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21-01-3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一、借助录像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事理、情感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基于这样认识,语文教学应当弘扬人文精神,这样要比空洞的说教好得多,最佳做法是:借助影片,激发兴趣,弘扬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利用影片,放一个反映普法战争的专题片,让学生通过直观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主人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如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时,先播放反映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记录片《开国大典》,让学生目睹当时战争情景,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对人民解放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刻骨的对敌之恨溢于言表。实践证明,利用影片、幻灯片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借助电脑,促进学生形成形象思维 语文教材里,文学作品的比重较大,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之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比明晰的观念更有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和多向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因此,阅读绝不能拘泥于文字。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形象理解。如在教学《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时,可借助电脑播放一个Flash。这样,文章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 境、置身其中的美感。所以,这时学生在理解和背诵课文时也就轻而易举了。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电脑让学生浏览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沧海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的美景,接着配乐朗诵欣赏,图文并貌,感受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推荐第2篇:多媒体课堂教学随笔

广泛的知识互联

----多媒体课堂的随笔

多媒体技术是结合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技术依托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我在职业学校教授了多年的多媒体技术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我逐渐的领悟到多媒体技术教学需要拥有最广泛学科知识技能,否则无法完成多媒体的教学任务。现对其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需要涉及的学科知识。文字---语文、图片---美术、声音---物理音乐、视频动画---语文美术物理电影。

1.在多媒体教学中文字的处理是第一位的。在讲解文字设计、处理应用软件时,往往需要引入很多的文学作品作为处理对象。这时就需要教师拥有很强的文学艺术功底,因为在投影仪或电脑屏幕上出现一篇《再别康桥》或《将进酒》时,老师如果不能深情的并正确的朗读一遍,那么这堂课的失败是注定的。学生会对教师失望,教师形象定会大打折扣。反之,教师指导学生使用WORD、WPS、PDF等软件处理好一篇《岳阳楼记》后,再深情地朗读并略作讲解,那么学生定会奉献出他们的掌声。这就是多媒体教师为什么要拥有文学造诣的原因。

2.图片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使用Photoshop、Illstrator 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时,必须先让学生了解美术中的红、绿、蓝的色彩搭配,认识阴影、投影、立体、平面的搭配关系。一堂完美的图形课最后一定要有一副完美的图形作品,否则这节课也是失败的。同时在课堂中经常也会引入许多的中外优秀画作,一幅《最后的晚餐》它的历史背景,它的艺术价值,它的艺术手法。如果置之不讲,那么学生会很失望,更不利于他们的知识增长。反之学生会乐于跟你学习,接受你的艺术熏陶。

3.声音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有之则欢呼雀跃,无之则沉闷不语。但在处理声音对象时往往先要解决一个物理的问题,让学生先理解声音的波形。 Goldwave、Studioedit的软件主界面都以波形为主体,任何的声音段的处理都依托于学生对波形的掌握。了解了波形才有剪辑、复制、插入、删除、合成。

在教学中还会涉及到音频的设备问题,物理设备的接口、开关、调节器都需要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在声音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先要去学习好物理中的相关知识。否则只能简单的应付。另外音乐的基础也会渗透到音频的处理中。让学生制作出一首自己的MTV那将会大大的提升他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技术的核心应用在于视频动画的制作和处理。但它所涉及的学科是最为广泛的,文字、声音、图像都会囊括其中,一个好的视频作品,需要有美的文字、美的声音、美的画面,才可以展现处美的意境。那么在教学中:Flash 3D-max Dream Moviemaker 等许多的动画视频制作软件的讲解都需要有时间轴,时间线,帧,场景等电影制作知识。这需要教师要额外地去学习语文、美术、音乐、物理、数学(计算帧和时间线)、电影等相关知识。以丰富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弥补学科知识的不足:跨学科教学研讨。1.跨学科的研讨是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最好办法,学校中的语文、美术、物理、音乐等学科的教师拥有渊博的本学科知识。所以定期和各学科教师进行知识交流,会弥补我在教学中的知识缺乏。如语文教师帮助我理解《春江花月夜》,协助我写评语,美术教师指导我如何调节花、水、月亮、繁星的色彩和明暗,物理教师给我讲解波形的产生,电力接口特点。音乐教师帮助我录制背景音乐并讲解音高、音色、响度的搭配。这样我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画面优美、富有意境的《春江花月夜》MV。并能仔细明了地讲解给学生。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跨学科研讨并不是单项的,我在接受其他学科教师知识的同时也送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媒体课堂教学已成为学校授课的重点内容,但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依托于教学研讨的平台向他们讲解和介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把各学科的知识融合于电子课件当中,让各学科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得以提高,丰富本学科教学内容。

三、自学与网络自学

虽然跨学科研讨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但受学校的规模、编制的具体影响,有些学校的学科不全,尤其是职业学校。那么依托于互联网的自学就成为了教师弥补知识不足的最佳办法。网络的知识丰富度可想而知,在互联网上定向学习多媒体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快捷的。这也是未来教师再学习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多媒体的教学并不是单独的电脑技术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研讨、网络自学各种途径都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那就需要我们去投入更大的经历,我们才会有更好的收获。

推荐第3篇:浅析多媒体课堂教学

浅析多媒体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如书本、模型、挂图、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微机等及与其配套的软件资料,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进行多媒体优化组合,使教学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的农村学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只有对农村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势。

如今,许多中青年教师以极大地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活动中,本人作为一名农村普通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进行了深人反思,获得了几点体会,现列出,以期和同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属于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各学科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但多媒体教学能够摆脱这种困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设计的六制小语第十二册中的《草船借箭》一课,介绍诸葛亮的超越智谋,利用投影机展示诸葛亮电视肖像,结合礼县本土人文景观祁山武候祠,介绍三国时诸葛亮曾来礼县,并在历史上演绎了六出祁山的战略典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又对文中的草船为什么能借箭这一疑问,通过播放“诸葛亮三天能借十万支箭,立军令状”,“雾中怎样借到箭”的电视剧剪辑画面,老师简单提示,使学生不讲自通,深知诸葛亮的过人谋略,总结了诸葛亮的知人善用、通天文晓地理、巧安排有胆识的三个特点、曹操多疑、谨慎和周瑜气量小、妒忌心强等性格特点。最终领悟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解了“草船借箭”的真正原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资源演示和讲授,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时,只有通过恰当的语言,对多媒体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和诱导,方能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真正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3.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存在技术障碍,并且资源短缺,因而无论从教师、学生还是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来看,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水平和层次是相当低,且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就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教师被动,学生盲目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借助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教师以课件为主导,教学准备围绕制作课件,熟悉课件进行。淡化了教师本人的主导因素,耗费大量时间在对多媒体的学习和课件素材的寻找中,来不及对素材本身加以取舍,造成课件新颖而不得要领,繁多而不分主次。教学时只需按事先准备的课件讲解,教师被动,缺乏激情和创造力。而学生在多媒体的牵引下,既不主动学习,又不积极思考,很容易陷入多媒体图象和音响信息的感官享受之中,逐渐忘却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此外,多媒体信息量大,误导学生成为一个忠实的记录员,笔记胜过学习,记忆取代思考,严重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冗长的文字成了教科书的拷贝;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常引起学生的反感。

