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2021-06-0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2014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河南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河南省置换研修项目初中历史学科集中培训班。这期间,几十位专家学者的谆谆教诲,如涓涓溪流滋润着余干涸的心田,使余受益匪浅。恩师的启迪,自不免使余思想上风云激荡,对平素的课堂历史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收获了点滴心得,现略呈于下:

余窃以为,一个老师上讲台之前,有几个问题必须首先要搞清楚。 第一个问题:教什么?

余曾作《关于历史学科教学的心得体会》一文,文中谈到余目前所教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存在着巨大的缺陷:1)出于按照主题式模块化编排教材的需要,编写者人为地删选历史知识,将自认为符合该模块主题的组合在一起,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历史事件的顺序错乱。同时,也使得有的历史知识本应被编进教材,却因其自认为与模块主题不符,而被剔除出教材。2)历史知识扭结杂糅。3)同一个知识点的许多相关知识被肢解,如一颗颗晶莹闪亮的珍珠一般零零星星地散见于诸多章节之中,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系统性认知的缺失。例如,八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历史知识的编写便是如此,其相关知识被分别编排进了第

18、

21、

23、24等课之中,那怎可能让学生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呢?纯属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那么,面对如此教材,作为老师教学生就应该教他们如何将教材中所颠倒的重新再颠倒回来,将教材中所剔除的为学生补充完整,将教材中扭结的杂糅的错乱的进行重新整合,从而使学生能够理清人类历史的发展顺序,准确地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使其能够了解人类历史的全貌,还原人类历史的真相,在其脑海中,能够形成清晰地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构建起自己的大历史观。一句话,能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真正的历史。

该教材的第四个重大缺陷是思想性学术性政论性为正统意识形态服务的奴性色彩过于浓烈,相应地,历史本身的故事性趣味性则十分寡淡。如果一个老师依此教材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话,那么他的历史课堂一定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的,或者是在座学生各种形神兼备各种怪现象层出不穷的。即,该课堂吸引不住学生,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学不了什么。现实生活中,这些我们难道见得还少吗?因此,作为老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就应该淡化思想性学术性政论性为正统意识形态服务的奴性等方面知识的灌输,道理显而易见:一个正常的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官僚,不需要那么多无聊无耻的政客,不需要那么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孩子们将来也不可能人人都去做学问,人人都去搞研究,人人都去钻那故纸堆,人人都去皓首穷经,人人都去做那百无一用的书生。学生需要实际的学问,学生需要的是在学习中掌握切实有用的知识与技能,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多丰富历史课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首先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对历史、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兴趣就是灯塔,它会指引着学生自己去追求自己本身所真正想要的知识与能力,去真正地在学习中获得未来现实生活中对己身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求之者。”诚所谓也。

第二个问题:怎么教?

如前所述,教这样的教材是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去照本宣科的。那么,作为老师,上课之前,首先就必须要充分地备课以进行教材的重新整合,或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该调整顺序的一定要调整顺序。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就经常这样做。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我是按照夏朝史、商朝史、西周史…….明朝史、清朝史的时间顺序来讲的。在讲世界当代史部分时,我也完全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将其分成了三个总章、七个小节来讲的,三个总章是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七个小节分别是战后美国、战后西欧、战后日本、战后苏联、战后东欧、战后第三世界与中东问题。

第二,一定要将被删除的使正常历史不能衔接起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一定要将“东汉史”与开元盛世之后至北宋建立期间这200多年的历史知识教给学生,历史是不能断裂的,因为历史从未中断过,人为地割断历史应视为犯罪。

第三,一定要将星罗棋布散见于各章节中的珍珠重新连串起来,使其成为晶莹闪亮的珍珠项链。即老师给学生的一定得是珍珠项链,而不是就珍珠还给珍珠,那老师的作用还体现在哪里呢?另外,重新整合时须补充完整的仍一定要补充完整。下面,我仅以自己重新整合过的“古代罗马”为例予以说明: “五.古代罗马

1.约公元前754年,罗马开始建城。※西方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比喻成功需要年深日久的积累。 2.“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3.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最初,它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两名执政官,都由贵族担任,而统治实权则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因此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奴隶制贵族专政的国家。

4.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64年---前146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征服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

5.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6.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在罗马实行军事独裁,因触动了元老贵族的利益,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7.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了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实际上成了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中国古书上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8.通过连续的军事扩张,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西起不列颠,东抵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地中海也成了它的内湖。

9.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的加强,社会环境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因而,历史上将罗马帝国初期的200年间,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罗马圆形大剧场:建于罗马弗拉维王朝

§ 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意思是: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或者指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 拉丁语

罗马人使用拉丁语,是用字母拼写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与汉语拼音等所使用的字母都是拉丁字母。

10.从公元3世纪起,由于经济衰落、人民起义和蛮族进攻,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也称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都城,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都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也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和西欧上古历史的终结。东罗马帝国则继续存续到1453年。”

第四,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的作用,使自己的课堂既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又充满活力、快捷高效。我曾连续三年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不间断地进行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我觉得,要达到上述目的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机、生、板”四位一体的有机融合与完美统一。“人”即教师,就是指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机”即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就是指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声电光能等各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容量大知识储备丰富等方面的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增大课堂容量,向45分钟要效益,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生”即学生,就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毕竟是在教学生学,毕竟是以学生能够学会全部知识充分掌握知识以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会的知识并将其最后自化为自己的素质与能力为终极目的的,那么,自然就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并以最终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学生完全掌握捕鱼之术为本旨。“板”即黑板。多媒体毕竟是辅助教学设施,既然如此,那它就是有弊端的,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它不可能将老师要讲的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荧幕上,荧屏毕竟空间有限,自然容量便是受限制的,更重要的是,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师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交融,那么,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有教学灵感的火光迸溅,而这是老师需要及时地将其板书给学生的,此外,课堂上学生也要做各种各样的练习,自然也要用到黑板。总之,黑板的作用不可忽视,不能以白板完全取代黑板。最好的策略也就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四者做到四位一体,完美统一。

三年的实践,余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即运用多媒体之后,课堂容量增大的同时,需要学生抄的东西也多了,而学生做笔记也比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勤快的多了,但是,如此一来,课堂上的许多时间都浪费在了学生的抄写与做笔记之上了,反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常常有学生抱怨说:哎呀,这课上的怪有意思,就是讲的太少了,学的东西不多,云云„„这就是实证。余曾为之苦恼多日,培训以来,经老师的指点与与同学们的探讨,余有茅塞顿开之感。余决定今后尝试着将自己整合过的所要讲的内容以教学预案的形式于上课之前提前发给学生,以此为蓝本,由学生先预习,再上课,以最大程度地压缩学生抄写和做笔记的时间,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自己的课堂真真正正地“高效”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还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心得,见识浅陋,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雅正。

推荐第2篇: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实效性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实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出的反应,是最常见的师生交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现状与学生反应”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善意的、赏识的、平等的、客观的、幽默的、风趣的、博学的„„不喜欢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讽刺挖苦的、固执己见的、机械单调的、不置可否的、偏心的、一味追求所需答案的„„调查分析表明,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很强,对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的需求特点明确。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明确需求也反映出教师日常的课堂评价语言随意性比较强,对学生的心理反应关注不够的问题。关注课堂评价语言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教学行为、评价方式的变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课堂评价语言的实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职业自觉性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课堂评价语言才能是善意的,才能引导学生心智发展。其次,将师生人格摆在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虽存在专业知识上“闻道”先后的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只有将自己的人格真正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准确公平地评价学生。再次,要研究、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里要注意观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中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评价。最后,要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倾听是一种尊重、一种修养。教师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是一项特殊的职业要

