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教学在课堂中重要性心得体会

2021-02-2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浅谈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巴东二中 杨海

工作一年来,我逐渐发现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点、例题的讲解而忽视了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法非常不可取。课堂提问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简单说来,课堂提问能起到以下作用:

一、不定时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物理课上每每讲到一些概念性东西时,学生总以为内容太简单、老师讲解枯燥而分散注意力。这种情况下,放任不管毫无疑问是不正确的,但是仅仅靠授课教师的提醒来维持课堂秩序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这时,作为教师可以就刚刚讲的物理概念提一两个小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讲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时,很多同学都简单的认为是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这时,我们可以提问: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是不是物体一定只收到重力或者弹力的作用呢?如果不是,那么物体受到的其他力是不是一定不做功呢?通过提问,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认真思考,深层次的对机械能守恒条件进行理解。

二、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比如,对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一般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反映的是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虽然课本上的给出了表述,但是学生只有能在实例中进行正确判断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

三、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往往会带动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采取边演示边提问的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对于实验现象进行思考。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速度的关系》时,我们做一个演示实验:拿一个漏斗,在漏斗下放一个乒乓球,先让学生预测,如果对着漏斗嘴吹气乒乓球会怎么样,学生大都认为球会掉下来。但是实验结果是在吹气过程中乒乓球一直贴住漏斗壁不下落。那么学生就一定会思考为什么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和自己的想像中的不一样。这样不仅能诱发学生思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近来教学反馈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堂提问在教学反馈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往往能从提问获取的信息中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补充,让学生迅速解除疑惑。另一方面,一问中的、切中要害的提问往往能抓住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课堂提问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提问并不仅仅局限于授课教师对学生提问,还应包括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长期的课堂提问锻炼,往往能诱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而不是被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必定会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应该在课堂上消失,而应该大力提倡、鼓励师生之间进行课堂提问。

推荐第2篇:课堂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堂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的教学过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材料改变,教学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更新,使语言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有效。最早统一课本以语法为编排体率变为以日常生活交际为线索,词汇量为断增加,使学生学习英语感到较为吃力。教法上,从过去到现在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译法,阅读法,讲解语法法到现在强调的听说读写交际法。就语言学习的目的而言,现在英语教材及教法更体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最早课本中词汇量较少,虽然学生感到学习轻松,但限制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范围,翻译法、阅读法教学中,分离了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教学目的,往往几年的英语学习后不会听懂简单的英语,更谈不上用语言交流。现在英语课本给出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涉及到生活、工作各方面内容,要求教师用好教材、教好教材,给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感到英语教学的更加困难。营造语言气氛,创建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条件的缺乏,课堂英语气氛的创造显得更加重要。精心组织和运用课堂语在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一、符合英语教学的目的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不是单纯应符笔试,教师运用好课堂用语,营创课堂气氛,使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语言的交流中,对学生运用语言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二、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语言的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人们学生母语也是如此,学习外语更应如此。因为处语的学习不象母语学习那样随时都可能在进行交流,因此更应充分运用好课堂,创建英语环境。

三、符合心理学的规律

心理学上谈到知识在为断积累,同时也在不断遗忘,任何知识的掌握都要经过反复的记忆才能到达长时间记忆,特别是语言的学习中,要经过反复听说,对语言中枢的反复刺激,就象幼儿开始学说语言一样,才能使他逐步记忆、积累、表达。

四、符合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一个班中的学生,存在着千差万别,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不同的吸收能力,等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习效果差别较大,特别是外语教学中,可能存在着大面积困难生,特别对于那些只靠课堂学习,课余不复习,不预习的部分学生。如果教师精心组织新旧语言交融的课堂用语,反复使他们处理识记与运用语言中,就不会因为知识的不断增加感到学习吃力,从而失去兴趣。

五、精心设计课堂用语

课堂用语不只是简单的课堂口语,设计中要贯穿新旧知识,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的反复交替。由于课本知识的内容逐步增加,要求教师精心、灵活组织课堂用语与学生交际,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随着现在教学改革与要求,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名 : 周重友

工作单位 : 金堂县高板中学 从事专业 : 英语教学 拟晋升职务 : 中学一级教师

推荐第3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汤神庙镇两家子小学 徐洪伟

【内容摘要】: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素养的提升,也包括了心理、人格、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上好每一堂课,然而上好一节音乐课有很多局限性,多媒体教学模式新颖,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不仅有利于创设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音乐教学

近些年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网络走进校园,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走进了音乐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增大信息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多媒体能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面对一群渴求音乐知识的孩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集图、文、声、像、谱、为一体,使学生对音响的感知更为直观,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通过多媒体,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范唱得好或不好直接影响到本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唱《小白船》,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多好,也难以唱出合唱那种效果。我将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放出来让大家欣赏。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3、音乐文件播放方便灵活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4、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鲜明形象 为了使音乐的感知形象更加准确,在演唱或欣赏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教学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让学生看有关《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动画片,学生对《歌唱二小放牛郎》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想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黄河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总之,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全面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使用不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探索出一条高效音乐课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2]钱红:《多媒体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中国音乐教育》, [3]纪明明:《素质教育,我们该如何面对》, 音乐天地 2006.3; [4] 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推荐第4篇: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甘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庙儿沟小学 王春秀)

内容摘要:多媒体教学进入音乐课堂,辅助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辅助分析讲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给课堂解决了很多难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课堂、重要性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小学音乐课堂起着重要作用。在偏远农村的学校音乐教学条件比较差,由于音乐教学器材的严重短缺或社会不够重视,音乐课就像语文数学课一样,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45分钟的课程就可以开始。显然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也就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无论我们所要讲授的音乐多么美好,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多么美丽,也只能是老师带领同学们凭空想象,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而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无法真正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希望看到的。我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面对一群渴求音乐知识的农村孩子,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集图、文、声、像、谱、为一体,使学生对音响的感知更为直观,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将我在近几年的点滴体会梳理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做课件时,可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不可见的或不易理解的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编制成多媒体课件,模拟出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直观教学,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音乐展示在同学们眼前,比单听老师讲,构图要新,题材要奇,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效果要好很多。我在教

学《共产儿童团歌》时,创设了这样几个情节:少年儿童手持红缨枪,身背大刀为解放军站岗放哨;儿童团员肩扛红缨枪排着整齐的队列,阔步向前;利用正步走感知进行曲速度等。然后利用“嘀嘀哒嘀嗒嘀嘀哒嘀嗒”这一具有号召力的节奏,进行发声练习,合着伴奏用啦跟唱,接下来让学生视听,比谁耳朵灵,看谁反应快。这样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将课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使教材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迅速地给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身心愉悦,感受美的音乐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进入下面的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好的范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而如果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教师则可以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范唱,给学生以美的音乐享受。 例如教唱《红星歌》时,如果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多好,也是一种独唱,缺乏感染力。如果用DVD片将音乐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效果就大不一样了。通过欣赏再来练唱,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表现。又如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厂多好,也是一种独唱,唱不出气唱的效果。我将北京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的磁带放出来让大家心上。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分析讲解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几乎从五六十岁的老人到十来岁的红领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我多次教过学生唱这支歌。过去教时,一本书,一支粉笔,学生很难进入一种美的意境。近几年来,再教这首歌时,我借助媒体,首先严是迷人的画面: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一只小船满载红领巾,轻巧荡着的双桨、湖面上荡漾的微微波纹、优美的歌声扬起来了„„一幅迷人的画面将大家的情绪激发起来了。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分析歌曲:第一乐段为副歌二部合唱。全曲用错落有致的节奏、悠扬起伏的旋律,淋漓尽致地从一个侧面表现生活美,表现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再如,我在讲解《春天的音乐会》这一课时,播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及春雨、春雷等自然现象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春天的美丽,春天给人们

带来的无限活力,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样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突破创新,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我在上五年级第十课《音乐家贺绿汀》欣赏课时,把欣赏歌曲《故乡的亲人》、歌曲《嘉陵江上》、补充欣赏歌曲《清流》以及相关的节奏联系、发声练习、乐曲介绍,都做进了课件,并着重对作曲家贺绿汀做了介绍。上课时,我只需轻点鼠标,教学内容便逐个展示出来,教学节奏大大加快。虽然教学内容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半,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增大课堂的教学信息容量。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挂图及音响播放所消耗时的时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全面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使用不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必须特别注意适时适度使用、多种媒体优势互补、发挥人机交互功能等,以使音乐教学展示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张菊花:《有效教学的多媒体运用策略》.《新课程》,2010(3) 钱红:《多媒体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中国音乐教育》,2005(1)