应该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在教学手段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克服。只要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出发,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平台上集中力量,深人探索,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会成为一线教师自觉的行动。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1.避免上“课件课”。所谓的“课件课”指的是,一节课,学生总是围绕课件转,课件的播放是课堂教学的主线,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都在课件里,上课时老师只需要点击课件,学生只需要观看屏幕即可。一节课下来,学生一直抱臂坐直,在知识产生环节,本应有的操作、探索和合作交流活动没有了;在知识巩固环节,本应该有学生动手书写解答过程的环节没有了;在知识拓展环节,本应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锻炼发散思维的活动没有了。

2、避免课件的“假直观”。直观教学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时候充当的只是模像直观,是取代不了实物直观的。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就不能做成多媒体课件;再比如建立1厘米的概念时,也不易在屏幕上观察放大了的1厘米。

3.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4.正确处理多媒体课件引进与自制的关系。教学课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人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优秀的教学课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课件制作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

成功的课件制作不能单枪匹马地干,若每个教师各起炉灶,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采取引进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

如今许多学校积极开发、交流本学科的教学课件;一些高档次的立体化教材备有电子教案、题库等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许多教学课件资料,引进课件的空间逐步开阔。但是引进的课件不能拿来就用,也不一定完全适合课堂运用,这是因为存在有学生层次、教学规模、课时数和设备条件等差异,因此,只引进还不行,还要有教师的自制过程和再创作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讲课风格,适当删、加内容或重新组织材料,加工成个性化的课件。

教研室可以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的形式,在统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的前提下,让教师展示自制教学课件,互相学习、交流素材、共享资源。使课件运用达到理性的有序的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农村学校,多媒体课堂教学正处于初级阶段,此时,只有当我们对农村多媒体教学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势。

作者:江国润(13873500675)

湖南郴州市桂阳县青兰中心校

邮编:424413

推荐第4篇: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教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开拓了更加宽广的前程。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层面上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已在学校的普遍得到使用。从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上看:教材多媒化,教育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的信息化教育已在示范公开课,教学研究课上得到推广和运用,追求信息化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所以,多媒体教案也在推进学校教科研信息化中产生,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现在一些超前教育网站已把多媒体教案作为新课标学科多媒体资源库的主要素材形式之一,作为多媒体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直接去下载。比如浙江教育网的电子资源库就有多媒体教案供老师下载。也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电子备课系统和提供的多媒体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直接将资源库中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加入自己制作的多媒体教案中。

多媒体教案的实现,把教师从繁琐的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教师不必再为每天的大量编写教案而耗费精力,使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原来教师的备课是文字型的,要把想到的具体写出来,而多媒体教案是广大教师设计出来的,是图、文、音的有机结合,是每节课的知识点浓缩,是可以资源共享。使用时,教师只须下载来进行删改后便可使用。多媒体教案精而不繁琐,反映的只是教师清晰而缜密的思路,它链接的大量素材必须由教师选择和查阅后方可使用。正因为教师把这些都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在上课也省劲不少,学生在学习时也比较轻松,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较难的东西,备课轻松了,上课也轻松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学生负担的减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并不断地钻研多媒体手段,否则反到是一种负担。

二、对多媒体教案使用的误区

多媒体教案以文字叙述为主要内容,并配以该教案中提到(课堂教学中用到)的有关多媒体素材(包括图片、照片、视频、音频、动画、文本等)或多媒体教学演示课件,形成立体的有一定交互功能的多媒体形式。但现阶段有一些老师还没有真正了解多媒体教案的含义,在操作和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无纸化教案便是多媒体教案。就像当年有人将软盘装在信封发“E-mail”一样,认为将那种输入电脑编制成文本的教案就是多媒体教案是很可笑的,这种仅仅是用键盘代替了笔的做法根本没有创新可言,它仍然是传统的教案模式。无纸化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为教师节约“书写教案”的宝贵时间与精力,但同时也为一些只为了应负检查的老师提供了“方便”,盛行了抄袭的风气。

2、填写格式化的电子备课系统。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一些软件公司推出了一些电子备课系统,它们往往都有固定、僵化模式,让老师去填写教案。这样一来的确节省了时间教师的写教案的时间,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物件(仪器、投影片、课件等)等等工作。但这种教案只能用于应负检查,别无他用,反而钳制了教师创新的手脚,磨灭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既然如此,不如丢弃那个僵死的框框,给教师以自主权。

3、将教案与多媒体课件混为一谈。也就是既有部分教案内容又有教学演示课件内容混合形式的教案,往往会给一些老师直接搬上课堂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像是看电影,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甚至于还会把一些老师引导到一个错误的怪圈,根据现有的课件去备课,而不是根据备课去用课件。

三、多媒体教案的模式和设计策略

1、多媒体教案的模式:新课程多媒体教案的内容设计上,一般实现如下基本要求:(1)体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和对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精神;(2)深入钻研教材,基本线索清晰,扣紧知识点,重点突出;(3)多媒体选择或制作,符合教学内容需要,原则上与教材内的图片、图表相对应,增加的部分素材供教师自选,保证提高教学质量;(4)教案内容丰富、教学思路清晰、适合课堂教学,并做到科学性与教学可操作性紧密结合。在设计模式上以超级链接方式链接到教案中提到(或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素材,主要以下几种文件形式:

(1)网页(*.html)文件形式,如《观测太空》,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教师容易点击、查看,而且能容纳丰富的资源

(2)word文档(*.doc)形式。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这种方式一般老师都会编制,更容易使资源库强大起来,而且其链接的课件和图像、音效资料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演示。

(3)幻灯片(*.ppt)文件或Flash(*.swf)形式(课件模式)。如《常见的植物》中片段,这种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把所有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可直接用于课堂使用。但由于整堂课都使用课件,甚至于连实验全部由课件代替,所以这种形式不提倡。

2、多媒体教案的设计和使用策略:

(1)以知识点为单位写微型教案。每一课教材的内容可以分成若干个既独立又联系着的知识点。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不一定面面俱到,编写教案时要抓住那些关键性的知识点,特别是那些经过实践的典型环节,进行仔细分析,形成教案资源。这种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微型多媒体教案,通过网络由教师自主选择,重新组合再优化教案,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2)倡导多媒体教案“留白”。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让教师自主设计,也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3)教案中的素材可供删选。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通过“听”可以接受15%,“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听”“看”结合起来就能达到65%。所以,编写的多媒体教案,要结合新课标和教学目标,尽可能多的提供视听素材供老师选择。另外,作为选用多媒体教案的老师,若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不可盲目追求媒体、图片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画面、色彩过于繁杂,会干扰对主体内容表现。教师要精选课件内容,突出重点,为我所用(可能是一部分或某个片段),不可求全。精不等于少,对抽象概念则需要一定数量的直观素材,因此,可供选择资料的面不妨宽一点。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编写教案是一项天经地义的常规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多此一举。但多媒体教案的形式将会是一次革命,与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相适应,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把教师从繁重的死板的教案写作中摆脱出来。每个老师都能在多媒体教案的基础上真正编出有个性、有风格、有活力的好教案,努力开创中学新教改的新局面。

