”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判断一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并能按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概率模型,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表现自己”、“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我们组最棒”的游戏:请各小组(好、中、差生在课前已搭配匀)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设计一些事件,再请其他组回答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回答正确后继续回答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回答正确的一组将得到一张精美的卡片作为奖励,否则出题的一组得到类似的奖励,看看哪一组得到的奖励最多?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设计出了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如太阳东升西落;我班40位同学中至少有4位同学出生的月份相同;姚明罚球投篮是百发百中,等等。整堂课学生都是处在激情亢奋的状态,在游戏中不断建构新知识,课堂效果很好。

二、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不断遭到破坏,并且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方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身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去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的欲望。

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的实质,从而达到自我建构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于是,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教师头戴着一顶纸做的、工艺还算精致的圣诞老人的帽子,走进了教室,问学生“漂亮不漂亮”、“像什么几何体”?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接着,让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成圆锥形帽子,来初步尝试、体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让一位学生将老师做的圣诞老人的帽子沿母线剪开,并粘贴在黑板上,解开了这个迷团。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己感悟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实际上是一个扇形。为了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分小组各给老师制作一顶合适的帽子(将前而制作好的帽子作为参照物)。学生稍作思考后就容易想到,要制作帽子,就必须要确定扇形;而确定扇形前又必须知道圆心角,那么如何求出圆心角呢?这样,又会引发学生的再次认知冲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探索,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后,终于发现了扇形的半径、弧长与圆锥的母线、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不难推出圆心角的计算公式,至于“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亦是水到渠成了。在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个个帽子戴在老师的头上,他们是何等的高兴,课堂气氛也推向了高潮!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既使学生学习了新知,又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更满足了学生愉悦的成功体验。

三、通过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求得知识。在教学中把概念寓于现实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学生没有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学生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很容易造成对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概念的现实背景,使学生身处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建构数学概念。例如,圆的概念教学。圆的定义很精炼,但不好理解,教师可以从“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引出,然后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的呢?能不能做成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如果做一个最简单的车轮,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利用“车轮”“扩正方形”“扩椭圆”等具体表象,让学生在“滚得动”、“滚得稳”的观察思考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圆形边上各点与中心的距离是否一样的问题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细绳,一端固定,绕带铅笔头的另一端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与操作,学生可以发现圆形成的关键(定点、定长)、条件(同一平面内)、方法(旋转),从而理解圆的概念。恰当地联系现实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接受、感知新概念。

四、通过故事、典故等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是刚从小学过来,是儿童与青年的过渡期,因此,他们对故事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性问题、历史名题等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深度。如在《无理数》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的存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投入大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强化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讲解中国古代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若干,头49个、脚100只,问鸡兔各有几只?通过学生被这个趣题吸引,从而达到以“趣”引“思”,使他们在学习中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效果,顺便通过介绍古代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为我国高超的算术而自豪。这种故事形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思维也很活跃,学习结果自然就好,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故事情境可能比教师挖空心思进行教学要有效得多。

五、结语

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我认为,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类比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寻找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社,2002.

第12篇:情境教学

常用的教学情境及改进措施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情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常用的教学情境模式有以下几种: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这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用语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比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时:我们身边有哪些诱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诱惑?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用简洁、精炼语言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将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境中。

2、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友好交往礼为先》这课的教学,我就选用年轻人没有礼貌最后走冤枉路的故事,在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启示学生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礼貌待人都应注意哪些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3、通过表演课本小品剧创设情境

在教学《严也是一种爱》这课时,我就先让学生把课本中日常成长烦恼的各个片断排成小品表演,再现事情的发生经过,让学生能从动作、语言、神态的表演中体会原来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的原因,从而在分析小品情境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观点,以达到教学目的。

4、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创设情境

通过运用音乐、图画、多媒体(视频、录音、课件、幻灯片等)等手段的新颖性、趣味性创设丰富的情境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在教学《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一课时,就通过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小雪与美国女孩相处的故事、比利时首都交通、歌乐山雕塑等几段视频,再现学生没有或无法经历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理解相关知识点。