求和道德责任。倾听可以使评价及时、贴切。如果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其评价也会是敷衍了事,没有实效。

二、遵循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赏识性原则:“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现在的学生感受力很强,他们重感情,强烈要求别人重视自己。每个学生心理上都有一架天平,时时对教师的爱心进行衡量。

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原则: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不等于不管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一味地表扬同样不利于学生发展。恰当的评价,能启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情感,使其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发展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和尊重。

时代性原则,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课堂评价语言应体现时代的主旋律。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评价语言,能使教师更加贴近学生,也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进而完善社会属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艺术性原则:“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

三、探索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延迟评价法。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因此,可以采用延迟评价法,即推迟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从容自如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互相启发、畅所欲言。

激将评价法。适用于学习有潜力、好胜心强而一时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注意力未完全集中在学习上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可以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放大闪光点评价法。教师充分赏识自己的学生,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学困生”,要用“放大镜”去看,用“扩音器”去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充满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肢体语言评价法。对于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交流的学生而言,用肢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总效度=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的一种,脸上没有笑容的教师是极不受欢迎的。

榜样引导评价法。“看到榜样的言行受到奖励,要比只看到榜样的言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到错误的行为受到批评。也能有效地遏止学生进行错误的尝试,并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发挥两种“榜样”的作用。

四、积累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经典语言

赏识激励类:“这位同学思路清晰,值得大家学习!”“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启发引导类,“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具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好吗?”

鼓励创新类:“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新颖。”“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引导会学类:“你倾听了大家的发言,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你真会学习。”“他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帮我,去查阅资料,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肢体语言类: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互相对拍一下手掌。

学科迁移类:“单就一件事来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容易导致偏颇,应综合分析,并看其主流。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这样的方法评价我们身边的人?”

推荐第3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2017-08-30 06:31:11 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8期

谭方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角度,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自觉地将这些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1.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且相互联系的,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主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識体系。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涉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制度,这些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图1就较好地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线脉络。

2.注重历史事件的关联

要关注历史的古今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早已被废除了,但其历史影响一直得以延续到今天。分封制的历史遗存影响到中国的姓氏和地名,很多姓氏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今天不少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的诸侯国的国名,如山东简称为鲁、山西简称为晋等。宗法制被废后,留下不少宗法观念,包括: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的思想观念;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修建、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的社会习俗等;当然也滋长了裙带关系、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气。还要关注历史的同期关联和异期关联。同期关联即同一时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联系,同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官吏任免方式之间的联系,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等。异期关联即不同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封建与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秦汉郡县制与元代行省制、科举制与官僚政治等。

3.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

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分权的思想,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也有着根本区别。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产物;明朝内阁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

4.重视历史地图的使用

如学习秦朝疆域图,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秦朝政局的特点:实现全国的大统一,珠江流域、西南地区首次纳入中国版图。②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③秦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北方沿边境一带设郡较多、南方相对稀少,目的是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④秦朝长城的规模: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二、展开多向思维,强化历史解释 1.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

如:秦修长城一事,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结合下面的材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尸骸相支柱。”——秦朝民谣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 “秦人北筑长城,畏其南下,防之愈严,则隔绝愈甚。”——乾隆皇帝语 “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孙中山语 “孟姜女用眼泪拆了帝国的墙角。”——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

“修建长城,是古代人类反战争、保和平、求生存和发展的伟大战略。”——网友

多角度的解读既能还原历史,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深层次发现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隐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之中,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探求历史问题,不能包办代替。如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但西周实行分封制,维持了至少200年的稳定统治,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什么原因?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大家都会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寻找原因,有没有考虑过,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即黄河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因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3.全方位辨析历史概念

如古代政治制度的重点特点之一是家国同构。它是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本质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系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找寻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原则。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若干史料中得出历史史实,在若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史料的权威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运用史料的科学性、解读史料的客观性,避免出现过度运用史料、歪曲史料及孤证不立等现象。

1.图片证史

很多图片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它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无需更多的语言描述。如明朝服饰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设计并取名的,从服饰的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政局的统

一、皇权的至上,可以借助图片理解明初政治制度。

2.地图证史

图2是从周到元的四幅地方行政区划图。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四幅图的历史时段及相应的地方行政制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名家证史

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可以直接运用,因为这些都是在反复比较、判断、分析之后才得出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度。如:关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的描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这些描述说明了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4.史料探史

史料中也不乏非史家所作,如旁人描述、时人日记、媒体报道、家谱族谱、文学作品、后人整理等,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判断、分析。

四、挖掘制度精髓,培育家国情怀 1.制度自信

中国古代有很多制度都是世界领先的,为后世历代及各国所沿用,这些制度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如:秦朝所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为此,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治黑暗、朝政腐败是一般人的印象,但在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2.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古代中国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说:“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历史关键时刻,制度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薛明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谈到:“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文中反映了科举制的三个创新点: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制度监督

单卫华等的《中国廉政文化史》说到:“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反映了秦朝监察制度显著特点:监察制度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

4.主流价值观

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古代各个时期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主流价值观,这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如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社会习俗,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同情、宽容的待人观念。这些都是今天仍要弘扬的。

五、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1.掌握重要的唯物主义观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偶然性与必然性、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辩证的观点把握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利用唯物史观梳理历史 如: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按照唯物史观可进行如下的梳理:

(1)演变历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汉到明清)。

(2)演变特点

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②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③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⑤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王朝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①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社会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这些梳理中,包含继承与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象与本质、辩证分析等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等史学方法。

3.切忌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在运用唯物史观时常犯的错误有:

(1)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过分夸大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绝对化思维: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敌即有,非此即彼,善恶两分。 (3)以偏概全:只看到局部,不顾全局。

(4)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

总之,核心素养与中学课堂的有机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中学老师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出最有效、最有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注:本文为第三批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史学阅读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项目编号:120163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第4篇: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

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

小学数学 “探究式” 四环节教学策略 新授课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操作要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要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学目标: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

操作要领: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回顾学习收获。 练习课教学策略

1.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回忆再现新授课中有关的知识及方法。

操作要领:围绕前面学习的内容(知识、方法)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也可以是典型的一道或者是一组习题;还可以通过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提出相关的问题。 2.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教学目标: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

操作要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设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应用性或提高性练习,学生逐题练习,及时订正。 3.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我达标性的独立练习,进一步强化“双基”,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操作要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测试题。测试题可以是以测试纸的方式呈现,也可以课本上或基础训练(伴你成长)上的习题作为测试题。测试题尽可能一次性呈现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全班或小组检查的方式批阅,也可以由教师在课下集中批阅。对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个别问题要由学生自己订正。 4.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所练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地归纳梳理,完善认识、感受收获;通过课外延伸作业,强化“双基”,培养有关的能力。 操作要领:

l.师生共同总结所练习的内容和收获。一是反思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提示应

注意的问题;二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三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进行评价。

2.可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可以是巩固“双基”为主的书面练习,可以是小制作、小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也可以是探究新问题的预习性作业。 复习课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教学目标:沟通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提高复习效率。 操作要领:将现实生活与复习的数学知识相关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简明艺术地点出知识与情境的联系,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复习状态。 2.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

操作要领: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整理;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展现整理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再建构,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操作要领:先呈现能代表知识块重难点的典型例题、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析疑解难和重点强化;再呈现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解决问题等有层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操作要领:呈现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测试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

临沂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 1.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引发问题,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所可能发生的种种现象及结果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

操作要领:以小组或以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3.制定方案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猜想假设,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为科学验证做好铺垫。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已的计划或方案。在本步要注意发挥教师引导、指导、点拔的

