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及心得体会

2021-02-1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和STSE基本原理,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纸牌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化学学科中元素导入新课;接着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利用图表请学生观察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其中原子半径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穿衣服为喻进行理解,化合价的变化通过之前学习的碱金属与卤素进行知识迁移;然后,用实验对钠、镁、铝的金属性进行探究,进而学习金属性与非金属的变化规律;最后补充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并进行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

二、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物质结构》的第二节,共两个课时。本节课为该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以及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所呈现的具体规律等内容。课程在前面几节已经介绍了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并系统介绍了碱金属和卤素,其中的知识内容及初步体现的分类思想,为本节课元素周期律中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相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更为接下去元素周期表和其他元素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做铺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重点: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教学难点: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课程的前面几章学习了原子的组成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易于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律。而对于碱金属和卤素等具体元素的学习,一方面初步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分类思想,另一方面也具备了部分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规律,易于进行知识迁移。本班学生对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较为扎实,并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且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并善于观察实验现象,但具体分析、表达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 (2)说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3)描述并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通过运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化学知识; (3)通过对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扑克牌,明确化学学习中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并强化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意识;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规律美以及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教具:10副扑克牌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火柴、砂纸 实验试剂:镁带、铝片、无色酚酞试液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全班按照四人小组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发到一副扑克牌。10副牌均少同一张牌,其中一副按照花色排好序,其余9副打散。请学生找出每副牌中缺的那张,并比赛哪一组速度最快。

[提问] 针对最快找出缺失张牌的组别,提问“为什么能最快找出?发到的扑克和相邻组的扑克有什么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有助于我们学习化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结合我们化学学科中的上百种元素,请学生思考“元素当中是否存在规律”,自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

2.图表结合,深入学习

1 [过渡] 为了便于观察研究,我们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5-5。

教师介绍原子序数就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且在数值上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请学生观察以上列表,并根据表,小组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表5-6中:

然后请同学尝试对规律进行归纳,教师补充得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递增,其中第一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第

二、三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过渡] 从核外电子的排布看,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对原子半径会不会有影响?

[原子半径] 由于相关内容较为抽象,教师以冬天穿衣服作比喻,让学生猜测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结着请学生继续观察表5-5,分析得到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教师解释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受原子核的引力较大,即约束力大,因此原子半径反而小。再由学生将所得到的规律与图5-5作比对。

1 [化合价] 基于对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规律的学习,请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的元素,并回顾碱金属和卤素各自元素之间化合价和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表5-5,由碱金属和卤素进行知识迁移,对元素化合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的规律性变化进行归纳,并完成表5-8。

结合碱金属和卤素,先从竖列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同一竖列的元素化合价情况相同或相似;再从横排分析,金属元素化合价呈正价递增,且与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成副价递增,可显正价,且最低副价与最高正价加和为8。

3.方法转换,实验探究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刚刚还回顾了碱金属与卤素当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那在其他元素中是否同样存在变化的规律呢?

[过渡]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刚刚用的结合图表是一种方法,用实验来探究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先请学生讨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得到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相应的,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接着从金属钠的金属性很强,提问学生“金属镁与金属钠的金属性如何?铝和前两者相比又如何”,引导学生开始实验探究:

[假设] 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递减。

[实验1] 取两个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3mL水,并往水中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 在冷水中无明显现象,在沸水中镁带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红色。 [结论1] 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实验2] 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铝片所在试管产生气泡不如镁带所在试管多。 [结论2]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结论3]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减。

4.巩固练习,反馈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并能熟练的运用,同时也起到反馈评价的作用,以便于及时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进行调整。

5.总结归纳

请学生分别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进行归纳,教师指正、补充,介绍“元素周期律即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1 变化的必然结果。

五、形成性练习

一、填空题

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 (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

1.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 A.Na B.P C.Cl D.Ar 3.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 A.N B.F

1 C.Mg D.Cl 4.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 ] A.电子层数 B.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化合价

5.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2 B.X2Y3 C.X3Y2 D.X2Y

六、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本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二、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随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递增

稳定结构时最外层电子数:第一层为2,第

二、三层为8

三、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

四、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

竖列:情况相同或相似

横排:金属元素化合价呈正价递增,且与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成副价递增,可显正价,最低副价与最高正价加和为8

五、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减

推荐第2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需要思考,常思常新;教学更要思考,一个成功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感受,这时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备课的反思

上课之前我反复在问自己: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哪些知识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成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想得越多,则备课的思路越清晰。如何备好一节课,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1、熟悉本节教学要求。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并且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原因又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学生已基本具备通过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能力,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动手实验等方法探究归纳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3.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所以本节课从对元素周期表的深层次认识为切入点,通过“精讲、活动、反思、自悟、探究、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元素结构和性质上的变化规律及同一周期元素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特点,促使学生发现与理解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变化周期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找出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主要采取列举数据和图表的方法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第二课时主要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启发和训练。而对于硅、磷、硫和氯等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强则通过给出的思考问题并阅读课本给出的资料来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的结论。

第三课时主要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等作用。同时结合相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课堂情况的反思

由于时间仓促,我所设计的三个课时内容只拍了第一课时的录相课。由于考虑到高一级学生还没有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而直接学习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则会感到困难一些,为此这一堂录相课则找了高二学生进行上课。或许是由于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我所设计的相关课堂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地解决,特别是结合课本13页表1-2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及前面已经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以及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这一难点,学生也能够配合得回答较好。从课堂反馈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也较好。

本节课我个人感觉到好的地方有:第一在于通过学案的问题进行预习、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第三对元素周期律概念的形成,充分利用日常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潮起潮落、月圆月缺等自然界中的周期性变化现象入手,提出目前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之间的某些性质或结构有无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去看书,去讨论,从而发现元素某些性质或结构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理论课不枯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课中也有没有处理好的地方。第一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在观察表里的数据得到规律时,都较过快地让学生得到结论,节奏过快。第二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过程中,对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学会比较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但是没让学生尝试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落实得有些不到位。第三由于平时教学多用广州方言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所以用普通话进行上课则是语言表述不是很流畅、不严密。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语言组织能力的煅练。

