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学美术实践心得体会

2021-01-0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走进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走进美术鉴赏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掌握一些美术鉴赏知识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课作为课程开篇,对学生接触后面丰富的中外美术作品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及美术鉴赏的意义,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作品图片进行对比、欣赏、点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美术鉴赏的四个基本环节,并懂得将之运用于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中。

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养成用美术术语来评价美术作品的习惯。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课型:欣赏课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与鉴赏的区别与联系)

师:我们将要学习什么是美术鉴赏。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美术鉴赏?(学生回答),引出“鉴赏”和“欣赏”两个关键词。

提问:鉴赏=欣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假设有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这幅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本质区别?

(甲是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欣”字,指身心愉悦的看,可以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强调“鉴”字,可以肯定赞赏,也可以批判否定)所以,我们说鉴赏不等于欣赏,但是鉴赏包括欣赏。

教师给出图片元代壁画《朝元图》和意大利波提切利的《春》。让同学们自主发言,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能读到那些讯息。(学生回答)

师:《朝元图》是绘制于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永乐宫是元代初年为传说中的道教祖师吕洞宾建造的一座道教宫观。永乐宫内共存四座大殿,每个上面都有丰富的壁画,内容各不相同。其中,三清宫为主殿。“三清”即道教中的最高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分别是指道教中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和太上老君。(类似纯阳殿是以吕洞宾号纯阳子命名,描写吕洞宾出生成长成仙感化等52壁画)三清殿所描绘的是众神去朝拜道教的最高主宰元始天尊的画面。共画天神289身,有帝王、文臣、妃嫔、玉女等突出表现其各自不同的性别、年龄、表情及内心世界的瞬间思想变化,体现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卓越的人物画水平。

《春》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佛罗伦萨画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画派。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的解放。他的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古希腊和罗马的神话题材,把神人化。《春》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画维纳斯,维纳斯的左边画三位优美女神,他们在森林边沐浴阳光,携手起舞。右边一位象征“华美”中间一位象征“贞淑”左边一位象征“欢悦”,他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形体美。画右边,自左至右分别是花神、春神和风神,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画面中唯一的男子—墨丘利,这位众神的使者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报春的象征。此外,维纳斯的头上还飞着被蒙住眼睛的爱神丘比特,准备把金箭朝左边的人射去,谁要是中了它的箭,便产生如痴似狂的爱情,这一切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写照。

可见,要对作品进行鉴赏就必须了解其历史地位、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艺术成就等,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去感受理解分析作品。

(二)美术鉴赏的含义

所以,什么是美术鉴赏呢?即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进行认真的感受、分析研究和鉴别之后,对作品作出或肯定赞赏或批判否定的判断 其鉴赏依据有作者、生活年代、作品题材、表达内容、历史地位等。 那么下面给出大家两幅作品,一幅是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一幅是宋代赵佶的《柳鸦芦雁图》,大家根据刚才所说的几大鉴赏依据,一起讨论鉴赏,找同学回答。

《墨葡萄图》以狂放泼辣的行笔和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出枝叶低垂掩映着的串串葡萄,画上方又以奇崛的行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表现画家落魄、激愤。

《柳鸦芦雁图》则淡雅明丽、作画精致,临湖坡面上芦竹数杆,三只雁子傍水而饮,或是一株枝条低垂的古柳树,几只乌鸦栖息其间,悠然自得。整幅画面娴静安逸,带有一丝柔媚之气。

两幅作品都是中国花鸟画,但风格相差却特别大,为什么呢?我们就需要根据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赵佶,宋徽宗,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书画方面却颇有才华。生活在宫苑之中,从小养尊处优,因此其绘画中无法超越其贵族精神生活的圈子。

而《墨葡萄图》作者徐渭是一介布衣,也就是平民,他非常有才华,自幼博览群书,弹琴、骑射、击剑、学佛、戏剧样样精通。但是乡试却屡应不中,37岁时幸得浙闽军务总督胡宗宪赏识,招为幕僚。后来,胡宗宪因涉查严嵩案被查办入狱。徐渭怕被连坐,于是自己作墓志一篇计划自杀。用锤头击头,用锥刺两耳,用锤子击打下身,都没死成。最后精神失常,误杀自己的妻子,被捕入狱七年,出狱时已经53岁。《墨葡萄图》就是此时所作,一种饱经忧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和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下。他的绘画更多的是表现主观情怀,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

可见,一个人的生活处境、生平经历对他的作品影响是多么大啊!

(三)美术鉴赏的基础

1、美术语言

要进行美术鉴赏,首先要了解美术语言。什么是美术语言呢?(看ppt回答),美术语言包括美术作品的各种造型元素、艺术媒材和风格手法。

造型元素即美术作品最基本的组成元素---点、线条、形状、形体、明暗、色彩、肌理、空间等。

艺术媒介也就是所用材料---土、石、纸、笔、颜料等等很多。

风格手法就有豪放的、细腻的、唯美的、写真的、抽象的、具象的等等。

其中美术的造型元素是美术语言最基础的组成元素,凭借这些元素,艺术家便能创作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品。(9-15页各元素分析)

P16 各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 《结构之八》、《梦》 P17 学生讨论各个画所表现的主要元素

《列女仁智图》顾恺之 其线条被后人评价为“春蚕吐丝”,如行云流水。用连绵婉转、稠密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神韵,线条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是一座有纪念碑性质的著名俄罗斯风格建筑。红砖砌造,各细部镶以白色的石头。中央主塔用俄罗斯民间建筑特有的帐篷顶,各大小高低错落的葱头拱顶用强烈的色彩装饰,表现出欢快和饱满的气氛。它凝结着俄罗斯人民由于结束了几个世纪来遭受外族统治的奴役生活而产生的无比欢乐和激动的情感。

《地中海》 作者通过丰满的女裸体象征地中海丰腴的土地和悠久的文明。作品注重大的体面关系,减弱形体的细微起伏,其简括洗练的头发增强了作品的体量感,给人以含蓄、浑厚、健壮、朴实的美感。 (1)美术造型元素的组织原理与法则

