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分层教学英语心得体会

2021-05-2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浅谈新课改下物理的分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物理的分层教学

事实证明:人的智力、情感、认知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受到关注,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正如我们爬山一样,不是爬到山顶或爬更多的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爬山过程中所获得的爬山的技巧、身体素质的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喜悦,都是一种成功。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差异悬殊的实际,实施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共同发展、分层达标的教学策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兼顾班级中各不同层次的学生,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情感目标等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相同和不同的目标。其共同的教学目标为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上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其中两个变量间的变化关系;在实验操作上会用已设计的电路进行测量;在总结归纳上可以从测量的数据中看出两个变量间简单的定性关系;在定律利用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学困生:能协助完成电路的连接、基本完成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从测量数据知道两变量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等生:会按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准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测量数据中分析两变量间的定性变化关系;优秀生:会进行测量电路的设计、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能从实验中归纳出正比与反比的变化关系。这种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困生能尽自己的努力学到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有所得;使中等生有较高的学习要求,既不感到很困难,又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使优秀生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避免因一个标准、一种要求而产生的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优秀生吃不饱的问题。

二、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教师所提问题的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教学提问;其二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设置的教学提问。

教学提问本身的层次性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处理的要求。如关于力的有关知识就有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1.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为什么必须有两个力才能产生力的作用?4.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影响?5.力对物体的形状改变有什么影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这样的几个层次问题的学习与讨论,就能层层深入地认识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

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理。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难或较深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的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得。如《二力平衡》一节,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二力平衡?让中等生回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让优秀生回答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这种按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

三、作业批改的分层

作业批改的层次性包括批改的内容、要求、对象的层次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题全批全改:基本题是物理知识层次上的较低教学要求,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属于保底的下限,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批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重点题细批细改: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在教学中突出,还要求在练习中突出,更要求在批改中突出,这就是要细批细改,从批改过程中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进而才能提出补缺补差的具体措施,体现出教学要求的层次性。

学困生面批面改:面批面改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学困生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情激励;其次对学困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教学层次性的重要体现,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要求;其三学困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个性问题适宜在面批面改过程中得以悄然解决,体现出教学对象的层次性。

四、课外活动的分层

物理学习除了课堂外,还应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通过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观察、调查、设计、制作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既在活动中学习物理,又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充实自己,提高自我。由于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开展课外活动应注意因势力导,让学生的个性得进一步的发展。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多进行制作,并选其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和参评;让性格内向善于思考的同学进行一些设计或构思,培育创造的萌芽;让观察力敏锐的学生进行生活及社会中的现象观察或调查,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分层次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不仅有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作用,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五、辅导分层

个别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加强个别化辅导就是为了普遍提高后进生的全面素质,就是为了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制定辅导计划,个别辅导一般采用三定,即:定时、定人、定内容。定时每天集中答疑,处理学生的共性问题。定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对成绩教好的同学答疑和点拨,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后进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降低问题的切入点,梯度小一点,速度慢一点。当学生作正确后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其有成功的喜悦,给其自信。定内容,主要督促检查、订正最近的练习卷、作业以及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

对于后进生的作业一般采取“面批”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中等生可以采取“互批,面批”的方式。对于好的学生,因为他们自主性比较强,有的作业可采取“免批、抽查批或者集体批”的方式来处理的。悦快感。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

六、评价分层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及表扬。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比如。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用赏识评价法,和家长沟通好,有些进步就要共同对孩子的进步加以肯定与鼓励。中等生则是要求激励评价。比如,可以加些评语“要是再努力些一定会更棒!”;“你觉得这次背诵怎样?进步了吧?”……对于优生,我们不但要激励,而且更要严格要求。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推荐第2篇: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曾洪云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今年的教学实践,我收获了许多,具体如下:

一、结合教材内容,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中学物理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科学思想,教师若能很好地挖掘整理,做到为我所用,有机的渗透到物理教学活动之中,这不仅能活跃物理教学气氛,而且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不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者不同的相互补充的思考模式,必将有损于自身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在讲解机械运动时,我会提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到神

五、神六,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生活融入物理,让学生体味物理乐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在新教材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的演示实验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这些实际例子发现许多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解重力和失重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乘坐电梯时的,问当电梯刚上升或刚下降时的感受时,学生都会有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重力和失重的理解。这样得出结论更深刻。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学生朋友相待:教师在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教师。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这一点,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对我们教学非常重要。所在平时要和学生多沟通,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可以以学习与生活为主体,也可以以自己的特长为主体,及时的发现闪光点。

四、新的评价方式的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注重的是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的高低,经常是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但在新课程下,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过程发展,注重其过程评价,所以从新课改开始时,我们就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包括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其各占一半进行评价,平时的表现包括其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情况、学习态度等,考试成绩包括平时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最后两方面综合在一起就得出该生的单科模块结束时的成绩,这样使学生平时更注重自己的表现,过程好了,其考试结果自然就好了,这也是新课程和以往一个较大转变,所以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也就省心多。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也是一个促进。

五、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通常以示范、例题、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研学。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它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从而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2、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011年1月7日

推荐第3篇: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汪茜芳

通过上周四周五的听课和学习,我能体会到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老师们都认为探究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二是受到一些设备的影响,所以只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地进行,在讲课时一些注意点还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识点贯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给学生的知识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感兴趣去学。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英语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英语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推荐第4篇:新课改英语心得体会

新课程所蕴涵的思想可用平等、个性、开放、多元来概括。平等,即:学生享受平等;个性,即: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多彩的人格;开放指教材的开放性;多元,提倡教材、教学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它强调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由原来关注学科知识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也就是以人为本,民主教育思想。其特点是交给学生通向社会的钥匙。其真谛是不仅满足一般学生的发展,还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有利于教育质量的真正提高,更有利于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获得成功。