三、教学法反思

本节课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希望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推荐第3篇:元素周期律 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新化学知识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中,采用问题启发式、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实现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融合。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苏教版《化学2》专题一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中的一节内容。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的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它的结构,为后续章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机物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化学世界体现的对立和统一。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内容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入手,了解元素周期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元素的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它们的性质也符合一定的规律。 【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对象是普通高二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并能简单应用。同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学习元素周期律,能更好的接受学习。但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不够缜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概括不够全面、详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适宜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等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表规律的探究,以及元素性质的规律性的探究,学会分析、总结规律,并能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对元素性质实验的探究,养成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教学重点确定为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采用教法有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练习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是为了把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响应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意义的构建,再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最后通过练习使对新的知识进一步的巩固。

采用的学法主要小组讨论法和分析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所呈现的学习资料的分析、概括和总结法,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观察来推断具体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类型: PPT 实验 多媒体来源: 教师自制 实验室 多媒体使用: 播放 教师演示 多媒体效果: 增加课堂生动性 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实验演示为主图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PPT,上面出现的是一段关于门捷列夫利用元素周期律预言镓元素的性质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神奇的规律让门捷列夫大胆的猜测嫁的性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下这个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以化学小历史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化学认识的同时引发相关的思考,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环节二:知识回顾,展开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PPT,上面呈现的是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书P13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教师活动】:关于元素的排布示意图,我们上节课就已经学习过了。同学们回忆下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并思考PPT上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存在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

【教师活动】: PPT展示关于1~18号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的分布的折线图。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的分布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所以在教学时补充了这一点,这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教师总结】: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有效的知识回顾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预热。这部分我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推断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构建。

【教师活动】:既然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原子的半径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同学们阅读相关数据,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有哪些规律,并动手绘制出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图。

【学生活动】: 观察数据,分析讨论并总结。并绘画图线

【学生回答】: 关于原子半径的变化,第二周期变化规律从大到小,第三周期也是从大到小。

2 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几个周期一起来看,对于原子半径,同一横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纵列,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教师活动】: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提示: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考虑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呢? 【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归纳总结】(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IV A族开始,从-4变到-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设计意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图表数据,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和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环节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活动】: 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元素的性质是否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金属单质看下。老师这里给出三种金属元素,钠、镁、铝。大家根据PPT上的信息提示,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三者的金属性的强弱。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接着演示课本上活动与探究的三个实验。通过这三个实验同学们发现这三者金属性的强弱分别是什么了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慨括】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是减弱的,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是增强的。

【教师活动】:我们知道了元素的金属性是这么变化的,那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知道可以从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同学的阅读课本探究活动二的相关内容,然后试着概括下它存在哪些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概括总结。

【教师总结】: 由这些元素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概括出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教师活动】: 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也存在相应的规律?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中给出主要化合价,首先,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啊?

【学生分析数据并的到相关的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氧跟氟不显正价的(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 【教师总结】: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除稀有气体元素)

【设计意图】: 在探究元素金属性的分布规律时,关于那三种元素,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很深入的了解了,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相关的信息提示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再者结合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把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环节四:练习巩固,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的掌握情况。PPT播放题目。

【反馈练习】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B )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C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N ,最低负化合价为 -(8-N) 。(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教师结合板书总结今天上课的内容】:通过这结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元素的性质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几个典型的练习来检验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是否充分掌握。同时我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从而可以进行及时的进行补充说明。利用最后的黄金两分钟,结合板书让学生回顾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

三、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四、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推荐第4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本章知识的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它们,必须用有关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作基础,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分析简单化合物的形成等都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否则,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掌握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和运用元素周期表必不可少的。

由于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知识点繁杂,学生基础j较差,学习的习惯又不好,因此单纯的讲述、整理和归纳一方面显得有些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学生的收获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复习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并讲练结合,使所授的内容和练习互为补充,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学反思《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根据本人几轮讲授,总结出具体讲授思路为:牢记一条:要求学生记住 1 —— 20 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记住第Ⅰ A 族和零族的原子序数及推导方法。

三句口诀:周期表格要牢记,变化体现周期律;

七主七副七周期,零族Ⅷ族镧锕系;

同周金减非递增,同族金增非递减。

注意:七周期包括三短三长一不完全。七主包括第Ⅰ A 族(第一纵行),第Ⅱ A 族(第二纵行),第Ⅲ A 族(第十三纵行) …… 第Ⅶ A 族(第十七纵行)。

零族指第十八纵行,Ⅷ族指第

八、

九、十纵行。

四条规律:

1、原子(离子)半径大小变化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3、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1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4、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1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的稳定性强弱。(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只要把以上内容,结合练习搞清楚了,本章的内容可以说就融会贯通了。

推荐第5篇:金属及元素周期律试题

铁铝的练习

一.选择题

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 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3+2.某溶液中有NH

4、Mg、Fe和Al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

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2+2+3+A.NH4B.MgC.FeD.Al

3.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B.Fe3+C.Fe2+D.H+

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5.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2+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

D.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6.在下列反应中,所加试剂即使过量,也不能形成透明溶液的是()

A.在FeCl3溶液中加入浓氨水

B.石灰水中通入CO

2C.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铝粉中加入浓热NaOH溶液

7.将3.6 g碳粉跟含Fe3O4 80%的磁铁矿粉29 g混合后,隔绝空气加强热,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恢复到标况时其体积是6.72 L,则气体是()

A.全部是CO

B.CO、CO2各占一半

C.全部是CO

2D.CO、CO2混合物,其中CO占2/3体积

8.现有2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结束时,所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2∶3,则往盐酸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为(克)()

