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讲座心得体会

2021-01-1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我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课标、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总之,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做主人。我只做隐形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发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观在发挥他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

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

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

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推荐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转眼间,为期三天的继续教育即将结束,在尹老师的细心讲解和自己的潜心学习下,我明白了语文的精髓,知道了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次学习让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似一盏明灯照亮我今后前进的道路。

通过学习,我知道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也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学习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平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习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习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有条件的话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

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此之外,要想有高效的语文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应该认真研读课标,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习的动力所在。

推荐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它制约着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方向,制约着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对教学程序的确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开展,怎样组织,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科学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证。通过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一书,出现了一些对教学目标的片面认识,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感觉谈三点个人的看法:

一、围绕“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的,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合,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知识与能力”目标指的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基石作用,也是另外两个维度目标实现的依托。

“过程、方法”这一目标倡导语文教学不能只重结论,而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应注意得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有其独立性,但却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三维语文教学目标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从学生实际和课文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最终也是要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学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必须既立足实际,又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认知目标,又要将学生在诸多能力、情感和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列入教学目标范畴。 否则,教学目标定得高,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定得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发展。

除了考虑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教材实际。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文,其需掌握的字词、需体会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也会因课文的不同而有差异。

三、力求遵循整体性、可行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力求做到整体性、可行性、层次性。“整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语文学科的整体要求出发,必须以科学文化为前提,一切具体目标都不能与总目标相悖,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标准要求、年段要求、单元要求、教材要求、学生实际要求等。

“可行性”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适度、恰当、可行,符合小学生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小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落实。 “层次性”是指 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课程的学习,我对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实用文以实用为目的,与文学文体在文体特征、写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社会作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应用型文章体裁,因此在小学重视实用文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及为将来走向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许多老师对实用文的教学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味地把各种实用文的格式和要求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背、去记,这样做的后果往往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了应该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到实用文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来,我认为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改变,应该充当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朋友,带领学生去阅读、去探究、去实践,真正了解实用文的作用。另外,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实用文学起,例如:请假条、留言条、决心书、日记和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总之,我个人认为教实用性文章时,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些实用文的方法,学以致用。

推荐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框架简析暨识字教学浅谈

——杨佳祥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是刘济远主编。全书书分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概论、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运用策略八章,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吻合。

全书注重吸收和反映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改革的新成果,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了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改实验经验,各章节均配有按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并通过实验检验的教学案例,所选案例均出自新课改实验课堂,原汁原味,原创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无论是把“语文”等同于“语言”,还是把“语言”看作为“语文”的一部分,语言能力的培养都应当是语文课同其他课程的区别性特征。语言能力是一利多层面多角度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侧重发展的应是言语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作为《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中的一部,本书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论述是在书系的整体框架之内展开的,即赞同把“教学策略”定义为,“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阅读,就要通过识字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阅读,就必须大量识字;写文章,就要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用字组词,以词造句。因此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从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词串、儿歌、对联、故事等,再加上生动、鲜活的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识字兴趣,引导他们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为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更是如此,学生总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的指导方式起着定向作用。由此可见,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以顺利完成对汉字的分析综合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完善、更简化,有助于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常用方法有:

(1)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日”和“月”合起来是“明”。

(2)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许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换部首又能变成另一个新字,老师可以把学过的字进行分类,让学生说一说某一个字是怎样由另一个字加、减或换部首得到的,充分发掘学生头脑中的迁移、联想功能。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广字头是“坐”、“飘”去掉风字旁,换上三点水旁是“漂”。

(3)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4)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记忆字形。有一些字,老师可以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

(5)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记忆字形。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

像“泡、抱、炮”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学生称之为“姐妹字”。在汉字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换偏旁记便成了学生识记生字的主要方法。学习“苍”的时候,他们会与“抢”“枪”进行比较;学习“坦”、他们会联想到“但”„„。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6)会意字,会其意,记其形 。孩子们不懂什么是会意宇,却觉得这样的字确实很有意思。如“歪斜”的“歪”,学生仔细观察,看有没有特别的发现。 “‘歪’这个字,上面是个‘不’,下面是个‘正’,既然‘不正’,那当然是‘歪’的了!”对于这类特殊的字,学生领会了其意,便很快记住了其形。

在实践中,学生养成了寻找最佳方法识字的习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办法时,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教学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乐学,提高识字能力。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如“爸、妈、我”等。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 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碰到学生时把其拉到身边常问问,这儿写的是什么?很快学生连复杂的字都能认识了。

(2)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 开学初,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在家辅导、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让每一个学生轮流发作业,这样就很快记住同学的名字。

(3)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 家里、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冰箱、床等可以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

四、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 小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学过的生字不及时复习巩固,就很容易回生。儿童掌握字词,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对于所要把握的,听懂了,也不等于完全掌握了,还要看会不会正确地、灵活地应用。多练习、多应用,既可以扩大和加深对字词的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学字词,都要尽量给予充分的练习和运用的机会。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须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游戏巩固识字。如: (1)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喀嚓、喀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2) 猜字谜:根据这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例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是什么字(高)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3)背顺口溜:遇到难写的字,教学生背顺口溜。例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这样,学生把顺口溜背熟了,就会写字的笔画了。(4)送信: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5)添砖加瓦: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字,让学生把笔画补充完整。例如水、牛、羊三个字,做完之后,学生既记住了“水”字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也分清了“牛”与“羊”字一竖的不同。(6)找朋友:要求学生把一些字找到正确的字进行搭配组成新的词语。 (7)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总而言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会他们识字的方法,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把我们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做得更好!