作用。

4.实施探究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依据研究计划或方案开展探究活动,验证猜想假设,得出科学结论。

操作要领:依据方案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探究活动,来验证猜想假设。在活动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让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活动起来。 5.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加深对科学结论的理解。 操作要领:一般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展示与交流,在统一思想、得出结论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6.拓展创新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关注与本课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问题等。

二、“探究—体验”式课外实践教学策略 1.确立活动主题

学习目标:结合实际,确定课外实践活动的主题。

操作要领: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资源、学生特点等实际,与学生共同筛选要开展的课外实践内容,并由师生或学生自己确定研究的主题。 2.自行制定方案

学习目标:围绕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操作要领: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思考,自行确立比较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方案实施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主题内容的大小来定。 3.自主开展活动

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方案,经历自主探究活动。

操作要领:依据制定的方案,学生自行借助各种资源和手段开展活动。学生通过活动获取大量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比较、判断,形成初步的成果。活动应突出自主性,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展示交流成果

学习目标:在自主活动后,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达到成果的共享。

操作要领:各个主题小组把获得到的成果用最明确、简练、精彩的方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5.拓展与创新

学习目标:应用所获得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操作要领:学生根据研究成果或科学结论,对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有创意的解释或提出解决的方案、建议等。

推荐第5篇: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

2016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社会

图1 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

A 黄帝

B舜

C禹

D启

图1

2.孔子曾编写了一部记载鲁国的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都洛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为三家分晋 2.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 C秦始皇修骊山陵墓

D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3.《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衣服即可,不需要其它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A赏罚分明突出法治

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4.“他在位期间成功的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名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5.图2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了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图2 6.”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之下,遍地荆臻,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其中的“我”是指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7.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期间,担任后卫的9000名土尔扈特部勇士,在于追兵的殊死搏斗中全部壮烈牺牲,当时的追兵是指

A沙俄军队

B英国军队

C倭寇

D葡萄牙军队 8.图3是某一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的条约,他的签订,标志着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1942.4.28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统一式样制定于

A中共一大召开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中共八大召开

11.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12.图4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图4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图4 14.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至今已召开23次,其中第九次会议于2001年在中国哪一座城市举行? 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杭州

15.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湖,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非欧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6.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几乎都存在,

在古代,图7所示的区域主要传播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7.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他提出的六条措施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A巴黎公社的成立

B英国的宪章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18.这次革命的影响之大,被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次改革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帝国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废除农奴制

19.一百年前的凡尔登战役,造成法德交战双方70多万人的惨重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结果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当时,德国所在的军事集团是 A反法西斯同盟

B协约国

C同盟国

D法西斯同盟

20.图8是九年级一位学生搜集到的关于某一条约的部分 内容,据此内容,可知该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合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条约》

图8 21.“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这条河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该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到各个港口到欧洲的航程,连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这条航道是 A隋朝大运河 B元朝海运航线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22.“如果说十月革命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

23.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的国家,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格限制的态度。美前总统克林顿说:“通过这种技术来复杂人类,是危险的,应该被拒绝。”“这种技术”出现于A启蒙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子时代 D信息时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第Ⅱ卷共4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2分,共 50分。

24.(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 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 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

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

,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行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6月25日人民网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6月25日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2分)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2分)

(2)结合图9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1分)请写出这 些物品的主要产地之一?(1分)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2分)

(3)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与哪个朝代?(2分)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分)

27.(14分)下列材料摘编自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

材料一 二三十年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一种立志,就是在闭户自读的时候,总想入学、中举、点翰林。以后还要做大官。我今天希望诸君的,不是那种旧思想的立志,是比那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的志还要更大。中国几千年以来,有志的人本不少,但是他们那种立志的旧思想,专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和近代的思想大不相合。近代人类立志的思想,是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

(1)材料一中“中举、点翰林”所反映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是什么变化?(2分)孙中山希望学生在立志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2分)

材料二 我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世界极有名的人,不全是从政治事业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权上一时极有势力的人,后来并不知名的;有极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范围之外的。简单的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劝学生应该如何立志?(1分)请从中外科技发展历史上各举一位“名望高大”的人物(2分)孙中山一生所做的大事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这还不是件耻辱的大事吗?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最先的是到美国,次是到欧洲各国,最多的是在日本。极盛的时候,人数有三万多。因为世界上无论那一国,没有在同时候派往到一国的学生,有这样多的人数,怎么样去图国家的富强?我们要图国家富强,必须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公同向前去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只知道要自己到什么地位,不知道国家到什么地位。这个要中国富强的事务,就是诸君的责任;要诸君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的希望。

(3)当时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为什么“最多的是在日本”?(3分)结合材料三,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的?(2分)

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1971.10.28)

(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2分)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6分)

(2)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2分)

29.(12分)下列材料摘自美国《独立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利,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建立政府主要是保证人民的哪些权利?(2分)当时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包括哪些人?(3分)

材料二 我们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说明我们的严正意向,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他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他们完全有权作战,缔合、结盟、通商和独立国家有权去做的一切行动,,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信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

(2)“这篇宣言”发表后,“我们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2分)“这篇宣言”是由哪一权力机构发表的?(1分)

(3)自1776年以来,“人人生而平等”作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作为人们的信念和理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在这一原则影响下,18世纪末期的法国,19世纪中期的美国所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各是什么?(4分)

答案

选择题:

1-5 CBADC

6-10 ADADC

11-15

BCABC 16-20 ABABD 21-25 CACBD 非选择题:

26.(1)路线:从泉州港出发,经西沙群岛,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2分)工具:指南针(2分) (2)物品:瓷器(1分)产地:哥窑或景德镇(一点即可)(1分)部门:市舶司(2分) (3)朝代:汉代(2分)意义: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2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7.(14分)(1)变化:规定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卷问题八股文(2分)(答出八股取士也可)思想: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2分)

(2)立志:要做大事,不可做大官(1分)例子:举出中外科技名家各一位即可大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答成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亦可)

(3)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强国,比中国先进(2分)日本是中国的近邻(1分)不可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要主动担负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大力创新,积极为祖国发展做贡献。((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8.(12分)(1)周恩来(2分)事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尼克松会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6分)

(2)事件: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2分)原因: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许多友好国家的支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 29.(12分)(1)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分)居民:除英国移民和印第安人外,还有来自欧洲其它国家的人以及黑人奴隶(3分答出三种人即可) (2)国家:自由和独立的国家(2分)机构:大陆会议(1分)

(3)法国:《人权宣言》(2分)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2分)(答出一个文献即可)

推荐第6篇: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

2016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社会图1 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 A 黄帝

B舜

C禹

D启

图1

2.孔子曾编写了一部记载鲁国的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都洛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为三家分晋 2.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 C秦始皇修骊山陵墓

D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3.《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衣服即可,不需要其它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A赏罚分明突出法治

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4.“他在位期间成功的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名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5.图2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了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图2 6.”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之下,遍地荆臻,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其中的“我”是指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7.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期间,担任后卫的9000名土尔扈特部勇士,在于追兵的殊死搏斗中全部壮烈牺牲,当时的追兵是指

A沙俄军队

B英国军队

C倭寇

D葡萄牙军队 8.图3是某一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的条约,他的签订,标志着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1942.4.28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统一式样制定于

A中共一大召开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中共八大召开

11.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12.图4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图4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图4 13.2016.04.12,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图5所示的工具书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这反映了

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图5 14.“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定的基础,该计划的第八大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互联网技术 15.“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行动准则,结合图6指出: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正式把“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种新思想提出来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邓小平