这里还特别指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是:让学生尽可能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去发现获得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及语言去学习、去表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对于课堂教学目标,除了预先设定的预设目标外,还有生成目标。所谓生成目标就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它已被纳入课堂评价体系,成为一节课的亮点,它是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情感的迸发。《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还指出:教学不应是一个不变的程式,而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应循着认识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环节,重要的是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

在英语教学方面,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家知道: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learn how to learn”成了21 世纪的重大课题。

首先,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应有的学习策略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有可能的环境大胆说英语;一个有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人,善于自学,会使用工具书;一个不怕输的人不怕挫折和失败,坚信错误会在练习中减少;一个敢于实践的学习者。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技能。

作为一个教师,课前的准备:首先要过学生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把散乱的知识,语言,语法变简单,有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有助于上好不同类型的课:课文,阅读,写作,听说,复习等

和谐的课堂很重要:教师要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际练习获得语言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助学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保证;引导学生“乐学”“巧学”“会学”“善学”,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

英语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原则中主要提出七个要点:1)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宗旨。2)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学过程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4)创设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学习兴趣。6)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拓学习渠道。7)建立旨在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

现在我们英语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即:task-based learning(tbl),简单地讲,它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一项交际任务。因为我们知道:language is for doing things.英语方面的自主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错记录、单元总结、课后录音、合作写作、课外阅读、课外听力、收集课外内容(单词)、书法练习、口语练习

当然,我们每个人可选择符合教师本人和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另外,对于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北大附中的张丽萍老师有些好的做法,如:英文歌曲选修,美国文化选修,英文短剧表演,英文写作等。其实我们也可做适当尝试。

总之,面对课改,我们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停地进行终身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水平;尽可能变换教学方式;联系课堂内容,开展小组活动;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给予特殊学生以特殊关心;更新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的定位。

推荐第5篇:新课改英语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新课改英语心得体会(共2篇)新课程所蕴涵的思想可用平等、个性、开放、多元来概括。平等,即:学生享受平等;个性,即: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多彩的人格;开放指教材的开放性;多元,提倡教材、教学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它强调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由原来关注学科知识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也就是以人为本,民主教育思想。其特点是交给学生通向社会的钥匙。其真谛是不仅满足一般学生的发展,还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有利于教育质量的真正提高,更有利于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获得成功。

这里还特别指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是:让学生尽可能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去发现获得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及语言去学习、去表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对于课堂教学目标,除了预先设定的预设目标外,还有生成目标。所谓生成目标就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它已被纳入课堂评价体系,成为一节课的亮点,它是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情感的迸发。《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还指出:教学不应是一个不变的程式,而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应循着认识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环节,重要的是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

在英语教学方面,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家知道: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learn how to learn”成了21 世纪的重大课题。

首先,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应有的学习策略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有可能的环境大胆说英语;一个有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人,善于自学,会使用工具书;一个不怕输的人不怕挫折和失败,坚信错误会在练习中减少;一个敢于实践的学习者。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技能。

作为一个教师,课前的准备:首先要过学生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把散乱的知识,语言,语法变简单,有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有助于上好不同类型的课:课文,阅读,写作,听说,复习等

和谐的课堂很重要:教师要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际练习获得语言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助学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保证;引导学生“乐学”“巧学”“会学”“善学”,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

英语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原则中主要提出七个要点:1)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宗旨。2)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学过程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4)创设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学习兴趣。6)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拓学习渠道。7)建立旨在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

现在我们英语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即:task-based learning(tbl),简单地讲,它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一项交际任务。因为我们知道:language is for doing things. 英语方面的自主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错记录、单元总结、课后录音、合作写作、课外阅读、课外听力、收集课外内容(单词)、书法练习、口语练习

当然,我们每个人可选择符合教师本人和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另外,对于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北大附中的张丽萍老师有些好的做法,如:英文歌曲选修,美国文化选修,英文短剧表演,英文写作等。其实我们也可做适当尝试。

总之,面对课改,我们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停地进行终身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水平;尽可能变换教学方式;联系课堂内容,开展小组活动;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给予特殊学生以特殊关心;更新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的定位。

[新课改英语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我对新教材的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认识到了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课改方向,反复学习英语新课标理念,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

我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升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其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其自尊心;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三[新课改英语心得体会(共2篇)]、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尽量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语

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五、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篇二: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上个月中旬,我们学校英语组组织了一次为期二天的英语新课改培训,这次培训主要是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通过听课和学习,我的心得体会是在新课改中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 [新课改英语心得体会(共2篇)] 但是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然而高考这个指挥棒依然牵挂着每个人的心,所以老师们都认为探究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二是受到一些教学设备的制约,所以只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地进行,在讲课时一些注意点还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识点贯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给学生的知识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感兴趣去学。

推荐第6篇: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上个月中旬,我们学校英语组组织了一次为期二天的英语新课改培训,这次培训主要是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通过听课和学习,我的心得体会是在新课改中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

但是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然而高考这个指挥棒依然牵挂着每个人的心,所以老师们都认为探究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二是受到一些教学设备的制约,所以只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地进行,在讲课时一些注意点还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识点贯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给学生的知识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感兴趣去学。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英语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英语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这就是新课改精髓所在。

通过这几天的英语新课改培训,我将心得体会总结成这篇文字,与各位老师共同讨论,为跟好的实施新课改而努力。

推荐第7篇: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叫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不但要求你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你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首先: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教师则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的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的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 “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的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

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的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的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听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

推荐第8篇: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清丰县马庄桥镇后游子庄小学 王宗敏

课改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说明了课改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学改革的舞台,开阔教师的视野,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感悟数学。