推荐第5篇:良好的纪律在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纪律在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俗话说:“要上好一节体育课,不是看你老师怎样表演,而是看老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的配合”。最近自己在上体育课时发现总是在纪律问题上浪费点时间,许多细节方面学生不太注意,课堂要求每节都讲,但是还是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我觉得课堂上没有好的纪律,就会失去课堂的有效性。近段时间我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纪律问题,根据我在《学校体育》书中看到的和平时关注的信息中总结了几点比较实用的经验和方法,在这向大家分享和交流:

1、整队:向右看——齐,要求做到整齐划一。哪组完成质量好,哪组先休息,其他组在达到要求时才能休息,休息——给学生做各类新颖的游戏,最好是每堂课都安排不一样的游戏,这样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新课时要求也一样,达到要求就奖励做游戏或休息,其他在达到要求后才能休息玩游戏。

2、暗示法:在课堂教学在中,发现个别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时,教师应用暗示性语言加以提醒,这种方法适用于纪律较好的班级和学生。

3、提问法:对暗示后仍有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可让该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学生回答的对与否,教师都应该提示学生要注意课堂纪律。

4、沉默法: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可突然停止教学,以静制动。教师沉默时,可用眼光巡视全体学生,尤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多注视一会。

5、表演法:如果很多学生都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一时难以控制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向全体学生规定,如果再在课堂上违反纪律的学生,就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教师规定好表演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课堂纪律会很快的安静下来。

6、游戏法:教师对很混乱的班级纪律,可暂时中止教学,宣布进行小游戏,游戏时间不要太长,一般10分钟左右,待学生兴奋后,可继续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

总之没有纪律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无效率的,甚至会形成习惯性内耗,体育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为新课程的基本旨意就是以生为本,根本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师的课堂纪律理念、课堂中的纪律规则以及课堂中纪律问题的调控都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的控制。

推荐第6篇:鼓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鼓励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严师出高徒”,一直以来,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在执教生涯中,我总是对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高标准和严要求的原则。然而,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严师”未必真能出“高徒”,在我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无意中抹杀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渴求,对于这一点,我有了很深的体会。

班上有一个新转来的男孩,他聪明活泼而又自大懒散,英语考试不及格是家常便饭。为了使他的成绩有飞跃进步,我制定了严密的辅导计划,每天让他抄写并默写20个课本的单词或短语,错误不超过两个。一段时间后,他的听写由原来的50分提高到了60分,可好景不长,在期中考之后,他的英语成绩每况愈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对他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性,他对我的良苦用心也常常视而不见。就这么僵持了一个月,一次偶然让我从他的周记里得到了启发。他写道:“我原本对英语充满了信心,可是现在我却对它充满了迷惘。尽管我的进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为什么老师看不到呢?……”这一番话深深地震撼着我,一直以来,在这个孩子身上我过分地强调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对他的激励和鼓舞,其实在他的心中,每一次付出之后的小小进步都是一种成功,这种成功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许和欣赏才会有价值。自从那以后,我逐渐改变了操之过急的策略,重新制定了帮扶计划,例如:每天的听写要求由原来的80分降低到70分,当他达到了要求之后再逐步提高,让他在享受每一个进步喜悦的同时不断地挑战自我。在课堂上,我尽量为他创造表现的机会,例如让他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参与一些简单的对话表演等,使他在同学们的赞许声中渐渐找回自信,激发他对英语的热情和潜能。尽管他的作业还是那样错漏百出,但是我在批改时,都会用“Good”、“Well done”、“Excellent”、“Wonderful”等激励的话语鼓励着他,因为我能体会他对学习的渴求和对成功的期待。“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在我和同学们的鼓励中积攒着自信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英语取得了84分的佳绩,在他那一声诚恳的“谢谢”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回报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感悟。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初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期待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时也更渴望得到同学们尤其是老师的激励和赞扬,成就感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

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证。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英语教学才是成功的。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课堂上回答问题难易有别,简单的问题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调动其积极性。难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鼓励其努力去探索。

有一句话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成长,肯定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安慰,会像一颗种子悄悄埋进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老师和学生天衣无缝的配合,英语教学工作才能够水到渠成。这才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所在。像对待那些呀呀学语的孩子一样,给予我们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指引,在爱的沐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成功永驻每个学生的心中!

表扬语和激励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教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应用意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当然表扬语和激励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有时把鼓励、赞扬这样的教育方法给忽略掉,有一次,学校有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辅导数学,讲了半天,这名学生的作业错题了一半多。这位教师气呼呼地不断指责学生,不够聪明,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我给你白讲了,说她没有头脑,并很生气的把作业本扔给学生,下去好好再改,嘴里还不停的唠叨着„„听了这位教师的话,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很难受。作为教师怎能这样的指责学生

呢?孩子是要鼓励的,在鼓励下成长的孩子,她必定也会去鼓励别人,这样她的成长一定是非常健康。因为她是在一种被鼓励,被赞赏的环境下成长的。她自然就懂得去赞赏别人的。如果你一味的去指责他,那孩子的心灵会被伤害,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这样的学生就会缺乏温暖、自信。

后来我找到这位学生,用委婉的语气说:“你的语文学的这么好,我相信你数学也会做的更好,你好好地把老师刚讲的再想一想,你一定会把错题改正过来的,对吗?”其实,后者同样的是一种批评,但由于语气的不同,则带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前者会让孩子心里受到一种指责,后者会让人受到鼓励。

我们还有个别老师也同样犯这样的毛病,常说其学生不聪明。当然,你如果经常去鼓励学生时,学生自然会和你建立关系,你上课他自然会很认真,因为你已经和他建立的友谊,你讲课他就喜欢。如果你批评他,他就觉得自己在这个班里没有温馨,这样,学生会认为老师看不起他,结果就会自暴自弃,就不会听你的话,这样他能认真听你的课吗?课堂上自然会做小动作,上课不专心,作业潦草。老师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有说话的权利,不要什么都由你说。学生需要鼓励,多给他们鼓励,这也就是一种责任心。学生有了这种责任心,他就会加倍努力的去做,去学习,争取进步。无论怎么样,就是一句话:“孩子是在鼓励中成和起来的,不要轻易地去批评你的孩子。”让他们在鼓励中健康成长,在赏识中不断进步。

激励性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

动机需要刺激才能不断产生,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不断激发它呢?于是,这位老师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动机。

一、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机

1、尝试激励法。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你们谁是最勇敢的人,哪一个敢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某某同学指出了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一个小错误,你听懂了吗?那么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做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竞争激励法。“比一比,看哪一个同学最守纪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行、行、你真行,有谁比他还要行!棒、棒、你真棒,有谁比他还要棒!”、“别大意,别人正准备超过你们呢!”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目标激励法。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可达到的目标,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经过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实现目标,这也具有明显的激烈作用。因为目标是刺激人们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它能给人带来希望,使人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人们不断去努力,通过努力以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榜样激励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小见大。

5、正强化激励法。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大家鼓励鼓励他,给点儿掌声!”、“你的进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多大的惊喜呀!”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参与教学活动,但那是一种被动的参与,这种参与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反而会强化学生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赖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只有主动参与,才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我们知道,学生正在成长之中,他们(特别是小学生)仅仅是一个潜在的发展主体,不会自发地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要使学生有潜在的发展主体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就必须介入教育的力量,给予适当而又必要的外在激励,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的发展主体,并获得主动的发展。激励性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教育策略――激励性策略,即运用激励性的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身潜能,以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将激励性的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课前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不断地鼓励,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活动结束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评价中又注意引导学生评估优点,往好处看,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和动机。另外,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主动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就是教师要主动走到每个学生身边,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主体。学生一旦感到自己被老师关注和认可,就会出现主动乐学的情景,这种情景下进行教学,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对学生参与行为充满期望,多肯定,多鼓励,坚持肯定性评价,从而产生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

三、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能够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是这样一幅情景:教师有绝对权威,教师意志决定一切,教学中存在强制、训斥、威胁和鄙视的现象,师生关系疏远、紧张,缺乏心灵的沟通,本来应该充满愉快和成功体验的教学活动却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甚至会厌倦的。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采用激励性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中不良师生关系的一次积极和彻底的纠正。

四、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营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创设出充满情感、激励气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激励,进行积极思考,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比单纯的语言效果更佳。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给学生创设发挥“为师”潜能的环境,使他们由一贯当学生的角色转化为教师的角色,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创设出“人人为生,个个为师”的氛围。如“谁来帮帮他?”、“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让大家都来学习”。二是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地思考,激活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也激活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实施方法:

1、根据具体情境,有针对性

以往的课堂,包括现在的课堂,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我们往往采用“好”、“很好”、“真棒”、“真聪明”一类的简单评语,这样的评语千篇1律缺乏针对性,更缺乏感染力,学生听惯了早就习以为常,长此以往就起不到激励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境,灵活多样地采用一些恰如其分的、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具有真情实感能打动学生的评语。

如,在别人都不能很清晰地表述一个问题时,一名同学却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这时,教师发自内心地说:“哎呀,你的小嘴真巧,说得头头是道!”当一个同学声音既响亮又流利地回答一个问题时,这

时教师可以这样幽默地评价:“哎呀,你的小嘴叭叭响,像放鞭炮似的。”当一名同学把一段课文读得非常有感情时,教师饱含激情地说:“你读得真到位,真有感情,连老师都深深地被你感染了!”试想这样的评语,学生怎么能不为之感染、动容呢?