图6 16.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至今已召开23次,其中第九次会议于2001年在中国哪一座城市举行? 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杭州

17.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湖,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非欧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8.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几乎都存在,

在古代,图7所示的区域主要传播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9.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他提出的六条措施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A巴黎公社的成立

B英国的宪章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20.这次革命的影响之大,被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次改革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帝国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废除农奴制

21.一百年前的凡尔登战役,造成法德交战双方70多万人的惨重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结果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当时,德国所在的军事集团是 A反法西斯同盟

B协约国

C同盟国

D法西斯同盟

22.图8是九年级一位学生搜集到的关于某一条约的部分 内容,据此内容,可知该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合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条约》

图8 23.“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这条河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该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到各个港口到欧洲的航程,连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这条航道是 A隋朝大运河 B元朝海运航线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24.“如果说十月革命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

25.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的国家,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格限制的态度。美前总统克林顿说:“通过这种技术来复杂人类,是危险的,应该被拒绝。”“这种技术”出现于A启蒙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子时代 D信息时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第Ⅱ卷共4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2分,共 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 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 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

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

,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行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6月25日人民网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6月25日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2分)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2分)

(2)结合图9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1分)请写出这些物品的主要产地之一?(1分)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2分)

(3)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与哪个朝代?(2分)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分)

27.(14分)下列材料摘编自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

材料一 二三十年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一种立志,就是在闭户自读的时候,总想入学、中举、点翰林。以后还要做大官。我今天希望诸君的,不是那种旧思想的立志,是比那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的志还要更大。中国几千年以来,有志的人本不少,但是他们那种立志的旧思想,专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和近代的思想大不相合。近代人类立志的思想,是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

(1)材料一中“中举、点翰林”所反映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是什么变化?(2分)孙中山希望学生在立志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2分)

材料二我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世界极有名的人,不全是从政治事业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权上一时极有势力的人,后来并不知名的;有极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范围之外的。简单的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劝学生应该如何立志?(1分)请从中外科技发展历史上各举一位“名望高大”的人物(2分)孙中山一生所做的大事是什么?(2分) 材料三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这还不是件耻辱的大事吗?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最先的是到美国,次是到欧洲各国,最多的是在日本。极盛的时候,人数有三万多。因为世界上无论那一国,没有在同时候派往到一国的学生,有这样多的人数,怎么样去图国家的富强?我们要图国家富强,必须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公同向前去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只知道要自己到什么地位,不知道国家到什么地位。这个要中国富强的事务,就是诸君的责任;要诸君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的希望。

(3)当时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为什么“最多的是在日本”?(3分)结合材料三,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的?(2分)

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1971.10.28)

(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2分)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6分)

(2)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2分)

29.(12分)下列材料摘自美国《独立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利,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建立政府主要是保证人民的哪些权利?(2分)当时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包括哪些人?(3分)

材料二 我们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说明我们的严正意向,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他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他们完全有权作战,缔合、结盟、通商和独立国家有权去做的一切行动,,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信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

(2)“这篇宣言”发表后,“我们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2分)“这篇宣言”是由哪一权力机构发表的?(1分)

(3)自1776年以来,“人人生而平等”作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作为人们的信念和理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在这一原则影响下,18世纪末期的法国,19世纪中期的美国所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各是什么?(4分)

答案

选择题:

1-5 CBADC

6-10 ADADC

11-15

BCABC 16-20 ABABD 21-25 CACBD 非选择题:

26.(1)路线:从泉州港出发,经西沙群岛,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2分)工具:指南针(2分)

(2)物品:瓷器(1分)产地:哥窑或景德镇(一点即可)(1分)部门:市舶司(2分) (3)朝代:汉代(2分)意义: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2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7.(14分)(1)变化:规定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卷问题八股文(2分)(答出八股取士也可)思想: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2分)

(2)立志:要做大事,不可做大官(1分)例子:举出中外科技名家各一位即可大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答成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亦可)

(3)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强国,比中国先进(2分)日本是中国的近邻(1分)不可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要主动担负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大力创新,积极为祖国发展做贡献。((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8.(12分)(1)周恩来(2分)事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尼克松会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6分)

(2)事件: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2分)原因: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许多友好国家的支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

29.(12分)(1)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分)居民:除英国移民和印第安人外,还有来自欧洲其它国家的人以及黑人奴隶(3分答出三种人即可)

(2)国家:自由和独立的国家(2分)机构:大陆会议(1分) (3)法国:《人权宣言》(2分)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2分)(答出一个文献即可)

推荐第7篇: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2013年4月17-19日,我校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教学活动围绕“探索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主题,以教学观摩的形式,由各教研组推荐一位老师进行授课,其他老师听课后,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后,学校安排了黄佑江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的培训后,,深有感触。再结合教学开发周我们理综组所听的侯雪艳老师所授的课,听课后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习和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

二、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三、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

四、从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实验。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各种实验活动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练习的可操作性与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5、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7、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使学生愿学。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第8篇: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 学。

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假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题目不是内容不科学,数目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进步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进步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推荐第9篇: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心得体会

9月18日听了李校长的讲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后,深有感触。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培训,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

二、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三、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

四、从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实验。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各种实验活动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练习的可操作性与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5、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7、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使学生愿学。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第10篇:探究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堂文字实录

有关教学有效性方面的评价

宣城四中余永华

学习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堂文字实录后,觉得本课在有关教学有效性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合理调整教材内部顺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学情采取倒叙式顺序,由果溯因。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入手,在第一时间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起到引人入胜之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思考历史的习惯。

2、灵活安排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从学习内容特点出发,灵活安排多种学习活动,打破历史课堂单一的师讲生听、生记的局面,让学生自己动眼、动脑、动心、动嘴,使课堂学习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问答法。本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形成一串问题,构成问题链,让问题之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历史脉络、建构知识网络,特出示了以5个问题:1.唐朝的主要水陆交通路线怎样,请你说出几条路线的起止点?2.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3.唐朝与日本交往开始于何时?唐朝文化对日本有何影响?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有何贡献?

4、唐朝和新罗交往史实有哪些?

5、玄奘何时西去何方取经?回国后依据自身经历著有什么书?此书有何价值?

2)讨论法。本课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能从对唐与三个国家交往的内容的分析,得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第三个特点,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法。这种讨论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形成了热烈的局面,又激发了学生思考,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3、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本节课教师作了精心备课,恰当地把《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引入课堂。我们知道歌曲为初中生所喜爱,并能活跃课堂气氛,传达特定的精神和情感,起到特殊的历史教育作用,使历史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的课堂。

第11篇: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有不当之处恳请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运用一定教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谋略,它既包含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式、教学途径和教学措施。

二:探究内容

本人侧重从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教学原则、学生水平、知识内容、学习反馈、教师能力六方面探讨化学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是三维的。教学目标包括与学生智力、技能发展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形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是学生发展必备的基石;与学生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有关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策略。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 1.就“知识”目标而言,在教学时必须注重以下策略:(1)因教学时间和知识体系所限,期望学生在所有内容上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选出那些对促进学生形成思维能力有价值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通常对那些“拓展视野”的知识点到即可。(2)从理论上讲,学生要达到较高水平的认知,必须从较低水平开始。但所有重点知识的较高认知水平(如综合水平)无一例外地由低到高逐级推进,机械而费时,并不是最优的教学路线。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作系统设计,从纵向深入外(如从“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到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必须注意横向迁移(如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到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简缩学生的思维历程,力求提高教学效益。(3)因学生接受能力所限,有时同一知识点往往分阶段重复出现(如化学用语等),其难度、深度和复杂性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区分同一知识点的单元目标和最终目标,在教学进程中把握分寸,适度地加深和提高;