一、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注重过程

1.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1)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2)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学生在体会应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用已有知识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经验生活社会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并且创造性融渗透一些生活素材。(3)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数学是一种科学思想,这种思想反映着数学知识的共同本质。教学中采用由浅渗入渗出深、逐级递入、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入渗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符号感、函数思想、统计意识、推理能力、空间观念等等。 2.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入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的知识。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据》《概率》《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讨论,班内解决疑难。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奋和成功。教学\"以人为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达到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3.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老师教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学生学实质上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学生学习数学问题时,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在学生充分参与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入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合作学习在小范围内给不爱发言的学生留下了表现的空间--给同桌讲讲,同时为学生创设了适合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尽可能让学生尝试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如在处理如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案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做轴对称的方案,然后分别合作完成,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做法,尤其要讲明这种做法的道理,以及你是如何想到这样做的。显然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阅历出发,都能做出轴对称图形,彼此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熟悉,同时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理解,分享了成功的快乐。

二、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注意个性。

新课改非常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要教书育人!关注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如在课堂上教师时常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讲他们的熟悉,让他们与学生讨论,使讲台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舞台,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了乐学的大门,而且达到学习知识的最佳状态。课堂教学一直体现民主教学的思想,营造了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使学生进渗入渗出求知若渴的意境。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入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三、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要衰亡。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的目标,即如何在创新教育目标下有效推入课堂教学改革呢? 1.更新教育看念,转变教学思想。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与社会变革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的。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敢于冲破传统教学看念的束缚,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老师\"发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让学生得到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优化导学组合,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导学组合,就是要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定地实施主体性数学,真正把学生观作是建构数学看念的生动活泼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也就是说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知识的临界点,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兴奋点,采用\"跳一跳,摘果子\"的方法,把\"导\"着眼于指向,把\"学\"注意于自学、自悟,打破传统的\"你教我学\",\"教一步,学一步,练一步,考一步\"那种枯燥乏味的、压制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

总之,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学习,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师生一起携手探究数学知识,以改变课堂教学为己任,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推荐第9篇: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省级)

陆进义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甘肃

金昌 737107)

【摘要】在新课改推动,新教材运用的形势下,我们历史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只有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兴趣,增进学识,陶冶情操,服务社会。

【关键词】新教材

新课改

知识时代性

启发式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叫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不但要求你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你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首先: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教师则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的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的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 “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的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的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的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听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 作者简介:陆进义,男,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联系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手机号:13909452528

推荐第10篇:英语分层教学

浅析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生的构成特点和教学现状,指出分层次教学“分层不分班”,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知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备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各自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英语学习环境中求得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次教学”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为学生素质提高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得知识,而且发展诸如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与观察能力及使用工具书与查找资料能力等,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分层教学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主动型学生的特长,调动被动型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消极型学生的热情。

二、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分层次教学着眼于学生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前提条件。具体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其次,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此外,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英语。最后,教师必须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实施英语分层教学,应有长期的计划,最好从高一年级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

三、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1.备课分层

备课是保证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首要环节。备课分层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掌握他们存在的个体差异。

(2)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用信息。

(3)考虑教法。

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有多种方法,可根据内容分层,根据不同的活动分层,根据角色或学习者的反应分层,或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指导分层等等。

(1)教学目标分层。

(2)提问分层。

(3)操练分层。

3.练习和作业的分层

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方法即“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因材施教以及分层次教学的原则的。根据分层次教学的要求,练习应设计成低、中、高三个层次,即采用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

4.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补充不应该是课堂的延续,更不能变相增加题量负担,而是根据不问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指导。基础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检查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上,一定要对他们加强“监控”,确保他们不掉队。要针对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不断激发并强化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优秀生和特长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书本知识掌握较好的前提下,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拓展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5.测试分层

在单元及阶段性检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所学握内容和英语达标的不同要求拟定等级性试卷。A 卷:基础题,难度较小,只考查本单元重点,不考难点,以模仿性试题为主;B 卷:考查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侧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C 卷:以本单元内容为中心,进行知识拓展,增加有一定难度的理解及综合性测试题,检测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等级性测试,旨在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均有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能的机会。等级制的分组应是流动的,进步明显者应调至上一等级,成绩明显下降者应调至下一等级,以便教学具有针对性,也使学生有压力感。

6.评价分层

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当把评价作为手段,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决心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问答、作业练习上分出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同一问题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这样就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在提问、课堂练习、小测验或单元练习中,应按各层次教学目标来划分优、良、中、差、不及格五个等级。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求知欲

2.服务于课程改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3.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充分体现了从“本本”向“人本”的转变,是从“人人失败”向“人人成功”的转变,也是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教育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英语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以及兴趣、动机、情感等多种心理素质的提高。另外,分层次教学不但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分层次教学给教师增加了不少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同一教学目的、同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模式,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工夫,从备课、上课到辅导作业都要有针对性。这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教师产生了危机感,更增强了责任心。

第11篇:英语分层教学

英语分层教学 , 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 , 分类指导” 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各个时期各方面所表现的主要差异 , 也包括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 以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 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优发展。它是面向全体学生 , 发掘学生创新潜能 ,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 , 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 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 , 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 , 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 , 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 , 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 , 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 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分层教学 , 分类指导” ( 以下简称 “双分” ) 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各个时期各方面所表现的主要差异 , 也包括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 以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 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优发展。它是面向全体学生 , 发掘学生创新潜能 ,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双分” 的指导思想

“双分” 在英语教学中的核心思想是 : 以人为本 , 面向全体 , 因材施教 , 全面提高。面对英语学习上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 促使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不同的基

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 , 而不是只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 ; 要面对有层次差异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 , 而不是传统的 ,习惯性的教育操作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 , 学习态度 , 采用分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 而不是 “一刀切” 的教学目标。