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

一、比例与尺度、动感与静感等。,《北京故宫太宫广场》 对称与均衡 中国古建筑以对称、稳定、博大、壮观取胜。从中轴线上逐次展开,纵横交替,主体建筑与次要建筑同中有异,统一而富于变化。

《八十七神仙卷》 人物组合高低疏密,错落有致,富于韵律和节奏感,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长宽高比例尺度一直被作为古典建筑的典范。后人测量,高和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于希腊人喜欢的黄金比例。这一黄金比例不管是在绘画构图上,还是用在人体学上都是非常和谐的。

把人体进行分割,从肚脐以下的部分和人的整体身高比为0.618是最完美的身材比例。

波普艺术-pop art 流行的、廉价的、短暂的、年轻的、浮华的、性感的。 《玛丽莲梦露》一画中 头像作为基本元素一排排重复排列,色彩简单、整体单调的一个个女明星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浮躁)不是画的 是印刷品。

《掷铁饼者》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的作品。选取掷铁饼过程中即将使出爆发力前的一个最关键的瞬间动作来造型。倒三角形的构图增强了作品运动的感觉。两手的对称又使雕刻保持稳定感。运动员镇静的面部表情和紧张的肢体形成对比,作品静中有动,富于艺术感染力。

怀素《自叙帖》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美学法则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2、鉴赏方法

要进行美术鉴赏,除了要了解美术语言之外,还要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对于如何鉴别、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古今中外美术理论家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方法。如,我国古代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中国绘画)

我们现在对作品的鉴赏往往是从对一件作品的感受感悟开始的,喜欢上之后便希望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通常分四个环节: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

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

叙述----它是五代时期南唐画院画家顾闳中受李后主之命观察大臣韩熙载家夜宴情景后,凭记忆创作的长幅画卷,它描绘了韩熙载为逃避出任宰相而故意纵情声色的夜生活。画面以长卷的形式表现了夜宴的五个场景:听乐、观舞、休息、清吹、散宴。

形式分析---画家选取不同时间进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五个片段,把它们组织在同一个片段上,每段巧妙的以屏风隔开,使之具有独立性,又连贯一气。画中人物虽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繁简得当。

解释---作者生动地刻画了韩熙载失意颓废、空虚苦闷、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显示了画家对主人公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评价----此画用笔缜密,线条细润圆劲,设色浓丽沉着,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

(四)再现性艺术和表现性艺术

再现性艺术:《餐前祈祷》 夏尔丹描绘的普通市民家庭生活的场景。两个小孩坐上餐桌已经准备吃饭,但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吃饭前要做祈祷。画面上的小女儿似乎还不太会做祈祷,她的母亲正慈爱的看着她,好像正要告诉她如何说颂祷词。室内简单朴素的家具、斑驳的墙以及他们的道德修养,体现中下层人民的朴素、真挚。

唐伯虎《王蜀宫妓图》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真实再现当时当地的生活状况让我们了解了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 表现性艺术:《带有红黄蓝的三色构图》几何抽象作品,画面由长短不同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块,然后在方格中涂上纯净的三原色,达到方块的平衡和稳定。

《蜗牛、女人、花朵和星星》画面被许多奇怪的、令人担忧的符号及生物形象和人类身体所占据,它们的周围是一些象形文字和一些看上去似乎让人放心却其实不然的线条。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米罗表达了那个社会冲突开始加剧的时代,纳粹主义、西班牙战争,使画家陷入巨大的悲伤。

(五)美术的功能及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的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 李嵩《货郎图》描述中年货郎担来到农村时,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画面上大大小小12个儿童,动态表情各异,生动有趣,布局疏密得体。 《人民和总理》是画家周思聪在1978 年创作,表现了邢台地震后,总理第一时间赶去灾区视察慰问。为创作《人民和总理》,周思聪深入灾区,画了大量速写,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这幅作品中的人物众多,总理搀扶着一位白发的老妇人,周边围拢了许多乡亲,男女老少的表情凝重、悲痛,期盼的眼神催人泪下。画面右上方题写着:俺们舍不得总理走,他说:‘重建家园后再来看你们。’如今灾区变成了新村,俺们大伙等啊盼啊,就盼着那一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左下是防震棚的一角。构图上,这块三角形的空白,即使画面不显得拥挤,又更突出了人物群像的中心—总理的形象。

《胜利渡长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部分,表现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

美术鉴赏的意义: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思想境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

(六)课外拓展延伸

选取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

推荐第2篇:走进民间美术

走进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民间美术的发展。

2、学生能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说出自己家乡的一些特色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清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及主要种类的艺术特点。

难点: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有关特点的掌握及对作品能进行正确的赏析。 教学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制作,播放设备及幻灯机、录象机等。

课时:4-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

通过播放一户人家室内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提问,然后导入本课。

展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课件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片,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2、探索发现、学习新知识

(1)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展示不同类型民间美术幻灯作品数幅,让学生区别,发表见解,再作归纳,得出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的美术作品。它以民间传说为为素材,从古至今,时代传承,是劳动人民情感智慧的结晶,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士大夫文人美术,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美术种类。)

学生活动: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比较和区别,发表见解,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2)民间美术的特点:

A、展示图片数幅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

1、自发性。(课件展示)

B、展示图片数幅

启发学生思考特点之二。

学生回答

归纳:

2、实用性。(课件展示)

C.展示图片数幅(课件展示)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不同的民间玩具风格,是否知道民间美术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3地方性。(课件展示)

D.再展示图片数幅(课件展示)

提问:从图片中说明民间美术还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

4、就地取材,因材施艺。

(课件展示)

试让学生对作品《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进行赏析。

(3)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介绍的图片后(课件展示)

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板书: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学生活动:观后思考,讨论并回答

归纳: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等。板书)

3、家乡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通过以上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种类,那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家乡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4、学生欣赏评论练习:

学生对活动:学生对《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认真观赏赏后、小组议论探讨

学生代表对作品赏析评论

同伴 作适当补充、归纳。

4、课堂小结:

本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并可对我们常州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探究,树立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

推荐第3篇:走进美术说课稿

走进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是51号考生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美术说课稿。