A.2.8B.5.6C.8.4D.16.8

9.现有4mol铝及足量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若使铝完全转化为Al(OH)3,所需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小的是()

A.4molB.6molC.8molD.16mol

10.将20 g铁粉放入一定量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是2.24 L(标准状况),则剩余铁粉质量是 ()

A.14.4 g B.11.6 g C.8.8 g D.3.2 g

11.将m g铁红和硫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溶解在足量盐酸中,结果得到n 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FeS的质量(g)为()

A.5n B.m-5n

C.m-11n/4 D.11 n/

412.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投入50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

A.2.3gB.3.1gC.4.6gD.5.3g

错误!未指定书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

3、Na2CO

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15.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 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a>b>c>dB.a>c>d>b C.c>a>b>dD.b>d>c>a

1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C、氢气在锌片上析出D、若锌片、铜片同时有气泡冒出,则说明锌片不纯

18、在用Zn、Cu片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H2SO4 的物质的量减少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19、防护下列金属防护属于电化学保护的是

A、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B、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 C、将埋在地下的铁管通过导线和地面上的镁块连接D、金属铝常温下不需要任何保护措施

21.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个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1个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22.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固体中物质总质量与所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FeCl3和CuCl2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B.2∶7C.7∶2D.3∶

22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3+ ++

Tl+ 2Ag = Tl+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B、Tl3+的氧化性比Al3+弱 C、Tl 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D、Tl+的还原性比Ag强

24.我国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铊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和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判断错误的是

A.铊是银白色的金属B.氢氧化铊是两性氧化物 C.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D.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离子

25.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 2.8 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 gB.4 gC.8 gD.10 g

26.将Cu片放入0.l mol/L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 [Fe3+]:[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B.3:5C.4:3D.3:

42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B.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以写成PbO·Pb2O

3C.不能用电解AlCl3溶液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MgCl2溶液来制取金属镁 D.Fe与S直接化合可得到FeS;Al和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Al2S3

28、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少量过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的pH不变,有O2放出

C、溶液中的c(Na+)增大,有O2放出

22错误!未指定书签。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

4、Cl、Mg+2+2 -2 -

、Ba、CO

3、SO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

3-2+2+

C.Cl可能存在D.Ba一定不存在,Mg可能存在

130.在浓度均为3 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A.5.6 gB.8.4 g C.11.2 gD.1.8 g

31、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气体的为()

A.O2和H2的混合气体B.0.05molH

2C.大于0.05molH2D.小于0.05molH2气体

32.向500 mL 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所得滤液的质量比原溶液的质量增加1 g。则原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2 mol/LB.1 mol/LC.0.1 mol/LD.0.2 mol/L

33.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惟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

3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

34.将CO2通人CaCl2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再加入下列试剂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A.热水B.苛性钠溶液C.氨水D.氯化钠溶液

35.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4.5g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g,则该混合物的组合不可能是()

A.Fe2O

3、Fe3O

4、FeOB.FeO、Fe3O4 C.Fe3O

4、Fe2O3D.FeO、Fe2O3 二.填空及计算

36、将含有NO3-、Fe3+、Fe2+和I-离子的四种溶液混合,调整溶液的酸性,使[H+]=0.1mol/L,充分反应后,这四种离子中:

(1)若I-离子在溶液中有剩余,则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若NO3-离子在溶液中有剩余,则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40、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填空:

(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

251.28g氨)__________mL,用规格为_______mL量筒量取。

+2-++

(2)氨水浸出后得到固体混合体系,过滤,滤液中除K、SO4外,还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滤液I的成分是水和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

4、(NH4)2SO4中钾的含量,请完善下列步骤: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6)若试样为m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用含有

m、n的代数式表示)。

41.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的标准状况下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溴单质.求(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2:向含有0.8mol的稀硝酸溶液中慢慢加入22.4g的铁粉.假设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Fe+HNO3Fe(NO3)3+NO↑+H2O

(1)写出这两个阶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求这两个阶段反应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

--(3)在图中画出溶液中Fe2+、NO3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图像(纵坐标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43.将10 g铁粉置于40 mL硝酸中,再微热。反应过程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生成气体的颜色由红棕色逐渐

变为无色。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792 L混合气体(NO、NO2均为标准状况),溶液里还残留4.4 g固体。 (1)求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比。 (2)求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浓酸气体中NO、NO2的体积比。 (4)写出总化学方程式。

44.已知Fe2O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

2FeO+CO2 Fe2O3+CO

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含Fe2O3和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 (1)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Fe)∶m(O)不可能是(选填a、b、c多选扣1分)。 a.21∶9b.21∶7.5c.21∶6

(2)若m(Fe)∶m(O)=21∶8,计算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

(3)设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为A%,则A%和混合物中m(Fe)∶m(O)的关系式为[用含m

(Fe)、m(O)的代数式表示]A%=。

请在下图中画出A%和m(Fe)∶m(O)关系的图形。

(4)如果Fe2O3和CO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3Fe2O3+CO2Fe3O4+CO2Fe3O4+CO3FeO+CO2 试分析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及相应的m(Fe)∶m(O)[令m(Fe)∶

推荐第6篇:元素周期律HPS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HPS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必修二第一张第2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基础上的一节新授课,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展开探究性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工具,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已学元素及化合物性质进行比较、综合、归纳;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理论指导基础。 (2)学生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料阅读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涵义。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分析探究问题、总结和归纳知识、发现规律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HPS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借助实验和多媒体,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自主发现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用品:

多媒体、元素周期表、镁带、铝片、烧杯、1mol/L盐酸、量筒、滴管、镊子

教学过程:

1、多媒体演示: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出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1-18号)元素的符号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要求学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要求学生完成并观察P14页的表格一,思考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2、引出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P14页表一,使学生就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自己的三种观点:

⑴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⑵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教师引导: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研究的。

3、知识回顾:

教师的做法:(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排布遵循的方法和规律;

(2)多媒体投影前20号元素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3)多媒体展示金属钠镁铝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结论推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判断推测是否正确,需要用科学的手段,借助实验的方法,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4、设计实验:

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推测观点进行设计实验来检验结论正误,这一环节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借助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过程要严谨。

教师提供充分的实验仪器:镁带、铝片、烧杯、1mol/L盐酸、量筒、滴管、镊子。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视、答疑,并指出试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5、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先请各组同学分别展示设计方案,实验装置以及观察现象和所得结论,并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与做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书上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念。教师对学生实验现象的不同点组织讨论,找出原因。最后使学生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形成科学观念。

6、总结与评价:

①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的

②引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③每一周期都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不考虑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失电子的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应用PHS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探究目的,并向学生明确提出了这些目的,可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并以此为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本节探究课从提出问题、完成设计、课堂讨论直至形成结论及评价反思,探究思路非常清晰,整个探究过程围绕着“元

素周期表的设计和其编排规律的讨论”这一主题展开,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本节课真正做到了由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在探究的每一环节上都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把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允许学生对知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和探究,并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PHS教学模式的使用,使课堂更加灵活,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榜样,不仅可以学到科学探究方法,还能学到创新精神,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推荐第7篇:42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识技能要求: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同主族,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 元素金属递变规律,周期律、周期表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性质比较,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投影]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一系列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关许这些元素的性质,也积累的相当丰富。但使科学家们不断追寻和探索的,却是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我们记住一个个令人起敬的名字和他们的发现:

1789年

法国

拉瓦锡提出四类元素分类法

1829年

法国

德贝莱纳提出三元素组学说

1864年

德国

迈耶尔发表六元素表

1865年

英国

纽兰兹提出元素八音律

1869年

俄国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教师] 恩格斯给门捷列夫以高度的评价,称他为——化学之父 [投影]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活动] 请你扮演门捷列夫

18张列有元素相关性质的卡片,将其排列顺序

[教师] 你是依据什么规则来给这18张卡片安排位置的呢? [学生讨论]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

[教师] 很好,这三个排列原则就是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一部分内容 [投影] 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 归根结底,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周期性变化,既然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那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否推测其化学性质的递变呢?

[板书] 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

相似点:都是金属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

[投影] 碱金属与水反应

Li Na K Rb Cs [教师] 上一节课大家做了Na,K与水反应的实验,请两位同学回顾实验现象 [学生1] Na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四处浮动,有响声,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学生2] K与水反应时,现象比Na与水反应剧烈许多,K甚至可以变成紫色的火球

[教师] 非常好,Na与水可以剧烈反应,而K与水的反应比Na还要剧烈,那么,大家能不能推测,Li,Rb,Cs与水的反应剧烈程度如何呢?

[活动] 学生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投影] Li,Rb,Cs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

[教师] 果然与大家的推测一致,Li与水的反应不剧烈,而Rb,Cs与水反应极其剧烈,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 原子结构递变引起的化学性质递变 [投影]

Li

Na

K

Rb

Cs

——————————————————→

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板书] 2Li+2H2O=2LiOH+H2↑

2K+2H2O=2KOH+H2↑

[教师]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同周期金属性质的递变

Na

Mg

Al

Si

P

S

Cl

Ar

[板书] Na

Mg

Al 的金属性 [探究] 实验一,镁、铝与水的反应

分别取一小段镁条和铝带,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加入2ml水,滴入2-3滴酚酞,观察现象。过一会,分别用酒精灯加热两支试管,至液体沸腾,移开酒精灯,观察现象。

[投影] 现象和结论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与冷水剧烈反应

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滴入酚酞呈红色

滴入酚酞不变红

与热水反应:

表面出现较多气泡,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为浅红色

结论: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能与沸水反应,Al与沸水难反应

金属性

Na>Mg>Al

[板书] 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投影] 实验二,镁、铝与盐酸反应

向盛有已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的试管中各加入2ml、2mol/L稀盐酸,观察现象

[投影] 现象和结论

Mg

Al

与盐酸反应

反应剧烈

反映较慢

产生大量气体

产生少量气泡

结论

Mg、Al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Mg比Al剧烈

金属性

Mg>Al

[板书]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投影] 实验三

Al(OH)3性质

向少量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将沉淀分两份,分别加入3mol/L NaOH溶液和3mol/L稀盐酸

[投影] 现象和结论

加入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

沉淀溶解

沉淀溶解

结论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板书]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OH)3+NaOH=NaAlO2+2H2O

(酸性) Al(OH)3+3HCl=AlCl3+3H2O

(碱性)

NaOH

Mg(OH)

2 Al(OH)3

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

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

[教师] 根据刚才几组实验,我们[判断出金属性Na>Mg>Al

那么,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可以用什么规律?

[投影] 小结: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的H2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总结] 元素金属性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 [课后思考]

1、元素非金属性的判断标准

2、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何关系?判断金属性强弱还有何依据?

[作业]

1、钫是人工合成的金属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能推测它的一些性质吗?