在教学的实践中,深深觉得创设教学情境应以实用为主,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改进:

1、有针对性性地选择情境,这既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2、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论选择哪种,都要以学生为主,把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简洁实用,不要只是作为一种效果和手段来运用教学情境,更不应该追求精美,而以应该简洁实用为主。

第13篇:情境教学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刚刚接触这门新课程的小学生都怀有新鲜感、带有好奇心。《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以及课本上如此少的语言材料,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我逐渐体会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把孤立的单词、句型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能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他们掌握语言运用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积极运用情境创设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出示同学们熟悉的图片以拉近英语语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没有距离,从而消除心理障碍,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是“情”和“境”的统一。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情境教学法之所以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

二、为什么要运用情境创设进行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脱离了一定的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英语又不同于汉语,对于刚刚接触它的学生来说,课本上出现的只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符号。要把课本上的文字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教师一定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交际活动,教师向学生渗透的是文字所包含的真情和激情,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唤起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

1.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状况的必然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具体形象思维好、活泼、好动、和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借助多种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2.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布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日常的生活交际。交际能力包括了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我们要明白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师以“情”感染学生,以“境”培养学生,学生才能感受语言的魅力,才会乐学、乐说。学习即生活,我们若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样培养出的才是懂得生活,懂得交际的社会人。

3.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师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这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得到了很高重视,却往往忽略了它对于另一教学主体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在教育不同学生、处理不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实践,教学相长,能使原有单薄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理论联系实际后的立体认知,这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丰富情境创设的手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对连续的教学内容尽量避免采用同一情境创设手段。根据教学实践,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1.可以多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等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

如在教授教室里的东西时,我请学生们指着自己身边的东西来一一跟读chair, desk, teacher等单词,利用身边的实物使抽象的声音与形象得到很好的结合。当在教授学生打招呼时,我又利用了多媒体这一资源,用动画生动呈现了“Hello!” “Good morning.How are you?”的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操练阶段,出示了很多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学生在一声声地惊叹中操练了很多遍的“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跟那些人物用学过的语言来打招呼,有效的情境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可以利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如在教授“What time is it?”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一儿童常做的游戏。先由教师当Mr.wolf,其他学生一同来问:What time is it? 学生根据Mr.wolf回答的不同时间来做不同的事情,再由学生来扮演Mr.wolf进行游戏。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这一新授句型的练习率和面都很广,整节课都在学生大声地问答中进行,效果非常理想。

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在教授购物对话或在学习食物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商店或餐厅的场景,又制作了“营业员”的工作胸卡,请学生来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的角色,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学生就在生活体验中完成了一次次的对话练习,理解和掌握了对话的内容。

3.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创设心理情境。

教师亲切而充满肯定的目光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鼓励和表扬学生。当学生听不懂时,教师要辅以身体语言的解释;当学生说错或者答不出时,教师应该宽容地告诉他:“Please follow me again.”。在教师语言的调节下,儿童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这种融洽的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得到和谐与发展。

4.通过趣味游戏教学创设情境 (1)趣味导入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民族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句型 :I like basketball 的时候,我一边走进教室一边拍着篮球,并跟着节拍唱着 I like basketball 。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过来,部分学生还不自觉地跟着我哼了起来。我再把篮球换成了乒乓球和足球,所有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2)歌曲教学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我们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唱的特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创造快乐的学习方法。唱歌曲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保持稳定、持久,思维活跃。

例如教学one„„the other ,学生会依据汉语的思维把它们记成one......other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我教学生唱“Two Little Black Birds”。

Two 1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 the hill. One named Jack and the other named Jill. Come back Jack,come back Jill.