又如,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美妙的语言,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让一堂乏味的语文课上得幽默有趣,在开课老师寻找与学生共同的话题,以寻宝为线索:“同学们,你们愿意寻宝吗?”学生大声喊:“愿意!”接着老师模仿著名笑星范伟的声音:“哎呀,缘分哪!”在一片笑声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泼。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课堂中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情绪不太高,不太愿举手发言,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调动:“我要让举手最快最高的同学来回答。”给回答问题的同学一番表扬,课堂气氛顿时会活跃起来。

2、评语要注重个别差异

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对表现出色的同学我们是如此赞美,那么对于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太理想的同学应如何鼓励呢?

如一名同学虽然问题答得不圆满,但比以前有进步,教师可以纵向评价:“和你自己比,你今天进步真大。”有的同学上课从不发言,偶尔一次发言便及时鼓励:“原来你的声音这么好听,真希望能常听到你的声音。”或“同学们应为他的勇敢表现鼓励一下。”一个后进生把一道较难的问题答对了,教师拍手惊叫道:“啊!真是太好了,你原来是如此聪明,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相信这名后进生信心一定会大增。一个

同学的想法不太符合要求,教师可以说:“你很富有想象力,老师很佩服你能大胆去想。”这样的鼓励,让学生感到虽然答得不好或不对,却很“体面”,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和得到鼓励的满足,自信心得到激发,他会一次比一次表现得好。以下两件是也是我亲身经历的。

以前在语文课上,在学生做练习反馈时,我总是说:“做对了的同学请举手!”忽视了做错了的同学,既让他们感到被遗弃,又让他们感到很没面子,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怎样让他们既改正了错题,又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呢?仔细琢磨了一个好办法:“错了的同学谁能勇敢给自己纠正一下?”“勇敢”二字一出口,学生都愿意为自己纠正,除了表扬他们的勇敢之外,又外加了一句:“我们应感谢他们提醒了我们不要犯和他们一样的错误。”然后又鼓励道:“这次错了没关系,我们还有一组题,相信这次你们一定会做对。”学生在这种鼓励下会带着百倍的信心认真做题,老师巡视保证他做对,等到下次对答案,我故意找他们对答案,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在这种重视、信任和支持下,学生不仅没有丧失信心,反而增强了自信。 刚接到了一个新班,班上有一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在一次“可怕的白色污染”的活动课上,他用详细的数据和具体的事例侃侃而谈,这让我又吃惊,有惊喜,忙说道:“×××,你的课外知识如此丰富,你真是让老师太吃惊了,你知道得这么多,你所说的老师有的都不知道,你课外一定很爱看书吧?”他肯定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接着我又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广泛阅读,增加课外知识,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等下课了,他跑到我面前,问我

今天作业是什么,一个不爱完成作业的同学竟然忙着问我作业,这就是鼓励产生的效果。

3、不要忽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鼓励

在课堂中还要善于对小组学习进行鼓励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如今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恰当的鼓励会在班级营造一种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如“你们小组配合得真默契”、“你们小组这个问题补充得真关键、真有价值”、“你们小组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这是你们智慧的结晶,真了不起”、“他们小组说得这么好,我想其他小组肯定有比他们说得更好的,谁来再说一说”,这样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价值,更能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

如在一次练习课中,我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在小组里合作编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然后组际交流供全班做,这次尝试教学后,使我颇有感触,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放手于学生,从他们身上我们会获得许多启发,在他们的身上具有强大的潜力。从他们编题编出的类型、花样,有的真是我所没想到的,有编看拼音写句子、扩词、积累题、口语交际题、模仿

子••••••,内容灵活而且全面,于是我颇有感慨了一番:“你们的能力超过了老师的想象,你们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老师的智慧,看来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老师以后还要多多向你们学习。”

相关链接:

一、教师课堂教学激励语100句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6、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8、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9、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11、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12、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13、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14、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17、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20、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1、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

23、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24、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

25、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2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

27、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8、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29、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30、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31、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2、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33、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34、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35、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36、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37、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38、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39、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40、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41、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42、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43、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44、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45、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46、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47、××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48、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49、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50、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51、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52、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53、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54、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55、他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6、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57、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

58、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学合作得非常好!

59、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60、你是一个很负责的材料员,每一次实验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

61、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

62、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3、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64、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65、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研究成果评价激励语:

66、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

67、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6

8、你完成的好极了,如果能帮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 6

9、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

70、真是好样的,你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出色!

71、哇,你的作品太好了!

72、你太厉害了!

73、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74、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

75、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76、你研究的课题很有价值,请继续研究!

77、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78、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研究吧!

79、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

80、研究碰到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81、大家齐心协力,再加把油,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8

2、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83、男子汉,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84、别泄气!还有机会等着你!

85、你敢于向困难挑战,我要向你学习!

86、你已经很努力了,别急,自信点!

87、只要认真细心,什么也难不倒你!

88、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89、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90、相信自己,研究就是错了再试的过程!

91、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

92、别放弃,再试几次!坚持下去准能行!

93、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

94、老师很佩服你的钻劲儿!

95、你很富有创造力,离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96、努力争取,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97、试一试,相信自己,老师知道你能行!

98、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

99、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

100、阳光总在风雨后,没经历挫折的风雨,怎能看到成功的彩

推荐第7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走进我们的日常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容量,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因而在培养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适应新课改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没有兴趣,上课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在讲述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利用媒体播放意大利的死狗洞、由干冰制造的云雾缭绕的舞台、人工降雨的情景,学生就会对你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疑问。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讲授时间过多,学生练习、巩固的时间不足,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消化一节课的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课堂上掌握不了,在课后就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巩固,这无疑就是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把一节课的知识要点、形成过程、及针对性习题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操作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还可以通过大量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这样既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也增加了课堂容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效率。

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关键活动。学校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课堂,要想教好课,关键是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把课上要做的一切准备好,上课的时候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我认为,备课要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自己。备教材就是深入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本身;备学生就是心里有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备教法就是针对不同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备自己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调动自己的情感。

信息技术如此重要,去思考和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广大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推荐第8篇:语文教学中组织好课堂论文

摘要:课堂讨论既可以使师生竞相登场,充分体现“学为主体”;又能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实现多维交流,优化教学效果。它不但使大家思维互相碰撞,达到能量转换,教学相长;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做到教学民主,和谐共振。

关键词:课堂讨论 精心准备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语文教学中异彩纷呈,最具活力的莫过于课堂讨论了。课堂讨论犹如“旋转的大舞台”,师生竞相登场,充分体现“学为主体”;课堂讨论好比“新闻发布会”,信息渠道畅通,可以实现多维交流,优化效果;课堂讨论也似“原子反应堆”,思维互相碰撞,可以达到能量转换,教学相长;课堂讨论还像“新年茶话会”,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做到教学民主,和谐共振。在教学中讨论呈多种形式,但我们在语文课中通常采用的是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与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和适时地引导、评价。课堂讨论的组织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

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一般分组以就近为原则,4~6人一组为宜。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的同学组成“同伴系统”,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总之,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各有所长的学生在小组内能自主、合作地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能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

二、教师认真准备,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

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好讨论形式和讨论的问题。确定讨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课文内容,体现教学重难点。