2、镁与钙都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镁反应慢,钙反应快,推测Be、Ba与水反应剧烈程度

推荐第8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2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从而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全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推荐第9篇: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作用及意义的分析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作用及意义的分析

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的揭示,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意义重大,通过几个典型元素的学习达到对高中阶段所考察的元素的基本情况的掌握。这一节的学习能很好的体现知识的迁移,将整个化学元素周期表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印在脑子里。在情感教育上联系化学史、实际生产生活是一堂生动的化学课。

关键字:元素周期律 学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或核外电子数)的增加原素原子的物理性质上的周期性电子层排布、原子体积、原子半径,在化学性质方面电负性、金属和非金属的活泼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酸碱性的变迁,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迁都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说明了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并在化学知识系统化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使化学学习减少了盲目性。它把许多化学事实联系起来,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完整的元素表,体会化学的完整性、规律性。

1 .从某个元素到某族元素的知识迁移: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化学、物理性质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研究。可见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必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知识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提及。因此,学好元素周期律有助于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对今后的知识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高中的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是在学习了钠、铝等金属和氧、氯、氮等元素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学过知识开始迁移,向学生展示化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及规律性。

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实践活动、资料库展开前期的研究活动 科学探究是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此理念指导下,教材编写注意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需要,设计了有关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知识的“预备性”探究活动: 在高一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化学资源”中,请学生根据氯、溴、碘的原子结构并收集有关资料,研究氯、溴、碘物理性质的差异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在这个探究活动中,除了注意通过研究氯、溴、碘的原子结构和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比较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氯、溴、碘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规律?”。在对氯、溴、碘的化学性质差异性和相似性的探究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物质的活泼性: ①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库 :氯、溴、碘的单质跟氢气的化合”,根据反应的条件、快慢、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大小讨论生成物的稳定性,判断卤素性质活泼性的递变规律。为帮助学生建立部分知识的横向联系,在《评说硫、氮的“功”与“过”》这一章引导学生比较氮气、氧气、氟气与氢气的反应情况。 ②利用“思考与练习:寻找资料,对氯、溴、碘单质跟水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设计类似的教学活动,如设计实验证明钠、镁、铝的活泼性(与水、与酸反应情况的比较),来引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③利用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用氯水、溴水、碘水、NaCl、NaBr、KI溶液和四氯化碳设计实验证明卤素性质活泼性的递变规律。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分析信息、制定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讨论与归纳、撰写报告,体验科学过程。 2 .零散知识点到系统知识系统学习方法指导:

认知价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不能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发展史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具体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呈现了科学研究的模型和科学思维的方法,这将对学生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起到促进作用。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把元素纳入一个系统内,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曾经认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学生普遍认为化学知识点多而且零散,不容易记忆,通过这一节学生会体会到化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将零散的知识点穿成串,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跟原子结构的关系从化学的观点来看,金属原子易失电子而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易跟电子结合而变成阴离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显然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的强弱主要与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等有关。

我们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失电子的难易,并用电子亲合能来表示原子与电子结合的难易。从元素的一个最低能态的气态原子中去掉1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阳离子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叫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一价气态阳离子中再去掉1个电子所需消耗的能量叫第二电离能。 电离能的数据表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离能减小,即越向下,元素越易失去电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离能增大。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大,它的金属性越弱。

原子的电子亲合能是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1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电子亲合能越大,元素的原子就越容易跟电子结合。一般说来,元素的电子亲合能越大,它的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把电负性的数值作为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综合量度。金属的电负性较小,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它的活动性越强。非金属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越大,它的活动性也越强。

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趋于增大,失电子越来越难,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短周期中这种递变很显著,但在长周期中,自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很慢。因为长周期中过渡元素增加的电子进入尚未填满的次外层,即填入d轨道(第六周期镧系元素电子进入倒数第三层,即填入f轨道),所以在长周期的前半部各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由于这些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依次仅略有改变,因此金属性减弱很慢。在长周期的后半部分各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依次增加,因此金属性的减弱和非金属性的增强才变得显著。

在各主族内,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虽然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增加了,但原子的电子层数也随着增多,原子半径也增大,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也加大。由于这些原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原子易失去电子,因而元素的金属性也增强。

3 .渗透情感教育代替枯燥的知识点讲解:

新课程关注的学习目标除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成有重要价值。一方面,通过元素周期律发现史的教育:门捷列夫曾用元素周期律来预言未知元素并获得了证实。此后,人们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指导下,对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从自然科学上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可以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励他们追求真理的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向学生呈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探索与发展过程,揭示了科学的思维过程。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于工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这样就启发了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各种元素形成有周期性规律的体系,成为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则是元素周期系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的揭示,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会以此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本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推荐第10篇: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材安排上,在原子结构后,元素周期表前,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如碱金属、卤素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同时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今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如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学习。因此,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元素核外电子、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掌握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

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且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教学难点:原子半径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型期,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法分析

鉴于高一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采用“启发诱导式“展开教学 ,为增强启发性,教师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出周期律,并对比大量数据和事实,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把一堂理论课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讨论、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

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四.学法分析

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引路灯来探索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巩固,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给出条件让学生自行画出并排列质子数1~18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随后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首先探究影响原子半径的两个因素及电子层数多少和核电荷数的大小,他们是怎样影响原子半径的大小的?再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同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大小?同一电子层数不同核电荷数时原子半径的大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最后再拓展离子的半径应怎样比较的知识点。并给出相应的练习。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六、布置作业 06 化教

史凤莲 06210120

第11篇:元素周期律教案

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从认知思维特点上看,该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元素周期律”理论性强,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重点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数据分析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讨同一周期中,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呢?又是如何从金属性很强的碱金属变化到非金属性很强的卤族元素的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元素周期律。 【设计意图】:直接由学生已学知识元素周期表及族内元素性质变化导入到元素周期律,既直观又形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新课:

【问题1】.我们如何研究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回忆、再现这几个元素族的知识及其研究方法。理解:寻找元素间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必要性。思考:如何找到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做好知识的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明确本节研究的内容。

【讲解】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其实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学习元素周期律,还是要先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基础知识,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就先来回顾一下电子层的含义并介绍其表示方法,然后。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书P13 图1-7),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书P13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

本规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所以在教学时补充了这一点,这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 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问题2】.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下面我们以前18号元素为例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前18种元素的性质,我们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呢? 1 2? 3? 【科学探究】学生完成课本14页科学探究的表格1,写出元素周期表1-18元素符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教师活动】把15页的表格2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分析】: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到2个,而达到稳定;3—10号元素,从Li到Ne有2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11—18号元素,从Na到Ar有3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教师】完成表格2中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讲解]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除