下面,我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浙教版教材,属于综合课型,七年级的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文化知识的增加,对美的感受、对美的判断,即审美感受和审美态度逐渐成熟起来 ,因此发展学生的美术认识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同学们美的情操和陶冶你们完美的人格。

二、学情分析

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眼界较为开阔,思维较为活跃。一个问题的提出会有多种想法和创意,但是由于对美术缺乏整体了解。必须经过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采用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远离误区。

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我设置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学习美术的种类,初步了解能辨别各类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为: 通过欣赏作品、师生对话、同学讨论等不断递进的互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辨别出国画、油画、水彩和版画等等,学会欣赏各类美术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使学生形成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我确立本课的

教学重点为: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表现确立本课的

教学难点为: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六、教法学法

通过初次设计—比较分析—提高认识—再次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知识的“发现者”。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长”,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点拔学生的思维,实现创造。

七、根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堂美术课,教师得先进行自我介绍。所以,在我的这节课里,我先得自我介绍。接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接着,试问同学们心中认为的美术课是什么样的一节课?美术课就是绘画吗?学生的答案有两种,那就是美术课=绘画课,那么这等式成立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回顾小学阶段美术课里除了绘画之外,还学了什么?学生就会一一地想起来。

知道了美术课与绘画课的关系后,再引入课题,美术到底除了绘画,还有哪些分类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吧!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1、自主学习课本,快速完成初次作业。(目的一,体现“先学后教”新理念;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检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情况摸底。)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赏析并结合自己初次作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并归纳出新知识。通过问题式导学,比较式研讨、教师纠正补充等师生、生生的互动环节,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实践创意,展示点评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并结合初次作业,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提高课堂作业效率,并增强学生量力完成作业的自信心。 展示点评中,我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鼓励为主,自我点评,而评价对方多从建议性出发,让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

(四)教师总结,课后拓展

我总结以问题形式出现,设计三个问题:

1、你学会了什么?

2、你的体会是什么?

3、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课后拓展

其中导入2分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10分钟,实践创意,展示点评25分钟,教师总结,课后拓展3分钟。

八、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推荐第4篇:美术教学实践报告

暑期美术教学实践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0901石晋

实践的目的:对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加强自我对社会的

了解。培养和训练自我认识和观察社会,以及解决问题

的分析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实践的意义:课外社会实践是一扇认识和观察社会的窗口。它可以使大学生学到书本外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合作沟通能力,有助于发现自身专业以及能力方面的不足,明确以后改进的方向。 实践的时间:2010年6月28日——2010年8月28日

实践的单位:安徽省萧县新辉煌美术培训中心

实践的对象:高二美术特长学生

实践的过程: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

实习的第一至五天斗主要进行的是专业基础课教

学。,它们依次是色彩、素速写。色彩主要是静物临摹

和写生,素描主要是静物写生和几何石膏写生,速写主

要是景物和人物临摹。在正式开始绘画之前,我都会要

求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的范画,找出其中的优点和适合

自己的画法。同样,每天也会有优秀的作品被挂在教室

内展览。

二、发散思维创意绘画

实习的第六天,主要是培养同学们发散思维,学会

联想。我会先给同学们发放一些创意素描或是创意海

报,可以促进他们进行联想。接着,请每位同学把各自

的创意描述出来,大家进行讨论。最后,就指导他们进

行各种方式的创意绘画。

三、课外写生

最后一天的实习是课外写生,也是同学们最期盼

的。为了安全起见,我特意选定沿江公园作为我们的写

生地点,并邀请一些家长和其他代课老师一同去。在写

生时,主要分为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都是以速写的手

法。

实践的总结:

一、教书育人,提高自身素质。

老师就像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从自己严格要

求,影响感染学生。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

和活力。老师跟学生之间也是很贴心的。实习的这段时间,

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实习期间,我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

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

术教学质量。 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

并结合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

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积极开展一些美术方面的

竞赛,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实习以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

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

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

特色点。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

应更加兢兢业业

实践的心得:作为一名实习美术教师,平时发现美术教学很轻松,但自己真的实践后就觉得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美术这门科学是一门激励人兴奋的学科。它没有语文学科的诗词海洋,没有数理化学科的试题海洋,也没有英语学科的语法海洋,更没有政治学科的理论海洋。美术是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它要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它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完美的结合。而对于初到美术海洋的学生们,对于美术方面的知识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的理论注入到他们的脑袋里,他们

会对美术产生厌恶和憎恨,如果把美术知识化为游戏和故事,并且还能让他们亲自接触实物,他们会对美术变得非常感兴趣。所以美术教师要处理这些细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应该准备好教学用具

高中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个关键年龄期,学生的逻辑思维任然需要很多的感性材料来支持,想象力发展的有意性迅速增强且多为有意识,有目的,想象力中的创造成分增多,想象中的现实性不断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也处于转折期,情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常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易动性,冲动性。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因而高中美术教学的目的越切合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就越容易实现。

美术教学属于美育的范畴,但它与智育的联系。如何增长学生知识,何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成了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绘画与艺如术设计的基本技能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美术人才!

推荐第5篇: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我从事美术教学15余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回首过去,感慨万千。在这15余年的教学当中,调皮捣蛋的美术教过,有美术天赋的学生也教过。这么多年的教学,一经回忆,仿佛时光还末走远去,依稀还在眼前。

我现把15余年的美术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亮点,对学生舍得给予“师爱”,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哪怕是差生,也要挖掘他身上的亮点。

二、在教学当中,应合理评价学生的作品,不能以专业的眼光来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去涂颜色。

(l)在美术绘画中,每一个环节力求进步都是不容易,有的学生甚至感觉到绘画是乏味或单调的。因为进步不大,所以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采用比较委婉的评价方法,你的作品很好,很有创意!线条够大胆!不错,努力,加油!我常用这种方法去评价学生作品。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树立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

(2)对学生作品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抛去专业的眼光。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画家,我们要把快乐美术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只要学生学得快乐,我们美术课也就成功了。