2.就“技能”目标而言,化学教学中侧重表现为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应的心智技能。在技能教学中必须考虑以下策略:

(1)教师要在“怎样做”的指导上下功夫,以规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掌握操作要领,并不断强化,使之趋于熟练。

(2)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协调身体的肌肉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活动,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学生结合实验现象积极进行科学思维。 (3)设计实验习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练习机会。

3.“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达到,必须配以针对性的测验。测验的编制应以目标为依据。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侧重于对认知过程的认识与参与,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教学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必须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必须重视以下策略:

1.充分挖掘化学教材本身蕴藏的大量情感因素,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他们逐渐从被动地接受、作出反应到主动追求,形成价值观念,直至“内化”成品质。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言传身教,使学生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积极情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促发他们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个性品德。

在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内涵,是学生感受人类是地球的主人,要从内心深刻的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切身的行动起来!大家请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二、根据教学原则构思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设计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教学原则包含的内容很广,层次也不同。将一般原则与化学学科特征、化学教学经验融合后提炼而成的教学原则,则是具有明显学科性和教学指向性的指导性策略,如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等等。

(一)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要求教师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独特作用。这里讲的“实验引导”,指的是在学生做实验、观察演示实验和实验挂图以及听教师讲述实验史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事实,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思维”往往与“实验引导”同步进行,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深入。同时,抓住实验中出现的典型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等等。引导学生从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进行科学思维,有助于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这一点对于初中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应能量还原课本实验,也可以在做完实验之后,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在线还原。进一步落实实验带来直观体验。

(二)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要求教师在归纳共性的同时,注意揭示特性和反例,使学生掌握系统、完备的知识、面对繁杂的化学事实,归纳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学习气体的制备后,根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具体规则就能够掌握气体集体的制备方法。可以使许多复杂、离散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有序。有些知识点文字较多,学生不好记忆,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顺口溜。

(三)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要求教师重视解题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基础阶段,“定套路、讲例题、做习题”的形式化训练必不可少,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解题基本功。例如,化学计算种类繁多,但“列已知、设未知、找关系、解方程”这一基本格式有广泛的适用性,经常性的规范化训练,能完整而清晰地反映学生解题的操作程序。又如,对一些复杂的化学问题,借助“差量法”,“守恒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等技巧予以简化,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但是,平时教学如一味追求“技巧”或某些“万能公式”,不免使学生的思维因定势而“钝化”。偏重形式训练,会使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适应变化中的化学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灵活、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学会情境思维,即较少地依赖熟悉的解题模式而通过阅读、组合、类比、联想等方式加工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四)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运用化学语言体现化学思想。化学语言系统的形成,是化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特征,它既是交流化学信息的载体,又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方式逐步引入化学语言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阶段,多用生动、具体、浅显的自然语言和比喻、列举等形式说明化学概念;先学会用文字表述化学反应,再逐渐过渡到符号组合。到高年级,化学概念、原理和反应的叙述趋于简约、概括,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采用化学语言概括化学过程,描述物质结构将逐步成为一种主要方式。

三、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构思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关。教师必须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为制定教学策略的准则,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发展目标的高度、教学节奏的强度、习题和测验的难度等方面做到“适度”,既不使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努力,也不让学生因“吃不饱”而挫伤积极性。从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使一定的难度和高度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和达到的潜在能力上,使他们经常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情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视学生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习题训练强度。在具体操作上要各有侧重:

(一)对优等生居多、整体学习水平较高的班级而言,由于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形成“思维链”的能力,因而可考虑采用明(直接了当引出课题)、快(教学节奏强)、多(问题呈系列)、变(习题变式丰富)等方式进行教学,立足基础,重在引伸,启迪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学测评的重点放在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上。

(二)对学习基础和发展水平中等的班级,教师必须重视课本,按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有序地组织教学,力求通过多种方式理清知识线索,挖掘知识内涵,形成知识网络;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对整体学习水平较低的班级,重在三方面考虑教学策略:一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思维;二是对教学内容作精加工,采用“小步子”方式循序渐进,经常“回头观望”,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三是发现学生因新旧知识“衔接”不良难以迁移时,教师应即时制定针对性的复习对策,如讲解“中介性”知识帮助学生“过渡”,要求学生自学指定材料,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和补充实验等,以弥补不足。对降低要求情况下仍然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师应予个别辅导。力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替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有一些知识不是很好理解,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如家庭小游戏的引入,在家庭小游戏中,这样就将课本知识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即学的轻松愉快又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如:在讲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是可以做清洁力比赛的小游戏。在讲酸的通行时可以做柔软的骨头小游戏等。

此外,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因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制定教学策略时也应分别对待: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经验型抽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图表、实物、模型、参观等直观手段的作用,尽量做到从实验现象和实物展示中揭示化学概念,解释化学反应导出化学原理,也可结合化学游戏、自编卡片、口头竞赛等形式将相对集中、抽象和枯燥的化学用语变得分散、具体和充满乐趣。

四、根据知识内容构思教学策略

不同类型化学知识各有特点,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应予考虑。

(一)对化学基本概念而言,力求讲解通俗又不失科学性,重点放在分析定义的关键字词,揭示概念的内涵,引导学生列举概念的外延,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关物质性质、变化、实验等方面的概念,宜突出直观,注重实验引导;有关物质微观结构方面的概念,宜采用形象比喻、模型展示、挂图分析等方式讲解;有关化学量、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方面的概念,可通过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等途径,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对化学基本原理而言,因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教学时必须分两步走:一是讲清原理,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直接感知到的具体实例进行归纳,或通过演绎的方式进行联系,以引出新的化学原理,讲解时力求突出形象性和论证性,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原理,严格的推导帮助学生掌握原理。二是应用原理,在讲清原理内容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结合各种化学问题,特别是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化学原理去分析并作出合理的阐释。值得指出的是,在应用原理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三)对化学实验而言,总的要求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心理品质。实验类型不同,教学策略也有差异:课堂演示实验要求教师结合实验现象设置一系列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指导,课前检查提问,课中巡回指导,课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揭示实验本质。

(六)对化学计算而言,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下策略:一是引导学生明确化学计算的化学依据,如化学反应、化学定律和化学公式等,以此获得化学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合理推断的前提条件,以区别于单纯的数学计算;二是训练学生运用教学工具的能力,包括建立等量关系、方程变换、数字运算、估计简化、过程表达、答案检验等,使学生熟练化学计算的规范格式;三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使学生通过计算了解更多的化学思想;四是改变化学计算相对分块集中的编排,分散难度,逐步提高,在定性为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逐课落实计算,以计算带知识,以知识促技能。

五、根据学习反馈信息构思教学策略

来自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及各类测验中有关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形成能力水平的信息,对教学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一)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表情、踊跃程度和抽查结果,可粗略地估计出全班同学对问题的理解。当大多数学生对问题一筹莫展时,必须考虑到问题的要求是否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此时可作适当提示以缩小范围,或设计系列问题逐级推进,消除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障碍。当大多数学生对问题充满信心并能轻易作出正确解答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问题进行转换或进一步延伸,将学生的思路继续引向深入。

(二)书面作业,是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是教师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当批改中发现多数学生存在共同的错误时,应及时制定整体补救措施,如新课之前先作针对性的复习、作业讲评并作举一反三的练习等。对个别成绩突出和学习困难较大的两类学生,集体辅导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此时在作业评语上对优等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补充一些能力型题,对差生则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因人而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将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测验,当学生在某些试题上普遍得分较低时,意味着这些试题所对应的目标并未达到,因而教师必须及时分析原因,是有关的知识本身难度较高,还是自己在教学中没有讲清关键,再以此确定是降低目标要求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还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予以“补偿”。