推荐第5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需。我根据教学安排及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课件。

一、制作高质量课件,体现个人教学风格。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我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共制作幻灯片近三百张,并且充分利用英特网和光盘上的共享资源,建立了个人课件素材库。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第三,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档,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将每一张幻灯片制作成多个文本框,重点和难点处添加特殊颜色和符号;还可根据需要,将文本框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效果,同时设置对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为此,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尝试了“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题,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分组操作,用课件形式完成对案例的分析诊断,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多媒体课件,发挥交互性的优势。

在多媒体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我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要求。通过征求学生的建议,我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育观念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我在课前总是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收集并设计处理好各种教学信息,对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形式及技术操作等都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做到课堂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努力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高宝江 2014.3.18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高宝江 2014.3.18

推荐第6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

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日益整合,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使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那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而多媒体教学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课堂教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媒体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构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结构方式。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温馨、生动和绚丽多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原本常规教学的困难、矛盾、弱点都慢慢地消化与无形。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新意识得到激发,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同时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我用出示了一段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论文的格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时,对于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各异形态和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知识,如果单凭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此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具有古代神韵的“数的产生”背景资料,再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逼真的动画显现出来,效果远比老师的口头讲述要好很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认识了数学的广阔、博大和数学的底蕴、价值,也更加喜欢数学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所以恰当合理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艰涩为易懂,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使课堂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能对所学知识构筑起清晰合理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如果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一分等于六十秒,一时等于六十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时间的进率是六十而不是十或者一百,而且对于这个进率也只能去死记硬背。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制作了龟兔在钟面上赛跑的多媒体,让学生通过看动物赛跑的过程知道了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所用时间相同。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1秒,秒针转动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这种学生通过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而获得的知识,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又如在教学有关行程的应用题时,学生都知道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但不理解的是求火车过桥的时间时,为什么路程是除了桥的长度还要再加上火车的长度,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动画演示,再现了火车过桥的全过程,从火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离开大桥所经过的路程用醒目的颜色显示出来,学生很快明白火车过桥走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的长度论文的格式,从而正确地列出了算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梯形的图片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梯形的相关概念,然后用一动画将梯形进行割、补,使其转化为三角形,学生通过对转化后的图形观察可知,三角形的底为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原来梯形的高。由此可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接下来,让学生独立进行验证。利用提供的划线和剪切工具通过旋转、平移等动态方式将梯形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我们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最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最终得出梯形面积公式。这种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让学生通过点、按、拖拉,亲自参与知识的的探究,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真正获得科学的结论。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我围绕三角形的特征,利用多媒体努力创设一种人人都能够参与的探究、发现和验证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操作实验,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在实验中理解规律。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是学生应具有的思维品质,是创新的翅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并使之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论文的格式,提高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千篇一律,死套公式。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冲破思维定势影响,主动寻求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一家工厂原来每月用水468吨,倡导节约用水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1个月,平均每月节水多少吨?”时,通常学生需要通过三步列式才能解答此题。为引导学生突破一般思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把每月节约的部分重点显现出来。之后再把每月节约的部分拉下来拼成一条线段,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很快明白求平均每月的节水量,只要用原来每月的用水量除以(12+1)就可以了。这样,通过计算机的有序演示,使学生从繁杂的思路中抽脱出来,重新去观察、分析,并从中寻找出简捷的解题方法,由此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创新思维的目标。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引进,更是教学艺术充分发挥的媒介。我相信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就一定能创造出生动、和谐、高效和精彩的数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推荐第7篇: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利用“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如何将网络技术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中,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自从我校申请了陕西省电教馆的

科研课题[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在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我校大胆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探索,在广大教师实验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两种利用“学科专题网站”进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课程动态、精品案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优秀教案、课件;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录像;趣味知识、学法指导、考练试题等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利用多媒体在普通教室进行集体教学的模式,该模式共分为五个步骤。

1、揭示教学目标,提出问题。①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或高考的要求保持一致;②教学目标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③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最好列举成几个小题目;④教师提出观看课件或教学录像后对学生的要求,即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检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①教师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

选好与本节课相关的网站内容或自己创设有关的学习情境传输至网站,上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网站资料库进行学习;或上课时教师直接利用多媒体播放网站资料库的相关内容;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文,思考或动手操作,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③教师必须明确告诉学生网站资料库的地址,以免学生课堂课后学习观看课件录像时浪费时间。

3、相互协作,讨论问题。①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作、交流、讨论,学生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认识。②在学生交流协作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暴露出学习存在的疑难问题,可让学生的协作小组将问题的讨论结果板演到黑板上;教师要做好搜集学生学习中错误的工作并进行分类,为下一步教师的讲解做好内容上的准备。

4、教师讲解,解决问题。①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和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给予讲解举例,力求精辟独到。 ②教师帮助学生对讨论过的各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测试练习,落实教学目标。教师打开课堂教学检测网页,将课前设置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检测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进行教学落实的限时训练(一般为十分钟左右),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训练情况做以适当评价与补充。

二、基于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模式;即学生根据网站为学生构建各种课程资源及提供的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行主动的学习,并通过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等形式进行的新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的学生在线学习模式,该模式共分为五个步骤。

1、创设情境 :教师课前将知识回顾、教学内容展示、解题指导、自我检测

等融汇在课件里,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能实现个体化的学习,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2、揭示目标:教师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检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自学过程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自主探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上网浏览教师的课件的和自由浏览,由学生自己根据教师课件分配学习时间,学生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搜索引擎来搜集大量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网络监控管理功能在教师用机上浏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个别指导和小组指导,同时对学生上传的课堂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就较好地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性。

4、网上协作: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根据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及时反馈的功能,向学校的学科学习网站里的论坛上提出课堂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学生还可以利用语音对话,留言簿或发电子邮件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达到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

5、网上测试:教师在下课前十分钟指导学生打开课堂教学检测网页,将课前设置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检测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教