推荐第6篇:小学语文新课改讲座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改讲座心得体会

南湖小学 马梦婷

9月22日我校新语文老师在七小听专家讲座,讲座内容是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此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我从专家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课程标准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更加明确。首先,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就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其次,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第三,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最后,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把新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打破传统、封闭、机械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联系生活,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还应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听说读写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总之,新课标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接受这种挑战,并且迎难而上。

目前我所带的是二年级的语文,学生还处在识字写字的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一是认识生字,会写生字,二是让学生体会到课文意思,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思想感情。学习新课标后,让我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教会学生认字写字,还要教会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会他们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从课外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第三,注重对学生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最后,还应注重学生综合性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积极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与目标,完善自己的教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更加注重课后反思工作,从每一堂课中找到不足之处,改正进步,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推荐第7篇: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康老师对语文低年级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其中包括教学生学习做人,学习语文。

在学习语文方面,低年级,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学生全面打牢语文学习的基础。新修订的课标提出:

1、低年级识字1600个,写其中的800个。跟原来课标相比,识写字量各减了200个。能掌握2000个左右词汇。字写端正、整洁。

2、用普通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养成基础的语感。

3、能用适合的方法理解重点语言。

4、积累语言,能运用丰富的词汇表情达意。

5、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字要写得端正整洁。

6、在生活中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注意听讲,爱发言,爱提问的习惯。

第二,根据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的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由于用拼音帮助阅读,必须做到能直呼音节,使每个学生达到直呼的要求,对方言区的孩子来说,可能难以做到。我们要使低年级学生尽可能多的识字,进行阅读。适当降低拼音教学要求。。 请特别关注:

1、拼音教学重点是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慢慢达到熟练拼读音节的要求。

2、降低书写要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出测试卷时,不提默写的要求。

3、要教学生学习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让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要加强拼音的运用。在用中熟练。要与说普通话、识字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要利用拼音,读准音。把握变调,轻声,儿化等,随时纠正地方音。关注拼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关注广告牌,餐牌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字。

第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学生做到主动识字。主动识,记得牢,写得好。

修订以后的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量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是质的要求进一步强调:

1、坚持认写分开,鼓励多认,其目的在于尽量直接进行汉字的阅读。

2、减少写字,写字要写精写好,打好写字基础,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写字方面,我们要按照写字规律来教写字,指导写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合体字的教学,要注意部首、结构、各部分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穿插等。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范写要秀美。课堂上,要讲究质量。一般练习书写一个字不要超过3个,但要求孩子做到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至少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写字。这是课标新提出的要求:随堂练习,天天练习。而随着要求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越来越多,尽量写词语而不是写单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关于这一点,课标修订版,从第一学段一直讲到第四学段。也就是从一年级抓到初中。可见问题的严重,也表明了国家课改中心对这个问题改变的决心。

第四,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读正确,培养基本语感。 朗读方面,我们训练的层次不够清晰。有一年级老师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低年级重点是读正确,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重点是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指标有: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轻声,儿化,变调,不读地方音。

不丢字,不加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孩子读出感情,用上不同的语气。低年级开始,要教孩子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从文中提炼关键信息。事实上,重朗读,轻默读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在重视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边批注。因为默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比朗读的用处更大。

第五,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不是整篇课文内容。

第六,培养阅读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第七,会听、爱说、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第八,鼓励写句子、写话、写见闻感受,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九,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 第十,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 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推荐第8篇: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李老师对语文低年级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要使这些识字少,好奇心强的孩子爱阅读,会阅读,进而形成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了猜谜、看图、讲故事、设悬念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如教《画》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我话音刚落,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把小手举了起来,抢着说谜底。之后我又顺势利导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是写画的?”随即引导读文,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了诗句。又如在《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也是采用猜谜的形式导入,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自被调动起来了,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了基础