2.问题的难度要适度,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相适应,难度过大,讨论也就无法深入,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3.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便于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主旨,形成观点,体会情感。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a、“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么照顾它的?小鸟还怕我吗?找出相关语句。b、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c、作者仅仅是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由鸟“怕”我到“亲”我的过程中理解“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领悟到“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三、课堂讨论要全面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课堂讨论中组织讨论是关键。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

1.充分尊重学生,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过程在中应尽量少讲,让学生多说,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在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这时候也加入到讨论中,这时教师切忌不能过多干涉,当知识的“裁判员”,而更需要以鼓励的眼神予以赞赏。同时要以讨论成员和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相信学生,鼓励大胆发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打开心扉,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农村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组长、记录员、报告员在讨论中各尽其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避免成为个别优生的“一言堂”。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讨论时间的安排要适度,不宜过短或太长,否则就会有讨论之形而没有讨论之实或是偏离中心,难以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讨论是让学生自由讨论,但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在表面的、外在的问题上去图热闹,而要让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所探索的内容、问题积极地去思考、交流,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如同“放风筝”,要让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就必须要抓好手中的线,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四、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中进行适时的总结和评价是很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选择延时评价,即在学生在讨论中产生反映后找个适当时机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若学生还不能理解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切莫急于求成。对于学生创新性的想法,则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

在讨论教学中构建现代语文课堂,变“一言堂”为“多言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课堂异彩纷呈,焕发勃勃生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推荐第9篇: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应该建立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

从事乡村美术教学七年多了,正如夫妻关系一样,此时自己内心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在活动中的长期接触,有着很多的不是滋味。在这七年多的教育工作中,听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们没有艺术细胞,不会画”、“老师,学画画有什么用”、“老师,我爸爸不喜欢我画画”。每每听见这样的话,都感觉是打自己的耳光!然而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看来在偏远的农村依然存在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清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有着很大的狭隘。同样是学科,为什么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理解就这样有分歧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在教育改革翻天覆地的今天,农村教育正得到合理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农村教育大有起色,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年代里,“素质教育”一词已经是呼声越来越高,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及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在农村地方依旧存在不足,农村的师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落到实处,在很多教师、家长、学生的观念里还把它当副课,有的只排课,但实际上一个学期都没上过。也有一些教师上过,但老师本身不专业,脱离教材,教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没有形成美术的教育体系,使所教学生没有目标性。美术课就这样被迫打入农村教育教学的“冷宫。”长时间地封冻起来。给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其次我们来看看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原因:1.农村的美术教育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专业的教室、教学用具、学具,就连学生的美术课本都不齐、甚至有的时候都没有。2.农村的美术教育师资的限制: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特别是能说会画的美术教师,没有教师谈美术教育我认为是一句空话。3.农村的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虽说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有的学生家庭还是无法接受美术教育所要产生的大量费用,让人望而却步。4.农村的社会背景的限制:家长不重视、不理解,不给学生买绘画方面的材料和工具,学生地不在乎,都认为是些无用的东西,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才是第一位的。加上学生视野不开阔,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正是存在以上这些制约农村美术教育的原因,我认为,对其进行最好的调整办法就是建立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各个地方、各个学校根据自己本校实际的环境、条件建立自己本校的美术课程。 第一:与学校、家长、同事协调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要争取学校对美术课的理解和帮助,对美术教育经费的投入,让教师有条件示范,让学生能跟上教师讲解来完成作业的这种基本环境条件。其次是与家长有所沟通,让他们认同你的教学。本人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在对学校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中融入美术教育活动,让美术活动更加普及,更加与我们生活接近。比如我原来了学校的艺术节上面,以前只是一些形式简单、数量较少、体积很小的作品进行展示,甚至多年不变,或者是几年没有的现在。经过我的几年尝试,在学校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原学校的艺术节已经是每年必须开展的活动,是学校,甚至乡镇人民的一件大事。再活动中学生家长看见了孩子们除了文化知识以外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大力发展,更能直观的感受到美术教育的成果以及重要性,这时的家长也就开始支持自己孩子在美术教育上的一些要求,更有一些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帮助自己孩子做不会的或者是办不到的。

家长支持了,但更需要同事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给同事增加麻烦,再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课堂纪律,教室环境卫生等问题。例如,我们的美术课有很多的手工,一堂下来如果满地都是纸屑,你的同事还支持你的工作吗?同时说明了你的美术课是失败的,上得不美。如果拿下课前的二三分钟来整理卫生,来进行美的教育,我想教育的结果又不一样了。

其次,可以利用学校各种活动或者其它活动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作品来布置班级文化建设。这样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班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

一、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农村广阔的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文化积淀,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既可以使身处农村的孩子感受到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要提高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美术教师要做有“心”人:留心、细心,处处发现资源美,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利用农村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寻找素材,自制教具教好美术,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把美传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但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使农村儿童参与到美术实践中去,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留心生活,让农村孩子参与美术实践

树叶,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瓷砖、易拉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它们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农村孩子参与美术实践。

三、动手实践,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淳朴而又丰富多彩,农村人民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着创造美的活动。在乡土文化中,在劳动过程中,每一个场面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些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源泉,都是美术课很好的写生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自由大胆地去描绘,去赞美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中寻找美,在取材的过程中欣赏美,在绘画的过程中创造美。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因为,在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就地取材的机会会更多,如开展剪纸、树叶粘贴画、花草粘贴画、泥人捏制等教学。这类教学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家乡美书画展”等,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

四、感知生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重要手段。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对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切合农村孩子认知实际的一种好的做法。对农村学生来说,如果所选取的素材都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文化知识,品评一幅艺术作品也就变成了品评一幅家乡画卷,这就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教师在给学生欣赏乡土文化中的美术作品时,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应该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美术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以学生收集的诸如农村灶台上的绘画、年画、典型建筑物、桥等作为素材,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了这些图画以后的心理感受,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乘机简单地介绍了相关的人文历史与传统,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提高大有帮助,能使一堂简简单单的美术课变得丰富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了他们的审美思路。

总之,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跳出“纯美术”、“专业体系”的小圈子,进入美术文化的大环境,注重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因地制宜,竭力去开发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使农村美术教学更富有生气,更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8.

[2]布迪厄,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6.

[3]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4] [5]马斯洛,林方译.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6

6、374.

[5]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M].黄剑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4.

第二:与农村现状相结合进行美术教学

农村的美术教育相对困难大一些,大家都狭隘地理解为绘画,然而绘画只是美术中的一种而已,我们当教师的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乡土材料、实地写生来进行教学。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预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彩笔、卡纸、剪刀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假如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爱好,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进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没有卡纸,同样我们的作业本纸也可以代替;家家户户都有的绿豆、黄豆、大米,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各种不同颜色的豆类拼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出色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卫生筷子制作出来的别具一格的作品美妙极了。

本人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四年了,我教过语文、思品、美术、英语等。在这些科目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超过我的想象。同样是学科,为什么学生会对它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更直观的传授绘画技巧----示范,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把美术课设计的直观形象,除了大量的图片冲击以外示范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半个孩子,他们也许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还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因此需要老师的示范引导其进行绘画是必须的,而美术课的教学示范是指在美术课中,利用多种手段、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或制作地方法和步骤或原理,提高鉴赏水平,为实践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东西是“不画不知道”。如《古镇风情》一课是水彩淡描课,我试着只讲理论,如何构图如何上色,结果学生在画完初稿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涂水彩时,水分把握不好,颜色涂的不匀;主题不突出等等,不仅作业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如果教师如果能够边讲解边示范制作版画的过程,便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

二、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教学中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却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1、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频的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

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2、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材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

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水墨画—动物》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3、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的选用示范手段。对于低年级,如果有较难的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的明白,学的真实,能较快的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示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4、示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节剪纸课上,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的折剪,展开后变成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是教师快速的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示范简单而典型,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作用。这堂课的示范就完整的融汇于整节课中。

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的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5、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示范教学仍然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匠心独具的示范设计及精心演绎的示范过程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教师如果抓好这一环节,便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推荐第10篇:提高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心得体会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要使学生对数学愿学、乐学、会学,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关键在于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也就是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