师布置的练习作业内容要典型、适度、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且确保在下课之前完成。)对学生进行教学落实的限时训练,并对学生的训练及时进行网上评阅,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有模式,但没有固定式,贵在得法。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在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的体现。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探究和教师的引导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动态系统,教学任务和课堂类型又各有不同,作为高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改精神为依据,立足本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推荐第8篇: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的内容更直观。高中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相关电教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使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多媒体 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21 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将多媒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的直观性有利于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借助多媒体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以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从不同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关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排球教材中的正面双手垫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整个击球动作的重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学生很难体会,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即使学生能够将教师的讲解一字不差地复述,也未必能真正体会到动作的关键。而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加深理解。再如人体结构、人体生理、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和动画可以生动如实地展示人体的构造和功能。田径、体操、球类等,通过视角形象展示规范动作,通过动画揭示动作的力学原理。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识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屏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动作,用暂停、重放、慢放等功能特点,让学生看清动作过程及技术关键,边放边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达到协调的目的。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青少年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克服传统教学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大的价值,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

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如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学生?我找了一盘录像带录下了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课前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高涨,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堂课45 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这与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为了再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课的尾声,放一曲优美的慢节奏音乐,把体育的动律感和音乐的节奏感融合起来,使学生耳闻其声,心如其境,这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达到了全身心放松的目的。

三、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动作技能教学在联系形成阶段一般由教师指点,学生作分解性训练,这样的训练常常缺乏个性色彩,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影响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丰富的可控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与自我探究,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1.辨明正误――创设对比化情境

通过创设对比化情境,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或个别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可以给出几组背越式跳高的模拟镜头(其中包括跳的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甚至争论,最后得出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等技术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因材施教――创设个性化情境

学生自身的条件千差万别,性格、脾气、爱好等也各不相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个性化情境,从而对学生因材施教。如乒乓球的教学,有进攻型、防守型、防守反击型等,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不同打法的动作技能指导,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打法的针对性练习,教师也轻松地实施了个性化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多媒体应用于体育教学的一些尝试,使我感觉到多媒体的特点是常规教法所没有的,也是无法达到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长去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

推荐第9篇:多媒体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信息化,这几乎成了国际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本世纪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客观要求。现在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十分迅速,并都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不断渗透。其实,教学媒体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为师生传递信息的手段,它仍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自从课堂教学形成开始,语言、文字、教材、板书等各种传统的教具及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表格图形难以表达,对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难以理解, 而今天利用幻灯、投影及众多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将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处理后,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从而利用声形并茂、动静结合的各种图象来表现知识,能启迪学生思维,缩短知识 传授与反馈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他们主动学,乐于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地理事物,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直观表象,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没有见过冰川、地热现象、热带雨林、沙漠等,城市里的学生对农 牧业景观和许多农副产品不熟悉,内陆学生也许对海洋和海岸景观 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如使用录象片、幻灯片等)向学生展示这类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增加其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声、像、色彩于一体,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使无声的教材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种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做到自主、积极地学习,容易造成对学习内容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在讲授“长江三峡”时,放一段《长江三峡》的录象,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风光,一边还可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教师在朗诵一首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使学生对三峡山高谷深,湍流险急的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接下来播放《川江号子》这首歌,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峡适宜建立大型水电站?学生很容易理解: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就这样,悦耳的音乐,悠扬的歌声,美丽的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意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景中,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及时反馈

理解地理理性知识,是通过知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完成的。许多知识课本讲得很简单,学生往往不易领会。教师在展开讲课时,需要充分表现各个事物或要素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能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的渠道,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发挥好多媒体的整体效应,合理使用并有机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完成传授知识、情感及反馈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我国人口增长”这部分内容时,先出宁各个年份人口数据的表格,用投影片展示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特点不同?让学生看录象讨论分析,并归纳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最后用投影片示我国矿产、上地、水资源、工农业产品总量和人均情况数据,让学生讨论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四大内容,从感性到理性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现代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演示手段、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投影、幻灯、录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丰富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问题情景,既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时,山播放士壤土地土地资源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学基本内容:出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投影图,得出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各类士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发给学生一表格,根据投影片中的数据填表,了解我国士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得出结论——我国士地资源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出示《中国士地基本特征》投影片,结合所示内容,从土地形成的因素分析,找出形成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并填于表格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技术,又了解社会;既热爱地理科学,又能参与改造环境的人才。

四、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

用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众多,类型多种多样。地图犹如“骨架”,它能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表示各自地理事物的形态,显示地理事物的规律。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难免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予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在教学 中充分发挥图象的作用,既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正确的空间概念,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和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幻灯投影,将课本上一些复杂的图表加工处理成幻灯片,便于学生准确、快速地感知要点。学生可在有限时间内既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优化完成教学任务。 如讲述我国地形的分布时,用投影打出我国的空白轮廓图,利用复合叠片的方法,分步重叠南北走向的山脉、东西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弧形山脉等,引导学生读图判断山脉名称,总结地形成网格状分步的特点。投影彩色地形图和沿北纬36°的地形剖面图,让学生读图判断山脉的走向,总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中的电教媒体卓越的图象处理能力可全方位帮助学生具备正确的、全面的快速地阅读地图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用图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和分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如只用语言讲述则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即使配以挂图,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借助电教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

易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用电教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将问题化难为易,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地球公转”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挂图或在黑板上画图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很难讲清楚,关键之处是地球绕日公转涉及空间、时间的变化,学生在现实中无法看到太阳照射地球的全貌。为使变化过程全貌展示出来,首先制作放置的投影片的叠片投影,另一张底片是地球经纬网图第二张是夜半球及太阳光束的旋转片叠加在底片上,通过旋转使太阳直射点来回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观、形象地表达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动态地从正面、侧面、反面观察地球绕日公转情况,就象从宇宙多角度看到地球一样、这种形象直观的画面,弥补了教师语言讲解和挂图的不足,突破了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六、利用多媒体使用上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无论是讲授地理事物的分布,还是讲授地理原理,教师利用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既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又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当需要学生当堂掌握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在讲“铁路线”内容时,可先让全体学生自己在练习册上画出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再找几个学生分别到投影仪前在片子上画,然后教师面对全班加以总结。而在做练习题时,则可让每个学生持有一张可重复使用的投影片或玻璃片,在片子上做完练习后,叫一些学 生通过投影仪展示他们的练习结果。教师加以讲评。使用投影片将课堂上的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结合起来,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又以抽查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指导,是利用多媒体中的电教媒体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个实例。又如在讲《新加坡》一节时,使用了板书、投影、幻灯、录象、录音等教学媒体。除了板书只作为展示教学提纲外,其他媒体大部分都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有关新加坡的资料,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自己进行思考分析。东南亚各国的比较、新加坡的位置、石油运输线路、经济结构图等都使用投影片:而繁忙的航运等动态较强的内容则用录象展示,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象、声音于一体,将“演示讲解”与“技能训练”和“自我检测”紧密结合起来,通俗易懂,直观详尽,形式活泼多样,很适合学生自学。特别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他们边观察、边操作、边讨论思考,既活泼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多媒体教学还为地理教学过程提供了极大方便,它能最好地发挥各种教学媒体在学生感知、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技能方面的长处,弥补各自的短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感官受到老师传递的同知识信号的刺激, 促使学生认知激情的产生,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 且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可以互补,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推荐第10篇:多媒体心得体会