除导入外,其他环节也要注意调动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缺乏耐力和持久力,很难坚持较长时间的阅读活动。我根据他们爱看图的特点,引导他们会看图说话,看图复述,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阅读的效率。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等课文,让学生看图并稍加启发,学生就能把课文的内容说出来,课文内容通过图画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阅读,整个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感到轻松。随文识字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之一。还有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乐读。如分角色朗读、小组竞赛、表演、男女轮读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注意了劳逸结合,如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画一画、动一动等。《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课在学生反复读文后,学生的兴致减弱了,我突然想起儿时学到的这首歌,便问他们听过吗?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的说没听过,并示意想听一听,我便轻轻的唱了起来,孩子们一听兴致高起来,让我再唱一遍,于是我就把这首歌教给了他们。这样学生们不仅记住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此外,我还注重了实施鼓励性语言评价孩子,因为低年级学生好表现爱表扬,发展波动大,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他们走进一个阅读乐园。

二、低年级学生是学读的开始,对儿童来讲初读很难,读好一篇文章更是不容易,所以另一方面我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由读准一个音节开始,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到一篇短文,做到严格要求,精心指导。

1、教会学生正音,就是读准字音,用普通话去读课文。在学习生字时,字音读得很准确,但一读课文时,平翘舌音、多音字及变调字、轻声、儿化音等就读不准了,因此,每学一个字,我都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句中进行训练。如学“一”字时,便出示了“想一想”、“算一算”、“一只鸟”、“一个苹果”等词语,让学生感知“一”是变调字,不同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音。

2、教会学生停顿。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不知什么是停顿,为什么要停顿,而往往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熟了以后又快如流水,一口气读完。根据儿童特点,我教给他们“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方法,长句子如何断句。如《小熊住山洞》一课中,有一长句,“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孩子们读起来很困难,于是我采用看图理解句意,再读词语,最后读句子。

3、教会学生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我认为读文时,流利和有感情应同步进行。

首先要扫清词语障碍,不理解词语无法读通,读出感情。理解词语时,我一般采用直观形式,把字词同相应的事物建立联系。如《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学生对“壮观”一词不理解,我借助录像让他们通过观看画面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这比教师讲解的效果好的多。

其次,让学生与书中的角色产生共鸣,自[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己去体会。我主要采取下面的形式:配乐朗读、师范读、指名读、小声读、默读、分组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引读、齐读、赛读、表演读、讲故事等,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范读、分角色读、赛读、表演读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如《四季》一课中雪人一段,我让孩子们表演读,边挺着肚子边读文,很快就把雪人顽皮劲儿体会、表达出来了。《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课,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各自用不同的语气读,学生读得绘声绘色,在情绪高涨中组成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感情也学会了朗读。

4、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合理想象的方法。如读到《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结尾时,我问“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有的学生说:“是鼹鼠把花生摘走了。”有的说:“花生还没结出来呢!”还有的说:“花生结在土里,看不见。”„„最后老师再总结。再如《小熊住山洞》一课,结尾动物们给小熊一家送花来了,表示他们对小熊一家的赞扬与感谢。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的一种动物,森林受到保护,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将自己对小熊一家的赞扬与感谢说出来。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在阅读中合理想象的方法。

推荐第9篇:暑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暑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山阴完小

孔令平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让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推荐第10篇:语文讲座心得体会

花了两天的时间,我认真地将特级教师xxxx《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专题》讲座听了一篇,觉得深受启发。这次视频讲座涉及的内容有《让我们的教学充满诗意》《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建设一个动态的课堂》《从学生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促进语文教与学》《要教书,先读书——不断充盈教学艺术的源头活水》《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的捷径》,应该说非常丰富。下面我就个人在听讲座中的一点体会来谈下我对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相信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够充满诗意,然而现实的操作却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语文的博大精深,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身素质的差距决定着我们很多人无法自如地驾驭课堂。在这里我们强调的自如驾驭,并不是那种强制威慑下的语文课堂,而是能够充分展现教师智慧和风采的语文课堂。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又岂是简单的?我曾经很努力地进行着自我素质的一种提升,可是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诗意地教学,诗意地生活,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存在巨大的落差。人民教师的艰辛追求与美丽梦想,总在现实面前逐渐残酷地破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是愤世主义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语文教师,或许还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师。

xx说:“要建设一个动态的课堂。”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使教学立足于当前又指向未来;要求充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和谐建构过程。这一点也是一种追求。动态生成使语文课程成为师生张扬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和谐对话的精神家园;使语文教学充满了诗意和魅力。

xx教授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梁捷说:“要教书,先读书!”正如我们平常所言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一桶水。我其实很疑惑:这一杯水到底有多少的量?自己拥有的一桶水又有多少的量?并且这杯水是否纯净可以引用?很多所谓的教育名家都讲过:“教师要上出非常有个性的语文课堂。”呜呼哀哉,个性就这么容易做到吗?如果不是这么容易做到,何以如此叫嚷着要有个性。这不就是:天上的星星很漂亮,你去给我摘下来。谁人不知天上星星漂亮,可是,有几个人可以做到?我不是否定,只是面对无谓的说教的一点感慨。

