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法心得体会

2021-03-1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陈玉华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学。我将根据新的数学能力实践系统,致办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改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一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教材教法,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真正确立数学教育的信概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领域。

2.通过学习教材法,我从整体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与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练习,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和落脚点,有效地实践数学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发各种活动。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数学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着成良好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4.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数学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数学素养上。也就是说要把学生的评价落到实处,有备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对我们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数学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推荐第2篇:物理教学教法

物理教学教法

尧国邦

“新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应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以学习方式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应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以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地学”为标志的“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课程教育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探索、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对你还是其他同学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机会。在《从原子到星系》一章里完成教学后我们利用“五.一”长假,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课题:探索“原子”或“星系”或“原子星系”的奥秘的课题研究。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材料充分、详实,排版科学,有的同学的内容比教材都好。后来我想这一部分内容从幼儿园到小学自然科学,到丰富多彩的科普电视节目,科普杂志,同学们确实掌握了解得很充分,这时教师就可以放开胆子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材料,整理知识,这比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他们综合地掌握知识,灵活地利用知识的能力。受到启发第二轮教学时我干脆不上了!让同学们分成四人一组的课题组完成关于《从原子到星系》的项目设计课题,但我告诉他们完成这个课题研究(如下表)。

(一)、准备阶段

主题(应展开哪些具体活动?)

工作分配(谁负责哪些方面?为了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锻炼必须人人有任务?哪组有包办行为成绩将降一等级。)

时间(此课题活动应持续多久?)

目的(此课题活动最终达到什么结果?) 报告形式(如小报,招贴画,幻灯……)

(二)、内容展示:(小报形式,ppt形式,招贴画形式……)

在完成这一切后推举

三、四组同学来象老师一样给同学上课,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全班展览,各班优秀小组全校展览并评奖予以鼓励。通过一星期的资料查找,归纳整理,结题报告,汇报演讲,评定等第后,发现今年这一章的测试比前一届的成绩没有差异,我的心终于放下了。而这部分作业评价与其他应试成绩等同,学生反响热烈,作业完成质量高,我终于明白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的很必要。

从此以后无任我还是我的学生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一发而不可收拾,越来越得心应手。记得初二时在学习了《声音》后,活动卡上有一个拓展内容——土电话的研究,这个内容教学上是不作要求的,但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究的能力,记得第一届学生我是做给他们看的,分析给他们听的,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实验中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今年在课堂上我作了分析,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知道这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我很高兴,他们与第一届学生相比有了“很大进步”。而这个进步是我“放权”后的成果。像上次一样我作了布置,还是一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同学选取了不同材料的纸杯、塑料杯、易拉罐、牛奶盒;棉线、细铜丝、塑料线等,而线呢采用松些或紧些,运用控制变量法做了好多组实验,并用详实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论,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我的第一份实验报告是在大学中完成的!我想第三轮的教学中我会考虑不作任何评讲让学生自由发挥。即使出现错误也很正常,因为在探究中他们获得的错误的经历和体验,也是一种财富,有利于提升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在以后的教学中无任我还是我的学生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一发而不可收拾,越来越得心应手。记得初二时在学习了《声音》后,活动卡上有一个拓展内容——土电话的研究,这个内容教学上是不作要求的,但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究的能力,记得第一届学生我是做给他们看的,分析给他们听的,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实验中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今年在课堂上我作了分析,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知道这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我很高兴,他们与第一届学生相比有了“很大进步”。而这个进步是我“放权”后的成果。象上次一样我作了布置,还是一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同学选取了不同材料的纸杯、塑料杯、易拉罐、牛奶盒;棉线、细铜丝、塑料线等,而线呢采用松些或紧些,运用控制变量法做了好多组实验,并用详实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论,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我的第一份实验报告是在大学中完成的!我想第三轮的教学中我会考虑不作任何评讲让学生自由发挥。即使出现错误也很正常,因为在探究中他们才获得的错误的经历和体验,也是一种财富,有利于提升他们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和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质凝,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在“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学习中,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体现教学最优化的思想,中学教学方法很多,各种教学方法都有长处和短处。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并非只有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这就是“教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过程我认为要体现①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原则,②与以实验为基础相统一的原则,③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住上述几个原则,那么这节课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例如,在“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一知识点,可以分别采用三种教学方法,①讨论分析,②实验分析,③练习分析。这些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笔练、动脑想、动眼看,可以充分体现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四动”精神。再如“摩擦力”一节,如果如果能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由全班同学推选力气大的和力气小的同学各一名进行夺瓶比赛,比赛中力气大的同学抓住涂有油脂的一端,力气小的同学抓住另一端,结果力气大的同学反而没有把瓶拉过来。从这一生动的现象入手,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始料不及的结果的原因,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那么小课题的研究方法就能很好地改变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提倡同学间相互合作,分工协作的能力。最后我们也要注意加强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同步发展。

我想只要我们想学新的教学理念,想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心里想着学生,我想新基础理论的学习对我们是个契机,我们物理教学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成为新的亮点。

四.对物理教学中创新教法的几点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为我们所理解而接受。在这种教育素质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服务者;教师不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是育人,要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的人生。从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看,要在目前形势下做到这点,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如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改善双方关系,让学生对你的教育教学感兴趣,就物理学科来看寻找创新教法,改变教学手段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我在进行高一物理“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上作出了一些尝试,教后感触颇多!

1.结合实际,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抽象知识

物理知识给学生的感觉大多是一堆堆抽象的公式、概念和符号,不易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力争运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公式讲清,并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那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和问题用形象生动的模拟展示出来;用贴近学生周围物理世界和实际生活的事例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精心制作了PowerPoint课件,选择诸多动态的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伽利略理想实验讲解中,因为该实验是从抽象思维中创造出来的实验过程,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为使学生能理解,我设法用多媒体将该实验仿真出来,学生可以很直观的看清实验的过程。教师加以引导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实践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另外,在讲述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时,学生一时无法想到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体现了惯性,我就利用电脑视频让学生观看了两段录象:一个是榔头松了如何紧固;另一个是人在奔跑时遇绊会向前倒,通过直观、具体的荧屏图象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也从中体会了惯性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这种生动地反映真实物理情景的课件运用,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让科普讲座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知识传承,让课本上的文字变成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践感受!

2.纵横贯通,让物理学史渗透课堂单课教学

物理学史是绽放在自然科学中一朵奇葩,是蕴涵着巨大精神财富的一块宝地。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交流,我们可以了解物理学认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正确认识科学与哲学的联系,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注意渗透物理学史的介绍,我引领学生从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出发,让学生根据现有知识水平分析该结论的正确与否,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又被世人所认可的结论。借此我引入了伽利略的想法,从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引入了牛顿的墓志铭:“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以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人谦虚,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的进程中得到启示和借鉴等,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只要恰当运用知识,抓住机遇,就有成功的可能。

通过实践,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增加物理学史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美好情操,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来看,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是有益的。

3.营造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营造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品尝欢乐,让课堂呈现活力,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条件之一。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知识的总结,不免带着一种严谨的姿态出现,让不少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若能在教学中辅助以精心设计的幽默、陈述,为学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漫画”,会在教学中达到一种落在情理之中,超出想象之外的效果。例如:我在讲述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的内容时,适当的引入了一个小幽默:老师在上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是我行我素。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

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

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一眼,但我没法马上停住,这就是惯性。 短短的小幽默结合学生上课实况,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响,学生在会心一小之余也会反思这其中的真实与道理,可谓事半功倍。

要调动起课堂的活跃气氛,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可用之处,也就是物理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了解到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本节课结束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辆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车上坐满了人。当一位站着的男生掏钱买车票时,一不留神撞到了前面一位站着的女士身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女士向男生骂了一句“真没德行”,车上的乘客都看着他,他应该如何为自己被误会辩护,脱离窘境?

学生看完后笑了,接着思索着生活中确实会碰到这种情况,而且很多次,学生们开始纷纷用刚刚所学知识来进行解释,不知不觉中师生在信息交流中达到了共识,使知识得到了升华。

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是诱导者。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教师,在认真领会了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应当更深层次的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立足于学生,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扎根于素质教育,以达到中学物理教育的求知功能、应用功能、教育功能与发展功能的有机结合与深刻体现,真正达到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调查研究显示:国内的学生普遍素质不全、动手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缺乏问题意识,但中国的教师工作非常努力,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生的学习勤奋,对知识的学习很系统、扎实。这就提醒我们,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也应该跟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原有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们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只是机械的吸收前人累积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和学中,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所面临的是教育应该如何改革,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发展各种能力,江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了基础教育的重要位置,这也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的方向。

到2005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体系,国家教育

部相应出台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因而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新在即,专家、学者、教师们都争相参与到这一变革中来,这就需要我们总结以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以找到更适应新课程体系下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五.对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培养的目标,从课程的基 本理念上讲,要求:

一、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二、从生活走

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四、注重

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及早从原由的教育观念中走出来,及时改变教育理念,从原来的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变为要求学生能力的发展,重点使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其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方面,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大量增加了观察、实践、社会调查、相互交流等活动,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注重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而物理课的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过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现有的教学经念、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而找到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问题,也成为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探索和改革的重点。 2.对现在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的调查: 2.1学生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

为了使实践更具有针对性,了解现行义务教育环境下学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方式,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法对本校的353名初二学生和320名初三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右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一面,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机会却很少,整堂课是被教师的灌输所占。 2.2教师以讲授为主进行教学:

现行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以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初二和初三的区别很大,由于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升学的负担,大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赶时间,在课堂内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的讲授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一面,而学生自己的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完全被教师所代替;对课外作业的调查表明(如下图所示),教师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背和抄一些识记知识,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2.3教师的学生观:

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是教师完全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一只容器,在具体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正是这种观念,使我们的学生从原来有许多问题而变得没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只能沿这教师的设计进行,也就决定了传统的教法和学法。

上述调查都显示,在学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为特征,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正是在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能力,才能发现问题而激起富有创新的思维,才能真正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新课程所倡导的科学探究正是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3.实践探索

针对上述的调查情况,由于教师机械的讲授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地

位,也束缚了的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而课后所布置的作业也大多在复习、巩固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对已有的知识产生怀疑、提出问题,缺少亲身去观察、体验的经历,我们也应该清楚,从事任何精神创造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因而应该为此提供怎样的条件:一是“神圣的好奇心”,也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以及在这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另一是“内在的自由”,即在不受权力和社会的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察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而能进行独立的思考。所以,学校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对两者都给予鼓励,最低限度是不要去扼杀他们;为了探索《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科学探究方式的具体环节及作用,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在初三一个班级中进行了尝试,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平行班级进行了比较。在初三第14章第7节变阻器(沪科版《物理》第二册)的教学中,采用学生主动探究的授课方式进行,在每一实验桌上放有:电源(3V)、小灯泡(2.5V 0.3A)、开关、滑动变阻器(20