六、根据教师的优势能力构思教学策略

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补偿可能性,因而同一种任务可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解决。这往往要靠教师发挥其长处”(这里所指的“长处”,就是教师的“优势能力”)。任何教学策略最终要靠教师去实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因而在充分考虑诸多因素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仍应“扬长”发挥。例如,善于表达的教师,可通过生动起伏的讲解,扣人心弦,设疑解疑,突破教学难点;善于动手实验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困惑时推出一些新奇的小实验,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中导出教学的重点;善于绘画的教师,则可利用鲜明、形象逼真的板画,勾画出所要认识的化学现象的外在形态和微观特征;善于分析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维坡度较大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中逐步理清头绪,激起探索的欲望,将思维推向高潮。

以上六方面探讨了如何构思化学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完美实施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的琢磨,用心的实践,我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学生。所以我们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最大潜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以期教学取得累累硕果!感谢各位教师的聆听,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2011年7月

第12篇: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激活历史课堂 实现课堂最优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教师有不同理解。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弊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有的教师认为把每件历史大事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清楚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定的习题,方便学生考试就可以了。这样的历史课堂既传统,又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学生的兴趣不大。二是有的历史教师接受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一会是小组辩论赛,一会是历史话剧表演,一会是角色扮演,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课后却是“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我认为这两类历史教学都有偏颇之处。那么我们的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怎样的历史课堂呢?我的理解是: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可以引起学生共勉的;同时,历史也不是“舞台表演”,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学生有兴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一、创置情景,激活课堂。

有效的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有效的教学情景设置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与实践性。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因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性又要考虑情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我们在讲鸦片战争一节时,可以首先对学生设问,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肇始,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是因为英国代表疏忽了吗?通过讨论得出,鸦片问题仅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的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沦为英国的附庸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一点可以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得到佐证。这一点也并不是英国代表的疏忽,而是他们为实现自身野心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一旦他们将中国禁烟运动突现的革命激情再次激活,他们的阴谋就无法得逞。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

1 国家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华民族等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不会从良心发现上去自然消失,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期望天上掉下馅饼。

二、巧设问题,落实知识。

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几乎千篇1律:“历史背景是什么?”“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件历史大事的影响、意义是什么?”甚至经常听老师问“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这些肤浅的平庸的提问、零打碎敲的提问、单调的填空式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智能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有的教师为了创新,所提出的问题脱离文本,脱离教学,如我看到的一个案例,老师在讲授“雅典的民主”时,以电影“木马屠城记”导入,颇有新意,学生兴趣盎然。可是随后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说,这个电影的主演是谁?” 学生傻眼了,回答不出,老师还揶揄学生:连这还不知道,是著名影星谁谁谁。这些假问题除了使课堂热热闹闹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回归课本,落实知识点。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素质”与“应试”两者兼顾?如何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这些问题永远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教而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此共勉。

第13篇:课堂教学反思历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我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一点反思。

一、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的,也不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和复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显得很有必要。

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动机便被激发了出来。而且在尝试中,我发现在一堂课的导入部分,如能有效地创设一种学史的情景和氛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特、模型、图片、灯、录像等直观教材开展教学 实物、模型、图片、灯、录像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直观教材。教师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再加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都要抓住时机,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取得有效的课堂效果。

第14篇: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最近以来,我们一直在上历史复习课。要上好历史复习课,很难。首先,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这一项一般是比较乏味的。鉴于以上思考,我对历史教学及复习反思如下:

首先,与时事相联系。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在今天找到历史的影子,比如,香港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及后来的瓜分狂潮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日本侵略台湾、“大陆政策”与今天台湾问题结合起来。总之,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其次,比较式学习。学生对近代史中频繁的战争的分析能力不够,不理解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条件,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战争这一类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同之处。比如,我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我把甲午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美伊战争放在一起比较着学,使学生认识到一场战争的爆发它需要交战双方原因、国际环境、导火线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通过比较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加强原有知识的记忆。第三,复习的时候选取好的线索。我在进行《屈辱、抗争和探索》的设计时,选择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分中国近代史为平行的两部分,即屈辱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抗争、探索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编织一张知识网。纵向看,是战争、条约、民族资本主发展、思想探索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从民族危机到思变、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变化的内在联系。

第15篇:历史有效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有中国历史兴趣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学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就这些问题作简单的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教于同行者。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影响和阻碍中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有:

1、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

2、陈旧式。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多媒体,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应试式。学生参加中考只有笔试,不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师不注重训练,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知识点和条条框框,语言能力很差。

4、厌教式。有些教师不能透彻地掌握教材,处理课文缺少灵活性,教学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更新知识,长年累月地重复这种教学,感到厌烦。另外,有些教师教学任务重,还有中考压力,一天忙于教学等事务之中,时间一长,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5、厌学式。学生学习死记硬背,加上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

我认为本次培训要解决的重点就是:了解网络课程培训的详细内容,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确定了总的工作目标和方针。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山区孩子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把握好每个年级的重点,处理好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求。并且为目标而努力付出,为山区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做出贡献。

通过网络课程的培训,我们的预期目标还是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了解和掌握。 我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在培训中找到更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16篇: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培训心得体会--物理

隆 志 明

于2月23日24日我参加了 学校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各地的中学物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方法,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专家和名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通过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领会到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通过理论的学习,更进一步理解学校的功能,教师的职能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观课议课,真正的领略到什么才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观摩教学,真正的领略到那些优秀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如何进行试验探究性学习。下面就我的心得体会谈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每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有独到的视野和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初中物理教学技术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畅谈中国物理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和物理教育各家之长。我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二、不断进取,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通过到几所名校的观摩活动,学习和领略到许多名师教学风格,他们各有千秋,也受益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都有的共同特点:他们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应用的得心应手。

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以及和各位专家的互动应该说是我们最快乐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各位专家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实、真诚和热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又一位名师的风采。经过理论学习,再到各中学观摩学习,我由初始的迷茫渐渐开朗,不仅要学习课程内容还要不断进取,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力争成为优秀物理教师

在这次培训中,在和全省骨干教师的交流中,开阔了视野,增进了见识,增长了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回顾这些日子的学习培训,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收获颇多。培训期间,经过专家老师的指导解决了我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许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在与其他教师交流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优秀教师,特别是我听了多位名师的教学示范课,他们灵活的教法,深厚的知识功底,把学生引入到胜景,把课堂引入到新境的高超水平都非常值得我学习。从这一过程中我接受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这些思想不一定都能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这些优秀的教学思想一定会在我今后的教学发展中,起到持续的指导作用。

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感恩、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第17篇:学习《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的心得体会

学习《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我深深体会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平实课比豪华课更具有效性。

课程改革至今,提倡怎样使教学更有效,有效课堂已成为老师们研究的方向。平实课没有太多的花样,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应用,适合不同地区开展教学;而豪华课由于课堂花费大、投入多,且有表演成分,只能作为示范课,普及意义不大。在平实课中,注重渗透几方面:

1、从日常教学行为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有效备课、有效讲授、有效指导;

2、如何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

3、如何有效激励以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4、如何有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5、如何有效示范、案例、板书。我认识到只有能普及开展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能有效体现以上几点。

二、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周教授在教学案例的展示中,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着眼于学生动手体验、实验探究到创新实践为重点。它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倡导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具有典型性。

