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021-01-1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

【摘 要】论文紧扣新课程核心理念,阐述了以“自主―探究―体验―合作”为线索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化学教学将倾向以实验探究、实验验证为主流的研究型学习模式课堂设计可按如下线索组织学习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是这种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化学众多教学模式中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有概括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是诸多模式中构建和谐化学课堂最具优势和最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模式,也是新教材的要求。苏教版新教材【活动与探究】栏目也确切告诫我们,该功能栏目的编写理念是: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1]

一、“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学习情境,引出化学问题;其次,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探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二、“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化学教学将倾向以实验探究、实验验证为主流的研究型学习模式课堂设计可按如下线索组织学习活动: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对实验教学功能全面开发,以学生能够发展为目标的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探究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教学程序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即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不断地发现新问题,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首先,从需要解决什么到怎样解决问题,都尽量通过实验来展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化学奥秘。

其次,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再次,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在没有结果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过程,是思维方法,是科学品质的培养。

最后,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的形成”三者的统一。

科学的探究模式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四、案例说明:

(一)引入:播放铝条加热的实验录像

引导学生发现铝条熔化但不下滴,引出氧化铝。

归纳知识点:铝被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二)探究活动设计

1.讨论

氧化铝属于什么氧化物?用反应来证明你的观点?

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2.讨论

请利用下列试剂设计几种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案: AlCl

3、NaOH溶液、氨水、盐酸。

通过思考、小组讨论、回答出方案:

①往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②往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可进行适当的引导,由氢氧化铝的组成分析反应物所应提供的微粒。

3.探究实验

(1)探究实验一:实验室制氢氧化铝方案。

实验1:取少量氯化铝溶液,向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2:取少量氯化铝溶液,向其滴加氨水至过量。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以及氢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的事实。

在黑板上记录相应的实验现象、结果,探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式。

方案评价: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各方案的优劣。

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客观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并由此得出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

归纳:铝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最好用铝盐与弱碱溶液(氨水)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

(2)探究实验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设问:通过实验探究一下它能否跟强酸反应。

小组实验:往实验2所制备的氢氧化铝沉淀中滴加盐酸。

记录学生实验结果,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氢氧化铝是否是两性氢氧化物。

(3)探究实验三:能否用偏铝酸盐制备氢氧化铝?

方案3: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方案4:往实验1所得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直至过量

学生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和回顾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反应过程得出方案3;分组进行方案4的实验

记录:在黑板上记录相应的实验现象、结果,探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

方案评价: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各方案的优劣。

知识归纳:

本课总结:制备氢氧化铝的四种方案.并由四种方案的反应式归纳出Al3+、Al(OH)

3、AlO2-三种微粒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重点知识,加深学生记忆;进一步深化拓展,得出各微粒间转化关系,使知识更系统化。偏铝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最好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来制备氢氧化铝。

五、结束语

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学生与教科书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课教学中还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真正起到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实现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世存.《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3月

[2]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以中学化学教科书设计为例》.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4月

推荐第2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汉南区育才小学

张晓英

一、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往往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阅读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的分析、讲解,其教学模式一般为“讲授——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由于受教师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学习,学习方式单一被动,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掌握知识,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学习能力普遍不强。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不利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界定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做到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宽容而不放任,严格而不束缚;更多地要器重那些敢于对知识“质疑,求异”的学生。

三、模式程序及操作程序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立足于“语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基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引领提升——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课外延伸,拓展运用。

1、创设情境,确定目标。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确定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依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读目标。

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很多:有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思想感情的。语文阅读整体的感悟是很重要的,眉毛胡子一起抓,必然会不深入。这就要确定几个重点,根据这些重点来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部分是传统的理解课文内容部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展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期间注意内容与形式兼顾,不相脱节。

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学生开始自主学习,边读边感悟课文内容。此时教师的任务是掌握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尤其关注中差生的学情,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各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明确下一步汇报交流的重点。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学习,把一般的、浅显的学习内容在组内解决。有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当问题无法在组内解决时,在全班讨论交流时提出来。

3、全班交流,引领提升。

在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探究重点问题。这一过程要求全班学生参与交流,认真倾听,起到学生帮学生的作用。

此过程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在围绕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求把所有自学中的问题都展现出来,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小组讨论解决或全班讨论解决,还解决不了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读悟结合,共同品析重点语句,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最后在有感情朗读中升华文章主题。这样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强化语感训练,学会读写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4、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能紧扣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的练习内容当堂进行检查。因为班级教学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检测内容应有层次性形式要多样,以基础练习为主,注意习题的层次和梯度。题型的设计以句式训练、语段仿写、拓展性阅读等等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5、课外延伸,拓展运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等。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学科界限,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抓住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课文类型与学生实际加以灵活变通,学生的探究就能获得成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要始终贯彻“主体参与”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推荐第3篇:“自主、合作、探究”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内容提要】 目前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中盛行的依然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严重弊端是: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的教学媒体,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教师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学生利用该平台,可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新型课堂学习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

合作

探究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深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工具性学科已在广大中小学普及开来。正确迅速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将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多数教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从而使我国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特别盛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其缺点是过分的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受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不能怀疑。”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根本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传统的教育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本身,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总以教师讲授为主,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与效率较低。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上曾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型学科呢?

我认为恰当的教学模式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在这里,笔者就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出发,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自己和他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谈谈“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一、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与传统的其它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首先,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综合实践性,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强调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能力。其次,它极富创造性。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既能深入理解各种信息手段的特征、各种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又能对给定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并能对各种信息的活用进行评价和完善。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造力。第三,它集现实性、实效性于一体,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单纯的某些知识和某种技能,而是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和活用信息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处理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提供了智能化的信息平台。

为培养符合21世纪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国内外的许多教育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教学为主导"新型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局域网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为这种模式的实践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完美的组织管理系统.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看得见,听得到,而且可以触摸得到的信息。经研究发现,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量比仅用听觉获取的多、而且保持的时间也比较长。另外,一些优秀的教育软件(例如: 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FrontPage、几何画板等 )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现在,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远程教育IP数据接收的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从网上去下载软件、课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修改,另外还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课件进行教育教学。例如,小学语文《田忌赛马》一课,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口头讲解孙膑是如何帮助田忌更改马的出场次序来战胜齐威王的,而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动态演示赛马过程,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同时课件的演示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孙膑的做法,印象深刻。

其次,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性,可以实现有效教育资源的最有效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但是,如果教师将这些资源按照传统的信息组合方式组合在一起,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而信息技术的超文本特性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联想到另一个概念或主题。多媒体的超文本就是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是由节点和链组成非线形网状结构。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性将所有的教学信息如:文字、图片、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组成一个超媒体文本,这种文本和传统的文件和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更有利于人的阅读和思考,当然方便学生的学习。

2 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智能化的信息平台。

教师利用网络的超文本特性把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制作成一个学习的平台,学生利用它,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自觉的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这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其次,计算机的网络特性为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式学习。所谓合作式学习,就是要求多个学习者对提供的同一问题阐述不同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人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合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

最后,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

加工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综合上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沿用某些基础学科传统的、死板的课程风格,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征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搭建智能化的信息平台,这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课程的风格,对单调的讲授方式加以改造,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陈至立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王丽珍 刘志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性教学模式》

中国电化教育 2003.5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 1997年第3期

推荐第4篇: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雅长中心校:补小艳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和蔼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第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教师要多给一点微笑,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阳光与雨露。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妨“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其次,要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常说“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相信你,你能行。”等,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保证高涨的热情。

第二,自由选择,民主和谐。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它可以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开放,学生有了更多的思维空间,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教学《祁黄羊》一课的过程中,读书时,我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句群进行朗读或默读;作业时,允许学生在布置的作业范围内选择作业;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 2,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通过讲故事,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势,让学生快乐地进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如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我呢?则参与讨论,适时给予点拨,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解答刚才那些疑难问题。事实上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学懂了课文,这时我评价说:“你们真行,真会动脑筋,靠自己的反复读,用心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懂了课文。”在这环节中,教师的“导”已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在教他们,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

3、充足的学习时间,是自主学习的保障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地学习,我们就要尽量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学习结果的评价权。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这样就能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我有意出错误,然后让学生来评价,做小老师,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指出我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自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随着主体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高涨,因此,教学中时刻要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

在新世纪之初,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逐步变为现实。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推荐第5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分析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分析报告

———学生调查问卷 姓名:

一、调查目的:经过半年的探索研究,现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否促进我校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二、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本人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两个班答卷情况大体相同,但全部统计工作量很大,且可能是重复统计,所以任选其中50份作为样本,统计数据如下:

三、调查内容:

1、你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感到:(

A、满意______ B、不满意_______ C、一般_____ 评价:

2、课堂中你喜欢老师提问你,还是你有问题提问老师?(

) A、老师提问我______ B、我问老师______ C、都不喜欢______ 评价:

3、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你喜欢哪种方式的学习?(

) A、老师讲,大家听:即教师的教授为主。______ B、自己学习,不会的内容请教教师或同学。______ C、自己学习,同时小组讨论较难题,注重方法。______ 评价:

4、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中,你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新的尝试呢?( ) A、是______ B、否______ 评价:

5、在新型的课堂中,你应怎么办?

A、积极参与______。 B、消极______。 C、一般______。 评价:

6.在以前的物理课上,你认为你和老师是(

A.完全是师生关系,教师教,学生学______。

B.朋友关系,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像朋友一样______。 评价:

7.以前,物理课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你认为( ) A.比较充分______ B.较少______ 评价:

8.你觉得以前的物理课上得怎么样?(

A.枯燥无味______ B.活波有趣轻松______ C.老师讲得太多______ 评价:

9.你自认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A.很主动______ B.一般______ C.被动______ 评价:

10.写出你最喜欢老师怎么上课?