1、2电子层数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8的变化,对于行与行之间元素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就称作周期性变化。所谓周期性,就是一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且具有其规律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现象或者事件,具有其规律性或者是周期性变化的。例如,在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周一到周日七天为一星期,比如今天是星期四,那么七天后还是星期四。

【总结】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呢?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中给出主要化合价,首先,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啊?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氧跟氟不显正价的(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除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引起了它们的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它们的原子半径,这里给出了的第

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数据。由于第一周期只有氢、无所谓变化规律,故不讨论

【学生观察数据并分析】关于原子半径的变化,第二周期变化规律从大到小,第三周期也是从大到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几个周期一起来看,对于原子半径,同一横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纵列,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教师】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提示: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考虑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呢?】 ······

【教师讲解】: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 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总结归纳】:(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IV A族开始,从-4变到-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反馈练习]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B )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C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最低负化合价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结课】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元素的性质又与原子半径有关,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探讨呢?请同学们下去之后做好预习,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1)定义: (2)表示方法:由内→外 N=1,2,3,4,5,6,7 或者K,L,M,N,O,P,Q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 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二、元素周期律: 1.表格:

2.结论: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随原子序数递增,主要化合价, 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

第12篇: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

(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二.教学方法:

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采用探索发现和迁移类比。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探索规律,总结归纳,理解实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2.教具:投影仪、胶片。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砂布、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1mol/L盐酸、1mol/LAlCl3溶液、3mol/L硫酸、6mol/LNaOH溶液、培养皿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理论性‘联系性较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条理清晰,有逻辑的予以掌握。另一方面,本节课所使用的资料及实验等比较多。本节课因为有演示实验,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实验,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授此课并不会显得十分枯燥,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的。若教师引导不好,往往易使实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其既动手练习,又动脑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认识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指导他们删繁就简,学会举一反三,更轻松有效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的学习;运用生动的比喻-时钟记时引出周期性的概念: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称为周期性。原子序数的学习则通过学习自学,归纳得出。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学习。通过投影,展示表格等直观材料引导学生依次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原子半径;(3)最高正价和负价;呈现怎样规律性的变化?请学生总结并得出结论,教师予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小结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1)通过复习碱金属元素与卤素,引导学生回忆并得到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演示实验A组钠、镁与水的反应。实验B组镁、铝与盐酸的反应镁铝6mol/L盐酸学生做实验。根据判断依据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再推广展开到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最终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元素非金属性则通过对表5-8的分析,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的类比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可由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类比引出。

4.思考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小结。得出结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五学生学习方法:观察法,分析法,推理归纳法。

六反馈练习(投影)

第13篇:上学年(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赵俊(化学)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需要思考,常思常新;教学更要思考,一个成功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感受,这时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备课的反思

上课之前我反复在问自己: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哪些知识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成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想得越多,则备课的思路越清晰。如何备好一节课,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首先,熟悉本节教学要求。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继而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并且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原因又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学生已基本具备通过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能力,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动手实验等方法探究归纳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最后,确定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所以本节课从对元素周期表的深层次认识为切入点,通过“精讲、活动、反思、自悟、探究、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元素结构和性质上的变化规律及同一周期元素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特点,促使学生发现与理解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变化周期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1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找出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主要采取列举数据和图表的方法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第二课时主要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启发和训练。而对于硅、磷、硫和氯等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强则通过给出的思考问题并阅读课本给出的资料来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的结论。

第三课时主要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等作用。同时结合相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课堂情况的反思

本节课好的地方有:第一通过学案的问题进行预习、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第三对元素周期律概念的形成,充分利用日常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潮起潮落、月圆月缺等自然界中的周期性变化现象入手,提出目前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之间的某些性质或结构有无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去看书,去讨论,从而发现元素某些性质或结构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理论课不枯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课中也有没有处理好的地方。第一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在观察表里的数据得到规律时,都较过快地让学生得到结论,节奏过快。 2 第二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过程中,对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学会比较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但是没让学生尝试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落实得有些不到位。

三、教学法反思

本节课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希望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高一学生年龄和认知的特点,从已有周期表制作入手,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和想象能力。通过复习、回忆等方法,引导学生推测实验,学习新知,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验推导能力,有信心的去面对高考是未知的实验。那么学生就顺理成章的得掌握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才给予具体的帮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第14篇:《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教案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教案

教案栏目:化学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重点:(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

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

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

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

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

实验验证

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5、

概括元素周期律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

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

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

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

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 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建议学生思考:如果将1mol/L 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3mol/LNaOH溶液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1页第

一、三大题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元素周期律

(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材安排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承前启后

2、基础理论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1)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

(3)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量变引起质变,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提问方式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结合电学知识推测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5、概括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五、布置作业

第15篇: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教学反思

修文中学化学组

陆恩兰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回过头来对本节课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达到了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的讲解透彻细腻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认真,学生的参与意识高,当有的学生想回答但又不敢举手时,我充分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无论学生回答对与错都给出回应和一定的评价。在教学技能方面:讲授正确,语言规范,语速适当,表达清晰,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这应该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功。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另外,板书精简,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又快又好。

其次,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开始准备时想法是:要运用多媒体、在正式上之前演练一遍,但后来由于未准备好,所以只设计了学案,也也没有能试讲一遍。因此本节课有一些环节没有处理好,如时间分配不是太合理,造成最后时间有点紧,勉强讲完内容,所以在位、构、性知识点上用的时间太少,没有突出该知识点。此外,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经意的去接学生的话,生生互动的机会有点少。

重新上一遍采取的措施:时间上重新分配,学生回答问题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回答完,在学生犹豫不决时适当加以引导,增加生生讨论的时间,在位、构、性知识点上稍加以讲解,然后才通过题目巩固练习。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情况,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点,我一定会乐意接受。这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我很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第16篇:《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说课稿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说课稿

兴文二中

蒋 智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元素周期律属于知识教学要求的C层次,即懂得“为什么”。该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本节教材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与初中知识有交叉的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半径大小的比较虽说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原初中的实际教学多数已达高中时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综合列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2)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至此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其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

为了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元素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十分有利。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

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本节教学重点: 1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2两点为本节课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1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出新概念,从而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讨论、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元素性质的内涵

原子半径

微观性质

化合价

元素的性质

电子得失能力

金属性

宏观性质

非金属性

3 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具体的数据为判断依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4 重难点突破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元素的性质的内涵,使学生明白,结构决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同时,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点上,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另外一个情感目标.