2.转变对 “差异” 的一般认识。把 “差异” 作为教学的资源加以培植利用 , 使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表现为“学” 的主体 , 又作为 “教” 的主体。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种合作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 , 强化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3.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单一的师生交流为师生之间 , 学生之间全方位的立体交往 , 让各类学生的各自适宜的速度和方式主动学习, 增加各类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时

间 , 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多层次地了解学生 , 把握学生的各性差异 , 在英语教学中灵活采取小组学习, 个别学习的组织形式 , 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两大关系。与此同时 , 突出自学、反馈、矫正、回授、调节等环节 , 形成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双分” 的基本要求

1.讲授引导 , 统分结合。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授、答疑、娇正、小结 , 又有分组的领学、自学、合作学 , 还有分层次的讲授评价和个别指导。英语教学中 , 课文的集体朗读与个别朗读、句型的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交际用语操练的双人活动与集体活动、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 这都要求老师跟据学生的学习基础 , 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 , 巧妙安排好课堂教学中 “分” “合” 的时间和“分” “合” 的次数。将面向群体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独立、主动、个体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 , 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 从而在讲授引导之中 , 使知识、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求知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 都获得适合于自身的最优发展。

2.讲学协调 , 动静结合。英语教学中 , 一部分学生能接受老师的语言背景以及语言要点进行自读、自问、自答、自练 — — — 静 ; 课堂上 , 教师安排学生对话操练、情景表演, 而对老师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自思、自结.操作中 , 一节课的讲与学要充分协调 , 教师要在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差异程度的结合点上 , 围绕一条教学主线 , 把握好 “动”、“静” 的对象和 “动” “静” 的时间 , 让每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 “动” “静” 的时间 , 让每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 在关键处 , “静” 在必要时 , “动”、“静” 结合 , 互不干扰 ,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3.主体参与 , 各得其所。课堂上要采用 “快投入”、“频活动”、“小难度”、“勤反馈”、“多娇正” 等方法为不同层次 ,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面和教学内容 ,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 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 由浅入深地学习, 仿和掌握英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 让他们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多听 , 实现耳、眼、口、手、脑 “全频道” 接收 , “多功能” 协调 , “立体式” 渗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得到认知和创新 , 而且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自信 , 使之以学为乐 , 以创为乐 , 不断进取。

三、“双分” 的操作环节

1.备课分出层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 设计教法 , 重点考虑排除后进生的学习障碍 , 提出对优等生的高层次要求 , 设计分层练习。

2.讲课分层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为 : 听说领先 — — — 读写训练 — — — 教师分类指导 — — — 归纳小结 — — — 分层作业。上课时 , 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听说能力 , 参与不同层次的读写训练 , 与此同时 , 老师针对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 , 进行指导 , 或面向学生逐个进行启发指导 , 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 , 强化学习重点 , 强化学生训练 , 进行分层练习。此结构组织教学 , 正确处理 “优、中、差” 三者关系。

3.作业分层练习。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和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取不同的练习。一是发展深化题。这是根据优等生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 , 难度较大的题目 ; 二是练习巩固题。这是根据中等生学习要求设计的 , 一般指教材上的习题 ; 三是基本练习题。这是根据后进生水平要求的 , 并要加强后进生的单词、词组等的巩固记忆。练习中 , 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学生向高层次突破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课内课外的分类指导。这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的指导 , 都要因人而异。学习辅导时 , 对后进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同时配以专人帮助他们对单词、词组的默写 , 对优等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 ; 并以小组形式检查对课文的朗读、背诵。学习品质的指导 , 后进生侧重激发、鼓励 ;中等生侧重学习目的及学习意志毅力的培养 ; 而优等生侧重的是学习目标、学习理想的激发提高。

5.考核分类检测。每学期所进行的全校性全面考核 ,对优等生用 “三好” 标准去评价和考核 , 而对后进生则看其在原有学习基础及学习成绩上的提高。只要有进步 , 就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及时鼓励富有创新精神和学习有进步的学生 , 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 使评价成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 推动全体学生在下一个教学目标实施流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双分” 的实施策略

1.教学目标的设定策略。设定分层目标在力求达到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 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 , 如对每模块、每单元的基本要求 , 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法和语言四个方面 , 可先单项掌握 , 双项掌握以致全部掌握 , 可即时掌握 , 也要渗透性地逐步掌握 , 这都体现了目标分类。分层要明确、具体化。目标难易跨度要小 , 层次递进要平缓 , 达标期限要留有余限 , 形成 “指令性” 目标与“指导性” 目标相结合。教师 “给予” 与学生量力 “自选” 相统一 , 使各类学生既能达到自定的较低层目标 , 又积极向较高层目标而努力。

2.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以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例 ,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 一是学法指导。后进生以模仿学习为主 , 通过对课文句型 ,习惯性的日常交际用语 , 语音等举三反一地模仿 , 要学生从中找出规律 ; 中等生以再现学习为主 , 对所学句型的不断替换变化 , 对语音等按规律发音 , 在巩固强化中掌握 “双基” , 优等生以创造学习为主 , 启

发举一反三 , 可在掌握 “双基” 的基础上 , 语言的交际、句子的表达等都可以独创、独见、自由发挥。二是自学辅导。后进生以 “扶” 为主 , 教师多做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 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 中等生半 “扶” 半 “放” , 遇到困难 , 学生相互讨论 , 仍不能解决的 , 老师揭示 , 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优等生以 “放” 为主 , 独立自学 , 遇到困难 , 教师作适度暗示和点拔 , 并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 迅速提高他们的