三、有效教学应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的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思想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周教授在报告中举了不同的例子,都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无疑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教学目标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因此,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空间进行大胆设想、尝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有效教学是灵活的学习方式的体现

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完全的冷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不被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景完全听命于“标准化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之中,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好动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每一节课都是老师的心血、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导,只要策略新颖,手法灵活,具有前瞻性、推广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得到发展,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也得到了发展。

第18篇: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10级B部历史组 包绍谦

韩立福博士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我们现在所讲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中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0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一、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有位哲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1、设计启发性问题,上好导语。上好一堂历史课,导语设计十分重要。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代表人物画像,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

4、史论结合,感受成功之愉悦。“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内容。当学生能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感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之愉悦。从而体验到历史课的真正魅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内在兴趣。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历史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

1、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好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历史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学科问题的本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头脑内部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3、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提出问题,引入自学之门。上课伊始,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有意设疑,促使自学深入。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设在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街接处、讲课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3、联系比较,扩大自学的效果。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比较,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把历史上有关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维,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

4、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

总之,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更好的推进有效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第19篇:临沂市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策略

临沂市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策略

摘要: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地区,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自然风光秀丽。临沂市发展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其中尤以孔子最为出名。近代的沂蒙山区更是凭借红色革命根据地闻名全国。临沂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大力开发深厚的旅游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对临沂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一些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益处的建议。 关键词:临沂 旅游 发展 措施

引言: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7亿元,增长13.5%。接待国内游客5175.4万人次,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463.7亿元,增长13.8%。逐渐发达的旅游业,促进了临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临沂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尚不成熟,建成发达旅游业城市任重道远。

一、主要资源

1、自然风光

临沂市是山东省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活跃的内外力作用。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蒙山山体高大,奇峰罗列。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居全国之首,为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蒙山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另外,沂山、孟良崮、抱犊崮、天宝山等,峰秀林密,石怪松奇,观赏与旅游价值颇高。全市有大中型水库36座,小型水库与塘坝数千座,镶嵌于崇山峻岭之间,云蒙湖许家崖水库、跋山水库、陡山水库等水面宽展,湖光山色,风光旖旎。

2、自然旅游资源

由于特殊的环境演变过程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临沂市特色性旅游资源较为突出。费县沂蒙石林是我国罕有的造型石分布地,类型之多、分布之广为国内外所罕见。另外,沂蒙风情、临沭红石湖公园、世界最大铁质陨石、沂水地下大峡谷等,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位于临沂城北30 km处的汤头温泉,水温可达65度,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舒筋活血、杀菌消炎之功效,被列为全国甲等温泉,是全国疗效最佳的温泉之一。

3、观光农业资源

临沂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特色鲜明。山楂、柿子、板栗、金银花的产量居全国之首;苍山为山东省两大蔬菜生产基地,号称“大蒜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郯城为“银杏之乡”,临沭为“白柳之乡”,费县是山东重要的洋香瓜生产基地;李官的2 000公顷桃园,天宝山、许家崖漫山遍野的梨树,莒南的700公顷樱桃园、葡萄园、茶园等,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

4、历史文化资源

临沂市名人资源有王羲之、颜真卿、刘洪、诸葛亮与匡衡等,但大部分还存留于书本上,流布于传说中,许多遗迹遗址历经破坏,修复、再造较为困难。在临沂市区金雀山、银雀山的西汉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和残简,还有漆木器、陶器、铜器、钱币等随葬品。

5、革命纪念地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留下不少遗迹,有孟良崮战役遗址、大青山战斗遗址、青驼镇战工会旧址、岸堤镇抗大一分校旧址等。为了纪念战争年代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建设有华东烈士陵园、孟良崮烈士陵园、文峰山烈士陵园等十几个烈士陵园。另外,沂蒙人民的沂蒙精神,由两战英烈、支前模范、几代红嫂以及历家寨、九间棚、沈泉庄、刘疃庄人用不同形式加以诠释,构成了临沂市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地区,为山东省的南大门。临沂市交通网络陆海空三位一体,京沪高速公路南北纵贯,联结了宁沪杭和京津唐两大地区;新亚欧大陆桥新荷兖日铁路、胶新铁路等多条铁路在临沂交汇,在建的鲁南客运专线将并入京沪高铁,临沂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民航机场,东临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四大港口,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临沂旅游业的发展的发展提供了可优越的条件。

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临沂市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沿线、成片的分布特征,以市区为中心,以兖石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为主轴,构成米字型的空间格局,这一方面决定了临沂市区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另一方面也便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开发地域系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内差异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继承性,许多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接近、在内容上相类似,构成了既具有相同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外在形象的旅游系列产品。

3、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维护和提高旅游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临沂市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当地客源,临沂市人口已逾1 000万,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5元,农民人均收入11629元,具备了良好的旅游外出经济条件,这是临沂市旅游最稳定、最主要的客源;周边客源,由济南、济宁、徐州、连云港、日照、青岛围成的区域人口多、经济较发达,距临沂市近,是一股重要的客源;线路客源,便利的交通使京津、沪宁杭及陆桥沿线的重要城市具备了来临沂市二日游的条件,这是一股重要的线路客源;会客源,周边地区的旅游热点如泰山、曲阜对国内外游客引力大,且有众多的国际性旅游节日,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这些均是临沂市的会客源市场;商业客源,临沂市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品批发中心,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客源;本区是革命老区,数以万计的老革命家在此战斗、工作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健在,他们的亲朋好友渴望故地重游,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客源。

4、社会环境

省政府很早就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重点支持发展,培养建设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策略。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和促进临沂市旅游业的迅速起步。临沂市政府也紧跟省委步伐,指出“要把培育发展旅游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搞好规划,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沂蒙山区人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

5、旅游商品资源

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兰陵美酒、金银花、银杏、沂蒙茶、全蝎、温带水果干果等土特产品早已闻名遐尔;八宝豆鼓、临沂糁等地方名吃独具特色;琅琊草编、柳编、印花布、套色门签、龙山毯等极富地方特色;玛瑙石、天景石、琅琊石刻以及徐公砚、金星砚等,为临沂市工艺品中的上乘之作。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内容,方便了购物,另一方面,其销售也起到了宣传作用,对扩大客源有重要影响。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也有许多不足和制约因素,有些景点、景区破坏严重,不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部分旅游资源档次偏低,缺乏联动效应;有的资源类别与临近地域重复,如山岳风景资源品位不如泰山,人文历史景观不如曲阜,战争纪念地不如徐州,避暑不如日照海滨,这些均是资源开发的屏障。

三、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强化主体,抓好主导产品建设

在资源开发中,应根据资源情况,确定相应的开发时序,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避免全线出击,投资分散。在项目层次上,应进行深入论证,首先投资建设客源层次多、吸引半径大、对外竞争力强的项目,同时顾及内部市场,满足本地游客休闲、游览的需要,内外兼顾;其次在旅游设施的投资建设上,要注意分析游客的消费特征,面向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客源群体,避免贪大、求高。当前临沂市最有开发潜力和最富竞争力的资源是蒙山,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养生长寿、生态旅游、康体休闲为主体,以省内外客源市场为主攻目标,重点开发建设几条成熟的旅游线路,积累经验,培养和锻炼队伍,引导全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部门与区域合作

旅游开发管理和运作中,涉及旅游、地矿、土地、林业、水利、文物、农业、交通、通讯等多个部门,一个景区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因此,必须注意部门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文明确职能,确定分工,明晰责任,在旅游项目论证、投资审计、线路组织等方面全市一盘棋,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内耗。