确实应该看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此我深信不疑。让我们先来追寻历史,陶行知、朱自清、丰字恺……一座座永不褪色的丰碑依然矗立在我们的心中。历经岁月地淘洗,他们的形象为什么仍旧光华熠熠?透过层层的光环,我们不难明白一个朴素的真理——惟有以崇高的精神为依托,名师的丰碑才能屹立在人们的心中。正是延续着这条精神的血脉,时时处处抱定对教育的热爱和奉献,对学生有真诚的关心和尊重,又有对民主和平等的践行,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吉林、孙维刚、邱学华……这些有着独特魅力的教师,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和信念镌刻在中国教育的史诗中。名师独特的教学个性,创造了他们辉煌的教学人生,同时也激励着年轻一代语文工作者不断前进的步伐。只有个性才能发展个性;没有教师的个性,便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需要以教师教学个性为基础,教师教育力量的源泉在于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师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学习的榜样,学生对任何客观事物的印象,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间接地来自于教师。没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她)的存在价值是有限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失落了教学个性往往意味着教学的失败,教学生命的死亡。乌申斯基告诫我们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新课标上的“使他们(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不是什么一纸空话,而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回过头来,我们必须去思考一个最初和最基本的问题,即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有些教师还认识不清。读书学习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上大学,假使那样,将是我们整个民族教育的悲哀。解读新课标,会让我们明白: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乃是为了培养大写的“人”,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生命个体。我的心中其实很明白个性的巨大作用,只是说归说,做起来的实际情况另当别论。

记得印度大智者克里希那穆提说:“要改变世界,我们内心则要有新生。”我觉得教师有时候很会自我安慰与满足。在一切不顺利面前,表现出的那种英雄气概,试问当今天下,有几人欤?所以我们总是很期盼着诗意地教学与生活。是的,教学本应是充满诗意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教学的乏味、简单。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日子就在这枯燥的重复中悄悄地溜走了。那种设想的美好,那种多姿多彩的教学,似乎都是梦境一场。所以梁捷告诫我们说:“对教学的厌倦不是教学本身的无味,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去诗意地教学。”

克里希那穆提说:“缺乏了正确的教育,迷惘便会被视为真实,于是个人的内心便会永远存在着冲突。”抚慰内心的冲突,抚平心灵的躁动。我的呼吁是:永远保持一颗热爱教学的心吧!只有你的教学充满了热情,你才能从教学中得到回报,从教学中体会到很多温暖和乐趣。

最后以叶澜教授的那句话来结束:“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而我也再次呼吁:让我们诗意地教学诗意地生活吧,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第11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学讲方式”确立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学讲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用尊重、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创新的热情激发起来。教师则要发挥好指挥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参与,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

二、了解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6岁到11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些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识,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

1 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三、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科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达到以读代讲,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还能够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课堂焕发出活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学讲方式”强调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学习过程的竞争与合作、学习成就的不断达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深刻的思维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中被动沉闷、学习效益低下的状况。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许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了他们所传授、推行的阅读方法的正确。教师有必要从中撷取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向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

1.目标阅读法。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

2 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3.写写画画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并写下自己的随感。他认为这才是书籍的主人,这过程就是占有书籍的过程。小学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词好句用一种符号圈出,作者的思路立意用另一种符号画出,疑难不解之处再用其他符号勾出。多读多思,勤画勤写,一定会取得成效。

五、扩大学生阅读数量

这里所称的数量一是指所读读物的数量,二是指阅读涉及学科的类型数量,亦即指通常所称的“阅读量”与“阅读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的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去处理。所以小学生也有必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阅读教学中,应运用“学讲方式”的理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第12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感触颇深。我是刚毕业的师范生,虽说在校期间讲过课,实习过,但仍对课堂教学了解不够深,也不了解课堂上应怎样熟练应用教学策略。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才发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创新,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相对于数学课堂而言更灵活,这是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每个都是优秀的,独特的。

这本书主要分为这几个部分: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作文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课外活动指导策略,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方面,我了解了识字教学包括情景识字,探究性识字,趣味识字,指导性识字等识字方法;写字教学策略包括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基本的汉字知识,指导学生用“田”字格等。在这方面,教师不可粗心大意。通过本书的学习,教会了我在学生识字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并学会应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他们懂得怎样可以又快又好的学好生字,而不是一味地死记。在书写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样就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方面,我学到了在练习这方面时,一定要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喜欢交际,还要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并且要多提供实践机会,不仅是在课堂上,课下也要和学生多交流。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做好示范指导,让学生学会交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策略方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情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活跃自己的思维,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不能以书本上的答案为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还要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将所学学科机械地分割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和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注重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还应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要鼓励学生有选择的阅读材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学校已摒弃了传统的只有黑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普及。所以教师应一改往日的旧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同学们可以感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新课堂,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趣味化,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并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不仅要做到熟练自如地掌握这些教学技巧,还要学会引导和激励的方法,用心去评价每一位学生,然后引导、激励他们走向成功。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就要有这种观念。教师一句巧妙的话语,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帮助。如果一位教师有“唯我独尊”的想法,对学生进行一种不恰当的评价甚至责罚,那么,这个学生就会永远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流,避免打骂学生,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如果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就要改变评价观念。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要做到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引导激励他们,使他们拥有成功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努力钻研,虚心请教,多读书,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坚持不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创新型教师。