那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呢?我踏上讲台只有一年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刚开始心里没有底,觉得很迷茫,我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虽然现在仍然在摸索,但是我觉得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数学。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得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心理基础,对支持、推动学生数学认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从而较好地接受数学信息。我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学生的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不是太好,面对这样的具体情况,我除了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和强调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习惯,还花很多的时间思考怎么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北师大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每一课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甚至有些知识是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出来的,所以我尝试编一些故事,插入一些动画情节,创设符合一年级孩子童真的教学情景,在教师的语言表达上我尽量一点一点去模仿动画的效果和声音,慢慢的,我发现有些孩子开始关注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并且精力开始集中到老师这里来,我初步尝到了一点点成功的喜悦。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兴趣,让老师更好的管理好课堂教学,我开始关注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教学,效果不错,课堂氛围很浓,所以我认为要管理好课堂教学,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这要求我们老师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不断改进。

第二,让学生多“动”。

所谓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模、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如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教师提问:“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一共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活动,能很快得到6种不同的分法。这种做法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再经过师生共同的分析、综合,不难有条理地概括出6的分解与合成。因此,让学生多动,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老师管理好整个课堂教学。

第三,让学生多“说”。

多“说”是指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多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发展才能逐步摆脱动作和表象的束缚,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我最开始教学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学生多说,后来,在很多老师的帮助下,我试着一句一句的教,慢慢的,他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说,因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他们会觉得学习有乐趣,可以体验到成功感,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同,甚至可以得到老师一句“你很大胆”的肯定,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次鼓励,对于整个课堂管理而言,激发孩子多说,就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的焦点放在老师身上,而使课堂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

第四,让学生多“表现”。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特别在意来自于老师的奖励和同学们的认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他们活泼爱动,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适当地创设一些让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如上台演示、板演、当小老师、小小售货员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成就感。这也有利于老师把握整个课堂的管理。

第五,发挥情感因素的激励感染作用,增强课堂管理中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是认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后进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感到温暖,经常享受成功的快感,从而更加信任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第六,对于违法课堂纪律的学生,抓典型,当众批评,让其他学生引以为鉴,树立老师的威信。有时候,为了教学进度,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没有遵守课堂教学秩序,我并没有去理睬他们,但是后来我发现错了,他们一旦第一次“得逞”,那么在接下来的课上,也不会太专心。所以后来,我一旦发现课堂上有学生没有专心,讲话,影响课堂秩序,我便停下来,我并不说话,停顿一会儿,眼睛狠狠的瞪着那几个上课没有听讲的学生,刚开始,效果并不显著,于是我便抓几个没有专心的孩子站到讲台上来,批评他们,让下面没有听讲的学生看一下他们没有专心听讲是如何被老师批评的,这样一来,慢慢的,当我一停下来的时候,教室里便静下来,他们学会看懂我的脸色,看懂了这个时候老师正在等着那几个不专心的孩子的改正。可是即便是这样,仍然会有个别学生是屡教不改,这种学生我上课便提醒他,下课来办公室其余的学生可能就会在心理产生一种畏惧感,慢慢的,上课的秩序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了。

第七,还有一点很重要,老师说话一定要算话,一旦老师因为某种原因而忘记了,那在孩子的眼里,这个老师就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所以也没有必要听这个老师的要求了。刚开始,我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忘记了处理在课堂上调皮的学生,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始终是那几个孩子不遵守纪律,不听从老师的要求,甚至是不完成作业。后来,我开始重视了这一点,我说过的话一定要对现,这样在孩子的心理,才会觉得你这个老师很有分量和威严。 虽然在课堂组织教学上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可是课堂上出现的事情多种多样,什么样的事情该如何更好的更有效的处理,更科学的处理,还需要自己去慢慢的体会,向那些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方法,总结经验。

南坪实验小学

2007.3

胡浩

第11篇: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周河九年制学校 杨景瑞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而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其试题具有“有图析图,无图考图”的一大特点,整张试卷地理图像的图幅数量最多,地理试题大有“无图不成题”之势。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学生在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无时不刻都在与地图打交道。然而,在我所教的几届学生中,大部分对读图都感到惧怕,考试中主要失分就是读图题。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向我反映“为什么地理课本中地图这么多,看也看不懂,少一些地图多好啊!”。原本教材编写者编这么多地图是为了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地理知识的,没想到却事与愿违。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我深深感到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方面也作了一些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点肤浅的想法,说出来与同行们交流交流。

一、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1 图例和注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识等。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应该强化,并贯彻到以后的教学中,并且应该讲得更加详细,而不仅仅的是简单的一代而过,因为它是读图的前提条件。其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这个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地表形态都是立体的,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表的起伏都是通过平面内的等高线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把立体空间转化为平面,牵涉到作图、透视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这些知识应该适当做一些简单补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多拿实际地形跟地图做比较,或者用塑料泡沫做一些地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对着模型作出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二、让学生明确中学地理地图的主题和种类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中学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主要种类有以下几种:

1、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是最重要的教学用图。主要主题如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

2、地理原理图 用以表达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及运动过程,如地球公转图、森林减小风速示意图等主题地图。

3、剖面图 用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内部构造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如地形、地质、土壤剖面图等。

4、地理模式图 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一般分布规律,是地理分布图、原理图的特殊形式。如世界洋流模式图、太阳系的模式图等。

5、地理统计图 用以表示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主要形式有: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6、自然景观图 如风蚀蘑菇、冰蚀地貌等景象图;波巴布树、纺垂树、河马、大象、袋鼠等动植物图。

7、人文景观图 用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图画,如客家民居图、巴西狂欢节盛况图等。

8、地理漫画 它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多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主题,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三、培养学生正确读图与析图的一般程序

1、看地图的名称、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地图的名称包含了这幅地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学生在读图时就经常忽略这一 3 点,着急地去看图,在较难理解的图中就会搞不清楚图中的含义,其实只要看看图名,许多东西就变得好理解多了,图名往往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2、明确要素,确定目标,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笔者认为这个步骤应该通过教师读图析图做示范,学生模仿来实现。例如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不同风向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东亚和南亚的海陆位置,再根据海陆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就可以得出东亚和南亚季风风向的差异,教师引导完之后,要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己动手,进行读图分析。当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时,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时,他的读图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又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读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平时让学生尽量多画一些地理简图

地理简图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内容简明扼要,图面清晰醒目,而且易画易用,随用随现,是化文为图,变抽象

4 为具体的快速反映工具。在很多地理试题中,地理简图也可以起到很大的解题作用。如一张洋流模式图,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有关洋流的问题。学生在作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弄清楚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作图,这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画地理简图才会准确,而学生理解后也才懂得应用。很多同学就是简图懂得画,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到它。如在画热力环流简图时,就应该让学生先理解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按照“冷热不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水平气压产生高低差异→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热力环流”的逻辑顺序进行画图,这样图画出来了,原理也理解了。我看到许多学生在画这幅简图时,作图顺序经常颠倒,往往画着画着就错了,归根结底就是对原理不理解造成的。也只有真正理解了热力环流,才能把知识迁移到在后面学习到的海陆风和季风中。

五、加强专题地图读图能力的训练与指导

地理图像类型很多,要很好地完成这些地理图像的读图与析图,除了要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之外,每一种图像当然也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与指导。如在光照图上确定各条经线的地方时,就应该注意光照图里一些隐含的条件:

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

2、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

3、位于昼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

4、位于夜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24:00或0:00;

5、太阳直射 5 点经线地方时为12:00。确定出这些经线的地方时后,再根据经度差,就可以确定所求经线的地方时。

六、平时要学生多注意地理图像语言的储备

用图像来落实地理知识,直观、形象、易懂,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本身,还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的图像语言,为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讲到某种地理事物时,最好带学生亲眼去看看,当然由于条件所限,没办法做到,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收集一些地理图像、视频短片等,在讲课时利用多媒体,把它们展示给学生。

总之,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填图、用图,就会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会变得轻松而有滋味。

第12篇: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

孙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举足轻重,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在多年的执教中,我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进行学生实验教学外,为了加深对抽象要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是配合讲授或课堂讨论,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的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1、演示实验的作用

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观察者,所以只需要一套装置就能满足全班学生的需要。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实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做到:首先,在演示前,要认真备课,明确该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并围绕目的要求处理好实验和讲课的关系;其次,要设计好演示程序,选择好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时机及对学生提出的观察要求和思考问题。

2、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

演示实验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能有效地配合生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配合讲授或课堂讨论紧扣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演示实验,演示时机可依不同的教学目的而定。如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可在讲授新课时进行演示以便于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另外,在学生实验课上,也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掌握实验方法做出示范。

3、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任何一个演示对落实认识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都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所以不仅教师要明确演示目的,而且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目的,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达到实验目的,充分发挥演示教学的作用。