通过学唱这支歌,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这一短语。 (3)韵句教学法

英语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以期达至“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境地。利用小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采用朗朗上口的韵句教学,让学生记忆犹新。例如韵句Pen and pencil Pencil and pen Pen and pencil Say it again 就让学生意犹未尽。 (4)实物呈现法

呈现实物,则可让学生有更切实的感受。当讲授到一些实物名词时,不是“纸上谈兵”,空空焉无所依托,而是“真枪实弹”,切切然有物可触。例如:讲 bag, watch, pen , pencil, pencil-box, pear, banana等,则呈现书包、钢笔、手表、文具盒、梨子、香蕉等实物,并指着实物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并且把食物或小型的学习用具奖励给课堂上表现得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加以及时的肯定。这样,寻常之物发挥了不寻常的作用,教学的效果也好得多。

(5)简笔画教学法

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决定了现成的挂图和实物是远不够使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去即兴描绘,于是课堂简笔画应运而生。这种画不要求仔细的临摹写实,也不同于精美的艺术创作,它只是配合教学需要的一种达意传神的简单图示,虽寥寥数笔,却敌过千言万语。例如教学五官的时候,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头,通过边教学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单词,边用简笔画画出图象,再通过蒙眼填五官的游戏增强趣味,加深记忆。

第14篇: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史实蕴藏着一段故事,同样思想品德课本中的观点也是许多故事的缩影。将课本内容用生活中的故事情境去诠释,去演绎,势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生成资源,创设高效课堂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教育理念的最高宗旨和核心。”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情境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推行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为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课堂生成资源,我在课堂上采用了情境教学,并在情境教学中收获颇丰,在此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巧妙导入

古诗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课堂导入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如《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我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小品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再如我在讲《尊重他人隐私权》内容时,首先播放了歌曲《粉红色的回忆》,然后让同学们做游戏,(游戏内容:用纸条写一个他人的隐私,让第一桌的同学看了后迅速把看见的内容小声说给第二桌的同学听,这样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同学。最后,我让最后一个同学把自己听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再让第一个同学把自己看到的话说给大家听。)结果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所听到的话,并为这众说纷纭的话语捧腹大笑。我马上找准契机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个人的隐私一旦被广为传播,会是什么后果,带来哪些影响?”同学们立刻又谈开了,就这样我把话题转向了隐私权。顺其自然地导入了本课教学,让学生在轻快明了的歌声与小品中,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轻松,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使新课在较好的氛围中进行。

二、精选生活情境

青春期的学生情感丰富多彩,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只需一颗火星就会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我努力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学生心底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处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追求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在讲到两代人的代沟时我采用了“flash父女经典对话”。搞笑的对话内容把学生融入到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思考问题:

1、两代人产生代沟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使亲子关系更融洽呢?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

又如在讲授“难报三春晖”这一课时,我想:初二学生大多正处于叛逆期,讲大道理,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乏味与厌烦的情绪,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热情。因此,我播放了《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事迹》,并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这一联系自身实际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轻松、愉悦、兴奋的讨论与交流中重温了父母在平凡的生活中为我们的成长所倾注的点点滴滴──生病时焦急的神情,取得成绩时欣慰的笑容,落在肩头上的一巴掌„„联想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父母的一幕幕:有的同学曾因母亲的唠叨而心烦;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管教太严而反感;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的平凡而嫌弃;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的残疾而自卑;有的同学曾因自己的任性而与父母顶嘴„„通过讨论与讲述,学生深切地感悟到母爱伟大,父爱深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关心、孝敬他们,深爱他们,并把这种爱扩散到尊敬、爱戴邻里乡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另外教师也要充分融入到学生中,关注和倾听学生的分析和讨论,关注学生经历的差异性,必要时要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最后,这节课在音乐《孝敬父母》中结束。

三、巧设活动情境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中思考,在做中体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学习《礼仪展风采》这一节时,我创设了请学生到讲台前尝试一系列社交礼仪表演:比如家中来客的礼仪、初次见面的礼仪、打电话的礼仪等。通过让学生来表演,让学生切身感受礼仪的作用。另外在讲授“财产留给谁”时,我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法官,被告,原告,被告,律师,旁听等角色。让同学们在表演中将课本知识学以致用,并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运用 ,从而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四、妙设问题情境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活动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就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自主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教学 “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点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