多媒体培训心得体会

在2013年8月暑假里,我在迆拉镇参加了两次多媒体培训。在这两次培训中,老师们精彩的讲解,熟练的操作,渊博的知识,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老师们在讲课过程中充满了人文关怀,认真的工作态度、高涨的工作热情打动了我们受训的每一个人,最关键的是我从中学到了能够为我们今后教学发挥重要作用课程。通过两次的培训,现在我把培训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理论上提升了自己教学设计能力。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设计,创新是灵魂。新课程制定了三大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偏重知识的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和思想教育设计: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通过这两次培训,我认识到我们的孩子要赢得未来的市场,就要参加21世纪的创新竞争,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分数不代表知识,最有价值的知识不是科学,要教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今后我在教学设计上要多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扩大了教学容量,教学资源得到很好的应用。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明显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缩短教师的板书时间,扩展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并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两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多媒体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多媒体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四、认识到了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通过实例可以看出多媒体确实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这就需要每个教师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第11篇:多媒体心得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中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下面我就自己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方面的有关情况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中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对青年教师来说势在必行。

学校为青年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学校积极营造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氛围,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且进行专门的课件制作辅导;二是学校准备给每个办公室都配备计算机,这为青年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新生力量,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从这一点讲,青年教师也应该成为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先行者。

二、我是如何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的

1、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对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几乎是一窍不通。可是当我看到有的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时,我就觉得课件制作作为一门技术对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必须掌握这门技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我就开始下功夫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课件制作。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制图软件photoshop,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还有各种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max、flash等,现在又在老师的专门指导下学习了“课件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相通之处,学好了其中的某一个,其他的自己动手、多进行尝试也会慢慢掌握。

2、善于研究,多问问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和使用各种软件制作课件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我就自己先琢磨,每个软件的功能都很多,我们学会的可能只是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有好多功能需要靠自己尝试、研究和琢磨。当然也有好多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我就虚心请教别的老师。我相信,只要我们乐于尝试,善于思考问题、询问问题,难题是没有解决不了的。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有的学生还要问,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学生们说不定觉得挺难,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多提问问题。课件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初学者觉得不好解决的问题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简单的,所以在学习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多问问题是必要的。

3、亲自动手,乐于尝试

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把这一观点应用到课件制作上就是要亲自动手制作课件。也许我们在某一方面的创意是非常好的,可不亲自动手,这方面的创意就实现不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由简单到复杂,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动手制作几个完整的课件,只有这样,自己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第三,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媒体

现在开发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每一种软件都有它的优势,当然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应该通盘考虑所要讲授的课程的特点,需要处理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软件的优点来选择使用什么平台。“课件平台”还有flash等都是功能强大的软件,它们的动画效果、交互性、对图片和声音的处理,都是powerpoint和“蒙泰瑶光”包括authorware所不能达到的。但powerpoint等也是很好的课件制作工具,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2、简洁实用是课件制作的重要原则

不少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将自己的课件做得特别“好看”,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小动画和艳丽的图片以及很刺激的声音,我认为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冲淡主题,这些与课堂无直接关系的东西会过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用来辅助我们的教学的。一个好的课件关

键在于它的实用性,应该说只要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的课件就是好课件。

另外,我认为不要试图每堂课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处理,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利补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课堂,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3、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参与性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能力、动手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的文章中称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人灌”,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变成了“机灌”,这种错误做法其实是对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种误解。制作一个课件前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可以适当加入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内容,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明白问题“原来如此”,而不是“的确如此”,培养他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某些问题的设置上,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了正确的认识,加上我们的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必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需要定制原创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需要快速发表文章的朋友请点击>>>公务员之家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以上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点击以下图标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间。

第12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材料]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需。我根据教学安排及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课件。

一、制作高质量课件,体现个人教学风格。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我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共制作幻灯片近三百张,并且充分利用英特网和光盘上的共享资源,建立了个人课件素材库。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第三,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档,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将每一张幻灯片制作成多个文本框,重点和难点处添加特殊颜色和符号;还可根据需要,将文本框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效果,同时设置对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此,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尝试了“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分组操作,用课件形式完成对案例的分析诊断,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多媒体课件,发挥交互性的优势。

在多媒体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我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要求。通过征求学生的建议,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础上,我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育观念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我在课前总是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收集并设计处理好各种教学信息,对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形式及技术操作等都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做到课堂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努力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第13篇:运用多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况,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统计》时,很多老师设计了统计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统计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喜欢上的学科等等,但我在设计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环节:《猴子吃饼干》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一个动画片

生:耶——这班学生遇到开心、兴奋之时,同时会用“耶”来表示 并用食指和无名指作成“V”状。

师:但看了之后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来回答:画面上是谁在干什么?

在屏幕上出现了一片森林和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在玩吃饼干的游戏,从屏幕上方连续不断地掉下饼干,猴子接住饼干并吃到肚子里

师:动画片看完了,谁来回答问题?

生:屏幕上播放的是猴子吃饼干。

师:猴子吃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生1:是圆的。

生2:老师我有意见,我看到的不是圆形,好象是三角形的。

生3:是长方形的。

生4:不对,是正方形的。

下面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是圆的,有的说是三角形,有的说长方形,有的说正方形。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

生5:“老师再看一遍吧”(好多学生都说老师再看一遍吧,而且呼声很多。)

师:再放一遍没关系,但你们可要看仔细啦。(放第二遍)

生:这次看清楚了,饼干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学生露出得意的样子)

师: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饼干各有多少块呢?

这时很多学生说,老师再放一遍吧。

师:这次你们一定要看清楚啦!(播放第三遍)

在播放时,教室里一片数数声,热闹非凡。多媒体播放完毕,就听见学生喊:“老师,太快了,没看清楚,来不及数啦!放慢点!„„”

师:太快了?(故作惊讶状)你能不能跟猴子说‘猴子你先不要吃,先让我数了后你再吃啊?’这时教室里的学生一阵大笑。“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

生1:老师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同桌一起数。

生2:这样数不快,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前后四个人数,比如一个小朋友数圆形,就一直盯着圆形数„„

生3:老师,我对季斯然的话有补充,四个人数时,看到是你的图形,你就画一横。

生4:老师,打“√”也可以的。

生5、6:画“○”画“★”„„

生7:写“正”字,我看我爸爸都这样画的„„

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仅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调动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和要统计的欲望,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动态中掌握了知识。

例如:在教现代小学数学第八册《平均数》时,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就是学校的卡拉OK比赛镜头,每当一个歌手演唱完,评委老师就亮分,报幕员说,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号选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分„„这个平均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来教给你们一项新本领,然后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个个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二、优化认知过程,促进知识形成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展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知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的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教师会感到枯燥,让一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象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接着,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得出1小时=60分钟。