Ω 1A)各一个,导线若干。学生进入实验室,首先摆弄桌上的实验器材,发现在原先实验的基础上多了一样实验器材,学生一下对这一器材(滑动变阻器)产生了兴趣,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器材,包括它的名称、结构,每一小组把观察到的结论作小组之间的汇报;对滑动变阻器的名称,有的小组在滑片的铭牌上找到,有的小组在说明书上找到,对变阻器的结构通过学生不断观察和各小组的逐步补充,学 生也基本上掌握了,有三个的小组的学生把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归纳成如右所示;按照所观察的顺序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表达的非常简洁明了;有的小组提出在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数据(20Ω 1A),还有的小组通过书本了解到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它在电路图的符号,并分别由他们到黑板上来表达或板画出来,这种从问题的提出,经过学生的观察、小组的讨论、小组汇报到统一认识同样也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但这种知识的获得是由学生自己的努力所得到的,要比学生单一地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要直接、深刻的多,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比原来高涨的多。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变阻器的结构,下面就提出如何来研究变阻器的作用,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在把变阻器接入电路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事先画出的电路图,有的小组则直接连接电路,有的小组先把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的连接情况分别列出,然后接入电路;但大多的小组还是通过书本完成的实验,在最后的小组汇报中,学生基本上都得出了变阻器的作用。

在课后练习测试的对比中,虽然就一节课没有占多大的优势,但在期末总复习中,学生们还记忆犹新,对知识的掌握很牢固。美国科学家对人脑学习知识与手段的遗忘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

看电影 参观展 演示 讨论 讲话 生动制 实施

览 作 计 划

90% 80% 70% 60% 50% 50% 30% 30% 10% 10%

如上表所示,从中可看出,生动制作和实施计划的遗忘率是最低,也表示当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是他印象最深刻的;探究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它不仅只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也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要让学生亲身体念、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正如一位成功的教师所说的:“对人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那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所能够记忆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他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使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使一个人变得聪明。”通过实践证明,学生的许多发现是极具发散性和创造性的,而这种发散性、创造性正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最为可贵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教学正是要给学生充分创设这种探究的情景和环境,科学探究恰好可以弥补我们教学中的误区,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其框图可表示成右图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科学探究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学生的参与、观察、实验、交流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一部激发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式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学习理解为习诵、模仿和做题,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所谓的双边活动,也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形式;而“研究性学习”作为科学学习中具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无疑在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新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是指在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在初三学习了第14章电流、电压、电阻三个基本概念之后,在第15章第一节欧姆定律一课的内容进行了尝试。实验桌上分别放了小灯泡(2.5V 0.3A)、滑动变阻器(20Ω 1A)、电流表(0—0.6A—3A)、电压表(0—3V—15V)、开关各一只、电阻器(5Ω、10Ω、20Ω)三只、干电池三节、导线若干,课的开始先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了解每一器材的规格和作用,然后要求学生连接成一个电路来改变小灯泡中的电流,有的学生采用增加或减少电池的节数,有的学生采用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再串联一个电阻器的方法,都达到了目的,接着教师引导在实验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许多小组又重新做了一边,有的小组得出加的电压越大,灯中电流越大,有的小组得出接入电阻阅读 听讲 看图

大,而流过灯的电流小,再经过了多次的实验观察和验证才统一认识,得到小灯中的电流与所加的电压及电阻有关系的的结论,这一内容就用了一课时,下一课时就研究电流I、电压U、电阻R三者之间的关系,但课前已经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该怎么研究,当下一课由学生交流研究的方案时,学生们由看书本、问学过的学生、查阅资料等方法基本上找到了研究的思路,有的小组还上台展示了其研究的的过程,并作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在课后学生交的实验报告中,每一小组的实验都非常成功,学生的实验过程也用了一课时,第三课时就让每一实验小组交流说明实验的思路、方法、数据等,最后由学生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用了三课时,比原来的以讲授为主的方法多了二课时,但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在课后的练习比较中,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要比采用讲授为主的学生深刻的多,并有许多独得的见解和答案。

平时,我们在讲授知识点时,怕学生这儿理解不清,那儿会出错误,教学中总是不厌其烦的例题分析、错例讲解,正是这种强化的习惯势必成为研究性学习有效渗透的强大阻力。一个的学习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将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因而我们的“讲解式教学”及“接受式学习”只能使学生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而不会去怀疑、题出问题,体会不到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的减少,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机会,也更不会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我们所面临的学生个性很强,但在学习中却缺少合理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由于受家庭或环境的影响,很少接触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物理的学习中,缺少了许多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有的甚至就学习的物理现象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善于去观察和研究。而科学探究及研究性学习却可以弥补学生的那种不足,激发和保持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及研究性学习正是充分体现了这种双边活动中师生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还指出: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教学目标,又是一种教学手段。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能力呢?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六、实施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组织形式。科学探究活动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本,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包括七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教师在实施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从如下方面进行操作。

1、提出问题,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疑惑感,矛盾感与好奇心,提示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探究问题的重点,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感知能顺利进入问题的核心。如:在研究电磁铁时,一辆汽车因司机酒后驾驶掉入水中,你能否想办法使人不入水中,就能让吊车将汽车挂住吊起呢?由于学生有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的知识,很快想到了将螺线管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同时通过学生共同探讨也提出了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如何增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呢?教师让学生自我探究。这样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诱发了学生科学探究问题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疑中生问,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应告诉学生常见的提出问题的方法,如:逆向思维法、归纳法、反问法、类比联想法等。

2、猜想与假设,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直觉对所提问题的预测有根据地提出合理的假设,引导学生把个人假设转化到团体的共同假设;给予多方面让学生思考的发问,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究问题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雏形框架。如:研

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有关因素时,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猜想。若学生产生困惑,教师可以给予引导性提问:电流的有无对螺线管的磁性有何影响?一根直导线和将直导线绕成螺线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入在他们旁边的小磁针怎样?看到的现象有何异同?由上述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呢?启发学生通过类比推理,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大胆猜测。此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猜想热情。如告诉学生: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你想成为发明家吗?请大胆猜测。这样,可燃起学生的激情,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但是,教师此时对学生的猜想,不宜加以甄别对错,应让学生自我去验证。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要提示学生如何做好实验计划的制定与安排,提示验证的必要条件,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提示学生注意变量的控制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要注意发问技巧,同时对学生设计的探究问题的方案应让学生交流讨论,并予以肯定。如: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及铁芯粗细的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行设计。若出现困惑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本实验可采用什么方法探究,怎样控制变量,如何设计具体实验方案,还需要哪些器材,桌面上有吗,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实验呢等。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组间客串参与,但其任何行为均不能干扰和抑制学生的探究精神。对困难的小组可进行引导和提示,同时由于小组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可允许组与组间交流,取长补短,但同时又要提倡同学们应有独创精神。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教师要指导学生能按实验步骤有序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能严格按所选器材的说明书正确地操作,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客观地收集数据的能力。如: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实验开始时,教师没有必要对实验方案面面俱到地讲解实验步骤,可以通过任务单的形式,对学生绕制的线圈匝数不能太少进行适当提示,如要达到40匝、80匝数之多较好等,然后放手让学生选择器材,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点,帮助学困生。

5、分析、论证与评估,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他们对所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最终获得结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告诉学生常见的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归纳出有效的结论;初步建立不同层次的实验结论。评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所假设的内容,看是否与实验结论吻合,有何差异。若出现一些猜想以外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意外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否发现一些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分析和评价的结果对实验的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如:在研究电功的大小与U、I、T的关系时,课堂上同学们应用教材中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虽然得出了U、I越大,电流做功越多,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越多的结论。但是,他们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难以对U、I分别控制。后来,在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同学们课外研究,对此方案进行改进,通过研究电能转化为内能来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U、I、T的关系,设计出了将两个电阻不等的电阻丝串联,分别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有等质量的煤油瓶的上部空气中,并将瓶口密封,插入玻璃管吹气,使两管煤油柱在相同高度,通电加热,附助其他器材,实验效果明显,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6、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写出简单实验报告,并在组内推举中心发言人在班内交流。注意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同时,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地点和器材,对学生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知识平台。

总之,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且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七、实施科学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教师要注意订准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彻底摒弃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知识和能力目标落实的现象,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对探究的结论的得出与否并不重要。科学探究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只有订准了教学目标,教学才会有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走入过去的为了知识的传承,而追求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的老路。

2、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激励学生思考,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当好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

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教师可以在不同组间指导探究,参与探究,但无论以什么方式参与,都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即使遇到探究已走入死胡同的小组也不能越俎代庖,而应想法给予提示信息去帮助学生探究,让他们有“豁然开朗”之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的地位应与学生平等,教师只是平等地位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是一种人道的、和谐的、平等的新型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和考试的工具,在人格上与教师完全平等。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活动,去思考,对学生活动的过程给予及时肯定或指出改进方面。决不能做好框架让学生去钻,而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面对某个学生,关注的不应该是这个学生是否聪明,而应该是这个学生哪些方面聪明。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3、教师要注意科学探究并不只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将传承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的相结合。探究式的教学也不仅只是实验探究,原理证明、类比推理、科学联想等也属于探究式的教学范畴,教师要灵活运用。如: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焦耳定律等内容时,在学生猜想后,有的学生不是设计的实验探究方案,而是设计的原理证明,推理来探究猜想的正确性。有的学生通过观察牵牛花的生长方向,缠绕方式及人手握拳情形、通电螺线管绕线方式及南北极等展开类比联想,探究得出了安培定则。这些都是科学探究的好例证。

总之,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当今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上仅是笔者在近几年学习新课标及有关课改精神后,在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定有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至于如何实施科学探究,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的求知乐园,还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去进一步探讨。

推荐第3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标、驾驭教材。我有幸于2012年9月

18、19日参加了由孝义教研室组织的北师大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和王玉凤老师做了两节课,并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六年级的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培训我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编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为期两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期间我听了张孝萍老师的这节观摩课,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掌控多变的数学课堂的能力,才会使数学课上的有声有色。课堂中老师完全将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特别是在让学生感受500万千克大米有多少时,出示了四个策略,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计算个个策略,让学生自主感受500万好大啊!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这节课张孝萍老师就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自然,经历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培训中指出了各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以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理念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到学法的结合,都给出了阐述。

三、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更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尽早放开学生的思维,为科学有效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而努力!