评价:

四、调查结果分析:

推荐第6篇: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传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科学时能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人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科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推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小学科学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获得科学探究的有关技能和方法,培养热爱科学、善于思考、求真务实、互助合作、保护环境和呵护健康的生活态度,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不是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教学过程,而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不仅在科学教育里能够运用,而且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探究是科学家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营造探究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把纸团塞进透明玻璃杯底部,然后将杯口垂直迅速按入水槽里面的水中,此时问学生:“玻璃杯里的纸团湿了吗?”学生纷纷回答:“纸团全都湿了。”我又说:“纸团真的湿了吗?同学们来仔细观察。”于是,我迅速将玻璃杯垂直向上从水中拿出来,取出杯底的纸团,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这样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学生猜想的那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于是一个个奇怪的问题从小脑袋里冒出来,“为什么纸团在水中没有浸湿呢?”“为什么把纸团单独放入水中,纸却能湿呢?”“玻璃杯里有些什么东西呢?”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杯底里的纸团为什么不会湿吗?那么我们来研究其中的奥秘吧!”有趣的实验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探究动机,能自然而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课题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游戏、故事、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在教《电路的研究》的活动1,让小灯泡亮起来,我先谈话导入,“每当夜幕降临,我们走进房间时便会顺手按下开关,电灯亮了,每当要上床睡觉时,也会按下开关,电灯熄灭了。为什么灯泡会亮灭呢?”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然后分发每小组各一节电池,一条导线和一个小灯泡,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连接,使小灯泡发光。开始学生认为觉得很容易连接,纷纷动手操作起来,可过了不久,便听到有的学生说:“咦,怎么回事?小灯泡怎么没亮呢?”还有的学生说:“难道电池没有电吗?”于是我便启发学生说:“要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流是否要通过小灯泡呢?”于是学生纷纷议论起来,过了不久,有几个小组的同学都惊奇地叫起来:“老师,我连接的灯泡亮了。”这时,我叫连接灯泡的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下电路连接简图,老师分析小灯泡发亮的原因,经过分析,学生明白电池、电线和灯泡要形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灯泡才能发亮。然后再要求连接灯泡没亮的小组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次动手操作,最后学生都做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引导观察,自主探究,突破科学知识的抽象化。

科学的东西往往是抽象的,单凭猜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抽象的东西必须通过科学的实验而解决,实验探究不但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学生对木板、塑料泡沫在水面上是由于水有一种上托的力,即浮力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而对于沉入水中的物体(如石块、铁块等)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就很难理解。尽管教师讲解,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这就要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来解决,让学生用测力计先测量出石块或铁块在空中的重量,再将石块或铁块缓慢放入水中,观察测力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再将石块或铁块提出水面,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测量出石块或铁块重量,再放入水中,观察测力计读数有什么变化。通过观察——实验——再观察——再实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只不过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可见,通过亲身探究实验是突破科学知识抽象化的好方法。

4、小学科学课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小学科学活动中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研究科学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交流形式,从而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教师垄断信息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把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

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要适时指导。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时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机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我们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我们绝不能包办代替。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教师注意适时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身探究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才能使小学科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推荐第7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之我见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之我见

语文课堂教学属于教学实践范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为我们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的问题,更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是教师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者,成为自主问题的发现者,成为自主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更要懂得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从而,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自主、合作、探究的建构性学习方式,就是要转移教学的中心,由过去教师的教,转向现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明确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自主知识的建构者。让学生在发现、探究等自主学习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营造平等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感到民主、宽松、融洽、自由、坦然、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学生才能主动介入学习过程,自由地思考、探究,无所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营造民主的、自由的学习情境,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沉下去”看学生,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发展中的人,相信学习是学生个体生命生存与发展的本能,使课堂形成强大的情感磁力场。

2、教学即是认识过程,又是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点缀,而是学生获得充分、生动发展的必需。学生只有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才能更有效地获取鲜活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相应的技能;才能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学科教学的活动化,即用活动教育的思想来指导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活动因素,精心地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努力拓展活动的时空,丰富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积极地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动心,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为引人入胜的愉悦的学习活动,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性、立体化的大课堂。通过活动促进内化,通过内化推动发展。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竞争中发展;让学生在争辩中,获得思维的多向交汇,获得更多思考、表达、交流、倾听的机会,你的认识、我的感受、他的想法相互碰撞、补充、融合,促进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在活动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能动的活动中,主动思考,加深体验,经历训练,获得发展;让学生灵活地扮演角式进行主体的替换,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情境的感受、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学习认识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他人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让学生在写作中,加强读写的有机结合,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以读促写,以写促思。

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自主学习模式,从根本上凸显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地位。转化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角色,从重灌输转变成,学生个体及学生小组之间伴随着思维逐步深入的对话碰撞,这才是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推荐第8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简介讲解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简介 赵宗华

我校“课堂教学最优化实验研究”从 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进行了五年。 五年来, 全校教师在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课堂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华罗庚教授的 优选法理论的指导下, 开展了全校性的实验研究, 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学 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年年创三中历史新高。 实验中, 每个教师都 能够根据自身实际, 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最优化模式。 随着实验的深入 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2009年,每个教师又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重新整 合了自己的实验模式。 不少学科也由个人实验模式转向了集体实验模式。 从目前 已定型的实验模式看, 其实验的主体内容, 基本都是在新课改理念主导下的自主 探究合作学习模式。为了促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特在整合全校课堂教学最 优化实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望认真研究 实施。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大致分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当堂完成学习任务——当天清理遗留问题” 等四个基本环节。 而实现这四个基本 教学环节的载体是探究学习学案, 现将探究学习学案编写过程以及 “自主探究合 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作如下说明。

一、编写探究学习学案

探究学习学案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载体, 其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探 究指导作用。它有别于一般的预习提纲和导学稿,是由教材解析(教学目标、重 点难点、易混易错点、高考解读等 ——知识点探究学习提纲——知识网络图表 ——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步骤及规律总结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 教学时应与 课本及学生资料等结合使用。

(一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分配并及时完成探究学习学案编写任务

1、明确学期教学要求。开学初,备课组长应根据上级教学安排,结合学校 实际,带领本组教师弄清本学期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安排、教学奋斗目标 等,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有序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通读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大纲、学生所用资料等,科学划分学时, 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备课组组长应在开学初带领本组教师通读教材、教参、课程 标准(大纲及学生所用资料等,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科学 划分教学学时。

3、分配探究学习学案编写任务。分配编写任务时,应根据本组教师实际情 况而定, 教师教学水平相当时, 可以平均分摊编写任务。 有新毕业教师或没有教 过本年级教材的教师时, 老教师和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多承担或完全承担编写任 务。新教师可以负责打印、分发等任务。另外,也可以根据本组教师对某部分知 识教学的特长分担编写任务等。 对于每个教师承担的任务, 一是要明确具体内容; 二是要明确编写时间;三是要明确编写要求,严禁放羊式编写。在此基础上,教 师应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稿。 为保证编写质量, 探究学习学案上必须注 明编写人,以备核查和师生共同监督。

4、制订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主笔,全 组教师共同研究, 制订出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并报教导主任批准和教导处备案。

这里强调全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 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每个教师明白本学期计划 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按照计划教学,既可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又可 以把集体计划转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 而由组长一人起草的教学计划是不可 能达此目的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相对较弱。

5、集体研究定稿。教师个人学案编写完后,由备课组长组织全组教师进行 集体讨论研究, 提出修改意见, 编写人根据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最后 由备课组长审稿签字(也可以相互审稿、印刷。严禁不经过集体研究的、谁编 写谁印刷分发的现象发生。 探究学习学案原则上应在开学前编写完成, 印刷成书, 否则, 不仅保证不了编写质量, 还会因为不能按时完成编写任务或不能按时印刷 而影响教学进度,造

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一次编写时,也可分段编写,但必须 有时间提前量, 以确保不误教学。 第二年可以在此基础上修编成书, 以后年年完 善使用。

6、准备学案答案,原则上谁编写谁准备,可以文字印刷,也可以制成课件。(二探究学习学案的编写具体要求及其作用

探究性学习学案分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两种。 复习课学案编写已在高三 毕业班复习备考方案中作了详细阐述, 这里只对新授课学案编写加以说明。 新授 课学案分课时学案、单元复习学案和对应性训练学案三种。

1、课时学案

课时学案即供平时每节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使用的学案。 编写时 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具有时限性,必须保证在每节课 40分钟之内师生共 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具有针对性, 针对每节课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编 写。 三是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能够根据课时学案自主探究学习。 若学案编写过于 简单, 则学生通过学习无法弄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无法在学懂知识的基础上延 伸、迁移和升华;若学案编写不能直观明了,则学生无法自主学习;若学案编写 内容过多, 则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这些都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一 定的负面影响。

课时学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②本节课重点、难点及易 混易错点。 ③本节课知识点自主探究学习提纲。 ④例题及训练题学习提示。 ⑤应 用本节所学知识解题时的思路、方法技巧、解题步骤、规律性总结等。⑥本节学习内容在本学科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高考解析。 ⑦课堂小结。 其中①②④⑤⑥ 应由教师直接总结完成, 学生在上课时学习思考即可, ③⑦由学生在上课时自主 完成(⑦应为空白,学生学习后自己总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总结。上课时, 学生通过阅读①很快就知道本节课学习时应达到什么要求, 以做到心中有数, 明 白自己学习是否达标。 通过阅读②很快就知道本节课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 是难点、哪些地方易混易错, 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③和④的提示作 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阅读⑤知道怎样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通过 阅读⑥很快就能明白本节内容重要与否(即是否是主干知识及高考时考什么、怎样考等。通过自主

完成⑦理清并弄明白本节课都学习了什么,有什么启发等。 编写学案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边要求的项目进行取舍, 也可以根据需要 另增加项目。各项目内容应遵循前边提到的编写学案三原则(限时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或不说,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否则, 学生光看学案就用去了很多时间, 则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会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连锁的恶性作用。 为了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特对③作如 下说明。