(1)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 (2)把鸡杀了吃掉;

(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这只母鸡的主人,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案?学生马上展开了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的气氛很积极。讨论结果: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唯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更有利与学生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促进认识的新发展。

总之,在情境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情境话题要与学生特点相结合;情境创设要与尊重个性相结合;情境铺设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情境趣味要与教学效果相结合等问题。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寓教于乐。

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是教材的改革,也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更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要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自主体验,让思维的火花碰撞,通过碰撞与思考,学会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猪:DADY,我今天捡到了10块钱,不过我还给那个人了 爸爸:GOOD GIRL,那那个人有没有跟你讲THANK U啊

小猪:没有啦,他拉我的耳朵我才把钱换给他的,他哪里会跟我讲THANK U…… 爸爸:= =||

小猪:爸爸,如果地上有一张5块钱和一张10块钱你会拿哪张? 爸爸:当然是拿10块啦。。

小猪:爸爸你很笨呢,你不会两张都拿…………? 爸爸:……¥#……%—¥%·

小猪:爸爸,为什么上个月那个人来问你讨钱你告诉他没有钱还他,这个月他又来问你讨钱你还是说没钱还他?

爸爸:爸爸要守信用嘛。。。¥%-#;;; 小猪:DADY,今天我们在学校,老师叫我们捐钱 爸爸:啊?那你有没有跟他讲你没有钱?? 小猪:我讲了,可是他说你有。。。

爸爸:|||||||||||||||||||||||||||||||||||||||||||||| 小猪:爸爸,为什么人家的屋子那么大我们的屋子那么小? 爸爸:因为爸爸没有钱嘛。。

小猪:那怎么样才可以拿到大大的房子呢?

爸爸: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赚好多好多钱就可以住大大的房子咯~~~ 小猪:那你为什么小时候不好好读书……………… 爸爸:…… 小猪:爸爸,今天晚上吃什么? 爸爸:今天晚餐吃火腿咯 小猪:火腿是什么做的呢? 爸爸:当然是猪腿做的咯。。。 小猪:+。+||| 小猪:DADY,我英文不及格了

爸爸:OH NO,英语不是很难的嘛,我都会了,ABCDEF---F---……饿。。后面的都不会了

小猪:为什么后面都不会了。。?

爸爸:因为花花公子里面的姑娘都没有超过F咯。。。 小猪:?!

小猪:爸爸,我是独生的吗? 爸爸:当然咯,有什么不好吗?

小猪:人家一窝十来个,你才生我一个,你好烂哦 爸爸:#¥—¥%—*……!!!¥……%*¥%)(* 小猪:爸爸,老师布置的作文我不会写 爸爸:题目是什么呢? 小猪:我的志愿

爸爸:这还不容易,写做总统外交官律师就行了。

小猪:那我将来当了总统外交官律师,有些人不是连猪都不如? 爸爸:= =|||!!!

第15篇:“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研项目实施方案

镇原县曙光乡寨地小学一级教师

席浩平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形式,被普遍受到重视。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以指导广大教师迅速参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由于传统教育方法违背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倾向,需要新教法来更新。“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由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指向愉快教育的“情境教育”的教育新思路,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从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用生动的乐学形式——“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学好小学各科课程,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快乐,用“知、情、意”与“真、善、美”统一的“情境教育”取代片面的“认识能力——单纯智商”应试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走向素质教育,开创培养“四有”新人的新途径、新模式。是我们学习的好教法,有必要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具体的实验活动。

“应试教育”是使中小学基础教育服务于升学考试,小学把语文、数学以外的课视为副科。小学教育需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情境教育的指向性、发展性。因此,应该通过教研实践,积累经验,并广泛宣传,使“情境教育”的方法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应用,实现把“情境教学”从语文单一学科,延伸到众多学科中去;从课堂教学法,延伸到课外活动的广泛领域中去;从具体活动模式,延伸到全校性的,多学科的,大单元的教育活动;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开创了走向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为我们迈向素质教育指明了道路。它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一般的教师掌握,有必要在我们的学校里先走一步。