三、优化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生,其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机的促使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为了训练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了几组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把这些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组成一些物体,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是什么?如:机器人、房屋、树和猫等。接着请各组设计拼图方案,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方法和所用的图形。孩子的智慧,在集体的合作与互助探索与创新中展示了出来。

生1:我们组的作品名叫《美丽的房子》。我们用三角形当屋顶,用长方形当屋子,圆形当烟囱的烟。房子很漂亮,但希望大家要保护环境,让每个地方的房子都这么漂亮。

生2:我们组的作品是《冬天的雪人》。我们用两个圆形粘成雪人的头和身体,用两个三角形粘成松树,眼睛也是圆形的。白白的雪漫天飞,飘飘洒洒落到地上。

生3:我们组是《机器人》,我们用正方形粘成机器人的头,用长方形粘出身体、胳膊、腿,眼睛是圆形,嘴巴是正方形,我们制作机器人是维护世界和平的„„

还有的小朋友拼出了鱼、汽车、坦克、不倒翁等。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点闪烁,闪动红领巾实物的角的形状,紧接着把实物(红领巾)的表象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然后闪烁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帮助学生概括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从而完成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学生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了。

四、优化德育教育,培养良好品质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位的。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催化剂”。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嘟嘟”的新朋友——钟表这样的情境: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闹钟。这天早晨8时了,嘟嘟才到校。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嘟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嘟嘟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嘟嘟,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

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使课堂改革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第14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4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当前,各地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班班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尝试,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达到增加教?W的密度和容量,加速教学信息传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效果。

一、以声传情,拨动学生的情弦,激起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媒体上的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

(一)适时的乐曲介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课文内容或情感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增添了学习乐趣。如上《记一辆纺车》时,先播放歌曲《南泥湾》,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文章的写作背景,还可以想象出抗日将士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生产自救场面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课文结束时播放与文章主旨有关的音乐,课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花的话》授课结束时,播放《好人一生平安》,随着娓婉动听的旋律,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从小男孩送二月兰给敬爱的老师,联想到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感谢老师,祝愿老师一生平安!

(二)声情并茂的“美读”,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唤起学生内心的视像和情愫,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激起内心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由于朗读者带着一种盼春、绘春、赞春的喜悦心情,再配上悠扬动听的《春之声圆舞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学生很快就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之中,如同在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春天畅游,自然地产生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以像激趣,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整体印象

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制作的影像,以形象信息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环境氛围,如临其境,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意境。

如学习《沁园春?雪》时,通过制作北国雪景,长城、黄河以及毛泽东观雪、吟诗的画面,同时配以适当的画外音,这样,毛主席指点江山,历数风流人物的景象就出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又如教学《孔乙己》,因学生对封建社会落迫文人了解不多,授课时特地拷贝制作的电影《孔乙己》中反映他穷酸迂腐的几个典型场面,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摧残且迂腐不堪的“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旧社会知识分子。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揭露当时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很有帮助。

此外,一些说明文、游记等,教学时若能展示平面(或线路)图或播放风景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通过展示人民大会堂的平面图和局部的相片,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看清建筑物的特征,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综合使用多种媒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因而,许多课件都是把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伴奏下的“美读”,再配上鲜艳的图画,让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学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那声情并茂的朗诵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响起,加上一幅幅“甲天下”美景的展现,抽象的感情变成了真实可感、拨动人心弦的画面,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份美感,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节约时间,加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

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感到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容量太少,而这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教学时,板书无需再写,上课时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或超级链接,即可完成,而且板书字体的大小、背景、颜色等都可根据具体情形而设定。教师问题的提出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轻轻一击就摆在大屏幕上了。此外,借助直观形象,有些课文内容也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这样授课中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授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也就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尤其是讲课过程中需要插入相关资料,或做课堂练习,以及复习课的教学,或者优秀专业的展评,借助多媒体平台效果就更加显著。

总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15篇: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学生提供虚拟的真实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激活了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音乐课还是科学课,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就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用谈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臵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上课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副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课题图,只见有着辉煌建筑的背景图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七个大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腾起熊熊烈火,似乎要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大火燃烧在圆明园,更燃烧在学生的心田。目睹此景,学生禁不住发问:圆明园是一处怎样的景观?为什么会被烈火燃烧?是谁点燃了这可恶的烈火?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学习兴趣陡然高涨,教学过程有“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疏通“卡壳点”。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三种不同工作方法的理解,若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就只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难点,疏通了学生的“卡壳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巧用多媒体,体验美感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而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例如《观潮》一课,若仅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观潮的气势。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尽情的欣赏雄伟壮丽的潮水画面,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理、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别董大》古诗教学中,我在总结全诗后出示了一道小练笔:把《别董大》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是学生写来写去,都是把这首诗的意思铺展开来,没有一点“故事”味,小练笔的有效形式触礁了。这时我出示了“北风呼呼、黄沙漫天、大雪纷飞的旷野上,诗人和董大依依惜别”的动画,学生从这凄凉悲怆的画面中,对诗人和友人分别之时的场景所感染,有的同学泪眼花花,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篇篇感人的小练笔诞生了。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五、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激发感情、引起共鸣的作用。我经常运用教育资源中的课件进行范读,并且让学生也经常模仿,模仿这篇课文语气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句读停顿等。常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内互读、优秀者领读等,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巧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就能激活语文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第16篇:第四届多媒体课堂教学大赛实施方案

合肥市莲花小学

第四届青年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大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贯彻我校“2010——2015年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师资队伍,为教师成长搭建展示平台,进一步提高面授课水平,使之适应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举办第四届青年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大赛。

二、组织原则

1、注重过程原则。大赛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重视过程,杜绝为赛课而讲课的倾向。赛后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多媒休课堂教学。

2、实事求是原则。大赛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差异、课程特点等因素,立足实际,讲求实效。

三、参赛范围

我校35周岁(1976年3月及以后出生的)以下的青年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及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不参加比赛,但需在比赛前上一节研讨课,校聘教师自愿。

四、比赛内容

1、学科:语、数由各教研组根据本组人数,确定几个不同课题,青年教师抽签决定(体现“同课异构”)。英、音、体等学科由教师自行安排。教时为1课时。

2、比赛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完整详案,占总成绩的10%;二是教学课件,点总成绩的20%,三是面授教学,占总成绩的70%。

五、比赛要求

1、本次课堂教学大赛,作为教师一次全员学习与提高的过程,要求35周岁以下教师人人参与,拟评出校级骨干教师。

2、教案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能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内容与方法上有独到的设计,留有因材施教和随机应变的空间。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补充、完善;教师能够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并自行排除一些常见故障,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方法,体现“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导学特点,避免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能力的培养。

5、比赛形式:所有参赛教师采取“同课异构”,学校将提前按学科课题给出比赛内容。

6、比赛时,原则上不用本班学生,采取异班授课。

7、市级骨干教师及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课内容不限,但要采取多媒体进行异班授课。