金晖小学教师:张耀仙篇二: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张慧红 拨开云雾见青天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月26日,阳泉曲初中全体初一语文教师在八中参加了孝义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本次培训由刘爱萍老师主讲。在培训学习中,我们首先聆听了八中刘亮老师和武小芸老师的两节示范课,他们以具体的课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教学技巧,给予我们深深的理论引领。然后,刘老师分析了前半年教材教法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版的初一语文教材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读。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实践性、综合性,更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做课的两位老师分别讲解的是新版教材第一单元《秋天的怀念》和《金色花》两文。两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很流畅,过渡自然,知识点讲授也很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两节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侧重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和使用。

二、不骄不躁,调整心态,平和应对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刘老师总结出了教材教法考试时老师们出现的问题,很实际,也很条理。审题不细、用语不规范、设计部符合要求。试想我们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常常挂在嘴上时刻要求学生不能出错的问题呢?不会吗,不是。究其原因,是教师太主观了,限制了思维,禁锢了头脑,久而久之,失去了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版教材条理,更接地气,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新版教材遵循了2011版课标要求,吸收了实施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框架进行了微调,对课程进度也做了调整,实现了平稳的过渡。总体来说更接地气,更能解放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此次活动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使我们确立的奋斗的目标,开阔 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不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课前备课环节上精钻细研,教学流程精心设计,紧扣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篇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沁源县官滩乡中心学校学科:数学

9月12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沁源县教育局组织的2014年秋季“学课标、通教材”教师全员培训,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我庆幸自己能率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身领略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专家的编写意图,感受专家的课改气息,特别是看到人教版采用的大开本教材,心情激动不已。本次培训介休市教研室孟淑芝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对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再思考——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介休市教研室孟淑芝老师、寿阳县教研室郭晓莉老师对新教材进行了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3年级)》教材修订整体介绍;对《义务教科书 数学》一至三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双基”扩展为“四基”,“双能”调整为“四能” 《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二、素材运用的多样化和应用化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些计算题,只要求笔算,另一些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如过去的应用题一定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新的《课标》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甚至鼓励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素材,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变化性素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光盘,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

三、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四、教学中的建议

1、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2014年9月

推荐第4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2015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地在实验小学参加了\"北戴河区新教师课程与教学法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和感悟。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为了弥补自己的缺点,我还要虚心的向其他老师请教,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更要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我的认识。

1.有效备课。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备课的同时不能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师应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的奴隶式备课方法,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思考者。教师应首先仔细地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基于钻到参考书的圈子里。要以课程内容为对象,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在钻研教材、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找到三者的切合点。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备课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备课,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3.课后反思。这一条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写教学反思前,都想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好好思考在下次的教学中该如何设计和改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备课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新教师更应努力克服困难,踏踏实实背好每一节课,虚心学习、勤学多问,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心得二:xx年小学科学新青岛版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xx年3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年小学科学新青岛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梁海亮老师、申贤和老师、县教育局的谢主任的精彩讲座,精辟的论述常常回荡在我耳边。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培训后的几点感受:

1、构建科学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甚至于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切实可行的构建课堂文化。这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构建课堂文化又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构建\"对话文化\";b、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构建\"质疑文化\";c、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构建\"团队文化\"。因此我们要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科学教学课堂,结合传统的课堂,结合课堂面临的改革,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构建起适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堂文化。

2、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3、拓宽学习视野,应用到教学中 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接下来我要做的是把所学到的知识授予同仁并大胆地应用到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及时反馈,不断提高。培训之后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要奋发图强,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自我,相信终将有一天,我也将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科学\"教育事业上,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科学教师的作用。为科学课美好的明天继续加油! 心得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20XX年9月25日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培训。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生动的课即《生活中的比》与相应的课例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的汇报。 这节课对我来说深受启迪、很有帮助。因为张孝萍老师对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反复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比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比、理解比、掌握比。张孝平老师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报告也讲的特别精彩。为期一上午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研究深、细。

张孝萍老师的这节引领课时间酝酿长,内容研究精深细密,思路明晰,她的这种钻研精神令我很佩服,从她的课例《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中便可得知。她从八个方面研究了比的意义,由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引发驱使她来研究,研究前的反复思索,文献的综合中她查阅了辞海、内地材料、台湾材料等对于比的意义的理解和阐述,她还对课本的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真可是下功夫、精研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像张老师那样。学生的课堂都能趣于生活化、趣味化。虽然我们都提倡数学要来源于学生生活、选题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习题,但我们大部分老师上课例题、习题一般都选自课本内容。而张老师这节课的习题还搜索了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上的题,新旧有机结合使的学生对比的意义更有进一步的透彻的理解。也从中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教材提炼教材的能力。只有深钻细研才能使教材用活。

二、课堂设计新、活

1、生活情境揭示比。张老师利用了5幅生活照,让学生对比那幅照片与照片A相似,使学生从对比中揭示比。使数学趋于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设问题探究比。为什么照片B、、D、与A相似?与它的什么有关?那么我们同它的长、宽比较?学生开始以小组进行比较得出比的意义。老师:你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吗?比源于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比较你能画出与A相同的画像吗?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比?这些问题的巧设有机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老师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堂练习深化比。

课堂练习张老师设计了同类量的比与不同类量的比。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做泡泡水的配比。学生在练习中强化了知识、对比的认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她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二个量可以比而且三个量、四个量也能比,扩大了比的认识范围。推进了知识的深化。

4、课堂小结提升比。

课堂小结中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比?让学生认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使学生学好比、用好比。最后张老师进行了总结:比不仅是两个量而且还可以三个量、四个量进行比。张老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比的认识进行了提升。

今后我在教学中应在课前备课环节上精专细研、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紧扣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有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心得四: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3月,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由xx县进修学校组织的xx县生物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进修学校副校长白剑林老师和李小芳老师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同时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一起探讨了不少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进一步认识到了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必要性。通过这次培训,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对教育教学工作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

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是2015年元月份才开始上班的,在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和公修课培训,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这学期我又学习了计算机模块,\"国家培训\"还有教材教法培训,每一次培训都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教材教法过关培训,使我认识到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学生学习知识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而不是逼着他们学的。同时我更加深入地懂得了作为教师的责任,进一步明白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对自己的心态作了一个很好的调适,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全脑优势的运用)

以前,每次只有看到自己所教的班级、科目考试成绩出类拔萃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反之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而且,对学生从来都是学习好的我说话都是微笑着说,而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说话就带着态度,可以说我自己能感觉到学生对我有偏见,我自己也很矛盾,可自从听了老师讲的全脑优势后,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表现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对学生我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单纯的看学生的单科成绩,而是会拿着学生的成绩单跟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我们一起想解决办法。作为班主任,以前排座位可以说没有根据的排,可现在不一样了,排座位以前,我利用全脑优势图测出每个同学的优势大概是哪个部分,例如有些同学属于\"理智之家\"或\"组织之家\",而有些同学属于\"感觉之家\"或\"实验之家\",将他们排在一起,建立了学习互助合作小组,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的话语也使我懂得了要勇于面对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三、教学方面(自主学习)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李老师《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的讲座,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现在的教学中,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当然,对于农村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放手与推手的时机,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习掌握的内容,教师不会越俎代庖;学生自己学习不能掌握相关内容时,在老师的帮助下,点拨下才可以掌握,如果老师发现学习内容存在\"我有你没有\",\"我懂你不懂\",\"我能你不能\"时,就要做学生学习的\"推手\"。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让学生自主学习,稍微有点难理解的我会引导学生来学习,推学生一把,取得的效果很好,而且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比较轻松,学生也轻松。当然,我现在才是慢慢的自己适应,并让学生适应,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会尽量学好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引领并配合学生去积极探讨和学习,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目的。

四、对《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新课程为何特别注重研究创新?新课程新在哪?老师的讲座分别讲了知识及其分类、知识层次、知识的掌握层次,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把一类知识归类,使学生对于每个具体的知识形成整体的印象,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以前在学校上学时老师讲过三维目标,但一直以来我没有实践过,但老师将过后,我试着去运用,在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后,还尽量去上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探究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时,除了让同学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还告诉了学生以后该如何处理废旧电池。以达到教学目的。以前上课我从来都不会区分什么是事实性知识,什么是概念性知识,什么是程序性知识,但现在我会教给学生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找出来,使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认同生物学的原理(如: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等);在能力方面,提高他们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环境保护意识。领悟到了教材版块的处理与课标的关系,但真正领悟新课程理念的时候,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版块都需要老师去讲解,

推荐第5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标、驾驭教材。我有幸于2012年9月

18、19日参加了由孝义教研室组织的北师大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和王玉凤老师做了两节课,并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六年级的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培训我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编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为期两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自然,经历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培训中指出了各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以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理念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到学法的结合,都给出了阐述。

三、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更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

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尽早放开学生的思维,为科学有效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而努力!

金晖小学教师:张耀仙篇二:小学英语新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心得

参加山东省小学英语新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2013年3月8日-9日,我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英语新教材教法培训,通过我认真聆听了高主任和张莉教研员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获得小学英语课标方面的很多理论:新课程标准的要点、课程标准与小学英语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建议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灵活应用。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光盘示范课,从同行那里学到很多,同时体会到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本职工作。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力 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这一特点,我们作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坚持人本位,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容器,因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

有个人的追求,有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经历,这些正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学生的这些经历、情感、思想和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这些实践经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旧课堂的“要我学”变为新课堂的“我要

学”,适时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

二、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

能用英语做事情。即英语课堂教学的diy模式。

我清晰地记得沈老师是那么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的一个理论,让学生能用英语做完整的事情,使我很受启发,以往我们关注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和技能块,而不是一个面的累积。要根据课标所描述的“能做某事”为主线,实现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一种重要的教学观: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同时坚持“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时间、空间上为学生提供充分条件,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在更轻松更愉快的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真正做到快快乐乐学英语,扎扎实实打基础。

三、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

水平上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本地经验,更好的帮助一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交际能力。 2013.3篇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

赵家庄小学 李雨霞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话贯穿于教材的始终。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新教材高年级对话课特点是文本内容逻辑性强,文本有了话题的深入和目标的作用,信息流丰富多样,但篇幅较长生词较多,教学过程处理较难。通过聆听教研组长闫老师的“高年级对话教学策略”的讲座和青年路小学李老师的一节课,让我对对话课教学有了以下体会:

一、趣味操练

趣味操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操练新句型要利用许多学过的词、感兴趣的事进行句型结构的套用、替换,这样比机械操练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比如说:一段对话重点句是

what does she do? she is a ?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意义操练的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台前,背对同学,拿下有职业特征的头饰戴在头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左问右答,左边问:what does lifang do? 右边说:she is a nurse.教师当裁判,根据实际情况答“yes”“no”,如果右边答对了,则教师让该同学出来,说i`m a nurse.如果猜错了,则右边问,左边猜,通过这样的猜答游戏巩固对话。

二、难点突破

在处理难点句子,包括祝福语、评价等句子 ,可以用判断、选择、猜测、打钩、趣味的形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句子意思,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答案,这样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句子意思,提高学生兴趣。

像李老师这节课中的“have a good time”,教师用选择来让学生理解意思就是一个不错的案例。

a:大家玩的开心 b:有一个很好的时间。

总之,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篇四: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初中语文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月18日,胜溪新村学校全体初一二语文教师在九中参加了孝义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本次培训由曹承海老师主讲。 在培训学习中,我们首先聆听了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以具体的课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教学技巧,给予我们深深的理论引领。然后,曹老师分析了前半年教材教法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版的初一语文教材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读。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实践性、综合性,更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课的两位老师分别讲解的是新版教材第一单元《秋天的怀念》和《金色花》两文。两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很流畅,过渡自然,知识点讲授也很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两节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侧重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和使用。