自学能力。三是例题配置。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 , 配置例题坡度应不一样。同一例题 , 也应体现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要求 : 优等生可以要求一题多变 , 但后进生只要求就题议题。

3.课堂操练的定向策略。一般情况下 , 英语课堂操练有示范性、模仿性和活用性。教师设计和讲授不同的知识点时 , 需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各类的操练及活动中去。后进生侧重对知识示范的理解 , 中等生侧重于对知识的模仿性操练 , 而优等生应要求活用所学的知识 , 成为生活中语言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 , 利用课堂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缺陷 , 激发优等生顿悟 , 最后让他们对知识点的概括、矫正、并依靠分层教学信息的频繁反馈和及时矫正来实现教和学的动态平衡 , 使好、中、差各类学生不断取得成功 , 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

4.学生个体的互助策略。培养利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 形成个体的互助机制 , 也是 “双分” 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操作。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体互助意识 , 无论课堂参与和课后复习、练习, 教师都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互动互助的机会 , 拓宽互动互助的领域。如按要求相互背书 ,日常生活相互对话 , 对课文内容相互演示 , 对错句病句相互矫正 , 对所学词、句相互默写 , 堂上小检相互批改、评定等。“不求人人高分 , 但求人人进步” 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 也是 “双分”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的目的所在。

英语分层教学 , 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陶 唐 峪 乡 中 学

第12篇:新课改下浅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新课改下浅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一、引言

小学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而音标教学就是为实现这些要求而设置的教学,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是学好英语的坚实基础。

二、音标教学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音标是英语语音学习入门的关键。学生掌握了它,除了能准确发音外,还能实现预习、自学、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能力的目标。在小学阶段,音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方面:

首先,音标是英语中的汉语拼音,是学生单词拼读能力的基础。音标的作用就是给单词注音,这就犹如60个汉语拼音一样。学会音标可以避免学生在句子读音中标注汉字

其次,音标拼读规则是学生识记英语单词的好帮手。音标拼读规则是英语中字母及其组合读音的变化规则学习。

最后,掌握好音标能提高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北师大李树杰博士认为: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可偏废。而正确的发音是基础,音标的学习更是基础的基础。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句型和查字典的方法后,学生还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学阅读量。这也帮助了那些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音标学习对单词学习的影响

3.1有利于学生读准单词

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母语语音的习惯已经相当牢固,但他们的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大,好奇心强,信心足。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音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纯正的发音。

3.2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

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有了音标和拼音知识,可尽快的把单词牢记。他们自己拼读的单词会记的更牢,对一些有联系的单词如cat,cap,cup等都会有很深的印象。

3.3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英语音标学习是通过掌握唇齿口腔和鼻腔的配合发音来完成的,少儿课堂的教学模式较为多样,课堂气氛也轻松、活泼,这样对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可减少学习压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四、音标教学的方法

小学生要学好语音,必须要学会字母、音素和音标。那么要使小学生学得好,教师应该如何教会学生认读并掌握音标的学习呢?下面谈谈我对小学音标教学的几点看法。

4.1利用拼音的正迁移辅助音标教学实施方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过程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刺激物进行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即学习上的迁移问题。在我们的语音教学中无时无处不发生学习上的正迁移。英语和汉语拼音使用的是字形完全一样的字母,48个英语音标犹如60个汉语拼音,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它们,就能把众多的英语单词读准,并能达到听其音而知其形,见其形而晓其音。

4.2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都说国际音标难教、枯燥。是的,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确实比较乏味。如果不在教法上多做文章,小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如果在教法上来点味精,即在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竞赛,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五、结束语

音标教学在语音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识记英语单词的好帮手,也能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掌握了基本读音规则,学生记单词记得牢,不易忘,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搞好语音教学的方法,远不止于此,而且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们相信,只要注意结合教材,注重学生实际,优化课堂教学,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第13篇:分层教学心得体会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1

新课标中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大,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立足于使所有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数学教与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数学课程适用于全体学生,新课标和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教学上采用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差异。个性差异,先天智力差,学习行为,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差异,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老师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惑,如果课堂上要求太高,学困生跟不上,不想听;要求太低,优等生又不耐烦,教师处于一种两头不能兼顾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些实际情况,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所以分层教学能有效地实施。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合理划分学生层次,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优等生,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补充题,能与B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不同层次,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施以不同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和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A层的学生,会综合运用解决较难题目。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B层的学生要求初步会解教材中难度中等的题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C层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知识,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采用课堂一对一辅导、小组互助形式,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并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教学环节上体现分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分层。课前应熟悉上课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内容。课堂教学应在学完基本知识过后,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通过不同的训练,达到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能力能得到提高,基础差的学生能巩固基础。

课后作业的选择应做到难易有度。为了区别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题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必做题,既A、B、C层次学生都必须完成,另一部分为选做题,要求学生尽量完成,主要为A层学生设计。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既使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2

分层前,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在同一节课上优生吃不饱,待优生吃不了。为了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开始探索并实践分层教学。

我们将高一年级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A、B、C三个层次。对于基础最弱的第二单元A层次,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A层次学生用书。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和辅导分层,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常找学生谈心。在同A层同学谈话时,他们告诉我,分层教学中,自己感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老师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善于化解难点,使他们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感。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实践,积极发表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运算能力和语言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感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自己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C层同学告诉我,以前,有时感觉老师进度有点慢,有时练的'题太简单了。分层教学中,老师在抓好基础的同时,经常训练一些测水平拔高题,更有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名女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数学很厌烦,一看数字就头痛,几次考试中数学都得了很难堪的70分,正当我苦恼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实施了二三四分层教学。我开始喜欢数学,也适应了这种模式,老师上课幽默而高效的的方式总会使我听得入迷,我喜欢做题,更喜欢去问老师问题,我的运算能力和审题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次考试我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19分这个足以使我激动的分数,使我更加坚定了下次取得更好成绩的信心。