六、比赛时间

4月1日前语、数组上报各教师所教学的课题。 4月11日前提交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4月15日前落实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顺序。 4月18日—4月22日为比赛时间。

七、奖励办法

1、多媒体课堂教学按语、数(英、其它)两组。

2、语文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四名,最佳教案一名,最完美的课件一名。数学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优秀奖二名,最佳教案一名,最完美的课件一名。

教学获得的奖品等同:一等奖奖金300元;二等奖奖金20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优秀奖奖金50元,单项奖100元。 颁发奖状及奖品。

获奖教师则优先外出学习或向上推荐参赛。

八、评委(待定)

九、组委会

主任:盛红斌 副主任:刘岳云 姚赛明月 组员:王心保 周 芳 张明春 侯 雁 黄健林

合肥市莲花小学

2011年3 月18日

第17篇: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教学色彩斑斓

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教学色彩斑斓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玉湖中心小学林元荣

[摘要]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它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述,使学生写出更具特色的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

[正文]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呈现出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再现课文的情境、促进课堂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颐和园》一课,引入课文时,我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户组成,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长廊那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两旁盛开的花草,以及每间的横槛和房梁上都有彩绘,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居山面水,金壁高耸,昆明湖水阔天空,水绿的像一块翡翠,静的像一面镜子,湖堤两岸的棵棵垂柳,十七孔桥宛如飞虹,跨向绿水之间。这些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颐和园美丽的风景中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在教学《绝句》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时,教师借助生动的课件演示: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问学生:“诗中哪一句诗描写了这个情景呢?”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个课件。”(再次播放课件)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就很容易体验到诗句的美、景色的美。

二、展现直观的形象,为释疑解难开路。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桂林山水》一课,文中"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蜂峦雄伟的泰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翠绿的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静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三、创设特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五彩缤纷的海水颜色、海水中各种颜色的鱼类、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沙滩上五彩斑斓的贝壳,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四、诱发增强审美感,陶冶学生情操。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可以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使其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营养,赢得浅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例如;在教学《大海的歌》一课时,通过电教媒体的模拟直观,更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共鸣,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它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歌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配合教材,给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淼的大海,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起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为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犁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美、山河美、激发起对祖**亲深深的爱。

五、利用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

心理学研究揭示: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学生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无疑是用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途径。例如, “可爱的动物”说话训练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了配有欢快音乐的表现一群小梅花鹿在美丽的大草原上欢快地追逐、游戏的录像。那优美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使学生兴致勃勃,有的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哦!哦!太美了!”“梅花鹿太可爱了!”教师将画面定格,集中显示梅花鹿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观察有了目的,说话有了顺序。接着,教师放慢镜头让学生说完整的一段话。学生的发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操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提示道理,拓展知识。同时,教师还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避免操作时的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从而赢得教学时间,使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新知识巩固更为扎实,为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课业负担提供了保障。

可见,多媒体教学能将声音、图片、图像、文字、动画和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交互处理,形成集文、声、图、像于一体的极具吸引力的多媒体效果,能让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其带入优美、深远的意境之中,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必将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生机勃勃、风生水起、精彩纷呈!

第18篇: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我校于97年开始,多媒体已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一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情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要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的区别。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况且此知识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就容易多了,几段有趣的动画,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看得乐呵呵的同时,这三个词的区别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如在《看月食》一文中,有月食的变化和产生月食的原因这两个知识点,特别是产生的原因这个科学性的知识点学生不易理解,运用了多媒体,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之中,不但使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形象的画面,还使得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使他们产生了想学、爱学的想法,表演起来得心应手,大有小科学家的架式。

二、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

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例如《称象》一文,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曹冲的办法还不够好,因为石头很重,士兵们搬来搬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称起来也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士兵一个个上船,直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让士兵上岸报出自己的体重,相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当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佩服,称他?quot;赛曹冲。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quot;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自然又要靠我们的多媒体帮忙了。我观摩了一节优秀的语文课《灰雀》,这位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整堂课只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说得多,讨论得多,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教学气愤和谐而又热烈,更值得让人惊讶的是,在多媒体的影响、帮助下,《灰雀》的主题让学生升华到了人与自然的境界,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到充分发挥。达到这种效果,多媒体是功不可没。

四、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开阔视野

传统教学,老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特别是自然、社会等课程,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老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试想,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呢?怎么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不过,多媒体的应用,就马上使的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例如教学社会课《日本》一课,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讲讲日本的地理位置,读读课本了解日本的一些情况,任你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地理位置可以由小变大地显示,让你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到日本的经济,可以让你看到东京的繁华;讲到日本的象征,你能看到富士山的雄姿、樱花的美丽;讲到日本的风俗,你能看到身着和服的少女,颇具特色的伞舞和极受尊重的相扑运动;讲到日本的小吃,更是让你看得眼花缭乱,直流口水……短短的四十分钟,能让你把日本的全貌尽收眼底,更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从此爱上了这门学科。怎么样,多媒体的作用确实不同一般吧!

总之,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19篇: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职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与学校其它课程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数学的特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着大量创业教育的元素。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实际就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创业教育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创业教育 数学 课堂教学 渗透

08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金融风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我国的在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业成了广大毕业生很好的选择。由于中职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服务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 之。数学课上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数学教师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究其原因,学生不想学是一方面,关键在于教师本身。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仍采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去教,当然行不通。中职生注重的是技能培训和就业导向,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所学知识一定会为我所用,学生才会对数学课、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中职校的教师不能凭一张文凭,一劳永益。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通过学习,教师要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其它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数学知识与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互相渗透。一方面,让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就业教育中得到体验,另一方面,在就业教育中,让学生感知识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数学知识教学中应以应用知识为主,重点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衡量的标准不是要学生了解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过程,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用到所需要的地方中去。为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因此,数学课堂从大处着眼(知识的应用),从小处着手(具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设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数学课堂。让创业教育尽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2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要让学生在中专毕业后,能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渗透创业教育: 2.1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时把创业成功案例作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在新的知识引入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教育。

如在“不等式”知识讲课前,先给学生出几个小问题: ①你知道北京什么好吃东西最有名?

②你知道南京什么好吃的东西和北京的相其并论? ③扬州有什么好吃东西不亚于上述两种东西?

因为扬州的“老鹅” 摊点遍布大街小巷,大家最后的答案一定是“老鹅”[1]。接着用3分钟时间,通视频给大家介绍“一位木工汤师傅200元起家,经过十几年有努力,通过养鹅变成100万富翁的故事”。

看完视频后,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 1)从汤师傅粗糙的双手,你想到什么?

2)鹅的生长期为70天,一年最少可以养多少期老鹅?(鹅苗的孵化周期为6天)

3)你替老汤算一算,老汤每期养600只,每只纯利润为20元,一年至少有多少收入?

4)你手上有2000元钱,每只苗鹅的价格为7元,每只成鹅的重量为10斤,成鹅售价7.5元,每只鹅从苗鹅到出栏,需要饲料约30元,防疫费为10元。若你想一期鹅的纯收入不低于一万,贷款的月利率为0.5%,你大概要贷款约是多少?