三、对学生绘画好的作品,采用展览形式,如在美术室或在宣传栏中展出,让学生参观,以鼓励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虽然这些作品,在我们眼中,还不是成熟的作品,但在学生眼中,那也是最“美”的作品。通过展览,学生也学到了知识,也促进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也可以举办校园美术比赛,并给与适当的奖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懂得鼓励学生,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要用真诚的爱心与学生交往,因为学生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与鼓励!所以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舍得”给予师爱,要耐心听学生的倾诉,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所想、所感,真心真意为学生服务。学生喜欢了我们教师,也就喜欢了美术课。

推荐第6篇: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来越重要。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

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多方面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前的导入部分上多下功夫。

2、通过欣赏作品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观察者在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领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及范画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幅范画面前,学生常会羡慕不已,创作激情油然而生,教师有声有色,准确巧妙的启发,很快就成为学生在黑暗中探索的指明灯。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时的点评、讲评要细致讲给学生听,它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作画风格、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3、音美结合在无意中受到熏陶。

在绘画中,注意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中的变化统一,韵律的有机结合,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充满激情,让美术作品充满活力。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

4、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做完画之后,急切得到别人的评价。因此,要经常进行作业展评,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就是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把作业都摆在桌子上,学生有顺序的进行欣赏,并作评价,这样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的被激活了,下次作画时,学生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好胜的心态作画。教师评价主要是对低年级来说的,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学堂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2011-7-20

推荐第7篇: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我在教学中常常想:什么样的美术教学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呢?怎样上好美术课?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边教学边摸索,经过不断的美术教学实践后,我把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及心得体会如下。

一、关注时间及个性差异。

由于所教的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课堂记录的组织上,再提问方式等方面,我因人而异,防止依样画葫芦,这样,学生鲜明的个性不会被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向往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并长时间保持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学生容易精力疲劳。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课本以外的内容渗透到教材中。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创作,这样的做法受到各班学生的欢迎效果较好,学生从中树立自信,个性得到发展。例如:人教版一年级14课《多彩的拉花》一课的主旨是在意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学习制作拉花,并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感受到自己创作拉花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前教师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鼓励学生说一说:拉花有什么作用?可以美化什么?你想用拉花来美化哪里?这样学生学习兴趣被从分的调动起来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四种剪纸图,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折纸、剪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纸地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剪制拉花的活动,尝试使用剪刀等工具制作拉花,体验剪拉花的乐趣。这样学生获得了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学生剪制拉花的过程中,家是巡视检查指导坚持亲爱是否有剪断的。如果有间剪断的,让小组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然后,教师演示一些不同的剪法,引导学生那里和书上不一样。雪深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给以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自己剪的拉花美化环境和自身。这样学生兴趣特高,积极的探索剪纸的方法。每位同学都到达教学目标。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以赞美,这样可强化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教师的赞美愈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尽头越足。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更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要有爱心。

教师的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有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方面对低年段的学生我做的比较突出,结果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我的美术课,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既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语言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了快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味的追求权威,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的去迎接课改,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了。

推荐第8篇: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或采用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或实物投影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此外,安排些有意外效果的作业,有意识地多鼓励、表扬,都是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并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1、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提问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地在学生作品中找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必要的技法训练,强调基础知识。

在绘画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目的地放任学生自由发展。那样会使他们盲目地在原有基础重复不前。讲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造型知识是不可忽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去表现自我个性。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画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为创作活动出成效奠定了基础。

2、启发富于想象的构想

爱好想象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常常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推荐第9篇: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儿童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术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或采用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或实物投影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此外,安排些有意外效果的作业,有意识地多鼓励、表扬,都是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并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好方法。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1、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提问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地在学生作品中找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必要的技法训练,强调基础知识。

在绘画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目的地放任学生自由发展。那样会使他们盲目地在原有基础重复不前。讲授必要的技法,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造型知识是不可忽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去表现自我个性。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画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对象。而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为创作活动出成效奠定了基础。

2、启发富于想象的构想:

爱好想象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常常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启发加强想象的丰富性,集中想象的方向性;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表象形成;或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2011年9月16号

推荐第10篇:教学心得体会美术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学生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创造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的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方法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

三、让学生会画,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画、敢画、会画,并且保持他们绘画中的天真、质朴、充满趣味想象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

第11篇: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艺术的最根本特点是美与独创,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力。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美术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1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习,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了。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2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没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我们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操作的机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3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兴趣激发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儿、选材合不合适?是否是幼儿能够独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

2、观察与认知脱离“示范—模仿”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完成创作。但也有的孩子画不出形来,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观察事物。如,幼儿画树时常常把树干画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可以带幼儿观察一颗真的大树,摸一摸树干、看一看树枝的样子。

3、构思、绘画法鼓励幼儿先想后画来学习构思,使绘画活动不仅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是动脑思考的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构思,在游戏中学习构思,在想象中学习构思,在观察中学构思,幼儿美术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以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表现的欲望,探讨怎样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

4、在评价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12篇:“低碳教学”走进美术课堂

“低碳教学”走进美术课堂(2)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的同时,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自觉进行富有生命力

的“低碳教学”,促使学生树立“低碳”生活观念:倡导绿色学习方式,培养良好习惯;感受变废为宝的魅力,激发环保创意;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渗透低碳理念;关注低碳化的常态教学细节,努力让低碳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使他们真正走进“低碳生活”。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低碳生活;低碳教学

“低碳生活”理念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就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如果说“,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支出的生活方式,那么,“低碳教学”就是无消耗、无浪费、低污染的教学方式。

一、倡导绿色学习方式,培养良好习惯

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着过多浪费的现象,与我们“低碳生活”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我在美术课堂上就非常注意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例如,教育学生养成爱惜课本的习惯,作好美术教材的循环化使用;提醒学生画笔用完后应及时套上笔盖,延长使用寿命;上完国画课后提醒学生清洗工具不必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并注意不要因冲洗而弄脏了周围的墙壁;引导学生在使用彩纸时注意合理安排,使一张纸尽可能地被充分利用,减少浪费;《圆筒造型》一课在教学将平面的纸变成圆筒时,提醒学生注意根据圆筒的粗细裁剪相应宽度的纸,而不是把整张纸都卷进去等等。这些提醒与引导有时只需要一句话,有时只需要一个手势或教师的身体力行,就可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养成。也只有做好了类似这样的小事,“低碳”生活才可能真正地走近我们。