(2)演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可见度高,让课堂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因此,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就应该注意现象要显著,合理使用投影设备,采取多种的方法使观察的主体对比强烈,产生好的效果。

(3)演示实验装置要简单、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成功。要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便于教师操作,便于学生理解实验装置。为此,教师事前备课要充分准备、仔细操作,掌握好演示条件,熟悉仪器性能,做好演示前的测试工作。

二、加强学生探究实验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和实施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体悟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科的综合、分析等思维过程获取知识,这一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与讨论,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同时教师可以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生物实验所获得的信息,探索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如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空气注入澄清石灰水中,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提了很多种方法,最后我在实验桌上放置洗耳球和针筒让他们自由选择,并对他们不同组选择不同材料做的实验效果进行对比,从中引发他们更深一层地思考问题。

三、生物实验教学要因地制宜、务实创新

课程改革给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一线生机。课改前的生物实验教学都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我们生物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进行开拓性实验和创新实验,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如观察草履虫,我利用农村的资源,教给学生培养草履虫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培养草履虫带到课堂上来观察。学生观察到自己培养出来的草履虫,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总之,初中生物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而演示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教学方式,所以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个实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3篇: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及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也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一种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就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个真理。学生怎样探索、求真、得到真理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完成。因此,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前提。丰富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兴趣。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不成熟和端正。学习兴趣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方向。小学生时代的兴趣与爱好,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兴趣学生才会原意学,才会爱科学。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往往能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二、探求真理的重要性

科学实验能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小学科学实验非常简单,但所做的实验都是在重现我们人类的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使儿童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学习探索方法。例如学习“氧气的制取”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组装实验并进行制取、收集、验证。观察后让学生在实验中自由选择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然后由学生自主地用所选的仪器搭建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再指导学生验证氧气的性质,从而探究得到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的真理。

三、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实验能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到产生现象的全过程,再进行研究。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从而快速地转化为自己本身的种技能。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使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自然基础知识。

四、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科学知识,必须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动脑、动手能力,学会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整理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肯定是不能单纯靠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而必须在相应的科学实验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需要处理时,则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操作中,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把实验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的功能,认真做好了小学科学实验,使小学生更好地获得各种科学知识,提高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性质与作用。

第14篇:自主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自主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北宽坪镇中心教研组

新世纪的教育特别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改革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二、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能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般,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四、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小音乐家扬科》在最后一段的阅读后,学生提问:扬科死时为什么旁边躺着树皮做的小提琴?白桦树哗哗地响,在号叫是什么意思?扬科为什么张大着眼睛?扬科前面说过,只要有一把小提琴,用他的一切去交换都行,怎么会死不瞑目呢?扬科快要死了,为什么还要写燕子唱歌,姑娘们唱歌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五、注重自渎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

六、注重多读感悟,品位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的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

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选择问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学生选择的语句是:

圆明园中的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的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再请他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想他为什么这样读。该生再读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圆明园的绝妙景色的欣喜,“金碧辉煌”出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轻读出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热闹街市”高声快读出“买卖街”的欢快,“田园风光”低语缓读出流连山乡村野的舒畅。

总之,我在课堂教学几年来运用以上几点不成功的经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意识,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15篇:浅谈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板书是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板书的设计,书写是极其重要的:

1.辅助教学,提高效率

教学板书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助手。板书是课堂教学口语表达的主要辅助工具,可以弥补教学语言表达上的不足。教学板书可以解决一些口语表达不易讲解清楚的内容,可以浓缩教学信息,简洁明了地呈现复杂的教学内容。有时一副简洁的板书可以顶上教师费事劳力的讲解半天。好的教学板书可以直接体现教学意图,揭示教材结构,理清教学思路,突出教学的重点、关键,解决教学难点。简洁明了的板书,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冗的语言说明,从而简化了教学过程,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由于教学板书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来传递信息的,比语言更富有直观性,同时它本身又力图以简洁概括的文字或符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简约化,因此容易引起学生一系列积极的心理活动。板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富有创意、变化多样的板书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板书的过程也是需要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投入的过程。它需要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算能力等的积极参与。教学板书不仅向学生传递信息,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动眼更动脑。教学板书使学生有兴趣也思考,有情感,也有认知。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课堂讲解所传递的信息转瞬即逝,仅凭听觉记忆进行学习难度非常大。有了板书,学生不仅听讲而且眼看。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能记忆住的信息,85%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5%来自嗅觉和触觉。黑板则是课堂教学中提供视觉信息的最简单、最重要的发射源。板书是高度概括和提纲挈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浓缩,它把最核心、最主要的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为学生提供记忆的抓手与凭借,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板书的直观、鲜明,也是便于记忆的原因之一。好的板书是对知识高度概括之后,条理化地反映出来的书面语言,能够清晰地揭示所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或内在关系。它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能够形成整体性印象,便于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散乱的知识不仅不便于迁移,而且不便于记忆;条理化的知识是既便于迁移又便于记忆;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得快、记得牢。条理化的、揭示内在关系的板书可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记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总体而言,好的板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而且通过教学板书可以看到一个教师的治学态度、教学作风,可以看出他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思维的严谨程度。

第16篇:浅谈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落花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以落花生做比,教育子女为人处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落花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预设,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教材内容,《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文章主题,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其次,分析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在学习上,他们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二。目标预设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教材内容,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亩,尝,吩,咐,茅,榨,榴”等七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抓住重点,精读领悟,读悟结合,让学生掌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其次,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花生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表达上详略得当,以物喻人的特点。

三.方法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方法选择,本节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角色美读法 3.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我会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它“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你猜出来了吗?恩,就是它,花生。它呀,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了土里生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作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吧。

(二)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首先,教师出示生字串,让学生自己读,在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重点指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找出答案: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四个部分(板书:种,收,尝,议)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来理清课文的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父亲的话是教学重点,我将采用两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由教师进行配乐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教师范读后,出示表格,让学生共同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苹果,桃子有哪些不同?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矮矮的”和“高高的”“不好看”和“鲜红嫩绿”等词做对比,让学生明白:桃子,石榴,苹果是露在外面的,色彩动人,引人注目。而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华贵的气质,但是,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如作者感悟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味美 榨油 便宜 有用)

这时,可能会有同学质疑,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在这里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随着时代的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也有的同学会说:“社会也需要像苹果桃子那样既张扬个性又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于学生多元化的解读我会及时肯定,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师生小节,是啊“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鲜花是美的,苹果是美的,可那长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有益他人的人,做美丽的人。

(板书:有益他人) 然后,我出示练习题。

1.我爱花生,它都有哪些好处? 2.我们要怎样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呢?

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回归整体,分清详略

在这一环节,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这篇文章,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到议花生,哪些写的详细,哪些写的简略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同桌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使学生明白:一家人议花生是详写,这是因为课文主要通过他们一家人议花生来说明做人的道理,即“借物喻人”,其他内容略写,目的是为了突出文章的重点,这就叫详略得当。(板书:详 略)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就是教育。”

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比如:邮递员,环卫工人,还有那些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自己一生的人民教师。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最不平凡的业绩。同学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一起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吧。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文化艺术的熏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简要概括花生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这样为学生理解课文,感悟道理提供有效的帮助。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略) 议花生(详)

味美,榨油,便宜,

第17篇: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用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数学语言要求精准、

一、数学语言应具有精准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下课,都要随时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说“半截话”,不说指代不明的话。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简洁,思路要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如在教学“数位”时,有时不注意就说成“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听起来好象没什么大错,大多数的学生也知道老师说的意思,但是,这句话是错误的,不准确,会给一部分的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因此,必须加上一个前提“从右起”,这样才科学、准确。教师的任何语言都对学生起着一个潜移默化和表率的作用,所以,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精准的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题意,不至于误判和误解,同时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健康发展。教学中,应保证教学语言的精准性,不能模糊教学内容,要力求对教学内容的表述清晰、精练,

如应用题中最常见的,“增加了”与“增加到”这两词,虽然只相差两个字,但意义完全不同。“增加了”的数是净增数,不包括原数,而“增加到”的数是指净增数与原数的和。比如“数”与“数字”、

1 科学、严谨、逻辑性强、幽默、具有激励性等.“除以” 与“除、”“时间” 与“时刻” 等概念如果混为一谈;比如:下列方框中填上正确的数字,等式成立 □□X7=□□