原子结构的

决定

元素性质的

归纳出

元素周期律

周期性变化

反映

周期性变化

反映

原子的最外层

原子半径

元素性质随

电子数从1个

主要化合价

原子序数的

增加到饱和

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递增而呈现

(2个或8个)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周期性变化

的稳定结构

三、学法方面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本节第二课时,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四、教学程序

从时钟转一圈,地球的自转、公转引出周期,从而引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周期呢?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从感性上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已经学习了卤素、碱金属2个主族元素族。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解元素周期律时,以这些知识为材料,将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新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又能进一步认识元素化合物。例如,元

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何变化?请看VIIA族元素卤素从F到At,原子结构如下:

随着原子序数从9到8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2层到5层,呈递增趋势(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个。

作为金属族的代表物碱金属族也有相同的规律。原子结构如下:

从3号Li到55号Cs,随着原子序数从3到55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递增,从2层到6层。原子的半径也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是1个电子。

由此可见,用丰富的实际知识去理解一个新学的理论规律,便于掌握这一理论,从而也巩固了已学的实际知识。

充分利用 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表5-6,引导学生得出规律

表1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 2 2

3~10 2 1

8 8

11~18 3 1

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2 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核内正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再让学生充分利用 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验证规律是否与推测的相一致。

表2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10 逐渐减小

11~17 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3 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表3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1 0

3~10 +1

+5

-4

-1 0

11~18 +1

+7

-4

-1

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给出元素周期律的的内容,分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补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完成我们的情感目标.

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依据

最高价氧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和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判断

补充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课堂练习:1.比较微粒间半径的大小

(1)Na、Mg、Al、Si、P、S、Cl

(2)Na与Na+;Cl与Cl-

(3)O2- F- Ne Na+ Mg2+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

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

特别强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相关问题 课堂练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

RO3n-+ 6I-+ 6H+ = R-+ 3I2 + 3H2O

⑴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⑵ R元素的原于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

答案:⑴ +5;⑵ 7.

解析:该题第二问易误填为5个。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以及 |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课堂练习: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A H3RO3

B H2RO4

C

HRO3

D H3RO4

有关半径的判断

课堂练习: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答案:C

解析:对于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区别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问题。

其中,

1、

2、

3、4点均为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是很理想,可以临时增加一些习题。

第17篇:《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元素周期表。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即元素周期律。 (3) 学会利用元素周期律分析某种或某一些物质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本质的剖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发现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掌握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能够快速的知道各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如何才能是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并能够理解应用。同时,如何使学生熟练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学生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物质的相关性质,只是单独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学习,而没有考虑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将使我们能够通过一种物质的性质推算出一系列物质的性质,以及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接下来我们就认真的学习这一课,这一课对以后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最后面,看看是不有一张表,看了之后,大家对这张表能够理解多少,有什么疑问没有?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这张表。

生:看一会这张表。

师:你们对这张表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许多物质在里面,有的还见过,可大多都没见过。

师:这就对了,这张就是元素周期表,所以,这里面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化学元素。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的第一个问题:那什么是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板书:一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逐渐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1)电子构型是元素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而元素周期律是电子构型呈周期性、递变性变化规律的体现。

(2)为了达到稳定状态,不同的原子选择不同的方式。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随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

(板书: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二)递变规律:通过举例逐一给同学们讲解下列底边规律.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元素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注:讲到这里停一下,给学生留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帮助理解记忆。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提问,以便能跟学生更好的互动,尽量使学生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理解并掌握。

【作业】

1.熟悉课堂所讲内容 2.完成练习册中课时达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又比较细,讲起来比较繁琐,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也需要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对原来学习过的物质的性质应该有更好的掌握,这样学起这一课来或许容易一些。这一课最大的缺点,就是老师在上面讲的津津有味,而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的也比较快,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一点,很难跟得上我讲的进度,所以总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为了能使学生尽可能的掌握这一节课的内容,给他们应该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多做多练,不懂的就问老师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另外,由于这一节课的内容多,时间比较紧,以至于不能跟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后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第18篇:教学案例及点评

《自己去吧》教学案例

《自己去吧》这节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爬树;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的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 教学理念:

依据课标精神,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时空,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学生的表演,让学生把无声的教材演成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到遇事要相信,勇于尝试,才能学到本领,从而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2、过程与方法:开课时由学生质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中以听、说训练为主,发展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并分角色朗读、表演、自由畅谈,在开放式环境中发展个性,受到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主、自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案例

(一)

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课件出示风景图,有果树,还有小猴和妈妈)图上画了什么?小猴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了果树,还有满树的果子。

生:看见很漂亮的风景

师:小猴想到什么?

生:想吃果子。

生:想吃果子,但树太高了,他拿不到。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猴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指名同学读)”

师:谁来读?把小猴子非常想吃果子的心情读出来。(课件出示小猴说的话,生再读,)

生:妈妈,我要吃果子。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我要吃果子。

师:唔,特别特别想吃,有点恳求了。谁还来读?

(指名再读。)

师:大家一起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师:妈妈怎么说?谁再来读读?

生: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师:读得真好。小猴的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让这么小的的孩子自己去摘,要是摔下来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个妈妈?喜欢我这个妈妈,还是书上的猴妈妈?