3、搞好旅游资源保护

对历史文物资源的开发,应根据“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与景点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保护措施,并派专业人员执行检查;水景资源要特别注意水质保护,杜绝一切污染物的排入;泉水周围限制开采地下水,禁止放炮采石或大规模用水,以免造成泉水枯竭;在山林景观区禁止开采山石、砍伐树木和打猎,保护区内景观的自然性与生物多样性;禁止在旅游区附近建设对水、大气、土壤等有污染性的工厂;控制旅游区内机动车的数量,以免对大气造成污染;旅游区内建筑物的规模、风格、色彩、位置应经有关专家严格论证后方可建设,避免造成整体环境的不协调或对景区主要景点的遮挡;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尽快绿化旅游区内荒山、荒地,创造优美旅游环境。

4、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某些名特产品本身就构成一种旅游景观。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要有意识地建立与旅游业发展规模相当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5、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客源决定于许多因素,如游客的动机和要求,风景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数量、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经营水平、服务质量等。应注重景观的培育,提高其观瞻性、娱乐性、科学性、艺术性,增强其吸引力。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扩大影响,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6、积极改善旅游环境,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一个旅游地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感受以及旅游活动进程的顺利实施。一个景区的崭新风貌,朴实淳厚的民风,安全祥和而又亲切的氛围和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客源市场的发育。所以当地政府必须在改善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上下大力气,一方面要加强城镇建设、交通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沂蒙山区人民热情、淳朴、善良、好客的传统,把临沂建成既有美好的生态环境,又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文明旅游区。

参考文献:

[1]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R],2008:218-218.[2]百度百科.临沂市2015.06 [3]左兴俊.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M].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19期

[4]杨效忠,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4,19(5):5 -10. [5]谢亚飞,关于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0,(1):32-37.

第20篇:临沂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研讨会

临沂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

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张慧敏 大茅墩小学

临沂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研讨会

心得体会

11 月16日,我代表朱芦镇去沂水参加了临沂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研讨会。听了八节一年级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这是自我教学以来第一次外出听课学习,我发现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要来得直接。听优秀教师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这次外出学习的时间很紧张,讲课的密度很大。让我一直苦恼,不知如何去讲解的课,经这些优秀教师讲完后,让我对这门课有种拨开云雾见云天的感触。八位教师,不同的方式,同样的主题,为我们诠释一堂堂优质课。

一、听课收获

首先说说这八位老师,这八位教师分别来自临沂市各个县区,都是经过讲课比赛获奖的优秀教师、教研员。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材的独特的见解为我们讲述了两节课。分别是一年级上册的“这是我的心意”“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两堂优质课为我们诠释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两个主题,以及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应该如何进行。

接下来就每节课做具体感悟。第一节课是杨帆老师讲的“这是我的心意”。这堂课杨老师用“今早谁送你来的学校?”导入本节课。然后杨老师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引发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接着就是两个活动。活动一:爱的发现,活动二:特别的爱,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孩子对自己的家人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爸爸妈妈在爱我们,我们也要爱爸爸妈妈。最后的课后践行杨老师让孩子们继续观察家人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心意,达成本节课的爱的延续。整节课非常完美。真实,细心,精炼,紧凑,高效。

第二节课是陈常梅老师的课。课题也是“这是我的心意”。这堂课陈老师也是谈话导入,本节课我认为最好的就是陈老师选择的视频课件非常好,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看少儿频道,陈老师截取了少儿频道“红果果 绿泡泡”的节目开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瞬间课堂活跃起来。最后在《我爱我的家》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整个环节环环相扣,连贯性好,而且陈老师的语言特别有亲和力。

第三节是孙霞老师的课。孙老师的课紧扣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有层次性,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贴近生活,通过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强化了道德意识,辅放结合,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回报。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孙老师敢于大胆的整合教材,注重细节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孙老师抓住习惯养成的教育,例如,说一句完整的话,养成良好的坐姿等。本堂课的亮点就是孙老师的语言特别有渲染力,让学生入情入境,有大师的防范。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这堂“这是我的心意”是由刘化红老师讲的。刘老师的课同样具备以上老师的一些优点,刘老师开头用儿子送给她的礼物幸运星来鼓励学生去积极回答问题,很到位,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堂课上的亮点就是刘老师的评价语言很丰富,以及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师生评,生生评很注重。课堂最后以情到深处意更浓让学生带领自己的亲情树继续表达自己的心意做完结。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四位老师讲完“这是我的心意”后又有四位老师对“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这节课进行了讲解。分别有赵瑞红老师,彭秀红老师,孙丽丽老师,靳彦艳老师。本节课的重点是留住大自然的美,难点是怎样留住大自然的美。这四位老师都紧扣教学目标,层次清晰,时效性强,巧妙灵活的实现了教材在课堂上的整合。内容富有生活性。这四堂课都围绕:感受美,欣赏美,留住美,展示美,四个方面进行。从课堂上可以看出这四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教学策略,课程标准以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都做了精细准备,在课堂上一丝不苟。每副图片每个视频都让学生发出内心的赞叹,不由自主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大自然真美。在这四节课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赵瑞红老师的课,她在让学生做手工的时候对做的好的同学发小蝴蝶做奖励,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奖励,但在课的最后来时却用这些小蝴蝶让学生把它们贴到自己喜欢的图片上,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发现,赞美能力。在彭老师的课上也有一个亮点,彭老师当堂给学生拍照,留下他们制作时的美丽瞬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拍照可以留住美。孙老师和靳老师都用了变魔术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图片粘贴可以留住大自然的美。生动形象直观。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相对比而言不是很好讲,毕竟学生才刚刚入学两个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是很难掌控的。然而这些讲课的老师在课堂的掌控上表现的非常得心应手。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用自己方式,让孩子们开心的走进课堂,快乐的上课,满载而归。

我其实和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刚刚入学,现在处于一种懵懂时期,不过这次听了这些老师的课真的让我感触良多,课堂观摩就是学习的盛宴。

二、评课收获

初登讲台的我,虽说对这些优秀教师的课有很多感慨,但还是外行人看热闹的感觉。特别在评课上,从没有去评过课,真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我周围老师,教研员的帮助下,现在知道了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一堂课。评一节课首先要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老师是否是按教学目标来进行和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等;然后看本节课的设计,在设计方面有哪些亮点:第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要特备注意习惯的养成等;最后就是对老师素质的整体评价。听完一些教师的评课我发现我在听课时候的遗漏。我在听课方面还需要进步,有重点,有方向的去听,记录要有针对性。

三、徐科长讲话 研讨会最后徐科长对这些老师做了一个整体评价。首先说了他们的优势:教材挖掘细致,有创意;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达成度高;教学层次清晰,有梯度;教学活动多样,效果好;教学事件真实,重生活。接着对他们提了两个建议:要进一步细化教材,精细教学环节;在最大化教学效益上下工夫。

由于这两堂课是不同的专题,徐科长在关于专题研究上专门做了讲述。

1、在研究课标中立体课题。品德与生活总共有四个专题,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人有爱心的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还要注意在不同专题上要采用不同的教法。比如在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教法要求有整体体验。在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中,要通过动手动脑探究完成等。

2、在研究教材中精细专题。首先要细,认真研究教参,从大局把握。其次,从小处着手,认真研究教材。最后在了解学生中落实专题。

总之,本次通过听课,评课,徐科长的讲话,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我会像本次学习一样,积极参加,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反省反思,争取每一次的学习有每一次收获。对刚刚踏入教师队伍的我来说,就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但又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所以我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通过外出学习不断地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大脑储存,扩展自己的思维,通过实践探索,自我反思,不断地积累经验,完善自我,让自己更强,更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

《临沂市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doc》
临沂市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