编写知识点自主探究学习提纲时,可用填空的形式,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 让学生在学习时边读书(或相关资料边填写。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对每个知识 点应从各个角度进行分割解剖, 让学生既学习该知识点, 又同时弄清楚其内涵和 外延。

对理科而言,原则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编写:(1该知识点的文字表述是 什么。(2该知识点的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结论和关键词是什么。(3 该知识点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为什么要限制这样的使用范围。(4该知识点有 无公式表述,若有,其表述公式是什么。公式中每个量怎样用公式变形来表述, 公式中每个量的单位是什么、换算关系是什么, 公式中的量有无限制范围或附加 条件等。(5该知识点有无推论,若有,其文字表述、公式表述是什么;若无, 为什么?(6该知识点有无逆定理,若有,怎样表述;若无,为什么?(7该 知识点易混易错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8该知识点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 活中都用于哪些方面,怎样用。(9该知识点怎样与本科其他知识联合应用或 跨学科联合应用。 (10该知识点在教材和高考中的地位是什么,是否属于主干 知识,大纲要求学习到什么程度等。

对于文科而言,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编写:(1该知识点的文字表 述是什么,有几个要点。 (2该知识点关键点或关键词是什么。(3该知识点 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为什么?(4该知识点易混易错点是什么,为什么?(5 该知识点与哪些政治观点、法律法规、政策等有怎样的关联。(6该知识点在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用于哪些方面。(7该知识点怎样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 知识联合应用。 (8该知识点在教材和高考中的位置是什么,是否是主干知识, 大纲要求学习到什么程度等。

上面是对每个知识点提出的原则上的解剖点, 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科学, 各 学科在编写时可以取舍, 也可以改正和添加某些项目。 另外, 有些方面学生不一 定能通过自主学习回答出来, 此时, 教师可以直接加以说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读读记记即可。

2、单元复习学案

单元复习学案是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时使用的一种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复习方 法不同,编写学案的方法和要求也不相同。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 若教学时间较紧, 则可以采取教师一步编写到位的方法。 学生自主 学习,理解记忆,并通过训练进行巩固升华。此方法原则上编写 1+2三个学案。 一个学案是本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本单元教材说明 (又分为本单元教材知识点目录;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总结说明;知识点 学习层次分类、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高考解读四个部分;(2本单 元知识网络图表;(3本单元知识点解题时的思路、方法技巧、解题步骤、通 式通法及规律性总结等。 另外两个学案是和本单元知识点对应的两套专题训练学 案, 也即专题训练题。 第一套为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解题步骤、通式通法、基本规律的基础性训练题。 第二套为升华性的模拟学校期 中期末考试或高考的训练题。

学生通过阅读知识学案中的单元教材说明, 在原来零碎学习的基础上, 对本 单元知识点有了整体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阅读知识点网络图, 能快速形成局部知 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阅读本单元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解题步 骤、通式通法及规律性总结等, 能在过去零碎运用知识解题的基础上, 升华解题

能力。 通过训练一能够进一步巩固知识和解题能力。 通过训练二能升华知识和解 题能力。

方法二。 若教学时间允许, 教师可以编写成提高性提纲, 让学生在自我重新 阅读所有课时学案基础上,自行完成知识复习学案中的三项内容(见方法一。 另外, 为

了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师可事先将正确答案制成课件, 或者 学生学习讨论后即发放,让学生完善。编制的两套训练题同上。

3、编制对应性训练学案

对应性训练分为平时课时对应性训练、单元复习对应性训练及考前对应性训 练三种。 单元复习对应性训练前边已经讲过, 这里不再说明。 考前对应模拟训练 则应根据考试范围、命题难易度等进行编写, 这里也不再说明。 现就课时对应训 练进行详细说明。

(1根据课时划分情况对对应性训练习题进行划分。开学初,备课组长应 带领本组教师, 根据课时划分情况, 对对应性训练习题进行课时划分, 并做好文 字记录,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2对每课时习题进行筛选。在划分课时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应 根据学校要求, 要求并检查督导本组每个教师熟悉课本上每课时对应性训练题和 学生所用资料上的每课时对应训练题。 至少在讲课前一周全部做一遍, 然后在此 基础上带领本组教师对每课时对应训练内容进行研究筛选。 训练内容包括三个方 面:一是课堂训练题;二是当天书面作业题;三是资料上必做题目。对于课本和 学生所用资料上的题目, 经过讨论, 该删去的一定要下决心删去, 该补充的要补 充, 筛选习题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每节课安排了多少课堂训练时间; 二 是学生每做一道题需要多少时间 (可根据教师做题时间推算 ; 三是当天有课的 学科会不会布置书面作业, 若布置有作业, 学生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学校规定每 科原则上应为 10—— 15分钟 ; 四是考虑每天学生自主支配的课外时间有多少, 这些时间里除去学生日清占用 40分钟外,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做书面作业和 当天对应的资料(学校规定当天没有课的学科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和资料作业; 五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六是要考虑课本和资料上题目的质量情况。 然后在 此基础上, 确定出学生完成课堂训练、当天有课学科的书面作业和本课时对应的 资料试题分别所需要的时间和合适的题目数量。 只有这样做才会保证把最好的题 目选出来, 才会保证学生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益, 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 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很难。

一是我们的不少教师还没有 这样的习惯和尝到这样做的甜头;二是个别教师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有待提高; 三是不少教师认为课本和资料上的题目既然编上去了, 就有其道理, 学生就应该 全做, 否则是一种浪费 (忽略了资料具有的商业价值和课本要面对全国不同地区 和不同类型的学生的需求 ; 四是一些教师害怕如果这些题我不让学生做, 同学 科其他教师让做了, 我就有可能考不出好成绩; 五是害怕课下时间我若是不占别 人就会占用, 我就吃亏。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 对于课本和资料上的习题照单全做, 学生全做已经成了多年难以纠正的弊端, 其结果是学生没时间做, 要么不做, 要 么抄袭, 而教师们却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二分之一左右滔滔不绝地讲评, 既浪 费了师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又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 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多 了,呼吁教师们一定要科学筛选,高效做 10道试题远比没有效率的做 100道题 不知道要强多少! (3筛选出的对应性课堂练习题、当天书面作业题及学生资料上的必做题 目的处理方法。

为了确保训练效果, 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可以把这些题目和例题一起编辑到 学案中去, 最好是开学前成书。 二是对这些题目全批全改; 三是这些题目必须进 入日清和单元双过关的范畴, 让学生做到满分题,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要组织验收, 教导处要组织检查,并列入教师考评。

到此,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这里需要强调 的是, 要保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学案编写质量和习题筛选的质量至 为重要。希望教师们充分认清这一点,否则,实验就可能失败。至于教师是否再 书写文字教案, 我认为还是应该书写的, 只不过写成简案就可以了。 简案中有两 点必须详细:一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设想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补救办 法;二是教学后记。

推荐第9篇:论“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模式

论“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构建“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建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建立相互信任平等的关系、学会倾听学生问题充当朋友的关系、合作交流同伴的关系、互助沟通桥梁的关系。又由于学习形式是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因此我们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知识权威的象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行动理念者,是“导”而不是“教”,是参与者、问题呈现者、对话交流者、情境刺激者、科学指导者、问题评价者,而不是师道尊严。从真正意义上说成了合作伙伴、学习者、参与者、成了学生活动的设计者,成了学生学习研究者。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策略性、智慧性指导,提高学习绩效。落实课程目标,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在采用结构化备课的基础上,通过教材分析,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又利用全景式评价学生的个性、爱好、气质、差异、家庭。分层布置预设问题单。〔按照结构化预习的学习流程安排自学任务。〈一〉预习任务:即教材第几页到第几页。〈二〉完成任务:1.按“六字诀”阅读要求(即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受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完成阅读任务。2.结合教材内容,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完成概念、原理性问题。3.针对当节课内容由易到难精心设计,并具有梯度的2—3道题。〈三〉问题评价:即通过预习内容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发现的问题。在课堂内展现,然后采用自己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评价、师生共同评价。最后由老师提炼、归纳、整理,可以作为问题生成单之用。〕再采用“三定”自主学习策略。〈一〉定时间。就是根据“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有效教学课型(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问题训练拓展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及教学工具“一案三单”预设的时间告诉学生,让学生闭口,看着《问题导读单》、《问题生程单》或《问题训练单》上的问题进行思考建构。〈二〉定任务。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学习目标,按照“一案三单”分层次安排学习任务。把任务安排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声音≤3°进行互动合作交流学习。但不能影响1.5尺以外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三〉定问题。就是大体在分配时间内通过过程体验提升意义上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可以作为问题生成单上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解决,或者留在下一节课作为问题生成单的问题在过程体验中进行解决。

二、合作学习为了“有效课堂”更有和谐性、开放性、灵活性、情境性、多样性、问题性、体现“有效课堂”的新特征。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坐立自然,行动自由。〈一〉要求在结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伴互助齐参与。训练评价争优先,研究讨论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出成果。〈二〉要求在合作学习技能上。做到学科话语要养成,表达精练扣中心。学会倾听不插嘴,看着对方注意听。听完补充要积极,帮助他人双进步。求助同学要真诚,得到指导要谢谢。帮助同伴要热心,诲人不倦解疑难。自控守约听安排,融入团队爱集体。团结协作智慧多,合作交流有收获。〈三〉要求在同一时间完成下面几个环节。全体起立——全体聚首——小组长开口(安排学习任务)——人人参与讨论(按上面要求〈一〉、〈二〉去做)——多元评价(即自己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只要抓住以上的要求和环节,就能够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交流探究

交流探究按照“六字决”进行展示。即讲——说话。要求话语结构完整,破敬句恰当,表达可用陈述句,讨论话语要准确,结束语句和谐有启发。思——思考。讲求“三定”原则。要求掌握时间度,完成任务,问题评价正确。论——讨论。要求人人参与,要自信、敢于张扬个性。评——评价。有见解、大胆、不怕出错勇于评判。演——表演。要求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活动角色化、表演正确灵活化。记——记忆、记录。要求记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记录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提升意义上的新问题。只要经常坚持展示自己,将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和提有。