生:我喜欢老师这只猴妈妈。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我一定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欢书上的猴妈妈。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摔疼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爬树啊。

生:因为我喜欢爬树啊。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摔下来,怎么办?

生:小猴本身就很灵巧的,不会摔坏的。

师:原来是这样,把妈妈的话读得慢点,肯定点儿。谁来读?(课件出示妈妈的话,指名读,再齐读)

课件演示小猴练习爬树。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

(点评:教师注重学生读书语气的指导。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引导,使学生通过读文,自己找到小猴、小鸭、小鹰成功的秘诀。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尤其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内化。)

案例

(二)

教学即将结束时,设计了这一环节:

评价人物,畅谈收获:

师:学了这一课,你想对小猴、小鸭、小鹰、自己说点什么?

生自主选择,畅谈。

生:我对自己说:“做一个像小猴、小鸭、小鹰一样勇敢的孩子!” 生:你们不让妈妈帮忙,自己学会了本领,你们真了不起!

生:以后,我也要向你们一样。

······

师:你能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

生:我喜欢小猴、小鸭、小鹰,因为它们能自己克服困难,学会本领。

生:我很喜欢它们的妈妈,因为它们的妈妈对它们的孩子不娇惯、不放纵,让它们自己去面对困难,尝试自己学会本领。······

案例

(三)

联系生活实际,谈体验:

师:最近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扫地,是妈妈教我的。

生:我学会了自己穿衣,是自己试着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叠被子,是偷偷观察妈妈怎么叠,我自己叠会的,可是叠得不太好。 生:我学会了溜冰,当时妈妈在旁边一直鼓励我,我摔了好多次才学会的。 ······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也能像小猴、小鸭、小鹰一样自己做事,老师真佩服你们!那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生: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以后,您别总对我不放心这、不放心那了,让我自己做点事吧!”

生:“妈妈,请您相信我,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生:我对自己说:“小猴、小鸭、小鹰,你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你们学习!”师:好极了,我们每天都在学好多本领,你们会越来越棒的!同学们,今后,我们把自己学会做的一件事或一个小本领都写在这个“好孩子,自己去吧”的本子上,积累起来,比一比,谁是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出示课件,看看其他小朋友在学做什么,说一说。)

最后,老师送了一首诗《我自己干》,学生反复诵读。

(点评:想对小猴、小鸭、小鹰说些什么?学了课文,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对文本人物评价及联系生活谈自己,是学生理解感悟展现的过程,自信、自立意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评说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点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用课件来展示童话的动画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效果极佳。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案例中,教师抓住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无形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训练。通过反复多次的对话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孩子和妈妈不同的心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不断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感悟课文、拓展课文,思想得到升华。有欠缺的是分角色朗读虽做得较好,但如果能多让几位同学进行表演朗诵,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效果会更好。

第19篇:《看电视》教学案例及

《看电视》教学案例

东关小学-----王秀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的审视,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

【教学案例】

师:奶奶为什么把京剧换成了球赛? (生思考了一阵后,三三两两举起了手。) 生:奶奶可能要去做饭了。 师:有可能,谁有不同想法?

生:前面说“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奶奶可能觉得我们的呼噜声太吵了,干脆让我们看球赛得了。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想想,当下雨了,而你们又没带伞,奶奶平时会怎么做?

(一生迅速抢答) 生:给我们送伞。

师: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怕我们被雨淋湿,那样会感冒的。

生:奶奶担心我们被雨淋湿了会感冒,生病还要打针吃药,奶奶会心疼的。

生:奶奶关心我们,爱我们。

师:那奶奶除了下雨给你们送伞外,还会帮你们做什么? 生:送我上学,帮我提书包。 生:奶奶说书包太重了,怕我压矮了。

生:我生病的时候,奶奶最疼我了,她总会给我买好吃的。

生:我的奶奶对我可好了,每当妈妈打我的时候,奶奶就会来帮我的忙。

师:下雨了奶奶给我们送伞;生病了奶奶会给我们买好吃的,受罚时奶奶会为我们求情。可奶奶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呢?

生:那是因为奶奶疼爱我们。 生:是因为奶奶喜欢我们。 生:是因为奶奶关心我们。 生:是因为奶奶爱我们。

师:是啊,奶奶是这么地关心和爱护着自己的晚辈。那你们说说看,课文中的奶奶为什么把京剧换成了球赛?

(生非常兴奋,纷纷举手) 生:奶奶想让我和爸爸看球赛。

生:奶奶想让我和爸爸开心,那么她也就开心了。 (一生很急切地插话)

生:对呀,奶奶还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呢! 生:这是因为奶奶爱我们。 师:这是因为奶奶心里装着对我们的爱。奶奶这么爱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生:奶奶生病时给她倒开水。 生:帮奶奶洗脚。 生:帮奶奶穿针。 【教学反思】

《看电视》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的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奶奶对孙子辈的慈爱是世上最真最实最平凡的爱,正因为这种慈爱得到的太容易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不能更深切地感受和体验,但教师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所以我采取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回忆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回忆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到奶奶的爱,让亲情在回忆里重生。另外,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而且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仅仅依靠在课文的熏陶感染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才能使情感得以升华,品德修养得以提高。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教师于其中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让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充满自主、和谐和真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新课堂.

第20篇:教学案例及反思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

教学案例与反思

【 教学案例 】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 150( );那一箱苹果约重10( ),能填上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 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吨的认识

- 1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

生: 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 40个同学吗?

(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吨=( )千克 2000千克=( )吨

生: 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 1000千克就是1吨,2000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

3、归纳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 3 生:注意交通安全! 3、(电脑显示)拓展应用。

师:最后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 7吨,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后,决定每月少用一吨水,怎样节约水呢?请你们帮他想想办法好吗?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办法,希望大家也去试试,更希望将来,你们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办法。 【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如: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既是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

- 5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 7 -

《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及心得体会.doc》
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及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