二、感受变废为宝的魅力,激发环保创意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变废为宝”的设计制作非常多,用软、硬泡塑材料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这些物品的二次利用,既达到了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技艺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与玩中重新审视身边这些曾几何时被抛弃了的东西,在实践中领悟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可通过其回收利用来改变生活细节,从而达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促使学生在污染与再生的选择中演绎“低碳生活”的精彩。于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各种包装盒、废弃的光盘、五颜六色的报纸、吃剩的果核、弄啐了的蛋壳、各种颜色的瓶盖、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用旧的发夹……经过学生们的精心制作与巧妙利用,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制作成一件件精巧的小饰品。一个个精美的小相框、卡通垃圾盒、漂亮的储物袋、环保小花瓶、精致的门帘、可爱的十字绣等在学生的手中诞生,既环保又经济实用,还很有个性,给学习生活带来别样的美,别样的艺术享受。其中,美术课堂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知识和技能在学生们的“低碳生活”实践中巧妙、真正地达到了互利双赢。

三、注重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低碳理念

在“低碳经济”推动下,大力推广低能耗绿色家电等用品已成为大众共识,绿色环保设计越来越受大众的关注与欢迎。著名的2009年米兰设计展就把“环保节能”定为了设计主题,意在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浙美版第三学段新教材在编排中,非常注重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的习惯。例如,第10册的《小小果壳箱》、第11册的《电话亭》、《路灯设计》等。在《路灯设计》一课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节能降耗、减排知识之后,又提供了一组相关数据,告诉学生们大力推广低能耗的绿色用品已成为现在社会的一种趋势,建议同学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点。这个渗透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后反思,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益于国家与社会的这些“窗外事”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他们能对这个提议进行认真思考。因此,我就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收获了许多“宝贝”与满满的幸福。不少同学认为马路边的垃圾箱、路灯、路牌、公共电话等可作统一规划,从节能的角度考虑,有些设施可以合并。于是,有的同学设计的是一只猪造型的兼有垃圾箱功用的路灯,猪的嘴巴是垃圾投入口,肚子是垃圾容纳箱,同时利用垃圾箱里的垃圾发电来供应猪头顶上的路灯,充分节约了材料与能源。有的同学设计了集路灯、公共电话于一体的路灯,并伴有供路人小憩的方便坐椅,以及路边咖啡坐的广告牌,设计富有童趣。有的同学设计的是利用雨水发电的路灯,他设计的路灯顶部是一个盆状物,用以收集雨水,然后再利用收集到的水发电,供路灯照明,晴天则可用地下废水来发电。这样的设计还有不少,整整一堂课,我一次次被惊喜与幸福所拥抱着,学生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创新的火花,因为成功的体验,那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少见的自豪,甚至有个别学生设计了一稿还意犹未尽。虽然这些设计还很幼稚,大多数缺少依据,但是我毫不怀疑,在我的学生中一定会走出未来优秀的设计师!作为教师,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人激动的呢!这节课的成功经验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只要安排合理,“低碳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这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唤醒学生的创意激情,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四、低碳化的常态课创造别样精彩,关注教学细节

如果把观摩课、优质课、研讨课等称为美术教学研讨的“盛宴”,那么,摒弃盛宴中华美的包装,减少了人力、财力、精力付出后的常态课是否也能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有别于公开课的精致,常态课追求的是简单与高效。只要教师能做一位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关注教学细节,巧于利用各类课程资源,那么,低碳化的常态课也同样可有大气风范。例如,我听过一节《线条的魅力》观摩课,作课老师课前做了许多准备,不仅通过PPT为学生展现了许多生活中的线条,还随身带了许多实物。课堂上教师显得非常忙碌,摆弄这个,展示那个,而学生的参与却不多,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如果由我来设计这节课,我会做得更为省时省力。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线条形态,我会引导学生在身上或身边来找一找,诸如学生的衣服上有粗细不等的直线或交叉线,教室里所摆放的菊花有多种特殊的曲线,教室的窗帘上又有疏密结合的曲线,学生的美术课本底页上的条形码不也是粗细不同的直线吗?非常丰富且具代表性的线条无处不在,这些来自学生身边的实例不正是更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吗?既不用带上一大包的材料,又能取得同样、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能充分利用的关键全在于你的关注、你的发现。这种节约材料、节约精力、节约时间的做法与低碳生活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甚至,当好一个平凡的美术教师,每节课都这样地去思考、准备,显然是完全能够心有余而力也足的。“低碳生活”理念倡导我们既要减少不必要的生活消耗,又不能降低生活质量,这种低碳化的常态课其实早已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内心的融合、持久的关注和对优质精彩的求索。让我们的美术教学回归质朴,多些真诚、少些做作,关注低碳教学,关注朴实与高效。希望每位老师都能炼就“撒豆成兵”的本领,在“低碳生活”时代,探索富有生命力的“低碳教学”,做“低碳教学”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第13篇:布艺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布艺走进美术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手工制作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实践与动手的基本途径之一。布艺是一种古老、传统又质朴的民间艺术,它将手工与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体现了生活的温情与智慧,又彰显了艺术的审美与创造。可以说,是真的表达,是美的传递。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布艺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65-01

美术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生活艺术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如布艺、一次性纸杯的“变身”、窗花剪纸、DIY花盆等等。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不仅将生活带进了美术世界,激活了我们的美术教学,还为我们的美术教学铺路搭桥,引导学生们从生活走向美术创造,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学生们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们将生活中的布艺带进我们的美术课堂,并尝试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让这些不起眼的“布”摇身一变,成为既有特色,又有实用价值的布艺作品,进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一、生活放大镜:寻找布艺踪迹