四、教师点拨指导

在“有效课堂”视野下教师点拨指导。〈一〉课中行动点拨指导。①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②按问题解决课组织学习。③按照课型流程进行。(即问题呈现——自主合作——展示评价——问题训练——提升意义)。④采用一放、二扶、三退、四隐。〈二〉教学行为点拨指导。①问题牵动你、我、他。②对话自由创和谐。③刺激多元点活动(多方激励)④指导科学循规范。⑤评价全面扬个性。〈三〉教师智慧型点拨指导。①学生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②学生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指导。③学生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④学生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⑤学生问题深入时——使用递进式、发展性指导。〈四〉教师角色行动点拨指导。①生进师退(想学生之事、做学生之事、促学生之事)。②煽风点火激发学习热情。③评价效果落实质量和目标。

在“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教改实践中。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认真扎实的有效地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质量才能有效的提有,学生潜能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育事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推荐第10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初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还地桥中学

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

2013年9月

农村初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湖北省“中学语文‘教与学’策略探究”课题为指针,以市级“课内探究相结合研究”子课题为依据,以“探索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探索高效实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索课内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之路”为目标,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阶段目标

1、选择改革意识强、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课题实验教师,成立学校课题组。

2、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3、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结合实际,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开展课题研究,初步探索课内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新路。

5、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具体工作

1、确定课题人员,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启动会。

课题总负责人:胡幼华(校长)

课题组组长:黄寸发

课题组成员:梅朝进、黄寸发、刘顺才、柯军才、梅翠萍、刘幺红、罗安红、刘才兴、潘亦祝、陈海波

2、建立课题管理制度,包括教师培训制度、实验报告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

3、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4、通过集体研讨、个人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资料及前沿教育科研理论,提高教师素养,转变教师观念。

5、改革集体备课形式,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互动交流为主要方式,按照“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审核修改──课前备课”五环节,在备课中倡导同伴互助,共同研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对象等各个环节,使每一节课都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6、积极探索“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时间。

7、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提高探究式教学的质量。将探究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8、课题组加强探究训练,检查督促,确保学生每日的探究量。

9、注重日常积累,及时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还地桥中学

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

2013年9月

第11篇:自主 合作 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

------试谈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培养

四川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唐胜前

摘要: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呢?一是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这是基础;二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是关键;三是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这是保证。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内容 方法 评价

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首先应转变观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其中第三条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进一步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呢?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基础

传统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把自己孤立起来。新课标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程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如把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引进语文教学内容,笔者在授《“两弹”元勋邓稼先》时,在谈到邓稼先为开创中国核武器设计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时,就与伊拉克战争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与和平。

— —

1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1.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教师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用自己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影响学生,必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如校园的文化长廊、语文组的专栏、教室里的墙报、校园文学刊物等都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课堂上民主、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无拘无束地交流;教师不断地给学生以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这些都是非常适宜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再次,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出“导”的作用。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来“导”,在“导”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笔者在授《鲁迅自传》时,问鲁迅回国是“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到底谁帮助谁?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帮助鲁迅。我首先肯定,若按现在的语法习惯来理解是正确的,但从当时鲁迅本人及其家庭情况来看,应该是鲁迅的经济帮助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只是当时的文法句式与现在不同。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2.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正确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教师要不断开发并合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大语文实践的机会。如笔者在授《范进中举》时,当学完课文,师生共同归纳出本文的主题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后,我设计了两个讨论题:①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你对科举制度是赞成还是反对?②联系你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现在的考试(半期、期末、中考、高考)的看法。并单独用一节课,按每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赞成反对的不相上下。我趁热打铁按不同意见把全班临时分成两个大组,展开辩论,气氛空前高涨。辩论双方理由充分、事例典型、妙语连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2题则要求同学们写在作文本上,老师评阅后,又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当今的各种考试,并告诉同学们,我们国家正在着手改变评价方式、改革考试制度,并激励大家要趁年少努力学好各科知识,以报效祖国和人民。

其次,教师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改变过去“读死书、死读书”和讲授式、问答式等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展示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如笔者在授《变色龙》时,就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并在课堂上表演。五名同学分别扮演警官、巡警、赫留金、将军家的厨师、独眼鬼五个角色,扮演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较成功,博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还使同学们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了更鲜明、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小说的主题,更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

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形成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保证

传统的评价观念是以单纯的考分为标准,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重结果轻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禁锢了语文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如何改革呢?

1.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综合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考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成长过程成为评价的有机组合部分。如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自我评价和来自家长的信息等都应成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做到平时测验与期末检测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分数与等级相结合。此外,还要灵活运用除考试外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多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4.转变教师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即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简单的“对”或“错”的评价。新课程中出现的许多开放性问题,教师不能作简单的评价。如授《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时,针对少年毛泽东的“逃学”、“反抗父亲”,有同学认为是性格坚强的体现,值得学习;也有同学认为是不尊敬老师和父母的行为,不值得学习。对此,我们的老师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吗?

只有采用了正确的评价方式,才能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加强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上多下功夫,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的培养,真正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第12篇:“五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王华平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探索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模式过程中,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反复实践,摸索出了自主阅读——自主讲解——自主评价——自主训练——自主探究的“五自主”教学模式。“五自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五自主”教学模式 学生 教师 王华平,男,重庆市万州区太龙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进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们经过多年探索,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五自主”教学模式,即:自主阅读——自主讲解——自主评价——自主训练——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提纲指导下自主阅读,经过教师指导和同伴互助,在小组合作下自主讲解,在反思与感悟下自主评价,利用检测题有效进行自主训练,实现自主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五自主”教学模式的运用流程

(一)自主阅读 1.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拟定的学习提纲,自主阅读教材,理清逻辑关系。阅读过程中,分清识读、精读、泛读。思想品德教材每一框的框题概括指出了本框的主要观点,识读框题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明确学习目标。思想品德教材的正文,是凸显课标要求的基本概念或基本的政治观点,这是教学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时要精读。同时做好勾画和记号,在重点语句下划线,关键词语加着重号,难点划双线,疑点打问号等等。教材中的相关链接、探究活动、名言警句等,是学习的辅助材料,通过泛读,弄清材料的作用。 2.教师要求。拟定学习提纲——采用问题的形式,根据三维目标,拟出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指导学法——指导学生寻疑找惑并作出相应符号标记,指导学生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握学情——置身于学生中适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课例1】现结合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后面课例都以该框为例)时,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出示学习提纲: 1.我国的资源国情是什么? 2.人类与大自然的正确关系是什么?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什么?

(二)自主讲解 1.学生要求。课文讲解由每个学习小组依序进行。担任课文讲解的学习小组,在全班学生自主阅读后对课文讲解。讲解前要写好讲学稿。讲学稿包括课题、讲学目标、小组成员分工情况、讲学过程、课内疑惑。完成讲学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料查阅。可以到阅览室查询相关书籍,也可以上网查询,甚至可以借阅教师教学用书等资料。主要查阅课前导入的故事、歌曲、诗词、小品、视频材料等,课中问题的设置及回答要点,课后小结,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的举例阐释等等。第二,设疑答问。将思想品德课的课文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并概括出相应的答案要点。第三,撰写讲学稿。具体包括:课题导人——主要问题及答案要点——事例论证——课堂总结——存在的疑惑。 2.教师要求。教师的引导是否得法与讲解小组讲课的成功与否密不可分。教师要对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指导概括——听取学生对各种资料的价值分析,合理取舍,共同归纳出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炼出一个一个的问题,由学习小组概括出问题的答案要点。指导教法——导入的方法、讲解的方法、总结的方法、例证方法。指导教态——站立的姿态、说话的语态、面部的仪态。 3.【课例2】学生讲学稿如下:

(三)自主评价 1.学生要求。担任课文讲解的学习小组对课文讲完后,由小组长或者小组长指定一个成员代表本组进行自我评价。要总结出本组的亮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从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层次是否清楚,仪态是否大方,小组内部是否团结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他学习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评价,并对其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评价要有具体的指向,要有新意和深意,重点放在找差距、点毛病上。 2.教师要求。教师评价及答疑在当堂展现。一来防止过后遗忘,二来帮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感悟,激发思维活力。教师评价要精当,要多些建设性的点评。教师的答疑要抓住学生激烈的争议点剖析,抓住学生疑惑的共性的“盲点”点拨,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点科学指导,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热点的阐释。 3.【课例3】自主评价略

(四)自主训练 1.学生要求。学生完全独立、快节奏地按时完成。训练结束后互相评阅,然后将结果汇集到教师处,找出存在共性的“小组问题”“班级问题”,存在个性的“个体问题”。 2.教师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编写设计的检测题要具有科学性和层次性。既有基础性内容,还要有能力性、拓展性内容,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快乐。训练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训练结束后,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反馈并给予帮助,教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做到堂堂清堂堂结。 3.【课例4】自主训练题目略

(五)自主探究 1.学生要求。探究形式可以采用课内探究。利用小组讨论、集体讲座、师生对话、演示演讲、专题辩论、知识竞赛、编辑小报等方式,在课堂上当堂完成。探究形式也可以采用课外探究。以学习小组或者全班为单位开展课外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实践锻炼,懂得课堂上的思想品德知识与身边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进而了解社会,思考社会。如访谈、问卷调查、社会实践等形式。 2.教师要求。与学生一道分析探究题材。所选题材要具有针对性,切忌空和大;真实性,以事实服人;持续性,注重课堂以外的实践教育。让学生从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到现实的法制生活、伦理道德生活,从国情国策知识到耳闻目睹的现实社会的变化进行探究,在学生比较熟知和热门的环境中理解、感悟、合作探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认真组织,讲求实效,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基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调控好节奏和时间,做到“收”“放”自如。探究完毕,教师及时予以总结评价,多给予鼓励性和建设性评价。 3.【课例5】自主探究题目是: 1.以循环经济为主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一张手抄报,一周后全班展示、评比。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访谈本镇酒厂有关领导,就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专访。(教师提前与酒厂有关领导联系专访事宜)