二、不骄不躁,调整心态,平和应对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刘老师总结出了教材教法考试时老师们出现的问题,很实际,也很条理。审题不细、用语不规范、设计部符合要求。试想我们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常常挂在嘴上时刻要求学生不能出错的问题呢?不会吗,不是。究其原因,是教师太主观了,限制了思维,禁锢了头脑,久而久之,失去了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版教材条理,更接地气,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新版教材遵循了2011版课标要求,吸收了实施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框架进行了微调,对课程进度也做了调整,实现了平稳的过渡。总体来说更接地气,更能解放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此次活动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使我们确立的奋斗的目标,开阔 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不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课前备课环节上精钻细研,教学流程精心设计,紧扣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篇五: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语文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2015年3月19日,我们1-3年级语文老师在青年路小学进行了教材教法培训。这一次围绕口语交际如何教进行培训。苏老师的《我该怎么办》的教学和有关口语交际的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

正如苏老师所说,平时我们上口语交际大部分是让学生完成在日记本上,然后在课堂上选几篇优秀的片段进行交流,其他同学根据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苏老师的《我们该怎么办》这堂示范性与指导性的课,让我们对口语交际如何上豁然开朗在这堂课上主要以学与学生的互动为主,教师只是选适时地点拨,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说一句话,让学生与朋友交流与家长互动时一定要有礼貌并且与学生所想的方法雷同时,苏老师能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办法专解决问题,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苏老师敢于大胆地尝试,让家长参与进课堂,既

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优秀表现,也让家长从中受到教育,要让孩子多做家务培养其独立生活 动能力 讲完课后,苏老师和郝主任还针对口语交际进行了理论性的指导,即《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时效性的有效对策》,从中我们明确了各学段口语交际数学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情,要注重创设情境打开学生交际的话题因为只有入境,才能生情,只有入情才会有话可说;教学中还应把生生互动作为课堂的主流,所以要重视小组合作要多元整合资源,教师该出场时要出场,及时进行引导最后强调教师要注重评价,多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对于自卑的学生要多鼓励,评价与中有方法的引入。 正如郝主任所讲,在今后的口语交际学中,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走进学生心理,生发交际生内容,突出三本地位,还给学生课堂。形式五彩缤,提高交际技能,争取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家常味,交际味。

推荐第6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驿马初中

庞海青

我于9月24日参加了孝义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初中英语九年级)。本次培训由冯巧玲老师和冯志华老师组织。

首先由六中的程丽君老师做课,讲解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的Reading部分。听了程老师的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非常到位,而且课堂容量很大,课堂效率较高。我平时上阅读课就是以读为主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授一些阅读技巧,不能像这位程老师一样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程老师不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示范。

然后由教研室冯巧玲老师做了一节写作课,在“讨论写作环节”冯老师以小组为单位(3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分别布置任务:1.Talk about why to learn; 2.Learn about how to learn; 3.Treat with “Learning”。接着进行了“展示交流环节”,虽然中间发生了一些小意外,但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这个话题的写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机会希望冯老师也能来我们学校做一次这样的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最后冯志华老师对2013年教材教法考试试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考网上阅卷做了具体的解释说明。

此次活动,给我的成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特别是明确了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阔了视野,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我也相信,在市局、教研室及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以及我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在教学方面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推荐第7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下堡中心小学 张高红

每个学期开始,市教研员都会给我们以一节课为载体,进行教材教法培训,帮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指明道路。

3月3日,聆听了王玉凤老师《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与课题研究《借助推理,科学探究》的讲座。一课具体的课例,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教学技巧,给予我们理论引领,对我们的教学思路有新的启发,新的领悟。她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学会数学,而是会学数学。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巧引妙问中,在学生的充分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的亮点有:

1、在动手实践中做数学。学生在第一次动手实践之前,对于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情况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具体、准确概念的,因此当学生发现了矛盾冲突时,就产生了对问题思考的欲望。就像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三条线段,怎么有的围不成三角形呢”,有了这样的问题做基础,学生接下来的动手操作目的性就更强了。

2、注重生成、培养能力,有水到渠成的效果。王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空间交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所以就有了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的互动,这无不说明王老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2人合作摆小棒,并记录结果。其中学生经历了有序思考。经历了发现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准确演示,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克服实验方法、水平的限制,准确地看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认知难点,有的学生对此虽然表示赞同,但并不确切理解原因。在这时,教师进行电脑演示,通过用放大镜放大,使学生从直观上突破这一难点。

4、王老师的评价语言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从小要养成会收集数据的习惯;记录是一门艺术,看起来一目了然是最好的记录方式;不仅要用眼睛观察,而且要调动以前学过的知识等等。

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数学素养,才能适应性数学教学新的发展需要!让我们借助这次培训的东风,实抓我们的备课,我们的教学,让我们会上数学课,让我们的课堂有声有色。

推荐第8篇:小学课程教法心得体会

小学课程教法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世界带给学生带来新的挑战,现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思的人才。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依赖于幼年时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体现。随着课改的不断完善,新时代需要每一个学生在群体中都能有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这种观念至今让影响着一部分教师,学校、教育系统以学生考分的高低片面作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以致打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新课改已经应运而生。小学的课堂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已经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接受者,而是教学课堂的主题,课堂知识的创造者。

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不再是以获得一堆死板的知识为主,而是在于掌握方法,学会在新的时代如何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说,学习中学生所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据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主动探究”策略在学习数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所以,在小学时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建立起来,探究课堂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什么是探究式;第二层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究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教师作为知识问题的设计者、引导者不在参与探讨,把整个探讨、研究、结论的过程交给学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课堂知识与生活着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课堂的学习中得到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再是死板、无用的理论。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作为新一代课堂的引导者,该如何设计为题,引导学生呢? 我认为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人,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人口。教师简短的导人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自学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

二、学会从书中探究知识。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从书本、例题中探究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中常用尝试法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或例题后,把所获取和理解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以解决数学问题。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通过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学生无法用厘米作单位表示长和宽的准确数时,让学生通过自学例题1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自学前,教师一般都要先向学生提出自学目标、要求,或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从书中探究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让学生在合作中,通过讨论、交流解决。这样,经过长期、反复的锻炼,学生会慢慢地学会从书中探究、吸取知识的方法。

三、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上课的效果应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使每位学生真正身体力行走进新课堂,学习新知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通过分组分工,为了一个问题,大家激烈讨论,无论结果如何,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竭尽全力。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少收获。

四、激活思维,强化能力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问题的意识,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造就相互交流的环境和氛围,以轮流结成对子、合作小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提问、补充、订正等形式开展数学探讨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发表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的空间。在教学每一个内容时,我都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再把自己探索的看法、结果在小组中或在班级上发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每节课在学生学完全部新知识后,都激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结束语

合作探究学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3.6.5

推荐第9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西泉建福学校 李晓静

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更好的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月4日我参加了市局教研室组织的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中,教研室刘开瑜老师就“提高课堂实效,减轻学业负担”这一专题展示了一节很有实效性的观摩课,和具有指导性的讲座。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重视预习指导,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课堂上预习很浪费时间,教学中的预习都是提出预习要求以后让孩子们在课前进行预习,把预习布置成了家庭作业,诚然预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刘老师在培训中提出:“将预习引进课堂”这样做不仅能提高预习的效率,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啊,课堂上可以根据课时内容将预习要求分解到课时教学中,这样有了方法的指导,有了充裕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关注《两导两练,高效学案》

《两导两练》的内容是对课文学习的一份很好的资料,其中有的是内容的补充,有的是方法的指导,有的是针对重点内容的练习。将两导两练引进课堂,不仅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走向“高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减少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尤其是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推荐第10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月25日,我参加了孝义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英语)。本次培训由闫建华老师主讲。

先是做课,讲解小学英语五年级第三单元LET’S LEARN 部分。听了闫老师的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各环节设计流畅,过渡自然,知识点讲授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到位,容量大,信息量大。这是我在上课时所做不到的。闫老师的课不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示范。

做课完毕,闫老师又就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是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把握课标上有着很大的作用。期间,闫老师还讲到,教室在上课时更要把握好教材,在课标的指引下,以教材为载体,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性学习。

此次活动,给我的成长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和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并使我确立了奋斗的目标。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不断地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相信,在市局、局教研室和中心校的正确指引下,在我不断的努力进取之后,我一定会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是学生们真正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长足的发展。

第11篇:教法

1.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里面有教育原理、教育制度、学校组织、课程、教学法等。

2.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物质性、活动性、关系性。语文教学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环境性、活动性、关系性。

3.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内在价值、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

4.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语文单独设科为《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

6.1920年1月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7.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8.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9.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有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10.语文教科书的特点:科学性,教学性,时代性、变革性。 11.教科书的作用:德智启迪、语文历练、语文积累、知识扩展

12.语文科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等。

13.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材媒介。14.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15.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1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17.重建后的语文课程目标有许多主要特点,主要有 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这好似隐形线索,横向是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这是显性呈现

二、名词解释(2*5=10)

1.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侧重研究“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

3.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4.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5.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领导部门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的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6.语文教科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应语文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7.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定语文教学规划。

8.阅读教学 是以培养理解与吸收书面文字能力为主,兼及其他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母语教育

1.讲述法的优点

(1)可以传授新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和深刻性 (2)可以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

(3)利于记笔记的训练,易于增强文字表达能力 (4)能面对大多数学生,在较大程度上适应班级整体

(5)充分地展示教师在知识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2.讲述法的缺点

不利于说和读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无法照顾个别的差异。 讲授法运用的场合

教学一篇课文或在一个单元之前,需要指出学习目的、范围要点和要求时,需要用讲述法;

介绍作家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时,需要老师讲解; 讲解某些重点、难点时用讲述法;

当叙述饱含浓厚感情的内容不宜中断时,用讲述法; 当补充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时,可以用讲述法。 讲授法基本要求

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讲授要配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讲授要配合板书进行;

讲授法还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信息。 3.问答法优点

(1)能够唤起注意,活跃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

(2)学生有提问的机会、有思考的余地,有利于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3)有利于训练口语,养成说话能力

(4)既有从教室导学生的信息通路,也有从学生到教师的信息反馈,教室能够随时发 现问题,及时改变教学内容或调整教学进度。 4.问答法缺点

教师提出问题,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一次问答只限于教师和一个或几个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可能形成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多数学生处于消极的状态,不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也不利于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5.教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态度要亲切,提问的词语要明白,语义清晰。 (2)问题要有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思想上受益、实践中有用。

(3)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呈,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 (4)要以思想性提问为主,以记忆性提问为辅。 (5)问题要连结、一贯、承递

(6)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提问为辅 (7)使所有同学都有被提问到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发问。 (8)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全面的评价,要多鼓励、少批评。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

基本任务: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7.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8.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21世纪的中国课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新的课程理念