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火眼金睛”。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是在一些以传统民间艺术为体裁的课程中,如木雕、水墨画、书法、陶瓷、剪纸等,有些教师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手工制作,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教师总是为学生准备好各种素材,试图帮助他们理解。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布艺教学中,教师不妨给学生们一个“放大镜”,引导他们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去寻找生活中布艺的踪迹,并将它们收集起来,进行归类,让学生们自己把布艺带进我们的课堂。例如,在新人教版一年级小学美术“妈妈的节日”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小伙伴”的角色同学生们一起商讨怎样才能用自己的小手给妈妈送上一份很有美术特色的礼物。在讨论的时候,我假装无意地展示了自己用袜子制作的一个小玩偶,一脸真诚地问学生们:“你们觉得老师的礼物怎么样?”在问与答的互动中,学生们了解了“原来没有用的袜子,也能制作出这么可爱的小玩偶啊!”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们又说出了生活中许多布艺小玩意,如姐姐扎头发的发饰上面就有一个用布做成的花呢、妈妈的购物袋就是布袋子、我们班小璇同学挂在书包上的小玩偶也是用布缝起来的……就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拿着一把“放大镜”找出了生活中布艺的影子,知道了旧布原来可以变废为宝,为妈妈制作出精美的礼物。

二、课堂微探究:走进布艺世界

许多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还依赖于具体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布艺从生活中带进课堂里,还不足以让学生们认识布艺,走进布艺的世界。在这个时候,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教师与其费尽口舌地讲解,不如将教学过程渗透在丰富有趣的“微探究”中,用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的小任务,让学生们充分地认识布艺。如在教学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美术第五课“画龙点睛”时,教师可以围绕“包装”这个主题展开,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通过自己的手工创造将废旧的纸箱等生活物品进行重新美化包装。我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了一个以“布艺”为素材的微探究活动。在探究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前收集的布(废旧衣物、窗帘、桌布等),对裁剪好的塑料瓶进行创意加工,制作出一个别出心裁的布艺小笔筒。这个活动,教学目的明确,将布艺与包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丰富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们了解布艺,获得美的创造体验。

三、动手齐创造:制作布艺作品

动手制作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们个性成长,发展学生们创新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在布艺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们动手制作布艺作品的机会,积极为他们创设动手实践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动手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给予适当的教学指导,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明学生们的实践方向。同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们动手实践的互动性,让我们的布艺作品更有温情。教学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美术第十九课“爱护家园”时,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们循环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将“绿色”的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学生们的生活里,我创设了一个以“绿色购物袋”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首先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了塑料袋的危害以及环保购物袋的宣传片。随后,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自己利用过时的裙子和牛仔裤制作的“DIY环保袋”。学生们看到老师的作品,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一双双小手跃跃欲试。看着他们放着亮光的眼睛,我顺势渗透环保教育,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生活里被“遗忘”的布料,并通过自己的巧手,把它们制作成陪伴我们出行、购物的时尚购物袋。

四、结束语

总之,“布”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以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生活中看似并不起眼的物品,通过自己聪明的大脑、灵活的巧手,把它们变成既赏心悦目又好用好玩的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把“布艺”从生活中带进我们的课堂,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新、尝试、探究,从生活走向创造。

参考文献:

[1]曾丽.探究美术教育中儿童布艺创作的操作性原则[J].美术教育研究,2012(20).

[2]邵藜.小学美术布艺课堂的教学初探[J].小学时代,2014(08).

第14篇:实践活动 走进秋天 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 主备教师:

活动内容:走进秋天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学生对秋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秋游,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活动地点:田野 活动过程:

一、激趣谈话。

同学们,我们现在置身于如诗如画的田野中,沐浴着凉爽的秋风,呼吸着甜甜的、香香的空气,你们有什么想说想做的吗?

二、找秋天。

1、自由活动寻找秋天。

2、汇报寻找结果。可以出示自己找到的具有秋天特色的东西。

三、说秋天。

1、说说自己知道的描写秋天的词语。

2、背一背描写秋天的诗句。

3、有感情的朗诵描写秋天的文章。

4、唱一唱秋天的歌,喜欢跳舞的同学可以给他们伴舞。

5、学生分组准备,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同学们汇报,集体评价。

6、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就像这的秋天田野,溢彩流芳、生意盎然。

过渡:这么美丽的秋天,你们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吗?

四、留住秋天。

1、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小组,如:画画、采集、拍照、摄像…

2、自由活动。

3、展示自己的作品,集体评价,评出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活动总结。

1、谈谈自己本次活动的收获。

2、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

第15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 赵县石塔中学 政治 庞鹏卓

第16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篇一: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 赵县石塔中学政治 庞鹏卓篇二:教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学生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二、综合实践课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将实践、体验的收获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报告、图片、表演、作品等,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客观分析与辨证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的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例如:教师教学的《xx,北京》一课,本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奥运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奥运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看完?申办奥运成功的现场实况?时,激动万分,自觉地鼓掌,喜悦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表露无疑。这些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亲身经历,自我体验。另外,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

三、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必须?小?学生在选题时大多会偏重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人文性、社会性和自然性这些研究题材,例如:水是生命之源、保护珍稀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这是由?综合实践?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刚刚进行这门学科的教学时,觉得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选择什么题目我就准备哪些内容教学。事实上学生还小,不知道该选什么题目,甚至有的学生竟然选择了?我家的小猫?这个题目,显然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这次挫折也给了我不少启迪,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在教师有目的引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使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另一方面,综合实践的选题不要过?大?,因为这样就会使活动内容面面俱到,课堂上虽然非常热闹但是活动的主题不明确。《xx,北京》的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观看申奥成功的实况---了解奥运的历史及有关知识(中国印)---认识我国的奥运健儿(竟答)---畅想xx年如果我是××(合作表演)---从现在起我要为xx做些什么,设计方案。整个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是教师总会感觉少了些什么。课后一些专家说,这节课不如专门研究‘舞动的中国印’既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又可以让学生当堂课制作‘中国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综合实践使用的仍是老教材,但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努力用老教材上出新花样,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让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篇三: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古语是本次教学实践中最大的体会,教学实践的经历能够给予长期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研究生们提供接触教学,了解教学的机会,并且还能够初步的熟悉与了解本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为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提供检查的机会,更好的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指导与铺垫。经历短暂的一个月教学实践,使我感慨颇多,它不仅教会了我更多以前作为学生学不到的的知识,还让我在专业知识学习这一块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较好结合,这种教学实践学习模式能够使我在把握知识上做到吸收快和理解更形象深刻。本次实践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短暂的教学实践经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有着很大帮助,同时也是对我两年多研究生学习的一种检验,对我走向社会也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和过渡的作用。对于像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学实践过程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知识、道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实践过程中,虚心向他人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我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与提高,养成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是我在此过程中最好的认识。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与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争取更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和要求,进一步的改进自己,让我们学到了在人与人交往中重要的东西,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会交流和沟通。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更好的检验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将所学的东西传授给别人,同时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更直接的找到问题所在,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专业上的学习。亲身亲为的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我们有了紧迫感与危机感,增强了竞争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要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打好专业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研究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作为一个老师的辛苦之处,同时也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第17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