第13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我国对于教学领域的改革非常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其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对此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导入

一、课程导入设计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于周围存在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成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课程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热情全面激发出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导入设计时,需要收集众多与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的资料,选择具有教学价值,并且带有一定趣味性的阅读资源,将这些阅读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课程教学的起初阶段就能够使学生步入阅读情境中去,使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去。

二、课堂教学应用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影子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初期就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辨别方位,使学生能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文阅读课程设计时,要立足于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并且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挑选几名学生,让学生进行踩影子的游戏,并且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影子的方位,使学生能够对影子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去。导入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阅读,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物质的影子图片,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要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思考中学习知识,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此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师进行设计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创设语文课堂阅读情境,让学生快速地融入阅读情境中去,从而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编辑 薛直艳

第14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引导,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开展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概述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效体会文章的核心内容,能够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一、精读文本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当中要做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要采用多读少讲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以此,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工作保持慎重,要能够为学生准备出匹配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内容。学生需要在阅读时加强自主探究能力的锻炼,要仔细分析正在阅读的内容,寻找出文章当中关键点,从而有效感悟整篇文章。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对文本难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重点,深入剖析文本内容,找出其中的难点。同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将自己的答案和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教师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通过认真地阅读加强理解。精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并展开阅读活动,提高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精读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当学生读到雪峰相关的段落时,便可以将与雪峰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视觉冲击上进行直观地体会,更好地感悟作者描写的形象。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强调式阅读的方式进行训练,对于文章当中的重点段落要让学生进行多次朗读,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对这些段落的印象,更好地对文章当中所描绘的景色进行轮廓勾画。

二、略读文本

略读教学相较于精读教学具有独立性。学生在阅读活动开设初期,可以简单地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大致内涵,这样学生在后期精细阅读的时候,能快速地找到关键词和关键段,使阅读的整体效果增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并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文章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阅读,通过此类交流,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对文章有深入的了解与探究。通过略读文章,学生能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但是在此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第一,教师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需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文本内容剖析上,不要重视单独的语境讲解,需要做到通观全局,使学生通过简单阅读了解大致内容,体会到文章的内涵;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为学生留有阅读时间和思考空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教师在讲解《沙漠中绿洲》的相关内容时,先要让学生进行文章的略读,然后针对内容给出启示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沙漠中绿洲象征什么,这些绿洲是什么模样的呢?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很多联想后,鼓励学生根据略读留有的印象找寻答案,使学生能在反复阅读中,找到文章中描述的美感,进而能找出问题所在的段落。

三、训练学生独立阅读思维

阅读教学中,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思维后,就能独立的思考阅读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找出文本中的重点章节和段落,鼓励学生将阅读感想落实到纸面上,通过记录的方式进行回顾,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阅读,再进行总结,比较两次阅读的情感变化,进而能让学生的阅读思维逐步强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使用评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强化。

例如,在讲授《师恩难忘》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细致的阅读文本,然后再进行赏析,通过阅读方法的有效融合,学生能细致地描绘出师生间的深厚情感,然后结合实际,探究师生间这种情感的思想来源。另外,教师通过阅读,让学生能对文章中作者的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描绘,对其相关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教师让学生在细读文章内容的时候,将能表示人物情感思想波动的段落进行重点标识,并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要针对文本的内容做深入的讨论和分析,通过讨论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新鲜的理论、新颖的思想,并能从其他的角度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理解,进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阅?x能力有所深化。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的结构和手法进行分析后,学生能掌握阅读中使用到的写作方式,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多加应用,从而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小学阅读教学的开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也能让作者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表达。教学活动中为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听说能力,鼓励学生去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拓,更能强化学生的交流能力。有效阅读教学活动的开设,使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顾文钦.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00162.

[2]黎洪彬.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流程及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7(7).