我们同组老师的体会是,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都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待优生成绩明显提高,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和特长生,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在电话中告诉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了,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中,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鼓励成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3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有很多,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人说: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素质教育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由于班级容量大,过多的强调“统一”、“整齐”,方法单一,从而造成很优等生的个性无法张扬,差生的学习兴趣减退。而分层教学理论的内核是因材施教,其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小班化由于班级人数相对较少,为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学生分层

首先,采用诊断性测试、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等等,然后,根据分析和诊断学生差异所得的结果,按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高低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当然随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及成绩的变化,分层的情况应适时调整。

二、目标分层

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学习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因而个体的差异往往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并导致各种学习障碍的形成。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要适合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既要注重特长生,又不能忽视中等生,更要照顾好后进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a层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教材内容(如词汇和基本的句型),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对b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逐步向c层学生的行列靠拢;

c层学生,由于其基础较扎实,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a、b层学生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作业分层

就英语而言,给a组学生尽量布置一些听、读、说的作业,b组学生在a组学生的基础上,布置适量的写的作业。C组学生应该布置一些背诵、默写的作业。切记,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上不封顶,但下要保底,传统的大班教学不容易操作,而小班化使其成为可能。

四、评价分层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努力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自己。因此假如最后的评价仍然把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台上、用统一的标准,必然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也让前面的分层教学失去了意义。因此要根据分层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之一,要想把分层教学落实到实处,开花结果,不仅需要教师付出心血,更需要教师开启智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

第14篇: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

1. 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新课改要求我们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其次,教师 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得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善用“表扬”极力鼓舞学生,因为表扬是激励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把学习搞好。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以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良好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 转变教学工作方式

(1) 改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2) 在整体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中贯彻“寓素质教育于外语

教学之中”的思想。

3.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1)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利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样受益的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第15篇: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对于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探究

铜梁中学 2015级 李君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根据我市课改的宗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及课堂有效性尤为重要,本文就该点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

论文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教学;重大版教材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和特征

1.1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最终获得全面发展。首先,发展就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即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中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1.2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价值的,也有可能是无效的,负效的。那么课堂有效教学有哪些特征?

1.2.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参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和需要;

1.2.2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

1.2.3教学产出与投入相比要高效比;

1.2.4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1.3 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1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课前精心准备

1.3.2加强对英语课程标准的钻研

在备课时,教师们都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并在无形中贯彻任务型教学的思想,这对保证教学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课程标准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教师只有了解各级目标要求,才能准确地设计和描述这些目标。

1.3.3加强对教材的认识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由于目前使用的《新目标》教材,起点高、难度大,教师必须花大气力研究教材,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

1.3.4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学生的个性特质,教学设计

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1.3.5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增添教学活力和乐趣

2.重大版英语教材特色

2.1 结构方面

新教材主教材《学生用书》编排组织形式更具内在逻辑性。从模块一到模块八按照Unit-Topic-Reading-Listening-Grammar-Writing-Vocabulary程序编排,更详细更清晰。每模块(module)又分为三个大的相关主题(theme),每个主题分为三个单元(unit),设置三个相近的话题(topic)。另外,每一主题最后有一个Challenging Yourself(挑战自我)环节,该部分为拓展补充学习内容,这样使得学习更具有延展性。

2.2 内容方面

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相比,课文极富生活时代感趋于热点、流行。其涵盖内容与学生生活、关注话题、思维方式比较贴近,大大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必修1的A B C三个主题(theme)—— School life(校园生活)、Leisure Life(休闲生活)、Daily Life(日常生活),整个脉络清晰,学生比较容易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增设的Challenging Yourself(挑战自我)环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重大版高一新教材无形中将知识划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基础性也就是各单元的Reading相关内容,拓展型即本话题相关的其他资料学习,研究型则包括了Learning Strategies(学习策略)在内的学习技能知识。

3.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时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处理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时遇到的困难重重:以话题为主线编排的教材不易处理,偏大的词汇量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语言文本材料不足以供学生积累,零乱的语法呈现不利于学生聚焦语法等。因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3.1体现人文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的活动难度要适中,使上、中、下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学有所获。

3.2突出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展开。例如,在教学重大版高中英语Book1中,Unit 3 Music部分的词汇之前,教师可设计一个学唱英文歌曲Hey, Jude!的环节,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呈现各种类型的英语歌,如:jazz music, folk music, pop music, country music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听到的不同的英语类型,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

3.3遵循可行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在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1中, Unit 5 Special Clothes的Further Reading部分,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句型,“design a new kind of clothing„and explain its usage”可变为“design some new clothes for your

teacher or your friend”改变后的操练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4提倡多样性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聚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2 Unit1为例。此单元的教学内容是Learning English。 此单元的topic是 “学习英语以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介绍本单元话题的语法时,本人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型活动:(1)通过个人才的自我学习方法介绍引入情态动词的用法;(2)成立“个人兴趣小组”,运用情态动词介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3)巩固谈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表达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3.5力求生成性

教学活动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不断持续和循环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误把“满堂灌”等同于启发式教学,或是误把实施众多的任务是看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活动进行预设。但不能完全依赖预设,否则就会造成只有预设的精彩而没有生成的精彩。