一、实验目标

1、把“情境教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创设有关教学情境,激起儿童的学趣

第1页

和情绪,导向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普遍提高。并编写有指导性的教学情境设计。

2、把“情境教学”延伸到各科教学中去,促成“情境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性格、意志、道德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取得系统的经验材料。

3、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进行示范授课,促成“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在全校乃至全乡广泛宣传,普遍运用。

4、在实践中探索、运用并发展“情境教育”的理论。并发表论文。

二、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李吉林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新途径,得到了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高惠莹老师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小学语文教改的一面旗帜。”高老师认为“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通过“知、情、意”统一的教学途径走向“真、善、美”有机统一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1、“情境教育”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教育过程的契机。

2、“情境教学”创设情境的六种途径是:(1)用生活显示情境。(2)用实物演示情境。(3)用音乐渲染情境。(4)用图画再现情境。(5)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6)用语言描述情境。

3、“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体现右脑形象思维与左脑抽象思维的辩证联系与相互转化,彼此互补,互相强化。可概括为:首先再现“形”然后进入“境”激起“情”,最后上升到“理”。

4、情境教学的原则是形式上的生动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核心实质上就是以生动直观的乐学形式,充分调动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其所谓“带入情境”就是把孩子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以便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2页

5、“情境教育”理论的延展性是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不但具有情境教学的可操作性,而且还有情境教育的指向性、发展性。其表现在于:(1)从语文单一学科,延伸到众多学科中去;(2)从课堂 教学法,延伸到课外活动的广泛领域中去;(3)从具体活动模式,延伸到全校性的,多学科的,大单元的教育活动;(4)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而所有这些都始终贯穿着“语言符号活动——情感意志活动——思维智力活动”的辩证统一,把“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三种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三、实施方法与步骤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课题实验是从1998年4月开始准备的,11月申报可行性报告,1999年10月被确立为地级教育科研项目,研究过程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1998年4月至1999年8月。主要进行理论学习,现状调查,教学尝试。主要任务是完成研究方案、计划的写作,进行可行性论证,申报教研项目。

(二)第一阶段:实验的起动。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

1、实验内容:(1)学习“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有关理论。(2)以语文、思想品德课为主进行教学试验,学会示范课教学。(3)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创设有关教学情境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导向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注意、记忆、理解、思维等智力因素的整体发展。(4)在一年级进行“汉语拼音自学法”教学实验。

2、实验方法:(1)学习理论,做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2)创设情感氛围,激活思维能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育是人和人心理上的最微妙的接触”,课堂上的活动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透过情感很自然地进入知识境界。因此,情境教学教法实验的第一步当然是深入教学第一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积累较多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示范授课。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走上接受素质教育的新轨道。(3)整理并编写一些较成功的有指导性的教学情境设计。

第3页

3、实验对象:实验班为五年级(1)班,对比班为五年级(2)班。在一年级(1)班进行“汉语拼音自学法”教学实验,一年级(2)班为对比班。

4、实施途径:(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2)开展活动课。(3)改进教室文化粉饰。(4)在教师中开展讲座和讨论。

(三)第二阶段:实验的展开。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

1、实验内容:(1)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参与教学实验的能力。(2)吸引全体教师参与教研实践,把“情境教学”从语文单一学科,延伸到各门学科中去;从课堂教学法,延伸到课外活动的广泛领域中去。促成“情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3)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的教研实验。发展和完善“情境教育”的理论,丰富“情境教育”的内容,使情境教育的实践深入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认识自我、不断进取,发展创新能力的新阶段。(4)在一年级进行第二轮“汉语拼音自学法”教学实验。(5)总结经验,写出专题论文。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