(1)教育民主

(2)多元主义价值观 (3)回归生活世界 (4)关爱自然

(5)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9.语文课程的目标重建表现及特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确立新的知识观 (2)确立新的学生观

(3)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特点: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

(1)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10.语文课程的子目标

(1)能力培养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知识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实用的语文基础知识,获得语文规则。 (3)人文教育目标,感染熏陶、潜移默化。

(4)智力教育目标,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使能力培养与智力开发互相促进。

(5)审美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创造美。 11.中学语文科的内容

(1)语文知识教学,语文知识包括社会语言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和言语行为的法则。 (2)语文技能训练,语文技能包括言语操作技能和言语心智技能,实质是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3)文化素质培养,如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科教学的各项内容中: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为终归。

12.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对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规范。它是语文教学的宪法。 (1)大纲是编选教材的根据 (2)大纲是指导教学的指南 (3)大纲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4)大纲是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 13.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四、论述(2*15=30) 一.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1.....阅读习惯。1.勤于读书的习惯2.健康读书的习惯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阅读兴趣。1.明确阅读的意义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要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一的浓厚的高尚的新奇的兴趣。

3....阅读能力。1.阅读感受力,要求阅读时辨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优美语言。2.阅读理解力,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作用。理解句子结构语境义和作用。理解段和篇的中心和表达方法。理解文体和语体的特点。3.阅读欣赏力,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审美观,实现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感受。4.阅读评价力,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进行理性的评判,实现价值判断。5.阅读迁移力,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批判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6.阅读创造力,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提出解答作品原有内容之外的新问题。

4....阅读方法。1.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突出重音停顿语调节奏四个方面。2.默读,着重速度理解和习惯。3.精读,注意指定阅读方向,顺序,方法,常规。4.略读,随时控制注意力,保持注意力集中;要善于抓住读物的关键,分清主次;提高阅读速度。 + 二.作文批改的要求

1.作文批改的要求有少改多就: 非改不可之处才能改,可改可不改之处尽量不改,尽量保留学生习作的愿意,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意,切忌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反之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批语要有针对性。批语要紧扣本次写作训练的目标要求,突出一两个批改重点,讲求批改实效,不应该像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做法。

3.围绕一个中心。作文批改要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展开,针对这一个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批改。

作文批改的方法

改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做出示范,改的内容一般限于微观问题,改的方式有增删调换四种,批的目的是做出提示,启发思考,批的内容侧重客观问题,批的方式有总批和眉批。 作文批改的评语

1.做出批评,即指出学生的优缺点,以利于发扬和改进 2.应是学生受到鼓舞和启发,增强写好文章的信心 3.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修改的方法 4.批语文字要简明,扼要有文采,书写要工整 作文讲评的要求

要有重点。示例要有普遍意义。要做适度扩展。要机智幽默。 作文讲评的方式

综合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分类讲评。专题讲评。 作文批改的方式

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同批改。

第12篇:教法

二、简答

1.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答: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性,情感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 3.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答: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养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8)、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9)、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注意反馈调控优化课堂结构。2)选择教法应着眼于教学效果。3)、注意积极性与完整性。4)、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5)、注意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5.简要回答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答: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要善于综合的,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6.简要回答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答:1)、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7.简要回答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答: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3)、教学对象关: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4)、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5)、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展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 8.加涅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成哪几个阶段?

答: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9.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答:第一,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二,认为学生的任职经历“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第三,要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第四,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五,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第六,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第七,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10.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

答: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11.加涅把学习从简单到复杂划分成哪几种类型层次?

答: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续形成学习,言语联合学习,多样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

12.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

答: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13.简述运用发现学习法的要点?

答:要有适当的设计;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不断地提问、引导和耐心地等待。 14.发现学习法有哪些优点?

答:一是有助于开发利用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动;三是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端正其创造发明的态度;四是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记忆。

15.简述布鲁纳提出的最有效的学习心理倾向的基本要求?

答:一是要将教学过程有损学习者身心的危害因素缩小到最低程度;二是使学习者从学习失败的体验中获得最优异的教训;三是尽量排除家庭、社会、种族等世间陈规陋俗对学习者求知欲的影响。

16.简述合作教育学的学生观?

答:第一,“合作教育学”的教学思想最明显的一点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个体培养与发展。第二,“合作教育学”还强调保护学生的独特性。第三,“合作教育学”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心,这是培养民主个性的基础。 17.简述巴班斯基的教学原则?

答:1)、教学的目的性原则。2)、教学的科学性与生活、实践性相联系原则。3)、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原则。4)、可接受性原则。5)、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知识需求的原则。6)、积极性、自觉性、独立性原则。7)、各种教学方法最优结合原则。8)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原则。9)、为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原则。10)、教学的效果性、效用性原则。 18.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

答: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19.简述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学习既直觉重组或任职从组。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性质。 20.简述信号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学习都是有目的性的。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中介变量。潜伏学习。 21.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

答: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应是全脑投入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自发的。学生的学习是自我评价的学习。 22.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答:“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

23.简述罗杰斯促进自由学习的方法?

答:从真实的问题开始(构建真是的问题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利用合同(使用合同)。利用社会进实践性学习。选出小教师(同伴教学)。进行分组(分组学习)。建立会心团体。自我评价。

24.简述人本主义思潮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答:从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到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从重知识到重人格。从重视客观外显的行为到重视内心世界。从单纯看重知识经验到同时重视经验对个人的意义。重视自我概念。 2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构建主义学习观不把知识看成是绝对正确的真理。构建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构建主义学习观看重学生独特的个体经验和已有能力。构建主义学习观强调理解的丰富性、多样性、个体性。构建主义学习观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要放在具体情境中。 26.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三个重心转移?

答: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化式学习到社会化学习。从概括化学习到情境性学习。

27.简述布鲁姆提出的有助于掌握学习的良好条件?

答:学习者必须清楚地理解教学目标,即学习任务。学习者必须具备顺利地进行该项学习任务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者必须具有掌握该想学习任务的愿望,不惜花费时间与精力。教师要对学习者要学习的材料提供有关线索,保证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强化、反馈和矫正。适当采用“小先生教学{”,鼓励学生互教互学。 28.简述教学模式的功能?

答: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推断功能。 29.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综合性,发展性,递补性。

30.简述在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运用的策略?

答:启发指导策略,检查监督策略,辅导策略,激发思维策略。 31.简要说明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答: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32.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创新的原则,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原则,开放的原则,实践探究原则。

33.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答: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 34.简要回答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答:积极参与策略,感情交融策略,人际合作策略,教学相辅策略。 35.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答:创新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学前动员,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36.简要回答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答:呈现疑难情境,提出假设和收集资料,提出结论。 37.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答: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38.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答:读书学习法,讨论学习法,调研学习法,时间学习法,循环学习法 39.讲授法具体类型?

答: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40.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

答:第一,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二,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第三,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第四,教会学生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41.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实质?

答: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 4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答: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 43.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什么? 答: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

44.读书学习法的主要形式?

答: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 45.讨论学习法的优点?

答:它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养成积极探讨问题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它可以使学习者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使学习者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促进知识信息交流,使学习者增长知识和才干。 46.运用讨论学习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做好讨论的工作准备。正确选定讨论的主题。积极参与讨论过程。做好讨论的小结。 47.调研学习法的种类?

答:参观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查阅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8.实践学习法的方式?

答:实习作业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49.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

答:了解学生的学情。定制计划,做好准备。实施指导。 50.中小学生学习的常规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课前预习。提高上课效率。记好课堂笔记。回答老师提问重视课后复习。完成课外作业。科学安排时间 51.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

答:课前准备。专心听。仔细看。善于想。敢于问。勤于解。重点记。 52.备课的内容?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三项工作,三种计划) 53.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

答:第一,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第二,有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第三,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第13篇: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一、填充题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具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他的学科层次是介于(地理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初中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是三大部分,即(人文地理)、(社会实践)、(德育)。

3、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4、地名具有空间性,反映在地图上往往有(点)、(线)、(面)三种表现形式。

5、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方面的基本任务。

6、地理教育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基础地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地理教育)。

7、智育的侧重点应从(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和发展智力)为主上来,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8、由于(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多样性)是地理知识的根本特性,能以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就成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9、地理教材包括(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有机系统。

10、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又有(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

11、地理教学中有(直观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系列。

12、发现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13、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学过程实质),具体一点说,就是要解决地理这个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14、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是培养(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其中以(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最为重要。

15、地理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引导方法也叫(启发)方法,主要有(问答式引导)法(研讨式引导)法,(辅导式引导)法,(读讲练式引导法),(例证式引导法)。

16、地理逻辑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

17、逻辑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比较法)法是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

18、地理智能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

19、地理比较法的类型有7种它们是(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异类共性事物的比较),(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20、课堂教学设计的三要素是(设计内容)(设计学生)和(设计言辞)。

21、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地理(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外选修课)等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2、地理数据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时态特征)。

23、地理感性知识可分为地理演变、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等。

24、(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又是(能力)的核心,(智力)的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25、地理统计图表主要有折线、曲线、柱状、圆形或扇状等各种形式。

26、准备教学主要是指(准备教学目标、准备学生情况、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心理、准备教学过程、准备教学评价

27、中学地理教材法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其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8、作为学校设置的地理教育课程,我国始于(清)朝后期,正规的地理教育始于(20世纪)初。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张相文)

29、中学地理教育是一门(文)(理)兼及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地理教育内容更具有(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

30、中学地理教育主要由(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课外教学)和(中学地理课外活动)三方面组成。其中(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是整个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31、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控制)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

32、地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

33、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由(学生)、(教师)、(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场所)五个最基本要素共同构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

34、地理例证方法包括(典型法)(范例法)(复观法)。

35、地理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一是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思维,二是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进行思维,三是运用(归纳演绎)方法进行思维。

36、直观方法包括(直感)直观方法、(象征图像)直观方法、(形象)直观方法、(图解)直观方法。

37、综合课程一般包括(复习检查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检查旧知识)(学习新教材)(巩固新知识)(进行练习)等环节。

38、直感直观方法主要有(地理观察法)(地理参观法)(地理实验法)等

39地理练习方法包括(问答)练习法、(作业)练习法、(实践)操作法。

40、地理能力包括( )( )( )( )和( )等组成的认识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组成的()能力。

41、学生理科地理理性知识要凭借想象和概念进行( )( )( )( )( )和( )。

42、地理课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 )。

43、地理略图的运用主要取决于( )和( )两大因素,略图设计的核心是(简化原图)。

44、应用( )法是讲授地理特征的重要方法,同时还要运用不同的( )论

45、作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的( )( )( )( )等是一些地理事实材料可称为( )它是形成 ( )的基础。 二、名词解释

1、地理感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知识,是人们通过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

2、地理理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的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知识

3、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即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的能力

4、地理基本技能:中学生经过地理学习所训练的技能是地理技能最基本部分。

5、地理教学的认识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它处于教学方法的核心,决定组织方法与教学手段

6、地理教学的组织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直接行为联系的活动方法。

7、地理教学的直观方法:是运用各种地理直观教具、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直接知觉形成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8、直感直观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地感知各种地理事物的方法。