4.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该英语教材

4.1基于教材,突破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较容易形成“为教而教”的惯性,结合新教材主教材《学生用书》编排组织的特点,老师应尽量做到减少机械重复、留出创新空间。从长期以往的教学惯性来看,高中英语语法部分知识繁琐,且需涉及面广,老师教的呆板,学生学得吃力,压抑了双方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是一味地灌输,还应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该教材的结构严谨、各主题内在逻辑性强这一特点,不时引出整个Theme(主题)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学习必修1的(校园生活)这一主题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教学顺序,即: School Life- Favourite Teacher& Helpful Schoolmates-School Life的教学模式,使得两个Unit(单元)合而不分、分而不合、相辅相成。新教材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开放式作业大量出现,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我们发现,很多的练习题都是实践运用题和探究开放题。这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并尝试用英语去表达。其间,学生既运用到了课本知识,又能通过自主的社会调查、实践回归验证所学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自评、互评,培养自我反思等能力。

4.2基于学生,来源学生

前面提到该教材在内容上无形中将知识划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所以教师需要考究,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好基础型知识又能获得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总结出,打开学生智慧之门最关键的钥匙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课文话题学习前和学习后。例如:在学习必修1 Theme(主题)B Leisure Life(休闲生活)时,让学生先搜集话题,上课时老师可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探讨和钻研,从而形成拓展型学习;学完书上的两个话题Powerful Music 和 Unforgettable Films之后,在学习Challenging Yourself(挑战自我)板块时,“轻教重学”——鼓励学生“唱主角”,用开放的教学方式,学会分析取舍,以此激发学生取得该主题相关内容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形成研究型学习。

4.3始于教学,回归教学

优秀的教学成果需要每位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我市共有一万多名高一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大家都需要不断的成长并与时俱进,各教委、教科所应及时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讯设备、教学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各种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好的服务于本次课改。 例如Book1的Unit4 Unforgettable Movies,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来呈现,也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电影来引入。最终回归本单元话题。

4.4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让学生“教为了不教”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目前我们的班级规模较大,无法全体兼顾,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预知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 effective tasks

(2)积极创设教师的示范空间,有效获得students’ output

(3)主动寻求生生互动的契机,合力形成learning community

4.5指导学生养成摘录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英语新课程强调以探究为核心、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获得过程、探究思维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强调方法、情感与知识的感受。所以,在新课程的英语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多了,听、说、读、写的任务多了,记得少了。许多学生一节课下来只求热闹却什么也没有记录,这无疑给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都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遗忘。因此,在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摘录笔记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教师得让学生明白“记什么”。除了引导学生记重点词汇、重点句型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课堂中的问题。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怎么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听清、听懂、理解”是记笔记的前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单下划线标注重点句子,双下划线标注重点短语,关键介词打圈等等。在课后教师还需提醒学生整理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进行复习,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4.6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

教师的评价手段也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内容。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注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4.7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不断反思,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

叶澜教授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么一句话,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教师通过反思积累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教学后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奇思妙想和自己的教学研究。这些第一手材料,不仅是教师成

长的宝贵财富,也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反思是成就教师、发展教师、完善教师的必经之路。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和统一。新教材需要教师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慢慢适应其特点并充分利用其优点,发挥其优势,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还需要每位教育界人士的参与探索。相信深化课改终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书目:

1.重大版高中英语BOOK1,BOOK2 及教师用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山东临沂 崔广进王博范敬志 重庆大学出版社高中新课程教材使用评价分析[J], 2012 4.蔡清月 英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模式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06 5.林昭. 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中学[J] .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5.上.3-4 6.于玲艳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J] (京)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4.07 7.孙维莉 立足教师发展,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课程改革 [S] 英语通 2007. 04 8.钟家彦 让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第五期2005.10.06.

第16篇:新课改下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本质的变化。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英语教学从课改前简单单一的学习开始演变为短语、句子、会话的多元教学。对于一些刚接触英语或简单接触过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一时是难以适应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新教材及学生自身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接近英语,了解英语,掌握和运用英语。

一、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爱动爱说、爱唱爱跳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如教材中的对话、歌曲、故事等)让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挂图、录音机或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使学生以愉快的情感进行学习。要让教材面向生活、面向学生,同时让生活走进教材,要把英语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使英语教学交际化,并使交际生活化,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乐学”。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听说能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

二、充分运用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习英语的潜能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英语教学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仔细分析,认真释疑,并及时鼓励,注重培养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哪怕是一天学到一个单词,记上一个短语,能用英语说上一句话,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同时,对善于好学好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表达和运用。

三、创设活动,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是采用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创设教学环境、完成教学目标的常用手段。这为学生营造了融洽、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研究。教师要在互动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情感体验,沟通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积极营造情境氛围,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

在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多设置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例如,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手段播放英文歌曲和英文影片,将英语语言通过音乐和动作情境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感。其次,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多听一些英语听力方面的材料,尝试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去写日记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技巧训练,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主动地走近英语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五、探求英语教学新模式,拓宽学习英语的渠道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英语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一要创新课堂设计,对不同的课型结构,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突出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二要创新课程训练,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专门的英语学习辅导材料,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三要创新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有所收获。

总之,我们平时在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同时,还应多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易如反掌地引导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第17篇:新课改下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高一地理教学反思

贾凤丽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我来说,及时准确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尽快学会实施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尽早地把信息资源转变成师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这既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本职工作,又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表现,更是教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进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我就地理新课改下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

1.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建立新教材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新课堂观。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吸收了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任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同时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来设计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2、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这使得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具体实施中遇到很大的阻力。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为此,课改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某某问题。”而课改前我们经常说:“这节课讲授或今天上第几章第几节„„”,让人总感到有点居高临下。在“存在生命的行星”一段教学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也是极具探索性的内容,地外生命是一个热门话题,要引导学生敢于畅想,求异,学生畅所欲言,教学形式更加开放和生动。但是科学幻想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乱想”,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惑:

1、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对教材连续性与统一性的困惑,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是许多教师的困惑。

3、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要妥善处理需要时间。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增长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激活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18篇:新课改下教学工作总结