2、实验方法:(1)通过学习、讨论、座谈、示范等方法,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改实验。(2)开展全校性的教改活动,利用“听、评、说、做”等形式进行授课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符号活动——情感意志活动——思维智力活动”统一起来,把“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的教育形式统一起来,达到“情境教育”。(3)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是能够形成新思路,能导致发明创造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使情境教学由创设学生理解传授现成知识的情境,深入到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从而“教中求新”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

3、实验对象:实验班为四年级2班,对比班为四年级1班。在一年级(2)班进行第二轮“汉语拼音自学法”教学实验,一年级(1)班为对比班。

4、实施途径:(1)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初步形成

第4页

一种模式。(2)加强班级活动课,发展校级活动课。(3)改进校园文化粉饰,增加教学硬件设施。(4)在教师中开展“听、评、说、做”课活动,增强教改意识。(5)在班内开展创新教育。

(三)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归类总结。2002年9月至2002年5月。

1、实验内容:(1)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情境教育”的教改方案。在全乡大力宣传“情境教育”的成功经验,促成“情境教育”的广泛普及。(2)在教研实验中把“情境教育”从具体的活动模式,延伸到全校性的,多学科的,大单元的教育活动;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3)把“合作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教育新理念融入“情境教育”。(4)在学前班进行第三轮“汉语拼音自学法”教学实验。(5)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汇报成果。接受鉴定,广泛宣传,推广普及。

2、实验方法:(1)利用评选优质课、优秀论文等形式推进“情境教育”的全面实施。(2)创设条件,积极推进课内外活动课的广泛开展,使“情境教育”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3)在课堂教学中,在各种活动中,引用“合作教育”、“个性教育”的成功经验。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体验。(4)个人总结,集体讨论,评定审议,上报材料。

3、实验对象:实验班为五年级二班,对比班为五年级一班。

4、实施途径:(1)在学生中实施“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教育,加强学法指导。(2)加强校内活动课,开展社会实践课。(3)在教师中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教学研讨小组”,试验以“曙光乡瓦烂沟综合开发的调查与实施报告”为题的研究性学习。(4)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四、实验检测

1、调查实验效果,考查实验班教学质量。

2、听课、评课,评估活动成果。

3、按计划检测实验进展情况。

4、考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

第5页

五、预期成果

1、通过在寨地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运用并发展情境教学,促成情境教育广泛普及,完成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使小学生在认识、情感、性格、意志、道德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取得系统的经验材料,学会示范授课,促成“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在全校乃至全乡广泛宣传,普遍运用。

3、分阶段做好详尽计划,进行阶段总结。要有汇报材料,有学生资料,有教师实验活动记录等一系列详细的一手资料。

4、成果形式是:实验报告,两年内发表论文,并使项目得到初步认定;四年内有论文、典型教案、经验材料发表,使项目得到鉴定并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本课题研究实验受教研室、乡教委、学校各级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2、在本校由实验主持人领导并组织教师参与“情境教育”教改实验。

3、凡加入实验组的教师都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如有新创意要通教改组讨论后方可试行。

4、参与实验的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积累经验,撰写论文。

七、经费来源

1、经费预算:资料费、文印费、差旅费及其它费用预计3000元。

2、经费来源:自筹经费800元,预计学校经费600元,预计申请赞助1600元。

教研项目负责人:

寨地小学一级教师 席浩平

一九九九年九月八日

第6页

第7页

第16篇:《情境教育》读后感

《情境教育》读后感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就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以前在教学时也意识到了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积极地去尝试和探索过,知道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也知道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很难运用自如,始终收效甚微,这次有幸拜读了李吉林老师创设的“情境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对情境教学有了较为直观和系统的认识,触动非常大,以下是我学习“情境教育”后的几点感受。

第一,情境教学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的问题。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良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就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所以情境教育提出以“情”为纽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就弥补了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缺陷。因此,情境教学是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的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第二,情境教学拓展了教学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型情境、探究性情境、实验型情境、趣味性情境等,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诱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克服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了积极的心理满足及对学习的信心。