二、“五自主”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建设学习小组是前提。学习小组的组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分组,每组由4-6人组成。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格特点、性别等合理配置,形成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实行结对帮扶,采取一帮一的方式。 开展人员培训。一是对小组长的培训,明确组长职责,培养他们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的能力。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生教生;生问师、生问家长;图书查询、上网查询等);组内团结互助的措施(落实“一帮一”);组内辩驳解疑(组员间质疑互辩)等等。二是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团结互助的培养。将小组成员分讲解者、评价者、记录者、答疑者等角色。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 完善小组评比。每月开展一次优秀学习小组的评比。主要从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发言、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比。自主学习成果,从小组在课堂交流的准确性、全面性、创造性方面评价;交流发言,从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准确性、科学性方面评价;完成作业,从独立性、准确性、整洁性方面评价。每期开展一次综合评比。从目标的实现情况、每个组员对小组的贡献情况以及组长的努力情况等方面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予以表彰和奖励,从而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 2.强化教师主导是关键。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备学情,能够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课前要制定学习纪律,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负责、尊重、倾听、分享、协调,学会欣赏他人和表现自己。课中的教师是引导者、激励者、参谋、主持人;课中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合作情况,对不能认真参与交流的学生及时加以引导,对学生争执不下或思维受阻不能深入时,及时介入或点拨。课后,教师反思课堂中的成功与失误,与相关学习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沟通,对课堂中生成闪现的有效资源、独具特色的讲解、富有创意的想法及时引导和肯定。 3.培养学习能力是重点。“五自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读书的能力、讲解的能力、评价的能力、训练的能力、探究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一学期乃至一学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逐渐地一步一步地锻炼而成。这期间,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多把机会留给他们,多把掌声送给他们,多把关爱传给他们。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有的读书精彩,有的讲课生动,有的评价新奇,有的训练得法,有的探究独特„„日积月累,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普遍提高。还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利用小组长、优秀学生的骨干示范,增长其他学生能力。化他有为已有,通过不断观察、学习、总结他人的经验,逐渐培养自己的能力。学生的示范比教师的说教效用大得多,学生在参与学习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在优秀学生的带领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自然会有提升。 实践证明:实施思想品德课“五自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宽松教学环境。 (责任编辑:刘丹)

第13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实验课教案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数学一组 马吉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晰问题:

1、口算。28÷2= 240÷8= 32-0= 48+0= 0×2= 3×0= 0×9= 8×0=

2、不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2 292 6 358 7 2147 5 605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我们来看幅情景图“小猴子分桃子”

提问:

1、每只猴子平均分几个桃子?还剩几个?

2、如果再来三只猴子,每只猴子平均分几个桃子?再来8只呢?100只呢?198只呢?、、、、、、

三、实践应用,拓展思维:

1、桃子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只猴子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李思家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学生口述,老师再板演一遍。重点强调简便算法。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

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

解决第二个问题:万青家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两例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

四、课末检测,评价体验: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例题6: 309÷3=

420÷3=

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第14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构想)

一、创境激情,导入新课

1、交流激情

2、游戏比赛

3、问题故事猜谜等形式

4、复习旧知

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听、看、思入情入境,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生自学、探求新知

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目标,都要制定明确的内容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等,明确的目标为学生的尝试、合作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交流探求本课学习目标。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自学课本,通过圈、点、勾、画、读、写、想等学习手段,自“悟”学习内容,凝神思索发现问题,教师始终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观察、询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特别注意和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培养他们好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向潜能生给与学习方式的指导。这种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根据目标任务预习尝试学习的过程,是自己凝神思索发现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自学测评、交流汇报

教师针对自学目标出示相应测试题,学生做检测题,教师巡视点

评,并以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结果。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个体在自己学习尝试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由组长引领,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是好的方法、经验、好的题目、好的发现均由组长整理汇总准备在班内自主展示。合作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可“互查”,成员之间彼此检查个体尝试学习中的情况;可“互助”,优生当“小老师”帮助困难生;可“互通”,互相交流自学之中的见解、疑惑和发现。

四、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1、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2、引导质疑。

3、小结(教师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使师生学做教互动合一。

五、作业点评、知识交流

1、布置课内作业

2、抽查课内作业

3、布置课外作业(根据所学课而定)

学生作业分为必做型和选做型两类。其中必做型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选做型包括能力拓展型、思维创新型。要求教师做到当堂作业面批面改,使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得到反馈,便于教师课外辅导。

总之,学校将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更新教

育理念,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后的各项研究工作,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把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将深入研究创自己的特色。

第15篇:传统教学模式与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与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区别

平远县中行中学

姚岸良

新的课程标准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变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规律。随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愈显得不堪重负,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物理学的教学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着积极的创新和改革,创设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的情境,为学生寻求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探求物理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传统的教学——接受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直接呈现,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学生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接受模式的区别可以归纳为:

(1)从教师的角色来看,教学——接受模式中教师提出决定,控制并微观管理学习,以常模标准确定成绩提供反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视教学内容为客观的。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选题和进度上起主导作用,师生在针对学习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中构成搭档关系,教师作为资源的获取者,学习者,指导者,组织者和研究者,教师将内容个人化并批判性的对待。

(2)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学——接受模式的课程是由教材决定,学习内容占主导,问题是给定的,通常已有定论,信息提供给学生以备将来之用,知识作为事实材料提供给学生。合作探究式课程产生于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兴趣,学习过程占主导,问题是开放的,现实的,信息只在解决现实问题需要时寻求,知识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工具。

(3)从学生的角色来看,教学——接受式中学生上课听讲,消化知识,学生积累储存知识以备将来之用,在课堂上学生承担一些共同的任务和活动,即使用知识,学习有关问题的解说,在教学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合作探究式中学生作为探究者和知识创造者,建构知识用于当前情景;学生在教学中的任务,活动基于小组的合作与分工,应用知识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富有个性的解释和批判知识。

一般对教师来说,采用新的课程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而且有些曾是很成功的做法。合作探究的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不能仅把它看成一种教学形式,而应把它视为一种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它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样才能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从而推进物理课程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第16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在课堂里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并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形成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究总结改进中形成了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预习。针对这些特点,我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制订出一了系列的预习方案,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基础差的学生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如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验的看图连线游戏、听音涂色游戏、情景表演等等,无一不使孩子感到妙趣横生。通过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开放,小手如林,情绪激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课外作业,形成自主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我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如采用“剪剪画画”、“说说唱唱”、“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等方式,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句子说给父母听,把所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跟父母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则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与热情鼓励,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经过实验,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 也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努力探索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中我们注意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潜能等,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合作有任务

实验班的教师们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内容紧扣教材,围绕重难点,为探索新知或巩固新知而服务。如在学习对话之后布置学生合作表演;在学习功能句型后布置学生合作讨论造句等等。

2、合作有分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轮流发言,或由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等等,引导学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模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进取精神。

3、合作有评价

在合作的任务完成后,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也是对合作任务结果的评价。如让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自编的情景对话,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各小组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尽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培养他们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如低年级教学中,张羽老师在教ears一词时,指着一只耳朵说:ear。再指着两只耳朵说:ears,学生立即就明白了意思,然后教师指着一只眼睛说:eye,再指着两只眼睛问同学们应该怎么说,学生就会立即说出eyes.然后教师再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复数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就说出了如legs,hands,books,pencils等等名词的复数形式。

又如高年级英语教学,在比较中、英文名字的不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名字的差异,熟练地掌握并学会运用,在课前,蔡艾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做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教师也做些小卡片,其中一张上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其余的都写上英文名字。上课时先让学生相互交换卡片,了解其中文名字,并进行问答。

第17篇:五种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作者:丁盼玲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在课堂里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并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形成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究总结改进中形成了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预习。针对这些特点,我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制订出一了系列的预习方案,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基础差的学生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如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验的看图连线游戏、听音涂色游戏、情景表演等等,无一不使孩子感到妙趣横生。通过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开放,小手如林,情绪激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课外作业,形成自主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我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如采用“剪剪画画”、“说说唱唱”、“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等方式,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句子说给父母听,把所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跟父母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则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与热情鼓励,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经过实验,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 也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努力探索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中我们注意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潜能等,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合作有任务

实验班的教师们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内容紧扣教材,围绕重难点,为探索新知或巩固新知而服务。如在学习对话之后布置学生合作表演;在学习功能句型后布置学生合作讨论造句等等。

2、合作有分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轮流发言,或由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等等,引导学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模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进取精神。

3、合作有评价

在合作的任务完成后,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也是对合作任务结果的评价。如让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自编的情景对话,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各小组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尽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培养他们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如低年级教学中,张羽老师在教ears一词时,指着一只耳朵说:ear。再指着两只耳朵说:ears,学生立即就明白了意思,然后教师指着一只眼睛说:eye,再指着两只眼睛问同学们应该怎么说,学生就会立即说出eyes.然后教师再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复数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就说出了如legs,hands,books,pencils等等名词的复数形式。

又如高年级英语教学,在比较中、英文名字的不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名字的差异,熟练地掌握并学会运用,在课前,蔡艾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做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教师也做些小卡片,其中一张上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其余的都写上英文名字。上课时先让学生相互交换卡片,了解其中文名字,并进行问答。

小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赵敏 今年四月,我校英语教研组承担了校级科研课题“小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的研究”的研究实践工作。三个月来,在县教研室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英语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为自己确立了研究的子课题,并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扎实的科研工作,现已顺利完成了各阶段的实验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实验工作做以总结汇报。