2010学年度数学新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岳阳市第四中学 刘胜

这一年,我担任八年级3

43、339班数学创建高效课堂新课改教学工作。一年来,本人以学校提出的努力实现高效课堂及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的要求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针对八年级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特点,认真作好提优辅差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积极探索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这一年中,我有计划地对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模式、理论的学习,了解高效课堂标准和实施模式和特点。积极主动的参与教改,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我先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去河南泌阳永威、许市中学进行参观学习,学习课改经验,学习课堂模式等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也被学校派遣参加湖南省的中学数学教育年会,直接学习不同名师的教学经验,并参与交流。

在这一系列的学习当中,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要求就是高效课堂的建立,学生只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有效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这一年中,我努力将自己所得到的经验用于我的课堂教学中,在学校教科室张主任等领导的帮助下,初步竖立起“五环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并广泛用于我的课堂实践,也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在这一年的数学教学中,创建高效课堂也给我所教的两个班带来了明显的进步,在这一年的大大小小学校、年级组织的考试中,本人所任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全部名列前茅,特别是自己的343班数学成绩总是稳居年级第一。

二、遵循高效课堂的要求,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⑴课前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作业。

(3)课后做好辅导工作。本人所教的两个文科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

做到从友善开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4)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在教学交流方面,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五环教学法”的同时,始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不同教学模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本学期我总是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四、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两极分化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教法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效果不明显。

五、班主任工作:

1、亲近学生,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亲近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老师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所以我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建和培养干部队伍。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3、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4、建立互助组:

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5、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6、善于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总之,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即感到辛苦,又感到充实,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起步的一年,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高举创建高效课堂的旗帜,以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为已任,努力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1/1/13

第19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

环县四中 耿海龙

摘要:新课程改革向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了更好落实新课程理念,搞好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提出了几点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学方法也是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创新。

一、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着眼点不同。新课标着眼于学生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在实现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的方面作了一些基本规定。而教学大纲着眼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具体指导。

2.课程目标不同。新课程标准目标由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完整的目标结构组成。而教学大纲则以知识序列为主。

3.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新课程标准倡导和要求学生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具体来讲,有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综合式学习。

4.教师教学方式不同。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教学方式。 5.对教师素质要求不同。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一专多能,有综合运用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新的教育理念实质是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对我们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搞好教学最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

二、树立正确的教与学观念

正确观念的指导是一切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观念通常被理解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看法和认识,它具有主观性,内在性,自然性和稳定性。因此人们的观念一经形成在很长时间内会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影响人们对工作的价值判断,目标指向和操作过程。所以改变师生的观念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高中阶段教师和学生对数学课程已形成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有些是合理的,与新课标是吻合的,但有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师生必须转变与新课程标准和时代发展相悖的观念。师生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通过社会、家庭、教育主管部门通力支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才能使师生观念得以彻底的转变。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模式要有大的改变

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新课标和新教材要求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渗透,更离不开好的教学模式。“复习提问,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的教学模式采取注入式教学方法,虽能使知识点得到强化、巩固,但其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重视不够,缺乏亲身体验,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问题的完整过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只能形成被动接受的不良学习习惯。而“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师生共探、总结反思”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不良倾向。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

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四、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知识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内涵,如果能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数学,还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借助于各种感官学习数学,改变“耳听口说”的机械学习模式,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只有自己发现,才能更好地理解,才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主张,即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对学习知识而言,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思维厘清的过程,就是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第

三、注重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学习方法的掌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胜过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通过巧妙的方式表扬学生,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无形中也感染了学生注意表达时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与逻辑性。

总之,新课程是给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提出的新挑战,也是新机遇。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积累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3.

[2]顾桂斌,严东来.观念刷新: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支点.中学数学(武汉),2002 [3]章建跃.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2001,(10).

[4]李吉宝.论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方向.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4.[5]方明生,水原克敏.课程自由化的若干课题及对策的思考.全球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张桂霖.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J].教学天地,2009,(3).

第20篇:新课改下物理教学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

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首先,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教育的一个很大不足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的话,新的课改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更爱学习了,更爱学校了!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其次,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议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口头语之一,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任课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驾驭课堂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

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在新疆全面展开。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形成的教学惯性和思维惯性,使得我们容易忽略对课改新鲜的理念的领会和灵活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因而教师在新课改中也面临着专业提升。

1.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为了适应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应不断调适自己,坚持不懈地谋求自我发展,改善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师这一职业不仅要“益人”,而且还要“益己”;不仅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自身的发展”;不仅要为学生健康的身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社会生活服务,也应该为自身的美好生活服务,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会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攀登高峰。

2.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在新编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教材中,知识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学方案,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宜的安排,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3.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更新专业知识。新课程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描述更深入、准确,同时还增加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知识:如

多普勒效应、相对论、统计学思想、熵变等。教师只有首先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以此为基础对知识进行灵活迁移,进行创造性教学。而大部分教师在大学毕业后,没有再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造成教学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这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成为我们的专业发展的舞台,就要提高自己对物理教育的理解,丰富物理学科的修养,得到人才培养与成绩的双赢。其次,掌握实践性知识。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是“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中学物理教学要尽可能从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题,使学生有学习物理知识的渴求,并用所学到的知识观察生活社会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广泛的科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体活动知识。最后,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孩子的/心灵归宿”。

4.改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行为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新课程,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目前,学生学习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它是以听讲和习作为基础的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它是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的学习,两者各有利弊。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掌握驾驭不同教学方式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不同智能。

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上好一堂课的催化剂,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总之,高中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学习研究高中新课程,做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带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新大纲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核心、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新大纲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⑷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分层教学英语心得体会.doc》
新课改下分层教学英语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