第三,情境教学体现了教育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唤醒者、鼓舞者——唤醒学生创新的潜能,鼓舞学生创新的志向。情境教学从情境的设计、情境的选择、情境的运用都体现着教育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要让情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要在情境中拓宽学习的空间。情境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育创新提出了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

最后,在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状况,教学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目的、有选择、有意义地进行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如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的钻研,李老师坚持走自己的路,她成功了,我们比她年轻,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所以我们更要努力的去钻研。今后我将以前辈为榜样,手捧一颗爱心,追寻大师的足迹,紧随时代的步伐,在情境教育这片沃土上做一名辛勤的耕耘者,让情境教学在贵州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第17篇:感悟《情境教育》

感悟《情境教育》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下不学习不补充新鲜血液,确实很难适应教育的需要。在参加“国培”的平台中,我每日都有进步,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与同行交流,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几天,我反复阅读了各省优秀课改经验交流的文本资料,其中江苏省的《情境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是受益匪浅。

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教学时以“情”为经,以“境”为纬,力求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其中,有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学的看法和总结以及他研究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介绍了如何进行散文教学,诗歌教学,童话教学,寓言教学,都有具体的案例,从这些案例中,也给我们平时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一、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最可宝贵的思维品质,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孩子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的。在孩子的心目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仿佛就是真实的,美好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课标“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重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儿童的巨大财富。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首先,引导儿童善于观察,为发展想象力储备素材。其次,运用激励手段,让想象成为学生主观需求。 她在情境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特别是以图画、音乐、演示和语言描绘来设置的情境,大都有意识地粗略一些,简易一些,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学生在“求异”想象中不断迸发创造性。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平时的一些教学情境:我经常利用上课之前的两三分钟让学生做些热身运动,活跃气氛,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看到这个圆圈,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谓是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好吃的鸡蛋、可怕的零分、温暖的太阳、圆圆的月亮、可口的饼子、衣服上的纽扣……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是这么的丰富。我想,这也许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吧。

我在教学《凡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怀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通过延伸文本,学生更能理解文章人物内心。展开学生的想象空间,提供想象的素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情境教学强化生活感受。

强调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到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这就把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了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了真的情思,学到了活的语言。文本中还提到了童话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告诉老师们应如何教学。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告诉我们教学童话时,通过扮演角色再现童话形象,所戴的头饰也应该是生动活泼、鲜艳夺目的,角色的语言、语调和动作都应根据童话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夸张,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形象的“美”和“趣”。

我想到了我在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鸭和小鹰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学生说小鸭被水草拽住了,被呛水了等。小鹰遇到大树挡住了去路,遇到了小溪,遇到了高山等。小鹰飞到了山那边,看到了什么美景,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彩虹,有的说看到了高楼大厦,有的说看到了美丽的小花等等。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吧,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带上头饰来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看情境图片,结合课文,创编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这些手段的运用,使童话形象变得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更能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厚。

三、十分强调开发情感效能。

综观她的教案设计,我发现她总是以充满情感的教学,促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上强调感受性、体验性,是为了纠正我们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也反映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观。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浓的感情色彩。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相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文章,达到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当好学生情感的调动者,引导者和情感体验者。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来感受感悟文中的情,“披情入文”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总之,《情境教学》带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设身处地去感悟语言的魅力。学习了《情境教学》也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相信只要静下心来真正经历了“寒彻骨”的学习过程,定有“梅花扑鼻香”的收获。

第18篇:情境教育读后感

《情境教育的诗篇》读后感

假期里,认真研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专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之后,感触颇深。虽说这是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但是李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太多的真情实感,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李老师的情境教学强化生活感受,强调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到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这就把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了真的情思,学到了活的语言。

李老师的情境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她在情境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特别是以图画、音乐、演示和语言描绘来设置的情境,大都有意识地粗略一些,简易一些,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学生在“求异”想象中不断迸发创造性。

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很实用,这部著作中阐述的教学理论简明易懂,所举情境教学的成功范例,可直接供我们老师参阅或效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学习,多积累,多研究,多运用,希望能像李老师那样,在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情境教育世界里,和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那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第19篇:感悟《情境教育》

感悟《情境教育》

我反复地研读了好几次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篇章,从中获益颇丰。

对于语文教育,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文章的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是在太重要了。但是怎样让学生融入这个情境之中去呢?