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

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由于我国小学生是在非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学起来并不像“习得”母语那般容易,遗忘率较高,所以在教学中要“习得”与“学得”相结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手、脑、口、眼、肢体并用,静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相结合,只有通过这样的大量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逐步能用英语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学》(1993)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这是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增加用外语交往的机会,从而加速促进学生掌握外语进行交往的进程。所以,“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为了实现以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课题预期目标,为教学特色建设提供教育资源保障和有力的支撑,我积极整合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下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情况:

1.科学分组 划分学习小组应考虑学生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等。且每个组成员的基础力求平衡,以免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每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个核心人物,即组长。对于组长的人选一般由成绩较好的,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小组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成员,也可以是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者是开放式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小组。

2.适当指导

学生在完成任务前,由于各个任务的话题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如“fruit”,而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较枯燥,这时,教师必须根据各个成员的兴趣或基础,分配不同的工作。如三年级第二单元“my family”,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每个小组自己组织一个“family”,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过程及体会,即巩固了学习内容,还复习了学过的相关知识。

3.展示成果

学生在经过讨论准备的过程后,最终要在课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有的小组根据找到的材料自编了对话、或是小品,通过pair work和role play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设计一些不同的活动形式。

4.评价激励

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及其他同学的欣赏是每位同学共同的心理特征。合理地评价他们的成绩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错误地评价或是一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会使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在一些“role play”和“pair work”中,我总是先对同学的表现予以肯定,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成功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它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改变了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给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

2.小组合组学习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3.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在分配小组时,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消除了一些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

2)由于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度还不甚成熟,过多的合作活动有可能会较降低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率。

3)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最活跃,潜能得到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主动性欠缺,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

小学英语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水上小学 张晓曦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在课堂里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并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形成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通过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生活情境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进行积极地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预习。针对这些特点,我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制订出一了系列的预习方案,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基础差的学生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让学生意识到“应该知道的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总是存有一定空间,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会问“为什么”,因此,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地学”而不是“被动听讲”来获取知识,使学生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我要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如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验的看图连线游戏、听音涂色游戏、情景表演等等,无一不使孩子感到妙趣横生。通过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开放,小手如林,情绪激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课外作业,形成自主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我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如采用“剪剪画画”、“说说唱唱”、“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等方式,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句子说给父母听,把所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跟父母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则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与热情鼓励,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经过实验,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 也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努力探索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1.科学分组

划分学习小组应考虑学生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等。且每个组成员的基础力求平衡,以免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每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个核心人物,即组长。对于组长的人选一般由成绩较好的,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小组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成员,也可以是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者是开放式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小组。

2.适当指导

学生在完成任务前,由于各个任务的话题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如“fruit”,而有些任务牵涉的话题较枯燥,这时,教师必须根据各个成员的兴趣或基础,分配不同的工作。如三年级第二单元“my family”,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每个小组自己组织一个“family”,最后,每个小组展示过程及体会,即巩固了学习内容,还复习了学过的相关知识。

3.展示成果

学生在经过讨论准备的过程后,最终要在课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有的小组根据找到的材料自编了对话、或是小品,通过pair work和role play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设计一些不同的活动形式。

4.评价激励 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及其他同学的欣赏是每位同学共同的心理特征。合理地评价他们的成绩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错误地评价或是一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会使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在一些“role play”和“pair work”中,我总是先对同学的表现予以肯定,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成功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尽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需要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交际的实际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能促进思维活动。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小学英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 姜 南

一、小学英语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是在探究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实际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操作模式。模式是由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操作程序、实施条件组成的一个体系。

1.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的帮助,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该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目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发现中学,即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的态度、发现的能力。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出一般法则,并用之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各教学单元及每节课的内容、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做到既明确又要有可操作性。其实施条件包括教学策略,教师所处的角色等。

2.小学英语课堂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

考虑到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和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笔者认为:在课堂探究学习中,以小学英语教材为基本内容,形成“激疑──探究──建构──迁移”的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过程是适宜的。“激疑”是指创设情、境(情景和语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刺激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以整合成课堂教学目标。“探究”是指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调查、资料分析、观察、思考、比较、推理、假设、验证、讨论和交流等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自主中积极探究语言的相关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确定假设;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事实为论据验证假设,并引导学生不断地对假设加以修正和完善。“建构”主要是指通过归纳、内化(顺应、同化)、反思、评价等方法对语言运用的规律进行总结,用“再次发现”的方式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迁移”是指将形成的认知结构或学习能力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应用到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或解释新现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科探究教学中可以根据知识侧重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三种活动形式:

·微型探究活动:是指利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开展的短时间的探究活动。

·课时探究活动:是指为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利用完整的课堂教学时间(1-2课时)开展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作业: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拓展学习内容而布置的课外作业。诸如设计“自助餐”式作业,生活型作业,创造型作业,调研型作业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笔者曾布置“找一找身边的英语”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并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通过完成该项作业,学生找到了“BS”,“WC”,“stop, pause, on, off”,“OTC”,“Dove”等表达;在网上收集到母亲节(Mother's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节日的相关知识。

4.课堂探究式学习案例

词汇和语法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在词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词汇音、形、义间的联系,总结英语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规律,通过上下文去理解生词的意义等,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则更适合采取从个别事例(通过观察、模型、检验)到一般语言法则的归纳探究方法。重点可以放在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归纳的过程上。这种“发现”语法的活动,可以将枯燥的语法训练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规律。

[案例一] 微型探究型

·找出下面一组词的共同点,列出更多的词,并编成一句话。如: take (拿), cake (蛋糕), plate (盘子), make faces (做鬼脸)

·给出一个主题词,让学生写出相关的词汇,编成一个情景完整的故事。如:

[案例二] 课时探究型 语法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教学)

语法教学多数以小对话或主题的形式出现,一般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即通过激疑──探究──建构──迁移等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步骤一:激疑(创设情境、目标导引)

(1)歌曲:I'm Sleeping

(2)教师出示一组动作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描述正在做的动作?”

The girl is singing.The boy is studying English.

(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和例句。

The girl is standing near the window.What's she doing? She's singing.

步骤二: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例句描绘课文插图中的其他人物。

(1) The man is sitting in the chair.What's he doing? He's reading.(2) The woman is sitting at the table. What's she doing? She's writing a letter. (3) The boy is sitting on the floor.What's he doing? He's playing with his toys.

教师提出问题:①这四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何不同?②从这些异、同点,你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或大胆猜想、检验等逐步达成共识。

步骤三:建构(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把上述句子写在黑板上或者通过屏幕显示出来。首先让学生熟读句型,然后看图连贯说出各人物的动作,最后找出句子的共同点并归纳总结。此过程体现了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主的原则。

句子结构:人物+BE+动词的ing形式+地点

stand ── standing (直接加ing) sit ── sitting (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write ── writing (去掉不发音的c后再加)

步骤四:迁移(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简单的动作动画,学生尝试运用现在时进行描述。

(2)教师出示动作、人物相对复杂些的图片,学生继续运用现在进行时进行描述。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即兴描绘课堂情景。

[案例三] 课时研究型语音教学:“ee”(包含多个探究活动)

[目标] 从意义的角度,建立两个单词bee和seen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学习的主题:即“bee”在劳动中可以为植物传授花粉,植物则要靠它们的传粉结出“seed”。先让学生熟识这两词后,对这两种事物分别加以评说,之后总结其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

步骤一: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蜜蜂的视听材料,并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bees? (2) Do you know the word "seed"? How many kinds of seeds do you know?

步骤二:激疑

(1)创设情境,导引目标。教师打开电视,学生观看蜜蜂采蜜、筑巢及蜂后生子的录像。这个步骤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成探究“为什么”的好奇心理。

(2)教师设问。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bees?"

步骤三:探究

(1)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S1: A bee is yellow.S2: A bee has wings, it can fly. S3: There is a queen.S4: A bee has six feel.

教师及时将学生找出的包含“ee”的单词(green, feet等)写在黑板上。

(2)教师出示一些种子,请一名学生取一颗自己认识的种子向其他学生介绍:“This is a sunflower seed.We can cat it.”

...

笔者及时提出了另外的问题:“What can we do with all kinds of the seeds?”一名学生总结了这些种子的共性:“We can plant them.”

步骤四:建构 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了一个新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对“ee”的了解,总结出曾经学过的包含这一字母组合的单词,并造句或编成一个小短文。(这是一个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并建构知识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更多的包含“ee”的单词,并学到一种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翻生词表,有的查字典,有的和同学一起轻声讨论,总结出的词汇如下:

bee, feet, queen, sheep, meet, see jeep, feed, geese, need, beef, teeth

接着学生朗读自己的句子或小片段:

S1: The queen doesn't work.The bees work for their queen.S2: On a farm, we can see so many sheep, geese ...We can get to the farm by jeep.

步骤五:迁移

课后,笔者布置了如下的课外作业:用一句话来帮助自己记忆字母组合ar和oa的发音(奇异联想法)。

ar: arm, car, park, farmer, garden oa: boat, goat, coat, road, soap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由思考问题或任务开始,经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适当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表达和总结。基本教学策略如下:

1.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适当情境以形成“问题中心”,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使学生乐于进行探究性学习。情境设计的原则有:

①紧扣教学目标,为学习新知服务;

②要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易为学生理解,富有童趣。

如在教学“The Four Seasons”时,可以这样操作:

①借助多媒体逐个呈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这种形式视听结合,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① CAI呈现问题:

What season is it now in Hang Zhou?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fall best? 问题难易程度不同,保证每一名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都有可能得到答案。

③布置“描述每一个季节”和“听四季”两个任务型活动。教师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某个季节,开拓学生的思路。“听四季”通过录音,辨别季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④最后,设计小记者采访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交际运用,获得情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在一系列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的。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小组讨论要有针对性。

探究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并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设计问题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①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机因素。

②问题难易适度,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或者说问题必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③在形式上要更多地设计一些探究类和发散类问题。探究类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回答“为什么”“你猜想会发生什么?”等。发散类,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议论客观事物,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思考性,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如在教学“指路”等内容时,可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男孩在校门口遇到一个拿行李的女孩”的情境。先让学生猜测“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的问题,在得到诸如“Welcome to our school! / May I know your name? / Can I help you?”等不同答案后,再让学生阅读对话进行对比。然后教师再问:“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Where are they going?”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后续编对话,使这些探究类和发散类的问题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持续动力。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恰当运用转移(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启发(处理不能正确回答的情况)、追问(回答正确但却不充分)、等待(促进学生真正地思考问题)等提问的技巧.