9、地理技能:是顺利完成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的动作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10、象征图像直观方法:运用地图和黑板略图进行教学的方法。

11、形象直观方法:是通过各种地理形象的直观教具和直观手段进行演示的方法,也称地理形象直观演示方法。

12、类比法:按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

13、图解直观方法:教师以图解方式揭示地理知识的结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14、地理纲要信号法:是结合地理教材的知识组成,突出重点内容,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将语言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将抽象思维过程形象化,变成可观察而又便于记忆的图像。

15、教学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16、分析综合法: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属性、部分与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二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因此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

17、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特点,自然地理学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分组分支学科。

18、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19、地理演变:反映地理事物的外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知识

20、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包括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

21、地理基础知识:中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是地理科学知识最基础部分。

22、地理景观:反映地理事物综合景象的知识。

23、地理特征:是对一定地区内地理事物和现象及性质的概括。

24、地理规律: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中的必然联系的知识,包括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演变规律。

25、地理成因: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地理特征和规律产生原因的知识。

26、地理教学手段:指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是组成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是实现认识活动大的物质基础,也制约着组织方法的选择。

27、地理联系因素:

28、地理专题方法

29、引导教学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地理教学规律

是指地理教学内部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必然性联系或概然性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包括:a文图结合律b区域差异律c综合联系律d人地相关律e地理结合律f智能统一律g德智统一律h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律

2、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特点

a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和地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联系乡土地理、生活实际、时事政策以及相关科学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促进知识迁移、推动教改

b地理事物及认识方法的综合性: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在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变化

c地理事物区域性和运用比较法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性: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比较鉴别,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3、简述中学地理教学四个基本原则 a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原则

b经常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直观教具的原则 c广泛应用乡土地理资料原则

d地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中学地理义务大纲的主要变化

a精简多、难、深的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大纲”减少了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

b减少知识结构层次,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由总-分-总结构体系改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新体系

d教学内容顺序应由“先中后外”变为“先外后中” e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分层次明确而具体要求

5、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a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b具有热爱地理教育的品质道德 c具有坚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d具有地理教学能力

e具有全面扎实的地理教学基本功

6、地理备课的“一通,二清,三备,四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通:通晓新课标

二清:清楚教材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四读:通读、细读、精读教科书和泛读有关教学材料

7、地理课的进行应注意那几方面? a课堂教学常规的运用 b教案的实施与调整

c地图能力的培养与环境意识的树立

d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案、内容与形式、身教与言教四个基本关系

8、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配制原则和方法

四、简答题

1、试述地理备课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得体会谈谈应该如何钻研地理教材

重要性:

a备课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第一个环节起着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需。 b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提升能力的阶梯。

c备课的过程是预设的过程,更要融合课堂的动态与生成,也是师生有效互通的前提,为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

2、试述地理教学的规律,谈谈地理教学原则应该如何贯彻。a坚持德智体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及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b形成学习动机、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运用直观手段的原则 c要坚持阐明人地关系、反映地理联系、体现地理差异、联系乡土地理以及运用地图教学的原则。

3、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目的的变化趋势

a 从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到强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b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科学的资源观、人生观、环境观的教育

c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统一。

4、试述地里课堂教学的特点 A 课堂教学的优势:

a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过程便于统一要求

b课堂教学容量大,传授知识的密度高,适于普及教育 c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贯彻教学原则

d课堂教学是在集体组织形式下进行的,故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组织性、纪律性的培养 B课堂教学不足:

a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精神 b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5、简述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作用

a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c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6、论述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a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主要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的来源

b地图能够全面反映地理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7、论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意义(131.136) 特点:(1)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懂得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以实现持续发展的重大

(2)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注意、想象、记忆和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的开发,促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3)地图在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4)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意义:a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学生可以获得地理科学的基本的知识

b学生得以训练地理基本技能

c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d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

e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审美情趣,更培养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8、简述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是根据中学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中学地理课程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

作用:a中学地理教学的计划性和统一性

b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编写中学地理教材的依据 c中学大纲是教师进行的教学的依据 d中学大纲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e中学成绩考核的依据

9、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

A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地理感性知识;(2)地理理性知识

B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包括:认识能力有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应用能力

行为能力有运动、阅读、语言、写作 C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10、试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含义和基本标准。A、含义:指教师有目的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教师和学生的才质和积极性,尽可能配以得心应手的教学装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以达到可能的最佳效果

B、基本标准:

a最终表现为解决教学和教育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师生在解决这些任务时候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

b任何一节地理课必须有适当的信息量,有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因素,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手段的运用实现手脑并用、眼耳并用,同时要有适当的调控

c要给学生表达自己看法和想法的充分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11、教学方法有哪些意义和基本类型。A意义

a保持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平衡,起调控作用 b把教材内容、知识变为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起桥梁作用

c对开发学生智能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d使教学活动有秩序的进行,起到支持作用 e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起到显示作用 f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于发展,起到强化作用 B类型

a 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b认识方法: 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记忆法等; c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等

12、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含义。

A狭义:指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选和组织的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能培养、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功能的知识体系。

B广义: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地图册、和直观教具等,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

13、如何理解地理教材并说说你的认识?地理课教案有何主要项目?你认为应该如何备课?

A、主要项目: a教材的章节课题

b教学目的: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的具体目的。

c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d课的类型:即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如综合课、学习新教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e教学方法:本节课在组织方法和认识方法方面拟采用的具体方法:

f地理教具:本节课使用的教具名称,如教学挂图、模型、仪器、电化教学手段等。

g教学过程:是核心部分,包括师生活动方案和知识内容,一般从引入新课开始,以教学环节为单元,每部分包括讲授提纲,教法运用,承转小结,师生主要活动,最后到巩固新教材环节。

h作业及要求:所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或所在的课本页次及思考练习题号。

i课后分析:即教案实施后的简单小结。 B、如何做:

a备思想:明确目的,思想重视

b备内容:把握新课标,吃透教材,明确重点和难点 c备学生:教与学是互动关系,最后的教学效果要落到学生上

d备方法

e备语言:语言表达是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 f备板书:直观作用 g备教具

h备教案: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i备习题:课后习题是强化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

14、写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原因的讲课提纲。

第14篇:浅谈山区初中教学教法的心得体会(5)

密级:

编号:

毕业论

题 目 浅谈山区教学教法的心得体会

(部)

中文系

专业名称

语文教育

名:

冯品

学号: 201001021010 指导教师:

杨金祥

职称 :

讲师

2013年5月

目 录

一、贫困山区历史发展中的问题···························4

(一)经济落后·········································4

(二)观念落后·········································4

(三)封建政治制度的缺失·······························5

(四)教育、文化根基空缺 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太少·····················································6

(五)封闭的交通·······································6

二、当前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6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6

(二)教师队伍缺员依然严重···············6

(三)初中普及程度差距较大···············6

(四)超大班级成隐患··················6

(五)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6

三、微观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7

(一)初中学生自身情况·················7

(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模范·····················7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法·············7

四、新课改下的教学教法新体验···························7

(一)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7

(二)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8 2

(三)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与心得感悟·············8

五、参考文献···········································8

3

浅谈山区初中教学教法的心得体会

姓名:冯品

班级:语文教育1班 学号:201001021010 内容摘要:山区的教育教学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山区学校教师的教学教法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究的课题。从古至今,山区的教育教学都是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在这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多数孩子因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教育观念落后和自身经济问题而只能平平淡淡地在土地上忙碌一生。不是他们无所作为,不是他们不肯奋斗,也不是他们没有智慧和觉悟,而是千年发展下来的地区实况只能让多少人守候在山区耕耘。然而要想改变这一历史现况就得深究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山区初中教学教法。

关键词:贫困山区;教育;教学教法;育人学

一、贫困山区历史发展中的问题

贫困山区历史发展中的问题是复杂的,也是典型的。以下几方面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经济落后

落后的经济是其根本原因,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使得民众没有多余的财力投资教育。经济落后的表现主要有:

(1)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

(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开发粒度仍不大。 (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观念落后

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在多数民众心理满足当下的农耕生活,他们没有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他们来说:出生——成长——成家——生子,这是不可违背的规律。

4

在很多农村人的眼里,依旧固守着“多子多幅”、“儿子比女儿重要”的旧观念。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女子,很早就结婚了,一般结婚年龄在17--22之间,超过22就是大龄青年了,这比城市人要早很多,在城市,到了30岁才算大龄。农村人结婚早,并且一结婚很快就要孩子,如果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一般会再偷生个二胎,不管二胎是男是女,家里有两个孩子就不再生了,若第一个是女孩,很快就会接着生第二个,家里有

3、4个孩子的家庭往往是前几个孩子都是女孩,不生男孩不罢休。我就有2个亲戚,前面有3个女孩,第4个是男孩,才不再生了。农村的计划生育搞得不像宣传的那么严,大多对超生的采取罚款的措施,可是,在把“要儿子”和“要金钱”进行比较以后,并不太富裕的农民,宁可被罚款也要生儿子,因为,在农村人的观念里,没有儿子就断后了,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农村人的这种观念好陈旧,在城市,大家都按计划生育政策办,不管是男是女,只要一个孩子。

(三)封建政治制度下落后的农村文化的缺失

在封建政治制度下政府只保证少数人的受教育权利,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农、农奴来说接受教育就是一个不敢做的梦。政府要求他们安分守己,要求他们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为地主和政治服务。这就造成了落后的农村文化。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农村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但这样的文化也有它的不足和缺失。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古国,时至今日,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绝对优势。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条件决定,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文化也主要沉积在这块原生土壤中。农村落后文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着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彻底解决。当代中国,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因此,政府在政策上给以倾斜、在经济上给以扶持、在社会分配上给以照顾农村农民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问题,即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这是一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有战略性的治本措施。

要不要、能不能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历来反映着两种文化观。面对农村落后文化,熟视无睹,让其放任自流不行;想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改造农村落后文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得力,既不能落后于时代,又不能超越于阶段。所以,改造农村落后文化,首先要研究落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方能奏效。

农村传统文化是客观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中不但有进步的文化,也有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文化。进步的文化我们要继承发扬,但落后和腐朽的文化我们必须加以改造和坚决抵制。衡量传统文化进步与否的标志是,它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否符合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广大农村既存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有促人奋进的自强不息精神,也存在着封建迷信、天命观念等落后意识。而且现存的农村落后文化还有一个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就昭通市的农村情况而言,主要表现在血缘意识和宗法观念方面的文化现象很浓厚。落后文化根深蒂固,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和传承下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中国文化是内陆型农业文化,长期植根于农业社会基础上。内陆型的农业社会条件决定着中国几千年来各朝代施行的都是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而农业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中国农民纯朴、务实、安土乐业、追求稳定安宁的性格。封建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农业经济处于支配地位,故其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并与此相适应,形成万物有灵的最早的宗教观念。