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

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十八期顶岗支教赵县分队 赵县石塔中学 政治 庞鹏卓

一、教学实践的过程和内容

9月6日到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翻译教学实践。第一天上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这次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我们要将英文版的理论力学翻译为汉语,要具有专业性,并将自己翻译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课后老师发给了每个小组数十张翻译稿 ,我们小组分到的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当天下午组长合理的分配了任务,我们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我首先浏览一遍我要翻译的内容:数据的精确度、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力的三要素、力是

矢量。9月7日到8日,我对翻译稿进行了初步的翻译,当遇到不会的生词时,查询了字典,并积极思考,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推敲单词的真正含义。9 日,我又通读了英文全稿和翻译的稿子,进行了再次的修改,力求做到更好。10日到13日,进行了ppt的设计和制作,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力求把演示文稿做的美观大方、得体实用。14日,自己演练了一遍讲解的过程,想象了一下同学们可能会有的问题,并进行了改善。9月15日上午,我在全班面前讲解了我翻译的内容,效果较好。我在这几天的汇报中担任学生评委,本着公平的原则给各位同学打分。这几天全班统一进行了翻译汇报的工作,同学们积极努力地讲解自己学到的理论力学的知识,课堂气氛愉悦而不失有序。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译文流畅程度、演讲的好坏以及制作的幻灯片的质量和出勤情况来打分。我在15日讲述完毕后,我开始着手写这份心得体会,总结这次实践的收获。

二、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9月6日到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翻译教学实践,在这期间,我感触颇多,也认真思考总结了这些天的心得体会。

第一天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这次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我听得非常仔细,也认真做了笔记。课后我领到了组长分配的两张多的英文版理论力学的翻译稿。在第一天初步浏览了所要翻译的内容后,第二天我就开始了翻译工作,认识到它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简单:我遇到了很多的生词,也查询了字典,但字典给出的解释,并不是很如意,比如我经常看到partical这个单词,一开始我把它翻译为“微粒”,但在后来的上下文中,慢慢理解到他应该解释为“质点”;再比如看到了significant figures 一词,我把它理所当然的认为了是“重要数据”的意思,但在文章后来的叙述中我纠正了我的释义,它应该是“有效数字”的意思。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在这一

次一次推翻自己的翻译中,我懂得了:无论是翻译工作或是其他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应该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逐步纠正自己的错误,直至理解到事物的本质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古人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就应

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加入自己的主观思考,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真正的完善理解学习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这次翻译的内容是理论力学,它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新学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要想向同学们清楚地讲解,就必然要求我们自己先要预习并深入的理解。相信在新学期的理论力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锻炼了预习、自学能力,当我们有一天走出了校园,这种自学的能力会帮助我们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

用。这是我们这次实践的一大收获。

在做ppt的过程中,我首先回忆了计算机一级中有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最终决定采用幻灯片模板来做ppt,因为这样既美观又有层次感。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我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力求做到精致美观,大方得体,多次进行删改和颜色的调整。作为理科生,我们经常使用的是逻辑思考能力,像这样能够锻炼我们形象思维的机会不多,这次实践就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把握住了它,对ppt的背景、布局、顺序进行了多次调整,使得问题的讲述更加的直观易懂。这次自己来做ppt,我感触好多,原来上课只是单纯的欣赏老师们做的课件,现在却是自己亲自在做,深刻理解了什么样的幻灯片更适合教学,更容易使同学们接受。我做的ppt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感到很荣幸,也更加理解了什么样的课件才是合适的,它不需要太多的华丽的色彩,需要的是整洁醒目的讲述。并且例题的简洁性也

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的最后环节,就是讲述了。面对全班同学,在讲台上讲课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莫大的自信。这要求我们战胜自己的恐惧和胆怯心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场合,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这次机遇,锻炼自己的口才和现场反应能力。在讲课过程中,我加入了与同学们的互动环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活跃了现场的氛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还有一点,讲课需要的是放松,只有主讲人自己放松,课堂气氛愉悦的时候,同学们才会积极认真的听讲。所以站在讲台上时,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既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还有一点很深刻的体会:虽然我们没有走出校园去实践,但我们在校内依然锻炼了自己,这次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以后再遇到问题,不会再无助彷徨而是会想到去借助书籍和

网络解决问题。人一生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种种的问题,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解决某项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这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感谢系里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机会,让我们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我在这次实践中收获了不少,这些感触和思考我会铭记在心,他们会给我带来很多

的帮助。

双语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文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作为一名双语班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我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 这就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第一、采用原版教材

近些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自由与宽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强烈要求下,我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的外文资料,我注意到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既增强了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又及时了解到国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课后,我有时也布置一些双语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外文信息,作为学科知识的课外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的培养。

第二、创造双语环境

教育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学生的培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作为双语班的班主任,我注重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班级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使学生感到换

了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

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

我根据学生的自由组合,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收集双语材料布置班级的墙面、板报和英语角。有时,我也提一些参考意见。一轮下来再进行评选。这样使他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习英语的广度和深度。

我还不定时地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在班会课上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文化节等活动中,我鼓励他们多拿出些有质量的英语节目,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这点谈不上技巧和经验,但它对于双语教学特别重要,尤其在我校,双语教学还是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太多的氛围,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太好,若不能做好自己和学生双方面的思想工作,往往会出现半