通过这一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创业中艰苦的,但勤劳能致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只要教师在课前备课充分,多下功夫。借助网络就不难在生活、工作等环境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创业方面的素材,让这些鲜活的创业案例走入我们的数学课堂,融入所教的数学知识中去,从而让学生接受创业知识的教育。 2.2介绍新知识应用时作为创业过程的演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纯粹是一种机械的模仿练习,在课堂上对套用公式的习题大多数学生是能应付的,对于课堂上老师没有讲过的题型就无从下手,学生也没有兴趣去研究解法。因为学生认为,数学练习、作业,是为了完成老

师的任务,学完后用处不大。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可能是书本上一层不变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出的练习题时,给学生创设出一些创业过程中和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巩固新知识,掌握其的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创业的流程及用数学解决一些问题的优势所在。

例如:在讲完几何体体积与表面积公式后,讲如下的例题:(在给学生设计一个恰当的情境)欲建一个容积为定值V的无盖圆柱水池

(1) 尺寸如何选取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 (2) 池底材料成本为30元/平方米,池壁材料成本为20元/平方米,问怎样的尺寸使水池的造价最低? 讲解完成后,布置一个课后开放的作业:

你为了办个公司,租了一办公用房,要让你的公司有一个好的形象,必须对办公用房装饰一下。若办公房的50平方米。(510米,高3.5米)

请你利用星期天,首先参观一几个公司的装饰设计。然后对你的办公用房进行简单设计一下。到离学校较近的“装饰城”转一转,了解一下各种建材的价格,做一份办公用房的装饰预算表。比一比誰的造价最低!!!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些提示,如地面、墙面可选择的材料种类、规格,如何选择,浪费材料最少。另外,灯具,空调还有工人的工资等费用。并对每个人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加以评定。

通过课后这一“作业”,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应用如何合理使用?

2.3完成作业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以分析市场

创业是可学而不可教的。创业的项目的选择,和数学的解题方法选择一样,只有在

生活中善于捕捉商机的人,才会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

目前,猪肉价格是市民反映物价的“风向标”。在讲完教材 成绩考核是教育的终结性评价。要逐渐改变把成绩考核视为给学生分类的手段。考核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学生的水平,为学生的学习调整提供依据;二是检查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修正教学方向提供信息。按照教育理论,成绩考核必须服从课程目标,必须以教材为依据,制定出考核目标,使考核内容具有好的效度和信度。渗透了创业教育理念的数学课程的成绩考核要遵循这个原则,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中所涵盖的创业教育的内容,决定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形式。考核学生学习的成效。如以解决一项含创业思想的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自己去建立数学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效果作为一项测试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 4对中职数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随着创业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对数学课敬而远之的情况大大改善,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不怕学数学了。因为,他们在学习纯书本知识上的不足,可以在书本以外的数学作业中取得好的成绩加以弥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一般中职校对数学课的学时,大大缩减。而在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则需要必要的学时来保证,否则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望这一问题,随着中职校新的课标,新教材的使用,随着中职校数学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而得以解决。

注:[1]老鹅:盐水鹅又叫做老鹅,卖盐水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这个\"老\"有三层含义:一谓大,家养两条腿的禽类,数它最大。二是用老汤老卤烧制出来的。这老卤,时间短的几年、十几年,长的有几十年。其三,在卖熟食的熏烧摊上,它唱主角,绝对领衔。

参考资料:

1匡建民.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新西部下半月》 2006年 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

第20篇:多媒体技术助力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摘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容量,减轻

地理教师负担,使地理课堂探究方式多样化,管理学生多样化,课堂管理也很轻松。本文浅谈一下近几年来利用多媒体课件上地理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地理课堂 课堂管理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每次技术革命都会促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因而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张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促使地理教学内容和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深刻变化,未来的发展将会由单纯的多媒体技术向网络多媒体教学转变,特别是地理学科中, 许多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动态变化都可以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从而使教学达到更高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的优化。下面浅谈一下近几年来利用多媒体课件上地理课的一些体会。

一.兴趣提升 教学效果好

传统的课堂,全靠教师的魅力来管理课堂,笔者是一个普通高中的地理教师,生源素质一般,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不足,特别对于地理这样的课程,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传统的课堂,需要教师不停的举例子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身心疲惫,还收效甚微,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比如在讲解鲁教版中的旅游地理部分,传统的方式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解重难点,然后学生背诵重点内容,课本中的确有大量的插图,但是学生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对旅游地理中的美好根本没有感触,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加入美丽的风光动画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光,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乏味为有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很好。

二.课堂容量提升,教师负担减轻

多媒体课件的信息传递功能比教师自身传递信息的功能要强大的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相当普遍,可以操控着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收发,速度快,操作灵活。多媒体教学的操作优点是多种媒体交互使用,迅速而方便。 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体现传统单媒体的功能,而且通过三维立体宏观纵览地理环境, 可以微观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标本,使课堂比较生动和直观地模拟地理现实。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大多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一些地图内容太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如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可以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多媒体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 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 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有利于反应和理解能力弱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接受知识。 《高中地理》重难点知识,主要指那些空间动态的原理性的内容: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这些内容用常规的方法,如:板书、板画、挂图等很难有效地表达,往往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在指导学生学习“地球自转” 这节课, 笔者制作了flash动画进行教学,首先制作了比较复杂的动画演示了地球自转的过程,让学生对地球自转有个宏观的了解, 其次就动画演示过程插进文字介绍,制作了边演示动画边出现文字的课件, 轻易地解决了单媒体不方便做到动态和文字相结合的演示,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地球自转的三个知识点,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探究学习方式多变

传统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简单,加上学生的知识水平所限,课堂探究的深度很小,基本是一个问题,学生在一个固有的思维模式里面探索,大部分是直接到课本中寻找答案。但是现在通过网络的延伸,教师可以在线寻找探究的资料,学生课下也可以自己上网寻找探究的问题,使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多媒体可以很直观的展示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而不是学生对问题含糊不清,没记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在黑板上把问题写上好几遍,从而克服了传统模式中呆板的板书,为完成教学目标赢得了时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就能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

四.管理学生多样化,课堂管理很轻松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素质不是很好,学生课堂上自律性差,传统课堂,教师需要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很多学生会在你背对学生板书的时候,偷偷去做其他的事情,等你板书回来,他的思绪已经不在课堂上了,但是课件演示的时候,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因为课件的制作里面,已经包括了板书,演示时教师可以离开讲台, 站在学生中间授课。 这样既亲近学生, 又可直接监控学生学习, 有利于管理全体学生,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课堂效果良好。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它反映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地理课堂教学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大多数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利用好计算机系统,更好的为地理教育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兴松等 浅谈多媒体地理课件的课堂效应 [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2.郭柏友等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

《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doc》
多媒体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