第一,老师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紧密相连,他们的想象力不仅是无穷无尽的,而且还是充满生命力的。

其次,老师要感性。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老师把这种情感渗透到教学中,体味文章中的深厚情感,用自己的情感触动学生的灵魂。

第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老师应该掌握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与情境教学紧密结合。

第三,培养学生。要成功地上好情境教学的课,光有老师的充分准备是不够的,还得有学生的紧密配合。学生的能力,胆量,知识结构等大都是老师后天培养的成果。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为发展想象力发展素材。让学生敢想敢言。此外,老师还应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嘛,有了兴趣,学生才

会耐心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美好,在所有事物身上都融入自己的情感,发展自己的爱心。通过学习,形成自身分辨是非的判断力。

第四,鼓励学生。只要学生们的想象合理,抑或适当夸张,老师都要给以鼓励和赞赏,其实只要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都应该给以满意的微笑。相信老师的虔诚相待会是他们学习前进的动力。

第五,让学生多实践。让学生参加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仔细观察事物。使得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

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实践操作和探索总结,中国的语文教育一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第20篇:感悟情境教育

感悟情境教学

小教英语师范091 孙思 0906112045 看了几个有关李吉林老师的视频,阅读了她的一些著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被李吉林老师对孩子们的喜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深的折服。就是份深沉的感情,支持、推动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一所学校,教一门学科,不为名,不图利,勤奋工作,不断探索。而且,在如今这个浮躁、浮夸、浮华的社会氛围中,能在三尺讲台坚持几十番春秋冬夏、并且在如雨后春笋的教育改革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实在是让人敬佩。

其次,还有就是李老师对孩子的透彻了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她好像就是孩子们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孩子们在课文的哪里理解有难度、在哪儿添一个怎样的教学环节就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所以她既能和孩子们做朋友,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语言魅力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活动室支配,引领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在一次以《我是一颗蒲公英》为题的作文课上,李老师随手勾勒一颗蒲公英,指着图,别有兴致的说了一句:“你们现在就是蒲公英了!”孩子们听到后,看着黑板上朝自己微笑的蒲公英,很乐意成为一颗蒲公英,努力把观察中对蒲公英的感知加上自己的情感活动,高高兴兴的表达。课堂上,老师会对某一情景用语言进行描述,,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不仅是词,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

课堂上,李老师全身心的投入,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李老师的满怀热情。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一颗童心,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像小孩一样会感到新奇,无限喜爱。能够设身处地地位学生着想:学生在情境中户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有没有美感?好不好表达?有一颗热忱的心想着学生。我想这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一些要求。

运用了情境教学后,孩子们学习就容易感受到“易”、“趣”、“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在运用了情境教学后,不再是那一本薄薄的教材,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问答;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是被禁锢在那小小的教室里,那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意,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教学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情境教育具有“形真”、“情切”、“意远”、“情寓其中”的特点。这是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总结,对此我有些自己的理解。在使用情境教育进行教学时,实物演示和图画再现经常被使用。儿童由于认知范围的局限性,对有些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很陌生,他不知道那是什么,而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进行实物演示或是模拟情景、穿插图画,儿童就会幡然醒悟。比如,在《詹天佑》一文中“两头火车”在人字形的线路上行驶这一情景,就可以用模拟实物演示,用剪纸的两头火车代替。也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音乐能够很好的渲染情绪,以音乐中的情绪影响、带动儿童的情绪。表演则可以让孩子对课文中形象产生亲切感,更好的融入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中。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都是在教师语言的指导下进行的。

《情境教育教学心得体会.doc》
情境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