在下图的方框中填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由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数学语言应具有逻辑性

富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松和甜蜜之感。有的老师在数学课上,为了说清一个概念,或者表述一段数学事实,绞尽脑汁,最后还是重复啰嗦,学生都被搞晕了,这样的情况往往是授课老师不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造成的。 “时间” 与“时刻”、“小时”与“时”等概念混为一谈,有些老师很难讲清他们区别。时刻是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即某个时间点。比如8点05分这就是一时刻;没有长短,只有先后,它具有序数性质。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长度,时间具有基数性质。但俗语又可以表示时刻,如问现在是什么时间,也就是现在是几点的意思。

“小时”和“时”的区别,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所规定的。对时间这个量的单位名称规定为: “小时”是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单位名称,但如果在不至于与表示时间的某一瞬间的“时”发生混淆时,这个“小”字可以省略。因为只有表示经过多少时间的量才能参加运算或换算,所以在算式中可以将“小时”省略为“时”。如,198 = 11(小时)”,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能把它判错。

假如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六班有男生28人,比女生人数多3/4,女生有多少人?”时, 用“甲数是28,比乙数多4,乙数是多少?”来导入课题,那这节课上下来必定是失败的。因为“多3/4”和“多4”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就是说用例子引入课题不对。

老师在教学“平行与相交”时,出示“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让学生判断对否。如果学生对平行相交的概念没有足够的理解是不会判断的。

这里就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这个条件加上去,这个“平行线”的概念就完整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容不得半句模糊语言,否则,表达的数理就不够准确,甚至出现意思偏离。

三、数学语言应具有严密性

从数学学科的本身出发,要求我们教学中语言应该严密、准确,否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在求圆柱的表面积时,有一题为:一个圆柱形木料,底面面积是15.7cm2,如果把它平均截成2段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cm2。解题时,有个学生问到15.7cm2,是两个底面积之和吗?这样的现象,就是表述语言不够严密所造成的。如果出题的老师能在出题时把“底面面积”改为“一底面面积”。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情况了。

而六年级下册在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时,判断:“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对错? 这句话就不够严密。

3 数学语言严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是讲说话人语言不严密,造成听者的不同理解,从而产生误会。而命题人数学语言不严密,就会造成学生的误解。下面的例题:

春天来了,某地池塘中的荷花枝繁叶茂,己知每一天新长出的荷叶覆盖水面面积是前一天的2倍,若荷叶20天可以完全长满池塘水面,当荷叶刚好覆盖水面面积一半时,荷叶已经生长了( ) A.10天B.15天c.19天D.20天

这是一道屡见于各种课外资料的题目,但是它是一个有争议的选择题。争议的所在是,对题中的关键句“己知每一天新长出的荷叶覆盖水面面积是前一天的2倍”应该如何理解? “每一天新长出的荷叶”是指当天新长出的,但“前一天的2倍”是表示前一天新长出的,还是包含了以前各天的和呢。如果是指“以前各天的和”,我们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很容易得出答案,那么标准答案c就是正确的;如果只表示“前一天新长出的”,则需要利用数列知识求解,而且过程相当麻烦。

所以,数学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理应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

四、数学语言应具有严谨性

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具体承载形式,教学中,应遵循知识的严谨性,不能犯知识性错误,否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数学学习,还会误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破坏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的语句还是词语,教学前,我们理应好好考究相关的句段,以免课堂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如,老师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出现了这样一道式子:“5∶3=4∶2”,让学生判断是否成比例。这根本就不成立的式子,严重违反了科学的客观性,从而误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

比如哪两个连续的月份都是大月?只有在一年里才只有

7、8月,如果去掉了“一年”这个条件,

12、1月也符合条件。

今年六年级练习册P21的第7题,我的发现:怎么填?还是给大

4 家看份这两个学生的作业答案吧。这两个学生答得就不严谨。 所以,数学语言一定要严谨。

五、数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性质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语言务必符合科学性。另外,数学语言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如一位老师上‚“时、分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认识“时”、“ 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学生观察后,教师问: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长时间?一生说:1小时。师接着问: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生说:1小时!教师一连问了好几个学生,学生回答全部一致:1小时!费了好长时间,学生始终没有说出‚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教师只好自己交代: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因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所以1时=60分。其实,这是教师语言模糊不清造成的,如果教师问: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不就行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避免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间的无效对话中无情地流逝

如:有些老师在教学读写数是,常会与学生说这样的话:“读数是些大写的数,写数是写小写的数”。这样说是没有根据的,我们要知道大、小写只有在中文中才有的。

而要我们读这样的算式时,也要注意用术语来叙述:如:(153-5)×(14+83) 就不能读成“括号153减5乘括号14加83,得多少?” 如教学列式计算“42除以2/3的商加上91乘2/7的积,和是多少?”

“7/12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0.125所得的差,除以3/8,商是多少?”

今年六年级练习册P22第1题:你知道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请写一写。

1.据统计,某市小学生近视人数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15%.2.羊毛占50%,澳毛占35%,其他占15%。

一位老师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老师问“8cm、5cm、12cm的

5 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说:“能!因为其中两边大于第三边”,“对”师说。对于这么一个明显的错误,老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而是继续讲下去。

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不能把“平移”讲成“平行移动”,等。 语言含糊不清。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但“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使答案意思相反,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的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给予纠正。

六、数学语言应具有完整性

小学生在表述某一个物体的状态时,经常忽视对关键字、词的分析与理解,说的数学语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完整性。如,小学生说:“女生人数少5人”,“张华在前面,李敏在后面”。正确的表述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人”,“ 张华在李敏的前面,李敏在张华的后面”。

六年级植树节去义务植树,六(1)班植树200棵,成活185棵;六(2)班植树250棵,20棵没有成活,哪个班植树的成活率高。

计算过程大部分学生都做好了,问题就出在答上,有些学生答成“六(1)班成活率高。”

教师应该始终如一地对语言表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说完整的数学语言”,形成严谨缜密的思维。

数学语言包括口头的数学语言和书面的数学语言,书面的数学语言又分成文字语言、图象语言和符号语言。数学教师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简练性、精确性和严谨性,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才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18篇:听力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听力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邓磊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着实讨论了听力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听力训练的特点,同时认为听琴练习、唱歌练习以及讨论交流是三种有效的钢琴听力训练方法。

关键词:听力钢琴教学重要性方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45-01 众所周知,钢琴音乐教学的难点就在于音乐的看不见和摸不着的性质,音乐的这种性质使得音乐教学“意会大于口传”。钢琴演奏的音乐只能凭借其声音的长短、高低以及强弱来学习,因此学习钢琴演奏显然应当注重听力的练习。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曾经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要想使演奏有魅力,必须在声音上狠下功夫。”[1]

本文在结合笔者的日常教学工作,浅谈一下听力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1 听力训练重要性的原因 1.1 音乐本身属性所决定

钢琴音乐本身要诠释的含义统统都是通过声音来实现的,演奏者需要通过声音来传达,钢琴音乐的演奏中,表演者要演奏出充满生命光辉的韵律;要想营造“难以言传”的艺术画境,显然审美听觉的自我控制是第一位的。历史证明,优秀的钢琴演奏家都具有非凡的音乐辨识能力。 1.2 听力的后天性

人先天就具备听辨能力,但这并不代表卓越敏感的听力水平完全依靠天生能力。事实上,优秀钢琴演奏家的敏感听力水平并非天生(不排除很多是天资卓越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对于入门学习钢琴演奏的学生而言,训练他们听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让他们在演奏时尝试用听力来感知音乐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等等。

因此,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 音乐听力训练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笔者在钢琴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不重视音乐听觉的训练,单纯注重技术手段或模仿弹奏,学习效果是很差的。学生在钢琴演奏时表现出的思路混乱不清通常是由听觉训练不够造成的。因此,钢琴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的听觉训练应该是:学生在清晰的思维下,按照音乐表达的规律,将无意识的听觉,混乱的听觉调整为清晰的,有目的的听觉。这种训练能够促使学生从特定意义出发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培养、发挥自己的听觉能力。“听”是心理在声音上的运用,而耳朵只是身体的器官,只要不发生故障,都具有一种听觉机能,而一般情况下听觉机能所起的只是消极作用,它可能听见也可能听不见。“听”是耳朵的功能.而凝神细听则是一种心理功能。钢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就包含了这种心理功能的训练,是学生集中于大脑的听觉训练。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学生注意听,并告诉他们所要听的内容和如何去听,而学生则必须时刻保持听觉的警惕性。