途而废,虎头蛇尾的境况。对于教师,必须自己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目的,端正好自己的教学动机,不能只为课程、专业建设,甚至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量。要做到对双语充满激情,必须有良好、单纯地动机,对于我个人,当初教学的目的,完全只因自己喜欢英语,热爱英语,而非其它,只有这样,才会勇敢面对、解决以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对于学生,必须让他们明白双语教学的意义、目的以及英语和专业英语等对他们今后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工作都必须在双语课开课之前做好,而且不能空洞,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从心里上能够接受双语的教学,对双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和期待。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

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中学生来说,打好英语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能向着大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四、注重自身修养

教师的亲和力,青春活力和人格魅力是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富有个性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眼球”。过去以“说教”为特征的教学,对新时代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亲其师,信其道”才是教育的真谛。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做长流常新的“活水”,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双语教育的出现是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双语教学的探

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只有通过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才能完成,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尽我的微薄之力,为的双语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焦家庄中学 王世斌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

七、八年级所学的语言技能,能否在九年级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关键。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

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总结,分析问题,补缺补差,帮助学生过关。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订正。

所谓“活”侧重知识的活用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设置任务,如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学是让同学们理解哪些事情是能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

做的。我先把任务所需的语言写在黑板上,从而引出新单词,然后设置任务,很自然地,同学们就理解了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and 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学生在情景中实践,用已知的学习未知的所学内容。

英语和其它功课一样,需要多练多做。这几个月,我给同学们补充了许多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的知识视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教师要注意控制的情绪,不歧视,不动辄呵斥,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要与实践相结。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在课改中学习,实践,反思。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合适的、动静相结合的情境课件,更

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走进课堂,轻松学到知识。

当然,教无定法,在教学课堂中去实践吧,从课堂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课堂问题设计应该多样化,并同时注重学生的反映和隐性发展,而且以上所提到的,不一定在每节课上都全部得到体现,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设计,另外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且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课堂实践的奥妙和乐趣,它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应该在提问中做到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问题中获取知识、茁壮成长。

双语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作为一名双语班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我认为在双

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 这就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第一、采用原版教材

近些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自由与宽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强烈要求下,我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的外文资料,我注意到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既增强了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又及时了解到国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课后,我有时也布置一些双语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外文信息,作为学科知识的课外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的培养。

第二、创造双语环境

教育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学生的培养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作为双语班的班主任,我注重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班级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使学生感到换了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

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

我根据学生的自由组合,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收集双语材料布置班级的墙面、板报和英语角。有时,我也提一些参考意见。一轮下来再进行评选。这样使他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习英语的广度和深度。

我还不定时地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在班会课上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文化节等活动中,我鼓励他们多拿出些有质量的英语节目,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这点谈不上技巧和经验,但它对于双语教学特别重要,尤其在我校,双语教学还是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太多的氛围,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太好,若不能做好自己和学生双方面的思想工作,往往会出现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的境况。对于教师,必须自己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目的,端正好自己的教学动机,不能只为课程、专业建设,甚至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量。要做到对双语充满激情,必须有良好、单纯地动机,对于我个人,当初教学的目的,完全只因自己喜欢英语,热爱英语,而非其它,只有这样,才会勇敢面对、解决以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对于学生,必须让他们明白双语教学的意义、目的以及英语和专业英语等对他们今后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工作都必须在双语课开课之前做好,而且不能空洞,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从心里上能够接受双语的教学,对双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和期待。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中学生来说,打好英语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能向着大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四、注重自身修养

教师的亲和力,青春活力和人格魅力是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富有个性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眼球”。过去以“说教”为特征的教学,对新时代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亲其师,信其

道”才是教育的真谛。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做长流常新的“活水”,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双语教育的出现是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双语教学的探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只有通过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才能完成,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尽我的微薄之力,为的双语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第18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参观,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中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次学习参观中,我看到了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状况,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努力奋斗而得来的。

我们看到这些地方的人们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已经实现了宗教的中国化,这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他的开始和发展一直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不是说伊斯兰教的毁灭,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伊斯兰教。我作为一个爱国宗教人士回去以后,要把所看到的一切都传达给广大的信教群众,要为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这次参观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那里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宁和绿水青山,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在这次参观学习中还看到当地群众非常重视科学文化发展,为了下一代有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改造环境,建设家园。

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大上海,使我了解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盛。江南地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这里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其中全国有1679名院士中,829名都是南京人和上海人。南京、扬州和上海这里的风景非常的美,空气非常的新鲜,这里的人们都爱护环境。习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坚决拥护这一主张,我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通过这次参观很多的博物馆,使我了解到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博大精深,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人民的大度包容,勤劳勇敢。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国语的重要性。我刚来的时候国语水平很低。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如果我们学好国语的话,就可以使我们的家乡和谐安宁,各方面的发展更加迅速,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互相了解,我们就可以过上和平安宁,和谐共荣的幸福生活。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国语,要学好国语,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和恩情。

第19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概论课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讲课大赛已经圆满结束了。虽然名为比赛,但我想更多的是我们师生、生生在各方面的交流,这种特殊形式的交流给了我们在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使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分组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比如 我们的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给每位成员分配相应的任务,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我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这期间,我们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我们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讲课大赛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和一本书一支笔我们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改变为我们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不仅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我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我们的小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我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这样的合作学习促使我们逐渐地养成了几个好习惯。

一、积极参与的习惯

即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懂得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组长的安排下认真地参与小组的活动,能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为合作学习取得较高目标达成度努力。

二、倾听的习惯

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因此,组长逐步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

1、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打岔,不插嘴;

2、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适当的时候用笔记下来,培养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3、听后思考,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了我们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这样,我们慢慢地就在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勇于发言的习惯

由于我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同学发言的机会多,一些同学发言的机会少。因此,组长就积极地去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给予他们敢于发言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这次活动促进了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注意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前让大家体验了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把握好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结的力量,希望以后还能举办这种促进师生交流的讲课活动!

第20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实践教学作业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考入中南大学工作的四年里,学校的领导及同志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的课堂教学从生硬到熟练,也让我增加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对课堂的探索,对整个职位的重新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使每堂课程都饱满精练。在我自己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能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能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据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在上学期,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其他教师们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抓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探究性学习方法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 1

《走进教学美术实践心得体会.doc》
走进教学美术实践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