昭通市地处祖国大陆最西南边陲,据出土文物考证,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已在此地生息繁衍,在昭通的农村民俗中,明显留存着上古遗风。

其次,中国的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制制度与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史学、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甚至科学技术等等。时至今日,在雷州的民风民俗中,上古的宗法观念和血缘意识清晰可见。如农民生育观,对计生政策的抵触情绪,就反

5

映出“只有男子才能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人多势众”的血缘意识;在村斗中,同姓人前来助斗,将村斗变成族斗,反映出“同姓共族一家亲”的血缘意识。

(四)教育、文化根基空缺 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太少

教育、文化是什么?这是他们没有思考过的,他们只有朴实的民歌、童谣。在闭塞的村落里,生活的简单的同时也是单调的,感性生活没法上升为理性生活,教育理念、文化熏陶就没法享受。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除了政府外几乎没有,这就给需要受教育者带来没法享受教育的机会。

(五)封闭的交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闭塞的交通使得读书无用。要想读书有用,就得走出山区,就得使自己的学问得到别人的赏识。可是在闭塞的交通条件下,要走出山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历史已经过去了,历史的教训是珍贵的,也是沉痛的。在历史的缺憾中我们要反思现在,更要立足未来,只有这样那些过去的缺憾才可能被从新补上。接下来就让目光投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贫困山区宏观的现状。

“贫困山区 ‘普九’困难重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办学规模和水平呈滑坡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必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瓶颈。”这是云南昭通师专邱光洪对当前教育状况的描述。在山区,像镇雄县这样的典型例子很多,也具有代表性。下面我以几个县的教育现状为例,综合我从小的经历与思考,浅析贫困山区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中小学校舍严重紧缺。镇雄县要实现“普九”目标,小学尚缺53.71万平方米,初中尚缺55.87万平方米,小学校舍缺口资金53711万元,初中校舍缺口资金55871万元,中小学校舍缺口资金109582万元。全县中小学有D级危房156982平方米。

2.学校附属设施严重缺乏。全县28所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没有厕所、食堂、实验室等配套设施。 3.全县学校课桌椅、图书、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紧缺。缺课桌椅17508双人套,需资金526万元;缺图书141.5万册,需资金991万元;缺学生住宿双人床50522张,需资金1516万元,缺教学仪器配备资金1909万元。

4.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校受损严重。

(二)教师队伍缺员依然严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制定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云政办〔2002〕52号)规定,按师生比最高限(小学1:

23、初中1:18)计算,实现“普九”时,全县在校学生将达:小学24.5万人、初中9.17万人,到时“普九”教师缺员将达6892人(不含每年170人左右的教师自然减员因素),其中小学5011人、初中1881人。虽然上级对我县教师招聘指标给予政策倾斜,尽管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我县教师缺员的状况,但远远达不到 “普九”验收标准,教师队伍缺员形势依然严峻。

(三)初中普及程度差距较大

镇雄县现阶段的初中毛入学率仅为88.3%,形势严峻。在城市初中的毛入学率已达到95%以上,而在山区基本上维持在65%左右。

(四)超大班级成隐患

由于教师、教室紧缺,许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额和复式班教学,全县66人以上大班有1934个,人数达100人以上的班级有92个,复式班156个。严重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加重教师负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

(五)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镇雄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实也代表了贫困整个散去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共性,其成因主要有

6

以下几方面:

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低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原因。 其二,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原因。

其三,教育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本质原因。

三、微观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要解决以上宏观问题是时间、投入和体制改革进程进度的问题,以上问题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是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可以做到的,然而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个人能够解决并能够很好发挥作用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教法运用的问题,尤其是初中教师的教学教法问题。

在山区的初中学校里教学教法有很大的缺口,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奉行的是灌输式的老教学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可能对考试或考高分有用,要想真正适应学生、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是很难奏效的。在山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关键性的作用是由以下几点体现出来的。

(一)初中学生自身情况 生理:

1、力量、耐力、速度提高较快,

2、

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还较落后,不宜进行运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的活动

3、

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强 心理:

1、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可以理解为运动技能的掌握更快)

2、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提高(多做示范,他们善于模仿)

3、有意记忆明显快速发展(教学中可以编一些口诀让学生记)

4、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占主要地位

5、

情感易于外露,有时偏激(加强引导)

6、情感的社会性内容日益加强,重友谊,讲义气

7、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发展,独立性增强,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所提高

8、自我意识有发展,开始关注自我,出现自我反思。

以上显著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要是在其生活和学习中出现问题都将对他们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毁其一生。因此特别需要老师的合理疏导和及时有效教育。寄宿制学校中老师的角色应是多样性的。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很少与家人沟通与交流,他们的情感除了与同学很朋友交流宣泄外很少有第三方感知,一次老师不单单是作为老师那么简单,还应该肩负起朋友(开导者)和家长的责任。

(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模范

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方法、有趣生动的言语表达技巧是很难博得学生的赞誉和钦佩的。同样教师还是道德模范,以身试教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质。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法

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没有一尘不变的知识,也没有一尘不变的方法。与时俱进是当下对教师的新要求。每一年都有新的知识出现,每一年也都有超越性的发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兴趣上远比教师要强。如若教师不随时随地更新知识和观念是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

四、从沿海新课改下学来的教学教法新体验

(一)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教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师参考书与教师本人的需要而设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转的教学方法。而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

7

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师生主体地位的转变,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使高效课堂在山区得以实现

(二)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

习目标的明确阐述。而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设定的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教法。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与心得感悟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它有以下优势: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了这样的教学工具就如同给教学教法添加了羽翼,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教学教法是丰富多彩的,更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教育者从思辨与务实的体验中感知新的它的魅力,从而达到愉悦的、轻松的、欢快的教学,使学生在更加舒心的环境中学到更加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明.主导和主体怎么看[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2、镇雄县教育局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

5、庄传超:《面向21实际加强中学校长继续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彭豪:《教育如何走向21世纪》广西师范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7、刘铁芳:《教学: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教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4期。

8、朱小蔓.•情感道德素质教育[J].中国德育.2008.3:10-12

9、张行涛 周卫勇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1 8

第15篇: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尤红香

通过聆听尤老师的讲解我觉得PEP人教版英语新教材,阐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教育“树人”的主旨。为初学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道德底线样式”基础知识框架,这为其后来学习成长提供正确的导航。英语是第二语言,内容选取上容易出现枯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具体情境。PEP人教版新教材,始终以“与人交际”的姿态,选取与渗透教育教学关键事件做交际练习情境。教育教学实际又不失理论指导,始终贯穿着基础性与实践操作性相结合的编写理念。教材恰当地把理论与案例结合在一起,案例鲜明地反映了教育现实,为教师在授课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提供导引,突显实践导向性。 教育学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在讲授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才可能达到教学效果。

例如:

1、故事主线Robin的应用,给整个小学阶段英语更多的连接点。

2、给与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策略指导:读前活动激活或拓展背景知识;连环画故事;训练学生阅读微技能: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搭建脚手架,协助学生复述策略等等。

3、同时升华了情感态度教育,突出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不以貌取人;诚实是最宝贵的品质;环保;遵守公共秩序;助人为乐的精神。

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新时代的英语教是为了让学生能说会说,理解好语言的语境。

经过这次培训学习,会对我今后教学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大,我将继续深入地研读新课标内容,研究新教材,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理念,为更好地教好学生、更好地做好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一如俱往的努力。

第16篇:新理念 新特点 新教法心得体会

新理念 新特点 新教法

──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新教材后的认识和体会

教研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它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既吸收了传统教材的成功经验,又充分融入了新课标的基本精神。作为施教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把握教材蕴含的新特点,从而实施新的教法。

一、新理念

新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四大新理念:“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新理念贯穿在教材始终,体现了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

二、新特点

新教材体现了国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新颖性、简洁性、人文性、时代性、灵活性、实践性和整合性,代表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1、新颖性:

新教材既注意从我国丰富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中吸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又充分反映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体现了时代要求和现代意识。教材的新颖性体现在:

⑴ 编排新:

编者在专题的设计、选文的角度、课型的安排、练习的拟定、语言的表述等方面大胆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⑵ 内容新:

新教材中新入选的课文已经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左右,识字课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面目一新。

⑶ 形式新:

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材所有语言,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二是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⑷ 语言新:

教材以儿童化的语言来叙述,既亲切,又自然。这里既不说文字兼美的课文,也不说表述清新的语文园地,单说识字教学的内容,也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2、简洁性:

新教材克服了传统教材繁杂的缺点,充分体现了简洁、明快的特点。比如人教社教材在编排上围绕专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教材八个专题分成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一课识字,四至五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平台”四个栏目。在编排上既体现了《课程标准》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又体现了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结构简明,头绪简化,眉目清楚,内容合适,要求合理,分量适度,重点突出,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灵活性:

新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体现了弹性,以增加适应性。比如,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儿童可以多认;阅读方面,选读的课文不作统一要求,可以灵活处理;实践方面,鼓励儿童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促进所有儿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与发展。

4、实践性: 新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尤其重视逐步教会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比如人教版教材二册中的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都是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儿童生活。

5、整合性:

新教材突破了语文学科中心视野,以儿童发展为本,既十分注意对儿童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包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十分重视提高儿童的思想修养、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注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新教材在内容方面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注意对儿童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识字、课文、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像一根链条一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各单元的口语交际的话题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未来的桥”,之前学过课文《兰兰的桥》,课后练习又提出过设计未来的桥的要求。知识内容的整合,有利于调动儿童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三、新教法

鉴于新教材、新理念、新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独特优势,实施新的教法,努力达到“六性”目标。

1、把握编者意图,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在教学新教材之前,教师必须充分吃透教材,要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材介绍,把握编者意图,包括编写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教学重点等等,使教学有的放矢。

2、培养语文素养,体现语文的学科性: 新教材特别重视对儿童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注重儿童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对儿童进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儿童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资源,开展一些具有实效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儿童的语文学习空间,增加儿童语文实践的机会;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注重儿童语文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儿童可持续性发展。

3、实施新的教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这是小语界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但由于时过境迁,有的教法已经不适应新教材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具体施教的时候,要根据教材新特点和儿童实际,吐故纳新,优化教学:第

一、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多读精讲,注重积累。读的指导,要指导儿童选择好的读物,要给儿童创设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第

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讲究方法,提高质量。第三,在口语交际中,要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儿童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有话可说,有话愿说。第

四、在教学策略上,要整体关顾,灵活处理。

4、把握弹性尺度,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新教材具有“人教版”、“苏教版”等多种版本,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各地、各校选择的版本不尽统一。但不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在编写时都既注意了统一性,又体现了可选择性,尽力避免简单刚性的目标和要求。比如“人教版”第二册教材,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较之第一册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在内容上,设立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具备了较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教师教学时在兼顾总体目标的同时,要根据本地本班儿童实际,避重就轻,大胆创新,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切忌千篇一律,死搬硬教。在教学内容难度方面,教材总体难度适中,但也有一定的弹性,就识字而言,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为教师施教和儿童学习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5、提倡开放教学,体现教学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具体施教中,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能囿于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儿童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新教材,应该具有这种新型的课程意识,一方面要站在教材之上,把教材看作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教材,科学灵活地处理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教师和儿童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比如,教材倡导主动识字、鼓励广泛阅读。不但教材中的汉字可以采用自主识字的形式来学习,还提倡儿童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促进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鼓励儿童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注意把握好低年级儿童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积极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6、注意德育渗透,体现语文的情感性:

“新课标”指出:“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新教材积极贯彻了这一思想。在二册新教材新入选的课文中,有反映领袖人物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有保护环境的《松树和松果》、《美丽的小路》等等。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结合”。

第17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学习心得

王凤兰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

一、咱们的老师非常用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许多好的办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对教材的解读不够细、不够深的问题。这就是对文本的研读的问题。(这位领导用了文本这个很专业的词)。去年推门听课,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家要注意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有许多常态课讲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当然需要过程。老师的成长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把更大的时间用在自己的成长上来,大部分老师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这其实是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表现。既来之,则安之。试想一想,你在那里认真听、认真记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在那里“讨论,说其他的一些事”也是把时间花去了,你为什么不珍惜时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这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一些人总是不能在什么干什么事,总是来个错位,这是很可笑的。)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这是重点检查任务。看看咱们的教研组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二、提高课堂效率,抓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情而定。现在由40分钟变为35分钟,不提高教学效率是不行的。课外预习这是一项工作,不能以零起点开始上课。要进行教材的研读,进行有效学习。老师的有效工作最终体现在孩子的有效学习上。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哪些事情应该是学生干的,要进行很好地落实,尤其是对整篇课文的读,将读进行到底,首先是课文课上的读,第二是课外的读。

在此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老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也是很讲学问的,“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很好。由于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开始老师没有抓住画师的出题目的,所以在后来的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画师是通过骆驼来画多的”,但这时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编者的意图,不能真正领会进行想象的力量,而是在一开始通过一个小故事就告诉了学生“创新”。这其实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这一个词并无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到“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小徒弟实际是利用的人们进行想象的空间,通过画面上没有的,表达出了画后可能含有的,而正是这种想像的力量使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小徒弟难能可贵的是超乎平常,用一种超常的办法表达的无限的可能。这种通过“无来表示有的能力”,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其实所有的奇思妙想妙就妙在进行充分的想象。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在这些很可爱的文字后面有着深刻的道理。

第18篇: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学习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____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为期半学年的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告一段落,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颇多!在此,我简单地肤浅的谈论下自己对本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感谢我们敬爱的授课教师肖成兵同志,感谢他一学期对我们的细心教导!肖院长本来这学期因学校工作需要,要参加市党校学习,本可以不必那么辛苦,可以把该课程让其他授课教师教授!但是肖院长本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毅然将课调到每周一晚上,我从心底对肖院长表示敬意!肖院长治学严谨,雷厉风行,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好榜样。在传授我们专业授课技能的同时,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求知,如何生存,通过肖院长这么长时间的教导,让我在求学做人方面有了不小的感悟,再次感谢肖院长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以中学体育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分科教学法。这门课程是我们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为我们下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做理论准备的一门课程,并且由肖院长亲自教授,所以我们大家对该课程都非常重视。

肖院长对该课程的教授,采取多种方式多钟方法。例如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法,还有影视教学法以及室外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教学法。多种方法的采用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相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肖院长不仅自己亲自教授,在教授个别不是特别擅长的课程教法时,例如在教授我们健美操和足球的教材教法时,特地邀请我们学院从事健美操教育多年的聂老师和从事足球教育多年的陈老师来教授我们,肖院长这种谦虚严谨的教学的态度,是对我们认真负责的表现以及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肖院长理论授课有一个特点,在讲授一个相关知识点之后,总会结合生活实际向我们举一些实例,在讲授实例的同时不乏

开一些学生玩笑,或者和大家分享自己大学时候的一些关于体育训

练的趣事。通过对实例的讲解,我们对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通过对同学开玩笑和分享自己的大学趣事,拉近了师生距离,带动

了课堂氛围,更是给课堂带来了欢声笑语,缓解了我们长时间集中

精力的疲惫。这是我们以后从事相关教育工作的一个非常值得学习

和借鉴的地方。

在为期十八周的教学课程中,有四次非常难得和难忘的室外课程

教学。田径跳远和跳高的教学教法学习、体操教学口令的教学教法

学习、排球和篮球教学教法的学习和武术教学教法的学习。在第一

次接受室外课田径教学教法的学习时,我对教学教法这个概念还是

非常模糊,以为就是教大家如何上好一节田径课的教学方法,心想

无非是事先写好教案,对所要教授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加以强调和注

意,同时加强自身对相关技能的练习和示范等。但是当真正上课时

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一门教法课,是针对

某项体育技能,某个动作或某些特定的套路采取具体教授和练习方

法的一门课程。可以说,我是在上完第一次室外课后才对教材教法

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在后来的学习中,我就觉得相对轻松许多。

例如在完成“对于篮球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时,我就准备了很多教学方法,再也不像以前不知所措了。室外课

程的开展,对于我们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迎合了我们学生活

泼多动的特点,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我们大家理论结

合实践的机会,感觉比在教室接受单一的理论课程学习效果更好。

肖院长对室外课程的教学可谓得心应手,这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

实的体育专业技能是分不开的。对一节课程时间的把握,讲解和示

范都恰到好处。例如在进行排球和篮球教学教法室外课程时,肖院

长每讲完一个教学方法,就会给我们进行正确示范,同时还和排球

专业学生一起给大家示范不同的教学方法。肖院长对室外课程的组

织把握,对教学方法的自由运用以及对各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和

示范,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较好的掌握了体育教学的相关方法,并

且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同时再结合肖院长的教学方式,我觉得要教

授好一节体育课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课堂教学方面

1、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将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中,教学内容要做到密切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努力营造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

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体会在困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多多进行多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体育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努力学习,积极钻研,互相探讨业务技术,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5、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氛围,和学生打成一片,变课堂的主宰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6、转变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空间。

7、要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终生延用的体育项目,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健美操、武术等。

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 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1、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各人兴趣的活动.培养其自主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2、要给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如在教授新的教学方法和运动技能时,充许学生进行讨论、思考问题或提山问题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回答,很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3、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弹性化,应根据个别差异是向不同层次的要求。还有,对于体育课的考核要求不应进行一刀切,由于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太大,因此,在考核中应多方面进行评价,如考勤、参加

锻炼的积极性、练习效果、体育基础知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各方面的综台,主要观察学生的进步情况,使之热爱体育,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最后,我想向肖院长提一点自己冒昧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 课后提问应持续,不仅要提问最新学习内容,还应将前

面所学内容也随机进行提问。我们对课堂笔记背的

快,但是忘记也快,全方位提问可以更好的促进我

们复习和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第二, 在进行课外教学中,应给每个专业学生以平等表现的机

会,避免以田径班同学为主,这样容易挫伤其他专

业学生积极性。

我会牢记肖院长的教导,以后要像肖院长一样,做到教师的两个牢记: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甘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老师。最后祝愿我们敬爱的肖院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19篇: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在培训中韩国万老师抓住了教师在这里的困惑,重点让教师分析解读从而让教师不再茫然。让他们知道从何入手,从何教学。我非常有幸对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进行教材解读,通过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对总复习教学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学中的策略,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并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系统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培训中万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探索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五)概率课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

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1之间的某一个数。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体会到备课实效的重要性。

从培训的分组讨论中我了解到现在各镇,各学校都有各自的备课形式,甚至一个学校也存在多种备课形式,有电子备课、备课本备课、活页纸备课、教参书或课本圈点备课等。那么这么多的备课形式是否满足了备课的实效性呢?我想备课形式多样并不一定备课实效就高。因此,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才是重中之重。

(一)个人备课是基础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搜集课程资源,准备教学具,在课堂上处理师生生成性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师讨论研究教材、教学后的总结都属于备课的范畴。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要篇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胜溪新村小学 一年级 数学 张秀丽

2014年3月6日下午,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孝义市教研室在崇文街小学举办了每学期一次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会,所以我们市东区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此次教材培训会。我是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听了教研室人员精彩的透彻的分析讲解后,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结合我所教班级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一、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 1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四十多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就安静下来,个个都竖着耳朵听讲。

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

2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审核人:郭君伟

3篇三: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东津新区大埠小学 五年级数学李有军 2015年10月26日上午,针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教法培训会,襄阳市教研室在东津职教中心附小举办了每学期一次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会,所以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此次教材培训会。我是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听了教研室人员精彩的透彻的分析讲解后,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结合我所教班级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听了后,我的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一、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

1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3

第20篇:历史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有耕耘 就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2月23-24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以来的首次有关历史学科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对我来说确确实实是受益匪浅。因为参加工作28年来从未听过其他学校任何学科教师的讲课,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在本校我尽量听各学科教师的讲课,包括英语课,从中借鉴一些好的方法,然后自己不断探索,从未有人说我的课讲得不行。但通过这两天的教材教法分析培训,我确实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对我来说,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所以,我很珍惜这两天的培训学习,也认认真真地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李秋云老师和李仲林老师讲的特别好。她们讲的教学方法,有些我在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中都用过,但没有坚持下来。如李秋云老师讲的跟踪提问法,我很早就用过,也很有成效。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自己要花费很多很多的课余时间来监督学生完成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忙的焦头烂额,另一方面,我也占用了学生的一些课余时间,引起了其他老师的不满,于是就慢慢放弃了课余时间的追踪督促法,而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上课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平时只要有空堂课,我都去上,特别是到放假前一个月,不统考的课都停课了,我就抓住时机加课,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成绩也总是在不断提升,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006年以前,历史还没有列入中考范围,除了历史老师之外的

人都不重视历史,尽管这样,我依然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2006年历史列入了中考范围,渐渐引起了学生的重视,但现在又定为开卷考试,让学生又放松了,如果老师不抓紧,学生就学不到多少知识了。在培训讨论中,有位教历史17年的老师说他上课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看书他板书,学生看完书后就让学生上黑板做题,然后完成课后作业,课后什么作业也没有,他很轻松。但学生能学到什么呢?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我近30年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对知识现状不满足,因为在我上初中时,教我的历史老师每节课都是把课本啃啃巴巴地念一遍,实在是无聊,我什么也没学到,高中上的是理科,毕业后就参加教学工作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外,什么资料也没有,有时连参考书也没有,自己一直是现学现卖,就这样教了几十年。

这次培训,时间短,我认为很有必要,其他老师不知怎么想的,第一天下午的培训,共20人参加,就有8人整整睡了一下午,我都替他们不好意思。以后若有类似的培训,我觉得应挑选最好的老师授课,并有示范课一同进行,效果会更好。

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

马芝兰 2011年2月25日

有耕耘 就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

马芝兰 2011年2月25日

《教学教法心得体会.doc》
教学教法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