作者简介:

黄会,云南省昭通市,坡头镇一小。

第15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刘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刘 欢

教无定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点个人看法。

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这种艺术的首要本质在于: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动机,这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以下五个要求:

(一)突出情感因素

这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 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性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象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之处。

(三)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如一位教师讲《落花生》一课,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读,使学生认识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四) 讲究口语艺术

这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真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才是真正的艺术。”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有独特的风格。或善于条分缕析,准确严密地阐明事理;或善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述事物;或善于简明扼要、冷静客观地叙述;或诙谐幽默、富有情趣,善于诱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等等。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语言表达颇富特色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在语言修养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使某些学生终生难忘,终身受用。所以,欲实现阅读教学艺术化,教师必须着意学习和训练教学语言,讲究口语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总之,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缺一不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第16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最主要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活力,注重问题探索,形成较强的知识魅力。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社会的考验。《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具有不同的要求。

儿童要在阅读中学习书面语系统(学习积累字词),从字词、语句到语段、篇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 学会从文字资料中汲取意义和获得乐趣,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 这给他们一种成就感。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阅读是他们学习所有课程的关键技能。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上体现其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独特思想。作为多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教版教材,从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其基本教学思想。 从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写人教版教材的初衷看,他是把“实用”、“应需”当作首要目的。作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教育家、文学家,叶老的语文观是培养学生全面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倡导“读”、“写”结合。因此他的理想是编一套适合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读本。为了能够让中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当年他 和夏丏尊先生共同编写的语文课本《国文百八课》中,从编写教材开始,期待通过对编写教材的学习实现其语文教育观。

解读小语文本,可以分为文章体(实用文)文本和文学文本。文学文本 ( 名家名篇 ) 教学策略和文章体(实用文)文本教学策略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一、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使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 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课堂上许多精彩的生成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2、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容易存在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影响到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将学生作文的兴趣一点点的抹杀。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我校的想法和做法是:

1、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像《黄山奇石》、《桂林山水》、《四个太阳》这样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一不是通过学生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体验的最好范例。《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

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有所差异。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法去体会、去解读课文。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体验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引导学生充分想像,丰富体验,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3、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树立创造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在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你最喜欢春、

夏、秋、冬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于合作学习,孩子们还不具备完全自己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当学生将比较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了几遍之后,示意学生暂时停下来,对学生说:“刚才我看到这个小组的四位同学,他们自己读了几遍后,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且另外几名同学还对他作了评价。老师觉得这种学习方法不错,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也可以像他们这样做。”此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给了学生。这样,避免了合作学习的“走过场”,使每个学生在交流之前和交流之后,都实现了“现在的我”与“刚才的我”的超越。为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应该注意: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二是教师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点拨非常重要。

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自己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让我们从语文本身出发,以学生的人文成长为目标,不

断研究与实践,努力创设高效、诗意的语文教学文化。

第17篇: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双主线、三环节” 阅读教学策略

一.“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三维目标2.突出“小语姓语”,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读书训练课。3.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4.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阅读教学“双主线”

双主线”中一条以“读”为主线;另一条则以“情”为主线。“以读为主线”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目的,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二)阅读教学“三环节”

环节一:初探性阅读,整体感知环节二;深究性阅读,会文明理 ;环节三:延展性阅读,积累拓展。

小学数学“三五四”教学策略

一、“三”即落实三维目标

1、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2、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

3、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二“五”即坚持五个贯穿。

1.情感教育贯穿始终。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三、“四”即三种基本课型的四个环节。1.新授课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2.练习课教学策略。 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3.复习课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第18篇:小学语文实用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实用文教学策略

实用文是真实地描写客观事物,属于科学认识,它的阅读目标在于获取信息、重在实用、旨在求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现今语文教学重视的是言语本体的教育,仅注重语感等素养的发展,而将语文作为工具性的功能置之一隅,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创设写作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讲与练的结合,使实用文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例如:我在西定乡小学执教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迷人的九寨沟》一课,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特色,课堂开始,我就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再次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然后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这也是为了以后的描景作文打下基础。授课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贴图补充完整板书,此处的师生互动,也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另外,九寨沟的美丽有时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具体,我让学生直接通过图片、录像等来欣赏、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9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创新的热情激发起来。教师则要发挥好指挥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参与,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

二、了解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6岁到11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些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识,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三、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科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达到以读代讲,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还能够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课堂焕发出活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许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了他们所传授、推行的阅读方法的正确。教师有必要从中撷取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向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

1.目标阅读法。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

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3.以意逆志法。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这就是说拿自己的“意”,即思想、知识、经验来推想作者的思想。小学课本中出现一些古诗、古代寓言故事以及一些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意义的作品,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深理解。如林巧稚说“我们要得一百一十分”,其中“一百一十分”是什么意思?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倔强性格、不甘歧视、顽强精神、目标动力、志气骨气等“意”来逆推作者的“志”。

4.十目一行法。

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这是说精读之法。有的书要速读,那是为了快速摄取信息;有的书要精读,这是为了从内容到形式仔细地研究,做到剖析至微,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笔法、作者的旨趣。

5.写写画画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并写下自己的随感。他认为这才是书籍的主人,这过程就是占有书籍的过程。小学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词好句用一种符号圈出,作者的思路立意用另一种符号画出,疑难不解之处再用其他符号勾出。多读多思,勤画勤写,一定会取得成效。

五、扩大学生阅读数量

这里所称的数量一是指所读读物的数量,二是指阅读涉及学科的类型数量,亦即指通常所称的“阅读量”与“阅读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的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去处理。所以小学生也有必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第20篇: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