钢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就是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音乐进行分析,要对音乐中的各种因素了如指掌,在清晰的思维控制下,有目的的进行。 3 听力训练的方式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听琴练习、唱歌练习以及讨论交流是三种有效的钢琴听力训练方法。 3.1 听琴练习

钢琴演奏的难点在于不同作品演奏时,触键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要想找到最合适的弹奏方法,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去“听”。许多初学者在钢琴弹奏时,其对于弹奏的力度和速度的把握是比较差的。所谓心灵则手巧,只有学生内心乐感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把握好弹奏的力度和速度[2]。要做到这些,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是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多听一些优秀演奏家的示范,并将它们深深地记录在心中。诸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朗朗的《哥德堡变奏曲》等等。

那么有了好的作品之后,如何进行听琴练习训练呢?听的方法非常关键。周广仁教授曾说过:“练习钢琴,要从练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在钢琴学习中听琴练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必须在清晰的思维下,按照音乐进行的规律,将无意识的听觉,混乱的听觉调整为清晰的,有目的的听觉。”难点在于学生如何保持清晰的思维以及把握音乐的规律,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非常关键。教师应该通过欣赏的手段,引导学生去用心地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去听哪里。怎样去听哪里,引导学生去把握音乐的精髓。这种训练能够促使学生从特定意义出发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培养、发挥自己的听觉能力。但是这种训练不仅仅是对耳朵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能力的训练。 3.2 唱歌练习

尽管钢琴演奏和声乐练习之间有很多差异,但是音乐作品之间的紧密相通性使得唱歌练习对于培养钢琴弹奏的乐感非常有用。目前我们对于学生教授的钢琴弹奏作品都是比较简单的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daodoc.com 律,具有易懂、易记和上口的特点。让学生用唱钢琴作品曲目或者唱谱的方法对于训练学生对音高、节奏、强弱准确把握,以及训练学生对于乐句、呼吸和起伏的把握都非常有效。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作用,就是唱歌练习可以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师在对学生使用唱作品练习法儿时,要注意作品选取由易渐难,循序渐进。在学生进行唱歌训练时,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无论是弹奏作品还是唱谱时,其对于音乐的盲点通常都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在进行歌唱训练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指导和分析,使学生对作品的各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目的的进行唱歌训练,方可以达到“唱准确”而后“听无误”的水平。 3.3 讨论交流

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对于钢琴作品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讨论交流是学习各个学科各种学问的通用有效方法。学生之间对某钢琴作品的听辨赏析进行讨论和交流,便于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白自己对作品的感知程度,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钢琴作品的听力训练。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组织学生在集体听过某篇钢琴作品后,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听辨感受,让学生在辩论和讨论中提高自己的听辨能力,效果非常好。 4 结语

在目前的钢琴教学模式当中,钢琴教师更加侧重于对音乐作品内容的讲解,听力训练尚未被教师们所重视。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教学工作经验,讨论了听力训练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听力训练的特点和模式,希望听力训练能够为我国的钢琴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 王孟德,孟晓.浅谈听觉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 李莉.影响钢琴学习与教学的相关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

第19篇:标点符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标点符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此文摘录自网络,作者不详)

如今,素质教育的口号响遍整个教育界,教育者们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不过,在探索素质教育途径的今日,许多人以为标点符号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其实,标点符号对数学知识的内涵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小学数学中的标点符号教学,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举措之一。

一、重视和注意数学中的标点符号教学

数学教材中标点符号是构成数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教学中我们对待它应与其它数学教学内容一视同仁,应充分重视,切实加强教学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标点符号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数学学科中,基本概念的准确严密、数学语言的规范简练、知识结构的协调完善、教与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所有这些均是数学学科的诱人、极富魅力之处。这些集中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不仅体现在知识、概念的阐述上,也体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如应用题中问题后面的“?”,不仅表明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特征,还指明思考解答问题的方向和出发点。应该看到, “?”这个标点符号不是可有可无之物,而是一个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中涉及到的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籍此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标点符号在数学领域中有着众多的特定作用

无可否认,重视标点符号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对省略号“„„”的理解

——1—— 省略号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表示省略某些内容,而在数学学科中,它所表示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如:在数学教材中,出现在“像

1、

2、

3、4„„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这个概念中的省略号“„„”,它表示自然数数不完,无穷无尽。这点或许可以和语文教学中省略号的作用联系起来。其它的比如在讲述小数的形成、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进率时,教材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这几处的省略号“„„”则表示在小数加法中知识的推类迁移。

当省略号出现在9÷2=4„„1这个算式中时,它的作用可以替代汉字“余”,此处它是把不完全商和余数间隔开来,作用又不同于以上两处。

当“„„”出现在下列算式中时,它起到诠释说明的作用:

12 - 3 = 9 被减数 减数 差

2、“:”在数学中的应用

当“:”出现在数学当中时,我们认为不纯粹是冒号。如做某道题目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与错误率的比例是6∶1,在此处的“6∶1”中,“∶”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3∶1”我们可以读作“3比1”表示两个数比的关系。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个时刻也用到“∶”,如下午6时20分,按24时记时法记作18∶20。“:”在这里又用来表示几时几分。

3、“·”符号的应用

“·”在数学中的作用很大。它一方面可表示小数点,如3.5读作三点五;另一方面它可以表示相乘的意思。数学中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学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像2×b记作2·b。

值得提醒的是,在重视数学标点符号作用的过程中,若采取的措施不当,反而会事与愿违。不少数学老师为了区分“0”与“。”,常在句末不加上“。”而随意地写了个“.”,这样会混淆许多问题,象

57、98两个数有的教师写成57.98。由于教师的大意,会让学生误读成“五十七点九八”,这就不免误人子弟了。

——2——

4、几个标点符号的一些其他用法

解方程中“解”字后面的冒号“:”作用在于提起下文,引出解方程的过程;应用题中答字句中的冒号“:”主要是引出答句,句号“。”则表示解题完毕。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符号,其实不是毫无意义的。学生若在此处遗漏某个标点符号,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此处标点符号的作用不甚了解,也可折射出对此块知识巩固程度的欠缺,极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全面、正确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与讲解。

二、重视标点符号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上述现象均表明:标点符号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切实发挥标点在数学中的作用,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从教师自身做起,充分重视小学数学中的标点符号教学

要使学生在某方面的观念有所更新,教师必须身先垂范,要带头更新思想。并且,作为学生掌握知识引路人的教师有责任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应该指出,备课中细致地理解钻研教材,掌握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作用,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小符号,是充分重视数学标点符号教学的前提。另外,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向师性特点,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数学中的标点符号引起重视和兴趣,从而逐渐养成不随意放过一个小符号的好习惯。

(二)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

我们在对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探索研究的同时,还必须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教材,切实了解数学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长流水。可以说,教师在标点符号方面的掌握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掌握水平,这是把数学学科中的标点符号教学落到实处的关键。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标点符号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更应重视。 如果您是数学老师,想一想:您重视了吗?

除了“解”和“答”后边要加“:”,其它标点符号您在教学中强调了吗?

——3—— 学生的数学作业上的标点符号,您留心过吗?

您发现数学教材上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多么严谨吗?

数学教材上例题中的标点符号,除了“:”号还有“,、;.”等,您真的留心过吗?您给学生强调过要学习、效仿教材例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吗?

作为合格的数学教师,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相信您一定会开始或更加重视数学标点符号教学!

——4——

第20篇:音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立岗小学 吴春霞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也必须有音标教学,理由如下:

1.音标教学可以帮助解决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生词“读”的问题,而对小学生而言“读”是学好英语的核心之一。

2.音标教学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的开展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要摆脱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师“手把手传授”的困境,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而学生自学的最大障碍还是“词汇”,音标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好这个难题。

3.音标教学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学音标、记音标”,而是“通过音标读单词”,学生不会认识单个音标符号,不会书写单个音标符号都没有关系,只要能拼读出单词的发音即可。

4.小学阶段的音标教学代表着对“英语语言规律学习”的认同,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对音标、语法的学习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能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进步。

5.我个人通过两个学期对三年级两个班的实验表明,开设音标教学的班级学生思维能力活跃,自学能力和预习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开设英语音标教学的班级,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四年级了,感觉更加明显。

以上只是我个人通过日常教学总结出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偶然性,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组织教学在课堂中重要性心得体会.doc》
组织教学在课堂中重要性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