讨论是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所有学生“卷入”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和社交能力。每一次讨论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要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在一堂复习课中,笔者曾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并为各小组命名,如:先锋队,雄鹰队等,以此来引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愿望。然后,笔者给各小组布置共同的任务目标,即讨论归纳所学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律。学生先罗列出一系列名词的复数形式,如:books, desks, birds; buses, boxes, watches; potatoes, radios, wolves, knives, factories等,然后学生观察,发现其内在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组内成员相互补充,最后推出小组发言人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参与者随时可以进行补充以形成一种热烈的、合作的、自由交流的气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各小组合作、讨论、归纳中的成功点和闪光点进行表扬,对以后的小组讨论活动提出要求和改进的建议。

3.活动设计要具备有可操作性、拓展性,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通过观察、查找信息、设计调研方案、讨论、搜索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类型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例如在教学故事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故事表演内容,让学生体会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在学生表演成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故事进行改编或创作出新故事,记录下来并配上插图。该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做事情(表演、讲故事、收集资料、表达、绘画)来体验语言,使学生在“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4.作业布置要有开放性,应该可以激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作业强调答案的多样性,获取信息的广泛性,是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完交通工具等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探究性作业:

①收集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名称;

②为你自己设计一条假期出游路线,并说出为什么选择这些地点,应选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本作业通过让学生设计出游路线及出行方式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有关的地理知识及常见的交通形式,并用英语表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技能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5.探究途径要多样化──在学科联系中开拓领域去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如果能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思、解决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例如:教完“Where's ...?”的用法后,笔者给出可供选择的家具及价格和房间的平面图,布置“I am a good designer.”的探究性作业:

① Do a survey.For example: What color do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most?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 your family members need most?

② Decorate your home.(You have only 100 points.

③ Design your home.

④ Introduce your home.(Use the pattern: There's a ...)

⑤ Who's the best designer? 这个探究过程涉及到数学、美术等多种知识。首先学生必须通过数据统计选出家庭成员喜欢的颜色和所需家具,然后根据现有的资金,进行预算和统筹,然后通过量、画、剪、贴,科学合理地设计房间的划分、家具的摆放。

6.面向全体学生,关照多样化的学生个性,实行分层探究。

(1)探究性活动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享不同程度的探究成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尽量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有事可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功感。

(2)活动设计要有拓展性,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有所发展。教材中的习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对练习题的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蓄”,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个活动:将含有字母a,c,i,o,u的单词按读音归类。围绕这一题,可进行如下设计:

① 读单词:注意其中a,e,i,o,u的读音;

② 摘单词:按读音分别归类;

③ 析单词:如字母a发/el/的单词有什么特点;

④ 对单词:如教师读出一串单词,学生对出与元音字母发音相同的单词;

⑤ 念单词:教师出示学生不曾学过,但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让学生尝试拼读。 这个活动,层次清楚,由浅入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等。

7.适时介绍探究性方法,引导学生探索。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必须适时地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其能够逐渐独立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探究式学习方法:

(1)联想、内化。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发散思维和记忆的基础,在语法、特别是词汇的探究学习(理解,记忆)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类联想:

earth → sun, moon, star;

关系联想:

book → storybook, bookmark, booklet, bookstore; air → airport, airplane, by air.

对比联想:

big / small; long / tall; right / wrong.

奇异联想:

head, ahead, headmaster, headache低头在前面走,校长头痛。 (2)分析比较。分析是把一个事物分解开来,对其各个要素各个部分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联系。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抽象思维方法。其前提有二:一是英语材料间确有联系才可以进行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来比较。

小学英语中涉及许多音、形、义相似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其音和形上的异同,探究记忆单词的方法。例如,学生通过观察eat,read,sea,speak,teach,tea后,发现它们都含有ea [i:]字母组合。再如,通过分析birthday(生日)→birth(生)+day(日);playground(操场)→play(玩)+ground(地),探究和发现这些构词性的规律有助于记忆单词。又如,在学习语法时,可针对以下两种现象进行比较:

① 语语法本身中相似但不同的语言现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形容词物主 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等)

② 英、汉语言中相关的语法现象和结构规则的异同。

(3)分类归纳。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根据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其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和联系。归纳是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结合起来,以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在教学英语可数名词的单复数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以下词组:a book, an apple, one pen, a box, two pear, three boys, many students, some boxes, ten watches, a cat, an orange, eight drees,然后让学生将它们归类。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经历了典型例子(观察、认识)──共同特征(分析、对比)──尝试应用规则(检验)──归纳(由感性到理性)的整个探究过程。例如:

A组:a book, an apple, a box, a cat, an orange, one pen

B组:two pears, three boys, many students, some boxes, ten watches, eight drees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归纳出以下结论: ①这些名词都是可数名词:A组表示数量为一个,是单数;B组表示数量为两个以上,是复数。

②词的复数一般在单数词尾加“s”,以s,x,ch,sh结尾的词后加“es”。

教师也可以用归纳分类法让学生探究“have / has”和“There is / are ...”用法。这种归纳的能力在语法学习(语法规则、惯用法、搭配)中尤为重要。

(4)理解猜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各样来自情境中的提示信息(如: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视觉支持,上下文、信号词等)理解或猜测可能发生什么(或可能说什么)、理解或猜测词义等,然后再检验自己的猜测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比如,在教学表示运动的单词swimming,jogging,running时,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猜测词义。再如,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谈论时间”、“会朋友”等主题情景,让学生根据场景设置和人物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主题,人物谈话的内容等。类似的练习既能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又能训练其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模式及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一般模式

实施小学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另一途径是专门的课题研究。即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英语学科的内容、语言功能项目,从学习、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以小组为形式,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专题探究式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小课题研究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呈现问题情境──选题。

呈现问题情境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教材内容,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内容。由于英语学习的特殊性,一般的选题是来自教材(存在着大量的可以拓展成为小课题的素材)或由师生共同提出的,当然有时也可由学生自己讨论选择。

2.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实践活动──分组实践。

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安排开展实践活动的计划和具体步骤,可能涉及到分组决定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小项目内容、活动形式、观察以及收集处理信息材料、方法、选择总结和交流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拟定时间、分组进行实践等。

3.总结交流

首先,个人在完成分工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小结。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成果、形成小组的小结。最后小组代表向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全班的收获。

4.在情境中评价

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阶段。评价内容主要强调学生课题活动的过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精神。

(二)具体实施步骤

1.确定参与人员: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2.营造研究氛围:为课题组成员组织相关讲座,通过实例介绍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3.选好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之初,给学生提供若干类可选择的选题: ① 常生活与英语;

② 单词科学记忆法;

③ 英语常用功能语言(如打电话、购等)的探究;

④ 中英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每一类又可分若干小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研究意向书。在选题时,强调每名学生要在一个时期里确定一个重点;在组织形式上,以小组为单位,自愿组合,分工协作。最后教师分类汇总,明确小组负责人,制定方案,经论证后开始运作。选题是小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4.分组实践:各小组围绕本组的研究主题,通过查阅资料、收看相关节目、上网查寻等多种渠道,逐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在实践阶段,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做好工作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成就感,特别是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措施。

5.举行成果交流汇报。各小组完成成果汇报方案,自己选择展出活动成果的形式。

四、成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本实践研究是由课堂渗透式探究学习和小课题研究活动组成的连续体。前者以课堂为舞台,以教材为内容,着重于探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与方法;后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拓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表现在:

1.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取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2.初步培养了小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创新的思维,发展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逐步养成了合作与共享的习惯。

学会分享和合作是2l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探究性学习正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鼓励帮助、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使他们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并进而把这种精神延拓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4.本实践研究还存在若干问题,需加以改进。比如,有的学生收集的资料内容太杂,材料与课题内容不符,选题过于分散,时间难于掌握等。笔者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围绕教材的某一话题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即将选题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与本单元话题密切联系的小课题,分散在4—8次在课堂内完成。 2012-06-06 人教网

农村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2010-09-09 16:39:2

3 网友评论

0条

作者:郝建军

杨震男(北京)

摘 要:本文从问题的提出、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效果三个方面论述了“学生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自主学习、方法、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基本采用以记忆为目标的机械操练教学方式,我们认为这样不但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之产生厌学心理。

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目前,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还延续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阻碍一代人的正常发展。基于这样的实践思考,我们认为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学生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各项要求,能够反映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的模式。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其本质特征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讲:从教的角度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从学的角度看,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乐学的前提是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为此, 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特别是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多鼓励,多与他相处,真心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英语课,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古人云:“亲其师者信其道。”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倾注了爱心,以情感人,以智服人,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这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课堂上,我们要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如:走进教室可以亲切地说一声“How are you!”见哪位学生有困难,就走到他面前轻轻问一句:“Can I help you ?”即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差错,我们也不要随意批评指责。

2.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吸引学生,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其认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采用实物情景进行直观的教学,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

(1) 利用彩色的图片或实物进行单词教学和句型操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教学中尽量少的出现中文,避免学生用母语作为中介语言来学习和理解英语。当学习colors的各种颜色词后,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室里出现的各种物品、学习用具颜色进行问答,然后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涂上颜色,并开始Pair Work 进行What color is„? It’s „„ 的训练,学生在语言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