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一)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的基本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意义

1、汉语拼音学习是儿童语文启蒙教育的第一课,汉语拼音教学也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

2、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小学生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小学生学习普通话,纠正方言方音,从而起到正音的作用。

※第二部分

汉语拼音教材编排的特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每一课除了应学习的字母和音节外,还编排了情境图、短语、句子和儿歌,并安排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生活化的特点。

1、综合性

(1)每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和学习内容有效整合在一起。

继承人教版教材的优良传统,本套教材的拼音部分所配的插图,大都是既提示学习的内容,又有助于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教材中的情境图,一是有利于学习拼音,二是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三是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四是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

(2)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直到13课,课本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陆续出现了词、短语和句子。这部分内容所有的音节都是学生已学过或刚学过,可以自己拼读出来的。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拼音,熟练拼读,而且能加强拼音与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学生掌握拼音的过程,不单单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这样扩展汉语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是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3)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从学习声母开始,每一课都编排了一首儿歌。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巩固拼音,还可以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语言积累,使学生及早获得成就感。在儿歌的选择上,不但注意儿歌语言发展的价值,还考虑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人文内涵及价值观的培养。

2、科学性

(1)调整学习内容。

把声母y、w提前,和单韵母i、u、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u、ü,还要学习声母y、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充分利用了几个音节读音相同的特点,有利于减化头绪,降低难度。而且提早出现了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音节、巩固音节。实践证明,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便于迁移运用,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2)改变音节的呈现方式。

这册教材与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不同的是,每课要求拼读的音节,主要以拼读结果的形式呈现(12页),而不是仅仅通过射线的形式展现拼读过程。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在一次次视觉冲击中,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的熟练程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帮助识字的作用。这样编排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直呼音节,而是其中包含了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老师可以视情况出示拼读过程,帮助学生通过拼读,正确读出音节。

(3)教材的编排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如拼音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从第3课到第13课的识字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刚开始是词,然后是短语,最后是句子。

3、生活化

(1)联系生活学习拼音。

教材内容增加带调音节,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口语实际紧密

联系。每一课中的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口语实际,能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出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的思想。

(2)联系生活巩固拼音。

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设计了读读写写、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连连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融合。教材内容有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巩固拼音的题目,如,复习一的“看看读读”“我会读”;有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拼音的题目,如,复习二24页的“我会想”,学生思考哪些同学的姓里有给出的声母,把教师的教学引向开放,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如复习二24页的“我会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绳、棍或手势摆学过的字母;如复习四41页的“读读画画”,“秋游你想带什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复习拼音,鼓励学生自主自立。其意义在于,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增强现实生活感,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着眼于培养他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的主体意识。

4、人文性

汉语拼音教材处处渗透着人文情怀,插图大多呈现和谐、愉悦、幸福、甜美的生活场景,引领孩子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这些内容能使孩子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收到影响,故而不需要老师过多讲解。

总的来说,汉语拼音教材体现了汉语拼音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科学

性,生活化,人文性,充分考虑到初入学儿童的兴趣激发和坡度减缓,为不同语文程度的孩子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第三部分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程序及操作说明

认——――― 拼——――― 读—―――— 写

1.创设情境

学音辨形

学习目标: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准确识记字母形状或音节组成。

操作要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或相似点,读准字母或音节的读音,识记区分字母外形或音节组成。对初学拼音的孩子,可以通过示范读引导学生观察口形,正确发音;对已有拼音基础的孩子,可以让学生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对学生读不准的读音,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读音,运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练习发音。

2.反复练习

拼读体验

学习目标:能准确地拼读音节,难点是读好二声和三声音节。培养语感。

操作要领:利用多种形式反复呈现音节,通过与音节的多次见面,联

系学生的口语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拼读体验,加快拼读的熟练程度。要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拼读实践中感悟拼读方法,形成拼读能力。

3.借助语境

拼识结合

学习目标:凭借已掌握的拼读方法拼读词语、朗读句子和韵文,让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巩固拼音,初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操作要领:要充分运用课文中的“情境图”和“语境歌”, 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和具体事物相结合,通过“看图想象、做动作演示、猜谜语”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好词语、句子和韵文,使得拼音学习与识字、阅读、听说训练相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4.指导书写

巩固运用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分清左右,认识四线三格,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后,尝试运用拼音进行识字阅读。

操作要领:通过“范写,讲解,自主尝试”等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母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和字母的笔顺,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教师要注意

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对写得不规范的同学做个别辅导,力求书写指导扎实、到位。课下引导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拼音读物,不断提高拼读能力。

※第四部分

汉语拼音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完成拼音学习的主要任务。

首先,拼音教学首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汉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拼音教材编排的认识常用汉字70个,不可以拔高要求。这些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教学中,教师不要作字形分析,让学生整体识记即可。教材中的儿歌只要在教师的领读下读熟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