(2) 游戏教学。法国大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实物、头饰,设计游戏,创设情景,如Gueing game, Touch and gue, 传令游戏(One by one)等。参与游戏不仅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而且使语言的输入输出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

(3)歌曲教学。 听唱一些国内外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歌曲,特别是校园歌曲,学生在歌声的陶冶中学习英语,兴趣较浓。

3.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的认识,将英语学习延伸进家庭

四十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学习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家长一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好多家长往往流露出这样的思想:“英语学不好没关系,反正也没用。”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很快将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第二语言,所以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4.保持学生的“心理优势”,克服“失败定势”的产生

内在稳定的心理优势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心理优势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旦产生了一种较稳定的强烈的求知欲时,要正确引导,鼓励维持他的稳定发展。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困难或挫折时,要多给予他们鼓励。 (二)传授学习方法,促进自主学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的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成长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又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主学习,主要考虑学生的内因起作用。从现代教学理论来看,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自主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并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思想。

2.坚持三个转变。所谓“三个转变”就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心理和教学观念有一个全新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由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活动的单向性转变为教学共同活动的多边性,努力提高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参与率;二是由只重教法的改进转变为教学改革与学法指导并举,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结合;三是由教学过程中英语基础知识教授式转变为注重思维训练的启发式,努力促进小学生自主学力的提高。

这三个转变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只有教与学的真正平等,才能有教学的民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实践更是如此。 3.具体的教学策略:

(1)“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激发主体→引发主体→开发主体 自主参与→自主探求→自主发展

(2)农村小学英语“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a.让学生自主参与。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意愿,可通过创设英语学习的情景来实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模仿、学说、编排对话,并提出问题,主动参与表演、回答问题,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b.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重视学习指导是当前教改的潮流,是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进行三个方面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甚至“不想学”。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学习英语看成他们的愿望和需要,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负担。因此,作为教师应用自己豁达宽广的胸怀去启迪学生,使学生燃起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的学习心态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英语,为社会作贡献。

第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建立积极稳定的学习情绪。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指导方法。对于怕羞、怕讲错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及时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加以肯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不认真参与、马虎的学生要时时督促;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指导,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努力方向,激励他们大胆、刻苦学习,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指导他们制订适度的学习目标,做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但又要把握尺度,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积极自主学习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①学会预习,如听录音,划出不懂的词、句;②学会复习。③学会听课,大胆举手发言,积极投入会话表演等;④学会作业,如先复习,再作业,书写要整洁,质量要高;⑤学会小结,上完一个单元后,小结一下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方法怎样;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好学习时间,如每天朗读10分钟,早上起床后再朗读10分钟左右等等。 c.让学生自我评价。

从素质训练的角度讲,没有学生钻研、分析、归纳、概括等的思维认识过程,也就没有素质的训练。从评价的导向功能讲,我们的教学要全面实施素质训练,就一定要确立评价的过程观。要强调过程,重视过程,突出过程,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展示学生的认识过程,使教学成为学习主体的实践过程,才能充分实施对学生的素质训练。

三、研究效果

实践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研究结果的丰富性上,而且还表现在研究效果的实用性上。本课题的研究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丰富了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支配下,总表现得较为应试化,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和人本化倾向,而且所谓的教学策略都围绕着旧的“三中心” (“学科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提出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从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体现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观念,即新的“三中心”,他们是“人性中心”、“学生中心”和“方法中心”。 (二) 提高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潜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对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一般规律。

四、结论

英语学习是一种非母语学习,对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并促使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学习一般是在没有外部学习环境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必须不断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真正能够实现。总之,在农村小学构建“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改的需要。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吉林 :《李吉林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

人民日报出版社 , 1996版。 2.《英语课程标准》,2002,常汝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8篇:关于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

关于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

韩立福教授在辅导中告诉我们:基于新的知识观和新的学习观,新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要发生本质性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研究者。这种新教学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在适当情境下给予智慧型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今天的教育审视的不是教师教得如何,而是学生学得如何。在研究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此模式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嵌入问题训练模式。该阶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将问题嵌入导入新课和讲解新课的环节。

第二阶段是问题导学案教学模式。此阶段的教学流程是复习旧课,巩固知识;自主导学,合作指导;小组展示,规范指导;问题训练,科学指导;总结概括,提升意义。

第三阶段是问题发现生成模式。包括创设情境,呈现目标;问题导入,评价学习;问题生成,合作解决;问题训练,科学指导;总结概括,提升意义。 第四阶段是问题展示解决模式。此种教学模式由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小组合作,呈现问题;展示解决,合作评价;解决训练,科学评价;总结概括,提升意义五部分组成。

最后一个阶段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综合这几个阶段的教学流程,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每个阶段的逐步提升,学生的活动所占教学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到新课标提倡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逐步回归给学生,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关注了个体差异,实现着“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学观念。韩教授的“先学后导”新思维,新行动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体现的充分自然。 我们收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的教学只停留在第三阶段,今后将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观念,大胆尝试,不断吸收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更快实现高效课堂。

第19篇:自主合作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尝试2

自主 合作 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尝试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练习,新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成为一个主动、富有个性的主体。

1、构件新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现在社会的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青少年普遍面临的一个新的困境是成为社交能力低下的低能儿,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强调群体工作,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据资料表明,中国青少年80%的人缺乏创造力,14%的人具有初步的探究创新能力。而新课程理论明确强调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建立新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的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必修学科,体育与健康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核心,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教学模式的操作与实践

通过几年多的论证和分析,我们总结了“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教学环境,创设竞争情境;引导发现,探究创新”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学生自主性就是主张尊重学生的自立性和自发性,强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的机会,使强制性死板的教学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给学生一个球,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游戏。给学生一系列障碍物,如拦架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排列障碍物,使越过障碍的时间最少、最合理。

合作交流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的 培养作用,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球,集体设计一个游戏,通过同学间的集体合作,并集体表演这个游戏。

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激动下,学生呈现出多向发散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 ,大胆质疑,敢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己,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通过同学们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才能跑得快。跑得快取决于哪些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同学们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后,再让学生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三种学习状态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探究是学习的核心。有探究才会有创新,是课堂 教学的最终目标。主动性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是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内驱力 ,合作学习是形成探究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课堂上教师职能,就是用外驱力推动内驱力的形成并发挥作用,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得以形成。

3、1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和展现自我的欲望。根据学生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促使学生主动展示自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每项课的准备活动,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轮流来组织准备活动,并提出相关要求,为了充分展示自我才能学生就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及途征主动获得知识,如利用电脑、图书资料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其次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训手段。如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技术动作,快速显示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探究的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

3、2营造教学环境,创设竞争情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练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应调整位置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相互促进,教师对学生要充分信任并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课堂上敢于发表意见、看法、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质疑、解疑,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如:以球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游戏,并进行展示,然后请同学们提出对这个游戏的看法,以及不足之处,让学生进行互评,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引进竞争情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项目和活动对学生来说都十分好奇,好奇是一种动力,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过程,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近景性,直接性的学习动机,这就是他们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征,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的动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创造情景,变换形式,如:上耐久跑课时,利用学校校园开展定向运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协作,互相帮助,看哪个小组最先获胜;又如:技巧练习时,从准备活动——入场——练习——学习互评——自我展示,整个练习过程都由学生主持,学生相互做裁判、打分、评价,通过实践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探究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究的信心。

3、3引导发现,探究创新

探究离不开问题,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或作为家庭作业,如:正面原地双手抛实心球教学中教师提出“实心球动作怎样才能投得远。”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取决实心球远近因素是什么?”再通过学生的练习,讨论得出答案。整堂课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通过亲身体验体现自我,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每节课都提出问题或设疑,会给学生后来的自主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一点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去实践,寻求问题的答案,体育项 目不仅需要技术和体力,,又要智力与之结合,通过学生动脑、动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通过实践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将会更加完善。

第20篇:我的论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定稿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榆中县和平学区 魏孔登

联系电话:13993157512 摘要: 随着新课标推行, 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这两年我在课堂教学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探究 语文教学 应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提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观,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所说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先进课堂教学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各种技能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研究、小组合作交流、训练反馈,实现“课堂基础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技能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技能活动容量最大化”,从而较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形成高效课堂。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口诀“创条件,让学习;造环境,设情境;引发现,探创新”语文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性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的情境。下面, 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应用的前提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应用的基础

1.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在课的收心阶段,用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体差异性,强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强制性死板的教学活动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并善于激发兴趣,我曾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德、智、体开发中的作用。 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好奇心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我们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例如,每节课的收心引趣阶段,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轮流来组织本阶段,并提出相关要求。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就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及途径主动获得知识,如利用课本、网络、图书资料等,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其次,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如应用教学挂图、新颖动作,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等。

2.师生通过合作, 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生通过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过去上一节语文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 消极的地位。而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使学生呈现出多向发散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己,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学生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后,再让学生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把“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 把单调紧张的课堂变成动作优美、生动活泼的课堂。但是,这三种学习状态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探究是学习的核心,有探究才会有创新,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主动性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内驱力;合作学习是形成探究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课堂上教师的职能,就是用外驱力推动内驱力的形成并发挥作用,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得以形成。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应调整位置,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相互促进。教师对学生要充分信任并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敢于发表意见、看法,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质疑、解疑,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例如,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请学生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引进竞争情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活动对学生都具有吸引力。好奇是一种动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近景性、直接性的学习动机,他们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的动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创造情境,变换形式。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也通过亲身体验体现自我,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每节课都提出问题或设疑,会给学生后来的自主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一点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去实践,寻求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探究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究的信心。探究离不开问题,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或作为家庭作业。

三、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的保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恰当的表扬可以肯定成绩、激发热情, 对后进生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教学中, 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 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也没有过于苛责, 从而使其不会丧失信心。同时, 我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发现自己的进步, 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

总之, 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课程改革新理念 为指导, 在教学中敢于实践, 勇于创新。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努力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学生一定会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终身意识, 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焕发勃勃生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心得体会.doc》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