其次,拼音教学要以音节教学为中心。掌握音节是拼音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是衡量拼音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充分发挥拼音作用的关键。因此,教学中除了对声母、韵母的音、形和拼音技能做必要的指导外,应着重进行音节拼读和书写的训练,要以音节教学为中心。

那么,每节拼音课的教学中怎样强化音节教学呢?(1)看图引出音节词后,要认真指导学生读准音节词的音,使学生对词的读音和表达的意思有初步的印象。(2)引导学生把音节词分解为音节后,要指导学生把要学习的音节多读几遍,为声、韵的连读做准备。(3)对学习的音节要求学生带调读,按四种声调的顺序读,逆顺序读,变顺序读。(4)对学习的音节和音节词要指导学生书写,书写量可少些。

教拼音还要在帮学生读准音节上多花一些功夫。要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的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拼读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读轻、读短的良好习惯。

2、要以读写应用为目的。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掌握拼音是为了应用在提前阅读和写作上,决不是仅用拼音做识字的工具。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设置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语言材料把拼音同语意联系起来。如教学拼音除了结合教材中的词、句外,还可让学生用构词率高的音节组词,用所组的词练习说话等。只有把拼音同语意联系起来,使其有音、有形、有义,才能引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识记字母和音节;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的思维。

3、要正确使用“情境图”与“语境歌”。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来教学,特别要注意用好“情境图”和“语境歌”,做到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说话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学时可以用“情境图”引出声母、韵母;“语境歌”是用来巩固“声母、韵母”认读成果的,注意把握好它们的使用时机。值得提醒的是,使用“情境图”和“语境歌”时,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是只强调“情境图”、“语境歌”的一般功能(如观察、思维、表达等),却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目标。不要在指导学生观察、说“情境图”上花过多时间,这样,很容易变成“看图说话”课;二是只看到“情境图”、“语境歌”与声母、韵母的表层联系,而忽略了它们上述的深层意义和根本价值。

4、要正视学生的知识差异。

拼音教学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就是孩子的拼音知识差异,部分孩子已有

学前教育的基础,掌握比较扎实;部分孩子虽然有基础,但是知识不精确、掌握不牢固;还有的孩子是零起点。对此,教师应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灵活的教学措施,因材施教,保证各类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5、要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学生好动,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教学要力求生动活泼,应该多采用歌谣、游戏、活动等方式。

(1)根据独儿童语言特点,运用儿歌激发兴趣

儿歌工整押韵,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拼音教学中编写一首首儿歌,学生边拍手边识记,学起来有趣,记起来容易。

如刚学单韵母a、o、e时,虽然简单,但对刚接触拼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若能把学生喜爱的动物编入儿歌,儿歌熟了,字母也掌握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圆圆脸蛋扎小辨,张大嘴巴a a 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 o 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编的一首儿歌,相信许多低年级的教师们应该都看过也用过,结合教材课文中的插图一起教学,学生们很快便能掌握此课的教学内容。

拼音教学中有不少的地方方言,其常有二声、三声读不准或者三声、四声不明显的现象,我们也可借助儿歌来解决问题。如;

a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转弯四声降。

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中,如b与p、f与t等,它们的外形非常相似,对分辨能力较差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混淆,我们也可以通过儿歌,把抽象的拼音形象化,这也更有助于记忆。如:

听广播b b b,爬山坡p p p,左下半圆d d d。

一个门洞n n n,两个门洞m m m。

一根拐棍f f f ,鱼儿跃起t t t。

一条棍子l l l。一把椅子h h h,一只母鸡j j j。

儿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师生共同创作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了极高的创作欲,学生的语言及思维能力均得到发展,同时尝到学习中的成功感和趣味性,更增强其自信心。

(2)穿插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但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因此,把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引入课堂,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学好拼音。

①找朋友

在学习拼读音节时,老师可请数名学生扮演不同的声母和带调韵母,然后让其各找回自己的“朋友”,组合起来拼读。这不但活跃课堂气氛,小朋友学习的热情也顺速高涨。

②猜谜语

猜谜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也非常喜欢。如学习“yuè”时,让学生猜“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有时挂山腰,有时落在树梢”的东西是什么。当学生猜出谜底时,再引出音节,通过这样的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掌握的知识便会更牢。

③开火车

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背诵《字母表》、或检查和巩固音节读音时便用得最多。只要教师能作好开火车前有趣的导言,学生们对开火车这游戏便马上就来劲。

另外,练习音节拼读可还可用“摘星星”“摘苹果”,还有“钓鱼”“猜一猜”等游戏。只要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拼音的教学也会让小学生们轻易地掌握。

学好拼音是小学生们学习语文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孩子们对它的喜爱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拼音,就必须让拼音教学充满活力,透出新意,让孩子倍感新鲜,从轻松愉快的体验中掌握知识,使他们喜学、乐学、会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讲座心得体会.doc》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讲座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